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学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2:06

系统学理论篇1

系统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古代人类的社会实践经验,自人类有生产活动以来,就无时无刻不在同自然系统打交道;在人类知道系统科学之前,就已经在进行辨证的系统思维了;我国古代的农事、医药、天文、工程等方面的成就,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朴素系统科学思想的自发应用。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结构体系中的系统科学,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总结概括已有科学技术分支并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提出和创立的。他从三个层次概括了建立系统科学的重要意义,一是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指导;二是为工程技术直接提供理论基础;三是在技术科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概括为认识、揭示客观事物规律的基本理论。系统科学的学科结构包括一门基础科学,即系统学;三门技术科学,即控制论、运筹学和信息论;以及一门工程技术,即系统工程。总体而言,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十分广泛,从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到研究人类社会活动规律的社会科学,只要具有系统的特点,均可作为研究对象。

2中医理论与系统科学理论的契合点

系统是指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些部分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总体,其共性特点可以概括为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和预决性。而中医学理论具有强调整体观念、遵循阴阳五行规律、重视脏腑经络联系等特点;因此,体现我国古代医疗实践经验和规律的中医学完全具备系统的特点,可以成为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就理论实质而言,两者亦十分相似。

首先,就系统的整体性而言,是指系统具有其组成部分所没有的功能,即“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中医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构成,各部分有机配合,共同实现人的形体完整和功能正常。并且,人体还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构成一个系统,从而影响人体的健康。

其次,系统的关联性,是指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系统和其环境之间具有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并且这种系统的关联性决定了系统整体性的存在。不难理解,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都不是独立的,比如脾与肝虽功能各异,但相互影响,情志不遂,肝气郁滞乘脾,形成肝郁脾虚证,就是很好的例证。人体中的气、血、津液等物质可以将各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相互联系、促进和滋生,共同决定人体的整体功能水平。

再次,系统具有动态性和有序性的特征。动态性是从时间的维度来观察系统,其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变化,不存在绝对的静态;而有序性则是系统关联性在空间上所表现出来的结构层次,以及动态性在时间上所表现出来的演化方向,使得系统具有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的有序性质。总结起来,即是系统的整体和各个部分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这种运动越是有序,其组织化程度也就越高。人体的生理功能变化和病理演变过程都充分体现了这种动态性和有序性的特征。比如,中医理论中有“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的描述,充分体现了人体的动态特性。而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人体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则是人体有序性的真实反映。

最后,系统的预决性表现为系统的有序性能够使其自动导向它的终极状态,这一特性在生命和生物系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生理学中的正反馈概念,就是对人体系统这一特点的真实反映。不仅如此,人体的预决性在中医学理论中也有充分的体现,比如"久病入络"的理论,就描述了人体久病必然导致病邪逐步由外向里,由浅入深,最终导致络脉损坏、脏腑衰竭的病理变化规律。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到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六淫、七情致病理论,以及中医的辨证论治思维过程,这些都无不强调了人体的整体观和人体与环境、社会的整体观,也就是系统的观点。因此,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开展中医学的结构化和规律性研究是可能的。前面提到,医案是中医名家临床经验的结晶,是传承中医学术思想和经验理论的重要载体;因此,医案的系统研究就是应用系统科学开展中医研究的重要内容。系统科学理论的引入,使我们能够从宏观的角度,透过极其复杂的医案信息表达,把握中医辨证论治的总体发展变化趋势,以及医案中各要素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从而能够确定宏观的医案结构,并且细致地描述医案中各信息的发生规律;因此,系统科学思想为中医医案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3展望

系统学理论篇2

1.1法经济学渊源亚当•斯密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鼻祖,也被认为是法经济学的宗师,在《国富论》中,斯密关于“好法律”与“坏法律”的讨论,堪称法经济学的经典论述。19世纪中叶,马克思认为,“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而已”,因此有人称马克思的法学理论为“经济学研究的法理学”。20世纪30年代,在对世界性经济危机进行反思后,各国政府开始运用法律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使得法律与经济更加深入地融合。1958年《法经济学杂志》创刊,是法经济学运动的里程碑事件。在这一时期,罗纳德•科斯被认为是法律经济学的学科创始人,他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20世纪60年代,以波斯纳为主要代表的经济分析法学在美国兴起,波斯纳认为,所谓法律经济学,就是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来研究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率及发展的学科。

1.2系统法学渊源系统法学源于1970年10月系统工程学术会上钱学森先生的提议,随后,吴世宦、罗辉汉、何玉、王光进等学者对系统法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熊继宁出版了《系统法学导论》,提出了法系统学、法规范系统、法系统技术学、法制系统工程等理论,从法理学、哲学角度对系统法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2012年张国庆在科学网博客上先后发表了《生态论概述》《生态论:复杂系统研究》《系统法学:良法善治方法》,将师法自然的理念和复杂系统三论(生态论、健康论、和谐论)应用于系统法学,提出了包括法制思想定律、法制人权定律、良法定律等33个系统法学基本原理,以及法制系统结构与运行、立法的系统方法、法制评价与监督、法制系统管理以及数学法学、法制信息学等理论与方法。

1.3系统法学与法经济学法经济学(economicsoflaw)又称作法律的经济分析(economicanalysisoflaw)、法和经济学(lawandeconomics)等,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特别是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来研究法律的形成、结构与效果及其发展。大卫•弗里德曼认为,法经济学包括预测待定法律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解释特定法律为什么会存在、确定应该存在怎样的法律规则3个主要部分。罗伯特•考特与托马斯•尤伦认为,法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应该是经济学的,如最大化、均衡和效率,并主张用经济学概念来替换法学中诸如正义、权利、义务、过失等概念。查尔斯•罗利认为,立法制度并不是独立于经济体系之外的,而是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变量,法经济学应该运用经济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检验法律和立法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与影响。系统法学(legalsystemsscience),则是综合运用系统学理论与技术,以及其他学科先进理论与技术,研究法制系统的运行机制及其演化规律的一门科学。所谓法制系统的运行机制,就是指法制系统的结构及运行原理,以及法制系统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等。显然,法制系统的运行机制是空间上的概念。其中,法制系统是指包括法律、立法、法律执行、法律监督和法律宣传教育机构等,法制系统环境是指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与法制系统相关的因子。所谓法制系统的演化,就是指从法制系统在时间维度上的动态变化,包括法制系统的生成、演替或进化。系统法学在法学中的应用就是法制系统工程,法制系统工程(legalsystemsengineering),就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信息科学技术和法学科学知识,研究和解决法制系统的创建、运行和维护问题的法律实践。法制系统工程是系统法学在法治实践中的实际运用。由于系统学的综合性,系统法学也继承了其综合性。系统学的理论基础是数学、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系统学提取其中的基本思想、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还吸收社会科学尤其是管理学中一些基本思想、理论与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创新发展自己的理论、技术与方法。这些理论、技术与方法又为这些学科及其它学科提供支撑。系统法学除了继承了系统学理论框架之外,同样还融合了法学理论框架。

2013年,张国庆根据这一框架,在《系统法学:良法善治方法》中,构建了系统法学的学科架构。基本理论:法哲学中涉及系统法学的内容(系统法哲学),法理学中涉及系统法学的内容(系统法理学),系统法学基础理论,包括系统法学基本原理、基本目标任务等。基本方法:系统法学方法学,法制系统结构学,法制系统功能学,法制系统模型学,立法的系统方法学,数学法学。应用技术:系统系统仿真学,法制系统工程学,法制信息学,法制评价学,法制系统管理学,法制监督学,系统经济法学,系统行政法学,系统刑法学,系统生态法学。系统法学理论框架的基础是系统学与法学,将系统学的结构分析方法、功能分析方法、模型分析方法、数学分析方法等系统分析方法引入系统法学,对法制系统、立法与司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由此可以看出,法经济学仅仅只是采取经济学方法对法律进行分析评价,而系统法学不仅仅是全部继承了法经济学全部理论、技术与方法,还在其基础上,抛弃了经济学中的机械论思想,引入生态论为其思想基础,在对法制系统进行分析评价基础上,对法制系统进行科学管理。

2法制评价

法制评价,是系统法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还是开展法制系统管理的基础。张国庆在《系统法学:良法善治方法》总结了法制评价的基本方法包括数据标准化、数据的表示与分析评价。

2.1法制系统的数据标准化法制系统的分析研究涉及到大量数据,通常所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往往难以直接进行分析研究,需要先进行预处理,得到标准化的便于分析研究的数据。数据预处理(datapreprocessing),是指在对数据分析研究之前,对原始数据进行的一定的处理,使得数据符合分析研究要求。在数据挖掘中,数据预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清理、数据集成、数据变换、数据归约等。这些数据处理技术在数据挖掘之前使用,大大提高了数据挖掘模式的质量,降低了实际挖掘所需要的时间。2.2法制系统的数据表示对任何系统进行分析研究,都需要选择合适的参量来描述系统。在物理学中,通常把描述体系宏观状态的独立参量的数目称为自由度,并按不同性质把参量分为力学参量、几何参量、热学参量、化学参量、电磁参量。同样地,我们也可以仿照物理学中的这种定义,对法制系统的参量进行定义。具体原因:一是任何系统,包括法制系统,都可以近似地使用合适的参量进行描述和分析;二是可以直接借鉴物理学、数学中非常成熟的描述与分析方法,如熵分析、场分析、网络分析等,对法制系统进行分析。

2.3法制系统评价法制系统评价(systemevaluation),是根据预定的法制系统目标、结构和属性,用有效的标准测定法制系统的性质和状态。其目的是为了描述法制系统的状态或方案的效果,即在法制系统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对法制系统方案占用或消耗资源进行评审,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态安全、实施上可行的最优或满意的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

3林业法治效益分析与评价

法治效益分析是法制分析评价的一部分,法治效益的分析评价,可以借鉴目前比较成熟的标准化效益评价方法,结合法治效益特点,对法治效益进行评价。具体到林业法治效益分析评价而言,除了应当遵从一般法治效益的特点外,还要考虑到林业效益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生态性、外部性等特点,才能对林业的法治效益进行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3.1分析评价指标体系鉴于林业的特点,林业法治效益要充分体现林业法治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大方面,因此进行林业法治效益评价,要从实施林业法律前后的三大效益以及法律的科学性等方面,对林业法治过程的科学性、公正性、公平性进行检验,通过林业法治效益的评价,促进林业法治质量的提升。因此,林业法治效益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包括生态方面、资源节约方面、林产品与服务质量方面、市场化方面、科学技术方面、经济效益方面等。在经济效益评价方面,应该着重对林农增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林产品与服务品质量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在社会效益评价方面,要着重对社会发展水平、林农素质、文化生活、科技水平等提高情况的分析评价。在生态效益评价方面,着重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尤其是对森林资源与环境质量影响的分析评价。

3.2分析评价数据基础林业法治效益分析评价基础数据计算理论与方法,可以直接采用现有成熟的森林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林业法治活动进行全面计量,为林业法治效益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3.3数据计算与合成数据计算与分析,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价指标特点,选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灰色综合评价法、多元统计评价法等方法,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处理。然后,按照指标层次和相应的权重,按照评价要求,对其进行分层合成。

系统学理论篇3

 

1)统计学与统计学学科体系的初创阶段

 

我们将20世纪以前都划归为这一阶段统计学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有几个重?要史实:

 

1.从17世纪中叶开始,英国威廉。配第等的“政治算术”以数量分析为特征,用数量比较的方法进行政治经济分析,就其所使用的独创的方法来看应当是统计学的起源

 

2德国海尔门。康令等的“国势学”,从理论上开始对国情调查和国情记录问题进行探讨,并为统计学这门学科起了一个沿用至今仍为公认的名称一一“统计学”

 

3.历经18世纪至19世纪,法国的拉普拉斯将概率论引入统计学,使统计理论与方法发生了重大飞跃比利时的阿德夫。凯特勒利用概率论原理分析人类各种知识中具有数量变化性的各种现象,概括出需要用统计学进行研究的有气象、物理、化学、植物动物农业人类共七大类,实际上是明确提出了统计学是可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通用方法论科学,开拓了统计研究的新视野19世纪末,英国的卡尔。皮尔逊的“复相关和偏相关”理论、“矩估计”“X2检验”等一系列贡献,将描述统计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使其有了较完整的体系。经过200年的发展,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基本内容逐渐形成

 

从统计学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

 

第一,统计学起源于对社会现象的实质性研究,将概率论引入统计学后,统计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统计学由实质性科学过渡到通用的方法论科学。

 

第二,“政治算术”和“国势学”对统计学的创立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在这一历史阶段占有学术优势。

 

第三,“政治算术”、“国势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研究领域不同,但己开始出现了逐渐融合的趋势。例如,由政治算术学派英国的格兰特开创的人口统计学一开始就成为数理统计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i®;而凯特勒把统计学作为一门通用科学,除研究自然现象外,还广泛研究各种社会经济现象

 

第四,统计学己由以收集数据资料为主转变到初步的统计推断,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基本内容正在形成,一些重要的统计思想和方法己初见端倪,但统计学仍主要在各纵向学科的层次上发展,统计学学科体系还不完整。

 

二)统计学和统计学学科体系的发展阶段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今是统计学迅速发展并取得突破性成就的黄金时代从统计学初创阶段起,各学派之间的学术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在本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统计学各学派在争论中互相促进、互相融合,使统计学不断得到发展

 

1.德国恩格尔、梅尔到美国查多克和德国弗拉斯科波的社会统计学使社会统计学由实质科学向方法论科学过渡①,也标志着社会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在方法论上的结合2从20世纪初开始,英国戈赛特的“小样本t分布”®,费希尔的“F分布”“极大似然估计”“方差分析”与“试验设计”③,内曼与小皮尔逊的“置信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英国杰费莱和意大利菲纳特系统发展并形成的“贝叶斯统计”⑤,费希尔创立的“信念学派”⑥,美国沃尔德的“统计决策函数”⑦以及随计算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多元统计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现代时间序列方法”等等,使得推断统计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了全面发展

 

3.19世纪后期开始,经济统计学也进入了表现最丰富的时期,国民收入的测定、物价指数的编制时间数列分析经济前景预测Sna的创立等等都促进了统计学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

 

4.在前苏联形成了社会经济统计学,明确提出统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以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为研究对象,大量观察法、分组法、指标法是它的基本方法,并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作为其理论基础,将统计学视为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社会科学。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统计学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考察统计学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状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统计学成为多分科、多层次的学科,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理论方法体系日臻完善同时,由于社会制度等原因,形成了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两门统计学并存的局面;而数理统计学在这一阶段占有优势地位

 

第二,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在多年的争论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为统计学向新阶段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前提,做出了各自学科的贡献再者,两门统计学在争论中相互渗透,在社会经济统计的教科书和实践中大量引入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一些社会科学的思想方法也注入数理统计学的研究中。

 

第三,统计学的应用在这一阶段发生了巨大变化统计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宽广,覆盖了理、工、农、医、文各个分科,己经很难提出一个不需要统计的领域统计应用的成果也越来越显著。有人统计,在科学技术的重大进展中,自1900年以来有2/3来自定量研究和统计学的贡献,1940年以来,定量研究和统计学占了5/逆。反过来,统计在各纵向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又使得统计理论与方法向横向学科发展

 

第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计算机、信息论等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由现代科学技术引起的人类科学思想体系变革等各方面的影响,统计理论与方法一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挑战,在信息时代孕育着再一次变革(三)“大统计学”阶段

 

近年来,我国统计界提出了“大统计学”的设想,199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也将统计学列为一级学科这对提高统计学的学科地位、推动统计学学科的发展、建设统计学学科体系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甩

 

“大统计学”是一个不严格的用语,对于“大统计学”的内涵,聂皖生博士概括为五个方面:研究对象的扩大、统计方法的拓展、应用研究范围的延伸统计学科地位的上升、统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融合②笔者以为,建设“大统计学”更重要的方面是统计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在“大统计学”学科研究中,应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提取和概括新的理论、方法和思想,而不是将社会经济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和其他统计学科简单地结合或合并。“大统计学”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不是“统计学是一门还是两门”之争的延续,而是统计学在现代社会中发展的产物,是统计学及其学科体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征兆

 

一一社会经济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和统计学的其它一些学科,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己趋于成熟,形成了各自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有些是共通的,如一些基本的统计思想和统计分析方法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可说是殊途同归;有些理论和方法是相互借鉴的,如社会经济统计学中引入大量的数理统计学的理论和推断方法,数理统计学和其它一些科学技术统计学在研究一些社会系统工程项目时,也得到了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理论支持;有些理论和方法则是互补的,例如,在建设“大统计学”过程中,可进一步完善统计认识理论、统计逻辑思想、统计指标理论等,在综合的过程中填补学科的空白从分化到综合,是统计科学自身发展的趋势。

 

一一现代化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渐打破数理统计学、社会经济统计学以及其它统计学科之间的界限,时代呼唤着“大统计学”20世纪后半叶,人类社会和科学正在经历着重大变革,几百年来形成的科学思想体系受到严重的挑战,社会、物理天文、生物、化学以至统计学中都发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如社会变迁、混沌现象、化学振荡、耗散结构“测不准”原理等等,使得传统科学思想体系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应付在这种困惑面前,不少学科转向哲学统计学以寻求答案因果决定论也正逐渐转向统计决定论。统计学这门具有探索性的科学,以独特的研究思想探索未知、探索未来,用统计规律逼近物理规律、逼近社会客观发展规律统计学有可能成为21世纪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统计学科纵向越分越细的分化、学科之间孤立分割的研究现状,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挑战,无法解决困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困惑。

 

一一“大统计学”的提出,可能成为中国对统计学的贡献“大统计学”是在我国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都对统计学提出了挑战社会经济统计学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数理统计学只有打破纯理论和方法研究模式而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上下功夫,才能满足改革开放的要求其次,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在中国都得到举世瞩目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统计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投入产出研究、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测算统计调查制度的改革等诸多方面取得一批丰硕的成果而且,中国社会经济统计还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有一支庞大的政府统计机构,有数百万人的统计队伍,有100多所大专院校设有社会经济统计专业同时,我国的数理统计研究在国际上并不落后,很多研究成果己达到国际领先水平①建立“大统计学”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选择再次,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有真诚合作的机遇严格讲,多年来,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之间的争论并不是两门统计学之间的争论,而是社会经济统计学界内两种观点的争论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并没有开展过真正的学术争论,这既是历史的悲剧,也是现在合作的契机因此说,“大统计学”不是“大”在与西方统计的接轨上,而是可能成为中国对统计科学发展的贡献

 

按照“大统计学”思想建设统计学学科体系,需要对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重新思考总体而言,统计学是研究随机现象大量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现象的数量规律性,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大量随机现象的数量表现

 

统计学研究的量不等同于哲学意义上的量,而是与之相联系的数据资料,统计学研究的是随机现象的数量表现一句话,统计学研究的是客观现象的随机变量这些本是简明而又不争的事实,但目前仍有一些观点以此对“大统计学”提出质疑问题的关键是,社会经济现象是不是随机现象目前,完全否认社会经济现象具有随机性的观点己不多见,但仍有观点认为,社会经济领域中既有随机性现象,又有确定性现象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不能理解为社会经济现象中一部分是随机的,一部分是确定的;而应解释为一方面是随机的,一方面是确定的。

 

客观现象为什么是随机的,这是本体论的问题,本文不作探讨。是不是随机的,是认识论的问题,属于统计学研究的范畴客观现象的随机性包括客体本身的不确定性和主体对客体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而产生的不确定性,二者往往是相互交错的。何谓随机性呢?简言之,是在给定的一组条件下,某现象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个且事先无法肯定。具有随机性的现象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在相同的条件下,它可以在大量观察中反复发生,重复出现;二是它的结果有多种可能性;三是某一次观察出现何种结果事先无法肯定这三个条件也是判断客观现象是否具有随机性的标准。

 

任何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其数量结果,都可以在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中,即主体控制的在一定时期内大体相同的条件下反复发生,重复出现每一次统计调查的结果,包括抽样调查和其它调查方式取得的数据,都是可以反复发生的结果的一次实现而且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结果不论事先预测得多么准确、计划得多么周密、控制得多么严格,也必定会有多种可能性计划规定经济増长率控制在,实际统计结果不多不少正好等于10%,这只能是一种巧合。正是由于一个现象有多种可能结果,所以某次统计调查出现哪一种结果事先无法肯定因而,社会经济现象是典型的随机现象,其数量表现为随机变量。

 

社会经济现象虽然是随机的,但并不是虚无飘渺、捉摸不定的,当试验或观察结果充分大时,随机性就转化为确定性,即呈现出统计规律丨性随机性和确定性是客观现象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一一客观现象可能出现的结果会有多种且事先无法肯定,因而它是随机的,但它的结果必定依一定的统计分布出现,必定表现为一定的统计规律,因而它又是确定的。

 

一一客观现象的某种结果在被观察之前是否会出现也是不能准确预知的,因而它是随机的;但它的结果在统计观察后一旦出现,就转化成一个实实在在的量,一个不会改变的原始数据,因而它又是确定的

系统学理论篇4

目前医学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生都希望今后能够成为一名有用的医护工作者,因此,教师要强调解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医学课程的紧密联系,还应强调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知识点,与护理临床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解剖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体现系统解剖学的特点,全面了解人体的结构,掌握主要器官的形态特征、功能及其相互作用,还要增加与护理操作、治疗、病情观察、抢救知识、护理诊断和生活护理等需要的应用解剖学内容。例如,在运动系统中,要重点讲解易骨折的四肢骨、常用注射的肌肉、易脱位的关节;在内脏系统中,重点掌握与常见疾病护理相关的内脏知识,如插胃管、导尿管等各种护理操作;脉管系统中,重点掌握与注射和急救有关的血管,如表浅静脉注射、动脉注射等。对涉外护理专业,则要求老师们应把常用的解剖专业英语词汇在上课时重点介绍给学生们。

2.重视体表标志教学

人体解剖学学习的是正常人体的结构,护理人员面对的是活的标本,掌握常用的体表标志及深部结构在体表的投影,对以后掌握规范的护理操作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时要求学生对照自身和相互对照,进行体表标志的观察和触摸,并给学生讲解—些重要的标志在临床上的应用,使学生十分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书本中抽象的描述。如在讲骨学和肌学时,可以触摸一些重要的骨性和肌性标志,例如胸骨角、髂前上棘、髂嵴、坐骨结节等;如学习臀大肌时就结合临床护理,讲解与肌肉注射有关的体表标志;学习关节时,讲解并表演关节的运动和脱位表现;讲解呼吸系统时讲解如何触摸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颈段气管;讲解脉管系统时,让学生找准并触摸心尖搏动点的位置、全身主要动脉的体表搏动点及急救时压迫止血点的位置;讲解视器时请同学互看对方的双眸,辨认角膜、虹膜、瞳孔、结膜和巩膜等结构。

3.重视解剖与其它基础医学学科的联系

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病理和药理等其它基础医学有紧密的联系。教师不能仅在自己的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的钻研,还要对其他学科加强了解,在备课和讲授中提高融会贯通性。例如通过了解胚胎学,联系胚胎发生,让学生理解器官的不对称分布。消化管在发生时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胰、脾、胃与肝分别处于的消化管左右两侧;横结肠和升、降结肠反折向上,位于十二指肠前方的冠状面内;与此同时支配食管与胃的左右迷走神经成为前后的位置关系。心在发生时顺时针方向旋转,导致心的2/3位于人体正中矢状面左侧,1/3在右侧。例如通过联系药理知识,讲解药物在体内的循行,有助于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的掌握。

4.病例式教学法的应用,将临床病例与解剖知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

基础课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临床各科的理论教学及临床实践打基础,解剖学除了是基础医学课,更渗透到了内、外、妇产、儿科学、神经病学、影像等几乎临床的各个学科。在讲解解剖学知识的同时,联系临床,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肝门静脉侧支循环,解释肝硬化出现呕血、便血原因;讲解眼的结构,解释一些青光眼、白内障的眼部疾病;讲解神经系统病例有核上瘫与核下瘫,脊髓半横断损伤、内囊出血、脊髓灰质炎、桡神经损伤等。

5.重视画图

画图在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多媒体无可比拟的,不但老师要自己画图,还要让学生也动手画图.画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等。例如在讲述最复杂的脊髓内部结构或者脑干内部结构过程中,画图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在讲解眼球壁、女性生殖器等,可以随讲随画,吸引学生注意。

6.重视标本模型考试

标本模型考试是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督促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高职学校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解剖知识方面,更要重视人体解剖学的实验教学。认识解剖模型和标本是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要认真地对待标本考试,并将分数计入期末总评中。

参考文献

[1]崔怀瑞,孙臣友.解剖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J].现代医药卫生,2007(9).

系统学理论篇5

关键词:易学;系统论;信息论;协同学

绪言

易学哲理包括宇宙信息、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人事问题、人生之起居作息、政治经济之措施、伦理道德之规范、人为措施之吉凶悔吝,尚牵涉到大宇宙与人体小宇宙的结构关系,历代医家莫不以自然气候之运行,四时之变化与人体五脏六腑、气血循环、筋骨刚柔、经络运行、脉络之和畅息息相关。易学之理不但可应用于人体之治病,进而整顿山川河流、治国理政,莫不为然。自古以来,天道、人道相通,政理、病理息息相连,故政道与治道,莫不可自易学中借鉴。易学之中蕴含数理、生理、心理、天理,以至宇宙人生中一切大小诸事莫不囊括尽净,总括之,可曰生生之谓易。上自乾坤辟阖、日月运行、星辰棋布,下至山

川树木、五谷花草、人间诸象,举凡一切动植生物莫不含蕴有生生之理。万事之中,皆寓其机,知机者明,不知机者妄作凶。大凡人事之吉凶悔吝,皆有其应对之法则,顺天道而行者昌,逆之而行者必厄。易学并非机械宿命论,而是机遇率之运算与配合,以及洞烛机先之把握,更以人事之增益以补先天之不足,易以远眺,高瞻作为预测之准据,易之理即生命与生活之理,教人在宇宙与自然之律例中慎为进退,安于天机,并非兵家或术数者一味地权谋巧诈,企图左右逢源,以图侥幸。自古以来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世人读易者众,未读易之前是此人,读易之后仍是此人,是为未读易。今世,易学大为流行、肆间大为宣扬者

不过五行命理、星相卜筮、风水地理,以及望气观祥等等,大行其道,趋之者若鹜,而以之营生者亦大有人在,到处开班授徒,大登广告,以此敛财者,亦不计其数,世人不明白易之真义者,亦相互附会、竞相仿效,以至市井之间,以为易学不过是星相卜筮之术,竟日为人寻穴观风水,探索阴阳宅之是否大吉,甚至若干高官厚爵者亦广为延览,以图增进一己身家性命之富贵与繁荣。在当今台湾社会上所流行之易学,诚不过易之皮毛而已,所谓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君不见坊间易学丛书方兴未艾,如雨后春笋,究其实皆市井庸夫欺世盗名、牟利之徒营生之所,岂可谓易之生命大义?

易之为用,随人之所学有所不同,犹如砖瓦可盖大厦,亦可修茅墙土厝,可以之明宇宙自然变化之理,生命相互涵摄造化之道,人伦彼此相亲和谐之礼,政通人和开万世太平之业,亦可用之专事卜筮问占,荀子所谓:“善为易者不占。”一个精读易义的人,必把握万事之先机、善观其微、未兆而知、曷事必卜?不知观机微者,虽已见兆亦黯然不知,纵卜之何益?且易是偶然律的预测,万事未必测得准,所谓易神通广大,不论大小事皆可预卜而知,不过五术之士所夸张之语,未可认真。

当代易学研究之趋向,渐由传统之训诂、考据,而走向义理,而象与数乃义理之根基。言义理未必弃象数,象数中自有可征之义理,不明象数则义理亦难明。宇宙万事本是“象”,而易卦、易爻乃是万象之表象,藉卦爻符号系统去表征之,无外在之象,自无表征之象,所谓乾坤毁则无易矣。易之理即在乾坤中,倘无宇宙万事,何来众理?理在万有中,由吾人能知之心去呈现,但能知之心未可一概称之谓“认识主体”。因人材质有异,甲所能体会者,乙未必有此体会。所谓东方有圣人焉,此心同,此理同也,西方有圣人焉,此心同,此理同也,是指在明哲通达人的心中有此同一之尺度,非一般凡夫俗子所同具,故以“认识主

体”涵盖一切“能知之心”,殊为荒谬。

宇宙万事中寓有万事之理,理在事中,理事无碍,但倘无明哲之心去领会,此事亦然为事,未必悟及其理。苹果落地之事千古来诚司空见惯,非有牛顿之顿悟,则不明万有引力之理。故易理乃明哲之人对宇宙万事、万象之透析与领会,当今科学资讯发达,易学中即是宇宙信息、自然信息、社会信息、人事信息,以及成败信息之传达,“易”是信息的源头,乾坤为信息之本。

当代系统论、信息论、协同论为崭新的科学哲学,易亦即宇宙系统、自然信息、正反相成、阴阳互补的协同作用,故本文拟就易与系统论、信息论、协同论等之关系分别予以阐述,以明其相互之涵蕴间,所表征之义理。

一、系统论的回顾

纵观20世纪40年代,兴起了信息论、控制论与一般系统论之研究。迄60年代,美苏两国出现了系统研究热,各种系统理论之研究,纷纷出笼。到了70年代,耗散结构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论、混沌论、分形理论正方兴未艾,各种系统论哲学,甚为流行。当我们省思了系统论的内容,以之与易学的系统论相互比拟,可说甚为吻合,因为宇宙是个整体,所谓系统论主要是建立在宇宙整体观的立场,去观察万事万物的流变。当代系统论提供了科学信息,而系统思想、系统分析、系统方法等在科学研究和实践方面都带来了崭新的哲学思维。

对于宇宙和自然的认识,不是单靠还原论和分析法,把一切物质还原为分子、原子,甚至粒子和夸克所能济事,而是整体地去了解宇宙场中各系统之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方克有济。宇宙现象不是单靠微观所可明了,更需透过宏观去看其“整体统一”的原理。20世纪的物理学走向简化归纳的路,以为找到了最基本的粒子,就会了解物质的构造,正如李政道先生所云:“微观的基本粒子与宏观的太空科学、生命科学,需要统一研究。”(《联合报》2000年1月5日刊登李政道先生所述21世纪科学、物理学将兼具宏观与微观,该报记者李彦甫笔述。李政道答:19世纪未有人认为物理学已经完成其使命,事实上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并未完了。在宇宙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问题,并未解决。没有人可以知道未来,20世纪的物理学走向简化归纳的路,以为找到最基本的粒子,就会了解物质的构造,21世纪的物理学,会朝“整体统一”前进,例如微观的基本粒子与宏观的太空科学需要统一研究。)

宇宙的形成、运动,相互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形成了各种“自组织系统”,但各“自组织之系统”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协同、相互互补的。大自然中,生命界与无生命界是不能强为划分的,因为物物本有其太极。人类知识的大厦,不是孤立地去分析某些层面,而是整体协调地去看其系统组织的原理。

传统以来,哲学追求真理,自希腊哲学由原初素朴的系统观念到现代系统理论,莫不追求何谓“真”,事实上,“真”是人类对于外在世界或心灵世界所认知的功夫,人对主客观世界认识过程的深浅,所探索的结果,都影响了“真”的层次。希腊哲人泰利斯(thales604?—546b.c.)以“水”作为宇宙万有之始基。而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 纪元前5世纪之希腊哲人)则以“火”为宇宙万有之始基。至于亚诺芝曼德(anaximander611?—547b.c.)则以“气”作为世界本原。到了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 460?—362b.c.)则以原子作为宇宙万有之基点。到了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公元前5世纪之希腊哲人),则以“数”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并以“数”之秩序、和谐、规律,作为万有之整体观。

到了柏拉图(plato427?—347b.c.)则以法相或理念为存在之始基,并以此精神性范畴以统一世界诸系统之整体观。迄至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则揭橥了整体性、目的性、组织性、因果性等关于事物生灭变化的四因说,更详细地研究了整体与部分间的关系问题,提出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且整体是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的有机统一体。

在我国古代哲学,荀子即提出:“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的命题(《荀子·天论》)。这说明了任何一物不过是万物的一部分,而万物又是宇宙大道的一部分。在中国阴阳家哲学中将自然界和人体看成有同一的结构,以五行相互生克,作为组织秩序和规律的整体规划,因此,医家以人之五脏六腑、藏象、经络等有机结构与天地自然之五行结构息息相通,以气血津液、天人相应来解析人体生理与病理之关系。以上诸说虽未必臻于完善,但皆立足于整体与部分间之关系,以整体观去处理宇宙中一切的问题。在欧洲近代哲学史上,莱布尼兹(gottfried wilhelm von,leibnizel646—1716)以单子(monad)作为万有之始基,强调“单子”之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以及“单子’’之间相互联系,总之,以“单子”作为整体的基元。至于德国近代哲学家康德(1mmanuel,kant,1724—1804)特别强调系统的三个特性,即内在目的性、自我建造性与整体在先性,因为整体的形式,不仅先天地规定了整体的内容,而且也先天地规定了整体中各部分所属的位置。康德首先提出了人类知识的系统性问题,思维的唯一功能就是把概念知识联系起来,然后再进行分类。

康德哲学的范畴论意味着把知识体系联系起来。此后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aseph von,schellingl775—1854)也特别地强调了系统观,他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活的整体,是有机的整体。其次,部分与整体间的关系,以整体先于部分,部分不过是整体所派生,但整体亦不能脱离部分而存在,且整体亦即存于部分之有机结合中,整体只能透过部分,才能成为自身中的完全整体。

近代的物理和生命还原论者,将万物化为原子,并探讨其中中子、质子和电子的相互关系,至于生命分子科学,则从细胞还原为细胞核为其构成要件,这种还原论的分析法不能察知宇宙结构之全貌。德国近代大哲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hegel1770—1831)在系统论发展史上则有特大的贡献,他说明了对立面的独立原理、整体性的有机原则,其间各部分之内在联系性与不可分割,以及整体性的进化原则、内在矛盾运动。

总之,就近代哲学系统论而言,“真理”只有在作为系统中才能实现。真理在事物之体系中,不在部分的里面,由吾人认知之心,就系统整体性地把握,加以体会,然后以概念的工具,去加以表达。概念是认知的产物,无系统性整体的把握与体会,吾人认知心不克知之。认识单个之事物,只不过构成常识,而不能成为知识的体系,正如认识个别的英文单字,并不能成为句子与文章一样。

二、现代系统理论

认识事物必须基于系统的整体观,在认识过程中,真理便在历程中呈现。英国当代大哲怀德海(alfred north,whiteheadl861—1947)便做如是观。怀氏于1925年后提出摄受原理(a comprehensive theory),认为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相互摄受、相互依傍、相互作用并相互制约”。(jackb.rogers&forrestbaird,“introductiontophilosophy---acasestudyapproach",pp.186—190.(harper&row,publisher,sanfrancisco.)alfrednorthwhitehead,“essaysinscienceandphilosophy"(newyork:philosophicallibrary,1947)p.4,and"processandreality",(newyork:macmillan,1929),p.31.)宇宙本是一个历程、一个体系,在我国易学思想中此种思想早已屡见不鲜,确认宇宙是一个相关联系的整合系统,且人即是宇宙的一个重要部分,人和自然彼此和融相洽,并非相互对立、彼此排斥。

在当代法国生命哲学家柏格森(henrybergsonl859—1941)之思想中,亦将万物视为生命有机体,重视系统观念和思想。又如德国倡导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的心理学家克勒(w.kohler)即看重经验之统一全体,而非一般分析心理学之专重个别现象与事故。

近代哲学看重知识论(epistemology),大多以心理学分析方法,去了解认知的过程。但20世纪的哲学主题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即从系统论中去普遍认识其结构,人们已不只限于本体论的探讨(ontology),亦不只限于在认识论中去认识对象系统,人之认识乃由于人具有系统思考的本能,并不是专凭一鳞半爪式地去认知局部的信息。人对万事万物以及宇宙认知,知识论并不能提供什么作用,而是透过本体、超越本体与辩证思维,暨实践哲学、科学实证去把握其系统思维,传统经验论与理性论之争,在当今而言,已殊无意义。形上学思维亦不能脱离辩证思维和关系逻辑(w.t.jones,"ahistoryofwesternphilosophy-kantandthenineteenthcentury",bookiv,secondeditionrevised,p340,--"alljudgementisconditional.),更不能脱离科学哲学与物理科学等之探究。若单凭形上学之思维,不过空中楼阁,康德早已提及(w.t.jones,"ahistoryofwesternphilosophy-kantandthenineteenthcentury",pp51-64:"critiqueofrationalisticmetaphysics)。当代系统思维强调万有之联系性、关连性、秩序性与规律性,宇宙万有不是孤立的系统,跨人20世纪之初,人类认识领域不断扩充,化学物理逐渐深入到由大量元素组成的具有大量自由度的复杂客体。由于构成这些客体的元素数量庞大、关系复杂、随机变化,已使得传统科学显得无能为力,20世纪后期,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天文学都从研究个体事物,转而研究整体事物,从“个体实物中心”转向“系统中心”,科学在继续发展分析、还原方法之同时,早提出了发展整体的、综合的方法。

诸如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的相对论、统一场论,玻尔兹曼(l卫.boltzmann)的有序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耗散结构论(dissipativestructures)[2]以及格式塔心理学等,都从不同的科学领域发展了系统理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各种新的系统理论不断呈现,在生物学方面诸如生命系统理论、超循环理论,社会科学方面诸如经济控制论、运筹学、未来学等等都是,哲学方面更从高度综合的立场去概括地研究各种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强调从整体性去把握事物之究竟,在天文学方面不在于发现个别的新星,而是在整个星群、星系中去厘定它的定位和作用,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方面,都在在地着重其彼此间的协调性、关连性。系统理论着重结构、要素、功能、信息、反馈、控制、协调、熵、序、同构、同态等,着重彼此间之基本原则诸如整体性原则、相关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稳定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定量化原则等。自然科学方面固从系统理论去探索宇宙中各部分之关系,即社会科学方面对于如何整合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管理哲学、美

学、哲学等等,皆引进了系统理论,以求统合的发展。

三、易学与系统论之研究

普里高津(1.prigogine,1917—)在其《从混沌到有序》一书中曾公开赞扬说:“中国文明对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和科学家来说,始终是启迪的源泉。”[1]中国古人不仅讲五伦,而且也讲天人之关系,如:《荀子》一书就极强调人与天和自然的关系(《荀子·天论》),《尚书》则讲究人与上帝的宗教关系(《尚书》之《尧典》、《舜典》),《易经》和《易传》中更阐明了人与天、宇宙、万物的关系,所谓保合太和原理即是从系统观点,去协调万有之有序(《易·乾卦·文言传》)。系统思维,在古代传统中国思维中即已有深刻的描述,在道家的著作与阴阳家的著作中,所在皆是,对当代系统论的研究颇具影响力。

西方希腊哲学以水、火、气、数、无限等等去说明宇宙系统之源头,我国在《周易》中则以乾元、或太极作为宇宙万有之始基,所谓有太极而后有天地,有天地而后有万物,至云物物一太极,乃指万有中都秉有太极所分予之部分,《易经》把世界视为一个由基本要素组织成的系统整体。由太极而两仪、四象、八卦而六十四卦。太极是宇宙统合的整体力量;而二仪却是正反、阴阳的代表,察之当今太空物理学明示吾人,有正物质,亦有反物质,有显物质,亦有隐物质,有明物质,亦有暗物质,都不离一正一反的二仪相对,四象八卦代表变化的重叠和发展。六十四卦是一个“群”,此群体代表天地万事万物,每一个单卦是一个单

体,复卦是单体的组合。有此组合始有六十四卦之排列。故每一单卦就代表一个单元,而六爻则是组成单元整体的相互制约的关系基元,任何一爻的变动,就会引起相关系统系列的变化。因此,中国古代的智慧,早已昭告世人,宇宙是个生命组织体,在此整体中包括各个系统,每个系统中,又涵摄不同系统,环环相扣,息息相关,形成了此立彼立、此起彼起、此成彼成、此存彼存、此灭彼灭,此亡彼亡的密切关系。《易·系辞上传》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即云《周易》的原理为天地的准则,可以将天地间的道理普遍地包含

在内,从整体上可说把握了宇宙万事万物的准则。八卦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基本要素,此八种个体是相互联系的;其作用彼此息息相关,所谓“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周易·系辞下传》)。卦象相重、相叠而成三百八十四爻,其中充满正反、盈虚、相互推移、相互交递等现象,而适时变动的规律也就在其中了。简言之,《周易》是从整体上去把握这个由基本要素所组织起来的、不仅包含着层层的结构、更包含着重重的运动和变化的系统世

界。

《周易》将整个世界看成是一个由基本矛盾关系所规定的多层次的系统整体。最基本的正反配对即是阴阳,六十四卦中,阳卦十六,阴卦十六,阴阳卦则有三十二,它们之间彼此相生相克,相反相成,形成了概括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世界体系。《周易》以刚柔为立本者也,亦即以阳刚与阴柔确立一卦的根本关系,阳卦中有阴爻,阴卦中亦有阳爻,阴阳卦则阴阳爻相交互,无阳不长,无阴不生,天地万物之构造,皆不离阴柔、阳刚之作用,即如宇宙之力,亦有强力与弱力之分,离开阴阳之结构万物不能存在。

在宇宙中有母系统、子系统之分,如太阳为太阳系之母系统,而九大行星则为太阳系之子系统。就地球而言固为太阳之子系统,但对月亮而言却为母系统,地球对山川河流而言为母系统,至于其上所有之物则为子系统。

太阳固为太阳系之母系统,但对银河系而言,却仍为子系统,易经亦以太极或乾元为母系统,二仪(阴阳)则为其所涵摄的子系统,而阴阳复为四象八卦之母系统。就每卦而言,对六爻则为母系统,而各爻则为其子系统。六十四卦统摄各卦,而亦为各重卦之繁衍,彼此间互为母子的关系。每卦阴阳对立的双方为一基本矛盾,但母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并不是“实体”关系,而是相互涵摄与联系的关系,更是对立间互补的关系。一般形上学以母系统为实体,易经却摒弃“实体”的观念,世间无什么“实体”,太极或乾元不过是生生之能力,层层繁衍,彼此相递、相互涵摄、相互依傍、相互倚立。上一层次与下一层次是相互摄受的关系,在世界众体系中,先有天地,再繁衍为水、火、雷、风、山、泽。四象的矛盾关系,透过重卦而变成三十二对的矛盾关系,有正亦有反,因此,六十四卦即是按正反卦所排列组合而成的体系。

《周易》的卦象结构,与卦义的演释,都是从整体上去把握世界,去观察一切繁衍与变化,正合乎宇宙现象中的层层相涵、层层相摄的整体系统。

世界本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系统,各个层次的变化,都可能受整体系统的影响。在宇宙造化之前是混沌未分的太极,有了太极乃有阴阳两仪,以及由两仪交相繁衍的老阳、老阴、少阳、少阴的四象,再由四象产生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因此《周易》体系,本是宇宙造化层次的系统模式,实际上也是世界生成演化的结果与模式。

世界上无动不生,卦爻上无动不变。六爻之中,由初爻而至上爻,迭次排列,代表事物卤始到终的变化历程;当事物由初爻发展到上爻,而临过程之终极,则复返初爻,周而复始,循环运动。卦爻不过是表征运动的历程和标记,在变动中由始而壮,由壮而究,始终无穷,辗转不绝。

宇宙是一大整体,所有信息有其统一律,各门科学实际上属于同一个科学整体。各别学科之研究,只是从不同方面,从不同层次去研究其整体的某一部分,要之,皆不离系统整体的知识,皆可导出整个体系,而且,从任何一门学科皆可导出其他所有学科之信息,因为宇宙万象息息相涵,整体与部分相摄,所以一学科之信息,同在他学科中,部分的信息在整体中,整体的信息亦同在部分中,部分与整体密不可分,《周易》便是统驭万有奥秘的学问。系统论中强调整体性,但并不忽视部分与整体内在的有机关联性,不能片面地强调整体的整体性,而忽略了部分中亦有整体性,《周易》即是此中最好的例证。

以今日化学而言,万物之不同在于构成它们的元素之不同及原子价排列的差异,而就生命科学而言生物之不同乃生命密码排列所致,但就易学而言,宇宙万有之排列,皆阴阳结构之差异所致。玻尔(nielsbohrl885—1962)也把他所创导的量子力学和阴阳互补原理相联系起来。宇宙有其全息码,部分事物皆凭其不同的信息,八卦排列为万物之基元与代表。阴阳两爻和太极图反映了宇宙中无所不在的阴阳(二仪)与宇宙万物的全息关系。从阴阳的整体而言,它与万事万物构成的宇宙整体全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就万事万物之不同形式而言,亦即是在不同程度地分享与涵摄阴阳的因素。我们每人的身体中寓有无数的细胞,而每个细胞都含有其相同的密码,细胞是身体中潜在的信息元,分享宇宙所赐信息密码,今天,我们可以根据万物不同的密码去复造各个相同的生命。

《黄帝内经》中有着深刻的全息思想的萌芽,因为《内经》与《易经》相表里,中医学本乎《易经》,认为人体各器官功能不同,相互区别,但却是彼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身体某一器官的病变,会影响到整体。吾人之身体本是小宇宙,与宇宙之大象是息息相扣的,诸如气候、风土、晴雨、暖寒、燥温,都在在地影响了身体之情况。身体中任何一部分都与整体相偕,人是世界的缩影,在其细胞中早存有宇宙所赋的信息,否则我们后天无法去反映其知识。

人间的语言本在表达宇宙的信息,但人间语言的混淆,所表达的内涵只不过是概念的游戏。《周易》是整体信息的表达,透过语言去表达各爻、各卦和六十四卦的信息。有时世间形形的现象,只不过是同一物质的不同表现,宇宙间一切现象相互包涵、渗透、联系,部分是整个体系的缩影,故一切表达之概念间与范畴皆是相互蕴涵的。

宇宙是一个大网络,是同一体或统一体,系统统一于系统原型,此系统原型即是宇宙原型的太极与乾元,故易理是宇宙终极统一的原理。全息宇宙中一切事物,均相互渗透,每一部分都包含了其他部分,宇宙中每一行为最终都是由宇宙中现在、过去以及未来发生的任一事件所引起的,易爻即是时间的进展程序和空间的排列的象征,每一爻的变动,都牵涉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易理是在时空的演变中去彰显的,一切的事物一方面是作用者,另一方面也是被作用者。易理包括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心灵世界、自然世界,在这些世界中相互关联,事件与事件间、物质与物质间、精神与精神间、自然与自然间是互动的网络系统,甚至物质与精神、自然与心灵、自然与人文间,也是交错地相互网络,彼此相互渗透、契入,有矛盾亦有和谐。在易理中,矛盾系统间是相辅相成的,相同的系统中亦有矛盾与排斥,矛盾与对立不是鸿沟,而是相互激荡、相互作用的互补和协同作用。

四、易学与信息论之研究

信息论(theoryofinformation)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而发展于五六十年代的学科,其代表理论乃是信息论和控制论。信息理论研究信息的基本性质及度量与方法,并研究信息的获取、传递、存贮、处理和变换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电脑资讯的基本学科,其成果广为人们提供了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俾提供基本的技术方法和必要的理论基础。

信息论的创立者是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应用数学家申农(shanoon)。他于1948年发表了现代信息论的原理,1949年又发表了更进一步的主张,认为通讯就是将信息由发信者(信源)传给受信者(信宿)的过程。

宇宙中在在地发出其信息,天地、日月、星辰和四时的变迁,季候的循序渐进,风的吹拂,树木花草、鸟兽虫鱼的作息,都涵蕴着不同的信息,当人们去研究自然或社会上一切的作为,皆可获得丰富的资讯。

1955年9月在伦敦举行了第三届信息论会议,信息理论的应用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学科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解剖学、动物保健学、计算机、电子学、人类学、神经生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统计学和哲学等等学科。就中医学而言,确认生物与自然、药草与疾病、五脏六腑与五官、五行都有信息的联系,诸如耳与肾通信息、眼与肝通信息、舌与心脏通信息,吾人之病理、生理、生化、遗传之间都蕴涵着生物学的特定信息。在物理学方面,粒子世界与宇宙万物有相关性。最近医学生物试验人的耳细胞可种植在老鼠身上,使长出人的耳细胞以重塑人耳。人身上各器官之信息彼此相通,肌肉修补肌肉,皮肤修补皮肤。

宇宙之信息,自然之信息与人体结构之信息紧密相扣,同一个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同一层次的事物之间,不同层次与系统中的事物之间,事物的开端与结果,事物发展的大过程与小过程、时间与空间等等都存在着相互的信息关系。

《易经》的卦象、卦爻、重卦、单卦之间皆在在地表示出其所含蕴的信息,六十四卦的全体与部分都涵摄着宇宙、天地、自然、人生、万事万物的信息,每卦都是一个信息卦,其中涵藏着自然与人事、自然与自然、人事与人事的相互作用。善读每卦卦爻辞,善观每卦卦爻象,就其互卦、错卦、综卦、颠倒卦之分析皆可探寻出事物演变可能的信息。

《易经》所明示者是偶然率(probability)而非决定论(determination),宇宙自然的信息都在在地启示着人类的行为,历史上的往事或现今之作为与不作为,亦都启示着成败得失的信息,人透过自然现象、宇宙运行之轨迹,以及人事沧桑之变幻,应可先机地观察出其中之机微。因此,易即是观机补过之学,预警与先导之学,未必事事必待卜筮而后明。卜筮所能明者不过当下可能之机遇,并非一筮定终生,或一卜历长久不变之可能性。事件与事件间相互牵引,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古代资讯不发达,信息之传递欠周详,凡事必待卜筮而后明,当今是资讯社会、网路网络千里相通,太空与海底可彼此互通信息,无远弗届,透

过电脑资讯之预估与探测,不论大小事,顿下即可了若指掌,曷事一一仰赖卜筮。事有必至、势有必成,凡透过资讯信息即可当下判断,因此,易在古代是信息沟通之学,在当今更是信息交递、转换与变迁之学。不明卦爻中本带有信息,而斤斤求神明之助,而得所筮之爻,作为行为之参考,诚属荒谬。

在六十四卦之总体演变中,可察知各卦之信息元所赋予之基本信息,而各基本信息元相互间亦互为信息,发为人间与宇宙自然间交互之消息,让人们在易卦之符号中,以及卦爻辞之信息中,去参加宇宙人间演变之脉动。倚靠传统之卜筮法,去玩弄或然率之演算,而得出卦爻象,藉以探知所预卜之信息,显已累赘,聪明人当效荀子所言之“善为易者不占”之精神,去玩味《易》之宇宙与人生之大义,方为读易之至义。

老子、庄子及道家诸先辈,莫不知易理,历代以来儒者亦多通贯易义,皆用之于点化人生、指点迷津,未有如当今台湾社会之泛滥,以易之卜筮去预卜股票之涨跌,电视明星婚姻之挫折与艳遇,某某经商之大发,某人企欲高官厚爵之显荣,此辈江湖术士,已霸占台湾易学界,堂堂圣学沦为小知者之谋财工具,殊堪悲叹!

五、易学与当代协同学之研究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形形的系统理论相继诞生,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提出了特殊的理论,除了普里高津(iliaprigoging)之耗散结构理论外,尚以哈肯(h.haken)之协同学为主。普里高津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问题,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人和自然之间本有古老的和洽和协同问题,但近代科学兴起,人被分析的扁见所拘限,而形成了自然与自然之理的二歧性的二分法(bifurcation)(“bifurcation”自然二分法,首见hemybergson及a.n.whitehead之著作中,尤其怀氏之"scienceandmodernworld"中言之甚详。)

普里高津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统一的宇宙中,人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所以我们必须以新的形式和自然界展开新的对话,以寻求人与自然的和好。

当代协同学(synergetics)主要由科学激光的研究中,发现一个典型的远离平衡态的由无序转化为有序的现象而建立起来的。他通过流体力学中不稳定性,化学反应中的时空振荡图样,生物学中存在竞争现象,以及其他物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中的典型现象类比分析,发现了完全不同系统之间的惊人的类似性,认识到生物自组织系统的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不论它们属于自然系统或社会系统,都是大量子系统之间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1970年乃建立了所谓的协同学问题。

协同学(synergetics)此词来自希腊文,其含义是“一门关于协作的科学”,诸如电子、原子、分子、细胞、光子、器官、动物、人,都是由极大的子系统所构成的系统。协同学就研究这些全然不同的,极不相同的类型的系统之间普遍存在着的共同特点。简言之,协同学是关于多组分子系统如何通过子系统而相互协同行动,而导致结构有序演变的一门自组织理论。其目的乃主要解决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过程和一般方法与规律。

协同学的基本原理,乃使一切系统如何由不稳定转向稳定,然后如何加以支配与管理。事实上,协同学所研究的广泛领域中各种有序演化现象,都与不稳定性相联系,因此,不稳定性原理是协同学的重要理论基石。甚且协同学是一门以定量化方法研究系统结构或行为的现代系统理论,透过数学模型以表达协同为其主要方式,藉此以揭示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经济、社会诸领域的共同特性。

我们观察宇宙系统,即是母系统和子系统的相互运行,就太阳系而言,各行星绕日而行,而有协同的步调,据此可推算出,何年何月何日五星交会,或九星交会,何年何月何日日蚀、月蚀。若太阳系中没有协同的步伐,则各自运行必一片紊乱,不但太阳系中彼此步伐协同,即银河系、几百亿光年以外的银河系、太阳系亦莫不有协同的步调。宇宙是一部伟大的生命有机体,当其不断运作之时,万物间彼此相互协调,即以地球而言,它与月亮彼此协调,否则地球上不可能有潮汐,以地球表面上各种植物而言,若非空气、阳光、水、土壤、微生物,以及各种天然作用之协同步骤,则植物不可能生长。就人类而言,须倚靠广大的自然始能谋生,生态网络中缺一不可,人类若一味地破坏自然生态,使大自然界失去其相互间的制约、控制和协调的作用,则人类亦将自食其恶果。

上天安排万物皆各有其自然制约的机制,就人体结构而言,五脏六腑、经络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新陈代谢系统、消化系统以及排泄系统间,各皆彼此相涉,相互间构成了密不可分的协同系统,若其中一系统有障碍,则其他系统会连带出问题,盖人体五官与五脏相互协同,如耳之与肾、眼之与肝、舌之与心脏、齿之与骨、鼻之与肺、口之与脾各皆协同。,

在《易》之卦象方面,八卦与人体腑脏相配应,中医治病乃采取象比类原理,以八卦效应范围天地之道,更与人体之结构相表里,中医以卦象太极八卦与人之五脏六腑相配,如震卦配肝,巽卦配胆,离卦配心,坤卦配胃,兑卦配肺,乾卦配大肠,坎卦配肾,艮卦配小肠,而五官方面,眼为离、兑为口、艮为鼻、耳为坎等等,皆彼此按其性质与八卦相属。

《周易》更涵蕴着动态的平衡和中和思想,使动静平衡、阴阳平衡,以达自然界之平衡。又人体内在结构与运行之平衡,体内外环境的平衡,阴阳互相制约的平衡等等,使彼此互相协同,以发挥制约与控制之功,故凡事皆需以整体观去做综合的判断。

结论

综观《周易》卦象、卦义是一个密切相联系的贯串系统,确认宇宙与自然之运行有其整体性、联系性与不可分割性,彼此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相互控制与协同的功能。太极、八卦、河图、洛书乃时空统一论与整体观,而八卦定位是宇宙空间关系的缩影。“易”则为宇宙运动的根本法则,“不易”则为宇宙存有的重要表现形式,太极与八卦代表字宙的全息律与宇宙发生学之哲理推衍。宇宙、自然、四时之变化皆传出其不同的信息,易卦象及卦爻辞,即在传达此中信息之表征。20世纪前25年,相对论与量子论震撼了整个世界,而六七十年代之后,即是系统思维与宇宙全息思想之发展期,此中之特点,即是从全面、整体与系统的眼光去分析问题,不再循还原论之步伐,一再地去将万物还原为分子、原子、基本粒子或是夸克等等,因为要了解宇宙并非全在剖析构成物质的基本结构是什么,而是在整个宏观上,去思考彼此系统间的联系和运作关系。当代系统论即具有整体性、联系性、目的性与环境层次性之科学哲学。

八卦系列,除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之外,亦代表人身之器官、家庭组织之成员。在卦象结构中,以阴阳二爻代表宇宙万物组成之基本要素,每一卦象作为一个整体,八卦和六十四卦构成一系列动态的循环性,六爻从初爻到上爻,依次相递,迭次排列,代表事物由始到壮到究(终)的运动过程。事物发展到上爻为究,又折返由初爻开始,始卒若环,辗转不穷。重卦为多层结构的相互排列,其中涵有天、人、地之代表,亦寓有子母系统之交递。在八卦结构中,每一经卦都是由一个三爻组织的子系统为基础,八个子系统形成四时矛盾的结构,象征宇宙本是由正、反、隐、显之矛盾与对立中,彼此相反相成。

八卦系统亦代表八个方位与空间标识,试图以空间整体与时间序列相配合,期与四季、年月以及宇宙周期相互协应。

《周易》亦代表宇宙自然之信息,蕴含了宇宙间一切普遍存在对立事物的信息,表达了一中之多、多中之一、一多无碍的理事圆融体系。阳爻“一”与阴爻“——”是宇宙动能的要素,肇始自乾元或太极之大能,然后由一而分、由分而合。八卦可视为传输信息的编码符号,各皆具有其形象之特定定义,重卦则是扩展了的信息码组,此重卦中有二组信息码,分为上下、内外或往来之称。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爻辞,系统地表达了各种信息,包括了自然信息、社会信息、人事信息、心理信息、生理和病理信息等等。六十四卦可无限发展,展开其无限平方之推衍,更代表宇宙由既济到未济之开展与不断创作。至于筮数、筮策,

更可视为透过人工密码,以揭示万象、万事、万务之发展消息,从中以定吉、凶、悔、吝。

当今电脑透过数位与设定公式可加以控制,而整个宇宙与自然行列,亦有其控制系统与控制机制,倘无控制之机制与秩序,则宇宙与自然必紊乱一片。太初造化之时,宇宙乃一片混沌无序,然后由无序进入有序,由不稳定系统走人稳定系统,此中冥冥之间,即寓有控制之机制,使之相反相成,由互补而旁通,《易经》六十四卦即是有序之机制,每爻与卦象,都构成相互控制之关系,倒卦、错卦、综卦、交互卦,彼此相互交递而密切联系与控制,违背了易象、易义之控制系统,而擅自妄为,终必招致困厄之命运。

宇宙结构本是一耗散结构的系统,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周易》所描述的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系统。所谓阴阳相摩,八卦相荡等之相互作用,一切自然系统都由无序走向有序,当控制能力衰弱时,复由有序走向无序。而《易·艮卦‘彖传》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说明宇宙、自然、人生,一切都应按时间之规律去决定,否则必生其反效果。

宇宙是个全息系统,所谓全息乃指小局部之中包含有大整体的信息,且可重演再现其原形,由此发展而来的理论,称为全息论。[2]我们研究《易经》,可知其中蕴藏了极丰富的全息思想。因易卦包罗万象、触类旁通,二仪中包含有乾元或太极之信息,而四象中包含二仪之信息,八卦中同样包含太极之信息,而卦爻之与单卦,单卦之与重卦,重卦之与六十四卦,在在地部分中寓有整体,整体中寓有部分。《周易·系辞》:“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此说明了八卦的产生是天地人三才概括抽象的结果,《系辞》与《说卦》更进一步认为八卦六爻之结构乃天地人统一的体现。六十四卦之象数系统即是宇宙自然和天地人的缩影。

每一爻为最低层次的全信元,每一卦为较高层次的全信元,乾坤则为统括一切卦之全信元,八卦则为高层次之全信元,而六十四卦则为统摄万有之最高层次全信元,而归摄于四象、两仪、太极为宇宙全息母。易理与易数相通,而易象则与万象相旁通,这反映着宇宙整体的全息系统,而成为宇宙规律的全息缩影。总之,易之卦爻象是时间、空间之统一,是对宇宙行程的概括和总结。

《易》之中有创生之理、时空绵延(duration)之理、万有相互关系之理、正反矛盾相生相克之理以及阴阳相补之理,可用之于推测天文、气象、四时变化以及生化物理、数理之演变,更能推及社会、人事、婚姻、家庭、商贾买卖、各种人际交涉、军旅作战等各方面之信息,可说是用之不尽的信息库,贤者见之为之贤,不贤者见之谓之不贤,端在所用者之大识与大慧。浅学者得之以为预测身家性命之荣华通达,大智者得之则用之于治国平天下,或为人排解困惑、医人之痼疾,所用者一,但其所藏者不同。要之,乃如人人深山采宝,随所入之深浅而有所差异,自不可同日而语,况且,以《易》测吉凶,有远超个人身家性命之价值

者,《易》之为用乃为天下的大谋,而非仅为个人之参赞,对于个人而言,若不知谨守其中之律例,则多读亦无益,遑论占卜。

参考文献:

系统学理论篇6

[关键词]:系统系统论法理学系统法学

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维纳奠基性地提出控制论以来,由贝塔朗菲正式提出,并经普里戈金、哈肯、艾根1等人加以发展的系统论思想成为深刻影响人类思维的二十世纪的一项重要文明成果,已日渐渗透到各个学科和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法学研究同样也受到了系统论思潮的浸染,一些学者为将系统论应用于法学研究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本文即就系统论思想在法理学中的运用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系统论在法学中的应用现状

最早运用系统论对法律进行考察的并非来自法学界,而是系统论学者自身。维纳在其《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1952年)中辟有专章以“法律与通讯”为题论及法律,他认为“法律可以定义作对于通讯和通讯形式之一即语言的道德控制,当这个规范处在某种权威有力的控制之下,足以使其判决产生有效的社会制裁时,更可以这样地看”,2“法律问题可以看作通讯问题和控制论问题,这也就是说,法律问题就是对若干危险情况进行秩序的和可重复的控制”。3可以看出,维纳的观点与当时盛行一时的社会法学关于法律是社会控制工具的思想是息息相通的,但他在“控制”之外又加上了信息的接收与反馈即“通讯”的因素,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论的影子。在维纳之后的系统论学者似乎对法律并未给予太多的关注,而法学界则有人开始主动尝试以系统论的视角去考察法律,布尔丁的《纠纷的一般理论》、广濑和子的《纠纷与法——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国际法社会学的尝试》均在这方面较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前苏联法学界在八十年代也积极将控制论引进了法学研究4,而真正全面、深入地运用系统论思想并且取得了较为重要成果的则当推德国的n·卢曼(n·Luhmen)、G·托伊布纳(G·teubner)和K-H·拉迪亚(K-H·Ladeur)等人关于法律的系统理论。卢曼认为社会不是个人或主体的集合体,而是“系统/环境”的关系,法通过限定人们的期待——使迄今为止所做出的决定或今后将要做出的决定具有连续可能性的“意义”,并使之结构化,成为旨在缩减世界复杂性而功能分化了的社会系统,5他试图将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法律的自我描述与社会学的关于法律的外在描述结合起来,既强调法律系统的统一性(unityoflegalsystem)、封闭性(closeness)、独立自治(autonomy),又突出法律与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提出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系统法学理论。托伊布纳和拉迪亚在卢曼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所发展,特别是托伊布纳提出的法律“自创生”理论较有特色,他认为法律经历社会弥散法、部分自治法和自我创生法三个发展阶段,作为自我创生系统的法律(LawasanantipoeticSystem)是一个次级控制论系统,它以自我关联的方式构成各个组成部分,并以超循环的方式把它们连接在一起,法律的各个组成部分自我生产,法律规范与法律行为相互产生,构成超循环连接。6托伊布纳还积极开展德国的系统理论与英美批判法学之间的对话,并认为英美批判法学停留于法的解构,而卢曼和自己的系统理论则同时也是法的重建理论。7

我国法学界对系统论的运用是与系统论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同步的。虽然钱学森在五十年代就著有《工程控制论》一书,但直至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西方的系统论思想才在我国传播开来并受到重视,与外国相比,我国对系统论的运用起步较晚。在1979年举行的一次系统工程会议上,由钱学森首次提出了“法治系统工程”的概念,此后,吴世宦、常远等一批学者就法治系统工程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吴世宦的《论法治系统工程》(1986年)和《法治系统工程学》(1988年)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专著和论文相继发表。1985年和1988年,先后召开了两届全国性的法制(治)系统工程学术讨论会,推动了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开展。进入90年代后,法学界出现了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运用于具体部门法学的倾向,如何秉松的《犯罪构成系统论》(1995年)、熊继宁的《差异、变化与耦合》(1999年)和龙宗智的《相对合理主义》(1999年)等专著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于刑法学、行政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所取得的成果。8《现代法学》杂志自1999年第5期开始开辟了“法治系统工程”专栏,也刊发了一系列在部门法学中应用系统论方法的研究文章。

二、系统论视角下的法律观

将系统论运用于法学研究的思路有二:一是将它运用于法的基本理论研究,从系统论的视点出发来观照法的基本范畴,提出一套系统论视角下的法的分析框架;二是着眼于其技术应用,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运用系统方法,如法治系统工程、应用法学中的系统研究等。前者是运用系统思想建立一种法哲学,而后者则是用系统方法解决具体问题,二者同等重要。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系统论是有别于经济的、社会的或语义的分析方法的一种全新的分析范式,而每种分析范式都会有自己的一套分析范畴、语言和逻辑规则,因此准确定义系统论中法学的基本范畴,确立一种系统论的法律观,也就是上述第一种研究方向就成为全部系统论法学的基石。德国法学的系统理论所做的正是这种努力。但我国二十年来的系统法学研究则几乎全部集中于后者,在笔者所见相关研究成果中,真正运用系统论于法理学研究的极少。在未确立起系统论范式下的法学基本范畴和分析框架的情况下,直接运用系统论于具体操作层面,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造成在研究的出发点即在基本理论范畴上仍不得不沿用非系统论的模式,从而限制和影响了系统论原理的运用,这是当前我国系统法学研究的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

因此,要想在法学研究中引进系统论,希望以一种新的思想范式丰富法的理论,促进法学发展,就必须建立系统科学视角下的法律观,即要建立系统论的法理学。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从其最基本的范畴出发的,“法”这一基本范畴是一切法学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建立系统论的法理学首先必须对什么是“法”做出回答。

一般说来,基本范畴的确定是一门学科得以建立并发展的基础,但就法学而言,自其产生以来,对“法”这一法学最基本的概念却从未取得过一致的意见,正义说、理性说、神意说、者命令说、社会控制工具说以及阶级意志说等等不一而足。这似乎是法学的尴尬,但从另一方面看,恰恰也正是由于对法律的这些种种不同的解说,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法学流派,促进了法学的繁荣与发展。“法”这一范畴成了法学理论的全息图景,是一切法学理论的立足点。那么以系统论的分析范式,如何解说“法”这一范畴呢?

这必须从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出发。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系统论思想的基石之一。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其熵增不小于零,也就是说会自发地向均匀无序、组织解体方向演化。9“熵”是系统无序化的量度。波尔兹曼原则认为,自然界争取这样一种状态,即要实现最大数量的可能性。10由于每个事物都要实现自己最大的多样性,因而世界发展的趋势是由有序走向无序,系统熵值不断增加,最终归于“热寂”。但这是就一个孤立系统而且是就其整体而言,如整个宇宙。维纳早就提出系统的局部减熵是可能的,11普里戈金的耗散结构理论则进一步指出,一个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引进负熵流抵消系统内熵的产生,形成耗散结构,系统就能通过涨落达到有序。12人类社会正是这样的一个系统,由于每个人以及每个集团(如阶级)都会追求自我意志的最大自由和自我利益的最大实现,这样必然会产生冲突,系统的熵值增加,社会走向无序。为使人类社会系统不致崩溃,就有必要引进“负熵”,整合社会的各个子系统,使之保持有序。由于“负熵”流作用,系统保持了有序性,这种维持有序性的系统组成部分,协同学称之为“序参量”,13也有系统理论称之为“吸引子”。法律正是这样一种维持社会系统有序性的“序参量”。

警察、军队以及道德、意识形态和政策等也是维持社会有序性的系统组成部分,有的也是社会系统的序参量之一,法律与它们有何区别呢?

首先,法律是一种以符号为载体构筑的信息空间,这与警察、军队等一切有形的社会控制力量相区别。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人所特有的、能将人和别的动物截然分开的独特行为就是在思想和语言中创造符号宇宙的能力。除了直接满足生物需要外,人不是生活在事物的世界中,而是生活在符号的世界中。”14法律由原则、规范、术语等符号所组成,它们所传达的是控制环境的信息,“我们用来控制我们环境的命令都是我们给予环境的信息”,“信息这个名称的内容就是我们对外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时而与外界交换来的东西”。15个体处理接受到的信息,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反馈行动,这就是系统论上所说的“通讯”。法律与道德、意识形态以及政策等为每个人都构筑了一个信息空间,作为个体的人,社会传达给他的信息成为决定其行为目标函数的重要参数。在一个理想化的平等社会里,每个人的信息空间应是相同的,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地位、知识水平甚至居住区域的不同等等原因都使作为个体的系统不可能拥有完全相同的个人信息空间,这就造成了不平等。“所谓有效的生活就是拥有足够的信息来生活”,16为了实现形式正义,我们就要力争为每个人构筑相同的信息空间,普法正是这样的努力之一;为了实现实质正义,就要因个人的信息空间不同,社会也应对个体的行为采取不同的反馈方式。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时代,《法国民法典》规定以离巴黎的远近不同来确定法律实施的日期,也正是其体现之一。

其次,由于信息本身特点产生的影响,法律与道德、意识形态、政策等等也区别开来。

信息的构建具有目的性。不同的信息所产生的反馈是不同的,由此而建立的社会形态也是不同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社会结构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个体自觉水平上自发形成的结构,另一种是在群体自觉水平上自觉建立的结构,前者产生于社会的自在控制,后者则产生于社会的自为控制。17当然,由于人类社会在存在与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目的性和自我内在的规律性同时存在,因而这种“自在”与“自为”更多地是一种程度上的划分。道德虽然也有社会中心系统的引导因素在内,但主要由社群自发形成,因而主要是反映社会自在控制的、自发产生的信息,而法律具有强烈的社会中心系统的引导作用于其中,明确反映了国家的意志,体现了社会的自为控制,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信息的传输具有衰减性。一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介质造成的损耗都不可避免地会衰减。所谓信息的衰减就是指信息由确定变得不确定,直至解体。确定程度越高的信息的衰减容量越大,而越是不确定的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越容易因衰减而解体,即“社会的记忆性损失”,从而影响序参量作用的发挥,造成熵的累积。因此,就有必要增加信息的明确性,将之固定化、规范化,形成条文,建立制度。“制度是一场和熵进行的战斗,一场和遗忘及其造成的组织损失进行的战斗。通过审慎的代码编纂和抽象行动,他们构建和储存已经或正被看作具有保持秩序性质的知识。”18但由于信息经编码而形成制度,需要成本,因而并非所有的社会控制信息都需要制度化,只有那些反映社会自为控制程度较高、目的性较强并且关乎系统基本结构的信息才有必要加以明确。法律正是这样制度化的社会控制信息。越是较多反映社会中心系统意志,并且关系社会基础结构的法律,如公法,信息明确性程度越高,强行性规范越多,而相反,私法则较多的是任意性规范,明确性程度较低。

信息的反馈具有非线性。“人并不是由S—R(即刺激—反应,引者注)弧构成的,在他们的输入与输出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19人不同于机械,他(她)自身是个主动性的系统,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个具有适应性的自组织系统,有自身的目的和发展要求,对于接收到的信息,要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做出反馈。由于在加工、处理信息过程中,会掺入个人系统自身的因素和其他外界因素的作用,因而这种反馈是非线性的,反馈结果可能并不是信息发出者所期望的。为此就要建立信息反馈的纠偏机制,形成有效的反馈回路,如同恒温器的控制机件一样。法律通过法庭、监狱等有形力量建立起一套纠偏机制,与道德、意识形态、政策等等相比,法律的纠偏机制无疑是最为稳定而且高效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社会大系统的角度看,法律是维护社会有序化的一个重要序参量,是反映社会中心系统意志、制度化的并有有效纠偏机制的由符号所建立的信息空间。

作为社会系统的序参量,法律自身也是一个系统。卢曼、托伊布纳所做的研究正着眼于此。通过把法律视为一个系统,可将很多系统理论应用其中。

比如,系统的稳定是开放中的稳定,只有保持系统的开放性,通过输出熵,才能保证系统的有序。为此,法律系统就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如果封闭起来,看似稳定,却更易导致崩溃。明太祖朱元璋亲拟《大诰》,让子孙不得更改一字,万世遵行,但由于不能适应社会形势变化,朱元璋死后,《大诰》很快就被弃之不用。相反,美国的宪法由于其灵活的司法解释体制,保持了相当的开放性,虽历经两百余年,至今仍然被恪守。就整个法律系统而言,罗马法是个更典型的例子。罗马法自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公元前458年)至查士丁尼法典编纂(公元528年),跨近1000年,从政治上,经历王政、共和、帝政专权和帝政分权4个时期,从经济上,经历了农业经济、商业经济、封建庄园经济3个阶段,但一直有效地统治着罗马社会,究其原因,在于其多元化的法律渊源体制。习惯、告示、元老院决议、民会决议、法律、帝敕和法学家解答都是法律渊源,民会、元老院的决定都可成为法律,从而保证了法律系统的开放性,避免了因社会不同利益阶层间的利益冲突不能得到及时调和而导致系统熵增,告示(主要是最高裁判官就任时的施政纲领)、帝敕和法学家解答,又使法律保持了与时俱进的动态开放性,不致因无法及时适应形势变化而导致僵化,因而罗马法一直保持着兴旺发达的局面。但公元426年狄奥多西二世颁布了引证法,确定在法律解释中只有5大法学家的解释具有法律效力后,人为地封闭了罗马法,使罗马法学陷于停滞,以往那种繁荣局面不再存在。而在查士丁尼妄图一劳永逸地把罗马法固定下来而编纂法典,并禁止对法典进行任何评注后,僵化的罗马法即失去了世界法的地位,而沦为地域法(拜占庭法)。20

运用系统发展的相变、分叉、涨落等理论,同样可以来考察法律的变革问题,但这已不是本文所讨论的范围了,本文只不过是试图初步勾勒出系统论视角下法律观的简单图景而已。

三、用系统论研究法理学应注意的问题

拉兹洛将其著作《系统哲学引论》的副标题定为“一种当代思想的新范式”,贝塔朗菲也有类似提法。系统论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视角,但我们也应看到,系统论的发展时间毕竟还不长,诚如贝塔朗菲自己所言:“新范例的早期形式大都很粗糙,能解决的问题不多,对个别问题的解远远不够完善。这时候会出现许多学说互相竞争,每种学说适用的问题和能很好解决的问题都有限。”21因此,在将系统论应用于法学研究,特别是法理学研究时至少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应将系统论与其他学科,特别是与社会学结合起来。系统论提供的仅仅是一种思维分析框架,在应用到具体学科时,还必须与具体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才能进行有效地分析。在进行系统论的法学研究时,法学知识的运用自不待言,但尤应有意识地结合社会学来进行考察。无论是早期维纳的关于法律的观点,还是卢曼的法律与社会理论,法律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关系都是理论基础之一,法是在与社会系统的互动关系中显现出其本质的,因此,系统论的法律观离不开社会学的考察。只有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社会学,当然同时也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才有可能真正取得富有意义的成果。

第二、应将系统论的分析模型与其他的分析模型结合起来。学术研究总是以分析已有的事实来进行,但把握历史的目的还是为了预测和设计未来。古往今来,所有的学术理论无非都是通过对已往事实的考察,根据观察者所总结的规律建立一种分析模型,用以把握未来。贝塔朗菲在谈及理论模型中的概念模型时称“用简化因而比较好懂的形式的概念模型来表示现实的某些方面,对任何理论研究都是基本的”,但“模型的优点与危险是众所周知的。优点是这是一种创造理论的方法,亦即模型可以从前提进行推断,解释和预测,往往得到预料不到的结果。危险是过于简化;为了使它在概念上可以控制,把现实简化成了概念骨架——剩下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在这样做的时候切掉了解剖学的重要部分。现象愈多样化与复杂,过分简化的危险愈大。”22不仅是概念模型,任何理论模型都有此危险,用系统论建立的分析模型也不例外。因此,哲理分析、经济分析、社会学分析、语义分析和系统分析等理论模型应各自充分发挥作用,互相补充,互相验证,而不应由谁来取代谁。通过各种模型综合的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地考察,才可能在法学研究中描绘出与现实世界更加一致的关于法律的图景。

第三,将运用系统论与发展系统论结合起来。这是推进系统法学发展的需要。现有的系统论模式主要来自于对自然现象的考察,是自然界规律的反映,不可否认的是,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别,如果一味照搬自然界的系统规律去套用社会,难免失之偏颇。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在分析社会时就不能运用系统论,用系统的范畴去分析社会仍是富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的,问题在于我们在用系统范畴分析具体社会问题时,也应着眼于发现社会系统本身的系统模式和系统学规律,使系统理论更加科学化,从而建立更加合理、适用范围更广的理论模型,以推动系统法学以及整个法学的发展。

1我国以前有学者将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等与系统论并列,提出“老三论”、“新三论”观点,这是不确切的,实际上,上述种种理论均是系统论思想的分支,它们共同构成了西方的系统论思潮。参见[美]e·拉兹洛著《系统哲学讲演集》,闵家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美]n·维纳著《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和社会》,陈步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83页。

3同前注,第87页。

4参见季卫东、齐海滨《系统论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局限——兼论法学方法论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5[日]中山龙一《二十世纪法理学的范式转换》,周永胜译,载《外国法译评》2000年第3期。

6引自北京大学法学院张骐副教授在《法理学》课程上的授课内容。

7G.teubner,"theking'smanyBodies:theSelf-deconstructionofLaw"sHierarchy",inD.pattersonanda.Someck(eds.),theindeterminancyofSocialintegration:Legalthoughtinpost-modernity,michiganUniversitypress,Forthcoming.转引自[日]中山龙一《二十世纪法理学的范式转换》,周永胜译,载《外国法译评》2000年第3期。

8参见常远:《法治系统工程: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科学途径——纪念钱学森提创“法治系统工程”20年》(载《现代法学1999年第5、6期》)、杨建广:《法治系统工程20年(上)》(载《现代法学》1999年第5期)和骆梅芬:《法治系统工程20年(下)》(载《现代法学》1999年第6期)。

9魏宏森、曾国屏著:《系统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页。

10[德]H·哈肯著:《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秘》,戴鸣钟译,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年版,第15—16页。

11同注2,第25页。

12[比]伊·普里戈金、[法]伊·斯唐热著:《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3同注10,第7—8页。

14[奥]冯·贝塔朗菲、[美]a·拉威奥莱特著:《人的系统论》,张志伟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15同注2,第9页。

16同前注。

17杨桂华:《论社会系统的自在控制和自为控制》,载《哲学研究》,1999年第1期。

18[英]马克斯·H·布瓦索著:《信息空间——组织、机构和文化中的学习框架》,王寅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

19[美]欧文·拉兹洛著:《系统哲学引论——一种当代思想的新范式》,钱兆华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00页。

20关于罗马法由于多元的法律渊源体制而保持了法律稳定的问题,详见徐国栋著:《民法基本原则解释——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4—195页。

系统学理论篇7

theClassroomteachingReformandexploration

oftheLinearSystemtheory

LiUXinyu,ZHanGHongtao

(northChinaUniversityofwaterResourcesandelectricpower,Zhengzhou,He'nan450045)

abstractinthispaper,basedonyearsofpracticalexperienceinteaching,theuniversalexistencequestionsarethroughresearchedofthelinearsystem theoryinclassroomteachingandputforwardpreliminaryteachingconceptofthetheoryandpracticeandcooperativeteaching.theteachingcontent,teachingmethodsandteachingmeansofthecourseareexploredhelpfully,ithasanimportantreferenceonimprovetheteachingqualityofthiscourseasawhole.

Keywordscooperativeteaching;thelinearsystem?theory;thequalityofteaching

0引言

线性系统理论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门研究生标志性课程,它主要研究线性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并用于指导工程实践的科学。长期以来,由于本门课教师习惯于理学思维,在教学中缺失工程上的形象思维,弱化了实践教学,讲授方法主要围绕建模、分析、综合这条主线讲解相关的概念、定理和证明,学生只会对老师讲授的这些概念进行理解及定理记忆,造成教学效果不佳。加之本门课程涉及的知识范围广、内容繁多、概念抽象、理论性较强,容易使学生陷入无从下手、机械接受的窘境,从而产生消极、厌烦情绪。因此,对线性系统理论教学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协同教学的教学理念,并结合学生理论基础的具体情况,从学科内部的相关性和科学的整体性出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对“线性系统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构建起和谐高效的生命课堂,提高课程整体教学质量。

1理论与实践并重,协同教学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内容相对较多,其中的一些概念和理论推导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对于相关理论的实际应用一无所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把线性系统理论和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紧密结合起来,以实例为切入点,兼顾理论分析和推导,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这种研究方法去处理实际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比如对于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很多。然而,对于非线性系统和线性时变系统,这些稳定性分析方法实现起来可能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李雅普诺夫(a.m.Lyapunov)稳定性分析是解决非线性系统稳定性问题的一般方法。但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不知道它究竟能应用的在实际工程的哪一方面。针对此种情况,在讲课过程中以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励磁控制为例,把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授课过程如下:

根据相关参考文献,网侧变流器控制电压与输入电流之间的关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网侧变流器电压与电流关系图

由结构图(图1)可得系统状态方程为:

(1)

这里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我们可以将公式(1)写成如下的状态空间方程:

= + +                              (2)

公式(2)中,代表由电网电压引起的扰动,为状态变量,为控制输入,、分别代表网侧变换器的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分别代表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控制量、。

(3)

根据公式(3)可知,双馈式感应风力发电系统满足滑动模态不受外界干扰的充要条件。因此,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滑模面函数,使得网侧变流器对电网电压等引起的扰动具有完全鲁棒性。

定义系统轴的误差状态变量为=,根据公式(2),可得到网侧变流器轴输入电流的误差状态方程为:

= + +                     (4)

在公式(4)中= +为电网电压及轴电流的交叉耦合项引起的扰动。

本文采用如下的积分滑模面

= +                           (5)

式中为模面系数且大于零的常数,为电流跟踪误差的初始值。

若双馈风力发电并网控制系统满足?o?o时,采用如下的双馈式感应发电机网侧变流器输入电流d轴分量的控制律:

=()()             (6)

可使系统鲁棒稳定,其中为大于零的常数。

证明如下:

选取李亚普诺夫函数为=,则有

= =(+ )

=[()+ + +]

=(())≤?o?o+?o?o?o?o

=?o?o(?o?o)≤?o?o()

因此,所设计的控制系统稳定。

2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实施方案

(1)在教学内容方面:课堂教学内容整合为四个专题,即线性系统建模、系统稳定性分析、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系统设计。以这四个专题为课程建设的重点,进行专题教学。基础知识的相关内容全部在课程网站上,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2)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方面:努力实现“两个结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努力促进“课堂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教师授课与学生讨论相结合”,以两个结合为重点,开发和应用立体化教学资源(包括书本、课件、网站、网课、题库、音像)。

(3)在教学方法方面:努力构建“对话式和知识联想”教学方法。发挥科技前沿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训练的魅力,抓住青年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营造“能够充分展开自主性、协作式学习,变一言堂机制为对话式机制”的学习氛围,努力实现“师生对话、人机交互、学生讨论、专题演播(课件、科教片)”这一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4)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激活学生“自主、协作、探究”的积极性,组织师生联手共建教学资源。积极开发、建设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网站系统,调动一切力量,收集整理大量的文本、资料、图片、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程教学改革理念。

(5)在学习评价方面:研制网上考试系统,促进考试的改革。在线性理论课程建设中,研制具有“组卷、评分、统计、提示”等一系列功能的软件,为课程的考试改革和学生的自测训练提供可靠的软件平台,促进课程建设和考试的改革。

3实时更新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学手段

3.1教学方法

(1)用典型应用实例和科技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的上课兴趣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教学的主体,莫过于精炼的高水平演讲,这是教学的本,是任何课件和音像都无可替代的。教师备课时,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典型应用实例和科学技术的热点问题,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组织对话式教学。教师作对话式教学中的主持人,学生作嘉宾,开发、穿插角色扮演,通过情感体验,深入理解教学的知识点和面。

(3)师生互动,开展专题讨论和辩论。这是教学的升华,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例如,“克隆技术的利与弊”、“外星生命之我见”、“合理利用地球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等等。

(4)训练学生自主归纳和学习思考能力,培养“自主、协作、探究”精神。以授课知识点为源头,进行纵、横向知识内容的层层联想和意识流辐射,思考、归纳和总结事件的规律性,恰当地注入科学的方法论和培育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协作、探究”精神。

(5)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演讲和创新实践活动。组织安排学生,参加教学网站、网络课程及其它教学软件的开发研制,既增强了学生的参课、建设意识,又促进了对课程内容的深入和对知识的系统理解,强化了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的积极性。在课堂内外布置学生就授课内容及相关知识,在网上和图书馆收集整理一些专题演讲资料,让学生做成ppt,安排他们在课堂穿插一些简短的专题演讲和讨论。这一做法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锻炼了学生,又使学生参与了课程资源建设。事实表明,学生收集来的丰富资料超出了教师的预期,有效地推动了课程的资源建设进程。

3.2教学手段

以常规板书为主,对重要的定理、定义和重点习题进行必要推导和证明。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大屏幕投影、网络交互、视音频辅教等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手段,积极开发、建设多媒体课件,穿插相应的视频,演示难以表述的概念和形象。

另外,为了更好地配合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实践教学内容上要利用好两个手段:其一是仿真实验,充分利用matlab这一进行虚拟实验的有效工具,对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或复杂系统建模;其二是实验课,在进行实践教学内容时,应该首先利用matlab软件平台对所研究的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然后在实验室的硬件平台上再用硬件搭建控制系统模型,并与matlab软件平台所取得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理想控制模型和实际(下转第123页)(上接第104页)硬件控制模型的联系及区别。

4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线性系统理论这门课程的内容涉及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对所涉及的先修数学知识(微积分、复变函数、矩阵论等)的要求较高,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一般的理论讲述,缺乏工程和物理概念的实践,就容易使学生觉得晦涩难懂,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在整个理论教学内容结束后,还应及时安排一些综合性实践训练,巩固已学的理论教学内容,提高的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学习的兴趣、效率。比如在高校或教学系统内部,每年都有许多诸如大学生实验创新项目、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这些项目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平台。任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申报并给予认真指导。从这些具体的实践项目中体会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成的网络资源,针对教师自己承担的实际项目,组成自动控制理论学习兴趣小组Q群,每个小组单独对项目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建模,然后在Q群中进行集体的讨论,最后选择出适合实际工程需要的物理模型及其控制方法。通过讨论和分析,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5结论

系统学理论篇8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首先,课程的综合性较强,涵盖了旅游管理专业与信息技术两方面的内容,教师很难把握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很多高校将其等同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其次,大多数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行文理兼招,加大了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等掌握上的基础差异,使得教师在教学内容和进度的安排上很难把握。此外,该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酒店、旅行社、旅游地等主要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指旅游管理软件基本的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运用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能力,特别是能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提出合理的系统需求,以指导信息系统开发的能力,这也是未来旅游企业Cio必须掌握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团队必须具备相关的实践教学能力。上述问题是大部分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也制约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2“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2.1课程定位与教学实施方案总体框架

2.1.1课程的定位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主要涉及信息通信技术(iCt)在饭店、旅行社、旅游目的地等旅游行业管理中应用的内容,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处理旅游行业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关键,而加强实践教学是提升这一能力的重要手段。课程基本教学内容方面,主要涵盖了旅游管理信息的基本概念、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组成及相关技术;饭店、旅行社等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实务;电子商务系统的相关技术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等。课程能力培养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旅游信息管理技术有一个全面清晰的框架概念,掌握旅游信息管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基本应用原则和操作方法,了解和掌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全面了解并熟悉饭店、旅行社、旅游地以及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内容,为今后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并能为从事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工作起到铺垫作用。

2.1.2教学实施方案的总体框架

一是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与传授。如何合理地构建该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使之准确地反映课程教学的重点,体现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如何处理教学难点和重点,使学生能真正地理解所传授的知识点。二是旅游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如何建立系统化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际操作能力训练体系,使学生可以获得旅游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本方案从课程的基本描述和整体安排,旅游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方法等方面,阐释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主体内容。

(1)基本描述和整体安排。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或大类课程,先修课程包括饭店管理、旅游社管理以及旅游目的地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也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数据库基础等计算机基础课程。基本学时安排64课时,其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各32课时。实验教学可以单独开设。

(2)旅游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方法。由于对该课程究竟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认识不清,加之没有合适的实践课程教材,目前,关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各高校该课程教学的薄弱环节。从课程定位可知,该课程实际应用能力包括旅游管理软件基本的操控能力,以及通过信息系统提升旅游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能力,还要能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提出合理的需求以指导信息技术系统开发的能力。因此,可以结合学校实际,编制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指导用书,根据上述能力培养目标,组织实践教学知识体系,提出实验课程要求,并安排一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2.2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有两种:一是围绕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体系展开,即“旅游信息管理基本概念—旅游信息管理基础技术—旅游管理应用系统—旅游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二是围绕旅游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体系展开,即“旅游信息化管理概念—信息技术与旅游业的关系—旅游行业信息化管理—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旅游支撑体系信息化管理”。目前多数高校以第一种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且在师资方面,主要由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承担。该方式强调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科研究性,以信息管理及系统开发为课程的核心,贯穿整个教学内容。该方式教学要求高,教学难度较大。第二种方式侧重从旅游行业管理流程、旅游产业供、需管理流程、旅游企业内部管理流程的信息化来组织教学,涉及到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与作用、网络的类型和选择、信息设备的选择等基本知识,而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信息通信技术的知识很少涉及。目前,该方式因其教学内容在旅游专业上针对性、实用性更强,教学难度有所降低,也在不少高校展开。由于本课程是面向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旅游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是第一位的,信息技术应用理论体系必须服务于旅游管理发展的需要,换句话说,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明白怎样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中,能使信息技术在管理中发挥最大作用。

2.3重点和难点的解决思路

明确课程教学的重、难点,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这要求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体会学生学习的困惑,反思教学设计中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真正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本课程的知识重点在于根据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原理,结合旅游业管理的特点,研究和探讨旅游业的信息化管理原理和方法。如某类型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能解决什么管理问题,怎样支持企业运作等。同时,也要能根据自己旅游管理专业的特长,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出合理的需求指导和设计思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并不需要精通信息通信技术本身,因此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相关的技术传授不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只需要掌握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原理。否则,只会徒增本专业学生的负担,增加教学难度,使其迷失在技术学习的漩涡中。当然,即使如此,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原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需求和设计,依然是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教师在研究教学内容及其组织方式的同时,更要对教学对象进行深入研究,把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思考和探索教学内容中重点和难点的解决对策。

(1)选好教材;

(2)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

(3)推行“行业环境模拟化”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实践中,引进行业版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打造行业模拟环境,鼓励学生参与旅游企业信息管理方面的实习和实践,使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营。

2.4实践教学环节与考核

从课程定位可知该课程需要重点提升学生多项实际应用能力,而实践性教学是培养这些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重要特色,也是培养旅游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为了系统地展开实验教学,可以把本课程实验分解成以下几个循序渐进的模块:办公自动化、数据库设计、旅游业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旅游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实验主要学习word、excel(或wpS)的高级应用,在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的基础上,加强操控普通办公软件的能力。数据库设计实验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的认识,掌握设计步骤和原理。需要说明的是,本课程安排的数据库设计实验的目的,只是让学生掌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并非要求学生进行专业的软件设计,因此可以选择相对易学易用的access进行实验教学,并且可结合旅游企业管理需求的实际,开展小型管理信息系统或部分模块功能设计和实现,如酒店前台的预定、接待、客房、收银等部分管理功能的实现,将原来以验证性为主的实验变为综合设计性的实验。旅游业管理信息系统操作实验主要以酒店与旅行社等市场主流软件进行教学,切实提升实操能力,避免只使用教学版的模拟软件,可以使用多款软件比较教学,使学生具备“普适”的行业软件操控能力。该模块是实践环节教学的重点,除精讲操作步骤外,可采取角色扮演、虚拟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需要客观、公正、科学的实践评价。建议采用过程与结果并重,学生、小组、教师多方参与的方式实施。课程考核方面,可为笔试和上机操作两部分,终评成绩建议按平时20%、上机操作20%、笔试60%的比例计算。其中,笔试采用闭卷形式,重点考查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上机部分重点考核学生对行业(主要是酒店和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可要求学生模拟给定的工作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操作。

3教学效果与讨论

系统学理论篇9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级护理专业4个班的171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4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8人,其中男16人,女62人,年龄22~24岁;实验组93人,其中男15人,女78人,年龄22~24岁。两组护生前期均已系统学习了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专业课程,第5学期开始学习急救护理学的理论知识及急救技术操作。教材均采用周秀华主编的《急危重症护理学》,其中急救技术和重症监护的实验内容为8学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学时数相同,24位护生一轮,两组由同一教师任教。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急救技术和重症监护的实验内容包括气管插管,呼吸机、输液泵、除颤仪、监护仪的使用和常见心律失常的识别等,按教师讲授—学生实践操作—教师给予指导和纠错的步骤进行。实验组采用Simman综合模拟系统模拟急救教学模式,具体方法是:24位护生分为4组,每6人一组,第一次实验课先由教师讲解相关操作,如气管插管,呼吸机、输液泵、监护仪等的使用要点和常见心律失常的识别,然后护生实践练习。课后教师布置一个病例让护生准备(模拟抢救),如iCU病房有一位70岁体重为60kg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给予面罩吸氧1天后,神志逐渐模糊,Spo2(血氧饱和度)逐渐下降,在21点Spo2突然降至60%,患者呼吸急促,大汗淋漓,eCG(心电图)显示室性心动过速,要求各组护生分析讨论病例。第二次实验课时,利用Simman综合模拟系统模拟患者的临床表现,设定抢救时间,选择一组护生要求其分工配合模拟抢救,若在规定的时间未完成抢救,患者就会死亡。护生可采用各种急救措施,包括建立静脉通道、使用输液泵、进行气管插管、用呼吸机辅助通气、使用除颤仪等,将整个急救过程演示出来。在一组护生完成抢救后,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其他护生讨论,如患者为什么会出现病情变化?抢救中要用到哪些药物?要注意观察药物的哪些不良反应?对此类患者的观察重点是什么?各组护生发言并阐述抢救中的经验和不足,教师最后给予总结。

1.2.2评价方法(1)护生评价。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两组护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实验组发放问卷93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对照组发放问卷78份,回收有效问卷7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2)理论和操作考核。从学校试题库中随机抽题组成一套试卷,随机安排考场顺序,考试结束后按照考场顺序统一装订试卷,教研室教师按照评分标准统一流水阅卷。操作考试采用相同的项目进行考核。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t检验。

2讨论

2.1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更贴近临床Simman综合模拟系统能够形象、直观地表现出疾病的特征,通过Simman综合模拟系统模拟患者的表现,使护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模拟抢救要求护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做出判断和决定,从而实施抢救,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护生的决策能力,强化了急救意识,让护生充分体会到了“时间就是生命”在急救中的意义,体会到救治患者成功的喜悦心情,有助于培养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激起护生对护理职业的热爱之情。

2.2提高了评判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急救护理学实验教学是以护生练习急救操作为目的,强调对急救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忽略了真实临床情境。而用Simman综合模拟系统进行急救教学时,是针对不同病例设置不同临床情境,要求护生具备一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抢救患者时需设置呼吸机参数、应用抢救药物、评估病情并进行相应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Simman综合模拟系统教学要求护生能够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抢救患者的过程中。因此,这种模式能够促使护生早日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2.3培养了团队精神,提高了综合素质传统的急救护理学实验教学是以护生拥有熟练的急救操作技能为目标,而临床上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往往需要几位医护人员分工配合、共同实施。在Simman综合模拟系统的教学中,要求几位护生组成一个小组,一起讨论、分析、实施抢救,增强了护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了护生的团队精神。

系统学理论篇10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系统科学理论建构

由于学者们对团队学习研究的深入,其运用的效果也逐渐表现出来。在目前的中小学教学中,教师们都经常使用成立学习小组、学习团队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建立怎样的学习团体能更好地发挥团体整体的智慧及作用呢?以下我从系统科学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学习型组织的建构。

一、学习型组织与系统科学理论

学习型组织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正式提出的。他将学习型组织描述为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的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圣吉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1]

系统科学理论是指“三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的总称。“三论”以系统论为核心,“新三论”是系统论的新发展。系统科学成为了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指导着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的发展。[2]

我在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建构学习型组织,以使学习型组织在现实的实施中更具有可操作性。

1.自我超越中改变心智与耗散结构理论。

自我超越指的是一个不断突破现有水准的自我实现,也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通过自我超越改变我们的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打破原有的水平,提升自我。耗散结构理论告诉我们,系统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于:必须使系统开放,有信息交流。一个人是一个系统,一个组织是一个大系统,无论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集体的组织都只有以开放交流为重要手段,才能走向进步,走向有序,实现超越。

2.共同愿景下的团队学习与协同理论。

共同愿景是全体成员共同发自内心的愿望和意愿,是通过共同的意愿、价值观、使命紧紧地将不同个性的人凝聚在一起,逐步突破组织成员个人能力成长的上限,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团队是学习型组织的基础。所谓团队是指为了达成共同目标彼此分工协作相互依存的人群。团队学习是发展团队成员相互配合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的学习活动及过程,突破了“单个人”学习的封闭状态,组织成员互相协调、共同进步。

3.系统思考与系统论。

系统思考是以系统动力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思考方式,它要求人们树立全局的观念,形成整体的动态的搭配能力和思维模式,将问题置于系统中来思考,从动态发展的各种要素中寻求新的动态平衡。系统思考要求不孤立、片面地看学习型组织自身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联系,把学习型组织活动的各个环节看成相互隔离的状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系统论的本质在于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进行综合的、精确的考察,以期达到处理问题的最优化。它的显著特点就是整体性、综合性、层次性、最佳性和目的性。

二、学习型组织的建构

1.不断学习激活个体超越自我,改变心智。

学生要超越自我,就要打破原有知识和观念的有序状态,远离原有的平衡状态,通过与外界的信息交换,达到新的有序的平衡状态。

学生应该不断地向经验世界、语言文字世界和虚拟现实世界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校的教育和个人的学习方式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在学习型组织内的学生要超越自我,应该利用好虚拟现实世界的桥梁作用,向这三个世界学习。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生从小就应该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学生通过学习形成新的心智,从整体上理解知识,对知识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有进一步的了解,学会从知识网络中理解新的问题。

在学习型组织内,小组内成员可以通过小组其他成员吸取知识和思想,互相支持超越自我。

(1)成员之间的感情投入。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使学习者有了一个情感交流和相互支持的小环境,从一定意义上弥补了个别化学习的情感缺憾,使各成员处于一种友好积极的氛围,形成一种突破自我的需要。

(2)营造学习氛围。学习型组织的建立,营造出了学习者之间相互支持和影响的环境氛围,学习过程所形成的特定的人文环境和感染力,可以有效地维持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3)知识的交流。学习小组的建立,使学生间相互解难答疑、知识的互通有无以及学习方法和心得相互取长补短成为可能,对教学过程的支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不断地学习是超越自我,改变心智是基础。不断地学习既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也是耗散结构理论的要求,必须不断从外界吸取能量。主要含义:一是强调“终身学习”,二是强调“全员学习”,三是强调“全过程学习”,四是强调“团体学习”。

2.在协调、修正中确立共同愿景,确保学习团队建设。

以协同理论为基础,通过共同的愿景来凝聚学习的团队。通过树立共同目标,增加系统有序程度的参数,实现系统内部的协调,促进个人和团体远离原来的平衡态达到新的平衡,实现新的突破和新的进展。

个体的学生也有自己的愿景,确立共同的愿景也是学生之间协同的过程。共同愿景是由个人愿景汇聚而成的,通过汇聚个人愿景,共同愿景才能获得能量。必须不断地鼓励成员发展自己的个人愿景,然后把拥有强烈目标感的成员结合起来,可以创造强大的综合效果。

在学生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组织必须持续不断地激励成员发展自己的愿景,并为个人愿景的分享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使学生对学习有明确的目标,使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成为全体学生的共识。

在课堂学习中,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七种,分别是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伙伴、设计和角色扮演。

3.在系统论的指导下把握系统思考。

学习型组织建立以后,组织的一切行动都要从系统的角度来思考,主要就是在于看清复杂事物背后结构的形态。

圣吉给出了它们的基本模型,称为系统基模。不断增强的反馈,反复调节的反馈,时间的滞延是系统基模的三个主要方面。在系统论的指导下,更有利于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这四个方面的顺利完成。

系统学科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从方法论上对学生给予了学习型组织建构的指导。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建构也将会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第二版)[m].上海三联书店,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