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老的弊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8:21

家庭养老的弊端篇1

[关键词]隔代教育弊端出路

隔代教育,是指由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等上一辈老人来照顾、教育孩子的教养形式,这在欧美等国家是极为罕见的。隔代教育并不是一无是处,但本文主要讨论隔代教育的弊端及其出路,所以,隔代教育的长处就略去不谈了。

一项调查显示:在上海,目前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在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而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达70%,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

一、隔代教育兴起的原因

1.“421”家庭模式(即一个家庭中有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是滋生隔代教育的温床。随着1980年代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婚育年龄,这种家庭模式已经呈现出主流倾向。因为1980年代的年轻人都面对工作或就业竞争力的压力,一般都把事业放在主要的地位,生了孩子自己没时间照看,只好留给自己的父母照管,还有的因为就业压力大,经常调换工作单位,生活没有保障,经济收入不高,没有抚养孩子的能力,也只好把自己的孩子交给父母经管,成了名符其实的“啃老族”。

2.1980年代以后出生的一代,其父母基本都达到了退休的年龄,这些老年人在家呆着寂寞,喜欢看孩子,愿意把自己孩子的下一代带到身边,把抚养教育下一代作为一种营生或者打发时间的一种手段,而年轻一代,因为经济和时间等诸多原因,也愿意把自己的孩子交给长辈代养。

3.乡下农民工进城打工挣钱,他们没有能力带孩子跟随自己一起生活,只能把孩子交给长辈照顾。

4.离婚、丧偶、再婚或夫妻两地分居、住房紧张等因素,同样可以造成孩子交给父母照看。此外,年轻父母无经验、图省事或希望保留二人世界,把孩子交给父母抚养。

二、隔代教育的弊端

1.祖辈对孩子的溺爱会助长孩子的很多恶习。一般家庭,老年人对孙辈儿都是格外溺爱,包揽孩子的一切,特别怕孩子累着,什么也不让孩子自己做,剥夺了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严重影响了孩子动手能力的养成,更谈不上让孩子体验自我成功的乐趣和骄傲。这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没有劳动的愿望,基本上没有生活自理能力。

2.祖辈对孩子的娇惯和纵容,容易导致孩子在成长中养成性格缺陷。多数祖辈照管孙辈都是祖辈只关注孩子日常的物质生活,其他事情由着孩子的性情来,孩子有了什么愿望,几乎是有求必应,一切围着孩子转,对孩子内在休养和个人行为很少给予指导与教育。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养成矫情蛮横的性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孝道,不懂尊重人,性格乖戾,最后导致性格缺陷。

3.隔代教育容易阻滞孩子的智能发展。由于年龄及心理的关系,祖辈家长往往跟不上时代的节拍,对现代育儿观念及知识缺乏了解,缺乏超前意识,早教观念不强,往往是凭借陈旧观念与过时套路来教育孙辈,在教育过程中以经验代替科学,感性代替理性,不能正确、及时、有效地开发孩子的智力,阻滞孩子智能发展。第四军医大学学者汪萍等对443例1~3岁隔代抚养儿童和443例1~3岁父母抚养的儿童进行对照研究,发现前者在智力发展和适应社会能力上明显不如后者,认为隔代抚养阻滞儿童智能发展。

4.隔代教育容易导致孩子产生严重的自卑、叛逆心理。在乡下,由于个别祖辈不懂如何教育孩子,孩子一旦有了过错,就严厉惩罚,非打即骂,或者严重贬损。此种隔代教育类型,极容易导致孩子自卑或叛逆心理,个别孩子还容易滋生对亲人和社会报复心理,此类孩子长大后,极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

此外,由于隔代家庭中幼儿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易使孩子感情上产生对父母的生疏感。隔代教育容易助长孩子胆小、内向、孤僻等性格的形成。

总之,祖辈和父辈由于社会阅历、教育程度、时代背景以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异,导致祖辈和父辈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内容、标准、重心以及具体方式方法等方面多有分歧和差异,若在缺乏有效沟通的情况下,不仅会制造家庭教育冲突,而且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进而形成双重人格或分裂人格,贻误孩子一生的前途。

三、如何走出隔代教育的误区

目前,隔代教育的方式,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一种习惯,即使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危害性,想走出误区也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尤其是有一些人还没有明确认识到隔代教育存在的诸多隐患。所以,如何走出隔代教育的误区,应该说,这是一个需要长期讨论、深入研究的课题。

那么,如何走出隔代教育的误区,或者说如何矫正隔代教育造成的诸多隐患?

1.要提高对隔代教育危害性的认知水平,这一点很重要。建议国家教育部门和新闻出版等宣传机构,在隔代教育问题上,加大力度进行讨论,尤其是通过网络和电视等媒体,传播新的教育理念,让民众知道隔代教育的危害的严重性。

2.承认隔代教育的存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而且是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现实,合力打造新式“隔代教育”。首先,努力提高老人的家庭教育知识,更新教育观念。很多老人不懂得教育孩子的科学性,不清楚孩子成长的规律性。因此,选择隔代教育的家庭,孩子的祖父母和父母之间要互相理解、经常沟通,年轻的父母要向长辈传达现代育儿的观念和知识,而祖父母也要善于吸收新知识,双方在教育上达成共识。其次,家庭、街道和社区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家庭、街道和社区等都应该积极关心隔代教育问题,有条件的街道和社区可以把隔代教育的老人和孩子们组织起来,开展活动,让大家在一起互动交流。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学会与人交往,又能让老人们相互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

3.发展多种形式的幼儿园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现在,我们的社区不仅幼儿园少、规模小、环境差,而且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都有待提高。如果社区幼儿园遍地开花、收费合理、环境优雅、教学水平高,服务态度好,社区居民就愿意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教育,事实上也就冲淡转移了隔代教育。

4.可以建立隔代家长学校,利用这个平台向更多的家庭传播正确的育儿观,传授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方法,指导家长和孩子开展亲子游戏活动。

5.在农村,应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学校的建设力度,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尽量为父辈不在身边的儿童提供食宿便利,让隔代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健康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

四、结语

成功的教育必须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紧密结合的全方位教育。社会各个方面都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并把它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综合管理、优质服务、齐心协力,共同促进未成年人教育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社会化。

参考文献:

[1]李石华.隔代教育:备受宠溺的孩子怎样教[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9.

家庭养老的弊端篇2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降;社会养老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早在一个世纪前,它就引起了西欧一些国家的关注,但人类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强烈感受到老龄化的冲击,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讲:“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无声的革命,它已超出人口学的范畴,对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和精神等各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这场革命将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大的冲击。因为世界上大多数老年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且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更快。发达国家已进人人口老龄化社会并在解决老龄问题上取得了程度不小的成功。但是,发展中国家在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同时还面临许多其它全面性的挑战。因此,它们所面临的老龄化形势就更加紧迫。”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从24世纪74年代以来。其人口老龄化趋势已十分明显。在新世纪来临前夕,我国跨人了老年型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4%为老年型社会的划分标准),如果说上个世纪最后24年的时间,我国把解决人口数量问题作为最紧迫任务的话,那么21世纪中国面临的问题则是结构性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因此,弄清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建设幢康的老龄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人口老赞化的特征

   (一)老年人口绝对数贵庞大,且潜势迅猛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是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问题,更重要的是老年人a的绝对数量问题。199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R已达1,24亿,这几乎相当于当时一个俄罗斯的全国人口,相当于两个英国的人口,3个西班牙的人口或4个加拿大的人口(pRB,1999)。若把这样庞大的人口群体作为一个国家的话,它将是世界上排名第十的人口大国。如此规模的老年人口仅作为消费者而存在,对我国的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源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二)人口老龄化发展呈现出区城不平衡性

   由于不同省区间、城乡之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我国人口老龄发展也呈现出区域间的巨大悬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程度最高的上海市,早在74年代末就突破了10%的老年人口比重,进人老年型人口的行列。而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低的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两地区19911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分别为5.15%和5.24%.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分别为3.18%和3.38%(《人口研究》1999.6)。从城乡差异上看,一方面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人口超前程度也迅速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到城市,使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和速度都高于城市,农村也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形势。

   二、目前我国养老保呻的主要方式

   面对庞大的老年人口群,面对即将来临的老龄化高峰期,“养老,,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我国养老保障主要有两种方式: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它们各有其利弊之处。

   (一)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也是我国农村维持至今的主要养老方式。家庭的特殊职能在“养老”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老有所养,不仅是经济供养还有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两个重要方面。家庭养老能够使老年人得到生活上的照顾,还能使他们享受到天伦之乐,免除老人的寂寞孤独。另外,老人和子女一起生活,父母帮子女照顾孩子或料理家务,子女为父母提供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这种方式对双方是互惠的,它体现了老人的价值,使老人心理上得到平衡,也有助于提高老人的家庭地位。

   家庭的功能非其它养老方式所能替代,然而,这种养老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首先,尽管在我国敬老尊老的文化代代相传,但子女对老人的供养一直有很多问题。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的交换理论从本质上解释了这一现象,他认为,社会中的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个人之间存在着一种互惠的交换模式,即在人们的交换中,双方都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只有对

[1] [2] [3] [4] 

等、互惠,交换才能持续下去。(这种东西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由此进一步提出,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人越有价值,他就越可能采取该行为;反之,若没有价值,他就要避免这种行为。

   父母和子女之间也存在着这样一种交换,用经济术语说.父母抚养子女,是对子女进行投资,子女对父母的赌养,则是对这种投资的回报。但这种交换于父母一方更为不利。从时间上看,子女一出生,父母就在付出。子女一无所有,父母倾情给予。年幼时要照看,稍长要上学,以后的成家立业仍需父母支持,等到子女成年,父母已竭尽财力。在最需要帮助的年龄处于最不利的经济地位,缺乏交换的资本,成了子女的“包袱”。

   从交换动机上看,父母生养子女,多是出于生物学的本能,不会考虑到年老时可能得不到子女的帮助就不抚养孩子,而子女对父母的赌养则更多地出于伦理道德准则和责任感。因此,就容易出现‘痴心父母多,孝顺儿孙少,的局面。

   交换双方的不对等,从本质上决定了“家庭养老”的弊端。这种弊端是不可避免、无法克服的,其表现就是“家庭养老’的不稳定、不可靠。而时代的发展,又给“家庭养老”带来了新的危机:

   .老年人口数t急剧上升,寿命延长。我国已步人老年型社会,到本世纪fl年代老龄化高峰期来临之前。老年人口仍将膨胀。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老人的寿命延长了很多;

   ,家庭呈小型化趋势。计划生育的实行,缩小了家庭的规模,尤其在城市,独生子女己十分普遍。同时,人口流动性增强,出国留学、务工、移民潮的出现,其后果就是空巢家庭的增加。世纪年代,我国家庭平均规模为.人左右,年l%的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平均规模已缩小到,人。未来,空巢型家庭和单身老人家庭仍将迅猛增加。到.年,岁以上的单身老人家庭将突破万户,其中女性单身老人家庭将占主体。(《中国人口老龄化前景与对策专家研讨会综述》,《社会学研究》,年第期)。

   .女性劳动参与率在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及其社会角色的多样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与此同时,妇女在家庭中的闲暇减少,而女性在家庭养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量“下岗职工”出现。失业率上升,家庭收入锐减,这种就业不充分的状况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传统崇老文化衰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的人侵,逐渐淡模了传统的祟老文化,“养儿防老”的观念逐渐退化。而杜会主义养老文化建立迟缓,使得家庭养老的行为模式缺乏规范,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总之,老年型社会对“养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当前特殊的社会背景却使家庭赌养能力不但没有同步提高,反而有所下降,造成了二者之间的矛盾。“家庭养老”原来就存在本质上的弊端。现在又增添诸多间题,更加难担重任,它已不可能作为一种主要的养老方式来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

   (二)社会养老

   社会养老即通过税收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方式.将分散于个体之中的资金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统一组织起来,达到分散风险和收人再分配的目的,从而实现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

   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在两个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是分散风险的程度不同:家庭养老的代际关系发生在家庭或家族范围内,而社会养老在整个社会范畴内考虑代际关系。在抵御风险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其次是保障力度的不同气家庭养老靠子女的责任感和道德压力实现,靠的是一种“软”约束,而社会养老,通过统一的、有法律约束力的社会规则,来实现收人再分配的功能,显然更加可靠和稳定。除此之外,社会养老还减轻了家庭的负担,这对今后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显得尤为重要。将来的家庭人口结构将为;:型,也就是说,一对夫妇抚养一个孩子和四个老人,赌养能力将大大降低,若没有社会的参与,家庭是不可能独当一面的。社会养老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还将增加就业机会,让人力资本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社会养老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养老保险,它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经济保障:二是社会服务,加敬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等社会福利机构,保证老年人的医疗健康、社会参与和生活照料。

   三、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顺

家庭养老的弊端篇3

关键词:隔代教育家庭教育幼儿教育良性互动

现实社会中,很多年轻父母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儿童的抚养和教育之中,于是隔代教育是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客观存在的一种教育形态。亲代的教养角色被隔代所代替。儿童正处于人生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接受怎样的教育,受到什么样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儿童入园,甚至一生的发展。但是,在我国,更多孩子的婴儿期、幼儿期、少儿期,甚至是成年早期,都是跟祖父母一起度过的,祖父母成为儿童早期教育中的重要角色。

一、隔代教育现状

家庭教育一般有两种,直接由父母抚养的亲子教育和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随着社会家庭教育结构的改变,“421”式的家庭结构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家庭教育的投入也随之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体制转型、各行各业改革高速发展,年轻人肩负着成家立业的双重压力,他们既要加倍投入到工作之中,争取事业的成功,又要兼顾家庭的幸福美满。倾注在孩子身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只能将孩子交给父母照顾。在中国这样的国情下,隔代教育大有增长的趋势。

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王极盛的研究,将隔代教育归结为三种类型:一是过分关注型。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以增加许多经验,增强能力。孩子本来在正常环境下能锻炼自己的能力,结果让祖辈家长们取而代之,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二是过分监督型。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经常检查孩子的行为,对孩子做任何事都不放心。当孩子有了最初的劳动欲望时,祖辈会因为嫌孩子碍手碍脚或担心孩子受累等原因而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制止。这样,无形之中打击了孩子的劳动热情,扼杀了孩子的劳动意识,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愿意去尝试。

三是民主、温暖和理解型。有的家长会用这种方法,只是数量很少。但这样的方式确实能使孩子的能力得到最好发展。

二、隔代教育利弊因素

1.不利的因素

(1)过分的溺爱和保护。溺爱是祖辈带孩子的主要问题。老年人出于对孙辈的过度疼爱,常常对孩子百依百顺,关怀呵护,所以由老人带大的孩子一般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2)部分祖辈观念的相对落后。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a.哈里森等人曾根据大脑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指出,在童年时期由父母或相当于父母的人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所提供的外部经验,将永久不衰地记录在每个人的“人格”磁带上。祖辈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某些做法对正处于习惯形成阶段的儿童的负面影响。许多爷爷奶奶,特别是农村祖辈,观念相对落后,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有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

2.有利因素

(1)祖辈比父辈在情感和时间上都占有优势。由于祖孙的血缘关系,老人本能地对孩子产生慈爱之心,对幼儿的日常行为能够更全面地注意。不少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他们不仅照顾孩子的生活,提供学习的条件,进行适当的指导,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一般地说,祖辈与孙辈之间容易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

(2)有利于幼儿学习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瑰宝,成功的隔代教育,会使孩子对此有所了解,并使其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社会风气变得日渐浮华,成年人不免会沾染上诸如急功近利、铺张浪费等不良习气,孩子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勤劳、朴实、节俭、诚信、孝顺等现代社会并不过分强调的传统美德会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孙辈,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从而受益终生。

三、对于优化隔代教育的建议

家庭教育专家李洪曾说,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要改变目前隔代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年轻父母和祖辈们要共同寻求一种更好的方法来扬长避短,克服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发扬其中的优势。

1.端正对早期教育的认识

陶行知儿童教育思想中,既强调儿童基本素质的塑造,又强调个性和特长的培养,充分体现完整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是儿童教育的核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为个体以后的全面发展提供多方面的基础与可能,而不能成为儿童以后教育的绊脚石。对儿童来说,文化知识的传授只是早期家庭教育的一部分,而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对此年龄段的儿童发展更为重要。

2.提高祖辈家长的育儿素质

积极协同幼儿园、社区,开办家长学校,编辑适合老年家长阅读的早教普及性读本,传授一些早期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原则,介绍一些生活化的,便于家庭操作的婴儿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裴斯泰洛奇指出,儿童心理能力在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现象,存在程度的差异。教育者要考虑儿童年龄阶段问题。早期教育的宗旨之一就是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可以通过家长学校早期教育观念、知识、方法的培训,使祖辈家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3.积极打造混合型家庭教育模式

家庭养老的弊端篇4

关键词:养老保障;城市化;市场;政府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中形成了“养儿防老”的传统,并且根深蒂固。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中社会保障改革的推进,“养儿防老”的弊端日益暴露,中国农村养老保障走向何处,是固守家庭养老的阵地还是走社会化养老之路,可谓见仁见智,讨论多年难以形成共识。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要从我国国情出发,逐步建立起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绝不可一蹴而就。

一、问题的提出

(一)“家庭养老”受到挑战

由于中国历史传统中儒家“孝道”思想的影响,农村养老保障在历史和传统上是以“家庭”为主。我国目前农村养老保障政策中强调的仍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体和基础,辅之以集体供养、群众帮助和国家救济相结合的养老模式”。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以及现实社会中竞争的加剧、工作压力增大等原因,“核心家庭”、“空巢家庭”大量涌现。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内部重幼轻老和子女忙于工作,使家庭中子女全身照料老人的状况难以维系。况且维系家庭养老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作用在不断弱化,事实上家庭养老的作用在大大减弱。2001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农村家庭变化课题组”的调查资料表明,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完全依靠家庭养老的比例仅为50%左右。

(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提供的数据,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按国际上人口老龄化的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由于人口结构的特殊性,我国社会养老负担特别重,在农村尤为突出。2000年底,我国农村老年人口约有1亿,是世界上农村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与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且,人口老龄化的水平是农村明显高于城市,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这种趋势会进一步增加。

(三)城乡养老保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据新华通讯社2002年7月19el消息,民政部宣布,截止到7月10日,全国有1930.8万符合低保条件的城市困难居民领到了最低生活保障金。

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农民家庭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户数约为100万左右,按每户4人计算,也仅有400万人,约占农村人口总数的0.5%。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就已经在农村积极推行建立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的探索,但参保人数却从1988年的8000多万减少到2001年的5000多万。由此可见,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大大滞后于城市的养老保障制度和农村老年人口养老保障的需要,农村养老保障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瓶颈问题。

二、问题的解决

人的一生可分为少年、成年、老年三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获取经济成果满足消费需求的方式截然不同。老年时期主要有三个渠道取得经济供养:一是个人,依靠成年时期个人储蓄和老年处于健康时期的个人劳动收人;二是家庭,主要是子女供养,可视为非正规的群体行为;三是社会保障,可视为正规的群体行为。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朝一夕的事,真正解决之,一要靠经济发展,这是根本所在;二要靠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三要靠政府推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改变农民身份,推动城市化进程

家庭养老的弊端篇5

【关键词】养老方式选择策略;社会学;养老方式;南阳市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在经济及社会保障尚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提前步入老龄化社会,这使得传统养老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如何有效地解决数以亿计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已迫在眉睫。而我国传统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养老机构的诸多弊端使得社区养老在养老问题中的应用研究有了现实基础。

一、现阶段城市居民主要养老模式

所谓养老方式就是老年人在面对现有养老资源的情况下所选择的养老模式。它由一定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并必然会随着社会生活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相应的变化。然而这样的概括又难以界定和厘清具体的养老方式。鉴于此,本文结合文献研究,根据城市居民是否接受子女供养和养老依托地,把养老方式分成居家养老、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方式。

(一)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是由先进国家传来的一种新概念。他和传统的家庭养老区别很大,居家养老的家作为一种载体存在,而家庭养老的家则是建立在家庭经济基础之上,其中的涵义完全不同。居家养老的享有独立经济来源的老年人拥有独立住房,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大多脱离子女,可以依靠邻里和保姆服务人员等。

(二)家庭养老:家庭养老一种较为久远的养老模式,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和日常生活多由子女照顾。城市居民和子女、家人在情感上的交流较为普遍,且由于家庭成员对老人的习惯和爱好都很了解,所以照顾的会比较周到,经济成本较低,在经济上比较理想。

(三)机构养老:机构养老分为很多种,他们主要是为老人提供护理、食宿和照料等服务。在养老机构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缓解子女的压力,使老人得到较为集中的照顾和有秩序的生活,并且在养老机构中同龄人较多,老人日常交流娱乐并不受到影响,对老人的精神和身体都有益处。

二、养老方式的选择策略优势分析

居家养老在我国城市老人的家庭照顾的负担沉重和机构照顾老人的成本过高、观念未完全接受、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积极发展老人社区资源,丰富服务项目,可以有效的解决城市居民的养老问题,对减轻政府负担、鼓励社会福利社会化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居家养老对家庭赡养进行有效的补充,是实现老有所养的重要举措。它不仅仅是由有血缘关系所组成的狭义的家庭概念,而是在生活功能上,更具备人性化、人际关怀、情感交流,同时具备物质养老护理和精神养老护理条件的社会环境。在这样的社区、家庭、环境中,社会人际关系层次更多,人际交往互动方式更为多样,更能满足人际互助与沟通的多元需要,而且它可以有效利用社区闲置资源,节约养老成本。社区养老所需的成本是三种养老模式中最为理想的。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需要支付相当数额的费用,而家庭养老则需要牺牲老人子女的工作时间或是雇佣专门人员给老人提供日常的居家照料,也需要承担不小的成本,因此,居家养老在经济成本方面要比较高,对老人家庭经济资本有一定的要求。

家庭养老模式是我国历史上形成并延续下来的一种养老模式,是指由家庭成员为老年人提供资金、住所、所需和日常生活照料的一种养老模式。资料显示,虽然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场所可有多种选择,如家庭、养老院、老年公寓等,但由于家庭养老具有在提供情感交流和心理需求上的优点以及养老观念等因素的存在,家庭养老仍然是多数老年人的第一选择,是现行养老模式中的主要形式。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完全由赡养人或抚养人承担,具体讲就是老年人居住在自己的家里,由老伴、子女或亲属为其提供生活所有的照顾。在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中,老年人可以经常看到子女和家人并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同时,由于家庭成员了解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在生活的照顾上更全面、周到。

机构养老在日常生活中,它是家庭养老的一个重要替代物,而且是一个覆盖范围较广的替代物,因为有很多的老人可以选择它。但是由于机构养老发展的不均衡性,其质量参差不齐,档次差别很大,在高端机构入住的多为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的老人,解决精神上的孤独是他们选择进老年公寓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低端机构的入住者多为家庭发生变故,生活不能自理、丧偶、经济压力等原因。可谓是一种选择较为广泛的养老方式。

三、结语

养老问题是整个社会存在的普遍问题,而养老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因此,选择一种适合自己情况的养老模式,十分重要。家庭养老这种模式抗干扰能力强,经济要求低,在经济资本较弱的状况下,家庭养老的就非常必要。如果有较多的空暇时间并希望从事兴趣爱好和娱乐活功,经济身体状况较好时,居家养老是种较好的选择。身体状况不佳,且经济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机构养老很适合。而国家则要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进养老保险改革,提高老年群体的经济能力和健康水平。加大对公共福利设施,为适应社会的老龄化趋势,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应加快建设步伐,对养老机构增加投入,提高它们组织养老资源的能力。最后,政府应当鼓励个人和企业等创建、经营老年服务设施,以灵活政策,形成社会多层面养老的格局。

参考文献

家庭养老的弊端篇6

关键词: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02-02

1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的概念界定

家庭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家庭教育物质环境是指家庭中孩子经常接触的人、事、物等有形的、具体的、客观存在的环境,如家庭结构状况、生活水平、居住条件、图书玩具的购置等。家庭教育精神环境是指家庭中的情感、态度、人际关系、处事方式等无形的、抽象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如亲子关系、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以及父母的文化素质等。家庭教育物质环境是家庭教育精神环境的前提和基础;家庭教育精神环境反作用于家庭教育物质环境,影响着家庭物质环境的表现和发展,每个家庭的物质环境都是家庭成员主观选择和加工的结果,都赋予了精神的作用。家庭教育物质环境和家庭教育精神环境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是指经过家长的设计与选择,使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和社会化功能的物质环境。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具有四大功能:一是幼儿认知的信息窗;二是幼儿社会化的助推器;三是幼儿情感的催化剂;四是幼儿身体健康的训练营。因此,作为家长应善于挖掘家庭物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特指户口在县城以下的农村、父母身份均为农民或农民工、年龄在3~6岁的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研究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目的在于让广大农村幼儿的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的重要作用,引导和提升他们创设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的质量和品位。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关系到农村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关系到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未来。

2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的优势

有人认为,在城乡矛盾日益加剧的今天,相对于城市优越的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根本无任何优势可言。事实并不尽然,幼儿家庭教育具有其非常独特的一面,其最终培养目标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即由于受幼儿年龄特点和认识能力所限,幼儿家庭教育的重点不是知识、品德和审美教育,而是身体的成长发育和智力的开发。从这一角度来看,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恰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1农村家庭整体生活环境真实、自然

生活在城市的幼儿可以享受到都市的繁华美景,如高楼大厦、大型超市、3D影院、游乐设施、动物园、博物馆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是,农村幼儿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宁静的田园风光、自由惬意的生活节凑,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农村幼儿不仅能吃到最新鲜的水果、蔬菜、粮食、鸡蛋等,还能辨别多种动物和植物,亲身体验到它们生长变化的过程,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经验;通过与植物和动物的亲密接触,农村幼儿不仅了解很多植物的特征和动物的习性,甚至学会了对物体进行简单的计数、归类和统计;幼儿游戏与玩耍的内容源于现实生产与生活的亲身体验,是对家长生产生活的模仿,农村幼儿很小就学会了“捡、拔、剥、摘、撒、掰、拧”等等手部动作,手的灵活使用非常有利于大脑的刺激与开发。良好的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并非等同于高档、时尚和豪华,而应给予幼儿真实、自然、具体、直接的感官刺激和多样的信息。农村生活环境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和潜能的开发。

2.2农村家庭居住条件开放、简朴

城市幼儿大多数居住在封闭的单元楼中,楼房内卧室、客厅、厨房、餐厅、厕所样样俱全,冬天有暖气,夏天开空调,关起门来就是一块独立的小天地,甚至住在对门都素不相识,不相往来。但是,农村带院子的平房高大宽敞、出入方便、行动自由,使农村幼儿具有更大的活动范围和空间,运动量大大增加,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幼儿的天性和身体发育的需要;农村幼儿冬天要体验寒冷的滋味,夏天要经历酷暑的考验,这使得他们的身体更加结实,对环境气候的适应能力也更强;农村的邻里之间接触较多,夏天傍晚一起在门口消夏乘凉,秋天一起收割、采摘、晾晒,农村幼儿生活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之中,从小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的关系,感受到了热情与淳朴的民风,有利于他们良好人格的培养。

2.3农村家庭结构状况更加紧密

城市家庭结构以幼儿和父母两代人一起生活的核心家庭为主,隔辈祖父母一般独自生活,只有在孩子太小需要帮忙照看时才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与其他亲戚相距较远,交往不便,也只在年节和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才相聚。但是,农村家庭结构则以幼儿、父母和隔辈老人三代人一起生活的主干家庭为主,叔叔、伯伯大都住在本村,其它亲戚相距也都不远,往来频繁,完善的家庭结构使农村幼儿很早就对家庭成员的称谓有了一定的认知,对辈分关系有了较深入的理解,不知不觉中幼儿的思维和记忆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农村紧密的家庭关系,也使幼儿充分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和浓浓的亲情,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有利于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礼貌待人的良好品格。

3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的弊端

与城市幼儿家庭相比,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确实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劣势和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农村幼儿家庭的卫生条件较差

城市幼儿家庭一般都很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幼儿的用具要经常高温消毒,饭前、便后要洗手,提供适合幼儿的如厕用具并适时、适当给予训练等。而农村幼儿家庭受家长自身生活方式的影响和居住条件的限制,不重视幼儿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基本上是粗放式的喂养,一切顺其自然;即便是条件较好的农村家庭,很舍得给孩子花钱买食物和生活用品,但也不特别注重讲究卫生、营养膳食、合理搭配、保持清洁干净。

3.2农村幼儿家庭缺乏专门的活动空间

条件优越的城市幼儿家庭会为孩子准备单独的房间,房间内除了床、柜等生活用品外,还有图书、玩具等材料;一般的城市幼儿家庭也会为幼儿开辟一定的活动区,专门安置幼儿游戏和学习的材料,供幼儿游戏、玩耍;城市幼儿家庭活动空间的布置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和性别特点,材质、图案、颜色都精心挑选,力争对孩子的身心产生积极的影响。相比之下,很少有农村家庭专门为幼儿开辟活动区,供幼儿活动和放置用具,更别说精心设计和布置单独的幼儿房间了。

3.3农村幼儿家庭图书、玩具数量少、品种单一

城市幼儿家庭的图书品种多样,从童话寓言到生活常识,从人物到动植物,从图形到文字,等等;城市幼儿家庭的玩具丰富多彩,从积木、拼图到电动遥控,从毛绒到实木到塑料到金属,从手工训练到智力开发,等等;有的甚至会花大量的金钱买来各种包装精美的幼儿读物,购置昂贵的、高档的电动玩具,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农村幼儿家庭接触到的幼儿读物和玩具的数量很有限,品种也很单一。

造成以上弊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农村幼儿家庭的收入水平整体较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导致农村幼儿家长在思想上不能认识到家庭物质环境的重大意义,在行动上也就很难做到积极主动地去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物质环境。

4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的改进措施

创设有利于农村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家庭教育物质环境,发挥其优势,克服其弊端,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幼儿家长的素质。对农村幼儿家长的教育工作是幼教机构和幼教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实现家庭和幼儿园合作共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首先,使农村幼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家长会、专题讲座、提供家庭教育的书籍、发放宣传材料、个别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农村幼儿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新理念,从而自觉、主动地为幼儿创设一个符合孩子生长发展规律、整洁而又充满情趣的物质环境。

其次,为农村幼儿家长提供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的示范。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模型展示、现场观摩等形式提供多种类型、不同风格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的设计方案,供农村家长学习和借鉴。

最后,训练和提高农村幼儿家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创设的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农村幼儿家长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幼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设计竞赛活动,检验和指导农村幼儿家长的教育理念,切实提高农村家长家庭教育物质环境的创设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占兰.中国农村幼儿教育体系的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1995(4):21-23.

[2]李生兰.利用家庭教育环境资源促进幼儿能力发展[J].山东教育,2001(5):10-12.

家庭养老的弊端篇7

关键词:教育服务功能隔代教育现代家庭教育子女家庭教育教育形态亲子教育现代社会

一、隔代教育在当代家庭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1、祖辈具有教育、抚养孩子的实践经验

作为已经养育过子女的祖辈,在教育、抚养孩子的实践经验方面较之年轻的父母更为成熟。他们对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办法要比孩子的父母知道得更多。祖辈社会实践比父母丰富,积累了丰富的阅历,重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将要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孩子的营养和身体状况)并提前加以预防。因此隔代教育的子女,一般而言,身体的素质较好,他们在对孩子的生活照料和安全保障方面明显要优于非隔代教育的子女。

2、祖辈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养育孩子

相对年轻的父母而言,祖辈不再有工作的繁重压力,时间和精力比较充足,而且心态平和,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时,祖辈的带养可以减轻父母在事业和生活上的负担,有利于家庭的稳定和发展,使孩子的成长有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上有了较好的保障。

二、隔代教育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纵然隔代教育具有优势性,但由于祖辈在教育观念上比较保守、落后,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比较片面、单一,以经验育人,因此隔代教育也存在不足。不恰当的隔代教育将对孩子的成长带来难以弥补的缺陷。我们要正确认识其弊端,并将之尽量地最小化。

1、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

隔代教育中的孩子往往受到祖辈极度小心的保护,与父母相处时间不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较少,使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心胸不开阔,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养成。祖辈的过分溺爱和迁就,对孙辈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余逸群在对首都1000户独生子女家庭的调查结果显示,老人过分溺爱孙子的占86%。这容易导致孩子形成“自我中心”意识,增强他们的依赖感,变得任性而娇气。由于祖辈本身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不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影响,不懂得因特网等现代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

2、不利于孩子优良品德的培养

同样由于祖辈对孙辈的无限度溺爱,事事包办,百依百顺,导致孙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利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意识,从小养成怕脏、怕累、怕吃苦的坏习惯,更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及探究问题的能力。祖辈对他们的百依百顺,纵容护短,致使孩子自高自大,不利于培养他们中华民族传统的谦虚、礼让等优良品质。同时,祖辈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孙辈的物质需要,宁可自己节省也不亏了孩子,导致孩子从小不知道勤俭节约,浪费成习。

三、改进方式,积极发挥隔代教育对现代家底教育的服务功能

虽然隔代教育具有其不足之处,但是我们并不能由此认为隔代教育一无是处,历史上许多大家都是由祖辈养育成才的,如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是由其奶奶带大的,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是由其外祖母实施的早期启蒙教育。可见,要想发挥隔代教育的积极作用,关键就在于改进隔代教育的方式方法。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对隔代教育进行正确指导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级学校,家庭教育是儿童整个教育的基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

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家庭教育所具备的特点,决定了其始终是学校教育的有利补充。因此,家庭教育不是盲目进行的,应该接受学校的指导和帮助,对于隔代教育问题更是如此。学校是传授系统知识的场所,是接受最先进教育理念的机构,可以对隔代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加以正确的指导,让祖辈从理论层面上对隔代教育有清晰的认识,在教育孙辈的过程中能够用正确的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指导。

学校对隔代教育的指导在时间和方式上可以灵活多样。一是可以通过开展讲座的形式,对教育、隔代教育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二是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的形式,了解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加以解决;三是建立学生的有关隔代教育方面的档案,随时了解学生家庭教育中隔代教育的状况,并及时解决问题;四是在隔代教育出现问题时,可以点对点地开展个别性的沟通和交流,深入地了解学生家庭中隔代教育的困难,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参考性方案。

2、祖辈主动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以适应现代家庭教育的需要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祖辈应该知道,再用以前教育孩子的方式来教育孙辈已经不合时宜了。因此祖辈要想使隔代教育发挥积极作用,就应该努力更新观念,主动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从以往的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

首先是努力学习有关教育、家庭教育、隔代教育的基本知识,特别是要学习隔代教育的正确方法和方式。这就需要加强与学校老师的交流。参加学校举办的有关隔代教育的培训,主动向老师咨询有关问题。其次应该努力了解现今儿童的普遍心理特点以及自家孩子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第三是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能与孩子进行畅通交流的新知识与新信息。能听懂孩子们流行的话语,知道孩子们喜爱的文艺、体育、政治明星,与孩子有共同的话题进行交流。明白孩子的想法,教育起来才能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发挥好的效果。电视、书籍报刊、因特网等媒介在祖辈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祖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加强新技能的学习。比如获取新知识、查阅新信息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使用技术等等。

3、祖辈要主动参与学校、家庭及社会等各方面协调、配合与沟通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的协调和配合,单靠某一个方面的作用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因此隔代教育中的祖辈也要与各个方面作好协调、沟通等工作,以促进教育合力作用的发挥。

首先,祖辈应该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与各方面加强沟通协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教育合力的意义,改变以往独力教育孩子的错误看法。只有在思想观念上有了改变,才能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做到积极、主动地加强协调与沟通。第二,祖辈要协调与沟通的对象是多维的。对象一是学校中的老师。老师不仅可以对祖辈的教育方式方法加以指导,解决在隔代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可以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掌握孩子在学校中的近况表现,并使老师掌握孩子在家中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共同协商如何教育好孩子。对象二是孩子的父母。虽然现在年轻的父母较之老一辈人更重自己的事业发展,为接受日益激烈的挑战而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教育,关心子女的时间非常少。但作为人之父母则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尽量抽出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亲情需要。经常性地与祖辈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状况,通过协商使两代人在教育子女的意见上达到一致。而且父母较之祖辈经常接触社会的新信息、新经验,更容易接受养育子女方面的新知识,可以在某些教育问题上对祖辈加以纠正和指导,帮助祖辈教育孩子,使孩子取得进步。对象三是隔代教育的对象,即孙辈。我们常说,孩子是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的人,祖辈在教养孩子时应以民主平等的心态与孩子沟通、交流,明白他们的感受,考虑孩子的需要,让他们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非事事代劳包办,培养他们基本的优良素质和公民意识。

家庭养老的弊端篇8

关键词:农村;失地农民;养老

正如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管仲所言:“地者,政之本也,是故地可正政也。”失地农民养老问题事关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探究农民失地后的养老问题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一、失地农民现状

城市化是时展的趋势,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新时期新区土地征用环境下,大大小小的城市周围,把原本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征用为其他各种商业用地或公益性用地,成了一大司空见惯的事件,但这样的事件却使得一些祖祖辈辈在土地上“有依有靠”的农民从“有产阶级”变成了“无产阶级”,大量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唇齿相依的土地,从“地地道道”的农民——有土地的农民,变成了“不地道”的农民——失地农民,一个特殊是名称。失地农民成为一个不同于农民(纯粹意义上的“农民”),又有别于城市居民的特殊群体。

发展经济学经典理论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由二元结构向一元化转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市民化是其实质。长期以来,由于农民拥有稳定的土地使用权,来自于土地的收入成为农民最基本最可靠的收入来源,是家庭保障的经济基础。而今,失去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意味着失去了饭碗。农民一旦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业,由于受年龄、文化、技能等条件的限制,很难实现再就业,而是立即成为“务农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群体,由此出现“难就业、难创业、难保障、难发展”的“四难”窘状。

“失地农民问题实际上暴露的是中国的土地制度问题。”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袁崇法指出,土地对农民来说就是财产,但现行的征地补偿方法并不能把它当财产来看待,这就是最大的矛盾。在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过程中,农民希望更多地用市场机制来解决,这样对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财产权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利益能够得到保障。但是现行的征地办法仍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占用方式,具有强制性、垄断性,把农民排斥在土地利益分配体系之外,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受损,失地农民养老等问题由此产生。

二、当前我国针对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政策存在严重弊端

当前,我国各地现行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主要有:货币安置、征地费入股安置、保险基金安置、留地安置、调地安置、低保安置等。虽如此,我国现今多数地区现行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仍存在着严重弊端,主要弊端如下:

(一)安置方式单一

在失地农民安置模式中,虽存在多种安置方式,但以货币补偿为主,据有关机构数据统计,“在全国范围内,货币安置方式所占的比重在85%以上”。货币补偿,简单易行,因而,成为目前多数地区对失地农民普遍采取的安置方式,即失地农民在一次性全额领取安置补助费后,自行解决养老、医疗、就业等问题。虽然货币安置操作简单,农民心理上容易轻易接受,但一个明显的缺陷是不利于失地农民尤其是大龄失地农民在就业、养老、医疗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待遇。

(二)失地又失业问题严重,养老更无保障

据调查,在失地农民当中,就业最困难的主要有三类群体:一是大龄失地农民。这部分人多以农业生产为主,现在没有了田地,由于年龄、文化、体力、技能等限制,转业十分困难。二是失地前完全依靠土地为生的纯农民。对于他们来说,失地就意味着失业,大多数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三是生活在远郊和偏远地区的失地农民。相对于分布在城乡结合部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失地农民,这部分人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选择性要小,隐性失业现象极为普遍。据有关机构调查显示,2005年底河南省被调查的7.2万劳动年龄段征地农转非人员中,已获得就业安置的2.65万人,仅占36.8%,其余的都是自谋出路,就业转失业比例过高。失地农民因失业而引发的养老危机更加凸显,就业本无保障,养老又从何谈起?

三、我国失地农民养老的对策建议

家庭养老的弊端篇9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教学弊端改进方案

初中计算机学科不同于语文、数学这样的学科,它在中考中不占据很大分值,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很难对其重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

首先,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对计算机的期待。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计算机。互联网的强大功能满足了许多人的需求,初中生在对计算机的接触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产生很高期望。然而鉴于应试教育的现实原因,老师只是蜻蜓点水般地教学,使得许多学生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计算机,本来保持的浓厚兴趣渐渐消失殆尽。例如在有关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章节的教学中,老师只是单向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讲解完毕后就让学生记忆知识点。这一章节应该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这一章节中出现的专业术语晦涩难懂,学生理解记忆都有难度。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反而会压抑学生对于计算机探究学习的兴趣,起到反作用。

其次,初中计算机教学中不能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很多初中生家里已经配备计算机,他们已经能够对计算机进行简单操作。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是零基础。而且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也是有差异的。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可是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不能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作分析,把学生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进行教学,就会使得零基础领悟慢的学生无法掌握知识。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在网页制作这个章节教学时,家里有计算机的同学很清楚什么是网页,网页中都出现什么内容,也见过各种各样的网页。可是对从来没有使用过计算机的学生来说这些都是未知的。教师一上来就容易直接切入制作网页的主题,讲解制作的步骤。这样会导致零基础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教学思路,更不能深入理解这部分内容。

最后,计算机教学中还明显存在教师团队知识老化这个弊端。计算机是一门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因此知识更新很迅速。今天的新知识也许就会成为明天的旧知识。而且计算机的知识量也很大,这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可是很多教师都只是沿用以前的课件。陈旧的知识,不能适应快速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

针对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弊端,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变弊端为优势。我结合自身计算机教学中的经验,提出以下几个解决方案。

首先,改变死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激发他们对计算机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学习计算机课程的效率。例如,在计算机键盘指法的教学中,少讲多练,以练为主,让学生成为整个课堂的主体。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把全班分成多个小组,由组长派出代表进行比赛,评选出指法最标准、打字速度最快的学生,授予“打字小明星”的称号。除了进行这样的游戏以活跃课堂气氛外,老师还要将计算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实际生活出发,创设一定的情境。例如,在网页制作环节,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打开学校的网站,进行浏览,然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各自喜欢的网页。在学生对网页有了基本认识和兴趣之后,老师再一步步教学生制作网页。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导入这节课,比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更能吸引学生。

其次,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由于在学习计算机时,学生的起点不同,因此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有能力购置计算机,甚至在小学就已经开始接触计算机,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但大多数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或者家庭教育的欠缺,根本没有机会去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比较陌生。因此,老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可以先进行计算机基本知识的传授,了解计算机的构成,同时进行基本的打字练习。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通过测验、比赛等,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些任务,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能力。同时,要支持他们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之后进行感兴趣的一些操作,如电脑绘图、打字游戏等,鼓励他们自学课本上的知识,并作一定辅导,这样就有较多时间指导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使他们顺利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或操作训练。

家庭养老的弊端篇10

论文关键词:养老保障;城市化;市场;政府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中形成了“养儿防老”的传统,并且根深蒂固。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中社会保障改革的推进,“养儿防老”的弊端日益暴露,中国农村养老保障走向何处,是固守家庭养老的阵地还是走社会化养老之路,可谓见仁见智,讨论多年难以形成共识。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要从我国国情出发,逐步建立起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绝不可一蹴而就。

一、问题的提出

(一)“家庭养老”受到挑战

由于中国历史传统中儒家“孝道”思想的影响,农村养老保障在历史和传统上是以“家庭”为主。我国目前农村养老保障政策中强调的仍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体和基础,辅之以集体供养、群众帮助和国家救济相结合的养老模式”。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以及现实社会中竞争的加剧、工作压力增大等原因,“核心家庭”、“空巢家庭”大量涌现。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内部重幼轻老和子女忙于工作,使家庭中子女全身照料老人的状况难以维系。况且维系家庭养老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作用在不断弱化,事实上家庭养老的作用在大大减弱。2001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农村家庭变化课题组”的调查资料表明,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完全依靠家庭养老的比例仅为50%左右。

(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提供的数据,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按国际上人口老龄化的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由于人口结构的特殊性,我国社会养老负担特别重,在农村尤为突出。2000年底,我国农村老年人口约有1亿,是世界上农村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与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且,人口老龄化的水平是农村明显高于城市,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这种趋势会进一步增加。

(三)城乡养老保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据新华通讯社2002年7月19el消息,民政部宣布,截止到7月10日,全国有1930.8万符合低保条件的城市困难居民领到了最低生活保障金。

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农民家庭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户数约为100万左右,按每户4人计算,也仅有400万人,约占农村人口总数的0.5%。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就已经在农村积极推行建立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的探索,但参保人数却从1988年的8000多万减少到2001年的5000多万。由此可见,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大大滞后于城市的养老保障制度和农村老年人口养老保障的需要,农村养老保障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瓶颈问题。

二、问题的解决

人的一生可分为少年、成年、老年三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获取经济成果满足消费需求的方式截然不同。老年时期主要有三个渠道取得经济供养:一是个人,依靠成年时期个人储蓄和老年处于健康时期的个人劳动收人;二是家庭,主要是子女供养,可视为非正规的群体行为;三是社会保障,可视为正规的群体行为。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朝一夕的事,真正解决之,一要靠经济发展,这是根本所在;二要靠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三要靠政府推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改变农民身份,推动城市化进程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一个庞大的农业人群的存在是现代社会中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因为面对这么多的农业人口,国家几乎不可能通过利益格局的调整使他们分享到工业化的成果,唯有使他们离开农业融人到市民生活中去。当一大批农民变为市民,在增加工业品需求的同时,也扩大了农产品的需求。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配以城市化,城市的聚集效应又能容纳更多的人到第三产业,由此而形成因农民身份转换进而推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机制。据研究,在我国市民每增加1个百分点,对农产品增加的总需求间接折算成粮食需求达1054万吨。如果目前有2亿农民转换为市民,仅此就可创造4000亿元以上的农产品的需求,剩下的8亿农民仅从农产品出售中就可人均增收400元以上。为此,加快人口的城市化进程成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关键之举。只有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人的显著提高,农村养老保障基金的筹集才有可靠的基础。

实现和加快农民身份转变的途径是多样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在制度上必须使一批不需要以土地维生者与土地分离,变成农产品的纯消费者;同时,逐步扩大农业经营者的土地规模,新的土地政策的目标应是,让耕者有其田,不耕者可自动自如地放弃土地。(2)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是促使农民分化的一个有效途径,不管哪种城镇化的道路都必须伴有一大批农民脱离农业农村的市民化进程,亦工亦农不应成为城镇化中的主要就业模式。(3)农民分化过程中,在坚持以经济吸引的同时,适当增加些压力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二)维护以家庭养老为主的非正规群体行为养老保障体系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多数地区仍处于比较贫困落后的状态,建立一种有效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化、社会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因此,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在近期必须坚持。这一方面可以确保农村大多数老人老有所养,另一方面为发展以社会养老为主体的正规群体养老保障机制赢得时间。面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短期内难以建立起来的现实以及oecd国家“从摇篮到坟墓”养老体制的种种弊端,以家庭为主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应当继续维持,通过法律的、行政的、宣传的等手段,保证老年人同其他家庭成员一样,具有共享家庭成果的权利。通过“以时间换空间”,培育和发展市场化的社会保障。

(三)积极发展市场取向的农村养老保障事业

农村养老保障市场化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最终所在。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当前的重点是,必须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原则和现行的政策进行适当的改革和调整,应改变原来农村养老保险“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国家必须给予一定的投入,实行与城镇养老保险一样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以逐步消除或减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实现资源相对共享,体现合理的社会公平。在比较发达的地方,还应积极发展以寿险为主要形式的商业性养老保险。结合我国实际,笔者认为,应在农村广泛推广“实物换保障”的方式。即根据不同的对象,以特定的方式将其拥有的土地、农产品和股权等实物转换为保险费,分别设计切实可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方案:年轻农民实行产品换保障;老农和失地农民实行土地换保障;进城民工实行产品换保障+土地换保障的双轨制;乡镇企业职工实行股权换保障+产品换保障+土地换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