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降雨的好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6:47

人工降雨的好处篇1

关键词:渠道工程;沉降塌陷;雨淋沟

abstract:floodengineeringbyrainfalltherewillberaingrooveandindividualworksoflocalcollapse,taketemporarysolution,inadditiontorelevanttechnicalschemetodealwithdefects,butalsoasmuchaspossibleinadvancetodoprotectionwork.

Keywords:channelengineering;subsidence;rainditch

中图分类号:U698.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工程概况

1.1河南气候特征

河南省位于北纬31°23′~36°22′,东经ll0°21′~1l6°39′,地跨暖温带和北亚热带两大自然单元的我国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比较温和,具有明显的过度性特征。南北各地气候显著不同,山地和平原气候也有显著差异。全年四季分明。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短干旱多风沙,夏天炎热多雨,秋分明。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短干旱多风沙,夏天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

河南的降雨与气温同步,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84.8mm,年降雨总量为1296亿立方米,并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淮河以南地区1000~1400mm,黄河沿岸和豫北平原仅600~700mm,其他地区在700~1000mm之间。因受季风影响,降雨年内很不均匀,雨量集中在6、7、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0%~60%,而且降雨强度大,在多暴雨区如鲁山和太行山、伏牛山东麓一带,常造成洪涝灾害。冬季全省降雨量都很少。黄河以北和豫西伊洛河流域,秋季降雨多于春季;北纬33°以南地区,春季降雨大于秋季。降雨量年季变化大,丰水年和干旱年降雨量相差达2.5~3.5倍,年降雨量的变异系数淮南和豫西山区为0.25,淮河流域以及豫东平原大部分地区为0.30,豫北为0.35~0.40。

入汛期以来,河南地区普降大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渠道的未衬砌的渠道建基面、已衬砌的渠道以及部分左排建筑物进出口的渠道砌石等工程受强降雨影响出现雨淋沟和个别完工工程局部塌陷情况,工程实体质量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虽然已有相关的成熟的技术方案来处理缺陷,但仍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未雨绸缪,势在必行。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河南段范围中郑州年平均降雨量较大,平顶山、南阳年平均降雨量最大。如下图1-1

图1-1河南省年平均降雨量分布图

2汛期降雨破坏分析

2.1已开挖但未进行混凝土施工渠道被雨淋沟损毁较为严重,尤其在几个连续的强降雨日反复冲刷,雨水在渠顶汇集后沿相对高程低洼的松散的砂土及填土较为薄弱处流向渠底,导致已成型渠道的建基面薄弱处形成较深的过水通道。

2.2已进行渠道衬砌的渠道混凝土面板在未被保护好的情况下,雨水汇集在渠顶,并在相对薄弱的坡肩面板建基面渗入混凝土面板下部,在几个连续的强降雨日,雨水通过雨淋沟大量汇集在面板内部,由于混凝土面板下部为防水的复合土工膜,基面渗水饱和的情况下多余积水无法排出,造成渠底混凝土面板被水压顶起,下部脱空,无法再交付使用。如下图1-2

图1-2

2.3在部分左排建筑物进出口的渠道砌石等工程,受强降雨影响,雨水汇集在顶部,并在相对薄弱的坡肩从建基面渗入砌石的下部,在几个连续的强降雨日,雨水通过雨淋沟大量汇集在砌石内部,由于砌石缝隙可将多余积水排出,造成砌石建基面被雨水掏空,从而造成局部砌石的沉降塌陷。如下图1-3、1-4、1-5

图1-3

图1-4

图1-5

3相关处理方案

3.1根据雨淋沟对边坡破坏范围,较大的部位采用1m3反铲配合人工进行开挖,较小的部位采用人工进行开挖,开挖原则为清除雨淋沟内松散土直至原状土基面,并开挖成台阶状,自台阶底边线沿渠道方向1:2、垂直水流方向1:1.5削坡至下一级台阶底部,台阶宽度控制在50~60cm,开挖出来的土料可集中堆放在渠底,待雨淋沟处理完后采用1m3反铲挖装至10(20)t自卸汽车运至附近渣场。

3.2雨淋沟回填

开挖后经工区和技术质量部验收,以填筑试验的参数要求进行回填,填筑取土可根据雨淋沟分布情况,就近在附近料场用1m3反铲挖装10(20)t自卸汽车运至渠底,反铲将土料堆放至雨淋沟两侧,坡面冲沟回填距坡脚超过4m时可自坡顶溜料,人工摊铺找平,人工利用4kw蛙式打夯机环套法分层夯实(或用木夯夯实),土料虚铺厚度30cm,含水率控制在12.1%~15.1%之间。夯击次数控制在8遍以上,环刀取样,压实度达到98%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土料回填夯实,逐层填至渠道边坡顶部高程30cm以上。

3.3取样检测

采用环刀法检测土料压实度,压实按不低于98%进行控制;取样数量按每100~150m3取样一个,取样不足3个时,也应取3个。

3.4土料及回填要求

整修完成并经工区、技术质量部验收后,使用附近渣场土料或邻近渠道开挖料分层回填冲沟。

⑴取土质量要求

①土料塑性指数7~20,且不得含有植物根茎、砖瓦垃圾等杂物。②有机质含量不大于5%。③有较好的塑性和渗透性。④填筑土料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优含水率附近,含水率控制在12.1%~15.1%。

⑵回填要求

回填自下而上分层进行,每层虚铺厚度为30cm,4kw蛙式打夯机环套法分层夯实,夯击遍数8遍以上,直至压实度到达98%,夯实过程中应适当洒水,土料含水率控制在12.1%~15.1%之间。对于边坡冲沟,回填时应超填0.5m,保证压实效果;边角等设备不能到达的地方可人工由木夯夯实,压实度达到98%。

3.5质量保证

冲沟修复施工应遵循项目部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并着重注意以下几点:⑴冲沟整修后应表现为上宽下窄,外宽内窄,不能出现反坡。⑵回填土分层进行,虚铺厚度不超过30cm,分层压实,试验室环刀取样,合格后方可进入下层施工。⑶坡面冲沟回填时应超填0.5m,保证压实效果。

4防护方案

4.1已开挖但未进行混凝土施工渠道被雨淋沟损毁

⑴留有保护层未精削坡,粗削坡应满足坡面建基面留有30Cm保护层的要求,并及时对留有保护层但仍形成较深雨淋沟的部分进行及时修复,避免重复冲刷造成更大的损失。

⑵已精削坡的坡面建基面,在汛期期间削坡范围控制在满足不窝工的施工要求即可,勿大量削坡,在仓库提前准备苫盖材料,并对已削好的坡面及时进行苫盖保护,同时苫盖保护还可对烈日暴晒建基面造成填方段层间结合处形成风化松散进行有效遏制。

4.2已进行混凝土施工渠道的破坏

在渠坡的坡肩将预留的复合土工膜卷好并用土覆盖至于坡肩混凝土面齐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马道内坡高程高于外坡,减少雨水汇集在堤顶的可能性,并在低洼容易汇水处用砂浆砌成排水沟或者用塑料布做成倒流槽引至渠外坡,保障成品混凝土不被破坏。

4.3部分左排建筑物进出口的渠道砌石等工程,挖截流沟并用砂浆砌筑,防止汇水对砌石造成破坏,砂浆则能有效防止长时间浸泡沟体坍塌,在砌石边缘容易汇水处用宽30Cm塑料布埋入地下并用土覆盖至齐平于砌石坡肩面。

人工降雨的好处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雨季施工;安全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雨季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计划

在雨季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要对施工场地做处理;硬化施工场地的道路,在道路的两边将排水沟挖好沿;检查施工场地内的水泥库和料具库以及加工棚等的防水性能,避免内棚库出现渗漏的现象。

雨季施工面临的最主要难题是将雨水有效排出。相关的要求有有效阻隔外面雨水流进施工场地,将施工场地内部的雨水有效排出。该排水项目的制定方针是:截掉上游水、散出下游水、抽出坑底积水以及排掉地面水。在实际制定施工方案时,要将施工所在地的历史最大降雨和降雨时长,以及地形和施工标准考虑进去。并在施工场地的附近挖出排水沟,避免场地外部的雨水流进内部。施工场地内部的排水比较方便:位于地面基坑内部的积水根据其流量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水泵人工完成排水工作;而施工场地内地势较高的地方只用挖出排水渠道就行。

二雨季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

1.土方以及基础工程施工

由于降雨能较大程度对土方工以及基础工程施工产生影响,故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应对其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所以雨季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应做到下面几点:

1)雨季时在边坡稳定的情况下,再进行基槽(坑)以及管沟的挖掘工作,可适量进行坡度放缓操作或搭建支撑,在实际施工中应及时检查边坡以及支撑;若基槽(坑)或者管沟的挖掘以完成应将搭建支撑作为首选;尚未挖掘完成的应把放缓边坡作为首选支撑为副选,在不赶工期时可暂停施工。

2)在加上钉钢丝网片的边坡上覆盖50毫米厚的细石混凝土或者覆盖塑料布,能有效避免边坡因降雨坍塌。

3)雨季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应将工程分段完成;过标高的基坑,应尽快验收以及完成混凝土垫层的浇筑工作。

4)基坑应避免浸水,在挖掘时应做好坑底排水并设置集水井,安排有效排水力量。

5)池子以及地下室处于地下,应考虑是否在施工中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做好防浮。

6)若降雨过多,应避免进行土方和软土基坑(槽)的施工。在雨季开始前,对施工场地内的土方进行清理。

7)完成基础的施工工作后,要尽快对基坑进行回填。

8)为验证箱形基础抗浮性能,应进行人工降雨(排水),不断的抽水,直到加上工程上部结构的承载后,抗浮性能系数在1.2以上。

2完成墙体堆砌

为了使墙体具备高的稳定性,应控制好粘合剂比例和堆砌建材含水量。雨季施工任一项未控制得当,都将降低砌体的稳定性能。所以,雨季中进行砌体施工时应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雨季的转务必集中放置,避免浇水;做好干湿砖块搭配工作;禁止使用湿度较重的砖,墙体大于l米。

2)降雨较大时停止工作,停止砌砖时将干砖覆盖在墙体顶端,防止灰浆被大雨冲走。

3)窗间墙或者独立砖柱应设置支撑或者浇筑圈梁,以便增加其稳定性能。

4)应将内外墙安排在同一时间施工,并同时做好转角和丁字墙的连接工作;强风威胁墙体时,在反风向处设置临时支撑,增加其稳定性。

3混凝土施工

1)在进行模板隔离层的涂抹施工前,要查询气象,避免降雨冲走隔离层。

2)大雨中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大量降雨时要立即停工,并依据施工缝标准停止其施工,浇筑好的施工缝应进行覆盖。

3)雨季混凝土浇筑施工,控制用水量,以便各类骨料的含水量合格。

4)夯实回填土,尤其是模板支撑下;垫好垫板,并做好雨后下沉检查工作。

5)钢筋的焊接和对接不能在雨中完成,应及时搭建防雨棚。

4吊装作业

1)将构件堆放结实整齐,并做好防水措施,避免堆放构件的地方被雨水浸泡。

2)塔式起重机所处的位置应比普通地面高15厘米,禁止雨水将该处浸泡。

3)起重作业不宜放在雨天完成,被浸湿构件和起吊用具将降低两者间的摩擦力,易出现构件掉落等严重后果。若起重作业必须在雨天进行时此时,要做好防护措施,尽量加大绳索和构件之间的摩擦系数。

4)在起重作业完成后,应把吊钩收归到塔身,禁止吊索以及构件放置在在吊钩上,避免此类重物遭到强风致使塔吊坍塌。

5屋面施工

1)雨季进行屋面施工时,应早日设置防水层,并在屋面设置落水管。

2)油毡屋面避免降雨时施工。

3)雨季进行屋面施工时应使用“湿铺法”,将卷材铺设在潮湿基层位置,并在水泥砂浆开始凝结时喷刷1到.2层的冷底子油,避免雨水浸泡基层。

6抹灰作业

1)在进行抹灰作业前1到2天,要关注天气变化,室外抹灰作业不能在降雨时进行。墙面完成抹灰后,要做好防雨措施。

2)室内抹灰在屋面施工后进行,完成屋面找平层后也能进行抹灰作业,但需铺设油毡。

3)降雨时不应进行罩面油漆施工。

7.在雨期来临前应完成脚手架检查工作,将其立杆焊接牢固,加设扫地杆,外脚手架要与墙体牢固连接。

二雨季施工的安全防护

(一)施工基础

将排水沟和基槽以及坑沟等事先挖好,在积水位置做好防护栏以及警告标识,基槽坑大于1米做好支撑。高空以及室外施工应在大雨、雷雨或5级以上的大风天气中马上停工,并保证塔吊处和集水井以及潜水泵不受到损伤。

(二)在施工设备进行雨、雷防护

要将施工设备放置于高出自然地面并隔潮防水处,并搭建防雨棚。保证施工设备的线路绝缘,并设置接零保护。搭建稳固的机械操作棚,避免坍塌漏水。用电施工设备应做好防水工作,将接地装置设置好,为机动电闸箱安装安全性能高的漏电保护设备;对施工机械以及电焊机等应使用完善的防雨防潮方法,并遵照标准设置漏电保护装置;使用塑料布以及其他防水物品将施工机械上面的的排气孔封闭;将位于坑、沟里面的内设备转移到地面,避免降雨过大将其淹没。

(三)做好施工场地用电安全工作

在降雨时使用用电设施进行施工,应穿戴好绝缘鞋以及手套,雨停后对施工现场的电器进行检查,避免出现漏电危险,确保安全用电;将施工场地内的电缆进行集中放置,避免过于杂乱,对外皮老化的线路要按时进行更换;将不使用线路及时收归。禁止在施工时使用裸线,并配备专业人员对用电线路进行维修管理,禁止擅自改拆线缆,并严格实施各项规章;将露天操作的各类用电设备应放置在高于自然地面的位置;对机电装置(如配电盘和闸箱以及电焊机等)要做好防水措施,为电焊机覆盖防雨罩;在降雨前要对照明以及动力的线路进行检查,避免出现混线和漏电,同时检查电杆是否被腐蚀及其稳固性等,避免出现触电事故;雨期要及时对施工现场电气设施接零以及接地防护进行检查,查看漏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线路接头的绝缘性能。

(四)施工现场注意防雷安

雷雨天气做好防雷措施,在塔吊、人货电梯、井字架、龙门架等等高度超出建筑的设施上要安装防雷设备,并按期进行检查。建筑施工时的防雷设备通常是由避雷针和接地线以及接地体组成。

(1)避雷针(接闪器)被安装在高架设备的最高层,其长度大概在1到2米之间。

(2)接地线可以使用铝导线,其截面的面积最小为16mm2,也可选用铜导线,其截面积最小为12mm2,也可选择圆钢其直径最小为8毫米;接地线务必与电气连接。

(3)接地体通常有棒形以及带形两类:棒形一般选用长为1.5m,壁厚最大为2.5毫米的钢管或选用L5×50规格的角钢,将棒的一般垂直定到地下,另一端离地距离最少50毫米;带形可使用扁钢,其规格为截面面积最小为50平方毫米、长度最小为3米,并平行躺在地下50毫米位置。

(4)必须将避雷针和接地线以及接地体焊接起来进行防雷,并将焊缝的长度控制在圆钢直径或者扁钢厚度的二倍以上。施工场地上的防雷设施对接地电阻的冲击力靠控制在30Ω以内。

(五)加固脚手架

(1)脚手架的加固要使用钢板或条石垫于底部作为基础;并适量加入一些杆件进行连接;在脚手架上人通行的位置如马道,要做好其防滑以及防跌措施;定期对脚手架上的连接元件进行检查,出现松动以及位移等情况要马上将其加固、恢复。

(2)降雨时不能长时间进行脚手架项目施工,并将工作面控制得当,同时将位于脚手架的施工人员、构件以及其他建材进行严格的数量把控,脚手架上不能进行激烈行为。

(3)对脚手架要配备防电设施。脚手架和施工场地电线相连接的地方要使用绝缘介质完善将其隔离,并安装漏电保护设施;或将电缆线路重新进行规划,防止其和脚手架发生触碰。

(4)要按期对脚手架进行检查,一旦有问题出现应立即处理并进行更换或加固;高空作业的脚手架以及建筑架构要安置专门的避雷设备;对脚手架人通行的马道要进行防滑处理。强风、暴雨后,要派专人对脚手架的牢固程度进行检查,若其出现歪倒、下降、松、崩扣以及安全网掉落、开绳等情况,要马上处理;施工人员禁止穿拖鞋或硬底进行施工,避免滑落。

参考文献

[1]李富秋。雨季的施工技术措施[J].建筑安全,2011(5)

人工降雨的好处篇3

1、是指在降雨量超过年降雨量50%以上的降雨集中季节进行的施工。

2、降雨量是指一定时段内,一次或多次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等作用,在水平面上累积的水深,一般以毫米(mm)计。

3、降雨强度

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其标准:

小雨——12h内雨量小于5mm或24h内雨量小于10mm;中雨——12h内雨量为5~14.9mm或24h内雨量为10~24.9mm;大雨———12h内雨量为15~29.9mm或24h内雨量为2549.9mm;暴雨——12h内雨量为30~50mm或24h内降雨量为50~100mm;大暴雨——12h内雨量为70.1~140mm或24h内降雨量100.1~200mm;特大暴雨——12h内降雨量超过140mm或24h内降雨量超过200mm。

二、雨期的特点

1、雨期比较突出地集中在夏季,特点是:降雨量增加,降雨日数增多,降雨强度增强,

经常出现暴雨或雷暴。

2、雷暴对建筑工程安全施工危害性最大:雷暴是大气中拌有雷声的发电现象。在积雨云中水滴不断碰撞分裂,产生正负电荷,并各自不断聚集,若云层间或大地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发生强烈的发电现象闪电。在放电路径上,空气强烈增热,体积骤然膨胀,发生爆炸、雷鸣。

3、雨期施工应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合理安排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了解砌筑材料的强度标号;

(2)编制专项的雨期砌体工程施工方案;

(3)在砌筑施工前对操作人员进行雨期砌体工程技术交底;

(4)砌筑材料堆放点应做好防雨和排水措施。

2、材料要求

(1)砌块的品种、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砌块,应边角整齐、色泽均匀;砌块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及检验报告;中小型砌块尚应说明制造日期和强度等级。

(2)水泥的品种与强度等级应根据砌体的部位及所处环境选择,一般宜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及检验报告方可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砂宜采用中砂,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配制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的强度等级≥m5时,砂的含泥量≤5%,强度

(4)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掺合料:

1)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少于7d,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2)黏土膏:以使用不含杂质的黄黏土为宜;使用前加水淋浆,并过6mm孔径的筛子,沉淀后方可使用。

3)其它掺合料:电石膏、粉煤灰等掺量应由试验部门试验决定。

(6)对木门、木窗、石膏板、轻钢龙骨等以及怕雨淋的材料如水泥等,应采取有效措施,放入棚内或屋内,要垫高码放并要通风,以防受潮。

(7)防止混凝土、砂浆受雨淋含水过多,而影响砌体质量。

3、机电设备防护

(1)机电设备的电闸要采取防雨、防潮等措施,并应安装接地保护装置,以防漏电、触电。

(2)塔式起重机的接地装置要进行全面检查,其接地装置、接地体的深度、距离、棒径

4、作业条件

(1)基础砌筑前基槽或基础垫层施工均已完成,并作好工程隐蔽验收记录。

(2)首层砌筑前,地基、基础工程均已完成并办理好工程隐蔽验收记录,并按设计要求及标高完成水泥砂浆防潮层。

(3)严格控制砌块的含水率,空心砖含水率宜为10%~15%;灰砂砖、粉煤灰砖含水率宜为5%~8%。

(4)楼层砌筑时,外脚手架应按雨期施工方案要求搭设,并经检查验收符合安全及使用要求。

(5)中小型砌块砌筑前,应绘制砌块的排列图,并在前一天将预砌此砌块与原结构相接处浇水润湿,确保砌体的粘结。

(6)做好场地周围防洪排水措施,疏通现场排水沟道,做好低洼地面的挡水堤,准备好排水机具,防止雨水淹泡地基。

(7)现场中主要运输道路路基应碾压坚实,铺垫焦渣或天然级配砂石,并做好路拱。道路两旁要做好排水沟,保证雨后通行不陷。

5、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

(1)组织熟练的专业队伍进行砌筑工程的操作;

(2)配置经验足够、资质具备的人员组成项目成员,并建立强有力的项目管理机构组织;

(3)配备的施工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有关安全技术规程和该工种的操作规程;

(4)砂浆配制计量、外加剂掺入及搅拌机操作等安排专人负责。

四、材料和质量要点

1、材料的关键要求

(1)砌体的品种、强度必须符合现行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2)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并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3)砂应根据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严格控制其含泥量、含水率等。

(4)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少于7d,严禁使用脱水硬化和冻结的石灰膏。

(5)预埋木砖、金属件必须防腐处理。

2、技术的关键要求

(1)砂浆应由试验室做好试配,砂浆的配制重量计量工具必须经校正合格。

(2)经测量确定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应设置标志桩或标志板,并标明基础、墙身和轴线的位置和标高。

(3)砌筑墙体必须立皮数杆,皮数杆一般应立在转角处、墙的交接处及洞口多的墙体处,并经检查确保正确。

(4)砌筑前,应将基础、防潮层、楼板等表面的砂浆和杂物清除干净,并将砌块或基层浇水湿润。

人工降雨的好处篇4

中国网7月3日讯记者从国家防总获悉,截至7月3日统计,全国已有26省(区、市)1192县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3282万人,紧急转移148万人,因灾死亡186人、失踪45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06亿元。

6月30日以来,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及江淮、西南东部等地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给部分地区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其特点:一是雨区覆盖范围广。降雨区域覆盖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陕西、河南、安徽、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广东、广西等15个省(区、市),大于100毫米、50毫米的雨区面积分别达29和69万平方公里。二是过程累计雨量大。安徽中南部、湖北东部、江苏南部超过200毫米;最大累计点雨量安徽六安前畈480毫米、湖北黄冈张家畈460毫米,最大日雨量湖北黄冈岐亭325毫米,安徽金寨泗洲河24小时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三是中小河流洪水涨势猛。受强降雨影响,湖北、安徽、河南、江苏、浙江等省有91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28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安徽西河、永安河、丰乐河、二郎河,湖北举水5条河流发生超过历史最高水位的洪水。受前期高水位叠加影响,长江、淮河和太湖水位快速上涨,7月1,长江出现今年第1号洪水,三峡入库洪峰流量超过50000立方米每秒;3日3时,长江下游干流大通站水位超警,长江第2号洪水形成。7月3日8时,太湖水位涨至4.61米,高于警戒水位0.81米;江苏无锡、坊前等11站超历史,其中大运河苏州站2日10时最高水位超保0.60米,列1977以来第一位。四是部分地区洪灾重。此次强降雨共造成浙江、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7省(市)163个县687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4人、失踪8人,倒塌房屋0.9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710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约91亿元。湖北武汉新洲黄陂多处民圩溃口,安徽省中小河流堤防、病险和小型水库、一般圩堤发生各类险情374处。

针对这次强降雨过程,国家防总、流域防总和有关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一是加密会商部署和督查。国家防总加密会商研判,先后发出7个紧急通知,提前做出防御部署,对强降雨防范工作进行分类指导和重点安排,对14省(区、市)省、市、县三级防办和3个流域机构防办,共67个单位进行防汛值班抽查。二是靠前指挥加强指导。灾区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抗灾一线,靠前指挥。国家防总提前派出4个工作组,在强降雨前分赴湖南、江苏、浙江和水阳江流域协助开展防汛抗洪工作;根据雨情水情变化,及时向江苏、安徽、山东、湖北、四川、重庆等省(市)加派8个工作组、专家组。湖北省派出22个工作组、安徽省派出5个工作组,赴各地指导防汛工作。三是及时启动应急响应。6月30日14时,国家防总将防汛应急响应从Ⅳ级提升至Ⅲ级,太湖防总启动Ⅱ级响应,长江防总启动Ⅲ级响应,淮河防总启动Ⅳ级响应,共同应对流域汛情。湖北、湖南、安徽、江苏、贵州4省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重庆、河南两省市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全力开展抗洪抢险工作。四是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控泄洪水,提前腾库迎洪,科学调度水利工程。长江三峡水库提前预泄220亿立方米防洪库容,按照30000立方米每秒的出库流量,有效控制长江今年1号洪水,最大削峰率40%,降低下游水位1.5-2米。6月19日入梅以来,太湖防总通过调度太浦闸和望亭水利枢纽排泄太湖洪水6.82亿立方米,江苏、浙江两省利用长江和杭州湾口门抢排河网涝水16.77亿立方米,有效减缓了河湖水位的上涨。安徽省启用东大圩蓄洪区,分蓄洪水2.3亿立方米,减轻了巢湖防洪压力;通过淮南磨子潭、梅山、响洪甸等水库拦蓄洪水,削峰率分别达87%、91%和87%。湖北省防指调度水库调泄洪水6亿立方米。五是抓好险情抢护。各地加强巡查值守和险情抢护,迅速启动军地协同机制,科学处置溃口、决堤、脱坡、崩岸、渗流和管涌等各类险情。安徽省组织动员4万名干部群众巡堤查险,累计处置险情374处,抢排涝水17.7亿立方米;湖北省各地抢排涝水,各类泵站合计排水11.8亿立方米。武汉市5600多名干部群众、武警和民兵预备役全力抢护,有效控制了多处民圩溃口险情。六是提前预警转移。浙江、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六省(市)充分发挥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作用,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共紧急转移15.8万人,避免和减少了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人员伤亡。安徽省提前转移东大圩蓄洪区1002名群众,无一人伤亡;湖北省多处民圩溃口,9000多名群众安全转移并妥善安置。

截至7月3日统计,全国已有26省(区、市)1192县遭受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2942千公顷,受灾人口3282万人,紧急转移148万人,因灾死亡186人、失踪45人,倒塌房屋5.6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506亿元。与2000年以来同期均值相比,受灾面积、受灾人口、死亡人口、倒塌房屋分别偏少6%、33%、47%、76%,直接经济损失偏多51%。

预计今年主汛期全国降水总体偏多,主要多雨区位于江南、江淮、黄淮、西南、东北等地,长江、松花江、淮河发生较大洪水的可能性较高,登陆台风个数偏少,但强度偏强,可能有强台风登陆我国并深入内陆。未来10天,还将有2次强降雨过程,其中2~4日,长江中下游沿江及西南东部、江淮、黄淮南部、华南西部南部等地将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5~9日,主要降雨区逐步北抬至江淮北部、黄淮中南部、西南东部等地,雨量一般为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3日8时,今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较常年首个台风生成时间偏晚约110天),并向我国东部沿海靠近。受其影响,7~8日,福建北部、浙江、上海、江苏南部沿海将出现较强降雨和大风天气过程。

受近日持续强降雨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莲花塘至大通江段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3~5日将全线超警;太湖水位3日将超过保证水位4.65米,并继续缓涨;淮河上中游干流近日可能发生超过警戒水位的洪水。防汛形势严峻。

当前,我国防汛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下一步,国家防总将从最不利情况出发,从降雨和洪水的最恶劣组合着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力做好各项防御工作,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的发展变化,滚动分析预报,强化会商研判和应急值守,科学精细调度防洪工程,做好堤防、水库及穿堤涵闸、泵站等建筑物的隐患排查,发现险情及时抢险处置。根据流域当前水情汛情以及可能发生的强降雨过程,不断完善防御洪水的各项措施,严格执行水库调度运行计划,留足防洪库容,全力做好应对流域超标准洪水的准备;提前部署抢险队伍,备足抢险物料。

人工降雨的好处篇5

(1)降雨对于施工过程的影响:首先要提到的是最主要的浇筑过程受到的影响,一般来说建筑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都是在露天环境进行,室内一般不会大量堆放建筑材料,而混凝土是一种混合材料,对其中各种成分的比例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水分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雨天进行浇筑工作就会导致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大大增加从而导致原本的成分比例遭到破坏,混凝土很可能会产生恶劣影响,在混凝土中加入过量水分可能引起的后果有材料硬度刚度以及延展性,承载力都有所下降,并且还会延长浇筑所需时间,延缓施工进度,在阴雨天还会造成恶性循环的不良结果。因此在雨天施工时候一定要注意计算材料的各组分比例构成,就算有部分材料是放置在室内也有可能被潮化,增加其中的水分。在适当的时候应该在浇筑过程中加入计算好的补料来平衡其中多出的水分,从而保持混凝土内部组分的比例基本平衡不变。目前有自动和人工两种办法,但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不一以及天气变化无常的因素,最常用的还是人工调和的方法,并且人工方法较为简洁明了高效,是目前主流的控制调整的方法。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降雨可能产生的影响:已经开始浇筑工作的混凝土其中的比例是固定的,如果受潮不方便往其中加入补料,因此就要做好保护措施以防影响混凝土整体破裂影响施工进度。和补料一样,混凝土表面积水时候也不会均匀的被稀释,而是很大一部分被堆积在表面,从而引起混凝土表里的密度不一,建造过程中一旦出现一体的混凝土不同部分的密度不一就会引起严重的分崩离析。就算没有引起崩坏也可能造成同等严重情况的现象,比如:停留在混凝土表面的雨水堆积起来并难以排除干净,会引起堆积地方下沉甚至形成空洞,将内部结构都露出来,使钢筋直接暴露在外,如果建筑工地的排水系统不完善的话还可能造成大面积的积水现象从而导致混凝土全方面的离析,这部分问题主要出现在底层建筑物中,因此要注意保护或者及时清除表面积水。施工进度在雨中很可能会受到巨大的阻碍,比如道路不便行走,可视距离变近以及施工人员被雨淋湿等。这时候在平时就比较危险的工序就很难进行,而且由于要保护混凝土等易被雨水破坏的建筑材料,更加使得雨中施工进度一缓再缓,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率。

2在各种情况下对降雨的建筑物防护措施

因为目前激烈的住房与住户的供求不一问题,要求建筑公司尽可能快的将施工进度完成,因此在遇到降雨情况也不能休息需要赶工,而在雨天施工时许多措施就要进行相应的改变,如以下几个步骤:

(1)施工前计划: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于施工过程的有序安排,在雨天情况下工作应该将某些主要的工序比如基础建设等工作提前做好,因为这些工序都是受雨天影响比较严重的。而在已经出现下雨情况还没有预先制定好计划的情况下就需要对于基坑内部的积水清理工作及时进行并且在清理完毕后及时做好防护措施以免二次积水。总而言之在雨季施工时候需要令相关人员密切监控天气预报并及时上报给工程师令工程能在突况来临之际灵活应变,施工进度也能有条不紊的进行,起码需要做到在大型雨来临之际让工程不受到太大的影响。

(2)人力以及物力储备:在雨季施工时候应该提前将可能会用到的物资准备好,在雨天来临之际让相关人员都穿上雨衣雨靴等物品,然后在施工物品方面也需要做到提前储备,比如对建筑物的遮蔽物,在雨天可以及时的遮挡住基坑或者混凝土浇筑地点,以将雨天对于工程的恶劣影响降至最低。

(3)技术储备:在人力物力都准备好的情况下就要招聘相关的技术人员来做具体的操作。在建筑业中各个工作都需要做到干分工合理明确,施工人员在雨天就继续施工,不能因为外界影响而分心导致工作出现某些失误。而技术储备人员则负责突况下对于工程进度的调整以及控制。在施工以前建筑企业需要对技术人进行详细严谨的相关内容的知识培训,使其在突况来临之时能够及时有效的行动维护建筑物的施工进度,将雨天施工必备物资分发给每个人员。

(4)定期检测混凝土组分比例:在阴雨天气很容易让建筑物资受潮,而大量的物资不可能全部堆放到室内因此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保护措施。首先要做的是对混凝土这各组分的检测,主要检测内容是对沙子的含水量的测定,因为沙子最容易受潮。在检测完毕后对比工程师给出的规定水含量,计算结果后添加补料进行调整,并要求及时频繁的进行检测直到雨季结束空气不在潮湿。

(5)雨中处理:在下雨情况突发的时候首先需要技术人员赶至仓库查看是否有足够的遮雨布等遮挡建筑材料的物资,以及统计需要优先进行遮盖处理的地点有哪些,然后调动人员分发物资开始处理。若雨势较小可以考虑继续施工,如若遇到大雨需要立即停止施工调动所有人员开始遮蔽工作,等建筑材料确保遮蔽完毕后再考虑是否继续施工的问题。

(6)雨后作业:首先是物资的回收工作,需要将遮雨布和雨衣雨靴等物品再次集中起来放至仓库备用,接着调动相关人员赶至施工地点检查混凝土以及相关容易被雨水冲刷损坏的地方的损坏程度,对于统计好的数据及时交由上级处理分析,然后总结出此次事件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防同样的失误下次再犯,要逐渐进步,杜绝所有可能出现的失误。

3雨季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事前计划:首先要保证突况的处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因此在对于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提前进行预防分析处理并给出解决方案,整理完成后加入到施工计划中待用,另外对于雨季最主要的排水系统的建设图纸也是必不可少的,要规划好排水设施的高效建设保证排水渠道正常运行才可以开始施工。

(2)清理道路:在施工地区必须保证道路的通行度,令建设过程以及排水过程中运输车辆以及人员能够及时的进出道路并施工。并且道路也需要做一定程度的处理工作,比如用细小的石头铺设路面以免在雨天地面泥泞难走,并且设置足够使用数量的排水通道,保证雨天的积水能够及时排除,不对工程造成巨大的影响,为了节约成本以及时间考虑,尽量使用施工地区原有的排水系统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整修措施。

(3)基坑等地的保护措施:在基坑等低处最容易于雨天积水,并且积水后往往难处理!因此一般在基坑等地的周围铺设一圈土,使其高于施工地区的水平面,令基坑在铺设防雨布以后不会在内部积水。必要的时候需要以其他钢管等材料加固周围,防止坍塌。

4结语

人工降雨的好处篇6

关键词:雨水回用系统;雨水处理工艺;系统控制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我国人口的逐渐增加,能源也出现了短缺的问题,尤其是水资源的短缺显得更加的严重。因此,合理的利用雨水资源,能缓解水资源的短缺情况,保护生态水资源。笔者通过对水资源的分类研究,探讨雨水资源在回收利用期间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为后期在制作雨水回用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雨水回用系统分类

雨水回用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雨水回用的系统主要有集蓄回用、回渗土壤和涵养利用三种。集蓄回用就是将雨水直接利用的一种方式,雨水在经过管网收集和弃流之后,使用蓄水构建筑物储存起来,通过净化处理之后进行回用的方式。这种回用的方式,可以进行适当的对雨水进行排放,一方面可以节约水资源,另一方面也能起到节能的作用。回渗土壤就是雨水通过渗透的作用,深入到地表中,补充土壤中的水资源。使得雨水直接的被土壤所吸收。回补土壤的水分大部分被植物的根系吸收,一部分回补地下水或天然河道,水资源得到自然循环。涵养利用就是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其中主要包括雨水资源的回渗、重新利用等,充分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二、影响因素

(一)降雨量的多少

降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雨水回用系统的设计。但是要计算降雨量,就需要某地区近十年的降雨量情况,如果降雨量的资料缺乏的时候,就可以参照《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中的相关内容。在资料中,明确的规定了当年降雨量大于400毫米的时候,就适合对雨水进行重新回收和利用。事实上,降雨量的分布是人为对已经发生的降雨量进行气象和水文上分析的结果,因此设计人员只能根据推导出的年均降雨量进行分析。

(二)雨水的水质问题

降水是指降落在任何地方的雨水,广义上可以理解为雨水的自行重新吸收的过程。雨水作为直接供给的部分可以分为建筑物的屋面和场地两部分。一般情况下,屋面的雨水相对比较干净,而且雨水水质中的成分也比较简单;而场地的雨水成分比较复杂,里面包含的化学成分也较多。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雨水的水质中主要含有的污染指标有BoD5、CoDcr、tp和重金属及石油类物质等,此外,水中的溶解氧、浑浊程度和pH值也是需要关注的。浑浊度是一个最直观的污染,有时候眼睛也能看得见。

1.房屋雨水

屋面雨水的水质主要受大气质量和屋面的清洁程度两大因素的影响。大气的质量和整个城市的环境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屋面本身存在没有绿化屋面和绿化屋面两种。在采取无绿化屋面时,屋面有少量的灰尘及漂浮物,导致雨水水质较差,此时的雨水应该选择弃流。当采用了绿化屋面的时候,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屋顶绿化的设计方案具体确定雨水是否要弃流。

2.场地雨水

场地雨水的水质成分很复杂,水质也收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设计人员在进行分析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一般情况下,最直接的方法是对初期的雨水选择弃流,当水质达到一定的标准之后在进行回收。

(三)初期雨水弃流的方式

对初期雨水进行控制常用的方法是设置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对每场雨只对屋面实施2毫米的弃流处理。由于在降雨的过程中,雨水吸收了空气中大量的污染物,使得其污染更加严重。雨水径流有明显的初期冲刷作用,污染物集中在初期的数毫米雨量中,所以在进行雨水回收的时候必须要经过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在初期弃流装置之前一直采用的是容积法弃流方式和管道法弃流方式。

1.容积法弃流方式

容积法气流方式就是通过在雨水管或雨水汇集口处按照所需弃流的雨水量设计弃流池,一般采用的是混凝土现浇的方式。这种弃流的方式主要是根据雨水的径流和雨水的冲刷规律来决定弃流量。

2.管道法弃流方式

管道法弃流方式就是在雨水检查井之间设立连接上下水井的两根连通管,在两个连通管入口处设置手动或电动阀门进行切换。在进行控制的时候要根据雨水的流量和水质来进行判定。由于在整个降雨的过程中,初期的水质和流量都相对较差。因此,在进行初期水质较差而且流量小的雨水的时候,可以通过该管道排放,超过该管道的排放能力的时候可以采取雨水回收装置。这种方法的优点就在于能够自动弃流,但是在弃流的过程中弃流量很难以控制。

3.机械式弃流方式

机械式弃流装置主要是安装在雨水的后期汇水管上,处理面积比较大的屋面。机械式弃流装置主要可以分为旋流分离式和自动翻板式两种。旋流分离式在进行初期雨水弃流的设备主要是将雨水管道收集的雨水沿切线方向流入旋流筛网,筛网是由合金材料组成的。这种装置的特点是可以通过控制筛网的目数来控制雨水的弃流量。

自动翻板式初雨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自动翻转的翻版进行弃流。在没有雨水的时候,翻板就处在弃流管的位置,降雨量增多的时候,初期的雨水再沿着翻板从弃流管中排放出去。

(四)雨水的处理工艺

1.物理处理的方法

通过物理的方法进行的就是分离的方法。

图一:设置筛网过滤器的雨水净化系统

图二:设施旋流分离器的雨水净化系统

上图中的两个设计工艺都是使用物理处理的工艺。其主要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水中的颗粒从水中分离出来。但是由于旋流分离器的运行需要借助电力,因此这两个工艺的处理成本太高。目前,我国还在逐渐的对筛网过滤器进行研究和改进,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在离心和重力作用下进行净化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流出大于筛网的颗粒,同时也能拦截小于筛网的颗粒,提高了水的净化质量。

2.物化处理工艺

含氮和磷浓度相对较高的初期雨水在进行物化处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两级药剂混凝沉淀的方法。一级沉淀投加磷酸钠、碱和硫酸镁;二级沉淀投加碱和硫酸铝。

图三:物化处理的流程过程

3.人工湿地处理的系统

人工湿地处理就是使用人工建造的方法有效的控制雨水水质。和沼泽基本类似的地貌,建在一定长宽比及底面坡度的洼地中,填料床是由填料和土壤混合组成,雨水可以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也可以在床体的表面流动,并在床的表面种植具有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能强,成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形成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对雨水进行处理。人工湿地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清除水中的BoD和CoD成分。但是在经过长时间的运行之后,需要更换低层的填料。

4.土壤过滤系统

土壤过滤系统是指利用土壤中的有机质、微生物的作用对雨水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土壤过滤对于营养盐和重金属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经过上述的处理方法可以得出,处理工艺的选择与雨水本身的水量、水质以及回用目的息息相关。设计人员必须针对不同的雨水水质以及地区特点选择正确的处理工艺。

结束语

通过文中对雨水回用系统的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性分析可以得出,雨水回用系统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程,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应该综合按照各个设计的理念和设计的影响因素出发,了解各个影响因素,同时也要综合了解每一个设计工艺的优缺点,处理好在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结合本地的实际,设计出适合的工艺和系统,全面保证水资源的充分重复利用。

参考文献

人工降雨的好处篇7

缺水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首要限制因子。我国该类地区至今尚有4100万hm多的耕地因水资源短缺而无法灌溉,占该地区农业耕地面积的60%。如我国西北黄土地区,多年平均径流量人均541m3,单位面积耕地水量65m3/hm,分别为我国平均量的%和10%左右,仅为世界平均量的4.%和8.8%,80%以上农田作物生产依赖年50mm~550mm的天然雨水。此外,由于水资源贫乏,加之山丘起伏,发展大型水利工程前景不大,因此,大力研究开发利用雨水资源是解决该地区农业缺水的主要途径,也是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资源潜力巨大,蓄雨用水是解决干旱缺水,提高作物生产潜力,发展旱区高效农业的重大举措。西北黄土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43mm,由于降水时间分布不均,降水期常常与作物需水期发生错位,降水利用率极低,约为降水量的30%~40%,降水生产效率仅为每公顷每毫米3kg~6kg,尚有60%~70%的降水以地表径流和无效蒸发的方式而损失。实践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有限补充灌溉,合理的供水和栽培管理,雨水利用率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由目前的100kg/hm~1500kg/hm提高1倍~倍是可能的。另一方面,西北黄土地区人口密度小,人均土地面积较为充裕,加之土地多为坡地(大于7°的坡地占土地面积55%),这不仅有利营建雨水汇集场,而且为配套的自流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雨水就近拦蓄存贮,无须高扬程提引,经济实用。配套以先进的灌溉方法和管理措施,投资小,见效快,易于推广。在这类地区,一方面,水资源奇缺,但另一方面,经常遭受汛期暴雨径流的冲刷,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充分有效地利用当地雨水资源,无疑是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缺水问题,改变区域生态环境,发展多种经营,增加粮食生产,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水是农业的命脉,旱区缺水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极大限制了工业及其它各个行业的发展,随着全球水资源危机的出现,雨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水资源。在适当的集蓄条件下,它能向人类提供廉价、纯净的水资源。此外,集蓄雨水径流能有效地制止水土流失。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缺水地区占我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人畜饮用及工农业生产急需解决缺水问题,同时,水土流失问题也迫切需要解决。而集蓄雨水径流为此问题的解决另辟蹊径,因此,雨水集蓄利用在我国很有潜力,推广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雨水农业利用的主要形式

.1雨水自然利用

在旱地农业区,天然降水是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作物产量与降水量的大小有直接关系。但天然降水的数量和季节与作物生长的需要常常不协调,而严重影响作物产量。传统的旱地农业耕作技术就是尽量保蓄和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提高水分利用率。我国北方旱地农业中采用的主要措施包括蓄水和保水技术,其中蓄水技术主要有:深翻耕、深松耕、水平等高耕作、水平梯田、等高沟垄耕种法、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坡地聚流入渗孔等;保水技术主要有:耙耱保墒、镇压保墒及提墒、中耕保墒、覆盖保墒(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砂田等)。但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降水的波动使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在雨水自然利用的条件下,赵松岭认为“极限产量可能是1mm降水产0.5kg粮食,这还要借助良好的抗旱作物品种,努力去培肥地力,适量的化肥投放,精心的经营管理才有可能实现。至于1mm水产1.0kg甚至1.5kg粮食的水平*,一定在丰水年条件下才能实现,丰水年在半干旱地区是个小概率事件”。

.雨水叠加利用

这是一类在农田就地富集叠加利用的集水技术。小区集水种植是世界上最常见而且是成效显著的一种集水技术。集水种植的核心是“雨量增值”,它是指将非耕地上的径流引到耕地中,这样给耕地的水要比直接接受的雨水多,因而雨量增值。在年降水量不足100mm的地区,可以在植物周围建立微型集水区,从较大面积上收集雨水,供少量植物生长发育之需。在我国通常是采用小区集水造林。集水小区的形状通常根据地形特点、降雨强度和风向等选择,常见的有单坡式、双坡式、漏斗式、扇形与V形、棱形等。集水小区的面积与降水量的大小、一年中降水的分布、土壤、所种植的植物及保水技术等诸多因素有关。集流梯田是一种雨水叠加技术,即在水平田的上部按比例留出一定面积的坡耕地(或荒地等)作为集水源地,使降雨后坡地产生的径流汇集到下部水平田内,以补充水平田内作物需水量的不足,实现水平田作物的稳定高产。据河北张家口地区水利水保局试验资料,1988年谷子全生育期集流水平田(733.3m)内降水量为43m3,坡地产流量为133.m3,除在各生育阶段满足了谷子需水要求外,还略有余(46.m3)。在黄土丘陵区,广泛采用的集流梯田称为隔坡梯田,隔坡梯田的水平面除蓄积自身部分的雨水外,还能拦蓄上方坡地来的水和泥沙,拦泥、蓄水、促肥作用显著。

.3雨水聚集利用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要把降水资源变成可以用于灌溉的水资源,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措施,把天然降水富集并存储起来,使自然降水变成时空可调的现实水资源。雨水聚集技术包括导引、收集和储存雨水三个方面。富集雨水一定要有集水面,集水面的集水效率与集水面的处理、集水面的坡度、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等因素有关。集水面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混凝土面、水泥土夯实、原土夯实、塑料薄膜覆砂、三七灰土夯实、化学材料(粗石蜡、沥青)处理等多种。其中的混凝土板处理,集水效率较高(60%~80%),而且使用年限长,是一种比较好的集水面处理法。在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柏油公路的沿线可以利用公路集水,因为许多地方公路边的坡地就是耕地,利用公路面集水,在路边修筑水窖存储,可以灌溉路边坡地的农田和果树。农村的屋面和道路也是很好的集水面,通过在村边修建蓄水池,可以蓄存雨水,用于周围农田的灌溉,但村庄的径流含有的泥较多,需要经过处理。从集水区收集的地表径流,可用渠、沟或其它输水系统汇集到蓄水池(或小水库)中,蓄水池的大小应根据灌溉农田的需水量、降雨量、集水面条件、施工的难易、工程的造价、农民的承受能力等综合确定。蓄水设施的结构形式有许多种,主要有:旱井或缸扣缸式水窖、泥壁混凝土球盖窖、窑窖、混凝土薄壳窖。集水的保护一方面是减少直接蒸发,减少蒸发的措施是封闭蓄水池。另一方面减少渗漏量。黄土高原及丘陵沟壑区,由于地表水资源数量有限,利用集蓄雨水发展有限水的补充灌溉,在发展庭院经济和稳产的基本农田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这是旱区农业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的方向。

3降雨聚集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在世界上许多地区为不同目的、以不同形式和规模而一直被广泛地应用着。Boers等人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将其定义为:“为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而导引、收集、蓄存和保护地表径流的一种方法”。随着干旱加剧、水资源短缺,人们已开始高度重视雨水资源的开发及高效利用,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为突出。近年来,世界各国掀起了雨水利用热潮,并成立了国际雨水利用协会。本世纪50年代初,国外注重雨水的汇集措施,特别是地表处理材料和提高汇集效率方面的研究。90年代初,又开始研究合理的雨水汇集、贮存和净化技术,以及适宜于农田灌溉的成套措施。我国对雨水汇集利用源远流长,目前除利用庭院集水供人畜饮水和抗旱保苗外,许多地区采用的沟道筑坝建库、修建池塘、水窖等措施,在雨水的实际应用中起到了一定作用。80年代以来,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和山西等地相继开展了人工汇集雨水利用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有意义的成果。从总的情况看,降雨聚集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3.1在雨水径流集聚技术方面,人们对雨水的导引、收集和蓄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是,现有的集水面处理材料及方法措施还不甚令人满意,或者造价太高,如混凝土集水面等,或者集水效率较低,如原土夯实等,采用的一些化学处理方法也有缺陷,需进一步研究改进。蓄水问题仍需进一步试验研究,现有几种蓄水设施的合理性、蓄水设施的合理结构形式和规格、集水材料的防渗抗冻问题,雨水的净化技术等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3.2降雨聚集利用技术方面,由于因降雨存贮设施蓄水量小,不可能完全与传统的地面灌溉系统配套,使它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如何利用当地的聚集降雨资源发展灌溉,是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滴灌是诸多灌水方法中水的利用率最高的先进灌溉技术之一,比传统的地面灌溉一般节水50%~70%。近年来随着滴灌技术和降雨聚集技术的发展,滴灌与集水设施相结合得到了很大发展。在山区丘陵区兴修水窑、水窖蓄水的滴灌工程,还可利用地形落差实施自压滴灌。一个蓄水00m3的水窖可以为1/3hm麦田或/3hm果园保浇次~3次关键水。但在我国要大面积推广应用这一技术还有许多关键技术问题有待解决。主要包括:水净化技术环节薄弱,水处理技术单调,适用于利用窖水灌溉的灌水器和过滤装置也需要改进。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3.3降水聚集的高效性方面,在降水量50mm以上的地区,可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发展种植业及林果业。研究表明,通常在作物最关键缺水期灌一次“救命水”可显著地提高作物产量,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虽然不修建蓄水池直接将水输送到作物根区比较经济,但由于作物根区土壤贮水能力有限,加之降水分配与作物生长难以协调。因此,修筑蓄水设施对作物实施补充灌溉是必要的。据甘肃省白银市研究结果,100m集流场可解决66.7m~133.3m塑料温室作物用水,早期点浇砂田籽瓜次~3次,每次135m3/hm,每公顷可增产瓜籽577.5kg;在关键需水期点浇旱地玉米次~3次,产量可达6000kg/hm以上。但是目前对降雨聚集雨水如何有效地利用于灌溉,特别是对旱地作物关键需水期究竟灌多少水最经济有效以及有限补偿供水效应的研究还不够,还有待于对降雨聚集利用系统进行合理的组装配套,以提高降水的生产效率。

4降雨聚集利用系统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

降雨聚集利用系统需要从整体上研究降雨集聚、贮存和净化技术,利用有限集聚雨水的节水灌溉技术以及降雨聚集的高效利用技术,使过去各个方面的孤立研究成果变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达到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的目的。

4.1研究降雨聚集方式及贮存净化技术研究不同地貌条件下的雨水汇集效率和适宜的集水方式,雨水的适宜贮存方式和蓄水容量,研究提高集流效率的地面处理技术,研究适用于不同地形与农业类型区的雨水贮存设施结构与施工技术;研究雨水存贮设施的防渗与抗冻技术,包括材料选择与施工处理技术;研究雨水净化处理技术。

4.2研究适用于雨水聚集利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研究适用于降雨聚集条件下的节水灌溉技术、作物灌关键水技术(包括灌水方法、灌水时间及灌水量)、节水灌溉设备(包括灌水器和过滤装置等),选择、改造与完善适用于利用汇集雨水灌溉的田间移动灌溉设备等。

4.3研究降雨聚集利用的农业增产技术研究与作物灌关键水技术相配套的种植方式及农业综合技术(包括覆盖、免耕等)措施。

4.4研究雨水集聚利用的综合技术研究不同雨型、雨量及不同集水区条件下,以及不同径流利用方式下贮水设施的最佳规划设计指标体系以及适合于微型集水区径流集蓄与利用系统中节水灌溉的关键技术及农业增产技术。提高降雨聚集利用系统的经济效益和水的有效利用率。通过对半干旱地区雨水汇集、存贮与净化、雨水高效利用三个环节及其配套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形成系列配套技术,提高降雨聚集系统的整体效益。

人工降雨的好处篇8

关键词:强降水遥测雨量传感器虹吸式雨量计观测要点

中图分类号:p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b)-0213-01

台风“梅花”的到来,使我省迎来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其中7月30日至31日辽源市气象站过程降水量达到75.5mm,达到暴雨等级,因此,作为观测员,面对极端罕见天气时,能够正确处理记录,编发上传报文,出现故障时及时排除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辽源站为例总结了夏季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出现前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和相应的观测要点,供大家参考交流。

1强降水天气过程来临前的准备工作

强降水天气过程来临前,应全面检查自动站及人工观测用的各仪器设备,主要做以下准备工作。

1.1自动站仪器设备的检查

1.1.1翻斗雨量传感器的日常维护

可对雨量传感器做以下常规维护。

(1)将外筒、防堵罩和长过滤网用清水冲洗干净。(2)用清水冲洗翻斗和短过滤网,注意不取防虫罩。(3)观察传感器底盘上的水平器中的水泡是否居中,使传感器保持水平状态。(4)注意不要用手或其它物体抹试翻斗内壁,以免沾上油污。

1.1.2翻斗雨量传感器的汛前检查

翻斗雨量传感器至少每月定期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包括传感器器口要保持水平,不变形,传感器器身稳固。

(1)重点检查遥测雨量传感器漏斗是否堵塞,以保证自动站降水数据的准确与及时上传。(2)定期清除承水器滤网上的杂物(入口滤网可取下清洗)。(3)检查漏斗通道是否有堵塞物。(4)保持节流管的畅通,发现堵塞要及时清洗干净(5)翻斗表面必要时可用中性洗涤剂清洗,传感器翻斗的内壁不能用手触摸。

1.2人工观测仪器设备的检查

降水开始前,应及时取下蒸发皿金属丝网圈,检查雨量筒及蒸发专用雨量器内的承水器和储水瓶是否洁净,重点检查虹吸式雨量计虹吸是否正常,以保证人工测量的降水数据准确及时上传。

1.3应急设备的检查

重点检查发电机、UpS电源以及SDH、Vpn和3G上网卡三种主备通讯方式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以保证网络的畅通和自动站的正常运行。

2强降水天气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1降水性质的正确判断

强降水天气过程来临时要更加密切的关注云的连续演变,正确判断出降水性质,以保证报文的正确编发。当判断为系统天气时,重点注意当降水时间持续较长,雨势仍没有转小,降水量已超过20.0mm时,此时应仔细观察云高及云状,注意aSop向nS的转变。当判断为对流天气出现时,气象要素的变化比较显著,有时会伴有短时大风,雷暴,冰雹等重要天气,此时应注意重要天气报的拍发与航危报的拍发及相应解除。

2.2降水量的观测要点

当降水较强,降水量很大,一般超过25.0mm时,应及时从蒸发皿中取出一定的水量,也可采用加盖方法,以防水溢出导致蒸发量缺测。若降水量超过50.0mm时,此时应提前量取雨量筒和蒸发专用雨量器内的降水量,以防水溢出导致降水数据缺测。以上操作均应在气簿-1备注。

2.3虹吸式雨量计的观测要点

(1)换纸遇强降水时,应先判断雨势是否有转小趋势,若雨势有转小趋势,可延后换纸;若判断不会转小,则可在原自记纸的开始端重新记录(此处须无降水记录,或有降水自记记线不致重叠)。换纸后分别在两天的记线上标明日期并注明情况。

(2)测量自然排水量时有强降水,暂不测量,待雨势转小后再进行测量,如在强降水期间出现几次自然虹吸的情况,则测量自然虹吸的累计排水量。

2.4不正常记录的处理

(1)当虹吸式雨量计故障(如虹吸不正常)时,此时应以人工观测的雨量筒内的降水量为准编发累积降水量重要天气报。

(2)当遥测雨量传感器故障(如降水量明显偏小或滞后严重)时,此时小时雨量和分钟雨量均按缺测处理,输入“—”符号,避免正点数据错误上传。以上情况应在气簿-1备注。

3注意雷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

3.1雷暴的观测要点

雷雨形式来临前注意观察云的演变过程,当出现雷暴现象时,观测员不要忙乱,及时编发航危报及重要天气报等预警信息。其中,雷暴重要天气报一天只发一份,并以20时为日界。

3.2冰雹的观测要点

一日中降雹多次,无论间隔时间多长,每次都应测其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以mm为单位,取整数。当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大于10mm时,还应同时测量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以克为单位,取整数,并及时记录纪要栏中。

冰雹来临所做工作如下:(1)降雹前罩上防雹网罩。(2)降雹时测定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3)及时发出冰雹的重要天气报。(4)雹停后及时将地面温度表和曲管地温表的防雹网罩取掉。(5)若冰雹最大直径大于10毫米,测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6)在换下的雨量自记纸背面注明降雹起止时间。

4加强巡视区域气象观测站

观测员要每小时在正点前后十分钟内巡视区域气象站,在强降水天气过程中,更要加强对区域站的巡视,一方面可以及时监测各区域站的运行状况,以便出现故障时及时发现并排除,保证区域站数据的正常传输;一方面可以通过巡视区域站的运行及各站点的雨量数据,使观测员加强了解强降水过程的发展情况。

5强降水天气过程结束后的整理工作

强降水天气过程结束后,应及时排除仪器故障,处理异常记录,归纳总结此次强降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下次极端天气过程积累经验。尤其是降水过程结束后要对自动站雨量和人工雨量观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如多次发现10mm以上降水量的差值超过±4%,则应及时进行检查。

主要检查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记录器是否正常工作,记录值与计数是否相符,干簧管工作是否正常,有无漏发或多发信号现象。(2)如原因是由于仪器的基点位置不正确所造成时,应调节仪器基点位置。

人工降雨的好处篇9

关键词:雨水利用;设计参数;屋面径流;雨水存储池

中图分类号:tU8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DiscussionontheCriticalDesignparametersofRainwaterUtilizationprojectofShanghaiexpoCenter.wanGBiao,ZHanGmingwei

(ShanghaitongjiConstructionScience&technologyCo.Ltd,Shanghai200092,China)

abstract:toensurethefeasibilityofthedesignplanoftherainwaterutilizationprojectofShanghaiexpoCenter,22rainfallrunoffeventsofalarge-arearoofnearexpoparkwereexamined.itwasfoundthatbothofpollutiondegreeandfirstflusheffectaremuchweak,whichsuggestsagoodconditionofrainwaterutilizationwithoutinitialrunoffdiversion.Furthermore,incombinationwithlocalconditionsofShanghai,anewdesignmethodtodeterminethesuitablevolumeofrainwatertankwasintroduced.thedesignvolumeinaccordancewiththismethodisobviouslysmallerthanthatofnationalcode,whichenhancesremarkablytheprojecteconomicperformance.

Keywords:RainwaterUtilization,Designparameter,roofrunoff,rainwaterstoragetank

收集屋面径流用于道路喷洒、绿地浇灌和厕所冲洗等直接利用用途,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譬如德国和日本)应用广泛。在收集屋面径流的建筑中,大型公共建筑是重要的对象之一。国内外许多标志性的雨水利用工程均依托于大型公共建筑,典型的代表有德国的柏林波茨坦广场、慕尼黑国际展览中心和我国的国家体育馆“鸟巢”及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一方面,大型公共建筑通常是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标志或象征,收集利用屋面径流的举措有利于宣传推动雨水利用技术,有助于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大型公共建筑屋面面积通常较大,能够收集大量的雨水资源,使雨水利用工程更具规模效应,从而降低雨水利用成本,有利于实现工程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效结合。因此,在世博中心进行屋面径流回收利用,具有显著的社会、环境效益,是推动上海城市屋面雨水利用的一个重要抓手。

然而,目前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很少针对大型屋面,所研究屋面汇水面积通常较小[1~6]。而汇水区域的大小对流域汇水过程具有重大影响,并进一步作用于受径流冲刷的污染物出流过程,造成屋面径流水质变化过程的不同,从而影响后续的屋面径流污染控制或雨水收集措施的制定。此外,屋面雨水污染程度也随当地大气状况、屋面材料、降雨特性等因素改变而改变。雨水利用工程的设计需要根据当地的地域特性选择合理的工艺与参数。

为保证上海世博中心屋面雨水利用工程设计方案合理可行,特选取世博园附近一处大型屋面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先进的流量计和自动采样仪,对该屋面径流进行长期的采样监测,调查大型屋面的水量水质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探讨雨水收集处理方式。最后,本文还将结合上海实际讨论屋面雨水利用工程重要构筑物-存储池的容积设计方法。

1材料与方法

1.1采样方法

大型屋面径流水质的调查对象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源深体育公园篮球馆屋面,取样的雨水立管汇水面积占整个大屋面的1/4,约为2100m2。屋面高度25m,距主干道张扬路约150m,距非主干道羽山路约120m。在屋面虹吸排水系统进入窨井的管道出口处设置采样点,使用面积速度流量计(美国iSCo2150)监测流量并驱动自动采样仪(美国iSCo6712)采集水样;降雨形成径流后,自动采样仪依据流量计的实测数据自动进行采样。通过设定的采样程序,第1-第8个采样瓶每出流1m3径流采集一个水样,第9-第24个采样瓶每2m3一个水样。同时在距采样点约200m处设置自计雨量计采集降雨数据。

1.2分析方法

样品采集后,尽快送实验室冷藏保存,并及时分析。分析项目包括总氮(tn),总磷(tp),悬浮物(SS)和化学需氧量(CoD)。CoD用HaCHDR2100型CoD测试仪测定。

1.3数据处理方法

(1)污染物事件平均浓度emC

屋面径流的emC值计算方法见文献2。

(2)初期冲刷效应

目前评价初期冲刷效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m(V)曲线法;(2)差值法;(3)b值法。本研究采用b值法,其主要原理如下:

(1)

式中:

m-无因次累积污染负荷;

V-无因次累积流量;

b-待定参数。

式(2)两边取常用对数,可得到:

(2)

最后使用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便可以得到b参数值。b值越小,初期效应越强。当时,表明降雨过程污染物浓度恒定。当时,无初期效应。

此外,数据的正态性检验使用matlab软件中的Lilliefors检验判别。

1.4监测降雨特征

从近一年时间内,共进行22次降雨径流采样。22场降雨的详细特征见表1。

表122次降雨事件主要特征

table1themajorcharacteristicsof22rainfallevents

2雨水水质

2.1污染物事件平均浓度(emCs)

根据文献3的计算方法,得出每场降雨径流各污染物事件平均浓度值,并列于表2中。

表222次降雨事件主要污染物emC值

table2emCsofmainpollutantsin22rainfallevents

经matlab软件lillietest正态性检验发现,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tp、tn、CoD和SS均符合正态分布,由此可认为其分别对应的均值(0.071mg/L、2.78mg/L、18.9mg/L和23.5mg/L)近似等于总体的数学期望值,能反映该屋面水质平均状况。这些数值低于或处于《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以下简称《规范》)[7]推荐的经初期弃流后的经验值范围(CoDcr70~100mg/L,SS20~40mg/L)的低端,CoDcr值甚至低于规范中处理后雨水用于冲厕的标准值(30mg/L)。因此,无须弃流直接收集相关径流出水符合规范要求,雨水利用具备良好的水质条件。

此外,本课题组还在上海市2个雨污分流情况较好的住宅小区进行了多次庭院雨水管道出流水质状况调查。两个小区的庭院径流污染物多次调查的事件平均浓度的均值如下:(1)CoD44.8mg/L,SS59.0mg/L,tn4.08mg/L,tp0.33mg/L;(2)CoD35.2mg/L,tSS54.2mg/L。与屋面径流相比,庭院雨水的污染物浓度明显较高,尤其是tSS超出了屋面雨水利用的设计标准值,考虑到多数情况下雨水管道存在一定程度的雨污混接,在缺水程度不是很严重的上海直接收集利用庭院雨水不一定合算;因此,建议庭院雨水不直接利用,可经渗滤净化后补充地下水或排放,达到削减径流污染和滞留洪峰的效果。

2.2各污染物初期冲刷效应

根据1.3节的计算方法,得的所有监测降雨事件各污染物初期冲刷效应的b值(表3)。由表3可知,不仅各污染物的b值差别显著,且同一污染物在不同降雨事件的b值也有较大变化幅度,一些降雨场次的某些污染物质甚至未表现出初期效应。此外,对每种污染物的b值进行正态性检验也发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所有污染物的b参数值均符合正态分布。以上结果均表明初期冲刷效应受到众多随机因素的影响。

由于各污染物的b值符合正态分布,可认为所有降雨事件样本的b参数平均值近似等于正态分布总体的数学期望。tp、tn、CoD和tSS的b参数平均值均较接近,分别为0.780、0.785、0.80和0.799。由式(2)计算可得,降雨前期20%的径流量对应的tp、tn、CoD和tSS的累积负荷比例分布为28.5%、28.3%、28%和27.6%,各污染物初期冲刷效应均较弱。

表322次降雨事件主要污染物的b值

table3bvaluesforthemajorpollutantsof22rainfallevents

由于污染物初期效应微弱,初期弃流对降低后期径流污染物平均浓度作用有限,且监测屋面径流本身污染程度较轻,考虑到实施初期弃流需要专用装置或设备,将占据一定地下空间,俱增加维护管理难度,加大工程成本。因此,世博中心工程设计方案以不设置初期弃流设施为好。

3径流水量与存储池容积设计

上海世博中心的建设目标之一是获得美国绿色建筑认证评分体系LeeD(Leadershipinenergy&environmentalDesign)标准金奖级认证;具体到雨水管理部分,需要获得针对新建和重大改建建筑的LeeD-nC2.2标准中的水量和水质控制得分点,这要求雨水利用工程截流并处理90%的年均雨水径流量[8]。

《规范》建议,雨水储存设施容积设计采用以下2种设计标准:(1)有效储水容积不宜小于集水面重现期1~2年的日雨水设计径流总量扣除初期径流总量;(2)当资料具备时,可按日降雨量和日用水量进行逐日计算得出。《规范》认为该设计方法可以回收利用90%的雨水径流量。

实际设计时,由于设计单位较难得到日降雨量或日用水量的数据,因此,规范的第1种方法更易于被采用。然而,上海降雨充沛,查规范附图a.0.1可知,上海年均最大24h雨量为100mm,取屋面雨量径流系数为0.8,按该方法得出世博中心雨水利用工程的存储池容积约为汇水区域80mm的雨水量,即2400m3(世博中心屋面约为3×10-4m2),需要占用大量地下空间,造价昂贵。由于该方法几乎全部收集日雨水设计径流量,未考虑小雨占年降雨量的主要部分,使得大多数降雨并不需要如此大的容积收集,因此该计算方法偏保守。

为使存储池容积设计更加科学合理,适当降低容积值,本研究根据上海市20年的分钟降雨资料,详细统计了降雨量、历时和降雨间隔的分布特征;并按降雨初损和初期弃流各1mm,假设存储池一次蓄满泄空时间为80h(接近规范要求的3d排空要求),通过概率统计算法得出了存储池容积与雨水积蓄效率的关系(图1)[9]。

图1不同设计容量雨水存储池的集蓄效率

Fig1therelationshipbetweenrainwatercollectionefficiencyanddesignvolumeofrainwatertank

根据该关系,45mm的存储池容积可以控制87.5%的年降雨径流量;且进一步增加存储池容积不会显著提高雨水集蓄效率。考虑到本工程不进行初期弃流处理,实际工程的集蓄效率应明显大于87.5%,从而接近满足LeeD控制90%径流水量的要求。本文采用的存储池设计方法明显减少了池体容积,能节省工程成本,提高工程经济性。将存储池收集的屋面径流净化处理后用作世博中心的杂用水,可满足LeeD径流水质控制标准中SS去除效率达到80%的要求。

4结论

(1)世博中心屋面径流污染程度较轻,tp、tn、CoD和tSS的emCS均值分别为0.071、2.78、18.9和23.5mg/L,因此,直接利用具有较好的水质条件;

(2)屋面主要污染物的初期冲刷较弱,20%的初期径流对应的tp、tn、CoD和tSS污染负荷累积比例分别为28.5%、28.3%、27.6%和27.6%,建议雨水利用工程不采用初期弃流措施;

(3)结合上海降雨特征,建议存储池容积取45mm,可达到雨水年集蓄效率90%左右。

参考文献:

[1]王力玉;秦华鹏;谭小龙,等.深圳大气湿沉降对典型屋面径流水质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36(2):60-64.

[2]车武,汪慧珍,任超,等.北京城区屋面雨水污染及利用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1,17(6):57-61.

[3]黄金良,杜鹏飞,欧志丹,等.澳门屋面径流特征初步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26(7):1076-1081.

[4]李贺,李田,李彩艳.上海市文教区屋面径流水质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2008,29(1):47-51.

[5]任玉芬,王效科,欧阳志云,等.沥青油毡屋面降雨径流污染物浓度历时变化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6(4):601-606.

[6]王彪,李田,孟莹莹,等.屋面径流中营养物质的分布形态研究[J].环境科学,2008,29(11):3035-3042.

[7]GB50400-200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8]李田,马丽,张伯仑.LeeD雨水管理标准及其在上海世博中心设计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09,35(11):92-95.

人工降雨的好处篇10

(1)在我国,规定了相关的公路与桥梁建设连接处设计标准,在公路与桥头的沉降差超过1.5㎝的时候,车辆通过桥梁时就有可能出现“桥头跳车”的现象。在实际的设计中要把这个问题放在首位考虑,才能保证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寿命。在桥梁的设计过程中,要对桥梁的地基进行牢固的加工,就可以减少沉降的发生。特别是遇到桥台和软土地基时,要对填充材料的选择非常慎重,对其进行牢固的加固处理。

(2)尽量避免连接处出现不均匀的沉降。公路和桥梁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由于承担了不同的负荷,会有沉降的现象在其间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是无法保证整个施工体的牢固程度是统一的,在使用过程中也无法保证路段所接受的载荷是统一的,所以就会有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在施工的过程中是无法被预测的,因为无法确定沉降的不均匀性。所以,在施工前施工人员要对各个路段的桥梁连接处进行取样,取样后要对样本进行分析,并且分析其周边的环境,施工人员还要对填方的高度和填土的材料进行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能开始设计施工。要想处理好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关系,必须加固桥台的基础部分,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治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3)施工要保证公路和桥梁连接处的土料流失和排水不畅。日常还要注重管理公路和桥梁的排水工作,在雨水过多的雨季,要防止雨水集中在桥梁和公路的连接处,造成交通出现不便。除了要防止雨水的沉积还要注意观察,防止雨水渗入桥台的填充层,若雨水渗入,将导致填充层中的填充料被雨水软化,这就会使填充层遭受大负荷的挤压,导致桥台沉降及变形。在施工之前,设计人员也应当考虑并提出更好的排水方案,只有在设计中就设计出良好的排水方案才能保证排水问题不对公路和桥梁连接处造成损害,才能减少跳车现象出现。

2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管理

在进行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时,要注意的问题有三点:第一,控制公路与桥梁的整体沉降,使其整体沉降保持在允许的范围;第二,降低不均匀的沉降现象,将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沉降差降至最低,避免跳车现象的发生;第三,在公路与桥梁的连接处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2.1施工中处理好公路与桥梁的沉降在施工过程中,保证过度段的曲线平整,使连接处比较柔和平缓,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汽车在通过时比较平缓。在填充时,碎石的级配要符合填充的要求。因为只有碎石级配符合其规定的标准,才能在实际的使用中降低公路和桥梁的沉降。

2.2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管理在目前的路桥建设过程中,路桥连接处的施工处理方法比较有针对性,要对其内力的分布进行明确的控制,对应力的发展情况全面的了解,从而对它的沉降进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由于载荷过大导致路桥连接处整体沉降现象,就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挑选,在施工时施工人员选择最合适的施工工艺,确保施工中施工的质量达标。在施工时还要对回填的施工进行严格的管理,因为路桥连接是相对比较特殊的施工,它的地基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回填时很难达到碾压的要求,所以应当引进小型的压实机,对回填部分进行专门压实,这样就可以减少沉降的发生。施工中还应当严格对施工现象进行监管,经常检测施工的质量问题,不断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施工技术能力,只有拥有能力过硬的施工人员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达标。还要经常的养护和管理施工设备,要在施工队伍中,挑选出专人对现场设备进行监管,保证设备一直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且保证设备的施工精确度。只有在施工过程中管理好施工各方面的事宜,才能更加合理的进行施工安排,保证施工的质量高效率好。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