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教学重难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4:21

安全教育教学重难点篇1

结论二 逾五成教师不使用安全教育教材

结论三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安全教育教材的内容丰富新颖,编排合理

结论四 逾九成学生认为教材篇章结构较合理或非常合理

结论五 七成学生认为安全教育教材难度适中

结论六 逾九成教师认为安全教育教材总体情况良好

一、调查目的

重庆早在2004年就要求全市中小学部分年级安排每周0.5个课时进行安全教育。伴随校园安全教育进课堂,重庆市教委、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重庆市教科院组织了一些专家学者、一线教师,陆续编写了《重庆市中学生安全教育读本(初中一年级)》、《重庆市中小学公共安全与生命教育》、《重庆市小学生安全教育手册》、《生命健康与安全教育》、《今天你安全了吗――学校安全教育实用手册》、《学生安全事故案例选编》等安全教育教材。这些教材在重庆使用情况如何?学生或教师对教材认同感受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一方面对教材进行分析,另一方面结合调查、访谈等方法,就学生和教师对安全教育教材的使用情况和评价等展开研究,以期了解重庆市安全教育教材特点及实施现状,并提出对策建议。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四年级、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以及各所学校的教师,共发放学生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359份,有效回收率为71.8%;发放教师问卷60份,收回有效问卷47份,有效回收率为78.3%。

二、调查结果

1.近六成学生指出安全教育教材被用作课外读物

在问到学生“学校发放安全教育教材用途”时,有59.1%的学生选择“作为课外读物用”,有40.9%的学生选择“开课用”。这些数据说明学校发放的安全教育教材大多数被用作课外读物,只有一部分是开课所用(见表1)。

2.逾五成教师不使用安全教育教材

在问到“为开展安全教育使用的教材类型”时,有48.9%的教师在上安全教育课时“使用教材”,其中有19.1%的教师使用“校本教材”、有29.8%的教师使用“出版物教材”;有51.1%的教师在上课时“不使用教材”,其中有23.4%的教师“不用教材”,有27.7%的教师使用“自己设计的专题教案”(见表2)。

3.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安全教育教材内容丰富新颖,编排合理

校园安全教育涉及知识面广,一些教材编写者为体现安全教育趣味性和可读性,常常以点带面,凸显“案例”形式,尽量向学生呈现较广的安全知识。如作为重庆市2007年秋季中小学规定地方选用教材之一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教育》系列教材,其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生理卫生、公共安全、法制、国防、环保、禁毒防艾、灾难应急等;2008年彭智勇编写的《学生安全事故案例选编》、2008年由重庆市教委与晟业传媒联合主编的《今天你安全了吗――学校安全教育手册》等教材精选了近年来各地学校发生的经典案例,力图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安全常识和掌握预防措施。

结合上述情况,我们在问学生“对安全类教材编排内容看法”时,在所有被调查的学生中,有48.7%的学生认为“丰富新颖、编排合理”,有33.7%的学生认为“涉及面广、但不细”,有1.7%的学生选择“其他”(见表3),只有15.9%的学生认为“编排不合理,内容复杂”。这些数据说明还是有比较多的学生对安全教育教材的编排内容评价较高。

4.逾九成学生认为教材篇章结构较合理或非常合理

通过搜集和翻阅重庆校园安全教育教材发现,安全教育教材内容编排注重考虑教材层级结构,一是宏观上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导思想,结合各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对内容知识进行整体安排;二是微观上将以往注重整体知识的模式打散,建立具体的知识模块。如,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1月发行的《重庆市中小学公共安全与生命教育》分为1-9年级,此教材以主题活动或任务驱动的形式,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导思想,按照分阶段、分模块的方式,图文并茂地讲述“生命安全的自我保护”,以求在各模块的有机组合上培养学生安全防范的意识,养成较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对安全类教材篇章结构的评价,在所有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非常合理”、“比较合理”的占94.7%,认为“不够合理”的占5.3%(见表4)。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安全类教材的篇章结构评价较高。

5.七成学生认为安全教育教材难度适中

在问到“对安全类教材的难度评价”时,认为“难度适中”的学生占71.6%,认为“太容易”的占22.8%,认为“太难”的占5.6%(见表5)。这些数据说明大多数学生认为安全教育教材的难度比较适中。

6.逾九成教师认为安全教育教材总体情况良好

在问到“对安全教育教材的总体评价”时,认为“良好”和“优秀”的教师占93.3%,其中认为“良好”的占82.2%、认为“优秀”的占11.1%;认为“差”的占6.7%。这些数据说明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安全教育教材总体情况“良好”或“优秀”。

三、问题与对策

(一)校园安全教育教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

调查表明,校园安全教育教材已基本进入重庆市中小学校,但尚未在课堂上普及,重庆市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安全教育教材也因知识比较丰富,案例真实生动,结构安排合理而获得师生比较高的认可,但是,尽管如此,从总体上来看,安全教育教材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安全教育教材种类繁多,学校选择有困惑。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有的学校为学生发放的是《重庆市中小学公共安全与生命教育》,有的是《生命健康与安全教育》,还有的是《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等;甚至就是同一个学校也出现了为学生发放几个不同版本教材的情况,如在澄江镇小学就有《安全教育手册》、《生命健康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与健康》这四种类型的教材。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主要有如下原因,一是学校发放安全教育教材大多是应一时之需,并未细加选择;二是可供学校选择的安全教育教材比较多和杂,不同教材在编排内容、篇章结构和难度上各有千秋,加之校园安全教育目前尚未有普遍适用的成功模式可以借鉴,使得学校在选择安全教育教材时也难免会有困惑。

第二,安全教育教材的使用不规范。调查表明,在发放的500份问卷中,有130名(占26.6%)学生认为学校并未发放安全教育教材,这表明仍有一些学校未使用安全教育教材,即便是在使用正式出版的教材的学校中,仍有近六成学生反映安全教育教材被用作课外读物,很少进入课堂。尽管多数被调查者对安全教育教材的总体评价比较高,但是,仍有近一半教师在讲授安全教育时既不使用教材也不使用教参,这就会影响到学校安全教育开展的规范性和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系统性。究其原因,与中小学校管理者对安全教育认识的偏差有关。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学校仅仅把校园安全教育看成上级交办的任务,旨在应付检查;一些学校认为只要有安全教育就行,效果如何则与学校无关,因此只管发放教材,而并不关心教材是否被规范地用于课堂安全教学。

(二)对策与建议

1.提高认识,消除偏见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要解决安全教育教材使用随意等问题,首先要消除安全教育认识方面存在的偏差,摆正安全教育工作在学校的位置。即要把安全教育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联系起来,从为了学校和学生的长足发展来做好安全教育。其次要树立科学的安全教育观。即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通过明确的制度、必要的课程、稳定的教师、规范的教材等,把安全教育工作推上科学化的轨道,从而保证安全教育教材规范、系统地使用。

2.整合校园安全教育教材

为改变现有校园安全教育教材多、杂、散的现状,以配合中小学校设置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建议将现有安全教育教材重新归纳、选择精华而进行整合,扭转中小学安全教育主要依靠报纸、电视、安全广播知识讲座以及上级有关文件进行安全教育的方式,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系统性、条理性和逻辑性。

整合校园安全教育教材一是应以《纲要》为指导,坚持以中小学成长安全为教育主线,注意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区域特点以及性别特点。二是要广泛发动教师、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士提出整合设想,同时落实整合教材工作的责任人,通过深入基层调研,组织座谈讨论、征求意见等方式推动安全教育教材整合工作。三是在教材中合理安排一些与安全教育有关的活动,使这些教材不仅是“看”本,而且能实实在在地成为学生和教师的“用”本,使他们能够通过学习真正受益。

3.成立中小学安全教育教研室

安全教育教学重难点篇2

关键词:体育教学安全问题中学生避免

在新形势下,健康的体魄越来越受到众人的推崇,初中学生的体育课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为此,许多学校也逐渐加强了对体育课的重视。但是体育教学作为以身体活动为主的课程,教学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如:碰伤、扭伤、擦伤等就是较为常见的安全事故。甚至在部分学校还曾经出现过危及学生生命的安全问题。所以,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出现了部分学校学校和教师对本校的体育课采取了较为消极的防御办法,如:降低训练难度,减少训练数量,更有甚者对那些稍显危险的体育项目直接去掉,或者是敷衍了是。但是很明显这些都是违背体育教学大纲原则的做法,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所以,我认为对体育教学,每所学校和每位体育教师都应该采取客观的态度。正确对待安全事故,尽量采取有效的办法防止事故的发生。现我就针对新形势下初中体育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提出一些可以用作防预的办法。

一、注重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

任何事情,一旦形成了一种意识,那么这种意识就会在无形之中影响着这个人的行为。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强烈的安全意识,让每一位学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对于减少安全事故将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实现这一点,首先教师就必须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要把培养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初中生,真正处于活泼好动、精力旺盛的年龄,年龄特征和身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好动的本质。为此,在体育课上经常会发现有学生打闹、调皮的现象,而他们的打闹却又很失分寸,加上部分学生身体素质较差,特别是那种骨质脆弱的学生,就很容易在这种打闹中受伤。为此,教师除了多方面讲解安全问题外,把体育训练和安全理论教育放在同等的位置时,在看到学生有不安全的行为出现时也应该及时的制止,同时还要告诫学生,禁止类似不安全的现象发生。这样通过不断地言传身教,以及随时的提醒,就可以让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对安全问题加以重视,从而逐渐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进而减少体育课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明确目标,了解学生

一般来说,体育教师授课的班级较多,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健康都十分了解,也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为了实现安全授课,体育教师可以同各个班的班主任联系,对学生的体检情况进行查阅,然后把有身体疾病的学生列出。体育教师可根据这些情况建立学生健康卡片,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病的学生则区别对待,将这些学生的病情通知他们的家长,体育教师建立个案,为其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且在运动中密切关注他们。要求学生进行自我监督,一有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及时报告教师,避免在教学中因运动量过大而导致昏迷、猝死等事故的发生。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建立学生健康卡片,在上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内容及运动负荷,有效地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主要是设计教学生内容既要考虑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锻炼的目的。课堂呈现的结果又能够在教师的控制范围类,杜绝安全隐患,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做到以下几点:

(一) 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体育教师所设计的体育教学内容应该难易适当。都知道,作为为锻炼身体而开设的体育课,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如果体育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难度较小的话则很难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但是如果难度过大又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设计教学内容一点要适合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具体设计。

(二) 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有效地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是防止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出现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投掷铅球时,投掷的学生该站在哪个位置,观看的学生又该站在哪个位置,应该怎样拾捡铅球,投掷时手应该放在什么位置等等,都是需要教师加强组织和管理的。

(三) 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应该对本堂课上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事故做出预设,从而提前做好防范安全事故出现的准备和预防,进而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

三、善于观察,积极预防

由于初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致使许多学生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进而在体育课上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一定要善于观察并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异常行为。如情绪不佳,或者是厌气冲冲,脾气暴躁等。对他们要进行及时的引导,让其合理的释放情绪,进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再者,有部分学生上体育课时,身体不舒服而不愿意告诉老师的,也是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一定要注意留心观察,以便及时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而对于这一点,除了需要教师的留心观察外,还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的身体特征有细致的了解,如:学生是否有不适合参加体育训练的身体疾病,如心脏病等;是否生理方面存在不足等。从而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这类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另外,作为体育教师,掌握一定的运动医学常识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运动中经常出现的脱臼、中暑、跌伤等情况要能够及时的进行简单的处理,这样在体育教学中真正出现安全事故时,教师也能够及时的治疗和救助,进而减少事故的损害。

参考文献:

[1]李杰.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1(47)

安全教育教学重难点篇3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44-02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级人才的圣地。新时期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是将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核心力量。大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和健康成长,其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其身体、心理还不够成熟,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不能较快适应,他们可能入歧途、受挫折。重视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为大学生的学习成长保驾护航。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含义

我国高校培养的合格人才,应是思想道德品质和专业素质兼优,还需有适应社会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在开展、落实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教育者依据国家政策法规、方针等,以提高高校大学生安全素质为宗旨,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系统掌握安全知识,以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将后的社会需要的教育过程。使大学生在高校提高思想道德品质和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必要的安全教育以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大学生安全教育有入学教育、课程教育和日常教育等多种途径,以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安全知识及防范技能等为主要内容。一般地说,“大学生安全教育包括预防刑事犯罪教育、学习安全教育、生活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救常识教育等。”[1]

二、大学生的安全现状及其安全教育现状

国家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高度重视,保护大学生安全是高校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早在上世纪末国家出台政策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把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针对在校大学生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多次发出通知,就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提出指示和措施,要求重视高校大学生的安全问题。

(一)大学生安全现状分析

由于校园更加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量扩招、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大量社会人员进入高校从事服务产业,高校周边环境日益复杂。就高校校园来说,每年因各种矛盾、纠纷而报复、跳楼、自杀等案例并不鲜见。高校大学生独立面对社会生活、独立学习知识以增长技能,其前提是大学生须健康、平安。高校多采取的开放式管理,校园内部,可能充斥一些不良人员。高校四通八达的环境容易滋生一些偷盗等违法事件。而大学生多是从“象牙塔”里走出来,其思想单纯,有时容易受他人蛊惑做一些不良的事或损失自己的利益。如新生进校时,经常有些人以赚钱为诱饵,造成一些学生财产损失;学生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一些意外伤害事故。同时,大学生心理没有完全成熟,因学业、情感而引发恶等。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许多高校将安全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开设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但一些高校仍然采取以教师为主的单向传统教学,这容易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反感、厌恶,难以取得教学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讲授人员专职少,多为没有教学经验的高校保卫、后勤干部或职工,其教学能力水平差距大。而有的高校甚至将该课程与思政课合并共授。一些高校邀请社区民警或经验丰富的保卫工作人员在新生入学时开展安全教育。但因课时少,以讲座的形式面对大多学生。这只能是泛泛而谈安全知识,无法保证数千学生都能听进去,其安全教学效果和质量难以保障。另一方面是该课程极强的实践性决定了讲授该课须有特殊方法:即多实践,少理论。要合理分配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两个环节的比率,提高讲授人员的授课技巧、教学水平,特别是要掌握现代教学的各项方法和技能,从而保证教学效果。因一些高校缺乏的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安全教育多是课堂教学而少实践教学,其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及方法

在深入开展高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安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2]。在高校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应重视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一)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

一是校内校外的安全。高校内外的安全环境是大学生安全学习生活的基础。在校内须教育大学生严格遵守校园及宿舍“安全用电”的相关制度,注意用电安全。教育大学生谨防火灾,当发生火灾后,须头脑冷静,理性逃生。平时谨防扒窃、入室盗窃、网络盗窃等。在校外应提高安全意识,注重安全。如公交车上注意安全、夜间行路注意安全、如晚上按时回宿舍等,确保大学生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心理的安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良好基础。中国教育网的研究报告表明,近年来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率达到1/3。33%的人认为引起的大学生心理障碍是由于学习、生活与就业的压力。而35%的人认为应试教育致使家长、学校的过度呵护,学生缺乏应对学习生活困难与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等原因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新形势下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建立科学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体系。通过开设心理教育课程、专家讲座、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及创造和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融洽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同时要求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饮食和加强身体锻炼,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于紧张情绪之中。

三是大学生网络学习的安全。网络是当今大学生了解社会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离不开网络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也关系到高校大学生学习的安全考。为此,为防止不良的破坏性的网络行为发生,高校须强化网络安全责任感,引导高校大学生提高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同时要把安全知识、法规知识、有关法律等在网上公开宣传,进行网上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以保障学生的网络学习的安全。

四是恋爱的安全。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青的话题,爱情像一件高超的艺术作品,无论怎么研究也难穷尽其奥秘。处于青春期的高校大学生,其性生理、性心理日渐成熟。对于大学生而言,须树立科学的无产阶级的恋爱观,端正恋爱动机,发展适当的恋爱关系。具体有以下内容:建立志同道合的爱情;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懂得爱情是一种责任和奉献。由于校园里恋爱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大学生难免遇到如单恋、失恋、爱情挫折等,其中失恋是极严重的一种挫折。为此,应培养大学生一定的承受能力,使其受到挫折能够合理疏导情绪,将对自己伤害降到最低。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是建立、完善相应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安全教育须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从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评价考核等方面构建完整课程体系,使大学生安全教育规范化、制度化。教学大纲要遵循现代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要求,符合高等教育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安全教育计划要考虑不同年级不同时段完成的教育内容及大学生整个在校期间应接受的安全知识。对于课堂教学,让安全教育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须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倾向性问题,安排课程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上,根据有限的教学资源、教学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选择。在考核上,安全教育课在期末应同其他非专业课的考核一样,进行考试考评并将结果纳入学生综合成绩测评系统。高校应在科学设备等方面加大财力投入,针对不同时期大学生特点及高校内发现的一些心理不安全的个体建立心理安全防控机制。进行早发现、合理调控,合理干预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救助,如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为大学生的心理安全保驾护航。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教学效果。在加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中,须打造专职队伍团队。通过提高专职队伍的政治素质,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正确对待国际国内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通过定期对安全教育队伍的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文化安全教育,网络技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防火防盗防身等知识。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过程中,应让安全教育知识进网络、进社团、进宿舍。适当加大校园安全教育管理的科技化、网络化。立足影响大学生安全的不同因素,通过制定不同的安全教育途径、方式、方法,科学引导大学生安全教育学习。

三是建立并完善安全教育的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实现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依据和保障,是校园安全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及自我服务的作用。完善校园秩序管理、危险品安全管理以及化学生物实验室管理等,不断完善安全教育制度。按照有关规章制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责任人的相关责任,让人人关心安全问题。让学生直接参加学校安全管理,使学生切实感受安全的重要。在具体安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依据社会治安形势变化发展,通过张贴标语或海报,警示学生,使学生警醒,提高安全意识。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可应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可举办校园安全月等活动,积极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创办与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有关的刊物,定期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介向大学生宣传防范技能等安全知识,从而调动他们自觉参与安全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安全教育教学重难点篇4

安全教育计划性和系统性较差。目前,大部分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开展了相应的安全教育,但往往只停留在一些小型的简单活动上,如介绍案例、开班会等。仍然有部分学校没发生事故就没有安全教育,事故发生后才进行安全教育,校园安全教育难以长久坚持,没有形成计划性和系统性,安全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学校安全教育的机会

首先,我国目前的学校安全教育处于转型时期,各级领导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安全教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2006年以来,国家在法律、法规中都规定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这为学校安全教育提供了政策指导和法律依据。其次,国内外也对学校安全教育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产生了很多具有独创性和实际操作性的研究成果。例如,家长与社区共同参与学校的安全教育等。最后,近些年来频发的安全事故所带来的教训,使人们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总之,这些机会客观上都为开展学校安全教育创造了条件。

学校安全教育的威胁

现代学校教育是开放式的,校园是一个多因素、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活动场所。学校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使得各种各样的具体安全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的万能应对模式,要因事制宜、因地制宜、灵活机智地处理。安全教育工作的对象已不仅仅是校内师生员工,还包括校外的学生家长及相关人员等,从而导致安全教育难度进一步加大。

师生的思想意识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不同途径、不同主体的影响,师生意识形态安全形势较以往更加严峻。此外,校区周边环境复杂,校园周边治安形势严峻,道路交通安全违章、建筑违章比比皆是,摊点屡禁不止等,都在威胁着学生的安全,而社会管理部门的管理又跟不上,校园周边治安状况令人担忧。

学校安全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增强安全意识教育

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一直是各类单位对全员进行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培养的重要途径,学校安全教育同样也需要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在师生员工中宣传“时时处处讲安全”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树立“安全规程必须时时守”的安全准则,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根据目前师生平时上网时间较多以及心理问题较多的现实情况,应在安全教育中多利用网络平台,使“被要求安全”变为自觉地要求安全,从而使安全行为成为师生日常行动的一部分。学校面对现状,应制订相应的安全教育计划,联合学校的各部门及团体,从生活上和制度上保证安全教育无处不在,如通过安保、学生工作及各类社团进行安全教育宣传,让师生充分体会到安全教育的氛围。

(二)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教育管理机制,强化管理力度

学校要切实履行安全教育的职责,加大人力和物力投入,落实各方面的安全教育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管理机制。建立安全教育责任追究制,即每一层管理部门签订安全教育“目标责任状”,落实安全教育责任,制定详细明确的安全教育考核指标,定期检查考核,从而保证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实。同时依据学校的具体实际,建立规范合理的师生安全教育的制度管理体系。安全教育制度规范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落实到学校中的每一个人,从而达到及时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目的。

(三)学校安全教育要抓重点,同时注重教育效果

在进行学校安全教育时,应该针对重点人、重点环境场所及重点时间段进行安全教育,以点带面,全面进行。首先,对重点人的安全教育,如对有心理潜在安全危险的师生,要进行重点教育。

通过对受教育对象的贴心访谈交往,使受教育者对安全观念入耳、入心、入脑。做好这项工作,要不拘泥于形式,要讲效果,要让受教育者做到内心接受。其次,对重点场所的安全教育,如对防爆、防火、防毒有一定要求的实验室,要教育师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各种意外事故发生。另外,还要抓重点时期的安全教育,如冬天是易发生违章电器使用导致的火灾安全事故的特殊时期。

(四)提高学校安全教育普及率,使安全教育系统化

学校安全教育以往主要是通过各类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及安全知识讲座等渠道进行的。虽然这些教育也收到了一些效果,但毕竟是有局限性的,其深度和系统性也受到限制。

安全教育教学重难点篇5

【关键词】培养;安全知识技能;难点;对策

当下危害学生安全的事件层出不穷,且性质越来越恶劣、后果越来越严重。就在我们已经发表了研究校园学生安全知识技能培养工作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课题文章后,前不久又有学生受到侵害、伤害的案件、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河南23名学生在校内被外人疯狂砍伤;甘肃高三男生被同学围殴致喉管断裂身亡;山东两小学生上学路上拉扯商家庆典氢气球被炸重伤;广西南宁某职校7名学生经常携带砍刀恐吓同学、保安,无人敢惹,后被抓。为了学生的安全,为了学校的良性发展,为了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为了民族后代高素质、真健康的成长,对学生安全知识及技能的教育、培训已经刻不容缓。尽管存在种种困难,但是作为安全保卫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还是必须想方设法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加强家、校、社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安全知识及技能。

一、家、校、社区相结合培养学生安全知识技能工作的难点

如前所述,家、校、社区相结合培养学生安全知识技能工作,作为当前安全防范教育的一种新模式或新途径,对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防范技能和防范素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实现学生进行自我保护和防范的互动,减少和阻断新的社会安全事件的危害等安全防范教育之目的,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和当前安全事件多发、危害大的现实相比,家、校、社区相结合培养学生安全知识技能工作还有许多不足,在实践中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依然有诸多难点亟待加以解决和攻克。

(一)多方结合培养学生安全知识技能的首要难点是公众危机意识薄弱

社会公众危机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家、校、社区相结合培养学生安全知识技能工作的实施与成效,也直接关系到国家对学生进行经常性安全知识与技能培养的经费投入的多与寡。在日本,政府出版各类安全知识教育出版物,对幼儿园在内的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知识与技能教育。在德国,政府通过“安全防范信息系统”向在校学生提供各种保护以及发生各类安全事件情况下自我保护的知识。在澳大利亚,政府向每户居民邮件反恐资料,指导社会公众应对恐怖事件。而在我国,社会公众的危机意识一直以来就比较弱,安全防范工作的开展更多地依赖政府部门或社会组织,这就导致了社会公众对安全知识与技能培养工作的漠视。这也使得培养安全知识技能工作成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单一行为,而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安全防范教育难以得到公众响应的现状在短时间内将难以改变,社会公众危机意识较弱的现实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得以改变,这就使得家庭、学校、社区很少组织和积极参与培养安全知识技能工作,家、校、社区相结合培养学生安全知识技能工作的实施就显得愈加困难。

(二)家、校、社区培养学生安全知识技能工作“落实”难

1、家庭培养学生安全知识技能工作“落实”难。从理论的角度而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人的社会化的第一阶段,家庭成员之间朝夕相伴,感情容易交流,适合于言传身教,家庭安全知识与技能教育可以减轻社会安全防范教育的负担。但在实践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家庭培养学生安全知识技能工作落实难度依然较大。一是家庭培养学生安全知识技能工作难以常态化,家庭安全防范教育意识淡薄,对安全防范教育“推”的思想依然存在,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责任,培养学生安全知识技能也同样如此,家庭对学生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培养依然处于自发状态;二是家庭安全防范知识教育缺失,教育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作为家庭安全防范知识教育主导者的家长,其掌握科学的安全防范知识是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前提,但受我国安全防范教育的客观实际的限制,大部分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更多地是依赖自身的防范经验和做法口口相授;三是家庭培养学生安全知识技能工作的效果难以评价和难以监督。在我国,虽然法律对家庭教育行为有所规范,但是家庭教育是否真正有效落实,更重要的是依赖家长本人的责任心,而不是制度,家庭教育的私密性也使得家庭培养学生安全知识技能工作难以落实。

2、学校培养学生安全知识技能工作“落实”难。学校是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具有齐全、优良的教育资源,可以对学生实施比较全面和规范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培养,但是,学校培养学生安全技能工作的落实还是困难较多。一是学校培养学生安全知识技能工作机构建立健全难,工作机构的建立健全是落实学生安全知识技能工作的组织前提,但是受学校编制所限,建立专门的安全防范教育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难度依然较大,以学校保卫组织为主导的现状在短时间内依然难以改变;二是学校培养学生安全知识技能工作经费落实难,要使学校的安全防范教育工作常态化和起到实效,要保证教育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的多样化,要保证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禁毒宣传、自我护卫、实情实景的模拟逃生、模拟护卫演练等丰富多彩的安全防范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经费是保证,但是经费紧张是学校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学校从本已捉襟见肘的经费中拿出部分经费搞安全防范教育这一所谓“副业”,其难度不言而喻。

二、家、校、社区相结合培养学生安全知识技能工作的对策

针对以上种种困难,必须找出解决的办法,才能尽快提高学生的安全知识及技能,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由于无知、无助、无能而遭受外来或自身的各种危害。

(一)转变各方观念,突破惯性思维

思维方式是人们相对稳定地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想观念,它支配、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活动。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受到以往的社会行为方式影响,形成了不易改变的惯性思维模式。社会上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技能教育训练工作也不例外早已存在着“那是应该由学校或者学校、公安两家的事情,与其他部门、组织无关”的惯性思维。因此欲尽快提高学生的安全知识及技能,就必须从政府到社会、民众均应当突破其惯性思维,转变原有的观念,提高认识,让社会各界认识到学生的安全教育、培养,仅仅依靠学校、公安部门一、二个部门的有限力量是完全做不了、做不好的。必须依靠广大的社会力量,尤其是学校所在的社区以及学生家长更是义不容辞、责任重大,而且必须由家长、学校、社区三方积极联手、发挥各自能力、优势互补,共同配合、协助,方能做好学生安全知识技能的教育训练工作。譬如:家长利用与孩子的血缘、亲情关系,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作用不小;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设备比较系统、得当、齐全;社区有着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并且联系担负专门职能的社区民警到校指导较为方便。只有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各相关组织、人员达成了以上共识,那么实际的教育、训练活动中,学校、警方才不会形单影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孤军奋战,而将能够人多势众地、坚强有力持久地开展下去。

(二)形成家、校、社区共同参与的稳定机制

要想把学生安全知识技能教育训练工作做出成效,仅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把最主要、最重要的参与力量以稳定的形式、制度确定下来。

首先,成立联合议事组织。因为如若全社会的群众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即使人多势众也会群龙无首,而且大家来自不同部门、单位,即便是好的意见、观点无法形成统一章法,也是没有合力、只有分力。因此,应当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召集各方(家长、学校、社区组织、警方、驻社区企业)派出代表,组成学生安全教育议事会(或称小组)。此学生安全教育议事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门研究有关学生安全教育的问题。并且形成长效机制,即使某个部门、人员变动了此组织也不会因为其变动而解体。

参考文献:

[1]蒋夏宁.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3,(12).

[2]梦想之城. 学生安全应引起社会高度关注[eB/oL]http://.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56611&page=1&authorid=59894

[3]易军.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运行机制的探讨与研究[J].学校安全管理,2011,(6).

作者简介:

安全教育教学重难点篇6

关键词:体育安全;加强教育;预防措施

职业院校体育安全教育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安全、科学地锻炼身体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创设良好的体育环境,为实现职业院校教育目标有着积极意义。

一、影响体育安全的原因

1.学生因素

第一是学生的安全意识差。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安全意识低下,在运动中容易产生安全问题。第二是学生体质差。学生缺乏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导致体质差,运动能力低下,运动中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第三是学生的心理因素。学生心理素质差,耐挫能力差,遇到困难、挫折易产生畏惧、胆怯心理,做动作缩手缩脚,容易产生安全问题。第四是学生对抗过于激烈。第五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

2.教学因素

第一是准备活动组织不充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认真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的准备活动,容易产生安全问题。第二是课堂纪律涣散。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较低,教学过程中学生相互之间的干扰较大,容易产生安全问题。第三是活动规则没有讲清楚。教师在安排学生活动之前,没有讲清楚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学生贸然参加活动,容易产生安全问题。第四是教学内容过难、要求过高、运动负荷过大。教师课前没有认真备课,缺乏对学情的认真了解,导致教学内容过难、要求过高、运动负荷过大,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容易产生安全问题。第五是保护与帮助不到位。第六是场地、器材的布置不合理。第七是运动器械长时间缺乏检修。因为没有及时检修,运动器械松动或者损坏,导致学生安全问题的出现。

二、保证体育安全的预防措施

1.安全保护教育

在平时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在运动训练和教学比赛时,体育教师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重视对避免发生安全问题的措施和方法的学习,要经常提醒学生,克服麻痹思想,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养成良好的体育风尚。保护和自我保护在体育教学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以器械体操中的单双杠和田径中跳跃项目为例,由于它们动作复杂,且空中动作较多,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生长期,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对动作的判断和控制能力差,心理不稳定,有恐惧感。特别是在学习新动作时,学生反映出的紧张情绪就更为突出。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就应加强保护,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教会学生保护和自我保护的方法。利用体育理论课进行讲述和演示,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时时刻刻紧绷安全这

根弦。

2.精选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认真研究教材。充分估计哪些动作不容易掌握和哪些技术动作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做到心中有数,事先采取预防措施。遵循由易至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安排合理的运动负荷及练习密度,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科学有进步骤地组织教学。特别是在分组教学时,都要有安全措施的落实。体育课教学内容很多,而且往往在我们眼中一个很安全的活动内容,如果不加小心,有时也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所以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力求合理,同时教师要预见到不同教学内容容易发生的不同的安全问题,要有相应的防范措施。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根据季节和气候的特点合理分配课堂内容。对于存在危险性的学习内容,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真正让学生在平安中享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3.充分的课前准备

深入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结合体检资料,建立和健全学生健康卡片、例假卡片、病假卡片等,必要时可实行健康分组。体育教师学习有关疾病保健知识,做到体育卫生相结合,加强医务监督,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认真备课,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练习要求、运动负荷的安排要合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有实现自己目标的信心,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严格课堂常规检查工作,课前检查学生的服饰和健康状况。课前要求学生穿轻便服装、软底鞋上体育课,不得佩戴、携带有碍活动的物品,努力消除安全隐患。了解学生课前的身体状况,对身体不适的学生另行安排,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体育安全教育是保证学校体育正常顺利进行的前提,只有把学校体育中的安全教育提升到生命安全的高度,加强对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的研究和探讨,创造和谐的体育运动环境,才能进一步做好学校体育工作,使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杜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3).

安全教育教学重难点篇7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7)06―0022―02

一、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

1.建立统筹规划教育发展机制。市委、市政府把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统筹安排部署。“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和《武威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立了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市政府先后分类制定下发了w前教育、特殊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教育精准扶贫等13个专项规划、方案和意见,指导和保障了全市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2.建立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市、县区党委、政府每年召开教育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教育工作,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建议。重大的教育事项都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审定和决策。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专门研究教育工作的会议逐步增多,切实解决了教育项目建设、经费投入、师资配备、招生入学、学校安全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问题,确保了教育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3.建立教育投入保障工作机制。市、县区政府在教育发展中超前投入、舍得投入、敢于投入,通过财政拨款、政府贷款、整合项目等措施,落实教育经费投入责任,保障经费投入达到“三个增长”法定要求。2015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拨款2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拨款比上年增长25.98%,各类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支出、公用经费支出、教师工资逐年增长;足额落实教育费附加和土地出让收益计提资金1亿元用于教育事业发展;落实教育惠民资金4.48亿元,精准实施教育扶贫。2016年上半年,全市共争取上级资金5.7亿元,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4.建立为教育办实事工作机制。市、县区政府着力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先后将城区学校建设、D级危房消除、幼儿园建设、教师待遇提高、贫困生资助等问题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向社会公开承诺,着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市政府和凉州区政府投入资金1.4亿元,新建、改扩建城区中小学13所,其中投资1000万以上的学校达4所。新增校舍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新增学位7400个,有效缓解了城区“大班额”问题。

5.建立教育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市政府加强教育目标管理,建立了县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2016年,市政府又从工作努力度、目标达成度、业绩提高度、社会满意度等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县区教育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并签订了责任书,指导和督促县区政府全力抓好教育工作。

二、教育改革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城乡之间办学差距较大。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依然存在,城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紧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亟待提高。二是教育经费依然短缺。市、县区财政困难,自给能力较弱,全市普通高中债务尚未化解,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尚未确定。三是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幼儿教师尤其是农村幼儿教师缺乏,音体美等专业教师结构性短缺严重。四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后劲不足,中职学校招生就业困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较弱。

三、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1.围绕五大理念灵魂主线,着力构建现代教育体系。一要深化教育改革,全力推进教育创新发展。进一步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深化章程建设。开展“家长评学校、教师评干部、学校评机关、社会评教育”活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学校特色课程体系,深入推进师生阅读和家校共育,实施“互联网+教育”行动,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二要优化教育结构,着力推进教育协调发展。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着力实施农村幼儿园延伸建设工程,全力扩大城市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提升保教质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确保2018年全市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借鉴古浪县横梁初级中学办学经验,提升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继续扩大优质普通高中覆盖面。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启动武威职业学院升本工程,巩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成果,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三要改善教育环境,着力推进教育绿色发展。加强教风、校风、学风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加强教育督导,督促和指导各级政府落实办学责任。加强教育收费管理,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加大教育宣传,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四要拓展教育空间,着力推进教育开放发展。深入探索多元建校模式,加强区域教育开放,继续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区域、片区、校级联动发展。拓宽交流合作渠道,积极支持学校参与国内、国际交流。围绕“一带一路”黄金节点建设,扩大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取得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新成果。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途径,为保税物流中心、重离子医院等重大战略工程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五要促进教育公平,着力推进教育共享发展。实施精准脱贫攻坚工程,打赢脱贫攻坚战,着力构建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保障贫困家庭学生按时入学,完成学业。积极发展特殊教育,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改革招生制度,合理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构建留守儿童关爱体系,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高教育质量,规范教学秩序,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权利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的教育。

2.城市教育扩容增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目前我市城乡教育发展瓶颈迥异,解决城市中小学“大班额”和幼儿园“入园难”问题,必须通过城市教育扩容增量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根据测算,截止2015年底,我市城镇化率为35.92%,我市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平均班额为65人。达到标准班额,需要新建小学6所,初中5所。“十三五”期间我市城镇化率将从35.92%达到50%,加之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本项测算结果还应该进一步扩大。要彻底解决城区中小学“大班额”和幼儿园“入园难”问题,应力争每年至少在武威城区新改建中小学2所、幼儿园2所。全市目前城区公办幼儿园仅为6所,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紧缺,供给严重小于需求,需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落实城镇新建5000人以上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政策,鼓励开发商建成后移交地方教育部门管理,落实编制,配备人员,安排经费,逐步缓解“入园难”问题。

3.农村教育提质增效,破解教育城乡二元结构。一要加强校长队伍管理。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校长必须身先士卒,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教师教学情况,这样学校管理的各项措施才能顺利实施。要切实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完善校长培养考核机制,以科学的理念、正确的导向、切实的行动、务实的作风,激励校长的工作热情,激发学校的内部活力。二要优化教学过程管理。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全面提升教学效益。要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通过目标激励、榜样激励、活动激励,持久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三要严格落实质量评价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中考、高考质量分析评价制度,通过质量分析,明确学校质量位次,找准办学差距,层层传导压力,提升教学效率。学校要完善奖惩制度,督促和激励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四要全面落实质量问责机制。加大教学质量在目标责任书中的权重,引导学校将心思放到教学上,精力投入到提高质量上。对教学质量末尾的农村学校校长采取诫勉谈话、建议交流等措施,增强校长抓质量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4.均衡配置城乡师资队伍,着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一要新师资培养模式。根据全市师资结构性短缺的现状,通过与本地高校或省内师范类院校联合定向培养毕业生的办法,鼓励优秀毕业生报考,使优秀人才大学毕业后进入农村中小学及幼儿园任教,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中小学及幼儿园师资的数量和质量问题。二要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完善教师补充机制,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和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津贴制度,落实好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稳步提高班主任津贴补贴,改革教师职称评聘制度,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三要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拓宽教师培训渠道,精心落实各级培训项目,积极开展远程网络培训;抓好新聘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研修提高;建立教师培训考核制度,确保教师培训质量。四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师风管理机制,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进修深造和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完善师德监督制度,建立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监督体系,切实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

安全教育教学重难点篇8

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

1、成立组织,明确责任。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有专人分管。

2、建立校园安全网络,白天夜间都有领导安全值班。人人管安全,安全系人人。

二、制度保证措施到位

1、建立完善了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由校长负责,将安全保卫工作列入重点,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签订责任书。开学初学校与各科室、班主任、教师层层签订责任书,继续贯彻“一岗双责”制度。使每位教师都能明确各自的职责。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3、不断完善学校安全制度。并根据安全工作时间性,季节性特征随时随季节不断完善充实安全制度。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原则,自查与他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安全隐患排查于萌芽状态

4、建立了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制度。成立领导小组,能有效的处理一切突发事件。

三、齐抓共管群防群治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针对这点,我校建立了家校联系机制。定期不定期检查并收缴管制刀具。了解学生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且在第一时间内通知家长。

四、本学期重点安全工作;

2、宿舍安全:严格宿舍管理。学校对住宿生建立完整的档案,配齐男、女生宿舍管理人员。宿舍管理人员与学生同住一幢楼,实行晚间查铺制度,发现夜不归宿的学生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对住宿同学进行量化评估,一周一评比,一月一总结。

3、完善硬件设施。学校继续完善安全工作的配套器材。对重点要害部门增加了防盗设备。安装了监控。

五、加强教育,促进自护

1、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抓好安全教育,本学期我们以安全教育周为重点,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特别是抓好交通大型活动等的安全教育,同时进行了防止传染病、校园暴力、未成年人犯罪等多方面教育。

2、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学校安全教育以"校园安全"为主题,在安全教育期间,学校组织学习安全教育文件,并在安全课上对学生进行

、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利用黑板报、张贴标语、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加强检查,及时整改

开展常规检查。每学期开学以后,学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对学校安全进行全面检查并写出自查报告。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月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总结并及时汇报。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步的打算

我们在安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安全工作得到加强,但是安全保卫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1、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和不良文化对师生安全的影响还比较大,社会上的黄、赌、毒、非法出版的图书、音像及网吧和游戏室对学生的影响还非常大,学校周边的饮食摊和食品店还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2、学校安全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受保护较多,而缺乏生活经验。学生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多数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大大增加了学校安全工作的难度。

3、近期由于“校安工程”使我校校门无法封闭。使学校晚间安全存在着重大隐患。

综上所述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做到警钟长鸣,这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今后我们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进一步重视安全工作,及时解决安全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使我校的安全工作更进一步,再上新台阶。

安全教育教学重难点篇9

一、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把全校安全管理主要划分为四大块,并明确了相应的责任部门:一是交通安全,由校办公室负责;二是电器和各项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学校总务处负责;教学过程安全(包括体育运动、学科实验室操作等)由校教务处负责;四是教室安全和学生安全教育,由校政教处和各年级组长负责。对每一大块安全管理工作,又进行了纵向的层层分解,如教室安全由政教处负责,再由政教处到年级,年级分解到教学班,各班再分解每个同学,层层明确责任,实行目标管理。从而使全校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了横向到达、纵向到底的网络体系,实现了校园安全的全方位设防,无缝隙管理。

二、完善制度。

将安全保卫工作列入各有关处室的目标考核内容,1建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由学校校长负责。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明确各自的职责。与家长或学生监护人签定安全协议书。贯彻“谁主管,2签订责任书。学校与处室和班主任、任课教师、后勤教辅人员层层签订责任书。谁负责”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同时我还和教职工层层签订了各种责任书,3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控传染病、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等一系列安全工作规章制度。使各项制度职责更具体化、更细致化。分工到人,责任到人,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并与学校考核相挂钩,强化管理,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严禁教师个人利用假期(日)私自带学生外出,校外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坚持上级领导审批,制定活动预案。对涉及学校安全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制定了各项紧急情况处理预案,4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学校建立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并在全体教职工大会和学生会上进行宣讲。

三、广泛宣传。

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要确保安全。抓好安全教育,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学校政教处负责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以活动为载体全体动员、全员参与,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日常的重点工作,寓安全教育于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养成安全习惯。使全体师生面对困难时能够妥善,科学,合理的处理,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安全教育月(周)期间,1认真做好安全教育月(周)工作。学校安全教育月(周)以“校园安全”为主题。学校组织学习安全教育工作文件,对校内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工作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

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面。消除隐患,有针对地扎实地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

增强学生安全意识,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使学生学会自我保护、自救、互救的常识和技能,也是校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除了要求教师在常规教育教学中渗透安全知识教育外,还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展了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如我校举行了消防、防震演习,通过消防演习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消防意识,还使学生从“演习实战”中学会了使用消防器材、自救逃生、互救等技能。还多次在校园举办了交通安全宣传展,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学校积极推行开学初、放假前、节假日安全提醒,学校利用周校会议和周一升旗、活动课时间,小结安全工作,强调安全事项。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做到防患于未然。根据全封闭管理要求,政教处协助值周领导,会同值日教师、学生会干部、班主任、宿管老师、对学生日常行为全过程管理。包括饮食起居,健康卫生,离校返校,防火、防盗、防事故等。针对学生在校表现,严格按照《违纪学生处罚条例》该表扬奖励的就及时表扬奖励。该批评教育的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严重违纪的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进行恰当的处罚。使学校各项制度得到兑现,教学和生活秩序井井有条。对学生管理工作,学生中及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同时,把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入学教育有安全内容,管理措施有安全保障,评比有安全项目,奖惩有安全比例。每天早操政教处主任都要对一日情况及时评点,3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总结好的,指出隐患,提出纠正措施,达到明显效果。学校还专门开设了安全教育和心理教育课。由专职教师任教,并开设了心理咨询室,随时解决学生的心理负担。

四、狠抓落实。

安全事故多是出于麻痹大意。为了把学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安全工作难在一贯坚持。做到不留漏洞,几年来,校一直坚持“教育为重,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要治本。方针,做足做好“防”文章,此基础上变“堵”为“疏”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学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开学前,1开展常规检查。每学期开学以后。学校对校舍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同时,积极配合区卫生所对学校饮水卫生进行检查。冬季,学校对电线和教师办公区、进行防火安全检查。

各类人员积极参加安全知识培训;克服校园大,2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校园安全方面的规定和应急预案。人员多,安全配备不是很到位,很合理的困难,高标准、严要求;及时发现捕捉老师安全管理中的好方法并及时推广,例:推行班级学生安全员制度对工作中的不合理我及时指导,老师们有的对孩子们爱心、耐心、细心”大家群策群力,安全无小事,上下一条心,为了共同目标共建安全校园努力着。

另一方面聘请专家指导,3确保安全设施、器材到位。一方面广泛征求全校师生的意见建议。对全校消防器材设施进行了合理的布设,确保按要求到位。确定每个馆室负责人为灭火器的负责人,确保正常使用,并请专职安全员进行灭火器使用的示范,让师生正确用灭火器。

不断改进安全工作。当安全工作与学校其它工作有冲突时无条件地把安全放在第一位。4树立安全第一思想。

规定校级干部在学生全体离校前必须有人在校园值班,5坚持24小时值班值勤制度。学校保安人员坚持24小时在校园治安巡逻。这一值班值勤制度在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确保晚间校园平安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突出重点。

值周领导亲临交通路口,1放学。班主任、学生会、保安人员分班分片维持秩序,护送学生上车,确保学生回家安全。

明确责任人,2加强留守生和特异学生的教育管理。实行一帮一亲情关怀和爱心教育。

把好病从口入关,3加强食堂管理。对饮用水、蔬菜、食品等严格按照卫生管理有关规定,认真执行,防腐蚀、防变质、防糜烂,确保饮食安全。值周领导及时进行检查,督促食堂搞好安全卫生工作,学生饮用水已全部使用纯净水。

每周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4及时检查校舍安全。消除安全隐患。

防止电路故障,5改造旧电网电路。防止火灾,学校用于电改资金10000多元,校园电路实现全面更新。

保安、门卫、宿管员对学生、开关、火点及时检查,6建立防火措施。清除易燃易爆物品,确保人去断电,无火点隐患。

老师首先要清点人数,7上课时。发现缺席及时报告,及时查明原因,严禁学生私自外出,下课或晚自习严禁学生翻越围墙,随意外出。宿舍内严防盗窃,严禁吸烟和打架斗殴,严禁学生逃课及节假日进网吧,严禁在寝室内使用电插座或从事烧开水、玩火、燃放鞭炮等。

六、齐抓共管。

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积极与镇政府、派出所等部门通力合作,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学校组织开展一系列道德、法制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家长的愿望与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家长与老师应该是一种合作的伙伴关系。深知,教育立场上。只有家校同心,形成合力,孩子才能健康和谐地发展,因此,有了每学期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宣传科学家庭教子知识,特别是提出关心每个孩子心理健康成长,个别学生建立家校联系手册等,传递着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共同期待、探讨着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寻求着培养孩子的有效途径;还有那些固定的充满人文气息的给家长的一封信》提示家长假期关注学生安全和守法情况,正是有了这些,使我和家长的联系更加密切。也填补假期学生安全管理的空白。

七、存在主要问题

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到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在上级领导的重视下。学校无责任事故发生,安全事故为零,但是感觉安全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学校安全工作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安全教育教学重难点篇10

国家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高度重视,保护大学生安全是高校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早在上世纪末国家出台政策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把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针对在校大学生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多次发出通知,就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提出指示和措施,要求重视高校大学生的安全问题。

(一)大学生安全现状分析

由于校园更加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量扩招、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大量社会人员进入高校从事服务产业,高校周边环境日益复杂。就高校校园来说,每年因各种矛盾、纠纷而报复、跳楼、自杀等案例并不鲜见。高校大学生独立面对社会生活、独立学习知识以增长技能,其前提是大学生须健康、平安。高校多采取的开放式管理,校园内部,可能充斥一些不良人员。高校四通八达的环境容易滋生一些偷盗等违法事件。而大学生多是从“象牙塔”里走出来,其思想单纯,有时容易受他人蛊惑做一些不良的事或损失自己的利益。如新生进校时,经常有些人以赚钱为诱饵,造成一些学生财产损失;学生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一些意外伤害事故。同时,大学生心理没有完全成熟,因学业、情感而引发恶等。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许多高校将安全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开设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但一些高校仍然采取以教师为主的单向传统教学,这容易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反感、厌恶,难以取得教学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讲授人员专职少,多为没有教学经验的高校保卫、后勤干部或职工,其教学能力水平差距大。而有的高校甚至将该课程与思政课合并共授。一些高校邀请社区民警或经验丰富的保卫工作人员在新生入学时开展安全教育。但因课时少,以讲座的形式面对大多学生。这只能是泛泛而谈安全知识,无法保证数千学生都能听进去,其安全教学效果和质量难以保障。另一方面是该课程极强的实践性决定了讲授该课须有特殊方法:即多实践,少理论。要合理分配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两个环节的比率,提高讲授人员的授课技巧、教学水平,特别是要掌握现代教学的各项方法和技能,从而保证教学效果。因一些高校缺乏的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安全教育多是课堂教学而少实践教学,其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及方法

在深入开展高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安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高校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应重视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一)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

一是校内校外的安全。高校内外的安全环境是大学生安全学习生活的基础。在校内须教育大学生严格遵守校园及宿舍“安全用电”的相关制度,注意用电安全。教育大学生谨防火灾,当发生火灾后,须头脑冷静,理性逃生。平时谨防扒窃、入室盗窃、网络盗窃等。在校外应提高安全意识,注重安全。如公交车上注意安全、夜间行路注意安全、如晚上按时回宿舍等,确保大学生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心理的安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良好基础。中国教育网的研究报告表明,近年来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率达到1/3。33%的人认为引起的大学生心理障碍是由于学习、生活与就业的压力。而35%的人认为应试教育致使家长、学校的过度呵护,学生缺乏应对学习生活困难与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等原因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新形势下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建立科学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体系。通过开设心理教育课程、专家讲座、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及创造和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融洽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同时要求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饮食和加强身体锻炼,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于紧张情绪之中。

三是大学生网络学习的安全。网络是当今大学生了解社会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离不开网络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也关系到高校大学生学习的安全考。为此,为防止不良的破坏性的网络行为发生,高校须强化网络安全责任感,引导高校大学生提高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同时要把安全知识、法规知识、有关法律等在网上公开宣传,进行网上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以保障学生的网络学习的安全。四是恋爱的安全。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青的话题,爱情像一件高超的艺术作品,无论怎么研究也难穷尽其奥秘。

处于青春期的高校大学生,其性生理、性心理日渐成熟。对于大学生而言,须树立科学的无产阶级的恋爱观,端正恋爱动机,发展适当的恋爱关系。具体有以下内容:建立志同道合的爱情;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懂得爱情是一种责任和奉献。由于校园里恋爱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大学生难免遇到如单恋、失恋、爱情挫折等,其中失恋是极严重的一种挫折。为此,应培养大学生一定的承受能力,使其受到挫折能够合理疏导情绪,将对自己伤害降到最低。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是建立、完善相应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安全教育须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从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评价考核等方面构建完整课程体系,使大学生安全教育规范化、制度化。教学大纲要遵循现代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要求,符合高等教育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安全教育计划要考虑不同年级不同时段完成的教育内容及大学生整个在校期间应接受的安全知识。对于课堂教学,让安全教育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须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倾向性问题,安排课程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上,根据有限的教学资源、教学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选择。在考核上,安全教育课在期末应同其他非专业课的考核一样,进行考试考评并将结果纳入学生综合成绩测评系统。高校应在科学设备等方面加大财力投入,针对不同时期大学生特点及高校内发现的一些心理不安全的个体建立心理安全防控机制。进行早发现、合理调控,合理干预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救助,如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为大学生的心理安全保驾护航。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教学效果。在加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中,须打造专职队伍团队。通过提高专职队伍的政治素质,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正确对待国际国内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通过定期对安全教育队伍的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文化安全教育,网络技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防火防盗防身等知识。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过程中,应让安全教育知识进网络、进社团、进宿舍。适当加大校园安全教育管理的科技化、网络化。立足影响大学生安全的不同因素,通过制定不同的安全教育途径、方式、方法,科学引导大学生安全教育学习。

三是建立并完善安全教育的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实现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依据和保障,是校园安全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及自我服务的作用。完善校园秩序管理、危险品安全管理以及化学生物实验室管理等,不断完善安全教育制度。按照有关规章制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责任人的相关责任,让人人关心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