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融合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9:11

农旅融合概念篇1

关键词:农业旅游业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b)-0252-01

目前,产业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产业边界也被不断的突破,旅游产业融合就是一个新的旅游研究领域,研究文献数量相对较少。农业旅游正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一定程度融合的产物,旅游与农业产业的融合正形成一种热潮,基于此所形成的乡村旅游,农业休闲旅游研究不断。旅游与农业产业的融合使得农业与旅游取得双赢的局面。

1农业旅游的范畴界定

祁黄雄(1998)、张永贵(2001)等认为:农业旅游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概念是指:农业旅游仅仅是一种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概念是指:农业旅游有“观赏农业”、“观光农业”、“农村旅游”等多种不同概念的集合体。

刘杰(2004)等认为:农业旅游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体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农业示范、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及旅游者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农业艺术与自然情趣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

陈琳(2006)认为,农业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的一种农业类型,农业旅游使原本属于农业范畴的事物和行为成为旅游活动的内容,它拓展了旅游资源的类型,使农业焕发出新活力。

张文建(2011)认为,农业旅游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交叉重合而成的新型业态,是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相互延伸融合的产物,通过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的挖掘,使旅游吸引物的内容得以丰富;而旅游服务向农业部门的延伸,也使农业从满足人们生存需要扩展到了满足人们发展与享受的需要,使农业服务业得到了优化发展。

从对农业旅游不同定义的分析、比较中可以发现他们具有一些较为一致的看法,即认为农业旅游是由农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它以农业为基础,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牧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体验、休闲、度假,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

2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意义

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带动农业实现新的增长点,对农业发展意义重大。庞云杉,常少林(2011)等认为,发展乡村农业旅游可以帮助农业由传统的单一功能向集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乡村农业旅游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提高农业利益,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可以吸纳、接收和传播科学技术,帮助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张文建(2011)认为,农业旅游使农业的劳作方式、农田风光等原本属于农业范畴的事物成为可被依托发展旅游活动的内容,有效地拓展了旅游业可依托资源的类型,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迎合了旅游者多种多样、求新求变的旅游需求,推动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农旅结合,实质是通过二者间的要素依赖与对接,达到供给优势与需求优势的最佳结合。

当然,农业旅游也会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杨振之(2011)以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为背景,提出农业与旅游的融合互动有着双赢的效果。二者的相互融合帮助增长产业链条,增加产业边际效益;帮助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新兴产业帮助形成新的增长极和新的主导产业。张莹(2006)提出了农旅互动的“三农”效应与旅游效应。“三农”效应表现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密切城乡交流,扩大农村社会开放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对农村的生态影响巨大。旅游效应表现在:开拓旅游新领域,丰富旅游产品和缓解假日旅游热点压力。

3农业旅游的融合模式

学者们大多集中于研究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刘华楠(1998)根据我国地形、地貌、人文的多样性和气候、生物、农业资源的多样性以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要求与特点,认为我国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和方向有十类,即都市农业型,生态环保型,绿色食品基地型,民俗风情型,新、奇、优、特产品型,人文景观型,地形地貌型,科技先导型,动植物品种示范推广型及农业博览会型。

梁留科,吴次芳,曹新向(2002)等从项目开发上认为农业旅游分为观赏型,实践型和综合型三种旅游模式。孙爱丽(2003)对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研究,认为,此类旅游首先缘起于大中城市周边地带,在发展过程上,出现自发式、自主式和开发式三种开发模式。

张莹(2006)认为,农旅互动开发模式归纳为田园模式、乡村模式、科技模式和商业模式四大类,每大类又各自包括不同的具体类型。农旅互动产业组织模式则分为:“企业+农户”模式;“企业+社区+农户”模式;“政府+企业+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和“示范农户+农户”模式。

4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对策

颜醒华,李勇泉(2004)指出,农业旅游要想实现高层次的融合与良性互动,必须着手于加强农业旅游区的统一规划,理顺和健全管理体制,构建旅游区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灵活运用各种营销策略,搞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农业旅游创新的体系。

张莹(2006)认为农旅互动在产品的开发上要进行突破,通过整合资源,挖掘内涵,突出特色来培育品牌。同时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来完善旅游设施,加强宣传促销,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进而努力实现农旅互动的可持续发展。

郑俊挺(2011)对福州市农业旅游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包括提高对农业旅游的认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农业旅游配套服务的建设,提高农业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农业旅游协作组织建设,提高农业旅游产品档次,丰富淡季农业旅游产品,营造农业旅游浓郁的乡土气息。

孙杰(2012)认为农业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前提是要对农业旅游进行科学规划,统一布局。同时要加强农业旅游产品的多元化,注意保护环境,打造体验型椎体旅游产品,重视资源开发的文化定位。

参考文献

[1]祁黄雄.区域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的技术方法与实践[J].国土开发与整治,1998(1):48-50.

[2]张永贵.投资新领域:城郊休闲农业[J].中国投资与建设,1998(6):48-49.

[3]刘杰.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1(2):214-217.

[4]陈琳.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农业旅游的发展[J].黑河学刊,2006(2):27-29.

[5]张文建.农业旅游:产业融合与城乡互动[J].旅游学刊,2011,10(26).

[6]张莹.农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

农旅融合概念篇2

关键词:生态旅游;北京景观;文化创意;研究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目的,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并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一起,共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也可以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其主旨是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倡导走可持续性发展的旅游概念。

(二)文化创意

创意,按字面理解可以为创出新意,或者指新意或意境。而文化创意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指的是通过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对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从中获得发展动力,然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以创作、创造和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以知识产权实现或者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二.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都很丰富,这不仅是提升生态旅游和文化内涵的保障,更是增强人们对文化经济价值和生态旅游价值的认识。文化是旅游的动机,也是旅游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可以说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发展的带动手段,而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作为旅游文化的载体,二者的有机融合,不仅可以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和品味,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还可以增强人民群众对文化的理解,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所以,本文以北京自然资源为“现身说法”,来说明生态旅游与文化创意互为一体,对相互提升功能体系,摆脱单一旅游业或农业发展的片面思路,开发多区域、多景区、多类型的都市生态农业,使宝贵的自然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三.北京发展生态旅游与文化创意的优势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以及宜居城市,其郊区山河遍布、自然地理地貌丰富,生物资源、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名山、秀水、奇洞、皇陵、寺庙等人文景观、休闲娱乐景观数以千计,在世界大都市中首屈一指,对国内外游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这些天然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以及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资源,对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模式有着独特的优势,具体分析如下:

(一)以美学角度看近郊地区

从美学的角度看,随着大都市居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因此,在现有的自然资源基础上挖掘生态产品和生态环境,开辟出一片生态和谐的自然景观,把自身融入到生态环境和消费环境并存的空间中,实现人们更高一级的审美需求,提升现代人的生活水准,内心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和快乐,这正是现代都市人的向往和追求。比如在北京近郊地区,包括朝阳、海淀、丰台和石景山等四个产业区,这里距离城市较近,属于城市化地区,农业景观和城市景观资源丰富。所以发展供市民休闲娱乐、健身强体的城市化农业公园、农艺花卉园以及垂钓园等休闲娱乐为主。

(二)以经济学角度看中郊地区

从经济学角度看,北京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的价值就是增收,是提升郊区的产业升级,增加居民收入的载体,中郊包括顺义、通州、大兴、昌平等几个局域,这里地势平坦,农业基础良好,农业景观幽雅,适合发展绿色农业园、给城市提供农产品的同时,利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优势,发展观光采摘园、高科技农业观光园、绿色农业生态观光园、农业教育基地、绿色度假村以及温泉度假村等旅游产业,在局部地区还建立了配套的网球场地和高尔夫球场。这是当地因地制宜,发展都市现代化农业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必由之路,也是融入文化创意,提升旅游产业升级的绝好契机。

(三)以生态角度看自然风景区

从生态的眼光看,在人类资源面临枯竭的社会,人们生活在由钢筋混凝土堆起的高楼大厦之中,所以人们对大自然清新优雅的环境充满了渴望,人来自自然,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可以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彼此依存,自然因为人的需求和情感传承而变得越来越有文化内涵,人类也因为自然的给予而愈加繁华,所以促进生态旅游和文化创业产业的融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比如在北京的远郊山区,就有海拔500米以上的浅山和深山区,那里地形复杂、山水相拥、风景优美,森林覆盖率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些山区还零散的分布着一些古村落和少数民族部落,不仅自然生态资源丰富,而且还充满了独特的民俗风情,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另外,十三陵、龙庆峡、西山、十渡及小汤山温泉都属于风景秀丽,历史文化悠久的名胜古迹胜地,这些天然的生态景观与文化创意相结合,将传统民俗融进现代元素,逐步形成了春有鸟语花香、夏有登山乘凉、秋有果香四溢、冬有冰灯观赏的人间美景,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创意,又具有现代化的生态旅游气息,有效推动了京郊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发展生态旅游与文化创意融合产业的建议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以及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下,产业融合已经成为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和组织形式,而生态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对促进传统产业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市场结构在竞争合作中不断合理化和专业化,加速区域之间资源的流动与重新整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等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对带动相关旅游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以及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文化素质等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搞好高标准论证、规划、设计和策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凸显自然和谐因素

旅游创意是创意元素与旅游元素的有机融合,是科学、思维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后所产生的具有市场价值、极富创造性的“点子”或“主意”。在这种创意动机下,人们开动脑筋,就地取材,利用大自然中和谐自然的人文环境,诗情画意的创意思路,在保护好原生态之美的前提下,融入人类的智慧,赋予自然环境以信仰和哲理,凸显自然和谐之美。比如在门头沟的马致远故居,在创设出“古道西风瘦马”的背景下,突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给人以亲临其境之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

(二)再现古朴民风创意

在旅游活动日趋崇尚个性化、多样化的今天,广大旅游者往往在日益追求“求新、求奇、求特、求知、求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参与体验以及对文化精神的向往,创意点常常选择在以山水风光、民俗人家景区为背景,再现传统的农家庭院、古朴的民风民俗的思路上,在风光秀丽的山川脚下、潋滟的湖水之边,融自然景观与林果装点于一体,本着让农家淳朴的民风创意净化都市尘染心灵为契机,在创意理念的引导下,将智力因素与环境因素相融合,形成了远离城市喧嚣、气候宜人的天然氧吧、农家乐美景,比如雾灵山风景区。

(三)彰显大胆创新思路

重视开发,争取集产学研于一体,在有利的科技支撑下,大胆创新生态旅游与文化创意的融合模式,拓展历史古迹与现代文化相互渗透的概念,在文化遗址形成的村落、山水之地,创设旅游景区,着力依托地杰人灵、风景秀丽,以及物产丰富的自然特色,打造出集人居、旅游和林果等于一体的好去处,在古人类的生活方式、思想文化和审美艺术的感染下,让现代都市人充分感受返璞归真的自然之味,比如周口店猿人遗址风景区、改造后的北京前门大街等。

五.结论

任何一种旅游文化创意,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但创意不是对文化内涵的简单重复,而是依靠人的灵感、想象力和创新力,来实现“创意无限”的目的。本文通过对生态旅游及文化创意概念的分析出发,指出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模式的意义,并以首都北京为例,逐步分析了北京的自然景观的优势,给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模式提出了的建议。由此得出,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时,应该注意三点:即凸显自然和谐因素、再现古朴民风创意和利用历史遗留的文化古迹,进行大胆创意,以期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发出多区域、多景区、多类型的生态旅游景区,真正实现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完美融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7),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将三庚;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06

[3]马俊哲;都市农业与京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4

[4]章继刚;创意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农民日报;2008

[5]钱静;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之探索;小城镇建设;2009.

农旅融合概念篇3

关键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03902

1引言

国内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何景明(2003)比较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和理解,认为“乡村性(urarilty)”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标志。刘德谦(2006)对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概念进行辨析,并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作了如下界定:“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国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有相似之处但又有一定的差异。

鉴于乡村旅游概念的不确定,本文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不做定论,而是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乡村旅游的广义概念即:将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视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以期在相对广阔的视野中对乡村旅游进行梳理。

2资料来源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论文也是汗牛充栋。笔者对旅游学刊和tourismmanagement这两个国内外旅游类权威期刊分别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旅游”与“Ruraltourism”、“agri-tourism”、“Farmtourism”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分别找到108篇和30篇(2003-2013)乡村旅游相关文章。根据知网文献分析中心分析结果以及笔者整理得出近几年乡村旅游研究的四大内容,即:开发与发展模式研究、品牌形象与市场研究、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研究、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3乡村旅游研究内容

3.1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对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国际上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三种:政府推动型、市场驱动型、混合成长型。而我国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邹统钎(2005)比较了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与政府规制办法,指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的状态,缺乏特色、商业化与环境污染是乡村旅游的主要问题。何景明(2005)分析了成都“农家乐”这一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农家乐”的发展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未来可能的转变做出分析。

黄亮等(2006)在研究西双版纳傣族园时也提出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并指出民族文化生态游是一种符合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模式。王云才(2006)分析了当下乡村旅游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乡村旅游产品的新模式。王铁,张宪玉(2009)对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开发的决策路径研究,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是城市周边乡村地区发展旅游的一种模式。文章的研究结果指出了影响这一模式开发的主要因素,并为城市周边的乡村是否可以开发以及如何开发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提供指导意义。张骁鸣,保继刚(2009)运用“起点―动力”假说解释了乡村为何要选择旅游这条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以及为何要转变为旅游为主导的乡村。BaorenSu(苏宝仁)(2011)研究了中国乡村旅游,选取六个不同的地区,提出了六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并且分析了“农家乐”这一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解释了乡村旅游对于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2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

早期的研究中多是探讨乡村旅游中利益主题关系问题、利益相关者对旅游影响的态度以及各群体在乡村旅游中的定位。国外学者Byrde.t.等人(2009)对于北卡罗来纳州乡村地区乡村旅游当中利益主体对旅游影响的感知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乡村社区的四个利益相关者(居民、企业家、政府官员、游客)对于旅游影响在大多数问题上存在差异。黄郁成等人(2007)对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与乡村旅游投资的主体包括政府、外来投资商、乡村集体组织和乡村居民个体;不管是发达还是欠发达地区,在乡村旅游投资中,政府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乡村地区资金的稀缺性,使得外来投资商可以获取乡村旅游投资的主要收益。罗永常(2006)、古红梅(2012)分别对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和北京市乡村旅游的利益机制进行了研究,罗永常认为要保障民族村寨利益需要转变开发观念、法律保护、明确产权、完善补偿机制、建立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收益分配机制;古红梅提出构建乡村旅游的利益分享机制,通过为旅游行业提供公共服务,对旅游市场实施行业管理,向当地社区提供财政支持和转移支付等措施,达到以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村居民等弱势群体增权的目的,进而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农旅融合概念篇4

关键词:体验营销;乡村旅游;产品设计

一、体验营销的概念和特征

(一)体验营销的概念。体验营销就是通过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为、关联五个原则,与消费者建立有价值的客户关系。体验营销通过各种体验媒介,包括沟通、识别、产品、品牌、环境、网站等来刺激消费者的感官和情感,引起消费者的思考和联想[1]。体验营销强调满足人们精神的、社会的、个性的需求。

旅游体验营销是指旅游企业为了满足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发掘游客潜意识中的渴望,站在旅游者的角度,以人性化、个性化、差异化为宗旨去设计、出售自己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并使他们在接触产品的同时,参与到产品的情感创作中来,使其体验到旅游产品的个性化魅力,并使体验的成为联系旅游企业与旅游者的纽带。其实质就是要帮助所有游客真正地达到自我实现的崇高境界,体验源于服务,高于服务[2]。

(二)体验营销的特征。(1)个性化。旅游体验营销面对的是每个人的体验都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所谓“个性化”,就是拜托思维定势,承认需求的多样化和个体的差异性,并相应的采用差异化的服务来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的需要[1]。(2)人性化。旅游体验营销是人性营销,就是要通过无微不至的服务,满足顾客内心被关爱的需要,建立彼此间情感联系和牢固的顾客忠诚度,同时也意味着将心比心,从顾客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一切活动以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需要为前提,这是构成顾客良好体验的重要因素[1]。(3)互动性。旅游体验活动是在营销理念的引导下顾客积极的参与进而在顾客和企业之间发生的一种互动行为。在这一过程中,顾客既是旅游体验的主体,又是旅游体验营销的产品。企业的目的是搭建一个平台,使顾客在互动中切实感受到一种难以忘怀、身临其境的体验,促成在产品成本没有显著增加的条件下顾客体验的附加价值大幅增加[1]。

二、体验营销中的产品设计

(一)产品设计的要求。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呈现出情感和个性需求上升,旅游消费者的自主参与和文化、环保意识增强的特点。面对体验经济时代的新型旅游消费,旅游业应努力创新,开发体验式旅游产品,即通过设计主题,营造情感氛围,增加顾客体验,强化品牌形象,广泛采用科学技术以及增加互动参与性,开发出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绿色化,价值化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需求。体验营销强调企业与客户的互动与交流,鼓励消费者参与产品的设计,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在此过程中,企业将获得消费者关于产品的各种看法和意见,在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重新改进或创新产品。

(二)产品载体。产品载体法是旅游体验营销实施中所采取的主要方法之一。产品载体就是旅游企业通过设计独特的旅游体验产品,增加旅游产品的新特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个性,并且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旅游产品组合,尽可能满足不同的需求。实施体验营销的关键点就是建立恰当体验主题和体验品牌以及成功、设计传播体验式的商品和服务[2]。

三、柳州乡村旅游产品设计

柳州地处广西中部,全市总面积18618平方公里,拥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族等20多个民族,下辖四区六县。周边六个市辖县分别是柳江县、柳城县、鹿寨县、融安县、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自然、人文、农业景观丰富。

(一)设计原则。(1)把握优势、突出特色。分析各村镇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要素,从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方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乡村文化等方面确定各村镇的优势资源,以突出乡村特色和城乡差别为原则来开发并组合旅游产品。根据各村镇特色资源或资源组合,确定不同的乡村主题和旅游口号,使各村镇各具特色,避免旅游内容雷同重复,力求形成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的局面,满足游客不同的体验需求。(2)资源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关注各村镇乡村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拓宽旅游形式,追求多样化,避免乡村出游的季节限制和旅游形式的雷同。借鉴国内外各类形式乡村旅游方式,如市民农园、休闲农场、产业观光等。如北京2008年首推的新式乡村旅游使广大城市居民可以在农村的一块土地上,自己种菜、自己摘、自己吃,体验一个“庄园主”的农家生活。

(二)设计思路。(1)乡村体验旅游――乡野乡趣。主要在没有文化资源和自然景区依托的乡村地区进行的一系列乡村体验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以下方面:农业园观光,以大片生态粮田、特色蔬菜、花卉苗木、园艺场地、绿化地带、产业化农业园区、特种养殖基地观光为主;农作介绍,建立农作物博览馆,以实物、文字、图片、影视等方式集中展示农作知识和技术,建立农作体验园,让游客亲自进行农作活动;乡村野趣,利用现有的池塘开展垂钓、捕鱼摸虾等活动,还有果实采摘等;乡村娱乐,传统的竞技游戏,如爬树、登山等。乡村系列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在于趣味性,以柳江县成团镇大荣草莓观光基地、百朋镇万亩绿色莲藕生产基地、白见村板朝屯的农家乐、里壅天竺园农庄等特色项目带动乡村旅游品牌的建设。(2)休闲度假体验――闲山逸水。充分满足现代人追求生态、回归自然的高层次休闲需求,进一步开发融安大洲旅游度假村、红茶沟森林景区等休闲度假圣地,丰富其功能,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在柳州打造一批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谈为一体的休闲山庄和市郊度假别墅群,使游客可以忘却城市喧嚣,放松身心,营造“漫看天际云卷云舒”的休闲、惬意感觉。(3)文化遗产体验――古风古韵。主要是参观代表过去的地方,了解过去的历史。重点开发目标包括“九厅十八井”曾氏大庄院、中渡古镇、长安骑楼街等。古文化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应以保护为主,坚持精品战略。大力营造古村古镇的旅游氛围,深入挖掘各种遗产景观的文化内涵,并精心设计表现、补充诠释使之神动,寓无形于有形,将古色古香的韵味发挥到极致。(4)民族风情体验――侗歌苗舞。民族风情的开发集中在北部的三江县和融水县。围绕侗家和苗家特色村寨,从建筑、饮食、服饰、礼仪、信仰等方面展示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深入挖掘其特色节日庆典,开发新的旅游点,突出苗、侗民族多姿多彩、千姿百态的万种风情。

(三)体验旅游线路。乡村古居旅游线路:市区――“九厅十八井”曾氏大庄院――市区(参观独特客家庄园建筑、了解曾氏财主的发家史)

民族风情旅游线路:市区――融水雨卜旅游村――市区(参观苗寨、品尝特色饮食、参加苗族传统节日)

乡村体验旅游线路:市区――白见村板朝屯――市区(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事农活乐趣)

乡村农业旅游路线:市区――百朋万亩绿色莲藕生产基地――市区(参观种植基地,了解饲养业和种植业的基本情况)

休闲度假旅游路线:市区――山岔湾度假山庄――市区(置身秀丽山水风光,享受天然氧吧)

参考文献:

农旅融合概念篇5

【关键词】旅游业;业态创新;途径;价值

目前,中国旅游业进入了重大战略调整期,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战略调整的重中之重。如何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升级换代,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协调发展,把我国从旅游大国建设成为旅游强国,是现阶段我国旅游业面临的重大任务。

一、我国旅游产业变革与业态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国旅游产业的功能作用、形态特征、组织结构、发展动力、发展模式等方面都必将面临深刻变革。在产业功能上,旅游业的生产将日益凸显,服务进一步深化;在产业特征上,旅游产业由初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产业内部分化和产业外部融合趋势加强;在产业结构上,由单一结构向多元复合结构转化,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合理;在动力机制上,由内生性发展转向内生性和外生性并举,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双力并展;在发展模式上,由政府主导型向多元合作型迈进,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在我国旅游市场体系日趋成熟、旅游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旅游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旅游产业能级不断提升、旅游产业运营机制更为完善的同时,中国旅游业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也进一步加强,新兴旅游类型或旅游新业态也开始大量涌现,它们在原来传统旅游业的基础上经过产业问不断发展、演变、融合、创新,进而逐渐成为构建整个“大旅游业”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

二、业态与旅游业态创新

1.业态。业态的概念最早应用于零售业。业态一词来源于日本,大约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将业态一词的英语翻译为“typeofoperation”,将业态视作经营方式的另一种说法。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超级市场为代表的新业态发展起来,业态一词开始用来分析中国商业。按照2004年实施的零售业态分类新标准(Gwi/18106-2004)的定义,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

2.旅游业态。旅游业态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研究领域,同样没有比较权威和统一的界定,但在旅游产业实际发展过程中,旅游新业态的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简单地说,旅游企业的组织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呈现出某种的形态,也就是旅游业态。根据零售业态的概念以及旅游业的特殊性,可以简单的归纳为:旅游业态是指旅游行(企)业以产品创新为竞争内容的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组织方式和经营形态的结合。

3.旅游业态创新。从旅游业态的基本内涵可以看出,旅游业态概念本身就包含着创新的理念和思想。旅游业态创新是指通过围绕着旅游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流通等各环节上的具体方法和过程的创新。最近,国家旅游局提出全面推动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实现我国旅游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扩大规模和提升效益并重转变,由注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所以,旅游业态创新是实现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新业态的多样化是经济活跃、社会繁荣、科技进步和时展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众多特色各异的旅游新业态的出现,不仅是当今旅游业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同时也必将在广度与深度上进一步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

三、旅游业态创新的一般规律

旅游业态创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业态融合是旅游业态创新的最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如会展与旅游业的融合而成的会展旅游业、工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而成的工农观光业、信息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电子商务业,文化休闲业和旅游业融合而成的文化休闲旅游业,等等。这些新兴业态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并成为投资商的热宠。

总结旅游新业态产生和发展一般规律是:旅游新业态特征,先是表现在旅游各行业内部的发展和整合,然后扩展到旅游行业之间的交叉渗透(如和航空业、酒店业的融合),继而开始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如与会展、金融、信息网络、文化创意经济的融合)等行业的紧密关联;同时,出于发展战略的考虑,国家大力推行旅游业与工业、农业、教育等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联动。所以,在具体范围上,旅游新业态产生的领域是不断扩展与拓宽的,经历了行业内到行业问再到产业问融合的过程;在具体层面和创新重心上,旅游业态创新围绕的重心也是不断转移的:第一层面,旅游各行业内部的发展和整合,业态创新围绕的重心是产品,是对旅游产品品种、类型、价值的创新;第二层面,旅游行业之间的交叉渗透,业态创新围绕的重心是业务,是对企业不同业务进行有机关联和有序整合;第三层面,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各个行业的紧密关联,业态创新围绕的重心是资本和技术,是对资本运转和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最后,旅游业与工业、农业、教育等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联动,在这一层面,业态创新的重点是市场利益和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可见,旅游业态创新的过程是:从产品层面的创新转移到业务层面创新,再到围绕资本和技术层面的创新,最后发展和落脚到战略层面的统筹兼顾,即价值实现方式的创新。

总体来看,旅游业态的发展是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不断交错的发展过程。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同时递进、并行发展;在空间维度上,表现为不断延伸、逐步扩展。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新业态的出现,并不完全取代原有业态,而是对原有业态的补充、更新、拓展和整个旅游产业的提升。这无疑对于当前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促进产业转型有着重大意义。

四、业态创新的主要路径

旅游业态虽然是旅游产业的表现形式,反映在旅游业各个行业层面,但旅游企业才是业态创新的真正主体,所以应从旅游企业本身来研究业态创新机制问题。笔者认为,它应包括市场创新、技术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创新、组织创新、供应流通渠道创新、制度创新六个方面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旅游业态创新的重要领域。

1.市场创新。市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市场包括需求、供给两大部分和要素及产品两个市场。当前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强劲、出境旅游方兴未艾、入境旅游持续升温,反映出我国目前旅游需求的旺盛势头。在这一阶段,人们对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旅游需求将会快速增加,这使得现代旅游业对高智力人才、高信息科技、高知识资本等要素市场的需求也将明显增长。毫无疑问,巨大的旅游需求潜力必将为市场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产品市场创新方面,新型和专项旅游产品层出不穷,有力地推动了旅游产品市场的创新活动,如商务会展旅游、水上旅游、森林旅游、红色旅游、演艺影视旅游、购物旅游、科技旅游、都市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等等。确切地说,旅游产品创新不但是旅游市场创新的主要方面,也是进行旅游业态创新的核心环节。一个新型的旅游产品的出现往往会引发旅游新业态的产生和发展,某种意义上高端旅游供给甚至会引发更深层次的市场需求。总之,市场创新是旅游业态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产品创新是核心内容。

2.技术创新。现代经济理论已经证明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技术创新成效显著的企业,其成长速度将大大超过一般的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全过程的概念,既包括新技术的发明创造,也包括对新技术的应用和实施。其中,信息技术对旅游业发展影响巨大。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型产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兴盛,对传统旅游业带来深刻的影响。世界旅游发达国家在资源整合、设施建设、项目开发、市场开拓、企业管理、营销模式、咨询服务、电子交易等领域已经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引发了旅游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和产业格局的变革,带来了产业体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并从产业供给链和过程形态上改变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在现代信息社会,信息本身不但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要素、新资源,而且催生了新的企业组织形态和旅游产品新的生产方式,即旅游新业态的出现。诸如新型旅游中间商的产生、大型旅游集成商的形成、数字虚拟旅游的出现、分时度假业的发展、在线预定业务的剧增、移动电子商务的盛行,等等。所以,技术创新是旅游业态创新的关键环节。

3.经营方式创新。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大型跨国旅游集团的迅速发展,特许经营、合同管理、战略联盟等经营方式使企业获得了大规模的网络化扩张: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发达,旅游企业的虚拟化经营成为可能。所谓虚拟经营,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由多个具有独立市场利益的企业集团通过资本纽带媒介生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或者临时性的产品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协作关系。另一方面,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行业分工的逐步细化,致使经营方式的专业化越来越普遍,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服务外包的产生和快速发展,在旅游行业即是旅游专业服务公司的出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重视,生产职能外包催生了大量的生产服务需求,现代企业的一些非核心业务外包,使旅游业为生产者提供第三方会展、商务等专业服务成为可能。由此可见,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是旅游业态创新的重要途径。

4.组织管理创新。组织机构是企业赖以运转的基础,而管理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灵魂。组织创新包括组织机构形式的创新、组织过程的创新和组织体系的创新。纵观企业组织机构的变化历程,从直线制、直线一职能制、事业部制再到矩阵制结构,这种组织机构形式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和再造,而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同时也是组织过程创新和组织体系创新的核心,这些企业内在的变化必然会在企业的外在形态上反映出来,对旅游企业来说往往昭示着旅游新业态的产生,如经济型酒店这一新业态的迅速发展就和经营的连锁化和网络化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密不可分。在管理层面,管理的创新往往意味着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即“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这包括了管理理念、管理组织、管理职能、管理目标、管理手段和模式等诸多方面的新变化。当今企业要获得新生和发展必须依赖于组织管理等方面创新,而创新的真正关键不在于能够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是否能够运用自身组织管理的能力协调、整合、利用外部资源。此外,从宏观上来讲,我国旅游管理模式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向现代公共管理与服务转变,也为我国旅游企业管理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组织管理的创新是业态创新的重要支撑。

5.流通渠道创新。流通业态的概念是从零售业态发端的,是流通领域中常用的一个概念。流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而现代流通理论即是基于广义流通的概念,指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流转活动,除了商业之外还包括厂家自营的流通、服务等内部业务。这和旅游业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根据业态的基本理论,业态的产生主要在流通领域,但是由于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即生产和消费的具有同时性和即时性,其流通环节被大大缩减。因此,旅游业态产生的领域由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供给领域即生产和供应这一环节中来,而仅非流通领域,这就为旅游新业态的出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包括诸如在线旅游服务商、中央预订系统提供商、旅游分销系统提供商、旅游商务情报提供商等多重渠道。所以,供应流通渠道的创新是旅游业态创新的纽带。

6.制度创新。制度是企业顺利运转的产权规范,“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物关系以及现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行为关系的重要规范与准则”。制度创新虽然不能够直接产生业态创新,但却是推动和保障业态创新的重要条件,是业态创新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制度创新,包括产权制度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和运行体制创新三方面的内容。旅游企业特别是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应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产权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推动产权结构多元化、产权组织体系合理化、产权权责明确化以及积极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旅游行业的发展和旅游企业的发展壮大必须依赖于宽松、完善、规范的经济制度,旅游业态的创新更是需要一个有利于自由发挥潜力展现自身活力的制度规范。制度创新是旅游业态创新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

五、旅游业态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旅游业事实上是一个由若干不同性质的行业松散组合起来的集合体。所以基于旅游产业本身的特殊性,有学者认为,“业态不仅包括对企业经营方式的基本描述,而且包括对产业组织形式和经济效益的基本认识,旅游业态的内涵不仅指旅游行(企)业经营方式本身,而且包括了旅游产业的构成、生存状态及其发展历程。”这一观点较好地阐述了旅游企业、旅游行业和旅游产业问的关系。从概念分析来看,旅游产业、旅游行业、旅游企业是纵向上的一系列概念,而旅游业态是这三个概念横向上的内容。因此从这一层面来看,旅游业态创新的价值和重要性又远远高于企业本身,它对整个旅游行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农旅融合概念篇6

关键词:农家乐 旅游 生态文化 可持续发展

“农家乐”是以农村休闲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形式,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由于它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内涵,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和浓厚兴趣。它丰富和完善了旅游产品结构,推动假日旅游的发展;它有利于分流旅游高峰期的客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它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农家乐”的概念

“农家乐”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我们通常所指的“农家乐”即狭义的“农家乐”,从购买者的角度来讲,它是指游客在农家田园寻求乐趣,体验与城市生活不同的乡村意味;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讲,它是指农民利用自家院落所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市民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的旅游形式。广义的“农家乐”源于农业的概念,即广义的农业,它包括农、林、牧、副、渔。这种旅游形式可以定位于休闲类,其旅游主题既是民俗旅游又是生态旅游,是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结合。它是以城郊农民家庭为依托,以田园风光和别有情趣的农家生活为特色,吸引市民来此休闲度假、观光娱乐、体验劳作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

2“农家乐”旅游独具中国特色

“农家乐”的产生,不是偶然的社会现象,它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到特定阶段所产生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城乡消费结构升级换代的一种必然的经济现象,尤其与当地的特定地域环境有密切的联系。首先,“农家乐”在中国出现较晚,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我国“农家乐”旅游业的产生,是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整个旅游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而产生的一种旅游形式。使我国旅游业一改以往单一化的局面,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城市近郊发展起来的“农家乐”旅游,就是一种拓展旅游思路,满足广大旅游者日益变化的心理需要而开发出的新型的旅游项目。其次,“农家乐”在中国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内涵。

3“农家乐”旅游的优势

3.1交通优势。“农家乐”旅游景点一般距城市较近,交通便利,与需花很长时间才能到达的风景区相比具有时空优势。

3.2环境优势。经营“农家乐”旅游的农户,一般具有生态环境和民俗风情优势。或依山傍水,或竹林幽幽,或花果飘香,清香幽静,小桥流水,绿野成片,给人一种心旷神怡、身心舒畅之感,如置身世外桃园。

3.3价格优势。“农家乐”旅游消费较低,价廉物美。价廉是相对于都市和旅游景区比较而言的。物美,一是指环境;二是指蔬菜、家禽都是就地取材,现取现吃,新鲜无比,很多“农家乐”还是自产自销。“农家乐”的消费一般每人每天20~30元,三餐一宿的价格则为每人每天50元左右,淡季时则为每人每天30~40元。

3.4特色优势。“农家乐”不仅以户为单位,不少地区还形成了特色相近的多户连接的群体,优势更加突出。如:成都市西郊的郫县友爱乡是以种植花草和奇树而远近闻名的乡村。

4“农家乐”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家乐”旅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4.1“农家乐”旅游的自然生态平衡遭破坏。我国“农家乐”旅游自然环境保护本身就比较脆弱,许多地方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开发一些自然资源,导致生态压力增大。

4.2“农家乐”旅游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大量的“农家乐”旅游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拥挤的人流、车流以及噪声、废气,让当地的农民感到生活空间缩小,生活拥挤纷乱,严重的会导致当地农民对外来旅游者的敌视态度。尽管这些影响有可能是局部的和暂时的,但是毕竟是存在的,并且引起了不良的后果。

4.3“农家乐”旅游消费缺乏理性。许多地方把“农家乐”办成餐厅酒楼,盲目模仿城市旅游消费模式,其实人们到“农家乐”不是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追求生态环境方面的精神享受。因此,对资源环境,物质享受要提倡“绿色”消费,即在消费中要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5运用生态文化的理念促进“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利用技术推进力的进程中,必须认真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把长远和近期的利益综合起来;把物质增长与资源持续利用,把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把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把技术手段和道德资源的开发都统一起来,把人与自然的协调作为现代农业技术实施和管理,并与发展农业生产的目的统一起来。生态文化符合新时代要求,符合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体现了人类谋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方式、过程和结果。生态文化的理念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具体到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必然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

生态文化要求选择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观,追求理性生活。生态文化认为:盲目地高消费并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而且造成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提倡绿色生活,以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依据生态文化理念,对照我国“农家乐”旅游中目前尚存在的问题,我国“农家乐”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坚持以下几点。

5.1坚持“农游合一”两栖发展模式。“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建立在旅游与农业的结合,生态文化要求“农家乐”旅游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农家乐”旅游一定要保持其农业特性,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旅游功能,在农业生产的同时,考虑其旅游功能。

5.2建立生态文化激励制度。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符合现代旅游的发展潮流,生态文化有利于社会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制,需要建立一套绿色保障制度体系,尤其是绿色激励制度。包括绿色财政制度、金融制度、税收制度、投资制度等。

农旅融合概念篇7

关键词:杭州南湖;规划发展;概念性研究

对于杭州南湖以西块的概念发展必须要结合杭州自身的文化与特色,发展旅游文化事业。杭州古色古香,历史悠久,早在八千多年前人类就在此繁衍生息,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五代时期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宋以后有“人间天堂”之美誉。杭州南湖历来很少被人知道,爱兴废几度,曾有“赛西湖”的美称,随着杭州“旅游西进”和“和谐杭州示范区”战略和“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的提出,城市宏观的发展战略为南湖及周边地区的建设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且南湖旅游休闲度假区已进入开发建设阶段,其开发必将带动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接下来本人就从一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关于杭州南湖以西块的概念发展。

1、杭州南湖以西区块发展布局

本区块的规划面积7.79平方公里,依据生态安全框架体系,除保留河流、湿地、生态廊道,确定范围内的可建设用地面积约为2.95平方公里,这对于其布局来说优势明显。对于该区块的规划总体可以概括为“四片三轴,两带一心”,其中“四片”是指湖滨公共片区,水岸生活片区、都市工业片区以及生产制造片区;“三轴”指的是串联四大片区的慢生活功能轴;“两带”指的是都市农业风光带和苕溪文化风情带;“一心”指的是湖滨公共中心。

1.1杭州南湖以西块的用地布局与水系整治

杭州南湖以西块的用地条件相对较差,而且主要为农保地;区块涉及基本农田277.98公顷,占整个区块面积36.6%,这对于土地利用规划来说比较困难。通过下图标我们也可以看出该区块的大部分地区是青色的稻田。为此笔者认为杭州南湖以西区块的概念发展应该注重生态绿地与都市农业以及都市公园的结合,其具体的规划用地规模为:绿地139.49公顷+农林用地164.28公顷+其他非建设用地13.24公顷+水域用地63.58公顷=380.59公顷,占总规划用地的比例为48.87%,其他建设用地占51.13%。

区块位于杭州市西部,是杭州市的上水区域,它的环境,不仅关系余杭区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对杭州整体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本区块在发展产业时,应充分考虑上水的区位特征。该区块的水系整治规划思路整体如下:

1)规划以保护现状水生态系统为原则,除防洪排涝、公园以及局部景观需要外,基本保持现状水系格局。

2)按照排泄洪要求,对骨干河流进行拓宽、疏浚,减小河道壁粗糙系数,提高过水流速,提高排泄洪能力。

3)对中心区以及局部城市河道,按照现代水城景观要求进行局部景观改造。

对于该区块未来的发展必须坚持绿色生态,低碳发展的原则,坚持发展绿色、生态、低碳的环境友好型产业,确保整个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

1.2功能分区

根据上述的方案,杭州南湖规划功能分区如下所示:

1)农耕文化展示区:该功能区主要展示农耕文化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科普教育。其中以秀丽的的田园风光为主,还可以在其中布置农业生产资料博物馆和少量的农家休闲旅游设施,以便于提高科普性、参与性与观赏性;

2)水岸生活区:该区域的主要功能是生态水岸居住;

3)湖滨公共区:该区域的主要功能为商务办公、娱乐休闲、商业金融等等

4)生态涵养区:该区域的主要功能是为水生生物群落培育、陆生生物群落培育和湿地生物物种科普教育

5)休闲游乐区:主要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旅游、餐饮等功能,其中可布置植物园、鸟类研究、文化展示(水乡文化、艺术创作等)、青少年户外拓展运动、科普教育等等;

6)高端商务区:该区域主要是为高档商务会所和高端人才居住等功能。

7)小型都市农业区:该区的主要功能是为花卉、苗木、果蔬以及生态养殖的栽培、物种研发、生产与休闲游乐;

8)小微型都市工业区:该区的主要功能是为中小型都市工业的集聚区;

9)生产制造区:该区的主要只能是为大中型的企业集聚区。

这九大区之间相互支撑,相互帮助,共同致力于杭州南湖以西块的概念新发展。

2、杭州南湖以西区块发展定位

南湖以西区块位于杭州市西部,东有南湖,南北有连绵山脉,区块内有南苕溪等河流水系贯穿其中,区域生态环境优越,文化得天独厚。因此在开发本区的时候一定要准确予以定位。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我国的实际,南湖以西块未来发展的总目标是中国梦之未来城,打造一个产城融合、自然生态与城市融合,都市农业与近郊工业融合的多功能一体化的复合型慢生活小城。

定位之一:加强区域生态

杭州南湖以西块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发展,控制建设用地的容量。为此要评价用地适宜性,所谓适宜性评价就是根据各个相关的因子综合评估该区用地建设和保护的适宜程度,根据评估,得分越高的区域对地区的生态安全就越重要,因此也就越不利于建设,反之则适合与建设。其次要加强空间的管治力度,按照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发展潜力划分建设区域。

定位之二:大都市

杭州作为大都市拥有大量的都市型工业,由于其性质的特殊性,这样的产业不能离开城市而独自生存。随着工业成本的不断上涨,该地域作为工业转移地定会受到企业家的青睐。南湖以西块距离杭州市中心25公里(如下图4所示),具有发展都市型工业的条件与优势。同样该地域未来的发展还要依附于科技,本区块作为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的组成部分,其在发展相关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和基础。另外对于承接科技成果的转移,打造全新的生活休闲、生态旅游以及服务休闲中心。

定位之三:结合自身的特点

在定位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本区河流冲击区的特点,防止洪涝,对于海岸线开发破坏严重的现象,要及时保护,不得滥开发,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此外一定要发挥杭州旅游的文化特性,大力发展旅游业,发展农耕文化、水乡文化以及湿地文化,展示文化旅游之魅力,促进杭州经济的发展。

3、杭州南湖以西区块概念发展理念

南湖以西区块位于杭州主城边缘,交通优势突出,周边有杭徽高速、科技大道、规划绕城西复线、规划329国道、规划杭临城际线,交通十分便利。在浙江省“构筑产业集聚区、拓展发展新空间”的总体发展战略指导下,杭州市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提出建设“以生态型科创产业集聚区为目标”,打造“创新高效、品质至上、生态和谐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自然和人文共荣,创新与产业互动的山水新城、科技新城和低碳新城”。

表1南湖以西区块发展技术

根据本区块的区位特点、发展背景,提出本区块产业发展的四大战略思路,分别是:绿色生态,低碳发展;全局观念,错位发展;拓展视野,借力发展;适度超前,跨越发展。对于该区域的规划构思可以坚持“三网合一”以及“三产合一”的原则。争取做到河网、绿网以及慢生活网的一体共融,综合开发,坚持三产合一,就是要保障该区块内部的小型都市农业以及高新生产制造业与休闲娱乐行业集体共生。另外还要注意生态保护,珍惜生态,重视环境,杜绝过重开发,忽视生态建设的做法。保证产城之间的融合,让城市不仅有生产还有生活,合理空间布局,低碳布局,做到“山”“水”“绿”“城”的低碳。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余杭作为杭州市“旅游西进”的第一站,大力发展病科学规划该区块,必将促进杭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本人从杭州南湖以西区块的产业背景谈起,分析了该区块概念发展的区域利弊,并在该区域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南湖概念的理念,对未来该区块的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也有理由相信随着该区块的快速发展,也必将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为了为了城市规划与建设者还要不断增加自身的专业知识,坚持城市原有特色的前提下,促进该区块与杭州市区的协调发展。

农旅融合概念篇8

关键词:全域旅游美丽乡村乡村旅游良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060-02

继2016年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全域旅游作为今后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后,在2017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而2017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则指明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其思路与全域旅游异曲同工。可以说,发展全域旅游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载体,以全域旅游带动三产的升级和融合,将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种模式和路径。

一、全域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对接

1.全域旅游与美丽乡村的概念

伴随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原有的景区景点旅游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在当前我国的旅游结构中,非景点旅游占比达到80%,住宾馆饭店的游客比重也越来越小,全域旅游的概念由此而产生。

全域旅游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是发展战略的再定位。它是指将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通过对一定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包括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铡⒄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将区域内的资源有机整合,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及社会的共建共享,用旅游业来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理念和模式[1]。发展全域旅游的核心是要从原来孤立的点向全社会、多领域、综合性的方向迈进,让旅游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美丽乡村,是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2]。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即以多功能产业为支撑的农村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依托的农村重现宜居的乡村生活,以耕读文化传家的农村实现文明的更新,融入现代化的进程。

2.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全域旅游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火爆,农家乐和乡村民宿发展迅猛,成为旅游扶贫的主阵地。全域旅游的综合发展理念对美丽乡村的建设是强有力的推动,每一个村庄都可以在本村内整合资源,将三产融合,带动本村集体发展,实现共建共享,建设美丽乡村,也是发展全域乡村旅游。可以说,乡村旅游是美丽乡村建设与全域旅游二者形成良性互动的最佳途径。

二、芜湖市乡村旅游建设的实践

近年来,芜湖市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显著,采取多项举措,积极将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化为旅游产品,美丽乡村游成为旅游新热点。

1.规划引领、财政支持,统筹乡村旅游的发展全局

芜湖市政府通过统筹协调,在全市范围内布局各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为突出地域特色,加强基础性建设,建立了旅游休闲重大工程项目清单和项目库,入库项目为在建及新建旅游休闲重大工程项目。目前入库项目27个,项目估算总投资81亿元。内容涵盖旅游公共服务保障、重点景区建设、旅游扶贫、红色旅游发展、贫困户乡村旅游“三改一整”、新兴旅游业态培育、旅游创业创新和绿色旅游引导等8大工程领域。项目建设资金的来源也有多种途径,既有社会资本独立或参与建设的项目,也有中央预算内资金、旅游发展基金等中央财政性资金支持的项目,还包括地方政府独立建设项目。同时,芜湖市还着力建立旅游休闲重大工程推进机制,加强服务指导,及时督促检查项目落实,促进旅游休闲重大工程建设取得实效。

2.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塑造乡村旅游的个性特色

芜湖市各乡镇坚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敢于创新,打造“一村一品”的美丽乡村,取得实效。

2.1凸显特色,打造精品乡村旅游路线。目前,芜湖市3村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南陵县烟墩镇霭里村以小格里森林公园为主打,建设生态之乡;芜湖县六郎镇北陶村水系发达,打造“水上慢城”的名片;繁昌县孙村镇中分村将村俗与革命旧址相结合,突出红色文化旅游。芜湖市也设计多条精品旅游线路,主推一日游,分别突出生态采摘、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主题,各有特色,满足不同群体的旅游需求。

2.2以点带面,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芜湖市通过集中优势发展特色景区来带动周边的美丽乡村建设,以点带面,扩大乡村旅游的覆盖面,同时,着力挖掘各村落的村居文化或宗族文化,扶持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深加工产业,从单纯的观光旅游升级为文化旅游,从单一的景点扩大为旅游区。南陵县的丫山是省级地质公园,被国家林业局评定为“国家牡丹园”,南陵县通过丫山举办的中国(南陵)江南牡丹文化旅游节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旅游。目前在国标委下达的《第二批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中,全国共立项33个县(市、区),南陵县顺利获得部级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立项。芜湖市繁昌县以有“皖南张家界”之称的马仁奇峰为核心,将周边的繁昌窑遗址、谭震林将军故居等景点串起来,再加上特色农产品和多个各有特点的民宿,由点到线到面,形成了慢谷旅游度假区,并获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成为芜湖市首个省级旅游度假区。芜湖县则发挥水道纵横的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生态农庄,湾址镇绿荣山庄获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三、以全域旅游的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思考

芜湖市虽然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美丽乡村的建设上成绩亮眼,但也存在不少隐忧。如何趁着全域旅游和1号文件的东风补齐短板,以全域乡村旅游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政府统筹,建立适合全域旅游时代特点的现代旅游治理机制

旅游繁荣的背后也存在诸多乱象,且旅游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目的地建设、财力投入、多方协调等,乡村旅游也不例外。2016年,乡村旅游人次达13.6亿,是增长最快的领域,乡村旅游收入达4000亿以上,乡村旅游事业体超过200万家,但火热的背后市场问题逐渐出现。而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很多难题需要多部门合作,联合出台相关政策,集中各类资源,才能推动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有鉴于此,近年来,旅游行业不断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1+3”旅游综合管理体制应运而生,其中“1”是指旅游发展委员会,“3”分别是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和工商旅游分局,一些地方在“1+3”基础上,积极摸索和创新,形成“1+3+n”多种模式。进入全域旅游时代,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全域旅游需要进行资源整合,就要求政府的管理应从过去部门单一管理过渡到综合管理,因而要更好的推动全域乡村旅游的发展,首先政府须统筹协调,进行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能够进行综合协调管理的旅游委,有效缓解综合产业和综合监管与原有体制之间的矛盾。同时,要完善行业标准,建立监管规范,促进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

2.支持与合理引导乡村旅游的投资,注重社会资本与地方资本的联合

乡村旅游越来越成为投资的热点与焦点,2016年我国乡村旅游投资为3000亿。但旅游投资要理性发展,中央1号文件中也明确了从原来的直接引入外来社会资本,到注重社会资本与地方资本的联合,关注地方适应性,避免出现投资浪费现象。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乡村旅游的布局规划,协调投资资金的流向,要保证各乡村发展的均衡性,还要保证发展全域旅游的各环节都有资金投入,不能出现短板。政府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不但更切合地方的实际,也是对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的推进。

3.继续加强乡村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乡村旅游的生态特色

乡村旅游以绿色、生态取胜,但其基础设施的薄弱也是有目共睹的。政府应通过整体规划与合理布局,在道路交通、污水垃圾处理、厕所改造、管网宽带覆盖、停车场、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同时,要继续强化乡村旅游的生态特色,建设不能破坏原有的生态,切忌一味求大。医院、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要考虑当地的实际需求。建设的规模要控制,建设的质量则要高标准,提升乡村旅游质量的同时也提高当地的生活质量。

4.优化布局,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串联盘活全域乡村旅游

首先,充分挖掘乡村独特内涵。根据各村镇的自然、生态、文化、景观、民俗等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去粗取精,找到特质。其次,特色要鲜明。各村镇要聚焦自身优势产业、独特文化内涵和环境特色等因素,立足自身优势强化突出特色。再次,政府要合理布局,避免相邻村镇发展方向撞车,对条件相似的村镇要再次细化。最后,由点到线到面,盘活乡村旅游。从原来单个景点或单一旅游方式向特色村镇和田园综合体转变,趋向旅游目的地建设和精品旅游路线的开发,串联成片,激发全域乡村旅游的活力。

5.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三产融合,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

5.1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强化品牌意识,形成产业集群。大力推进农业片区化布局,统筹调整种植结构,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按照分区布局、集中投入、连片推进、规模经营的要求,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生态化。鼓励各产业主体注册商标、创建品牌、申请相关资质审核、进行质检及QS认证、对带有地域性色彩的农产品申请地理标志商标,将品牌做大做强,以品牌促销售,放大乡村绿色生态的吸引力。

5.2壮大新业态,释放产业链的旅游价值。我国乡村旅游的产品目前主要为农家乐、度假村、休闲农庄等形式,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可从民宿、市民农园、乡村旅游农庄、乡村旅游度假村四种产品形态着手,在基础观光、采摘基础上加大旅游产品的深加工力度,向着农产品牌化、规模化、精细化发展,同时,要延伸产品业态,打造休闲、康养、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更好地满足不同旅游群体的需求。

6.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推进“旅游+”、“互联网+”等行动

6.1搭建平台,力促农村电商发展。以“政府主导,政策扶持、人才支撑、精准服务”的思路,首先要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宽带和无线wifi的覆盖率,其次要制定政策促进电商和乡村产业的深度合作,再次要引进或创建电商品牌,引进电商人才,最后是完善集聚、孵化、培训、公共服务、物流等配套设施,基本实现买卖网络化。

6.2推进“旅游+”,构建旅游全域化。将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有机结合,促进产业融合和多元创新,将旅游的功能渗透到各个领域,也为旅游注入新的元素,将旅游从产业发展的高度去整合资源,有力的推进了全域旅游的l展。

农旅融合概念篇9

【关键词】综合发展;休闲;创意;农业园规划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全新阶段,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摒弃传统的粗放型模式,转向现代集约型模式。与此同时,当旅游成为一种生活,与以往的观光旅游不同,游客更加强调旅游流程的闲适和心灵的体验,越来越青睐这种以休闲为主的深度旅游模式1。

在此背景下,以农业观光、休闲体验为主的生态农业园建设层出不穷,尤其是针对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居民对生活休闲要求较高的长三角区域,新型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如火如荼。如何在新的发展背景下,通过相应的规划策略,实现农业园区的良性发展将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

2.休闲农业园发展概况

2.1农业园区发展历程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及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园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纵观国内外的农业园发展历程,其与农业发展历程息息相关。农业园区的发展也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为传统单一型农业园发展阶段、现代技术型农业园阶段、生态观光型农业园阶段和休闲创意型农业园阶段,逐步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梯度转移2。

休闲创意型农业园指提升一般生态观光型农业园的休闲模式,融合体验新奇、刺激、时尚等现代休闲娱乐元素,休闲创意型农业园将是未来农业园发展的主导趋势。

2.2休闲农业园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国休闲农业园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园区规划建设也存在普遍问题,具体体现在:第一,休闲农业园缺乏规划的技术规范和理论指导,景观规划现状堪忧,规划单位和设计成果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第二,休闲农业园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较差3;第三,休闲农业园呈现千园一面的发展现状,园区缺乏特色与创意,园区发展存在同质竞争的问题,园区健康发展受到威胁。

3.“best”综合规划理念的提出

针对当前休闲农业园建设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从园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及景观规划等层面入手,提出“best”综合规划理念。“b”为“beautiful”首字母,意指充分利用农业园区及周边村庄现有的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营造适宜休闲体验的美丽乡村环境;“e”为“ecological”首字母,意指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创造一种返璞归真、绿色健康的生态环保农业园;“s”为“stylish”首字母,意指融入特色化的创意时尚元素,紧密结合都市消费人群需求,引领休闲农业新一轮升级;“t”为“technical”首字母,意指引进国内外前沿的高新农业科学技术,结合创新农产品培育,成为新科技农业的首要实验区域之一。基于上述四项理念融会贯通即为“best”综合规划理念。

4.基于“best”综合规划理念的休闲创意农业园区规划实践

4.1项目概况

德清县龙胜村休闲创意农业园位于湖州市德清县武康镇北部,隶属于德清县经济开发区,总用地面积为12平方公里。

4.1.1优越区位共享客源市场

(图1)基地距离中心城区较近,依托中心城区及德清经济开发区的技术、人才、资源等各方面的优势,为其高效快速发展提供良好契机。此外,基地南与下渚湖风景区相望,西与莫干山运动休闲度假区相邻,东与江南水乡休闲旅游度假区相近,可与周边区域共享休闲度假客源市场。

4.1.2良好生态奠定发展基石

基地处于下渚湖湿地生态系统区域内,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为农业园区的打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基地内部景观资源优势突出,地形高低起伏,且水库星罗棋布,整体形成“山、田、河、库”交错相融的独特景观。

4.2整合资源,三产联动,实现产业价值最大化

融入生态环保理念,突出田园特色,构建美丽休闲乡村旅游产业

①融合区域旅游大背景,以德清县及其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将基地内的休闲旅游发展置于整个区域的大环境中;②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本次休闲旅游发展将与其周边的旅游发展类型相区别,重点突出乡村田园的休闲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③重点面向人群选择,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将重点面向以杭州、上海为主的德清周边都市人群,为其提供一个在城市喧嚣之外回归田园、重温大地记忆的一个特色化休闲场所。

重点发展以下项目:以农业休闲观光为主题的大地艺术景观、异形温室等;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的户外瑜伽、生态养老等项目;以休闲娱乐为主题的房车露营地、田园酒吧等;以农事体验为主题的农业认养区及教育农场等;以创新创意为主题的乌托邦青年社区及自助手工艺会所等(图2)。

同时,完善乡村休闲旅游配套设施,重点发展以生态环保和东西文化融合的理念进行打造的特色洋家乐郊野餐饮模式;把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微缩化”和“艺术化”的生态餐厅模式;采用院落的建筑形式发展休闲农庄餐饮模式。与餐饮配套类似,住宿配套同样体现与乡村、田园融为一体的特色,形式上可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分级设置,主要可包括商务度假酒店、乡村民宿、家庭旅馆、背包客青年旅社等。

4.3动静结合,点轴互动,突出空间结构最优化

将基地内的山地林地作为生态保育对象,与内部生态开发区域适度分割,保护与开发合理共存,形成动静结合态势。同时,为充分体现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在道路交通组织上将以一条环形园区主道路为依托,其余交通采用多元化的非机动车形式组织,并设置几处集中交通转换点。根据规划园区综合性的功能发展定位,确立统筹全区的核心中枢设置,以引导全区有序高效的运行。最终形成“一心四区多组团,两轴交汇串珠连”的空间结构。

一心:为整个生态农业园区服务的综合服务区,包括信息咨询、交通服务、住宿、购物等功能。同时巧妙融合生产与休闲的功能布局设置,使其相互融合,结合园区主要道路和发展轴线分割形成四大功能片区:分别为环抱整个园区的生态保育区、位于园区入口的门户田园风情展示区、位于综合服务中心两侧的创意休闲农业体验区和高新生态农业试验区。多组团:即四个片区内细分的多个功能组团。

两轴:一为纵向的贯穿整个园区南北的景观轴线,串联田园自然风光和各类特色农业景观;二为沿主要园区对外道路洛武公路的交通轴线,并同时与园区周边功能区块形成便捷联系(图3)。

5.结语

社会经济的普遍提升与空闲时间的日趋增多构成了休闲经济的物质基础,休闲经济的发展促使休闲旅游、深度旅游等模式越来越受大众推崇。通过高新技术的运用、创新元素的培育以及休闲文化的融入,注重生态保护对于农业园区的重要意义、完善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构筑合理的空间组织模式、构建系统的园区产业链条,促使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需求。

本次休闲创意农业园规划立足于当下社会经济背景,在综合发展规划理念的基础上,借鉴当前我国休闲农业园区的实践经验,分别从空间布局、功能构成、产业结构、景观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对我国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黄炜,柳思维.深度旅游模式下的旅游开发新方略——以湘西州为例[J].商业研究,2008,(10):7-9

农旅融合概念篇10

关键词:传统农耕存留区;全域旅游;农旅融合;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6)24-0124-04

thepathofRuraltourismintegrationintraditionalFarmingarea

――aCaseStudyofmaoshitown,HuichuanDistrict,ZunyiCity

ZhouJieetal.

(SchoolofGeographyandtourism,GuizhounormalCollege,Guiyang550018,China)

abstract:thispapertakesmaoshitown,HuichuanDistrict,ZunyiCityasanexample.throughtheanalysisofthemaintouristmarketofmaoshitown,thepaperanalyzestheproperconceptoftheintegrationofruraltourismandthebasicprincipleoftheintegrationofruraltourism,ansystematicallyconceivesthepathoftheruraltourismintegrationonthebasisofcomprehensivetourismservicesupplyinnovationandthemicroscopicinnovationofthetourismproductsupplysystem.

Keywords:traditionalfarmingarea;Comprehensivetourism;Ruraltourismintegration;Developmentpath

毛石镇地处黔北,隶属遵义市汇川区。多年来,由于交通落后,经济发展一直滞后,无意中造就了传统农耕文明的全域存留。作为典型的黔北山地乡镇,毛石镇的传统农耕文明具备表现形式活态化、传承内容完整化、传承载体规模化及景象展现典型化四大特征,其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毛石镇所传承的农耕文明属于“具有山区梯田特色的丘陵稻作农耕型[1]”,具有典型的黔北山地农耕特色。大面积存留的传统农耕文明使毛石镇具备了农旅融合的先天优势,也为其试点全域旅游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全域旅游是现阶段我国旅游业正在经历的一场大变革。发展全域旅游需要强化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加大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力度,发挥“旅游+”功能,使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2]。时下,毛石镇的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前景看好。结合当前流行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本文将以毛石镇为例,通过毛石镇主要客源市场需求分析,基于农旅融合范畴分析该地农旅融合发展的应有理念以及反映该理念的农旅融合基本原则,再依据农旅融合应有理念和基本原则,分别从宏观的全域旅游服务供给创新及微观的旅游产品供给创新两个层面,系统构想该地的农旅融合路径。

1传统农耕存留区的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1.1毛石镇客源市场分类根据旅客到访方式,毛石镇的客源市场分为自驾游市场、公共交通游市场(乘坐乡村公交或乘坐日后出现的旅游专线公交)、山地自行车爱好者群体以及徒步游市场。而根据旅游目的,毛石镇的客源市场又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以观光、科考或体验等为目的外乡客人,二是为重拾乡愁而回原居住地旅游的外迁居民。前者奔着本不熟悉的传统山地农耕文明而来,而后者是为重温旧时的农村生活而来。不论依据什么分类,有一点十分明确―他们内心都向往毛石镇的活态传统农耕文明。

1.2毛石镇主要客源市场界定根据前期的毛石镇实地调研以及其他地区的旅游发展实践,自驾前往是现在最常见的游客到访形式,这部分群体或许有一个明确的最终目的地,但行车途中会随时调整行车速度甚至随时停车驻足,至于他们因何慢行慢游,则全然仰仗传统农耕文明在区域内的全景式呈现。在此我们不对市场来源加以界定,在大交通格局不断完备的今天,自驾游到毛石镇的既可以是附近城镇的居民,也可能是稍远一点的省内游客,也可以是较远的省外游客,关键看营销力度。总之,根据出行方式,毛石镇的主要客源市场就是对山地传统农耕文明较为偏好的自驾游群体。

1.3毛石镇主要客源市场的需求分析权威的全域旅游概念强调的是作为供给方的旅游目的地该做什么,这样的解释更富于战略意味,抽象性十足。其实,基于游客行为视角来诠释全域旅游要更形象一点。如果在某个区域,哪里都可能有游客临时停下来开展不同形式、不同时长的旅游活动,那么这个区域就具备了发展全域旅游的资源基础;若是这些游客是自驾旅游,那就侧面说明这个区域的交通基础条件能支撑全域旅游发展;若是这些游客的临时性旅游需求能在不同时限内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那就说明这个区域已经构建起比较成熟的全域旅游服务供给体系。只有3个条件都满足,毛石镇的主要客源市场即自驾游市场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很显然,目前的毛石镇具备发展全域旅游的资源基础,但后2项还不完备。

2农旅融合发展理念及原则

2.1农旅融合发展理念毛石镇的农旅融合发展理念应含3个“不可”:一是全域旅游根基不可触改,二是全员参与机制不可不建,三是农旅融合进程不可停歇。

2.1.1全域旅游的根基不可触改因为毛石镇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础就是它所具备的稀缺资源―覆盖全镇、活态呈现的浓郁的传统农耕文明气息,这就是毛石镇发展全域旅游的根基。为发展全域旅游,不可触改当地资源本质,也即是说,村还是村,寨还是寨,田园还是田园。猪圈牛栏、鸡舍鸭棚,该有的一样都不可或缺,否则毛石镇独特的资源品貌将很快消逝,从而失去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2.1.2全员参与机制不可不建因为原住民才是构建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基石[3]。作为一种区域旅游发展模式,全域旅游是一种政府主导模式,但不可因为是政府主导而忽略民众参与的价值。尤其像毛石镇所拥有的稀缺的、活态的山地传统农耕文明,更是离不开原住民的传承与发展。所以,仅就资源保护而言,以原住民参与为基础的全员参与机制必须构建起来,否则毛石镇的全域旅游推进工作将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1.3农旅融合的进程不可停歇这是实现当地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全域旅游是一种旅游发展战略,也是一种旅游发展模式,目前都还处于积极探索阶段,每个发展全域旅游的地区,都应该与时俱进,随着市场的变化积极调整,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农旅融合是实现当地资源优势向综合效益转化的最佳途径,同时可最大程度促进传统农耕文明的保护与传承。

2.2农旅融合的基本原则当地居民及基层干部要形成正确的农旅融合发展理念,须做到3个坚持:一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二是坚持官民共同治理,三是坚持全域旅游视角。

2.2.1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因为农业是农旅融合的资源基础。失去这个基础,无论是“旅游+”抑或“+旅游”,都缺乏一个融合的对象。毛石镇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就在于它活态的传统农耕文明,这在表面上是一种资源优势,本质上却是一种平台优势。没有传统农业的留存,也不会有今天的毛石镇,更不会有低成本的农旅融合天然平台。有了农业这个基础平台,相应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生态都将得以自然呈现,而失去这个基础,就等于失去旅游发展的后续动力。

2.2.2坚持官民共同治理因为这是农旅融合发展的理念基础。它实质上是合作理念在基层官民行为机制层面的具体体现,它既提倡当地居民要尽快在角色层面实现从参与管理向共同治理转变,也要求基层官员充分认识到当地居民才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传承者,当地居民才是农旅融合最有资格的发言人。

2.2.3坚持全域旅游视角因为全域旅游是农旅融合发展的政策基础。如果国家层面没有站在战略高度大力提倡全域旅游,旅游的核心地位就无法形成,农旅融合就缺乏政策支持。全域旅游本身就体现合作理念,它的实践层面也是对合作理念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景式呈现。

3农旅融合路径构想

农旅融合,基础在农,动力在旅。农因旅生财,旅因农出彩。因此,农旅融合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农促旅,以旅强农。传统农耕存留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当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同时促进传统农耕文明的保护与传承。

3.1全域旅游服务供给路径创新

3.1.1非景区旅游发展的内涵全域旅游发展并不是要把整个区域都建成景区,而是让整个区域都具备景区服务功能,让区域内所有居民都参与到旅游服务中来,同时也让区域内所有居民都能通过不同形式的旅游服务获益,从这个角度来看,全域旅游其实就是非景区旅游理念在战略层面的体现。基于此,所谓的非景区旅游发展就是通过提升整个区域旅游服务能力促进全域旅游发展。这里隐含3个要点:一是该区域须具备全域打造的资本,也即全区域都存在有形及无形的旅游吸引物;二是不刻意去打造一个甚至一些景点景区;三是该区域所有居民全员参与旅游服务。

3.1.2传统农耕文明对非景区旅游发展的支撑机理对照非景区旅游发展的3个要点,毛石镇所具备的活态传统农耕文明正好可以支撑全镇的非景区旅游发展。首先,毛石镇全镇范围内都充满山地传统农耕文明气息,无论是抽象层面的农耕理念还是可视层面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及农村生态,都在毛石镇全域展现的淋漓尽致且韵味十足,即毛石镇具备全域打造的资本。其次,正是因为拥有这一稀缺资源,所以全域都充满资源禀赋极高的旅游吸引物,无需刻意打造景点景区。至于交通问题,即使不发展旅游,基本交通也需要政府投入建设,何况现在毛石镇已划归汇川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工作已在紧锣密鼓的开展。再次,既然倡导全域旅游,自然要求全域都具备旅游服务能力,所不同的,无非是有的区域旅游服务能力应该强一点,有的区域旅游服务能力可以弱一点,但哪里都可能有游客的身影,所以原则上要求哪里都需要有一定的游客服务能力。在农旅融合平台上,毛石镇的所有当地居民既有义务传承与发扬传统农耕文明,以便保持全区域的旅游吸引力,又要为需要服务的游客提供不同形式的旅游服务,也即全员参与旅游服务,以便充分践行全域旅游服务理念。

毛石镇的传统农耕文明能支撑该区域的非景区旅游发展,关键在于毛石镇传统农耕文明的活态化、完整化、规模化及典型化,拥有如此的稀缺旅游资源就能持续吸引城镇居民深入毛石镇的每个角落,既体验传统农业生产,又感受农村生活,且感悟农村生态。

3.2农旅融合发展的产品供给路径创新产品供给路径创新是指在全域旅游宏观背景下的微观创新。一般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包含供给主体、供给平台、供给方式及产品形态等构成要素,但对须借助农旅融合推进全域旅游的毛石镇而言,显然需要有所创新。在农旅融合的平台上,需在3个方面有所突破。

3.2.1变静态展示为活态营造这一点体现了“坚持农业基础地位”的农旅融合基本原则。静态展示好比室内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很难形成主客体之间的互动,而活态营造不仅是为了增强旅游的趣味性,也是为了全方位凸显浓郁的传统农耕文明氛围。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贵州省每年出省或出国开展旅游营销时只是利用静态的图片展示,而没有利用多彩贵州风大型歌舞诗晚会,现在的贵州旅游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贵阳的香纸沟在过去的很多年一直没炒热,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核心吸引物――古法造纸没有形成一种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可参与体验的活态呈现。毛石镇的山地传统农业文明虽然在全域内呈活态存在,但这是单就农业而言的,站在旅游者的视角,并不是所有他感兴趣的事物都能在他停留时活态展现,所以要注重基于农旅融合平台的传统农耕文明活态营造。

3.2.2变产品思维为产业思维这一点体现的是反映农业基础地位的“官民共同治理”原则。相比较而言,产品思维就好比将一个物体一刀子切开,只看它的一个横截面,而产业思维就好比对这个物体作立体透视。放在旅游行业,就类似于景点旅游思维与全域旅游思维的区别。在全域旅游背景下,依托农旅融合,激活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各个节点,盘活农作物种植、成长、采收的前后各个环节,形成以某一农作物为运作主体的相应产业链,从而形成一个产品系列。例如油菜,在育秧和种植环节可开发农事体验旅游产品,在生长阶段开发有关油菜生长护理体验的旅游产品,在油菜开花季节自然是组织文化创意类活动。如油菜花节,油菜采收时节又组织作物采收体验项目,油菜秸秆的处理环节开发成农村生态类体验项目,菜油生产环节又是一个体验项目,菜油成品变成生态旅游商品,依托生态菜油开发主题生态餐饮等等。这样全时空的旅游开发,才有资格称之为全域旅游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旅融合。

3.2.3变被动的定点展示为主动的全时空展示这一点体现“坚持全域旅游视角”的农旅融合原则。承接上一个话题,传统农耕文明的活态呈现至关重要,如果你没有形成农旅融合思维,还是纯粹的农业运作,那只能是在什么地点、什么时节种什么或收什么,那就好比将珍贵的旅游资源作被动的定点展示,如果没有游客,那农业生产过程也仅仅是农业生产过程,无法提升农业效益。须根据营销思维变被动的定点展示为主动的全时空展示,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与信息方式,让市场知晓在什么时节有什么样的农耕活动,在什么时节的什么村寨有什么样的农耕民俗活动等等,主动吸引游客,全天候全方位活态展示传统农耕文明。

3.3农旅融合路径的具体形成机制

3.3.1农业基础地位的保证机制构建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并非还是如从前一样只靠农业生产吃饭,而是要求基本的农村生态景观保持不变。要求传统的农村生活依旧活态呈现,要求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有充分的传承空间。体现当地比较优势的稀缺资源不能消逝,否则农旅融合也后继乏力,最后将在资源禀赋上演变成和其它地区毫无差别的局面。总之,对于毛石镇当地居民而言,要坚持传承山地传统农耕文明,对于基层干部而言,则须加强正确引导,共同为活态传承山地传统农耕文明夯实传统农业的基础地位。当然,在农旅融合框架内,坚持传统农业的基础地位与发展现代农业并不矛盾,只要保住传统农业的基础地位,传统农耕文明就能继续传承,独特的旅游资源也将永续存留,唯有如此,现代农业的发展与毛石旅游发展才能相得益彰。

3.3.2官民共同治理机制培养需要当地居民积极主动反馈农旅融合最新进展,而基层干部则须在动态调研基础上及时形成政策建议。这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协商治理的基本理念是在充分认同当地居民重要价值的基础上加强官民合作,并不是基层干部只作为传声筒,只要求当地居民根据政府意见干这干那。具体操作层面,是要求当地居民在继续传承传统农耕文明的同时积极主动向基层官员反馈各家或各组在农旅融合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基层官员根据这些基本信息及时形成政策建议,以供镇政府参考。

3.3.3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动态形成一方面要求当地居民全方位参与农旅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基层干部多时空调研农旅融合进展。毛石镇的魅力在于其无处不在的活态传统农耕文明,而农耕文明的传承人即为世代生存繁衍于此的当地居民,正是当地居民创造了毛石镇的高禀赋旅游资源。虽然在自然资源方面,毛石镇的资源禀赋也值得一提,但欠缺比较优势,唯有活态传承的山地传统农耕文明才能构筑当地的核心竞争力,但这个竞争力的基石是当地居民。已有研究表明原住民才是培育村寨核心竞争力的基石[3],所以当地居民理应全方位参与农旅融合发展。其参与形式多种多样,最有价值的参与形式,莫过于如往常一般坚持传统农业生产、坚持传统农村生活、保持传统农村生态。如果说当地居民是农旅融合发展的基石,那么基层干部就是农旅融合大桥的桥头堡。这个群体须扎根乡村,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充分调研农旅融合的最新进展,并及时上报,为毛石镇政府提供更接地气的农旅融合建议。

4结语

本文以遵义市汇川区毛石镇为例,论述如何在全域旅游视角走农旅融合发展道路,形成了山地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化的区域发展新思路。类似于毛石镇这样的山地传统农耕存留区域,应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实现当地传统农耕文明的自觉传承,并在农旅融合进程中通过山地传统农耕文明的主客共享实现其现代旅游价值,逐步形成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嵘.试论贵州农耕文化可持续发展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2006,26(4):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