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老优缺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5:33

家庭养老优缺点篇1

关键词:居家养老;成本效益;资源整合;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071-02

一、居家养老模式的提出

居家养老模式的提出是对我国现阶段情况的真实反映。面对“未富先老”的社会状况,它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渐弱化[1]。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4-2-1”模式的家庭模式逐渐成为主流,这给家庭养老带来了很大负担,人们不得不日夜奔波,无暇顾及老小;与此对应的是,社会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意识不断强化,使家庭养老功能进一步弱化。

2.老年人需求的多样性。根据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在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之后,老年人会追求更高的需求层次。安全的需要、社交或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2]越来越成为老年人的关注的焦点。社会养老和机构养老无法全方位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家庭养老虽然可以承担,但是又必须付出高昂的成本代价。

3.政府财政和企业财务压力增加。老龄化社会的临近,养老支出增大,政府财政支出也会越来越大,尤其是对经济较为贫困落后的地区,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和日渐紧缺的养老机构,使财政负担更重。对企业而言,养老资金的缴纳也是一笔愈加庞大的开支,加大了企业的财务压力和风险。

4.我国社区化建设水平的显著提高,为居家养老模式的实行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截至2010年底,全国有8.7万个城市社区、59.5万个建制村(社区),国共建成综合性的社区服务中心1.3万个,社区服务站4.4万个,专项社区服务设施9.6万个[3],我国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二、居家养老模式的独有优势

居家养老模式充分结合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特点,在降低成本、提供就业、防范风险、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天然的比较优势。

1.家庭和社会的成本的降低[4]。居家养老模式结合了其他两种养老模式的特点,是对现有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对家庭而言,避免了额外赋闲在家照顾老人或是减免了聘请专业人员的费用,从而减轻了家庭负担,节约了家庭的开支。对国家社会而言,可以相对减少养老机构的设施建设费用和专业人员的服务费用,从而大大降低了双方的成本。

2.风险的降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成本的提高,让越来越多的家庭子女选择外出工作,形成了家庭“空巢”现象,如果老年人突发疾病,将会对生命造成直接威胁。中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估计,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5]。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照料问题日益突出。机构养老中也在存在着诸多虐老现象,服务没有完全到位,有的甚至出现火灾、老年人意外死亡等突发事件。

居家养老模式在这方面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根据中国传统的“远亲不如近邻”的文化观念,由于社区近邻的多方帮助,他们之间能够互相照应,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可以帮助老年人摆脱险境。二是符合了老年人的文化心理,减少了老年孤独感,使老年人的精神有所寄托,体现了老年人独立自主的意愿。在社区生活中,老年人之间能够相互交流、愉悦身心,对老年的身心健康有不小的作用。研究显示,机构养老老人具有总体健康状况差、死亡风险相对大的特点;而家庭或社会支持不仅可以降低死亡率,而且可以提高健康率,家庭或社会支持在机构养老老人群体更具重要性[6]。

3.社会效益显著。居家养老模式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有助于社会分工的发展。老年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外,由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也会要求社会提供专业化的养老保险、特殊的医疗保障措施、专业的护理人员等等。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的需求市场逐渐扩大,对社会的再分工有了更高的要求。

(2)有助于社会就业压力的缓解。随着老年人市场的分工专业化,以及日益扩大的老年人市场,我国养老服务专业人员极度供需不平衡,对专业服务需求与日俱增。以养老护理员为例,全国潜在需求在1000万人左右,但目前全国取得职业资格的仅有几万人[7],存在着巨大就业岗位需求。只要对现有失业人员进行上岗培训考核,就可以缓解我国目前巨大的人口就业压力。

(3)有助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中华民族有重孝的文化传统,养老事业本身就具有公益性。随着养老志愿服务活动的不断开展,逐步实现活动的制度化,可以加强我们下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带动社会公益事业的进步。

(4)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居家养老模式整合了个人、家庭、社区、政府、社会等方面养老资源的投入。个人、家庭和政府主要提供物质养老资源,保障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精神方面需求则主要依赖于家庭和社区提供。同其他养老模式对比,社区服务的加入,使社区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加之前文所述优点,它优化了全社会的养老资源的配置。

三、当前桎梏居家养老模式发展的因素

居家养老模式虽然优势明显,并在我国部分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的居家养老模式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居家养老模式制度建设欠缺。我国的居家养老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由于缺少制度建议,居家养老模式发展明显后劲不足,是至今很多地方仍处于试点状态的原因之一。国家没有真正地建立起对社区资助的持续机制,也没有对民营社区养老机构提供系列的政策扶持制度和监管制度。社区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资金财力有限,无法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持久、完整、高质量的服务。

2.人力资本数量不足和质量偏低。主要是缺少专业化的人员和志愿者服务。对专业化的服务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志愿者服务也没有建立起持续、定期的机制,这样就直接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我们在走访中发现,在缺少专业化队伍的同时,社区服务人员多为离退休妇女,没有经过专业的上岗培训;在志愿者中,大都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或者没有经过一定的培训,无法提供专业化服务,与老年人的预期服务水平有很大差距。

3.服务内容单一和服务质量偏低。社区养老服务提供的内容往往局限于一些简单的衣食住行方面,而对于专业化的医疗、养老保险、心理咨询等服务匮乏,而这些正是老年人所急需的。

4.社区建设仍较落后。尽管我国社区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需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够齐全,如缺少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老年人体育文化娱乐设施的缺乏;社区信息化建设不足,无法满足老年人应急需要等等。

四、促进我国居家养老模式发展的措施

针对我国目前的居家养老模式的现状和问题,多途径地解决上述问题才能发挥它在解决我国养老问题上的巨大作用。

1.加大制度建设。从资本投入、社区建设、社区服务规范、服务反馈、服务评级等建立起一系列持续高效的制度,形成全局性规划。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鼓励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使社区能够获得更大的资金支持。另外,要积极进行多渠道融资,采取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吸引民间资本,支持鼓励社区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

2.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探索与高校和职业学院合作开设专业的模式,加强对专业养老服务人员的培养;采取激励措施鼓励社区服务人员的培训,如提升服务人员的经济待遇、建立起优秀社工服务制度、鼓励全社会参与到敬老爱老的活动中来等,以缓解人力资本不足的矛盾。

3.建立起持证上岗制度。推行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解决服务人员职业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加强对志愿服务的培训,形成一支具有高效服务的志愿者队伍,使志愿服务常态化,提高养老服务的频率和质量。加强对养老专业服务人员的护理素质和家政素质的培训考核,无证者不得上岗,从而使服务水平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养老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4.加大养老社区建设。从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化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入手,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专业化、个性化的需求。建立专业化服务设施,满足老年人的多重需要;加强社区的信息化建设,为老年人的交流提供便利,也适应了老年人的应急需要;提高社区的组织管理水平,对改善老年人的整体服务水平有着重大作用。

结语

居家养老模式结合了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的特点,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养老模式,虽然现阶段存在不少的问题,但对于解决我国养老问题仍具有重大的意义。只要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自主性,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就可以使许多老年人度过一个幸福安祥的晚年。

参考文献:

[1]姚远.从宏观角度认识我国政府对居家养老方式的选择[J].人口研究,2008,32(2):16-24.

[2]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55.

[3]卫敏丽.我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eB/oL]..2011-10-30.

[4]卢晓珑.社区化的居家养老模式探析[J].社会工作,2007,10(下):51-53.

[5]顾大男,柳玉芝.我国机构养老老人与居家养老老人健康状况和死亡风险比较研究[J].人口研究,2006,30(5):49-56.

[6]吴敏平,廖宴思,程景伟.专家称居家养老将成为内地主要养老方式[eB/oL].news.省略/gundong/detail_2011_07/10/

家庭养老优缺点篇2

关键词:失独老人;居家养老;能力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距今已将近50年。当年响应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已逐渐进入老龄化。依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根据模型推算,截至2010年,农村失独家庭为158.57万户,城镇82.69万户,合计241.26万户。预计到2030年农村49岁以上失独父母为85.1万人,城镇57.2万人。这部分家庭的父母的生存状态与养老问题随着其父母进入老年而越来越突出。2016年6月国家“十三五”时期民政部要重点推动实施4项工程之一就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作为老人中的特殊群体,失独老人的养老有何特点,构建何种居家养老的模式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二、概念界定

(一)失独老人的概念

目前虽然学界对失独老人的概念仍未有一个统一的界定,譬如,中国卫生统计数据收集采用标准是独生子女死亡且母亲年满49岁的家庭即为失独家庭。有的研究则按照国际通行60岁作为老年人的标准来进行界定。考虑到失独父母因遭受变故可能预期寿命的的缩短,本文所研究的失独老人指的是年龄达到49岁以上,失去独生子女且未再生育的“永久性失独家庭”老年人。

(二)能力建设取向

抗逆力理论指出,虽然有些家庭被失去子女的危机和持续的压力所击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些家庭在面对逆境时却表现的更加坚强和勇敢,并作出积极有益的行动。能力建设取向正是基于此概念,认为个人和关系的力量可以通过合作变得更强大,以应对突发的危机或长期的困境。这一框架改变了传统的以缺陷为本的观点。希金斯对成人抗逆力的研究发现,成人会变得更加坚强,是因为他们经历过严峻的考验。人经受痛苦,也就得到了或许从其他途径无法得到的力量。他们能更深刻与强烈地体悟世事,也能对生命赋予更高的价值。通常这会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他们愿意去帮助他人;于此同时,他们也会从这些努力中获得进一步的成长。如石家庄市为失独群体提供专业帮扶服务的“妈妈之家”中的失独女性,她们在走出自身苦痛后,帮助具有相似经历的其他失独者,不仅取得良好效果,而且获得进一步个人的成长。

三、失独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一)家庭功能视角下失独老人的需求

居家养老的首要特点在于“家”。家庭是居家养老中最基本的单位,承担着个体与社区之间的连接。失独老人的身份与其子女的丧失相联。在考虑其居家养老需求就不得不将其作为一个遭遇重大风险事件的家庭,从家庭的功能维系的角度,在家庭生命周期中进行分析。

首先,失独老人具有经济扶助与生活保障的需求。在失独家庭中,子代对父代的赡养功能消失。如果子女在原家庭中是重要经济来源,则子女的丧失意味失独家庭的生产、分配等功能降低。失独老人在就业市场上因年老带来的劳动力市场的劣势,难以使家庭恢复原有的经济生活状态。

其次,失独老人具有医疗保健与健康照顾的需求。随着躯体的老化带来的健康状况退化,失独老人在面临病痛时,缺乏子女的照顾与陪伴,成为大多数失独老人在养老中最大的担忧。根据“身心一体化”的观点,身体的状况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而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其身体健康状况。

再次,失独老人面临家庭结构变化后的适应需求。从家庭结构上看,失独家庭中原有的父母与子女的三角结构发生变化,缺乏稳定性。从家庭角色上看,子女死亡带来家庭内角色的丧失。因此,面对家庭角色的丧失以及变化,失独老人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服务的需求。

最后,失独老人具有情感替代的需求。失去子女后,除了面对亲人离世这样的重要生活事件,日常生活中,失独老人难以享有一般家庭具有的天伦之乐,缺乏情感交流的渠道与对象。失独老人在情感替代和精神灵性方面的需求超过普通老人。

(二)失独老人居家养老需求特殊性

失独老人一方面在居家养老方面与普通老人在经济、医疗、生活照料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但由于其家庭结构的缺失与脆弱性,使其在居家养老的需求具有特殊性。

(1)精神健康服务需求突出

失独老人面对子女死亡,往往难以释怀,长期沉浸在悲伤情绪中,产生抑郁、自闭、社交退缩、甚至自杀等精神健康问题。这一境况与独生子女家庭有且仅有一个孩子有关。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纽带紧密,由于没有其他孩子作为风险的分散,孩子的丧失则带来整个家庭的分崩离析,对个人、甚至夫妻关系带来挑战。社会工作的“全人”理念认为个体生活需“身”“心”“社”“灵”四个方面的健康发展。对于失独老人来说,除了经济方面的救助、生理方面的健康照顾,更不能忽视心理方面的精神健康服务,社会方面的社会支持重建。有些失独老人在丧失子女后,失去人生的意义,缺乏生存的动机。这种关于人生意义和生命苦难的追问与反思,往往超越了心理健康的范围,进入灵性精神层面。这部分的需求,也是人类对生命价值的自我探索的需求。帮助老人寻找生命的意义,重寻生活的动力,注入生活的勇气是决定能否开展好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因素。

(2)服务提供具有社会福利性

失独家庭的产生有着一定制度性影响因素。基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部分家庭选择只生一个孩子,为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牺牲与贡献。政府和社会在失独老人的社会养老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为失独老人给予相应的抚恤与补偿,提供社会养老的支持与资源。特别是有多子女生育意愿,但因政策因素生育一胎的失独老人,他们的心理状态与一般的失独老人有微妙差异,对政府提供的针对性社会福利具有更高的期望,面对现状更易产生心理落差。因此,对失独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看到该群体问题的历史性,在社会福利的框架下考虑其养老问题。

三、能力建设取向下居家养老模式框架

基于失独老人的需求,在能力建设去向下的社区养老模式则需从理念到政策设计方面秉承全人健康的观念,从内部能力发展到外部支持体系建设结合,发展个人与家庭能力。

(一)从“问题”向“优势”的理念转变

目前学界对失独老人或失独家庭的研究大多一种问题视角,基于补救性的服务方案,而忽略了失独老人自身的需求表达,体现在研究中就是主体声音的缺乏。对失独老人看法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其面临的风险,除了看到失独老人的脆弱性外,还要看到在当中蕴含的转变的可能。对失独老人的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也需要从“问题”向“优势”的理念转变,从强悍的个人主义到一种互动的观点,认识到失独老人也拥有资源与能力,通过链接相关的社会服务资源依托社区开展经济救助与生活支持;专业人士的精神健康服务,失独老人能够恢复社会功能,并经由困境的历练可能会拥有更高的灵性生活与统一整合的人生。

(二)服务的分类与分化

针对失独老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不同方面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一般、专业以及补充。如将失独老人在居家养老生活中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方面的需求进行了详细界定,由社区或政府以货币或服务的形式提供支持,发挥志愿者的作用,提供帮扶活动。精神健康需求则通过专业来进行,由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相关nGo组织提供心理疏导、悲伤辅导等服务。特别是长期处于精神健康问题的失独老人,需要分阶段及时响应,提供长期的个案管理服务。在丧亲发生阶段,由心理咨询师或临床社会工作者开展危机介入服务;在恢复阶段,由专业人士、志愿者团队、社区组织多方提供支持,尽快恢复老人的社会功能,重建失独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最后,在结束服务阶段,则需要关注失独老人生活意义的重建,对于高龄老人、身体境况较差的老人还需要考虑提供临终关怀的服务。对上述服务未能含括而确实具有需要的个别化需求提供补充。如极少数失独老人寻求宗教皈依、或者不愿意继续留在原社区居住,则应尊重老人的意愿,协助其处理相关事宜。

(三)关注个人与家庭能力建设

第一,去除负面标签,提升失独老人的效能感。

失独老人常被赋予消极厌世、退缩回避的刻板印象。由于失的身份,失独老人往往在社会文化中面临偏见,在生活中客观存的就业、文化等多重排斥。如一些落后的因果报应观念认为“上辈子做了亏心事,这辈子无子嗣送终”,给失独老人贴上“∽印薄“不吉利”的标签。失独老人自身也容易在此情境下进行自我标签,认为自己是“不详之人”,回避与他人的接触。这一互动过程进一步使老人将消极、无能的标签自我内化,产生失能感,缺乏面对生活的热情与能力,消极避世。在居家养老中,去除影响老人效能感的负面标签,需要促进失独老人主体性的开展,最提高自我价值感,提高老年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与生活满意度。通过发展自助小组,帮助他人,发展知识、资源和技能,提升失独老人个人能力,培育社区参与的能力,找到新的生活意义的支撑,从而促进个体效能感的增加。

第二,完善社会支持网络,建立良好的家庭生态环境。

失独老人失去子女这一重要的家庭经济与情感支持对象,在社会生活中,因经济、医疗以及心理等困境甚至出现社会关系的“断裂”,具有风险性与脆弱性,二人际关系会增进这种抵抗逆境的能力。因此,重新恢复、重建失独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特别是其亲属、互助团体、志愿组织的支持,对失独老人的居家养老具有重要意义。其次,需要促进居家养老相关政策的完善与执行,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便利性与服务的可及性,创造友善、关爱的社会环境。通过改善家庭的外部生态环境,提升家庭的稳定性,从而为失独老人的居家养老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向德平.周晶,失独家庭的多重困境及消减路径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6期

[2]慈勤英.周冬霞,失独家庭政策“去特殊化”探讨―――基于媒介失独家庭社会形象建构的反思[J],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2期。

[3]肖云,杨光辉,优势视角下失独老人的养老困境及相应对策[J],人口与发展,2014年第1期

[4]DennisSaleebey.优势视角―――社会工作的新模式[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5]姚政宏,方曙光,全人健康视角下失独老人需求分析[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6年第3期

家庭养老优缺点篇3

[关键词]三线城市;空巢老人;社区照顾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1-0106-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住模式的改变,家庭结构类型也日趋多样化,空巢家庭越来越多。根据全国老龄委2009年公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的比例已达49.7%,个别老城区甚至超过70%。面对这种情形,中央政府需要花费巨额财政支出来统筹宏观社会养老问题,对地方政府的微观养老支援可能力所不及,地方政府必须因地制宜,探索和发展适合本地区的养老产业和模式。三线城市作为有战略意义、经济不够发达的中等城市,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发展适合的养老方式非常重要。

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是居家养老为主,社区照顾为依托,机构、院舍供养为补充。对于空巢家庭的老人来说,面对居家养老功能缺失,机构、院舍养老资源紧张、一床难求的局面,社区照顾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和适用性。社区照顾理念最早来自福利国家英国,主要理念和方式是运用社区中的各类资源,让老人尽可能留在社区接受照顾,包括“在社区照顾”和“由社区照顾”。社区照顾更直接、成本更低、覆盖更广、方式更加灵活且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

1社区照顾对于解决三线城市空巢老人问题的适用性分析1.1社区照顾与三线城市养老问题特点相匹配

(1)三线城市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各类产业不够发达,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各方面压力比较大,在养老设施和福利服务方面无法满足空巢老人的需求。随着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简单化,空巢家庭的子女面临工作、生活等诸多压力,家庭的经济赡养功能也随之弱化。社区照顾服务可以调动社区中的各类资源,解决政府财政不足和家庭功能弱化和缺失的问题,让空巢家庭老人“由社区照顾”。

(2)三线城市经济教育发展比较缓慢,年轻子女外出求学,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造成空巢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由于老年人比较看重邻里关系、地缘关系等,往往对自己久居的社区环境产生依恋,较少愿意离开故乡跟随子女到大城市生活,他们有“在社区照顾”的需求和愿望。

1.2社区照顾与三线城市空巢老人需求特点相符合

1.2.1满足日常生活照料

社区照顾以社区为基础,为老年人提供范围广泛的预防性、补救性、发展性方面服务,以便使老年人能够在自己的家里和他们的社区里尽可能过独立的生活,继续成为参加经济活动的、有价值的公民。对居住在自己家里、尚有部分生活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提供包括上门送餐或做饭、洗衣、洗澡、理发、做清洁卫生、购物、陪同上医院等服务。

1.2.2满足精神慰藉

由于缺少和亲人、邻里的感情交流,空巢老人一般心情郁闷、沮丧、孤寂。社区照顾提供了日常生活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减少了老人的不便和病痛,降低了他们的无助感和无力感;同时社区照顾服务还提供许多机会让老人们参与,让他们相互认识、交流和倾听,情感得到了表达,心灵得到了抚慰,这就减少了老人对身在外地的子女心理上的想念和依恋,也对社区更加有归属感。

1.2.3满足社区参与

社区照顾倡导在社区建立综合性的社区服务机构,为本社区内居住的老人提供一个娱乐、社交的活动场所。由这些机构定期举办学习班、兴趣小组及文娱康乐活动,促进老人与社会的紧密接触和联系,满足他们的社会参与需求,同时有效提高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三线城市社区照顾存在的问题

2.1社区照顾对象范围少、内容单一,设施不完善

目前社区照顾的对象主要是低保、三无、无法自理的老人,照顾内容主要是洗衣、做饭等日常生活起居,老人发展方面的需要一般很少涉及。对生活可以自理的空巢老人更极少有得到相关的照顾服务。活动方面,平时在社区内很少开展参与类的活动,老人们缺乏沟通平台和交流热情,心情更加落寞。由于三线城市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招商引资困难,在基础设施投入方面也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基础设施不完善,社区管理服务整体落后,不能满足社区养老的需要。

2.2缺乏专业人才,影响服务质量

社区照顾的目标和性质需要大批专业服务者去执行和体现。专业服务者应当具备社会学、心理学或护理学等各学科知识和技能,但目前服务者鱼龙混杂,执证上岗的比较少。同时由于三线城市的工作岗位待遇不高,很难吸引专业人士或是本土高校毕业生在那里就业,人才严重缺乏,很难满足社区照顾的需要。

3三线城市社区照顾服务开展的改善建议

在倡导三线城市开展社区照顾服务养老模式的同时,要看到其存在的问题,才能促进社区照顾服务发挥其优越性和养老功能,与其他养老服务形成良性循环,可以从以下各方面改善社区养老服务。

3.1以政府为主导,在社区设立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完善相关养老设施一是充分利用福利公益金、市财政资金以及各区县资金和资源用于区老年公寓改造,成立社区助老服务站。组建一批便民综合服务站,基本形成社区福利服务网络。二是申请国家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国债资金以及市区财政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设立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打造阅览室、健身室、娱乐室、室、电化教室等功能室,特别是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依托这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空巢老人们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养老服务。三是推动社区老年星光工程,在大的社区设立“星光老年之家”,为空巢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提高自身生活质量提供场所和条件。

3.2依托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展空巢老人教育培训,提高素质,正确看待自己的境况如开展老年大学,空中课堂,网络课堂,游学营等,鼓励符合条件的空巢老人积极参与;设计开展针对老化、疾病等老人比较关心的生命事件的课程和活动,一起调查研究老人问题,让老人在提升知识的同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而能正面积极地面对老化和自己的处境;此外协助身体不方便的老人申请如公共援助、家务助理服务等,并为他们提供探访、社交、康乐活动及辅导服务,让老人们摆脱孤独、寂寞,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3.3鼓励非营利组织和个人参与社区照顾

非营利组织可以提供资金和专业人才支持,设立照顾项目,这对社区照顾来说是非常好的资源,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也能缓解政府的压力。可动员社区内的空巢老人,组成志愿服务团队,互相帮助,自力更生。社区空巢老人志愿者的发展潜力很大,由于空巢老人们大多已脱离正式劳动领域,在时间和精力、感情等方面开展工作都具有稳定性和固定性。由于老人长期在本社区生活,不但养成了技术专长和管理特长,还建立起了广泛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基础,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一般志愿力量的形式化、空泛化缺陷,真正以主人翁的形象开展工作,提高工作实效性,形成社区互助。

3.4引进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价值,使社区照顾走上专业化道路社会工作秉承“助人自助”的理念,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及社区工作的方法,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开展助人活动。社区服务中心可以通过建立社工站、社工园地、社工宣传栏、进行社会工作研究等方式广泛宣传社工文化,营造以社工理念为基础的亲情化的温馨社区。在社工带领开展社区照顾服务的过程中,强调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让“尊重、接纳”的工作原则、“助人自助”的理念深入到服务者和服务对象心中,导入到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同时社区服务中心要定期开展服务人员专业培训,从而保证社区照顾服务的质量。

4结论

社区照顾弥补空巢老人因家庭功能缺失而导致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优势。社区照顾既能延续赡养老人的传统,又能减轻子女的家庭赡养压力,更能充分发挥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结合三线城市的特点和空巢家庭的需求,探讨社区养老的最合适服务模式,发现社区照顾对缓解三线城市空巢老人养老功能不足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和适用性,并在探讨中提出改善建议。期望能让三线城市的空巢老人积极快乐地面对空巢生活,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

[1]吴越.我国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的理性分析与解决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2(11).

[2]钟金霞.构建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模式的思考[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

家庭养老优缺点篇4

关键词: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独立养老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a)-0229-01

“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而“机构养老”是指老年人在一个为其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的机构中颐养天年。由于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家庭养老模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首先可见的是生育率下降使家庭的供养资源减少,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担成倍增长。预计在2010~2040年间,20%~30%的老年人口将是独生子女的父母,这批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经济保障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1]。但是,若采用单一的社区养老,存在一部分缺乏自理能力的空巢或独居老人的需求难以保障等问题;若采用单一的机构养老,就目前养老机构的现状而言远远难以满足庞大的老年群体。因此,将“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是目前乃至下一阶段最适合我国的养老模式。

1社区—机构养老的现状分析

1.1客观条件的不成熟

社区养老还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全面的、统一的运行机制。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养老还是以自给自足的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并没有很好得融入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社区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只是象征性地设置了一些针对老年人的活动及项目,在老年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我国的大部分社区至今没有切实得履行其应尽的养老职责。而在机构养老方面,我国的养老机构长期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存在着明显的床位不足等现象。

1.2养老费用高

养老机构的类型主要有敬老院、养老院及老年公寓等,当下,绝大多数老人会选择养老院作为自己机构养老的场所。养老院有公办和民办两种形式。一个城市中公办养老院所占的比重往往较小,民办养老院的收费标准较高,普通家庭难以负担,并且仅少部分特困老人才能享受社会救济,一部分处于困难边缘的老年人缺乏养老的经济能力,日常生活难以保障。

1.3人文关怀的忽略

精神护理的欠缺是社区及机构两种养老模式共同的不足之处,以机构养老为盛。大部分老年人表示:养老院的精神生活十分贫瘠,缺乏娱乐活动和人文关怀。护理人员只是机械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而忽略了对老年人心理上的支持,幸福指数有待进一步地提高。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老年人在养老院的生活缺乏归属感。这也是老年人不愿意进入养老院的一大重要原因。

1.4专业养老人才的稀缺

目前,大部分的就学机构并未开设与“养老”相关的专业,导致专业养老人才稀缺。从事这一工作的大部分人员存在着年龄大、缺乏专业知识等劣势,使老年人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因此发生病情延误等不良情况也屡见不鲜,这也警示着政府要更加地重视养老人才培养,保护好老一辈的弱势群体。

1.5传统养老观念的束缚

首先,由于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一些家庭认为把老人推向社会养老会影响到家庭声誉,留下不孝的罪名,因而不支持社会养老[2]。其次,部分老年人没有为养老投资的意识,认为机构养老是一种浪费,一生辛劳都为了子女,老了亦是如此。再者,政府缺少此方面的宣传。独立养老已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得不面临的现状,而大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2针对社区—机构养老模式现状的相关对策

2.1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做好宣传工作

制定《养老法》,使诸多养老问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要加强老年法律的宣传工作,提高老年人法律意识。老年人要学法、懂法、用法、运用法律武器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

2.2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

政策一:激活民间资本,制定出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社会养老体系的构建[2]。只有养老机构数量的增多及相关法律、政策约束及鼓励,才能使养老机构的管理模式有上升的动力、对人文关怀引起足够的重视。

政策二:制定针对计划生育户的优惠养老政策。此项政策尤其适用于农村积极执行计划生育的家庭,要让响应“只生一个”政策的家庭享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政府的重视。

2.3政府救助的范围扩大

目前政府救助的范围仅局限在孤寡、低保、独居、高龄等的特困老人,部分处于困难边缘的老人,生活仍然有经济上的困扰。政府需与相关机构深入合作,让更多缺乏经济条件的家庭享受到社会福利。

2.4重视养老人才的培养

政府应重视专业养老人才的培养,在就学机构设置相关专业,并给予优惠政策,鼓励有意愿的人士攻读养老专业,从而缓解养老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政府可对下岗再就业的人群进行理论教育,不仅有利于养老人才的紧缺情况的环节,也降低了我国的失业率,一举两得。

2.5观念的宣传

政府要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对新型养老观念的宣传,如采取专业讲座、分发宣传材料、拍摄公益广告等手段使老人接受新型的观念,例如:老年人的自我养老、独立养老以及老年夫妇的互助养老是最主要的养老形式,也是最正常的养老形式[4]。另外,在社会上宣传志愿者服务的精神也有利于养老事业的发展,志愿者这一新学的血液将越来越多地注入未来的养老工程中,成为一股不可或缺力量。

3结语

单一的养老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特殊的老龄化趋势,社区—机构养老模式已然成为未来不可逆的历史潮流,完善这一模式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长期不懈地努力。我们应该认识到:关爱老年人,就是关爱我们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张本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后果分析及政策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02,40(30):27-33.

[2]王文龙.城市社会养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经纬,2009(5):76-79.

家庭养老优缺点篇5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城乡家庭为主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综合改革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力量,发挥人口计生工作网络优势,全面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着力增强家庭发展能力,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生育质量、生命质量,促进家庭和谐幸福,为我区加快建设“经济强区、科技新城、生态家园、幸福”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总体目标

围绕“婚育文明、性别平等;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健康促进、致富发展;爱老助老、幸福和谐”的幸福家庭创建标准,通过全面实施“幸福家庭”促进计划,到“十二五”期末,新型家庭人口文化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男女平等观念蔚然成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知识普及率达到85%以上;育龄群众避孕节育、生殖保健基本服务实现全覆盖,个性化健康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口初级保健服务率达到80%以上;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不断健全,出生缺陷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新居民家庭社会归属感明显增强,融入度达到75%以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率达到85%以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家庭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家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困难家庭得到有效救助,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家庭生活环境进一步美化优化,广大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明显提高,全区城乡家庭的综合幸福感达到83%以上。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政领导、统筹兼顾。坚持把经济发展指标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发展指标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家庭发展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实到位。

(二)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把城乡家庭的需求满足、权益保障和能力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人口计生系统行政管理、宣传教育、科技服务、信息综合、群众工作的公共服务网络优势,重点关注利益引导、服务关怀和宣传倡导,使“幸福家庭”促进计划成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民心工程。

(三)坚持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试点的基础上,坚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实践,及时总结推广家庭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不断丰富“幸福家庭”促进计划的工作内涵,提升活动的亲和力、影响力和生命力。

(四)坚持联系实际、务求实效。综合考虑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工作基础、实践经验等因素,从实际出发,以有利于促进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为标准,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示范带动、扎实推进,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求实效,提高城乡家庭的发展能力和幸福指数。

三、主要任务

以“创建幸福家庭,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围绕“文明倡导、健康促进、优生优育、致富发展、奉献社会”五个方面内容,实施“十大幸福行动”,创建“五型家庭”,形成具有区特色的“幸福家庭”促进活动品牌。

(一)积极创建“文明家庭”,倡导婚育新风。结合幸福创建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大力宣传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生活、生产发展理念,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动社会和谐。

1.实施“幸福导向行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报刊等媒体,深入开展以法律法规、家庭美德、文明健康、婚育新风、爱心奉献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进步生育观、家庭观、幸福观教育,将每年的五月定为“幸福家庭宣传月”,在区卫生计生局网站开辟创建“点击幸福”专栏。每年举办一场“幸福家庭”专场文艺演出。充分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成校教学站等平台及人口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广泛宣传引导群众树立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创建幸福家庭的先进理念和文明意识。

2.实施“幸福引领行动”。充分发挥党(团)员干部、计生协会员的模范表率作用,带头实行计划生育、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带头推进“关爱女孩行动”、“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广泛开展平安家庭、绿色环保家庭、五好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巾帼建功等创建评比活动,积极开展特色幸福家庭评比活动,每年评比表彰“美满家庭”、“健康家庭”、“成才家庭”、“创业家庭”、“感恩奉献家庭”和“新市民家庭”代表,带动更多家庭参与创建,在全区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二)积极创建“健康家庭”,倡导健康生活。健全并发挥医疗卫生和人口计生系统的服务网络作用,培养家庭成员科学文明、低碳环保、健康绿色的工作方式与生活习惯,提高生活保健和生殖健康的意识。

3.实施“幸福驿站行动”。充分依托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构建分布合理、辐射全面的计卫资源整合模式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全面推行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拓宽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网点,规范开展计划生育手术、生殖健康检查、两癌筛查和B超孕环情检测,全面开展及每年进村(社区)集中普检不少于2次,全年综合服务率达到85%以上。推进生殖系统疾病干预工作,实行按需服务、动态管理。服务内容向性病和艾滋病防治、优生优育、不孕不育、男性生殖健康延伸,服务对象向孕前优生高风险对象、儿童、围绝经期妇女及低龄老人拓展,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培养群众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促进家庭人口健康幸福。

4.实施“幸福助长行动”。实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推进青春健康教育活动“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充分借助区内中小学校和社区阵地,依托“生育关怀—青春健康”教育示范点,建立完善专家、教师、生殖健康师、社区志愿者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做好青少年心理咨询、心理疏导、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等工作,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到“十二五”期末,全区所有小学(高段)、初中学校规范开设青春期健康课,目标学生教育覆盖率达100%,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

(三)积极创建优生家庭,倡导科学生育。优生优育是幸福家庭的希望所在,要大力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广覆盖的优生优育服务。

5.实施“幸福优生行动”。深化婚前生殖健康服务、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风险评估指导、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孕产期保健、新生儿疾病筛查六项服务,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建立“专业+志愿”的家庭婚育咨询师队伍,建立“一站式”婚育综合保健服务中心,逐步推进一、二、三级出生缺陷干预服务全免费和优生高风险人群生育指导服务全程化。全面实施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阻断项目,提高出生缺陷干预实效。

6.实施“幸福宝贝行动”。强化卫生计生资源共享,充分整合幼教、早教机构等社会资源,实现乡镇三优指导分中心建设全覆盖,充分发挥区三优指导中心的辐射作用,建立专业化“三优”师资队伍,推行多样化培训模式,向新婚夫妇、怀孕夫妇、0至3岁婴幼儿抚养人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科学育儿、早期教育等知识,推进人口早期教育促进,实现人口早期教育规范化,实现新时期人口计生宣传教育从服务于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为主向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并重转变。

(四)积极创建“富裕家庭”,倡导勤劳致富。完善各项惠民利民政策,通过多种帮扶救助方式,支持城乡家庭特别是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发展生产、勤劳致富,实现收入增加、生活宽裕。

7.实施“幸福增收行动”。深入实施少生快富项目和生育关怀行动,优先扶持计生家庭发展经济,优先为计生家庭协调资金和项目,鼓励引导有基础的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致富、创业兴业,带动广大计生家庭共同发展。充分利用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组织计生家庭参加免费技术培训,积极动员计生家庭参加各种协会、农业合作社等,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加大独生子女、女孩家庭就业技能培训,落实资金、项目、信息,创造条件促进就业创业。

8.实施“幸福关怀行动”。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和公益金制度,适时提高补助标准。在制定和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时,强化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倾斜照顾,特别是在新农合、城乡社保、医疗卫生、劳动就业、征地补偿等方面体现优先优惠,确保惠民政策与人口及家庭发展政策有效衔接。密切关注独生子女夭亡病残家庭、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困难家庭等特殊家庭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实施亲情关爱、重点帮扶、特色救助服务,提高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

(五)积极创建“爱心家庭”,倡导社会奉献。着力培养家庭成员的爱心观念、奉献意识和感恩情怀,形成人人乐于回报家庭、回报社会的良好风尚。

9.实施“幸福夕阳行动”。积极培养家庭奉献社会的良好意识,发扬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风尚。利用社区卫生、人口计生服务网络,组织老年人进行体检和保健康复知识宣传,组织老年人开展强身保健为主的文体活动等,充实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和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深入推进国家计生协“计生特殊家庭帮扶项目”试点区工作,关爱独生子女夭亡伤病残和计划生育家庭高龄、独居困难老人、空巢老人,构建以养老帮扶为主、集生活照料、困难救助、精神慰籍为一体的“1+n”帮扶体系,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

10.实施“幸福融入行动”。倡导群众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抗灾救灾、服兵役、出义务工、维护社会秩序等利国利民的活动,坚持积善行德,团结互助,感恩国家,自觉融入社会大家庭。深入开展阳光计生、诚信计生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活动,广泛动员家庭积极参加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参与人口计生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群众自治、计生评议等活动,切实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参与和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积极开展“情暖外乡人”主题活动,重点开展政策咨询、药具服务、优生促进等服务,鼓励支持外来人员在区居住、生活、创业和发展,加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四、时间安排

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需要科学谋划、分步实施。“十二五”期间的工作将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2年8月—10月

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区“幸福家庭”促进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广泛宣传动员。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11月—2015年6月

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全面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利用现场会、座谈会等形式,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引向深入,强化督促指导,不断提高完善,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三)总结评估阶段:2015年7月—12月

对全区“幸福家庭”促进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验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表彰先进。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形成长效的家庭服务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突出人口问题和家庭发展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切实把实施幸福家庭计划纳入工作目标和工作规划,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成立区创建幸福家庭活动领导小组(文件另发),加强对计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各乡镇(街道)、高新区、各相关部门也要成立创建幸福家庭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创建活动日常工作。

家庭养老优缺点篇6

【关键词】养老政府

一、中国养老在政府层面存在的问题

(1)国家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缺乏整体规划,发展缓慢,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中国的养老保障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仍处于不断发展与自我完善阶段,缺乏前瞻性与整体性。中国社会保障的政策制定具有滞后性的特点,日本在老龄化程度不高时就已经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制度,而中国目前已经出现人口老龄化严重恶化的问题后才开始不断完善相应的制度。

(2)政策导向下的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简单化和家庭模式多样化,导致了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开始逐渐步入老年,面对着与以往不同的家庭结构和养老环境,使得“空巢家庭”(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夫妇家庭)和老龄鳏寡孤独家庭逐年增加,子女养老负担加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崩塌的可能性。这种政策引导下的家庭结构仍然具有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简单化的特点,传统中国的“养儿防老,家庭养老”面临着崩塌的可能性。

(3)政府监管不力,养老产业乱象丛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的l展趋势,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崩塌的可能性,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养老产业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目前,政府对养老产业的发展没有一整套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对养老机构的准入、运营过程与退出等环节没有很好的进行监管,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市场的有效运行,在养老产业中出现了乱象丛生、追逐利益的现象。

(4)医养结合”的养老发展模式仍在试水期,“互联网+”养老模式仍在探索阶段,发展缓慢。“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是我国针对自身国情所倡导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这种模式有效的缓解了我国养老院与医院分离的困境。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急剧加速,我国针对“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仍在处在试水期,发展水平不高,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较少。“互联网+”养老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将高新技术应用到养老模式发展中来,是新时代养老模式的又一重大选择。

二、中国养老问题的路径选择

(1)国家要不断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社保法律法规,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国家要建立起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满足老年人不同的发展需求,保障其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完善社保法律法规体系,运用法律的力量,保障老年人最基本权益,中华民族是一个尊重孝道的民族,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可以更加有力的发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以产业为主体,家庭、社区、政府多方位的养老服务体系。制定长远规划,形成养老产业体系,规模化发展。养老机构具有投资大,收益小的特点,民间资本一般不愿进入,投入较少。在新的形势下,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兜底、政府支持,家庭、社区、政府多方位的养老服务体系,可以采用公办民营,科学化管理的方式。政府的主导作用保障了养老服务的资金支持,社区的参与可以充分调动社区力量。养老产业可以以产业为主体进行发展,促进养老产业的全面性、针对性和产业化。同时,政府可以大力提倡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政府要提倡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的主要养老发展模式,在新形势下,适应中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在尊重传统孝道文化的基础上,中国的养老发展模式可以采用社区嵌入式多功能型小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互助型养老机构等多种发展形式,注重精神抚慰。要建立针对失独、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的专门养老院,提供特殊化的服务。加强对农村地区与弱势群体的养老问题的关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老年人所占比例较大,政府要在新农保的基础上逐渐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为农村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保障其基本权利。

(2)政府要不断完善对养老机构的监管,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政府要注重养老服务的立法保障,实现法治监管全覆盖,完善的法律体系可以确保“有法可依”;注重专业权威的第三方监管,政府鼓励第三方参与评估可以增加监管的专业性;建立统一的养老机构评估体系,统一的养老机构评估体系的建立可以更好的规范养老市场的秩序,统一的标准有利于对以后养老机构的进入作为参考;注重监管信息的透明化与信息化,监管信息透明化可以让公众与社会组织参与到监管中来,更好的发挥监管的作用。监管信息的信息化可以让养老机构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注重完善的养老机构退出机制,国际上十分重视对养老机构退出的监管,我国政府应规范退出机制,保证养老市场的正常有效运行。政府在对养老服务的监管中要发挥重要作用,合理行使权力,规范养老产业发展,让养老产业朝着正规化的方向发展。

家庭养老优缺点篇7

【关键词】中国;农村;养老模式;优化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014-01

伴随科技的发展,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出生率的下降所带来的劳动力减少,人口老龄化正逐渐上升成为人类社会在21世纪不得不面对的巨大危机。而中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现象将更加严重地影响国家经济以及社会稳定。尤其是广大积贫积弱的农村家庭,养老问题一直是压在他们身上的重担,如果处理失当还会导致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一、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养老困境分析

(一)家庭结构的变迁加重农村养老负担

在农业科技发展、城市建设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等综合因素的推动下,中国农村面临着经济转型,虽然仍以农业经济为主,但是却早已脱离了早期几世同堂的家庭模式,小家庭逐渐取代了大家庭组成了农村家庭结构的主体。在过去的大家庭结构中,子女可以按照平均分摊、按子女负担能力分摊、按子女年少时所受待遇分摊等几种方式对老人进行赡养,但是,小家庭成为农村结构主体之后,老人供养来源减少,子女负担加重。此外,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造成农村家庭代际伦理上的缺失。传统家庭以父母为大,家长享有绝对权威;随着独生子女的家庭地位中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传统家庭养老观念受到冲击,不利于子女对老人的尊重和重视,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二)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

落后的小农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占据农村经济的重要位置,解放之后,我国长期实行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计划经济政策,不仅削弱了农村家庭的财富积累能力,并且其制度弊端仍延续至今,如户籍制和保障机制仍然存在巨大等级差异;改革开放后,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尤其是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历来主要依赖家庭保障,这就造成农村广大家庭的养老负担。

(三)竞争压力给农村居民养老造成巨大冲击

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造成供养比例的严重失调,虽然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十分重视孝道的国家,但是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独生子女的生活负担本就令其不堪重负,国家社会保障又严重缺位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的养老逐渐成为问题的中心。

二、中国农村养老模式优化建议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农村居民养老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农村新建了大批养老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然而,养老院等养老机构虽然解决了老人的生活和医疗等问题,但是却削弱了老人与家庭以及社会之间的联系,使其倍感孤独和寂寞。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广大农村社会现状,全面满足老年人群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养老模式成为“三农”建设领域一个不可逾越、必须解决的问题。针对当前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现状,笔者认为推动农村社区养老模式建设不失为一有效之举。

一般认为,适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社区养老三种,但是,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以及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的缺位,社会化养老在短期内仍难以在农村打范围推广。而建立在农村居民集中聚居基础上的社区养老成为了当前农村养老的新亮点。社区养老以乡村为载体,以社区基层组织为主导,通过发挥政府、社区以及家庭等多方面力量为农村老年居民提供养老支持。目前,广大农村正致力于集体经济建设,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通过比较成熟的社区管理运作,配备经验丰富的养老服务人员,建设方便、舒适、温馨的养老社区,提高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品质。社区养老的重点和难点就是经济支撑。政府在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过程中应加强引导,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吸收城市社区养老先进经验,建立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集娱乐、生活于一体的社区养老之家,满足广大农村老年居民的养老需求。

鉴于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现状,要构建适合的农村养老模式需要政府加强资金投入的同时,加强宣传,引导老年人改变传统观念,培养参加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加强社区养老意识,发挥政府、社区和家庭多方面的力量,构建健康、有效的农村养老模式。

三、结语

老年是每一个健康成人必将经历的阶段,养老需求也是社会的广泛需求,做好农村居民的养老工作不仅关系到农村的稳定,更是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基础。“养老需求人人有,养老责任人人担”,在供需失衡的当下,一方面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另一方面也需要从道德建设、家庭伦理建设等文化角度为社会营造积极向上、尊老爱幼的和谐氛围。

参考文献:

[1]唐新民.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徐杰禹.结构与过程:再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1):52-69

家庭养老优缺点篇8

关键词:农村养老养老模式养老保险

一、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背景

按照我国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惯例,一般称60岁以上的人口为老年人口。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据统计,200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由此可以表明,我国在2004年已经完全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为17,765万人,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万人,占8.87%。由此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增速非常之快。

除了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快的特点外,我国老龄人口还存在另外一个特点:大约75%的老年人口集中在农村。农村养老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二、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模式

现今社会,我国农村养老依然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养老模式,即建立在土地保障基础上的家庭养老。虽然有其他一些养老形式作为补充,但农村养老仍以家庭养老为主、其他养老方式为辅的农村养老格局。

1、家庭养老

这是当前中国农村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家庭养老是指对老年人物质生活的需要、日常生活的照料和精神生活的慰藉,完全依靠家庭来满足。主要是代际赡养,子女成年后对失去劳动动力的父母进行赡养。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农村老年人有着强烈的“家”观念,认为社会关系中最可靠的就是亲缘关系,因此家庭养老仍是新时期农村养老模式的优先选择。这是一种最完美的养老方式,它的优越性是其他任何养老方式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2、自我养老

自我养老是指老年人通过退休金、养老金或者自己的储蓄等用来防老。在当前中国的城镇和农村居民中都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储蓄意识,尤其是在农村的老年人普遍存在省吃俭用的思想,他们尽量节约开支,努力储蓄以备老年之用。这种养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子女和社会的负担,但是使用范围较窄。对于那些低龄、身体健康并且有退休金或者养老金的农村老人比较适用,但对于大多数农村老人来讲,由于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再加之疾病和高额的医疗费用使得自我养老无法实现。

3、集体养老

集体养老就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其主要存在方式主要是五保制度。集体养老模式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家庭养老的很好补充,很大程度上属于一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集体养老的存在是扎根于当地富裕的集体经济和系统的管理,因此集体养老在我国地区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经济发达、集体经济基础雄厚的农村地区,已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集体养老;对经济水平一般及落后的农村地区集体养老不具有普遍意义。

4、社会养老

社会养老即依靠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来进行的农村养老保障方式。目前我国农村主要的社会养老方式包括:农村养老院养老、优抚对象中部分农村老人的优待抚恤制度、农民退休养老制度、养老储蓄或商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由于其动用的力量广泛,制度性强,因而是下一步应该重点发展的养老方式。但现阶段其发展还很不完备,如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各种农村养老院的入住率很低;各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养老储蓄受利率变化影响大,没有与物价指数挂钩,难保将来支付的养老金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目前已实现的社会养老保险带有浓厚的商业保险性质,政府财政未提供保证等原因,导致了社会养老方式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当前中国农村养老现状

1、家庭规模小型化

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进一步落实,农村家庭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化,家庭子女人数减少,家庭规模逐渐小型化,劳动力也在减少,这意味着家庭收入的减少。相比较而言,年轻一代相对上一辈对老年人,不论是精神负担还是经济负担程度都成倍甚至几倍地增加,独生子女需要承担家庭的重担、社会的压力和对两位老人的赡养义务,这就使得家庭对老年人的赡养和照料存在很多实际困难。尤其是在两个独生子女结婚后,一个年轻的家庭要面对4位需要赡养的老人,这就使得赡养老人问题的集中化。家庭结构的转型,使农村老年人不得不“活到老、干到老”。伴随着这种家庭规模的普遍缩小,老年人养老问题十分突出。

2、农村“空巢”老人急剧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由此加大,而且二者之间呈现出逐渐加大的趋势。由此,农村中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前往东南沿海和大中城市打工,造成许多农村老年人留守家中,无人照顾。据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1.69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40%过着不与子女合住或没有子女的“空巢”生活。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空巢”老人生活缺乏照顾、心理压力大、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缺乏幸福感、孤独无助,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

3、高额的医疗费用

随着科学经济的飞速发展,医疗水平也逐渐提高。与之相应,医疗费用也逐步增加。老人是易患病的群体,尤其是农村老人。由于家庭生活水平的有限,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是得了病能顶就顶,能拖就拖,往往错过了治病良机,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此外,一些地区农村医疗机构少,乡镇医院医疗设备陈旧落后,医务人员少,缺少医药,给农村老人的健康保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四、对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建议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浓厚的尊老敬老氛围

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工作。强化社会舆论功能,使之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道义和制度上规范人们的尊老敬老行为。针对一些不履行赡养父母的现象,不仅从社会舆论的角度加以影响,还要从法律层面约束其不良行为,弘扬尊老敬老行为,让农村老年人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2、完善农民工保障制度

现阶段农村老年人养老中的最大问题是经济供养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工的收入一般是农村农民家庭养老的主要经济来源,在农民工收入减少或者发生意外事故时,家庭的养老就得不到基本保障。农民工的保障问题不只是其自身的问题,关系到整个农村家庭的养老问题。如果农民工的收入得到保障,辅助于养老意识的教育,老年人得到子女更多的关注,精神层面空虚得以缓解,物质生活方面得到改善,那么就能达到真正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3、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从1987年开始试点至今已有二十几年的历史,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因此,应当加强立法,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制定出适合农村实际的保障性政策;原因之二在于覆盖面过窄,无法真正保证大多数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应当承担起大部分责任,加大针对农村养老保险资金投入,同时积极地寻找其他融资渠道,结合民间资本更好更快地拓宽保障范围和提高保障水平。(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敖奇.浅析农村养老问题[J].山西农经,2007,1

[2]袁江.浅析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2012,7(32):70—71

[3]孟少博.中国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2,3(12):9—10

家庭养老优缺点篇9

一、转变贫困地区群众的婚育观念,实现和稳定贫困地区的低生育水平

降低我市贫困地区人口增长,提高贫困地区计生户的生活质量,是我市扶贫和移民部门与计划生育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贫穷落後边远山区,老百姓依然存在着传统的“多子多福”思想观念,存在着“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现象。这种传统思想、落後观念严重阻碍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展扶贫开发,治理农村贫困现象,关键要提高贫困群众综合素质,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引导山区贫困群众树立“优生优育”、“少生快富”的思想观念,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少生优生”不仅可以“脱贫”,而且能够“快富”,使计划生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一样好的生育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水平,切实保障没有劳动能力和生活常年困难农村人口的基本生活。要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进度,加快农村养老机构和服务设施建设,支持贫困地区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解除贫困家庭的後顾之忧。要制定和实施更具导向性、优惠性和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使计生家庭在发展上有优势,政策上有优惠,社会上有优越感。

二、加大计划生育家庭的扶持力度,巩固和改善贫困地区落後面貌

为了奖励响应计划生育的家庭、特别是纯女户家庭,鼓励更多的人响应计划生育国策,加快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家庭脱贫致富步伐,在实际工作中,我市坚持扶贫开发工作与落实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结合起来,对全市39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和927个移民村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领取了独生子女证的家庭,尤其是纯女户的家庭,在政策上优先倾斜、在项目上优先安排、在资金上优先支持、在贷款上优先提供、在技术上无偿服务、在培训上优先安排。2011年优先帮扶贫困计划生育项目扶持资金446万元,扶贫到户小额贷款贴息优先对241户计生户贴息,培训计生家庭劳动力2340人次,并选送5名计生户子女免费就读深圳高级技师学院。真正让计生户、纯女户家庭得到实惠,感受到响应计划生育的好处。今年我市扶贫和移民部门将继续实施扶贫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向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乡、村和扶贫对象倾斜。将贫困计生家庭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对象,结合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的实际,统筹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及社会扶贫,对贫困计生家庭予以优先优待。帮助贫困地区计生家庭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三、积极开展素质培训和计生服务,提高贫困群众基本素质

着力开展计生优质服务,切实提高贫困地区出生人口素质和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针对贫困地区地方病、出生缺陷、生殖疾病发生率高的实际,普及科学知识,提倡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健康促进、优生咨询等服务。将预防出生缺陷的关口前移,在全市39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和927个移民村加快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推动实施贫困地区孕产妇、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健康干预项目。加大对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提倡对贫困乡村计生家庭子女就读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减免学费,给予生活补助,并享受中考加分政策。加强特殊教育,加大对各级各类残疾学生扶助力度。对计生贫困户的青壮劳动力优先安排培训,以解决计生贫困户家庭文化素质低,致富技能缺乏的瓶颈。一方面依托我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和深圳高级技师学院实行技能培训,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致富一家”转移就业目的;另一方面通过“以会代培、入户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田间指导和广播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新科技推广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增强计划生育贫困户劳动力的致富技能和科技意识,提高贫困地区计生户劳动力依靠科技技能的致富能力。

总之,做好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工作就是在贫困地区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就是对贫困人口更好地落实优惠政策。只有实行计划生育,少生优育,才能稳定解决温饱,进而脱贫致富。反过来,只有加快扶贫开发工作步伐,尽快改变贫困地区落後面貌,转变观念,提高人口素质,才能有效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

家庭养老优缺点篇10

abstract:withtheacceleratedpaceofpopulationaging,andhowscience,properlysolvetheincreasinglylargenumberofelderlypensionproblemisnationalandsocialrealitymustbefaced.inthispaper,ourcountryandthetraditionalfamilypensionmodelhasbeeninitiallyestablishedhomecareandinstitutionalcaremodelandpatternofacertainsize,analyzesthesignificanceofthedifferentpensionmodelandproblems,proposedsolutionstotheseproblemsandideasstrategy.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机构养老

Keywords:populationaging;pensionmode;home-carefortheaged;institutepension

中图分类号:C913.6;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290-03

1国家养老政策的演变及养老模式现状

1.1国家养老政策的发展及演变1996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颁布施行,该法指出,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同时强调,要发展社区服务,逐步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务、文化体育活动、疾病护理与康复等服务设施和网点;发扬邻里互助的传统,提倡邻里间关心、帮助有困难的老年人,鼓励和支持社会志愿者为老年人服务。此后根据我国养老事业的实际发展情况,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指出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要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2008年民政部《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养老服务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需要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2013年7月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其中对老年人权益的界定及保护更加明确具体和完善。正是这些法规和政策的施行逐步将养老服务推上了专业化、规范化的轨道。

从这一列有关解决养老问题的政策和法规中,可以看出国家对养老问题的相关政策导向,社区居家养老已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举措。

1.2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模式是中国最传统的养老模式,即养老的物质需要和生活照料由家庭成员提供。老年人家庭照顾主要是指来自家庭成员对老人的照顾,家庭成员包括了老伴、子女、子女的配偶、孙子女和老年人的兄弟姐妹等亲属。[2]在老年人的亲属中,子女是照顾老年人的主要力量。我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来看,一直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大家认为子女照顾父母天经地义。另外,老人在家庭中养老,处于一个熟悉的环境之中,家人从精神上的关怀和生活上的照顾更能让老人享受到天伦之乐,其养老生活质量也会更高。

1.3充分发挥政府及社区功能的居家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是针对家庭养老存在的不足和出现的一些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模式是指社会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养老模式。就其定位而言,社区居家养老是“福利多元化”在老年人福利领域的体现:社区通过整合社区资源、联系基层政府组织、协调家庭与社区之关系,为社区内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系列服务。[3]居家养老模式主要以社区为依托,这种方式让老年人并不脱离自己熟悉的居住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又能享受到社区养老服务。这种模式既可以避免社区资源的浪费,又能解决部分人群的就业问题,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社区居家养老有一定的市场参与性(如购买服务),但福利性是其主要特色。

1.4机构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是社会化养老的一种,就是以养老机构为主导,为老年人提供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方式。机构养老在养老服务体系中起到一个托底的作用。它主要是为一些无依无靠的老人、还有一些家庭困难,无力抚养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以及社会上其他一些需要机构养老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新的挑战,使机构养老成为一种日趋重要的选择。[4]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各个地区都纷纷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成立了由政府投资主导的养老机构,也有民间及社会组织成立的养老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人的养老需求。机构养老方式的优势在于:养护结合,服务专业化;老年人集体生活可以互相交流,排解孤独;可以减轻子女照顾负担。而劣势在于:老年人离开了熟悉的居住环境和人际关系网络,需要重新适应环境,重新建立人际关系;亲人的精神关怀减少;养老成本高,需要额外支付基本生活设施租赁费用;有些养老机构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要求较高。

2不同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家庭养老模式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困境。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的独生子女人数已突破1个亿,随之产生了家庭规模的缩小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家庭自我服务功能不断受到冲击和削弱,这些都导致了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5]目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独居老年人问题、留守老年人问题、空巢老年人问题、高龄老年人问题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有一定的关系。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户均规模3.16人,较改革开放之初的4.61人下降了31.5%;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3]由此可以看出,老龄化的问题是刚性存在的,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在趋于弱化。

2.2居家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这种养老方式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张卫东认为:“居家养老的家不是一个物理空间概念,而是具有人文关怀、情感交流,同时具备物质养老和精神养老的社会环境。缺乏心理沟通和精神抚慰的‘空巢家庭’,不符合居家养老模式中的‘家’的概念涵义”。前已述及,目前各地开展的居家养老模式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但在探索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职责边界不明晰。我国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尚处在政府扶持推动阶段,因此政府参与到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各个环节之中,这虽然有助于居家养老服务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居家养老服务内涵窄化,政府的行为及宣传使人们认为居家养老服务就是政府购买服务,实际上政府购买服务仅限于自理有困难的老人,主要是城市的“三无老人”。政府的过多参与造成家庭照料期望移植政府,加重了政府负担。另外还存在政策不完善,监督不到位,规划滞后等问题。

二是资金短缺。一方面,由于社区养老服务具有社会福利的刚性,社区养老服务支出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对社区服务资源的需求日益多元化。这两方面因素都会导致主要依靠民政部门投入、部分来自福彩资助的传统筹资模式面临困境。只有解决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和可持续性问题,才能维系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提供、人员培训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所需的资金。

三是服务队伍建设乏力。近年来虽然各地都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但从服务人员的素质、数量还是服务质量,都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就全国而言,社区志愿服务队伍普遍缺乏,有的社区甚至根本没有建立志愿服务站。从志愿服务的管理上看,大多数社区缺乏量化的评估体系和长效激励机制,志愿者更多是基于道德的考虑而进行无偿服务。从业人员接受专业培训不足,这直接制约了居家养老的进一步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2.3机构养老模式多年来,各地区都投资兴建了一些公立养老机构,民间投资也逐步加入进来,设立了一些民营养老机构。但在运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家叫汇晨老年公寓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政府投资9千万元,购买房产和装修,200个床位,目前入住80个老人。[6]这样的问题在各地养老机构中都有反映,部分养老机构经营陷入困境,难以为继。机构养老中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养老机构的入住率不高,想入住的老人却无法入住。这是因为收费低的公立养老机构配置不足,民营养老机构收费高。

二是老年人护理职业尚未纳入国家职业规划,从业人员的职业地位低,护理人才十分短缺。

三是机构养老的类型单一,功能雷同,不符合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由于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薄弱,财政投入力度有限,导致了养老机构未能全面、快速的发展,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导致老年人缺少归属感。

四是受多种因素制约,养老机构的经营能力弱,难以盈利。我国的公办养老机构一般建筑设施较好,配套比较齐全,而民办养老机构一般规模较小,在机构设施上的配置较差,缺少相应的医疗服务条件。

3对现有养老模式有关问题的思考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较西方国家要晚一些,在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遇到挑战时,相关的问题才开始受到重视。有别于家庭养老模式的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模式在政府、社会组织的推动下开始起步、探索。但也走过了较长的一段路,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于不同养老模式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措施,逐步解决问题,完善养老模式。

3.1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法律法规,做好资源整合养老问题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需要中央结合全国的实际情况,适时做出统一规划设计,指导全国的养老工作。在法律法规方面,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健全、细化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保障老年人养老的合法权益的力度,充实有关医疗保险的内容,以调整各类社会成员的关系,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保障老年人安度晚年方面起到切实的作用。在资源整合方面,要协调好民政、妇联、工会、文化教育、劳动人事及企业等各部门,统一组织和管理,打破社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养老服务资源等方面的条块管理,整合民政、国土规划、卫生及社会保障部门的资源,落实对老年人权益和老年社区建设的保障措施。

3.2加强养老行业职业规划,培训专业人员,提高护理水平我国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对专业护理人员的需求量很大。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做好这一行业的职业规划,让护理工作成为一个为政府、社会所认可的职业。给专业护理人员提供发展及上升通道,吸引更多的人从事专业的老年人护理工作。在这一点上德国的校企合作培养养老服务与管理人员的模式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在德国只有30%的人进入大学学习,70%的学生直接接受职业教育;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校学理论的时间只占30%,而在企业接受实践培训的时间占到整个学业时间的70%。[4]德国养老职业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学校负责颁发理论课程合格证书,企业(养老机构)负责颁发实践课程证书,学校校长兼任养老机构院长,养老机构院长兼任学校校长。这样的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出医院式管理优势、专业技术优势和教育研究优势。

养老专业化人才在职业化的发展模式下,其队伍会逐步壮大并趋于稳定,解决在一线护理老人过程中存在的护理人员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女性多,男性少;专业教育背景和训练不足,缺少护理经验等问题。

3.3加强互助,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在充分发挥社区功能的居家养老模式下,以社区内居民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是社区多层次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在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要注重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充分借鉴“道德银行”、“时间储蓄”和“老年生活互助”等富有特色的管理方式。通过量化评估志愿者服务的时间和绩效,激励和吸纳更多志愿者参与服务。这种通过社会信誉来保障的志愿服务机制比单纯依靠个人道德来维系的机制更具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另外要充分发挥社区内老年人自身的作用,互帮互助,让社区内身体健康老年人发挥余热,社区加强管理与引导,让老年人在帮助他人过程中获得快乐感和认同感,在这方面我们可学习台湾在社区义工管理方面的经验。

3.4加大扶持机构养老力度,提升养老机构管理运营水平机构养老作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养老模式,相关部门应该加强调研,合理规划,根据不同地区的老年人需求建设规模相当的公立养老机构;另外要努力扶持民营养老机构,切实落实好国家的税费优惠政策,各类养老机构要实现与居民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同价;要落实土地供应政策和医疗服务政策,鼓励在养老机构内设置或合作设立医院、门诊等医疗机构,同时要加强政府投入,多管齐下,加快推进我国养老机构建设,整体提升我国的养老机构建设和养老服务水平。

在养老机构管理运营方面,要积极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树立养老服务产品观念;重视老人的需求,增加服务品种,提升服务的功能;努力打造自己的服务品牌,实现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和特色化。养老机构要以自己的品质环境和品质服务取胜。坚持做好环境卫生、服务态度、护理工作、设施设备和伙食水准等各个方面的细节工作。合理收费,让有入住需求的老年人能入住,住得起,住得舒服,安度晚年。

4结论

在我国人口加速老龄化背景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随之产生的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社会化养老模式对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针对这些尚处在发展中的养老模式,政府应加强管理与引导,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分担,对制度进行科学的分层与设计,充分利用覆盖全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有利条件,整合资源,规范管理,实现我国养老模式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CCtV-13《共同关注》,2013年12月.

[2]郭竞成.居家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社会保障研究,2010(1).

[3]张奇林,赵青.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4]穆光宗.我国机构养老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