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诊断思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6:33

智慧医疗诊断思路篇1

在医学互联网的时代,人工进化与自然进化开始并重而行,人体本身加载必要的智能设施将成为重要的社会消费,大多数人会自愿提升为半机械人、芯片人或者成为较完整的智慧人。生理人将被智慧人取代,人工辅助进化将在2020年前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奇迹。

发展医学互联网应该成为国家战略。中国经济必须维持在一定的增速水平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有效转型,这就迫切需要建设四、五个10万亿级别以上的创新产业,智慧医疗将是中国另外一个10万亿元以上的巨大产业。推进中国智慧医疗发展的关键之举就是建立放开型医疗经济,中国的健康医疗产业需要不断放开体制管制。历史机遇已经时不我待。

医学互联网通过将人体世界连接至网络空间,实现人机网一体化的智能医者和智能患者的良性互动。发展医学互联网应该成为国家战略。中国经济必须维持在一定的增速水平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有效转型,这就迫切需要建设四、五个10万亿级别以上的创新产业,智慧医疗将是中国另外一个10万亿元以上的巨大产业。推进中国智慧医疗发展的关键之举就是建立放开型医疗经济,中国的健康医疗产业需要不断放开体制管制。历史机遇已经时不我待。

医学互联网规模将超过现在互联网水平

40多年前,同样是基于电脑系统,美国发明了用宽带连接的电脑互联网,处理信息流的运行;同时也创造了用电脑解决医疗问题的专家系统,后者就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研发的适用内科诊断复杂病症的软件--敏捷医疗参谋软件系统,它收集了4000多种临床病征,可以经过系统程序运算,诊断600多种疾病,有效提高了快速诊断的能力。此外,美国斯坦福大学1972年也开始研制了mYCin系统,这则是一个帮助医生选用抗菌素类药物治疗的专家系统。应该说,互联网诞生之际,电脑在临床诊断和药物检验领域也同步开始了革命性实验。从时间而言,现代互联网和医学互联网几乎是同时期诞生的。

纵观电脑互联与医疗互联这两个网络的兴衰器局,互联网革命的核心就是热烈而执着地追求通用网络的实现,形成了通用性和互操作性两个潮流原则;而医学互联网坚持追求专业自治系统的建立,形成了专业性和结构复杂性的思维运势。前者不但是一个开放系统,更是一个革命性平台,把一切机会开放,甚至美国的互联网根服务器都要交给国际社团管理;后者则是一个有限开放系统,也是一个保守行业,延缓或约束重大创新,甚至据此医生与患者之间至今是统治性的临床治疗关系,检验也被笼罩着神秘面纱,成为专业检测而非大众的网络。医学互联网如果崛起,就需要摒弃这些传统的思维。

我们认为:医学互联网通过将人体世界连接至网络空间,实现人机网一体化的智能医者和智能患者的良性互动。医院这个维持了3000年的封闭医学组织模式应该转变为开放性医疗组织网络和提升为互助型救治平台,人类型医生和机械人医生应该共同成为救治主体,医用超级计算机和人脑芯片技术将获得不断进步,智能机械人医生将出现思维能力。聪明性患者将成为病患的优势群体,较之各种特权患者更具长处,自我健康医学服务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医学互联网有望全面改造人类,实现文明变迁。最终医学互联网的规模将超过现在的互联网,预计国际产业规模可以达到15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五分之一左右,足以支持医学互联网的持续发展。

医学互联网将进一步发展为生物互联网,打开生物体与智能人工系统一体化的进程,当代解决世界能源最大的机遇来自人工光合作用制造能源,通过基因工程可以改造油料植物,通过纳米马达、人工树叶、智能生物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解决世界所需能源问题。以光合作用制造能源险些成为奥巴马总统任内的最高科学成就,他几次欲言又止,但是,实验室不太帮忙,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实验室最前沿的课题就是以人工光合作用制造能源。

什么是医学互联网

现在的互联网天生就是有缺陷的,它的语法语义本质上是一维的,践行高维互联网是互联网改造的最大机遇,而医学互联网就是理想的高维网络。目前许多医师们脱口而出的名词就是大数据医疗、医学云计算、医院物联网,这些概念大部分属于互联网的阶段性概念,不可能成为建设医学互联网的纲举目张的制胜法宝,也不是构建医学互联网的基本原理。2010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起了未来互联网架构项目,开始颠覆现有互联网的结构,因此,需要以创新思维才能建造医学互联网。

我将智慧医学抑或医学互联网定义如下:医学互联网就是通过人机连接的智能人以及相互连接的网络,有效利用智能人工系统的移动应用、数据整合、预测算法、集成运算和分析思维等功能,选用各种食物、训练、修炼和技术的智能方式驾驭健康、赓续生命、处理人体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简单地说,医学互联网就是智能化的人,智能人工系统的辅助、分析、思维能力,以及智能化的实现方式,这也是医学互联网的三个要素。

建设医学互联网的意义是什么?显然,它的目的就是推动健康与医学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国际产业的制高点,人工智能医疗与健康领域将出现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非对称的竞争,那些拥有高端技术核心的国家、组织、网络以及联合体将居于领先的地位。医学互联网将从整体角度深度实现人工智能的进步,并影响到其他领域。

人机网合一的智慧患者

患者是医疗的基本对象,以前处于被动地位等候接受医师治疗的病人,在医学互联网的时代,将成为借助各种网络医疗助手,主动与医师互动并共同确定治疗方案的智慧人。医学不但要治疗其生理系统疾病,也将运维加载其身的智能人工系统,人工进化与自然进化开始并重而行,人体本身加载必要的智能设施将成为重要的社会消费,大多数人会自愿提升为半机械人、芯片人或者成为较完整的智慧人。独生子女政策的后遗症就是中国必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智慧人世界。这个转变将使人类比真实的生理人还优化,比原型更加体现原型的真实,生理人将被智慧人取代,人工辅助进化将在2020年前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奇迹。

我认为,作为机械人医生,医学搜索引擎的知识能力和数据库量度完全可以超过人类医生,专家团队还可以塑造其强大的融会贯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诊断准确率高、问诊量大、全日工作、自我纠错的特点,而且新的人脑芯片也将快速应用到新的医学诊断计算之中。虽然机械人医生的知识来自统计分析而非临床经验的集成,其面上知识可以超过医生,其点的临床知识难与医生比对,但是,机械人医生将使得医生和病人找到如影随形的人工智能的共同助手,这就是机械人医生的社会性质,它相当于衍生了人类的能力,据此,也可以导致搜索引擎从平台转变为自组织的社会网络。面对上述变化,新的医学比特币可以推出,以期实现医疗价值新的智能分配。当下,迫切需要建立中国医学互联网搜索引擎,它可以成为继微信、阿里、百度之后第四个大型用户接口,我们已经同中国互联网医学联盟等机构展开讨论推动设立,希望中国医学互联网的搜索引擎能够成为国际领先者。

好事都成双。如同路由器的发明之于互联网的意义,发明手机超声波成像系统对于医学互联网而言也作用巨大,别号“美国生物学乔布斯”的乔纳森・罗森伯格(JonathanRothberg)创立的Butterflynetwork在此领域居于领导地位。这个公司由罗斯伯格与麻省理工的工程师们共同创立,已经融资了1亿美元,其目标是用手机超声波成像系统取代现有医院价格高昂、体积庞大的成像中心,用户只需8秒钟就可以获得完整的医学影像。罗森伯格希望建立一个人体成像的超级数据库,可以逐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获得临床治疗解决方案。这应当是另类的医学互联网搜索引擎,一定会有巨大的生命潜力。

类似的突破就如同思科、华为、朗讯在互联网领域攻城略地一样,可以预期:实验诊断、影像诊断、放射诊断、超声诊断、核医诊断、基因诊断等领域都将创造出新医学互联网的奇迹,新的技术将组建成巨大的网络应用,我们正处在工业革命以来最重要的医学革命的风口。

此外,practiceFusion、Doximity、

HealthCatalyst、GeCentricity、FlatironHealth、nextGenHealthcareinformationSystems、GreenwayHealth、athenahealth、attencia&peninamezei、allscripts、nextGenHealthcareinformationSystems、eClinicalworks等网站也建设了在线电子病历、管理就医事宜等平台,新融资了1亿美元的Castlight公司也致力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计算工具等,practiceFusion管理的电子病历已经超过8000万,新一代数据医疗资源的竞争在美国已经开始。

发展医学互联网应该成为国家战略

智慧医疗诊断思路篇2

家住天津市河东区中山门互助南里小区的田晓丽一直以来都被胃病困扰着,每隔一个月就得去医院看病取药,而今来到医院门诊楼一楼大厅,在形似银行atm机的自助挂号机上,她把中国银行的社保卡插入机器,点击屏幕上对应的标志,选择科室和医师、患者类型、挂号时间,确认后机器自动进行挂号缴费、出单,整个流程不超过1分钟。

回想一年前,田晓丽每次来到医院,整个大厅总是挤满了病患。挂号、就诊、缴费、取药每项均要排队等候,至少有4个小时处于等候阶段。等待时间和别的患者交流,发现有的患者从凌晨5:00就开始排队挂号,煎熬在“排大队”的痛苦之中。

让田晓丽这样普通百姓受惠的,是天津市于2011年8月启动运营的“医达通”自助服务系统,田晓丽常去的天津医科大学医大总医院(以下简称“医大总医院”)是天津市首批四家试点医院之一。

用了医达通卡之后,为何能如此快地实现缴费,医达通卡是怎样完成1分钟流程的?天津迈开了怎样的智慧医疗步伐?

惠民之策

原来,这套“医达通”系统实现了医保网、医院内网和银行网的“三网互通”和实时结算,同时扩展了医保卡(或社保卡)的金融服务功能,患者可通过布置在医院大厅自助机、银行网点的自助查询机、银行柜台或银行网站等电子渠道完成预约挂号,不必再到门诊大厅排队。

医大总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王志勇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自助挂号可提前3天预约门诊,无论在网上、银行还是医院预约,患者只需就诊当天在医院的自助机上确认,直接取号就医就行。

同时,借助优化改进后的社保卡,患者不必清点缴付现金,通过设置在诊室、化验室、辅助检查室的刷卡设备即可完成自助缴费,并实现与医保实时结算。患者还可通过银行网点了解医院医生专家出诊情况和相关时间点就诊患者人数,择机选择专家和就医时段,可以错开就诊高峰期,最大限度减少了患者的等候时间,简化了繁琐的缴费程序,方便市民看病就医。外地患者与未参保患者可自愿建立绑定银行卡功能的诊疗卡享受等同的服务。

以“远程挂号、预约就诊”为特点的“医达通”是2011年天津市民心工程项目。事实上,“医达通”项目的上线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许多便利,其实名制结算还较好地控制了骗保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黄牛”倒号。

在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稽核处的电子监控室,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一排排电脑前忙碌着,电脑上显示的正是天津市的医保结算实时监控系统。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文立告诉本刊,天津市所有联网的定点医院、药店、参保人员发生的每一笔门诊费用、开具的每一个处方,都能够在监控系统中显示出来。

监控系统依靠天津市医疗保险刷卡结算信息网络,对天津市所有参保患者刷卡结算的每笔医疗保险费用实行“无盲区”实时在线监控,这个监控系统每天都会筛选出一些异常信息,像交通灯一样,红色信息最为严重,需要马上审核,黄色信息需要进行分析判断,绿色信息则进入监控。

正如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孙钢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所言,智慧天津旨在从民生出发,通过信息化让老百姓能够感受到政府“惠民生”工作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果。而天津市在2012年也将继续多措并举缓解市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效果几何

天津医疗建设用智慧的瓶子,装入了医疗的酒。当医疗变的智能化时,这瓶酒散发了别样的味道。

而首尝这瓶酒的味道的正是日均接待6000人次患者的医大总医院。医达通系统使医大总医院实现了在38台医院“医达通”自助机、近200家中银网点柜台以及近千台网点自助查询机预约挂号和自助联网报销,将这所国内知名的三甲医院的挂号“窗口”扩展到几百个。

如今,医大总医院月均可以完成自助机具挂号4万余人次,累计交易笔数达4.51万笔,日平均1300名患者使用该系统挂号、结算,占门诊总量的20%至25%。

其实,不仅仅是医大总医院,医达通项目在天津市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天津医院、天津市眼科医院等试点医院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尝到甜头之后,该项目推广工作再次被列入2012年民心工程,孙钢告诉记者,预计在今年内天津市将有20家至30家医院陆续开通“医达通”服务,公安医院、第四中心医院、静海县医院、272医院、254医院等都在计划当中。

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子政务处人员告诉本刊,从2011年9月至2011年底,天津市民使用“医达通”自助机统计数据只有2万多人,随着认知度的不断提高,目前使用人数激增,老百姓通过智慧医疗获得了实惠。

智能化诊疗正是天津市智慧医疗应用的一个缩影。它不仅方便了病人,优化了医疗资源,其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解放了医生,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病人交流,这样也有助于医患关系更加和谐。而实时监控系统的应用则约束了参保人员和医师的不规范医疗行为。

2012年以来,天津市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发现参保人员就医购药异常数据信息,对5028名违规参保人员进行了停卡处理,对违规过度超量开药的246名医保服务医师,暂停其医保服务资格,有效遏制了违规骗保行为。

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一名违规就医参保患者连续二天开了半年的药,此人于今年1月分别在天津市四家医院开出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药品。尤其是治疗糖尿病所用的胰岛素,一天就开出了11支,相当于一个多月的用药剂量。随后又在天津市多家医院开出了累计36支胰岛素,三天连续开出的胰岛素可以使用一百多天,相当于半年的药量。

医保结算实时监控信息系统准确迅速地“揪出”了该违规行为,从发现到停止刷卡结算只需20分钟,锁定了其违规骗保证据,追回了药品,保护了天津市医疗保险基金安全。

事实上,天津市在智慧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试点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挑战难题

对智慧天津建设来说,成绩和难题似乎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在智能医疗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而在天津市经信委电子政务处处长徐滨彦对推进智慧医疗的过程中的艰辛仍记忆犹新,而且未来将面临的难题也是不容忽视。

2011年,为了落实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中的智慧医疗,天津市经信委首选了三家有代表性的医院作为试点,在面对医院内部流程改造时,经信委、医院以及相关其他部门都费了不少心思。

为了改变挂号繁琐的流程,各医院使出浑身解数。有的医院选择寻找委托开发商去做系统,医大总医院则是自己研发系统,医大总医院信息中心魏涛工程师告诉记者,当时他们从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花了一年的时间都在讨论系统及流程的设计,例如,是采取诊疗结果后一次性医保结算上传缴费,还是实时缴费模式,隔1~2周各部门就要开大会讨论,信息部门不间断的小会就更不在话下。而在中国银行加入开发之后,他们在寻找共同接口标准时又做了几十次尝试,费心费力后互通的网络终于搭建成功。

在建网成功之后,尽快实现医院、银行、社保中心三网协同办公急迫地摆在了经信委面前。实施过程中,他们发现医达通卡的使用和医保票据管理要求是相抵触的,正常情况下,每个患者在收费窗口打印的交费收据其票据号是同时传到社保中心的,但是通过医达通自助机器却只能打印出凭条,拿着凭条才能到人工窗口换取发票。

那时候,社保中心进行了专门研究,评估之后,同意使用医达通卡这种方式可以再到医院补开发票,不要求实时性。此后,无论是银行账户的开设,还是相关环节的优先测试,幸而相关部门间的沟通比较顺利,特事特办成了他们的惯用做事风格。孙钢告诉记者,起初,一下协调安排如此多的工作,时间、人手、精力等都很紧张。

如今,医院专家门诊全预约挂号给患者带来了很多便利,但若深入推广也面临不少挑战。

很多预约患者依旧沿袭以往的就医习惯,即使已经知道了分时段诊疗的时间,还是会早上8点就赶来排队,堵在门诊大厅的门口,影响诊疗秩序。而还有些患者,第一次来时不知道预约方式,门诊护士为他现场写预约条并给他讲解预约方法,可是没想到以后他每次看病都会‘蹭’预留给应急患者的预约条,根本不理会预约规则。

而预约诊疗,首先缓解的是资源稀少的名专家求诊难的问题,专家全预约实行以来,有需求的患者可较轻松地获得就诊机会。但由于目前市民还未养成预约就诊的习惯,对于号源并不难求的不知名专家,预约挂号无异于增加了一道手续,因此这部分专家的预约率偏低,目前天津医院专家门诊的预约率仅在50%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如果说预约诊疗在专科医院中较易推广的话那么综合医院则因为专业科室多等原因,推广起来更具难度。现在预约挂号接线员多数没有医科学习背景,一旦他们在帮患者挂号时挂错了科室,那么全面取消现场挂号后,市民要看病起码要再等上一天,将耽误正常诊疗。

“虽然天津市利用现有的信息系统,从就诊次数和购药两个核心指标入手监测违规行为,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管理办法和程序,对违规欺诈行为形成了高压态势,但也存在监控范围还比较小的问题。”

李文立告诉记者,下一步将适时启动实时监控系统的完整版建设,具体扩建内容包括完善监控指标,从单纯地关注总就诊频次和就诊金额,扩展到药品、检查、治疗等细节,并准备开展住院费用实时监控,将成熟的监控指标及监控方法反向引入医保支付结算系统中使用。

智慧医疗争夺战

三年多前,智慧医疗在城市医疗建设中或许只是一个念想,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实现了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各地智慧医疗建设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2012年3月14日颁布的卫生部《“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了“医药卫生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对医药卫生的监管得到加强”的目标要求。卫生部信息办副主任高燕婕表示,物联网技术将引领医疗信息化模式创新,最终实现实时、智能化、自动化、互联互通的动态服务以适应卫生服务变革,形成智慧医疗体系。

目前,全国智慧医疗建设形成来南方注重民生服务,而北方则偏重政府职能的特点,相对来说,南方做的更多。孙刚告诉记者,而天津却没有沿袭惯路,重视政府职能的同时,民生服务并没有受到忽视。

2011年10月,广东省自助挂号、缴费银联创新支付系统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启动,患者只要持有银联标志的银行卡,都可以在自助服务终端上使用。

与此同时,云南实施的“远程医疗县县通工程”已建成213个远程医疗站点,全省129个县市区均有了远程医疗站点,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远程医疗站点的县市区全覆盖。县乡广大患者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省级医疗专家的“面对面”会诊和服务。

2011年头一天,苏州率先推出了“智慧医疗手机挂号系统”,市民除可通过手机登录指定网站在市区部分大型医院付费挂号外,还可实时监控到医院的挂号情况。3个月后,武汉中心医院住院部的护士已经可以通过扫描条码或腕带确认病人身份,而医生则随身携带医疗平板电脑,在床边查看病人资料,较早地实现了“移动查房”,大大提高医护人员的效率。

今年2月,推广三年的“智慧医疗服务平台”终于在杭州落地,该系统较全面包含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交互式数据中心、城乡社区与医院双向转诊、远程诊疗、教育和健康咨询,并将在“十二五”期间向全国推广。外地人拿着一张医保“一卡通”,不仅可以在杭州看病,还可到异地城市刷卡看病。

“浙江省的智慧医疗建设做得非常好,让我们感到有压力。”孙刚感叹道,“天津智慧医疗建设还需要不断努力,积极学习其他城市在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

天津的愿景是,不仅仅是在智慧医疗的某一方面取得示范作用,而是真正打造出为天津市民办实事的智慧医疗模式,这种观念在天津市经信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等相关部门中早已落地生根。

然而,各地智慧医疗建设呈现出齐头并进的态势,并各有侧重,各具特点。“作为全国率先采用一卡通就诊服务模式的城市,天津智慧医疗开了个好头,然而,天津市智慧医疗的全面推进还需要一个过程。”孙钢告诉记者。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寄托天津市民心工程——智慧医疗的温暖答卷值得期待。

智慧医疗诊断思路篇3

关键词:糖尿病医药数据库;中医专家;糖尿病诊断系统;数据挖掘技术;群体智慧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3-5547-05

DiabetesDiagnosisSystemintegratedwithaVarietyofDataminingtechnology

wanGGuo-qiang,KanHong-xing,wanGZong-dian

(Schoolofmedicalinformationtechnology,anhu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efei230031,China)

abstract:Diabetesseriouslyhazardstohumanhealth,andthenumberofpatientsincreaseyearbyyear,butthecorrectdiagnosisrateisnothigh.CollectthemuchvaluableclinicalinformationintheprocessofdiabetesdiagnosisoftCm(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expert,es?tablishthediabetesmedicinedatabase,andcombinevariousdataminingtechnologiestodevelopadiabetesdiagnosissoftwaresystem.itcanautomaticallydiagnosediabetesbasedonthepatientmedicalinformation,whichcanassisttheworkofadoctor,improvetheworkefficien?cy,andreducethemisdiagnosisprobability.Comparedtothesingledataminingtechnology,thissystemusesthewisdomofcrowdstoim?provethediagnosticaccuracy.moreover,itcanbeoptimizedwiththenewpatientdata,andfurtherimprovethediagnosticaccuracy.theexperimentresultstestifythevalidityofthesystem.

Keywords:diabetesmedicinedatabase;tCm(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expert;diabetesdiagnosissystem;dataminingtechnologies;thewisdomofcrowds

1概述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3500万人,占世界糖尿病人群总数的1/5,患病率居世界第二位,并且以每天至少3000人的速度增加,每年增加超过120万人。预计到2010年,我国糖尿病人口总数将猛增至8000万至1亿人[1-2]。目前我国年龄在35岁~74岁的成人糖尿病的诊断率仅为23.6%。就是说,有3/4的病人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在就诊病人中,治疗达标的病人仅占33%。大多数病人只有被动地等到出现并发症时才去就医。我国糖尿病防治状况更不容乐观[3]。

根据上述的资料显示,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无论从人数规模还是增长比率都相当惊人,但是相对应的提前检测和病后治疗却处于严重不足的情况。如何解决这个落差,关系到我们的全民健康和社会进步。

糖尿病中医专家在诊断糖尿病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的临床信息资源(如病人资料、专家经验等),而数据挖掘技术能从大量的数据资源中挖掘出深层次的、隐含的、有价值的知识。因此如果将大量的临床信息资源整合到医药信息数据库中,然后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医学信息数据库中,可以挖掘出其中的医学诊断规则和模式,从而辅助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数据挖掘还可能挖掘出一些潜在的、隐含的、甚至中医专家都没有发现的知识,从而能帮助医生优化传统的诊断方法和医疗方案。

2研究背景

国内外已有一些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糖尿病诊断研究。

肖永华等收集了128例吕仁和教授诊治的糖尿病患者的医案,存储于"中医医案数据库"中,对糖尿病类型、分期、并发症、病因、病位等的出现几率及其关系进行相关的查询和分析总结[4]。该研究客观反映了吕教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思路与经验,利于专家学术思想的总结,但没有最终形成实用的糖尿病诊断预测系统。

(3)神经网络挖掘模型

图3三种挖掘模型的结构图

2)利用糖尿病数据库数据分别训练3种挖掘模型

在VisualStudio2005中,针对3种挖掘模型,分别点击菜单命令“挖掘模型|处理”,在打开的“处理挖掘模型”对话框中单击“运行”按钮,即可使用视图“view_diabetes_diagnosis”中的数据来训练挖掘模型,训练完成后将生成3个可以对病人数据进行诊断的挖掘模型。

3)利用群体智慧综合多种数据挖掘模型

我们现在总共有3个数据挖掘模型,对于一个新的病人信息,每一个挖掘模型都能判断出来一个诊断结果,当3个挖掘模型得出的诊断结果不一致,我们采用群体智慧的办法,即“三选二”,以占大多数的诊断结果为准。这也符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4.1系统测试的诊断准确度分析

下面的图4分别列出了决策树模型、关联规则模型、神经网络模型、以及利用群体智慧的综合模型的诊断准确度图。从图中可以看到,相比于单个数据挖掘模型来说,使用群体智慧的综合模型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的准确度。4.2系统优化的诊断准确度分析

由于糖尿病数据库中的病人数据不足,可能会导致系统的准确度不是很高,但本系统可以利用新增病人数据不断地自我训练调整模型,逐步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优化的过程如下:当有新的病人数据时,先利用该系统得出一个诊断结果,再由中医专家对系统的诊断结果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数据加入到糖尿病数据库中。如果发现系统的诊断结果和专家的不一致,则立即利用新的糖尿病数据库重新训练,得到一个新的综合模型;如果发现系统的诊断结果和专家的一致,可以暂缓重新训练,当积累到一定个数的新数据后再重新训练,得到一个新的综合模型。然后再使用新的综合模型去诊断病人,如此重复。

为了证明优化过程的有效性,我们将现有的糖尿病数据分成两份,一份占80%,先用这部分数据训练得到一个综合模型,另一

智慧医疗诊断思路篇4

关键词:疾病治疗;健康维护;方法探讨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逐渐提升,由此造成的环境变化,病毒的变异,使人类的疾病各种各样,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危害。当人们面对如何治疗疾病及如何维护健康的问题时,大多数人还是束手无策的,笔者通过对现代治疗、中医理论的总结,探讨疾病治疗和健康维护的科学途径,大体分为:现代技术治疗、常规艺术治疗、高级智慧治疗三种方法,现报告如下:

一、现代技术治疗是对疾病的治疗

医疗技术及医疗设备飞快的发展,科学技术层面也做得越来越精准,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不仅拯救了人们的生命,也给人们的感官带来快乐。先进的诊疗仪器,使人们对疾病的检查明了,诊断精准;药物的精纯,使治疗效果越来越好,治疗的靶向性强;手术目的明确、目标准确、使疗效越来越显著;现代医疗的功能越强大、治疗越明显、见效就越快,目前世界医疗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达到器官修复、切除,甚至移植以及更高的高科技技术,更加凸显了现代科技的高尚和亮丽。但是现代技术治疗只是对已经形成的疾病的治疗。同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的慢性病已经进入了高负担期。2006年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死于脑血管病、癌症、心脏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居民约占75.4%[1]。希望我们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如果不是在有了病再去治疗,而是主动的采取措施可以预防,达到不得病的目的,这样的理念好不好?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需要我们动脑筋想办法去预防,在没有病的时候尽量维护身体健康,做好预防不让身体素质和免疫功能下降,从根本上真正彻底阻断得病的几率,以达到身体健康长寿,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二、常规艺术治疗“机”病

理论上讲生命是一种物质系统,生物生存生长的顽强延续就是对生命最单纯的解析。生命总是持续不停地重复着或延续着自行吐故纳新、温和分裂、精度复制的能力。事物所具有的能够存在下去的性质是指生物的活动能力,是物质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作用不断地跟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的过程。这种交换现象一旦停止,就意味着生命的终止,所以说生命是一种顽强的生存过程。我国中医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的独特的艺术治疗体系作为养生理念;以“不治人有的病,治有病的人”作为既灵活又辨证的中医学原则;以“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药物配伍让每位患者获得健康长寿。所谓艺术治疗机病是通过:对机体常规生存的整体分析,对症综合调理,以养生防病为目的,来达到生命健康的延续。即以深奥的中医理论分析病情,调理身体存在的不正常现象,使疾病从根本上解决并达到预防的目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养生要顺应气候的自然变化,提出未病先防,预防重于治疗的主导思想[2]。这种思想是延续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祖国医学,用现代科学技术根本无法解释,是我国特有的深不可测的艺术,是对疾病的实质进行独特的理论分析,对疾病的根源用特殊的手段进行治疗,对疾病的处理方法既灵活自然又非常艺术,而这种自然恰恰是生物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是尊崇顺应自然规律的理论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巧妙体现,也是“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的艺术理论完整的体现。只有实现“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理想,才能保证身体健康。这也是实现民族健康的必然手段和关键方法。我国特有的这种艺术让世界科学家震撼、哲学家仰慕,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医学界的认可,著名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指出:“在历史上,中国的技术长期以来缺乏任何西方科学的支持,然而它却遥遥领先于西方当代技术。”这说明:中国传统科学走了一条独特的自然科学层面上的道路,这个曾经被忽视和遗忘了的道路,被中医基础理论系统的保存并流传了下来。我国中医药的术语、理论和技术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方式,流传下来。“中医药”成为了医学界的一个“金钥匙”和“活化石”。然而打开机体健康大门的就是这把看似平常的“金钥匙”,也只有它才能达到这种能力。

三、高级智慧治疗病和命

随着时代的变化,生命科学的发展,就健康而言,也达不到尽善尽美,要想真正的健康就更应该智慧的生存才行。保健养生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调治疾病必须顺应自然规律。我国《伤寒论》中提到:“眼睛不慧,语言不休”。现代人们生活的过于安逸、享受、高贵,造成人们眼睛过于“智慧”,语言也喋喋不休。如果要求现代人们按自然规律生活:一日三餐,饮食上粗细搭配,他反而不满意,适应不了,认为是不正常的。俗语说得好“有话送给知人,有饭送给饥人”,与其说现在讲这种顺应自然规律的劝解是对牛弹琴,不如说是现代人敢于和自然叫板。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聪明是自然、社会、国家、常理所不容的,最直接的是被身体所不容的,于是这种人就经常徘徊在得病、治病之间。要想身体健康,就要从根本上转变思想和生活方式,顺应自然界的规律。简而言之,就是充分发挥友善的聪明才智,用智慧的思维从环境上、精神上、身体上调理,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有学者[3]提出,中医“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方面,这种智慧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在不损害生命的前提下,彻底祛除身体里面的不正常现象,这是治疗疾病的最佳途径,既治疗了疾病又使生命得到了延长,其关键就是养生预防。说到养生人们普遍会想到保健,但是养生是主动的,而保健则是被动的,区别在于:对身体保健了,健不健康是不一定的;养生就不同了,只要养了一定是健康的。没有疾病的机体、生命一定是健康延长的,因为养生来源于自然和日常生活,不是单独去做的,是你的日常生活合乎自然了就叫养生,也就赡养、延长了生命;相反,如果做错了就是攒病。疾病就是这样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天天、一点点积累而成,累积到身体承受不住了,就出现了反应症状,也就是有病了,所以健康来源于养生预防。如果因为我们没有预防好,不幸得了疾病,也不要简单盲目的治疗,要克服技术治疗和艺术治疗中存在的缺点,正确、合理、自然的调理身体,使疾病离开身体,让身体不再有病,让生命自然终止,这就是智慧的体现。

综上所述,应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智慧的治疗、正确的用药、合理的调理、自然的健康,是最智慧、最科学、最健康的、也是最长寿的。

参考文献

[1]孔灵芝.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的策略调整与实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4(1):11.

智慧医疗诊断思路篇5

信息革命,即所谓的第五次产业革命使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信息,一般被理解为客观存在,是通过物质载体发出的消息、情报、数据等所包含的可传递和可交换的一切内容。究其本质,首先,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物质的;其次,信息是物质的一种根本属性;第三,信息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信息有2个层次,即事物的信息(称为“本体论信息”)与人们所获得的某事物的信息(称为“认识论信息”)。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有关信息的收集与。人们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然后做出相应的决策,指导自身的行动。

基于“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理论的中医诊疗,是医者运用望、闻、问、切4种诊断方法,获取患者反映出来的客观信息,然后根据其内在联系,“立象表意”,做出某种判断,辨证论治,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法和配伍用药的过程,该过程可看作是医者对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信息进行获取、理解、分析、综合、应用与评价等的处理过程。因此,基于信息处理,研究中医诊疗特征,不仅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对中医诊疗加以诠释,还有助于探索新的诊疗模式与临床研究模式,以促进中医学向前发展。

1植根于信息处理的中医诊疗

1.1立“象”就是立信息

信息是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的反映。中医理论建立在对“象”的认识上,医者对人体内部情况的认识是通过“象”,也就是信息来完成的,藏象、脉象、舌象等都属于“象”。《类经》载:“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体现中医学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认识,即对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或病理状态的各种表象加以概括,“藏象”两字就表达了这一点[1]。如《内经》所描绘的“心,君主之官”、“心藏神”、“心主血脉”等,说明“心”就是有关血液循环、意识活动等信息的全面概括。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刺激物作用于人的感受器,传递到大脑,引起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活动,建立各种暂时神经联系,就产生一定的心理现象,如感觉、知觉、表象、记忆等,暂时联系建立以后,在一定刺激物的作用下,会进入活动状态,参加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活动,重新改组,建立新的联系,因而变成人的新思想,使人的心理活动不断地发展下去。医者接受患者的信息,就是将书本的知识和老师的言传身授作为条件刺激物,在头脑里建立各种复杂诊疗信息的暂时神经联系,每当接诊患者,感受到患者的信息,结合自身的体会,建立子模式,把器官感觉到的信息和知识与大脑中存储的医学模式从整体上加以比较,进行搜索和匹配,找出并识别“象”,使头脑中暂时神经联系巩固、重新复活,以及重新组合,于是开始论治。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医者大脑是信息处理与加工的器官,可以从海量不准确的材料中抽取特征,抓住主要的因素,进行模式识别,即立“象”。

信息获取有直接获取和间接获取两种途径。中医的“象”大多是通过物理载体到达人感官的宏观体征,反映的是人体的状态,藏象则具体到人体的某个功能系统,但都不是对人体某个组织器官的直接表现,而是间接的。可见,中医诊断是对“象”信息的提取,而不是病变本身,从更广义的角度讲,其更接近于疾病的本质。同时,立“象”也是医者实践与经验的积累过程,是多维的(望、闻、问、切)、自下而上的综合集成过程。因此,患者反映出的客观信息即使混杂了很多假象,与书本知识差别较大,但技术过硬的医者还是能够准确地辨证论治,遣方用药。

1.2中医思维方式与信息科学的异曲同工

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研究对象、以信息过程的规律为研究内容、以信息科学方法论为研究方法、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其整体就是智能)为研究目的的一门横断科学。信息科学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始终重视关系存在,在分析和处理各种要素时,往往先明确它们与其他要素的结构关系,然后再将它们本身的属性融合进去,而这一点正是中医学最重要的思维方式。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载:“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中医认为,人生存于自然环境之中,是自然界生物进化的结果,其机体体现着自然界的精华,自然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1],所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并且“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中医诊疗是从系统与整体角度把握环境信息对人体生物信息的影响,重视关系,离开“病”无以谈“法”,离开“法”亦无所谓“方”,离开“方”也无法谈“药”[2]。

中医认为,大千世界中的复杂生命现象可以简驭繁地用“阴阳”理论来概括,所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生命的本质也可以通过“阴阳”来认识。中医“阴阳”理论属于信息概念的认识论层次,它源于存在,又高于存在,信息科学也是从认识主体的角度来研究信息的,以“0,1”的逻辑来实现各个领域的功能,不管是中医学还是信息科学,都遵循信息内容与其形式越疏远,其反映的水平越高;信息传输和贮存的能力越强,越容易高效处理的信息活动规律。

1.3中医疗法的信息特点

人体自身存在的调节机能是维持生命稳态的基础。疾病的产生是由于负反馈机制出现故障,扰乱人体的正常信息,正常的秩序受到了干扰,使机体偏离稳态后不能及时调整到健康态,调整的办法是让受到干扰的信息体重新得到恢复[3]。中医治疗则是引入一种干扰,输入信息(如通过服用中药),调整人体状态,激发人体自身的调整机能产生作用。如出现风寒表证的状态,服用麻黄汤,可以作为一个好的干扰,使机体恢复到正常的“阴平阳秘”状态;若使用一个坏的干扰,则会进一步使机体下滑到更加偏离健康的状态。中药的调节作用是根据其四气五味,治疗的关键在于用什么性味的药以及药量的配比,而绝对的药量是次要的。因此,中医的治疗可以看作是一种信息疗法,中药起作用的关键在于其对信息的综合调整。信息作用的特点就在于它的间接性,并且要经过系统内部放大。中医往往被认为是非线性科学,而这恰恰是信息的特点。信息技术的基础就是半导体的非线性伏安曲线(也称“开关特性”)。中药信号就象小的信号电压,人体自身的调整机能就象两极的大电压,用小信号激发大电压工作,这就是所谓的放大作用,也说明了中医诊疗具有信息特性。

2中医诊疗过程中的信息处理

中医诊疗过程可以看作是医者对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其信息学内涵体现在过程中的每个阶段。

2.1诊疗信息的获取

获取信息是指将用于问题求解的专门知识从知识源中总结和抽取出来的过程,由于其耗时、低效,是信息处理中的一个“瓶颈”。

中医四诊的实施过程就是相关信息的获取过程,人体的健康状态及其变化方式(证候)是获取的主要内容,望、闻、问、切是医者获得人体整体阴阳盛衰、正邪斗争状况“精微信息”的主要手段。医者通过望诊收集患者形态的异常和面色、肤色、舌色、舌苔的变化,以及精神、表情方面的病态反应;通过闻诊收集患者体味的异常及气息的变化;通过问诊收集患者自感症状、心理变化的过程和病史、家族史及生活习惯等;通过切诊收集患者脉象的变化。总之,所获取的信息是多方面的,有精神、气质等整体信息,有形态信息,有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环境、病史、家族史等个体信息,还有在众多信息高度融合的过程中派生出的大量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隐含信息[4]。

2.2诊疗信息的表达与分类

对获取信息的表达首先要进行标准化,使患者主诉语言转化为中医语言,即信息语言的转换,进而通过分类认识其本质属性或把握其特征,即信息的分类。分类是区别、认识患者信息的起点,如将患者脉象分为平脉、病脉、死脉以把握其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再如《伤寒论》把伤寒所致的热病区分为6个阶段,形成六经分类法;还可将咳分为五脏六腑之咳;风可分为五脏风等。从信息学的角度讲,辨证是对人体感受病邪后所产生的反应状态的分类,证是以人体功能状态和疾病动力学发展趋势为目标,对人体疾病状态信息分类的单位,既有病理的,也有生理的;既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中医对于人体功能状态有若干种分类方法,如阴阳是二分法、卫气营血辨证是四分法、六经辨证是六分法。

2.3诊疗信息的认知

医者对所获取的患者所反映出来的各类状态信息,根据自身的信息结构进行理解、比较、分析、综合,其过程是对患者信息的认知,也是思维系统形成的疾病信息与知识的转换过程。

对知识的理解,广义是指揭露事物本质的过程,包括对言语、事物意义、事物类属性质、因果关系、逻辑关系、事物内部构成及组织等的理解;狭义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认识新事物、或把某个具体的事物纳入相应的概念和法则中。一般所说知识的理解,主要指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去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以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逐步深入的思维活动,它是认知过程的重要环节。所谓信息分析,就是根据特定问题的需要,对大量相关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思维加工和分析研究,形成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新信息的信息劳动过程,是情报研究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该环节侧重于对信息进行精加工,既与研究对象有关,又与研究目标和任务相连。理解有不同的水平,最初是知觉水平的理解,即对客观事物进行“是什么”的揭示,这是在对映象特征进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识别,确定名称的过程;其次是中级水平的理解,即揭露客观事物“为什么”的问题,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之间的联系;高级水平的理解是个体在揭示客观事物“为什么”的基础上,把有关事物归入已获得概念中去的过程,从而建立或调整认知结构,是实现知识的迁移、知识的应用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础[4]。

所谓比较,是把两类疾病表征相对比,确定两种疾病的异同,把握患者疾病的本质属性,从而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逻辑方法。把握疾病的虚实就要对邪气与正气的盛衰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在《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早有“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记载。有时也要根据同类的已知情况去推测未知情况,即类推,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都相同,进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的相同之处。中医诊疗本身即为一个“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信息类推过程。

2.4诊疗信息的策略生成与优化

策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和程序,智能则是针对给定的“问题求解目标”,有针对性地将获取的信息提炼成为知识,并在目标引导下把信息和知识激活为解决问题的智能策略和相应的智能行为。策略是知识的升华,知识又来源于信息。因此,智能求解的过程也是“信息-知识-智能”的转换过程。策略生成是指由信息和知识生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医者施治过程是医者相关认知信息的评价和应用过程,可以看作是策略的执行。治则治法的选择是在辨证基础上进行的,其依据主要是各类信息分析、综合的结果,一旦证型确定,对应的治则治法也就相应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假定医者知识结构(即其大脑储存的中医理论、辨证方法、治疗经验、诊疗水平)是相同的,那么,临床疗效的关键就在于获取的信息是否准确、范围是否恰当、方法是否合适,以及信息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即四诊信息合参的综合辨证水平。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重要技术,核心是“证”与“治”,《伤寒论》中“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即是对辨证论治精髓的高度概括。辨证论治从诊断到处方的过程,是由知识到策略的过程,实际上产生了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决策,即信息学范畴的判断与输出,如果知识是完备的,由知识生成策略可以得到唯一的正确策略。但是,在中医诊疗的复杂情况下,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此策略未必正确,需要实践的检验,在实施治疗之后尚需继续观察疗效,获得新的信息,并以此调整对病因病机的判断和治疗的策略,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这也就是信息(智能)科学所讲的反馈优化过程。

3中医诊疗研究新模式展望

中医理论以取类比象、司外揣内见长,诊疗思路离不开推理。信息科学的出现为中医诊疗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近年来,基于模式的推理获得诸多学者的青睐。中国学者从东方思辨角度提出对复杂性问题认识和处理的模式: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论。所谓物理,是指涉及某项系统项目或问题处理过程人们面对的客观存在,是物质运动的规律总和;事理,是指人们面对的客观存在及其规律时介入的机理,这种定义体现一种人-物界面;人理,是指所有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过程。从这一角度着眼,医者对患者的信息处理过程具有物理-事理-人理的三维属性。通过研究和理顺这种关系,能推动中医诊疗研究寻找新的模式。

目前,信息革命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人类工程学、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等工程技术方面的进步,为中医诊疗研究向基于交互平台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契机。由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提出的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致力于把古今中外的各种情报、资料、信息、人的思维、思维的成果、人的经验、知识、智慧统统集成起来,使人脑的信息处理与电脑的信息处理相结合,形成一个工程领域,以达到对整体认识的“集大成”,即人-机共创智慧[5]。由于人脑和计算机都是信息处理的工具,人脑通过经验积累与形象思维,擅长不精确的、定性的把握,而计算机则以极快的速度,擅长准确的、定量的计算,故而两者互相结合,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随着综合集成法及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在信息网络上实现,既能达到集智慧之大成,又能通过反馈的作用来提高人的思维效率,以增强人的智慧,因此,可以将之用于对复杂信息处理的中医诊疗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潘智刚,徐永和,王乐平,等.信息结构理论与中医理论的构架与联系[J].安徽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8(1):80-81.

[2]任廷革.浅析中医与信息科学[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0,2(3):90-91.

[3]刘家强.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现代化浅识(续)[J].中医药学刊,2006,24(8):1520-1521.

智慧医疗诊断思路篇6

iBm与广东省中医院的合作已久,近几年来广东省中医院通过iBm的解决方案深入落实“新医改”政策,建立了高效透明、惠民可及的智慧的医疗体系;尤其针对中医临床特点,借助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和手段,打造了兼顾中西医学差异的现代医院临床科研信息整合平台。未来,广东省中医院将建立医院总部和分院一体化整合的CHaS平台,实现跨区治疗、跨院病历共享,以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新医改方案。

广东省卫生厅廖新波副厅长、中国医院信息管理协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李包罗教授、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和iBm行业解决方案客户支持及行业产品框架服务全球副总裁DavidJSawatzky、iBm全球副总裁和iBm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博士,以及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行业解决方案业务总监李永财先生共同出席此次活动。

携手共建智慧医疗

广东省中医院始终在中医现代化方面不断进行着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积极思考如何让信息技术有效介入传统中医治疗,利用信息手段解决诸如中医的效果验证问题,利用临床累计数据分析疗效从而以全方位、可量度的方式分析疗效和患者反应,让中医疗法在慢性肾脏病等的治疗中能被广为接受。2009年,广东省中医院被选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6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之一,其信息化发展也始终走在行业前列。从现在至未来几年,广东省中医院制定了的信息化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利用临床科研整合平台推动广东省中医院的中医临床科研能力。例如:利用语义化电子病历所提供的量表功能,实现更方便的在临床过程中采集具有科研价值的高质量病历数据,避免医生的临床与科研数据两次录入问题,将医院诊疗病人规模转化为科研优势;基于CDa标准的整合平台,建立“以病人为中心”临床信息整合,集成了病历、医嘱、检查、检验等各种临床数据,使利用数据积累和数据分析证明中医诊疗方案的有效性称为可能;利用科研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支持研究人员自定义多角度的数据分析,从而探索病例的潜在规律,甚至建立某些疾病发病治疗规律的疾病预测模型,推动中医诊疗水平的提升。

第二步,实现信息系统“从服务于临床的业务流程”到“帮助医院掌控和优化业务流程”,称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手段与方式。届时,借助医嘱闭环管理系统,可以跟踪每一个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未来每一片药的开立、发药、服药、甚至未来服药的计划,为实现临床过程质控提供了基础;还可以借助面向医院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俗称“院长指挥舱”,使医院的流程与运营更加透明与优化、使患者的诊疗过程更加安全和可追踪。

第三步,利用即将上马的“跨院整合平台”项目,帮助医院进一步集团化医院优势和建立区域辐射服务能力,例如:借助跨院服务平台,优化集团内部各家医院配置的诊疗资源,建立跨医院跨地域的服务理念,病人可以选择更舒适的住院环境的同时,也能享受异地的专家临床服务;打破部门和医院的界限,为整个集团内临床一线人员提供每一个病人完整的临床信息;逐步实现集团医院经营管理的核心化,以及医疗服务网点化和社区基层医疗的协调。

iBm在医疗it解决方案方面有长期的积累和研究,并始终关注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发展,致力于推动中国医疗信息标准化工作。2009年,iBm与广东省中医院启动了“临床科研整合平台(CHaS)一期项目”,正式建立中医临床科研基地综合信息化平台。在这个项目中,iBm为广东省中医院总院住院部提供了一套整合了电子病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临床影像系统和实验室信息系统的综合系统平台;通过基于标准化、语义化的电子病历系统和整合平台,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整合,以帮助积累高质量、能够服务于临床科研的病历数据,为中医临床科研基地构建数据基础。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表示:“未来,双方将着眼于当前医疗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展开通力合作,我们将借助iBm提供的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迎接信息化建设道路上遇到的诸多挑战。”

CHaS智启新征程

iBm与广东省中医院的CHaS项目合作,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的重大成果,该项目完成了全部科室的割接上线工作,已成为医院运行的核心系统之一。借助该系统,不仅实现了院内系统整合,也奠定了未来总院―分院共享和面向医院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的模型、系统架构及接口方式等基础框架。诸多前沿性研究项目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包括两个预测模型――慢性肾病预测模型和脑中风预测模型。此前的医生诊断,只能依靠个人经验进行描述,但是有了预测模型之后,就能根据模型数据提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病人发病的概率。对问诊的病人而言,也能够得到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的方案。

基于双方深厚的合作背景,结合广东省中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蓝图,双方将进一步展开合作,把CHaS项目推广到包括大学城、二沙、芳村等广州市区的分院及分门诊,实现广东省中医院广州院区的统一化信息系统平台;并针对广东省中医院特色的集团化的跨院诊疗模式,对CHaS系统的功能进行增强,实现多院区业务联动,充分优化医疗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跨院电子病历信息共享网络,使医生在相应权限控制下能够跨院访问和编辑某个病人的所有电子病历,为患者就医服务提供了快捷的诊断服务流程;最后建立“面向医院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通过这个“院长指挥舱”帮助医院各级管理者快速全面掌握医院运营状况,及时抓住医院运营管控重点,保证医院运营的高效、安全,提高业务科室的工作效率,使患者的诊疗过程更加安全和可追踪。

此外,还将通过跨院诊疗模式解决流程问题。这个全新的模式主要应对跨院、跨地域治疗,解决主院和分院医疗水平分配不均等问题,旨在实现资源优化。例如,位于大学城里面的广东省中医院分院,环境较利于处于康复期的治疗病人,因此可以选择在主院实施完手术后,到大学城分院康复。对医院的好处是资源优化,对病人来说能够提升主院体验,更有利于康复。同时,在现有应用基础平台上,iBm与合作伙伴华海医信积极尝试推进跨医疗机构的业务协同处理,广东省中医院的优势医疗资源,共享到广州萝岗开发区中医院。通过远程业务协同处理平台积极带动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让偏远的老百姓也能及时享受的三甲医院专业的医疗诊断服务,为基层医院业务发展,促进专科优势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iBm还将与广东省中医院及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同步展开基于SpSS决策支持平台的创新性联合研究,在此合作研究中,双方将共同研究如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一些非常创新的医学规律研究任务,例如针对一些慢性病,可以通过对历史病例数据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尝试建立帮助未来病人的疾病风险预测模型,例如,脑中风病人再次中风的风险预测模型、脑中风病程发展指标体系、包含中医特色诊断辨证风险因素的慢性肾病的预测模型。

iBm全球副总裁,iBm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博士表示:“iBm长期致力于为中国医疗事业提供最佳技术支持和行业实践,智慧医疗也正是建立在iBm对新技术的开发与投入。秉承不断创新的精神,iBm中国开发中心为中国医疗行业信息化的不断演进提供着强大支持。”

信息化引航惠民生

智慧医疗诊断思路篇7

科技发展到今天,人工智能使一切曾经的不可能发展成为可能,以前所有的生物体都通过自然选择进化,如今我们已经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机器深度学习、优选基因,开始人类疾病的救治。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说,人工智能(ai)是人类历史上一场非常重要的革命,在生物学上也是一场非常重要的革命,会影响我们的生命和地球。在过去几十年中,很多东西并没有实质性改变,但现在,可能接下来的几代人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因为我们有了人工智能。

在今后一二十年里,人工智能医生能够替代人类医生吗?赫拉利认为,今天ai也在学习,并能和人类做得一样好,甚至比人类做得更好。当然,这一切也没那么简单。不是说明天一早所有的医生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我们将遇到一些法律和技术问题,这会对人工智能医生产生很多的阻碍。我们要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要一次性解决。

但是人工智能,它到底能为人类医疗做什么?毋庸置疑,在沃森医生的案例中,现场医生都是业界翘楚,依据的是多年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沃森医生依据的则是搜索全球范围内相关病例的数据分析。也就是说,沃森依赖的是未到现场的所有与该病症相关的、全球有经验医生的分享案例之分析依据,用不到10秒就列出了与业界顶级专家一样的详细诊疗方案,其强大的记忆力和超快的反应力,及不知疲倦的学习能力,是任何一个人类医生所无法拥有的。

在全球,大数据与创新产品、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融合已成趋势,并已进入实质发展应用阶段。在中国,由于中央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积极推动,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智能医疗时代。但业界专家提醒,当前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中国应该拥有自己的精准治疗、智慧健康技术,而不是全盘引进使用他国经验技术。纵观这30年,中国医院超过90%的医疗设备都来自国外,这意味着超过90%的诊疗技术其实都依赖国外。今后30年,中国应该从拒绝医疗依赖、拒绝技术依赖、抢占医疗技术国际标准话语权做起。这一点,沃森医生给了我们一个启发。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立祥教授,及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统计实验室主任、2018流数据库国际标准制定者、柏睿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to刘睿民对相关问题,都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王立祥教授作为《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标准与指南的制定者、中国腹部心肺复苏的创始者及中华精准健康传播理念提出者,对如何促进精准医疗、精准数据、精准健康融合发展,他形象地比喻三者为“乘舟、架桥、达岸”的“^河说”:即精准医疗是方法手段(喻为“舟”),精准数据是基石路径(喻为“桥”),精准健康是目的目标(喻为“岸”);他强调三者组合、整合、融合,将促进人工智能精准健康的发展。

刘睿民是29年来中国首度在国际标准委员会独立提出技术提案并获通过的大数据领域、流数据库标准的制定者,曾任多家世界级跨国it公司大中国区及亚太高管,回国前在硅谷tandem公司师从图灵奖大神级得主JimGray,共同参与过国际最有影响力的数据库核心技术tandemnonStopSQL/mp的内核编写。刘睿民最著名的观点是:大数据时代国家竞争发展优势,就是对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让数据变成有价值的产品服务于社会。作为工信部的国际专家、国际数据库标准的主笔专家、分布式流数据库国际专利的拥有者,刘睿民代表中国代表团提交的大数据技术提案,获得了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全会决议通过。该提案的通过,说明中国核心大数据基础技术的发展正在赶超国际水平。

智能医疗靠大数据说话

该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医疗大数据应用趋势?

王立祥:目前,一部分人是看清了医疗大数据的发展“趋势”,一部分人是顺应了医疗大数据的发展“形势”,一部分人是把握了医疗大数据的发展“运势”;我认为对于医疗大数据而言,我们不只是“算数”,而要“识数”,最终要落实到“用数”上。当前尤应引导人们在“运”作成“势”上下功夫,要明白“猪不到风口上,永远也飞不起来”的道理。

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王立祥:面对我国医疗界的一些现象,比如大多医学指南照搬国外,应足以引起我们的深度思考。借鉴学习国外的先进理论与技术是必要的,但一定要结合中国的人种与民族、地域与环境、习惯与习性等特点,利用我国医学大数据的优势,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标准与指南。再比如在评估学术成果时,参照学习国际标准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一个国家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成果由SCi认定,那么很有可能一场针对这个国家的“医学战争”的序幕已经拉开(这30年医院>90%的医疗设备都是国外的,实则“医疗依赖”已形成),这对于拥有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尤应警醒。吁响应号令“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后30年绝不可再形成“健康依赖”!在激烈的不见硝烟的战争中,真正的核心技术市场换不来,花钱买不到,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和颠覆能力,才能把国人健康的未来发展命脉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国务院从国家层面推动医疗大数据的发展,从去年6月开始至今已有半年,这一领域现况如何?

王立祥:政府从国家层面运筹帷幄,一批有识之士在此领域积极探索尝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在我国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背景下,建立预防疾病全覆盖网络,为全国的亚健康人群提供卓有成效的健康指导;运用医疗大数据促进了现有医疗体制、模式与手段的变革,尤其在疾病的辅助诊疗及预防保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你是建议设立全国医疗健康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全国人口的健康档案数据库吗?

王立祥:这些都应逐步实施构建,充分发掘利用医学大数据的资源,建立全国医疗健康网络的平台及健康档案数据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比如我们最近颁布的《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标准与指南,倡导对于心脏骤停前的患者,利用医疗健康网络信息平台的人口健康档案数据库,落实“预识、预警、预防”的“三预”防针,以达到未病先治,防患未然,起死回生之目的;以此为配套的专业技术和产品研发就需要紧扣这一时代的主旋律。

打造医疗健康立体数据库

医疗大数据方面需要怎样的产品与技术突破?

王立祥:第一,需要专业的医疗大数据立体分析师,他们要懂得“算数、识数、用数”,建立专业的培训机构,逐步实施持证上岗,为智慧医疗与健康服务;第二,需要树立精准大数据立体观,大数据有长度、宽度和高度,我们一定要全方位立体地构建;第三,需要创造研发大数据的立体产品,用大数据技术紧贴医学,打造有标准带动、有核心技术支持、有行业准入的核心大数据医疗健康产品。

宏观政策方面,还需要怎样的推动?

王立祥:中央政府有了关于推动医疗大数据应用的战略规划,但要真正落实,还要真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医疗大数据应用网络体系。需要政策上给予大数据及医疗行业融合的引导和鼓励,需要鼓励一批真正有核心技术、最好能有争夺国际标准话语权实力的大数据企业,进入医疗行业,而不是使之成为炒作概念的土壤,当然这需要几方面的支持:

首先,需要一批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来参与这项事业,比如健康数据分析师、健康数据监护师等。他们必须通过资格认证,才能准入。相关政府部门、专业学会,都应尽快展开这一重要环节的认证工作。其次,需要有相应的平台为基础。这个平台的建立必须三结合:政府牵头建立健康智慧社区、精准健康城市,引进有实力、有技术的企业做产业支撑,使大数据支撑的精准健康成为支撑国民健康发展的大事业。第三,需要将上述几方面形成链环。因此必须政府牵头,不仅需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必要时还应释放政府资源予以支撑。

最后,必须有一个核心技术支撑的重要医疗健康产品。比如智能医生,像“沃森”一样的大数据分析治疗机器人,再结合我国海量的数据标本、博大精深的医学理论和广泛的临床经验,并与能解决海量数据、实时分析并能快速出结论的大数据公司联手,尽快形成学科、学术理论实践体系,未来很可能中国医疗界将领先世界一步,且在医疗界是极具战略意义的关键一步。

中国医疗大数据应用将有何独特之处?

王立祥:通常我们从医学角度阐述某个问题,必须做海量实验以确保理论的安全性。对西方医学标准和医疗技术从依赖,借鉴,到基本自主,“自主中国智造”是中国医疗大数据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谁掌握标准谁就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我们中国医学博大精深,大数据时代,从数据拥有量级上,我们排在全球前列,现在就需要行业的精准分析技术,做出拥有自己特色的医疗规范、产品。

关于医疗大数据的分类共享,全体系的输入,现在最需要技术界做些什么?最需要医学界做些什么?

王立祥:现在的确很需要打造医疗健康立体数据系统。尤其是急诊救治部门,经常遇到的情况是,重症患者或突发急症患者来了,但陪护家人却说不清楚患者病情,患者自己也失去了表述能力,医生也对患者病史不了解。如果之前有各种健康稻莅镏医生,则救治过程会顺畅许多。所以,医疗健康立体数据系统的建立,就相当于将医生救治患者的阵地前移,会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机器精准算法医疗是大趋势

在产品技术研发方面,目前有何新进展?

刘睿民:智慧医疗所需要的医疗机器人,它和普通机器人一样,其构造中有接受器,可以从人体温度、血压、血糖、心脏监控腕表,检测器、测步仪、运动装置实时抓取数据的变化值,也就是大家理解的各类健康数据。在人体运动的过程中,各类仪表会不断刷新数据,医疗机器人则会主动或被动抓取上述数据,并分析这些不断变化的数据,通过实时深度学习在网络空间翻阅查询全球最权威的医学杂志、教科书,以及各种与疾病救治相关的信息。我们都知道人体是个协调工作的精密系统,他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成长背景、基因传承都有关联,过去医生只针对单个病患诊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现在则可以预知患者可能的病患,提前加以防治。因此,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或其他实时跟踪个体生命体征的产品,即时获取患者的身体数据变化。如医疗界和科技界能联手研制,将使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做到精准健康、智慧医疗,这应该是老龄化社会来临前解决健康就医问题的最佳方案。

如果能够把血氧保护、脉搏、心率、气味的综合监测功能,加入到可穿戴医疗设备中,再综合可穿戴数据实时上传到医疗机构健康云上,就可以持续监控广大人群的生命体征,并关联这些人群在各级医疗机构的检测数据,让相关数据在医疗云端数据库中可及时查询到,这将具有非凡的预防医疗和健康维护的价值。

大数据处理技术如何为推进精准医疗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刘睿民:大数据正在衍生出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这无非是在大数据基础上的更深入研究,和基于更大量数据的迅速读取、分析及矫正,以做出最准确判断。这些数据现在分散在各个领域,只要整合起来,就可以成为我们健康生活的最有力保障。

人工医疗将由机器精准算法医疗替代,人的经验将变成固化的机器算法和属性标签,这是一个大趋势。标签越多,医疗就越精准,最后变成固化在机器里的经验。未来,医生更可基于机器已有的经验,更进一步提供人工医疗服务。当那些大医院长期积累的医疗经验,变成机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通过云端数据库,可以为社区医院所用。当医疗经验变成标准,社区医生只需照做即可。我们的专家经验,就可以通过机器医生普惠到大众,这应该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普惠医疗。

从商业角度看,医疗大数据是否有非常大的投资空间?

智慧医疗诊断思路篇8

   临床医生们身边的病例和诊疗工作中有着许多未知与疑难的问题,带着疑问去查找文献资料,求教老师或同仁,参与会诊讨论,上网发帖求助,使出浑身解术利用各种渠道来寻求解决办法,这就是在探索。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奥秘,找到了新的、好的诊疗技术、方法或术式,甚或会有小小的创新与发明,这就是发现。看似很普通,很平常,却深刻地反映出科学活动的思维认识过程,目的是找到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规律,以帮助医生们战胜疾病。

   然而,世事都有两面性,探索就意味着冒风险。最近几年,国内的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生“带着钢盔开着坦克”行医,自我防护意识越来越强,该做的手术不做了,该冒的风险不冒了,该创新的不创新了。临床医生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宁愿做“太平医生”。在医患关系和谐的年代,医生的失误往往能够得到患者的理解,这才促使医生不遗余力地为患者治病,从而加快医学的进步。对于现在的医患关系紧张状况,大多数临床医生的内心都充满了矛盾与苦闷。我们既希望探索医学禁区,又害怕患者无理取闹,使本来单纯的医学问题,最终上升为法律纠纷。为此,许多医生不得不选择“无为而治”。

   一代名医张孝骞曾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形容现在国内从医的谨慎。医生面临的病人个体差异巨大,诊疗过程时刻存在犯错误的可能。因此,有些医生感叹,如果把每个医疗过程倒过来分析,多数都能发现一些治疗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为此,美国医学会于1999年发表了着名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公告,指出:公众必须认识到医生也是人,也会犯错误,把所有医疗缺陷的责任都归结在医生身上是不公正的。有资料显示,即使在医疗技术更发达的西方国家,医疗缺陷的发生率仍高达10%~15%,比一些恶性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都多。

   我们目前对医疗缺陷还缺乏理性对待的态度,医生对自己的医疗缺陷有种神经质的忌讳。与此同时,我们国家对医疗缺陷缺乏一个切实可行的应对办法,飞机失事,国家有一套赔偿标准来安抚家属,可是对医疗缺陷却没有明确的赔偿标准,于是医疗纠纷中的争执和天价赔偿屡屡见诸报端,这更加剧了医务人员对医疗缺陷的逃避。如此,在面临患者质疑的时候,就把医德、规章抛在脑后,通过修改病历来“保命”。而我国法律规定的医生“举证责任倒置”,也使我们医生处于不利地位。而且,当前医生和医院的隶属关系,使得某个医生的过失,成为某个医院的过失。一旦发生了赔偿,一般也需要医院承担大头。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在共同利益的作用下,会不遗余力地为医生修改病历创造条件,甚至敦促、指导当事医生修改病历。

   相比起来,国外医生的独立执业的管理方式就显得合理些。在很多国家,医生尽管和某些医院发生工作关系,但其利益是独立的,其和保险公司直接挂钩,病人找医生看病,然后到保险公司报销,包括医疗缺陷,也可能由保险公司来买单。可是一旦某位医生经常遭到患者投诉,赔偿超过一定数量的时候,保险公司就可能和该医生解约,而医生一旦失去了保险公司的支持,就意味着病人找他看病没有保险公司报销,那么一般也就很少有患者会找他,他也很难和医院签订工作合同。这种医生自己为自己负责的模式,既可以增强医生的责任感,也可以避免医院和医生因为利益关系,玩“猫腻”共同应付患者的情形。面对医疗缺陷,如何让医生相对独立出来,应该是当前医疗改革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没有失误也可能失败,没有失误并不意味着成功。没有错误就等于完美无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更何况,从来不犯错误的医生是没有的。医生们的这种“无为而治”,不仅阻碍了医学进步,也损害了患者的根本利益。医生应该怎么办?医学应该怎么办?

   医生这个职业,是相当特殊的职业。因为人命关天,所以,对这个职业的要求更高一些。就拿大学本科来说,正规的医科大学的学制要比普通大学多上一年。毕业以后,必须要当相当长时间的住院医师,要有相当长时间的实践,才有可能真正当上医生。但是,医生又是个高风险职业。除了确实因为医术不高或因为疏忽可能发生人命关天的问题外,来自病人家属的误会也不得了。因为医生接触病人,而没有一个病人不希望自己尽快好起来,医生又不能保证每个病人都尽快好起来,这样,势必会发生医生和病人的摩擦,经常听到的新闻是某某医院某某医生又受到了病人家属的攻击。受攻击的医生中,应当有不少人是无辜的。不是他们不想治好病人,而是他们回天乏术。这个回天乏术不是医生的手段不高强,而是病人已经病入膏肓。www.Lwlm.com

   医学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医学的特点是研究人类自身,而人类自身的未知数是最多的。医学的局限性在于认识的局限,而认知也是相对的,也许是片面的,过后是错误的。医学原理也会如此。科学并不会说“我什么都知道”,科学只知道一部分。“包治百病”肯定是谎言。医生对病人说话一定要留有余地。什么都能治,就意味着什么都不能治;没有任何副作用,就意味着没有作用。医学的局限性还在于方法的局限性,100年前没有输血、没有抗生素、没有真正的麻醉。疾病不可能被人类征服,它们总是伺机反扑,或者“提升水平”,把人类推向陷阱。

   医生的注意力要集中到患病的人的体验上,而不仅仅集中到疾病的过程本身。治疗并不意味着治愈某种疾病,有时候意味着体恤,减轻痛苦而已。2004年4月《英国医学杂志》曾刊登这样一段话:对于有些“病”(至少60余种),没有必要采取什么方法去治疗,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明有什么方法有效,也许不治疗比用什么方法去治疗更好,也许最好的方法是不去治疗。

   医疗也有很大的风险性,因为医疗的特点是在获的人体上实施诊断和治疗。医疗的风险性存在以下几种,诊断风险:误诊、误伤。用药风险:毒副作用、剂量耐受差异、过敏。手术风险:麻醉、出血、损伤、感染。风险在于疾病的复杂、认识的局限、技能受阻,也有责任心和经验不足。医疗是服务性行业,却是特殊的、极大风险的服务。医学是一辆行使在高速路上的破车。各种媒体电台将医学推向尴尬,使医生陷入无奈。医生的手谨慎而颤抖。医生只能以“尽可能”“尽力而为”的表达得到理解。

   作为临床医生,要有为科学、为患者献身的精神。一名医生如果不愿冒险,就只能成为“修机器”的匠人,而不能成为医学大师。医生的冒险精神不仅来自于对真理的追求,也来自于对患者的感情。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医生深怀仁爱之心,患者都是通情达理的。当然,患者理解医生也是有条件的。在临床中,尽管误诊是客观存在的,但医生不能以此为借口,无视生命的尊严,随意让患者付出无谓的牺牲,承受无谓的痛苦。患者可以宽容正常的失误,却无法宽容因敷衍塞责、草菅人命造成的失误。

   中国古代政治家、哲学家说:做事要“通天理、近人情、达国法”。作医生也当如此,对医生而言,天理即为自然规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人情即为人的思想、意识、情感和意愿。而国法即为诊治的原则、规范、技术路线、方法技巧和政策。临床医生在日常诊疗工作中探索的本质就是排除错误,不断进步,服务病人。“先病家之忧而忧,后病家之乐而乐”,充分体现了医学仁爱的真善美精神,这种精神正深深地植根于现代医务人员之中。无论时代和社会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仍然是中国医学的主流。

   郎景和教授的这样一段话,很值得我们临床医生好好回味的:珍视自然的每一种状态,是客观地看待科学。科学不是万能的。认识无限,而我们认知的程度和探索的范围总是十分有限的。疾病的诊治要遵循两个原则:科学原则与人文原则。科学的原则是针对病情而言的,需要对疾病的病理、生理、治疗方法和技术路线而采取科学谨慎的原则;人文原则是针对人情而言的,需要对病人的心理、意愿、生活质量、个人与家属要求而采取人文关怀的原则。

智慧医疗诊断思路篇9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生产、积聚和传播的中心。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而城市化发展的水平又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资源经济、资本经济和知识经济三个阶段。在当前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使我们这个时代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新的巨大变化,信息化的程度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城市发展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主要指标,信息化正在成为城市一切领域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动力[1]。在城市信息化进程中,数字城市成了推进城市信息化的标志性工程,这是有着深刻背景的。就社会背景而言,国家的信息化催生数字城市,解决城市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呼唤数字城市,这是需求牵引;就技术背景而言,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城市数字化,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数字化,这是技术推动。数字城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2]。实践表明,数字城市在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和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和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开拓地理信息产业新领域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全社会的文明进步和改变公众工作学习生活方式等方面,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数字城市”建设还存在许多制约城市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其一,信息获取手段的自动化程度低,实时性差,更新慢,导致“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脱节;其二,缺乏统一规划,整体推动力量薄弱,信息不能共享,系统之间不能互连互通互操作,导致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其三,智能化程度差,数据多但用不上,有数据但用不好,有信息但找不着,有系统但不好用,影响整体效能的发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策、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也有技术方面的问题。物联网、云计算和网格技术的出现,为解决“数字城市”面临的上述问题提供了机遇。怎样利用物联网技术解决对城市的实时感知和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无缝连接的问题,怎样利用云计算技术来解决多源异构海量数据处理的问题和增强智能服务的能力,怎样利用网格技术解决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和实现协同工作,这些都是学界和业界思考的问题。“数字城市”往何处去?由“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呼之欲出的。智慧让城市更美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全社会的心声。

   2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的关系目前,全国有一百多个城市都在建设“数字城市”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许多城市依托数字城市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电子政务已投入使用,东部沿海城市启动了数字城市的全面建设。与此同时,智慧城市的理念和规划也纷纷推出,这就涉及到智慧城市的理念、特点及其与数字城市的关系。

   2.1智慧城市的理念智慧,指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或指学习、记忆、思维、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核心是思维能力。而这就必须具备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和更深入的智能化服务等智慧的要素。智慧城市,简单地说就是让城市更聪明,本质上是让作为城市主体的人更聪明。它是通过互联网把无处不在的被植入城市物体的传感器连接起来形成的物联网,实现对现实城市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计算技术对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实现网上“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的无缝连接,并发出指令,对包括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

   2.2智慧城市的特征智慧城市“智”在哪里?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目前众说纷纭,但还是可以归纳为以下六句话[3],即透彻感知、全面互联、深度整合、协同运行、智能服务和激励创新。这6个方面中的每个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对现实城市的全面、综合透彻感知和对城市运行的各种信息系统的实时感测,就不可能有面向现实城市的正确判断和决策;没有无所不在的传感器的全面互联并实现感知数据的智能传输和存储,就不可能发挥透彻感知的后续作用;没有对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深度整合,就不可能从海量数据中获取知识,也不可能提供一致性数据服务,信息共享将成为一句空话;没有基于网格环境的城市各个要素、单元和系统及其参与者的组织和高效的协同运行,就不可能达到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没有云计算这种新的智能服务模式,就不可能为人们提供各种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个性化服务;没有激励创新机制,就不可能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科技和业务创新及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实验平台,也就不可能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3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演化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两者一脉相承。数字城市是城市的数字化,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智慧化,是数字城市功能的延伸、拓展和升华。这里,使用“演化”一词是采用隐喻方法,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隐喻数字城市的科学演化、技术演化和工程演化[4]。在科学层面上,数字城市可以理解为“现实城市”(存在物)的“数字空间”,而智慧城市则可视为“数字城市”的“智能空间”,其科学目标是实现由数字到信息再到知识的转化;从技术层面看,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物联化、智能化,是现实物理世界、互联网虚拟世界与物联网智能世界这“三个世界”的无缝连接、相互叠合构成的面向未来的全新城市形态;从工程角度看,“现实城市”建设、“数字城市”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都属于工程活动的范畴,由“现实城市”工程到“数字城市”工程再到“智慧城市”工程,本质上是工程演化过程。城市建设的科学演化、技术演化与工程演化是相互关联的。所以,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既有连续性又有差异性,数字城市是数字化的城市,智慧城市是智慧化的城市,数字化是基础,智慧化是灵魂。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只有建设好了数字城市才能建设智慧城市,正像有的学者认为的那样,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具有并行性,所以智慧城市也可以称之谓智慧数字城市[5]。

   3数字城市如何向智慧城市演化实现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演化,首先要有一个总体解决方案。如图1所示,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由智慧基础设施层、智慧服务公共支撑层、智慧服务层和智慧服务应用层等组成。图1智慧城市总体架构由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可知,实现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演化有以下3个关键技术。

   3.1传感器网与物联网感知感测技术传感器网与物联网技术,是智慧城市实时获取现实城市各类信息的基础。包括天基、空基、地基、海基的传感器网获取的地理空间数据,连接被植入城市物体和运行信息系统的传感器形成的物联网获取的感知、感测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到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进行整合处理并存储管理。没有实时、动态的现实城市的海量数据,智慧城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网络与传感技术把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

   3.2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是智慧城市海量数据处理的智能平台,对上提供虚拟支撑,包括计算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云计算是一种新的计算模式,它通过虚拟化技术把计算资源、数据资源等管理起来,组成一个庞大的资源池,并将其作为服务通过互联网传输给用户。“云”就像是一个“发电厂”,只是它提供的不是电力,而是计算机的计算、应用和管理能力的服务。只要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并得到授权,你就可以使用这些能力和资源。

   3.3网格技术网格(Grid)指第三代internet,或下一代web。不同于internet和web,Grid的特点是:资源的范围更加广泛,具有很强的分布性、更复杂的异构性;共享更具目的性,引入了虚拟组织(Virtureorigion,Vo)的概念,而且具有动态性和可伸缩性;强调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服务的有序性和可控性。对于智慧城市而言,网格技术主要解决4个问题:其一,系统集成,指已建(或历史遗留)分布异构城市空间信息系统的网格化集成,实现已建系统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其二,信息整合,指多源异构地理空间信息的集成、融合与同化,从而从海量数据中获取知识,提供无缝连接的一致性城市地理信息服务;其三,资源共享,指广义信息资源共享,即一切都是服务的理念,如DaaS(数据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KaaS(知识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等等;其四,协同工作,指网格上多个节点协同运行,共同解决城市重大而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由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必须解决的。可以肯定地说,传感器网与物联网感知感测、云计算和网格等技术的发展必将让城市更加智慧。

智慧医疗诊断思路篇10

在已经过去的半年里,国家对智慧医疗的发展持支持态度,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曾提出“利用信电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而作为科技大都市的上海,正在试图将科技与医疗进行深度融合,从而促进智慧医灯的大踏步前进。目前,上海市政府已将健康物联网定为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相关工作将在近期。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表示,健康物联网处于物联网、养老看护和健康服务等领域的交叉点,其中“万亿量级”产业的碰撞令人期待。

对个体健康进行网络化管理

不同于广义的物联网,在传感器、“云平台”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健康物联网更注重“以人为本”。通俗来说,健康物联网的重点在于采集生命体征一一这些数据既能救急救命,也能为慢性病、亚健康人群服务,从而为“全程、全员、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创造可能,即“回归到人的整体,从人体功能的调节人手去研究疾病。”

专家认为,健康物联网是对全生命周期个体健康的一种社会化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思想基础上、对待健康的态度和方法。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及中国电子学会健康物联专委会秘书长宋瑜研究员表示,“健康物联网”的核心指导思想始终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来解决人的健康问题,要把提高或恢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身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仅仅针对疾病本身”,“互联网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物联网则是解决人与物甚至物与物之间的交流,极大地扩展了互联网的应用领域”。

宋瑜提及,健康物联网是由各类数据采集感知终端、近远距网络传输系统、健康云平台、健康数据存储处理计算中心、健康智能专家系统、医疗专家、被照料对象和家庭成员、服务模式和管理人员、社会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以及相关的政务服务系统等的结合,即借助于移动网络等手段以及健康状态的监测和调控技术,对人体健康进行网络化监测、辨识和管理,进而达到维持和促进健康,预防和去除疾病,增进身心稳态水平的作用。

物联网时代的医疗共振

目前,国内普遍存在优质医疗资源稀缺、配置失衡的现状,为了缓解这种医疗矛盾,上海在推行智慧医疗方面下足了功夫。据悉,上海目前正在力推家庭医生制度,但是与庞大需求不成正比的是奇缺的医生数量:平均每位医生要服务2000位居民。

另一方面,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卫生信息化建设也迎来了自己的“物联网时代”。据了解,上海卫生信息系统平均每天产生上千万条数据,已经建立起了三千万份电子健康档案,而每天调阅的信息量已经达到10000次。不断膨胀着的医疗数据使整个医疗界面临一场全新的挑战: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医疗数据,并将之用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运行效率?

医护资源的供不应求和医疗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一度成为上海市“智慧医疗”发展的一个难题,健康物联网的出现恰好为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对“老一代”远程医疗,健康物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更加深入,服务也更加透彻。与网络咨询、视频会诊等有所区别,它是对传统医疗的一种创新。一位资深的医改观察者认为,目前医患双方对健康物联网都有所期待,甚至可能因此“倒逼”医改。比如,要让物联网将优质资源从大医院传导到社区,一二三级医院间必须形成梯度服务、双向转诊的模式。

it界限大佬iBm也从中看到了上海医疗卫生行业从医疗服务到健康服务的发展趋势。iBm中国有限公司医疗卫生行业总经理刘洪对此表示:“大数据、移动等it技术正在对医院运营模式、服务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事实上,上海市已率先与iBm合作,对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到目前为止,闵行、静安、长宁、松江、普陀等区县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使电子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系统互通。除此之外,一个覆盖六个区县的健康物联网系统正在试点中,当前已经能够为200多万人提供服务。

市场化普及探索

健康物联网将在智慧医疗领域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

资料显示,物联网产业各个垂直领域跟服务市场之和在2012年便已经达到了4.8万亿美元,到2020年这一数字有望接近9万亿美元。2020年的全世界物联网经济增加值预计是1.9万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占15%、保健医疗占15%、保险占11%、银行竞争占11%。可以预见,占据物联网市场大份额的智慧医疗正成为企业的“必争之地”。

虽然健康物联网的前景得到了不少专家和学者的肯定,但是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健康物联网的发展仍属于早期。整个医疗界、科技界乃至监管者都未做好充分的准备。

有专业人士指出,健康物联网的普及仍存在一定障碍,以健康传感器为例,至今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除了脉搏、血糖、血压、血氧等,如果想要获得比较复杂的生命体征数据,现有设备的采集精度还远远不够。而有些技术问题甚至和物联网无关一一比如电池问题一一传感器要长时间联网,电池寿命必须超越现在的水平。同时,需要长时间无线联网的通信模块,必须保证不会损害健康,不会对其他医疗设备产生电磁干扰。

而在体制机制层面,则牵涉到更多相关利益方。上海市经信委在调研后认为,健康物联网涉及政府的卫生、民政、社保、药监、科技、产业等部门,需要建立协同推进机制。而且,远程医疗在目前的医疗政策框架中没有明确的地位,因此,许多项目只能以试验的方式运行。

可以说,健康物联网要想普及,技术、标准、商业模式三者缺一不可。但现阶段上海的健康物联网市场显然仍处于摸索阶段。

尽管如此,上海市政府仍表示将继续支持健康物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根据《上海健康物联网推进工作方案(草案)》,到2020年,健康物联网产业要在上海形成100亿元规模,重点在便民服务、数字医疗、养老看护、康复治疗、医药物流等5个领域推进示范工程。

业内人士指出,上海的医疗信息化程度很高,但是过去更多依靠政府推动;此次在发展健康物联网方面,上海市打算主要靠市场。

智能垫片的开发方也表示,将边走边摸索,继续设计和研制其他一些有趣的传感器,以初步形成商业模式。

在这一方面,通信大佬电信早已做好准备,于数年前便开始为抢占市场做铺垫。据悉,自2007年起,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已经将目光瞄准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立项,并在古美社区率先推行。如今,上海古美卫生服务中心的智慧医疗已经初具规模,辖区内所有居民都能享受高效便捷的社区医疗、远程医疗、智慧药房、无线输液、健康档案、家庭随防等“智慧医疗”服务。

这个面积仅有8100平方米,常驻人口只有4.7万的卫生服务中心,其门诊量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一个小城市中心医院的门诊量,平均每天可达2000-2500次。中国电信无线远程健康服务提供了可用于个人心电、血糖、血压等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分析、检测及共享的综合无线网络健康管理平台,患者只需将体征数据采集、上传,就能够得到远程检测中心的专业处理结果和建议。

截至去年底,上海电信已经打造出了超过3000个智慧医疗社区,将健康物联网服务覆盖了上海一半以上的居村委。

健康物联网是社会发展刚需

问题越多的地方,其实意味着商机就越多。

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目前全球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已达到10亿,其中,6亿以上的老人需要得到监护;糖尿病、高血压等患病人群也在逐年扩大中,仅糖尿病患者就有3.46亿人口。目前,中国已成为癌症和糖尿病的第一人口大国。尽管我国的人均GDp年增长率攀升,但是基于医疗条件、运动习惯、健康认知等各方面的因素,我国在健康方面的问题仍十分显著。因此,如何在增长GDp的情况下提升健康状况是当下紧要的问题之一。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步逼近,健康物联网再次被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