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5:01

产业融合方式篇1

现代物流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增长的“加速器”。这种融合必然要求对传统物流提供的服务进行创新,以适应客户需求的变化,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现代物流产业现状

现代物流业除了提供原有的仓储和运输业务外,还向企业或个人提供更多的包括商品的包装、分拣、加工、分配和货款的代收及物品的限时送达等服务,它们可以体现在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和快递等现代物流业的创新服务中去。

(一)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

(二)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本身实际上并不承担具体的物流运作活动,它也不是物流的利益方,而是通过拥有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以及其他资源提供一套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此获取一定的利润。

(三)快递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快递业在我国兴起的时间不长,但发展的速度和产业规模都很惊人。2009年我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完成的业务量为18.6亿件,同比增长22.8%,业务收入完成479亿元,同比增长173%。目前,中国快递市场规模达640亿元,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仍然增长20%以上,是全球快递业增长最快的黄金市场。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和兴起,现代物流业的市场范围已经完全渗透到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社会物流总额和总费用逐年得到不断地提高。社会物流总额从1991年的3029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966500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从1991年的518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0800亿元,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图1)。

三、物流业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与产业融合影响物流产业的路径

(一)物流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1、物流需求的发展是物流业融合的根本驱动力

规模化生产、全球化生产使得经济运行中的物流规模日趋庞大,传统的、分散进行的物流活动己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消费者还对物流服务的快捷性、精确性和多样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2、信息技术与传统物流技术相互融合,形成物流信息技术

由于物流信息技术的运用,传统物流企业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包括各种方式的运输、大规模仓储、物流信息服务,以及完整的供应链管理服务。物流信息技术逐渐消除了运输业、仓储业和邮政业之间的技术性进入壁垒,成为这几个产业的技术基础。

3、规制的放松是物流业融合的重要制度条件

自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对运输业放松经济性规制,随后进行邮政改革,为物流业的产业融合奠定了制度性基础,推动了现代物流业的形成与发展。

4、物流企业间的相互并购进一步促进了物流产业的融合

运输企业、仓储企业、速递企业以及邮政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开始相互并购,互相进入对方的领域,并形成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企业,为消费者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物流服务。运输业、仓储业和邮政业之间的传统边界开始消失,出现产业融合趋势,形成现代物流产业。

(二)产业融合影响物流产业的路径

当前产业融合趋势方兴未艾,其对物流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还只是初露端倪,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提高物流产业的范围经济性

物流产业的互补型融合特点是增强其范围经济性的主要推动力量,传统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服务等产业相融合而成的物流产业,赋予该产业以新的服务内涵。范围经济性的增强为培育全能型的大规模企业创造了条件,推动企业间的横向或混合购并,导致竞争性的企业数量减少,从而将提高物流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2、要求产生整合型企业,促进分市场的竞争性

物流产业的整合性决定了市场上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一定是整合型企业,来整合物流产业链条上的各环节和企业,发挥整合的协同效应。另外,在物流产业这个大市场上,会细分为几个小市场,在这些分市场上,存在数量众多的企业,且多数企业会横跨两个以上的分市场,因此每个分市场的竞争较之融合前要激烈得多。一定程度上,作为寡头垄断者的整合型企业成为竞争性分市场上企业竞争力的评价者,因为整合型企业可以通过甄选战略合作伙伴来评价竞争性市场上的企业竞争力状况甚至决定其命运。少数知识、技术密集的,或是掌握资源优势的富有行业领导力的支配型企业与数量众多的专业化服务企业并存,寡头型市场结构与竞争型市场结构并存。

3、增强物流基础设施及生产经营联接性与网络性

产业融合使得从前不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购并等互相进入对方的经营领域,企业间资源的重新整合为多个网络的联结创造了条件。产业融合增强了物流产业的网络性和联结性,也因此赋予有形和无形网络资源的掌握者以一定的垄断力量。这些企业凭借其网络资源优势通过选择合作伙伴的形式激起其他企业间的竞争,使物流市场不同层面的竞争体现出差异性。

四、产业融合背景下物流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服务产品的附加值和知识技术含量

在物流业不断融合的背景下,提高物流服务竞争力的关键是提高服务产品的附加值和知识技术含量,提供包括运输、仓储、配送、供应链管理、物流方案设计等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乃至优质的个性化服务等。

(二)构建战略联盟

物流产业的融合要求物流企业构建战略联盟。通过在竞争型市场上甄选战略联盟伙伴,将自身不擅长或是不经济的业务环节外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供应链管理、物流方案设计以及个性化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

(三)培育自身的整合能力,通过外延式扩张扩充自身的服务内容

物流产业的融合促进了细分市场的竞争性,多数企业会横跨两个以上的分市场,因此,每个分市场的竞争较之融合前要激烈得多。因此,物流企业应该加强专业化,继续强化某一专门技术和知识的垄断优势。

(四)推进物流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

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结盟,加强物流业与金融产业、信息产业的融合,实现更大范围物流资源的协调和共享。在此基础上,依靠物流产业特有“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位一体的模式,打造自己的信息优势、网络优势、渠道优势,通过虚拟企业或动态联盟的方式协调和管理供应链上其他相关企业,从而推动物流产业升级。

(五)构建现代物流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

现代物流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以运输枢纽设施、科研开发组织、管理部门为依托,各类物流活动主体及其相关制造、流通、教育培训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它既具备一般性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又与现代物流相适应,顺应物流一体化的内在要求,是当前我国解决供应链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有效方式。

五、结论

物流产业的融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物流企业只有顺应这种大趋势,更新服务理念和提供全新的物流服务,才能在未来物流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的物流企业必须在发挥本土化优势的基础上,积极为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进行创新,不断走向物流产业升级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于刃刚,李玉红.产业融合对产业组织政策的影响[J].财贸经济.2004(10).

[2]马健.信息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J].产业经济研究.2003(02).

[3]白雪洁.产业融合影响物流产业市场结构的路径及企业的应对策略[J].物流技术.2005(10).

产业融合方式篇2

【论文关键词】日本;企业集团;产融结合

产融结合是指产业企业与金融企业通过在资金、股权及人事上的相互渗透,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产融实体的经济现象。日本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有着不同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主导下的产融结合。本文将通过对日本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实践的追溯,揭示其实践的特点,并归结出对我国有益的启示。

一、日本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实践

日本企业集团产融的初期结合应追溯到1945年前后。当时的日本银行通过投资股票而成为企业的大股东,轻易地取得了对企业经营的控制权,完成了由金融向企业的渗透。与此同时,同系大企业也积极取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股份,形成了金融机构和企业法人相互持股的产融结合形式。进入60年代,为防止外资侵入日本市场,日本企业集团的法人相互持股发展为环状相互持股的方式,即:日本企业集团不设立控股公司,企业集团内的成员单位彼此成为对方的大股东,没有最终的控制者和被控制者,但大银行在企业集团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每个企业集团内部处于核心地位的银行,被称为“主银行”。主银行与本集团内的其他金融机构,如,信托银行、人寿保险公司等一起,给予本集团内的成员企业中且优惠的系列融资。系列融资中的主银行不仅是企业的最大债权人,而且也是企业的相互持股人,通过系列融资,主银行与企业之间形成了紧密、长期的交易关系,并为向该企业贷款的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委托监管;在这个过程中,由主银行建立的监管体系也得以确立,并形成了反映日本银企关系的“主银行体制”。这种系列融资的产融结合方式下,成员企业从本集团金融机构所融资总额对其所有借款总金额的比率,即“系列融资比率”,可高达80%。

但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政府开始了“金融大改革”,日本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也发生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1)降低相互持股比率。日本亟待恢复活力和满足自有资本比率要求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对原有资本结构进行调整,解除了一部分与企业的相互持股关系。(2)弱化系列融资关系。日本金融机构实行了国际清算银行对银行自有资本比率的规定,使企业融资方式从主要依靠金融机构的系列融资转向通过发行有价证券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主银行制下的系列融资关系弱化。(3)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控股公司是指本身不进行任何实际的经营活动、专门以控制其他公司的股份作为其主要业务的公司。在日本首先出现的金融控股公司,是由控股公司对证券公司、银行、信托机构、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中的两个以上子公司实施控股,子公司之间实行分业管理。而后,其他企业集团的金融机构也纷纷开始运作。从控股公司功能上来看,这种组织可以节省大量支配性资本,而且具有监管上的灵活性,有利于形成协同效应。

二、日本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特点

日本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总体特征表现为主银行主导下的产融结合特征。其具体特点为:

1.日本的政府规制在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中发挥作用

日本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处处体现出政府行为的身影。无论是日本政府采取限制银行持股企业的比率,还是90年代后政府允许设立控股公司,都体现出政府规制对产融结合的影响。

2.日本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模式是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银行主导模式”

日本企业集团的主银行不仅是企业的最大债权人,也是企业的重要股东。日本开展的相互持股、系列融资等产融结合形式,都是在企业集团的主银行主导下进行。企业通过银行取得巨额间接融资,通过与银行共同投资公司使产融结合更加紧密;尽管后来系列融资比率下降、相互持股比率也下降,但由主银行主导的产融结合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转贴于

3.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环状相互持股特征具有“双刃性”

法人相互持股除了具有加强集团内部结合、相互监督、防止外部入侵、实现稳定经营的优势外,还可使企业间相互避免风险成为可能。但是,相互持股也具有一定弊端,突出表现在给竞争带来限制。在法人相互持股之下,持股双方互相为对方提供利益,导致控制性交易,削弱了市场对企业的监控;同时,也成为促使风险竞争弱化、增加投机性的重要因素。

4.金融控股公司开创了日本产融结合的新局面

以企业集团为代表的由法人相互持股所形成的垄断资本直接促成了日本规模空前的泡沫危机,使产融结合表现出封闭性及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适应性。而金融控股公司开创了日本产融结合的新局面,特别适宜于企业集团多元化、规模化战略。

三、日本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实践给予的启示

通过日本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实践,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实践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经济环境下产生的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形态,没有固定模式和一成不变的方式可供各个国家、各个集团套用。从日本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实践中,可看出,只要某种产融结合方式能够有利于本国、本集团的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有利于化解经营风险,那么,这种产融结合实践就是好的。而且,随着经济发展时期不同,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就会有很大的变化,原先适用的方式可能已不再适宜,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方式也应随之发生改变。

2.发展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制度条件是放松金融管制

日本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方式的改变,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资本流动国际化、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政府通过有关法律对企业和金融方面实施过度保护或过度限制已很不适宜。无论哪个国家都必须在保持、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更多地吸收世界先进经济原理的要素,进一步实行开放体制、放松金融管制,同时减少其封闭性、排他性等非合理要素,为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市场条件和体制基础[3]。

产业融合方式篇3

产融结合的起源与发展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国家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最初,以Jp摩根为代表的产融结合是一种金融资本垄断后对产业领域单向的渗透和控制。随着产业资本的垄断加剧,出现了双向的资本融合,即相互持股和人事方面的相互渗透。在美国《反垄断法》颁布后,金融资本垄断的势力被削弱,金融资本主导的产融结合时代最终被产业主导的产融结合时代所取代。

我国的产融结合始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起步较晚而且发展初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上世纪采用产融结合商业模式的企业仍然比较少见。进入21世纪,我国产融结合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并且形成了金融服务于产业发展的特性。产融结合的程度和方式取决于企业发展的规模,金融机构需要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特定的服务:帮助它们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目标,缓解它们融资遇到的困难,协助它们控制资金运转的风险。而城商行由于灵活性高、规模小的优势,成为这些企业进行产融结合的首选金融机构。因此,城商行比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更快采用产融结合的商业模式,并且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摸索出一条有特色的、适用于商业银行产融结合之路。最终的目的是让金融服务成为业务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企业和利益相关者提供金融服务,为银行自身提供有针对性的业务和客户,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和金融的共同发展。

产融结合参与者的特点

参与产融结合的实体企业的特点

实体企业作为产业资本的持有者,与金融机构作为金融资本的持有者,是产融结合的核心参与者。其中,我国参与产融结合的实体企业,早期以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为主,2004年以来增加了许多不同性质的企业集团。这些实体企业在各自战略布局和经营特点的基础上,采取了不同的产融结合方式:大型民营企业主要通过参股商业银行的方式,它们倾向于选择灵活性高、规模不大的商业银行,比如股份制银行中的浦发,民生和一些城商行;大型国有企业主要是通过内部设立财务公司的方式,很少与外界的金融机构合作;最后还有一类企业,本身拥有庞大的金融资本,会通过金融控股集团等金融机构向实业产业参股或控股,进行多种产融结合的业务经营。(详见表1)

参与产融结合的金融机构的特点

参与产融结合的主要金融机构以银行为主,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在参与的银行类型上,以城商行为主。二是在银行的股权结构上,大型工商企业倾向于提高持股比例,增强对所投资银行的控制力,即使是原有持股比例不高或持股比例一度下降的大企业,也在提高持股比例。例如,武汉钢铁集团在汉口银行的持股比例曾经只有5.54%,但在2010年与联想控股共同发起对汉口银行的投资后,持股比例增至15.65%;华夏银行在上市及引入德意志银行等投资者后,首钢集团的持股比例一度降至10.19%,但近年又恢复到20%以上。三是在参与的地域上,大型工商企业往往会选择自身产业的战略布局区域内的本地银行。例如,龙江银行所在地黑龙江省,是我国第一产粮大省,也是中粮集团的重要战略区域之一;珠海华润银行位于广东省,而华润集团在当地有较大产业影响,华润股份有限公司更在2011年由北京迁册广东;宜宾商行所在地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由长江三峡集团开发建设的巨型电站向家坝水电站,就是以宜宾为依托城市。(详见表2)

可见,当前产融结合比较成功的主要是城商行。这是由于城商行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城商行的规模较小,实体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对银行控股,从而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城商行立足本地,与当地的实体企业能够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在客户扩展和业务完善等多个方面,城商行都能够提供有特色的综合型金融服务。但是,目前真正意义上的产融结合型银行并不多见,将产融结合明确树立为银行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产业集团与金融业融合增长商业模式的银行,目前仅有龙江银行、珠海华润银行等少数几家,且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需要对产融结合的模式深入剖析以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于城商行未来的跨业发展。

产融结合的成功模式

并不是每一次产融结合都能够成功,从参与产融结合双方的目的出发,就可以判断一次产融结合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少。通常,一家银行进行产融结合的目的是为了突破三大瓶颈中的一个或多个:资金、客户、业务。出现资金瓶颈时,选择具有充足资本的企业进行产融结合,可以解决资金问题,但是也会造成对实体企业的资金依赖,而提供大量资金的企业也有自己的目的即高额的资本回报。这个银行造成两种风险,一是一旦企业的资金链出现断裂,银行就会再次受制于资金瓶颈,承担了实体产业的经营风险;二是银行为了回报企业高额的收益率,会着重拓展高风险高回报的业务,谨慎性原则容易被忽视,扩大了金融风险的隐患。因此,银行和企业单纯以资金为纽带进行产融结合时,二者之间仍然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实体企业的核心优势和金融机构的专业能力并没有真正得以体现。长期来看还会增加银行和企业的风险,容易导致产融结合的失败。实际上资金、客户和业务增长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只以资金补充为目的进行产融结合并不能够从本质上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必须在资金瓶颈被突破后,与具备广泛客户群体和专业性强的实体企业进行深入产融结合,通过业务上的协同拓展、管理能力上的全面提升,才能够实现成功的产融结合之路。(详见表3)

具体来说,成功的产融结合模式可以概括为一个效应、两种组织形式、三个层次。

现代产融结合的协同效应

一个效应即协同效应。所谓协同效应,是指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了某项成本的降低或某项收益的提高。成功的产融结合必定会出现协同效应,这是由于一方面,企业集团可以充分利用金融机构所具有的人才及信息优势,节约信息成本及风险管理成本,同时通过双方业务方面的优势互补,企业集团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利用产业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不断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见,获得产业协同效应是保证金融机构与企业成功实现产融结合的关键。如果没有协同效应,金融和实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需要不同的资源能力(特别是风险管理能力)、管理模式和经营团队。产业成功的经验很难扩散到金融领域。虽然在新兴市场环境下,企业集团控股金融有助于增强金融机构的资信等级,但如果与产业发展没有协同效应和风险控制能力,只是以“产融结合”之名行“财务投资”之实,带来的可能就不是利润增长而是风险叠加。

现代产融结合的组织形式

现代产融结合的两种组织形式即外联与内设。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与企业的结合只能是外联的方式。外联的工具主要有三种,即上文提及的控股、融资租赁和资产债务重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选择哪种组织形式,与企业的运营成本、风险管理能力等因素有关。如果外联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能够做到更低与其自设的金融部门,而且风险控制能力更强,那么企业会主动选择外联金融机构,反之亦然。

现代产融结合的融合层次

产融结合的三个层次则是从金融资本对产业的介入程度划分为:产业为本、金融为辅,产业为主、产融相当,金融引导产业。产融结合三个层次可分离采用,也可结合采用(如同时采取第一层次的轻资产和第二层次的供应链金融),还可以分阶段升级采用(如依次采取第一、第二、第三层次)。对于不同层次产融结合模式进行选择、或是组合的唯一标准仍然是协同效应。一旦产业基础遭遇增长瓶颈,金融业务规模化平台和低成本资金丧失,金融业务将失去产融结合的基础和优势。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集团参与或控股金融机构,虽然自身经营能力比较强,但与产业经营并没有形成协同效应,属于财务投资而非产融结合。商业银行在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以实现产融结合时,应注重与企业自身产业经营相关的金融服务领域,形成协同效应,而不只是提供同质化的服务。

综上,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成功的融合,建立在双方具有互补性的基础之上(见图1)。一方面,对于一家银行而言,实体企业的资本金注入、广泛的客户群体、技术支持和贯穿上下游企业的产业链都是它天生缺乏的,只有通过产融结合的方式,银行才能利用这些资源大幅降低风险、增加利润来源、扩大客户群体。另一方面,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面对的持续的融资约束和高昂的融资成本也使得实体企业对金融机构产生需求,在进一步的融合过程中,企业还可以通过金融机构的高利润性特质来提高自身资本的盈利性,以扩大经营规模。

城商行产融结合的产业选择

传统产业的选择标准

在传统产业中,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研究所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研究室课题组的研究,规模经济较强的产业有汽车、飞机、轮船、摩托车、钢铁、石化、电力、计算机、家电、玻璃板、水泥、酿酒和一些服务行业,由于产融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这些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使得这些产业更积极地进行产融结合。但是这些行业中,有一部分的主营业务收益率已经开始或即将出现下滑。它们进行产融结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银行业受垄断保护产生的高额资金回报率,对金融机构的业务扩展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对于一些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从资本补充的角度出发与这样的企业进行融合是合理的。但是长远来看,为了实现战略上的发展,提高客户的规模和稳定性,扩大业务增长率和特色化经营,银行在选择产业时应对尽量减少在钢铁、房产等风险大、利润下滑倾向大的产业。

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

在新兴产业中,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速度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都是空前的。据天猫官方公布的数据,2013年11月11日当日24小时内,天猫的网购手机支付金额53.5亿元,而总成交额则高达350.19亿元,这一数字比2012年“双十一”成交额增长了83%。支付宝也实现成功支付1.88亿笔,最高每分钟支付79万笔(见图2)。这充分证明,我国的网民、手机网民以及网上支付、网上购物用户等各类互联网用户群体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电商平台是京东、苏宁和淘宝,城商行积极与这些电商进行产融结合,借助它们的平台开展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创新和客户的扩展,不仅会推动金融服务网络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改变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和利润增长点。浦发银行与中移动的产融结合是这方面的先驱者,其经验值得借鉴。互联网企业虽然并不了解金融领域的业务特点,但是能够在技术对接的层面给予支持和维护,便于银行借助互联网平台,扩充银行产品的推销渠道、精细化管理并提高产品的针对性,有利于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进行专业化的产品管理和精准的成本控制。

城商行产融结合的企业选择

目前适合城商行产融结合的商业模式仍在探索阶段,对于城商行而言,除了借鉴其他银行产融结合的经验教训之外,更重要的是根据自身的股东结构、跨区经营范围和主营业务等多方面特征,选择适合长期合作的企业。具体来说,选择企业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应当注重所选企业在资本补充方面的优势。产融结合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企业通过参股的形式为银行补充资本。这不仅能够为银行业务的开展减少资本约束,也会引起银行股权结构的变化,企业将会加入到银行的经营决策当中,以保证其投入的资本获得应有的高额回报。银行和企业的关系从这里开始不再是简单的合作关系,而是利益共担者。因此,选择的企业需要具备较低的经营风险、稳定的利润来源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以此降低金融风险与实业风险叠加的可能性,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应当注重业务发展空间的拓展。产融结合在资本补充的基础上需要寻求更深入的融合,即业务方面的协同效应,而这种协同效应要求银行和企业在业务上能够为对方降低某种成本。企业需要银行能够在供应链方面、融资方面等多方面降低交易成本,而银行则需要企业在技术和客户方面的共享,以减少开发和维护成本。因此,应当侧重于选择有技术或客户优势的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在金融服务方面有频繁而且大量的需求,乐于进行产融结合,也能够为银行开拓业务空间提供有利的帮助。

应当注重经营管理能力提升。企业作为银行的股东,必定会深入到银行的管理层面。但是金融业在运营管理方面与实业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对风险控制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需要选择稳健严谨的企业,避免出现类似“德隆系”的投机型管理。

产业融合方式篇4

[关键词]产业融合;经营模式创新;旅游产业

[中图分类号]F5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4-0083-03

1前言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融入国家战略体系,正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公报,2011年我国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5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8464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2641亿人次,收入1930539亿元人民币,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7025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25万亿元人民币。到2011年年末,全国11676家星级饭店,拥有客房14749万间,床位25863万张;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5871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总额231482亿元;上缴营业税金14784亿元;全年平均客房出租率为611%。全国旅行社资产总额71117亿元,各类旅行社共实现营业收入287177亿元,营业税金及附加1306亿元。同时,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正在加快推进;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并快速增长,这对旅游企业经营模式创新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旅游产业融合不仅推动了旅游企业经营模式创新,也推进了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对提升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进展

产业融合是伴随技术变革与扩散过程而出现的一种新经济现象。国外产业融合思想最早起源于美国学者罗森伯格(Rosenberg,1963)。20世纪70年代末,该现象受到广泛关注,并最初来源于实业界关于“电脑和通信”融合图景的描绘。此后扩展到学术界和政界。1978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n尼古路庞特对计算、印刷、和广播业三者间技术融合的模型化描述,并认为交叉处是增长最快,创新最多的地方。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并融合形成新的产业业态。而这些新业态的出现成为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产业融合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产业融合的概念、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产业融合的类型等三个方面。从产业属性角度分析的研究者将产业融合理解为产业属性的创新,其本质是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对传统产业组织形态的突破和创新,是产业组织结构变迁的一种动态过程。产业融合动力的研究共有两大类观点。一是外在动力说,包括管制放松、经济全球化、需求变化等观点;二是内在动力说,包括技术创新、范围经济、观念创新等观点。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和消费偏好的多样性是产业融合的动力。新的市场进入者为促进产业融合提供管理创造性,通过将管理创造性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结合起来,最终使融合发生在产业的边界处从而使之成为现实。

旅游业在这一浪潮的带动下,产业融合趋势愈加明显,表现为一是新型业态不断出现,如工业旅游、会展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医疗旅游等;二是新型产业功能逐步显现,如旅游景区兼具养老、医疗等功能;三是新型企业组织结构不断演进,如旅行社集会议组织、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展览策划于一身等。但我国的旅游产业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产业融合不够成熟,受制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际。旅游业进行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产业价值链不断被解构和重组,并表现出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特征,其本质是一种创新。融合产生的效应反映在多方面:行业竞争格局发生演变,出现系统集成商和具有双边特征的平台企业,非物质资源取代自然资源推动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出现模块化迹象,跨行业人才成为稀缺资源等。

同时,信息技术对旅游产业的渗透,促进旅游产业本身及要素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与创新,提升产业在市场培育、质量管理、营销模式、咨询服务等领域的运行效率与效益,推动旅游增长方式的转变。旅游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又为旅游业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应培育与加快发展旅游发展所需的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提高旅游产业运行效率。

3旅游景区典型的经营模式

4我国旅游集团典型的经营模式

中国旅游企业的集团化发展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开始的,更多的体现了一种政策导向性。在行政力量的强力整合下,中国旅游集团的骨干力量开始形成。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以国旅集团、中旅集团、中青旅集团、华侨城旅游集团为代表的国资传统旅游集团获得了长足发展。地方强力整合的以北京首都旅游集团、上海锦江国际集团、西安曲江旅游集团为代表的旅游企业集团发展如雨后春笋。同时,在国家行业结构调整、主业集中整合的背景下,新的旅游集团不断涌现。随着旅游集团企业的发展,我国本土的旅游集团的成功商业模式开始固化并自我复制,这些成功模式的“裂变”效应大大推动了整个产业的集团化水平。较为成熟模式如“旅游+地产”、“旅游+会展”、“旅游综合体”“旅游+航空”等多种模式,这些模式大大推动了旅游集团的规模扩展和区域布局。旅游集团作为旅游产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旅游商业创新的探索者与产业使命的践行者,在中国旅游的发展历程中承担了引领者的角色,发挥了核心和主导的作用,承担了旅游国际竞争国家队的角色。

5产业融合背景下旅游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的途径和建议观念创新是旅游发展的先导,随着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按照融合的产业类型与地区分类,旅游产业融合至少可以分成4种形式:①产业间融合,即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②产业内融合,即旅游产业内不同行业的融合。③在本地融合,即将旅游相关产业集聚在一个空间里,如深圳东部华侨城,将主题公园、饭店、商业住宅与度假地产相结合,互相提升价值,形成复合型旅游商业地产的经营模式。④跨行政区融合,即指位于不同国家或行政管辖区的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及旅游产业内部行业间的融合。因此,旅游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的具体途径和对策有:

第一,经营模式的创新,应考虑旅游企业资源配置的现状,要在充分考虑企业的特色、质量、市场、资金、技术等条件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依据规划,突出重点,择优开发,整合具有强吸引力的旅游精品,以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产业融合机制下企业经营模式构建的主要途径是与不同产业链上的企业合作,拆分和重组两个组织中现有的资源和能力一起达更好的效果。产业融合机制下不同企业系统重新组合,其经营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更有效率的整合产业资源的方式。

第二,大力借鉴产业融合带来的定位漂移区间,促使企业的旅游产品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实现从单一的观光型产品向满足多种需求的主题产品、休闲度假产品和个性化产品转变。产业融合对经营模式发展的影响产生于一个或多个不同的价值链环节,重新组合成一条新的价值链。在产业融合的条件下催生的新的产业价值链必将对企业的经营模式发展产生影响。

第三,旅游企业作为旅游产品的供给者,需在突出经营特色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之上,加快完成从单体型经营到链条化运作方式的转变。因为不同年龄、收入与不同文化层次的消费者出游目的更加多元化,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更加理性,旅游者的活动空间、活动范围以及活动频率更加灵活多样,这就决定了旅游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的必要性与必然性,以丰富产品体系和增加相应的供应能力。

第四,进一步培育壮大企业集团,提高企业创新的集成能力。企业作为产业融合的主体,其实力的大小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对能否实现产业融合起着关键的制约作用。因此,需要整合好企业内外部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加强市场策划和营销手段的运用,提高集团化运营的水平,引导市场消费方向变化,克服响应产业融合中需求方面的障碍,促进新型产业的成长和市场份额的提高,在传统的旅游要素基本架构上,以横向和发散性的思维去拓展业务和创造企业业务的增值空间。

第五,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不仅导致了企业组织之间的竞争,而且引发了企业组织内部结构的创新。旅游企业组织结构开始由纵向一体化逐渐向横向一体化、混合一体化、虚拟一体化转变。企业的结构更趋于柔性化和扁平化,需要有以最短时间进入相关或非相关的业务市场,进行跨行业专业经营的能力。产业融合过程带来旅游功能的模块化,由于产业边界的模糊,旅游成为一个价值模块并嵌入到其他产业的价值链当中,成为泛旅游产业链上的增值点。

第六,产业融合使得旅游企业的经营边界不再局限在传统的景区、酒店和旅行社等业务范围内,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需要具有融合战略观、跨行业驾驭能力、多业务水平的人才才能实现。因此,要跟随产业动态调整人才队伍,采取多种方式加快综合型人才的获取和培养,尤其是下大力气培养创造性的领军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4):6-9

[2]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2002(4):12-16

[3]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5):3-6

[4]何建民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式、动因、路径、障碍及机制[J].旅游学刊,2011(4):8-9

[5]杨颖.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旅游科学,2008(8):6-10

[6]王惠芬,赖旭辉,郑江波.产业融合机制下经营模式发展的新趋势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4):137-139

[7]王朝辉.产业融合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的路径与策略[J].旅游学刊,2011(6):6-7

[8]郑四渭,赵云云.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城市旅游业转型升级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0(11):95-98

[9]赵黎明.经济学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融合[J].旅游学刊,2011(5):7-8

[10]徐虹,范清.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学,2008(8):1-5

[11]唐凌.我国旅游产业经营模式探讨[J].经济纵横,2006(11):37-39

[12]刘斐.我国旅游景区经营模式的创新[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46-49

[13]杨彦锋,陈旭.中国旅游集团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中国商贸,2011(9):176-177

产业融合方式篇5

【关键词】产融结合;财务转型;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供应链金融

当前,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稳步推进,各类企业集团纷纷通过调整产业布局、加大科技投入、引入互联网技术、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措施寻求发展方式转型。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需要为企业战略计划落地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和财务保证。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也必然随着业务转型而转型。

一、企业财务转型的方向分析

传统的“交易核算型”财务管理是以会计精确记录为主、以严格执行会计核算准则为基础,强调会计核算准确性的管理方式。“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是以价值创造为基本目标,以资本、资金、资产的管理为主线,能够为公司战略推进和业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与服务的管理方式,使财务成为业务发展的合作伙伴和价值创造的驱动力。

在“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框架下,企业财务部门不仅是账务处理、成本控制和交易结算的部门,更是承担资本运作职能的中心部门;不仅为企业输送资金、提升财务健康状况,而且为企业创造利润、引导战略发展方向。“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型方向。

二、打造产融平台,推动企业向“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转型

1.“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的路径选择

从全球范围看,成功企业在财务金融领域的转型路径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成立专业的资金管理中心

资金管理中心以提升集团财务集中化管理水平为目标,在财务部门原有职能的基础上增加了集团资金的计划、调动、投融资、政策制定等管理职能,属于资金集中管理的初级阶段。该方式可有效改善企业“高存款、高负债、高财务费用”的财务状况,但缺乏对接外部资本市场的能力,“价值创造”的能力受集团体内资金规模的限制较大。

(2)成立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提升财务运营集约化和流程效率为目标,整合应收应付款管理、差旅费报销、账单凭证处理、工资奖金发放等大量重复、低技术含量的财务活动,采取业务流程专业分工和流水线处理的方法,提升业务处理速度、降低业务处理成本,从而创造和提升企业价值。该方式可显著提升财务管理效率,节约人力和时间成本,但在支持上下游产业链和对接全球资本市场方面表现平平。

(3)建立集团内部银行

集团内部银行,也称财务公司,是集团以实现财务资源高度集中为目标,单独成立的金融专业主体,其经营范围包括金融交易、资金避险、投融资服务、现金管理等。该方式可有效实现集团资金的集中化、系统化、专业化运行,在集团与上下游产业链和全球金融市场交易中发挥枢纽作用。但是,由于财务公司成立的门槛极高、监管限制严格,目前仅有230余家集团采用该方式。

(4)以产业链为核心打造产融结合平台

产融结合平台是以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为目标,采取参股、控股、人事参与等方式构建股权关系,进行合作的财务管理模式。其中,产业资本一般来自于工商企业等非金融机构,金融资本一般来自于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该方式有效整合金融、劳动力、生产资料和商品四个市场,加快资本在市场间的流动,带动生产要素、商品、技术等资源的转移,并使金融资本获得了“风险溢价”和“效率溢价”,实现了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利益共享。通过产融平台,集团可调配各类金融资源,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和战略布局,带动集团自身及整个行业的迅速发展。

相较于财务公司,产融结合平台设立门槛较低,合作的金融机构种类及股权关系模式多样,并可根据行业特征进行个性化设计,具备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尤其适合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和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2.产融结合平台建设的实现方式

从世界范围来看,产融结合大体可分为“由产到融”及“由融到产”两种形式。在我国,产融结合多为产业集团从事金融业务,即“产业投资金融”,具体细分为两种实现方式:

(1)投资参股金融机构:企业投资参股金融机构,以投资收益为目的,但不对其进行控制。

(2)成立金融控股公司:企业通过股权控制金融机构,依托金融机构为产业资本提供金融服务,并以企业的金融需求作为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支撑。包括企业通过投资、并购、新设的小贷公司、租赁公司、保理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三方支付公司等。

3.产融结合平台建设的典型模式

(1)阿里消费金融模式

阿里巴巴集团以电子商务为核心业务,组建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打造一个了“端到端”的金融生态圈。一方面通过集团金融平台直接放款产生金融资产;另一方面,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在资本市场上销售这些信贷资产,同时也通过招财宝等p2p互联网理财平台向民间资本市场获取资金。阿里巴巴从一个电商平台转型为融资平台,再到打造一个端到端的金融生态圈,实现了完美的产融结合。

(2)一达通供应链金融模式

深圳一达通作为一家提供中小企业进出口报关服务的企业,借助其为外贸服务的B2B电子商务平台,介入融资服务,成为向小企业发放贷款的影子银行。早期,一达通从银行批发贷款,获取低成本的资金,再以10%~18%的年利率将贷款零售给小型外贸企业,从中赚取差价。一达通通过代办企业报关业务,掌握客户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从而实现了有效的风险控制,取得了比传统商业银行更高的“风险溢价”和“效率溢价”。2010年11月17日,一达通正式纳入阿里巴巴集团,借助阿里集团的金融管理牌照,成为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供应链金融管理专家。

(3)卡特彼勒“设备制造+设备融资租赁”模式

卡特彼勒是全球最大的工程设备制造商,同时也是一家专业的工程设备金融服务商。卡特彼勒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卡特彼勒金融公司向客户提供设备的融资租赁服务,并为经销商提供商业保理与供应链金融服务。依靠集团的专业背景与行业能力,卡特彼勒金融公司具备较强的设备资产估值及余值管理能力,敢于接受更高风险的融资申请,在设备融资租赁与供应链金融服务方面的能力与效率远胜于传统银行。同时,其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既促进了集团设备的制造销售,又巩固了上下游的合作共赢关系,拓宽了集团的利润来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08年,金融业务为集团贡献了5.8亿美元的营业利润,相当于集团总营业利润的13%。更重要的是,金融服务改变了产业部门的盈利模式,将传统制造部门的产品销售模式改为“销售+服务”模式,延长了服务期,在获取增值收益的同时,提高了业绩稳定性。

(4)Ge的“产业组合+综合银行”模式

Ge金融是为Ge集团制造部门提供金融服务的内部银行。作为金融企业,Ge金融从集团内部得到了特殊的支持―Ge集团将其3a的信用评级移植到Ge金融身上,使其能够获得比花旗、汇丰更低的资金成本,并利用金融杠杆将这一优势放大了十几倍,成为Ge金融的核心竞争力。经过十多年的发展,Ge金融的销售收入在Ge集团中的占比从最初的3.6%上升到40%,贡献了营业利润的40%至50%,其中仅有2%的收入来自于内部服务,其余98%的收入均来自于外部服务。Ge金融已经从一个为自身集团服务的金融机构,转变为一个具有行业专业度的开放型金融集团。它与集团实业发展齐头并进,成为Ge集团无可匹敌的竞争利器。

三、把握关键,推进产融平台落地

通过上例可以发现,各类集团企业采取了多种实现方式打造产融结合平台,但其共性的特点是:集团在特定行业内具备专业化运营能力,在产业相关金融领域的专业化运作程度与运营效率远胜于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的布局与扩张是为了能够借助金融资本服务于产业主业,从而实现“以产带融、以融促产、产融结合”的战略目标。总结成功企业的经营模式,促进产融平台落地应把握以下关键点:

1.依托互联网和专业化运作,获取“效率溢价”和“风险溢价”

企业打造产融结合平台应充分借助互联网科技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工具,发挥行业专业化优势,定制化开发配套金融产品,以更高的效率提供更有竞争力的金融解决方案,实现“实业+金融+互联网”协同模式,成为行业金融专家,激发产业活力。

首先,核心企业应依托互联网平台,将产业链上下游串联在一起,提供大数据支撑,形成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整合,打造万物互联的科技系统,产生“效率溢价”。其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需要将其行业专业度、产业链数据、供应链上下游资源等竞争优势转换为高效率的风险控制与交易体系,依托在线风控系统,为融资交易提供系统化的风险评估与避险担保工具,产生“风险溢价”。再次,企业应依托在线融资平台,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融资需求高效对接金融产品,为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提供整合化的产业链金融解决方案。

2.围绕核心主业,以金融资源促进核心产业发展

企业在打造产融结合平台时,应坚持“围绕核心主业,开展相关多元化探索,善用金融资本,实施全球化产业链布局”。各种金融资本运作手段必须与企业主营业务相融合,促进主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相辅相成。例如,阿里、京东以电商为主业延伸金融运作,进而发展成为金融集团乃至互联网银行,又以金融资本的收益来带动主业发展,实现产融结合。

3.对接全球资本市场,寻求低成本资金

企业开展产融结合运作时,不仅要在国内开展金融布局,更需要在全球金融资本市场中获取金融资源,在境外形成独立的融资造血能力。通过跨境人民币/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贸易流重构等手段,将境外高效率、低成本的资金调入国内,用于自己上下游的弱势企业。

全球化运作的企业可以在一定交易规模的基础上,通过不同货币在不同市场的跨市交易,实现利率与汇率上的增值收益;通过早收款晚付款,在境内存人民币、在境外贷低成本货币实现负现金管理周期,并将沉淀资金用于较弱势的上下游供应链企业,从而获取风险溢价。既可以改善财务报表,又可以获取较为丰厚的收益,弥补传统贸易的微薄利润,可形成与上下游的合作共赢,构成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如今,企业经营已进入全面融合资本的时代,善用资本的顶尖国际企业都有一个共性,即“关注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永远专注于顾客价值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做产业链布局与资本运作,实现产融结合”。今后,中国各细分行业中的领头企业均可实施积极的财务转型,善用互联网技术和金融手段,结合行业经营特征,打造以产带融、以融促产、产融结合的产业链金融生态体系,从而构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良性循环,获得企业持续发展的新生动力。

参考文献:

[1]沈亦文,打造3流合1的供应链帝国,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

[2]沈亦文,无界资本:互联网+时代的资本重生之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7.

[3]马浩东,白万钢,超级产融结合,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3.

[4]宋华,供应链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

产业融合方式篇6

【关键词】产融结合;上市公司;绩效效应

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逐步宽松,企业开始将资本投入金融行业,产业经济与金融的融合发展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在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盈利能力、构建多元化战略布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产融结合的效应进行分析,探索利用有效的金融手段来带动产业经济发展的优势。

一、我国产融结合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金融行业正逐步实施市场化改革,这为上市公司产融结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是我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当前发展状况上表现出一定的中国特色。一是形成了国家主导型的产融结合机制。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使我国的资金利率开始向市场化发展,在灵活性方面有了一定的增强,但是该项改革推进较为缓慢,资金利率依然由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无法由市场进行自主调控。二是以银行信贷为主的产融结合渠道。当前,我国产融结合的主要渠道是通过银行信贷方式来实现的,虽然企业股份制改革促使部分上市公司投资于证券市场,但是其投机动机往往要大于融资动机。企业债券是西方发达国家融资的主要渠道,但是在我国的发展基础还较为薄弱,投资者的积极性不高,且企业需要承担比银行贷款更高的利息负担,因此也不是我国产融结合的首选方式。三是产融结合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市场资金更愿意支持由国家担保的国有控股企业,这促使国有经济成为当前我国产融结合的主体力量。为了推动产业经济发展,国家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这一措施有力的促进了实力强劲的股份制企业向集团化发展,企业群体队伍的迅速壮大有效促进了产融结合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二、上市公司产融结合效应分析

1.实现产业资本扩张

企业要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则必须拥有其他企业缺乏的异质资源,产融结合发展方式则有效的促进企业内部资源的多样化。许多企业在发展初期主要依靠自有资金进行投资发展,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单一的产品生产方式使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步淡化,为了实现资本扩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向多元化战略投资。通过产融结合发展方式,上市公司搭建起多元化的融资平台,其资本创造能力得到提升,为增加企业资本积累、夯实企业资本实力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产业经济与金融市场的互通有效汇聚了市场上的闲置资本,实现了资本市场的优化配置,促进了经济良性发展。

2.降低交易费用

从上市公司角度看,企业为了谋求长远发展就必须依靠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那么企业必须为保证连续的契约关系而付出一定的融资成本,当信贷交易费用高到一定程度,外部信贷关系则会由内部产权关系所取代,即利用产融结合方式使外部费用在内部消化。从金融机构角度看,信息的不对称性使金融机构很难对每位信贷企业进行全面的评估,这导致信贷风险的增加和交易费用的提高,产融结合有效消除了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提高融资效率的同时降低了风险和费用。

3.实现协同发展

产融结合产生一定的协同效应。一方面是经营协同。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后,企业与金融机构在业务方面实现了优势互补,任何一方的利润、收益都能为对方的经营状况进行弥补。同时,融合发展模式还带来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多种资源的内部化,减少了同种服务的开支和成本,从而便于双方利用各种资源在规模化发展中获得更高收益;另一方面是财务协同。产融结合发展方式有利于总公司对各分公司的经营资源和收益情况进行平衡,使公司在最优利润规模下进行纳税,以实现合理避税的目标。

4.获得超额利润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少数金融机构长期占据着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这使得金融业的收益要远远超出企业经营利润所得。同时,目前大多数上市公司产能过剩,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压榨着企业的行业利润,为了取得更多的收益、获得超额利润,不少企业开始将投资的目光投向金融市场,积极寻求产融结合发展方式。产融结合的目的在于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企业通过金融市场将闲置的资本运作起来,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同时金融机构业也借助企业资本的支持进一步活跃了金融市场,通过资本流通获得更多的财富。

三、结束语

产融结合发展方式为上市企业提供了一种便捷的融资渠道,为企业主营业务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金融机构也因为双方的信息互通降低了信贷风险。产业经济与金融的融合发展为双方获得更高的收益提供了有效途径,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产融结合的监督,通过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为其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河北.我国高技术产业产融结合的有效性研究[J].科学与科技技术管理,2014(3).

[2]孔凡保.我国产业资本渗透金融资本的理论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3).

产业融合方式篇7

关键词:新经济;吉林省;农业;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可以切实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解决农业现有的问题,重塑农业流通体系、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整体质量。虽然我国农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整体仍然处于小农经济状态,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土地种植分散化现象非常严重、传统的金融渗透力不足,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相对滞后。想要使吉林省农业供应链金融深入发展,就需要解决农业企业和农业金融之间的问题。

1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分析

1.1农业供应链金融产生的背景

农业供应链金融是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下产生的一种产业链模式,随着我国的消费升级,单一的农业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需要构建农业产品结构的多元化模式。农业的生产模式可以由原先的单个企业生产逐渐转向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也就是说,从农业产品的原材料种植、制作与加工,到农业产品的经销和销售可以按步骤的分给多个企业,由多个企业形成完整的供应链,打开新的农业产业格局。农业核心企业在这种供应链模式中处于强势地位,对上下游的企业增加了资金风险,利润分配问题受到多方面制约,供应链需要金融的支持。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市场潜力巨大,聚焦农业供应链,现有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方式既有供应链金融的普遍特征,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殊性体现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农业环境的改革之上。为真正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就需要走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通过加强产业链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和经营能力,真正让农民增收,让社会获益[1]。

1.2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对象和流程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可以相互融合,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隔离逐渐被打破,处于农业供应链上游和下游的小型企业是农业供应链中的短板,制约农业供应链的现代化发展。因此,为有效增强农业供应链的稳定性,需要通过融资的方式压缩供应链的财务成本,重塑农业商业流程。从现代化企业的分工流程来看,农业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前主要经历三个阶段,首要阶段是生产环节,然后是在生产之上为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最后是农产品流入市场的环节,三个阶段可以由企业之间分工完成。一部分企业主要完成农业原材料的搜集,一部分企业分环节完成产品的制作和加工,并有效对接产品的营销企业,还有一部分企业主要对接市场,对接上游和下游的经销商,有效完成产品的销售。农业供应链金融不同于商业金融或者互联网金融,针对的对象是农村群体,主要扶持农业企业运作,尤其是给一些小型企业注入资金活力,这部分企业由于风险管理比较弱势,因此,需要以注入资金、融资、投资等方式实现经营成本的运转。1.3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优势根据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和运作方式,金融风险越小,农业的投入成本越低,成本的压低会促使农业企业的发展优势越强,经济效益越明显,产品的品牌构造更科学,生产方式更合理,经营过程更高效。在为农业提供发达的设备装备之后,农业的产量会有所提高,经济效益也会逐渐提高。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有助于农业的技术革新,传统农业主要表现在人员分散、产量不大,为适应现代化居民的生活需求,农业急需得到技术的革新,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正好可以促进农业技术更新,通过新的方法和科学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使农产品更加优质[2]。不仅如此,农业供应链金融还可以提高组织经营管理的效率,整个供应链体系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经营管理水平会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逐渐提升,整个农产品的生产和营销系统成本压低,相关农业资源和营销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有助于完善服务体系。

2吉林省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

2.1吉林省农业供应链金融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农业供应链策略的推行,吉林省率先组织金融机构,结合吉林省特色,或者农业的独有资源优势,探索供应链金融。结合吉林省现状,分析核心企业、中小型企业存在的产业化问题,总体改革农业结构和生产运作方式。一方面需要提高吉林省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需要提升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的水平,为我国农业经济做出巨大的贡献。目前,吉林省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银行机构大约占总机构数的70%,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吉林省的农业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增强,闭环效应明显,既降低上游和下游企业的财务费用,又稳定吉林省的原料基地,增加订单农业,农民的收入有所增高。同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有二次就业的机会,一部分劳动力从传统的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从事种植、农业经营行业,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化,经济收入明显提高。目前已有大约80%的农业人口在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下获益[3]。在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吉林省现有的农业资源得到合理的优化和配置,相关特色的农业更加科学合理,例如人参、五味子等特色产业在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下形成产业化规模,经济效益与日俱增。这些特色产业不仅形成产业化的规模,还逐渐拥有品牌意识,发挥金融杠杆的作用,形成农产品的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

2.2吉林省以农业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发展的困难

2.2.1核心企业的作用不突出农业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核心企业的信用、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是带动农业形成产业链的关键。但针对目前吉林省的农业发展现状来看,有关农业企业并没有做大做强,一些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突出,发展方式并不规范,现有的农业企业大多以家族式的经营为主,无法有效带动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发展。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市场环境有政策方面的影响,农业相关企业在信用方面有着独特的特征,因此,一些以商业盈利的金融机构会认为农业项目不存在投资价值。目前,吉林省有关农业贷款在商业运作中的比重较小,政府的政策倾斜于农业发展,然而实际上核心企业的竞争力不强,龙头企业的代表地位不突出,因此无法继续支持农业的规模经营,龙头企业的创新活力不足,无法引领产业链的改革和创新。2.2.2银行的融资方式有待创新目前,吉林省针对金融机构的农业融资有政策的扶持,农业融资由过去的依赖房地逐渐面向农产品实物的抵押,但并非所有的农产品都适合用作金融抵押,一部分农产品需要在特殊条件下进行保存,因此,银行需要承担较大的经济风险。探索新的产业链融资模式势在必行,然而,现有的银行融资方式很难满足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一些核心企业的付款能力不足,上下游企业的资金空缺、融资困难,导致优质的客户和项目流失。银行需要从现有农产品的角度出发,创新供应链金融方式,对优质的项目提供无偿抵押信用贷款,支持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创新发展。2.2.3农业生产分散,风险控制面临较大难题目前,我国农业领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发展滞后,相对于工业供应链金融模式而言,农业领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是一个新生事物[4]。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始终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依赖于土地和种植,缺乏规模化的经营发展,导致一部分金融机构在放贷过程中无法对分散的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服务,除农业经营主体的限制之外,一部分商业银行还出于对成本和效率的考虑,撤销对农业的资金扶持,尤其是农业生产相对分散,农业企业和农户之间的交易关系无法实时捆绑,混乱的管理状态会导致金融机构面临较大的风控问题。目前,核心企业的融资压力有所缓和,但针对吉林省的农村中小型企业来讲,尚未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自身的融资能力有限,针对农业企业的征信数据有所缺失,供应链融资无法规避多种多样的金融风险,一部分金融机构为保证自身的经营利益,会选择放弃对农业中小型企业的审批和贷款。

3构建农业供应链金融新模式

3.1企业+农户+政府模式

目前面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困境,吉林省可以突破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思维,构建企业+农户+政府的贷款模式,为基层农户提供农资和农机。吉林省可以通过政策的支持,促进农业领军企业发挥核心资金优势,以担保金的方式打开金融窗口,为农户生产提供保证,有效解决小额分散化的农业投资问题。吉林省政府的工作主要是促进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对接,负责整理土地,组织农户与公司之间的对接。农户主要负责种植和生产环节,将产生的粮食销售给企业,由企业通过加工,打造区域性的产业品牌,运用线上或者线下营销模式进行销售。企业可以通过银行的监督和协助,将农户的贷款从售粮款中扣划,运用企业+农户+政府的模式技能,形成整体的产业链,既能保证农户的生产效率,又可以减少农户在种植过程中承担的风险。银行在投资过程中承担的风险,政府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融资政策,鼓励金融机构进行农业产品的投资,解决农业产业链资金流断裂等问题。

3.2合作社+社员模式

新的合作社并非传统合作社,合作社+社员模式是由多个农户共同组成专业的合作社协会,用合作社协会的名义向银行进行融资申请。合作社主要负责购置农业生产资料,进行统一的种植和生产计划,通过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形成集约化的产业效应。利用农村合作社的名义向银行融资,可以有效减少银行在融资过程中承担的风险,同时,银行在融资的过程中可以积极督促农村合作社进行技术更新,这样一来,合作社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应会有所提高,产业品牌逐渐市场化。区域的农民需要结合自身的地区性政策,选择是否加入合作社共享风险和利益,通过与合作社签订合作条例,提高自身的经济收入。从风控角度来讲,合作社可以运用线上和线下融合的金融融资方式、金融生产方式,农业合作社可以利用线上做销售,线下整合物流和技术,大面积推广农业。但农村种植合作社需要建立健全征信数据,对相关贷款农户进行线下征信信息核实,保证农户的生产经营能力,总体提高产业链的服务质量,展现农村合作社的技术优势。

3.3核心企业+上下游供应商模式

吉林省可以利用政策的支持,督促核心企业带头建立供应链,有效发挥供应链的风险抵抗优势,形成整个闭环性的农业生产营销单位,将产业链收纳的利润进行贡献性分配,也就是说哪一环节的贡献最大,哪一环节就占有较大的利润比例,让农民占有更多的利益,削弱核心企业的资源优势[5]。通过核心企业提供担保,保证融资的顺利进行,同时控制农户和上下游企业的违约风险,有效降低融资风险和市场风险。上下游企业可以与农户签订订单连带保证责任,通过统一的调配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解决农户的生产经营风险,以核心企业带动整个供应链的良好运转,以核心企业建立农业产品品牌,以农产品品牌扩大市场知名度和市场营销量。通过银行的贷款支持,有效提高核心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上下游供应商和商户的经营效益,上下游供应商可以再借助核心企业的力量,借助线上和线下信息流,建立标准化的风控体系,核心企业利用自身的信用和金融中心签订融资协议,依靠互联网技术实时上传交易数据,帮助中小型企业良性运转。这种模式是新的创新,将核心企业作为引导者和铺路者,保证农户和上下游供应商的协同发展,但需要注意农业流通金融的风险,有效定位农业产业化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提高风险管控意识,助力吉林省新农村农业企业的建设。

4结语

综上所述,吉林省农业供应链金融是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趋势,省政府和农业企业需要关注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态势,以政策的优势帮助农业生产者克服市场机制的不足,以资金的优势完善产业链的服务体系和生产效率,以农产品的营销创新提高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组织经营管理效率,促进农户、农业企业、物流商、加工企业等环节的经济效益,解决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唐齐鸣,文守兰,谭雯.农业供应链金融与p2p平台协同发展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9,469(4):68-73.

[2]赵帆.探究冷链物流让农业经济“保鲜”增值——评《农业供应链金融创新研究》[J].中国瓜菜,2019(10):109-109.

[3]刘利科,任常青.农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分析——以产业龙头企业新希望集团为例[J].农村金融研究,2020(7):32-38.

[4]申云,李庆海,杨晶.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不同主体领办合作社的实证比较[J].经济评论,2019(4):96-109.

产业融合方式篇8

关键词:产业地产信托基金ReiS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供应链融资

一、产业地产的概念和特点

产业地产通常是“X+房地产”模式,如体育地产、旅游地产、养老地产、教育地产等,它是一种将产业运营和地产开发相结合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它脱胎于工业地产、商业地产,既与工业地产、商业地产有一定的类属性,又具有其自身特征。

产业地产与普通房地产开发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以产业发展为主导的房地产开发,在产业研究和规划方面具有非常专业的开发要求,它的开发周期较长,短则三至五年,长则七八年,甚至十余年,项目投资额巨大,少则几个亿,多则几十亿、上百亿,传统房地产,往往重开发,而产业地产项目,除开发环节之外,它的后期运营也显得更为重要。

二、产业地产项目融资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根据项目开发周期安排,确定分阶段的资金需求。确定项目科学合理的开发周期,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自有资金和市场行情状况,根据每一期的建设规模,计算出总的资金需求量,在分析企业内部可用于项目建设的自有资金后,再提出该阶段的融资需求计划。

在每一期的开发计划中,对项目的现金流量进行合理预测。要区分出售物业与自持物业的比例,测算项目现金流量的大小,及对资金需求规模和使用期限的长短,以便于进行融资时,确定是选择采取债务融资,还是权益融资的方式,如选择债务融资,则应考虑是短期性或者长期性资金需求。

对项目未来的盈利能力及发展前景进行评估。如果未来项目的盈利能力越强,财务状况好,资产变现能力强,承担财务风险的能力就强,且项目未来的投资利润率高于债务融资成本,负债越多,项目的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对企业发展及权益资本所有者就越有利,这种情况下,债务筹资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当项目盈利能力低,财务状况差,发展前景欠佳,这种情况下,有条件的话,应采用权益融资,而尽量少采用债务融资方式,以规避财务风险,缓解资金偿付压力。

要考虑不同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和风险。进行项目融资,首先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满足合法性原则。另外,不同融资方式有不同的资金成本,应分析和比较各种融资方式资金成本的高低,尽量选择资金成本低、融资风险小的融资方式。

三、产业地产的融资现状分析

2006年以前设立的开发园区,在项目资金短缺问题上,中央政府给予了政策性扶持,上市公司指标和申请开发贷款也给予倾斜,同时赋予了园区的一些投融资能力。2006年以后,工业用地及一般的产业项目用地,均实行招拍挂方式公开出让土地,保证金交付及限期支付土地款,加大了开发商的资金压力。

目前,国内产业地产的主要融资渠道,还局限于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传统融资方式。债权融资,通常是向银行借得所需的信贷资金,从产业地产的长期发展来看,以长期持有物业的产业地产项目,在长期资本支持的资金保障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股权融资,通常是向原始股东募集股本资金,这种方式取得的资金无到期还本付现的压力,但在项目投资回报率高时,会降低企业自有资金收益,且在项目初期,融资难度又较大。

四、产业地产项目融资方式探讨

现阶段,国内的产业地产项目采取了多元化融资手段,但多数都没有摆脱债权融资的范畴,这种融资方式,存在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与产业地产长期持有物业,稳定经营的发展模式不太匹配,产业地产应当找到与其经营模式相适应的长期稳定可循环的融资方式。

鉴于债权融资存在的对产业地产项目的一些限制性因素,由于权益性融资无固定的还本付息压力,且满足企业长期使用资金的优势,在当今产业地产融资多元化发展的情况下,更多地涉及权益性融资的领域。

(一)在实践中,产业地产项目常用的融资策略分析

权益性融资(股权融资)。考虑到产业地产项目一般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的特点,在对项目运作前,就应进行项目融资的统筹安排,尤其是对权益性融资应重点考虑。

以初始发起人为主体的融资方式。通常,产业地产项目公司是以控股股东,或者少数发起人为主体,组建新的法人实体,项目的资金,也往往来源于少数原始股东的资本金。

引进项目战略投资者。产业地产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在其产业价值链中,总要涉及与项目有关的各种战略合作伙伴。以开发专业市场集群和总部商务区的产业项目为例,项目合作伙伴可能包括:上游产业产品供应商,商业配套产品合作者,专业的总部商务区开发者,以及投资公司、基金公司,或者当地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均可以邀请他们成为项目开发公司的股东,这样既发挥各自优势,达到资源的整合,同时,又一定程度上,解决项目融资问题。

引进大量上市公司股东作为项目公司原始股东。对于母公司是上市公司的开发企业,在项目公司注册初期,就引进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作为原始股东,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很好地利用他们在行业内部的人脉资源,有利于项目的经营和发展,又达到融资的目的。

债务性融资(债权融资)。债务性融资是项目融资的重要方面,解决项目的短期性资金需求,项目进行债务融资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银行借款。在债务性融资性融资中,银行借款是最主要的部分。与普通商品房开发项目所不同的是,有一些产业地产项目属于国家扶持的产业,如三农产业、流通行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由于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很容易获得金融企业的信贷政策支持,所以对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扶持的有关规定,要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银行借款,分成几个部分,一是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的产业专项资金贷款,二是争取地方商业银行的项目贷款,三是在项目销售环节和运营环节争取地方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

内部融资。一些具有上市公司背景的项目开发公司,集团内部往往有大量的股份解禁的中小股东,他们大多是上班族,无专门的投资渠道,也无专业的投资知识。与这些股东合作,他们的资金,会是项目债权融资的补充来源。

供方信贷或叫供应链融资。项目公司及其战略合作伙伴,有大量的产业链上游供方客户,利用多年的合作关系和甲方的强势地位,在他们为项目提品或服务时,与他们约定延迟支付货款或佣金(在价格条款或者资金利息方面予以考虑),甚至可以约定以项目开发的物业或者某项专业服务作为合同标的支付手段,可以解决项目一些方面的短期资金需求。

信托基金或产业基金(债权模式)。近年来,国内信托基金或产业基金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产业基金,项目公司可以与他们合作。这两类基金,短则一两年,最长可以解决三至五年的资金需求,而且基金规模也能满足一般项目的要求

(二)创新性的融资方式

近年来,产业地产创新性的权益性融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建立房地产投资信托ReiS,二是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S。房地产投资信托ReiS能够很好地解决产业地产在债务性融资方面所遇到的到期还本付息的问题,在国外的商业地产项目中,房地产投资信托ReiS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种融资模式既可以在国内成立新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S,也可以依赖已发行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S,这些年来,一些国外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S,也陆续进入国内产业地产领域,如美国普洛斯投资苏州物流园项目,新加坡丰树物流信托投资西安海星物流配送中心。

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很多产业地产项目往往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也是受地方政府欢迎的产业,因此,对于具备上市条件的项目,可考虑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或者到境外上市,特别是在一些重点城市的开发园区内,还可以直接上新三板。

(三)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专项财政资金支持

为了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从中央到地方,均出台了许多财政扶持政策,与产业地产开发有关的专项资金,大致有如下几种: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促进商业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促进产业集聚区及专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重点项目扶持资金,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旅游产业专项扶持资金,产业园项目利用新能源、新技术补贴,三农扶持专项资金等等,还有享受低息甚至贴息的政府各种产业基金、专项贷款等。

开发企业要认真研究政府各种财政扶持政策的文件规定,领悟政策精神,了解具体的申请操作流程,同时,完善自身的软硬件条件,充分准备各种资料。必要时,可以聘请这方面的专业中介机构。

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和融资风险大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产业地产的开发。面对高歌猛进的产业地产发展态势,开发企业如何及时解决融资问题、找到资金来源、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风险,将成为在新时期如何把握产业发展机遇的关键问题。

在理论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几种产业地产融资的创新模式,如ReiS融资模式、供应链融资模式、项目融资模式等,希望能对产业地产的融资和开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但是,必须认识到,产业地产的开发是一个非常具有实践性的领域,其融资过程又往往牵扯到诸多主体,乃至地方政府部门,因此,如何正确选择和运用创新融资模式,还有待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产业融合方式篇9

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并不是毫无关系的,二者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才能够实现快速发展,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与发展必须在界定两大产业的基础上才可以实现。

所谓的旅游产业其实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的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游览服务的一个行业,这种行业又被广大人民群众称为无形贸易。与之相对的是文化产业,由于各国对文化产业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现阶段,我们通常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所下的定义当作文化产业的内涵。也就是说,文化产业其实是指以工业标准为依据的,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构成文化产业。由此可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从本质上来说,旅游行业属于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又为旅游业提供了旅游资源。所以说,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现阶段,国际市场上,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不约而同的走向了逐步融合、共同发展的道路。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模式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二者的融合模式主要分为三种,这三种模式分别是:延伸性融合模式、整合型融合模式以及渗透性融合模式。

(一)延伸型融合模式是指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是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的,这种模式下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能够实现两大产业的共赢。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可以像旅游产业的价值链延伸,而旅游产业的价值链也可以像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方向延伸。

(二)整合型融合模式。该模式是指解体旅游产业同文化产业的价值量,然后将解体的两大产业链重新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整合型产业。众所周知的整合型产业链包括世博园、园博园等等。

(三)渗透性融合模式,该模式是将文化产业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或是将旅游产业价值链当中的一个环节,逐步渗透到对方的价值链环节当中去,从而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与发展。例如,大家熟知的动漫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其实就是典型的渗透性融合模式。除此之外,典型的渗透性融合模式还包括产业渗透模式等等。

如果我们将三者放在一起进行评价的话,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延伸型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受政府的支持,且所需要的资金相对较低,因此,我们很容易实现,在这三者里面,最难以实现的就是渗透型产业模式。难度适中的是整合型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各地区在进行旅游产业以及文化产业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做到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融合与发展。

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

(一)技术融合。想要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与发展必须以技术为基础,在不同的产业之间进行技术创新,有利于形成不同产业间的技术融合,从而实现工艺流程以及生产技术的改变。所以说,实现技术融合有利于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资源开发技术是旅游产业的技术,而文化产品创作则是文化产业的技术,因此,若想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就必须是实现资源开发技术与文化产品创造有机融合,打破二者之间的壁垒。从而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二)资源融合。文化产业的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资源之间存在较大的重合性。例如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一方面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也蕴含着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就分别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这两个产业的生产要素。在实现技术融合的基础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还应当实现资源有效的融合。只有实现资源的有效融合文化产业资源与旅游产业资源才能够得到极大的发展。

(三)市场融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市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新颖时代的文化产业也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因此,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可以通过不断的创新整合市场资源,创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共同的品牌来实现,通过市场融合推动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四)企业融合。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技术、资源等相关方面的综合体现。正因如此,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应当以市场为其融合与发展的载体。随着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那,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通过融合形成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这些企业一方面具有文化产业的特点,另一反面也兼具旅游产业的优势。这些优秀企业的产生极大的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产业融合方式篇10

关键词:物流产业融合;驱动力;融合模式;战略思路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4)04-0000-00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扩散,以及政府管制的不断放松,一些基于工业经济时代大规模生产分工基础上的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或消融,并在原有的产业边界处融合发展成新型的产业业态,成为价值的主要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源泉和动力[1],这里所说的新型产业业态就是产业融合的结果。所谓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2]。因此,产业融合是相对于产业分化而言的,使原有产业边界消融的一种经济现象,正如经济学家周振华所说:产业融合是对传统产业分化的否定,是产业经济的一次伟大变革[1]。早期学者主要从技术进步(Rosenberg,1963,europeanCommission,1997;Kaluza,1999)、管制放松(Yoffle,1996;europeanCommission,1997)和管理创新(Lei,2000;Yoffle,1996)[1]的角度解释产业融合发生的原因,而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产业融合现象主要与服务业相关联,如电信[3]、传媒[4]、金融[5]、旅游[6]、物流[7]和信息通讯[8]等。尤其是近年来物流金融、供应链金融、物流保险、物流仲裁、物流咨询等新兴物流的兴起,不断推动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物流产业融合相关问题的研究。当前学者对物流产业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物流产业融合概念的研究。李敏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将物流产业融合划分为物流产业的内部融合和物流产业的外部融合;并将物流产业内部融合定义为,随着生产力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物流需求层次不断提升,物流供给的衔接性和协调运作能力不断提升,促使物流供需双方共同利益空间不断拓展的产业发展趋势[9]。齐斌认为物流产业融合是指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融合传统相互分立的物流活动,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渗透、整合分散的物流资源,从而不断扩大产业外延,全面集成全社会物流服务,最终逐步改造传统物流业并形成兼具多个行业特征的现代物流业态的动态发展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10]。第二、对物流产业融合动因的研究。钟俊娟[11]认为物流产业间融合主要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驱动,分别是技术融合、规制放松以及供应链管理思想与合作联盟的发展。李敏[12]主要从经济因素方面论述了物流产业融合的动因,这些因素包括:(1)物流产业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2)政府对物流产业规制思路的嬗变;(3)物流需求增长的转型;(4)信息技术是物流产业融合的保障机制;(5)物流基础设施的改善加速产业融合。第三、对物流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与实现机制的研究。丁一[13]通过对我国物流产业价值链变迁及重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解释了基于不同阶段,体制、技术和资本三者平衡的价值链重构对我国物流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并归纳了基于放松规制的信息技术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的我国物流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及实现机制。阮国祥等[14]认为不管是物流产业内部融合还是物流产业外部融合,都需要通过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整合等手段来实现。另外,李海舰[15]从流通产业融合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流通产业创新的政策内容以及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当前关于物流产业融合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单一的产业融合类型,从物流产业融合的内涵、物流产业融合的动因、物流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物流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以及相关政策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而对物流产业融合的系统研究则较为匮乏,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物流产业融合的驱动力、模式和战略思路进行系统研究,以进一步完善物流产业融合的理论体系。

二、物流产业融合的驱动力

(一)物流产业融合的概念框架

根据前文所述产业融合和物流产业融合的概念,本文将物流产业融合定义为:物流业与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内各行业之间边界模糊化,并在各自的边界处融合成不同于原有各产业(行业)的新型产业业态的动态过程。其中,物流业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中其它行业之间的融合称之为物流业的产业间融合或物流业的跨产业融合;物流业内部各行业之间发生的融合称为物流业的产业内融合。物流产业融合的内涵如图1所示:

根据图1中物流产业融合框架,可以得到物流产业融合的的四种类型,其中物流业产业间融合主要包括物流业与工业的融合性产业、物流业与农业的融合性产业和物流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性产业,其中,物流业与工业、农业以及服务业之间融合都是基于产业互补与渗透的融合。物流产业内融合主要是指物流业内部的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等之间的融合直接导致现代物流业的产生。本文将着重研究物流业的产业间融合。

(二)物流产业融合的驱动力

驱动物流产业融合的原因是多方面多维度的,这些驱动因素之间以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方式构成了物流产业融合的驱动力。在前人对产业融合动因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产业融合的一般原理,结合物流产业的具体特性,归纳出物流产业融合的驱动力,构建了物流产业融合的驱动力模型,如图2所示。除了产业融合的一般驱动力,如规制放松、技术融合和管理创新等外,物流产业融合的驱动力主要包括:(1)本质驱动力:对商业利益的追求;(2)直接驱动力:物流服务供给与需求关系;(3)内在驱动力:物流服务创新;(4)外在驱动力:全球价值网络嵌入。

1.物流产业融合的本质驱动力:对商业利益的追求

产业发展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即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低化[2]。对于物流产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物流产业融合成为物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一种重要发展途径。物流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实现融合化发展,可以突破产业间僵化的条块分割,增强了产业间基于互补性和渗透性的竞争合作关系,减少了不同产业间的进入壁垒,并降低了交易费用,形成物流产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物流企业为追求商业利益,需要不断推动产业创新。物流产业在信息、通信与计算机等技术的催化下不断与其它产业之间相互融合,使产业创新成为可能。因此,技术的变化使物流产业融合成为可能,但并不是物流产业融合的驱动力,只是融合的催化剂,物流产业融合的根本驱动力是企业对商业利益的追求。

2.物流产业融合的直接驱动力:物流服务供需关系

物流服务对客户企业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时间价值、空间价值和附加价值三个方面,在传统的供应链关系中,物流企业与客户企业之间的关系仅仅是物流能力供给与需求的关系[16]。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需求增长旺盛并呈现复杂性的特征,此时物流企业必须通过创新来推出新型物流服务来满足市场需求,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从利益对抗关系转化为互补合作、共同发展的共生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也通过共生体中的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等方面的合作关系进行重构与整合,它们之间逐步开始形成一些中间性组织形态,如联盟型、虚拟型和网络型等跨组织的物流服务模式,物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物流服务通过与生产活动、商贸活动、金融活动等结合,整合了资源、技术、顾客和市场机会进行物流产业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型物流产业业态。因此,物流产业融合的直接驱动力是物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关系。

3.物流产业融合的内在驱动力:物流服务创新

KongRaelee(2003)提出生产业知识创新具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由服务业发起创新,通过向市场上广泛的用户提供服务,将服务创新推向市场;第二种是用户需要特殊的服务解决其所面临的问题,为了满足用户需求,服务提供者进行创新并将之推向市场;第三种是用户同服务提供者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由服务者提出创新性的服务,用户接受服务提供者的建议,采取新的服务,将创新性的服务推向市场[17]。物流服务业是生产业的一种,所以物流服务创新也符合生产业创新的三种类型。从这三种类型可以看出,物流服务创新具有互动性的特征,正是物流服务创新驱动着物流服务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互动,改变了物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产业业态和产业边界,促进了物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融合。物流服务创新是物流企业的内在要求,驱动物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进行互动,互动促进了物流产业融合。因此,物流服务创新是物流产业融合的内在驱动力。

4.物流产业融合的外在驱动力:全球价值网络嵌入

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L.Friedman)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产业活动跨越国界、市场趋于一体的活跃状态,蕴藏其中的的价值链条和价值网络,串联、并联和互联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脉和框架[18]。任声策根据价值网中流动的资源来研究价值网络的特征,将价值网络中的资源分为物质资源、信息资源、金融资源、知识资源等,根据价值网络中的资源流动特征,将价值网络划分为制造业价值网络和服务业价值网络[19]。物流服务业作为生产业的一种,它嵌入于全球制造价值网络和全球服务价值网络中,通过整合不同类型价值网络中的信息、知识以及合作者的专长,将物流服务融合于不同的价值网络中,促进了物流产业与其它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尤其是与金融业、保险业、教育业、咨询业等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导致了高端物流服务的生成。全球价值网络嵌入为物流产业融合提供外在载体,为物流服务产业融合和升级提供网络平台,是物流产业融合的外在驱动力。

二、物流产业融合的模式

物流产业融合的模式是指在物流产业融合驱动力作用下,物流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特征。由于各种产业之间因自身的功能、技术、特征、管理方式以及它们与物流业关联方式的不同,物流产业融合的模式也呈现出不同特征,经归纳,物流产业融合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一)“价值模块镶嵌”型融合模式

“价值模块镶嵌型”融合模式是指物流产业以价值模块的方式镶嵌在其它产业的产业链中,成为产业链上的价值增值点,形成兼具物流和其它产业特征的新型混合产业业态的一种融合模式(如图3所示)。物流服务价值模块是特定物流产出的能力要素集合,是构成物流服务模块化系统的基本服务价值元素。物流产业通过服务模块化形成多个相对独立运行的服务价值模块的提供部门和提供者,或形成若干物流服务价值模块规则的设计者和集成者。物流产业融合正是物流服务价值模块规则的设计者和集成者与其它产业的产业链之间进行价值网络镶嵌的结果,这些规则的设计者和集成者引领物流产业中其它类型的企业共同构成物流产业价值星系,以整体网络镶嵌的形式与其它产业的产业链之间形成相互依存、互动耦合的融合模式。这种物流产业融合模式强调的是物流价值模块的集成者与其它产业的产业链之间的对接与互动,物流资源整合与网络镶嵌是该融合模式的主要特征,其理论基础是专业化分工理论,物流产业融合所汲取的资源是组织间资源和社会资本等操作性资源,这些操作性资源成为物流产业融合的主导性因素,超越了以往物流产业发展的推动因素,加快了物流业与社会网络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了物流业的转型升级。

(二)“纵横交错渗透”型融合模式

“纵横交错渗透”型融合模式既包括物流产业与其它产业的横向拓展又包含纵向延伸,是物流产业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产业与物流产业纵横交错渗透导致产生兼具多个行业特征的新型服务业态的一种模式(如图4)。这种融合模式表现为纵横交错和渗透,从而使融合后的产业兼具物流产业的基本特征,与原有的物流产业形成了既互补又替代的关系。其中,横向拓展是指物流产业向其他产业不断拓展融合的方式,强调拓展的方向是其他产业,强调物流资源与其它产业资源之间的融合;纵向延伸是指物流产业内价值链的纵向延伸,延伸的范围在于物流产业之内,强调物流服务体系的完善与规范。“纵横交错渗透”型融合模式强调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共同推动物流产业自身以及与其它产业之间的交叉渗透,重点在于物流产业融合体系的完善。这种融合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系统经济学中分工与合作的辩证关系,即分工与合作是互为前提的。

(三)“价值网络重组”型融合模式

“价值网络重组”型融合模式是物流产业与其它服务业之间融合的一种典型模式,主要是采取价值链重组的方式,通过产业价值链条的重新整合,形成新的价值通道,从而构筑出新型的融合型服务产业(如图5)。这种融合方式主要是通过解散不同服务产业的价值链,重构一种物流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形成的具有混沌状态的价值网络,然后将物流与其它产业价值链中核心增值阶段剥离出来,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价值网络,这个新的价值网络包含原来不同服务产业的核心价值创造活动,从而形成的新的物流融合型产业兼具原来产业的特征。这种物流产业融合模式主要是通过价值链的解构与重构、截取与整合来实现的。

三、中国物流产业融合的战略思路

产业融合化发展不仅从微观上改变了产业的市场结构和产业绩效,而且从宏观上改变了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6]。产业融合是产业创新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完善和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根据物流产业融合的驱动力和模式,总体思路是采取“三位一体”战略,即通过大物流产业群战略、物流产业创新战略和物流市场开放战略的协同推进,构建中国物流产业融合的战略思路。

(一)大物流产业群战略

徐寿波院士在其著名的“大物流论”中提出:从实物形态看,整个国民经济是由物的生产、物的流动和物的消费三大领域组成,也可以说整个国民经济是由生产、物流和消费三大支柱产业群组成。这里将物流不仅仅看作是一个支柱产业,而且是一个支柱产业群,更是像生产和消费一样的一个支柱产业群,这就是著名的“大物流产业群论”[20-21]。“大物流产业群论”揭示了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群。推行大物流产业群战略,促进大物流产业群内部各细分产业与生产产业群和消费产业群之间、大物流产业群内部各细分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加强生产、物流与消费三个支柱产业群之间的联系,通过价值模块的镶嵌模式、纵横交错渗透模式以及价值网络重组模式来促进大物流产业融合,利用不同支柱产业群之间操作性资源的流动,加强各大产业群之间的联系,推动和重构大物流产业群的价值网络,在重组与整合的基础上实现融合。政府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大物流产业群内部与外部的互动,完善大物流产业群融合的环境,推动整个物流产业的融合与发展升级。

(二)物流产业创新战略

产业创新就是当资本(人力和物力)相对于劳动力和其他的资源禀赋更加充裕时,国家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发展比较优势。不管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产业创新的共同之处在于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价值状态演变的过程。Humphrey,Schmitz认为产业创新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流程创新;二是产品创新;三是功能创新;四是部门间创新[22];这种划分主要是从制造业的角度展开的。从物流业的角度来看,物流产业创新也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一是物流流程创新;二是物流服务创新;三是功能创新;四是链创新。也就是从低层次的创新转向高层次的创新,同时也伴随着物流附加价值的提升,从单个企业的创新向产业层次的创新迈进。这种产业创新的演进过程推动了物流产业从一个特定环节中获得的能力应用于新的领域或者转向一个新的全球价值链,实现了价值网络的重构,推动了物流产业的融合。推进物流产业创新战略,政府应当为物流企业营造有利于物流创新的环境,创造有利的政策支撑体系来支持物流产业创新,在此基础上推动物流产业的融合与发展升级。

(三)物流市场开放战略

开放才能促进融合,我国必须实行物流市场开放战略,才能够更大程度上和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物流产业融合。首先,加快国内物流市场与国际物流市场的统一。目前,国内物流市场国际化,国际物流市场国内化,两个市场已经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但是两个市场在政策、管理、机制和体制上仍然存在较大差异,这为物流市场更大范围的开放和融合设置了障碍。因此,实现国内物流市场和国际物流市场的统一,既是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改革物流流通产业体制的需要,更是促进物流产业融合的需要。其次,充分利用全球化的机遇融入世界市场体系。与国外物流产业发展相比,我国物流产业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我国应该利用全球化的机遇,通过物流产业创新发展新型物流产业,积极融入到世界物流市场中,不断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融合与发展升级。再次,我国物流业应当扩大“走出去”的步伐,积极参与海外投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多是引进国外物流巨头在国内投资,而我国物流企业走出去的相对较少,因此,在物流业的开放战略中,亟需形成一种“引进来中有走出去,走出去中有引进来”的战略格局。

四、结论与展望

物流产业融合是推进物流产业转型和升级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物流产业向高端物流服务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为给中国物流产业融合提供理论框架和政策支持,首先,探讨了物流产业融合的驱动力,分别为本质驱动力――对商业利益的追求、直接驱动力――物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内在驱动力――物流服务创新、外在驱动力――全球价值网络嵌入,正是这四个驱动力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物流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发生融合;其次,归纳了物流产业融合的模式,分别为价值模块镶嵌型融合模式、纵横交错渗透型融合模式和价值网络重组型融合模式;最后,基于“三位一体”的思路提出了物流产业融合的战略思路,即推进大物流产业群战略、物流产业创新战略与物流产业开放战略的三位一体。

本文仅仅针对物流产业融合的驱动力、模式和发展战略思路进行了研究,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完整。未来研究将集中于物流产业融合与高端物流服务业生成与演化、全球服务价值网络嵌入与物流产业融合、物流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和路径等方面。

[参考文献]

[1]李美云.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与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现代管理科学,2002,(4):4-6.

[3]DavidG.messerschmitt.theconvergenceoftelecommunicationsandcomputing:whataretheimplicationstoday?ieeeproceedings,august1996.

[4]LouisR.HarjeetS.B.Valuecreationininformation-basedindustriesthroughconvergence:astudyofU.S.mergersandacquisitionsbetween1993and2005[J].information&management,2008,45(3):304-311.

[5]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11,(2):24-27.

[6]刘小差.金融业融合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程度:2012.

[7]高凌江,夏杰长.中国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路径及政策选择[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2):52-57.

[8]徐剑,刘宗秋.物流产业融合、制造业产业链升级及政府策略[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4):311-314.

[9]李敏.物流产业融合研究[D].长安大学,西安:2012.

[10]齐斌.物流业的产业融合和组织创新[D].福建师范大学,福州:2006.

[11]钟俊娟,王健.基于产业融合的物流产业演化机理[J].中国流通经济,2012,(11):36-42.

[12]李敏,张圣忠,吴群琪.物流产业融合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博弈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0,24(5):23-27.

[13]丁一,林国龙,孙晓.基于价值链重构的物流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与实现机制[J].商业时代,2012,(32):32-33.

[14]阮国祥,傅克俊.论我国物流产业融合的途径[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29(8):56-58.

[15]李海舰.中国流通产业创新的政策内容及其对策建议[J].中国工业经济,2003,(12):39-47.

[16]罗永泰,刘刚.物流服务创新与物流需求关系研究[J].现代财经,2011,(2):61-68.

[17]刘刚.基于产业互动的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5):22-29.

[18]宗文.全球价值网络与中国企业成长[J].中国工业经济,2011,(12):46-56.

[19]任声策,宋炳良.航运高端服务业的生成和演化:全球价值网视角[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27-33.

[20]徐寿波.大物流论[J].中国流通经济,200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