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5:47

信息经济的含义篇1

   [关键词]会计信息 真实性 失真 市场经济 

   一、问题提出 

   从宏观的角度看,企业(特别是股份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会计信息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信贷决策、对企业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评价、政府对微观企业的控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廉政建设等,都密切相关。因此,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我国着名会计学家杨时展教授提出的“天下欲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乃治”精辟见解,警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 

   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然而,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其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已经显现。因而,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我国会计界、经济界乃至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产生伊始,人们责备的目光就投向了属于企业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的会计工作,以及用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本身。然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和企业会计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却末能根本扭转会计信息失真的局面。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去反思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顽症的真正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笔者认为,站在理论研究的角度,科学界定会计信息“具真(具有真实性)”与“失真(失去真实性)”的判断标准,是认识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前提条件;从不同经济层面分析制约、左右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因素,才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 

   二、理论前提:会计信息“具真”与“失真”的判断标准 

   1.主要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含义的理解 

   在会计的发展过程中,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的理论研究,并试图界定“真实性”标准的含义。 

   为明确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80年5月了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在该公告中,FaSB正式将“反映真实性(representationalfaithfulness)”作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之一,并确立了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以下观点:①认为真实性“就是一项数值或说明符合它意在反映的现象”。②认为反映真实性与"可核性"、“立性”等共同构成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主要质量特征之一。③反映真实性存在“反映真实性的程度”、“精确和不肯定性”“偏向的影响”、“完整性”等问题。该公告分别进行了阐述。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FaSC)在1989年7月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将“真实反映”作为“可靠性”质量特征的首要内容,并认为:①“信息要可靠,就必须真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交易或事项”。②由于“所应计量的交易或事项的鉴定,或是能够确切传达相应信息的计量和列报技术的设计与运用,存在内在困难”,所以“大多数财务信息都可能存在不足以真实反映所拟反映情况的风险”。国际会计准则没有正面界定会计信息“真实性”之所指。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2001)》将“真实性”作为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首要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其并未解释会计核算所要求的“真实性”的实质性含义。 

   据此可以得出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标准的几点初步结论:①尽管不同机构颁布的会计准则都明确要求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但其各自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含义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含义值得进一步研究。②不同的会计准则制定者总是将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求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质量特征联系起来进行理解,认为只有具有“真实性”的信息才是可靠的,可靠的信息首先必须是真实的。会计信息的“反映真实”特征存在“程度”问题与“风险”问题。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反映的真实程度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具有差别,会计信息完全真实地“再现”企业经济活动的要求具有“风险性”。 

   2.“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概念的存在 

   正是由于会计信息“反映真实”的“风险”问题,因而有必要区分会计信息“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的不同要求。 

   会计信息"绝对真实"是指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本来面目的"再现"。这种"绝对真实"是会计信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在“百分之百“程度上的原本表现。实际上,绝对真实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真实性“。而且,绝对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一定就是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要求的会计信息。 

   “相对真实”是指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基本特征的准确描述,其以“不歪曲”企业经济活动情况为基本判别标准。相对真实是一种现实的“真实性“。在会计实务中,相对真实的判别标准是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是否依据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等法规制度来进行,是否符合会计标准的要求。因而,相对真实也可称为“合法性真实“。对于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会计信息符合“合法性真实“要求,则达到了”可接受真实程度“。 

   区分“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标准的意义在于: 

   第一,对于会计学者、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而言,“绝对真实”是其追求的一种“境界”,一种终极目标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的最高目标,就是制定出在确保实现会计目标前提下,能够产生“绝对真实”信息的会计行为标准。追求“绝对真实”,正是不断优化会计准则,不断提高会计制度质量的动力。 

信息经济的含义篇2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验经济逐渐成为一种新兴主流经济形态,消费者已经不能满足大众化的产品,对产品所提供的服务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望。在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购买的不只是产品本身,还有伴随消费而来的各种服务与体验。在这个消费者参与性越来越高的体验经济时代,如何使产品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就在于怎样使产品的符号语意被用户更容易的理解,接受。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和物质载体,它承载着一定的意义和内容,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构成符号的色彩、材质、线条或声响,是符号的外在形式,是我们感知符号的前提。设计师作为产品的创造者,符号的编辑者,信息的传送者,通过对线、面、材质、色彩等可以为人所感知的形式要素的运用,使得产品成为信息的载体。

产品符号学在设计中的应用

早在1950年,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就提出了设计符号理论,1960年德国乌尔姆造型学院曾经深入探讨过符号学的应用。后来德国的朗诺何夫妇(HelgaJuegen,HansJuegenLannoch)、美国的克里本多夫(KlausKrippendorff)明确提出了产品符号学。

产品符号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第一使产品和机器适应人的视觉理解和操作过程;第二电子产品的出现使“形式追随功能”的传统设计理念不再适应。以符号学为基础,让人们能够通过符号的意义来理解电子产品的功能,明白它的操作过程。体验经济时代,在用户的高标准体验要求下,产品符号学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应该注意:

1.符号的含义、符号的选择。在符号的组合上要注意符号系统的整体性,突出主体,而不是符号的简单堆叠。

2.符号传达的双向性,产品不只是单向传达的被设计物体,还承担着向使用者进行信息反馈的任务,要通过某种特定的手段使产品的符号传播成为一个双向的交流沟通的过程。只有这样,产品的信息才能够为消费者了解,从而提高产品的体验。

3.产品符号对人的心理及情感的影响。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产品本身,还有伴随消费而来的体验。消费的过程是消费者享受产品提供的身临其境的体验。消费者内因的情感,感性的需要,日益成为现代生活的主题。因此设计符合现代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的产品已尤为重要。

4.现代产品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全方位意义的概念,产品符号已不仅仅局限于产品自身,还涉及产品的包装、广告、展示等设计延伸要素,这就要求人们注意品牌产品一致性的塑造。产品设计要利用符号系统的持续性来传达、强化品牌意义,从而使得消费者不断强化关于品牌的符号属性和感觉,这对消费者迅速而正确的理解品牌产品所传达的完整信息有巨大的作用。

产品符号的特性

产品设计中的符号特性应该具有以下四个特点:认知性、普遍性、约束性和独特性。产品所要表述的信息就是产品本身。因此产品应该通过符号的表达能够起到“自我说明”的作用,甚至可以表达一定的情感。通过产品的形状颜色等一系列符号,传达它的功能,状态,操作步骤,使用户能够通过产品形态马上认出来这个产品它能做什么,怎样操作,好的产品符号设计甚至能够使用户免去学习操作的过程,自然的就掌握操作方式。

在产品进行自我表达的过程中,产品符号应该提供以下五种语意表达:

1.产品符号表达应当符合人的感官对形状含义的认知。人们看到一个东西时,往往是先从它的形状来考虑其功能或者含义的。

2.产品符号表达应提供方向含义,物体之间的相互位置,相互位置的布局的含义。任何产品都具有正面、反面、侧面,正面朝向用户,需要用户操作的键钮应当安排在正面。

3.产品语义表达应当提供状态含义。电子产品具有许多状态,这些内部状态往往不能被用户发觉,设计必须提供各种反馈显示,使内部的各种状态能够被用户感知。

4.电子产品往往具有“比较判断”功能,产品符号表达必须使用户能够理解其含义。

5.产品符号必须给用户表示操作。要保证用户正确操作,必须从设计上提供操作装置、和操作顺序这两方面信息。

信息经济的含义篇3

   透明度原则现已引起广泛关注,且在国际、地区以及国内法律体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国际层面,如果协议的谈判、制度的设立或争端的解决缺乏透明度,则会被认为是非法的,至少是不民主的。[2]目前,透明度已成为国际经济法上众多国际协议所采纳的一个公认的法律概念;在Gatt/wto体制中,学者们更是将透明度原则的重要意义与着名的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相提并论。[3]正确看待透明度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经济法的趋同性和一致性这一发展趋势,避免对相类似的规则或规范做出互相抵触的解释。此外,由于透明度的经济内涵,这一因素对民主、合法、高效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与运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透明度的理论含义

   作为wto的一项重要原则,“透明度”应具有严格而精确的定义。‘但在学术界,“透明度”的含义却不甚明确,其本身也似乎不那么“透明”。为讨论方便和深入起见,笔者认为还是有必要就此做出界定。就其语意和自然要求而言,法律上的透明度是指这样一种情况:一项规则、法律或法律程序应面向大众公开,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查到和获得,“就像人们能够毫不费力地透过干净玻璃窗看清事物一样。”[4]有关法律文件的作用及效力应是不难了解的,其所涉及的权利与义务范围对承受者而言是易于知晓的。如果某项规定不符合这些标准,就会被视为“不透明”。另外,相关当事方的政策和行为也应遵守这些要求,以使其他当事方能够容易地获得所需的重要信息,并据此做出评估及采取适当行动。

   具体到某些微观领域(如政府采购),有学者还认为,透明度是“一种制度,它包含了若干程序,供应商、合同相对方(甚至泛而言之——广大公众)经由这些程序可以确信,政府的商业行为是以公正、公开的方式从事的。”[5]就透明度的共性而言,该表述提及了政府商业行为应当公开,这与前段文字对透明度的界定是一致的;同时,该表述又从政府采购的特性出发,赋予了透明度以一种新含义——公正,即政府有义务在采购过程中实行无偏见及非歧视待遇。但在笔者看来,对透明度的这一表述有些失之过宽,因为透明度主要是指相关信息的明确和容易获得,它属于程序事项,而不宜包括相关政策应当是什么、有关待遇是否公正等实体性判断,除非实体事项对信息的获得直接构成影响。此点还将在下文述及。

   总之,目前在Gatt/wto层面尚无普遍公认的关于透明度的定义。从实际情况来看,笔者认为“透明度”至少应包含两项内容:一是相关信息应是公开的;二是相关信息应是易于获得的。前者是信息提供方的义务,后者是信息接收方的权利;前者是后者的基本前提,后者是前者的逻辑结果。这二者的关系相辅相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透明度的实质是要确保利害关系方在采取商业以及法律行动时充分知晓相关信息,包括知晓那些若另一利害关系方不履行透明义务、不进行充分合作便无法获得的信息。

信息经济的含义篇4

关键词:中央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定义及特征

会计信息是经过加工或者处理后的会计数据,是对会计数据的解释,是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和政府综合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础。

什么是会计信息质量?不同的角度,可得出不同定义。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从用户使用角度的定义,会计信息质量应是其满足需求者的程度;而从生产者角度的定义,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认为,会计信息的质量应定义为符合会计准则(制度)规定要求的程度的会计信息产品,这里的会计准则(制度)即是会计信息生产的“模板”;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1994年颁布的iSo8402-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有关质量的定义,会计信息质量应是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选择或评价可供取舍会计准则、程序和方法的标准,是财务目标的具体化。他的主要功能在于辨别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才是有用的或有助于决策执行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1)会计信息的真实性;(2)会计信息的可靠性;(3)会计信息的相关性;(4)会计信息的及时性;(5)会计信息的中立性;(6)会计信息的可比性;(7)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微观层面上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和投资者利益,在宏观上,它是培育资本市场有效性及推动资本市场良好循环的关键,是国家进行证券市场监管和加强宏观调控的保证。但是近几年,会计信息质量却不容乐观,尤其是2001年安然等一系列财务欺诈事件集中爆发后,会计信息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我国中央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及问题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任李荣融在2005年12月接受人民网采访时指出,部分中央企业财务管理基础较为薄弱,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信息不真实;部分中央企业为了调节经营成果,多采用少转或推迟结转成本、费用挂账、少提折旧、多计或提前确认收入等手段虚增利润。

三、会计信息若质量比较低下,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后果

质量低下的会计信息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能够产生及其严重的危害,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错误信息,会导致误导经济行为的发生。从微观来看,会计信息的影响渗透在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包含融资,投资,利益分配的决策阶段以及计划或控制等。例如一项投资项目决策过程,是以过去经济业务数据的分析为基础,如果会计信息虚增了投资额,导致利润减少,甚至亏损,必然会放弃这样的一个项目,失去投资机会。反之,则会使一份实际不可行的投资项目在虚假会计信息的掩盖下通过立项。宏观来看,会计信息的失真或许导致错误社会经济政策出台,带来更为错误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2.质量低下的会计信息能够扰乱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例如假造会计票据,搞"两本账"隐瞒收入,、乱摊成本,偷逃国家税收等这些行为,使企业经营决策失误,企业亏损倒闭。从而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制度化的缺失,最终导致企业秩序混乱。另外,质量低下的会计信息使国家财力不能有效集中,影响政府职能发挥,导致政策失误,以致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另一方面,经济犯罪活动的产生是经济秩序混乱的直接结果,所以质量低下的会计信息是经济犯罪的温床。

3.质量低下的会计信息,损害各方利益,导致企业亏损。会计信息质量低下表象上是一种表现,其实质是涉及到经济利益的分配。以一项虚假的购销经济业务为例,若入账价值大于实际价值,其中只能包含有不正当的购销行为,使有关人员获得好处。另外,企业对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企业受隐瞒收入,降低利润,减少税金的利益驱动,可能减少确认数额,推迟确认时间;反之,经营者如果希望夸大经营业绩,也会相应歪曲这一信息。从会计处理的程序和过程来看,会计信息的失真也受着经济利益的支配。如存货的计价、折旧的计提,费用的摊销等会计方法的改变都是按照某种利益需要而进行的。另外,会计活动直接受制于会计主体,所以,需要维护的是会计主体的利益,如何通过采用错误的计提,分摊方法侵占职工权益,歪曲有关资产负债数据危害债权人的利益,虚假会计信息的偷税,漏税。更为严重的是,某些跟经济活动直接相关的人员从不同环节不同角度传递虚假的会计信息,从而导致企业亏损乃至整个企业的破产。

4.质量低下的会计信息会导致财政收支预算的编制出现方向性错误。国家进行财政收支预算都是在上一年财政收支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下一年预计的新增收支内容而确定的,所以会计信息质量低下将给国家造成损失。

5.质量低下的会计信息削弱了国家财经法纪的权威性。在执行国家财经法纪上,质量低下的会计信息会使整个过程大打折扣,又可以说是在实际操作中降低了执行财经法纪的力度,一定程度上是对整个国家财经法纪的践踏。

信息经济的含义篇5

人的威严蕴藏在知识之中,因此,人有许多君主的金银无法买到,君主的武力不可征服内在的东西。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第一单元)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

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②公式: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

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相反。

5、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①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

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3、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情况下,商品价值量与价格成正比)

②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讲,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④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价值规律

①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四、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

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即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

④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即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五、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服务态度、家庭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等。

2、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①一般说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成正比——要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改善收入预期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一般说来,二者成反比)——缩小收入差距

3、一般说来,物价水平与人们的消费水平成反比——稳定物价

4、消费类型:

①按产品类型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②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③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5、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6、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第二单元)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产品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交换、消费(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四环节。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④主体地位的表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⑤态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3、非公有制经济

①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②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①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②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

三、公司的经营

1、企业:

①含义: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②地位: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③分类:按所有制标准划分,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

④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公司:

①含义: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②形式:特殊形式(国有独资公司)和基本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③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监督机构(监事会)——进行监督。

④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管理结构。

3、公司的经营

①含义及目的(略)

②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第一、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第二、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第三、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公司经营管理不善会导致兼并或破产

①企业兼并是指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其意义是有利于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有益于减少失业,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②企业联合——“强强联合”

③企业破产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其意义是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四、新时代的劳动者

就业:

①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形势: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通畅。

党和政府: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

劳动者:树立正确就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③解决途径

3、劳动者的权利:

①维护劳动者权利的意义: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②劳动者权利的内容: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它权利。

③劳动者权利的维护——维权基础:自觉履行劳动义务;维权依据: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权途径:法律。劳动者要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五、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的含义: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2、储蓄机构: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邮政企业。

3、利息:

①含义: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

②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③影响因素:本金、利息率水平、存款期限

4、存款储蓄的种类: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5、商业银行:

①含义: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②组成:我国商业银行以国有独资银行和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③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结算业务。

④其它业务:债券买卖和兑付、买卖外汇、保险、提供保管箱业务等。

⑤作用:“纽带”、“依据”、“监管”

六、股票、债券和保险

1、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

①含义: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②收入: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影响股票价格因素: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

③意义: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④性质:所有权凭证。(股东可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重大决策、收取姑息或分享红利等。

2、债券——稳健的投资

①含义: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②性质:债务证书

③类型: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3、保险——规避风险

①含义: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②类型: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

③投保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3(第三单元)

一、分配制度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应于所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然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为主体

①基本内容和要求(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必然性:

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③意义:第一、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第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④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4、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内容: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③意义:

第一、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第二、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④原则: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原则

1、含义:

①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②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要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

表现在: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与支出。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财政的两个方面。

2、财政收入

①形式:

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②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发展经济(根本途径)

分配政策——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3、财政支出

①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②分类(用途):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4、财政收支关系

①收入>支出,财政盈余

②收入

③收入﹦支出,最理想的状态,但几乎不存在

④财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节余;收入

四、财政巨大作用

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注意】财政政策的运用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五、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3、税收的种类

种类:流转税——增值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4、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

作用:既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六、依法纳税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①税收是国家实现职能的物质基础,有国必有税。

②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③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自觉依法纳税。

2、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即逃税)、欠税、抗税、骗税

3、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

①必须承担义务——自觉依法诚信纳税

信息经济的含义篇6

之所以称复杂性自由,而不叫复杂性自由主义,因为还谈不上主义这么高大上。但自由是一个好东西,所有观点的人都可以用。以复杂性范式看待自由,同复杂的自由主义与简单的自由主义会有什么不同?

在我看来,复杂的自由主义与简单的自由主义,在范式上都可以归结为简单性自由。简单性自由,是指复杂的自由与简单的自由的总和。复杂不同于复杂性。一个用机械的科层制组织起来的大企业,内部可能非常复杂,但结构上却是简单性的。因为科层制本身就是简单性结构。科层制再复杂,本质上也有别于扁平化的生态组织,不具有生态组织那种由不可还原的多样性构成的复杂性。

复杂的自由主义与简单的自由主义之间有什么差别?汪丁丁没有详细讲,张维迎更是不承认这种差别有意义。不过从旁观者看,差别还是有的。简单的自由主义更多强调直接的自利;而复杂的自由主义更多通过“内生偏好的”利他,迂回地强调自利。映射到策略上,前者更强调在“中国问题”的复杂背景下强调自由(汪丁丁,2009),后者更主张直截了当地强调自由。

这种自由主义的集合,被人新称为“朗润派”,与共同强调复杂性范式的“颠覆派”(陈禹、我、韩小明和杨培芳)在简单性与复杂性这个范式上,观点形成差异,不是偶然的。但即使身在其中,也难以讲清双方不同在什么地方。许多看客干脆就认为双方观点差不多。但随着讨论的深入,其中的实质性分别还是慢慢现出来。

3月6日,致福轩的一位听众,游敏老先生给我打电话并发来一文,指出新旧两种观点的分歧,实际是哲学观的不同。新观点隐含的哲学观是“中”,旧观点隐含的哲学观是“排中”。指的是,例如,旧观点认为利己与利他,在谁为第一性上,应按照排中律,只能取其一为先;而陈禹、杨培芳等人,相当于不认为排中律是对的(对应互联网实践是利己与利他一元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游敏老先生的话让我不能不佩服。因为高邦仁在跟我共同酝酿《3%》时,最主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游敏老先生反复强调的中庸。以致董光璧老先生在评论《3%》一语破的:“本书作者所倡导的‘经济学之道’,就是以‘天人合一’这一伟大结论为背景的‘中庸之道’”。哲学家段永朝晚上与我讨论起来,更挑明了背后实质,这就是容纳悖论(paradox,佯谬)。这是与排中律完全排反的取向。容纳悖论正是“中”背后的实际含义。排中律所依据的是启蒙理性(“去魅”),而中庸之道所依据的是返魅。paradox就是这样一种魅力。

这样一看,简单性范式中的自由,与复杂性范式中的自由,含义就可能正好相反。当把不同范式的自由,作为经济学某一派的隐含哲学时,在实证上会有四个基本不同。下面我们就从《3%》就地取材,来剖析一下这种不同。

第一,效率和多样性,何为自由的标准?

从复杂性角度理解的自由,首先表现为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自由。在实证上,选择应由多样性(Variety)来标度。这个观点不是今天才有,它源自阿玛蒂亚森的“以自由看待发展”。这是复杂性自由的基石。为此,主张把Variety内生为复杂性均衡的基本维度。Variety意义上的自由,一般称为多样性。

而从简单性角度理解的自由――无论是复杂的自由,还是简单的自由――都是没有选择的自由(是理性经济人的必然)。也就是Variety的值等于1(我在发言中称为品种n=1,意思是无论有无选择,对均衡最优不产生影响)。这种自由,是效率意义上的自由(同质化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由此,可以把简单性自由与复杂性自由的观点差别,归结为效率优先,还是多样性优先。多样性在实证上对应质量、创新、信息化。例如现行主流流行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观点是强调效率标准,《3%》明确主张,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应坚持效率与多样性标准并重。

第二,最优与恰当,何为帕累托最优(或最优是否可以容纳悖论)的取向?

从复杂性角度理解的自由,所谓最优是针对节点的,因此是分布式的最优。在复杂性的均衡中,由于内生了Variety的维度,当最优点位于Variety值较大一端时,它相当于传统均衡中存在多条需求曲线或成本曲线时的均衡,均衡不是一个点,而是均衡集合。《3%》显示出长尾曲线实际可以是均衡曲线在品种-数量平面上投影下来的等均衡线。

而从简单性角度理解的自由,最优是针对中心的,只能有一个最优点。正如我在发言中指出的,复杂性均衡与简单性均衡之间,相差一个平均成本(aC)与边际成本(mC)之差,复杂度越降低,这个差就越小。当这个差为零时,复杂性系统就转化为简单性系统(n=1,即同质性假定),这时复杂性均衡就会转化为简单性均衡。也就是说,简单性的自由只是复杂性自由在不存在多样性、复杂性时的特例。

多点均衡,在哲学中就对应容纳悖论。意思是各种选择,即使不相容,甚至相互矛盾。但都可以是“最优”(实际是指恰当、正当、满意)。这种去中心化的“最优”,在实践中是指一对一精准均衡(即情境相关的场合最优)。它应是由一个基准的(数量-价格上的)均衡,加一个随具体时间、地点浮动的(品种-价格上的)均衡构成的联合均衡。人们常说的小批量、多品种,就是指这种类型的价格最优,其极限是个性化定制。

由此可见,简单性与复杂性自由的区别在于同质一元与异质多元。复杂性的自由对左右观点之所以能保持中立,是因为它根本不在同质一元这个平面上讨论问题。

第三,自由是风险(不确定)偏好,还是风险(不确定)规避的?

简单性的自由与复杂性的自由,隐含了相反的信息假定。前者以中心控制下的信息不对称为常态,后者以节点对等(如p2p)下的信息对称(透明)为常态。简单性的自由主义,多主张规避风险与不确定性。张维迎的观点比较典型。由于他的信息经济学预设信息不对称,化解风险,尤其是不确定性,一定代价高昂,需要能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来平衡。

复杂性的自由完全相反。首先就不认为系统越复杂,成本应该越高,而是越复杂,边际与平均成本越低(基于品种的范围报酬递增)。根据就是基于iCt革命的智慧化,使复杂性从成本不经济,变为成本经济。必然推论是偏好风险和不确定性。在实践中,提出C2B,意在化风险为机会(因为一旦供求一对一贴紧,实现个性化经济,就无所谓风险了)。互联网亲风险投资与创新,都是复杂性自由的特有表现。

第四,自由是“小乘”的,还是“大乘”的?

信息经济的含义篇7

从宏观的角度看,企业(特别是股份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会计信息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信贷决策、对企业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评价、政府对微观企业的控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廉政建设等,都密切相关。因此,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杨时展教授提出的“天下欲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乃治”精辟见解,警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

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然而,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其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已经显现。因而,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我国会计界、经济界乃至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产生伊始,人们责备的目光就投向了属于企业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的会计工作,以及用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本身。然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和企业会计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却末能根本扭转会计信息失真的局面。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去反思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顽症的真正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笔者认为,站在理论研究的角度,科学界定会计信息“具真(具有真实性)”与“失真(失去真实性)”的判断标准,是认识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前提条件;从不同经济层面分析制约、左右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因素,才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

二、理论前提:会计信息“具真”与“失真”的判断标准

1.主要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含义的理解

在会计的发展过程中,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的理论研究,并试图界定“真实性”标准的含义。

为明确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80年5月了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在该公告中,FaSB正式将“反映真实性(representationalfaithfulness)”作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之一,并确立了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以下观点:①认为真实性“就是一项数值或说明符合它意在反映的现象”。②认为反映真实性与“可核性”、“立性”等共同构成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主要质量特征之一。③反映真实性存在“反映真实性的程度”、“精确和不肯定性”“偏向的影响”、“完整性”等问题。该公告分别进行了阐述。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FaSC)在1989年7月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将“真实反映”作为“可靠性”质量特征的首要内容,并认为:①“信息要可靠,就必须真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交易或事项”。②由于“所应计量的交易或事项的鉴定,或是能够确切传达相应信息的计量和列报技术的设计与运用,存在内在困难”,所以“大多数财务信息都可能存在不足以真实反映所拟反映情况的风险”。国际会计准则没有正面界定会计信息“真实性”之所指。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2001)》将“真实性”作为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首要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其并未解释会计核算所要求的“真实性”的实质性含义。

据此可以得出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标准的几点初步结论:

①尽管不同机构颁布的会计准则都明确要求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但其各自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含义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含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②不同的会计准则制定者总是将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求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质量特征联系起来进行理解,认为只有具有“真实性”的信息才是可靠的,可靠的信息首先必须是真实的。

会计信息的“反映真实”特征存在“程度”问题与“风险”问题。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反映的真实程度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具有差别,会计信息完全真实地“再现”企业经济活动的要求具有“风险性”。

2.“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概念的存在

正是由于会计信息“反映真实”的“风险”问题,因而有必要区分会计信息“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的不同要求。

会计信息“绝对真实”是指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本来面目的“再现”。这种“绝对真实”是会计信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在“百分之百”程度上的原本表现。实际上,绝对真实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真实性”。而且,绝对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一定就是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要求的会计信息。

“相对真实”是指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基本特征的准确描述,其以“不歪曲”企业经济活动情况为基本判别标准。相对真实是一种现实的“真实性”。在会计实务中,相对真实的判别标准是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是否依据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等法规制度来进行,是否符合会计标准的要求。因而,相对真实也可称为“合法性真实”。对于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会计信息符合“合法性真实”要求,则达到了“可接受真实程度”。

区分“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标准的意义在于:

第一,对于会计学者、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而言,“绝对真实”是其追求的一种“境界”,一种终极目标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的最高目标,就是制定出在确保实现会计目标前提下,能够产生“绝对真实”信息的会计行为标准。追求“绝对真实”,正是不断优化会计准则,不断提高会计制度质量的动力。

第二,“相对真实”是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的最低要求,也是对会计实务处理的基本要求。就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而言,其制定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必须能够导致“相对真实”的信息。否则,依据其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所提供的信息歪曲了“企业经济活动基本特征”,其所制定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本身就存在“质量”问题。

第三,对于会计实务工作者而言,会计信息“真实性”意味着其必须依据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要求,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达到“合法性真实”的要求。实际上,会计人员只要严格而准确地按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规范处理会计业务,提供会计报告,其行为和结果都应当被认为是“合法”的,其会计信息也是“相对真实”的。以“绝对真实”信息质量标准来要求会计实务工作者,既不现实,也无必要。

3.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基本把握

用量化标准看待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它本身不可能是一个绝对数,而是一个合理的“区间值”。这个区间值的上限是“绝对真实程度”,下限是“可接受真实程度”(即合法性真实)。当会计信息质量低于“可接受真实程度”(合法性真实)时,会计信息“失真”。对于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应当在“合法性真实”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力求会计信息更高程度的“真实性”,这是由会计学者追求真理的科学研究精神、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所肩负的历史责任等所决定的;对于会计实务工作者,则必须便会计信息质量达到“可接受真实程度”,符合“合法性真实”要求,这是由相关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等所决定的。

三、原因分析: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解剖

从逻辑上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都是“失真”的信息。在会计实务中,不符合会计准则精神、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会计信息,均属于失真的会计信息。实际上,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多种多样。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目的出发,有必要确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点”和“难点”。

笔者以为,区分“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和“非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十分必要。前者是指“蓄意造假”或“故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这是我国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需要“追根溯源”的主要方面。后者则是指“非故意的过失”、“会计人员专业素养”等原因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由于企业会计系统的存在和运行与企业、与整个市场经济环境等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分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时,应将企业会计系统置于整个企业管理体系中,将企业置于整个市场经济环境中进行考察。

信息经济的含义篇8

关键词:运用矛盾的不平衡原理培养提高比较分析问题

一、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相互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主次矛盾的含义、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以及方法论、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以及方法论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解、运用能力。

(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坚定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正确认识形势、明确我国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理,形成。

二、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以及方法论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以及方法论

教学难点:主、次矛盾的含义、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

三、教学方法:案例比较法、讨论法、阅读法、问题探究法

四、教学步骤:

我主要谈谈在本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主要是比较、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1、如何通过主、次矛盾的含义的教学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案例材料: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和投资合称内需,出口称作外需。从内需和外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来看内需是第一位的因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问题探究:从中得到什么哲学道理?

目标完成过程:

学生先读课本相关内容,然后讨论、比较总结

教后反思:材料的选取具有时代性,因为在出口形势严峻的背景条件下,要促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表现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内需求即内需上。材料的选取具有针对、可比较性,因为从能力目标的培养来看,材料通过内需和外需的选择上设问,学生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必须通过分比较、析与综合,从而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从问题的解决上来看,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内需和外需在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而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讨论来得出结论,一方面为学生获取新知识提供了范围空间,另一方面获取新知识的途径上要求学生讨论,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得到自觉提高。另外材料的选择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和能力。

总结:主、次矛盾的含义。

2、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教学中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情景材料: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保障人民生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三农”工作,增加农民收入;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同时要积极进行宏观调控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扩大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问题探究:为什么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为什么要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发展外向型经济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问题完成引导:回忆经济常识中学过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要积极采取措施要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发展外向型经济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结论: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其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教后反思:学生对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要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发展外向型经济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经济常识中已经学过,所以采取了复习旧知识的方法来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新知识,这其中学生用已知知识做基础,通过比较想方设法增加居民收入和采取种种措施积极扩大出口两种方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用快递发展,从而得出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这一过程是一个比较、分析与综合的过程,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通过主、次方面含义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保证思维能力。

案例选取:

互联网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21世纪,是一个虚拟时代;21世纪,是一个网络时代。

互联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通过互联网学习,工作,交流,获取和传递信息。网络的信息资源,从天文到地理,从城市到国际,从深水到太空,大千世界,包罗万象,无奇不有。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浏览各国的新闻杂志,获知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时事要闻,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增广见识,开阔眼界。在当代,都市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很少有时间去各地亲身游玩,放松自己。可是,在网络里,有各种娱乐性的游戏消遣,可以欣赏幽默的动画,flash,可以点播音乐,观赏电影……从而在丰富的网络中感受生活的丰富。

但是很多学生出于对学习的厌倦,为了逃避他们认为“枯燥”的学习生活而选择了“精彩”的网络世界,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信息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不良网站屡禁不止,不良信息泛滥,网络资料往往是精华与糟粕共存。据统计,网上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每天约有2万张色情照片进入互联网……

问题探究: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利和弊哪一个是主要的,哪一个是次要的?

问题的解决: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思考。

提问后老师总结: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

教后反思:学生对互联网特别感兴趣,所以材料的选取比较好。在问题的解决上没有讲解、讨论的环节,而是要求学生自己解决,这样有利于学生独立地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同时学生对哪一个是主要方面、哪一个是次一方面做出选择就是一个通过比较,先个别分析,然后再综合对比的辩证思维过程,从而自觉地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从而使本节课的能力目标的实现有合作实现到自主完成,是课堂效果得到深化与发展。

4、通过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知识的掌握来实现本节课的能力目标。

背景材料:同上(互联网的利与弊)

要解决的知识问题:如何看待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问题的解决:

提示:主要要求学生谈一谈如何看待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利和弊。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后回答。

信息经济的含义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原材料统计和管理

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是一项很广泛的应用技术,对当前的社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工程、统计数据以及管理等学科,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能进行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其相关的软件和设备能起到相互协调的作用。而目前原材料的统计和管理正需要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和管理功能。其信息技术对原材料的统计和管理有非常大的影响。

1.信息技术和原材料的含义

1.1信息技术的含义

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或设备的支持下用以获取并进行加工、存储、变换、显示。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经济竞争和科学技术实验中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获得的重要科学技术。它所拥有的获取信息技术,传递信息技术,存储信息技术和处理信息的技术,代表着人类的伟大进步。其信息技术的特点是:一是,具有先进性;二是,具有科学性;三是,具有具体性;四是,具有层次性;五是,具有系统性。

1.2原材料的含义

原材料在工业中是“原料”与“材料”的总称,是指有具体形态的物质。但在其他领域,原材料有时也被用于代指直接被记录或观测下来的资料、数据或信息,比如说采访的笔记、试验的观测结果、直接记录的口供等等。而文学里或者是艺术的素材也可以被当做是原材料的一种。原材料是企业资料存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多、数量大,因此为了加强对原材料的统计和管理,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

2.信息技术在原材料统计和管理中应用的策略

2.1完善原材料统计和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要求所有人共同遵询同一个规章或者是规定来进行行动。其是企业为了实现原材料的统计和管理工作能进一步达到规范化和有效化的一系列规范体系。因此要想原材料的统计和管理工作能进一步达到规范化和有效化,就必须完善原材料统计和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关的检测制度,将检测系统信息技术化。这样对原材料就能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兵恩呢该节约原材料的消耗,达到原材料综合利用的目的。其也就能对企业的原材料进行经济的调控和经济的管理,并能够有效节约原材料,并保障了企业的经济利益。

2.2改善原材料的统计调查方法

要想原材料的统计调查方法,加快推行以臭氧调查及重点调查等各种灵活调查的统计调查方法,就得改变依赖全面调查的单一的调查模式[1]。以往的调查方式都是进行全面性的调查方式,对原材料一般都是逐一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过于传统,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并且还浪费了时间,使得生产的效率也降低了不少。应当改善原材料的统计调查方法,对一些原材料(比如说:有色金属、石油、钢材等)进行抽样调查,并进行重点调查,这样的统计调查方法不仅节约了时间,还能够使原材料的统计指标科学、快捷、经济和实用。

2.3在原材料的数据录入上应用信息技术

在原材料的数据录入上应用信息技术录入原材料要判定的数据,如果说要判定的原材料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合约,就是说没有相对应的成分指标数据,那是不能够对它进行判定合格与否的,所以,通常往往是要先行录入相对应的合约指标,然后再在这个界面上通过合约的编号,还有产品的名称来查找相对应的产品指标信息,这样才能够有对比项。与此同时,通过“合格”的按钮还能够判定这批原材料对于相对应的产品指标是不是达到了合格的标准,不合格的选项次数是多少等相关的信息[2]。

2.4在原材料的查询上应用信息技术

原材料的查询上应用信息技术用来查询数据,根据查询的原材料的实际情况,其原材料的查询的主要条件是:时间条件、参数条件,在应用信息技术查询时选择两者或者从两者中选择一个,这样不仅仅能进行单一的查询,又能够进行连续查询,而且在查询的同时还能够显示出查询的条件和查询记录的数量,并进行统计和管理,其丰富了查询功能的多样性。而且在原材料的查询上应用信息技术能最大可能满足用户要求的数据信息,还能够对查询到的数据进行一些简单的统计,如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等,通过特殊的用户权限能对查询到的信息进行相关的数据修改、统计、删除等[3]。

3.结束语

从总体上来看,信息技术在原材料的统计和管理上有非常大的作用,而且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信息技术也将会不断的发展,进而将来为原材料的统计和管理提供更优越的处理方法。本文主要是研究分析了信息技术的含义和原材料的含义,并提出了信息技术在原材料统计和管理中应用的策略,其策略是:完善原材料统计和管理制度;改善原材料的统计调查方法;在原材料的数据录入上应用信息技术;在原材料的查询上应用信息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将原材料统计和管理的工作时间缩短,并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奔.原材料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信息经济的含义篇10

关键词:工业化;信息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01

前言

可以说信息化与工业化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动力,党的十提出信息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经济工业化、信息化是必由之路,所以工业化与信息化相当重要,二者的融合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意义

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意义丰富,信息化是工业化的一个衍生,工业化与信息化联系密切,可以说没有工业化就不会产生信息化。当然信息化的产生也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信息化不仅仅是工业化的附属,而且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信息化对工业化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

早在2005年,国家就在《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提出,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2014年又提出了工业信息化的工业2.0,到2025年我国实现工业信息化、现代化。可以说我国历届政府都把工业化发展放到显著位置,尤其是最近,更是提出注重信息化的发展,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相辅相成发展。

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础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有非常深厚的基础,可以说促进工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首先是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不仅仅是简单的机械化大生产,而是工业化达到非常先进的阶段,才能把信息技术与工业化相结合。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一部分产业的工业生产甚至在工业化后期,可以说这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的一个重要基础。另一方面我国不断对外开放,全球化的信息技术发展也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这样使得我国信息化发展有一定规模以及能力。总体而言我国工业水平达到世界中等水平,信息化也不断发展,这两点是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必然条件。

四、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对策

(一)管理与决策信息化

信息化使得各个环节都能够紧密地联系起来,工业化中的每个生产环节都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领导据此作出相应的决策与区分。还有工业企业通过快速的区分与比较,对于市场的多方面信息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尤其是在实施推广企业的整体资源计划以及业务流程等等方面。比如很多公司都成立了信息资源部、信息规划部等等,就是为了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

(二)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

要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可以说加强相关的人才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没有能够同时精通信息化与管理化人才,使得我们在进行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时候难以准确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两者的融合是需要人才作为基础的,通过国家的政策方针进行引导,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有一个很好的人才基础,国家加强培训,并且规范相关人才的培养,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交流体系。我国目前关于这一方面的法律有《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以及《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和监理工程师资格管理办法》,这两个文件就是对于工业化相关的各个技术人员、管理人才等等进行很好的整合与培育,实际培养的人才工作中需要总结相关的问题,并且进行及时的宣传,使得教育部门知道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好处,确定行业内管理人员以及在职员工对于工业化与信息化相关的认识、使得培养更加的完善化,并且通过多个途径的教育对于工业化的人员尤其是信息化方面的管理人员应该有一个更加针对性的培养,简而言之建立一个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学习组织至关重要。

(三)提升信息化技术含量

还有一个方面是提升信息化本身的技术含量以及工业增加值,工业化是一个现代化的基础,通过增加信息技术含量使得工业化更加具有现代科技含量,具有一个很好的产品附加值,包括提升信息化的智能化的水平,这样不仅使得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化得以提升,并且能够提升工业产品的信息化水平。

提高产品附加值。从整体上看,是增加信息产业占工业的比重,如数控机床、汽车电子、信息家电等,一般可用现代装备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与消费类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进行衡量。

(四)产品设计的信息化

创意是产品的灵魂。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第二步,是在工业产品设计阶段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电子信息技术嵌入工业产品,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技术进行产品创新和设计,进而推进CaD/Cam一体化,降低设计成本,提高设计效率。目前,我国航天、电气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等工业领域的研发设计信息化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将信息化要素融入到研发设计工作,今后的重点工作是普及、推广、应用。

五、结论

目前,我国“五化并举、两化融合”的时间还不长,如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如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因地制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切实解决问题,是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金杰.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实现途径及其对策选择[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103.

[2]姜爱林.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J].上海经济研究,2013(7):38-40.

[3]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1):39.

[4]陈国新,雷先明.产品数据管理(pDm)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发展[J].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