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阶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8:41

金融发展阶段篇1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信托、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公募房地产投资基金、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

在西方国家和地区,由于房地产产品多被视为金融投资的工具,如由房地产产品衍生的“房地产投资信托”本身是重要的金融产品之一,因此,mSCi(摩根斯坦利)公司和Sp(标准普尔)公司共同推出的全球产业分类标准GiCS(globalindustryclassificationstandard)和伦敦金融时报(FtSe)的全球分类系统GCS(globalclassificationsystem)均将房地产业归于金融部门。由此可见,金融对房地产的重要性,房地产金融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意味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和成熟。

一、第一阶段:房地产开发商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房地产金融只存在房地产增量市场单一的房地产金融体系。在这一阶段,房地产开发商和银行是金融市场不容置疑的主角,既是风险的承担者又是既得利益的获得者。

很多人刚开始进入房地产业时,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房地产开发商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在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几乎所有的开发环节房产商如果愿意都可以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这样一来是不是房地产业可以不需要房地产开发商,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房地产开发商承担着金融、投资和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商可以理解为专门投资于房地产开发业的投资公司,从拿地开始就意味着投资项目启动。在实践操作中,房地产开发商主要通过自有资金、预收帐款(定金和购房首付款)、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融资。

银行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主体,同样对房地产金融的产生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指出,2004年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的比重在55%以上。而业内人士更指出,这个比例实际可能达到70%以上。

这一阶段的特点:房地产金融市场比较封闭,房地产开发商作为唯一一个承担房地产市场风险的资金提供者,在政策市的良好的大背景下,获得高额利润回报;银行作为房地产贷款的主要提供者,获得较为稳定的利息收入;个人通过在股票市场买卖开发商股票获得收益。

二、第二阶段:机构投资者通过房地产信托和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进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金融主要存在于增量市场,机构投资者通过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介入存量市场半成熟的房地产金融体系

这一阶段,房地产信托和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允许发行,并得到很快的发展。

房地产信托目前国际上主要存在三类:一是美国式的房地产信托,主要采用资金信托的方式。二是日本式的房地产信托,主要采用不动产信托的方式。三是台湾式的房地产信托,兼采资金信托和不动产信托的方式。台湾《不动产证券化条例》第4条第3项和第4项分别规定了不动产投资信托和不动产资产信托的定义。

房地产投资基金Reits是通过向投资者发行受益凭证,所募集的资金用于房地产业的集合投资,所获利润在扣除各项费用和税金后向受益凭证持有者发放。房地产投资基金Reits所产生的证券与股票和一般债券不同,它不是对某一经营实体的利益要求权,而是对特定资产池所产生的现金流或剩余利益的要求权。资产池在法律上表现为特定目的载体(SpecialpurposeVehicle,简称SpV),在实践过程中,SpV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特设公司(SpecialpurposeCompany,简称SpC)和特设信托(Specialpurposetrust,简称Spt)。即契约型投资基金和公司型投资基金。

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可以允许介入房地产的所有环节,介入房地产的增量市场,即对房地产开发商提供股权融资或者对其提供开发贷款;介入房地产的存量市场,即购买和持有存量房地产,获得其稳定的租金收益和未来的增长收益。

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目前在市场上的表现形式主要为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参股方式参与房地产开发,或收购持有商业房产获得稳定的租金收益。

这一阶段的特点:房地产金融市场开始开放,机构投资者和拥有一定财富个人的资金通过房地产信托和房地产投资基金进入房地产市场,获得较为稳定的利息收入(委托贷款方式)和比较可观的房地产开发利润(参股方式)。

三、第三阶段:广大投资者通过房地产投资基金和资产证券化进入房地产市场成熟的房地产金融体系

公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和房地产证券化允许发行,绝大多数的存量商业房产被房地产投资基金所持有。

由于私募基金仅接受那些集团投资者或富有的个人,公募基金主要针对不确定的账户投资者,因而私募基金的初始门槛较高,对委托的资产规模有较高的要求。而公募基金监管机构实行严格的审批或核准制,因为这涉及到众多投资人的权益。因此可严格限定其不可投资于房地产开发领域,主要投资于存量房产和房地产证券;私募基金则可允许其投资于房地产的所有领域,在承担房地产开发风险的同时获得比较可观的利润回报。

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笔者都建议采用封闭式。由于房地产自身的特点,项目周期相对较长、变现能力较差;房地产频繁买卖又容易造成投机,甚至会造成泡沫。因此为了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以及资金供给的稳定性,笔者认为房地产投资基金宜采用封闭式,年限最好为15―20年。

房地产证券化是指以债券形式表现的证券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的房地产项目债券,主要针对具体的房地产项目标的,由投资方或开发企业委托金融机构发行;二是派生出来的债券,主要是以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为代表,它是指金融机构对房地产抵押贷款进行包装组合,将一定数量的,在贷款期限、利率、抵押范围类型等方面具备共性的抵押贷款以发行债券的方式出售给投资者,包括抵押债券及由抵押贷款支持、担保的各种证券。这方面的研究很多,笔者在此不一一赘述。

四、促进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几点思考

我国目前房地产金融尚处在第二阶段,房地产信托大量发行,通过《信托投资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来规范其发展;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主要以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形式出现,纯粹以基金命名的房地产投资基金尚未成立。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措施来促进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

1.规范并促进房地产信托的发展

发展股权类、产权类房地产信托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2007年3月1日实施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取消了信托公司不能采取贷款、租赁方式开展业务的限制,同时规定信托公司可作为投资基金或者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从事投资基金业务,也可从事资产证券化、企业年金和财务顾问。应该说,信托业的春天已经来临。

采用准房地产投资基金进行运作。信托公司大部分缺乏对房地产的专业运营和管理经验,因此在现阶段可以采用外部管理模式,委托专业的房地产经营管理公司来管理。在整个架构中信托公司在与投资者的法律关系中将作为受托人,并对投资人的利益提供保障。从而为发展契约型的房地产投资积累一定的经验。

完善房地产信托的相关法规,使得房地产信托有法可依,走向有序发展的道路。监管部门更多的工作是要考虑如何完善制度设计,填补漏洞,从而有效引导市场发展方向。

2.尽快完善相关法规,明确房地产投资基金的发展方向

房地产金融创新,发展房地产投资基金,首要的是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框架。所有已经和正在筹划Reits发展的国家和地区,无不将立法作为发展Reits的首要条件。比如新加坡、日本、韩国、香港和台湾,都是在原有相关法律已经比较完备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研究制定专项法律。有的在Reits法律制定公布以后好几年才正式批准发行相关产品上市。

公司型房地产投资基金可以建立和实施一套机制来保护投资者,保证基金管理人和其他服务提供者能够按照基金持有人的最佳利益行事;从而实现利益相容,使基金市场的所有参与者成为一种利益共同体,契约型房地产投资基金则难以提供这方面的保证。因此,在目前公司型基金在全球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采用。但在公司型投资基金显然在我国现有公司法律体系下是行不通的,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以下简称“信托法”)却早已在2001年10月1日施行,显然,采用信托型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模式在我国更具有操作依据和现实意义。

3.鼓励并加快私募产业基金和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允许其投资房地产业的所有领域,包括以参股方式或贷款方式介入房地产开发领域,承担较高的风险获取较高的利润。为了避免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对于投资于房地产增量市场的房地产投资基金,可限制其任何形式的贷款。

建议或鼓励私募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采用有限合伙制。《合伙企业法》的修订,使得有限合伙制度成为可能。有限合伙制是国外投资基金普遍采用的方式。有限合伙制一般由一个负无限责任的普通合伙人(基金管理公司)和一个或多个负有责任的合伙人(基金投资者)组成,主要以私募的方式募集资金,并将所募集的资金用于房地产投资。

众所周知美国Reits之所以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其优惠的税收政策,Reits满足规定条件就可以免缴公司所得税,而我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税收优惠却无从体现。因此,我国还应完善相关法律,来促进我国房地产投资基金的发展。

作者单位:台玉红,上海理工大学;朱鹏宇,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罗泾二期工程建设指挥部

金融发展阶段篇2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9-0024-04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FromDecember20th2006,whenChinabankingregulatorycommissionissuedthenewpolicyaboutulteriorlyopeningruralfinancialmarket,tooctober13th2007,therecameforthmorethanfortynewinstitutionsinourcountry,thepositivemeaningtoruralfinancialmarketwassel-explaining.However,intheprocessofitsdevelopment,therewassomesuspectableproblem.

Keywords:newRuralFinancialinstitution;CountryBanking;FinanceCompany;RuralLoanSociety

2006年12月20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银监发〔2006〕90号),由此确立了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新政,也拉开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帷幕。

截至2008年5月末,全国正式开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达到41家,其中村镇银行2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9家,贷款公司4家。这3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资金投向合理,基本上发放给农户和农村小企业。它们已累计发放农户贷款6.4亿元、农户小企业贷款3.7亿元,目前这两类贷款余额达7.6亿元①。

不可否认,银监会新政以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无疑对于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规范化发展,对于构建商业可持续的农村金融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金融供给的增加也将有效缓解农户与微小型企业的融资困境。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整体态势良好,但仍然甚至已经有一些矛盾与问题暴露出来,比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制度设计是否完善还有待商榷;全国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因现金不足暂停贷款,是个案还是共性问题也有待探讨;而在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后,呈现的村镇银行一枝独大、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边缘化的趋势更值得关注,等等,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并且,时至今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也已历时一年半有余,其间新机构不断成立、试点范围也得以拓展,那么,究竟其发展状况如何?进行这样的阶段性总结也十分必要。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进程

根据银监会“先试点后推广”的政策安排,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可以简单划分为两个阶段:即6省(区)试点阶段和全国推广阶段。

(一)6省(区)试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水”农村金融市场

这一阶段从2006年底至2007年10月。根据银监会[2006]90号文,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首先在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6省(区)的农村地区开展。各省区根据银监会新政的基本框架,分别选择一定试点县(市)、乡(镇)和行政村开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试点工作从2007年2月上旬全面展开。在第一阶段,开展试点的6省(区)分别成立了2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见表1、表2、表3)。

(二)在全国范围推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全面“开花结果”

2007年10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银监会决定扩大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范围,将试点省份从现在的6个省(区)扩大到全部31个省市区。自此,包括先行试点的省区在内,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进入到全面推广的第二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阶段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中,各省纷纷选择组建村镇银行,新成立村镇银行数量激增(见表4),而仅少量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成立(见表5),并且除此之外,目前还有众多村镇银行在筹建之中(见表6)。

二、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阶段性评价

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进程不难看出,自银监会新政出台之后,作为激活农村金融改革的助推剂,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整体态势良好。各省积极介入其中,有力地促进了各类新机构的发展。其积极意义不容置疑。然而其中,也有一些现象与问题值得关注。

(一)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积极意义初步显现

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在2006年底银监会新政出台之初,已得到各界的普遍关注与肯定。加以总结可以发现,共识性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从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来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创新之举,也为农村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元素,而这与我国经济、金融领域内各方面改革一直以来坚持的市场化、商业化、多元化的方向是一致的。同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也启动了农村金融改革的“增量”部分,在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存量改革推进无力的背景下,通过引入新型机构激发农村金融发展与创新的活力,对于农村金融领域内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其二,从农村金融市场环境的构建来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也将多年来所形成的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构建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理论共识落在了实处。因为作为银监会新政框架下的新型机构,无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或农村资金互助社,都将是一个独立的法人主体,以商业化的运作在市场中求得生存,因此竞争不可避免。同时,由于现行制度框架所要求的新型机构具有的“小规模”组织特性,将更有利于提供满足农户和微小企业“小额”贷款需求的金融产品,这将有利于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其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能够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矛盾。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新机构的成立,尤其各类机构在成立之初就被严格界定“服务于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其必将能够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资金供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资金需求的困境。

其四,从引导民间资金有序发展来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为民间资金提供了良性的发展渠道,农村金融市场大门对多种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的开启,使得规范民间资金走向,降低和控制金融风险成为可能。通过投资入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使得民间资金进入银行业,客观上也为银行业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开辟了新的路径。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至今已一年半有余,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实践活动中,上述积极影响已初步显现。

首先,从增量改革的启动与机构多元化的角度来看,随着2007年3月首个村镇银行、首个贷款公司和首个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成立,在农村金融领域内已经引入了增量部分。而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农村金融的增量部分也在不断壮大。从笔者对相关资料的汇总来看,截至2008年7月底,已成立村镇银行37家,贷款公司5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0家,正在筹建村镇银行18家。增量部分不断壮大,使得当地金融机构种类更加多样化。

其次,从缓解农户和微小企业资金困境角度来看,新设立机构的金融服务主要覆盖机构所在地辖内的乡(镇)或行政村,以农户和微小企业为主要客户群体,现实地解决了一定农户的有效资金需求。

例如从全国首家村镇银行惠民村镇银行一年多的运行来看,2007年全行吸收存款1800多万元,发放贷款约1000万元,其中60%投向了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村加工业,40%投向了与农业经济相关的生产资料和流通领域。从甘肃西峰瑞信村镇银行来看,自成立以来也是着力立足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针对客户群体需求,推出了“农家乐贷款、富民创业贷款、企业之星贷款”等多款新型信贷业务产品,有效弥补了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的信贷投放不足。

最后,对于民间资金的引导来看,无论是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都吸引了大量的民间资金的介入,因为三种新型机构都是在银监会监管框架下运作,因此民间资金进入这些机构无形中也进入到监管视野之内,更有利于其规范发展。例如由南充市商业银行发起的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注册资本200万元,其中50%资本金来自民间。而吉林梨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由32户农户入股10.18万元组建。

(二)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值得关注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对于农村金融的发展意义重大,并且其作用已初步显现。但是就目前三种新型机构在各省的推进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值得关注。

1.三种机构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严重不均衡发展态势。

村镇银行成为各省积极推进的主要类型,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却发展缓慢,尤其是贷款公司,在第二阶段几乎停滞。究其原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最初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成为根源所在。根据银监会所提供的制度框架,要求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且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贷款公司是由资产规模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的境内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从村镇银行的现实发展来看,其发起人主要是发展受空间所限的地方性银行机构(以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农村信用联社为主),据统计,在已成立的37家村镇银行中,30家都是由地方性银行作为主要发起人。因为村镇银行的制度设计恰恰为这些地方性银行提供了进行空间拓展的渠道,因此,村镇银行得以快速发展。而与之相比,贷款公司对于“全资”的要求,则缺乏必要的激励,因为与其设立“只贷不存”的子公司,不如直接设立存贷款皆有的分支机构更加“经济”,所以贷款公司几乎被排除在第二阶段各省试点之外。

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已经彰显。

无论对于村镇银行或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银行类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是开拓贷款业务的基础。然而由于规模小、网点单一、业务种类有限等因素,加之在正规监管之下的必要成本支出,没有足够的资金,就没有一定规模的贷款投放,进而也很难依靠存贷利差收入来平衡成本,实现赢利和可持续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资金来源不足主要是受限于“农村资金互助社不得向非社员吸收存款”的制度安排。

对于贷款公司,由于“只贷不存”,资金约束更为严重。例如包商惠农贷款公司,其注册资本仅200万元,且无吸储权,主要依靠从内蒙古包商银行转贷的2000万元资金运营,至2008年6月末,公司贷款余额已达到1222.28万元,转贷资益捉襟见肘。

3.试点区域选择仍是“嫌贫爱富”,呈现区域不平衡的特点。

从已成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村镇银行所在地分布来看,大多仍是各省辖内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真正贫困地区仍然较难引入新型机构。比如在甘肃民勤筹建村镇银行的过程中,却遇到了发起人银行“一家难寻”的挑战。据悉,2008年初,作为甘肃两个村镇银行试点县之一,为求发起人银行,民勤曾向全国各大银行遍发邀请,时至今日却仍无下文。究其原因,当地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发展压力较大成为制约其引入新机构的主要因素。民勤所面临的困境并非个案,可以预想,随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发展,当越来越多贫困地区希望引入新型机构之时,类似情况必然还会出现。问题如何解决,仍需深入探讨。

除此,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外资银行的积极介入也应审慎对待,对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静观其变”也有待探究,而对于如何改变三类机构的不均衡发展更值得深入思考。

三、简短的结论

银监会[2006]90号文件的启动了农村金融改革的新政,也开启了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为内容的农村金融增量改革,从试点到推广至今一年半以来,总体而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其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的各种积极作用也初步显现。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仍有诸如三种机构发展不均衡、机构面临资金来源约束、机构设置存在区域不平衡等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必将有利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进一步规范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路经探析[J].金融与经济,2007,(8).

金融发展阶段篇3

【关键词】经济发展金融机构管理政策

一、引言

在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以后,美国政府作出的最大一项改革就是控制了大型银行金融机构的致癌物规模和存款规模。学术界也对此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并对大型金融机构体系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反思。关于金融机构数量和金融机构规模的问题一直以来也是学术界探讨的重点问题。本文立足于经济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

二、模型的构建

(一)家庭部门模型构建分析

在家庭部门的模型构建中,选取2H个连续的家庭来作为主体,每一期都会有H个新的家庭来取代H个旧的家庭。在这个模型中,每一个家庭都有标准的世代叠加结构。家庭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年轻阶段和年老阶段。在年轻阶段中,每一各家庭没有任何的资产,但是拥有相应的劳动力。在家庭在年老阶段的时候,依靠年轻阶段的储蓄来消费。在这2H各连续的家庭中,每一个家庭都有相应的消费偏好。在家庭的储蓄资产中,会用一部分来购买金融资产。由此可知,在经济体系中,劳动力的供给是没有弹性的。根据相关的计算得出,家庭的最优储蓄率是有折现因子来决定的。因此,本文研究的最优储蓄率是不变的。

(二)生产部门模型构建分析

本文将生产部门视为企业组成,生产部门是由G个连续的企业构成的,G足够大,但是小于H,其生产是由单个企业独立完成的,企业在经营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劳动力和资本,在研究中,假设所有的资金都是完全折旧的。各个企业之间生产的产品也是不一致的。各个企业之间拥有不同的劳动力和资本,在金融市场筹集资本,在劳动力市场雇佣劳动者,完成企业的生产,企业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三)金融部门模型构建分析

本文涉及的进入部门是由nt家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所构成的。进入机构是有市场量内生决定的,其主要作用是集中所有家庭部门的储蓄金,将家庭的储蓄金提供给企业部门进行生产。金融机构在经营的过程中,要耗费一定的成本,金融机构是专业化的金融机构,也具有一定的规模,能够自由的进入和退出金融市场。根据相关专业的分析,由于企业之间存在异同,因此,各个企业的金融情况也是不同的。如果金融机构业务的种类和树立越多,就会降低金融机构经营的专业性。就一般情况而言,金融机构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其边际报酬也就会越少。由此得知,金融机构的专业化程度越低,金融机构的生产边际就越高。

三、市场内生的金融机构数量的有效性分析

关于市场内生的金融机构是否有效的问题,是业界一直以来讨论的重点。社会管理部门能否通过对市场中金融机构数量的调整,通过有效的优化来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实现金融部门总产出的增加。本文从金融机构的竞争市场来分析该问题。

(一)金融机构对金融市场形成局部垄断

在研究中,根据相关的假设和预算可以推理出,但金融机构对金融市场形成垄断的时候,在金融机构逐渐增加时,增加的金融机构并不能减少家庭部门中每个家庭投资资金的比数,不会提高金融机构的专业化程度,也不会产生专业化的经济。但是金融市场新增了一定的金融机构以后,必然会增加金融机构固定资产的消耗。同理可以推算出,如果减少金融市场中的金融机构数量,就会减少金融部门的消耗成本。简单的来说,就是金融市场中增加金融机构数量就会增加金融部门消耗的总成本;减少金融市场中金融机构的数量,就会节约金融部门消耗的总成本。

根据资金平衡的关系,可以推理出,在家庭部门总储蓄量不变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消耗的总成本越好,必然就会使得生产部门融得的总资金减少。因此,当金融机构对金融市场形成垄断的时候,金融市场上内生的金融机构数量是过量的;社会管理部门对于金融机构数量过多的问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金融市场上的金融机构数量,通过有效的调整,可以提高金融部门的效率,减少金融部门的消耗总成本。

(二)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相互竞争

为了更好的分析金融市场中内生的金融机构是否有效,把Q作为金融部门为企业生产部门提供的固定资金和分析金融机构需要消耗的总成本来判断。在分析中,如果金融市场上内生的金融机构数量可以减少金融部门所消耗的总成本,使其达到最小,那么金融市场上内生的金融机构就是有效的。在金融市场中,如果新增一家金融机构,就会分去原有金融机构的资金业务比数,金融机构经营的专业化程度也会得到提高,从而实现专业化的生产,金融部门消耗的可变成本也会减小。其关系主要如下图所示:

图2-1金融部门消耗的可变成本变动趋势及有效的金融机构数量关系图

在图2-1中mtFC指的是金融部门消耗的可变成本,nt指的是有效金融机构的数量。根据上图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出,当-mtFCmtFC时,社会管理部门新增的金融机构的数量,能够有效的减少金融部门消耗的资金总成本,在这个阶段中,金融市场上内生的金融机构数量大于金融市场中有效的金融机构数量。当当-mtFCmtFC时,社会管理部门应该减少金融市场中的金融机构的数量,通过对金融机构数量的控制,可以有效的减少金融部门的消耗的总成本,在这个阶段中,金融市场上内生的金融机构数量是小于有效金融机构数量的。当当-mtFC=mtFC时,不管社会管理部门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是增加金融市场中内生金融机构的数量,还是减少内生金融机构的数量,金融市场中内生的金融机构都是有效的。

金融发展阶段篇4

工业化演变中的金融作用

工业化的内涵。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将资本、劳动、知识等生产要素集中起来,通过使用新技术与新生产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由于工业产业的单位劳动生产率高于农业产业,农业的相对剩余劳动力就会转移到工业,表现为工业规模不断增加,工业产值在整个GDp中占比提高。正如美国的奎奈特教授所说:“没有各种要素在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充分流动,获得人均产出的高增长率是不可能的”。

经济增长下的工业化演变。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其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中提出了劳动力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将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之后进一步转移到第三产业。1970年后,美国的钱纳里总结了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化规律。在其《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根据人均实际GDp将一国的经济发展分准工业化阶段、工业化进行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三大阶段,或称为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和发达经济阶段。其中工业化阶段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发达经济阶段又可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具体共表现为六小阶段:一是不发达经济阶段。产业结构是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主,基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工业体系。

二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开始过渡。工业产品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

三是是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产业发展由轻工业为主转向重工业,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工业体系中,同时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重化工业的大规模发展是支持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

四是是工业化高级阶段。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高速增长,并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是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产业,如金融、信息、广告、公用事业等。

五是阶段是发达经济阶段的初级阶段。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该时期的特征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

六是阶段是发达经济阶段的高级阶段。第三产业开始分化,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见表1)

工业化进程中金融所扮演的角色。金融体系具有五项功能,即动员储蓄、配置资源、实施公司控制、风险管理及降低市场交易成本。金融的增长究竟是工业产业发展的一个被动过程,还是以积极姿态参与工业化进程,这依赖于工业发展所处的阶段。

在工业化初期阶段,金融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点对工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虽然金融摆脱了在准工业化阶段人们传统的“面纱论”(金融是覆盖在实体经济的一层面纱,起作用仅仅限于交易与支付职能)看法,但总体来说,早期工业化时期的金融发展仍处于需求跟随地位,金融部门发展是实体部门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结果,金融将对工业的需求做出反应。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罗宾逊所言:“企业前行,金融后动”。工业仍然是金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但是随着工业规模扩大,各项资源日趋紧张,工业的比较成本持续高位运转,生产专业化程度无法提高,使得竞争力降低。伴随着工业向纵深发展,对生产的专业化与进一步分工合作提出内在要求,金融本身作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中间投入的特性开始显现。金融虽然还在以融资的方式发挥自身五项功能,但其实质是通过促进工业内部生产链上专业化分工,优化工业结构内部要素配置效率;促进生产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效率;延长产业链,使得工业生产率大幅提高。因此该阶段金融发展是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工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中间投入要素――金融的需求。因此随着经济增长,工业与金融彼此密切程度日益加深。

城市化进程与金融聚集

城市化的内涵。美国专业刊物《世界城市》明确指出: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变化,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运动,并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二是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这包括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第一方面强调人口的密度和经济职能,第二方面强调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依此定义我们不难发现简单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仅仅是城市化的表面现象,其实质是工农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及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化。

城市化发展规律。美国学者诺瑟姆于1975年总结了工业化国家城市化发展经验,并以S型曲线代表,该曲线说明世界城市的发展存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城市化水平小于30%,此时城市人口增加较少,发展缓慢。当一个国家城市化率达到30%时,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此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城市人口迅猛增加,城市化进程相对于第一阶段,大大加快,该趋势一直保持到约70%的城市化水平上。到了第三阶段,城市化水平大于70%,城市发展达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时期,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工业增长与城市化互动关系中的金融聚集。城市的产生早于工业,恩格斯认为“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始于18世纪末工业革命后的工业化浪潮则推动了城市的高速发展。这首先表现在工业化初期,城市化水平较低,随着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业,分工和专业化进一步发展,在生产上走向集中的倾向产生,生产规模的扩大产生规模经济,而资本、人口与企业向城市的集中可以引发城市聚集效应。根据经济学一般原理,当从事生产、交易的人们居住在同一个城市时,可以大幅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分工深化,而分工形成的网络效应将使得集中交易的效率提高。因此工业的发展将显著提高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工业生产深化,此时两者之间表现为正相关性。随着工业化进入到中后期,劳动力、金融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资源快速向城市集中,城市的“规模经济”推动城市的快速膨胀。伴随着城市的膨胀,城市在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城市作为商品流通中心,发挥巨大网络效应,刺激服务业产出和就业的增加,尤其是吸引了众多的高级人才的金融业在城市中心开始积聚。一方面它是为满足快速增长的工业对其作为中间投入要素的需求,另一方面作为支撑城市成长的重要产业,已经成为城市整个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企业的大发展、大项目的建设对于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工具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导致了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确立,表现在:金融产品丰富、融资手段齐全,融资规模巨大,融资效率快捷等。显然当大量金融资本的渴望无法由银行来满足时,就转向依靠现代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予以解决。资本市场的建设与运转只能在一个信息充分发达,交易费用较低的城市中存在。而银行从企业信用中介中转身,开始为日益增多的城市居民提供各种服务。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对金融产品与理财服务有较高需求,这对城市金融业的提升产生巨大原动力。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工业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城市的发展,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面临着大量人口居住的刚性需求。同时,分工也要求工业链中非制造环节尽可能分离出来,以服务外包方式提升工业竞争力,这将大大增加城市服务业中劳动力数量。与此同时,制造业的生产车间搬出城市,公司总部及研发部门留在城市,形成城市企业总部聚集效应。在这种城市转型背景下,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不再以制造业为主,而更多来源于服务业的贡献,尤其是通过金融平台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金融业从最初为企业、居民提供简单的支付、价值储藏、投融资服务,到现在成为工业、城市发展的发动机,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总的来说,城市的发展与金融的发展呈现共生状态。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行业,金融业在推动工业发展的同时,其内部出现分工与扩展,金融从单一银行分化出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银行、基金公司与信托等金融机构,并在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与信托等原始金融工具基础之上,衍生出许许多多的新兴金融创新产品(如期权、期货、次级贷款)来规避风险,满足融资需求。同时大量金融机构开始在城市中心出现集中,这种聚集效应表现在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支付效率得到更大提高,尤其是在跨地区层面上表现更为突出。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业具有规模报酬递增、外部经济(如知识溢出)等特点在聚集中得到体现。金融聚集的结果是:一方面为它们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如咨询、会计、资产评估、法律等)得到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物流、餐饮、娱乐、通信等传统服务业也得到很好发展机会。这方面典型例子有北京的金融业集中在金融街上,上海的金融业聚集在陆家嘴一带,英国的金融业聚集在伦敦城和内伦敦西区的西敏寺区的商务区,东京的金融业集中在千代田的丸之内。一般来说,我国金融业的聚集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服务业的增加值就会增多70.093亿元;而一般服务业的增长聚集弹性为4.357,即服务业的聚集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服务业的增加值仅仅增多4.357亿元。到了工业化后期,随着服务业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加大,金融业在现代服务业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并起着“基础设施”性作用,将带动服务业促进城市大发展,此时工业在经济增长的比例逐渐降低,就出现了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相背离的情况。

以河北省为例说明金融的作用

河北省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正相关性检验

国际上衡量工业化程度的众多经济指标之一是人均生产总值,根据钱纳里研究结果可知当人均GDp为3200~6400美元时,工业化处在中级阶段。截至2008年末,河北省共有地级市11个,包括136个县(市)。人口总数为6988.82人,人均3400美元左右,显然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从11个地级市来看,石家庄、唐山两大省域中心城市工业化水平居于领先地位,分别达到4240美元与7050美元,对照表1我们可以发现唐山已经在河北省率先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冀中南地区(不包括石家庄)工业化水平在2100~3600美元之间,显然这些地区工业化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级过渡时期。而冀东地区的秦皇岛工业化发展较快,已经进入中级阶段,而承德刚完成初级阶段。作为环京津城市,张家口与廊坊情况同承德与秦皇岛相类似。为了克服单一指标的不足,我们同时选用工业化率指标来分析,经过比较,“工业化率1”指标较“工业化率2”指标更好说明问题。显然唐山、石家庄、秦皇岛工业化居于河北省领先水平,基本上在90%左右,而衡水、保定、张家口、邢台处于下游水平,平均落后8个百分点左右。

下面我们再来比较各个地区的城市化程度。关于城市化衡量指标的选择,目前应用比较多的还是城市人口占该地区全部人口的比例。在本文当中,限于对各县(市)的城镇人口准确数据搜寻较为困难,采用县(市)总户数减去乡村户数,再乘以户均人数(经过推算确定4.71人/户),最终计算出各地区农村城镇人口数量,然后与城市人口数量相加得出城市总人口(因为城市人口中农业人口目前已经很少,在此忽略并不影响讨论)。最终整理数据见表2。定义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系数等于“城市化率/工业化率-1”,在这里使用该式来计算出河北省各地区的偏差系数,结果也显示于表2中。从中发现,张家口与秦皇岛城市化水平超前于工业化,而其他地区都是滞后于工业化,尤其是冀中南地区(不包括石家庄)这种滞后效应反映较其他地区更大,结合该区域的落后工业化水平指标,验证了本文前面所分析的在工业化初、中期,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存在正相关性问题。

简言之,唐山、石家庄、秦皇岛、廊坊较高的工业化水平促进了这些城市的快速发展,而其他地区的较低的工业化影响了它们城市进程。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张家口,其在较低的工业水平下快速推进城市化,将可能使得城市的聚集效应带来的正面收益小于拥挤造成的不经济。

河北省各城市金融发展与城市发展分析

鉴于河北省各县(市)金融发展数据资料难于找寻,本文以下着重分析各城市的发展及其金融发展情况,试图从实证角度验证本文前面的分析结果。有关数据经过搜集、整理及计算列于表3中。首先可以发现城市人均GDp远远高于地区人均GDp,说明城市的生产效率较农村高,这验证了城市的聚集效应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其次,通过城市工业化率指标看到石家庄、秦皇岛与廊坊三个城市的工业产值小于其服务业产值,说明其城市发展主要依赖于服务业,用服务业中的金融业产值分别与工业产值比较,其比例分别是17%、8%、14%;石家庄、廊坊金融业产值在服务业所占比重也较其他城市大,这表明工业发展带动金融发展、推动城市扩张,同时金融在城市进程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工业作用逐渐让位于服务业,而金融扮演服务业中心角色将呈现出来。借助美国经济学家戈德斯密斯提出的金融发展指标(FiR)我们计算出石家庄与秦皇岛的FiR分别是1.64、1.47,在全省最高,再次说明金融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

基本结论

本文从产业分工的角度阐述了金融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首先论述了工业化演变中的金融作用与效率,指出,在工业化早期阶段,金融实质通过促进工业专业化分工,优化要素配置效率,提高技术效率,来大幅提高工业生产率,因此该阶段金融发展是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次分析了工业增长与城市化互动关系中的金融聚集效应,得出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城市的快速集中将引发城市聚集效应,尤其是金融聚集效应,表现在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支付效率得到更大提高,金融业在现代服务业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并起着“基础设施”性作用,将带动服务业促进城市大发展,随着经济增长,城市与金融彼此密切程度日益加深。在以上理论分析完成之后,通过河北省各地级市2008年实际数据,对以上结论进行实证检验。

金融发展阶段篇5

【关键词】小微企业;科技;金融;转型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促进了民营企业的高速发展,同时也迫使当前的小微企业面临着生存的转型挑战。如果小微企业裹足不前,在技术创新和降低成本等方面不思进取,则会被迅猛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的社会要求所淘汰,尤其是小微企业需要强化企业的创新能力,优化企业的资本运作,构建科技型小微企业,与金融企业的能力合作必不可少,如何寻求积极有效的合作路径,达到双方共赢,使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顺利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小微企业融资的内涵及作用

一个企业的启动与发展是要有足够的资金为基础,没有资金所有的项目和计划都是纸上谈兵,雾里看花,即便有所活动也会中途搁浅。因此,充足的资金供给是企业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时常会被资金链断裂所困扰,迫使生产经营停止运行,失去企业的竞争力。小微企业要从各个资金供给渠道融入资金,诸如: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及商业信用等融资方式,融入资金后去维持生产经营及技术研发、扩大再生产等经营生产活动,带着充裕的资金优势面对纷繁多变的市场竞争,主动出击,积极应变市场的变化,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小微企业融资的约束分析及金融支持

纵观我国小微企业绝大部分都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信用贷款及融资理念的建立,财务管理不健全及经营状况混乱,透明度不高,缺少大型、价值较高的固定资产,厂房设备抵押率低,流动资产流动比率高等特点,使得小微企业存在着严重的缺陷,特别是与金融机构存在着信息不匹配,银行方面无法得到准确的企业经营状况信息等多种因素,导致银行对资金的放贷存在忧虑而加剧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政府支持力度也因小微企业的信用制度不健全不能到位,最终造成小微企业的融资难以实现。

所以,要想使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企业从根本上要实行树立良好的信息品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开发先进的技术资源,引进一流的研发人才,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同时与金融机构通力合作,得到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才能真正地将企业从窘迫的经营环境中摆脱出来,使科技型小微企业立足于经济之林。

1、银行信贷与资本市场是金融发展的两种模式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而内源融资通常是在企业的创业初期,外源融资则是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后的主要融资途径,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内源融资难以满足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技术创新和优化企业管理的需求。外源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民间贷款、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小微企业最主要且不可缺少的融资渠道就是银行贷款。从银行放贷分析,银行要对企业发展的项目进行有效的、客观的监控,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有的放矢的分析,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实时的跟进,对资金需求情况和资金在创新项目中的运用、企业的盈亏状况等方面进行考察,根据可靠的项目进度及资金需求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为小微企业的外源融资得到有效的保证。

2、原创型与追赶型是创新的两种基本模式

不同的小微企业生产力不同,使得他们的技术领先程度各不相同,技术领先的企业风险投资大,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活跃,正面的影响显著,刺激企业技术发展的动力强,所以多数以直接融资的金融支持模式进行融资活动,而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不断地追赶他人先进的技术企业则偏向以银行信贷的途径来完成企业融资活动,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对追赶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政策,采用的是贷款机构为中心,辅助担保机构、风险投资基金等多类化、多层次的融资方式运用在金融市场中。对于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化管理形成一种产业结构变化的新兴产业,直接融资的优势显而易见,对资金短缺的问题可以快速便捷地解决;追赶型的技术创新与优化管理,采用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比较稳妥。

3、风险投资与R&D是支持小微企业创新的投入方式

风险投资是将资金投向不定因素的高新技术和产业产品的新型研究开发领域,使研究开发产品成果尽快地转化为有价值的商品化,并形成一系列的产业化,从而得到高额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这种投资方式是不需要资产抵押、也不需要偿还的,尽管投资企业进行高新技术的研发失败,也不会使企业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这种投入方式对小微企业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极大地催化了小微企业的成长。

R&D投入是在科学技术领域,企业为了增加产业的知识总量,并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到产业链中,创造新的应用体系进行企业的创造性活动,这项投入可以体现企业的经济竞争实力,但是我国的现状对此项投入强度低,投入的结构也不合理,造成这项投入规模现状不容乐观。

三、创新与优化的理论构建

为了解决小微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同时还能提高其技术创新与优化的能力,在资本市场中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使企业的经营管理登上新台阶,构建新型的企业管理架构,风险投资与R&D双管齐下,让风险资本家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来,达到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成本,督促企业转型升级。

1、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

我国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源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技术发展不断进步,市场经济不断驱使小微企业自我修炼、蜕变而来的,纵观历史发展,根据小微企业的业务增长情况分为五个成长阶段,其中有三次质变,两次量变过程,与小微企业发展同步的金融需求也产生了波浪式增长趋势,经过科学研究者分析,结出小微企业转型金融需求的“波浪式增长模型”,为今后的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建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小微企业的业务增长第一阶段是创业阶段。在这个阶段,内源性融资是这个阶段的主要资金来源,由于没有相应的企业信誉、资产做保证,外部的资金筹集存在着巨大的困难。而企业发展资金的到位,使得企业金融从无到有,产生了质的变化,这是质变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是稳定增长阶段。随着小微企业的持续发展,生产规模不断增大,企业信誉及企业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对企业资金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这个阶段中,企业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向银行信贷进行融资,取得企业经营性资金,在资金量的需求体现了量的积累,这是量变的第一阶段。

第三阶段是产业链提升阶段。企业发展要务实创新,不断挑战新的技术领域,抓住发展机遇,降低企业发展成本,实现新型的产业产能,都是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的目标。在这个阶段发展过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外源性融资占比加大,而且介入了直接融资方式,实现了质的飞跃,这是质变的第二阶段。

第四阶段是产业转型阶段。小微企业的产能壮大,业务扩展和产业链的攀升,在市场竞争中能力不断加强,但跟核心竞争力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原始单纯的业务技术在市场竞争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保留原有业务探索新的领域是小微企业势在必行的选择模式,也可以从多方面的融资途径得到企业发展资金来源。这是稳定发展的阶段,是量变的第二阶段。

第五阶段是产业集群转型阶段。经历了前四个阶段的小微企业基本上完成了原始蜕变,将同质性的小微企业进行有机的整合,在资金融资和技术扩充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这是一个质的变化,是质变的第三个阶段。

2、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

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使小微企业在寻求金融融资方式上也有所不同,尤其是在质变阶段的金融支持。微型金融做为小微企业融资机构的供给主体,具备雄厚的战略资金,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看,剔除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风险投资存在的盲目性,丰富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及时与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建立权利与义务相匹配的金融价值链对深化市场化改革,缓解资本市场的供求矛盾,转变小微企业生产规模,优化企业的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技术核心领域,金融机构对这类小微企业进行政策性倾斜,制定严谨缜密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授权体系,形成一个运行良好顺畅的金融价值链,环环相扣,实现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交易各项条件匹配,金融机构以足够的资金安排将企业的科技创新顺利地转化为具有竞争实力的实际产品,从而提升小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延长小微企业的生存生命周期。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甚至在金融机构体制中,设立了专业化微型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创新开了绿灯,同时遵循“需求追随”理论进行了论证,使具有高风险承受能力的盈余资金进入了小微企业的企业管理创新及产品优化管理过程中,采取了降低成本的举措,制定相对应的创新金融产品,通过互联网的金融平台,为小微企业的科技管理创新提供创新性的服务,有效地将资金配置用在小微企业资金发展的刀刃上,增加小微企业和金融的收益,实现双方共赢。

参考文献:

[1]罗荷花,李明贤.不同类型银行为小微企业融资的行为逻辑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4(02)

[2]邓路,谢志华,李思飞.民间金融、制度环境与地区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14(03)

[3]李建伟.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异质性金融需求制度实证研究――基于金融排斥的视角[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4(01)

[4]张振,朱斌.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1)

[5]姚耀军,董钢锋.中小银行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视角下的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14(01)

[6]卢福财,张荣鑫.民营银行的现实问题剖析及发展路径――基于顶层设计下的渐进式视角[J].财经科学.2014(01)

金融发展阶段篇6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集聚因素

一、推动市场主导型金融集聚运动的阶段因素

金融集聚运动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其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无论企业还是产业均具有一个从生到死、由盛到衰的生命历程,这个过程可分为初创、成长、成熟和衰退阶段。但是本文认为,在金融集聚运动过程中并没有所谓的衰退阶段,它是运用了扩散效应作为过渡,启动了新一轮集聚的开始。本文根据各阶段中金融业所处地位及发展特点,将某区域内的金融集聚运动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集聚产生、集聚发展、集聚饱和。

1、金融集聚的产生阶段

这一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规模较小,物质产品不丰富,资金流通速度较慢,金融交易需求淡薄,金融业仅仅属于辅助产业,发挥基础保障作用,虽是产业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门,但所占的比重较小,产值低,一些区域凭借其特定的优势因素脱颖而出。

(1)地理优势(因素a)。金融业在产生之时就进行了地域选择,独特的地理位置是推动金融业乃至金融集聚产生的天然优势。金融企业选址对地理位置的要求较高,一般设立在金融需求聚集地,从世界各金融中心的分布来看,金融中心的所在地常常是拥有天然地理优势的贸易枢纽、中心的所在地,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各类商业活动的展开,有利于衍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如货币结算要求、融资和投资的需求等,吸引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产生与集中,为金融集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例如,在伦敦金融集聚运动的产生阶段,地理优势功不可没,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距离泰晤士河入海口88公里。水路、陆路交通发达,其来往于全国各地都较为便利,有利于国内贸易的起步与发展,同时,它离16世纪就已闻名的欧洲商业和金融中心安特卫普最近,通过它可以与西欧、北欧、南欧进行贸易。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的发现后,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贸易范围的增大使得伦敦在贸易、金融上地位越来越突出。

(2)政治稳定(因素B)。政治是否稳定影响着本币币值的稳定、投资者的信心、工商业的繁荣、金融机构的区位选择、经济的发展与稳定等众多方面。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发展需要的角度来说,只有政治稳定的国家和地区,才能给与投资人信心,才可能保证资金的自由、正常的流动,为社会中各行业的正常运作提供保障,一国或地区政局不稳将影响整个经济的全盘运作,付出惨痛的代价。19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使得英国成为工业(尤其是新兴工业)发展最慢的国家之一、失去了其第一贸易大国的地位。工业方面:以1920-1929年的工业生产为例,美国增长39%,法国增长77%,德国增长87%,英国只增长15.6%,英国被远远抛在了后面,贸易方面:传统工业品出口减少,发展工业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使进口增长,入不敷出,国际收支出现逆差,1913年英国的贸易逆差为2.435亿英镑,1924年达4.487亿英镑,1931年达4.068亿英镑,这些都从根本上动摇了英镑的国际地位和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3)实体经济的发展(因素C)。实体经济是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资源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各经济实体的生产能力增强,各类产品的丰富促进了商业,国内、外贸易活动的展开,资金流通速度不断加快,交易量不断增加,整个社会经济运动起来。可以说,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对资金、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都有迫切的需求,人们可以将闲置的资金存入银行、购买债券或者直接投资参与到实体经济运动中,企业可以通过直接筹资等方式为自己的再发展提供资金保证,国家可以进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社会经济有条不紊的健康发展。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业不再是辅助产业,它逐渐在社会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8-19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伦敦金融集聚运动的一个充分条件,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生产力跃居首位,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工业品生产国和输出国,英国人奔走于世界各地,到处扩张、创业、建立联系,对外贸易迅速扩张,殖民地遍布全球,伦敦的海上贸易和货物运输、借贷(高利贷和银行借贷)、信托股票交易、信托投资、保险等活动活跃,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到18世纪末,伦敦城就已经聚集了一定规模的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以及信托业机构,以绝对的优势取得了国际金融领域的统治地位。

可见,金融业是以生产力水平为后盾、工业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商业贸易活动为载体而产生的;随着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之相伴的各项金融业务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金融业不断发展起来,当特定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达到一定规模时,金融集聚运动应运而生。

2、金融集聚的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金融业独立运作、追求效率、规避风险等特征逐渐突显,金融业逐渐摆脱辅助角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对其他产业的带动能力不断表现出来,成长为主导产业,金融集群对集群外各种金融资源的集聚力逐渐增强,这一阶段促进金融集聚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金融业自身发展(因素D)的完善和提高。随着经济对金融业依靠程度的增加,对金融业本身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加快金融业自身的发展是必须的。这方面的建设可从金融人才、金融机构的集聚、金融创新的加快以及金融环境的自由化和规范化方面入手。第一,金融业属于高技术、高人力资本、高附加值的产业,人力资本是核心生产要素,其规模和质量是金融集群可否持续发展的关键。金融人才集聚为金融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最具活力的要素。第二,金融企业所需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均较强,且金融服务产品具有非物质化和不可分性,金融机构纷纷集中于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需求较大的区域,向金融集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第三,为了满足金融需求者不断更新的金融需求,金融企业应以新技术为基础,设计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基金、期权、期货、期指等),提供新的金融功能,吸引了更多的需求者进入,不仅使自己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超额创新利润,而且随着这些金融工具的不断应用,相应的各类金融市场不断涌现,可完善金融市场,摆脱单一的金融结构,提高了资金的聚集和使用效率,为提供多元化、有效率的金融服务做到了质的突破。第四,金融自由化和规范化是资本自由、有序流动的保证。政府一方面不断减少对金融交易和金融市场的限制和不当干涉,提供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例如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利用税收优惠等方式吸引各国的资本供需者,鼓励金融活动。另一方面加强注重规范化,杜绝投机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建立健全金融体制,包括金融法律体系、金融监管机制、竞争机制、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等。体系的规范保障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有序地发展,经济的公平竞争、良性发展。

在金融集聚运动实践中,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和两次金融“大爆炸”就是伦敦金融城进行金融业自身建设,缓解其金融地位衰败的有力证明。欧洲货币市场的建立打破了各国金融市场分割的局面,不仅满足了借贷人的需求,也为伦敦吸引了大批经营欧洲货币借贷业务的银行和中介机构;以金融自由化、统一监管为特征的两次金融“大爆炸”加快英国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使本土金融机构优胜劣汰,创新积极性得到调动,金融体系的竞争力增强,传统、复杂的金融监管体系得以简化,减少了金融审批和监管机构,重新修订了金融法律;统一了金融活动的标准,使英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统一金融监管的国家。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伦敦金融城活跃起来,进一步稳定了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2)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因素e)。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通讯、商务用楼、住房、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建设。除了要有天然的地理、商贸优势之外,是否拥有发达健全的基础配套辅助设施是许多跨国公司、国内外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在决策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便捷的交通可使得人员、货物快速流动转移;发达的通讯保证了信息的传送与反馈快捷、灵敏,保证了信息的有效收集,为分析和运用信息争取了时间,促进了金融活动的高效进行;充足的商业用楼和住房用楼、健全的卫生医疗体系、优质的教育等为企业和员工解决了后顾之忧,可见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金融业的发展。

(3)虚拟经济的高速发展(因素F)。金融集聚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生产力水平、工商业的发展水平、贸易的繁荣程度,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实体经济拉动了金融需求,启动了金融业。到了集聚快速发展期,在实体经济不断稳步发展的同时,虚拟经济发展起来,规模甚至已超过了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适应实体经济需要而产生的,为实体经济服务。随着经济全球化,仅仅依靠传统的直接投融资已经无法满足资金供求双方的利益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经济货币化、资本证券化等程度不断加深,金融业务交易额和产值迅速增长,虚拟经济越来越受重视。对资金供给者来说,他们不再要求实物上的拥有,只需要进行证券化投资取得权益凭证即可以参与虚拟经济这项以钱生钱的活动,进出行业、市场更为方便。对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各类金融市场进行间接筹资,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提供的套期保值等服务、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降低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规避风险以及资本优化等。对整个社会来说,虚拟经济中的资金、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参与到了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使有限的经济资源流向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实体经济部门,提高了配置效率、运行效率。虚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金融业、实体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一股中坚力量。在伦敦金融集聚地虚拟经济规模巨大,就以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衍生工具市场为例:国际股票交易的43%在伦敦股票交易所进行,2004年该交易所的成交量较2003年成长了30%,达到47000亿英镑,日平均成交量为186亿英镑,较2003年成长了29%。该交易所2004年共有293支初始股上市,共融资72亿英镑;得益于欧洲货币市场的建立,在外汇交易方面稳居世界最大的外汇市场的宝座,04年日交易量6370亿美元,多于纽约和东京之和;伦敦的衍生工具市场,自2001年以来平均日成交额约6000亿美元,占全球1/3,居世界第一。根据英国国际金融服务业快报,2005年英国金融业实现的贸易顺差达到了191亿英镑,且对金融业产值的贡献主要来自伦敦(42%),其金融业产值占总体GDp比重由2001年的5.5%增加到2005年的8.5%。一些专业服务,如会计业、法律服务、咨询管理等占比由2.6%增长到3.6%。这些都显示出伦敦金融城正在以一种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向世人证明自己在世界金融发展中不可取代的地位,积极重返国际金融集聚地第一梯队。

3、金融集聚的饱和阶段

这一阶段,金融业成为支柱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较大份额,产值(贡献)较为稳定,本区域内金融资源高密度集聚,集聚规模和效率接近饱和,虽更有利于金融创新等多方面进一步发展,但随着竞争的加剧、相关成本逐渐上升,边际效益递减,发展新业务区域等因素的影响,集聚的向心力在与离心力较量中优势逐渐减弱,本区域内的集聚运动达到饱和,集群内的金融企业、机构在坚守已有市场的同时不断向周边地区扩散,引导新一轮的集聚运动。

实际上,完成金融集聚的发展阶段达到饱和阶段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一方面是由于对金融资源集聚规模、集聚密度有一个很大的、无法用定量数据来量化的量上的要求,不是短时间内能达到的;另一方面,对各层次金融资源的不断创新不仅是金融集聚发展阶段向饱和阶段运动的动力,也是延续金融集聚发展阶段的内在因素,只要创新不断,金融集聚就还有发展的空间和余地,就不会达到饱和,这也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个已经达到饱和阶段的金融集聚地的原因,但是,根据金融业自身的特点,还是可以做以下分析,在金融集聚饱和阶段有维持集聚的因素,也有促进扩散的因素。

(1)路径依赖(因素G)。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道格拉斯・C・诺斯用“路径依赖”概念来描述过去的绩效对现在和未来的巨大影响力,他指出“一旦一条发展路线沿着一条具体进程前进时,系统的外部性、组织的学习过程以及历史上关于这些问题所派生的主观主义模型就会增强这一进程。”本文认为路径依赖的产生在于引导效应,引导效应是指由于存在理解、认识能力上的局限性对于信息、机会的收集、分析、解释、把握可能会受到制约,同是追求稳妥的心理因素的存在,在人们找不到最优方案或找寻最优方案的成本过高时,跟随值得信任的人和大多数人的决定是有利的,这种方法虽然不会帮你找到最好的路径,但是它总能可以使你避免采取最差的方案。这一效应在金融集聚过程中同样存在,金融活动中的各类交易无论是从规模和价值来说都是庞大的,况且开发新的路径、放弃现成的优势并不容易,进行决策需要十分的谨慎,所以,到了集聚的饱和期,虽然一些集聚不经济的情况慢慢抬头,但是路径依赖因素仍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推动金融集聚的作用。

(2)资本的趋利性(因素H)。一方面,金融企业作为一个追求利益的主体,它需要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腹地空间范围,为自己的产品、服务寻求足够大的客源、市场;另一方面,扩散是为了更好的集聚。虽然集聚是为了获得成本优化等有利效益,但这些效益并不能毫无限制的增加,在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资本过剩、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经营场所、住所的过度需求等原因,会造成一定的集聚不经济,引起成本费用的升高或收益、效用的损失。出于以上的原因金融企业将业务、分支机构、办事处向周边其他地区扩散出去,表现为中心区域金融发展水平高,呈平稳状态,金融企业的业务、投资超出了本区域,资金流向周边地带,在此扩散效应的作用下周围区域开始加速发展,区域差异逐渐缩小。

二、市场主导型金融集聚运动的图形描述

为了突出各阶段中对金融集聚运动有主要影响的因素,本文人为的将因素a-H分别归于金融集聚运动中的某一阶段,但是我们不能机械地认为第二阶段的因素在第一阶段产生发展时并不存在或对其发展无影响,或者说第一阶段的因素在第一阶段发展完成后作用就减弱或消失了,实际上,这八个因素是共同作用于金融集聚运动的全过程。

用Y表示某区域内的金融集聚程度,可知Y=f(a、B、C、D、e、F、G、H、t、i),此函数中因素a-H前文已提到,t为时间因素,i为其他因素,因素a-G和t与Y正相关,因素H与Y负相关。设集聚产生阶段在t0-t1内形成,因素a、B、C随时间不断改善,促进了金融集聚的产生,且其成长加速度逐渐上升,即dy/dt0,d2y/dt20,得到一条递增、向下凸的曲线――ab段。集聚发展阶段在t1-t2内形成,因素D、e、F结合第一阶段已有的有利条件,使得集聚加速度大幅度上升,即dy/dt0,d2y/dt20,得到一条递增、呈向下凸的,比ab段更为陡峭的曲线――bc段。集聚饱和阶段在t2-t3内形成,在此阶段内一定时期,在对市场的观望态度、业务扩展前期准备等原因的作用下,因素G会处于优势地位,集聚的加速度在惯性作用下仍有一定的提升,表现为dy/dt0,d2y/dt20,为图中cd段,在做好了扩散准备后,在因素H的积极推动下,各金融资源会向周边流出,可得dy/dt

【参考文献】

[1]黄解宇、杨再斌:金融集聚论――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与实践解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彭琳、艾冬青、陈梅:区域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金融发展阶段篇7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融资需求分析

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ordertheory)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筹集长期性金融资金时,优先使用对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的股本结构、资本结构最有利的金融资金,当该资金被使用完结后,再决定使用稍次的金融资金来源。

1.种子期:风险大,资金需求小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在企业发展初期,即企业发展种子期,所面临的困难巨大,所经历的风险也是最大的。处在种子期的企业极有可能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企业组织形式,没有完整的生产线以及发展所需的资金,甚至可能没有必需的人力资源,拥有的仅仅是技术、发明、创新等科技资源,抑或只是企业创建的计划。而这些科技资源能否转化成产品,某种产品能否被行业认可并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是完全未知的。但往往这个时候,企业创始人迫切需要资金以用于新产品的生产和再次研发,以此来证明自己掌握的技术是否可以被市场所接受,同时评价技术与产品的商业价值。因此,种子期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困难期,但也是发展创意和开发研究的关键期,企业恰恰是根据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生产初始产品。满足种子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资金一般应具有投资无直接回报性、资金投资期长、需求量不一定很大、投资风险高的特点。

2.初创期:盈利较低,资金缺口大增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过种子期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进入到企业发展的初创期阶段。由于各项工作的安排以及实施已具体到细节上,所以该阶段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剧增。与种子期的企业相比,初创期的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量有着近十倍的差距,致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大增。由于此时期的企业需要尽快拓展市场并向市场推广产品,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这个阶段的资金需求主要来源于购买用于生产的机械设备,以满足市场对于产品的需求。与此同时,由于受到自身资源的限制产能有限,企业获得的经营性利润相对较低。因此,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采取不同的融资方式组合来缓解资金缺乏对企业发展造成的影响。企业将主要考虑面向风险投资的股本融资,或者政府的支持性资金和企业自有资金。

3.成长期:内部积累较少,融资需求迫切处于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扩大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筹集资金来集中提高生产力和购买生产研发设备,以扩大其产品的生产规模。在这一需求的作用下,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比初创期只增不减,有可能远远高于初创期。在这一阶段企业内部可以积累的资金较少,必须通过外部融资来填补资金的空缺。因此,企业应通过多渠道的融资方式筹集充足的资金,以保障企业的发展运营。

4.成熟期:资金需求额最大,融资方式多样进入到成熟期的中小企业,会有一段快速成长的过程。此时期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本结构越来越合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大大降低。但是,由于这一阶段企业的资产扩张,加上企业可能会有产品质量上的改变或提升,使得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额更大了。这一阶段也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最为容易的时期[6]。在成熟期,企业仅仅依靠银行的贷款或股权融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因此需要选择其他的融资方式。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过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的发展,产品研发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产品市场规模也得到了急速扩大。这个时期,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在成熟期,企业的资金缺口将达到最大,而且是其生命周期的最高水平。由于这一时期的企业发展良好,企业的经营效率很高,故可以选择的融资方式也很多。

5.衰退期:资金回收,内源融资处于衰退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逐步下降,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能力越来越弱,整个企业的实力处在衰退的状态,再加上行业间竞争加剧,企业在这一阶段很难获得外部资金支持。因此,企业采取收缩型融资策略是比较合适的,这样企业不会有大量的资金流入,更多的是将企业的资金回收,以投入新的产业或者项目。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融资策略选择

1.种子期的策略选择一般来说,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种子期尤其是其创始阶段,一般选择自筹资金,主要依靠企业所有者的资本投入,或基于亲朋好友的民间借贷来获得资金。对于企业的决策者来讲,个人的资本投入会更具有优势,因为这类资本的使用相对更加自由,由于并没有参与到其他的金融组织或市场交易中去,也就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有关经济发展的权威数据显示,处于种子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其资金的70%来源于个人储蓄。但是由于个人储蓄能力有限,资金数量必然较少,通常不能维持企业的持续运营,这就需要继续筹集资金。此时,最大的资金来源一般是向亲朋好友进行借贷,这部分资金在创业投资总额中约占15%。另外一种方式是天使投资,这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外源性融资策略选择的第一步,一般是指投资者个人出资帮助具有创意或者技术的项目团队的初创型企业而进行的一种高风险的前期投资。这种筹资方式大致占到企业这一阶段资金来源总额的5%。除上述融资方式之外,近年来,辽宁省政府也开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关注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其中,选择企业孵化器是处于种子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非常明智的选择。因此,这个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采取自筹资金、天使投资、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基本融资策略。

2.初创期的策略选择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主要依据是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偿还债务的能力。初创期企业再融资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来源渠道相对比较狭窄。由于该阶段企业获取外源性的融资相对比较困难,一般会采取经营性的收益来填补资金缺口,根据自身的资金结构,使用内部经营性资金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这种利用自身的资金进行投资的行为称之为内源性融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内源性融资方式选择得越好,内源性资金越雄厚,则发展前景相对也会越好。内源性融资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筹集资金的模式。另外,企业在这一阶段开始逐渐将抽象的技术、创新资源转化为产品,并且具有了初步的生产规模。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产(如无形资产等),以质押等方式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融资。对于长期性融资,企业还可以选择向私人股东发行更多的股票或者向银行贷款。但是,如果企业的利润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企业就很难通过这些方式获得资金支持,或即使能够获得资金成本也会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选择风险投资,由风险投资公司将资金投入企业并作为普通合伙人管理企业投资运作,规范企业经营,以此获得相应报酬。因此,这个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采取内源性融资与风险投资相结合的基本融资策略。

3.成长期的策略选择企业进入成长阶段后,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来提高生产力,购买更多的生产设备和研发器材,以扩大产品生产规模。如此一来,无疑进一步扩大了企业资金需求和供给的缺口。如何在金融市场上另辟途径进行融资,正是这一阶段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一阶段,企业发展更加迅速,产品也已经顺利投产,生产技术愈发成熟,市场前景逐渐明朗,可以采取负债的方式直接或是间接筹集更多的资金。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这一阶段的企业技术风险降低,未来可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由于企业此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在有资产担保的条件下,可以抵押厂房或大型机器设备,通过银行贷款来筹集资金,进行债务融资。融资租赁作为另一种债务融资方式也可以缓解企业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企业如果无力购置某些昂贵且必需的生产设备,可以向租赁公司租入这些必需品,以满足生产经营上的需要。作为科技型的企业,可以利用的又一融资方式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不同于传统的以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物的融资方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融资是以企业拥有的专利发明和商标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作为质押物进行的融资。科技型中小企业经历了种子期和初创期后,在成长期的发展速度是最快的。此时企业的融资能力逐步增长,由于前期积累了很多融资的经验,融资渠道也逐渐拓展开来。处在这一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各金融机构的贷款融资,还会因为企业本身发展到高成长性阶段而被更多的风投金融机构关注,可以得到更多更高质量的投资。由此,风险投资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其成长期主要考虑的融资模式选择之一。所以,这个阶段采取债券融资、知识产权融资、风险投资相结合的基本融资策略。

4.成熟期的策略选择在经过成长期的发展之后,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该已经在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竞争能力。企业的经营发展、技术水平日趋成熟,产品也已经有了稳定的销售市场。由于成熟期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已经达到最优状态,企业的投资风险低,企业的发展已达到最稳定的状态,融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融资渠道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企业可以继续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获得丰厚的经营收益。该阶段企业的资产规模较大,产品的收益相对较高,企业由于拥有了许多可以抵押的资产,可以选择长期融资方式或是激进型融资策略。实际操作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则可以通过增加外源性融资,即加大债务融资比例筹集资金,如发行债券等。上市融资是比较适合这个阶段企业的融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成功上市并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这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如果可以顺利完成扩张,就有机会跻身于大中型企业的行列。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在经历了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之后,如果能够通过股权收购借壳上市,是最成功的融资方式,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今后发展经营或者重新面临风险时非常好的支持方式。这一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或回购的方式实现资产重组。因此,这个阶段采取激进的组合融资的基本融资策略。

5.衰退期的策略选择一方面,此时期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经营利润累积,自有资金增加,为了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稳住脚跟,必须开始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此时可以利用企业自身积累的资金。另一方面,在衰退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又面临着市场份额逐渐减少、盈利能力逐渐减弱、债务偿还能力下降等诸多问题。因此,此时企业应该及时调整原有的资本结构以及核心业务。处于衰退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采取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方式来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和现金流状况,使企业获得再一次腾飞的机会。资产证券化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的资产收益证券化,主要是以企业未来的收益为依托,通过提高信用等级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另一类是企业的资产支持证券化,以目前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为基础,用预期收益作为保障,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进行融资。采用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方式不仅可以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性的资金收益,使企业步入良性循环的经营轨道。因此,这个阶段采取自有资金与资产证券化相结合的基本融资策略。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融资模式的选择如图3所示。

三、结论

金融发展阶段篇8

   高科技企业发展初期的风险特征,必然决定了企业在各个阶段可获的资金来源的可能途径。结合不同阶段企业融资需求的特点,可以设计出我国高科技企业发展初期的融资路径图,如图1所示:

   (一)种子期资金需求及融资路径分析

   种子期阶段,企业资金需求量并不大。资金的主要用途是用于产品的研发,一般依靠企业创业者的初始投入资金即可满足企业资金的需求量。有些高科技项目如风电等项目可能需要的研发资金会比较多,此时企业投资者的初始投入资金无法满足资金需求。这个时候企业应当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支持或者争取政府补助。由于该阶段,企业还无法产生现金流入,所以现阶段企业要想获得银行等金融结构的贷款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该阶段企业也可以积极寻求天使投资人的投资,天使投资是企业科技积极考虑的一种外部融资渠道。

   (二)初创期资金需求及融资路径分析

   初创期阶段,企业资金需求量很大。企业创业者自己投入的资金已无法满足发展所需,此阶段企业必须寻求外部的帮助。然而此阶段企业的管理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又比较大,而收益相对比较少,且不确定性很大。从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关系来看,商业银行并不乐意贷款给高科技企业,这主要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技术的不足有关。那么现阶段企业可供选择的融资路径主要是争取政策性贷款、政府补助以及风险投资。此阶段企业的特征更容易吸引风险投资者,企业在选择相应风险投资人的时候,不可来者不拒,而应该有所选择。在选择风险投资人的时候应该考虑在引入风险投资人资金的同时,更要考虑引入的投资者能否改善公司的管理水平,能否有利于公司销售渠道的拓展等。另外,近年来我国也在大力发展企业集合债。企业集合债是一种非常适合高科技企业发行的债券,企业可以在此阶段积极参与集合债的发行。

   二、完善高科技产业发展初期融资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种子期阶段融资路径的完善建议

   1.政策性贷款机制的政策建议。目前种子期阶段的企业能够获得政策性贷款的数量相当有限,而此阶段的企业更需要获得政策性贷款的支持。造成目前不良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与贷款机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贷款机构无法真实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造成了不具有成长性的企业由于一些特殊关系反而获得了政策性资金的支持。要改变企业与贷款机构之间的矛盾,就需要贷款机构建立一套项目选择机制,将资金投向真正有成长潜力的项目。在考核项目是否具有高成长性的时候,传统的项目评价方法显然并不适用,因为种子期阶段的企业没有财务数据值得分析和评价。所以项目的选择机制必须以其他衡量指标为主,如技术新颖性、技术可实现性、技术未来可改进性以及创业者的背景等指标。在进行项目评价过程当中,应当举行专家论证,而不是单纯由贷款机构来决定。另外对政策性贷款的发放也应该是逐步发放的过程,对于发放贷款的使用效益要跟踪分析,从而为下一步贷款的发放提供依据。2.天使投资发展的政策建议。目前,我国天使投资得到了长足发展,大多数天使投资都是由民间资本构成。然而从我国民间资本的数量来看,绝大多数的民间资本仍游离于健康的市场之外。大量的民间资本进入房地产投资、地下钱庄等渠道,这主要与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有关。政府需要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天使化,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天使投资以优惠,使得民间资本能够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

金融发展阶段篇9

金融对实体经济具有独立运行性,但它反过来还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金融投资对实体经济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其阶段效应上,即不同发展阶段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与作用是不同的。根据虚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对实体经济的反作用性表现在:

(一)初始阶段的“递增效应”。这一阶段,金融投资作为新生事物,尚处于实验性探索阶段,社会对其功能认识不足,社会上部分闲置资金经金融体系中介进入实体经济领域,但总的规模不大,且很少或基本没有资金从实体投资倒流入金融投资。金融资产价格温和上涨和国民经济增长幅度基本吻合,在一定程度上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中期发展阶段的“溢出效应”。在这一阶段,随着对金融投资认识的进一步加深,金融投资得到快速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筹集了大量资金,极大地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少部分资金从实体经济倒流回金融体系。这一阶段中,整个经济体系处于良性运转状态,实体经济的繁荣促进了金融繁荣,反过来,金融投资的繁荣也有力促进了实体经济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等金融资本迅速聚集到常规积累难以在短期内获得的充足资本,并带动技术、劳动力及其他自然资源的配置,通过产权重组和股权的置换、分割、减持、购并等虚拟资本的运作,优化企业的产权组织结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2、提高整个经济运行效率。对于一个以分工为基础的经济社会来说,交易和信息是两个发挥决定作用的经济因素。因此。金融资本为企业规模扩张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推动了股份制的建立和完善,降低了人类社会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率。

3、分散市场主体的经营风险。通过资本运营和企业产权制度多元化重组等,控股企业的资金会更加雄厚,决策的透明化和科学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伴随着资产证券化进程的加快,从而不断增强避险和抗险能力。

4、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通过发行国债等金融资本,国家还可以筹集更多的生产建设资金用于重点建设和经济布局,拉动实体经济和GDp的增长。

(三)成熟阶段的“异化效应”,即“挤出效应”和“溢出效应”并存,但基本上抵消了“溢出效应”。这一阶段,金融投资表面上高度繁荣,作为一种理财技术,赚钱变得似乎更容易,“暴利”驱使社会上大量资金加入所谓的“热钱”行列,追逐资本利得,其中既有社会闲置资金,也包括不少生产资金;作为融资一方的上市公司,其筹集资金相当一部分又重新流回金融系统,直接导致从事生产经营、研究发展的资金和社会资源减少。企业和上市公司不是关心生产的程度下降,而是抽出大量资金和人力从事“金融炼金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利润率赶不上金融投机的利润率,反过来更进一步助长了投机风气。股市已失去了国民经济晴雨表和价格信号的功能,整体上涨幅度远远脱离实际国民经济增长。在金融投资的表面繁荣下,实体投资有可能停滞甚至衰退。

(四)膨胀阶段的“挤出效应”甚至“破坏效应”。所谓“挤出效应”,是指金融投资过度膨胀和过分背离实体经济的发展,会吸引本属于实体经济的产业资本,排挤实体经济发展,结果造成实体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倒退,甚至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作用的情形。

1、扭曲资源配置方式,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农业、工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在金融投资膨胀阶段,投资于股市、汇市和房地产等可以得到远非实体经济能够企及的高额回报率,大量资本流入股市、汇市或房地产,资金供求失衡又会引致利率大幅上升,使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因融资成本过高而萎缩甚至停滞,严重损害一国的综合经济实力。

2、扭曲消费行为,恶化国际收支状况。金融投资膨胀引致的虚假繁荣景象是产生过度消费现象的重要根源,而过度消费又容易引致进口大量增加。同时,企业由于借贷成本过高,劳动力成本加大,会降低出口竞争力。进口的大量增加与出口的急剧下降,会破坏经常项目的贸易平衡,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3、货币的过量发行和银行信贷呆账、坏账的大幅增多,会动摇实体经济的信用基础。虚拟货币的出现使货币的供应具有足够的弹性,但货币的过量发行使通货膨胀成为可能。尤其是商业银行脱离实体经济的实际需要,通过创造存款提供信用时,整个实体经济将不可避免地遭受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之害。

二、对两者关系的理性定位

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状况被西方学者形象地描绘为“倒金字塔”型,即3%左右的实体经济支撑着97%左右的金融投资(图1)。

倒金字塔第

一、二层为实体经济,第

三、四层为金融方面的投资,尤其是第四层(顶层)是金融衍生工具等纯粹的虚拟资本。第

一、二层作为实体经济的世界生产总值平均增长近30年来不超过5%,国际贸易平均增长不超过10%,而第

金融发展阶段篇10

关键词:四阶段Dea-tobit;金融效率;外部环境因素一、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与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大量改革实践及研究表明,区域经济越发达,越能聚集经济资源及人力资本,金融市场越成熟;反过来,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越能给该区域提供资金支持、优化资源配置、调控经济发展,则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往往越大。如今,金融处在一个大资管时代背景下,金融行业在不断的转型与创新,金融对经济的直接或间接贡献比重也越来越大。一个区域的金融发展水平状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本文研究中国省际金融发展状况,是有现实意义的。

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金融效率。在经济学中,效率指的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即用最少的投入来获取最大的效用。那么,顾名思义,金融效率反映的是金融部门投入与产出关系;从金融资源观的视角出发,也就是:将有限的金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在实际研究中,金融效率本身是一个极其综合、复杂的指标,且具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学者们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选取合适的单一指标或多指标来衡量金融效率大小,如贷款与储蓄之比、金融资产总量与GDp之比等等。但是,金融系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金融市场信息具有不确定性、不对称性、非线性、非结构性等特征;若用单一指标来衡量金融效率大小,会由于金融市场信息的缺失从而导致评估结果出现系统性偏差;若用多指标加权计算来衡量金融效率大小时,会遇到权重设定问题。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不直接用指标来衡量金融效率大小,而是间接用指标来衡量。在金融系统中,作为金融中介的银行、券商、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吸收社会闲置资金,通过金融市场运作,将闲置资金配置到资本边际效率最高的项目中去,以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从而加速经济发展。可见,金融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系统。考虑到投入和产出这两个词,本文采用运筹学中的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方法,来对金融效率进行客观分析。因此这里的“间接”之意为:确定金融投入指标和金融产出指标,运用Dea方法来计算金融效率。

测算金融效率的常用工具为经典Dea方法;但该方法本身存在一个缺陷,那就是:未考虑决策单元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对效率得分的影响。鉴于此,Fried等提出了四阶段Dea-tobit方法,以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对效率测算所做造成的影响,使效率评估更为真实、准确、客观。目前,国内关于Dea效率测算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经典Dea方法;本文尝试运用四阶段Dea-tobit方法对我国省际金融效率进行客观测算,从而进一步比较各省之间的金融发展状况。二、四阶段Dea-tobit模型

Dea方法给出了三种信息:投入松弛量、产出松弛量、和效率得分。对于经典Dea方法来说,评估决策单元效率所使用的信息为效率得分,对松弛量信息却“视而不见”。而四阶段Dea-tobit方法巧妙的把效率得分与松弛量信息相结合,通过tobit回归模型来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对效率得分的影响。四阶段Dea-tobit方法的基本步骤见下。

1.第一阶段:经典Dea模型。本文采用Dea-BCC模型,其基本形式如下,

其中,θ0为某个决策单元的效率值,si-为第i个投入松弛量,sr+为第r个产出松弛量,ε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m为投入指标个数,s为产出指标个数。

2.第二阶段:tobit回归模型。tobit回归模型的建立主要分为两步。

第一步,构造一个新指标,将其命名为投入总松弛量,构造公式为:

其中,Sij为第j个决策单元第i个投入的总松弛量,θj和sij-分别为第一阶段经典Dea-BBC模型所计算出的效率得分和投入松弛量,xij为第j个决策单元第i个投入指标值。

第二步,构造tobit回归模型。所构造的tobit回归模型共有m个,对于第i个投入总松弛量,相对应的tobit回归模型分量形式如下

Sij=βiZpj+ui,p=1,2,…,k

其中,Zpj为第j个决策单元第p个外部环境指标,βi为第i个tobit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向量,ui为第i个tobit回归的误差项,k为外部环境指标个数。

3.第三阶段:投入指标调整。该阶段是对外部环境因素的剔除,剔除方法则为投入指标的调整,调整公式如下:

其中,xijadj为调整后的投入指标,Sij为第二阶段tobit回归的拟合值。经过如上一番调整后,外部环境因素已被剔除,所有的决策单元均处于相同的外部环境中。

4.第四阶段:经典Dea-BBC模型。最后阶段再次回到经典Dea-BBC模型,根据调整后的投入指标xijadj来进行Dea效率测算。三、实证分析

1.指标选取。金融发展的投入指标有三个:金融机构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贷款余额,分别反映了各省为推动金融发展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金融发展的产出指标有三个:人均GDp增加值、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其中,人均GDp增加值指标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人均纯收入指标反映了居民生活水平;人均消费支出反映了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改善。

金融发展的外部指标主要从居民受教育程度、工业机械化程度、产业结构及贸易进出口四个方面来选取,相应指标分别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工业机械总动力、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产品贸易逆差数量。

此外,本文采用2013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和《中国金融年鉴》。

2.第一阶段:经典Dea-BBC结果分析。根据第一阶段经典Dea-BBC的结果可知,全国省际金融发展的综合效率得分差距过大,仅有5个省份的金融综合效率得分为1,占比16.1%,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和青海。有4个省份的金融综合效率得分在0.6和0.8之间,占比12.9%,分别为宁夏、青海、内蒙古和安徽。剩下的22个省份的金融综合效率得分均低于0.5,占比71%。此外,各省的金融规模效率得分差距不大,但金融纯技术效率得分差距过大,有21个省份的金融纯技术效率得分低于0.5,占比77.4%。

从各省的金融效率得分来看,有几个省份的金融效率得分与实际情况相悖。和青海的金融综合效率得分为1,但该两省地处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金融不健全、高素质人才缺乏,其金融综合效率得分理应较低。相反,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省份,经济发展位居国内之首,金融市场健全成熟,但金融综合效率得分却很低,分别为0.23、0.19、0.15,排名分别为倒数第6、倒数第5和倒数第3。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运用经典Dea方法所测算出的各省金融效率得分,存在不合理性,即全国省际金融综合效率得分相差悬殊,和青海两省得分较高,而江苏、浙江、山东三省的得分较低。因此,对金融效率进行测算时,需要考虑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3.第二阶段:tobit模型结果分析。tobit回归模型的拟合结果见表1。可知,三个tobit模型均通过1%显著性检验。下面从四个外部环境指标出发,分析外部环境指标对金融机构数、贷款余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这三个输入指标松弛量的影响程度。

(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该外部指标对金融机构数、贷款余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松弛量均有显著负影响;也就是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或者说高学历人数的增加,会降低该三个输入指标的冗余度,从而提高了金融效率。可见,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有助于金融知识的大力宣传与普及,从而进一步促进金融发展。

(2)工业机械总动力。该外部指标只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松弛量有显著正影响;也就是说,工业机械总动力的增加,会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松弛量的冗余度,从而降低了金融效率。可见,工业机械总动力并未得到高效利用,存在产能过剩,从而造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浪费,对金融发展未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3)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该外部指标对金融机构数、贷款余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松弛量均有显著负影响,也就是说,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加大,会降低这三个输入指标的冗余度,从而提高了金融效率。可见,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的加大,反映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成效性,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4)贸易逆差总额。该外部指标仅对两个输入指标(贷款余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松弛量具有显著正影响;也就是说,贸易逆差的扩大,会增加这两个输入指标的冗余度,从而降低了金融效率。可见,贸易逆差的扩大,会使贷款额度和固定资产投资额度得不到有效利用,从而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负面效应。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外部环境因素对金融效率得分的测算具有显著影响,因此用Dea方法进行省际金融效率测算时,需要考虑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并对其剔除。

4.四阶段Dea-tobit结果分析。在剔除外部环境因素之前,我国省际金融发展的综合效率得分差距过大,有22个省份的金融综合效率得分均低于0.5。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后,各省的金融综合效率得分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分布均匀,见表2。可见,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的金融环境处于较好的区域大环境,而其他省份的金融环境均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负面干扰,尤其是江苏、浙江和山东三省,从而造成金融效率的低下。因此,运用四阶段Dea-tobit方法进行金融效率的测算是合理的,具有一定的意义。

由表2可知,金融综合效率得分为1的省份有六个,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和广东;这六个省市均处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金融市场健全成熟,且北京、上海和广东聚集了优秀的金融人才以及全国80%的金融机构,大大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故金融综合效率最高是当之无愧的。金融综合效率得分较高的省份还有山东、辽宁、安徽、福建、山西和湖北,这六个省份也是我国的经济和人口大省,金融发展状况良好。金融综合效率较低的省份有新疆、、云南、青海、甘肃和宁夏,其效率得分均在0.5以下,这六个省份均处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东部和中部省份;虽然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政策的指引下,西部省份的金融发展支持力度相对较大,但由于受经济发展基础薄弱、金融体系结构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西部省份的金融发展相对落后,故金融综合效率得分较低。

从东中西地区层面来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省份的金融综合效率得分均值,分别为0.93、0.72和0.40;可见,我国东中西地区省份的金融综合效率得分呈阶梯式序列,东部省份得分最高,中部省份次之,西部省份的金融综合效率远远低于东部和中部省份。西部省份与东中部省份的金融综合效率的差别,主要在于西部省份的金融规模效率得分远远低于东中部省份,西部省份的金融规模效率得分为0.59,远远低于东中部省份的0.95、0.83;此外,西部省份的金融纯技术效率得分为0.68,也低于东中部省份(0.98、0.87),但悬殊不如金融规模效率得分大。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金融效率评价指标,运用四阶段Dea-tobit方法,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金融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建议如下:

1.效率测算方法。在对金融效率得分进行测算时,四阶段Dea-tobit方法与经典Dea方法所测算出的结果相差很大。若不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对效率得分的影响,经典Dea方法所测算出的省际金融效率水平明显偏低,且不合理,与实际情况相违背;因此,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对效率测算所造成的影响非常有必要。四阶段Dea-tobit方法通过tobit模型来对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剔除,所测算出的省际金融效率得分,与经典Dea方法相比,更为客观、真实、准确。

2.外部环境因素。居民受教育程度、工业机械化程度、产业结构水平以及产品贸易等外部因素对各省的金融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未来应大力推进全民教育,大力提高居民精神、文化水平,各省应调整经济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省级,出台多项措施来促进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从而推动金融效率的提高。此外,还应深化改革金融体制、构建金融发展新体制。

3.西部省份。西部省份金融综合效率最低。从金融发展投入指标来看,西部省份的金融机构数目、类型及金融资产总额远远低于东中部省份,这也就解释了西部省份金融规模效率低于东中部省份这一实证结果。因此,国家应重视西部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西部省份金融理念的推广和金融人才的引进,通过提高金融规模来增强金融技术水平,从而促进金融效率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程炳友.我国农村市场金融效率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