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概念十篇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概念十篇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1:32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概念篇1

现代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与其工作质量密切相关的因素,也最终体现到企业形象上。因此,提高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是现代管理者研究的课题。护理工作是一种以“人”为服务对象的特殊职业,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护士个人独立完成对病人的护理操作,这就需要护士掌握工作质量标准并能自觉按照标准去工作。这样,护士的工作态度、责任心、业务素质及自我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病人的康复。同时,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变化,人们对健康服务需求的质和量都在增加;由于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使得护理服务和护理技术都有可能受到投诉。因此,使得护士工作压力增大,甚至产生职业倦怠。为了确保护理质量,同时减轻护士职业压力,加强自我保护,护士需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我管理。现阐述如下。

1自我形象管理

1.1掌握自我概念,做好自我管理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即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个人身心健康的必要元素,它影响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护士是一个职业概念,是一个人整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护士的职责和任务是:“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帮助健康人促进健康”。护士被人喻为“白衣天使”,护理工作是令人崇尚的职业;从护士所受的学历教育及职称晋升来看,护士和各专业的知识分子一样,是知识分子的一部分。因此护士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认识到自己职业的特殊性,自己的职业使命,树立正确专业价值观和专业自信,自觉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1.2做好新型的护士角色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护士不仅是恢复健康的照料者,还是健康教育者、管理者和研究者[1,2]。这样,多元化的护士角色,使护理的功能得以扩大。护士应在充分认识其角色转变的基础上,扮演好自己的职业角色,以“整体护理”的理念护理病人,改变传统的护理形象,由被动的医嘱执行者,转变为主动的健康促进者。

1.3按照护士职业礼仪要求,做好自我仪表形象管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护士想让自己打扮的更漂亮、更时尚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美的标准因职业而异,每种职业都有各自的仪表礼仪要求。护士的工作对象是受身心疾病折磨的病人,他们需要护士给他们以照顾、安慰和鼓励,希望护士和蔼可亲,容易接近。因此,护士的仪表应该是自然大方,典雅朴实。这是护士自我形象管理的重要内容。

2自我素质管理

2.1自我品德管理

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其职业道德是非常重要的。人的思想认识、人生观以及精神境界虽然各不相同,但护士的工作对象为病人,因此思想品德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以致影响工作质量。为此,护士要做好自我品德管理,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带着耐心和同情心,主动为病人服务。

2.2自我安全管理

护理工作有其职业风险。首先,护士有职业暴露的危险,即在日常护理操作和与病人接触的过程中,随时有被感染的危险。因此,护士要掌握医院感染的有关知识,并且有预防医院感染的理念,自觉地做好医院感染的防范工作,在保护病人的同时,严防自我职业暴露。其次,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执行,护士的服务态度及护理技术都有受到病人投诉的可能,护士要增强法律意识,同时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做好“三查七对”工作,更要做好与病人的沟通宣教工作。还要及时准确地做好护理记录,做好自我安全管理。

2.3自我业务素质管理

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护理理论的不断完善,护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应用学科。护理模式的转变,使护理工作范围及工作场所扩大。护理工作范围由病人的治疗护理扩大到对健康人的预防保健;工作场所由医院扩大到社区。这就要求护士不仅掌握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更要掌握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并且能够应用沟通技巧,对病人及健康人做好有关疾病方面的宣教指导工作。这对护士的业务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还有,医学新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的诊疗手段应用于临床,护士要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更新护理知识和技术,树立终身主动学习的意识,自觉做好自我业务管理。

2.4自我文化素质管理

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他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同时关系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和个人修养。一个文化素养高的人,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这对于提高工作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护士的工作兼体力和脑力,从接触病人进行护患沟通,到护理技术操作,再到护理文书记录,都与个人文化素养有密切的关系。现代护理教育进行大学教育,在各家医院,都希望聘用接受过高中教育的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护士,这说明个人文化素养对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应不断从多方面提高个人文化素质,以满足工作需要,同时使个人精神世界得到充实,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

总之,护士良好的自我管理,既有利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自我保护,减轻精神压力;同时有利于护理服务水平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因此,护士应做好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概念篇2

关键词:湖南省;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质性研究

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最近几年成为护理管理探讨的热点,自核心能力引入护理领域以来,迅速在各个专科发展起来,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也为众多研究者关注。国内对手术室专科护士定义并不明确,大多数认为固定于手术室专科工作者便是手术室专科护士,研究对象的含混不清可能导致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特征和评价指标构建出现偏差。综合国内外文献和近年研究发现:国外将研究对象定为围术期手术室专科护士,注重术前、术中、术后整体护理[1]。国内研究对象一般为手术室工作环境中的工作护士,围术期护理近年来有所涉猎,国内外均对经专科护士培训后获得资质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尚无明确界定[26]。作者于2016年7月参加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经历2个月与有关人员进行深入、半结构、面对面访谈,提炼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特征,为完善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手术室专科护士选拔、考核提供意见和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手术室相关专家共纳入15人,其中女14人,男1人,年龄32岁~51岁;工作年限:11年~15年7人,>15年8人;学历:本科13人,硕士研究生2人;职称:主管护师11人,副主任护师4人。取Spe-cialist首字母S作为编码代号,编号为S1~S15。1.1.2手术室专科护士共纳入14人,其中女12人,男2人,年龄27岁~34岁;工作年限:5年~10年10人,11年~15年3人,>15年1人;学历:本科13人,硕士研究生1人;职称:护师11人,主管护师3人。取nurse首字母n作为编码代号,编号为n1~n14。1.2研究方法以质性研究中的关键事件法[7]为指导,采用现象学深度会谈法进行资料收集,在自然情境下收集手术室专科护士在职业岗位中所遇到的对其个人发展或所在团队有较大影响的事件[8]。本研究访谈依循“StaR”原则,从受访对象经历的关键事件中获取、提炼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特征要素。1.2.1资料收集方法自行设计受访对象基本情况调查表,采集手术室相关专家和专科护士的基本信息,采用目的抽样法,样本量确定以访谈资料不再有新主题出现为度。会谈前与受访对象约定访谈具体时间和地点,访谈正式开始前向受访对象呈递知情同意书,并简要介绍研究目的、方法和内容,在征得受访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开始访谈。访谈时手术室相关专家以“您听说过核心能力这个概念吗?”“您认为手术室专科护士应当具有怎样的核心能力?”等为主题,专科护士以“请谈一下您工作中遇到的印象深刻的3件成功和不成功的事”为主题,分别对手术室护理专家和手术室专科护士进行访谈录音,观察并记录受访者重要的访谈细节和非语言行为,对表述不清、存有歧义的地方只做适当追问。考虑到访谈是利用其下班休息时间,为不影响正常休息和工作,每次访谈时间控制在30min~45min。1.2.2访谈资料整理和分析每次访谈结束后24h内反复听取录音材料,将资料逐字、逐句转录为文本资料,结合现场记录文本资料形成各研究个案访谈文字稿。对于访谈分析内容不确定之处对受访者进行补充访谈以核实相关信息,所有访谈转录文本资料均反馈给受访者进行最终求证,做出必要的修改。将29个转录文件导入QSRnVivo8.0中文版软件,对各文本资料进行编码,提炼特征要素。1.2.3手术室专科护士职业定位手术室由于其专科特殊性,对护士身体素质和专科能力要求较高,工作年限较低的手术室护士由于经验不足往往无法达到工作业务熟练水平,更无法在专业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在手术室工作一定年限、积累足够经验后才能对手术室工作有深刻理解和体会。因此,访谈对象设定为获得手术室专科护士资格证书2年及以上的手术室护理工作者。

2结果

经资料整理分析,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特征由4个方面构成,分别是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专业自我概念。

2.1手术室专科护士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①手术室专科护士必须掌握专业的无菌观念、消毒隔离制度,并熟练应用于手术护理工作中。S13:“整个手术的流程中无菌原则、消毒隔离制度都是(手术室)专科护士(工作过程中)必须做到的。”②专科基础理论知识应熟练掌握。S11:“手术室专科的手术无论对手术方式、病理、生理、药理这些内容都要熟练地掌握。”③相关法律、伦理知识。n4:“写护理差错事故记录单其实不是为了追究谁的责任是给自己权益的保障,保障以后有人追查这件事情的话有一个存根在那里。”④护理文书书写知识。S10:“比如说在填写护理记录单的时候我都会如实地填写护理记录单、安全核对单,特别是安全核对单上面的检查皮肤的完整性,还有三方核查相关信息。”

2.2手术室专科护士必须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术

①扎实、熟练的手术室专业操作技术与配合。S3:“手术室专科护士的业务应该比较全面,尤其是在综合性医院,对每个专科的手术配合要非常熟练。”②将专业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护理活动。n7:“根据病人的肢体情况、活动度或者营养状况保护其受压部位。比如主动脉夹层手术时间可能10h以上,病人一直仰卧在那里,又不能翻身,可能会引起压疮的发生,所以我们就会在病人的骶尾、肩胛部以及足跟处贴减压贴。”③手术室职业安全防护知识。S8:“医院有针刺伤处理的流程,我们会按照流程处理,清洗、冲洗、挤压,然后再消毒、冲洗,这是指刀刺伤,然后再填写职业暴露表,适当地给予一些预防性用药。”④感染预防、控制知识。S6:“手术前后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做好消毒隔离,无菌物品一定要认真检查以后才能给病人使用,切实做好从源头杜绝一切传染源的措施,也要有一旦发生感染事故的应急预案,做好两手准备。”④器械及仪器设备使用技术。S11:“对先进的仪器设备怎么使用、怎么维护、一些故障怎么处理,这些都应该要会。”

2.3手术室专科护士需要具备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运用到实际护理操作中的专业能力

①专业发展能力。n4:“撰写论文方面我觉得是需要提高的,能够掌握自己科室科研方面或者是手术方面的一些新进展。”S4:“一个不断学习的能力,包括自学的能力,不光局限于以前课本上的那些基础理论。”②病人手术麻醉期间的相关护理。n7:“病人麻醉期间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时刻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有时候要进行一个深低温体循环,降温降到19℃以下,复温的时候可能要达到28℃,温度一定要控制好。”③人文关怀。S5:“不能说把病人一定作为亲人来对待,但是至少要把他作为一个人、完整的人来对待;我们要保护他的隐私,要尊重他。”④应急事件处理能力。S1:“我们从事的手术室工作当中突况很多,要胆大、心细,对于医生提出的口头医嘱反应要快,思维要敏捷。”⑤领导管理能力。S7:“病人术中的安全、层流手术室的维护都要学会管理。”⑥沟通协作能力。S3:“我们服务的对象是病人,也是医生,就是怎么样让我们在手术间里面做事的时候方便病人也方便医生,时时处处从服务对象去考虑,怎样让病人享受到最好的服务,(同时)让医生做起事来也非常满意。”

2.4与手术室专科护士职业心理、行为密切相关的专业自我概念

手术室专科护士在其职业领域对自身能力的感知和看法,与护理实践密切相关,对维系其身心健康、引导其良好职业行为具有重要作用。①个人素质。S5:“我觉得护士本身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心理(内心)也必须要(坚)强。”②职业素养。S5:“要有同理心,我们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站在医生甚至是病人立场上来为他(她)着想,假设我是他(她)们,我会怎么想。”③评判性思维。n4:“手术室的人要善于观察,因为老师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带你,很多东西也不会手把手地教你,所以在工作中要观察一下别人是怎么做的,怎么做才是一种更好的方法,要善于发现工作中一些小的细节。”n11:“其实察言观色就是观看手术的过程,(我们)去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事情会怎么进展,观察他是不是有并发症产生。”

3讨论

3.1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是手术室专科护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访谈过程中,专科知识、技能有很高的出现率,可能因为这些能力属于“公认的”基本技能[9]。由于专科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其核心能力处于不断完善的状态,这便要求我们在提取特征时将实践与具体情况相结合,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动态分析核心能力构成特征要素。

3.2手术室专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是对工作中自身的认识和评价

自我概念作为个体人格发展的核心,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定向和调节作用。有研究表明:职业自我概念可作为护士在具体职业环境中感知自身能力的重要指标[10],是预测护士的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离职倾向等的敏感因素[11]。探讨护士职业自我概念对专业护士的影响,有利于析出职业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子。专业自我概念用于手术室专科护士则主要体现其职业素养,将责任心移情、融合于日常工作中,而其中的批判性思维、工作态度对核心能力的影响有着内在的驱动力。以往研究中通常将心理特质[12]作为手术室专科护士内在层次的核心能力体现,往往无法使要素与实际情况相适应,此次访谈将心理特质与影响手术室工作的环境要素紧密联系,旨在提取的核心能力要素与手术室实际工作情景有更加紧密的联系。本研究发现:参与访谈者年龄越大对职业态度越看重,随工作经验的积累将重点转移到情感态度方面,认为足够的经验是专科护士能够胜任手术室工作的重要因素,并将工作中医生、麻醉师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作为职业认同的主要依据。只有把人生价值的实现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才能对职业的情感倾注越多,而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的舒适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工作状态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手术室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使手术室专科护士身心舒畅,而自我体验的良好感知有利于其积极主动地适应变化多端的工作环境。

3.3根据核心能力特征要素构建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访谈提取的核心能力特征要素并结合德尔菲专家问卷调查制成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量表。3.3.1探索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相关影响因素对体系构建、专科培训的指导作用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与年龄、性别、工作年限、教育情况等人口学因素[1316]密切相关,也与组织文化、职业认同、自我认知等人格心理特征[1721]密不可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从侧面了解手术室专科护士职业现状,将实际情况与理论指导相联系可用来指导手术室护士的专科培训,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手术室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针对不同年龄结合适宜的继续教育、有效的职业规划等手段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培训,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手术室专科护士各项能力,促进核心能力的持续、有效、稳步提升。3.3.2以科学、严谨为标准对构建的核心能力评价体系进行大范围实证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并没有完成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并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说明国内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还未形成成熟体系,这可能与研究经费、研究人员不足、研究地域的限制有关。针对国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广泛构建但实证研究贫乏的现状,笔者建议在地区核心能力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进行初步调查,推广有较高信效度的量表,进行大样本全国范围的指标信效度验证。

4小结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概念篇3

【关键词】护士;职业认同;量表

DevelopmentofprofessionalidentificationScalefornurses.ChenXiangli,ZhangLehua,YangZhaoning.CollegeofeducationScience,QufunormalUniversity,Qufu273165,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developaprofessionalidentificationScalefornurses.methods479nursesweresampledfortestingfromelevenhospitalsinweifang.theprofessionalidentificationScalefornurseswastestedbyeFaandCFa.Resultsthescalewasconsistedofthreecomponentswhichareprofessionalself-concept,professionalprofitandprofessionalpower.thereliabilityandvalidityshowedsatisfactoryandtherewasagoodfitbetweenthesampledataandthehypothesizedmodel.Conclusionthepurposeofdevelopingthisscalewasacquired.

【Keywords】nurse;professionalidentificationScalefornurses;Scale

1问题的提出

认同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社会认同。塔吉菲尔等人认为它是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来源于个体对自己作为某个或某些社会成员身份的认识,以及附加在这种社会成员身份上的价值和情感方面意义[1]。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一生在不同阶段都要努力建立稳定的自我统一性,并且达到个人的内部认识与自身的外部身份、特征相一致。如果统一性没建立,生活工作会出现混乱。所以,可以把认同看作是对“此刻我是谁、我应怎么做”问题的回答,是对自我的确认与归属。

职业认同是社会认同的一种形式。斯凯因(Schein,1978)认为它与人们怎样把他们自己与别的职业团体中的人比较区分开来相联系,包括对职业实践的理解、对个人才能发展和职业价值的感知[2]。迈克高文等(mcGowen&Hart,1990;Hall,1987;watts,1987)更具体的把它描述为在一个职业群体中成员共有的态度、价值、知识、信念和技能。它与个体承担的职业角色紧密相关,是一种与主体接纳的工作角色相联系的主观自我概念[3]。

借鉴以上学者对认同、职业认同的解释,我们认为,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过程”是说,职业认同是个体自我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角色的过程;“状态”是说职业认同是当下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认同程度。从状态的意义上讲,职业认同是个体对自己的“职业角色特征”的认同状态,包括职业自我概念、职业获益感、职业动力感3个方面。职业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职业及自我符合所从事职业角色规范程度的认知;职业获益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所从事职业感到喜欢、认为有价值,从而感到满足的积极情感状态;职业的动力感是指个体有能在职业取得成功的期望和不调动工作、不离开职业的意志倾向。

关于“职业认同”的提法和研究在对医生、律师等大家公认的专业的心理研究及人员培养中较为多见。一般认为,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员具有较强的职业认同感对于他们的专业情感、专业技能等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护士职业也是一门专业,护士个体可以发展成长成为一名专业人员,护士的工作具有专业的性质。那么护士的职业认同对于护士专业发展的意义由此也可推论,也即是说较强的护士职业认同感对护士专业技能、专业情意等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了解护士的职业认同状况,研究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措施促进护士的专业发展非常有意义。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调查护士职业认同的工具。本研究在参考国内外职业认同研究基础上编制护士职业认同感量表,以供其他学者参考使用。

2研究方法

2.1量表的形成根据国内外与护士职业认同有关的研究文献,编制了一个半结构化的访谈表,对20名护士进行调查,初步确定护士职业认同的3个维度:职业自我概念、职业获益感、职业动力感。经过再次与被试、专家讨论后,确立每个维度由8~10个条目构成,最初的量表是26个条目。后对100名护士被试进行试测,删除不恰当的6个条目后,形成由20个条目组成的量表,供随后较大样本测试用。所编制的护士职业认同量表为李克特(Likert)式5点量表。其中,a表示非常同意,B表示较同意,C表示一般,D表示较不同意,e表示极不同意;依次给予5~1分的评定。

2.2被试2006年8月3日至9日在潍坊地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站各1所、乡镇医院8所进行稍大规模的护士团体测试,问卷当日测试,当日收回。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5份(92.5%),有效问卷179份(96.7%)。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2.3统计处理使用SpSS10.0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立因子数,计算各题因子负荷、问卷条目得分与所属因子总分相关系数及克伦巴赫α系数。

3结果

首先,用Kmo(Kaiser-mey-olkin)统计量来分析原有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得到的Kmo值为0.936,表明本研究的数据非常适合做因素分析。然后对正式的护士职业认同感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

3.1效度检验

3.1.1结构效度采用极大方差正交旋转的因素分析方法,对问卷进行因素分析,获得3个因子,每个因子在相应题项上负荷大于0.5(表2)。条目3、6、7、8、9、10、11、20以护士对职业和自己符合职业规范的程度为主要内容,命名为职业自我概念(因子);条目1、2、4、5、14、19以职业带给护士喜欢、价值等积极情感为主要内容,命名为职业获益感(因子);条目12、13、15、16、17、18以护士期望职业成功和不变更职业或工作的意志倾向为主要内容,命名为职业动力感(因子)。3个因子共解释了67.16%的方差,这说明所获3个因子在结构上反映了护士职业认同感的主要来源,具有可解释性(见表2)。

3.1.2内容效度本量表在编制过程中严格按照社会认同理论及国内外专家对职业认同的解释,在访谈基础上,并参照国外有关的调查量表[5]确定题目内容。在初始量表试测前,请曲阜师范大学5位心理学的专家进行了审定,以保证量表的内容效度。试测后删除不合理的6项,形成用于正式施测的护士职业认同感量表。再测后分析得出,每个条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在0.535~0.817之间,均达非常显著水平。在因子中,职业自我概念因子与其8个条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72~0.899,职业获益感因子与条目之间的相关为0.689~0.824,职业动力感因子与条目之间的相关为0.734~0.875.这些结果都为该量表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提供了支持性依据。

3.2信度检验

3.2.1同质性信度本量表是采用多重记分法,故用克伦巴赫α系数来估计量表的一致性,结果显示:总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952,各个因子的α系数是0.869~0.932之间(见表3)。

3.2.2分半信度把量表的20题以奇、偶数题号分为两半,采用Spearman-Brown分半相关系数计算方法所得分半信度系数为0.887,表明条目测定内容具有同源性。

3.3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护士职业认同感量表是在明确理论构想下编制而成的。为了检验理论构想是否合理,测量模型是否与理论模型吻合,再从几所医院中抽取200名护士进行测量,施测后得到的数据使用LiSRReL8.53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3.3.1因素负荷见表4。

3.3.2拟合指数见表5。

从表5数据来看,χ2/df值

4讨论

对自己职业的认同,表明个体对自己所从事职业持肯定性评价,是职业人发展的内在激励因素。激励理论认为,工资、奖金、福利、保险、安全保障、管理方式及工作条件等因素对人的工作动力的激发具有外在性,而归宿感、尊重、责任、成就、挑战等因素对人的工作动力的激发则具有内在性。职业认同作为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是克服了职业的外在性、异己感而把自己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同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和意义内在地统一起来的结果,它所形成的职业工作的动力更具有自觉性、主动积极性。相比于外在性的其它各种因素的刺激、诱导作用,它的作用更持久,更稳定。职业认同是职业人职场驰骋的重要心理基础。由职业认同而形成的职业作为意识、敬业精神是谋生的“皮鞭”和管理的“棍棒”的作用远远无法比拟的。但是国内目前针对护士群体还没有专门的、适合的职业认同感量表对护士职业认同状况进行研究。我们编制的护士职业认同感量表有20个条目,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发现,所编制的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由于本问卷编制有着明确的理论构思做指导,因此又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去检验理论构想。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各个题目在潜变量上的因素负荷均显著;据与理论构想之间的各个拟合指数基本达到可接受水平。因此测量数据总体上支持了我们指导量表编制的理论构想。从另一角度看,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亦表明量表具备较好的结构效度。

护士职业认同感量表的编制会加强我们对护士职业认同的研究,让我们进一步探讨影响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因素及职业认同感对护士生活、工作的影响。例如,可研究护士工作条件对护士职业认同的影响;工作压力对护士职业认同的影响;探讨职业认同感程度对护士的职业倦怠、离职倾向有何影响等。量表的编制以期为我国护士管理、护士的专业发展、护士教育等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选取的样本还不够大,为使量表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还需要在多个地区进行施测和进行信效度检验,这有待于将来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5参考文献

[1]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7

[2]Scheine.Careerdynamics:matchingindividualandorganizationalneeds.addison-wesleypublishingCompany,1978:12

[3]mcGowenKR,HartLe.Stilldifferentafteralltheseyears:Genderdifferencesinprofessionalidentityformation.professionalpsychology:Researchandpractice,1990,21:118-123

[4]魏淑华,山显光.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现状.外国教育研究,2005,(3):16-17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概念篇4

【关键词】男护生;职业态度;影响

Doi:10.3760/cma.j.issn1673-8799.2010.11.190

作者单位:431800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人民医院

在现代护理发展过程中,护理工作一直是以女性为主导的职业[1],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护理学专业发展的需要,人们已经认识到护理工作不应只是单一性别工作,男护士逐渐走上了护理岗位[2]。在我国,有报道显示近几年来,很多医学院校相继打破护理专业只招女生的限制,大量招收男生,并且数量逐年上升,且男护的就业形势相当好,各大医院对男护士也是求贤若渴,但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男护生并不愿意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甚至有部分男护生对护理职业态度消极,但作为护理事业的接班人,护生的职业态度直接影响着护理队伍的发展与稳定。因此,探索实习期间男护生职业态度及相关影响因素,使高校教师更好地培养男护生,形成积极稳定的职业态度具有现实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5月,选取在京山县3家二级甲等医院实习的男护生156名,年龄18~24(20.96±0.54)岁,均在临床实习了8~11个月;本科护生74人,专科护生82人,城市生源56人,农村生源100人,自愿选择27人,非自愿129人。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①参考文献[3~4]自行设计了男护生职业态度量表,调查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5,有很好的信度。问卷由相关专家进行鉴定,认为量表有较好的内容效度。量表共27个条目,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是有关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项目,包括年龄、生源、学历、家庭经济条件(家庭人均月收入≥1500元,视为较好;

1.2.2调查方法2008年5月对在京山县3家二级甲等医院实习的160名男护生发放问卷,问卷采用不计名方式,说明填表要求,由研究者发放并当场收回,收回有效问卷156份,有效回收率97.5%,调查前使用统一指导语。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统计描述、t检验、χ2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2结果

2.1男护生对今后从事护理工作的选择情况实习后期本、专科男护生对今后从事护理工作的选择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不同条件下男护生职业态度评分比较,见表2。

从表3可见:男护生总体职业态度评分较低。本次调查中,仅有32.4%男护生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67.6%职业态度消极。

2.4职业态度相关因素分析,见表4。

从表4可见:影响男护生职业态度的因素中,本、专科男护生的职业自我概念和社会认同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较差;而其就业压力和周围亲戚朋友的态度的影响本、专科男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男护生总体职业态度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男护生整体职业态度趋向消极,提示男护生对护理职业缺乏认同感,表1中得知只有24.4%的男护生是因喜欢而从事护理工作。而33.3%护生虽不喜欢但仍会从事护理工作,这部分职业态度不稳定的男护生可能是将来男性护理人才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表2显示,不同生源和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男护生的职业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志愿选择及学历比较有显著意义,提示护理职业教育应注重学生志愿和调剂选择护理专业护生的干预,使其专业思想稳定。

3.2影响男护生职业态度因素分析职业态度是个人对某种特定职业的评价和比较持久的肯定和否定的心理反应倾向[5],对人的职业活动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影响。个体自身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态度的形成。

3.2.1自身因素对职业态度的影响从表4可见,影响男护生职业态度的自身因素是职业自我概念评分低。护理工作一直被认为是低学历、低技能、简单而琐碎的服务性工作,护理工作常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这在客观上已成为影响专业态度的重要因素[6]。本科男护生的职业自我概念比专科生更差一些,原因可能是本科男护生学历较高,对社会期望和自我期望也高,他们与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相比,学历相同,但进入临床后,两者地位和工作性质却大不相同,使其在心理上产生极不平衡和自卑感。另外,由于社会偏见及传统观念的影响,男护生承受的压力较女生更大,有资料显示,男护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正常水平,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得分高于其他专业的男生[7]。高护男生心理健康水平有躯体化、强迫,偏执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高护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容乐观的[8]。糟糕的心理状况势必产生消极的职业态度。从表2可见,男生志愿的选择护理专业相当少,大部分为非自愿,其中一部分学生害怕别人眼光而不愿意选择该专业,另一部分学生确定在该方向没有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职业态度。

3.2.2社会环境对职业态度的影响从表4可见,对男护生职业态度影响最大的外界因素是社会认同感差。他们的专业技能在临床上得不到患者家属的认可,甚至见到男护士感觉很惊讶,对男护生所做的一切总是怀疑,不信任。另一方面,周围亲戚、朋友的态度对男护生的职业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总认为男性学护理是没有出息的表现。甚至有些人持嘲讽的态度。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对男护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危害,从而导致消极的职业态度。令人欣慰的一点是,男护专业整体就业形势较好,许多大医院对本科男护士求贤若渴,这有利于男护生的职业态度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4建议

4.1重视男护生心理健康建议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着重针对男护生的心理特征及人格特点等开展创新教育、心理咨询、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等途径来完善男护生的人格,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4.2指导男护生加强职业认识男护生职业自我概念差,主要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所以学校应加强男护生的在校教育,学校可利用各种视听资料、报刊等方式,对在校男护生宣传我国目前的护理高等教育模式,提供我国护理改革和发展的新信息,鼓励男护士利用自身的品质特点,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赢得同行、患者及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实习前,学校对男护生应进行护理专业的思想教育。实习期间,临床带教老师应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言传身教,给予男护生更多特别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发现自身优势,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职业概念,强化职业理念,强化职业认同感。

4.3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过去纯女性化的护士形象强化了护理职业的女性化观念。因此,需要通过改变护士形象,改变护理专业文化,来接纳护士先生加入到护理队伍。目前,我国护理事业正处于发展转型期,但护士队伍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阻碍着这一发展。除学校教育外,广大媒体也应大力宣传男护士形象,特别是针对患者的宣传,应根据不同文化程度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以改变人们关于护士形象的传统观念。

参考文献

[1]CassidymL.GenderDifferencesinwork-relatedStatuswithinSelectedFemaleandmale-dominatedoccupations.CurrentResearchonoccupationsandprofessions,1990,(5):111-129.

[2]赵明珠,章雅青,李莎莎.临床使用男护士的调查与分析.上海护理,2002,2(4):6-8.

[3]Kimam,SarahHp,patrickSp.investigatingtheFactorsinfluencingprofessionalidentityofFirstYearHealthandSocialCareStudents.LearninginHealthandSocialCare,2006,5(2):55-68.

[4]王晓辉,李玉红,林兰芬.潍坊市179名护士职业认同现况调查.护理研究,2007,21(7):1728-1730.

[5]吴雅文,姜安丽,李树贞.护士职业态度和测量意义的理论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2,17(3):168-169.

[6]黄白桦,肖春秀.护理大专本科学生职业态度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3,18(9):662-663.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概念篇5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士的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中文版、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中文版和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短题本)对广州市某儿童专科医院的33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95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分别以工作满意度各维度为应变量,以自我概念各维度及专业自我概念各维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与自我概念1o个因子之间除自我批评因子和自我认同因子外,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专业自我概念5个次级项目之问,除领导能力与内在满意度、技能维度与外在满意度以外,其他项目与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经多元回归分析,心理自我及工作灵活性2个变量被筛选并引进了儿科护士内在满意度的回归方程。心理自我、沟通交流能力、自我认同及生理自我4个变量被筛选引进了外在满意度及一般满意度的回归方程。结论儿科护士自我概念及专业自我概念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概念及专业自我概念高的儿科护士其工作满意度亦高。儿科护士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对工作满意度有预测作用。

护理的工作对象是人,而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直接影响到护士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态度,从而影响病人的康复情况。有研究表明f}}l,儿科护士的应激问题多,心理状态较差,工作压力显著高于其他科室,对整体工作处于不满意水平。因此,有必要对儿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大量的研究集中在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许多学者侧重于认为护理工作本身的因素是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原因,但对于工作满意与否不仅与工作本身有关,同时也取决于个体对工作的期望值。因此,个人态度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工作满意度的研究方向。自我概念是个体把自己当成客体所做出的知觉,是人在内心深处对于自己形象的看法和评价,专业自我概念则是反映个体对其自身的专业认识、自尊情感和专业行为取向,无论是自我概念,还是专业自我概念,都更侧重于个体对自我的感知}s}。护理人员对自我的看法,不仅影响行为,也与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儿科护士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及工作满意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明确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与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性,便于护理管理者及教育者进行干预和指导,稳定儿科护理人员队伍。

1,调查对象

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随机抽取直接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工作1年以上,已取得护士执业证并注册的护理人员295名。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154岁,护龄1}34年;教育水平:中专118名(40.0%),大专146名(49.5%),本科31名(10.5%)o

2方法

2.1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统一培训调查员,向研究对象发放问卷。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并遵循保密原则,采用统一指导语,对研究对象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保持答案一致性。填写后由研究者统一收回,现场核实问卷的填写是否完整,以减少无效问卷的发生率。发放问卷338份,回收有效问卷295份,合格率91.9%0

2.2调查工具

2.2.1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tennesseeSelf-Con-ceptScale,tSCS)tSCS由美国田纳西办f心理学家威廉姆斯于1965年编制、台湾学者林邦杰在1978年修订,适用于12岁以上,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男女。量表}5_}l共有70个题目,包含自我概念的2个维度和综合状况共10个因子,除自我批评和自我总分外,又分2个维度即(1)结构性维度: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2)内容维度:生理自我、道德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批评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概念越消极,其余9个因子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概念越积极。

2.2.2专业自我概念量表(professionalSelf-Conceptofnursesinstrument,pSCni)Davidarthur教授研制和发展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纳的专门用以测量护生和护理人员专业自我概念的量表teal。该量表是反映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管理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工作当中的灵活性及满意度共5种能力的指标,能从专业人员的角度衡量其自身的专业认识、自尊情感、行为取向。中文版在原始量表27项的基础上增加了3项关于“满意度”的问题,测定同质信度大于0.70。该量表采用Liken4级评分法,正向题目正向计分,反向题目反向计分。正向题目中,1分专业自我态度最消极,4分最积极,取1}4分得中位数2.5分为界,平均分2.5分以上表明积极的专业态度。

2.2.3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minnesotaSatisfactionQuestionnaire,mSQ)短式量表内容包括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和一般满意度3个维度,共20个条目〔tz-isl:内在满意度12个条目,指对于工作内容本身有关因素的满意程度;外在满意度6个条目,指个体对目前工作晋升、报酬、奖励、公司政策实施方式及领导方式等与工作内容本身无关的各方面的满意程度;一般满意度指对工作环境、同事关系(2个条目)以及内在满意、外在满意方面的总满意程度。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1分二非常不满意,2分=不满意,3分二不确定,4分二满意,5分=非常满意,得分越高表示工作满意度越高。

2.2.4量表的信度mSQ,tSCS及pSCni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a系数分别为0.92,0.88,0.86,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2.3统计学处理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分析。(1)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2)分别以工作满意度各维度为应变量,以自我概念各维度及专业自我概念各维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结果

3.1不同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儿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比较本组儿科护士的自我概念得分为(208.93e14.15)分;专业自我概念得分为(88.25士11.27)分。根据自我概念及专业自我概念得分情况进行分组,高于平均分1个标准差为高分组,低于平均分1个标准差为低分组,介于两者之间为中间组,将儿科护士分为高中低3组,其中,自我概念高分组50名(总分>>223.08)、中间组198名(194.78总分‘223.08)、低分组47名(总分

从表1可见:不同自我概念及专业自我概念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高的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高。说明自我概念及专业自我概念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3.2儿科护士自我概念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见表2

从表2可见:除自我批评与自我认同外,自我概念的其他因子均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成正相关。

3.3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见表3

从表3可见:除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2个因子外,专业自我概念其余因子与工作满意度3个维度均呈正相关。

3.4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多元回归分析分别以儿科护士的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及一般满意度为应变量,以自我概念各维度及专业自我概念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采用stepwise法,在a=0.05的水平上筛选有意义的自变量。结果见表40

从表4可见:心理自我及工作灵活性这2个变量被筛选并引进了儿科护士内在满意度的回归方程。从标准化回归系数来看,心理自我对内在满意度贡献最大,其次是灵活性。而心理自我、沟通交流能力、自我认同及生理自我4个变量则被筛选引进了外在满意度及一般满意度的回归方程。其中,心理自我对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贡献最大,而工作灵活性则只被引进了内在满意度的回归方程。

4讨论

4.1儿科护士自我概念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有研究to表明,自我概念在调节心理健康方面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自我概念积极的护士往往对问题的看法比较乐观、自信,对工作充满欣喜,可以更好地调整、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体验更多的积极情感;而自我概念消极的护士则往往低估自己、责备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从而使自己生活在焦虑、抑郁、无助之中,从而影响其工作满意度。本研究结果(表1)显示:不同自我概念的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自我概念高者工作满意度高。在自我概念的10个因子中,除自我批评与自我认同外,其他因子均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成正相关(表2);经多元回归分析,心理自我、自我认同、生理自我3个因子被引进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回归方程。心理自我较成熟的护士适应能力强,对外界环境有积极的感受,满意度较高。这是因为心理自我较成熟的护士能够正确看待工作,敢于面对现实,遇到问题,不贸然行事,经过深思熟虑,积极地解决问题。自我认同与内在满意度呈正相关,但在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多因素分析中,自我认同没有进人内在满意度的回归方程,而是作为第4个变量,进入外在满意度和一般满意度的回归方程。表明儿科护士自我认同感越强,其对与工作内容本身有关因素的满意程度越高,对工作外在条件的满意程度反而越低。分析原因可能主要是与目前护理专业地位偏低有关,当护士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工作成绩、对专业持肯定态度的同时,内心理想的职业期望与现实强烈的反差引起内心对自我价值与专业价值的矛盾冲突所致。

生理自我与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及一般满意度呈正相关。因为护士从事的护理工作是一种需要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双重劳动,工作琐碎而繁重,人员的相对不足,护理设备投人过少,使护理人员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造成护士心理和体力同时透支。生理自我较高的护士,能够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压力,更有利于正面职业心态的培养,所以工作满意度也较高。

4.2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3)显示,灵活性和沟通交流能力影响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灵活性包括思维及工作2方面。思维的灵活性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指善于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与变化,及时地用新的观点看待已经变化了的事物,灵活地寻找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新设想、新方案和新方法。而工作灵活性,是指一个人对工作中变化程度的适应性能力。护理工作不是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要有自己独立思维的能力,这种思维能力是建立在思维广阔性和深刻性的基础上,是建立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的。思维灵活性高的护士善于思考、综合、分析、整理,把繁杂的工作排列有序,井井有条;善于从工作中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从而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而工作灵活性高的护士,容易适应工作中的变化,工作效率高,护理质量好。21世纪需要有创新精神的护理人才,而要创新首先应具有开创性意识和灵活的思维方式。在我国,长期应试教育形成的以识记为主的学习习惯以及传统中专护理教学注重规范化护理操作训练的教学方法,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护士思维的灵活性。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概念篇6

介绍护理风险及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分析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护理风险管理教育的内容以及其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具体应用,以提高新护士的护理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教育;新护士;培训

护理风险管理是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是把风险事件发生后的消极处理变为风险事件发生前的积极预防[1]。在有效防范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新护士由于环境适应不良,缺乏经验,操作不熟练,缺乏人际沟通技巧,是护理风险易发群体。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对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有明显、积极的有利影响。近年来,医院护患关系趋于紧张,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临床教学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效果也十分显著。护理风险管理教育注重培养新护士对护理风险意识的正确认识,使其养成良好的风险意识,以减少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在保护自身的前提下提高护理质量。

1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病人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性、并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2]。护理风险管理是对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评价、处理,系统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对病人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3]。

2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由于护患关系日益紧张,公众对医疗护理服务要求的提高,护士要努力杜绝护理差错和意外事故,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护理风险管理教育能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预测意识,增强风险的鉴别能力,减少服务过程中各类危险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Luquire提出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委员会来专门研究现实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同时建立相关的消除或减少风险和教育培训程序,以预防护理风险及确保护理质量提高。megan-JaneJohnstone[20]认为有对毕业护士实行特定的临床风险管理教育计划的需要。

2.1新护士是临床实践的风险高发人群

2.1.1新上岗护士临床经验不足,操作技能不熟练[4]在临床工作中缺乏预见性,不能正确预防并及时处理意外情况,由于缺乏经验,对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察觉,易对病人造成不良影响。

2.1.2新护士的沟通技巧欠缺[5]由于社交经验不足,不懂如何正确与病人沟通,不重视健康宣教以及操作前告知病人的重要性,不能与病人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极易触发护患纠纷,引起病人及家属不满。

2.1.3环境与心理因素[6]新护士对工作环境适应不良,又或由于想要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又有盲从、悲观的心理,一旦受挫便出现自我否定和焦虑,这种心理环境适应不良会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工作热情,必然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医源性的损伤。

2.2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防范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不仅能有效识别并防范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减少护理差错和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而且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王慧[7]研究发现,接受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刘珊珊[8]经调查发现,对iCU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iCU护理人员护理服务的质量,提高病人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巩越丽[9]研究证实,实施风险管理之后,医院的护理风险事件明显减少,高风险科室病人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

2.3护理风险管理教育能满足护理人员个人职业安全防护需要

[10]护理行业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中,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与卫生信息中心的国际职业危害数据库将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为事故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工作环境改造学、心理社会和组织因素危害六大类[11]。近年研究显示,新护士法律意识淡薄,护理防范知识知晓率较低,自我保护意识薄弱[12]。Sellick认为对护士进行职业防护知识教育可明显减少针刺伤发生率。因此,有必要对新护士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教育,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职业危害,保障护士的职业安全。

3护理风险管理教育的内容

3.1护理风险及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

[13]风险管理教育首先应该让新护士理解护理风险的概念、类型及危害。掌握护理风险管理的概念、目的,以及护理风险、护理风险意识、护理风险管理、护理职业安全、护理质量之间的必然联系,即护理风险意识越低,护理管理能力越差,护理质量及护理职业安全就越低,反之亦然。Greene认为只有提高对护理风险的认识才是减少护理风险的前提,并且要不断进行管理干预来解决这一问题。

3.2护理风险管理的程序

护理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使护理[14]风险系数降到最低程度,保障病人与护士的安全。护理风险管理包括以下四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衡量与评估、风险处理及风险管理效果评价。这四个阶段周而复始构成一个风险管理的周期循环过程。通过学习,提高新护士的护理风险管理意识,及时发现和识别护理风险,并对护理风险进行正确的衡量与评估,从而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后对整个护理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评价,寻找不足,总结经验。值得注意的是,风险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护士应在护理工作中时刻保持警醒,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事件。

3.3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

3.3.1护士因素由于护士个人因素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包括操作技能不熟练、不能严格遵守护理制度、缺乏沟通技巧、工作繁忙尤其在交接班等高危时段易发生护理风险。通过学习发生护理风险的原因,有利于护士自我监督,自我改进,从自身方面减少乃至杜绝差错事件的发生。

3.3.2病人因素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病人的配合[15]。护患双方是合作关系,病人不良的求医动机和行为,对病人是否能与护士密切配合有较大影响。若病人有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或不配合护士进行护理操作,都极易造成护理风险的发生。

3.3.3组织管理因素我国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护理风险控制和管理对策系统性不强,这些都无疑增加了护理风险的发生。其次我国每千人护理人数还是很低,男护士比例较小,由于病人较多,护士相对较少,护士工作量大,增加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率。

4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4.1提高新护士护理风险管理意识与能力

4.1.1培养新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护理工作与人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在新护士培训中,首先应该培养其责任心,在日后的护理工作中能尽职尽责,一丝不苟,认真完成每项护理操作。

4.1.2树立法制意识,强化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规范新护士岗前法律知识培训,将学习法律知识纳入新护士培训计划,以护患纠纷实例教育新上岗护士,吸取教训,防止类似护患纠纷发生[16]。新护士应树立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规,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并树立正确的维权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正确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

4.1.3规范护理操作,提高综合护理能力新护士应在岗前培训中着重训练护理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严格无菌操作,提高护士的操作能力,减少因操作失误对病人或忽视自身带来的不良影响。

4.1.4培训护理文书书写格式、内容、要求新护士应注重培训护理记录的书写要求,护理文书是处理护理纠纷的重要法律文件,是护士执行医嘱的证明,又能在处理护理纠纷时提供重要证据。护理文书的书写要及时、准确、完整,简洁,清晰,减少不必要的护理纠纷。

4.1.5合理沟通技巧,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操作顺利实施的保障,新护士需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正确的沟通方式,拥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最大限度地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减少由于护患配合不良引起的护理风险事件。

4.2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

护理管理者在对新护士培训过程中,发现并健全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如护理部定期将质量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高发或危险程度高的护理风险环节和事件进行通报,避免同类事件重复发生,合理安排交换班以及配合工作,减少风险高发时段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总之,随着医疗服务模式的不断改进,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当代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和综合业务能力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不断改善自身、加强学习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证护理服务安全。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应始终贯穿在护士理论学习与实践之中,以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充实理论。风险教育不应局限于护理课程和新护士培训,定期对新、老护士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教育,逐步完善护理管理制度与模式,有助于提高医院护士整体的护理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有效防范护理风险的发生,从而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永平,徐海红,边亚滨,等.新护士培训流程再造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杂志,2012,29(2a):68-72.

[2]戴青梅,陈丽英,徐雪艳.护理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6,6(8):36-37.

[3]缪薇菁.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830-832.

[4]王芳,韩强.新上岗护士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0,8(5):1289-1290.

[5]侯秋秀.护理风险教育在低年资护士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6):85-86.

[6]陈建春.临床护理教学中实习护士护理风险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9):82-83.

[7]王慧.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对减少医学院校实习护生医疗差错及纠纷的影响[J].贵阳中学医院学报,2013,35(5):312-314.

[8]刘珊珊.浅谈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98-99.

[9]巩越丽.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病人安全目标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4:1.

[10]胡艳宁.对护理职业风险管理教育的思考[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1):56.

[11]宋亦男.护理职业风险评估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06:1.

[12]邓璐璐,周卫.护理专业学生医疗护理风险意识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1,8(7):309-311.

[13]查万群.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减少实习护生医疗差错和纠纷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6):63-64.

[14]秦军富,苗梅静.护士的风险教育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延安大学学报,2013,11(1):36.

[15]李晓波,郑瑾.临床实习中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1C):270-271.

[16]李梅玲.新上岗护士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6,21(17):53-54.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概念篇7

关键词:护生专业认同高等职业院校

近年来,教育领域出现了大量关于专业认同的研究成果。但护理专业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职业流失率逐渐升高的专业,无论是临床护士的职业认同还是在校护生的专业认同的相关研究都不多见。因此,本文对专业认同的概念、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的必要性、专业认同的现状和研究方法、影响专业认同因素等方面综述如下:

1.专业认同的概念

专业认同目前并没有非常明确和统一的定义,有学者指出专业认同是指从事某些特殊的专门技术人员(如教师、医护人员、工程师等)对所从事专业的认同感,它具有与之紧密联系的结构和发展过程,是个体与该专业保持一致和平衡的程度[1]。李斌[2]指出,初次思考、选择专业、大学期间、初次择业、初次工作、再择业、晋升职务及职称等关键时刻组成了专业认同发展的整个过程。专业认同是指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并希望积极主动地钻研,表现为学习者结合自身特点,强烈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本专业的领先者和成功者。

根据以上描述,笔者认为,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程度是指学生本人对护理工作的特点、规律等情况的认同状况,是自己对专业的期望、意志认识、情感、技能、自我实现等情况的主观认知。护生职业认同是学生个体与护理专业两个方面连续互动的状态与过程。有研究表明,护生专业认同的一般规律是在进入高职学院之前,大多数护生的专业认同就开始形成,并经过在校学习和临床实习后逐渐发展和巩固。

2.研究高等职业院校护士专业认同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工业化、城镇化、老年化的来临,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目前护理专业面临新问题:护士角色从单一疾病护理向心理支持、健康指导方向转变;护理对象从单一个体向群体转变;护理工作范围从医院走向社区[3]。护理专业领域的扩展对护士整体的素质和数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护生人数逐年增加,而另一方面每年有大量护士因为各种原因离开护士工作岗位。国内的教育者都在积极地探讨和思考如何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及如何降低护士的离职率,其中大家比较认可的一点是:要提高临床护士的素质,根本的做法是要从高职院校的在校教育做起,着力提升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国内的研究表明,我国大多数护生在选择护理专业时要么是迫于家庭的压力,要么是就业的需要,自身真正热爱护理专业,并自愿选择护理事业作为终身职业的学生并不多。护生作为护理专业最重要的后备力量,肩负着“救死扶伤”的天职,要求护生一方面有精湛的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具备甘于从事护理事业的意志和精神,认真寻找影响高职护生专业认同的相关因素,提高护生的专业认同感,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3.国内外专业认同的现状

国内的学者对专业认同研究才刚刚开始,主要的研究手段为调查研究,而研究的具体内容多是局限于专业认同的某个方面,很少有大范围、多方面的研究报道。目前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我国护生的专业认同感较低,而更加严重的是其中男性护生的职业认同比女性护生更低,这是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国外对专业认同相比国内起步要早,研究方法主要是以观察访谈为主进行。护理专业认同目前主要研究的是护生对专业的选择、理解和继续从事本专业的动机等方面有了进展并得出一些结论。国外护理院校课程的设置方面与国内相比较有所不同,国外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有专门的教师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专业认知,提升专业认同感进行帮助和指导,而国内一般更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4.专业认同的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学者研究护理专业认同最常见的方法是调查问卷的方法,其次是针对个人进行访谈。但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理论分析的方法在公开文献中较少见到报道。

调查问卷的制定一般是调查者根据自身对专业认同的理解自行编撰,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情感认同、专业技能培养和专业认知的理解;二是自己对未来的职业认同一般包括自身认同、职业身份认同、就业去向等方面。

5.影响专业认同的因素

5.1志愿选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青少年选择了与自身兴趣爱好一致的职业以后就比较容易对职业产生长久的认同感。而如果选择的专业与自身兴趣爱好相背离,就很难长久地产生职业意愿。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在专业态度评分上明显高于由于家庭因素而选择的护生,自愿选择护理专业者表明护理是其自身的兴趣所在,可以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5.2性别因素

由于历史和社会因素,护理工作从业者绝大多数是女性,而急诊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康复医院往往更愿意接纳男性护理人员。有研究表明表明只有18%的男护生对护理专业感兴趣,仅有不到11%的男护生会把护理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选择。男女护生在专业认同上,女性远远高于男性,这表明男性在以女性为主的领域内工作,往往承担更多的职业和社会压力,满意度也相对较低。

5.3社会因素

目前国内对护士的工作认可和满意程度均不高,而很多医院护士都没有编制,在工作中护士得不到合理理解和尊重,工作辛苦而待遇不高。以上因素都导致我国的护理人员的离职率一向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严重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和护理事业积极健康的发展。护士对自身的职业认同受社会群体的影响比家人更大,护士的社会支持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有重大影响。

5.4学校因素

我国的高职护理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护理人才。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培养人才护理方面主要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对护理专业认同方面的教育往往重视不够。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护生对本专业课程是否认可,学校的投入程度,这些因素都对学生在校期间形成专业认同有巨大影响。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对护理专业认同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护生自身对专业的选择也比较盲目,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不强,从而带来种种问题。高职护生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了解其专业认同的因素,培养其专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和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魏敏.社会支持对护士职业认同的影响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9,9(6):47249.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概念篇8

1原因分析

1.1高强度的职业性应激护理是一项风险大、责任重、要求高的助人专业,是卫生服务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3]。我国也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高强度的职业性应激易导致部分护士的身心失衡或健康失调[1]。调查表明,认为职业导致的紧张和压力过大或较大的占55.9%[2],护理人员作为高压力的群体[4],每天面临各种职业紧张因素,职业紧张已成为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1.2职业价值观和人际关系日本学者稻冈氏对护士陷入bs的背景做较深入的分析后认为:造成护士bs的主要因素,是其职业价值观和人际关系[1]。

1.2.1职业价值观在医学领域,医生和护士是相互合作关系,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人对医生和护士持有等级观念,认为护理是从属于医疗专业的,所以客观上护士的社会地位低于医生[5]。社会公众认同感及价值取向低,加之医护之间经济上的悬殊都是导致护理人员个人成就感低下的原因[6],调查显示:46.8%的护士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低,37.48%的护士认为自己的收入偏低。相对较低的劳动报酬和传统观念都促使护士形成心理压力[7]。

1.2.2人际关系近年来,护士之间的横向暴力是医疗保健行业的严重问题,这一现象损害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降低了护理质量,制造了消极和紧张的工作环境。[8]频繁的人际冲突使护士陷入了无尽的压力和痛苦中,这种痛苦要大于来自患者和家属或医生的暴力或欺凌。[9]其次,是护士和患者、家属的关系,部分患者和家属对护士缺乏尊重和信任,在医治过程中遇到治疗效果不佳、提出不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等时,往往慑于医生的权力,将矛盾指向护士,对护士肆意谩骂,甚至殴打致伤,护士人身安全缺乏保障,杨多等调查表明:综合医院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一年内发生率为70.6%,[10]护患之间的误解或冲突严重的损害护士的身心健康。

1.3超负荷工作和疲劳长期以来,由于护士配备不足,许多医院护士配备仍未达到1978年卫生部制定的标准:病床与护士之比1:0.4。但是,随着病人需求增多,护理服务内容不断增加,病人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超负荷工作已成为普遍现象,是疲劳的高发群体,97.27的护理人员有被疲劳困扰的经历[11]。

1.4自身因素缺乏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如缺乏爱心、责任心、同情心;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差;人际沟通能力差;社会适应性差;身体素质下降等。缺乏有效的应对方式,当感到紧张和压力时,能主动或较主动寻求心理支持的占37[2]。

2维护策略

2.1树立对职业的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积极的职业心态

做为护士,要正确认识护理事业的平凡与崇高,相信护理事业的前景是美好的,热爱自己的职业。培养积极的职业心态,例如:职业微笑、对病人的真诚关切,甚至为了病人能够忍辱负重等。具备积极的职业心态,才会自觉地要求自身言谈举止有益于病人身心状态,形成良好的人际魅力,赢得病人的尊重和信赖。[1]从而提高个人成就感,更加热爱护理工作。

2.2加强人际沟通技能学习,营造良好人际关系

2.2.1正确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

护士与同事之间相处,首先应加强个人修养,学会尊重、感恩、宽容、赞美、谦虚和相互体谅。善于发现同事的优点并给与积极肯定、经常赞美他人、感谢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都是赢得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方法。面对工作场所横向暴力,护士间应相互关心并努力去改善同事间的关系,这是克服工作场所横向暴力的重要一步[2]。其次,学会有效地表达和调控自己的情绪,以良好的自控应对他人的情绪,保持心平气和、宽容是应对他人生气、辱骂的好方法,既可以避免冲突加剧,又可以避免生气对自己的身心伤害。良好的同事关系,可以让护士身心愉悦,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概念篇9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410

感染科的护理人员不仅要承受各种职业暴露威胁因素带来的伤害,同时还要面对高度紧张和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及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带来的压力。维护感染科护士健康与安全是确保感染科护理质量的关键。护士长作为感染病护理工作的指导者和管理者,应充分评估影响护理职业安全的威胁因素,完善相关措施和制度保障,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树立全面预防的观念,将潜在的风险防患于未然是确保感染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关键。现探讨感染科护士长在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管理中的作用如下。

充分评估威胁职业安全的因素

职业防护知识的欠缺,规章制度执行不力:医院的规章制度是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保障,是防止事故差错的重要法规,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管理作为新增的内容也列入其中,但这些知识与临床工作缺乏系统的衍接,职业防护知识的宣传、普及、感染科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较少,导致感染科护士在参与临床工作和带教中对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职业防护管理达不到严格规范。

职业安全意识淡薄,观念传统:职业防护的传统观念不同程度存在,护士在参与临床活动中重质量轻防护。部分护士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纠纷的环节缺乏敏感性,不重视证据的收集和管理。

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增多,未及时树立普及性预防的观念:有调查显示,医务人员中感染科护士受到职业损伤的风险最为严重。在美国,根据疾病控制中心(CDC)的要求,所有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采取普及性预防(Up),主要是针对经血液传播所制定的对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并在上岗前接受培训。我国对作为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的疾病,如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也制定了完整的防护预案并且已经得到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感染科的医务人员,但对于其他种类的危害因素却没有引起足够关注,甚至忽视了其危害性。

各种社会压力引发不安全的心理因素:①对感染科护理职业现状的不满:感染科护士在护理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导致聘用护士重使用轻培养,服务质量和水平差异,影响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尊重;护理人员对职业现状的不满主要表现在:患者及家属忽视护士在疾病康复方面的重要作用协助配合不协调;职称晋升困难;外出进修和继续教育机会少;待遇与付出不等;轮岗、转岗难度大;这些因素的长期存在会逐渐降低感染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甚至引发专业挫败感,对专业产生消极态度。②人际关系的协调:科室的护理团队由于个体的差异,在科室工作、个人利益、工作任务、人际关系等方面难免引发冲突。其中人际关系的冲突占主导地位,影响护理工作平衡的人际因素主要有4个方面,即管理者之间、同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护患之间。

抓住关键环节在科室的职业防护管理中应发挥护士长的作用

做规章制度的严格落实者和有力执行者:护理常规是护理工作中必须遵循的技术。规范是日常工作的基本准则。有调查显示,在形成安全隐患的原因中,未执行医疗护理制度常规位居首位。感染科护士长必须意识到,严格落实和执行科室的各项护理常规制度的要求是确保职业安全的首要内容。

做防护意识的强化者和业务知识的培训者:据调查显示,目前护理人员对面临的职业危险缺乏一定的职业防护意识和防护措施,包括感染科的护理人员也未建立或还未意识到要建立普及性预防(Up)的观念。护士长应根据科室护士不同程度的安全意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如将卫生洗手、戴口罩、戴手套、安全注射、正确穿脱隔离衣、正确使用消毒剂、隔离消毒等内容,作为业务学习的重点,在3次/日的例行查房中,针对易疏忽的环节做重点强调。

做学法守法的引导者:感染科护士长应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与护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等。提高感染科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相关的法律知识引导她们学法、懂法、知法,依法施护,让科室护士充分认识到违规操作行为应承担的责任,懂得自己日常工作中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在发生责任问题或护患纠纷时能有效维护自身的权益。

做新诊疗技术防护知识的补充者:科室开展包含有可能产生损伤的治疗操作新技术、新项目时,感染科护士长应及时做好规范的操作流程,对危险环节提前做好防护预案,组织科室的护理人员学习,考核合格的护理人员方可操作,做到心中有数,有序规范。

做人文环境创造者和心理因素疏导者:①注重科室护士的职业思想教育:感染科护士长作为科室护理管理者,要严以律己,以非权利性的影响力规范护士行为。对护士进行职业思想教育,着重从增强护理人员职业责任感、对患者及家属的尊重、对同事的关心等方面来影响护士,培养护士的责任心、爱心、进取心。②科学培养和使用护士,提高整体素质:护士长要挖掘不同层次护士的潜力,积极争取为护士提供进修和深造的机会,激发她们的学习热情,不断满足护士工作中对新业务、新技术知识的需求。鼓励护士参加在职学习,对成绩突出的护士给予奖励和宣传,安排适合的职位,使护士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增加职业自信心。③创造优良的环境,倡导人文关怀:管理者的支持是影响个人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最有效的方式。感染科护士长在管理过程中应树立新型人性化的管理概念,要全面关心护士的工作、学习、生活、健康,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重视一线护士的情绪和感受,对她们在工作和家庭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协助解决。④合理安排工作,实行弹性排班和双班工作制:感染科护士长应根据科室的特点,改善排班模式,实行弹性排班和双班制,尽量减少护理人员独立操作的时间,避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⑤注重自我调节,提高护士的心理应激能力:护士长应及时了解科室护士的思想动态,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指导,鼓励护士参加相关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学习人际沟通、交流技巧。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概念篇10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护生;情景;教学;素质

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自然社会科学的飞速发展,护理学已成为一门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独立性应用性学科。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在不断深化,对护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纪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体态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1]。《护理学基础》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对本课程的学习在护生向护士角色转换过程中的意义十分重大。在《护理学基础》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设施,模拟医疗护理服务活动各个环节,将护理专业素质教育融于教学过程。教师的言传身教、师生间的互动、与患者及家属的直接交往等系列影响使护生不但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顺利适应社会和护理工作,又能充分体现护生个人价值和创造力。

1教学方法

1.1结合绪论和基本概念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护理哲理《护理学基础》是护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之前由于社会环境和偏见的影响,很多护生对护理专业和护士自身价值的认识不足,黄戈冰、许乐[2]研究表明:51.6%护生喜欢护理专业,46.8%护生对护理专业发展前途感到迷茫,半数以上护生不愿终身从事护理工作。而《护理学基础》“论”是引导护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第一课,“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能提高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水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专业信念。为此我们精心设计开篇课,以帮助护生对专业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护理本科在大三开设《护理学基础》课程,经过两年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护生往往对专业课充满着好奇与期待。我们要求教师每堂课都做到仪表文雅大方,待人热情诚恳,授课内容和方法富于趣味性和吸引力,让护生感受到教师和护士的双重职业美,真正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在讲授“绪论-现代护理学发展历程”时,突出南丁格尔对护理发展的贡献。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收集南丁格尔各个时期的照片,制成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辅以详细、生动的讲授,向护生展示一位出身名门望族的贵族小姐如何冲破世俗禁锢而从事身心付出巨大的护理工作,以及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一位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使护生了解护理鼻祖南丁格尔对护理事业的呕心沥血和才智倾尽;并介绍了“国际护士节”和“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奖章”的相关内容,促使护生内心深处产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讲授“中国现代护理”时,展示了中国的南丁格尔-王秀瑛、林菊英、叶欣等护理前辈的照片,详细介绍其感人事迹,以及我国现代护理发展现状和前景,让护生了解护理专业发展道路的艰辛,产生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明确学习目标和榜样。通过学习“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使护生更好的理解患者特征,树立新型的健康观,进一步认识护理专业,从而增强专业信心,促进自身不断发展。

1.2渗透护理情感教育,培养高度职业道德感护理职业道德表现在热爱护理专业、爱护护理对象、严守规章制度、钻研护理业务、保守患者秘密等方面,这些宝贵品质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需要精心培育的[3]。护理情感教育是培养职业道德感的主要途径,借助现实生活中先进人物事迹渲染、到医院参加临床见习、角色模拟等系列教育活动增加护生对职业道德的感性认识,注重培养护生的爱心、耐心、细心、同情心和责任心。

广大护理人员在2003年“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表现出的临危不惧、顽强拼搏、舍生忘死、奋力抢救的精神以及2008年抗震救灾中表现出的不怕牺牲、持久奋战、坚忍不拔的毅力,发扬了救死扶伤的大无畏精神,捍卫了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对在校护生来说无疑是最生动的一课。根据护生需求,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临床见习,每学完一个单元内容后即有一次见习机会,使护生能眼见为实,临床护士在工作中认真、细致、严谨、周密、慎独的工作作风和精神,以及患者的身心痛苦表现,都给护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设计特定情境,让护生自编、自导、自演,变理论教学为具体活动过程。如讲授“特殊情况下的沟通技巧”时,创设病室情景,护生分别扮演愤怒患者、抑郁患者、新入院患者和责任护士角色,通过情景表演来探讨相应的沟通技巧;在讲到“临终护理”内容时,针对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设计情景,护生分别扮演患者、家属和护士,使其能在富于戏剧性的情节变化中掌握理论授课内容。在各章节的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引导护生去创设情景,进行角色扮演,使他们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患者及家属角度去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3规范日常言行举止,树立良好职业形象南丁格尔曾说:“护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护士不但要帮助其行其貌给人美感,有助于帮助患者恢复促进健康。这种良好职业形象的形成,是通过长久训练后内在气质的外化,需要护生下意识地去塑造,并使其成为习惯。为此我们将技能练习室模拟治疗室和病室环境,使护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技能练习课和临床见习课时,要求护生进入练习室和病室必须穿统一的护士服,戴护士帽,不穿高跟鞋,不留长指甲,不戴首饰,进入练习室就如进入病室,一言一行都严格遵循护士行为规范要求。技能练习室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反复强化各种技能操作练习,最终做到操作娴熟、手法轻巧、胆大心细,以培养护生的技术娴熟美、操作轻巧美和动作稳健美[4]。

1.4贯穿临床案例教学,塑造整体专业素质《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一门桥梁课,护生没有接触过临床,加之本课程约有1/4内容属护理理论,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没有生动具体的临床案例,则不利于护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在学习时也会感到枯燥乏味。授课时我们要求尽可能结合临床实践,通过具体案例情景加强护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如在讲述“医疗事故及处理”内容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将抽象理论形象化、简单化,针对问题护生畅所欲言,进一步领悟和运用所学理论,同时又提高了护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应变沟通能力。再如讲授“给药原则”时,以身边有血有肉的惨痛教训为例,加深护生对“三查七对”原则的理解,又能从中学到一丝不苟、忠于职守、诚实严谨的慎独修养。

1.5鼓励评判性思维,挖掘科研能力评判性思维是现代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要求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各种复杂临床现象合理质疑,独立思考,做出更好的决策。在护理操作教学中,我们改变护理工作过分强调程序和规则、盲目服从的传统做法,在教师规范示教后护生展开练习的过程中,要求护生视自己为一名真正的护士,能全身心投入到模拟操作情景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能够有所创新和改造,并给出科研新信息,引导查阅相关文献期刊,了解最新研究进展。如护生能够了解头尾床单打结铺床法,血压计零点位置、着衣测量和测量部位对血压值的不同影响;简化青霉素皮试液配置方法以及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觉的青霉素过敏试验部位选择等最新研究成果,与教材标准、教师示教相比较,激发护生产生科研兴趣。在讲授“鼻导管给氧法”内容时,设疑“鼻饲及胃肠减压伴吸氧的患者,采用何种氧疗方法最好?”,护生通过查阅文献发现,采用胃管对侧鼻导管吸氧法,氧疗效果不受影响。但是患者双侧鼻腔同时插入导管,如何解决由此带来的诸多不适和不便呢?在我们的教育引导之下,参阅其他资料,护生自己设计了一套鼻饲及胃肠减压吸氧装置--吸氧套管,并书写成文有待发表。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我们都注重创设情景,引发护生去思考问题、查阅文献和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护生的科研能力,为毕业论文撰写和就业后自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新晨

2教学反馈及体会

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我们综合运用各种情景教学,不仅拓宽了护生的知识视野,而且也注重培养专业素质,使护生在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应变能力、审美观点等方面均有了很大提高,为临床实习、考研、就业打下坚实的铺垫。近几年来,我校80%护生能在省内、外找到理想的实习、就业单位,在工作中体现出完美的职业风貌,有的护生毕业后短时间内即承担了领导职务,考取研究生的护生也得到深造学校教师的肯定和赏识,收到了良好的信息反馈。

我们体会到,讲授《护理学基础》课程,不单单是传授给护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护生如何做人,如何更好地塑造自我而符合护士的基本素质要求,把“授业”和“传道”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各种教学情景,促进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

[2]黄戈冰,许乐.护理专业学生人文教育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