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精神疾病对社会的危害十篇精神疾病对社会的危害十篇

精神疾病对社会的危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2:40

精神疾病对社会的危害篇1

关键词:精神病;肇事肇祸;社会治安;综治

随着时代的发展,精神健康问题已经逐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焦点,并且关注的程度和讨论的热度也越来越高。曾经有人做出预言,二十一世纪人类将步入精神疾病时代。此话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细想一下却不无道理。人类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精神疾患的发病率不断提升,精神疾病患者对于社会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因此对于精神疾患的预防以及对精神病患者的管控对于现代社会,特别是对于社会的治安来说显得异常的重要。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近年来因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而引发的治安事件和刑事案件在我国频频发生,比如精神病患者伤人、破坏公物、寻衅滋事等行为对于社会的和谐安定产生了不小的负面作用,也成为了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工作。

一、精神疾病概况

(一)精神疾病的概念

精神疾病是指因精神活动紊乱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狭义上指精神功能严重受损,自省障碍,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与保持对现实的适应接触,造成对本人与社会严重影响或妨害的状况,即精神病。精神活动紊乱,就会出现各种精神范畴的异常症状,例如感知障碍的错觉、思维障碍的联想障碍、逻辑障碍、妄想、情感障碍、意识障碍等。各种不同的精神异常症状组合,就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精神病。

(二)精神疾病

现全世界患精神病者人数惊人。一般来说,平均一百个人中就有一位精神病患者,该病属于常见多发病。根据我国统计数据,精神病不但发病率高,而且呈上升趋势。以上海为例,1958年上海市普查精神病发病率仅为2.8‰,然而在此之后的数据一路扶摇直上。到了2010年,根据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的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已达16.39‰,且每年都以0.3‰的速度递增。除此之外,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病率也已超过5%,本市每年发生精神病人严重肇事和肇祸事件都近百起。

二、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现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数据表明,中国内地各类精神病患者已超过1亿,其中重性精神病患者约为1600万,近几年来接二连三发生的精神病患者伤人事件则将精神病人推到了风口浪尖,精神病患者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据公安部统计,2010年我国由精神病患者引发的刑事案件达6万起,并呈逐年增长趋势。在刑事案件以外,因精神病患者而引发的各类治安事件几乎在我国每天都在发生,而发生地点也没有固定性,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攻击他人、损坏物品等一些肇事肇祸行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开展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也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在上海,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问题所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中心在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所做的全面调查示,这一年中上海市共发生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病例1068例,肇事事件占54.4%,多余肇祸事件,极端恶性伤人事件仍为极少数,主要病种是精神分裂症,占73%。在处理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的事件中共动用警力1951次,影响了上海的总体治安环境和市民的安全感。

三、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社会影响

在过去,精神健康问题往往被社会所忽视,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不仅是医疗卫生部门较为忽视的一环,也同时一直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空白地带。在当今社会上,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被标上“不正常人”的标签,人们也常常会对精神疾病患者流露出异样的眼光,更有甚者对其嫌弃、侮辱。虽然诸多的法律都给予了精神疾病患者应有的尊重和相应的权利,但是社会在接受这些法律和执行这些法规、规章的时候都总显得那么力不从心,执行力和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虽然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可以减轻甚至免于处罚,无民事责任能力的人能获得更多的关照,但这恰恰又成为社会上不少民众对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后“无法无天”逃避罪责以及享受不公平待遇的诟病与不满之所在。虽然精神疾病患者在社会中仅仅是小部分人群,但在其危害状态的突发性往往会令管理者措手不及,特别是对于上海这样人口密度极大的城市,精神病患者的肇事肇祸行为会严重威胁本地区的正常社会秩序。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管控之所以难,是因为精神疾病患者自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不可控力。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管理不善非但会引起局部的治安事件,甚至还会上升到社会矛盾,严重影响治安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对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之所以那么关切,是因为现如今管理的缺失已经让这一问题逐渐凸显,不仅对精神病患者不利,还对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带来不便,更对社区、社会的正常运行秩序以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四、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性质

(一)危害对象的不特定性

在很多情况下,精神病患者的肇事肇祸行为更像是一种自己情感的宣泄,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指向性,见人伤人,见物毁物,使人猝不及防、措手不及。比如在2015年11月底,上海一小区内的一名男性在和父母发生争执后,突然情绪失控,抄起小区内的灭火器、砖头肆意砸向停放在旁的车辆,共有多达17辆车被其砸毁。由此事件可见,有些精神病患者并没有特定的攻击对象或破坏目标,而是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不确定性。正是这种漫无目的的行为和侵害目标的不可预知性,使得精神病患者的肇事肇祸行为难以预料,难以防控。

(二)社会危害程度的不确定性

在发病期间,精神病人往往会如脱缰的野马一般情绪激动,不受控制。主要表现为下手没有轻重,不分场合,伤害程度大,性质非常恶劣。比如2012年在上海市原闸北区临汾路附近,发生了一起曾有精神病史的男子恶意行凶的案件。该男子在马路上见到有过往的车辆便捡起路边石块砸毁车窗玻璃,并毫无征兆地用手中匕首向车内人员捅去,共有两辆过往小轿车受害,造成1死3伤的后果。从此事件中不难发现,精神病患者极有可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完全丧失理智,从一个有正常思维的智人变成一个"兽性大发"没有任何情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野兽"。这并不是说精神病患者都是非常凶残和可怕的,而是想以此来说明精神病患者在发病期间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可控、不可预知。不得不说有些时候精神病患者的伤害能力非常之强,造成的恶劣影响的范围非常之广,对社会造成的安全威胁非常之大。

(三)危害时间的不可控性

大部分的精神病患者并不是一直都处于精神紊乱的状态,而是间歇性地出现失去理智、精神紊乱的状况。换言之,有些精神病患者在没有发病的时期与正常人无异。在实际中,管理者处于尊重人权的角度考虑,并不能对未处于发病期的精神病患者做过多的限制措施,但是精神病患者可能随时会发病,一旦发病必将令人猝不及防,造成许多肇事肇祸的后果。特别是对于未有过精神病史的患者而言,何时发病并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就更加难以预料和防控。比如在2011年3月曾一度轰动全国的上海机场杀母案件,刚刚留学回国与母亲团聚的儿子,怎料刚见面就在机场残忍地将自己的母亲用刀杀害。而在此之前,儿子就曾和母亲说他一直觉得有人在和他说话,母亲意识到了儿子在精神方面的问题,正打算等他回国带他做检查,熟料还未等到检查和治疗,儿子就在机场突然发病,母亲以及机场的安保人员毫无防备,终使惨剧发生,令人扼腕。

(四)危害行为的反复性

虽然我国精神病治疗手段不断提高,大部分的精神病患者都能得到充分的治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治疗后即使被认定已经康复的精神病患者也有可能再次犯病并再次做出肇事肇祸的行为,危害社会公共安全。有不少肇事肇祸的精神疾病患者在治愈出院回归到家里居住生活后,或许是由于没有得到良好的护理和正确的监管,或许是由于接触了新的刺激,极有可能使病情再次复发,存在再次危害社会的隐患,严重影响了周围邻里和社区的安全感。近年来,上海也不乏出现那些病情反复的、愈后复发的精神病患者再次肇事肇祸的案例,而且其多次的肇事肇祸的行为也一定的连续性和相似性。

五、规范性建议

精神疾病对社会的危害篇2

魏某,21岁,因生病无钱治疗,一度神志不清,每当接电话时就手脚发抖,嘴里说些“活不了命”之类的话。去年5月12日8时许,魏某携带一把菜刀来到县城一公交车站,将在此候车的昊某砍至轻伤甲级;之后来到一花店门口,将正在擦车的陈某砍成轻微伤甲级;随后在一交叉路口处,将路边行人朱某砍至轻伤乙级。当日10时许魏某被抓获归案。后经鉴定:魏某作案前有明显精神异常,作案时处精神分裂症发病期。作案属病态思维支配,丧失实质性辨认和控制能力,评定为无责任能力。据此,公安局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检察院,随后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申请。

【审理】

法院认为:被申请人魏某实施了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暴力行为,其社会危害性已经达到犯罪程度,但经法定程序鉴定为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性,符合强制医疗条件,故决定对魏某强制医疗。被申请人魏某及其法定人、委托人均未提出复议申请。

【背景】

一方面,如今社会上精神病人杀人、伤人、抢劫等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利用这一制度侵害人权的事件。为了保障公众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谐有序,同时充分保护精神病人的权利,亦为了防止公权力滥用.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2012年刑诉法修改时在特别程序中增加“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明确了强制医疗的适用范围、决定程序、解除程序,在审理程序中设置了法律援助和法律救济程序,同时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强制医疗的决定和执行实行监督。这些规定对于保障人权、防止权力滥用、维护社会秩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另外需要明确的是,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并非对其适用刑罚:虽然它是对患者人身自由的一种限制,但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且该制度是一种保护患者健康利益的措施。

【评析】

一、对精神病人适用强制医疗的条件

按照刑诉法第二百八十四条的规定,适用强制医疗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精神病人实施了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作为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权利较为严厉的预防性措施,在适用强制医疗时需特别慎重,只有精神病人对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存在现实威胁的情况下,才有对其进行强制医疗的必要。二是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为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只有经鉴定,实施危害行为时为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才可能适用强制医疗,而对犯罪时精神正常的间歇性精神病人则不能适用。三是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强制医疗的目的并不在于惩戒和制裁,是对精神病人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给予其必要的治疗,以恢复健康,避免继续危害社会。因此,如果精神病人不再具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如已经严重残疾等,就不必对其实施强制医疗。

本案中,魏某作案时处精神分裂症发病期,受病态思维支配,具有暴力攻击性,暴力攻击的对象为人身,砍伤多人。且监护人无条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存在继续危害社会可能,必须对其进行强制医疗,以消除对社会的危害。

二、如何对有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进行评估

精神疾病对社会的危害篇3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刑事责任能力法律关系评定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于青壮年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在我国,精神分裂症是涉及各种法律问题最多的一组疾病,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案中约占70%。患者往往受精神症状的支配,常常出现伤害、凶杀、、放火等严重危害的行为,成为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而涉及刑事责任能力问题;有的因外伤或其它原因而发病,而涉及法律关系评定问题。以下,笔者试述之。

一、精神分裂症概述

精神分裂症属于内因性疾病。一般认为,遗传、个性缺陷等内在病理因素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而躯体因素、社会因素等外在因素是诱发原因。

该症患者通常意识清晰、智能良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其病程分持续进行和间断发作两种形式。持续进行者病程往往迁延不愈,逐渐呈精神衰退状态。间断发作者在病情发作一段时间后,间隔以缓解期,缓解期精神活动可基本恢复正常,也可遗留一定的精神症状或精神缺损。但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多,部分患者可逐渐出现精神衰退;也有的仅发作一次,缓解后不再发作且无精神缺损者。

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

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所实施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辨认能力以及有意识的控制能力。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精神正常的人都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对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我国《刑法》第18条明确规定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一是医学要件,即必须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二是法学要件,即造成危害行为时是否具有辨认或控制能力。据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有以下三种分法:

(一)无刑事责任能力

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的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处于发病期且作案行为与精神疾病直接相关,丧失了对自己行为的辨认或控制能力;或者患者处于衰退期,精神活动不稳或残余病态观念诱使,可能作出严重危害社会行为。在这些情况下,该患者不负刑事责任,即评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

(二)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我国《刑法》规定,尚未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即患者在实施危害行为时,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并未完全丧失,但又因疾病的原因使这些能力有所减弱的,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处于发病期,但作案行为与精神症状不直接相关;或间歇期缓解不全,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的。在这些情况下作案,其辨认能力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削弱,应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我国《刑法》规定,间歇期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处于间歇期且无任何后遗症状;或者患者病情完全缓解,病程完全平息,在这些情况下,患者对自己的行为有辨认和控制能力,应评定为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以上只是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一般原则,但每个安静都具有特殊性,要具体案件具体,依据我国《刑法》第18条的精神,首先确定医学诊断,明确是否具有精神分裂症,作案时处于何种病程阶段。然后分析当事人的精神状态与作案时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的因果关系进行评定。

三、精神分裂症法律关系的评定

法律关系是指公民涉及的精神损害及相关的问题。精神损害是人体受机械、理化、生物或心理等致病因素作用后出现的精神障碍。法律关系的评定将直接关系到对加害人的法律责任及赔偿问题。其评定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一)精神损害与精神分裂症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

如果重度颅脑损伤以后出现了精神分裂症或分裂症样精神病,应评定为重伤。后果较轻的,可根据实践情况评定为轻伤或轻微伤。需要注意的是,对颅脑损害所致精神障碍程度评定,一般需由损失起经过半年以上的观察后方可作出评定。

(二)精神损害与精神分裂症存在间接因果关系的

由于精神损害的特殊性,在评定只有间接因果关系的案件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侵害手段、场合、行为方式、伤害后果、过错原则等具体情况,全面,综合评定。如果轻微或轻度颅脑损伤,或躯体损伤后出现了精神分裂症,则可参照《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作出相应评定。如果精神创伤后出现精神分裂症且两者之间有一定因果关系,则可评定为轻微伤,但加害人必须承担“一次性”精神损害赔偿金。

由于关系的评定十分复杂,而我国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只能根据“伤”与“病”的关系,并参照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文,实事求是地作出评定。

结语

精神分裂症是典型且高发的精神疾病,同时也是涉及各种法律最多的一组疾病。有效地探讨和精神分裂症及其刑事责任能力和法律关系等相关问题,不仅能推动我国司法实践中各种相关问题的解决,也能保障广大公民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合法利益,更能推动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的,进而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

【】

1、《司法精神病学》曾绪承主编群众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2、《司法精神医学基础》郑瞻培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精神疾病患者刑事责任能力和医疗监护措施》林准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

4、《精神病人的法律能力》孙东东主编出版社1992年版

精神疾病对社会的危害篇4

《杭州市精神卫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6年8月24日经杭州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立法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报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现就条例的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条例的经过

条例是杭州市人大常委会2006年立法计划项目。2006年6月,杭州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了杭州市人民政府提请的《杭州市精神卫生条例(草案)》。会后,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在萧山区召开了有卫生、民政、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乡镇、残联等方面人员及精神科执业医师、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参加的座谈会,并分别征求了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委员会和市残联的意见。此外,法制委员会还将条例草案在杭州人大网上登载,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2006年8月4日,法制委员会举行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审议和修改,形成条例草案修改稿,提请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二、制定条例的主要依据

制定条例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三、对条例几个主要问题的说明

条例设总则、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心理健康促进、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和权利保护、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看护和康复、法律责任、附则,共七章五十一条。

(一)关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权益保护问题。由于社会上还普遍存在着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现象,有相当一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在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为切实加强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权益保护,条例结合我市实际,从多个方面作了有针对性的规定:一是从发挥政府职能的角度,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精神疾病患者生活、医疗救助机制;二是从保护精神疾病患者基本权利的角度,规定精神疾病患者有获得精神卫生服务的权利,有依法参加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以及在入学、就业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三是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承担,根据不同对象进行了明确;四是规定了精神疾病患者在医疗和康复阶段所享有的权利。

(二)关于公益补偿问题。现实生活中,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给他人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要视情况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是,相当一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家庭生活比较困难,一旦发生伤害事件,根本无力承担赔偿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受害人往往得不到任何赔偿。为适当弥补受害人的损失,促进社会和谐,条例确定了公益补偿制度,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给他人造成严重人身伤害,其本人及监护人确实无力承担赔偿责任的,受害人可向市、区、县(市)人民政府申请补助。

(三)关于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的管理问题。心理健康咨询是精神疾病预防的一个重要环节,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则是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咨询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为了加强对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的管理,规范其业务活动,条例规定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依法进行登记后,方可按照执业规范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设立营利性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的,应当向工商行政部门工商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设立非营业性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的,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向民政部门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同时,条例还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关于医疗行为规范问题。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普通疾病的诊断治疗有着很大的差别,为确保诊断的准确性、治疗的科学性,保护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条例根据精神疾病诊断治疗的特点,对有关医疗行为进行了规范:一是确定了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二是规定了精神疾病的复核、会诊程序;三是规定了医师的回避制度;四是规定了进行精神疾病试验治疗的条件;五是规定了实施精神外科等特殊治疗手术的条件。

精神疾病对社会的危害篇5

[关键词]重性精神病;社区管理;依从性;探讨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11(c)-141-02

toexplorethecommunitymanagementinheavypsychosispatients

LVFang

GaibeiHealthCoverofShangyuCity,Zhejiangprovince,Shangyu312369,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xploreandresultsofmanagementofseverementalillnessinthecommunity.methods:Retrospectiveanalyzedof164psychiatricpatientsofmanagement,proceduresandresults.Results:164patientsscreened94patientswithseverepsychosis,severementalillnessintotreatmentmanagementprograms,throughcommunitymanagementaftertheyallrecovered.Conclusion:patientswithseriousmentalillnesstoimplementcommunitymanagementwillhelpnursingworktoimprovepatientadherencetotreatment,toeffectivelyalleviatethepsychiatricsymptoms,thepatientandsocietytopromotecontactsandexchangeoffeelings,shouldbewidelyapplied.

[Keywords]Heavypsychosis;Communitymanagement;Compliance;explore

随着社会进入转型期,各种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明显,精神障碍和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1]。而精神障碍患者是社会上最痛苦的群体,也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精神病患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是在年轻时发病,很早就丧失了劳动能力。许多患者没有医疗保险,获得的医疗救助等社会支持也有限,治疗费用对他们的家庭而言是沉重的负担,一些精神病患者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和监护,精神病患者在社会上肇事的案例明显增多,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精神卫生问题成为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伴而生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2]。而目前专业的精神卫生机构的不足,专业的医务人员的缺乏与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3]。为了使广大精神病患者能够得到基本的治疗康复服务,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基层的社区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镇于2004年初将精神病管理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2010年实施重性精神病治疗管理项目,近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累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0年2~10月的调查中,本镇总人口2.6万,全镇共有164例精神病患者,各种精神疾病总的患病率为6.47%,其中,男性87例,女性77例;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100例,双向障碍64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78岁,平均45.6岁。管理方式:1级管理人数0例,2级管理人数4例,3级管理人数69例,4级管理人数91例;并对其中42例免费提供抗精神病药物。2010年,从精神病患者中筛查出重性精神病患者94例,纳入重性精神病治疗管理项目中。

1.2管理方式及步骤

在近几年的精神病管理社区工作中,特别是近一年来从事的重型精神病治疗管理项目工作中,项目启动后,本镇成立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和“三人爱心”小组,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镇及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制订全镇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施计划,开展全镇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的组织落实工作,处理日常事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负责本村重性精神病患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对每个患者成立“三人爱心”小组,由各村责任医生、公共卫生联络员、患者家属组成,负责本村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监护、服药、随访等工作。建立工作机制,组建镇、村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网络人员由精神科专业医师和护士、个案管理员(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医护人员、村委会人员和民警、民政助理、残联助残员等)组成。针对不同人员分别开展项目管理、个案管理、规范化治疗、计算机数据管理、民警、村委会人员和患者家属的相关项目知识和技能培训。逐步开展重性精神病患者筛选、登记和复核工作。解锁救治项目区关锁患者,发现1例解锁救治1例。结合实际工作,逐步开展对有危险倾向患者危险性评估;个案管理员对有肇事肇祸倾向的患者进行每月1次追踪随访;对有危险倾向的贫困患者提供免费药物治疗、相关化验检查、疗效评价与治疗方案调整;对有经济困难的贫困危险患者进行应急处置。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职责主要有5项:①承担重性精神病患者的信息收集与报告工作,开展重性精神病患者线索调查并登记,上报县级精防机构,登记已确诊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并建立健康档案。②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指导下,定期随访患者,指导患者服药,向患者与家庭成员提供护理指导,开展社区患者危险行为评估,实施个案管理计划。③协助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应急医疗处置。④向精神卫生机构转诊疾病复发者。⑤参与重性精神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2结果

164例患者中筛查出重性精神病患者94例,纳入重性精神病治疗管理项目中,经过社区管理后均痊愈。至目前为止,随访人数为164例,肇事人数为0例。

3讨论

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双向障碍、分裂性情感障碍等[4]。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5]。通过各部门共同努力,本镇的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建立了以镇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各尽其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组织管理体系,完善镇卫生院为骨干、各村委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系统[6]。加大了对重性精神疾病的医疗救助和监管,并加强了精神卫生知识宣传,采取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康复训练和社会服务等综合防治措施。推进了体现人道、有利于患者参与社会生活的开放式管理,促进精神病患者康复,预防精神疾病。让社会大众充分认识精神卫生问题的严重性,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积极预防和减少精神疾病发生,促进本镇精神卫生工作全面发展[7]。

总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行社区管理,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有效缓解了精神症状,促进了患者与社会的接触和情感交流,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俞峻瀚,肖泽萍.精神疾病病耻感的精神动力学分析及对策[J].上海精神医学,2005,17(6):121-126.

[2]高士元,费立鹏.不同人群对精神病的态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15(2):107-109.

[3]胡学军,张伯礼,蔡光先.中风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研制与考评续[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2):270-272.

[4]李飞,谷德祥.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6):139-132.

[5]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03.

[6]张桂华,张万英.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对心电图影响的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9,16(6):340-344.

精神疾病对社会的危害篇6

论文关键词[,!]人格分裂犯罪刑罚精神疾病

一、人格分裂刑法功能之认定

(一)关于相关案件的反思1.美国经典案例评析(1)“24个比利”案。威廉·密里根,被称为比利,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犯下重罪(3次抢劫、4次、4次严重伤害)却被判无罪的嫌犯。比利接受了由威尔斯﹒德里斯科尔博士制定的心理测试评估,结果认为他患有精神分裂症。之后他又接受了来自俄亥俄州哥伦布市西南健康中心的精神病专家多萝西﹒特纳的进一步心理评估,结果显示比利患有多重人格疾患。辩护律师以“犯罪时比利神志不清,不能控制自己”为理由为他辩护,并传召了四个精神病医生,一个心理学家上庭为其作证。法庭最终采纳了这个辩护,裁定比利无罪,但是必须接受强制精神疾病治疗。

(2)美国赫斯基杀人案。赫斯基涉嫌杀害4名女子,但杀害1名女子未遂。法庭上赫斯基的律师辩称,由于赫斯基有人格分裂疾病,“分裂人格赫斯基控制不了,所以供词就不能真正算是他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即使是他杀死了那4个妇女,如果当时是别人的灵魂控制了他,那他也没罪,充其量他只是杀人工具,是别人借他的手杀死了那些妇女。”12个陪审员中的5人认为赫斯基有罪而且他是健全的人;4人认为他没有罪,因为他精神错乱;另外3人则没有发表意见。最后他们对媒体说,司法制度本身有问题,对于赫斯基,他们只有两种选择:有罪或者因精神错乱而无罪,如果可能,应该判定赫斯基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但应对犯罪行为负责。

(3)评析。通过以上两个案件以及更多其它相关案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遇到此类案件时,美国法庭通常会采纳辩护律师的司法精神病鉴定的要求,若鉴定结果是嫌疑人患有精神疾病,并且符合其中人格分裂的有关特征,那么此结果通常会对定罪量刑造成很大影响,一般来说会判定无罪。但如果鉴定结果是没有一般意义上的精神病,但患有人格分裂疾患,法庭的处理就不太统一。但一般来说法官更倾向于认定行为人无罪,或认定有精神疾病,但应对犯罪行为负责。

2.中国相关案例评析(1)“红衣杀手”杨树明案。从1992年3月起至2006年2月的14年间,杨树明以侵害妇女为目标疯狂作案,先后致9名女性死亡,3人受伤。杀死受害人后,杨树明对有的受害人采取虐尸手段。2006年8月10日法院做出一审判决,杨树明因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分别被判处死刑和有期徒刑13年,二罪合并执行死刑、。

此案的审理更顾及社会影响,虽然有学者对此案进行了人格分裂方面的分析①,但也主要集中于犯罪心理角度,并且也并没影响到法院的定罪量刑。

(2)评析。上述案件就现有资料来看,很多因素符合人格分裂患者犯罪的情况,但法院并没有对其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或者鉴定并未影响定罪量刑。司法机关多将其视同有完全刑事能力的人,直接进行处罚,忽视了人格分裂可能对其刑事责任能力影响的情形。可见我国现行法律对人格分裂犯罪的规制仍处于混沌之中,如何处理更多依赖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舆论压力。同时,从我国已经审判的有关案件来看,我国倾向于不考虑人格分裂因素。根据现有的经典案例来看,我国并没有对这些犯罪嫌疑人做司法精神病鉴定,更不论鉴定结果对定罪量刑的影响了。这显然是很不妥当的。

(二)人格分裂在司法实践中的功能精神病人实施危害行为的责任能力在1979年《刑法》采用二分法,即有或没有责任能力;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中很大一部分为部分责任能力状态,介于两者之间,故1997年《刑法》第十八条以三分法做出了相关规定,其中强调对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受限是免责或减责的基本条件。

1.司法实践中对人格分裂的处理态度我国人格分裂患者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往往被忽略,或者简单比照精神病患者的处理方法,依据刑法第18条进行认定处理。即要么认定为完全行为能力:人格分裂患者实施危害行为时并没有处于人格分裂的状态,此时它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对其所实施的危害行为负责;要么认定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格分裂患者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处于人格分裂状态,此时他对于自己的犯罪行为缺乏或部分缺乏辨认或控制能力,此时,他具有限制行为能力,应对其危害行为不负责任或减轻或免除处罚。

2.对人格分裂刑法功能的评价人格分裂属于变态人格的一种,而变态人格实际属于精神异常,医学界有时不诊断为精神病,在司法实践中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这些人在初次犯罪后再次流入社会往往造成更大的危害。相比传统观念里公认的精神病人,这些人很多时候都有条理有逻辑,没有传统观念中精神病人疯傻癫狂的表现,他们往往外表腼腆羞涩,行事低调平和,甚至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体面的职业。因此,相比重型精神病人犯罪,国家更应该考虑对这部分人的控制和监管。

二、人格分类刑法属性之分析

(一)人格分裂与刑法中的精神病范畴1.精神病与精神疾病我国刑法只对精神病犯罪作了规定,而没有关于人格分裂以及其他精神疾病或人格障碍的规定。而刑法中对“精神病”犯罪的规定,实际上应理解为对“精神疾病”犯罪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狭义的精神病。

在现代精神医学中,精神病与“精神疾病”是不同的概念。精神疾病为总类概念,是由于人体内外各种因素作用而引起大脑功能失调,产生以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按其性质和程度,从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组疾病:精神病(包括器质性精神病和其他精神病);神经症、人格障碍及其他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不全。而“精神病”则为属类概念,只是指精神疾病中的一组疾病,即具有特定的病理基础、精神活动异常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并且持续达一定时间的精神障碍。

刑法学中,德国形法在大陆法系国家中较有代表性,其刑法第20条规定的精神疾病医学条件是“病理的精神障碍”、“深度的意识障碍”、“心智薄弱”、“其他严重的精神异常”。意大利刑法典规定的医学条件是“精神缺陷”。法国刑法典规定的医学条件是“梢神紊乱”或“神经精神紊乱”。瑞士刑法第10条规定的医学条件是“精神病”、“精神障碍”、“弱智”、“意识错乱”、“智力发育低下”等。

而我国并未对精神病范畴做出明确规定,在1979年刑法前,司法实践中把此处的精神病认定为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紊乱,即重度精神病。但1989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颁布的《关于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所使用的措辞均为“精神疾病”而非“精神病”。可见我们已经认识到过于狭窄的精神病范畴对司法实践是极不妥当的。即按照立法精神、目的与实际情况来讲,我们刑法中所要规范的应当是“精神疾病”而非狭义的“精神病”。

2.人格分裂与精神疾病笔者认为人格分裂这种人格障碍应算作精神疾病的一种。他们是包含关系。一旦我们明确将“精神病”扩大至“精神疾病”范围,那么人格分裂在内的人格障碍就自然受到刑法约束了。即使在没有明确法律或司法解释的今天,我们也可以合理推断虽然“人格分裂”不是狭义的精神病,但其病症决定了它也应受到刑法规制。

3.人格分裂对刑事责任能力的意义人格分裂不同于传统的精神病,在发病时,主体是独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记忆甚至行为能力,其具体认定下文专门论述。我们应当明确,人格分裂会对刑事责任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仅仅以“此人善于伪装”来掩盖这个问题,在法学和医学上都是不能成立的。

(二)外国立法例鸟瞰1.美国精神病辩护规则美国在人格分裂的司法实践道路上走得很远,其出台的各种关于人格分裂犯罪的辩论规则比较经典的有以下这些:

(1)麦纳顿规则:即如果被告人因某种精神病影响而缺乏理智,在案发之时不知其行为的性质或对错,则被告不负任何刑事责任。按照这种理论,人格分裂患者的犯罪行为是其精神疾病的产物,那么他应当被认定无罪。

(2)模范刑法典规则:因为精神疾病或者缺陷,被告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缺乏识别其行为的犯罪性或者缺乏使其行为符合法律要求的实际能力时,被告人对该行为不负责任;本节所使用的“精神疾病或者缺陷”,不包括仅由反复实施犯罪行为或者其他行为所表明的变态人格。这一规则排除了心理变态和人格障碍,学界对此存有争议。在发生欣克利刺杀前美国总统里根案件之前,有很多州使用这一规则。

(3)“有罪但有精神病”规则:被告人在行为当时正患精神病且被告人患的是医学精神病,非法律精神病。做出这一“有罪但有精神病”的判决后,被告人可以进行一项单独的抗辩,即对“有罪但有精神病”判决中的“法庭命令精神卫生机构对或狱中的被告人提供抗精神病治疗”提出异议。并且这种方法也没有排除心理变态和人格障碍。

2.日本刑法第36条《日本刑法典》第36条规定“心神丧失人之行为,不罚。心神耗弱人之行为,减轻其刑”,但日本的刑事审判机关对其理解却采取折衷主义的观点。并有“保安处分”处罚方法。

综合上述国家的做法来看,他们极少都没有将人格分裂作为单独的一项例外加以规定或解释,而是依靠刑法中对精神疾病犯罪的完备规定来进行规范。只要符合规则中规定的条件即可认定为精神疾病,在刑法中就有法可依了。而其中的大部分规定,从医学上看,也并不排除人格分裂疾患,即如果该犯罪人的确患有人格分裂,那么他很大程度上会被认定为有精神疾病,这样他就可以适用刑法或者辩护规则的有关规定了。

(三)人格分裂在中国刑法中的应然地位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刑法要规制的“精神病人犯罪”实际上应理解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犯罪”。而人格分裂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种则它应当是和现在所谓的“精神病人”一样的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其所从事的行为也应当被具体分析。即把人格分裂整个纳入“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犯罪这个框架里具体讨论。

三、人格分裂在罪刑评价体系中的具体适用

(一)人格分裂在犯罪各个阶段的不同评价依据我国《刑法》第18条的规定,关于精神障碍者的责任能力的判定,首先要在医学上诊断行为人是患有精神疾病、患有何种精神疾病以及精神疾病的程度;其次是进一步判断行为人是否因为患有该精神疾病而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的行为。前者是由精神病医学专家鉴定,后者是由司法工作人员在鉴定结论的基础上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辨认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对于人格分裂患者的医学鉴定本文不再评述,我们主要分析第二个阶段,即行为人是否因患有人格分裂症而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

1.实施犯罪前可控制人格变化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之前,明知自己在人格分裂状态下会实施犯罪行为,并且知道如何陷入人格分裂状态,即自己可以控制处于某一人格控制的时间或状态,而故意使自己陷入犯罪人格,实施犯罪行为。这属于原因上的自由行为,即使行为人无行为能力也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

2.实施犯罪前不可控制人格变化行为人不可控制自己的人格分裂状态,但在因病陷入犯罪人格实施犯罪行为时,对当时的状况可控制,即犯罪人格完整健全,犯罪时的各种情况都处于犯罪人格所支配的行为主体的控制下,犯罪人格对实施行为后可能产生的结果有预见,但仍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发生。此种情况下,行为人应当视同具有完全行为能力,但在处罚时可以减轻其刑事责任。

3.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后人格的变化(1)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后,即在被抓获被审判时仍陷于犯罪人格中。此时,参照情况2进行处理。

(2)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后,即在被抓获被审判时已转换到另一人格,我们称之为非犯罪人格。此时,就面临争议最大的“对人格审判还是对肉体审判的?”之问题。有人认为对这个无辜的人格审判就好比“在审判他无辜的双胞胎兄弟”。笔者认为,人格与肉体不可完全割裂来看,他们都统一于主体,举一个例子,一个无恶不作的杀人犯犯罪后逃亡,在新的地方隐姓埋名痛改前非,变成一个守法善良人人称赞的好人,那么我们就不再追究其过去的刑事责任了吗?当然不是,即行为人现在的状态并不是豁免其曾经犯罪行为的理由。中国刑法体系是“罪责刑结构”,有了责任一般就会导致刑罚。而刑罚的目的通常认为有报应和预防两个方面,犯罪后人格转换了,那么刑罚的预防意义已经明显下降,但报应意义依然原样存在。即不论其现在是否转换为善良无辜的另一重人格,其犯罪人格所实施的危害行为都仍应受到处罚。但估计到其病情,在对其危害行为做出犯罪定性的基础上,实际刑罚量就要有所调整。

(二)人格分裂对司法审判和行刑的影响若嫌疑人的确患有人格分裂,那么应当根据上文所述采取不同方式定罪量刑。如果定为有罪,就应当从轻处理或者采取强制医疗或者社区监管的方式。可以参照英国社区刑罚中的“疗养院服刑”制度,即承认其犯罪性和应受处罚性,但出于人道考虑,允许其在疗养院服刑。

四、个人建议第一,出台有关司法解释对精神病做扩大化解释,可以考虑将刑法第18条中“精神病”措辞改为“精神疾病”或“精神异常”,将人格分裂等人格障碍纳入了精神病范畴。从立法上,给人格分裂犯罪一个明确无争议的地位。

第二,对于刑法中的“精神病”(建议改为“精神疾病”)范围,应该采取归纳法而非列举法,即规定符合“不能辨识”、“不能控制”等医学特征的行为都纳入刑法规制,而不能仅规定“精神病”而不明确到底什么算是“精神病。”

精神疾病对社会的危害篇7

精神病人是一个弱势群体,容易被人们忽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见一些精神病人衣衫不整游荡在大街小巷或者蜷缩在垃圾堆旁,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贫困的边缘,虽然人数不多,但危害不小,在社会上行凶、伤害他人的案件时有发生,同时也受到歧视、虐待,甚至被人追打,严重影响了社会正常生活秩序,与和谐社会的环境格格不入。要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如何加强对精神残疾人的管护工作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精神病人管理现状分析经广陈镇残联统计数据表明,辖区内共有精神病患者145名,其中有残疾证的83名,贫困精神病患者65名。20__年,共发生精神病患者实施危害社会行为6起,造成2名群众受伤,毁坏公私财物3万多元,其中威胁他人人身和公共安全2起,上路拦截车辆10余次。精神病患者危害社会问题,不但威胁着辖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严重影响了安全文明的对外形象,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严重隐患之一。二、精神病患者产生社会问题的原因1、法定监护人监管责任未尽。按道理、按法律精神病人都应由其直接亲属监护,但事实上,他们的监护人不懂法,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监护职责,在有多个亲属的情况下,职责也不明确,造成互相推诿,同时有时候家庭成员往往由于长期无法根治而感到绝望,有的干脆将其看作是社会上(文秘站:)多余的人,对他们缺乏最起码的人性关怀,以至于精神病患者到处漂泊,在无法自控的精神世界越陷越深,最后做出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而一旦给他人造成伤害或财产损害,因经济困难又不能及时让受害者得到补偿,由此给社会增添了一些不稳定因素,这就带来了精神病患者往往无人管理,造成社会潜在威胁的存在,给周围人群带来了不安全因素,同时也给和谐社会的创造带来了隐患。2、法律规定不完善,实践中操作性不强。应当说,法律对处理精神病患者危害社会问题是有法可依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3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别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刑法》第18条也作了明确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别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但是在实践中,执法和管理部门遇到的问题是非常复杂和棘手的,如精神病有轻重程度,由什么机构来认定?认定经费由谁来承担?现有的相关规定有许多不够完善之处,操作性不强。3、社会救助机构机制不健全。对于间歇性精神病人,要减少其社会危害性,唯一的办法就是治疗。他们有时是正常的,有时又突然发病,对他们又不能限制其人身自由,谁也说不清他们何时犯病,因此只能对其治疗。那么,谁为精神病人的治疗费买单就成为一个大的问题?虽然法律规定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对精神病人进行医治,在现实当中,政府民政部门因为缺乏经费,而不能将精神病人及时送到医院强行医治,使这一特殊群体在社会上得以继续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管理失控现象严重。特别是在农村的精神病人,沉重的治疗费用往往使得精神病患者家属失去治疗的信心。在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这个问题更应引起大家的思考,特别还要引起政府的重视和立法机关的思考。4、对精神病人违法行为和后果的认识偏差。没有发病但有发病可能的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社会上为数不少,并且随着社会各种压力的增大,像这样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数量有增长的趋势,可以想象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多么的危险。多数人以为精神病人属残疾人,是弱势群体,对这些人平时的反常行为不予制止,以致其行为危害程度不断扩大和蔓延,但在发生了严重危害社会后果时,往往只责备政府和执法部门管理失职。鉴于此,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统计和管理这些精神病人很有必要。三、精神病人管理办法探究(一)齐抓共管,建立并形成社会化的精神病防治康复体系1精神病治疗费用社会化。精神病人不仅自身痛苦,而且有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国家正通过各种渠道来解决精神病治疗费用问题。如:《平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湖市特困精神病患者精神康复医疗补助实施办法的通知》的通知,正是鉴于精神病患者治疗费用支付渠道狭窄,但财力毕竟有限,只能针对特困群众,因此,在政府统筹精神病患者医疗费的时候,可以借助慈善捐助、建立精神病防治基金会等形式,扩大精神病支付渠道,确保其得到有效的治疗,并由管理精神病人的专门机构监督治疗费用的使用。2精神病人管理社会化。为了提高精神病人的社会生存功能,精神病人走出医院后,进行社会化生活,应得到社会大众化的合理接纳,社会成员应对其容纳、包容、理解、热诚、合理接纳,给予具有人性化的待遇,病人参加的社会职业应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避免复杂、紧张、嘈杂的生活环境和氛围。少从事繁重的脑力工作,使病人的精神状态和神经状态得以适当的休养和缓冲,以适应病人因长期住院治疗而导致的暂时落伍于社会大众环境的实际状况。3精神病预防社会化。精神病预防工作宣传是重点,是重要手段。为了精神病预防社会化,必须强化社会宣传。一是创办深受基层精防工作者欢迎的纸质媒介。二是利用电台媒体也专门开设心理卫生专栏,使宣传覆盖面扩大化。三是结合精神文明城市的活动,把心理卫生纳入了创建工作的宣传范围,使广大群众提高精防意识。四是各乡镇要充分利用墙报、黑板报、横幅、挂图等形式,使宣传活动深入社区、村落,为社区康复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五是利用各种宣传册子下发到基层,提高群众精神病预防知识。总之,深入持久的宣传活动为各项精防康复措施的落实,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社会舆论支持和社会心态支持。(二)部门联合,探索并实行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康复措施建立社会化工作体系的目的是通过这一体系,运用各种管理手段,使开放式防治康复措施真正得到落实。1、摸清底数,区分病况。要解决精神病患者危害社会问题,首先必须准确掌握辖区内精神病患者的具体分布、数量和危险程度等基本情况,否则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乡镇残联、卫生院、派出所各部门联合行动,对辖区内精神病患者信息,尤其是对动态信息,重点掌握。采取由点到面,逐步铺开的方式,通过村(社区)分片摸排,摸清了该所辖区精神病患者分布及病况,并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分类,并将重点人群登记造册,根据病情轻重实行了分类分级管理。2、建章立制,落实家庭康复。对精神病人的管理,必须由政府主导,督促综治、司法部门和村两委干部认真做好精神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督促家属落实日常监管和治疗措施,帮助建立针对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对严重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实施强制治疗,使特定监护人真正承担起法律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尽可能避免这类违法犯罪的发生。对精神病患实施规范化管理,达到开放式防治康复的目的。对已治愈的和病情轻微并已得到稳定控制的病人,在积极为其创造条件回归社会,参与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同时,乡镇卫生院精防医生或社区医生,应该定期对其进行随访,继续给予必要的治疗和康复指导。3、兴办社区康复站,实施长效管理。残疾人社区康复站可以针对精神病患者的不同,开展精神心理康复,力所能及的帮助患者通过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改善病情和获得一定的收入。同时由于采取了集中医疗监护,大大节约了管理成本,为实施长效管理创造了条件,广陈镇现有残疾人康复中心一个、康复站三个,依托现有社区服务中心,争取每个村建立康复中心,对精神病患者和弱智患者的开放式防治康复创造条件。4、健全制度,联合行动。必须建立公安机关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快速联动制度。公安机关接到精神病患者危害社会的事件报警后,应迅速赶赴现场,予以制止,并采取有效措施将违法者带离现场,主动协助其家属将违法者强行送至指定医院治疗。在病人家属不配合或无法定监护人的情况下应及时向政府汇报,并协助政府通过司法程序做好后续工作。

精神疾病对社会的危害篇8

一、目标

(一)基本建成覆盖全镇、功能完善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系统。至年底重性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90%。

(二)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对重性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认识。

二、工作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二)、领导小组分工

赵同志:全面负责全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档案建立及管理工作。

曾同志:负责全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的领导、检查、协调。

杨同志等:具体负责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三、范围和内容

(一)范围:全镇范围内实施。

(二)实施内容

1、培训:按照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要求,做好人员培训。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精神病防治专业人员、患者家属等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家属护理、居委会人员相关知识与技能。

2、信息收集:接受过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相关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对辖区人口进行调查,收集在医疗机构进行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等。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严重损害),并做初步筛查工作。收集没有明确重性精神病诊断,但有危险性倾向的人员信息,再建议其立即到专业机构诊断治疗的同时,上报上级精神病防治专业机构(三台县民康医院)和县疾控中心。

3、收集确诊病例资料。卫生院每季度统计在档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病例信息,汇总后上报县级精神病专业机构。

4、病情评估: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纳入管理的时候,由县级及以上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为符合诊断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及监护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发病时间、既往诊断和治疗情况、既往主要症状、生活和劳动能力、目前症状、服药依从性、自知力、社会功能情况、康复措施、总体评价及后续治疗康复意见等。

5、定期随访: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在现用药基础上按规定剂量范围进行调整,必要时与原主管医生联系或转诊至上级医院;对伴有躯体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

6、患者报告:发现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形象行为者为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时,应立即拨打“110”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务的人员送往就近或者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明确诊断。

7、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患者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发放精神病科普宣传资料,讲解精神病人护理知识,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误解。

精神疾病对社会的危害篇9

1心理护理的必要性和实效性

各种疾病均需要心理护理,但对内科患者来说,心理护理更为重要。因为内科患者如肺心病、肺性脑病、心衰等,多是各个脏器和系统出现了严重的疾病,对人体生命危险将产生严重威胁,在生死的关键,医师的正确诊断和及时抢救固然重要,但护士的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尤其重要,是不可缺少的。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体的大脑与免疫系统存在着联系,人的心理与身体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乐观健康的情绪可以激发免疫系统的活动,抵抗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侵害。临床观察到,性格开朗、生活幸福、乐观处世的人,寿命更长。而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在疾病的恢复过程中起着巨大的动力作用。身处绝境的人,只要有活下去的信念,就会有无畏的精神以坚持下去。饮食起居正常,积极配合医护治疗,就有康复的可能。反之,如果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对疾病有畏惧感,饮食起居失常,身体得不到正常的营养补充,就会衰弱,疾病就会加重。因此,心理护对危重患者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可以收到实际效果。

2内科危重患者的心理表现

2.1多疑多虑内科患者因病情深重,思想负担也很沉重,他们怀疑患有某种疾病,但又不相信患的是这种疾病,害怕出现万一,而对生活、工作、家庭顾虑重重,矛盾交织,无法解脱。

2.2恐癌心理有的患者患萎缩性胃炎,恐怕发展为胃癌;有的患乙肝,恐怕发展为肝癌;有的害怕脏器长出异物;有的一旦确诊为癌症,就精神崩溃。

2.3不信任心理有的患者因善多疑,往往对医护人员不信任,怀疑其诊断及治疗,甚至对恢复健康失去信心。

2.4自悲自弃有的危重患者,因病情复杂,恢复缓慢,病情虽然好转,但耽忧以后会发展为慢性病而反复发作,因此产生悲观消极情绪,严重者则产生绝望心理,对生活丧失勇气和信心。

2.5愤怒与报复危重患者在自知病情不能治愈的情况下情绪反常,急躁,易怒,粗暴,对什么均看不惯,无端发泄不满,有的还采取骂人、拒绝治疗等,作为心理补偿。另外还有牵挂内疚、求生欲望等,都是危重患者的心理表现,而直接影响病情变化。

3内科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原则

3.1提高及重视对心理护理的认识心理护理是一门科学,是整个护理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确实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对此缺乏认识或估计不足都是不对的。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思想见面,双向交流,对患者康复有利,对护理人员本身也有利。在精神上得到舒畅,形成良好的心境,可以促使免疫系统的明显增强,改善机体的代谢;而不满敌视心理则会影响机体的代谢,长久下去,影响健康,对患者无益,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无益。

3.2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要作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首先应有更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基本掌握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及辩证法等有关方面的知识,恰当地运用于患者。

3.3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各种病情、家庭情况、精神状况、体质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应针对不同情况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收到实效,工作才能做到患者的心坎上,使之得到患者的信任。

精神疾病对社会的危害篇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精神卫生工作方针,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精神卫生工作机制和以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医疗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重点精神疾病的治疗、康复及重点人群的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积极开展精神疾病患者救治救助,完善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监护网络;将防控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康复”,有效预防和控制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普及宣传精神卫生知识,提高群众精神卫生知识水平;开展重点人群心理行为问题干预,遏止精神疾病患病率上升趋势。宣传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治疗率。

(二)属地管理、联防联控。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市政府对本市的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防控工作负总责,有关部门、单位和团体在职责范围内制定和落实各项预防和控制措施,各镇(街)、村委会(社区)、单位分级负责辖区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加强社区监护,单位和个人发现精神疾病患者有危害或者严重威胁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可以制止并应当及时向*机关报告,*机关可以将其送至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治疗。

(三)依法管理、依靠科学。实施科学防控,加强科研技术指导,实现防控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严格执行有关精神疾病管理的法律法规,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报告、康复和治疗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三、组织管理

建立*市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全市精神卫生工作的重大问题,制定全市精神卫生工作的重大政策措施。联席会议由市卫生局、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局、市教育局、市*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劳动保障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法制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市老龄办等单位组成。市卫生局为牵头单位,联席会议召集人由市卫生局分管副局长担任,联席会议成员为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

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立市卫生局,负责联席会议日常工作,落实联席会议议定事项,承办联席会议交办的有关事项。

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

卫生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科技、财政等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全市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协调和指导实施;负责组织精神疾病信息监测与管理,制订有关技术标准,组织对精神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价和技术指导;承担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救治任务,做好对社区重性精神病人监管的康复技术指导与培训;负责精神卫生专业机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对医疗卫生人员及其各类从事精神病防治科研、宣传教育和管理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的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有关科学研究和卫生宣传教育工作;积极推进医院-社区一体建设,积极探索“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疾病治疗康复模式,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心理干预工作;配合*、民政部门做好街头流浪的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工作;承担联席会议办公室日常工作。

宣传部门要参与研究制定全市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有关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协调、指导有关宣传、新闻机构,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督促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将精神卫生知识内容列入日常宣传工作计划,并进行检查,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健康水平,消除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

发展改革部门要参与制定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并负责将其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教育部门负责在全市各类学校开展精神卫生知识教育,并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精神病患者未成年子女给予减免学杂费。

*部门要将精神卫生知识纳入对社区民警的岗位培训内容;重点掌握辖区内可能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基本情况,落实日常监管和控制措施;依法做好严重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强制收送工作。对街头流浪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实行属地管理制,由案发地派出所强制送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治疗。

民政部门负责对因精神病致贫、符合社会救济条件的精神病患者给予生活救济。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精神病患者未成年子女给予生活救助。在推进社区建设过程中应支持协助做好精神病的防治工作,会同市教育局共同落实家庭经济困难的精神病患者未成年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对*部门强制收送的符合救助条件的街头流浪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救助。

司法部门要协调、指导精神疾病鉴定机构规范开展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法医鉴定工作。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司法援助。会同卫生部门制定和完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政策。

财政部门要根据精神病防治工作需要和财力状况,将精神病防治经费列入卫生部门预算,明确经费投入,加强资金监管,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经费使用绩效评估工作;配合发展改革、卫生等有关部门制定全市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精神病防治工作人员奖惩政策。落实无经济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和街头流浪肇事肇祸的精神病患者的医疗救治费用。

人事部门要检查和指导卫生、劳动、民政等部门执行国家制定的心理治疗与咨询、社会工作者专业职称资格管理,加强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引进,扩大队伍规模。

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有关规定,负责为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精神患者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对有劳动能力且病情稳定的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就业服务,帮助其实现就业。

法制部门要负责对部门制定有关精神卫生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做好精神药物的监督管理和精神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会同*、卫生部门严厉打击非法售卖精神药物行为。

总工会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别职工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计划,配合有关部门在职工中组织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疏导和缓解职工因工作、竞争、失业、家庭生活等压力,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

团市委要积极配合学校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心理健康课堂活动,开设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热线,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妇联要做好对弱势妇女的心理问题预防和疏导,开展妇女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建立妇女危机干预网络和危机救助系统。

老龄办要在中老年人群及其家庭成员中开展老年精神心理卫生宣传和咨询服务,普及老年性痴呆、抑郁等老年期精神疾病和常见心理问题知识。

残联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宣传发动和服务工作,组织精神疾病患者治疗后的康复训练,组织建立精神病防治康复网络,完善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监护组织。协助卫生、民政、财政等部门,将贫困精神疾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逐步完善相关保障制度,形成制度化救助机制。帮助精神疾病康复者解决就业问题,维护精神残疾人合法权益。

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研究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有关问题,积极参加联席会议,认真落实联席会议布置的工作任务。要互通信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

四、技术指导

成立*市精神卫生工作技术指导小组(设在*市慢性病防治站),由慢病站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成员由精神科、心理科医生组成,负责全市精神卫生技术指导工作。

各镇(街)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辖区精神病防治技术指导工作。

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本地段精神疾病防治技术工作,指导社区家属督促精神疾病患者服药治疗。

五、预防控制

(一)精神健康促进与精神疾病预防。

1.市政府将重大灾害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列入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业务培训。

2.各镇(街)及有关部门在重大灾害处理过程中,应当组织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降低重大灾害发生后精神疾病的发病率。

3.各级健康教育机构要组织开展精神健康教育工作,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公民的精神健康水平,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4.卫生部门要加强对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在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对医疗机构中非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识别精神疾病的能力。要为*、司法行政、民政、教育等行政部门以及相关社会团体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供技术支持。

5.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教师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其促进学生精神健康的能力。学校要为教师接受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供必要条件。

学校要将精神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开展精神健康教育、咨询、辅导,创造有利于学生精神健康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高等学校和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应当配备专业人员,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6.*部门要创造条件,加强对社区民警等工作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的培训。

7.科技部门要加强经费投入,鼓励和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精神卫生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高精神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科学技术水平。

8.各镇(街)要宣传精神卫生知识,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组织居民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营造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生活环境。

9.医疗机构要向就医者宣传精神卫生知识、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社会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服务提供技术指导。

10.残联、妇联、团市委、老龄办等社会团体要针对残疾人、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等人群的特点,开展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11.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要向公众开展精神卫生知识的公益性宣传。

12.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要关心干部职工的精神健康,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创造有利于干部职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提高职工的精神健康水平。

(二)精神疾病信息报告。

1.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以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医疗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2.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精神疾病信息报告制度。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时限和方式将确诊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情况,向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信息进行核实,并向*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3.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档案,并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通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各镇(街)派出所。各镇(街)派出所要及时了解掌握本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情况,并与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患者信息沟通机制。

(三)社区监护。

1.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由当地居(村)委会组织家庭成员、社区民警、居(村)委会干部、社区精防康复医生(村医)和义工成立监护小组,督促患者服药,进行心理疏导以及家庭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帮助其参与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