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产业市场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3:21

影视产业市场前景篇1

[摘要]:我国影视基地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并不成熟,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本文从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影视基地的形成模式和盈利模式,及其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在对我国影视基地做了全景式的考察和分析之后,为影视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最近国内大兴建设影视基地之风,仅2009年11月份就有唐山、大鹏所城、锦河、潍坊、兴国、湘西里耶等多个地区宣布将建设大型影视基地。自1987年起,我国影视基地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我国影视基地的数量已达上百个。一些影视基地不仅为各类影视作品的拍摄创造条件,而且通过影视作品的辐射力量,大大推动当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但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并不成熟,在众多影视基地中真正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多。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影视基地的现状做一个全景式的考察,冷静对待近两年来这股大建影视基地的热潮。

一、我国影视基地发展概况

影视基地是影视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每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都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中拍摄完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设施场所往往都是公共场所,不可能专门为某一个剧组服务,因此需要斥资修建不同拍摄场景。早年人们并没有影视基地的概念,往往戏拍完了就把场景拆除。后来,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些场景其实并非“一次性”的,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运作将其转变为“耐用消费品”,提供给今后的影视剧组。这样就形成了影视基地,即由拍摄影视作品时所搭建的一些场景所组成的一个专门的场地。

我国影视基地最早起源于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各大影业公司的片场、摄影棚和外景地,三四十年代在上海、长春等地已见雏形。随着影视市场的繁荣,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1987年无锡中视影视基地建立为起点,国内兴起建设影视基地的高潮。1987年中央电视台规划建设无锡中视影视基地,这是我国最早规划建设的影视拍摄基地。当时无锡中视影视基地的开放引发了旅游高潮,成为当时我国规模最大、游客最多、效益最好的影视基地和旅游景点。随后全国各地纷纷利用当地优势规划建设影视基地,如涿洲央视影视基地、央视威海影视城、镇北堡西部影城等。

到上世纪末,这轮建设之风逐渐平息下来,原因是大多数影视基地的建设属于盲目跟风型,没有严谨的规划和完整的运营模式,很长时间没有剧组进驻,基本上处于闲置荒芜状态,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调整文化政策和影视市场的成熟,影视基地建设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广电总局《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逐步放宽外资进入影视业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影视行业。影视领域对民资、外资的部分放开刺激了资本的投资热情,各种资本背景的影视基地纷纷成立。在这轮新的投资风暴中,全国规划建设20余个投资上亿元的影视基地。有学者指出,这一轮影视基地建设的高潮与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资本来源由单一转向多元;影视基地的服务对象由捆绑转向市场,由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拓展;影视基地的功能由初期的提供一个拍摄的场景拓展为提供一个影视制作平台。[1]但无论如何,我国影视基地的快速发展成为不争的事实,一批影视基地开始了完全市场化的经营和运作,其完整的服务体系和配套设施,完善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措施,既降低了影视拍摄的制作成本,推动着中国影视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又带动了地方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2]

总的来说,我国目前影视基地的呈现以下特征:一是数量众多,并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影视基地。全国有上百个影视基地,其中投资上亿元的就有30多个,如横店影视城号称“东方好莱坞”,总投资30亿元,是目前国内拍摄场景最多、配套设施最全、历史跨度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象山影视城占地1091亩,总投资1.2亿元,是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二是影视基地以搭建仿古建筑为主。古装剧影视片是我国影视作品中主力军,剧组对仿古建筑需求较大,这使众多影视基地都走人造仿古建筑的道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共同评选的“2006中国十大影视基地(影视城)”中,就有横店影视基、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北普陀影视城、象山影视城、涿州影视城等多家以古装戏为主的影视基地。三是大多数影视基地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有数据显示,我国绝大多数影视城处于亏本经营的状态,只有少数知名影视城处于温饱和盈利状态。

二、我国影视基地发展模式分析

影视基地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美国的好莱坞、印度的宝莱坞、日本的京都电影文化村都是在世界享有盛誉的影视基地。与国外影视基地以影视后期制作或影视文化为主少有实景基地不同,我国影视基地具有一下几方面特点:一是影视主题设计上以影视文化为特色,具有鲜明的主题和衍生的特殊文化内涵;二是项目设计上以模拟和再现为特色,拥有影视文化的实际载体;三是兼具影视外景基地和旅游的双重功能,影视与旅游双业协同共生。[3]中国影视基地的特点决定了其形成模式和盈利模式的特殊性。

(一)形成模式

在影视基地的两次建设高潮中诞生了形态各异的影视基地,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我国影视基地的形成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按照影视基地的主题分,我国影视基地主要可分为三类,即自然景观类、民俗文化类和历史题材类。

1.自然景观类

这类影视基地主要利用当地的独特的自然风光打造而成,一般集中在风景秀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如西塘影视基地、安吉影视基地、同里影视基地和象山影视基地等。

在2007年6月18日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具特色影视基地的评选活动中,古镇西塘被评为最具水乡魅力影视基地。西塘镇2003年时与中国电影家协会成立“中国西塘影视摄制基地”,在这里相继拍摄了《画魂》、《天一生水》、《别爱我》、《五星饭店》等影视作品,西塘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形成一个“天然摄影棚”,深受国内外电影公司的推崇。云南的束河古镇影视基地是云南十大影视基地之一,景区地处玉龙雪山脚下,海拔2440米,年平均气温12.6度,气候温润,四季如春。古镇坐西朝东、背风向阳,北瞰玉龙、南眺文笔、东临象山,被称为“丹凤含书”之地,享有“雪山下的世外桃源”、“神秘的纳西原生古村落”、“千年清泉之乡”等美誉。历经岁月沧桑,古貌依然,村落与原野浑然一体,生态优美,形成“古道、泉水、人家”的独特景观。这里曾先后拍摄过《摩梭女儿国》、《一米阳光》、《茶马古道》、《千里走单骑》、《铁色高原》、《天使的翅膀》等多部影视剧。

2.民俗文化类

民俗文化类影视基地以当地的风俗文化为主,突出展现民族文化。这类影视基地的典型代表是镇北堡西部影视城。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坐落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镇北堡,上世纪90年代初由作家张贤亮创办。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以其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吸引着众多影视剧组和游客,成为中国三大影视城之一,也是西部唯一著名影视城。西部影城被逐步打造成为一个充满着浓厚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古代西北小镇,通过再现先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娱乐方式吸引展现当地的风俗文化;对荒凉的地貌和残留的古堡中的文化包装和艺术内涵,提升了荒凉和废墟的文化价值。在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内明城堡的街道两侧有各式中国传统手工艺:捏面人、做木雕、剪纸、现场画像、书写春联、椴木烙画等。许多在全国各地“卖艺为生”的民间艺人,在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扎下了根。从2007开始,每逢节假日和双休日,影城的明城内都会变成真正的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的集市,艺人们为游客免费表演。[4]

3.历史题材类

历史题材类影视基地以经典著作为蓝本,再现历史建筑、古代风貌等。目前我国大部分影视基地都属于此类,比较著名的有央视四大影视基地(无锡中视影视基地,南海影视城、威海影视城、涿州影视基地)和横店影视基地等。

横店影视基地现在已经建成“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江南水乡”、“横店老街”、“屏岩洞府”、“大智禅寺”、“明清居民博览城”等13个景区,这些景区大多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建成,跨越了几千年的历史时空,汇聚了南北地域不同的建筑风格,远至秦汉、唐宋,近至明清、民国,两千年不同历史阶段的影视题材均可在这里找到合适的场景;上至皇宫、官府,下至民居、老街,不同朝代、不同人物的题材均可在这里入镜;从历代的重大历史变革,到百姓的起居冷暖均可在此展现,宫廷、市井、言情、武侠、枪战等多种不同内容和风格的影视作品均可在此拍摄。

按照影视基地形成的因果关系可分为以戏带建类和以剧带景两类:

1.以剧带建类

此类影视基地一般是现有剧本再有拍摄场景,按照剧本要求建造特定的拍摄场景。随着影视剧的走红,拍摄场景成为旅游热点,从而形成影视基地。但是一部剧的播出时间和流行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以戏带建类的影视基地不断开发出新的景点吸引其他剧组和众多游客。央视打造的四大影视基地基本都属于此类。以无锡中视影视基地为例,1991年10月,央视决定拍摄《唐明皇》,随即在大孚山麓苍翠清幽的群峰环抱中修建唐城,包括唐宫、唐街、御花园、华清池、骊山图阁等。之后有《杨贵妃》、《武则天》等名噪一时的影视剧在此取景。受影视剧热播的影响,当时游客最多时1天达5万人。1992年,为拍摄《三国演义》,三国城开始建设,主要景点有桃园、甘露寺、七星台、点将台、古战船、曹营水寨等。1995年水浒城启动建设,主要景点有京城区、梁山、州县区、水泊区、清明上河街、紫石街等。

但是,以景带建类的影视基地主要服务于参与投资的影视集团的拍摄行为,这种运作方式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影视基地只是某个电视台或者影视集团的片场,并没有真正进入市场运作。[5]随着市场经济的浪潮的涌起,此类影视基地逐渐减少。

2.以景带剧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景带剧类的影视基地越来越受到剧组的欢迎。近年来,国内建设的影视基地大多属于以景带剧类,有利于拓宽产业空间,提高影视基地的效能。以景带剧类影视基地的“景”既有自然风光,也有人工建筑。前者如自然景色:安吉生态影视基地、同里影视基地、象山影视城等,后者如中山影视基地、北普陀影视城、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等。安吉生态影视基地坐落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境内,它是“中国毛竹产业化示范基地”、“毛竹科技现代园区”,更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生态影视基地”。安吉影视基地以万顷竹海为背景,以亘古奇石为点缀,有山的雄伟,有水的灵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环境使得安吉深得剧组的青睐,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使安吉声名远播,周润发和章子怡在安吉竹海里打斗那场戏十分精彩。李安在获奥斯卡奖之后说过:“是安吉的秀丽山水让《卧虎藏龙》走上奥斯卡领奖台”。[6]

以景带剧类基地更加适应市场经济时代影视基地发展的需要,较多考虑贴近时代背景、贴近地域特色,创造一个较为真实的年代环境,具有广泛的普适性,以使各种剧组能够各取所需。

按照影视基地的投资主体的不同,可将我国影视基地分为三大类:公有资本投资型、民营资本投资型和中外合资型。在影视基地出现的早期,投资主体是单一、固定的,而随着新世纪经济体制改革的加深,国家允许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影视业,影视基地的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1.公有资本投资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影视基地大多是公有资本投资型的,这是由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决定的。这些影视基地依靠行政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和资金建造而成。央视的四大影视基地都是由央视出资建设,上海车墩影视乐园、青岛影视基地、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等也是由影视集团和当地政府投资共建。在计划经济时期,公有资本投资型的影视基地发展情况较好,因为会有电视台或者影视集团源源不断送来影视拍摄剧组,不必考虑市场化运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这类影视基地与电视台或影视集团的紧密关系逐渐被打破,它们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2007年1月,焦作市政府将焦作市黄河文化影视城产权转让,在其资产评估中净资产7494万元,负债3146万元,可见其经营状况并不理想。此类影视基地目前都在试图突破原有模式,寻求市场化运作方式。

2.民营资本投资型

早在上世纪就已出现民营资本投资型的影视基地,但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此类影视基地没有固定的电视台和剧组入驻,经营十分困难。上世纪90年代浙江横店集团投资兴建横店影视城,是当时惟一一家背景单纯的民资影视基地。1996年,为拍摄历史巨片《鸦片战争》,横店集团全资建起了东阳市境内第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广州街•香港街”。但直到1999年横店影视基地的经营并不顺利,每年接待电影剧组只有一部,接待拍摄的电视的电视剧集在百余集到三百集之间,游客规模只有二三十万人次的水平。[7]依靠横店集团的强大财力,横店影视基地才得以生存。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横店影视基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2000年实行“免场租政策”以来,成为我国目前发展最好最具活力的影视基地。

2004年以来,随着影视业资本市场开放后,越来越多民营资本进入影视基地。2008年香港导演唐季礼代表中国国际传媒集团,投资30亿元人民币在云南大理建设一个占地4000亩的国际影视文化产业研究基地“东方好莱坞”。导演陈凯歌将与云南世博集团投资120亿元,联合打造的“东方影城”。

3.中外合资型

资本来源的开放意味着外国资本也可以进入中国影视业,资本来源的多元化为中国影视基地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目前由于国内影视业对境外资本投资有着严格的控制,中外合资型的影视基地并不多见。中山影视基地是一个具有中外合资背景的基地,它位于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故居旁,是国内唯一围绕某个伟人生平反映伟人历程的影视基地。

(二)影视基地的盈利模式

纵观国内数百家影视基地,虽然大多数运营状况堪忧,但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也不少,对影视基地盈利模式尤其是较为成功的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将有助于影视基地未来的发展。目前影视基地的盈利模式主要分为几大类,一是以收取场租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二是以影视业带动旅游业发展;三是发展影视主题公园等其他盈利模式的探索。

1.收取场租费

依靠场租维持影视基地生存是中国早期影视基地盈利的主要模式,直到本世纪,场租费仍是一些影视基地主要的收入来源。上影集团旗下的上海车墩影视基地在建立之初,按照错位经营、差别化竞争的发展理念,希望达到影视拍摄和旅游双赢。但几年运营下来,除了前两年旅游业务还不错外,之后一直是拍摄收入多于旅游。目前上海车墩影视基地场景、摄影棚的租金收入每天约有2000元至1.5万元不等。但随着影视基地数量的增加和同质化现象的加重,单纯依靠场租费盈利几乎成为不可能。

2.影视业带动旅游业

以影视基地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是我国影视基地较为普遍的一种盈利模式。通过低廉的成本和大手笔场地建设吸引剧组,打造知名影视制作,进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追星族、群众演员等,带动旅游业发展。以横店影视城为例,旅游业是基地最主要的盈利来源,约占整个基地收入的80%左右。

按照旅游方式的不同,这种盈利模式还可以分为前期拍摄+观光型旅游、后期制作+体验式旅游和混合型三类。前期拍摄+观光型旅游主要是指让游客参观拍摄场地,感受基地的影视文化,这是影视基地发展旅游业最常见的一种做法。典型代表如无锡中视影视基地等、束河茶马古道影视基地、昆明玉龙湾影视基地等。后期制作+体验式旅游可以让观众亲身体验电影的拍摄和制作过程。北京的中国(怀柔)影视基地是一家集影视创意、拍摄、后期制作、影视体验等于一体的专业功能聚合型部级影视基地,怀柔影视基地二期项目完工后,将向游客全方位展现电影的魅力,游客不仅可以看到电影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还可以亲身参与电影的拍摄制作过程。

3.其他盈利模式的探索

影视基地处于影视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将影视基地本身打造成复合式产业链,把各种影视产业要素的聚集到影视基地,将原来的拍摄基地打造为拍摄、制作一系列产业链是影视基地盈利模式的全新探索。很多影视基地已经悄然开始谋求转型和升级。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江表示,与国际影视公司签约成立战略联盟,就是为了完成“集聚影视要素,实现从拍摄场景到制作发行的完整产业链”的打造。“与4家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机构合作将进一步增强横店的影视拍摄能力,加快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国际步伐。”

发展影视主题公园是近年来影视基地转型的一个方向,所谓影视主题公园是指不以影视拍摄功能为主,而是成为以影视拍摄内容的场景、场地、道具、服饰、片段等为资源,以影视文化为主题的娱乐公园。影视基地市场主要面向影视拍摄剧组,随着基地旅游化发展之后,市场逐渐转向游客。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主题公园的主要消费对象是国内旅游者和港澳台同胞及亚洲文化圈内的海外旅游者。好莱坞环球影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围绕电影拍摄场景建立的主题娱乐公园,在这里游客可以亲身体验电影拍摄的神奇世界。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好莱坞环球影城已经成为游客游览好莱坞必不可少的一个景点。

目前国内也有不少影视基地在做这方面的探索。长影世纪城是我国第一家世界级影视主题公园,它借鉴了美国好莱坞环球影城和迪斯尼模式,以高科技含量、高新颖程度、高制作水平和高民族特质,充分展示了中国特有文化的魅力,开辟了电影工业旅游的新途径。自2005年5月正式开园以来,已接待海内外游人100多万,在中国旅游市场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2005年长影世纪城被评为国家4a旅游景区,2006年入选中国十大影视城。

三、影视基地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中国影视基地的建设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变化,只有少数影视基地在体制转型、产业变革的巨浪中走了出来并且经营得有声有色,大部分影视都基地面临着发展困境。据2005年金鸡百花节资料显示,截止2004年底,我国各类影视城和主题公园共2500多处,其中70%亏损,20%持平,10%盈利。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盈利模式单一,效益低下。靠收取场租费和发展旅游业是我国影视基地目前最主要的盈利模式,而这两种盈利模式实际暗含着巨大风险。影视基地在整个影视业的产业链条中处于下游,扮演更多的是生产要素而非获利工具的角色。以无锡中视影视基地为例,“一个剧组,成本的70%支付劳务,其中演员占总成本的50%,设备、道具等总共才占30%,影视基地作配套服务的大部分在30%花费内,一般只能赚总成本的10%左右。”[8]一个影视基地占地几千亩,但盈利只有一个剧组成本的10%,处于产业链低端位置。目前国内有大大小小上百家影视基地,影视旅游也并非“摇钱树”。没有常建常新的旅游景点和强大的影视作品的支撑,游客未必肯买账。

缺乏对盈利模式的深度开发使得那种仅仅依靠影视剧的拍摄来吸引游客的简单粗放的盈利模式,已经基本失去了生存空间。这种盈利模式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更影响了整个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是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近年来各地企业和政府纷纷看好影视基地,大兴建造大型建造影视基地之风,动辄占地面积上千亩的影视基地在国内各地全面开花。在工业区建设已经进入到注重亩产集约率、优化产业结构的时候,影视基地又步入圈地、同质竞争的阶段。按照国家旅游局2002年的一份统计显示,全国2000余家各类主题公园赢利者仅一成,亏损占七成,2/3投资难以收回,被各种影视城项目套牢的资金保守估计有上百亿元。[9]据了解,重庆市上马或者即将上马7个影视基地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接近百亿元。在这7个项目中,除九龙坡和长寿的项目定位于拉动房产和商业外,其余5个影视基地项目都意在成为旅游景点。而从国内其他影视城的运营情况来看,重庆根本容不下7个影视城。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市场严重饱和。

三是风格雷同,缺乏特色。目前国内影视基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风格雷同,缺乏特色,这是由于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的后果。各家影视基地往往不在差异化和特色化上下功夫,而是追求“大而全”,恨不得将国内所有影视基地的内容全部包含在内,结果导致同质化。国内不少影视基地都建有秦王宫、广州街、香港街等景观,毫无特色,导致市场严重饱和,许多影视基地根本吸引不到拍摄剧组和游客,只能草草关门。

一个良好的影视基地不仅能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更能为地区注入影视文化,带动整个区域的全面发展。尽管目前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面临种种困境,但资本投资热情不减,基地建设高歌猛进。鉴于我国影视基地面临的重重困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快影视基地的发展。影视拍摄提升人气,带来市场认知度;游憩设施配套,深度体验参与,吸引并留住游客;创意产业支撑,扩大产业链条,做大影视产业;文化注入提高基地品质,

1、完善产业链,寻求盈利模式的多样化

国内目前已有不少影视基地试图改变单纯依靠场租或旅游业盈利的模式,向着产业纵深化方向发展。影视主题公园和影视产业基地是目前影视基地正在摸索的两条道路,前者是向着旅游业的纵深发展,后者是影视业的集群化发展。

影视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影视基地盈利模式的另一种突破,即与影视产业密切相关的,如影视拍摄、影视后期制作、影视产品营销、影视宣传等影视制作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聚集一处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样,便形成了影视城的另一种发展趋势――影视产业基地。

单纯的影视基地与影视产业基地的有明显的区别,影视基地单纯提供影视拍摄场地、场景等,是影视产业中的一个环节,且由于收入渠道单一,经营状况一般,有时甚至很难维持下去。而影视产业基地的升级,一方面延伸影视产业链降低了发展成本,另一方面影视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影视产业基地比单纯的影视基地更具备成功的特质。与旅游化的影视基地不同,影视产业基地是以影视制作全过程为内容的产业发展区域,其面对的客户群是影视制作各个环节的“影视人”,包括影视拍摄剧组、影视后期制作团队、影视前期策划人、影视公司、电影院,也包括培养影视精英的相关培训、学习机构。

横店影视城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它将整个城市建设成一个庞大而完备的影视产业配套和后勤服务基地,而不是单纯而孤立的几个拍摄基地。1999年起,横店集团全面整合影视、旅游和服务资源,宣布所有拍摄基地免收场租,同时为前来拍摄的剧组提供从场景搭建、道具制作、演员中介到餐饮、住宿等的系列配套服务。此举摆脱了依靠场租维持影视城经营的单一模式,尽一切可能整合影视拍摄所需要的所有基本要素,吸引了大批剧组前往。

2、创意为王,与文化创意产业全面结合

目前世界各国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高潮,所谓文化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在世界各国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中,影视业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产业链包含剧本、融资、制作、营销、播出、产品开发等主要环节,影视基地的功能需要适当从制作环节向两端延伸,在同一个影视基地内拉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将影视基地建成内容研创基地,并搭建融投资平台;向下游延伸,将影视基地建成节目交易平台。逐步聚集产业要素,形成聚合优势,降低制作成本。

以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为例,张纪中影视文化公司、尤小刚全视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娱乐投资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外影视公司纷至沓来。截至2008年年底,怀柔区共有在册的影视制作策划、文化艺术交流等文化创意类企业累计达到2379家,其中影视类企业达141家,仅影视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6.3亿元。到2010年,集聚区将完成影视制片公司总部集聚、动漫制作、影视教育培训、影视旅游等四大功能区的建设;将引进国际级影视企业10至15家,国内外中小型影视企业100到150家,吸纳劳动力2万至3万人,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3、文化为魂,注入民族化元素

国内成功的影视基地大多将影视、旅游、文化三者纳入了影视基地的定位当中,倡导“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影视基地包含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民族化元素对基地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将影视基地和文化紧密地糅合在一起,将文化作为产业来经营。通过发掘和宣扬文化来综合地发展影视基地,以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示文化,赋予影视基地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国内目前在发掘影视基地文化方面做得较好的是镇北堡西部影城。

镇北堡西部影城正在逐渐告别传统影视拍摄基地的模式,朝着能够代表中国西部古代风貌的小城镇格局发展,最终成为代表和囊括中国西部各年代风貌、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影视剧拍摄基地和主题公园。张贤亮设想将其发展成一座西部地区的中国民俗文化博物馆,利用影视城的空间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再现消失在中华大地上的古代民居。按照他的设想,若干年后,西部影视城将作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里程碑”而存在,作为“原始的、古朴的、西部的、民间化和乡村化的博物馆”供广大游客参观。“这个影视城可以像邻近的、距今有近千年历史的西夏王陵那样,成为民俗古迹永远留下来。”从78万元的投资发展到现在总资产超过两亿元的文化产业,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已成为立足民族文化发展影视基地的典范。

 

[注释]

[1]项仲平、邵清风:《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第10-11页。

[2]邵培仁、李思屈主编:《2009年:中国娱乐与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传媒报告蓝皮书第一辑),中国传媒报告杂志社,2009年,第179-180页。

[3]郭文、王丽:《影视型主题公园旅游开发“共生”模式研究及其产业聚落诉求――以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为例》,《旅游学刊》2008年第4期,第65页。

[4]李哲:《发挥自身优势,各大影视基地拓展发展新路径》,《经济日报》2009年9月6日第6版。

[5]项仲平、邵清风:《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第10页。

[6]宋笑梅:《中国首个生态影视基地落户安吉》,《都市快报》2004年11月。

[7]邵培仁、廖卫民:《中国电影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与发展模式――横店影视产业集群的历史考察(1996-2008)》,《电影艺术》2009年第5期,第21-28页。

影视产业市场前景篇2

抓住数字娱乐特色,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2003年,首钢涉钢产业调整搬迁开始启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赋予石景山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职能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的功能定位。根据新的功能定位,石景山区委、区政府积极研究产业调整方案,当年年底就开始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并提出重点发展数字娱乐产业的目标,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正式启动。2006年,石景山区正式确定了打造“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RD)的发展规划,制定了《CRD建设行动规划》,并把以数字娱乐产业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石景山区的支柱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培育与发展。

目前,以数字娱乐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石景山区的主导产业。“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北京)发展基地”、北京市第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相继落户。我国首个面向全球提供运营服务的虚拟与现实互动经济区——中国虚拟经济区也在石景山区正式启动。

以数字娱乐产业为特色的石景山区文化创意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力显著增强。2012年,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实现收入231.7亿元,利润总额达34.6亿元,各项应交税金13.2亿元,从业人员人数达2.7万人,分别是2006年的4.5倍、38.4倍、13.2倍和3倍。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8.5%。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网络游戏、动画、影视制作等数字娱乐产业发展迅速。数字娱乐产业在文化创意产业的九大领域中属于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设计服务和广播、电视、电影领域。2006年,网络游戏、动画、影视制作三个领域在石景山文化创意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2.7%。随着数字娱乐产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从2013年1~6月的统计数据来看,上述三个领域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已达到了66.4%。

游戏产业势如破竹,在石景山集聚发展

提到《天龙八部》、《刀剑英雄》,相信游戏玩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正是目前国内运作比较成功的两部大型网络游戏。这两款游戏均出自石景山区数字娱乐企业搜狐游戏公司。2011年,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又一款卡通风格网游《鹿鼎记》也与玩家见面。目前,搜狐游戏公司已成为石景山区数字娱乐产业网络游戏行业的领军企业,对相关产业链企业的聚集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2012年,在石景山区经营的重点网络游戏企业为37家,其中不乏“完美时空”、“盛大”等国内知名网络游戏企业;研发的各类网络游戏达61款,同比增长60.5%;实现网络游戏业务活动总收入为75.9亿元,同比增长10.2%。更为可贵的是,在目前网络游戏行业竞争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石景山区网络游戏企业积极适应市场要求,摸索出了一套“笑傲江湖”的生存之道:

实施差异化发展,不断加大网页游戏领域的研发力度。目前,网络游戏市场竞争激烈。石景山区网游公司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一方面在客户端游戏市场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如以国内传统文化为背景,以经典武侠小说、历史名著等为题材,研发了《天龙八部》、《西游记》等大型客户端游戏。这些传统题材的游戏上线后均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效果。2012年,石景山区客户端游戏市场实现收入60.1亿元,同比增长11.5%,传统题材游戏的带动作用功不可没;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在网页游戏领域的研发力度,推动了网页游戏市场的丰富发展。2012年研发网页游戏达30款,同比增长57.9%,实现收入13.2亿元,占游戏总收入的17.4%。

以智能化手机为市场契机,提高手机游戏的市场占有率。随着智能化手机的普及,手机游戏也随之成为人们消遣娱乐的重要渠道。落户于石景山区的昆仑在线、海游科技等公司均是以手机游戏为主打产品的网络游戏企业,他们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时机,2012年石景山区网络游戏企业共研发出手机游戏15款,是上年同期的3.8倍;实现收入3029.7万元,是上年同期的2.5倍。

围绕游戏玩家的需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了更好地服务玩家,各网络游戏企业纷纷采取搭建服务平台、提供24小时客服服务、提供保密服务等各类措施为玩家提供优质服务。这些措施既提升了服务水平,又进一步促进了网游公司的发展。

动画、影视产业创作能力不断增强,初露锋芒

《小马过河》、《大嘴鸟》、《双面胶》、《媳妇的美好时代》……这些有影响力的动画以及影视作品均出自石景山的企业。目前,石景山的动画、影视产业已初具规模。一方面,逐步形成以动画研发为主、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经营链条。2008年11月,石景山区知名动漫企业集团——三浦灵狐动漫产业集团与中影影视动画教育研究中心建立了紧密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资金优势、品牌优势等,共同打造了一个产学研为一体的专业动画机构。经过几年来的发展,石景山区的动画产业原创能力不断增强,收入稳步增长,实力显著提高,集聚效应不断显现。2012年,在石景山区经营的重点动画设计制作单位共11家,共制作完成动画时长6192分钟,同比提高57.4%;其中原创动画时长为5725分钟,同比提高75.1%,所占比重达92.5%。2012年,石景山区动画产业实现收入889.8万元,同比增长4.8%;其中,版权动画收入为555.5万元,同比增长17.7%,所占比重为62.4%。另一方面,影视剧制作也初露锋芒。如石景山的华录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作为区域内的龙头企业出品了一系列现代和历史电视剧,《双面胶》、《媳妇的美好时代》、《汉武大帝》、《贞观之治》和《传奇皇帝朱元璋》等力作都曾热播一时。

如今,石景山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品牌已蜚声京城内外,正走出中国、走向国际。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能够得到迅速发展,得益于区域内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得益于“石景山服务”的品牌效应,得益于各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精心培育,在税收优惠、房租补贴、人才引进等诸多细节上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绿色通道。有理由相信,在石景山区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以数字娱乐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将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链接/

什么是“数字娱乐”与“文化创意”

影视产业市场前景篇3

关键词:影视型景区;城市形象;美丽贺州

中图分类号:J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142-01

一、影视型景区是一种新的文化传播形式

影视型景区,最早起源于影视业与旅游业发展成熟的西方国家,其含义主要是“电影和电视引致的景区”(movieandtVinducedScenicregion),体现了影视与旅游景区的密切关系。影视型景区是影视创作与特色旅游的结合的产物,它属于专项旅游区域,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文化概念与文化传播方式。

这是因为影视声画合一的特性,将影视作品的生动、形象与直观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而情景结合的抒情性,更易为受众所接受。这些无疑使作品中作为载体的场景和人文历史,在受众中获得了极为广泛的传播,让电影或电视中非现实的世界在景区这个现实世界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例如,曾在贺州黄姚古镇拍摄的一些穿越剧,虽然内容是虚构的、非现实的,但具体而细节的场景却是黄姚的、贺州的。

二、贺州影视型景区的开发现状与意义

近年来,影视旅游产业在贺州蓬勃兴起。贺州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十八水景区、玉石林景区、黄姚古镇景区、紫云仙境景区,还有玉印浮山、临贺故城、客家围屋、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等成为重要的影视型景区。

文化与山水风情,是美丽贺州的一张靓丽名片。当外界剧组纷纷踏上了贺州这片正在持续开垦的“影视型景区”,他们都特意将剧中的人物和情节放到贺州的山山水水、民俗民居中来表现和演绎。这使得贺州各个景区的风光、风土人情以一种更直接、便捷的方式传播出去,推动贺州影视产业的发展,也对贺州城市形象塑造及其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通过影视型景区增强贺州城市形象的传播策略

经过笔者一年多来对贺州主要旅游景区的实地拍摄、探访与切身体验与思考,对建设影视型景区来增强贺州城市形象传播,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加强软硬件设施与配套设施的建设

近年来,虽然贺州的影视型景区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是还面临着硬件设施建设不够的情况,亟待改善。因此,特别需要加快建设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夯实硬件基础。不仅如此,更要加快培养优秀的本土景区管理与经营人才。

(二)政府要改善影视产业与旅游政策

贺州旅游景区分别隶属于不同政府管理机构,“这种多头管理引发管理错位与管理缺位等问题,不利于整体旅游市场的深度融合与发展。”政府要做好内部工作,通过制定积极的政策与制度,来促进贺州民办影视机构的的蓬勃发展,让具备竞争优势的本地影视机构“走出去”参与市场竞争,同时把外界优秀影视传播资源“请进来”,从而增强贺州影视旅游景区建设,培养贺州本土影视文化产业人才,更好地促进贺州城市形象传播。

(三)实行多样化、多元化的景区营销模式

当前我国影视型景区的营销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提供拍摄地,与热播影视剧的品牌效应捆绑,像姑婆山的九铺香酒厂、锦绣村和方家茶园便是因电视剧《酒是故乡醇》《春蚕织梦》和《茶是故乡浓》而闻名;第二种则是深度植入式,与影视剧中的人物产生直接联系,著名的便是因导演王玉锦的《月光光》而名声大振的黄姚古镇;第三种是开拍专题记录电影,以导演吴盛坚《客家围屋》为代表。

将传统旅行社主推,报纸、广播与电视宣传进行整合营销。同是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的自媒体,因为它们“改变了原来传统营销模式的品牌基因,让景区更贴近游客,大大接近景区和游客的距离。”同时,今后,景区要通过餐饮、旅游纪念品等二次消费,逐渐摆脱“门票经济”的依赖。贺州要充分利用独特的旅游资源与区域优势,将景区影视基地建设引入发展的快车道,要积极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形式和活动,逐渐走出门票收入依赖症,在未来景区发展中占得先机。

四、结语

作为人们精神领域消费活动的旅游,与影视作品的结合就形成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影视型景区,加快影视旅游景区建设,将在加快贺州城市形象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贺州走上健康和谐的发展模式与道路。

基金项目:本文为贺州学院2012年度一般资助项目(2012SKKY04)

参考文献:

影视产业市场前景篇4

电影背后的故事

2012年9月,由实长篇小说《白鹿原》改编的电影《白鹿原》(whiteDeerplain)火热上映。随着电影热播,影片展现的厚重关中文化,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然而,电影背后的故事却不为人知晓。

电影《白鹿原》于2010年由陕西旅游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陕旅集团”)投资拍摄,期间历经几番蹉跎,于2012年9月在中国大陆全面公映。电影《白鹿原》杀青后,陕旅集团投资修建白鹿原文化产业基地(以下简称“白鹿原景区”)。那么,陕旅集团为何要不惜风险以重金投资电影,并斥巨资建设影视文化旅游区?

这要从陕旅集团的经营理念开始讲起。陕旅集团一直尝试将传统旅游业与文化结合,成为一家多元化、多功能的旅游企业。纵观国内各旅游景点,缺乏文化资源支撑、缺乏差异性往往会使它们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寻求文化差异,给游客不同的文化体验,才能发现更多的旅游需求。

人文陕西,山水秦岭。就文化资源来说,陕西旅游无法脱离地域历史与民族文化而存在。到陕西省旅游的游客更注重领略陕西文化,欣赏诸如兵马俑这类富有历史与文化底蕴的风景。陕旅集团决定将文化作为游客体验之旅的核心,在此理念之下,陕旅集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中国第一家剧院餐厅——唐乐宫、在华清池上演的实景舞剧《长恨歌》,以及在延安圣地大剧院常态化演出的大型红色历史舞剧《延安保育院》是最为典型的几个案例。

正是在以“文化为核心,开发体验式旅游”的战略思想之下,陕旅集团萌发了投资影视旅游基地的想法。

陕西有着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可谓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班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故事中,主人公六娶六丧,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极具震撼力。陕旅集团选择投资拍摄电影《白鹿原》,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影视文化旅游区,展示白鹿原地区的风土人情,带人们去真实体验关中文化。

陕旅集团的主业并非投资与制作电影。陕旅集团董事长张小可先生表示:“这部戏组合了陕西的作家、陕西的故事、陕西的投资、陕西的导演、陕西的美术。”陕旅集团投资1.2亿元拍摄《白鹿原》,作为投资方,陕旅集团一方面确保资金到位并将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融入剧组管理中,一方面尊重导演和演员的艺术创作,并不干涉。同时,陕旅集团深度参与宣传发行,组织观影、学术讨论等活动,而不是简单地委托给发行公司。截至2012年10月31日,该电影票房总额为1.4亿元。

电影《白鹿原》在全国的热播只是一个契机,而更重要的是,如何用白鹿原影视文化旅游区来更好地展示关中文化,如何给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机会来体验关中文化。陕旅比其他制片人付出更多努力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描绘中的白鹿原景区

陕旅集团总经理周冰先生指出,白鹿原景区是要探讨这样一种模式,即,如何通过文化传播景区知名度,如何通过旅游延长文化产业链。

从地理位置来看,白鹿原项目场地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前卫镇杨木寨村何家沟,距离蓝田县城16km,距离西安40km(见图1)。项目所在的白鹿原南部区域,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是深深浸透关中文化的典型区域,也是西安-白鹿原生态旅游观光带和南部秦岭生态旅游带的交汇区域。从文化背景来看,白鹿原地区呈现的是一种典型的关中农村文化,是完整的中国农耕文化聚落,崇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红楼梦》成就了大观园,白鹿原景区如何才能取得比大观园更好的效果?

作为人文主题景点,白鹿原景区的目标是每年接待50万人次以上的游客来参观、游览和消费。其次,白鹿原景区意在填补关中文化特色建筑的空白,可以作为影视剧拍摄场地。日本环球影城在开发刺激性、艺术性项目活动,打造文化产业链上的成功,杭州宋城景区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为白鹿原景区提供了重要参考。

目前,陕旅集团将景区规划为五部分(见图2),其中,占地190亩的白鹿村、白鹿镇,占地400亩的滋水县城构成白鹿原影视区;另外,综合服务区、欢乐体验区、关中文化区、生态休闲区也都在建设中。目标是集中展现以关中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文明。

白鹿原影视区作为主题景区,将向游客生动展示《白鹿原》中涉及的场景及文化,使游客有机会体验电影角色,感受电影拍摄的魅力;而作为影视基地,景区内利用电影工艺做旧的建筑又将为剧组服务。欢乐体验区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以关中传说传奇、乡村童趣游艺文化为核心,打造多种游戏供游客体验。关中文化区以民俗文化为核心,利用建筑、美食、店铺等载体演绎关中文化,让游客感受关中文化的厚重。生态休闲区对何家沟北坡地现有水塘、荒坡地进行改造,供游人休闲观光及影视拍摄所用。综合服务区的功能定位为:停车公交、售票补票、导游咨询、引导聚散、餐饮购物、办公保障等。

白鹿原景区项目规划时限分为两个阶段:近期为2012-2017年;中期为2018-2023年。其中,近期建设目标为:建设白鹿原影视区、综合服务区、欢乐体验区、关中文化区等相关项目,带动整个旅游区开发的良性循环,塑造白鹿原影视文化整体环境。中期发展目标为:建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影视基地+主题景区”特色旅游目的地;争取成为部级旅游度假区、部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实现发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白鹿原的营销战略

现在已经不是“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年代,“酒好更要吆喝响”才能将好酒卖出去。纵然有优良的产品设计,完备的基础设施,如果没有合适的营销策略,景区影响力的提升就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那么,白鹿原景区如何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游览与合作?如何创造更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面对众多优势对手,白鹿原品牌如何突围,成为独树一帜的强势品牌?

客源分析与预测

目前,中国旅游业发展到了黄金发展期,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中国国内旅游将超过5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将达到4.5万亿元。2011年,陕西省接待境内外游客1.8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325亿元,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11.04%。而西安市,2011年旅游人数突破6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530亿元人民币。(数据来源:《陕西省旅游业十二五规划&2011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2011西安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陕旅集团将目标市场分为三类:一级市场,即西安市及周边城市,预计开业后第一年客流量可达84万人次;二级市场,即陕西省及周边省份,预计开业后第一年游客潜力可达21.7万人次;机会市场,指京津唐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成渝城市带。西安与京津唐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成渝城市带这四个经济圈带交通联系十分紧密,这些区域也可以成为白鹿原景区的机会市场、并提供高端消费群体。

定位与竞合分析

影响景区客流量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客源市场的繁盛并非景区客流量的保证。白鹿原作为休闲旅游的主题景点和影视基地,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

一方面,挑战来自其他影视基地。如,宁夏镇北堡影视城、横店影城、曲江骊山影视基地、西咸影视产业园区。与这些影视城相比,白鹿原景区可挖掘的影视素材较少,暂时未能形成规模影响。曲江骊山影视基地一经建成,将与白鹿原景区构成直接竞争关系。另一方面,竞争压力来自与其同类的景区。如,大唐芙蓉园、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秦岭欢乐世界。

西安精品旅游景区众多,白鹿原作为以休闲旅游为主的新兴主题景区,必然面对相关竞争和分流。面对这种分流,白鹿原景区该如何积极应对,这是他们面临的严峻问题。

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

在旅游产品规划上,白鹿原景区确定了几条原则:市场导向,适应需求;突出品牌建设;有序开发,突出重点;系统开发,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白鹿原景区将旅游产品分为影视专题、欢乐体验、生态观光三类。

影视专题旅游产品是整个景区的核心产品,以《白鹿原》小说和电影为基础,凸显“情景再现”及“参与性”。陕旅结合对关中文化的理解,以及游客的娱乐需求,将影视专题旅游产品分为场景再现、影视演艺、影视互动等类型。

欢乐体验专题旅游产品以动感基调的互动体验为主,将白鹿原以及关中文化的典型事件融入旅游项目中。陕旅将这类产品分为视觉感官体验、参与性互动体验、乡村童趣体验、温室体验。

生态观光专题旅游产品根据将军岭隧道出口及S108道路上的视线角度,作展示性的景观处理。生态理念的融入,根据植物的季相变换选择相应(开花、常绿、色叶)植物,以混交林的方式种植,随着季相的变换,产生不同的植被景观效果,为游客提供不同的视觉感观体验;同时,适当考虑经济果林的种植,在果实成熟期可增加游客的参与性。

影视产业市场前景篇5

纳德光学成立于2015年初,是一家专注于信息显示和视觉成像光学的高科技创新型公司,可针对电子消费、工业、医疗、安防、通信等行业提供切合的设计和产品,目前致力于aR/VR智能眼镜核心部件――近眼显示光学解决方案,团队成员超过八成为技术人员,在微型显示和精密光学领域的工作经历均超过7年。

谈及为什么会选择深耕VR/aR行业,纳德光学创始人兼Ceo彭华军表示“对于我国VR/aR行业的发展,业内已在两方面产生共识,即现阶段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未来拥有较大的市场空间。VR/aR的沉浸式、虚实结合的体验使其有别于传统智能终端,能为使用者带来电视、手机等终端产品无法给予的全新体验,因而这是一块巨大的市场。”

一直以来有种说法:“VR/aR技术是3D技术的延伸。”对此,彭华军说:“3D强调视觉上的立体感,VR强调的是视觉上的沉浸感,aR强调的是对现实的内容进行一些叠加,增添新的内容,aR/VR需要有3D技术,相互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VR和3D的区别。

3D技术是单向的,即终端设备呈现出立体的视觉效果,或者立体摄像,而VR虚拟现实场景是可交互的而非单向的:通过人机界面、控制设备等实现人机交互这一点不难理解,比如我们通过触控操作实现了与智能手机的交互,通过鼠标键盘实现了与pC的交互,VR设备目前比较常见的交互主要有以下几种:

手势控制:带上副手套就能在VR/aR场景中看到自己的手啦;

头部追踪:场景跟随头部视角移动所变换;

触觉反馈:穿上一件VR/aR护具,它会帮你实现VR场景中的触觉反馈,比如在你玩射击游戏的时候会模拟出中弹的感觉。其他如动作捕捉、眼球追踪以及各类传感器技术目前都正在完善,未来也逐渐会推出更多的消费级产品。

人眼的视觉体验是3D的:人眼在固定视角下(头部和眼球不转动)的视角范围约150度,其中中间约55度是有效视野,人眼主要的关注区域是在这个范围,其余的是辅助视野,用来辅助感知周边的环境。其中的有效视野对应的视角范围,也是我们通常在3D电影院观影时的最佳范围,那么超过这个范围呢,你抬头可能看到的是天花板,低头可能是鞋,简单说除了你面对的荧幕部分实现了3D,只要一低头就“一秒出戏”。

而VR与3D直观的区别就在于VR实现了720度全景无死角沉浸观感。720度全景,即指在水平360度的基础上,增加垂直360度的范围,能看到“天”和“地”的全景。这样一来,配合VR头盔的陀螺仪传感器,当你的头部转动时,所观看到的画面也会同步切换场景,这就是所谓融入虚拟场景的“沉浸感”。

沉浸感,渐渐让你分不清虚拟与现实:沉浸感是衡量一台VR设备优劣的重要指标,沉浸感越强的设备,用户就越相信自己所处的虚拟场景为真实的,理论上来讲,当达到完全沉浸时,用户便无法区分自己处于虚拟世界还是现实世界。当然以目前的技术想要达到完全沉浸还为时尚早,而且,真正的完全沉浸不只是视觉与听觉、包括触觉甚至嗅觉、味觉五感都实现与虚拟场景的交互。

酷睿视GooViS-G1移动3D影院

由此可见VR/aR领域覆盖面非常的广泛,所达到视觉效果也是让人倍感新奇的,而纳德光学从成立之初,就决定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去出发,做一款真正能为更多用户带来高品质观影体验的智能视频VR眼镜。该款产品被称之为酷睿视GooViS-G1。

据市场分析目前在VR眼镜的研发和应用上,行业还处于初期阶段。硬件性能不足、用户体验不够好。如:分辨率低、图像畸变大、色差大、晶格感强、体积大、重、佩戴舒适度差等。再加上VR视频、游戏等内容资源的匮乏,市面上很少用户体验良好的VR眼镜,酷睿视GooViS-G1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所研发出来的产品。

目前GooViS-G1为纳德光学旗下的品牌,定位“一个可以行走的3D影院”。这款智能视频VR眼镜与其他VR/aR智能眼镜一样,同属于近眼头戴显示设备。不同的是,GooViS-G1采用先进的光学技术和微型显示,提供3DimaX影院级观影体验。可广泛应用于航空、高铁、家庭、医疗、教育培训、房地产、高等会所等。另外,可兼容市面上已有的海量2D/3D视频资源,可连wiFi,可接外置存储设备,可接电脑、电视,还可连接智能手机、游戏主机,让用户随心所欲地享受高品质的观影效果。

GooViS-G1采用Sony独家oLeD微显示屏,分辨率:1920*1080*2,适配远视至800度近视,视距瞳距均可左右眼独立调节,主机重量

打造技术壁垒任重而道远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VR行业的市场规模为15.4亿元,今年则预计将达到56.6亿元,而2020年国内VR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550亿元,由此可见,我国VR行业正在高速发展中。

VR/aR行业所蕴含的市场空间虽然毋庸置疑,未来市场也具有较大潜力空间,但就现状而言VR/aR商业化的道路还很漫长,需要从业者和投资人有耐心和定力。彭华军提到目前众所周知的VR/aR存在两个难题,一是硬件技术,二是内容,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而现阶段这两个方面都还处于早期状态。

“作为一名创业者,自己比较偏谨慎”,他认为无论是投资人或是创业者对于VR/aR这个行业都必须要做两件事情:第一是要脚踏实地做接地气的事情,第二是要存着敬畏之心,对于VR/aR技术和市场推广的难度不要心存侥幸,需要准备充分,在美好的愿景、资本热前保持清醒头脑,对于实际情况保有谨慎态度,才能更好在面对市场、技术、内容等难题时更好去应对。”彭华军谨慎强调而和纳德光学同样的国内VR/aR创业型公司想要打造技术壁垒,扩大企业市场竞争力,都还存在着非常多的挑战,都需要一一的去克服解决。

首先是VR/aR本身的技术壁垒高,体验成本高,研发周期长。一个小白用户,从得知VR概念,到得到虚拟现实设备,再到熟悉设备,体验内容,在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门槛,如果没有很强的动力和吸引力,普通人很少会去主动尝试。而它本身的资金投入和研发周期也注定了创业者不适合入局,例如:索尼的pSVR从布局立项到测试机面世就历经6年时间。

其次VR/aR目前对于大多数消费者并不是刚需,而且用户体验不好。90%以上的VR设备会导致眩晕,或者在一定范围内出现恍惚、失去方向感。用户可能宁愿斜靠在沙发上看电影也不会去使用笨拙的VR设备转来转去。

目前国内的VR/aR设备推广沿袭的是智能手机行业的打法,国内市场上,已经有几百个不同形态的VR眼镜盒子产品,主流价格在几百到上千元之间。先用低价普及用户,比如以容易普及的VR产品价格低廉的眼镜盒子做前锋,但用户很难为体验粗糙的VR产品买单,这招可能不凑效了。

而现在VR/aR创业的环境很像不久前的o2o,资本方其实是以创业者作为试错棋子,一旦时机成熟,资本方背后的巨头则可能会将平台、资本、技术、团队全力推进,呈现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思维。而缺乏核心竞争力与技术优势的创业公司或将在巨头资本、技术、资源满载的战车疯狂推进下被碾压。

总体而言,在产业发展初期,打磨好自己的产品,做好相应的技术积累,在竞争中,求进步;在进步中,求发展,保持良好的企业竞争态势,或许才是广大VR/aR创业者们最应该关注的事情。彭华军说。

变现瓶颈短期难

VR/aR行业若想迅速发展,获取用户肯定是必备条件之一。但VR/aR行业还未形成非常好的盈利模式,较多公司不断加大投入却难以找到合适稳定的收入来源。

盈利瓶颈短期难使从业者们不得不考虑变现问题,“整个VR行业从业者,包括纳德光学本身都应该要静下心来想如何变现,怎么变现?我们目前的产品和技术怎么在半年至多一年内去变现,并且可持续,支撑到市场爆发的时刻?如果能够想通这个问题,就有机会。”彭华军说。

业内也一直在对VR/aR行业的发展进行探索,同时为推动VR/aR的大规模普及,也曾尝试过销售体验度相对较差的低价产品,可实际效果并不好,消费者对这类产品并不买账,但体验感较好的产品其成本和售价并不会在低水平,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消费者的使用。

从设备层面来说,世界顶尖VR技术被oculus、HtC、Sony三家以及稍迟一些的Google牢牢把持,对于新入场的企业和资本来说,后来居上胜算极低,没有腾挪空间。而在内容层面,VR应用虽然不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二、三十年来一直就有VR内容的开发,但多集中于商用领域,规模大、可变现的民用VR项目仍属星星点点。

影视产业市场前景篇6

关键词:公共空间;地域文化;景观设计

1地域景观与自然环境

长春市地处我国松辽平原中部,是东北亚经济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东北通往大陆腹地枢纽地带。该城市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气候为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全年温度变化显著,尤以银装素裹的冬季美景为最大特色。长春市区海拔在250-350米之间,除东部有小面积的低山丘陵,绝大部分为台地平原,东高西低。伊通河贯穿城市南北,作为长春的母亲河,风景秀美、环境怡人,流经长春市多个城区,是难得的自然景观资源,成为代表长春城市形象的地标性景观。

2地域景观与文化传统

长春充分利用冰雪优势,结合天然的环境资源,开展冰雪旅游和冰雪产业。长春冰雪旅游节、瓦萨国际滑雪节等集冰雪运动、冰雪旅游于一体,已具有广泛的国内外影响。同时融入冰雪雕塑艺术、冰雪摄影、民俗展示等文化要素。近年来,在影视产业发展的推动之下,长春表演艺术逐渐形成集团式发展。地方戏曲“东北二人转”在民间流传广泛,地方舞蹈“东北大秧歌”也从民间走向舞台。长春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浓郁的关东民俗、萨满文化、高丽风情等构成了长春的民俗与民族特色。这些带有显著的地方色彩的民俗要素是构建城市形象不可或缺的风景。

3地域景观与地方产业

汽车制造业是长春城市人文品牌,以汽车产业带动相关制造业的发展。汽车文化、旅游配套设施逐步健全。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我国建国以后的第一个电影制片厂,曾为新中国拍摄过多部脍炙人口的优秀电影作品,至今仍是我国重要的影视产品基地。此外,长春大力培育会展产业,目前建有大规模的国际会展中心,并已经建立了“城市雕塑作品展”、“农业博览会”、“汽车博览会”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特色展会品牌。长春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现具有强大的玉米加工及化工醇生产能力,鹿茸等鹿产品一直是长春的品牌之一[1]。长春正在逐步树立以科教带头、多元文化共荣的城市人文气质。

4地域特色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4.1居住空间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我国建国以后的第一个电影制片厂。曾为新中国拍摄过多部脍炙人口的优秀电影作品。至今仍是我国重要的影视产品基地。长影世纪村位于长春市中心区朝阳区,建于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由红旗街、湖西路和两条规划路围合而成的区域内。整个居住小区面积20.5公顷,绿化率40%,临近红旗街商业区和南湖公园,畅达多条城市主干道,交通便利。小区内的公共绿地中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来介绍电影文化以及电影发展史,主要景观节点有多组以电影文化为主题的雕塑作品,这些雕塑作品以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电影为背景,展现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场景。该项目将房地产项目与影视文化相嫁接,创造复合型地产,旨在建造中国独有的超大型影视文化社区,弘扬影视文化,服务回报于社会。

4.2街道空间

长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功能的特色街区。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形式、空间尺度、色彩、符号给人带来了强烈的地域文化的认同与共鸣,能够唤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产生文化认同感[2]。人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是典型的代表,始建于1907年,街道两旁至今保留着许多时期建筑,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街道两侧各个历史时期特色建筑由北向南绵延分布,是积淀城市历史、体现现代建设、引领未来发展最具代表性的街路。近年来,长春市对这一路段上的42座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恢复,并对其街道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修缮后,此段街区的面貌有所改观。该街道将打造成为东北土特产品和特色旅游纪念品一条街,吸引各地游客,促进旅游消费,推动商贸发展。

4.3公园空间

长春的城市公园较多,这些城市公园既是集中的城市绿肺,又是所在城市区域的景观中心,遍布市区的各个城市公园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点区域。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长春世界雕塑公园,雕塑公园占地约92公顷,是一个集当代雕塑艺术、展示世界雕塑艺术流派的主题公园,公园不但秉承体现了现代雕塑的文化品味,还将园林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是集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相融的一座现代城市雕塑公园。在规划上利用自然地形的起伏变化,采用中国传统园林与西方造园学说以及现代规划理念相结合的构思,达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主入口大门及两侧弧形引导墙,沿中轴线对称布局相得益彰。不对称的景观广场,运用巧妙的轴线转折,通过拱形桥与主题雕塑遥相呼应。公园内荟萃了全球100多个国家顶级艺术家的优秀作品,是一个具有世界水平的艺术之园,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已成为充满魅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天地。

4.4广场空间

长春城市广场受到“中心放射”的道路格局影响形态呈圆形。长春市文化广场是长春市最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之一,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长春市的城市标志之一。文化广场位于长春市的城市中心区,总用地面积21.25hm2,东西长约469m,南北长约453米。广场的布局采取中轴对称的手法,使整个广场浑然成为一体。中心广场中央建有37米高的主体雕塑“太阳鸟”,借用了中国古代神化传说的内容,运用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出太阳鸟这一形象,以表现人类对太阳的赞美和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北面是露天音乐坛,跨过东西主路是1万平方米的主楼前庭广场,最北端为地质宫主楼。整个中轴线采用天然花岗石铺砌,给人以自然、庄严、厚重的感觉。中心广场及主入口两侧均为广场绿化用地和道路用地,总面积40000平方米,还饲养了3000只广场鸽,为整个广场增添情趣,已成为长春市最大的市民休闲娱乐广场。

5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的气候特点、地理条件、历史文化等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客观条件决定了地域景观设计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针对于特定的环境,我们应该尊重传统,充分考虑区域的环境,注重结合当地实际的社会文化,寻求现代与传统的契合点,在趋同中求创新,不断挖掘、保护、延续和创造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

影视产业市场前景篇7

八成亏损

目前我国的影视城已达上千座,总投资已接近500亿元,规模仍在持续扩大,一些新的影视城仍不断涌现。

然而有专家指出,国内真正能称“影视产业基地”的只有13家,大而全的能胜任影视剧拍摄的则更加少。中国缺乏的是真正的影视产业基地,多数号称影视基地的只是挂着旗号而已。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影视中心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的影视基地,80%处于亏损,15%处于温饱,只有5%可以盈利。

影视城扩张速度为何如此生猛?有业内人士指出,其原因主要是各地区之间有不同的利益。有些地方政府见别处有影视城,而自己的区域内还有不少土地,就也建一个。比如说汉城、宋城,横店可以建,西安也可以建,焦作也可以建。结果大家都建,甚至有些影视城的创意团队都是同一个。盲目投资,最后必然亏损和恶性竞争。

当然,背后有的也有着“圈地”冲动。比如在2010年,“本山传媒”便在海南琼海市博鳌镇圈下800亩地用于建设本山影视基地。其中的400亩将用来建设影视城,剩余的400亩建宾馆、酒店等配套设施。

据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锋分析,当前国内影视城存在着两大硬伤。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

硬伤之一:雷同。古装剧流行的汉、宋、明、清等几个朝代,古建筑几乎全国各地都有。以汉城、宋城为例,全国各地就有几十家,严重供过于求,但影视剧增长速度却远没跟上。目前我国每年电视剧产量约在五百部,即便是美国,年产量也不过七八百部。由于多数影视基地缺乏竞争力,剧组选择的空间很大,有时只是拍个外景就走了。而影视城一旦建成,就面临着日常维护成本和折旧。

硬伤之二:产品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影视城行业的性质也是高投入、资金回收周期长。很多影视城建成后,缺乏后续资金投入,十多年都没有改造过,对剧组和游客都没有吸引力,最终陷入困境。以云南大理的“天龙八部影视城”为例,当年因为《天龙八部》在那里拍摄而成名,但电视剧播放完热度一过,便很难再借助影视剧的热度吸引游客,影视城就出现闲置。

我国影视基地发展概况

我国影视基地最早起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各大影业公司的片场、摄影棚和外景地,三四十年代在上海、长春等地已见雏形。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1987年无锡中视影视基地建立为起点,国内兴起建设影视基地的高潮,如涿洲央视影视基地、央视威海影视城、镇北堡西部影城等。

到上世纪末,这轮建设之风逐渐平息下来,原因是大多数影视基地的建设属于盲目跟风型,没有严谨的规划和完整的运营模式,很长时间没有剧组进驻,基本上处于闲置荒芜状态,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调整文化政策和影视市场的成熟,影视基地建设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广电总局《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逐步放宽外资进入影视业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影视行业。

影视领域对民资、外资的部分放开刺激了资本的投资热情,各种资本背景的影视基地纷纷成立。在这轮新的投资风暴中,全国规划建设20余个投资上亿元的影视基地。

这一轮影视基地建设的高潮与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资本来源由单一转向多元;影视基地的服务对象由捆绑转向市场,由国内市场向国外

市场拓展;影视基地的功能由初期的提供一个拍摄的场景拓展为提供一个影视制作平台。

但无论如何,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我国影视基地的快速发展成为不争的事实,一批影视基地开始了完全市场化的经营和运作,其完整的服务体系和配套设施,完善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措施,既降低了影视拍摄的制作成本,推动着中国影视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又带动了地方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

总的来说,我国目前的影视基地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数量众多,并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影视基地。全国有上百个影视基地,其中投资上亿元的就有30多个,如横店影视城号称“东方好莱坞”,总投资30亿元,是目前国内拍摄场景最多、配套设施最全、历史跨度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

影视产业市场前景篇8

第一,影视宣传产品以产品性质可以分为企业形象或具体项目的广告片和专题片。影视广告片一般用于影视媒体传播,时长一般在5~15妙,信息量有限,表现力极其精湛,单位成本制作比较高。影视专题片一般用于营销活动现场播放,时长一般在20分钟左右,信息量比较大,可以较完整地表现企业诉求,单位成本制作成本较低。第二,影视宣传产品以制作形式可以分为实拍影视(胶片拍摄、磁带拍摄)和动画制作(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实拍影视人物场景真实、生动,信息可信度高,宣传效果较好,受设备繁杂且昂贵、天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大,素材一次成型,因此造价比较高。动画制作从建模、描图到上色以及最后的连片都可以依靠电脑技术完成,制作效率高,素材补充修改容易,成本相对低廉,但是缺乏真实感是致命伤。在对JS企业三个产品销售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绘制了波士顿矩阵图(见图1)。第三,对JS波士顿矩阵图分析(见图1):房地产影视实拍产品在“现房时代到来”的呼声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市场潜在机会较大,前景看好,而作为JS企业的新产品在市场局面尚未打开之前,呈现了低市场占有率、高市场增长率的正常现象。快消品行业影视实拍产品市场历来竞争激烈,但是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企业形象和产品的影视宣传片当之无愧地成为提高企业及其产品市场影响力的抓手。对于影视实拍产品———问题类产品,JS企业从房地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需要出发,寄希望其将来成为明星类产品,采取扶持对策,运用“智囊团+项目组”的管理形式,引进“营销外脑”,选拔敢于冒风险、有近十年影视广告经验的职业经理人负责影视实拍业务的拓展,充分发挥房地产业务优势、三维动画制作流程和制作团队等优势资源,将为影视实拍业务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二、JS企业实拍影视业务的营销现状

(一)JS企业影视实拍业务市场细分,房地产市场成为其主营业务目标

JS公司与其他公司一样,为了多元化产品发展需要,实现产品优势互补,成立影视事业部后,首位的业务开拓目标就是房地产企业。影视实拍广告相对房地产企业有三大优势,其一,具有全景展示功能;其二,投资较小;其三,文化意蕴丰富。我们知道,市场细分源于市场供求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为了挖掘消费的潜在需求,必须全方位考虑消费者的多种需要,房地产市场也经历从房子不愁买主,到为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使出浑身解数,来赢得消费者的认同感。影视实拍中的文化底蕴恰好适应了整个市场角度的转化,即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消费者的精神文化要求越来越高的市场现状。房地产市场同其他市场目标一样,都必须逐步打造自己楼盘的文化内功,来迎合现代消费人群的心理需要。

1.地区有省内(市内、市外)省外。

2.企业规模有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3.客户所在行业有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教育、卫生)、房地产、食品、建材、家电、饮料、化妆品、办公用品、药品(非处方类)、鞋服、私营学校、保健食品、高科技产品、银行、汽车、礼品、通讯、卫生用品。

4.影视广告片的购买目的包括新产品上市;老产品树新形象;竞争压力大,销售情况糟;招经销商;配合活动用途;出口转内销(农产品、鞋帽居多);行业风气;其他广告效果不好,传播形式转移;巩固品牌和销售业绩。

5.影视专题片的购买包括商务谈判用途、汇报业绩用途、招投标展示、日常客户展示、店头促销、树立品牌形象、产品介绍电子画册用途、电子传单性质(多用于展会)。

6.购买周期特征:(1)新产品上市筹备期、预热期;(2)常规产品上市或旺季前两三个月;(3)广告片或专题片定期更换(年初);(4)消费者大量采购季节前两三个月(春节、国庆、五一);(5)特殊行业旺季前两三个月(如旅游、学生用品);(6)快消品产品专题片、企业品牌形象专题片(企业简介影视版)。

(二)JS企业实拍影视业务的Swot分析

1.优势(S):(1)企业拥有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对影视各个环节上的操作和执行比较了解,有一定的团队构建能力,较强业务公关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核心人才;(2)企业规模、后期生产制作能力居同行业前列,为业务拓展提供信心支撑;(3)企业拥有的较好的学习环境和机制。

2.劣势(w):(1)原有品牌影响力对快消品市场几乎空白,特定情况下,其影响力可能成为竞争短板,有碍业务拓展;(2)业务人力资源的匮乏,业务能力普遍不足;(3)影视广告作品质、量上短期内难以形成对业务的有力支撑;(4)构建初期,在业务流程管理上不尽合理;(5)市场开拓能力有限、业务渠道建设集中在福建地区;(6)对影视广告市场整体信息的把握不足;(7)产品没有明显差异和特点;(8)缺乏较专业的市场分析研究力量。

3.机会(o):(1)本土市场空间在逐渐扩大,需求总量上升,潜在客户的需求还没有被满足;(2)目前中低端市场没有强势品牌形成绝对优势;(3)竞争对手的业务规模和拓展能力有限;(4)部分准客户对专业的认知程度有限。

4.So策略(增长性战略):(1)寻找拓宽业务信息获取渠道方法,如企业推荐会、开发旧关系、市场调研式产品推广等;(2)加快、加强业务拓展团队的构建;(3)培育业务人员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潜在需求的发掘能力;(4)全面提升业务人员的影视广告专业知识。

5.wo策略(扭转型战略):(1)努力扩大JS品牌快消品市场的知名度;(2)加快业务团队个人业务能力的培育;(3)通过外联获取样品,凸现产品差异和特点;(4)着力开展市场调研为主的营销基础工作;(5)在纷繁复杂的快消品市场中明确目标市场,确立业务拓展方向。

6.威胁(t):(1)行业进入的门槛低,新竞争者将可能增加;(2)客户对产品认知程度的提高,而对产品质量有更新更高的要求;(3)非本土高级别的影视制作团队的进入;(4)部分本土竞争对手的成长速度较快;(5)大客户对本土企业的信任程度。

7.St策略(多种经营战略):(1)加快对快消品行业进行分类拓展;(2)拟定动漫影视市场的探索工作规划。

8.wt策略(防御型战略):尽快了解竞争对手情况,明确目标市场及市场定位。

(三)基于市场细分下的营销定位存在误区

一是实拍影视业务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作为营销基础,二是实拍影视业务开展缺乏清晰的营销判断,三是影视事业部初创对自身的市场定位不清晰,四是业务拓展的营销支持力不足,五是缺乏对影视项目产品、产品线的正确认识。

三、JS企业影视实拍业务的营销对策

第一,切实开展影视实拍市场的调研。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通过历史资料收集分析、网络调查、现场观察、客户拜访等手段,首先了解影视实拍市场的发展状况(如高速发展行业)和需求特征,同时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组织专门专家力量,结合影视实拍业务和JS企业自身情况,明确市场定位,在纷繁复杂的快消品市场中明确目标市场,确立业务拓展方向。

第二,加快业务拓展团队的构建。首先,通过各种渠道扩充业务拓展团队人员数量,在优先考虑业务人员整体素质及发展潜力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人员招聘中要“有影视广告行业经验”的门槛。其次,加强对现有的业务拓展人员的素质(基本素质、技术素质)培训及培养,通过跟随拍摄制作过程,深刻地认识和了解影视实拍制作业务;通过以师带徒,边教边干、反复总结、持续提高的形式,充分利用早晚例会,培育业务人员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潜在需求的发掘能力,全面提升影视实拍市场业务能力。

第三,全面构建业务营销体系。以企业品牌推广为主线,及时印制JS企业影视实拍业务的宣传册、产品的说明书,通过外联获取高端制作人员的支持,建立优秀样品库,通过寻找拓宽业务信息获取渠道方法,如企业推荐会、开发旧关系、市场调研式产品推广等,逐步提高企业形象,为业务的营销和拓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四,清晰JS企业影视实拍业务的市场定位。在此前JS企业影视实拍只是通过尝试性的进入过市场,并且没有对市场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只借着经验及现有尚未构建完全的业务团队拓展市场,造成了对影视市场了解不全、对自身定位的不清晰。但从现在市场情况分析来看,JS企业在影视实拍行业的前景充满了希望。

在产品上,以中高端影视作品为主营,以高中端产品为企业营业的补充部分;价格上以中等价格为消费者直观价格的感受点;在区域上选择除发达地区外的所有我们可以辐射到的业务区域。并以“努力发掘广大中端企业客户对品牌运作和影视制作方面的需求;着力整合资源,筑就高品质服务团队和制作能力;以房地产业为依托,稳步推进到快销品市场;以中等价位,争中端客户,求规模效益,扩大品牌知名度;以重点精品,提升JS影视实拍业务形象;实现国内中端影视制作的知名品牌”为主经营思路。把“以专业化的形象,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我们的案子。(或给客户专业化、职业化的服务)”为经营理念。力求做强做大成为中端消费者值得信赖的国内知名影视实拍制作公司。

影视产业市场前景篇9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即以文化资源为基础来进行产业化生产与经营,并向消费者提供文化产品与服务来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系列行业的集合。通常,文化产业包括电影、广播、电视、报刊、图书、音像、戏剧、收藏等文化产品的经营等方面。随着产业的演化,新的业态不断出现,旅游产业、体育产业、中介咨询、信息产业等也被涵盖在文化产业的范畴之内。2006年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鼓励外商企业投资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在此背景下,依托地域特色和资源比较优势,紧密联系国家的产业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云南省文化产业异军突起。西部大开发10年来,云南文化产业探索出了文化产业城乡一体化区域性发展的“云南模式”,以城市带动乡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该模式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措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二、云南文化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对策

产业经济学中,产业链通常是指相关产业围绕某种特定需求、特定产品以及服务的生产或者提供等活动而集聚起来的产业集合,在集合内部,各产业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使产业链条具有胶合能力。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以及产业链条的长度可以衡量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资源加工深度、价值增值情况、产业层次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程度。依托资源优势和合理的发展模式,云南文化产业链条逐渐延长,形成了以新闻出版业、影视业、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文艺演出业、文化旅游业、会展业等重点文化产业门类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本文从产业链的角度探析云南文化产业中主导行业的发展现状及不足,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一)文化旅游产业链

依靠旅游业的关联性强的优势来延伸文化产业链,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的道路是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即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通过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将云南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业优势,依靠经济与文化的联动作用,借助外部市场需求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是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思路之一。目前来看,云南文化旅游的产业链中存在价值创造上的空白,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地区的文化旅游还是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为主,游客在目的地的消费相对有限;许多景区民族旅游纪念品粗制滥造的现象普遍存在,不能很好地将原汁原味的民族本土文化向外界市场进行推广;景区民族歌舞表演形式单一,出现严重的商业化现象;民族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所带来的利益出现不平衡问题致使许多民族艺术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为了发展文化产业不得不去寻求其他的传承与发展的思路;受旅游目的地周期性规律所致,有些民族村寨与民族主题公园类景区现在开始步入衰退期,景区转型与重新规划开发的问题破在眉睫;云南宜人的气候资源优势及其价值在产业链中没有得到深度利用与开发,主要表现在夜间文化旅游的发展在云南都市旅游中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而国内一些成功的前例都证实了夜间旅游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南京通过打造“夜泊秦淮”游这一夜间旅游品牌,对夫子庙景区的文化资源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与创新,推出“六朝文化游”、“明文化游”,打造了“明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品牌,极大地提升与丰富了夫子庙景区的文化内涵,夜间旅游将文化体验、美食、购物、娱乐等多个产业链连接起来,形成了产业集群和良性的价值增长链条。针对文化旅游产业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今后要实现的目标中最主要的是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开发都市晚间旅游项目,拉动休闲娱乐业的发展,使文化资源效益在空间与时间上得到更广泛的位移与扩大。

(二)会展产业链

自“99世博会”以后,云南会展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每年在昆明地区举办的100人以上的中型会议近千个,几乎每天都有三个以上的省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会议在昆明召开,会展业收入加上相关产业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已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0%以上。昆明初步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会展产业链,上游拥有会展策划与创意公司,中游拥有会展场馆,下游具备设施设备的提供商。由于昆明会展业起步较晚,专业会展规模普遍较小,会展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不均衡,产业链本身的整体效能与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通常来讲,会展产业链的核心部分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会展企业的创新能力、会展企业人才的决策与应变能力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虽然优越的地理位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大湄公河次流域合作的背景为云南会展业提供了空前的机遇,但是云南昆明会展业产业面较窄,在云南会展产业链的上游,其会展策划、广告宣传企业的总体实力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处于产业链中游的昆明会展设施较为完善,但按照发展会展经济中心城市对会展场馆面积的要求,昆明国际会展中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会展产业链的下游,旅游配套产业方面的优势使昆明会展业形成了与其具有旁侧关联效应的产业集群。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附近,高星级酒店已经达到三四十家,各种美食街也应运而生,旅游配套产业中的相对完善的住宿、餐饮、金融、通信、保险等产业为昆明会展旅游提供了支持动力和服务基础。针对会展产业链的薄弱环节,政府要加大对处于会展产业链上游的企业的扶持力度,高度重视会馆场馆的建设,培育云南本地特色的展览品牌,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与策划能力的会展管理人才,提高会展研究理论层次水平。

(三)影视、文艺演出产业链

1.影视文化产业链

云南素有“天然摄影棚”的美誉。云南省委、省政府将影视和文艺演出产业确立为文化产业的重点,在政策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设立了“中国云南影视产业实验区”,借助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吸引各方资金,使得越来越多的电视电影剧组将目光集中到云南。在影视文化作品方面,云南省近年来取得了累累硕果,一批以云南为题材的优秀作品应运而生,将云南影视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云南大多数摄影基地基本还处于为外来剧组提供食宿与选景的被动单一服务模式状态。在影视产业链中,上游的制片与发行企业与专业化的影视投资运营公司十分匮乏,民营资本没有得到有效挖掘;在产业链下游,尚未延伸到国内外其他地区的院线;影视基地比较分散孤立,全省还没有一个城市发展为整体上完备的影视产业配套和后勤服务基地。动漫影视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动漫创意人才比较短缺,现代技术创新在价值链中的效用不高。

2.文艺演出产业链

以大型原生态歌舞剧《云南映像》、《丽水金沙》等为代表的一批精品力作将云南演艺产业激活,使云南的歌舞资源优势转化成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优势,云南民族演艺品牌在国内外得以很好的树立与推广,解决了新的市场环境条件下国有演艺团体制改革的难题。在产业链中,民间资本在发展演艺产业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潜力;歌舞表演企业在省内遍地开花,从业人员队伍逐渐壮大,专业化的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在市场方面,云南民族民间演出产业的歌舞艺术已经登上了新加坡、日本等地以及国内众多城市的舞台,云南原生态歌舞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商机。因此,影视、文艺演出产业的发展要着重培养文艺演出市场经济主体,提高本土发行企业与影视投资公司的竞争实力,摄影基地要逐步摆脱被动服务状态的“资源依赖性”局面;运用高科技打通影视文艺演出产业链,建立“创、研、产、销”一体化的产业链运作模式。

(四)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链

得益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模式”,一批民族工艺品生产示范基地应运而生,比如鹤庆新华村、剑川等,从工艺品的设计、创作再到销售环节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在上游,一支优秀的工艺师队伍逐渐成长,中游的产品加工生产已经突破小型作坊形式,生产规模逐步扩大,下游企业通过营销取得了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民族民间工艺生产要在工艺技术上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的艺术含量和附加值。同时,在产业链上也要进行合理设计,尽量增大其价值含量,例如,当游客造访工艺品生产现场时可以尝试增加各种游客体验活动。

(五)新闻出版产业链

伴随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新闻出版业对传统的文化体制进行了改革,剔除了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障碍,以市场为导向,有序竞争格局逐渐形成。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等措施,全省新闻出版业已经形成产、供、销为一体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全省新闻出版业已经处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阶段。2009年全省新闻出版业销售收入增长22%左右,图书品种增长24.19%,报纸总印数增长5.2%,期刊总印数增长9.6%,印刷业总产值增长10.02%,就全国范围而言,2009年,云南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突破了一万亿元大关。基于现今存在的问题,新闻出版产业继续推进体制改革,努力培养市场营销人员;为了填补产业链中的价值空间,要充分利用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前沿的优势,使云南新闻出版业与国际市场接轨,提升其国际化运作水平,同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影视产业市场前景篇10

近年来网络市场的兴起给景德镇陶瓷营销带来了新机遇,网络市场对景德镇陶瓷市场营销已经产生了深刻影响,景德镇陶瓷企业及个体经营者都应当抓住这次机遇,在各方支持下,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以发展壮大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

关键词:

景德镇;网络市场;陶瓷营销;策略

20世纪90年代以后,网络市场营销在我国呈高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近年来突飞猛进,对实体市场营销形成巨大压力,成为现代市场中发展最为活跃、增长最为快速的部分。对于景德镇陶瓷来说,网络市场仍属于陶瓷市场营销的新领域,在过去发展一直较为缓慢,但近几年随着实体市场的严重萎缩,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出现激增,以交流更便利、交易更简单、运营成本低、客户覆盖广等显著优势而为众多景德镇陶瓷企业及个人所青睐。但是,当前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营销体系,无序竞争、以次充好等现象亦时有发生,因而,对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的营销策略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以利于当前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的良性发展,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一、网络市场与景德镇陶瓷营销的新机遇

(一)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问题与现状

网络市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它绝不仅仅是网上销售和网上购物这么简单,还包括大量的线下工作,网络平台的建设、生产的组织、样品图片的制作等等,也即是说,网络市场虽然看上去非常便利,但只是针对消费者而言,对陶瓷从业者来说,实际上大大增加了其工作量。因而,也正是由于网络营销的复杂性,使多数景德镇陶瓷经销商在很长时期内并没有真正关注和重视网络市场,不愿意在网络陶瓷市场进行大的投资,多数只属于小打小闹甚至只是做做样子搞形式主义而已。因而,直到现在,景德镇陶瓷营销主要基于传统的实体门店式销售方式,甚至在某一段时间内,在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地摊式的倾销成为主流方式,这种较实体门店更为落后粗放的经营方式在消费者心目中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使景德镇陶瓷一度成为地摊货的代名词。近年来,随着景德镇陶瓷在国内外地摊式展销的活动被遏制,传统实体店经营方式重新回到其正常的发展轨道,大量的陶瓷工业园区和贸易市场兴起。然而,在最近两年,传统实体店经营明显遭遇到了经营困境,可以说是进入到冬天。在传统营销市场低迷的情况下,网络陶瓷市场却逆势而上悄然兴起,并迅速崛起为一支生力军。从事网络陶瓷市场经营的人群,一是大批毕业或在校景德镇高校学生加入了自主创业行列当中,二是传统陶瓷经营者改变了单一的经营模式以力图扭转亏损局面。可以说,网络陶瓷市场给景德镇带来了一个空前的新机遇,景德镇陶瓷企业及创业者均投身或计划投身其中,以抓住这次机遇。

(二)网络陶瓷市场给景德镇带来的新机遇

作为千年瓷都的景德镇,其陶瓷产品早在宋代已在全国驰名,而在明清时期更是独占鳌头,直至20世纪80年代,仍以“十大瓷厂”陶瓷产品而闻名国内外,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久负盛名,具有极高的知名度,景德镇陶瓷的粉丝遍天下,尽管某些城市凭借各种手段获得所谓的各种“瓷都”的称号,但仍然无法与景德镇陶瓷的知名度相提并论。因而,景德镇陶瓷凭借知名度这种巨大优势,能够比较容易和便利地在网络市场中打开销路,借网络市场扩大其陶瓷市场占有份额,并从中寻找到大量的潜在客户。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景德镇是一个区域位置较为偏僻的地区,在历史上这也有利于其躲避战火,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区位劣势加上落后的交通建设,使得景德镇陶瓷经营者与各地客商之间不易实现面对面交易,往往只依赖于有限的旅游产品的方式进行交流。传统的等客上门的做法显然难以适应时代需求,其旅游陶瓷产品的销售方式难以做大做强,而通过网络上的及时互动,景德镇陶瓷生产者可以轻松实现与异地客户的实时交流,并借此了解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并以这些信息作为新产品开发设计的依据,从而突破地理束缚,实现现代化快速交易。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随着国有陶瓷生产企业相继退出历史舞台,景德镇企业普遍呈现出小型化的特点,小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遍布全市,数量虽然庞大,但是各自经营的方式使之很难形成一种合力,因而普遍难以承受广告宣传、活动策划、市场拓展等成本,导致对市场开发的深度和广度非常有限。而通过网络营销方式,景德镇陶瓷生产者,特别是小生产者,可以采用相对很少的成本而获取巨大的广告宣传效果,因而,对于广大的景德镇陶瓷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来说,网络市场提供的机遇尤为重要,而这也给了广大有志于陶瓷的景德镇青年创业者以巨大的信心和鼓舞。有机遇就会有压力,网络市场是一个竞争极为激烈、风险极大的市场,其一,景德镇网络陶瓷经营者要面对各地产瓷区陶瓷经营者的竞争。其他产瓷区,特别是沿海产瓷区,如潮州、德化、唐山等等,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其资本能力和经营理念均超越景德镇,因而,进入网络市场的景德镇陶瓷经营者需要吸收外地产瓷区的经验以及教训,并尽量展示出景德镇独有的本土文化特色。另外,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经营者也应形成一种合力,对在网上泛滥成灾的假冒景德镇瓷器进行网上打假和维权,以保护景德镇陶瓷从业者的合法权益。其二,景德镇网络陶瓷经营者也要面对景德镇自身成千上万家网店的竞争。单纯依靠采购而不具备生产能力的景德镇网络陶瓷经营者成本较高,因而在竞争中明显处于不利的位置,而没有优势产品和特色产品的景德镇陶瓷生产者很容易在网络市场中败北,而这也加速了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以及景德镇陶瓷生产中优胜劣汰的过程。

二、网络市场对景德镇陶瓷市场营销的影响

(一)网络市场对景德镇陶瓷市场格局的影响

近年来,网络陶瓷市场风起云涌,给了消费者以更大的选择,景德镇陶瓷从业者虽然加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特别是近两年,各种陶瓷经营者纷纷加入其中,从而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当然,从总体来看,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的整体规模仍然偏小,还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全国各地有购买景德镇陶瓷意向的消费者可以直接在各类网站上进行产品挑选,货比三家,选取其中性价比最高的产品,这样就产生了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景德镇陶瓷网络市场的兴起使许多有意来景德镇购买陶瓷产品的客户取消了来景德镇购物旅游的行程,使景德镇实体陶瓷店的客源大受影响,并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各景德镇陶瓷网店在竞争中相互压价,甚至低价倾销,从而使景德镇陶瓷的价格及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使经营成本较高的实体陶瓷店往往难以承受重负,从而迫使以传统营销为手段的景德镇陶瓷企业纷纷参与甚至完全转向网络市场以减少成本,使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发展更趋井喷之势。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新的市场循环,即越来越多的陶瓷生产者的加入,使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不断扩大,又反过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买,从而极大地改变了景德镇陶瓷市场营销的格局,即网络陶瓷市场日益强势,实体陶瓷市场日渐萎缩,不仅仅是对景德镇实体陶瓷市场的影响日趋增大,对建立在外地的景德镇陶瓷市场冲击更大,因为这些外地景德镇陶瓷经销商的经营成本还要高于景德镇本地。

(二)网络市场对景德镇陶瓷市场产品类型的影响

上述提到的是网络市场对于景德镇陶瓷市场大格局的改变,而在具体产品上,其影响也是日趋显著的。从大多数情况来看,消费者在网上购买景德镇陶瓷时,往往会选择较为小型化、价格低廉并充满创意的陶瓷器物,而对于体量较大的日用瓷则担心其在寄送途中破损,对于价格昂贵的陶瓷,特别是景德镇艺术陶瓷,则担心假冒伪劣。消费者这种对陶瓷产品的选择态度,直接影响到景德镇陶瓷市场的产品类型,各类小件套茶具、陶瓷饰品及各类陶瓷创意产品在近年来发展极为迅猛,其生产规模日益增大,而价格则在不断下降。与小型创意陶瓷产品相比,大件器物和高端艺术瓷因通过网络销售的难度较大,从而出现了生产的明显萎缩,特别是艺术瓷近两年在景德镇陶瓷市场中所占的市场份额正在迅速缩小,迫使许多景德镇艺术陶瓷经营者转营日用陶瓷产品。当然,艺术瓷市场的萎缩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网络陶瓷市场的兴起可以说对其也是有较大影响的。

(三)网络市场对景德镇陶瓷市场人才构成的影响

除了影响景德镇陶瓷市场格局和产品类型以外,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的兴起还对景德镇陶瓷经营者的构成形成了显著影响。网络陶瓷市场与实体陶瓷市场有着截然不同的购物环境,实体陶瓷市场通过展示实物的手法让消费者选择,而网络陶瓷市场则主要是通过展示图片的方式,因此,网络展示平台的搭建成为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成败的关键因素。这样,网络陶瓷市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进行陶瓷产品图片的制作,而其销售人员也必须熟悉网络操作,这就对销售人员提出了完全不同于实体陶瓷市场的全新要求,销售人员转变为客服而不是营业员,而即使是实体陶瓷店营业员,一般也要求懂电脑网络营销技术,以适应外地客户的需要,因而,景德镇陶瓷市场营销人员的年轻化、知识化也就成为不可阻挡的新趋势,这就使得景德镇陶瓷市场营销人员在人才构成上更加优化。

(四)网络市场对景德镇陶瓷市场投资方向的影响

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的发展还使得陶瓷市场投资方向发生了转变。网络陶瓷市场与实体陶瓷市场相比,其可以节省大量的开支,包括基础建设和营销费用,即使对方远离景德镇万里,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迅速完成交易,省时省力,因而网络陶瓷的销售重点放在与客户的沟通上,及时满足客户提出的各种个性化要求。因而,在节省成本和营销效率上,网络陶瓷市场远远超过实体陶瓷市场,这也是景德镇实体陶瓷店纷纷将重点转向网络销售的关键原因,而大批景德镇陶瓷投资者也看准了这一发展新动向,纷纷将资金转而投向网络陶瓷市场,建立起一些高规格的陶瓷销售网站。在投资倾向的影响下,景德镇陶瓷实体市场将可能进一步萎缩、网络市场将迅速做大,在这种新形势下,景德镇还在高规格建设和扶持一批新的大型陶瓷实体市场,尽管这些实体市场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但是扩大实体市场本身显然并不是一件明智之举,实体市场资源的整合显然应当成为当前景德镇陶瓷市场建设的核心。

三、网络市场环境下的景德镇陶瓷营销策略

(一)资源整合、团结互助

虽然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总体来说,其发展规模还远没有景德镇实体陶瓷市场壮大,并且其发展是以实体陶瓷市场为依托的,因而,网络陶瓷市场要寻求发展就必须与实体陶瓷市场紧密联系、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一方面,实体陶瓷市场的产品可以通过网络市场进行对外广告宣传和促销,另一方面,网络陶瓷市场营销者可以在实体陶瓷市场选购产品进行网上营销,双方是可以实现互助共赢的。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往往双管齐下,既有实体陶瓷店,亦有网络陶瓷店,从而通过多渠道的销售以规避网络市场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从目前来看,景德镇陶瓷市场资源整合的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各自为政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就需要景德镇网络陶瓷经营者改变经营理念,特别是改变具有小农经济意识的经营思想,形成大景德镇概念,将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经营者视为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者,从而遏制与避免内部恶性竞争,相互帮助支持、团结一致,在资金、生产、信息、宣传等各领域优势互补,使整个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做大做强。只有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整体力量越来越壮大,才能够使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的每一个经营者都拥有强大的后盾和依托而不断向前发展。

(二)科技带头、创新求变

网络陶瓷市场依托的是不断进步与更新的网络科技,而网络科技是一个急速变化的领域,其更新换代速度极快,稍不留意,可能就落伍过时,而景德镇处在经济落后的欠发达地区,人才匮乏、交通落后,信息相对闭塞,这就极可能导致景德镇网络陶瓷经营者难以跟上发展变化。因而,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经营者在关注自身陶瓷产品质量的同时,必须时刻留意网络科技的新变化,不断运用新的电子科技手段,不断更新网上产品的展示方式,并时刻关注最新流行的销售新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网络市场站稳脚跟。如近两年流行的微店形式,即是一种利用微信工具所进行的方便快捷的新型网上营销方式,吸引了大量企业和个人从事微店营销活动。在重视科技创新、以科技为先导的同时,景德镇网络陶瓷经营者还需要在各方面都注重创新求变,不断摆脱旧有模式而寻求新的方式,包括产品创新、经营理念创新、展示方式创新、交易方式创新等等,特别是产品创新尤为重要。网络市场的陶瓷产品更新速度非常快,景德镇各陶瓷网店运营者在保持景德镇陶瓷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都应当大力开发或向企业定购新型产品,包括新器型、新纹饰、新功能等等,化被动接受订货转变为主动推出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瞬息万变的消费需求,而同时也要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三)政府扶持、重视人才

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发展迅猛,景德镇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予以足够重视,大力扶持网络陶瓷市场,并为网络陶瓷市场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规范网络市场行为。当然,网络陶瓷市场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使规范和监管难度加大,但有关部门应不畏其难,加强管理,并进行引导与帮助,以保证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并鼓励景德镇陶瓷生产者积极利用网络市场进行营销,摆脱目前传统实体市场销售出现的困境。景德镇政府有关部门还应积极建立起与网络陶瓷市场相配套的服务体系和基础建设,特别是网络建设。景德镇应积极建设网络系统,不断提高宽带网速,使之能够满足网络陶瓷市场的需要,同时还应加强宽带网络的覆盖率,特别是免费wifi覆盖率,以满足网络陶瓷经营者的需要。另外,景德镇有关部门还应加快建设物流服务体系和交通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建设,从而使产品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率地到达客户手中。网络陶瓷市场的迅速升温使景德镇急需大量网络营销人才,景德镇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大型陶瓷企业应当积极培养或引进网络营销人才。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培养出大批网络陶瓷市场经营人才,才能够真正推动网络陶瓷市场的持续发展。景德镇有关部门以及企业可以举办各种长短期网络市场人才培训班,也可以以优惠政策引进高级网络市场人才,促进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向高端发展。

四、结语

随着网络市场的日益普及,景德镇陶瓷市场网络化的持续增长将是必然趋势,景德镇陶瓷企业及个体经营者都应当积极抓住这一机遇,顺势而上,及时开展网上陶瓷营销业务,这不但是壮大景德镇陶瓷市场之举,更是当前市场困境的突围之举,其意义不言而喻。也因此,景德镇网络陶瓷市场绝非昙花一现和权宜之策,而是将成为景德镇陶瓷市场的主导力量,景德镇陶瓷业界当前所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先进的网络营销方式,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营销策略,站在市场的高点,为维护千年瓷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高惠凡邱嘉冀单位:景德镇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年进,金小军,刘剑.浅谈景德镇陶瓷产业的电子商务发展[J].中国陶瓷工业,2008,(06).

[2]赵云,梁攀.陶瓷艺术品网络营销平台创新运用[J].经营管理者,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