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的表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2:10

科技进步的表现篇1

关键词:技术进步;路径;效率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4-0009-03

1.引言

Solow(1956)和Swan(1956)发展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表明,如果不存在新产品、新市场或新工艺为主要形式的技术的持续进步,那么边际报酬递减效应将最终使一国经济增长停止。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个经济系统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依靠技术进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教兴国就成为中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在中国50多年的发展实践中,从自主创新到改革开放,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学习、模仿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中国技术进步的途径和方式已实现了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在未来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经济能否保持这一增长势头,技术进步成为重要的约束条件。如何能够低成本地、快速地获得技术进步自然成为研究者和决策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基于1952~2005年的经验数据,对中国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及其效率进行分析,以寻找中国技术进步的最佳路径。

2.理论分析

从广义上讲,技术进步是指技术所涵盖的各种形式知识的积累与改进。在开放经济中,技术进步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技术转移与引进[1s。而技术创新、技术扩散和技术转移都必须以高素质人才为基础。高素质人才培养必须依靠教育。原创技术的产生来源于本国研究人员的科研活动。因此科技、教育是一个国家技术进步的源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教兴国一直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1978年,邓小平发表《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确定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1985年,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从体制上科学技术的研究。1993年颁布《科学技术进步法》,1996年颁布《国务院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建立人尽其才的制度。由此可见,科技和教育是中国政府推进技术进步的重要举措。1952年,财政科研支出只有0.5亿元,1978年为52.89亿元,增长了90多倍;2005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达1334.9亿元,比上年增加239.6亿元,增长21.9%,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9%。在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中,中央财政科技拨款为80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例为9.2%;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为527.1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1%。教育方面,1952年,财政用于文教卫生经费为12.97亿元,1978年达到59.77亿元,增长近5倍;2005年为6104.18亿元,在1952年的基础上增长了470多倍,在1978年的基础上增长了100多倍。

对外开放促进技术进步,源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外溢效应。Findlay(1978)建立了一个通过FDi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移的动态模型,研究发现在一定的FDi存量下,国内外企业间技术缺口越大,则潜在溢出效应就越大,当技术缺口既定时,溢出效应随着FDi存量的增加而变大。wang和Blomstrom(1992)构建了一个显示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间战略性相互作用的模型,认为东道国市场竞争越激烈,跨国公司就越倾向于把更多的先进技术转移过来,从而FDi的潜在溢出效应就越大。Borenszteinetal(1998)使用过去20年FDi从发达国家流向69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集检验了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FDi是技术传递的重要渠道,在开放经济系统中,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都是技术扩散效应的重要载体。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通过进出口贸易、招商引资、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促进技术扩散、技术模仿,低成本获取发达国家技术。通过20多年的发展,2005年中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4221.2亿美元。在引进直接外资方面,在1979~1982年,平均每年只有2.92亿美元,2005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达到603.3亿美元。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统计显示,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12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3%;截至2005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572亿美元。以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计算,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相当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出)流量、存量的1.68%和0.59%。

根据以上分析,中国的技术获取模型可表示为:

其中t代表技术进步,edu代表教育投入,rd代表科研投入,jck代表对外贸易,wz代表引进外资,diy代表对外直接投资,ε是其他方式的技术获取。

3.中国技术进步率的测度方法

广义的技术进步,通常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各要素(如资本和劳动等)投入之外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因素。全要素生产率需要加以估算,估算的方法很多,本文借鉴郭庆旺和贾俊雪[2]的估算方法。假定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

存量的初值以及实际净投资后,便可用(4)式给出各年的实际资本存量。张军和章元(2003)对中国1952~2001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计。在估算中1952年的资本存量为8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率取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是根据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估算的,我们认为该估计是比较合理的。1952~2001年的数据直接取自张军和章元(2003)《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3]。2001~2005年数据根据同样的方法计算。得到资本存量K之后,根据(3)式计算得出全要素生产率。

4.中国技术进步路径与效率的实证

其中技术进步tFp用全要素生产率表示;由于教育投资的数据不完全,eDU用文教卫财政投资表示;RD为财政科研投资;进出口JCK用进出口总额的人民币价值表示;wZ用引进的直接投资的人民币价值*表示;DiY用对外直接投资的人民币价值表示。全要素生产率数据来源于本文第三部分估计;RD、eDU(用教科文卫财政投资减去财政科研投资)的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和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UnCtaD)《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由于1994年的数据缺失,1994年的数据是根据趋势估计的数据;吸引外资的数据wZ用FDi流入数据表示,其中1980~1982年数据缺失,但1979~1982年的总数可知,我们根据其总数平均得到1980~1982年的估计数,其他年份数据来源于《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JCK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和《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

为了缩小异方差,对eDU、RD、wZ、JCK、DiY取对数,分别变为LeDU、LRD、LwZ、LJCK、LDiY。由于全要素生产率tFp部分年份为负值,取对数无意义,所以不进行处理。如果时间数据不平稳,会出现伪回归现象。因此对所有数据必须进行单位根检验。各变量aDF检验结果见表1。在六个变量中,tFp和LRD两变量是平稳序列,LeDU、LwZ、LJCK、

将不平稳的序列进行差分,使之平稳,然后运用(5)式进行回归,分析影响全要素生产率tFp因素。由于1978年改革前后经济体制存在较大变化,且在改革后中国才开始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引进外资及对外贸易。为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在回归中,我们将整个样本以1980年为分界点分成两个样本。由此形成三个模型。模型一是整个样本区间,LwZ、LJCK、LDiY在1953~1980年间取值为零。模型二样本区间为1952~1980年,由于LwZ、LJCK、LDiY在此期间取值为零,所以在回归中不包含这三个变量。模型三样本区间为1980~2005年,包含全部变量。三模型的估计在eViewS中进行,为了避免残差自相关,在回归中加入aR(1)和aR(2)项。三模型回归后的残差通过检验为白噪声,并通过Q统计量检验、怀特检验和JB检验,异方差不明显。回归结果见表2。

模型一、二、三均表明,财政科研投资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突出,在三个模型中均著。且回归系数(也为弹性系数)为正值,说明财政科研投资的增加,对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三个模型中,财政科研投资的弹性系数差别较大。在全样本区间,弹性系数为0.1314,在1952~1978年间,为0.1320,在1980~2005年间,弹性系数达到0.5157。说明改革开放后,财政科研投资对中国科技进步的作用更加明显。财政文教卫生投资在三个模型中均不显著,说明财政文化教育投资对中国科技进步的作用不明显。在模型一、二中回归系数为负,而在模型三为正。说明改革开放后,财政文化教育投资对科技进步的作用正在逐渐体现,但依然不显著。其可能的原因是,中国的财政文化教育投资机制不利,投资未发挥应有作用。在模型一和模型三中,三个反映对外开放的变量均不显著,说明中国对外开放还未对中国的技术进步产生明显作用。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不仅不显著,而且回归系数为负,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对中国技术进步基本无作用。但引进外资的系数为正,说明招商引资对中国技术进步是有促进作用的。这一点与黄静波和付建(2004)对广东FDi的研究结论相似。

5.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中国1952~2005年的经验分析表明,中国技术进步的主要路径来自于本国的自主创新。财政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明显促进了技术进步。而在经济转轨时期,中国技术进步已呈现多元化的格局。教育投资与招商引资对中国技术进步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但还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作用。

中国未来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能否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关键要靠技术进步。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现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要加大财政科研投入力度。一国技术进步最终还得靠自主创新。尤其是要与发达国家展开竞争,最终依靠的是本国原创技术。所以加大本国科研开发力度是必须的。由于科学研究本身存在外部化问题,所以加强财政科研投资是保障中国技术进步稳步提高的关键。二是大力改革教育文化投资机制,引进监督机制,提高财政教育投资的绩效水平。三是要调整对外开放政策,既要招商引资,也要大力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加强对外直接投资体制改革,要将对外开放和引进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财政金融政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06aJY008)、重庆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2006-JJ17)资助。

*折算成人民币的目的在于避免汇率变动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培刚.经济学教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郭庆旺,贾俊雪中国经济波动的解释:投资冲击与全要素生产率冲击[J]管理世界,2004,(7)

[3]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7)

[4]黄静波,付建FDi与广东技术进步关系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9)

[5]Borensztein,e.,J.DeGregorio,J-w.Lee.HowDoesForeignDirectinvestmentaffecteconomicGrowth[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98,(45):115-135.

[6]Findlay,R.RelativeBackwardness,DirectForeigninvestment,andthetransferoftechnology:aSimpleDynamicmodel[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78,(62):1-16.

[7]RobertmertonSolow,ContributiontothetheoryofeconomicGrowth[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Band70,1956,S.65-94.

[8]Swan,t.w.,economicGrowthandCapitalaccumulation[J],economicRecord1956,32:334-361.

[9]wangJ,Blomstormm.Foreigninvestmentandtechnologytransfer:aSimplemodel[J].europeaneconomicReview,1992,(36):137-155.

[作者简介]李敬(1973-),男,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国际金融、金融理论与政策、财政学。

科技进步的表现篇2

当前我们科技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要与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结合起来,与学习《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结合起来,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在贯彻“三个代表”思想中的重要作用,抓紧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紧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兴起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高潮,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1高新技术已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制高点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论断,同时我们党的历史,归根到底就是为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不懈奋斗的历史。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为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特别是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营造了“科学的春天”,极大地解放了科技生产力,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武汉之所以在50年内成为华中的中心城市,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得益于科技事业快速发展。

最近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进一步论证了科学技术在先进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他指出“在这世纪交替的重要历史时刻,如何推进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作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使我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对此我们应加以深刻理解,自觉坚持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坚持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获得最根本的动力和产生更大的威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作用的最高概括。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和科学理性充分发展的世纪,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人类文明的进程越来越深刻地证明,没有科学技术就不可能有新的发明创造与运用,就不可能有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新发展和新提高。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必须代表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科技发展,以顺利地引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朝着更加宏伟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

科技创新是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要迎接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抢占高新技术这一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制高点,就必须立足于创新。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紧紧跟上科技进步的时代潮流,不结合本国的实际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会落后,就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因此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在全国兴起一个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高潮。他希望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作为科技大市的武汉要带头响应,广大科技工作者率先垂范,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去工作、去奋斗,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非凡业绩。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在优势领域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优化配置武汉科技资源,构筑武汉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办好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推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化、支柱产业高新技术化。

2用科学文化推进先进文化建设

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也必须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相联系,关系到党的性质、宗旨、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的大问题。

先进的文化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科学文化概念是指我国公民对科学精神的宣传,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对科学方法的学习,对科学的人文理解与运用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的外延与内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科学文化在人们的全部活动中已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成为人们的基本生存状态。当今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为人类精神和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科技革命本身就是一种前进的文化,体现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所以坚持用科学精神审视传统文化,探索未来文化,可以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如果我们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不及时吸收和拥有最新科技成果,不占领科学文化的制高点,就不可能走在时代的前列,就会失去自己的先进性。

科学技术是推动新时期道德建设的一种理性力量。科学是发现、揭示事物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人们对规律的认识愈深刻愈全面,其行为就愈合乎道德。作为现代文明结晶的科学技术,凝聚人类智慧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无疑是社会主义新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科学文化是树立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不断地揭示出世界的本质,是当代人们观念变革的强大动力,它引导人们以科学的世界观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同志在强调理论武装的同时,很强调“知识武装”,尤其是“高科技知识武装”。这是因为只有掌握了一定高科技知识的人,才能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掌握邓小平理论。

科学精神是评判是非的重要标准。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深层次结构中所涵括的一套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科学文化的核心结构。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科学精神作为科学家共有价值观念的集体体现,在成为科技工作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准则的同时,又以一种文化形态注入整个社会,成为现代文明的象征。因而科学也成为人们把握和判断社会事物、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价值的重要标准和依据。比如“把理想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弘扬科学精神更带根本性和基础性。要求全党全社会发挥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

当前,我市要进一步认识先进科学技术对人们思维空间拓展、思想观念转变、道德意识更新的巨大影响,加强科普宣传,引导市民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用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武装头脑,应用科学方法,全面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消除愚昧,反对封建迷信,推动先进文化的建设。尤其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教育,使他们从小树立科学观念,逐步培养起科学精神。 

3加速科技进步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我们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说到底是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当前人民要求我们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所以我们党要顺民意,顺历史潮流,也必须代表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代表科技进步的要求,代表科学技术创新的要求,使我们党成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

21世纪将是一个科学技术社会化,社会科学技术化的社会。具体地讲,当代的文明是以科学为中心的文明。科技的发展要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着眼点,要体现人文精神,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中华民族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技术进步要从以下几方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科技进步的表现篇3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比较普遍,国外研究主要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和英国经济学家斯旺的经济增长模型,提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的观点,并首先把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中最具有意义、贡献最大的一个因素单列出来。罗默把知识增长和技术进步看作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首次提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模型中除了列入资本和劳动两个生产因素外,还包括了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贝克尔主张把知识分成内生积累的一般性知识和外生的知识两部分,均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作用。由此,他提出了劳动分工的扩展与知识的积累相互作用的理论。国内学者对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主要有:黄鲁成、马丽等[1][2]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别对北京和宁夏进行分析,表明科技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米传民等[3]运用灰色关联法研究江苏,表明科技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有着更为显著的推动作用。朱春奎、王海鹏[4][5]通过建立不同时间序列的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分别揭示了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王贻志等[6]把科技投入变量引入到生产函数中,测算出上海市各行业的科技投入的贡献率。罗佳明等[7]运用广义差分回归分析测算出1953~2001年间科技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7.16%。王宁、刘黎明等[8]对未来农业科技投入总量进行灰色预测,研究表明,现有农业科技投入增长达不到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最低需求,必须加快农业科技投入增长步伐。本文主要利用全国和浙江2001~2008年的统计数据,通过灰色系统理论计算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2浙江省科技投入现状

浙江省科技投入主要包括科技经费和科技人员等两部分。

2.1科技科技经费筹集

根据2001~2008年全国和浙江统计年鉴、科技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的数据发现,科技经费筹集额名义增长率一直都高于第一产业产值增长。从统计情况中看,全国科技经费筹集额从2001年2589.4亿元到2008年9123.8亿元,增长了3.52倍,同时期第一产业产值增长了2.15倍,相比全国科技经费筹集额增长情况,浙江省在2001年至2008年,增长了5.43倍,而第一产业产值只增长1.66倍。各项指标都呈现一直增长的趋势,不过增长速率有快又慢,其中2004年、2007年全国科技经费筹集额和第一产业产值出现较大波动,2004~2006年浙江省出现较大波动。总体来说,科技经费筹集情况较好,科技经费筹集增长和第一产业产值增长并不总是同步,甚至有些年份出现了增长降速,主要是因为从科技投入到转化为生产力有一个滞后性,一般在科技投入高增长两到三年后,经济增长效益才能得到体现。2001~2008年的科技经费筹资和农业经济增长情况也说明浙江省重视科技投资,科技发展的研发后劲比较充足(表1)。

2.2科技研发费用的投入情况

科研经费的筹集额说明社会科技投入状况,但其中并没有完全使用在科学研究领域,而社会科学研发经费(R&D)更能说明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由于农业领域R&D数据统计收集存在一定困难性,所以本文主要是对全国和浙江省2001~2008年R&D经费支出和农业经济增长进行的统计。(表2)从表2我们可以看到,(1)2001~2008年间,全国和浙江省R&D经费支出都曾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中全国的增长率较为平稳。2004年,全国和浙江省R&D和第一产业的名义增长率都达到最大,特别是浙江省,R&D达到48.59%。从另外角度也说明科技研发投入的快速增加能显著带动经济的增长。(2)2001~2008年间,全国R&D经费支出平均增长率达到23.7%,浙江省的平均增长率为34.19%,而同时期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率分别为11.83%和7.57%,R&D投入远远高于第一产业产值增长。(3)浙江省R&D经费支出对第一产业产值的增长推动作用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2.3科技人员投入情况

科技人员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中起着决定作用。2001~2008年间浙江省科技人员数平均增长达到17.24%,不同年份科技人员数增长率差异较大。2005~2006年浙江省科技人员数增长十分突出,主要与浙江省政府的科技人才政策相关。全国的科技人员数量从2004年后稳步增长。(表3)

3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系统理论主要用于控制和预测,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经济、社会等研究领域。灰色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通过分析各种因素的关联性及其量的测度,实现对系统变化规律的认识。基本思想是根据数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度来判定其联系的紧密程度。曲线约接近,数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则小。

3.1数据来源与处理

由于系统中各类因素数据因计算单位不同而差异较大,不便进行比较或难以得到正确的结论,所以在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时,一般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无量纲化通常采用均值法和初值化法,本文采用初值化进行处理。以全国和浙江省2001~2008年序列数据为基础,分别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其中全国和浙江省的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用X0和X'0表示;研发R&D经费支出用X1和X'1表示;科技经费筹集额用X2和X'2表示;科技人员的投入用X3和X'3表示。X0和X'0是母序列,X1和X'1,X2和X'2,X3和X'3是子序列,建立序列表,经无量纲化处理后,形成相应的母序列和子序列(表4)。计算公式如下:X(k)=X(k)/X(0)(k=1,2,3,…n)(1)

3.2科技资源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我们利用灰色相关系数计算模型:ηi(k)=minmin|x0(k)-xi(k)|+ρmaxmax|x0(k)-xi(k)||x0(k)-xi(k)|+ρmaxmax|x0(k)-xi(k)|(2)对全国和浙江省的科技资源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进行计算。式中|x0(k)-xi(k)|为第k个点x0与xi的绝对误差,k=1,2,…,ni=1,2,3。将无量纲化后的比较数列与差值数列进行差值计算,列出对应差数列表,然后再求出minmin|x0(k)-xi(k)|和maxmax|x0(k)-xi(k)|。其中,min|x0(k)|是第一级最小差,表示在xi(k)序列上找各点与x0(k)的最小差,即跑遍k选最小者。minmin|x0(k)-xi(k)|为第二级最小差,表示在各序列找出的最小差基础上寻找所有序列中的最小差,即跑遍i选最小者。maxmax|x0(k)-xi(k)|是二级最大差,与二级最小差类似。各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的相应绝对差值如表5。在进行计算关联系数与关联度前,需要预设分辨系数,一般用ρ表示,取值范围为0<ρ<1,ρ越小,分辨率越高,当ρ=0.546时,最优。这里我们取ρ=0.5。根据上述关联系数,计算关联度,Ri=1n∑nk=1ηi(k)(3)对计算得出的关联度按大小进行排序,看各项指标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表6)上述关联度计算结果显示,全国和浙江省科技投入中的R&D经费支出、科技经费筹资额和科技人员与农业经济都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图1)。其中,全国R&D经费支出对农业经济产值的相对关联度为0.6383,科技经费筹集额对农业经济的相关联度为0.7136,科技活动人员对农业经济相关联度为0.8584,相比全国,浙江省各项指标对农业经济的相关联度排序基本一致,都说明了科技活动人员对农业经济的推动力更大,浙江省R&D经费支出和科技经费筹集额对农业经济的相关联度均高于全国水平,而科技人员对农业经济的相关联,略低于全国水平。

4结语与政策建议

4.1结语

通过上面的相关性计算,具体结论有:(1)全国和浙江省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这和以往研究得出的结果相一致。(2)在R&D经费支出、科技经费筹集额和科技人员数等因素中,科技活动人员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大。与全国相比,浙江省的各项指标关联度均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科技人员是技术进步的能动因素,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急需大量科技人才培养,这也是浙江省增强农业经济的主要手段。

4.2政策建议

2009年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4%,农业综合生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相比以往,浙江省农业科技贡献率确实得到了快速提高,然而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他们的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高达70%~80%。因此,要让浙江省农业发展水平真正达到先进水平,必须强化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率。加大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浙江省农业科技投入较低,与沿海发达省份也有一定差距,科研、开发和推广等资金不足已经制约农业科技进一步发展。由于农业科研推广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性很强的工作,科研、技术推广经费、科研事业费主要由政府承担,这是世界绝大对数国家的普遍做法。因此,浙江省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财政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专项农业科技发展基金。鼓励企业、金融机构等在农业领域的投资,扩大农业科技资金来源,增强农业发展活力。

科技进步的表现篇4

关键词: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分析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4-0046-04

一、马克思及各学派经济发展模型中的科技功能

1 经济发展模型中科技因素由外生向内生的转变

经济发展过程本质上体现为资本的积累过程,而决定资本积累的因素又是投资收益率,而决定投资收益率的因素是科学技术进步。现代经济发展模型所以受到重视的根本原因,就是强调科学技术进步在生产函数中的作用。索洛首先在生产函数中引入技术因素变量,假设技术是一种外生变量,并且保持一种固定的增长速度,即技术进步率。技术进步中即使资本与劳动比率不变,资本的边际收益也会因技术进步不断提高。

丹尼森关于美国战后经济发展因素的分析表明,约50%左右的经济发展来源于技术进步的贡献;索洛应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方法检验新古典经济发展模型发现,资本和劳动只能解释12.5%的产出增长,87.5%的产出增长被归为技术进步。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人物的“新增长理论”认为长期经济发展率等于技术进步率,但是仍认为技术进步是一种外生因素。

将技术进步这一促进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决定因素归结为外生因素无法令人满意。虽然索洛一开始提出新古典增长理论时就已经意识到,但是若将其作为内生变量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增,这就与一般均衡分析相冲突,而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又以一般均衡分析为基础。因此,索洛在生产函数中将技术因素与土地、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一起纳入,却将技术看成公共物品。

技术可以作为一种知识或技能被很多人同时使用或拥有,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是。在微观经济领域企业因某项发现或知识而拥有垄断力量,获取垄断利润,这就意味着技术不完全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某种程度的独享性。

2 阿罗的内生科技进步增长模式及函数

阿罗的内生技术进步增长模式生产函数形式为Y―a(K)・(K,L),Y、K、L和a分别表示总产出、资本、劳动和技术因子。资本K在表达式中出现两次却涵义不同,F(・)中的K表示资本投入,属于生产要素;a(K)中的K表示“经验”变量,a(K)是K的增函数,即当“经验”增加时技术得到不断改善。阿罗的这一增长模型具有借鉴意义。

外部经济性的存在导致总体经济活动表现为收益递增。阿罗这一思想后来被罗默等人吸收成为“新增长理论”产生的萌芽。在“新增长理论”中,基于外部经济性、技术溢出效应的增长模型占据上分重要的地位。

阿罗虽然将技术进步内生化但所指的技术进步只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是一种无意识行为的结果,并暗示技术仍相当于公共物品的假设。阿罗在讨论收益递增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将产出相对资本与知识的弹性限制在1以下,意味着资本积累所引发的技术改进虽然可以部分抵消资本边际收益的下降,但改变不r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趋势。

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积累既是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循环互动、相互作用。内生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知识积累有四种方式:物化为技术的知识,随技术变化而消长;存在于劳动者的知识,表现为人力资本的积累;专业化于劳动分工的知识,随分工演进而积累;蕴含于制度和文化的知识,随传统的延续而积累。罗默对阿罗模型做了重大的修正和扩展,更加强调了知识的外部效应,建立了一个完全内生的知识外溢模型。

罗默模型是一个由知识外部效应、产出的收益递增和新知识生产的收益递减三个因素共同决定的竞争均衡模型。模型中,知识作为独立因素不仅能形成自身的递增收益,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

形成了一个知识外溢――递增收益――知识投资一效应放大的良性循环,知识积累和经济发展在这种动态的自催化机制作用下共生共长。但任何特定技术的外部效应总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外部效应终究会耗尽。要实现经济的持久增长,还须不断地出现新技术。于是,斯托克提出“新产品引进知识外溢模型”,阿温・杨建立边干边学与发明相互作用的杂交模式。

卢卡斯增长模型结构与阿罗一罗默模型相近,但是强调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卢卡斯认为溢出效应来自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而不是来自于对实物资本的投资。

3 新古典增长理论模型的科技框架

新增长理论模型的共同特点是在引入收益递增时假设收益递增来自于外部经济性,如此处理不会破坏原有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假设,因而仍然可以利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模型框架,从而保证均衡技术进步率和经济发展率的存在。但把技术进步或经济发展归结为外部经济性的作用显然不科学,事实上技术进步往往与有意识的经济活动有关,而把技术进步与有目的的研究与开发活动联系起来,并且假设个人或企业的发展创造不会使技术立即扩散,那么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假设就会被打破。

所以,要想更好地刻画技术进步的产生机理,需要一个专门处理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模型框架。

产业组织理论作为新古典经济学中市场结构理沦的延续,在20世纪70年代由狄克西和斯蒂格利兹、伊塞尔等人发展起来的垄断竞争模型后成为罗默的第二代增长模型的理论基础。罗默的内生增长理论模型至今还比较令人满意。

罗默于1990年提出一个内生技术变化的模型,引入专门生产新技术的研究部门,并强调开发者对其新技术拥有控制权,垄断性知识产权保护产生的“租”不仅可以补偿其开发费用,而且可以带来可观的垄断利润,因而极大地推动新技术的开发。但是,技术创新也具有负外部效应,因为新技术在创造一部分人的垄断利润的同时,破坏了另一部分人的利润,技术的老化使其资产价值受到损失。因而技术创新是一个创造性的破坏过程。

结论包括:知识的作用体现在导致新技术的产生,又促进知识的积累;经济发展率取决于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经济发展率就越高。垄断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体现为推动技术创新,因为企业为获取垄断利益必须倾向于不断推出新产品,这就要求企业重视研究与开发活动。

增长理论模型中的生产函数是一个产出量和资本、劳动、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进步相关的函数形式,即Y=F(K,L,H,t)。其中,Y足总产出,K、L和H分别是物质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量和人力资本(无形资本)存量,t表示时间。

4 马克思学派经济发展模型显示的科技地位

马克思学派全要素辩证关系经济发展及科技地位模型的创立,建立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与发达国家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发展及科技地位和作用的再研究基础上。发达国家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发展及科技作用的理论,虽然基本没有脱离经济实际并且触及到经济发展及科技作用的基础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是都不够系统完整甚至存在很大片面性,并且发达国家经济学家的理论基础即哲学分析方法和出发点存在伪科学性。

经济发展理论是研究以国家为经济体如何增大产品和劳务的产出量,即如何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学。该学说源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斯密系统研究资本经济发展问题,李嘉图把经济发展归为土地、资本、劳动三者结合的产物。马克思将经济发展的因素概括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而生产力要素包括着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等,劳动对象也就是自然科技。

经济发展理论成为经济学一个独立研究领域是20世纪50年代即二战后的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凯恩斯借鉴马克思总结罗斯福新政到50年代中期凯恩斯宏观经济发展理论编制;50年代中期新古典学派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代表为米德和索洛并编制模型,且将科技功能引入模型;80年代以罗默、卢卡斯、斯科特为代表强调人力、知识和科技的作用。

总体而言,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及科技作用的理论并没有突破古典经济学的范畴,仅就某些具体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分析,因此也就更不可能超越马克思学派的视野。

科学的经济发展及科技作用理论及模型的建立还是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也就是从整个大的社会经济着眼而从具体经济领域着手,即从生产力构成、生产关系构成、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影响关系建立科学经济发展及科技作用理论和模型。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间的关系怎样,生产关系对科技使用的能动作用如何发挥都需要科学的描述。

生产力要素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直接要素,包括劳动力及实际劳动、资本即过去劳动的积累、生产对象即自然环境。科技即人类劳动经验的总结和应用,教育即劳动力生存的必要成本和知识传播。

生产关系是人与人在生产中结成的关系,核心是社会分配关系,其社会表现形式是经济制度。发达国家经济学家把重点放在研究资本、土地与劳动的分配关系上,但是资本与土地的所有者是人。资本与土地所有者获得新增经济发展比重高,劳动力获取的就低;反之。

发达国家经济学家的结论是资本与土地获得新增经济发展的比重高,再投资就高,经济再增长的速度就高。事实是,现代社会影响投资的直接因素是银行利率,收入高者与低者的储蓄或投资倾向没有太大差别。

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直接表现为有效需求形成,分配关系不当,有效需求就不足,经济发展过程就产生波动,甚至危机。分配关系通过社会再生产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需求实现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个间接影响层次,即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影响。包括政治倾向、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通过生产关系环节产生间接的、的、整体的、宏观的影响。

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还都存在一个国际方面的影响。

因此:经济发展JZ={[(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劳动对象D>)・科技K]・国际经济影响GJ}・{[生产关系影响S+(政治倾向+社会结构+文史传统等)]・国际环境影响GH}

劳动力L1为在业劳动力,劳动力L2为后备劳动力。

模型可知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层次,而科学技术又对生产力中的各要素产生着广泛渗透和影响。即:

经济发展JZ=[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对象D)]・科技K

由马克思学派经济发展模型也能深刻认识和理解邓小平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为教育提供先导、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资本的产出效率、增加劳动对象的价值量。

当然,影响经济发展的任何社会经济因素都根本不可能用数学方法、甚至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精确计算或表述,建立经济发展模型只是个相对规范表述。如劳动对象因素中对经济发展影响最直接的是能源,包括石油、水、天然气和煤等常规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和生物等替代能源,但是对经济发展影响究竟多大,无法精确计算。模型的价值在于运用科学的即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方法认识经济发展及科技功能。

二、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及中国实践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促进作用,在当代无论是深度、广度,还是在速度方面都大大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因此,研究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和途径,对于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性。科技进步推动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促进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科学科技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愈来愈大。

科技进步产生新的生产工艺,改进或更新设备,完善产品设计,降低能耗物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最终提高生产效率,在相同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质量更高的产品。

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归根结底都是科技进步推动的结果。新兴生产部门的出现和建立,源于科技的发展进步。科技进步改变原有经济结构的格局,引起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使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科技密集型产业发展,传统经济萎缩,而以新科技为基础的产业迅速发展。

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的累进产生整个社会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客观上要求增长方式转向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的增长方式,而转变主要取决于科技的创新和应用。

改革开放初期推动经济发展的科技因素中最为显著的是体现在科技引进模仿及劳动者的边干边学;之后,研究开发部门的新设计、新发明推动生产科技的进步,使经济发展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越来越大,劳动密集向资本密集转变,但是研发与生产企业仍然脱节;目前通过体制改革科技部门与生产企业越来越融合。

但是,在中国实践中,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还存在缺憾。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科学技术进步。根本上从科技供给包括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国外科技,而不能完全依赖引进,或完全依赖自主创新。某些战略领域的关键科技和市场垄断科技无法从国外引进,需要自主研究开发。无论是高新科技及基础研究,还是产业科技及应用研究,都必须强调自主知识产权;而引进先进科技和装备要注重引进科技的消化吸收和冉创新,用引进科技推动创新,把科技引进与自主创新和提高产业竞争能力结合起来。

由于体制、机制和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还存

在许多不足和问题。科学科技与经济发展相脱节一直是重要症结。虽然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近30年,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但科技与经济的密切融合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科技供给也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经费投入、人力资源、科技装备、成果产出的不足,使可持续创新能力薄弱,许多行业的科技和装备还是主要依赖于进口;引进科技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吸收创新效果不好,重复引进更是问题;强调科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却并没把科技进步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短期行为严重,科技投入明显不足。

三、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改革开放进程中通过导向性的产业政策引进科技和吸引带有科技含量的资本品,加速了生产要素的累积,并提升了整个社会的科技水平,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同时也应清楚地看科技引进和模仿会给长期发展留下许多隐患,因此,在合理、稳定引进的同时,当务之急是大力发挥研究开发部门的科技作用,加强人力资本的建设,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要制定科技跨越战略。抓住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的机遇.在多数产业采取追随的方式,沿着既定的科技轨道快速跟进。借鉴先进国家发展经验集成自主科技与国外先进科技,在具备条件的产业实现科技跨越;要完善法律制度。无论是引进科技还是自主科技研发与创新,用法律来保护投资人和创新者的利益,保障社会的持续创新能力;

要机制创新。以科技转让、科技人股等形式,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速科技与企业生产的结合,提高科技的应用水平;

要整合社会资源。有效发挥政府资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的合力;

要加强科技投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投入体系,扩大风险投资,使企业成长为加速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真正主体;

要跨行业协同。“产学研”结合,特别是高校系统与产业的结合,加速科研成果商品化速度,提高企业科技水平,尽快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此外,要特别重视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升级没有新的科技发明资本积累会导致收益递减,生产积极性会削弱,经济就呈现出逐步衰退趋势。事实上人类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正是科技创新的结果。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加速和扩散效应而实现,由于科技创新提高了资本与产量比,对经济发展所起的加速扩散效应就会越来越大。当今发达国家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一般均达到60%~70%,科技创新不断推动着产业的升级。

科技创新是直接通过提高创新主体即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表现出米,而创新主体企业会因科技变革形成产业扩散。使产业结构进行重构,促进产业结构向深层次发展。建市在科技创新基础上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载体,新的企业应运而生。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在根本上是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出来的企业间接表现出来。

科技进步的表现篇5

各位代表、同志们:与起镇科学技术协会第==次代表大会,是进入新世纪后我镇科技工作者的第一次盛会,也是动员镇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此,我镇党委、政府、镇人大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大会指导的市科协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镇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自与起镇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以来,科协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努力实践“*”重要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扎实工作。几年来,镇科协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为与起镇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健全科普网络,加强科普宣传,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科学素养;高举科学旗帜,弘扬科学精神,在反对“”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关心和支持科技人员工作,增进交流,加强服务,为我镇科技水平的提高创造了较好的条件。过去的=年,对与起镇科协来说,既是逐步发展、不断壮大的=年,也是团结协作、奋发进取的=年,更是发挥作用、作出贡献的=年。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今年初召开的人代会上,镇党委、政府提出加快现代化工业强镇、江南水乡型人居名镇和文化休闲镇的建设步伐,努力在“五个一流”建设上实现新跨越,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加快推进经济发展现代化、城镇建设现代化、社会事业现代化、人民生活和人的素质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这是我镇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重要思想的实际举措,需要全镇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不懈追求。广大科技工作者也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此,我代表镇党委、镇政府、对大家提三点希望。一是希望你们进一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邓小平同志早在多年前就建设性的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科技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是第一生产力的决定因素。要跟上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新发展,适应我镇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不断加强学习,打牢理论基础和科学根基,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一方面,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学习和掌握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更新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领域,切实提高科技素质,从而成为德才兼备的科技工作者。二是希望你们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力推动我镇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增强促进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继续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我镇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三是希望你们积极开展科普工作。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面向人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大力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社会性的科普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在我镇蔚然成风。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镇科协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知识密集、人才荟萃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科学普及、科技交流与合作、科技咨询等活动。要更加密切地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开拓加强联系的新思路、新渠道、新方法,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积极鼓励他们的创造精神,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把他们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努力使科协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推动与起镇的经济社会发展。镇党委、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科协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把科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为科技进步和创新创造良好条件,不断夯实科教兴镇的基础。同志们,加快与起发展,科技工作者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希望镇科协和广大科技工作者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重要思想,紧紧团结和依靠全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加快与起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与起更加美好的明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科技进步的表现篇6

[关键词]经济增长科技进步贡献率

一、引言

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影响经济增长三大重要的因素为: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劳动、资本对任何社会形态而言对经济增长都起着最为基础的作用,他们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因素;科技进步以强劲的动力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经济增长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又不断对科技进步提出新的要求,大大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在创造、传播和应用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科技进步不断促进经济增长,并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改变了劳动者的质量,造就了生产、科研、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方面的大量人才;提高了劳动工具的效能,使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社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开发了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扩大了劳动对象的使用范围等等。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表明,生产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科技进步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研究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科技进步贡献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定模型

目前在国内外,对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定主要通过C~D生产函数(Y=a0LαKβ)。在应用中,a0表示科技水平,是一个不变的量。测算时是利用可量化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样本数据算出其增长率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率后,剩余量作为科技进步率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率,这结果显然是不准确的。

此处,采用广义的C~D生产函数,即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将科技进步从模型的a0中分离出来,用一个新变量来表示。得到扩展的经济模型:

Y=F(L、K、m、t)(1)

即Y=eλtLαKβmy(2)

式(2)中,Y表示产出,L表示劳动投入,K为资本投入,m为科技创新,t为时间,eλt为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外生项,表明那些在模型中没有体现但却对产出起影响作用的其他所有因素。

由式(2)可推导得到:

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为:

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为: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为:

α+β+衡量是否具有规模效应,大于1、等于1、小于1,分别表明规模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在实际运用时,对Y=eλtLαKβm两边分别取对数,转化为线性模型。以1nY为被解释变量,1nL、1nK、1nm为解释变量建立模型:

1nY=λt+α1nL+β1nK+1nm(3)

由式(3)计算得到:

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指标的选取:用GDp作为江苏省的产出(Y);用江苏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作为资本投入(K);用江苏省就业总人数作为劳动力投入(L);用江苏省R&D经费支出作为科技进步指标(m)。

利用江苏省1990年~2006年的数据(数据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运用eviews软件对改进的C~D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得到:

1nY=0.0247t+0.52461nL+0.54111nK+0.0401nm

t检验值:1.16037.35535.03152.3447

R2=0.9968,=0.9956接近于1,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相当高,回归方程显著。D~w值=1.3156说明模型通过杜宾~瓦森检验,无自相关。

Y=e0.0247tL0.5246K0.5411m0.040

根据回归结果计算江苏省各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结果为: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8%,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41%,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02%。说明资本投入的增加是江苏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科技进步对江苏经济增长的作用已远远超过了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说明江苏省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色彩很浓,还达不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标准。江苏省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劳动效能,提高资本使用率,将集约型增长方式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三、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建议

第一,全面推进人口质量,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社会服务、依法管理等手段,加强计划生育,提倡优生优育,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积极引导人们的消费方式由物质资本消费型向人力资本消费型转变,积极引进高科技人才;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增加教育投入,确保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从根本上解决江苏省科技进步动力问题。第二,加强科技教育和研发投入,加快科技发展速度,促进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转化和应用。江苏省政府应积极投资科学研究所、高校等机构,提高他们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促使产学研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与此同时,要保持合理的科技投入结构,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科技投入才能有效地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发展,才能真正地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科技进步的表现篇7

(北京东方国学院,北京100071)

摘要:通过对科学进步相关理论的归类与评述,整理出科技进步的过程与脉络.科技进步的机制至今没有被完全理解,科技进步的规律还在不断的探索之中,不过,它们必定是不断深化的过程.

关键词: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生产

中图分类号:G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140-03

1科技进步的理论

关于科技进步的理论,主要集中于19世纪—20世纪之间,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比较深远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理论.

1.1马克思的技术发展理论

马克思有关技术发展的理论源于其在研究工艺、劳动等与生产经济效益有关的过程,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1)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实际上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人们运用物质资源的手段和方法.(2)科学技术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密不可分的,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能够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某种条件下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和负面影响.(3)科学就是生产力,但是科学要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造福,就离不开技术这一桥梁,只有通过技术的转化才能使科学充分的发挥其重要作用.马克思得出的上述观点可以概括为:科学技术的出现及其发展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反过来,科技进步又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

1.2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1990)首次将创新引入到经济增长的变量中.他在《经济发展的理论》一书中阐述了企业家的“创新”活动精神才是资本主义进步演化(具体表现为在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过程中生产的增长,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改进)的根本原因.

在提出“创新理论”之后,熊彼特相继在其他的著作中继续阐述这一理论,对其进行了丰富与发展.“创新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以《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一书的出版为标志.熊彼特把“创新”理解为“对新的生产函数的构建”、“企业家对各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把这种新组合纳入生产体系之中.在熊彼特的理论中,他将创新分为五个方面:第一,创新可以是生产方法的创新,就是指将某种从来没有运用的方法运用到某产业的发展过程,该方法对该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一种崭新的方法,他强调,这种所谓的新方法可以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处理问题或者管理事物的新方法,而不一定仅仅局限于在新的科学发展基础之上建立的方法.第二,创新可以是产品生产的创新,即生产一种从未在市场中出现的新的产品,也可以是与原有商品有本质的不同的商品.第三,创新还可以是市场的创新,也就是开拓新的商品市场,使所生产的商品可以在以前从未进入的市场或者国家进行销售或使用.第四,创新还可以是生产原料来源的创新,也就是在原材料或者生产产品需要的半成品的来源方面有新的发现,与原来有大的不同.第五,创新还可以是产业组织上的创新,即用以前从未有过的新的组织方式去组织生产或者销售,从而实现对原有市场中垄断厂商的挑战或者建立企业本身在市场中的垄断地位.

1.3曼斯菲尔德的技术创新和扩散理论

在熊彼特有关创新理论的研究的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又提出了自己的新的见解.在熊彼特理论中没有对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推广问题做出说明,曼斯菲尔德的研究不仅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对实际中的技术创新与技术模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曼斯菲尔德的研究基于四种假设:(1)研究中所处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2)专利权对创新过程产生的作用不大;(3)技术的传播和推广对新技术的产生并不产生影响;(4)企业规模对新技术的实施和推广并不产生影响.基于上述假设条件,曼斯菲尔德提出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扩散是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在同一个部门中对创新技术进行推广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1)新技术被采用时被模仿的比例;(2)新技术运用到生产中所产生的相对盈利率;(3)要采用新技术企业所要投入的投资额度.同时,存在四个其他的影响因素,发挥着补充性作用:(1)在一定时期内该部门在销售量上发生的年增长率;(2)在旧设备更新前已经使用的年数;(3)首次采用某项新技术的时间在经济周期中所对应的阶段;(4)在工业部门中某项技术首次被企业采用的时间.

1.4门斯的技术创新论

美籍德国经济学家门斯(G.mensch)对熊彼特的长波技术论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并在其代表作《技术的僵局》一书中,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对技术长波论进行了验证.在门斯的研究中创新被分为三类,包括基础创新、改进创新和虚假创新,并且在其研究过程中还对基础创新做了前提描述和环境描述.门斯理论认为,基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由基础创新所产生的新的部门是辅助经济走出危机的关键所在.技术创新是经济长足发展的稳定剂,技术创新带来了新的产品、提高了生产的技术水平,这些都使得经济能够在进入长周期发展之后保持稳定上升;而虚假创新则是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的标志之一,当创新技术被推广和应用到一定程度之后,工业生产总值和其创新投资值达到一定的限度,这时便会出现改良革新或者虚假创新,这些创新的出现并不会真正的推动经济的发展,相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的影响,经济结构的调整进入滞后阶段.由此,门斯得出,创新的缺乏和不足是经济萧条的重要原因.

1.5卡米恩和施瓦茨的市场结构论

美国经济学家卡米恩(m.L.Kamien)和施瓦茨(n.L.Schwartz)(1970)以垄断竞争市场的视角研究分析了技术创新的过程,回答了哪种市场结构类型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问题.他们认为,竞争程度、企业规模以及垄断力量是技术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只有在适度的垄断竞争条件下,技术创新的速度才最快,质量才最高,引起的效果才最好.

1.6产业经济理论

产业经济理论从产业间技术经济对投入产出的影响角度对科技进步的作用进行了研究.20世纪70年代,Chenery和Clark对于这一问题作了较为系统地分析,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借助投入产出的分析模型,研究探讨了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产业经济理论主要是从中等产业层面的视角,直接探讨科技进步对产业的推动作用,这样容易存在着一些弊端:(1)在研究科技进步对产业的作用过程中,缺乏较为详细的具体分析过程,以及较为深入的内在机理分析;(2)在科技进步与产业对接问题的研究上,缺乏定量分析.

2科技进步的实质

通过国内外的科技文献可以看出,科技进步是一种存在于一切社会活动中有目的的动态过程,其动态的效能表现为科技进步的作用.

2.1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之间有机结合

科技进步的实质就是把科学技术成就与科学教育程度、劳动者智力程度和管理现代化程度联系在一起,建立和发展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统一综合体,源源不断地促进人类社会的整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科技进步系统通过经济和社会结构两个方面表现了与社会关系相互运动过程的效能.它的主要特征在于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科技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突出强调已有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生产、社会化普及.科技进步与我们平时所说的科技革命还有着极大的不同,但两者之间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科技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科技进步所推动的.

2.2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引起了科技进步的发展.科技进步是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结合相应的管理、教育、人才等因素,以渐变、渐进和革命等多种表现形式,对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产生影响、发生作用,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动态演化过程.因此,科技进步不仅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也包括对于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手段和方法的创新,其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现代科学技术渗透范围广泛,涉及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各个环节,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及其在生产、军事领域的有效应用和带来的极大的效益,使得科学技术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依然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作用于生产管理领域,提升了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现代科学技术通过新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为生产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加强了生产力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促使其更为有效地组成一个整体,最终有利于实现物与人的有机结合.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率,从而提高生产水平.

2.3科技进步的效能是科技进步的动因

科技进步的效能可以理解为科技进步在推动更大、更复杂的社会进步系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科技进一步协调发展的过程.因此,这里所涉及的科技进步被称为广义的科技进步,它更侧重于以综合的角度来说明要素的内容,将科学技术硬技术的进步与软科学的作用融为一体.组成科技进步的结构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要素:原材料质量的提高和新品种种类的增加,管理决策水平的提高,劳动工具技术含量的提高,生产工艺的改革,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宏观经济环境系统的改善.而狭义科技进步仅涉及科学技术单个因素产生的影响与作用,只是从完善生产力的视角来确定进步意义.与狭义科技进步相比,广义科技进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注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第二,顺应了现代科学发展的大趋势;第三,将复杂的社会现象视为进行科技管理的目标.

3科技进步的作用

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简单但却是规律性的现象,那就是:每当社会生产力有长足的进步后,人类社会就会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也就是说,生产力进步表现在人类科学技术上取得的突破.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正是科技进步在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概括起来,科技进步对包括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内的社会全面发展起着推动作用,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科技进步可以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占的贡献率越来越大.随着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由于科技进步的推动,全球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尽管仍面临着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问题.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在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占有的贡献率也都大于生产要素投入量对经济发展产生的贡献率总和.20世纪70年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而现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高达到80%.

3.2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

近代以来,由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及劳动力的技术装备水平的进步,劳动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提升.在1890-1950年间,由于贝赛麦转炉和西门子—马丁的平炉炼钢法两项重大创新的发明,使得全球铁产量增长了15倍,钢产量增长了7倍多.以美国为例,在劳动生产率方面,非农业部门在1973-1993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1%,到1995年后,年平均增长率为2%左右.正是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电脑在社会各个部门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美国各相关生产领域的效率,最终推动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增加.

3.3科技进步可以使劳动资料的性能优化

从对生产效率的提高作用来看,科技进步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使体力劳动者经过培训和学习向文化型甚至科技型劳动者转化,从而丰富劳动对象的品种,使得劳动对象的质量不断提高,劳动资料的性能优化.马克思曾对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明确指出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传播预示了资产阶级时代的到来.其中,火药的发明对传统的军队建设提出挑战,指南针的发明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开拓,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知识的传播,这些都为资产阶级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4科技进步可以促进产业结构演变

第一产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这并不意味着农业经济的下滑和衰退,而是从侧面表现出一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渐提高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北美、西欧等经济高度发达地区,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较高,加快了农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得所需的劳动力人数大幅度减少,节省下来的劳动力继而投向二、三产业,这样就容易导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

在第二产业中,与夕阳工业发展相比,朝阳工业更为迅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西方工业的生产能力逐步扩大,从而使部门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生产率得到提高.由于石油产品是传统工业的主要原料,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传统工业受到强烈的冲击,并且因其牢固的基础和悠久的历史,这个夕阳工业不但很难对其进行技术更新,更无法发展成为尖端产业,同时受到人们节能、环保意识增强的影响,夕阳工业相对于朝阳产业有所下降.而受环境影响较小的电子、航天、农业机械等高技术工业部门的生产技术含量高,并且在战后产值增大,尤其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加大.

4科技进步的意义

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活的有机体,而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前进动力来源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共同构成的两大基本矛盾.

4.1科技进步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而贯彻和实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就应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认识和发挥科技进步的重要意义.首先,科技进步能够通过促进体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其次,日趋科学化的社会劳动方式大大提高了人的劳动技能;再次,科技进步能够完善人的智力结构,提高创造思维能力;此外,科技进步能够培养人的自由个性.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大力开发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才能把人口负担转换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财富.应加快提高人民的科学素质,增强公民特别是广大农民获取知识、利用知识的能力.应通过鼓励科技创业,扩大社会就业途径;通过科学技术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通过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公共卫生与健康水平;依靠科学技术缩小知识鸿沟,维护社会公平.

4.2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科技进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并不是可有可无、随机出现的外在因素,而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着重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4.3科技进步是促使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基本框架的确定是以世界银行在1998年发表的题为《知识促进发展》的年度报告为标志的.知识可以驱动财富创造、促进人类发展.在现代社会,科技进步成为了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从马克思“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到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正由生产力渗透性、附着性的要素逐步转变为独立性的要素,并已经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科技进步的表现篇8

关键词:农业经济;科技资源;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是指农业技术方案、技术政策、技术措施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和实施所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例关系。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要坚持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局部经济效果和整体经济效果的统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等原则,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主体指标、分析指标和目的指标。农业科技资源管理是农业科技活动的实践与管理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其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科技政策、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农业科技体制、农业科技法制、农业科技规划和计划、农业科技人才管理、农业科技成果管理以及农业科学技术转移等方面。其发展过程包括农业科技研制管理、农业科技推广管理及农业科技采用管理等三个阶段,具有导向、指导、协调、激励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决定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农业科技的进步。目前,我国距离发达基础产业的宏伟目标还有较大进步空间,主要是由于现代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较低、没有创新科技意识,科技进步程度小等等原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只有50%左右,农民需要靠天吃饭,农业也为摆脱产业弱的缺点。我国进入了依靠科技来改变农业经济产业的时期,推进“以工促农”、“城乡统筹”的转变模式,变更了一度依靠国家政策,人力资源开发的模式,增加科技创新和农业资源的有效供给方式。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农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农业竞争力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农业转型和进步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农业专家发表了要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资源建设的建议。所以,对农业科技资源的深入研究就成为了现如今的热点。根据如今农业发展的情况来看,优化农业科技分配。提高农业科技效率等等问题都是势在必行的。在农业生产系统中各种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之间具有强烈的相关性。既相互促进又互相制约,从而导致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发生不同变化。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为横向相关和纵向相关。横向相关主要是指生物生长发育周期各种技术措施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纵向相关主要是指连作和轮作在时间上的相关。因此,研究和分析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必须考虑技术因素和技术效果的相关性,它是农业技术方案选优的重要条件。农业技术的功能在农业生产中不仅表现为当季有效,而且还有技术后效从价值形态讲,有的技术其价值一次转入产品,有的技术其价值要按生产周期逐步转入产品,它表现为技术效果的持续性。一般说来,直接作用于生物本身的技术常常表现为当季有效,价值一次转入产品。在农业生产中要使生物正常生长发育,充分发挥技术措施的功能,就必须同时保证生物所需要的各种生活条件。而各种生活条件又综合地对生物产生影响,因此,可以说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是各种生活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农业生产中由于技术功能的多样性,带来技术效果的多样性。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开展,一些新型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纷纷涌现。如各级营销部门设立实体;随着科委,科协管理部门由之前的管理而转向推广、服务方向建立了推广机构,原有的销售体系需要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从从前的农产品销售转向到了现在的向技术方面的发展;农业技术合同类型、实体服务、项目推广、农民非政府组织、公司加农民模式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多元化形式。农业技术人员不仅提供农业技术,还需要帮助农民种好地,帮助农民做出科学决策,提供农业生产配套技术服务,生产前提供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高质量生产数据,提供持续的培训和相关技术指导工作,在生产帮助农民增加销售额后,增加销售收入。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是农业科技活动中规定的总体规律和长期行为。一般包括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重点的基础内容。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是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的基础方面,同时也直接反映在科技发展规划之中。

二、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

目前,农业发展方式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取决去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管理,发展现代农业也迫切需要将农业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经济与科学技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经济的增长可以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更好的环境和经济支持,创新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可以推动农业经济产业的飞速发展;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以及致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与改变。科学技术可以减少农村对劳动力的使用,向着机械化、技术化的农业方向发展,科学技术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增长趋势。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滞后,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推广体系不健全、技术成熟度不高、推广经费不足、农民素质较低等方面。为了推进农业技术的更新与革命,加快以科技推广和普及为重点的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必须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和普及工作进行改革、创新。

三、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

农业科技技术革新可以加快农业经济增长的转变,创新农业科技技术可以克服自然资源带给农业的缺陷,提高农业生产力,将现实资源变为优势。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加快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扩大农产品销售的市场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的经济增长。在市场经济的要求下,只有好的产品才可以在市场上流通,这就必须对传统的农产品和生产方式进行改革,并且要创新科学技术,发展新产品,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将农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使之大面积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加快中国农业科技进步,发展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转化率低,应用意识不强,转型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仍然是在实行多方面管理,各个部门独立管理自己的工作方面,彼此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和相互协调。

作者:张柏军单位:哈尔滨市道里区榆树镇政府

参考文献:

[1]丁晨芳,高明杰.农业科技进步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1:213-216.

[2]张立冬,姜长云.农业科技投入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J].中国农村观察,2007,6:68-77+81.

[3]陆文聪,余新平.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5-16.

科技进步的表现篇9

新科学、新技术[1]的迅速进步正在引发社会伦理观念的巨大危机。尤其是二十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生命科学,计算机技术,天文科学、宇航科学等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最直接地冲击着社会诸多重要伦理规范。这些重要伦理规范主要包括:人与人之间诸如辈分、性关系等伦理关系,人与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人与动物之间的伦理关系、人与神之间的伦理关系。上述重要伦理规范都受到了新科学、新技术发展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重大挑战。

例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克隆(生物复制)技术是目前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由于克隆人直接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规范,直接影响人作为人的尊严,因此,尽管克隆人甚至克隆其他动物的技术还远谈不上成熟,但反对克隆人技术的呼声已经是甚嚣尘上。虽然目前从实定法角度来看,各国对于克隆人的行为还没有法律规定,但在美国、日本等国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禁止了对人进行复制的行为。

那么,针对新技术和新科学的发展对人的伦理观念的冲击,作为调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科技立法究竟应采取什么态度呢?是否应禁止伤害人的伦理情感或引起人的厌恶的科学实验呢?对于上述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行为所采取的立法态度必然直接影响科技发展的方向和脚步,同时也必然影响人们的态度的转化和演进,因此,这一问题十分值得思考。笔者以为,确定科技立法的立场,首先应该确定立法所追求的核心价值,而后,以从人类历史进程来认识科技发展、法律规制和伦理道德的关系为基础,在逻辑地分析法律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客观地位的过程中得出结论。

二、对科学技术与伦理关系的历史分析

从科技[2]发展史和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来看,科学和伦理之间的关系是(哲学意义上的)矛盾关系。

首先,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总是冲击人的伦理观念,并且引起伦理观念的改变。人类基本伦理价值之一——宗教伦理的发展历程表明,科技的发展促使宗教伦理发生了巨大变化。“宗教本身是一个广泛的现象,包含着许多的信仰和表现形式。”[3]在古代,图腾崇拜和多神教是宗教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正是随着人类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图腾崇拜和多神教演变成了现代一神教的。图腾崇拜的对象是某种动物、植物甚至是石头、山等无生命之物。而人对自己上述崇拜对象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的不断认识,这些崇拜对象逐步失去了作为人类心灵寄托的权威性。中世纪时期,作为一神教主要表现形式的基督教中的核心价值——上帝,在客观世界中也拥有自己的位置,也就是“天堂”。这一时期的天堂不仅是抽象的,不仅是人类心灵的归宿地,同时也是具体的,具有客观实在性。人类赋予了“天堂”以客观认识上的地理位置,事实上,人和上帝及“天堂”间是有可循的物理通道的。而随着天文学研究的进展,人对宇宙的认识逐步深化,使上帝和“天堂”失去了在天上的存身之处,逐步演化为纯抽象意义上的人类心灵的归宿地。按照基督教代言人自己的看法,这一过程就是:“正如这个世界承认教会是一个社会实体和历史的一个推动力量,教会也明白它自己从人类的历史和发展中得到益处。教会从以往世代的经验中,从科学的进步中,从隐藏在各种文化中的财富中得到益处,由此更强烈的光芒将照耀人性,通往真理的新的大道展现出来。”[4]

从人类基本伦理之一的人人关系角度来考察,我们会得出同样的结论。传统上,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以生理关系为依据的,即父母之间的两性关系决定了父子、母子关系。父母之间有合法的婚姻关系所产生的子女才是伦理道德所认可的,同时也是法律所接受的。而主要是在人工授精技术发展起来以后,这一伦理规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后出生的子女与其母亲的丈夫如何确定关系?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养育父亲”与“遗传父亲”之间,“哪一个是对他具有道德上和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以美国为例,“人工授精技术刚在美国开展时,该国法院对这类(人工授精所生的)子女的出生裁定为非法。”而到了1967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法律则规定,凡由指定的开业医师进行的异源人工授精并且附有夫妻两人同意书的,子女出生即具有婚生子女身份,并且这一规定已被列邦法律。[5]事实上,许多国家是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仅仅具有生物学意义上关系的所谓“父亲”,不再与其所谓“子女”有任何关系和权利义务。

其次,历史也表明,人类伦理规范的有效性总是限制科学的发展。还以宗教伦理来考察,中世纪的西方有着著名的以宗教伦理的规范借助法律的力量制约科学研究的事例。欧洲被广泛接受的人神伦理的代表——罗马教皇及基督教会,为了维护上帝造人和人是上帝之子等基督教核心教义(也就是中世纪的核心宗教伦理)得以成立的“客观物质基础”,对于在认识领域提出进化论和日心说的科学家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对科学家们进行了臭名昭著的审判,企图利用法律的力量阻止科学的发展。

经验的历史表明,以伦理规范限制科学研究是没有道理的、也是没有可行性的,只有打破旧的伦理界限,科学研究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事实上,尽管伦理规范在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扮演了卫道士的角色,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的发展最终会改变伦理规范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伦理规范随着科技成果被接受的范围扩大而不断演变。应该看到,科学和伦理规范的矛盾只是暂时的、可变的,法律与伦理规范的一致性也必然是暂时的,而科学的发展是稳定的,具有恒常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讲,法律在科学和伦理规范的矛盾关系中应扮演科学卫士的角色,保护科学研究的权利。

三、科学技术与伦理的概念和逻辑关系的分析。

学者认为,“人是那种必须有某种善的标准的生灵。人如果不以自己所处的这种境况为前提,即不首先断定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善“的,那么就不可能从这种境况中解脱出来。”[6]伦理就是这样一种作为人的“善”的标准的社会规范。在“我们喜爱或选择一个东西——物质客体、行为方式、观念或理想、个人而不是选择另一个东西时,价值评价就出现了。”而“价值是既能令人满意又能使人完善的经验。”[7]可以说,正是基于伦理的规范,人们得以对自己的行动作出预期,并在预期中获得安全感和情感上的满足感。

但是,伦理一旦成为既定的社会规范,它同时也必然是对人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束缚和制约。理由是,人类既有的伦理的规范都是基于经验、习惯和惯例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和渐进性。学者认为,“许多负责任的思想家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主观主义的倾向。在他们看来,道德价值起源于人,其基础正是人的智慧和习惯。不存在可普遍使适用的道德标准。道德标准的效用依赖于历史的、文化的或其他条件。”[8]从社会表现形式上讲,虽然人们参与伦理观念的创造,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讲,伦理价值只是其既定的生活环境,是其不得不接受的环境因素,其主动性往往只是选择,人们的伦理观念是选择的结果,被动接受的结果,而非理性思考的结果。诺兰等认为,“当我们研究历史的时候,我们惊骇地发现人民群众是多么容易接受堕落的宗教、残忍的政府、偏执的家族以及自称的道德代言人所宣扬的价值标准。”“许多人事实上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正在受别人价值观的影响与左右。”事实上,在新的社会现象面前,“人们所习以为常的价值观,仍在受到不厌其烦的反复宣讲。”[9]既定社会架构中的传统强势阶层往往通过制造推销自己的伦理观来保存自己的地位、抵抗社会革新的力量。

而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则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人们基于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对世界进行认识和改造,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是人解放自己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尽管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同样要继承前人的成果,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规律是统一的,因此,前人的科学成果不具有稳定的权威性,科学技术真理才具有稳定的权威性,因此,一方面,科技进步具有相当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只有独立的理性思考才是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同时,科技史表明,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具有加速发展的特征。科学研究的深入和技术进步是随着科技总量的增加而不断加快前进的步伐的,尽管不是每个科技成果都是划时代的,但我们可以说,科技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特点,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对于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另外,尽管人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具有一定的主观判断和对方向的一定程度的把握,但由于世界规律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人的思维的复杂性和发散性,以复杂发散的人类思维来认识复杂繁复的世界规律,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往往就带有强烈的偶然性。在人类的未知世界面前,人的主观预测具有不稳定性,稳定的认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具有决定的意义。

分析表明,科学技术和伦理的关系是矛盾的。以稳定的、被动的、可预测的伦理为基础指导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是不符和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本身的客观规律的。从这个角度讲,如果法律以伦理为基础来确定立法的方向,其必然结果是制约科技发展。

四、科技和伦理的矛盾统一

如果我们把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伦理道德的关系放到人性角度去看,我们就会发现,事实上,二者矛盾的本质是人理智的一面和情感的一面的冲突造成的。作为心灵和智慧的统一体的人类,既有对未知世界无尽追求的渴望,又有无法把握命运时心灵寄托的需求。智慧的一面往往体现为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对哲学、历史以及社会现象的思考,体现为不懈的追求对自己命运的把握。而作为心灵的一面,人类又往往承认既定的现实,以求得把握自己的命运,在可预期的时间、空间,按照可预知的规范以可预知的方式活动,从而获得心灵的安慰和对自己命运的预测。从这一角度来看,科技发展和伦理变化是人自身两面性的重要表现之一。人类作为矛盾的统一体,他的心灵随着他的智慧的增长而不断调整其归宿之地。对自然界一无所知的原始人类把动物、石头作为自己的来源和寄托,而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化,人又把自己的心灵寄托给了上帝、佛祖和真主,一旦上帝、佛祖和真主被科技发展赶出了天堂,人类又发现了现代的唯物主义,以自己为自己的上帝。这些都表明,科技的发展和伦理的发展是在人类心智的统一体中矛盾地存在着的。

如果我们从社会学角度看,二者矛盾的实质是社会革命力量和社会保守力量的冲突的体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必然带来新的生产方式。恩格斯认为:“这种技术装备,照我们的观点看来,同时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和从属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律等等。”[10]相对于伦理规范来讲,科技不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而是活的生产力的表现,因此,科技发展不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相反,科技进步是被统治阶级的福音。科技进步能够改变生产方式,从而必然改变被统治者的地位。而伦理规范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它必然主要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并往往以法律的形式成为被统治阶级的枷锁。事实上,我国古代的礼法制度对既有秩序的维护和对新科技的压迫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讲,“奇技淫巧”的伦理判断不知断送了多少次中华民族的腾飞机会!

而如果我们从哲学角度看,科技发展和伦理发展二者的矛盾是量的积累和质的界限的冲突。如前所述,既然科技发展是生产力进步的表现,而伦理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那么,同样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上层建筑的变化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科技的发展必然最终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从而也必然导致伦理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科技的变化是恒常的,是生产力发展的量的积累,而伦理的变化则是生产力发展引起上层建筑质的变化的表现。

简而言之,科技发展和伦理发展二者统一性的基础是科学研究引起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引起上层建筑的改变,从而引起伦理的变革。在新的伦理基础上,科技和伦理二者会达到暂时的统一。因此,科学技术是人的社会伦理规范形成过程中的革命因素之一,也是社会伦理规范渐进过程中的变化的重要因素,在这个意义上说,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社会伦理的螺旋式上升。二者的矛盾和冲突会在新的社会伦理规范中达到统一。

五、立法的价值取向、可行性和具体态度

法学家一般认为,法律同其他社会秩序一样,有自己追求的价值。这些价值一般包括自由、平等、社会福利等。尽管道德标准也是法律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是,作为具有强制力的规范,法律规定的道德标准比道德标准要低得多。彼得。斯坦和约翰。香德分析基督教道德标准——“爱”与法律的关系时认为,“耶稣——表明,法律规定的道德标准,比起他(耶稣)所要求的低得多。”[11]由于科技发展本身不具有意识形态上的价值,因此,如果我们站在科技立法的角度来考虑法律追求的价值的话,作为立法者制定规范科技行为的法律,其主要的价值取向应是加速科技发展,从而增加社会福利。我们应该也只能把社会福利作为科技立法的核心价值。

以法律手段促进科技发展的可行性在于,与伦理相比,法律更具备理性思考结果的特点,因此,法律比伦理更具有导向性和超前性的一面,从而立法采取和社会伦理不同的态度,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伦理的革新和社会的进步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

基于前文对立法价值取向、可行性以及科技与伦理的矛盾统一关系的论

述,笔者以为,科技立法应采取辨证统一而又有所侧重的的立法态度。针对引发伦理观念危机的科学进步和技术开发行为,立法者首先应采取的立法态度是:法律应重点保护科学研究的权利,不对科学研究进行干涉。当然,尽管法律和道德伦理不同,道德也不是法律追求的主要价值目标,但人性尽管复杂,道德伦理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与法律具有一致性,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伦理情感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尊重人的伦理情感的行为是不人道的。并且,由于伦理情感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对社会行为和社会规范必然进行伦理价值判断,法律作为社会规范,如果“不合俗”,完全不顾及伦理道德,其有效性是有限的,也不利于法律的施行。因此,法律的制定也要体现对人的伦理情感的尊重。

那么,我们从上述两个大原则应该引申出什么样的具体原则呢?

笔者以为,具体来讲,要体现以下几个具体原则:

一:保障科学研究权利是科技立法的首要原则。我们应保障公民从事科研可技术改造的权利,但对于伤害人的伦理情感的科学研究不能用政府资金予以支持。理由是:政府资金来自民间,是税收,人民群众不支持的科研当然不能用人民群众的钱来支付。同样基于这一理由,我们对民间资金只能采取采取不干涉主义。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不可预测性),某一领域的科研尽管现时可能伤害人们的伦理情感,但最终也有可能成为科学新成果,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同时,对一种科研成果往往会有不同看法,作为国家机构应采自由主义,而不是横加干涉。就拿克隆人来讲,尽管许多人反对,但也有人认为,克隆人可以解决夫妻双方不育或有遗传性疾病或不愿意自己的后代有别人基因的问题。[12]

二:信息对称原则。对于作为产品的科技成果来讲,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必要的手段将产品的形成和形状在市场范围内公诸于众,从而真正形成公众的选择权,保护其情感。由于知识产权是消极权利,是将科研成果公布和开发者收回投资的最佳途径。而人们既然有基于伦理价值判断的权利,因此,应该把作为产品的科技成果通过知识产权渠道公之于众,让人们通过货币投票来进行自主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或淘汰伤及情感的产品或形成新的伦理规范。同时,对于投入市场的科研产品应进行明确的生产方法、形状、后果的标注,以利人们进行判断,进行自主选择。

三:限制范围、消除后果和恶意承担责任原则。所谓限制范围、消除后果

原则是指为了尊重人的伦理情感,对于那些可能对环境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实验应该严格限制在实验室范围内进行,而且要对环境污染等后果承担消除责任。对于无法消除的影响应采取恶意承担责任的原则。

——

「注释

[1]新技术、新科学当然是相对于已有技术、已有科学知识而言的,从这个角度而言,新技术、新科学是有特定内涵的。但同时,技术的进步是以不断的技术淘汰而实现的,科学的发展也是以不断的深化认识来实现的,从这个角度讲,新技术、新科学事实上就是“技术”和“科学”,二者的内涵是一致的。这里之所以强调“新”字,是从历史和人的心理角度而言的,因为所谓对于人观念的冲击事实上是有着上述内涵的“新事物对人演变相对滞后的既有的”旧“观念的冲击。

[2]这里“科技”一词的内涵同注1.

[3]诺兰等:《伦理学与现实生活》,48页。

[4]《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签署。转引自王晓朝《基督教与帝国文化》,288页,东方出版社,1997年9月版。

[5]王志毅、姜展红,“人工授精技术的相关法律问题”。

[6]爱德蒙德。拉。B.彻波尼亚,《冷酷的心》(纽约花园城:达布而迪,1955年),28页。转引自诺兰等:《伦理学与现实生活》,3页。

[7]诺兰等:《伦理学与现实生活》,6页。

[8]诺兰等:《伦理学与现实生活》,14页。一般来讲,道德是伦理的同义词。

[9]同上注。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505页。

科技进步的表现篇10

论文摘要: 科技进步对司法制度的完善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一是科技进步对司法思想的启迪和影响,二是科技手段对司法方法的渗透和充实,三是科技成果对司法手段的更新和提高。科学技术既是建立现代司法制度的重要基础,又是现代司法制度有效运转的基本动力,也是现代司法制度发展完善的可靠保证。

“科学”一般被解释为人类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知识体系,它以概念和逻辑形式反映事物现象的本质规律。所谓”技术“从生产体系的劳动手段角度来看,是人类利用科学知识改造客观世界的劳动手段和工艺方法,是劳动手段的总和。在古代,科学知识专属于哲学领域,而技术归由工匠掌握。技术的产生要先于科学。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活跃,科学与技术互相接近,关系日趋密切。直到19世纪,科学逐渐形成体系,技术渐次转向以科学为基础。由于科学与技术相互交叉,以至密不可分,故两者并称为“科学技术”而被广泛使用。科学本身的巨大进步丰富了科技体系结构。过去,我国一般把科技划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门,而哲学则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现代社会的发展,有力地驱动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等多种学科的结合、交叉和融汇,在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中出现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交叉科学的鼎足之势。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广泛利用技术成果,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结构优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强劲动力。科技进步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其一,在生产诸要素中,科技进步发挥关键性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其二,科技进步不仅是科技自身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也是整个社会进步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推动整个社会前进的巨大变革力量;其三,科技进步既是物质文明的主要支柱,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石。促进社会结构优化,传播科学思想,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程度。

司法是阶级社会的一种现象,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用以实现国家意志的重要手段。司法活动是适用法律处理诉讼和非诉讼案件的活动,是一种形式特定的执法。司法制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建筑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司法制度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变革和发展,并趋于消亡。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来看,人类历经了制造人力工具、发明动力工具、生产智力工具三大过程。与此相适应,司法制度也随之不断变革和演进。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越来越显著,人们对这一客观存在的现实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因此,科技进步对构建现代司法制度的作用和地位将进一步被认识。

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高新技术成果的不断涌现,毫无疑问地对司法制度的进步和完善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一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科技进步对司法思想的启迪和影响

司法制度的指导思想贯穿和渗透在司法制度的各个方面,它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在司法上的集中体现。任何国家的司法制度,在其被制定和适用的时候无一不是贯穿着和遵循着一定的指导思想。我国的人民司法制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法律要有自然科学的精确性”的命题。毛泽东同志在1963年强调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好,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1985年邓小平同志总结了二次大战以来,特别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进一步明确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包括政治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这是当代我国司法制度的理论基础。根据这一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我国的司法思想也得到了丰富和拓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科技成果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在实际中也启迪和影响着司法思想。一方面,科技进步启迪和影响着对司法起着指导作用的法律意识,例如,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借助于电脑、网络,甚至卫星广泛开展电子商务、电子信息交流和传播等活动。由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传输逐步数字化,使司法管理从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扩展。再如,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生命科学应运而生,迫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在法律上究竟应继承“心脏死亡”还是接受“脑死亡”;是否要对犯罪的精神病理因素持宽容态度;在法律上又如何对待克隆生物(包括可能出现的克隆人);如何认定基因嫁接、基因修补、安乐死等等。这些社会现实在给我们的司法活动带来困惑和挑战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启迪着我们建立新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视野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科技进步的现实也促进了人们司法观念的更新。例如,基于科技进步的新的法律思想、新的法学理论的不断产生,法律信息论、法律系统论、法律控制论等的产生就是明显的例证。再如,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打破了物理意义上的地理疆界的同时,长期存在的各个法系之间的差别在缩小,法学理论派别之间也在不断地分化、重组和产生。这些变革必然会反映到司法人员的思想中去,引起司法观念的更新,并带动司法工作、司法制度的变革,促进司法制度的完善。 

(二)科学技术手段对司法方法的渗透和充实

长期以来,我国的司法工作基本上采用了纯法律的工作方法,对在司法工作中引用或应用科学技术方法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这是亟待改进的。首先,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其应用遍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科学技术和整个社会的关系几乎是密不可分的。司法制度是法律制度的组成部门,是国家制度,也是社会制度,必然与科学技术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就表现在科学技术促进着司法制度的进步和发展,司法制度的进步和完善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其次,当今社会,许多法律问题都涉及到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司法工作的对象除了表现为法律上的是非曲直外,越来越多的表现为或涉及到科技上的真伪与先进程度。这就迫使司法工作在适用法律时不得不根据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运用科学技术的方法,否则很难不犯错误。再次,司法和科学技术在方法论上是可以相通的。实践告诉我们,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法学达到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精确程度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同时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也为处理错综复杂的法律问题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使得在司法实践中运用科学技术的方法不但是司法制度进步和完善的必要,而且是司法实践的可能。

例如,西方有些法学家在研究法官行为中运用了控制论、系统论等多种科学方法;在解决司法领域内某些问题时运用了概率论的方法;在司法的更多方面广泛采用了计算机及相关技术。我国也有科学家提出了“法治系统工程”的研究课题,其中也包括司法制度的内容;等等。再如,我国司法实践中所进行的改造罪犯的新的措施的试点对比,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领域里生物学分组对照控制实验方法在法学实践中的尝试。科学技术的方法已经不断地渗透到司法制度中,司法制度也在愈来愈自觉地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因而,法学科和法科学已经成为一对亲密无间的孪生兄弟。

(三)科学技术成果对司法手段的更新和提高

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刺激了司法手段的更新,促进了司法效率的提高。首先,科学技术的成果一经推广应用,形成新的生产力,势必导致新的社会关系的相继出现,因而引发一系列有关的法律问题。为了调整这些法律关系,国家必然要进行相应的立法,因而促进了许多法律、法规的产生,进而促进了整个法律体系的发展。这一结果首先就为国家的司法制度及其司法活动提供了更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弥补原有司法手段的陈旧和不足。例如,18世纪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发明创造以财产权的形式跃上历史舞台,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颁布了专利法,建立专利制度便是最明显的例证。现代高新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许多国家纷纷立法,调整科技领域中的新的社会关系,一些高新技术法律纷纷登台,甚至形成了一些高新技术的法律门类。进入21世纪以后,围绕着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必然会产生一系列新的法律,并形成新的法律体系,为司法制度的有效运行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手段。

其次,科技知识及其成果在法律领域内的大量运用,使法律内容更趋科学化,科技成果成为许多司法工作的依据。例如,有关亲子关系的司法鉴定,主要是运用dna技术,但鉴定结论则是司法工作的依据。再如,犯罪分子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施高技术、高智商的犯罪活动,这就要求司法人员将先进的科技手段用于侦查、取证等,这些科技成果也就转化成为现实的“破案力”。再次,科技成果直接装备于司法部门,使其成为现代司法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效的基本工具和手段。司法机关把各种现代化先进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司法实践,大大提高了破案率和办案质量,有力地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更有效地维护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为实现依法治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科学技术在现代司法制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因而居于非常关键的地位。

(一)科学技术是建立现代司法制度的重要基础

现代司法制度的内核是社会民主与法治的基本要求,是国家法律制度的最终体现,也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集中反映。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类的文明在呼唤着整个社会的民主与法治,而国家的民主与法治又离不开国家司法制度的进步和完善。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处于这样一个社会大环境下的司法制度也只能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来构架和建设,这是人类发展历史的大趋势,是任何力量也不可能阻挡或逆转的。

(二)科学技术是现代司法制度有效运转的基本动力

现代司法制度的运转表现为准确、高效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司法实践。司法实践的准确基于对客观事实的认定,司法实践的高效基于对法律规范的适应,司法实践要适应社会发展则基于对社会发展的融汇和支持。在当今社会里,科学技术知识和成果为司法制度运转中的准确性、高效性和适应性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手段,使之成为现代司法制度运转的基本动力。必须指出的是,科学技术作为司法制度运转的基本动力是积极的、主动的。一方面,现代科技需要具有相应素质的司法人员去使用、去操作、去控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也抑制其消极作用和破坏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将十分无情地淘汰不具备相应素质的人员,淘汰不合理的设置。因此,科技知识与成果在推动司法制度有效运转的同时,对司法人员的选任和司法制度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和更合理的要求。 

(三)科学技术是促进现代司法制度发展完善的可靠保证

科学技术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国家的法制在不断完善,这一些都促使司法制度也必须不断地改革,不断地进步,通过不断地发展,以达到完善的目标。在当今科技时代,社会发展的初始动力来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进步的方向和速度在某种程度上规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司法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也将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并在相当程度上循着科学技术进步的轨迹向前发展,这就建立了科学技术和司法制度之间的一种有机的密切联系。因此,科学技术进步也就成为促进现代司法制度改革和发展,并臻于完善的可靠保证。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