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研究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5:13

人体工程学研究内容篇1

【关键词】课程体系水利信息技术专业学位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3-0022-03

一水利信息技术硕士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

我国水利信息化工作于“七五”期间起步,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水文信息的计算机处理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属于水利信息化的起步阶段;水利信息化的大规模开展,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现代信息技术日趋成熟之后。党的十六大强调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中央决定将“金水工程”作为“十五”期间优先实施的重要业务系统启动建设,水利信息化工作开始步入快车道。2003年1月,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水利信息中心在北京联合主持召开了《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咨询会。水利信息化的内容十分广泛,建设项目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专业性应用软件开发难度大,投入大,风险大,失败率高。水利信息化不论是“项目”还是“过程”,都必然涉及许多具有行业和专业特色的软件系统的开发。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需要对水利行业特色、专业性质、信息化建设的特点都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清楚水利需要信息技术做什么,信息技术能为水利做什么。水利信息化建设队伍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2007年,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在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自主设置水利信息技术专业二级博士和硕士点。2008年开始招收水利信息技术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11年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暴露出原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的一些问题。如课程门数偏少,学生选择余地小,有些课程和本科课程重复,个别课程内容不能适应学科当前的发展要求等。基于此,本文提出对水利信息技术硕士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

1.建立以培养模式为导向,以创新能力与工程应用能力为主导的课程体系

根据国家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要求,分别制订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研型人才和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两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实践经验和工程技能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差别,探索以培养过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式、项目式以及“一体化教学”等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2.开展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技术教育和工程实践为主要内容的产学研合作

开展产学研深层次合作,使专业学位研究生能掌握相应岗位的核心技术、核心技能以及技术开发与技术应用的能力,构建“基本理论、技能实践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需要。

3.在研究和实践水利信息技术硕士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以两个平台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两个平台:一是指以学科交叉融合为依托,强化理论与技术基础的课程体系平台,面向具有较强的科研和创新能力、适应国家高端科研需要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二是指以工程实践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的应用性课程体系平台,面向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设置自然科学基础、工程技术基础和项目研发技术的课程体系,构建适合国家水利信息技术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三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

第一,针对水利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弊端,通过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着重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水利信息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研究生工程意识淡薄,与工程技术应用相关的社会、经济、人文等知识匮乏,应用工程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后劲不足等问题,研究进一步拓展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广度,并充分利用教师科研和企业的丰富资源,采用多种培养途径和手段,构建富有水利信息技术专业特色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高工程素质的人才。

第三,建立专业硕士质量评价标准与实践教学体系。国家水利信息技术专业硕士招生从2010年开始正式启动,目前还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专业硕士人才质量评价标准,课程体系设置还不够完善。因此,客观上需要建立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管理以及师资队伍的素质条件等支撑条件的评价体系。

四郑州大学水利信息技术硕士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步骤

1.具体实施方案

第一,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开展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实践研究,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奠定基础。

第二,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修订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方案,调整实践(工程项目)的内容,修订相关的配套制度。

第三,改变原来的课程体系,在搭建两个平台的基础上,由学院根据不同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特点,制订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凸显应用性的课程内容,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第四,从水利信息技术专业中选取3~5门主干课进行重点建设,针对科学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的不同,调整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比例;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减理论教学内容,增加以理论学习和应用为目的的实践教学内容。以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协同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等形式,提高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第五,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建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按照“基本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抓好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加大力度重点打造依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实践创新基地,要求研究生毕业设计(论文)与重大工程项目紧密结合,以取得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成果。

2.实施步骤

学院认真总结2008年以来课程体系应用的经验和存在问题,到兄弟院校进行调研,学习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途径和手段、教学建设和改革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并以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实际,进行广泛论证,完善新形势下满足不同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课程体系。

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增加实验教学学时比例,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整合,修订课程大纲,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考试方法。依托河南省高等学校信息网络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中心等实习基地,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基地,健全创新机构,制订管理模式和相关制度。

五郑州大学水利信息技术硕士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效果

1.水利信息技术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近几年水利信息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10~15人/年,每年荣获各类竞赛奖、三好研究生和优秀干部等荣誉的学生占到1/2,考取博士研究生的学生占1/5,就业率100%。

2.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和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能力

以上改革措施,使科研型创新人才和工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三个层面得到全方位的完善。尤其是,提出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参与重大研究项目的要求。先后在河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和河南省高等学校信息网络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建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实践和参加大型工程项目的机会。目前,专业与有关单位合作向纵深发展的态势良好,研究生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进一步凸显。

3.课程内容层面的改革效果

课程内容是课程体系的具体体现。这一层面的改革从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向以不同培养模式研究生知识体系为中心转变,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水利信息技术专业涉及水利和信息两大部分内容,内容多、范围广,课程内容把握和教材选择都比较困难。课程内容的深层优化不再是一门课程一本教材,而是一门课程涉及几本教材,同时还要把这几本教材进行有机组合,作为课程的教学内容。比如流域产汇流模型及数值模拟课程,内容包括径流形成理论、产流和汇流计算、流域水文模型和计算结果可视化等内容,教学中采用了四本教材:《水文学原理》《水文预报》《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得到了同学们的称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国瑜、李昌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本质的审视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7):39~42

人体工程学研究内容篇2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探究水利工程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不断变化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如何改革和完善高等水工结构(高等水工建筑物)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质量,有待于深入探讨。本文在分析高等水工结构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高等水工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1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全国各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高等水工结构一般在36~54学时,教学内容的组成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专题讲座型,由一位或几位教师分专题授课,授课人将各自近年来的科研成果或研究进展归纳成若干专题作为授课内容。二是专业知识扩展型,以本科课程《水工建筑物》的主要内容为基础进行扩展和深化,将本学科具有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按照水工建筑物的类型分章节,系统介绍水工建筑物的新结构、研究和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等。三是现代知识集成型,将水工建筑物的新型结构、水工结构数值分析方法、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水工建筑物的可靠性设计等内容进行组合,作为授课内容。

在课程教学方面,许多研究生培养院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这种管理模式削弱了教师对课程教学的责任心以及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要求,教师对课程教学投入的精力不够,备课不充分,课前缺乏对每堂课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构思,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教学方式僵化、单一。

1.2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和分析国内高校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高等水工结构课程教学现状发现,高等水工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专题讲座形式组织教学,教学内容主要是主讲人自己近期的研究成果,教学内容随意性和局限性明显,缺乏系统性,有些内容还不成熟状态,无法全面了解水利学科的发展动态,教学计划的执行力度和教学质量难以监管。二是以专业知识扩展形式组织教学,教学内容与本科课程水工建筑物的内容雷同较多,内容相对陈旧,滞后性突出,由于课时数的限制,对水利学科的近期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介绍得比较少,课程内容没有很好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也没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三是以现代知识集成形式组织教学,教学内容比较零散,与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脱节,力学及数值分析方面的内容占的比重较大,而水工建筑物方面的内容较少。四是课程教学内容所反映的学科交叉与融合性不够。

在研究生学位和教育管理制度上,侧重于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水平,只注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而忽视课程教学这一重要环节。教师对上研究生的课不够重视,责任心不强,课堂上对学生要求不高,随意调课,尤其是讲授专业课的教师,另外,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引导。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研究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阻碍了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可持续提高。

2课程教学改革

2.1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课程内容改革应坚持“重构基础、突出现代、反映前沿、交叉综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经典内容与近期研究成果的关系。高等水工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主要由反映学科发展动态部分,专业基础内容深化与扩展部分,反映学科知识交叉与渗透的力学与计算科学在水工结构工程中的应用部分等组成,形成符合研究生培养目标与质量要求的组合型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内容的组织从水利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出发,体现“高、精、新、宽”的特点。在构建学科发展动态部分,将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耐久性与风险管理、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与河流生态影响及评价、中国坝工技术新进展、水工建筑物的前沿科学技术问题纳入授课范围。在构建专业基础内容与扩展部分,重点介绍高混凝土拱坝、高碾压混凝土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和坝体防渗技术。在构建学科知识交叉与渗透部分,着重介绍混凝土材料、温度、地震荷载、水荷载及其耦合对坝体应力应变及稳定性的影响,将有限元理论和仿真计算在水工结构工程中的应用纳入到授课范围。

2.2教学方法改革

人体工程学研究内容篇3

一、21世纪发展知识经济的韶要

进人新世纪,编写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要适应21世纪发展知识经济的需要,编写出反映现代水平的教材。放眼世界,21世纪将是一个发生重大变化的世纪.首先,21世纪的世界将迎来一个经济繁荣的新世纪.其特点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高科技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区域性经济将继续发展。

其次,科技的新发展,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在人类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是:发展速度快;发展综合化;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再次,管理的现代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50年代后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和技术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求生存和发展.必须从实行科学管理进人实行现代管理。现代管理的特点是:树立管理科学的观念;从系统出发,注重战略发展的研究,强调社会整体经济效益,实行全过程的系统管理;从社会化大生产出发,实行生产专业化和经营多样化;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从“以人为本”出发,重视行为科学的运用,加强职工培训,采用分权管理体制;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由于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和管理现代化,必将引起会计的变化。

21世纪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技术为核心,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在充分知识化的社会中发展的经济。它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有其本质特征;高技术成为核心;信息技术成为支柱;智力资源成为第一要素;软资源比硬资源更重要.科技投人不断增加;科学技术的一体化;资源投人无形化;加强创新;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决策知识化;终身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知识经济的兴起,是一场无声的知识革命,由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管理现代化,它对我国现在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管理等各方面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也必将引起会计的变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会计核算模式在核算的范围、性质、目标和手段等方面在发生变化,需要逐步建立反映知识经济的会计信息系统。其变化表现在:核算领城在扩大;核算性质在发生变化(会计信息和科学技术要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核算,人力资源投资要进行资本化核算);核算经济效益的多种形式;核算技术现代化进一步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会计管理也将发生变化:追求知识经济效益;投资无形化;会计管理知识化。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已从产品竞争、服务竞争延伸到知识竞争,表现为工作中的创新和实验室的创新.只有具备更多知识的企业,才能成为市场上竞争的优胜者。随着企业从重视有形资产到越来越重视无形资产,或者说从重视存货到越来越重视知识,使企业的成功取决于知识和创新能力。因而,要重视对企业的知识管理。会计管理知识化,要求企业会计管理部门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发挥每个人知识的作用,提高创新能力,提高进行会计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检查、考核和分析的管理水平。适应21世纪的发展大趋势,要确立相应的会计教育模式,培养21世纪的会计人才。

在我国各条战线大办会计教育的形势下,大多数普通高等学校也都设有会计专业,培养会计人才。有的普通高校只办专科班,或只办本科班,有的普通高校还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这样,在会计教育体系中.为适应培养zl世纪会计硕士研究生的需要,应该编写反映现代水平的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二、要与培养会计硕士研究生的定位相适应编写的教材要与培养会计硕士研究生的定位相适应,编写出高水平的教材。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文化和对外关系的发展,经济活动及对经济活动管理的多元化、多层次,需要各方面、各层次的会计人才。在企业、事业和其他单位的会计工作中,需要有会计员、助理会计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和总会计师从事不同的会计工作。相应在各类学校的会计教育中,需要有从事初级会计教育、中级会计教育、高级会计教育,或从事会计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在这些会计教育中,需要对会计硕士研究生定位,即确定培养会计硕士研究生的要求。

在普通高等学校,要以会计本科为基点,建立会计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会计教育体系。对会计硕士研究生来说,其培养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然,高等会计教育也必须贯彻这一教育方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纳要》(9)规定:“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由此可见,高等会计教育培养的目标应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会计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这种高级专门人才,在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层次之间,应在“高级”方面有程度的区别。其区别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高等学校的硕士研究生,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根据高等学校培养会计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按照《纲要》关于“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改变专业设置偏窄的状况,拓宽专业业务范围,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的精神,对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具体要求是:(l)教学内容,要正确处理博与专,基础理论、专门知识与基本技能,优秀文明成果与当代科学文化最新成果,中国优秀文明成果与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之间的关系,强调在掌握专门知识的同时,要具有渊博的知识。(2)课程设里,要正确处理基础课;专业课与相关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强调要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同时,要重视选修课。

(3)会计教材体系,要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主干课与其他课之间的关系,强调在专、深的同时,要拓宽知识面.(4)教学环节,要正确处理自学、讲授、讨论、复习和考核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强调自学与讨论。(5)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不同,分别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研究法和其他法,在讲授法中要重视贯彻启发式教学法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6)科研能力,培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会计硕士研究生应培养成为国际型的会计高级人才。国际型的人才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了解和熟悉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具有中国知识和国际知识,具有国家观念和国际观念,具有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科技条件下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这样的高级人才,是具有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人才;在财务管理中,不仅仅是计量、分类、记录和汇总会计信息,而是参与决策的人员,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并参与决策的全过程,也是进行决策、做好本部门在职权范围内决策工作的人员。

为了适应21世纪对会计人才的需要,就应从现在开始,重视培养新世纪的会计人才。这种人才是竞争型的会计人才。竞争型人才的特点是:(l)全面性,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2)专业性,熟悉和掌握本专业的理论与方法;(3)复合性,具有本专业知识的同时,熟悉和掌握相关或其他专业的理论与方法,(4)适应性,能从事多方面工作和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工作;(5)优异性,能力较强,工作出色,成果显著。为了培养竞争型会计人才,要树立现代会计教育观念,重视进行现代会计教育。它包括:(”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技能;(2)外语教育,培养具备跨国语言沟通能力;(3)电脑教育,培养能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工作和研究能力;(4)专业教育,培养能运用专业理论解决专业实务的能力;(5)信息教育,培养熟悉和掌握现代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6)道德教育,培养具有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素质。

为了培养竞争型会计人才.重要的是创造性教育,需要培养这种人才具有创新能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地创新,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理论,以及各种创新的相互结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会计人才的方法是:

(l)扩大知识。培养人才具有创新能力,要以培养对象学习和掌握宽广的知识为基础.扩大知识包括两方面要求:要学习和掌握有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知识,特别是与财经相关的各种科学知识;要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各种分支学科的知识。

(2)培养创新思维。对培养对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技能。创新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过程。创新思维是以一定思维形式,善于思考,提出新问题,开拓新领域的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3)在教学中培养。教学是实施培养人才,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与学生要重视并且实施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4)在科研中锻炼。在高等学校要组织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科学研究是对工作规律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探讨,其内容是广泛的。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科学研究,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三、趁立会计硕士研究生会计教材体系

会计教材体系是各种教材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按照培养会计人才的要求和社会对知识的需要,确定设置全部会计课程,并确定其基础课程、主体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构成。建立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体系是一项比较新的工作,在这个体系中,要设置哪些课程,需要进行研究。会计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影响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的因素是:

经济发展状况。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对外开展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封闭半封闭状态已经根本改变。我国的经济发展已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发展,扩大了会计工作的范围.增加了会计工作的内容,对会计工作、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及其素质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会计教材的基础。科技发展水平。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快,相应新学科不断涌现:发展综合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现代技术完全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而现代科学也装备了现代技术设备,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密不可分,使之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与社会科学的结合,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高度综合性的问题。科学技术水平影响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在会计工作中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使用电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健全,促进与国内外各方面的联系,影响会计工作发挥职能作用,影响会计工作及时、全面、正常的运行。

管理现代化。现代企业从实行科学管理进人实行现代管理。经济管理水平影响会计的基础工作,财务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会计工作发挥核算、监督和其他职能的作用,以及会计工作的现代化等。

法制建设。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进一步推进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现代企业要依法经营,依法进行管理。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加强经济立法,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其中包括会计法规体系。法制建设情况必将影响会计工作的内容和职能作用,处理经济活动中各种具体经济业务的规定,有利于处理各方面的经济关系,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发挥会计核算和管理的作用。

按照培养会计硕士研究生的目标和要求,考虑影响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的因素,建立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体系。在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体系中,有的建议,主要的课程有:(l)会计基础理论研究(或会计理论研究、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2)财务会计研究;(3)成本管理会计研究(或管理会计研究、成本会计研究、成本决策与控制研究);(4)财务管理研究;(5)国际会计研究;(6)审计研究(或审计理论研究、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7)会计信息系统研究等。此外,还有人提出应设的课程有:会计法律与环境研究;会计方法研究;管理审计研究;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及案例研究;计算机会计研究;比较会计研究;比较审计研究等。在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体系中应设置哪些课程,需要进一步研究。

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的名称,如何与本科教材相区别,是以“研究”作为词尾相区别,如财务会计研究,或以“高级”作为词头相区别,如高级财务会计.需要多方面考虑加以确定。

四、按现代水平编写新教材

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的内容,在深度(深层次)、广度(新问题、新领域)和水平上,要与本科教材有明显的区别。特别是要反映当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如先进的理论水平,先进的技术水平,先进的方法等。为此,编写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的要求是:系统性,反映应知的内容,不是只阐述编者在某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或在某个方面熟悉的内容,而是阐述在这门课程的领域,应该介绍和研究和内容。

综合性,反映综合的内容,不是只阐述编者的研究成果,而是阐述在这门课的领域,会计学者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要体现集体智慧的结晶。

基础性,反映重要的内容,不是阐述本门课程全部的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而是阐述在这门课的领域中,起指导性、引导性的重要的研究成果。

学术性,反映研究的内容,不是只阐述在学术已具有共识的,或规范中规定的,经实践检验的实验,“是什么”的内容,而要进一步阐述对这些问题和其他方面内容的深层认识和不同认识,属于“为什么”、“怎么样”的内容。

前沿性,反映新的内容,不是只阐述本门课程已达到的、较为成熟的学术水平和内容,也要阐述在这门课领域,正在研究的或可能将要研究的问题。鲜明性,反映观点明确的内容,客观地介绍会计界对研究问题的各种观点,是肯定、否定或待研究。同时,也要充分地阐述编者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国际性,反映涉及国际的内容,不是只阐述中国在某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而是阐述在这门课程的领域,包括国外会计学者在内的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达到的水平。

衔接性,反映的内容能前后衔接,能与会计本科课程的内容相衔接,是在本科教材内容基础之上的深人研究;能与会计博士课程内容相衔接,为进人博士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编写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这要正确处理以下关系: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继承基础之上的会计创新,会计创新使优秀会计传统得以丰富和发展。教材的内容要继承已有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会计理论与方法,这部分内容是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的体现,是教材中主要的内容;同时,要包括会计界研究的新成果和会计改革的新成就。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又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教材的内容要反映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并根据会计实践的发展.不断修改、补充、完善和发展会计教材。理论与现行规范的关系,理论指导建设现行规范,现行规范丰富和发展理论。教材内容中的会计理论,要反映具有规律性的现行会计法律、会计法规和会计规章制度。

质量与数量的关系,质量密切联系数量,注重质量与相应的数量。教材的内容要以质量为主,少而精,有相应的数量,简而明。

基本理论与基本实务的关系,会计基本理论指导会计基本实务,会计基本实务说明和论证会计基本理论。教材的内容以会计基本理论为主,阐述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会计基本实务为辅,具体说明和论证会计基本理论。

基本内容与专题研究成果的关系,会计基本内容是反映全面的基本理论,在其指导下研究某些专题,专题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某些基本理论。教材的内容以基本内容为主,结合阐述某些专题研究成果,而不是只阐述一些专题研究成果。

基本内容与相关内容的关系,以基本内容为主,以相关内容作为体系上的说明和补充,但要避免重复。教材以基本内容为主,与硕士研究生其他会计教材相关内容有联系但不要重复,与会计本科教材、会计博士课程相同内容要衔接,但要在程度和水平上有明显的区别。

中国特色与国际协调的关系,以中国特色为主,反映中国的实际情况,逐步与国际协调。教材的内容,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反映中国的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面向世界,逐步与国际会计通行规则相协调。

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的编写要适当考虑教学的要求,教学要按会计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的要求和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的内容来组织。

编写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要按系统工程的要求来组织。编写的过程,是总结编者学术成果的过程,是学习、交流与总结会计学界学术成果的过程,是学习、借鉴国外会计学者学术成果的过程,也是会计学术研究的过程,需要系统组织、全面规划。

人体工程学研究内容篇4

一、重复现象岂容忽视

在秘书学的建设中,重复研究的现象较为普遍,且迄今未能引起秘书学界的重视。如果此种现象继续存在与蔓延下去,不仅会影响秘书学的发展和成熟,而且也不利于秘书学的教学及秘书专业的课程建设。

秘书学研究的重复现象,是指秘书学与文书学、公文写作、档案学和行政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在研究上出现的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其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秘书学与文书学重复。现有的劝书学著作(教材),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有文书学的内容,但大多是照搬文书学的研究成果,如文书的一般知识,文书工作的任务和原则,文书处理的程序和要求,乃至文书立卷业务,等等。笔者案头的一部秘书学著作,以全书近六分之一的篇幅,详细论述文书和文书工作,包括文书立卷业务。①

其二,秘书学与公文写作重复。多数秘书学著作(教材),都把公文写作的部分内容作研究对象,而且多从微观操作上进行研究。其中有各种通用公文的写作,也有机关应用文的写作,还有经济文书、涉外文书和交际文书的写作,甚至学术论文的写作。如笔者所藏的一部企业秘书著作,有近一半的篇幅是论述企业公文的写

作。②另有一部秘书学著作,则以超过三分之二的篇幅论述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酷似一部应用写作教科书。③

其三,秘书学与档案学重复。

有相当多的秘书学著作(教材),均以独立的章节和较长的篇幅论述档案和档案工作,主要是机关档案工作,其内容与档案学的的某些部分并无二致。如笔者备用的一部秘书学著作,系统地论述了档案工作的性质,档案工作的原则和档案工作的作用,以及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提供利用等业务知识,此外还介绍了档案室的类型、任务和制度。“这些内容,显然与档案学特别是档案管理学的有关部分一模一样。由笔者主编的一部秘书教材,亦将机关档案工作划归秘书学的研究领域。⑤

其四,秘书学与行政管理学重复。

有一部分秘书学著作(教材),或多或少地撷取了属于行政管理学的内容。如笔者手头的一部秘书著作,在“行政与行政管理”的标题下,分六节论述了行政管理与行政原理,行政领导与行政决策,行政组织与行政机关,行政法与行政方法,人事行政与财务行政,行政改革与行政效率等与秘书学关系不大的内容。“另有一部秘书学著作,则以相当的篇幅论述了诸如基建、房产、物资、财务、车辆、食堂、宾馆、招待所和机关环境等后勤工作。⑦

不难看出,秘书学研究的重复现象是普遍的,也是严重的。难怪有人怀疑秘书学能否成为一门科学,也难怪有人认为秘书学不过是多学科的拼凑,尽管看法失之偏颇,但问题确实存在,其症结何在呢?以笔者之见,大体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由于秘书学发展迅猛,致使许多研究者忽视了对秘书学自身理论的研究,如秘书学的学科对象、学科分类、研究内容、研究领域、知识体系和相关学科等。从一定意义上讲,秘书学的兴起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的背景下开始的,带有某些先天不足的成分。

第二,由于秘书工作与文书工作、文字工作和档案工作密不可分,而且秘书工作迄今包含文书工作和文字工作,因此秘书学与文书学、公文写作和档案学的交叉或重复,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加之秘书学的研究没有处理好借鉴与创造的关系,又助长了重复现象的发生。

第三,由于秘书学评论落后于秘书学研究,学术上的是非缺乏必要的争鸣与批评,象秘书学研究领域如此重大的理论课题,迄今未能开展认真的讨论。因此,使出现了秘书学著作虽然纷纷问世,而重复现象却依然如故的态势。

二、研究领域能否划定

任何一门科学及其分支学科,因受学科对象的规定,都有其特定的研究领域。那么,如何给秘书学的领域划分界限呢?笔者认为,这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是认识问题。在划分研究界限的认识上,必须坚持两点论:一方面要承认,给秘书学划定研究领域,到头来可能只是一种姿态而已,甚至有失败的危险。这是因为,不同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研究兴趣、研究重点、研究层次、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再说,任何一种划分,哪怕是最权威的划分,也缺乏约束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要承认,如果不大体上划分其研究领域,那就会出现两种后果:一是漫无边际地研究,致使秘书学无所不包;二是研究领域过窄,致使秘书学的研究难以拓展。不论是哪一种后果,都有碍于秘书学的建设与发展。正确的认识,应象美国社学家亚历克斯?英克尔斯所言:“那些界限应当象一件能勾画出形体的宽大的斗篷,而不应当象一套僵硬的盔甲,盔甲固然能防御别的学科的人对同一领地提出要求,但它毕竟太约束人⑧

其次,是观点问题。秘书学作为一门科学,即使研究内容再庞大,研究领域再广泛,也总是要有个界限的。要给秘书学划分研究领域,首先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即从秘书学自身发展演变的过程,去划分其研究领域。秘书学原来的研究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如清代的幕学著作,就包括刑名、钱谷、挂号、书启、征比等知识。民国时期,由于政治制度的变革,秘书工作开始侧重于文稿撰拟、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等业务,因此研究文书与档案的著作相继问世。在五六十年代,档案工作逐步独立,档案自成体系;文书工作日趋完善,文书学开始兴起。自八十年代以来,写作学另立门户,行政学走向成熟。这就是说,用发展的观点来看,有不少研究内容不断从秘书学中分化出去,不再属于秘书学的研究领域。诚然,也有些研究内容不断进入秘书学的研究领域,如秘书人才学、秘书教育学、秘书心理学和秘书美学等边缘学科。如果将已经分化出去的研究内容继续留在秘书学之中,或者将已经进入秘书学之中的研究内容继续拒之门外,都不利于科学地划分秘书学的研究领域。

再次,是途径问题。要给秘书学划分研究领域,还必须解决途径问题。笔者借鉴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认为有三条途径可供采用:一是历史的途径,即通过对早期秘书学著作的研究,寻找开创者们最为关心和感兴趣的是什么内容。从八十年代初期问世的几部秘书学著作来看,当时秘书学研究者共同关心和感兴趣的内容是秘书史、秘书组织、秘书实务和秘书人员。其中的秘书实务,就包括了公文处理、公文写作和档案工作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内容。“受其影响,在其后的秘书学著作中,大多沿袭了上述研究内容,且成一种传统。不难发现,历史的途径可使秘书学的研究领域保持相对的稳定,保证秘书学发展的连续性。但它也有僵化的危险,因为传统具有保守的天性。二是现实的途径,即通过对近期秘书学著作的研究,探讨研究者们最关心的是什

么问题,以确定秘书学的研究领域。从九十年代初期间世的十余部秘书学著作来看,除了继续保留秘书史、秘书组织、秘书实务和秘书人员等传统领域外,又新增加了辅助决策、沟通信息、督促检查、公共关系和办公自动化等内容。⑩这种变化,不是研究者心血来潮,而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秘书学研究的重复现象依然存在,且有不断扩大之势,除了沿袭公文处理、公文写作和档案管理等内容外,行政管理学的某些知识成为秘书学的研究领域之一。显然,这是某种程度上的倒退。三是比较的途径,即通过对秘书学与相关学科的对比分析,从总体上区分各自的研究范围,将不属于秘书学的内容归还给相关学科。

三、秘书学领地知多少

划分秘书学的研究领域,应本着宜宽不宜窄的原则,从而勾画出一件形体宽大的“斗篷”来。笔者根据现有的秘书学著作(教材),拟将秘书学的研究领域界定为四个区域、25项内容:

(一)秘书史

秘书史主要研究秘书活动起源、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其任务有三:一是描述秘书活动的演进过程;二是总结秘书活动的历史经验;三是探讨秘书活动的发展规律。秘书史的研究应包括以下内容:(1)中国秘书史,即综合研究中国秘书活动起源、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2)外国秘书史,即综合研究外国秘书活动起源、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3)国别秘书史,即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秘书活动发展演变的过程;(4)断代秘书史,即研究某一朝代或某一历史阶段秘书活动发展演变的过程;(5)专题秘书史,即专门研究某项秘书活动发展演变的过程;(6)秘书思想史,即研究历史上不同阶级、阶层和人物关于秘书活动的理论和主张。

(二)秘书理论

秘书理论是泛指关于秘书现象、秘书活动和秘书学自身的理性认识成果。其基本职能有三:一是描述;二是预言;三是解释。①秘书理论研究应包括如下内容:(1)基础秘书理论,即研究秘书学自身的理论,如秘书学的学科对象、逻辑起点、知识体系、相关学科、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和历史演进等。(2)应用秘书理论,即研究秘书活动及其构成要素的理论,如秘书活动的性质和特点,秘书活动的职能和效率,以及秘书活动的主体、秘书活动的对象、秘书活动的空间和秘书活动的媒介等。此外,还有行业或部门的秘书活动。(3)交叉秘书理论,即研究秘书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的理论。

(三)秘书业务

秘书业务是指秘书人员或秘书部门的专业工作,由于秘书工作的范围较为广泛,且有扩大之势,秘书业务也随之不断增加。其主要内容有:(1)文字工作,即文稿的撰拟和审核工作;(2)文书工作,即文书的制发、传递、办理和保管工作;(3)信息工作,即信息的收集、加工、提供、存贮和检索工作;(4)协调工作,即组织之间、工作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与改善工作;(5)督查工作,即对重大决策、中心工作、重要行

动和领导交办事项的督促检查工作;(6)工作,即人民群众的来信处理和来访接待工作;

(7)提案工作,即对人大、政协、职代会等所提意见、建议、批评、提案和议案的办理工作;(8)会

议工作,即对会议和会谈的准备、组织和善后工作;(9)接待工作,即对客人的迎送、招待和服务工作;(10)值班工作,即在值班室固定或轮流担任工作;(11)保密工作,即保守和保护秘密,使之不泄露的工作;(12)其他工作,即领导临时交办或突发性工作。

(四)秘书技术

人体工程学研究内容篇5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地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03-02

1.引言

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该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武汉理工大学作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卓越计划”的主要目标是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是一门工程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型地理信息系统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国外大学地理信息系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讲授GiS理论及实践应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GiS理论和GiS应用[1]。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将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结合得更为紧密,集中安排类似于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部分课程将实习穿插其中,重视测量工程、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的野外实践,一些高校在课程实践教学中率先开始使用面向专题应用的实践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专题应用情境等实践中学习[2],强调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培养,要求学生必须在GiS实验室中完成一定的研究实验和创新实验。

目前我国GiS专业本科教育发展很快,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上不同背景GiS专业都汲取其各自学科的营养精华,重视GiS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改革与建设,强调在人才培养上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3],但是与国外相比,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不足。有些教师存在重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等理论方面的教育,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仍然不足。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部分学生只重视理论课而轻视实验课,甚至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实验课敷衍了事,更别谈向工程型人才转变了。因而从现在开始,应该着手对GiS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进行系统的研究,根据各学校GiS专业学科优势、企事业合作特点和特有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相应的实践教学模式,为特定的工程领域培养受欢迎的GiS人才。

2.研究意义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新学科,是与计算机技术、地理学、测绘学、统计学等密切相关的一门交叉性、边缘性学科[4]。目前,GiS专业已经在城市规划管理、交通运输、测绘、环保、农业、地质、制图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正由于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多学科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实践性很强,研究GiS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来培养更高素养的卓越工程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实践教学能作为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内容。GiS专业培养的卓越工程师,不但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掌握过硬的实践技术,而实践教学可以弥补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的欠缺。

(2)实践教学能显著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得稍显枯燥的理论课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了解GiS专业在社会中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让学生自主学习。

(3)实践教学能培养“来之能战”的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能力方面的作用重大,在培养人才方面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通过课内实验、课程设计、自主创新、企事业合作等实践教学全面增强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将来工作和走向社会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3.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GiS专业的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以资源、环境的特定应用领域为主线,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以学校提出的“卓越人才工程培养”为契机,分析GiS专业的实践教学的现行模式的优缺点,提出新的实践教学要求、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GiS人才。

(1)分析GiS专业实践教学现行模式的优缺点。经过8年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建设,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GiS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课内实验、项目研发、创新实验、GiS竞赛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学生近几年的就业率也比较高,说明该专业培养的人才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科技和社会都在进步,现行的实践教学模式也有待加强,比如如何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2)研究GiS专业实践教学要求。在科技进步飞速发展的今天,讨论GiS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任何GiS专业的发展必须依托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发展,将GiS技术用于具体的行业领域,才能使GiS永葆活力。本研究结合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优势学科(资源、环境),以资源、环境领域的专题应用为主线,以矿业资源、矿山环境为特定发展领域,探究GiS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

(3)研究GiS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不同学校、依托不同的专业,GiS专业实践内容会有所不同。该文中所有的实践内容以资源、环境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指导,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来制定相应的实践内容。在实践教学内容的制定过程中,尽量做到实践课和理论课的平衡,以实践课来强化对理论课的理解,以理论来加强对实践的指导。实践教学内容应从课程实践、野外实践、创新实践、项目实践、竞赛实践、企业实践等方面来全方位考虑,针对学生的不同特长,从不同的实践方面来分别培养,从而做到由易到难,学生更容易掌握实践内容,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出不同方向发展的专业型人才。

(4)研究GiS专业实践教学方法。好的方法是事情成功的一半,因此,在确定了实践教学内容后,就要制定能取得良好效果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来说,GiS专业实践教学方法可以概括为“先易后难”、“老师引导、学生自主”、“重视专题、加强应用”。“先易后难”就是首先通过简单的应用为引入点,以一个简单的GiS应用作为案例,激发学生对于GiS专业的兴趣,然后学生才愿意在更深入的方面做些实践,可以先进行课程实践和野外实践,然后过渡到竞赛实践、企业实践和创新实践。“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就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能像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一样,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敢于创新能力,给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重视专题、加强应用”就是要以资源、环境这个特定领域为专题方向,引导学生将GiS技术应用到该领域,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型的竞赛项目,向学生提供参与教师项目和企业合作的机会,强化GiS在该专业领域的应用,以GiS专业来解决该领域的问题。同时,资源、环境优势学科领域也可以拓宽GiS专业的发展方向。

(5)研究GiS专业的实践考核方法。课程考核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机制,也是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虽然考核不是目的,但是可以通过考核适当给学生压力,让学生主动对不熟悉的内容进行巩固,达到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对于实践的考核不能采用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要研究新的考核办法。可以通过老师出题,学生上机的方式来及时考核。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题,给出规定的时间后,让学生准备报告,现场答辩并演示选题成果。也可以让合作企业对学生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多种考核方式,能够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的工程化训练提供最终的考评结果。

4.研究方法

(1)对比研究。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学者和教学研究者对实践教学改革都进行了探索[6-8],因此,可以基于国内外GiS专业(尤其是与资源、环境的优势学科相关的GiS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方法和模式,对比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GiS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方法,分析该体系、方法的优缺点,好的方法继续保持并深化,有缺陷的地方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2)调查研究。调研国内资源、环境领域的研究前沿,将GiS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资源、环境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进行关联,对于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GiS专业来说,应该将矿山GiS作为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所有实践的内容以此为主线,培养为资源、环境领域服务的专门GiS工程人才。

(3)实例研究。基于实践教学内容中的课程实践、野外实践、创新实践、项目实践、竞赛实践等方面,以资源、环境领域为主线,在各个实践方面具体实施,验证实践内容和实践教学方法的效果。

(4)统计研究。通过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来收集相关信息,比如就业率、竞赛成绩、创新成果、参与项目、企业合作成绩等,经过统计分析,来评价这些实践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

5.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的实践教学对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师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教学实践的改革研究,可以推动GiS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培养“来之能战”的专业型工程人员,促进GiS专业的就业率。而且始终以资源、环境特定应用领域为切入点,所以实践教学的内容、实践教学方法的成果可以推广到其他类似的高校和科研单位,为其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甚至可以将实践教学成果进行提炼、总结,建立GiS实践示范工程,建设较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最后将其转化成科研成果和生产力。

参考文献

1.郑贵洲,赵雷.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实践教学系统构建[J].测绘科学,2010,35(5):250~253

2.罗德安,朱光,王晏民.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GiS软件应用”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建设教育,2006,10(10):40~42

3.侯立春,徐磊,许正昊.高师院校GiS课程教学与实践改革的探索[J].地理空间信息,2011,9(1):146~148

4.黄杏元,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杨树文,闫浩文,孙建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J].测绘科学,2011,36(1):226~228

6.韦波,李景文,蓝贵文.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高教论坛,2010(4):34~36

7.石永明,田永中.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教学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1,14(1):26~29

人体工程学研究内容篇6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C931

一般认为,国外和我国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国外的三个阶段分别是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和管理丛林,而我国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的是初创、重建发展和繁荣三个不同阶段。二者的起止时间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却有很大差异。时间上,国内研究要比国外晚20-50年;内容上,国内基本上是在学习引进西方的理论和方法。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技术和知识资本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丰富了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并带来管理方式新的变革,给我国管理科学研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1]。随着理论研究自身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旧的领域在逐渐淘汰,而许多新的领域已诞生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出现时间、热点形成的原因也在不断变化。

1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可以看出国外对管理科学的理解与我国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解比较一致。它主要是指通过吸收、改造、转换其它学科如运筹学、数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为管理科学其它两个领域提供合适的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手段[3]。

1.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本文首先通过因子分析[4]和其他有关资料,选定了有代表性的59种国外期刊;然后通过关键词检索的方法统计了1990年-2000年这些期刊被SCi和SSCi收录的全部论文[5]。

从总量来看,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运筹与管理;其次是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评估技术、复杂性研究和一般管理理论;而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工业工程等领域论文数量相对少得多(见图1)。出现上述研究格局是因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70年代,国外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在于运用运筹学、系统工程等数量分析方法来提高决策的精确度和管理的效率,这些领域一贯以来都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资助。而工业工程、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则更多的被从工程角度和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如果得不到新的学科的支持和工具的改造,其研究力量则会逐渐变弱。

从纵向的历史变化规律来看,所有领域的论文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990年到1992年,论文数量增长最快,随后就进入一个平均量比较平稳的增长时期。论文数量增长最快的领域有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和运筹与管理。而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运筹与管理、信息技术和管理仍将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继续保持上升的态势。

图1 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总量图

1.2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在考察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时,本文综合了四个方面的材料:一是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认定的18种期刊;二是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针对重要管理学术期刊进行的调查结果;三是2000年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四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提供的中文核心期刊。根据这些材料,确定了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44种专业性学术期刊。

本文通过关键词检索,对所有这44种期刊在1994年到2000年间被中国期刊网收录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6]。

从总量来看,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信息技术与管理和管理系统工程,其次是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管理科学与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和复杂性研究则在20篇以下,尚未成为主流(见图2)。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且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系统论的产生在国外已经有一个世纪之久,虽然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研究领域,但在与管理问题相结合方面,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且持续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产生;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等传统的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在解决新的企业管理和社会经济问题时,得到了检验和新的发展。

从纵向的历史变化规律来看,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预测技术和评估技术增幅最大。最近三年,管理系统工程、预测技术和组织理论保持持续上升的态势,可以预见它们仍将是未来几年的主要研究领域。此外,大部分领域的论文数量增长都不是很平稳,落差比较大,可能是由于受到诸如政府政策、资助环境的影响太大,这对于一个学科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剔除掉这些影响,我们还发现,1996年和1999年分别是研究论文数量增长的波峰期。由此在没有更长时间序列资料作为实证的情况下,推测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周期大体上是3年。这也提醒我国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资助机构,在制定资助计划时应该最少覆盖3年以上。

2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问题的比较分析

“研究热点”反映着某一个时段内,学术界对于一些特定问题或领域的关注程度。对于理论研究来说,这一关注程度指标同样可以用这一领域内的情况或相关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来反映。热点问题是随着理论研究的进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变迁的。

根据热点问题形成的来源不同,可以把热点问题分为来源于实践的热点和理论发展自身形成的热点;根据热点持续的时间长短,热点问题可以分为持续的研究热点、前一段的研究热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根据热点问题的地域差异,可以把热点问题分为国外的热点问题、国内的热点问题和共同的热点问题。

图2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总量图

2.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

研究热点问题和研究的主流领域有惊人的同一性。通过对国外1990-2000年的研究论文分析,得出其主要研究热点问题如表1。

表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领域国外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知识管理、团队管理及信息管理的方法论、管理系统的哲学属性

运筹与管理随机多目标问题及算法、生产系统的调度优化、网络冲突分析和资源罪优分析、交互式组和优化、金融/保险市场的定价模型

决策与对策理论多目标决策、不确定性方法、神经网络、多参与主体信息不对称决策问题、风险和微机决策分析

组织理论组织变革与创新、网络组织的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组织的影响

管理系统工程系统分析方法、模拟技术

评估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的构造、评估技术在项目投资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应用

工业工程并行工程、供应链、人因工程

信息技术与管理面向应用的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数据挖掘、信息系统开发的全面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可扩展数据库模型

复杂性研究混沌理论、量子理论和复杂策略的模仿

2.2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管理科学理论逐步渗透到我国的社会实践中来,并在我国的管理实践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引起我国理论界与决策界的高度重视。

通过对我国1994-2000年的重要研究论文和最近3年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与发展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软科学》的全部论文进行分析,研究热点见表2。

表2: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领域国内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人本管理理论、人性假设及管理研究方法论、管理模式的研究、知识管理的初步理论、基于知识的管理激励

运筹与管理动态规划、线性规划、生产系统库存优化理论、多重运输调度算法、各种限制条件下的排队系统

决策与对策理论实际管理问题的决策模型、群体决策(委员会决策)问题研究、决策准则、多目标决策、模糊决策、公共选择的方式及决策规则的选择、可拓学在决策中的应用、事元、物元分析与决策过程、博弈分析

组织理论组织结构、组织变革、基于流程和信息技术的组织再造、虚拟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

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分析方法、系统最优控制、网络计划技术、灰色系统与灰色理论、系统效能分析、系统模拟与仿真方法

评估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灰色关联评价模型、模糊评判、数据包络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风险评估、具体对象的效益与竞争力等指标的评估

预测技术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糊预测、数据包络模型、因子分析、灰色预测、遗传算法

数量经济分析方法经济计量模型、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统计方法、投入产出模型、生产要素对经济效益的贡献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工业工程敏捷制造、eRp、并行工程、生产调度模型、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评价、质量成本模式研究、制造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供应链管理、先进制造系统的抓钩排序问题

信息技术与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模式与安全研究、组织决策支持系统、数据挖掘技术

复杂性研究灰色系统、集对分析、复杂系统的分析方法、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混沌理论、非线性复杂经济系统

2.3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比较

通过分别对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们的异同点(见表3)。

可以看出,管理系统工程、信息技术与管理和运筹与管理是国内外共同的主要研究内容。持续的研究热点将集中在这些领域。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是国外当前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预见,受国外的影响,国内未来3-5年内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将大量出现。

表3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内容的比较

国外的主要研究内容(前5位)我国的主要研究内容(前5位)

决策与对策理论信息技术与管理

组织理论管理系统工程

运筹与管理预测技术

信息技术与管理评估技术

管理系统工程运筹与管理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差异比较大,即使是共同的热点问题,研究侧重点也不同。如线性规划,国外的重点是随机多目标优化问题[9],而国内的重点是传统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算法和应用;此外,在热点问题的形成来源来看,国外基本上来源于管理实践和其他学科的启示上,而国内则更多的是应用国外理论结合我国国情来解决管理问题(见表4)。

表4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比较

类型问题特征说明

国内外共同的热点问题线性规划、优化理论、决策模型组织结构、组织学习、系统分析方法、决策支持系统、并行工程、电子商务[10]、数据挖掘经典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在与实际管理问题相结合的过程中,得到了国内外研究的共同重视。

国外热点问题,国内尚未成为热点问题复杂性研究[11]、供应链与价值链、知识管理、虚拟组织、绩效评估技术、复杂决策问题的博弈分析、风险管理在前沿的研究问题上,国内要落后于国外。

国外非研究热点,国内为研究热点问题管理信息系统、敏捷制造、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评估指标体系国外前些时候的研究热点,在国内有很强的应用背景,所以成为研究热点。

此外,在其他方面的差异还包括:

(1)知识管理、复杂性研究[12]等国外研究热点,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在我国则引入的时间不长,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13]。

(2)对于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和行为理论、数量经济分析方法等国内外研究成果日益减少的领域,如果不借助其他学科的方法加以改造,将难以继续引起学术理论界的重视。

(3)国内关于一般管理理论、组织理论等一般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现在,我们已基本了解了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状况,所以对这些理论的介绍在国内不会成为热点,但其应用研究在国内还有前景。

(4)在信息技术与管理、决策与对策理论等领域,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的差距最小。

3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问题比较的启示

(1)研究的主流领域越来越多地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或者说,这些新技术、新的时代特征给管理研究主流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突破。

(2)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有些研究领域要逐渐被淘汰,像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同时也会出现新的研究领域,如复杂性研究和电子商务等。这就要求国内研究主体要跟踪最新研究动向,培养发现研究热点的敏感性。

(3)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多来自管理实践的需要,即问题导向,注重技术和可操作性。这要求国内研究主体更多地关注管理实践,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

(4)国内的研究热点普遍地落后于国外,但也有自己领先的领域,如工业工程。

(5)国内的资助机构应加强对研究热点问题的资助,因为研究热点与管理实践联系得最紧密,而且也容易在管理实践中产生效益。特别是那些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其所在领域将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起到示范作用。

(6)国内研究热点的形成,基本上有两个前提:一是国外已经是研究热点,国内研究主体加以介绍和引入,结合国内实际,形成研究热点,如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二是国内出于国家政策的需要,由政府大力推动而形成研究热点,如复杂性研究。

(7)从内容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管理科学基本上处在借鉴应用的阶段,根据中国的管理实践提炼出自成一体的管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还不多。

参考文献:

[1] 席酉民.21世纪的管理与管理研究[J].软科学研究,1997,(12).

[2] 管理科学学科代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00年《项目指南》[D].2000,(4).

[3] 成思危.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2000,(1).

[4] 汪寿阳,金碧辉.SCi、SSCi与管理科学期刊[J].管理科学学报,2000,(12).

[5] webofScience:wos.isiglobalnet.com,wos.isitrial.com[DB/oL].2001.

[6] 中国期刊网:www.cnki.net/[DB/oL].2001.

[7] areniermJ,HourryL,Sweeneymary.Sciencesoftheartificialandknowledgeproduction:thecrucialroleofinterventionresearchinmanagementsciences[J].Designissues,1999,15(2):16-55.

[8] Srinivasana,SundaramD.anobjectrelationalapproachforthedesignofdecisionsupportsystems[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00,127(3):594-610.

[9] BruscomJ,StahlS.aninteractivemultiobjectiveprogrammingapproachtocombinatorialdataanalysis[J].psychometrika,2001,66(1):5-24.

[10]金碧辉.国内外管理科学的研究热点问题比较[J].管理科学文摘,2000.

[11]Sharonnovak,StevenDeppinger.Sourcingbydesign:productcomplixityandthesupplychain[J].managementScience,2001,(1).

人体工程学研究内容篇7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构建逻辑分析逻辑建构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知识的分析往往涉及知识的基本原理及知识的发展与应用,而在实际分析过程中,更多学者愿意从思政教育知识应用方向进行探究,然而实际逻辑分析或者对知识体系本身构建的逻辑思考却相对缺乏,这种情况下,整个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无法得到明确,或者说对于整个知识体系结构的把握无法以合理逻辑进行梳理。因此无论从知识体系内容本身,还是从知识理论基础拓展方面讲,基于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进行逻辑建构性分析有显著的必要性。

1.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的基本内容

文章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对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的基本内容进行探究,从不同方面对高校思政教育理论分析探究的基本组成进行介绍,进而为文章整体分析提供相关切入点,保障文章分析的有效性。

1.1思政教师与思政研究员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主体。

根据基本定义,主体指有目的地从事实际认识活动或者实践活动的人,在高校思政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一线思政教师及研究人员往往是整个教育体系实践的基本主体。其中研究人员主要从学科发展、知识脉络把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方面不断验证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及实用性,进而不断促进学科有效发展。对于思政教师来说,一方面主要是从事思政教学工作的人,主要工作是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完善整个教学工作,进而传授学生间接经验,指导学生在高校的正常生活及正确价值观的构建。另一方面则是高校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等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人员,通过自身对思政理念的有效把握将相关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教育过程中,进而通过理论不断指导实践,并通过实际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完善理论体系构建。研究人员、一线教师及思政辅导员构成了思政教育的基本主体,其从知识理论的研究、间接知识的传授、理论实践等方面不断对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与验证产生影响。

1.2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客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研究不仅在于学科体系的有效发展,更在于对学生的正确教育与有效指导。高等教育环境下,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判断观念,而其主体意识或者对外界认可的渴望程度愈发强烈,如果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不能对学生的思想发展做出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则学生的行为很容易发生偏差,进而其个人发展将受到严重阻碍,因此高等教育环境下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显著的必要性。而由于研究与实践的客体不同,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研究的过程中,实际侧重点及研究主要方向需要适度改变,现阶段大量对课程知识的研究局限于整个思政教育的本身,其与高校实际联系的内容显得相对缺乏,因此从这一方面讲,理论体系的构建要对研究客体给予高度重视,明确知识体系构建的基本方向,保障高校思政理论逻辑分析的特点与有效性。

1.3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重点内容。

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内容非常繁多,其中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价值观、认识观教育为主要内容,而从实际学生教育方面讲,个体的思想教育、人格与道德观念的构建是整个教育的主要内容。从理论体系方面讲,在高校从事思想教育理论逻辑分析工作时,相关研究人员要充分结合高校教育实际目标,从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价值观、人生观、荣辱观等方面进行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而在后期,思想教育内容可以从社会层面进行职业观等方面知识内容的补充。从实际思政教育工作讲,一线教师要从学生实际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入学时的情况对学生开展基本道德观、学习观等教育,而在学生成长发展阶段,教师可以结合理论知识实际内容对学生进行个人品格、社会实践认知方面教育,最后在学生进入社会前期,教师还可以根据思政教育中的职业观指导理念,对学生融入社会进行指导。这两方面内容从不同层次构成了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逻辑分析的基本内容,其与思政研究的主体及客体共同构成了整个教育知识体系,为整个学科的逻辑构建提供了基础。

2.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分析逻辑的简单评价

为了更好地探讨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的逻辑建构性,文章在本节对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分析逻辑进行简单评价,根据体系发展现状找寻更多参考,保障文章对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逻辑建构性分析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2.1高校思想教育分析逻辑的基本原理构建不足,体系分析缺乏基础。

基本原理构建是整个学科分析严谨性、严密性的基础,如果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则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及逻辑分析基础将会失去必要的科学性。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虽然拥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支持,但是在学科研究方面,各个学者对于理论的解读出现了非常大的差异,同时对于理论知识与高校思想教育知识体系的结合方面,整个知识体系构建出现了非常多的不同点。进而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逻辑分析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即在基本原理无法完整构建的基础上,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逻辑思考进程受到限制。在微观应用方面,高校思想教育知识的逻辑分析缺乏合理支持,很多时候,所谓的理论体系依据知识在原有相关理论基础上找寻了一个研究或者应用方向,而后形成的对于体系的构建、应用等方面还是缺乏共同认可的参考。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逻辑的基本原理构建就显得非常不足,体系构建的认可程度不高,实际教育效果无法凸显出来。

2.2逻辑分析的统一指标缺乏,实证分析难以开展,规范分析缺乏必要依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分析工作长期缺乏统一指标,即使在现阶段大量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整个理论体系仍然没有形成共同认可的判定因素。因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下的逻辑分析工作时,实证分析内容难以形成,数据的搜集、对现状的挖掘工作非常困难,即使对某一方面的具体分析工作,在现有数据下,大量学者也只能从应用层次对相关现象的发展趋势进行简单分析,本质问题的深层次解读工作难以展开。而对于规范分析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证研究,整个思想政治分析工作缺乏必要的现实依据,对现状判定的困难,对相关趋势的简化分析,对本质内容的浅显探讨都不能为实际思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参考,进而整个规范分析工作也不能有效进行,很多时候高校思政教育的逻辑分析只能依附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等进行一定研究。在这种情况下,课程逻辑体系要想实现科学化非常困难,学科内逻辑分析的结论差异化显著,观点的探讨及论点的辩驳很多时候带有显著的主观因素,学科理论体系实质性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2.3思政教育体系下的逻辑分析缺乏科学方法,理论预测及理论应用缺乏保障。

统一的、科学的研究方法的缺失是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下逻辑分析的一个显著欠缺点,由于学科发展偏重主观思考,整个高校思想教育知识体系的构建及相关逻辑思考一直以来没有形成科学的分析方法。从逻辑分析工作讲,很多时候这一学科下的逻辑分析工作往往只是指单一的主观思考或者对部分理论体系的解读,实际现象及逻辑科学性分析仍然非常欠缺。因此在这一情况下,基础原理的构建、理论体系的发展、理论知识的有效应用都无法得到保障;研究成果的互相交流、论点的科学辩驳及实际的验证也无法顺利开展起来。进而理论研究的最后成果即理论预测及理论应用也不能获得保障,学习体系的构建及逻辑思考的必要性和实用性无法凸显出来。

3.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开展有效的逻辑建构性分析

根据文章之前的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逻辑分析的基本内容即理论主体、研究客体、研究内容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基本原理构建的缺乏、研究指标及研究方法的缺失又对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下逻辑思考的构建造成严重阻碍,因此文章在本节以之前分析为基本参考,对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开展有效逻辑构建性分析进行探究。

3.1加强对基本原理的构建,开展独立课题形式的逻辑分析。

现阶段,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逻辑分析的基本原理建构工作相对缺乏,因此整个学科的分析缺乏科学性,课题研究很难获得一致认可。因此在现有资源及前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及一线实践者要加强对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即从马克思主义体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寻找切实的理论依据,并根据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提炼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以形成统一认知,为整个高校思想教育知识体系分析逻辑的建构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在现有逻辑分析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提升对相关原理的解释比例,即有意识地凸显部分基本原理的构建工作,并适当寻求其他研究人员的点评与讨论,力求在学科讨论过程中共同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对于课题研究的客观条件方面,研究人员要尽量争取开展独立的课题形式,必要的时候可以高校学生管理部分内容为课题的切入点构建相关研究,以争取单位的支持,保障逻辑分析工作的有效性,进而从基本原理构建与客观条件方面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逻辑分析工作。

3.2借助社会学科及高校发展研究成果构建科学的逻辑分析体系。

由于研究指标的缺失及研究方法的缺乏,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下的分析逻辑建构工作无法获得科学性、客观性的保障,进而实证分析无法有效开展起来,规范分析在缺乏必要支持下也不能进行,逻辑分析工作只能局限于主观理解与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相关社会学科及高校发展研究工作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方法,其指标的评定体系为思政教育体系的逻辑分析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因此在现阶段开展逻辑分析的过程中,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人员可以借助社会学科分析方法构建本学科必要的知识体系,思政教育内容本属于社会学科的一个部分,其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相通性,而教育学研究内容又对高校思政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尤其是高校思想教育的研究成果对学科的规范分析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在这两方面补充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下逻辑分析方法的构建获得参考,实际分析方向及指标的构建得到保障,进而整个逻辑分析的科学化、客观化及分析成果的实用性也能得到显著提升。

3.3在传统学科交叉分析的基础上提升思政逻辑分析内容,强化逻辑分析的有效性。

传统高校思政教育逻辑分析工作往往以部分学科为基础进行,如经济学、管理学等,进而通过这些学科的分析方法、分析指标、分析思路及相关结论推动整个思政逻辑分析工作的进行。虽然在这一方法下,思政教育分析工作获得了显著推进,但是学科的主体性无法有效凸显出来。所以现阶段在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开展逻辑分析工作时,相关研究人员应当借助前期基础理论构建、研究方法的探究等工作不断强化思政逻辑分析内容,尽量将相关方法与思政研究分析内容结合,以思政研究主要目标与主要指标为指导开展研究工作,逐步把本学科的逻辑分析方法凸显出来,进而强化逻辑分析的有效性。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分析逻辑的建构才能逐步获得认可,尤其在逻辑分析的独立性、客观性方面逐步获得提升。整个逻辑体系的分析工作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也能逐渐变得科学化,整个逻辑分析对其他学科的依赖性逐渐降低,对于其他学科理论成果应用的效果逐步增强,自身理论分析结论形成与探讨也能获得认可。

文章根据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其分析逻辑建构性进行探究,在整体分析工作开展之前,文章首先对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的基本内容进行探究,认定思政教师与思政研究员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主体,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客体,并对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重点内容进行基本探究。在对思政教育体系逻辑分析现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文章对其基本原理构建不足,体系分析缺乏基础;逻辑分析指标缺乏及逻辑分析方法的缺失进行描述,进而客观分析现阶段思政教育体系下逻辑分析的不足。最后文章结合之前分析,从基本原理的构建,开展独立课题形式的逻辑分析;借助社会学科及高校发展研究的成果构建科学的逻辑分析体系;在传统学科交叉分析的基础上提升思政逻辑分析内容,强化逻辑分析的有效性等方面对分析逻辑建构性进行深入探讨,以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逻辑分析工作,最终谋求学科分析的高度认可及学科地位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雯.关于对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分析逻辑建构性的思考[J].品牌(下半月),2014,12:245.

[2]徐娜.基于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分析逻辑建构性[J].中外企业家,2014,36:180.

人体工程学研究内容篇8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施工类课程;分段式教学模式

一、本项目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课程改革,充分挖掘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优势,突出企业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重新构建适应高职教育教学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内容、实践项目、授课方法、评价体系、课程体系等内容进行全新调整和组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突破企业参与教学的瓶颈,合理配置教师资源,通过教师与企业人才的协作,使课程总体上形成一个连贯的知识体系,从理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实践内容的独立与延续四个维度进行拓展,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培养适用的人才。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广厦学院的品牌专业,是2009年教育厅批准的特色专业,其实训基地是2007年中央财政支持的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本专业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形成鲜明的特色,按照建设品牌专业对各主要专业课程的要求,使本课程教学水准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突破企业参与教学的瓶颈,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培养适用的人才。

三、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1.通过企业专家座谈、毕业生访谈等对施工类课程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调查,并分析整理。

2.与企业专家等探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分段式教学的教学内容、技能项目,分段式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时间安排,并协商实践教学指导的具体安排。

3.结合校内实训场地、设备、实训教师安排等进行分段式教学实施。

4.对分段式教学的模式、实践项目、时间安排、授课方式等进行对比分析、总结。

5.根据总结完善分段式教学的相关内容。

6.把分段式教学模式向校内外相关专业进行推广。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施工类课程分段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通过聘请建筑企业领导和技术人才,结合校内专业教师师资力量、实训设备等条件,充分分析解剖施工类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认知规律,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施工类分段式教学的课程内容和授课程序,结合企业人才的实际工作过程,与企业人才对接,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实训项目、授课时间分配、课程评价体系等内容。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安排:

(一)地基与基础工程施课程分段教学设置:

(二)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施工分段教学设置:

五、深化驾证式考核,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人体工程学研究内容篇9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档案管理建议

一、研究生档案管理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一)研究生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是历史的见证,历史学家称档案是“没有掺过水的史料”。研究生档案是研究生在校期间活动的第一手记录,它全面反映了学生思想、学习、科研情况,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学生也可以从档案材料中检视自己的表现,查缺补漏,全面发展。研究生档案管理在学校的管理过程是重要的基础部分,也是研究生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在档案中可以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之上加以解决与改进,推动完善本校研究生教育体系发展,面向“十二五”人才需要,与时俱进。从国家的层面上来看,加强研究生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可以从更高的层面上全面了解我国高端技术人才的成长过程与教育结果,在选用人才的时候有据可依。

(二)研究生档案管理的内容及特殊性

与本科生档案相比,研究生档案有其一定的特殊性,相对应的,研究生档案管理工作上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生教育更着重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实际调查研究能力,研究生档案应包括调研报告等形式;相比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取得优秀科研成果、申请到技术专利以及发表优秀论文的几率更大,研究生档案应包括科研创新;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与课题,与课题组内部的老师前辈的通力合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本专业学术研究方法、工作流程与准则与如何团队合作。因此,研究生档案也应包括学生参与项目课题的经历。

二、目前高校研究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内容杂乱,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

一方面档案内容杂乱零散,不易整理齐备。由于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产生的档案材料包括记录、答辩材料、实践报告等,这些文件都应在加盖相关公章后收入档案中。但在收取材料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遗漏的现象,导致档案的记录功能向不完全性倾斜。这使得学校难以准确全面地对一个学生做出评价,用人单位不能完全了解应聘学生的优点与不足,造成选择时的偏颇。另一方面,材料形式千差万别,不符合归档需要。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收集的材料必须统一以十六开规格办公用纸为载体,以黑色签字笔或钢笔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红蓝墨水钢笔或铅笔填写。但是收缴学生的材料形式各异,出现众多不合规的材料,对档案管理人员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也冲淡了档案材料本身的正规性。

(二)档案内容陈旧,不能起到就业指导作用

学生档案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招聘单位提供用人指导。而现今,招聘企业与用人单位由以学历为参考的聘任模式逐渐转向以能力为参考的聘任模式。在这种形势下,大部分学校的研究生档案中仍只包括毕业成绩、答辩材料等内容,涉及到学生个人能力的记录与实践活动报告等内容的材料常被档案管理人员所忽视。用人单位在档案中无法得到他们所关注的信息,也就无从判定求职者是否符合要求。因此,若档案内容不能随时代而进步,就将在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洪流中失去它应起到的作用。

(三)研究生档案管理松散,手段落后,效率低下,亟须专业化

虽然在大部分高校中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但是大多数专门机构中并没有相应的专业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学校常常派行政部门人员兼职档案管理工作,甚至在繁忙时调用学生帮助档案整理。缺乏专业人员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档案管理松懈,事故问责不周,档案内容保密性差。档案管理的松散也表现在档案的收缴和填写过程中。很多高校在填充档案的工作中,只是将档案填充表格发放给学生,其中有时甚至包含一些非公开内容。这导致了虚假档案内容产生的可能性,也造成了不规范形式材料的产生。许多档案管理仍停留在使用纸质档案阶段,落伍于时展。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这就造成了管理人员对工作认识浅薄,固封守旧,缺乏创新意识,难以因管理内容不同而提出相应的方案。

三、高校研究生档案管理创新思维的建议

(一)丰富档案内容,服务研究生就业

由于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教育的特殊性,研究生的档案内容应更注重于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在档案内容中加入学生参加的学术会议记录,会议中所作学术报告、复印件;在校期间参加的各项活动、社会实践的情况等。上述内容在今后研究生档案管理的研究过程中还有待完善,这里只是浅谈几种可以证明学生科研与实践能力的几项内容。高校还应与用人单位沟通商谈,了解用人单位对员工能力的需求,根据单位的反馈意见调整研究生档案内容。力求档案与就业接轨,学生与社会接轨。这样既可以让用人部门了解学生,也可以让学生了解用人部门,在校期间可以面向心仪的就业单位有计划有目的地着重培养。

(二)建立完整系统的管理体系,建立专业管理队伍

高校应全面健全研究生管理制度,确立权责分界,明晰奖罚体系。只有当档案管理人员明确认识到其职责所在、其管辖的权限,才能尽职尽责;只有管理人员意识到学校奖罚分明,才会在工作中事必躬亲。在建立管理制度时,学校应取消兼职档案管理的制度,建立专业统一的部门来进行档案相关工作。同时,各高校应根据自身不同的情况,对部门的员工进行统一的培训以弥补员工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的缺憾。培训应包括档案的收缴、排放、保管、修改以及派遣等各个方面,并形成统一的工作体系,分配责任。在培训中还应切实加强员工的责任心与保密意识,让管理人员了解到档案管理对学校的正常运行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三)推进研究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纸质档案造成的诸多不便在前文中已有所提及,发展新的信息媒介是有效的解决手段。当今电子信息设备与网络的发展使电子媒介已足以担此重任。与传统的纸质媒介相比,电子媒介有以下优点:便于保存与复制、传输便利、方便查找与修改等。要推进研究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要建立一个系统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其中包括怎样建立一个技术平台,在此平台上如何归档,如何对档案进行加密保管,如何保证档案的安全性、防止不法分子的偷录复制,如何保证共享档案的部门对保密性的重视以及如何修改等。

参考文献

[1]陈杭渝,龚惠香.高校研究生档案管理初探[J].浙江档案,2001(05).

[2]沈玉.浅论研究生档案管理与教育管理信息化[J].浙江档案,2001(02).

[3]钟秀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0(01).

[4]李秀芝.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网络建设构想[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7).

人体工程学研究内容篇10

关键词:研究生;教学改革;岩土工程;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06-03

近十年来,针对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和管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多丰硕的成果,教学研究中主要通过国内外研究生教学理念、培养方式、课程体系设置、教育形式、考核管理方式、成绩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比分析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和思考[1-5]。除了上述对于研究生教育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外,也有研究面向某一具体课程开展针对性研究:《研究生教育研究》期刊中开展了“国内外大学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教材的比较研究”,进行案例分析,对适合我国机械工程学科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6]。河海大学针对国内外计算机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差距,对相关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课程体系改造和教学模式改进的建议[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国内土木交通水利等工程领域的发展较快,积累了大量的工程经验、理论成果和科技创新,然而高校的岩土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却与工程应用及科学研究脱钩严重。作者基于本人及团队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体会,并结合国外访学时的实践经历和探讨学习,融合团队与加拿大联合培养多名研究生的收获,针对岩土力学类课程建设和课堂改进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几点建议供同行商榷讨论。

一、研究生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

1.课程设置主观性强。课程设置主要指专业相关课程的安排与设定,课程之间应衔接有序而又特点各异,课程内容必须反映学科的实际需求和发展前景。目前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针对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不同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的差异设置上还不够积极和明确,也存在明显的因教师而设课的现象,特别是一些非重点院校,教学与科研实践并不能保持协调发展,特色优势学科的教师实力强、科研项目多,而基础学科或弱势学科师资不足,造成研究生的课程内容围绕了特色专业而忽视了基础理论,课程设置不是以学生知识结构构建为出发点,而是因导师的主观认识、科研兴趣而定。其次,专业课程授课缺乏竞争和协同机制,不能全面考虑不同教师的专长,造成教学质量受到授课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的限制。

2.培养方法功利性强。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助手或独立负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无论是其学术型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必须具有启迪性和针对性,不能再以“填鸭式灌输”为主。目前,针对学术型研究生的教学工程中,延续了原有的理论知识学习,但忽视了从研究方法论、科研创新以及论文撰写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培养。忽视了专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联系以及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造成了不会将理论知识融合并解决科学问题的尴尬局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培养上,因缺乏正确的管理和有效的指导,很难准确把握基本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比例和尺度,常常出现的现象是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全面,而参与了大量雷同的工程实践项目,以致不懂融会贯通,综合能力毫无提升,甚至无法合格地完成毕业论文。

3.教学内容繁旧空泛。教学内容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递的素材和信息,不仅包括教学计划、教材和课件,还包含实践实验、思想理念、学生作业等。目前,相关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内容中面临的主要困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融合不够、教学资料繁旧空泛、缺乏创新思想的启发和科研能力的训练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教学理念和教学信息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和改进。岩土力学类基础课程,很多理论均来自对实验现象和工程实践的总结,如果教学内容过多地面向卷面考试,而且成绩评价缺乏对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学生很难在教学过程中掌握该课程的内涵。

4.品质教育略有松懈。严格的品质把控将为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合格的研究生不仅要业务达标,还应达到人格健全、学术端正等要求。然而,受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的影响,研究生面临学习、生活、就业、深造等多方面压力,常常出现心智不成熟、学术不端正、功利性强、协作性差等问题,不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适应环境,抑或随波逐流以致放弃道德底线。另一方面,高校管理体制缺失或践行落实不畅、导师教学态度松懈等因素,也是研究生的品质素养每况愈下的重要诱因。

二、岩土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

研究生岩土工程类课程主要针对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一级学科领域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类科学技术基础课,主要包括《高等土力学》、《高等岩石力学》、《高等基础工程》等必修课以及《岩土工程数值计算》、《岩土动力学》、《土塑性力学》、《岩土本构关系》、《岩土流变力学》等选修课。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岩土力学专业的先进理论、高级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它的任务是为后续理论研究、实验分析、学术创新等专门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并为工程设计、施工等实践工作提供必需的岩土力学专业知识。

针对岩土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除了逐步克服上述存在的普遍问题,还应针对专业特色和学科需求,有的放矢地加强课程改革和建设。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提出几点实质性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1)加强课程开设目的性,减少如“工程专业外语”、“思政理论”等课程,增加“研究方法”、“文献检索利用”等方面的课程,培养研究生独立汲取知识和从事研究的能力,专业外语水平也在文献学习中自然提高。(2)严格按照培养目标从学生知识结构出发设置课程,体现各类型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特色和差异。如高等土力学是公共必修课程,但针对学术型硕士,可把“临界状态土力学”或“岩土本构关系”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而对于专业学位型的,则可侧重于学习“工程实用土力学”或其他技术性课程。(3)延长专业课学习周期:专业课程从目前的1~2个学期增加到3个学期,每学期的课程数减少但课时量增大,如加拿大很多高校研究生一学期只学2~3门课程,但每门课时量比国内多一倍达到64~80学时,学生除了聆听理论基础知识外,还可有足够的时间自主查找、遴选和学量试验资料及科研成果并进行课堂讨论练习,能够相对全面地掌握这门知识并融会贯通加以应用,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4)建立竞争与协同授课机制,坚决杜绝“因人设课”现象。如高等土力学课程包含有渗流、强度、压缩固结、本构关系等基础理论以及地基沉降变形与承载力、土坡稳定、砂土液化等工程实用知识,应发挥多位授课老师的研究侧重点和特色,分块授课,还可结合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和个人爱好,因材施教。

2.创新培养模式。(1)详尽明确的课程大纲应提前予以公布,让学生在学习之前了解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课前需阅读的资料、课后作业以及考核方式。岩土力学类课程一般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大量科研文献阅读和理论实践练习是掌握此类课程的关键。(2)研究生教育教学形式应丰富多彩,除了集中授课以外,还应广泛采用专题研讨、实习实践、课堂互动、文献阅读讲解、角色互换等方式。老师应勤于设计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动手查阅文献、主动研究分析问题、乐于提出自己的观点。除了从学校邀请的各类学术报告中汲取知识,研究生还应多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与经验交流,结合科研项目和教学实践增加工程现场学习观摩经历。(3)加强网络的应用,如建立学习群、网络课程等,共享教学手稿、授课课件、科研文献、课后作业、学习窍门、经验体会等信息资源。(4)有效利用与企业建立的联合培养基地和实习基地,指导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3.丰富教学内容。(1)授课内容应从众多教材中汲取所长,最好是根据教师授课内容编制教学资料,尽量从国外经典书籍中寻找原始资料和理论详解。如土的临界状态理论,在国内很多专业书籍里都进行了介绍,但其基本推导和演化过程的却只能在原著中查找和掌握;而且外文书籍中对实验和测试的描述相对细致,数据比较全面,不像国内有些科研成果或因急于求成而不够完善,或因遮遮掩掩而一知半解。这也要求教师要研读大量经典教材和最新科研动态,使教学内容既能涵盖经典理论,又能结合本校学科特色和优势,让学生充分了解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和最前沿的探索性课题等知识。(2)加强实验教学比例,岩土力学类课程是以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为背景的,无论是岩土体的强度、渗流还是变形破坏,都能够在实验中得到体现。要将教学中的“教师演示性实验”变为“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增加实验室公共教学资源,改变目前因科研项目而学习试验的现状,使学生能够从实验学习中锻炼动手能力、加强理论认知、寻找科学问题、激发创新思维。(3)考核是教学内容的风向标,灵活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开展教学资料的查阅和完善。对于工程类课程,考核可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应用、创新思维的发掘,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允许出错,并杜绝抄袭,在引导和交流中检查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掌握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结合分小组的实验和测试以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4.严格把控品质教育。(1)加强招生与选拔管理:在研究生复试和面试环节,应考虑和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品德、自我调适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特别关注那些在上一个求学阶段出现过问题的学生。(2)健全品质管理体制:管理体制的严格落实和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才是最有效的教育体现。严格的课程管理和严肃的考核制度、充足的知识储备和正确的科研素养都是研究生品质教育的有力保障。还可建立导师组指导制度,可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也可避免单个导师因学生良莠不齐而形成差异化的毕业标准。(3)加强品质道德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掌握调节自我心理的方法,认识到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亲密的合作有利于个人的成才和发展,而思想不正、学术不端、责任感不强将跟随其一生,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对未来发展要充满希望、对学术道德要充满敬畏。对于工程类研究生,任何一次造假和错误,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4)发挥研究生党组织的协调作用和优秀研究生的引领作用,研究生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思维模式和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适当放权以增加研究生的自我管理,让大家在共同学习、互相帮助和竞争中历练和成长。

三、结论

研究生课程教学,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与本科生教育有了明显的区别,很多老师在同时开展这两项教育时要区分对待。国内的研究生培养从很多方面借鉴了国外的教育方法,但由于教育历史、师资力量、学生基础、就业前景等多方面背景原因,二者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能将国外的教育模式完全照搬,还是应结合国情实际,不断开展研究生的教育改革和课程建设。

无论是偏向学术研究还是工程技术应用,工程类研究生经过专业培养后,将成为科研院所的学术骨干或者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中坚,直接影响着岩土工程行业的技术发展和工程质量,有些将来甚至会成为行业的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因此,研究生教育阶段的理论知识传授、自学能力锻炼、学术思想引导、创新思维启发、实践能力提升以及学术品德培养等,对研究生个人的成长进步和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姚莉,刘伟.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4):36-39.

[2]粟莉,张欢欢.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研究生,2014,(4):44-46.

[3]董俊虹,董芳,王润孝.国内外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5):61-64.

[4]李芹.从教育主体视角探索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8,(3):151-152.

[5]薛天祥.研究生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