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5:05

体育产业的概念篇1

关键词:体育产业;治理;概念框架;边界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8-1009-04

ontheConceptFrameworkandRegulationBoundaryofSportindustryanditsRegulation

SUnBan-jun1,ZHUYan-kong2,XinGShuai2,ZHaoChen2,ZHaoJin-wa2

(1.HebeiSportCollege,Zhijiazhuang050041,HebeiChina;2.ShijiazhuangUniversityofeconomics,Zhijiazhuang050031,HebeiChina)

abstract:withareviewofsportindustrytheory,thepaperrevisesthecontentofsportindustryandconstructsaconceptframeworkconsistingofthreelayers,includingcore,closelayerandlooselayer.BasedontheframeworktheconceptframeworkandregulationboundaryofsportindustryanditsregulationarestudiedinordertoprovidetheoreticalevidenceandpromotesportindustryinChina.

Keywords:sportindustry;regulation;conceptframework;boundary

体育产业被誉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能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美国1998年体育产业产值为630亿美元,成为美国第22位的支柱性产业;意大利以“足球工业”为主体的体育产业,20世纪80年代末已跻身于国民经济十大支柱性产业;而瑞士体育产业是该国的第13位支柱性产业。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年营业额超过600亿人民币。体育产业中除部分体育用品业属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外,大多数属于第三产业。我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将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到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将达到30000亿元,比1998年增加2000亿元。

体育产业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从业者缺乏市场观念、经营体育竞赛表演业不得要领、权责明确的场馆管理与经营体制还未建立、体育产业人才缺乏等。

把治理理论引入到体育产业是本文的一个初步尝试。一方面,治理主体与客体的范围不断延展,从公司内部治理发展到公司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治理;从对单一公司的治理,发展到集团治理和网络治理以及供应链治理;治理对象也从企业治理拓展到行业治理;另一方面,体育产业所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协调问题,各个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委托关系,需要相应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协调机制等来保障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最大化。治理理论应用范围的扩展和体育产业的实际问题都为把治理理论引入到体育产业当中,建立体育产业治理框架和理论体系提供了条件。

1关于体育产业的理论回顾

对体育产业的内涵及结构,本课题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梳理。

1.1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关系方面的研究1985年国务院颁布《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案》,体育事业被正式、明确地列入第三产业,“体育产业”这一概念也开始使用。但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的关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1.1.1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不存在本质的区别鲍明晓(1999)认为“体育产业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体育事业”[1],这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不同经济体制下会对“运作方式和产出成果”有更新、更高的要求。韩丹(2003)认为体育事业是体育产业的一部分[2]。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认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体育事业的基础之上,两者不能严格的区分。

此类观点比较符合我国体育发展的时代特征,认为在体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应得到政府政策性的扶持以及经济上的投入,加快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1.1.2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存在本质的区别陈少宇(2004)从逻辑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体育产业、体育事业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3]。从逻辑学的角度看,这两者应当是相对的关系,两者的外延完全不同,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褚玉珍(2005)在《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一文中指出:“体育产业首先是体育的企业化,即将原来是事业的体育改为产业来办并将其彻底推向市场”,“对于产业化的体育,应该全部与体育事业脱钩”,“表面看来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是一对矛盾”[4]。

他们认为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不能混为一谈,这样是不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应该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实现“政企分开”,让体育产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

1.2体育产业提供的产品性质的研究学者们在对体育产品性质的研究中产生了分歧,一部分学者认为体育产业的产品只能是无形产品,而另一部分学者却认为体育产业的产品不仅包括无形产品,还应包括有形产品。

1.2.1体育产业只能够提供精神层面的产品徐炜光(1995)认为体育产业是指从事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囊括了“运动竞技业、运动技术培训业、运动健身业、运动娱乐服务业、科技咨询服务业、医疗健康服务业和体育旅游业”。胡立君等人(1999)从体育产业的所属产业类别出发,认为国内外均将体育产业列为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本质区别就在其只提供劳务,因此“体育产品只能是体育劳务,而不可能在任何意义上是实物产品”。栾开封(2001)从消费者角度考虑,认为体育产业主要满足的是社会的精神需求,体育消费从主体消费来看属于无形消费[5-8]。

尽管研究角度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均认为体育产业是提供无形服务的产业,这和联合国对体育产业(Sportsindustry)的定义有相通之处,即他们都认为体育属于社会服务行业,提供的仅是精神层面的产品。

1.2.2体育产业提供精神和物质两个层次的产品姚宏茂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阐述了对体育产业的认识,他认为,狭义的体育产业是指专门从事体育劳务和服务产品的生产经营;广义的体育产业还包括一切与体育有关的产品和生产经营,如运动器材、体育服装等。此外,宋春光认为体育产业是指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而使体育产品(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进入生产、流通、消费和服务的产业门类。

1.3体育产业的实质方面的研究对体育产业实质进行研究的学者认为,体育产业的外延除包括体育本身向社会提供的服务外,还应包括体育服装、体育器材、体育旅游等相关领域,甚至与体育建筑、体育食品等相关。但是,基于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不同,国内外学者的认识有一定的区别。

1.3.1经济价值论美国学者埃尔非・迈克认为:体育产业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参与性的体育娱乐活动和消费;二是体育产品和服务,如体育服装和体育器材的设计、测试、生产和营销;三是体育维护组织,如协会、律师事务所和市场营销组织等。

韩国学者朴英玉在《韩国体育产业和供给政策》一文中提出:所谓体育产业,就是指与体育活动和消费有关的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销售。

早稻田大学的宫内孝典在《日本体育产业的发展》一文中指出:体育产业包括硬件与软件两部分。软件包括体育用品信息和运动定向服务,硬件包括体育制造业者和体育领域的供给者。

斯托特勒认为:将体育产业定义为所有生产体育或娱乐相关产品的公司及其业务。它涵盖了体育产业的各个方面,如体育市场研究公司、体育赞助管理公司、体育产品制造商和零售商、体育电视公司、体育网络公司和体育旅游公司等。

上述国外学者认为:体育产业的实质就是体育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即将用市场经济的各种手段来促进体育经济价值的体现,所展开的生产经营活动都看成是体育产业的内容,这和西方自由经济的发展历程是相吻合的。

1.3.2生产经营活动论1995年原国家体委颁布的《体育产业发展纲要》中把体育产业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体育主体产业(也叫本体产业),第二类为体育相关产业,第三类为体办产业。

史红军(2001)认为体育产业是生产体育劳务的企业的集合体,包含了非职业运动体育产品的活动、职业运动体育产品生产活动、体育服务产品生产活动、体育信息产品生产活动。他认为这样既符合产业经济学原理又能结合我国体育产业化的开发实践,有利于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认识误区中走出[9]。

高晓发(2002)认为体育产业是指能进入市场实行商业化经营的体育活动范畴。包括运动训练与竞赛、体育健身娱乐、体育辅导与培训、体育场馆等可进行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的部分[10]。王守钧(2002)并未对体育产业的内涵进行界定,但他认为体育产业应包括部门产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服务业、体育劳务服务业、体育信息咨询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建筑业、体育金融业保险业等[11]。

李萍(2004)等人认为体育产业是指生产和提供体育服务和劳务的经济活动的总和[12]。生产和制造体育服装、器械和场馆的产业是属于体育产业后向关联的产业,媒体业、业属于体育产业的前项关联的产业。魏赤天(2005)认为体育产业是指为满足居民观赏体育竞赛和表演以及参加体育健身娱乐需求而从事体育产品生产的所有生产单位和组织的集合[13]。

上述这些观点的核心都是把体育产业归结为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其合理性就是使体育产业的内涵相对完整,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体育产业。其与第二大类观点的不同之处源于他们就体育产业的理论与实践的着重点不同。

2对体育产业内涵的再认识

基于国内外学者对体育产业内涵的讨论,我们从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出发,认为体育产业是以创造价值为中心、以促进体育发展为目的、能体现体育经济价值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发挥体育自身价值和功能的程度、通过体育本体活动实现价值增值的大小以及发展体育产业的优先顺序,可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每个层次都有着丰富的内涵。这样更符合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也有利于体育管理工作者更加明确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以及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体育产业是以体育竞赛表演业为核心层,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中介服务业、体育场馆、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与管理业、体育健身娱乐业等为紧密层,体育业管理、体育广告业、体育旅游业等为松散层的产业(图1)。

2.1核心层体育产业的核心层,主指体育竞赛表演业,亦称体育赛事或体育竞赛。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的体育竞赛制度才从计划竞赛制度逐渐转入市场,但现在竞赛中的管理制度和运行制度还未完善,政策法规也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这也成为了体育产业发展的绊脚石。

从国外体育产业运作情况来看,举办体育比赛是发展本国、本地区经济的良好时机,举办赛事能够激活跟体育相关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体育赛事是体育产业中的经济辐射能力最强、与其他行业关联度最强的部分。唐晓彤(2006年)曾在《大型体育赛事的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的理论研究》中对大型体育赛事的产业关联进行分析(图2)[14]。

经验告诉我们: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不仅能带动体育产业其他相关部分经济价值的发挥,还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这是将体育竞赛表演作为核心层的原因之一。但是,体育竞赛表演业中存在的问题最多、最突出,对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中介服务业、体育场馆、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与管理业等的影响很大。因此只要“正本清源”抓住主要矛盾,首先将体育竞赛表演业的问题治理好,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是将体育竞赛表演作为核心层的原因之二。

2.2紧密层体育产业的紧密层指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中介服务业、体育场馆、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与管理业、体育健身娱乐业等,具体原因如下:

1)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中介服务业(以体育经纪、体育赛事推广、投资咨询服务项目为主)、体育场馆、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与管理业(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与管理是指对大型体育赛事、体育组织、高水平运动队、知名运动员、知名教练员等潜在商业价值的开发与管理)是直接为体育赛事服务,跟体育赛事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其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体育健身娱乐业是体育赛事“生活化”,满足大众对强身健体、娱乐休闲的需求,同时也能够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体育中介服务业不仅能够降低体育竞赛表演的成本(如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优化体育赛事的运动员、赞助、广告等资源的配置),还能够优化我国体育市场的制度环境。体育无形资产也是判断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体育无形资产是有价值的、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与管理水平高低能够决定体育竞赛表演业溢出效应的好坏。

2)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场馆是体育竞赛表演、大众娱乐健身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体育市场中的“生产要素市场”,大众对健身、休闲的需求客观上促进了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和体育场馆的建设,体育用品市场是体育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场馆与体育竞赛表演业、大众娱乐健身是相辅相成的。

2.3松散层体育产业的松散层指体育业、体育广告业、体育旅游业等。其中,体育是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发行,并成立有专门的体育管理中心。体育收入主要用于全民健身工程、支持竞技体育为国争光、增建体育场地设施、大型综合运动会举办、体育扶贫等。国家体育总局资料显示,发行体育所筹集的资金每2元钱里面就有7毛钱用于社会公益。除此之外它也是发展我国体育的经费来源之一,因此体育是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体育场馆的开发和维护提供经济基础。

体育广告是指企业通过赞助某一项体育赛事或活动,并围绕赞助活动展开的一系列营销,从而借助所赞助体育活动的良好社会效应,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与品牌形象,以获得社会各界广泛的好感与关注,继而获得经济利益。同时体育广告又是体育赛事经费的一个部分,能够减轻政府的经费扶持力度,加快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体育旅游是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交叉产生的一个新领域,是以体育资源为基础吸引人们参加与感受体育活动和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一种特殊休闲生活方式,开展体育旅游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中就包括体育项目资源、体育场地资源(所有的体育场地都是开展体育旅游不可缺少的资源,如奥运场馆,训练基地等),因此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核心层和紧密层的拓展,又能够拉动核心层和紧密层的发展。

综上所述,体育、体育广告、体育旅游这三者的共性是其附属于体育产业的核心层和紧密层,同时又为核心层和紧密层提供经济的支持。

3体育产业治理内涵与治理边界

3.1公司治理回顾李维安(2005)[15]总结了中国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是1999年倡导组织制定中国公司治理原则,促进了公司治理标准的制定;第二阶段是从2000年到2002年对中国公司治理事务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从2003年到2007年对公司治理评价的研究;第四个阶段也就是未来发展方向,就是对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包括对一些具体行业的应用,如房地产行业的治理。孙班军(2005)[16]在《对公司治理问题的几点思考――写在第三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之后》中对公司治理的未来研究做了展望:治理的边界从组织扩展到价值链;治理的内涵从风险防范发展到协调,从协调发展到价值创造,治理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价值创造;治理评价体系应该从上市公司治理评价发展到行业治理评价等等。

3.2产业治理回顾美国梅萨州书院的RichardBell教授在其《GovernanceandpolicyinSportorganizations》一书中,详细的阐述了对于学校体育的治理问题,从体育管理、体育组织与体育伦理、体育学校、业余体育、校园娱乐等多个角度论述了学校体育治理问题。英国Josephmaguire博士对体育产业全球化问题进行了思考,于1999年出版了专著《GlobalSport》,提出了把相互依存的诸如体育运动的组织、媒体宣传、社团服务、销售公司和专利推销等形成连锁的设想。

3.3体育产业治理的概念框架依据体育产业的定义和治理的含义,本文认为体育产业治理是指体育利益或非利益团体及其行为方式的组合,通过它,相互依存的经济行为人(需求方、供应方、中间商、工人、体育协会以及国家机构)自愿地协调和(或)层级制地控制其自身行为和相互行为。这些行为方式应至少包括:协商经营条款并缔约、表达利益、配置资源和任务、设立标准、组织信息流和监督服从、构造激励和动用处罚、解决冲突、分配成本与利润以及在不确定和变化之条件下做出集体选择等[17]。

在对体育产业治理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本文依据治理理论和产业理论,尝试构建了体育产业治理的概念框架(图3)。

3.3.1体育产业治理主体体育产业治理主体是指与体育产业利益相关的利益主体的集合。体育产业是社会的产业,社会中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对体育产业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利害相关者的利益与体育产业息息相关,体育产业必须体现他们的利益。与体育产业利益相关的集团,包括政府部门、体育协会、体育企业、广大人民群众等,都是体育产业治理的主体,他们都会以某种方式对体育产业产生影响,并实现他们的价值。

图3体育产业治理概念框架3.3.2体育产业治理客体体育产业治理客体就是指体育产业治理的对象及其范围。依据本文对体育产业治理概念的界定,我们认为体育产业治理客体包括处于核心层的体育赛事、处于紧密层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中介服务业、体育场馆等体育企业以及处于松散层的体育、大众娱乐健身、体育旅游、体育无形资产等体育服务。

3.3.3体育产业治理行为体育产业治理行为是指体育产业主体与体育产业客体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具体包括治理模式与治理机制。体育产业治理机制指对体育产业内部的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对它们之间责任的界定、权利的制衡和利益的分配进行明确,使体育产业资源在其间合理配置,最大化整个体育产业的商业价值的一整套调节的制度、原则和方式。体育产业治理模式是指治理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与途径。体育产业治理的核心在于解决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理顺产业中各个利益主体的责权利关系,实现体育资源商业价值的最大化。未来的体育产业治理,是政府、市场、企业、以行业协会为主的非政府组织等各种治理机制相互合作、替代和补充的一种多元化协同治理,尤其是以体育协会为主的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将成为未来体育发展的主导。

3.3.4体育产业治理绩效体育产业治理绩效是对体育产业治理的效果。体育产业治理的最终目的是解决体育产业当中存在的问题,以规范体育产业秩序,协调体育产业主体之间的利益,创造更多体育价值。然而体育产业治理的目标与结果之间是否保持一致,需要一种机制来衡量,这种机制就是要对体育产业治理机制进行评估。体育产业治理绩效评估是从影响体育产业治理的因素出发,分析其关键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体育产业治理绩效进行评价[18]。

3.4体育产业治理的边界体育产业治理边界就是体育产业中所有专用性资产当事人的行为集合。体育产业的当事人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达成的一种制度安排妥协构成公司的治理框架,不同的体育产业当事人与体育产业的关系及其评价是不一样的,这取决于体育产业当事人在体育产业中形成的专用性资产的多少。因此,体育产业治理边界就是体育产业当事人在体育产业中专用性资产的维度和半径所形成的范围。

依据对体育产业层次的划分,体育产业的主要当事人有政府部门、体育协会、体育企业、广大人民群众等。因此,体育产业治理边界包括主管体育产业的政府部门、体育协会、体育企业和关注体育的人民群众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4结束语

体育产业治理的研究是一个新课题,在对体育产业和体育产业治理的内涵及治理边界达成共识之后,深入研究体育产业治理的目标、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行为、治理绩效等问题将是更为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鲍明晓.对我国体育产业热点问题的思考[J].体育科学,1999(4):49-52.

[2]韩丹.“产业”与“体育产业”辨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2):5-9.

[3]陈少宇,邓伟雄,宋迎东.再议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3):18-19,23.

[4]褚玉珍.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7):51-53.

[5]徐炜光,陈春政.体育产业的发展给高等体育院系改革带来的思考[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5(3):74-76.

[6]胡立君,史红军.体育产品特征的经济学分析[J].体育科学,1999(6):1-4.

[7]胡立君.论体育产品的劳务性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10):75-77.

[8]栾开封.给体育给中国留下独一无二的遗产[J].改革与发展论坛,2001(1).

[9]史红军.对体育产业内涵与外延的认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5):46-47.

[10]高晓发.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化概念之辨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3):1

4-16.

[11]王守钧.对我国体育产业的经济学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2(2):43-45.

[12]李萍,吴秋芬,李骅.论市场和政府在我国体育产业中的作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72-73.

[13]魏赤天.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设计及实施方法[J].学习与实践,2005(1):24-26.

[14]唐晓彤,丛湖平.大型体育赛事的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的理论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4):11-15.

[15]李维安.公司治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6]孙班军,朱燕空.对公司治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05(6):63-65.

体育产业的概念篇2

1.有关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认定的比较。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研究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发现,人力资本(教育)可以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率。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运用因素分析法,推算出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中,教育的贡献占23%。英国经济学家斯宾斯、索罗认为教育具有市场筛选作用,因为教育水平是反映个人能力大小的有效信号,能力较高的人,支付较低的成本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雇主甄别高能力求职者时,求职者的教育水平越高,工资就越高。这些西方学者都认为教育具有提高生产率或者鉴别市场效用的经济性工具意义。叶澜认为教育是实现各种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样也是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力因素,教育对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育具有经济效益。黄济认为现代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是一种社会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联系,为了适应商品生产要求职业技术教育产生。靳希斌指出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巨大功能,教育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资料消耗、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转化科技发明有重要作用。黄志良等人通过研究认为,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较注重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而高职教育大量实施的以“成才育人”为目的的产学研结合则容易受到忽视,高职教育应考虑如何满足企业发展和追求利润的需要,多发展具有经济属性的产学研结合。王全旺、赵兵川等人借鉴蛛网理论分析了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的成因。可以看出,对于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分析基本是从经济关联性、与劳动力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的,对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的判定,是可以从他物关系进行阐述和论证的,只是国外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研究更多的是比较直接从宏观计量方面进行分析,而国内主要还是从制度层面分析经济的,属于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

2.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表现形态。

(1)物化表现形态——社会大生产力。

工业革命时代,机器大工业借助于机器建立了与自身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力基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机器工业部门规模日益扩大化、复杂化、规则化和自动化,复杂的工艺和材料被不断发明和应用,这需要工人必须掌握新技术,并不断及时更新,这样的工作要求和特点,要求劳动者具有科学技术知识,熟悉机器构造,掌握机器原理与操作技术,因此接受一定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成为可能。反而言之,劳动者在接受职业教育和继续培训后,理所当然会促进机器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必定会促进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提高。

(2)内化表现形态——劳动力价值。

高职教育对劳动力价值提高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改变劳动力形态上,并通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与其所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别表现出来。马克思曾指出,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的复杂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表现,这种劳动力需要花费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也就是说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要比普通劳动贵得多,所以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价值就高,劳动力复杂程度越高,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多。

(3)外化表现形态——现代商品经济发展需求。

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的联系,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或者说是一种社会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关系。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产生的初期,由于产生发展的客观要求,商品经济得以发展,便在物质生产部门以及劳动所活动的产业部门产生了适应商品生产要求的职业技术学校,这种最初的职业技术学校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劳动力和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联系的关键性环节,现代商品经济正是通过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要求,以此培养出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和专业技术人员。

二、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1.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理解的简单化与狭隘化。

从对高职教育本质属性、一般属性以及高职教育功能、价值等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等核心概念存在狭隘理解和替代的现象。经济学家们认为,经济是一个不言自存的实在概念,并无需下定义,因此使得高职教育理论工作者很难直接对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进行直接分析,所以大多数人从相关方面入手,这样的认知方式虽有可行性,但会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出现“经济属性”概念被简单代替的现象。比如,一提到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时则会联想到“公共产品”“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教育与经济关联性“”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等,这些所谓的“属性”概念并不是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所指向的内容,更多的则是对“教育经济属性”形式的展现,错误地将属性表现认为属性本身,这样理解的后果直接导致“高职教育的产业化”“高职教育发展的短视化”“教育腐败”和“教育不公平”等问题的产生。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反映的是高职教育的属性问题,不是功能问题或者关系问题。如果把经济属性最一般的本质仅仅看成经济属性是具有产品的功能或者市场的作用,其结果可想而知。

2.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外延运用泛化与庸俗化。

对高职教育及相关核心概念的运用存在泛化与庸俗化现象。高职教育理论工作者在对高职教育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或对其理解的过程中,始终无法摆脱自身立场、观念的影响,会折射出主观认识和研究身份。为了方便理解与运用,有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对待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问题上提出“高职教育具有经济属性和功能,应该推向市场“”社会需要什么专业,高职教育就办什么专业”等一些极端做法,有些学者在进行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问题分析时直接用“教育经济(市场)”这样很不严谨的词句来表述,这些极端做法和不严谨的说法模糊了市场与经济之间的差异性,把经济当成市场,把经济属性看成市场功能,引起了人们对市场理解的泛化,使之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理解和运用产生了歧义,这样会影响高职教育价值的真实体现和教育决策者的理性判断。

3.经济与市场共性与个性边界不清。

对经济属性的简单理解和运用泛化处理,说明这两个概念关系边界不是很清楚,明显模糊了经济属性与市场属性存在的“共性”和“个性”边界。从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来说,高职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有特色的概念,高职院校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的“三改一补“”三多一改”等政策措施下发展起来的;从高职教育主要研究者来说,他们大都是普通高等学校工作者或中职教育工作者;从高职教育研究者的研究背景来说,他们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认识都是从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演绎,甚至是直接照搬而来的。对“经济属性”外延的简单理解和内涵泛化运用,势必导致共性和个性界定模糊,虽然两者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三、高职教育经济属性中对市场成分的理性反思

1.从认识论上,突破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误区。

对高职教育某些特征的片面性理解,导致了高职教育时间定位中的狭隘性和简单化。一方面,高职教育被狭隘地理解为商品,高职教育作为产品可以用货币进行交换和买卖;另一方面,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进行过度工具化解读,视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为刺激经济、跟风市场的工具,这不仅不符合经济属性本原,也严重脱离了高职教育的本体。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政治、教育、法律等上层建筑存在依赖的基础。按照这样的理解,经济是政治、教育、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基础,教育只是有经济属性,但经济属性不是教育的唯一属性。在封建社会之前,以人的依附关系为主的商品经济不发达,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当然就不明显,但并不意味着当时的教育就没有经济属性。在现代商品经济发达时代下,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从之前的边缘化走向以商品经济为重的社会中心,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逐渐凸显出来,但并不意味着这就是高职教育的市场属性。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更多是指向经济规律在高职教育本身所引起的特殊作用和效果,而市场则更多地体现在“买方”“卖方”以及两者之间价值规律的运用上。

2.从知识论上,厘清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和市场属性的关系。

经济属于元概念,属于范畴层次,市场只是经济概念的下位概念。经济范畴与普通的经济概念不同,后者只是反映个别的经济现象或过程,经济范畴则是反映大量出现的经济现象或过程。因此,“市场”之类的下位概念是经济范畴多元化多层次化的表现。我们可以用球体理论来加以阐述。“经济”属于球体网络的内层核心中的点,而“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概念是球体网络组织表面上的一个个点,“市场”之类的下位概念根植于“经济”核心概念,吸取“经济”概念养分,“经济”概念理解越深,下位概念越多,认识就越广泛,整个球体网络就越大,且与“经济”概念丝丝相连,位于网络组织的陈述最容易修改,同时修改网络其他部分陈述也比较容易,具有网络中心的陈述在整个网络组织中的作用十分关键,修改这些陈述不会动摇整个网络体系,它们同属一个球体。

3.从实践论上,回归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本质——民生。

体育产业的概念篇3

关键词高职自我概念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91文献标识码:a

为响应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制订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组织实施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以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高职新生自我概念特征,探讨构建高职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旨在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发展,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依据。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抽取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三个院系的大一学生,发放21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1份,有效回收率86.2%。其中男生76人(41.99%),女生105人(58.01%)。

1.2研究工具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Self-ConceptScale,简称tSCS):由美国心理学家费茨(w.H.Fitts)于1965年编制,台湾林邦杰1978年修订的第三版,共70个题目,采用五级评分标准。包含自我概念的两个维度和综合状况共十个因子,即结构维度: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内容维度:生理自我、道德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综合状况:自我总分与自我批评。前九个因子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积极,而自我批评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消极。近年我国众多学者使用这一量表,验证该量表有较高的信效度,也有较好的本土化特征。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统计处理。

2结果

2.1高职新生自我概念的总体状况

对高职新生自我概念测评各个纬度分数、自我概念总分以及不同性别学生在自我概念上的差异比较见表1。

表1显示,除自我批评因子外,总体自我概念及各因子的分数都在量表分值的平均数以上,高职新生的自我概念发展总体上是积极的。女生自我概念总分略高于男生,但无显著性差异。而生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满意因子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其它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受性别的影响,女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更关心,与家庭的联结更密切,对自我现状的满意程度更高。

2.2不同专业大学生tSCS结果比较

本次研究的样本分别属于高职高专文化教育大类、公共事业大类、制造大类三个大类的大一新生。按专业大类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

表2:不同专业高职新生的自我概念比较(S)

注:*p

检验结果显示,不同专业高职新生在自我概念总分、心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认同、自我满意几个纬度均有显著性差异(表2)。经LSD事后检验,结果显示:文化教育类专业学生自我认同显著高于公共事业专业和制造专业学生。制造专业新生在心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满意和总分上显著低于其它两个专业学生。各因子分数综合来看,文化教育类和公共事业专业的新生较制造专业新生自我概念发展更为成熟。

2.3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tSCS结果比较

来自城市的高职新生与来自农村的高职新生自我概念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来自农村的高职新生在社会自我纬度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高职新生((t=-3.133,p

3结论与建议

3.1高职新生自我概念发展不平衡,应加强对高职生心理发展状况研究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职新生自我概念总均分为211.42,略高于量表分值的平均数,自我概念发展总体上是积极的。但文献查阅发现,近几年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本科院校学生的自我概念研究,自我概念总均分在238-265之间。两者分数差异明显,说明高职院校新生自我概念成熟度低于本科院校学生,高职新生的自我概念水平仍有待提高,通过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比较发现高职新生自我概念发展不平衡,需要我们更深入地通过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在自我概念、人格、情绪、认知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协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发展问题。

3.2根据不同类别学生实际情况,开设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通过自我概念性别差异比较发现,高职男生比高职女生整体自我概念分数低,尤其是自我满意度低。在调查访谈中,不少男生表示,读高职院校是高考失利的不得已选择。高考的失败使得不少人感觉愧对家人,怀疑自己的能力,也担忧自己未来的前途。选择制造专业的大学生,大多对文化学习兴趣低,但又对自我优势认识不清,自我认同度不高。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的高职新生,自我概念总体上差异不大。但农村生源的高职新生的社会价值感更高,自我悦纳程度更高。分析原因,可能是农村生源学生把到城市读大学作为走出农村,改变命运的方式之一,能上大学就足以让自己变得更自信,更有存在感。相对地,城市生源的高职新生,长期生活在教育资源更具优势的城市,没有考上层次更高的本科院校而是读专科高职院校反而会产生自责、自卑心理。是否独生子女总体上不存在自我概念的显著差异,但独生子女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还有待加强教育。在成长过程中,独生子女容易产生心理优势感,进而过于自满,缺乏进取心。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应考虑学生在性别、专业、成长背景上的差异。

3.3多途径引导高职新生建立积极自我概念,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国内外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概念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自我概念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产物,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来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构建。除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应当建立健全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不仅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关注有发展性需要的学生。借助团体辅导和素质拓展的训练方法,营造气氛活跃、愉快和谐的团体环境,通过活动与训练,促进学生自我体验和自我探索,引导学生增强自尊和自信。高职教育强调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有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内外参加实习实训,要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的资源优势,让学生在工作实践中,提升自我认识,发现自我优势,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参考文献

[1]林邦杰.田纳西自我观念量表之修订[J].中国测验年刊,1980(27):71-78.

[2]林静.711名大学生自我概念特征研究[J].中国校医,2011,25(11):807-809.

体育产业的概念篇4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认识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091-03

1前言

21世纪的今天民族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从整个大的世界格局看,经过了西方文化全球性扩张的世界,给人类社会带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人们开始重新返回本民族的文化源头,重新思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并从中找出修正本民族文化在当今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在体育方面,以西方为主的现代竞技体育同样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体育场馆的大量建设、兴奋剂的使用、运动方式模式化等等,使得各个国家的政策收入要大量的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而减少了对健身活动本体的投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体育界开始逐渐把民族传统体育的建设提升到了重点位置,并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进行建设,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从1997年被确立为体育学下的四个二级学科,1998年各体育院校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招生,到现在可以进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培养的学校已经达到了45所,每年有数千名学生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实践等各方面都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学科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基础,是关于某一事物思维的起点。概念赋予经验以形式,并使明确表达成为可能。甚至在我们试图说清楚自己的观点之前,概念就已经使我们可能去认识世界中的事物了。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学术界并没有一个形成统一的认识和肯定,只是为自己的研究内容作了一个范围上的界定。研究者深知以自己的能力不可能为民族传统体育下一个准确而另人信服的概念,但是出于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负责和兴趣,本文对以往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研究与界定进行了梳理和辨析,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从对概念的实质论辩如人,旨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作一次全新视角的讨论。

2对目前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界定的理解

概念反映了人们对事物本质属性认识的思维模式,它是人们认识事物总体特征的思维起点,是人们对其进行认知、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基础,人们对概念的认识集中体现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水平,体现于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等各个层面。人们对概念的认识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事物的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我们所无法达成一致的是概念,而概念又反过来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侧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经历不同、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选择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所以,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永远处在变化中的动态的概念。时代的不同,人们的需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所指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也不相同。民族传统体育的专业建设处在初级阶段,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正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势,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所处的利益群体不同所给予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学者们主要从体育学、文化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论述和界定。本文选择了以下几个比较权威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概念时行梳理如下:

张建雄等采用文献研究、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相关问题进行探析后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一个或多个民族所独有的,在人民大众中广泛传承的,具有修身养性、健身技击、休闲养生、竞技表演、观赏游艺、趣味惊险、民俗音乐歌舞交融特色的体育活动形式。赵进在《“民族”、“民族传统体育”概念及其他》一文中,运用历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人手,将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分为“大概念和小概念”两种,界定他所认为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刁振东指出,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源于民族体育和传统体育。后来人们以世界体育角度为民族体育内涵和外延进行扩大并概括为一个群体,即民族体育的概念通常用来表述与世界范围内规范传播的现代体育竞技活动相对应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这种内涵和外延的扩大导致民族传统体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模糊和混淆。张选惠主编的《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教材中,从强调民族性、传统性及特色性入手,将民族传统体育界定为:是在中华民族中开展的,具有深厚民族传统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叶加宝等主编的《体育概论》中,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多种民族文化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各民族传统的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的总称。以上的概念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概念探讨的主要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百家争鸣、百家齐放更有利于学术研究的推进。本研究在借鉴以上学者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文化学、逻辑学等相关知识,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进行了新的阐释和分析。

3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实质

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是什么,我们无法给予一个精确而唯一的标准,这是一种妄为,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人对任何概念的界定使绝大多数人接受和完全信服,而逻辑学家告诉我们“无论是客观现象还是主观现象,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都可以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这样概念的可界定与否似乎成为了一种悖论。这一问题的解决让我们回到对概念界定的主体上来,可以肯定,到目前为止,任何概念的产生都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任何概念的界定都是人们有意识的按照某一逻辑结构进行思维的结果。概念产生的核心是人,是人的思维,而人的思维是最难以把握的变量,每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教育及成长经历等的不同决定了人们思维的不同。所以,所有概念的界定都是一种主观的思维活动;即便是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经验,有科学的数据作支撑,并称之为客观,其实这也是一种主观,是主观选择下的客观,因为“如果科学的真是基于经验总结和实践的客观,那么经验总结和实践的客观已经带有某种主观的意向,客观已经打上了主观的烙印,最终问题是:客观问题本身会不会是主观的。”这样,所有对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概念的界定,只是告诉人们在界定者的心目中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就是这个样子的,而且历史上也曾经有过符合这一界定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存在过。因此,对概念的可界定与否并不是一种悖论,只是界定者认为在他心目中某一事物的概念是什么样子的,是界定者从自身出发、根据自己的思维逻辑对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符合这一思维逻辑的所有事物的概括。

4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认知的角度

我们无法给予民族传统体育一个精确而唯一标准的定义,并使绝大多数人接受和完全信服,但是,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是民族传统体育还是有其鲜明的、不同于他者的个性特征。如上所述,所有概念的界定都是一种主观的思维活动,是主观选择下的客观,所以,这些鲜明的、不同于他者的个性特征却是可以根据我们的价值期待,或者说根据我们开发民族传统体育的潜在价值的需要,使民族传统体育给予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安排。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用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说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如果我们按照教科书,找到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的定义,然后按照它们来规定今天文艺运动的方针,来评判今天所发生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我们现在讨论文艺工作,也应该这样做。所以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我们也要用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规律来看,要从实际出发,不照搬已经成形的、固定化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然后按照它的规定来界定今天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划定今天民族传统体育的一切,评判今天所发展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而应该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也即是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界定的一种方法。

5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再认识

体育产业的概念篇5

关键词:教育学术语概念体系

一、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相关概述

国家标准对“概念”进行界定,即经由对特征的特殊组合所产生的知识单元,“概念体系”,即依照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结构化概念的集结。人类经由科学研究明确事物特征,把此类特征连接,于理性抽象期间生成概念,然后将此类概念相结合,产生一个经验和逻辑彼此统一的概念体系,以构建有关该事物的科学理论。教育学的概念体系不但是人类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成果,同时还是人类对教育现象予以研究、表述的工具,由对教育现象的科学研究获知相应教育学概念,基于此对教育现象实施教育学研究。“经由语音/文字对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予以表达/约束,即术语。”概念体系即术语体系的根基,一个概念仅与一个术语相对应。若概念集中对人类认识某项事物进行体现,则术语便可视为概念的语言表达方式。针对一门科学而言,概念与概念体系的生成过程于符号方面的呈现便属于术语与术语体系的建构过程。就科学知识而言,其能被划分为“概念性的知识”与“操作性的知识”两种,前者即人们知晓怎样借助概念对某些现象予以阐明,后者即人们知晓怎样借助数学工具对某些现象的数量/尺度予以计算,明确怎样展开观察实验对概念的阐明、数量的计算予以论证。基本概念与概念体系的生成不能单一视为客观过程,实质上为主客观辩证统一的动态过程。专家学者马克斯韦伯表示,社会科学的研究活动由抽象加设概念的构建所决定,社会科学理论与其研究的重要主观因素即“理想类型”/“纯粹类型”,其通过既定对象于一般情形下常见要素与特征构建产生,可谓是社会科学出现的先行条件。概念与概念体系于科学理论中的功能价值并不只是对既存事实的表述与分析,存在生产性创新作用,是新概念、新概念体系生成的根基。术语这一概念的符号表达极为重要。教育学的概念与术语体系身为该学科的架构会对教育学理论概貌、力量构成较大影响。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的构建可视为教育学科学化发展的根本任务,本就为科学研究,需要依据相应科学原则实施。

二、教育学概念和术语体系的建构与其基础、原则

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的生成和教育现象的科学分类密切关联。教育现象的科学分类可谓是教育学概念与术语体系生成的科学基础,其匮乏的原因是教育学概念与术语体系的繁杂混乱。知名学者巴什提出,概念的产生,即位于相应视域下经由辨别相似性、差异性为基础,以将事物间的关系排序产生成套信息。将概念的生成划分为两级水平,第一级为经验概念水平;第二级即生成具体解释的概念。依照本体对象部分相同特征把其置于各集合中且将其命名,在类别形成的期间生成概念。巴什还指出此类概念的生成过程具有较多隐喻与转喻,科学概念应位于第二级水平。教育学概念的构建不应局限在教育现象的集合命名上,需要对科学语言做出具体的阐明,从而获知概念的内涵。同时,分类应对相互之间的异同予以辨别,本就具有概念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结构化的概念集合,即概念体系。我们对概念关系界定的依据并不是布列钦卡提及的概念即单一的语义关系,具体为概念相对应的本体对象间的关系,语义仅有对此关系阐述、解释其间方存在认知价值。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是基于能观察的社会事实,在其间抽象所得,对具体社会事实的个别性进行剔除,以获知某一普遍性观念体系。概念化过程让教育学由经验层面提高至理性层面,基本概念体系的构建让其于系统化期间变为一项理论,理性抽象、理论建构经由相应科学方式让其存在于客观基础之上,教育学荣登科学行列。术语学界把术语分类功能称之为“系统化功能”,对教育现象的认知需经由组织相应系统构建普遍性理论,教育学属于系统阐述的即教育学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也就是教育学概念系统,其将阐述的教育现象为本体论基础。尽管布列钦卡的语义分析对概念与术语意义的澄清较为有利,然而概念与术语体系的根基并非在语义当中,而是客观的教育现象。因对同一教育现象分类的维度有所差异,获知的基本概念、术语体系有所区别,我们应构建较多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以对各维度下对教育现象的认知予以体现。在构建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时需对术语具有的专业性、科学性等予以关注,是确保教育学基本概念、术语体系于教育科学研究期间体现功能作用的关键。对教育学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时不应有广义、狭义这类模糊形式实施,位于相同教育学概念体系当中,内涵不一样的概念必须分开处理。仅有位于统一基本概念体系中,并非单一的实施概念语义分析,方可明确此类概念,为教育学的科学发展给予有力支撑。教育学基本概念的构建,需要以其独有的理论、方法为支撑,坚定不移地由教育学方面对此类概念加以界定。若单纯借鉴其他学科,如心理学把其视为教育学概念进行运用,即赫尔巴特的行为方式会导致教育学学科边界不够明确。有关教育现象科学分类的研究可谓是建构教育学术语和概念体系的先行条件。由教育现象着手生成有关教育概念的途径较为多元,经由此类途径能获知教育现象的概念,然而并非全部为科学概念。科学概念的生成需要基于经验事实,依据科学的方式实施抽象分析与归纳,以获知研究对象的科学知识基本单元,这些知识单元于其话语表达上方被叫作科学概念。同时,教育学需要对此类概念间的关系予以细致分析,按照基本知识单元间的内部逻辑关系展开结构化过程,以在学科理论下构建产生概念体系。在概念被科学共同体接受认可并变为其公共话语基本构成单元后便产生了教育学的术语和基于概念体系产生的其话语表述的术语体系。

三、教育学术语与概念体系的衍生层级

事物均在彼此联系与持续发展变化当中,此事实于逻辑层面的体现,即概念的衍生与因此形成的概念体系层级关系。教育现象亦如此,其基本概念、术语持续衍生变化并构成相应层级关系。概念与术语体系即位于逻辑层面对概念本体间关系的表述。因概念本体间的关系较为多元,各概念体系中具备各种关系,事物发展变化并不是固定统一的,故概念与术语体系中的概念关系不会位于相同层面展开,需要在多层次、角度中按照相应顺序实施,因而产生多层级的概念与术语体系。就教育现象而言,基本概念、术语体系必定为繁杂的多层级,并非不同概念/术语间单一的语义关系。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需要依照概念相对应的教育现象间的关系予以构建,以对教育现象间的逻辑关系予以明确,便于教育学对社会生活实际教育现象加以表述。因此,基于“教育现象进化树”提出教育学基本概念体系。该概念体系中,教育与学习,教授、教学间,与学习和适应性的学习、模仿等之间,即基于整体部分关系与种属关系的层级关系,适应性的学习、模仿与创造性的学习等概念间的本体论关系即进化时序关系,在社会现实教育现象构成中并列存在,在教育学基本概念体系中为同一层级,可视为非层级关系。但因概念体系通常囊括多项关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之间的关系也具有多样性。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建构需要注重囊括学校以内的人类社会生活所具有的各类教育现象。依照现有教育学理论提及的“教育”这一概念来讲,学校内外各种教育现象均被忽视,促使教育学学科边界不明,匮乏学科焦点,对其科学发展构成较大阻碍。经由实际情况看出,就算是现代学校,图中列举的一对一个别教学、训练等均可能随时随地出现,位于人的生长发展中具备显著效用。但这不代表所有概念均应归入学校教学领域。教育学的概念衍生属于连续不间断的动态过程,对教育现象划分类别期间,对概念内涵的定义与外延划分具有相对性与连续性,教育学基本概念体系与其衍生层次关系应视为一个整体,不容许割裂理解。

体育产业的概念篇6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教育;青奥会;营销战略

中图分类号:G81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6-0033-05

1、纯洁的奥运会?――来自批评者的声音

从古希腊奥运会到古罗马帝国的角斗盛宴,再到现代奥运会,乃至当下形形的赛事类型,本质上是一种商业主义实践形式。毕达哥拉斯代表哲学与理性首先发难,奥林匹克竞技场上的运动员为荣誉而拼命,赛场外的小贩为金钱而叫卖,唯有坐在赛场上的观众,体现宙斯的意志和哲学的精神,理智地、公正地评审各位裁判和运动会,欣赏竞赛的乐趣。虽说赛会本质同一,目标却不尽相同。古希腊奥运会是泛希腊自由民的娱乐盛会,利益相关者各取所需,为贵族阶层、竞技参与者、观众、商品流通间搭起了沟通桥梁;古罗马角斗盛宴是帝国统治的主要方式(面包和马戏),为维护古罗马政权的合法性和社会等级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杯足球赛标榜裸的商业主义,按赛事贡献大小进行利润分配;现代奥运会是一种柔性的、隐性的、变异的商业主义,以销售奥林匹克精神来牟取各方利益。回顾现代奥运会的坎坷历程(见图1),奉行业余主义原则的奥运会受到世博会、战争与政治的裹挟,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全面转向商业主义,皈依奥运会的赛事本质。2008年北京奥运会迈向历史巅峰,升级为一种新商业主义实践形式。

从奥运会历史传统的视角,希腊百年奥运梦想显得苍白乏力。“希腊曾执着于1996年奥运会的申办,憧憬着庆祝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举行100周年。然而,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奥林匹克的故乡――雅典被绕过了,美国的亚特兰大是那样的难以逾越。那一刻,在痛苦中,我第一次发现,其他民族对于奥运会的第一反应是有别于希腊人的。原因很简单。在希腊,我们始终将游戏和体育运动加以清楚区分。现代奥运会来源于两大体育传统,其一,出于当代意识形态动机,现代奥运会借用了古奥运会比赛形式,打造了一个完全现代化的节日。其二,在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和与之对应的古代奥运会之间,人们制造了很多象征性的联系。事实上。所有的证据都表示,现代奥运会在各个方面都与中世纪的骑士制度以及19世纪英国盛行的体育运动有着更具体的联系,比如英格兰的体育比赛。从现代奥运会项目构成亦能说明,一方面是针对田径、摔跤、拳击等古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现代改进,一方面是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现代体育项目。英格兰人不承认现代奥运会的古希腊情结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希腊的观点并不能决定“他者”的立场。

从奥运会经济体系的视角,top计划和转播权这两大收益系统已日臻成熟。以top计划为例,企业为获得奥运赞助商冠名权不惜重金,冠名企业越来越多,赞助费用水涨船高,悉尼奥运会企业平均赞助费为4000万美元,雅典奥运会则升至5500万美元。相比较实际可见的赞助费,冠名企业还要投入大量资金发展公益事业及宣传奥林匹克运动。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企业在开展一系列公益活动时,往往冠以“肯德基叔叔”这类名义,实质上是将产品与活动对象进行捆绑,乃典型的产品或品牌营销行为。以北京奥运会转播权为例,最大东家nBC从中至少获利1亿美元,这明确表明,奥运会已建立成熟的转播权分销体系,处于各分销环节的机构或企业,各得其所、分工合作,实现奥运转播利益最大化。

从奥运会品牌营销的视角,大到奥运会整体形象,仅仅是国际奥委会销售奥运标志一事似乎就已经违背了顾拜旦男爵有关体育非职业化和弘扬骑士精神的倡导。小到奥运会赛场广告,虽然国际奥委会坚决反对赛场广告。但是运动员服装商标问题却真实存在。从产品调研、设计与生产,到品牌推广计划的制定、实施与调整,到具体营销活动的开展,再到客户身上的产品标志,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品销售链。运动员服装商标问题是产品销售的最后环节与高级阶段,是典型的产品符号化、品牌化与商业化行为。

从奥运会信任危机的视角,奥运史上诸多负面事件似乎与奥运会本身没有干系。盐湖城冬奥运丑闻仅被定义为一个独立发生的不光彩事件,但我们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大事件的背后,一股长期提供支撑的幕后力量,及难以彻底清除的残留势力影响。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黑九月事件”,一些真诚的民众会认为,“我们正在进行激动人心的比赛,是自己找上门来的。”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而奥林匹克知识体系对此的辩解无非两个样版,一是寻求心灵慰藉,二是战争、政治与商业成为替罪羊,这是典型的信任危机转嫁方式。用聊以的话来说。“奥运会是纯洁无瑕的,只是鸟屎自己掉到我脑门上,我有什么办法”。

从奥运会道德功能的视角,奥运会在建构全球道德体系中发挥了特殊效果,这种新殖民主义式(neo-colonialism)的全球道德景观,对于后发工业化国家而言是沉重的道德枷锁,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则是一张废纸,他们需要做的是在五环旗名义下实行商业法则。以奥林匹克教育为例,有关奥运会的教育超过了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奥运会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形神合一似乎是件艰难的事情,在商业利益的感召下,奥运会的魂魄早已跑到九霄云外去了。现代奥运会处处洋溢着浓厚的商业气息,种种例证,不多罗列。

2、创造奥运赛事概念――神秘感和纯粹性

惟有回顾消费主义的发展历程,才能更好理解奥运会的商业主义特性。20世纪50年代,资本家普遍认识到出售商品等同于出售观念,商品的象征价值和商品的特性突显出来,增加广告投入成为一种营销共识,例如erickson集团在130个国家建立了200多个分公司,企业形象已深入人心,企业理念认同逐渐取代商品销售的核心战略地位。20世纪80年代,国际贸易和立法改善促使产品外包成为可能,资本家纷纷转向品牌创建而不是产品制造,注重在产品设计与创造概念方面,例如耐克、可口可乐、麦当劳、迪斯尼、苹果等跨国商业集团非常清楚,他们销售的真正产品是他们的品牌。20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消费方式的全球扩张成为无可阻挡的趋势,诸多商业集团尝试解放生产力,构建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型生产关系,因为任何企业都可以生产出订单上的产品,生产任务可以转包给劳动力

廉价、法律宽松、税收较少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为了生计问题会赴汤蹈火且高质高效的完成生产任务。

奥林匹克运动紧随消费主义的步伐,惟有创建赛事品牌与概念,才能实现产品增值与可持续发展。二战后竞技体育的政治经济功能成为价值认识主流,各类赛事迅猛发展,赛事过剩导致产品廉价,挤占赛事产品的利润空间,加之赛事间的组织与技术性因素差异不大,如果奥运会不能有效创建独一无二的赛事概念,将不可能赢得世界首要赛事的地位。尤其是当前各项赛事竞争白炽化,诸如足球世界杯、橄榄球世界杯等国际重大赛事,美国四大职业联赛、世界足球五大联赛等国家职业联赛,高尔夫、网球等单项体育巡回赛,泛美运动会、南美洲运动会等区域综合性赛事,世界田径锦标赛、世界体操锦标赛等国际单项赛事,极限运动、街舞等新兴体育赛事,等等。奥运会殚精竭虑、穷则思变,致力发展两个赛事概念体系。

其一是奥运会的神秘感,即赛事概念的创造。这是二战后奥运会确立的战略方针,始终坚持并延续下来。旨在建构赛事核心竞争力,维护世界首要赛事的地位。奥运会利益相关者(国际奥委会、政府、学者与教育工作者)将赛事与古希腊历史中的神秘色彩联系起来,标记为“prolympism”的理想,在整个20世纪主导了奥林匹克主义和职业精神内容。“神秘的”这一概念正力图描绘那些难以解释的东西,能给人的心灵带来安逸、平和、宁静和轻松,能解放人的灵魂,能以一种压倒一切的方式使人从负面的紧张和敌意中解脱出来的东西。神秘感让人们在日趋功利化和钢筋混泥土般的现代生活中寻求一方净土,一个英雄主义情结的回潮,把人们从水深火热或精于算计的现实生活中解救出来,这种精神救赎旅程的尾声,是让自己的心灵乃至行动跟着这种神秘感觉走,最终沦为奥运会的忠实客户,建构奥运会的全球影响。从赛事核心竞争力的视角,其他体育赛事并没有像《奥林匹克》那样的申明,或倡导宗教、个人崇拜和政治活动中独特的“思维”或“生活方式”。虽然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试图仿效奥运会华丽的场面以及盛大的仪式等各个方面的特色,但是没有一个能够真正达到奥运会的高度。

其二是奥运会的纯粹性,即奥林匹克教育的广泛开展。这是近几届奥运会确立的战略方针,依托奥林匹克教育资源,培养未来的忠实消费者,实现奥运会的可持续发展。奥运会利益相关者先验的将奥林匹克运动定义为纯洁无瑕的天使,奥运会则理直气壮的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形象人,一个超国家边界和理想主义的人类至善化身,所有的问题与危机被排斥出去,一堆专家学者围绕奥运会制造高深知识的氛围,在安德森看来,社会中的学者与专业人士是为创造神话、诗歌、报纸和意识形态服务的。奥运会的纯粹性必须经过意义拔高和意识形态改造过程才能建构起来,积极意义的提炼与拔高属于专家学者的效力范围,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改造属于政治精英的职责范畴,并与奥运会真实性之间保持一段距离,登高远眺辽阔的大草原,一切是那么的美好。奥运会致力于捕捉人类崇高、伟大、高尚、无私的成分,将人性美好的瞬间铭刻在奥林匹克丰碑上,筑造奥运会纯粹性的形象根基。纯粹性为奥运会扫清意识形态障碍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美丽的谎言得到各国政府的肯定与支持,是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的实践方式;二是奥运会拥有的公平正义、社会改良、教育青年功能,是各国政府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利器。奥运会维持纯粹性形象的外部表现,是在商业性与公益性之间寻求平衡且保持一定的张力。换言之,奥运会采用的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营销策略,不能做一锤子买卖,不能做得太露骨,不能做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劣势反倒成为一种优势,所以奥运会不是应该,而是必须走公益性的道路,用纯粹性去赢取全球影响力的最大化,而赛事影响力是造就商业价值的基础条件。

3、奥运会与青奥会的战略营销关系――新路线图计

划的未来

如果将夏奥会和冬奥会视为奥运会商业系统中的拳头产品,那么特奥会和青奥会则是奥运会商业系统中的辅助增值业务(见图2)。由于特奥会和青奥会的赛事产品定位的局限性,一直处于奥运会拳头产品的附属地位,但在推进奥运会整体营销战略中却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与麦当劳、肯德基快餐店里设置的儿童娱乐专区有异曲同工之处。快餐店挪出寸金空间建立儿童娱乐专区,以及干净明亮的厕所和赠送给儿童的小礼物,为吸引更多儿童参与进来,以儿童消费带动成人消费,是快餐店增值义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奥会和青奥会的商业贡献不明显,但对促进奥运会品牌增值业务的贡献却着实了得,对奥运会品牌发展的潜力无可估量。

长久以来,奥运会仅仅是特奥会这一条腿在行走,在极力维护奥运会神秘感和纯粹性的概念体系,已无法适应奥运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环境,有两条腿才能飞驰奔跑,增设青奥会成为夯实奥运会品牌基础的迫切事件。是奥运会整体营销战略的结构性调整方向,动机要素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奥运会产品创新的需要,如增加青奥会赛事产品,增设高尔夫、橄榄球为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等。二是为奥林匹克教育提供真实可见的、仪式化、景观化的载体,使奥林匹克教育形神合一。三是对盐湖城冬奥会贿赂丑闻危机公关的有力回应,正如联合国主导实施的“2005年国际体育运动年”(iYSpe2005)活动,对于机构发展而言,更多的是以发展公益事业的名义,推进联合国机构的合法化进程。国际奥委会在合理运用奥林匹克教育及其载体――青奥会转移公众视线,重建国际奥委会的合法性权威地位。稳定奥运会神秘感和纯粹性概念体系。如奥运会概念体系中纯粹主义者的历史贡献,青奥会亦在历史溯源、价值目标、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与文化计划、等维面创造新的神话历史与纯粹性,与奥运会概念体系保持战略式的同步发展状态,从新加坡申办首届青奥会的文件概览中得以证明,“我们的概念(行动)将全面拥护奥林匹克价值观,完全结合体育、教育和文化计划进行,以激励年轻一代。可以直言不讳的指出,青奥会是奥林匹克教育发展成熟的标志,揭示奥林匹克教育的政治经济本质,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奥运会与青奥会的战略营销关系。

体育教育这个概念一直处于争论与模糊的状况,它至少可分化为两个概念体系,即身体教育(physicaleducation)和运动教育(Sporteducation)。如果将身体教育理解为更广泛意义上有关身体的教育活动,那么运动教育当属身体教育概念体系的分支,是身体教育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偏向于职业教育范畴。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奥林匹克教育是运动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即便这样简单的做出区分,在体育教育概念的认识上尚需投入更多的努力,但绝不会妨碍体育教育实践问题的讨论。

后顾拜旦时代,奥林匹克教育战略日益成为当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轴心,究其原因,实有政治经济动机。现代奥运会历来重视营造神话魅力,奥运神话体系涵盖国际主义、、自尊自信、和平友谊等纯粹性的概念。这让奥运会区别于

同际商业化赛事,是发展维持其世界首要赛事地位的法宝。青少年是同家未来的社会根基,培养青少年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趣与忠诚,以促进未来奥运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这一浩大的国际教育工程,仅凭借国际奥委会的力量和国家政府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强大的资金做后盾,这为奥林匹克教育开展融资、赞助和商业合作活动提供了实践基础。同时青少年群体作为一个潜力巨大的目标消费市场,商家采用各种公关途径寻求青少年市场契机,因为父母愿意为孩子付出更多的家庭开支,孩子会直接影响父母的消费行为,亦称为“被培训的消费者”,一个明智的企业必须向青少年灌输商标,训练青少年在不久的将来购买公司产品,成为某商业品牌的忠实客户,广告进校园甚至进课堂是最直接干脆的营销途径。一是商家利益最大化的现实需要,二是国家政府捉襟见肘的教育资源投入,i是奥林匹克教育战略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在实现一个美好世界的名义下,这三个要素紧紧地黏合在一起(体育、政治与经济),一种实现多方利益诉求的双赢战略选择。

体育产业的概念篇7

关键词:体育;艺术;体育艺术;概念辨析

中图分类号:G8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5-0030-06

ResearchontheConstructionofBasictheoryaboutSportsart――aconceptualanalysisonSportsart

Limin1,maHongtao2

(1.physicaleducationinstitute,HenanUniversity,Kaifeng475001,HenanChina;2.BeijingSport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thisresearchstartsfromtheinevitabilityissuedbysportartsandthesignificanceandfunctionofsportartsandusesthemethodofdocumentation,expertinterviews,questionnairesurvey,andmathematicalstatisticsandsoon.Basedonthenatureofsportsandsportfunction,theartessence,logicprinciplesandpeople’sthecontemporarysportartdemandtrendsandsoon,thepaperdefinestheessentialattributeof“sportart"conceptfromtwoaspectsofthebroadandchivalrousconceptthisarticleprovidesanimportanttheoreticalbasisforfurtherresearchanddevelopmentofsportartsubjectandsportartisticconduct

Keywords:sport;art;sportart;concept

体育艺术现象从古至今层出不穷,从公元前5世纪雅典人米隆制作的《掷铁饼者》,至第29届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诞生,体育艺术现象随处可见。现代奥林匹克委员会第一任主席就是由希腊诗人维凯拉斯(D•Vikelas)担任的,1920-1936年间,艺术比赛(建筑、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已经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由此可见,体育从来就没有脱离艺术而独自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体育与艺术的结合更加紧密,体育艺术越来越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但何谓体育艺术?依据什么标准来确定哪些是体育艺术,哪些不是体育艺术?体育艺术涉及哪些领域?如何分类?我国体育艺术院系专业如何设置?各专业课程如何确立?等基本理论问题至今还未得到深入研究。其中,概念是研究问题的基础。只有明确了所研究问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和明确界定了所研究问题的范围和内容,才能使研究有明确的方向,也才能弄清楚研究问题的主体、客体(对象)和本质。因此,本研究主要对“体育艺术”概念进行深入剖析、明确阐释、科学界定,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体育中大量存在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实体等为研究对象,以体育界和艺术界的相关专家为调研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专家访谈法为了深入了解艺术、体育、体育艺术的本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对体育艺术概念的界定,设计了体育学、艺术学等两个方面的专家访谈提纲,并走访了有关体育学、艺术学方面的专家(表1),从不同层面、不同学科角度探索体育艺术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2.2问卷调查法针对体育艺术的概念等体育艺术理论体系中的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份,其中,体育学专家22份,艺术学专家18份,回收36份,有效回收率90%,达到统计学要求(表2)。问卷设计的内容效度得到了80.5%的专家认可(表3)。

为了检验专家填写问卷的信度,我们随机抽取部分专家进行电话回访,就他们所填写问卷中的一些问题询问他们的答案,根据对照前后两次的答案基本一致,达到统计学的信度检验要求。

1.2.3逻辑分析法运用分析法,揭示了体育艺术基本理论的内在机制;运用归纳法对体育中艺术现象进行归纳,探讨体育艺术的基本规律与一般要求,并采用定义法,对“体育艺术”及其相关概念给出定义。

1.2.4数理统计法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获得相关统计数据,对体育艺术现象及其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找出体育艺术的规律,总结体育艺术的概念。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艺术”概念产生的必然性“体育艺术”概念的产生也有它自己的内因与外因。它的内因,主要是人们对艺术的本质和体育的本质的不断认识,并把这种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它的外因,主要是当今社会对体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还要能够健心、娱心;对艺术的要求更加广泛,一方面要保持现有的艺术类别,同时,还要开发更广泛的艺术领域,于是体育就成为艺术重点开发的领域之一。“体育”、“艺术”的这种内、外因的共同发展,就促使了“体育艺术”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2.1.1从体育的发展史来看,体育的发展离不开艺术翻开体育史和艺术史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和体育是同源的,体育的发展从来就没有脱离过艺术而独自发展。艺术在体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原始社会的体育和艺术在萌芽中就有着不解之缘,它们都是伴随着生产劳动而产生。如:体育和舞蹈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都产生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宗教、巫术等。原始的体育活动与原始的音乐、舞蹈、雕刻、绘画、游戏、宗教等有密切联系。人类脱离野蛮的原始社会后,进入了比较文明的奴隶社会,体育活动和艺术活动逐步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社会活动形式,同时两种活动又总是形影不离,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如体育与舞蹈在封建社会以后分道扬镳,体育走上了竞技、健身、身体教育的体育道路,创造了奥林匹克为代表的、灿烂的体育文化,而舞蹈走上了民间舞、宫廷舞、表演舞、现代舞等多姿多彩的艺术道路。但到了近现代,体育与舞蹈之间出现了文化融合的趋势,出现了介于两者之间的活动,如花样滑冰、花样游泳、冰上芭蕾、雪上芭蕾、韵律体操、健美操、迪斯科、霹雳舞、太空舞、国标舞,包括中国的大秧歌,都反映了这种融合的趋势。由于舞蹈的娱乐性、节奏性,以及舞蹈动作的内容丰富、流派众多,舞蹈已成为现代体育的重要手段。2.1.2根据艺术种类的演变趋势来看,体育艺术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艺术种类从原初起就是一种不断诞生的过程。艺术种类是一个渐进的多元发生演变而来的,这是因为作为艺术活动直接根源的人性结构,尤其是文化心理结构,就是多因素融合而成的动态结构。文化心理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又是浮动的,有常数又有变数,从而制约和影响艺术种类演变,不断诞生新的艺术种类。文化心理结构求新求变是艺术形式和艺术种类不断推陈出新的一个基本原因。

另外,艺术只有与具体的事物相结合,才会有具体的意义。如艺术与建筑相结合成为建筑艺术、艺术与舞蹈相结合成为舞蹈艺术、艺术文学相结合成为文学艺术等等。目前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艺术种类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随着经济、文化和人的心理结构不断诞生的过程。

当今社会物质文化、科技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在现代社会中作用是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不可比的。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也在随着发生很大的变动,对体育的需求也不再是单一的健身目的,而是集健身、娱乐、审美等多种目的为一体。人们文化心理结构的变动及对体育的多种需求为体育艺术理论的诞生或出现创造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体育与艺术结合成为体育艺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体育艺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发展成为必需。

2.1.3当今社会,体育发展空前高涨,人们对体育消费需求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为体艺术产生创造了良好的时机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时间越来越短,休闲娱乐的时间越来越多,体育发展空前高涨,人们参与体育、关注体育的热情和对体育的需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群众体育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人们在高标准追求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的同时,人们更希望对体育锻炼的内容和形式都要更加符合美的标准。体育不但承担着消耗人体肌肉能量的方式,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慰籍。如:有人在跑步的过程中不但追求健身的目的,还在问自己跑步的姿势是否好看;人们在打球的过程中会问:“我的这个姿势酷吧”等现象。另一方面,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不断追求新的锻炼方式,不愿意重复着某一种方式,于是各种形式的体育项目呈现了人们的眼前,如:印度人把古老的肚皮舞简单改进成肚皮健身操,美国人把美国黑人在工作之余随时随地进行放松的舞蹈改编成街舞健身操等等,加速了体育与艺术的融合。

在竞技体育方面,体育与艺术的融合不但要满足竞技的需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要满足人们精神上的审美需要。人们在观赏体育比赛寻求激烈对抗给人们带来刺激的体育项目的同时,也更希望欣赏到高难度技术和完美艺术相结合的能够满足人们精神上的审美需要的体育项目。如为了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艺术体操、体育舞蹈、跳水、自由体操、花样游泳等项目在难度和艺术方面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竞技体育为了提高人们观赏各种体育比赛的兴趣和积极性,创造出既有比赛性,又有审美性的新型运动项目。如:nBa篮球赛场间啦啦操。

正是为了迎合人们对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需求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体育自身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丰富、发展和壮大,涌现出大批的新兴体育项目和体育学科。如当今出现的体育管理学、体育传媒学、体育美学等新的体育学科。同时,也为体育艺术学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1.4体育的商业化趋势和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加速了体育与艺术的融合行为来源于动机和目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和艺术的商机被不少投资商看好。同时,体育和艺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也积极的走向市场,满足市场的需求,并努力用各种办法尽可能的占有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体育在不断扩大自己消费市场的过程中,依据目前消费者的体育审美需求,不断把体育艺术化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如各种大型运动会或比赛前都会安排一些文艺演出,目的是吸引更多人的眼球。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无与伦比”的文艺演出给全世界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艺术也在考虑在不断满足消费者欣赏的基础上,如何让消费者参与进来。于是舞蹈家把复杂的舞蹈步伐简单化,创编出好看实用的健身舞蹈。如:健身房中常用的拉丁健身操、街舞健身操等。

2.1.5国内体育院校体育艺术系的成立,使体育艺术理论研究成为必需目前,国内几所体育院校已成立了体育艺术系。显然,体育院校成立体育艺术系迎合了现代化体育发展的需要,迎合了日益增长的人们对经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说明体育界人士已敏感地捕捉到社会对体育艺术的强烈渴盼与青睐的信息,但这种出现还主要是自发的、感性的,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目前几所院校体育艺术系开设的专业就能看出这问题。如广州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开设的专业有健美操、竞技体操、体育舞蹈、街舞、啦啦队、模特艺术与公共关系等专业,武汉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开设有表演(体育舞蹈)、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三个专业,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主要开设有体育表演专业等。从这些院校体育艺术系所开设专业可以看出,存在较大差异,这说明人们对体育艺术的认识还存在很大差异,还仅处于探索阶段。如何界定体育艺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体育艺术系应涉及哪些领域?应开设哪些专业和课程等许多问题还没有解决。这是典型的理论研究滞后于社会实践的现象。究竟哪些专业属于体育艺术,哪些专业不应归类于体育艺术都还没搞清楚。“什么是体育艺术”这个问题也许很好回答,我们可以随便拿出一幅关于体育的绘画或雕塑称之为体育艺术,而且也不会有太多的人提出反对意见。反之,如果有人问“体育艺术是什么”时,也许我们会想很长时间也不一定能得出完整的答案。体育艺术现象在当今社会虽然随处可见,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对体育艺术的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体育艺术的概念、本质、研究范围以及涉及的领域等许多问题还不清楚。所以,体育院校体育艺术系专业设置出现的这些问题,使对体育艺术理论的研究成为了必需。

2.2“体育艺术”概念提出与界定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2.2.1有利于引导艺术工作者更好地关注体育,并以体育为素材进行艺术创作,进而推进体育文化的广泛传播艺术作品通常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源源不断地给予社会、时代和人生以力量、智慧、文明与美。人类艺术创作发展的史实证明:能够流传至今并在艺术发展史上占有一席地位的艺术作品,无一不具有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化与审美功能,无一不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起到过一定的影响和推进作用。在过去的历史中,艺术家们和艺术工作者也曾自觉与不自觉地以体育为素材创造艺术作品,彰显“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鼓舞人们的干劲。比如,以体育为素材的体育摄影、体育美术、体育雕塑展等体育艺术展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六届,这些作品的展出大大宣扬了体育中的真、善、美,激发了参观人群的体育热情,激励着人们的体育参与行为。

然而,这些艺术作品的创作多是自发性,还没有明确的理论引导,还没有形成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有其艺术创作的规律与特征。因此,把“体育艺术”作为专门概念提出来,并对其进行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探寻体育艺术创作的规律和特点,将有利于引导更多的艺术工作者自觉地从事反映体育的艺术作品创作,并将这些体育艺术作品推向更广泛的人群,将使更多的人们了解体育,热爱体育,参与体育。

2.2.2有利于引导体育工作者自觉把艺术元素更好地融入体育,增强体育的艺术化效果“体育艺术”概念的提出与界定,不仅有利于促进艺术工作者广泛进行体育艺术作品的创作,同时,它还有利于引导体育工作者自觉把艺术元素更好地融入体育,增强体育的艺术化效果,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活动。从近年来,我国一些体育项目(如跳水、健美操、花样滑冰等)的比赛规则看,艺术分的比重总体有增加的趋势,更增加了其可观赏性。体育工作者们也在不断创造新的、把体育与艺术融合程度高的体育项目,如蹦床运动、轮滑、体育舞蹈、木兰拳等来满足人们对体育的艺术化需求。

2.2.3有利于我国体育院系体育艺术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目前,我国已有近1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体育艺术专业,虽然各个学校专业设置名称不一,但都是以把艺术更多地融入体育,创造新的、艺术性强的专业为出发点。然而,由于“体育艺术”还没有被明确界定,其本质、内涵揭示不清,因此,也导致了各个学校设置的专业设置差异很大,有的设置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有的设置艺术体育教育专业、有的设置模特艺术与公共关系专业等。从这些专业的设置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体育艺术”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若对“体育艺术”概念进行合理界定,深入了解其内涵与外延将会给体育艺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或依据。

2.2.4艺术性有利于引导体育观众或体育参与者对体育的艺术化欣赏,进而增强自身体育活动体育观众或体育参与者是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若体育比赛或体育活动没有观众,或没有人愿意参加体育活动,那么,显然体育文化也得不到发展。而当今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其中体育的“艺术观赏性”就是人们对体育的新的需求,因此,体育要增加艺术性。但体育在增加艺术性的同时,还要把体育艺术的特殊性展示给体育观众或体育参与者,以引导他们能够更好的观赏或参与体育活动并增加自身体育活动的艺术性,“体育艺术”概念的提出与界定就有利于引导人们对体育艺术的认识。

2.2.5有利于丰富体育文化的内涵,拓展体育科研活动的研究领域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入的,“体育艺术”作为一个正式的概念提出并进行界定,正是人们对体育文化认识的深入,它开辟了体育文化的又一领域,大大丰富了体育文化的内涵。这也说明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体育文化的开发更加全面,给体育融入更多积极因素。可以预知,“体育艺术”将会是今后体育文化中又一蓬勃发展的领域,它也将会开发出更多体育艺术产品,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它也将大大拓展了体育科研活动的研究领域。2.3界定“体育艺术”概念的主要依据

2.3.1依据体育的本质和体育本质功能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对体育本质的认识,国内外不少思想家、教育家等做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体育本质的认识基本上达成了一致,即体育是教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的本质在于通过运动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不仅有利于人的现代化,也能成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推动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体育价值观也由“增强体质”向“促进健康”转变,由“健身”向“健身、健心”转变,更加重视人的体育感受、体育审美及愉悦身心。当今,国内外对“体育”概念的界定比较一致的定义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的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也为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

体育本质和体育本质功能的不断丰富与扩展,势必需要采用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来实现其本质和功能的扩展需要,体育艺术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所产生的。因此,体育艺术的本质、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也必须依据体育本质和体育功能本质的变化而确定。

2.3.2依据艺术的本质目前,关于艺术本质的认识,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看法(表4)。目前,国内学者比较认同此观点。此观点主要包括:1)艺术的社会本质,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2)艺术的形象本质;3)艺术的情感本质;4)艺术的审美本质。总之,艺术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艺术家、观众和艺术作品是艺术的非常重要的三个方面,缺一不可。2.3.3依据逻辑学概念定义原理与方法概念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是指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方法,概念的内涵是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明确概念的内涵,就明确了事物的特有属性。

定义一般由被定义概念(指被揭示其内涵的那个概念)、定义概念(指用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概念)和定义联项(指用来联合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的词,通常用“是”表示)组成。在这里,还有弄清楚上位概念(属概念)和下位概念(种概念)。上位概念(属概念)指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概念中间外延较大的概念;下位概念(种概念)和上位概念(属概念)相对,指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概念中间外延较小的概念。

下定义,最基本的方法是属加种差定义法,可以用公式表示: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定义的步骤主要有三步:1)首先找出包含被定义对象的较大的一个事物类,即找出被定义对象的属;2)找出这个属中区分这个种与其他种的差别(种差);3)把属和种差加在一起,就得到要定义的概念。

我们在对“体育艺术”概念下定义时,同样要遵循概念定义的四个基本原则:1)被定义项与定义项的外延必须是全同关系;2)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3)定义项应使用清楚确切的概念,不能使用比喻;4)对正概念下定义一般不能使用否定句。

2.3.4依据当今人们对体育的艺术化需求趋势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我们知道,人的需要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其顺序是: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这样一种由低向高的过程。当人类的生存需要不再成为需要问题时,自然就会产生享受需要。这种享受不仅包括物质的,更包括精神的,追求物质的享受是低层面的,追求精神的享受则是高层面的。古人云:“食必常安,然后求着;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由于体育需要处在人类需要的较高层次,是一种超越性需要,所以体育审美需要的满足引起的是一种心境的畅快,超越性的快乐,即审美,这种超越性所带来的效应,是审美主体(人)对体育运动的一种功利态度、实利意识的一种暂时超脱,是主体对个人,私利意识的不断净化、陶冶,从而体现为一种超越的人生态度、心灵境界。同时,体育的审美本身也有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从耳目直观的快乐(观赏比赛)和心意领悟的(参与体育锻炼),再到理想人格、心灵境界的快乐。这种由心理机能快乐再到心灵精神快乐的不断超越,走向极致,便是“自乐”、“健心”、“无乐”的境界,是人与社会体育的全面精神发展。

因此,对“体育艺术”概念的定义应该考虑当今社会对体育的艺术化需求,应在体育艺术的内涵中明确人们的这种艺术审美需求。

2.4“体育艺术”概念的定义、内涵与外延

2.4.1“体育艺术”概念的定义依据前面逻辑学对概念下定义的最基本的方法――属加种差定义法,即公式表示: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我们对“体育艺术”概念定义进行分析:

1)“体育艺术”概念的“邻近属概念”。

我们分析认为,“体育艺术”的“邻近属概念”应是“体育和艺术”。因为,“体育艺术”的本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艺术向体育领域的扩展与延伸,即艺术进驻体育领域进行创作;二是,体育主动吸收艺术的元素,并作为其重要的构成因素,提高其对体育参与者的吸引力。体育艺术也正是以这两种形式存在。

2)“体育艺术”概念的“种差”。

“体育艺术”概念的种差是“体育或体育相关领域的”。这就是说,首先,体育艺术是反映的“体育或体育相关领域的”艺术现象和艺术行为,而不是其他领域的。

通过对体育艺术的“邻近属概念”和“种差”的分析,我们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体育艺术”概念进行定义。

2.4.1.1广义的体育艺术的概念从体育作为艺术的素材来看,体育渗透艺术的各个领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从古至今出现了体育建筑艺术、体育雕塑艺术、体育绘画艺术、体育音乐艺术以及体育文学等。首先,从奥运会与艺术的关系来分析体育艺术。从古代奥运会的兴起到现代奥运会的鼎盛,艺术已经成为奥运会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奥运会与艺术的关系具体情况见表5。

古代奥运会雕塑艺术《掷铁饼者》、《雅典娜与玛耳绪耳斯》、《达拉斯》、《荷矛者》、《束发的运动员》、《刮油污的竞技者》、《古希腊的混斗者》、《昂弗拉的阿波罗》等。

绘画艺术由于绘画难以保留,能够保存到今天的只有些彩绘的陶器(如潘亚森纳克出土的赤陶花瓶)、保存在意大利波隆瓜考古博物馆的《少年拳击比赛》以及雅典考古学博物馆的墓室壁画等极为稀少的文物。

建筑艺术阿波罗波里斯神庙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雅典娜神庙就在其中。文学艺术《伊里亚特》、《奥德赛》、《奥林匹克竞技者颂》等。

奥林匹克仪式中的艺术在古代奥运会上,为庆祝奥运会的举行或者祭祀活动,在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上进行大型的文艺演出,仪式上有舞蹈、音乐、诗朗诵等艺术活动。

现代奥运会雕塑艺术《美国运动员》、《箭手赫拉克勒斯》、《胜利的欢呼》、《奥林匹克》、《奥林匹克之门》、《千钧一箭》、《走向世界》、《奥林匹克激情》、《好风景》、《足球》、《游泳》、《体操》、《射箭》、《少女与足球》等。

绘画艺术《苏联体操家》、《萨马兰奇和奥林匹克精神》、《中产阶级的奥林匹克》、《敏捷的运动员》、《跑步者》、《尤里西斯》、《在雨中》、《奥林匹克运动的传统与历史》、《飞翔中的高台滑雪运动员》、《奥林匹克之梦》、《亚特兰大之星―奥林匹克公园》等。

建筑艺术伦敦西区的“白城”体育场、温布利体育场、罗马奥运会体育建筑、慕尼黑的奥林匹克公园、北京正在施工之中“巢”型体育场等。

文学艺术《奥林匹克颂诗》、《体育颂》、《奥运会之歌》、《安特卫普奥运会》、《众神的赞美》、《奥运竞技》、《走向奥运会之神》、《奥运会之歌》、《英雄交响曲》、《奥运会竞技史》、《阿尔高森的勇士们》、《奔跑的人们》、《南非》等。音乐艺术《阿波罗赞歌》、奥运会会歌、奥运会主题曲、入场式伴奏曲、韵律体操、花样游泳、马术盛装舞步、花样滑冰等体育项目的“背景音乐”等。

奥林匹克收藏中的艺术奥林匹克集邮奥林匹克纪念币和纪念品

奥林匹克仪式中的艺术奥运圣火的点燃、火炬的传递及火炬的制作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类文化艺术融合的一个切入点;戏剧、歌舞等文体表演成为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中较为丰富的艺术形式;奥运会颁奖仪式中也融入了较为丰富的艺术形式,其文化艺术的氛围也十分浓厚。

其次,从历史的发展趋势看,体育与艺术经历了结合―分离―结合的道路。人类之初,体育和艺术没有明显的界限,这一点我们察看体育与舞蹈的起源便可以得出,那时的一种活动往往具有多种性质。社会的进步使体育和艺术曾经分离了很多年,但科学技术既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大趋势,使得体育与艺术近年来联系越来越紧密。艺术和体育互相渗透,各取所需。艺术和体育同属娱乐消费市场的两大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和艺术的娱乐功能和经济价值被充分挖掘。在经济利益面前,体育和艺术必然会导致市场竞争、抢占市场、争取消费群体等现象。体育会借鉴艺术的东西为己所用,艺术借鉴体育的东西来抢占大众健身市场。如当前社会上的健身馆和从事健身、健美形体教练工作的不是体育界的就是舞蹈界的人士。这种外在的竞争促进了双方的进步,同时也加速了它们的融合。体育与艺术的这种融合必然会导致体育艺术成一体的结局――即体育艺术。

综上所述,广义的体育艺术的概念是:体育艺术是指体育及体育相关领域的各种各样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化体育运动的总称。它是体育与艺术的一门交叉学科,是艺术学与体育学两门学科的有机融合、深化,从而提升的新的学科层次,是体育和艺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的体育艺术包含如下两个方面的含义:

1)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广义的体育艺术一方面是指所有的与体育文化活动有关的一切艺术现象和艺术活动的总称,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建筑艺术是通过建筑物的体积布局、比例关系、空间组合、结构形式和种种装饰而构成统一的实体形象,反映一定历史时代和民族风貌的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实用性造型艺术。那么体育建筑艺术便是为组织大型的体育赛事或够建体育活动场所而构建的既实用又美观的建筑物。

2)广义的体育艺术另一方面是指所有的加入审美元素和艺术元素的体育活动的总称,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中加入审美元素和艺术元素的案例很多,这类体育艺术与一般的艺术活动有很多共同点,所以也可以把这类体育项目称为艺术化体育运动。2.4.1.2狭义的体育艺术的概念从古代艺术的概念来看,西方现代意义上的art(艺术)一词源自拉丁文ars,而拉丁文一词又可以追溯到希腊文techne。在古代语言中,与techne或ars相对应的art其核心含义是技巧、技艺、工艺和技术,甚至是诡计和奸计;任何产生值得称道的、体现出独创性的(精神和物质)产品的人类实践活动都可以叫做“艺术”。于是便有了医药艺术、战争艺术、爱的艺术、政治家的艺术等等。从当前艺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范围或者体育与艺术的结合点来看,狭义的体育艺术和古代艺术的含义似乎有很多相通之处,并且体育艺术的产生和其他艺术门类的产生似乎有着相同的渊源。当前艺术渗入体育并为体育所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艺术的审美本质开始渗入体育并在体育中广泛使用。我们都知道“美是一切艺术必不可少的本质特征”。艺术作品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对美的发现与创造的过程,但美并不是体育的本质特征,审美原理被广泛的应用体育中的一些领域也是最近才被关注的。电视、电影、计算机等多媒体的出现使得体育比赛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成为现代文明社会人们生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使体育赛事更具观赏性,审美原理被广泛的应用与体育中。如动作美是健美操美的核心,体形美是动作美的基础,音乐美、服饰美是健美操运动必要的条件,精神美是健美操的灵魂,人体美是健美操的本质等。

2)舞蹈、音乐、雕塑、美术等艺术项目已被广泛的应用与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中。艺术中的舞蹈美、音乐美和雕塑美在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之中起着装饰和调节作用。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劳动时间的缩短使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各种体育、娱乐、休闲活动,以抵御现代文明病对人体的危害。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融入大量的艺术成分,不但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而且还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愉悦身心。如健美操、花样滑冰、艺术体操、体操、花样游泳、跳水、体育舞蹈等等。

由此得出,狭义的体育艺术是一种以审美规范化了的有组织、有节奏的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体现人的身体运动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含有较强审美元素和艺术元素的社会体育文化活动。它是广义体育艺术概念中的“艺术化体育运动”,即体育表演艺术。

狭义体育艺术的概念包含三层含义:

其一,狭义的体育艺术首先是一种社会体育文化活动。它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了体育的本质属性和功能,即健身性、教育性、文化性、竞赛性、技能性、娱乐性、社会性等属性。

其二,它是一种以审美规范化了的有组织、有节奏的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社会体育文化活动。这类体育活动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体育活动,而不是盲目地、随意地一种身体练习活动,而且这种身体练习活动的动作、组织形式等是经过审美化选择的身体动作。它是体育自身不断进化发展和进一步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双重作用的结果。它不但能使参加着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而且还可以雕塑锻炼者的体形,培养锻炼者的审美能力,愉悦心情、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其三,它是含有较强的审美元素和艺术元素的社会体育活动。在比赛中,它既能体现激烈运动竞赛“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又体现出很强的艺术欣赏成分。审美是对现实的理性超越,体育的每一个动作都来自现实生活,体育艺术的每一个运动项目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是经过审美加工选择的,并不是直接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非常实用的体育动作。如健美操中的跑步的动作,并不是直接选用100米短跑或长跑中的跑步动作,而是经过审美选择和审美加工过的吸腿跳、后踢腿跳或跑跳步等动作。体育运动中加入艺术元素从古至今都有,如在我国唐朝,人们蹴鞠时就配上鼓乐,以提高该项目的节奏性和观赏性。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加如艺术元素的项目很多,如艺术体操、自由体操、花样游泳、花样滑冰、健美操等等许多项目中不但融入了音乐、舞蹈等元素,而且这些项目的造型动作还融入了雕塑、绘画等大量的艺术元素。

2.4.2“体育艺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事物的本质属性表现着事物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而这种客观存在的本质属性一旦被人们认识并反映到概念中,就构成了概念的内涵。如,“商品”概念的内涵是“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作为实体概念,体育艺术的内涵是对“体育艺术”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即一个个具体的“体育艺术活动、体育艺术现象、艺术化的体育活动”的特有属性的反映。从艺术学角度讲,体育艺术的特有属性是:社会性、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那么体育艺术的内涵就会有社会性、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从体育学的角度讲,体育艺术的特有属性是:审美性、健身性、教育性、竞技性等等。那么体育艺术的内涵中就会有审美性、健身性、教育性、竞技性等等。因此,体育艺术的特有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体育艺术有多少属性,那么它就会有多少内涵。广义的体育艺术非常复杂,它有两大块组成:一是体育作为艺术的素材的体育艺术,这类体育艺术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艺术作为体育的元素的体育艺术,这类体育艺术一般是指艺术化的体育表演,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广义的体育表演艺术有多重属性,它内涵也具有多重性。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类。也就是人们常讲的概念的适用范围。例如,“商品”的外延指一切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那么,作为实体概念,体育艺术概念的外延就是“体育艺术”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即古今中外的一切以“体育”为艺术素材的所有的艺术现象和艺术活动、一切以“艺术”作为体育的元素的所有体育活动、一切加入大量审美元素的体育运动等等。

3结论

体育艺术的内涵是对“体育艺术”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即一个个具体的“体育艺术活动、体育艺术现象、艺术化的体育活动”的特有属性的反映。体育艺术概念的外延就是“体育艺术”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即古今中外的一切以“体育”为艺术素材的所有的艺术现象和艺术活动、一切以“艺术”作为体育的元素的所有体育活动、一切加入大量审美元素的体育运动等等。根据“体育艺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广义与侠义两个方面对“体育艺术”概念进行了界定。广义的体育艺术的概念是:体育艺术是指体育及体育相关领域的各种各样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化体育运动的总称。它是体育与艺术的一门交叉学科,是艺术学与体育学两门学科的有机融合、深化,从而提升的新的学科层次,是体育和艺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的“体育艺术”的概念是:一种以审美规范化了的有组织、有节奏的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体现人的身体运动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含有较强审美元素和艺术元素的社会体育文化活动。它是广义体育艺术概念中的“艺术化体育运动”,即体育表演艺术。

参考文献:

[1]寇永俊,牛亚莉.论体育与艺术[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1).

[2]孙会山.现代社会体育与艺术的关系与应用[J].齐鲁艺苑,2004(02).

[3]卢元镇.体育人类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曲健.论体育与艺术双向融合的文化内涵[J].艺术教育,2005(05).

[5]金文轩.论艺术与体育[J].青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2001(04).

[6]胡飞燕,左从现.新时期对艺术体育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05).

[7]翟廷立,李芳,罗元翔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01).

[8]黄宽柔,胡小明,李佐惠等.我国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3(01).

[9]胡小明.体育美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

[10]陈琦,鲁长芬.新时期体育价值观转变与体育本质、功能和目的[J].体育学刊,2006(2).

[11]王春燕,潘绍伟.体育为何而存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体育本质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6(7).

[12]杨琪.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4.

[13]倪旭芬.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适应2005年国际评分规则艺术价值走向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

[14]庾宗庆.艺术本体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11.

[15]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7.

体育产业的概念篇8

“生活力”、“生产力”、“生产关系”所构成的“双力大解放”理论将会创新出一种新的“应用学”学科体系,并将会成为类似“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等形式的以中国经济为主导的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文化基础与文化体系。

关键词:生活力;生产力;双力大解放;应用学;经贸文化;文化经贸

“生活力”概念,可能是未来5~10年在中国,乃至“一带一路”上出现频率非常高的概念。“生活力”与“生产力”构成的“双力”互促大解放文化体系可能会成为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全新文化。“双力大解放”概念可能会是继“中国梦”之后的又一个代表中国国家信仰的文化概念。

作者在此重点对“生活力”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与介绍。

1、“生活力”的基本概念

人类创造和谐环境、和谐生活、和谐社会,提高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水平的能力。

2、“双力大解放”的基本概念

“生产力”与“生活力”互促大解放,被称为“双力大解放”。

3、“生活力”研究的主要内容

3.1、生活力工程建设的内容、依据与路径

构成“生活力”建设的主要要素;“生活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要表现形态;“生活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主要表现形态;“生活力”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层面所表现出的主要形态;“生活力”要素在企、事业单位层面所表现出的主要形态;“生活力”要素在家庭生活层面所表现出的主要形态;“生活力”工程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生活力”要素在个体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内容和形态;家庭生活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形态;企业生活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形态;企业“生活力”建设的战略要件;企业生活力建设过程中资产运作层面的资金运作形态;产业生活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形态;“一路一带”上生活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形态.......

3.2、“生产力”与其内环境相对应的“生产关系”和外环境相对应的“生活力”之间的关系研究。

4、“生活力”研究的目标与未来成果的评价标准

“生活力”研究的目标是“探讨构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国梦国际化的理论体系”的形成、创新孵化我国新的“经贸文化和文化经贸体系”,以及如何提高人民群众创造和谐环境、和谐生活,提高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水平的能力。

“生活力”研究的评价标准如下:

“生活力”的研究对生产力解放与提高的贡献率;“生活力”的研究对群众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贡献率;“生活力”的研究对中国经济、市场、产业等发展的贡献率;“生活力”的研究对中国内陆开放经济的发展、对中阿经贸博览会的深化发展、对中国做为“一带一路”战略支撑力的贡献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推动作用;“生活力”对政策孵化的促进力等等......

5、“生活力”概念的基本特征

5.1、总体而言,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了社会生活力水平。

5.2、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决定了同一个时代中不同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生活力水平。

5.3、社会的和谐程度决定了社会生活力水平的平衡状态。

5.4、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生活力的水平和形态。

5.5、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技能与职业决定着一个人生活力的水平与形态。

5.6、家庭的祥和程度、家庭文化程度与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家庭生活力的水平与形态。

6、“双力大解放”这一理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6.1、首先,对“生活力”的研究来自作者几十年来对“生产力”的研究。

6.2、来自作者20多年来的企业策划、产业孵化、文化研究、市场营销等实践和对政策的总结。

6.3、来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6.4、继续回到“生产力”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中去。

6.5、继续回到经济研究与市场建设中去。

6.6、继续回到产业的发展与新型产业的孵化实践中去。

6.7、继续回到企业文化建设与市场营销的实践中去。

6.8、将深入到家庭文化的建设中去。

6.9、将深入到个体文化的培育和修养的实践中去。

6.10、将转化运用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去。

7、为什么说“生活力”的创新文化是历史的必然?

人类追求的两大目标是生命质量与生产力解放。这两大目标合而为一的终极目的就是生活力――人类创造和谐环境、和谐生活、和谐社会,提高健康生命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的能力。

中国社会生活力的核心文化内涵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价值体系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高度概括了生活力的表现内容。“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则强调了生活力发展的环境与秩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生活力表现在每个人身上的精神气质与文明修养的人格形象。

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一例外地不是在追求着生活力水平的提高。

“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就是向人民提供提高生活力水平的保障。因此,生活力的创新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扭住“生活力”的目标去发展生产力,去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一定会实现生态社会、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和生态环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又增添了一个着力点。

8、为什么说“双力大解放”这一概念很有可能会在未来10年左右时间成为我国新的国家信仰的概念?

国家信仰的概念是凝聚一个民族的文化概念。这一概念需要具有科学性、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普世性、前瞻性、认同性、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可行性、延展性、大众性、普及性和文化的连贯性等特性。

生产力、生产关系、文化发展、文明积淀、中国梦、“一带一路”、国际经济一体化、民族复兴、执政目标、社会走向、民族互促发展、文化认同、普世价值等等......

象百流入海一样,以上所有概念的聚焦点就是“提高生活力水平”;就是对“双力大解放”的探索与实践。

9、“生活力”作为未来新国家信仰概念的可预测性?

10年前作者曾预测出我们国家今后5~10年会提出“圆梦”这一概念的国家信仰。

随着“一带一路”工程建设和中国经济国际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必将伴随着“改革出行”局面的出现,我们国家必将会呈现出“西天取经”与“西天送经”并存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一阶段需要建设出以中国经济为主导的国际主流经济旋涡区、国际主流市场旋涡区和国际主流文化漩涡区。这需要我们首先要做好建设国际主流文化旋涡区的思想和行动准备。因为,文化将决定未来的一切。“生活力”做为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体系一定会构建起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国梦”国际化的理论体系;一定会创新孵化出在一带一路上我国新的“经贸文化”与“文化经贸”体系。

10、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与评价

关于生活力的概念,从网络和有关文献中查到的解释主要有三种:一是认为生活力是指植物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下所具有的生存能力,又称生活强度;二是认为生活力是指生物体维持其生存延续的能力,亦谓活力、生命力;三是认为生活力是指生物群落中生物体正常生长发育兴衰程度。这些概念解释的共同特点是,所言生活力的主体都是生物,或者说都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界定的。

从文化的角度系统地对“生活力”的研究,目前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相关国内外的文献较少。特别是相对于“生产力”的“生活力”研究,以及“双力互促大解放”的研究是全新的领域。

“生活力”这一概念起源自国外,起源自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

在国外的研究中,生活力的概念多散见于植物学、经典遗传学等学科之中。例如:“生活力”概念最早的解释是:种子生活力(viability)。是指种子的发芽潜在能力和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通常是指一批种子中具有生命力(即活的)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率。后见于孟德尔的《经典遗传学》。在孟德尔遗传定律中被解释为“生物体维持其生存延续的能力”。

上世纪,国外对“生活力”的研究较为沉寂。但国内的研究工作却正在兴起。研究领域正在从自然科学领域向社会科学领域拓展。社会科学领域的代表文献有吴国良、陈正其撰写的《全域统筹,激发小城市内生活力》;《中国教育》2010年第11期由作者陈复兴撰写的《校园生活力:一种核心教育力》;《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月刊发的由作者高谦民创作的《培养生活力是“生活教育”的根本宗旨》和由作者秦德林创作的《教师生活力及其提升》等文献。

目前国内对生活力的研究,侧重于社科领域,并在其中又创新了一个全新的子领域。这个子领域主要是指“生活力与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三者融合而成的“应用学”领域。我们将其称之为“双力大解放”研究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主要研究内容目前仍是国内外研究领域的空白。

11、“双力大解放”理论的学科属性

“双力大解放”中的“生活力”理论是社会学、哲学、经济学、市场学、管理学、人文学、养生学等学科融合而成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理论。

“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内环境对应的是“生产关系”,并与生产关系组成了生产力系统的学科体系,基本属于经济学、管理学范畴。“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外环境对应的是“生活力”,并与生活力组成了生活力系统的学科体系。当生产力与生活力相对应而形成“双力大解放”理论时便超出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范畴。

“双力大解放”的理论将会形成全新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将会更加突出应用学的特性。从而也可以设定认为:“双力大解放”创造了一种新的理论属性――即:应用学。例如:应用管理学、应用经济学、应用市场学、应用伦理学、应用养生学、应用人文学等等......

12、“生活力”研究的意义

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深的发展趋势、“一带一路”迅速蓬勃的建设、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的、自贸区的发展......

中国正在从“改革开放”走向“改革融合”。中国需要引领世界的文化;需要建设无数个国际主流经济漩涡区和国际主流市场漩涡区。这首先要求中国要有创造国际主流文化漩涡区的能力和行为。创造国际主流文化漩涡区,需要有既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又有普世价值的文化概念和内涵的文化体系。“双力大解放”这一文化概念做为“中国梦”的实现与深化发展结果的新概念必将会形成全新的文化体系而促进中国新的“经贸文化”和“文化经贸”体系的形成,并以此创造出以中国经济为主导的国际主流文化漩涡区。

开展“双力大解放”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对“双力大解放”的研究将以市场链创新、文化链创新、产业链创新、技术链创新为主要内容为产业形态、文化形态、市场形态和社会形态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促进中国各类形态经济的腾飞。

(2)这是一个促使资源、资产、经济三合一运作的研究领域

有利于推动中国和“一带一路”上投资拉动的市场向消费拉动的市场转化,再更大规模地促进投资拉动的市场发展。

(3)有利于促进中国产业经济生成新的发展模式。

对“双力大解放”的研究将会从市场链、文化链、创新链、政策链、经济链、管理链等的多维方面综合创新出新的产业发展模式而融入到传统的产业发展之中,使之形成全新意义上具有显著文化特征的产业链。

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更好地实现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链,更能够创造以中国经济为主导的国际主流文化漩涡区和国际主流经济漩涡区,进而形成具有机制性拉动国际经济发展能力的产业链。

只要能够形成两个国际主流旋涡区,或使中国的产业经济进入到这两个国际主流旋涡区中去,就能促进中国产业和经济实现革命性的发展模式的改变。因此,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研究领域。

(4)有利于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和中国多点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建设推进,中国必将会呈现出“西天取经”与“西天送经”并存的发展状态,形成新的中国“经贸文化”和建设“文化经贸”体系的基本内容,为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提供强大的新型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张进海,《宁夏文化蓝皮书》宁夏人民出版社2014.12iSBn978-7-227-05931-8.

[2]陶行知,我们的信条[J]新教育评论1926(2).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吴国良、陈正其,《全域统筹,激发小城市内生活力》.

[5]陈复兴,《校园生活力:一种核心教育力》《中国教育》2010年第11期.

[6]秦德林,《教师生活力及其提升》《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月.

体育产业的概念篇9

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归纳和总结,任何事物科学认识的进步和变化,都是通过各种概念来总结和概括的。我们知道,概念本身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武术概念同样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概念,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尽管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武术概念的称谓不尽相同,但是它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一直以技击为主线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延续和发展。武术概念是武术理论的基石,是武术理论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是做出正确判断、推理的重要环节,对武术运动的发展和武术学科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通过收集近二十年的著作,检索、查阅中国期刊网(CnKi)全文数据库(1990—2014)、万方数据库(1993—2014)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查阅《全国中文体育期刊名篇目录》(1980—2014),将与武术概念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

1上世纪30~40年代对武术概念的表述(1930—1949)

1932年的《国民体育实施方案》中提到,国术原为我国民族固有之身体活动方法,一方面可以供给自卫技能,一方面可以作锻炼体格之工具〔1〕。1949年10月26日至27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武术名家张文广等代表武术界参加会议。在会上,他发言:“武术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创造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强身自卫的特点。”〔2〕从以上对武术概念的定义可以看出,1932年的概念指出了武术属于体育范畴,但是没有界定为我国的传统体育,也没有界定其技击技术,而是界定为“我国民族固有的身体活动方法”且具有技击、防身的价值,但没有明确其内容和形式,且在武术概念中延续了以前的看法,把民族体育看成武术,有所偏颇。而在1949年提出的武术概念中肯定了武术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虽然以上概述对武术概念认识有些不足,缺乏应有的理论规范,但这些概念的出现对人们加深对武术的了解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上世纪50~60年代对武术概念的表述(1950—1969)

1957年3月16日,张之江在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上作了“不要忽视国术的研究整理工作”的发言,指出: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重要的体育活动方式,这个体育活动方式,在民族健康、民族自卫以及民族医学治疗上,都曾发挥过很大的作用〔3〕。1961年《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中提出:武术是以拳术、器械、套路和有关的锻炼方法所组成的民族体育形式,它具有强筋壮骨、增强健康、锻炼意志等作用,也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文化遗产〔4〕。从上世纪50~60年代的概念可以看出,由30~40年代属于体育范畴发展成为属于体育属性,强调了武术的健身功能,如“强筋壮骨、增强健康、锻炼意志”。在1957年的概念中提到了武术健身功能,未提及武术的运动形式,在1961年的《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中就提及了武术的运动形式,还涉及武术的民族性、文化性,在这一时期由于受到当时的“左倾”思想的影响,武术界对“唯技击论”的批判,淡化了武术的技击特点,所有在概念中对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性并没有提及,这也是当时武术发展的一个烙印,是武术在当时开展的实际情况的反映。

3上世纪70~80年代对武术概念的表述(1970—1989)

1978年的《体育系通用教材·武术》中认为: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规律编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它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体育运动〔5〕。1983年出版的《体育系通用教材·武术》中定义为: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套路,或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两人斗智角力,形成搏斗,以此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体育运动〔6〕。1989年出版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武术》中,武术定义为: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搏斗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民族体育〔7〕。在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再受上世纪50~60年代“左倾”思想的影响,淡化武术技击特点的观点,人们重新认识到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性,于是在概念中都突出了武术的技击性,提到了武术的编排规律、表现形式,同时提到了武术的健身作用、培养人的意志品质,肯定了武术的多样性,同时强调了武术的民族性。

490年代至20世纪末对武术概念的表述(1990—1999)

1992年,《关于武术概念的探讨》一文提出: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劈、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组成的套路,对抗和单式练习的民族体育运动〔8〕。1997年,《对武术概念的辨析与再认识》一文认为:武术是一种社会存在方式,是民族文化载体之一〔9〕。1997年《体育院校函授教材·武术》中把武术定义为:武术是中国传统技击术,归属于传统的民族体育,又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广义的武术,是一种包含实用技击的人体文化;狭义的武术,应称为武术运动,是一种体育运动,主要包含套路和搏斗两种形式〔10〕。1997年,《体育院校专业教材·武术理论基础》一文认为: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书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是由套路到散打,以接触性技术攻防进行的技击类体育项目〔11〕。在这一时期,既有教材对武术概念的表述,又有专家、学者对武术概念的研究,人们对武术概念的表述更加精确,基本上包括了武术概念的内容,为人们以后研究武术概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这既是武术自身的发展需要,也是专家、学者研究的见证,如在1997年武术专业教材中强调了武术的两种运动形式,同时注重内外兼修,修身养性,也体现了武术的德。但是在表述上还存在一些逻辑性的问题,且概念中“注重内外兼修”是具体性语言,不具有抽象性。

521世纪初至北京奥运会对武术概念的表述(2000—2008)

2004年,在《武术概念之研究》一文中,李印东认为:武术是以技击为练习内容,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追求个人安全和保卫个人利益为目的的中华民族传承的个人军事实践活动〔12〕。2005年温力在《中国武术概论》中提到:武术是由中国古代的技击术发展而成的,以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为运动形式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13〕。2007年《武术概念新论》一文提出:武术中应该也包括军事武术现在余绪的试用武术和明清传统武术产生前的过渡形态民间武术〔14〕。2007年季电力在《武术概念新探》一文提出:武术是以中国哲学为主导,兵法、医学为理论基础;锻炼身心,防御自卫为目的;以多种手段训练攻防格斗、擒拿跌摔、点穴击要、比技斗智本领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搏击体育运动〔15〕。2008年杨建营在《武术概念之研究》一文中认为:武术是源于中国的一种围绕技击而展开的徒手和持械的运动技术体系〔16〕。在这一时期,基本上都是一些专家、学者在期刊论文上对武术概念的论述,基本上所有的学者都按照“属性种差”给武术概念定义,既找出武术的上位概念,又找出武术等其他种概念的差别,即本质属性,遗憾的是还有一些学者仍把武术的概念局限于技击为核心来进行简单的填充,仅仅把武术限制在体育的范畴,限制了武术概念的延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武术文化性的发展。

6后奥运时代至今对武术概念的表述(2009—2014)

2009年7月在“武术定义和礼仪标准化研讨会”上对武术这样描述: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17〕。2009年邱丕相在《武术概念研究的新视野》中这样定义:武术是源于中国的一种围绕技击而展开的徒手和持械的身体运动〔18〕。2010年崔文学在《论武术的概念及其分类》一文中认为:武术是以具有攻防技击特点的动作为主要内容,以体育形态、军警形态、艺术形态为主要存在方式,以保持和发展人的身心潜能、杀伤和制伏敌人以及反映实战技击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19〕。2010年《武术概念新论》一文认为:武术是以套路、格斗及其功法为内容,并体现中华民族技击之道的传统体育活动〔20〕。2011年《寻觅武术产生的历史足迹——兼谈中国武术的概念问题》一文这样认为:武术是以身法、步法、手法、眼法等为基本元素,以套路为主要表现形式,以虚拟(或称假想)和自我体验为主要特征,以身心双休为主要目的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21〕。2013年廖钰珊在《中国武术概念的评析》中提出:武术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增强健康为主要目的,以技击为主要内容,起源于中国的体育项目〔22〕。在这一时期,有关武术概念的问题仍然是武术理论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在不同的期刊、著作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如2009年7月在“武术定义和礼仪标准化研讨会”上对武术概念的描述是至今比较权威的武术概念。相对以前的概念,尤其是具有权威性的1988年全国武术专题会上的概念有了新的见解,1.在表现形式上增加了功法运动,弥补了原概念中的不足,2.在传统体育中去掉了“项目”,使武术的文化性归属于社会性。但是即使是这一权威性的概念,仍然不能概括当今武术的全部内容,如在概念中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表述就不能很好地涵盖武术的发展现状,因为当今的武术不仅仅是中华文化,如竞技武术就是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另外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不同的学者在对武术概念的定义上同样不能全面涵盖当今武术的全部内容,而是从某个层面来表述,同样具有片面性。

7结语

事物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武术概念也一样,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武术概念有不同的认识,即使在同一时代,由于视角、方法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在不同的时期对武术的概念到底准不准确,是否符合各种武术现象存在的客观事实,应该用实践去衡量,武术作为一个包括现行的各种形式的武术总概念,它应该达到既能排除非武术的内容,又能包括现在的各种形式的武术。如果仅仅站在某一角度、层面来定义武术的概念,是值得探讨研究的。而现行的各种武术概念,包括权威性的教材对武术概念的定义,同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很好地把现在社会上客观存在的武术形式表现出来,笔者认为应该把现行的各种表现形式都融入进去,以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武术。

参考文献

〔1〕北平市国术馆?郾体育〔J〕?郾1932(1)?郾

〔2〕中央国术馆史编辑委员会.中央国术馆史〔m〕?郾合肥:黄山书社,1996,6:75?郾

〔3〕周伟良?郾中国武术史〔m〕?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郾

〔4〕体育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m〕?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61,10:1-10?郾

〔5〕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武术》编写组?郾体育系通用教材·武术〔m〕?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8,9:2-8?郾

〔6〕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武术》编写组?郾体育系通用教材·武术〔m〕?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1-5?郾

〔7〕高师武术教材编写组编写?郾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武术〔m〕?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5:1-10?郾

〔8〕汤庆华?郾关于武术概念的探讨〔J〕?郾岳阳大学学报,1992,5(1):74-76?郾

〔9〕邱丕相?郾对武术概念的辨析与再认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21(2):7-9?郾

〔10〕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武术》教材编写组?郾体育院校函授教材·武术〔m〕?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1-10?郾

〔1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郾体育院校专业教材·武术基础理论〔m〕?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7:1-10?郾

体育产业的概念篇10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是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文件,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开展课堂和实训教学、实施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社会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参考。截至目前,教育部共公布了230个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专业教学标准的公布对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建设,促进教育教学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职业教育教学中核心概念能力和技能在使用上混乱,给专业教学标准的理解和推广应用带来了很大麻烦。如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六、人才规格”下“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中出现“具备(有)……能力”字样。能力怎么能放在技能下边呢,能力和技能两者是什么关系,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怎样使用技能和能力等成为亟待探讨的问题。因此,准确认识技能与能力概念,深刻理解概念的涵义,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有效推广使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一、技能与能力:概念辨析

(一)对技能的认识

对于技能概念的认识有多种观点,具有代表性的是:技能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1]。技能是运用已有知识,将一系列动作连贯,顺利完成任务的一种动作活动方式、知识运作方式和智力活动方式相结合的复杂系统[2]。狭义的技能即动作技能,广义的技能包括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又称智力技能或心智技能)。智慧技能是指可以在人脑中完成的技能,可以分为对外办事的技能和对内调控的技能(即认知策略)[3]。一般意义上的技能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技能表现为一种活动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是外显的、肢体的操作技能,也可以是内隐的、心智的认知技能;技能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技能活动是在一定目的指引下的动作组合,是一个有目的的动作系统[4]。

(二)对能力的认识

对于能力的理解,从不同视角出发,学者们的观点也是见仁见智。传统观点认为,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5]。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界对能力研究的深入,概念外延的边界有所扩展,认为能力是学习的结果,广义上包括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四种,狭义上的能力仅指技能[6]。还有学者认为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知识基础,经验累积所粹炼出来的可以判断、抉择、正确驾驭某种活动的实际本领、能量和实现人的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由德能、体能、技能、智能、潜能五个方面构成[7]。姜大源认为,能力指的是胜任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所有要素的综合,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8]。也就是说,能力是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基础之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且包含多种复杂成分在内的心理系统。

(三)技能与能力关系

技能与能力都是概括化系统,技能是对动作方式或操作程序的具体概括,能力是对调节人的认识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9]。人是先具有一定的社会生产生活知识,再形成一定的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和生活的技能,进而具备了生产以及生活的能力,技能是从知识掌握到能力形成的中间环节[10]。技能是个体的肢体和头脑活动,尚未形成稳定的个性化心理特征,不能替代能力,但科学规范的技能训练,有助于个体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形成能力。

近年来技能概念的外延被不断拓展,被应用到许多领域,而新职业主义又把技能概念进一步泛化,把其解释为完成任务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概念泛化导致了技能与能力概念的混淆,造成使用上的混乱。概念泛化是指概念内涵越来越抽象,而概念外延越来越宽泛的现象。产生概念泛化的直接原因是未按概念定义规则下定义,根本原因是用不成熟的理念代替概念。概念泛化模糊了概念间的区别,抓不住事物的本质,影响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不利于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11]。鉴于此,在技能与能力没有形成新的概念体系和逻辑关系之前,还应按照既有的概念关系来使用,即能力由技能、知识及其他要素综合作用而形成,能力构成中包括技能等多种要素。

二、技能到能力:职业能力观的演变

(一)什么是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国际职业教育界的核心概念,对职业能力认识的不同反映出不同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我国职业教育界对于职业能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教育部1998年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首次使用了职业能力这一名词。教育部的文件后,对职业能力的研究开始多了起来,但目前职业教育界对职业能力概念的理解仍然多种多样。

1.职业能力的内涵

常见的职业能力概念文本有:职业能力是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12]。职业能力是指某一职业所需的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的总和,是个体当前就业和终身发展所需的能力[13]。前者从职业能力组成要素的角度去定义,后者则从职业能力内容和性质的角度去阐释。

国内职业教育界对于职业能力概念的理解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心理学意义的,另一类是基于工作任务的。基于心理学意义的观点认为,职业能力内涵的发展与心理学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不同心理学派的职业能力内涵是不一样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职业能力即职业技能,认知主义心理学认为职业能力即职业知识,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职业能力即职业潜能,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职业能力即情境性的综合能力[14]。基于工作任务的观点认为职业能力是工作任务的胜任力,其内容由工作任务确定,因此职业能力与工作任务是相互对应的,应当用工作任务来定义职业能力,而职业能力是在完成工作任务后获得的[15]。

2.职业能力的构成

对职业能力构成的认识也多有不同,大多是基于两种不同的视角:一是基于考核评价的实用主义倾向,以技能鉴定领域的研究者和工作者为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课题组把职业能力分成三个层次,即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这对职业技能考核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16]。从考核评价的视角分析职业能力的构成,更多的是从企业用人的角度细分和考核,利于国家技能鉴定部门建立可操作的标准体系进行资格认证,也便于企业选人用人。二是基于结构分析的理性主义倾向,以职业教育研究者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为主。他们受德国主流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从能力内容的角度,把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能力性质的角度,把职业能力划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17]。以结构分析的视角认识职业能力的构成,依托于坚实的哲学、心理学和教学论的理论基础,其分析严谨、细致、科学、周密,更多的是基于现实复杂的工作和生活关系,从个体的当前需要和未来长远发展的需要来分析,是静态和动态的结合,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3.职业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区分

职业技能是在研究职业能力时无法回避且经常混淆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认为职业技能是指完成某项岗位工作任务的肢体和智能活动,是技能在职业活动领域内的具体应用和体现。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职业技能是完成一项具体工作任务的简单客观肢体或智能动作,职业能力是完成一组乃至一系列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复杂主观能力;其次,职业技能可通过短期强化训练获得,而职业能力的形成则需要包括长期知识记忆和反复技能训练在内的十分复杂的学习过程。

(二)职业能力观的演变

职业能力观是指人们对职业能力的认识和看法。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由于受到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与制约,人们对于职业能力的认识和看法是不一样的。综观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职业能力观的演变基本遵循了从专项职业技能到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脉络,即大多经历了从技能到能力的演变。

1.理论演绎的视角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职业能力的认识和看法也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呈现出相应变化,形成不同理论支撑下的多个职业能力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理论的演绎,职业能力观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行为主义导向的任务技能观,形成于20世纪初电气时代来临之际,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对具体岗位工作的技能水平要求非常高,人们认为职业能力就是职业技能,是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技能,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细化为若干项具体的任务技能加以强化培训;第二阶段为整体主义导向的关键能力观,形成于“二战”后的新科技革命,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带来职位的经常转换需要劳动者具备在不同职业间通用的关键能力,人们在整体主义理论支撑下强调职业能力整体性的功能大于各分项能力之和,重点强化关键能力的培养;第三阶段为建构主义导向的整合能力观,肇始于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为了应对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生产方式变化给劳动者带来的更高要求,既需要具有对某一具体工作岗位较高的技能水平,又需要具备超越具体岗位技能的关键能力,利用建构主义理论整合起由知识、技能及关键能力等构成的具有与具体工作情境相关联的复杂结构整合起来组成的能力[18]。

2.工作任务的视角

工作任务是定义职业能力概念的关键因素,以工作任务的视角观察职业能力内涵的变化是研究职业能力观演变的重要手段。利用工作任务的视角研究职业能力,主要是通过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脉络顺序来间接映射出人们对于职业能力内涵的理解。我们选择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世界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三个阶段来具体说明。20世纪7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Labourorganization,iLo)开发的模块式技能培训课程(modulesofemployableSkill,meS),认为职业能力就是操作技能,其只关注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具体操作技能的训练;80~90年代,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流行的能力本位课程将职业能力理解为能够外显的知识与技能;90年代以来,德国开发的行动导向课程强调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的培养,这就是新职业主义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19]。

3.演变态势

在理论演绎的视角下,职业能力观的发展依次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行为主义导向的任务技能观、整体主义导向的关键能力观和建构主义导向的整合能力观。工作任务视角下课程内容变化折射的职业能力观演变依次呈现出以下顺序:模块式技能培训课程中的职业能力是操作技能,能力本位课程关注的职业能力是外显的知识与技能,行动导向课程关注的职业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不同视角下对职业能力观演变态势的研究结论是高度一致的,即从技能到能力。

三、技能或能力:选择的意蕴

不管是从理论演绎的视角还是从工作任务的视角分析,在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史上,从技能到能力的职业能力观的演变态势是清晰而确定的。但由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不同地区不同职业学校对于职业能力的认识有很大差别,这导致我国职业能力观具有特殊的复杂性。我们对于职业能力观的认识应该具有多元化、包容性的心态,应该充分认识每种观点在特定时期存在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既要承认职业能力就是职业技能在当前特定地区、特定职业学校的存在合理性,又要认可职业能力就是在复杂工作情境中解决具体问题的整合能力的观点所代表的职业能力的发展方向,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分理解两种观点背后所代表的价值取向及所适合的现实环境。也就是说,在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差别巨大的现实语境下,职业能力观选择技能或能力,代表着同样合理的两种不同价值取向。

(一)概念界定范围:实用主义还是科学规范

对于概念的界定,学理上的范式一般都是根据其内涵和外延的所涉及区间的大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职业能力概念也不例外。狭义上职业能力概念被理解为“职业技能”或“就业技能”,强调个体拥有的能够吸引潜在雇主并通常指向短期工作绩效的技能,一般被企业界和政策制定者使用;广义上职业能力概念内涵边界不仅包括“就业技能”,而且超出了技能的范畴,强调个体拥有的可用于处理不同职业领域问题的各种能力,一般被学术界所使用[20]。职业能力概念上的狭义和广义之分,本质上也就是将其理解为技能或能力的区别。把职业能力理解为技能,是由于技能直观可视,可以很简单地进行标准化和定量化,容易进行考核评价,企业界的雇主可以很方便地依据技能水平的高低对自己所需要的个体进行评价和选择,政策制定者也可以依托技能这个指标(如技能证书通过率、技能大赛名次等)来衡量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对概念狭义的理解也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实用主义的烙印。把职业能力理解为能力,顺应了职业能力观的演变趋势,满足了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具有科学性的特点,但能力概念内涵抽象,边界模糊,难以进行标准化和定量化,很难评价和把握。总的来讲,职业能力概念背后对技能与能力的认识,隐含的价值取向是倾向于用人单位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实用主义,还是倾向于职业教育领域内研究者们对概念界定范围的科学规范。

(二)人才培养目的:当前就业还是职业生涯

对职业能力的不同理解,势必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的造成影响。按照职业能力是技能的观点,职业学校可以很容易地就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交流并获得企业的认同,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企业可以更加深入地参与进来,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技能体系为桥梁,在技能平台上,校企双方可以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不仅可以解决当前突出的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于职业学校而言,更重要的是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当前就业的问题。就业率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学校的成本不大且能收获高就业率所以积极性高,企业付出的成本低且能得到技能熟练的技术工人因而也比较积极,因此,基于双方利益考量的此种观点当前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中仍有较高的认可度,并且受到一些地方政府的鼓励和提倡。按照职业能力是能力的观点,职业学校要研究相关职业领域内众多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以为学生奠定相对宽厚的长期职业生涯发展基础为目标,分门别类地分析各类专业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按照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将职业能力分解转换为教学过程中需要的详细知识和具体技能,与有关企业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起满足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体系。此种观点顺应职业教育发展对职业能力认知和培养的规律,服务于个体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但能力虚无抽象复杂,一般企业不愿意付出太多的额外精力分析各类岗位的能力构成,职业学校由于承担的工作量大且与就业率等一系列办学考核指标关联度低而积极性不高,现实中呈现出理论研究较热而实践操作较少的情况。因此,对于职业能力的理解是选择技能还是选择能力,映射在人才培养目的上的价值取向就是以满足学生当前就业需求还是以服务学生长远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三)主体行为类型:短期培训还是学校教育

区分将职业能力理解为技能或者能力所蕴含的意义取向,还体现出职业教育主体行为类型的两种选择:短期培训还是学校教育。技能是个体的肢体和思维活动方式,可以标准化,容易评价测量,能够利用较短时间的反复训练达到某个标准,个体可以通过鉴定获取资格来证明掌握某项技能。短期技能培训是针对职业领域或行业内具体工作岗位的某项工作任务,以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为目的,在师傅指导下通过短时间内工作岗位上的反复操作训练,达到顺利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教育形式。短期技能培训一般经过国家技能鉴定机构考核可以拿到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具有时间短、针对性强、效率高等特点。而能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管是作为心理学上稳定的心理特征还是胜任工作任务需要的所有要素的综合,都很难标准化,评价测量起来也十分困难。能力在教育学理论体系中是一个层级比较高的概念,其形成与人格素养等内隐心理要素的发展关系密切,而人格素养等内隐心理要素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多因素综合系统工程,因而形成能力绝非短时期内通过简单的反复训练肢体和思维所能实现的。能力的形成不仅需要很多相关的技能训练,还需要大量知识的记忆和理论的理解,以及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条件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需要个体自身具有较高的内在心理素质水平和较为漫长的时间,需要一个将知识和技能等内化于心且外化于形的过程。职业能力的形成有多种方式,规范的职业学校教育则是其中最为常见且成本最低而效率最高的一种。

四、技能和能力:职业教育的理性选择

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受此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也相差很大,因而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不同地区不同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也不尽相同。尽管从趋势上看,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但不可否认,职业技能训练在我国很多职业学校中仍是需要强化的重点。所以,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整体上应该是技能和能力并重,在教学目标上同时兼顾技能和能力。

(一)强化技能训练突出教育的职业特点

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主要特点是以服务就业为导向,直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地区职业学校在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内容等方面距离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我国职业学校的构成复杂,很多职业学校是由原来的普通教育院校改制而来。学校多年来形成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一时难以转变,学科式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仍然根深蒂固,重理论讲解轻实践运用、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甚至于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打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招牌,按照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完全背离了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方向。因此,不管是在办学思想上、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是在高等职业学校的对口招生考试时,乃至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职业学校必须增加技能的成分,放大技能元素的作用,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以凸显出职业教育仅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本质属性。

(二)重视能力培养回归教育的育人本质

近年来,在“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指引下,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举办得如火如荼。不可否认,技能大赛的举办在展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改善职业教育形象,引领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与此同时,过度宣扬技能大赛的结果,也给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带来了误导。就像高考升学率对于普通高中的价值一样,技能大赛的结果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各类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可量化依据。如同高考成绩给普通教育带来的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到普通高中的办学方向一样,各类技能大赛的结果也使得很多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一味地突出技能训练的倾向。因此,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表现出短视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并逐渐呈现出偏离职业教育育人本质而向短期职业技能培训靠拢的倾向。因此,职业学校首先要明确自己作为教育一种类型本身所固有的育人的本质属性,要与社会上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区分开来,强化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观点。

(三)规范职业能力概念引领教学改革方向

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教学中最核心的概念,职业能力的内涵和构成是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尽管存在着由于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带来的对职业能力内涵和外延方面认识上的区别,但当前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教学大都以职业能力作为研究的中心和改革的重点,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职业能力观,包括:美国以人格为本位的职业能力观、英国的以资格为本位的职业能力观、德国从岗位能力本位的职业能力观走向复杂关系中的职业能力观等等[21]。但在我国职业教育界,大家对职业能力概念的理解尚且多种多样,莫衷一是。这影响了各级各类职教机构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因此,建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组织国内职业教育界有关权威专家对职业能力及相关概念深入研究并取得共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能力理论架构,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话语体系,及时将有关研究成果形成于教育教学指导文件中,以期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和方向,指导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