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家养老的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5:22

农村居家养老的现状篇1

【关键词】居家养老;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一、研究背景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人口城镇为4631万人,乡村为9930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城镇为3102万人,乡村为6667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为11.69%,乡村为14.9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为7.8%,乡村为10.06%;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城镇为1.35%,乡村为1.8%。这说明与城镇相比,乡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更高,高龄化程度更严重。

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当前中国农村老龄化压力下养老问题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尤其是在一些偏远落后的乡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品质问题更加不容乐观。乡镇部门对于养老方式的选择,在为本地区老年人生活考虑的同时,也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方向的综合考量。良好的养老惠及政策,既可以有效的保证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趋于平稳,又能够为当地的社会事业建设奠定安稳的后方。在此种情况下,我们习惯性的把目光投向老龄化压力下的老年人物质生活改善方面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在一定意义上导致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容易被忽视。

文章正是基于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脱节现象严重。虽然现在外界对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关注度逐渐升高,但政府及各有关组织的实际措施依旧贫乏。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对农村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深入了解,总结得到老年人晚年精神生活需求聚焦所在,对其进行探究并提出对策方案,期望为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提供参考资料。

二、关键概念说明

(一)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一般由民政部门牵头,通过街道安排社区内的大龄下岗女职工以家庭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养护员的身份实现再就业,进入生活有困难的孤老家庭,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以“家庭养老院”的形式帮助老人度过健康安乐的晚年生活。居家养老主要是政府购买服务推动的,服务对象只限于较小的范围:“三无”老人等,其费用主要由政府负担。一些地方鼓励老年人自己购买服务,对此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二)精神文化生活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正的人=思维着的精神”,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人的根本需求。北京大学穆光宗教授指提出,一个健康的、幸福的和成功的老龄化社会的建设离不开积极的老年文化的发展和支持。精神空虚为部分老年人的真实写照,尤其在农村地区,处于老年人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有限,文盲率偏高,进入老龄后,基本无事可做。尤其以农村空巢现象突出,精神生活更为匮乏,宗教迷信因之盛行开来。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亟需正确的引导,并帮助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性。老年人自身也应清醒认识到自身能力和不足,扬长避短,热情拥抱社会,化老龄压力为社会再发展的新动力。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访谈的20位老人年龄均在65岁以上,他们基本上在健康方面都存在着各种高位病症的隐患,而且基本上都是以独居为主,十分缺乏子女的关怀和照顾。但即便这样,他们不愿意住进养老院中享受专业的照护。我们可以看到被访老人基本处于独立生活状态,在经济上也较为宽松,可以过上一个舒适的晚年,而且即便是有较多子女的家庭老人也已自己生活为主。而且老人本身健康状况都存在令人担忧的方面,需要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的人数较多。

(二)老年人自我生活评价

老人普遍表示虽然缺少了子女的陪伴,但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进步,他们的晚年生活基本上是可以达到衣食无忧的。所以,除了对于子女因工作忙碌而无法抽空回家看望老人略有微词外,老人对自己现今能过上的安稳生活,总体来说还是非常满意的。

相比于另外长时间单独生活的老人所表现出的自我封闭和不愿交流,与子女同住的老人的健康状况也更为良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良好乐观的生活态度对于老人的晚年生活品质,尤其是精神心理状况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这些独居老人基本上都属于单身、失独或子女长时间未回过家甚至在较远地区打工,只留下老人在家中。再加上子女工作忙碌的原因,老人甚至会长达数月与子女间断联系。这种长期的寂寞环境与不被关心的失落感都造成了这些老人逐渐形成的自我消沉意识,缺乏融入周身环境的积极性。

(三)老年人内心向往和真实愿望

对于政府和社会给予的文化生活项目措施以及对自我发展实现的要求方面进行问谈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实在镇政府的主引下,各村庄都相继建立起了与城镇相契合的老年人活动中心以及各类配套的健身设施。硬件的发展实际达到了一个高度齐全的水平。各个老年活动中心作为村庄文化娱乐活动承载体,近年来也有计划举办了系列教育宣传娱乐活动。对外文化引进有力度又有效度。教育宣传类活动更是让老人们觉得自己没有被社会淘汰,有能力融入年轻人的生活。这带给了他们极大地鼓励,帮助提高了他们对于社会文化的汲取,保持了一个健康先进的思想观念。

四、存在问题

农村老年人往往局限于封建迷信思想,他们注重为儿女考虑,习惯于为家庭延续状况感到忧心。在他们的思想中,自我需求始终不是最重要的一端。近年来,虽然社会各界对老龄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社会养老保障举措的施行力度日渐增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得到了更为优质的保障,但是对于精神赡养这一方面,政府政策的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社会组织为之付出的努力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成效。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改善还存在着巨大的弥补空间。

在生活中能够实现的程度往往止步于物质生活的改善,而精神文化的严重脱轨似乎已经成为了难以改变的现状。人力物力的贫乏,农村居民养老观念的一时难以转变,乡镇政府的实践经验累积不足等因素都使得一系列养老服务建设的滞后。在政府主导的社会养老背景下的社会组织力量很难自然的融入到养老体制建设中,甚至很多社会组织无处安放。这些都成为一整个体系共同作用影响着农村老年人晚年精神文化生活发展,只有综合考量各方面利弊轻重,整合有效力量,共同推进农村老年人精神养老,才能真正活跃老龄社会力量,转变社会发展中的老龄化压力成为社会进步的再生能量。

五、对策与建议

前文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还存在许多方面的缺陷,亟待调整与改善。老年人精神生活中的情感依赖显而易见,而造成这一现象最主要的方面则是老年人自我意识不够强烈,他们在晚年几乎更加轻怠慢自我的生活质量,一心为子女的想法长期影响他们的生活。这一因素不仅使政府工作开展缓慢,更使得各方面措施施行受阻,力量介入困难。而且,农村老年人尤其重视安居故乡,搬离农村与子女生活在城镇中并不是其诉求所在。因此,文章不想重提已经被论述过多次的政府举措、社会力量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在此,本文希望可以将本次调查后所得体悟,并参照日本养老方式,给出参考建议。

在日本,他们鼓励老年人以自我管理的方式加入养老管理行列。积极投身完善法律政策,推动养老方式的渐进式改革,日本政府通过此种方式,逐步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归属感。

文章借此提出如下建议:在着力推进政府居家养老服务,改善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同时,各有关组织部门亦可以适度的考虑启用老年人群众的行政组织能力者进入到养老管理体系的管理中。这不仅能够在实际中帮助老年人寻回社会价值和归属感,更好的保持与社会的并行发展状态,另一方面,社会的需要感也可以减轻其对子女的观念,在精神上找到依靠,促进老年生活的积极乐观向上。目前农村中的组织管理群体基本以中青年管理为主,老年人的组织参与少,活动的开展与举办,老年人也经常是盲目的被推着走,不能够从老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致使老人实际参与热度不高,自然其目的达成度也低。

同时志愿活动或者是其他任何形式的社会组织活动都应该更好的统筹协调老年人生活实际,有针对性的发展服务计划目标。通过衡量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情感关系,健康状况,能力水平等要素,合理安排服务内容,小而精的开展有关活动,更好的照顾到每一位老人的精神心理需求。不过分量求的实现,逐渐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蔡茜,向华丽.我国农村老龄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2]李成龙.从精神文明建设看老年人精神文化诉求现状及解决[J].青春岁月,2012(10).

[3]李建平,周绍斌.浙江农村老年人精神需求与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1).

农村居家养老的现状篇2

关键词:养老保险欠发达地区政府作用

一、贵阳市农村养老保险面临的现状

我国各地区的社会保险制度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经济水平和社会传统的不同造成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地区差异化,但就各地的社会保险制度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贵阳市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现状如何?现从三个方面来做一个简要分析。

1.贵阳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贵阳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是人均耕地少,地貌复杂,第一产业从业人口下降速度慢,人均产值低。贵阳市2004年年末总人口350.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5.78万人,占全市人口数的53%。全市土地总面积804667公顷,其中耕地2889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5.91%,全市每个农业人口占有土地6.9亩,不足全国平均值的一半,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55亩,为全国平均值的三分之二,且多属高原丘陵,不利机械化操作。据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全市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1.77亿元,占本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即GDp)443.63亿元的7.2%,不难看出农村的人均产值不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差。

2.贵阳市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现状

贵阳市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总的来说是收入偏低,保障水平偏低,城乡差距大。据统计资料显示,全市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3509元,仅占城市居民可支配人均收入的31.25%,不足三分之一,可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大。全市农村居民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达0.44。2008年贵阳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为200元/人月,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最高的两城区为140元/人月由此可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差异。

3.贵阳市农村养老现状

贵阳市农村居民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辅之以少数集体养老、储蓄养老、征地补偿养老、房屋出租养老、困难救助和低保养老。贵阳市农村目前社会养老模式仍以家庭养老为主,占63.1%以上;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绝大多数边远地区的农民根本谈不上存钱,当农民进入老年,靠储蓄积累养老的为16.2%;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乡镇企业为数不多,这一人群属于养老无保障之列。随着农村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农民养老问题逐步凸现,已到了必须研究解决、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贵阳市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结合贵阳市农村的现状,要建立贵阳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面对和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异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根源。长期以来优先发展工业的思路决定了城乡发展的差异,贵阳市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大体各占一半,但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还不到第二产、第三产增加值的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纯收入的3.2倍,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人均200元/月,是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人均70元/月的2.8倍。

2.农业产业结构的差异

解决“三农”问题的落脚点是提高农民收入,而关键在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以农为主,多种经营。尽管近几年我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目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但农、林、牧、渔、服务业的结构不均衡,贵阳市的地形地貌又不适合大型机械的使用,就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而言不能形成规模,集约化、机械化、产业化程度低,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很难得到大幅度提高;二是种植面结构不合理,围绕省会中心城市服务的多种经济农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不同区域的差异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由于贵阳市城市规划、地理等方面的因素,贵阳市不同区域的农村各方面差异都较大。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时候,对处于不同区域农村应该区别对待。不同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贵阳市经济目前呈放射状,由城市中心向边远农村逐渐减弱,经济区域差异十分明显。

4.资金筹集方面存在的问题

按照目前国家制定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指导性政策框架,基金主要依靠参保农民的缴费,农村养老保险需求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如果考虑到城市化、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等多种因素,考虑到今天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投保的人在二十、三十甚至四十多年后进入老年期时的经济、社会背景,现在交纳的数额很少的养老保险金,就会出现养老保险养不了老,保不了险的情况。如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不进行补助,其差异性和不公平性是显而异见的,直接影响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如果要让绝大部分农民参与到社会养老保险中,政府的财政补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财政支出的加大,会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农村这一块。

三、解决贵阳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矛盾的建议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笔者认为,要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主线。政府应结合贵阳市农村的实际情况,让城镇带动农村发展,从政策、经济、财政上全面扶持,即使暂时减缓城镇的经济发展,也要千方百计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农村的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特别是偏远、困难地区的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缴费承受能力才能提高,农民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才能增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才能健康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才能持续。反过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的份额逐渐减少,又能有力的促进城镇经济发展,使城镇能全面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2.完善农村社会保险的地方性法律体系

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为保证农村社会稳定,根据贵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着社会公平的原则,对农村老年群体实施的社会保障,是作为调节社会分配手段而建立的。其次,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立法步伐,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各项措施都有法可依,便于操作并提高制度的稳定性。最后,应建立健全养老保险法律的监督机制,以确保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支付、运营的规范性,防范社会保险基金的风险,并通过合理运作使其不断增值,以更好的满足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建设的需要。

农村居家养老的现状篇3

论文关键词:农民;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捉村社会保障体系;和谐社会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已达5.77亿人,比例为43.9%,农村人口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有7.37亿人,比例为56.1%,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人群。可见,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不仅仅关系到占总人口约56%的农民目前或将来的生活质量,关系到衣村社会的稳定发展,更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具体言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有着如下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我国将面临的严重问题。老龄化现象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能否解决与处理好这些问题,对我国的社会稳定以及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养老的绝对需求增大,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在老龄化问题上,我国与发达国家不同的一点是,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城市高于农村,而我国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即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市,农村老龄化的趋势快于城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到2000年底,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了6.96%。另有数据显示,2000年与1982年相比,全国市镇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4.54%提高到6.42%,提高了1.88个百分点,而同期农村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的比例从5%提高到7.5%,提高了2.5个百分点,呈现出农村老年人口的比例升高快于市镇的状况。在我国,截至2004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43亿,而农村老年人口约0.93亿。据人口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将占总人口的14.0%~17.7%;204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近4亿,农村老年人约为2.6亿,我国将迎来老龄化的高峰。显然,因老龄化带来的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将成为现在及今后一段比较长的时问内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必须予以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按照养老保险的自身规律,养老保障的积累期一般需要20~30年的时间。这样看来,如果我们现在再不着手花大力气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我国未来将很难承受老龄化高峰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压力,老龄化危机将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有利于生育观念的转变和计划生育国策的落实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形成的~种根深蒂固的生育观念,也是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国策的一个突出难点。尤其是在农村,“养儿防老”不只是表现为一种生育观念,更是一种社会现实,仍然有极大的市场。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属于家庭代际问互相供养的反哺型模式。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以来,农村家庭结构、规模和功能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由于家庭生育水平下降,家庭子女数量减少,独生子女数量增加,农村血缘关系的大家庭逐渐萎缩,核心家庭增多。据统计,中国农村家庭每户平均人数从1973年的4.81人,降到1982年的4.51人,1990年的3.97人,1997年的3.64人,到2002年降为3.39人。29年间减少了1.42人,下降了29.52%。而且从城乡差别来看,农村家庭规模的缩小幅度要大于城镇。2002年我国城市家庭规模为3人,镇为3.25人,乡村为3.62人,与1982年相比,城镇家庭减少0.87人,乡村家庭减少0.95人。

农村家庭的人口结构也逐渐向“4-2-1”转化,随之而来的家庭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因为“4-2-1”结构意味着一对中年夫妇的家庭中除抚养未成年的子女外,还要承担4位老人的供养责任,也意味着一个独生子女成年后将要担负4~6位老人的养老,这种情况客观上对于任何人来说,不管是从时问和精力上,还是从财力物力上,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是很难承受的。老年人口的增多,意味着家庭赡养负担的加重;核心家庭的增加,又意味着代际联系的弱化。在这样的家庭结构条件下,如果单纯依靠家庭养老,那么,将使年轻人不堪重负。同时,由于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趋势日趋明显,家庭人口和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养老供给资源减少,供给程度降低。所以单单靠传统的家庭养老现在已经远远不够了。

另外,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使得人均寿命得以大幅度提高,再加上生产要素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这一切必然会使农村老人群体越来越大,相应地,老有所养的问题将日益突出。中国人口的大多数是农村人口,未来大多数的老年人口也在农村。如果农民养老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农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以后,就只能在经济上依靠子女。如果没有子女或子女不多,农民年老以后的基本生活就没有任何保障。所以,农民养老问题不解决,其结果就是要重视并恢复“养儿防老”的传统作法。农村人口就会陷入一种“高出生——低收入——高出生——低收入”的恶性循环怪圈。这也是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难以开展的最为重要的原因。这种作法,既不利于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也不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因此,必须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只有解决了养老问题,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家庭减轻未来养老的压力,适应家庭结构出现的变化,弱化“养儿防老”的观念,逐步消除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最大的观念和现实障碍,使计划生育国策真正得到落实。

三、有利于农业劳动者应对经营风险的增大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作为独立、个体的生产者,农业劳动者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再加上农业生产极易受到自然风险的危害,这就使得农业劳动者遭遇风险的概率大大增加。而且,由于目前农业劳动者收入低、家庭财富薄弱,因此任何一次风险就可能把一个农民一辈子的生产和生活积累赔进去。以往那种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统种、统收、统分、统保的保障办法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急需健全和完善,而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也必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四、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村区域集中了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村居民是扩大内需行为中最需要重视的群体。近年来,为了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但是,农村消费市场仍然迟迟未被有效启动,更谈不上升温。其主要表现在于,一是衣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总量与城市居民的差距很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与城镇居民相比,1990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基本上是逐年增加,从1990年的538.05元增加到2004年的2185元,增长了4.1倍,年均增长29%。但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差距日益拉大,从绝对值来看,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的差值由1990年的740.84元增加为2004年的4997元,净增4256.16元,差距拉大了6.75倍从相对值来看,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之比由1990年的2.38倍增加到2004年的3.29倍,增加了38%。考虑到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部分自给特征和城市居民的福利性消费,两者的实际差距会更大一些。”二是农村消费结构不合理。从1990年到2006年间,虽然农村居民消费中的食品支出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从1990年的58.80%下降到2006年的43.02%,但是2006年农村居民消费中的食品、衣着、居住、交通通讯仍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75.75%。作为较高层次需求的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消费支出却提高很少,医疗保健支出所占比重在2000年前维持在5%左右,直到2006年略有上升,所占比例为6.77%,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仅从1990年的5.37%上升到2006年的10.79%,也说明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总体较低,消费结构调整不明显。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缺少让广大衣民放心消费的社会保障制度。只要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村存在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那么,农村居民就会面临生存层面的威胁,就谈不上形成合理的生活消费结构。虽然随着济条件的好转,农民的消费能力有一定增强,也有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但由于农民普遍存在着后顾之忧,在缺少社会保障的情形下,农民必然会担心自己年老以后的生活状况,担心自己生病以后的治疗问题,担心自己未来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风险,因而不敢放心进行消费。所以,要想真正有效地启动农村消费,扩大内需,就必须增强农民的消费信心,这就需要尽快建立健全包括农村养老保障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化解农民的后顾之忧。

五有利于破解“三农”问题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目前制约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也是困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严重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三农”问题上,除土地延长承包期以外,制度建设上很少有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更没有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建立包括失地农民和农民工在内的、以社会养老和公共卫生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制度建设的滞后,妨碍了“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进而严重制约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整体化推进。目前,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替代传统的土地保障,完善农民城镇化的进入机制,健全农民双向退出机制和规模经营双向扩大机制,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从根本上化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恢复土地的增值功能,进一步拓展增收渠道,提高农民储蓄自养和家庭保障的能力。”显而易见的是,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尤其是解决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养老问题,是破解“三衣”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六、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长期以来,中国城乡高度分割和城乡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一直存在。但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表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性特征。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些具体数据计算,1978、1980、1985、1990、1998、1999、200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2.58倍、2.5倍、1.86倍、2.2倍、2.52倍、2.66倍和2.80倍,2002年达到3.1倍,2006年更是达到3.28倍。如果再加上城镇居民在享用社会保障、公有住房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以及城镇居民所获得的各类隐性补贴等因素,更将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本来,如此巨大的差别需要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有效的调解,其中,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就是一种重要的调节方式。但是,在一个为时不短的时间里,农村的养老保障状况却起了一个相反的作用。据2006年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养老金(退休金)保障覆盖率2000年男性为85.6%,女性为53.6%,2006年男性为89.1%,女性为64.6%。而农村则仅有4.8%的老年人享有养老金保障;城乡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收入的总体水平和增长幅度仍然偏低。城市中有近20%的老年人年收入处于不足4600元的低水平,低于城市老年人年均中位收入的50%,并且仍有135万城市老年人的收入低于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农村中有27%的老年人年收入处于不足750元的低水平,低于农村老年人中位收入的50%,并且仍有2160万农村老年人收入低于农村困难救助的水平。

为了扭转城乡居民收入之间过大的差距,国家现在将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视为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来看待。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扭转“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新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七、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长期以来,我国在养老问题上主要关注的是城镇人口,其主要的精力也是集中在城镇养老保障制度的安排方面。《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指出,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将继续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将符合条件的城镇从业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虽然目前中国城镇养老保障体系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社会统筹基金不足等等,需要进~步深化改革,但总归是已经建立起了基本的制度框架。而作为事关中国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养老保障,却还没有真正提上议事日程,更谈不上确立必要的制度框架。这种状况是缺乏公正性的,没有体现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同时,这种状况也没有体现出对于农民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回报。无论是对中国革命还是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言,中国农民均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

农村居家养老的现状篇4

关键词:老年人;家庭养老;养老保障模式

中图分类号:D66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1009202

为了更真实地了解我省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状况,我们于2008年7月至8月份对我省部分农村地区的老年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合调查数据,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河北省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模式进行探讨。

1数据来源与样本结构

1.1数据来源

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个案访谈,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2份,个案访谈若干。调查对象为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口。

1.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有五个部分;(1)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情况;(2)被调查者的经济状况;(3)被调查者的家庭结构;(4)被调查者的社会心理状况和生活满意度;(5)被调查者年均医疗费用支出状况。

1.3样本结构

(1)男性107人,占55.7%,女性85人,占44.3%;

(2)60-69岁年龄段84人,占43.75%,70-79岁年龄段82人,占42.7%,80岁及以上26人,占13.54%。

2土地与养老保障的关系

土地被认为是农村家庭养老的基础,这也是农村养老与城镇养老的一个重要差别,土地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是就业保障、生活福利和医疗保障的可靠手段,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但是在城镇化、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民占有的土地,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出现了危机,土地养老保障的功能在不断弱化。一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中,必然造成耕地被大面积征用、失地农民增多问题;另一方面,较低的农业产业经营化水平所导致的农业经营效益和比较利益落后造成土地的保障能力不断降低。

针对这一问题,河北省委七届四次全会通过《中共河北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规定,河北将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做到“先保后征”。同时,《意见》还专门提出,对因城市建设征地基本失去承包地的农村人口,纳入城市居民就业援助和社会保障体系。

我省11个设区市和绝大部分县(市)政府都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实施意见或办法,以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已在全省初步建立。

除此之外,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比较利益水平,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深加工制度,同时改善政府对农业的调控方式,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农产品营销等方面的支持。农村各地区应尽快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使土地合理有偿地流转起来,使农民从土地上获取更多的养老支持。

3家庭结构、代际关系与养老保障

家庭养老是我国老年人最主要的的养老模式,许多研究(杜鹏,1999;姚远2001;陈卫2002)都证实,无论在户居方式、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等方面,中国的养老模式都是典型的家庭养老,而且无论是子女的数量还是子女的性别,在家庭养老中均有着十分显著而重要的影响。

步入老龄后,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照料和心理慰藉等精神方面的需求逐步增加。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心理慰藉主要依靠自己、配偶及其子女。因此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体制中占据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总得来说,老年人对子女的满意度是比较高的。具体情况是:在我省,农村赡养义务的履行实际上是已婚子女和其配偶,主要是由儿子和儿媳共同承担的。儿子在家庭养老中扮演重要角色,老人与他们的感情亲近能获得未来支持的更好保证,增强心理安全感。另外陈卫(2002)、郭志刚(2002)的研究还表明,在高龄老人赡养中,在生活领域的不同方面,子女数量和性别的作用是不同的。虽然在家依靠儿子是主导的养老模式,但是子女性别双全的高龄老人得到的照料和对生活和健康状况的评价是最好的。女儿在老年人养老和晚年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许多方面是儿子所无法替代的。但是由于目前农村生育率的下降,子女数量的减少和性别的单一势必会对未来老年人的生活产生某些不利影响。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有49.48%的老年人与子女同住,但仍有48.27%的老年人选择独居,随着年龄的增大,日常生活照料由子女承担的比例会逐渐增大,农村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大部分需要由子女承担。在被调查者中虽然现有子女3个及以上者占总样本的68%,但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劳动力离开家庭和土地外出打工,或忙于农业生产,还要照料自己的子女,对于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处于次要地位。

通过表1我们不难发现老年人多与儿女共同居住或就近居住,如果子女孝顺的话,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满意度高于独居的满意度,但是如果子女不孝顺时,分开居住的满意度要高于一起居住的满意度。在经济状况和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分开居住。

近些年,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是非常迅速的,现在主要的家庭模式是小型家庭。家庭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家庭关系的变化,家庭权力逐渐向下一代转移,而且在家庭里面夫妻平等的趋向下,在向女性转移,最后转移到儿媳妇的手里并使其成为家庭资源的控制者。因此,提高农村女性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使其能够自觉承担起赡养义务,是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4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009年,国家决定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这是继取消农业税,建立农业直补、新农合之后的又一个重大的惠农政策。我国已经确定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目标。2009年6月24日,总理在研究部署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时指出,本年度将在全国10%的县(市)、区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凡年满16周岁、不是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的参保农民可领取基本养老金。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包含石家庄市在内的一些省市已经开始探索养老保险试点,筹资方式是“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现在可以称为“老农保”。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许多集体没有补助能力,政府扶持政策又长期难以到位,实际上集体出资部分根本就没有着落,导致了许多经济实力较弱的农民无力参保,也影响了整个群体参保的积极性。

“新农保”是由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实施补贴,克服了“老农保”资金不到位的问题,但因各地农村的实际千差万别,“新农保”试点的实践也各式各样,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引导。

从传统的家庭养老走向社会化养老还需要一个漫长过程,诸如养儿防老的家庭保障、土地保障等农村养老方式仍将在相当长的时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不能说有了“新农保”,其他的就不要了,这不现实。现在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必须要考虑到如何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的配套衔接工作。

5“新农合”制度与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

2003年8月,河北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卫生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通知》及其实际情况,将迁安市、曲周县和枣强县列为3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市(县)。2006年底,全省试点县数量扩大到36个;2008年河北省实现了新农合全覆盖,参合农民达到4668万人,参合率为86%;2009年河北省新农合个人筹资标准由10元提高到20元,补偿封顶线从2万元提高到3万元,并扩大了门诊统筹试点范围,并力争2010年全面推开。

新农合的实施,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意识和疾病预防意识,改善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状。但是与城市医疗保险相比,新农合的保障水平还是相对较低的。我们通过走访发现几位农民因大病住院共花医疗费近20万元,报销金额还不到5万元,报销比例仅为25%,且报销程序非常繁琐。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可报销药品范围小,二是医疗机构较少,三是管理过程的问题。面对居住分散、数量巨大的农户,县级卫生部门在组织管理能力上难以胜任。

通过调查(见表2)我们发现37.3%的老年人身体状况不是太好,但是老年人医疗费用方面的支出(见表3)恰恰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年人的医疗状况是影响其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疾病是老年人面对的最大问题,也是支出和负债的主要原因,疾病和贫困互相影响,对老年人生活的各方面产生显著影响。

改善和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是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基本保证。为此,需要在农村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辅之以社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险、土地保障等相衔接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文娟.子女的代际支持行为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人口研究,2005,(9).

[2]王萍.中国农村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变动研究[J].人口学刊,2007,(1).

[3]沈小红.农村失地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6,(1).

[4]李德明.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6).

[5]王金营.中国农村家庭老年人来自孩子的经济收入分析[J].人口学刊,2004,(3).

[6]刘跃发.我国农村老年人生存状态实证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3).

农村居家养老的现状篇5

关键词:新农保;福利;模糊评价

一、引言

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养老—福利”的双重危机已经爆发,如何通过建立健全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以有限的资源保障和改善广大老年人的生活,是需要政策制定者高度重视的民生和经济问题。随着我国“三农”问题重要性的不断凸显,我国于2009年9月1日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开始在全国进行试点并逐步推广。“扩大国内消费需求”、“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实现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促进家户和谐、增加农民收入”等是新农保制度建设的政策目标。新农保政策的执行尽量保证不使各权利主体的福利下降,即参保农民至少能维持参保前的生活水平。因此,首先应研究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前后农民生活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此项政策让农村人口的生活状况具体受到了哪些影响;应该如何维护农民的福利。本文其余部分的结构安排为,第二部分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介绍分析理论和研究方法,介绍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以及数据处理的相关过程;第四部分汇报实证分析的结果;第五部分得到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二、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新农保政策效应评估的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新农保与农村居民养老模式关系的研究(陈华帅,2013;程令国,2013;张川川,2014)。二是新农保对农村老年收入、消费、劳动力供给的研究(黄宏伟,2014等)。对农民福利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焦点。启动农村市场,必须构建农村福利供给机制,建立健全农村保障利体系,提高农民福利水平。然而现有文献均没有涉及新农保对农民收入、消费、居住方式、劳动力和生活满意度等系统福利的衡量研究。胡宏伟等(2012)认为农民养老的经济利收入的提高会减少其消费负担和对养老的担忧。张川川等(2014)发现新农保养老金收入显著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减少贫困发生、提高了其主观福利,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庭消费和减少了老年人劳动供给。陈华帅、曾毅(2013)在分析新农保对于参保老人福利的影响效应时分析发现,新农保参保对于老年福利虽有所增进,但状况改善作用并不显著。森考察了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和防护性保障(森,2002)的工具性自由。一般选取的功能性活动主要包括5个方面:居住条件、健康状况、教育和知识、社交、心理状况。有的还加上了劳动力市场状态和家庭经济资源两个功能性活动。农民福利也应包括很多内容,这里主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现实特征,选择针对参保农民的功能性活动评价新农保参保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农民福利。所以本文讨论的农民福利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经济收入:一般情况下家户总收入反映了对整个家庭的影响,而家户人均收入进一步隐含了家户规模的影响,家户规模可能直接受到养老金收入的影响个人收入更为直接的体现着养老金收益人所受到的影响。2.生活保障:指标有家庭总消费、家庭人均消费、恩格尔系数和医疗消费。3.居住条件:从居住安排看,本文把超过6个月以上未与子女(含儿媳及女婿)居住(吃住)在一起的老人定义为空巢老人,否则为非空巢。分别取值为0和1。4.健康:从健康状况看,CHaRLS数据中自评健康变量原为五分变量:“很好”“好”“一般”“不好”和“很不好”,我们将前三项定义为健康好,后两项定义为健康差,分别取值1和0。5.发展空间:本文选取劳动力供给反映发展空间。对于劳动供给,我们按照是否已经退出劳动供给定义是否退休;对于仍有劳动供给活动的,进一步计算了周工作小时数。6.心理:我们使用抑郁指数和生活状况满意度衡量。

三、数据与分析方法

基于2008年和2012年两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面板数据估计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福利的效应。首先选择2012年实行新农保社区样本,然后再匹配两个年份的平衡面板数据。数据预处理后共有2892个样本(即1446个个体参与了两轮数据调查)。将参加新农保的老人的福利状况表示为模糊集X,设老人前后可能变化的福利内容为X的子集w,则第n个农户福利函数可表示为:w(n)={x,μw(x)},x∈X,μw(x)则是x对w的隶属度,μw(x)∈[0,1],一般认为,数值越大,福利状况越好。一般情况下,指标变量分为三种类型虚拟二分变量D、连续变量C和虚拟定性变量Q。一般认为,各初级指标的权重是不同的,需要赋予每个指标一个权重,然后将隶属度加总成综合指标。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新农保前后农户总指数均小于0.5,福利水平偏低但产生了0.003的略微上升。新农保对农民福利各功能获取情况的影响各不相同。1.农民家庭经济情况:结果显示,养老金收入提高了家庭总收入,这在我们的预期判断之内,因为每月300元左右的养老金收入对于整个家庭来讲未必算是高额收入,但对于个人收入很少或几乎没有的老年人而言实属可观。同预期一致,老年人个人收入受到的影响更大,超过了0.5的模糊值。2.生活保障:新农保政策使家庭总消费由之前的0.245转变到0.268,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从0.242上涨到0.263,表明新农保养老对农村养老居民消费有正向的影响,但影响并不是很大。3.居住条件:可能由于年龄增长和健康状况恶化,在允许的情况下老人都更多选择与子女同住(0.725)。可见新农保的实施并不足以改变农村居民依靠子女养老的养老观念和养老居住安排。4.个人健康:在新农保实施前后,农民的医疗消费提高,但年龄增长,健康状况出现恶化,使得其自评健康由0.731下降到0.611,更接近0.5的模糊状态。5.发展空间:即使对新农保政策有稳定的预期,但是农村老人的劳作习惯“活到老,干到老”及给予子女的遗产动机使得农村老年人的劳动供给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仅从0.871转变为0.862,新农保并没有完全使农村老年人从劳动力市场中脱离出来。6.心理状况:在构成农民福利的6个功能性活动中,心理状况的2项指标在新农保前后的变化幅度最大,可见新农保实施后对于农民而言心理得到了较大的满足。但整体的心理功能反而出现了恶化,即隶属度下降了0.021,可能由于农村老年人对新农保的养老功能存在更高的预期。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使用CHaRLS全国性微观家户调查数据,从收入、消费、居住方式、健康、劳动供给和心理状况等多个维度估测了新农保的政策影响,系统衡量了农民福利。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新农保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个人收入水平和生活满意度,使抑郁指数有所降低,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庭消费和减少了老年人劳动供给。尽管已经证实新农保基本完成农民增收减贫,提高农民福利的目标,但其对农村消费(家户及个人)和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所产生的影响在规模上十分有限。农村居民同样存在缴费能力的风险和认知上的欠缺,同时由于缴费较少造成新农保个人账户余额累计薄弱,更加使得新农保的保障能力存在缺陷。农村老年人福利改进与国家政府、子女乃至整个社会伦理文化观念均有关联,社会养老替代家庭养老目前看来仍然会需要较长的时日。新农保养老金福利的提高,一方面需要落实《指导意见》规定,各地政府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基础养老金支付标准;另一方面,需要鼓励农民早参保、多缴费,从而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余额及支付水平。另外,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尝试开展商业化运营,改变新农保完全由政府把控的基金管理和运营模式,提高个人账户基金收益率也是为农民提供参保缴费激励的重要途径;积极根据当地情况向城保靠拢,加快完善农保和城保并轨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程令国,张晔,刘志彪.“新农保”改变了中国农村居民的养老模式吗?[J].经济研究,2013(08).

[2]陈华帅,曾毅.“新农保”使谁收益:子女还是老人?[J].经济研究,2013(08).

[3]胡宏伟,栾文敬,杨睿,祝明银.挤入还是挤出:社会保障对子女经济供养老人的影响——关于医疗保障和经济供养行为[J].人口研究,2012(02).

[4]黄宏伟,展进涛,陈超.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14(04).

[5]赵耀辉,张川川,JoHnGiLeS.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效果评估——收入、贫困、消费、主观福利和劳动供给[J].经济学(季刊),2014(10).

[6]李冬妍.“新农保”制度:现状评析与政策建议[J].南京大学学报,2011(01).

[7]Sen,a.:《inequalityReexamined,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2.

农村居家养老的现状篇6

一、吉林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

吉林省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省份,农村人口所占居民总数多,吉林省的人口仍然以农村人口为主,农村人口不仅数量大,而且比重高。

(一)家庭结构转型,家庭养老负担加大

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传统的生育观念正在改变,家庭结构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家庭结构也正在转型。新型的家庭结构给年轻人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吉林省的农民除外出打工外,大部分的经济来源来自土地的作物,经济条件较发达地区的农民来说偏低,这样也就使得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下降,使得吉林省的空巢家庭的养老陷入困境。

(二)传统家庭伦理观念淡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在我国的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仍然是主要的养老模式。农村空巢家庭的增多,伴随着是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的功能的弱化,这些都对农村养老形式、养老观念以及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等方面都带来了挑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敬父母”是最基本也是最基础的传统美德,老人们承担着不被子女赡养的风险,也有部分老人不被子女善待。

(三)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需求得不到保障

纵观吉林省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是仍然有所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缺乏社会保险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社会养老保险的水平低;农保基金的财务管理混乱,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队伍不稳定等。这些原因都造成部分农村老人无法得到基本的养老金,这也是造成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困苦的原因之一。

二、吉林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原因

(一)生产方式的转变改变了家庭的固有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农民的主要产值集中体现在土地作物上,生产方式的改变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大量的农民工人涌入城市,他们离家的半径在无限延伸、时间在无限延长,这样久而久之就导致家庭关系松弛和血源关系淡化。农村的新建住房的层出不穷,为分居创造了客观条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同时也伴随着出现了农村空巢老年化。

(二)人口的老龄化与少子女化问题并存

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发展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经过几十年努力,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我国在人口问题上同时出现两个新的发展挑战:一个是加速的“少子化”,第二个是加速的老龄化。吉林省从2004年推行独生子女鼓励政策,独生子女的家庭增多,使生活重心发生转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现在都已进入青壮年期,他们多数选择外出工作或学习,他们多数与父母分家居住,随着时间的增多致使农村现代家庭结构以夫妻关系为主导,更多的家庭已经变成了空巢家庭。

(三)农村的生存环境和医疗环境的恶劣

即便农村的生活水平已有提高,但是农村的地点多为较偏僻的地方,交通方面也不便利,医疗水平更是令人堪忧,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75岁之后,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会上升,自理能力下降,将更多地需要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但是交通的闭塞让许多老人放弃了外出就医的可能,而本地的医院,大部分就医环境恶劣,医疗设施也很简单,无法解决一些病症。再者,农村的卫生条件和固有的生活习惯,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不健康的隐患,这也使得一些老人容易感染上一些病症。独自在家的空巢老人如若生病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这同样也是我省的空巢老人养老的一大困境之一。

(四)老人们的生活习惯不易改变

尽量有部分的孩子想把父母接到城市里生活,但是城市生活是一种与乡土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很多农村老人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东北的农村幅员辽阔,老人们习惯与大自然接触,习惯走动,而城市高层的单元套房、相对淡薄的人际关系,使得一部分老人对久居的农村生活充满怀念。吉林省的农村老人大多从事了半辈子的农业劳动,习惯与土地亲近,不愿意去城市生活,也有老年人期望与子女们居住在一起,但是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不同的价值观念,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老年人放弃于子女居住。

三、解决吉林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

(一)创造尊老养老的舆论氛围,加强农村社区引导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核心,它的核心内涵就是家庭伦理,孝首先倡导的就是孝敬、奉养自己的父母。“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当代人们应认真挖掘整理,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孝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尊老”、“敬老”、“爱老”的宣讲教育。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共同互动关系和共同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农村社区养老就是以村庄或村落为依托.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多方面的力量,动员相应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为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提供必要的支持,使其能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安度晚年。

(二)改善农耕状态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就需要调整产业布局与结构,即解决吉林省区域产业空心化问题,又扩大青年的就业范围,就业地点,为逐步缩小空巢老人与子女的空间距离创造条件,方便子女与老人们的交通。在改善农耕状态的前提下,发展符合我省实情的其他产业,从而扩大再就业,可提倡空巢老人进行第二次就业,既不浪费自己所学的技术,又可以获取相应的报酬,也可以更多的与人沟通交流,既丰富了生活,也可以改善生活条件。

(三)老人们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村空巢家庭的老人应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空巢老人来说,要保持心理健康,不可能全部依靠他人的帮助,只有自己积极投入其中,才能轻松彻底地战胜亚健康心理,回归正常。老年人应该调整好心态,在理解和支持子女的同时,自强自立,广泛地参与农村的各种活动,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投入其中,快乐其中,也应该增强心理的自立程度。克服孤独感的有效途径就是寻找精神寄托,充实新的生活内容,提升生命的意义。

(四)加大政府投入

农村居家养老的现状篇7

论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养老保障;居家养老

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称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止2000年底,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这表明,人口老龄化“银色浪潮”在席卷发达国家之后,已降临中国。

l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有其自己独特的特点:首先,人口老龄化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10000美元左右,而我国目前尚不足1000美元,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在加快,从1980年到2000年,在20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就基本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而英国完成这一过程大约用了80年,瑞典用了40年。再次,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中国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估计,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1、3亿,是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是亚洲老年人口的1/2。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城乡生活水平、生育水平和人口的年龄结构不同,全国各地人vi老龄化状况差别较大,在任一时点上人口老龄化程度都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首先表现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差异上。从老年人口分布的绝对数量上看,可见,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3/4,居住在城镇的老年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4,数量相差悬殊。另外,中国老龄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老得快,城乡劳动力的流动使农村的年轻劳动力流向城市,因此农村养老的挑战就更为严峻,但农村却恰恰没有养老保障,为农村养老途径的探讨提供了现实基础。

农村人口老龄化不仅关系到农村老年人的具体生活问题,也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探索农村养老途径、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后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如何做到使广大的农民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2我国农村养老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主要还依赖家庭养老,家庭养老目前是中国农村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占92%,社会化养老的实行很有限。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这种养老保障格局将受到严峻挑战。

2.1家庭养老所谓家庭养老,即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成员主要是年轻子女或孙子女赡养年老家庭成员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实际上是以终身积累为基础,在家庭内部进行代际交换的“反哺式”养老。目前农村家庭养老有以下特点:一是绝大多数老年人依托家庭养老;二是老年人绝大部分与子女居住一起,且三代同堂家庭居多;三是“分而不离”家庭多。就现阶段中国农村养老的实践结果来看,家庭养老已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养老方式。它既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满足老年人安享天伦之乐的宿愿,又能缓解并不富裕的中国社会所要承担的养老社会压力。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方面农村人口流动幅度加大,子女不在老人身边的空巢家庭日渐增多,家庭养老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农村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家庭的规模趋向小型化、核心化,这使家庭养老的负担加重,再加上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致使部分年轻人可能无力承担或不愿承担养老重任。总之,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功能呈现日渐削弱的趋势,这就要求社会化养老的普及和加强。

2.2社会化养老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障机制有两种具体形式:五保户供养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

2.2.1五保户供养制度该制度开始于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是指机体(起初是合作社,后来是的生产队)对本社本队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农村老人、残疾人和孤儿进行集体供养的一种社会福利制度。“五保”包括保吃、保穿、保住、保医和保葬。“五保”的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一般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供养形式可分为集体供养、分散供养、亲友供养和义务供养等。五保户供养制度的具体表现是由政府出面创建敬老院。

2.2.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社会养老保险是工业化迅速发展情况下,政府为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与雇主和企业生产者订立的防范劳动者老年风险的保障契约。这种制度一开始并不覆盖国家公务人员、企业雇主、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以及农业劳动者。随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一些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渐涵盖了除企业生产者之外的其他社会劳动成员,其中也包括了农业劳动者。从理论上讲,社会化养老将养老责任分摊于全社会,大大降低家庭因负担不起而不养老人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养老保障程度。但由于我国各地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农民缴纳保费的能力有限,制约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效运行。就全国来讲,目前社会化养老保险在农村仍不具普及意义,保障程度和覆盖面较低。

目前首要的任务是探寻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又能顺利完成现阶段农村养老由传统的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渡的道路,在弘扬传统文化、肯定家庭养老价值的同时,积极推进社会化养老的发展。

3我国农村养老的新模式——“居家养老”

如何在农村发展介于社会化养老和家庭养老的过渡性养老机制,学术界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大多数学者趋同于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本人则认为要把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才能找出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第一,农村养老模式的探索: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是指让老年人居住在家中养老,养老资源除由子女、配偶和自身供给外,还需要社区或社会服务人员来协助解决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基础之上的,它是以居家养老为形式,以满足社区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福利金的资助为手段,以国家制度政策法律管理为保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体系。建立和完善社区老年服务网络,为农村居家养老提供支持和载体。从微观效果来看,居家养老在减轻家庭养老的经济负担的同时,提高了养老质量。居家养老使得老年人继续在家庭中生活,由于家人更了解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和生活习惯,与公共机构养老相比,在保障资金相同的情况下,居家养老的生活质量相对更高一些。另外,居家养老对保持代际交换和代际互助,以及保持家庭稳定和谐与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从宏观效果来看,居家养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把农村养老完全推向社会后给政府造成的压力,同时,又有社会方面的参与,有利于提高养老保障程度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农村居家养老的现状篇8

关键词:农村老人;养老;现状;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1-0058-04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农村的人口老龄化压力比城市更大。根据2006年2月全国老龄委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在2005年底,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可见,中国农村社会不仅已进入老龄社会,而且老龄化程度较高。农村养老问题已经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也日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

一、文献回顾

随着农村养老问题的日益突出,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农村老人的养老现状,在实证调查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认为农村老人的老年生活存在困境,养老状况不容乐观:

在经济收入方面,相关研究显示:宏观视角中,农村老人可获得的经济支持力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微观层面上,农村老人的经济支持以个人和家庭为主(谭克俭、丁润萍,2008),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总体偏低,家庭养老仅限于生存(崔燕改,2006)。有学者以山东省沂南县为例,从退休金、赡养费、劳动收入等方面实地调查了农村老人的具体收入,并从生活消费、饮食消费、医疗费用等方面深入研究了农村老人的生活成本情况(赵明,2008)。另有学者从农村劳动力外流角度研究农村老人的收入变化,认为农村劳动力外流增加了流出地农户的家庭收入,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村老人获得相对较高的经济供给的可能性(林建鸿,2006)。

在生活状况方面,农村老人的身体普遍较差,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随着年龄的增加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而且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刘发跃,2008;谭克俭、丁润萍,2008)。由于农村老人健康状况的下降,农村大部分老人特别是高龄老人患有各种轻重不一的慢性疾病,但是大多数人因为家里经济拮据和昂贵的医疗费用而看不起病,农村老人看病难的问题普遍存在(李家灵,2008;贾海龙,2005;汤芝兰,2003)。在居住类型上,他们主动选择或被动接受与配偶单独居住,居住条件存在很大差异(黄佳豪,2008;刘,2007)。

在精神生活方面,老人平时的消遣活动很少,他们整天面对的就是儿孙或配偶,精神生活极度贫困,丧偶老人的精神则更加空虚,缺乏亲情呵护(李家灵,2008;黄佳豪,2008)。究其原因,有些学者认为:由于农村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增多,特别是有的夫妻双双外出,甚至将小孩也带了出去,单独留守家园的老人增多,造成老人孤独寂寞,交际范围狭窄,缺乏交流对象(张多来、黄秋生等,2006)。

从上述文献回顾中可知,农村老人养老状况的实证研究并不少见,这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研究内容上,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养老现状,对农村老人老年生活感受的影响因素及其满意度水平的研究较少。在研究方法上,目前的研究以定性分析和描述性研究为主。而在养老现状中并不是所有因素都会对农村老人的养老满意度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他们晚年生活感受的影响因素加以研究,这是研究农村老人养老现状的重要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衡量农村老人的养老满意度水平,这是评价其养老水平的关键指标。据此逻辑理路,本文以2008年10月南京郊县的实地调查为基础,从经济状况、生活照顾、精神慰藉等养老现状入手,结合微观计量经济学方法,考察农村老人养老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具体水平。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问卷设计和数理统计

在问卷设计方面,主要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养老现状等。基本情况中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户籍性质、文化程度)和社会学特征(婚姻、家庭、居住等情况);养老现状中主要调查农村老人的养老状况以及晚年生活的满意情况。

在数理统计方面,本研究使用SpSS16.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数理分析,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交互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四种方法。针对农村老人的个人基本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于养老现状,则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交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养老满意度的考察中,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显著性较大的变量的权重,并采用德尔菲法与李克特量表的测量步骤,对各指标项进行赋值和计算。

(二)基本情况

1.调查对象的区域分布。本次调查的对象为60周岁以上的农村常住人口,调查的地区分布是南京农村集中分布的五区县,其中包括3个郊区(浦口、江宁、六合)和2个县(溧水、高淳)。在各区县分别发放问卷120份(共600份),合格问卷517份,合格率为86.17%。本次调查的517位老人分布在南京的5个区县、33个乡镇,92个村,其中高淳县和溧水县的被调查对象最多,分别占样本总量的22.8%和21.9%,浦口区的人数分布最少,占总数的16.8%。

2.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对象的性别分布基本符合配比(1∶1)的要求。年龄结构中,低龄老人和高龄老人的比重分别为85.3%和14.7%。另外,76%的被调查老人的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初中文化程度的老人占16.1%,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老人仅占7.9%。

3.调查对象的社会学特征。本研究从婚姻状况、共同生活的家庭人数、与谁一起生活等角度,研究调查对象的社会学特征。在调查对象中,67.3%的老人已婚完整,30%的老人丧偶;共同生活的家庭人数中频数最高的是2人(36%),其次是5人及其以上(23.3%)。被调查老人与配偶、子女中的一方或两方一起生活的占八成,而独居老人占样本总量的15.1%。另外,被调查家庭中孩子的个数平均为3.02个,被调查老人的家庭中最多有孩子8个,最少为0个。男孩、女孩个数平均值分别为1.68、1.57,男孩个数的分布趋势比孩子总数和女孩个数的分布趋势要相对集中。

三、养老现状的具体分析

(一)经济收入方面

1.农村老人的经济收入较低,存在贫富分化现象

经济收入作为养老支持力的主要来源,在养老资源的购买和提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调查数据可知,被调查的农村老人的个人月收入较低。收入在300元以下的老人几乎占了一半左右,301―600元收入的老人占20.7%,物质生活总体水平偏低。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村老人的人数分布逐渐减少。个人月收入在1800元以上的农村老人占2.5%,存在一定的贫富分化。

2.子女赡养费、农业收入是农村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

从收入来源的特征看,在所有回答者中,子女赡养费所占比例最大,为35.9%,其次是农业收入和退休金,分别占回答总数的24.3%和13.4%。而依靠亲友资助、政府救助、征地补偿的农村老人占的比重都不大。因此,在养老支持力上,农村老人主要依靠子女提供的赡养费、农业收入和退休金。

为了具体研究不同收入段的收入来源,我们用交互分析方法,把个人月收入和收入来源进行交互。在个人月收入中,收入较低者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子女赡养费和农业收入,而收入较高者的主要收入来源为退休金。可见,家庭和土地是农村贫困老人晚年生活的主要经济支持力。

(二)生活照顾方面

1.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村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

通过生活自理情况与年龄的卡方检验(p=0.000),可知两者显著相关。而且由调查数据可知,60―69岁被调查的农村老人中生活能够自理并参加生产劳动的占57.9%,而70―79岁的调查对象中生活自理并参加生产劳动的比重下降为34.4%,而在80―89岁中,此项更下降为7%;同时60―69岁中生活不能自理的占1.1%,而90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占40%。可见,大部分农村低龄老人不仅生活自理,而且参加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但农村高龄老人逐渐不参加任何体力劳动,甚至生活都无法自理。

2.农村老人的医疗费用主要由个人、家庭和合作医疗承担

对于老人来说,年龄增长的同时身体机能也在不断下降,生病的概率会明显增加。所以问卷中将“谁来支付医疗费用”作为生活照顾的一个方面的指标,调查研究农村老人医疗费用的负担情况。结果表明:当农村老人生病时,其医疗费用主要由个人(25.3%)、家庭(30.8%)和合作医疗(26%)承担,另外其他医疗保险也占12.1%。所以,医疗费用的负担仍在个人和家庭方面,不过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其他医疗保险的推广,农村老人的医疗费用负担表现出社会化的趋势。

3.子女对老人的生活照顾使老人较为满意

为了调查农村老人对子女、亲友、邻居和村集体等生活照顾方面的感受,本次调查在问卷设计中采用李克特量表,分别设置了“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等五个选项,分别表示老人对不同主体照顾其生活的相应感受,并尝试发现其中的差别。调查数据显示,子女对老人生活照顾让老人感到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占总体的七成左右,对亲友、邻居生活照顾的感受更多集中在一般和比较满意,而接近半数的老人对村集体给予的生活照顾感觉一般。因此,家庭、社区养老功能的发挥,在满足生活照料的基本需要方面,让农村老人感到满意。

(三)精神慰藉方面

1.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不充实,随着年龄增长其孤独感增强

除了经济、生活等方面的支持和照顾之外,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也不容忽视。因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受伤害,而且还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因而精神生活的健康成为一个人整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农村老人而言,最担心的可能是生活没有保障和生病没钱医治,其次可能就是感到孤独寂寞。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没有感到孤独寂寞的约占半数,但经常感到孤独寂寞的农村老人约10.2%,偶尔感到孤独寂寞的占40.2%,这表明五分之二的农村老人精神生活不充实,十分之一的农村老人孤独寂寞。

同时在对农村老人的孤独感与年龄的交互分析(卡方检验值为17.1,p=0.009

2、农村老人的文化娱乐活动形式单一

文化娱乐活动作为农村老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之一,是老人们闲暇时间的主要活动安排。本次调查将老人的文化娱乐形式主要分为五类,分别是看电视、打麻将、打牌、聊天及其他。结果显示:47.8%的农村老人选择闲暇时间看电视,15%和7.4%的老人选择打麻将和打牌,选择聊天的老人占21.7%,8.2%的老人选择其他,因此,看电视成为农村老人的主要娱乐形式。另外,在“村里是否组织老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一题的回答中,选择“从没组织”的占62.8%,“偶尔组织”的占30.6%,“经常组织”的占6.6%。可知,村集体较少组织文化娱乐活动,对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关心不足。

上述调查分析可知,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较低,其养老责任主要由家庭承担。子女对父母的经济支持和生活照顾,成为农村老人的生活依靠。另一方面,在调查中一些家庭的子女由于主观或客观上的原因,没有或较少为老人提供相应的物质供养和照顾,使得老人的晚年生活陷入困境。因此,农村老人的养老状况令人担忧。

四、养老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一)概念界定与变量选择

农村老人的养老满意度是评价农村养老水平的重要标准。其中养老满意度是指老人养老生活满意情况的量化值。本研究主要设计了关于农村老人养老的收入、健康、生活照顾、精神交流等4大类问题,9个指标以衡量农村老人的养老满意情况。具体定义如表1:

(二)模型构建与计量检验

我们把表1中的“晚年生活总体感受”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式(1)的计量模型,揭示农村老人生活总体感受与健康、生活照顾等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Y=β0+β1X1+β2X2+…+βpXp(1)

式(1)中Xi为影响因素向量,βi为系数向量,表示当其他解释变量保持不变时,Xi每变动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被解释变量Y的变化情况。本研究使用SpSS16.0中的向后剔除法(BackwardLR)对式(1)进行计量分析,具体结果如表2:

由于在回归模型的建立方法中选择了向后剔除法,系统经过了4个步骤后最终建立模型,第一步中包括了全部选定的自变量;第二步中剔除了“亲友的生活照顾”;第三步剔除了“邻居的生活照顾”;第四步剔除了“亲友的交流”。最后回归模型的调整判定系数为0.897,说明回归直线的拟合优度较好。另外,在残差的独立性检验方面,D=1.877≈2,残差与自变量相互独立,回归模型的估计和假设所得出的结论是较为可靠的。另外,在模型的方差分析中,每一步都达到了0.000的显著性水平,配合回归模型分析是有意义的。同时随着无效变量被逐步剔除,F值从280.749上升为321.481,最终建立的模型的拟合优度最好。

根据表2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可得回归方程式(2):

Y=0.218*X1+0.201*X2+0.204*X3+0.13*X6+0.157*X7+0.099*X9-0.077(2)

针对回归方程进行分析,首先健康状况、收入情况、子女的生活照顾这三项的权重较大,均在0.2以上,可见农村老人的身体状况、经济能力及其子女对他们的生活照顾成为影响其总体感受的重要因素;其次,子女的关心(0.157)和邻居的交流(0.099),这两项都属于精神慰藉,它们对农村老人晚年生活的总体感受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最后,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村集体的生活照顾”该项指标进入到回归方程中,成为生活照顾4个指标中进入方程的2个重要指标之一,其对总体感受的影响系数为0.13,因而如果村集体在生活照顾方面对农村老人多给予一些帮助,那么这种努力能够在提升农村老人晚年生活总体感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五、养老满意度的分值计算

为了计算农村老人养老满意度的具体分值,我们根据德尔菲法将指标的不同评价等级赋予相应的分数(参见表3)。

各项指标的满意度主要根据该项指标不同选项的百分比乘以相应的分值,再进行加总而得(如表4)。最后的得分满50分为基本满意,80分以上为比较满意,50分以下为不满意。

由表4可知,各个指标的满意度均在50分-80分之间,子女的生活照顾和关心在74分左右,最接近比较满意(80分);健康状况、收入对基本生活的满足情况和邻居的交流均在60分以上,属于第二个层次;而第三个层次为,村集体的生活照顾,其满意度在所有指标中最低,仅52.32分,与分值最高的子女生活照顾相差22.21分。可见,家庭中的生活照顾和精神关心让老人感觉比较满意,而村集体的生活照顾让老人感觉较为一般。

将上述指标的满意度分值代入式(2)中,通过计算可得农村老人的养老满意度为67.42分,达到一般水平以上,属于基本满意,但距离80分的比较满意还有一定的差距。

六、讨论

随着传统养老模式的功能渐弱,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以及农民养老需求的迅速膨胀,全社会对农村养老问题更为关注。在社会建设中,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老有所养”已成为改善民生,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之一。同时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在农村养老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要覆盖全国10%左右的县(市)”;“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等保障水平”。但是目前大部分农村老人的养老现状与社会发展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政府充分关注现有的农村老人,尤其是农村贫困、独居等弱势老人,为其晚年生活提供基本保障。另一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村集体的生活照顾、邻居的交流是农村老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需要加强村集体建设,强化农村社区照顾,关心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鼓励邻里互助和老人间的互助。总之,在构建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法律规范、制度补充和机制创新,以满足农村老人基本的养老生活需要,维护他们的基本权利,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晚年生活满意度,进而体现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基金项目:南京市软科学项目“南京农村养老问题实证研究”(200802006)的部分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9YJa630070)

参考文献:

[1]谭克俭,丁润萍.农村养老保障现状及其支撑条件――对山西农村调查资料的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5―10.

[2]崔燕改.农村养老状况与方式选择的实证分析――以河北省藁城市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7):28―31.

[3]赵明.农村老人生活成本及养老保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19―37.

[4]林建鸿.劳动力外流与农村家庭养老研究――以福建省仙游县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06:34―36.

[5]刘发跃.我国农村老年人生存状态实证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3):5―9.

[6]李家灵.农村养老保障现状调查与思考――以安徽三村庄为调查对象[D].兰州大学,2008:13―14.

[7]贾海龙.对我国中西部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的调查及分析[J].黑河学刊,2005,(9):117―120.

[8]汤芝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面临的新形势及对策――昆明地区农村养老情况调查[J].思想战线,2003,(5):82―87.

[9]黄佳豪.革命老区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大连干部学刊,2008,(1):12―15.

[10]刘.转型期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7:14.

[11]张多来,黄秋生,张旭敏,曾建国.湖南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其养老保障的对策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4.

[作者简介]沈苏燕(1983―),女,江苏苏州人,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李放(1963―),女,江苏涟水人,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财政、社会保障。

农村居家养老的现状篇9

[关键词]养老保险欠发达地区政府作用

一、贵阳市农村养老保险面临的现状

我国各地区的社会保险制度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经济水平和社会传统的不同造成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地区差异化,但就各地的社会保险制度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贵阳市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现状如何?现从三个方面来做一个简要分析。

1.贵阳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贵阳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是人均耕地少,地貌复杂,第一产业从业人口下降速度慢,人均产值低。贵阳市2004年年末总人口350.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5.78万人,占全市人口数的53%。全市土地总面积804667公顷,其中耕地2889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5.91%,全市每个农业人口占有土地6.9亩,不足全国平均值的一半,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55亩,为全国平均值的三分之二,且多属高原丘陵,不利机械化操作。据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全市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1.77亿元,占本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即GDp)443.63亿元的7.2%,不难看出农村的人均产值不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差。

2.贵阳市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现状

贵阳市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总的来说是收入偏低,保障水平偏低,城乡差距大。据统计资料显示,全市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3509元,仅占城市居民可支配人均收入的31.25%,不足三分之一,可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大。全市农村居民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达0.44。2008年贵阳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为200元/人月,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最高的两城区为140元/人月由此可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差异。

3.贵阳市农村养老现状

贵阳市农村居民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辅之以少数集体养老、储蓄养老、征地补偿养老、房屋出租养老、困难救助和低保养老。贵阳市农村目前社会养老模式仍以家庭养老为主,占63.1%以上;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绝大多数边远地区的农民根本谈不上存钱,当农民进入老年,靠储蓄积累养老的为16.2%;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乡镇企业为数不多,这一人群属于养老无保障之列。随着农村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农民养老问题逐步凸现,已到了必须研究解决、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贵阳市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结合贵阳市农村的现状,要建立贵阳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面对和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异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根源。长期以来优先发展工业的思路决定了城乡发展的差异,贵阳市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大体各占一半,但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还不到第二产、第三产增加值的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纯收入的3.2倍,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人均200元/月,是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人均70元/月的2.8倍。

2.农业产业结构的差异

解决“三农”问题的落脚点是提高农民收入,而关键在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以农为主,多种经营。尽管近几年我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目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但农、林、牧、渔、服务业的结构不均衡,贵阳市的地形地貌又不适合大型机械的使用,就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而言不能形成规模,集约化、机械化、产业化程度低,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很难得到大幅度提高;二是种植面结构不合理,围绕省会中心城市服务的多种经济农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不同区域的差异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由于贵阳市城市规划、地理等方面的因素,贵阳市不同区域的农村各方面差异都较大。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时候,对处于不同区域农村应该区别对待。不同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贵阳市经济目前呈放射状,由城市中心向边远农村逐渐减弱,经济区域差异十分明显。

4.资金筹集方面存在的问题

按照目前国家制定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指导性政策框架,基金主要依靠参保农民的缴费,农村养老保险需求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如果考虑到城市化、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等多种因素,考虑到今天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投保的人在二十、三十甚至四十多年后进入老年期时的经济、社会背景,现在交纳的数额很少的养老保险金,就会出现养老保险养不了老,保不了险的情况。如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不进行补助,其差异性和不公平性是显而异见的,直接影响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如果要让绝大部分农民参与到社会养老保险中,政府的财政补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财政支出的加大,会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农村这一块。

三、解决贵阳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矛盾的建议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笔者认为,要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主线。政府应结合贵阳市农村的实际情况,让城镇带动农村发展,从政策、经济、财政上全面扶持,即使暂时减缓城镇的经济发展,也要千方百计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农村的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特别是偏远、困难地区的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缴费承受能力才能提高,农民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才能增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才能健康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才能持续。反过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的份额逐渐减少,又能有力的促进城镇经济发展,使城镇能全面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2.完善农村社会保险的地方性法律体系

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为保证农村社会稳定,根据贵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着社会公平的原则,对农村老年群体实施的社会保障,是作为调节社会分配手段而建立的。其次,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立法步伐,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各项措施都有法可依,便于操作并提高制度的稳定性。最后,应建立健全养老保险法律的监督机制,以确保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支付、运营的规范性,防范社会保险基金的风险,并通过合理运作使其不断增值,以更好的满足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建设的需要。

3.构建多层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制度

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是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其基金的筹集应以个人为主、集体为辅、国家支持为原则。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初期,各级地方财政更应根据不同的对象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财政在为参保农民提供资金扶持时,按照农民交费的标准进行补助,并坚持多交多补、少交少补、不交不补的补助原则;在养老金领取时,实行“多交费,多受益”的原则,这有利于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根据目前贵阳市的情况,对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应由个人、集体和财政共同承担,财政的支持力度应该大一些。在特别贫困的地区,可由中央财政进行扶贫支持,以更好地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1]胡豹,王厚俊.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及启示[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1):47-52.

[2]庹国柱,朱俊生.国外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及其启示[J].人口与经济,2004,(4):60-66.

农村居家养老的现状篇10

论文摘要:根据有关文献及二次数据分析,对中国农村养老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框架和发展思路,指出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是养老保障体系的两个基本内容。为促进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逐步形成,经济支持方面应以强制储蓄积累为主,生活照料方面家庭应是关键,政府的责任是建立统一的政策框架。

1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思路

    养老保障是城乡居民都应该享受的一种基本公共产品。长期以来,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一直实行城乡分割的“双轨”制,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居民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要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落到实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和着力点是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政府有责任也有能力构建制度化、可持续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以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风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我国将在2010年迎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在此之前正是人口负担相对较轻的“黄金时期”,也是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容错过的有利时机。要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养老保障,必须在指导思想上按照现代社会保障的科学理念,恰当地处理好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土地保障与基金保障、划类保障与普遍保障三大关系。

2文献回顾

    目前,在农村养老的模式选择方面理论界仍然存在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农村未来应当以家庭养老方式为主还是以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派认为,由于农村老人数量极大,农民本身又有土地使用权,因此从主体来说,农村养老应以家庭为主,社会为辅,提倡老人自养,树立自我养老意识;而社会养老派则认为,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社会化养老保障的核心和基础。随着核心家庭增多、土地的收人和保障功能被不断削弱、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日益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削弱,农村家庭养老面临未曾遇到过的挑战。尽管目前还存在种种不如意的地方,但从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角度看,农村养老方式的转型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2.1国际上养老保障的主要模式

    根据养老保障提供主体来划分,存在正规养老保障和非正规养老保障两种保障方式。非正规养老是指由家庭成员(包括老年人自身、配偶、子女或其他亲属、朋友等)为老年人提供经济供养或照料服务,非正规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要特征,强调发挥家庭在养老中的作用,所以又称为家庭养老。正规养老是指由政府机构或非政府机构为主体,向老年人提供经济支持或照料服务,正规养老以社会保障为主要特征,强调发挥政府和社会资源在养老中的作用,又称为社会养老。在老龄化社会中,采取何种养老保障模式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选择,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也存在多种不同的保障方式。

2.1.1经济支持是老年人养老保障的基础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养老保障计划中,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案。一是普遍保障的社会保障制度。这种保障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保障覆盖面的问题,也基本解决了老年人的贫困问题,但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会造成政府财政负担过重,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并不是一种可行的养老保障方式。二是缴费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缴费制度筹集养老金,保障金的给付水平与缴费水平相关联。其中主要包括两种形式:现收现付制和储蓄积累的基金制。不同形式的保障制度面临不同类型的风险。现收现付制主要面临人口老龄化、失业率上升和政治压力;基金制能够很好地化解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影响,但在长期通货膨胀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环境下,能否有效运行却值得怀疑。因此,许多国家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试图建立一种多支柱体系,实现养老金来源的多元化。三是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国家帮助最贫困群体的一种方式,老年人往往是社会救助的主要对象,但确定社会救助标准是决策者常常面临的难题。一方面能够帮助救助对象摆脱贫困状态,另一方面要避免影响人们养老保险缴费的积极性。四是家庭保障。在绝大多数国家,不论是否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多数人仍然会在不同程度上承担抚养家庭中老年人的责任。在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律义务,政府也采取了税收、补贴等政策,鼓励家庭继续发挥养老作用。

2. 1. 2照料是指帮助老人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各种援助和协助照料不但要帮助老年人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而且要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和情感需要。如moroney认为:“照料是照料者和被照料者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包含情感、态度、知识和技巧,在这种关系中,被照料者受到照料者的尊敬和帮助,以提升他们的福社和促进他们的发展。”家庭照料、机构服务和社区服务是三种基本的照料形式。从居住方式来看,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是老年人两种基本的生活方式,而从服务提供者的角度来看,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体系包括非正式照料系统和正式照料系统。

2. 2中国农村老年保障历史和现状

    资料分析表明,历史上中国养老保障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1949年以后,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呈现鲜明的城乡二元性。农村养老保障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初的家庭保障,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保障,80年代至今的以家庭保障为主、保障多元化三个时期。

    从经济支持的角度讲,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主要包括家庭供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居民退休养老制度、商业养老保险和其他养老基金、五保供养、土地承包经营等收人。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家庭供养为主,但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社会保障覆盖率低,地区差异大。从农村老年生活照料体系现状看,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家庭照料、社区照料、服务机构照料等。从整体上讲,中国农村老年养老服务基本上处于自发、自助状态。家庭照料为主,但缺乏对照料人的支持。2000年中国农村60岁及以上老人中约67%与子女或孙子女共同生活,与配偶一起居住的占25.3%,单独生活的占7. 6%,只有不到1%的老年人生活在敬老院等养老机构中。

2. 3各种因素对农村人口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

    通过对二次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性别、年龄、家庭年人均收人、社区经济条件、社区人际互助及尊敬老人观念等7个变量对农村人口养老模式选择呈现非常显著或比较显著的影响。

2. 3. 1性别和年龄对养老风险的影响比较显著从性别看,女性更担心养老问题,在担心养老问题上,男性和女性的比例是7: 10。从年龄看,年轻人更担心养老问题,年龄越小越是担心养老问题。这与农村中女性经济条件处于劣势、计划生育政策、家庭规模减小及养老方式变迁的背景不无关系。

2.3.2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和社区经济状况3个变量对养老观念的影响也非常显著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越倾向于认为养老只能靠自己;家庭人均收人水平越高、社区经济条件越好的农民越担心自己的养老风险;社区人际互助关系越差,社区内农民对自己的养老越表示担心。按滕尼斯的社区理论,经济发达地区较多地具有现代社区性,不如传统社区那样拥有良好的人际互助关系。文化程度越低、家庭收人越低和人均土地面积越多的农民越指望亲戚能提供养老支持;健康状况越差、家庭人口越少、尊敬老人观念越强的农民越期望社区提供养老保障。而通过养老保险来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似乎只是富裕农民与传统观念较少农民的期望:农民的家庭收人水平越高、“养儿防老”和尊敬老人观念越弱、对老年人基本权益保障期望值越高的农民越期望通过养老保险来解决养老问题。男性比女性、年轻的比年老的对政府提供老年救助更抱乐观态度,文化程度越高越不期望通过政府救助来解决养老问题,越是相信老年人基本权益有法律保障的农民越相信政府会为老年生活提供救助。

    陈彩霞认为,在集体经济被削弱、集体组织涣散的农村地区,集体供养制度难以保证被供养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会养老保障虽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但对今后一二十年内要进人老年期的老人发挥不了太大作用。王义才认为,目前我国农村老人的主要生活来源是家庭赡养和土地收人,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实行计划生育后,这两种养老保障方式在保障能力和保障可靠性上都发生了变化,其中,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土地养老风险较大。必须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寻求新的养老办法。王梅等认为,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保持了相对完整的传统格局,自我供养和子女供养是两种主要形式,但经济供养水平很低。

3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制度设计

    在中国农村建立养老保障体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无论是经济支持还是生活照料,都呈现出资源供给的多元化趋势,只是由于缺乏系统化的、制度化的养老保障体系,各种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地整合和利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对养老资源的制度化和公共产品化,在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设计上,政府的责任是建立适合经济发展水平的制度框架,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政策,保障社会化是制度设计的基本取向,保障主体多元化是重要手段,建立全国统一的体系是最终目标。

3.1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是老年人的两项基本生活需求,经济支持体系是基础和前提,养老服务体系最直接的作用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包括经济支持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支持的子系统。

3.1.1多层次经济支持体系多层次的农村养老经济支持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层次,社会养老保险。养老金将成为未来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经济收人的主要来源,储蓄积累养老保险是适合当前中国农村的保障模式。第二层次,土地经营收人。土地是广大农村居民另一个相对稳定的收人来源,土地经营收人也是农村居民进行养老储蓄的主要来源。第三层次,家庭资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家庭仍是养老资源的主要提供者,但家庭中老年经济供养的代际交换形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即由子女直接向老年人提供赡养费,转变为个人储蓄积累缴费。此时,家庭资助将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当老年人达到当地基本生活标准时,子女和亲友的资助可以建立在自愿基础上:二是当老年人不能达到基本生活标准时,可以考虑由子女或其他赡养人承担强制性赡养义务。第四层次,其他收人来源。鼓励其他各种形式的养老投人,如个人储蓄、商业保险、各种形式的养老基金以及社会捐助等。第五层次,社会救助。主要形式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1.2多支柱养老服务体系按照我们的设想,未来中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将是涵盖家庭养老、社区服务和机构养老的多支柱体系。

    家庭照料是老年服务的主体。居家养老仍将是中国今后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它符合多数老年人及家庭成员的意愿,便于家庭成员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可以保持老年人生活的相对独立性,养老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在养老模式的选择中,应首先考虑保持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

    社区服务是家庭照料的重要支持和补充。与机构养老相比,社区服务成本相对较低,服务方式可以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社区服务有两个重要职能:一是为居家老人提供照料服务;二是为家庭照料人提供支持服务,维系和增强家庭照料功能。

    满足特定需求是机构养老的发展方向。在养老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养老机构的目标应该针对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群,如农村“三无”人员,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要长期照料的老人,在养老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机构养老发展的规模和目标,将有限的公共资源投人到最需要的地方。

4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发展路径

4.1农村养老经济支持体系的发展思路

4.1.1启动强制储蓄积累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完全自愿的原则不利于社会福利的增长。个体在经济决策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风险认知盲点,国际经验也表明,农村居民特别是低收人者很少愿意定期缴纳保费,1999年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出现的大量退保现象也支持这一判断。面对日益临近的人口老龄化高峰以及潜在的养老保障风险,我们建议尽快推行强制性农村养老保险。对这一方案的可行性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国力的增强,政府有能力承担养老保障体系的改革成本;农民收人增加,初步具备了养老保险缴费能力;2010年前的一段时期,中国人口负担相对较轻,改革成本较低。强制性储蓄积累可以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分阶段推行。国际上一些国家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4.1.2确定个人、集体和政府相结合的缴费方式缴费方式采取个人交纳、集体补助和国家扶持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增加政府对低收人群体进行补助。以个人缴费为主。保费可以以税收的形式征缴。针对大多数农村居民生产的周期性和收人不固定的特征,为农村居民提供按月、按季度、或按年度等多种灵活的缴费方式,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方案。集体可根据其经济状况予以适当补助。政府在提供政策支持的同时,承担对低收人人口的缴费补贴。贫困人口的缴费差额由省级财政和中央财政共同支付,并由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根据补助人口的规模、收人水平等因素,协商分担比例。

4.1.3实行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一管理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实行县级统一管理,存在基金规模小、增值渠道不畅、管理机构众多、监管成本过大等问题,不仅会带来更多的市场风险,还会使各县的保障水平逐步拉大距离,不利于农保基金的宏观平衡。因此,农保基金的管理必须适度集中,以省级为单位统一管理,同时设立专门的基金管理机构,将基金的投资运营与一般经办业务分开,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4.1.4以年龄为基准确定养老保险计划的目标人群,合理确定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缴费和领取年龄,缴费年龄调整到18岁以上的未在学人口;领取养老金的下限男女都定为60岁,不宜降低女性的领取年龄。当前未缴费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应与基金分开,设立专门的养老计划,避免空账问题的产生。

    根据各县级单位的家庭人均收人的一定比例,设定一个固定的缴费基数。为适应农村居民不同的承受能力和保障水平,对于低收人贫困人口,一种方案是以其家庭当年实际收人为缴费基数,实际缴费与应缴费之间的差额部分由政府财政补足;另一种方案是完全由政府代为缴纳。

4. 1. 5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除继续对现有的五保户和符合优抚条件的老人提供救助外,还应当对生活在贫困家庭的老人提供生活救助。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后一道安全网。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为主体,中央财政给予支持;各省可以设立不同的保障线,发达地区可以高一些,贫困地区可以低一些;养老保障水平要参照当地居民维持最低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生活支出来确定,同时要考虑到与养老金支付水平的平衡。中央财政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4. 1. 6保障农村居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土地使用权是广大农村居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要把政策规定、合同约定的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为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具有物权性质的土地财产权利。首先要确保农民对土地使用的处置权利,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杜绝土地流转中的侵权现象。其次要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规范土地转让和征用中的价格形成机制,提高补偿标准和分配方式,使失地农民切实得到补偿收益和妥善安置。

4. 2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思路

    中国老年服务体系的发展应以服务需求为中心,在保障老年人得到基本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老年服务。

4. 2. 1机构养老服务开发养老机构的基本目标人群是农村五保对象,失去自立能力、需要长期照料的老人,自愿人住的健康老人。在农村老年人服务需求调查基础上,确定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的规模和基本服务内容。目前农村机构养老的主要内容仍是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在当前农村敬老院的基础上,根据老年人规模和服务需求,可增设老年公寓及其他养老机构,逐步建立农村机构养老服务网络。鼓励养老机构在确保满足“三无”老人基本服务的前提下,扩展服务范围,向其他老年人群及需照料人群提供服务,并按照统一的标准收取费用。

4. 2. 2社区养老服务开发政府部门应在老年人服务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社区基本养老服务项目。在每个村设立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其基本职责是:对老年家庭的定期走访和生活状况评估,监督和支持家庭照料人履行赡养义务,组织志愿者服务和老年互助;依托乡镇敬老院和卫生机构,提供院外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

4. 2. 3家庭照料服务开发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后,子女的赡养义务更多地体现在生活照料方面。家庭照料作为主要的养老服务方式,在中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对照料人的支持服务是家庭养老模式得以延续的一个重要保证。对于家庭照顾服务的开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完善。继续倡导子女赡养老人,明确赡养人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水平的义务,并通过签定《家庭赡养协议书》等方式,明确财产继承、土地使用权转让等权益与是否履行赡养义务相结合。在农村社区内成立家庭照料者支持中心,为家庭照料者提供资源、信息咨询,组织照料者进行沟通交流和互助活动,并向社会传达照料者的声音,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4. 2. 4服务提供机构的开发与配置中国农村养老服务提供机构主要是敬老院,而且以政府举办为主,远远不能满足养老服务需求。从近期来看,由于中国目前养老服务领域的非政府机构还处于培育阶段,因此,政府还应根据需求继续增加新的养老设施和服务机构。从长期来看,实现服务提供者的多元化是大势所趋,非营利性机构、营利性机构和慈善机构,将逐步成为养老服务项目的主要提供者。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制定政策规划、资源配置、制定服务标准和监督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