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主要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0:51

国际贸易的主要问题篇1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进出口贸易规模越来越大。据统计,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如此庞大规模的进出口贸易,自然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为之服务。于是,不少高校纷纷开设国际贸易专业,这是高校主动因应市场需求采取的措施。但笔者调查发现,该专业的教学效果总体来说并不太理想,这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

二、目前国贸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虽然是应用型的学科,但不少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仍然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操作。首先,对于理论课而言,不少老师没有很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讲解,所以学生听起来非常抽象,也非常枯燥。其次,对于实践课而言,不少高校缺乏校外实习基地,有些甚至连校内实践教学条件都不具备。在此背景下许多老师在实践操作型的课上也只是做到“演示+做题”,少有高仿真度的实践操作。再次,有些老师虽然在授课过程中加进了不少案例分析,但多数案例已经相当陈旧,与国际贸易的最新实践相脱节,也与最新的国际贸易惯例不符。

(二)“双师型”师资缺乏

国贸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非常熟悉进出口贸易这一行业,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但目前高校招聘师资走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过分注重学历,学历越高越优先录用。殊不知学历越高的老师,绝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根本没有从事过实际的外贸工作,甚至连一般性的专业实习都没有经历过。还有些学校因为师资紧缺,让一些根本不是本专业出身的老师来给学生上课,其实践经验更无从谈起。

(三)教学方法老套,课堂气氛沉闷

据笔者观察,很多老师上课仍然沿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然习惯于一个人“表演”。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实践证明,其效果并不好。另外,不少老师不愿意使用多媒体上课,仍然习惯于用笔在黑板上一个字一个字地书写,其方法老套、进度缓慢,根本吸引不了时下喜欢电子产品、喜欢快节奏的大学生。

(四)人才培养方案问题多

在一些新升本的高校,由于专业设置的历史短,很多方面还不完善,比如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是照搬老牌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生搬硬套,贻笑大方。大致说来,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大而全,没有自身特色。事实上,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位,作为国际贸易专业来说,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服从学校的办学定位。二是课程内容重复,浪费师生时间和精力。例如,某校一涉外专业先开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两门课程,后来又开一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这在内容上是重复,完全没有必要嘛。三是课程先后顺序不合逻辑,比如有些课程需要有一些先修课,那就要把先修课程放在前面上,然后才能上这门课程。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却遗憾地出现了这样的逻辑问题。四是课程和课时设置过多,学生学习任务太重。笔者发现,有些高校一个学期给学生排十几门课,每周上课30多节,学生每天除了上课还是上课,根本没有自由时间。学生每天都很疲倦,学习状态不佳,有些学生索性逃课,试问这样如何能保证上课质量?五是实践教学课程得不到重视,表现在它对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太少;没有明确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方案;实践教学的形式单一等等。

三、对国贸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国际贸易课程必须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不断增强的形势下,加强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点必须在学校各级领导和国贸专业教师中形成共识。只有统一了认识,才能顺利地进行课程改革。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直接指引着专业教学,也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必须由主管教学的各级领导亲自组织专任教师重新制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要从学校办学定位出发,从经济社会的需要出发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切忌大而全;要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避免重复设置课程,避免颠倒课程开设的顺序;要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实践教学的课时、实践教学的形式、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及实践教学的考核标准等等;合理压缩课程总量和每门课的课时数,为学生留下充足的自学和进行研究的时间。

(三)尽快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

国贸专业具有的强实践性,要求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行业工作背景。但目前不少地方高校正头痛的问题就是“双师型”教师紧缺。快速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坚持“引进与自我培养”相结合的双管策略。一方面,高校人才招聘必须放弃一味追求高学历的错误做法,要在“学历”与“实践资历”中进行权衡,招聘条件必须对社会上具有丰富工作经历的人才倾斜,同时必须提高他们的待遇,使他们能够安心地在高校任教。如果实在不能引进具有外贸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可以考虑柔性引进在外贸行业工作的资深专家定期来校授课。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加强“双师型”人才的自我培养。这是因为高校待遇较之外贸企业有较大的差距,社会上符合要求的人才可虽然很多,但他们不一定都愿意到高校工作,因此单纯寄希望于从社会引进人才并不可靠,学校必须专门拨出一笔资金,用于委派教师到外贸企业进行一定期限的顶岗实践锻炼。

(四)构建多渠道、多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的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很不好。我们应当建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全方位地保证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实践教学改革带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一是进行校企合作,直接在外贸公司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定期进公司轮岗实习。二是在校内建立高仿真度实训室,让学生全程进行训练。三是进行简单的课堂模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人充当一个角色,让他们共同模拟完成某项外贸业务。四是定期组织学生去海关、商检局、外汇管理局、运输公司、报关行、码头等单位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熟悉这些单位的业务范围和业务流程。五是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接触一下电子商务或边境小额贸易,独立地锻炼一下自己。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改革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陈旧老套的教学方法,学生根本没有兴趣。各位老师要积极跟踪世界上最新的教学改革成果,并积极进行尝试。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往往有着浓厚兴趣,新的教学方法多半能取得良好效果。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主要有“颠倒课堂”教学法、微课、探究式教学等等,我们都可以去尝试一下。

总之,国际贸易专业课教学效果的提升,必须从资金、人才和培养方案诸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以保证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专业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金钢.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4(06).

[2]张丽.对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的反思[J].科技经济市场,2013(10).

[3]丰华.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3).

[4]曹霞,姚利民,黄书真.提升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讨[J].高教探索,2012(02).

国际贸易的主要问题篇2

关键词:生产贸易;涵义;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一、生产贸易的涵义

生产贸易是指所有生产业进出口的总称。从一定意义上来看,生产贸易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产品服务,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部门细化出来的新兴产业。生产贸易介于消费业与制造业之间。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参与世界分工的增多,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数量及金额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国际生产贸易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中还没有体现出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

二、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生产贸易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生产贸易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增长幅度最快、吸纳劳动就业最多的行业之一。

从总体上来讲,我国生产贸易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本身就具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我国的制造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再加上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现代科技的进步,这就为我国生产贸易增添了科技因素,这必将推动我国生产贸易的国际市场需求。未来,我国生产贸易的比重将会继续攀升。尽管我们对我国生产贸易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但就现阶段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发展实际还比较滞后,这与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态势还不相适应。

(二)我国国际生产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国际生产贸易发展迅速,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当前我国国际生产贸易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是资金短缺问题。在实际的生产贸易中,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短缺问题一直是其重要的制约因素,而且尽管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国际生产贸易的发展,但是还没有真正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实际支持。

二是相关专业人才匮乏。生产业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和知识基础之上的产业,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健康长远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它需要的是既懂得生产贸易相关知识又懂得国际市场规则的全面人才,但我国国际生产业起步较晚,各大院校以及人才培训机构对这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不多,导致我国国内生产贸易专业人才较为匮乏。

三是分散化发展影响综合竞争实力。我国国内生产贸易企业大多是各自为战,甚至彼此之间形成直接竞争关系,这实际上在无形之中削弱了整体对外竞争实力,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发展必将由分散化走向集群化。

三、我国国际生产贸易发展对策分析

积极发展国际生产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快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发展进步,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积极开辟服务贸易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难题

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为此,我们必须积极开辟多种有效的服务贸易融资渠道,真正解决资金难题。

具体说来,一是要充分发挥股票、债券、项目融资等资金筹集的积极作用,积极扩宽融资渠道;二是要积极寻求各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生产贸易企业要努力寻求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投入,金融机构也要积极开发与生产贸易企业需求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实现两者的互赢;三是要积极寻求各民间资本以及国外资本的支持。我们要尽快的打破行业垄断现象,鼓励民间资本、国外资本以独资、合资等形式进入到生产贸易行业中来,早日实现生产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总之,只要是能够为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发展提供有效资金支持的,我们都应该合理利用起来。

(二)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其发展提供保障

政府的支持是我国国际生产贸易发展的有效保障,政府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以硬性规章来加强对生产业的引导、规划和管理,从而为国际生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此外,政府还可对具有市场潜力的生产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减免部分税收等政策优惠,吸引更多的经济实力强的相关企业进入到这个行业中来,进而推动我国生产业的健康快速稳步发展。

(三)建立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人才队伍的建设对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多层次的生产业人才培育体系,与各大高校以及社会培训机构联合起来,共同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际生产贸易发展之路。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育体系,就是要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技术和管理型人才,尤其是具有生产贸易发展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建立起产学研相结合的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引导各高等院校以及社会性人才培养机构开设国际生产贸易方面的专业课程,高校为生产贸易企业提供可以应用的专业性人才,而生产贸易企业也解决了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此外,生产企业还应积极加强对现有职工的培训学习,定期开展专题讲座活动,包括生产贸易的最新前沿动态、生产贸易的职业道德、生产贸易的专业理论知识等等,全面提升国际生产贸易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四)大力发展集群贸易,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当前,我国国际生产性贸易的发展还比较分散,从长远来看,过于分散化的企业布局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因此,集群性发展是我国国际生产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

就我国现阶段而言,集聚性发展是生产贸易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我国国际生产贸易应依托现代化信息和交通枢纽,以农业和制造业为基础,将相关的专业服务和生活服务配套设施集中在一起,积极倡导集群式发展,以其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生产业的整体发展,提高生产业的整体实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快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发展是增强我国国际经济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我国应科学制定生产贸易发展规划,积极开辟服务贸易融资渠道,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起多层次的人才培育体系,大力发展集群贸易,以促进我国国际生产贸易的健康有序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张铮.我国生产贸易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J].知识经济,2014(17)

国际贸易的主要问题篇3

一、国际贸易学科发展的新趋向

(一)环境与国际贸易

贸易自由化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有益的,然而,自由贸易在促进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提高社会福利的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冲击。环境与贸易问题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成为国际经济和政治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两次会议统一了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并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环境保护运动。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之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涉及环境问题的贸易争端已经在原关贸总协定(Gatt)多次产生。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关系已充分表现出来。贸易与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也是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众多的经济学家对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探讨。

综合现有文献来看,关于环境与贸易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焦点问题:(1)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2)环境政策或环境管制对比较优势、专业化生产、贸易方式以及贸易条件的影响;(3)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的冲突与协调;(4)南北贸易关系与“污染天堂”假说问题:(5)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经济手段。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贸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对于如何制定政策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推动了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

(二)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战后,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经过恢复都已相继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以美欧为主体的主要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迅速增加,跨国公司迅猛发展起来。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及其全球化的经营战略,成为主导国际贸易的趋势,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分工发展。跨国公司从整合全球资源的角度出发,将其产品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放到最有利于获得竞争优势的地点,使得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逐步向公司内贸易、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发展,加工贸易成为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的重要形式。

在这种格局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将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值能力的提升,传统的国际间产业转移相应地演进为产业链条、产品工序的分解与全球化配置。一体化改变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格局,同时也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mundel(1957)认为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二者是互相替代的,贸易障碍会产生资本流动,资本流动障碍会产生贸易。目前,相当多的学者都认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具有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趋势。

(三)标准化与国际贸易

标准化与国际贸易成为wto《2005年世界贸易报告》的核心内容。2005年6月30日,wto公布了《2005年世界贸易报告――探讨贸易、标准和wto之间的关系》,报告明确指出,标准规范能为消费者获取信息、环境保护和相关货物、服务贸易的兼容性做出贡献。与此同时,报告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标准同样可以改变国际贸易的竞争力。报告认为,过去几十年间,随着双边和多边贸易自由化使关税不断降低,标准的作用日趋明显,标准以惊人的速度在国际贸易中广泛应用。

不断增长的标准化活动反映了消费者对更安全和高质产品的需求,也反映了技术创新、全球贸易扩展和许多政府或非政府组织对社会事务和环境的关注。关贸总协定(Gatt)1947就包含与技术法规和标准相关的条款,包括第3条(国民待遇)、第11条(数量限制)和第20条(一般例外)。1979年2/3的Gatt成员签署了《技术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进一步解释了Gatt的相关规定。1995年,伴随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贸组织的成立,修改后的tBt协定和新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对所有wto成员生效。

标准的重要性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对标准的研究正逐渐由技术角度向经济学角度延伸,标准经济学尤其是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标准经济学正在兴起,这也将推动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

(四)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

电子商务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目前,正以惊人的速度向传统产业渗透,改变着市场经济现有格局。国际贸易亦无例外,特别是网络贸易的诞生,导致国际贸易运作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电子商务在改变国际贸易方式的同时,也对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理论提出了挑战。

1.电子商务推动了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电子商务时代,知识经济的出现动摇了以往的一系列经济学原理,宣告了以物质资源稀缺原理为基础建立的经济学大厦的局限性,从而使经济学发生一场根本性的革命。尽管目前高校国际贸易理论课中已将人力资本要素、研究开发要素、规模经济和管理等看作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但都还没有或者很少论及国际生产中的信息要素。然而,信息要素日益成为电子商务时代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其作用甚至高出土地、资本要素。可以预见,随着电子商务实践的深入,在“资源禀赋论”基础上产生的“新要素论”会有新的探索,将会有新的理论构建。

2.电子商务将改变传统的比较优势格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则在劳动力资源上拥有优势。然而,电子商务的发展,通用型技术的采用,使得传统产业中劳动大为减少,产品成本中劳动比重的降低,发达国家的企业所拥有的科技研究和开发能力将取代生产要素价格差别而成为主导性国际竞争力。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将逐步丧失其现有的国际贸易比较优势。例如,在目前发展中国家拥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纺织服装制造业方面,近年发达国家开始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联合自动裁剪技术,将服装从分类、布料、铺垫、裁剪、缝制到标价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减少劳动力40%,使一打衬衫的成本由1.27美元降至0.76美元。而且由于计算机的运用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增加了花色品种,还缩短了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周期,从而提高了发达国家在传统劳动密集性领域的优势。

二、国际贸易的新变化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一)国际贸易学科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1.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对外贸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国际贸易教材已不能适应国际贸易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亟须更新教材,增加新内容、新理论、新实务,以提高国际贸易人才的业务素质。如,目前国际贸易学科教材中的理论内容主要是各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理论与观点,但大多数教材都忽略了一些新出现的问题的理论分析,如,贸易与环境问题、贸易与标准化问题、贸易与跨国公司问题、贸易与知识产权问题、新新贸易理论等。

2.对外贸易行业内的分工对外贸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外贸行业内分工趋向细化,新的业务岗位不断涌现,如外贸跟单、外贸单证、国际货代、外贸报关、外贸报检、国际快递、商务文员、商务翻译、外贸结算、外贸营销、外贸经理等,不同业务需要相应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与之相适应,更需要培养各类外贸专业人才。高等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方向需要作相应调整,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增加新的课程,强化重点课程,弱化次要课程。

(二)外贸企业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新要求

1.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贸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加入wto为中国外贸带来的大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遭遇了更多的贸易壁垒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类贸易摩擦,外贸企业需要更多的熟悉wto及国际经贸规则的外贸人才以应对入世后新形势的要求。目前的国际贸易壁垒极具隐蔽性,防范和处理此类国际商务纠纷需要很强的信息、预测和协调能力。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而言,应主要具备三种能力:一是竞争性商业情报搜集分析能力,二是对贸易伙伴法律和国际规则的运用能力,三是企业之间针对维权问题的合作能力。

2.外贸转型对外贸人才提出了新要求。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外贸企业正处在由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转化升级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我国外贸企业会遭遇来自处于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国外企业为我国外贸企业国际化成长刻意设置的障碍,从而将我国外贸企业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我国外贸企业要突破国外企业设置的障碍,具体而言,就是要具有突破来自全球价值链攀升障碍的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自主品牌创建能力;二是技术创新能力。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而言,应主要具备国际市场调研分析能力、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国际市场传播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技术交流能力。

(三)高等院校面临职业院校的挑战而带来的新要求

1.外贸职业院校发展迅速。为了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对外贸人才日益增长的需要,高等院校纷纷设置了国际贸易专业。目前,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等院校约380所,而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约490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则达到了510所,职业院校的发展极为迅速,且因其招生自相对较大,招生人数众多,规模大的外贸职业院校拥有数千名甚至上万名在校学生,给一般本科院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外贸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率高。除学生数量上的竞争外,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和学生素养也同样给一般本科院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高职院校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能力较强,深受外贸企业的欢迎;而一般院校大多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学生适应能力差,反而不受企业青睐,因此,从就业率上看,高职院校的就业率要好于一般院校。

三、几点想法和建议

(一)由于国际贸易研究对象的拓展,可以考虑用“国际商务学科”替代“国际贸易学科”

在国外,高等院校设有国际贸易学科的已不多见,大都是国际商务学科。国际商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理论;国际商务环境和组织;国际商务准备和国际市场的进入;国际商务战略及国际经营管理等。国家应鼓励高等院校设置包括商贸、经济、法律、外语、金融和管理等知识在内的国际商务专业,培养具有商务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商务专门人才,以适应国际化发展的新要求。

(二)编辑出版反映国际贸易新发展的教材和系列丛书

建立一支由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三方面组成的国际贸易专家学者队伍,编写出一套反映国际贸易新内容、新理论、新实务的权威性的教材和系列丛书。

(三)培养既有国际贸易知识又有对外贸易能力的人才

要通过增设实务类课程、建立校内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相对真实的外贸工作环境中提升能力。有条件的话可以聘请有实务经验的企业经理参与教学工作。提倡并鼓励从事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员到外贸企业进行外贸业务实习,通过与外贸企业的合作让专业教师参与国际商务活动,以此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四)加强国际交流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多种方式,加强同发达国家高等院校的国际商务学科之间的各项交流活动。当前交流的主要内容可包括:国外国际商务学科的发展情况;国际商务学科的专业设置方向;商务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等等。通过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办学理念,以快速提高我国国际贸易学科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许士春.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启示[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7期.

[2]郭力生.标准化与国际贸易[J].机电信息,2005年第7期.

[3]王春晖、牟欣伟.论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变革[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2期.

国际贸易的主要问题篇4

上海在建设国际贸易中心进程中,要继续加大与国际经济运行接轨,势必要加快与之相配套的贸易政策、金融体系改革与调整,对离岸贸易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本文试图从总结新加坡及香港离岸贸易发展经验,从我国国际贸易企业目前从事离岸贸易的贸易方式、以及遇到的问题入手,提出若干完善和优化政策配套环境的建议。

一、新加坡及香港离岸贸易的发展现状

新加坡天然地具有多种地理,环境上的优势,加上该国政府的大力扶持,使得新加坡逐步从一个一般的贸易小国发展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贸易全球化趋势增强,新加坡的国际贸易集散地的地位越加明显,促使了一种新的贸易方式的蓬勃发展,即离岸贸易。它不仅使新加坡的贸易蓬勃发展,更是带动了当地服务业,如金融结算、保险、会计、咨询、信息与通信、商务管理、广告等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而这些完善的服务业也同时让新加坡这个国家更具有商业魅力,吸引世界上众多跨国公司将此地作为全球或地区总部。

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企发局于2001年6月推出的全球贸易商计划,即Gtp。由先前的特许国际贸易商、特许石油贸易商计划结合而成的全球贸易商计划,是个税务奖励计划,用以吸引大型国际贸易公司在新加坡建立区域运营中心,从采购到分销,利用新加坡作为它们的区域和环球交易基地,同时是前往本区域以及其他市场扩展业务的跳板。该政策鼓励高成长的中型企业选择该国为离岸贸易的基地,建立和发展全球和区域贸易网络。随着Gtp计划的实施,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新加坡建立公司,将其作为贸易活动的基地。2001年Gtp计划刚刚实施,其资格企业的数目仅100家左右,至2005年增加到190家,2009年增加到290家。目前有超过7000家跨国公司选择在新加坡设立它们的亚太区域基地,有数百家国际贸易企业聚集于新加坡,从本地扩展区域业务。

香港的离岸贸易与新加坡一样,同样与上世纪90年代起步,依托中国内地高速发展的对外贸易,2000年到2010年,香港离岸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10年,其离岸贸易额高达2334亿港元,大约为2000年的2.8倍。中国内地和美国是香港离岸贸易的主要目的国,这两国与香港的离岸贸易总额约占总离岸贸易额的50%。其次,英国、德国和日本也占了一定的比重,但是远远不及中国内地和美国。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提供的主要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所在国家或地区贸易便利化指数排名,香港综合排名第一。就一级细分指数,市场开放度、过境管理、交通和信息化设施及商业环境而言,香港市场开放度、商业环境及交通和信息化设施排名都比较靠前,分别位居第一、第二和第四名,过境管理的排名稍稍落后,名列第七位。

二、当前我国国际贸易企业离岸贸易主要运作模式

由于目前我国的外贸政策仍然主要针对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因此离岸贸易这种新型贸易方式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政策障碍。目前部分国际贸易企业开展的离岸贸易仍处于探索阶段,根据上海某国际贸易企业开展离岸贸易的实务来看,贸易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境内区外采购至境外、境外采购至境内区外、境外采购至境外、境外采购至境内。其不同模式下,对应的结算方式和物流方式也明显不同。具体如表所示。

三、遇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建议

1、外汇支付问题

离岸贸易由于不涉及货物在中国境内的清关,因而同海关、商检等管理部门的业务关联度较低,但同外汇结算管理有密切关系。在香港、新加坡,外汇可以自由进出,因而不需要在法律上对离岸贸易的结算制订特别的政策,但是国内在外汇管理上有严格的规定,不仅对资本项目项下的外汇进出有严格的规定,而且对经常项目项下的外汇进出也有严格的规定,因而离岸贸易受到的政策约束主要是外汇管理方面的制度安排。

现在上海真正展开离岸贸易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外高桥保税区,这些企业按照《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运作,具体执行操作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策允许下从事的业务流程复杂,例如需要提供涉及贸易全流程的各种商业单据,严格的监管造成企业运行成本上升。

目前,外汇管理局对从事离岸贸易的外贸企业的商业单据审核程序比跨国公司更为严格,其主要原因在于跨国公司一般都是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属于生产型离岸贸易,目前外管局对这种eRp系统比较完善的跨国公司,审核上相对宽松。而大部分离岸贸易纯贸易型企业内部的eRp系统相比生产性企业而言仍不够完善,还待进一步提升。

为此,建议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国际贸易企业应加大对企业信息系统构建和应用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的eRp系统,并加强与外汇管理局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简化离岸贸易单据审核方面的复杂流程。

2、贸易便利化问题

其一是原产地证书的签发:普通货物贸易一般由贸促会签发,但是离岸贸易货物不是从中国出口,贸促会以此为由不能签发证书。所以,这种情况下通常在香港签发。

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尤其是与贸易有关服务业的配套发展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出台各种措施鼓励与贸易有关服务业的发展和细分,为离岸贸易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二是转运贸易:法定商检的产品(机械类产品),在综保区转运时,货物可能只是在港口卸下来转船后又离境,但根据商检局规定,这类产品也要进行商检(事实上这种产品跟中国无关),办理进境备案清单和出境备案清单,耗时耗资。

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待商检局等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同时国际贸易企业也需与政府主管部门作进一步沟通。

国际贸易的主要问题篇5

关键词:世界贸易体制;外溢;社会问题

界贸易体制无疑是当今最为发达的国际法律制度之一,其发达不仅仅表现在实体性规范的广泛与完备,还表现为包含在立法制度与争端解决制度中的非实体性规范的发达。在国际领域,发达的制度由于自身的需要和外部问题的需要,经常外溢到其他问题领域,世界贸易体制向社会问题。领域的外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制度建设较为落后的国际社会问题领域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力的解决,然而通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谈判新议题的方式,可以形式上成为世界贸易体制下管理的问题,然而在实质上借助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制度与争端解决制度来追求其原本问题领域的价值或者政策目标。这是现阶段世界贸易体制向社会问题领域外溢的主要动力。

社会问题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的制度还存在一般制度借用所不具有的迫切性。在管理社会问题的国际法律制度中,有一定贸易制裁的规定作为强制守法的威慑手段和违法的制裁措施,但是由于这种制裁可能违反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再加上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种贸易制裁的实施国和对象国可能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从而引起世界贸易组织下的争端并被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判定要更改为与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相符。这样的情况,等于剥夺了某些社会问题国际制度的威慑手段和强制措施,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非常不利,导致社会问题国际制度无法有效地维护其规范的权威。社会问题如果能够成功地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运用贸易制裁的强制手段来维护本问题领域的价值。

一、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制度

非世界贸易组织问题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制度,有两个明显的好处:一是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制度规定较为完善,再加上其成员众多,大大减少了达成为众多国家接受的国际协议的成本;二是对于因为利益分歧而很难达成协议的问题,可以通过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制度,与贸易问题进行利益交换从而达成协议。这样极大地节约了非贸易问题制度建设的成本,不但直接利用了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规范,还帮助分歧较大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其实质性规范的形成,最终推动本问题领域价值的追求。

社会问题领域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规范当然也具有同样的好处。虽然知识产权问题不属于社会问题领域,但是由于知识产权问题是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立法规范最为成功的例子,本文先考察一下其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立法规范的情况。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生效以前,虽然存在关于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国内法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还是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不发达国家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普遍较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生效以后,在一些方面提高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而这种提高在非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立法规范的情况下是较难实现的。

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31条为例,该条的制定对各国国内法的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做了严格的限制,提高了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该条规定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专利强制许可制度要遵守的12项条件,给强制许可的实施增添了困难。而且该条表述较为含糊,可能是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妥协的结果,但是含糊的用语也存在进一步加强该条对国内强制许可限制的可能。

在tRipS生效前,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明确规定了专利的强制许可。《巴黎公约》第5条是最为普遍适用的关于专利的强制许可的国际知识产权规范,其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承认了专利的强制许可,并限制了专利的撤销。从专利的强制许可被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承认开始,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框架下,针对限制或者禁止专利强制许可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但是一直没有对《巴黎公约》第5条中规定的专利强制许可形成实质性的限制,更不用说禁止了。一俟tRipS协定生效,就对专利强制许可形成了非常严格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度。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中不能产生的规范,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制度产生了。

现实情况也说明了tRipS协定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如在药品专利领域,tRipS生效之前是有超过100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不保护药品专利的,但是在tRipS生效之后,这些国家都要保护药品专利。而2000年美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以《巴西工业产权法》违反tRipS协议为由要求与巴西进行磋商,更是验证了tRipS协定不但提高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更是给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安装了牙齿。

环境问题是属于社会问题领域中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立法制度最为成功的一个问题,世界贸易体制在乌拉圭回合谈判提出了与贸易有关的环境问题。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总《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定》在其前言确定不疑地将环境保护、稀缺资源的维护和可持续性发展列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此外,各国部长同时还签署了《贸易与环境决议》,并在《服务贸易总协定》、《农产品协定》、《卫生检疫协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中提及环境问题。此后,世界贸易组织的部长会议产生的最后文件都要谈到贸易问题。然而,由于世界贸易体制下产生的关于环境问题的规范基本上属于不可适用的规范,很难说环境问题对于世界贸易组织立法规范的借用产生了实际的结果。

二、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

世界贸易体制的争端解决机制最终就是依靠授权贸易减让的撤销来保障争端解决结果的执行。这种经过授权的贸易减让的撤销事实上就是一种贸易报复,争端解决机构在通过的专家组或者上述机构的报告之后,违法成员应该根据争端解决机构的决定纠正自己的违法行为,如果违法成员不执行争端解决机构的决定,那么就要面J临经过授权的受害成员的报复。。由于这种报复机构成员方全体授权,违反成员无法针对授权的报复进行反报复,否则就是对于世界贸易体制和成员方全体的挑战,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授权报复的有效性。再加上这种授权使得受害方可以在世界贸易领域包含的范围内进行交叉报复,使得受害方的报复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戳到违法成员的痛处,进一步增加了授权报复的有效性。如果社会问题制度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制度、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报复制度,可以使得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制度为自己所用,加强保障本制度的执行。另外,如前文所述,如果不在世界贸易组织规范规定的例外范围内,实施贸易限制措施属于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范的行为,很可能引起世界贸易组织下的争端并被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判定要更改为与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相符。在这样的情况下,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制度能够避免自身的贸易制裁强制措施被世界贸易组织判断为非法。

有人建议世界贸易组织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体系,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在适用法律的时候,应该把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当作整个国际法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来看待。这种观点如果成立,就可以解决社会问题制度中的贸易制裁强制措施在世界贸易组织下违法的问题,使得社会问题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制度不再显得那么迫切。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允许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来规避其在其他国际法制度下承担的义务,那么其他国际法制度中的强制手段无疑是形同虚设,其权威和效力无疑大打折扣。而且当这些其他的国际法制度所维护的价值高于贸易价值时,或者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国际强行法时,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对于其权威和效力的减损更是不能够容忍的。况且国际法分支数量越来越多,专门的争端解决机构也越来越多,整体确实需要一定的协调机制,以确保其相互衔接,化解其冲突和矛盾。

然而,在完备的协调机制建立之前,国际法的碎片化现象是不容否认的。而且国际社会并没有对不同国际法规则的位阶达成共识,国际强行法的概念和内涵也颇有争议(贾海龙,2008)。总而言之,现在还没有较好的办法来解决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其他国际法规则的冲突。由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强势地位,就会出现本文导论中鲍威林所讲的“吸尘器”现象,凡是受到贸易损失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不管这种损失是否是由于其他合法原因造成,在很多情况下都会积极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制度,以求得贸易利益的保全。当然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其他国际法制度使用贸易措施的时候,很多情况下属于根据国内法使用贸易措施来贯彻一定的公共政策。而在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加入与贸易关系比较遥远的新议题,则可能是一种逆向思维的结果,用以解决世界贸易组织与其他国际法规则的冲突。既然世界贸易组织吸人其他与贸易有关的争端,为什么不以“与贸易有关”的名义,把其他国际法规则、特别是社会问题制度纳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之中,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明确规定这些国际法规则与贸易规则的关系,这样反而能够维护这些国际法规则的效力,实现其要保护的价值目标。而且这种作法不仅仅使这些国际法制度摆脱了独立于世界贸易组织之外时无法利用贸易制裁作为强制手段的困境,而且在国际法整体协调机制建立之前,干脆使其他国际法规范“钻进”世界贸易组织的“肚子”里,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对较为完善的争端解决结果的强制机制,增强其规范的效力。

对于非贸易问题借助世界贸易体制的争端解决机制,除了知识产权问题有过几次不成功的尝试,基本上还没有出现过实例。非贸易问题中的社会问题在借助世界贸易体制的争端解决机制方面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成绩,不过由于前述借用世界贸易体制争端解决机制的动因的存在,相关尝试和努力是不会停止的。

三、世界贸易体制新议题的历史与命运

全面借用世界贸易体制的最为典型的尝试一直是通过在多边贸易谈判中加入关于社会问题的形式进行的,由于这些议题不属于传统多边贸易谈判的内容,所以和其他一些过去多边贸易谈判没有涉及到的议题,被称为新议题。

在Gatt的发展中,劳工权的保护一直是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在推动,但是一直遭到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所以在世界贸易体制中,劳工权问题根本没有被列人谈判的议题当中,其借用世界贸易体制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而环境保问题由于在20世纪70年代后引起国际社会的逐渐重视,作为致力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世界贸易体制,不免要涉及到贸易与环境之间矛盾的问题。最初的接触是1972年斯德哥尔摩大会前夕。1971年11月,Gatt代表理事会同意建立环境措施与国际贸易工作组(emit),其成员资格对所有缔约方开放。贸易与环境的关系第一次在Gatt内部被摆在桌面上。

1971年到1991年期间,环境政策对于贸易的影响逐渐增大,而随着贸易量的增加,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广泛,这引起了一系列的讨论。如乌拉圭回合谈判提出了与贸易有关的环境问题,并在《服务贸易总协定》、《农产品协定》、《卫生检疫协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中提及环境问题。

不过,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各个国家的意见分歧也比较大,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利益冲突,所以在世界贸易组织内部讨论环境问题,一直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后,就开始酝酿新一轮的多边贸易谈判,劳工权和环境权的保护再次作为候选议题被提出。

1996年在新加坡召开了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次部长会议,由于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坚持,发展中国家的立场有所松动,《新加坡部长宣言》中写入了有关劳工权的内容。到了1998年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第二次部长会议,美国总统克林顿发表演讲,强调在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谈判中要包括贸易与劳工标准的“新议题”。1999年,世界贸易组织第三次部长级会议在美国城市西雅图举行,在会议上,美国总统克林顿再次公开提出将劳工标准纳入新一轮谈判议程,并首次表示要对违反劳工标准的国家实行经济制裁。这与1996年世界贸易组织《新加坡部长宣言》中缓和的措词、中立的态度是严重不符的,因此泰国、印度、巴西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指出,发展中国家的权利不被尊重,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用劳工问题向发展中国家施压,强烈反对把劳工问题纳入到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议程。由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劳工权问题上分歧太大,到了在多哈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会议,发展中国家坚决反对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讨论劳工权问题,劳工权问题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文件中就再也没有出现了。从世界贸易组织第一次部长会议开始,环境与贸易的问题都出现在《部长宣言中》,根据启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贸易谈判的《多哈部长宣言》,环境与贸易问题成为新一轮谈判的正式议题。关于这一议题的新一轮谈判将涉及:现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多边环境协定规定的具体贸易义务之间的关系;世界贸易组织相关委员会与多边环境协定规定的具体贸易义务之间的关系;世界贸易组织相关委员会与多边环境协定秘书处定期交换信息的程序;减少或消除环境货物和服务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此外,宣言要求Cte对下列问题给予特别关注:环境措施对市场准入的影响,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tRipS有关条款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标志问题。

随着多哈回合依然处于休眠期,世界贸易体制新一轮谈判暂时对于生命健康、劳工和环境等议题基本上不可能有任何突破。不过,多哈回合的屡次部长级会议对若干社会问题都有所涉及,所以不能说在非实在法层面以及对未来的影响方面,多哈回合发起和谈判过程中进行的新议题谈判努力没有任何作用。

当然,这种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对未来新议题加入世界贸易体制的影响上,还体现对于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的影响。以环境问题为例,从Gatt时期的“金枪鱼——海豚”案到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的“汽油标准”案、“美国——海虾海龟”案及“欧盟——石棉”案,世界贸易组织/Gatt的专家组与上诉机构明显朝着重视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鉴于世界贸易组织/Gatt在争端解决中对待这个问题态度的变化对缔约/成员国影响最直接,而且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常设的上诉机构对案件结果及后继类似案件影响巨大。。事实上,如果世界贸易体制的争端解决机构通过案例法确立了追求社会问题价值的规范,那么就等于通过法官立法的途径把社会问题纳入到世界贸易体制下,允许社会问题借助世界贸易体制进行制度建设(thomasCottier,2003)。

四、结语

世界贸易体制的外溢固然体现了世界贸易体制的高度成功,就像欧洲一体化由经济贸易逐渐外溢到政治军事领域一样,体现了欧洲共同体的成功。然而,又如同欧洲一体化在世纪之交限于停顿,显示了制度外溢存在威胁制度本身的危险,世界贸易体制如果纳入复杂的社会问题,可能导致世界贸易体制受到拖累,甚至导致崩溃。那么,社会问题不但不能利用世界贸易体制解决自身的问题,而且原本得到较好促进的贸易价值也受到损害。这是世界贸易体制外溢的现实危险,值得我们注意。

而且,世界贸易体制向社会问题领域的溢出,还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严重的利益冲突。一旦社会问题被纳入世界贸易体制,发展中国家就要被迫提高其社会问题的管制水平,其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相应提高,并因此对其国际贸易产生负面影响;而本来国内社会问题管制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则不会增加国际贸易的成本,相反其成本相对降低。从这个角度而言,社会问题被纳入世界贸易体制,等于世界贸易组织原来的谈判结果进行了有利于发达国家的修改,这是不公平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允许社会问题借用世界贸易体制,从自身的利益考虑,也是不明智的。

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的主要问题篇6

【摘要】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不断的增加。国际贸易收支的平衡成为每个国家进出口的追求目标,过度的贸易顺差或逆差不利于国际间各国的长远利益发展。追求贸易的平衡就需要研究影响贸易平衡的机制和因素,以便于有针对地进行改进。在所有影响国际贸易平衡的因素中,货币政策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素。本文通过研究国际贸易收支调节机制,进而分析货币政策对于贸易不平衡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货币政策国际贸易贸易平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出口和进口额连年保持在较高的增长速度水平上。但是,我国对外贸易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只是这些问题被高速的贸易增长形势所掩盖而没有被凸显出来而已。贸易不平衡以及出口商品附加值低等都是我国对外贸易中比较紧迫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一般是由中央政府或者主管货币业务的政府机构依据经济发展调节目标位依据,通过调整货币流通速率、货币供给数量以及存贷款利率等来影响国内经济走向与国际贸易进出口平衡的措施。

二、人民币升值压力与贸易政策调整紧迫性

近年来,由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使得国际政治和经济不断的向我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以达到遏制中国国际贸易出口增加,实现进口增长的压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施压的行列,以及我国贸易不平衡现实的持续存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不断的凸显出我国贸易政策调整的紧迫性。具体来讲,贸易不平衡带来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的影响因素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

近十年来,我国经济以及对外贸易发展一直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其增速遥遥领先全球其他国家,伴随着高速的经济以及贸易的增长而来的是全球关注度的提高。从官方统计数据分析来看,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是海外直接投资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两个部分,主要表现形式为跨国公司。

(二)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增加

外商直接投资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形式,它是指一个国家的法人或者个人以获取企业控制权和高额利润以及国内稀缺资源与战略资源为目的的跨国境投资。随着经济和外贸的发展,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近十年来一直排在世界的前列,这相比较于其他国家而言,形成的反差十分明显。

(三)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

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贸易摩擦在所难免,贸易摩擦的增多是伴随着贸易额增加而增加的,与我国贸易摩擦较多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中国对外贸易的几个贸易额较大的国家,例如美国、日本等。相比较于这些发达国家完善的贸易政策与法律法规,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

因为我国庞大的市场和巨大的机遇,使得外商为了开辟中国市场,纷纷加大对华投资,这就使得我国外贸有了持续增长的可能。国际社会期望通过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重新配置资金流向,遏制中国过快的增长态势。面对复杂的国际关系和背景,鉴于货币问题是由于贸易引起的,因此,加快贸易政策调整变得十分迫切。

三、贸易政策调整现存问题

贸易政策调整的一个主要的问题焦点在于中国是以什么为导向进行贸易政策调整。这里有两个最主要的贸易政策调整方向:一是有自主有选择地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二是以世贸组织相关原则为调整的思想指导。

其实,无论有多少种贸易政策调整的导向,归根揭底,一国贸易政策调整的出发点都应当以本国利益为主,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其次是对外贸易的发展。我们在制定贸易政策调整的过程中应当明确两者之间的主次关系。

影响贸易调整的因素很多,而且随着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的不断加深,实现对外贸易向着理想的方向调整,已经不是某一个因素单独作用所能够完成的了。我国对外贸易调整应当更多地在体现本国经济发展意志的基础上去适应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不可取代的重要力量,对外经济交往与联系势必随着这种力量的不断壮大而变得越来越多,因此,为了适应这种改变,我国的对外贸易调整应当体现国际经济环境的要求。

四、针对问题的对策

(一)成立综合贸易管理体系

国际贸易不平衡,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发展失控而引起的。随着国际贸易经济形势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我国采取壁垒的方式限制外商对外国传统贸易的冲击所能收到的成效已经十分微弱。单一的外贸管理手段和体系已经不能跟上环境变化的步伐,综合性且能有效对国内外经济进行调控的管理体系的建立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趋势。

(二)鼓励我国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提升我国企业经济实力,促进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就需要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在不断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吸收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吸引国际庞大的优良资金注入,在竞争中不断强大自身。因此,鼓励我国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是促进国际贸易系统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建立市场监控体系

国际贸易的主要问题篇7

关键词:应用型;国际贸易实务;教学

0前言

国际贸易或商务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向社会输送具备全球视野开阔、专业知识丰富、思维方式敏锐、处事能力灵活的复合型国际人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涉及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国际惯例、国际运输、国际保险及国际结算等内容,该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时要贯彻国际贸易或商务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和分析国际贸易相关信息的水平,培养及时关注国际贸易相关信息的习惯,并提升国际贸易实务的实践水平。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探析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物理-事理-人理视角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1《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课程缺乏学习兴趣

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专业相对较多,不仅国际贸易专业需要学习,部分管理专业如国际商务、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等也要学习。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经济学或国际贸易的相关课程,加之这门课本身存在一些难度,不少人对它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以后可能不会从事国际贸易相关工作,学习这门课的意义不大。这导致学生缺乏对这门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风受到很大影响。

(2)教材内容滞后

现有《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一般拘泥于传统的写作思路,且多数教材较为相似。与日新月异的国际环境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时少、科研负担重等原因,教师一般主要教授课程内知识,无法及时将最新的国际经贸信息融于实际教学中,直接影响到《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水平的提高。例如,部分《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由于更新较慢,课后案例较旧,案例发生的情景早已发生改变,很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再如,有关进出口双方询盘、还盘时的联络方法涉及信函、电传等内容,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若教师仅教授信函、电报、电传,很难指导实际国际贸易工作。

(3)校内外实践性教学环节少

目前,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较为薄弱,学生很难有机会去感受国际贸易实际业务,故扎实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主要流程与技能更加困难。校内实验室安装的外贸类软件一般较为简单,与实际国际贸易业务的能力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学生毕业后仍需要一段时间的企业实习才能胜任相应的外贸岗位,无形中增加了外贸企业培训成本,也降低了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外实习,但因面临人身安全、用工权益等诸多问题与挑战,学校和企业一般不愿意承担风险,校外实习通常很难持续开展。可见,具有实际效果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少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重要缺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

(4)教师缺乏外贸实践经验

若要教授好《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既需要任课老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任课老师具备一定实践经验或实习工作经历。但是,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比较重视学术型教师的引进,而针对实践型教师的引进相对较少。因此,《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任课教师多数是直接从985或211等高校引进的应届青年博士,他们没有实际工作经历,对国际贸易实务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教材的内容上,缺乏实践经历。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性较强,而教师仅限于纸上谈兵,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或掌握相关实际操作,教学效果相对较差。

2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文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有系统的对策,特引入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物理-事理-人理(wuli-Shili-Renli)系统方法论是1994年我国学者顾基发及朱志昌博士提出的,此方法论已得到广泛运用。在wSR系统方法论中,“物理”指涉及物质运动的机理,它既包括狭义的物理,还包括生物、化学、地理等;“事理”指做事的道理,主要解决如何安排所有的人财物。通常用到管理科学方面的知识来回答“怎样去做”;“人理”指做人的道理,通常要用社会科学的知识去回答“应当怎样做”和“最好怎么做”的问题。结合上述问题,本文认为物理因素重点在于教材及实践场所的改善;事理因素重点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人理因素重点在于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重视物理因素的改善

(1)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必要时编写教材

针对目前《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实践介绍相对薄弱,且与当前贸易实务脱节等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教材,优先选择理论与实务相融合且紧密结合当前国际贸易实践的教材,既能满足理论教学需求,又能满足实践教学需求。也可选聘本校同一领域任课老师及部分外贸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共同撰写《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以增加教材内容中的实践内容并及时更新教材。与此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克服多种困难,及时将国际经贸领域的变化向学生展示,尽量做到《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2)改善实训场所

加大“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改进校内实验室外贸软件的结构,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并建立系统科学的校企长期合作机制及问题处理机制,做到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融合,使学生充分体验外贸业务,做到学以致用,最终提高外贸业务操作能力及综合业务素质。

(3)改革考试方案

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的考核,要合理科学分配好成绩权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应记录好学生上课出勤,课堂回答问题等表现,适当增加学生平时表现的成绩权重。针对课程期末考试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口试、笔试等。有些知识点需要考查学生的随机应变及表达能力,如交易磋商等环节,可以先设置情景并采用口试形式,充分考查学生的实际磋商水平。其他知识点,可采用笔试形式,主观问题可开卷,而客观问题则闭卷。

(二)重视事理因素的改进

(1)采用先进的教学技术

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外贸业务操作技能,教师有必要提升多媒体操作水平。教师要积极参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尤其是ppt的培训,学会如何在ppt中穿插woRD、图片、视频、网页等,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与积极性。例如,可通过ppt等向学生呈现合同、信用证及各类单据等,也可播放相关视频,如在学习海上运输风险时可播放海难视频等,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采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最早起源源于美国哈佛商学院,主要提供相关真实商业情境或事件,针对情境或事件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运用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特别注意案例的典型性及适用性等,最好不要选择太复杂或太简单的案例,且案例中所考查的知识点最好不要超过三个,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回答完案例中所反映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后,教师一定要做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总结,让学生知道自己回答的不足之处,以切实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例如在教授不同贸易术语下买卖双方的责任、风险划分时,可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买卖双方是否完成贸易术语下的责任,发生风险后处理方法,再比较分析不同贸易术语下的异同点,以切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法是创造国际贸易实务某种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下,反复训练,以提高学生在此种情境下的各项能力。针对品质条件、数量条件、包装条件、装运条件、价格条件、保险条件等交易内容板块,可事先遴选好相应的典型案例,将学生分为两组,即卖方与买方,让学生根据案例中情境,处理相关矛盾与争议,促进学生真实感受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内在心理与外在表现,提升学生进出口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及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重视人理因素的提升

针对青年教师实践比较少的现实情况,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定期聘请外贸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员工到学校给学生上课或开办专题讲座,也可以给青年教师进行各种外贸培训;另一方面,应选择部分实力较强的外贸企业作为培训基地,充分利用寒暑假选派老师去这些企业进行实习锻炼,切实提升实践操作水平。此外,应鼓励外贸教师参加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各项培训,加深国际贸易老师间教学实践交流,提高实践水平。

3结语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恢复中,国际贸易仍然是各国重点发展的领域。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国际贸易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一定要重视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物理-事理-人理系统视角,重视教材及实践场所的改善,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促进《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水平的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罗兴武.试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整合[J].职教论坛,2005(5).

[2]陈伟明.有关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的几点建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

[3]董丽娅,刘子玲,任远,等.wSR方法论在科技投入宏观系统管理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软科学,2006(2):89-93.

[4]孙治宇.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7):35-36.

国际贸易的主要问题篇8

 

(一)贸易利益理论分析的历程

 

贸易利益理论分析的历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1.古典贸易理论中绝对利益论的分析。绝对利益理论分析的创始人是亚当斯密。他通过对人类互通有无、物物交换的分析,论述了社会分工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财富增值,以此为前提提出他著名的“绝对利益论”。其主要内容是指: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各国都按照各自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这种由生产上的绝对优势、成本上的绝对差异所带来的贸易上的绝对利益,正是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内在动因。斯密批评了重商主义的对外贸易财富观,认为对外贸易的利益并不在于金银的流入,并很直觉地给予了三方面的回答:(i)从使用价值的角度看,对外贸易利益在于“输出他们所不需要的土地和劳动年产物的剩余部分,换回他们所需要的其他物品,通过以剩余物品换取其他物品来满足他们一部分的需要并增加他们的享受”。[1](2)从交换价值的角度看,“对外贸易的.利益在于增加一国的价值总量,从而实现本国社会劳动的节省”。[2](3)—国在向世界市场开放以前,存在着国内没有需求的劳动产品。因此,出口贸易为国内的剩余产品解决了出路问题。

 

斯密的这一原理阐明了国际贸易的利益和格局,揭示了对外贸易利益的形成基础,拉开了国际贸易利益分析的序幕。

 

2.比较利益论的分析。绝对利益论未能解决--国没有产品在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即在贸易上没有绝对利益的情况下,参加国际贸易是否能取得贸易利益的问题。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圆满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比较利益论的基本内容是:各国都专门生产对自己的自然条件较有利、成本较低的商品,不生产或少生产对自己无利或少利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彼此都会得到贸易利益。这种贸易上的比较利益,正是国际分工和各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的动因所在。比较利益论之所以能够在国际贸易理论史上居于重要地位,就在于它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包含了贸易互利性的科学内涵,从而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树立了一个较好的理论模式。各国都生产自己具有相对有利条件的商品进行交换,就可以获得用相对较少的劳动耗费取得较多的使用价值的好处。

 

穆勒作为资产阶级古典学派的集大成者,以其贸易利益观出发,借助国际价值论,进一步阐述了比较利益论。他认为,对外贸易可以为一国带来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回答了李嘉图所没有解决的问题——两国实际交换比例的决定因素,并指出:产生比较利益的两国产品交换比率的界限,是由各国国内的交换比率所决定的,要使两国间的贸易得以真正进行,必须在以上界限内有一个现实的使贸易双方都能得到比较利益的交换比率,即国际贸易交换条件。与供给因素决定交换界限相对,两国间的相互需求则对交换比率起决定性作用,它又具体表现为一国对另一国产品的需求弹性。

 

总之,古典贸易理论是把贸易利益问题作为国际贸易中心问题来加以探讨的。目的在于通过论证分析,对是否应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以及发展对外贸易是否与闭关自守存在利益损失等问题作出规范性的判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外贸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加强和提高,贸易利益也远远超出了静态利益的范畴。面对变化着的国际贸易,国内外经济学者对贸易利益的认识也逐渐超越静态,走上探索贸易利益动态化的历程。

 

3.贸易利益的现代分析。在古典经济学家对贸易利益作了规范性判断的基础上,马歇尔及以后的经济学家在对对外贸易作一般分析的同时,着重论证了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所带来的单向利益。

 

马歇尔首次提出了对外贸易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利益问题,作出了“决定各国经济进步的原因是属于国际贸易研究的范围”[3]的著名论证。并从贸易结构和战略的角度来衡量对外贸易所带来的利益。本世纪30年代初和50年代末,罗伯特逊和R纳克斯分别提出和发展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命题。6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进一步补充了这一学说。他们除继承对外贸易静态的或直接的贸易利益论外,还阐述了对外贸易动态或间接的贸易利益。并认为,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特别是出U的高速增长会带来以下几个重要的动态利益:(1)出口扩大意味着进口能力的提高。进口中的资本货物对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国内的投资流向发生变化,资本会越来越集中在比较优势的领域。(3)规模经济利益。(4)出口扩大还会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5)出口的不断扩大会鼓励外国资本的流人。(6)在世界市场上进行的激烈竞争会使国内出口产业以及与之相关产业改进质量,降低成本,从而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

 

(二)贸易利益理论下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理论基础

 

随着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贸易利益呈现增强的态势,在此情况下,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价外贸易理论中贸易利益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实事求是的、客观的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奠定理论基础。

 

首先,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顺应国际贸易的发生、发展的现实,客观地指出了国际贸易的利益。但我们不能永抱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受自然条件的决定,各国的贸易利益是永恒的。其次,这些经济学家大多是站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场来看待国际贸易的。事实上,决定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真实原因并不是因为传统的静态贸易利益,也不是由于间接的动态贸易利益,而是出于资本主义对外追求剩余价值,获取超额利润的要求。最后,比较利益论的创立者李嘉图主要是从使用价值的角度阐明对外贸易活动中产生的贸易利益关系,而以后的经济学家却撇开李嘉图贸易利益分析的正确引导,只是单纯地讲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很难为贸易利益尊定一个价值论基础。因此也难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作出正确的评价。

国际贸易的主要问题篇9

一、样本选择

(一)教材选择原则相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教材而言,《国际服务贸易》教材的种类与数量要少得多,英文原版教材很少见。因此,本文选取近年来出版的《国际服务贸易》中文版教材。教材选取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则:1.系统性原则。所选教材对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实践的论述有相对完整的体系,不包含以下两类教材:一是内容补充式教材,在传统《国际贸易》教材中增补国际服务贸易内容;二是专门业务型教材,仅针对教育、旅游、金融、运输等特定行业服务贸易发展与业务操作进行论述。2.新近性原则。国际服务贸易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内容、体系尚处在不断更新与完善中,着重选取最近几年出版或再版的教材,以反映服务贸易发展动态及教材改革的最新成果。3.权威性原则。本文所选教材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在高等院校有较为广泛的使用,优先选取部级和省部级规划教材。

(二)样本教材基本信息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检索系统中,以“服务贸易”为题名进行图书检索,按出版日期进行降序排列,依据上述筛选原则,从检索结果中选取9本代表性教材,所选教材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教材作者主要来自财贸类院校和设有经济学院的综合性院校,多是国际贸易领域内的资深教师,国际服务贸易教学及教材编写经验丰富,所撰写教材能较好地反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及实践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所选样本教材多为近三年出版或再版的能反映《国际服务贸易》教材与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其中,陈宪主编的教材和程大中编著的教材出版时间稍微早些,编著体例及体系对后续教材影响较大。

二、差异比较分析

(一)教材内容依据上述9本样本教材的章节内容分布,可以将现行《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内容归纳为以下13个模块,分别就各教材对每个模块内容的涉及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样本教材对内容的选择有以下几个较为明显的差异与特点,1.除了刘东升和李小牧编著的两本教材对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做了简化处理外,其他教材对国际服务贸易概述、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多边服务贸易体制等模块内容均有详细的论述。这些模块内容在《国际服务贸易》教材中具有相对稳定性,构成现有《国际服务贸易》教材的核心内容。2.服务业与服务经济原理在教材中主要起着背景铺垫与主题导入作用,相关教材对这一内容的处理有所不同。程大中、陈宪、李慧中、刘东升等编著的教材对此论述均比较系统而详细,占据了2至3章的篇幅;冯宗宪和郭根龙、汪素芹等编著的教材则是直接入题,开门见山地介绍国际服务贸易概念、分类及特征等内容,没有涉及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及服务经济原理;李小牧和王海文、陈宪和殷凤等编著的教材将服务经济内容融入到国际服务贸易概述中,没有单独立为一章,逻辑上显得更为紧凑。3.新近出版的教材大多对国际服务外包、服务业FDi与跨国公司、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等内容做了详细论述,但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服务贸易、细分行业或部门服务贸易、服务贸易竞争力等内容的处理则走向了两极分化,有些教材根本没有涉及,有些教材则论述得相当详细。新近出版的教材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趋势都做了详细分析,有些教材甚至将其独立作为一章内容。4.有些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体现了创新和特色,比如陈宪编著的教材对服务贸易与人力资本的关系安排专门章节进行论述,从人力资本角度解释了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来源[4];冯宗宪和郭根龙编著的教材提供了服务贸易自由化现象的政治经济学解释[5],这些内容在其他教材中很少涉及。

(二)教材内容组织教材的内容组织需要服务于学生有效学习与课堂教学要求,一般应在适当的位置安排章节提要、图表、专栏、案例分析、阅读材料、复习思考题等内容,便于启发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现行教材内容组织比较如表3所示。通过对教材内容组织的比较,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1.教材每章结束后均安排有复习思考题,但大多是知识记忆性或内容复述性的,同当代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启发学生思考的深度不够。2.大多样本教材没有使用引导案例和阅读推荐。引导案例和阅读推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尤其是阅读推荐,有利于帮助学生开拓阅读视野,为学生深度阅读提供素材线索。3.专题阅读材料少、形式单一、多以单一案例形式为主,专题阅读材料是嵌入教材内容中的多种素材,如各种专栏、背景资料、经济学家小传、案例分析、重大经济历史事件、重要文献述评等,这些内容嵌入教材的位置灵活多变,可以丰富教材的表现形式,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整体而言,现行《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对章节组成要素的组织设计不够灵活,版面设计比较呆板、单一,要素组织创新不足,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自主学习需求缺乏充分的关注,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指引和素材线索不够丰富,不便于开展启发式课堂教学和探究式自主学习,不利于有效提高国际服务贸易理论、政策与实践的传播效果,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方面有待改进。

(三)教材逻辑体系现行《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大多遵循“导论―理论―政策―实践”的逻辑体系架构,只有李小牧和王海文编著的教材采取了“导论―实践―理论―政策”的逻辑体系架构。前一种逻辑体系体现了演绎式逻辑思维,即运用已学的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分析相关服务贸易政策与实践,可以起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用;后一种逻辑体系体现了归纳式逻辑思维,试图从各种服务贸易实践问题中归纳其理论,一般而言,这种逻辑体系更适合于理论性偏弱的课程教材。从所考察的九本《国际服务贸易》教材来看,大多数教材的作者偏向于演绎思维式逻辑,但在导论的入题方式、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的阐述视角、国际服务贸易政策与实践涵盖的范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相关教材逻辑体系比较如表4所示。《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导论的入题方式大体上有间接导入和直接入题两种,间接导入是先阐释产业服务化和服务经济原理及规律,再引入国际服务贸易概念、分类与特征,而直接入题则不涉及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开门见山地直接介绍国际服务贸易概念、特征、统计及其发展现状等内容。多数教材采取的是间接导入方式,冯宗宪和郭根龙编著及汪素芹编写的教材采取了直接入题的导入方式。相对于间接导入而言,直接导入有入题快、节约篇幅的优势,但缺少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国际背景及产业基础的相关分析,不便于读者深入理解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演化的特点与趋势。在现行《国际服务贸易》教材中,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包括劳动价值论、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三块内容,也有教材将劳动价值论放在导论的内容中,主要分析服务的效用与价值特性。蔡宏波、汪素芹编著的教材中运用劳动价值论解释国际服务贸易原理,冯宗宪和郭根龙编著的教材将国际服务外包和服务业FDi也纳入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体系。刘东升编写的教材及李小牧和王海文编著的教材均没有国际服务贸易理论论述,这可能与两本教材的适用对象有关,前者适用于职业技术教育,后者适用于非财经类院校涉外专业,因而,这两本教材更偏重于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现实问题与热点问题。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包括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和多边服务贸易等内容,有些教材偏重于服务贸易政策工具的介绍,但对服务贸易政策工具的经济效应分析较弱。国际服务贸易实践包括服务外包、服务业FDi、国别服务贸易实践和部门服务贸易实践,也有教材将服务业FDi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之一,用来解释国际服务贸易的动因,比如李慧中、冯宗宪和郭根龙等编著的教材都具有这个特点,对国际服务贸易实践的教学内容是否涉及与涉及的深度,不同教材表现出了显著差异。

三、教材建设改革建议

教材是推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与核心要素,也是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现行《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基本上是按照“导论―理论―政策―实践”的逻辑体系组织教材内容,既突出了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的特殊性及其适用条件,又反映了国际服务贸易实践做法及其新趋势。但是,由于《国际服务贸易》这一课程在国内高校开设得尚不普遍,在教学大纲制定及教材内容编排上有待探索与完善,不同教材对相关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有较大差异,本文从学科创新、教学改革及教材建设的视角,提出以下几点教材建设改革建议。

第一,根据教材适用对象,正视教材差异与创新。如果把《国际服务贸易》教材看作是一种差异化产品,那么不同教材之间实际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只是这种替代性是不完全的,但正是这种不完全替代性特征,为满足不同读者的学习偏好提供了多元化选择。比如,面向高职高专院校的《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应该更多偏向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实际操作与现实问题。当然,读者也可以通过教材的比较阅读来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发现问题。实际上,消除教材的差异并不难,汇编一本内容多而全的教材即可,但这样容易造成教材在所述内容上浅尝辄止,缺乏专业深度。因此,作者需要根据教材的适用对象需求,在保证教材核心内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努力追求《国际服务贸易》教材内容的创新与特色。

第二,教材的创新不仅仅表现在内容选择上的创新与特色,教材内容的组织及编排创新同样重要。国际服务贸易涉及不同经济体、不同细分行业发展及其出现的新问题与新现象,内容多而杂。没有必要将这些内容全部罗列进教材,可以将相关内容作为阅读材料或延伸材料配置在教材的适当位置。这样既可以拓展读者的视野,也可以增强读者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提高教材的可读性,这也是国外优秀教材的通常做法。需要加强课堂讨论素材及课后作业的设计,引导学生自主研读和交流探讨,便于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国际服务贸易导论这一章的后面,可以安排“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的专题阅读材料或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自主研读或自主收集和更新数据,进行课堂交流讨论,没有必要再另立一章论述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了。

第三,增强教材导论的吸引力。不同教材在导论的处理方式上有较大差异,对于新入门的学生或读者而言,导论是这门课程的说明书,一个好的导论实质上就是这门课程的广告文案,一个成功的课程导论能帮助学生或读者快速了解这门课程开设的背景、性质与基本内容,并激发其继续阅读的学习欲望。如果导论环节对国际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及服务经济原理论述过多,会导致入题太慢,对于急于了解国际服务贸易知识的读者而言,可能抑制了其继续阅读的热情与兴趣,另外,这些内容与产业经济学或发展经济学等课程的相关内容有所重复,难以实现导论在整本教材中应起到的作用。所以,《国际服务贸易》教材的导论部分可以尽量压缩在一章之内,集中有限篇幅论述好服务、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关系,力图达到背景铺垫与引入正题的双重作用,内容过于庞杂反而不利于快速切入主题。

第四,国际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领域一门新兴的分学科,理论体系尚不成熟,不同作者对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体系的认知也不一致,导致现行教材中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体系差异较大。综合现行教材理论体系,大体可以从劳动价值论、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三种视角分别加以论述。在教材中应该指出传统货物贸易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局限性及其不足,着重论述一些纯粹阐释国际服务贸易动因的理论模型及其应用,增强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对服务贸易新问题、新现象的分析与解释力度,充分挖掘国际服务贸易的独特性,增强《国际服务贸易》教材的理论生命力。

国际贸易的主要问题篇10

关键词:国际贸易环境保护

一、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为了经济发展要追求最大限度的贸易自由,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目标要限制或禁止某些国际贸易,两者之间存在冲突。亚历山大o基斯说:”在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存在着两个对立的趋势:一方面是为了环境保护控制某些国际贸易的愿望,另一方面是为了自由贸易取消所有贸易障碍的愿望。”所以,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表现为下面两种具体的形式:

(一)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的限制影响

当代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寻求贸易自由,减少各种各样的贸易障碍,以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和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最佳地利用世界资源。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贸易自由化要力求扫清各种贸易障碍。但贸易自由化的放任自流则会造成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其主要表现是:

首先,发达国家利用大国优胜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推行环境殖民主义,发展中国家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这是建立在对其国内资源的高强度开发甚至掠夺性开发的基础上,是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作高昂代价换来的,而发达国家却以低于实际资源价格的(即没有考虑环境资源价值)的市场价格购买初级产品。

其次,新一轮环境侵略将使环境安全面临新的威胁,长期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和危害环境的工业,设备,产品和有害废物,进行环境侵略(也称生态侵略,生态殖民)。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遭受环境侵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二)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制约

正是由于贸易自由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所以整个国际社会都试图在贸易中考虑环境保护,来协调好贸易自由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具体来讲,是在贸易规则中考虑相关环境因素,在环境规则中对与环境有关的贸易进行规定、限制,甚至禁止一定的国际贸易。这样,环保措施在实现其环境保护目的的同时,对国际贸易必然构成一定的障碍,其主要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构成的法律障碍

首先是国际法中与环境有关的贸易规则。这类条约以促进贸易自由化为目的,在规定贸易规则的同时考虑了相关环境因素。最为典型的是Gatt第20条。其次是国际法中与贸易有关的环境规则。这类规则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规定了影响环境的有关贸易规则。

2.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设置的经济障碍

第一,课征环境进口附加税。进口国以保护环境为理由,对某项产品的出口,除征收一般进口关税外,还另外加征税款。第二,绿色壁垒。它是进口国以保护国内的环境,人民和动植物的健康和安全为目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这些根据wto,Gatt的相关规定的条款制定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限制和约束国际贸易的隐蔽壁垒。第三,环境贸易制裁。即一国针对另一国违反国际条约而采取的强制性贸易制裁措施。

3.各国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形成的行政障碍

各国为保护本国环境会制定一系列环境管制措施,环境管制是指为环保目的而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各个国家实施环境管制的主要措施包括:第一,以保护环境为名,征收环境进口附加税。第二,采用强制性措施,限制或禁止进口,其依据是进口产品的生产制造方法不符合本国的环境要求。第三,推行国际标准,即对未达到国际组织制定的环境标准的产品禁止或限制进出口。第四,政府环境补贴。即政府以政治原因或经济原因(如因经济困难商无力支付污染防治费用)而对厂商进行环境补贴。因此,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制定的环境法规和贸易规则构成了环境管制的法律基础和依据。随着环境贸易政策的增多,环境管制措施日趋多样化,由此引发的贸易问题也日益增多,从而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二、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冲突的实质

(一)利益的冲突

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的目的不能同时达到是一种表面上的冲突,更深层的冲突是南北国家之问的冲突;是南北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环保水平上的差异所造成的冲突;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利益、环境利益上的冲突。发展中国家尚处于工业化的过程中,希望扩大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尽管过量开发自然资源可能破坏环境,但这些国家迫于贫困很难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而放弃出口收入。另外,它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还很淡薄,环境法规极不健全,环境标准相对低下,且无力支付改善环境状况的高昂费用。发达国家已完成工业化过程,环境污染的一度加剧,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迫使这些国家逐步完善其环境法规,在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关的环境标准和环境措施。所以,环境与贸易之问的冲突其实是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环境意识基础上的不同利益的冲突。

(二)规则的冲突

国际上环境与贸易争端日益成为焦点,案例之多,种类之多,是空前的。这里还有一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打规则仗,各种各样的规则为争论的各方所援引。而规则的模糊性、规则的不协调正是造成冲突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各自的环境标准截然不同(其中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相对严格),难以协调,从而导致发达围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环境保护与追求贸易自由上矛盾更趋尖锐复杂。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保护环境是目前国际社会的人趋势,将环保措施纳入到周际贸易的目标和规则中,发达国家的这一行为似乎代表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但发达国家同时又运用各种规则中的例外规定来为自己辩解,规则的原则性、模糊性为其援用提供了一定的便利。这就需要国际社会从全局考虑问题,综合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以求规则的协调统,减少因规则不协调引起的纠纷,加强规则的可操作性和明确性。

三、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冲突的协调

㈠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冲突的法律协调途径:

1.不断完善国际法

首先,赋予发达国家更多的国际义务。根据圈际环境法上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赋予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上更多的义务和责任。各国负有保护全球环境的共同责任,但存各国之间,丰要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这个责任的分担不是平均的。一方面,发达国家要对一些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物质的生产、排放进行控制,率先采取相关措施,列出时间表,而适当给予发展中国家一定的宽限期。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应当在技术、资金上给予发展中国家额外的资助。所幸的是,这些已经在一些国际性的条约、协定中有所体现,也引起了同际社会的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