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信息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0:54

经济信息的特征篇1

关键词会计信息网络经济会计信息系统

1引言

21世纪,人们进入了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实现会计信息处理网络化,全程电脑处理,使会计信息处理更方便、快捷,为会计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而且要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实现适时的远程数据传输,适应于会计的增值服务。

2网络经济的特征

2.1爆发性

网络经济是一种爆发式经济,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急剧扩大,也就是说终端与信息源之间单位时间的信息交换量巨大,信息量的巨增缩小了时间上的差距,使信息快速传播;利用网络进行的商业活动的交易额呈现爆发式特点;财富的爆发式增长。从事网络的企业和个人迅速积聚起来,从股市上批量生产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

2.2技术性

网络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技术推动。网络经济是信息革命的产物,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时空观念,为产品或服务的共享提供了可能。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快速推动,技术在各个地区和经济领域的快速扩散,是高度信息化和科技进步的今天必然出现的现象。

2.3正的外部性

这种特征有时也称为边际效应递增。对新增加的这些消费者来说,它所得到的效用比在此之前的其他用户更大,从而该网站对新用户更有吸引力。这样,就进一步削弱了本来访问人数就少的网站的竞争力,导致了“强者恒强”的优势富集效应。www.133229.com

2.4可发挥转换成本与绑定效应

网络经济中某一商品或服务的使用者换用替代产品是要付出代价的。其一是购买、装配新产品的代价,但更多的是知识的学习成本。因此,用户一般是不愿意更换旧产品的。然而,当政府限定使用某种标准产品或用户使用的不是社会上流行的产品的时候,就不得不将使用的原有产品替换下来。这样,对用户来说就需要付出“换制成本”。而由政府限定使用的产品或社会上已经流行的产品,就具备了“绑定用户”的特性。因此,“转换成本”与“绑定用户”特征说明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前者指顾客的付出,后者则指服务商的收益。

2.5全球化

网络经济是超行业、超地域、超国界的经济。网络使不同的信息主体之间的距离和时间都趋近于零。网络克服了信息传递上的物理距离,使不同地点之间的地理距离的远近变得无关紧要,把空间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制约降低到最小限度。网络又克服了信息传递上的时间约束,把远距离信息交流的时滞降到最低。这正是网络所具有的强大的信息传递能力的体现。另外,由于网络的强大信息容纳能力,可以把世界上所有的经济活动以及其他活动涵括进来,这样就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这种全球化趋势在前网络时代是不可能出现的。网络使整个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让分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使得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程度空前加强。网络是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全球化是网络技术推动(不是唯一推动)下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网络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互为表现形式。网络经济形成后所带来的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你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发现你的客户、供应商、贸易伙伴以及雇员。

上述特征反映出网络经济中的“先者最优”效应。网络经济的存在是以网络交易费用的低廉为基础的。正如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一样,网络交易比市场交易节约了更多的交易费用。信息资源同物质资源具有“互补效应”:市场主体进入信息网络后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和分析工作,因而使两者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信息网络化可以让市场主体及时掌握最新信息,有助于改变依靠经验和预测的事前决策方式,转为依靠学习和适应的即时决策方式,从而产生“学习效应”。

3网络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的特征

网络经济条件下,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实时在线沟通成为现实,传统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演变为虚拟的市场环境,会计信息的网络化特征越来越突出。

3.1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更加突出

信息需求者希望提供信息的安全管理来保障信息的可靠性。网络环境下,至少两种方式产生不可靠的财务信息,第一,在网上提供未经审计过的财务信息;第二,不稳定的网站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因此,需要有关各方采取措施确保网络信息披露的安全可靠。由于edi信息交换的安全性要求具有保密性、完整性、有效性、不可抵赖性的特点,可借助edi传输会计信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edi工作组对edi的法律定义为:edi是用户的计算机系统之间的对结构化的、标准化的信息进行自动传送和自动处理的过程。

可将会计信息转换为国际公认的edi标准报文格式,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文件传输。edi的优势有:一是信息的发送、接收与处理是由计算机自动进行的,无需人工干预。通过对数据进行电子方式的记录可以减少错误,提高总体质量,降低数据对人的依赖性,以及减少无意义的处理时间;二是edi存储了完备的交易信息和审计记录,为管理决策提供了更好的信息,进而为商业提高效率和减少成本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3.2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日益重要

在互联网上传递的数字化信息,都需要进行加密。有了较强的加密技术,用户才不会担心会计数据的传输出现问题。比如电子货币问题,要想顺利地推进信用卡的应用,就一定要确实保证其安全性。电子货币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电子货币与纸币一样都是没有价值的,而且多数情况下连纸币所具有的实物形式也没有,一切都是凭着计算机里的记录。那么,一旦银行计算机系统由于本身故障,或遭人恶意破坏而造成数据错误,后果将是很严重的。而且,电子货币在传输过程中,也有被篡改的危险。

安全电子交易(set)协议是一种新型的安全交易模式,是实现在开放的网络

(internet或公众多媒体网)上使用付款卡(信用卡、借记卡和取款卡等)支付的安全事务处理协议。它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保证信用卡交易的安全性。安全电子交易使用的安全技术包括:加密、数字信封、数字签名、双重数字签名、认证等。它通过加密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通过数字签名保证交易各方的身份认证和数据的完整性,通过使用明确的交互协议和消息格式保证互操作性。

3.3用系统的观点审视会计信息,建立完备的会计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是以核心数据库为内核,以建立在数据库之上的企业管理系统为平台,以通过网络建立在企业与其供应链、客户及全方位市场需求之间的一系列系统为企业集成化的庞大系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系统中的子系统,是企业信息网络中的小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提供为进行会计管理、分析、决策用的辅助信息的系统。其组成要素为:计算机硬软件、数据文件、会计人员和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规程,其核心部分是功能完备的会计软件。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应服从于企业、信息系统、会计三者的目标。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应是:利用各种会计规则和方法,加工来自企业各项业务活动中的数据,产生和反映会计信息(其中多数是价值信息),以辅助人们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环境的变化是必然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硬件软件技术的发展及更新换代,使用者新的会计信息要求的提出,都向会计信息系统提出了适应性的要求。

3.4会计信息的集成性、动态性、扩展性

(1)集成性。“会计中心管理平台”可以实现会计信息资源高度集成,实现企业的业务与财务的协同,把企业各部门与财务部门、社会有关部门相通。

(2)动态性。网络的实时动态性,可使管理者了解最新的财务状况,投资者及相关利益主体也可以随时上网访问企业的主页,可以获得企业的历史资料和最新的财务信息,减少决策风险。

(3)扩展性。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资源更加开放和公开,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直接从企业的生产部门、证监会、银行等企业内外有关系统采集。而企业内外有关机构和部门也可根据授权在线访问企业数据库,通过网络直接获取企业会计信息,从而使企业信息实现高度共享。

3.5会计信息需求个性化问题

信息时代由于信息需求的富有弹性及世界普遍的买方市场的形成,信息需求个性化实际上也体现了规模顾客化过程,信息提供的杠杆作用将日益显著,无视个性化意味着失败。因此这也就产生了一个会计信息服务的个性化问题,即针对不同需求者的独特会计信息需求进行独特的针对性提供。不能急于制订会计信息策略,而应以研究会计信息相关主体的需求和欲望为中心;不应将自己会计信息强行推销给信息需求者,而应设计满足需求者的会计提供方式,研究会计信息相关主体为满足其会计信息需求所愿支付的成本,着重考虑会计信息相关主体获得会计信息的方便性,加强与会计信息相关主体的沟通与交流。

3.6会计信息取得成本经济化、会计信息输入输出模式双向互动

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信息交易成本主要包括:获得和处理市场信息的费用,搜寻有关价格分布、产品和劳动的投入,寻找潜在的买者和卖者并了解他们的行为和所处环境的费用。成本经济化表现在:通过网络节约了会计信息的搜寻成本,会计信息取得费用低廉。对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了优势,真正实现了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这正体现了成本收益分析原则。会计信息取得成本经济化为会计信息供给的宽泛性提供了可行性。基于互联网的商务应用,通信速度大大提高,国际范围内的双向互动信息交流更加快捷,克服了会计信息单项流动的封闭性,加快了会计信息反馈的速度,相应提高了会计信息服务的效率。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面临许多课题和挑战,要坚持用发展和创新的观点来审视会计信息,比如采用公司治理的理论将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的利益协调统一起来等。会计信息必将在企业管理决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家俊.网络经济的特征及其发展方略[j].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0(6)

经济信息的特征篇2

关键词:知识经济;信息化;信息生产力

一、引言

现实世界中物质的属性就是信息,而人的大脑对于外界的认识就是知识。信息的基本特征包括不对称、可再生、可共享、创造性和开放性。信息的范围很大:对于外界认识结果的认识是信息,对于外界认识过程的认识也是信息;“认识”这种理论化的认识是信息,“经验”这种非理论化的认识也是信息;对事物正确的认识属于信息,对事物错误的认识也属于信息……因此信息的范围大于知识的范围。而在现实中,常常用信息代表新知识,以表现知识所具备的时效性和创新性。这样看来,知识的范围大于信息的范围。一方面,信息的表现形式包括了抽象的语言、图像语言,甚至非语言形式,而知识的表现形式仅仅是抽象的语言;另一方面,信息的载体包括人造的、自然的、人工的,而知识的载体仅仅是人造的。

二、信息生产力

知识经济是不同于实体经济的经济,知识和信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知识和信息的创造、分配和应用直接影响知识经济。随着现代科技水平尤其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逐渐取代了原有的工业社会。信息科学技术是新型的高科技领域,主要研究和应用信息的创造、存储、变化、传递、处理等一系列的过程。发达国家关于未来发展的巨著,如《第三次浪潮》、《未来之路》、《大趋势》等,以及当前快速兴起的信息化浪潮,都证实了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信息时代。信息生产力是一个新生名词,它既包含高科技的运用,又具备知识的附加值。因此,信息生产力具备与一般生产力不同的特征,信息生产力的渗透性、扩散性和虚拟性是最典型的特征。分析生产力要素的变化,劳动者的角色从白领或者蓝领转变为“黄领”;劳动工具从原来的机械工具或者手工工具转变为高科技的智能计算机;劳动对象也从实物向虚拟化发展。信息的运用,已成为决定劳动工具先进程度、劳动对象数量和劳动生产力发挥的重要因素。

三、信息生产力的基本特性

1.虚拟性。虚拟性表示信息生产力具有虚拟的和无形的外在表现和存在状态,而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图像、文字、消息、知识等。信息生产力的虚拟性使得我们无法刻画或者描述它的三维性,信息生产力能够生产的是虚拟的物品、虚拟的产品、虚拟的任务等。但是虚拟并不是虚假或者虚无,而是一种不同于实物形态的表现形式。例如,在网络世界中,可以深切感受到信息和知识的存在,可以和现实中的朋友通过网络交谈,可以通过远程网络进行求医、求学,还可以通过网络购买现实的商品。这些都模糊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

2.扩散性。扩散性表明了信息生产力能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传递。对于物质生产力,人们能够购买工具或者技术的专利,将工具和技术垄断,赚取垄断利润。但是,在信息生产力的情况下,信息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自由地流通或者传播。网络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传递到世界的任何角落。如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闻,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悉。技术信息或者生产信息也能够通过网络广泛传播。信息生产力的扩散性使得信息能够在社会中共享。信息帮助人们决策,推动社会和经济的进步。因此,信息是有价值的,能够产生生产力。

3.渗透性。渗透性表示信息生产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信息生产力在经济领域中的渗透性尤为明显。信息生产力的渗透性被应用到生产、消费和流通中,促进了社会经济运行。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应用,都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在传统制造业中,信息技术能够促进技术的更新和产品的创新;在农业和采掘业中,信息技术可以优化投入产出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第三产业行业中,信息技术能够促进沟通和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和科学性。总而言之,信息生产力的渗透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社会的运行。

四、信息生产力的信息化特征

信息化表示运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工具,使用信息帮助和指导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知识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化促进知识成为物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最终导致知识不仅是人们消费的手段,还成为人们消费的目的。同时,信息化促进了信息的生产、传递和应用,促进知识经济的全球化,为工业落后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使它们可以利用知识迎头赶上。从范围来看,信息化扩散到了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领域,而知识经济仅仅存在于经济领域;从层次上看,信息化包含了三方面:信息本身、信息设施和信息技术,而知识经济仅仅是信息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时间上看,信息化高速发展,发展到高级阶段时,产生了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工具,把信息作为商品,把信息作为一个产业,并让信息产业主导经济活动。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五、结论

信息化社会并不意味着物质生产规模的萎缩,而是指在增长速度方面,信息生产的规模增长率远远高于物质生产的规模增长速度;在产品价值方面,信息和知识的价值远远高于物质的价值。在信息社会,信息和知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信息化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过程,信息化和工业化是密切相关的。总结信息化的特征,主要有如下的发展趋势。

1.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就是规模化或者产业化的生产和创造信息,即建立信息创造、存储、传递和分配的网络;同时信息化的过程也是加快信息的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信息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导致组织结构、经济类型、教育文化和产业结构的革新,并促进现代工业社会发展为信息社会,对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达到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高度融合。

2.信息生产力变革了产业结构。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将会借鉴现代的科学技术,实现第一产业的商品化、产业化和现代化,使经营模式革新为集约型的经营。作为第二产业的工业,也与现代电子信息相结合,升级了传统产业结构,快速发展为先进的现代工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也开始广泛使用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经营也开始呈现网络化和信息化。信息产业使得电视传媒产业、电信业、计算机产业的界限和分工逐渐模糊,三网融合的趋势已经出现。广域网已经是全球化的网络和系统,可以将大众传媒服务、数据处理、金融服务等功能集中在一个平台实现。

3.信息生产力变革了经济类型。人类已经从原来的自然经济型阶段过渡为资本经济型阶段。下一个经济类型将会是知识经济类型,将由信息生产力推动。信息社会,社会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将会融入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使社会经济享受范围经济的好处。知识的传递将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出现知识的产业化和信息产业化,以支配人类的生产活动。

参考文献:

[1]吴季松.21世纪社会知识经济新趋势[m].北京:北京科学与技术出版社,1998:5-7.

[2]闻熙.计算机化和信息化[J].当代思潮,1998,(1).

[3]邓寿鹏.inteRnet的发展与我国信息化建设[J].中国软科学,1997,(7).

[4]乌家培.中国信息产业的现状展望与对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1997,(7).

[5]尚勇.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生产力飞跃[J].中国软科学,1998,(1).

经济信息的特征篇3

关键词:征信;金融中介理论;金融资源;普惠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7)03-0003-05

信贷市场上广泛存在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产生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造成交易成本的上升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从宏观上讲,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违约风险,将对信贷市场的存在和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导致信贷市场的萎缩,因此需要建立征信体系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现有文献中,对征信理论的研究主要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以信息不对称、交易费用和博弈论等理论为基础去解释征信的产生、发展和功能等问题。本文对征信理论基础问题追根溯源,以金融发展为背景,从金融中介理论出发来阐释征信的本质特征,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分不同的侧面利用规模经济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对征信基础理论问题进行剖析。

一、征信的产生源于信息不对称

古典经济学通常假定信息是完全的,市场竞争是充分的,可以自动达到一般均衡,因此在理想的金融市场中,金融中介因失去功能而变得多余。然而,信息不对称在现实中长期存在,从信贷领域而言交易双方难以达到信息的完全共享。这样贷款者很难依据风险程度确定利率水平,而只能根据借款者的平均风险水平确定利率,从而使高风险者获益而低风险者受损,产生“逆向选择”问题。而且,“道德风险”也难以避免,主要表现为拖欠债务等失信行为。从总体上讲,信息不对称提高了金融市场上的交易成本、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为解决信用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需要以可负担的成本建立信息的收集、甄别和共享机制,提高获取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增加交易双方的信息透明度。征信作为专业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行业应运而生,成为市场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征信对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节约社会交易成本和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效果(见图1)。

从微观上讲,通过信用信息的共享可以降低授信人决策时的信息收集成本,提高对受信人的了解程度,完善交易前的筛选机制,提高根据风险决定利率水平的定价能力,从而降低逆向选择的程度。而且,信息的共享和长久保存使得交易双方的一次交易变成受信人与整个社会在存续期间的重复博弈,完善了对违约者的事后惩戒机制,降低了违约概率,也就相应地降低了道德风险,减少了对贷款人的事后监督成本。从宏观上讲,征信在整体上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完善的征信体系可以提高守信者交易成功的概率,提高失信者参与交易的成本,从而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帮助市场上每个交易主体养成良好的信用习惯,提升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

二、征信的本质是金融中介功能的分离与专业化

金融中介是处于资金需求方与供给方之间买卖金融资产的机构。抽象地讲,金融中介是与金融市场相对应的、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基础制度性安排(见图2)。金融中介理论围绕金融中介为何产生、如何发展以及在经济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展开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19世纪以前,“信用中介论”占据主导地位,认为金融中介是“存款人的集中”和“贷款人的集中”,具有“信用创造”和“资产转换”的功能。信息经济学的发展推动金融中介理论成为20世纪70年代金融理论的热点,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促使资金富余者将资金委托给专门从事信息生产的人或者机构来从事放贷业务,这样就沿着“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将资金委托给从事信息生产的人(机构)”的逻辑更加有力地阐明了金融中介存在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戴蒙德于1984年提出“贷款者委托金融中介机构对借款者进行监督(贷前和贷后)”,从“防范道德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金融中介的功能。

回顾金融中介理论可以发现,通过信用信息的归集、加工和应用来开展信贷活动、防范信用风险是金融中介存在的重要原因。换个角度讲,金融中介是资金流、信息流共同汇集的中心和节点,以此也可以体现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地位。在经济金融化、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程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金融中介的l展使得资金流动高度契合了物流、信息流的要求,助推社会资源以高效快捷的方式进行配置,满足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推动社会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形态。金融中介需要处理的信息数量日益增多、结构日益繁杂而且效率需要成倍提升,客观上就产生了将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环节分化出来,成立专门的信息服务类机构的现实需求。从这个角度讲,征信机构可以视为金融中介中专门从事信用信息服务的类别,是对信用信息服务功能的强化,是通过提供信用信息服务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进而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细分行业。因此,征信机构作为金融中介的组成部分,既具有金融中介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又作为信用信息服务机构具备独有的特征。

三、征信的核心特征

(一)征信行业发展具有规模经济特征

征信行业具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具体可分为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混合型三种模式,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已经建成完善的征信体系。无论发展模式如何,征信机构在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共享和对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都呈现出显著的规模经济特征。在各国的征信系统建设初期,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因此准入门槛较高;发展成熟阶段成本降低而收益明显提升(见图3)。主要原因在于征信行业具有网络经济的性质,一旦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之间形成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构成双向的信息流网络,需要继续投入的资源和维护成本较低,同时随着征信产品应用者的增多所带来的收益不断增长,呈现出显著的规模经济特征。

在美国、英国等市场主导型国家的征信行业发展初期,征信机构众多,规模较小,经营覆盖的区域较窄,在经历了100多年的兼并重组和优胜劣汰之后,形成现在少数机构垄断征信市场的格局。对于征信行业后发国家而言,在发展初期需要较大规模的投资去购买信息存储和处理设备、雇用征信专业人才、架设信息输送网络以及开发征信服务和产品。这一阶段,由于需要采集的信用信息数量巨大,社会认可度较低导致征信产品的使用率不高,收益远远小于成本,市场主体缺乏进入征信行业的实力和动力,大多数是由政府和行业组织等机构出资建设公共征信平台,完成征信制度建设、基础信用信息收集和征信市场培育等基础性工作。基础性工作完成后,征信行业开始进入快速成长的阶段,此时收集数据、架设网络和培育市场等成本大幅下降,信用信息的数量、更新速度和应用领域在逐步扩展。这一阶段,大量专业化的社会征信机构逐步出现,征信机构的构成从单一的公共型向公共型与社会型并存的格局发展。在信息主体的相关信息已经实现全面共享、数据更新机制比较成熟、应用领域比较广泛和社会信用机制已经比较完善之后,征信市场开始进入成熟的阶段。这一阶段,在规模经济和正外部性的作用下,征信行业的投入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此时,征信机构的实力更强,征信产品和服务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多样性、专业性、个性化等特征。

由于征信行业具有网络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双重特征,在征信市场发展的任何阶段进入成本都比较巨大,特别是到了成熟阶段,即使有新的进入者也只会增加成本而不会带来更多的效益。因此,征信市场上一般只能存在一个或者少数几个市场主体,表现出自然垄断的性质。目前,世界范围内征信业发展的高度集中也在实践上印证了征信业的自然垄断性。

(二)征信产品具有准公共性特征

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指具有效用的非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特征的产品,是那些能够为绝大多数人共同消费或享用的产品和服务。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公共产品都能同时严格地满足以上三个特性,如果能够全部满足叫作纯公共产品,比如国防、公安和司法等方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三个特性皆不满足是纯私人产品,这方面例子最多,比如衣服、食品等仅供个人消费的物品。介于二者之间,既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又带有私人产品性质的为准公共产品。

首先,从效用上看,征信产品不是提供给某一特定的y行、企业或者个人的,而是可以面向整个社会共同提品和服务;而且从消费环节看,征信产品具有联合消费的特点,任何信用信息需求者均可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而不会影响其他使用者的效用。其次,征信产品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只要获得许可,在征信系统运转良好时,一个消费者查询某个信用主体的信用报告时,都不能排除其他人同时查询同一主体的信用报告,同时也不会因此减少其他人享用该信用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而且,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征信系统的功能更加强大,增加一个用户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第三,征信产品在受益上具有排他性。也就是说,征信产品一般按照谁付款谁消费的原则运营,将不付费的主体排除在外。可见,征信产品不是纯公共产品,而是既带有公共产品特性又带有私人产品特性,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效益上可以定价且技术上可以实现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见表1)。

(三)征信体系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

外部性的概念是由马歇尔和庇古在20世纪初提出的,指一个经济主体(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对其他主体的福利产生了影响。完善的征信体系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能够显著地促进信贷市场的稳健发展和金融体系的稳定,而且能够提升信贷可获得性,推动金融普惠,促进信贷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整个社会的信用程度,可见征信体系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或者称为显著的“正外部性”。

具体地讲,征信体系覆盖的经济主体越多、信息内容越完整且应用的范围越广泛,那么征信体系的作用就越大,也就是对于信息主体评价结果的影响力就越大,外部性的影响也越大。换个角度讲,由守信主体构成的信用网络规模越大、以征信体系为基础的信用交易越频繁,那么征信体系的重要性越高,地位越重要,发挥的正外部性作用越明显。相反,由失信者组成的团体越大,信用交易的规模和范围越小,那么征信体系就越不重要,甚至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充分发挥征信体系的正外部性,减少甚至消除其负外部性,促进社会成员普遍建立信任感、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社会机制,将显著提升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市场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市场经济越发展就越要求诚实守信,信用的价值就越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缺乏信用,就会影响经济主体的活动范围、频率、深度,减少商品交换规模或者延缓交易,进而严重影响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拖累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征信体系正面的辐射作用越强大,社会的信用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市场机制建设,进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四、征信有利于金融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实现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和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的征信体系作为基础,以降低交易成本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从微观层面看,征信产品和服务可以帮助交易对手了解信息主体的信用状况;从中观层面看,征信体系是金融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可以用于防范信用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从宏观层面看,以征信体系为基础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可以推动行业信用建设和提升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能力,提升社会诚信水平。然而,金融资源在配置过程中追求利润最大化,具有马太效应,表现出“嫌贫爱富”的特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受到不同程度的金融排斥。如果用长尾理论曲线来描绘(见图4),金融机构比较多地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的弱势群体排斥在外,也就是说金融市场具有典型的“二八定律”特征。征信体系的存在能够为中小企业、贫困人群建立信用档案,帮助金融机构降低向弱势群体提品和服务的成本,推动更多的金融机构开发针对弱势群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拓展金融机构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在整体上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进而提升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金融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金融行业对征信产品的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原始的信用报告,而是在精细化营销、个性化服务和批量化处理等方面寻求更高级的征信服务。同时,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征信服务的需求者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银行类金融机构,而是扩展到证券、保险、电子商务、公用事业、企业雇主和消费者个人等群体,这些都为我国征信市场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从供给角度讲,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也为征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海量和多样化的数据、高效的数据处理模式和便捷的服务渠道,从而为征信业务升级和服务领域拓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总之,征信体系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石,对促进金融结构演进、金融功能强化和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支撑作用。展望未来,征信体系建设应该顺应金融发展的需要,以征信基础理论为指导,促进金融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蔡晓钰.关于金融中介理论的历史演进及述评[J].当代经济管理,2005,(2).

[3]张兴祥.征信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及其供给方式[J].江淮论坛,2005,(4).

[4]曼昆.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白钦先.再论以金融资源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范式转换、理论创新与方法变革[J].国际金融研究,2000,(2).

[6]克里斯・安德森(美)著,乔江涛译.长尾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7]白钦先.基于普惠金融导向的征信体系发展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6,(10).

经济信息的特征篇4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我国迄今为止仍未有正式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唯一与之较为接近的莫过于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5本准则》中提出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8项一般原则,但这些原则并不能取代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从FaSB与LaSC建立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来看,都表现为一个多层次的体系,而不是像我国那样进行简单地、并列式地列举。因此,有必要构筑一个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既要符合国际惯例的要求,又要充分体现国情,使会计信息真正成为沟通世界经济的桥梁。

所构建的体系如下图所示: 对所构建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成要素说明:

一、以真实性为主的总体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能否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在我国现阶段,甚至世界各国,都取决于会计信息是否“真实”。真实性是会计的生命,它包含如实反映观的涵义。真实性也是对整个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会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不仅是企业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做出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且也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维持市场经济正常秩序的重要信息来源。

二、以合规性为代表的关键质量特征之一

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是以《中华人们共和国会计法》为基础,分为会计准则、会计工作条例、会计制度多个层次,形成一个比较完整严密的法规体系,以此来规范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如果说真实性是会计的生命,那么合规性就是会计生命的保障。在我国,虽然人治的历史悠久漫长,但是法治的历史也同样漫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共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要素。无论是鉴定会计信息质量还是检查评价会计工作,都离不开会计法规的依据。

保障会计信息质量合规性特征的次级质量特征是可理解性、可验证性和谨慎性。即可理解性、可验证性和谨慎性三个特征与合规性特征的组合,是对合规性特征的强化,而后者则对真实性的实现起到支撑与保障的作用。

三、以公正性为代表的关键质量特征之二

支撑会计真实的另一块基石是会计公正。会计信息的公正性特征,同样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保障。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体。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会计信息作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客观反映,不能够只从某一利益主体的立场出发来满足其需求,致使一部分使用者受益的同时其他人受损。公正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特征,应当与会计自身价值追求相一致。因此我们选择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特征就像每个行业、每个从业者都要坚持的与人格有关的道德底线一样,即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不惜代价必须要坚持的底线。由于在社会生活中会计向社会宣示的是一种公正的形象。

四、以相关性为代表的次要质量特征

相关性是体现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属性,简单地说,就是供应者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其使用者所作决策的关系,或者是会计信息对其使用者所作决策的影响程度。与合规性或公正性一样,相关性特征也需要其他特征来相衬: 首先是及时性。及时性是指在会计信息失去对决策有用之前,能被使用者所拥有。及时性本身不能增加相关性。其次是预测性。会计信息预测性的功能在于提供提高决策水平所需的那种发现差别、分析和解释差别,从而在差别中减少不确定的信息。再次是反馈性。反馈性或信息具有反馈价值是相关性必备的一种特征。

五、将收益>成本作为约束条件

这是广泛适应性的要求。因为任何一项活动,只有当收益大干成本时才是可行的,某项会计信息是否值得提供,首先就必须满足这个约束条件。具体说来,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主要包括搜集、处理、审计、传输信息的成本,及对已披露信息的质询进行处理和答复的成本、诉讼成本、因披露过多信息而导致的竞争劣势成本,提供会计信息的收益则主要有资本配置和计价的收益以及保护消费者、公众的利益。

经济信息的特征篇5

征信本质上是一种民商事行为,但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地被浸染上了公法的色彩。一般认为,征信即征信中介机构直接或间接取得征信供体等有关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对其进行分析筛选、加工处理,从而形成征信产品,再将之出售或转让给征信受体使之使用受益的行为。简言之,征信即征集和利用信息的行为。前述“征信供体”和“征信受体”,既有政府等公权力部门,也有企业等私权利部门,公私部门各行其是,依法运作,但又互相依赖,共荣共生。由此可见,征信法是一种十分必要的社会运行机制。笔者认为,征信法是调整和规制征信关系和征信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所谓征信关系,就是指在政府、企业等征信关系人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所谓征信行为,就是征信法主体的信息管理行为和信息经营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信息经济,一旦离开了信息,市场主体将无法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以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所以,征信法便自然地成为市场经济主体问相互认知和支持的保障,成为连接市场经济主体利益关系的桥梁。那么,征信法能够解决市场经济主体的哪些现实问题,又能在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首先,征信法能够保证市场经济主体的信息公开适度、有序。征信法的立法宗旨是秉承信息公开的理念,畅通信息源流,实现信息共享,使征信法主体达致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诚然,公开是征信的程序基点,真实是征信的实体需要。但是,征信法对公开信息的要求是有必要限度的,绝不意味着不要保守秘密,相反它受到商业秘密法和个人隐私法的制约。当前市场经济已经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与昔日相比,信息公开的程度更大了,危及商业秘密法和个人隐私法所保护的相关信息的可能性增大,征信法的建立和完善也就更加必要。征信法还要求公开的信息必须是真实的,这是诚实信用原则的体现,违反这一原则,被征用的信息就将会给客户或其他有关方面带来负效益,违反者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其次,征信法能够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第一,征信法的施行能够体现信息本身的价值,为产品和服务找到出路。产品的销售和服务的提供需要相应的渠道,而征信能够提供这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快速流通,实现资金流转的加速,从而提高企业或经营者的经济效益。第二,征信法的施行能够凸显所引入或输出的技术信息本身的价值。征信的对象是信用信息,理应包括技术信息。商业秘密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而如果技术信息权利人没有采取保密措施或放弃采取保密措施,此时的技术信息即为可以买卖或转让的技术商品或知识产权,它通常能为权利人创造超出常规商品或服务许多倍的经济效益。第三,征信法的施行有利于加强诚信建设,降低交易成本。市场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加强诚信建设,降低交易成本,而征信法恰好具有这方面的作用。

最后,征信法能够在实施科学管理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科学管理是企业的生命线,而信息依法获得和运用是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的信息管理工作既要保证信息收集和传递的快速、高效,又要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既要增强信息的针对性及适用性,又要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综合全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一个好的企业不但需要征信,而且需要依法征信,只有这样才能扩大战果,避免讼累,使企业不断跃上新的台阶,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二、征信法归属经济法的理由分析

第一,从征信法律关系来看,征信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既有政府及其信息管理部门(如工业与信息化部及其下属部门、知识产权局等),也有企业和自然人,符合经济法的主体特征—__公法主体和私法主体兼而有之。征信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购买征信产品的货币以及征信管理行为,还有像征信产品这样的精神财富或智力成果,符合经济法的客体特征——财物、行为和智力成果一应俱全。征信法律关系的内容有征信权利和征信义务,也分别具有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特性。

第二,征信法暗合了经济法公法、私法兼具的特点。征信法所征之信是信用信息。信用信息既是一种公共产品,又是一种私人产品,调整上述两种产品性质的法必然同时带有公法和私法的性质。鉴于征信法具有公法性质,国家势必对其进行政府干预并因此设立相应的行政管理机构;因为征信法具有私法性质,自然人和企业之间就要对信用信息采取市场交易的方式互通有无。

第三,征信法具有国民政策性。金泽良雄先生指出:“经济法里依靠行政权的规制,是属于经济政策性的干预。它是从经济观点积极满足社会协调的要求来调整并建立经济秩序的。”(金泽良雄,2005)政府的政策服务是政府向社会提供的服务项目之一,其中包括信息服务。政府是公共管理部门,担负着公共管理包括征信管理的重要使命。可以说,征信管理(征信法是征信管理的法治化)的为民性或关怀民生性决定了征信法的国民政策性。

第四,征信法具有社会本位性。社会本位以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为依托,倡导平衡协调。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性是经济法的本质属性,这一特质最能说明经济法不公不私、亦公亦私的中庸品格。社会利益是一种中性利益,社会责任是一种公平责任,两者前引后促,目标一一致,使得经济法成为“高级法”和“经济宪法”。征信法保护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即政府与私人在信用信息方面的共同利益,它贬斥和惩戒破坏上述利益的人和事,而且是以社会公益诉讼和社会公益非讼的结合为其程序法形式构架的。

第五,征信法是经济法的市场规制法。市场规制法是经济法中的一个私法因素重于公法因素的分支,单从这一点来说,它和宏观调控法相对应。征信法的市场规制作用大致有两点,一是在私法因素上,承认企业和个人获得广泛信息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普遍要求和个别愿望;二是在公法因素上,强调企业或个人对一定的信息自作出公共取向的处分,以便与社会和他人共同分享信息。

经济信息的特征篇6

一、基本质量特征:相关性与如实反映

改进的cF在第2章第2段明确指出,为了使财务报告信息有用,其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质量特征:相关性与如实反映。

(一)相关性如果一项信息对出资人的决策具备“导致差别”的能力,则该项信息是相关的。相关性的定义主要借鉴了FaSB第2辑财务会计概念框架(SFaCno.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表述,强调了具备“导致差别”的能力,而不是信息实际已经对决策起了作用或明确地会在将来起作用。与iaSBFramework在第26段的定义相比,这是最大的区别所在。即使某些信息使用者不利用该项信息或没有意识其存在,只要信息仍然具有对决策“导致差别”的能力,该项信息就是具有相关性的。在决策中由于信息使用者要考虑财务报告中多项信息,再加上其他来源的各种类型的信息,财务报告的具体某一项信息对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影响程度是很难确定的,即使该项信息是可以利用的。此外,在评估相关性时并不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决策者。如某些信息使用者可能从财务报告以外获取信息,也有某些信息使用者需要评估财务报告没有提供的某一项目的金额,但他们能使用其他项目信息来评估。由于各种原因,某些使用者可能没有选择利用某一项目的信息。 进一步,改进的CF认为相关性包括预测价值和确证价值。与此相比,iaSB的框架认为相关性不仅包括预测价值、确证价值,还包括重要性。FaSBSFaCno.2认为,相关性包括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而且,FaSB和iaSB一致认为确证价值和反馈价值是相同的,都表示确证前期预测的正确性或改正前期的预测。可见,改进的CF对相关性组成部分的确定是FaSB与iaSB意见的综合。关于预测价值的解释是信息本身并不必具有预测性,信息仅仅是使用者的预测过程使用的一个有用的要素,某些高度预测性的信息也许对某一具体目的没有任何预测价值。例如,固定资产的直线折旧可能有很强的预测价值,但是其对评估主体产生净现金流量的能力可能作用有限;预测价值也不能与统计学中的预测性相混淆,统计学中的预测性涉及到时间序列中可能预测下一期间数据的准确性。FaSB和iaSB认为CF采用统计中的概念或术语是不恰当的,这样做隐含着相关的财务信息本身必须预测未来。必须明确的是:财务报告提供信息,是供使用者做预测,信息是使用者作预测使用的一个要素。信息的确证价值是指信息能证实或改变过去或当前的期望,增加预期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信息的相关价值和确证价值是相互关联,具有预测价值通常也具有确证价值。

(二)如实反映以前的CF都将可靠性与相关性并提,而且列为主要的质量特征。但是,各个框架对可靠性的界定并不一致。例如,FaSBSFaCno.2认为可靠性由如实反映、可验证性和中立性组成,而论及如实反映时认为,如实反映包括完整性和免于偏见。iaSB的cF在第13段提出,当提供的信息没有重要差错或偏见,能如实反映意欲反映、理当反映的情况,可供使用者的决策作依据,该项信息就具有可靠性。在随后的第33段到38段认为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审慎性和完整性属于如实反映的部分。此外,对可靠性的理解也存在不同意见,有的关注其中的可验证性和没有重大的差错,有的关注其中的如实反映或如实反映与没有重大差错的合并。因此,由于可靠性含义模糊、容易引起误解,改进的cF决定用如实反映来取代可靠性。

改进的CF在第2章的第7段中提出,要使财务报告信息有用,其必须是意欲反映的经济现象的如实反映。如果反映的经济现象的某一项信息和使用者的决策是相关的,但没有如实反映,则该项信息对决策也是没有用的,甚至是误导的。具体来讲,如实反映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完整性、中立性和没有重要差错。完整性是指经济现象的描述必须包含某经济现象的如实反映所必需的所有信息,任何一个省略都会导致信息是错误或误导性的。中立性要求没有偏见,既不倾向事先预定的结果,也不迎合某一特定集团行为的需要,中立的财务信息不会为了影响某一方面的行为而为信息反映的现象粉饰。然而,财务报告信息的中立性并不意味着信息的提供是没有目的的或不应该影响决策行为。相反,财务信息是具有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的能力。如实反映也并不表明经济现象的描述中完全没有错误,因为财务报告所描述的经济现象通常是在不确定条件下计量的,这些计量都包含管理层的各种判断。

二、辅助质量特征:可比性、可验证性、及时性及可理解性

改进的CF第2章第15段中提出,辅助质量特征是对基本质量特征的补充,它包括可比性、可验证性、及时性及可理解性。这些质量特征能提高相关性和如实反映的财务报告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一)可比性iaSB的CF将可比性列为与相关性和如实反映同等地位的信息质量特征。而FaSBSFaCno.2认为可比性尽管重要,但其地位还是次于相关性和如实反映。改进的CF将可比性列为辅助质量特征之一,在第2章第16段中认为可比性是指信息的使用者能够在两组经济现象中认出相似和相异之处的质量。由于决策本质上是在各种可行方案之间作选择,因此,如果主体的财务信息能与其他主体相比较或同一主体在不同期间相比较,则信息对投资者的决策更加有用。可比性和一致性的关系是:可比性是目的,而一至性是帮助实现可比性的目的的手段。可比性也不能和统一性相混淆。可比性是让相似的东西看起来相似,不同的东西看起来不同;而过分统一性会使导致不相似的东西看起来很相似,从而降低了可比性。财务报告信息的可比性主要是通过使类似的东西体现其差别获得,而不是通过使不同的东西体现其共性。

(二)可验证性iaSB的CF并没有将可验证性列为质量特征的一个项目,FaSBSFaCno.2将可验证列为可靠性的一部分。在2006年7月,iaSB和FaSB的初步意见是将可验证性列为如实反映的一部分,理由要使信息使用者相信财务报告信息没有重大的差错、没有偏见,则信息必须具有可验证性。但是,将可验证性列为如实反映的一部分,则会导致某些信息排除在财务报告之外。与不可验证性的信息相比,可验证性的信息通常对决策更有用,所以改进的CF将可验证性列为辅助质量特征之一。它提出,可验证性表明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独立的观察者对同一个信息

的理解将达到相同或相似的结果,这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相信该信息如实反映了意欲反映的经济现象。进一步,可验证性可分为直接可验证性和间接可验证性。直接可验证性指金额或陈述本身是可验证的,间接可验证性是通过使用同样的会计惯例或方法来重新计算结果。

(三)及时性在iaSB的cF中,及时性是作为信息相关的一个约束条件,FaSBSFaCno.2将及时性列为相关性的一个次要部分。然而,两者对及时性的概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尽管及时性主要涉及到相关性,但及时性实际上能够影响许多质量特征,可以提高信息相关性和如实反映,不应作为相关性的一个部分。因此在改进的CF中作为辅助质量特征之一,并将及时性描述为:会计信息能在它失去影响决策者决策的能力之前递达给决策者。若信息不及时,则原本相关的会计信息也变得与决策无关。有些信息在财务报告日结束很长时期后仍然具有及时性,因为使用者在作决策时可能继续将其作为考虑因素。如在作决策时,要评估财务报告各种项目的趋势。

(四)可理解性可理解性是指对企业及其经济活动和财务报告具有一定知识的、并且愿意以合理的努力研究这些信息的使用者而言,信息是可以理解的。FaSBSFaCno.2并没有将可理解性作为主要质量特征,而是将其作为一项前提条件;iaSB以及aSB的CF都将可理解性作为基本质量特征,与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并列。改进的CF将可理解性作为辅助质量特征,是因为基本前提与基本概念不过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表述方法。同时改进的CF强调:相关的信息,不应仅仅因为其对于那些使用者而言过于复杂而难以理解、或者是理解存在很大困难,而将这相关且如实反映的信息排除在外。但可理解性很难去定性,因为可理解性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使用者的特点,如掌握经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愿意钻研与否;二是信息固有的特点难以理解。

三、约束条件:重要性与成本效益

改进的CF在第2章第27段中提出,提供会计信息受到两个普遍约束条件的制约:重要性和成本效益。

(一)重要性FaSBSFaCno.2和iaSB的CF对重要性的讨论和界定比较相似。不同的是,FaSBSFaCno.2作为财务报告的一个约束条件,它须与其他的质量特征共同考虑,特别是与相关性和如实反映同时被考虑。而iaSB的cF将重要性作为相关性的一个方面,认为它对其质量特征关系不大。笔者认为,重要性对财务报告是一个约束条件,因为它同所有的质量特征都是相关联的,不仅仅局限于相关性。如果一项信息的漏报或错报能够影响信息使用者基于财务报告信息所作的决策,那么该项信息就是重要的。重要性取决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对重要性的考虑必须针对特定主体的特定情况,所以准则制定者不可能为重要性水平确定统一的金额标准。

(二)成本提供会计信息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会发生一定成本。成本效益原则是一个普遍的限制条件,只有当利用其所带来的效益高于取得的花费才是合理的。提供信息的成本包括收集、处理、确证和传播信息的成本。财务报告信息效益体现为:帮助出资者做出更合理的决策,促进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或较低的资本成本。此外,还包括让管理层做更好的决策,因为企业内部财务信息至少部分地根据通用财务报告信息获取。由于成本效益的约束,通常需要权衡财务报告信息的效益和提供、使用信息发生的成本,有时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牺牲某些质量特征。但成本效益分析的主要问题在于现实中很难去量化某一项信息带来的效益和提供、使用信息所发生的成本。

四、质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目标决定信息质量特征,而质量特征又能促进目标的实现。根据信息对决策有用性的影响程度,质量特征分为基本质量特征和辅助质量特征。

经济信息的特征篇7

关键词:数字经济;中小企业;信用风险

一、数字经济与信用风险的关系

(一)数字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1.数字经济的内涵

“数字经济”这一术语最早是在1996年Dontapscott撰写的《数字经济:智力互联时代的希望与风险》中出现的;是在1998年美国商务部了《新兴的数字经济》报告将“数字经济”的提法正式成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成熟及经济社会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数字经济”的内涵和范畴进一步扩大,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给出了一个权威的定义,指出:“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这是G20对数字经济的界定,得到了各方广泛认同。数字经济时代,运算速度快,存储量大,也会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虚拟空间,也会因人类过度依赖技术的发展而给自身安全造成极大的风险。这是数字经济相比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真正内涵体现。

2.数字经济的基本特征

不同经济术语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当下迅速发展的“数字经济”,体现出主要特征如下。第一,快速迅捷性。数字经济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互联网的发展推进,无线网络、云计算、云储存等信息基础设施的普及和推广,使得整个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各种经济活动信息可以快速地呈现于线上,缩短了距离,节约了时间,加快了速度。第二,强力渗透性。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依赖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数字经济”oFLiaoningeconomy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有着极高的渗透性,使得信息服务业迅速地向农业、工业扩张,出现了三大产业之间界限模糊、相互融合的趋势。第三,生产消费直接性。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经营者与消费者在经营循环链条上的位点不同,具有不同层次构造。而网络的发展,使得处于网络端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可直接联系,从而降低了传统的中间商层次存在的必要性,节省了时间,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第四,经济可持续性。数字经济离不开网络的发展,通过网络,供需双方能方便合理分析市场,发现什么方面短缺,什么方面过剩,什么方面影响生态环境,选择必要的经营方向,合理消耗有形资源,降低加工成本,降低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的整治成本,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信用风险的内涵与特征

1.信用风险的内涵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此概念反映的信用人(受信者)比较广泛,不局限于金融机构借贷中形成的信用人,符合了本文涉及的中小企业的概念范围。企业发展中面临许多风险,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风险就是信用风险,如企业可能因经营管理不善而亏损、因市场变化出现产品滞销、因资金周转不灵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等种种原因,导致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信用风险的发生严重一点可能直接会断送企业的发展,是企业发展中不可以忽视的风险。信用风险,对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都存在,是他们的共性。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存在灵活性、随意性、目标不准确性、规模小无力性、道德偏差性等原因,会加大信用风险。在如今“数字经济”时代,加大信用风险的这些原因还会存在,信用风险亦然潜在。

2.信用风险的基本特征

企业在经营中会遇到很多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及其他风险。信用风险是最重要的一种风险,是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投资者首要参考的目标,也是企业交易资金顺畅流转的重要保证。企业信用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客观存在性。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人的思维与行为的不确定性,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必然导致违约即信用风险的存在,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能消除。二是实体间的传染性。经济的发展在实体之间具有链条性。实体一方出现信用问题,很可能会导致下一个或几个实体的经营困难或破产,从而导致信用链条的中断和整个信用秩序的紊乱。三是管理者与信用风险具有相关性。中小企业主要的一个特点是由投资者即所有者自主决策与管理,企业所有者的话语权在日常经营和重大决策中占最重要的地位。这是自主灵活的一面。不利的一面,这种管理方式缺乏必要的制约和规范机制,企业管理者个人的信用观念和信用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信用,企业的信用风险与管理者个人素质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四是信用风险具有可控性。有经营就必然蕴涵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能消除的,但并不意味信用风险不可控制,该风险可以通过控制降到最低。信用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企业应该去探索研究风险的可控性,为企业后续长久发展规避风险。

(三)数字经济与信用风险的关系

“数字经济”是一个时代、是一个平台,是一个舞台。这个舞台上,演绎万象。数字经济本身与信用风险不是因果关系,信用风险在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就已经存在。而数字经济作为一个经济时代,在发展中,信用风险依然存在,只是会变因演绎,演绎的手段可能不同、演绎的多少不同而已,就需要法律手段要更新了。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基于中小企业特征分析

信用风险经济发展中,各类企业并存。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大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有着不同于大企业的特征,潜伏着一定的信用风险。特征之一,资产规模小,资金薄弱。这是中小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企业类型划分作为中小企业应具备的根本标准。“资产规模小,资金薄弱”特征,是中小企业不利的一面,意味着生产经营规模不大,经济业务品种少,经济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差,存在潜在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尽管处于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依赖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具有强力渗透性,会助推经济,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信用风险。但是作为信用风险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能消除。特征之二,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这个特征,从有利的一面看,便于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具有决策与执行的快速性,及时抢占经济的有利点。有利有弊,决策与执行的快速性,意味着实现的是少数人的意志,意味着考虑得不周全,意味着潜藏着信用风险。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生产力,优秀的规模队伍才是维护最佳信用的基础与动力。数字经济的发展,固然能提高员工的生产力,但只要有人在,就有信用风险,人员越少,信用风险越大。特征之三,经营决策灵活,市场反应灵敏。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人员少,自然具备着在经营决策上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能较快地调整经营方向、调整产品结构,收效较快,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会助推决策灵活性与市场反应灵敏性。从另一角度看,中小企业的决策亦然依赖于少数决策者的判断能力,存在着决策失误的风险,也就自然存在着信用风险。特征之四,更多关注细微市场,专营某细小方面。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无法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其往往会关注于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微产品市场,专营于某一细小方面。这个细微方面,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会更容易分析发现。不利的一面是细微产品经营取向的选择仍然取决于人的意志,细小方面的市场仍然具有竞争性,细小方面选择的决策依然存在取向失误的风险,存在着信用风险。特征之五,科技创新较快,生产取向小型化、分散化。科技创新,是指工业企业用于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方面的具体活动。现代科技在工业技术装备和产品发展上有两大发展方向,一是向着大型化、集中化发展,二是向着小型化、分散化发展。产品生产小型化、分散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不利的一面,科技创新伴随着一系列原因形成的信用风险,系列原因包括人才问题、技术应用问题、资金问题、市场问题等等,都会导致信用风险的潜在性。

经济信息的特征篇8

[关键词]征信企业信用个人信用

一、建立和完善征信体系的必要性

在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加入世贸组织的情况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信用交易的需求日益扩大,但是,由于企业和个人信用缺失情况普遍而严重,已成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

我国的征信体系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信用体系的相对非常落后,由于存在交易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使得交易的主体双方的交易成本较高,交易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发展。据2002年“中国企业信用论坛”透露的信息,近20年来,仅因企业信用缺失而使国家每年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平均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年财政收入的37%,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因此每年至少减少2%。建立健全独立、客观、公正的资信调查评估和信息咨询的征信体系已是当务之急。

二、当今发达国家征信体系的主要模式

1.以民营征信服务为特征的美国征信体系模式

(1)美国的企业征信体系状况。美国的企业征信业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上市公司,法律严格规定了其信息披露无须一般的“信用报告”,其资信等级由世界著名的穆迪和标准普尔公司评定完成;另一种是中小企业,其征信评定工作由专业的企业征信公司来完成。美国企业征信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有。

①在信息来源方面,民营征信机构的信息来源广泛。在美国,征信信息主要来自官方信息、公众媒体信息,消费者信用调查机构的信用信息除了来自银行和相关的金融机构外,还来自信贷协会和其他各类协会、财务公司或租赁公司、信用卡发行公司和商业零售机构等。

②在服务范围方面,美国消费者信用数据的获取和使用要受国家“公平信用报告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约束,只有在法律规定的原则和范围内才能使用相关的消费者信用信息。

③在提供的产品方面,征信公司可以提供企业概况、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相关情况、企业关联交易情况、企业无形资产状况、企业付款记录、企业资信等级、企业财务状况等。

(2)美国的个人征信体系状况。在美国,个人征信业务通常是由非营利机构完成,其主要产品有:记录消费者还款历史的信用报告;来自司法机关及其他方面的公共记录;按一定规则整理和组织的信贷记录;各类消费者信用评分;个性化的消费者信息。美国个人征信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为。

①在立法方面,美国通过了一系列限制征信局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案,如《公平信用报告法》、《公平信用计账法》、《平等信用机会法》、《诚实借贷法》和《信用卡发行法》等,这些法律要求个人征信行业不得以消费者的性别、年龄、信仰、种族、籍贯为由,采取任何歧视性授信行为。

②在个人征信局的数据库中,个人征信局的征信数据来源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数据来自提供消费者信用工具和服务的金融机构和其他授信机构的借贷记录及客户信用评级;第二部分数据来自于属于第三方地位的数据处理公司,他们主要搜集消费者有关社会经济行为的数据,如估算消费者的收入和其消费形态;第三部分数据来源于与消费者寻求贷款过程中发生的查询行为相关的数据;第四部分数据来自“公共记录”,即指政府机构掌握的且对公众开放的数据或记录。

③在行业协会方面,1912年美国成立了联合信用局。信用局搜集的主要是消费者还贷数据。每个消费者信用贷款的所有数据从各种金融机构传送至当地信用局,转而汇集到三大征信局的数据库中。这种传输是无偿和自愿的,大家贡献数据的目的是从整个系统中收益,具有乘数效应。

④在信用信息内容方面,标准的消费者信用调查报告,其正面和负面信息的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消费者信息、账户信息和附加信息。根据美国的法律规定,个人征信局保留消费者信用信息有时间限制,正面信息保留10年,负面信息保留7年,而公用记录信息的保留年限则没有时间限制。

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那些征信业起步较晚,征信业从业人员水平较差的国家和地区而言,并非是一个合适的发展模式。而且,如果本国政府在本国征信制度发展不完善时,不能有效地保护本国企业,外国大型征信企业将很快占领本国的征信市场,这必将影响本国征信企业的发展。

2.以公共信用调查信用管理机构为代表的欧洲模式

概括起来,公共信用登记系统模式与民营信用调查机构的模式有着较大的区别。公共信用登记系统是由金融监管机构设立,更多地体现了监管者的意志和需要;民营征信机构是由私人和法人组成,采取商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公共信用登记系统主要是为金融监管部门的信用监管服务,而不考虑社会的商业化信用信息需求;民营征信机构是为社会更广泛的信用需求服务,服务范围更宽、更广、更全面;公共信用登记系统的数据强制性地来自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民营征信机构的数据来源更全面,除银行数据之外,还包括来自商业、贸易等方面的信用信息;公共信用登记系统的数据使用更多地是金融机构内部为防范风险的信息互通,而民营征信机构的信用报告则是商品,强调为需求者提供商业化、个性化服务。由此可见,公共征信机构与民营征信机构不是简单取代,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该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在公共数据比较缺乏和分散的条件下,可以由政府协调各方面强制性的金融机构参公共信息登记系统,在以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各种资源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数据库。此模式的问题在于政府建立数据库的目的不在于直接生产征信产品和参与市场竞争,出于其他非盈利目的,这样以来政府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其效率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以银行协会建立的会员制征信机构与商业性征信机构共同构成的信用管理为代表的日本模式

日本银行协会建立非营利性的银行会员制机构―日本个人信用信息中心,负责对消费者个人或企业进行征信。该中心在收集信息时付费,在提供信息时收费,但不以营利为目的。会员银行必须提供相关信用信息,同时可以共享其中的信息,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信息互换机制;与会员制征信机构并存的是一些社会化的商业征信企业,如帝国数据中心,它是典型的商业经营,目前拥有日本最大的信用数据库。

上述这三种模式都是世界上比较成功的征信模式,而以美国模式最为成功。由于每种模式都有其深刻的历史、社会、法律和文化背景,因此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上述的任何一种模式。

三、建立健全我国征信体系的模式的思路和建议

到目前为止,我国在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央银行信贷咨询系统建设也初见成效,在2006年初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我国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上海也建立了我国第一家地方性个人征信企业:上海征信公司。但是就全国征信体系的现状而言,距离建设诚信社会的要求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模式不请,指导方向不明,缺乏法律保障,到现在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一部征信方面的法规。

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在市场经济海很不完善,全社会信用意识普遍低下,个人信用信息分散且不全面,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欠缺的情况下,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健全我国的征信体系,完全依赖市场的力量还不太可能,因此,政府应该在建立健全征信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要较少政府的干预,走上市场化的道路。

具体考虑我国的情况,从法律环境看,我国在信用管理领域的法规还没有,立法之路还非常遥远,不具备采用“美国模式”的个人征信方式的条件。但是,我国又是世界范围的一个大国,有经济高速发展的强烈要求,经济快速发展与我国经济领域法律法规不健全的现状是一主要矛盾。如果我国考虑抓住当前的时机,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最终采用“美国怕模式”建立征信系统是必然的选择。因此,政府的行业发展规划应以确立建立“美国模式”的征信系统为最终目标。而且,考虑到社会征信系统可以服务于一个单独的城市的特点,将“美国模式”的征信系统的建设融入我国的城市信用体系推广工作。鉴于人总行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功能已经比较完善,政府首先应该考虑将这个系统纳入到我国的个人征信系统建设规划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系统建立一个纯粹的“欧洲模式”的个人征信服务,迅速填补我国没有覆盖全国的个人征信局的征信市场空白。在此同时,在若干个城市建立和培育“美国模式”个人和企业征信机构的试点,特别着重在一个城市建立两家以上的征信局竞争的试点。我国的“欧洲模式”的征信服务系统应该是一个过渡时期,逐步完成“欧洲模式”征信服务系统的历史使命。在此期间,立法机关和中央政府应根据从“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个人和企业征信机构运营得到的经验,建立健全信用管理领域的成套法律和政府监管机制。在过渡期结束之前,采用“欧洲模式”运营的个人征信机构可以完成股份制改造,允许私有资本加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应同时借鉴“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但是以“欧洲模式”为主要借鉴模式,再结合我国的国情,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征信体系发展之路,经历这个阶段之后,再重点借鉴“美国模式”完全走市场化之路。简言之,我国征信体系的总体发展思路是:以政府为主导,以法律为保障,以市场化运作为目标建立健全我国的征信体系。

参考文献:

[1]贺妍:从世界经验看我国征信业的发展模式.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J].2005.5

[2]林均跃:论我国个人征信业发展模式.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J].2003.6

[3]王玉琴等:发达国家征信体系对我国的启示.黑龙江社会科学[J].2005.4

经济信息的特征篇9

关键词:会计信息;真实性;可靠性;相关性;历史成本

一、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涵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l980年5月发表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二号《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写作论文将决策有用性的两个主要质特征概括为相关性和可靠性,并且指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源a两个须于分开的特征,即反映真实性与可核性。信息的中立性电和这两个特征一起产生作用,影响其有用性。”其中的可核性是指独立的会计人员采用相同的会计方法,会得出高度一致的结果。真实性是指“一项数值或说明符合其意在反映的现象”中立性是信息不应当有预定结果的偏向,也就是制定或执行各种准则时,主要应当关心所产生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而不使信息受特定利益者的影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也将“可靠性”列为四项主要质量特征之一。

我同《企业会计准则》第十条中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规定为:“会汁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一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在各个阶段必须符合客观要求;会计确认必须以实际经济活动为依据;会计计量、记录的对象必须是真实的经济业务;会计报告必须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掩饰。

从定义可以看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包含在可靠性的特征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真实性是单独作为一项原则列示的。本文采用的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真实性的定义。

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局限性1、会计信息是历史信息会计信息是历史信息主要指,会计信息是对企业过去已经完成了的经济活动的反映,写作毕业论文其真实性是对过去经济业务的真实反映。是过去的“真实性”。真实性和相关性是构成决策有用性这一反映会计信息总体特征的两个主要质量特征,但决策是与企业未来相关的。因此,真实的会计信息要对决策有用,必须输入预测模型,计算出预测的会计信息。如果输入的过程中,输入发生错误或预测模型本身有问题,都会使这一真蛮的会计信息对决策的作用降低,甚至导致决策失误。

会计信息的历史性还表现在资产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多数是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之上,在物价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历史会计信息与企业现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之间会有较大差异。因此,为了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必须在真实性和相关性之间进行权衡,在二者之间可以有所侧重,但不能让任何一方变为零。为了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使真实性和相关性都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但有时不得不降低真实性以增强信息的相关性,从而使真实性显示出局限性。

2、会计信息具有不确定性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是指在会汁规定允许的范围内由于选用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信息在反映同一经济事项时显现不同结果的特征。例如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计价方法,现行制度规定的有工作量法、直线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工作年限法等。企业选用不同的方法对折旧计价,会导致对企业的利润产生差异。可见,产生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是由于对同一经济业务采用不同的会计方法进行处理的结果.而这些方法都具有理论依据并且是会计准则所允许的可见,会计信息计量的不确定会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带来挑战。

3、会计信息含有估计的因素在会计核算中,企业总足力求准确性,但有些经济业务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因而需要根据经验判断做出估计,这就使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常常具有近似估计,这就使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常常具有近似的性质。例如,坏帐准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残值、无形贤产和递延资产的摊销年限等等。这些估计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离开了会计估计,就无法进行会计核算和报表披露。这就难免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打一定的折扣。

三、会计信息真实性与会计目标会计目标一方面受到会计信息的特性和局限性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受到会计运行期间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就后者而言,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企业的会计目标会有所差别。比如中美因为经济环境不同,会计目标就不完全相同。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发表的第一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将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即财务报告应该提供:(1)对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2)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信息使用者预计会计未来净现金流入的金额、时间与不确定性的信息;(3)有关企业经济资源、对资源的要求权以及它们变化的信息;(4)企业在报告期内经营业绩的信息;(5)有关管理人员如何履行业主委托的企业资源使用责任的信息。概括地说,财务报告的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会计目标为;(1)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2)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3)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可以看出,财务报告的目标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不仅考虑到宏观经济的需要,还要考虑到企业各微观层面的需要。

不过在一定时期内,会计目标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稳定的会计目标叉会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形成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最主要就表现在对相关性和真宴性的要求。但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之间存在相互抵消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程度,或者说是侧重于相关性还是真吏性也是由企业的会计目标决定的。

经济信息的特征篇10

一、财务经济监控与预警:一般原理分析

财务经济监控与预警的一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财务经济指标的选择

财务经济指标的选择就是从复杂的财务经济过程中,选择能够反映财务经济运行中主要方面的运行特征和各个方面关系特征的财务经济指标,这些指标主要由现行会计系统提供。财务经济景气状态在性质上的差异会表现为数量上的差异。不同景气状态下单一变量和综合数量指标的取值和走势均有所不同,因此,不同景气状态下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特征和变动倾向也有所不同。财务经济过程种类繁多,关系复杂,不可能—一进行观察,而且—一观察结果也不会有助于人们对总体运行特征进行把握。所以,监测系统中只包括反映财务经济运行特征的指标。

(二)财务经济变量的预处理

各个特征变量的具体观察值有其产生的客观条件,也存在着观察误差的可能性。财务经济监测所依据的是财务经济变量循环波动相互之间关系的稳定性,财务经济过程受季节性变动的影响也不利于反映变量之间的稳定关系。所以,有必要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如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依据逻辑关系选择的指标进行筛选,经过筛选后的财务经济变量作为特征变量。对特征变量的预处理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对极端值的剔除和修正;时间序列的季节调整。

(三)景气状态数量特征的确定

根据历史经验划分各个时期所属的景气状态,确定不同景气状态的数量特征。景气状态的划分是数量分析和经验分析相结合的产物。根据特征变量的历史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把景气状态相同的时期合并为同类,这样处理就是把各个历史时期分为若干个不相同的类别,然后计算每一类各特征变量的取值范围和集中趋势、离散程度,从中找出各类之间差异显著的数量特征,以此作为确定具体时期景气状态归属的依据。

(四)财务经济景气状态的评估

利用建立的预测模型对财务经济运行状态进行估计,并结合状态变量的数值,对其所属的景气状态进行评估。

二、基本构思:对几个问题的讨论

如前所说,宏观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是以指数的形式,从宏观的角度,综合反映财务经济状况的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它是整个经济监控预警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财务经济的一种晴雨表,其主要功能一是监测,二是预警。所谓监测是指通过反映财务经济运行特征的指标对财务经济运行过程进行观察,对观察结果进行识别,判定观察到的财务经济过程特征属于何种景气状态以及预示着何种景气状态;所谓预警是指预报财务经济运行过程将要走向的景气状态。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财务经济监测与预警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财务比率的设计和选择

财务比率的设计和选择是建立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的重要前提。预警离不开监测,监测离不开财务比率。财务比率的经济内容就是财务经济过程的数量特征和财务经济过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特征。因此,建立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必须首先在分析系统的环境、目标、结构。功能及其与整个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科学设计、合理地选择宏观财务比率。

财务经济指标的选择应遵循灵敏性、超前性和稳定性原则。灵敏性是指被选择的财务经济指标要能够比较灵敏地反映财务经济运行的主要方面;超前性是指被选择的财务经济指标应当有一定的先进性;稳定性是指对被选择的财务经济指标的变化幅度进行不同状态划分后,划分的标准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应特别注意的是,计人财务经济指数的宏观财务比率不在于数量的多寡,关键是要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所谓相关性,是指宏观财务比率与财务经济现实之间内在相关的一种特性,这种内在的相关性是确保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具有科学性的先决条件;所谓可靠性,是指宏观财务比率本身应当是如实的、不偏不倚的、可以验证的,这种自身的可靠性是确保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重要基础。

为了保证宏观财务比率具有科学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构成财务经济指数的主体财务比率,应包括有关财务经济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四个方面,以便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综合反映财务经济状况。具体地说,评价债权人所关注的资产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应选择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评价投资者所关注的盈利能力和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应选择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和资产保值增值率;评价国家和社会所关注的社会贡献能力,应选择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

(二)财务经济指数的制作

为了分别反映国民经济整体和各行业的财务经济状况,财务经济指数应包括宏观综合财务经济指数和宏观分类财务经济指数两大类。

宏观分类财务经济指数的制作。应当分制造、商品流通、金融、房地产等行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作为“样本”,采用适当的权数,将各个“样本”的财务比率相加,得到行业平均财务比率,再选定一个行业平均财务比率的基期数,将以后各期的行业平均财务比率与基期数相比,计算出百分数,便可得到以后各期按行业的宏观分类财务经济指数,据以反映各行业的财务经济状况。建立宏观分类财务经济指数的方法有加权平均法、几何平均法等等。分类财务经济指数除采用基期数表现形式外,还可采用当期数表现形式。

宏观综合财务经济指数的制作。综合财务经济指数的建立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一种是在分类财务经济指数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合理的权数,将宏观分类财务经济指数相加,从而得到综合财务经济指数,据以反映国民经济整体的财务经济状况。另一种是在国民经济整体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作为样本,直接建立宏观综合财务经济指数。

财务经济指数的制作有三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1、样本的确定。国民经济中的企业千姿百态,纷繁复杂,决定了财务经济指数的制作需要从为数众多的企业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样本,通过这些企业的财务经济状况来反映国民经济整体的财务经济状况。因此,样本的选取就显得十分重要。

2、权数的选择。无论是建立分类财务经济指数还是综合财务经济指数,都存在着一个权数选择的问题;权数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指数的科学性。可供选择的权数有财务比率的重要性程度(计分确定)、被选取样本的资产规模等等。

3、综合评价。计人财务经济指数的财务比率往往具有不同的量度,这就使财务经济指数的宏观综合评价变得比较复杂,不过,这一计量问题在计量经济学界已经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从我们要建立的这一系统考虑,似乎最佳的选择是,用多目标规划的原理进行综合评价。其思路是:把各种不同量度的宏观财务比率通过一定的函数关系转化为同度量指标,然后再将这些同度量的指标加权平均,得出一个综合指数,并用这个综合指数去评价综合经济效益和财务能力。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来源于“系统工程”和“多目标规划”。

现实地看,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立应有计划地逐步进行,首先可考虑建立上市公司财务经济指数,这是由于上市公司的财务资料相对比较规范、完整,且容易取得。由于上市公司数量较多,可以先建立“100家上市公司财务经济指数”(简称“财务100指数”),据以反映上市公司整体的财务经济运行态势。当条件成熟时,再建立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完整的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

(三)系统的运行和调控

1、财务经济指数的主体和时间。分类财务经济指数应由国家统计局、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综合财务经济指数应由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共同,上市公司财务经济指数应由国家统计局、财政部会同中国证监会共同。的时间应当按月至少按季定时进行。

2、财务经济指数的运行轨迹和合理界限。财务经济指数在长期的运行中客观上会形成一个合理的数量界限,这一界限是判断财务经济状况的重要依据,指数的运行轨迹一旦偏离这一界限,就发出了财务经济的预警信号。

3、财务经济指数的失真、误判及其修正。财务经济指数可能由于某些突发事件或由于“权数垫高指数”的现象而出现失真或者误判,这需要对指数进行必要的修正,以便使指数能够如实地反映财务经济状况。

三、系统有效性的假设与检验途径

财务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了选择适当的财务经济指数来反映财务经济运行动态的可能性,因此,建立我国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有其理论上的合理性和技术上的有效性。

(一)财务经济指数能够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

与一般统计信息系统相比,这一特性是十分明显的。用统计信息系统的信息建立的模型来解释宏观经济状态或行为时,存在着一定的“残差”(Residualerrors),当引入财务经济指数后,更易于消除随机波动因素,对这一部分残差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因为制作财务经济指数的先行宏观财务比率是在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再加工的基础上建立的,信息的再加工过程实际上是消除随机波动因素干扰的过程,从而有利于提高财务经济指数的精确性,增强财务经济指数的解释能力。

(二)财务经济指数不会出现高频波动

财务经济指数的方差发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一般不会出现高频波动的现象。当我们取若干连续季度或月度的财务数据,计算出财务经济指数,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可以对这一假设作出经验检验。

(三)财务比率的宏观“加总”具有经济意义

这是由于我们可以提供前面已经提到的概念上的理论基础,即用多目标规划的原理,把各种不同量度的财务比率通过一定的函数关系转化为同度量指标,然后再将这些同度量的指标加权平均,得出一个综合指数,并用这个综合指数去评价综合经济效益和财务能力。而且,在合理选择宏观财务比率的条件下,我们还可以证明财务经济指数与其说明的财务经济现象之间具有重要的相关性。

财务经济指数的效力可能在于解释长期趋势,因为它不像价格指数那样具有短期的敏感性。

四、对现存理念的挑战

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赖以建立的信息基础主要是财务信息,财务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为此,有必要对现存财务理念和会计理念进行更新。

(一)对现存财务理念的挑战

人们一般把财务看成是一个纯粹的微观范畴,这是一种误解。由于这种误解,现有财务理论研究注重研究微观财务问题,忽视宏观财务问题。事实上,财务是具有层次性的,微观财务和宏观财务就是财务的层次性在范围上的一种体现。虽然我们对宏观财务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有的将其理解为国家对财务的宏观调控与管理,有的将其理解为宏观财务主体的财务问题,但无论如何,宏观财务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客观存在着的。因此,从建立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出发,也是从财务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有必要重新审视财务的范围问题,确立“财务不仅具有微观属性,而且具有宏观属性”的观点。确立这样的观点,就是要求我们既要研究微观财务问题又要研究宏观财务问题,这对于拓展财务学的研究领域,促进财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就是宏观财务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问题,是微观财务向宏观领域扩展的一种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