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4:34

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篇1

一、对“农村留守儿童”已有概念的评析

“农村留守儿童”概念,多见之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人口学四大学科领域。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是法学研究的重心。

较为典型的“农村留守儿童”概念是叶敬忠教授在2005年提出的。他认为:“留守儿童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未满18周岁的儿童。”[1](p18)立足法学视角,对这一概念做如下分析。

1、“留守”是指生活在“农村地区”

“农村地区”是相对于城镇的一个地域范围,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聚居区,“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地区”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父母离开这一区域,暂时脱离了农业生产,却将未成年子女“留守”在该地区。

2、“留守”是指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在生活空间上的分离,这种分离使得监护职责的履行产生异动

父母不得不把自己所应共同担负的监护职责交由一方、或委托给近亲属履行。

3、导致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在生活空间上发生分离的原因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但这只是一个表象,“留守”与“被留守”,都非当事人自身能力所能左右的。“留守”是弱者生存状态的一种写照。

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能够与上列概念形成矫正与互补。段成荣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2]这一概念将“户籍所在地”与“农村地区”联结起来,关注到了“户籍”问题,但“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范围的限定欠缺必要论证。

在大多数学者看来,“留守儿童”就是指“农村留守儿童”,在概念揭示中无需赘述“农村”。阮积嵩在其题为《对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障的法律思辨》一文中认为:“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3]作者恰恰忽略了“农村留守儿童”中“农村”这一核心构成要素。

学术界在留守儿童概念认定上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由于缺乏科学严格的论证,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大都流于宽泛,理念宣扬大于理性思辨,概念炒作多于真理索求。这与“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专题研究,实际上尚处于探索性的阶段”这一现状有关。[4]研究对象不确定,支撑研究的数据由何而来?制度设计的基础是什么?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中存在的问题,林培淼、袁爱玲的研究认为,应当从地域维度、在校/园维度、年龄维度、家庭结构维度、留守时间维度、父母外出维度、主要监护人维度等七个维度来构建“留守儿童”的概念。如果照顾到了这七个维度,就能“为准确把握全国留守儿童的总体状况,为决策部门制定相应对策提供参考。”[5]基于这样一个落脚点,该研究在概念外延的周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本文将立足法学视角,以法社会学的方法为基础,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予以解析与重构。

二、“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法学解析

“概念是所有同一基因的客体的表征。概念来源于事实,也是对事实的抽象”。[6]“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建构首先要从对作为这一概念来源的事实进行分析入手。作为“农村留守儿童”概念来源的事实就存在于这一概念本身,把构成这个概念的词汇拆分开来,逐一分析,事实就会明了。

1、什么是“农村”

农村,与城市相对,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聚居的特定区域。农村较之于城市,有以下特征:

(1)农村首先是一个区域概念。“在我国,农村的概念并不像有人所讲的,是个经济概念,农业才是经济概念,农村更主要的是地域概念或区域概念。”[7]当然,农村概念也具有文化、经济意义。“乡村研究”是基层社会研究的一个重点,包含着经济、文化、政治、法律等多重意义。

(2)农村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区域。在中国,由于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从事农业生产的门槛较低。农村常常与贫穷落后联系在一起。

(3)农村是从事农业生产人口聚居的区域。我们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称为农民。在中国,认定农民身份的标志并不是“从事农业生产”,而是户籍,户籍将农民与农业生产、农村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4)农村地域广阔。无论是农村的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适于居住、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怀古”。城里人经常慨叹农村的好处不外乎两项:一是自然环境好,污染少,空气好,属于物质层面;二是保留着一些传统的东西,属于文化层面。

(5)农村相对落后。造成农村落后的原因除了农业生产本身的特点外,制度因素是主要的。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社会构造引发的城乡对立是长期制度安排不合理形成的。长期制度安排的不合理使得农村的落后不仅是全方位的,并且与城市的差距日益扩大。乡村精英们的远去,使得农村日益空洞化,愈发丧失了进步的推动力。

2、什么是“留守”

留守是指共同生活的夫妇、父母子女,因为一方远赴城市从事非农劳动,而与居住生活在户籍所在地的另一方在生活空间上发生的一种长期分离状态。这种长期的分离状态对于亲密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带给各方的利益构成不利影响。[8]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概念,就是把处于分离状态两端中在户籍所在地居住生活的相对弱势一方在概念中予以彰显的结果。

立足“留守儿童”视角,“留守”一词可做如下分析:

(1)留守是共同生活的一种长期分离状态。父母应当与未成年的子女共同生活,以妥当履行监护职责。但由于种种缘由,这种共同生活的状态发生了时空上的分离。时空分离不仅包括分离状态在时间跨度上的长期持续性,还包括分离状态在空间上的远距离、高成本。空间上的远距离、高成本加剧了分离状态在时间上的长期持续性。

(2)留守是指未成年人的留守。留守是共同生活的一种长期分离状态,未成年人的父母与未成年人处在“留守”状态的两端,离开任何一端,“留守”都无法构成。“留守”,缘于将学术关注和制度设计的重心集中在相对弱势一端。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现象,只关注“留守”状态的一端,只解决相对弱势一端的权益救济,忽视另一端,甚至把造成“留守”的原因归结到“父母长期外出打工”这一现象上,把父母置于与留守子女对立的一面,流露出对这些“不负责任”的父母的抱怨。这样的学术基点存在着极大地局限性。

(3)留守使得未成年人的法律权益受损。从法律的角度来观察,留守这一长期分离的生活状态使得未成年子女无法及时得到父母的照顾,从而使其受法律保护的权益受损。从对留守儿童实证研究的成果来看,留守儿童在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角度所折射出的广义上的法律权益受损现象带有极大地普遍性。

(4)引发留守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是多重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只是引发留守现象的一个表象,最根本原因是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潘璐、叶敬忠在其研究成果中援引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南南合作局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对斯里兰卡、菲律宾、摩尔多瓦、墨西哥等国家的留守儿童规模进行了统计,这些数据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这一现象。[9]

3、什么是“儿童”

由于立法目的不同,不同立法在使用同一概念时所关注的基点是不同的。通过对《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以及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对比,为确保规范的统一,“留守儿童”中的“儿童”应当是指18周岁以下的公民。

但在政府主导的留守儿童管护实践中,在确定谁应成为留守儿童管护制度关爱的对象时,法律规范仅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政府主导下的管护制度及其运行首先考量的是行政权力的可行与便利。这样一来,各地会根据各自情况制定一些标准,来划定留守儿童的范围。并且,同一地区所划定的留守儿童范围也会根据财力的增减和工作重心的调整而随时调整。

经过调研发现,划定“儿童”范围一般会考虑下列因素:

(1)以是否在校读书为标准,将“儿童”分为在校儿童与非在校儿童。非在校儿童,即使属于“留守”,一般也无法纳入留守儿童关爱管护制度范围。

(2)以是否正在接受义务教育为标准,将“儿童”区分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包括学龄前和高中阶段的儿童,一般都不在留守儿童关爱管护制度范围内。

(3)以是否寄宿为标准,将在校生分为寄宿生与非寄宿生。非寄宿生儿童一般不在留守儿童关爱管护制度范围内。

地方政府一般会选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中的留守儿童作为关爱管护制度的对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增加基础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完善课外辅导、建立师生联络,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家长队伍等措施,使留守儿童关爱管护工作有抓手、见效快。

三、“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法学重构

对“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重构,除了对决定概念内涵各要素的事实予以高度抽象概括外,还必须考虑这一概念重构在学术上的必要性。学术必要性是说价值。社会科学研究不可妄谈创新,人文情怀的养成、深厚的学术积淀需要漫长的持续不断地积累。应当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使命恢复到启迪智慧这一本源上来,学者们所秉持的批判态度能够给社会提供冷静反思的机会,使人们的行为更加理性。学者们的研究使从事实务的人懂得反思,瞻前顾后,不断调整工作方案,最终趋向合理。地方政府在运用公共财政实施留守儿童管护工作时,人为地将一部分留守儿童排除在外,“可行性”是堂而皇之地辩解理由。“可行性”忽略了法律的效力,“留守儿童家长”就是不具有民法效力的管理措施。[10]

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关。城市化与工业化为大批适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市就业提供了机会。然而,在经过艰难奋斗后,这些来自农村的农民劳动者们发现,阻碍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诸多制度并未有丝毫改变,他们及其子女根本无法获得与城市人口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同等权利。将未成年子女留守在户籍所在地农村上学、生活是一个无奈地决定。留守给未成年人造成的教育、生活方面的某些不利影响能够通过政府的救助减少或者消除,但只有父母才能给予他的东西是永远无法弥补的。留守儿童最大的缺失是父母对他们的爱与关怀,是精神层面的。父母如果不去城市打工,与他们共同生活在农村,物质虽然贫乏,但精神是恬静安逸的。作为传统乡村的一分子,作为父母的农民将秉持传统道义,履行着乡村秩序带给自己的对村落、宗族、家庭的义务,心安理得地分享着乡村生活的怡然自得与自给自足。这种稳定与秩序是家庭教育的外在环境,能够给未成年人带来安全感,使得他们健康成长。这一环境伴随着农民父母的进城被彻底打破,新的教育环境迟迟无法构建,留守就是这个历史转折期的伴生现象。

在城市边缘生存着的农民劳动者,由于其农民的身份,无法获得他们期望的城市生活,城市带给他们只有歧视与伤害。这种苦闷的情绪影响到了他们与孩子的交往。父母缺乏自信的笑脸,缺乏对生活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以及这些积极的东西对留守着的未成年子女的感染。在这样的条件下,除了金钱,他们还能给孩子什么?城市的不容与村落的终结,是新生代农民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我们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其具有农村户籍的父母一方或者双方远赴城市从事非农生产,而将其留守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由父或母单亲抚养,或者交由其他近亲属抚养,甚或交由远亲抚养的未成年人。

农村留守儿童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父母的农民身份。农民身份不是由职业所决定,农民即使离开了农村,从事非农生产,只要户籍没变,他仍然是农民。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其父母的农村户籍,以及户籍制度所带来的制度歧视。

(2)留守在农村。“留守”只是一个暂时的状态,未来的奋斗方向是去到城市。农村是“大本营”,但绝不是生活的目标与方向。人口自农村流向城市,而不会发生“倒流”。对未来的这种期望越高,对留守的感受就越深。

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篇2

【关键词】近十年;留守幼儿;多学科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17(2014)01-0017-04

【作者简介】刘海(1987-),男,安徽安庆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胥兴春(1973-),男,四川广安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我国的社会转型背景下,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转移,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问题早已引起各厅的关注和高度重视。然而现阶段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更多地将焦点聚焦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对于学龄前阶段的留守幼儿缺乏足够的重视。笔者以“留守幼儿”“学前留守儿童”等为主题、篇名、关键词,通过搜索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及万方数据库等发现,关于留守幼儿的文献资料极其有限,通过文献的删选,剔除重复发表及无关文献搜得有关文献有60余篇。现有的文献主要从留守幼儿的生存状况(规模、分布、健康状况等)、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及社会行为问题等四个角度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如表所示:

学术界忽视学龄前阶段留守幼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学前期幼儿有其特殊性: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的限制使幼儿对自身面临的困难和需要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向外表达的能力;留守幼儿身心发展的诸多问题基本上处于潜伏、萌发和隐蔽状态,不易察觉;留守幼儿人多数呆在家里或农村幼儿园,缺乏群体比较和考察的机会,对他们出现的问题难以考量等。幼儿期是儿童动作、言语、认知、情感、社会性、个性等身心各方面萌发的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奠基阶段。“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学前期是关系着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学前期的农村留守幼儿应该比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中小学生更值得同情和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国内针对留守幼儿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从中分析留守幼儿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展示国内学者对留守幼儿的概念界定、数量规模和多学科研究方面的观点和结论,并从各角度探讨我国农村留守幼儿问题的应对之策,以期对国内留守幼儿的研究有所贡献。

二、现有研究内容述评

(一)留守幼儿概念界定

对留守幼儿的专门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98年,张志英在《“留守幼儿”的孤僻心理》一文中最早提出“留守幼儿”一词,并将“留守幼儿”定义为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独自留守在家的幼儿。然而自1998年“留守幼儿”一词提出以来至今学术界对留守幼儿概念的界定仍存在诸多分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外出父母数量、外出务工时间、幼儿年龄界定。首先,在父母外出数量上有两种观点:有人认为父母双方均外出的幼儿才算得上是留守幼儿;有的学者认为只要双方中的一方外出即构成留守;其次,在外出时间上有人认为半年以上,有人认为三个月或一年,由于2000年人口普查及此后的有关调查基本上都采用半年为界定流动人口的时间参考长度,尽管有的学者对外出时间没有做出界定,但都以半年为时间标准;再次在幼儿年龄的界定上,有三种不同的划分,有6周岁及以下未人小学的儿童、1岁~7岁之间、0岁~5周岁三种不同划分,第一种观点由于和学前教育的年龄划分一致,得到较多认同。目前关于留守幼儿概念的界定分歧依旧较多,笔者较为认同华中师范大学蔡迎旗教授对留守幼儿做的界定:留守幼儿,即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自己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6周岁及以下的未人小学的儿童。

(二)留守幼儿的规模及分布

1.留守幼儿的规模

对留守幼儿概念界定的分歧,以及调查方法以及计算方法的差异,目前对留守幼儿规模的推算也不尽相同。中国人民大学段成荣、杨舸根据2005年对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得出在全国5861万17周岁及以下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中,留守幼儿的规模达到了1585万人,占总数的27.05%。蔡迎旗根据2005年人口统计各项数据计算,我国6周岁及以下的留守幼儿达到952.37万人,占全国留守儿童总数的41.48%,占全国0岁~6岁幼儿总数的18.1%。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得出不同的数据,留守幼儿的规模巨大是个不争的事实,亟需得到关注和重视。

2.留守幼儿的分布

当前,我国的人口流动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留守幼儿也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幼儿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人口流出大省。留守幼儿高度集中在安徽、江西、湖北、重庆、四川等五省(直辖市)区,留守幼儿在当地全部儿童中所占的比例接近甚至超过50%。由此可见,留守幼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包括留守幼儿在内的留守儿童问题,是中西部地区的“特色问题”。

(三)留守生活给幼儿带来的影响

1.家庭教育不完整

父母的缺失导致家庭结构的不完整,留守幼儿只能与祖辈或其他抚养人相依为命,家庭教育的不完整给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责任处于一种真空状态。孩子的教育责任在祖辈和父辈之间的含糊状态中被真空起来,父母想教,“够”不着,爷奶“够着”,教不了。在隔代教养的家庭中,祖辈对幼儿衣食住行关注较多,对幼儿教育问题的关注较少,重养轻教。隔代教养的孩子多比较娇惯,祖辈们也往往容易放松对孩子的管教。在隔代教养的孩子中,近60%的幼儿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普遍问题,任性、自私、冷漠、犹豫多疑、缺乏热情和爱心、缺乏同情心、逆反心理严重,常有违纪现象;性格孤僻,多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不讲文明、礼貌,上进心差,道德品行差;怕吃苦,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2.学习能力差

农村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相比,在数学、语言、绘画等方面均比较落后,与非留守幼儿相比,留守幼儿学习较差。在数学学习方面,大多数留守幼儿在数学能力、图形认知等方面存在困难;在绘画能力方面,留守幼儿在图形辨识上与非留守幼儿存在显著差异;在语言发展方面,留守幼儿普遍存在语言倾听能力欠佳、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普通话表达能力弱等问题。

3.普遍存在心理、行为问题

大部分留守幼儿在同伴交往方面存在缺乏安全感、偏狭、排斥、攻击等令人担忧的状况。留守幼儿在同伴交往方面存在障碍。通过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的比较发现,留守幼儿的抑制性控制与身体攻击、总攻击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非留守幼儿相比,留守幼儿的抑制性控制能力较弱,具有较多的攻击行为。张悦秋、闫冬梅通过对连云港市农村地区386名4岁~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发现,不同的年龄组存在不同的行为问题。4岁~5岁留守儿童以违纪、退缩、攻击为行为问题的前三位;6岁组留守儿童以违纪、交往不良、攻击占据行为问题的前三位。“黄冈老区城镇幼儿园留守儿童现状、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在湖北黄冈革命老区10区县123所幼儿同和学前班进行调查发现,留守幼儿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比较容易m现社会性发展异常问题,如性格缺陷、情感冷漠、情绪不稳、行为偏差、生活习惯差等问题。

4.健康、安全状况堪忧

根据全国妇联的抽样调查发现,留守婴儿得不到母乳喂养和科学人工喂养的情况比较严重。对农村留守幼儿预防疾病的免疫注射相对忽视,只有88%的留守幼儿能够打各类预防性注射疫苗,11.9%的留守幼儿没有打全预防针。留守学前幼儿在安全、自我保护、卫生等方面的知识非常缺乏。整体安全认知水平较低,在对防拐骗、防走失、交通安全、防范电等四个方面的认知水平较低,留守幼儿缺乏自我防护能力,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较高。留守幼儿的健康、安全状况得不到有效保障,令人堪忧。

(四)留守幼儿问题的应对对策

留守幼儿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关注、互相配合,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为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雷万鹏等人认为,对留守儿童政策应遵循“政府主导、责任共担”的原则。只有明确目标群体,瞄准留守儿童中的“脆弱群体”方能提高政策实施效果。和建花等人认为应从建立包括留守幼儿在内的留守儿童档案数据库和检测系统、完善农村留守幼儿计划免疫和保健管理,普及科学喂养知识、建设农村家庭教育支持体系,加强对监护人特别是祖父母和母亲的教育培训、发展农民工流出地与流入地的学前教育、开展对农村留守幼儿的社会关爱活动等五个方面人手解决农村留守幼儿所面临的突出问题。针对留守幼儿面临的各种问题与困难,一些学者和机构根据当地情况或自身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留守幼儿问题的新模式、新思路。袁国富等人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利用农村社区当地闲置资源,针对留守儿童的学前培养提出了“乡村育儿院”的新模式。在农村外出劳务人口众多、人口居住比较密集的范围内(主要是以村庄为主),把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在固定的场所内,由符合一定条件的专职人员进行统一的抚养和教育。南京晓庄学院在全纳教育的视域下根据本校大学生暑期支教经验,提出了以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为主体为留守幼儿实施非正规学前教育的支教模式――晓庄模式。

三、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纵观迄今有关留守幼儿的研究,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尽管不同领域、不同学者都在围绕留守幼儿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然而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价值取向等诸方面仍需进行深入探讨。

(一)核心概念界定不统一

明确的概念界定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然而迄今为止,对于“什么是留守幼儿”这一基本问题仍缺乏明确、统一的界定,对留守幼儿的界定只是从其特征进行表征与描述,缺乏对其本质的把握,这将直接影响这一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目前一些关于留守幼儿的研究甚至存在忽视留守幼儿概念的问题,学术操作缺乏规范。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建立在概念统一、明确的基础上。统一留守幼儿的概念十分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关系着国家对包括留守幼儿在内的留守儿童政策的制定以及推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留守幼儿研究“问题化”视角严重

目前关于留守幼儿研究的基本范式:“问题一原因一对策”,这种范式导致对留守幼儿的研究更多的是从问题化的视角出发对留守幼儿问题进行研究。在已有的研究中,留守幼儿在心理、行为、认知、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在留守幼儿身上都存在,但这些又不仅仅只是留守幼儿自身存在的问题。留守幼儿身上出现的诸多问题一部分是由于留守幼儿自身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留守幼儿所面临的农村整体的大环境和留守这一现实困境造成的。然而目前关于留守幼儿的研究尚未将留守幼儿自身的问题与其所面临的问题有效区分开来,导致现有的研究更多将留守幼儿看作是“问题儿童”,研究视角“问题化”现象严重。今后应以发展的视角进行关于留守幼儿的研究,采取追踪研究的方法,对留守幼儿今后的发展进行跟踪研究。同时与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研究相结合,进行纵向研究,使包括留守幼儿在内的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更加系统、全面。

(三)研究结论缺乏统一性

目前关于留守幼儿问题的研究,由于地域分布以及各自研究方法与工具差异,导致现有的关于留守幼儿研究的结论差异甚大,甚至有关同一主题的研究结论南辕北辙,现有的一些基本结论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目前的研究结论缺乏统一性,没有形成规律性的认识。留守幼儿问题相关研究统一、规律性的结论对于留守幼儿政策的制定及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篇3

关键词:学校、家庭、社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106

一、概念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或不在父母身边城里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不好的“留守儿童”事件,让人们对留守儿童问题心理的剖析深入,使得一部分留守儿童的成长压力增大。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

1.性格缺陷

冷漠孤僻、逆批任性。父母作为孩子依恋的对象,其作用不可忽视和替代,而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缺失父母的关爱所造成的创伤是挥之不去的,这使他们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容易形成性情孤僻。自卑忧郁的性格特点。自卑是与自信相对立的负面情绪,认为自己在某方面或各方面都比不上别人,并且会过分放大自己的缺点,对自身缺乏理性认识,行为上以叛逆方式表现出来。亲情的缺失、同龄人的不相容,更容易使其形成任性自私、冷漠孤僻的性格。

2.人际交往障碍

敏感多疑、缺少朋友。留守儿童的父母因家里经济条件落后而长期外出打工,儿童一般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隔代抚养的不足是祖辈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所接触的生活面与儿童的有很大不同,不利于儿童模仿学习人际交往方式;隔代抚养的另一个缺点是祖辈对孙辈的教养方式通常过于娇惯、迁就、护短,使得儿童性格浮躁、道德水平具有不平衡性;许多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力,提到父母时,部分留守儿童情感冷漠,没有表现出对亲情的渴求,在看到非留守家庭生活较为富裕幸福之后,还会认为社会不公平,产生嫉妒不满的情绪,对自己的家庭情况有隐瞒、说谎的行为,这些都使其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劣势。

3.人生观、价值观的偏移

打工主义,现实主义在“打工潮”带来的影响下,家长平时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并不关心,由于长时间见不到孩子,家长更多的是给予孩子金钱方面的弥补,使得留守儿童的道德水平呈下降趋势;并且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初中或高中一毕业就外出打工赚钱的不良影响,导致儿童对个人价值,人生理想狭隘化,固化;难以树立高远的理想,宏大的抱负。使得城乡结合部的留守儿童或以谋求财富作为人生唯一的追求,或以消极、不思进取的心态应对生活。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

1.家庭应对措施

父母首先应该具备责任意识,客观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恰当选择监护人,同监护人合理搭配,改善留守儿童心理状态,强化沟通交流。首先,父母应加强同孩子之间的交流,让孩子充分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其次,采用多种沟通方式。父母可在使用电话的同时辅以书信的方式,强化同孩子之间的交流,孩子也能通过书信的方式,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再次,强化同监护人的沟通。父母应该及时同孩子的监护人沟通交流,获取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信息,进而采取有效沟通,对孩子的问题进行疏导解决。最后,沟通内容应宽泛。沟通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注重孩子的生活、学习问题,也应当注重孩子的健康问题,涵盖孩子的心理发展、变化等,注重孩子的健康发展。

2.学校应对措施

学校应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心理档案。学校应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多参加学校举办的关于心理方面的活动,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监护人、家长的心理辅助能力,推广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学校也应该为教师提供培训,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的了解,掌握儿童的心理特征,可通过心理机构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技能,提高心理健康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应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咨询室。

3.社会应对措施

应加强对游戏厅、网吧等公共场所的监管,加强农村治安,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建立健全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对于大众传媒来说,应引导社会关注留守儿童问题,集合社会力量,鼓励爱心活动,关注留守儿童。进而帮助留守儿童自强、自信、自立,彻底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4.个人应对措施

留守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使得儿童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节,首先要对留守儿童的自我概念加以引导。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自我概念在儿童发展的多方面有重要作用,积极自我概念的养成在儿童教育目标中具有特殊地位。所以要引导儿童全面的认识自身,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以及合理的自我调节,完善自己的人格,不给自己贴被留守、缺少父母疼爱的标签,不一味自卑,而是发掘自己的闪光点,增强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勇于逆流而上的意志品质;其次要改善留守儿童的自我体验,教会他们自我安慰、自我排解。

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篇4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13)03-0008-01

一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

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关于留守儿童的文献研究就越多。但目前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比较肤浅。有的作者称这群特殊的孩子叫“留守孩子”、“留守少年”等各种称谓。但笔者认为“留守儿童”更加准确恰当。在年龄上也有很多争议,有人将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为“农村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留守在家乡,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的群体”。随着研究的深入,在留守儿童年龄标准方面有逐渐达成统一的趋势,以《联合国儿童公约》的年龄为准。经过对各种文献的对比研究,笔者认为留守儿童就是农村地区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需要父母单方,祖父母或委托人监护,抚养的年龄未满18周岁者。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

儿童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最旺盛,心理变化发展最快。也是人格、态度、心理健康等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父母长期的缺位和隔代抚养的局限性使留守儿童的认知、情感、道德、个性等发展的关键期得不到正常的呵护和教育,从而造成心理发展上的缺陷。

1.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自卑感。由于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对外界敏感,缺乏安全感,易陷入自我责备中,表现为孤独感、敏感自卑等。孤独感是留守儿童最多的情绪体验,自卑是留守儿童群体的代表情绪感受。大多数学者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并指出留守儿童和父母沟通较少,让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依恋感,变得孤单、自卑。

2.留守儿童存在性格孤僻。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任何人无法代替的,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影响一生的重要环节。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接触,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自卑懦弱等人格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

3.留守儿童在交际上存在问题。留守儿童的交际能力差,尤其是同伴交往能力。他们有一种孤僻的心理,即沉默寡言、喜欢独来独往等。多数学者调查显示父母均在家的非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和自信心方面显著高于单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而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又显著高于双亲外出的留守孩子。留守儿童的交往问题显著地受父母在外打工时间和回家间隔时间长短的影响,时间越长影响越重。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女生比男生在交往交流问题上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三留守儿童的特征

1.放任型。这类孩子的父母大多以做生意为主。他们的家庭较富裕这些孩子的零花钱较充裕,这便使他们养成了乱花钱的毛病。这些孩子胸无大志,学习一团也是糟。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他们便更加肆无忌惮。

2.外强中干型。在坚强的外表下,他们有一颗脆弱的心,他们易受到伤害,情绪不稳定。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呵护和教育,渴望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与父母交流,但是没有。所以,他们更多的对老师有一种依赖。他们喜欢热闹,不喜欢独处。当看到别的父母来看望自己的孩子时,他们马上就会有情绪低落、急躁易怒,仇恨父母等情绪。这类孩子的学多不够稳定,受情绪影响很大。

3.天天向上型。这类孩子的家境一般,父母大多出外打工,靠出卖苦力或做小生意为生。他们的父母用勤劳和汗水换来不算错的收入,为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这些孩子大多保留着农村孩子的节俭,因为他们深知父母挣钱不易,所以,他们的成绩一直不错。不过,这样的孩子大多比较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有的甚至还有点不合群。

四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摆脱留守现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将子女带到身边打工所在地的学校就读,摆脱留守的现状。

2.加强学校心理教育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加强学校心理教育,学校要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落实,更应承担起这个重要责任。在学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理论实践能力,进而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抵抗能力和调解能力。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力所能及地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并善于辨证地、发展地看待留守儿童,真正做到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空间。

3.激发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责任与教育意识。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普及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唤起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责任与教育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通过增加沟通次数,见面时间等方式提高沟通效果,增进感情交流,在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上发挥主要作用。在教育孩子问题上,首先不要溺爱孩子,威胁和打骂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最无能的表现。,教孩子明辨是非。其次要赏识孩子,坚信自己的孩子能行,要及时表扬鼓励孩子,尽可能为他创造经历成功的喜悦和体验。还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孩子的品质和智力是密切相关的,人类最能震撼心灵的是感情。生活中要教育孩子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家长也要以身示范。

五小结

父母和孩子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也才是儿童心理良性发展的良好环境。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前进,但背后确有很多问题的产生。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已经变得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国家政府给予大力扶持及关心。

留守儿童被留守或产生很多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心理健康的问题。这都需要国家去关注去解决。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这一问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现状研究[J].人口研究,2005,4(1):29-36

[2]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3]袭开国.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现状及其个体差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66-467

[4]刘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篇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人口流动限制的格局打破,特别是在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推动下,农村大规模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他们以劳务输出为手段,谋生致富、养家糊口为目的,每逢过完春节,大批农民便背井离乡,留下子女外出打工,从而形成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根据不同标准的划分其概念亦不同,本文所界定的农村留守儿童包括完全留守儿童与非完全留守儿童,即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17岁以下的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父母长期外出务工赚钱对留守在农村的儿童心理是否存在影响,以湖南省邵东县与靖州县为例的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的影响

从表格中可以推出,远离父母生活的儿童确实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见微知著,随着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由于各种原因形成了数不胜数的农村留守儿童。没有父母只有孩子的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不可能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身体与心理茁壮健康的成长。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焦虑自卑,多发寂寞无助之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父母有依恋情结,依恋的程度与性质直接关系到儿童的情感。由于农村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乏心理交流机会,内心的烦恼与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导致内心的情绪无处合理的宣泄,尽管有委托监护人的照顾,但他们所能给予的只是身体方面的关心,而心理方面的问题大都置若罔闻,因此这种长期的矛盾心理极易产生焦虑、敏感等情绪。

2、性格孤僻,反叛心理较强。留守儿童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家人的关心与教育,但由于现实原因,远在异地的父母无法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长期以来,他们的苦乐基本是一个人独自承受消化,父母的爱可望而不可及,他们不愿主动参加班级团体活动,宁愿沉默寡言,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些农村留守儿童因为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希望通过一种极端的行为引起他人的注意与关心,喜欢与人唱反调,对周边的一切缺乏安全感,常常带着有色眼镜看周边的人与事。

3、道德意志薄弱。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是由“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过渡。自律道德是在他律道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儿童期的道德判断大部分停留在他律阶段,由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发展,离不开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内化,离不开成人的监督和管教。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由委托监护人抚养长大的,一方面由于委托监护人的疏忽,缺乏有力的监督管教,另一方面因道德情感缺乏和发展偏差,留守儿童的自律道德水平低下,道德意志力脆弱,易受社会不良习气的诱导而做出违背道德法律的事。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

1、家庭因素。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教育环境,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是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德智体与个性社交能力等密切相关。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正确的教育和关爱是子女形成健康心理和意志力不可或缺的条件。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远离小孩,无法教育子女,亲情的缺失造成留守儿童性格的冷漠,不愿与他人交往。

2、学校因素。家庭生活的不完整,使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迷惑,需要学校更多的帮助与疏导来补救家庭残缺的影响,但由于学校一般重智育轻德育的课程偏向以及农村学校无专业的心理老师,且各科老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过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未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3、社会因素。首先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农民工在城务工,其随迁子女就地上学困难,只能在老家上学,远离父母,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其次农村社会文化环境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农村地区不论在经济还是精神方面都是比较单一贫乏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网络在农村地区逐渐出现并不断扩大,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生课余时间都喜欢“泡吧”,由于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农村中小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与自制力不够,易沉迷于虚拟的网络,而且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更加肆无忌惮的出入各种娱乐场所,致使他们的心理状况受到严重的影响。

4、自身因素。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儿童期不仅是个体生物性发育的阶段,而且是他们自我心理的发育阶段。留守儿童正处于这一特殊时期,他们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身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当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和生活空白区得不到父母与老师的弥补,他们往往把心理的需求与满足转向朋友,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不能有效地明辨是非,容易误入歧途。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发展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当地就业经济模式。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最终的目的是使农民摆脱贫困,减少农村与城镇的经济差距。要使农民真正富起来,必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与科技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他们不要再背井离乡,有足够的时间与他们的子女相处,给他们温馨的家庭环境,并教导他们。

(二)重视学校教育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学校教育。首先各学校应该摒弃重智轻德的教育,不要被高考的“指挥棒”束缚,适当开设德育课程;其次各学校应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定期与他们开展心理交流座谈会;最后班主任应该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以及心里状况,并做好详细的跟踪记录,建立“心灵驿站”,在生活与学习上更多的给与他们帮助与爱。

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篇6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现象,不仅会长期存在,而且还愈发严重,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1.1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潜在的人力资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他们受教育程度和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一代又一代新型农民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关注程度和管理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1.2是农村儿童自身健康、全面发展的关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留守的特殊性,使其缺乏系统的家庭教育,在性格、行为、心理状态、思想品德等方面容易出现偏差。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对策,使他们和其他儿童一样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1.3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整体改革

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受教育群体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并对农村传统的教育管理进行改革,使之更加适合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这样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出现的主要问题

2.1留守儿童品行方面的问题

2.1.1道德观念发生偏差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家庭教育弱化,缺乏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的引导,部分留守儿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上产生了偏颇。一部分农民工的家庭经济和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了弥补对孩子亲情方面的缺失,他们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采取“金钱+物质”。这样孩子极易产生“读书无用论”和“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甚至形成享乐主义的人生观。

2.1.2道德行为表现异常

留守儿童因道德观念的偏差,在道德行为方面的表现出现异常。部分留守儿童缺乏起码的自我道德约束,未能建立起对他人应有的尊重,也未意识到其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个别孩子因缺乏家庭监控,迷恋网络游戏,甚至与社会不良青少年来往,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2留守儿童学业方面的问题

2.2.1学习成绩情况不容乐观

根据有关调查的数据表明,留守儿童的考试成绩中,优秀的仅占8%,较好的占16%,中等偏差的占54%,较差的占22%。从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留守儿童的考试成绩属于中等偏差。

2.2.2学习动力不足

首先,留守儿童的学习缺乏教养监督,学习动力不足。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无论他们学习成绩好或坏,都得不到父母直接的评价。留守儿童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常常处于无人监管的情况。一部分自律性差的孩子因此缺乏学习动力,厌学、逃学甚至辍学,不能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其次,一些外出打工的父母对子女的总体期望过低。部分农民工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概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体期望较低,放松对孩子的学习监管,对孩子的前途通常觉得能够外出打工挣钱就行。

2.3留守儿童心理方面的问题

2.3.1情感淡漠

学前教育研究表明,婴幼儿期是人生情感发展的敏感期,只有重视亲子间的亲情意识和相互依恋感的培养,才能使情感教育获得良好的效果。在实际情况中,有一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其幼年甚至是婴幼儿时期就离开他们外出打工,从而错过了与子女形成密切情感联系的最佳时期。一部分留守儿童对外出打工的父母并无思念之情,对父母也没有任何印象,极个别儿童甚至对父母产生了强烈的仇恨心理。

2.3.2性格内向孤僻

多数留守儿童是活泼开朗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留守儿童显得孤僻、自卑或者任性、自大。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或受了委屈时,十分想对父母倾诉,但是父母又不在身边,缺少良好的倾诉对象。正是由于得不到来自父母的亲情关爱,缺少情感抚慰,苦闷烦恼时又无人倾诉,久而久之就心情郁闷,性格内向、孤僻。

2.3.3人际交往局限

监护人考虑更多的是孩子的安全问题,只要求他们尽量待在家里,以确保平安无事。留守儿童的课余时间大部分是在家里度过,与同学在课余时间里的交往也不多,甚至有极少部分留守儿童处于空虚无聊、无所事事的状态,这大大减少了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机会,不利于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2.4留守儿童生活方面的问题

2.4.1安全隐患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监护人缺乏保护意识,导致留守儿童意外伤害与意外死亡事件时有发生,如游泳溺水身亡等。第二,受到他人人身侵害,如被拐卖以及受到害等。第三,留守儿童自身行为失范,走上违法犯罪或者轻生之路。据调查数据表明,留守儿童生病后,有相当一部分是“自己找药吃”,甚至“不求医不求治”。这说明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留守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卫生医疗常识。另一方面监护人既无时间和精力,也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顾及留守儿童的卫生医疗。

2.4.2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缺失是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缺失的重要因素和表现。农村家庭没有积极负担起教育责任,或对教育责任执行不利,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教育。由于观念上的淡漠和生活上的压力,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对其教育管理时间普遍严重不足,这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一个重要的表现。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团聚的时间很短,有些留守儿童一年中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够与父母团聚,甚至有些留守儿童几年才能够跟家长团聚一次。教育管理方式不当,教育管理内容单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较深,大多把文化教育放在第一,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关注较少,甚至认为家庭教育就是督促孩子学习,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方面受教育机会的缺失,致使留守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产生了扭曲。家庭教育管理不当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放任型。在外打工的父母没有时间和精力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多数采取放任的态度。这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完全靠自觉,缺乏监督。第二,溺爱型。有的经济条件较好的外出务工父母,无力关心孩子的思想、学习,只是在物质上满足他们、顺从他们,导致溺爱。第三,严厉型。一方在家的父母,往往因为工作繁忙,对孩子教育缺乏耐心,过于严厉;有的老人由于思想观念陈旧,也会使用粗暴教育手段。

3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篇7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对策思考

 

一、留守儿童的概念及产生的背景

对于“留守儿童”数量的统计、年龄段的确认以及统计的方法,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结论存在差异,因此关于“留守儿童”概念界定问题,观点众多,还未达成共识。本文研究的“留守儿童”主要是针对那些处于幼儿园、小学和中学阶段,年龄为3—16周岁之间的未成年人,其父母双方因脱离家庭而流动到他乡,把孩子留在本土户籍所在地而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孩子。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口大规模流动的背景下出现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变革,在社会转型和制度转轨的过程中,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农村耕地面积减少,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依靠进城务工提高家庭经济收入,由于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城乡生活成本的差异影响了农民工在城市正常的居住生活。因此,大多数农民工为实现脱贫致富,而被迫放弃对孩子的监护,并使其子女留在农村老家,因而成为了“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必然备受关注。

二、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现状及原因分析

为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2009年对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第二中学、峡江县中学及其周边小学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调查和访谈,通过归纳和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优势特点

1、具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调查显示,这些儿童中有51%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14%独自一人生活。这些儿童在起居、做家务活等方面都显示其较强的能力。在问及“如果遇到困难,你会采取什么方式解决”时,45%的留守儿

童选择“自己解决”,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得到锻炼的。

刘志翔2(1958—),男,江西吉安县人,井冈山学院政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具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除了生活中所面临的困难需要自己照顾自己以外,心理上的矛盾也需要自己调节,久而久之,他们面对挫折和苦难就习以为常了,6.7%的孩子认为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在实践中得了到磨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父母外出对于某些孩子的性格以及意志的磨练大有裨益。。

3、具有良好传统的孝顺观念。在“隔代监护”的留守儿童中,有部分儿童由于其祖父母年老体衰而需要他们尽自己的孝顺之力,同时对待在外务工而辛苦劳累的父母也深表理解、关心和担忧。在回答对自己的父母有什么期望时,很多孩子都希望父母在外保重身体。有的还会细心地观察自己父母因辛苦劳累而增加的皱纹时,心理特感内疚,强烈的感恩之心油然而生,他们希望学好文化,长大后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孝敬父母。

(二)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长远来说,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对他们自身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不可乐观,目前这一环境因素容易给留守儿童带来以下主要问题。

1、人际交往有障碍,心理问题突出

调查显示有50%的留守儿童平均每月与父母联系1—2次,14%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联系。通过调查发现,59%的外出父母一年或一年以上回家一次。尽管外出务工的父母会打电话给孩子,但多数是询问家里或者及孩子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很吃力的孩子来说,这种沟通容易产生相互间的隔阂。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父母之爱,情感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得满足,往往出现消极情绪,进而产生自卑、沉默、悲观和孤僻心理。

留守儿童与其身边监护人的语言沟通也不可乐观:“经常沟通,较和谐的”占58%;“经常沟通,但不和谐的”为17%;“较少沟通”及“没有共同语言的”各占17%和8%。当与监护人有矛盾时,18%的留守儿童选择“语言顶撞”,选择“离家出走或其它过激行为的”为5%;选择“逃避的”为48%。表明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在家庭交往中存在矛盾,而处理矛盾的方式就是逃避或闷在心里,长此以往,则产生孤僻、内向的性格。。

在家庭生活之外,“伙伴或朋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很少或没有朋友的”为7%;60%的留守儿童“愿意与伙伴一起分享开心的事”,悠闲时,90%的留守儿童会选择“与伙伴玩耍”。从年龄特征上来讲,儿童时期的情感需要非常强烈。在其心理寂寞难耐时,便将更多的感情寄托在同龄人身上,容易出现不良后果。

2、看重金钱,缺乏远大理想

一些留守儿童缺少为祖国、为人民贡献的崇高理想。调查中对“你的学习目的是什么”问题的回答,66%的留守儿童选择“为将来有个好职业、收入高”,15%的留守儿童选择“说不清楚”,只有6%的人选择“为建设国家做贡献”。表明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理想仅是“个人出人头地”,没有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国家的富强联系在一起,缺乏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3、社会公德与法纪观念欠缺

留守儿童大多在主观上那种强烈的遵守社会公德意识与其行为上的表达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调查中问及“在食堂买饭是否排队”时,34%的人回答“不排”,回答“你对在课桌上乱涂乱画的看法”时,高达80%的人认为“很普遍”和“普遍”。法律常识缺乏、法纪观念较低。调查数据显示,在回答“当你过马路遇到红灯时你会怎么做?”,有49%的人选择“不闯红灯”,而选择“别人闯过去我也跟着闯”及“有急事时才会闯”的人分别占15%和36%。表明对他们的社会公德及法纪观念的教育有待于加强。

(三)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失控

亲情缺失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因素。情感缺乏是留守儿童成长中最严重的问题。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可能导致留守儿童家庭环境恶化,家庭成员间亲密度降低,容易使儿童产生不良人格心理。父母与孩子沟通的途径非常有限,难以有效地引导子女良好的道德养成,身边监护人又疏于管教,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或放任状态。

2、学校教育力度欠缺

农村地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多数教师是大专或高中学历,且青年教师相当缺乏。有些教师缺乏为人师表的意识,存在“两张皮”的现象,难以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如有的教师随地吐痰、在教室抽烟、随手扔烟头;有的仪表不整,举止粗俗;有的在办公室里打牌、打麻将等,在学生心中造成不良的印象。在“升学棒”的指挥下,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突出,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在与其家庭沟通和配合方面存在困难,大部分老师对那些学习较差的留守儿童关注较少,更不会关注留守儿童思想和道德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和体制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其人格扭曲发展。

3、社会教育环节脱节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环境变得日益开放,一些书籍、杂志、网络等大众传媒及影视文学作品中渗透着大量的暴力、颓废、色情和其它低级不健康的内容。这些信息对人生观还未形成的留守儿童必然造成强烈的冲击,并留下心灵上的阴影。

农村较差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和治安等环境不利于留守儿童的道德良好发展,如地下、黑网吧、游戏厅及其它违法娱乐场所往往成为留守儿童随意光顾的地方,容易使他们进行不良的社会交往,沾染坏习惯,甚至违法乱纪。

4、留守儿童是非辨别能力较弱

一方面,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留守儿童阅历和经验的缺乏,难以辨别是非和真善美。另一方面,留守儿童自控能力较差。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有效监护,自我散漫,习惯于不受约束,对于自我控制力差、意志薄弱的孩子来说,在其道德行为上容易出轨。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重视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一是父母要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应尽可能减少外出务工的时间或者留下一方在家抚养教育孩子。二是在外务工的家长要掌握妥当的沟通途径和科学的育人方法。沟通时间要定期,沟通时间不能间隔过长,沟通的内容要丰富,不能只谈学习成绩,其他如思想心理、交友状况等也要询问,把询问与倾听孩子的意见结合起来权衡,沟通的方式上要多样化。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1、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要克服农村学校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加大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真正把教师和学生双方都从应付考试的疲惫战中解脱出来。

2、深入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联谊会、道德与法制讲座以及献爱心活动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感化。学校还可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留守儿童的心理医生,多给予一点关爱的同时为其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及时解决其心理困惑。

3、加强农村学校寄宿管理,提高对留守儿童管理的实效性。学校要积极努力,尽量为留守儿童提供住宿的条件,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营造和谐大家庭的氛围,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可以使家庭教育缺失的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三)政府应重视并制定人性化政策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体系的户籍制度的缺陷,为留守儿童进城就学提供良好条件,保证农民工子女与城市人的子女在经济、政治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2、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要建立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合理配置资源,教育部门要改变过去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机制,真正重视学校的道德教育,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智育和德育得到健康发展。

3、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留守儿童实施人文关怀。当地政府应加快在农村建立图书馆、体育馆、文化宫等公共文化娱乐设施,丰富、充实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为其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加强社会监督,营造良好氛围

1、加强媒体宣传,引起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与监督,共同解决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缺失问题。开展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调研活动中,寻找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对象,和他们结对子,担任留守儿童的知心哥哥和知心姐姐,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书信、电话等联系,对留守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辅导。

2、加强农村文化环境建设,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彻底清除给青少年造成精神污染的各类垃圾,如违法经营的网吧,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让留守儿童在优美的社会环境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参考文献:

[1].叶敬忠.关注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张艳萍.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5(03)

[3].王开玉.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4].王晓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建设的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

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篇8

1.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概念的界定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在本文中特指因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外出务工,将儿童留在户籍所在地,使得儿童不能跟随父母共同生活,无法得到父母的有效监护,全权委托长辈监护,由长辈进行教育和管理的现象被称为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

2.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

2.1隔代教育逐渐成为最常见,最让父母放心的家庭教育方式。隔代教育是在父母外出务工后由祖父母,外祖父母代为监护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由于隔代教育主要是儿童最亲密且又最疼爱儿童的长辈监护,父母则往往更加认同隔代教育是最适合,最放心的监护方式。

2.2农村留守儿童的被监护质量不高。首先是生活质量不高,由于隔代教育的祖辈往往是过惯了艰苦且又俭朴的生活,只能保证留守儿童的温饱问题。其次,因为祖辈往往都较年迈,无法承担众多的体力活和家务,这使得本因被照顾的留守儿童反而要承担起照顾祖辈的义务。最后,祖辈往往都未受到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没有足够的能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上的帮助,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

2.3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有效的监护和引导。由于祖辈和留守儿童存在思想观念上的代沟,难以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又忙于农活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看管孩子,这就给孩子创造了无人监督的“自由空间”。同时,隔代监护人往往受教育程度不高,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无法提供正确的引导方式和心理疏导,采取暴力的行为进行惩罚式的教育。

二、隔代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

隔代教育过程中,祖辈有丰富的时间和精力去监护和照顾小孩,由于血缘关系,他们认为帮助子女照顾小孩是他们的义务和责任,同时晚年生活能够与孙辈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也能从中获得许多乐趣。然而,因为老年监护人年龄的不断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使他们在监护孩子方面力不从心,缺乏精力,不但照顾不好孩子,反而更加需要孩子来照顾他们。同时,老年人陈旧的思想观念和受教育水平有限无法与新时代孩子思想进行良好的沟通。再者,老年监护人由于亲密的血缘关系,使得祖辈过分溺爱孩子,纵容诸多不良行为嗜好的产生和继续,引发后续更加严重的自身问题和社会问题。

三、隔代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造成不良影响的原因

1.祖辈自身条件限制了家庭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作用

隔代教育将祖辈把对孩子的疼爱扭曲变成一种溺爱,会将孩子引向注重努力赚钱忽视读书重要性的道路,严重扭曲孩子的价值观。祖辈陈旧的思想观念阻碍了孩子们创造思维的形成,文化水平低无法给孩子提供知识的熏陶和新知识的补充,进一步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忽视了家庭在孩子成长道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学校生活的单调乏味

我国农村教育资源明显落后于城市水平,农村地区教育落后,基础教育设施不完备,娱乐设施就更无法进入到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们的生活中。农村留守儿童就无法在单调的学习中获得放松和享受学习的乐趣,同时农村学校教育人员水平有限,不能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好“父母”的角色,无法为孩子提供父母般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也就不能在学校找回缺失的那部分亲情的温暖。

3.政府方面的原因

3.1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制度的不健全。首先是城乡间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在教育投资方面,国家投入力度重点在城市,这就导致农村教育水平低,教育设施不完备,教学工作难以正常展开;其次国家对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过低,表面上的制度却不能真正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农民需要寻求自我保障的形式;最后,农村劳动就业问题严重,缺乏相关保障农民就业的政策制度,农民工不能同工同酬,社会地位较低。

3.2农民缺乏本地获取经济收入的渠道。农民在农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都是依靠土地,但是这种靠天吃饭的不稳定状况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各方面消费水平,如教育经费,生活必须品消费等方面。迫使大批农民外出务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3.3政府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良好文化的力度不够。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一些新型的娱乐方式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吸引力,特别是一些农村黑网吧在利益驱使下,无视国家明令禁止未成人上网的规定,将暴力,血腥以及低级趣味的不良文化病毒一样的祸害着农村留守儿童。国家由于对城乡制度重视程度的不同,对农村不良文化的监管并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缺乏对农村复杂形式的研究,未能针对农村的特殊性制定特定的监管制度。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的对策

1.祖辈和父母要更新教育观念,创造良好家庭文化氛围

作为监护人的祖辈们应主动转变自己的陈旧观念,将只注重孩子温饱转到注重教育和健康成长的中心上来,对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和想法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孩子更快乐的生活和健康的成长。祖辈作为监护人要理解和尊重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下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引导孩子学习,培养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兴趣爱好,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气氛。

2.学校应转变教育形式,丰富学校生活

学校作为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学校就应该发挥它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主导作用,去掉功利性色彩,将只注重学业知识的获得为唯一衡量标准转变为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主要目标,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激励留守儿童向更好,更优的方向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篇9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基本问题

【中图分类号】G619.2

在这种农村人员大量流动,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流动的基本态势下,孩子被留守的数量也在大大增加。在建设和谐社会、美丽中国的时代下,我国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是关乎国民基本教育问题的要素。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人才,以教育为本,在学前教育这个教育初始阶段,这些农村留守儿童们的教育质量不容忽视。下面,我们先从各个方面对留守儿童这一概念的界定入手,来了解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基本状况

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的14周岁以下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是指父母外出打工或经商,留在农村由祖辈或亲友照看的3-6岁儿童的教育,其中包括家庭教育和正规的学前教育。目前,我国农村3-6岁的留守儿童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大部分没有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留守儿童”一词的来源留守儿童的现象一般只在中国被提及,也是中国近年出现的一个严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打不风为夫妻一同外出,因为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把孩子留在家里。这种现象在80年代由我国一位学者提出,称这批留守在家里的孩子称之为“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六千万,总体规模扩大、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学龄前儿童规模快速膨胀

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2005年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757万,增幅达47.73%。学龄前留守儿童规模快速膨胀,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减少,大龄留守儿童规模明显收缩。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总体状况良好,部分中西部省份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需引起重视6-11岁和12-14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分别为96.49%和96.07%,表明他们绝大部分正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总体状况良好,但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差。

二.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长期滞后,造成农村学前教育供需矛盾突出。学前教育不受重视,经费严重匮乏从中央到地方,从政策到措施,都在努力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和教育环境。然而,长期以来家长观念的陈旧,政府职能部门的忽视,积重难返。农村旧的教育观念仍然存在,有些父母认为学前教育不影响孩子的教育,而祖辈们根本没有学前教育的意识,部分幼儿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的学前教育也仅仅停留在看护或简单的拼音、识字和算术的知识传授上。学前教育经费严重匮乏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已落后于现今社会需求,各级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投资力度不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教育投入资金运行效率也较低。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关心关怀他们的健康成长。各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采取举措,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关爱活动,扎实推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成长环境不断优化。针对此次研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强化父母法定监护责任,探索有偿监护制度,填补留守儿童监护缺位。逐步修订建立相关法律制度以及与户籍管理相联系的住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政策法规,保障农民工及其子女能够平等享有公共服务资源。农村留守问题作为现阶段的重大社会问题,应纳入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将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会管理创新总体部署,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出台免税、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

学前教育对一个人成长发展至关重要,留守儿童数量庞大,应特别关注这一儿童群体的成长发展。进一步加大城乡托幼机构建设,增加公立托幼机构的规模,使更多的留守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降低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同时建立多种灵活简便的托幼机构,加强对其规范管理。为农民工子女入园设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并对困难流动儿童给予入园补贴。

参考文献:

1向冬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教育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叶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刘继强;杜学元;;留守儿童初级社会化中家庭功能弱化问题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修国先;;“留守学生”问题浅析[J];内江科技;2007年02期

5黄艳苹;李玲;;国内留守儿童研究综述[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篇10

关键词: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解决对策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1】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剩余劳动力凭借自身的优势外出打工,孩子就与隔代亲人生活在一起,调查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为4000多万人【2】。他们是一个需要社会关注的特殊群体。

一、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因为其生长,学习,生活等环境的特殊性有着自身特有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政治观念淡漠

农村留守儿童对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等政治理念概念不清,爱国主义情感薄弱,他们对于国家政策方针等方面的学习只是为了达到现今应试教育的要求,这是在于形式上的传承,思想上没有足够的认识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念出现偏差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做事大多随波逐流,对于自己的人生毫无规划,时间在毫不自知情况下流逝了。更为严重是他们中的有一部分人掉入了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的谜谭中。

(三)农村留守儿童有着诸多的心理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是与自己的隔辈生活在一起,自身的心理状况很少受到关注,因此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抬不起头来。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并且斤斤计较,心胸狭窄,不理解别人,爱钻牛角尖,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自然、甚至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等心理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产生有诸多原因。结合我国的国情具体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和学生父母之间的联系不及时,父母无法随时获知孩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因此在遇到问题时,双方无法配合解决。另外一方面,留守儿童学校大都在农村,环境闭塞,外面世界的变化对此影响不大,加之很久以来受国家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的分数太过看重,对于学生的爱国主义方面教育不重视,学生理想与信念方面没有正确的引导。

(二)社会方面,一方面因为留守儿童为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严重,且留守儿童大多生活不发达地区,容易受到影响。另外一方面,国家对于网络资源监管力度较小,各种消极消息屡禁不止,许多娱乐场所监察不力,青少年容易混迹其中,受到错误思想的侵蚀。

(三)家庭方面,首先,留守儿童父母多在外地工作,不能随时给予孩子关爱,许多家长就选择了金钱弥补的方式,过于溺爱自己的子女,有求必应。容易使孩子产生唯我独尊等错误思想。在另外一方面,留守儿童多与自己的隔辈亲人生活在一起,监护人受身体,学识等方面的限制,孩子学习遇到问题时,不能给予帮助,而当非留守儿童在父母帮助之下解决问题时,两者形成鲜明对比,长此以往则会影响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形成自卑心理。

(四)留守儿童自身方面。留守儿童每天和隔辈亲人生活,父母对其管教很少,留守儿童为未成年,自控能力较差,心智尚未发展成熟,不能抵制错误思想和行为的诱惑,并且留守儿童处于一个生理心理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在逆反心理的支配之下,容易走上弯路。

三、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解决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的国民素质水平的提升,解决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已迫在眉睫。解决此问题的话要多方面的配合

(一)学校方面,孩子大多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是影响其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留守儿童大多为未成年的学生,此现象更为明显,因此学校要对自己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正确的认识。并且切实付诸实践。其次,学校不能一味重视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的政治觉悟以及理想信念等方面要在课堂教学以及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重视起来,学校的老师和领导要以身作则,为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榜样,再次,要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设立家校联系手册,以保证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与家长及时取得联系,积极配合,使学生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二)国家社会方面,国家首先要重视对于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其次在认真分析留守儿童的情况后采取对应措施。例如国家可以建立扶持乡镇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就会减少,其次国家应该加强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力度,纠正人们对于价值观的错误认识,努力纠正社会上拜金主义的不正之风。再次,国家应该提高对于网络资源的监察力度,加强对于娱乐场所的管理力度,使得留守儿童有一个健康的网络以及现实生活的生长环境。

(三)家长方面,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留守儿童的家长要做到与学校积极的联系,随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严格要求,配合学校有错必究,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家长要认识到用金钱弥补的方式是不正确的,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解决,比如多给孩子打电话等等。

(四)留守儿童自身方面,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不要流于形式,要真正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找到一条正确实现自身价值的道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而且要努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提升自身水平,提高自身判断力,做到能够明辨是非,坚定自己的信心,坚决抵制不良思想和行为的侵蚀。

近年来,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国内外中小学道德教育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之一,加强德育工作是全世界家庭、学校、社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