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十篇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十篇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5:07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大学生;主体性;创新意识;激励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153-03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总体目标。”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主力军,从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创新意识已成为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过程中,要坚持以大学生主体性为导向,突出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既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又能正确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

因此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的相关原则,并且建立和完善以大学生主体性为导向的创新意识培养机制,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一、加强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性是人本身的能动性规定,反映出人从自我出发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动性。创新意识是一种精益求精、不安于现状的意识,是一种勇于尝试的开拓精神。主体性和创新意识有内在的一致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确立主体性地位是形成创新意识基础;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增强主体性意识。创新教育中,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高等教育必须尽快承担起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历史重任,认识到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而对于未来国家建设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只有激发主体性,培养高度的创新意识,为国家的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奋斗,才能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2.加强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是高校教学内在规律的客观要求

高校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学习与创造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其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创新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实现教学相长,从而可以充分体现教学的内在规律与目的。

3.加强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有利于促进学风建设和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会创造一种积极的学风氛围,引导其他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多出科研成果,从而也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为以后大学生就业增添了砝码。

二、加强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原则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应试教育。虽然大众已经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但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制约,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学校只重视教师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求知精神;忽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重视创新实践活动。针对当前大学生创新意识存在的问题,建立相应的机制、寻求正确的路径已成为当前教育者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建立相应的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机制则必须要遵循科学的创新意识培养原则。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原则对于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教育者必须要遵循和灵活掌握这些原则内容。

(一)主体与激励相结合

主体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用各种激励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正强化的信息反馈,激发其创新的兴趣和欲望。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肯定和赞扬,从而对学生的内在需求进行刺激,促使其产生满足需要的欲望和冲动,这样就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的动力,让大学生成为教育过程的主体,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受教育者在进行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成果的正确性。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新的想法、观点不会自发地产生,一方面源自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更有赖于社会实践。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要求大学生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相关理论为指导,获取新的经验和知识,并且通过多次反复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在实践中既激发了创新的兴趣,获取了新的认识,又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所得观点和认识的正确性,进而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不断发展和成熟。

(三)评价与指导相结合

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原则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原则、标准,对大学生创新过程与成果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定,使大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与教育,同时教育者要积极参与整个创新过程,并把评价的结果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认识,从而给大学生提出指导性意见和新的要求。教育者只有对大学生的创新过程和结果做出评价,并且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指导性建议,才能使大学生了解其自身的长处与不足,才能更有效激发其动力,并且获得更高层次的认识;同时,教育者要与大学生形成有效互动,主动了解并且指导其创新实践活动过程。

三、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机制

形成持续发展的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的长效培养机制,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国家要积极进行教育改革,施行新的政策,而且高校要努力探索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实行创新教育。这个机制要求国家和高校共同建立和完善,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有效地培育大学生的自主精神,并以此为导向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传统的应试教育,存在严重的思维标准化的现象,这会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起到阻碍作用。因此要摆脱传统教育的弊端,国家要积极进行改革,营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主性创新意识的社会文化环境。

1.转变社会教育理念

当前我国的教育理念亟须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从就业教育转向创新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国家教育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指导高校进行有效地改革,树立起既要注重传统理论教育更要重视创新教育的大学生成才模式的新观念。

2.将创新教育融入国民教育

目前,高校的教育体制基本不包含正式的创新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有效整合高校现有的各种创新教育资源,将创新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当中,从体制上保证创新教育的重要地位,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创新教育

高校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主力军。高校一方面要认真执行国家教育部门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也要自主地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寻求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方法,不断探索和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

1.整合教学资源,转变教学方式

周广礼教授指出:“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试方法以教学管理进行系统的整合和优化。”首先要实施民主互动式的教学方式。积极营造学生质疑争辩、自由互动讨论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大学生思维的发散、自主独立人格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从而可以引发“头脑风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其次要引导学生参加知识创新实践活动。对此,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探索灵活多样的课内外的专业实习、技能训练、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新模式,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2.改革课程结构,转变学习方式

教育者应引导大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优化课程体系,重视课程的综合化。各种课程交叉学习,相互渗透,这种课程打破传了统领域局限,其内容都是新颖的、综合性、交叉性的,从而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通过开设逻辑学等思维训练课程,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和思维意识的训练,教授大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大学生学会逆向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等,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能力奠定思维基础,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3.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建立专业型的创新教育师资队伍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离不开高素质的创新教育师资队伍。高校要组织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理论培训,不断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并且高校要认真执行聘任制度,积极引进创新教育方面高素质的教师,使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新要求。只有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要求教师自身具备创新能力,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地创新教育和指导,这样才能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三)完善高校评价机制,鼓励自主创新

长期以来,教育者和教育机构惯用整齐划一的内容和固定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把学生的行为引导到标准化和程式化的轨道上来,而很少给学生留出创新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将评价的重心向创新意识倾斜,都应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目标,使评价体系体现创新意识培养的目标导向和过程。对学生的评价要从考查学生对知识了解和掌握程度方向转移到考查学生综合知识水平、创新能力强弱、道德素质高低的轨道上来。

在学生评价的内容上,不能只重视学业成绩,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其创新能力的强弱应作为评价内容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有效结合,科学严谨地对学生的各项素质进行评价。同时,要将指导与评价有机结合,在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创新过程和创新成果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在学生评价的模式上,不仅需要教师的评价,还需要学生积极自主的自我评价。只有对自己的活动做出正确的评价,并善于分析自己的活动,才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四)建立健全创新意识培养的保障机制与激励机制,强化学生的主体性

高校应该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创新实践活动的保障措施。一方面设立专项大学生创新基金,同时也可以寻求社会资金的投入与赞助;另一方面也要多方面培育创新实践基地。学校要拓宽校外实践渠道,扩展学生的创新实践的空间,企业、公益机构、基层社区、政府部门等,都是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和创新的实践基地。通过高校的保障措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还需要由相应的激励制度来保障,激励机制是推动大学生创新活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创新意识培养的激励机制是建立在相应的评价体系上,对具有创新性的成果进行奖励的制度。高校可以将创新意识培养的激励机制与学分设置、学生评价制度等进行挂钩;对具有创新成果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这些措施都有益于激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因此构建学校对学生的全面激励创新机制,是高校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机制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彭远威.主体性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0):162-164.

[2]刘述进,郭延飞.高校应加强大学生主体性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8(3):82.

[3]赵欣.创新意识培养机制的探索[J].教书育人,2000(4):4-6.

[4]谢志远,刘元禄.大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培养的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1(1):144-146.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篇2

大学生人才培养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更是人才培养和教育的竞争。大学生是新世纪新生代力量,是建设国家的栋梁,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于整个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促进未来国家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为之努力,要创新教育模式,优化课堂教学,为把中国建设为科技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拥有大学生从事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宽松的环境、良好的创新氛围和条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必须承担的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年青一代的创新能力,是继承和发展世界先进文化知识的首要条件,也是中国赶超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不竭动力。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先进的知识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有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年轻人作支撑,中国科技事业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壮大更需要大学生的参与。只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才能贯彻执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才能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从当代大学生的现状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高校当前最紧迫的任务。通过调查发现,现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偏低,尤其是经管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创新性思维能力不高,没有创新兴趣,缺少创新所必需的毅力,创新所需的观察力亟待提高。另外,随着网络的盛行,西方消极文化思潮传入,受其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相脱节,他们的心理和道德修养出现了各种问题,这阻碍了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培养并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

1.思想性原则。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对于学生的自觉、全面、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与促进作用。高校要把知识、能力的培养与思想、道德精神的陶冶和培养结合起来,要在学生的思想深处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引导学生走正确的成长之路,成为有益于人民和国家的有用人才。

2.主体性原则。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中要坚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主动在学习与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将尊重学生与科学培养结合起来,既要注意对共性的全面培养,又要鼓励个性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鼓励学生从事各类创新性活动;将传授知识与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结合起来,不仅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知识创造的规律,教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强化学生自信力,树立自信心,勇于开拓创新。

3.实践性原则。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教中学会做,在做中提高能力。高校在充分认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的同时,应加大投入力度,努力为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提供时间、空间和材料,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活动,让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自己设计、亲自体验、自我评价,体味创造的滋味,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创造的能力。

三、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革新高等教育理念。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塑造是全方位的,不仅要教给学生立足社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激发他们追求知识与真理的热情,培养他们对生活与工作的正确态度。学生在高等院校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学习研究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高等院校的思想理念和环境氛围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它能指导大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高校要做到这些,就要改革教育模式,革新教育理念,在办学思想上创新,彻底转变高等院校只是传授知识场所的传统观念,把高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上,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高校还要有开放的办学理念,从宏观视角思考教育教学问题,要向国际开放,实现教育的国际化;要向社会开放,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培养;精神塑造;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17)06-0016-03

在不同的场合曾多次指出,一定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塑造学生创新精神,打造一批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教育教学部门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⒋葱麓匆到逃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的培养和塑造。总理也在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批示中指出,大学生要参与到创新创业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在实践锻炼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是国家精心培养的高学历人才,是国家和社会宝贵的人才资源,接受了高等教育系统的理论学习,势必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目前多数省市已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应从思想意识和观念精神两方面入手,学生的思想观念有了改变,才能乐于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才能付诸于行动,今后才能大有作为。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要想紧跟时展的脉搏,就必须植根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

一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为了深入广泛地了解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一步做好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科学依据,笔者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问卷,特进行抽样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内蒙古工业大学各个学院、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的学生,本次调查以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共回收问卷1000份,有效问卷900份,有效率为90%,本次调查问卷设计主要涉及学生对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度和期望值,即当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看法、态度和行为,及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笔者还与部分教师、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调查与访谈,从总体上把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根据这次问卷内容,对回收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

1在关于“你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调查中,66.30%的学生认为“开公司、办企业”等挣钱。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核心理念方面存在误区,多数学生没有全面准确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没有清晰地领悟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内涵。

2在关于“你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感兴趣”调查中,74.60%的学生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感兴趣,只有10.40%的学生对创新创业感兴趣;在关于“你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最缺乏的是什么”调查中,78.30%的学生认为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没有创业激情,缺乏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3在关于“你认为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应在哪里培养”调查中,80.20%的学生认为是在大学中进行培养。可以看出,大学生期望在学校期间能够获得创新创业意识、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创新创业奠定良好基础。

4在关于“高校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吗”调查中,50.70%的学生认为在大学很有必要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大学生也意识到,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不仅要有广博而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勇于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创业的启蒙教育首要的是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愿望和兴趣。

5在关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你最希望接受哪方面培训”调查中,83.70%的学生认为是创新思维培训,11.20%的学生认为是团队协作培训,只有5.10%的学生认为是商业运作培训。说明学生也急切需要创新思维的训练,有了思路,才会有行动。

6在关于“你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哪些问题”调查中,51.20%的学生认为是创新创业理念滞后;46.30%的学生认为学院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不够,创新创业氛围不浓;24.80%的学生认为创新实践能力缺乏,渴望有更多的机会提高实践能力。

从以上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应从思想认识上改变学生根深蒂固的传统就业观念,帮助学生明确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切实增强创新创业意识,塑造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创新创业心理品质,培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

二全面把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创业教育是这样定义的,从广义上来讲,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创新创业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继承和发展。在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引发学生们深入思考为什么要创新创业,具有勇于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精神对今后步入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趣,让学生们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明确目标与方向,是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帮助学生成功创办企业、公司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是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知识、创新创业能力及其相应实践活动的教育,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塑造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是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力、领导力、自驱力、抗打击力、沟通力、创新力、行动力等,使学生有心气儿、能发动群众、能解决问题、善于沟通、能顺应变化。创新创业教育有别于以前的守成性教育、适应性教育,而是通过培育具有开创性品格的人,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创新创业教育不只是灌输面向创新创业的专业知识及培养操作性能力,而是把创新创业教育看作是培养学生心理意识、个性品质、专业知识、创业技能等全方位、多领域素质的“系统整合性”教育活动。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与精神塑造的必要性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要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切入点,启发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而且也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未来的世界是三创的世界,即“创意、创新、创业”。未来的大学生不是施舍一份工作,而是创造工作给别人,因此,高校必然肩负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的重任。

1推进高校自身建设改革

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是创新创业行动的思想基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根本目的是使大学生拥有更强的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的实质内核是创新思维,当代大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思维惯常定势,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和愿望,没有创新创业兴趣。现行的应试教育抹杀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既缺乏创造性的培养,又缺乏一种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在未来社会中很难有竞争力。因此,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与精神塑造,是推进高校自身建设改革的需要。

2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从国际上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在高等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早,普遍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而且也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精神、能力的重要性,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从国内来看,目前多数省市已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并出台了系列相关政策。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和精神塑造,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缓解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社会矛盾。

3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社会责任和使命,必须适应创新型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是21世纪大学生成长成才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只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自信心、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和抗压能力,具有挑战精神,才能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才能符合时展的需要,才能肩负起国家和社会的重任。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与精神塑造的途径

创新创业教育,目前仍处于初步摸索阶段,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解决“创新创业教育教什么内容?”“创新创业教育难点在哪儿?”“创新创业教育怎么教?”三个问题,这些方面都是我们教师应该掌握的主要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和精神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本文认为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和精神塑造首要的第一步是教师和学生转变观念,从教师角度讲,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向学生讲解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趋势,逐步渗透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头脑中增强创新创业意识;从学生角度来讲,应有意识地关注这方面的知识,精神饱满地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综合素养。

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富有创新创业能力与精神、甘于投身社会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包括意识、能力、实践三部分。本文重点从三方面阐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的途径,目的是在“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大趋势下,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1课堂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在p于“你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和了解”调查结果中,有51.63%的学生对创新创业不了解。所以,高校应改变教育模式,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传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创业精神,让学生较早地对创新创业教育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高校教师在讲授专业课中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有意识地拓展知识和更新观念,将创新创业系统知识和专业课程知识有机融合,有针对性地去挖掘学生的创新创造综合能力,着重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等素质。同时,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通过翻转课堂等新型的授课方式,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进行专项训练,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目前多数高校已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这样,在课程中能更好地更系统地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

2校园中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环境塑造人,什么样的环境塑造什么样的人。高校除了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硬环境建设之外,还应着重营造一个浓郁的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进行各种相关的创新创业宣传,举办各种创新创业主题活动,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平台。如,通过展板、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家创新创业政策文件,播放创新创业成功事迹视频,举办创新创业论坛、科技创新大赛,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做讲座、报告会等,目的是使学生耳濡目染有创新创业这种意识。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创业校友的联系,组织学生到创业场地参观实践,使学生亲自体验创新创业的具体环境与现场氛围,从而唤起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3实训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

在社会经济新常态下,随着就业形势的新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势在必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注重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创新创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应加强校企合作,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践项目,可以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和成果孵化基地,通过课程实训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还可以结合所学理论布置一些探索性、创新性的实践作业,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提供一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逐步从观念上、行动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使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新形势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大学生终将成为新时代创业浪潮的生力军。高等教育的最理想境界,就是培养“创新、创造、创意、创作、创业”的“创”之人才。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是否适应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的教育理念是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大学教育就应该给予学生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而不是应强加给学生的东西,知识是他人经验的积累,能力是自身经验的积累,让学生拥有市场是毕业的最好方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倡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启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

参考文献

[1](美)彼得・F・德鲁克.创新与创业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李伟,胡立洲.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6).

[3]袁贵仁.在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上的讲话[R].2015.06.02.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高等院校;创新意识;创新人才;途径

中图分类号:C961;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5-0006-02

创新实质上确定了一种新的人才标准,它代表着人才素质变化的性质和方向。当今社会需要充满生机活力、有开拓精神、有先进思想和现代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创新意识能从客观上引导人们朝这个目标努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使人的本质力量在更高的层次上得以确证。它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从而使人自身的内涵获得极大丰富和扩展。创新作为知识经济的首要特征,已成为21世纪高等院校办学的核心内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于国家建设、民族振兴、经济发展、科技崛起和社会进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淡薄的原因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同时,大学生这个群体正处于身心发展迅速的人生阶段,对新事物、新思想的敏感度较之其他群体要高,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但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比较淡薄,主要表现有:创新活动中参与人员被动,整体上积极性不高;创新活动过多地追求形式,实质内容较少;创新活动盲目开展,缺乏对创新实质的理解;创新活动形式单一,具有模式化、公式化等特点。

第一,传统的家庭教育思想阻碍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中国孩子的成长方式受父母的支配,他们按照父母的安排方式成长,其好奇心、求知欲长期处于遏制状态,造成他们缺乏创新的意识。此外,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部分,从小在温室中成长的他们普遍具有心理素质较差、意志薄弱、承受能力不强等弱点。在这样的心理特征下,他们在挫折和困境面前,容易产生后退与放弃的情绪,他们害怕挫折,不愿意面对失败,因此甘于墨守成规,而不愿意有创新活动。另外,部分家庭在其不努力的情况下同样可以提供较好的物质条件,也造成部分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第二,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束缚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旧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导致部分大学生创新意识淡薄。中国传统的学校教育,具有过分注重书本知识学习、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好坏的特点。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国内高等院校绝大部分还是采用学分制,他们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重视学生的考试结果,从而使得大学生依旧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以求获得考试高分。学生只是简单关注如何才能记忆教师上课的内容,重视的是教师授课知识的简单再现。这样的一种教育模式,使得大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扮演的只是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造成思维模式较为固定,很难有新的观念和新的思维。

第三,受社会实用主义的影响,大学生中的功利主义色彩也很浓。在选择所学专业方面,表现为重实用轻基础;在选择所修课程方面,表现为重经济价值轻理论知识。在当今时代,部分高校大学生选择自己的专业并不是因为对这个专业感兴趣,而是因为好就业、收入高。这种功利主义的倾向,使得学生过多关注经济上的价值,而忽视文化上的进步、学术上的创新。

当然,大学生创新意识薄弱的原因远不止这些,而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认识到传统家庭与学校教育及社会因素等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造成阻碍的同时,要着力寻找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

任何高校的教育都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整体,高校教育的创新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研究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问题上,应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来探索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途径。

1.客观因素

第一,学校方面。首先,高校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有平等、信任、宽容、进取的氛围,学校方面应该有意识地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高校过分地重视高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扩大学生视野,引发学生求知欲望。通过对素质教育的强调和宣传,把对学习成绩的重视转变到对创造能力的重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新活动中。其次,学校要多设立选修课程,减少必修课程的比例。选修课程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在感兴趣的领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既能够避免因为不感兴趣而失去学习的乐趣和动力,又能够不断强化自己的优势。另外,学校要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不轻松,在重压下的大学生较少有时间来进行创新活动。高校的教育方式应该与高中教育有所区别,高校可以通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将科研活动列入教学计划等方式来建立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保障机制。最后,学校应该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可以拨出专项基金作为奖学金,以奖励的形式鼓励进行创新活动的大学生;可以提供科研项目、科研设备、科研场所,用于大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等。

第二,教师方面。教师是人类先进文化和科学思想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水平。首先,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创新品质的塑造。只有富有激情、想象丰富的教师才善于捕捉学生创新的火花,而只有及时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帮助学生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没有热情的教学,只会使大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灵气。大学生的思想和想法日趋成熟,他们对于事物开始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如果教师不利用大学生这种优势,而只是单纯要求他们记忆书本上的知识,不去帮助他们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只会扼杀大学生积极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教师是否具有创新品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同时也是衡量高校教师优秀与否的重要因素。其次,教师应该具有创新教育观念,培养自我创新教育能力。教师培训的第一步,就是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尽管创新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关键,然而在很多高校的教学中,还依旧采取的是填鸭式教育。教师很少对教材及教授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出来的学生多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缺乏探究精神、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读书人”。当然,单纯从观念上创新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提高自我创新教育能力。教师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上。创新源于问题的解决,不是教而得之。所以,教师要注意给学生营造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心理学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创造,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毋宁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不断地提出问题,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因此,高校教师应该认识到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将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能达到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最后,教师应该形成创新的师生观。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两个平等的主体。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才有可能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需对自己有新的角色定位,他不可以单纯地扮演教师的角色,而更多的应该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他应该使课堂气氛民主、自由、和谐、生动。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受到感染,增长知识,否则,学生的创新也无从谈起。

2.主观因素

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发展,思想品德的形成,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归根结底,需要大学生不断地从自身寻找解决的途径。

首先,当代大学生应该博览群书,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只有具备了系统的知识体系、健全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知识,大学生才可能在现有的知识内容中发现新的领域,才能激发自身创新的积极性。没有知识背景支撑的创新将是盲目的、毫无意义的,同时也会是缺乏想象力的。想象是创造之母,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学而创,创而学,这是创新的根本途径。这需要大学生具备勤奋求知精神,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求学的道路上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更大的自主创新的潜力。

其次,当代大学生应富有质疑精神,培养反思能力。大学生应该不迷信书本知识,学会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学会思考。当然,创新不仅仅只要思考就可以的,还需要有反思精神,而这正是目前我国大学生较为缺乏的。对于知识,部分大学生已经习惯去继承和记忆,而不是发展和创新,总认为学习就是吸收知识,把知识记到脑子里就是真正学到了东西。事实上,学知识重在“学”,“学”本身就包含了能动性,需要去思考,去超越。只有积极反思,才能在追溯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突破。因此,大学生要创新,就必须突破自身的思维定式,努力尝试运用积极的理性思维去反思,使得思维达到一种更高的层次。

第三,当代大学生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创新兴趣。兴趣是人的精神对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的喜爱和趋向,是人在探索、认识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这种乐趣能够使人们的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进人们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兴趣能促进创造活动的成功,是促使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心理倾向。大学生应该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兴趣的方向,抓住研究重点,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培养自我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孙章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与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

[2]王晓先.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动力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

[3]郭立场.辅导员视角: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路径[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04).

[4]许义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在校大学生科研创新意识[J].科技管理研究,1999(05).

[5]孙俊三,周赞梅.中学教育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创业创新创新意识

一、创新意识的价值定位

(一)创新意识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整个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一些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人才的创造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目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与创造性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仍然相距甚远。而事实上,高等教育的本旨却在于提供学生自由发挥自身特长,形成自身独特社会技能之教育,基于此,高等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便理应定位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考虑到中国当前本科教育已趋向于形成基本文化素养和培养基本职业技能的大众化教育,追求知识教育和知识的广博教育是当前本科教育的必然选择。由此决定了大学本科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对于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并不占足够大的比重,在此情形下,大学生如何才能确保自身可以在每年数百万的应届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和知识精英?笔者认为,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即创造意识。倘若要求大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对大学教育基本培养目标的突破,那必然首先要求该学生具备较好的创造意识,可以实现在相对于中小学教育较具有自由发展空间的大学教育环境下实现自身培养方向的确定和能力的发展。而通常认为,创造意识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即创新意识。由此可见,创新意识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创新意识在大学生创业中的重大价值

具体考察创新意识在大学生创业语境中的价值,我们可以发现,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意识起着重大的作用。

首先,创新意识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的精神指南,它具有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的重要功能。正如任何事物必有内在和外在两个层面,大学生能力也呈现出外在的和内在的两个方面。就创业角度来看,如果视创业本身是一个外在,那么,其内在即创新意识。

其次,创新意识是创业策略的重要指向之一。任何创业必然需要相应的策略指引。尤其是大学生的创业,由于其创业的目的不仅止于事业的成功,更具有锻炼自身能力的特殊定位,因此,其实现的过程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可忽略的内容即创业策略。而任何创意的产生,必然仰赖于创新意识的存在。

再次,创新意识的有意识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必然产生的一个附带效果即大学生思维水平,比如发散性逻辑思维能力,跳跃式思维能力等等,都将获得提高。

另外,创新意识能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当大学生通过自己的有意培养实现了自身的创新意识的提高之后,其必将基于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以及借助于新颖的点子而形成明确的创业意向,从而走上创业道路,因此,创新意识将是对大学生创业潜能的一种有意开发。

一言以蔽之,大学生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对于其自身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对于其创业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在大学生创业中创新意识的培养路径

(一)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培养的精神路径

人类的认识从方向上来看,无非自觉和他觉两个角度。①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必须依赖于自觉意识的形成。事实上,如何形成对自己的创新观念、自己的创新实践、自己的创新心理的自觉自悟,是大学生在创业之前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只有促使大学生借助于自身已有的知识前设作为知识基础,形成良好的问题分析视角,并不断实现对自身认识的升华和突破,才能够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考察人类社会产生之初至今以来的社会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人类从以生存为原动力的对衣食住行等最基本内容的创造,到今天对各类精神需要满足层次的创造,人类的创新无不依赖于人的需要为基本视角,因此,无论从创业实现成功创业的目标实现视角,还是创业者自身如何培养创业能力视角来看,需求的考察是大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培养的精神路径的起点。转贴于

创新意识作为人的一种意识活动,诚如马克思所言,“意识起初只是对周围的可感知的环境的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以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②。因此,在考察需求的基础上,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必然导向对环境的深入考察。而毫无疑问,细致的环境考察并不能实现创新意识的真正内容,批判和怀疑才是变革的基本精神路径。大学生们只有在创业创新意识培养中不断克服惯性思维的影响,不断地通过怀疑和批判来实现对原型的挑战,才具备实现创新意识的可能。

(二)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培养的思维路径

借助于兴趣而产生探索新事物的欲望,事实上等于借助于探索动机实现自主创造的主动性,这是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培养的第一个必要思维步骤。建立在兴趣和动机的基础上,大学生需要视角上的更新和思考方法上的突破以求得对原型的扩大化理解,这是创新意识培养的第二个必要思维步骤。进一步通过灵感式的思维发散来释放“先入为主”效应、“暗示效应”的束缚、强刺激和多余刺激的干扰和思维定势等影响,这就基本实现了思维上创新意识的实现。

(三)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培养的技术路径

具体到技术环节,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借助于信息要素来实现。因此,正确的信息处理方式将形成有益的创新意识的养成。事实上,所有的新点子都来自于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后的创造,甚至于可以认为,所有的创造又是都来自于对前信息的思想变革,因此,创业创新意识培养的技术路径可以概括为:对语言、文字、图像等思想表达方式所传达的信息进行技巧性的处理,进而借助于思维路径来实现创新意识的最终养成。

注释:

①白加良.自觉与他觉-西方哲学对人的多角度探索对我们的启示.理论界.2008(9).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校园文化;创新人才;学校建设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高校是知识、科技和人才聚集的地方,是各种文化思想相互碰撞和迸发的地方,是国家创新、区域创新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21世纪,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必须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形的教育手段,是直接影响高校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体现,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取得的学校文化形态的总和,它体现的是一所学校德、智、体等方面的综合校风。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校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高校校园的基础设施、设备、仪器等硬件,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设施,以其独特的校园风格和文化内涵,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二是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传统和师生员工共同拥有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因素,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三是行为文化,也称制度文化,主要是高校所特有的各种规章制度、校风校纪、道德规范等,它是校园文化中部分精神文化的具体表现和规范行为,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行为准则。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氛围、行为准则、人际关系、校园环境及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的总和。[1]与其他文化不同,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教育环境,在不知不觉中启迪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它以大学生为文化主体,以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活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依托,从而塑造校园精神、纯化校园文化意境、培养完善主体人格。[2]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健康向上、民主文明的校园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创新性人才的基本素质

创新(innovation)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hheum.peter)1992年提出来的。创新有两大特点:一是探索未知领域;二是获得创造性成果。所谓创新性人才,就是在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之上,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并且将自身的创新素质合理地与其专业领域相结合,能够开发出创造性成果的人才。创新性人才通常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素质:

(1)强烈浓厚的创新欲望。创新欲望是创新者的一种积极而富有成果的意识形式,它表现为对学习、了解、掌握新知识有强烈的渴望。创新者富有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精神,不甘心落后于前人,不受别人思想的束缚,勇于另辟新径;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而要急于检验自己的设想和判断力;对创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向往创新活动,并能够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

(2)灵活全面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创造与创新的源泉。一切创造和创新活动都离不开人的思维和想象,特别是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能在某些知识之间建立新的联系,并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既具备获取新知识的渴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又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在科学研究和工作实践中不断有所创新。

(3)综合化的多学科知识结构。当今时代多元化的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要求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宽泛的知识结构和较深的理论基础。同时,知识的融合度要高,即不仅要掌握多种学科的知识,而且要能够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只有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碰撞,才能迸发新的思维火花,形成新的观点,产生新的结论。

(4)良好的个性品质。个性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基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缺乏个性,就缺乏创造性。只有个性得到发展,才能有所创新。良好的个性品质包括: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勤奋求实、不断进取、寻求真理的强烈愿望和不懈追求;具有好奇性和开拓性的探索精神;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精神;善于与人交流、善于向他人学习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创造性人格有着其独特的特征,其中独立性、自信心和意志力是最显著的三个特征。实践证明,在创造性人才的发展中,非智力因素即创造性人格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

三、高校校园文化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创新能力来自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提供自由思维的空间。校园文化通过其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的文化形式,通过其办学理念、办学宗旨、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等一系列独特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创新性人才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校园文化有利于形成大学生健康的创新人格。人格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由气质、性格、兴趣、需要、动机、情感、意志、信念等构成。创造性人格的本质是创造性与创新精神,在创造活动中具有动力作用、导向作用以及对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调节作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充溢着智慧的灵性和文化的光芒,睿智的教师和求知欲旺盛的学生,相互激励,教学相长,探求真理,奉献人类,造就一种充实而自由的学习、研讨、向上的学术氛围。师生共同营造出先进的校园文化,先进的校园文化又反过来激发师生们无穷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去探索、去追求、去奋斗,形成创造性人格特征。#p#分页标题#e#

(2)校园文化有利于激发大学生活跃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先决条件,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创新的需要与动机。优良的校园文化有一种催人奋进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的热情。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学术为载体的校园文化,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素养,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民主、开放、宽松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只有在平等的探讨、自由的交流的环境中,创新型人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从而产生创造成果。

(3)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创造性能力。创造性能力是指人们在各种类型的创造活动中,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创造,新颖而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的能力。校园具有优良的传统文化氛围和浓厚的人文环境,具有特色鲜明的校风、教风、学风,能极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智能开发也有着催化作用,能够促使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提高,使之自觉求知,努力成才。

(4)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不仅要看他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还要看他是否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坚强的意志是开发创新能力的支撑,集学术性、娱乐性、创造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为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提供了机会与舞台。高品味的校园文化培养了学生的坚忍性,培养了学生的不从众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

(1)坚持以校园精神凝聚校园文化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校园精神是校园在长期育人实践中积淀的共同的群体心理特点、行为规范和精神追求,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对校园文化的各个层次起着统领和引导作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具有多样性、弥漫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呈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借助于校园精神这一内核,可整合校园文化各子系统及其亚系统,形成文化合力。多层次校园文化的和谐结合,便可以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学术环境和校园氛围,如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年轻人敢于冒尖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等。校园精神是一种巨大的无声力量,是最优秀的潜课程,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

(2)建设一支富于创造性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可靠保证。

教师相对学生而言是稳定的、非流动的校园文化主体,他们的治学神、态度、方法及做人原则等在实际意义上代表了校园文化的主流。教师不仅要具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健全完美的人格、渊博的学识,而且还能主动接受新事物,在竞争中不断开拓创新来丰富、提高、完善自己。只有创造力强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造力强的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互动作用。要开辟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植于学生课堂专业学习基础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的新渠道。教师正是以其广博的知识、坚韧不拔的毅力、富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为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提供可靠保证。[2]

(3)培育优良的学风、校风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优良的学风、校风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优良的校风能够在校内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能正确引导师生的价值取向,培育良好的校园风范和校园精神。“学风”则是“校风”的重要体现,它是一个学校师生员工在学科学、用科学方面凸显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学风可以引导师生崇尚科学研究,勇攀科学高峰,在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办学实力方面能够产生积极的效应。在新形势下,高校应致力于搞好学风、校风建设,努力培养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并形成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为主要内容的优良校风,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

(4)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所学校有没有生机,学术思想活不活跃,学生具备不具备创新意识、开拓进取的精神等,往往能在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体现出来。通过积极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整体影响力,从精神、物质和管理多方面加强培养的力度,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提供发现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创造自我的平台。以“敢于冒尖”的精神激励和鼓励大学生,将创新的强烈意识渗透进大学生的心灵,使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全体大学生自觉的成才要求。大学生通过策划、设计、组织、实施、参与各类学术科技活动、竞赛活动、娱乐活动等,使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得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最终成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篇7

一、置“议”境,培养创新意识

“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更是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重要形式.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式学习,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学习作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评价,从而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另一方面,讨论可以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大胆求新,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布“动”境,培养创新意识

心里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创设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讲一讲获取新知.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时表现出探索新知识、追求新知识的需求和意向,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因势利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我们可以利用“开放性问题”来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三、提“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正如学生在房间里找到了若干积木――这是发现问题;用这些积木搭成什么呢――这是提出问题.首先需要根据积木的形状和块数,通过想象进行设想可能搭成桥、房子、狗……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发现的“数学条件”选择有效条件进行重组,构成一定的数量关系,建立不同的数学模型.

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数学情境后,一般不要给学生现成的数学结论或模型,而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留给他们实践、讨论、发展和充分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不是教师根据教科书来替学生搭模型,而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提出数学问题,建构数学模型,从而使学生在重新建构活动的过程中萌发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求异、求新.敢于提出问题是学生创新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

四、训“想”境,培养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的因素.想象是创造的先声,是人脑中对己有表象进行加工创新的心理过程,具有形象性、概括性、整体性、自由性、灵活性.因此,任何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丰富的想象是人们漫游科学王国的强劲翅膀.在教学中,教师只有经常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讲“方法”,渗“思想”,培养创

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掌握必备数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通过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挖掘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更好地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和一定的数学意识.

事实上,单纯的知识教学,只显见于学生知识的积累,是会遗忘甚至于消失的,而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浅谈;校外教育;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重要途径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1919年,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第一次把“创造”引入教育领域。他在《第一流教育家》一文中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兴亡有重要意义。

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在学校时空之外,对未成年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形态,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实践活动对少年儿童进行兴趣、爱好的培养并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校外教育作为少年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校内教育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不仅区别于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或兴趣班教学形式的不同,更多的体现在校外教育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校外教育是一种主体教育,它更多注重少年儿童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品质的培养,其独特性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或复制的,在推进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存在许多天然的优势。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时代,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创新是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学生间接的受教育场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摇篮。

一、校外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个性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创新意识形成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中国青少年学生应试能力强,但动手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较差。在加强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中不仅考虑价值取向、教育改革、物质保障、社会机制及人文环境因素,而且应遵循个性化、系统性、实践性和协作性原则,采取科学的对策探索尝试。强烈的创新意识是产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只有对未知世界和真理不懈追求的人,才会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学习、实践和创造,而实践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校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学生创新实践的主要阵地,它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突出了“创新”的主要特征。开展校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巩固、扩大课堂教学内容,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更亲近自然和社会生活,不仅能增强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意识,同时对于提高其科研能力,特别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参加科普的科技游艺活动和科技小制作、学生的各种科技项目比赛都是学生开阔眼界,发挥创造精神的机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不仅渗透着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科技小组活动更是注重以新颖的形式,有趣生动的体验式、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校外活动为学生开辟了获取最新科技信息的渠道,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显露才华的舞台,通过生动的探究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方法,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充分显露出学生的聪明才智,让素养和能力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提升,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见,校外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校外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校外教育主要通过实践活动育人,在互动参与中激发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使少年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实践互动、情境参与既是校外教育活动的突出特点,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特征。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类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改造自然,不仅仅是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物中贯注人的需要、目的和本质力量,使其从“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从而创造出按照自在世界本身的运动不可能产生的事物。实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无论是培养的目的、途径,还是最终结果,都离不开实践。遵循实践性原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坚持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和评价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唯一标准。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在设计过程中,遵守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使少年儿童学习丰富的媒介知识、掌握基本的媒介技能,在满足他们求知欲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校外教育拓宽了少年儿童的成长空间,突破了课堂教学的空间束缚,把学习环境从校内延伸到校外,立足于社会,以校外教育活动为载体,强调实践活动与直接体验对于少年儿童发展的必要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受到有益的教育。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教育要避免传统的说教,让学生在快乐的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实验基地、体验具体的过程,也可以组织一些益智的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创新思维源于常规的思维过程,又高于常规的思维,它是指对某种事物、问题、观点产生新的发现、新的解决方法、新的见解。它的特征是超越或突破人们固有的认识,使人们的认识“更上一层楼”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通过想象可以使人们看问题能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已知推及未知,使思维活动起质的飞跃,丰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因此,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校外教育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突出当代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程度。

三、建立健全的校外活动机制,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的坚实保障

正上学的青少年,他们几乎将所有可利用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课本知识上,完全成了“为了考试而学习”,忽略了自己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相当淡薄,更谈不上创新欲望了。一个完善的活动机制并不能直接使学生产生创造能力,但它可以促进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共同努力,校外教育是校内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家庭教育的连接,是社会教育的支持,各种教育在教育主体、内容、方式方法上各有优势,只有在教育力量协调一致的时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才是最大的。因此,要建立健全学校教育与校外活动相互配合、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明确校内、外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职责任务,做到合理互补,效能最优。在教育主体方面,学校教育承担着对所有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职能,校外教育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参加校外活动的机会。在教育内容和安排上,学校开发出系列的校本课程和授课模式,逐步实现课外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这就要求校外教育机构及教师提升衔接学校教育的能力,努力形成服务和指导学校高质量地开展课外活动的工作职能和能力,根据学校的需求,设计开发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课外活动项目,对学校教育进行有效衔接。校外活动的参与能够让学生放开手脚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得到开发与提高。

四、校外教育以点带面,能全面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面是基础,点是提升,没有面的广泛参与就没有点的突出。我们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过程别注重点面结合,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学校的每一位学生受益,全面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创新的浓厚氛围,环境的影响力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大的推动力,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在学生的正常学习以外,我们组织各种活动,利用校外时间,开展校外活动,以各种小组的活动去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种植活动小组、环保小卫士小组、电脑机器人小组、航模小组、电脑绘画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分工合作,分析遇到的问题,主动寻求解决办法。一个个难题在学生的活动中得到解决,成功的喜悦激励着学生不断进步。小组的活动极大地带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浓厚的校外活动氛围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年来,我们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校外活动,扩大了活动的影响面,把活动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中,使大部分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而创新精神和能力不是天生的,它虽然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在于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创新教育的过程,不是受教育者消极被动的被塑造的过程,而是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主动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受教育者不断认识、追求探索和完善自身的过程,亦即培养受教育者独立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校外教育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丰富的想象力能“撞击”出新的“火花”。良好的校外教育是由师生共同调节控制形成的。因此,教师要善于调控校外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合、合作、相互尊重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探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创新能力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国家创新能力报告》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优化创新心理激励创新意识

创新过程并非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理想、坚强的信念、诚挚的热情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此外,个性在创新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个性特点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新成就的不同,而创新个性的发挥既有主观因素,又与内在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主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多与学生沟通,营造和谐、宽松、乐学、民主、平等、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学习氛围,优化他们的创新心理。在这个过程中,担负中学重要学科教学任务的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启动创新思想,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推广探究;通过新知识,引导学生求新探究;通过快捷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直觉探究;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求异、求巧探究等途径,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2、营造创新教育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究,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

3、重视提出问题扶持创新行为

首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体会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其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了问题意识之后,应进一步地从不同的方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扶持其创新行为。

实践证明,不能提出问题就不可能善于思考,就不可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就不会有创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就得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犯错误,改正错误,教师要学会正确地分析对待学生的“奇谈怪论和异常举止。”才能扶持他们的创新行为。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1、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①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②注意培养想象力。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类比、归纳等。③注意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在教学中,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重视题型训练,发展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特有的思维活动。它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并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通过解题教学,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等思维素质。在解题中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质疑问难、积极争辩、寻求变异、放开思路、充分想象、探究多种解决方案或途径,快速、简捷、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体现。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要培养创新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及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发现新问题,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完成这样的设置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多媒体利用其具有的独到的优势,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置身于现实。

2、运用多媒体教学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学科竞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52-02

机械专业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性,对学生的动手实践经验要求较高,注重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相互结合,因此,在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实践经验的积累尤为重要。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创新深入人心,工程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创新,对专业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越来越关键。企业在高校的招聘工作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创新意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创新思维,进入公司后能够缩短过渡适应期,较好地融入公司和社会活动。围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高校也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众多学者在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内容、课外的科技实践活动做了大量改革和尝试,以培养机械专业学生们的专业素质、创新能力以及行业实践经验,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一、机械类学科竞赛的特点

在机械工程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实践和创新已经深入人心,为了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和创新的科技活动,国家组织了众多大型机械类全国比赛,有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挑战杯以及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这些比赛内容覆盖面广泛,具备很强的应用性和动手实践性,同时在创造创新的空间上也有很大的拓展,综合了机械设计、力学、制造学、工艺学等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对模型进行设计和建模,并且鼓励学生自己完成零件的加工和装配,真正意义上实现作品的独立自主化,使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全面培养应用实践能力和发明创新意识。

二、学科竞赛对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实践改革1.注重竞赛过程对理论专业知识的综合和应用

创新和实践的源泉来自理论知识的应用,同时创新和实践又是理论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机械学科竞赛中设备的设计和制作牵涉到众多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如机械设计、金属工艺学、几何制图、材料力学、互换性等,加大学科间的相互交融,学科竞赛有利于对知识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进行更深层次的把握。很多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片面和零散,缺乏实际应用的能力,不能从根源上掌握知识的精髓,譬如对三维软件的学习,很多学生对零件和装配图的画法很熟练,但是缺乏实战演习,只是为了建模而建模,不能综合考虑后期的修改,或者图纸不考虑加工环节,忽略图纸对设计意图的体现等,不能从设计加工的角度来建模和设计二维图纸。通过学科竞赛,建模的目的是加工制造,学生在反复修改和反复受挫折之后,会深刻体会到三维模型建立的真谛,减少不切实际的想法。

2.注重竞赛中工程实践的锻炼

工科学生最缺乏的就是工程实践经验,在学校工程实践机会太少,一般就是实验室仪器的操作,金工实习短时间的车间操作,能够具备设计思维和知识能动性的实践机会太少,但学科竞赛提供了这么个平台。机械创新大赛以及挑战杯等赛事,要求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设计并制造设备,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此过程中,学生利用书本原理等构思设备的方案,然后通过三维软件建立设备模型,制出二维工程图,根据自己的图纸以及设计方案自己制作加工,设备组装完成后,进行设备的调试。整个流程下来,学生能够进入一个企业工作环境,切身感受工作氛围,积累设备设计加工的行业经验。同时,对pRoe、CaD等机械软件也进行了实战积累,加深了对软件知识的把握。

3.注重竞赛中设计的创造性和应用性

学科竞赛的产品设计和工程产品设计还是有一定区别,学生工程实践经验少,不能和企业成熟产品设计相提并论。学生的产品设计一般注重设计的概念性和使用价值性,即产品的创意和潜在的社会价值性。因此,竞赛作品更多关注学生设计时表现出来的创意和新颖度,对学生的设计思维进行拓展和培训。教师在指导竞赛工作时,要注重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来源于生活,注意观察生活中方方面面;同时创新也是知识的拓展,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和发展,拓展自己的思路;对别人作品的揣摩和研究,积累创新经验,从同类创造上发展自己的创意,等等。在机械学科竞赛中,作品的指导要侧重于创造性和产品的社会使用价值性,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观念。

4.注重竞赛过程中的团队合作能力

科技的发展都是团队合作的智慧体现,学科竞赛往往强调团队合作,团队能力的也是创新实践的一个关键因素。立足于整体设备,机构设计再分配到个人,个人设计再进行综合,团队协调合作能力的锻炼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竞赛中团队的合作也是工程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实践,企业中项目的设计都是众多工程师齐心合作的结晶,因此团队合作也是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设计实践。每个人的设计思维都有差别,团队的合作有利于新思维和新方法的诞生,这也是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竞赛的作品设计团队意识很强,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就特别强调学生组队参加,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作品的设计建模过程中,需要大家相互沟通,整理好思绪,共同完成模型建立,同时加工制作需要更好的配合,不仅能提高设计效率,也能提高设计的质量。

三、结束语

机械学科中的竞赛大致相当于企业的一个创新项目,需要团队的合作,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需要一定的创新思维。在学生参与竞赛的过程中,既积累了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同时也把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付诸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对整个专业知识更深层次地应用和综合。学校能够培训学生工程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机会有限,学生只能从按部就班的实验设备里摸索,或者从实践短暂的金工实习中积累经验,这些课程时间有限且过于程序式化,缺乏与时俱进的新意。从实践和创新环节上分析,学科竞赛覆盖面广,实践时间较长且和工程设计接触比较紧密,具备与时俱进的内容和主题,从模式以及过程中更符合工程实践,对学生的培养也更透彻和深入。以学科竞赛作为机械类专业实践环节,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发明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行业经验积累,有利于全面培养工科专业高素质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袁焕,招晓荷.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6(10):161―162.

[2]李平,杜力.以学科竞赛为驱动的主动式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