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9:35

国际贸易研究篇1

国际贸易融资/金融服务/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融资的含义以及种类

国际贸易指的是在出口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办理一定的国际贸易手续,银行也要对其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也就是对国际贸易融资开通融资的便利之道。

依据各种标准,国际贸易融资大体上可以分成短期和中长期的贸易融资。一年以内的贸易融资成为短期贸易融资,主要是为了帮助一部分企业基金的周转与流动;超过一年以上的融资称之为中长期贸易融资,它主要是为了改进企业结构、扩大生产规模。根据国际贸易融资提供的服务对象不同也可以分为不同的融资结构,第一种就是为出口商提供贸易融资,主要就是出口商的当地银行为出口商提供的资金融通,第二种就是对进口商提供的贸易融资,这方面具体指的就是银行为进口商提供的贷款,等等。

二、国际贸易融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通过世界上的金融界的学者对于国际贸易融资的研究表明,贸易融资的供求关系以及金融理论的分析。总结出了一个观点,国际贸易融资在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国际贸易中起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二者相互依赖,又共同发展。国际贸易融资同时也是金融中介的发展过程中,对国际贸易提供金融方面支持的一个重要方法。

(一)贸易融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融资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流动性资金支持,避免了一些风险,是金融支持的一个重要方法,进而推动了企业的前进与交易,从而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国际贸易的作用。

加快储蓄转为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式是融资的发展,像银行这类金融机构吸取了社会上的一部分闲置资金,随后又在银行以国际贸易融资的方式与业务,直接发放给外贸企业,这样一来,就便于国际贸易框架的调整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比如:一项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的企业的成本和风险都很大,要一部分外资作为保障与资金支持,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技能。

(二)国际贸易融资对国际贸易产生的效果

站在企业自身的发展角度看,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的几率是不一样的,中小企业的获得贸易融资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中小企业由于其没有大型的银行与政府作为支持,他们的资金实力也很薄弱。与此同时,因为单笔业务的成交量很少,没有太大的效益。所以,金融机构通常不会为其提供金融服务。在金融危机作为背景的前提下,风险的不确定因素在加大,银行在贸易融资的发放时更会是十分的谨慎,及时发放了一定的贸易融资也主要是为大企业提供一定的歌资金,这样就更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会对中小企业产生一种“排斥效应:。所以,作为国家与政府就要出台一定的政策,为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家与政府为这些中小企业作担保,从而减少中小企业的被排斥性。中小型企业从事的要是一些包含技术性强的行业,就能够对经济的发展做出推动作用,从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优化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现状的对策

经过我国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银行的贸易融仍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应当贯彻相关的法律与政策,从而实现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

首先,需要通过法律明确各种规定与权力,对开展国际贸易融资起着促进的作用,但我国在这上面的立法还不是十分的不完善,应该在国内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从而促进发展。最终建立一个属于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标准。

国际贸易研究篇2

[关键词]比较优势;新贸易理论;产品内分工

引 言

在国际贸易纯理论的发展过程当中,要素禀赋、规模经济和交易费用等经济因素都曾被用来描述贸易类型形成的理论基点,这些关键字的顺序则代表了近几百年来理论界对贸易类型认识的发展过程(樊纲等2007)。按照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我们可以把整个贸易模式的发展历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产业间贸易阶段、产业内贸易阶段和产品内分工贸易阶段。纵观已有文献,有关贸易类型的讨论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仍然存在扩张空间,特别是随着垂直分工的深化和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产品内分工贸易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贸易模式出现在经济学家的视野中,大家对其认识还比较模糊,与其相关的理论探讨更是莫衷一是。因此,廓清贸易类型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所表现出的不同特质,对于从更深层次上理解贸易理论并指导现实世界贸易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重点从产业问贸易、产业内贸易和产品内分工贸易三个层面探讨贸易模式的发展历程,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并着重就产品内分工模式下出现的最新贸易类型测算方式进行探讨,最后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产业间分工与古典贸易理论

人类历史上真正大规模贸易的产生源于地理大发现,当时贸易的基础是国家已经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建立起来的产业基础,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贸易类型是产业间贸易。比如14世纪的葡萄牙是地理大发现的第一批受益者,根源于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有利于香料生产的资源优势,香料产业早已在该国发展和壮大起来,地理大发现以后的贸易则是强化了她在这方面的优势。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亚当·斯密便受这种贸易模式的启发创立了绝对优势学说,主张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各自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交换,则对所有国家都会是有利的。这一学说的创立在当时具有重大意义:一是他揭示了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有利的自然禀赋与后天形成的有利生产条件;二是指出一个国家只要根据有利生产条件参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就可以获得比自己生产更多的利益;三是在当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提出了自由贸易政策(adamsmith,1860)。但是由于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建立在一系列条件苛刻的假设之上,因此,它只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之间的贸易。而不能解释事实上存在的几乎所有产品上都处于绝对优势的发达国家和几乎在所有产品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不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

为了解决绝对优势理论天生的缺陷,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davidricardo,1966),他通过一个简单的2*2模型论证了一个国家即使在两种商品都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如果按照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两个国家通过自由贸易都会受益,而产生比较优势的唯一原因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但是,现实世界中,各国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只能部分的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还反映了各国之间的资源差异,即对原始贸易模式的回归。为了分析资源差异在贸易中所起的作用,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h—o模型,即一个国家应当根据自身的要素丰裕程度选择出口或者进口的商品种类。虽然“里昂惕夫之谜”(leonfiefparadox)的产生像一枚重磅炸弹给h-o定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学者通过从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视角(kenen,1965;keesing,1966)、自然资源稀缺程度视角(vanek,1963)、政策视角(tra—vis。1972;baldwin,1971)进行分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维护了h一0定理的权威性,使以ho定理为代表的2*2*2模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贸易理论上的基本假设,但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一个国家并非仅仅出口或者进口一种商品,而是成千上万种商品,那么在更高维度上h-o定理是否仍然成立?也有学者就h-o定理在这方面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

高维条件下的h-o模型较多,但是最有代表性的是vanek(1968)所提出的hov模型,他通过引入贸易品的要素含量(factorcontentoftrade)概念,证明在更高维条件下h-o定理的预测将不再成立,但是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将是净劳动要素的出口国,而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将是净资本要素的出口国。leamer(1980)在hov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扩展,证明在一个多维商品世界中,比较生产和消费中的资本密集度或者比较净出口和生产、消费中的资本密集度,才是确定一国资本相对于劳动而言是否丰裕的正确方法。

进一步比较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h-o定理我们还会发现,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虽然考虑了劳动力的不同质性,但是其一种要素的假说并不符合现实世界;尽管h-o定理对比较优势进行了拓展,其同质要素的假定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也并不强,这一点在后续的实证研究中便得到了证明。有关h—o定理适用性的实证测算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利用投入产出法对h-o定理适用性的直接检验。“里昂惕夫悖论”便是利用这种方法得出的成果(leontief,1953)。第二类是回归分析法,包括跨产业回归分析(baldwin,1971等)和跨国家回归分析(learner(1984等)。得出了与h—o理论褒贬不一的结论。第三类是对hov定理适用性的探讨。最初的实证研究表明,hov定理对现实的解释力就像掷硬币的概率一样,具有很大的偶然性(maskus,1985;bowen,1987)。为了找到真实世界与理论基础的关系,实证经济学家进行了进一步的努力,通过计入要素生产率、消费偏好等多个变量,从新的视角对现有理论进行修正,使hov模型的解释力大大加强(trefler,1993,1995)。后续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把所有的信息都考虑进去后,hov模型等式应该是一个恒等式(da—visandweinstein,2001;trefler,1998)。

已有研究通过纳入多种要素试图对已有理论进行补充,使其符合现实世界,但从另一个角度来 

看,这就失去了模型作为现实抽象的一种本意,这是已有研究的一个误区。h-o理论本身作为一种理论并没有错,但是现实世界的贸易行为同时受多种因素(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等)的影响,因此,如果不能构造一个与h—o定理假设相符的现实世界,而尝试着用变换后的模型来检验h-o定理,就不能准确地看出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是否遵循了比较优势。由于现实世界中各国的统计口径不同以及产品、要素种类的划分不一致,数据的选取直接影响了实证结果的准确性,除非获得了相当标准和准确的数据,否则,利用经典简洁的h—o模型将是首选。

总的看来,从地理大发现开始至二战后资本主义重建阶段,世界贸易类型基本上处于产业间分工模式,国家之间在资源、技术甚至消费偏好方面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动因,开展贸易的目的则是从这种差异中获得收益。

二、产业内分工与新贸易理论

二战后,世界贸易中有三种现象与公认的贸易理论有抵触:第一个是世界贸易的绝大部分是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工业化国家之间进行的;第二个是大部分贸易是产业内贸易;第三个是战后贸易的扩大绝大部分是在没有大规模的资源重新配置或收入分配影响情况下形成的。对于这种现象,balassa(1967),grubel(1970)等经济学家都曾进行过分析,他们的结论概括起来是比较优势的传统力量可以对一组产品发挥作用,从而引起产业间的分工与贸易,但是产品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导致各个国家只生产每一组产品中的某些产品,因而导致了产业内分工与贸易(krugman,1981)。随着研究的深入,经济学家尝试着把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同时纳入到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框架中,从而产生了新贸易理论。该理论主要围绕三个命题展开:市场结构;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技术与贸易。

关于第一个命题,在新贸易理论分析中,市场结构问题始终是中心问题,把规模经济引入贸易理论,实际上是从标准模型中引入符合报酬递增理论的进步。这方面的进步主要基于三次突破,从而形成了三个关于市场结构的理论。第一次突破是最古老的马歇尔理论,在他的理论中报酬递增被假设为完全外生于企业,从而使市场得以维护充分竞争状态。马歇尔的模型假定虽然提出了规模经济的溢出效应,但是其仍然承认完全竞争条件成立,结果令人失望。第二次突破是张伯伦的垄断竞争模型。它的基本观点是一个产业由许多小垄断者组成,这些小垄断者使得该产业形成饱和从而消灭了任何垄断利润,但是由于这一理论对产品的异质过程的论述不够严谨,以此为基础出现了两次扩展:一是dixitandstiglitz(1977)提出的异质产品是新产品假定;二是lancaster(1979)提出的异质产品是产品的不同属性假定。总的来说张伯伦模型的出现是一个进步,它第一次使人们能够从理论上研究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贸易问题,但是与马歇尔相比张伯伦模型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完全垄断,回避了寡头垄断的问题。第三次突破是库尔诺的寡头垄断理论。库尔诺双头垄断模型通过假定不完全竞争的企业间都互相把另一个企业的产量看成给定的,把注意力从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转移到不完全竞争中,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使用规模经济来解释垄断经济的情况。

关于第二个命题,与比较优势类似,新贸易理论也承认国家之间在资源、技术甚至消费偏好等方面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但是它认为还有其他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规模经济、报酬递增和产品异质性形成的国际分工。正如我们上文提到的,有关规模经济、报酬递增和产品异质性的研究都曾被balassa(1967)等经济学家讨论过,但是由于这些研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还不能完全解释清楚,因而这些理论并没有得到均衡贸易理论的足够重视。随着对市场结构研究的深入,最早给出规范分析的是krugman(1979),他通过采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中的市场结构,并扩展dixitandstiglitz(1977)的模型,最后证明贸易并不一定是国家之间技术或要素禀赋差别的必然结果,相反,贸易很可能只是扩大市场及促进规模经济出现的一种途径。在krugman(1979)的基础上,krugman(1980)通过纳入产品异质性,证明当两个国家进行不同质产品贸易时,每个国家都会分工生产在本国有较大市场份额的那种商品,并且每个国家都会成为这种产品的净出口国。进一步,仍然沿用krugman(1979)的基本假设,krugman(1981)证明由于规模经济的原因,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进行产业内贸易,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之间则进行赫克谢尔一俄林贸易,并且不会带来严重的收入分配问题,从而为本节开始提到的三种现象提供了很好的解释。

关于第三个命题,这是新贸易理论和技术创新促进国际分工这两个观点之间的自然联系。把技术引入贸易是贸易理论的创新,总结技术影响贸易的形式,主要以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南北贸易模型为线索。krugman(1979)首先从产品生命周期视角出发,以南北贸易模型为基础探讨了技术创新与技术转让的作用,并证明技术创新使发达国家得到更多好处,而技术转让则会使发达国家情况变糟,在他的分析框架中,技术是外生的,同样基于外生技术假设,flareandhelpman(1987)将垂直差异引入南北贸易模型。segerstrom(1990)首次把内生技术进步纳入南北贸易模型,但他们的框架不能解决南方国家的内生技术变化问题,针对这一不足,grossmanandhelpman(1991b)提出了一个内生产品生命周期模型,他们认为北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向南方国家扩散的主要途径是南方国家有意的技术模仿,在他们的模型中不但北方国家的技术创新是内生的,南方国家的技术模仿也被内生化了。需要提到的另一重要成果是krugman(1989),他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型,说明了创新带来的报酬递增是怎样导致不完全竞争条件的出现,而且反过来说明短期垄断是技术创新的必要动力,从而把技术和贸易的分析与新贸易理论最紧密地联系起来。

与理论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相比,实证研究则比较薄弱(binxu2007)。大量的文献都是基于引力模型来估计贸易量的大小,真正研究贸易类型的实证研究较少,这是现有研究的一个缺失。

三、产品内分工与国际贸易新类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分工的深化,当前主流贸易模式已经从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发展到产品内分工贸易。“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special—ization)”作为一种主流贸易模式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无论是产业间贸易理论还是产业内贸易理论,都暗含着一个前提假定,即作为分工和贸易对象的产品,其全部生产过程在某一国家或经济体内部进行。国际垂直专业化的出现和发展,意味着国际分

工对象从产品层面扩展到工序层面,产品的生产过程分割为多个生产环节,形成了一个价值增值链条,并在跨国界的不同区位进行分布。

(一)产品内分工与新新贸易理论

产品内分工的核心内涵是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成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因而有越来越多国家参与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卢锋,2004)。在此基础上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企业通过这种分工关系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全球商品链(sturgeon,2003等),其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产品内分工模型最早的雏形是两阶段生产模型(melvin,1969等),后来更多的经济学家使用垂直两阶段模型来研究中间产品的贸易模式和贸易效果(balassa,1965;bhagwatiandsrinivasan,1973;grossman,1981);但是,以上的模型局限于将生产划分为两个区段,没有上升到多阶段生产,与现实相去甚远。针对这一局限,狄克西特和格罗斯曼(dixitandgrossman,1982)发展了生产区段模型,将模型扩展为一个多阶段生产模型。产品内分工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突破了第一阶段的瓶颈,普遍采用连续中间产品投入的生产模型来分析技术外溢(krugman,1994)、工资差距(feenstra,1996)等。特别是(feenstra,1998)使用“生产非一体化”和“贸易一体化”的概念来表述产品内分工盛行的现代国际贸易和全球生产的特点,并且在此框架下分析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中间产品贸易迅速扩张的现实和原因、生产全球化对非技术工人就业和工资率的影响及现实状况下世界各国贸易战略政策的调整。产品内分工理论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末,研究的主线是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下的产品内分工理论。琼斯和科尔斯克维斯基(jones&kiemkowiski,1990)的研究是这条思路的铺垫,他们把生产过程分离开来并散布到不同空间区位的分工形态称之为“零散化生产”,顺着以上的研究思路,昂特(amdt,1997)利用国际贸易常规分析技术,对全球外包和转包等产品内分工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为了进一步在新的分工形式下讨论企业的异质性与出口和fdi决策的关系,基于动态产业模型、静态李嘉图模型和静态单要素模型的“新新”贸易理论被构建出来(王兵,2007)。该理论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为什么一些企业从事出口而另一些企业不从事出口?二是为什么一些企业选择出口进入海外市场而另一些企业则选择fdi?以melitz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认为,贸易能够引发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能继续为本土市场生产甚至退出市场(melitz,2003);并认为企业究竟是选择出口还是fdi是由企业根据其生产率预先决定的(helpman,melitzandyeaple,2004)。以antras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强调资本密集度和剩余索取权的配置在企业出口决策中的作用(antras,2003);并认为企业所拥有的异质性生产率在对企业所有权结构的选择和中间投入品生产地点的选择上具有重要作用(antrasandhelpman,2004)。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界定了新的比较优势来源:企业异质性和企业组织选择,单个企业行为会影响所在产业的结构变化,解释了目前普遍存在的本土市场一体化、本土外包、国外一体化和国外外包等4种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为解释现有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樊瑛,2008)。

(二)产品内分工模式的实证检验

为了适应现实世界的发展,考察新的分工形式下贸易类型的变化,近期学者对产品内分工下的贸易模式进行了测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技术结构为基础的贸易复杂度指标(sophistication);另一种是以垂直分工度为基础的贸易附加值指标。

第一类指标的关键之处在于引入了技术结构这一变量,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测算出口贸易中的要素组合,而且可以测算不同商品中使用的不同技术,特别是有利于分析当各国存在不同技术差距时,各国问出口商品所含技术水平的差异。由于出口贸易商品中要素数据很难得到,他们构建的指标大都基于纯贸易数据。最早从出口商品视角考察贸易类型的学者是关志雄(2002),他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基于“附加值越高的产品,越是来自高收入国家”这一基本假设,构建了一个能准确测算与贸易附加值有关的贸易类型高度化的指标。樊刚、关志雄、姚枝仲(2006)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显示技术附加值指标权重的计算公式不同。

以出口贸易数据测算的“出口复杂度”在算法上把视角推进到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产品视角,摆脱了要素贸易类型中要素指标搜集困难的局限,但是这些文献的测算方法还是没有把技术这一要素单独拿出来考量。认识到这一问题后,kaplinskyandsantospaulino(2004)尝试用贸易品单位价格的变化来表示贸易品的技术水平,但是他们的做法把贸易品价格的决定因素单一化了,仅仅考虑技术因素对商品价格影响,从而忽略了需求因素、价值链分割、政策等因素对贸易品价格的影响。为了弥补kaphnskyandsantospaulino(2004)这一不足,lall(2006)构建了一个能综合反映多种因素的变量“出口复杂度(sophistication)”。他把97个国家分为10个组,选取sitc3分类标准下的237类商品,通过测算不同组国家不同商品出口份额,构建了这一指标。通过构建“出口复杂度”这一指标,lall(2006)确实把kaplinskyandsantospaulino(2004)的研究推进了一步,他的这一指标能容纳更多的影响因素,包括制度、需求、技术等等。

总的看来,以技术结构为基础的贸易复杂度指标,虽然设计比较严密,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该指标仅仅是基于要素贡献层面的考量,并未深入到工序层面,以产品技术水平考量的指标不能很好地反映一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其次,由于仅仅使用进出口数据,不能有效地反映这些产品在国内的循环流动和投入产出关系,产品增值的方式模糊。

以垂直分工度为基础的第二类指标则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基于垂直专业化的实证分析方法。yeats(1999)通过观察东亚地区“零件和部件贸易”增长情况,对产品内分工发展提供了一个度量方法。沿着这条思路,hummel,rap—oportandkeimuyi(1998)利用投入产出法得到结

果:90年代全球贸易的增长大部分来自于“垂直分工贸易”,并指出,随着贸易壁垒的下降、交通的便利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垂直分工贸易将成为21世纪世界贸易的主要方式。接着,keimuyi(2003)又通过建立模型并进行数据模拟,从纵向国际分工角度解释了当代世界贸易快速增长的原因。以上文献在研究相关国际贸易问题时提出了垂直分工度的计算和度量,是一大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文献中对垂直分工度计算的具体算法推导不够严谨和细致;(2)根据hum—mels(1999)的vs模型计算垂直分工度,必须利用投入产出表,这就涉及到大量规模庞大的矩阵运算,如何简化矩阵运算先前文献没有提及;(3)使用vss模型需要同时使用商品进出口数据和投入产出表,如何将两种采用不同分类标准的数据对应起来在以往文献中没有提及。

四、结语

本文对近半个世纪以来与贸易类型有关的文献作了一个综述,在不同领域都有一系列有深远意义的成果:比较优势的传统力量可以对一组产品发挥作用,新贸易理论则适用于解释由于规模经济和产品异质性所导致的产业内分工贸易模式,当分工深入到产品内之后,提升贸易的技术结构和垂直专业化水平是新的分工形式下贸易结构升级的两种主要方式,但是每个领域的讨论也并非是完善的,总的看来,以下领域还有值得拓展的空间:

(一)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有效融合

比较优势作为一个经久不衰的理论,其强有力的解释力已经被经济学家所承认。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比较优势的分析过程会发现比较优势告诉我们的仅仅是一个结果,即国家之间如果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那么参与分工的国家都会从这种分工过程中获益,而国家之间是否会这样分工则取决于参与竞争的企业,主导企业分工的则是微观层面的竞争优势。因此从这点看,比较优势是缺乏微观基础的,如果能找到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有效结合点将是对比较优势最有力的补充。

(二)有关新贸易理论的实证分析

新贸易理论虽然给给现实提供了强有力的解释力,但是有关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实证分析少之又少,尽管有学者作出了努力,但是大部分的分析都是基于引力模型从贸易总量层面估计贸易的大小,另外就是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动态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更多的不支持理论模型。因此,如何找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给出合适的实证分析,将是对新贸易理论最有力的支持。

国际贸易研究篇3

一、贸易成本的内涵和特点

(一)贸易成本的内容

在贸易成本的含义中,其中成本是所有经济活动在经营中最基础的组成要素之一,这种成本要素也是在国际贸易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国际直接投资成本中,是由国外生产投入的成本、管理费用以及国内外的协调配合工作所支出的费用部分所组成,其中最为固定的成本部分是国外生产投入成本部分。而当前的贸易成本所指的不仅仅是传统贸易交易过程中的贸易运输所形成的成本,还增添了其他包括贸易过程中的自然和人为的关税支出以及为了使贸易更好地达到互通,需要支出更多在文化和语言交流上的成本支出以及货币兑换所产生的费用,这都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下所新增添的贸易成本的内容,都是贸易产生和发展所必须要经历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贸易协定的贸易成本。

(二)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

在贸易成本的特点中一个是直接度量法,这种方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对贸易成本进行测度的方式。这种测度方式是通过引力模型来建立一个双边流量贸易模型,从而对贸易成本进行推算。而其中的引力模型的建立是通过两个贸易合作伙伴之间建立起来,要通过两个贸易伙伴的出口大小来确定它们的贸易收入的增函数,并形成它们两者之间距离产生的减函数。其中,国民收入的多少直接反映出两个贸易伙伴合作所形成的吸引力的大小,而所形成的距离是对两者之间形成的排斥力的直接呈现,这种引力模型使贸易流量与所合作的贸易伙伴的GDp呈正比关系,而相反的,与经济距离之间产生反比关系。另外一种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是间接度量法,这种测度法的依据是实际贸易的流量度为基础,所反映的是贸易成本对进出口贸易的商品产生的价格变动关系,这种价格变动关系对进出口贸易的数量产生连锁反应的过程。所以这种贸易成本测度法更加周全地对贸易壁垒的因素进行了全面考虑,能够更加准确地测出贸易成本的大小。

二、贸易成本对国际贸易投资所形成的作用

(一)贸易成本对国际贸易的作用机制

贸易成本与贸易流量之间的关系能够为经济距离和贸易流量形成重要的影响依据。尤其是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有关学者研究分析出国际贸易流量与多种因素包括贸易运输成本、经济距离以及贸易壁垒之间形成了负相关性。而在产业内外的贸易发展中,贸易逐步从产品贸易发展到公司贸易,在贸易过程中所涉及的贸易模式也有了更加多样丰富的选择,同时贸易所出现的品种类型也更加多种多样。在这种变化过程中,贸易成本在无形之中起到了催化和促进作用。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贸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国际贸易模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这也是进行贸易的企业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竞争中为了取得贸易主动权而降低贸易成本的方式。在正常情况下,产业与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之间的贸易关系都是为了充分降低贸易成本来改变选择,从而对应地降低贸易成本的贸易模式。而其中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贸易交易过程更加复杂,同时成本所涉及的成本项目也广泛繁杂,这就会导致所形成的贸易成本处于偏高的趋势,所以对此在逐步发展中的公司内或者产品内贸易开始转向不断适应和提高贸易竞争的优势,对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进行控制,主动对贸易成本加以主观控制,并用这种控制来调整贸易模式的选择。而且通常企业为了避免市场的不完全来降低交易成本而采用公司内部贸易的模式。

(二)成本贸易对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作用机制

在成本贸易的形成下,进行直接投资的作用中,有关学者研究认为贸易成本是跨国公司是否选择出口还是选择直接投资国外最为关键的依据。而影响企业是否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因素包括公司在建立时所需要的原材料、生产所需要的设备器材、员工工资分配等的生产投入成本、无形资产所得到的收益,这些资产的形成都离不开公司对产品的研发、产品广告宣传以及促销和生产技能的管理等的投入,同时还包括了出口销售所需要经历的包装、装卸、各种保险和关税壁垒等费用的支出以及支出更多在文化和语言交流上的成本支出以及货币兑换所产生的费用。另外,在出口贸易中还有出口销售额的销售成本以及在出口贸易过程中所需要的管理协调费用的成本支出,这笔成本包括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在遇到国外所在的不同地域所出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下的不可预测和估量的管理成本。因此,从多种成本贸易的跨国经营成本而言,所需要考虑的经营贸易所需要的成本因素多而广,而能够决定国际贸易的成本控制的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让成本贸易能够在可以掌控的条件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三)贸易成本与贸易结构的作用力

贸易成本不断降低会直接对国际贸易模式的选择产生关联性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是因为贸易成本与贸易产品的结构所形成的,当贸易成本在降低,就会使得产业内贸易的比重相应的提高,相反,贸易成本的降低就会让国际贸易模式出现产业贸易关系的改变,由外部开始转向产业内部,形成贸易结构的变化。同时,贸易成本与贸易地区之间形成的作用关系,表现在贸易成本降低会引起整个国际间的贸易成本的下降,这就使得地区贸易特征更加突出,形成了当前已建立的贸易联盟例如欧共体。尤其是随着贸易壁垒的不断变化,呈现降低的趋势,让贸易联盟国之间形成了更加突出的区域贸易特征。

三、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影响问题分析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制度的关系

贸易成本是国际贸易是否进行投资和开展贸易的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而且这种影响也是相辅相成、共同存在的一个过程,即是国际贸易发展和贸易业务的开展也会影响贸易成本。所以,随着贸易成本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力,互相形成一定的贸易投资发展的制度。在国际直接投资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迫切需要有较为规范而全面的贸易制度来保障贸易的开展,所以各个国家为了提高各自的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了提高对外贸易投资发展的能力,针对性地制定了一些与时俱进的贸易改革的制度和政策,来更加规范地促进对外贸易投资的发展。但是,这种贸易制度的建立一方面为贸易过程提供了一个更加规范和合理的标准和要求,但与此同时也因此形成了投资管理与贸易制度之间的冲突。所以国家在采取适当而合理的经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也同时为了兼顾对外贸易发展的必要,对相关有关贸易成本的内容进行了协调性的调整,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的平衡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对外贸易投资发展积极火热的情况下,相关贸易制度也在随之适当放宽,从而更加有利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二)国际直接投资与中间产品贸易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特别是针对通过跨国公司作为媒介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开展,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更加直接的方式把外部市场交易转变成公司的内部交易,从而很好地规避和尽可能地降低外部市场所产生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同时还可以有效对贸易成本进行适当的控制,从而避免因为中间产品市场所造成的不完整性。由于在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因素等会使得中间产品有较高的成本交易特点,而且所交易的市场具有不完全性的特点。对此,跨国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国际直接投资中的这个特点把外部市场交易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交易过程,更好地解决中间产品在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取得在对外国际贸易发展中的竞争优势,促进国家贸易的发展和壮大,同时也是当前我国所处的国民经济发展的形势下,更好地创新改革发展对外贸易经济的方式,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际化经济贸易的往来和发展。

四、结束语

国际贸易研究篇4

1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对电子政务服务的诉求

经济的全球化与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带给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中小企业由于其先天的局限性,使其在依靠自身电子商务系统的同时,还必须借助政府的电子政务平台为自己的跨国贸易服务。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在管理、运作等方面的灵活性,为其获取电子政务服务提供了便利条件。

1.1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困境

在全球化的网络环境中,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面临着诸多问题。由于中小企业的先天缺陷使他们的商务系统无法有效融入到国际商务体系中,形成种种开展国际贸易的困境。(1)国际贸易宏观环境认知困境。中小企业缺乏对国际贸易环境的深入认识,对贸易伙伴国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及对某行业国际贸易发展的信息了解不够,使其开展国际贸易时盲目确定贸易对象、贸易内容和方式,往往在交易时出现政治性和行业性限制,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这种问题完全可以依靠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服务获取贸易对象国的相关政策和行业倾向,如我国商务部门户网站就提供了与我国有贸易往来国家的相关信息。(2)诚信判定困境。对贸易对象的诚信判定难以在日常的商务网站上进行,从而使许多欺诈现象出现在中小企业国际贸易中,如信用证诈骗、倒签提单、伪造单据等,而中小企业国际追诉能力普遍较低,至使中小企业无法采用弥补措施。对于诚信的判定和事后的弥补,中小企业都必须依靠政府提供的帮助。(3)交易安全保障困境。中小企业若仅仅在其自身的电子商务系统中进行交易,其系统的脆弱性和孤立性难以保障交易的安全。交易活动涉及的交易者寻价、成交、签约等商业秘密和隐私难以保证,务必借助政府部门强大的电子政务平台,从体制和技术上寻求政府的保障。(4)交易过程协调困境。国际贸易的开展牵涉到许多政府部门,但由于对相应的电子化贸易流程和这些管理部门业务的不熟悉,往往使交易的最佳时机丧失。所以,中小企业要有效进行国际贸易就必须与海关、税务、商检、银行、运输等业务部门协同作业,熟悉他们的业务规程和流程,使这些部门与企业无缝连接,确保中小企业能快速反应国际市场的变化。

1.2中小企业获取电子政务服务的有利条件

中小企业在利用电子政务服务方面也有着一些先天优势:(1)国家政策的倾斜。国家已经颁布多项政策文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融入国际环境,参与国际竞争,如《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手段,逐步建立健全向全社会开放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获取政策、技术、人才信息和市场提供方便。这些部门所实施的电子政务建设目标之一就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2)系统接口便利。中小企业内部商务系统虽然在承受冲击方面脆弱,但由于其规模和层次的简单性,在与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接口时却异常方便。(3)决策机制的灵活性。中小企业决策管理上的灵活性使中小企业能够重视电子政务对本企业的支撑,认识到电子政务给企业带来的坚强后盾,因而能够迅速作出寻求电子政务服务的决策。(4)产品结构优势。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大多从事专业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形成较为固定的行业领域,从而使其寻求电子政务服务时能集中在固定行业主管部门,而不迷失在信息海洋中。总体而言,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问题就是由于信息不畅、交易的不确定性高等带来贸易中的诸多风险。风险的规避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利用政府及相关政府部门建立的电子政务系统,诸如商务机构、贸促会机构,利用政府驻外机构及信息情报等各方面优势,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信息保障,使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世界市场动态。同时利用电子政务,建立一个互动式的外贸信息交流平台,用最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外贸信息引导中小企业经营活动。

2电子政务为中小企业国际贸易提供服务的态势

电子政务建设已形成了如火如荼的全球发展势头,已成为国际贸易往来的重要手段。从发展阶段看,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已进入了在线交易的服务深化阶段,我国也正从“信息上网”走向“服务上网”。[1]企业已成为电子政务服务的重要对象,电子政务也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为中小企业国际贸易服务的态势。

2.1基于电子政务实践的环境态势

电子政务全球范围的实施,在国家之间、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架起了沟通桥梁。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等主要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以围绕民众需求提供服务,建立“以民众为中心的政府”,提高政府服务的可接近性和易获得性,确保政府信息和服务的公平性,消除数字隔离,注重信息的有效利用,提高信息利用率等为原则,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致力于电子商务实践,营造安全、有序、合理的电子商务环境,促进电子商务发展。[2]形成了政府对政府、政府对企业、政府对居民、企业对政府、居民对政府等5个活动领域。经历了一个正式的政府在线网站出现的萌芽阶段;政府网站逐步增加,网上信息越来越动态化的增长阶段;用户下载表格,向官员发送邮件并通过网络进行交流的交互阶段;用户可以切实地在网上得到有偿服务和进行其他事务处理的办公阶段;跨越行政部门的电子服务的高级阶段等5个阶段。[3]我国1999年的“政府上网工程”和2000年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确立,使“电子政务”成为社会热点。2002年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和2003年《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使我国电子政务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04年10月召开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4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今后一段时间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2005年11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5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将电子政务社会化服务提高到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高度。我国2006年政府网站平均拥有率为85.6%,中央部委96.1%,省级96.9%,地市级97%,县级83.1%。[3]而2006年《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出台和中国政府网()的开通,2007年政府“服务上网”的实施,使电子政务实施从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到基于社会化服务的实施和面向全社会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深化推进阶段。我国电子政务服务于企业的态势正随着在线办事功能的完善而逐渐形成。这种全球范围的电子政务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利用电子政务服务的客观环境。使中小企业可以便利地了解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了解国际、国内的贸易趋势,为其开展国际贸易提供方向引导。

2.2基于目标定位的功能态势

国外电子政务建设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构造和发展电子政务;二是更强调政府服务功能的发挥和完善,[4]在电子政务实施中强调以用户为中心,为社会提供有效的“一站式”整合服务。如新加坡的“用户导向、结果导向、市场基础”的实施方案;美国提出“希望通过互联网改进人们与政府打交道的方式,从而改变他们对政府的看法”;德国提出“让数据而不是让公民跑路”,实施了“联邦在线2005”计划,简化政府机构及政务处理手续,方便国民。可见,国外电子政务已形成了企业与政府多维互动局面,政府利用电子政务为企业服务已成为政府的关键职能之一。我国《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从战略的高度明确了电子政务的服务理念。指出服务的实现程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是电子政务建设成败的关键。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网络为载体,逐步建立电子政务服务体系,面向企业开展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在企业设立纳税、年检年审、质量检查、安全防护、商务活动等方面提供电子政务服务。政府通过整合和共享信息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满足企业的需求,在法人登记和管理、产品登记和管理、市场准入和从业资格许可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并明确提出到2010年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的战略目标。[5]同时2006年曾培炎副总理在“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实现电子政务建设“十一五”目标的五个转变:一要从电子政务重建设、轻应用向注重深化应用转变;二要从信息网络分散建设向资源整合利用转变;三要从信息系统独立运行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转变;四要从信息管理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公共服务转变;五要从信息网站自建自管向发挥社会力量转变。[6]可见,我国电子政务已从单纯的投资建设转向到功能拓展应用期。电子政务在其功能定位上已从“管制”转向了“服务”,在服务过程中要全面考虑中小企业需求的特点,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推送服务,为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3电子政务提供中小企业国际贸易服务的机制分析电子政务从贸易环境、支撑平台、沟通桥梁等多方面为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提供服务,形成了引导、支撑和增值等多维服务机制。使中小企业能利用电子政务服务有效进行国际贸易,也使政府在服务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其电子政务功能。

3.1基于贸易方向和内容的引导机制

从宏观纵向角度看,各国都建立了基于行政级别和地域范围的电子政务系统。对管辖范围内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职能要进行公开。如美国的第一政府网(www.firstgov.gov)和各州政府网站,我国的中国政府网()和各省市地方政府网站,都会对本国、本地域的贸易环境和政策进行介绍,而且在招商引资方面,一直是政府门户网站的重点展示部分。中小企业通过这类政府网站可以了解贸易对象国的宏观贸易环境和政策,使贸易发生的方向和内容不违背贸易对象所在国的国情和风俗,从而规避风险。基于方向的引导是侧重于政策,以及与本国的关系,对所在国政治局势的了解等,以此决定贸易发生与否。而基于内容的引导大多是供求信息类,以确定生产的具体产品,这些内容在行政级别和地域类政府门户网站中大多是需求量大和较为重要的产品,中小企业若要从事这类贸易,基本上要采用企业联盟的形式。而对具体少量的需求一般在专门的政府职能部门。方向和内容的引导服务机制在于全面的把握,不仅需要中小企业自己获取分析,而且需要这些政府职能部门利用电子政务实施信息的推送服务,使中小企业能及时了解国内外政治、贸易动向,选择合适的贸易对象和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更为中小企业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了法制保障。

3.2基于企业信息化和业务过程的支撑机制

2005年,全国各级政府综合利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手段,在司法、行政审批、税务、专项资金支持等职能履行方面得到明显加强,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质量。企业服务平台、信息共享系统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工作也都取得了较大进步。这主要是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和具体开展外贸活动时的保障角度考虑。因为在信息社会,网络贸易和电子商务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为适应这种变化,开展国际贸易的中小企业必然要实施信息化运作,以提供效率。信息化运作可降低中小企业国际贸易成本。传统的国际贸易产生的纸面文件数量庞大,据统计,一笔国际贸易业务中至少要产生46种不同的单证,连同正副本共有36份以上的单证资料。拒付的信用证中有50%是因为单证出了差错,报关文件的差错率也达到了30%。而信息化运作采用电子合同、电子单证和电子货币,整个过程都由电脑网络完成,从而实现了国际贸易的无纸化。无纸化贸易可以使文件传输速度提高81%,可节省大约90%左右的文件处理费用,因差错带来的损失减少40%[7];信息化运作使贸易流程简化,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联系方式,利用信息化运作模式开展国际贸易,买卖双方可采用标准化、电子化的格式合同、提单、保险凭证、发票和汇票、信用证等,使各种相关单证在网上即可实现瞬间传递,大大节省了单证的传输时间,而且还能有效地减少因纸面单证中数据重复录入导致的各种错误,从而在简化贸易流程中,有利于中小企业增强竞争能力。信息化运作使得这些中小企业不但可获得以前他们无法获得的信息,而且获得和大企业一样的开拓国际市场的机会,可以提供平等竞争的环境,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增加贸易机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增强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电子政务在中小企业信息化运作中起到示范和支撑作用。其一是提供运作模式。电子政务是一种针对社会的管理系统,相应的系统构建具有效仿作用,其系统设计、平台构建、资源建设等都可作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样本,从而节省了大量初次开发费用。其二是提供运作平台和环境。企业信息化的运作只有建立在社会信息化的大环境之下才具有效用。电子政务从政府角度构建社会信息化的方向和路径,为中小企业信息化运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能通过电子政务平台与国际进行接轨,为中小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和硬件的支撑。在过程支撑方面,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从认证许可机构审批,到网上办证、网上审批、网上支付、网上税收等各个领域不同层面切实应用,中小企业在开展业务时得到了许多便利。另外,全国各地也相继出台了若干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信息化建设规划。“金”字系列工程为中小企业快捷响应国际市场提供了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电子政务服务企业的功能逐步建立和完善,在信息公开、行政审批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7]随着2005年8月,可以受理42万多件审批和服务业务,所有审批和服务项目实行全程监控、统一收费的深圳市行政服务大厅信息系统通过总体验收。[8]其后,各地方和政府职能部门先后推出了电子政务联合审批系统“一站式”服务。行政服务在线系统把相关行政审批的核心数据库统一接入系统平台,实现了对相关的审批信息、查询、统计、咨询、投诉和审批过程的行政监督、流转跟踪、审批数据的分析研究等功能。国际贸易是跨国交易行为,复杂多变的贸易环境更加要求用信息来监督和控制贸易过程,实现国际贸易过程支撑。网络技术的出现也为此提供了技术可能性,从而实现信息流对国际贸易物资流、资金流及交易过程的监控。国际贸易过程支撑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用信息来监控国际贸易所涉及的各种服务部门和参与者,用信息链将公司、海关、商检、银行、运输、保险、中介、研究院所等机构“无形”地结合在一起,以求得贸易机会与高效程序,提高国际贸易效率。[9]使得国际贸易能够建立在充分科学的信息分析基础之上。

国际贸易研究篇5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发展水平相比,我国服务贸易整体发展水平还是不高。本文通过计算我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并对服务贸易总体情况和分行业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国际竞争力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radecompetitivepowerindex),即tC指数,是衡量一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公式为:tC=(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其取值范围为[-1,1],tC取值为(-1,-0.6)时有极大的竞争劣势,取值为(-0.6,-0.3)时有较大竞争劣势,取值为(-0.3,0)时有微弱竞争劣势,取值为(0,0.3)时有微弱竞争优势,取值为(0.3,0.6)时有较强竞争优势,取值为(0.6,1)时有极强竞争优势。即tC值越接近1,表示竞争优势越大;越接近-1,说明其竞争优势越小;值越接近于0,表示竞争优势与国际水平相当;如果tC=-1,意味着该服务产品没有出口只有进口;如果tC=1,则说明只有出口没有进口。

本文利用该指数对我国服务贸易从总体上和各个服务贸易行业进行竞争分析,得出如表1所示的结论。

从整体上看,我国服务贸易tC指数一直为负值,即服务贸易出口一直为逆差,说明中国服务贸易整体处于劣势,国际竞争力较弱。但随着近几年各相关部门对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视,2004年以来竞争力指数略有升高,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中公布:2006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917.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2.1%。其中,出口914.2亿美元,增长23.7%;进口1003.3亿美元,增长20.6%。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进口世界排名继续保持2005年的水平,即出口世界排名为第八位,进口世界排名为第七位,这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但是由我国服务贸易tC指数值可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还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同期欧盟的tC指数一直保持在0.8左右,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美国的tC指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上升趋势,2006年为0.12,具有竞争力。

从服务贸易各行业看,只有旅游服务贸易和其他商业服务的tC指数这些年来始终为正数,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近年来旅游业的竞争力呈现出越来越强的态势,成为我国服务贸易的支柱行业。而一向被认为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运输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却一直呈负数状态,但从tC指数的值来看,这些行业的竞争优势也不明显。通信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大多时间内呈现出正数状态,这是因为这些行业优势的获得主要是靠国家政策性垄断和服务外包的发展。在目前的市场机制下,如何将原有的垄断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以提高其整体服务水平,是电信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和电影音像等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领域,贸易竞争力指数绝大多数为负数,反映出我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比较低,特别是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10年间的tC指数平均值是-0.88,反映该行业对进口的依赖很大。

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贸易发展落后

我国服务贸易额仅占世界服务贸易额的3%,居世界排名20位之后,与世界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相比显然比较落后。2005年我国服务贸易额与货物贸易额的比例为1:10.2,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2。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稳步增长,逆差同比有所下降。服务贸易收支总额为1928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其中,服务贸易收入920亿美元,增长24%;支出1008亿美元,增长20%;逆差88亿美元,下降6%。据世界贸易组织2007年4月份估算,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870亿美元,进、出口分别位于世界第7位和第8位,出口位次比2005年提升2位,进口位次保持不变。

(二)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合理且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体

2007年在我国服务贸易总进出口结构中,所占份额最大的是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超过60%。扣除其他商业服务,其他服务贸易如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专利服务等出口所占的比重却比较低。目前,服务贸易还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等传统服务业上,而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产业,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需要进一步加以改善。

(三)服务贸易人才匮乏

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最主要的限制因素之一就是人才供给不足,尤其是领军人才严重缺乏。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尤其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属于知识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总量大,且偏重于经济、商务、管理等学科。目前,上海的高端服务业人才供给不足,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并且我国教育体系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知识型人才后备队伍比较薄弱。高端服务业有知识门槛,传统行业的人才难以在短期内逾越,并且高端服务业对外开放还有限制,人才引进存在障碍。

(四)服务贸易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

首先,中央和地方在服务业国际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服务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确,服务贸易管理多头、交叉且力量分散,极易造成服务贸易行业垄断和专营的滥用,这无疑是服务贸易自由化中的重要障碍。《服务贸易总协定》允许其成员国建立和维持国家垄断服务,但要求成员国确保其境内垄断服务提供者不滥用他们的垄断和专营权利,或确保不以违背他们在总协定下的一般性义务或具体义务的方式行事。其次,国内服务贸易行业一些服务提供者的限制竞争的商业习惯做法,也会阻碍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加快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比较优势,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

发展我国服务贸易,首先应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由于,我国服务贸易各行业进出口额占当年总额的比重居于前三位的依次是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因此国内政策可以适当向旅游、运输等优势行业倾斜,使之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必须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运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重点发展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利权和特许权服务及咨询服务等具有高附加值服务。同时,应大力实施服务品牌战略,提升各种服务的内在价值。

(二)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业产业升级

我国服务贸易的突出特点就是服务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比重偏低。而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在当今世界服务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2005年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服务在我国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90%、0.19%、2.19%和3.46%,合计为10.74%;而美国2002年这4项合计所占比重达54.77%。因此,我国在进一步发挥并保持旅游和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优势,扩大其出口的情况下,还应大力发展信息、科技、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创造其竞争优势,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推动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三)打破服务行业的垄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1998~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tC指数显示,中国电信、金融等服务行业在这9年中某些年份,tC指数为正数,但是应该看到这里反映的比较优势是不正常的,它的优势是靠国家垄断获得的,这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公平竞争秩序,而且导致这些服务行业创新不足、效率低下和缺乏竞争力。在制定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时,要彻底打破垄断,扩大对外的交流和合作,促进这些服务行业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方式创新。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逐步深入,来自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强有力的服务业竞争对手的进入,这促使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服务业市场竞争环境,同时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将服务企业推向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形成并提高我国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四)发展人才服务业,完善人才资源配置体系

为加快发展服务业提供人才保障,必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及有关社会机构的作用,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抓紧培训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一批熟悉国际规则的开放型人才,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型人才,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服务机构。鼓励各类就业服务机构发展,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服务体系建设,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

(五)扩大服务业开放,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

我国应该按照经济发展规划和入世承诺,积极稳妥地扩大服务业开放,鼓励引进国际先进的服务和经营方式,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完善服务业FDi政策体系,鼓励外商投资服务业。创新服务贸易促进机制,建立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平台,提供市场调研、法律咨询、信息、金融和管理等服务。扶持出口导向型服务企业发展,发展壮大国际运输,继续大力发展旅游、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扩大互利合作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忠明,姚星.后过渡期中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8(02)

2.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7[R].商务部网站,2008(06)

3.郑吉昌,周蕾.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评价[J].经济问题,2005(11)

4.张小蒂,李晓钟.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J].学术月刊,2001

5.邱伟强.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现状与对策[J].发展研究,2007(04)

作者简介:

张武(1980-),男,黑龙江鸡西人,吉林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助教,学历为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贸易研究篇6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商法;课程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带动了国际商事活动蓬勃迅猛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我国高校培养既懂国际商事活动又能运用国际商事法律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因此,符合这一要求的国际商法课程日益受到重视,在法学专业、国贸专业都相继开设,甚至发展成为国贸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然而,作为非法学专业开设的一门法律课程,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授课对象的知识背景与法学专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要根据国贸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培养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明确国际贸易专业的《国际商法》课程教学目标:

所谓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任何教学活动均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①教学目标应该和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专业型的法律人才。既包括适合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法律服务和企业法律实务等工作所需要的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又包括从事法学教学、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因此,《国际商法》对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仅仅只是一门学科而已,学习只是为了以后面对国际商事活动时,能够较快的进行法律事务的处理。但是国贸专业不同,国贸专业培养的结合贸易、法律、外语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那么,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国际商法是为了使他们懂得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法律,加强他们法律意识的培养,为工作中订立外贸合同、预防和解决国际商事贸易活动出现的纠纷奠定基础,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二、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法》的主要教学内容:

对于国贸专业的学生来说,《国际商法》是让他们了解掌握规范国际商事主体及国际商事交往过程的各类法律。因此,只要是与国际商事主体、国际商事交往有关的的法律似乎尽可囊括,而不必拘于其法学部门的归属。从现在市面上绝大部分的国际商法教材看来通常包括商事主体法、合同法、买卖法、产品责任法、法、国际货物运输法、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国际贸易结算与支付法律、国际商事仲裁法。不过,国际商法内容很多,但往往课时有限,在各类高校32-74个学时不等。如何使得学时和学习内容平衡,笔者认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突出实用性。国贸专业中专门开设有国贸实务、运输、保险、国际结算等等课程,这些课程的一些内容和国际商法的内容是相重合的,这时候我们应该突出国际商法独有应用和实用性强的内容进行讲授。如《商事组织法》、《合同法》、《法》、《产品责任法》等等。

三、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法》教学方法的使用:

(一)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将学生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究等形式,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分析和交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面对复杂教育情况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式。1②法律课程的学习,有很大一个作用是为了解决纠纷。案例教学法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能使得案例教学法成功呢?第一,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选典型性和时效性近的案例---在有限的可是和浩瀚的国际商法内容中选取符合具有典型性的综合性案例,激起学生参与、讨论、调查、解决问题的兴趣。社会在不停的发展,我们要注意选取新案例,不能选取早已经过时的案例。第二,案例准备阶段有的国际商法案例较为复杂,涉及到不同国家的当事人、标的、经济贸易关系,可能相关的知识面太广,为了不耽误课时,加大学生的参与面,在课前可以讲案例的相关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查找案例的相关资料、课前讨论和思考。第三,课堂教学阶段,注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做好引导工作。在学生案例分析的过程中,突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直接讲授法。国际商法课程中,依然还是有一些涉及概念、原则的理论性内容。我们不可能所有的课程内容都能找到具体适用的案例。所以传统的直接讲授法依然有它存在的必要。例如国际商法的概念,发展历史,这些采用直接讲授的方法更能理解和掌握。只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参与和理解,在讲授时要采用比较生活化的语言,适当的结合一些小的例子和习题加深以便学生掌握。

(三)情境教学法。现在国家支持人们创业,国贸专业要培养创业应用型人才。国际商法课程要注重法律知识的应用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应充分使用情景教学法。如何使得学生对国际商法的内容不觉得枯燥,不是死板的条文,在内容传授上引入情景教学法。比如在商事组织法中对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公司的注册内容的讲授上,我会带领他们实际模拟操作注册程序。在学习合同法时,我会将学生分为买卖双方,谈判和签订正式的外贸合同,让他们去解决谈判中的纠纷。在讲产品责任法的时候,会引导他们如何进行产品商标的注册,自身权利的保护等等。通过这些情景教学法的使用,使得学生实践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大大增强,也使得国际商法的书面知识牢牢掌握。

(四)模拟法庭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是法学专业教育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我们在国贸专业学生授课过程中使用也是非常适合的。通过学生对法庭审判、仲裁案件的全过程全真模拟,能够形象、直白的了解法律程序的相关知识。在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学生以扮演法官、仲裁员、人、原告、被告的方式,对不同群体的自我权利保护有深刻的认知与体会。通过国际贸易交易过程的模拟,学生通过对进出口企业外贸合同谈判和订立的,处理外贸的纠纷的谈判的演练,能够对国际商法中合同法和国际货物买卖法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五)比较学习法。国际商法涉及到世界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为了更好的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比较学习法是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如在两大法系知识的传授时,可以结合中国大陆法系的法律现象和中国香港的法律现象进行比较,能够使得学生对两大法系的异同有更加直观、形象的了解。在对公司法、合同法知识的讲授时,可以列举一个小案例,引导学生去分析同一案例在中国、英美、国际条约等的法律规定是否相同,分析各自体系法律制度的特性和优劣。在使用比较学习的教学方式时,要注重学生用该种方式归纳、思考总结知识点。

(六)现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教师可以通过中国大学城、微课等校园现代化的管理平台,将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习题、案例、作业等教学资源上网,方便学生查阅、学习、检测,同时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提供一个沟通的平台,实现开放性教学。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解决了传统黑板粉笔教学单一的教学方式。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美观性、实用性等特点。在上课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内容是教师备课时已经写好的内容,不需要像传统的黑板写字,学生在课堂内可以吸取更多的知识,同时,音乐、图案等多种因素的穿插,使得学生在观看多媒体学习时兴趣高昂,参与度更好。

四、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在教学目的的设置上,对于国际贸易专业讲授国际商法,应重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律素养,提高他们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国际商法课程与国际贸易专业其他课程中重复的部分可以作为学生选学的内容;根据我国外贸活动的实际需要,决定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他国商法讲授时的主次关系。(3)在教学方法的使用方面,使用直接讲授法对基本概念进行讲解;使用案例教学法,讲授综合性、重点难点的讲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整个课程的讲授。

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研究篇7

[关键词]国际贸易;会计国际化;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B

一、引言

当今世界,世界各国经济迅速发展,会计作为一个特殊的商业语言,活跃在经济全球化大舞台上。可以说会计国际化的衍生和发展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的脚步而逐步演进的。并且,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在社会资源配置中,会计信息对我们的重要性。会计在国际化环境中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这也促使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促使会计信息,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走向国际化进程,这也能够促使在全世界商业往来中消除障碍,这真的是足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要求。会计国际化的步伐大大加快已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

二、贸易的发展给各国会计国际化带来的挑战

(一)思想认识上的挑战

在制定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本国会计准则体系时,很多阻碍发展中国家的要素首先来自人们的思想认识――传统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在如今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和国家扮演了两种角色,这两种角色发挥着不同作用。人作为是国家事务的行政管理者,国家是基于公有制经济,从其主体地位而取得的投资者身份。当两种身份的信息需求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时,往往国家的选择显而易见。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但是这也违背了很多国际惯例所体现的“小政府”思想。就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惯例接轨而言,我们至少可以说它与现行国际惯例是有差距的,这要是体现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息需求居首位的思想不同。

(二)文化上的挑战

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不可缺少子系统之一,更是社会文化在会计领域的最直接反映,当然它也是也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另外文化本身无所谓好坏,但是在不同的文化的影响下,其文化子系统和相关文化系统却能极大的不同。无可厚非世界文化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尤其是在国际文化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往往这些差异导致了东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和不同的会计文化价值取向。具体表现为:东方国家重制度控制和轻职业主义、统一性有余但灵活性不足、保守过度可是乐观不够、过分保密从而透明度欠缺。也就是说东方会计文化的四大基本价值观在会计准则的权威性、资产和利润。我们国家的会计要是与世界会计接轨,首先要改变文化上的差异,只有各个国家的文化相通,才能为实现国家化会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人员素质的挑战

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很多事项时,就能看得出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很多会计人员缺少对会计信息公允性和对会计信息需求者的价值的考虑,从而在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时,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操作简单的,能给公司赢得最大利润的会计政策。因此,在认识和选择的过程中就存在纰漏,而且这很可能导致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失去信任。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世界众多的会计人员,如果他们的职业判断能力不强,职业道德水平不高,人员素质有待提升,这将给会计国际化过程带来很多不利因素。

(四)信息披露方面的挑战

我国在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时,并没有考虑要突出市场经济主体,特别是忽略投资人和债权人对信息的需求。而且我国会计准则和传统的会计制度界限比较混乱,模糊不清。我国会计准则的内容比较单一,实践能力不够强,有关信息披露方面的制度不够完善,层次划分不够明确,可见度很低,我们依然用老观点、老做法来看待信息监管机制,日常信息披露监管力度仍不够大。那么,在会计实务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就会严重影响财务会计数据质量。

(五)会计准则方面的挑战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别之间还是存在差距的,具体表现在数量上和功能上。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也不断壮大,国际会计准则也不断增加。财务会计是一种商业化语言,财务管理者认真阅读会计相关准则,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是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的重要方法。可是,我国依然对会计准则给予较大希望,来规范企业各种行为,但我国却还赋予了会计准则一些规范企业行为的功能,从而让会计准则的实施遇到很多问题。目前我国在不够健全的会计机构,不够完善的市场监督机制,和虚假财务报表,信息等违规现象的惩罚措施欠缺的情况下,执法力度不够,以致客观上出现会计操纵滥用职业判断的局面。

(六)会计实物方面的挑战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仍旧把追求企业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因此会导致很多合法的会计准则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合理的实施。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往往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导致一些会计政策和原则在工作时被忽略,被随便应用,从而导致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所以说我国会计实务在达到国际化水平的道路上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高质量的实物会计依然被会计的国际化所追求,这要求企业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并且企业也要主动的披露对大家有用的财务信息,不要被会计准则所限制,我们要如实、贴切的以能反映公司的财务经营状况为目的。但是从我国文化历史和传统经济中的影响来看,要形成如此高水平的会计实务,目前来说是有相当难度的。

三、贸易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相应举措

(一)注册会计师制度走向国际化

每个国家都在努力的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都在注重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发展就会有问题,比如注册会计师人员所暴露出的素质不高,适应能力不强,执业能力等等这些问题远远不及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标准。并且,我们国家在帅选会计师的时候,方法也要与世界同步。会计人才更要同国际接轨,加大市场化,不同环境下,加强完善注册会计师的竞争制度,让这个制度成为能够自己经营管理,勇于承担风险,有良好的约束能力,能够自己面对经济和法律责任的社会团体。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全国经济不断发展,才有利于国际间沟通,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才能切实加快推进世界各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

(二)加快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步伐

国家在制定会计准则时,要有前瞻性,能够充分预测好制定和实施会计准则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而且充分把握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标准和制定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会计准则趋于国际化是通过不同国家相互借鉴而实现的。如何借鉴?在借鉴的方法上,主要是通过立法确认,将其纳入法律规定范围,加快推广。而且,我们也要提高民间会计沟通能力,提高我们国家和世界财会制度接轨的力度,使其和谐、有序发展。其次,必须要对未来发展形势进行科学预测,才能建立会计准则。所以我们要加快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步伐。

(三)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

证券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一个信息市场。各国证券监管机关的中心也就是对信息披露的监管运作。市场监管发展的目标是要越来越多地按照市场规律行事,依靠充分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信息披露的质量监管,逐步降低政府有形之手作用。

(四)妥善处理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本国特色

会计的固有属性决定了会计的特色必的长期存在。在我国会计在与世界会计接轨时,着力点应该在于实质重于形式的观点。要发展本国民族经济,就不得不考虑本国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环境因素的特殊性。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各国无须刻意地去保持有本国特色,反而应当借鉴其他国家完善的会计准则等。即使每一个国家都有一套依据自己国情的,比较适应本国发展的会计规范体系,而且在会计准则建设方面已经有了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观念才是发展的硬道理,这样才能让只会计发展到一个新的高潮。所以,我们要加强本国公司的职业判断能力,对其法律、经济进行深入研究。来制定对应的解决办法,从而加快我国与世界接轨,提高会计国家化能力。

(五)加强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

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各国经济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将对会计行业,秩序和会计人才产生更大的冲击。世界各国不能闭门造车,只有走出国门,改革开放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只有加快与各国开展国际合作,沟通,交流,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国际经验,开放国内会计服务市场,鼓励国内会计人才同世界知名会计人员学习,交流,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才能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和道德水平,使其尽快向国际水平靠拢,从而适应国际贸易迅猛发展下的经济环境。

(六)正确态度处理文化上的差异和国际化问题

对于会计的国内外差别,我们一定要承认他的客观性和合理性。我们在构建会计准则的过程中,毕业充分考虑准则实施的程度。我们更是要积极学习适用于我国的国外先进会计经验和先进管理技术,来推进我国会计的国际化建设。同时我国更要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定,使国际会计准则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发展中国家利益。目前,作为经济转轨国家,我们国家在会计制度建立之初,也得到很多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我们国家要充分利用这一个席位,打开通向世界的大门,积极向国际会计界介绍我们的一些研究成果、实务做法,做到引进来,又能走出去,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会计地位中的地位。此时,我们更应该提高我们有关财会方面的学术研究,努力培养高水平,高学历的会计人才,从而提高我国的知名度,认真了解国际会计制度、准则的新动向,主动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组织的有关活动。

[参考文献]

[1]朱凯,赵旭颖,孙红.会计准则改革信息准确度与价值相关性[J].管理世界,2009

[2]杨钰,曲晓辉.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程度[J].中国会计评论,2008

[3]金晓黛,中国会计发展史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2)

国际贸易研究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

从世界经济发展局势来看,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各国间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二零一零年,我国正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成为全球贸易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对外贸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并不具备优势,由于缺乏资金支持,时常发生资金周转不灵问题,发展中受资金制约严重,国际贸易融资难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参与中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贸易融资的特征

国际贸易融资是围绕国际贸易结算的各个环节所发生的资金和信用融通活动,指在贸易交易过程中运用短期性结构融资工具,基于商品交易中存货、预付款、应收款等资产的融资。国际贸易融资与传统融资相比,融资方式更加多样,涉及内容更加广泛,手段更为灵活,有着非常鲜明的业务特点,强调资金流和货物流的控制。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是:周转速度快、自偿性强、时效性强、业务流动性强,需建立在国际贸易基础上,业务背景清晰,还款来源明确,融资期限短。进口方向融资主要包括:海外代付、信托收据贷款、开立信用证、进口押汇、进口托收押汇等方式。出口方主要包括:出口议付、打包贷款、福费延、出口押汇、国际保理、出口保理押汇、出口信保贷款、出口商业发票贷款、出口退税贷款等方式,融资方式多样化是国际贸易融资主要特征之一。不同融资方式有着不同特点和适用范围,业务开展中要根据贸易实际情况和实际要求选择。常见业务方式如:授信开证,指在投信额度内免保证金对外开立信用证;进口押汇,指开证行收到信用证后,下全套相符单据时向开证申请人提供,用以支付该信用证款项的短期资金融通。我国国际贸易融资起步较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量与市场提供的空间相比很不协调,供需矛盾突出,多以进口押汇、授信开证、保证金开证、出口打包放款等基本形式为主,很少涉及复杂业务,如国际保理。国际贸易是促进国际资源配置,加快全球资金流动,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各国经济交流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国际贸易融资则是保障国际贸易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能够有效促进国际贸易发展,解决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促进全球金融业务不断完善。但国际贸易活动中若离开国际贸易融资支持便很难开展。因此,我国应积极总结和借鉴外国成功经验,分析当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现状,针对发展中和业务开展中存在问题,调整相关政策和业务,大力支持国际贸易融资,推动外贸贸易往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速度。

二、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占国内企业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创造的价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六十。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到了国际贸易活动中。国家统计局数据显,我国中小企业二零一三年进出口总额达到三万八千六百六十九亿美元,同比增长百分之六点三四。这说明当前中小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影响着市场稳定和进出口额度。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出口商品结构单一,进出口秩序不够规范,经营方面资金支持缺乏,并不具备竞争优势,中小企业想要持续发展往往需依靠外部资金支持,只有获得资金的融通,才能在货物与资金中实现灵活周转。从世界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来看,各国对外贸易数量及范围正在迅速扩大,对外贸易主体将向多层次扩展,结算工具将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所以国际贸易活动中贸易融资方式也将走向多样化、专业化、复杂化,潜在风险也会不断提高。然而,当前中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管理仍较为粗放,并且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融资业务标准和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这无疑增大了融资风险,所以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国际贸易融资难严重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由于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许多问题,大多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造成很多时候一些中小企业无法通过国际贸易融资来获取资金,开展对外贸易业务,有效解决资金问题。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导致我国国际贸易大幅滑坡,阻碍了我国对外贸易开展,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融资方式过于单一、业务流程繁琐、缺乏信用管理体系、法律环境不完善、缺少有效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措施、融资业务量和市场不匹配。

三、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建议

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进出口贸易活动开展,阻碍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想要解决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离不开政府、金融机构、银行等多方的协调与支持。我国应积极借鉴外国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完善我国中小企国际贸易融资体系。但经验借鉴时切勿生搬硬套,照搬全抄。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发展阶段,市场环境尚未成熟,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也与西方国家有明显差异,并且政府对对外贸易扶持力度也有所不同,所以一定要科学选择融资模式和方式,合理优化国际贸易融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单一,是当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发展中要解决的首要任务。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日益明显,国际贸易规模越来越大,正在朝着更高、更复杂的方向发展。国际上的贸易融资方式不断丰富,而相比之下我国却仍以传统融资方式为主,不仅功能单一,且品种少。因此,我国应积极进行国际贸易融资改革,使其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以国家预算资金为主,多方筹集其他资金,进一步提高资金总量。目前大多西方国家出口融资依靠国家预算、地方资金和私人资金,资金不足时通过在国内外市场发行债券筹集资金。这种方式十分值得我国借鉴,另一方面我国应更加注重进出口银行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倡导性的发挥,可利用银行资金克服资金不足问题,减轻政府负担。其次,要强化出口信贷与出口信用体系,完善信用管理体系,提升中小企业信用级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对不讲信用的行为严肃处理,对讲信用的企业给予支持,根据中小企业信用等级决定融资规模,使企业自觉讲信用。完善信用管理体系,不仅能够提高业务开展效率,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融资风险,使融资风险降低在可控范围内,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再次,政府方面应尽快完善国际方面相关法律法规,优化国际贸易融资法律环境,健全国际贸易融资担保机制,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开展创造有利条件,政策上支持国际贸易融资活动开展。最后,我国应从银行层面着手,改进国际贸易融资体系,加快银行机制改革,构建产品评价系统,针对中小企业实际需求开展业务,推出有效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简化融资办理程序,提高办理效率,省略繁琐、期限长的办理过程,为我国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提供支持,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开展,为对外贸易规模扩张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在当前世界各国中,中小企业都占据着重要位置。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占据我国进出口贸易活动总额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完善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谢海峰.国际金融动荡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研究[D].南昌大学,2015.

[2]陈英.XXX银行拓展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探讨[D].电子科技大学,2014.

[3]刘明霞.城商行支持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可行性分析及其风险防范[D].山东大学,2015.

国际贸易研究篇9

关键词:生产贸易;涵义;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一、生产贸易的涵义

生产贸易是指所有生产业进出口的总称。从一定意义上来看,生产贸易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产品服务,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部门细化出来的新兴产业。生产贸易介于消费业与制造业之间。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参与世界分工的增多,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数量及金额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国际生产贸易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中还没有体现出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

二、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生产贸易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生产贸易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增长幅度最快、吸纳劳动就业最多的行业之一。

从总体上来讲,我国生产贸易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本身就具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我国的制造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再加上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现代科技的进步,这就为我国生产贸易增添了科技因素,这必将推动我国生产贸易的国际市场需求。未来,我国生产贸易的比重将会继续攀升。尽管我们对我国生产贸易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但就现阶段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发展实际还比较滞后,这与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态势还不相适应。

(二)我国国际生产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国际生产贸易发展迅速,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当前我国国际生产贸易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是资金短缺问题。在实际的生产贸易中,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短缺问题一直是其重要的制约因素,而且尽管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国际生产贸易的发展,但是还没有真正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实际支持。

二是相关专业人才匮乏。生产业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和知识基础之上的产业,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健康长远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它需要的是既懂得生产贸易相关知识又懂得国际市场规则的全面人才,但我国国际生产业起步较晚,各大院校以及人才培训机构对这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不多,导致我国国内生产贸易专业人才较为匮乏。

三是分散化发展影响综合竞争实力。我国国内生产贸易企业大多是各自为战,甚至彼此之间形成直接竞争关系,这实际上在无形之中削弱了整体对外竞争实力,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发展必将由分散化走向集群化。

三、我国国际生产贸易发展对策分析

积极发展国际生产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快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发展进步,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积极开辟服务贸易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难题

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为此,我们必须积极开辟多种有效的服务贸易融资渠道,真正解决资金难题。

具体说来,一是要充分发挥股票、债券、项目融资等资金筹集的积极作用,积极扩宽融资渠道;二是要积极寻求各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生产贸易企业要努力寻求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投入,金融机构也要积极开发与生产贸易企业需求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实现两者的互赢;三是要积极寻求各民间资本以及国外资本的支持。我们要尽快的打破行业垄断现象,鼓励民间资本、国外资本以独资、合资等形式进入到生产贸易行业中来,早日实现生产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总之,只要是能够为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发展提供有效资金支持的,我们都应该合理利用起来。

(二)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其发展提供保障

政府的支持是我国国际生产贸易发展的有效保障,政府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以硬性规章来加强对生产业的引导、规划和管理,从而为国际生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此外,政府还可对具有市场潜力的生产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减免部分税收等政策优惠,吸引更多的经济实力强的相关企业进入到这个行业中来,进而推动我国生产业的健康快速稳步发展。

(三)建立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人才队伍的建设对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多层次的生产业人才培育体系,与各大高校以及社会培训机构联合起来,共同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际生产贸易发展之路。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育体系,就是要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技术和管理型人才,尤其是具有生产贸易发展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建立起产学研相结合的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引导各高等院校以及社会性人才培养机构开设国际生产贸易方面的专业课程,高校为生产贸易企业提供可以应用的专业性人才,而生产贸易企业也解决了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此外,生产企业还应积极加强对现有职工的培训学习,定期开展专题讲座活动,包括生产贸易的最新前沿动态、生产贸易的职业道德、生产贸易的专业理论知识等等,全面提升国际生产贸易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四)大力发展集群贸易,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当前,我国国际生产性贸易的发展还比较分散,从长远来看,过于分散化的企业布局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因此,集群性发展是我国国际生产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

就我国现阶段而言,集聚性发展是生产贸易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我国国际生产贸易应依托现代化信息和交通枢纽,以农业和制造业为基础,将相关的专业服务和生活服务配套设施集中在一起,积极倡导集群式发展,以其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生产业的整体发展,提高生产业的整体实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快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发展是增强我国国际经济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我国应科学制定生产贸易发展规划,积极开辟服务贸易融资渠道,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起多层次的人才培育体系,大力发展集群贸易,以促进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健康有序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张铮.我国生产贸易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J].知识经济,2014(17)

国际贸易研究篇10

关键词:国际贸易研究生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遵循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需要,为研究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它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的问题,它的构成要素包括培养目标、入学方式、课程学习、导师指导、科学研究、学位论文、培养评价等环节。硕士生作为本——硕——博这一高层次人才链条的中间环节,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即同时具有为博士生教育提供合格生源及为社会提供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双重功能。长期以来,我国国际贸易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定位于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相对较弱。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重庆市最早设立的国际贸易本科专业,自1994年开始招收国际营销专业本科生,1995年开始招收国际贸易专业本科生,2012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招生。本专业硕士点现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与投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国际商务研究、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研究5个研究方向。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经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重庆以及西部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优势专业。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在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培养什么样的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以及“如何培养”需要认真思考。我们应该针对当前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变革传统培养模式,构建符合自身特点、凸显自身优势的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

一、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养目标不清晰

培养目标是指通过培养活动使作为培养对象的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学术型人才。而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的就业范围越来越宽,人才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突出。重庆工商大学招收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水平国际经贸专业人才。从我校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来看,定位不太清晰,不能准确区分本科与硕士之间的课程内容及考核要求,在培养学术型还是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方面也不太明确。

2、生源质量不高,来源单一

在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各高校研究生扩招的双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我校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2012年才开始计划招生。根据我校近几年经济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来看,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第一志愿报考比例较小,生源中大部分都是属于调剂录取,生源质量不太高。以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为例,2011年我校产业经济学专业招收32名硕士研究生,只有一名学生是第一志愿录取,应届毕业生22人(其中本校应届毕业生8名),6名同学本科毕业于一本院校。2012年招收的19名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中,只有本校两名应届毕业生是第一志愿录取,应届毕业生12名,4名学生本科毕业于一本院校。

3、课程体系特色不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环节之一,通过课程学习,研究生可以掌握本专业领域坚实广阔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我校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商务专题》、《国际贸易理论前沿》等。从课程设置来看,课程体系不太完善,特色不突出。基础课程、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存在着与本科生课程内容上的重复,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纵向层面上的要求和特色。在当前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偏重于传授知识,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这都导致研究生实践能力较差,从校园走向社会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所需的时间偏长。

4、指导模式限于传统的“师徒式”

目前,包括我校在内的很多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方式采取的是一对一的“师徒”模式。这种方式保证了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环节都有导师亲自指导。研究生入校后,通常是按照自己导师的课题项目来进行学习和科研。我校国际贸易专业硕士导师基本上都是本校教师,高校教师是学术型的研究人员,实践经历和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相对缺乏。导师多数只精通一个学科,一对一的“师徒”模式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受到限制,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进行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弱。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5、科研条件较弱

研究生的科研学术能力是评判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主要立足于导师的科研项目。对于导师科研项目较多的学生而言得到锻炼的机会自然较多。作为一所地方院校,我校国际贸易学科科研力量相对较弱,老师不容易申请到部级的课题和项目。然而,地方院校并不缺乏科研项目,一些地方社会的企事业单位很需要地方院校的科研支撑。但我校国际贸易学科与本地企事业单位合作并不广泛。有限的科研经费,将限制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开拓探索性,致使一些学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参加科研实践较少,独立承担科研和解决实际能力问题的能力较差。

6、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包括对培养过程和培养结果的评价,考核制度与学位论文质量评定是两种常见的评价方式。我校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规定了课程考核、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等质量监督环节,但是这些环节的评价制度不太严格。研究生只要通过入学考试,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研究工作、论文答辩,一般都可以获得学分,顺利毕业,几乎没有被淘汰的。这不能造成研究生学习研究的压力,研究生没有危机感,很多环节都是得过且过,影响了培养质量。

二、对现有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1、目标定位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主

进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用卓越的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来引领整个改革活动,因此培养目标的明晰至关重要。培养目标的定位要考虑到学生的现行就业与将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研究生应该是一种具有理论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适应面很广的经济学科专业。在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确立上,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目的,培养具有在本门学科上掌握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从事国际经贸理论和政策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与独立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在素质方面培养研究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2、加强学科建设,拓展生源来源

优秀生源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前提和基础。考生在报考院校时,倾向于选择教育质量、办学层次和水平高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地方高校对考生的吸引力相对较弱。作为一所地方院校,我校研究生招生第一志愿上线生源总体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应以学科建设促进研究生教育质的提高,坚持不懈地提高自己的办学质量。大力发展特色教育,靠国际贸易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的知名度去吸引考生。此外,在研究生生源的选拔上,学校应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工作。可以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以及参与全国研究生招生现场咨询会等特色宣传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我校国际贸易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利用招生专业目录等宣传材料,详细介绍招生专业情况、导师情况、学科建设情况等,为学生报考提供充足完善的信息。

3、开发特色课程,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课程设置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国际贸易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构,应以学科知识为主线,课程结构包括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及实践课程,课程设置要强调“新”,突出“实践性”。及时把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更新到课程内容中,使研究生能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借鉴国外大学的成功经验,加大实践教学环节,为提升研究生应用能力开设专门的实践课程,强化学生适应行业竞争与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培养。

4、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责任人,他们的学术水平、科研基础以及责任心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根本保证。我校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生导师来源单一,皆由本校国际贸易学科教师担任。国际贸易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强。应用型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必须要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指导,否则只是纸上谈兵。因此,根据国际贸易学科发展的特点,学校除了为研究生配备校内指导老师外,还可以聘请研究机构、相关产业部门和相关行业的科研及管理人员担任兼职导师,建立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主要对研究生进行学术指导;校外导师对实践部门的现实问题有清楚地了解与认识,负责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由一支既有较高学术含量,又有专业职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导师队伍来共同来指导和培养研究生。这样不仅让研究生学习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更能够在专业实践中得到应有的锻炼,从而拓宽就业渠道,更好地应对就业。

5、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更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当前高校研究生科研实践的机会主要来源于导师的相关项目和课题,导师有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和项目支撑,研究生创新能力就有了源头活水。学校应积极支持导师队伍利用各种科研资源,争取各项基金以及一些大项目、大课题,开展创造性工作。此外,科研经费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应加大对研究生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借鉴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设立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为研究生创新思想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平台,让研究生有更多的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再有就是充分利用校外优质资源,通过与企业相结合进行企业项目研发与科研成果转化来吸引企业资金的支持,作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有力补充。

6、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培养质量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是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只有形式上的“严入”,学生只要通过了入学考试大关,几乎都能拿到学位,“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客观上影响或降低了研究生教育质量。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培养过程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使研究生始终处于规范的培养氛围之中,真真踏实地开展学习研究活动。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之所以突出,是与其较高的淘汰率是分不开的。学校应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落实淘汰机制。不管是在课程的学习上,还是学位论文的送审与答辩过程中,都应有严格的考核标准,一旦达不到规定标准,就实行淘汰处理,以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苏红.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

[2]王青霞,赵会茹.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3]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4

[4]程斯辉,王传毅.研究生培养模式:现实与未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3)

[5]王运峰等.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风险管理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