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6:00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篇1

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加速向实体经济领域渗透融合,深刻改变着各领域的生产理念、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在网络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的孕育下,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工业形态的驱动下,工业互联网蓬勃兴起。近年来,为加快促进本国制造业振兴,繁荣实体经济,争夺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美、德、日等国纷纷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产业合作为抓手,加快工业互联网推进,推动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驶入快车道。

一、工业互联网对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工业互联网作为互联网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工业深度融合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供重要依托,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塑造长期竞争力提供了强大动力。

第一,工业互联网是未来经济持续繁荣的新基石。工业互联网将网络信息技术最新成果充分融入生产制造、流通、运行、服务全过程,通过信息流驱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有力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提升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工业互联网是新型劳动工具,将人、机器设备、物料、产品、环境、过程等实体生产领域基本要素全面互联,充分盘活工业大数据这一数字经济时代新生产要素,并促进新一代劳动队伍形成,从而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业互联网是新型基础设施,通过构筑制造、能源、电力、交通等经济社会各部门智能化升级必不可少的网络连接和计算处理平台,成为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像电网、水网、高速公路网一样的通用性基础设施,支撑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世界经济论坛(weF)2015年报告指出,未来十年工业互联网将为制造、能源、农业、交通及其他产业部门带来革命性变革。工业互联网是构筑产业发展新体系的关键依靠,通过催生大量新技术、新网络、新平台、新应用,促进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工业发展新体系加速形成,推动专业化、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并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供支撑。工业互联网是培育新经济形态的重要支撑,通过推动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定制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加快向生产领域拓展,成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强大动力。

第二,工业互联网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手段。工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工业互联网通过激发新动能、改造旧动能,成为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以去库存为例,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环节之间、企业内外、供需两侧的互联互通,形成生产企业乃至整个产业资源和能力的全面调度,从而有效化解存量。再如降成本方面,工业互联网不仅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管理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来节约企业管理成本支出,而且可以通过大幅提升设备能效、拓展资源和能力获取渠道等方式,有效降低企业运营费用。

第三,工业互联网是统筹建设“两个强国”的新引擎。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制造强国与网络强国建设彼此相互交织、不可分割。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支撑,成为两个强国建设统筹推进的关键抓手,对我国综合国力提升意义深远。一方面,工业互联网作为实现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基础平台,是落实“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战略要求的关键支撑,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空间不断向线下拓展,具备融合基因的工业互联网也自然成为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为我国开拓5G等下一代移动通信应用空间、推动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提升网络治理能力都提供了重要契机。

第四,工业互联网是筑牢国家安全防线的新保障。从经济安全和资源安全角度看,一大批国际制造业、信息通信业(iCt)跨国巨头,都积极在全球部署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各自高端软硬件产品的垄断优势之上,“知名品牌+高端产品+主导平台”的立体新优势正在形成。这种情况下,国产品牌、产业生态以及作为国家战略资产的海量工业数据掌控都面临严峻挑战,加快发展我国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是确保工业数据乃至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从科技安全和网络安全角度看,工业互联网引发技术的群体性和裂变式创新,为我国掌握一批支撑未来高端制造的基础技术和前沿技术提供了机遇;同?r,线上线下融合趋势将网络空间、网络安全外延进一步扩大,主动发展工业互联网是我国积极应对新型网络安全的应有之义。从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角度看,工业互联网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大幅提升设备监控、安全生产等智能化水平,继而有效保障关键生产设施,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二、工业互联网全球发展态势

近年来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提速,呈现总体格局日渐明朗、技术产品标准竞争日趋激烈、龙头企业关键平台布局日益强化等突出特点。

第一,全球工业互联网两极多元的总体格局日渐清晰。一方面,美国主导的国际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已经快速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工业互联网推广组织。该联盟汇聚31个国家和地区的246家成员单位,集聚40多家跨国企业开展大量测试床建设部署,并与德、法、日等多国政府建立对话与合作渠道,与全球20多个知名行业组织形成合作关系,未来很可能成为全球工业互联网推进的枢纽。另一方面,德国将工业互联网确立为工业4.0的重要依托,成为除美国之外全球工业互联网最活跃的推手。德国一面依托本国工业4.0平台,集聚全国制造业龙头和“隐形冠军”,针对架构、标准、安全、测试床等关键共性问题加速与iiC的技术协同和产业协作,另一面加大资源投入积极参与iiC技术工作,并成为iiC领导团队的重要成员,开展工业4.0平台与iiC对接,实质性推进美德强强联合。此外,除美德之外,日本、印度、法国、韩国等新竞争者也不断涌现。如日本在产经省、总务省支持下,通过物联网促进联盟、工业价值链创新联盟等多个产业组织,加速工业互联网产业和国际化发展;印度以印孚瑟斯、塔塔几大软件企业为龙头,与美、德、日等多国制造企业深度合作,并借iiC等国际组织扩大自身在全球工业互联网格局中的影响。

第二,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生态竞争不断升级。当前,平台作为核心的产业竞争正在工业互联网领域重演。Ge、西门子、博世、施耐德、aBB等国际工业巨头纷纷强化全球布局,以既有高端装备、产品为基础,打造可实现工业设备连接、工业大数据分析和工业应用服务等强大功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云+端”、“制造+服务”、物理与数字融为一体的平台新优势,力图形成对全球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的掌控能力。而思科、Sap、微软、iBm、英特尔、at&t、亚马逊等信息通信业(iCt)巨头凭借在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网络等方面的?硬件系统及解决方案优势,也纷纷涉足工业互联网领域。

第三,以标准化为战略制高点的前瞻性布局全面提速。标准一直是决定行业主导权的关键因素,对新兴产业的技术路线走向、产业体系设计以及产业化等至关重要。在工业互联网起步阶段,标准化已经成为各国推进的战略重点。美国iiC将推动构建全球统一的工业互联网标准作为战略目标,与全球iSo、ieC等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开源组织和区域标准研制部门建立协作关系,加快具体标准研究。德国工业4.0平台也成立专门的标准化机构(Lni4.0),推进包括工业互联网在内的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相关标准研究制定。同时,iiC与工业4.0平台将“标准与互操作”作为六大联合工作之一,共同推进标准研制。

此外,安全、测试验证、商业解决方案和生态体系培育等,也都成为各国政府、各大组织、各类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关注的重点。

三、我国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基础与挑战

(一)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良好

我国是全球制造大国,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也形成独特优势。特别是,近年来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不断深化,为工业互联网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是工业大国地位不断稳固。改革开放以来,借助民营资本、外商资本和原有国有资本的共同作用,我国劳动力优势和市场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我国具备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举的全部工业门类,联合国公布的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齐全的工业门类给工业互联网带来了最为丰富的应用场景。除了工业体量大,在部分高端制造领域,我国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工业互联网提供了自主可控的高端智能联网终端。

二是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从基础设施建设角度看,我国4G网络规模全球最大,截至2016年底,我国4G基站263万个,网络覆盖所有城市和主要乡镇,4G网络速率比2G/3G时期提升10倍以上;一批全光网市、全光网省建成,光纤接入用户占固定宽带用户的比例达到76.6%,居世界首位。从技术创新方面看,移动通信、物联网、高性能计算、云计算等关键领域取得群体性突破。5G启动早、基础好,最快于2020年实现商用部署;低功耗、广覆盖的窄带物联网(nB-iot)成为主要推动者和标准制定者,2017年将实现商用;云计算集群规模、大数据处理能力都显著增强,如以“飞天”自主核心技术为支撑的阿里云服务可承每秒8.6万笔的支付峰值。从产业发展角度,互联网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全球市值前十位的互联网企业我国占3家。智能终端企业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80%以上,并有三家企业跻身全球前五。

三是融合基础不断深化。近年来,我国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航天、航空、机械、船舶、汽车、轨道交通等行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85%,钢铁、石化、有色、煤炭、纺织、医药等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超过65%、eRp装备率超过70%。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不断加深,航天云网、三一重工、徐工集团等企业追赶国际步伐,积极打造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尽管影响尚不如国际上先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但也已初具规模,为强化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服务能力打下一定基础。

四是政策基础不断完善。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十三五”规划纲要、《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战略中都明确提出加强工业互联网建设。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重大问题研究,指导成立了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启动了一批试点示范,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进入快车道。一些工业强省(市)也加快工业互联网推进步伐,2016年上海先后制定《上海临港地区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方案》和《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临港地区打造为工业互联网部级示范区,将上海市打造为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辽宁出台了《辽宁省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将工业互联网作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抓手。

(二)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挑战严峻

尽管我国在工业互联网总体研究、技术标准、产业联盟、国际合作等方面步伐加快,逐渐形成先行企业自发探索、产业协同日益紧密、政府推进因势利导的良好势头。但工业互联网本身属于融合性、前瞻性技术产业,且我国工业整体仍处在爬坡过坎的阶段,决定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会面临多重困难和挑战。

一是产业大而不强。工业互联网代表了工业4.0时代工业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而我国工业阶段差异、地区差异、行业差异大,面临2.0、3.0“补课”和4.0“加课”同步推进的任务,难度很大。我国关键系统、软硬件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工业大数据、工业云等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平台和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功能弱。我国缺乏像Ge、西门子等具备整体综合解决方案和全领域覆盖能力的龙头企业,更缺乏具备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双重竞争力的领军企业,龙头带动效应不明显,而缺少在细分领域“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也制约了我国工业互联网良性生态化发展。同时,尽管近年来企业信息化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能力还很薄弱,各类信息系统的集成能力不足,信息系统部署与先进管理组织之间两张皮。

二是跨界合作不足。目前看,我国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实践仍不够普遍,且合作内容主要在流通、销售、服务等环节,研发和生产端的合作仍亟待提升。一方面,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通常技术门槛较高,许多领域看似相似却有很大技术差别,如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服务机器人与以控制为核心的工业机器人虽都是机器人,但技术实现大有不同,互联网企业与服务机器人企业的合作模式就难以直接移植到工业机器人方面。而传统制造企业往往受制于重资产拖累,在未见到成熟案例时不敢轻易开展网络化转型与合作。另一方面,不同于高利润或低门槛的生活服务业,制造业往往投入成本高而收益回报期长,且难以达到消费互联网应用动辄千万甚至上亿的用户规模,网络效应难以充分发挥,因此大部分互联网企业不愿涉足。此外,互联网企业能力提供与制造企业业务需求不匹配。互联网企业提供的平台和服务往往是通用性的,但制造业门类众多,行业和企业特性需求庞杂,且越向研发生产端延伸,特性需求越多。出于成本、技术考虑以及自身能力制约,互联网企业整体还难以满足制造企业实际需要。

三是部署实施困难较大。新常态下,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凸显,开展工业互联网技术研发与应用部署能力不足。尽管我国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高于总体工业增速,但是产业规模不够,在整个工业中所占比例不高,增加值占比不到13%,不足以拉动整体工业快速增长。传统行业仍然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主体,当占比很高的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的行业出现严重下滑时,整个工业增长的下行压力就??很大,并且制约个体企业的发展。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企业对各种负担和经营困难的主观感受增强,人工成本攀升、融资难、融资贵、税费负担偏重等是问题突出。大量资金仍然在房地产、金融等领域空转,产业资本“脱实入虚”的压力仍然较大。同时,我国创新要素和高端人才供给不足,研发投入强度仍显著低于欧美发达国家3%左右的水平,研发人员总量占就业人员比重不足发达国家的1/2。

四、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政策建议

当前,全球工业互联网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应充分发挥我国市场潜力大、产业体系相对齐全、互联网创新活跃等优势,在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更好利用政策引导和支持手段,形成合力,深化推进。

一是加快打造产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工业互联网属于跨界性、前瞻性很强的技术产业领域,特别需要强调整体性和生态性,注重跨界合作、供需对接、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技术产业与人才培育同步推进等,这也是美、德、日等工业强国推进工业互联网过程中的共同焦点。特别是,需要立足我国工业体系全、应用场景丰富、iCt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迅速等特点,加强跨界合作和供需对接。一方面,研究制定促进跨界融合的引导政策,做强做实各类制造业创新中心、融合型产业联盟、开源社区等平台,推动制造企业与iCt企业凝聚共识、互通有无,支持企业积极开展竞争前合作,集中突破物联网、工业控制、大数据、人工智能、关键软硬件等核心技术,加快数据接口、网络互联、数据平台、安全防护等重点领域的标准化。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做好服务、搭建桥梁,为解决方案企业与需求企业供需对接建立渠道,以应用为导向、以系统集成和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为重点,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相关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应用服务商,提升广大制造企业对本土自主品牌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带动更多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探索工业互联网应用新模式。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篇2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企业;管理进化;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43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01

一、引言

互联网企业的商品与服务营销完全依赖于互联网,企业只有在技术力量,信息传递互通能力,线上销售平台构建水平等各方面不断完善与创新,才能在“互联网+”时代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互联网企业不仅要拥有互联网思维,更重要的是不断推动企业管理进化,创新管理思想与方法,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互联网企业对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标准及其特有的盈利机制要求企业自身管理模式同时兼顾合理性,创新性与时效性。互联网企业必须依靠自身的管理进化推动企业的组织重构和经营决策的调整,发挥互联网在企业业务领域拓展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二、互联网企业实现管理进化的必要性

1.技术进步带动管理进步

“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管理理论已经不再适用于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融合发展的互联网企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企业管理模式的时效性缩短,其管理合理性的标准也不断变化。技术进步提高了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企业管理需要不断进化以适应新的变化。管理的流程需要实现速度与质量的协同,开拓企业战略管理实现的新途径。

2.激烈的竞争促进管理变革

“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竞争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对手不断地技术革新使得企业竞争优势的时效逐渐缩短。企业需要通过管理变革提高自身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信息的快速处理与传递使得资源共享程度大幅度提升,大型企业逐渐丧失交易成本低的优势,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互联网企业必须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依靠管理模式的进化,形成适应市场变化的新型管理模式,从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3.新型组织构建挑战原有管理模式

“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组织构建目标之一是推动企业内部创新机制的形成,金字塔式的组织构建已经不适应互联网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和外部全球资源互通的新形势,互联网企业内部逐渐形成了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日益灵活,新的组织构建推动企业向高效率决策和高度灵活决策的管理模式转变,要求企业激发每位员工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进行管理创新。

三、互联网企业管理进化历程

1.转变以工业规模化为基础的管理原则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消费者赋权的时代,互联网企业创新周期的缩短使得企业产品与服务的形式不断变动并日益多样化,线上销售平台的不断完善使得顾客能够极大限度地获得产品与服务的相关信息,互联网企业用户中心观念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规模化管理不能适应企业客户至上的新理念。同时,企业员工对市场的适应性,顾客消费的引导性,自主创新的能动性随着资源高度共享而大幅度提升,规模化的管理原则不适应互联网企业对创新的需求。互联网企业的管理更注重与员工,顾客关系处理模式的创新,致力于形成新的长期高效的激励机制和有利于实现顾客个性化需求的管理原则。

2.转变标准化管理模式

在传统的标准化管理下标准是固定的,“互联网+”时代企业内外部环境处于迅速的变化之中,管理的标准只有合理性的变化才能企业创新性的需求。管理者必须具有对环境变化快速感知的能力并能够迅速调整适应变化。市场的产品服务不断呈现新的形势,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市场资源的信息共享使得员工创新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在标准化管理体系下,对员工的实行严格的监督控制,容易造成对人力资源的不充分利用。适应环境变化的管理标准有利于发挥员工在企业管理创新中自主性和创造性,推动管理进化。

3.扁平化管理模式的推广

扁平化管理模式下精练的管理层次,适应了企业内外部信息快速流通的新形势,“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是企业内部创新的重要力量,"等级式"管理构阻碍员工创新思维的沟通,限制了员工的发散性思维。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下,互联网企业员工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快速反并高效沟通,提高企业内部的决策效率,有利于企业实行择优决策,利用基层团队的创新推动整个企业的创新。互联网企业的管理速度与管理质量必须同时兼顾,企业需要发掘并培育管理人才,发挥员工在企业管理上的创造性。扁平化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实行团队管理,团队内部自主决策,迅速反应,提高企业产品服务的市场适应能力,是一种有利于营造全员创新氛围的管理办法。

四、小结

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管理进化是企业对环境高度不确定性和迅速变化做出的积极反应。"互联网+"时代是一个管理创新的时代,是一个管理的合理性标准不断变化的时代,企业需要制定新的管理原则与体系,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目前,在互联网企业,互联网思维的管理理念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本文对互联网企业管理进化形成的新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管理的进化需要创造新的思维同时也必须有适应时代特征的特有形式,互联网企业需要完善并不断改进管理模式,管理进化要注重管理的时效性和市场适应性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王芳.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品牌研究.2015,04:83-84.

[2]谢青;方辉;张雪.互联网企业管理模式研究――以人人公司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5,10:87-88.

[3]赵旭.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的内容分析研究[J].新经济.2014,08:93-94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篇3

以“融合”视角大胆试水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互联网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互联网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助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时间紧,任务重。然而,不少传统企业面对“互联网+”,心中充满迷茫。

在2015年5月底召开的一次工业拥抱互联网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说:“一些企业不是不知道‘互联网+’有多重要,可他们真的不知道怎么‘+’。”

《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蓝皮书2015》指出,工业界和互联网企业在融合路径上各有侧重:工业界现阶段的重心在于工业生产的价值挖潜;互联网企业更多从贴近消费端的营销等环节切入。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辛勇飞认为,不同于互联网企业的轻资产配置,工业企业是重资产结构,其转型会有很多顾虑。融合创新的路径是多元、灵活的,关键在于各个行业要有融合创新的视野和眼光。

在中国经济结构中,国有工业企业占据了很大比重,这些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应该秉承“审慎创新”的原则。“需要对先行先试者进行鼓励。”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说,初期个别企业在风险共担机制等方面的探索,如果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与鼓励,将有助于加速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转型。

充分调动体量庞大的国有工业企业积极参与,“互联网+”行动的目的就有可能事半功倍,但这些企业“触网”往往首先考虑能否立竿见影。为此,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信息化领域专家吕本富建议调整国企考核机制,推动工业企业加速“触网”。

在“无为”中积极作为

互联网无边界,可政策有地域。按照工商部门的规定,总部在北京的美团网必须在全国1000多座城市租用写字楼、注册公司,才能使自己的互联网创新业务获得“合规”身份。对此,美团网不知所措。

创业创新遭遇了制度瓶颈,考验着创业者,也考验着政府主管部门。

在“互联网+”时代,谁该是主角?政府又该做些什么?

“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大力拓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指导意见》在“总体思路”中强调的这句话,引发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和专家学者的强烈共鸣。

阿里巴巴副总裁高红冰认为,“互联网+”还是要依靠市场和企业。政府的角色在于营造氛围,做好宽带、物流、基础研发等基础设施和公共建设。

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说,“互联网+”是国家打造的一个全面开放的应用,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创新的高度创造更多产品。

政府需要在“无为”中积极作为。怀进鹏坦言,推动“互联网+”行动,政府应该通过采取扶持技术创新、搭建公共平台、创建重要示范工程等举措,顺应和引导市场建立一种有效模式。

辛勇飞说,政府要在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制定标准、完善融资服务、培育应用市场等方面,予以基础性、平台性支持。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产业发展促进处副处长郑衍松认为,政府需要不断调整管理方式,既要体现对现有法制、体制的尊重,也要体现对创新的包容。

科学审慎力避泡沫

互联网为创业创新提供了低成本的平台。围绕解决传统产业“痛点”的创业创新,正在华夏大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据清科集团统计,2014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共计完成3626起投资案例,较2013年同期增长100.6%。

这会不会导致泡沫?社会各界深感忧虑。

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医疗中国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涌向“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风险投资达到6.9亿美元,比上年剧增。

挂号网创始人廖杰远说,在“互联网+医疗”领域,不少创业公司为了圈更多的钱,对外的数字已经“到了可以做梦的地步”,有的甚至在融资、估值方面“注水”10倍、20倍。“一旦泡沫破了,对创业者和产业将是沉重的打击。”他说。

互联网领域专家、八八众筹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何坊则认为,开始阶段产生泡沫不可避免,但在某种程度上未见得是坏事。泡沫破灭后,有价值的东西自然会显现出来。

在巩固中升级技术统一标准

面对“互联网+”,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基础、产业准备好了吗?

在国务院出台的《指导意见》保障支撑措施中,“巩固网络基础”成了首要任务。

过去20多年发展中,我国互联网完成了从基础架构、应用层丰富、产业创新完善的一系列突破,却一直无法摆脱缺乏核心技术、网络建设地域差别较大、网络安全问题凸显、资费水平偏高等困扰。

“互联网+”行动落地,首先要向互联网技术与产业本身找突破口。辛勇飞说:“互联网有标准协议,工业也有标准协议,如果各搞各的,数据格式、接口都存在问题,数据链难以打通,就算不上是‘互联网+’了。”

他认为,政府部门应该顺应跨界融合发展需求,按照“共性先立、急用先立”的原则,引导加快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和重点应用领域标准的研制。

与此同时,在进一步推进融合创新过程中,人才成为另一个不容忽视的要素。《指导意见》指出,“跨界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成为中国推进“互联网+”行动面临的问题,并将“加强智力建设”作为支撑“互联网+”行动的重要举措。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iCt产业研究部主任何伟认为,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人只懂网络技术,产业界的人只懂自身业务,不符合融合创新人才的需求。

“我们已处于‘互联网+’时代,可是教育和人才培训体系依然停留在上一个时代。”车团网Ceo严向阳说,必须加强对从业者的“互联网+”意识的培养,增强从业者的实战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

正确认识互联网的“双刃剑效应”

针对当前“互联网+”过热现象,前阿里巴巴副总裁、众海投资创始人鲁众提醒,在关注“互联网+”时,不要忽视互联网的另一面――“互联网-”。

鲁众说,作为一种技术、一种工具、一种基础设施,互联网本身没有好坏、对错属性。但如果“+”的一面被过度重视,“-”的一面被忽视,就可能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急需引起全社会的充分重视。

互联网既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也会让一些人失去岗位。这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为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有关部门应该及早着手,加大跨界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及做好相关预案疏导等工作。

互联网可能让穷的地方更穷、富的地方更富。电商时代,互联网去中间化的特点将消费者与厂家直接连在一起,传统批发零售这道防火墙没有了,势必造成产品匮乏的欠发达地区的资金大量流向产品丰富的发达地区。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篇4

传统企业互联网化

既然互联网是共性和基础,首当其冲的就是传统企业,必须着手加上互联网。所谓互联网化,就是对传统商业流程中所有信息不对称环节的替换、优化与重构,或者干脆创造新的商业价值链。

在卢彦看来,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包括从战略规划到品牌建设、从组织变革到文化重塑、从产品研发到营销推广的所有方面,有“取势、明道、优术”三个层面以及“商业模式、管理模式、产品模式、营销模式”四个维度。“优术”阶段主要是产品模式与营销模式,本质上是把互联网当工具,如o2o、C2B、社会化营销等,在更精准的发现用户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并超越用户需求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案是“在线、互动、联网”三部曲。“明道”阶段,就是要利用互联网精神来改造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和产业的上下游价值链,企业平台化、组织扁平化、员工创客化,用户全程参与倒逼管理升级、考核去Kpi、全员客服,最终为企业全面导入“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互联网基因。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最高阶段就是“取势”,整合内外资源用互联网的玩法开辟新的商业模式,如长尾、平台、免费、跨界、社群、融合等。

互联网转型的取向不是唯一

实际上,企业“互联网化”后,“互联网+”之后,根本就没有了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区别,所以刻意追求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并不是一个理性的取向。历史学家汤因比提醒我们:“对一次挑战做出了成功应战的创造性的少数人,必须经历一种精神上的重生,才能使自己有资格应对下一次、再下一次的挑战。”可见,互联网转型本质上是“精神上的重生”,而不是简单的“躯体再造”。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篇5

互联网+家电到底是什么?

互联网+家电,即是用互联网的思维武装家电业。家电业的互联网思维,就是家电业在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等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家电企业整个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包括,家电产品、销售渠道、市场推广、终端销售,甚至品牌广告等等方面,是对全生态重新的审视和思考。如果只是简单的口号,没有实质的互联网内涵,就没办法在家电竞争中生存。

其实,互联网思维还很空泛。家电业者要明白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特征,结合这些新特征,再结合家电产品特性,找寻发展的生存之道。那么,互联网特征是什么?最显著的是虚拟、交互、开放、进入门槛低。所以基于这些显著的特征,家电业就要寻找新的发展道路。例如:交互性,本质是让互动变得更加高效,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包括人机交互,这些可以产生品牌口碑传播、产品互动体验销售,可以让厂家重新审视广告投放,等等。

互联时代的4p产生哪些裂变?

前面说过,家电业要基于互联网特性,重新审视整个商业生态。那么,传统时代家电业4p,在互联网时生哪些裂变?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传统时代家电企业的客户,在互联网时代,变成“用户”。这个改变体现了体验营销,体现用户至上的互联网理念。同时企业的4p都要围绕用户展开,所以先提出“用户”概念。

价格:基于互联网平台开放性,信息透明化,家电企业的产品价格变得更加透明,利润空间越来越低。家电业要做好价格增值工作才能弥补价格透明化的损失。用服务增值、产品链延长、情感增值解决互联网时代价格问题。

促销:不是简单的家电广告,简单的促销推广,是深入互动和体验。传统家电电商思维的促销很多都是粗暴的降价,以此促进产品销售。而互联网时代,家电厂商促销的目的是为了与用户深度的互动,赠送额外的体验感,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粘度。

产品:传统时代产品即是为市场提供一定功能需求的商品叫做产品。互联网时代产品从功能转化成用户需求,围绕着用户展开,让用户成为产品经理。以用户为中心,我们怎么知道用户的意见?可以利用网络大数据、可以利用搜索引擎,也可以用互联网中的论坛。简单分析一下新媒体论坛的运用,论坛可以成为产品意见汇集场,家电企业有什么思路,产品用户有什么建议,家电厂商可以在论坛中抛出话题,讨论话题,积累话题。可以利用论坛收集,提升产品用户需求。这就是利用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中简单实用的社交媒体做好互联网时代产品裂变的应对。

渠道:传统时代大家最爱谈论的是渠道为王,互联网时代传统渠道慢慢失去光环,是0渠道模式,厂家可以在网上直接面对用户。过去传统的渠道控制力逐渐减弱。典型的o2o、互联网电商模式就是0渠道最简单的阐释。

互联网让家电企业传统的商业模式发生了聚变,它带来的不是简单的变革,是思维和行动的变革,还有销售策略的变革。

o2o离互联网+有多远?

现在谈论最多,同时家电企业使用最多的互联网销售渠道就是o2o电子商务。o2o电子商务是用户体验,用户互动的完美结合和体现。

首先,o2o,简单的说就是网上推广,网下销售。但是提炼核心点却是:线上互动引流,线下体验销售。

第一,线上互动引流――知晓互联网的特性,利用搜索引擎发掘,利用大数据分析,同时利用各式互联网的新媒体,汇集“网友”,以兴趣点切入,深入引流;其次要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各种互联网社交媒体的特征,明白它们在互联网中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做好产品、品牌推广,培育核心粉丝。现在简单分析一下目前最流行的微博、微信在引流方面的工作结合。我们首先要了解它们的传播特性,为自己服务,这才是互联网思维。例如:微博是天生的优秀传播平台,像是在广场上有一个合唱团。有一个人作为领唱,同时这个领唱还带领一群粉丝团员进行合唱。微信最早定位是社交工具,它是基于“圈”产生,依赖于与你的电话联系人、QQ好友,像一个沙龙聚会。

基于以上比喻,这两个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就一目了然。微博重信息发散状流动,它具有广传播、浅关系,重点是要发挥领袖作用,为引流提供牵引左右,结合微博特性,企业还可以利用其企业信息等;微信重信息点对点流动,是深社交平台,重点是互动交流,家电业可以利用其进行口碑传播、互动营销等等网络引流工作。现在还有很多互联网新媒体:QQ、贴吧等等。但不管哪种社交媒体,在分析了解各种新媒体传播特性后,要求家电企业工作要做到利用这些特性,为引流服务,为粉丝忠诚度培育服务。线上引流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面很多。家电企业要专门成立“网络部队”,做好o2o的线上工作。

第二,线下体验销售――邀约用户后,线下的互动体验销售最为重要。互动体验营销是目前销售的最高境界,线下的体验让用户明白产品特性,互动传播,特别是网上的互动,对品牌推广起着不可估量作用。

其次,o2o终极目标是核心忠诚度用户培育。

忠诚粉丝培育――线上引流线下体验,再加上线上的互动良性循环,能够让网络力量成几何倍数放大。它最终目标是培育忠诚度极高的粉丝。粉丝培育过程是:企业、产品信息给受众群――让其变成用户群――变成粉丝群――变成核心粉丝。

一个互联网时代的o2o具体运用,看似简单,但是确是一个繁琐的系统工作。线上引流互动,涉及网络运用,新媒体的特性研究及运用,线下体验销售,用户的忠诚度培育等方面。互联网销售渠道要求我们了解互联网特性,新媒体传播特征,结合家电产品,做好用户的体验工作。家电业者还有很长的路要做。

另外,家电业者借鉴小米,怎样才能做好互联网+?

第一,利用互联网,组建自己掌控的社区,培育粉丝。

当家电业者还沉浸在漫天飞的传统广告时候,小米手机已经利用新媒体(微博、微信、论坛等)组建了自己的社区,这个社区已经积累上千万米粉,每天有上百万人围绕“小米”有谈不完的话题。同样的各种论坛几乎每天都在讨论将要出来的产品,小米还提供线下体验店。另外,小米在出新品时候,会在社区论坛抛出产品的未来概论,供粉丝探讨,为产品提供发展的思维。

第二,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掌控新媒体生态链,为企业销售服务。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篇6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企业管理员工激励策略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技术成为一个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要素,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在互联网企业管理中,其管理方式也不能和传统的企业完全相同,必然在员工的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变化。但是目前互联网企业管理中在员工激励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导致互联网企业中高端人才的流失。因此,研究互联网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策略的问题以及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互联网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策略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企业的长期激励机制不健全

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的互联网企业大多数是没能够达到上市能力的中小型企业,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在技术和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这样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了企业的决策者和高层管理者没有把精力放在员工的长期激励机制的完善上。正是由于缺乏长期的激励机制,使得互联网企业的员工在企业找不到稳定感和安全感,就会导致员工的跳槽,从而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缺乏健全的员工培训机制

在互联网企业中,追求的是高投资收益率和短投资回报期,因此,与传统的企业相比,更加的注重绩效,看重绩效水平。这就会导致员工培训机制的缺失,其主要的表现就是:第一,互联网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无疑会使得企业的成本增加,减少对员工的培训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费用支出;第二,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抱着“员工能力的提升会致使他们跳槽”这样的观念,认为他们付出成本后培养的可能就是自己的竞争对手;第三,对于员工的培训范围仅仅局限在中高层的管理者上,对于基层人员的培训非常的少。在中小规模的互联网企业中存在着的这些问题就导致出现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不够高端的结果。

(三)互联网企业企业文化缺失

正如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一样,一个企业也应该具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把企业文化的建设归结为了虚无缥缈的不切合实际的没有作用的东西,这样的观念是互联网企业管理中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不能够把追求企业的最高利益作为唯一的目标,而应该从多个方面对企业进行管理,让每一个员工在企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力量。

二、互联网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策略的改进措施

(一)建立健全互联网企业对员工的长期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互联网企业对员工的长期激励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实施互联网企业内部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第二,对企业的发展、管理或者是决策有重大贡献或者是在企业通过绩效考评等方式评选为优秀的员工,可以把企业的股份给予他们,使他们把自己的利益和企业的发展紧紧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第三,为每一个员工确立完整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让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在企业找到自己的目标和动力,从而能够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保证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和运行。

(二)建立健全互联网企业的员工培训机制

建立健全互联网企业员工的培训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企业的经营者和决策者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对员工培训重要性的认识,转变错误观念,有所规划的在员工培训上投入资金;第二,结合企业员工的需求进行培训,有所目的的培训也会受到良好的效果,资金的投入才会有所回报;第三,对员工的培训期以及培训周期应该有所规划,同时带领一批优秀员工到大型的互联网企业学习参观,积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进步。

(三)加强互联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企业内部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充分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企业外部而言,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进行竞争的一个软实力。因此,互联网企业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并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发展,使企业文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发挥出一定的功效。

此外,互联网企业管理中,加强企业员工的物质奖励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当今这样一个精神和物质都高度发达的社会,员工在物质上也必然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所以,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薪资、养老以及住房等其他物质层面的奖励也是非常必要的,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企业会被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所代替,同时互联网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的。互联网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加强企业员工管理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是站稳脚跟的一大法宝,互联网企业应该及时的发现自己在员工激励策略中的问题,并积极的制定相应的措施,从而促进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兆德,廉菁.对互联网企业进军金融领域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11)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篇7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对传统金融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互联网融资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在融资中遇到信息不对称、贷款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互联网融资受到中小企业的高度重视。我国各中小企业加强重视互联网融资的优势,积极创新互联网金融融资方式。但是,由于我国互联网融资正处于起步阶段,仍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加以解决。因此,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创新成为当前中小企业的工作重点。研究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创新不仅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而且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金融融资的优势

(一)解决企业融资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互联网金融机构拥有庞大的数据信息,能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收集电商信息,进而为中小企业的互联网融资提供参考。同时,互联网融资能够对企业的信息进行分析,了解企业是否具有贷款资格、贷款数额以及企业的还款能力,提高中小企业贷款的合理性,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贷款机会。另外,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互联网融资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数据资源为依托,能够充分挖掘数据资源的价值,深入分析数据信息,解决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避免信贷配给问题。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互联网金融能够自动对客户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只要加以人工审核就能够实现对中小企业融资申请的审批,减小在融资审批过程中个人因素的影响。同时,依靠数据进行融资审批能够避免信贷配给问题,提高融资的透明性与公开性。另外,互联网融资能够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的资金状况选择最合理的资金需求者,为中小企业提供均等的融资机会。

(三)降低贷款成本。首先,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互联网融资能够利用网络中的庞大数据信息,避免信息收集的时间和资源浪费,降低信息处理的费用;其次,互联网融资能够减少交易费用,避免在交易过程中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浪费。这是因为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互联网融资交易主要通过互联网平成,节省交易时间和交易费用,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二、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创新面临的问题

(一)金融理念落后。由于受传统金融模式的影响,我国部分中小企业的金融理念十分落后,严重影响了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创新。同时,有些中小企业缺乏对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融资的了解,不能充分认识到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融资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另外,虽然有些中小企业能够正确认识互联网融资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构建互联网金融平台,导致互联网融资成为企业的口头工作。

(二)金融监管缺失。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正处于起步阶段,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还没有建立,金融监管缺失,从而会导致互联网金融市场存在着垄断、恶意竞争等行为,不利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资金和规模限制,本来就在市场竞争中不占优势,金融监管的缺失难以保障安全的市场环境,严重影响了我国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的发展。

(三)资金安全问题。由于网络具有一定的虚拟性,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信任度不高。同时,由于人们习惯于传统的金融模式和融资模式,刚开始接触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融资会有一些不适应,容易被网络的虚拟性影响,对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融资产生怀疑,不利于中小企业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创新互联网融资方式。同时,由于金融行业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中小企业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创新融资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资金安全问题。

(四)经营风险较大。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指企业管理者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失当状况和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资金风险。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由于互联网平台中的丰富信息和互联网的虚拟性,中小企业的互联网融资存在着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和资金安全问题,增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中小企业创新融资方式要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五)员工素质较低。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中小企业创新融资方式要求员工具备完善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能够熟练使用信息技能开展工作。同时,企业员工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积极创新企业的融资方式。但是,当前中小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并且大多数员工只注重日常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无法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创新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

三、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决策略

(一)提高企业信用水平。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渠方式,中小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做到及时还款,获取政府和银行的信任。这是因为中小企业传统的融资方式主要依靠银行的贷款,银行的信任对中小企业融资有着重要意义。为此,企业应积极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的筹资能力,完善企业运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获取银行的信任。同时,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中小企业应积极学习互联网金融知识,掌握互联网金融融资技术,积极参与互联网金融,提高企业的信用水平。

(二)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企业领导阶层独揽大权,掌握着企业的决策和企业的发展,导致企业决策和企业发展有着较强的主观性,减弱了企业发展的科学性,会对企业发展造成影响。同时,中小企业的部门设置和岗位设置也存在着一定问题,时常发生权责分配不明确、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责任等问题。为实现中小企业的科学发展,中小企业应积极优化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和各个岗位的责任,加强对企业决策和企业运营的监督,增强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保证中小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互联网金融成为中小企业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而互联网融资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因此,中小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积极学习信息技术,构建互联网金融平台,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同时,企业应加强对互联网融资的认识,积极学习互联网融资知识和融资技能,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融资创新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另外,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中小企业应积极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企业工作,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

(四)提高员工素质。首先,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中小企业应不断提高员工的信息素养,完善企业员工的信息知识,培养企业员工的信息技能,使企业员工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金融工作和融资工作;其次,企业应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指导企业的互联网金融工作和互联网融资工作,积极创新互联网融资方式,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再次,中小企业应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根据互联网金融的要求和互联网融资的要求培养人才,提高人才的信息化水平;最后,中小企业应重视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培养,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引导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学习互联网金融知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四、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创新路径

(一)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融资。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融资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信用度,并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核实,加强对企业信息的检测,进而实现金融融资。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应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融资。为此,企业应积极完善互联网结算手段,搭建企业网络平台,并积极建立企业的信息数据库,保障企业的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同时,企业应加强网络风险防范,保证电子商务平台融资的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

(二)利用网络贷款进行融资。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网络贷款也有针对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因此,中小企业应积极利用网络贷款进行融资。网络小额贷款能够使中小企业进行网络在线贷款申请。中小企业只要登录网银就可以按照操作步骤进行申请,简化申请流程。同时,由于网络信息复杂多样,而网络小额贷款申请比较容易,网络中存在着很多虚假的无抵押小额贷款公司,中小企业应认真辨别网络贷款机构,保证网络贷款的安全性。

(三)利用众筹模式进行融资。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众筹模式进行融资。众筹模式有利于集中社会资金,并加强投资者之间的交流,为中小企业的决策和运营提供建议。同时,众筹模式有利于中小企业借助创意产品和潜力产品,加快企业的产品创新,促进企业发展。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中小企业应积极利用众筹模式进行融资。

(四)利用p2p平台进行融资。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中小企业可以利用p2p平台进行融资。p2p平台融资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进而为平台客户投资提供参考依据。同时,p2p平台降低了融资门槛,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融资机会。因此,中小企业应积极利用p2p平台进行融资。

(五)创新传统融资模式。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和资金条件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积极创新传统融资模式。为此,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对传统融资模式进行推陈出新,积极建立互联网平台,实现企业与银行的网络对接,使银行了解企业的资金状况、运行流程和盈利能力,增强银行对企业的信任程度。同时,中小企业能够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了解竞争对手的资料信息,了解行业贷款的具体情况,进而缩短贷款时间,提高融资效率。

五、小结

互联网融资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互联网技术与融资方式的结合。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互联网融资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互联网融资能够有效解决企业融资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对企业融资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金融发展还不完善。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创新仍面临着金融理念落后、金融监管缺失、资金安全问题、经营风险较大、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中小企业应不断提高信用水平、信息化水平,并积极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员工素质。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创新要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融资、利用网络贷款进行融资、利用众筹模式进行融资、利用p2p平台进行融资,并积极创新传统的融资模式。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能够完善互联网融资,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念,王海军,赵立昌.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基础与模式之辨――基于中国的实践[J].南方金融,2014.4.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篇8

互联网+助力结构调整和创新

目前互联网+正处于一个起步和探索的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很多固有的观念都要转变,高投资未必能带来高就业、高利率,未必能抑制通货膨胀,必须要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新常态就是按经济规律办事,转入中高速增长,这与当前国内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要实现中高速增长需要机构调整和创新的创论驱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结构调整不容易,需壮士断腕的勇气;技术创新不能性急,需能够真正占领市场的技术创新。互联网+时代任何行业需懂得市场是可以创造的。要让产品增加新功能,让产品满足消费者新需求,这样才能说市场可以打开、可以创造。除了政府调节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之外,未来道德力量调节或者说文化调节可能成为第三种调节力量将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网络安全是互联网+战略重要保障

网络安全保障对于推进互联网+战略、实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做好信息保障工作,首先需要在信息化建设中对于重要的产品应该优先采购通过高级别测评认证的产品。对关键技术核心领域,比如像CpU、操作系统这些技术软件的分级认证体系需尽快建立。另外,近年来谈论网络安全经常提到“自主可控安全可信”这样的条件。自主可控是安全可信的必要条件的非充分条件,而且自主可控是可以评估的,可以从知识产权、技术能力、发展格局、供应链和“国产”资质五个维度进行评估。

河北四方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录:

借互联网+实现“双轮驱动”

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战略让互联网产业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态势,国家实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宽带市场的政策和互联网+模式的深入推进,又激励着我们投身到高速互联网建设与运营的大潮之中。

面对互联网产业化和产业互联网化的新常态,四方通信将在毫不动摇地坚持并购、创新、全球化核心发展的战略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方位大纵深推进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在石家庄投资建设全球现代一流的互联网产业集群,形成互联网新型高端制造业与互联网建设与运营业“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格局,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崛起,带动相关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实现了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第四次转型升级,以此带动石家庄产业升级转型,助推石家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崛起,打造石家庄乃至河北省新的支柱产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

互联网+交通让健康监测更智能

传统的大型结构健康监测存在扩展性差、施工复杂性和建设费用高等弊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实现远程化、智能化信号与信息处理成为发展的重点方向。

互联网+交通的未来大有前途,以京津冀城市群智能交通体系为代表的构建实时掌控路网的实时动态。基于数字化、信息化市政管网监控系统的构建,同时信息技术在大型交通工程中的选线、勘察、设计、维护、运营、管理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互联网+结构的健康监测对整个大型结构未来的安全性、可靠性将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

互联网+提升应用价值

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是互联网+的本质。互联网+与德国提出的工业4.0相似又略有不同,互联网+要通过互联网的力量来解决传统企业各行各业中存在的一些通过传统方式难以解决的问题,提升应用价值做更大的贡献。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互联网的流量需求随之飙涨。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每年骨干网都在进行扩容,而且呈现翻番的特征,但仍然赶不上用户的需求。这种局面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电信运营商需要改变现在的网络建设模式,通过网络架构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达到持续“提速降费”的目标。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廷杰:

互联网+的六大趋势

从经济学上来讲,如果要让互联网这种先进的生产力成为一种价值创造的东西,它就必须成为社会生产力三大要素中劳动工具,让互联网广泛拥抱实体经济,甚至到实体经济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就是互联网的3.0时代。在3.0这一概念下,互联网+迎来以下六大趋势:一是网络的价值化。二是数据资产化。三是让一切互联。四是安全核心化。五是生态重构化。六是虚实结合化。

上海交通大学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何祖源: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篇9

关键词:“互联网+制造业”动力机制具体思路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055-02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互联网+制造业”产生的背景

“互联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出以来,各个行业和地区都举行“互联网+”大讨论,一时出现了“互联网+”热,甚至还出现了“互联网++”和“+互联网”的衍生版本。“互联网+”热现象的背后,更需要我们对“互联网+”的冷思考。“互联网+”被提出的目的在于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为了促进互联网与制造业更好地融合,2015年3月2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中国制造2025)),该规划于2015年5月8日正式。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行动,表明了政府运用互联网思维引领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决心。

随着互联网发展日趋完善,互联网渐渐由消费领域扩展到生产领域,从服务业拓展到制造业,互联网在金融、教育等领域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互联网+”在其他领域大有作为。当前中国经济形态正在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方向发展,信息基础设施为“互联网+”提供了支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协同的社会分工为“互联网+”注入了新动力,“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创新网络经济、渗透传统产业为导向,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换挡提质,产业的转型升级开辟新路径。

(二)“互联网+”作用于制造业的机理分析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根本,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推动了各行各业的进步和创新。而“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其逐步涉及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和产品生产周期全过程,借助互联网平台,制造企业、市场与用户的互动程度和范围极大扩展,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正重塑产业组织与制造模式,重构企业与用户关系。当前,发达国家关于互联网在制造业的研究和应用发展很快,全球新的产业分工体系和格局正在形成。为此,需要进一步厘清“互联网+制造业”的路径与作用,以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提供思路。

(三)“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特点

1.客户成为中心。通过开放网络平台,众多分散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个体实现广泛、实时、频繁的交流互动,充分激发社会创新潜力,有效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因此,制造企业必须尽快调整战略,主动变革生产与组织方式,借助社交营销、大数据等新业务新技术实现与用户精准互动,推进定制化、柔性生产、快速响应,从而有效降低库存,实现专业化、细分化的长尾效应,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人才利用社会化。互联网的高速运算、处理能力的增强,通信成本的下降、带宽的增加,以及接触成本的降低,使得以前被排除在外的普通民众能够利用自由时间从事自己喜欢或关心的活动,通过信息共享,每个人不仅可以成为信息的传递者,还可以参与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3.互联网成为金融配置的重要渠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商业银行及股票和债券市场是传统的主要配置渠道,但存在交易成本大、效率低等问题。而互联网的应用可以整合企业经营的数据信息,使金融机构低成本、快速地了解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有效降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程度,迅速识别风险,提升贷款效率;在放贷后,金融机构可以对借款企业的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实现持续闭环监控,有效降低了贷款风险和运营成本。

二、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就制造业来看,促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动力很多,包括技术创新,经济一体化、需求变化、管制放松、服务贸易、分工深化等。其中互联网技术进步和应用普及促进了制造业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对生产力提升和生产关系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加速了制造业融合的进程。当前两者的融合更多地表现为以互联网为纽带的、上下游产业链以及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融合后的制造业表现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趋势。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

不同于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互联网是技术工具,是自然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是直接的生产力,是改造客^世界的方法、手段。互联网对制造业发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生产工具的改进,这种工具是人们在研发、设计、制造等生产过程中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成果,是典型的技术创新,能够直接提升制造业的生产力。如今,这种工具被各行业普遍运用,已成为重要的投入要素和技术创新手段,有助于促进生产力变革。例如,工业互联网、工业云等新模式,通过设备、过程、产品和用户数据的感知、传输、交互和智能分析,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实时动态控制与管理,加快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服务化转型。总体来看,企业利用互联网这种生产工具提升了生产效率,改进了制造模式,这进一步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定论。

(二)互联网推动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变革

生产力提升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创新变革,包括产业结构、产业边界、生产、组织方式等的重组和再定位,而互联网又是推动这种组织管理创新和变革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互联网的作用,企业之间及企业内部的组织形式发生了相应变化,基于各自领域的专业优势和对产业外业务拓展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互相取长补短,形成协同共赢的发展局面。企业并购、流程重组、战略联盟和虚拟企业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主流。例如,电子商务的兴起改变了传统交易组织方式,交易双方脱离了线下渠道,将大量的商品供求信息在网上,同时采用了网络支付的交易模式,提高买卖双方跨区域的交易效率。

(三)互联网引发制造领域海量商业模式创新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企业可以更加精准地获取用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并通过相关产品功能模块的微小改进、重新重合或新的增值服务来快速响应市场。这种创新聚焦于用户体验的提升,通过对现有技术或产品进行改进或搭配组合,形成改良性产品或新的服务形态。对制造业来说,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周期长,风险大,而微创新和重组式创新能提供更加灵活、实际的产品开发或服务思路,类似的每次创新都会成为未来创新的“积木”,并带来更多创新的机会。互联网是微创新、重组式创新的策源地和实现要素,其所带来的渐进式改良和天量组合方式将催生大量商业模式,创造规模庞大的新兴市场。例如,微信营销、o2o等创新模式充分关注细分个性需求,无限贴近用户,实现了用户共创价值。

三、推进“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具体思路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技术逐步影响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催生了制造业资源配置新方式,驱动制造业生产经营模式的重大变革,因此,推进“互联网+制造业”要有新思路,不能再沿用旧思维。

(一)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

当前,如同电力和道路一样,互联网正在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思维正在成为一切商业思维的起点。互联网思维,是相对工业化思维而言的,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方法、价值、规则、机会,及其民主、开放、平等精神,对产品、市场、用户、服务、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制造业的互联网思维,就是要用互联网时代的新思维来思考、处理、实践制造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的特性,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主动变革生产与组织方式,积极开展网络营销,在用户层面,战略制定、商i模式设计、业务开展、组织设计和企业文化建设等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在价值链层面,要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商业生态平台,绕着用户需求和体验进行研发、设计、生产,消减产品到达用户的中间渠道环节,为用户提供更大价值;在员工层面,要与其形成民主、平等的关系,激发员工更加自主地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给员工丰厚的福利和良好的发展预期。

(二)以创新驱动为支撑

“互联网+”除了无所不在的网络,还有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知识,一起形成和推进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无所不在的创新,使创新更加社会化,催生了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等新型创新模式。通过明确动力机制,完善优势互补机制,建立知识分享机制和信任机制,构建制造企业创新网络,把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开拓创新,加强合作的深度和频率,协同创新,实现满足各方利益、知识增值和价值创造的目标。“互联网+制造业”就是要用相对先进的互联网力量去加速相对落后的制造业的创新,以信息流带动物质流、技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促进其在效率、品质、管理、合作与营销等方面的升级。

(三)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

智能制造是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将先进自动化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数字制造技术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涵盖产品设计、生产规划、生产执行、售后服务等制造业全部环节的智能化,形成从人员、技术、管理、信息的集成,到物质流和能量流、信息流和知识流的交汇,能大幅度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排放,推动生产方式向定制化、分散化、服务化转变。在我国从制造大国加快向制造强国转变过程中,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和根本路径。发展智能制造,我国具备一定基础优势,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已推行多年,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设计、生产等全流程,数字化工具、数控装备等市场普及率迅速扩大,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发展快速,为物理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童有好.我国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难点与对策[J].中州学刊,2015,08:30-34

[2]朱蓉.“互联网+”时代浙江制造业提升路径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6,02:19-24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篇10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引言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并趋向稳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化及多元化成为产业的新特性。“互联网+”的企业运作模式在创新推动下应运而生,传统企业发展模式有所改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与调整,新兴产业借助“互联网+”模式得以壮大。2012年11月“互联网+”理念在国内首次提出,2015年3月马化腾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2015年3月总理在两会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并在7月审核批示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上表明“互联网+”正在社会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尚未完善,新的“互联网+”企业运作模式不断发展,企业内部控制将面临更多新的问题。促进互联网发展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分析“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的意义所在,明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普遍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对有助于改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对于提高企业决策能力与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相关文献回顾

由于近几年互联网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关于“互联网+”与内部控制的研究出现。“互联网+”作为新的企业运作模式,使企业的内部控制面临更多挑战,通过对“互联网+”与内部控制相关文献的整理发现人们对“互联网+”与内部控制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但仍然不够全面,主要研究如下:一是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指出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如任菊华、潘虹、焦凤仪、夏彦升、李倩文[1-5]等指出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企业存在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对风险的评估不足,人才队伍建设薄弱等问题。二是从信息角度研究互联网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更新和完善,指出财务控制活动难度增加,需要加强财务信息保密工作。如尹薛颖[6]从会计的角度分析“互联网+”对企业财务控制活动的影响,认为企业在处理会计业务时更加高效,但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财务数据的保密工作难度增加,可能带来无法预测的风险,难以保障信息的真实性。三是分行业或以某公司为案例分析,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探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如邸紫琪[7]以阿里巴巴为例,指出阿里金融内控建设未能适应时代需求,内控评价指标不完善,内控文化建设低效,企业需要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内部环境,开展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活动,建立灵活的控制活动和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完善内控监督评价;刘嘉欢[8],唐大鹏等[9]从乐视网公司层面和业务层面分析了其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相关问题,认为乐视网在采购、销售业务中对供应链管控不足、存货管理水平不足、全面预算控制不足、科研投入比例下降,企业必须重视风险分析,加大科研投入与人才引进,加强信息监管,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四是研究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注重信息的传递,如姚华[10]、俞盈[11]、汪云琨[12]等。上述文献仅仅从单一层面对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进行探讨,缺乏普遍适用“互联网+”企业的研究,而各行各业自身情况不尽相同,需要不断深入地探讨研究,本文将做进一步补充。

二、“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分析

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等方面发生了变化,相比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的内部控制出现了新特点,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

(一)“互联网+”环境下内部控制特点

1.内部环境

互联网技术引入之后使企业的运营方式发生了改变,组织结构中的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以及内外部的联系更加密切,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减少了信息失真的可能性。企业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日常管理中,根据市场动态的变化,合理分配资源,节约业务处理的时间,提高了办事速度,提升了企业效率。组织结构的改变,企业相关职位与职能也随之发生相应的调整,对专业管理人员的需求更大。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对企业造成重要影响的可能性进行评估与分析,评估自身应对风险带来损失的大小,并针对风险的后果制定应对策略。互联网环境下资源更加开放,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风险评估的范围更大,面临的风险也更加多样,例如信息技术风险、战略决策失误风险、高级人才缺失风险、研发与开发风险、生产及服务管理风险、采购管理风险、销售管理风险、物流管理风险、财务管理风险、资金管理风险和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等。

3.控制活动

网络环境更具开放性和共享性,企业组织结构、职责分配也随之改变,企业控制范围进一步扩大,控制活动的难度进一步上升。

4.信息与沟通

信息的传递更加迅速,信息交流越来越紧密,各部门人员沟通更加便利,信息更具多元,时效性更强,内外部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信息传递效率不断提高,满足了各类使用者的需要。

5.监督互联网使监督方式多样化、效率化,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管理系统对员工的业务工作进行监督,使员工的业务行为更加透明化,企业内部管理更加规范。互联网也使内部监督的范围扩大,更加注重整个经营活动的流程,确保整个经营活动有效进行。

(二)“互联网+”环境下内部控制存在问题“互联网+”带给内部控制新特点,管理流程效率提高,风险范围更广,控制难度增加,信息传递更加紧密,监督力度加大,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企业内部控制逐渐显现出不足或问题。

1.“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各种传统行业利用网络平台发掘自身的发展潜力,获得更宽的视野,促进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增加企业的附加值,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生机。但是在这样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下,市场动态更加难以预测,大部分刚接触“互联网+”营运模式的企业,其内部控制体系不尽完善。传统企业急于转型升级,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企业内控意识薄弱,忽视了内部控制应随着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没有彻底了解互联网运作模式,未能明确在“互联网+”环境下自己企业的战略定位,风险评估能力不足,没有相对完善的控制体系和监督体系。互联网的运用使资本数字化、虚拟化,企业如果管理不善,将对资金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2.人才队伍建设落后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传统企业涉足互联网,原有人才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不仅要求具备专业的互联网技术,同时也要具备营销、策划及推广等综合技能。但目前大部分企业缺乏综合性人才或者专业的互联网团队,对内部员工的信息技术培训不够重视。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13],2016年企业员工信息技术培训程度自评分为1至7分,由弱到强,2016年自评分为5分的占最高比例,约为30%;培训程度最强7分的只占11%;总平均自评分为4.6分,比2015年平均自评分4.3分只上升了0.3,可见部分企业对于员工的技术培训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如图1)。截至2016年12月,有32.9%的企业设置了互联网职业管理团队,负责互联网的营运与维护、开发或电子商务以及网络营销等工作,相比2015年提高了8.5%,但是从总体来看,开设互联网专业团队的企业只有三成,比例仍然较小。

3.企业对风险评估存在不足

相比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更多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运作,广泛地使用互联网平台、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对信息和资源进行充分整合、精简中间管理层,大大提高了企业运作效率。但是由于网络环境下,企业需要处理的数据非常庞大,在运用计算机系统时,若授权不当、维护不善或受到外部黑客攻击,容易出现安全漏洞,造成信息数据失真或泄露的风险。如2015年5月28日,携程用户发现携程官网及其app无法使用,页面显示404报错字样,无法提供任何服务。经过大约12个小时的紧急修复,在当天晚上23时系统才完全恢复正常。在此过程中,携程遭受严重的损失,28日携程股价盘前暴跌11.67%,瘫痪期间每小时损失超过100万美元。经过抢修和技术排查,携程表示此次事件是人为原因造成,内部员工操作不善,错误删除生产服务器上的执行代码,导致系统出现故障。在业务运营时间内,员工在没有得到相关权限的情况下私自在生产环境中实施重要且敏感的操作,说明携程缺乏对可能产生重要影响风险的基本控制,没有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使得公司产生了严重的安全漏洞。“互联网+”的到来使资本市场变化多端,企业为了获得大量资本,通过业务扩张实现快速发展,成为行业领先。但是盲目扩张容易带来库存失控、管理失控、供应链失控甚至资金流断裂的风险。如凡客诚品曾经是垂直电商领域的佼佼者,2011年凡客开始快速扩张,进入百货、化妆品等领域,甚至进入并不是强项的领域。品类的扩张大大增加了销量,但随之而来的是凡客的库存压力增加,资金链断裂。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30日,凡客库存高达2.286亿美元,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资金,使企业经营效率低下,带来风险。公司管理层在决策的时候缺乏长远的考虑,加之风险评估不足,导致企业内部控制难以应对风险带来的后果。

4.企业内部控制难度增加

会计信息技术在“互联网+”的支持下有了新的变化,新兴技术如由服务器处理业务数据并将最终结果返回终端的云计算,将无用数据挖掘分析转化为有用价值的大数据,将移动通信与互联网平台或技术相结合的移动互联网等的快速发展,使会计业务处理越来越及时、灵活和集中,会计核算越来越规范、快速有效和便捷。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利于会计系统软件与硬件的性能优化,加强了安全与稳定性,越来越多企业利用网络系统进行会计信息的处理。但是互联网的运用给企业带来另外的系统风险,一些客观或主观原因对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产生威胁。会计系统如果缺乏合理的控制,相关人员可能未经授权进入系统而未留下证据。如内部人员在信息录入前对相关数据进行伪造,技术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不按程序或违法操作系统来达到个人目的等,都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传统企业在向互联网转型过程中应更加注重职位的轮岗或者是不兼容职务分离。互联网给企业管理提供了手段和工具,不法分子通常利用职务的便利进行舞弊,谋取便利,有些内部控制和反舞弊问题未能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往往给企业造成损失。如2015年5月,腾讯内部员工张某利用职权便利,通过违规操作非法生成87个QQ超级靓号,以3万元的价格倒卖给他人。该员工在职期间负责开发和维护营运工作,其岗位具有高风险性,能够参与和处理经济交易,存在经济舞弊的机会。

5.企业监管力度不足

内部监督的力度影响着内部控制缺陷能否得以改进,强有力的监督体制能够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能及时发现将要发生重大风险的苗头,并进行适当的预防。互联网的加入为内部人员滋生腐败提供了工具和手段。有些企业在“互联网+”的潮流下抢占了先机,在市场中有了一定的支配地位,权力越大,诱惑越大,腐败问题就越严重。企业监管的力度不足,员工的腐败手段又更隐蔽,一旦腐败行为被曝光,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经济利益,而且打破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使行业秩序发生混乱。如淘宝内部腐败事件。淘宝小二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售后客服人员的代称,负责客户咨询或者处理投诉及纠纷,拥有提高商家信誉、删除评论等权力。正因为职务的便利,使某些淘宝小二产生了谋取私利的想法。淘宝小二通过购买商家的产品后给予差评,然后联系商家索取一定的金额才会删除差评,一些商家迫于无奈,不得不支付贿赂金。除了勾结商家收受贿赂外,有些商家为了提高销量,也贿赂淘宝小二,让淘宝小二提高商家的信誉。另外,淘宝小二还成立自己的公司,在网上售卖假货,明目张胆地谋取不正当利益。淘宝小二腐败事件一经曝光,社会震惊,使淘宝的声誉跌入谷底。淘宝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权力制衡机制来遏制腐败的滋生,保证企业的正常管理活动。

三、“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改进对策

“互联网+”环境带给企业机遇与挑战,企业内部控制呈现出新特点,企业应该正确看待自身管理的不足,结合自身的特点在各个环节进行适当的调整,健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使之与“互联网+”相适应,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保持企业长久发展的生命力。

(一)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互联网+”的到来使企业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但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内部控制仅停留在表面,自我意识不强。互联网使企业的组织机构、岗位设置都发生了改变,但仍不够系统、科学和完善。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分散性、共享性,使内部控制暴露出更多的问题。为了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自我意识,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必须有所改变和更新,重视互联网的价值,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提高员工对互联网的认识,加强对反腐倡廉的教育,增强员工自我约束能力。同时积极调整内部控制不合理的地方,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设立具有灵活性的组织机构,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以适应时展趋势,并在实际行动中贯彻内部控制制度。

(二)加强人才综合素质

基于“互联网+”的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不仅要具备更高的专业水平,还要充分掌握跨度更广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企业应当开展专业知识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使员工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减少业务过程中的出错,并提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现异常的能力。企业要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不断加强培训与经验交流,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激发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刚开始转型的企业大部分缺乏专业的互联网团队,企业应当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引进先进的人才队伍,探索队伍建设的途径,促进企业有序发展。

(三)增强企业对互联网的风险意识

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互联网环境下这种不确定性的程度与日俱增,给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带来更大的挑战。有效的风险管理能使企业规避或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在风险评估之前,企业应先设定合理的目标,再建立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对于计算机系统风险,在硬件方面要加强对技术人员和系统维护方面的投入。“互联网+”企业依赖于互联网,对网络安全、数据储存、企业内部系统的流畅要求很高。因此,应仔细设计操作权限和系统操作的复杂性,形成风险响应控制机制,防止人为篡改或删除数据。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带来了外部恶意攻击的可能,企业应成立运行管理小组和安全维护小组,以及建立完整的故障反应机制、安全监控机制,确保经营管理活动安全可靠运行。对于业务扩张的风险,企业应当制定相关的目标,事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加以分析和控制,管理者应当考虑企业本身的内部控制能否应对风险带来的后果。另外,企业应当提高管理者的管理素质,管理层的决策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走向和生命力,决策失误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管理水平低下可能使企业内部控制无法跟上市场的节奏,最终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四)建立和实施有效的控制活动

对于会计系统的控制,企业应加强对会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日常操作规范管理,合理设置岗位,明确每个岗位在处理业务和事项的权责范围、审批程序和权限范围,使岗位之间形成监督和制约,避免舞弊行为的发生。加强会计人员的信息安全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增强反舞弊意识;加强会计系统操作权限的控制,会计人员应在权限范围内行使权力并承担相应责任;对会计系统进行维护与升级,严格控制操作环节,以防违规操作,确保系统安全性。权力越大,舞弊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企业应对舞弊风险高的重点岗位进行统一识别,完善定期轮岗制度,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岗位,避免出现个人垄断资源对企业经济利益构成威胁的局面。

(五)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内部监督是企业对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并及时加以改进。为了适应互联网环境带给内部控制在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等方面的新特点,内部监督的重点也应进行调整。目前互联网企业正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如果忽视内部监管的建设,将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导致内部腐败滋生。为了防范腐败的发生,企业必须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配备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与监察部门、企业管理层协同配合,将各部门的职责统一到反腐的目标中;建立严格的反腐机制,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围绕廉政风险点进行排查,内部审计部门要投入更多的审计资源监督防腐体系的建设情况,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如阿里巴巴内部设置了专门的廉政监督部门,百度内部设立了职业道德委员会专门负责监督企业内部腐败。这些部门定期检查公司内部员工是否存在违法违纪行为,一经发现腐败行为立即举报,并向社会进行公示处理,做到信息透明公开。另外,互联网企业在监督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系统的优势,探索与网络技术结合的有效监控手段,增加监控的方法,提高监管的效率。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企业转型模式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的发展使企业焕发生机,但也给内部控制带来巨大的挑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日益显现。在互联网环境变幻莫测的情况下,企业的人才结构、风险分析能力、内部监督力度等都有待加强,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对内部控制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改革,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与时俱进,以保证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增加附加值,延长生命线。

【参考文献】

[1]任菊华.“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2016(17):244-246.

[2]潘虹.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的挑战及解决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6(22):214-215.

[3]焦凤仪.“互联网思维”浪潮下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智富时代,2016(6):105.

[4]夏彦升.“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控制适应性研究[J].企业导报,2016(2):109-110.

[5]李倩文.“互联网+”时代公司内部控制的思考[J].经济期刊,2015(12):211-212.

[6]尹薛颖.“互联网+”会计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2016(14):224-225.

[7]邸紫琪.基于风险管理的互联网金融的内部控制研究:以阿里巴巴为例[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8]刘嘉欢.对大数据与互联网金融浪潮下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J].时代金融,2015(2):57-58.

[9]唐大鹏,葛静,王璐璐.浅谈“互联网+”背景下乐视网的内部控制[J].财政监督,2016(15):104-107.

[10]姚华.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探讨[J].财会学习,2016(18):239,241.

[11]俞盈.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变化及其应对措施[J].中国经贸,2016(15):214-215.

[12]汪云琨.“互联网+”环境中的内部控制[J].低碳世界,2016(11):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