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8:55

生态平衡的含义篇1

[论文摘要]立足于对“艺术繁荣”、古希腊的“艺术形式”等范畴的含义的特别梳理,重新解读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与艺术繁荣的“不平衡关系”,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马克思是在平衡论的前提下谈不平衡的。

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与艺术繁荣的“不平衡关系”的命题,是一个经典的命题,也是一个被后来的研究者不断解释的命题,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所以如此,乃是不同的研究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那段手稿中极其简约的、带有思路性并表现为提纲式的话语进行了不同解读,并得出不同意义的结果。例如,早期关于“不平衡关系”是“现象”还是“规律”,的争论和马克思的立旨是在“平衡”还是在“不平衡”的争论等。当然,这些争论的目的都是力图恢复、还原或逼近这个话题的原始意义,但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还原理解,确非易事。笔者认为,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还原理解,第一,要知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二,要对马克思关于“不平衡”理论表述中所提及的一些重要的范畴、概念(比如“艺术繁荣”、“古希腊的艺术形式”、“历史形式”等)的含义进行必要的界定和梳理。否则,概念理解上的稍稍差异,便会导致话语意义理解上的谬以千里;第三,要结合文本语境与时代语境来理解马克思的表达思路。本文力求运用以上三种方式来重新解读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与艺术繁荣“不平衡关系”的命题。

笔者认为,马克思提出物质生产与艺术繁荣的“不平衡关系”的命题,是在承认物质生产与艺术繁荣是平衡的基础上提出“不平衡”的。

要解释好这样一个悖论性的话题,我们首先要重新解释“艺术繁荣”的含义。“艺术繁荣”(又译作“艺术繁盛”)的含义有两个义项。第一层的意思是指物质“硬件”方面的艺术繁荣。艺术产品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产品,但它要得到“实现”,必须借助于物质载体,比如规模印刷、优良的纸张、精美装帧、大量发行、旺盛的读者购买力、传播与交流速度的快捷等。这样的“艺术繁荣”都与物质生产分不开的,甚至包括作为社会分工而独立的有闲阶级(包括专门的思想家、艺术家等)的出现,也都与物质生产分不开的。第二层意思是指艺术作为特别个性化、主观化和精神创造性特别强的“软件”方面的艺术繁荣。“软件”方面的艺术繁荣又可分为两点。第一,以不可再生性的特有思维方式为标志;第二,以一个、凡个或一批作家高质量、高品位的艺术品的出现为标志;而这些高质量、高品位的艺术品的诞生,主要依赖于艺术家非常个性的卓越的思想力和艺术表现为等。

就“艺术繁荣”的第一层含义来说,马克思承认物质生产的进步与繁荣是平衡的,成正比例的;就“艺术繁荣”第二层含义来说,马克思又认为物质生产的进步与艺术繁荣是不平衡的,不成正比例的。这样,马克思就从“艺术繁荣”的第二层含义,否定并批驳了庸俗的自然唯物论和庸俗的生产力决定论。不平衡的“艺术繁荣”是作为一种比喻的案例镶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书表述中,的。马克思虽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没有明确地说出物质生产与艺术的“硬件”繁荣,是同步的、平衡的、成正比例的,但是这样一个结论,笔者认为,应是包含于马克思思想逻辑之中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整个的精神文化形态的“硬件”繁荣,都可纳入这一机理之中。

马克思的“平衡”论,可以从两个方面得以说明。第一,可以称之为肯定性平衡。所谓肯定性平衡,就是物质生产(实指物质生产力的进步和与之相道应的物质条件的进步)与艺术的“硬件”繁荣是平衡的成正比例的。也就是说,随着物质生产力的进步,艺术发展的“硬件”也随之进步与繁荣。前面所举的规模印刷、优良纸张、精美装帧、大量发行、旺盛的读者购买力等,即此。甚至包括作为社会分工的有闲阶级(艺术家是其中之一)的诞生,也是物质生产力进步的结果。第二,可以称之为否定性平衡。所谓否定性平衡,指随着物质生产力的进步,替代了历史上曾经一度盛行和繁荣的艺术存在的“硬件”方式。马克思说,史诗《伊利亚特》,作为艺术存在“硬件”方式(指口耳相传的存在方式),随着“活字盘甚至印刷机”的诞生,便会随之消失。马克思说:“随着印刷机的出现……,史诗的必要条件岂不是要消失吗?”“史诗的必要条件”,就是指史诗的前后代口耳相传的“硬件”的艺术存在方式。否定性平衡,可以理解为一种繁荣替代了另一繁荣:一种进步的新的硬件的物质样式替代了一种落后的旧的硬件的物质样式。

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与艺术繁荣不平衡论的观点,主要依据于“艺术繁荣”的第二层含义。但是马克思的不平衡观点,应是建立在平衡论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平衡论与平衡论,本质上是不矛盾的。不平衡论是在平衡论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的结果,同时也是马克思辩证思维逻辑的必然产物。马克思的不平衡论观点,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说明。

生态平衡的含义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状态;心理平衡;心理障碍;自觉平衡统一说

何谓心理健康?这是心理学、精神病学、心理卫生学等许多学科共同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其说甚多,先选有代表性的理论供借鉴。“心理健康”就个体的心理状态而言,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智慧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等方面达到正常或者良好水平。关于心理健康的正常状态,一般有四种意义:

1)正常即健康状态,以有无心理疾病为判断标准。

2)正常即平均状态,从统计学角度强调正常和异常之间的程度变化,处于正态分布中间范围的属于正常。

3)正常即理想状态,正常是用来评价行为而非描叙行为。

4)正常即适应过程,将正常看作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心理健康的人能不断学习有效的技巧以应付紧张状态。

心理健康的人多能符合下列各点:

1)乐于工作,能将本身的知识能力,在工作中表现出来,并能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

2)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且乐于与人交往,其对人的态度是正面态度(如喜悦、尊敬)等多于反面态度(如敌视、怀疑等)。

3)对本身有适当的了解,并能有悦纳的态度,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潜能,但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以为羞。

4)和现实环境有良好接触,并能作健全的适应,对生活中各项问题能用有效的方法谋求解决,而不企图摆脱。心理健康观:称之为心理健康的自觉平衡统一说,心理健康是自觉平衡统一的心理状态,这个定义包含如下四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

第一,心理健康是心理的一种状态。心理健康的对立概念是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这两个概念共同的最邻近概念是心理状态。明确了这三个概念的种属关系就可以和我们前面讨论的心理状态的理论联系起来了。心理健康状态的最重要的规定在于健康,这是由定义包含着的三点内容来揭示的。心理健康的独特规定性在于自觉平衡统一,这个是从不同维度上进行慨括的结果;心理健康的另一个最重要因素是自觉,自觉是意识形态形成的综合功能,所谓自觉即在人整体统一的意识相对独立的整合对人自己的意识、肢体和整体的生活行为自控、自知、自正的作用规律。上面分几个方面论述了心理健康的自觉平衡统一,具有自觉平衡统一状态的心理,是为健康的心理,为进一步理解心理健康,还是把它与心理障碍相对照。

心理障碍状态:当明确了心理健康后,就可进而讨论心理障碍状态或心理疾病了。什么是心理疾病?

首先看我国学术界代表性看法。心理障碍是在人心理、社会、文化、生物等原因作用下形成的昏乱失衡统一的心理状态。这个定义包含如下6方面相互关联的内容:

其一,心理障碍是一种昏乱失衡的心理状态。

其二,意识的失衡,意识是由多系列的意志过程和多种观念统一而成的,从意识全局来看,意识的平衡统一表现在许多方面。

其三,认识的失衡,认识有直接认识和间接认识之分,认识失衡分为三种:1.直接认识(感知)的失衡,2.思维的失衡,这种失衡的统一形成种种幻觉或者病理错觉,3.直接认知与间接认知关系上的失衡。

其四,意向的失衡,意向的失衡首先是间接追求与直接控制的平衡。

其五,认识与意向的失衡。

其六,情感与诱因的失衡。在病理状态下,诱因与情感失去平衡。因引起否定的感情,否定的诱因引起肯定的感情等二者的失衡统一为一系列悖谬的情感。

其七,记忆的失衡。在健康状态下,记忆、回忆、认知等记忆环节是平衡统一的。由此,我们简述了心理失衡的主要情况,心理失衡形成相互关系态势上的昏乱,是心理障碍的规定因素。心理障碍状态一般由心理健康状态转化来的,低下的挫折耐受力使人经不起挫折,不良的心理习惯积累着障碍的诱因,易受暗示性导致自我扰乱等,这些心理原因不见得导致心理疾病,但心理障碍往往离不开这些心理原因。此外,导致心理障碍的还有一系列社会文化原因。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体系中,按照社会文化要求组织自己的生活,来建利种种社会关系。总之,社会关系上的失衡,社会压力得超量,是导致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上面分几个方面论述了心理疾病的昏乱失调说,次说与心理健康的自觉平衡统一互相参照,便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张述祖、沈德立.基础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生态平衡的含义篇3

【关键词】等式;方程的意义;分类标准;教学实践

“方程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中的一节课,是学生学习代数初步认识的开始。在“方程的意义”这一课时的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一般教师的设计环节主要包括:1.根据天平的不同状态引出各种式子;2.通过分类揭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3.通过写一写、辨一辨来巩固对方程的认识,并揭示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在这一个过程中,分类思想在概括方程的意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出式子?如何在对式子的分析中进行分类?如何在分类后形成概念?如何在形成概念后深化认识,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方程的意义这一节课进行了思考与实践。

一、结合具体情境引出各种式子

数学分类思想是根据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将其分成几个不同种类的一种数学思想。它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逻辑方法。因此,我们认为通过分类形成概念的前提条件必然是理解不同种类式子的本质意义,只有明确各类式子的本质属性才能为分类做好铺垫。

(一)思考:式子、算式、等式的联系与区别

在数学中,式子是算式、代数式、方程式等的统称。

笔者查阅有关算式的资料,发现对于算式的定义包括两部分:一是指在进行数(或代数式)的计算时所列出的式子,包括数(或代替数的字母)和运算符号(四则运算、乘方、开方、阶乘、排列组合等)两部分,它是一个运算,一种代数式,如:12-x,表示12与x的差是多少的运算或求比12少x是多少的运算;二是指由运算符号和关系符号联结数字而成的式子,如:5×2=10,表示2个5相加的结果(和)是10。在这里,“=”是作为一种指示你去做运算的记号出现在算式中的,“=”左边表示一个运算,“=”右边则表示运算的结果。

何为等式?从直观的角度来看,即为用“=”连接而成的式子。《小学教师之友·数学卷》一书中,对“等式”的定义如下: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如:2+3=5,表示2和3的和与5相等;a+b=b+a,表示a与b的和与b加a的和相等;x-9=15,表示x与9的差与15相等。

由此可知,算式、等式都是式子。但式子并不一定是算式,也不一定是等式。

我们可以发现在算式和等式中都有“=”出现,但这并不能说等式就是算式,或算式就是等式。对于一个要求运算的式子,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这些等式按照我们的定义就是算式,但对于未通过计算过程的等式则不是算式;算式中“=”左边是一个运算,右边表示一个结果,而等式中“=”连接的是两个具有相等关系的式子,所以等式可用来表示两个代数式之间的相等关系。

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他们总认为写上“=”就要算出结果,即认为“=”左边表示的是一种运算,而“=”右边则表示运算的结果。根据以上对“算式”的定义,这样的等式为算式,可见当前学生对于等式的含义理解有所偏差,对等式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不习惯“=”两边连接的是两个具有相等关系的独立的表达式。因此,笔者认为理解等式的本质含义是学生学习“方程的意义”的生长点。式子是所有“式”的统称,等式是算式的其中一种,即算式包括等式,却不一定是等式。算式对等式具有一定的涵盖性,因此在“方程意义”的学习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算式与等式的本质区别,算式具有运算的过程,而等式则表示两种量的相等关系。

(二)实践:利用天平引出各种式子,经历天平“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感受等式的本质属性

利用天平呈现最初的平衡,中间的不平衡和最后的平衡,学生在经历这个过程的时候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天平两边各种不等和相等的关系,同时充分意识到天平中存在着相等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以此为进一步研究方程首先是表示两边式子相等关系的模型做好铺垫。

【教学片段】

1.第一次体验等式两边相等的关系

课件出示一架平衡的天平,左边放一个空杯子,右边放一个100克砝码。

问:你发现什么?说明什么?

(天平平衡;一只空杯子的重量等于100克。)

(设计意图1[tp17a.tiF,Y,pZ]天平的第一次呈现,一方面让学生对天平平衡这一状态有所了解,即左右两边质量相等;另一方面得出一杯水的重量为100g,为天平的再次呈现提供条件。)

2.利用天平的动态变化,体验两边大小关系比较。

(1)在天平左边的空杯子里装满水,使得天平倾斜。

问:我给空杯子倒满了水,你看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天平左端重,杯子的重量加上水的重量大于100g。)

再问:我向杯子里倒了多少水知道吗?不知道的量该怎么表示?(x)杯子加水的重量可以用怎么样的式子来表示?(100+x)

问:你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现在天平两边物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吗?(100+x>100)

(设计意图2:天平的再次呈现,首先让学生自然回忆起原有的知识,用字母表示未知的量,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天平左边的总重量,再者根据天平倾斜这一现象比较左右重量的大小关系,抽象出不等式100+x>100,强化学生的某个意识,即由天平引出的式子都是经过大小比较得来,为等式本质的认识奠定基础。)

(2)为使天平平衡,不断增加天平右边的砝码,直至天平平衡。

问:要使天平平衡,该怎么做?

问:请你用一个式子来表示现在天平两边重量的大小关系?

(设计意图:在增加天平右边砝码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比较左右两边重量的大小关系,进而再次抽象出更多不等式,直至最后等式的出现,让学生意识该等式的出现是建立在天平左边的重量等于天平右边的重量。)

(3)天平左端增加一杯水,丰富方程形式。

问:一杯水我们用“100+x”来表示,那两杯水同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该是怎样?(200+2x)

问:现在天平是一个怎样的状态,说明什么?能用一个式子表示现在的状态吗?(200+2x>250)

问:怎样使使天平平衡?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天平现在的状况吗?(200+2x=500)

(设计意图:首先为下面方程的认识做铺垫,让学生意识到方程的形式多样化,方程中可以有加法算式,也可以有乘法算式;其次,方程的多样使得分类的不完全归纳更有说服力。)

二、针对具体实例进行分类与概括

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探索需要通过思维来实现,在小学高段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既符合新的课程标准,也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

(一)思考:概念的形成取决于不同的分类标准

数学分类思想贯穿于整个方程教学的内容中,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需要运用分类、归纳的思想来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数学概念学习中的分类思想,就是根据数学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数学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种类,得出某个新的概念的一种数学思想。分类以比较为基础,比较是分类的前提,分类是比较的结果。

在分类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明确分类必须选取适当的标准,不重复、不遗漏地将分类对象划分为若干类,从而提炼出每一类分类对象的属性。

1.有些要领本身就是分类的标准,有些性质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结论。如: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为普通不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而在直角三角形的基础上,又可将三角形分类出等腰直角三角形。

2.某些具有相对独立性事物所具有的特征也是分类的标准。如:在教学三上年级“四边形“内容时,教材中没有明确定义什么是四边形,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正方形。但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这些图形各有特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学生可以将不同的特征作为标准进行分类,来了解这些图形的共性和特性,从而加深对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感知。只有分类教学,让学生掌握各自的特征,最后归纳总结,才能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深刻认识。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懂得挖掘教材提供的机会,进行数学分类思想的渗透,把握渗透的机会。

(二)实践:从现象中洞察本质

对分类对象进行连续性地分类,建构层层递进的标准,对概念教学的进行有着推进作用。如:在“方程的意义”教学中,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就是通过对不同式子的二次分类建构“等式”、“含有未知数”这两个标准,从而概括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这一定义。笔者对该课例进行了两次教学,第一次分类前各种式子的板书呈现采用不同的编排,如下:

(分类片段一)

问:你能对这些式子进行分类吗?

生1:上面4个是一类,下面2个是一类,根据一杯水和两杯水来分的。

师:还有别的分类吗?

生2:“>”连接的分一类;“

师:还可以怎么分?

师引导:当“>”、“

师: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天平的平衡状态来给它分类,当天平平衡时也就是用“=”连接的式子分为一类;当天平不平衡时也就是用“>”、“

(分类片段二)

问:你能对这些式子进行分类吗?

生:把等号连接的分为一类,把用不等号连接的分为一类。

(根据学生的分类,将不等式和等式分别圈在一起)

(设计意图3、4:第一次的分类,将等式与不等式区分开来,为二次分类做好铺垫

工作。同时用画圈的方法把等式和不等式分开,不影响学生的理解,而且从视觉上来说更加直观。此外,在比较中总结等式所代表的是两边物体质量相等时天平的状态,再一次让学生感知等式所表示的是两边相等的关系。)

该教学点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以“是不是等式”为分类标准来提炼出等式,但在两次教学中,同样的式子,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就是板书的编排,学生对式子的分类固然都有标准设定,但对分类的标准定义却大有不同,这不得不让人思考板书的重要性。板书是教师上好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手段,它也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科学合理的板书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行为,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板书不仅可以帮助帮助实现教学目标,更能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第一次的分类教学中,教师没有精心设计板书,直接将各种式子按照呈现的顺序在黑板上根据由上往下的顺序展示出来,使得学生在经历直观的感知后,思维脱离原设定的轨迹,直接导致非本质的生成;而第二次教学,对板书的呈现进行有意编排,改变各个式子在黑板上的相对位置,顺势引导学生利用“是否是等式”的标准进行分类,同时用圈出同类型式子的方法使得学生直观地从感官和思维上深刻方程必须是等式这一层含义,为对方程的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石。学生通过最直接的视觉感知,在已有的认识水平上立刻建立起相应的分类标准,与此同时,在建构标准的同时,学生自然对符合该标准的式子进行概括特点,抽象本质属性。

三、丰富具体实例抽象方程概念

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

(一)思考:方程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

方程概念形成,是指学生从许多具体实例中,以分类归纳的方式概括出方程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得方程概念的一种形式。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辨别、抽象、概括等心理活动,但这些往往是相互穿插在一起,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

1.辨别具体实例

概念的形成必须以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大量有关的实例让学生进行直观的辨别,为学生在之后的认识、抽象中提供丰富材料。例如,在分数的认识中,辨认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6分,每份是这张正方形纸的;一壶水平均倒入到3个水杯里,每个水杯中的水是这壶水的。

2.抽象出本质属性

在丰富材料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上对其进行分析,感知其共同属性,抽象出该类事例的本质属性。如:纸是纸质的,可以用来写字,平均分成6分,1份是它的;水是液态的,可以用来饮用,可以用来浇花,平均分成3份,1份是它的。通过对各事例属性的分化比较,舍去一些非本质的个别属性,抽象出他们的共同属性,那么上述材料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3.概括概念

将以上抽象出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例中去,形成概念,并用定义表示。如:像……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

(二)实践:在不断地否定与完善中形成概念

1.丰富具体实例,获得感性认识

在“方程的意义”教学过程中,在第一次分类的基础上,为加深学生后续学习中对“方程是等式”这一关系的理解,教师再次出示天平引出各种式子以丰富后续学习中作为方程的实例(如: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等号左右两边都有含有未知数的式子)。

【教学片断】

教师通过课件出示各种状态的天平(如图5)

问:你能把隐藏的算式找出来吗?(让学生说明各个算式所表示天平两端物体重量的关系)

(设计意图:增加各类式子,一方面后面进行分类时使参与分类的式子形式更加多样,便于帮助学生对于方程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再次让学生感知不同的数量关系建立不同的数学模型,巩固对等式的认识,为后面方程概念的建立及对方程本质的认识做好铺垫。)

2.再次辨别,加深等式意义的理解

对于之前增加的实例,让学生再次辨别,帮助学生对于后续中方程意义的理解,同时大量的直观材料也让学生自然抽象感知“方程是等式”这一特点。

3.二次分类,形成方程概念

让学生再次以感觉、知觉和表象为基础,经过分析综合,发现等式中另一种新概念的形成——方程:是等式;含有未知数,并概括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一方程的意义。

(教学片断)

(1)通过判断,对新的式子进行分类

请将刚才得到的式子放入到相应的圈里。

(2)对所有的等式进行分类,引出方程的特点:是等式;含有未知数。

问:圈起来的等式都一样吗?你还能给它们分分类吗?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的?(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用黄粉笔圈起来)

(3)概括方程定义

总结:就因为等式里多了未知数,数学家给它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方程。

问:这样看来,你认为什么叫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分类,使学生自行区分出方程,并将对方程的粗略感知进行语言概括。)

分类思想是根据对各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辨别,将其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在“方程意义”的教学中分类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经历两次分类的过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在明确等式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比较且辨别出方程的本质特点,形成方程的概念,为方程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工作。

生态平衡的含义篇4

回顾生态学思想发展历史,从吉尔波特•怀特到林奈、达尔文,再从赫克尔到尤金•奥德姆,生态学家一直提供着不同的自然模式,帮助人们加深对自然的认识。不同时期生态学家们所提供的模式不尽相同,达尔文展现的是一个充满尖牙利爪和血腥气的为生存而竞争的自然,克莱门茨描绘的则是一个经历了演替而最终达到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生命共同体[1],而尤金•奥德姆研究发现各个自然有机体组成生态系统,有能力调节自身能量从不平衡达到平衡。一、尤金•奥德姆及其著作尤金•奥德姆(eugenep•odum,1913-2002),当代著名的生态学家,伊利诺伊大学博士,曾任职于佐治亚大学,美国生态学会主席。因其对生态学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泰勒生态学奖,这是美国生态学的最高荣誉奖。奥德姆在学业上走向成熟正是在环境保护主义刚刚兴起之时,他自己也变成了活跃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环境问题是广泛而复杂的,如此重要的问题需要宏伟的蓝图规划。生态学家必须向人们表明,地球的各个部分是怎样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的,并分清是哪些东西决定这个整体是健康的或有病的,尤金•奥德姆及其兄弟霍华德•奥德姆,站出来提供了这种统一的理论。从某种程度来说,奥德姆兄弟从其父亲著名的区域社会学家霍华德•w.奥德姆那里继承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思想习惯和个人价值观,他们相信能够获得一种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而不是陷于过分狭隘的零碎分析,他们希望能看到和谐广泛存在,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出现和谐,而不是到处充斥着痛苦的、不相容的争斗。奥德姆最早认识到把能流应用于生态学原理的重要性,并使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生态学,同时向生态学家提供了一本治理这个地球的综合科学手册。特别是尤金•奥德姆编写的《生态学基础》,为该领域指明了方向,其第五版是奥德姆直到去世之前仍在修订的著作,某种意义上应该看做是他思想的最后定论[2]。这本著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其逻辑性、概念、综合性和把数学当做世界通用语言加以运用均对教学与科研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最有影响的生态学教科书。二、尤金•奥德姆生态平衡论思想的基本观点奥德姆把生态学看做是研究自然界的结构和功能整体性的科学,把生态系统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作为生态学第一定理,也即研究生态系统生态学。奥德姆认为生态学研究必须形成统一的生态系统理论,并用数学、统计学术语精确描述,这样的研究才具有实践应用价值。这种理论必须是整体性的,而不是简化的。奥德姆认为生态系统包含了研究层次和研究尺度两重含义,必须拓展研究层次和尺度,重视对整体特性的研究,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完全还原为部分特性,对各个部分的加和研究也不能得出整体特性[3]。通过集中精力研究生态系统,奥德姆相信该领域马上就能从分歧中达成统一,并能提出一致的理论说明。他解释说,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中的基本机能单元,涉及一个既定区域内的任何一个包括一切有机体(例如“群落”)在内的单位,它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从而便于能量的流动能在这个系统内达到具有非常明确特点的营养结构、生物的多样性和物质循环的目的。换句话说,生态系统对奥德姆以及这个词的发明者坦斯利来说,涉及的不仅仅是生物,它包括着生物和非生物两方面。奥德姆的教材第一部分,也是最长的一部分,预见性地论及了生态系统及其所属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能量转换、生物地理化学的循环、人类群落、物种群体等。这部书写道,所有的自然万物都组成一种等级结构,位居顶端的是生态系统。只有理解了这最高一级结构,才能以最好的方法去理解地球是如何组成的。奥德姆认为,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发展战略”———能够给整个自然界及各个单独的组成部分以总体方向的发展规划。当然,“战略”一词意味着生态系统也是能够为自己确定目标并能努力达到目标的有意识的存在,尽管奥德姆并不是很想突出这种结论,他只是认为生态系统跟有机物一样是自我调节发展的实体。它们的战略就是“在有效的能量供给和占优势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界限内,尽可能达到大而多样化的有机结构”[4]。他认为每一个单独的生态系统要么是正在向目标发展,要么就是已经达到了目标。这一战略是十分明白清楚、极易观测的,目标就是达到健康有序的状态,即他所说的“体内平衡”。这种状态与18世纪的自然学家发现的永恒的自然界秩序不同,体内平衡就像人体的健康平衡,不断被各种感染打乱并导致各种疾病,但同时身体也通过组织抵抗驱逐入侵。同样,生态系统经常被扰乱,但始终围绕着一个稳定点进行波动。一种健康的正常状态总是处于无穷无尽但很成功的斗争中以保持着这一稳定点。同时,奥德姆认为,生态系统的健康还要求系统内各种有机物之间达到互惠共引与协同合作状态。它们从起初紧张的互相竞争向更协同共生的关系方向发展,就像珊瑚礁一样。可以说,它们知道,要共同努力合作来控制自己所处的周边环境,并使之成为越来越舒适的栖息地,这样最终才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自己免受干旱水涝、严冬酷暑、寒冷炎热的轮流重袭,才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到所需营养。换句话说,自然界的统一原则就是有机物明白要协同合作才能控制周边的自然界,以求最大的效率和互惠互利[5]。奥德姆把生态平衡定义为:“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两者间的平衡”。这类定义指出了评价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因素,而且人们可以无需详细分析生态系统内众多组分之间的关系,只根据输入和输出就能判定系统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即所谓的“黑箱理论”。三、尤金•奥德姆生态平衡论思想的现实意义奥德姆的生态平衡论思想对于现代生态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生态平衡问题一直是现代生态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对此生态学家们提出了众多的定义和表述,亦有许多争议。奥德姆描绘了“体内平衡”的生态系统平衡论范式,把整体性概念放在了生态学的中心地位,从而使整体性原理成为现代生态学的第一原理。同时,奥德姆的生态平衡论思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其中最突出的成就是把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提出了能量说,为生态系统开辟了定量分析的研究新方法,提供了一个衡量和比较各种能量的共同尺度,找到了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流进行综合分析的统一标准,发展和丰富了生态学与经济学的定量研究方法学[6]。同时,认为现代生态学是人与环境整体性的科学,发展了人类生态学,将人类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整体,尝试提出许多跨领域的观念与理论,尤金•奥德姆认为,在自然界经历了大部分蛮荒时代之后,人类已经成为了最严重的干扰因素,因此他呼吁必须在政策上进行种种调整以规范人类的行为,这不仅描绘了人们对世界不同的理解图景,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p#分页标题#e#现代生态思维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整合、不断深化的过程。从自然观的角度看,无序、多样性、暂时性、不稳定以及非线性关系开始成为生态学分析和研究的对象,生态学家从物理学的混沌理论中获得了理论支持。在混沌之后,又出现了复杂论。虽然生态学家强调变化的本质和各种干扰因素,努力摆脱过去的研究,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寻求秩序的梦想。复杂论试图寻找一种处在秩序与混沌边缘的平衡,划定混沌的界限与外延,这时平衡又开始作为一种广泛可能性而重新出现。奥德姆的平衡论范式在对自然界简单性认识的基础上达到了一种对生态世界的透明认识,但混沌论、复杂论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思维方式,人们不再把自然界看成和谐与简单相统一,而是面对混沌的自然,探索自然的复杂性。尽管如此,不容置疑的是,尤金•奥德姆及其兄弟的理论与观念对后来生态学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奥德姆兄弟眼中,生态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和谐的科学,在自然界中所发现的这种和谐,为一个更有生机的、协调和谐的人类共同体提供了一种模式,其蕴含的知识和思想要点包含了自然环境保护的全部含义而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传播,引导人们努力回复到近似于自然界最初的健康和稳定状态,一批生态学家也自觉承担起弥补“人在大陆上已经造成的失衡”的责任。可以说,在当时时代背景下,尤金•奥德姆生态思想的提出具有不可取代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生态平衡的含义篇5

关键词:平衡,均衡,宏观调控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两种既联系又区别的经济学理论,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两种理论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都有其实践性,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西方经济学的均衡和政治经济学的平衡的概念比较

西方经济学的均衡是“equilibrium”在经济学中的解释有:1.equilibriumasabalanceofforces,即多种力量的平衡;2.equilibriumasastateofrest(astationarystate),即一种静止的状态;3.equilibriumasastateofuniformmovement(asteadystate),即一种不变的运动状态;4.equilibriumasaconstrainedmaximum,即被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5.equilibriumasanoptimum,即最优化;6.equilibriumasrationalaction,即理性的行为;7.equilibriumasasituationofconsistentplans,即计划一致的情形[1]。论文参考。所以均衡被我们理解为任何一个经济决策者都不能通过改变自己的决策以增加利益时的状态。

政治经济学中平衡所使用的单词是“balance”比如“Sofarasthebalanceisrestoredbythefactthatthebuyeractslateronasasellertothesameamountofvalue……”[2],“balance”的释义为:“conditionsofbeingsteady,conditionsthatwhentwoopposingforcesareequal.”。显然政治经济学中的“balance”与西方经济学中的“equilibrium”有其不同的内涵。

平衡主要包括两层含义:货币需求和商品价格总额相适应;社会再生产中总产品的实现。

二、马克思的典型平衡理论简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创立了平衡分析法,指通过对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相对平衡状态进行研究,从而揭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马克思在分析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分析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都用到了平衡分析思想,但是我个人认为主要集中在第二卷第二十章和第二十一章阐述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简单再生产。我们知道简单再生产的均衡条件是:

马克思在“先不考察作为交换媒介问题的货币流通”的情况下,专门研究了简单再生产中实物量在第Ⅰ、Ⅱ部类内部以及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比例,从而得出简单再生产中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的条件:Ⅰ(V+m)=ⅡC即基本均衡条件表示第一部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去投入的不变资本后等于Ⅱc。因此,生产时投入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于或少于Ⅱc时,平衡不能实现。另两个方程揭示出:第一部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于Ⅰc+Ⅱc,第二部类的社会不要劳动时间等于Ⅰ(v+m)+Ⅱ(v+m)。论文参考。

2、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在简单在生产的基础上放弃没有积累的假设,将m的一部分用于积累,用于扩大生产追加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分别用c和v表示。设m用于消费的部分为,用于积累的部分为,则推导出扩大再生产的均衡方程式为:

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条件表明:社会再生产过程“既要受社会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比例的制约,又要受它们的使用价值,它们的物质形式的制约”[3]。即要使社会资本再生产顺利进行,必须使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Ⅰ和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Ⅱ的供给和需求之间保持实物量的平衡和价值量的平衡,即总量和结构都要平衡,甚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在第Ⅱ部类的内部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的生产和消费也要平衡[4],为此要求第Ⅰ、Ⅱ部类及部类内部各部门协调发展。

所以,可以看出平衡包含了:1.在价值量上,各部门的供给和需求应相等;2.在结构上各部门提供的实物量必须供需相等;3.在进行投资时,必须应用宏观调控使各部门间以及各部门内部的比例协调。

三、西方经济学的均衡理论简述

《萨缪尔森词典》中对均衡的定义为“在经济学中,其含义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化的经济力量处在一种均衡静止、不再变化的状态,其价格和数量使购买者和供应商达到愿望一致。”均衡分析方法是在对研究的问题所涉及的诸经济变量(因素)中,假定自变量是已知的或不变的,然后,分析当因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会出现的情况及需具备的条件,即所谓均衡条件。均衡分析可分为一般均衡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是指在充分考虑所有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情况下,考察整个经济系统完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状况,和达到均衡的条件。局部均衡分析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单一的商品市场达到均衡的状况和条件。

一般均衡论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价格和产量结构如何实现均衡的一种经济理论,所以也称为总均衡分析。它由19世纪末里昂·瓦尔拉斯提出。一般均衡分析把整个经济体系视为一个整体,从市场上所有各种商品的价格、供求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前提出发,考察各种商品的价格、供求同时达于均衡状态条件下的价格决定问题。一般均衡分析重视不同市场中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的关系,强调经济体系中各部门、各市场的相互作用,用公式表达为:

是一种比较全面的分析方法。但由一般均衡分析涉及到的经济变量太多,而这些经济变量又是错综复杂和瞬息万变的,因而使用起来十分复杂和困难。

局部均衡是指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或供求量所达到的均衡,是一个市场上的均衡。如果假定某一市场对其它市场不产生影响,其它市场对这一市场也不发生影响,即孤立地考察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或供求量达于均衡的情况,就是局部均衡分析,或称局部均衡论。马歇尔是局部均衡论的代表人物,他在其价值论和分配论中广泛运用了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例如,他的均衡价格论,就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即假定某一商品的价格只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供求状况,而不受其他商品价格、供求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这一商品的价格如何由供给和需求两种相反力量的作用而达到均衡。

四、西方经济学均衡理论与马克思平衡理论的比较

1.从假定前提来看,平衡分析假定市场是出清的,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即此时供求是一致的、信息是充分的,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是自由流动的。均衡分析法的假设前提是变化的:一般均衡分析跟平衡分析一样,假定市场是出清的;局部均衡则认为市场是不对称的,是非完全竞争性的。

2.理论基础不同。均衡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均衡价格论,均衡价格论主要关注的是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或不同商品相对价格的确定问题。这种均衡价格论只是停留在价格的现象形态上,它不涉及价格的内容——价值及价值的实体和本质等问题,因而是一种没有价值论作基础的价格论。平衡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的。对这个理论来说,价值的实体和本质是价值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这样,通过对商品价值的分析,马克思揭示了被商品交换这种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掩盖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论文参考。从这个意义上看,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比西方一般均衡理论要深刻得多。

3.从行为主体的界定来看,平衡分析把消费者和厂商等行为主体界定为一定资本关系的人格化。“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当事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本身不过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体现者,人格化,是由社会生产过程加在个人身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是这些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5]均衡分析中,一般均衡分析把经济主体界定为经济人,即理性行为人,“经济人”思想把追求私利作为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公开确认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局部均衡则把经济主体界定为相互影响的经济人,即相对理性行为人。

4.分析方法不同。均衡理论是一套比较严密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从它产生至今,始终注重运用数学方法,对均衡的存在性、唯一性、稳定性及效率性等问题进行严格的证明。由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定性地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和过渡性,因此,他主要是对与一般均衡有关的问题进行文字说明和理论论证,而没有像西方一般均衡理论那样,用高深的数学方法对一般均衡进行严格的证明。因此,马克思平衡理论没有取得西方一般均衡理论那样“严密”的形式,尽管这一理论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

5.从主要结论来看,通过平衡分析法得到的经济结论时有阶级性的,这个结论是有利于劳动者阶级。均衡分析法得出的结论也具有阶级性,因为实质是研究经济利益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和协调,所以不同的结论必定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由于理论研究的目的不同,均衡理论和平衡理论对均衡稳定性的看法也就不同。一般均衡理论的目的是要证明市场经济的有效性,而马克思平衡理论的目的则是要证明市场经济的局限性。一般均衡,只不过是一种与现实经济生活无关的假想状态。马克思的平衡理论则认为,均衡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般均衡只是作为一种趋势而存在的,现实的状态往往是一般非均衡,市场价格和均衡价格往往是不一致的。所以,马克思的平衡理论比西方一般均衡理论更现实,也更能经受经验事实的检验。

6.从政策导向来看,平衡分析法易导向宏观调控,其中包含的基本经济思想是: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因此要实现平衡,必须依赖政府的调控。均衡分析分易导向自由主义,因为这种方法认为供求双方的运动自然会达到均衡,政府的干预会破坏均衡的实现。

所以,我认为马克思的平衡理论虽然没有取得西方一般均衡理论那样“严密”的形式,但它在内容上显然要比西方一般均衡理论深刻得多。

[1]《商场现代化》2006.1下旬刊,总第456期第27页

[2]《资本论》第二卷第二十一章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438页。

[4]《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第二十章第447-458页

生态平衡的含义篇6

摘要:本文针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人与管理环境的不适应现象,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从三个层面剖析了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形成的因素。关键词:人力资源生态;形成;影响因素“生态”这个概念首先应用在生物学上,“生态”的主要含义就是“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环境被看作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所有生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彼此互动,并与自然界非生命物质互动所构成的生命网络。所以生物学上“生态”的意义就是指有机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英国《韦氏辞典》把“生态”解释为:“生物体与环境的适应性互动”。生态包含着递进的三层意思:关系,适应,导向。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生成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关于生物生存条件的关系学。在生态的种种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适应,生物体正是对环境从平衡到不平衡、适应到不适应的动态发展中进化。既然生态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互动,那么这种适应本身就含有一种导向的意思,不论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或者是人工选育良种、人工驯化,无不体现为一种导向。生态学中的生态指生物体与环境的适应性互动,管理领域同样会产生生态问题,而产生这个生态问题的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人们生活在自然界、人工自然与社会环境中,人的生态问题表现为人和天然自然、人工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密切相关的是社会环境中的组织环境,人生活在组织环境中,就存在人与环境的适应性互动,这种环境对人的影响不亚于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本文在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中赋予生态以新的含义,即管理中人与管理环境的适应性互动。当管理体制与人性分离,人与管理环境不能适应性互动时,管理的生态问题就产生了。我们知道,寻求普遍的尊重并公正地对待一切人和物,是当今生态运动蕴含的根本伦理精神和核心伦理观念。那么,在管理中,究竟什么样的管理体制、方式,理念才是符合人性的,怎样的管理才是尊重并公正地对待一切人和物的。于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生态问题也就表现为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与人性分离。一、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的形成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人与管理环境的不协调表现为管理体制与人性的分离,可从以下两方面阐述。(一)人的动态发展与管理模式的多样性。人的发展和管理发展是相互作用、对立统一的。人作为自然界长期进化和社会进化的产物,是一种未完善的存在物,蓝德曼说:“自然没有把人制造完整便把人放在世界上了。自然没有最终决定人,而是让人在一定程度上尚未决定。”人是动态发展的,人性的发展首先是由社会关系发展决定的,人性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因此,不能简单的规定人性,而要根据社会历史的发展来分析人性的发展状况。管理模式的也具有差异。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的价值观、传统与习俗的支配。管理与人性不断地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适应与不适应之间进行动态地转换,当管理的发展与人性的发展步调不一致时,二者就会失衡。(二)管理体制与人性的分离。管理活动本来是为人的,但它又具有“非人性”的因素,会自然产生一种导致人性扭曲的趋势。功利原则和效率原则是经济管理活动的两条基本原则,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两条原则的结合表现为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又会自发产生各种形式的物本主义(如纵欲主义、拜物教、拜金主义等),容易使人变得自私和贪婪,既然管理对人性的扭曲是极为可能的,那么管理体制与人性分离也就不可避免会出现。当管理体制与人性分离时,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便形成了。二、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形成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一)科技对人的物化。科学技术的应用有时非但没有使人获得自由,反而束缚了人,困扰了人

生态平衡的含义篇7

关键词:生命系统;熵势;非平衡相变;熵力

中图分类号:Q111;04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847(2007)01-0016-05

自然界的实际系统千差万别,它们可以是物理系统、化学系统、生物系统等,它们在平衡态和衡态已归入一个广泛的统计热力学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的普遍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存在着广泛定义的势函数,如平衡系统的熵、自由能或线性非平衡系统的熵产生、超熵等等,生命系统是个远离平衡的非线性系统,非平衡理论告诉我们,远离平衡的非线性系统中存在一个广义势函数.这个势函数是个Lyapunov函数,满足Lvapunov稳定性准则,因此生命系统是个相对稳定的系统,本文依据非平衡系统理论的广义势函数,建立了可以描述生命演化的势函数――熵势,经过对生命系统的分析,发现有一个尖拐型突变函数正好对应于熵势,并把它作为生命系统的特性函数加以应用,即用熵势来研究生命系统的相变特点和生命机体内部的作用力,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为从整体上认识生命系统提供一种较科学的方法。

1生命系统的特性函数――熵势

生命系统是远离平衡的非线性系统,其熵势可以通过非平衡系统理论的广义势函数建立起来,非平衡系统既可用确定性演化方程描述也可用随机性演化方程描述,下面首先从随机层次建立广义势函数,再推广到生命系统的熵势,并根据生命系统的特点寻找能描述生命进化的熵势表达式。

1.1非平衡系统的广义势函数

非线性科学和统计物理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小的随机力不仅仅对原有的确定性方程的结果产生微小的变化,它还能出乎意料的产生重要得多的影响,在一定的非线性条件下它能对系统演化起决定性作用,甚至彻底改变宏观系统的命运,另一方面,这种无规的随机干扰并不总是对宏观秩序其消极破坏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它的相干运动可能在建立系统的“序”上起到十分积极的创造性作用。

描述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复杂系统的这种随机性常用含多变量的郎之万方程(Le),即

(6)中的首项不仅在弱噪声情况下确定了Fpe的定态性质,而且支配相应的确定性系统的Lyapunov性质,称其为非平衡系统的广义势函数,

1.2生命系统熵势的建立

爱因斯坦关系为:

如果(2)式从统计的角度描述一个非平衡系统的演化过程,那么相应的热力学方程为

满足后,这种演化过程才停止,可见这一规律正好符合生命的演化,当生命机体的熵势取最小值时,机体处于宏观上的稳定状态,这时机体的各项功能正常发挥,从热力学和统计学的角度证明熵势可以描述生命的演化。

作为宏观系统的Lyapunov函数,在非平衡态中所起的作用与熵在平衡态中所起的作用完全相同,进一步研究证明,和平衡态势函数密切联系,如果连续的改变某些控制参数,使系统从非平衡态过渡到衡和平衡态,那么势函数就回到我们熟知的势函数如超熵、熵等。

1.3生命系统的熵势表达式

下面根据生命系统的演化特点给出生命系统的熵势函数并分析其生物学意义,为简单起见只讨论一维情形(可以推广至多维)。

从(12)式可以看出熵势与概率密度之间存在一个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熵势越小的状态对应的概率密度最大,那么是否存在一个具体的表达式来表征这种关系呢?

我们知道对于任意一个系统,它处于稳定状态或势最小的可能性最大,否则它将失去存在演化的意义,而又由于随机涨落力的存在,其稳定态可能受到放大了的涨落力的影响而失去原来的稳定性,到达另一个稳态.但不管怎么演化,其最终将处于势的最小处,对应于状态出现概率最大的位置,所以根据生命系统的特点及其演化过程,在一个生命机体的一生中处于健康稳定状态(可用一些指标参数来描述)的时间最长,概率最大,那么此时它的熵势也应该最小,但是在生命系统的演化过程中也在出现偶尔的突变现象,由于一些随机涨落力的影响,熵势可能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极值,这时系统将面临选择,哪个稳态更有益于生存,它将选择那个稳态,这就是生命进化.基于这样的定性分析,下面的势函数正好能反映生命进化这一现象,于是我们可以把它作为生命系统的熵势来做具体分析

其中x为描述机体健康状态的变量,α为控制变量,β为一常系数。

那么根据(12)式熵势曲线和相应的概率密度曲线可以绘制如下(实线为熵势曲线,虚线为概率密度曲线)

a)图对应于α>0,β>0,此时平衡位置(x=0)是稳定的,概率曲线表明,在这一点机体所处的状态概率最大,健康状况良好,随着偏离平衡位置距离的增加,概率减小,表现为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处于病疾状态,这时就应想办法治疗使机体向稳态转化。

b)图对应于α0,此时原来的平衡位置(x=0)失稳,变成不稳定平衡点,代之出现的是两个新的稳定的平衡点,相应的,处将成为机体非正常状态,它出现的机率也将减小,而在两个新的稳定态出现的机率增大,如果没有随机力,机体处于两个势谷的机率相等,但由于随机涨落力的存在,将促使机体向更加利于生存的状态推进,可以说这是旧结构让位于新结构,如果一种稳态代表一种有序结构,那么稳态的改变,加之随机力的作用,势必导致机体越来越有序。

这里的状态变量可以是任何能反映生命机体演化的变量,如Dna的数量、机体的某种蛋白质含量、脑细胞的发育程度、机体内部某种激素的含量等等中的一种,如果是其中的两种,那么方程将是二维的,其熵势和概率密度将是个极限环,即曲线绕纵轴旋转180度,同样可推广到多维情况。

可见,这个势函数虽然是一般尖拐型突变势函数,但它的演化特点正好符合于生命系统,而且具有很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系统演化的结果就使系统稳定在某一特定状态或结构上,即新物种一旦形成,就会通过遗传作用使他的已有特性、状态结构稳固下来,不会轻易改变,以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不然系统就会不断从一种状态或结构跃变到另一种状态或结构,是新物种的长期存在变得不可能.因此势谷的平缓与涨落的放大以及势谷的加深与涨落的缩小,对于系统的演化或新结构、新物种的形成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两个过程的相互交替、相辅相成使得生物界的演化、进化成为可能,可见熵势越小,系统就越稳定,系统的总熵就越小,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就越强.例如人类,由于智能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最大限度地吸收负熵,从而使自身体内尽可能的保持熵最小、自组织能力最强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的状态,避免疾病,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特性函数――熵势的应用

2.1生命系统的非平衡相变分析

非平衡相变是在远离平衡的系统中出现的某种物理量的突跳行为,大量事实证明,一系列的突变过程联系着系统的进化、序的产生、功能的形成等自组织现象,这类现象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领域都有重要意义,如生物结构中的Dna、细胞、组织的交替、器官的转变等都是非连续的变化,它们是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生命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复杂开放系统,非平衡相变理论可以刻划生命系统的个体发育和系统演化过程,它可能为生物进化提供新的解释和描述手段。

势函数有决定系统演化性质的作用,是个特性函数,它的不同形式也将决定系统有不同的相变特点。

生命系统的势函数(熵势)取

宏观上能实现的态(相)就是出现机率最大的态(相),也就是势函数取极小值的态,则根据极值原理

可见,当时曲线趋于平坦,出现i临界慢化现象.这时如果没有涨落力的存在系统将处于平衡态,但恰恰相反,涨落力不仅存在而且还被放大,随着控制参数的变化,这个力不断促使系统离开原来的平衡态,在其它位置出现的几率增大,可见随机力在生命发育和进化过程中起着特殊的决定性作用。

2.2生命机体内部的作用力分析

由(13)可知由势函数可以推导出系统的回复力(决定力),生命机体内部的非线性作用力表现为机体各部分结构之间的结构力,为与熵势对应这里将它定义为熵力,主要作用表现为系统自身对抗熵的增加,即

即处于稳定态时,生命系统的熵力最小(为零),系统的熵也最小,系统不需要对抗熵的增加,当系统一旦受到较大的干扰,熵就会增加,就可能离开稳态,熵力就会发挥其作用使系统得以恢复,可见,熵力是生命系统进化过程中的结构、状态保持相对稳定性的原动力。

3小结

生命系统是个真正的自组织系统,与其它系统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的高度有序性,生命的存在是个不断进化的过程,一个生命机体在进化的同时,也维持了结构和状态的相对稳定性,通过对熵势的研究,我们对生命的高度有序现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两个重要结论。

1)熵势反映生命的发育和进化,在这个势的作用下生命越来越有序。

2)熵力是生命系统维持相对稳定性的原动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只提供了一种方法,且对熵力在生命体内的具体作用过程需要进一步的分析,鉴于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对以上问题的研究目前还有点挑战性,需要生物数学、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相互结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生态平衡的含义篇8

[关 键 词]  平衡性,对抗性权力,妥协,社会契约论,宪法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

笔者曾断言,宪政是一种平衡机制及由此达成的平衡状态。[1]但该文并未对宪政的平衡性给予明确的界定,对其意义的考察也显得过于单薄。因此,本文拟就宪政的平衡性的含义、平衡的历史传统与理论等作进一步的探究。

一、什么是宪政的平衡性?

我们从“平衡”的词典意义入手。对“平衡”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1)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上相等或相抵;(2)几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各个力互相抵消,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绕轴匀速转动状态。[2]《辞海》的解释则是:(1)衡器两端承受的重量相等。《汉书。律历志上》:“准正,则平衡而均权矣。”引申为一个整体的各部分,在质量或程度上均等或大致均等。(2)哲学名词。亦称“均衡”。指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3]

无疑,这两大权威辞书揭示了“平衡”概念的基本内涵。笔者尝试将“宪政的平衡性”界定为:宪政的各组成部分或者构成宪政的各方在运作过程中依据既定的制度设置和程序规则在相互对峙、制约的基础上呈现出的相对稳定、共存的状态。这样界定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宪政意味着多元对抗性。多元性是平衡的前提,因为平衡存在于至少两方或多方之间。而且各方须具有对等性-既可指各方数量上的相等、均等或相抵,也可指各方资格的平等、地位的相当。结构要素(或各组成部分或各方)之间的对抗性是宪政的本质属性。这是指宪政中处于平衡状态中的各组成部分或各方具有独立的性质且相互之间呈现出对立或排斥的趋势。宪政关涉两种对抗性关系:一是国家与社会或政府与个人的关系,二是政府各种权力之间的关系。多元对抗性导致宪政对这两种对抗性关系的认识和处理,必然采行“对峙式思维”[4](着重号为原文所加)。对峙意味着平衡,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对宪政“完整的描述模式应当包括对峙、互动与平衡三个关键词。”[5]

(2)平衡意味着妥协。宪政是一个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平衡是其中结构要素共同“意志”的结果,是这个结构的稳定状态。宪政表征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共存性-对抗着的各方在不能将对方置于死地情势下的理性共存,在其中,每一方都以他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3)平衡的动态性。平衡与运动须臾不可分离,平衡只能是运动中的平衡。在绝对、永恒的物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相对的、暂时的静止和平衡。平衡表明的是一种时间断面即运动过程中的截面,是运动中的静止状态。因此,平衡既是相对的,又是动态的,即它是在运动中不断实现的平衡。迈克尔。奥克肖特曾提出一个看似有些不可理解却又极富有洞见的观点:在没有选择或变动的地方,认为一切都是上天注定的地方,是不存在“政治”的。[6]这对于宪政也是适用的:在没有选择或变动的地方不存在宪政。在某种意义上,宪政就是由不断的选择或变动构成的,而选择、变动的过程正是宪政实现其平衡的过程。

(4)宪政平衡的实现以双方或多方一致认可并共同遵守的(或具有普遍意义的)、预先制定的程序或规则的存在为条件。这意味着:第一,宪政各构成要素通过践行程序或规则达致彼此的平衡。程序或规则在宪政中的意义在于,宪政通过程序的平衡来促进实体价值的实现。人们虽然很难就冲突着的利益和价值等实体内容形成共识,但却可能就解决冲突或保证冲突在一定条件下共存的程序达成一致意见。程序本身具有独立的、不依赖于实体的价值,宪政的实体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这些程序或规则所决定的。[7]宪政的平衡性在本质上是一种程序的平衡。第二,各方对程序或规则的认可,表明了宪政对民主的依赖;程序或规则的预先制定并获得共同遵守,则标志着法治对宪政的支撑。第三,程序或规则的中立性。只有程序中立,才能产生不偏不倚的结果,也才能为双方或多方所普遍接受。宪政平衡实现的程序,主要表现为由宪法确立的一系列程序。于是,程序的中立性要求宪法的“非意识形态化”。

(5)宪政的平衡是以这样一个“底线”为前提的:任何一方都可以籍此获得最低限度的保障。这个“底线”,就是彼此在一时不能把对方置于死地的情势下,相互容忍对方生存的一种尺度;它是由双方或多方共同确定的一个最低限度的保障标准。在规范的层面上,“底线”表现为确定双方或多方地位与资格的条件等内容。如宪法基本权利的规定即意味着公民在理论上获得了在宪法基本权利体系范围内的最低限度的保障。明确这一点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一方面,如果不能维持彼此间地位的相当和资格的平等,则无所谓平衡可言;另一方面,所谓“底线”实际上就是由宪政制度所确认的人权与自由的范围,因此正是这个“底线”构成了宪政的核心价值。平衡建立在尊重和保障人权与自由的基础之上,甚至可以说,平衡正是为了更好地、最大限度地尊重和保障人权与自由。

(6)平衡的层次性。宪政是一个系统,其平衡状态表现出层次性。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三个层次:(1)价值的平衡。自由(或人权)与民主是宪政的两大核心价值。但自由与民主是两个全然不同的概念,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是相互冲突的理想。[8]实际上这两种价值的冲突一直伴随着宪政的整个历史。对自由或民主的不同侧重,导致了对宪政理解的分野-出现了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自由宪政说和民主宪政说。[9]但无论是自由的宪政,还是民主的宪政,最终在价值取向上都不可能是单一的、纯粹的自由抑或民主,而是必须将自由和民主协调起来。现代宪政的关键就是要在这二者之间寻求彼此能够接受的平衡点。宪政的秩序价值也与自由价值存在不容忽视的冲突。对秩序价值的过分强调必然以牺牲自由价值为代价,而对自由价值的过分强调则可能导致秩序的消解。因此,在自由与秩序之间寻求平衡,是现代政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可见,无论是自由,还是民主,抑或秩序,在价值上都不具有绝对的意义。(2)功能的平衡。从根本上讲,宪政有两大功能,即保障人权和限制权力。宪政必须在权利保障与权力限制之间实现平衡。否则,对权利保障的过分强调,必然损及权力的效力,导致公共秩序的衰落;而权力的恣意与膨胀,必然意味着对权利的损害或潜在的损害威胁。因此,在这两大功能之间必须具有某种平衡,才能保证宪政价值的实现。(3)结构的平衡。主要包括两方面的结构,一是权力结构。三权分立制和联邦制(及地方自治)分别是在横向和纵向对权力进行划分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典型的内在平衡结构。一是权利结构。[10]

二、平衡的发现:对抗的历史考察

(一)在对抗中妥协:来自宪政母国的平衡理念

追求平衡政体的观念源远流长。[11]但在宪政实践中体现平衡观念始于英国。英国议会被誉为“议会之母”。[12]议会的诞生开启了英国的宪政之门。标志英国议会诞生的1295年“模范议会”,一开始就践行着平衡的理念。1295年议会之所以被称为“模范议会”,关键是因为以下两点:一是骑士和市民代表的参加使1295年议会具有代议性质,二是确立了向郡市征税需郡市同意的原则。为此,1295年议会“为未来的议会确立了一般样式”。[13]同意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国王与郡市之间平衡的实现手段。因为,自1295年后,国王大都遵循这一原则;当国王试图不经各郡市同意而强行收税或敛钱时,各郡市必群起反对。[14]

对平衡或制衡的关注是英国宪政理论及实践的重要传统,它甚至构成了英国宪法学的一个特色。正如英国学者安德鲁。甘布尔在《自由的铁笼:哈耶克传》一书所说的,“通过与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查理一世、查理二世、詹姆斯二世的斗争,英国出现了一部混合式的宪法。在这部宪法中,不同的因素都得到了很好的平衡,独裁行为被压制到最低限度,而能够促进文明社会的发展和较大程度的个人自由、尤其是有产者的个人自由的普遍性原则框架得到了保证。”[15]约翰。米勒的《从历史的观点看英国政府》(1787年)一书很集中地体现了平衡的观念。他认为,“宪法发展是各种社会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16]同时,“我们必须根据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来解释英国的宪法演进。”[17]在米勒时代,“宪法学作品中充斥着以机械论为原型的想象和制衡的理念。这些关于混合政府的理论孕育出一种宪政主义理念,这种理念的核心是相信在政治机体之中存在皇室的完美、贵族的睿智和民众的敏感之间的平衡机制。”[18]米勒也是一个平衡论者,但他完全超越了诸如“皇室的完美、贵族的睿智和民众的敏感之间平衡”之类的抽象理论,转而将所谓“制衡”限定为“政府的行政部门内部的平衡”。[19]马丁。洛克林对米勒关于政府部门内部的平衡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米勒在制衡机制上的位置转移有效地摧毁了关于历史性宪法内的政治平衡的旧理论”,[20]“米勒的著作标志着各种平衡宪法理论的瓦解。”[21]马丁。洛克林的意思并非是说米勒背离了平衡的传统观念,而是充分肯定米勒的著作使平衡理念从抽象到实在的革命性转向,米勒的著作是对传统平衡理念的巨大超越。可以说,米勒的平衡论为传统平衡理念朝着可操作性和制度化方向发展铺平了道路,预示了宪政的未来,以致后来任何向英国宪政学习的国家都不仅继承了平衡的理论传统,更是无一例外地将其付诸宪政实践。[22]到18世纪,英国的平衡理念已经完全变成了制度,以致w.ivor.詹宁斯宣称,“可以把《王位继承法》(1701年,谢注)颁布之后的英国宪法看成是‘混合的’或‘均衡的’宪法。”[23]

英国宪政中的平衡理念有其历史的根源。

第一,它源于英国早期的对抗性理论和实践。斯科特。戈登提出了一个非常适用于分析宪政平衡性的概念,即“对抗性权力(体系或系统)”。他在《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一书中考察了被认为是现代立宪主义主要根源的17世纪英格兰的对抗理论。他首先通过审慎的历史解读,揭示出这一时期在国王与议会在政策和权力冲突中确立的一系列原则和理论,如议会的不赞成足以阻止任何人担任国家议事机构中的高级职位,不经议会的批准征税是非法的,等等。尔后,他又考察了爱德华。科克爵士的历史贡献-使英国的司法体系作为既独立于国王又独立于议会的一个独特的政治权威中心得以确立。[24]至此,英国政府的各种机构构成了一个对抗性权力体系的观点被看作是隐含在当时在议会与国王的斗争中支持议会的人的许多讲演和著作中。[25]到18世纪,英国政府的对抗性模式得到了论述这个问题的所有主要著作家的赞同。到白哲特和戴西在19世纪根据议会主权学说重新解释英国宪法时,这一模式似乎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接受。[26]戈登还指出,英国的对抗性理论起源于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和共和时代的罗马对抗性政体的知识。他还将英格兰的对抗性理论归因于早一个世纪的威尼斯立宪主义的影响。在分析16世纪威尼斯的政治制度时他使用了对抗性权力的概念,他指出,“威尼斯政治制度中明确地起作用的是制衡原则”[27],而且威尼斯的政治结构已经是一个“对抗的权力系统”-这一概念包含两个观念“平衡”和“稳定”。[28]对抗性权力的确立是平衡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它源于“国务需协商决定”[29]的悠久历史传统。这一历史可以追溯到盎格鲁—萨克逊人进入英格兰之初即有的协商习惯。盎格鲁—萨克逊贵族维护民主协商的传统,努力将尚在襁褓之中的王权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到1066年前夕,已形成这样一条公认的准则:“国王未征求意见和得到同意不得行动。” [30]商定国事的传统对于平衡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为平衡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形式或手段。

第三,它源于王权与贵族权的关系。在中世纪的英国,国王和贵族是建立在土地等级制基础上最大的两股政治力量。国王作为最大封君,政治和经济实力远远超过任何贵族,国王要求贵族效忠,提供军事义务,缴纳捐税贡赋;同时国王还有责任保护贵族的切身利益,注意采取有效方式和途径,如邀请他们出席大会议共议国是等,发挥他们的作用。否则贵族利益受损,积怨过重,则会联合起来与国王对敌,置王权于被动。国王与贵族之间并非单向的主从关系,而是一种建立在相互依存基础上的双向契约关系。[31]契约即合同,系指双方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通过确立相互对等的权利义务而建立起来的法律关系。契约的本质原则是意思自治,这意味着契约标志着双方权利义务的平衡,如果权利义务不平衡,则契约根本就不可能签订。国王与贵族之间的“双向契约关系”,内在地包含着国王与贵族之间的制约与平衡。

第四,它源于国王与教会的关系。在英国封建时代,王权与教会在政治上主要是一种联合关系:王权的庇护,使教会贵族成为封建主阶级和统治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的支持,则为王权提供了宗教神权的保护伞,并为国王的政治集权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教士官僚。[32]但这种联合关系,这远未消除二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相反,随着王权的不断强化和教权的日益成长,双方就教职任命、授职权及司法权之争一度尖锐,酿成了教、俗之间一系列的激烈斗争。关于教职任命、授职权之争,双方于1077年达成了协议:主教由本教区的教士团体牧师会选举,但选举须经国王同意并在王廷之小教堂中由国王亲自监督举行;国王放弃对新主教的指环和权杖的授予权,但主教在由教会受职礼之前仍须向国王行效忠礼。[33]肇始于威廉一世时期的司法权之争(主要是教会要求拥有对教士的独立审判权),亨利二世也于1172年与教皇达成协定:英王不得阻止教士求诉罗马教廷。[34]由于教职任命的冲突,罗马教皇于1207年宣布对英国实施“禁教令”,1209年又将约翰王开除教籍,教、俗冲突达到顶点。但在世俗贵族举兵反抗约翰时,教会“力图将这股带有相当自发性和破坏性的政治势力汇聚起来,疏导入非暴力的和平谈判和政治妥协轨道,以图形成一种既肯定国王神圣权威而又能限制其权力的政治格局,由此而促成了大宪章的问世。”[35]大宪章的核心精神是限制王权,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在大宪章中写进教会的权力,特别是英国教会的教务自主权,包括:高级教职的选举权、教会的司法权与教士自由前往罗马的权利。[36]因此,大宪章不仅体现了王权与世俗贵族之间的妥协与平衡,而且也反映了王权与教会之间的妥协与平衡。

英国宪政与宪法一样都是得自传统经验,而非理性建构的产物。正如佐藤功所说的,英国宪法完全是历史的产物,是基于许多无意识的因素而产生的。[37]英国的宪政史表明它是一种为满足不断变化的文明的需要而对机构加以发展和修正的持续实验的过程。[38]对于英国宪政平衡性的认识也完全基于经验传统,是一种事后的体悟,我把它称之为“发现”。

(二)有限的普适性[39]:近代欧洲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平衡问题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贾恩弗兰科。波齐研究了西方一千年来的国家制度史。他将这一时期国家发展的历史划分为五个连续的阶段:封建统治制度,等级制国家,绝对主义统治制度,十九世纪立宪制国家,自由主义时期及以后的国家和社会。[40]为了探询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平衡因素的历史线索,我们在此讨论一下等级制国家和绝对主义国家两个阶段的平衡问题。

生态平衡的含义篇9

一、尤金?奥德姆及其着作

尤金?奥德姆(eugenep?odum,1913-2002),当代着名的生态学家,伊利诺伊大学博士,曾任职于佐治亚大学,美国生态学会主席。因其对生态学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泰勒生态学奖,这是美国生态学的最高荣誉奖。

奥德姆在学业上走向成熟正是在环境保护主义刚刚兴起之时,他自己也变成了活跃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环境问题是广泛而复杂的,如此重要的问题需要宏伟的蓝图规划。生态学家必须向人们表明,地球的各个部分是怎样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的,并分清是哪些东西决定这个整体是健康的或有病的,尤金?奥德姆及其兄弟霍华德?奥德姆,站出来提供了这种统一的理论。从某种程度来说,奥德姆兄弟从其父亲着名的区域社会学家霍华德?w.奥德姆那里继承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思想习惯和个人价值观,他们相信能够获得一种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而不是陷于过分狭隘的零碎分析,他们希望能看到和谐广泛存在,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出现和谐,而不是到处充斥着痛苦的、不相容的争斗。奥德姆最早认识到把能流应用于生态学原理的重要性,并使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生态学,同时向生态学家提供了一本治理这个地球的综合科学手册。特别是尤金?奥德姆编写的《生态学基础》,为该领域指明了方向,其第五版是奥德姆直到去世之前仍在修订的着作,某种意义上应该看做是他思想的最后定论[2]。这本着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其逻辑性、概念、综合性和把数学当做世界通用语言加以运用均对教学与科研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最有影响的生态学教科书。

二、尤金?奥德姆生态平衡论思想的基本观点

奥德姆把生态学看做是研究自然界的结构和功能整体性的科学,把生态系统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作为生态学第一定理,也即研究生态系统生态学。奥德姆认为生态学研究必须形成统一的生态系统理论,并用数学、统计学术语精确描述,这样的研究才具有实践应用价值。这种理论必须是整体性的,而不是简化的。奥德姆认为生态系统包含了研究层次和研究尺度两重含义,必须拓展研究层次和尺度,重视对整体特性的研究,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完全还原为部分特性,对各个部分的加和研究也不能得出整体特性[3]。通过集中精力研究生态系统,奥德姆相信该领域马上就能从分歧中达成统一,并能提出一致的理论说明。他解释说,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中的基本机能单元,涉及一个既定区域内的任何一个包括一切有机体(例如“群落”)在内的单位,它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从而便于能量的流动能在这个系统内达到具有非常明确特点的营养结构、生物的多样性和物质循环的目的。换句话说,生态系统对奥德姆以及这个词的发明者坦斯利来说,涉及的不仅仅是生物,它包括着生物和非生物两方面。奥德姆的教材第一部分,也是最长的一部分,预见性地论及了生态系统及其所属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能量转换、生物地理化学的循环、人类群落、物种群体等。这部书写道,所有的自然万物都组成一种等级结构,位居顶端的是生态系统。只有理解了这最高一级结构,才能以最好的方法去理解地球是如何组成的。

奥德姆认为,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发展战略”———能够给整个自然界及各个单独的组成部分以总体方向的发展规划。当然,“战略”一词意味着生态系统也是能够为自己确定目标并能努力达到目标的有意识的存在,尽管奥德姆并不是很想突出这种结论,他只是认为生态系统跟有机物一样是自我调节发展的实体。它们的战略就是“在有效的能量供给和占优势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界限内,尽可能达到大而多样化的有机结构”[4]。他认为每一个单独的生态系统要么是正在向目标发展,要么就是已经达到了目标。这一战略是十分明白清楚、极易观测的,目标就是达到健康有序的状态,即他所说的“体内平衡”。

这种状态与18世纪的自然学家发现的永恒的自然界秩序不同,体内平衡就像人体的健康平衡,不断被各种感染打乱并导致各种疾病,但同时身体也通过组织抵抗驱逐入侵。同样,生态系统经常被扰乱,但始终围绕着一个稳定点进行波动。一种健康的正常状态总是处于无穷无尽但很成功的斗争中以保持着这一稳定点。同时,奥德姆认为,生态系统的健康还要求系统内各种有机物之间达到互惠共引与协同合作状态。它们从起初紧张的互相竞争向更协同共生的关系方向发展,就像珊瑚礁一样。可以说,它们知道,要共同努力合作来控制自己所处的周边环境,并使之成为越来越舒适的栖息地,这样最终才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自己免受干旱水涝、严冬酷暑、寒冷炎热的轮流重袭,才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到所需营养。换句话说,自然界的统一原则就是有机物明白要协同合作才能控制周边的自然界,以求最大的效率和互惠互利[5]。奥德姆把生态平衡定义为:“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两者间的平衡”。这类定义指出了评价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因素,而且人们可以无需详细分析生态系统内众多组分之间的关系,只根据输入和输出就能判定系统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即所谓的“黑箱理论”。

生态平衡的含义篇10

关键词 社会公平 社会稳定 效率

当前,人们对社会公平的问题十分关注,社会公平具有广泛的社会涵义。一般来说包括三个层面:①政治权力的平等性;②伦理人格的平等性;③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在今天,人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社会公平主要是一个经济范畴,指在利益分配关系方面社会公允地容纳合理差距并取向于适度均衡的社会比较程度。

社会稳定是社会结构、功能合理,社会各要素的协作作用及社会运行的有序化,即社会整体的良性运行。社会稳定应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稳定和社会秩序稳定。政治稳定主要是指坚强的领导核心,优越的社会制度,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社会秩序稳定,主要是指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思想稳定,社会治安秩序较好。经济稳定主要是指我国国民经济能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社会是一个具有自我调控和修复能力的组织系统。它一方面通过确立和实施一系列社会规范,保证社会活动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它还通过自身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整合机制,在社会运行受到干扰而出现不稳定时,适应情况变化调整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从而保证社会运行朝向既定的整体目标。保证社会稳定的要义,不在于运用某种外力去强制维持社会运行的某种状态(尽管这在特殊情况下是必要的),而在于坚定不移地推动对社会自身的改革,适时地调整和变革社会结构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组合配制方式,增强社会的适应性和活力,发挥社会的整合功能,建立起保持社会稳定的规范和机制。

目前,学术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我们从系统辨证理论的角度,探讨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平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可以发现他们有以下特点。

1 社会公平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具有差异、协同的特点

系统辨证理论认为,差异协同指的是系统内部的诸要素之间、不同系统之间,既存在着整体同一性,又存在着个体差异性,系统通过差异协同而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用差异协同的观点理解社会公平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社会公平承认合理的差距。过去几十年,我们将公平的概念在经济上理解为收入分配的平均化。结果造成了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各社会主义国家大量的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片面和错误的。社会公平是一个由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历史范畴。目前,必须承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所决定的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必然造成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别。而且,要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也必然在收入分配上体现为收入差别。当然社会主义有差别的分配,是指差别合理的分配。差别合理是指收入差别要与投入的劳动、资金等大体相当,要使多数人赞成和接受,要能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促使生产力的发展。差别合理不仅要求反对平均主义,而且要消除两极分化。第二,合理的差距使竞争、协同成为可能。系统辨证论认为,系统物质世界是一个差异协同体或是差异自组织体。差异是系统存在、整体优化、协同发展的内在自组织机制。系统的发展是系统内部要素差异协同自组织的运动,是系统结构功能耦合的结果。我们所理解的社会公平,不仅鼓励个人对正当的个人利益的追求,而且还从利益分配着手,鼓励人们在机会均等的情况下展开竞争,强调合理拉开差距,造成内部涨落,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效益提高。第三,社会稳定是差异、协同的结果。我们知道系统的有序性是在其形成过程中通过对要素和环境的整合建立起来的。要素与环境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既是滋生混乱无序的土壤,也是建立秩序的前提条件。当然,社会稳定仅仅有利益差异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由社会系统内部的其他子系统如政治、法律、道德等共同整合,以及社会公平的倡导和实现等社会规范的确立,使之发生协作作用,达到一种暂时的稳定状态。具体说来,我们所追求的社会稳定,是社会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内部有涨落、非线性相互作用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所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是一种相对平衡。

2 社会公平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具有动态平衡的特点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所理解的动态的社会稳定应该是发展的稳定,相对的稳定。所谓发展的稳定是讲稳定不是静止,不是一池静水,社会稳定必须以发展变化为基础,它是在不断进步发展中的稳定,在不断改革变化中的稳定。所谓相对的稳定就是承认和容许稳定里面有局部和暂时的不稳定因素。任何从旧态到新态的发展,都是旧态失稳的结果。这表明旧态失稳是出现新态的必要条件。稳态———失稳———新的稳态是一个连续、交替的发展过程,正是这过程,使系统不断更新,逐步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并由于这一过程发展的永恒性和不可逆性,会使系统越来越复杂和高级。复杂性和高级性是发展的本质,只有破除旧的稳定才能发展新的稳定。只有充分认识稳定的相对性,才能科学地把握变化中的稳定的“度”。

社会公平怎样才能维持社会稳定这种动态平衡呢?我们首先看看体现社会公平的利益差距合理、适当的两个标准。第一,有利于调动全社会一切劳动者、投资者、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方面,要扶困济贫,帮助贫困者尽快脱贫致富;另一方面,要避免先富者的畸形消费行为,鼓励他们积极投资,扩大再生产。第二,有利于促进政治稳定、社会稳定。我们知道收入差距的存在既有其合理性,可以促进人们展开竞争,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其不合理性就会表现出落后性、破坏性其表现一方面使竞争加剧,垄断行为发生,另一方面差距过大,人们的心理过分失衡,会导致整个社会心理消极、阴暗,导致国家和社会的动荡、混乱。这里也有一个“度”的问题。我们把系统变化中稳定的“度”和维护社会公平的合理利益差距的“度”联系起来考察,就会发现它们有密切的互动关系。①当标准偏向于“公平”时社会趋向平均主义,社会将会进入超稳定态。如果片面追求结果的公平,搞人人收入平等,则意味着在人们的投入有多有少的情况下,投入少的侵占了投入多的劳动结果,这不仅是不公平的而且是一种变相的剥削。这样会导致劳动者失去劳动积极性,整个社会低效率或没有效率。②当标准偏向“效率”时社会趋向两极分化,社会将会进入失稳状态。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竞争基础上、受价值规律支配的效率经济。它通过机会均等的竞争机制和等价交换的原则实现优胜劣汰、合理配置资源、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高效率。但同时也必须承认市场经济所讲的机会均等,只讲市场行为过程的平等,不讲结果的平等。就是说,经济公平之中孕育着不公平。因为事实上进入市场的经济人是千差万别的,不平等的经济人按平等的法则进行竞争,这本身就是不公平。如果整个社会无视这种不公平,其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如果发展下去必然引起社会动荡,破坏社会稳定,使社会进入失稳状态,导致整个社会的混乱和无序。这也正是目前大家所担忧的现实和理论问题。③维持动态平衡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从伦理学看,公平是一个以客观为基础的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概念。一方面,公平是一种公平的感觉,作为一种感觉,它具有主观性,即人们主观上感到公平;另一方面,人们主观上感觉到是否公平,是以客观上是否适中、是否不偏不袒为条件的,离开了这个条件,最终人们不会有公平的感觉。在这个意义上说,公平是一种适度的原则。鉴于理论分析和实际要求,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走单纯的“效率”和绝对的“公平”的极端去超越社会稳定的度。我们的政策应该在效率和绝对公平之间寻找平衡点,而且这个平衡点也由于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3 社会公平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具有整体优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