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知识产权的好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7:49

保护知识产权的好处篇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保护知识产权与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履行承诺、适应县情、完善制度、积极保护”的工作方针,努力开创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

通过专项行动,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遏制各种侵权行为,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意识,促进经济发展,树立我县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良好形象。

结合我县实际,全县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以保护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为重点内容,以货物进出口、各类展会和商品批发、定牌加工、印刷复制为重点环节,以假冒商标、侵权盗版比较集中的地方为重点地区,以知识产权权利人反响强烈、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三、工作任务

(一)切实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

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搞好商标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商标法律意识;要努力提高商标注册工作质量和效率,及时授予商标申请人商标专用权,依法认定和保护驰名商标,有效保护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要严厉查处商标及其他商业标识侵权案件,重点查办食品、药品商标违法案件和侵犯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专用权案件,以及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案件,要会同政法、质监、监察、食品和药品等有关部门查处非法印制及购买使用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案件。

(二)切实保护著作权

县文体广电局是我县新闻出版、版权、文化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依法规范著作权产品生产、使用和交易,营造良好的著作权保护社会环境。要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整顿和规范存在侵权隐患的图书、音像制品、软件交易市场;坚决取缔分布在车站、校园周边、人行通道、居民小区、娱乐场所和商厦附近销售盗版图书、音像制品、软件的不法摊点和游商小贩。重点打击盗版教材教辅、盗版软件、非法复制和销售音像制品、经营走私盗版音像制品以及网上侵犯著作权等行为。加大对图书批发市场、各类书店,音像批发、零售、出租门店,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企业和各类学校、考试系统的检查力度。加强对软件预装领域和互联网软件传播的监管。积极推进街、镇、乡和县级各部门使用正版软件,确保在国务院和市政府规定的期限内完成。

(三)切实保护专利权

尽快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机构,加强我县专利的创造、实施、管理和保护能力,加大专利行政执法力度,有效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联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等领域专利侵权行为,严厉查处冒充政府知识产权部门、国际知识产权组织或其他合法组织,欺骗公众、非法牟取利益的行为。

(四)强化对商品交易会、商品批发、定牌加工和印刷复制环节的知识产权保护

县贸易局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商品交易会的监管,指导承办单位设立专门机构,制定管理办法,邀请保护知识产权相关部门驻会监管,防止参展单位展示、销售侵权产品,防止境外不法组织和个人通过展会组织制造、出口假冒和授权产品。

县工商、质监、贸易等部门要针对利用定牌加工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现象,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商品批发市场的监管,要求市场主办单位完善管理制度,引导进场经营者合法经营,加强自律,防止侵权产品进场交易。发现侵权产品的,要严肃查处。对侵权严重的市场要责令限期整改,屡禁不止的要依法予以取缔。

县文体广电、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印制复制各类出版物、印制品、光盘、计算机软件及包装装潢、商标标识企业的监管,依法规范其经营行为,阻断非法侵权产品的印制复制渠道,严厉查处非法印刷复制行为,取缔无证照经营地下印刷复制窝点。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责任

按照国务院、全国整规办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我县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由县知识产权保护领导小组牵头,下设办公室承担保护知识产权的日常工作。其组成人员如下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委,何圣毅兼任办公室主任,县计经委、县财政局、县文体广电局、县工商局负责人为成员。

各街镇乡要设立相应机构,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格局,把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落实责任,及时掌握情况,加强检查督促,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二)把假冒商标、侵权盗版活动相对集中和对外影响较大的地方作为重点地区

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把棠香、龙岗、龙水、邮亭、宝顶、万古等6个街镇作为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重点地区,当地政府和办事处要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要采取得力措施,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行为,并严防反弹。有关执法部门要密切配合当地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遏制和防堵侵权现象。

(三)大力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大足新闻社、县文体广电局要制订具体计划,把保护知识产权列入宣传工作的重点,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力度,继续办好一年一度的“知识产权宣传周”专刊,普及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宣传我国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创造的经验及先进典型,重点宣传这次专项整治行动,曝光查处的大案要案,特别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把保护知识产权列入“四五”普法工作的重点内容,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充分发挥律师、公证员等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作用,增强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

(四)整合执法资源,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保护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

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各司其职,努力提高行政能力。县知识产权保护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有效整合各执法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杜绝各自为政、推诿扯皮的现象。要探索区域联合执法的有效途径,加强地区之间的案件信息沟通、异地移送、调查取证,防止地方保护,使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分子无处藏身。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杜绝以罚代刑。对知识产权权利人和国内外市场反响强烈、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侵权案件,要一查到底;对涉嫌构成犯罪而未移送司法机关的,检察机关应依法加强监督,及时检查纠正。要按照市检察院、市整规办、市公安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工作联系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衔接工作机制的意见》(渝检会[2004]17号)的要求,在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整治工作中,确保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联席会议等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五)规范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县科委要进一步探索、制订和明确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设立标准;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从业人员执业行为的监督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发展各种依靠科技、服务经济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保护知识产权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和约束企业行为,做到尊重他人、保护自己。

(六)严厉查处重大侵权案件

对知识产权在国内外反响强烈、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侵权案件,要一查到底。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要通力合作,提高办案效率,并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的工作衔接,依法及时移送涉嫌刑事犯罪的侵权案件。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厉查处涉嫌构成犯罪的侵权案件。各地区要针对本地区存在的侵犯知识产权突出问题,查处一批大案要案。

五、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

按照国务院和市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县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年1月)。各街、镇、乡和有关部门深入动员,统一思想,制订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二)组织实施(**年1月至**年8月)。各街、镇、乡和有关部门全面开展专项行动。由县知识产权保护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的抽查和督查,定期将工作进展情况逐级上报全国整规办和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主要安排如下:

1、**年一季度,县保护知识产权办公室组织县工商局、县文体广电局等部门,对我县城区主要商品市场展开联合检查,保持对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整治的高压态势。

2、从**年1月1日至4月30日,由县药监局牵头,开展对食品、医药等领域的专利侵权、冒充专利与假冒他人专利等行为的大检查与集中整治行动。

由县工商局牵头开展查处食品、药品商标违法案件和涉外商标侵权案件集中行动。重点查处在奶制品、饮料、糖果、人用药品上的商标侵权假冒行为以及在服装类、企业名称上“傍名牌”侵犯外国商标注册人的商标专用权案件。重点检查全县各食品经销点、药店、服装销售市场。

从**年4月中上旬开始,由县文体广电局牵头,配合“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对全县音像制品市场、教材市场、软件销售点开展一次集中联合执法行动。

从**年5月至8月,由县工商局牵头开展查处侵犯商标专用权案件集中行动。重点查处侵犯“笛女”、“金忠”等商标专用权违法行为,切实保护我县知名品牌。

3、**年4月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周期间,县科委牵头组织县工商局、县文体广电局等相关部门,举办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大造舆论声势,强化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让知识产权保护深入人心。

保护知识产权的好处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保护知识产权与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履行承诺、适应国情、完善制度、积极保护”的工作方针,努力开创我市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行动,提高保护知识的能力和水平,遏制各种侵权行为,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意识,促进经济发展,树立我市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良好的形象。

三、工作重点

(一)重点地区:*区、*区、*高新区和四会市城区、*市城区以及城乡结合部。

(二)重点商品:着重抓好食品、医药产品、电子电器、音像产品、家居用品等商品商标的保护。

(三)重点内容:以保护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为重点,在努力提高商标注册、专利审查工作质量和效率、依法规范著作权产品生产、使用和交易的同时,严厉查处各类有关商标、著作及专利侵权盗版案件。

(四)重点环节及重点场所:主要是货物进出口、各类大型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灯光夜市、定牌加工、印刷复制等环节及场所。

四、工作任务和分工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切实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重点查处食品药品商标侵权违法案件、影响较大的涉外商标案件、侵犯驰名商标专用权案件、侵权地理标志专用权案件、利用定牌加工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案件、非法印刷及购买使用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案件。

新闻出版、版权、文化、信息产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重点打击非法复制、印刷、销售盗版音像制品、软件、教材教辅和利用网络侵犯著作权等行为。会同工商部门整顿和规范存在侵权隐患的图书、音像制品、软件交易市场。加大对各类书店,音像批发、零售、出租门店,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企业和各类学校的检查力度。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地方人民政府使用正版软件的通知》(粤府办[*]239号)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政府系统清理盗版软件换装使用正版软件实施方案〉的通知》(肇府办[*]77号)精神,推动我市各级地方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确保在国务院要求的期限内完成清理盗版软件和换装正版软件工作。

专利行政主管部门要重点查处在食品、药品生产、销售、流通等领域专利侵权行为。对专利违法行为中涉及包装、标识印制的,要会同新闻出版、版权、工商等部门,依法查处,综合治理。

海关要全面落实《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进一步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风险分析技术,重点查处出口环节和行邮渠道的假冒注册商标和盗版光盘案件,加大对进出口侵权货物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区域之间保护知识产权合作。

经贸、外经贸、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海关、新闻出版、版权、知识产权、公安等部门和市贸促会要各司其职,强化对会展和商品批发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指导各种商品交易会、洽谈会主办单位设立专门机构,制订管理办法,防止参展单位展示、销售侵权产品,严厉打击境外不法组织和个人通过展会组织造假和出口。

质监、工商、经贸等部门要建立健全名牌保护机制,加大对名牌的保护力度,不断增加企业创名牌的动力。

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职能,加强与检察院、法院的联系与沟通,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严查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大要案件和跨境案件的首要犯罪分子和幕后组织者、策划者,遏制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发生。

五、时间安排

根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和省的通知要求,我市这次开展保护知识产权行动从*年11月开始至*年8月底结束,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年11月)。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动员,统一思想,制订本地区、本部门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二)组织实施(*年12月至*年6月)。各地各有关部门全面开展专项行动。各县(市)区整规办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的抽查和督查,定期将工作进展情况报市整规办。

(三)总结验收(*年7月至8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做好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总结验收,做好在执法行动中出动人数、次数及查处案件数、查处产品数和宣传报道等情况的收集汇总工作,并将总结验收报告送市整规办综合后报市政府。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对进一步优化我市投资与技术创新环境,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促进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部门要把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建立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整合执法资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努力开创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新局面。

(二)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各地各部门要把保护知识产权列入宣传工作的重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利用这次专项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宣传保护产权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及先进典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工作,把有关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列入“四五”普法工作的重点内容,广泛深入宣传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广大群众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

保护知识产权的好处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保护知识产权与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科技进步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履行承诺、适应国情、完善制度、积极保护”的方针,突出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等重点领域,抓住商品进出口、各类展会和商品批发市场、定牌加工、印刷复制等关键环节,强化措施,加大力度,标本兼治,开创全市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通过全面深入、扎实有效的专项治理行动,及时查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及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构建有利于激励创新、有利于维护知识产权的市场环境,初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保护知识产权的长效机制。

三、主要任务

(一)有效遏制商标及其他商业标识侵权行为。重点查办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商品商标侵权案件。查处侵犯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的专用权案件,加大对非法印制及购买使用假包装、假标识、加商标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有效遏制假冒商品的生产和流通。

(二)规范著作权产品生产、使用和交易。整顿和规范存在侵权隐患的图书、音像制品市场和软件交易市场,坚决取缔不法销售摊点。重点打击盗版教材教辅、盗版软件和非法复制音像制品行为,查处非法印刷复制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照地下印刷复制窝点。加强对网上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查处,打击借助高科技手段进行著作权侵权的违法行为。

(三)积极推进专利权的保护。依法打击专利违法行为,及时有效的查处侵犯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行为。严厉查处侵犯核心技术专利权和具有较大影响的案件,坚决制止连续侵权和群体侵权的违法活动,加大对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行为查处力度。加强对企事业专利保护工作的指导,充分运用知识产权信息资源,避免重复研究,减少在生产审批、计划立项、产品开发中侵权现象的发生。

(四)加强植物新品种的监管与保护。查处以农作物新品种为重点的植物新品种权和假冒授权品种案件,使侵害和假冒植物品种权的行为得到应有的制裁。重点开展对种子经营单位和种子产品的检查,禁止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进入市场销售,对非法销售达不到国家质量标准种子的,要依法严厉查处。

(五)加强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全面落实《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健全知识产权备案制度。在各口岸加大对进出口商品,特别是假冒和盗版商品的打击力度,遏制假冒和盗版商品的国际流通。

四、工作分工

专利行政管理部门要严厉打击食品、药品领域等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专利违法行为,着力查办侵犯核心关键技术专利权的案件和具有较大影响的案件,分阶段查处假冒和冒充专利行为。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严厉查处商标及其他商业标识侵权案件,重点查办在食品、药品等商品上发生的案件,着力查处侵犯驰名商标、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等专用权的案件,以及非法购买使用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的案件。

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整顿和规范存在侵权隐患的图书、音像制品、软件交易市场,坚决取缔不法摊点和游商小贩,打击网上侵犯著作权行为和盗版教材教辅、盗版软件、非法复制音像制品行为。

海关要依法加大对进出口假冒和盗版产品的打击力度,遏制假冒和盗版产品的国际流通。

商务主管部门要防止参展单位展示、销售侵权产品,防止境外不法组织和个人通过展会组织造假和出口。

农业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动植物新品种的监管与保护,维护有关权利人的切身利益。

信息产业部门要搞好计算机布图设计、计算机软件的研制、开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五、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各级各有关部门对专项治理行动进行动员和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各级各有关部门全面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市及各市区知识产权局负责对本地区专项治理行动进行督导检查,并定期汇总上报工作开展情况。

(三)总结验收阶段,各级各有关部门对专项治理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验收。市知识产权局负责对各市区、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验收情况报市政府,并组织做好迎接省里检查的准备工作。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护知识产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本次专项治理行动实现预期目标。全市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由市整规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具体工作由市知识产权局组织实施。各市区及市直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组织开展好本地区、本部门的专项治理行动。

保护知识产权的好处篇4

关键词:会展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参展商;行政保护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9-0002-03

随着地方政府对会展业重视度和扶持力度的加大,使其成为各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然而,由于展会其自身的特殊性,随着展会规模和数量的增大,其知识产权侵害问题也不断出现。展会本身遭遇复制侵权,展会参展项目的商标、专利、著作权等遭到侵权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使得参者商害怕自己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在展会上被人仿照,也使得参展商害怕突遭知识产权侵权的投诉,来不及进行抗辩而丧失继续参展的机会。可见,展会知识产权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会展业的良性发展。

1展会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

1.1展会本身

就展会本身来说,对其的侵权主要体现在:一是展会名称,它不仅是一个展会品牌的象征,也对该展会区别于其他展会起到标识作用;二是展位设计,参展商为了突出企业的形象以及文化等要素,往往请专业人士进行展位的设计,这在使得参展商取得良好展示效果的同时,也极易成为侵权的对象;三是展具设计,对其的侵权主要是专业和商标的侵权。

1.2参展商的展品

就参展商展出的商品来说,对其的侵权主要有:一是专利权;二是商标权;三是著作权。其中,专利侵权是当前展会中最为常见的侵权形式。

2我国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现状

2.1我国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方式

2.1.1我国展会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对于展会知识产权的保护,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做出了有关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比如,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版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四部委于2006年1月10日颁布了《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等行政法规。就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路径来说,对于展会中出现的知识产权问题,以是否侵犯了公众利益,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为标准,

划分为侵犯公权的行为和纯粹的私权纠纷。

2.1.2我国展会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在司法对展会知识产权的保护层面,除了相关立法部门制定《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来对法院所启动的审理有关知识产权权利人或是利害关系人与参展商之间侵权纠纷的诉讼程序做出判决外,国内的学者还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诉前禁令制度和诉前证据保全制度的运用上。

2.1.3展会主办方对展会知识产权的保护。随着展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提高展会的档次,主办方必然对展会知识产权进行职责之内的保护。目前,国内展会主办方知识产权保护的形式主要有:一是展会内部的自律模式,也即“广交会模式”;二是行政处理与自律结合模式;三是行政处理模式;四是仲裁模式。

2.2我国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主要缺陷

就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缺陷来说,除了展会的流动性和临时性给展会的知识产权管理造成了困难外,主要表现在:

2.2.1从政府管理层面来看:一是政府部分相关领导人对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重视度和认识度不够;二是地方政府对展会知识产权工作的政策不够到位,与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够配套;三是展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过于分散,权责不一,出现了“九龙治水”的局面,

对于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高非常不利。

2.2.2从参展商的角度来看:参展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水平不高,且缺乏相应的专门人才来应对有关知识产权问题的纠纷。

2.2.3从展会主办方来说:由于展会主办方资质和所办展会规模的不同以及展会主办方内部管理制度的规范和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的不同,都使得展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参差不齐。

3我国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完善

3.1完善对展会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

对于展会中出现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要积极立案,有针对性地处理。当前展会中时常发生侵犯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对此,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受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投诉,启动相应的行政处理程序,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同时,相关管理部门也可以主动查处,对于那些违法的行为,还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专家认为,在国际上政府、司法主办单位、行业协会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力量,四个渠道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2007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相继在全国75个城市和地区设立了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中心,并且北京、天津、湖南长沙、山东烟台、吉林长春、广东深圳、浙江宁波等地的12330维权援助中心已相继进驻到当地的知名展会中,开展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咨询,加强了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援助服务,对参展的专利技术和产品起到了一定的保驾护航作用。

3.2加强展会主办单位对于展前的审核工作

展会主办方作为保护知识产权的第一关,应该严格审查展览品,首先在招展过程中,要把好知识产权关,克服“参展企业多、项目多,利润就高”的重利轻法思想,坚决把侵犯知识产权的企业、项目拒之于会展门外,从参展源头上堵截侵权行为的发生。组织者最好要求参展单位签署参展知识产权保证书。其次,要有保护知识产权的具体章程,在展览会举行期间举行一些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讲座和研讨会,让参展商和观众对知识产权有更多的认识。在展会现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邀请合格的律师到场处理纠纷等。

作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会展知识产权保护更是令人瞩目。多年以来,每届广交会都设有知识产权工作组,主办方全力杜绝侵权行为。外方知识产权机构会专门到场巡视,大大增强了广交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力度。

3.3提高参展企业关于知识产权管理、保护、维权以及相关的法律意识

展会侵权纠纷发生和难以处理的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参展商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缺乏,造成过失侵权或因没有能够及时地提出侵权主张和提供权利证明,造成展品侵权难以尽快处理。

通过合同或承诺的形式要求参展商做到:参展前,参加主办方举行的会展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培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参展中,对展出项目采取事前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并携带相关证书及有关证明材料;不得将他人已享有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产品或权属不明的产品拿来参展,在现场演示参展品时不要使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软硬件等产品;参展商必须采取恰当的措施收索展品被侵权信息并实施零报告制,做到第一时间向会展方设立的知识产权侵权处理机构投诉。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参展商的做法,在会展期间雇佣专门的人员进行巡视,查看是否有侵犯自己知识产权的行为。一旦发现侵权现象,立即采取保护措施。

4知识产权为会展业发展保驾护航

会展业与知识产权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会展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保驾护航。知识产权制度是现代科技、文化和经济活动中通行的游戏规则,也是大量的市场主体——企业竞争的利器,而会展事业是一个开放的、正与国际社会接轨的行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展业发展的一次阶段性的总结,更是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一次极度考验。相信随着我国企业家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和社会保护知识产权体系的完善,困扰我国产业界多年的侵权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叶开.展览会与知识产权[J].中国广告,2005,(1).

[2]赵莉.世博会与知识产权保护[J].中国会展,2004,(5).

[3]王保伦.会展经营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蒋志培.入世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m].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2002.

[5]许海峰.知识产权诉讼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保护知识产权的好处篇5

一、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在激励创新、保障民生、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健全知识产权投诉举报、维权援助和纠纷调解机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以商场、超市、专业市场等重点领域,围绕抗疫防护用品、水暖卫浴、食品、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汽车配件、服饰箱包等重点商品,组织开展执法检查,严查商标侵权、假冒专利违法行为。

(二)查处地理标志侵权违法行为。加大对地理标志侵权假冒案件的查办力度,严厉查处擅自使用专用标志或近似标志,以及伪造、冒用或未按规定印制专用标志等行为,切实维护地理标志产品的声誉和品牌价值。

(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行为。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侵权假冒产品、侵犯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在企业名称登记管理中加强对企业名称权和商标权保护。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行动,查处市场混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四)强化重点展会执法维权。加强展会知识产权执法保护,通过展前审查、展中巡查等措施,积极参与辖区展会的知识产权宣传、执法维权服务工作。做好辖区企业赴国(境)外、省外参展知识产权保护指导服务工作,加强培训,增强意识,引导其开展展前知识产权审查,做好知识产权纠纷的防范及权益维护工作。

(五)加强电子商务领域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加强电子商务领域监管,严厉打击在线销售侵权假冒商品、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查办产品质量违法案件。加强网络交易平台的监管,规范网络商品和服务经营者行为。指导和督促网络商品交易经营者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完善长效治理机制,清理整治网上侵权假冒违法违规信息。

(六)加大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办案力度。进一步强化与海关等部门的联系和信息沟通,协助海关做好专利等知识产权侵权认定等专业工作,切实做好商标专利行政执法与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的衔接,有效遏制进出口环节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舆论宣传。要充分运用网站、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及时报道专项行动的措施、成效和典型案例,适时曝光查处的大要案件和典型案例,积极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法治环境。扩大影响,提升权利人、创新主体与广大消费者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信心。

(二)广泛摸排线索。通过投诉、举报、明查暗访等多种方式排查和梳理侵犯知识产权相关线索,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商标侵权、假冒专利、侵犯地理标志等违法行为。

(三)做好“两法衔接”和案件信息公开。及时上传行政执法案件信息至打击侵权假冒“两法衔接”信息共享系统,加强数据管理和有效应用;完善跨部门跨区域案件线索通报、案件移送和协查制度,加大联合执法办案工作力度;不断完善和落实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制度规定和工作机制,利用政府网站信息公开主渠道,及时主动公开案件信息。

四、工作要求

保护知识产权的好处篇6

abstract:theuniversityisthemainproductionbaseofknowledgecommodity.its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protectionalmostcoversallfieldsof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However,becauseatpresenttheworkofintellectualpropertyprotectionhasnotbeenperfectedyet,intellectualpropertydrainisserious,whichrestrictstheuniversityinnovationanddevelopment.throughanalyzingtheproblemsexistinginintellectualpropertyprotectionofuniversities,thispaperstudiesthesolutiontotheproblem,andestablishesaneffectiveintellectualpropertymanagementstrategy,promotingthetransformation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andservingthesocietyandeconomics.

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发展建设;研究

Keywords:university;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managementstatus;developmentconstruction;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225-03

0引言

2010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知识产权制度是尊重创造性劳动和激励创新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建设法治国家和诚信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创新型国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定不移地保护知识产权”。高校作为我国知识和创新的源头,具备雄厚的科研实力,是我国知识人才最集中、科研实力最雄厚、科技成果最丰富的机构之一,研究如何在日常的科研活动中管理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自己的科研成果,是值得高校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认真探讨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知识产权发展简要历程

知识产权是人们依法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享有的权利。至今为止人们普遍认为世界上第一部建立现代专利制度的法律是英国1624年制定的《垄断法》,被称为“现代专利法之始”,其确定的基本原则至今仍被许多国家采用。1984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对历时5年,先后历经25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进行了表决,并获得通过,标志着我国专利制度的诞生。

2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现状研究

近些年,随着教育部的《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和国务院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等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出台,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逐步完善,专利申请量已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003年全国高校申请三种类型专利的总数达到10217件,比前一年多了72%,其中授权3390件,比前一年多了98%;2005年底全国高校历史累计专利申请量为76828件,其中发明专利50340件,占总数的65.5%[1]。但由于我国高校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时间较短,不够规范,加上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以及不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高校整体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虽然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已经20多年了,但是高校师生对知识产权的认识还是不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很薄弱。大部分高校教师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主要表现在“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重科学研究成果,轻知识产权保护”。一般情况下不少老师关注的仅仅是自己申请的课题是不是能够被批准,这一课题能获得多少的资助,对于其它知识产权问题,一般只是觉得签个合同就可以了,对相关成果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并不仔细。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在科研过程中还存在“忽视立项查新、急于低头干活;忽视技术保密,急于;忽视专利申请,乐于技术鉴定”的现象,造成了大量科研成果未能及时形成知识产权。

2.2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不健全体制是观念的产物。由于我们缺乏上述观念意识,不容易将知识产权管理落实到制度上。1999年教育部3号令第16条规定:“高校应建立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构。”但是,直到现在为止还是有不少的高校并未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现在依然是科研处在完成高校的知识产权工作,并未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据相关资料显示,全国仅仅36.4%的高校设置了知识产权办公室或者在学校科研处下设专利科[2]。科技处承担着日常的项目申报、基地管理、成果报奖等工作,任务繁重,在此情况下再试图兼顾好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一种情况,在涉及到知识产权管理上高校设立了多个部门,例如技术转移中心、专利成果管理办公室、科技园等,没有理顺好机构的设置,职能出现重复的现象,权责没有规定的更加明确。事实上,知识产权管理比科研管理的业务范畴要大很多,所以,仅仅将其看成是科研管理的组成部分是不正确的,归属科技处的知识产权管理通常只是注重了成果管理,没有对上中下游进行统筹考虑,这样就会造成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只关乎申请专利,不容易搞好实质性、全过程的产权管理。

2.3政策导向和激励制度有偏差政策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问题。目前高校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住房问题以及其它福利等主要收入和职称挂钩,而与职称挂钩的主要是看申报的项目数、发表的论文数、出版的著作数和科研奖励的级别,而这些利益的获得很少与专利技术挂钩,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申请和从事专利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在专利技术申报及后期转化等方面,应尽快制订一套足以调动高校教师积极性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能够从中受益。

2.4知识产权流失严重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人们更加重视科学技术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全国范围内的人才争夺也越演越烈,高校是科研技术的前沿阵地和人才培养的基地,具有频繁的人员流动性,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知识产权流失。首先,如果不能做好对科研人员的约束,相关工作人员频繁的跳槽或者兼职,都会造成技术和信息的流失;其次是科研项目完成后,全部实验报告、实验记录等原始技术资料由于管理不当,而导致相关信息的流失;最后是在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中的保密意识比较差,使自己的技术被公开,使自己成果的独创性和新颖性都流失了。对于这些方面的知识产权流失,大部分高校没有相应的保密制度和保密措施,技术秘密处于随意流动的无序状态,学校利益受到侵害,有时候知识产权在某一环节流失后,权利人很久之后才了解详情,这样就不容易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2.5知识产权专项基金不足我们在缴纳了相关费用(申请费、费和保护费等)之后才能获得专利、保护专利,相对而言,申请国外专利(pCt)的费用会更多一些。现在,还有不少的高校未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基金。发明人在申请专利时,基本上都是课题组或者个人支付费用。这样,如果课题经费不多,或者是没有项目经费,发明人就不能顺利地申请专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调查发现:高校中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缴纳因年费而放弃专利权的有33%,这比工业企业多了20%。因为没有相关经费的支持,使得一些本该申请专利的新技术、新成果丧失新颖性而不能得到专利保护。

3加快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建议

3.1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通过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没有强烈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导致其它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们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一个重中之重就是加强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高校的领导层,若想不断的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让大家了解更多的其它相关知识,就要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召开专题会议;高校科技管理层需要直接进行知识产权的管理保护的具体操作工作,这就要求对他们进行知识产权制度的体系化培训,让他们更加了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高校教工和科研人员,需要以讲座的形式加强对其相关知识的宣传,使它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和研究对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部分或者其感兴趣的部分。

3.2健全合理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因为知识产权制度具有科学化、专业化和体系化的特点,因此需要由专业人员对其管理,逐渐建立健全场所、人员、经费三落实和管理人员专业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我们可以从国外大学的成功中总结出相关的经验,再结合我国具体的实际状况,建立两层结构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上设“知识产权领导小组”,统筹管理全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由校各职能部门领导组成,主管科学研究的副校长任责任人。下设“知识产权办公室”(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管理人员和必要的设备、经费),将其作为领导小组的执行机构,并具体负责知识产权的日常维护工作[3],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统一的知识产权政策,尽最大努力保护学校的整体利益,集中管理知识产权的申请、许可、转化等,获得知识产权后,学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要管理好知识产权的使用等事务。

3.3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和科研业绩评价体系首先,改善我国高校长时间以来的“重成果鉴定、重报奖、重论文、轻专利、轻商业秘密”情况。其次,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应奖励政策,促进知识产权的转化实施。对于专利转化实施的,从转化实施所得的净收入中拿出一些来奖励发明人及对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

3.4强化人员流动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一方面,订立协议保护知识产权,高校和本校教工订立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协议,从而更好地保护教工流动过程中知识产权不流失。例如,与在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订立保密协议,在协议中明确规定不允许他们将在校期间获知的技术秘密等带到工作单位;与掌握技术秘密的科研人员签订协议,明确规定他们不允许将在本校工作期间的职务知识产权带到公司企业直接进行转化。另一方面,如果在人员流动过程中,变相将属于高校的知识产权带走并以个人名义使用或者成果转化,学校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3.5设立知识产权专项基金1999年教育部有规定:高校应拨出专款,或从技术实施收益中拿出一些,设立知识产权专项基金,以此作为支持补贴专利申请、维持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有关费用。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使得一些具有较好前景的科技成果不会因为经费的原因,不能适时地申请专利、授权和维护,可以改变专利的申请与放弃由申请人来决定的局面。笔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设立了《大连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专项基金》,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在申请费、维持费等方面分别给予了5000元-1000元不同的资助,极大地鼓励了科研教师的积极性,专利申请量每年以20%的比例递增,而且发明专利数量递增的更为明显。

4主要结论

近些年来,知识产权工作已经成为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在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尚在起步阶段,在科研成果管理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和高校专利战略的实施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理曾提出“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可见,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高校必须制定好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规划,完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整体素质,加强多领域的合作,促成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保护知识产权的好处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按照全市统一领导、各级政府分级负责、相关部门联合行动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着力解决当前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和重点

(一)工作目标。通过开展专项行动,提高全市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和支持创新,营造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氛围,净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严肃查处一批侵权盗版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大案要案,曝光一批违法违规企业,形成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强执法协作,提高依法行政效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作用,全面提高全市保护知识产权和规范市场秩序的水平。

(二)工作重点。以保护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和植物新品种权等为重点内容,以产品制造集中地、商品集散地、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高发地为重点整治地区,以货物进出口、各类展会、定牌加工、印刷复制和商品批发市场为重点环节,以新闻出版业、文化娱乐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为重点整治领域,以图书、音像、软件、大宗出口商品、汽车配件、手机、药品、种子等为重点查处产品,遏制群体性、规模犯知识产权行为,大力净化市场环境,依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三、工作任务和分工

(一)加大生产源头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各级文化新闻出版(版权)、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加强对印刷复制各类出版物、印刷品、光盘、计算机软件及包装装潢、商标标识标签企业的监管,严厉查处非法印刷复制和非法加印、出售标识标签等印刷品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吊销印刷经营许可证。取缔无证照经营地下印刷复制窝点。(牵头部门:市文化新闻出版局)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文化新闻出版(版权)、商务部门要加大对新出厂计算机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的监督力度。(牵头部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各级质监、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加强产品质量监管,严格审查生产企业资质,坚决取缔无证生产,依法查处以假充真、冒用地理标志名称和专用标志的行为,依法查处伪造或冒用厂名、厂址、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行为。(牵头部门:市质监局)

各级农业部门要从种子生产源头强化侵权假冒行为打击工作,针对小麦、玉米、棉花等重点品种,加强品种真实性鉴定,重点打击无证和“套牌”生产、销售授权品种的行为。依法查处滥用、冒用、伪造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产品名称、专用标志的行为。(牵头部门:市农业局)

(二)强化进出口环节和互联网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要加大对假冒伪劣进出口商品的查处力度。(牵头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办事处)

各级商务、工商、知识产权、文化新闻出版(版权)部门要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查实的进出口侵犯知识产权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格执行《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版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令年第1号),做好重要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牵头部门:市商务局)

各级工商、文化新闻出版(版权)、广播电影电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互联网侵权盗版行为,重点打击影视剧作品侵权盗版行为。加强网络购物、电话购物和电视购物活动监管,重点打击利用互联网、通信网络和电视网络销售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的欺诈行为。(牵头部门:市工商局)

各级广播电影电视部门要加强对视听节目服务网站播放正版节目的监督工作。

(三)加强市场监督管理

各级工商部门要加大市场巡查力度,严厉打击仿冒、盗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等行为;严厉查处侵犯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制止恶意商标抢注行为;加强市场监管,明确市场开办者、经营者及经营管理者责任,加强监督和检查。

各级文化新闻出版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版权执法专项行动,加强对图书、软件、音像制品的市场巡查,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各级知识产权部门要加大专利执法力度,加大对专利领域反复、群体、恶意侵权及假冒专利行为的打击力度。

各级商务部门要加强对商贸流通企业的管理,要求企业加强配送商品管理,防止侵犯商标、专利权商品进入流通领域。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市场价格监管,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严肃查处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药品、扰乱药品生产经营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为专项行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积极配合有关执法部门开展市场检查工作。

(四)加大刑事司法打击力度

各级公安机关要与知识产权执法部门密切配合,及时立案侦查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及相关商业贿赂犯罪行为,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要成立专案组,重点予以查办。要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对行政执法部门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或线索及时审查,涉嫌犯罪的依法从快立案侦查,防止有案不送、以罚代刑,坚决追究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各级知识产权、工业和信息化、工商、文化新闻出版、商务、税务、质监、农业、林业和园林、畜牧等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对符合刑事立案追诉标准、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对现场查获行为人可能逃匿或销毁证据的,要立即商请公安机关提前介入调查。

各级监察部门要加强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监督。

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指导律师依法做好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案件的辩护工作。各有关部门要主动支持配合检察机关履行审查批捕、审查、诉讼监督和立案监督职责;支持配合法院做好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的审理工作。

(五)全面使用正版软件

各级政府机关要对使用计算机软件情况开展自查自纠,文化新闻出版部门要会同财政、电子政务等部门进行重点检查,进一步加大软件正版化工作力度。对需要采购的正版软件,财政部门要给予必要的资金保障。(牵头部门:市文化新闻出版局)

(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宣传

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我市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和成效,全面宣传知识产权事业取得的显著成绩,报道尊重知识产权、重视创新、自觉守法的典型和专项行动的进展、成果,公开曝光群众反映强烈的侵权盗版典型案例,震慑违法犯罪分子。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营造保护知识产权、自觉抵制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大力推动诚信体系建设。要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动向,针对社会关注的知识产权热点问题,及时组织进行新闻、解疑释惑,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牵头部门:市外宣办)

四、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11月)

召开全市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和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会议,明确责任分工,部署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按照全市统一安排,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全面动员部署专项行动。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11月-年2月)

各级、各有关部门对本地、本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及侵权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侵权案件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要依法严厉查处,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对各级、各有关部门方案制定情况、组织机构建立情况、宣传发动情况、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督查,适时召开专项行动新闻会,通报专项行动有关情况和重大案件查处情况。

(三)总结验收阶段(年3月)

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对专项行动进行总结。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此次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对表现突出的给予通报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另发),负责统一领导专项行动,督促检查工作进展情况,督办重大案件。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对本地、本部门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要增强大局意识,克服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对涉及本地、本领域的侵权违法企业,坚决依法查办、决不手软。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监督考核体系,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对侵权行为查办不力的,依法依纪追究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各级商务、知识产权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各级财政部门对开展专项行动所需工作经费要予以保障。

(二)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牵头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组织开展专项行动。要将本次专项行动与各部门日常开展的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相衔接,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各县(市、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执法协作特别是重大案件沟通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保护知识产权的好处篇8

近年我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知识产权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越发突出,如何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本文从公证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关键词】

公证;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类型;保护手段;实务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在经济生活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公民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公证介入知识产权领域,为保护知识产权,充分发挥公证的证明、监督、沟通和服务职能,也变得日益重要。本文拟从公证保护知识产权的类型、手段及目前应注意的问题等三方面作一探讨。

1公证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主要有两大类型

1.1预防型保护

是指知识产权还未产生纠纷时,基于权利人预防纠纷的前瞻性意识,而向公证寻求保护。

按照《商标法》第18条规定,商标注册实行申请在先的原则;但同一天申请时,申请人要使自己的商标获得注册,必须提供使用在先的证据。而《专利法》规定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之一是应当具备新颖性,其主要内容是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实用新型、相同或者相似的外观设计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这样,当两个或者多个申请人同时或先后对同一发明、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外观设计申请专利时,在先使用或公开的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才有可能被授予专利。如此无论是商标权,还是专利权,在先使用或公开的证据,如果是经过公证的,那在申请商标权或专利权的过程中必然是占有优先的,可以很好的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

如江浙一家生产家用及商用垃圾桶的公司,携带了一款最新外观设计还没来得及申请专利的垃圾桶前往广州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他们为预防该垃圾桶在交易会展览后被别人仿冒,并强注其专利权,于是他们向公证处申请对该垃圾桶在交易会公开展览的事实进行公证。

这种对知识产权的预防型保护公证需要权利人有强烈的知识产权意识,对权利的保护有充分的认知,但目前知识产权的保护中更多的是以纠纷型的形式表现。

1.2纠纷型保护

在知识产权纠纷中,知识产权权利人经常采取公证取证方式对其权利被侵害的事实进行取证。权利人对这种做法情有独钟的原因主要在于知识产权的特性。众所周知,知识产权是无形的,要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要表现出来,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即知识产品。当权利人的智力成果以知识产品的方式公之于众,就具有了公共物品的特性,而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隐蔽性强、证据容易灭失,尤其是网络环境中证据的易逝性,使得知识产权诉讼证据的收集与证明比之传统民事案件困难得多,再加上当事人取证本身证明效力有限,因此公证取证便成为了颇受知识产权诉讼当事人青睐的取证方式。

在著作权领域,国家有关部门早就认识到公证的重要性,要求“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在查处侵权行为时,要求申请人和有关当事人提供证据的,应当对证据进行证据保全公证。对于公证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据保全的公证文书,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作为查处侵权案件时认定事实的根据。”

2公证主要通过以下手段保护知识产权,固定事实或行为证据

2.1购买或索取实物

公证人员亲临现场监督,对申请人现场购买或索取实物的时间、地点、证据名称、数量等一一记录,保全现场的真实情况,如取证过程中取得票据、单据、资料等,也要客观记载,收存原件复印并附公证书内。

2.2证人证言

可由证人在公证人员面前亲笔书写证言,或由使用该证人证言的当事人在公证人员面前询问证人并作出记录,必要时也可由公证人员对证人进行询问。对于证人作出证言的过程可以采用录像、录音等方式保全其形成过程。

2.3采用现场拍照、摄像、电话录音等视听方式

对不易收存或客观上不能收存的物证可以采取照相、录像、复制、绘图、记录等方式保全。如上文提到的参展的垃圾桶,因为是为该届交易会特意设计出来的,时间紧迫,该企业只临时生产了一个,用于摆放展览招商之用,因此公证员就采取了拍照的方式,对该款垃圾桶展示的展位及垃圾桶的外观进行了拍照,并做好现场情况的工作笔录,以公证的形式把公开展示的证据很好的固定下来。

2.4数据证据保全

主要是通过对涉嫌侵权网页、电子邮箱内邮件、网上聊天工具的聊天内容、博客、微博等互联网上实时数据证据进行公证。对这类公证,应使用公证机构的计算机,保全的过程中,可由公证人员或当事人按事前准备好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公证人员应按操作顺序记录登录网络、进入相关网页、下载、打印或刻录光盘的过程,必要时可对保全过程进行录像。

3谈谈实践中保护知识产权公证应注意的问题

3.1公证取得的证据是程序证据,保全的证据效力不必然及于待证事实

公证取证就是以公证机关的公信力,将权利人取证的过程记录下来,将取得的证据封存,在诉讼时提交法庭,作为侵权的证据。公证机关在这过程中仅行使的是证明权,是对权利人实施的何种行为以及在取证过程中,双方都做了、说了什么进行证明,它获得的证据主要是程序证据,而不是实体证据。基于此,公证所保全证据的效力仅及于本身,与待证事实并无必然联系。知识产权证据保全公证书中虽证明了申请保全的时间、理由以及证据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内容,保全证据时所拍摄的照片、录像带以及实物、发票等也在清单中列明,但是这与有关当事人是否侵权、侵害程度没有必然的关系。

保护知识产权的好处篇9

 

而我国的知识产权刑事立法还存在一些不足,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犯罪新情况,直接影响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功能的实现。面对新形势,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制度必须积极反映时代精神,契合全面深化改革需求,适应新要求,研究新问题,迎接新挑战,达到新水准、新高度。

 

知识产权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的智力成果的专有权利,是智慧的结晶与文明进步的标志。加强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将严重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以刑罚的方式对实施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人进行惩罚,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保障良好市场经济秩序,实现国家对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对推动科技和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完善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制度的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产权已成为促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有力工具,世界各国相继建立起相应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刑法作为基本法律,在惩罚犯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善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制度,加大保护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知识产权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构筑完善的刑法保护体系,是知识经济健康发展的条件,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知识产权是权利人需要前期投入大量心血和经济成本的智力性财产权利,当该权利遭受严重侵害时,就意味着权利人的智力成果与经济利益同时遭受重创甚至是毁灭性打击,同时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对创新者、创新企业保护不力是日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主要问题”-。刑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重要、最严厉的手段,是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必须完善刑事立法,加强刑罚这种最严厉的制裁手段对知识产权犯罪进行打击,有效保护权利人的权利,进而推动科技进步和文化艺术的发展。

 

第二,仅依靠民事救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无法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科技进步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知识产权所蕴涵的巨大价值不断凸显。在经济利益引诱下,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愈演愈烈,日益严重,案件数量不断增长,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秩序和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没有打击,保护将成为空谈。加强刑法保护,使知识产权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更加坚实有力,为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迫在眉睫。

 

第三,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需要加大对严重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处力度,以实现与国际接轨并充分有效保障权利人利益的日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犯罪问题愈加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发达国家对严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予以刑事处罚,以应对知识产权犯罪日益增多的新趋势。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制度与世贸要求的标准相一致,是履行tRipS协议的一项义务。

 

第四,加强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可以更好地实现法律的预防、教育作用。刑法不仅具有制裁、惩罚犯罪的作用,还具有预防、教育作用。对实施了严重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人进行刑事惩罚,不仅可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而且通过刑法的威慑作用,可以使潜在的准备实施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人望而却步,从而更好地实现法律的预防、教育作用,使人们自觉地在法律的框架下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减少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二、当前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制度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尚需不断完善。

 

(一)集中的立法模式面临挑战

 

我国当前采用的是在刑法中集中规定知识产权罪的立法模式。刑法分则的第三章第七节规定了七个知识产权罪名,对知识产权刑法保护进行了统一、集中的规定。这种立法模式有利于刑法罪名的系统化、集中化,增强刑法的科学性、统一性和体系性,便于司法机关适用。集中的立法模式,增强了刑法的威慑力,加强了对犯罪的打击力度。

 

但是,这种立法模式相对僵化,对知识产权犯罪新问题的反应能力不足。“一个法律制度,如果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或要求,而且死死抱住上个时代的只具有短暂意义的观念不放,那么显然是不可取的。在一个变幻不定的世界中,如果把法律仅仅视为是一种永恒的工具,那么它就不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在促进科技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挑战。刑法典作为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它的修改具有严格的程序,不能随时对其进行修改。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刑法关于知识产权犯罪条款中的某些规定逐渐显现出不合时宜和无能为力,而且刑法的更新速度明显落后于科技发展速度。

 

如果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体系不及时进行完善,将不利于对知识产权的切实保护,不能及时反映新技术发展的客观状况,难以适应科技发展的新形势。这样就使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集中式立法模式陷入两难境地。修改,不利于保持刑法典的稳定;不改,则无法及时有效保护知识产权。

 

集中式立法模式导致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造成罪状粗糙的重要凶素。对知识产权犯罪的行为仅是笼统、概括性的规定,这就出现相似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在一个地区的法院可能被认为是犯罪,在其他地区的法院可能不认为是犯罪,不仅可能使一些实施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人逍遥法外,产生侥幸心理,也不利于国家法律权威性的树立。

 

(二)保护范围过窄

 

知识产权范围十分广泛,但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知识产权范围却比较狭窄。依据刑法规定,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范围主要限于传统的知识产权,对于一些新出现的重要权利类型没有规定。对新型权利的刑法保护不仅落后于国际条约的要求,而且与其他法律法规相脱节。随着技术的进步,知识产权理论的发展,知识产权的范围已经不冉局限于传统知识产权中的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如《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将植物新品种权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地理标志专有权被《商标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40条:“假冒授权品种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在刑法中,对“假冒授权品种”没有作出规定,对“假冒授权品种”究竟应该依据什么“法”以及如何来追究刑事责任是一个令人纠结的难题。对商标权存在保护范围过窄的问题。比如,刑法保护注册商品商标,只有侵犯注册商品商标的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行为,具有同样的危害性,对权利人造成的损失也无高下之分的侵犯注册服务商标的行为却被排除在刑事法律保护的范围之外。

 

在tRipS和很多国家商标法中,两种注册商标则获得相同的刑事保护。冉如,假冒驰名商标比假冒普通商标则更容易带来巨额收益,但刑法只保护注册驰名商标,欠缺对非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在司法实践中,假冒驰名商标获取暴利的案件并不鲜见。侵犯非注册驰名商标的行为比侵犯普通注册商标的危害性更大,对权利人造成更大的损失,对侵犯非注册驰名商标的行为却不能依据刑法进行保护。

 

(三)忽视罚金刑的适用

 

忽略了知识产权犯罪的经济犯罪特点,未能重视罚金刑的适用,经济惩罚不力,刑罚配置不健全。犯罪人只需支付由法官自由裁量的一定罚金,数量有限。而刑事诉讼一般时间比较长,新旧技术更替快,很多时候,犯罪人并不会有重大经济压力。这对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十分不利,可能导致一些人大肆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出现更多的侵权案件。另外,对侵犯知识产权罪规定无限额罚金制,没有具体的罚金数额规定,也未规定最低限额和最高限额,标准不严,在司法实践中欠缺可操作性,法官自由裁量权太大,容易造成裁判的偏差,不利于司法的统一。

 

(四)欠缺对受害人经济权益的保护

 

我国的刑法没有充分重视对知识产权案件中受害人损失的赔偿,欠缺对受害人经济利益的有效保护措施和手段,不利于对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国家立法指导思想倾向于保护公权利,以社会秩序优先,未给予受害人地位充分关注。一般来说,知识产权案件中,被害人没有侵犯人身权案件中的强烈复仇心理,更多地是关注自己的经济利益,希望自己的经济损失能够得到赔偿。

 

“从日前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知识产权犯罪的被害人往往是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而绝少有被害人通过刑事诉讼来解决其知识产权被侵害的问题,这也反映了我国刑事司法缺乏行之有效的对知识产权被害人的保护措施”。对权利人的合法经济权益重视不够,必然影响实现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

 

三、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制度的建议

 

(一)发挥附属刑法的作用

 

充分发挥附属刑法的作用,既能保障刑法典的稳定性、权威性,又能灵活适应新情况、新形势。刑法典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决定了不宜对其进行频繁修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制度不应对此视而不见,这就需要审时度势地对刑事立法进行及时修改完善,对新出现的情况及时作出回应,以适应形势的需要。附属刑法能够灵活地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做出及时的刑事反应,针对出现的新型犯罪予以规定、修改与补充,提高创新性和及时性,适应社会变迁的步伐。

 

在我国现行刑法典的基础上,加强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附属刑法立法,将有关刑法保护内容分散规定在单行的知识产权部门法或其他法律中,将更能适应有关知识产权犯罪的特点,适应时代对知识产权刑事法律保护的要求,有利于建立起科学的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体系,有效地制裁犯罪行为,更加有力地保障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进一步细化相关条文,完善对罪状和犯罪行为特征的表述,充实和细化罪名,使刑法典和单行规相得益彰。

 

(二)适当扩大保护范围

 

针对社会快速发展的现状,刑事法律应结合相关法律及国际条约的内容,将已经明确的新型知识产权犯罪行为予以肯定。将地理标记、动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尽快纳入刑法保护范围,更好地保障这些权利。将服务商标、非注册驰名商标等对象纳入刑法保护范围。对于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在未经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其他人在相同商品上使用驰名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应列为犯罪。扩大假冒注册商标罪的保护范围,增加对服务注册商标的保护,明确规定假冒注册服务商标的行为也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三)重视罚金刑的作用

 

完善知识产权犯罪的刑罚配置,重视经济制裁,加大罚金刑的处罚力度。对于知识产权犯罪,重视使用罚金刑已成为很多国家的通例。强化刑罚关于财产刑的适用力度,更能有效地打击和预防知识产权犯罪。

 

第一,对实施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人课以高昂的罚金,使其感到极大的精神痛苦,自发或者自觉地避免再犯。第二,经济处罚可以削弱犯罪人的物质冉犯能力。第三,通过罚金刑的适用,起到警示作用,增强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威慑力,使准备实施侵权行为的人充分考虑其行为的成本及收益,通过对成本及收益的分析,使他们自觉选择遵守法律的规定。在具体条文规定中,依据不同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确定不同幅度的罚金刑,增设倍比罚金刑,使其在司法实践中更具有操作性。

 

(四)加强对受害人的经济权益保护

 

在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中,受害人处于重要的地位,其合法权益应得到充分重视,应重视对受害人的利益补偿。“只有当维护白身权益的收益大于成本的时候,知识产权权利人才会有动力去维护白身的合法权益”。规定多元化的赔偿种类,确保赔偿的实现。增加诉讼中财产性强制措施及证据保全措施,在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的同时,让被害人的损失能够获得赔偿。

 

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做法,改变过去对知识产权犯罪罚没物品一律予以销毁的传统处理方式,将侵权复制品和用于侵权犯罪的材料、工具及各种违法所得予以收缴,并交给受害人。这样,一方面可以在犯罪人无力赔偿的情况下补偿受害人所受到的损失,确保被侵权人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以实现刑法的正义价值;另一方面可以使这些特殊的罚没物品物尽其用,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应加强对受害人诉讼权利的有效保护,扩大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赋予知识产权权利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知识产权犯罪中,权利人的财产权利受到损害,是由侵权人实施的,赋予受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符合法律精神,这样既可以与国际接轨,也可以兼顾社会公共利益。另外,应当允许受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请求。通过增加受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可以有效保障受害人的财产权利,也使受害人得到精神上的充分慰藉。

 

结语

 

面对新形势,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制度必须积极反映时代精神,契合全面深化改革需求,适应新要求,研究新问题,迎接新挑战,达到新水准、新高度。只有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制度保护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保护知识产权的好处篇10

年度实施方案(2021)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2021年河南省知识产权工作,服务和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历次全会、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立足河南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主线,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保护效果、运用效益、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不断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服务和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

2021年底,我省知识产权顶层设计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保护效果、运用效益、管理水平、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建设符合我省发展实际的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体系,为构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知识产权创造。大力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商标品牌战略,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统筹推进城市、县域、园区、企业及高校院所等试点示范工作,建设6-10家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培育不少于100家省级知识产权强企。

——知识产权保护。扎实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积极申建1家部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2家部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持续提升专利、商标、地理标志保护效能,不断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满意度达到较高水平。

——知识产权运用。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助力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推动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和公共服务平台交易运营(郑州)试点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力争全年专利融资额达到23亿元。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专利、商标“一窗通办”,专利、商标电子申请便利化程度与好评度进一步提升。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监管,知识产权高端服务水平持续提高。

二、强化顶层设计与标杆引领,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

(一)不断强化知识产权顶层设计。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集中力量编制我省知识产权“十四五”专项规划。制定落实战略纲要的配套文件,确保举措落地见效。继续推进全省知识产权系统机构改革,进一步优化管理机制。整合原“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河南省商标品牌战略实施领导小组”,成立“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高起点谋划局省知识产权合作会商事项,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二)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作部署,统筹推进城市、县域、园区、企业及高校院所等试点示范工作,夯实区域知识产权工作基础。深入推进郑州市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工作,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县(市区)及省强县工程试点示范县(市区)的评估工作。继续开展知识产权强企培育,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联络员工作,推动培育不少于100家省级知识产权强企。择优申报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试点示范区。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工作,打造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区域特色优势。

(三)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营商环境。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安排部署,做好我省支撑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建设评估考核工作,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做好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工作,推动对市、县(区)党委政府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绩效目标考核。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工作,组织做好我省知识产权营商环境评价,确保知识产权工作取得较大进步。

(四)持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大力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提升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和质量,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建设,挖掘一批经济效益高的核心高价值专利,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6-10家。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做好驰名商标认定申请指导,完善驰名商标的激励奖励政策。实施省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开展地理标志品牌提升行动,帮扶有关地区开展地理标志认定申请,助力乡村振兴。做好第三届河南省专利奖评选和中国专利奖组织推荐工作。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

(五)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推进《河南省专利保护条例》的修订。贯彻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推进计划》。研究制定2021年省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方案,继续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做好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的行政执法保护。建立关键领域和环节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机制,健全案件信息报送和公开机制,完善奖优惩劣机制,确保全省执法办案量稳步增长。强化新业态、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与电商平台对接,指导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做好“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

(六)加快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推进省级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指导各地加强非诉机构建设,力争全省非诉讼机构覆盖面达到80%以上。会同省高院研究出台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的意见,会同郑州海关落实部门间合作备忘录。召开晋冀鲁豫四省十八市知识产权执法协作会议,健全“鲁苏豫皖”“自创区”“自贸区”等知识产权维权保护协作机制。

(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建设,支持中国(新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郑州(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快维中心、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建设。大力申建中国(河南)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推进洛阳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漯河市经开区、禹州市知识产权快维中心申建。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尤其是自创区、自贸区,推动建设知识产权保护试点示范区。继续推进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建设。

四、大力提升知识产权运营转化,助推高效益运用

(八)推进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加快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交易运营(郑州)试点平台建设,征集运营项目,筛选一批高价值专利和专利产品,健全交易运营规则,探索建设运营监管系统,逐步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易服务体系。选取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持续推动省级专利导航实验区建设,培育2-3家专利导航示范区。贯彻实施《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推动建立专利导航决策机制,促进产业创新资源优化。支持建设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推动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建设,郑州市做好三年建设期总结,迎接国家知识产权局检查评估;洛阳市加快相关项目的实施,规范资金管理,确保顺利通过中期评价。

(九)加快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健康发展。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推动各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政策落地,加大与银行的战略合作力度,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工作,探索建立财政资金引导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的多样化,力争全年专利质押融资额达到23亿元。建设市场化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加大对涉农专利技术转移转化的支持力度,建立督导机制,加快投资进度,提升运行效益。

(十)实施专利转移转化专项计划。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实施专利转移转化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项计划,出台我省实施方案。拓宽专利技术供给渠道,提高高质量专利产出水平;充分发挥国家重点项目、重大活动的载体作用,推进专利技术供需对接,破解企业、高校专利转化实施难题。针对关键技术、“卡脖子技术”加强专利导航体系建设,实施专利导航项目,运用专利导航成果,精准对接合作对象,开展专利技术对接活动,推动专利集成运用,提高专利转化效率。

(十一)推动高校院所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实施《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建设。完善高校运营转化体系,加快13家省级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建设。引导高校院所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建设,推动高校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收益激励机制,创新专利转化模式,提高专利转化效率。综合运用“互联网+”模式,建立校企有效对接机制,组织高校院所等深入中小微企业开展专利技术推广及对接活动。

五、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提供高规格服务

(十二)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统筹发展。优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加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有序推进郑州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支持机构建设,逐步提高机构的专利运营、专利导航等专业化、高端化服务水平。深化专利行业“蓝天”专项行动,优化专利行业发展环境。推进郑州专利代办处商标受理业务落地,实现专利、商标“一窗通办”。加强全省商标受理窗口的业务指导,争取增设1-2个窗口。面向我省生物医药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撑。

(十三)加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宣传力度。加强知识产权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尤其是实务型人才培养,强化智力支撑。继续推进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和省级中小学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做好知识产权学院布局,加强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搭建我省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参与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交流。努力构建知识产权大宣传工作格局,深化与《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媒体的合作。开展“知识产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巡讲活动,对政府管理部门、相关企业进行培训。

(十四)健全知识产权指标统计监测体系。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持统一口径,将知识产权发展指标中的“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调整为“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加强专利申请和商标注册的监测,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行为。做好专利统计和年度专利统计分析,编制并《2020年河南省专利统计分析报告》。

六、工作要求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根据分工任务及有关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统筹谋划和整体推进,进一步明确细化本地区、本部门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和具体任务,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各责任处室和地市知识产权局请于2021年11月30日之前将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成效以电子件形式报送省知识产权局协调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