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产业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4:20

可降解塑料产业前景篇1

关键词:生物基塑料概念存在问题未来展望

近年来随着生物基塑料的研发和应用,一些传统的塑料制品已经被其替代,生物基塑料已经在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生物基塑料的研究状况及当前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对生物基塑料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生物基塑料的概念

1.生物基塑料的定义

2003年11月日本的生物塑料协会将生物塑料定义为生物分解塑料和生物基塑料。所谓生物分解塑料(BDp)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这类塑料能够由细菌、藻类、真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分解,而不会带来环境问题,目前生物分解塑料既来源于石油又来自可再生资源。所谓的生物基塑料(BBp)是指可再生资源例如淀粉、蛋白质、纤维素、木质纤维素、生物聚合物及二氧化碳等,以这些材料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塑料,就被称为生物基塑料。所谓生物塑料就是指绿色的生物材料,它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能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是给空气带来二氧化碳负担的“碳中性”材料。

2.具有代表性生物基塑料产品的特点比较

3.生物基塑料的检测标准

对生物基塑料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其进行C-14分子标记,然后测量其产品中各组分的碳原子是生物碳或化石碳及含量在总有机碳中的百分比(质量分数)。例如计算以淀粉为原料制造的淀粉基塑料的生物基含量:

50%淀粉与50%聚乙烯的淀粉基塑料,其中淀粉生物C含量为41%、聚乙烯生物C含量为82%,其生物基含量的计算方法为(50%×41%)÷(50%×82%+50%×41%)=33.3%。日本的生物含量的等级分为4个:25%~50%,50%~75%,75%~90%,>90%,其中25%~50%的产品所占的比例最大。

二、当前生物基塑料发展状况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探寻资源的可再生方法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将一些常见的可再生资源例如谷物、木材、甜菜等制造成生物聚合物,实现资源的再生。目前,生物基塑料的研究已经完成了由初级研究到商业化、规模化方向的发展,截止到2012年全球生产制造的生物基塑料产量达500Kt左右,其所能带来的能量达1060kt,根据美国Fredonia集团的研究报告表明,生物基塑料的需求量在未来的几年里其增长率仍会大幅度提高。欧洲的生物塑料协会预测在未来的几年里生物基塑料的生产规模仍然会扩大,今后可被生物分解的生物基塑料中制造业产品如儿童玩具、汽车装饰用品、汽车零件及家用电器等的需求量最大且增长速度最快,预测增长速度会超过20%。目前生物基塑料在我国的应用主要是在以下5个行业:一包装行业;二制造业;三纺织业;四农用地膜;五医学业。

三、生物基塑料使用的主要技术

1.“生物成型”技术

作为世界知名的可口可乐公司承诺在2020年,本公司所使用的所有的pet容器都将使用生物材料,该产品主要是由美国著名的生物技术公司Virent、Gevo共同研发生物合成pX工艺,实现pta的绿色化。Virent公司已经成功的采用了“生物成型”技术,将玉米、甘蔗等含糖作物与糠醛生物共同转化为pX,实现了完全由可再生材料合成生物基pet。

2.分子重组技术

目前,国际上知名的生物化工企业Virent、Gevo、avantium等已经成功的应用生物技术从植物、农作物的废弃物等资源中进行分子重组转化为pX,并通过氧化技术生产出pta,从而实现了100%的pet生物基产品。

3.“YXY”技术

美国生物化工avantium公司与美国高校共同研发了“YXY”技术,该技术将植物源获得的呋喃糖通过生物技术转化为2,5-呋喃羧酸,从而与meG酯化聚合生成peF,目前已经实现了peF聚酯瓶的商业化生产。

四、几类生物基塑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且开发和技术相对成熟的生物基塑料主要有: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

1.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

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是淀粉经过改性、接枝反应后与其他聚合物共混加工而成的一种塑料产品,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方便快捷、等特点。目前共研发出填充型、光-生物双降解型、共混型及全淀粉型四种可降解塑料。经过30年的研发历史,淀粉生物降解塑料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农业以及化妆行业等。

2.聚乳酸生物降解塑料

聚乳酸是以乳酸为原料合成的材料,具有无毒、无害、高强度、易加工成型及可全降解性能等特点。因此,聚乳酸是一种能真正达到生态和经济双重效应的环保材料,是近年来国内外着重研究和关注的生物降解塑料。但价格较高对其大规模应用有一定的限制。

3.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生物降解塑料

丁二酸和丁二醇经缩聚形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并且其加工定型和稳定性方面也比其他生物基塑料好。总体而言,其综合性能优异,性价比合理,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另外,国内外正在研究开发一些新型生物基塑料。例如:美国农业部研究由柠檬酸和丙三醇制得的生物降解聚合物,美国加州大学正在推出的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肽合成生物材料以及国内相关研究部门研究以农产品为原料制造可塑淀粉生物降解材料,显示出未来生物技术塑料发展的前景巨大。

五、生物基塑料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物基塑料的性能较石油基塑料有差距

目前形成产业的生物基塑料的性能(力学性能、稳定性、耐热性、燃烧性、阻隔性等)较石油基塑料的性能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很多要求严格的领域中,生物基塑料不能够替代石油基塑料,因此必须通过对其性能进行改造的手段,尽量使其性能达到可利用的标准。

2.生物基塑料的生产投资大、成本高

相关国外《生物基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的全面分析》调查研究表明,生物基塑料的制造所使用的农作物,较普通的农作物而言使用的农药、化肥的量更大,其产品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投资项目时一定要全面分析,慎重做决定。

六、展望生物基塑料的发展前景

1.生物基塑料替代传统能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球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趋加剧,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能源短缺都迫使人们急切探寻新能源来替代传统的能源。用可再生资源替代石油资源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只会与日俱增。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严峻,美国能源情报署2006年初预测,到2025年,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3.88×107kt,而中国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达到3.8×106kt,因此中国面临的减排工作还是十分严峻的,同时相关研究表明,生物基塑料的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生物基塑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石油基塑料的排放量少20%~30%。因此,生物基塑料的发展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生物化学工艺技术发展为生物基塑料发展带来新革命

生物化学工艺技术的发展为生物基塑料的性能、生产工序、生产成本等都有了突破性的改变,其不仅能够使生物基塑料的性能达到最佳状态,而且能够大幅度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淀粉及纤维素的含量,并且还能够直接或间接的使用非粮食淀粉,节约粮食资源。

3.生物基塑料产品种类不断增加,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食品、绿色包装都是人们追求的新事物,而生物基塑料就是绿色包装的典型资材。而且今后不会单单仅仅将生物基塑料的产品种类局限于包装上,会将生物基塑料的应用领域扩大到农业领域、医药领域、纺织领域等,他们都将在各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实现资源替代和环境资源矛盾的缓解,更加有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七、结语

近年来,生物基塑料的生产技术体系目前已经得到了确立,并且随着生物材料和生物生产技术的发展,其在节能减排和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发挥着显著的优势,通过对生物基塑料的研究和应用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生物基塑料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并且当前生物基塑料作为石油基的替代品使着我国的资源利用正朝着绿色、高效、高附加值、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为我国走经济可持续、能源可持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奠定了基础,因此生物基塑料具有十分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唐赛珍.生物基材料发展前景展望[J].新材料产业,2013(03).

[2]李洋.研究报告称生物基材料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J].印刷技术,2010(04).

[3]张慧君.生物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与展望[J].橡塑资源利用[J].2013(04).

[4]杨中文.生物基塑料带来绿色革命[J].国外塑料,2006(05).

[5]王战勇,张晶,苏婷婷.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与发展[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3(08).

[6]关文.生物塑料有望替代90%传统树脂[J].中国石化报,2009(12).

可降解塑料产业前景篇2

一季度行业运行情况回顾

1、行业生产出现小幅弱回升局面。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每年一季度中的一、二月份塑料制品行业经济运行状况为全年的低谷,从三月份起开始回升。一季度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为10.9%,比前两个月高0.5个百分点。从产品产量上看,一季度塑料制品产品产量1308.5万吨,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但是降幅比前两个月有所收窄。

2、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增长缓慢。1-2月份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去年四季度持平。1-2月全国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完成投资293.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增速比上年同期的下降6.4个百分点;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投资完成额占制造业投资完成额的3.45%;占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投资完成额的1.14%。行业投资不旺的因素一是行业产能过剩,去库存的进程影响了相应的投资。二是企业在一季度还处于谨慎投资状态中,在一季度主要以稳定为主,不可能做出重大的投资决策。三是政府投资在一季度也没有出现太大幅度的增长,政府主导的投资通常在一季度较为谨慎。

3、下游需求逐渐回暖。塑料行业终端需求如丙烯、乙烯等化工行业需求有回暖倾向,特别是汽车、摩托车所需汽车零部件,塑料建材、塑料包装等领域,而伴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塑料管道管件、型材、板片材、保温隔热材料、塑木材料等塑料建筑材料系列化、多样化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行业产品库存的变化证明了上述这一现象,产成品资金占用率呈下降趋势,说明行业在“去库存”方面取得了不断进步。

4、塑料制品出口增速稳定。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我国塑料制品出口增速相对较为稳定。2013年1-3月,我国塑料制品累计出口192.80万吨,同比增加了6.50%,与2012年同期相比,增速约回落了0.13个百分点,波动幅度比较小;其中2013年3月当月出口了63.87万吨塑料制品,同比增长38.50%,增速同比增长了23.67个百分点。从目前国际宏观局势来看,美国的经济复苏缓慢,欧洲仍存债务危机风险,国际市场需求面并未显著改善,预计二季度我国塑料制品出口量增速仍将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5、行业利润增速表现不俗。1-2月份,橡胶和塑料制品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5%,比去年四季度增长了1.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加3个百分点。行业在增产的情况下实现增收,一是下游终端需求逐渐回暖带动整个行业复苏。二是原材料价格下降,连续六个季度的ppi增速均为负值,增加了塑料制品企业的利润空间。三是行业“去库存”进展顺利,释放了一部分产能,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四是行业的财务费用大幅度下降,3月份财务费用同比增速5.8%,比去年同期下降近30个百分点,表明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有进一步提高。

行业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能过剩。以合成橡胶为例,产能过剩所带来的装置利用率低的问题就成为困扰行业发展的阻力之一。有统计资料显示,“十一五”以来,国内合成橡胶产业持续每年新增装置能力30万—50万吨,但国内产量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产能的增长速度。全行业装置能力发挥率已从2008年的84%下降到了2011年的78%。也就是说,国内合成橡胶产业的生产能力已经远远超过实际市场需求,市场的承载量已经无法完全消化行业的生产总量。

2、产品科技含量低。行业出口虽然近年来在品位和质地上有所提升,但总体上还属资源型和初级产品型,深加工不足,因而附加值低。一些初级产品大量压库,但是涉及到一些高端橡胶塑料产品国家每年却要高价进口。我国虽然是塑料制品生产大国之一,加工企业众多,但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技术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用于出口的大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和工艺品,具有高附加值的特殊工程塑料制品相对比较少。出口的是低廉的产品,引进的都是昂贵的产品,行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不强。

3、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大。一是物流成本,目前橡胶塑料行业的物流成本比东南亚国家还要高。二是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行业已经失去“人口红利”优势,在东南亚国家制造业快速发展、人力成本低的现状下,行业发展目前面临不利局面。三是资金借贷成本高。行业资金借贷成本在10%以上,高于行业的利润率,使得企业面临资金紧张的局面。四是税赋成本较高。在“营改增”试点还没有推广的背景下,企业面临重复纳税的不合理情况,税收负担较重。

4、节能环保压力大。在塑料制品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用电量增长惊人。仅按照单耗500千瓦时/吨计算,今年预计塑料制品业用电量将超过250亿千瓦时。目前在台州、余姚等塑料加工企业集中的地方,塑料加工企业已普遍进入限电行列,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可见企业一方面发展生产的同时也面临着相应的资源、能源约束,实现集约化生产成为当务之急。

对下一季度行业发展的预测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行业的需求有了坚实的保障,预计行业在二季度将进入复苏通道。但是国际经济复苏前景还不明朗,美日经济能否进一步回升还有不确定性,国内货币信贷政策有偏紧倾向,行业在二季度的发展依然面临不稳定因素。

(一)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内经济温和复苏,行业发展预期良好。一是国内宏观经济呈现温和复苏态势,没有出现大幅波动的局面,未来经济继续前行的预期良好。二是“稳增长”政策发力,新一届政府组建促进投资建设,为行业投资奠定了比较好的预期。三是房地产调控的政策空间已经有限,未来再次出台大规模的调控政策概率不大,建筑塑料行业有望在此背景下复苏。三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正在制定过程中,在农村地区城镇化的进程中,对橡胶塑料的需求会增大,会消化库存,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建筑塑料的潜在需求依然是拉动行业发展的动力。虽然受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建筑发展增速有所下滑。但是总的来说,在二、三线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建筑业依然在高速发展。此外,政府在大量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这无疑给建筑塑料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回落,给橡胶塑料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有利于企业低价购进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释放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和力量。

(二)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外需回暖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展望下一季度,尽管外需总体来看依然非常困难,但是比2012年会稍好一点。今年外贸形势能否好转还要关注几个不确定因素。一是美、欧、日三大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对商品价格、资产价格、汇率、资金流动可能带来的影响尚未可知;二是发达国家的高负债如何解决,同时会给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也不能确定;三是初级产品价格走势的影响;四是“页岩气革命”对能源价格的影响;五是中日政治关系对经贸关系的影响。这些不稳定因素都对行业未来的发展带来挑战。

2、融资环境依然偏紧,企业发展负担较重。未来一段时间宏观货币政策呈现出谨慎倾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不容乐观。在传统融资渠道不畅通的背景下,“影子银行”这一另外融资渠道又已经受到监管层的严密注视,银监会8号文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投向、规模都进行了限定,这样,中小企业面临融资环境偏紧的局面,橡胶塑料行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3、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趋势明显,伴随热钱流入有进一步升值的倾向。人民币升值对于塑料制品出口影响较大,影响同质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相关政策与建议

我国塑料行业作为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草根行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成长活力,如果能得到国家更多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400亿元带动1.5万亿元塑料制品产值的杠杆效应将进一步放大。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给予塑料机械工业专项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助推塑料产业由大变强。

1、淘汰落后产能依然是当今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行业科学、合理、健康发展是塑料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严重过剩的产能不但抑制行业创新,同时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负担。建议严格执行相关部委出台的淘汰落后产能规定,同时对现有行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逐步地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坚决淘汰落后产品,开足马力,严抓质量,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全力满足市场需求,大力生产高效节能型塑料机械产品,从而使行业产品产量和其他经济指标均创造了历史新高。

2、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产品附加值是行业发展关键。国内生产的塑料类石化产品,尽管近几年产品档次提升得比较快,但目前仍大多是中低端产品,国际市场上80%—90%的高端塑料产品都是国外生产的,中国企业生产得非常少,主要原因是技术问题。高端产品的利润比低端要高很多,国内的高端产品市场前景还是有很大空间的。如果企业能研发出更好的产品,那将会大大提高企业利润。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进塑料加工行业的节能降耗工作,继续推动完善技术集成。如果在全行业推广获得大面积成功应用,预计塑料行业每年可节电60多亿千瓦时,折合82万吨标煤,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可降解塑料产业前景篇3

关键词:推广使用前景;液态地膜

中图分类号:tQ320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432103

壶关县全县总面积1013km2,辖5镇7乡1个经济开发区,390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万人。有耕地2.13万hm2,其中粮田1.87万hm2,人均耕地不足0.07hm2。年平均气温8.9℃,年均降雨量574.5mm,无霜期153d。平均海拔为1252m,山地面积占到全县总面积的74.5%,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海拔高、无霜期短的特殊气候使壶关县多年业玉米难以完全成熟,粮食产量较低。近年来,该县农业科技部门积极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使玉米生长期从130余d延长到140d以上,确保了大秋作物能够完全成熟,实现了玉米丰产稳产。截止2015年,全县在玉米种植中使用塑料薄膜覆盖达到1万hm2,占到当地玉米种植的80%以上。但是由于塑料地膜铺设难度大,加之本身难降解,每年春天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劳动,秋后还要产生大量白色污染,严重影响了广大群众的耕作热情。

1液态地膜相对于固态地膜的优点

液态地膜也称为生物降解液态地膜。是由中国农科院植物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成功的一种安全、无毒、无残留高科技产品。液态地膜以农作物秸杆为生产原料,提取木质素、胶原蛋白在交联剂的作用下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并与多种微肥、添加剂、土壤保水剂等天然高分子物质经特殊加工形成的高分子材料。因此,液态地膜安全无毒、绿色生态。在玉米生产中广泛运用,不仅可达到农业增产增收、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更可以彻底根除了地膜“白色污染”问题,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经过对比试验,液态地膜相比塑料地膜优点明显:

1.1施用简单,省工省力

施用液态地膜时只须将原液稀释30~40倍,与除草剂混合一起搅拌10min,用农用喷雾器均匀地喷施地表即可,整个过程一个即可以完成,每人每天可喷施0.27hm2左右,是塑料地膜的4倍。喷施后半天无雨即可成膜,植物幼苗可直接破膜而出,不必人工破膜,不用后期田管理。

1.2自然降解,绿色环保

液态地膜在完成了保水、增温、保墒、保苗的功效后,可自然降解。一般来说,春夏季使用60~80d、秋冬季使用80~120d就可完全降解,为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资料。

1.3增产效果达到塑料地膜效果

经过连续多年的试验表明,土壤喷施液态地膜后,作物增产幅度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在壶关县施用液态地膜后玉米平均增产可达18%~28%左右,可与塑料地膜相媲美。

2液态地膜在壶关县的试验成效

2015年壶关县重点在晋庄镇和黄山乡2个乡镇进行了液态地膜技术承包,总面积达到13.33hm2。

农户按以下4个技术要求进行了种植:春天下种前,按测土西方施肥要求,在项目区施足高效脲甲醛缓释复合肥和有机肥料;选时下种,平地,等候喷施地膜。喷覆垄面要整平耧细,用木辊压平,以提高覆膜效果;将液态地膜原粉用1.5~2倍的清水化开,经过10min后搅拌形成细腻的糊状,这时再加4倍清水搅拌均匀,经滤网过滤后,用喷雾器均匀地喷覆地面。喷施40d内应避免踩踏和铲;在喷施时要将相应作物所需要的除草剂掺混到液体膜中一起喷施。喷施后,作物可以自然出苗,不用人工引苗放苗,不用中耕除草、施肥培土等田间管理,等待秋天玉米成熟后收割即可。

秋后测产,所包13.33hm2农田总产达到12.6万kg,平均产632kg/667m2。按玉米1.8元计,总产值22.75万元,平均产值1137.6元/667m2,扣除投入640元/667m2,纯收入497.6元/667m2,总纯收入9.95万元,比当年对照田(无任何覆盖种植)产550kg/667m2,增产82kg/667m2,增值147.6元/667m2,总增收2.95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液态地膜在壶关县推广的前景展望

可降解塑料产业前景篇4

塑料不会自行“腐烂”,如果塑料薄膜长期存在于田间,不仅妨碍耕作,而且还会破坏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法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外许多科学家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纷纷投身于“绿色塑料”――可降解塑料的研制中。

所谓“绿色塑料”,并不是指绿颜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又能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

绿色塑料的品种很多,这里只介绍光降解型塑料、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和转基因型塑料4种。

光降解型塑料是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光敏剂生产出来的塑料。我国科学家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光降解型塑料的研制。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共同研制的光敏剂及其光降解聚乙烯地膜,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在推广中证明,这一技术已经成熟。光降解聚乙烯地膜在光照下,可分解成4×4平方厘米的碎片,即使以后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不再分解,也不会给土壤的物化性能带来影响,不会对土壤养分造成破坏。

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比如,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利用农作物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的可降解农用地膜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天然高分子塑料地膜具有极好的透明度和伸展性,埋在土中只需数日,即可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

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硷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德国格丁根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细胞内部生成聚酯,再利用这种聚酯制成植物型生化塑料。这种塑料在细菌的作用下也可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但不污染环境,而且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

可降解塑料产业前景篇5

【关键词】白色污染;危害;防治;宣传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产量急速增加。近几年来,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等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不可否认,塑料方便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随着塑料制品消耗量大幅提高,城市垃圾中塑料成分也成倍增加。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破坏了市容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农作物吸收,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给垃圾综合利用带来困难。因此,治理“白色垃圾”已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白色污染”的定义

这就要从塑料开始说起。塑料是一种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可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物质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随着塑料产量不断增大,成本越来越低,我们用过的大量农用塑料薄膜、包装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丢弃在环境中,给周围环境和景观带来很大破坏。由于塑料包装袋大多呈白色,它们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就被称为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

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7%。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前几年,有人戏称我国有两座万里长城,一为古长城,二为白色长城,指的是我国铁路沿线到处是白色的饭盒、塑料袋,这就是视觉污染。在学校、路边小吃摊、菜市场、随处可见一次性饭盒、各色塑料袋,起风时候,塑料袋到处飘扬,严重影响周围环境的美观。

“潜在危害”: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1)随着城市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因此不再像以前一样一日三餐在家按时按点的吃,工作忙碌的时候就在饭店或街边路摊的小吃店买点,这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就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在方便人们的同时也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早在40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1975年,美国就禁止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和饮料。在我国,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用的超薄塑料袋几乎都来自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每次吃饭时,就有不少同学用塑料袋装饭菜,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自己的身体。

(2)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一般是不可降解的,其分子量在2万以上,只有分子量降为2000以下时,才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所利用,而这一过程至少需200年。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水分的流动,从而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

(4)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焚烧垃圾排放出的二恶英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极敏感的问题。

3.“白色污染”的防治

在我国,如何防治“白色污染”,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有关专家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1)将“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国家对此末专门立法,广大群众希望有关法规尽快出台。

(2)制定中长期治理规划。非降解塑料制品从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有个紧迫观念,为其做两种准备,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时间表。有关部门要在根治污染、减经污染、预防污染三个层次上规定任务、明确责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骤、有目标、有期限地稳妥展开。

(3)重视“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绿色”替代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

(4)增强全民环境卫生意识,把“白色污染”防治作为“两个文明”建设和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重点内容来抓。

(5)狠抓污染源头治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省资源化、再资源化原则。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强调“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

(6)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及超薄塑料袋。由于一次性塑料餐具难降解,现在许多城市都推广使用绿色餐具——纸制餐具,因为纤维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许多环保专家认为,用纸制餐具代替发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纸制餐具同样也会带来视觉上的污染,因为它们的降解速度并不快,往往在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内也不会降解彻底。其次,制纸制餐具时,除用到草浆、稻浆外,还要加入1/3左右的木浆,若全面推广,势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导致森林砍伐的加剧。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112位。第三,制纸浆历来是耗水大户、耗能大户及排污大户。造浆工艺需大量水,而我国人均水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88位,已被列为世界12个贫水国家的名单上;若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中,会引起水污染;纸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燃煤为主,这样就会增加空气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因此,无论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从节约资源角度,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及纸制餐具都是一件好事。任何一次性餐具不仅不利于环保,也是对资源的最大的浪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拒绝使用超薄塑料袋买菜或盛装食物,买菜可用菜篮子或较厚塑料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从而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

(7)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种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废塑料,就要实行垃圾回收分装制度,把不同类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这就需要我们有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

回收白色垃圾减少“白色污染”,是一种探索性创新办法,虽需进行一定经济投入,但可获得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将在运行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管理办法,为加快我市城市建设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抵制“白色污染”的冲锋号已经在全球吹响,公众、商家、政府一个都不能少。

4.结语

随着白色污染问题的不断恶化和人类对环境的重视,消除白色污染是人们的重任。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生产成本太高,用途难以进一步扩大,而淀粉基降解塑料在淀粉基降解后,残余的碎片并不能完全降解,其分解产物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尚不明确。如何解决目前的环境问题,首先应强调废旧塑料的回收、分类、加工,使有限的资源循环利用;其次是强调全民行动起来,响应号召,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温馨可爱结实耐用可长期使用的布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白色污染物从我们身边永远消失不见。

【参考文献】

[1]城市垃圾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标准规范应用(上册).

[2]长安.当代环境问题新特点[J].学科教育,1995,(06).

[3]方世南.环境问题: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兼与《该怎样谈论“环境问题”》一文商榷[J].学术月刊,2002,(02).

可降解塑料产业前景篇6

关健词:限塑令 无纺布环保袋  市场需求 发展前景

aBStRaCt

onJune1,2008,theStateCouncilissueda"plasticlimitorder",whichsaidanationwidebanontheproduction,saleandusingofultra-thinplasticshoppingbags.asplasticshoppingbagsareusedtopeople,howtosolvetheproblemofcarryingafterthe"plasticlimitorder"becomethemostimportantproblemwhichfocuspeople’sattention.afterthe"plasticlimitorder"isissued,allkindsofalternativestoplasticbagscomeout,inwhichnon-wovenbagsbecomethemostpopularreusableshoppingbags,asithasfashionelement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togetherwithitsdurable、folding、portableadvantages.anditevensetoffawaveofinvestmentinnon-wovenindustry.atthesametime,duetotheshortcomingsofnon-wovenbags,forexample,theirhighcosts,aswellasconsumers’psychologicaldependenceonplasticbags,therearealotofproblemswhenpromotingnon-wovenbags.

whetherthenon-wovenbagisthebestalternativetotheplasticbagornot,isitsuitableforinvestment,andhowaboutitsprospects.theseproblemshavebecomehottopicformediaandpublic.inthispaper,iwillmakethenon-wovenbagsasanexampletoanalyzetheprospectsforthedevelopmentofnon-wovenindustryunderthe"plasticlimitorder".

KeYwoRDS:plasticlimitorder  non-wovenbags   marketdemand  Developmentprospects

 

正文目录

第一章引言.......................................................................................................1

第二章限塑令的提出.....................................................................................3

第一节 塑料袋的危害...........................................................................................3

第二节 限塑令提出的国际和国内背景...................................................................4第三章限塑令给无纺布环保袋带来了商机................................................6

第一节无纺布环保袋是最佳的替代品....................................................................6

第二节 环保袋的优势................................................................................................6

第三节 限塑令催生环保袋热.....................................................................................7

第四章 无纺布环保袋的市场需求分析........................................................8

第一节  限塑令后塑料袋的产量变化...................................................................8

第二节 限塑令后无纺布行业的产量变化............................................................10

第三节 无纺布与塑料制品间的替代关系................................................................10

第五章  我国无纺布业发展的现状前景.......................................................12

第六章我国无纺布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4

第七章结论..........................................................................................................16

参考文献.................................................................................................................17

致谢..................................................................................18

 

第一章  引言

一、什么是无纺布

无纺布的确切名称应是非织造布,或叫不织布。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无纺布具有生产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和棉织品相比,无纺布的袋子容易成形,因而比传统的机织物价格便宜,是生产购物袋的一种优良的材料。同时它又是新一代的环保材料,具有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可循环再用等特点。该材料置于室外90天可自然分解,燃烧时无毒、无味、且无任何遗 lunwen.1kejian.com留物质,从而不污染环境,被国际公认为保护地球生态的环保产品。

通过使用天然纤维或者可降解纤维生产的无纺布环保购物袋,具有可重复多次使用、可回收再利用的特性,实现了环保、节约的要求。经过拒水拒油、抗菌和易去污等整理的无纺布,不容易被水和油沾污,同时具有抗菌性能,必要时进行清洗也比较方便。购物袋折叠收拢后体积小,携带和保存方便。环保袋表面易于印刷各种广告、图像,既美观,又适宜任何公司、行业作为广告宣传之用。

二、无纺布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无纺布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产量还不到1万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掀起了发展无纺布产品高潮。除采用国产生产线外,广东、浙江、江西、湖南等省还分别从国外引进了生产线。而近5年来,由于国内外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无纺布产业发展更加迅速,小到投资几十万元的单一生产线,大到上亿元的高技术含量的大型生产线纷纷上马,产量以年均15%以上的增长率增长,发展速度大大地超过纺织工业的平均发展速度,总产量现已居亚洲第一位,成为我国纺织工业中发展最快的一个行业。

2008年6月1日,为了控制白色污染,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限塑令”,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限塑料”令出台后,可重复使用的无纺布环保袋受到了极大的推崇,在这样一个新的市场需求拉动下,更多的企业投建新的无纺布生产线,全国掀起了一股投资无纺布的热潮。

然而“限塑令”实行一段时间后,由于消费者难以摆脱对塑料袋的依赖心理,加上无纺布环保袋成本高等问题的出现,环保袋在全国推广受到了阻碍。很多投资者开始质疑无纺布行业的发展前景。

三、选题的意义

目前,对于环保袋是否是塑料袋最佳的替代品,成了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许多消费者对无纺布环保袋及其用途缺乏了解,不敢尝试,也在一方面,限制了环保袋的推广。无纺布行业发展前景如何,也成了想要投资或转行成无纺布行业的投资者最想了解的事。为了给投资者一个参考,同时也为了让消费者更好的了解环保袋优良的环保性能,从而树立起无纺布环保购物袋的绿色形象,支持我国的环保事业,所以在这里对无纺布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二章  限塑令的提出

第一节 塑料袋的危害

20世纪初,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塑料袋时,曾被称为“一次历史性的革命”,长久以来,塑料袋因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受到了商家、消费者的普遍欢迎。虽然塑料袋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这一时的方便却带来长久的危害。

一、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塑料袋回收价值较低,在使用过程中散落在城市街道、旅游区、水体中、公路和铁路两侧会造成“视觉污染”,直接影响人们生活的环境。此外塑料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要经过大约两百年的时间才能腐烂,这就意味着废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将在环境中变成污染物永久存在并不断累积,而废塑料制品在土壤中不断累积,不仅会污染生态环境污染,还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废塑料制品随垃圾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长期得不到恢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塑料袋埋在地下,会严重污染土壤,如果采取焚烧处理方式,则会产生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

二、对动物和人类生存构成威胁。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的事件屡见不鲜。另外医学专家指出,食品,尤其是熟食,用塑料袋包装以后,常常容易变质,人吃了这类变质食品后,易引起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此外,塑料本身会释放有害气体,因在密封袋中长期积聚,浓度随密封时间增加而升高,致使袋中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儿童健康发育影响尤为突出。

三、对石油资源的消耗。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由于对石油的需求日以增加,石油变得越来越紧缺,近年来油价也在不断的上升。而塑料袋的主要成份是聚乙烯,是从石油里提炼出来的,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消耗3吨石油。假设全球每天使用1吨塑料袋,那么就会有3吨的石油被消耗,在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这是多么大的一个隐患。

第二节限塑令提出的国际和国内背景

一、限塑令提出的国内背景

20世纪80年代塑料袋开始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登陆”,渐渐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每年都要生产、销售和使用大量塑料购物袋。据2006年11月4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商务部联合的《超市节能问题报告》指出,我国快速消费品零售全行业每年消耗的塑料袋数量约为500亿个,消耗资金约50亿元。按目前1吨塑料1.2万元计算,超市需要包装袋总量超过了40万吨。据中国塑料加工协会测算,菜市场、集贸市场、百货商店、书店、饮食店、水果摊点等塑料袋的用量一般是超市用量的3倍,约120万吨。这样,用于商品包装购物袋的塑料袋总量约160万吨。

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 lunwen.1kejian.com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介绍:“全国仅每天买菜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每天在20亿个以上。”而以重量计,来自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每年塑料使用量约为3000万吨,其中10%不可回收,而3%左右成为白色垃圾。

目前我国每年随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的废塑料占填埋垃圾重量的3-5%,其中大部分是废塑料购物袋,特别是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废塑料在自然条件下不易降解,要经过大约两百年的时间才能腐烂,造成长期的、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此外,塑料袋不仅仅是环保的头号大敌,更是与人类争夺石油资源的巨大消耗者。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消耗3吨石油。那么一年仅塑料袋就需要将近480万吨石油,相当于我国2007年石油消费量近1.5%。尽管我国是世界产油大国,但石油消费量的增长远远大于产量的增加。另外,塑料袋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而我国是烯烃紧缺的国家,每年要大量进口,例如乙烯。随着国际油价屡创新高,国际烯烃价格也一路走高,为此我国每年要支付更多的外汇。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和能源紧缺问题,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mm的塑料购物袋(简称超薄塑料购物袋),并自同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6月1日后商品零售场所若仍采取赠送及其他方式变相向消费者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将面临最高3万元的罚款。

二、限塑令提出的国际背景

中国推出限塑令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对此表示赞赏,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个具有积极意义的决定,凸显出治理塑料袋污染的国际趋势。”

实际上,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对塑料袋下起了“逐客令”:英国、日本、新加坡等许多国家开始通过环保购物袋的推广活动,鼓励消费者少用塑料袋;许多欧盟国家还尝试通过经济杠杆控制塑料袋的使用量;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家的许多大型超市不但不再提供一次性免费塑料袋,而且还按照每个一次性塑料袋0.3欧元的价格,向索要一次性塑料袋的顾客收取增值税。毋庸置疑,塑料袋的广泛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塑料袋引发的“白色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使它成为环保的头号公敌。欧洲环保组织近日将塑料袋评为“二十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第三章限塑令给无纺布环保袋带来了商机

第一节 无纺布环保袋是最佳的替代品

随着塑料袋在全球的失宠,人们开始寻找能够替代塑料袋的东西,无纺布环保袋、纸袋等可重复使用的“环保购物袋”便成了焦点。

纸袋虽然健康安全、回收价值高、容易分解和处理,但纸制品价格偏高,防渗、隔热性能差,同时在造纸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树木,会造成森林减少,破坏生态环境。而且据美国化学协会统计,制造塑料袋所需的原料比纸袋少40%,1磅塑料生产所需要的能源比1磅纸生产所需要的能源少91%,与塑料相比,纸袋的制造和使用多产生70%的气体排放(2009年1月23日中华塑料网)。

      竹筐和篮子是最环保的,重复利用周期长,且易于清洗。但是相对占面积,适合于家庭主妇或退休在家的老人使用,上班族不便携带。所以不是最佳的替代品。

那么,什么才是最佳的替代品呢,它又需要具备那些条件呢?有关专家指出,作为塑料袋的替代品,必须具备环保、便利、卫生的基本性能,同时符合环保和消费者的需要,还应加上节约、省力的性能要求。在众多的替代品中,无纺布环保购物袋的性能既能达到使用要求,也能符合环保的要求,是一种比较好的替代品。

第二节 环保袋的优势

无纺布环保袋具有生产工艺流程短、产量高、成本低、品种多样、原料来源广泛、使用寿命长,可自动降解等特点,被认作是塑料袋的最佳替代品。消费者对其美观性和坚牢程度尤为认同,且认为比塑料环保。有专家估计无纺布购物袋可重复使用10次以上,废弃后对环境的污染度也只有塑料袋的10%。因些它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无纺布环保袋以无纺布(又称为非织造布)为原料,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无纺布的生产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因而比传统的机织物价格便宜,是生产购物袋的一种优良的材料。同时它又是新一代的环保材料。该材料置于室外90天可自然分解,置于室内使用寿命长达5年,燃烧时无毒、无味、且无任何遗留物质,从而不污染环境,被国际公认为保护地球生态的环保产品。无纺布的原材料是聚丙烯,而塑料袋的原材料是聚乙烯,两种物质虽然名字相似,但在化学结构上却相差甚远。聚乙烯的化学分子结构具有相当强的稳定性,极难降解,所以塑料袋大约需要200年才可分解完毕;而聚丙烯的化学结构不牢固,分子链很容易就可断裂,从而可以有效地降解,并且在无毒的形态中进入下一步环境循环,一个无纺布制品(无纺布袋)在90天内就可以彻底分解。

无纺布制成的环保购物袋,具有可重复多次使用、可回收再利用的特性,实现了环保、节约的要求。经过拒水拒油、抗菌和易去污等整理的无纺布,不容易被水和油沾污,同时具有抗菌性能,必要时进行清洗也比较方便。购物袋折叠收拢后体积小,携带和保存方便。购物袋表面易于印刷各种广告、唛头,不仅美观,而且适宜任何公司、行业作为广告宣传、赠品之用。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又得到了一个精美的无纺布袋子,而商家则得到了无形的广告宣传,两全其美,所以无纺布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因此,从总体上说无纺布环保购物袋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普通塑料购物袋的替代产品。

第三节 限塑令催生环保袋热

无纺布环保袋所具备的各种优势使其成为最佳的塑料袋替代品,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在“限塑令”新政面前,似乎人人都看到了商机。

以浙江为例:在中国无纺布生产基地绍业县夏履镇,当地企业投资2.5亿元引进的4条无纺布生产线即将投产,预计年产能达到5万吨,占国内无纺布总生产量的近3成。此外,一些原有的箱包加工厂准备新车间专门生产无纺布袋,连不少服装厂也瞄准无纺布商机,开始转型生产环保购物袋。绍兴中国轻纺城无纺布经营户张金来说,最近一个月来,无纺布价格从原来1.4万元/吨左右,涨到近1.6万元。一个a4纸大小的简单无纺布购物袋,成本也就1元多,而超市出售的袋子价格则3元到5元不等。“我们只要卖2元一个,利润就很可观。”浙江远利无纺布有限公司销售人员童为兵直言,其产量比上个季度增长20%多,每天都能接到一些新的客户订单,为了加大生产能力,公司又引进了几十台设备。

另外在前文中曾提到,我国每年消耗的塑料袋数量约为500亿个,一旦这些超薄塑料购物袋从市场上退出,将会腾出巨大的市场空间。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估算,中国可降解塑料包装品的未来市场需求量约为200万吨,按每吨平均价2万元计算,全国市场将有400亿元的巨大商机。对于可降解的无纺布环保袋而言,其在可替代超薄塑料袋市场信息的潜力值得期待。

第四章无纺布环保袋的市场需求分析

第一节 限塑令后塑料袋的产量变化

“限塑令”实施至今已经快一年,我们从全国各地的调查研究数据里可以看到,“限塑令”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塑料袋的使用数量明显减少。

据有关部门调查,由于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各地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使用量锐减,减少量均在60%以上,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大型商场、超市日使用量的下降幅度在80%以上,个别门店在90%以上。湖南省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去年6月份每天塑料购物袋的使用量为48.5万个,现在平均每天只使用5.7万个 lunwen.1kejian.com第一,同比下降88.2%;上海市农工商超市下降90%;太原美特好、华联等超市塑料购物袋减少量均在80%以上;青海、陕西、内蒙古、黑龙江、安徽等省区塑料袋使用量的下降幅度也在75%以上。(2008年07月29日《经济日报》)。

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也表示:“根据各地协会提供的数据,全国塑料购物袋的用量减少了2/3,限塑成果超出了预期。超市塑料购物袋的使用量减少了80%以上,农贸市场、批零市场塑料购物袋的使用量减少50%左右。”而在2008年6月1日限塑之前,全国每天要使用10亿个塑料购物袋,现在使用量减少到两三亿个左右。(2008年07月02日 新华网)

     从海关得到的数据也可以看到“限塑令”实施后,塑料制品的出口量明显下降。特别是六月份,我们可以从表1中看到,2008年5月份,塑料制品当月数量为此604.973,而6月1日限塑令,6月份的当月数量锐减为579.503。而今年2月,塑料制品出品量达到了最低值。以上种种数据表明“限塑令”取得了可喜成绩。

表1:2008年~2009年塑料制品出口量                                                       单位:千美元

出口 

日期 计量单位 

当月

数量 

金额 

1至当月累计 

累计比去年同期±%

塑料制品  

吨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2008/01  684,123 1,267,322   8.0 5.0

 2008/02  433,959 859,210   -5.8 -6.8

 2008/03  565,530 1,142,604   0.3 1.1

 2008/04  649,094 1,283,424 2,332,753 4,551,614 -0.3 0.9

 2008/05  604,973 1,254,968 2,938,431 5,807,186 -1.8 0.8

 2008/06  579,503 1,203,350   -3.9 -1.4

 2008/07  651,419 1,320,535 4,170,138 833,040 -4.2 -1.0

 2008/08  651,356 1,353,387   -4.6 0.1

 2008/09  620,269 1,343,422   -4.3 1.6

 2008/10  600,194 1,330,634   -4.6 3.0

 2008/11  626,652 1,597,727 6,667,372 13,957,354 -4.6 5.5

 2008/12  629,038 1,869,137   -4.8 9.4

 2009/01  579,045 1,245,546   -15.4 -1.7

 2009/02  311,873 652,824 891,047 1,899,20 -20.3 -10.7

 2009/03  515,970 1,134,058   -16.5 -7.2

 2009/04  555,752 1,211,441   -15.9 -6.8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资讯网.chinacustomsstat.com/customsstat/)

  

第二节 限塑令后无纺布行业的产量变化

在塑料袋减少的同时,我们发现我国无纺布的产量下在不断增加,特别是限塑令出台时,产量有一个很大的增幅。从表2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5月份和6月份之间,无纺布的产量有明显的增幅.第一纺织网副总编辑马新征表示,近五年来,我国无纺布产量每年都以15%的速度高速增长。“限塑”之后,国内无纺布产量将会有了一个突发性的增长,今后几年也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表2:无纺布产量变化(吨)

日期 当月数量 1至当月数量 累计比上年同期±%

2008/04 6,7033 23,1931 28.83

2008/05 6.97(万吨) 30.1(万吨) 33.78

2008/06 7.23(万吨) 37.33(万吨) 

2008/07 6,7728 44,1014 31.28

2008/10 6,3682 63,6008 26.39

2008/11 6,3924 69,9743 24.36

2009/02  13.69(万吨) 12.53

(数据来源:纺织资源网.cn.texsources.com.全球纺织网.cn.globltexnt.com.)

第三节 无纺布与塑料制品间的替代关系

从前面我们可以看出,“限塑令”后,塑料袋数量降少的同时,我国无纺布产量反而增加了。这是巧合,还是说它们之间存在某种关系。我们假设它们之间在客观上存在某种相关关系,当然这种相关关系是一种数量关系不严格的相互依存关系。然后,运用统计学的回归分析方法,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将它们在限塑令前后的产量列成表(表3),设无纺布的产量为x,塑料制品的产量为y.

表3:限塑令前后,无纺布产量与塑料制品产量对比表

年月 无纺布产量

x 塑料制品产量 y x2 xy Yc

2008/04 6.70 64.9 44.89 434.83 62.002

2008/05 6.97 60.5 48.5809 421.685 61.1002

2008/06 7.23 57.95 52.2729 418.9785 60.2318

2008/07 6.77 65.14 45.8329 440.9978 61.7682

2008/10 6.37 60.02 40.5769 382.3274 63.1042

2008/11 6.39 62.67 40.8321 400.4613 63.0374

合计 40.43 371.18 272.9857 2499.28 

解设直线回归方程为:Yc=a+bx

 __                              __

 x=∑x/n=40.43/6=6.7383        y=∑y/n=371.18/6=61.8633

    n∑xy-∑x∑y      6*2499.28-40.43*371.18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x2-(∑x)2       6*272.9857-(40.43)2

       

 =-3.34214399≈-3.34

__   __

 a=y-bx =61.8633-(-3.34214399)*6.7383=84.3836682≈84.38

把b和a代入回归方程Yc=a+bx

则Yc=84.38-3.34x

把x的各值代入上式,即可求得相应的Yc值,在Yc各值中,任取两值相连,即得回归直线,如下图所示:

在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无纺布产量x不断增加,塑料制品的产量y不断减少,且它们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无纺布与塑料制品间存在替代关系。当一部塑料袋减少时,无纺布环保袋刚好可以对其进行替代,且满足上面的线性关系。这样一来,当塑料袋退出市场后,它原本所在的市场空间,可以被满足上面线性关系的环保袋所替代,虽然无纺布环保袋不能百分之百替代塑料袋(因为斜率不等于1),假设只有50%可以替代,即y=1/2x,代入直线回归方程Yc=84.38-3.34x,得x=21.97。所以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第五章我国无纺布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我国无纺布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国还掀起了发展无纺布产品高潮,除采用国产生产线外,广东、浙江、江西、湖南等省还分别从国外引进了生产线。“限塑令”后,由于对无纺布环保袋的需求增大,一些企业开始转向无纺布行业,无纺布行业的发展更加迅速.

从无纺布行业总量增长情况来看,2008年1-11月份我国规模以上无纺布行业企业数量为645家,该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27.97亿元,同比增21.44%;资产合计243.73亿元,同比增加16.44%;实现主营收入307.82亿元,同比增加24.04%;完成利润总额12.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40亿元,同比增加22.76%;完成出口交货值60.3亿元,同比增加40.89%;行业整体从业人数6.39万人,同比增加1.04%。由此可见,无纺布行业总量增长势头良好,并为我国经济、财政、出口和就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从表3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历年来我国无纺布行业处于不断的发展中,不论是工业总产值、主营收入还是利润总额都在不断提高,出口量也在增加。2005年到2008年各项数据差不多翻了一倍。

表3无纺布行业总量增长情况

年月 工业总产值(亿元) 同比增长±% 资产合计 同比增长±% 主营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 利润总额(亿元) 同比增长±% 出口交货值(亿元) 同比增长±% 从业人数(万人)

2005/1-12 164.59 32.83   156.08 35.93 5.94 32.53   

2006/1-12 222.44 29.12   209.81 29.15 9.50 60.54   

2007/1-11 261.39 30.80   239.37 26.29 10.17 22.63   

2008/1-11 327.97 21.44 243.73 16.44 307.82 24.04 12.93 22.76 60.3 40.89 6.39

(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askci.com)

此外,从企业生产经营和盈利状况看,无纺布行业毛利率2008年1-10月份为11.90%,三费比率(营业、管理和财务费用率之和)为6.86%,利润率为3.66%,如果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名义税前利润率为5.04%;该行业库存比率为5.36%,表明产品销售正常;出口比例为17.20%,表明出口力度较大。由此可见,在无纺布行业中,生产经营状况运作得较好。

第一纺织网副总编辑马新征表示:“近五年来,我国无纺布产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高速增长。”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有力地拉动了各种卫生用品、空气过滤材料、医疗用品的消费;另一方面,国内各项大规模的建设,也大大促进土工布、过滤材料、防水材料、包装材料的需求。他表示:“‘限塑令’之后,国内无纺 lunwen.1kejian.com布产量将会有了一个突发性的增长,今后5年也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与此同时,在这样一个新的市场需求拉动下,必然会有更多的企业投建新的无纺布生产线。据第一纺织网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一季度,无纺布行业计划投资总额为68.69亿元,同比增加174.78%,1-3月份实际完成投资额8.60亿元,同比增加80.56%,占计划投资额的12.51%;到目前为止,施工项目总数为78个,同比增加52.94%;其中新开工项目数40个,同比增加37.93%;截至3月底为止,已实现竣工项目数6个,同比增加20.00%,占施工项目总数的7.69%,表明该行业投资项目进展顺利。

马新征认为,企业无纺布产量开始增大,未来5年内,我国各种品种的无纺布产品市场需求量将呈现出上升态势,无纺布行业高速发展已成定局

第六章我国无纺布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无纺布工业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与国际非织造布工业的先进水平相比,整体水平还较落后,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大而不强”。无纺布环保袋在推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这个问题,究竟我国无纺布行业存在哪些不足,我们又该如何应对?下面我们将从企业本身、政府、消费者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企业界自身角度分析。我国无纺布行业在企业组织结构、规模、工艺技术水平、产品种类及质量、科技创新、开发能力等方面与国际非织造布工业存在十分明显的差距。虽然我们的无纺布企业数目很多,但总的来看,大多数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规模小就难于实现规模经济,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和生产成本的增加,很多消费者表示成本高是他们放弃使用环保购物袋最直接的因素。

此外我国无纺布企业技术与设备落后,缺乏创新,研发能力差。虽然近几年我国也有几个公司引进了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但数量很少,其生产能力还占不到全国总生产能力的5%。技术与设备落后也导致产品品种单一,质量差等问题。消费者反映,现在推出的一些环保袋,质地脆、容易破损,而且只有大的环保袋,没有可以用来装瓜子等小一点的环保袋,使用时非常的不方便。

出现这些问题究其原因还是没有雄厚的资金作为基础。发展高新技术的无纺布,必须有雄厚的资金作为基础。但是投资1条SmS生产线的设备大约需要1500万美元,如此大的资金投入对于很多小厂来说就比较困难,而对于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单位,却又由于对无纺布缺乏认识而不愿意花精力投人到无纺布生产中去,造成了小厂搞不了、大厂不愿搞的局面。

对策:要改变我国无纺布行业“大而不强”的现状,首先企业内部应增加生产线,扩大公司规模;增加制品部,专门生产各种无纺布制品,改变产品单一的局面。要注重品牌建设与整合营销沟通品牌建设,因为良好的品牌建设,可以降低企业成本,使品牌的无形资产在运动中增值,提高产品和企业竞争力。其次企业要意识到设备的先进程度及智能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一方面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同时要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方法,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加强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同时要敢于创新,增加产品的种类,提高产品的质量。最后要吸引中外大型企业来投资。目前不少有实力的企业有意转向无纺布行业,我们应积极帮助这些企业,充分调动“内源”。此外,我们也要注意吸引国外有实力的非织造布企业到中国办厂,我们欲改变“大而不强”的局面,很大程度上需要这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的投资,为我国的无纺布工业打下雄厚的基础。

(2)从政府角度分析。虽然国务院颁布了“限塑令”,也对一些仍无偿提供塑料袋的商家进行罚款,但这些并不能保障无纺布环保袋的推广,因为目前市场上环保袋的定义、标准等存在缺位,缺乏权威的认定。一些非降解塑料袋乘机打着环保的头衔出现在市场上,误导了消费者。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和完善无纺布行业的标准及企业标准,应尽快制订各类可降解指标、环保指标、卫生指标、质量标准、制品标准等,用标准来规范,产品才有出路。

另外无纺布行业作为一个朝阳行业,在很多方面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不仅要从政策上规范无纺布布行业,也应对无纺布行业提供一些资金支持。例如,针对环保袋推广难问题,政府部门可以采取一定的补偿机制,将从普通塑料袋收取的费用中补偿环保袋的价格,使得环保袋价格与普通塑料袋的价格持平,这就有利于环保袋被公众接受,得到推广。

可喜的是,我们看到在去年的两会上,环保成了热门议题,而且两会上用来盛装文件材料的文件袋一改当初的塑料,一律成了无纺布的环保袋,这说明无纺布行业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重视。

(3)从消费者角度分析。无纺布环保袋推出后,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爱,但是由于消费者对塑料袋的依赖性,环保袋子推广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在超市商场,虽然塑料袋的使用量减少了,但是一种新的免费“午餐”却开始出现,很多顾客将手撕袋代替塑料袋,而这种手撕袋也是塑料袋。此外农贸市场、菜场、水果店等依然还在使用禁止使用的薄型塑料购物袋,而且还是免费赠送的。

我们承认要改变消费者长期以来养成的使用塑料袋的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们不能忽视塑料袋所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在倡导环保的时代,政府和社会要加强环保理念与塑料袋危害的宣传,让消费者意识到塑料袋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消费者自身也要形成环保的意识。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许多消费者对无纺布制品及其用途缺乏了解,中小无纺布企业应通过各种渠道,向广大消费者宣传其产品的“绿色”理念,使消费者了解它优良的环保性能,从而树立起无纺布环保袋的绿色形象。通过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为现实需求,从而增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

总之,改变我国无纺布行业“大而不强”的局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规律。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国无纺布行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第七章 结论

通过上述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稀缺资源的消耗,塑料袋必将被时代所淘汰。于此同时,无纺布环保袋虽然存在一些缺陷,但是它能重复使用,体现了环保、节能的理念,同时它美观大方,具 lunwen.1kejian.com有时尚的特点,还可以为企业带来广告效益,所以它是塑料袋最佳的替代者。通过分析,我们也清楚得看到,无纺布环保袋有很大的市场需求,这必将引导我国无纺布行业迅速的发展,而无纺布行业的发展现状也再一次证明我们的结论是与事实相符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无纺布行业会成为纺织行业中一颗璀璨的新星

【参考文献】

[1]郭春花.禁塑令无纺布行业的巨大商机[J].纺织服装周刊,2008,(05):21-22.

[2]费常泰.“限塑令”下投资热潮大观无纺布替代隐忧[J].中国经贸,2008,(07):13-15.

[3]潘斌斌.“限塑令”之下带来蝴蝶效应[J].福建轻纺,2008,(08):26-28.

[4]郭琳,汤传毅,李楠.一次性塑料购物袋的替代研究与环保方案论证[J].环境保护,2003,(08):33-37.

[5]倪冰选,焦晓宁.非织造布环保购物袋的性能测试与应用分析[J].产业用纺织品,2009,(01):46-47.

[6]张奇志,丛亚平.环保塑料袋回天难[J].《瞭望》新闻周刊,2008,(02):11-12.

[7]苏峰,汪静,王德海.浅析《限塑令》的实现环境[J].新西部(下半月),2008,(06):8-9.

[8]杨速炎.谁能保证限塑令实施到位[J].中国社会周刊,2008,(09):11-13.

[9]慕迅.塑料袋“后免费”时代折射消费环保之困[J].决策探索(上半月),2008,(01):42-44.

[10]蒋志洲.塑料袋全球“失宠”[J].上海标准化,2008,(07):15-17.

[11]朱艳.替代塑料袋背后的缔造与轮回[J].环境与生活,2008,(07):55-58.

[12]雷云.挖掘“环保袋黄金年”的商机[J].生意通,2008,(04):45-46.

[13]徐海云.限塑令催生布袋热[J].中国纺织,2008,(02):13-14.

[14]郭合信.努力改变我国非织造布“大而不强”的局面[J].非织造布,2003,(03):55-57.

[15]胡兴军.我国无纺布进入高速发展时期[J].山东纺织经济,2004,(01):33-35.

[16]千龙.超市塑料袋年耗50亿元[n].中国包装报,2007-04-18(1).

[17]华义.向塑料袋说“不”,环保袋渐得人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7-10-19(3).

[18]乐琰.无纺布购物袋迎来商机[n].第一财经日报,2008-06-03(6).

[19]Jeffrey.analysisandConstructionofaQualitypredictionSystemfor

needlepunchednon-wovenFabrics[J].Fibersandpolymers,2007,(1):66-71.

.UrbanForum,2008,(19):83–101.

致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马晓峰老师,正是马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我才可以顺利完成本研究及学位论文。从材料的收集到论文的定题,再到论文各部分的撰写老师都给我非常悉心的指导,特别是当我思路混乱时,老师的提点非常有效地理清了我的思路。老师对待工作一丝不敬,严谨细致的态度不但使我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受益菲浅,还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此,我向马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

此外我还要感谢班主任阮尹老师,辅导员吴佳晨老师,院长曹旭华教授以及所有的任课老师,是你们这四年的教导,让我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学到了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我还要感谢我所有的同学,在我写论文时给我提供很多宝贵的建议和帮助。

最后,还要感谢为我评阅论文及对我进行答辩的老师,感谢你们的辛勤工作,谢谢你们!

在此,我要向所有老师和同学至上我最真挚的感谢,谢谢你们!

 

可降解塑料产业前景篇7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

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

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思考:

1.塑料袋被评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不属于其根本原因的一项是(

a.发明了塑料袋以后,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使用过于普及。

B.塑料袋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造成的白色垃圾难以处理。

C.处理塑料袋造成的白色垃圾,一般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但挖土填埋污染土壤,高温焚烧污染大气环境。

D.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的塑料袋,虽轻便结实,但造成了环境污染。

2.对待这项“最糟糕的发明”的积极态度,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控制使用量,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

B.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

C.加强宣传,树立环保意识,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

D.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对可降解塑料袋包装材料的研制。

3.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最合理的一项是(

a.随着科技进步,不久,可降解的塑料将完全取代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塑料。

B.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就会意识到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自觉“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

C.在研制出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同时,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塑料袋将继续为人类造福。

D.有些国家利用法律来治理白色污染,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这一做法在世界各国将会普遍推行。

【链接】

可降解塑料

如今世界塑料年总产量已超过1.7亿吨,用途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随着塑料产量不断增长和用途不断扩大,其废弃物也日益增多。由于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腐烂,严重污染了环境。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可降解塑料应运而生。

就目前来说,可降解塑料有四大类:

1.光降解塑料——在塑料中掺入光敏剂,在光照下使塑料逐渐分解掉。它属于较早的一代降解塑料,其缺点是降解时间因光照和气候变化难以预测,因而无法控制降解时间。

2.生物降解塑料——指在自然界微生物(如细菌、霉菌和藻类)的作用下,可完全分解为低分子化合物的塑料。其特点是贮存、运输方便,只要保持干燥,不需避光,应用范围广,不但可以用于农用地膜、包装袋,而且可广泛用于医药领域。

可降解塑料产业前景篇8

1白色污染的危害

1.1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生活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前几年,有人戏称我国有两座万里长城,一为古长城,二为白色长城,指的是我国铁路沿线到处是白色的饭盒、塑料袋,这就是视觉污染。在我们学校,随处可见一次性饭盒、各色塑料袋,起风时候,塑料袋到处飘扬,严重影响校园的美观。

1.2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1.2.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早在40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1975年,美国就禁止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和饮料。在我国,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用的超薄塑料袋几乎都来自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每次吃饭时,就有不少同学用塑料袋装饭菜,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自己的身体。

1.2.2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一般是不可降解的,其分子量在2万以上,只有分子量降为2000以下时,才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所利用,而这一过程至少需200年。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水分的流动,从而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1.2.3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轻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四周环境。

1.2.4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功能。焚烧垃圾排放出的二恶英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极敏感的新问题。

2白色污染的防治

2.1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及超薄塑料袋由于一次性塑料餐具难降解,现在许多城市都推广使用绿色餐具——纸制餐具,因为纤维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许多环保专家认为,用纸制餐具代替发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纸制餐具同样也会带来视觉上的污染,因为它们的降解速度并不快,往往在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内也不会降解彻底。其次,制纸制餐具时,除用到草浆、稻浆外,还要加入1/3左右的木浆,若全面推广,势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导致森林砍伐的加剧。值得注重的是,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112位。第三,制纸浆历来是耗水大户、耗能大户及排污大户。造浆工艺需大量水,而我国人均水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88位,已被列为世界12个贫水国家的名单上;若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中,会引起水污染;纸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燃煤为主,这样就会增加空气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因此,无论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从节约资源角度,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及纸制餐具都是一件好事。

2.2回收废塑料并使之资源化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其实,塑料和其它材料比,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塑料可以很方便地反复回收使用。废塑料回收后,进行分类、清洗后再通过加热熔融,即可重新成为制品。从组成看,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均由碳氢元素组成,而汽油、柴油等燃料也是由碳氢元素组成,只不过分子量较小。因此,把这几类塑料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使之裂解,把裂解产物进行分馏,可制得汽油和柴油。

可降解塑料产业前景篇9

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是“白色污染”在直观视觉上的污染。在生活中人们随手丢弃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边缘地区环卫很难清理到位,形成刺目的白色污染地带。游客的乱扔乱弃以及有效分类回收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严重破坏旅游景观环境。铁路沿线堆积大量的白色垃圾严重降低了城市环境的美感程度。

二是“白色污染”在生活环境中的危害。生活中常用的塑料袋的原制作材料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与废弃塑料,部分含有氯乙烯有毒物质,长期使用含有氯乙烯单体的聚氯乙烯材料装食物,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白色垃圾还会加快土地恶化程度影响农作物生长。

三是“白色污染”在回收处理上的困难。目前市面上流转的不能降解材料制作的塑料垃圾较多,废弃后长时间存在环境中不能降解。很多地区都采用填埋垃圾的方式来处理白色垃圾,填埋后的场地由于白色垃圾长期不能降解,严重污染了土地及周边环境。

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防治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应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餐具和纸制餐具的使用。任何一次性餐具不仅不利于环保,也是对资源的最大的浪费。

可降解塑料产业前景篇10

摘要:聚β-羟基丁酸(pHB)是许多原核微生物在碳、氮营养失衡的情况下作为能量和碳源储藏在生物体内的一类热塑性聚酯。作为完全可生物降解材料,pHB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力文章主要阐述了国内外pHB合成方法、性能改良、降解等方面的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关键词:pHB;生物降解材料;生物合成;改良;降解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学合成塑料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作为合成高分子材料,化学合成塑料在自然环境下难以分解,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过去对废旧塑料的处理办法主要是土埋和焚烧,土埋浪费大量的土地,焚烧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及其它对人有害的氮、硫、磷、卤素等化合物,助长了温室效应及酸雨的形成。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要研究开发可自然降解的新材料。pHB是微生物合成型降解材料中的典型代表,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分解产物可全部为生物利用,目前研究较为深入并初步进入商品化阶段。

1pHB的性质

聚羟基丁酸酯pHB,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刺激性、无免疫原性和组织相容性等特殊性能,在组织工程、药物缓释控释系统、骨科以及医用手术缝合线领域获得成功的应用。pHB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其分解产物可全部为生物利用,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其熔融温度为175~180℃,是一种可完全分解的热塑性塑料。它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与聚丙烯(pp)很类似,如摩尔质量、软化点、结晶度、拉伸强度等,目前主要应用于医疗、工业、包装、农业等领域。

2pHB的生物合成

pHB的生物合成途径有微生物发酵法,转基因植物法。

2.1微生物发酵

微生物发酵生产是获得生物可降解塑料的主要途径,近30年大量的研究工作集中于发酵工艺的改进和高效菌株的筛选来提高pHa的容积产率和胞内含量。最近利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活性污泥合成pHB,大大降低了底物成本且无需灭菌操作,大大降低了成本,吸引了广泛的关注。

2.1.1细菌发酵合成pHB工艺改良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100种以上的细菌能够生产pHB。通常,在自然环境中微生物能储备干燥菌体质量5%~20%的pHB。在合适的条件,如碳源过量、限制氮、磷等发酵条件下,pHB含量可以达到细胞干重的70%~80%自然界中许多属、种的细菌在细胞内都能积累pHB颗粒,如产碱杆菌、甲基营养菌及鞘细菌等。于平、励建荣等在相关研究文献[1]中指出真养产碱杆菌发酵生产聚β-羟基丁酸(pHB)的最优化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为:葡萄糖4.0%,硫酸铵0.3%,pH7.2,装液量80mL/250mL,接种量10%,pHB的质量浓度达到最高值0.825g/L,细胞干重为1.734g/L。鞘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且有研究表明,其细胞内的pHB贮存比例较高。全桂静和程文辉[2]通过实验表明:以甘油和蛋白胨为碳源和氮源,适宜条件下100mL发酵液的pHB产量最高可达10.58mg。

2.1.2筛选高效菌种

国内外对于高效菌种的选育主要有构建基因工程菌法和紫外线诱变法。1987年,吉利亚Jamesmadison大学的Dennis成功地从a.eutrophus中克隆到合成pHB的基因,并转入e.coil中构建成重组e.coil突变株,其细胞比正常细菌细胞大10倍,该菌株可以直接利用各种碳源,如葡萄糖、蔗糖、乳糖、木糖等廉价底物,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在组建工程大肠杆菌的同时引入热敏噬菌体溶解基因,可使细菌易裂解释放pHB,这一成果的最大特点是可降低提取成本,为推向市场打下基础。在国内也有一些紫外诱变法筛选优良菌株的研究,使原始菌株pHB产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如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徐爱玲、张帅等采用紫外线照射和放射性元素钴60辐射诱变方法,对acidiphiliumcryptumDX1-1进行了诱变改良,诱变后筛选得到的一株菌UV60-3,pHB含量达到28.56g/L,是原菌株的1.45倍,并且可稳定遗传。对菌株UV60-3积累pHB的碳氮比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在碳源浓度60g/L,氮源浓度30g/L,C/n为3.76时pHB含量最高,pHB含量达到30.57g/L。[3]

2.1.3活性污泥合成pHB

利用活性污泥的混合碳源与微生物群合成pHB是生物合成pHB的一条新途径,既处理了污水,又降低了合成费用,而且得到的产物其性能比单一菌株在纯碳源培养得到的pHB要优越。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微生物常常将可快速降解的碳源物质贮存为pHa,而不是首先将它们用于生物量的增长,因此,可以通过适当的工艺调控将活性污泥驯化为pHa的生产者。日本东京大学的Satoh.H.研究小组发现采用“微嗜气2好气”供气过程可以提高pHB在污泥中的产量,[4、5]表明了工艺过程、营养组成及条件控制影响pHas的产率。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波、刘俊新在活性污泥合成可生物降解塑料pHB的工艺优化研究中结果中表明——溶解氧(Do)浓度、pH值和底物-生物量比(food-microorganismratio,F/m)是对pHB生产影响的关键参数底物的吸收速率、pHB产率和胞内含量均随溶解氧浓度的提高而提高,本研究最优操作条件下获得的pHB含量已经接近纯培养方法所获得的典型的pHB含量,展现了活性污泥合成pHB的应用前景。[6]

2.2转基因植物法

由于pHB的高成本生产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用转基因植物来生产pHB,1992年,poirier首先探讨了用植物生产pHB的可行性,在拟南芥细胞质中定向合成pHB但是拟南芥的生长却受到抑制,把细菌pHB生物合成的途径定位于质体中,pHB占叶子干重的40%,但发现了植物生长和pHB含量有负关系。John等对用转基因棉花合成pHB做了尝试。转基因棉花纤维的长度,强度都正常,但其绝缘性能却提高了。热性能改变很小,可能是因为只有很少量的pHB在纤维细胞的细胞质中(占纤维重的0.34%)[7]王潮岗、胡章立以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reinhardtii)作为受体材料,将合成的相关酶基因phbB和phbC导入衣藻中,实现了pHB在胞质中的合成,但含量较少。

3pHB性能的改良

pHB是一种全同立构结晶性的聚酯,结晶度高达80%,常温及玻璃化温度(4℃)下表现为脆性,耐冲击性能较差;加工成型只能在190℃附近的一个狭窄的温度区间内进行,且熔融状态极不稳定,易发生降解。这些缺点使其无法作为一种实用的塑料使用,同时也限制了在降解材料方面的应用。pHB改性主要体现在增韧和增塑改性,pHB增韧主要通过弹力体、聚乙二醇(peo)、淀粉等与之共混改性,文献报道的有效增塑剂有低相对分子质量peo、柠檬酸三丁(三乙)酯、三乙酸(丁酸)甘油酯、eSo等从改良途径讲主要有物理共混、化学改性、生物改性。

4pHB的降解

pHB的生物降解归因于许多细菌和真菌能够分泌胞外pHB解聚酶pHB在解聚酶的作用下得到3-羟基丁酸,经过三羟基丁酸脱氢酶、乙酰乙酰辅酶和β-酮硫解酶作用下依次得到三羟基丁酸、乙酰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最后进入tCa循环。

国外从60年代陆续开展了有关降解pHB的工作,但绝大部分菌株是近些年来获得的。1963年Chowdhury首次发现降解pHB的微生物,它们是Bacillus,Seudomonas和Streptomyces,随后人们陆续动环境中分离出其他一些能降解pHB的微生物类型。直接用从自然界中筛选的菌种产生的pHB降解酶的活性比较低,降解pHB的速度比较缓慢。近几年有许多学者通过紫外线诱变获得了高产pHB的菌株。次素琴、陈珊等以降解聚2β羟基丁酸酯(pHB)的青霉(penicilliumsp1)DS9713a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UV)诱变分生孢子,采用透明圈初筛和摇瓶复筛,获得酶活高于原始菌株的突变株5株,其中DS9713a-CS01突变株的pHB解聚酶活力高于对照97.42%。[8]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戴美学等根据苜蓿根瘤菌(Sinorhizobiummeliloti)Rm1021基因组中与RalstoniaeutrophaphaZ基因同源部分序列设计1对引物,从S.meliloti基因组中用pCR扩增出835bpphbD基因片段并克隆到载体pGemR-teasy上;通过在phbD基因内插入ΩSmSp和基因置换构建了phbD突变体。该突变体可积累比野生型菌株多1.0~2.6倍的聚羟丁酶。[9]

5展望

pHB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一类生物塑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但是由于其生产菌的产量不高,生产菌在生长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料价格较高,天然产物的机械性能差,很多降解菌不能降解胞外的pHB等缺点影响了其使用,近年来,有大量的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能源与经济、环保相协调的今天,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pHB将就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于平、励建荣.真养产碱杆菌发酵生产pHB的培养条件优化[J].中国食品学报,2007.1:61~63

2全桂静、程文辉.鞘细菌液体发酵生产pHB的研究[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8.22(4):312~315

3徐爱玲、张帅等.积累pHB菌种隐藏嗜酸菌DX1-1的诱变改良[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10):1516~1521

4SatohH,iwamotoY,matsuot.pHaproductionbyacti2vatedsludge[J].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cro2molecules,1999.25(1~3):1052109

5SatohH,iwamotoY,matsuot.activatedsludgeasapos2siblesourceofbiodegradableplastic[J].wat.Sci.tech,1998.38(2):1032109

6曲波、刘俊新.活性污泥合成可生物降解塑料pHB的工艺优化研究[J].科学通报,2008.53.13:1598~1604

7王述彬、刑侦琦等.用基因植物生产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J].研究与进展,2005.5: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