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心理健康对人类的重要性十篇心理健康对人类的重要性十篇

心理健康对人类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6:26

心理健康对人类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概念;标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84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266-01

1何为心理健康

何为心理健康,笔者对其理解为当人类个体具备正确自我评价的能力、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适应变化的能力、自我调节控制能力以及积极心态时,即可以称之为具备健康的心理。人类区别于一般动物就在于其高度发达的大脑及复杂的心理功能,具体表现在人类智慧当中的抽象思维、预见性、创造性及主观性上。心理和生理两大方面在人类身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用哲学来解释可总结其关系为辩证统一的整体,彼此制约、影响,甚至互相转化。除此之外,人类还具有社会性,这就决定了人与社会同样是一个整体,包括生理和心理在内的各种人类活动只有具备在整体中正常运转的能力时,才能称之为健康的人。举例来说,心理健康在影响、制约人类生理健康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曾于1948年在阿拉木图举办的成立大会上重新定义了“健康”的含义,即所谓健康,不仅应体现在生理状态上的没有疾病和残缺,同时也应该在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上都处于完好状态。这标志着人类对健康的理解更加深化、科学和全面。基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心理健康在整个健康概念当中的重要性。既然如此,如何科学地进行表述心理健康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2心理健康的标志

在业界,以什么作为标志来界定心理健康可谓难题,其原因就在于不具备如生理指标那样的具体数据。想要判断人类心理是否健康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议题,如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然而,面对这一议题已有众多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观点,对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及心理学家密特尔曼提出了判断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即安全感、与环境和谐接触、正确地自我评价、完整的人格、切合实际的理想、汲取并学习经验、控制及表达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地发挥个性以及适度满足个人基本需要。笔者在借鉴以上著名心理学家观点的基础上,以发展的眼光纵观各社会历史时期得出以下结论,心理健康的标准在不同社会制度、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下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借鉴外国学者所做的研究的基础上,应当结合本国国情、民情,提出适合本国特点的心理健康标准。由此得出如下标准来衡量心理健康与否:①自知之明,即正确的自我意识;②良好的人际交往;③乐观积极,热爱生活;④正视并接受现实;⑤完善的人格;⑥适当地表达情绪;⑦符合年龄与性别的心理行为;⑧智力正常。

3心理健康的自我护理

面对影响心理健康的复杂因素,如何做好心理健康的自我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人类的社会性,当个人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群体关系时,非常易于心理失调,甚至于一些内心脆弱的个体会患上某些精神疾病。那么,对于任何一个个体,能够积极自我心理健康护理并且在发生心理失调甚至精神疾病时的自我恢复都是至关重要的。对此,笔者提出了如下几种自身心理健康护理的方法。

首先,讲究心理卫生建设。想要做好自身心理健康的护理,首先必须做到在思想上的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其次,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是相辅相成的,是缺一不可的紧密关系。所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获得强健的体魄同样是保证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第三,具有强大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人类的负面情绪是导致各种精神类疾病的元凶,但同时又是人类个体对抗恶劣环境的帮手。另一方面,正面情绪能够激发机体活力与潜能,改善并促进心理健康。基于此类原因,人类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帮助我们及时排除不利因素发扬有利因素,积极调动并利用情绪带给我们的优势。第四,对于健全人格的自我培养及完善。健全的人格能够帮助人们客观地正确评价事物并能采取积极恰当的态度,从而做出合理的行为反应。最后,扩大社会交往的范围,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只有在社会中,个体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通过社交活动与他人沟通,能够多吸取他人经验,已达到开拓自身视野,增进对社会的了解的目的。让自己充分体会到融入社会的益处,最大限度地获得安全感、责任感以及信任感。只有做到以上这些方面,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好人类个体心理健康,也只有个体心理健康了,才能使整个社会健康,并向着一个良性目标前进。

心理健康对人类的重要性篇2

健康素养是一种能力,说得通俗一点儿,这种能力就是您掌握健康信息,并正确地运用它们,以使自己获得健康的能力。这么一讲您就应该了解,具备健康素养这种能力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了。

为了解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现状,卫生部曾于2008年组织编写了《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在全国范围开展调查,并于2010年公布了《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这次调查的结果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不容乐观。《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回顾

2010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了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1、《。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说明每100个人中具备健康素养的人还不到7个。

2、城市居民健康素养高于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9.94%,明显高于农村居民的3.43%。

3、低龄和高龄人群健康素养水平较低。65—69岁年龄组的健康素养最低,只有3.81%。

4、健康素养水平与文化程度密切相关。健康素养水平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而提高,说明文化程度影响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5、慢性病预防素养较低。此次调查的关于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共5类健康问题中,慢性病预防素养水平是最低的,仅有4.66%。

在以上5个特点中,慢性病预防素养水平较低,是一个影响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生活质量甚至预期寿命的重大问题。慢性病——健康的最大敌人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及城市化的进程,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疾病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和主要死亡原因。慢性病预防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报告指出,2008年全世界有3610万人死于慢性病,近80%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若不采取行动,预计到2030年,每年慢性病死亡人数将达到5200万人。

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慢性病的代表。如今,我国已经进入慢性病高发期和负担沉重期,各种慢性病的负担比重在所有疾病中达到70%。从1973年到2009年,慢性病在我国人群死因构成所占比例由53%上升到85%,脑血管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位列城乡人群死因的前四位。在不久的将来,各种慢性病可能会以爆发式的速度迅速扩散。2009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健康产业论坛上,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如果没有有效的干预措施,未来30年将是中国慢性病井喷的年代。”

老年人是一个脆弱的群体,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更容易受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病的困扰。有研究显示,从1993年到2009年,我国老年人群慢性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大多数慢性病的突发增长期在50~59岁,但高峰期却分布在老年期的各个时期,说明慢性病的高发并非都是由于增龄所致。

既然慢性病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那么如何预防慢性病,如何有效扼制各种慢性病的高增长趋势,已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

防治慢性病:健康素养是基石也是武器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在我国健康素养的调查结果中,慢性病预防素养水平是5类健康问题中最不乐观的。这无疑是我国慢性病发病率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虽然慢性病已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但是从有利的一面看,这些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其实,大多数慢性病与患者的个人观念及生活行为习惯密切相关,因此在慢性病的防治过程中,除了医疗行为之外,患者主动参与和自我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而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则是影响预防和治疗效果的关键。

一项以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为对象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了健康素养教育后,试验组的患者生存质量的各项指标(如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健康素养教育能帮助慢性病患者提高生存质量,有助于患者身心康复。

另有研究表明,健康素养可以作为独立的因素影响疾病的结局,具有高水平健康素养的个人会有更好的健康状况。相对来说,健康素养低的个人,疾病预防保健知识不足,自我管理能力差,很少主动采取预防性措施,从而延误疾病防治的最佳时机,还会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导致医疗服务利用率(如住院率、急诊利用率)和医疗费用大大增加。美国的一项医学研究报告说,自2003年以来,因为成年人健康素养缺乏,美国每年增加了原来可以避免的690亿美元医疗费用。健康素养的不足,还会对疾病的预防、筛查、健康促进行为、病史采集、诊断及治疗的理解,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此外,健康素养水平低的人群常常不能理解药品的使用说明,可能误服乱服药物;会因为误解医生的建议,而增加医疗差错的风险,医患沟通不畅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等。

那么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提高健康素养尤其是慢性病预防素养,都是防治慢性病、提高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的有力武器。

如何提高慢性病预防素养

尽管《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民众的健康素养特别是慢性病预防素养水平较低,可有趣的是,2007年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却显示,54.7%的公众对医学与健康信息最感兴趣。既然对医学和健康信息最感兴趣,健康素养水平又相对较低,说明公众获取健康信息缺乏必要的途径,这一矛盾恰恰提示了公众健康素养的提高还是有巨大空间的。提高慢性病预防素养,需要从以下几个途径着手。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提高健康素养特别是慢性病预防素养的首要方法。什么是健康教育7健康教育即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做出评价。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我国2005-2010年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重点提出了以下内容: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要配置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设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社会动员、倡导、传播与教育、计划设计、实施、监督与评价等基本技能。建立部级人群健康素质监测网络和信息库,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心数据库,建立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家库、传播材料库。

此外,还包括做好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广泛开展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深入开展城市社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控制烟草危害与成瘾行为,等等。

为此,需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健康教育专业初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等各个部f_=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标。

媒体传播

一项在北京开展的大众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调查结果显示,大众媒体是北京市居民获得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行为改变的催化剂。居民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于大众媒体(89.8%),主要途径的前3位为电视节目、报纸杂志和电台广播。媒体在健康传播方面具有深入家庭,成本低、收益高,相对不受时空、地域限制等特点,已经成为公众获得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和途径。

媒体把疾病预防信息传播给公众并指导其远离疾病,为全民健康素养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正因为公众了解到的信息是通过媒体“拟态”化了的,所以,媒体有责任传播科学准确、客观公正的健康信息,应杜绝伪科学和以商业为目的的信息传播。

自我管理

提高健康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提高健康素养的最关键一环。健康管理就是根据健康需求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对健康管理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身体比较健康的人,健康管理的重点是保持并促进健康;处于中高度健康危险状态的人,健康管理的重点是评估健康风险,发现早期病变,纠正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健康危险因素,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而对于已患有疾病的人来说,健康管理的重点是有针对性地治疗疾病,指导患者学习疾病的防治知识和技能,学会自我管理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由此可见,对健康的自我管理,尤其是对慢性病的自我管理,是提高健康素养的必由之路。获取了正确的健康信息后,只有能够切实地应用于自身,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

《健康素养66条》中与预防慢性病相关内容的解读

在进行健康素养调查的同时,卫生部组织卫生领域的百余位专家研讨并界定我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基本内容,公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66条,以下简称“健康素养66条”),是世界上第~份全面界定公民基本健康素养内容的政府文件。理解和掌握这些最基本的健康相关信息,是提高健康素养的基础。这66条内容涵盖了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以及基本技能三大部分,其中慢性病预防占据了比较大的篇幅。我们应该如何解读与慢性病预防相关的这部分重要内容呢?

健康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4个方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健康四大基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慢性病的最大致病因素,却也是可以改变的因素,很多慢性病本身就是生活方式病。所谓健康生活方式,就是将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方式习惯化。将自己的生活规律、饮食习惯、锻炼习惯调整到最有利于健康的模式,戒除不良习惯,并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坚持,就会形成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在此过程中,还要不断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乐观、平和,以利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持续。

保证适量睡眠

“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

睡眠是一种在哺乳动物、鸟类和鱼类等生物中普遍存在的自然休息状态。睡眠的特征包括:减少主动的身体运动,对外界刺激反应减弱,增强同化作用(合成代谢),降低异化作用(分解代谢)。对于人类和哺乳动物来说,规律的睡眠是生存的前提。人类的睡眠占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不夸张地说,睡眠的好坏是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基础的一半。

睡眠能帮助人体恢复体力、脑力和精神,并能舒缓压力、增强学习能力,从而保持身体健康。研究发现,睡眠时,神经胶质细胞会把可能导致痴呆和其他神经退化性疾病的“乙型类淀粉蛋白”从大脑中清除出去。

人们缺乏足够的睡眠,会出现白天嗜睡、情绪不稳定、忧郁、焦虑、免疫力降低、判断力减退、失去逻辑思考力、工作效率下降等。长期失眠,人体的神经系统就会出现紊乱,内分泌系统和精神活动都会出现障碍,身心健康都会受到损害。但是科学家认为,睡眠也不是多多益善,过度的睡眠(超过8小时)不但会使人更疲累,也可能导致晕眩恶心、神经衰退、反应迟钝,甚至减少寿命。

戒除不良习惯

“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不吸烟者免于被动吸烟的权利。”“少饮酒,不酗酒。”

吸烟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德国科学家就发现了吸烟与肺癌之间有联系。香烟的主要成分包括尼古丁、焦油及一氧化碳。尼古丁会令人体脑部受损,引发中风、口腔癌、咽喉癌、鼻咽癌、食管癌、肺癌、支气管炎、心脏病、胃溃疡等疾病。而且,吸烟行为同时损害吸烟者及附近被动地吸二手烟者的健康,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规定室内公共场所不得吸烟,一些地方甚至把禁令延伸至私人住宅。

值得我们高兴的是,2014年初,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发言人毛群安在国新办新闻会上表示,卫生计生委争取在2014年出台禁止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的条例,同时也积极争取全国人大立法控制烟草危害。而在同年的11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卫生计生委起草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我国首次拟制定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全面控烟。

过度饮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包括:酒精会抑制大脑的呼吸中枢,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导致血糖下降,两者都有可能危及生命出现吸收不良症候群,引起各种维生素缺乏,间接导致多种神经系统伤害:使脂肪堆积在肝脏引起脂肪肝;引起胃溃疡;损害神经系统,如造成周围神经病变导致大脑皮质萎缩,有报告显示部分慢性酒瘾者的大脑皮质有萎缩现象,也有部分人出现智力衰退的迹氦酒精在胎儿体内代谢和排泄速率较慢,所以饮酒对发育中的胎儿会造成巨大伤害。有鉴于酒精饮料对人的种种危害,及酗酒现象对社会带来的不安,不少国家或地区对酒精饮料采取了控制措施。

有学者认为,在诸多酒类中,红葡萄酒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效果,但饮酒量以每日不超过50毫升为佳。但是,是否可以饮用红葡萄酒,还要根据您自身的身体状况咨询医师后再决定。

膳食搭配、低盐饮食

“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经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膳食要清淡少盐。”

人们早就发现,那些长寿之乡,虽然大都是偏远的山区,医疗设施非常落后,人们的饮食结构基本上是“四低一高”:低盐、低糖、低脂肪、低动物蛋白及高纤维,但却健康长寿。可见长寿与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密切关系。

我国政府于1989军、1997年和2007年先后3次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在2011年又对2007版本做了最新修订。《膳食指南》以先进的科学证据为基础,密切联系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的实际,对各年龄段的居民摄取合理营养,避免由不合理的膳食带来疾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膳食指南》对一般人群的饮食要求主要包括10个条目: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⑤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④经常适量地吃鱼、禽、蛋和瘦肉;⑤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⑥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⑦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⑥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⑨如饮酒应限量;⑩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膳食指南》还提供了膳食金字塔,您可以据此设计自己和家人每日的食品种类和数量。健康的膳食搭配,将为预防慢性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指南中的第5条,对于预防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尤其重要。有研究显示,我国居民八成家庭人均食盐和食用油摄入量超标,特别需要引起重视。

重视食品安全

“饭菜要做熟,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世界卫生组织对食品安全的定义是:食物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源性疾病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食品安全就是防止“病从口入”。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食品安全五大要点”,目前全球已经有95个国家将这五大要点纳入教育项目。

“食品安全五大要点”口诀

1.保持清洁

餐前便后要洗手,洗净双手再下厨。饮食用具勤清洗,昆虫老鼠要驱除。

2.生熟分开

生熟食品要分开,切莫混杂共保存。刀砧容器各归各,避免污染惹病生。

3.烧熟煮透

肉禽蛋品要煮熟,贪吃生鲜是糊涂。虫卵病菌需杀尽,再度加热也要足。

4.注意存放

熟食常温难久藏,食毕及时进冰箱。食前仍需加温煮,冰箱不是保险箱。

5.材料安全

饮食用水要达标,菜果新鲜仔细挑。保质期过不再吃,莫为省钱把病招。

避免肥胖

“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1980年以来,世界肥胖症人数增长了近一倍。2008年,全球2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有超过14亿人超重,其中2亿多男性和近3亿女性为肥胖。2013年,4200万5岁以下儿童超重或肥胖。这些数字实在让人触目惊心,但所幸的是,肥胖也是可以预防的。

超重和肥胖的定义是可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脂肪累积。现在,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全球引起死亡的第六大风险。超重和肥胖所带来的最大伤害就是成为罹患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重大风险因素。其中包括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心脏病和中风)、糖尿病、肌肉骨骼疾患(特别是骨关节炎)、某些癌症(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和结肠癌)等。儿童期肥胖会使成年期肥胖、早逝和残疾出现的几率更大,肥胖儿童还会引发呼吸困难、骨折风险升高、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征兆、胰岛素抵抗及心理影响。

造成肥胖和超重的根本原因是摄入与消耗之间的能量不平衡,包括高脂、高能量食品摄入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工作形式如久坐、交通方式的变化以及城市化加剧,均造成缺乏身体活动。据此,为预防超重和月巴胖人们应该做到:限制完全来自于脂肪和糖类的能量摄入;增加水果、蔬菜以及豆类、全谷类及坚果的食用量;定期进行身体锻炼(儿童每天60分钟,成人每周150分钟)。

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

“每年1次健康体检。”“生病后要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按照医嘱用药。”

提高健康素养,健康管理是关键一环。健康管理就需要从健康体检开始。您先要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对自己的健康有个总体评估,才能开始管理。身体基本健康的人一年进行一次体检,已患有慢性病的人则需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体检,如某些体检项目需要定期监测等。

心理健康对人类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心理素质;精神病理学模型;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积极心理学;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6-0067-08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将心理健康问题提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心理健康的重视。

近年来各国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投入在不断增加,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和心理疾病诊断手册Dsm也已经发展到了第四版,但这些并没有真正减轻心理疾病患者的痛苦,相反,全世界患心理疾病的人口数量却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但元分析研究也表明,我国大学生和中学生的SCL-90的得分均有随年代的推进而上升的趋势,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增加,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有必要反思现行的心理健康模式,探索科学高效的、适应中国文化的心理健康新模型。尝试构建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正是适应这种现实需要。

一、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建构的背景

(一)精神病理学模型存在的缺陷

1.对精神病理学单维负性诊断指标的过度依赖

精神病理学模型(psychopathology,ptH),也称为传统心理健康模型,主要采用负性的精神病理学指标,以DSm作为心理诊断标准。DSm虽然对心理问题的诊断、治疗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使用这种诊断工具,心理健康被等同于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健康的研究被限制在精神病理学的视角内,忽视了个体积极特征和患者自我恢复、自我更新的能力。

2.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诊断存在高估或低估的风险

以DSm作为心理健康诊断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值得怀疑,有关研究显示精神科医生对一些障碍的诊断一致率低于50%。按照这种单维负性诊断指标,如果障碍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个体会被归类为亚临床表现。这种亚临床表现会使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被高估,其在未来发展上可能会陷入危机,但他们由于不能被精神病理学的测验所甄别,而不会被给予干预和预防措施。此外,被诊断出心理疾病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被低估的情况,即其中有些个体仍能较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并可能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逐步恢复其心理健康Ⅲ。

3.在干预效果上存在部分有效、无效或复发的问题

减少症状是精神病理学模型干预的主要目标,但其干预效果存在仅部分有效或效果短暂等问题,甚至在一些心理疾病上出现干预无效或复发。以抑郁症为例,如多达60%到70%的大量单相抑郁症的患者在6个月内出现症状的复发。

(二)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贡献与不足

基于精神病理学的不足,西方研究者提出了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Dual-factor roodel of mentalhealth,DFm)。它强调心理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状态,主张对积极心理健康状态(主观幸福感)和消极心理健康状态(心理疾病症状)同时考察,将其看作是心理健康诊断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把人群依次分为完全心理健康、部分心理健康、部分病态、完全病态四组群体,并认为干预能达到完全心理健康的状态并能防止心理疾病的再次复发。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强调对个体心理健康的积极状态和消极状态进行综合评估,这是对传统精神病理学模型临床缺陷的超越,克服了心理疾病有无的单维视角,具有进步意义。不过,了解心理健康的积极和消极状态可能只是诊断的开始,这对于预防、促进或治疗固然重要,但对于从根本上预防、维护和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彻底根除心理障碍却还远远不够。幸福的抛锚点理论认为主观幸福感可能存在一个抛锚点。虽然近来研究者发现个体在孩子死亡、离婚等重大应激事件后可能会导致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不能回到抛锚点,但大多数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仍然围绕它上下波动。这表明主观幸福感虽能在短时间内得以提高,但其稳定性差,干预效果事倍功半,从长期来看甚至会徒劳无功。因此,主观幸福感作为一种有效干预指标的价值将大打折扣,而过分片面强调促进主观幸福感来维护个体心理健康的科学有效性值得质疑。我们认为,要达到和实现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所主张的完全心理健康状态,并加以维持,这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考察个体当前心理健康状态产生背后的因素——心理素质的作用机制。

(三)我国心理健康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心理健康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以下不足:①理论研究的滞后,过分看重并热衷于对国外的心理健康理论、标准、技术、工具等进行甄别、转述、验证或照搬,观点重复多,而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和国民心理进行深入研究,建构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健康理论模型少;②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多,而其影响机制研究少;③关注少数有心理障碍或疾患的学生,而忽视多数学生;④重视心理疾病症状及外显行为问题,而忽视内源性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健康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消极、片面、低效的问题倾向。

中国心理学必须走中国化道路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已成为我国许多心理学家的共识。因此,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应立足于中国文化的特点,在借鉴中西方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恰当引入和使用我国本土研究中提出的相关概念(如心理素质),研究中国人的心理健康,建构本土心理健康理论,为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服务,这是所有心理学工作者都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共同努力的方向。

二、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建构的依据

(一)心理素质研究成果的整合

1.心理素质的内涵

心理素质是我国学者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的重要本土学术概念,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文献中,如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发现:1981年至2011年间包含“心理素质”为标题的文献高达4863篇,其中1981年2篇,2011年329篇。关于心理素质的定义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但大多数接受张大均教授所下的定义,即“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本、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认知品质和个性品质是其内容要素,而适应性(适应能力)体现其功能价值。

2.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是什么关系?这是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构建的重要理论基石。近年来学者们对此展开了讨论,虽然存在分歧,但也有两点比较一致的看法:一是,心理素质本质上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状态,两者在内涵上存在品质与状态的本质区别;二是,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在功能关系上存在着密切但非必然的对应关系,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机理中具有核心作用,是维护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这有点类似于体质与健康状态的关系。

3.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心理素质对于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具有关键作用。这一理念目前正被许多学者和政府官方文件所认同,如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是不能教的,必须通过干预心理品质来提高;主张通过对心理素质各方面及各要素的全面、系统的培育,达到维护心理健康、防治心理问题的目的。林崇德和张大均更是进一步明确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及其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心理素质训练。

此外,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9月)中提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2002年4月)中提到:“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4年7月)中也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由此可见,提高心理素质是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这也是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构建的政策支撑。

(二)中医体质学说的启示

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是特定躯体素质和一定心理素质的综合体,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征或特质。体质在许多情况下决定着机体对某些疾病的易罹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影响“证”的形成,制约“证”的转变和转归,是“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基础。如“《内经》重视个性特征、体质等内在因素”,“认为人格类型与行为特征是心身疾病致病的内在因素,而心理、社会、文化因素引起的情绪是致病的外在导因”。由此可见,作为体质一部分的心理素质,决定着机体对某些心理疾病的易罹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面临同样风险因子的不同心理素质的个体为什么会在心理健康上出现较大的差异”,也给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辨证论治作为中医临床的操作策略,强调因人而治,即要注意个体的人格体质差异对心身疾病的发展机制的影响,“应针对不同的个性特征和体质因素进行辨证和有的放矢的治疗”;治病求本作为中医治疗的基本法则,它则强调鉴别疾病的本质和现象,既重视疾病的“本”,又考虑病症的“标”,分析病证的主次先后、轻重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这为心理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中医体质学说还推崇未病先防,“不治已病治未病”和既病防变。同时,它还强调体质的可调性,主张从改善体质和优化体质人手,减少易罹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为改善患病个体的病理状态提供条件,并认为这是预防疾病发生、发展或减轻病变程度的最佳办法。这启示我们,提高心理素质是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的根本。而强调体质的可调性,则为培养健全心理素质提供了可能。

(三)易感性(素质)一应激模型的启示

易感性常与素质一词等价使用,易感性一应激模型也常被称为素质一易感性模型。易感性是易感性一应激模型中代表个体固有特质的因素,它构成了个体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和个人病理的易感性倾向,它会增加个体出现某种异常的可能性,包括生理易感素质(与遗传有关的生理、生化水平)和心理易感素质(认知、人格等心理特征)。易感性作为一种稳定的特质,并非一成不变,在社会心理等各种因素影响下个体的素质是发展的,但环境因素的影响只能内化为个体内在的稳定因素才能视之为素质。

易感性一应激模型被广泛用来解释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机理问题,它认为心理的发病原因是由于病人本身的素质性因素与环境应激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目前易感性一应激模型进一步发展,强调易感性、应激及抑郁等心理健康状态三者之间的动力交互和相互影响,强调人际关系等社会支持系统在其中的调节和中介作用,指出抑郁等心理健康状态对人格易感性因素具有反作用。针对易感因素的不同,学者们在易感性一应激模型的总体框架上进一步提出了许多理论模型,如认知易感一应激模型、人格易感一应激模型等。

可见,易感性一应激模型较好地关注和解释了个体特征(素质)在压力与心理疾病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兼顾了社会支持系统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对理解心理健康机理具有重要理论启示,但易感性一应激模型侧重关注的是个体的消极特征,对个体的积极特征的关注不够,因此,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将在借鉴易感性一应激模型的基础上,关注个体积极心理特征在压力与心理疾病中的作用。

(四)积极心理学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认为维护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心理疾病的积极预防,而预防的关键又在于个体内部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以及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建立。认为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应对和消解心理疾患的过程,即“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积极力量,也就是增强自己心理的‘体质’,只要心理的‘体质’提高了,人心理的免疫力也会相应提高”。积极心理治疗的核心是让病人发展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或力量来达到摆脱各种心理问题的目的。

此外,积极心理学还强调心理韧性(resilience)的研究。心理韧性一般包括起保护作用的内部个体因素(如情绪控制等个体力)和外部环境因素(如家庭支持等支持力),其中个体力一般也被称作特质心理韧性或心理韧性的品质性定义,它与我国的“心理素质”概念比较相似,是个体心理素质的重要体现。关于心理韧性的作用机制,目前主要有累加、相互作用和间接等三类研究模型来解释危险因素、资源因素和保护性因素怎样作用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有学者从躯体免疫力的研究视角来研究心理韧性,类比来理解人类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不过,心理韧性偏向于结果分析式的模式,把心理韧性拆为各因素,且不考虑各因素之间的层次关系,成分变化不定,阻碍了研究之间的交流与深入。

综上,积极心理学及其心理韧性研究均强调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和社会支持系统在应对危险性因素、维护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构建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积极心理品质、内部保护性因素均与心理素质有很大的互通之处,其研究成果更是为模型的构建提供了相关实证依据。

此外,关于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及理论也为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证据基础,这将在作者其他论文中详细论述,本文不再论述。

三、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的基本构架

已有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既是个人的问题,也是群体和社会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个体心理健康的视角,以个体心理素质为中心,同时兼顾社会环境和支持系统在个体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并在对上述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其主要内涵包括机制层级、评估与目标层级等两个相互关联的层级。

(一)机制层级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是揭示心理健康机理的理论模型,它是本研究关于个体心理健康如何产生、维持与发展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其核心主张是:外在致病风险因素和外在增益保护因素通过内在的心理素质而起作用,强调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是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的机制层级包括心理素质形成机制亚模型和心理素质作用机制亚模型(参见图1)。

1.心理素质形成机制亚模型

该亚模型揭示心理素质是在后天社会文化环境(含教育)与先天遗传生理基础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将外在刺激逐步内化而形成的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会进一步对其社会文化环境进行能动的选择,趋利避害,从而选择性的接受环境的影响进而维持或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变化。

2.心理素质作用机制亚模型

该亚模型揭示个体心理素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除直接起作用外,还起着关键的核心中介和调节作用,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相互影响,动态发展。具体表现为:心理素质结构中的认知品质与个性品质是心理问题发生、发展的内源性因素,心理素质结构中的适应性(适应能力)则是反映外因与内因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中介环节,负性生活事件等外在致病风险因素和社会支持等外在增益保护因素均通过内在的心理素质(适应性)而起作用;心理素质水平及其健全程度除直接和作为中介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包括抑郁、焦虑、孤独等心理疾病缺乏的消极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生命意义感等积极状态拥有的积极心理健康水平)外,还调节外在致病风险因素和外在增益保护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个体获得的心理健康状态的长期维持又进一步反作用和塑造着个体的心理素质;在外在致病风险因素和外在增益保护因素作用于心理素质的同时,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及其健全程度也会影响其外在致病风险因素和外在增益保护因素的数量、受影响程度(可利用度)及性质。

外部环境(包括外在致病风险因素和外在增益保护因素)与心理素质在个体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力量,呈此消彼长的态势,其所占比重与个体年龄阶段有关(参见图2)。一般来说,心理素质的作用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到成年期相对稳定,年老时又略微下降;而外部环境对心理健康力量的大小则与心理素质的力量大小相反,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年老时又略微上升。因此,关注和研究青少年阶段心理素质的作用机制,加强青少年阶段的心理素质培养,对于处在反叛父母保护、身心变化快且稳定性差、个体心理健康问题频发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二)评估与目标层级

对个体当前心理健康状态和个体心理健康整体状况的评估与诊断,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主张分类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即先对个体的状况进行分类定性评估,再在分类定性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定量评估,并在评估的基础上设置相应的预防或干预目标。

1.分类定性评估

该评估主要由个体当前心理健康状态的分类评估和个体当前心理健康整体状况的分类评估两部分组成。其中,个体当前心理健康状态的分类评估是根据个体当前在积极心理健康指标和消极心理健康指标上的得分情况,把其分为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中所主张的四类,即完全心理健康、部分心理健康、部分病态、完全病态,即确定图3中底部的形状及其大小范围,这里不再细加论述。

而个体当前心理健康整体状况的分类评估,则是根据个体当前在积极心理健康指标、消极心理健康指标和心理素质三者上的得分情况来分类,若只有心理素质指标的得分低于切点分,个体归为易患Ⅰ(轻度)型;若心理素质指标和积极心理健康指标的得分均低于切点分,个体归为易患Ⅱ(重度)型;若心理素质指标和消极心理健康指标的得分(心理疾病症状的反向计分,下同)均低于切点分,个体归为已患Ⅰ型(轻度);若心理素质指标、消极心理健康指标和积极心理健康指标的得分均低于切点分,个体归为已患Ⅱ(重度)型;若只有积极心理健康指标的得分低于切点分,个体归为易复原Ⅰ(轻度)型;若只有消极心理健康指标的得分低于切点分,个体归为易复原Ⅱ(中度)型;若消极和积极心理健康指标的得分均低于切点分,个体归为易复原Ⅲ(重度)型;若所有指标均没有低于切分点,个体归为康健型,参见表1,即确定图3中三维立方体的形状及其大小范围。

2.定量评估

该评估也由个体当前心理健康状态的评估和个体当前心理健康整体状况的评估两部分组成。其中个体当前心理健康状态的评估总得分为积极心理健康指标(例如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指标)与消极心理健康指标(例如抑郁焦虑等精神病理学指标)的标准分相乘的得分,即图3中底边的面积。

而个体当前心理健康整体状况的评估总得分为个体当前在积极心理健康指标、消极心理健康指标和心理素质三者指标的相乘得分,即图3中三维立方体的体积。

3.分类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的使用方法及其实践启示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是一种方法或思想模型,研究者既可采用整体测量(即测量抑郁、焦虑、孤独等全部消极指标,主观幸福感、生命意义感等全部积极指标及整体心理素质)来进行个体分类与诊断及制定干预计划,但更重要的是根据实践的需要,在这模型思想下,有针对性的选取具体测量指标(如消极心理健康指标中的抑郁、积极心理健康指标中的积极情感和心理素质中的情绪调控性)来进行个体分类与诊断及制定具体的干预计划。

关于本模型的分类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的使用,首先应先根据积极心理健康指标、消极心理健康指标和心理素质指标的得分来确定个体所属的类型,其次再在所属类型的基础上,考虑个体在所属类型下的当前心理健康状态和个体心理健康整体状况的得分高低。类型组之间存在质的差异,但在干预及相关因素的作用下可以进行相互转化;个体目前心理健康状态的评估得分和个体整体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得分均不能跨类型比较,仅在各类型内部比较才有效,得分越高表示其个体的目前心理健康状态或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心理健康对人类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亚健康;中医养生;护士

【中图分类号】R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12-02

thedoctor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ealthcareinterventioneffectsonsub-healthnursegroup

liping

Liaoningshenyangcitybigeasttheareainthenorthseastreet11110044

Shenyangthoracichospitalcare

pickto:thehealthofaphasebetweenhealthanddisease,notintimetogiveeffectiveinterventionadjustmentwillleadtodisease.Us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keepingingoodhealthknowledge,356inourhospitalandhealthnursesnursingintervention,obtaininggoodresults.worthyofclinicalpromotion.

亚健康乃机体无明显疾病诊断,却出现适应性减退、反应能力减弱、活力降低等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类生理功能低下状态[1]。机体长期紧张到一定程度即可诱发亚健康状态。大量资料证实亚健康在护士群体中乃高发。现就我院采用中医养生护理干预对356名护士亚健康状态的调节结果总结如下:

1护士亚健康状态

1.1亚健康及表现

1.1.1亚健康特点不被社会承认,不被大众重视,不被医学确认的隐匿与潜在性;可向健康与疾病发展的可逆性及双向性,易被人忽略。它是疾病的起源与根基。

1.1.2亚健康主要体现在心理、躯体、社会适应性等方面。

1.1.3亚健康护士群体常见躯体症状:疲惫、腰酸腿痛、头痛头晕、眼睛疲劳、体力不支、精力不足等,见于疲劳人群;心理症状: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等。

1.1.4亚健康年龄多在22―47岁之间,女性多见。医院乃服务窗口单位,患者集中,医疗和护理工作繁重,且大多医院床护比明显不足,临床护士长期承担紧张繁重的护理工作并承受着很大的心理、社会、家庭、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其工作特点和性质严重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生活及工作,据统计临床护士的亚健康状态占99.95%。

1.2护士亚健康的现状及发生原因

1.2.1护士亚健康的现状

2013年10月-2014年3月对我院40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士中

89%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的亚健康发生率(35%一42%)。明显高于卫生部对10个城市医院人员的调查统计数据(48.0%)。调查显示有1项以上亚健康阳性症状的护士占87.5%,有3项以上亚健康症状的占65.8%。提示临床护士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1.2.2护士亚健康的诱因

1.2.2.1工作量较大

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逐年提升,护理工作节奏快,责任心要强,情绪压抑,护理急重症患者时精神需高度紧张,各类医疗事故及纠纷的报道,现阶段不良的医患关系,“医托”“医闹”的干扰和“举证倒置”及“侵权责任法”的出台等,更加重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1.2.2.2心理压力大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人员除完成紧张的工作外,还需完成各种培训与考核,使护士的压力逐渐增加。为了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提高自身的知识层面,许多护士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夜大、自考、网络教育等以提升自身的学历,护理晋升还须参加全国职称考试、职称外语考试、职称计算机考试等等,这些沉重的压力促使护士心理压力加大,导致身心疲惫。

1.2.2.3性别因素

女性生理导致排卵及经期会出现特定时期的亚健康状态。另一方面女性长期超负荷工作引起的慢性应激期血浆GCS显著高于慢性应激的男性。

1.2.2.4人际沟通因素

由于护理人员的严重缺编,人力的不足,致使护士除了应付琐碎而繁重的护理工作外,很少有时间与患者进行沟通及交流,其次因沟通技巧欠缺,导致护理人员与医患及家属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因而使部分护士对周围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困惑,而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2.2.1.5学习机会少,待遇低

很多地方性政策对全日制护理本科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才有资格排队入编,其它学历或经继教获得本科以上学历的护士入编的机会却甚微;聘任、晋级及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工资待遇低,发展空间小,竞争激烈等等。相反各种理论、技术考核比医生还多、劳动强度比医生还大,收入与付出严重失调,而导致相当一部分护士不安心本职工作,有的改行,或是到效益好、待遇好的医院应聘,造成护士大量流失和短缺,无形中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1.2.2.6护士人力不足,超负荷工作

目前大部分医院护士均缺编,床护比不足是一突出问题。一个护士要负责几项工作,工作量大.经常延时下班,不能按时就餐,甚至有些护士上班都没有时间喝水、上厕所,造成高发膀胱炎、肾结石、腰脱、腰肌劳损、颈椎病、大隐静脉曲张、胃炎、胃溃疡、神经衰弱等疾病。

1.2.2.7生活无规律

护士“三班倒”的工作将她们正常的生物钟打乱,无法规律的生活和睡眠,大夜班18小时一个人,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工作量繁重等,导致护士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是恢复疲劳的重要保证。长期睡眠缺乏或睡眠质量差是护士高发亚健康的重要因素。

2.1中医体质学说

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势,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早在《黄帝内经》时代体质理论就已确立,并已经有细致的观察和较为丰富的记载。现代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中医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个体体质的类型与性别、年龄、饮食、劳逸、地理、情志、疾病等诸多因素相关。

2.2中医体质的分型

现代中医对体质的分型,从临床角度根据患病群体的体质变化、表现特征及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对体质作出分类。较有代表性的为王琦的七分法: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近年来结合临床观察进行了不断完善,将原来的七分法增补为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基本类型,并编制了《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同时制定了中国人群体质分类的标准化工具―《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而且该标准经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认定为学会标准(试行),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2.3中医体质可变性

2.3.1体质是可变的。

人的体质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可变性,通过干预可以使人的体质偏颇失衡状态得到改善与调整,从而恢复健康,甚至从根本上改变治疗的观点。

2.3.2体质可相互转化

正常体质的人因为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心理影响可能转向不健康的中医体质。不健康中医体质的人可以根据本身中医体质特点通过调摄精神、平衡心态、生活调养、体育运动、药物治疗等向中医正常体质转化。

3护士亚健康状态与中医体质养生的探究与展望

护理服务对象是身心失衡的病人,长期工作压力大、负担重、长期高度紧张,易造成护士心理和体力的严重透支,而出现亚健康状态。身体不适,精神不振,将无法实施对患者优质的护理,甚至还易发生差错。通过对我院356名护士实施的个性化中医体质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由此可见,采用中医体质理念治疗亚健康护理人群具有可行性。以中医体质学说理论为指导,辨别其中医体质类型,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治疗、保健、康复等一系列个体化调养方案,包括起居、药膳食疗、情志调节、动静养生等可收到满意效果。

心理健康对人类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农林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1-0091-02

一、农林类高校大学生思想与心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飞速发展,截至2014年,我国共有高等农业院校多达83所,在校生多达100万人,每年为社会输送26.8万余人[1]。笔者通过对西部某农林类高校在校生发放问卷,梳理出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存在的一些不良思想状况以及心理状况:有20.6%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感兴趣,33.6%的大学生欠缺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以及心理健康知识;15.7%的大学生家境贫寒,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感到自卑;45.3%的大学生认为所学的专业没有发展,对自身未来就业前景表示担忧等等。这些问题制约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对农林类大学生的培养来说,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在探讨如何在农林类院校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这一问题之前,首先十分有必要对二者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加以描述,这不仅有利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有利于在此基础上分析出二者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首先,就二者的相同之处来看,主要体现在:(1)二者同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前者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而后者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二者都包括对人的思维机制和行为方式的探索,都弘扬积极的信念和价值观,都传递健康乐观、奋发向上的动力和情感。(2)二者的目标定位具有相似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面向人的教育,它们同属于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注重培养人的崇高的理想追求、坚定的科学信念以及优良的道德品质等[2]。前者侧重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是直接且正面的;而后者更关注人的潜意识,侧重心理疏导与启发,是间接且侧面的。

其次,就二者的不同之处来看,主要体现在:(1)从教学方法上看,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和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注重灌输与渗透,注重教师的施教,通过政策解读、榜样示范、理论说服等进行宣传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着重沟通和疏导;强调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通过情感沟通、辅导咨询、团体活动等方式来帮助指导学生。(2)从学科分类看,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文史哲类学科,其主要从总体上、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研究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心理健康教育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主要侧重研究分析人的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3)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培养健全人格、就业指导等。(4)从教学效果的评价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和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为评价标准;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以及相应行为的改进为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自我评价法、他人评价法以及洽谈法等[3]。

因此,在把握农林类高校学生心理特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似处和相异处的基础上,抓住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各自特点,结合二者的内在的一致性,就为二者在农林类院校的有机结合创造了可能性。在实践过程中,要以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实事求是等一系列原则为指导,以期使农林类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更加科学化、具体化。

首先,“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工作的出发点,也是二者结合的归宿处。农林类高校应立足于学生特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在理论教育与实践探索中践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作为顶层设计者的高校教育管理层面可以反思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查看其中有无改进空间,彻底铲除当前教育缺乏人性关爱的病灶。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还是心理健康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个体差异,及时更新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观念,努力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发挥农林类院校大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度[4]。在教学评价环节,把学生的发展情况,尤其是把思想认识的更新、心理素质的发展、价值观的改变作为评价学生的重点。

其次,农林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思想领先,不但要“防患于未然”,也要“防微杜渐”。因为一旦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发一系列不可挽回的事故,到那时再去亡羊补牢,追查责任,必然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陷入被动的局面。

最后,农林类院校在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过程中,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随着我国社会迈入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变化发生着转变。然而,部分大学生的思想依旧保守,一时难以接受多元化的大学生活;部分大学生由于家庭贫困产生了自卑心理;部分学生裹挟于冷门专业与严峻就业形势之间迷失了方向,以上等等,不一而足。农林类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这些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新形势,正确看待本校大学生的思想变化以及心理需求,因势利导,对这一受教育群体进行积极的引导。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既要求教育者不照搬书本理论、不回避大学生心理问题,又要求教育者尊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准许学生在思想上有一个反复思考和认识的过程[5]。同时,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将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起来,既要抓住带倾向性的思想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普遍教育,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问题,因地制宜,做好个别教育。

三、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途径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在农林类院校深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联,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思政教学融入

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主要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及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展开,对于心理健康的内容涉及不多,因此,高校可以适量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比例,并引入价值辨析、心理剧、行为训练等活动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由于思政课堂往往侧重理论灌输,学生接受度不高,而心理健康教育又偏重运用与渗透,因此要加大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与大学生心理相结合的教育影响因素;最后,针对部分学生群体存在的专业偏见问题,农林类院校可以在课堂中加入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所学专业,解读国家的农业政策,了解农业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感受本校农林名师的风采,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以及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思想态度。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整合,构建思政―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当前我国高校尤其是农林类院校普遍存在专职心理教师队伍严重不足、兼职心理健康辅导人员专业知识匮乏的情况,高校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问题,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知识丰富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同时加强两支队伍对彼此学科的业务掌握程度,经常组织两支队伍成员的沟通交流会。

(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

健康教育整合营造良好的环境

当前部分农林类院校在育人理念上出现重治轻德、重应用轻基础、重技术轻素质的现象,不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部分农林院校单纯地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或是学生课余社团活动,或者仅仅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喊口号、管学生的层面上,未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主体性与自我性有机结合的特点;部分农林类院校受地域限制,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课外活动趋于单一化,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农林类院校应该打破故步自封的传统状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依托独特的专业优势以及地理优势,传播独具特色的校园声音。

综上所述,在当代新形势下,农林类院校要积极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探索,不断开拓新的思路。农林类高校可以通过牢牢抓住网络平台这一新战场,努力创新思政课堂教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结合,积极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等途径,最大程度地激发引导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情感共鸣,使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活动符合时代的要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21.

[2]王福臣,翟媛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思考[J].淄博师专学报,2013,(1).

[3]刘志芬.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思考[J]:职业圈,2007,(10).

心理健康对人类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亚健康;健康;心身医学;中医;体育运动

1、亚健康现状及分类

亚健康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存在,已成为国际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因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特有的时代性,被称为“世纪病”。它的发生与人类生存的环境恶化、生活方式不正确、心理紧张、社会关系复杂等有关,又称其为“文明疾病”或“社会性疾病”。

以wHo四位一体的健康新概念为依据,亚健康可划分为:(1)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体力疲劳、虚弱、周身不适、下降和月经周期紊乱等;(2)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3)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突出表现为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即角色错位和不适应是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集中表现;(4)道德方面的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损人害己的偏差。

现代人类遇到危及健康的问题日益增多,各国对健康投入的资金猛增。据有关资料显示:西方许多发达国家每年为心血管这类非传染性疾病付出的医药费用高达数万亿美元。2000年日本国民的医疗健康费用达到380000亿日元。美国1996年政府付出的医疗保健费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4.8%。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表明,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年龄分布在20―45岁之间。美国每年有600万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澳洲处于这种疾病状态的人达3700万。在亚洲地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更高,2000年我国对1800名白领员工调查,有70%的人都处于亚健康。

2、亚健康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多年来,健康的概念非常难以界定,以往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后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又将之作了如是发展:“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每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达到安宁的状态”。

健康的概念在我国也几度更新,今天已不同于昨天。当社会物质生活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时,人们只期望身体能够胜任体力劳动和维持日常生活,健康的概念就是“不得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健康需求发展为追求高寿命,将健康理解为“长寿”;其后人们又发现,延长了的生命如果伴随着疾病和伤残,一样不能幸福生活,因而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追求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美国的R・杜博(R・Dubos)对健康更新的定义为:“人们最切望的健康未必是身体的活力和洋溢着健康感的状态,也不是长寿,而是指一种最适于达到各人给自己所订的目标的状态”。

亚健康是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现代化的社会在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实惠和物质丰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许多人生烦恼,身心失调,压力过大,缺乏运动等,如果健康驶向疾病的“生命列车”一旦启动,常常只向前行进,多半是有去无回,所不同的只是“行进”速度的快慢。在从亚健康向疾病的转移过程中,人类健康面临极大威胁,生命质量大打折扣。

3、对亚健康的干预措施

以往的医学主要是应付时常威胁人类的传染性疾病,传统的医学对象就是“疾病”。很长一段时间,社会对医学和医生有着过高的奢望,认为良医无所不能,事实并非如此,除感冒、感染、营养不良等少数单纯生物性病变外,医学对当今临床绝大多数疾病,特别是严重威胁健康和生存的各种慢性疾病并无根治之法,能做的只是有所控制或缓解。

早在20年前,wHo的专家们指出,21世纪的医学重心将是对病前状态的干预和对疾病的有效防范。并预测20世纪有85%医生从事临床诊断治疗工作,而到了21世纪,将需要85%医生从事关注病前状态的工作,仍坐在医院里等病人求治的医生将不超过15%。据估算,病前综合干预所需的费用只是病后治疗的15―23%。

3.1心身医学干预亚健康

拥有数百万会员的美国最大的保健组织“凯泽永恒”组织已经推出一项计划,运用心身相互作用的方法对患有慢性病的病人提供帮助,这一方法已证实非常有效。科学研究已证实,心身联系确实存在。心身失调是因人的心理或情绪而导致或加重的真正的疾病。心身失调包括:因心理压力导致的身体症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所致的或对其发展过程产生影响的疾病等。专家认为,现在在日常保健中运用心身医疗原则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它是解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日益增长的手段之一。

亚健康多为心身性的,心因常起主导作用,而且个体的个性特征也常有着特殊意义。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已经认定:具有过分的追求、敌意感过强的a型行为,是促成冠心病形成的高度危险因素。在35―55岁的人群中,具有这类行为特征者,若干年后有10%将发展成冠心病,而此类行为不明显者患冠心病的还不到3.8%。另一方面,惯于自我克制,情绪低沉、悲观,又不太愿意让负性情绪表达出来者(被称作C型行为),其肿瘤发生率比a型行为者高出3倍。

3.2中医干预亚健康

由中国中医研究院承担的北京市科委课题《亚健康人群中医基本证侯流行病调查》是我国对亚健康人群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查。调查对象为5000名35―55岁的普通群众。在摸清亚健康在人群中发生的情况及中医证侯分布的基础上,建立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侯学本底资料库。

3.2.1上工治未病

严格来讲,与现代医学不同,中医学并不专长于治病,而是擅长于调整状态。所谓的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痰湿、郁证等,其实都是指的亚健康状态。中医历来主张“治未病”,《黄帝内经》有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由此可看出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对疾病应“未雨绸缨、防患未然”的重要。强调高明的医生应“先安未受邪之地”,即了解病态的发展可能趋势,积极采取措施,杜绝防范其进一步发展。在这方面,中医不仅理论观点十分科学,而且通过近年的积累,形成了丰实有效的防范、调整措施和方法。

3.2.2调整不只是补

目前很多人对亚健康状态纠治的理解就变成了服补品。中医学认为,也许在过去,处于营养不良、虚弱状态的人比较多,但今天,这类单纯的虚弱者已不多见,大多数人只是由于紧张、压力、心理应激,加上营养过剩、代谢失常,才促成了亚健康。因此,对于亚健康者来说,重要的是“调整”,而不是“补”,调整代谢、调整免疫、调整心脑血管功能和血液循环,调整心身

功能状态。

4、体育运动纠治亚健康是积极、有效、可靠的手段

根据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提供的材料,体育人口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低于非体育人口7.1%,职业病的发病率只有非体育人口的17%,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只有非体育人口的12%,吃药、看病、住院情况的发生率普遍低于非体育人口;他们对自己身体、精神疲劳程度以及对体力衰退的评价,均优于非体育人口。而且,他们的健康意识明显好于非体育人口,具有不良嗜好(吸烟、酗酒)的体育人口也明显少于非体育人口,体育人口在生活中有明显不依赖营养保健品的倾向。

从本质上说,亚健康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有关,故进行行为上合理纠治十分重要。体育的重要价值就在于能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文明发展的确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的益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和弊端,它严重压制了人类的自由天性,极大地改变着人们亿万年进化中形成的、较为稳固的生物机制,从而使人类发生了极大的不适应状况。人类的当代疾病就是由此而引起的。精神的过渡紧张,脑力劳动的肆意增加,体力活动的日趋减少,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等,都是引起当代疾病的罪魁祸首。

人类的体育活动,是惟一的一种能与这种生活格局相对抗的文化方式。人类只有在体育运动中,才能再一次地恢复原来“动物天性”,机能获得新的“自由自在”,才能最有效地抵抗各种“异化”,消除文明力量对自己的“离心背叛”。体育的积极意义和主要的保健作用几乎都是在这个“反抗文明”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通过体育,人们可以在生理学的角度提高身体素质;可以在流行病的角度提高“宿主”质量;可以在生态学的角度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可以在心理学上克服紧张、焦躁和不安;可以在社会学的角度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可以在哲学的角度做到真正的“返朴归真”,克服“异化”……。这就是体育的价值,体育之所以被现代医学一步步地包容在自己的怀抱之中,就是由于它在纠治人类行为疾病、改善人类体质状况的过程中承担着医学目前所无法解决的难题。

健康观念的转变使医学和体育逐步走到一起。医学的主要任务由传统的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逐步向病前干预、防范过度,并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而体育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预防减少亚健康状态的出现。体育运动可以塑造健康的人格,培养具有创造性的行为,造就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因此,可以说体育健身活动不仅是解决身心健康问题、消除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最积极、最有效、最可靠的手段,而且它也是最方便、最廉价、最快乐的一种。

参考文献:

[1]杜江伟.“全民健身”与“医学预防”[J]。中国体育科技,2002.8

[2]田金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体育科技,2003.1

心理健康对人类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8.073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psychologicalnursingandhealtheducationappliedinclinicalnursingofrheumatoidarthritispatients.methodsatotalof145rheumatoidarthritispatientsasobservationsubjectsofthisstudyweredividedbydifferentnursingmethodsintoobservationgroup(74cases)andcontrolgroup(71cases).thecontrolgroupreceivedconventionalnursing,andtheobservationgroupreceivedstrengthenedpsychologicalnursingandhealtheducationonthebasisofconventionalnursing.Comparisonandanalysisweremadeonpsychologicalstate,healthycognitivelevel,treatmentcomplianceandnursingsatisfactionscoreintwogroups.ResultsBothgroupshad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in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and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scorebeforenursing(p>0.05).after1monthofnursing,bothgroupshadlowerSaSandSDSscorethanbeforenursing,andtheobservationgrouphadbetterdeclinerangethanthecontrolgroup.theirdifferencehad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theobservationgrouphadhigherhealthycognitivelevelscoreafter1monthofnursingthanthe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hadstatisticalsignificance(p

【Keywords】psychologicalnursing;Healtheducation;Rheumatoidarthritis;nursingeffect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免疫系统慢性疾病,患者出现关节功能障碍,对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严重的还会致残[1],多数患者存在较大心理负担,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社交,而心理负担大又会反过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形成恶性循环[2]。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必要,帮助患者调节心理状态,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治疗依从性高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因而还需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本院对7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强化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本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4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74例)与对照组(71例)。观察组中男48例,女26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50.4±6.5)岁,

病程2个月~10年,平均病程(4.9±1.7)年。对照组中男45例,女26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1.5±6.4)岁,病程1个月~13年,平均病程(5.2±2.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健康宣教、生活干预、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主要护理措施为:①认知行为护理。责任护士了解患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认知程度,从而针对性的给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循序渐进的让患者认识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规律、治疗方法、预后等,鼓励患者正视疾病,要让患者从思想上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只要对症治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就会得到控制,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鼓励患者用正能量来面对疾病。同时,责任护士理解并诱导患者发泄不良情绪,与患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构建更和谐、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更好引导患者正视疾病,乐观对待疾病。护理人员通过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消除患者的错误认知,通过暗示、鼓励、解释、启发、引导等方式帮助患者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对于病情康复的不良影响,帮助患者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②康复健康教育。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残率较高,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丧失,因此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开展康复健康教育。对于早期发病的患者,护理人员鼓励患者从事日常力所能及的活动,并且每日适度锻炼,不得绝对卧床休息。对于中晚期的患者,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受损的关节为其制定运动计划,将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结合起来,并且鼓励患者借助辅助器械完成日常生活自理项目以及社交活动,不得因关节功能的部分障碍而完全放弃关节功能,反复告知患者人体的关节具有非常强的修复力,经过康复锻炼后关节功能会逐渐修复,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小,促使患者主动参与康复锻炼。对于瘫痪的患者,加强对患者的被动运动,并鼓励患者进行肌力运动,预防肌肉萎缩。③饮食健康教育。责任护士每日下午给患者开展饮食健康教育活动,让患者认识到合理饮食对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病情康复的积极意义,强烈要求患者多食用蔬菜、水果,摄入蛋白质,同时还给患者制定饮食方案,栏褚求患者每日定时定量饮食[3,4]。定期给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开展针对性的饮食健康教育,调整饮食方案。④增强患者的自信心。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因而不少患者会出现消极、低落、绝望等不良情绪,对治疗失去自信心。对此,责任护士给患者普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眼疾进展知识,反复强调在进展期的治疗措施效果可能不明显,但是这并不代表治疗无效,并且邀请恢复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用温和的语气开导患者,主动与患者谈心,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用SaS、SDS量表于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估,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得分越高表明焦虑、抑郁程度越重)、健康认知水平(于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使用健康认知水平评估量表进行健康认知水平的评估,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认知水平越高)、治疗依从性(于护理1个月后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估[5],分成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三个层级,依从性=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于护理1个月后进行评估,分成20个条目,采用1~5分记分制,1分为不满意,5分为非常满意)。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个月的护理,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比较护理前两组健康认知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为95.95%,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为84.51%,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4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8±7.4)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8.4±6.8)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09,p

3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滑膜炎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表现出对称性、慢性的多关节炎症疾病[6-9],会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在治疗上尚无特效药物,一般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而病程长、反复发作、致残率高等特点使得患者容易产生心理应激,而心理因素又会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影响到患者的早日康复[10-13]。

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对患者临床护理服务中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7,14-16]。通过分析患者存在的认知缺陷,循序渐进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关于疾病发展进展、饮食、康复等方面的健康教育,通过提高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促使患者主动采取健康的行为,减少诱因,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8,9];通过心理护理促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增强治疗依从性,配合医护人员接受治疗、康复锻炼等,提高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1个月的护理,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τ诖俳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瑞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中国实用医药,2014,9(5):232-233.

[2]石春红,范明.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基层医学论坛,2015(4):543-544.

[3]曹玲,崔文娟.舒适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评分影响分析.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3):4667.

[4]林盈芝,李慧芳,吴秀云.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1,3(23):509.

[5]阿米娜・阿不力米提,比力克孜・塔依尔.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31):254-255.

[6]陈慧丽,姜明华,王新,等.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研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6):1157-1159.

[7]魏雪红,鲁亚玲,段梅欣,等.回医烙灸疗法配合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及血清iL-2、tnF-α水平影响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4):5-8.

[8]姜双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1):163.

[9]周伯琪.综合心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山西医药杂志,2011,40(18):872-873.

[10]陈美好,陈新娣,张小珍.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心理障碍的护理对策及效果观察.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4):21-23.

[11]谢瑞红.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255-256.

[12]宋明梅.系统性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6,7(4):82-83.

[13]王燕.类风湿性关节炎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医药卫生(引文版),2016(7):00105.

[14]蔡旭,肖剑伟,郭粉莲,等.个性化健康教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16,30(23):2887-2889.

[15]黄慧.临床护理路径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当代护士旬刊,2012(11):114-115.

心理健康对人类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护士;亚健康;中医体质养生;

亚健康是指机体虽无明显的疾病诊断,却过早表现出活力降低、反应能力减弱、适应性减退,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类生理功能低下状态[1]。亚健康发生的基础是紧张的积累,当紧张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引发亚健康状态。较多的流行病学资料证实亚健康在护士中高发。现就护士亚健康状态与中医体质养生的研究作一综述如下。

1.护士亚健康状态

1.1亚健康及其表现

1.1.1亚健康状态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具有不被人们所意识,不被社会所承认,不为医学确认的隐匿性和潜伏性;具有既可向疾病发展,又可向健康逆转的双向性和可逆性等特点。它是人体多种疾病的重要起源和基础。

1.1.2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躯体性亚健康、心理性亚健康、社会适应性亚健康、道德(思想)性亚健康。

1.1.3亚健康人群常见症状,在护士亚健康人群中,躯体症状出现率较高的为疲劳、腰酸腿痛、头晕头痛、眼睛疲劳、精力不支、体力不足等,以疲劳人群发生率最高;心理症状多见失眠多梦、困倦、烦躁易怒等。

1.1.4亚健康发生年龄分布在20—45岁之间,且女性略占多数。医院是面向社会的医疗服务窗口,患者集中,医疗和护理任务繁重。护理工作是致力于人类健康的服务性工作,临床护士在紧张繁重的护理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再加上家庭、社会、教育、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护士的职业压力很高,常常导致护士出现身心紧张性反应,直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生活和工作,故临床护士的亚健康问题尤为突出。

1.2.护士亚健康的现状及发生原因

1.2.1护士亚健康的现状

金丽华对临床护士亚健康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士中72.0%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状态,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的亚健康发生率(25%一28%)。明显高于卫生部对10个城市的医院工作人员的调查统计数据(48.0%)。吕兆彩等对5所武警医院的550名护理人员调查显示,所调查的护理人员群体中出现30项亚健康阳性症状中1项以上的护理人员高达76.8%,出现5项以上亚健康症状的达50.4%。显然护理人员的健康水平很不乐观。提示临床护士健康状况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2.2护士亚健康发生的原因

1.2.2.1心理压力大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护理人员在完成紧张的工作之余,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培训与考核,如规范化护士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三基理论基础与技能、急救知识和技能等培训与考核,这样无形中给护士增加了很大的压力。由于目前大多数护理人员仍是中专学历,知识面窄,基础较差,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与医疗体制的改革,提高自身的学历结构和知识层次,许多护士都利用业余时间想方设法参加各种函授班、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等来提升自身的学历,同时还参加全国职称考试、职称英语考试、职称计算机考试等等,沉重的压力使她们身心疲惫,心理压力加大。

1.2.2.2工作责任重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每天面对的是痛苦、悲观的患者,工作节奏快,责任心强,情绪压抑,如有急危重症患者时精神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且家属的期望值较高,重大的责任关系常使护理人员背负了沉重压力,尤其是“举证责任到置”和“侵权责任法”的出台,各式各样医疗事故或纠纷的报道,“医托”“医闹”的干扰等,更是加重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1.2.2.3人际关系复杂

由于护理人员的严重缺编,人力的不足,致使护士每天只是应付琐碎而繁重的护理工作和任务,而很少有时间与患者沟通与交流,加之沟通技巧的欠缺,往往使护理人员与医师、患者及家属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不能相互理解和配合,因而使部份护士对周围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困惑,从而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1.2.2.4性别因素的影响

女性由于生理的特点存在排卵、月经期,这个时期身体处于健康的低潮时期,会出现特定的亚健康状态。另一方面女性长期超负荷工作引起的慢性应激其血浆GCS显著高于慢性应激的男性。

1.2.2.5生活不规律

护理人员“三班倒”的工作特点使她们正常的生活规律被打乱,不能规律的生活和睡眠,而且夜班常只有一个人,工作紧张、工作压力大、责任重等,严重影响其睡眠质量。睡眠具有恢复疲劳的重要功能,睡眠剥夺的研究提示睡眠除了保证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外,还对于保持健康和适应社会环境方面有一定作用。因此,睡眠的缺乏是健康的重大杀手,长期倒班造成的睡眠质量低或睡眠缺乏是护理人员群体高发亚健康的重要因素。

1.2.2.6护士人力不足,超负荷工作

目前各医院护士均缺编,护士与床位配比不足是一大突出问题。一个护士往往要负责几项工作,工作量大.经常拖班,不能按时就餐,甚至有些护士上班都没有时间喝水、上厕所,造成高发膀胱炎、肾结石、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颈椎病、大隐静脉曲张、胃炎、胃溃疡、神经衰弱、心肌炎等疾病。

1.2.2.7学习机会少,待遇低

很多省巿地方性政策基本上只有全日制护理本科以上毕业的护理人员才有资格排队入编,其它学历的护士或经继续医学教育获得本科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入编的机会却微乎其微;晋职、晋级及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工资待遇低,个人发展空间小,竞争激烈。相反各种理论、技术考核比医生多得多、劳动强度比医生大得多,因而导致相当一部分护士不安心本职工作,有条件的改行,或是到经济效益好、待遇好的医院应聘,造成护士的大量流失和短缺,由于护士的流动性大,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2.中医体质与养生

2.1中医体质学说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势,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体质理论目前被认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实祖国早在《黄帝内经》时代体质理论就已确立,并已经有细致的观察和较为丰富的记载。现代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1978年王琦等认为,中医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在形态结构、功能活动方面所固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性许多研究表明,人群中个体体质的类型与性别、年龄、饮食、劳逸、地理、情志、疾病等诸多因素相关。

2.2中医体质的分型

体质分型是体质学说临床运用中的重要问题,现代中医对体质的分型研究,一般是从临床角度根据患病群体中的体质变化、表现特征及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对体质作出分类。匡调元的六分法:正常质、晦涩质、腻滞质、燥热质、迟冷质、倦晄质;何裕民的六分法:强壮型、虚弱型、偏寒型、偏热型、偏湿型、瘀迟型。另有学者针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分别作体质分型。如陈慧珍将妇女体质分为七种类型: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肾虚质、气血虚弱质、痰湿质、瘀滞质。较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如下:王琦的七分法: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但近年来结合临床观察进行了完善,将原来的七分法增补为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基本类型,并编制了《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同时制定了中国人群体质分类的标准化工具—《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而且该标准经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认定为学会标准(试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2.3中医体质可变性

2.3.1体质是可变的。

王琦教授认为,人的体质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可变性,通过干预可以使人的体质偏颇失衡状态得到改善与调整,从而恢复健康,甚至从根本上改变治疗的观点。

2.3.2正常体质的人因为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的变化、心理压力的影响,正常中医体质可能转向不健康中医体质。不健康中医体质的人可以根据本身中医体质特点通过调摄精神、平衡心态、生活调养、体育运动、药物治疗等向中医正常体质转化。

3.护士亚健康状态与中医体质养生的研究和展望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调整干预使之恢复健康,将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护理职业有着特殊的服务对象—身心失衡的病人,由于工作压力大、工作负担重、长期高度紧张,极易造成护士心理和体力的透支,如护理人员本身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不适,精神不振,则不可能对患者进行高质量的护理,甚至还易发生护理差错。因此,降低或消除护士群体亚健康状态和发病率,保证护理人员以健康心态和充沛精力对患者进行高质量的护理,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对护士亚健康状态以中医体质学说理论为指导,辨别其中医体质类型,制定出科学的、安全的、有效的治疗、保健、康复等一系列的个体化调养方案,包括起居、药膳食疗、情志调节、动静养生等,它既符合当代科学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祖国医学“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观”、“辩证观”和心身康复的特色,又与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统一。

心理健康对人类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高职新生;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心理健康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增加,对占到大学生总人数近一半的高职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已被广泛关注。较多研究表明高职群体由于面对较短的在校学习时间和繁重的专业课程学习,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其心理健康问题也相对表现突出[1,2]。查阅国内学者相关研究发现,大多数研究主要以某一个年级的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而以连续几年高职新生为调查对象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于是本研究主要对某高职院校连续3届高职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全面了解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整体变化趋势,从而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某高职院校自2011年起连续3年分别入校的3届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1993年樊富珉等人修订的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作为测量工具,通过整体取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在学校机房使用网络版心理测评档案管理系统团体施测。

2结果

排除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参加测试以及无效测评结果,有效测评结果共11095份,其中11级3204份,12级4046份,13级3845份。包括男生2221份,占20.02%;女生8874份,占79.98%。

2.1高职新生Upi总体得分情况

根据Upi的三类筛选标准,结果显示,在2011-2013年实测有效的11095名学生中,第一类学生,即可能存在严重心理困扰,需重点关注的学生总人数为2028人,总检出率为18.28%;第二类学生,即可能存在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为3549人,总检出率为31.99%;第三类学生,即心理健康状况较为良好的学生人数为5518人,总检出率为49.73%,具体见表1。

表1Upi调查三届高职新生三类学生人数分布情况[n(%)]

2.2症状项目中十大问题排行

根据每届高职新生中具体各个症状项目的人员分布情况,列出了人数比排列在前十的症状项目,具体见表2。

2.3高职新生三种典型阳性因子的选择情况

60个题项中,除开4个测伪题,在这56各症状项目中,比较常见且比较典型的因子是轻生、失眠以及自卑。具体选择情况见表3。

3结果讨论

3.1高职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及横纵向比较

对2011-2013级连续三届高职新生的Upi统计结果纵向比较得出,一类和二类学生的检出率呈逐年下降状态,三类学生人数比率则呈逐年上升状态。这表明该校新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趋势越来越好。这可能与该校对新生心理健康更加重视有关。新生入学后,学校会组织对全体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其中就包括一系列以新生适应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有效减轻因适应而引发的心理压力;将该调查结果与以往国内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发现,本研究结果中一类学生检出率与其他高职高专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5],比如李志宏等人研究云南省某高职院校2012级新生一类检出率17.87%[3]。然而,对比本科院校学生情况发现,本科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要低于高职高专新生[6-8],比如孔繁晔研究4所医学院2010级本科新生一类学生检出率为15.5%[7]。这表明高职高专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本科生普遍要差一些,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因此,高度关注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就显得非常必要。

3.2高职新生主要心理问题

对2011级-2013级连续三届高职新生症状项目选择的人员分布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尽管56个症状项目的选择率各不相同,但是排列前十的症状问题则表现高度一致,按照综合选择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认为父母期望过高、对脏很在乎,爱操心,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总注意周围的人,在乎别人的视线,缺乏自信心,记忆力减退,缺乏耐力,思想不集中。这一排序结果,牛丽丽(2013),刘畅(2013),李志宏等人(2013)分别对某高职院校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非常接近,表明这些症状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普遍性问题。因此,应该针对以上主要症状问题加强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3.3具有三种典型阳性因子的学生分布情况

三种典型阳性因子中,选择“常常失眠”和“感到自卑”的学生比率呈逐年降低状态。选择“想轻生”的学生比率没有明显变化,大约在2.32%左右,这与相关研究对高职新生的研究结果类似[4-5]。对于这类学生,一方面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另一方面需要做好进一步排查核实工作,以便能更有针对性地及时做好防范工作,避免危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松,秦素粉.基于SCL-90的高等职业院校新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5):224-229.

[2]赵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5(5):92-94.

[3]李志宏,陈明星,田雨鑫.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2):121-124.

[4]牛丽丽.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J].高职教改前沿,2013,27(1):21-25.

[5]聂仁秀,须建,陈艳丽,董鑫,晏琳春等.医护专科新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8):1267-1269.

[6]王礼申,张鸿飞,陈尚生.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韶关学院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3,34(7):173-176.

[7]孔繁晔,医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压力来源的研究,中国医药科学,2012,2(21):12-15.

心理健康对人类的重要性篇10

1构建网络,推动中心内外健康教育工作开展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工作不仅针对前来就诊的患者,更面向所在社区广大健康和亚健康居民。中心依托社区力量,完善中心内部、外部、志愿者群体、学校卫生管理等各层面健康教育组织,搭建健康教育平台,推动中心内外健康教育齐开展。

1、1中心内部网络健康教育工作牵系中心各部门,因此成立由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职能科室以及中心各部门各条线组成的三级健康教育工作内部网络,明确职责,分工合作。领导小组由中心主任挂帅,副主任主持,各部门科室主任为成员,主要负责中心健康教育工作方案的制定并组织协调各项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监督;各部门则具体实施健康教育,如门诊教育、病房教育、随访教育等。

1、2中心外部网络健康教育面向广大居民,中心开展外部健康教育工作依托政府力量,形成政府搭台医院指导社区居委会具体实施政府医院共同考评的工作模式,推动各项健康教育工作在社区的开展。

1、3组建健康教育志愿者网络中心与社区合作,挖掘一支以退休医师或教师组成的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志愿者分布于各社区居委会,贴近居民,在健康教育工作中起引领、示范作用,协助中心及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1、4学校健康教育网络中心重视辖区内学校健康教育,依托学校卫生工作,形成医院学校卫生管理条线卫生老师的工作网络,将各种健康知识层层落实。

2多重支持,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2、1修订制度,规范工作良好的制度规范工作开展。中心修订并不断完善健康教育相关的各项制度,规范从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到健康教育记录的收集、保存、管理,从健康教育资料制作到健康教育的评估、奖惩等各项工作。中心通过制度明确各项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通过制度动员所有医务人员参与到健康教育工作。

2、2硬件支持,营造氛围中心保障健康教育工作财力支持,保证健康教育工作所需设备、资料,营造浓厚健康教育氛围。健康教育室配备多媒体设备;门诊大厅、全科候诊室配备电视机、VCD;中心每一楼层设置规格统一的宣传画廊、宣传角;预检处安放赠阅栏;中心还精心制作慢性病系列、中医药系列、妇幼保健系列处方并大量印刷,保证门诊各类患者针对性健康教育;另外中心设立健康热线,专线解答居民各类健康咨询。

2、3加强培训,保证质量中心面向全体医务人员、社区健康教育网络成员以及志愿者等不同对象,分批分层定期举办各类培训并测试,培训内容包括常见病多发病防治、传染病防治、中医药预防保健以及沟通技巧等,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健康专业知识以及健康知识传授能力,保证健康教育工作质量。

3全面开展,健康教育渗入中心各项工作

3、1依托常规工作,做好基础健康教育中心动员全体医务人员参与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融入门诊、病房、出诊、家床、中医药服务等常规工作中,通过语言指导、处方发放、资料赠阅、病房公休座谈会等多种形式,针对患者疾病进行宣传和指导,寓教于治。

3、2依托慢性病患者管理,做好弱势人群健康教育中心开展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管理,定期为慢性病患者监测血压、测量血糖以及健康指导等;并与社区配合组建以居委会为单位的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糖尿病患友之家、肿瘤患者俱乐部等,中心医务人员通过知识讲座、健康饮食比赛、运动示范、健康生活交流等系列活动引导慢性病人群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3、3依托节日宣传日,做好社区健康教育每年的节日、宣传日根据不同的宣传主题,中心张贴各类健康宣传海报,向就诊患者以及过往群众发放专题资料,并组织医务人员走出中心在社区热闹的广场设摊,为前来的居民解答疑问并健康指导。

3、4依托家庭医生责任制,做好家庭及个体健康教育家庭医师责任制签约是近年来开展的社区服务项目,家庭医师为签约家庭及个人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签约对象健康状况定期进行针对性的宣教指导;中心还推出面向签约居民的咨询专线,24h解答疑惑并指导。

3、5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做好特色健康教育“社会进步,信息先行”中心借助短信群发的方式定期为慢性病患者、签约对象等送上健康问候以及时令的健康知识,健康教育从此更温馨更人性化。微信时代来临,中心又及时注册微信官网,并开设慢性病、妇幼保健、中医药服务等健康专栏以及微信互动专栏,将各类健康知识通过微信的力量辐射,健康教育从此更高效。

3、6其他中心依托各类资源将健康教育融入各项工作,近年来中心还组建了一支由骨干医务人员组成的健康教育讲课团,每年推出不同的课题菜单让社区居民根据自身需求“点单”,课题内容涵盖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防治、中医药保健、妇幼保健、合理用药、社区急救等各类。表1为自2009年以来中心健康教育的统计数据。

4监督评估,促进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

4、1活动评估中心各项健康教育活动留下记录,大型活动作活动后自我评估,评估项目包括受教育范围、人数、意义等,及时掌握健康教育工作进程和动态。

4、2质量控制健康教育工作纳入中心整体绩效管理体系。每月定期科室自评、互评,中心绩效部门不定期检查各类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改进措施,并由职能部门追踪整改落实情况。

4、3满意评价中心每年进行面向患者、社区居民、街道居委等多个层面的满意度调查,其中包含健康教育服务评价,了解居民对中心健康教育服务的知晓率、满意率以及需求情况,监督并指导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表2为中心自2009年以来满意度调查的情况。

5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