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评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1:16

社会责任评估篇1

第二条对发生下列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应进行责任评估:

(一)群体性纠纷;

(二)群体性拦车、堵路、冲击党政机关和公共性单位事件;

(三)“民转刑”案件;

(四)危害性较大的赴京、赴省集体(10人以上,含10人)上访事件;

(五)敏感时期、重大活动期间赴省进京访和较大规模(5人以上,20人以下)的赴市、区非正常集体访事件;

(六)非正常上访劝返后,仍然多次(2次以上,含2次)越级上访的;

(七)20人以上(含20人)赴省委省政府堵门的集体上访或打横幅、静坐、拦截领导工作车辆的单个闹访、缠访等赣办字[2007]22号文件第二条列举的异常上访情况;

(八)区委、区政府认为需要责任评估的其他事(案)件。

第三条评估程序

(一)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要求,将本辖区内发生的上述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基本情况书面报区维稳办、区安监局、区局,由区维稳办、区安监局、区局及时提出责任评估建议;

(二)区综治委根据区维稳办、区安监局、区局提出的责任评估建议,成立由在事发责任单位持点的县级领导(或区委区政府指定的其他区领导)为组长,抽调区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维稳、、安全监察、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评估组,对案(事)件的基本情况、原因、维稳责任落实等情况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作出责任评估结论,并提出责任查究建议;

(三)区综治委召开五部委(局)及其他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审议调查报告、评估结论和查究建议,作出责任评估、责任查究决定,报经区委常委会同意后,实行责任追究。

第四条评估重点

(一)信息预警责任评估。对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责任单位事先未及时发现、掌握和报送信息的,给予通报批评,单位分管领导要向区综治委作出说明。

(二)源头治理责任评估。对超越或者擅自作出有关规定,侵害群众合法权益,或因干部作风不实,,引发群众不满等情况导致出现重大不稳定问题的,给予黄牌警告或限期整改,责任单位主要领导要向区委、区政府当面作出说明;对因区级有关机构组织和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程序,甚至违背党纪国法而引发的非正常事件,追究相关机构组织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三)调处化解责任评估。对调处不力或超前防范工作不到位,造成发生重大不稳定问题的,给予通报批评,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向区委、区政府作出说明。对因工作不力造成同一事由发生两次的单位,给予其综治工作一票否决。对已发生的,现场处置责任落实不到位,未有效采取措施制止,造成事态扩大的,给予黄牌警告,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向区委、区政府当面作说明。

第五条评估结果运用

(一)一年内,同一单位受过一次责任评估且经评估后,认定应当承担相应(或相当)责任的,由区综治委给予该单位综治工作作出限期整改决定;受过两次责任评估且经评估后,认定应当承担相应(或相当)责任的,由区综治委给予该单位综治工作作出黄牌警告决定;发生重大问题被上级综治委查究的,直接给予综治工作黄牌警告。

(二)一年内,同一单位受过三次责任评估且经评估后,认定应当承担相应(或相当)责任或在责任评估中受过两次黄牌警告的,由区综治委对该单位综治工作进行一票否决。

(三)被综治工作一票否决或黄牌警告的部门、单位,当年一律不得评为综合性先进单位,责任人在综治工作受处罚期间,取消评先受奖、晋级晋职资格,分管责任人在下年度应作岗位调整。连续两年被一票否决的,其政绩全部纳入党政干部管理范畴,并对其责任人视情节轻重,由组织、人事劳动等相关部门给予就地免职、降职(级)或撤职等处理。

社会责任评估篇2

1.1评估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责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履行社会责任日益成为企业的共同挑战和追求。特别是2010年11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标志着社会责任管理新时代的来临,也使得政府、消费者、非政府组织、媒体、社区等利益相关方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报告,既是企业了解和回应利益相关方期望的结果,又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交流的过程;既是利益相关方评价企业社会责任业绩的重要依据,又是企业深入推进社会责任管理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全球社会责任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传播社会责任理念、提升社会管理、改善形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社会责任报告的行列。

2009年起,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民政部、环保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务院安监总局八部委的支持和指导下,中国工经联每年召开一届“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会”,率先搭建起中国工业领域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平台。这是国内首个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平台,旨在为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提供社会责任工作展示和交流平台。

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组织召开“2011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会”。在此次会上,共有43家企业201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为推动更多企业编制高质量的社会责任报告,提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在前两次评估的基础上,组织此次评估工作,形成((2011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综合评估报告》。

1.2评估目的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组织社会责任报告评估的目的在于:

・提高中国工业企业及协会社会责任报告水平;

・发挥国内首个社会责任报告的集中平台作用,增强其为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提供社会责任成果展示和交流平台的有效性;

・推进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促使企业建立报告定期机制;

・促进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构建社会责任体系,推进社会贯任管理;

・透过报告从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中国工业企业及协会履行社会责任的水平和现状,使政府部门及有关机构有针对性地支持、引导和监督中国工业企业及协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1.3评估方法及技术路线

依据《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第二版)》(GSRi-CHina2.0),制定《2011报告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综合评估框架表》,经过评估准备、实施、专题研讨和分析、综合评估报告撰写、综合评估报告等五个阶段,对集中的43份。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估。

2.基本情况

2.1报告企业情况

2.1.1企业性质

本次提交社会责任报告参加综合评估的企业共有43家。根据企业性质分,中央企业(含分、子公司)12家,占27.9%{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1家,占48.8%;民营及外资企业10家,占23.3%。与2010年相比,2011参加报告评估的单位增加了15家,其中民营及外资企业增长幅度最大,由去年的3家增加到今年的10家。

2.1.2企业规模

根据2010年中国500强企业名单,在本次提交社会责任报告参加综合评估的43家企业中,有25家进入了中国500强,占58.1%,比去年增加了3家;参加报告集中的未进入中国500强企业18家,占41.9%,比去年增加了13家。这表明大型企业是参加报告集中的主体,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积极加入到报告集中的行列。

2.1.3行业分布

本次参加集中的43家企业,涉及煤炭、电力生产和供应、钢铁、有色、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等10多个行业。其中钢铁、有色行业的企业最多,有8家,占18.6%;其次为医药、医疗器械制造和煤炭企业,各5家,占11.6%。与2010年相比,参与报告集中的行业分布更加广泛,增加了木材加工、建筑、咨询等行业。

2.2报告基本情况

2.2.1名称构成

本次评估的报告中,有39份报告的名称为“社会责任报告”,占报告总数比重的90.7%;其余4份报告的名称为“可持续发展报告”,占报告总数9.3%。这表明今年集中的报告名称与去年一样,仍然以“社会责任报告”为主。

2.2.2编制依据

本次评估的报告中普遍参照了一种或多种国内外社会责任报告指南或规范。具体见下表:

分析表2-1显示,参照中国工经联《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第二版)》编制的报告数量最多,占46.5%;参照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第三版)编制的报告次之,占44.2%。从明显居于前两位的情况看,中国工经联《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第二版)》、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第三版)是参加本次评估的报告中普遍采用的编制依据。中国工业企业在注重运用《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同时,也重视国际报告规范的运用。

2.2.3篇幅分布

本次评估的报告中,篇幅在11-30页的有3份,占7.0%;31-50页的有12份,占27.9%;51-60页的有9份,占20.9%;61页及以上的有19份,占44.2%。这表明,今年提交参加评估的报告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量较大,内容比较充实。

2.2.4次数

本次评估的报告中,首次报告的企业有12家,占27.9%;2次及以上的企业有31家,占72.1%。这表明多数企业具有报告编制和的经验,越来越重视报告的编制与,编制与社会责任报告呈常态化趋势。

3.报告质量的六维评估

3.1结构完整性

结构完整性包括编制说明、高管声明、公司简介、责任管理、责任实践、责任展望、报告附录等七个方面。统计结果显示,42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完整性较好,绝大多数报告覆盖了七个方面的内容。

3.1.1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包括周期、时间范围、范围界限、参考依据说明等四方面。编制说明四个方面内容覆盖率总体较高,平均覆盖率为79.2%。其中时间范围覆盖率最高,为85.7%;范围界限覆盖率最低,为73.8%。这说明参评报告在编制说明方面普遍比较规范,普遍能够披露报告的基本参数信息。

3.1.2高管声明

高管声明包括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承诺、主要开展的社会责任实践、在社会责任工作方面的计划等4个指标。高管声明中指标平均覆盖率为81.5%,但各具体指标覆盖率的差异较大。其中主要开展的社会责任实践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95.2%;对社会责任的认识的指标覆盖率次之为92.9%;在社会责任工作方面的计划指标覆盖率相对较低,仅为52.4%。这表明参评报告基本上有高管声明部分,在高管声明中对社会责任的作用和意义以及企业开展的社会责任实践和绩效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对于社会责任工作方面的计划披露相对较少。

3.1.3公司简介

公司简介包括公司名称、主营业务、总部所在地、所服务的市场、公司性质等5个指标。

公司简介指标覆盖率总体较高,平均指标覆盖率为92.4%。其中公司名称、主营业务的指标覆盖率为100%;公司性质的覆盖率最低,为76.2%。这表明参评报告对公司名称、主营业务、总部所在地等基本信息的披露非常重视。

3.1.4责任管理

责任管理包括公司战略、治理架构、公司治理机制、社会责任组织管理、社会责任制度建设、社会责任能力建设、利益相关方沟通和参与、社会责任监督、社会责任考核、社会责任组织实施和运行程序等10个指标。责任管理指标平均覆盖率仅为54.8%,并且呈现出差异较大。其中公司战略、治理机构等指标覆盖率均在80%以上;社会责任能力建设、社会责任监督、社会责任考核的指标覆盖率均在35%以下。这表明大部分报告注重披露在公司治理方面信息,对于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等方面信息的披露相对较少。这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备的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社会责任管理工作较为滞后;尤其缺乏对社会责任工作的监督、考核机制,缺少社会责任能力建设机制,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社会责任管理工作。

3.1.3责任实践

责任实践包括科学发展、公平运营、环保节约、安全生产、顾客与消费者权益、合作共赢、和谐劳动关系及社区参与和发展等8个方面。责任实践方面指标覆盖率总体上非常高,平均覆盖率为92.9%。其中科学发展和和谐劳动关系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100%;公平运营的指标覆盖率相对较低,为76.2%。这表明参评企业报告对责任实践的披露非常全面,与《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八方面的主要责任要求也非常吻合。可见《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对中国工业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实践和报告编制都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3.1.6责任展望

责任展望包括描述企业下一阶段社会责任工作目标和描述企业下一阶段社会责任工作计划。在责任展望方面两个指标的覆盖率分别为71.4%、83.3%。这表明参加评估的报告,大部分披露社会责任展望方面的信息,能够对企业下一阶段社会责任的目标和相应的行动计划进行介绍。

3.1.7报告附录

报告附录包括报告评价、指标索引和报告反馈3个指标。42份报告在报告附录方面的指标覆盖率较低,平均指标覆盖率仅为38.1%。其中报告反馈的指标覆盖率为52.4%;指标索引、报告评价的指标覆盖率都在35%以下。这表明多数报告在信息反馈、指标索引、相关方评价等方面披露的信息还不够丰富,不利于读者快速地了解报告的主要内容,向企业反馈阅读信息,以及对报告的内容进行更为客观全面的了解。

3.2内容实质性

内容实质性包括科学发展、公平运营、环保节约、安全生产、顾客与消费者权益、合作共赢、和谐劳动关系、社区参与和发展等八个方面的指标。从统计结果来看,多数报告覆盖了八个方面的指标,其中科学发展、环保节约、安全生产、合作共赢、社区参与和发展的指标覆盖率较高。

3.2.1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包括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纳税总额、企业向利益相关方支付的资金,捐赠和其他社会投资、企业活动因自然灾害而引起的财务负担、企业研发投入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企业获得专利数量及年增长率、政府给予企业科技创新的重大财政支持等10个指标。

该部分指标覆盖率总体较高,平均覆盖率为69.3%,仅次于社区参与和发展,本部分指标平均覆盖率比去年高出8.2个百分点。其中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纳税总额和向利益相关方支付的资金、推进新型工业化、责任投资项目的数量与金额等指标覆盖率非常高,都在95%以上;研发投入及占营业额的比例指标覆盖率为81.0%,较去年高出3.2个百分点;因自然灾害引起财务负担的指标覆盖率最低,为4.8%,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四川九洲集团等少数几家企业披露了该项指标。这表明报告在科学发展方面的信息披露非常全面、丰富。企业积极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开展的实践取得良好的效益。

3.2.2公平运营

公平运营包括反对商业贿赂培训的次数、参加反对商业贿赂培训的人次和覆盖率、违反竞争法规受到处罚的次数、侵犯产权受到处罚的次数、参与制定行业标准与规范的次数和投入等5个指标。该部分指标覆盖率总体较低,平均覆盖率为16.2%,同时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参与制定行业标准与规范的次数和投入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35.7%,组织反对商业贿赂培训的次数、参加反对商业贿赂培训的人次和覆盖率等方面的指标覆盖率都在30%以下;违反竞争法规受到处罚次数的指标覆盖率较低,为9.5%;没有报告披露侵犯产权受到处罚的次数的信息。

5.2.5环保节约

环保节约包括按重量和体积计的原材料总量、采取节约措施和提高利用率所节省的原材料、环保总支出和总投资等16个指标。环保节约指标平均覆盖率为39.6%,具体到各项指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通过采取节能措施和提高利用效率所节约的能源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92.9%;采取节约措施和提高利用率所节省的原材料、废气排放量等指标覆盖率均在60%以上;直接能源消耗、循环用水和再生水的百分比以及总量、废水排放量以及重大溢漏的数量与体积、环保总支出和总投资等指标覆盖率均在50.0%以上。这表明多数报告对于企业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实践绩效(如改进生产工艺、添置节能设备、开展各种宣传等)进行了详细的信息披露。

3.2.4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包括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数量、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安全生产培训人次和覆盖率等8个指标。该部分指标整体覆盖率不高,平均指标覆盖率为39.6%,并且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次数与死亡率指标覆盖率最高,为61.9%;安全生产培训人次和覆盖率指标相对较高,为54.8%;重大设备事故次数的指标覆盖率为23.8%;没有报告披露违反安全生产法规受到处罚的信息。

3.2.5顾客与消费者权益

顾客与消费者权益包括产品的国家抽查合格率和送检合格率、产品满意度调查或测评结果等6个指标。该部分指标覆盖率总体较低,平均覆盖率为24.2%,与2010年基本持平。其中产品满意度调查和测评结果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57.1%。这表明多数报告对客户满意度的调查进行详细的披露。

3.2.6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包括合同履约率、采购合同中有关社会责任要求的条款数量、对供应商、经销商进行社会责任指导或培训的次数等3个指标。该部分指标覆盖率不高,指标平均覆盖率为33.3%。其中采购合同中有关社会责任要求的条款数量和对供应商、经销商进行社会责任指标或培训次数的指标覆盖率相对较高,为40.5%,合同履约率的指标覆盖率较低,为19.0%。与2010年相比,对供应商、经销商进行社会责任指标或培训次数的指标覆盖率有很大提升,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推进供应商履行社会责任。

3.2.7和谐劳动关系

和谐劳动关系包括员工总数及教育程度、专业技术水平构成、劳动合同签订率等19个指标。该部分指标整体覆盖率比较高,但每个指标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员工福利待遇分项统计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90.5%,按类别统计的员工年均培训小时数的指标覆盖率为76.2%,员工参与社会保险的种类及覆盖率的指标覆盖率为66.7%。这说明多数企业重视与员工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重视员工发展,积极开展员工培训,努力为员工提供较好的福利待遇。

3.2.8社区参与和发展

社区参与和发展包括参加相关社会团体、担任的相关职务等7个指标。社区参与和发展方面指标覆盖率整体较高,指标平均覆盖率为75.6%,与2010年基本一致。其中参与扶贫、教育、卫生、文化建设活动的投入和成效指标覆盖率最高,为100%,较去年高出3.7个百分点;社区服务投入指标覆盖率次之为97.6%,较去年高出1.3个百分点;参与防灾救灾活动的投入和成效指标覆盖率90.5%;员工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人次和工作时数的指标覆盖率相对较低,为42.9%。这说明参加报告集中的企业普遍重视社区参与和发展,能够积极融入当地社区,为社区提供服务,促进社区的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的发展。

3.3绩效可比性

绩效可比性涉及纵向可比、行业内可比和跨行业可比三个维度,包括跨年度绩效对比、绩效实现程度的描述、采用了行业或国家标准、采用了报告的跨行业规范(编制报告的一般性规范)等4个指标。绩效可比性指标平均覆盖率较高,具体指标间差异较大。其中反映纵向可比的跨年度的绩效对比覆盖率最高为97.6%,较去年高5.0个百分点;其次为反映横向对比的采用行业或国家标准覆盖率为88.1%。这表明参加报告集中的企业普遍重视跨年度绩效的对比、采用行业或国家标准等方面信息的披露。

3.4内容可信性

报告可信性主要包括利益相关方评论、第三方评价或审验、数据来源声明等3个指标。内容可信性的指标覆盖率不高而且差异较大。其中数据来源声明的覆盖率相对最高,为59.5%;第三方评价或审验指标覆盖率次之为26.2%;相关方评论指标覆盖率为21.470,较去年增加6.6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参评报告在保障内容可信方面较去年有了一定的提升,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相关方评价和第三方评价或审验。

3.5报告可读性

报告可读性的评估从信息清晰定位、信息清晰表达、信息饱和度、色彩搭配、版式设计等五个维度进行,具体包括信息导航工具、信息表现形式、报告篇幅、报告的色彩搭配和报告的页面布局等5个指标。报告可读性指标覆盖率比较高,平均指标覆盖率为64.3%。其中,篇幅适中指标覆盖率为83.3%,表达形式丰富、页面布局合适等指标的覆盖率也相对较高,分别为73.8%和64.3%;信息导航工具指标覆盖率相对较低,为47.6%。这表明多数报告能够以比较友好易读的形式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方便了利益相关方从报告中获取所关注的社会责任信息,但是对于一些利益相关方阅读的细节设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6报告创新性

报告创新性的评估主要从理念、形式和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共计有8个指标。

3.6.1报告理念创新

报告理念创新包括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行业特色、自成体系、便于传播等4个指标。报告创新理念的指标覆盖率较高,平均覆盖率为58.9%。其中报告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指标覆盖率为90.5%;报告理念能够自成体系指标覆盖率为76.2%;报告体现行业特色、报告理念便于传播等指标的覆盖率均在50%以下。这表明多数报告编制的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并且能够自成体系,但是在体现行业特色和便于传播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6.2报告形式创新

报告形式创新包括展示理念、便于传播等2个指标。报告形式创新的指标覆盖率差距较大。其中报告形式能够展示理念指标覆盖率为83.3%,报告形式便于传播的指标覆盖率仅为19.0%。这说明报告形式创新能够很好地展示社会责任理念,但传播性仍需增强。

3.6.3报告结构创新

报告结构创新包括展示理念、体现行业特色等2个指标。报告结构创新指标覆盖率不高,而且差异较大。其中50.0%的报告形式能够展示理念,19.0%的报告体现行业特色。说明部分报告结构创新方面能够展示报告理念,但体现行业特色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4.主要发现和建议

4.1主要发现

发现一:影响扩大

本次参加集中报告的企业所涉及的行业明显增加,覆盖的地域越来越广,企业的性质和类型更加趋于多样化。

1.涉及的行业明显增加。今年参与报告集中的行业共有15个,行业分布更加广泛。

2.覆盖的地域越来越广。今年集中报告的主体覆盖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涉及14个省(区、市),山东省和四川省的企业今年首次加入到集中报告的行列。

5.企业的性质和类型更加趋于多样化。今年首次有外资企业加入到集中报告的行列,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加入到集中报告的行列。

发现二:质量较高

报告总体结构普遍比较完整,内容丰富、贴近工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际,编制普遍比较规范,具有较高的可读性,整体上体现出较高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1.结构完整。参加集中的大部分报告包括编制说明、高管声明、公司简介、责任管理、责任实践、责任展望和报告附录等报告基本组成部分,体现出较好的完整性。

2.内容丰富,信息量较大。从报告篇幅看,本次集中的报告中,50页以上的占65%,30页以下的报告仅占7%;从报告内容看,报告披露的信息比较全面和丰富,但是量化指标的披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编制比较规范。报告编制比较规范,大部分报告能够参考国内外一种或多种社会责任指南或规范作为编制依据,但是有少量报告未参照任何规范编制,对国际报告规范的运用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4.披露的绩效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大部分报告能够与企业往年绩效进行对标,并且具有较好的行业可比性,但是跨行业可比性还有待加强。

5.报告披露的信息具有较好的可信度。部分报告披露了多种用于保证信息可信度的方式,但是报告总体上应进一步加大披露用于保证信息可信度的方式和措施。

发现三:肾扣《指南》

本次集中的报告普遍重视《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第二版)》的指导作用,注重将《指南》的核心精神和主要内容融入到报告中。

1.将《指南》作为编制依据。本次集中的43份报告,有20份报告参照《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第二版)》编制,占报告总数的46.5%,是采用最多的报告编制依据。

2.报告框架与《指南》要求一致。部分报告参照《指南》中“工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参考框架”确定报告的结构、编制报告的内容。

3.将《指南》主要内容融入报告。本次集中的报告普遍披露了《指南》要求工业企业履行的主要社会责任以及构建社会责任体系方面的内容。

发现四:积极实践

参加报告集中的企业普遍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社会责任体系,逐步将社会责任融入日常运营,积极推进社会责任实践。

1.普遍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本次集中的报告中有90%以上的报告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表明工业企业普遍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2.建立健全社会责任体系。部分报告披露了企业在社会责任制度建设、社会责任能力建设、社会责任组织实施和运行程序等方面的进展。

3.逐步将社会责任融入日常运营。报告普遍反映了企业结合自身运营的需要,将社会责任要求与企业运营逐步融合,积极推进社会责任实践,不断取得更好的绩效。

发现五:事后编制

本次集中的报告基本采用“事后总结”的方式编制,对企业上年度社会责任实践进行总结,难以充分发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推动企业全面提升综合价值创造能力和水平的强大作用。

报告普遍采用事后编制模式。大多数参评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只是注重以总结的方式披露企业年度生产经营工作所创造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无法系统梳理出企业创造综合价值的主要领域、优先方向和核心战略,使得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战略价值被普遍忽视。

4.2改进建议

第一,深刻认识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要价值。企业应深化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理解,深刻认识到社会责任报告在传播理念、提升管理、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企业可通过参与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培训、报告编制经验交流会、社会责任报告集中等活动深化对社会责任报告的认识,学习和借鉴编制报告的先进经验,努力编制和高质量的社会责任报告。

第二,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在结构完整性方面,应加强对社会责任能力建设、社会责任监督和考核方面的信息披露,增强报告的完整性。在内容实质性方面,增加在公平运营方面的信息披露,深入分析在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履责措施和绩效,增加报告指标披露的广度和深度。在绩效可比性方面,应加强披露信息的横向对比性,尤其是跨行业标准的对比;增加对企业上一年度的履责绩效承诺进行有效回应的披露,增强报告的绩效可比性。在报告可读性方面,增加对信息导航工具的使用,使得报告内容更加清晰。在报告可信性方面,积极采用利益相关方评论、第三方评价或审验、数据来源声明等方式,增强报告的可信性。在报告创新性方面,应从理念、结构、形式三方面挖掘报告创新的潜力,也要突出行业特征和企业特色,增强报告的创新性。

第三,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利益相关方参与报告编制。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日常沟通机制,使利益相关方沟通规范化、程序化;主动与利益相关方探讨其关注的社会责任议题,了解和回应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要求,并在报告中进行披露,提升报告内容针对性和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有条件的企业可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引入利益相关方代表,增强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度。

社会责任评估篇3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主动维护稳定和“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总体思路,对全县交通运输系统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可能出现的稳定风险先期预知、先期评估、先期化解,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发生,确保系统社会稳定。社会风险评估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第一责任意识,坚持科学发展,稳定为重,切实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的必经程序,切实做到科学评估在前,有效预防在先。

二、范围和内容

本实施方案所指的社会稳定风险是指局属各单位(科室)在交通运输工作中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措施等。

(一)风险评估范围

1、交通服务设施等项目建设中涉及群众利益土地征用、拆迁补偿等方面的有关事项决策;

2、涉及公路、工程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方面的有关决策;

3、涉及重大国有资产处置;

4、涉及系统内企业组织结构、产权结构调整等;

5、其他涉及群众利益方面的有关事项决策。

(二)风险评估的内容

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从以下四个方面内容逐一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一是合法性。主要分析评估事项决策的制定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所涉及政策调整、利益调节的对象和范围是否界定准确,调整、调节的政策、法律依据是否充分;二是合理性。主要测评是否适应大多数群众的利益需求,是否超越了大多数群众的承受能力,是否得到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可行性。主要测评事项决策或政策出台的条件是否具备,是否经过严格的审查报批程序和周密的可行性论证,时机是否成熟;四是可控性。主要分析评价是否存在引发的苗头性问题,是否存在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是否有相应的预测预警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是否有化解矛盾的对策措施等。

三、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

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实施单位(科室)是稳定风险评估和维护稳定的责任主体。

四、评估程序和步骤

(一)全面掌握情况

对拟出台的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交通各责任单位、机关各科室要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走访群众、民意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全面真实了解所评事项的基本情况,为预测评估提供全面准确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二)准确评估风险

根据掌握的情况,按照评估内容,对重大事项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和重大问题,逐项进行科学分析,准确预测、客观公正地开展评估。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人员、相关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与决策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群众代表参加论证会、听证会,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会后形成明确的论证意见。

(三)制定化解方案

针对分析研判的具体问题,制定有效化解的方案和处置不稳定因素及重大问题的预案,做到解决问题与重大事项推进工作同步安排到位、同步开展工作。

(四)编写评估报告

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各责任主体要根据评估情况编制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主要内容:1、基本情况和相关政策法规简要说明;2稳定风险预测评估情况;3、预防和化解工作预案;4评估结论。实行四级预警机制:即存在重大风险的为一级风险,作出不予实施结论;存在较大风险、短期内难以解决的为二级风险,作出暂缓实施的结论;存在一定风险但可以控制的为三级风险,作出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后实施的结论;风险较小的为四级风险,作出准予实施的结论。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及按规定必须填写的走访、座谈、论证等有关的表格、资料,由各责任单位(科室)在实施前报局社会稳定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五、工作要求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实施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各责任主体单位要充分认识实行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成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班子,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确保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顺利实施。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系统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督促、检查和指导。

社会责任评估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安全稳定为第一责任,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消除安全生产重大决策事项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

二、评估范围

安全生产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指在我市范围内制定或实施涉及较大范围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安全生产重大决策、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问题时,对可能出现的社会稳定风险实行先期预测、先期评估、先期化解,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达到既利于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又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安全生产领域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大决策事项包括:

1、安全生产重要规划编制、重点工程、重大投资项目设立和调整;

2、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乙种危化品经营许可证、安全资格证书许可、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核发等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政策、许可方式的更改和调整;

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长效管理等达标考核标准及相关政策的调整和实施;

4、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风险抵押金、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实施;

5、工矿商贸较大事故调查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情况;

6、较大规模、较大数额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决定;

7、高危企业规划、布局、选址等重要决定;

8、高危企业“关停并转”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状况;

9、市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安全生产重大户外宣传活动;

10、安全资格证培训、特种作业操作证培训考核等有关收费政策的调整和实施;

11、其他涉及企业、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安全生产重大决策事项。

三、评估内容

(一)合法性评估。重大决策事项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是否符合国家、省、市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政策调整、利益调节的法律政策依据是否充分,决策过程是否符合有关程序。

(二)合理性评估。重大决策事项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是否符合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是否兼顾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否兼顾各方面利益群体的不同诉求,是否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三)可行性评估。重大决策事项是否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和组织开展了前期宣传解释工作,是否符合本地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是否具有相关政策可连续性和严密性,出台时机是否成熟,配套措施是否完善。

(四)可控性评估。重大决策事项是否可能引发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是否有应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问题的对策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

(五)其他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相关因素的评估。

四、责任主体

安全生产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决策、谁评估”。市安监局评估责任主体是:决策事项的提出科室、涉及多个科室的事项的牵头科室。难以确定责任主体的,由局主要负责人指定。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涉及到各镇(区)和部门的安全生产重大决策事项,由各镇(区)和部门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牵头实施评估。

五、主要程序

1、确定评估事项。评估责任主体认为存在较大社会稳定风险的,必须将其确定为需重点评估事项。

2、制定评估方案。责任主体单位要及时制订评估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组织形式、工作目标、时间安排及具体要求。

3、论证可行性。由评估责任主体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或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分析论证,科学预测。

4、形成评估报告。在全面汇总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形成社会稳定分析评估报告,对该重大决策事项作出风险很大、有风险、风险较小或无风险的最终评价;依据风险评价结果综合考虑对重大决策事项的实施作出可实施、可部分实施、暂缓实施或不实施的建议。

5、制定工作预案。责任主体要将社会稳定分析评估报告报评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组长或副组长牵头召开风险评估审查会议,对重大决策事项的实施作出是否实施的决定,并对评估报告中的不稳定隐患制定调处化解和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6、跟踪反馈落实。评估责任主体单位要对已经批准实施的决策事项要进行全程跟踪,对可能产生的不稳定因素,要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矛盾。对可能出现的重大不稳定问题要制定应急预案,严防的发生。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安监局成立安全生产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安监局法规科,负责此项工作的综合协调工作。评估责任主体主管科室要切实把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维护稳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要做到不评估、不实施。

(二)完善备案制度。要建立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及审查决定意见报同级维稳办备案制度。各相关科室要建立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家库,为评估工作提供专业支持。

社会责任评估篇5

一、问题的提出

绩效评估是20世纪早期政府部门引进的一种管理工具(尼古拉斯・亨利,2002),它以绩效为本,谋求现代信息技术在政府公共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广泛应用,谋求顾客通过公共责任机制对政府公共部门的直接控制,谋求政府管理对立法机构负责和对顾客负责的统一:它以服务质量和社会公众需求的满足为第一评价标准,蕴涵了公共责任和顾客至上的管理理念;它以加强与改善公共责任机制,使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传递公共服务、改善公共生活等方面具有竞争力为评估的目的(蔡立新)。20世纪7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使得这个管理工具在政府管理中得到重新重视和推广,并形成了以“结果为本”的基本导向,即以结果的管理为主,区别于传统的“以投入为本”或“以程序或规则为本”(刘旭涛,2003)。这一重大转变是对传统官僚行政模式重程序规则不重实际结果、重投入不重产出的纠正,受到西方各国的普遍认同,英国、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荷兰等国的评估实践都体现了这一价值导向,它们的努力推动了结果导向的理念不断深化和广泛传播,完善和丰富了结果导向的绩效评估制度。

在国外政府绩效评估热潮的影响和推动下,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我国政府和学术界也开始关注和重视政府绩效的评估问题。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后,满意型政府的建设提上日程。政府绩效评估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二、政府绩效评估与民主政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政府绩效评估符合民主社会的法制原则,有利于权利的制衡,而这正是现代民主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要素,也是确立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原则;政府绩效评估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机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促进政府行政监控体系的完善和政府透明度的提高,其本质就是促进政府行为的规范。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政府绩效评估以公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共部门绩效的重要指标,对政府的投入产出、政府行为的效率、效果进行评价,督促行政人员计划政府工作,做好财政预决算,提高节俭意识,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避免资源使用不合理,造成损失和浪费。促进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公众意志尊重的体现。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的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及政府职能的重大调整,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已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

三、政府绩效评估与政府“问责制”

政府问责制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而实施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结果的一种制度规范。其目的就是要强化责任意识,保证政令通畅:其本质是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如有违反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以致影响执行力和公信力,贻误行政管理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等行为,予以责任追究。

受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新时期的政府问责制强调行政系统与外界环境的交互关系,关注公民直接参与公共事务。而政府绩效评估多元化的评估主体也要求来自社会各阶层,通过与评估标准的比较判别政府责任的履行情况,全面地监督政府的行为。此外。政府绩效评估与问责有基本相似的程序,包含了确立标准、评估及评估结果运用等步骤:政府绩效评估的客体即政府行为的效率、效益及效果就是公共责任的基本内涵。通过对公共责任实现程度的衡量,传递对公职人员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的要求,并通过政府绩效评估所带来的奖罚性产生激励与约束力引导他们为之努力。主动承担责任、提高业绩的行为。政府绩效评估的制度化为政府问责的制度化提供了共享平台。绩效评估可以成为问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绩效评估包含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内容,有效地实现了上级对下级的问责和监督并带来了政府管理创新,孕育了多元问责之路,是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下完善政府问责制的重要途径。

四、政府绩效评估与政府透明度

政府工作不透明是高行政成本的根源之一。提高行政透明度,可以保证资源向最能发挥效用的部门转移配置,可以减少行政之间环节,杜绝扯皮。限制,便于监督,减少和制止腐败,从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透明度就是把原本属于大众的权利还给大众,还民众以知情权,这是中国人民政府的性质和宗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封建观念对我国行政管理影响至深,“暗箱操作”、“垄断行为”是其典型表现。政府绩效评估的合理应用将能有效地打破政府这一“黑箱”。首先,政府绩效评估倡导让广大人民群众做评估的主体,让人民群众给政府打分。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必须配合评估主体提供充分适当的数据和相关文件,将政府的一系列信息曝光于民众。接受公众的监督,打造“阳光政府”。其次,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估政府,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相关信息,绩效评估成为人民群众了解政府的动力之一。最后,评估主体实施评估程序,努力搜集政府工作的相关证据和信息,加以分析和评价。并与政府在评估过程中提供的证据、信息及声明相比较。以找到两者差异,并以此为基础,扩大搜集广度,加大挖掘深度,细化评估精度。加强评估力度以求找出有关政府工作更多的信息,使政府更加透明化。

五、政府绩效评估与政府效率

效率是判断一个公共管理体系是否优良的基本标准,同时也是判断政府是否有能力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标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机制,通过提供公共物品、管理公共事务,消除或减少市场失灵,解决外部效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式下,政府效率是国家竞

争力的重要因素。

由于政府处于特殊地位,政府运行长期存在效率低下难题,一方面,由于政府活动是非市场性的。无法以市场价格来衡量,难以对政府行为直接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这就使得政府行为往往缺乏成本约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垄断地位,不存在竞争压力以提高服务质量和自身效率的动力,于是造成政府臃肿。不仅使政府运行成本增加,而且庞大的机构本生更容易造成低效率。政府绩效评估根据政府的效率、能力、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社会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判断。对政府公共部门管理的过程中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结果等反映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这样可以客观公正地考核政府行为效率,以便更好地了解有关公共部门的最佳实践经验和顾客需要,分配有效资源,作出明智的决策。政府绩效评估强调打破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垄断,要求政府接受外部竞争的压力。迫使政府各部门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科学规范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政府绩效评估的绩效观念强化政府及公务员的成本意识和节约意识,政府各级各部门密切合作,科学决策,节约行政开支,提高效率。政府绩效评估的公共选择机制使政府更注重顾客服务系统的建设,使政府在不同外部压力下,把决策权限与决策的后果相联系,出于政治经济责任的考虑努力提高政府效率。

六、政府绩效评估与政府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亦叫政府公信度,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是指政府是否作为、能否全面履行公共责任的质量和获得公众认同的情况: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民众的支持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公信力,取决于公共权力掌握者的表现及公众对其表现的评价。

总理指出,提高政府公信力,不仅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然而。政府公信力提高的重要前提是各级政府部门和人员的思想认识的提高。政府绩效评估强化了各级政府部门和人员的宗旨意识、效率意识、责任意识、透明意识,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建设诚信政府起到助推器作用。政府绩效评估以公众满意度为终极指标,旨在督促各级政府公务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以群众满意为第一目标,建立人民满意的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绩效评估以效率为重要考核指标,各级政府部门和人员必定注重工作效率以在评估结果中取得较高的分数,获得必要奖励和晋升,保障了政府管理活动的效率导向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绩效评估在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下完善问责制,激励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责任,努力建设责任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绩效评估要求各级政府部门修改各种阻碍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建立透明、公开、权威的政府信息披露机制,打造“透明”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

七、政府绩效评估与政府管理能力

政府绩效评估致力于将政府治理过程构造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在此系统中,以结果管理(managementforresult)为出发点,以政府能力(gov-emmentcapacity)的提高为落脚点,强调政府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规范化,达到政府功能的有效发挥,提高政府管理能力。政府绩效评估以结果管理为动力机制,以内部的四项管理为整合机制,以领导驱动和奖惩制度为激励机制,以政府绩效评估为控制机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运转模型,打破传统的政府治理行为难以把握,结果难以预知,行政成本无法测定的弊端,提高政府管理能力。政府绩效评估,能够将在较为民主和科学的条件下制定的目标、规划作为行动的指南明确工作的方向、程序和资源状况,避免主观色彩浓厚的个人意志决断,促进行政机关的一致性、协调性和行政职能的功能性发挥,提高政府管理能力。政府绩效评估要求政府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和落实,保证权责利的统一,终结因责任不明导致的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和腐败寻租等现象,一改中国政府机构冗杂,争功邀赏和推诿塞责不绝于耳的常态,提高政府管理能力。

社会责任评估篇6

【关键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第三方组织

对重大事项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中央面对复杂社会形势形势所做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个重大创新。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至此,推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下文简称风评)成了全国社会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

但是,各地在风评工作的实践中普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各地开展的评估操作普遍存在评估程序不严格、评估结论可信度低等现象。

一个规范的评估需要通过问卷调查、个体访谈、群体访谈等形式了解相关人群的诉求;应该组织、公安、司法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论证应对风险的措施和风险的可控性。但是,各地在评估中往往没有按照规范程序进行操作,例如,发放调查问卷时并没有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设计简单粗糙,缺乏基本的信度效度检测;甚至根本没有问卷调查这个过程。又如,召开风险论证联席会议首先需要一个初步的风评草案,然后逐项分析论证,最后保存好会议纪要。但很多会议由于事前没有准备草案,大家的讨论没有集中点,开成了散漫的“神仙会”;下结论时,主要靠牵头单位领导的个人经验,而不是根据评估指标做系统判断;更有甚者,很多风险论证会并没有形成会议纪要附署在风险评估报告后。

由于评估程序不严格规范,评估的结论自然可信度很低,一位地方党委主管风评的领导曾气愤地批评这种风险评估“徒具形式,既没有实际效用,又交代不了上级检查。”

其次,在各地的风评操作中,评估工作通常由重大项目的报(建)单位、重大政策的出台部门负责组织,于是,风评的责任主体“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陷入“自己评自己”的困境。

目前来看,国内几乎所有风评实施细则都规定:在确定风评主体时遵循“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①。也就是说,重大政策的起草部门、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批部门、建设部门是风评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风评工作。从表面上看,这个种做法体现了“责权利”统一的原则,但事实上这是一种典型的“自己评自己”,我们很难指望一个建设项目的报(建)单位,一面撰写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一面在风评报告中作出“暂缓建设、停止建设”的结论;我们很难指望一个政府部门,一边制定新的社会管理政策,一边又在风评报告中承认自己制定的方案“有很大的社会风险”。可以说这种评估责任主体的“错位”现象不仅会破坏风评的科学性,甚至会损害风评的严肃性。

从根本上看,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当前社会没有专业的风险评估机构,今后必须培育专业风险评估机构,形成风险评估的第三方,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走上专业化的道路。

风评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诸如问卷设计、抽样调查等。对项目的建设方、政策的出台部门而言,风评并不是一项常态工作,他们常常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和专门人才。另外,目前各地组建的风险评估小组由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和科研院所的学者组成,共同座谈分析事项的风险,但是相关部门不可能每次都把自己最有经验的人员派来参与评估,“专家学者”也常常不是风险评估领域的专家,而是社会学、法学、管理学、新闻传播等领域的学者。因此,评估小组的成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根本上看是临时性、非专业性的。这种局面也严重地影响”风评”的质量,使风评结论难以起到实际效果。只有把风险评估的具体操作交给专业的风险评估机构、专业的风险评估人员,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尝试着走专业化的道路,如上海市、深圳市、宁波市把一些风评项目委托给投资咨询公司。投资公司按照“建设项目社会影响评估”的指标体系进行”风评”。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评估的专业化,评估的准确性有了一定的保证。但是,这种尝试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建设项目社会影响评估”尽管和风评存在一些重合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不同,把它的指标体系套用到风评中,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准确预测出未来的风险。其次,投资咨询公司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三方专业组织”,它仅仅是一种提供咨询服务的企业――这种服务不像审计所、环评所提供的服务一样有“公共性”。因此,投资咨询公司所做的风评报告在公信力上存在天然缺陷。

就目前而言,国内外并没有真正的风险评估第三方专业组织,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引导、扶持的功能,培育真正的第三方社会风险评估机构。从理论上看,专业评估机构的组织形态类似于会计师事务所,由评估师组成,评估师要通过考试获取资格证书,只有获得资格证书的评估师才有资格参与风险评估。政府主管部门负责评估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同时负责对评估机构的资质审核。这种风险评估机构才算是真正的第三方专业组织,而不像投资咨询公司一样仅仅是一个咨询服务企业。这种机构才能做到所提供的服务既是针对企业的,也是面向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既对企业负责,也对政府和公众负责。

很明显,培育上述专业评估机构需要大量合格的“风评师”,但我国目前没有这一行业,也没有相关的资格考试。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从现在开始着手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例如和高等院校合作建立风险评估研究和培训基地,首先培养一批科研人员,再以他们为师资力量开展风险评估的教学培训并研发风险评估的资格考试体系。时机成熟后,可以举办“风险评估师资格考试”,给考试合格人员颁发“风险评估师资格证书”,进而把风评师组织起来形成专业风险评估机构。

有了第三方专业风险评估机构,我们就可以把风评的责任主体与实施主体区别开来,由专业风险评估机构负责具体的风险评估工作。重大事项决策的提出、政策的起草、项目的报(建)批、改革的牵头、工作的实施等有关部门仍然是负责组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责任主体,但是责任主体并不负责具体评估(或仅仅负责初次评估),而是把具体评估(尤其是正式的二评)委托给专业评估机构。风评的责任主体承担评估的义务,出资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做具体评估,同时对评估过程给予协助;专业评估机构受聘于评估责任主体,提供优质的、低成本的评估服务,并对评估质量承担责任。

另外,有了第三方专业风险评估机构后,就可以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评估机构和评估师评估了一个项目的社会风险后,地方的维稳主管部门根据项目在实施中实际出现的风险状况,对评估的准确性进行判定打分,每年做分值考核,当评估机构或评估师的分数低于某个标准后,可取消其评估资格。在此期间,当评估机构、评估师出现重大工作失误或篡改数据等问题时,主管部门可吊销其评估资格。

总之,当前必须大力培育专业的社会风险评估机构,这样才能使风评工作获得专业化的保障,风评的科学性、规范性才会得到提高。另外,把风评的具体操作交给专业组织就可以避免“自己评自己”的困境,同时,可以建立更有效的针对专业组织的监督审查机制。这些都会在根本上提高风评结论的公信力。

注释:

社会责任评估篇7

据悉,2009年12月,《wto经济导刊》将召开“金蜜蜂2008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国榜”会,首次发表“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估体系”和评估结果。

从2009年8月起,《wto经济导刊》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对2009年1月到2009年10月的550多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了评估。国内首创“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估体系”

“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估体系”在国内属首创,据《wto经济导刊》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介绍,对报告的整体评价将从五方面进行,分别是结构的完整性、报告可信性、报告的可读性、绩效可比性以及报告创新性,而对报告具体内容的评估。将有九项判定标准:

识别利益相关方群体,指出了利益相关方的要求与期望、指出了沟通的渠道和方式、主体部分包含与识别出的利益相关方相关的内容、针对识别出的利益相关方相关议题披露的程度、对识别出来的利益相关方的责任理念与方针、对识别出来的利益相关方的责任措施、对识别出来的利益相关方的责任绩效以及利益相关方的责任理念是否与机构战略相关。

《wto经济导刊》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将在此基础上,得出报告的结构完整性、可信性、可读性、创新性结论,从而进行综合打分。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审阅,透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理念、外显表现以及典型实践。

据介绍,评估遵照严谨的程序进行,评估人员首先将报告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然后评审、复核,经过初评和复评,相关专家最后把关,得出评价结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差异中有共性

此次参评的企业类型涵盖了包括中央企业、跨国公司及中小企业,它们的CSR报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央企业的CSR报告更注重内容的严谨性和逻辑的完整性,而跨国公司的CSR报告则表现出个性化的特色。中小企业的报告则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参评的报告中,大部分遵循了“经济,社会、环境”三重底线的原则,部分报告经过了验证、附有第三方评价、利益相关方意见等增加报告的可信度,但也有不少报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社会责任评估篇8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利益整合;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3-015-2

政府绩效评估作为新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承载着加强政府责任、提高政府效率的重任,政府绩效评估具有监督政府行为、提高政府绩效和改善政府形象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政府绩效评估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甚至被誉为是“最有效的管理工具”。但是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绩效评估主体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影响到其责任感及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因而,构建多元主体政府绩效评估模式,不断协调评估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增强其责任感,对于提升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主要模式

当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主要有内部评估主体、外部评估主体和第三方评估主体三种模式。

(一)内部评估主体模式

内部评估主体模式包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评估、本级政府的自我评估和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评估。其中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评估在政府绩效评估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影响着下级政府一些官员的考核业绩。实践中的内部评估具有独断性,在行政管理中具有较强的约束与规范作用,但也存在着较多的弊端,集中表现为政府在绩效评估中,往往会基于某种利益考虑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进行评估,对自己不利的加以隐瞒或掩盖从而使评估结果一般是肯定成分占据主要地位,使内部评估结果有失客观公正。

(二)外部评估主体模式

外部评估主体模式主要包括公众评估和媒体评估。公众评估是当前最为主要的外部评估主体模式,但是单纯的公众评估也存在着较大缺陷。因为公众不能全面地获取评价对象的相关真实信息,而这是保证政府绩效评估真实、客观所需要的基本前提,加之政府在绩效评估中有意不公开一些重要信息,会使公众评估出现更大偏差。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媒体作为表达公众意愿和诉求的重要途径显示出了强大的影响力,在政府绩效评估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但是作为一种非正式的评估主体,其作用同样极其有限。

(三)第三方评估主体模式

第三方评估主体主要是指一些以政府绩效评估为使命的专业评估机构,这种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而得名的评估主体,在组织机构上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不直接接受政府的领导,在人员构成上,其工作人员也不是公务员,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也正因如此,第三方评估主体权威性不足,因而影响力和公信力仍然有限。

二、影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责任感的主要因素

(一)政府绩效评估主体间利益差异

政府绩效评估主体是一个由多元主体组成的治理结构。在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相关的多元主体间利益差异是非常大的。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利益甚至是相互对立的。如果双方不能就各自的利益情况进行沟通、谈判和妥协,形成一种有效的利益平衡机制,来促使评估主体的利益通过评估活动平衡发展,那么政府绩效评估活动就难以获得来自双方认同,就会挫伤一部分评估主体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同时,维护了一方利益的同时却又损害了另一方的利益,在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利益受损方会寻找机会退出或抵抗绩效评估活动,形成轰轰烈烈开始,冷冷清清结束的局面。这种利益平衡问题如果没有在绩效评估系统设计中得到应有的重视,评估活动往往无法顺利开展。

(二)评估参与者的素质参差不齐

评估者普遍存在着重视定性评估、忽视定量评估的误区。对一个机关的评估,往往是凭经验、凭印象、凭感情或跟着感觉走。缺乏数据支持和科学的分析测评或只注重从宏观和总体上进行把握和审视,而忽视微观和具体的观点和诉求或受上级和主观的意见所左右。强调规则为本的服从意识,而忽视对组织目标的贡献、标准和向度和客观的现实等等。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公民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在绩效评估中公民的参与程度也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公民的普遍素质不高,缺乏作为评估主体应有的责任感,不能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有时甚至被一些一心只想做政绩的官员所利用。

(三)评估主体的确定缺乏制度保障

评估主体应该多元化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对评估主体的确定尚未完全进入制度化轨道并严格执行,各个评估主体的权重比例也没有明确规定或者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一部分评估者在评估中的作用名存实亡,如有些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虽然包括了上级的评估、同级评估、下级评估等等名目,但是在宣布最终的评估结果时仍然是以上级的评估为主,其他评估者起到的作用少之又有,这使得其他评估主体对评估失去信心,不去过多的关注,认真的评估。

三、增进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责任感的基本途径

(一)培育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科学利益观

科学的利益观是增强政府绩效评估主体责任感的基础。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利益观一般体现在对待政府绩效所持的理性态度上。理性认识一般是指达到了对事物的本质、整体及其内在联系的认识。是一个人的观念、意识等的集中表现。政府绩效评估利益主体从事政府绩效评估活动是受其意识、观念所支配的。因此,通过利益理性的视角探寻利益主体的利益观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主发展程度的制约,我国社会组织和成员还普遍缺少成熟的利益理性,突出地表现在他们具有政治参与的热情,但缺乏政治能力,在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缺乏独立的人格,易受别人的煽动。在评估过程中难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人云亦云,随大流。评估更多的是凭自我感受、甚至是道听途说,缺乏科学性。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利益理性的全面增长,需要利益主体自身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评估主体要加强对自身非理性因素的调控。同时,外部环境要加强对利益行为的制度引导和舆论监督,在全社会范围内重建理性信念,促进评估主体树立起正确的利益观,增进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责任感,切实履行评估主体的职责。

(二)不断提高各方评估主体的业务素质

评估主体的素质关系到评估结果的可信性,拥有较高评估技能和较强责任感的评估主体能够切实的承担起评估的责任,对评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出公平、公正的解决。因此要不断提高评估主体的评估技能如:例如让培训者观看一些员工实际工作情况的录像,然后要求培训者对这些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并让培训者进行绩效评价讨论,分析误差是如何产生的,进而增进其责任感。另外,整个社会的这种官员的政绩观、政府部门只重结果、不重效率的风气要得到整治,提高民众评估者的信心,从而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绩效评估中去。

(三)把评估主体体系纳入制度化、专业化轨道

增进评估主体的责任感,必须把评估主体体系纳入制度化、专业化轨道。首先,要认真确定不同评估主体的评估内容、合理匹配各个评估主体的权重比例,并以一种制度化的形式把它固定下来。其次,公民参与绩效管理更需要制度化保证。民众的满意度是绩效的一个很重要的评估标准,因此必须有一个制度化通道保证民意的畅达。最后,建立评估管理协调机构,评估管理机构不仅直接负责特定内容的评估工作,而且还是总体评估方案的设计者,各个评估主体间关系的协调者,还要负责评估信息的统计整理和加权换算工作。通过评估管理协调机构保证评估主体主人翁地位的实现,从而增进其评估的责任感。

四、结语

政府绩效评估活动对于政府工作质量的提高、社会和谐的实现有着非常强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不可治理问题的日益增加,政府需要公众、社会组织参与到公共治理过程中来。但面对同样一项绩效评估工作,基于不同的价值理念和利益诉求,不同的评估主体可能会得出差异很大的评估结果。要做到科学、准确地评估政府绩效,就必须增强各方绩效评估主体的责任感,这是预防和克服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理性偏差,实现评估结果科学有效的前提,也是我国进行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体建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4,(5).

[2]蔡立辉.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理念及其启示[J].清华大学学报,2003,(l).

[3]母天学.对美国政府绩效考评活动的考察[J].行政论坛,2001,(5).

[4]唐兴霖.公共行政组织原理:体系与范围[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5]周志忍.公共组织绩效评估:英国的实践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新视野,1995,(5).

[6]彭国甫,盛明科.政府绩效评估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差异及其整合[J].政治发展研究,2008,(5).

[7]李红艳.从行政文化的角度看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J].经济师,2009,(1).

[8]徐耀玲.公共管理域评估策划中的三个基本问题[J].中国科技坛,2008,(1).

社会责任评估篇9

为进一步深化办案风险评估机制,不断提高办案质量,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从源头减少和杜绝涉法涉诉问题发生,根据宝市政法[2010]25号文件要求,经区委同意,区委政法委决定在全区政法机关深化推进办案风险评估机制,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最大限度地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总体思路,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评估、预警、防范、化解为一体的办案风险评估工作机制,着力提高办案质量和水平,推进公正廉洁执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服务大局原则。在执法办案工作中,强化“执法想到稳定、办案考虑和谐”的司法理念,充分考虑国家、集体、群众利益的协调统一,充分考虑国情、民情、社会认可度及社会综合效果,充分考虑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坚持服务大局,坚持稳定优先,努力从源头、从根本上预防和制止不稳定问题的发生。凡是事关全局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未经风险评估不得裁决。

2、坚持标本兼治原则。不断完善释法明理、诉讼风险告知、多元化调解、回访下访和领导包抓化解重大疑难案件等工作措施,准确把握依法履职办案与风险评估的关系,将风险评估作为“刚性门槛”,对有可能激化矛盾、引发上访、诱发不稳定因素的案件,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对策和化解措施,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初始。凡经风险评估的案件,风险未化解的不得裁决。

3、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始终牢记执法为民宗旨,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决不能侵犯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畅通诉求渠道,倾听群众呼声,接受群众监督,积极引导和帮助群众理性、合法表达诉求,防止因不作为、乱作为、工作简单粗暴等引发矛盾。凡绝大多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的裁决,要慎之又慎,扎实细致地做好工作。

三、评估范围

评估范围包括政法部门办理的所有可能引发不稳定问题的案件,主要包括四类案件:一是重大、疑难、复杂的刑事、民商事、行政和治安案件;二是查封、扣押、冻结等可能影响公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益的案件;三是群众关注、具有社会敏感性的案件;四是政法干警违法违纪、造成重大影响的案件。

四、工作程序

办案风险评估一般分为四个步骤:

1、确定评估对象。各政法部门要坚持每月对所有案件进行全面排查,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逐案分析研判,把可能激化矛盾、引起上访、诱发不稳定事件的案件列为评估对象。

2、准确评估风险。围绕执法办案的合法性、利益协调的合理性、稳定风险的可控性,综合分析政策法律依据、群众诉求、社会影响,预测办案效果,重点对是否可能诱发不稳定事件或引起上访等进行预测评估。

3、制订工作措施。根据预测评估结论,制定防范和处置预案,编制评估报告(案件名称、涉案人员情况、简要案情、案件办理情况、存在问题隐患、预防处置工作方案等)。

4、化解稳定风险。按照处置预案要求,明确责任分工,确定协同单位,落实工作措施,着力化解风险、消除隐患。对重视不够、配合不力、作措施落不实造成重大问题的,要严格进行责任查究。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政法单位要成立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办案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加强组织协调,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机制,切实推进办案风险评估工作有序进行,确保取得实效。

2、明确责任主体。按照“谁办理、谁评估、谁化解”原则,明确领导责任,细化职责任务。政法单位主要领导是办案风险评估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案件承办人员是直接责任人。

3、认真开展评估。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自受理之初就要先期评估。对列入评估范围的各类案件,在办案的每个阶段和工作环节,都要认真分析和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隐患,提出应对办法,积极采取有效化解措施。

社会责任评估篇10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法制化构想

随着绩效评估在政府部门日益广泛应用,绩效评估的法制化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应当具有法治维度,纳入法制化轨道,摆脱传统政府本位主义下的依靠领导者重视的自发式、运动式路径,取而代之政府绩效评估的自觉性、规范化、常态化,依法保障和促进政府绩效评估的持续和稳定,增强绩效管理的权威性和政府绩效评估的公信力。

制定一部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法,准确定位政府绩效评估的目标

美国率先于1993年颁布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GpRa),为政府改革的顺利实施奠定了法律基础与提供了操作规程。我国要构建一套和谐稳定的绩效评估制度,推进绩效评估的法制化进程,可参照美国的做法,对政府绩效评估进行专门立法,制定一部绩效评估的基本法,这是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立法明确绩效评估的目的与宗旨、绩效评估中各级政府关系的处理、政府绩效评估组织领导权力的分配、评估主体、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的范围和方式、评估的程序、评估结果利用及其法律责任与救济等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各地可以制定地方绩效评估法规、规章,以形成一套绩效评估的法律体系,为政府绩效评估的有效进行提供制度保障。

政府绩效评估的目标定位是整个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逻辑起点。我国传统的政府绩效评估偏重于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这种目标定位的直接后果是绩效评估指标与政府的组织目标和责任脱节,各地频繁出现的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就是这一目标定位下的产物。显然,这种传统的绩效评估体系已不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更不适应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因此,必须在服务型政府的框架下更新政府绩效评估理念,在政府绩效评估的目标定位上要由内部控制走向外部问责,这种目标定位表明政府绩效评估的目的不仅仅着眼于其内部管理的有序性,更重要的是为政府组织外各群体监督政府提供渠道和信息,以利于社会各界能够主动质询政府的行政行为,促使政府部门积极应用绩效评估来推进政府绩效的持续改进,充分发挥政府绩效评估促进组织发展并更好满足公众需求的“杠杆作用”。如此,才能通过绩效评估明确政府对社会施加影响的方向及领域,引导政府行为,不断增强政府有效管理和配置资源的能力,提高政府部门对社会公众需求的回应能力,改进政府的工作效率与公共责任。①

明确政府绩效评估的领导与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多元化的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结构

政府绩效评估离不开一个组织科学、领导有力的绩效管理机构,因此,在各层级建立一个比较统一、相对独立的绩效管理机构势在必行。具体而言,应在各级政府建立一个由财政部门牵头,监察、人事和统计部门以及专家学者组成的专门机构,并赋予其足够权力,统一协调推进各级政府和行业系统的绩效管理工作。②其名称可定为政府绩效评估委员会(evaluationCommittee),其主要职责是:研究和决定同级政府绩效评估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协调绩效评估工作,对各单位的工作目标、绩效考核结果和等次、奖惩方案进行审核,报同级党委和政府审定。该委员会下设绩效评估办公室,负责提出绩效评估工作方案,具体组织实施评估,综合评估信息,提出评估结果、等次认定方案,提出奖惩方案等。

政府绩效评估必须突破政府自身作为单一主体的局限,推进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是指从政府内部单方面的评估发展到社会机构共同参与评估,构建引入第三方参与评估的平台,评估结果应从仅仅考虑政府内部的评估意见转向综合考察政府组织内部、第三方组织、公众、专家等多方的评估意见。政府绩效评估关涉内部和外部关系指向,即政府自身开展的绩效评估和外部对政府绩效的评估。所以,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外部关系指向,要求突破传统政府绩效评估的封闭性,要求关注行政相对人、公众和其他社会团体的评价,改变单一的评估主体,让社会公众参与政府考评,这是保证政府绩效评估制度走向完善的必备步骤。不同的评估主体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有助于避免因从单一思维模式出发而导致的评估片面的情况。当然,选择什么样的评估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评估对象、评估目的和评估内容,因此,要建立多元化的主体结构,对评估主体的选取是一个问题。考虑到信息的获取和参与评估的动力,以利益关联作为选择标准不失为一个相对合理的标准。

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值的指导意见

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设计,其核心是必须与政府管理战略目标和政府的职能使命、职责任务、服务质量相联系。在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上应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建设、显性绩效与隐性绩效、当前与未来之间的关系,要改变那种只注重经济绩效而忽视社会绩效的倾向,从只重视经济、效率的指标转向经济、效率、效益、公平正义、和谐诚信、环境质量和公众满意度等多重指标,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经济绩效观走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绩效观,由只关注眼前发展的绩效观走向注重长远发展的绩效观,由单一地追求效率拓展到追求社会公平和提高公众的满意度。各级政府的职能使命不同,其范围、重心、结构等各不相同,评估指标体系应当反映这些职能使命的差别。

与评估指标紧密相联的一个问题是对评价指标的赋权,即各评估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或分量,即“权重值”,它表征着各评估指标的重要性差异及各指标所产生的不同协同效应。评估指标权重值的确定应当遵循科学的分析方法,接受民意的检测,防止避重就轻、刻意选择。作为一项富有技术性的操作系统,法律不可能对其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但可以建立一套具有法律效力的评估指标权重指导意见。

评估方法与评估程序法定化,构建与政府绩效评估结果运用相关的法律制度

政府绩效评估方法的选择应当体现服务型政府的“公民本位”的价值导向和内在要求,综合运用面向对象个性化的绩效与服务质量的公众满意度综合评估模型,实现公众评议与多指标综合定量评价的均衡。③明确的评估方法主要涉及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立法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将各种评估方法明确规定下来,明确不同的评估类型、不同的评估对象应当采取相应的评估方法,防止评估主体对评估方法选择的随意取舍,促进评估方法由“随意性”走向“规范性”。要通过立法明确以下一些基本程序:评估计划的制定、评估组织的建立、评估指标的构建、评估信息的收集、评估方法的确定、评估报告的撰写、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应用等,以法的权威性、规范性、稳定性和普遍性来保障政府绩效评估过程的理性化。

政府绩效评估结果的有效使用能提高绩效评估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加强政府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关键是要完善或创设与之相关联的后续制度与机制,包括建立评估结果的反馈制度与二次检查制度,以改进政府管理与服务质量;建立以绩效评估为基础的责任追究机制,落实问责制;创建行政执法内部竞争机制,以引导政府机构有机整合、行政权力的合理配置与高效运行;建立与绩效评估关联的公务员培训管理、奖惩和职务升降与任免制度;实施绩效审计和绩效预算,改革财政预算制度,用绩效预算方法来代替传统预算,把公共部门成本预算建立在绩效评估的基础上,建立起成本预算的责任机制。

建立政府绩效评估的申诉制度与法律责任机制

绩效评估申诉制度是指评估对象对评估主体的评估不服,依照法律、法规或规章向有权受理申诉的机关提出申诉申请,受理机关依法对其进行审查、调查并提出解决办法的法律制度。要建立绩效评估申诉制度,并且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必须配套地对受理绩效评估申诉机构、提出申诉的主体、参与申诉的主体、申诉范围、申诉的管辖、申诉程序、申诉决定的种类等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在政府绩效评估法律责任机制建设中,应当明确承担责任主体,包括对政府绩效评估的管理机构、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结果使用者;明确有权实施责任追究的主体、承担责任的情形或条件、追究责任的程序与管辖、保障责任落实的措施等。

总之,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要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基点与价值准则,在政府绩效维度上要改变我国传统政府治理中的“权力本位、官本位和政府本位”,复归到“权利本位、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并通过法律这一载体将“民本”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权”。我国应积极推动政府绩效评估的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进而提升我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实现服务型政府与政府绩效评估的良性互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作者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导)

注释

①彭向刚:“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