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内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7:52

市值管理内幕篇1

最近几年,证券欺诈行为在我国发生的越来越频繁,出现诸如控制证券市场、虚假证券信息,用来欺瞒投资者完成内幕交易的不良现象,使得中小型投资者成为证券市场交易中的受害者。当发生此类情形时,中小型投资者被证监会授权可向法院提请民事诉讼,但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制度,投资者的利益不能得到合理的保护和补偿。2013年8月16日,闹得满城风雨的“光大乌龙指”事件在这一天发生了,当日上证指数于2075.98点低开,保持着窄幅震荡,11点05分,个别权重蓝筹股惊现大额买单,权重蓝筹股被这几个大单抬高后,又相继出现其他大单,带动上证和其他股票上涨,导致一些权重股瞬间封涨停板。大盘指数在上午11点04分到11点10分之间发生第一波拉升,然后大盘开始回落调整。11点16分,紧接着大盘开始第二波的拉高,最高时曾达到2198.85点,中午收盘显示大盘处于2149点。根据媒体报道,本次a股暴涨背后的真正原因在于光大证券内部独立的套利系统出现错误,导致70亿元的乌龙交易。当日下午开盘期间,光大证券通知临时停牌,对外宣称重要问题未有公开,造成权重蓝筹股的变化曲线,瞬间内回落呈现指数式下滑趋势。光大证券后于14时22分向公众宣布套利系统纰漏造成此次问题,目前正积极核查事件具体情况,并做好相应的处置流程。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收盘后声明,8月16日内证券交易系统平稳运营,当日所达成的证券交易,则会正常的进行清算交收。16点27分,在下午的会议上中国证监会申明,正对光大证券异常交易原因进行核查,判定起因为etF交易基金在套利期间,发生系统程序的错误,下单234亿申购成分股,实际成交额达72.7亿元,引起沪深300指数、上证指数等大盘指数以及大部分权重蓝筹股在短时间内波动,引发证券市场一日内大盘先是大幅上涨,后期大幅暴跌,造成中小型投资者盲目跟风下单,最终引发巨大损失。证监会经8月30日对该“乌龙指”事件通报,认定广大证券存在违规操作,通过决议对其8721万元的违法所得进行没收,同时给予5倍所得即5.23亿元的罚金,并终止光大证券的自营性业务。证监会在此次事件上迅速做出反应,但是在此事件中受到巨大损失的众多投资者是否能得到赔偿以及频繁发生的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内幕交易行为防治等问题,引起证券市场界的广泛关注。

二、国内证券市场的内幕交易相关概述

(一)内幕交易概念

证券内幕交易,即是通过内部人探听、泄露证券相关消息,并直接与间接利用该消息完成交易的行为,以期望获取不正当利益,该行为与国家法律相背离。内幕交易的涉案人员,为规避风险、获取利润,利用职务优势谋取与散发信息,进行内幕交易,违背了三公原则,导致了证券投资者的利益受损。内幕交易会阻碍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影响证券市场功能的发挥。在此类情况下,通过证券的内幕化交易容易使证券价格、指数被少数内部人进行信息操控与炒作,造成证券的价格失去客观性,证券指数缺乏时效性,不能客观反映出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估,无法以晴雨表的形式反应国家的经济运行状态,证券交易市场同时也不能对金融市场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内幕交易具有以下要素;1.内幕信息;内幕信息作为行为判定的关键,包含影响重要性与相对保密性的特点,在《证券法》中对其的定义描述为:证券交易过程中,关于公司财务报表、运营情况及对证券的标价产生重要作用的并且还没对外公布的相关资料。2.内幕人员可以分成两类:(1)法定的内幕信息知情人;(2)非法手段获取内幕的人。所谓法定的内幕消息掌控知情者,主要包含企业占股5%以上的股东成员,以及董事会、监事会与企业的高管决策人员,以及证券交易部门的工作人员与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政府人员。非法手段取得证券消息的人,即为通过非法监听、利益引诱与私下交易的方式,探听证券资料的第三人或者证券消息掌控者的亲属等其他的相关人。3.内幕交易行为;即进行内幕交易的行为。主要是指介于内幕证券消息所引发的价格关键时期内,进行证券的交易买卖行为;指导他人或第三方进行证券买卖交易;泄露与散布信息,其基本形式为:买卖、建议买卖、泄露。

(二)当前国内证券市场的内幕交易状况

中国证券市场作为新兴交易市场,其良性运转有利于促进经济指标健康增长,但我国证券市场法规、市场结构还不是很完善,而且内部人为了追求超额收益,导致内幕交易案件屡禁不止,打破了证券市场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本文通过对证监会所的有关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案件数量统计作为数据源,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图1,表明国内证券市场2004-2014年期间的内幕交易数量,从图表可发现自2007年开始,数量每年均呈现提升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在1999年开始实行,并于2005年实行《证券法》新法修订工作,修订后对内幕交易产生了一定的阻止和管制作用,但是从2007年开始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查处案件直线上升,尤其是从2011年以后被查处的内幕交易案件上升速度很快,到2014年达到这十年来最高点———35件(如图1)。一方面指出我国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加大了查处的力度,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内幕交易的数量越来越多。很多人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经不起诱惑,明知面临着被查处的风险,仍铤而走险、一意孤行。《证券法》中关于证券知情者与窃取内幕消息的他人,利用该类内部消息进行交易的行为是被命令禁止的,并在第73条进行了明确。证券内部消息知情者,是指借助职务优势与便利,可获知相关信息的人员。本文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董事;(2)监事;(3)高级管理人员(高管);(4)政府部门人员;(5)公司机构;(6)董、监、高亲属;(7)内幕知情者其他的相关

联人员,以上共计七大类,具体数据统计结果如下:如图2所示,上市公司高管作为内幕交易人发生的案件占到总体案件的42.01%;上市公司董事作为内幕人员占全部案件的22.83%;其他人员占全部案件的20.09%;董、监、高亲属参与内幕交易站全部案件的8.22%;政府、公司机构和监事参与的案件所占比例较少。职位的关系导致内幕人员最先接触到内幕信息,但是不同职位的内幕人员接触到的信息多少和重要程度也不一样。熟悉公司业务的高管最先接触到内幕信息,然后再传递给其他相关人员,如董事、监事、内幕人员亲属等。(三)内幕交易成因分析

证券交易涉及到公司企业、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证券市场能否良性运转关系着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然而内幕交易冲击了原有的利益制衡关系,迫使投资者居于相对弱势的位置,至今关于内幕化交易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主要原因如下:1.隐蔽性较强与取证相对困难内幕交易产生的重要原因是:①隐蔽性强;②查证困难。在我国证券市场,很多公司重大消息还没公布,股价就已经开始大幅向上拉升,成交量变大,主力资金进入,说明该公司重大消息早已泄露。内幕人员在得知公司重大事项、相关内幕信息的情况下将其透露给他人,场所隐蔽,不易被人察觉,利用口头传达,不会留下证据,然后进行内幕交易时,涉案人员不会直接参与股票买卖,而是利用他人进行违法行为,导致监督部门难以察觉,查处和取证时困难重重,况且当事人概不承认,办案人员也很难获得证据。2.高额利益驱动内幕交易一直屡禁不止,与承担的风险代价很小,知晓内幕信息的内幕交易人员只要利用手上的信息,就可以轻轻松松的获取巨大利润有关。在公司尚未公布重大事项前,价格走势不会有太大波动。当重大事项公布后,投资者根据信息作出决策,是买入还是卖出,涉及到这个公司的股票,其价格会上涨并且资金会持续流入,成交量会放大。然而在信息公开之前,具有消息的内幕人员,早已卖出该类证券,谋求了高额利润。关于证券内幕交易主要划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类是根据内幕消息,对他人的交易行为予以指导或操控,第二类是将信息作为资源,向他人私下出售来非法谋利或进行占比分成,其内幕者铤而走险的根本因素即为高额的非法收益。3.处罚不严厉,违法成本低《证券法》第202条规定,参与证券行业内幕交易的人员,在具备重要影响的信息公开前,针对相关证券发行与买卖交易行为,依法对其所持有的相关证券予以处理,在没收其违法所得后,处以5倍以下罚款;就证券交易机构从事内幕交易的,对主管和直接责任人进行警告,并处3-30万罚款;从事内幕交易的监管机关,一律从重处罚。个人认为,内幕交易本来是违法人员牟取暴利的手段,如果处罚的力度不够大,对违法人员根本就无法构成有效震慑和制约,况且在收益远大于风险的情况下,巨额利益会驱使着内幕信息知情人一步步走向犯罪的道路,处罚相对较轻,与高额利润不成比例。4.制度缺失,法律不完善在我国证券市场,防治内幕交易不仅仅只靠内幕人员的自律管理,还需要社会舆论的监督,同时运用法律手段才能对内幕交易违法人员产生震慑力。1992年10月,中国证监会宣布成立,从《证券法》层面对内幕交易与惩处措施予以限定,但是法治力度的脆弱,同时我国证券监管部门还没形成有效、严密的监管体系,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制订和完善,同时信息曝光与公开机制不及时、不科学,容易出现内幕信息泄露与内幕交易,制度上的问题促使部分非法交易者企图从法律上钻空子,虽然制定了相应的监管措施,但内幕交易行为难以完全杜绝与禁止。5.证券从业者综合素质不高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证券投资者,也培训了大批证券经营机构的证券从业人员,证券投资是高风险行业,法规建设尚不完善,券商应该让自己的从业人员规范运作,随着证券业的发展,证券从业人员犯罪现象开始显现出来,券商却把工作重点放在业务拓展上,对员工的素质教育不上心,导致他们被内幕交易的高额利益所吸引,与上市公司的高管、董事等高层人员参与内幕交易,同时由于内幕交易者对案件查处的方式与方法,十分了解,具备较强的反侦察能力,加之交易的隐蔽性,难以发现,另外部分信息持有者的意识不足,容易泄露内部信息。6.监管部门不作为1990年12月19日与1991年7月3日,沪深证券交易所陆续开业,国内两大证券交易所的成立,说明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发展,到现在发展了25年,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在某些方面跟西方发达国家比起来还不是很成熟,证券相关的法律法规较少,行业监管的体制相对不健全,均对内幕交易行为的催生,提供了外界条件。这与监管部门的不作为有直接关系,况且我国各部门职责不明确,权力受到各级部门的制约,甚至对上市公司违法行为有纵容之嫌,如果长期这么下去,会给更多的违法犯罪案件提供了温床,让证券市场更加混乱。

(四)内幕交易的危害

1.对证券市场广大投资者的危害《证券法》明确表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制定本法”的主要目标。内幕交易行为对投资者相关利益构成影响,造成“炒政策”的股市局面,部分证券机构通过采取所谓的内部消息,故意哄抬证券价格或者打压股价,造成股票市场交易活跃的现象,违法行为越来越频繁,对投资者利益造成损害。2.对发行人、上市公司的危害证券上市企业通过对社会外界企业财务运行情况,健全公开披露相关体制。公司高层人员其规避风险、审慎经营的意识会被内幕交易行为逐渐淡化,长期如此会让投资者对公司失去信心、信誉丧失,从而对企业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3.对证券市场的危害内幕交易限制了证券市场的健康持续进步,影响极大:①通过控制证券的价格,迫使市场信息公开度偏低;②让证券市场的运行风险加大,使本就不太稳定的证券市场波动更加剧烈,使投资者的积极性进一步降低;③增加证券市场道德危机,削弱证券市场流动性和效率。长此以往,投资者将会对市场越来越失去信心,其造成的后果将是证券市场的停滞发展,其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三、“乌龙指”事件对防范内幕交易的对策

我国《证券法》从1999年施行到至今只有短短的17年时间,证券市场监管部门还不是很完备,相关的惩处措施与法律制度不完善,必须从调动广大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建立内幕信息举报制度,将不法分子捉拿归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证券市场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幕交易防控体系,进而更好的约束内幕交易行为的发生。

(一)完善内幕交易举证制度

举证责任倒置,作为举证责任分配制度,即为在法律相关规定之下,对于通常由主张方(原告)就某事实不承担举证义务与责任,由他方当事人(被告)就事实是否存在所担负举证责任的行为,若该方当事人(被告)未能就此举证,推定主张方(原告)关于事实的主张成立。由于内幕交易手段隐蔽性强、取证难的特点,应引入国外的“举证责任倒置”,一旦涉嫌内幕交易,可依法要求交易者举证自己为何恰好在这个时机交易而非内幕所致。当无法举证或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根据法律条件进而推定其非法行为,并按照相关法律予以惩处。防治内幕行为的发生需要执行严格的

规章制度,引用举证责任倒置制度,不仅内幕交易取证难的问题能轻而易举的解决,还能打击内幕交易,维护投资者权益,根据国际上先进国际与地区的相关防范经验,坚决抵制内幕交易的扩展程度。(二)重视舆论力量,制定举报激励制度

打击、防控内幕交易,不仅完善法律法规之外,数额可观的举报激励机制和舆论监督亦不可或缺的。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知晓内幕交易信息的高层人员和普通投资者对内幕信息所掌握的程度相差比较大,这让一些上市公司的高层人员进行内幕交易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界定内幕交易时,因为普通投资者的内幕信息来源比较有限,对上市公司高层人员所进行的内幕交易进行举证也会有着很大的难度。证券市场最为重要的是内幕交易防控,探索建立内幕交易举报人奖励制度,社会媒体及广大投资者的监督,在全社会形成打击内幕交易的风气,通过每个人的努力,保证我国证券市场健康的发展。

(三)扩大内幕知情人的限定领域

作为内幕交易的源头,要将内幕消息有关的人员与其亲属等加入内幕知情者的领域,加强监控管理,追本溯源的将内幕交易遏制在萌芽状(文秘站:)态。从已查处的案件来看,内幕人员亲属利用内幕人员提供的消息进行内幕交易的情况占很大的比重,所以2011年10月25日,为加强对内幕知情人的管理,证监会主持与公布了相关规定,并宣布30日后执行,目的在于遏制与防范内幕交易。

(四)加大对内幕交易的处罚措施

2005年经股权分置改革,中国证监会关于证券行业的内幕交易行为的监督举措,得到切实加强,对交易者的认定与处罚也相对提高,极大提升政府威慑作用。同样的,如果对证券市场违法行为采取严厉态度,《证券法》里的内幕交易行为处罚更严厉,可以使内幕信息人员思考,这么严厉的处罚值不值得他们去冒违法的风险。延长内幕交易罪责的处罚年限;内幕交易违法人员处罚金额不仅有非法所得,还应该有违法行为造成的间接和直接损失。我国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内幕交易罪的量刑标准,彻底消灭掉人们侥幸进行内幕交易的念头。

(五)完善证券市场的监督机制

内幕交易现象的防范,离不开对证券市场的监督管理,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并就证券行业内幕交易行为制定相关法规,填补当前相关法律空缺的现状,证监会据此依法加强查处的力度;证券交易所对违反信息披露的上市企业及时作出停牌处理,并上报,配合证监会、公安、司法等机关查处内幕交易案件,打击内幕交易行为;同时制定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内部自律管理规则,有违规的会员进行处罚,毫不姑息,更要加强行业职业道德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

(六)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投资理念

所谓“投资”的概念,就是以详细而合理的数据评价为基础,目的在于获取投资方的投资本金与相关收益的行为,否则就是投机;价值投资作为投资方式,其定义为通过对该收益率等基本分析的基础上,寻求或发现等价于或小于其基本价值的相应价格的证券。20世纪30年代雷格厄姆创建价值投资战略,对廉价证券进行分析关注,注重通过对企业安全边际与财务报表进行定量分析,以此对比评价某只证券的价值与价格的相对关系,若价格低于价值,投资者购入相关的证券,高于内在价值时予以卖出,根据一系列表征数据与测算方法,可推定企业的股票内在价值,类似市场经济的规律,价格在证券价值的附近波动,即存在内在价值的回归变化;但菲利普费雪主张,要对企业所经营的行业种类与管理水平,做定性的综合分析,关注潜力股企业;巴菲特对定量与定性的策略,进行了集成整合,参照企业财务数据报表,同其风险因素进行科学预测分析,创建了证券“价值投资策略”,推进了价值投资的新步伐。近几年,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各种投资理论在大量的投资实例中被运用,被人们熟知,价值投资理论重要性开始显现出来,但是中国投资者更热衷于投机行为,针对当前国内证券投资者来讲,证券价值投资的策略理念至关重要,对于某些证券投机交易行为,容易被庄家操控利用,理性的证券投资理念相对匮乏,从而导致自身利益受损,价值投资策略即为通过依托寻求价格低于或等价于股票内在价值的证券,并对其进行长期化持有的方式,根据相对可靠的时机与机遇,进行证券交易买卖获取商业利润的行为。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发展不是很成熟,是影响价值投资理念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然而近几年频频发生的内幕交易,上市公司股价与内在价值不符是导致推行价值投资理念不利的主要内部因素,由于种种的不利因素,都是导致我国投资者倾向短期投资而不是长期投资,限制了关于价值投资原理的适用范围。基于经济结构优化的背景,必须科学运用价值投资的基本原理,根据我国国情,合理运用,不一样的行业采取不一样的投资策略,才能取得理想的收益,通过长期的机制健全,国内证券投资者将会树立理性的投资理念,坚信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市值管理内幕篇2

内幕交易是证券市场中的具有信息优势的内幕人员与其他投资者所进行的证券交易。在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内幕人员在预先知悉内幕信息的情况下,作出交易决定,而其他对信息并不知晓的投资者,则承担了巨大的投资风险,并且可能遭受很大的投资损失,这样不仅对广大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损害,而且对整个证券市场的交易秩序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内幕交易认定办法》规定了内幕信息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两大类内幕交易主体。内幕信息知情人在《证券法》第74条中有明确规定,该条所规定的自然人的配偶及有共同利益关系的亲属也被包括在内。由于内幕信息工作的监督与管理,使得证券投资人员在内幕信息管理过程中限制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出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管理人员到文件到一个机械的表演并没有提及,同时管理内容和新生活动困难快速响应处理,也只能是被动地等待上级的指示。在正常情况下,来自上级的信息来实现的较低级别的部门,部门不接受对方的指示。上市公司经营需要大笔雄厚的资金,特别是流动资金。尽管上市公司资金一般都比较雄厚,但也常常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如库存积压、到期债权(货款)不能收回等出现企业资金困难.影响企业正常经营规模的扩大,从而产生资金筹措问题。一般说来,上市公司资金(包括流动资金)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渠道、方式取得:(1)调拨资金:即上市公司通过国家财政或上级主管部门拨给资金,这曾经是我国上市公司资金的主要来源。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它将逐步减少。(2)银行资金:即上市公司向各商业银行筹得的借贷资金,是上市公司资金的主要渠道、来源。(3)其他企业资金:指上市公司从其他企业获得的资金,它包括企业间资金拆借、企业联营、入股、商业信用等:(4)职工或社会资金:指上市公司以发行股票或债券方式从企业内部职工或城乡居民手中筹集的资金。上述渠道,方式对企业筹资者来说各有利弊。上市公司须根据自己所需资金数量、筹资时间、速度、成本、风险等,在综合分析、通盘考虑的基础上适当选用。

一、证券内幕交易行为

在美国,内幕交易行为主要是从行为样态的差异上进行分类的。

在欧共体,根据内幕人员的不同类别,规定了内幕交易行为的两大种类。第一类只适用于第一内幕人的行为,主要包括两种,即第一内幕人向他人泄露内幕信息的行为和第一内幕人依据内幕信息建议他人买卖相关证券的行为;第二类适用于第一内幕人和第二内幕人的行为,主要包括利用其掌握的内幕信息直接或间接地为自己或为第三人买卖与该信息有关的证券。

英国《刑事审判法》明确规定了三类违法行为:根据内幕信息进行交易;建议内幕交易;内幕信息的不当披露。

日本证券法总体上也是从不同内幕人员的角度规定利用内幕信息的行为的,但与欧共体的规定有所不同,它将内幕交易行为分为公司内幕人员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证券的行为和公司收购中收购内幕人员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证券的行为,其中对专门收购内幕人员的行为做出规定,是其证券法的一个特色。

综上内幕交易行为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种:一是知悉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其他人员买卖该公司证券的行为;二是上述人员泄漏该信息的行为;三是上述人员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的行为。

针对上市公司面临的财务预测、分析、控制及参与决策的能力欠缺这问题,我们可以从全面预算管理入手。全面预算管理要有效地发挥作用,主要依赖于组织体系的构建.构造一个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企业应着重注意三个关键环节:制定预算目标、设计预算编制的流程和建立预算管理的组织体制。税收优惠条件的承续范围最终是和是否满足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条件相联系,因此企业在选择确定合并方、合并价款支付方式等时,需要关注对未来纳税事务的影响程度,减少不必要的纳税负担。上市公司购并业务是一项重大业务,需要整合的资源多,涉及的范围广,有时需要跨越多个年度,因此需要上市公司在合并的每个环节都要注意相关的税务处理要求和规定,并根据业务的变化和程序的变动不断更新、完善相关税务资料,防止意外操作或疏忽遗漏必要的环节而给上市公司带来税务风险或由此带来损失。从准备,合并意向形成,购并业务具体执行一直到合并后特定期限内,都需要关注相关的财务风险因素及其变化,并及时评估后果并根据情况作出相应调整。

二、对证券内幕交易行为的规制

(一)规制证券内幕交易行为的原因

证券内幕交易与证券市场的历史一样长久,在如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被简单化成通过外部灌输就能完成的任务,将不可避免陷入形式主义。无论宣传力度有多大,数量上有多浩瀚,人们都不可能真正认同,而只是表面上的敷衍。如果人们不能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理念,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空洞的、没有实际意义的文字,是空话套话,就会招致人们的反感,甚至逆反。价值认同问题是人的内部问题,仅从外部观察,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一个人认同什么。即使是根据行为事实,也无法断定,因为一个人的行为有可能与他的认同背离。有些制度表面上人们在实践着,事实上它们已经死亡。人们的认同需要从内部、人们的心中来判定,这是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达到的,仅仅依靠宣传教育是难以做到的。

(二)规制证券交易的制度措施

1.追究内幕交易的法律责任

对内幕交易者追究民事责任,可以保护受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借此发动这个市场的力量来防范内幕交易。但是,我国证券法对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规定极为简略,在实务中难以适用。因此制裁内幕交易的有力措施,是追究内幕交易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可见证券法加重了内幕交易的行政责任,对于没有违法所得或所得不足3万元,已给予处罚。对证券机构监管人员进行内幕交易的,证券法规定予以从重处罚。对于严重的内幕交易行为给予刑事制裁,在当今世界已成为证券立法的通例,我国刑法在180条也规定了内幕交易罪。

2.公司归入权的行使

所谓归入权,是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所拥有的一项特别法上的民事权利。依据《证券法》第47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一个股份公司已发行股份达5%以上的股东,将其所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者卖出后6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公司所有。公司拥有的该项权利即为归入权。

归入权制度不仅可以防范内幕交易,而且还可以防止操纵行情。因为内幕交易行为通常是短线交易,并且既已发生的内幕交易无利可得,从而可阻止或减少其进行内幕交易,实现证券法禁止内幕交易的目的。在证券市场中,连续买卖等短线交易行为是操纵市场的常见手法。归入权制度的存在,可以大大降低大股东进行股票交易的频率,从而减少大股东操纵市场的可能性。

3.完善公司的治理

由于传统的内幕信息工作方式的影响,使得在信息化应用方面不充分,首先是一些内幕信息收集和整理部门普及信息化还不到位,一些中层管理者不愿使用信息化工作,而是让助理或下属部门来执行,特别是信息化管理方面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来进行辅导和沟通,导致一些科技人员不愿去学习新的信息软件,或者学习的比较缓慢,这样一些工作的开展就会滞后,如果等他们能够真正掌握信息化软件,很多工作都已经堆积在一起,就失去了时效性和即进性。部分证券投资人员不知道如何管理的进行内幕信息工作业务管理系统的使用,以满足实际的要求,使得它很难发展的信息,有一个不足;再次,科技工作部门之间沟通和信息处理不顺畅,有一个大锅饭的现象,没有高效的信息管理技术,有没有在所有的个人的切身利益,都是比较冷漠的态度。最后,由于传统内幕信息工作方式的影响,一些信息数据还是纸质化,这样很难与信息数据库进行信息传递,导致中间有些脱节,而让科技工作部门院系的数据库信息失去了权威性,使得虽然有高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但由于工作人员录入数据的失真,这样的系统就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

市值管理内幕篇3

一、岳远斌内幕交易案始末

(一)财务顾问与重组决策过程的“亲密接触”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华谊集团)是上市公司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爱富)的控股股东。2007年10月,华谊集团开会决定重新启动将集团核心业务整体上市,并聘请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为财务顾问。此后华谊集团与中金公司签订《保密协议》,并召开多次协调会。根据中金公司的综合分析与建议,华谊集团改变了原先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计划,确定了以上海焦化有限公司注入三爱富的重组方案。随后中金公司着手进行借壳上市方案的细化,方案主要由中金公司项目组马某负责。经过双方一系列会议商讨,2008年6月3日中午,华谊集团向上海证券交易所递交三爱富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申请。三爱富股票于2008年6月4日起停牌。至此,长达8个月的重组决策过程在财务顾问中金公司的注视与协助中落下帷幕。

(二)不惜“割肉”的异常交易2008年6月3日14时8分至14时54分,也就是三爱富股票停牌前一天下午,岳远斌操作凌某(其妻)账户和牛某(其岳母)账户,合计挂出15笔卖出申报,以远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大量抛售账户内原有股票,平均卖出亏损达32.49%,亏损额1869478.38元。14时10分至14时56分,两账户在卖出股票后合计挂出16笔买入申报,将卖出资金全部买入428439股“三爱富”,申报价格从8.76元上涨至9.41元(当日涨停价),买入金额392万余元。当日收盘后,两账户持有“三爱富”市值分别占其账户总资产的71.01%与99.90%。

(三)监管者关注,神秘电话浮出水面这一不惜大额亏损的异常交易引发了监管层的关注。经调查,岳远斌与马某于2006年8月至2008年2月同在国泰君安证券公司融资总部从事项目开发运作工作,岳远斌为马某业务领导。2008年6月3日13:21至13:44,就在岳远斌进行交易之前,两人有过三次通话记录。在最后一次通话结束27分钟后,岳远斌开始连续买入“三爱富”。

岳远斌与马某均否认二人间传递过内幕信息,但种种证据仍可清晰还原该内幕信息传递的路径。经过长时间的证据搜集与听证判定,证监会于2011年12月15日决定:对岳远斌处以20万元罚款及5年市场禁入。而中金公司马某却因证据不足,免于处罚。

二、从内幕人员结构看岳远斌内幕交易案

内幕人员、内幕信息和交易行为是构成内幕交易行为的三要件,其中对内幕人员的监管是治理内幕交易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并购重组活动中,内幕人员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并购重组主体者层面、财务顾问层面和间接内幕信息获得者层面。

在本案中,并购重组主体者即华谊集团、三爱富及上海焦化有限公司的相关内部决策人员,他们是重组活动的发起者与相关人,亦是内幕信息产生的源头。马某作为该并购重组事项财务顾问中金公司项目组的核心成员,是第二层面的内幕人员。他参与了多次重要的协调会议与内部讨论,并对内幕信息进行改造、整理与加工,对三爱富并购重组事项的进展、细节有着清楚准确的了解,是直接接触、知悉并购重组事项内幕信息的关键内幕人。而间接内幕信息获得者,是指基于亲属关系、偶然机会或非法手段等从第一、第二层面内幕人员获取内幕信息的内幕人员。本案中岳远斌因为马某的信息泄露行为而知悉内幕信息,属于这一层面的内幕人。岳远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之后,交易相关股票,其行为即构成内幕交易。

内幕交易行为极大地影响资本市场的“三公”原则,但该行为往往待到监管者查处惩戒时已经侵害投资者的利益,并对爆发内幕交易的上市公司自身造成伤害。从内幕人员结构出发,并购重组主体者与间接内幕信息获得者分别有着内部隐蔽性及外部不确定性等监管难点,而财务顾问人员却有着行业自律、易于监管等天然优势。因而从规范财务顾问人员入手,缩小内幕人员范围,加强内幕人员监管是从源头遏制内幕交易行为的有效手段。只有从源头减少内幕交易行为,才能实现对我国投资者的有效保护,我国资本市场才能可持续性地健康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市值管理内幕篇4

关键词:内幕交易 法律规制 主体界定 责任确立

证券市场既是一个风险市场,也是一个机会市场,投资者要想抓住时机,就必须及时充分地掌握上市公司的真实信息,这样才能把握证券价格的未来走势,成功地进行交易。为保障投资者能够平等地获得信息,享有公平获利的机会,就必须严禁内幕交易,使所有投资者能够站在交易前的同一起跑线上,凭着各自对已公开信息的技术和理性判断,展开公平竞争。

内幕交易(insidetrading),又称内部人交易或知情交易,是指掌握公开发行有价证券未公开的,可以证券价格的重要信息的人,直接或间接地利用该信息进行证券交易,以获取利益或减少损失的行为。内幕交易行为严重破坏证券市场的秩序,动摇投资者的信心,必须用法律加以规制。

一、内部交易的法律规制理由

在证券市场的初期,法律并没有禁止内幕交易。直到本世纪2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大崩溃,引起史无前例的大恐慌,人们才反思到,内幕交易的盛行,影响到证券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信心,是引起证券市场瘫痪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1934年的美国《证券交易法》,首次以立法的方式禁止包括内幕交易在内的各种证券欺诈行为。而该法第10条(b)款及证券交易委员会(简称SeC)据此制定的规则10b-5,成为规制内幕交易的主要法律依据。迄今为止,各国证券法几乎无一例外地建立了禁止内幕交易,反对证券欺诈的法律制度。但是在禁止内幕交易的必要性上尚存在不同的观点。

有人从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的角度出发,认为利用市场信息,追求商业利润是每一位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权利,同时,他也必须面对因其决策失误而带来损失的市场风险,在内幕交易中,无辜的买卖者与内幕人员达成交易是出于双方自愿,因而就不应抱怨内幕交易的不公平。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将内幕交易视为是对企业管理人员的一种褒奖手段,他们通过内幕交易得到的利益可谓是对其才智和管理的报答。退一步说,即使内幕交易有害,但由于其渗透范围广,难以加以控制,而且证券交易实行的是集中竞价买卖制度,对内幕交易进行监督,追查,取证更是难上加难。从法律操作的角度看,对内幕交易进行规制不是不能,就是因成本大于收益而得不偿失。更有人提出任何依赖资讯的市场都存在内幕交易的,认为对内幕交易大加伐挞,是对市场的不理解。

当然,在商业社会,对商业信息的先占往往意味着对良好交易机会的把握以及随之而来的丰厚的交易利润。尤其在证券市场这种对资讯依赖性极强的地方,对信息的占有更是投资人做出投资决策、决定投资效果的关键。全面、及时、准确地披露上市公司的信息,便于投资者了解和掌握决策所需的详细资料是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义务;平等、迅捷地获取信息并加以利用是投资者的权利。证券法要“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非保障有价证券的价值,也并非要防止投资人因证券交易所受到的不利益或确保其能获得一定的利益。因为证券投资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投资,投资者必须以自己的判断及责任进行投资。证券法的立法目的就在于确保投资人有公平、公正地进行证券交易的机会,并排除那些妨碍投资人依自己的自由判断及责任而进行证券交易的不当行为。而内幕交易恰恰是基于内幕人员对重要市场信息的不公正占有而交易获利的行为,违背了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原则。内幕人员凭借自己的特殊地位,通过不公平的渠道获取信息,并利用该信息优势与不知情的投资者交易。在此交易中内幕人员无任何商业风险可言,交易相对人仅仅成为他获取利益的一个手段,相对人在没有站在竞争的起跑线之前,就注定会在竞争中失败。这显然与市场公平原则背道而驰。虽然从表面上看来,相对人与内幕人员达成交易皆属自由选择,内幕人员并没有限制相对人的意志自由,交易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而事实上这种自愿是以一方不知情为前提的。如果相对人事先了解到内幕信息,一定会改变自己的投资决定。因此这种表面上的意志自由是虚假的,相对人是在受蒙蔽的情况下作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违背了诚实信用这一法律孜孜以求的价值目标,破坏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和实质正义。内幕人员在掌握内部消息的情况下,诱使相信与内幕人员处于同样交易条件的相对人与其交易牟取利益。这种利益实际上是通过不诚实的交易行为所获得的不正当利益,这种隐瞒重要交易信息以恶意获利的行为严重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是对意思自由的严重侵害。内幕交易不仅是对交易相对人的欺诈,同时也是对证券市场上广大投资公众的欺诈,动摇了他们对证券市场公正性的信心,造成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不信任,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不利影响。正是基于这一点,各国证券法律制度都将内幕交易行为视为一种法律禁止的证券欺诈行为,并通过行政的、刑事的和民事的法律手段加以防治。对内幕交易行为从法律上加以否定就成为必然。

二、内幕交易的主体界定

禁止内幕交易的立法宗旨是禁止内幕人员利用基于其身份所取得的资讯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将自己的经济损失转嫁他人。因而,认定行为人的内幕人员身份是确定其是否承担内幕交易法律责任的前提。

根据证券委于1993年的《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第6条的规定,内幕人员包括:1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秘书、打字员,以及其他可以通过履行职务接触或者获得内幕信息的人员;2发行人聘请的律师、师、资产评估人员、投资顾问等专业人员,证券经营机构的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及其他因业务可能接触或获得内幕信息的人员;3依法对发行人可以行使一定管理权或监督权的人员,包括证券监管部门和交易场所的工作人员,发行人的主管部门和审批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工商、税务等有关经济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等;4由于本人的职业地位、与发行人的合同关系或者工作关系,有可能接触或获得内幕信息的人员,包括新闻记者、报刊编辑、电台主持人以及编排印刷人员等;5其他可能通过合法途径接触到内幕信息的人员。

从上面的规定可以发现,我国证券立法以列举的明确规定了内幕人员的范畴,突破了将内幕人员仅限于发行公司内部人员的做法,而涵盖至暂时性内幕人员上。

其实最早的内幕人员仅指发行公司内部人员,因为他们是最有可能接触到发行公司商业秘密的人员。但在司法实践中发现除公司内部人员外,其他人也有可能预先获取内幕信息并以此获利。且此类人员的范围远远大于公司内部人员,行为涉及的范围及效果的严重性也绝非传统内部人员可比。[1]所以证券法所涉及的内幕人员包括一切可能优先接触上市公司的重要信息,且对此信息负有不得私自泄漏或利用得利的人员。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办法》将内幕人员分为三类:公司内幕人员、市场内幕人员和政府管理内幕人员。第一类指基于公司内部职务或工作关系而获得来公司内幕消息的人,包括发行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打字员等。第二类指与公司没有隶属关系,但由于其业务或职业能够获取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的人员,主要包括发行公司聘请的律师、会计师、资产评估人员、投资顾问、证券经营机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以及相关新闻媒介人员等。第三类指政府机构中由于其管理地位、监督地位而能够接触或获得公司内幕信息的人,如证券监管部门和证交所工作人员、发行人主管部门和审批机关的工作人员、工商税务等有关经济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等。此外,还有“其他可能通过合法途径接触到内幕信息的人员。”如在查理莱案中,美国上诉法院裁定一名印刷工利用未公开的兼并要约信息进行交易的行为为刑事犯罪。

由此可见,构成内幕人员,其实质在于是否能够通过合法途径接触或获得内幕信息,而不仅限于公司内部人员。非公司内部人员包括内部人员的亲属朋友或其他能够获取内幕信息并利用其进行交易的人员都可以构成内幕人员。

三、内幕信息的界定

如果无论内幕人员掌握何种上市公司的信息进行证券交易均被认为是从事内幕交易的必须承担责任的话,无异于剥夺了内幕人员进行证券交易的资格,这对于内幕人员而言是有失公平的。只有在内幕人员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交易而获利的情况下,才构成内幕交易罪,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内幕信息是内幕交易法律责任构成的必备要件之一。根据我国证券法的规定,内幕信息是指为内幕人员所知悉的,尚未公开的可能证券市场价格的重大信息。可见,衡量一个信息是否为内幕信息,主要有三个标准:?只有内幕人员知悉;!尚未公开;:信息具有重要性,以致于可能影响证券市场的价格。任何信息一旦被公开披露,便由内幕走向公开,内幕人员利用这种信息进行证券交易就成为法律所容许的行为。因此,构成内幕信息的,应属于在没有公开披露,一般投资者无法平等获取的信息。那么如何认定信息是否已经公开,依西方有效市场,只有当某一信息溶入到证券价格当中,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时,才算公开。一般认为信息公开的标准有三个:1全国性的新闻媒介上公布该信息;2通过新闻会公开信息;3市场消化了该信息,即市场对该信息已作出反应。[2]无论认定是在新闻会后10分钟内,[3]抑或是在股票行情信息出现在股票行情显示器上之后2分钟内,[4]法律均应明确一定的标准作为公开的界限。当然,给内幕信息的公开提供一张具体统一的时间表是不现实的,也无此必要。衡量信息是否公开应综合考虑信息本身的和性质、发行公司的规模及知名度、交易证券的活跃程度、通讯手段的技术水平及信息抵达普通投资者的速度、交易场所及交易方式、证券市场对信息的反应等因素,采取个案处理的方式解决。由于掌握内幕信息的人员早已消化吸收了该信息,而普通投资者面对刚刚公布的内幕信息可能措手不及,难以即时作出反应,因此,只有在市场对信息公开做出反应或经合理的时间证明市场已消化这些信息后,才应允许事先掌握内幕信息的人员进行交易。

而“重大”的标准则应结合市场和一般投资者在公开信息时的反应而定,即应采取客观标准。我国《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26种重大信息。这种方式具有明确具体,操作性强,便于理解和执行的优点;但同时由于重大信息的具体情形难以穷尽,有时规定的越具体,个案的妥当性越差。美国法院在过去的判例中,往往以有关信息公布之后,对于证券价格的影响为依据来判断是否为重大内幕信息。但采用上述判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证券价格的波动,并非由单一因素决定,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公司公布重要信息之后,可能会因其他原因,使证券价格反向波动。此刻就需要具体。虽然价格的波动与公布的信息无关,但该项信息仍可被视为重要信息。美国法院有时也以被告本身的交易行为,或当第三人得知该信息时的交易行为,作为判断重大内幕信息的基础。事实上这是一种最简单合理的证明方式,因为当被告在知悉尚未公布的信息后,便进行交易就足以表明该信息对其决策的重要性;如果被告系因其他理由而交易,应负举证责任。

四、内幕交易行为的法律责任

纵观各国立法,内幕交易行为需承担的责任多为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且处罚相当严厉。如美国1984年《内幕交易制裁法》规定,对内幕交易行为可处以相当于所得利益或所避免损失3倍的罚款。1988年《内幕交易与证券欺诈执行法》规定,对违法进行内幕交易的人可判处5-10年的有期徒刑,并处100万美元以下罚金;对非自然人(如公司、银行等),可判处150万美元的罚金,对其负责人可同时给予100万美元以下或3倍于其受益金额的罚款。加拿大各省的证券法及《加拿大商业公司法》规定,内部人员没有提交报告或提交虚假报告要受刑事制裁。安大略省的新证券法规定,任何与发行公司有特殊关系的个人或公司都不能在知晓该发行公司事务的重大事实和变化,且知道此信息尚未公开的情况下买卖发行公司的证券。违反该法,适用包含在一般罪项中的刑事处罚。

内幕交易行为不仅损害上市公司和一般投资人的财产利益,同时也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了公共利益,有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有必要采取刑罚处罚的手段加以制裁。实践也证明,只有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才能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我国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内幕人员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交易,或泄露内幕信息或建议他人买卖证券的,责令依法处理非法获得的证券,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或者非法买卖证券等值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规定对证券监管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内幕交易的,从重加以处罚。可见,我国证券法对内幕交易行为的处罚还是颇为严厉的,只是对刑事责任的规定,有些语焉不详,没有明定刑事责任的具体内容,在操作中难以把握,易流于具文,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关于内幕交易行为的民事责任,各国证券立法均多有回避,规定的甚少。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的证券交易是在公开市场上通过证券经纪人完成的,交易双方一般没有直接的联系。交易者向经纪人发出的指令只有价格、数额和时间限制等几项简单的内容,能否成交要靠市场上众多交易者的集合竞价和电脑的自动撮合。而且,证券交易参与者甚众,买卖颇为频繁,证券换手率颇高,因而难以证明内幕交易行为直接的和真正的受害者,并且由于证券价格瞬息万变,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又错综复杂,难以确定。因而就会难以合理的损害赔偿金额。那么,是否应因其难就放弃对内幕交易行为受害人的民事救济呢?我们认为,从公平这一法律基本价值出发,对内幕交易的行为人追究民事责任并赔偿受害者的损失确有必要。因为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重在遏制和打击内幕交易行为,恢复正常的证券市场秩序,但不能对内幕交易的受害人提供足够的法律救济,使受害人所遭受的利益损失得到补偿。从本质上看,对当事人利益的损害就是对其法定权利的侵害,而受损害的利益只有通过赔偿的方法才能获得补偿。因此,只有对受害人进行民事救济,将侵害人的非法所得用于补偿受害人的损失,才能实现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真正实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都允许内幕交易的受害人通过民事诉讼向内幕交易者请求赔偿。如地区《证券交易法》第157条规定:内幕交易者应当在消息公开前买进、卖出该股票价格,与消息公开后十个营业日收盘平均价格的差额的限度内,对善意从事相反交易之人负损害赔偿责任;情节重大者,法院得依善意从事相反交易之人的请求,将现任限额提高三倍。美国证券交易法第16条规定: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大股东对其所持有股票于买进6个月后卖出,或卖出6个月内买入,其利益归公司所有。公司如不提出该项请求,公司股东可以代为行使请求权。

在内幕交易行为的民事责任制度中,首先需确定内幕交易行为与损害事实间的因果关系。一般认为因果关系的存在可以通过法律特有的推定方式来加以认定。美国司法判例认为,只要证明内幕交易人没有披露的内幕信息属于重大事实即可。因为投资者如果知悉该项重大事实,就会改变其投资决定,故可推定交易相对人的买卖行为系由于内幕交易人对内幕信息未予披露的欺诈行为所致的。我们认为,我国证券法可借鉴此种推定方法,否则交易相对人无法对因果关系负举证责任。

关于赔偿金额的计算,理论上有三种方法:(1)实际价值计算法,即赔偿金额应为受害人进行证券交易时的价格与当时证券的实际价值的差额。但由于证券的实际价值难于确定,故此方法无法操作。(2)实际诱因计算法,即内幕交易者只对其行为所造成的证券价格波动负赔偿责任,对其他因素引起的那部分证券价格波动不负赔偿责任。但由于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颇多,很难确定各种不同因素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及影响程度。(3)差价计算法,即赔偿金额应为证券交易时的价格与内幕交易行为暴露后一段合理时间内的证券价格的差额。这一方法为许多国家的证券法所采用。

我们认为,在确定损害赔偿金额时应坚持公平合理的原则,借助于对当事人之间失衡的利益关系的整合,使倾斜的利益天平恢复平衡,并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利,维护社会的公正理念。而不应仅是对有过错方的惩罚。因此为防止不合理地扩大内幕交易者的民事责任,在操作时应侧重剥夺其获得的不正当利益,即应以内幕交易者的全部非法所得为上限,以此对受害人给予合理赔偿。

:

[1]王:《禁止内幕交易法律制度》,《法学研究》第18卷,第1期,第105页。

[2]陈晓:《论对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制》,《民商法论丛》第5卷,第89页。

市值管理内幕篇5

   论文摘要:内幕交易就是内幕信息人员利用内幕信息从事证券交易的违法行为.我国证券法规定咐于内幕交易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行为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但是这个规定比较原则,在司法实践中不具有可操作性.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现有规制内幕交易法律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内幕交易民事赔偿制度的建议.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第76条明确规定了证券内幕交易行为的民事赔偿制度,这一规定对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和社会公正的实现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在法律修订后几个月内就发生了新疆天山股份原副总经理陈建良内幕交易案,吉林敖东内幕交易案和杭萧钢构内幕交易案等。尽管证券会加大查处内幕交易行为的力度并对其做出及其严厉的处罚,但是,不足以阻止内幕交易行为大量发生。主要原因是新《证券法》中内幕交易的规定不仅太原则,而且缺乏操作性,致使内幕交易受损的投资者不容易获得有效救济。

   一、内幕交易概念

   内幕交易,在英美称为内部人交易,在台湾地区称之为内线交易。0结合我国立法,在我国内幕交易的主流定义是指“有关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内幕人员和非法获得内幕信息的非内幕人员,利用尚未公开的、可影响证券价格的重要信息,进行证券交易,以获取经济利益或减少经济损失的行为;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的行为。”

   我们认为,证券市场的内幕交易是指因其特殊地位而获取证券市场内幕信息的人员,利用该信息转变为公开信息前的时间差,进行证券交易或泄露该信息或建议他人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也学者认为:“掌握未公开、对证券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的人,以获取利益或减少损失为目的,利用该信息从事证券交易活动或者建议他人、或者泄漏该信息使他人从事证券交易活动的行为”。

   我国的证券法没有正面对内幕交易做出定义,而是在第73条对内幕交易从反面做了规定,对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利用内幕信息从事证券交易行为做了禁止性规定。内幕交易、欺诈客户、操纵市场和虚假陈述是证券市场中最为典型的四种违法行为,世界各国都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特别是对于内幕交易规定了非常严厉的处罚.证券市场有句老话“最黑黑不过内幕交易”,可以说内幕交易是证券市场中危害最大一种侵权行为直接和间接的侵害投资者的利益和证券市场的秩序。世界各国从立法上做出禁止内幕交易的规定,并且赋予投资者获得救济的途径。

   二、我国现有管制内幕交易法律不足之处

   (一)内幕人员规定的范围不全面,对内幕人员的规定有遗漏

   《证券法》第74条关于内幕人员的规定列举性的规定几种内幕人员,还做了一个兜底条款,有证监会对这几种人员以外的内幕人员做出规定,而证监会对此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但是在许多内幕交易的案例中,有些违法主体在事实上属于内幕人员,但是其不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所以难以认定其法律责任。

   (二)关于民事法律责任规定不具体

   《证券法》第76对内幕交易民事法律责任规定失之于原则,仅仅规定内幕交易违法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应当对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样的规定欠妥当,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很难追究内幕交易人的民事责任,利益受损的投资者也很难获得救济。

   (三)内幕交易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程序没有明确规定

   由于涉及内幕交易的民事诉讼程序非常特殊,首先诉讼当事人数量十分大,原告不容易认定,按照普通的民事程序很难解决,必须要用特殊的制度,就是集团诉讼制度在我国称之为代表人诉讼。其次,由于证券交易的方式十分特殊,其确定因果关系、分配举证责任也不同于一般的民事诉讼程序,在内幕交易的案件中更是如此,普通的民事诉讼程序对内幕交易案件的解决力不从心。因此必须有专门的诉讼程序解决内幕交易损害赔偿纠纷。此外,内幕交易损害赔偿案件的管辖问题,法律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必须尽快完善法律,从而解决内幕交易案件的受理难题。

   三、完善内幕交易民事赔偿制度的路径

   (一)内幕交易的民事赔偿制度程序方面的完善

   1.设置必要的前置程序。所谓内幕交易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具有隐蔽性,普通的投资者是不知道内幕交易的详情,受害者在证明内幕交易是否存在已经自己的损失几乎不可能。在内幕交易的案件中,普通投资者只有在证券监管机构(证监会)对被告施以行政处罚后,才能依据处罚决定证明内幕交易行为存在。因此,内幕交易案件也需要设置必要前置程序。笔者认为在内幕交易民事赔偿制度中可以尝试设置前置程序。通过设黄前置程序,首先起到一个过滤作用,把不符合受理标准的案件提前排除,降低法院的负担,减少对上市公司正常经营的干扰。其次降低投资者的诉讼成本,投资者可以利用现有的证据。

   2.明确内幕交易民事赔偿案件管辖案件的管辖包括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就级别管辖而言,由于内幕交易案件法律关系复杂,诉讼中涉及很多专业知识,当事人众多,诉讼标的也非常大,笔者认为适合中级法院管辖。而就地域管辖,由于当前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上市公司有一千多家,分布在全国各地,但是分布很不集中,这些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案件发生数量可能地区性差别,如果僵硬的适用原告就被告的原则,一概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将会增加内幕交易民事赔偿案件审判难度,同时导致原告诉讼费用增加。做为中立者的法院,内幕交易民事赔偿案件既特殊有复杂,大部分地区的法院不能完全胜任:从我国司法资源的配置情况来看,笔者建议通过在上海、深圳的中级人民法院设立专门的证券法庭,审理内幕交易民事赔偿案件。法律可以规定将这类案件管辖明确为证券交易所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专属管辖,有利于原告起诉、法院的审理、案件的执行。

   (二)内幕交易民事赔偿制度实体方面的完善

   1.认定内幕交易损害赔偿权利人范围。权利人就是内幕交易民事赔偿诉讼中的原告,有权向被告提出损害赔偿请求。1981年美国的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通过wilsonV.Comtechtclccommunicationsinc一案发展了一个理论,对认定内幕交易损害赔偿权利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大意是内幕交易损害赔偿请求权主体资格应当具备“同时从事相反交易”和“善意”两个条件。在加害人从事内幕交易证券买卖的这一天与之为相反交易的善意投资者,应当是内幕交易受害人,有权提出损害赔偿,做出相反交易的投资者善意对内幕交易不知情,善意准据时点限定于内幕交易发生时间,这样能够准确的确定内幕交易受害人,排除仅仅因为市场风险而受损的投资。

   2.确定内幕交易损害赔偿义务主体。赔偿义务人应当是内幕交易民事赔偿案件中的被告,了解内幕信息并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并因此而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赔偿义务主体主要分为三类:第一是公司内幕人员,基于其在证券发行公司的身份而知悉内幕信息的人员。第二是市场内幕人员。因为职业或者职责与证券发行人有特殊关系的而接触内幕信息的人。第三就是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前两类内幕人员手中内幕信息的人员。因此,应当建议除了证券法第75条规定外,还应当对第三那种内幕人员做一个详细的规定。从而保障法律对内幕人员的规定不出现大的漏洞。

   3.认定因果关系与归责原则。证券市场中的交易一般是利用计算机系统撮合完成,因而不易判定投资者是否是内幕交易相对方,更谈不上证明内幕交易因果关系存在。依据美国证券法理论中的市场欺诈理论和信赖推定原则,向证券交易市场中披露不真实信息或者在交易时披露内幕信息影响了市场价格的真实性从而间接地欺诈了当时所有在市场中从事交易的其他投资者,投资者只要相信信息真实、不存在内幕信息而进行交易。如果因为内幕交易而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则受害者无需证明内幕信息与损失之fHJ的凶果联系。对认定因果关系,我国法律该如何规定,笔者认为,吸收荚讧券法理沦t{的市场欺诈理论和信赖推推定二者存在着因果关系,但被告可以提出反证。若投资者的损失是由其它原因造成的,则内幕交易者不应当对其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在认定被告责任是,原告只需证明被告知晓内幕信息,并且完成了涉及该内幕信息的交易。但是被告可以以其并非利用内幕消息而完成交易、原告本身也存在过错为理由提出抗辩。但是应当不同类型被告区别对待,对于公司内幕人员和市场内幕人员的内幕交易行为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这些内幕人员对公司负有信托责任,其获悉信息是基于本身职务或公司的信赖,应当对公司负有保密义务:而对于第三类内幕人员一般大多是非法获取信息的人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可以证听自己不存在过错。

   4.计算损害赔偿的数额。各国一般都确立了民事责任优先原则,根据证券市场股东本位论的思想,政府对内幕交易人的处罚其最终目的是保护每一个投资者的利益。所以在对内幕交易人进行财产处罚和对受害者给予损害赔偿出现冲突时,应当优先民事救济,财产处罚硬顶缓行。

市值管理内幕篇6

一个好的管理方式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而偏离正轨的运作模式或将带给市场较大的伤害。在资本市场,近来中国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就被部分公司“玩坏”,需要警惕。

乱象丛生

观察a股市场,自去年5月份以来,一些公司股价就开始不断上涨,而今年以来,重组加市值管理的公司更是表现神勇,诡异式暴涨特征明显。虽然股价上涨有市场总体走强因素的影响,但部分公司的上涨显然更是受到了去年5月新“国九条”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的影响。

2014年5月8日,国务院新“国九条”中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此后一年多来,以做大市值为导向的价值管理如火如荼。对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我们应该对好的公司给以肯定,不能全盘否定,但目前有些公司已走到一个非常危险的极端。

随着许多公司重组加市值管理刺激股价上涨,估值出现较大的泡沫成份,操纵股价的迹象开始出现,甚至出现明显违法违规行为,部分公司的市值管理已演变成一场闹剧,其隐含的投资风险累积日甚,投资人利益有可能在闹剧过后受到严重伤害。

从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实际运作来看,不少公司打着市值管理的旗号,配合股东减持和管理层股权激励,从事涉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行为,这些以市值管理为名的违法行为,其目的是维护少数人、个别人的利益,损害全体股东的利益,违反了“三公”原则,尤其对中小股东造成很大的损害,也挑战了监管层的监管底线。

从现实市场情况来看,我们看到不少上市公司在进行的市值管理,与股票发行的大环境密切相关。去年5月份鼓励市值管理以来,中国股票发行依然采取的是审核制,这种体制背景下,相关上市公司更容易通过实施重组进而形成市值的上升题材,其原因就是股票市场的壳资源价值依然。

如果其他非上市公司想通过ipo,不仅要排队,同时也具有相当的时间周期,重组的动力依然,这也给了不少铤而走险的上市公司与利益机构合谋一个最为重要的支撑。

在此支撑之下,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通过与相关机构合谋市值管理运作,可以不断将外部资产通过重组形式装入公司,实现规模不断扩张,讲故事刺激股价;对于利益机构而言,可以通过操纵股价与利用内幕信息炒作获利。

虽然管理层今年没有对市场焦点类重大违规公司及时出手,但从监管层最新表态来看,监管底线或已被多家公司触及,出手从严治市的可能性加大。

今年5月22日,证监会对外公告查办了一些案件,其中个别案件是涉及编题材、讲故事来操纵股价,协同内外联手操纵股价。当日证监会发言人表示,查办工作主要针对六类市场操纵行为,涉及12起异常交易类案件。从相关公司看,实际上均有着伪市值管理的运作,在资本市场上已形成一场闹剧,比如某些市盈率千倍的上市公司股价连续上涨,就与定增、机构参与配合持仓、配合大比例分红等一系列动作紧密相关。

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股价虚高的背景下,正面临注册制推进加快、wto保护期结束对相关产业重组影响深化及监管层底线治市的推出,因此对于许多重组加市值管理的公司要谨慎为上。

净化市场

由此看来,由于认识上的不清晰,市场上出现了滥用市值管理的概念,以此掩盖违法违规行为的情况已大面积体现。

实际上,市值管理(marketValuemanagement)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式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一种战略管理行为。其中价值创造是市值管理的基础,价值经营是市值管理的关键,价值实现是市值管理的目的。

市值管理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注重的是价值挖掘和资产的净化,而国内则演变成股票价格的包装与炒作、操纵与内幕交易,等等。

成熟的资本市场没有市值管理概念,而是指价值管理且需要严格遵守市场法律与规则,绝不可掺杂内幕交易、编造虚假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否则将受到严厉的监管及惩罚,而国内市场上,市值管理的公司公然违规违法,编制虚假信息,联手进行股价的对赌式炒作屡见不鲜。

2014年12月,监管层在大刀阔斧对中科云网等18家上市公司立案调查,其中有不少案例是打着市值管理的旗号实行股价操纵。

半年过去了,市场上类似的股价操纵与涉嫌内幕交易的市值管理依然苗头不断,比如财经评论人水皮通过实例所指出的多家股价异常交易、涉嫌操纵的公司;近期某家市值管理的大型机械企业放出重组消息,股价上涨后,高管在高位集中大比例套现等。

市值管理内幕篇7

论文关键词: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完善

证券内幕交易.又称为知情者交易,其基本概念与各国对内幕交易管制态度严格与否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对内幕交易采取严格管制的国家趋于扩大内幕交易的含义及其适用范围,而对内幕交易进行宽松管制的国家则对内幕交易的含义及其适用范围加以限定。鉴于此.欲对内幕交易作一普适的界定几乎不可能。根据我国的现行立法.内幕交易是指知悉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其他人员,买卖或者建议他人买卖与该内幕信息相关的证券,或者向他人泄露该内幕信息的行为。

一、我国现行立法及司法中的内幕交易民事责任

内幕交易作为一种证券欺诈行为,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世界各国历来都注重预防和打击内幕交易行为,我国证券市场虽起步较晚。但在刚起步时众多问题即受到重视并为相关立法所规制。我国最早对内幕交易作出明确规定的是

1993年9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的

《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77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该规定,无论何种证券违法违规行为,只要造成他人的利益损失,违法行为人就必须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此,该规定确立了证券法中民事赔偿责任的一般规则,极大地完善了证券交易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尽管如此,该条例对证券法律责任的规定仍有不失妥当之处,那就是其间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规定大为充斥,造成责任失衡。而且,既有的民事责任条款也因欠缺实务中的可操作性而落个被束之高阁的尴尬境地。

作为证券市场基本大法的关于证券法律责任的规定有36个法律条文,其中关于刑事责任规定的有l8处,关于行政责任规定的则多达30多处,而明确规定证券法民事责任的则仅有三、四个法律条文。如此,关于证券违法法律责任的规定呈现出严重失衡的现状,具体表现为重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轻民事责任,造成民事法律责任制度的严重缺位。具体到内幕交易民事责任,根据的相关规定来看,除了明确规定短线交易者承担返还利益的民事责任外,即无法找到课以内幕交易者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了。

从司法情况看,迄今为止,证监会对内幕交易总共处罚了七起,相对于中国证券市场来说,简直是微不足道,同时,在这些少之又少真正受到处罚的同时致使众多善意投资者蒙受重大利益损失的证券违法案件中,无一例涉及民事赔偿。

二、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完善的意义

根据我国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立法及司法状况,不难看出,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在我国严重缺位。笔者以为,我们应对上述现象进行检讨,真正理解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立法及司法对策。概而言之,完善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一)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完善有利于真正贯彻《证券法》所确立的立法宗旨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基本价值理念。任何法律皆有其特定的立法宗旨,而这一定的立法宗旨又是立法者基本价值理念的突证法形态。现代各国、各地区证券法在确立其立法宗旨时,无不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其首要。我国《证券法》第l条明确规定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该法的立法宗旨之一。立法宗旨及其基本理念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具体制度的设计和操作。在投资者因内幕交易行为(推而广之是一切证券欺诈行为)而遭受损失时,仅仅对欺诈行为人进行罚款、判刑根本不足以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换句话说,仅仅对内幕交易者施加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等公法责任,充其量“只是救济了作为公共秩序的金融秩序,并不能直接救济个人的权利”。其结果虽然“体现了社会正义,但只实现了正义的一半;只有当投资者利益保护规则被创设和运用以后,才是更完美的正义。”

总之,唯有建立健全证券交易民事责任制度,广大投资者的合法利益才有可能获得充分的保障。否则,证券法的基本立法宗旨就形同虚设。

(二)完善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有利于更有成效地打击内幕交易行为,纯洁证券交易行为。《证券法》在规制内幕交易问题上不可谓不关注。然而,民事责任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严重削弱了对内幕交易行为的打击力度。民事责任的缺位使社会公众投资者无法借助法律弥补其所受的损失,从而导致广大投资者对内幕交易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失去了广大投资者的关心和支持,证券监管机构单枪匹马地与内幕交易行为作斗争,其成效显然是甚为微小的,这也是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中内幕交易数量不少然受到查处者却仍占相当微小比例的一个重要原因。不难想象,若不对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极不完善的现状予以纠正以加大实施内幕交易的成本,内幕交易行为将更为大量滋生而害及整个证券市场。

市值管理内幕篇8

关键词:证券 内幕交易 规制

       0引言

       证券市场中,交易者对财富的占有量同对有效信息的拥有量成正比。公平的证券市场中,交易主体间的信息应是对称的。为追求高额利润,因优势地位而掌握未公开信息的主体大多会产生利用该信息进行内幕交易的冲动。有学者指出,内幕交易如同证券市场本身一样古老久远,只要证券市场存在,内幕交易就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1内幕交易的法律内涵

       笔者认为,内幕交易是指内幕人利用其知悉的内幕信息买进或卖出所持有的该公司的证券,或者泄露内幕信息或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的行为。广义的内幕交易包括内部人短线交易,即“上市公司内部人(包括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及持有法定比例股份以上的大股东)在法定期限内(各国通常规定为6个月),对公司上市股票买进后再卖出或卖出后再买进的行为。”与内幕交易制度不同的是,只要公司内部人在法定期间内进行了买卖公司证券的行为,都要承担返还所得于公司的法律责任,而不管其是否有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规避合理风险的主观故意,更不考虑其行为是否建立在对内幕信息的滥用的基础上。各国法律大多也是以一种“一刀切”的方式来禁止短线交易,即只问当事人身份和交易时间。实践中,短线交易存在两种形态:一是利用内幕信息;二是未利用内幕信息。因此,虽然短线交易制度与内幕交易制度有着共同的“维护证券市场公平、公正的秩序”的价值取向,但通过对行为性质、构成要件、法律责任等方面的考察不难发现,二者并不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特别是“未利用内幕信息的短线交易行为”与内幕交易行为的区别更为明显。

       2反对内幕交易规制的理论及其批判

       证券市场中利用内幕信息的隐蔽性使得人们往往忽视内幕交易的危害性。证券市场发展早期,世界各国并未立法禁止内幕交易。直到19世纪20年代,美国遭受了一场由证券市场崩溃引发的经济恐慌,才于1934年首次以立法的方式禁止包括内幕交易在内的证券欺诈行为。然而,理论界在是否应严格监管内幕交易问题上仍存在不同观点。反对内幕交易监管的一方以美国法学家亨利·曼因为代表人物,其在《内幕交易与证券市场》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反对禁止内幕交易的理论:

       首先,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利用市场信息追求商业利润是每一位证券投资者的权利。同时,他也必须面对因决策失误而带来损失的风险。内幕交易中,无辜的买卖者与内幕人员达成交易是出于双方自愿,因而就不应抱怨内幕交易的不公平。

       其次,可以将内幕交易视为是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褒奖。他们通过内幕交易得到的利益是对其才智和管理的回报。

       最后,即使内幕交易有害,但其渗透广,难以控制,且证券交易实行的是集中竞价买卖制度,对内幕交易监督、追查、取证更是难上加难。规制内幕交易的成本大于收益,得不偿失。

       笔者认为,该理论过于强调市场经济自由竞争、自给自足的功能,以市场万能论为预设前提对内幕交易所谓合理性的论证,无疑已被现代经济法国家适当干预理论溶解。

       首先,滥用信息与利用信息并非同一概念。市场经济自愿平等的交易规则要求交易主体的交易机会和身份形式上平等,而内幕人员为规避风险,凭特殊经济身份通过不公平的渠道获得未公开的内幕信息,导致与其进行交易的投资者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已构成对信息的滥用。内幕人员在证券交易中完全将其本身所应承担的合理的商业风险转嫁给对方投资者,导致对方投资者经济利益损失,这种形式上的不平等的交易若无法律规制必然导致实质上的不平等。

 其次,“内幕交易获利是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褒奖”显属强盗逻辑。照此逻辑,任何违法所得都应被视为对违法者付出的回报。退一步讲,即使公司要奖励管理人员,也应用公司财产奖励,而不应剥夺投资者的利益对其奖励。

       最后,以成本高、难度大为由反对规制内幕交易有悖常理。任何规制违法行为的工作都要付出一定成本,照此推演,所有规制难度大的违法行为都可不受法律监督。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可开发出更容易发现内幕交易行为的监控系统,只要端正态度,内幕交易查处难可以攻破。

       3支持内幕交易规制的理论及其肯定

       内幕交易行为既是一种投机行为,也是一种不公平的欺诈交易行为。其存在是对资本市场诚实信用原则、公平交易原则和效率原则的违背。

       冲突一:内幕交易与诚实信用原则

市值管理内幕篇9

中国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9月17日表示,将在制度层面研究解决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内幕信息管理问题,提出综合治理内幕交易的方案,进一步完善多部门的联动监管机制,构建内幕交易综合防控体系。

内幕交易案明显增多

近期监管部门通报的内幕交易案明显多了起来,如St得亨董秘内幕交易案、天山纺织重组方高管内幕交易案、上海祖龙公司首例法人内幕交易案、原格力电器董秘首领“过失泄露内幕信息”罚单等,不一而足。而来自中国证监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七八两个月,共受理内幕交易线索22起,其中立案调查内幕交易案件19起,占今年内幕交易立案总量的54%。

内幕交易是资本市场的一颗“毒瘤”,践踏着市场“三公”原则,打乱了市场正常的运行秩序,损害着广大中小投资者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利益。对内幕交易行为的纵容其实是对处于弱势的中小投资者的残忍。

铤而走险者深涉其中

从监管部门公布的数据看,近几年来内幕交易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另一方面,从此前对原四川圣达董事、总经理佘鑫麒的内幕交易通过“推论认定”、上海祖龙公司首例法人内幕交易案、原格力电器董秘首领“过失泄露内幕信息”罚单等,又表明监管部门对于内幕交易的打击不断深入。

其实,在众多已通报的内幕交易案中,并购重组所产生的内幕交易案无疑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也说明内幕交易多发生于资产重组等案例中。而问题则在于,为什么《证券法》、《刑法修正案(七)》中都规定了严厉惩处内幕交易行为的条款,仍然有为数不少的铤而走险者深涉其中?

资本市场其实就是利益的博弈场所,股票投资、投机活动都是为了利益两字,内幕交易行为同样如此。而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漠视法律法规者常常抱着侥幸心理,继而产生违规的举动。

治理交易慎犯“马后炮”

事实上,目前对于市场上的内幕交易行为,严打的旗帜可谓高高举起,而相关被查处的违规人员也为之付出了应有的代价。这不仅是打击违规者的需要,与此同时亦是警示后来者的需要。但是,监管部门在对内幕交易防范问题上,却明显做得不够。

市值管理内幕篇10

关键词:内幕交易;内幕信息;特征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11-0081-04

2010年11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等部门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依法打击和防控内幕交易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和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我国对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

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证监会、公安部、监察部、国资委、预防腐败局在《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提出以下三点意见:第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第二是完善制度,有效防控。第三是明确职责,重点打击。在第二点意见中,五部委提出要抓紧制定涉及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的保密制度,包括国家工作人员接触内幕信息管理办法,明确内幕信息范围、流转程序、保密措施和责任追究要求,并指定负责内幕信息管理的机构和人员。

这一意见,涉及如何认定内幕交易罪中的内幕信息的范围和特征,那么内幕信息的范围是什么?内幕信息的特征有哪些?我国刑法学界对于内幕信息的特征主要有哪些不同的观点?笔者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对内幕信息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一、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立法概况

以前我国的刑法中没有关于惩治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行为的规定,对于此行为通常限于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以及惩治证券犯罪的实践需要,1997年《刑法》才正式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的行为规定为一种证券犯罪。

根据1997年《刑法》第180条规定,所谓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是指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人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1997年《刑法》规定的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仅限于证券犯罪领域,不包括期货领域的犯罪。随着期货市场的出现,期货内幕交易犯罪行为应运而生了。为了打击期货内幕交易犯罪行为,1999年《刑法修正案(一)》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适用范围扩展到期货领域。

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关于内幕交易罪的修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扩大了内幕交易罪的客观要件,增加了“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交易”的行为特征;二是将内幕交易的主体范围加以扩大,“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可以作为内幕交易罪的犯罪主体实施内幕交易的犯罪行为。

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立法概况,我们可以看出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适用范围逐渐扩展。

其一,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客观要件来看,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犯罪对象从证券犯罪扩大到期货犯罪;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犯罪行为从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证券、期货的行为,或者泄露内幕信息的行为,扩大到明示、暗示他人从事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证券、期货的行为。

其二,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主体要件来看,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犯罪主体现在,不仅包括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而且还包括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

二、对于内幕信息含义和范围的界定

根据上述《意见》的规定,加强内幕信息管理是防控内幕交易的重要环节,对从源头上遏制内幕交易具有重要意义。

构成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核心问题是要准确把握什么是内幕信息。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内幕信息进行了界定。根据《刑法》第180条第3款规定,内幕信息的范围,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这说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是法定犯。所谓法定犯,又称行政犯,是指违反行政法规中的禁止性规范,并由行政法规中的刑事罚则所规定的犯罪。因而认定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中的内幕信息需要依据证券法的相关规定。

对于证券内幕信息的含义和范围,我国证券法采用了综合式的立法模式。一方面,我国《证券法》第75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了证券内幕信息的含义。所谓证券内幕信息,是指在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期货的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这一款提出了认定证券内幕信息的实质标准,即证券内幕信息必须是对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

另一方面,我国《证券法》第67条第二款和第75条第二款明确列举了证券内幕信息的范围。《证券法》第67条第二款规定了十一项公司的重大事件和一项兜底性条款。《证券法》第75条规定了七项内幕信息和一项兜底性条款。笔者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证券法的这两个条文,体现了列举式规定和兜底性规定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列举性规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兜底性规定具有补充性的特点。

这样的立法模式,既有利于为司法机关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引,又有利于为适应证券市场的发展,将遗漏的事项包含进来。但是这种立法模式的缺陷在于,没有规定何为重大性。笔者建议通过证券法修正案的形式或者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明确对“重大信息”“重大变化”、“重大变更”、“重大损害赔偿责任”、“重大亏损”、“重大诉讼”的“重大”进行定义。

类似我国证券法第75条关于证券内幕信息的含义和范围的规定,2007年2月7日国务院通过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对于期货内幕信息的含义和范围也采用了综合式的立法模式。首先,在《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85条第(11)项明确规定了期货内幕信息的内涵。所谓期货内幕信息,是指在期货交易活动中可能对期货的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这一条例提出了界定期货内幕信息的实质标准,即期货内幕信息应该是对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

另一方面,《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85条第(11)项具体列举了期货内幕信息的范围。期货内幕

信息包括: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制定的对期货交易价格可能发生重大影响的政策,期货交易所作出的可能对期货交易价格发生重大影响的决定,期货交易所会员、客户的资金和交易动向。该条例最后还规定了一项概括性条款,即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对期货交易价格有显著影响的其他重要信息。《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该项规定体现了具体规定性和概括性规定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具体性规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概括性规定具有补充性的特点。

这样的立法模式既有利于为司法者、执法者和守法者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引,又有利于为适应期货市场的发展,将遗漏的事项和将来可能出现的事项包含进来。但是这种立法模式的缺陷在于,没有规定何为重大性。建议通过证券法修正案的形式或者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明确规定何为“重大影响”、“显著影响”。

三、对内幕信息特征的厘清

关于内幕信息的特征,理论上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内幕信息的特征具有未公开性和敏感性。有的学者认为,内幕信息的特征具有秘密性和重要性。有的学者认为,内幕信息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必须是具体的;二是必须不为一定的人所知。三是具有对证券价格造成重要影响的可能性。有的学者认为,内幕信息具有四个特征:一是真实、准确的信息;二是足以影响股价变动和投资者的判断;三是只能是公司本身的经营、财务等信息;四是尚未公开。

以上关于内幕信息的二特征说、三特征说、四特征说,都将未公开性即秘密性作为内幕信息的一个特征。笔者认为,内幕信息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秘密性,二是重要性。

所谓内幕信息的秘密性是指内幕信息是尚未公开的信息。内幕信息之所以具有“内幕”的性质,就是因为这种信息尚未公开,尚不为普通投资者所知悉。信息一旦公开,其秘密性随之消失,成为广大投资者共同享有的信息,便不再是内幕信息。哪些信息属于未公开的信息?如何判断是否属于未公开?

对于“未公开”的认定,西方采用一种“有效市场理论”。陔理论认为,某项消息一旦被相当数量的投资者知悉时,该项消息就属于公开的消息。反之,则仍属于尚未公开。

关于信息公开后应否给市场一个消化该信息的时间,我国现行有关法律对此未作明确要求。理论上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肯定者认为,信息公开应以市场消化了该信息为标准;否定者认为,信息公开不应以市场消化了该信息为标准,而应以报刊或者其他新闻媒介将信息刊登或传播出去为标准。

笔者认为,信息公开应以市场消化了该信息为标准。只有在市场对信息公开作出反应后或经过合理时间证明市场已消化这些信息后,才应允许实现掌握内幕信息的人从事证券交易。理由如下:

首先,从公平竞争的角度来讲,规定一段市场对信息的消化时间比较合理。因为证券、期货市场上的内幕信息一旦公布于众后,一般的投资者事实上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和理解,而在此之前,掌握内幕信息的人员可能已经早已提前消化和理解了信息的内容。如果有关信息一公布,就允许知情人员进行证券、期货交易的话,对措手不及的广大投资者而言,是极不公平的。

其次,从证券法相关的法条来看,证券法第45条第2款、第70条和第76条的规定前后不一致,这明显违反了宪法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和证券法上的公平原则。由于证券法律规定的不同,就会造成法律适用上的不平等,必然给司法实践中对内幕信息的认定造成困难,难以操作和把握。

我国《证券法》第45条第2款规定,信息公开必须采用市场消化了相关信息的标准。只有信息经法定披露方式公布后,并由市场消化、吸收之后,为上市公司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的证券服务机构和人员才被允许进行证券交易。

我国《证券法》第76条规定,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不得买卖该证券、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这里的“信息公开”,根据我国《证券法》第70条的规定,是指只要实施将信息依法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媒体,并且同时将信息放置到公司住所、证券交易所的行为。前类人员以外的人员(包括公司内幕人员;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发行人主管部门、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工作人员、证券交易所的工作人员、审批机关的工作人员、工商税务的工作人员;一般投资者以及其他人员等),只要在上市公司依法将必须披露的信息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媒体,并且同时将信息放置到公司住所、证券交易所之后,即只要信息依法被披露后,就被允许进行证券交易。

通过比较上述两个法条,我们可以得出:我国证券法对于这两类人规定了不同的义务。对于前一类人,我国证券法规定了更重的义务。这一类人必须在信息依法披露并经过市场消化后才能进行证券交易。而对于后一类人,我国证券法则规定了较轻的义务。这一类人只要在相关上市公司将内幕信息依法进行披露后就可以进行证券交易。

因而笔者认为,对于为上市公司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的证券服务机构和人员和前类人员以外的人员(包括公司内幕人员;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发行人主管部门、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工作人员、证券交易所的工作人员、审批机关的工作人员、工商税务的工作人员:一般投资者和其他人员等),应当采用统一的公开的方式,二者都采用市场消化了的信息为公开的方式。这样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和证券交易公平的原则的要求。

最后,从证券法规定信息公开制度的价值来看,应当在信息披露后给投资者消化、吸收的时间,这样才符合信息公开制度的价值和宗旨。证券法规定信息公开制度的价值在于确保证券交易行为平等、公平的竞争。知悉内幕信息的人员在信息正式公开之前已经对所涉股票的行情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如果在该信息公开后立即进行交易,这对于那些事先不知悉该信息的投资者明显不公,也违反了证券法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