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盈利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7:44

数字化盈利模式篇1

“内容为王”是媒体成长发展的公理和铁律。但从产业的角度看媒体的内容建设与其盈利模式密切相关。没有投入不可能制作出有价值的内容,但有价值的内容并不一定必然盈利(除非不要求盈利),而能否盈利或暴利则取决于媒体盈利模式的建立与选择。同时,媒体盈利模式也决定媒体内容的整合与取向,如电视频道专业化等等。

总之,媒体内容建设与媒体盈利模式之间存在互动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最终决定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为王”与媒体盈利模式

尽管遇到重重困难,但网络媒体还在发展,网络的技术服务在不断优化,内容服务更是日益丰富。但是,这就像一个吝啬而饥肠辘辘的食客面对丰富的自助午餐,饭菜可口,选择性强。如果**他可能立刻动手,而如果付钱他也许调头就走。目前网络媒体的内容提供就像这**的自助午餐,食客虽然越来越多(我国网民已达3370万,比上年增长49.8%),但是并不能盈利。虽然餐厅周围也有不少广告牌,这些广告牌甚至有碍观瞻和方便,但食客并不在意,也许看都不看一眼。食客就餐的这种自由方式决定这些广告不可能值钱,因为它们并不能吸引食客的注意。

所以,如果设问人们对网络媒体是否有需求,是否有依赖性等问题,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更不用说未来宽带的诱人前景。但如何收回午餐成本才是网络媒体最头疼的问题,否则**的午餐不可能持久。网络媒体的盈利模式也许确实存在,但至今还没有人能使其付诸实践并产生显著效益。如果这个盈利模式建立不起来,网络媒体在内容上就只能是传统媒体的延伸和整合,而不可能独立,原因是网络媒体目前还无法承担内容独立的成本。网络的文字内容如此,网络的视音频内容更是如此。而一旦网络媒体在内容上不能独立,我们还能称其为独立媒体吗?如果当初与报纸相比广播没有独立的原创内容,电视与广播相比也没有独立的原创节目,那么广播电视还能称其为独立的第二、第三媒体吗?因此网络媒体是新媒体,而且从技术层面说网络媒体确实有传统媒体不具备的诸多优势,但其能否成为独立的第四媒体还是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不仅要视网络媒体在阅读和收视技术上的独立,而且还要视其在内容上能否独立。而独立的前提是网络媒体能否找到适位的盈利模式。

媒体具有经济产业和文化政治的双重属性。经济产业属性是指媒体可以盈利,文化政治属性是指媒体传播的内容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并进而控制社会。如将这种双重属性具体到操作层面就可以看出媒体总是把这两种属性相互作为前提和手段。媒体的性质不同决定各自选择的目的和手段正好相反。例如,美国商业电视媒体关注的是其经济产业属性,以盈利为目的,但必须以节目(文化政治属性)为手段,因为,没有节目就不可能**。而中国中央电视台作为国有媒体关注的是其文化政治属性,以社会效益为目的,但又必须以盈利(经济产业属性)为手段,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就不可能制作有社会效益的电视节目。

早在网络热还在持续的时候,2001年1月4日,世界传媒巨头——新闻集团就带头“撤离”互联网。同时,默多克斩钉截铁地宣布:新闻集团根本不会考虑收购雅虎。不知默多克作出上述决策是否与其看不到网络媒体的盈利前景有关。

人们常把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联系在一起。这使人想起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速度。为什么十几年前高速公路对我们来说还是一种奢望,而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却已四通八达了呢?原因很简单——设卡收费。否则,如果高速公路都是**使用,高速公路建设不可能快速发展。虽然高速公路边上能看到广告牌,但如果不*收费而是指望这些广告收回建设成本,岂不是天方夜谭。

以此比喻网络媒体似乎恰当。资料表明,在网络媒体的总收入中,广告收入占80%。另据报道,新浪网的广告收入在十大网站中名列前茅,但2001年的广告收入仅为一千万左右。与其巨大的投入相比,商业网站的内容基本是**午餐,离盈利预期还有相当的距离。尽管最近有网络媒体负责人声称其今年将盈利或持平。

网络媒体内容丰富,适位性强,但以什么模式实现盈利仍是目前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从网络媒体的第一次销售(销售载体)看,要让网民付费点击还不现实,至少现在如此。而网络媒体以广告模式(媒体的第二次销售)盈利可能也是错位的,原因是在广告方面传统媒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强制性比网络媒体更有优势。

电视频道专业化能走多远

盈利模式问题正困扰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但受困于此的也有传统媒体。就频道专业化而言,电视媒体的盈利模式也存在错位问题。

“千台一面”、“专业频道不专业”是业内、甚至观众见怪不怪的一种电视现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中国2000多家电视台在形态上大同小异,数千个电视频道在节目内容上个性少而共性多呢?尽管一些电视台主观上在按专业频道设计,但客观上是专业频道不专业或专业化程度很低,一些电视台甚至就是名义上是专业频道而实际上是变相的准综合频道。此外,这种趋同性还可以从一些电视台所属各频道之间的栏目形态、内容取向、风格定位等诸多特征上一目了然。例如,“南北笑星火辣辣”、“真情对对碰”等栏目不是出自湖南卫视频道,而是出自湖南经济频道。又例如,许多电视台都设有财经频道,但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财经频道能与Cnn的财经频道(CnnFn)相比。相差之处不在于内容的采访制作水平,而在于频道结构的栏目设置和内容的对象性。Cnn财经频道的观众对象是投资者,而我国电视台财经频道的观众对象却大都是消费者和投资者,且以消费者为主,而几乎每个观众都是消费者。这样的观众定位很难使我们的财经频道专业化。目前欧美,甚至我国港台等地的电视频道专业化程度已经很高,“国家地理”、“科学探索”、“历史”这样的专业频道我们已经不陌生。美国还有“电视指南频道”、“气象频道”、“机场频道”、“宗教频道”等等。

有人认为,中国电视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主观因素造成的,是缺少专业电视人才,是电视策划者和决策者缺少办专业频道的决心和水平,我认为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

从客观上说,各个电视台的决策者都明白频道要专业化,对象化,个性化,而且这些决策者大都是业内精英,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那么究竟是什么在影响我国电视频道的专业化进程呢?

主要症结就在于前面提到的媒体盈利模式问题。

媒体盈利基本上有两种模式,也就是媒体的两次销售。媒体的第一次销售是销售载体。如印刷媒体第一次销售的是报纸或杂志本身,它们都有定价。广播电视第一次销售的是频道或节目,它们也都是有价格的。媒体第二次销售的是读者或观众,也就是发行量或收视率,具体说就是广告。但从历史上看,印刷媒体最先盈利是*第一次销售,而电视媒体最先盈利是*第二次销售。在国外,无论是印刷媒体还是电子媒体,两次销售都是同时存在,有时是合并使用。

我国印刷媒体的盈利模式与国外基本相同,而电视媒体的盈利模式与国外差别很大。这就是,我国的电视媒体只销售广告(收视率)而不销售电视频道(载体)。据统计,目前国内各电视台95%左右的收入来自广告。例如,中央电视台2000年总收入为57.4亿元,其中广告收入为53.6亿元,占总收入的93%以上。

广告收入基本上是与收视率呈正向互动的,而收视率又与大众化密切相关。这就是说广告商投放广告要看收视率,收视率的提高必须使节目大众化,而大众化与专业化背道而驰。

这就是我国电视频道不能专业化的根源所在。

我们主观上是想办专业频道,但媒体使用的却是大众化(广告)的盈利模式。这种错位而单一的盈利模式导致了一个悖论:要频道专业化就可能影响收视率并降低广告收入,而要增加广告收入就必须使节目大众化进而提高收视率。大众化的结果致使各频道都追求综合化或准综合化,频道由此而雷同。

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对大众化电视频道是适位的,而对专业化电视频道却是错位的。例如,当地的电视频道许多都有新闻节目、娱乐节目、影视剧节目、体育节目等等。因为一旦没有这些节目,频道就无法提高收视率,就无法吸引广告。从这一点分析,像“阳光卫视”这样的文化历史频道虽然整体内容不错但即使允许在内地落地,由于其非大众化定位也不可能只依*广告盈利,更何况目前只允许其进入三星涉外宾馆了。所以,除非出现奇迹,否则“阳光卫视”不可能在中国内地**。那么,为什么国外与“阳光卫视”类似的“历史”频道、“国家地理”频道和“科学探索”频道能生存并可以盈利呢?原因是这些频道都不使用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而是使用在销售频道(数字电视)的基础上销售广告的双重盈利模式。在美国1999年有线电视收入结构中,频道付费收入为47.5亿美元,而广告收入则为26.82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近两倍。

付费系统决定电视频道专业化进程

在目前的地面电视(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直播电视三种电视广播中,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选择。美国以有线电视为主,拥有有线电视用户7600万户,是卫星直播用户的七倍。日本则以直播卫星用户为主。但不管选择那种电视广播形式,从经济产业的角度看电视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依赖对用户的控制。否则,电视媒体只能*单一的广告或销售节目实现盈利。

要实现对有线电视用户的控制首先必须建立用户管理系统,把用户的需求分为不同层次。用户要得到额外层次的服务就必须支付额外的费用,这就是所谓的数字电视。数字电视目前分卫星数字电视和有线数字电视。我国的政策取向是发展有线电视。原因是人口密集的特点本身就适合发展有线电视,而更关键的因素是有线电视是今后互动电视的必然载体。资料表明,2000年我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达8000多万户,而且每年还在以20%的速度增加。按此计算2001年我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超过1亿户。2005年将超过2.5亿户,约占当时我国电视总户数的70%。这正是目前美国有线电视用户占总家庭户数的比例。而根据目前政策,我国将在2004年后才开始实施直播卫星电视。由此可见,有线电视将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最主要的电视广播形式。

频道专业化是国内外电视媒体发展的潮流。这个理念已在我国电视节目制作者、策划者、决策者之间形成广泛共识。但有趣的是目前还没有发现与“专业频道”相对应的英文词汇。境外的中文媒体有称主题频道(tHeme)的,但并无“专业频道”之称。特纳国际亚太有限公司的梅燕女士告诉我,她也曾经遇到过如何把中文的“专业频道”翻译为英文的困难。她说“专业”一词英文中只是指学科的门类,用于电视频道会使人产生误解。梅燕女士无能为力最后只好将“专业频道”简化为“频道”。她说,美国只有频道之称,而并不把频道分为综合频道和专业频道。我认为,不管国外如何划分频道类别,我国使用“专业频道”和“频道专业化”这样的概念是准确的。一是“化”本身是一个过程,目前我们正处于这个过程之中。二是用“专业”一词可以更准确地表达电视频道细分的总体状况和形态。这里的“专业”一词不是指科学的门类,而有“专门”、“专用”和“专题”之意。

当明确了“频道专业化”和“专业频道”这两个概念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像美国的“发现”和“历史”等专业频道本身是与有线电视密切相关的。可以说,没有有线电视就不可能有专业(主题)频道。原因是这些专业频道都是有线电视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而我们现在用无线电视办专业频道和在有线电视中**提供专业频道的方式也许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美国的有线电视萌发于50年代初期,而大发展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之所以在这个时期涌现大量的专业频道,是因为有线电视由小镇进入大城市之后在这时具备了大发展的几个前提。一是通信卫星出现后,由卫星发送的信号同时把不同地区的小有线网联成了大的有线网。二是技术上有了巨大突破,可以用一根同轴电缆传送50套以上的电视节目,使得频道资源迅速增加。三是有线电视得到了经营额外数字电视的政府许可。额外数字电视就是,除有线电视的基本业务付费之外,用户如需要另外的频道服务需要额外付费。

由此可见,开办专业频道没有以上三个条件是不可能的。前两个条件我们都不陌生,但后一个条件我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和理解。

根据目前国内外电视频道的现状和形态,除地面(无线)电视的综合频道之外,我暂且把电视专业频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大众化专业频道,如新闻、电影、电视剧、娱乐、体育等频道。第二是分众化专业频道,如财经、历史、探索、国家地理等频道。第三是小众化专业频道,如机场、高尔夫等频道。由于这三种专业频道的价值和受众面不一样,其收视率和占有率大致呈依次降低的趋势,广告价格和份额也依次递减,这体现了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经济规律。当然,专业频道的价格也不仅仅取决于广告的多少,它还取决于频道本身的价值,如电影频道的价值就很高,这样的频道在数字电视系统里即使没有广告也有很好的盈利空间。目前,我国能盈利的专业频道都只能停留在第一个层次,如CCtV—2经济生活服务频道、CCtV—3综艺频道、CCtV—5体育频道、CCtV—6电影频道、CCtV—8电视剧频道等等。这些频道都可以通过广告盈利,至少有盈利的潜力,因为它们都是大众化的。

依据目前我国电视媒体单一盈利模式的状况,我个人认为中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进程将相当缓慢。中国的电视媒体不可能进入像“历史”这样的分众化专业频道,更不可能进入像“机场”这样的小众化专业频道阶段,否则就将步入雷区,付出沉重代价。现在有些电视台开办少儿频道就存在这种危险,除非他们承担起非盈利的公益或公共的义务。

得出这个结论的根据是,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电视频道都是**入户而只采取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但这种盈利模式与专业频道的经营是错位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在此方面,专业频道发展较早的美国已有前车之鉴。

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美国人托马斯p.索斯威克著的《美国有线电视50年》一书非常值得中国电视媒体人士一读。美国电视经历过的许多经验教训可令我们茅塞顿开。托马斯说,80年代初期,美国三大广播网看到有线电视发展红火也想在有线电视系统办自己的频道。

第一个尝试的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于1981年10月开办了有线电视文化频道,而且在开播时还举行了一场特别盛大的晚会。频道内播出的节目也都精致完美。但不到一年,在亏损了大约3000万美元之后就关张了。步其后尘的是全国广播公司,只是其经营时间更短(仅九个月)就以失败而告终。

托马斯得出结论说,“地面(无线)电视网历来是鼓励在节目提供上大量花费,然后完全*广告获得经营收入。这个常规对有线电视来说行不通”。“有线电视的优势在于双重收费模式”。托马斯说的双重收费模式是指,专业电视频道要*用户的额外付费和广告来同时盈利。

这一教训对我国的电视媒体来说应该是相当深刻而耐人寻味。

但托马斯在其著作中也同时告诉我们了一个同样耐人寻味的成功案例。这个成功案例就是专播探险纪录片的“发现频道”。这个频道由亨德理克斯于1984年创办。频道开办初期每况愈下、岌岌可危。但后来在四家有线电视网组成的财团向“发现频道”注资后,奇迹出现了,原因是他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盈利模式。这就是:用户的所付费用可以维持“发现频道”的所有运营开支,广告则体现为利润。而且“发现频道”还做了一个经营发明,按过去的有线电视运营惯例,广告全部由节目提供商所得,而作为节目提供商的“发现频道”却拿出广告的一部分与网络服务商分成。这样可以刺激网络服务商不断扩大用户,扩大用户的反作用就是广告的增加。

目前在我国,有线电视用户管理系统正在建立之中,数字电视几乎是零。全国所有电视台的所有频道几乎全部是**进入各有线电视网,甚至有的上星频道要进入异地有线网不仅不能收费而且还要交费。按目前政策,全国只有中央电视台的3、5、6、8套节目经国家计委批准在进入有线网时允许收费。但各地有线网普遍通过瞒报用户数量的方式只把部分收入付给中央电视台。2000年中央电视台所得收视费只有3亿元,而同期全国有线电视的总收入为118亿元。资料表明,1999年在美国有线电视总收入构成中,基本业务收视费占63.72%,额外业务收视费占13.08%,而广告收入只占7.4%。

由此可见,在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系统看起来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但它却关系到中国电视的发展进程,更关系到电视频道专业化的走向。

根据美国有线电视专业频道的运作经验和教训来分析我国的频道专业化前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有线电视(包括未来的卫星直播电视)用户管理系统建立和额外数字电视政策出台之前中国的电视频道专业化不可能有长足发展。即使已有的专业频道,如影视剧、体育、娱乐、新闻等频道也是大众化的。分众化,甚至小众化的专业化频道对中国观众来说只能是想象而已。不是观众没有需求,而是电视媒体没有能力只依*广告回收其成本,这是由目前单一的电视盈利模式决定的必然结局。

当然,数字电视系统一旦建立并投入运作,内容提供商或电视台就面临理念和决策方面的变革。以广告盈利就必须追求收视率和大众化,而以用户付费盈利就必须考虑如何才能捕获订户并提供有效的服务,从而满足他们专业的对象性需求。

单一盈利模式制约电视媒体发展

媒体经济学或媒体产业化研究是时下的热门话题,国内外的诸多资本也在关注媒体市场的动向。尤其是一些合资媒体的成功和电视媒体广告效应的巨大诱惑,更使人们认为媒体是暴利的行业。甚至有人断言,“媒体是大投入大产出,小投入不产出”。但近一年多来的实际运作情况并非完全如此,至少电视媒体的情况不是这样。例如,湖南经济频道的“南北笑星火辣辣”销售得不错,但湖南电广传媒号称投入8000万巨资制作的“财富中国”,据说2001年回收资金还不到100万。北京银汉传播公司的起步投资比北京光线制作公司的起步投资大得多,但其经营效果远不如后者。而就光线公司本身而言,几十万元起步经营的“中国娱乐报道”(娱乐现场)曾经红红火火,但其再投入更多资本制作的“中国网络报道”等节目并不能盈利。印刷媒体的情况似乎好一些。去年新创办的《北京娱乐信报》和《京华时报》等都经营不错,前景看好。但我认为,社会资本介入印刷媒体的情况之所以好于电视媒体主要原因是印刷媒体已经打破垄断,而且政策相对宽松,更重要的是印刷媒体不仅仅是依*广告这种单一的模式盈利。有资料表明,在中国期刊的总收入中,87%是发行收入(销售载体),广告收入只占13%。报纸的发行收入比例虽然不可能这么高,但其至少也能回收相当的成本,加上广告就可以盈利。

而电视媒体的情况则完全不一样,无论是媒体自己制作节目,还是社会制作公司提供的节目都只能依赖广告盈利。从这一点分析,像“财富中国”和“网络报道”这样的非大众化栏目想*广告盈利是错位的,出现经营困难完全在意料之中。

80年代初,美国广播公司和w集团有线电视公司曾合力对特纳有线电视新闻网发起攻击并相继开办了两个新闻频道。他们的想法是利用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部的新闻采访能力,会同一批地方地面电视台为这两个24小时有线电视新闻频道制作节目。一个频道每半小时播出不断更新的新闻,另一个频道则把专题节目和深入报道合在一起。这些节目**向全部有线电视系统提供,还按照每个订户50美分给签约的有线电视系统发奖金鼓励。但在特纳的强力竞争下,美国广播公司和w集团在不到两年的运营中亏损了一亿多美元。托马斯说,两个频道都**向有线电视网提供节目,但他们不可能销售出足够量的广告来维持庞大的节目制作费用。特纳则相反,他有每个订户的收视费和广告费两个收入来源,所以他能打败比他强大的对手。梅燕女士说,在Cnn各频道的收入中,所有频道都是用户费大于广告费,Cnn财经频道更是如此。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Cnn财经频道才比我国的财经频道办得更专业,观众对象定位才只是投资者而不是一般消费者。

中国电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对用户接收来说现在已经由无线传播方式进入了有线网络传播时代。在这个时代,美国电视媒体的任何教训都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也就是说,我国电视媒体单一的盈利模式必然制约电视媒体和电视产业的发展。

首先是单一盈利模式制约了电视频道专业化进程和电视节目的多样化。这种模式迫使各个电视台和电视频道都追寻大众化路线,最终结果是“千台一面”。在电视台内部则是大众化节目资源的浪费和恶性竞争。一个电视台内部不同部门都制作相似内容和形态的节目,如新闻节目、娱乐节目等等,以致出现同一新闻现场有同一家电视台的七八套摄像机。同一部电视剧由于不同频道的竞争使其价格不断提高。而同样是因为频道之间的竞争,广告的价格正好相反。这种“剪刀差”效应使许多地方电视台深受其苦。

其次是制约电视媒体做强做大。一个社会的广告总额是与这个国家的GDp互动的。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广告总额虽有消长,但它是有规律可寻的,额度是一定的。所不同的只是这个总额在各媒体之间的分配比例。从这一点看,不管电视台的广告额每年增长多少都只能视其为常规发展。电视媒体的大发展必须摆脱这种单一依*广告的常规发展模式,而转变为既要掏企业的腰包,也要掏用户(观众)的腰包。这就是所谓的数字电视。这是目前除电视广告市场之外的另一个巨大市场,也是电视媒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当然,要让观众付费看电视并不能是无理的索取,而是要提供可令其自愿付费的节目和服务。按目前我国1亿有线电视用户计算,每个用户每月用10块钱购买一个他所需要的频道,一年就是120亿,两个频道就是240亿。即使按十分之三的用户有此需求计算,效益也相当可观。

再次是制约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的发展。我认为,在真正的电视专业频道形成规模之前,社会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很难有大的作为。具体说就是,在目前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下,各个电视台不可能把黄金频道和黄金时间段交给社会节目制作公司,同时也不会把容易拉到广告的节目形态交于社会节目制作公司制作。而且许多电视台对社会节目制作公司提供的节目是否在当地经营广告十分敏感,原因是如果这样会冲击当地电视媒体在当地的广告份额。所以,地方电视台与节目制作公司签约时都有类似“不能经营本地广告”的明确条款。据了解,在社会化的电视节目市场中,除电视剧和部分国外进口的专题片之外,大部分社会节目制作公司制作的专题或专栏性节目都是以带贴片广告的方式在各级地方电视台播出。这就是说,社会节目制作公司也是在本已你死我活的广告市场领域与电视媒体竞争。如果这样,优势肯定不在制作公司一边,原因是社会制作公司拿到的一般都是下脚料或拾遗补阙的时段。此外,由于社会制作公司使用的盈利模式与电视媒体相同,这必然导致这些公司制作的节目与电视台的节目一样也必须追求大众化,这种节目取向完全重复和趋同的结果就是留给社会制作公司的空间相当有限。现在看,目前经营较好的一些社会节目制作公司制作的节目大都是新闻和娱乐类的,这些节目的供应对象基本是一些对此类大众化节目有需求,但又不能自己制作的地市级电视台。根据国家将要出台的撤销此一级电视机构的政策,在整个电视媒体制播分离体制建立之前,社会制作公司的下一步发展空间将更加严峻。

数字化盈利模式篇2

关键词: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版权问题

中图分类号:F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157-03

数字出版在中国有十年的发展历史。从桌面出版系统和电子出版,发展到网络出版和数字出版,都是信息和网络技术深入应用的结果。这一结果显现的是数字出版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业态,从本质上说这也是盈利模式多样化的结果。我们探讨推动数字多样化的盈利模式,最终目的是促进数字出版的进一步发展。

一、手机游戏和数据库出版的盈利模式概述

《2010―201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报告》指出,2010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总体收入规模达到1051.79亿元。其中:手机出版为349.8亿,互联网期刊为7.49亿。我们就探讨手机出版和互联网期刊两种出版业态的盈利模式。

手机出版盈利模式。莫林虎、王一认为,手机出版是指以通信网络和互联网作为信息的传播途径,将著作、图画、声频、视频、符号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内容数字化,以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发送到手机移动用户终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的实时传播行为。手机出版包括手机游戏、手机音乐和手机阅读三个方面内容,其中手机游戏占了很重要的份额。

手机游戏的产业链由“运营商+游戏开发(服务)商+手机设备制造商+游戏客户”构成。运营商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移动运营商,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处于核心位置,决定了手机用户、渠道、游戏开发的方向、收费及其系统的设定等。手机游戏开发商负责手机游戏产品的开发,服务商负责将产品卖给运营商。手机设备制造商负责手机游戏平台的搭建。

中国移动手机游戏的盈利模式分为话费收费和点数收费两种模式。话费收费,用户下载或激活游戏时,所需费用直接从用户的手机话费中扣除,客户端单机游戏采用这种方式,下载不同的游戏收不同的定额费用。点数收费,用户下载游戏客户端后使用到一定次数、某个关卡、购买某种道具时触发点数支付计费,同一业务多次点数支付计费,用户在使用此类业务时需先在游戏业务平台的用户账户中充值。

中国移动采取了合作运营的模式,与游戏开发(服务)商,采取收益分成、利益共享的形式,实现了产业链的资源共享、合作双赢,完成了手机产业链的增值业务。一般情况下,收入的15%归运营商,85%归游戏开发(服务)商。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数据部在《中国移动moBiLemaLL汇报材料》中披露,与开发(服务)商建立普通、半紧密和紧密,采取的分成模式是,中国移动提取信息服务费15%、30%、50%。

互联网期刊(文献数据库)的盈利模式。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和龙源期刊四个文献数据库。各数据库各有特色,涵盖了中国的9300多种纸质学术期刊,占中国期刊出版总量的95%以上,以中国知网收入份额最高,故以中国知网为例说明。

2006年10月,中国知网总投资达3.45亿元,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和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知识资源数据库”出版工程的重要项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建设并通过验收。中国知网集知识资源大规模整合出版、原创性学术文献出版、多媒体出版和专业化、个性化数字图书馆为一体的数字出版平台,全面整合了中国90%以上的学术文献和海外重要的学术文献数据库资源。截至2009年底数据,中国知网日访问人数256万,年访问9.4亿人次,年下载文献18.3亿篇,销售收入4.56亿元。

中国知网的盈利模式。产业链由“中国知网+文献资料提供商+客户”。文献资料提供商的资料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国学宝典、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和国家科技成果等。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及部分数据库为一次出版,期刊、图书、报纸等为二次出版。数据库的形式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软件、网络课程、科学数据等多种媒体方式。中国知网的客户群体包括高校、公共图书馆、各行业的知识应用服务和个人查询服务。文献资料提供商(各种专业的期刊社)通过中国知网的数字技术,逐步扩大自己的产品范围,提高内容资源的附加值,并在互联网环境下形成了比较好的盈利模式,即学术研究、信息采集、适时印刷、资源集成、网上服务、产权保护等完善的产业链。

李广宇、戴铁成指出:盈利方式包括网上包库(用户按照年限购买数据库的使用权限,通过远程登录服务器获取数据库资料)、镜像网站(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公共图书馆购买数据库,在本地安装服务器,在局域网内使用)流量计费(查询者购买知网卡付费,下载一页0.5元)。2009年包库收入2.31亿元、镜像收入2.03亿元、流量计费收入为1500万元。

数据库出版的关键环节是要遵守“先授权,后使用”这一项知识产权的最根本的制度。中国知网与文献资料提供商(包括《中国社会科学》等杂志)采取了数字版权独家许可的使用模式,版权使用费=按照年度(保底)+发行版税分成的方式结算。

发行版税分成的计算。中国知网按税后销售总额的11%分配给相应的期刊编辑部。作者著作权使用费按各刊关于加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声明或各刊与作者的约定由各编辑部确定;中国知网按税后销售总额的3%作为作者稿酬分配给编辑部。

二、手机游戏和数据库出版的盈利模式分析

数字出版从电子书到按需出版有十几种出版业态,突出的问题是要建立一个具有盈利能力的出版业态还要走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中国移动手机游戏和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出版在数字出版中属于收入不断增长,出版业态稳定的两种出版业态,重要的原因是寻找到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盈利模式。这个盈利模式具备了几个方面的条件。

1.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移动和中国知网形成了规模经济效益。手机出版和数据库出版都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技术支持系统,这个系统的突出特点是需要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成本。这就要求客户群体必须庞大,才能将高额的固定成本分摊到每一个客户身上。有海量的客户作为支撑,每一个客户分担的成本不断降低,企业就产生了规模经济效益。

2.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中国移动和中国知网形成了外部经济性。手机出版和数据库出版虽然投入高、成本高,但是都实现了增值服务和增值收入。在这一固定的技术系统上,实现了多种增值服务,中国移动有网络音乐、电视、手机报和广告的收入,中国知网有互联网、局域网、光盘出版三种形式的出版,还有广告增值收入。这两种盈利模式都形成了边际投入趋于小,边际利润趋于大的良性发展状态。

3.这两种盈利模式都较好地完成了产业链条的利润分成。数字出版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利润如何在产业链上合理分配。利益分配不当,数字出版的版权收益解决不好,就不能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相互支撑的产业链。中国移动和中国知网与服务商建立了相对合理的分账制度。这一制度可以追溯和可以监督,就得到了产业链上的利益相关方的信任。

4.这两种盈利模式都属于自觉的盈利模式。经济学教科书往往将盈利模式划分为自发和自觉两种形式。自发是一种本能,就像蜜蜂建造的蜂房,是以最少的材料获得了最大的空间,这是一种本能。而自觉发展的盈利模式具有主体性和创造性,经过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使得企业创造的盈利模式具有清晰性、针对性、相对稳定性、环境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特征。

三、关于推进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发展的思考

1.我们要创建像中国移动手机游戏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创造的那样的盈利模式,解决数字出版的技术难题。“十二五”时期是中国数字出版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字出版发展面临着多重技术性难题。技术性难题之一,是我们要不要搭建数字出版的技术平台,创建新的盈利模式。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应该搭建这样的技术平台。中国移动搭建了这个平台,中国知网搭建了这个平台。北大方正集团搭建了这样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包括了内容生产、管制技术、信息化服务和数字化投递的主要内容。但是,我们的中小型出版社、甚至是一些大的上市公司类型的出版集团都没有能力搭建这样的出版平台。新的盈利方式从何谈起呢?

2.我们要创建像中国移动手机游戏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创造的那样的盈利模式,解决数字出版的版权纠纷难题。这是妨碍数字出版发展的一大障碍。正如谢广才指出:全媒体时代下数字出版面临的挑战,权利复杂;授权时间多样;渠道多样,内容格式需求多变;原始数据量大,分析成本高。这四项既是数字出版的特征,也是出版数字化的重要技术性难题。针对版权授予的问题,任殿顺指出:我们的数字出版产业从来就没健康过。各个渠道的授权方式不同,定价方式不同,分成比例不同,结算方式不同,而各个渠道又互通互串,授权给了门户,门户想拿着资源到基地运营;授权给了基地,基地又想发展互联网上的业务,加剧了整个市场的混乱。我们如何解决版权问题呢?

3.政府应搭建数字出版的技术平台。数字出版的技术平台,具有公共产品的服务性质。这个平台投资巨大、技术复杂先进,只有由政府牵头出面才能做好这件事。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十二五”国家数字出版发展规划,提出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版业。而利用“云出版技术”,在国家建立的9个数字出版基地上,搭建数字出版技术平台,建立区域性的数字出版联盟,把各地区的出版社联合起来,就可以解决中小出版社无法解决的身单力薄的问题。“云出版”技术的利用,是加强传统出版业和科技融合的有利契机。这样,就把握住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为创新盈利模式,打下基础。

4.政府出面解决数字版权纠纷的难题。政府在坚持“先授权,后使用”的原则下,征求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寻求最大公约数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千禧年数字版权法》中的“避风港规则”。这个规则是:网服务商队网民上传至网络的信息没有事先审查的义务,原则上网站都为网民的版权侵权行为负责,但是版权人向服务商提示网络中存在版权侵权行为后,服务商应采取必要措施保护版权人合法权益;如果网络服务商接到版权人提示后怠于采取必要措施,就需要承担相应责任。这个原则就是最大公约数。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一个既有利于数字出版的发展环境,又有利于版权人的权益的办法来。所以,中国移动和中国知网的版权办法可以借鉴,尽管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中国知网的产业链中存在着使用者付费过高,而作者所得过少,大部分的利润被中间环节的杂志社、学校和文献数据库厂商的平台获取的问题。但毕竟我们还是迈出了前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郝振省.2010―201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报告[eB/oL]..

[5]郝振省.2009―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

[6]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moBiLemaLL汇报材料[eB/oL]..

[7]荣忠霞.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建成并通过验收[eB/oL].

数字化盈利模式篇3

关键词: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盈利模式

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丰富了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与渠道,增强了文化产业的创造力,出版行业也必须在数字化浪潮下不断尝试与探索,寻找出路与希望,于是催生了数字出版这一新的出版形态。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加速融合,数字出版也以其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等优点而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的青睐。出版的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盈利模式和市场主体的变化,对整个出版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传统出版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许多传统出版社都开始尝试数字出版,有的建设数据库、有的发展移动终端电子书、有的开发内容资源管理平台等,然而多是投入多,收入少,盈利者寥寥。任何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均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最终获利为目标。就数字出版而言,获取消费者对于现实和未来的网络阅读需求成为数字出版人的核心追求。

一、传统出版社参与数字出版现状

在技术提供商涉足内容开发和服务的同时,传统出版社也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数字出版的产业大势,由消极观望,转而主动进军数字出版领域。高等教育出版社、外研社、商务印书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纷纷涉足数字出版。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传统出版向数字转型这一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纸介出版物为基础,推出与之相配套的光碟、光盘。“书配碟”“书配盘”不仅是一种日渐增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也是纸介出版跨入数字出版的低成本之路。

(二)以纸介出版物的内容文本为依据,打造电子图书、网络杂志等延伸产品乃至电子书库、在线图书馆、网络书店等延伸平台。这种做法,不仅使出版物的集成性、覆盖率和使用率大幅度提高,而且也使制作成本和营销成本进一步降低。以降低采购成本和减少流通环节来吸引读者,这些都是传统出版转向数字出版的便捷之路。

(三)集中资源和精力发展专业出版板块,这是目前乃至将来数字出版中发展和增值最快的部分。在数字化起步最早的专业出版领域,是为科研人员及专业人士提供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必需的内容和服务,其读者群稳定。一方面,由于纸质图书出版社对这类图书授权相对容易;另一方面,由于电子图书便于检索、可再编辑,所带来的附加功能更容易受到读者的重视。

(四)以出版物为基础,利用现代传输技术和平台为读者提供在线信息、咨询、辅导、培训等服务。尤其在在线教学、健康、财经等辅导服务方面,利用数字出版传媒传输快捷和覆盖面等优势,与网络出版、手机出版乃至电视播出等形成互动,带动纸介出版物的发行销售。

(五)用按需印刷优势服务特定读者。图书按需印刷始于20世纪80年代,自2005年开始按需印刷市场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目前已有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等开展了按需印刷业。可以预见,未来几年,随着出版社专业图书数据库的建立,将有越来越多的出版社网站提供数字化的内容资源,无论是一本完整的电子书,还是任由读者自己选取的章节、片断,个性化定制和按内容付费将成为今后出版社盈利的模式之一。

(六)参照数字转型经验,复制成功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等一批有实力的教育类出版社,都已进行了多年的数字转型探索;外研社、浙江大学出版社等一批大学社也利用各自的高端资源,积极参与数字化尝试。教育出版领域的在线业务很大程度是作为传统图书的互补和服务的延伸,以推动纸书销售推广或提供配合纸书的增值服务。

二、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分析

近年来,我国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和进展,但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盈利模式单一

当前,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多呈现为B2B模式、出售广告模式和阅读收费模式等。就单个企业或单个数字出版产品来说,存在盈利模式单一、盈利能力增长有限等状况,制约着该产业的发展。以电子书市场为例,当前电子书采取数字版权保护技术,能够实现“按复本数销售”,但是这种模式并不被普通读者接受。因此,当前的电子书销售主要采取的是B2B方式,技术供应商主要与图书馆进行交易。当图书馆的馆藏需求饱和时,电子书的销售将增长缓慢。

(二)版权意识薄弱

众多技术商和出版社着力推广数字内容,却并没有太多用户愿意为此买单,其中版权就是个很大的障碍。在调研访谈中流传着一比喻:数字内容传播如高速公路,而版权授权是收费口。我们费劲修建了高速公路,但高速路入口处却只有一个收费口,结果大量的车都堵在收费口外上不了高速,导致整条路都无法正常运行。版权制度的发展滞后限制降低数字内容的传播效率,是当前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瓶颈。

(三)在线支付障碍

数字内容在线流通是数字出版实现赢利的重要保证,而当前在线支付存在多种障碍,数字内容管理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对接几乎仍是一种理想。据艾瑞咨询公司调查数据显示,网民不使用网上支付的原因有担心交易安全性、办理和使用过程麻烦、收款方不支持网上支付等原因。

数字化盈利模式篇4

关键词传统出版;数字出版;运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G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1)50-0001-02

传统出版的终端阅读介质为纸质媒体,然而,随着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及计算机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文化得到了数字化传承,光盘、磁盘等介质成了人们存储、传播信息的的重要渠道。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出版社面临了新的机遇,也承受了更多的挑战。由于社会阅读需求日益多样化,而现阶段传统出版信息的有限、内容的同质化,使传统出版的利润空间日趋走低,并面临了许多库存及款项回收的压力,数字出版成了当前诸多出版社摆脱当前危机的重要手段及发展方向。

1传统中小出版社进驻数字出版的困境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的一项重要革命,它可以进一步延伸出版产品线,使得内容资源的价值最大化;能够促进出版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即时互动,实现市场需求的快速反馈及产品供应的快速调整;满足读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出版成本大幅度降低,符合低碳生产需求。因此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已经是出版界商家及工作人员的共识,然而,如何进驻数字出版领域,真正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却是摆在传统中小出版社面前的共同问题。

首先,对于数字出版的研究及认识不足。尽管许多传统出版社积极试水数字出版,但是大型的出版社主要由政府进行主导,在出版社转制改革的过程中,已出现了较为成功的上市、转型案例,但在实际出版模式的转变中,真正投入到数字出版领域的资金却到位缓慢且资金不足,这都与对数字出版前景的认识不足有很大关联。中小传统出版社则更加举棋不定,商机的敏感度不足以及对于数字出版的不确定性,是阻碍中小传统出版社进驻数字出版的重要因素;

其次,与中国计算机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滞后相对应的是,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的标准也较为落后,目前元数据和信息交换、出版物流系统、技术与装备等的标准尚未形成,在版权保护的问题上还存在很大漏洞,无法实现互联互通,数字出版原创及防伪等问题还不够完善。除此之外,我国的数字技术创新还缺乏相关复合型的人才,对于传统出版的流程以及数字技术经营与管理都很精通的人才屈指可数,实践操作与实施领域的不足使得数字出版的成本依然居高不下,人才的单一型知识和操作结构造成盈利难度依然很大;

第三,商业发展模式与盈利模式是制约当前数字出版最大的问题,商业运营与盈利模式不清晰是当前最大的问题,也几乎是通病。很多中小传统出版商在数字经营上难以把握合适的盈利模式,投入高于产出的仍然居多。换言之,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体,追逐经济利益是本能,如何更好地进行风险控制,增加相关收益,提升利润空间应该是进驻数字出版业务的传统出版商最关注的问题。网络等的共享性与开放性使得数字出版赢利点的寻求有一定难度,现阶段的多媒体数字报纸、书刊仍以免费的居多,如何寻求突破点,顺应数字化发展的需求,寻找合适的盈利模式,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2传统中小出版进驻数字出版的策略探究

数字出版发展的黄金时期已经来临,如若能把握好当前的发展机遇,进一步调整出版相关策略,建立起适合与自身发展的运营及盈利模式,对于中小出版社尤为重要。

首先,中小出版社应该正视数字出版的长期趋势。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10年于“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的报告,2009年我国的数字出版业产值高达799.4亿,与上一年同期相比高出50.6%,其中电子书14亿、数字报3.1亿、而网络游戏与网络广告分布为256.2、206.1亿,手机出版实现314亿。因此数字出版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给传统出版带来了很大竞争压力。面对多样化的客户需求,选择合适的数字化渠道进驻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社的必由之路;

其次,强化数字出版的标准推行,促进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传统出版社拥有一些排版能力较强、纸质出版技术先进的优势,只有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促进已有人才的进一步学习,为技术标准的统一提供技术力量及人才力量,才能进一步促进数字出版的产业链整合,为信息交换、共享提供帮助;

第三,寻求合适的商业运营模式,目前网络环节下的数字出版有两大种传播模式,一种作者-网络平台-终端客户,这种模式又称作为三环节模式,如很多文学网站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在大量的信息与内容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商业化运营;另一种就是作者-传统出版-网络平台-终端客户的四环节模式。大多数专业出版社会选用这一模式。而传统出版参与的传播模式与网络平台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传统出版社可积极借鉴国外的相对成熟的盈利模式,如从网络营销(利用数据库和网络推动传统出版的进一步发展)、网络运营(开设网络平台)等模式中选取合适的模式进行拓展,并积极利用自己的在传统出版商的内容优势和合约价值。传统出版商可以说服那些著作所有权人使用新介质进行信息及内容的传播,例如授权传统出版商在纸质及数字平台同时进行传播;对原有资源的使用权限进行审视,可以重新订立相关合约或者延长版权的期限;

最后,手机出版的发展态势让数字出版业界侧目,也是过去几年来增长速度最快、产值占据将近半壁江山的出版方式。移动通信目前已基本具备了成熟的收费模式,为传统出版商实现盈利打下基础,除此之外,截止2009年底,使用手机进行阅读的客户已经达到手机用户的75%以上,所以手机的全球性、互动性、快捷性、多媒体支持、便携性等特点,为手机出版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3G时代到来之后,手机已经是一个典型的移动传媒,手机视频、期刊等都大幅度提升,所以,结合出版社自身产品特点,借助移动通讯运营商开展数字出版,是传统中小出版社发展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数字化盈利模式篇5

“传统印刷企业需要进入数字世界”——上海数字印刷行业协会秘书长潘晓东

数字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应用与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也理所当然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印刷作为与计算机联系最为紧密的行业之一,受数字技术发展的影响很大,面临的不确定性也同样众多。有着近千年历史的传统印刷将何去何从?从事这一行业的经营者们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而在我看来,进入数字世界,让传统与现代融合是必然选择。至于传统印刷企业进入数字印刷领域,也仅是迟与早的问题,而决非要与不要的问题。这是因为,数字印刷是对传统印刷的有效补充。

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印刷市场中数字印刷所占的份额如何?已经进入数字印刷领域的企业是否都已盈利?答案是份额不高,盈利能力也不强。

2010年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公布的以下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1)2010年上海市采用纯数字印刷完成的印刷工业产值是5.95亿元,仅占当年全市完成586亿元印刷总产值的1%,这虽然有数字印刷分散于各种印刷工艺中、难以确切统计的因素,但比重偏低却是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与美国市场已经远超10%(另有一说为27%)的比例差距很大。

(2)在2010年上海通过政府年审的4606家印刷企业中,主营数字印刷的企业有33家,2010年他们以53414万元的总资产实现了37460.28亿元的销售,结果亏损1352万元。这是投资者不愿意看到的严酷事实。

究其原因,在于成本偏高、业务涉及的范围还不广、业务量也尚显不足。

既然如此,传统印刷企业是否就不应考虑发展数字印刷呢?答案同样是——“非也”。

既有传统印刷又有数字印刷,便可根据承接业务量的多寡、生产成本的高低选择最合适的生产工艺,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有例为证。

上海文艺大一印刷有限公司既为出版社提供批量印刷服务,又对送审样书、缺书补版、套装书出现局部短缺的图书提供数字印刷服务,事实证明,这样操作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上海盛隆印务有限公司也是属于传统印刷与数字印刷两种技术并行的企业,正因为如此,通用电气上海工厂在招募印刷定点合作伙伴时最终选择了它,原因就在于可以满足自己的不同需要。

但如何争取数字印刷的利润空间?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转变经营方式,要由以往的“坐商”转变为主动上门为客户提供所需服务的“行商”;由以往的单纯为客户进行产品的加工生产转变为提供能够满足客户各种需要(包括市场实际存在的需要和客户尚未发现的潜在需要)的解决方案。因为只有客户挣钱,为客户提供所需服务的企业才能跟着挣钱,否则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011年2月,由东方网与上海文艺大一印刷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东方网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与位居最新福布斯全球连锁业排行榜第102位的美国连锁加盟服务公司(FranchiseServicesinc.)签约合作,目的就是要引进美方的理念,力求从一个被动的印刷承运商演变成一个可以提供市场服务、商业计划的策划公司。与此同时,承担起整个市场运行中所需要的印刷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围绕数字印刷连锁服务的产业链,运用“个性化服务+网络云计算”,提供订单服务、创意设计、集中采购、物流配送、数据中心、教育培训等全方位服务,提高连锁数字印刷企业的信息化运用能力和市场服务效率。

时代的变革会带来风险,也带来无限可能,我们在实践着,也在真诚地期待着。

“数字印刷设备的引入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设备的引入,改造现有流程,提升‘数字化’能力”

——普驰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中国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晁水

2011年,国内传统印刷企业在引进数字印刷设备方面与以往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以往大多数传统印刷企业往往立足于设备的技术、特性本身,关注购买这个设备可以做什么;而2011年以来,他们纷纷立足于市场,关注自身可以利用数字印刷设备做什么。从供应商的角度而言,这个变化直接导致我们的营销人员需要具备更强的专业素质,因为之前,只须背熟参数就可以了,而如今,还必须对市场乃至对客户本身有更深的了解。于是,各大供应商也逐步从硬件设备生产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悄然转换。

我个人将这种变化称之为“发酵”,数字印刷系统的“种子”已经种下,而这种“发酵”,恰恰是印刷数字化开始逐渐走向前台最直接的证明。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快印店依然是数字印刷设备购买的主力,但众多传统印刷企业的介入,已经促使市场格局发生改变,这些传统印刷企业或是采购生产型数字印刷设备,使其承担部分原本需要传统印刷设备完成的作业;或是利用品牌效应,广泛布点,打造印刷新模式;或是将数字印刷同网络、按需出版相结合,打造全产业链。我们也参与了很多传统印刷企业的数字印刷改造项目,它们中的不少将在不久的将来提供数字印刷服务。

但与国外相比,国内传统印刷企业引进数字印刷设备的情况还有一定的差异,第一,国内数字印刷商业模式同网络等it元素的结合程度与国外尚有一定的差距;第二,国内尚缺乏降低数字印刷全流程(包括物流、库存等)成本的方法;第三,基于数字印刷特性的创意和应用尚未形成规模。

我一直强调,数字印刷是印刷数字化的过程,这其中数字印刷设备的引入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设备的引入,企业应改造现有流程,提升“数字化”能力,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求得生存。

从快印市场的繁荣,我们不难看出数字印刷业务的盈利空间,如果单纯站在传统印刷企业的角度,负责任地说,快印市场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蚕食了部分传统印刷的业务。所以我建议,传统印刷企业务必要将眼光放远一些,从自身能力出发,不要仅仅考虑引入设备,也不要单独计算数字印刷设备本身的盈利,而要关注其对整体业务的提升作用,从而建立合适的盈利模式。

我认为,在利用数字印刷设备构建盈利模式的过程中,最应该注意的,一是要调整利润的计算方法,切忌像引入的一台传统印刷设备那样来计算成本回收情况;二是要充分重视it技术的利用及it人才的培养,这是传统印刷企业在引入数字印刷设备过程中区别于“快印店模式”的核心所在。

“成功的印刷企业必须教会他们的销售人员如何以更高的价格销售数字印刷产品”

——美国outputLinks集团首席执行官andy&Julieplata

andy:Julie和我以前也拥有印刷企业,所以我了解大家的感受。现在北美的数字印刷市场非常活跃,许多传统印刷企业开始向数字印刷靠拢,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技术的升级和发展,数字印刷现在已经可以完成以前肯定要采用传统胶印来完成的业务了。而现在中国市场很多领域也开始有数字印刷进入了。

Julie:目前,促使北美印刷行业越来越多地应用数字印刷的原因包括更短的生产周期、更短版的业务、更短的印前准备时间、靠可变数据内容而增加的附加值以及个性化需求等。

在北美印刷市场中,数字印刷并不是在取代胶印,而是越来越多的传统印刷企业将数字印刷加入其原有印刷流程中。这种胶印和数字印刷的结合,使他们能为客户提供更加可靠、更加多样化的印刷品。

andy:但是,根据我们在北美印刷行业的经验来看,传统印刷企业的销售人员想要从事数字印刷是需要继续培训的。数字印刷的优势最大体现在数据库的驱动、可变数据和可变图像的应用以及一对一个性化营销。如果印刷品的销售人员还是以传统的方式和观念销售数字印刷品,无疑是会失败的。如何让印刷品的销售人员学会向上营销(追加营销),这正是北美印刷行业所面临的问题。

Julie:用我们的经验举个例子。几个月前,我们买下了《美国印刷者》杂志。这本杂志创刊于1886,拥有百余年历史。现在我们正在对其做进一步的投入,以期使其成为一本适合未来的杂志。这本新杂志将会有2/3的内容采用胶印印刷,另外的1/3含有可变数据内容,将由数字印刷完成。

《美国印刷者》杂志是一本订阅杂志,因此我们会知道订阅者的姓名、地址以及他们公司名称和规模等众多信息。而这些信息使得广告商能够定制他们的广告,同时也能从读者那里得到反馈,因为我们会把个性化网页、联系方式、QR码等信息加到广告中去。

虽然新杂志的印制成本会比以前更高,但是我和andy决定进行尝试,因为我们觉得这样做的收益会是付出的3倍,甚至更多。像我们这样的印刷买家会倾向于多付钱来得到这些包括可变数据印刷的印刷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印刷相比传统印刷还是拥有许多自己的优势。

andy:在此我们再次重申,北美印刷行业的未来,也可能是全球印刷行业的未来,成功的印刷企业必须教会他们的销售人员如何以更高的价格销售数字印刷品。

(本段文字整理自andy&Julieplata在2011“数码印刷在中国”技术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数字印刷是大方向,盈利之路却任重而道远”

——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潘晓山

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天闻”)是一家成立于建国之初、有着近60年历史的大型国有印刷企业,早在2008年,我们就引进了1台Hpindigo3050数字印刷设备,一方面用来印刷防伪标识中的条形码,另一方面用来为出版社印刷小批量的样书。虽然截至目前,这台数字印刷设备也只是为我们的日常生产做配套,并未产生直接利润,但我们一直都非常关注数字印刷技术,并且在不断进行考察,希望在适当的时间引进更多的数字印刷设备,向按需出版印刷、个性化账单印刷等方面转型。

我们注意到,当前有不少传统印刷企业都在积极地引进数字印刷设备,开拓数字印刷市场,但是其中真正能依靠数字印刷实现盈利的企业却屈指可数,在我看来,其原因有二。

首先,数字印刷品虽然单件的利润较高,但多以小批量为主,流水不多,而传统印刷企业通常规模较大,运营成本较高,加之传统印刷和数字印刷的营销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印刷企业采取传统营销模式在数字印刷方面自然难以盈利。

其次,虽有不少传统印刷企业开展数字印刷业务,但大都将其作为“副业”,没有也不太可能投入全部的精力,所以与一些专业的数字印刷企业相比,许多能够节省成本的生产和管理方式难以得到实施,从而影响了盈利能力的提高。

但是,和数字印刷企业相比,传统印刷企业在开展数字印刷方面确实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①传统印刷企业对印刷的理解更深入,印刷技术水平更高;②传统印刷企业能更好地将传统印刷和数字印刷相结合,为客户提供“长版+短版”全方位印刷服务;③传统印刷企业有相对丰富的客户积累,可在现有客户中开发短版印刷的需求。可即便如此,传统印刷企业依旧不可掉以轻心,不能将数字化转型简单地视为数字印刷设备的引进,而是应该在人才储备和营销模式上多下功夫。在人才储备方面,传统印刷企业应加强it、数据管理等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让这些人才用新思维武装企业;在营销模式方面,传统印刷企业则应摈弃原本单纯提供印刷加工服务的方式,参与到客户的经营中去,成为客户的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比如在为金融保险行业客户提供个性化账单、保单印刷服务的同时,为其提供更有价值的数据收集、分析和挖掘服务,以提升盈利水平。

放眼未来,我们坚定地认为,数字印刷将是传统印刷企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但通往盈利的路却任重而道远。

“坚持打造‘传统+数字’工厂,在融合中探求盈利之道”

——北京建宏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建宏

北京建宏印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以传统商业印刷为主的企业。2009年,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金融危机爆发的影响,我们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在对客户需求进行了认真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小批量、多品种”的订单不断增加,加之数字印刷技术的不断成熟,所以最终我们将目光转向了数字印刷领域。

于是,2010年我们开了一家小型快印店,引进了Hpindigo5500和Hpindigo7500数字印刷设备,希望借此向数字印刷领域进军。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我们发现,这种“门店”形式对于我们这样的传统印刷企业并不合适,其原因在于:首先,这种快印店必须开在市区内客户比较集中的地方,以吸引更多的业务,但这些地方的租金很高,加上我们必须为快印店单独配备一套生产和管理人员,所以运营成本较高;第二,市区内分布了不少的快印店,竞争已经十分激烈;第三,我们之后又引进了一台Hpindigow7200轮转型数字印刷设备,这台设备体型庞大,长度达20多米,且主要面向工业化应用,不适合门店经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最终在2011年舍弃“门店”形式,转而打造现代化的“传统+数字”工厂。

目前,我们的“传统+数字”工厂已经投入运营,在这个工厂中,数字印刷和传统印刷不但可以在印前和印后环节使用相同的系统、设备和人员,以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实现“业务互补”和“生产互补”。

所谓“业务互补”,是指我们可以在现有的客户中充分开发其对于不同技术的需求,比如传统印刷的客户可能会有数字印刷的需求,而数字印刷的客户可能也会有传统印刷的需求;所谓“生产互补”,是指我们可以综合应用两种不同的技术,更便捷地为客户提供附加值更高的印刷品,比如我们曾经为客户印刷过一批标签,标签正面的内容是固定的,我们可以用传统印刷设备印刷,标签背面的内容却是可变的,我们就可以用数字印刷设备印刷,以更大程度地为客户节约成本。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数字印刷的优势、适应未来的发展,我们还特别创建了自己的网络印刷平台,目前也获得了不少客户的认可。

数字化盈利模式篇6

把“数字化”当作一种点缀与补充一些媒体在“数字化”方面尽管也推出了一些举措,但没有纳入集团整体发展战略,缺乏发展新媒体的明确目标和规划,很多新闻网站只是报纸的翻版,作为报纸的一种附属品和辅助宣传工具存在,不能有效将新闻资源延伸至网站,而是白白被商业网站拿走,错失发展良机,坐视商业网站做大,现在又呼吁保护自身知识产权,但为时已晚,处于被动讨价还价的地位。这种代价和教训是沉痛的。

新旧媒体“两张皮”发展“数字报业”应当建立在对传统报业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而不是在平面媒体之外另搞一块。然而,一些媒体所办网站与报纸更像两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各成体系,不能有效进行“报网互动”,在新闻传播和经营上形不成合力。“数字化”是报业的发展方向,但不能放弃、忽略平面媒体甚至专门去搞“数字报业”,那样就成了无源之水,难有大的作为。必须摆正两者关系,发挥各自优势,在融合的基础上实现良性发展。

新瓶装旧酒的体制尴尬

应当说,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几乎同时起步,甚至报业网站比新浪网建立还早一年,但与商业网站的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新闻网站的踯躅不前,“起大早、赶晚集”。其根本原因在于,商业网站从一开始就是按市场化、企业化运作的,而新闻网站设立的初衷只是占领网上舆论阵地,靠的是政策和“输血”,不是在市场的大风大浪中打拼出来的,存在着先天的体制惰性。很多新闻网站还都是事业单位下设的一个处室,人们习惯于用办报纸的思路办网站,在传统媒体的固有框架内运作。从一定程度上讲,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是事业体制同现代企业制度的竞争,在市场上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盈利模式的困惑

很多新闻网站基本上是被母媒体养着,没有内在的盈利驱动和外在的竞争压力,导致经营意识淡薄,市场竞争观念差,甚至只讲投入不讲产出,盈利模式模糊或压根就没有盈利概念。同时,新闻网站的依附状态也使自身的独立运营受到限制,难以挖掘自身潜能。目前,多数新闻网站的经营处于对商业网站的学习模仿阶段,小打小闹,亦步亦趋,没有建立自己的核心业务优势。相对于国外同行,中国报业的新媒体建设远未步入良性轨道。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读卖新闻》在开发移动发行业务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公司负责这项业务的只有五六个人,每年创造的利润却达1亿日元。美国报纸网络的流量已经占到全美国网络流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报业网络广告也连续11个季度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根据预测,最终有望抵消印刷广告中的业务下滑。但在中国,新闻网站无论在点击量、影响力还是盈利能力上都无法与商业网站匹敌,处于一种非常不利的地位。手机报在发展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遭遇运营商的渠道垄断,在盈利模式上难有实质性突破。

资金的瓶颈

融资渠道及手段单一,制约了新媒体的资金投入和发展,仅靠母媒体的资金供给,远远不能满足新媒体“大投入、高成长”的要求。反观商业网站,无论是门户网站新浪、搜狐,还是后起之秀百度、盛大,无不是建立在风险投资的基础之上。分众传媒自2005年上市以来,目前市值已超过40亿美元,雄踞纳斯达克中国上市企业之首。创立只有8年多的Google,到2006年11月市值已高达1518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媒体企业,超过了it业的老牌企业iBm和英特尔,也超过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市值总和。而国外和国内的风险投资,很少有投到报业集团办的新闻网站的,后者也因此难以获得这样的高成长性。

脱离实际的贪大求全

一些报业集团搞新媒体不从实际出发,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搞大而全的网站建设,结果投入大量资金都打了水漂,也失去了发展后劲和信心。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信息的整合能力,新闻网站既然在信息“量”上难以撼动门户网站,就应该另辟蹊径,在专业、深度和特色上下功夫。

缺乏整体规划的一哄而上

总体来看,报界在发展新媒体上存在跟风现象。几乎每家新闻单位都建立了网站,现在又纷纷开通手机报,甚至一家媒体内部就有几个网站,很多地方政府也都办起了“门户”网站,从一开始就走报纸分散经营的老路,造成了很大资源浪费,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目前国内新闻网站定位大致相同,缺乏针对性,除了少数财经证券网站外,几乎都是综合性新闻站点,并且信息结构、运营方式也都大同小异。千网一面,把传统媒体的同质化问题带到了新生网站,据统计,现在新闻网站每天重复率高达60%。因此,对有媒体背景或政府背景的新闻网站进行整合成为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

行动上的偏差源于认识上的不到位,战略着眼点选不准,行动上就会事倍功半,实践效果也大打折扣。对“数字报业”不能仅停留在技术和产品层面,也不能满足于对旧体制的修修补补,而是要从战略上对传统报业发展模式进行根本突破。应从概念上澄清和深化几个认识:

是“报业数字化”还是“数字化报业”

无论是报业数字化、网络化还是信息化,都停留在对传统报业的认知层面,其认识起点仍是基于平面媒体,逻辑起点也是把“数字化”作为一种手段和补充,在实践中也容易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反映了一种被动的、不情愿的改变。而“数字报业”是立足于报业本质对发展形态的重塑,以及在一个更高形态上对报业核心能力的重新把握,即以现代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等为手段,增强“对新闻和一切有价值的内容的发现、选择和创造以及对内容的营销和增值服务能力”(林江)。这如同原来“报业经营”向“经营报业”的概念转换,反映了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融入的思想站位高度。

这说明,探讨“数字报业”不能就“报业”而论“数字化”,而是要把握两个大前提:一是“数字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不仅传媒业如此,其它产业和整个社会都如此。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未来的社会形态必定是完全数字化的,而“数字报业”同其它媒体形态一样,作为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节点或单元存在。因此,必须从“数字社会”这个大背景下看到“数字报业”不可逆转的趋势。二是不仅报业,其它媒体也都有一个“数字化”的问题,并且在这种“数字化”溶流中各种媒体形态不断融合和产生新的分化,传统的“报”的概念和现在的其它一些媒体概念将被彻底颠覆,传媒业的产品形态和行业边界都将重塑。

是产品重组还是产业再造

“数字报业”不是在数字平台上对媒体产品的重新组合,也不是对传统业务流程的简单整合,而是打破了传统的媒体边界和行业疆域,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对媒体产业链和相关行业的价值重构。从市场角度来讲,任何新技术和新模式一旦出现,势必会对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随着数字战略的深化,传媒业的价值链应当是围绕内容生产与销售业务展开的,包括内容生产、内容、内容增值等几个环节。其中内容生产不再限于报纸出版,而是生产适合多种媒介形式的内容产品;内容也不仅通过纸质媒介,还通过数字媒介等多种媒介;内容增值更不仅限于广告、发行的收入,而是涵盖了传媒产业的所有盈利点。

从盈利模式看,一些传统的主营业务将逐步从新型产业链上弱化和脱离出去,如印刷、发行等。而基于高度整合的数字内容平台开发的各种内容产品、信息产品和增值服务将占据收入的主要部分,成为新型产业链上的主要链条。与此同时,随着“分众化”、“碎片化”的趋势,依靠增加报纸版数、扩大发行量来获得广告收入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必然被淘汰,报纸的营销理念也应由“二次销售”转为“n次销售”,实现由一元化报纸经营向多元化内容产品经营和信息增值服务的转变,由单一收入来源向多元收入结构的转变。

数字技术的发展,也必将打破传统的媒体和行业边界,过去由不同媒体提供的业务及服务,如今可由一种媒体提供;过去由一种媒体提供的业务及服务,如今可由不同媒体提供。平面媒体、广电媒体、音像、电信网络、互联网等产业互相渗透、交叉和重组,并且信息技术的每一步发展,都在技术、业务和市场上扩大产业间融合的趋势。

是策略调整还是战略升级

以网络为核心的数字化平台建设不是报业的附属品,而是推动报业创新的革命性力量。目前业界普遍流行的报业“数字化转型”的提法,也不甚科学,反映了对“数字化”的理解仍停留在技术利用和策略调整的层面,仍作为平面媒体战略框架内的的一种补充,表现出一种在新媒体挑战面前的消极防御者姿态。其实,“数字报业”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也是一个系统动态的工程,是适应新的媒介生态的在媒介定位、发展方向、制度架构、管理手段、经营方式、盈利模式等方面的媒体整体战略升级,是对平面媒体的一种前瞻性自我超越,反映了作为报业革新者、挑战者的积极进取姿态。如果给出这个战略一个清晰完整的框架,“数字报业”至少应当包含六个层面的内容:

数字技术的开发利用

适应“数字报业”发展需要的数字化、网络化的内容显示介质技术、信息传播技术等,建构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的新型报纸出版形态和运营环境,加快平面媒体向“数字内容产业”的转变。

传播流程的再造

数字信息技术,通过报网互动、与手机报互动等手段,打破原有的出版周期限制,向现场发稿、滚动发稿的方式转变,在第一时间向受众提供准确信息,不断提高报纸的时效性、互动性。

媒体产品的重组

媒体边界和业务形态,从单一纸质产品向多媒体内容产品和增值服务延伸,并在新的数字化平台上对多种媒体产品进行重组,简单说,就是把网站建成信息处理和集散的新的业务平台,再在其上部署报纸和其它各种类型的产品。

盈利模式的拓展、产业链的整合以及产业结构升级

前面已有论述。

体制结构的重构按照数字时代新的媒介产业规律打造新的组织架构、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说起来,首要的还是突破各种“限制”,使各种要素充分流动起来。微观上,加快报业经营部分的转企改制,使集团及其下属的经营部门(如发行、广告、印刷等)、单位(如一些系列报刊)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宏观上,改变目前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冲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传媒文化大市场体系。

媒体理念和工作方式的转变

数字化盈利模式篇7

关键词:数字化;印刷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当今是信息时代,数字化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字技术和网络的结合,改变了传统印刷产业链,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印刷作为与计算机联系最为紧密的行业之一,受数字化影响颇深[1]。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将会是印刷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印刷企业必须直面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的大趋势,主动的、自觉的引进数字印刷,调整发展战略和策略[2]。

1传统印刷企业商业模式分析

传统出版印刷业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也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商业模式。

传统印刷产业链是:作者+出版社+印刷企业+新华书店+读者。在这条产业链中,众多出版集团拥有出版社、印刷企业、新华书店,掌握着内容生产和销售渠道,在行业中占有垄断地位,具有定价权[3]。

这个产业链中,因为内容需要通过传统形式印制出来,印刷企业连接着内容制造与销售平台,是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但由于上游和下游同时受制于人,印刷企业仅仅是个微利生产商,只能与出版社、发行渠道绑在一起,分享“蛋糕”中有限的一部分。

2当前数字印刷企业商业模式分析

目前,越来越多的传统印刷企业积极引进数字印刷设备,并开拓相关业务,但引进数字印刷设备简单,建立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却不容易。

归结起来,数字印刷企业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种,这三种模式是企业应对不同层次、不同人员结构和不同发展状态所面临的选择。

2.1“传统+数字”模式

“传统+数字”模式,即传统印刷和数字印刷在印前和印后环节通过采用可对接的系统、设备,以形成“业务互补”和“生产互补”的模式。

所谓“业务互补”是指印刷企业可在现有的业务中充分开发其对不同技术的需求,比如传统印刷业务中存在数码打样的需要,而数字印刷业务中可能存在传统装订的需要。所谓“生产互补”即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传统印刷与数字印刷各自优势,最大限度的节省成本。

这种模式是大多数传统印刷企业采用的主要模式,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内数字印刷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亟待探索,采用“传统+印刷”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市场风险。

虽然这种模式弥补了传统印刷的不足,然而,这种立足于传统印刷,仅仅将数字印刷作为“副业”的模式,严重妨碍了数字印刷特点的充分发挥。同时,简单的采用数字印刷设备的印刷企业也是短时间无法盈利的。

2.2个性化产品制作模式

这种模式大量地存在一些较大城市的连锁店中,最主要的产品是影像产品,当然也有一些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如笔记本等。目前做得比较有规模的是杭州日报下属的杭州盛元公司,在浙江省、上海市有十几家的连锁店。主要经营范围是各类影像产品。

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大量可变数据的印刷,通过连锁店的复制方式,占领目标市场。以期采取先市场、后盈利的方式来打造数字化印刷中的一个细分市场。现在主要是消费者群体比较弱小,特别是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创新点不多,所以目前这种商业模式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如果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配套的印刷后道机器设备逐渐自动化,并从而提高整个工序的自动化程度,那这种商业模式也不失为一种“剑走偏锋”的盈利方式。

2.3按需印刷模式

按需印刷(poD)是近年来出现的全新的印刷模式,对印刷界及出版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所谓按需印刷是指按照用户的要求,依指定的地点和时间予以提供为目的,直接将所需资料的文件数据进行数码印刷、装订。这种模式将彻底解决长期困扰印刷界的个性化、小批量、多样化、多层次等印刷难或成本偏高等问题,进而明显拉动印刷需求,增强印刷企业的市场竞争力[4]。

目前我国有一些大型文化企业相继进行了按需印刷业务的尝试。其中江苏南京凤凰集团的做法取得比较好的成效。他们采用强强联合的方式引进了柯达prosper1000连续喷墨印刷系统,并在凤凰集团各种政策的支持下,市场开发也扩展到上海、浙江等地。虽然目前经济效益一般,但号称亚洲第一条poD连线系统的打造给凤凰集团带来了相当不错的品牌效应和社会效益。

尽管这种按需印刷模式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明显,但是这种商业模式也存在着它的局限性。首先我国文化系统内出版为王的特殊情况决定了目前还没有到普遍采用这种模式的时候。其次,在中观层面上,这种模式还需要比如数字资产化的界定、版权市场化等相关政策强有力的支持。最后再到微观层面,各印刷企业本身的经营模式改善、数字内容管理平台建设缺乏等因素,都将制约这种按需印刷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3全产业链数字化印刷的新型商业模式构建

基于按需印刷的新型商业模式不应该只是印刷企业商业模式的变革,而应该是跳出印刷看印刷,从更高的视野出发,协同产业链的上下游,共同构建新型商业模式。

该模式完整的产业链应该是“作者+数字内容管理平台+网络交易平台+数字印刷(出版)+配送+读者”,在这个产业链中,网商、印刷企业、发行、物流被串联成一个集合体,协同发展。

由专业网络公司打造数字内容管理平台,该数字内容管理平台还要与出版社“数字出版”相结合,充分利用出版社资源,将各出版社的断版、绝版书、非畅销书内容数字化。

该平台上还应建立起一个规范、高效的作者签约及销售订单通路,读者网上选择书籍,下达订单,这些订单被高效汇总,分别发送到出版、印刷企业,印刷企业接到订单后,进行按需印刷。

完成印刷后,通过强大的物流网络,以最快的速度将书籍送到读者手中。

目前这种商业模式仍只处于摸索阶段,究其原因,在于这种商业模式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需要达成共识。只有对网络公司、出版社、印刷企业、发行集团、物流等进行功能性的整合,统筹考虑产业价值链的各环节,才能实现优势互补,最终在全过程实现系统效益最大化。

对于出版社来说,加入这种商业模式中,不仅可以防范出版社下游因订货无依据、无条件退货、回款难、占用库存等产生的经营风险,还可以充分开发出版社长期积累的内容资源,进一步丰富读者的需求,同时,利用数字内容管理平台还可以涉足“数字出版”领域。

从发行企业来讲,充分发挥多年从业优势,在建立版权保护措施、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试点,采用租用或自建方式运营网上书店,在维护传统发行渠道的同时,拓展网上发行渠道,使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买到所需图书,真正成为我国出版物销售市场的枢纽和主导力量。

从印刷企业来讲,通过采用这种商业模式,不仅可以承接本地业务,还可超出地域限制,承接异地印刷业务,充分挖掘数字印刷市场的潜力。

对物流企业而言,成为这种商业模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是其内在需求,也是印刷企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综上所述,在这种紧密的、顺畅的新型商业模式下,打造的集合体将成为一个新型的、独特的盈利企业。不仅自身有盈利的模式,还可以为原有传统企业部分提供有益的帮助,这种新型的企业通过自己的核心业务定位,才能在市场的不确定风险中找到机会,求得自身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晓东.传统印刷企业需要进入数字世界[J].印刷技术,2012(7).

[2]齐福斌.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J].印刷世界,2011(7).

[3]王义权.浅谈数字化下的出版印刷业[Z].南京:2011.

数字化盈利模式篇8

关键词:媒体;商业模式;述评

商业模式(businessmodel)一词源于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关于商业模式的内涵与外延,学者众说纷纭。目前国内关于媒体商业模式的讨论多为策略性的案例研究,少有从学理角度对商业模式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清晰界定。morris(2005)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在战略、结构、经济等领域做出相互关联的一系列抉择,从而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中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并将商业模式的定义分为经济层、运营层和战略层三个层面。其中经济层关注企业如何产生利润,运营层关注企业内部流程及构造,战略层关注企业愿景、市场定位、竞争优势、价值创造等。基于morris对于商业模式的分层,笔者拟将目前国内媒体商业模式及其创新方面的研究予以梳理,并归纳出媒体商业模式构成要素(见表)。

第一,经济层,关注盈利逻辑、利润来源、成本结构等,如方琦(2007)认为报业的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是在继续发展平面纸媒优势的基础上,再次或多次利用报业特有的新闻信息开辟新的数字化盈利模式和渠道,为报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其关键是一次采访多次利用,多次销售;刘学义(2010)认为免费与收费并存、广告与用户并重的商业模式是未来报纸网站的主流,以《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网站为例,说明具有利基市场、专业市场或者垄断市场特色的报纸网站向收费转型成功的概率较大。李洪洋(2015)认为数字时代的媒体形态是文化轻资产,纸媒新的商业模式应寻求把内容、品牌、用户和流量、资源和数据变现。从这一层面分析商业模式,优点在于清晰呈现价值如何实现,企业如何通过产品赚钱;缺点在于将商业模式限定在过于狭窄的范围,不利于从宏观角度实现长远发展。

第二,运营层,关注企业内部流程及构造,如张金海、林翔(2014)指出信息流已不足以支撑网络媒体未来可持续发展,网络媒体要建立整合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合一”的网络交互式平台商业模式;余莉等(2014)聚焦于商业模式的运营层面,发现我国立体电视频道存在业务发展乏力、节目内容资源缺乏、频道定位不清等问题,提出要完善商业性生产机制。从这一层面分析优点在于指导性、可操作性强,易于在企业实践中落地;缺点在于企业日常经营繁杂琐碎,容易模糊重点。

第三,战略层,关注企业愿景、价值主张、市场定位、竞争优势等,这一层面上学者或多或少都会提到“价值”。如郑豪杰(2011)建构了一个通过实现方式来连接价值主张、业务系统、盈利模式三个维度的商业模式创新框架。价值主张是商业模式创新的起点,现代出版可以从出版者转型为内容提供商、平台服务商;业务系统是核心,出版企业要识别行业关键成功要素,分析自身资源与能力,确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盈利模式是收入结构与成本结构之间比较的结果,传统出版企业需要提高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营份额。刘冰、游苏宁(2011)认为重构商业模式是我国科技期刊保持竞争优势、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以elsevier等国际出版集团为例,通过资本并购实现规模化多元化发展、打造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全球性网络化销售、建立战略投资体系等,打造了扩张型商业模式。建议国内科技期刊应借势资本,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多形式发展数字产品最终提升品牌。任健(2012)以波特的价值链分析为基础,认为“三次售卖”的理论实质是以信息服务提供为载体的“价值塑造-价值整合与放大-价值延伸”过程,价值塑造要以内容为先导,价值整合与放大要以期刊内容为基础整合其他资源创造多业态产品,期刊商业模式创新的重点就是根据不同消费需求、不同的业态将期刊的既有信息进行相应产品化的创意与设计。肖玉琴(2014)认为户外媒体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价值主张,构建了包括广告主、商业合作者、受众、社会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等在内的多元化价值主张的户外媒体商业模式新框架;窦毓磊(2014)认为商业模式的本质就是企业围绕着“创造客户”所进行的一系列价值创新过程,提出了针对社会化媒体企业的3V(价值主张、价值构建、价值体系)2e(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研究体系,从创新的角度挖掘社会化媒体企业商业模式的驱动因素。廖小刚、周国清(2013)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的一种战略创和制度集合,在分析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之后,整合企业、顾客、价值链伙伴等利益相关者,从而获取超额利润。从这一层面分析优点是利于顶层设计促进长远发展,缺点是过于宽泛不利于执行。

从表可以看出,出现最多的要素有盈利/收入模式(7次)、顾客/受众关系(7次)、产品服务(7次),其次是企业资源(5次)、伙伴/合作(5次)、技术(4次)、业务/运营流程(3次),另外还有环境方面提到了社会公共价值、市场公平竞争等。目前的研究从战略层面出发的较多,说明商业模式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但多是对某个案例的描述性分析,尚未形成一个具有普遍使用价值的理论研究框架,对媒体商业模式的具体形式未有合适的分类。

基于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媒体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基于内外部资源,采用相关技术改进业务流程,优化合作伙伴关系科学配置资源,为客户提供独特产品或服务,从而获得利润的持续转化机制,是战略决策、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盈利机制等的一系列的总和,其构成要素包括用户价值(产品/服务、用户关系),企业价值(核心资源、业务流程、盈利模式)、伙伴价值(伙伴关系)。企业价值实现是基础,也是最终目的;客户价值实现是核心,也是必要条件;伙伴价值实现是保障,合作共赢(如图所示)。

参考文献:

[1]morris,m.m.Schindehutte,andJ.allen,theentrepreneur’sbusinessmodel:towardaunifiedperspective[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05.58(6):p.726-735.

[2]方琦.论我国报业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J].新闻前哨,2007,(5).

[3]刘学义.“广告中心”还是“用户中心”?--美英报纸网站商业模式转型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3).

[4]李洪洋.互联网思维下的纸媒商业模式[J].新闻战线,2015,(1).

[5]张金海,林翔.网络媒体商业模式的构建[J].现代传播,2012,(8).

[6]余莉,范金慧,李睿,薛婧贤,童蔚闻.探析我国立体电视频道商业运营模式[J].现代传播,2014,(12).

[7]郑豪杰.传统出版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出版,2011年3月上.

[8]刘冰,游苏宁.国际科技出版集团商业模式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

[9]任健.从“三次售卖”到信息服务多业态平台化集成提供--对期刊商业模式创新中支撑因素的探析[J].新闻大学,2012(1).

[10]肖玉琴.基于价值主张多元转向的户外媒体商业模式分析[J].编辑之友,2014,(9).

数字化盈利模式篇9

[关键词]信息化;传统出版业;特殊影响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10.027

[中图分类号]f270.7;g23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10-0052-02

出版信息化主要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在出版企业各个工作环节上的应用,体现为媒体形态数字化、多样化,企业经营管理计算机化、智能化,生产和管理过程流程化、网络化,以及信息共享、行业标准建设、版权保护等优化。因而,对传统出版业而言,信息化不仅是流程化、网络化、集成化等管理信息化,还包含了内容数字化、传播多媒体化、交易电子化等经营业态、方式的信息化。本文拟从经营业态、经营方式、经营规模、盈利模式等4个方面,讨论信息化对出版业的一些特殊影响,仅供参考(见表1)。

1对出版业经营业态的影响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彻底改变了人们保存、传播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交流信息的手段,对出版业也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

1.1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化网络出版转型

出版数字化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出版业的运行基础,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电子纸、二维码、电子阅读器、按需印刷技术等正在改变传统出版业的形态。实现传统出版向数字化网络出版转型,构建未来出版业的全新商业模式,已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时代的传播准则,也使得目前网络中的交易准则发生了变化。数字产品的无损复制、随意修改、高效检索的特性,削弱了传统商品经济的排他性、竞争性、透明性的特征,对传统的市场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逼迫传统出版向数字化网络出版转型。

目前国内外许多大型出版集团高度重视网络数字技术的运用,积极推进数字出版的建设,已经完成了向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工作,建立了数字化图书仓库,把所有出版的图书和期刊转化成pdf格式放在网络上,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在线编纂平台、在线教育平台。出版企业逐步与it企业结合,成为数字产品的内容生产和集成的提供商。

1.2推进数字出版的标准建设

目前我国电子图书市场上存在的多种数字出版的文本格式彼此各不兼容,数字出版领域缺乏整体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例如,方正阿帕比公司的ceb电子图书格式、清华同方公司的caj电子期刊格式、超星公司的pdg电子书格式等。由于数字文本格式的多种多样,每一文本格式彼此不能兼容,不仅造成极大浪费,而且影响系统效益。因此,格式的多样影响了数字出版的发展。为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新闻出版总署正在建立和完善涵盖新闻出版各行业的信息分类和编码体系,以形成符合行业规范的新闻出版业标准化体系。

2对出版业经营方式的影响

2.1由粗放式经营管理向集约化经营管理转变

我国出版企业过去一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处于垄断或半垄断的市场环境中运行,经营管理相对粗放,没有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出版业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出版企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通畅、灵活的信息搜集、传递、分析、处理渠道和机制,增加了企业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和决策的精确度。应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建立自己的内外部信息构架,建立适合市场竞争需求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出版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效益。

2.2推动数字资产的管理

数字资产管理(dam,digitalassetmanagement)是对数字化资产进行管理的各种方法的总称。出版企业主要是报刊、图书的内容生产,其数字资产管理主要是使用数字化手段,对报刊、图书的文字、图片等进行收集管理,建立书名、价格目录、文本类型等,以便于对数字化资产进行搜索、数字转换、价值核算和上网发行等。随着数字化影响的不断深入,许多出版企业将其所掌握的出版资源大规模地进行数字化工作,出版企业的数字

化资产从品种、数量上看规模越来越庞大,对数字资产的管理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规范出版资源的数字化,对其进行再挖掘,并对其进行价值管理,有利于广泛地开发和利用庞大的出版资源,将传统出版资源形成数字化信息资源,再通过版权管理和版权经营获取利益。

3对出版业经营规模的影响

在出版企业传统的管理机制下,出版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壮大且不断分立的过程。由于传统的金字塔式的职能管理,管理层次多,管理幅面窄,出版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要进行分立,如以前各省只有人民出版社,随着我国图书市场的不断繁荣,不到10年时间,由人民出版社分立出科技、教育、少儿、美术、古籍等出版社。在传统经营模式下,出版企业职能管理混乱,经营管理粗放。信息技术的运用,推动了出版企业的管理变革。流程的规范化、系统的集成化、组织的扁平化拓宽了出版企业的管理幅度,实现了出版企业管理的精细化,提升了出版企业的管理效率,使许多出版企业逐步向集团化、多元化、区域化方向发展,有的出版企业已跨出国门,走上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4对出版业盈利模式的影响

4.1由产品销售向提供内容服务转变

数字出版打破了传统商品经济的运营模式,出版企业的盈利模式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产品销售逐步向提供内容服务转变。目前我国很多出版企业都尝试在数字出版方面进行探索,但仍未形成产业规模及优势。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中国智网、中文在线、万方数据等一些拥有资源系统的企业,有了自己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国外的出版企业在专业数字出版领域和教育数字出版领域已探索到较为成功的商业盈利模式。专业数字出版立足于人们的职业提升,内容具有实用性、专门性、准对性,又能满足大规模定制的要求,促进了成本收益格局的优化。教育数字出版立足于人们的学历教育,具有指定性特征,读者的阅读与购买存在必然性和不可选择性。目前西方的许多教育集团,在高等教育方面已经找到了一些商业模式,主要是在线课程、家庭作业管理、在线测试、电子图书下载等。

4.2由传统营销向电子商务转变

电子商务与传统营销相比的优势在于能够及时提供海量的交易信息、便捷的网上交易和灵活的支付手段。具体到出版企业就是及时提供关于图书的多层次、分类别、全面而细化的信息,比如将一本书的写作特色、写作背景、作者情况、相关书评、精彩片断等详细信息提供给书店和读者,发挥网上商务信息服务的优势,方便在线交易。网络支付一度成为包括网络出版在内的多种网络经济形式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随着在线支付系统在技术方面的不断完善,系统不仅易于使用,而且保密性和安全性也大大增强。目前国内各大商业银行都开通了网络付费方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支付将成为出版企业图书交易的主要手段。

主要参考文献

数字化盈利模式篇10

盛大文学从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其原因之一在于它没有一套成熟的盈利模式。而在2012年5月8日,盛大文学披露了截至3月31日的2012年第一季度业绩。数据显示,该季度盛大文学营收达1.9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38.2%;净利润为306.6万元人民币,首次实现季度盈利。然而在不断刷新成绩的同时很多问题也逐渐成为阻碍其发展的瓶颈,其中没有成功的盈利模式就是困扰数字出版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盛大文学数字出版的现状

数字出版是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它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存储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

盛大文学在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其数字出版包括以下几大类型:以起点中文网、言情小说吧、红袖添香网、小说阅读网、榕树下、潇湘书院等为代表的原创文学网站以及天方听书网、阅读网等;正在运营的全球领先的中文正版数字书城――盛大文学云中书城。截至2012年一季度,云中书城已有330家合作伙伴及作者。随着国内手机阅读市场需求逐渐扩大,盛大文学成为2011年三大移动运营商阅读基地最大的内容提供商,同时在中国移动阅读基地原创畅销总榜前十中占六成。

浙江华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是由盛大文学与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独立运营企业。公司借助盛大文学“云中书城”已有版权资源,把握读者的阅读思维和习惯,创新书籍销售模式,打破传统书籍实体及网络等单一销售模式,组建手机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相融合的便捷营销网络,将“三网融合”由口号变为实践,最大程度利用信息资源。

北京盛大新丽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是盛大文学集团与新丽传媒联合投资的影视公司,公司依托盛大文学海量网络文学资源,为影视剧本提供充足的前端改编题材。截止2011年底,盛大文学旗下六家文学网站拥有作品数超过580万部,每天6000万字的新增量,月度访问用户6970万,拥有作者总数近160万,占有网络原创文学72.1%的市场份额。

数字出版制约因素及对策

第一,无序竞争。首先是定价问题。在亚马逊,畅销数字图书定价通常是9.99美金,而纸质书定价根据平装和精装的不同通常为10美元到30美元,数字图书的定价相当于纸质书的50%至70%,价格比纸质书有优势,但是留有利润空间,而不是不计成本的低价。而我国的数字出版,却不顾成本大打价格战。至于高价抢作者,始乱终弃,刷榜单、刷评论、人为造假等等,都是数字出版丛林效应的表现。

第二,盗版问题。盛大文学排名前十的小说,通过百度搜索引擎平均被盗版800万次以上,最受欢迎的小说有5000多万条链接,这些链接中有99%都是盗版。而上传的正版文字,一分钟后就会出现在别的网站上。当然,这种情况目前有所改善,这得益于政府加大了打击力度,专门成立了打击盗版侵权领导小组,最高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对网络侵权进行了清晰的定义,这促使盛大文学打赢了很多场版权官司。

第三,运营问题。我国数字出版基本上还是内容与渠道的直接对话,中间缺乏制作、营销、数据挖掘等环节。需要强调的是,数字出版并非简单地将纸质出版物转换为数字出版物。出版方要对受众做非常精确的分析,了解他们的喜好,为他们定制专门的作品。在我国数字出版里面,过去文学的基本语言是想象力,现在做文学出版,除了想象力之外,还有一个共同语言叫技术,如果你不懂技术的话就无法参与到全球数字出版的竞争中去。

第四,诚信问题。有的作家会重复授权,导致版权不清晰。有的内容商取得授权后又授权给别家,形成一连串的授权关系,导致最终一本书出现在某一阅读平台时,竟然出现了同一本书被上传十多次的状况。

盛大文学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

数字出版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目前已经形成了网络图书、网络期刊和网络报纸等媒介,盛大文学在努力探索数字出版新业态。

作为原创网络文学领域的霸主,盛大文学主要通过收费阅读(在线+无线)来获取营收,此外线上业务营收来源还包括网络广告以及版权出售(文学作品改编为游戏、电影、电视剧)。

收费阅读――首创“微付费”模式。在微支付系统中,电子商务中的商家可以比较低的价格出售商品,比如从下载商品或点击在线广告中收费。通常通过微支付购买的产品包括手机铃声、电影、图片、新闻、音乐、网络游戏等价格较低的数字信息产品。与传统的电子商务支付概念相比,微支付具有交易效率高、金额小、规模大、成本低的特点。

人气对作者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因素,它可以激发出作者的创作激情和创作欲望,实现作者、网站和读者之间的多方共赢。Vip网络收费阅读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数字出版模式。它产生于网络环境下出版管制的灰色地带,由于内容资源的稀缺,导致对网络文学的巨大需求。原创文学网站从免费开始,逐渐探索出收费阅读模式。这种模式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微付费系统以及以创作、、销售为一体的电子在线出版制度。这种模式是盛大对世界数字出版界的一大贡献。盛大文学旗下的五家文学网站实际上是一个内容生产基地。这种模式在西方国家经过长时间的尝试,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获得成功,唯有在中国率先得以实现。以起点中文网为例,签约作者的作品首先是在免费的公共阅读区,一旦受到读者欢迎,具有商业前景,即点击率达到一定的数量,就会将作品放到Vip区,Vip区读者在阅读时需要支付费用,每千字2-3分钱。这是一种先通过免费阅读,根据人气预测其经济价值的方式,先用免费方式诱导出读者的阅读需求和读者的付费愿望,再根据作者人气、名气、品牌的差异,确定作品付费的价格。

盛大文学主要负责旗下几大文学网站的经营,运营文学版权,为电子付费阅读、线下出版、电影、游戏、动画等提供有版权的内容。起点中文网是其最大的文学网站,其赢利模式就是盛大文学赢利模式的一个缩影。

全版权运营。盛大文学是集团影视、游戏乃至音乐的版权来源。所谓“全版权”是指一个产品的所有版权,包括网上的电子版权、线下的出版权、手机上的电子版权、影视和游戏改编权,以及一系列衍生产品的版权等。盛大文学全版权运营包含两个部分:版权的生产和分销。版权的生产在盛大文学的七大原创文学网站上完成,版权的分销则是与其他内容生产商协作完成。

盛大文学提供的网络平台,每天都在产生无数的优秀创意、优秀剧本,补充了中国影视行业的短板。《恋爱前规则》改编自《与空姐同居的日子》,这是近年来知名度最高的网络小说之一,点击率累积超过10亿次;《鬼吹灯》出版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及外文实体书,又配套制作了一系列动漫影视网游作品以后,版权总收入已超过1000余万元。盛大通过全版权运营充分诠释了“内容为王”的含义。

海外拓展市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盛大文学与新加坡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联合早报》的合作是一种强强合作,华语和英语双语网站的建立更是为这一合作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同时,盛大文学也积极拓展海外战略,已经与日本、法国等国展开合作,源源不断地将中国的优秀文学作品输往国外。

数字出版未来展望

据《中国图书商报》统计,2008年中国出版行业数字出版利润为362亿。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业总值达795亿元人民币,首度超越传统书、报、刊出版物的生产总值。2010年3月10日14点,盛大了“一人一书”的数字出版战略。opoB战略是要打造一条完整的数字出版产业链。opoB战略若顺利完成,盛大文学将形成一个不同于亚马逊和苹果的真正的中国特色的数字出版模式――盛大模式。

2011年2月,全球领先的中文正版数字书城――盛大文学云中书城正式独立运营,云中书城为消费者提供包括数字图书、网络文学、数字报刊等数字商品。通过云中书城开放平台,所有出版单位均可自主上传数字图书、数字报刊等内容,自主定价,借助云中书城庞大密集的销售网络进行推广销售。

数字出版的前景很好,但是,要想把传统出版发行方式推向数字化出版方式,这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虽然带来大量物资与人力的节约,但实施起来却要面临多方挑战。盛大文学数字出版正处于全速发展阶段,因此有效的盈利模式是其必须追求的方向。只有拥有了明确的盈利模式途径,才可以很好地在数字出版企业立足。数字出版产业是一个以技术实力、商业运作实力和实际占有市场规模论成败的产业。

众多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因知识产品特有的“锁定”效应,先期确定微小优势的企业可能在后期尽享整个产业规模。同理,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批数字出版产业巨头占据出版产业的不同制高点,而其他出版产业将成为这些巨头控制的产业链上的环节。因此,以提供内容为主的传统出版企业必须未雨绸缪,尽快明确自身的产业定位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商业运营模式,提前布局,占据舞台,以免在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的洪流中被淘汰出局。

我国内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版权的认识不够。现在很多文化单位回避版权,甚至有的搞文化产业却不了解版权。

第二,定位不清楚。在数字出版领域,传播需通过网络内容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两个层面。它既需要有大的运营商,也需要有大的内容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