农作物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9:48

农作物的含义篇1

关键词:土壤;肥料;品质;土壤肥料维护

中图分类号:S158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50501022

1土壤对农作物品质的意义

研究这个问题,要明确土壤是如何影响农作物品质的。这里要涉及到土壤的熟化程度这个概念。土壤的熟化程度,是指衡量土壤中所含的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各项指标含量的程度,主要包括:氮、磷、钾等微量元素、酸碱度、活性铝和锰元素的含量。土壤熟化程度越高,越容易促进农作物中蛋白质、氨基酸的形成。从而使得农作物营养成分更丰富,口感和品质更佳。以普通农作物蚕豆来举例,同等环境和种植方式条件下,土壤熟化程度高的土地里生长的蚕豆叶维生素的含量是普通土壤中生长的同类产品的4~5倍,果实中蛋白质平均含量也要高出3倍。土壤熟化程度并不是土壤里面这些元素含量越多越好。因为土壤溶液浓度也会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土壤中水分溶解的各种元素,会被农作物源源不断地吸收。一旦土壤溶液中所含某种元素的比例超过科学范围,比如盐分,一旦盐分超标,就会造成农作物水分大量流失,去弥补土壤中比例失调的水分,这会导致农作物因缺水而枯死。

2无机肥对农作物品质的意义

氮肥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肥料,所以,对氮肥的有效使用可以迅速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实验研究表明,氮肥可以有效的提升农作物的含糖量和着色度,提高蛋白质的含量。以水稻为例,适量的增加氮肥,可以有效减少颗粒表面的游离氨基酸,保持水稻的香味。能延缓垩白的产生,保证米质。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适时施加磷肥,也可以改善农作物品质。以水果类为例,增加磷肥,可以有效的减少果类含酸量,增加含糖量,提高水果的经济价值,改善水果品种。

钾肥是农业生产中著名的保障性肥料。通过施加钾肥,可以有效的保证农作物的脂肪含量,也能增加农作物抗病能力。施钾肥可以促进禾本科作物籽粒中蛋白质、淀粉的产生。对于小麦来说,钾肥有助于面筋含量增加,提高烘培后的口感。对于棉花作物,能够保证棉花纤维长度、衣分率(指皮棉占籽棉的分率)的正常数量,还可以减少黄萎病的发病条件;对于油菜等作物,钾能提高含油量,还可改善甘薯、马铃薯等作物的养分吸收,有效维持水果与蔬菜中糖分、维C、氨基酸等物质的正常含量。

3有机肥对农作物品质的意义

有机肥料对促进作物生长和提升作物品质的效果是巨大的,它可以使作物富含的营养更加充分。此外,有机肥对改良土壤条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激活微生物,促进养分吸收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改进农作物生长条件,利用自然因素提升农作物的品质。

4改善土壤条件和肥料使用的方法

4.1做好土壤的维护和检测工作

通过各种水利建设,保证充足的水源,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利用自然条件,减少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中水分的含量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具体来讲,可以采用秸秆覆盖和塑料薄膜覆盖的方式,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覆盖,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还需要做好土壤质量检测工作。适时推广先进的保护农田方式,育肥、改良土壤、土肥技术等。通过对土壤的及时检测,对土壤质量和状态做出正确的统计分析,以保证政府农业部门调整农业发展思路,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4.2科学施用肥料

要选择合适的肥料,合理搭配有机肥与无机肥的比例和数量。在选择化肥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有质量保证的化肥产品。如果选择了不合格的肥料,则会对农产品造成毁灭性的危害,同时,也会影响土壤的质量。

4.3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

在进行土地选择的时候,应该与当地具体情况相结合。根据经济形势和市场预测,结合当地历史、人文和环境因素,选择最适合的作物进行种植。发挥当地的优势,生产出高品质的农产品。把农作物品种的生产与改良有效结合,坚持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土地轮休,不断培育土地耕种潜力,用自然方式增加土地肥力,减少化学物质对土地的侵害。同时,还要对种植组合方式进行有效的调整,比如可以选择更加科学的窄行密植方式,或者采用多种作物混合种植,充分考虑到农产品的种植周期和生长周期。

土壤肥料与农产品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所以我们要在不断改良土壤、科学施肥的过程中引入先进理念,推广各种绿色种植技术,不断寻找科学、环保、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满足社会与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曹仁林,贾晓葵.我国集约化农业中氮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J].土壤肥料,2011(3):13-15.

农作物的含义篇2

不妨从“有机”说起。

神秘的“生命力”

自13世纪以来首先出现在英文里的organ,指的是风琴之类的乐器,也有器械、机构或机关的含义。后来,又延伸出一个重要含义,指活的生物中任何一种能够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结构。因此,心、肝、肺和皮肤都是“organ”(器官)。由于大多数生物体都可视为一同发挥作用的许多器官的集合体,所以通常就把生物叫做“organism”,即“有机体”。

及至19世纪初,人们业已认识到,只是在活组织中(或曾是活组织的一部分的那些物质中)才能发现的化学物质,与在非生命世界中到处都能发现的化学物质差异极大。1806年,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1779-1848)最早提出了“有机化学”这个名称,并首次以“有机物”指代生物体的分子化合物,而以“无机物”指代非来源于生物体的化合物。

贝采利乌斯设想,在有机界,存在神秘的“生命力”参与化合物的生成,由此他断言:只有活组织才能制造有机化合物(他的这种观点就是所谓“生机论”的范例)。这便使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有机物这种复杂而又神秘的物质,属“有生机之物”或“有生命之物”,只有在一种非物质的“生命力”的作用下才能形成,而不能在实验室里用化学方法合成。

可是,1828年,贝采利乌斯的学生、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1800-1882)未利用任何活的或死的组织,只是把氰酸铵加热就制成了一种典型的有机化合物——尿素,从而打破了事关有机化合物的生机论(今天我们知道,已知的成千上万种有机化合物中的许多种类,都可以很容易地在实验室里合成)。

不过,对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做出区分还是有用的。因此,从1860年起,有机化合物被定义为所有含碳原子的化合物(个别简单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例外),而无机化合物则是指其分子中不包含碳原子的化合物。相应地,有机化学通常就是指研究含碳化合物的科学。人们逐渐认识到,碳元素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元素,因为由碳原子组成的链或环构成了有机化合物的骨架,而有机物又是构成生物分子和生物体的材料。

如今,“有机”就其对应之英文“organic”来说,有一个特别的含义,指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过程或产物。它也具有一个重要的引申含义或隐喻:表示某些种类的关系,以及某些社会类型。当适用到社会组织时,organic之含义接近natural:一个有机的社会是指“自然成长”的社会,而非“人为创造”的社会。organic也一直被广泛地用在艺术与文学的讨论里,以此来描述一部作品中各个部分间深具意义的关系与相关性(即特别的内在关系):有机的关系或有机的关联。

organic还可以有以下几种生物学上的含义:是物体与生俱来的基础构成物;代表生命体的特性或概念;是一种自然且循序的发展过程;是一种由大自然的元素自然结合而呈现出的组织现象。

有机食品的兴起

“有机食品”是英文“organicFood”的直译,这里所说的“有机”不是化学上的概念,而是指采取一种有机的耕作和加工方式。美国农业部下设的有机食品管理机构,于2001年对有机食品的生产方式给出了如下界定: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注重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而有机肉类、禽类、鸡蛋、奶制品等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抗生素或生长激素。有机食品也不允许使用传统的杀虫剂,不允许使用合成肥料及污水污泥灌溉,不经生物工程或电离辐射加工。

因此,大致可以这么说:有机食品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是指根据国际或者国家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和调料等。

有机食品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于农产品生产的重新认识,是近年来人们追求“天然”、“绿色”、“健康”饮食生活的一个延续和升华;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广泛使用化肥、农药和食品添加剂的不安,以及试图通过食用安全的、健康的食品来摆脱这种不安的心理和愿望。

在国外,过去所讲的“健康食品”,通常是指能够改善人体健康状况的食品;“天然食品”,一般是指加工程度很小,不含人工合成的色素、香料、防腐剂及添加剂的食品。在我国,蔬菜、水果、蛋类、肉类和奶制品按其安全、健康标准,从低到高依次称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三类食品。

“无公害食品”由政府推动,是对食品的一种基本要求: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卫生质量指标均不能超标;绿色食品则彰显其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它限量使用化肥、农药、激素等合成物质,分为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

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有机产品》国家标准要求: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生产、加工单位或者个人,从事有机产品销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藏和经营等过程中,按照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和相关办法的规定,建立完善的跟踪检查体系和生产、加工、销售记录档案制度。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产品,不得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及标签上标注“有机产品”、“有机转换产品”和“无污染”、“纯天然”等其他误导公众的文字表述。

此外,有机配料含量等于或者高于95%的加工产品,可以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及标签上标注“有机”字样。有机配料含量低于95%且等于或者高于70%的加工产品,可以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及标签上标注“有机配料生产”字样。有机配料含量低于70%的加工产品,只能在产品成分表中注明某种配料为“有机”字样。

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均属政府认证,是国家唯一标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绿色食品);而有机食品标识则完全放开,并不统一,属企业对企业的认证(每个认证组织标识都不一样,我国有30多个有机食品认证组织)。这三类认证产品都有醒目的标识。

“奢侈”的消费

在农药和各种激素、食品添加剂泛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的今天,富裕起来的人们将视线更多地投向了有机食品。与之关联的有机耕作或者说有机农业,由于生产过程可靠、安全度高、受污染小,大受都市高收入人群追捧,渐渐地也兴旺起来。

不过,由于有机食品和有机耕作一样,都需要对自然过程进行了解和利用,既费事又费神,所以,相对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而言,处于食品安全等级最高位置的有机食品,受生产成本大、产量低等因素影响,其价格难免高高在上。对普通家庭来说,有机食品多少还是有些超前或“奢侈”。

说来也真是好笑,时光倒退六七十年,大家普遍消费的,难道不就是“天然”或“有机”食品吗?不知大家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几千年来人体对食物的基本需求一直都没有改变,但获得食物以满足人类胃口的手段却越来越多。

上个世纪4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着现代化学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食品加工水平的大幅提升,人们在享尽“口福”的同时,也开始面临各种越来越复杂的食品问题,并生发出越来越多的困惑与疑虑。随之出现了两种冲突激烈的农业生产观点:一种是传统的“有机”方法,崇尚“回归自然”,注重在农作物种植及家畜养殖中使用天然材料;另一种是较新的“现代”方法,主要利用各种化学成分的合成肥料及杀虫剂,借以提高生产力。

后一种方法在今天,似乎已呈难以遏制的大趋势,相形之下,前一种方法则越发显得稀罕,且“操作”条件十分苛刻。例如,采用有机化方法养殖禽畜,养殖场要远离喧嚣、空气清新、干净整洁,家畜和家禽均以有机食物为饲料,并在户外自由放养,不能喂同科动物的制品,也不能强迫喂食。它们也不会被注射抗生素、激素或除疫苗以外的药物来抵抗疾病。以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畜禽肉质好、味道鲜美,但成本没法不高,产量往往也不大。

问题与争议

在“有机食品运动”开展较早的美国,有机食品和有机种植技术事实上一直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并没有充足的科学证据表明有机食品比非有机食品更安全,这两种食品在营养价值上其实差别很小(迄今被认可的只是有机食品中的一些绿叶蔬菜,其含氮量和维生素C含量升高了),甚至没有差别;更有人在权威杂志上撰文声称:有机食品运动实际上是利用“威吓和伪科学”误导公众,以使他们相信食用传统食品(本文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及各种添加剂的食品)不安全。

有机耕作方式的批评者,并不认同有机耕作相对于传统农业的种种好处,反倒对其偏小的规模和低下的效率嗤之以鼻,对有机食品的推崇者所强调的有机食品无杀虫剂这一优点也经常提出质疑。在他们看来,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对杀虫剂的用量做出严格限制,传统食品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完全不必担心农药残留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因此,花高价购买有机食品不值当,也毫无意义。

而有机食品在国外最不让人放心的一点,就是其中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大肠杆菌o157:H7,它所引发的疾病,则是世界各国中最常见的食品相关疾病。传统农作物种植时所施加的杀虫剂,通常可以有效杀灭这类病原体,但“纯洁”的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却没有这道“工序”,更别提有机农场惯用牛粪作肥料,牛粪中常常携带着大量的大肠杆菌o157:H7。此外,有机食品生产过程的管理、产品的检测、标准的认定,都不是太好把握。

“在支持和反对有机食品的人当中,都有一小部分狂热者过分夸大他们的观点。”美国学者大卫·e·牛顿在一部专著里给出了这样的评述。他指出,尽管可以制定各种政策支持或反对有机耕作及有机食品的销售,但目前来看,不管是争论的哪一方,都还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

在英国,利用广告宣传有机食品对健康的好处是被严格禁止的。例如,2001年7月,政府广告业务委员会为“创造一种平等竞争的局面,确保消费者对这一日益扩大的市场充满信心”,特别对有机食品的广告宣传制定出新的指导方针,其中有这样一条原则:“广告中不得出现有机食品比传统食品更安全和更健康的说法,除非能够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明。”

在我国,也有学者提出:有机食品只是富人的食品,如果中国只发展不施化肥、不用农药的有机农业,也许只能养活5%的人口,剩下的大多数只能挨饿。但是,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到追求生态完整与环境友好的生态有机农业的发展中去,这才是解决食品安全、农村生态和“三农”问题的根本之道、也符合农业人口过于庞大的国情。

农作物的含义篇3

关键词:虚拟水;农业用水;水安全 

 

畜类活体的虚拟水含量是指该动物从母体分离出来到其生命结束的时期内,动物生存生长所消耗的总水量,包括饲料所含的虚拟水、饮用水、动物饲舍清洁等耗水。动物虚拟水含量主要依赖于动物的类型、动物的饲养结构和动物成长的自然环境。

3陕西省2005年农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及分析

3.1农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

根据陕西省的实际情况及农业生产结构类型,根据2006年统计年鉴,选择陕西省2005年的主要农产品产量进行计算。虚拟水的计算主要包括两部分:初级农产品和畜产品。计算中因计算的是初级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因此更能反映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其他学者对陕西省农产品虚拟水的研究,根据生产每单位质量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计算了陕西省2005年农产品总的虚拟水含量(见表1)。 

3.2结果分析

从单位产品虚拟水含量看,在初级农产品中虚拟水含量最高的是茶叶16000m3/t,其次是棉花9693m3/t,最少的是蔬菜135m3/t;在动物产品中最高的是羊肉180005m3/t,其次是牛肉19989m3/t,最少的是奶类2201m3/t。但在2005年陕西省的主要农产品中,总虚拟水含量最多的是水果105.37×108m3,其次是小麦56.17×108m3,最少的是糖类为0.05×108m3;在动物产品中总虚拟水含量最多的是牛肉237.39×108m3,其次是羊肉168.12×108m3,最少的是鱼虾3.68×108m3。这说明农产品中虚拟水含量的多少一方面是由作物类型决定的,另一方面取决于农产品产量,而且农产品产量对虚拟水含量的影响要大于作物类型对虚拟水含量的影响。这一结果对区域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区域农业生产用水及水安全意义重大。

从表1可以看出:2005年陕西省农产品总的虚拟水含量为539.13×108m3,而陕西省河川径流及地下水资源总量为521.36×108m3,总供水量为71.17×108m3,农业用水总量为52.2×108m3,农产品总的虚拟水含量是陕西省水资源总量的1.03倍,是总供水量的7.575倍,是陕西省农业用水总量的10.33倍。陕西省农业生产用水远大于区域可提供的水资源总量,用水紧张,尤其是农业用水更为紧张。而陕西省地处半干旱地区,降水量较少,2005年的降水量为576.9mm,大气降水是区域水资源补给的主要形式,降水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区域水资源的供给量。

4陕西省农业用水安全的对策

4.1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业生产合理用水

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及农作物生产需水量的多少,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但是由于农产品的比较效益,某些需水量少的农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却不如需水量大的农产品,这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阻碍因素,不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也不利于解决农业用水安全问题。因此应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4.2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

在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解决是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因此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效率,可节约水资源,扩大灌溉面积,减少因缺水造成的受灾面积,保证农业生产安全、用水安全。

4.3通过贸易来调节水资源的区域分配不均

富水国家或地区提供水密集型产品给贫水国家或地区不但可以实现缺水地区实体水资源的节约,同时还会提高全球和国家(地区)间水资源利用效益[3]。因此可通过农产品贸易来调节区域间的水量平衡,缓解缺水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压力及生态压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凤英,王让会,黄俊芳,等.中国西部地区水安全的多指标物元综合评价[j].干旱区研究,2006.

农作物的含义篇4

关键词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养分规律;肥料当季利用率;养分最大效率期;目标产量

中图分类号S1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7)08-0190-02

1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的意义

近30年来,由于化肥、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破坏了农田生态环境,严重污染了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水,导致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食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国家在“十一五”期间,提出发展高效、优质、安全、绿色的现代生态农业新理念,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一控、二减、三基本”农业发展新方针,主要精神即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肥料浪费及其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就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意义所在。

2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的含义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就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农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间和施肥方法[1]。总之,就是农作物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农业部施肥新标准为有机肥占50%,氮、磷、钾占50%。

3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的理论依据

六大规律:养分归还补偿律、最小养分律、同等重要律、不可代替律、报酬递减律、因子综合作用律[2]。

3.1养分归还律

农作物产量的形成有40%~80%的养分来自土壤,要保证土壤足够的养分供给,必须依靠施肥,把被农作物吸收的养分“归还”给土壤,确保土壤肥力。

3.2最小养分律

农作物生长需要各种养分,缺一不可,即便是含量最小的养分,如果缺少,继续增加其他养分,作物产量也难以提高。

3.3同等重要律

对农作物来讲,不论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均同样重要,不可缺少。

3.4不可替代律

各种养分在农作物体内都有一定功效,相互之间不可替代,缺少时要及时补充。

3.5报酬递减律

从土壤中得到一定的报酬,就要向土壤中投入一定的资本。投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再增加投入,产量反而逐渐下降。

3.6因子综合律

农作物产量的高低是由农作物生长发育各种养分因子综合作用决定的。

4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的技术指标

4.1首先要测量土壤所含的养分量

通过仪器测量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和各种养分丰缺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充养分[3]。农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土壤提供的养分+追施肥料×当季肥料利用率。

4.2肥料当季利用率

氮肥15%~35%、磷肥10%~20%、钾肥35%~50%。

4.3农作物产量需肥指标

每产100kg水稻需纯n2.9kg、p2o51.2kg、K2o3.5kg;每产100kg小麦需纯n3kg、p2o51.2kg、K2o2.5kg;每产100kg油菜需纯n5.8kg、p2o52.5kg、K2o4.3kg;每产100kg棉花需纯n5kg、p2o51.8kg、K2o4.0kg。

4.4施肥量

施肥量(kg/hm2)=农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5农作物平衡施肥技术介绍

5.1化肥深施

深施可以防止化肥流失,特别是氮肥[4]。一般氮肥施在表层,通过氧化变成硝态氮、氨气挥发损失;磷肥要一次性基施,因为磷肥在土壤中容易被固定;钾肥要分次施用,因为钾离子容易被淋溶流失。

5.2根据土壤酸碱度合理施肥

过酸和过碱的土壤中,养分有效性会大大降低,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适宜生长的pH值为5.5~8.0。

5.3提高追肥效果

追肥时间选择在农作物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可提高肥料利用率;磷钾肥作基肥在苗期早追、深施;微量元素一般采取叶面喷施,氮肥穴施深度5~10cm,距离植株10cm即可。农作物生长中期大田撒施氮肥,要选择在露水干时进行,以防烧苗,最好拌土撒施。

5.4农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

水稻营养最大效率期为幼穗形成期、小麦为拔节抽穗期、油菜为花期、玉米则在大喇叭口到抽雄期。

5.5主要农作物平衡施肥技术介绍

5.5.1水稻:目标产量9t/hm2。①单质肥料。基肥:施商品有机肥1500kg/hm2或优质农家肥7.5t/hm2、尿素225~300kg/hm2、过磷酸钙600~750kg/hm2、氯化钾150~225kg/hm2。追肥:分蘖肥(栽后5~7d)施尿素90~120kg/hm2;穗肥(烤田复水后)施尿素90~120kg/hm2、氯化钾90~120kg/hm2。②配方肥料。圩田基肥:含量为45%(18-12-15);丘陵岗地基肥:含量为45%(20-10-15)。基肥(犁后耙前):施配方肥750kg/hm2加有机肥。追肥:分蘖肥施尿素120~150kg/hm2;穗肥施尿素90~120kg/hm2、氯化钾60~90kg/hm2。

5.5.2油菜:目标产量3t/hm2。①单质肥料。基肥:根据实际情况,施农家肥7.5t/hm2、尿素105~12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氯化钾90~120kg/hm2、硼砂7.5~15.0kg/hm2。追肥:提苗肥施尿素45~60kg/hm2;腊肥施尿素105~135kg/hm2、氯化钾60~90kg/hm2;薹肥穴施尿素150~180kg/hm2、氯化钾105~135kg/hm2即可。②配方肥料。基肥含量为45%(14-16-15),施用量600kg/hm2,根据苗情及时追肥。

5.5.3小麦:目标产量5250kg/hm2。①单质肥料。基肥:施农家肥7.5t/hm2、尿素210~24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氯化钾67.5~97.5kg/hm2,土壤有效锌不足的田块增施硫酸锌15kg/hm2。追肥:返青肥1月下旬至2月上旬施尿素75.0~97.5kg/hm2。拔节肥于3月上中旬施尿素127.5~142.5kg/hm2、氯化钾52.5~67.5kg/hm2,尿素和氯化钾作追肥时要拌土撒施以防烧苗。②配方肥料。基肥:施45%(20-15-10)或46%(26-13-7)的控(缓)释肥750kg/hm2+农家肥7.5t/hm2;追肥:拔节肥于3月中旬施尿素75kg/hm2、氯化钾60kg/hm2,农作物生长后期根据苗情适当补肥。

6参考文献

[1]王敏.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及其技术要点[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4):105.

[2]何萍,韩翠玲,关景坤.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以及施肥时须遵守的五大原则[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3):6.

农作物的含义篇5

[关键词]土壤;蔬菜;重金属污染

[Doi]10.13939/ki.zgsc.2016.51.181

目前,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早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而蔬菜水果的重金属超标及污染问题因为其生态毒性的滞后效应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关于蔬菜水果的重金属污染源,人们对金属矿产开采及加工区域的农产品重金属污染情况关注很多,而较少地关注畜禽养殖废物农用作为重金属污染源带来的污染。本研究对养猪场固废农用对环境和土壤的影响、蔬菜重金属污染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关注。

1养猪场固废农用的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中动物蛋白比例的增加,带来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废物逐渐成为区域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土壤环境的重点污染源,仅次于工业点源污染。养猪场固废农用是传统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但其环境影响却为人们所忽视。我国是世界上畜禽养殖大国,据估算2003年我国畜禽粪便为31.9亿吨[1],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多数有机肥施入土壤进入养分循环。研究表明,以畜禽粪便为原料堆制的有机肥会带来土壤重金属的累积[2],多数有机肥施入土壤会进入养分循环,但是有机肥中除了含有氮、磷、钾等养分外,还含有一些重金属元素,这些元素难降解、毒性强,在土壤中长期积累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对畜禽粪便农用所带来的对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进行关注,对重金属与作物吸收的关系进行研究,对减少畜禽粪便施用带来的生态环境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2养猪场固废农用对土壤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畜禽养殖废物农用的环境影响人们常常认为具有正面的积极作用,这与传统生态农业模式有关。但现代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已经与饲料添加剂的广泛使用密不可分,继而带来的畜禽养殖废物农用的负面环境影响日渐显露,但尚未被人们所关注。例如饲料添加剂中铬的使用,促使大量铬元素通过畜禽养殖废物进入土壤-植物生态系统中,其生态影响机制和过程尚未被人们所关注。

随着微量元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广泛使用,而这些重金属元素很难被畜禽完全吸收利用,导致大量重金属(95%以上)会随粪尿排出体外[3]。由于重金属在土壤中相对稳定、难降解、毒性强、有积累效应等,因此,近年来饲料添加剂对畜禽产品的品质影响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人体中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来自农产品,主要是农作物,而作物中重金属元素又主要来自土壤。作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物自身的特性和作物种类。荆旭慧等[4]的研究表明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关于土壤-农作物系统中重金属的研究已经很多,已经关注了不同种类的植物中铬和硒的含量,研究了蔬菜作物不同器官吸收和积累铬的能力,以及重金属在人类所摄入的食物链中的土壤这一系统的含量,来评价土壤重金属毒性阈值。

3蔬菜中的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近年来人们对蔬菜的消费除了对蔬菜感官口味的要求外,对蔬菜的安全也日益重视。以往的大多数研究主要是针对氮、磷等营养元素对蔬菜的影响,以及以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灌溉农业土壤造成的蔬菜重金属污染影响、工业废水灌溉的农业土壤和大型排污口附近通道重金属的积累和相关理化性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灌溉土壤后蔬菜中重金属的含量、未经处理的生活废水灌溉菜园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等;消费者对蔬菜特别是可食用部分中重金属浓度重点关注,并从植物生物量和输给、淋溶等计算植物获得的年净平衡,评价生长在这些领域的蔬菜是否适合人类食用。中国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大中城市都曾较系统地调查研究了城市郊区菜园蔬菜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基本摸清了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5]。

另外,国内外有些学者也研究了空气作为重金属的污染源对蔬菜作物的影响,例如通过空气传播的镉、铬、铜、镍、铅等重金属对蔬菜的污染影响;以及通过对积累在土壤、降尘(衡量空气污染)和地下水位的重金属进行含量测定,并评价蔬菜产量的质量,分析蔬菜器官的重金属含量。

国内主要从研究蔬菜重金属污染的现状、蔬菜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规律、重金属污染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蔬菜重金属污染后的生理生化反应、控制蔬菜重金属污染的途径与对策、今后蔬菜重金属污染研究的方向与展望等方面概述了蔬菜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6]。

重点讨论农作物污染的重要因素,并在农业生产中有意识地控制这些因素,为保证蔬菜基地生产的安全性做一定的工作,对畜禽养殖业废物无害化处理,畜禽养殖废物农用的生态影响分析和农产品食品安全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4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关注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含量累积及形态变化,或者畜禽粪便农用对植物吸收方面的影响,养猪场固废-土壤-蔬菜几个系统互相结合的报道很少,因此对饲料-养猪场固废-土壤-蔬菜进行系统的、全面的调查,具有较重要的意义。生态分布模型可以直观表现出某种化学物质在多个环境系统中的浓度,具体研究实例中的重金属物质污染。目前已有的植被对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吸收模型,没有考虑其他的污染源、植物的不食用部分,以及因大气沉降导致的植物吸附作用;同时对植物而言,也应重视在生长季和收获季的区别。普通的吸收模型可以根据土壤成分,有可能找到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分配系数,也就是溶解在土壤间隙水中的部分占总量的百分比。通过分析多种土壤类型中的重金属重量和相应的溶解态重金属的量,就可以找出分配系数。一方面确定土壤中的pH、腐殖质、黏土和沙土的相关关系;另一方面确定分配系数,对重金属的吸收被认为是溶解重金属的一级反应。研究饲料、畜禽粪便、土壤、大气沉降等源及蔬菜中不同部分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并构建生态分布模型,判断农作物污染的重要因素,值得进一步深入。

⒖嘉南祝

[1]王方浩,马文奇,窦争霞,等.中国畜禽粪便产生量估算及环境效应[J].中国环境科学,2006,26(5):614-617.

[2]郝秀珍,周东美.畜禽粪便中重金属环境行为研究进展[J].土壤,2007,39(4):509-510.

[3]闫秋良,刘福柱.通过营养调控缓解畜禽生产对环境的污染[J].家禽生态,2002,23(3):68-70.

[4]荆旭慧,李恋卿,潘根兴.同环境下土壤作物系统中重金属元素迁移分配特点[J].生态环境,2007,16(3):812-817.

农作物的含义篇6

关键词:农场;水田;有效磷;分析

中图分类号:S1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127-1

土壤有效磷,availablephosphorous,缩写为a-p,也称为速效磷,是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的磷组分,包括全部水溶性磷、部分吸附态磷及有机态磷,有的土壤中还包括某些沉淀态磷。在化学上,有效磷定义为:能与32p进行同位素交换的或容易被某些化学试剂提取的磷及土壤溶液中的磷酸盐。

磷在植物体中的含量仅次于氮和钾,一般在种子中含量较高。磷对植物营养有重要的作用。植物体内几乎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磷。磷在植物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能量储存和传递、细胞分裂、细胞增大和其他一些过程。磷能促进早期根系的形成和生长,提高植物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能力,有助于植物耐过冬天的严寒。磷能提高许多水果、蔬菜和粮食作物的品质。磷有助于增强一些植物的抗病性。磷有促熟作用,对收获和作物品质是重要的。

全场水田土壤有效磷含量主要在10-25mg/kg之间,占水田总面积的97.08%,含量偏低(表1、图1)。

表12006年水田土壤有效磷面积统计

图12006年水田土壤有效磷各级别面积比例

从地域上来看,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25mg/kg的水田主要分布在第一、第五管理区,含量在15mg/kg以下的主要分布在第三管理区(表2)。

表22006年各管理区水田土壤有效磷(mg/kg)分级面积统计(亩)

根据2007年秋土壤采样数据进行空间插值,生成各土壤属性栅格格式的空间分布图。然后将它们与地块图相叠加,以地块为基本单元计算各土壤属性在每个地块内的平均值,根据平均值对土壤属性进行分级,分别统计各级别土壤属性水田和旱地的面积。本文分析了597农场土壤中养分的变化,绘制出有效磷的含量变化图。通过对597农场土壤有效磷养分变化分析,监测结果反映部分地区土壤肥力较低的形势不容忽视,在施肥上应注重磷合理配合,做到平衡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在掌握土壤供肥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所种植作物的需肥特点和肥料释放规律,确定施肥的种类、配比和用量,提高土壤质量,实现粮食高产稳产。

农作物的含义篇7

近30年来,由于化肥、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破坏了农田生态环境,严重污染了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水,导致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食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国家在“十一五”期间,提出发展高效、优质、安全、绿色的现代生态农业新理念,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一控、二减、三基本”农业发展新方针,主要精神即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肥料浪费及其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就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意义所在。 

2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的含义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就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农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间和施肥方法[1]。总之,就是农作物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农业部施肥新标准为有机肥占50%,氮、磷、钾占50%。 

3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的理论依据 

六大规律:养分归还补偿律、最小养分律、同等重要律、不可代替律、报酬递减律、因子综合作用律[2]。 

3.1养分归还律 

农作物产量的形成有40%~80%的养分来自土壤,要保证土壤足够的养分供给,必须依靠施肥,把被农作物吸收的养分“归还”给土壤,确保土壤肥力。 

3.2最小养分律 

农作物生长需要各种养分,缺一不可,即便是含量最小的养分,如果缺少,继续增加其他养分,作物产量也难以提高。 

3.3同等重要律 

对农作物来讲,不论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均同样重要,不可缺少。 

3.4不可替代律 

各种养分在农作物体内都有一定功效,相互之间不可替代,缺少时要及时补充。 

3.5报酬递减律 

从土壤中得到一定的报酬,就要向土壤中投入一定的资本。投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再增加投入,产量反而逐渐下降。 

3.6因子综合律 

农作物产量的高低是由农作物生长发育各种养分因子综合作用决定的。 

4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的技术指标 

4.1首先要测量土壤所含的养分量 

通过仪器测量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和各种养分丰缺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充养分[3]。农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土壤提供的养分+追施肥料×当季肥料利用率。 

4.2肥料当季利用率 

氮肥15%~35%、磷肥10%~20%、钾肥35%~50%。 

4.3农作物产量需肥指标 

每产100kg水稻需纯n2.9kg、p2o51.2kg、K2o3.5kg;每产100kg小麦需纯n3kg、p2o51.2kg、K2o2.5kg;每产100kg油菜需纯n5.8kg、p2o52.5kg、K2o4.3kg;每产100kg棉花需纯n5kg、p2o51.8kg、K2o4.0kg。 

4.4施肥量 

施肥量(kg/hm2)=农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5农作物平衡施肥技术介绍 

5.1化肥深施 

深施可以防止化肥流失,特别是氮肥[4]。一般氮肥施在表层,通过氧化变成硝态氮、氨气挥发损失;磷肥要一次性基施,因为磷肥在土壤中容易被固定;钾肥要分次施用,因为钾离子容易被淋溶流失。 

5.2根据土壤酸碱度合理施肥 

过酸和过碱的土壤中,养分有效性会大大降低,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适宜生长的pH值为5.5~8.0。 

5.3提高追肥效果 

追肥时间选择在农作物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可提高肥料利用率;磷钾肥作基肥在苗期早追、深施;微量元素一般采取叶面喷施,氮肥穴施深度5~10cm,距离植株10cm即可。农作物生长中期大田撒施氮肥,要选择在露水干时进行,以防烧苗,最好拌土撒施。 

5.4农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 

水稻营养最大效率期为幼穗形成期、小麦为拔节抽穗期、油菜为花期、玉米则在大喇叭口到抽雄期。 

5.5主要农作物平衡施肥技术介绍 

5.5.1水稻:目标产量9t/hm2。①单质肥料。基肥:施商品有机肥1500kg/hm2或优质农家肥7.5t/hm2、尿素225~300kg/hm2、过磷酸钙600~750kg/hm2、氯化钾150~225kg/hm2。追肥:分蘖肥(栽后5~7d)施尿素90~120kg/hm2;穗肥(烤田复水后)施尿素90~120kg/hm2、氯化钾90~120kg/hm2。②配方肥料。圩田基肥:含量为45%(18-12-15);丘陵岗地基肥:含量为45%(20-10-15)。基肥(犁后耙前):施配方肥750kg/hm2加有机肥。追肥:分蘖肥施尿素120~150kg/hm2;穗肥施尿素90~120kg/hm2、氯化钾60~90kg/hm2。 

5.5.2油菜:目标产量3t/hm2。①单质肥料。基肥:根据实际情况,施农家肥7.5t/hm2、尿素105~12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氯化钾90~120kg/hm2、硼砂7.5~15.0kg/hm2。追肥:提苗肥施尿素45~60kg/hm2;腊肥施尿素105~135kg/hm2、氯化钾60~90kg/hm2;薹肥穴施尿素150~180kg/hm2、氯化钾105~135kg/hm2即可。②配方肥料。基肥含量为45%(14-16-15),施用量600kg/hm2,根据苗情及时追肥。 

5.5.3小麦:目标产量5250kg/hm2。①单质肥料。基肥:施农家肥7.5t/hm2、尿素210~24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氯化钾67.5~97.5kg/hm2,土壤有效锌不足的田块增施硫酸锌15kg/hm2。追肥:返青肥1月下旬至2月上旬施尿素75.0~97.5kg/hm2。拔节肥于3月上中旬施尿素127.5~142.5kg/hm2、氯化钾52.5~67.5kg/hm2,尿素和氯化钾作追肥时要拌土撒施以防烧苗。②配方肥料。基肥:施45%(20-15-10)或46%(26-13-7)的控(缓)释肥750kg/hm2+农家肥7.5t/hm2;追肥:拔节肥于3月中旬施尿素75kg/hm2、氯化钾60kg/hm2,农作物生长后期根据苗情适当补肥。 

6参考文献 

[1]王敏.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及其技术要点[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4):105. 

[2]何麗萍,韩翠玲,关景坤.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以及施肥时须遵守的五大原则[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3):6. 

农作物的含义篇8

近年来,土地管理逐渐被人们重视,但农业规划以及土肥方面有所欠缺,不仅在经济方面投资减少,研究的力度也在下降,对于土肥基础的内涵重视不足,下文介绍土肥基础的特征以及存在的意义。 

1.1土肥基础的特征 

土肥基础是量性的,从土地面积的角度出发,土肥基础是有一定土地面积的,在一定面积的基础上去完善土地结构,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提高土地养殖农作物的质量和效率,从生态的角度维护农作物的环境质量、生态平衡,确保土地的农作物培养十分的肥沃,土壤的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能有所提高,提高农作物的生产质量[1]。如果农作物种植的土地缺乏可持续发展性及充足的肥料,农作物的生长也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农业生产需要土肥做基础,也需要土肥进行农作物养殖的整体性以及协调性的整合,对土地农作物的种植进行全部因素的收集与调查研究,为农作物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创造优质的生长条件。 

1.2土肥基础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在农业土地管理的过程中,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营业物质,其中的有机碳量達到了生物圈的总碳量的75%,碳元素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农作物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土壤基础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使用土肥基础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好的改良土壤的结构,使得农作物种植内的土壤的含量大大的提高,进而使得土壤内的碳汇容量大大提高,一旦土壤内的碳汇容量提高,会减少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作物培育的成本以及农业生产的成本,如果没有合理的应用土肥基础,会降低土壤结构的保肥能力,使得土壤逐渐变贫瘠,甚至无法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造成农业生产的质量大大降低。 

1.3土肥基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含义 

土肥基础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推进了农业生产的科学发展,土肥基础的应用处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观点,根据不同的农作物生长需求调制不同的测土配方,根据土地的生长需求进行农作物的田间试验,科学的考虑农作物的生长要求和作物施肥规律,确保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得到充足的肥料支持,尤其是土肥基础确保土壤内含有的氮磷钾肥料的数量和配比是符合作物生长要求的,由此可见,土肥基础的科学应用能够确保农作物在生长时得到最好的“土”和最佳的“肥”,土肥基础在一定意义上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产量、经济效益,降低了农作物的生产成本,确保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强化土肥基础在农业发展中的措施 

土肥基础在农业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科学的农业规划以及管理,如果在使用土肥基础的过程中忽视了土地的保护,会对土地的规划及农作物的生长带来消极影响。在应用土肥基础时,不仅仅是简单的肥料或者是土地,而是包含了土地内的一个整个生态系统,如各种小动物、微生物菌群、粘粒、空气、热量、水分和植物等有机物,土肥基础应当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出发,科学应用整个土肥基础,避免土肥基础使用不当产生的消极影响。 

2.1健全及土肥基础内的化肥结构,提高土肥基础内化肥的利用效率 

为了确保土肥基础的应用效果,要求在优化土肥基础结构时,从化肥的角度出发,确保土肥基础的质量,实现土肥基础应用的“高浓、复合、专用”的目标,为此,在选用土肥基础结构时,研究人员应当从农业市场的需求角度出发,对农作物的生长所需要的化肥进行深度调研,在与农民进行深入交流后,从宏观角度调控农作物的生长,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带来合适的施肥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3]。 

2.2在土肥基础培养的过程中增大有机肥料的占比,提高农作物产量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食物的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推崇健康生活的概念,在农作物培养的过程中对于有机化肥的要求很高,为了提高绿色植物的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效率,在研究土肥基础时,应当提高有机化肥的占比,在使用土肥基础的时候使用绿肥、养禽基肥及农家肥,为了降低农作物生产的成本,利用农作物的秸秆进行二次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土肥的养分,降低农作物生产的成本。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恶劣,土肥基础中使用水田绿肥及一些豆科绿肥能够保障就农作物在恶劣的冬季得到最好的土壤养分,实现茁长的成长。不仅如此,在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沼肥的科学利用对于保持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具有积极意义,沼肥不仅优化了农村新能源的建设,保障了农作物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沼气产生的沼渣及沼液助于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非常优良的农作物生长养分。 

2.3提高土肥基础研究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土肥基础的质量 

土肥基础在培养时,应由专业的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做好土肥工作的研究和应用,在农作物种植时,定期对农作物种植的土壤的营养进行确认和诊断,使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得到正确的指导。为此,土肥基础的研究人员在日常工作时,应当定期加强对农作物耕地的营养诊断,从农作物生长的角度出发制定出合理的施肥计划,为农作物成长制定优良的施肥计划,实现优质的土肥基础以及土壤结构。此外,土肥基础人员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组建专业的、高素质的土肥管理队伍,为农作物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4]。 

3结语 

在当今时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日常的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农民及相关的研究人员要认识到土肥基础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及重要性。在研究过程中,确保土肥基础能够实现土壤内的养分均衡,符合农作物的生长成长需求。在进行土肥基础研究时,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农业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优化土肥基础的产品结构,协调农作物生长的因素协调,避免土壤结构不健康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农业生产建议,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实现高速的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土地管理及耕地管理的效率,为人类社会的生活质量提高及人类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彩霞.土肥基础对发展农业的重要作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4(2):242. 

[2]徐志平.切实加强土肥基础建设促进海西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J].福建农业,2008(3):8-9. 

[3]吴自勤,李敏,武翻江.土壤肥料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J].甘肃农业,1996(5):26-28. 

农作物的含义篇9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意义;推广成效;山东潍坊

中图分类号s1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0)23-0271-02

潍坊市自1984年就开始推广以增施钾、补施锌肥为主的配方施肥技术。虽然每年在推广面积上都有突破,但推广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2005年寿光被列为全面测土配方施肥试点县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在质和量上都有了大的提高,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1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意义

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的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在以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合理供应和调节作物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以满足作物不同发育时期生长的需要,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减少肥料浪费和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1]。该技术对潍坊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如下。

1.1有效提高耕地质量

科学合理地施用肥料可增加作物的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结合实施秸秆还田技术,将大量有机物质返还土壤,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总量,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易耕性,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和供水供肥能力[2-3]。长期施用单一肥料是造成土壤板结的主要原因,通过合理、平衡施用有机肥及实施秸秆还田,可以保持和增加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避免土壤板结,全面提高耕地质量。

1.2改善农产品品质

过去人们只关注农产品产量,在农产品极度丰富的今天,消费者更关注产品质量。农产品品质包括外观、营养价值(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含量等)、耐贮性等,都与作物施肥有密切关系。施肥对农产品品质产生的影响取决于肥料施用量和施用方法[4-5]。过多施用单一化肥或复合化肥,会对农产品品质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在施肥中做到平衡、合理施肥,就会促进农产品品质的提高。如氮磷配施能显著提高糙米中蛋白质含量;氮磷钾平衡施用可提高茶叶中茶多酚、茶氨酸的含量,增加水果、蔬菜中糖分、vc、氨基酸等物质的含量;也有利于提高其耐贮性和商品价值。

1.3保证农产品安全

控制硝酸盐的过多积累是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关健。农产品中硝酸盐超标(肥残超标)主要是由于过量施用氮肥或不科学施用硝态氮所致。测土配方施肥确定氮肥用量、品种和施用时间,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农产品特别是瓜果菜的安全性。因此,改进施肥习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有效控制硝酸盐积累,实现农产品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6]。

1.4减少污染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作物、肥料为依据,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的配合施用,无机肥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合理配比,使作物能均衡吸收利用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流失和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5促进肥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到2000年前潍坊市只有安丘奥宝化工和山东联盟化集团2个复合肥企业和部分小型复混肥厂,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又有利丰农化、山东福利龙肥业、山东乐义化工等中型复合肥企业落户潍坊市。同时因为技术推广中强调了有机与无机肥料、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肥料的配合,因此潍坊市发展并壮大了潍坊市金土地、寿光蔡伦中科等一批大型有机肥料生产企业,创新发展了一批以生产微量元素、氨基酸、腐植酸、甲壳素及海藻酸等水溶肥料为主的新型肥料企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潍坊市新型水溶肥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居全国先列,而肥料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又推动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全面推广。

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成效

寿光市是2005年农业部启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补贴项目的第1批实施单位。在该市的示范带动下,潍坊市的推广工作由点到面、全面覆盖。在推广过程中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闻媒体也加大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宣传力度,使全市推广工作取得了较以往更显著的效果。5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农业、财政部门密切合作,协调组织,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据统计,截至2010年6月,全市累计完成土样采集5.9万个,化验项目达55万多项次;完成田间小区试验404处,肥效校正试验394处;发放农民施肥建议卡178多万份,举办各类培训班2522期次,培训技术骨干和科技示范户2.6万人次,培训农民18.7万人次。

2.1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目前维坊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已累计投入2410万元,100余万户农户接受并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累计推广配方施肥面积123.47万hm2,粮食增产51.5万t,花生增产5.5万t,棉花(皮棉)增产1.0万t。减少化肥(折纯)投入7.8万t,净减少化肥投入(折纯)63kg/hm2,提高化肥利用率5个百分点,粮食作物节本增效750元/hm2以上,瓜菜节本增效4500元/hm2以上,累计节本增效16.4亿元。通过减少氮肥、磷肥的施用,增施钾肥、有机肥,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了粮食安全、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2.2土壤性状明显改善

一是土壤的有机质有所提高。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主要指标之一。据调查,1984年潍坊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9.7g/kg,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目前已达到11.34g/kg,比1984年增加1.64g/kg,总体上各养分指标和有机质呈上升态势。二是部分养分限制因素得到明显改善。1984年潍坊市土壤中的磷是限制因素,平均含量只有4.7mg/kg,目前全市各类型土壤磷均超过20mg/kg,达到较高水平。三是保护地瓜菜地有效磷、速效钾富集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锌、硼缺乏面积减少50%以上。

2.3广大农民直接受益

通过创新机制免费向配方肥生产企业和农民配方,规范生产企业的配方、经营、价格,仅配方肥价格1项,全市每年户均收益达到200元左右,配方肥为广大农民平均让利100~300元/t,累计直接为民让利达3000万元以上。

2.4保障机制日趋完善

创建和完善了技术和信息管理体系。通过普查摸清了全市耕地的土壤养分现状和变化趋势。小麦、玉米两大作物的丰缺指标和适宜施肥量已基本建立。同时利用土壤养分普查结果、试验示范结果、土壤耕作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技术资料,创建了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管理系统,农民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直接获取精准的施肥配方。编辑

3参考文献

[1]曹晶,郭文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研究与探讨[j].吉林农业:下半月,2010(4):74-75.

[2]吕军强,刘小刚.测土配方施肥物化技术推广的探索与实践[j].植物医生,2010(1):44-46.

农作物的含义篇10

关键词生物有机肥;制作方法;应用;安徽肥东

中图分类号S14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1-0196-01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无节制地使用自然资源,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致使土壤中有机物含量降低、养分流失,土壤板结,有害物质增多,而农产品中化学残留物等有害物质大量增加,又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于是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生物有机肥由于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和对土壤的改良特性是有机农业发展的希望之肥。肥东县是农业大县,粮食作物面积9.53万公顷,经济作物5.67万公顷,另有设施栽培作物面积逾667hm2,每年需求各种肥料15万多吨,发展生物有机肥市场广阔,潜力巨大。

1有机农业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有机农业就是尽量少用或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配合植物轮作,利用作物废弃物及天然矿物质进行农业生产的耕作方式。其基本做法是:经常给土壤施用作物残渣、人畜粪尿、绿肥、有机废弃物及无机矿物,供给作物生长所需养分,并保持土壤良好肥力;以轮作或间作等耕作方式进行多样作物生产;以机耕深翻和生物等方法防治杂草及病虫害。传统有机农业生产虽然是利用有机物为主,但无法实现高产稳产,因而不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高质量要求。随着现代微生物学的发现、研究和发展以及农业机械的应用,农产品的高产和优质矛盾有了有效的解决途径,生物有机肥也应运而生。

2生物有机肥含义及其制作方法

生物有机肥是利用农作物秸秆(如稻草、麦秆等)、食用菌营养残渣等有机性废弃物及无机矿物质(盐矿、磷矿等废渣)、动物粪便(鸡粪、牛粪)等按照一定比例配比,再混入一定量的微生物菌群,进行堆积、高温发酵、分解、灭菌,把氨基酸、氮、磷、钾等各种作物需求营养分解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具体制作要点:①按一定配比,通过机械或人工混合堆积;②用洗净的喷雾器边喷菌肥并翻拌均匀后堆好;③制作堆肥过程中应保持其水分含量为55%左右,且不能使用含氯自来水或pH值

3生物有机肥的功效

施用生物有机肥可增加土壤氮素来源,增加养分溶解度和有效性,释放植物生长激素,增强作物根系生长和营养吸收,提高耐寒性和耐旱性,分解有机物释放养分,促进氮、磷、钾在土壤中的活性和有效性,增强固氮能力,提高养分利用率;分解土壤中有毒物质,降低化肥、农药、重金属残留,减少环境污染,抑制土壤中的病虫害发生,减少或不用农药,聚合形成土壤腐植质等功能。总之,多种有益共生、功能相辅相成、数量巨大的有益菌群,对改良土壤、提高品质和产量有独特功效。

4肥东县发展生物有机肥条件及应用前景

4.1肥东县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原料充足

肥东县每年农业生产出大量农作物秸秆,其中部分由农民粉碎转化为饲料,部分转化为食用菌生产,剩余部分由农户燃烧处理,造成浪费和空气污染。农作物秸秆作为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原料之一,在肥东县县原料充足,能满足生产肥料的巨大需求。

畜牧业发展产生大量的动物粪便,也是生产生物有机肥的理想原料。肥东县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肥东县养猪、养牛、养鸡等产业正不断壮大,现有集中规模养牛20户,2000多头,养猪50户,9000多头,较大型养鸡厂数十个。这些动物所产数量巨大的粪便,通过微生物发酵转化,既消除了污染,又能变废为宝,是理想的生物肥生产原料。

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是肥东县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而食用菌生产所出残渣,却是生产生物有机肥重要的理想的有机营养成分。肥东县现有较大型食用菌厂3个,加上大量的个体农户生产,每年将有4000多吨菌渣产生,充分利用这些菌渣,既解决了食用菌厂的处理难题,又提高了经济效益。另外,肥东县除了以上所述具有大量的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原料外,污水处理厂污泥、酒厂酒槽、油厂下脚料、酒楼泔水等都可以作为生产生物有机肥原材料,可谓取之不绝用之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