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系统研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5:48

共享系统研发篇1

笔者所在的国有大型企业研究所,研究范围涵盖了制造业铸锻、机加、化工、装备自动化等12个专业,在其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开发研制及推广应用中,积累了大量科研档案,特别是近年来承担完成了十余项国家“863”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目前已拥有106项专利授权,制定颁布实施的国家、行业、企业标准近百个;年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在推动企业工艺水平提升、制造技术进步及行业科技发展过程中以每年产生50余项科研项目档案递增,传统的面向文字图纸信息的结构化关系型数据库已不适应多媒体、网络化技术发展,作为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组成部分的电子文件、电子图纸等新型载体的出现,在特性上也与传统档案有着根本改变。基于此,在借鉴企业档案管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基础上,探索建设企业数字档案馆、构建项目管理和档案信息化管理于一体的pLm项目管理系统,使科研全生命周期中产生的科技档案的管理日趋科学化、规范化。

2技术架构

2.1构建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平台。制造业档案信息集成已成为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在科研环境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ionLifecyclemanagement,pLm)自?Q生之日起就扮演着企业数字档案馆管理平台的角色,成为企业追逐的焦点,而企业数字档案馆是适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运用计算机技术与手段,以电子档案为对象,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实现网络档案收集、整理、保护及信息共享的管理系统。通过pLm信息化网络平台以期实现企业研发全过程管控与档案信息资源协同共享的无缝集成。

2.2实现以纸介质管理中心向电子数据为中心管理的转变。以pLm为平台建立企业科研项目Bom管理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以科研项目为核心,应用项目结构与配置管理把与之相关数据及档案信息资源和过程集成统一管理,使档案信息资源在其生命周期内保持一致、完整和安全,建立企业数字档案馆技术数据管理中心,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重用度和通用性。

2.3通过工作流管理系统体现其特性

2.3.1扩展性。通过柔性、开放的平台化建设和多层分布体系结构,将数据、业务逻辑与使用者界面分开,并根据技术需求集成相应的应用系统。系统集设计、仿真、管理于一体,在提供较完善的设计管理功能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与集成,开放通用规范的api接口。项目资源可方便使用动态权限管理。在设计过程中使用分布式资源数据库架构,实现资源库动态扩充,借助平台api接口,将设计、仿真数据统一管理。

2.3.2有效性。系统自动记录项目档案资料生命周期状态以及所处阶段,并按照系统流程自动保存历史版本和记录并有序地动态变化。可确定档案来源的真实性、合法性,并可追溯。通过系统完整性检查功能设置及规则制定,确保档案资料完整和没有被有意或无意地篡改。

2.3.3安全性。从技术、管理和标准法规等方面,以积极防御和动态保障为原则,以等级保护制度下的风险评估为手段,保障系统安全的持续性。根据权限设置,使非合法授权者不得使用。可随时进行各种数据备份功能和快速系统重建、数据恢复功能。

2.3.4协同性。使不同阶段不同参与角色在相同平台下进行协作,构造单一研发管理和协同平台,协同笔记簿和线上讨论功能支持项目成员合作建立新的文档,实时获取/交换团队相关的意见、记录、评论、链接和文档,促进知识共享与创新效率。

3创新实践

3.1搭建pLm系统运行环境、基本模型、流程、制度、权限。针对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设置文档大类,规定图档录入方式、图纸变更、下载申请等技术规范,制定pLm图文档管理、录入、系统权限划分、审批流程等相关使用规范。

3.2管理推进

3.2.1图档管理。建立电子数据库,采用树形管理结构,安全、高效进行项目档案资料的存储、创建、浏览、编辑、修改、备份等操作,保证数据存放合理、主次分明、浏览有序、结构清晰,图档数据由原来保存在个人电脑上统一至服务器上集中管理。浏览文件格式为主流二维autoCaD、三维格式(ugnx、pro-e等)、工艺仿真分析、虚拟制造、office各版本、txt、各种图片格式、pdf等。

3.2.2版本控制。根据需求自动生成保留版本和临时版本,并对修订版本进行简短修改说明,实现档案资料交换与追踪。

3.2.3借用引用功能。在原有图纸基础上可进行借用、引用操作,保持和原有图纸一致。

3.2.4图文档查询。根据查询条件,对系统管理文档进行快速查询,减少信息定位时间,提高研发效率。

3.2.5清单管理。完成设计后系统可直接从CaD中提取产品Bom清单信息,并可添加Capp等工艺信息和工艺仿真信息,为以后的信息化项目辅助制造Cam、数字化制造DnC/meS等提供准确的产品原始数据。

3.2.6流程管理。根据工作流程实行电子数据电子化审批。可在各种格式文件中进行红线批注功能并自动归档、永久记录审批过程意见,实现无纸化审阅文件。pDm流程满足多人中任一人审核即可通过的能力。

3.2.7编码管理。对进入系统的各类档案资料,按其属性自动进行编码,保证系统内文档做到一物一码。

3.2.8日志管理。提供对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所有用户的操作进行细致完善的记录,可以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建立安全事故有据可查的证据。

3.2.9权限管理。权限控制分为通过角色直接赋权、对文档属性进行设定、在工作流程中权限设置三种模式。不同人员工作桌面及产品树不同,互相屏蔽,针对不同人员分配权限,并进行工作记录以杜绝非法操作。

3.2.10过程控制。通过过程中产生的文件审批流程控制和生效档案资料的更改、项目完成后权限重置、项目归档流程控制形成整体闭环。

3.2.11使用规范。系统审批流程的使用规范按照项目及图文档检入后的校对、批准审核等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方法,设定项目、图纸、文档、图文档下载申请、图文档打印五类审批流程。

4实施效果及突显特性

4.1实施效果。经过近5年的努力,档案人员协助对该所科研项目及其成果(专利、奖项、论文等)进行了pLm系统的应用实施,将所内图文档分成8大类69个小类以及基本流程8个,建立系统用户和注册用户132人、系统角色36个、各类项目100项、项目资料9706件、业务流程模板12个、运行审批流程107个。并以此形成了以项目为龙头、以纸介质管理中心向电子数据为中心管理的转变,实现了基于业务规则的科研协同和电子数据自动分发,在线查询,推动了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及信息功能发挥,使科研环境、档案信息资源保障环境发生了改变,档案管理工作转移到基于需求、基于科研过程、基于知识发现与集成形态为利用者档案信息服务的学科化。为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保管和开发利用共享平台创造了技术条件,推动了档案安全保障服务体系由注重档案实体静态安全向档案实体动态使用安全与档案信息安全并重的转变。随着科研项目档案管理的有序推进,pLm系统也在不断完善。

4.2突显特性

4.2.1共享与网络化。根据系统权限设置可全程资源共享,支持多途径、多角度检索和利用方式,满足各类查档需求。系统可运行在网络环境下并保证数据的一次存储,支持在网络环境下产品工艺数据的共享和各不同层次人员网络环境下的项目协同。

共享系统研发篇2

【关键词】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云服务;共享平台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458x(2015)05―0055―06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远程教育的受益者。远程教学资源是远程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各个远程教育机构都建设了大批网络教学资源,为加快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网络教学资源重复建设、优质资源缺乏共享、资源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成为长期困扰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网络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国在资源共建共享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教育部组织建设的“新世纪网络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以及“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工程”和“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联盟”等,推动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一些组织也开展了资源的共享工作。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与高校网络教育学院之间开展少量课程的共享工作,部分高校间还通过协议交换或购置课程实现资源共享。国内的研究与实践更多地关注资源建设、开发模式和资源标准研究,对其模式与机制建设研究与实践较少,缺少具体实践运作和分析[1]。

为了实现优质远程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2007年,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北京交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8所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和一家科技公司联合组建成立网络教学资源研发中心(以下简称“资源研发中心”)。该资源研发中心共建了优质的网络教学,并构建了基于云服务的资源共享平台。目前该平台已共享课程40门,6所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的学生共计9.8万余人次选课、学习,学生来自全国32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平台运行稳定,资源共享效果良好。本文以这一由我国多所高校网络教育学院联合开展远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研究和实践为案例,主要介绍其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和如何设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分析其资源共享的效果。

二、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

(一)建立机构,促进共建共享的落实

为了落实资源研发中心共建共享资源工作,各成员单位签订了《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研发中心合作协议书》,理顺了各自的利益和权责。制定了《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研发中心章程》,按照章程组织成立了相应的管理和协调机构,选举了理事长、副理事长以及理事等,开展资源共建共享的管理工作。资源研发中心确定了资源共建共享的管理模式。共建共享资源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小学分、小模块、小专题素质教育课程。

(二)建立统一的资源建设标准和规范

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是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前提。资源研发中心要求所建设的教学资源要遵循国内外通用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统一标识和规范。教育部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部级网络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等规定了资源属性标注标准、资源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资源制作的技术要求等,为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质量保证。

(三)建立资源建设整体化技术方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资源建设技术手段和整体化方案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多媒体表现形式、终端设备、操作系统的多元化,使教学资源的类型也变得多元化,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资源研发中心包含一位特殊的成员――地处北京的一家科技公司,该公司在资源研发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共建共享资源开发和技术研发,在技术研发中与教师团队配合,根据不同技术手段的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资源模式,选择最优化、最适用的建设方案。例如,课程案例动画的设计开发、移动学习课件的研发等。

(四)建立共享机制,保障资源共享

共享是共建的目的和出发点。资源研发中心制定了《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研发中心网络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实施方案》,各成员单位签订了《网络课程共享协议》等,确定了资源共享的机制,确保了各成员单位的权益,为资源共享提供了保障。

有了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资源共建共享工作顺利推进,资源研发中心各单位共同建成了9门优质网络课程(包括专门教材和网络课件),其中3门课程入选“部级网络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正在建设的网络课程3门,还有按照统一标准建设小学分素质教育课程40门。

三、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要实现资源的共享,平台是关键。资源研发中心委托成员单位之一的科技公司按照课程共享协议的要求设计开发了资源共享平台,主要实现学生选课、学习、资源管理、系统管理以及资源云服务等功能。

(一)资源共享平台的教学管理系统

课程资源要用于教学,就要求资源共享平台具有选课、学习和管理等功能。资源共享平台的教学管理系统由教学平台、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库三大子系统组成。

教学平台子系统包括学生选课模块、在线学习模块、作业管理模块、辅导答疑模块、在线测试模块、互动讨论模块、信息模块等,主要实现各成员单位的学生登录平台进行选课和在线学习等活动,以及教师进行课程学习辅导等功能。

教学管理子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资源审查模块、管理员管理模块、成绩管理模块、统计分析模块、计费管理模块等,主要实现各成员单位对学生、教师的用户数据进行管理,对学生学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及资源研发中心对数据的统计、计费等功能。

教学资源库子系统包括教学资源库、资源管理等模块,主要实现成员单位上传共享资源和对资源进行管理等功能。图1是资源共享平台的总体框架及各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

(二)资源共享平台的系统结构

资源共享平台的核心功能是实现各成员单位在全国各地的学生点播共享课件。如果将共享资源放置在网络教育学院各自的资源服务器上,既对现有网络服务器造成更重压力,也不利于资源的及时更新和学习支持服务。云服务具有方便快捷和海量数据存储的特点,建立基于云服务的资源共享平台是实现资源优质服务的最佳方式。基于云服务的资源共享平台可以帮助访问资源的学生寻找提供最优服务的资源库,并自动建立连接,实现快速流畅的点播学习,学生不必知道资源来自何处。

针对资源类型和需求现状,结合云服务的功能与特点,资源研发中心设计了基于CDn(内容分发网络)技术的资源共享平台[2](如图2所示)。

资源共享平台系统主要由教学系统、管理系统、学生用户、管理者用户和各资源节点组成。教学系统是学生访问云端资源与服务的重要接口;管理系统是管理者对学生用户、管理员用户、资源数据等进行管理的系统。学生用户登录教学系统后,进入由各种资源和服务的节点组成的学习资源网络。该学习资源网络以中心资源节点为核心,数个子节点与其相连。平台的资源调度系统根据学生用户的网络信息(如ip地址),通过后台监视系统判断各个节点状态,然后为学生用户选择一个最优的节点,提供资源和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点播的流畅以及互联网带宽资源的最充分利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最优访问。

(三)资源共享平台的体系模型

为理清资源共享平台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方便平台的实现,根据资源共享平台的系统结构,结合云服务的三个层次,采用分层体系结构,从基础层、管理层和用户层三个层次设计资源共享平台的体系模型[3](如图3所示)。

1.基础层

基础层处于该体系模型的底层,包括基础网络支持环境、各种物理基础设施等硬件资源和各类网络课件、素材等软件资源。所有这些资源分布在各个资源节点上,为资源的存储和读取提供软硬件支持。

2.管理层

管理层处于该体系模型的中间层,也是核心层,包括资源管理、服务管理、连接服务等内容。资源管理的任务是对基础层中的各类资源进行查找、定位、调度、监测等;服务管理包含安全管理、监控管理、存储管理等,负责提供进程管理、资源分配、存储访问等;连接服务利用通信协议对数据的连接、交换、传输等进行控制和管理,实现资源在物理上的连接,通过采用统一的资源管理机制来支持学生与资源节点的交互,实现资源的有效传输。

3.用户层

用户层处于该体系模型的顶层,由各种软件系统和学习工具组成,包含资源管理和应用服务系统等。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系统浏览和播放资源,完成在线测试与互动交流等;管理者通过管理系统对资源和用户信息等进行管理。

该体系模型明确了资源共享体系中资源存储、传输和应用的三个层次,为资源共享平台的开发理清了思路。

(四)资源共享平台的实现

资源研发中心各成员单位的远程学生总人数约40万人,同时进入资源共享平台进行学习的人数和点播视频课件数众多,对平台服务器的响应速度、存储速度等有较高的要求。为满足这一要求,资源共享平台采用了基于mVC的eXtJS+StRUtS+SpRinG+HiBeRnate软件开发架构,同时根据平台用户高并发、大数据的特点,采用了大量互联网的新技术。其中比较关键的技术包括noSQL技术、分布式缓存技术、分布式点播技术等。

1.noSQL技术

资源共享平台面临着大量学习数据的存储,采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会产生查询复杂、系统响应慢等问题。在平台中使用了分布式的基于Key-Value结构的非关系型数据库Cassandra。Cassandra是一个网络社交云计算方面理想的数据库,以amazon专有的完全分布式Dynamo为基础,结合了GoogleBigtable基于列族(ColumnFamily)的数据模型,同时支持p2p去中心化的存储[4]。

2.分布式缓存技术

资源共享平台同时上线人数很多,单纯依赖数据库无法保证响应速度,而传统的缓存技术又无法支持如此大规模需要缓存的数据。为此,平台引入了分布式缓存系统Redis,保证缓存数据的可靠性。

3.分布式点播技术

资源平台需要同时看视频课程的人数众多,为了保证用户能够快速利用CDn网络进行点播,平台内采用了分布式点播技术。平台能够根据用户的不同来源,通过ip侦测和智能DnS技术,自动对播放软件进行优化,使用户能够就近访问。如果遇到视频卡断等情况,自动进行服务器的选择和跳转,保证用户的视频观看效果。

通过整合相关技术对业务进行代码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与各个网络教育学院教学教务平台的无缝对接,学生可由学习平台直接进入资源共享平台选课、学习、测试等,教学资源库子系统实现了资源的上传、管理等功能,教学管理子系统实现了学生用户管理、选课数据统计、学生成绩统计等功能。资源共享平台的教学系统基本满足了学生学习和各单位管理的需要。

资源研发中心在北京租赁多台服务器用于搭建平台系统,其中包括均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存储服务器、web服务器、备份服务器、资源中心节点服务器等。在全国各地租用了多台网络服务器作为资源节点,由两个资源中心节点服务器通过CDn方式将资源定期分发到全国22个资源节点,从而实现学生就近访问学习资源,解决了网络拥塞问题,提高了学生访问资源的响应速度,提升了学校远程教育的服务能力。

资源共享平台硬件基础设施由资源研发中心统一租赁,各成员单位共享使用。每个成员单位只需要根据学生的使用量支付5-8万元的使用经费,即可享用优质的资源服务,与各单位自行租赁服务器建设资源云平台相比每年节约近30万元的教学成本。

四、资源共享现状分析

各成员单位积极参与资源的共享工作,制定政策和措施落实学生的选课。资源共享平台于2013年3月上线运行,6所高校的学生在平台上顺利进行了选课学习,资源共享工作实施效果良好。

(一)各校资源共享实施现状

4所高校已经按照资源研发中心要求结合各自的特点制定了课程选修政策,积极推动素质教育课程共享工作的开展。福建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正制定相应政策,逐步推进实施。西南科技大学积极推进资源共享工作,在政策、经费和人力方面都予以积极支持。为推进素质教育课程的共享,学校制定了《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素质教育课程实施办法》,适当调整了各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求远程学生在第一、第二学期分别在资源共享平台选修1学分的素质教育课程。学院安排了技术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与科技公司协调教学教务管理平台与资源共享平台的对接,并于2013年春季开始素质教育课程的选修工作,推进共享课程工作的实施。学院在素质教育课程选修过程中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及时做好支持服务工作,定期通知或短信督促学生选学课程。

(二)资源共享平台共享课程现状

当前,资源共享平台已经共享6所院校建设的小学分素质教育课程40门,课程以视频为主,每门课程0.2、0.5或1学分,每门课程时长1-3个小时,每讲5-10分钟。40门课程中包含文学素质类课程15门、家庭生活类课程11门、工作技能类课程9门、科技类课程3门、心理情感类课程2门。其中,福建师范大学11门、华南师范大学10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7门、西南科技大学5门、北京交通大学4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3门。资源研发中心近期计划将共建的9门优质网络课程上传到资源共享平台,供中心各成员单位网络教育学院学生学习使用,进一步发挥资源共享平台的作用。

(三)资源共享平台共享课程选课及学习现状

资源共享平台自2013年3月运行以来,选课人数和选课数都不断增长。到2014年12月,6所院校远程教育选课学生人数达98,161人,选课104,568课次。其中,2013年选课37,590课次,2014年选课66,978课次。各高校年学生选课数如图4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2013年有4所高校学生选课,2014年有6所高校学生选课,而且各高校学生人数及选课数都有明显增加。

目前,学生在资源共享平台学学时累计达到415,151小时,人均在线学习时间4.23小时。人均学习时长与一门小学分课程的视频课件平均时长+在线测试时长之和基本相当,说明远程学生基本完成了视频课件学习和在线测试。资源共享平台学生累计登录834,558人次,人均登录资源共享平台8.5次,最高并发数达到3,500。近期平台日均访问量658人次,日均学时数2,447小时。

西南科技大学的远程学生选课人数及选课数比其他院校高很多,而且学生选课比例也较高。以2013年春季入学学生选课为例,学生13,922人,目前完成选课27,885课次,选课39门,获得26,11分,93.8%的学生完成了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素质教育课程比较满意,认为这些课程既提升了个人素养,又有利于自己的工作,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资源共享平台共享课程选课分析

笔者统计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共享的公文写作课程和西南科技大学共享的音乐欣赏课程的选课数据(如表1所示),两门课程分别为1学分和0.5学分。从表中可以看出,6所学校都有学生选学这两门课程,但公文写作课程的选课总人数是音乐欣赏课程选课总人数的10倍,说明学生选课时更看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课程的学分多少也有一定关系。两门课程中,西南科技大学选课人次远远大于其他高校的选课人次,主要原因是该校推动资源共享的政策措施得力,学生选课积极性较高。

对选课人数排在前9位的课程进一步统计分析(这9门课程的选课人次数占总选课数的85%),对学生的选课情况便会有一个清楚的了解。选课人数排在首位的课程是“羌族文化”,说明成人学生对少数民族比较感兴趣,希望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等,提升自己的个人文化修养;“公文写作”课程选修人数次之,说明学生希望提升自己工作公文写作的能力和水平;接下来是与家庭生活相关的课程,如“旅游出行指南”“家庭汽车安全驾驶及维护与保养”“葡萄酒品鉴”和“家庭理财”等,说明我国国民经济水平整体得到提高,人们旅游出行的时间增多,购买私人轿车的家庭增多,开始注重生活的质量,与当前的社会现状十分吻合。同时,“心理课堂”和“幸福的艺术”选课人数也不少,说明成人学生工作、生活的压力比较大,希望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提升自己生活的幸福指数。“能源技术概述”选课学生数也名列前茅,说明这部分学生喜欢科技类课程,关注新的技术发展。平台被选课程的内容及数量折射出了当前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的真实状态。

以上9门课程在5所学校学生选课课次中基本都排在前9位,只是课程排序稍微有所变化。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选课与其他5所高校差异较大,其选课课次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教师最需要什么”“世界遗产”“漆画十美”“物业管理”和“大牛市为什么不赚钱”。选课不同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5门课程学分都是0.5学分,符合所在学校对课程所选学分的最低要求;另一方面是该校成人学生基本上都是中小学教师,所以选择教师职业及文学素质类课程较多。

(五)资源共享平台学习支持服务现状

资源共享平台设立了“在线客服”,为学生提供7x24小时的非学术支持服务,学生可以随时就课程、平台相关问题向资源研发中心服务人员咨询。针对学术性问题,客服将问题返馈给各单位主讲教师,主讲教师在48小时内通过资源共享平台予以回复。

(六)资源共享平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资源共享平台自上线运行至今,为各高校学生提供了优质的选课、课件学习服务,学生反映良好。服务器未出现数据丢失、服务异常等情况,这一切都依赖于云服务的网络服务和数据双备份机制。

五、总结与反思

课程资源共享数据及各校实施情况显示,影响课程资源共享的因素可以从四个主要方面予以完善:一是各校推进课程资源共享的政策措施和力度,这是影响课程资源共享的核心因素。各高校有必要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措施,推进政策的落实,促进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二是共享课程资源内容类型。该平台中共享的是素质教育类课程,共享课程选课数据显示,成人学生更喜欢与个人素养和家庭生活相关的课程。资源研发中心可继续组织各联盟高校建设或购置个人素养类和管理类的素质教育课程,满足学生的需求;三是共享课程的学分大小。多数单位要求学生每学期选学1个学分的素质教育课。由于成人学生学习时间紧,学生更愿意选择1学分的课程,而不是0.2或0.5学分的多门课程。资源研发中心应建立资源的教学内容、课程评价标准等审核机制,统一课程的学分标准;四是平台的易用性、流畅性。学生登录资源共享平台后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并学习,选课、学习是否操作简便、课程播放是否流畅等都直接对课程资源的共享产生影响。资源研发中心应在技术上对资源共享平台的云存储和云服务等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丰富资源共享平台与各学院平台对接接口功能以及完善数据统计功能等。同时,也需要在运营机制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和学院参与的积极性,使资源共享落到实处。

随着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教学资源作为远程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引起了普遍关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将是资源建设未来发展的必然,不仅能弥补资源缺乏共享、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还避免了资源重复建设带来的高成本和严重浪费。高校间自发建立联盟开展远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探索,对推进我国远程教学资源的有序建设和应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推进我国构建继续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也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姚同,王岳寿,马国刚.高校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22).

[2]杨思炜,高东怀,宁玉文.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学习资源共享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5).

共享系统研发篇3

关键词:文献信息资源共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环境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资源已上升为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信息资源的共享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望。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是现代文献服务的基础,也是文献服务工作者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随着文献资源种类的增加和价格的增长,人们对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期望越来越迫切。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而建设的文献资源共享系统已具有相当规模。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正逐渐成为决策领导机关、图书情报部门及社会大众的共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将进入一个更新的发展阶段。

   1.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

   1)自1998年4月,国家成立了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委员会以来,在国家层面上,以科技系统、教育系统、公共图书馆系统三大群体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开始了实施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近年来,这些群体文献信息服务机陶在各自的系统内已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开展得很有声色。如在科技系统,科技部等部委组织推进的由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工程技术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图书馆组成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建设项目,其网络服务系统就是按照“统一采购、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采集、收藏和开发理、工、农、医各学科领域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科技文献服务系统。该系统目前有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外文会议论文数据库、外文科技图书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会议论文数据库和中文学位论文数据库已在网上开通。

  

   其他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网络有,国防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中国工程技术信息网(Cetin),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建设的国家数字图书馆,拥有30多个中心馆的全国医学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

   中国高等教育系统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网络有,由国家计委批准教育部组织建设的以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为依托的网上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一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共建共享数据库。该网络系统由1个全国管理中心、4个全国文献信息中心、7个地区文献信息中心和61所“211工程”立项高校图书馆组成。作为中国大专院校的信息保障体系,它不仅为全国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的研究营造了一个与国际接轨的信息网络环境,同时还提供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公共图书馆系统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网络有,由文化部规划兴建的中国国家图书馆信息网络工程,以及由国家图书馆等124家图书情报单位发起并成立的全国图书馆信息咨询协作网。这些网络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国家图书馆与各省、市、县图书馆连接起来,将丰富的信息资源转变为数字化信息,以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

共享系统研发篇4

关键词中科云媒;农村;科普资源;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3)107-0008-03

0引言

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建设科普资源信息交互平台”,将一切科普资源建设中的信息资源都可通过这个平台和交流,促进各方沟通,协调、顺畅地推进各方工作。农村由于科普经费少、人才缺乏、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已有的科普资源建设基础工作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实际需要,因此,农村地区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需求更加迫切。由山西科技传媒集团自主研发的第一个跨平台科普服务系统“中科云媒”应运而生,该系统通过将科普服务平台建设与科普内容资源建设的有效集成,为农民提供服务,对推进农村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发挥着积极作用,助力山西省科普惠农工程。

1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相关概念

1.1科普资源

广义的科普资源是科普社会实践和普事业发展中所涉及的一切有用物质,如人力、财力、物力、知识、信息和组织制度等。狭义的科普资源是指科普活动、科普实践中所需要的要素及组合资源,包括科普项目或活动中所涉及的媒介和科普内容,如人力资源、资金资源、载体、产品、活动、信息等。

1.2科普资源共建共享

指科普资源拥有主体之间,通过建立各种合作、协作,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途径,开展包括共同揭示、共同建设在内的共同利用资源的一切活动,其目的是最大限度满足科普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对科普资源的需求。共建是共享的物质基础。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涉及资源、技术、人才、资金、政策法规、共享方式、共享程序、评估监督等一系列措施和环节。

1.3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基本要素

第一是共享主体,参与科普资源共享活动的所有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拥有可供共享的资源,也就是说与共享主体中其他成员有互补性的资源;第二是共享方式,方式包括有点对点的共享,有公共服务平台共享、有交换共享、有合作共享、有免费共享、有非赢利共享等;第三是共享客体,就是科普资源,即科普能力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科普内容和科普活动;第四是共享规则,就是参与科普活动的主体依据何种条件对资源进行共享。

2中科云媒系统对实现农村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

2.1中科云媒系统概况

“中科云媒”是山西省科协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工程的主要内容,也是山西科技传媒集团自主研发的第一个跨平台科普服务系统,通过将科普服务平台建设与科普内容资源建设的有效集成,为农民提供服务,助力山西省科普惠农工程。“中科云媒”分为中科云媒科普信息终端、中科云媒KptV、中科云媒手机客户端三个部分,集纳了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多种手段,拥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富媒体等全媒体传播方式,通过无线互联网、3G移动网络和有线电视网向用户传送科普知识,提供个性化科普服务。“中科云媒”在科普惠农电子屏上的应用包括:专家远程互动培训、农科视频点播、数字报刊浏览阅读、供求信息浏览、农业气象信息即时、病虫害预警预报及防治方法、全省各地主要农贸市场每日最新市场行情及价格曲线、农资防伪识别及农产品溯源服务、全国优秀科普网站推荐浏览、农业新闻、专家留言咨询、惠农网购、农科110专家服务、健康365专家服务等内容。

中科云媒系统建设的目标是逐步拓展面向社区、学校、企业和媒体的功能,使系统能更好地服务于科普益民、科普强企、科普助教,而目前的主要应用是为农民提供服务,本文着重论述的也是该系统对于推进农村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容。去年,省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开始选择科普惠农服务站、党员活动室等人流量较大的地点,开展“中科云媒”试点建设,去年建成试点200个,今年将再建150个,最终在全省建立1000个试点。该系统于今年2月初正式启动运行。

2.2中科云媒系统资源共建共享的特点

2.2.1共享主体的多样性

中科云媒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都是以山西科技传媒集团为中心、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综合科普服务系统,是一个跨系统、跨行业、跨部门的工程,共享主体既包括农业科研院所、机构等组织性成员,也包括农业科研专家、学者、工作者等个体性成员。

2.2.2共享方式的公益性

无论是针对个别站点特有问题的点对点共享,还是针对所有站点的公共服务平台共享,这些科普资源的共享都是免费的、非赢利的,是具有公益性质的资源共享。

2.2.3共享客体的丰富性

即科普资源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专家培训、农科视频、数字报刊、供求信息、农业气象信息、病虫害预警及防治、市场行情、农业新闻等内容,资源传播方式涵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富媒体等各种形态。

2.3中科云媒系统对推进农村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

2.3.1农村科普资源共建共享需求更加迫切

农民是《科学素质纲要》中科普工作开展的四大类重点人群之一,然而农村科普资源建设非常薄弱。农村科普经费少、人才缺乏、基础设施落后、渠道单一、内容形式滞后、工作力度不够等已经成为农村科普事业发展的普遍问题,已有的科普资源建设基础工作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实际需要,因此,农村地区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需求更加迫切。

与此同时,很多农民市场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已普遍意识到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和运用专业技术的自主意识普遍增强,渴望更权威的信息、更专业的指导。而在农民能接触到的挂图、广播、电视、网络、培训、电话咨询、专家指导等形式中,各种形式都有其适用性,适合解决农业生产生活中的不同问题,分别受到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情境、不同问题的受众的欢迎,均为知识和技能传播的有效方式。

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促进农村科普资源建设,不断提高对农村、农民的科普服务能力势在必行。

2.3.2农业新技术、新产品需要共建共享平台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由于沟通渠道和沟通平台的不畅,农业科学的新技术、新产品并不能第一时间被农民了解、掌握和推广,也就无法第一时间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搭建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平台则能很好的解决渠道和平台的问题,既使农民受益,也使农业科学研究工作最新成果得以及时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为农业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与农村、农民之间及时有效的沟通疏通了渠道。

2.3.3中科云媒系统对于实现农村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有独特优势

中科云媒系统对推进农村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就在于提高了科普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成本,提升了科普资源服务科普惠农工程的水平、范围和影响力,以更少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更多的农民提供更丰富、更高水平的科普服务,提高科普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中科云媒系统实现农村科普资源资源共建共享的经验

3.1建好平台是实现农村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保障

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载体和平台,只有创建好的载体,搭建好的平台,工作才能实现运转顺畅。中科云媒系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针对科普工作的应用尚属首家。系统支持目前各种形式的科普资源,能提供包括视频点播、数字报刊浏览阅读、供求信息浏览、农业气象信息即时、病虫害预警预报及防治方法、农资防伪识别及农产品溯源服务、农业政策解读、全省各地主要农贸市场每日最新市场行情及价格曲线等多项服务。能够推送的科普资源包括科普网站、科普高清视频、科普挂图、科普音频、科普动漫、科普报刊、科普游戏等。系统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低成本、培训范围广如同面对面授课一样的互动培训效果。系统具有先进的自动推送功能,可以把最新的科普资源定时推送到终端设备的存储设备上。设备的运行模式和用户操作都由控制中心控制,控制中心可以查看每个设备的运行情况,可以随时捕捉设备运行状态。同一时间各终端个性化精准信息服务,即不同的终端在同一时间显示的内容不同。系统先进的数据传播形式和操控模式是实现农村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和保证。

3.2形成合力是实现农村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途径

“中科云媒”系统浩大,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必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各方的资源优势,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形成社会合力,才能达到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在首届山西省文博会上,“中科云媒”项目签约1亿元,融资6000万元,为项目提供了资金的支持。为了向农民提供更专业、权威的服务,中科云媒系统以农科110电话咨询服务中心收集的最新的农业生产问题为切入点,依托全省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及所有农科110专家为专业知识技术支持,向农民提供视频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在信息终端,系统立足于山西科普惠农服务站完善的网络体系,充分利用农村活动室、文化活动站、党员活动室等场地,最大限度地实现科普设施、科普阵地的多途利用和综合利用,初步形成了多家联手、多种渠道、互利互惠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格局。

3.3各方受益是推进农村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持续动力

“中科云媒”系统的应用,搭建起了科研高校、院所、专家和农村、农民直接沟通的桥梁,把科研高校、院所的最新研究成果更快捷、更便利地传达给农民,可以让专家不用深入田间地头就可以指导农民种植什么、怎样栽培、怎样防病虫害,可以帮助农民把专家请到身边,实现了专家“一对多”和随时咨询的便利。截至今年9月底,“中科云媒”系统共供求信息1500余条,病虫害预报350条,农业政策解读388条,市场行情2800余条,利用远程培训功能邀请了20位专家对农民进行了蔬果种植方面的培训,可以让各种农业种植、养殖中的问题得到及时诊断和及时指导,服务方式方便、快捷、高效,惠及2万余农民,有效地指导了农业生产,是农民增收的又一可靠保证。

4做好中科云媒共建共享工程的创新思考

4.1持续开展针对农村地区的科普资源需求调查

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应围绕三个“需求”来进行,即国家的需求、科技工作者的需求、服务对象的需求,这是一切科普工作的方向指针。要做好农村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就要了解农村和农民对科技信息需求的方面和内容,根据我省农村地区农民对科普资源的实际需求和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通过中科云媒系统资讯,开展培训,指导生产。

4.2加强农村科普资源建设工作

中科云媒系统的各种科普资源开发要形成系统,统一包装、统一宣传、树立品牌、树立权威、培育需求。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选题共享,提倡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根据需求共同开发,重点开发与长远建设相结合,根据不同农时、不同地区的不同问题策划主题活动,以自主开发为主并结合对优秀资源的引进。在注重开发科普资源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二次创作,就是对已开发的、反响较好、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科普资源加工组合,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和推广。总之,在农村科普资源建设的方向上,坚持精品、权威、实用、全面的原则,突出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特点,内容要正确、逻辑严谨,层次清楚、分类合理,突出特征,要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实际生产生活技能。

4.3建立农村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联合机制

一是动员机制。在各共享主体之间加强动员机制建设,包括发挥资金导向作用,以有效调动社会力量投入农村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二是协作机制。探索并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村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和实施办法,打破资源分散、封闭的状况,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三是服务机制。积极整合优化集成已有资源,降低资源开发成本,将海量的科普资源信息归集和整理后呈现给农民,提高科普资源使用效率和科普公共服务水平。四是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教育、传媒等社会各界和广大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参与农村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热情,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激励,树立典型、扩散影响。

4.4探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作为一个科普平台,中科云媒服务系统以服务为宗旨,以公益为准则,科普资源服务最大化是其资源的共享原则。然而与此同时,农村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还应该探索融资的多种途径,利用社会科普优势开发科普产业,通过探索农村科普传媒及科普产品的研究开发、科普作品的创作与发行等,引进民间资金,利用社会资源,普及科学知识,寻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为农村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程提供更好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

综上所述,中科云媒系统作为一个集合科普服务平台与科普内容资源,集纳全媒体传播方式的为农民提供服务的系统,虽然投入运行时间尚不足一年,但已显示出与生俱来的优势与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本文虽做了初步探讨,然而只有经过更久的经验总结和更深入的探索思考,才能更好地发挥中科云媒系统对于推进农村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孟璞,松鹰主编.科普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

[2]任福君.关于科普资源研究的思考[a].中国科普研究室编.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C].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8.

[3]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eB/oL].http://.cn,2006.

[4]中国科协.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方案(2008-2010[eB/oL].http://.cn,2008.06.24.

共享系统研发篇5

关键词:供应链契约回购契约收益共享契约

供应链契约的本质及类型

供应链契约是指通过提供合适的信息和激励措施,保证买卖双方协调,优化销售渠道绩效的有关条款(王迎军,2001)。它的本质是一种协调机制,供应链契约通过改变供应链的协调结构,使供应链达到协调运作状态。供应链契约是经济学契约理论在供应链中的一种运用,其研究主要源于多阶段库存理论。自从早期有人提出供应链契约理论之后,有众多学者对供应链契约做了一些研究。通过对供应链契约的研究情况进行回顾,结合供应链契约的研究现状,可以将供应链契约分成以下四种主要类型:定价契约、回购契约、收益共享契约、数量弹性契约,其中回购契约与收益共享契约是目前研究较多、运用较广泛的契约形式。

总体而言:第一,目前绝大多数回购契约模型都假定零售商没有销售风险;对于不确定需求,回购契约是重要的协调形式,但当需求依赖于价格时,一般的回购契约无法实现供应链协调。第二,收益共享契约适用于管理成本较低的情况,当零售价格多变时,也能实现协调,现主要运用于音像租赁业。下面对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的研究现状作具体归纳与分析。

回购契约研究现状

供应链回购契约是供应链协调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契约机制,其规定销售期初零售商以批发价格从供应商处订购产品,销售期结束时没有卖出的产品,供应商给予零售商单位产品一定的回购价格,以刺激零售商增加订货量,扩大产品销售量。从而使由于需求不确定而产生的风险由供应商和零售商共同承担,平衡两者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

当前,回购契约的研究主要基于确定需求或一般的随机需求。jeuland等在1983年就发现回购契约可以实现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协调,但没有建立相应模型。

随机需求下单周期产品供应链的回购契约协调中,徐最、朱道立等(2009)提出限制性回购契约来协调供应链,通过限制回购数量来限制回购总额,使零售商选择系统最优的零售价格以及订货量,并得出回购价格越高,供应商的利润越大,零售商的利润越小的结论。王炬香等(2008)指出通过不同的批发价格与回购价格策略可以使双方实现协调。

目前,有关供应链回购契约方面的文献为了研究方便,都对供应链回购契约模型进行了简化。因此,研究结果往往偏离实际情况,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风险偏好的假定单一及信息不对称问题。现阶段,大多数文献都是假设供应商和零售商是风险中性的,信息是对称的。而现实情况并不一定如此,特别是下游的零售商常常具有很强的风险偏好。在供应链协调过程中,供应商或零售商有可能向对方隐瞒其有价值的信息,以获取私利,无疑会削弱供应链协调的效率。

第二,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量文献集中研究简单的二级供应链,较少关注多个供应商与多个零售商之间的竞争,对模型假设的合理性与可实施性的研究不够。供应链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现实中仅仅包含两级供应链的情况非常少。

第三,缺少实证研究。供应链回购契约虽然在理论上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提高供应链各成员的利润,但是缺少实证研究,很少有学者将其应用于某一个具体领域,从而缺少回购契约实施的指导性经验。

第四,突发事件下的供应链回购契约研究比较薄弱。突发事件下,运用回购契约实现供应链协调的研究比较少。在实际中,企业关于突发事件的预警工作也做得不好,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强有力的实践经验。

综上所述,通过运用回购契约对供应链进行管理和协调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

收益共享契约研究现状

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是指供应商给零售商一个较低的批发价格,并获得一部分零售商销售收益的协议。

一契约最先出现在音像租赁业。王玉燕(2009)研究了收益共享契约下单一供应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

陈菊红等(2009)引入downside-risk控制来设计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讨论满足风险控制下的合作利润分配问题,优化供应链伙伴间的合作关系以协调整个供应链。邱若臻等(2006)建立了具有缺货成本的供应链收入共享契约协调的随机期望值模型,推导了实现分散供应链协调的收入共享契约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收入共享契约在改进供应链整体运作绩效方面的作用。谭佳音等(2012)考虑基于渠道竞争和品牌竞争同时存在的供应链结构,探讨零售商公平关切行为对收益共享契约协调效果的影响。通过模型构建和数值仿真,对零售商采取和不采取公平关切行为时,收益共享契约下的供应链总体收益水平进行比较。郭小云等(2011)考虑动态市场环境,探讨了由单个供应商和单个零售商所组成的两层供应链的订货协调问题,利用一个两阶段newsboy模型来刻画零售商的两次订购行为。杨德礼等(2011)通过设计基于商业信用的完全回购契约来促进零售商提高订购量,以实现供应链系统利润最大化,分析给出了该契约下的最优订货量和批发价格;在此基础上,为了合理分配供应链系统的总利润,建立了回购与收入共享联合契约模型,发现通过共享系数的变动能够实现供应链系统协调和渠道成员双赢。胡东波等(2011)考虑在分散式供应链环境下,通过分析传统的收入共享契约无法协调供应链的原因,提出基于成本共担的收入共享契约模型,证明当努力水平影响方式为积的形式时,基于成本共担的收入共享契约能有效协调供应链。

在已有研究中,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网状结构的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较少。目前,大部分关于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的研究成果是基于简单的、链状结构的供应链系统,而对于网状结构的供应链系统协调问题研究较少。

第二,缺乏契约协调绩效的评价。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链进行协调,但缺乏对协调绩效进行评价的指标和体系。如何对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绩效进行评价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第三,缺乏实证研究。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的实证研究还相对缺乏,大部分只停留在模拟仿真的实验研究阶段,缺乏说服力。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现主要运用于音像租赁业,对其他行业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未来发展趋势

综观国内外关于供应链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的研究,可以看出,其研究还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对模型的建立过于理想简单化。有些在实际中运用非常有效的契约,因其过于复杂,难以被模型化而没有被学者们关注。因此,可以将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扩展到以下领域:

(一)多级供应链回购契约、收益共享契约模型

当前,关于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的研究,主要还集中在短周期、单一供应商和单一零售商的情况。而在实践中,供应链作为一个系统,其结构要复杂得多。因此,可以将供应链契约的研究扩展到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是多对一、一对多的情况,甚至是多周期、多产品、多层次的供应链网络结构。

(二)信息不对称下的回购契约模型、收益共享契约模型

采用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链进行协调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样无疑会削弱供应链的协调效率,甚至导致供应链协调的失败。如何合理设定契约参数,以揭示相应信息,对于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供应链契约中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领域。

(三)跨国企业供应链回购契约模型、收益共享契约模型

随着我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跨国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考虑跨国供应链的运作,而目前有关供应链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的研究,一般是针对一国国内供应链。相对于一国国内供应链,跨国供应链在制定契约时不仅要确定一国国内供应链的契约参数,还要考虑一些国际贸易因素的影响。目前,供应链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的研究没有考虑这些因素。在跨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引入国际贸易因素,运用回购契约、收益共享契约进行协调将是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

(四)供应链契约协调绩效的研究

现阶段,通过运用供应链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链进行协

调的研究较多,但都只是设定相关的契约参数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并未对供应链契约协调的绩效进行评价。因此,通过引入相关参数,建立契约协调绩效评价体系,对供应链契约协调的绩效进行评价,将会是供应链契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五)回购契约、收益共享契约的实证研究

虽然当前的供应链回购契约模型和收益共享契约模型从理论上来说能够实现供应链的协调,但是针对供应链回购契约、收益共享契约的实证研究却非常缺乏,对于如何在实践中实施供应链契约缺乏指导性的经验。因此,供应链契约理论如何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供应链契约的理论模型,对于供应链契约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领域。

(六)回购契约与收益共享契约联盟

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运用回购契约能提高零售商的订购量和供应链总体利润;运用收益共享契约可以合理分配供应链上各成员利润,并实现供应链协调。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将这两种契约结合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更大化地提高供应链各成员和供应链系统的利益。

结论

经过多年的发展,供应链契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已经成为供应链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亮点,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思路,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供应链契约还有很多课题值得去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王迎军.供应链管理实用建模方法及数据挖掘[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jeulanda,shugans.managingchannelprofits[j].marketingscience,1983(2)

3.徐最,朱道立,朱文贵.需求受到价格影响下的供应链回购契约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9,24(2)

4.王炬香,王庆金,桑圣举.随机需求下供应链回购契约设计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8,17(3)

5.王玉燕.收益共享契约下闭环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的协调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9,17(6)

6.陈菊红,郭福利.downside-risk控制下的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设计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9,24(1)

7.邱若臻,黄小原.供应链收入共享契约协调的随机期望值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6,14(4)

8.谭佳音,李波.零售商公平关切对收益共享契约供应链协调作用的影响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6)

9.郭小云,王淳勇,王圣东.动态市场环境下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供应链协调模型[j].系统管理学报,2011,20(4)

共享系统研发篇6

设纲要》精神,加快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建设,为全社会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提供有效支撑,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目标与实施原则

(一)目标

到2010年,建立与平台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规范,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搭建由研究实验基地和大

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科技环境

平台等六大平台为主体框架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全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

的成果。

主要目标:建成资源丰富、面向社会开放的重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信息平台,率先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建设和完善区域大型科

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推动全国仪器设备资源高效利用;新建一批大型科技基础设施,整合、优化各类重点实验室,初步形成国家

研究实验基地;建成以20余个资源、环境等领域的观测、考察数据中心和科学数据网为主构成的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外文科技期

刊网上资源种类占国际主要科技期刊资源的50%以上,实时服务系统延伸到县市;在自然科技资源领域,农作物、林木、微生物等种质

资源保存率和利用率实现大幅度提高;建成全国统一规范的科技成果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在能源、材料、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建立共

性技术服务平台,为国家支柱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实施原则

1.有限目标,科学部署。贯彻落实《20*-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需求,确定平台建设的有限目标,强化科学部署和严格论证,按轻重缓急分阶段实施,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2.分层建设,分级管理。根据国家、行业部门(单位)(以下统称部门)、地方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

点,分层次开展平台建设,国家层面的平台建设在部门和地方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行;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责任和权利,分级加强管

理;促进军民优势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有机结合和高效共享。

3.整合为主线,共享为核心。贯彻“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平台建设方针,按照不同类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和发展

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整合方式和共享模式,实现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高效利用,积极推进与国际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互补、共享。

4.调控增量,激活存量。有效调控新增经费,调整支出结构,统筹协调涉及平台建设的经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有效调控新

增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激活存量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

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

(一)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1.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

对全国单台(套)价值50万元以上,总价值超过150亿元的科学仪器设备资源进行信息整合,形成全国性的共享网络;在北京、上

海、武汉、广州等八个中心城市现有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依靠各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推动区域性的

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实行政府引导和市场竞争相结合,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提高科学仪器的综合使用效益。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和各级分析测试中心集聚了我国各类先进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是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的重

要组成部分,要加强这些中心的能力建设,提高仪器设备装备水平,开展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整合和推广工作,为基础

研究、高新技术发展、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支撑;在综合集成现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资源环境等领域新建若干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2.研究实验基地

进一步强化“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在国家、部门、地方现有实验室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在生命、海洋、医学

、农业、林业、地学等重要基础学科和部分前沿学科领域,组建一批重点实验室,为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根据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建设若干为多学科研究服务并具有强大支撑能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

施,以支撑新兴学科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3.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体系

按照不同类型野外台站的特点,结合不同学科领域和区域科学发展的需求,以现有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为基础,遴选出百余个

具有代表性的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在“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阶段稳步实施”的原则下,进行整合与布局,改造并完善野外台站动

态观测与研究所需要的野外仪器设备、站内试验室、标本和数据存储等实验研究基础设施,分别形成生态系统观测研究台站网络、材

料环境腐蚀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网络、地球物理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网、特殊环境和特殊功能观测研究台站网,使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建

设与生态、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4.计量基标准体系及检测技术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高准确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体系,重点完善长度、力学、光学、热工、无线电、时间频

率、电学、电离辐射、声学、化学等计量领域的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加强重要标准物质研究,建立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

领域的计量基标准。解决量值传递及量值溯源的关键技术,建立完善计量基准标准共享服务平台。

建立和完善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检测资源共享体系。重点解决涉及国家与社会公共安全、人身健康

、食品安全、公平贸易、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在线、快速测试技术及检测技术标准;着力解决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信息工程、生

物技术、现代农业、大型工程等领域重要参量的有效测量;建立完善国家检测/校准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二)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1.植物种质资源

重点开展农作物、林木、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热带作物、牧草植物、药用植物、野生植物等种质资源整合共享体系建设。加

强植物种质资源共享条件建设,形成新型共享机制,提高保存设施的水平,实现约45万份植物种质资源实物共享。

2.微生物菌种资源

整合具有一定科学意义、有实际或潜在研究应用价值的细菌、真菌、病毒及相关的信息资源,重点开展农、林、医、药、食品、

兽医、海洋基础研究及教学实验用微生物菌种资源的共享体系建设;建立国家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和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微生

物菌种资源约10万株。

3.人类遗传资源

结合我国人种特点和民族众多的国情,以我国各民族生命健康和人种安全关系密切的少数民族遗传资源、特殊健康体质人群遗传

资源、亚健康人群遗传资源为重点,整合共享人类遗传资源约15万份。

4.动物种质资源

根据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充分调研我国动物种质资源的发展现状,筛选、整合现有的畜禽、水产、特种经济动物、寄生

虫、经济昆虫等种质资源,开展珍稀、濒危动物的种质资源库建设。选择具有种群数量优势的单位,进行种质资源共享体系建设。

5.标本类资源共享体系

重点开展动物标本、植物标本和菌物标本等生物标本资源的整合共享体系建设,实现约1000万号生物标本的整合共享;开展岩矿

标本、化石标本和国家紧缺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矿床模型整合共享体系建设。

6.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及实验细胞库

整合目前国内已有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开展常用实验动物品种资源的种子中心建设,建立以7~10个国家实验动物种质资源中心及

20~30个功能独特的实验动物种源单位共同形成的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开发、自主创新、国际合

作等不同方式,不断扩大资源种类。建成细胞株(系)近千种、容量超过5,000份、符合国际标准的国家实验细胞库。

7.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

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规范,对植物、动物、人类遗传种质、微生物菌种、生物标本、岩矿标本和矿床模型、实验材料

等资源开展数字化建设工作,实现约1,100多万份(号)自然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形成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推动我国的自然科技

资源信息的全面共享。

(三)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1.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针对国家长期布局的公益性、基础性科学数据采集系统持续积累的科学数据,重点对观测性、考查与监测性数据汇交整理,按照

行业特点整合集成规模化的主体数据库,建设和完善包括气象、测绘、地震、水文水资源、农业、林业、海洋、国土资源、地质与矿

产、对地观测等领域在内的10余个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实现数据采集、加工、保存的标准化、规范化,使科技人员可以方便地获

取科学数据,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2.科学数据共享网

在数据资源管理相对分散的科学技术领域,集成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和科技人员拥有的数据资源,按照学科领域构建主体

数据库,在地球系统、医药卫生、基础科学、能源与交通等领域建设约11个科学数据共享网。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建立科学数据共

享信息系统;开展科学数据元数据资源目录库建设及其检索等系统的开发;形成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信息系统。

(四)科技文献共享平台

1.科技图书文献信息保障系统

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为主体,按照“统一采购,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扩大科技期刊、图书、科技报告

、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声像文献等文献资源的收集和服务;到2010年外文科技期刊总量达到约30,000种以上;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网

络服务系统为基础,加强与高校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国家图书馆等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互联与对接,实现外文科技期刊网上资源

种类占国际主要刊物的50%以上;向用户提供网络化、集成化和可定制的文献信息服务;实施精品战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水平和

质量,增强国际影响力。

2.专利文献共享服务系统

以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文献资源为主,收集我国相关部门和世界各国的专利文献信息,使专利文献收藏数量占全世界出版专利文献

总量的比例由目前的80%左右提高到90%以上;建立联合目录和全文数据库,构建从目录到全文的检索和传递公共服务系统。

3.标准文献共享服务系统

以国家标准文献资源为基础,整合行业、部门与地方标准文献,提高我国标准文献收藏比率;建设标准文献全文数据库;开发标

准检索、阅览和服务系统,形成完善的标准文献的检索与传递公共服务系统;推动我国和世界各国以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标准文献信息

网的链接,拓展标准文献的资源和服务范围。

(五)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1.科技成果信息服务体系

以全国科技成果信息服务网络为基础,集成科技成果信息、技术交易服务、工程化中试、创业孵化相关的信息资源,完善成果信息

资源库、技术交易数据库及创业孵化服务数据库,构建基本覆盖全国主要行业和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服务网络,促进科技成

果转化信息服务深入到基层中小企业和农村。

2.公益与行业共性技术转化平台

建立行业技术评价推广服务体系,制定重大共性技术、公益性技术推广绩效评价体系;整合重点共性技术开发、中间试验、产品

测试等领域的基础条件资源,在国家安全、社会公益领域和能源、材料、制造业等重点行业,每年选择建立10个左右公益与共性技术

转化中心,提高公益性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集成、配套能力和工程化技术服务水平。构建国家、部门和地方在公益性技

术、共性技术转化方面的协同工作网络平台。

3.技术标准支撑体系

开展农业、能源、环境、公共健康与安全等方面的基础性、公益性技术标准研究和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生物等高

新技术领域的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开展与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工作相关技术标准的支撑性研究,提高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构建全国

技术标准研究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建立与技术标准相配套的研究和验证的工作体系,提高技术标准研究能力。

(六)网络科技环境平台

1.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应用服务支撑系统

围绕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信息共享的目标,制定统一的平台信息系统标准规范,集成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

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资源,形成统一的平台应用服务

系统,实现与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的互联与对接,向科技工作者和科研管理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源信息服务。

2.网络计算应用系统

依托成熟的网络计算技术,在全国范围规划建设若干个计算节点,在气象、地震、医药等领域开展网络计算环境系统和网络计算

重大应用示范系统建设,为重大科学发现和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的突破提供重要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支撑服务。

3.网络协同研究与工作环境

充分利用国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分布于全国的视频、音频及数据交互服务系统,开发便捷的网络协同研究工具软件包,形成网

络协同研究公共支撑系统;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远程操作应用示范系统,打破科研工作中的地域和时空界限,促进我国科研方式的

变革。

4.全国科普数字博物馆

联合有关部门,汇集国内现有的数字博物馆资源和相关科技资源信息,通过开展优秀科普作品评选征集活动、择优购买版权、扶

持开发创作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把可利用的社会科普资源进行数字化入库,制定规范要求,综合集成,实现与相关科技信息资源的连

接,形成全国科普数字博物馆,为我国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全民素质教育提供基础性支撑。

5.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

整合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建成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部级科技信息资源库,提供分类科学、实用有效的科技信息;形成以1个国

家级、30个省级科技信息服务节点及部分地区科技信息服务节点为支撑的全国科技信息资源加工处理、共享利用体系;建立县(市)

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试点示范,扩展基层科技信息的推广应用渠道。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平台建设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国务院有关综合部门成

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平台建设整体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工作,对平台建设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和协调,

联合审定平台重大建设任务,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发挥平台建设部际联席会和平台建

设专家顾问组的作用,保障平台建设规范、有序地开展。

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办事机构设在科技部。

2.各部门、地方是平台建设组织实施的主体,负责本部门、地方平台建设规划和实施工作。

各地要根据本地特点和需求,成立本地方平台建设领导小组,采取有效的组织保障措施,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二)加大投入力度,明确投入渠道

1.各级财政根据需要安排平台建设资金;原有用于支持文献、数据、种质等资源采集,仪器设备购置和基本建设等科技基础条件

资源建设的经费渠道保持不变,并根据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2.各地方财政负责地方平台建设的投入,各部门负责落实本部门平台建设的经费,中央财政平台建设专项经费主要支持跨部门、

跨行业、跨地区的平台建设。

3.政府资金要发挥引导、调控作用,调动有关企业、社会组织的积极性,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等为平台建设投融资提供便利条件

4.各级财政应根据需求安排平台运行经费,运行经费要与绩效考评挂钩。具体管理由科技等相关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负责。

(三)强化监督管理

1.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实行对平台建设项目和运行全过程的规范管理。

2.建立以绩效考评为基础的奖优罚劣制度,对执行良好的项目、运行服务效果好的平台和在平台建设中有特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给予表彰,及时调整或中止执行不力的项目,充分体现“谁先共享,谁先受益”。

3.平台建设工作要公开透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平台建设项目和平台运行情况数据库,及时将平台建设项目和平台运

行情况向社会公示,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4.财政部门、科技等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实行新型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1.强化牵头部门(地方)的权利和责任。平台建设项目实行项目储备及滚动支持的机制,对于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平台建

设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确定拟实施项目的牵头部门(地方),由牵头部门(地方)负责,联合各有关部门、地

方根据整体框架和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各方任务和责任,负责协调各方面关系,保障平台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和完成。

2.实行资源整合、制度规范以及队伍建设三结合的项目管理模式。在平台建设项目执行过程中,制度规范、标准规范以及专业化

人才队伍建设要结合具体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平台建设同时开展,项目验收时,每一个建设项目成果都应成为服务于科技进步与创新

的资源共享平台。

3.建立有效的平台运行管理机制。资源共享平台必须建立、健全资源汇交管理制度,制定可行的共享服务方案,保障一定规模的

相关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持续增加、不断汇集和对社会开放服务,有一批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员队伍和稳定的工作场所;组织管理模式实

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成立用户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对平台的运行服务加强监督指导。

4.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培养方式。建立符合科技基础条件工作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设置相应的岗位,在有条件的领域推

行上岗资格认证工作;设置与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相关的学科专业,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开展从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有关工作的专业科

技人员技能培训和在岗继续教育工作;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基础条件管理与技术支撑的人才队伍。

(五)营造共享的社会环境

1.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形成公共资源共享的文化,宣传和弘扬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提高社会公共资源的

共享意识。

共享系统研发篇7

关键词:文献信息资源共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环境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资源已上升为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信息资源的共享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望。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是现代文献服务的基础,也是文献服务工作者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随着文献资源种类的增加和价格的增长,人们对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期望越来越迫切。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而建设的文献资源共享系统已具有相当规模。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正逐渐成为决策领导机关、图书情报部门及社会大众的共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将进入一个更新的发展阶段。

1.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

1)自1998年4月,国家成立了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委员会以来,在国家层面上,以科技系统、教育系统、公共图书馆系统三大群体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开始了实施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近年来,这些群体文献信息服务机陶在各自的系统内已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开展得很有声色。如在科技系统,科技部等部委组织推进的由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工程技术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图书馆组成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建设项目,其网络服务系统就是按照“统一采购、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采集、收藏和开发理、工、农、医各学科领域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科技文献服务系统。该系统目前有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外文会议论文数据库、外文科技图书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会议论文数据库和中文学位论文数据库已在网上开通。

其他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网络有,国防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中国工程技术信息网(Cetin),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建设的国家数字图书馆,拥有30多个中心馆的全国医学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

中国高等教育系统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网络有,由国家计委批准教育部组织建设的以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为依托的网上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一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共建共享数据库。该网络系统由1个全国管理中心、4个全国文献信息中心、7个地区文献信息中心和61所“211工程”立项高校图书馆组成。作为中国大专院校的信息保障体系,它不仅为全国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的研究营造了一个与国际接轨的信息网络环境,同时还提供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公共图书馆系统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网络有,由文化部规划兴建的中国国家图书馆信息网络工程,以及由国家图书馆等124家图书情报单位发起并成立的全国图书馆信息咨询协作网。这些网络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国家图书馆与各省、市、县图书馆连接起来,将丰富的信息资源转变为数字化信息,以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

2)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也卓有成效地开展。如以江苏省科技信息研究所为龙头,从1996年起开始建设的“江苏省科技信息网”,到2000年底已经联通了全省13市64县及10多个科研院所中心,还建成了一系列具有江苏特色的数据库资源。1999年12月,浙江图书馆与浙江大学图书馆、浙江科技情报研究所共同签定信息资源共享协议,同时,三单位还将进行联合编目,网络互联。上海于2000年建成了由公共、科研、高校、情报四大系统65家的图书情报机构组成的“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

3)电子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及共享有了很大发展。近些年,电子文献的出版力度远远超过书本文献的增长幅度,电子文献的出版物大有取代书本文献之势。如重庆维普公司开发出版的“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1989-1999年收录有期刊7000种,2000年后收录有1.2万余种期刊的题录、摘要信息,学科范围覆盖理、工、农、医以及社会科学各专业,已成为国内检索中文科技期刊的重要工具。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和光盘国家中心共同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收录有5721种国内核心和有专业特色的期刊全文,到2000年底累计全文文章总量已达500篇,题录1000万余条。内容覆盖理工、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学、经济政治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它的数据库网络版有9大专辑,126个数据库,网上数据每日更新,是目前中文期刊收录量最多的一个全文数据库。镜像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除清华大学的“中文学术期刊数据库”外,还有维普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公司的“万方数据库系统”、书生公司的“书生之家”和超星公司的“超星图书馆”。目前,国内许多重点高校的图书馆电子文献的订购经费已超过总文献经费的300/0之多,电子网络文献的迅速发展已经给全民提供了更加便捷文献信息资源的途径。

2.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发展动态

2.1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从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正以不同系统、不同地区的形式全面推进,已形成了计算机网络大环境,共享网络建设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由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需要强大的支撑保障,加强各种类型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开发建设仍然是今后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工作,尤其是地区性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如江苏、上海、浙江、深圳、广州等已开始以各自的联合或协作方式,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整体化建设原则,建设公共、科技、高校的图书文献馆之间互联互动的地区性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他省、市、自治区的地区性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有的正开始起步,有的还正处于酝酿之中,在这些地区,每年至少要召开一次有关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议题的会议,讨论本地区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以积极地推进本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发展。

2.2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目前,随着各种各样的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系统的建成以及因特网上免费文献信息资源的出现,国内各图书情报单位正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情况积极参与加入各种共享网络、知名网络服务系统,以及利用因特网上免费文献信息资源,构建符合本地区特点的文献信息资源网络服务体系,使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得到广泛利用。文献信息资源联合订购也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一种方式。今后凡价格高、利用率高、知名度高的重要文献信息资源仍应采取集团采购,这样既可以节约经费,又可以节省精力提高效益。

3.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完善

网络环境下,网络安全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凸显了其复杂性。用户在进行资源共享的时候,总是希望自身的权益能得到切实的保障。图书馆在提供资源共享的时候,必须满足用户的这种需求。因此,国家必须制定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得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图书馆立法是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图书馆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图书馆法律都比较完善。我国图书馆在资源共享的建设的同时,也在逐渐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目前,资源共享方面的法律法规大致包括以下层次:科技进步法、信息资源共享法、政府信息公开法;行政管理法规、国家与地方颁布的信息资源共享条例;共享管理的具体方法、共享管理建设规范、服务监督与评价办法、科学数据汇交方法等。随着国家对资源共享建设的重视,国家层面上的资源共建的规章制度也必将更加完善。另外,对资源共享的组织管理机制,资金投入机制,以及解决涉及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兼容等方面问题的制度建设也会更加健全。并且为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管理等配套措施,提高服务质量水平,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体系,营造有利于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的制度环境。这样,就可以确保资源共享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润珍.网络环境下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障碍及对策[j].图书馆建设,2002.(3).

[2]殷明,任道忠,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与建设[j].中国信息导报,2002,(7).

[3]阚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社会共建[j].图书情报工作,2002,(12).

共享系统研发篇8

[关键词]信息化资源共享区域间高校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099-02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在一定区域内建立合理的高校优质资源共享方式,扩大区域内高校优质资源的辐射范围,发挥高校集聚形成的资源优势互补,改善目前高校优质资源重复配置的管理现状,对提升区域内高校优质资源利用率和整体的竞争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化环境下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现状

通过对4所高校的调研和问卷调查结果的深入分析,详细掌握了4所高校信息化环境下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现状。

(一)优质共享资源库匮乏、共享范围单一,无法满足共享需求

目前,随着信息化校园网络的建立,很多高校都建成了自己的优质共享资源库,虽然可以满足本校资源共享系统的需求,但很多高校优质资源库种类匮乏,开发共享的范围只是图书馆资源共享、校内大型仪器设备共享、高校信息共享等几个方面的共享,而覆盖所有优质资源共享的平台还很少。高校的社会共享意识薄弱,在优质资源共享方面所做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区域间高校的共享还很少,许多高校都不想将自己学校的优质资源拿出来与其他高校分享,高校的优质资源大多数只局限在本校内共享,无法满足本区域的高校共享需求。

(二)高校间优质资源共享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短期性,长期深入共享很少

部分高校为了使本校的各项教学指标达到国家要求,确保本校的整体实力和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此时将有利于本校的一些优质资源进行共享,其根本的目的在于满足本校短期的利益,为了本校的高速发展和各项指标达标的需要。所以,高校间优质资源共享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短期性,在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内容包括教学资源共享、图书资源共享、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教师资源共享、管理人员经验共享、科研项目开发共享、大学城合作等,其目的只是为了本校发展需要,而不是为了将优质资源进行高校间共享,提高区域间高校的整体实力,特别在教学研究与教师资源共享方面都还没有深层次的合作,根本达不到共享的真正目的。

二、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共享意识淡薄,整体规划难以实施

目前,高校在信息化环境下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意识较为淡薄,有部分高校没有认识到优质资源共享给本校发展带来的巨大作用,导致学校对优质资源共享的投入不足,造成了本校共享的水平和条件较低,并与其他高校间形成巨大差距,形成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发展不均衡现象,导致整体共享规划难以实施;还有部分高校对信息化环境下优质资源共享带来的机遇认识不充分,各高校考虑到优质资源共享需要将本校的许多特色优质资源拿出来与外校进行共享,可能会削弱本校在某些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还有些高校担心通过优质资源共享会增加本校的经费投入、网络传输的安全性以及利益纠纷等问题。所以不愿将自己的优质资源用于共享,从而阻碍了高校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

(二)共享体制不健全,制约了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发展

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的各项共享制度和评价机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发展。高校优质资源共享还没有制定出一套涵盖收费标准、共享收益、职责等权益的共享制度和共享标准,导致各高校担心在共享过程中权益、共享资源的安全性以及利益纠纷等问题的出现会影响到学校间的良好的校际关系;当前对优质资源共享的评价机制也不健全,对高校参与资源共享的积极性有所影响。因此,建立开放共享的优质资源机制迫在眉睫,改变传统狭隘性观念的束缚,把握信息化发展趋势,建立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充分、合理地利用高校优质资源,对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的共享具有现实的保障作用。

(三)高校间没有建立公共的共享平台,导致共享信息传递不畅

区域间高校虽然意识到了资源共享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资源共享意愿,但由于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区域间高校共享的平台系统,使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只能停留在愿望上而无法具体实施;虽然区域内高校存在优质资源匮乏的现象,但由于没有公共的共享平台,所以只能从本校内部挖掘潜力,无法与外校进行资源共享;部分高校间尽管可以开展部分资源共享,但是由于缺乏共享平台来教学资源、图书资源和大型仪器设备等相关共享资源的信息,导致资源共享信息不能即时,信息传递不畅,给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的共享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导致优质资源的使用效率很低,造成大量优质资源的重复建设。

(四)高校优质资源共享专业人才缺乏,培训体系不完善

高校资源共享专业人才包括共享资源的研发人才和共享平台的管理人才,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作支撑,目前高校这两类人才特别紧缺,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离不开专业的优质资源研发人员进行优秀课件、网络课程等优质资源的设计创作,也离不开具备很强的综合管理能力,扎实的专业能力,长远的战略眼光,擅长与人沟通交流,很好的组织能力的共享平台的管理人才,而全国还未出现专门培养这两种专业人才的培训机构,这与两类人才的奇缺现象有必然的联系。或者部分高校即使有一些进行培训的机构,也因为缺少相应的考核及激励机制,致使培训效果不理想。因此,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对提高高校优质资源共享专业人才的专业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策略

(一)突破传统观念

高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应突破传统观念的制约和束缚,解放思想,摒弃旧观念,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环境下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给本校带来的优势和机遇,加大对优质资源共享的投入。从优质资源共享可以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和整体竞争能力的长远目标出发,建立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理念,为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和整体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

(二)建立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当前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还没有建立系统的、标准的收费和管理机制,制约了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为了激发各高校对优质资源共享的积极态度并保障各高校在共享中获得利益,需要建立一套标准的共享收费和管理机制。高校优质资源标准化是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基础和有效途径,要提高高校优质资源的共享程度就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资源进行规范化处理,降低维护和使用成本。高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下的通用标准形式,建立优秀资源共享收费与管理标准;此外,还需要建立共享监督和评价机制,对于提供优质资源数据多而且利用率高、效果好的高校,应该给予相应奖励,以促进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的高效、良性的发展。

(三)构建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平台系统

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是高校师生和管理人员与外校进行优质资源共享的保障系统,在高校优质资源共享平台上,根据高校师生的资源需求,可以对高校的教育信息资源、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图书馆资源、基础设施资源、科研资源等进行校际共享,在共享平台上各高校不仅可以需要共享资源的相关共享信息以及相关的共享流程,而且可以将本校的优质资源和相关共享管理规章制度上传到共享平台系统。各校的师生都有各自的登录权限,并根据具体的权限对相关资源进行共享,平台系统的界面要求功能简单、操作灵活,查询和共享优质资源简单便捷。通过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平台系统的运行使用,为各高校师生的学习交流创造良好的环境,对提升区域内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完善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库

完善高校优质资源库是实施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重要保障,包括教学素材类资源、网络课件、电子图书资源、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科研资源、共享事务处理系统等。各高校要定期向高校资源共享平台系统的优质资源库及时上传本校的优秀课件、电子期刊、新购置需要共享的大型仪器设备信息、优质科研项目和高校间共享资源的相关管理规定的更新信息。上传的优质资源要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并结合学习者的兴趣和实际需求来进行有目的的选择与设计,保障上传的优质资源的质量和可用性,从而保障优质资源共享平台系统地顺利高效运行。

四、结束语

区域间高校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不仅有利于增强各高校自身的学术竞争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更有利于整合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缓解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紧缺的压力,实现优质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对提升区域间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尹仁航,刘雨润.高校资源共享的可行性探究[J].管理观察,2014(11):150-153.

[2]吴青林,王焱.信息技术环境下地方区域型高校资源共享策略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4(12):129-131.

[3]张鹏,刘宇.对高校教育资源区域性共享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11):58-59.

[4]陈阳.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管理的应为与可为思考[J].教育教学,2013(05):50-51.

[5]蒋艳红.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

[6]翟玉强.再谈高校间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J].鸡西大学学报,2011(10):16-18.

[7]魏红.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05):14-15.

[8]黄有福.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意义和策略探索[J].教育经济,2011(04):57-58.

共享系统研发篇9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路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银行在《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中指出:没有更多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国家将会越来越难以从全球性知识经济中受益。而研究却指出,目前世界上的各种评价指数中,增加的教育指标越多,教育指标划分越细,我国的排名也就越靠后。教育指标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指标,已经拖了我国发展的后腿[1]。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最高层级,能否实现建成研究生教育强国的目标,已不只是一项学术性事务,其更多地上升为国家的政策。而对于我国而言,通过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藉以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关键。

一、优质资源共享是促进研究生教育强国目标实现的有力保障

(一)研究生教育强国的主要内涵

随着愈来愈多人达成对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共识,目前国内教育界对于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普遍认为高等教育强国是指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以及提供的科技成果和社会服务,能够基本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在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发展中所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而所谓“基本”,主要是指对外国技术的依存度在20%以下。指出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的比例及其在世界的地位、大学入学率、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高等教育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贡献度等在内均是衡量高等教育强国的考量指标。但目前对于研究生教育强国的内涵,仍缺乏比较专门、深入的探讨。

本文遵循系统分析的观点,基于“结构—功能”的视角,认为应从要素、数量、质量、关系等维度来认识研究生教育强国的内涵。研究生教育强国是指一个国家拥有一定数量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研究型大学,拥有较大规模的已毕业和在读研究生,培养的研究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科技创新以及技术研发能力,同时,所培养出的不同学科的研究生应能适应社会产业结构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经过十余年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我国在研究生培养规模上已跃居世界前列,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点已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已成为我国解决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目标这一问题矛盾的主导方面。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对于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的探讨,就是从致力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一角度进行的。

(二)影响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的主要因素分析

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分析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入手,研究生教育有三个要素:研究生群体、导师群体和研究生的培养环境。研究生教育的自主创新,即“协同式创新”,也就是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培养环境三者的和谐发展。事实上,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也可归为三大方面:导师、学生和环境。我国研究生教育在这三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之处:

在导师方面,调查发现,我国能够跻身世界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科学家凤毛麟角:在158个国际一级学科组织及其包含的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我国进入领导层的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3%,其中在一级学科组织中担任主席的仅1名,在二级学科组织中担任主席的仅占1%;产出高引用论文的教师极少;拥有世界200强大学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明显不足。实证分析发现,导师魅力、导师指导对研究生学术努力行为均有显著解释效应。高水平导师是培养高水平研究生的前提,导师的指导水平是架在名师和高水平研究生之间的关键桥梁。

在生源方面,现实情况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对于吸引国外优秀学生前来留学缺乏应有的吸引力。来华留学研究生的总体生源情况不太理想,呈现出“一大二多三差”[注:见袁洁在《浅谈激励因素对高层次留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中的观点:“一大”主要表现为现阶段来华留学研究生年龄普遍偏大。“二多”指的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高层次

留学生多,带陪读的多。“三差”包括:由于大部分高层次学生来华前从未接触过汉语,且年龄偏大,汉语接受和应用能力差;与中国学生相比,其专业水平低,基础差;由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居多,做实验动手能力差。]的特点。另一方面,我国却有相当大比例的优秀学生被吸引前往欧美攻读研究生学位。2008年7月完成的《美国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综合报告》显示,2006年度全美共授予45596名研究型博士,分析学位获得者的背景资料发现,“出产”美国博士最多的三所学校分别是清华大学571人,北京大学507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427人。中国紧追而上的还有,复旦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163人,南京大学155人,南开大学147人,上海交通大学144人。而对研究生导师的调查也表明,60%的导师认为生源质量非但没有提高,甚至降低了。

在环境方面,调查显示,我国高校绝大多数(占被调查总人数73%)博士生对当前的学术氛围是满意的,但仅57%的被调查硕士生对学术氛围的评价满意。这表明高校的学术氛围虽然总体不错,但依旧需要做出较大的改进,特别是学校应该尽可能为不同层次学生都创造出良好的学术环境。另有研究揭示,硕士生对研究生学习环境要素构成的评价,对学术报告和图书馆、实验室、资料室情况相对满意,但对学术氛围、专业学习风气等的不满意度大大增加[10]。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勒温(k•lewin)指出,“人的行为是个体特征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关系或结果。”学术环境具有明显的“场”效应,对于浸入其中的研究生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上述调查显示,我国当前研究生培养机构的学术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

(三)优质资源共享促进研究生教育强国目标实现的作用机制

上文已经分析指出,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师资队伍、生源水平、学术环境等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均存在着一定的劣势。我国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在战略选择上必须“舍弃单打独斗,集中优势力量,实施整合作战”,必须重视并实现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

优质资源共享契合了研究生开放式培养的理念,而开放式培养已被理论与实践证明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条有效路径。耗散结构理论告诉我们,系统可以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三种。由于能量是消耗性的,孤立系统和封闭系统如果不能及时打破封闭状态,最终将因能量耗尽而走向消亡。只有开放系统,才能够通过与外界的资源、信息与能量物质的交换,保持系统的活力。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系统只有不断加强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变,才能取得较高的教育质量。而从具体改革来看,无论是当前大力倡导的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还是国内轰轰烈烈开展的各类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通过优质资源共享藉以实现研究生的开放式培养均是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优质资源共享存在着不同地域范围的三个层面:一是国内高校之间的相互开放,实现高校优秀导师资源、优质课程资源、优良科研设备资源在不同研究生培养高校之间的共享。二是国内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社区)之间相互开放。高校与科研机构及企业等具有不同的工作性质和组织文化,各有所长,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取长补短。三是国内外高校及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开放,实现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这是研究生开放式培养的高级阶段,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最具实质性意义的举措。

二、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现状、主要形式和运作模式

(一)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研究数量不多,已有的研究又相对集中于对共享途径的探讨,如遴选并推广研究生课程及精品教材共享研究新成果,鼓励境内外校际访学促进学科交叉,开放实验室、图书馆等实现科研资料共享,通过建立研究生公共教学资源网来搭建互动平台等。有研究通过对大学城研究生教育合作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指出研究生教育的资源共享可在“开放、合作、共建”三个层面上展开。从公开的文献看,目前尚未有直接针对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现状的描述,尽管这样,仍可通过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现状对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情况窥见一斑。对浙江高教园区高校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率的调查数据表明,高校实验室开放以及资源共享率较低。而对广州大学城教学科研资源共享现状的调查亦表明,目前广州大学城只是在饭堂、体育场馆这类公共服务范畴实现高校间共享和面向社会开放,在教育科研等核心领域,只处于资源共享的探索起步阶段。上述调查情况折射出,我国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现状仍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二)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主要形式&

nbsp;

要促进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首先需要探讨其多样化的形式。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可分为“开放、合作、共建”三种主要类型,而每一类型又包括多种形式的合作项目。

1.优质资源的开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课程的开放。课程开放是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主要形式。可具体分为两种:各高校之间优质课程、特色课程和其他院校有需要的课程的开放;面向其他高校教师的开放,即将课程向外校开放,引入其他高校教师任教。二是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开放。根据统一的顶层设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可提出可开放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名称、内容、时间、时长,由有需要的学校和学生自行选择。三是图书资料的开放。研究生的学习主要体现为一种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便利、充裕的图书资料是开展高效学习的保障。

2.优质资源的合作。即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资源开放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关合作事宜。这种合作突破了某一单项资源的限制,是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双方或多方的行为。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合作可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人才培养的合作。各校利用自己的优质资源联合培养人才,可以通过访学、联合制订培养方案、互相开设课程、互相聘任教师、共同组织创新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二是科学研究的合作。通过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实现重大科研成果的突破,不仅能更好地实现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目标,同时通过科研成果的获得也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

3.优质资源的共建。优质资源的共建是进一步打破某一研究生培养单位拥有资源的封闭思想,实行各培养(参与)单位之间共同建设资源,建设成果归共建学校(机构)共同拥有和使用。教学资源共建的范围很广,如共同建设课程与教材,共建公共课教学资源库、专业教学资源库、多媒体教学课件,共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共同申报建设学位点,与科研机构或企业共建大型实验室等。

上述三种优质资源共享类型实质是由低到高的三个逻辑层次。开放即研究生培养机构将自身资源提供给其他培养机构应用,此时是各自利用;合作即研究生培养机构利用各自的资源共同完成某些任务、项目,此时是共同应用;共建即研究生培养机构共同建设资源,此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实现资源共享的难度上来看,从开放到共建,其难度逐步加大,深度逐次递进。

(三)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运作模式

1.人力资源共享模式。人力资源是指从事研究生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人员。研究生教育可以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实现人员的互聘。人力资源共享不只是发生在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高校与大型科技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共享对于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物质资源共享模式。物质资源是指用于研究生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活动资金的物化形式。具体包括信息资源共享、图书资料共享、实验室和试验基地共享等。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建设精品课程教材、推广示范性培养方案、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等方面进行的改革探索即为物质资源共享的重要形式。

3.综合资源共享模式。优质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对于高质量研究生的培养都不可或缺,只有二者达到资源的综合共享,研究生的培养才能取得最佳成效。在我国,综合资源共享模式已在大学城中得到实践,大学城不仅便利了开展研究生教育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共享,而且可以通过跨校选修课程、师资与导师互聘等方式,实现多所高校资源的优势互补。

4.无形资源共享模式。无形资源是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如教育品牌、校风校训、办学传统与经验、学校荣誉、招生与就业渠道、校友网络等。目前,许多省市、高校利用教育部层面开展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品牌,积极开展了所在区域、单位的博士生学术论坛、研究生暑期学校、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等,这些都是无形资源共享的表现形式。

三、优质资源共享引导下的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思考

通过各高校对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的改革探索,从有效共享优质资源出发,我们对如何通过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来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展开如下思考:

第一,以理念转变为先导,确立起优质资源共享的思想观念。优质资源的共享不仅仅是一个实践问题,更是一个理念问题,没有共享的理念就不会产生共享的实践。确立起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科学理念,至少应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树立起资源意识,认识到共享对于教育低投入与高产出的重大意义。二是确立优质资源共享的理念,一般资源只能解决“有无”问题,而优质资源的共享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才

具有实质性意义。三是拓展对于优质资源来源范围的认识,共享不只是发生在高校之间,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和社区,由于各自不同的优势,且不存在较大的利益冲突,较容易形成稳定、可信任的联盟关系,而且由于其各自不同的资源特性,更容易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

第二,以政策的建立和完善为引导,拓展优质资源共享渠道。我们可以通过政策或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来引导优质资源的共享。鉴于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创新性教育,是一种主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实现创新目标的教育,因此,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焦点”在于解决好“通过参与课题进行学习”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要充分利用外部(如科学院系统和企业系统)的优质科研资源,为研究生在参与课题中开展学习创造条件。二是要利用外部优质师资,实现对参与课题的有效指导。由于优质资源分散在不同的行业系统或部门,因此,有关主管部门进行顶层设计,通过政策引导,借助外力来促进合作与共享目标的实现。

第三,以多样化的合作为载体,实现共享由形式走向实质。从合作对象、合作内容、合作时间、合作形式等各方面来看,研究生的优质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改革实践表明,对于既定的研究生群体而言,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键在于优质师资和学科平台,因此研究生的优质资源共享应着眼于这两方面,资源共享才能走向实质。关于如何共享优质师资,聘请校外专家授课是一种有效方式。而在信息技术充分发达的当今,通过网络共享优质课程资源无疑也是共享优质师资的一条便捷渠道。据统计,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件计划,目前已公开课程1550门,而2006年全世界网上公开的大学课程已达四千余门[16]。其他如研究生的国内外访学、暑期学校、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等,既在师资,同时也在学科平台的共享上收到了对于研究生培养的显著成效。

第四,以品牌建设为旨归,扩大优质资源共享的效益和影响。建立起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品牌,不仅有利于维持合作共享的持续开展,同时也为探索新的共享形式提供了改革实践的基点。为此,应通过合作项目的内涵建设以及广泛的媒体宣传来开展资源共享的品牌建设。从目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实践效果来看,教育部组织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如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研究生暑期学校、研究生访学基地建设等都已发展成较有影响力的资源共享品牌项目,其他如上海市的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组织的“西部地区研究生精品课程大讲堂”,对于如何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优质资源共享进行了深度探索,并已达到了预期效果。

共享系统研发篇10

    1.解决“老大难”问题需要更新观念

   电子政务的信息共享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这一问题已经讨论了多年,但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人们总喜欢将信息不能充分共享归咎于信息资源的部门所有,解决的办法不外乎是行政命令,领导出面。但是信息共享问题仍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不能不引人怀疑,是否我们在信息共享的基本理论上出了问题?在信息共享的基本观念上是否有误区?是否有除了简单的部门利益之外的更深层次的障碍?

   爱因斯坦讲:“我们不能用产生问题的同一思维水平来解决当前的问题”,这就提示我们应当跑出习惯性思维的圈子,从更基本的理论来反省我们的信息共享观念,更多地研究事实,更多地研究实际经验,提升对新规律的认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学的观念与视角无疑会是一种有力的工具。

   电子政务的信息共享不是一件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服务的业务,对于一项长期业务而言,短期起作用的因素经常会被相反的因素抵消,我们需要透过复杂纷纭的暂时性因素来分析决定系统能否长久生存发展的深层次动力,而经济学思考正好能帮助我们透过现象来看到更本质的东西。

   2.长期业务可持续生存的基础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不是一个静态工程,而是一项长久的信息服务业务,它可能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地生存下去。这样一种长期服务的业务,其运行维护的费用将是巨大的,几十年地维护、完善某种信息共享的服务,对于任何机构来讲都将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如果这项服务不能带来合理的效益,它将很难持续下去。因此,决定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服务能否持续的并不是开始的多大决心,而是有无长久的经济合理性,即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带来的益处能否胜过其带来的长期运行维护的成本负担。

   作为长期服务的电子政务业务,其经济学上的合理性至关重要。人们经常强调电子政务是“一把手工程”,以强调行政领导在推动电子政务项目启动中的关键作用,但是开始的推动者却无法担保项目的长久成功,因为电子政务业务的生命周期经常会有二十年、三十年,要比领导的任期长许多倍,每位后来的“一把手”都有可能来终止、修正前人留下来的做法,唯有经济上合理的业务、收益远远大于成本的业务才可能持续的生存。

   影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因素很多,有些是短期起作用的因素,例如起步资金,技术手段等等,这些都很重要,但有了问题还可以在后面纠正,倒是有一些因素看起来没有那么强的作用,但是影响力却非常持久,例如系统运行成本与共享效益不成比例,部门关系失调,缺少有效的社会监督,缺乏自我改善的动力与激励等,这些因素慢慢地产生作用使系统逐渐地瘫痪,这些因素才是影响信息资源系统生存力的关键点。

   总之,对于一个长期运行的业务系统而言,经济学上的合理性是生存的基础,经济学讲究以较少的资源消耗来争取更多的社会与经济效率,而一个得不偿失的系统是不可能长久生存的。我们必须要认真地审视共享方案的经济学合理性,才能保证信息共享的可持续。

  3.信息共享的方案选择是经济效率的选择

   信息共享本身就是一个经济效率选择问题。信息共享不是目的,对于电子政务而言,信息共享只是实现政务目标的工具,一个工具使用到什么程度以及什么时候要换另一种工具,要视工具应用的效率而定,政务目标才是核心,工具的应用完全视其对目标的贡献与成本的关系。由于长期以来,信息技术企业对信息共享过头的宣传使得人们对信息共享的认识绝对化了,人们将信息共享作为一种理想的目标来追求,其结果则必然会迷失原来电子政务的目标。失去了政务目标的信息共享必然失去了其价值评价的标准,信息共享成为超脱于政务目标之上的追求,必然会破坏整体的价值平衡,信息共享成为无效益的奢侈品。

   信息共享是有代价的,随着共享内容的扩大、共享紧密程度的提升,信息共享的成本将是直线上升的,但是共享信息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却会边际效益递减,这样就存在一个转折点,即共享超过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变成经济上不合算的事情。共享对工作带来的好处将抵不过共享建设、运行、维护成本的增长。将信息共享控制在合理的程度之内将是所有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另一个必须强调的问题是资料本身的共享价值是大不一样的。每种信息资料都会有其替代信息来源,这些信息资料的利用价值还要受用户的许多其他条件来决定。另外,不同的信息资料收集、加工的成本也大不一样,应用的价值也随用用户不同而大不相同。所以我们不要设想能够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的统一大平台,让各路资料一并发挥作用。真正有效的信息共享是一个精确设计的过程,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与不同的资源而具体设计。一个一个资料地挑选,怎样使最有用的、最有价值的资料处于最方便使用的位置,这也是一个经济学的选择问题,选择是一种智慧劳动的投入,没有精心地设计,精心地建设,精心地改进,任何有效率的信息共享都是不能实现的。信息共享系统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方案,而是一项一项合理的经济学选择的积累。

   二、四种不同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对电子政务信息共享问题分析过于笼统是未能很好理解信息共享问题的一个原因。不同的信息共享业务类型在用户特点、经济模式、运行机制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分开来进行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我们重点讨论以下四种主要的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模式。

   1、政府信息公众开放系统

   政府信息公众开放系统是向公众提供免费信息服务的系统,主要提供以下三类信息内容:

   (1)公告性内容:政府认为应当让公众了解的规范化信息,如政府公告,各种法律、规章、统计数据、政府工作报告,工作规划,司法解释、案例,…各种需要公众理解、配合的情况等等。

   (2)服务性内容:帮助政府改善对社会服务效率的信息服务内容。公众需要与政府打交道的事情很多,例如出生、死亡、婚姻、出入境、纳税、上学、工商登记、办理许可申请,…良好的网上信息沟通渠道会大大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节省公众的大量时间。

   (3)透明性内容:用以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接受公众的监督,防止政府的腐败。通过公开的政府网站,公众可以查寻政府的工作流程、工作进度,可以了解政府对某些事情的态度,决策过程经费的使用状况,并接收来自公众的批评,除了网络信息提供外,还应有其他一些方式支持公众依申请来取得其有权获取的资料。

   政府的信息公众开往系统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系统,政府的各种重要文件、资料、统计数据都会利用这一渠道免费向全社会,推动这些重要信息资料的全社会共享,这也是政府向社会信息开放的最重要的渠道。

   政府信息是开放系统强调的是社会效益,要强调对社会的公平,让公众普遍受益。这样的以社会效益为中心的系统考虑的核心应是预定社会效益目标的实现率,特别是实现服务的普遍性,要让尽量多的公众满意。而这对于象中国这样网络、电脑普及率并不高的国家做起来并不容易。我们还必须要考虑其它辅助性的信息服务与沟通的办法,让政务改革造福于更多的人群。

   政府信息向公众的开放是政府所能做的最大信息共享,它将带动各种信息共享模式,取得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政府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

   政府拥有国家最完整、最庞大的统计系统,在巨大的政府管理业务中,又成为最大规模的工作数据的积累者。政府积累的数据资料遍及各个方面,从地理数据、自然资源到生产、市场、消费、进出口,从出生、求学、就业、卫生、交通到出入境管理…这些大量的数据资料如果能够被社会充分利用,将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贡献。

   但是,大部分政府积累的数据资源,并没有为社会很好地利用,这是一种极大的社会资源浪费。

   造成这类信息资源长期闲置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政府缺乏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积极观念,很多政府官员并不认识帮助企业发展就是帮助国家经济发展。很多人并没有将改善信息服务与提升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结合在一起,这导致了这类信息资料的长期闲置。造成政府信息资源闲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利用这些数据资源进行增值服务的良好模式,无法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增值服务的规模效益。

   将潜在的信息资源开发成为有规模、有效益的可持续的信息服务产业经常是十分困难的。对某信息资源的一次非常成功有效的利用并不能表示这类的业务就是可持续经营下去的业务。将政府信息资源的个别的应用推进为一项有规模的服务产业完全是一种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只有企业家才能非常有效地沟通数据资源与应用需求的联系,进而能创造出有效益的信息服务规模经济。我们可以看到政府信息资源增值服务中的一些难点:

   (1)政府数据资源到用户的应用需求之间有着相当的距离,要将政府信息资料组织到适合应用需求的程度还需要做大量工作,并需要大量的投资,政府难以承担;

   (2)政府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存在着极大的市场风险,某类资料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并不意味着这种资料有市场化经营的价值。成功的业务有赖于企业家的精心挑选,并且还要依赖于企业家的风险承担能力;

   (3)政府虽然熟悉数据,但缺乏应用知识。政府的机制缺乏企业家的创新能力以及缺少持续改进、完善一种变化性很大产品的激励机制。政府无法有效地完成从数据收集直到为最终用户服务的全过程。

   这些问题非常明确的告之我们:在政府信息资源向社会提供增值服务的整个过程中,政府一包到底地提供服务是不经济的。在这个产业链上,政府的优势是做好数据采集端的工作,确保数据的可靠、稳定。而对于这些数据资料的增值应用,则应当交由信息企业、中介机构来做,这些机构有着更好的应用感觉,有着更好的创新能力与企业家机制,而这些特点正是开发应用端业务所不可缺的。政府必须要采取与企业分工合作的方式,才会创造政府信息资源增值服务的高效益。

  3、政策研究信息共享系统

   政策研究信息共享系统是政府内部使用的信息共享系统,服务的对象是各级领导干部、政策研究人员、写作班子以及各有关工作人员,它也成为各级干部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工具。政府工作人员利用本系统的目的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阅读新闻,认清形势。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有很好的大局感,需要及时了解全球、全国本地区的整体形势。以往这种感觉是通过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建立的,但在网络上可以有更综合、更省时、更有效的渠道。一个简洁、重点突出的新闻系统经常是内部网上使用率最高的系统。

   (2)业务学习与专题研究:政府领导机构的工作人员,要用很多的时间来进行政策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工作人员除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外,还要以大量的来阅读文献、资料、文件及来自有关部门的报告。良好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能够把资料的收集、挑选的效率提高许多倍。将那些最重要、最权威的资料集中得好将会得到更大升值。

   (3)工具性资料查询:在政府的日常工作中,会碰到大量的资料查阅、数据引用、文件、讲话的摘引核对,以及历史资料、国际资料的查找工作,这些工作虽然是辅助性的,但也要耗去工作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一个良好的办公数据库系统对于提高领导与研究机构的日常工作效率是很重要的。

   工作人员希望政策研究信息系统要有更多的知识性和启发性。因为政策的确定不是就事论事,并不在于有更多的细节数据,而在于对于相关的问题有着更深刻的理解,重要的是要有见地。领导处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政策经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如果没有对事物的各方面的相互关系深入理解;将无法提出更有效的处理原则。因此,政研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提升人们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对问题的理解并不是简单的信息判断,那种以为信息收齐全了,领导就可以对着荧光屏决策了的想法是可笑的。对问题的深入理解是一个思考、领悟的过程,领导人的见识在其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信息资源系统要成为提高人们见识的重要工具,成为启迪人们思考的重要工具。

   今天,政策研究信息资源系统在应用中碰到的一个新问题是如何降低人们在使用中的时间耗费问题。如果是在二十年前,信息稀缺,而工作人员相对空闲,信息系统建设以资料为中心是合理的,但是在今天,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资料的稀缺性大大降低,而工作节奏的加快使领导者、工作人员的时间稀缺性大大提升,这使得人们的耐心大大下降,很多耗时的应用变成经济上不合算的,而对时间紧缺的工作人员,政策研究信息系统越来越存在着被冷落的危险。这是在告诉我们,面对着时间昂贵的领导者,降低应用成本的核心是节约用户时间。我们需要一个“以人为本”的系统,以提高最稀缺的资源利用率为核心,即以节省领导人时间为核心来设计系统,让人看得快、看得少,看得精,而不是以资料为核心,提供大量细节,无视用户的时间浪费。

   总之,从用户的立场上来摆正什么是最需节约的稀缺资源,依用户的价值观来设计系统,才能使政策研究信息资源系统成为一个倍受欢迎的系统。

   4.政府业务自动管理系统

   这类系统主要用于政府规范性业务的处理过程中,由基层操作人员来使用。政府的规范性业务很多,例如税收,工商登记、年审,进出口管理,出入境管理、驾驶执照管理等等,一个规范化的自动管理系统会大大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的规范性,大大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与漏洞。

   在政府业务自动管理系统中,良好的信息共享与综合能力是提高政府管理能力、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武器。在很多情况下,欺骗行为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因为政府系统信息核对能力的增强有效地堵住了很多滋生欺骗行为的漏洞。这使得假增值税、假出口的案件大大减少。同时,信息共享也提高了对用户服务的效率,例如用户用不着反复地输入相同的数据。

   政府业务自动管理中的信息共享与为宏观政策研究的信息共享有着非常不同的特性,设计方法也完全不一样,主要的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