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4:17

地质勘查方法篇1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勘察方法

abstract:onthequestionof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exploration,havescientificperfectinvestigationmethodnotonlycansaveexplorationunderspecificworktime,atthesametimealsocantoagreatextent,improvingthequalityofmineralresourcesexploration,effectivelypreventvariousaspectsthewasteofresources.therefore,thisarticle,inviewofthegeologicalandmineralexplorationmethodsrelatedtothesameindustryhaveacertainreferencevalue.

Keywords: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explorationwork;Surveymethod

中图分类号:F4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地质矿产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来讲是非常关键的,是重要的物质根基,矿产资源对于促使社会经济向上发展及推动人类生产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但很多的矿产资源开发起来非常困难。接下来针对同位成矿理论及地质矿产勘查方法问题着手进行有关论述:

一.地质找矿方法

在日常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想要保证矿产勘查工作在特定时间内顺利完成,勘查工作的前提工作是找到合适的找矿方法。以此才能够在特定的时间内达到最终的勘察目的,节约各方面的资源。在地质矿产勘察方法中有以下几种勘查方法:

(一)地质填图法

在地质矿产勘察方法当中,地质填图法是最为根本性的找矿方式,地质填土法在工作运用当中,凭借其地质理论及有关论断,经过对地质矿产总体状况开展搜集之后,交给专门的技术工作人员对其加以解析,以便于开展下一步的勘查,确定勘查工作空间当中岩石、地层、构造及矿产的大体特性。在选用地质填土法的过程中,一般会有效结合成矿规律及有关信息来确定成矿的具体方位。

(二)砾石找矿法

砾石找矿法通常指的是,勘查工作者在确定了矿源之后,依据地表浅露被风侵蚀之后所形成的矿砾,在受到冰川、水流及重力的作用下,其分布的区域要比矿床的范围大很多,同时经过成矿理论进行论述,有效结合本地区的地理环境,顺着山坡、水系或者冰川等活动区域地带开展有关探究,同时找出最佳的矿床勘查方法。砾石找矿法在运用当中,需专门的勘查工作人员具备足够的勘查知识及工作经验。

(三)重砂找矿法

重砂找矿法指的是勘查工作者在探寻矿床工作中,通过对疏松沉积物当中的重砂砾进行探究来探寻找矿的最佳有效放噶。在运用重砂找矿法当中,需我们的勘查工作者具备超强的观察及浅析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在短时间中查出沉积物中的重砂砾,并且可以准时精准的进行判定,为接下来的矿产勘查工作指出明确的方向。

二.同位成矿理论

在众多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当中最经常被使用到的就是同位成矿理论,经过对同位成矿理论的不断探究,现在已经探求出很多重要的矿产资源。有效运用同位成矿理论可以清楚的指出勘察目标的确切方位及成矿带产生的原因。同位成矿理论可以鲜明的展现出成矿的客观规律,并且在矿产资源的存贮中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为此,受到大多数勘查工作人员的喜爱。

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当中,同位成矿理论的运用,需要以对应性的稳定成矿区域为中心,这样有利于在矿产勘查工作中有一定的勘查参考事物,预防勘查工作出现盲目性。换句话来讲,勘查工作人员在地质矿产勘查当中运用同位矿产理论,一定要以稳定性的成矿为中心开展有关勘察作业,这样才能够明确的指定矿产的具体区域,为今后的矿产开采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位成矿理论的运用,需要各方面的工作原有有效的结合该地区的具体地理因素,针对成矿地带的现实情况开展有关方面的探究。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当中唯有有效的结合当地的客观外界因素,才能够满足当下各方面的需求,形成科学的同位成矿。

同位成矿理论跟其他的勘察方法所存在的差异性是,同位成矿具备显著的勘察特点,通常包含以下几方面:成矿岩体在不断的探发及运用当中,展现出其巨大的显著优势,依靠其演化分异特征,促使矿床局部形成一个平衡的状态,这对同位成矿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但同位成矿与其他矿床不同之处在于,对同种类别的矿种、矿床深部,通常会潜存很多的岩体或者岩基,它们曾经是构成地壳中的岩浆房,是成岩、成矿流体深部演化分异中心和成矿的重要热源及物源。

三.地质矿产勘查技术方法探究

在日常的地质矿产勘查作业过程当中,勘查工作人员在确定所选用的勘察方法之后,如果能科学的选用勘察方面的技能,必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通常,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探究成矿空间中地壳的演化运动

相信大家都知道,矿产资源的形成于地壳演化活动存在必然的联系。矿产勘查工作的开展,如果能够对于勘查空间中的地壳演变进行精准性的浅析,那么一定能够准确的对成矿地质客观环境进行很好的掌握。为此,需要有关勘察工作人员创建地质事件表格,详细的对成矿与地质热发生的时间差别性进行有关记录,经过运用当地的具体地质状况,调查处深部地质与成矿相互间存在的必然联系。

(二)寻找矿区

在寻找矿区工作当中,需要勘查工作者对成矿空间加以确定,逐渐缩减矿产的勘查范围。为此就要求我们的勘查工作人员对地层断裂构造进行详细的了解,以便于明确以后的勘查方向,与此同时,需要查出矿田及矿床的现实分布状况,这样才能够在客观因素允许的前提下,第一时间内精确的找出矿区的具体方位。有效节约找矿时间。此外,勘查工作者在找矿工作当中,需要明确的围绕勘查具最终目标,在特定的勘查区域内开展找矿工作,以免勘查工作中有特殊情况的发生。

(三)找矿信息

地质矿产勘查活动的进行是以找矿信息为基本性保障的,找矿信息不单单关乎着矿产资源的具体方位,并且可以有效运用找矿信息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为此,就要求我们的勘查工作人员学会有效的运用所有的信息来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在对找矿信息搜集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有效的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有效的运用计算机先进技术对有关方面的信息进行搜集,之后交给专门的负责人员进行信息的筛选工作,找出有用的信息进行探究,这些方面的工作对今后找矿工作的进行,探寻矿产的类型,明确矿产区域的有关特点有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进步与发展,我国目前所拥有的矿产资源与人类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当下矿产资源的情况再也不能够盲足人们在这一方面的需求。但先进科学的矿产勘查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有效进行,推动矿产资源的研发工作以便与满足人们在这一方面的需求。为此,在今后的工作当中需要我们的矿产勘查工作者能够对之前的勘查成功案例进行有关总结,积极去借鉴发到国家在地质勘查工作上的成功案例,不断的探索出全新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地质矿产勘查方法,以便于为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所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学求.当前地质勘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J].地质学报,2010,04(11).

[2]李崇敏,王国丽,张雪喜.简析我国地质勘查工作手段及方法[J].地学前缘,2009(11).

[3]赵海军,郑丽丽,安玉虎.浅析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J].地质找矿论丛,2009(12).

地质勘查方法篇2

关键词:矿产勘查;地质;物探;化探

前言

矿产勘查工作经常使用地质工作方法以及物探和化探技术,将三者综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矿产勘查工作的效率。近几年来,矿产勘查过程中化探技术的使用较为广泛,颇受欢迎,并对物探技术、化探技术进行了分析概述,对矿产勘查工作中地质工作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现状

事实证明我国在地质勘查这一领域还是有所欠缺和不足的,东部地质勘查情况有所进展和进步,西部地区还有很广阔的资源未被开发和合理利用。而要改善这一现状必须加大力度进行地质勘查这一固体矿产资源探寻的基础工作,如果勘查工作质量保证,那固体矿产资源开采也自然会有不一样的成果。

1、忽视地质勘要性

由于这方面领域制定的政策和制度不甚健全,以至于大部分地区和单位忽视了地质勘查的重要性。对此,地质勘查单位改革刻不容缓。统计显示,虽然地质勘查投资很大,但是回馈情况并不明显。

2、人才匮乏

目前,由于环境差、地位低、薪酬低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早前员工从头做起的情况越来越少,地质勘查队伍难以阶梯形发展延续,这样使得地质勘查工作更加艰难,更加剧了招生难。人才不足导致地质勘查工作难以进行,更深入影响固体矿产资源的开采工作,如此延续形成了恶性循环的状态。

3、地质勘查工作的技术条件和水平较低

工作中,技术条件和水平的高地对地质勘查的影响不言而喻。当下而言,大部分地质勘查工作者忽视区域布网控制,侧面的对愿网的大局性产生了影响,成本也自然会有所增加。多方面标明我国在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和水平都普遍落后,技术革新和技术培养已刻不容缓。

二、物化探测技术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1、物探技术的应用。

物探技术指的是地球物理勘查技术,重力、电、放射性、磁效应、地震以及地热都是物探技术的研究领域。物探技术在岩土勘查过程中的应用使得能源矿产的寻找及其范围的扩大、非金属矿藏的勘查、有色金属矿产的勘查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①浅层地震法

浅层地震法在进行地质勘探过程中是按照地下介质的波阻抗差异,使用纵波进行勘探的人工地震探测方法,浅层地震法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有关的地质、构造、岩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还可以进行覆盖层厚度的测定,基岩埋深的确定和起伏情况,还可以用来查找构造追索断层等。

②瑞利面波法

瑞利面波法是依据地下介质的物性差异,使用瑞利面波进行岩土勘探的人工地震探测方法。瑞利面波法有能量大,衰减慢的优点,可以在不同介质中传播,在频散曲线上出现异常。广泛应用于探测地下异常体及密度变化情况。

③地质雷达

地质雷达是依据地下介质的电性差异,使用电磁波检测地层分层和地下异常体的检测方法,岩土勘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天线。地质雷达广泛应用于基础处理的质量监理,地下洞室开挖,地下异物的预报测深。

④高密度电法

高密度电法原理是通过有效利用地下介质的电性差异,属于人工供电测量一次场分布的探测方法,高密度电法兼备了测深法和剖面法的功能,岩土勘查过程中效率快,信息量大。广泛应用于物探找水,管线调查,采空区、滑坡、岩溶等灾害的物探调查。

2、化探技术的应用。

化探技术即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勘查金属矿产过程中使用化探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勘查效果。化探技术凭借明显的勘查效果和直接性广泛应用于贵金属矿产勘查过程中。地球物质特殊存在形式和迁移运动机制已经引起了岩土勘查界的广泛关注,地球化学勘查方法的开发研究也得到了推动。

3、勘查手段的区域选择

找矿方法的选择应考虑到经济型以及地质目的两方面,因此应慎重选择勘查手段,并且要认真分析地质矿产勘查方法的使用性及其先进性。地质矿产的勘查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也在不断的提高,地质勘探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找矿方式的选择应站在一个更高、更宏观、信息准确的前提上进行。综合勘查技术不仅改善了单一矿产勘查的方法的局限性,还可以总和各种方法的优点,提高数据以及信息的精确度。综合运用多种找矿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找矿的灵活性以及找矿效率。在缩短工期的同时降低了资金的投入。综上所述,选择合理的勘查方法可以更加高效、科学、专业的地质勘查方法。

结束语:矿产地质勘查是基础性的工作,对后期矿产开采效果和进度有这直接的影响。因此希望地质勘查工作者对工作重视起来,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提高技术水平和经验积累。地质勘查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所以过程中存在问题就优先解决问题。笔者就多年所见所闻和实际经验,对地质勘查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简要介绍。希望本文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技术人员有所帮助,如有不足,恳请指正。

参考文献

[1]罗孝桓.试论地质研究在矿产勘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贵州地质,1999,04:50-56.

[2].在矿产资源勘查中搞好水文地质工作的思考[J].地质与资源,2011,01:75-77.

[3]王瑞江.关于当前我国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几个问题的思考[J].地质通报,2004,11:1074-1077.

[4]董连慧,李凤鸣,屈迅.2008年新疆地质矿产勘查主要成果及国土资源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58项目”工作部署[J].新疆地质,2009,01:1-4.

[5]蒋永建,魏俊浩,周京仁,王忠铭,纪兆家,王发艳.勘查地球化学新方法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及其地质效果[J].物探与化探,2010,02:134-138.

地质勘查方法篇3

关键词:地质矿产;找矿方法;思考探究

Geologicalprospectingandprospectingmethods

Zhangchenxiwangyadong

Henan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BureauSecondGeologicalexplorationinstituteHenanZhengzhou450000China

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thecontinuousimprovementofthemarketeconomy,China'scurrentsocietyhasagrowingdemandforenergy.intheenergymarket,asanimportantcomponentofthegeologicalandmineralresources,theeffectiveprotectionofthesustainedandstableeconomicdevelopment.withtheprospectingmethodofGeologyandmineralexplorationandincreasingexplorationlevelcanbeimprovedeffectively,butalsoneedtousetheseprospectingmethodinpracticalexploration,soastoguaranteetheprospectingsuccessrateandsignificantlyimprovetheefficiencyof.thispaperbrieflyintroducesthefactorsthatinfluencetheapplicationofprospectingmethodsingeologicalandmineralexploration.

Keywords: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prospectingmethod

F如今,我国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重视,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使地质行业勘查技术得到了快速提升。在实际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确保找矿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仅能够使找矿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能够减少综合投入,实现我国地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的重要性

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而地质矿产行业在基础能源中占有位置,我国经济依靠地质矿产行业的充足供给得到平稳发展。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严重缺乏矿产资源,而我国大型矿产资源企业却很少,并且大部分矿产资源都集中在我国北部和西部等偏远地区,具有较大的开发难度和运输难度,其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大,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压力也随着增加,能源供给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所以,想要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地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研究应用是关键。由于很多技术难题存在于我国地质矿产勘查中,导致未能及时开发很多现有的矿产资源,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研究地质矿产勘查方法,对现代地质矿产勘查中所遇到的瓶颈及时解决,促进国家的发展。

二、影响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应用的因素

1、矿产及地质特征。矿产资源的形成主要在于其所处的地质环境,地质构造存在差异性及物理特征能够通过不一样的矿物成分反映出来。带有基性、超基性岩成分的矿体能够利用磁、重力等物理勘测特征大致判断出地理位置,而与断裂构造相关的矿物分布能够通过遥感地质获取。

2、自然地理地貌。因为矿物资源一般存在于丰富多样的地貌形态中,比如荒漠、深林、山区等区域进一步限制了找矿的方法。在高山区,由于地形具有较大的切割和较强的机械风化程度,崎岖的地形很难通行,如果采用重力测量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森林区,由于地形具有较多的植被和较差的光线,难以调研地面地质,所以在勘查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使用遥感地质方式;在荒漠干旱区,由于地形具有较大的昼夜温差变化和干燥的气候,且物理风化作用较强,在勘查中采用基岩层化学测量或地质测量均会产生一定的误差,该区域适合使用航空、遥感地质等方式。

三、地质矿产勘查找矿的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近年来,随着地质找矿难度的日益增加,当前及未来勘探矿物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综合利用各种找矿方法。在勘测地质过程中,首先要对勘测范围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从下列三点出发:一是勘测区域内部底层为断裂构造,因为矿液及地下水资源流动的主要通道是断裂带,而且断裂带是矿体的主要着床区;二是确保在成矿带位置进行勘测,防止该区域不存在矿物;三是确保具有比较剧烈的岩浆活动。勘查区需要在符合上述要求后进行确定,并将存在异常的区域作为重点。在实际勘查找矿中,开展找矿作业的基础及前提是勘测人员对勘测区的地质地形进行实地考察,同时在使用找矿方法时依据具体的环境变化、地质构造及地貌形态等因素进行矿区勘查,对矿产资源易暴露位置进行确定,同时将该位置作为中心不断向附近延伸勘测。通过综合使用找矿方法,不但能够使勘测区的矿源位置快速准确的找出,而且能够使找矿的综合难度大幅降低。

1、对矿产分布规律注重总结。一般情况下,矿产具有特定的分布规律,假如该规律能够被勘查人员总结出来,就可以将矿区带找矿作业的方法应用其中,从而使找矿效率大幅提高。使用上述方法的关键是总结矿产分布规律,勘查人员特别要对大矿产部分规律进行仔细研究总结,从而给后期勘查矿产提供便利。相关部门需要在深入研究大量地质构造的基础上总结矿产的分布规律。分析断裂相交情况是找矿作业的基础,尽管矿产分布规律受不同类型的矿区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存在于地质构造中,通过相互参考使我国整体的矿产勘查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2、对区域地质矿产勘查加强重视。对区域地质矿产勘查加强重视能够使勘查的效率有效提高,整体地质状况能够通过典型的区域得到体现,深入勘查区域地质矿产不但能够使勘查人员的工作强度有所降低,而且能够使勘查成本得到节约。不过在勘查区域地质矿产时,需要科学分析当地的地质环境,特别是要对区域周边的地壳运行情况加强重视,使勘查获得良好效果。勘查地质环境能够给矿产的利用与开发提供便利,为后期找矿提供依据。勘查区域地质矿产时,勘查人员必须对地质构造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地质构造与成矿之间的具体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便于后期的找矿和开发。

3、对找矿信息不断健全。勘查人t在进行矿产作业部署时,丰富的找矿信息是关键。健全的找矿信息不但对前期地质找矿工作起到指导性作用,而且对后期找矿工作进展产生直接影响,勘查人员要对找矿信息不断健全完善,另外要对找矿信息的质量进行严格要求,从而使后期找矿作业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健全找矿信息需要找矿人员对矿产动态信息加强关注,特备是要加快更新不同种类矿产信息。矿产开采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找矿工作的合理部署,而在部署找矿工作时,健全的找矿信息是关键性因素,所以需要对找矿信息不断健全,要求勘查人员重视地质矿产信息,使找矿作业具有科学性和效率性。

4、地质体运动找矿方法。通过分析地质的运动特点进行找矿的方法被称为地质体运动找矿方法,该方法需要准确定位时空,然后在找矿工作中应用运动特点和定位信息。勘查人员需要确定矿带,定位矿田矿区以及矿体,并从以下几步进行地质体运动找矿方法的分析:首先每一个地区具有不同的成矿类型和特点,因此在对成矿加以使用并进行找矿时需要按照当地地质的整体运动情况进行布局。其次深入分析和预测找矿地带的成矿能力,根据地质运动理论全面勘查矿产元素分布情况、认真分析区域矿产元素丰富程度,根据实际情况预测矿床的储存量。

5、结合地质特征使用先进技术。勘测区的地质、地形等众多因素限制着找矿方法的应用,所以勘查人员在对勘测区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状况进行充分掌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勘测技术,并将各种先进的勘测技术手段引入其中配合使用,使找矿方法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得到有效弥补,从而使找矿难度有效降低,进一步提高找矿的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在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对矿产资源有着较大的需求,因此对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的研究与应用非常必要,矿产资源是确保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在地质矿产勘查找矿过程中,需要科学分析该地的地质环境,通过合适的方法使找矿的准确性以及效率得到提高,为国家快速发展提供宝贵的基础能源。

参考文献

[1]郑春荣.关于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1:117.

[2]蔡思懿.针对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227-229.

[3]蒋建浩.勘查地球化学新方法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及其地质效果[J].物探与化探,2014(02):66-68.

地质勘查方法篇4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查找矿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

先进的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是对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行业重要的保证,是我国历代“地质人”所肩负的重任。同时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有利支持。通过自身技术研发、学习西方先进勘查经验与国内地质勘查工作实际相结合是提高当前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的有效途径。

一、地质找矿勘查概述

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地质勘探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遥感技术、定位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率,也大大提升了地质勘探工作的质量。地质找矿工作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动力是科技的支持,以科学的视角观察和分析问题,科学的整合资源,通过地域特点,分析找矿工作的合理程序。同时,加强理论体系建设,将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更好的完成地质勘查工作。

2.整体布局,合理规划。我国地质勘探有两种形式,一是公益性质的勘查,二是商业性质的勘查。目前,环境日益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全球能源紧张,所有勘查活动必须遵循相关规定,进行合理部署,科学勘探,保证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供应,为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3.遵循资源分布,提高创新。地质勘查找矿技术涉及的领域很多,包括环境科学、地质科学和勘探技术等方面,在找矿的过程中,必须了解并遵循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如果肆意勘查,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投入,人力物力的浪费,达不到预期的勘查效果,所以,必须遵循资源分布,提高工作的创新性,站在综合分析的角度上,提高勘探工作的效率,保证勘探工作积极有序的开展。

二、如何创新找矿勘查技术

1.结合各种现代科技

当今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找矿勘探的手段不计其数,如今找矿技术变得更加简单易操作,所涉及的学科知识也越来越多。深入地表至地球深部这一传统的找矿思路,我们必须继续研究,综合利用各种手段探索地表直到深部的状况,探究成矿的规律,另外还要利用多种相关精密仪器进行测量,从而得到既详细又精确的数据,通过信息系统把各种各样的数据作成图标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2.“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约束”的方法

当前,发展前景较好的是“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约束”这一技术方法,更有利于矿产勘查目标的迅速高效的实现,在老矿山深部和它能覆盖住的区域的预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即使在矿产勘探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不能认为它就是完美无缺的,该方法也有其缺点:

①依据目前的科技来看,若线圈是一定的,电、磁仍然能够正常的工作,不过线圈边界以及戏迷线圈的精准程度就不那么令人满意了。

②环境勘探中,各种各样的人无法预料的可以将地球穿透的化学勘探技术的作用相当明显,也很管用,但深度对其的要求却很严格,在这方面尚且存在不足。

③依靠当前的科技只能找出不同的地下的地质结构,却无法勘查出矿产所在的具体地方。要想达到使勘探矿产精准度得以提高的目的,以开发更多矿产,推动我国经济不断进步,很多工作者不断实践,用长期不断的努力换来的丰富经验证明,如果要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下,准确找到矿产资源的话就不得不具备更为先进有效的地质勘查和勘探技术,与之相关的地勘科研单位也必须为这方面做出贡献,尽早找出更便捷而有效的新的技术与手段。另外,随着当今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未来的生活寄予了更大的希望,这也就导致了其对矿产的需求的不断增加,要使人民更好地生活,就不得不为创新勘探和勘查技术做出不断努力。

2.1X射线荧光技术

要想提高矿产的品质和成分的精纯度,使其效率高,品质好,于是相关地勘科研部门就研究出了X荧光分析这一方法,它使得勘查矿产的位置更为精准,结果也更加明显,对于环境勘查领域来说,这些无疑都是很重要的发现。一些特殊的物质如果受到刺激,在短时间内就会发出某种光,这种荧光波长比激光的波长还要长得多,科学家称其为X特征射线。而使这种X射线在找矿勘察的工作中得以应用就是荧光技术。这种技术有很大的作用,也比其他技术更为先进,它除了能够准确地定位矿产的所在位置,特别是铜、铅、锌等这些金属矿产,还可以使藏在地下的断层与地质结构清楚地显示出来,以便于估测矿产的厚度。

2.2甚低频电磁法

如今,在离地表不远的地方,原有的矿产尤其是露在地表的早已经被人们开采得殆尽了,大多数都已经被开采干净了,因此不得不不断深入找矿以及勘察,这也给勘探和勘查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挖掘的步骤也变得更加复杂。在这样的前提下,想要使这些问题不再成为阻碍,相关科研部门就想出了甚低频电磁法。它可以较准确的将地下深处的矿产探测出来。甚低频电磁法作为一种浅层的物探技术,其使用的方法就是必须先对数据进行测量,再对测量出的数据进行滤波处理,然后将勘探矿体的赋存规律和控矿规律结合起来,最后准确地找出掩盖区内异常的地质以及矿区的分布状况和规律,在此前提下也就能够获取矿区的准确位置的相关信息,最后就能将其作为进一步进行深部找矿的依据。这种方法十分有效,既快捷又方便,即使是在一半隐伏矿体的空间定位中都可以受到良好的效果。这种方法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对深层地质进行探测,也提供了很多方便的条件,因而我们要加快使这种技术得以推广,使更多企业懂得并利用这一技术。

2.3传统地质方法

传统地质方法包括地质测量、砾石找矿、重砂找矿。地质测量法主要原理是利用地质理论,对工作区域内的地层构造、岩石特征进行全面的调研,掌握该区域的矿化信息,利用地质填图法将该区地质现象客观的反映到相应的地形图上。对矿化类型,控矿因素,矿床形成环境进行研究。此方法具有基础扎实、综合全面、可靠实用的优点。砾石找矿法是指以风化或矿化后的砾石为线索,沿某些特殊地质构造寻找矿产。多用于地形条件困难不易进入的地区,是发现固体矿产资源最原始的方法。其中河流碎屑法跟冰川漂砾法应用较为广泛。重砂找矿法是指以重砂为搜索线索,主要借助自身重力及地表水流运移堆积,形成重砂含量较高的区域,根据该区域与当地地质水文气象条件反推富矿地区位置。这种方法要求地质采样点要足够多,对重砂的测量与评价要具有对比性。其中重砂的采样方法又可以分为浅坑法、刻槽法、浅井法、砂钻法,这些方法主要应用在物性稳定的金属及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上。

2.4采集信息时使用GpS感应系统

当今全球定位系统的使用日益频繁,GpS可以经由卫星和无线电导航进行具体定位,获取准确的三维数据坐标信息。这种技术的运用除了需要构建完整的GpS体系,还必须对信号进行监控、接收、转换和分析等。其具体应用原理为,地矿物质具有比较稳定的光谱吸收的特性,因为地矿物质中有相对稳定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成分。一般来说,对每种地矿物质来说,辐射能力都有独特性,以此为依据在勘察找矿工作中就能应用波普仪来测量采样的光谱曲线,并把测量结果和资源库里的光谱进行比较分析,就能识别这种地质矿物质中的结构成分。

3.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在某种意义上也就代表了经济效益,为了使我国的矿产能源能够为我国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与地质相关的部门或者企业就不得不时时刻刻对科技的发展给予高度关注,善于利用新科技以及新办法来实施勘查,并在运用过程中总结出更多的有利于找矿的相关信息,便于在以后的努力中找寻到更加适合勘探和勘查的方便高效的新技术,为找矿工作和地勘工作带来更多的方便。并能结合过去的找矿勘查技术和方法和现代的各种先进的勘查手段以及勘探经验,使勘探人员的找矿能得以提高,有效进行矿物勘察工作,为生产单位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地质勘查方法篇5

从事地质勘查任务的活动就叫做地质勘查工作,勘察工作的形式会随着勘察工作的具体内容发生变化。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地质勘查是地质工作的同义词,主要是对一定范围内的岩石、矿产、地质水文条件作出不同的研究。该项工作在进行过程中各项工程建设的基本环节和基本工作。在科学技术不断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不断地对地质勘查技术进行创新,同时还要运用合理的勘察方式,根据统一规划设计、展开调查活动,要根据具体的标准规范来设置具体的方案。据此,探讨了地质勘查技术的原则及方法。

关键词:

地质;勘查;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

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19501

1新时期地质勘查技术的原则

1.1完善地质勘查的各种体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快速发展,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例如RS技术、GpS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但有效地提高了该项工作的质量、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该项工作的精准性。因此,我们应该为地质勘查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以及发展的动力,还要从科学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同时,我国应该提高对该项工作活动的关注度,根据勘察对象目标内容,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类数据资料,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为工程项目的勘察制定相应的规范标准。加大对这项工作进行的资金的投入,不断完善理论结构体系,实现各项数据信息的有效结合,以期实现更好的效果。

1.2登高望远,做好地质勘查工作统筹规划

国内地质勘察主要可以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具有公益性质的,第二类是具有商业性质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实施策略,首先要做的各类项目活动结构的优化设计,对工作的各项重点内容进行有效的调整,按照规定的步骤,分环节来完成项目内容。现阶段,随着客观环境的不断恶化,各类自然事故频繁地发生,世界性的资源问题越来越严峻,这就要求勘察工作一定要根据具体的要求分步骤来完成,确保各项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需要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合理设计。

1.3根据地质规律科学布局

该项工作中,对矿产资源的查找矿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十分的广泛,地质学、环境学等领域的知识水平一定要达标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在找矿的过程中,由于各种资源的分布特点、地质条件是不同的,要对矿产资源的蕴藏规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开展勘察活动的过程中,如果不按照具体的规律实施,将会对矿产资源的寻找产生很大的影响,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影响预期的工作效果,所以,一定要做好预测性的工作,从国土资源的使用、人口的分布情况、城镇建设工作的开展、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基础建设作为主要依据,展开合理的结构的调整与设计。第一,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工作,都需要提前制定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开展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活动环环相扣,对不同的剖面图进行有效的控制。其次,对于勘察工作要按照要求,从里到外,从表到里进行设计安排。在利用其它方式进行勘察设计的时候,要对预先设定好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实现规划统一,确保能够二次进行利用。第三,在确定勘察方向的时候尽量保持空间上的垂直性,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勘察效果。

1.4拓展地质勘查领域

在进行地质勘察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状况,紧扣中心点,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状况不断拓展勘察范围与勘察面积。不断地丰富勘察工作的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完成设计工作,做好不同片区的实地考察工作,拓展地质勘查工作的范围,提高工作的质量,确保勘察数据信息的精准性,优化相关领域内的服务质量。

2新时期地质勘查的方法

2.1地质方法

2.1.1全球定位地质勘查法

该项技术手段是指GpS定位卫星,就是要对目标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其基本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卫星来达到良好的控制力度,对各个用户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检测,然后根据信息分析来推测出目标物具体的位置信息。该种方法使得一些户外工作的开展打破了时间与地点上一些信息资料的限制,具有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测站间无需通视,仪器操作简便等一系列优势。

2.1.2遥感地质法

该种方法是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产生的,是一项综合性极高的新的探测技术手段,这种技术手段将遥感平台作为基础,在此之上安置好传感设备,在目标群体相关的距离范围内通过的各种不同波段电磁波信息的发射,利用一些仪器设备的使用,来达到各类信息数据的综合分析,以此来实现各类目标物体的查询访问。该项技术手段的实施也有其可以遵循的规律,在地质勘测以及资源开采中,这种方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他们将某些地质条件作为电磁波辐射的反应规范标准,在对一系列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其内部的地质构造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该种检测方法具有调查面积大、速度快、成本低、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等一系列的特点,所以,已经得到了推广应用,在经过相关勘察活动以后,可以获得一定的数据,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2.1.3地质填土法

该种勘察手段在所有的勘察手段中处于最基础的位置,是对勘察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进行总体上的一个观察,按照相关比例尺的设定,对目标范围的地质结构形成、赋存的地质条件等等进行勘察分析,从而为后续相关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信息数据上的一个参考。该项勘察技术手段机会存在于工程项目勘察的各个阶段中,而且对于不同阶段,使用这一勘察技术手段的有效性也不同,实际使用的比例尺的大小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2.2数字摄影测量勘查法

该种技术手段利用数字影像和摄影测量的理论基础,通过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等不同领域内的知识内容的使用,对目标对象通过数字信息的形式来对几何与物理数据的摄影学知识进行相应的调整。提高地质勘察所得结果的精确性、测量结果的速度性、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来提高测量工作的整体效率、以帮助获得更多的信息数据、提高测量工作的适用性、可操作性。在相关的工作活动中,通过数字影像和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提高地质勘查测绘工作的实际效率,通过相关图像的使用能够确保检测结果的更加准确性。

2.3地球化学测量方法

该种勘测技术手段的实施,主要是要从不同的地质体系中找出能够使用的样品,通过各类技术手段的实施,以一定的地球化学理论作为依据,从采集到的样品中逐步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勘测目标的分布范围以及具体地点。该种检测技术手段适合在各类地质工程勘察过程中使用,能够发挥出良好的作用。

3地质勘查技术的创新性研究

3.1地质勘查的创新原则

在具体的勘察工作中,要有效利用各类信息资料,对勘察结果进行分析,确保勘察结果的正确性,为后续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基本的依据。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地质勘察工作的效率,还应该在现有的技术手段的基础之上,不断加大研究力度,实现新的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将矿产勘查研究的最新理论与最新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推动国内矿产勘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2实现地质找矿勘查技术的创新

现阶段国内地质勘查工作仍然存在着相关制度规范不明确,缺少共同的资源共享平台,相关技术手段与基本理论的利用不充分,在该领域内进行技术手段的创新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对于目前该行业的发展来说,重点应该集中在款产勘察工作的统一化与集中化。(1)要构建一个公共的平台,实现不同的研究成果与资源数据的共同利用,对于不同的勘查目标应该实现统一,为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防止不同类型的工作内容的充分,避免人力的过度浪费。(2)对于已存在的矿产类型进行有效分类,通过先进技术手段的实施来提高矿产勘查的力度。(3)强化动态监测以及探矿权、采矿权和等级发证,对成矿区域进行合理开采。(4)制定符合工程实际的规范标准体系,促进监督管理与业务指导,合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参考文献

[1]张东,庞士堤.地质找矿勘查技术原则与方法探究[J].科技资讯,2014,(18):92.

地质勘查方法篇6

关键词:铅锌矿;地质勘查;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地质勘查为工程的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的意义无疑是重大的。因此,相关单位要明确了解这项技术的重要性,从而重视地质勘查技术。笔者结合相关经验,对目前地质勘查和如何找矿进行了简略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希望能为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1铅锌矿找矿技术原则

物探随着技术含量的提高,对使用的仪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增加仪器成本;此外,无论技术多先进,都难免存在局限性。因此,在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下,我们应该意识到不太可能也没必要使用全部的技术方法。多年铅锌矿产勘查实践表明,勘查者应先明确,探矿技术方法是提供真实可靠的有关勘查目标的参考

信息,即其起到的是辅作用。所以,在此将铅锌矿找矿技术原则总结如下几个要点。

1.1勘查目标服务原则

地质体在不同的地质环境和地质作用下,形成了具有不同的地球理化性质的特征。由于勘查是存在于特定的区域的特定地质体,所以,铅锌矿找矿技术应以勘查目标服务为原则,以确定具体的技术方法,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矿产勘查的目标。

1.2经济、从简的原则

工作效率高、工作进度快、勘查成本低为矿产资源勘查所追求。跟其他经济活动一样,铅锌矿找矿技术也要综合考试经济效益这一点,要在解决问题的前提下,选择设备轻便、技术简单的技术方法,以减少成本,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1.3合理有效的原则

不同的技术方法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方法一般只能提供某方面的参考信息。如大面积的铅锌矿资源的勘查,则应选择遥感和水系沉积物测量的技术方法,而勘查深部的隐伏矿,则宜选取地面的物探方法,再进行重点地段相应的物探工作。此外,由于不同的仪器和技术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同时受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就要结合勘查目标进行综合,要根据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勘查技术方法,才能快速、有效地达到目的。

1.4技术方法的选择

新技术、新方法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仪器分析水平要求很高,仪器设备投入大;测量的元素活动性大,不稳定性高,增加对矿体的判断难度;信息微、弱,有些数据达亿分之几至百亿分之几;所测量的主要是来自深部地质体的信息;探测有效深度大,可达数百米至数千米。由上述分析,勘查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技术。

2找矿技术创新方法

2.1找准突破口

注重发挥多学科的综合技术优势,首选深部找矿潜力巨大的铅锌矿作为突破口,并结合当地条件开展隐伏矿深部定位预测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

2.2综合应用、联合解释找矿方法

应改变由地表到深部的传统找矿思路,并从“综合应用、联合解释”这一创新角度出发,即从岩石物理性质差异的角度认识深部地质结构和成矿规律,同时充分发挥高技术优势,应用精密地球物理仪器测量,这样获取的数据就比较准确,同时适当校正数据、图表,输出高精度的资料图谱。此外,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相关研究人员应紧密合作,从而达到高水平的解释效果。

2.3“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约束”技术方法创新

实践表明,“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约束”的隐伏矿定位预测新思路及技术方法是最佳组合,其应用效果在不同类型老矿山深部和覆盖区定位预测中十分明显。当然也存在以下缺陷:1)目前,磁、重、电法在圈定异常的大致范围有优势,但对隐伏异常体的边界和深度的圈定准确性却不太乐观;2)各种非常规的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在隐伏的元素异常应用效果不错,但给出的埋藏深度却不怎么准确;3)先进的地震勘探技术可准确圈定地质体内的各种构造界面,但对成矿构造部位却无法确认。尽管该方法存在上述的缺陷,它还是确定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异常的基本依据。

综合以上,这一创新思路和技术方法的提出与应用,使找矿选区和靶区评价的周期得到了极大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满足生产单位的需求。实践表明向矿山工程和地下水资源研究领域延伸理论和技术,展开地下复杂采空区及储水构造的高精度预测工作,效果也是不错。此外,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对环境和环保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野外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评价将受到更多的影响,同时在社会需求形势下,催生了不少新技术,如最近几年新研究出的铅锌矿找矿技术,即X荧光技术和甚低频电磁法。

2.3.1X荧光技术

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基本达到轻便、机动而又能及时取得元素成分和品位这一需要,且在地质行业越来越受重视,在矿产勘查中其找矿效果也不错。其原理为:某些物质受一定波长的光激发后,在极短时间内会发射出波长大于激发波长的荧光,又被称作元素X特征射线,利用各种元素特征X射线能量的差异特性在各方面的应用及有关的方法称为荧光技术。实践表明应用X荧光技术勘查铜、铅、锌金属矿是实用的找矿技术方法,它的优点:不仅能较好地指示矿体的赋存位置,可指示地下隐伏构造;还能划分矿体的边界,确定矿层的厚度。不过,X荧光分析结果会受矿体颗粒度、不平度、不均匀度、水分度效应的影响,不过这些影响可通过有效措施减少,测量精度还是能得到保证。

2.3.2甚低频电磁法

由于找矿、勘探与开发生产实践的不断深入,浅部矿和表露矿越来越少,这增大了找矿难度,甚低频电磁法正是在这样情况下研究出来,以满足简捷、迅速的勘查、探矿方式的需求。甚低频电磁法是一种浅层物探技术,该技术的原理:运用该方法时,通过对所测数据进行Fraser滤波等技术处理,结合矿区地质研究控矿规律及矿体赋存规律,以有效地圈定掩盖区异常地质体及其产状和展布方向,预测矿体空间赋存部位,最后达到为深部找矿提供依据。实践表明,该方法具备优点有“快速、轻便、高效、经济”,且在隐伏一半隐伏矿体的空间定位预测中应用效果突出。展开该方法还有一个有利条件,即地球上任何一点都至少能收到一个甚低频电台所发射的电磁信号,这也是开展此方法的有利条件。甚低频法也难免有缺陷,即:1)信号源的选择受到限制;2)电滋波的强度受时间影响,影响其最大的是日出日落时,所以采用此法时,宜选取场强较稳定的时间域作为该法的最佳工作时间。

3结论

综上所述,地质勘查技术既有一定的优点,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无论如何,建议政府加强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将地质找矿要素有机优化组合,如矿业权、技术、资本、管理等要素。此外,建议有效进行矿产资源整合勘查,加强整合勘查项目的组织实施,以适应新时期地质找矿的组织形式要求,实现找矿重大突破

的必要条件,在整合勘查工作中,地勘单位也应适当借助外力,同时也要重视勘查综合评价原则,从而最终实现找矿新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技术创新,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缓解矿产资源短缺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J].国土资源通讯,2008,(5).

[2]郑建国.钻探技术如何适应深部找矿的要求[J].工程与建设,2009,(6).

地质勘查方法篇7

[关键词]煤田地质勘查煤层对比方法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5)-3-190-1

煤层的对比工作是煤田地质勘查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煤层对比工作失误会造成煤炭资源储量估算出现误差,最后影响到后期勘探开发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煤层对比工作主要是指根据天然露头、钻孔揭露以及槽筒探等地表现象,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综合对比,对煤层的层数、层位等煤层情况进行判断的过程。目前常用的煤层对比方法有煤层间层距对比法、测井曲线对比法、标志层对比法等。煤层对比方法数量和种类非常多,每种方法都有其优越性和缺陷。为了尽量减少结论的误差,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选用两种以上的对比方法,实现方法之间的互补。而由于不同方法之间的使用差异较大,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选择合理可靠的对比方法,使对比结果更加可靠。下文就针对几种常见的煤层对比方法的原理、优点和缺点进行浅要的分析。

1常见的煤层对比方法

1.1测井曲线对比法

测井曲线对比法是最主要的煤层对比方法。测井曲线对比法是基于同一岩层的地质特征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且不同岩层之间的物性差异比较明显的原理发展出来的。沉积岩层存在周期性区域性变化,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的等时性和侧向连续性的特点。在一定的区域内,同一煤层的地质特征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而不同的岩层、煤层之间的物性差异比较明显。通过测井曲线对比,可以根据可以分析出可采煤层的情况,从而开展煤层对比工作。从测井曲线对比法的原理可以看出,这种对比方法的效果是比较理想的。测井曲线对比法的准确程度比较高,并且测井的参数也可以运用到其他煤层对比的工作当中。但是,这种对比方法的操作难度比较大,需要专门的仪器进行配合,而且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

1.2标志层对比法

标志层对比法是目前我国煤田地质勘查中最常用的煤层对比方法。标志层是指具有明显特征的、层位稳定或者较稳定的、在勘查区域内广泛分布的岩层。由于沉积岩层变化具有周期性和区域性,因此,确定了标志层后,通过与其上下层的煤层进行对比就可以实现确定煤层分布情况的目的。标志层对比法的优点在于操作比较简便,不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大力减少室内分析工作工作量。而且,与其他对比方法相比,标志层对比法只要确定了标志岩层,它的煤层对比结果的准确度就会非常高。然而,标志层对比法的顺利进行建立在找到勘查区的标志层。如果无法确定勘查区的标志层,标志层对比方法就无法展开。而在实际工作中,标志层的位置比较难发现,寻找标志层的工作受到了很多限制。

1.3煤层对比法

煤层对比法主要包括煤层层间距对比法、煤层结构对比法和古生物组合法等。

1.3.1煤层间层距对比法

煤层间层距对比法是一种重要的煤层对比方法。煤层间层距对比是指统计勘查区内所揭露的见煤矿数据,分析得出见煤矿的构造变化,通过与当地煤矿所在地的地质情况,主地层走向和倾向上进行对比后确定勘查区的煤层情况。由于煤炭的沉积环境和成煤物质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这种对比方法的准确程度比较高。

煤层间距可作为煤层对比的主要标志煤层间层距对比法的操作比较简单,可操作性强,容易掌握。但是这种对比法的适用范围比较小,主要适合一些地质结构相对简单,煤层间距变化小、主要煤层相对稳定的地区。对于地质结构复杂、地质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区,这种比较方法就没有用武之地。而在现实中,煤炭地质勘查的对象都是地质环境比较复杂的地区。因此在勘查阶段,煤层间层距对比法常作为辅助手段辅助煤层对比工作。

1.3.2煤层结构、煤质对比法

同一煤层的煤层结构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岩相旋回结构是含煤岩系的主要特征之一。不同的岩层,由于所处地质环境和受力作用不同,其岩层结构、旋回的厚度都有所差异。在勘查阶段通过对岩相旋回结构进行勘查,是煤层对比方法中最基础的方法。对岩相旋回结构的勘查往往需要借助测井来进行检测,因此这种方法需要专门的仪器和人员进行配合,操作难度高,可操作性低。

虽然,我国规定的煤炭种类不多,但是不同煤层的煤炭成分都有所差别。因此,可以利用不同煤层灰分产率、挥发份产率、灰成分等各种煤质指标的差异来开展煤层对比工作。与其他对比方法相比,煤质对比法的方法简便,对地质环境的条件要求较低,对比结果的准确性也比较高。

1.3.3古生物组合比较法

煤炭都形成于远古时代,各煤层顶板古生物化石丰富。根据煤层顶部的古生物化石形成的年代,可以将上下两个煤层区分开来。

2煤层对比方法选择

通过上述的几种常用的煤层对比方法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准确度较高的对比方法,大多受到了操作条件和地质条件的限制,而操作比较简便,对地质环境的依赖较小的对比方法,则对比结果不够准确。因此,煤田地质勘查时要根据勘查区域的地质情况和操作条件合理选择煤层对比方法,通过地质环境与对比方法的配合、方法与方法之间的互补,实现发挥所选择对比方法的最大作用的目的。

一般而言,在地质结构比较简单,层位稳定的勘查地区,可以采取煤层层间距对比法等不需要专门仪器和大量数据分析工作的对比方法。而在地质情况复杂的地区,则采取测井曲线对比法这类操作难度比较大的方法。

3结语

综上,每一种对比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陷。在选择煤层的对比方法时,应该考虑到勘查地区的地层及地质构造等因素,尽量使得各种方法可以进行扬长避短,有效地提高对比结果的可靠性、有效性。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无论是在对比方法选择阶段还是在对比方法操作阶段,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都是对比结果是否准确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和测试人员的专业素质,双管齐下,有效地提高煤炭勘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强,张忠良.定边县勘查区侏罗纪煤田煤层对比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4,42(4).

地质勘查方法篇8

关键词:地质勘查;勘查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地质勘查技术发展迅速,为地勘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这一过程中,资源开采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矿产资源的发展,有效减轻了国内市场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对地质矿产勘查技术的科研创新也成为了国际资源开采业着重研究的一个方向。

一、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原则

1、规划合理,适当超前

在勘查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应合理规划,根据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的要求,对中央与地方地质勘查工作、公益性地质调查和商业性地质勘查、国内地勘事业发展与地勘领域对外开放以及各类规划区地质工作进行统筹规划,进一步将地质勘查基础性现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结合适度超前的原则,将地质勘查工作的规划部署提前操作10~15a左右。

2、勘查工作的合理布局

结合财产分布规律,作为勘查矿产资源的重要保障,合理布局勘查工作应被重点关注。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勘查部门一定要与我国的地形地质情况实施充分结合,清晰掌握我国资源的分布特点,并将其作为依据对勘查工作进行合理布局。另外,在实际勘查和找矿过程中,还需要与人口分布、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利用以及城镇化格局相结合,统筹地质勘查工作区域布局,为商业性地质勘察工作的有序发展实施引导。

3、勘查能力的增强

由于我国的勘查能力相对落后,使得我国勘查工作受到较大制约,所以,我国应实施“科技兴地”战略,提升地质勘查工作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在实际工作中,我国应对重大地质理论问题的研究力度进行加大,转变地质区位优势为科技创新优势。其次,我国还应完善成矿理论体系,实现地质勘察技术的有效发展,改善我国目前的地质科技创新体系。不但如此,还需要对相关人才实施大力培养,构建一支管理认真负责、体制完善以及素质较高的勘查队伍。

二、地质矿产勘察技术方法分析

1、区域矿产调查

区域矿产调查是在一个较大的地区内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和综合研究工作,查明工作区各种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规模、产出规律,圈出进一步工作地段和远景区,进行成矿预测,指出找矿方向,根据控制程度估算部分矿床相应级别的资源量。

区域矿产调查可按国际分幅图幅、成矿区带、行政区及其他选定的特殊区部署,亦可进行以单矿种或矿组为主的调查。不同比例尺的区域矿产调查工作的精度要求不同。实际野外区域矿产调查工作的原则是以面为主,点面结合,重点检查评价。主要工作内容是收集整理工作区内各类矿产资源资料和相关的物探、化探、遥感、科研等资料,有重点地开展地面物探、化探工作,有选择地进行矿点检查,物化探异常检查,自然重砂和物化探异常加密取样,开展成矿规律研究。

2、GpS在找矿中的应用

利用GpS技术来布设控制网,点位的分布情况视具体的工程需要而定。一般来说,工程控制网的范围和点位隔距都不是很大,点位选择的灵活性较小,埋石时由于点位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可以机动处理。而当测区范围不太大时,点位可以灵活布设,而不必考虑点距及点的通视,给测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一般来说,区域面积在100km以内的测区,联测5-7个高精度的已知高程点就可以了,而区域面积在100km以上的测区,联测8-12个高精度的已知高程点,便可以通过高程拟合的方式来取得所有控制点的高程,必要时可以进行水准面的精化来使已知高等水准点分布均匀,GpS拟合高程也能够达到相应等级的水准高程的精度。

使用GpS技术布设控制网是测量作业方式的革命性飞跃,不仅提高了测绘精度,减轻了劳动强度,带来了效益的极大的提高,也直接方便了后期的施工测量。由于GpS所具有的精度高、全天侯、测站间无需保持通视等优点,目前已大体上取代常规的测量方法,成为了建立各级控制网的主要手段。国内外实测资料的统计数据表明,由于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缩短了工期,用GpS技术来建立控制网,外业费用可以节省约70%-80%左右,而且随着GpS接收机的性价比不断地提高,经济效益还会显著地提高。

3、GpSRtK测量技术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运用

GpS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高效率测量方法,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定位技术,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工作原理是将一台GpS接收机置于基准站上,另一台或者是几台接收机置于流动站上,利用差分原理,也就是说使用地面基站为接收和解算差分发送差分信息的原理,实时提供流动站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坐标。GpSRtK测量技术精度高,没有累积误差,工作模式较为简单、定位速度高、操作方便,不需要通视,综合效益高等特点,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和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的效率。

运用GpSRtK技术在矿区勘查中放样时,因为矿区的地形都很复杂,通视情况弱,而GpSRtK可以进行远距离作业,速度快并且不要求通视,操作方便。工作时,以一台架设在相对较高位置的GpS作为基准点,周围50m范围内不得有信号塔、高压线等干扰,选择一个已知点作为控制点来布设流动站,可以是一台或者是几台GpS接收机,利用电子手薄上的“点放样”或者是“线放样”功能进行工作。通过电子手薄的提示信息,测绘人员便可以迅速地找到放样点,节省大量外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GpSRtK技术在矿区地形测图中的应用。大比例尺地形图在矿产勘查详查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测绘方法不仅要先布设图根点,并且还需要在通视条件下去测量碎部点,而矿产勘查区域基本上都是高山地带,地形复杂,这就增加了测绘的难度,作业时间长、效率低下。而GpSRtK技术不要求点间通视,测图时,甚至只需要一个技术人员背着仪器在要测量的碎部点停留1、2秒,同时在电子手薄上输入特征编码,点位精度符合要求后,把所测的区域内的地形地物点测定后,由专业的测图软件即可完成所需的地形图。

4、遥感找矿

遥感技术可以将地质组分分布情况高效提取。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能全面的分析地质资料信息,辨识出成矿有利的区域,有针对性地进行矿产地质勘探。遥感技术应用依赖广泛的测绘工作,以获取地质背景信息、相关的矿物矿化信息。在获得矿物蚀变波谱特征的基础上,地质工作者应对照勘查区域内矿石或矿化带露头较好的地区,寻找潜在矿产资源的赋存区域。利用遥感技术识别并获取潜在成矿区域的信息,同时利用环形或线环形构造原理,可以更快地发现成矿区。在金属矿产勘查及预测方面,遥感已从线性影像和单一构造的航片解译,发展为针对目标矿种潜在成矿区域优化识别、多元综合信息和综合地学图像信息处理、矿石波谱特征和矿化蚀变等多方面应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长。为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我们需要研究更先进的地质矿产勘查和找矿技术,丰富的矿产资源含量的地带,从而更好地实现能源的开采和利用,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机遇,应对日后面临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地质勘查方法篇9

在地质勘查过程中,由于受到地质条件变化的限制,地质中极容易引起电场、磁场等各种物理场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地震法、磁法等方式进行探测,这些方法在陆地或者水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面对不同地质问题的情况下仍然适用。正因为污染方法具有经济合理、灵活性大、信息安全可靠等优点而受到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我们将物探方法应用在工程地质勘查中具有以下几点优点:(1)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大多都是对浅层的地质问题进行探测,例如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可以探测到几十甚至上百米的深度;(2)矿山企业在开展地质勘查信息工作的过程中,要求其探测结果够准确,对其精密度要求非常高,而物探方法可以满足这一要求;(3)在实际工作中,物探方法能够较快的完成地质勘查工作,并且不需要较大的施工场地,同样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探测结果,为日后矿产资源的开采提供有力的条件。

2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常见的几种物探方法

2.1电法测探在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

所谓电测探法也就是通过相应设备直接从观测点深入到地下,并通过电阻率来观察其变化情况,从而了解到各个岩层分布情况的一种探测方法。正因为这一方法能够对岩层的分布情况以及变化情况深入研究,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高密度电阻率法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城市工程中,用以获取浅层地质中的相关信息,这一方法一般是将地质结构进行有效的划分之后而对其进行探测。对于岩层进行研究过程中,这一方法能够对水平方向或者有较小倾斜角的岩层进行探测,而如果倾斜角过大,那么电测探法也就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由此可见,如果对该地质测量的目的深度与周边物质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物理性质差异,并且通过相关设备测出不同岩层的分布规律出现异常,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探测。

2.2电剖面法

这一方法与上述的电测探法类似,都是采用设备来对物理场地下岩层的分布情况进行探测与分析,是较为常见的探测方法之一。电剖面法可以与上述电测探法相互结合,可以对岩层的变化规律以及断裂带的分布情况进行详细的探测。我们还可以将该方法分为四极法与联合剖面法。一般情况下,电剖面法一般是对沉积岩进行探测,在探测过程中,要想保证点发工作的质量,首先我们需要对岩层电性的差异进行深入研究,了解电性差异的变化情况可以采用电阻率法进行分析,了解要岩层的含水情况以及各种状态。如果岩石中的含水情况呈现分散的状态,这就说明电阻率对其影响过小,如果含水情况呈现较为集中的状态,那么就会极大的降低岩层中的电阻率。由此可见,如果岩层中的含水量相同,而矿化度以及电阻率均不同,那么岩层在相同含水情况下电阻率就会不断增大。

2.3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主要有反射波法及折射波法。主要原理是根据对反射波或折射波时间场沿测线方向的时空分布规律的观测确定地下反射面或折射面深度及构造形态及性质。地震勘探相比其它物探方法,具有精度高、解释成果单一的优点,但是成本相对较高。我们所看到的物探剖面是一种经过校正后的并赋以地质内涵的反射波或折射波时间剖面(实质是不同地质体的反射波或折射波波速差异)。浅层折射法在覆盖层探测中具有技术优势,在隐伏构造、空洞以及考古探查中也有成功应用,但是该方法受施工场地影响明显。直达波法或透射波法是波速测试的主要方法,对测试条件的依赖较强。弹性波Ct技术已可为工程建设场地动力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数。

3综合物探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面波信号频散特性规律如下:由于物质变化的问题对于波面信号的吸收反射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在很多是一旦出现电磁波异常一般出现物质变动岩层变化结构异常或者诸多波面信号异常情况就代表着这一区域物质出现异常,一般而言在信号拐点处级容易出现物质突出现象。

4物探方法发展展望

4.1技术方法发展

鉴于工程涉及的地质与检测问题,探测技术将会进一步提高,多波理论会得到进一步应用,可利用的物理波场的频谱范围会越来越宽,电磁波谱可利用的范围由纯直流扩到雷达波,弹性波谱由瑞雷波向超声波频率扩展。陆地声纳法、地震映像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大地电磁电导率剖面法等探测数据快速连续自动采集技术将会日益活跃。

4.2物探仪器设备的发展

地质勘查方法篇10

关键词:电磁法;水文地质;地质勘查;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物探方法及原理

1.1瞬变电磁法

瞬变电磁法(tem)以接地导线或不接地回线通以脉冲电流作为场源,激励探测目标感生二次电流,在脉冲间隙测量二次场随时间变化的响应。二次场从产生到结束的时间极为短暂,属时间域电磁法。瞬变电磁法的物理基础是电磁感应原理,即导电介质在阶跃变化的激励磁场的激发下产生涡流场,如图1所示。

图1tem法工作原理示意图

瞬变电磁法与其它电法相比,具有体积效应小、等值范围窄、测地工作简单、分层和穿透高阻覆盖层的能力强等优点,可提供较多有用的地质信息。同时该方法对低阻反映灵敏,体积效应较小,易于突出低弱电阻率异常,利于区分本区的含水区和富水区。该方法主要通过对观测记录的参数ΔV2pi进行自相关技术滤波处理后,按晚期或全期视电阻率、纵向视电导率及视深度的计算公式转换为全期ρτ(t),Sτ(t)和Hτ(t)等参数,绘制出相应ρτ(t),Sτ(t)及Hτ(t)断面与平面等值线图,这些图件即为资料定性与定量解释的基础资料。

1.2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是用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按一定装置发射电磁波,借助于在地面上观测电磁场的振幅和相位,来研究地质问题的一种频率域电磁类勘探方法。电磁场具有趋肤效应,频率不同其穿透深度不同。高频时电磁场分布于浅层区域,低频时电磁场分布于较深区域,因此通过改变发射频率研究不同深度上的地质情况。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与直流电测深法相比,具有分辨能力强、各向异性小和能穿透高阻覆盖层等优点。根据测区地质资料,选择合适的ResSmth参数,通过对卡尼亚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断面图的电性变化结合地质资料进行反演,最终经计算作出二维反演视电阻率断面图,再进行解释。

2各地层电性特征及使用仪器及装置

测区内各地层岩性、电性特征见表1。

表1测区内各地层岩性、电性特征表

采用Zonge公司生产的GDp-32型宽带多通道数字电磁接收机观测。为保证有足够的信噪比和探测深度,同时降低矿区干扰因素的影响,tem采用大定回线源装置,发射框采用800m×800m的正方形框,采用探头装置接收;CSamt采用赤道装置,采用测深的标量测量方式,水平方向电场(mn)平行于场源(aB),水平磁场垂直于场源布设,见图2。

3资料解释

资料解释遵循由已知到未知、从点到面、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综合现有的地质、物化探、钻探、地震、水文等资料,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及时对已知资料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研究电阻率与电性层的对应关系。瞬变电磁法实测曲线解释时,要注意区分由噪声引起的曲线畸变,排除其他良导体干扰造成的假异常,着重分析含水地层的含水性与曲线衰减特性之间的内在规律。

解释中,首先分析已知钻孔资料与tem曲线的对应关系,总结出本区总的解释原则,再结合地震、地质资料和含水层视电阻率值的大小、层厚、埋深等因素,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解释区内二叠系煤层顶底板和小窑采空区富水性及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的富水情况,划分、圈定富水异常区范围及对测区内断裂构造导水性进行评价。

图2CSamt法标量测量示意图

4工程实例

4.1tem法勘查

从h277线断面图(图3)可知,1940、2140、2260、2520、2900、3140号点附近,视电阻率等值线出现下降趋势的扭曲变化,与地震推断的断层位置基本对应。图中断层下降盘附近呈现明显的低阻异常,故可推断为断层裂隙带形成的富水区。通过本次勘探工作,结合已知钻孔和地震资料,推断出了设计所要求的区内石炭系上统灰岩和奥陶系顶界面下50m灰岩的富水异常区,分析解释了断层的含水性和导水性,圈定了富水异常区范围,对测区内断裂构造导水性进行了评价。

点号

图3h277线等视电阻率断面图

4.2某煤矿CSamt法勘探

图4为h164线反演视电阻率断面图,由图可见,在石炭系灰岩和奥陶系灰岩地层埋深附近,电性曲线基本呈似层状分布,断面纵向由浅至深总体表现出4个明显的电性层。

点号

图4h164线反演视电阻率断面图

图5为t140线等视电阻率断面图,由图可见,在石炭系灰岩和奥陶系灰岩地层埋深附近,电性基本上呈似层状分布,4020号点附近,等值线出现下降趋势的扭曲变化,与地震推断的断层基本对应。

点号

图5t140线等视电阻率断面图

通过本次勘探工作,结合已知钻孔资料,推断出了区内石炭系灰岩和奥陶系灰岩的不同等级富水区的赋存位置、范围和形态,基本查明了断层的含水性和导水性,消除了局部富水对煤田开采造成的安全隐患,确保了矿井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5结论

介绍了tem、CSamt技术的原理、工作方法及在矿区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方法在解决矿区水文地质勘查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勘探方法,可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和安全保证。

参考文献:

[1]牛之琏.时间域电磁法原理[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