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2:53

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篇1

经济发展包括三层含义

1、经济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

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篇2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对财务可持续发展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进而就企业核心竞争力与财务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和发展的方向制定有所帮助。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财务;可持续发展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以及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企业也迎来发展的春天的同时,也铸就了我国激烈的竞争市场。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逐步壮大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以及财务的可持续发展也应运而生。企业核心的竞争力具有这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是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杀手锏,企业的财务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也是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与财务可持续发展的探讨对企业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来说,是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1.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首先出现在1990年,由当时的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文章中首先谈及的,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文章中主要观点,认为企业的短期发展壮大与企业公司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以及性能有关,也即是产品的质量性能决定企业公司的竞争力,同时他们认为企业要想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那么应该造就和提高企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简单的来说就是对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四大要素有关,也即是这四大要素是评判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标志。企业核心竞争力应该具有以下的特点,也即是具有增值性、整合性、独特性以及动态延展性等等,这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弹性,此外,企业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企业独具,其他同领域的竞争对手不能模仿的有价值的能力集合,能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从企业的管理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有的文化以及企业管理经验和企业技术创新等与企业发展相关因素共同形成打造,是企业不同于其他同类型企业的标志,也是其他同企业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壮大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企业财务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对资源浪费以及生态环境污染的情况也是比比皆是,这严重的影响了我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目前我国的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来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重点系统工程,需要的是对经济发展中使用价值生产以及各种交换活动的持续发展,就财务管理来说,现代财务是经济关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资本投入和产出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经济发展中价值的核心,因此,要是现代的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那么现代财务的可持续发展是其前提条件。

企业财务管理中,对于财务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也即是要求当代的企业能够充分的利用企业的现有稀缺资源,在企业的资源存量与增量约束下,通过合理的财务管理使得企业的财务活动能够不断保持企业的价值以及创造性,也即是能够使得企业的财务运行正常健康,从而实现企业发展中可持续的盈利。

就我国目前的企业来说,在我国成功的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面对的竞争对手不再是国内企业,更多的是与国外拥有成熟管理体系的企业竞争。由于我国企业对于资本的筹资以及规划能力不及国外的众多企业,而资本的规模以及资本的结构是制约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实现企业财务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持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持企业作为现代经济市场竞争的主导力量的重要保障。

3.企业核心竞争力与财务可持续发展

3.1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财务可持续发展

对企业本身而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能够正常发展的重要保障,这也能够使得企业的财务能够健康顺利的发展。

企业的发展之初,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知道企业将本身拥有的有限财力、物力以及人力投入到合理的地方,使得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立足,实现企业的生产以及各种交换活动的持续发展,也能够使得企业资本的投入和产出能够有序的进行,这也就是企业财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对企业财务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来说,就是企业的核心生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终极目标在于能够使得企业生产价值的最大化,这也即是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造价值是本质特征。推动企业价值成为企业财务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作用范畴,这换句话说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企业财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3.2财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

在社会科学中,我们可以知道动力机制是能够驱使新事物形成推动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动了也不了财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价值创造性的特征,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能够创造价值的保证,这也是目前我国众多企业在财务运行方面效率的体现。因此,就企业来说,企业财务的可持续发展是能够提高企业财务核心能力,进而推动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在生产中的价值最大化,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总而言之,对于我国的企业的发展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保证企业核心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这也是确保企业能够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合理投入的保证,对于财务可持续发展来说,这是确保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策略,因此,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同时,要注重财务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为企业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经济市场的壮大发展保驾护航,为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雄厚的基础。(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莫兰琼,刘东升,张敏.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05,(2).

[2]邢光军,周军宜.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策略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4(6):64-65.

[3]宛胜斌.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J].党政干部学刊,2009(8):42-43.

[4]林丽金.培育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08(7):18-19.

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篇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企业能力;价值链;优化;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01

企业的能力价值链优化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是政府是保证竞争优势的主要目标和途径。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经济发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经济全球化脚步日益加快。各国经济在全球性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互联互动、互相依存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此基础上,企业的能力价值链的优化的变动与世界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在当前形势的下,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是其发展的载体。一全球化市场为依托逐渐推动中国能力价值链优化,是完成中国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1]。

中国企业要经济全球化竞争激烈的局面中突围,就必须在全球不断寻找资源配置的最佳法案,从而达到价值链结构优化,培育核心能力的目的。

一、价值链理论概述

价值链理论的首先提出是哈佛管理学院的michaere.porter教授,他提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优化企业价值链的方式来重新整合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可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所带来的区域资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分工的优势,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整合资源的能力,从而形成一种覆盖全球的价值链。他还认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最大化是企业的在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目标。企业的价值链的形成主要是由一个个生产环节所组成的,企业的生产环节是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不同位置而划分的。价值链又称作业价值链,并不是每个价值活动都有创造价值的能力,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企业价值链上某些特定的环节,这些决定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在企业价值链上称作“战略环节”。因此,要想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和争取绝对的竞争优势就必须重视企业价值链战略环节上的资源优化配置和投入力度。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企业获取和配置资源突破了以往的地理区域和行业领域的限制,企业面临的是国际竞争和全球化的资源配置,这对企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解决对这难题就必须运用国际化的眼光,合理利用国际分工来化解企业内部、外部资源矛盾。因此每个企业都可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作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来培养,这些重要的战略环节必须要适合企业发展的现状。针对其他不怎么重要的环节,企业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交给有优势的专业公司去打理,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利用较少的内部资源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还提升了企业的资源利用率,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

二、企业能力理论概述

企业能力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销售、管理和资金等诸多方面力量的综合,企业组织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然而企业的组织能力需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学习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庞大的学习环境,能从中得到很多经验和教训。要把积累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到企业组织和运作程序中时,就必须抓好企业能力建设。

三、企业能力价值链优化的战略选择分析

企业能力价值链的优化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对企业的战略环境进行重新分析和定位,建构一种与竞争对手截然不同的、新的盈利模式,让企业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中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应对市场经济带来的考验。如果要实现企业能力价值链的优化,就必须对企业的内、外部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寻找企业的最核心能力,比如技术的研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这些环节完全可以充当这类活动的战略环节进行综合培养和管理。企业的每项活动中,根据创造价值的大小主要可以分为:核心环节、亚核心环节和非核心环节。

众所周知,能够为企业带去最大的价值的活动成为核心环节,能够为企业带去较大价值的活动称为亚核心环节,比如电子机械行业中营销和售后服务属于亚核心环节,核心环节和亚核心环节都是属于战略环节上不可或缺的因素,这类价值活动在企业价值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排除这些在外的一切其他活动都是辅助以上两种活动而存在的,比如材料的采购、运输和管理等。这些辅质的活动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有限,因此,如果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外包、合作等方式来完成这些辅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企业成本和资源,然后可以集中精力把这些资源投入到核心活动的建设当中去,从而构建企业的核心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以上对企业的活动价值的分类和企业能力的分析,我们可以采用二维矩阵的理论框架来阐释企业价值链优化的步骤。第一步,识别活动。根据企业价值链上各个环节进行识别,找出最关键环节、亚关键环节和普通环节。第二步,识别能力。根据企业的价值性、难以模仿性的特征,为企业寻找合适的战略定位的独特能力。第三步,培育能力。主要针对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行培育。第四步,提升能力。企业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有可能前进,也有可能衰退,我们尽可能就是做到保证企业能力不断提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

四、值得中国企业借鉴的经验

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脚步带动下,与全球经济体系的关系也逐渐密切,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球价值链上的制造环节成为中国企业以较低成本切入的首要阵地,但是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明显的差异性,中国主要靠本土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来打开市场,在产品的品牌上缺乏一定的沉淀。

要推动中国企业的价值链优化,加强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第一,加强对企业之间的外包活动和企业间的合作联盟关系,提升企业价值链的效益。在这个方向的引导下,大型企业要学习西方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优化本企业的价值链,从而建立起全球价值链,增强核心竞争力。小规模的企业应该学习“定牌”生产厂商的发展经验,成为国内外大企业承包零部件生产和产品组装外包业务的主要选择,在“定牌”生产中壮大自我。第二,政府要加大对基础建设工作的投入。政府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信息网络基础建设,为企业的业务外包或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五、结束语

中国自进入全球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经济全球化成为中国企业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机遇。基于经济全球化下的企业能力价值链优化,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需。

参考文献:

[1]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4(5):38-46.

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篇4

(一)城市群建设有助于提升区域竞争优势

所谓城市群,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分布一定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的城市,它们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和信息网络,建立起内在的有机联系,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共同构成一个经济、社会、生态等密切联系且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一旦形成城市群,就会使整个区域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城市群建设的实质,是建设以城市为主体的区域经济组织模式、经济分工的协作体系,实现以城乡互动、区域一体化为特征的高级演进形态,通过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城市之间相互联系和不同等级、不同分工、不同功能的城市之间相互补充,使得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达到最大化。城市群建设强调产业联系,注重关联性,因此。群内的经济增长容易形成扩散效应,这对于提升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二)城市群建设的重点在于核心城市的发展

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应具备以下功能:

1 具有一定的规模,能够集聚产业。一般来讲,城市的规模越大,工业基础就越健全,这样,无论所建企业在原料供给上有什么新要求,在生产工艺上有什么新标准,都可以在城市空间范围内得到满足。伴随着企业的扩张和城市的发展,劳动生产率会越来越高,收益也随之提高,实现“报酬递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将趋向于空间集聚。产业集聚有利于减少生产及交易成本,提升区域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2 具有本地根植性,通过开放提升自身的区位吸引力。在资源不可流动的前提下,本地根植性是在城市群市场形成过程中,为本地企业提供中间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而形成的。当形成的产业产生聚集效应后,聚集经济就会迅速发展,并获得垄断竞争优势。优势一旦形成,在开放性的作用下,便会对其他地区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本、技术与人才,提供特定要素、中间产品和专业化服务的供应商,于是,产生技术“外溢”效应并获得正的外部性经济,进而导致核心城市与其他地区生产区位的改变。

3 重要的交通枢纽,影响经济活动主体(企业)的区位选择。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交通体系完善发达,特别是港口规模巨大,设备优良。不仅可为当地企业的中间产品和服务提供低廉的运输成本,还可以提供由于开放性而带来的发展机会,

4 服务功能完善,能够提供专业化服务。一般来讲,核心城市的形态演化是成熟的,甚至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是城市群智力、技术、文化、金融与工商业的中心。核心城市所提供的服务既包括研发、设计、生产、管理、维修、人力资源、营销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又包括基础设施、金融、法律和信息服务,并通过专业化服务强化核心城市对区域的影响。

5 生产方式具有柔性和多样性,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柔性和多样性的生产系统可以灵活地适应市场并满足市场需要,使生产组织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以促进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6 处于文化制高点,有独特结合力。文化处于制高点,意味着有更多的话语权,即能够控制区域发展方向。在市场经济运作中,城市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然而,通过核心城市的制高点文化,就可以控制这种作用力并使各个城市规则地聚集在一起形成空间点阵,增强区域的竞争优势。

(三)城市群建设是新世纪我国区域竞争的着力点

波士华城市群以纽约、波士顿、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为带动,GDp约占美国GDp总量的24%。它属于典型的核心城市带动型城市群。在我国东部沿海有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个经济区,支撑三个经济区的分别有三个城市群。2007年,三大城市群实现全国GDp的46.5%。其中,以广州、深圳为核心城市的珠三角城市群,其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10%,以北京、天津为核心城市的环渤海城市群,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1.3%。与波士华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相比较,天津与广州的经济规模依然相对偏小,核心城市的功能不强,再加上区域内城市分工格局不完善,交通体系不健全,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不突出,整合作用不明显。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我国区域经济的振兴与发展,必须把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结合起来,加快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的发展。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强化市场机制配制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产业链条,通过分工协作构成城市群产业错位发展,更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提升产业等级,使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高级化和国际化,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竞争优势。

二、作为核心城市。津穗的发展彰显旺盛的生命力

(一)不断进取,富有朝气的发展气势

1985年,处于改革开放前沿地带的广州,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了首个百亿元台阶,达到124.36亿元。1995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了首个千亿元台阶,达到1252.71亿元,从百亿元到千亿元仅用了10年时间。1999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又突破了2000亿元,2002年突破3000亿元,随后以每年跨越千亿元台阶的速度高歌猛进,2008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0亿元,达到8215.82亿元。

作为中国北方沿海最大城市的天津,197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3.01亿元,逼近百亿元大关。1996年,天津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迈上了千亿元台阶,2002年突破2000亿元,2004年突破3000亿元。之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从3000亿元到4000亿元仅用了2年,从4000亿元到5000亿元用了1年。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达到6354.38亿元,且当年经济增量首次超过1000亿元。天津与广州的经济发展无不彰显蓬勃的生命力,不仅速度快,而且质量好,富有朝气。

(二)抢抓机遇,厚积薄发的发展后劲

改革开放之初,广州的经济总量明显低于天津。1978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为43.09亿元,天津为82.65亿元,两者相差近一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州紧紧抓住中国第一轮改革开放的先机,充分利用经济特区的政策辐射效应,实现了跨越发展。1989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4亿元,超过天津(283亿元)。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州的经济增速始终位居全国大城市前列。进入新世纪,其经济增长继续加快。与此同时,天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奋力拼搏,锐意进取。从1994年至今,经济增速连续15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自2006年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来,其核心带动作用愈益凸显,经济自主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也明显增强。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2009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津穗两市努力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上半年,在全国GDp增长7.1%的情况下,广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17.27亿元,同比增长8.5%:天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154.85亿元,同比增长16.2%。

三、津穗作为核心城市最重要的职责是加快所在区域的城市群建设

目前,广州作为“珠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核心城市,着力增强资源配置功能和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辐射功能,增创高端发展、综合服务、体制机制新优势,并着力塑造城市先进文化品格以不断提高辐射和渗透功能。广州有责任也有义务在珠三角,特别是泛珠三角经济合作与发展中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并与港澳携手,共同打造我国南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2006年7月27日,国务院明确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天津不仅要承担区域金融、贸易以及生产等多种功能,产生强大吸引、辐射和综合服务能力,而且要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天津的经济发展与跨越,不只是提升天津的竞争力,而是要带动环渤海及整个北方经济的振兴,特别是通过与北京合理界定功能定位,实现产业错位发展,共同构筑中国北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四、新形势下支撑天津发挥核心城市作用的能量

(一)天津发挥核心城市作用所积蓄的能量

1 从政策层面看,2005年10月,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为标志,中央政府赋予天津城市全新定位: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国务院关于确立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决定,无疑在政策上给予天津实现经济赶超以巨大能量。天津可在滨海新区2270平方公里区域内,以新时期深化改革扩大开发试验者的身份,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先试,这种政策“试错权”的巨大能量,必定为天津的快速崛起提供极大支撑。

2 从要素层面看,天津所具有的基础要素禀赋和正在成长的高级要素为天津实现经济跨越提供了巨大的能量支撑,特别是土地要素为天津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天津滨海新区尚有1214平方公里的盐碱地荒地,不适宜耕种可作生态和建设用地,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这在目前国内外大中城市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区域是不多见的,必然为天津产业扩张与升级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3 从规划设计层面看,天津改革开放晚于广州,这是不利的一面,但辩证地看,天津可从先行者的发展教训中获得经验,特别是从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设计未来的发展,在更高的起点上为实现科学发展夯实基础,提供能量。目前天津市在新修编的《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以深化落实国务院确定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城市定位为目标,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面向东北亚,用区域和国际视野,着眼天津未来长远发展,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提出了“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战略。

(二)天津实现崛起的精神支撑

1 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天津市要在思想上更加解放,在行动上更加开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下,不断地进行先行先试的科学创新。优势来源于创新,有优势才能起到核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

2 对经济发展要素必须注重所用。要素禀赋对于竞争优势固然重要,但不能只强调所有,不强调所用:所有不是优势,所用才是优势。要素只为天津经济发展提供可能性,只有把这种可能性转变成现实性,才能真正形成天津的现实优势。

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篇5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渊源局限性研究展望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渊源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它是与经济学研究和企业能力理论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企业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企业内部分工的性质和程度是限制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而决定了企业规模成长的界限。大卫•李嘉图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论文百事通在此基础上,192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创立了“企业内在成长论”,指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存在着“差异分工”,这种分工与其各自的知识和技能相关,这种知识和技能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能力。“企业内在成长论”可以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雏形。

20世纪50年代末,菲利普•塞斯内克(p•Selznick,1957年)在《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艺术》一书中指出,一个组织的发展历史造就它具有“特殊的缺陷和能力”,并用独特的竞争力表示企业与其它竞争者相比做得较好之处。随后,林内德和安德鲁也分别得出结论:拥有独特竞争力的组织有望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

1959年,潘罗斯发表其经典著作《企业增长理论》,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企业内部的资源。潘罗斯将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并认为企业的增长源泉是企业的内部资源。潘罗斯是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上第一个强调企业内部的知识创造是企业增长源泉的经济学家。按照她的逻辑,对生产性资源的使用产生生产,生产发挥作用的过程推动知识的增加,而知识的增加又会导致管理能力的增长,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她所说的从经验中产生的知识是独特的,也即后来被概念化的独特的或难以模仿的企业能力的最初理论表述。

受潘罗斯的启发,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是理查德森(Richardson,1972)。他在《工业组织》一文中,使用“能力”(capabilities)概念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对现代大企业诞生、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支持了能力演进的理论(Chandler,1992)。他早期在对美国组织结构演变的研究中(Chandler,1962)提出了与潘罗斯相似的分析框架。而在他后来出版的《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动力》(Chandler,1990)一书中,则使用“组织能力”这一中心概念对现代大企业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他指出,向管理型大企业过渡创造了组织能力的基础,由此发展起来的组织能力是企业、工业甚至国民经济持续竞争优势和持续经济扩张的动力,决定了企业和国家的兴衰。

尼尔森和温特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nelsonandwinter,1982)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关于企业能力和行为的演化理论。为了理解企业的知识存在于什么地方,企业的能力如何发展变化,以及企业怎样改进寻求利润的方法,他们把企业定义为一个由组织惯例所构成的层级结构(ahierarchyoforganizationalroutines)。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核心竞争力理论得到空前的发展。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他们认为,核心能力也称为核心竞争力,就是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这是一种基于技术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众多学者从自身的研究角度出发,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关于核心竞争力的不同理论。以巴顿(DorothyLeonardBarton)为代表的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外泄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以克里斯汀•奥利佛(Christineoliver)为代表的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强调资源和能力对企业获得高额利润回报和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以库姆斯(Coombs)为代表的基于组织和系统观的核心竞争力,主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不同的管理系统、目标和价值系统、结构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的有机结合。以拉法(Raffa)和佐罗(Zollo)为代表的基于文化观的核心竞争力,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蕴藏在企业的文化中,渗透在整个组织中,它是技术核心能力、组织核心能力和文化核心能力的有机结合,不可能在企业里分散开来加以定位。

由此可见,核心竞争力理论尚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集体认同的分析框架,对其基本概念和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该理论还没有形成严密的体系。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局限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全球的企业经营环境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也没有发生革命性的政治事件,行业的惯性和渐进性的管理变革应不会在短时期内使之发生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核心竞争力理论自身具有局限性。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隐含技术发展的线性假定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企业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强化,能够保证企业持续地拥有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这一判断显然是建立在技术的线性发展假定之上的。即认为核心技术的发展是渐进的,后面的成果是前面成果的延续和进步,不存在技术的突变和间断。但是纵观技术发展史,技术发展的总体轨迹是非线性的,线性特点仅仅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

技术的发展只是在其走向完善的过程中是线性的。而那些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其发展轨迹往往是跳跃性的和间断性的。技术发展的这一特点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所倡导的发展战略难以成立。企业依靠对现有技术上的强化和领先,并不足以保证企业一直领先,新进入某一业务领域的企业,完全有可能利用技术的革命性变化,超越产业内现有的巨人,实现超常规的跨跃式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比较竞争优势只是企业活动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竞争能力,是一种相对的、短期的竞争优势。而核心竞争力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高的稳定性,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因而,比较竞争优势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就在其经典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对这种只重长期、轻视短期的做法给予猛烈抨击,他有一句名言:从长期看,我们都趋向死亡。纵观全球市场可以发现,许多成功企业都是在一个虚拟的长期曲线下做连续的短期最优化经营。可以说,企业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短期竞争。比较优势正是基于这个理论。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比较优势也是竞争力》一文中指出,竞争包括“生产要素”和“比较优势”两方面的内容。竞争力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优势的展示过程,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和资本流动性日益增强,导致这些要素成本在各地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从而使得比较优势的作用更加凸显。从这种意义上讲,如果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优势,就相当于否定竞争力本身。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忽视核心能力培育的外部因素

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其它企业理论相比,更为关注企业自身素质的提升,认为企业的成长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而是靠精心编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很少或几乎没有将目光投向企业外部去寻求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外部环境似乎是已知的固定因素因而被舍弃了,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正是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力所在。

有代表性的情形通常是,信服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决策者们完全陷于“内省型”的思维模式中,完全依靠自身的核心能力来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不是追求其他的新事物以抓住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增长机会。因为忽视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产品特征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会引导企业以“完全是理性的,且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方式自然地做出不利于企业成长的决策。实际上,核心竞争力远非仅仅是做自认为擅长的事情,而是要做消费者看重的事情。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竞争基础改变时,要保持竞争优势必然要求企业具有学习新事物的决心和能力,反之,无视外部环境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影响,过分专注于组织内部的精耕细作,会形成“过剩的竞争优势”。

有学者指出,日本企业之所以竞争力衰退,并不是因为背离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倡导的原则,而是过分拘泥于这些原则。例如,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取代模拟技术,成为了核心技术,所以日本20世纪80年代在模拟技术的领先地位,丝毫无助于它在数字领域的竞争,反而起了阻碍作用,并最终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动态地审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这是企业寻求未来利润增长点的关键。

(四)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

根据该理论,核心竞争力不是指单纯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企业的生产规模,甚至不是指营销渠道、商业模式、物质资源、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等。通常认为应把核心竞争力视为一种合力,它是企业所有资源充分整合的结果,是企业驾驭内外环境的能力体系。其中有某一两项因素比较突出,它们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分。那么,企业该选择哪方面因素去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呢?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该理论并未对此展开深入的探讨。同时,是不是任何企业都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该理论对此也未作出回答。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大量的中小企业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但是他们仍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求得了发展;它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却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独领。在解释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源泉的时候,它没有给出可行的识别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也没有对如何积累和使用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效管理提供操作性的途径。概念的不确定性和内涵的模糊性,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从而限制了其对企业管理的指导作用。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展望

(一)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无论从哪个角度界定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明确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什么?从其根源着手,确定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的研究对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的认识是不明确的,对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普遍具有明显的事后追溯的特性。凯恩斯曾经说过“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消费的主体是顾客,可见顾客的需求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源泉,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就是要以顾客为中心,通过考察向顾客传递价值的过程和环节,来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顾客价值的研究视角,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研究顾客需求、分析和评价自身的能力、确定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包、选择高效迅捷的渠道传递价值包、信息的回收反馈。只有基于顾客价值,企业的思维模式才能从关注自身的“内省”型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消费需求的“外审”型,才能避免由于忽视外部因素而陷入“竞争优势过剩”的误区,也才能抓住市场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二)基于相对优势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相对优势是指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具有超越竞争对手且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竞争优势。基于相对优势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有两方面特征:一是相对优势的立足点是顾客价值和市场环境,其参照系是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二是相对优势认为,有效益、有市场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所需要的竞争力,因而更加重视考察企业成本。相对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是从市场需求入手,通过对自身和对手竞争优势的评估及成本考察,寻求企业相对竞争优势的领域,抓住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服务等企业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突出环节,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和战胜竞争对手。从追求绝对优势转移到追求相对优势,企业才能从关注自身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顾客,才能使核心竞争力满足企业最大化的利益要求,企业也才能够通过培育核心竞争力发展和完善自己。

(三)基于量化分析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由于学术界和企业界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所以核心竞争力的评估、构建和应用,至今为止缺乏一种微观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的实证基础。在核心竞争力理论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抽象的理论的研究太多,而操作层面的研究太少,造成大量企业在实践上无所适从。长久的经济绩效能够量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它是论证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可见单纯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何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片面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有必要进行方法上的创新,可以借鉴新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定性的同时引入定量的模型分析;同时,这种量化的研究方法还可以为企业的战略管理开发工具提供新的思维。

(四)基于学科综合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国内有学者指出,如果对核心竞争力追根求源,就会一直追溯到能力、知识、创新、学习等心理和文化的因素,而在现有的分析框架中,这些因素是很难纳入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的,因此,在回答是什么因素最终决定了企业的持久竞争力这个问题上,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解释力是有限的。

经济学的前提是理性人假设,但人在经济学上的理性主义行为是以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所观察和研究的非理为条件的,所以企业行为实际上也是有限理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企业核心理念的认识和描述,必然涉及对企业以及构成企业实体的个人实际行为的研究和分析,这样对竞争力的研究就具有超经济学的跨学科性质。因此,今后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一定会出现学科综合的趋势,会涉及到更多学科的理论,比如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使其他学科与经济学相融合,探寻理念、价值、文化、伦理等心理层面的因素。

参考文献:

1.虞群娥,蒙宇.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J].财经论丛,2004(7)

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篇6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渊源局限性研究展望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渊源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它是与经济学研究和企业能力理论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企业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企业内部分工的性质和程度是限制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而决定了企业规模成长的界限。大卫•李嘉图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在此基础上,192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创立了“企业内在成长论”,指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存在着“差异分工”,这种分工与其各自的知识和技能相关,这种知识和技能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能力。“企业内在成长论”可以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雏形。

20世纪50年代末,菲利普•塞斯内克(p•selznick,1957年)在《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艺术》一书中指出,一个组织的发展历史造就它具有“特殊的缺陷和能力”,并用独特的竞争力表示企业与其它竞争者相比做得较好之处。随后,林内德和安德鲁也分别得出结论:拥有独特竞争力的组织有望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www.133229.Com

1959年,潘罗斯发表其经典著作《企业增长理论》,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企业内部的资源。潘罗斯将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并认为企业的增长源泉是企业的内部资源。潘罗斯是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上第一个强调企业内部的知识创造是企业增长源泉的经济学家。按照她的逻辑,对生产性资源的使用产生生产性服务,生产性服务发挥作用的过程推动知识的增加,而知识的增加又会导致管理能力的增长,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她所说的从经验中产生的知识是独特的,也即后来被概念化的独特的或难以模仿的企业能力的最初理论表述。

受潘罗斯的启发,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是理查德森(richardson,1972)。他在《工业组织》一文中,使用“能力”(capabilities)概念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对现代大企业诞生、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支持了能力演进的理论(chandler,1992)。他早期在对美国组织结构演变的研究中(chandler,1962)提出了与潘罗斯相似的分析框架。而在他后来出版的《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动力》(chandler,1990)一书中,则使用“组织能力”这一中心概念对现代大企业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他指出,向管理型大企业过渡创造了组织能力的基础,由此发展起来的组织能力是企业、工业甚至国民经济持续竞争优势和持续经济扩张的动力,决定了企业和国家的兴衰。

尼尔森和温特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nelsonandwinter,1982)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关于企业能力和行为的演化理论。为了理解企业的知识存在于什么地方,企业的能力如何发展变化,以及企业怎样改进寻求利润的方法,他们把企业定义为一个由组织惯例所构成的层级结构(ahierarchyoforganizationalroutines)。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核心竞争力理论得到空前的发展。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他们认为,核心能力也称为核心竞争力,就是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这是一种基于技术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众多学者从自身的研究角度出发,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关于核心竞争力的不同理论。以巴顿(dorothyleonardbarton)为代表的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外泄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以克里斯汀•奥利佛(christineoliver)为代表的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强调资源和能力对企业获得高额利润回报和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以库姆斯(coombs)为代表的基于组织和系统观的核心竞争力,主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不同的管理系统、目标和价值系统、结构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的有机结合。以拉法(raffa)和佐罗(zollo)为代表的基于文化观的核心竞争力,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蕴藏在企业的文化中,渗透在整个组织中,它是技术核心能力、组织核心能力和文化核心能力的有机结合,不可能在企业里分散开来加以定位。

由此可见,核心竞争力理论尚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集体认同的分析框架,对其基本概念和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该理论还没有形成严密的体系。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局限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全球的企业经营环境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也没有发生革命性的政治事件,行业的惯性和渐进性的管理变革应不会在短时期内使之发生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核心竞争力理论自身具有局限性。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隐含技术发展的线性假定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企业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强化,能够保证企业持续地拥有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这一判断显然是建立在技术的线性发展假定之上的。即认为核心技术的发展是渐进的,后面的成果是前面成果的延续和进步,不存在技术的突变和间断。但是纵观技术发展史,技术发展的总体轨迹是非线性的,线性特点仅仅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

技术的发展只是在其走向完善的过程中是线性的。而那些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其发展轨迹往往是跳跃性的和间断性的。技术发展的这一特点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所倡导的发展战略难以成立。企业依靠对现有技术上的强化和领先,并不足以保证企业一直领先,新进入某一业务领域的企业,完全有可能利用技术的革命性变化,超越产业内现有的巨人,实现超常规的跨跃式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比较竞争优势只是企业活动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竞争能力,是一种相对的、短期的竞争优势。而核心竞争力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高的稳定性,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因而,比较竞争优势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就在其经典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对这种只重长期、轻视短期的做法给予猛烈抨击,他有一句名言:从长期看,我们都趋向死亡。纵观全球市场可以发现,许多成功企业都是在一个虚拟的长期曲线下做连续的短期最优化经营。可以说,企业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短期竞争。比较优势正是基于这个理论。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比较优势也是竞争力》一文中指出,竞争包括“生产要素”和“比较优势”两方面的内容。竞争力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优势的展示过程,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和资本流动性日益增强,导致这些要素成本在各地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从而使得比较优势的作用更加凸显。从这种意义上讲,如果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优势,就相当于否定竞争力本身。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忽视核心能力培育的外部因素

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其它企业理论相比,更为关注企业自身素质的提升,认为企业的成长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而是靠精心编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很少或几乎没有将目光投向企业外部去寻求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外部环境似乎是已知的固定因素因而被舍弃了,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正是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力所在。

有代表性的情形通常是,信服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决策者们完全陷于“内省型”的思维模式中,完全依靠自身的核心能力来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不是追求其他的新事物以抓住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增长机会。因为忽视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产品特征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会引导企业以“完全是理性的,且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方式自然地做出不利于企业成长的决策。实际上,核心竞争力远非仅仅是做自认为擅长的事情,而是要做消费者看重的事情。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竞争基础改变时,要保持竞争优势必然要求企业具有学习新事物的决心和能力,反之,无视外部环境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影响,过分专注于组织内部的精耕细作,会形成“过剩的竞争优势”。

有学者指出,日本企业之所以竞争力衰退,并不是因为背离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倡导的原则,而是过分拘泥于这些原则。例如,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取代模拟技术,成为了核心技术,所以日本20世纪80年代在模拟技术的领先地位,丝毫无助于它在数字领域的竞争,反而起了阻碍作用,并最终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动态地审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这是企业寻求未来利润增长点的关键。

(四)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

根据该理论,核心竞争力不是指单纯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企业的生产规模,甚至不是指营销渠道、商业模式、物质资源、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等。通常认为应把核心竞争力视为一种合力,它是企业所有资源充分整合的结果,是企业驾驭内外环境的能力体系。其中有某一两项因素比较突出,它们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分。那么,企业该选择哪方面因素去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呢?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该理论并未对此展开深入的探讨。同时,是不是任何企业都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该理论对此也未作出回答。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大量的中小企业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但是他们仍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求得了发展;它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却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独领风骚。在解释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源泉的时候,它没有给出可行的识别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也没有对如何积累和使用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效管理提供操作性的途径。概念的不确定性和内涵的模糊性,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从而限制了其对企业管理的指导作用。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展望

(一)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无论从哪个角度界定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明确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什么?从其根源着手,确定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的研究对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的认识是不明确的,对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普遍具有明显的事后追溯的特性。凯恩斯曾经说过“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消费的主体是顾客,可见顾客的需求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源泉,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就是要以顾客为中心,通过考察向顾客传递价值的过程和环节,来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顾客价值的研究视角,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研究顾客需求、分析和评价自身的能力、确定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包、选择高效迅捷的渠道传递价值包、信息的回收反馈。只有基于顾客价值,企业的思维模式才能从关注自身的“内省”型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消费需求的“外审”型,才能避免由于忽视外部因素而陷入“竞争优势过剩”的误区,也才能抓住市场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二)基于相对优势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相对优势是指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具有超越竞争对手且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竞争优势。基于相对优势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有两方面特征:一是相对优势的立足点是顾客价值和市场环境,其参照系是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二是相对优势认为,有效益、有市场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所需要的竞争力,因而更加重视考察企业成本。相对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是从市场需求入手,通过对自身和对手竞争优势的评估及成本考察,寻求企业相对竞争优势的领域,抓住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服务等企业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突出环节,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和战胜竞争对手。从追求绝对优势转移到追求相对优势,企业才能从关注自身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顾客,才能使核心竞争力满足企业最大化的利益要求,企业也才能够通过培育核心竞争力发展和完善自己。

(三)基于量化分析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由于学术界和企业界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所以核心竞争力的评估、构建和应用,至今为止缺乏一种微观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的实证基础。在核心竞争力理论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抽象的理论的研究太多,而操作层面的研究太少,造成大量企业在实践上无所适从。长久的经济绩效能够量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它是论证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可见单纯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何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片面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有必要进行方法上的创新,可以借鉴新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定性的同时引入定量的模型分析;同时,这种量化的研究方法还可以为企业的战略管理开发工具提供新的思维。

(四)基于学科综合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国内有学者指出,如果对核心竞争力追根求源,就会一直追溯到能力、知识、创新、学习等心理和文化的因素,而在现有的分析框架中,这些因素是很难纳入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的,因此,在回答是什么因素最终决定了企业的持久竞争力这个问题上,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解释力是有限的。

经济学的前提是理性人假设,但人在经济学上的理性主义行为是以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所观察和研究的非理性行为为条件的,所以企业行为实际上也是有限理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企业核心理念的认识和描述,必然涉及对企业以及构成企业实体的个人实际行为的研究和分析,这样对竞争力的研究就具有超经济学的跨学科性质。因此,今后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一定会出现学科综合的趋势,会涉及到更多学科的理论,比如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使其他学科与经济学相融合,探寻理念、价值、文化、伦理等心理层面的因素。

参考文献:

1.虞群娥,蒙宇.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j].财经论丛,2004(7)

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篇7

关键词:经济转型;创意经济;文化创意;文化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创意经济已经随之而悄然发展起来,并成为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创意经济经过几年发展,逐渐成为我国支柱型的经济发展体之一。因此,有必要研究和明确创意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并对新时期我国如何推动创意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更好的促进创意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好的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际市场经济竞争中增强竞争实力。

一、创意经济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1.内涵

所谓创意经济,其内涵在当前的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部分学者认为,创意经济其实就是指的创意产业,是近年来新兴的产业业态;还有部分学者将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来对待,认为和产业形态不是一个概念。本文认为,创意经济是创意劳动者通过创造性的思维作为核心动力,通过知识产权交易来体现市值,以创意产业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是高度创造性和高科技与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的经济形态,通过产业融合可以推动产业之间的相互发展,是由创意企业、创意劳动者及创意产品交易市场及政府等参与的经济系统。在产业分布方面,英国的音乐产业、演艺产业、艺术品销售产业;而法国则主导法律产业;美国则以电影产品、动漫产品为主;日本有电影动漫产业、展览业、音乐及喜剧产业、报纸杂志出版产业、旅游观光业、体育与健身产业、休闲娱乐产业等;而韩国则以影视产业为主如《大长今》等。

2.创意经济的特征

(1)核心要素及发展的动力是创新性思维

在创意经济中其存在及发展的核心是创新,是人类创造性思维推动的结果。通过具有创造思维能力的劳动者的创新思维,转化为具有创新性的创意、想法、思想、计划和作品等,这些创新性思维所带来的成果,通过市场运作及生产转化,最终形成有着较高经济和社价值的产品或商业发展模式,从而使得创意到价值的创造过程的转化。创新是创意经济的根本及核心。需要注意的是,创意需要有着一定的文化内涵,需要具有创新性和原创性及文化性,并能够被大众所认可,否则就称不上是一种文化创意,也不会产生真正的经济及社会价值。

(2)创意经济的核心是知识产权

创意经济的产生动力是劳动者的创新性思维及其产生的成果,其中为了更好的保护原创者的劳动成果,需要重视其知识产权的保护,从而才能更好的推动创意经济的发展,只有有效保护及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才能促进创新性劳动者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创意创作的创作中,更好的开发新的作品及科研成果。因此,知识产权是创意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核心要素,也是推动创意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创意产业是创意经济的重要体现

创意经济要体现出社会和经济价值还需要创意产业来体现。创意产业一种以创意为核心的、以创新为发展动力的产业新的发展形态,创意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核心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的、以创新为发展源泉的产业。只有创意产业得到繁荣发展才能更好的推动创意经济发展的发展,推动创意经济更加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二、我国创意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是我国实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这一经济转型发展时期我国大力倡导发展以智力劳动为核心的创意经济发展模式。从当前全国的创意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其发展势头较好,在一些地区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一定的规模,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其发展速度较快,成为推动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地区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创意经济在地区发展方面存在不均衡的发展格局,且发展状况良莠不齐,发展模式有同质化发展倾向等。从当前整体情况来说,沿海发达地区发展程度较高,而内陆城市发展较为缓慢,沿海发达城市已经形成当地发展的创意经济发展模式,在规模方面初具规模,产生了一定的集聚化效应,其经济推动能力不断显现,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展动力。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及内陆地区在创意经济发展方面步履较缓,存在意识不强、观念落后等状况,即使有一定的发展但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因此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我国还需要面对中西部等地区创意经济发展方面的不平衡问题。

三、经济转型下我国创意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1.不但完善和健全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体系

要想更好的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从企业、市场、消费等三个方面构建统一系统的政策体系,提高政府在建设中的政策支持力度。

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篇8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渊源局限性研究展望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渊源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它是与经济学研究和企业能力理论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企业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企业内部分工的性质和程度是限制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而决定了企业规模成长的界限。大卫•李嘉图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在此基础上,192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创立了“企业内在成长论”,指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存在着“差异分工”,这种分工与其各自的知识和技能相关,这种知识和技能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能力。“企业内在成长论”可以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雏形。

20世纪50年代末,菲利普•塞斯内克(p•Selznick,1957年)在《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艺术》一书中指出,一个组织的发展历史造就它具有“特殊的缺陷和能力”,并用独特的竞争力表示企业与其它竞争者相比做得较好之处。随后,林内德和安德鲁也分别得出结论:拥有独特竞争力的组织有望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

1959年,潘罗斯发表其经典著作《企业增长理论》,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企业内部的资源。潘罗斯将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并认为企业的增长源泉是企业的内部资源。潘罗斯是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上第一个强调企业内部的知识创造是企业增长源泉的经济学家。按照她的逻辑,对生产性资源的使用产生生产性服务,生产性服务发挥作用的过程推动知识的增加,而知识的增加又会导致管理能力的增长,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她所说的从经验中产生的知识是独特的,也即后来被概念化的独特的或难以模仿的企业能力的最初理论表述。

受潘罗斯的启发,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是理查德森(Richardson,1972)。他在《工业组织》一文中,使用“能力”(capabilities)概念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对现代大企业诞生、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支持了能力演进的理论(Chandler,1992)。他早期在对美国组织结构演变的研究中(Chandler,1962)提出了与潘罗斯相似的分析框架。而在他后来出版的《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动力》(Chandler,1990)一书中,则使用“组织能力”这一中心概念对现代大企业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他指出,向管理型大企业过渡创造了组织能力的基础,由此发展起来的组织能力是企业、工业甚至国民经济持续竞争优势和持续经济扩张的动力,决定了企业和国家的兴衰。

尼尔森和温特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nelsonandwinter,1982)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关于企业能力和行为的演化理论。为了理解企业的知识存在于什么地方,企业的能力如何发展变化,以及企业怎样改进寻求利润的方法,他们把企业定义为一个由组织惯例所构成的层级结构(ahierarchyoforganizationalroutines)。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核心竞争力理论得到空前的发展。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他们认为,核心能力也称为核心竞争力,就是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这是一种基于技术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众多学者从自身的研究角度出发,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关于核心竞争力的不同理论。以巴顿(DorothyLeonardBarton)为代表的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外泄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以克里斯汀•奥利佛(Christineoliver)为代表的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强调资源和能力对企业获得高额利润回报和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以库姆斯(Coombs)为代表的基于组织和系统观的核心竞争力,主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不同的管理系统、目标和价值系统、结构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的有机结合。以拉法(Raffa)和佐罗(Zollo)为代表的基于文化观的核心竞争力,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蕴藏在企业的文化中,渗透在整个组织中,它是技术核心能力、组织核心能力和文化核心能力的有机结合,不可能在企业里分散开来加以定位。

由此可见,核心竞争力理论尚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集体认同的分析框架,对其基本概念和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该理论还没有形成严密的体系。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局限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全球的企业经营环境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也没有发生革命性的政治事件,行业的惯性和渐进性的管理变革应不会在短时期内使之发生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核心竞争力理论自身具有局限性。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隐含技术发展的线性假定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企业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强化,能够保证企业持续地拥有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这一判断显然是建立在技术的线性发展假定之上的。即认为核心技术的发展是渐进的,后面的成果是前面成果的延续和进步,不存在技术的突变和间断。但是纵观技术发展史,技术发展的总体轨迹是非线性的,线性特点仅仅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

技术的发展只是在其走向完善的过程中是线性的。而那些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其发展轨迹往往是跳跃性的和间断性的。技术发展的这一特点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所倡导的发展战略难以成立。企业依靠对现有技术上的强化和领先,并不足以保证企业一直领先,新进入某一业务领域的企业,完全有可能利用技术的革命性变化,超越产业内现有的巨人,实现超常规的跨跃式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比较竞争优势只是企业活动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竞争能力,是一种相对的、短期的竞争优势。而核心竞争力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高的稳定性,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因而,比较竞争优势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就在其经典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对这种只重长期、轻视短期的做法给予猛烈抨击,他有一句名言:从长期看,我们都趋向死亡。纵观全球市场可以发现,许多成功企业都是在一个虚拟的长期曲线下做连续的短期最优化经营。可以说,企业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短期竞争。比较优势正是基于这个理论。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比较优势也是竞争力》一文中指出,竞争包括“生产要素”和“比较优势”两方面的内容。竞争力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优势的展示过程,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和资本流动性日益增强,导致这些要素成本在各地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从而使得比较优势的作用更加凸显。从这种意义上讲,如果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优势,就相当于否定竞争力本身。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忽视核心能力培育的外部因素

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其它企业理论相比,更为关注企业自身素质的提升,认为企业的成长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而是靠精心编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很少或几乎没有将目光投向企业外部去寻求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外部环境似乎是已知的固定因素因而被舍弃了,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正是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力所在。

有代表性的情形通常是,信服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决策者们完全陷于“内省型”的思维模式中,完全依靠自身的核心能力来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不是追求其他的新事物以抓住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增长机会。因为忽视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产品特征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会引导企业以“完全是理性的,且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方式自然地做出不利于企业成长的决策。实际上,核心竞争力远非仅仅是做自认为擅长的事情,而是要做消费者看重的事情。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竞争基础改变时,要保持竞争优势必然要求企业具有学习新事物的决心和能力,反之,无视外部环境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影响,过分专注于组织内部的精耕细作,会形成“过剩的竞争优势”。

有学者指出,日本企业之所以竞争力衰退,并不是因为背离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倡导的原则,而是过分拘泥于这些原则。例如,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取代模拟技术,成为了核心技术,所以日本20世纪80年代在模拟技术的领先地位,丝毫无助于它在数字领域的竞争,反而起了阻碍作用,并最终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动态地审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这是企业寻求未来利润增长点的关键。

(四)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

根据该理论,核心竞争力不是指单纯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企业的生产规模,甚至不是指营销渠道、商业模式、物质资源、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等。通常认为应把核心竞争力视为一种合力,它是企业所有资源充分整合的结果,是企业驾驭内外环境的能力体系。其中有某一两项因素比较突出,它们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分。那么,企业该选择哪方面因素去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呢?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该理论并未对此展开深入的探讨。同时,是不是任何企业都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该理论对此也未作出回答。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大量的中小企业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但是他们仍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求得了发展;它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却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独领风骚。在解释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源泉的时候,它没有给出可行的识别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也没有对如何积累和使用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效管理提供操作性的途径。概念的不确定性和内涵的模糊性,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从而限制了其对企业管理的指导作用。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展望

(一)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无论从哪个角度界定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明确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什么?从其根源着手,确定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的研究对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的认识是不明确的,对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普遍具有明显的事后追溯的特性。凯恩斯曾经说过“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消费的主体是顾客,可见顾客的需求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源泉,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就是要以顾客为中心,通过考察向顾客传递价值的过程和环节,来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顾客价值的研究视角,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研究顾客需求、分析和评价自身的能力、确定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包、选择高效迅捷的渠道传递价值包、信息的回收反馈。只有基于顾客价值,企业的思维模式才能从关注自身的“内省”型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消费需求的“外审”型,才能避免由于忽视外部因素而陷入“竞争优势过剩”的误区,也才能抓住市场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二)基于相对优势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相对优势是指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具有超越竞争对手且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竞争优势。基于相对优势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有两方面特征:一是相对优势的立足点是顾客价值和市场环境,其参照系是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二是相对优势认为,有效益、有市场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所需要的竞争力,因而更加重视考察企业成本。相对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是从市场需求入手,通过对自身和对手竞争优势的评估及成本考察,寻求企业相对竞争优势的领域,抓住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服务等企业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突出环节,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和战胜竞争对手。从追求绝对优势转移到追求相对优势,企业才能从关注自身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顾客,才能使核心竞争力满足企业最大化的利益要求,企业也才能够通过培育核心竞争力发展和完善自己。

(三)基于量化分析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由于学术界和企业界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所以核心竞争力的评估、构建和应用,至今为止缺乏一种微观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的实证基础。在核心竞争力理论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抽象的理论的研究太多,而操作层面的研究太少,造成大量企业在实践上无所适从。长久的经济绩效能够量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它是论证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可见单纯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何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片面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有必要进行方法上的创新,可以借鉴新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定性的同时引入定量的模型分析;同时,这种量化的研究方法还可以为企业的战略管理开发工具提供新的思维。

(四)基于学科综合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篇9

一、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的意义

1.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是加快江西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核心增长极,这个增长极就是大城市或核心城市。大城市或核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引擎,能够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辐射和集聚作用,并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当前,江西正处于加快发展极为重要、极为关键的历史性关口,做大做强南昌这个核心增长极,对江西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是提升江西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态势表明,区域间的竞争已在很大程度上演化为核心增长极之间的竞争,核心城市的形成、崛起及其带动作用,已经成为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江西要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就必须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抓住机遇,集中优势资源,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资源要素的整合,不失时机地发展、壮大区域中心城市,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集聚中心和辐射中心,以区域中心城市的大发展带动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带动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3.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是实现江西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证明,加快区域发展必须遵循不平衡发展规律,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在条件好、潜力大、对全局和长远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大城市,通过不平衡发展战略,促使其率先发展,尽快实现资本集聚、人口集聚、规模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推动区域优势整合,形成区域内设施共建、产业互动、市场联动的新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促进“南昌核心增长极”建设的税收政策

作为中部地区唯一的全国低碳试点省会城市,南昌市在产业发展上坚持“快速发展是前提、协调发展是关键、持续发展是目的”的崛起方略,通过低碳化的进程,实现结构调整,率先建立更富有国际竞争力生态产业体系。

在发展中,南昌始终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南昌时刻绷紧低碳这根弦,设置了三条红线:不做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项目、不做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不做严重危害安全和群众健康的项目。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南昌市将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效纳入有关对县区和开发区的综合评价体系,对生态环境的考核实行“一票否决”,绿色GDp成为南昌所有干部的共同追求。鼓励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引导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破坏小、附加价值高、产业带动性强的产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在招商活动中,注重引进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好的项目。从地税的职能上要从促进生态经济建设的角度完善税收政策建设。

1.建立生态税收体系

在保证国家税制严厉性和收入中性的前提下,建议在“南昌核心增长极”建设中完善生态税收体系试点。一是按照费改税的指导思想,清理环保方面的各种收费,将排污费改为排污税,由地税部门征收。二是改革和完善现行资源税,取消水资源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等相关费用,将对土地课征的税种并入资源税,扩大征税范围,调整税率、严格减免,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三是按照“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可以试点开征环境保护税。设置该税就是要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特定行为征税,通过利益机制纠正纳税人的行为,从而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四是调整、完善、充实税收优惠政策,全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税收体系构建。将带有环保意识的产业调整、产品更新、设备改造纳入增值税转型试点;视企业高新技术生产的环保产品或有利于环保的产品对环境的正面效应程度,分别给予免税、零税率、低税率优惠。

2.赋予南昌市政府一定的税收优惠权限

在统一税政的前提下,明确界定税权,赋予南昌市地方政府和立法监督机构必要的税收管理权;在制定促进南昌市发展的税收政策过程中,可适当考虑对南昌市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对新办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和深加工的企业给予一定年限的减免税照顾;适当下放促进南昌市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简化税收征管程序,降低中小企业的税负;在遵循全国统一的《征管法》的基础上,可由南昌市因地制宜制定其《实施细则》,以便能够灵活主动地确定税收征管办法及适合地区特点的征管模式。

3.完善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首先是在形式结构上,除采取降低税率、减免税等直接优惠方式外,对促进科技进步、技术改造、开发和产业升级等投资活动,可采取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盈亏互抵等间接税式支出的方式给予激励。其次是在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南昌市各县工业园范围内,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争取对工业园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减为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征企业所得税。最后加大对工业园区研发前期、中期的税收优惠力度,允许企业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于税前提取研发风险准备金;允许企业将当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全部于税前扣除;对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设备,允许加速折旧;对新产品进入大规模投产阶段,允许提取准备金,或者给予一定的减免优惠;对民间资本向中小企业融资进行创新活动所取得的投资收益,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优惠;对企业转让技术和研究成果的收入,给予减免所得税的优惠,等等。税收优惠方式也体现了多样性,包括税收减免、税率优惠、加计扣除、加速折旧、弥补亏损、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和税额抵免等多种方式。对南昌地区工业企业,比照东北地区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在现行规定折旧年限的基础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折旧年限;受让或投资的无形资产,在现行规定摊销年限的基础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摊销年限。

4.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完善农产品加工的增值税制度

按照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税收政策,将南昌经济区工业企业,比照东北地区实施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政策,即答应企业购入机器设备所含的增值税款在缴纳增值税时予以扣除。落实支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业的内资重点龙头企业免征收企业所得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税收政策,优化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缓解环境污染,保护紧缺资源和能源,减少贸易顺差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压力,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

三、提高地税服务水平,促进“南昌核心增长极”建设

1.树立正确的经济税收发展观,大力优化税收环境

要充分发挥税收优惠对“南昌核心增长极”建设的促进作用,就必须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发展经济首先要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综合环境。税收优惠是发展环境的重要因素,我们既要避免一谈发展就提片面减税免税的优惠万能论,同时也要防止不注重发挥税收优惠作用的优惠无用论。一方面,要积极梳理、整合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落实优惠政策的机制,寻找落实优惠政策的切入点,充分发挥现有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促进生态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必须相应加强税收优惠,在整合现有税收优惠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向中心提出并争取一些有利于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非凡税收优惠政策,从而显现税收优惠的差异,充分体现加快南昌生态经济的政策意图。规范的税收征管和恰当的税收优惠都是加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创造和优化包括税收优惠在内的经济发展的综合环境,正确处理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纳税人及时了解税收优惠政策

各级税务机关一是要通过参与政府项目招商指导会,把税收优惠政策放到招商工作的最前沿。二是要编辑和印发税收优惠政策操作指南,将税收优惠政策的相关文件设置到办税大厅的电子屏幕和触摸银屏上滚动播放,方便纳税人及时查询和学习。三是要落实首问负责制,实行办税大厅值班制度,开展局长接待日活动,为纳税人释疑解惑。四是要税收治理员主动深入企业开展宣传、辅导工作,使纳税人充分了解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内容及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程序和要求。五是要充分利用广播、纸、电视和网站,开展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专题宣传,积极举办各类知识竞赛、有奖竞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扩大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覆盖面,增强宣传效果。

3.提高税收服务质量

为了更好地支持“南昌核心增长极”建设,要从优化税收发展环境,提高税收服务质量和改善软硬件入手。一是要清理和废止不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政策、规章和制度,以及一些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习惯性做法。二是要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审批工作效率,加强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的审批和监管,在省、市、县三级均成立税收行政审批领导小组,制定议事规则,明确集体审议税收减免申请的权限和内容,使税收减免审批程序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三是要实行政务公开,公开政策规定、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实行阳光操作,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办理有关税收减免申请,同时简化减免税和办税的手续,更方便纳税人。

4.规范税收治理,加强执法监督

在贯彻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也应该防止不法分子骗取税收优惠政策的情况。各级税务机关一是要对纳税人提出的税收申请严格把好实地调查关,坚持深入实地的了解纳税人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对不符合享受政策条件的,果断不予办理税收减税。二是对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的涉税文件严格执行会签会办和备查备案制度,防止不规范的涉税文件出台。三是通过开展税收日常执法检查和专项检查,对贯彻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执法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参考文献

[1]麻智辉.打造江西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n].江西日报,2012.3.

[2]梁鹏.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的“六个注重”[n].广西日报,2010.9.9.

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

一、构建核心竞争力是中小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一)经济全球化现实意义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是伴随世界多极化和科技信息化趋势同步发展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的最终结果就是模糊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国内市场进而被国际市场所渐渐取代。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它对各国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它符合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构建核心竞争力是中小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贸易壁垒的逐渐消除,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讯以及交通运输成本的不断降低,自然人在国际间的流动,以及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这一切的变化都在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日趋激烈,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在这种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利用新资源,开拓新市场,以在全球化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获取新的科技、技术、市场及金融服务的机会,因此它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有“外向型”发展的前景。同时它们又不得不面对来自低价格进口产品以及设立在当地的国外公司的竞争。贸易壁垒的不断消除,国内市场也逐渐溶入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而此时我国中小企业就不得不按照国际市场的标准、价格、质量来提品或服务。中小企业为了能够很好地迎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日趋严峻的挑战,除了需要得到政府及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外,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中国现在已成为世贸成员,面对入世的挑战,面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构建并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应该成为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首选,也是必然选择。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和内涵

对于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不同的企业和管理者可能有着不同的答案:信用、信息、科技、专有技术、人才、品牌或者是管理。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西方最热门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能使企业为顾客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技能和技术”,“是组织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但这些不同的竞争力却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

一是独特性。核心竞争力强调的是企业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二是整体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企业所有资源充分整合的结果,是企业驾驭内外环境的能力体系。

三是价值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具有核心地位,能显著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其次,核心竞争力能实现和创造顾客价值,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最后,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不同于竞争对手的原因,也是企业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的根本原因。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众多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主要表现在“硬”和“软”两个方面:“硬”的一面是指企业所具有的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及体现这一核心技术的核心产品系列;“软”的一面是指企业所具有的领先于竞争对手统摄核心技术的组织管理及由此形成的可以识别特定企业的组织管理文化系统。“硬件”和“软件”、有形部分和无形部分缺一不可,两者的统一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力量。所以,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界定为:企业独具的、长期形成并融于企业内质中、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能力。这个定义涵盖了这么几层意思:

1、它是一种竞争性的能力,具备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强势;

2、它处在核心地位,是企业其它能力的统领;是企业独特的资源或者核心理念、产品所形成的带给客户特殊价值的商品或体验;

3、它是企业所独具的能力,不为个别人所拥有、不为其他企业所能模仿、不为其它竞争力所替代。它不象材料设备一样可以购买,难以转移或复制。包括企业运作模式、企业规章制度,员工的素质、能力、观念、行为方式等;

4、它能长期起作用,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质变;

5、它具有品牌延展性,能保证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成功――多元化战略的成功关键在于同心多元化,这个“心”不是别的,正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括为能使企业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是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及管理整合;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有企业制度、技术、资源、企业文化。

三、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强化中小企业创新

构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在于创新,中小企业创新可以包括多方面内容,如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