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十篇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十篇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7:04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篇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城镇化建设现状

二、我国旧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活环境所能支撑的城镇规模和容量,但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建设为了取得经济效益而不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只片面追求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却忽视了区域环境承载能力。首先,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受到观念、技术、政策等条件的制约,一些非再生矿产资源的开发往往采取掠夺式开采的方式,开发和利用非常不合理,加之资源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人们又不断过度消耗现有的资源,因而造成了资源的惊人浪费,甚至某些地区还出现了资源枯竭的情况。其次,城镇由于过快的发展而迅速集中了大量的人口,这就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关系。

2、对城镇化本质和内涵缺乏全面和正确的认识。

首先,许多地区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不足。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过快,致使许多城镇管理者没有管理和经营城市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遵循已有的套路和模式,或盲目照搬发达国家或其他城市发展的模式,不能从本地的实际出发,不注重城市的个性和文化内涵,城市丧失了自己的性格和灵魂。其次,许多地区把城镇化建设片面理解为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因此只在盖大楼、修马路和城市的扩张等大兴土木、圈地开发、改造旧城等方面大作文章。还有许多地区政府和开发商受到利益的诱导,不尊重当地的历史和风土人情,对旧城的建设建立在破坏性的基础上,改造力度过大,以期把其打造成为时下流行的“国际化大都市”,破坏了城市原来的发展格局,使其面目全非、不伦不类。

3、地方政府过于注重短期经济利益。

首先,在GDp导向的政绩考核压力下,许多地方政府扭曲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功能和作用,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模式,为了达到通过新城建设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许多地方政府往往忽略本地实际,也不计土地成本,一味的贪大求洋、粗制滥造,没有计划的大肆扩张,导致盲目发展、随意建设等现象频出,城镇建设与当地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明显脱节,浪费了大量土地。其次,一些地方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单纯追求速度,舍本逐末,采取政府主导、行政推动的方式,用搞基本建设的方式推进城镇化,在城市尚未形成特色产业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兴建大批的住宅楼。这样,人们不愿意生活在产业发育不充分、相关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新城里也就情有可原了。

4、对“市民化”理解存在偏误。

首先,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地把城镇化的内容简单归结为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城镇化不仅表现为城镇数目的增多、城市面积的扩大、城市人口增加,还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空间形态的变化,也包括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其次,社会保障应该是既包括城镇居民也包括农村居民全民保障体系,是一种普惠制的公共政策。虽然我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已经基本建立,但却不具备开放性,对进城镇工作的农民仍是封闭的,我国城镇地区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参保率就目前来看还是很低的。我国有2.62亿的农民工,加上其家属大概有4亿人口需要安置。据社科院估计,安置一个人需要2.6万元,4亿人口就需要10.4万亿。因此,巨大的财政投资使得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距离全民覆盖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三、加快我市城镇化建设的措施

1、提高对城镇建设的认识

我国实行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改善农村人们生活的质量,更好的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让广大人们群众享受到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成果。加快城镇化的建设步伐,对于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不能够将牺牲当前的环境、资源以及能源等作为代价。在当前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人都忽略了人的主体性,把牺牲环境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代价,严重的破坏了自然资源,使得人们生活的环境也越来越恶劣。同时,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价也在不断的上涨,也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不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2、合理规划城镇建设

在城镇建设的规划中,城乡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重点,也是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城镇建设中,城市整体规划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城市建设的质量。因此,在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做好城镇建设整体规范显得尤为重要。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城镇建设的统一规划,并做到合理的布局。在规划布局的时,要按照各地城镇建设的实际情况,做好目标定位工作,其建设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需要按照计划一步一步的实施,处理好人口、资源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

3、加大对城镇实体产业的发展力度

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做好因地制宜的工作,要根据城镇规划建设的整体要求,充分的利用本地区的发展优势,把实现城镇建设的规模化、集约化以及生态化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提高城市建设的整体水平。同时,还要积极的发展各地区的信息服务,体现出城镇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4、拓宽城镇建设资金来源

就目前来说,我国在城镇建设资金的需求上,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城镇金融体制,单纯的依靠政府投资和银行信贷投资模式很难满足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需要。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金融体制有待全面改革。面对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的巨额资金,政府必须要拓宽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体制,突破传统的金融体制,推进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发挥好政府政策和政策性银资金来源,行的调控作用,引入多种金融业务也,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同时,政府也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篇2

一、新型城镇公共艺术体系存在的必要性

新型城镇公共艺术设计不应只是修补城镇剩余空间、点缀公共环境的装饰物,而是应充分融入城镇规划中,作为城镇的“皮肤”与城镇规划密切贴合,同时展现出城镇的精神文化内涵,并对城镇居民进行审美引导。公共艺术的鲜明特点是公共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它具有突出的社会文化价值,而非单纯作为置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品。

(一)城镇公共艺术的基本类型

城镇公共艺术主要是指处于城镇空间结构中并且承载城市文化与精神内涵的艺术作品,它具有较高的民众参与度,可供城镇居民自由观赏并身处其间进行感知、体验。城镇公共艺术主要的表现形式包括:城市雕塑、壁画、园林景观、建筑外观乃至城镇公共设施等,主要的空间形式有:城镇主要出入口与城镇边缘、街道、广场和社区公共艺术区、城镇主题公园。城镇公共艺术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城镇工商业规模较小,居民整体受教育水平相对大中型城市居民较低,因此城镇公共艺术设施的规划设计方法与整体效果自然与大中型城市不可同日而语。根据新城镇建设现状妥善地取舍所需的艺术形式,进而进行整体性设计,是城镇公共艺术与城镇文化环境相匹配的重要前提。现阶段中部地区建设中的新兴城镇多为郊区、县和大型集镇,规模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常驻人口在10万人以下,处在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的过程中。新兴城镇居民保留了较多的农村生活习惯,离耕地较近、生态环境较好,但发展规模受到一定限制、基础设施较差。所以,在新兴城镇的公共艺术设计中,不可能采取较为超前的艺术作品形式,而过于简单粗糙的公共艺术作品,由于其体验感、艺术性的缺乏,也不能承载对城镇居民的审美引导与城镇精神内涵传递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新城镇的公共艺术系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前,要对城镇居民的文化、审美水平有一定的了解,并充分研究当地的地域文化与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进行公共艺术系统的设计。例如,针对部分生态环境基础较好、污染较少的新城镇,可以将中心位置附近的城市主题公园的园林景观、融合传统中式风格的雕塑、具有传统中式风格的周边建筑等整合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公共艺术体系。而那些离城市较近、有产品集散功能、土地硬化率较高的城镇或可采取简约直接的工业化设计风格,主要通过公共设施、墙体处理、城市雕塑与壁画进行公共艺术设计的整体匹配。根据不同的空间环境选取适当的公共艺术类型并加以灵活组合,可使城镇空间得到更好的整体视觉效果,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整体的精神体验。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公共艺术体系的作用,要远远大于零碎而缺乏系统设计的公共艺术设施的作用。

(二)公共艺术在新城镇建设中的作用

城市环境问题始终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我国的工业化步伐逐渐加速、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物质产品日益丰富,但同时也造成了城市环境的恶化。在制造业集中的地区,拥挤不堪的“火柴盒”式的居住空间使人很难体验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放松,这也是某些制造业企业员工不断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在新城镇建设过程中,城镇的空间环境是无法回避的问题。通过公共艺术对城镇的空间环境进行介入,从而对城镇环境进行美化提升,使新城镇居民获得更适宜的人居环境,不仅可以避免城镇发展过程中城市“慢性病”的出现,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城镇居民的素质,提高新城镇的竞争力与其对人才的吸引力。就像是一个人缺少了信仰与灵魂,一座缺失了文化、艺术、城市精神的城市,是无法健康发展的。城镇的精神、历史、文化是城镇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公共艺术系统的存在不只是单纯地提升人居环境的质量,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为新型城镇提供城镇文化的引导、积淀城镇发展的历史记忆,将城市精神通过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镇公共艺术体系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城镇居民,营造人们对城镇文化的体验,并形成人们内心的意象存留。总之,城镇公共艺术系统通过公共艺术氛围的感染增强人们对城镇文化的认同感与居民的归属感,这种认同感与归属感将为城镇带来更强的凝聚力,增强市民的幸福感,是助推城镇发展的巨大动力。城镇公共艺术作为新型城镇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在提升城镇竞争力、影响力,解决城镇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与文化生活、提升幸福感与认同感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是城镇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新型城镇公共艺术系统性设计的主要内容

城镇公共艺术的系统性设计是指将城镇公共艺术的规划设计与城镇文化、城镇规划、城镇建筑、城镇居民等作为一个有机的综合性环境进行整体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塑造更具城镇文化个性、更适应城镇具体需要的公共艺术体系。这一体系需要从不同的方向出发进行跨学科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公共艺术媒介与城镇规划的相互作用,将城镇文化与城镇建设进行最大程度的融合,得到更为整体、实用的城镇文化景观体系。

(一)文化特征的体现

新型城镇文化不同于传统的城市文化,新型城镇多脱胎于城市郊区乡镇或集镇,在文化上对周边城市的依附性较强,地域性文化风格亦与周边城市有所呼应,但会存在如少数民族集聚区等较强的民族化特征,保留了更多传统民族文化因子。不同的城镇文化产生于不同的城镇背景与土壤,是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种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城镇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族群效应、地域环境、人口的多元性和周边大城市的发展等都会对城镇文化的特征产生深刻的影响。工业化的速度决定了新型城镇的城市化进度。城镇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思想更新,同时也迅速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惯。而随着传统的生活习惯的极大丰富与改变,新的城镇文化便会日渐形成。如何对处于形成期的城镇文化进行适当的引导,打造与城镇发展相匹配的城镇文化内核,是新型城镇建设中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有针对性地研究城镇文化形成的基本元素并妥善加以利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环。

(二)城镇空间的科学规划

前文提到要根据城镇规划的空间环境妥善选取适当的公共艺术类型进行整体设计,以得到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公共艺术体系。在当前国内中型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中,已经较多地出现了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随意设置与散乱搁置的情况,这也是造成公共艺术作品或公共艺术设施无法与城市空间有效匹配,进而充分发挥其作用,满足公众利益的主要原因。当然,城镇公共艺术的这种空间配置上的混乱,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新兴城镇在建设中,由于条件所限,缺乏严谨细致的整体规划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不仅影响了居民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也浪费了有限的建设资源。这一问题只有通过城市规划的整体控制方能予以有效解决。将城镇公共艺术系统作为城镇整体规划的一部分进行整体考虑,是有效利用城镇空间资源,使公共艺术充分发挥作用,满足公众利益需求,创造更美好的人居环境的重要前提。今后,在新型城镇公共艺术系统的设计中,要“将公共艺术的概念从单体的形态中解放出来,以公共艺术配合景观营造为原点,介入城市整体区域与空间,将规划与城市设计、历史环境保护、城市的整治更新和交换纳入一个大的视觉系统加以考虑,甚至将规划本身作为造型加以研究。”[2]城镇人居环境的科学规划,需要在完整的城镇地理资料和工商业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城镇文化的遗存以及导向需要进行完整、长远的规划,对新建筑区的整体空间结构、旧建筑区的处理、交通与公共艺术空间等方面进行妥善的规划处理,划定基本的城市景观架构,使整个城市的规划严谨有序、层次分明。“只有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空间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和城市景观系统规划所确定的景观构架相吻合时,其整体性设计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从而保证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整体质量与公共艺术作品实施的延续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公共艺术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与保障。”[3]这一原则也适用于新型城镇公共艺术系统的设计。

(三)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引入

新型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具备一些大中型城市所不具备的优势———更好的自然环境。而更小规模的工业基础,也使得新型城镇有机会通过科学长远的规划来规避城市建设中所出现的城市环境问题。在新型城镇公共艺术的系统设计中,要更为彻底地贯彻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充分利用自然景观或动植物资源,使城镇获得更好的绿化空间,并与地理环境更好地结合。公共艺术作品也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有针对性的设计,从而保证绿色公共空间的完整性。公共艺术系统也可通过主题性设计,发挥宣传作用,如开展垃圾分类、旧物分类弃置等环保概念的公共设施设计,搭配简洁明了的宣传广告,在新城镇文化的重组过程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使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深入人心,并使其作为新的生活习惯融合在城镇居民的生活中。

三、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篇3

关键词:城镇化;劳动力转移;城市发展能力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72400410591

项目名称: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研究

城镇化建设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可以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建设目标。在河南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要强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对整个河南的l展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在发展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必须客观地认清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认真面对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推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稳步推进。

1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河南省地处中原,依托铁路、公路等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以及粮食生产核心区的三大战略规划的实施,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带动现代农业优化升级,以中原经济区建设带动“四化”同步科学发展,以郑州航空港建设带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模式探索,在推动以“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性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四级城镇体系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特大城市、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五级城镇体系框架,突显出河南“金字塔”式城镇化发展结构。

2013年《中共河南省委关于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大力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基础上,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强化“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出台“三个一批人”城镇化实施方案,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015年全省城镇常住人口为4441万人,同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790万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8.03%,城镇化率为46.85%,是我省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高、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郑州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提升,地区性中心城市组团式的发展深入推进,县城规模也不断壮大,正在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初步构建了现代城镇体系。

从各方面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城镇化率也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也就意味着河南省进入了“四化同步”、“五化协调”快速发展阶段,也进入了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的重要时期。

2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影响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有效地健康发展。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政府决策体制机制创新不够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战略选择的关键项,因此要以人的城市化发展为核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河南省城镇化制度建设需要在重大体制和政策方面做出及时调整。涉及到土地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农民工市民化、人口管理政策等,这些制度的实施在城市居民和农民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在户籍制度方面,由于土地征用政策的实施,存在一部分人还把城市户口想方设法转到农村去,希望能够获取拆迁补偿等,一部分农民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也不愿意把户口迁入到城市等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户籍制度改革还存在各种问题。还有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现在有大量农民工在城市进行工作和生活,但大多数农民工依然是农村户口,虽然他们已经成为城市的常住人口,但由于农民工主动加入城市户籍愿望不强和城市政策配合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农民工没有及时实现户籍城镇化。

2.2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动力不足

河南省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城市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土地使用和管理方面,城市用地结构失衡和违法滥用耕地矛盾日益突出,使城市可开发能力降低,无秩序化建设突显。其次城市基础建设不完善,跟不上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城市基础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镇居民生活的基础保障,所以基础建设非常关键。河南大部分地区地处平原,排污系统建设不像山区部分可以利用,一下雨雪就出现内涝现象,在河南部分城市表现突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不管大中小型城市,现在经常都会出现堵车现象,并且一堵几个小时这样的情况也非常常见;城市防灾预警系统建设的优劣也会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2015年的严寒天气,预警系统没有发出警报,导致城市供水系统冻爆冻裂,出现大面积供水瘫痪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2.3劳动力转移就业安排滞后

要实现新型城镇化,就要使农村劳动力实现城镇化,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和管理后剩余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就是在四化、五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在河南省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政府参与组织和引导性差,相当一部分劳动力依赖于自发性无序化转移方式,政府参与组织的积极能动性差,使市场和劳动力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无法真正在二者之间起到信息桥梁作用;劳动力本身文化素质水平低、技能素质水平不能跟上行业企业需求,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只能从事层次较低、技能要求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无法满足企业对劳动力的高素质、高技能水平要求;在组织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时,组织力度不够,拓展面过小,而且理论知识强调过多,而实践技能训练过少,导致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成了表面形式,无法真正从中汲取所需知识,满足行业企业需求。部分地区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及时调整,经济发展不进反退,区域内就业需求低,无法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现象。

2.4市民化进程推进缓慢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市民化也在不断加速,但还是存在众多问题。许多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虽然户籍上转变为城市居民,但在内核上还是没有脱离农民本质,无法适应职业转变和身份转变,并在实质上也在社会权利、公民权利、社会参与度等各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也没有在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诸多方面实现城乡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例如农民在城市中就业,从根本上可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利,但实际往往他们就会被排除在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对农民市民化进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户籍管理制度和地方性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也会对农民市民化产生阻碍影响。同时农民自身素质低,造成再就业时就业岗位不稳定,农民市民化愿望不强烈,也会很大程度阻碍城镇化的进程。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除了列e出来的各种因素之外,还存在各方面的因素例如政府决策、地方实施进度、农民自身因素等都影响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要是围绕“人”来推进“人”的城镇化,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从各个方面保障农民的合法权利,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将“人”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充分考虑在实施城镇化进程中的外因和内因,真正使农民和城镇居民一样全面的参与城市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达到经济立足、社会接纳、身份认同和文化交融的目的。

3新型城镇化创新路径解析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河南新型城镇化创新路径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际意义。

3.1构建现代化城镇体系,进行体制创新和改革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以新型城镇体系为载体,构建综合交通、现代产业、创新驱动、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战略支撑体系,推进“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辐射周边县城,囊括中心镇以及新型城镇社区”的现代城镇建设格局,优化城乡开发空间格局,完善提升小城市功能,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保障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权益,使进城农民公平参与城市发展、公平分享城市公共服务权益和成果。各级政府部门应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各种渠道促使各种资金投入到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来,对土地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统筹兼顾城镇建设用地、农业用地、工业用地等土地使用情况,并对城镇化建设中公共事业的建设起到引导作用。在城镇化建设中,也要根据当地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地自身优势,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专业特色城镇,实现产业发展、特色发展和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确保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

3.2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发展动力和能力

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来说,产业发展是基础,也是带动就业聚集从而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前提。因此以产业为引领,选择合适的核心产业,并围绕核心产业形成产业链,构成就业能力、人口聚集能力和城市消费结构合理化发展模式,并进一步通过政府的整体产业规划、招商引资投资、服务国际化、配套设备服务跟进等来构建城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结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一体化发展,也就是“产业聚集带动的产城一体化发展”的特色城镇化建设模式。

河南省立足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技术、质量全面向高端化、尖端化、顶端化发展,根据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种养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使企业行业群体快速壮大发展。河南省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非常鼓励创新发展,鼓励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提升城市的发展动力和能力,吸纳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剩余劳动力,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3.3鼓励企业发展和自主创业,保障劳动力就业

河南城镇化的核心就是实现农民市民化,要实现农民市民化,关键问题在于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大力鼓励各类企业的发展,制定各种有利政策,吸引沿海发达地区大企业到河南来发展,刺激本土企业学习先进经验扩大建设和发展,引导乡镇企业和各类小企业向城镇集聚,带动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还可以鼓励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村劳动力和务工返乡劳动力进行自主创业,采用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式,引导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领域就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快河南省城镇化步伐。

3.4加强城镇建设,全方位推进城镇化发展

城镇建设发展的好,才能吸引农民向城镇转移,因此要大力发展各级城镇,加强各级城镇基础建设,满足农民在城镇居住和就业创业需求,大力发展城镇的工业和服务业,健全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农民子女就业、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等待遇,提高城镇生活服务质量,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真正为农民在城镇生活、就业提供周到服务和全方面保障。

4结束语

城镇化建设需要全社会参与,不仅仅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还需要做好城镇化发展规划,探索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提升城镇吸引力,完善城镇服务体系,为农民进入城镇生活和就业创造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推动河南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实现城镇化。

参考文献

[1]孙睿广西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研究[D]中国民族大学2015(4).

[2]宣晓伟中国城镇化模式的反思与转换[J]区域经济评论2014(01).

[3]高浩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农村城镇化:趋势问题路径[J]今日中国论坛2013(12).

[4]程振锋我国新型城镇化创新路径探析[J]商业时代2014(02).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篇4

【关键词】城镇绿化生态;规划建设;应对措施

引言

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一个较为流行的规划类型就是生态型城镇,但是其产生的时间不久,因此各个方面不是很完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但是相较于生态城镇优势来说,这些困难完全不是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从、生态型城镇将会成为大势所趋。

1、城镇规划建设中生态型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在小城镇内部环境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对于一些目光短浅的人来说发展经济高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而更深层次的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但是不可否认的生态环境对于我们的生活意义重大,一旦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那么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比如当前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天气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基于此,我们在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理应加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2、城镇绿化生态的规划建设指导方针

绿化生态建设中小城镇首先要树立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增收增效、新农村小城镇经济发展、环境得到美化的前提下,以山水、田园风光、农村特色、道路改造、公共基础强化为主要目标,采取以政府为主导,农户为主要行使者,民间机构协助的机制,重视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的建设,改善村民生活水平,促

进文明协调发展。其次,在建设上要以生态为先决条件,按照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利用绿化资源,在绿化的同时,发展林业产业,实现林业结构的整合,不仅增加了林木资源,森林的生态系统功能也将得到提升,从另外一个层面讲,林产品的种植和供给,也间接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加了一份力量。

3、城镇绿化生态的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的城镇绿化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城镇绿化事业,应首先从城镇绿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实际情况,更好地制定相关的措施,不断地促进城镇绿化水平的提高。

3.1忽视了原有环境

大多数地方的政府只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房屋建设包装、道路整改、地面固化和居民活动公共场所建设上,忽视了对于城镇的植被绿化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很多新农村建设中的城镇植被覆盖率不足,绿化仅仅成为了美化、包装房屋地面的代名词。绿化形式十分单一,根本无法体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具有的田园风光和乡村风情。

3.2盲足追求城市化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地方不结合自身的情况,刻意模仿大城市市政绿化的方式和手段,违背了科学规律,使得新农村绿化建设“土不土、洋不洋”,颇有东施效颦之嫌。在具体绿化实施上,盲目引进一些外地的树种花卉,追求昂贵与稀奇,大量种植草坪和灌木,不顾植被的生长习性和园林设计美观,生搬硬套式地造就了一座座奇怪的“田园公园”。

3.3环保的意识薄弱

当前我国在生态型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对于生态的保护意识不到位,虽然打着生态型小城镇的幌子,但是仅仅把生态环境保护流于表面,甚至于一些基础的生态保护设施都不健全,也就无法切实做好生态型小城镇的规划建设。

4、城镇绿化生态的规划建设与实践措施

针对当前生态型小城镇在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主要由以下三点:

4.1制定相应的生态保护指标

为当前生态型小城镇在建设提供一个具体的标准,强力推行“三化一片林”政策。统一建设标准和规划设计原则。坚持生态优先、分类指导、发展与保护并重和以人为本四个原则,使村庄绿化美化一次到位,改变了过去村庄绿化比较杂乱的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在选择绿化树种和花草时,广泛听取试点村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符合当地的风俗民情;村庄绿化美化后,大大提升农村生态旅游与休闲的品位,扩大“农家乐”和旅游产业,成为农民长期依托致富的产业。各村紧密结合当地的优势产业发展一片林,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合理规划一定要符合当地居民习惯,比如宅周和庭院的园林绿化,种植常绿植物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道路两旁可以选择一些适应性较好的常绿且枝干粗大的树木,不仅规整,又能很好地过滤粉尘,保护环境。

4.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

生态型小城镇的规划建设需要人人参与,所以应该加强生态型城镇建设的宣传。要围绕着绿化建设目标,以农民获得收益为出发点,大力宣传新农村环境绿化的重要性,提高乡镇基层干部和居民生态环境意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人民的智慧,使这种强制性的绿化建设活动变成农民的主动行为。

4.3城镇原有环境资源的保护

对于原有的一些山水树木等环境资源进行必要的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型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认真查清本地区域范围内乡土树种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建立乡土树种档案和种源基地,对种子采集,人工育苗,造林等进行试验,筛选出优良、效益显著的多功能树种进行推广;坚持实地适树的原则,把乡土树种作为城镇绿化美化的骨干树种,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对本地生存环境比较适应,生长良好,各乡土树种具有各自的自然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特性,结合城镇绿化美化的实际,提高优良乡土树种在绿化美化中应用的数量和比例,逐步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绿化景观。

结束语

当前我国生态型小城镇规划建设现状来看并不乐观,针对当前生态型小城镇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提高生态型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水平,努力提高生态型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质量,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钟月;杨光培;易文芳;黎云清.城乡一体化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以湖北省云梦县为例[J].农技服务.2011(03).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产业聚集区;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河南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中心,大规模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力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持续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着城镇化发展水平低、城镇体系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面临新形势,必须把握机遇和挑战,明确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有效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河南新型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

一、何谓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3)聚集效益佳。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5)个性特征明显。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6)人本气氛浓。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7)城镇联动紧。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8)城乡互补好。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体现一盘棋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

二、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就巨大

2011年,河南省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城镇体系日趋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显著加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升明显。。一是各类建设规划编制步伐进一步加快。省域城镇体系规划、38个设市城市和86个县城总体规划在2010年全部修编完成,180个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部编制完成。二是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人口迅速增加。2010年底,河南省城镇常住人口达到3651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8.8%。三是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速,随着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快速推进,城镇数量逐渐增多,城镇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底,河南省38个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014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101平方公里。四是按照“向心布局、集群发展、两规衔接、五个层次”的现代城镇体系规划,城镇规模体系日趋完善,初步形成以郑州为核心、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五级城镇体系框架。2010年底,河南省共有17个省辖市、21个县级市(含省管济源市)、88个县城、50个区和949个建制镇。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各种生产要素逐步向城镇特别是各级城市集中,城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经济贡献率提高明显,城镇龙头作用日益显著。河南省17个省辖市(此处不含济源市)市区2010年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8.5%;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2﹕51.7﹕44.1,明显优于全省14.1﹕57.3﹕28.6的产业结构。

(二)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明显

1.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

长期以来,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虽然近几年呈现出较快的发展速度,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与全国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2.城镇体系不尽合理

河南省城镇体系还不甚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核心城市辐射能力不强。郑州作为省会城市,首位度较低,其经济实力不太强,集聚和辐射能力也较弱,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在全国城镇体系中的等级排名不高。其二,河南中小城市规模偏小。这主要表现在河南中等城市数量较少,作为节点的承上启下作用不突出,一些省辖市市域人口虽然已超过1000万,但中心城区人口却不足100万,有的还不到50万,很难有效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小城镇数量虽多,但是规模小且功能不全,在发展上服务带动乡村地区的功能较弱。第三,城市职能分工不尽合理,尤其是专业化职能不突出。各城市同构和产业结构雷同现象严重,互补性较差,城镇体系处于一种松散状态,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3.产业支撑能力较弱

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的基础。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低是河南省城镇化发展不快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导致吸纳就业能力缺乏,影响人口的集聚和集中。现在,河南省虽已是新兴工业大省,工业增加值多年居全国第五,但还不是工业强省,仍存在着工业大而不强、资源性产业比重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竞争力弱等问题。河南省第三产业更是不大不强也不优。2010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8.6%,在中部地区六省和全国均排最末位。二、三产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吸纳就业能力,2010年,河南省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仅有55.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2010年,河南省城镇从业人口比重仅有18.7%,而全国则是45.6%。所以,河南城镇承载就业人口的能力较弱弱,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郑州市;金融支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郑州市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郑州市的城镇化水平每年以平均2.44%的速度增长;在2001年到2012年这段期间,郑州市的城镇化水平每年平均上涨1.56%,比同期全国范围内的城镇化增长率多0.36%个百分点。然而在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还是面临着许多障碍,例如农村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环境污染、失业率上升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加强金融支持力度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的城镇化而言的,是对传统城镇化的优化。传统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社会由之前的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型转变为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的转变:人口职业的转变,即农村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土地和地域空间的转变,即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即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向城镇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而新型城镇化是在传统城镇化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原则,走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二)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

促进经济增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出口、消费和投资。目前,我国经济处于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的时期,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十报告指出,城镇化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把加快城镇化建设列为2013年度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可见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目前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城镇化建设包括多个方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农村人口转移等。为了保障城镇化建设能够顺利开展,无疑需要后勤体系的大力支持,包括金融支持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产业支持体系等。其中,金融支持对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建设水平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实证研究还是理论研究,都得出了城镇化建设与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金融发展可以加快城镇化建设,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又可以深化金融发展。可见,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金融方面的强大的资金支持。然而在金融支持方面,郑州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渠道单一

我市的金融支持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在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上,主要采用银行信贷融资为主,相对资本市场如股票、中长期债券、金融衍生品等则利用较少。目前,郑州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以间接融资为主,即以传统的商业银行贷款为主,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所占比重比较低。这种单一的以商业银行为主的融资模式所能提供的资金比较有限,并不能完全满足城镇化进程的需求。另外,单纯依靠商业银行进行融资也会出现许多问题,不仅会降低金融资源的配置的效率,导致经济低效,而且还会增加金融风险,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经济危机。同时,单纯依靠货币市场必定会引起资金缺口,而这个缺口一般则由政府承担,政府一般有两种方式进行融资,一是授权央行发行货币,这就容易造成货币发行过多引起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通过增加税收或者发行政府债券来弥补资金缺口,但这种方式又会造成政府的财政风险较高,也有可能造成政府破产。因此,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就会因为资金缺乏难以顺利开展。

(二)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不足

近年来,郑州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广泛采用了不同的融资模式以及融资工具,但是新型融资模式和工具所占的比重依然较低,金融支持仍然主要还是以向商业银行贷款为主。然而新型城镇化建设牵扯到不同的参与主体和不同的产业结构,如“三农”问题、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群的发展等等,这些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存在差别。如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工具还有债权融资、企业直接投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出资等方式;城市功能的完善、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等领域也要通过专业的金融工具来实现。因此,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创新适合不同主体、不同层次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是至关重要的。

(三)金融机构支持城镇化建设动力不强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除了商业银行的融资作用之外,其他金融机构并未发挥出应有的功能,金融机构在支持城镇化建设方面总体动力不强。例如商业银行在服务农村城镇化建设方面,尤其是针对农业工具开发、农作物科研、农产品营销等方面的金融支持仍然一片空白。另外,伴随着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农户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在农村的惜贷现象,以及农存比较高的不良贷款率、以及可用的抵押物担保等,使农户出现贷款难,贷款金额受限等现象。

(四)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着很多问题

信用是衡量金融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就目前而言,我市信用的生态环境并不好。据有关资料显示,虽然近年来我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逐年降低,但是相比之下,我市的不良贷款率仍然很高。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守信成本高、失信成本低”的乱象,这主要是因为惩戒力度不够和相关制度缺失造成的。法律的惩戒力度不够,相关机构执法效率低等问题,虽然可以使部分金融机构通过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往往增加了隐形成本甚至是影响商业银行的声誉,这无疑会打消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

三、完善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机制

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机制,首先政府应该发挥好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在那些公共事业和服务方面,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发行市政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手段为城镇化建设募集资金。其次,应该引导金融机构形成以政策性银行为引导,商业银行为主力,地方银行类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金融组织体系。另外,政府可以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探索公私合营的模式参与到城镇化建设领域,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各类资本支持城镇化建设。同时,政府应该完善相关的配套机制和法律环境,加强协调和沟通,消除民间资本投资顾虑,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目标。

(二)加强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金融机构应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自身的经营特点,积极探索并开发适应城镇化建设的多样化的金融创新产品。可适当借鉴国外经验,设立专门针对城镇化建设的专项贷款,同时给予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根据农村的中小微企业、以及农户的资金需求状况,可以创建相适应的融资模式,如浙江、四川等省份的农村信用互助合作社等,除此之外,也可开发供应链融资、网络联保、小企业债权集合信托、信贷工厂等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及抵押、绿色信贷等金融支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应该分别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个方面出发。在货币市场上,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发挥在经济社会中的的主体地位,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主动承担起建设城镇化的社会效益。在政策性银行的引导下,创新信贷模式和金融产品,积极支持地区城镇化建设。在资本市场上,加快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合理利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债券融资等,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缓解货币市场资金供给的压力。

(四)优化金融支持生态环境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先应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良好有序的法制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判断金融生态环境优劣的最直接的手段。健全的法制环境能约束经济主体的行为,从而保障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金融机构才能比较积极的开展有关业务。其次,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应该加强相关风险的防范。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可能出现各类金融风险,所以应该加强监管以及开展相应的监测预警以及风险评估等工作,从而防范于未然。最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应该加大政府政策引导。通过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与城镇化建设相关的金融业务,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城镇化建设。例如中央银行可以对那些在城镇化建设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银行类金融机构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如再贴现、再贷款、存款准备金方面适当放宽限制,在新业务申请准入方面也可以开通绿色通道等。

参考文献:

[1]赵红丽(主持).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问题研究,市级课题,2016,(10)(项目编号:ZSLX2016944).

[2]王芳.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15,(5):194-196.

[3]李艳芳.阿拉善盟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

[4]王涛.新型城镇化导向下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

[5]凌海波.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创新[J].武汉金融,2015,(12):30-33.

[6]凌祯蔚.郑州市城镇化进程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15.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篇7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6-0137-02

引言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目前中国城镇化进程成效显著,到2012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2.57%,但传统的城镇化模式积累的问题较多,城镇化发展模式亟待转型。为此,2012年十报告中多次提及“城镇化”,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也是现阶段扩大有效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现实选择,更是中国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然而由于存在融通资金制约难题,推进城镇化需要金融政策的支持,而且金融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的互动机制也揭示了金融方式的转变、信贷结构的调整等必然对城镇化进程产生极大的影响;特别是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对金融支持提出新需求,如何使金融适应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要求、创新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成为现阶段需要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缺乏战略眼光

中国金融机构对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缺乏战略眼光,重视程度明显较低,没有将金融发展同城镇化战略紧密结合,没有充分意识到有效运用金融杠杆的作用能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主要体现在:

首先,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与城镇化发展战略存在矛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多定位于大中城市,只有少数银行定位于立足城乡,服务三农。金融服务体系对小城市、农村的金融支持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城镇化发展的需要。一直以来,金融机构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保障、就业等各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政策措施,难以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其次,金融机构对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需求变化趋势的认识不足。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乡二元结构的打破必将带来巨大的金融需求。农户在城镇化进程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然而金融机构缺乏多元的金融产品提供给客户,做到个性化服务。再次,金融机构之间存在恶性竞争。金融机构没有认识到金融合作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金融机构往往利用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进行恶性竞争,极大地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金融支持手段单一

在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支持手段上,中国主要运用银行信贷方式,形式单一,商业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力度有限,缺乏多渠道的融资机制。从融资结构而言,中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比重比较低,难以满足城镇化进程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团化的发展战略,信贷权力主要集中在总行以及各省分行,分支机构并没有设立在城镇地区、欠发达地区,由于县级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缺乏信贷自,主营业务是吸收存款,最终导致城镇地区的资金大量外流,自身的金融信贷需求却难以得到满足。目前,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服务需求主要由农村信用社来解决,而农村信用社的定位是面向三农服务,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不到有力的金融支持。金融市场水平决定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由于中国目前金融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未能发挥其协调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不利于城镇化建设中资金的供给,严重地影响中国城镇化的顺利推进。

(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严重

城镇化建设的金融需求主要来源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住宅建设,这些投资项目普遍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等公共产品属性,然而公共物品建设所需资金量巨大、建设周期长,而且还款来源受限制,政府承担提供公共物品的首要责任,但是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是无法满足的,必须促进金融机构发挥融通作用。对于商业金融而言城镇化建设投资收益低但是风险大,金融机构的逐利目标与城镇基础建设的公益性产生矛盾,因此在当前信用体系不完善的城镇建设初期,商业性金融不愿意过多地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农村信用社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的金融支持更是受到诸多限制,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国家开发银行,虽然信贷业务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但其主要定位是支持国家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因此,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需严重失衡,国家应该加强相关政策增加对城镇化发展中的资金供应。

二、健全中国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政府政策指导和协调

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鼓励各地探索相关政策和办法,合理确定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的规模。各地政府应该做好政策指导和协调,促使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服务部门依据城镇化相关发展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城镇化顺利向前发展。政府通过与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等手段,根据当地的经济环境、产业规模和城镇发展规划确定相关投融资计划。政府应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机制协助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包括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把好贷款发放关以及把好贷后管理关。政府还应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评级制度,制定中小企业以及农民信用等级评定规则,准确反映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和偿债能力,为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提供保障。

(二)探索多元化的筹资方式

当前,中国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以“政府主导、市场辅助”提供金融支持服务,今后应该建立“市场主导型”的资本形成机制。(1)继续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公益性项目的财政投入,充分发挥财政杠杆机制,通过减免税、贴息、税率、利率等途径鼓励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大量资金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2)在难以依靠传统的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方式的情况下,积极利用直接融资渠道,充分发挥资本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发行城投债、市政债券等来解决新型城镇化资金不足问题;(3)制定积极的政策制度促进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相关项目,采取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鼓励商业金融机构以优惠利率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放中长期贷款;另外利用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社会性、公益性、超前性等特点,使其进入新型城镇化领域,扩大开放性金融在城镇化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建设等领域中的资金投入。

(三)准确识别新型城镇化关键投资领域

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城镇化是以物为核心的城镇化,而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将转变为以人为核心,即围绕人的需求发展城镇化建设,将产生很多新的投资领域。为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规划,防止投资低效问题,政府准确识别新型城镇化投资的关键领域,才能在此基础上正确引导资本流向,提高资本运作效率。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投资领域主要包括:

第一,环保领域。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工业生产消耗过量的原材料,大量工业废物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同时,由于空气质量下降、水污染等造成的严重健康问题,全社会对于环境知识以及信息的了解增强,环境质量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幸福感和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因此,环保领域必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投资领域。

第二,健康领域。目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各方面压力的增加导致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同时,环境污染对于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剧,国内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普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趋势逐步显现。未来,这种趋势还将随着城镇化的建设而继续加强,因此,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健康领域必将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投资热点。

参考文献:

[1]黄勇,谢朝华.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效应分析[J].理论探索,2008,(3).

[2]饶华春.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进程[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9,(4).

[3]谷小菁,王定祥.中国金融发展与城市化进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9).

[4]孙浦阳,武力超.金融发展与城市化:基于政府治理差异的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11,(2).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农民利益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073-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36[本刊网址]http:∥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城镇化战略的实施确实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成效,但是,目前的城镇化并不是一个多赢的博弈过程,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对保障农民利益诉求方面存在一些值得检讨的地方。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农民能够真正享受到城镇化所带来的红利。

一、保障农民利益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问题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发展既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也是新型城镇化的目的所在,人的需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逻辑基点。推进人的城镇化就是加快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和农业人口的有序转移,让农民的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转移。城镇化本应是农民自觉地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但我们当前的城镇化是政府主导的,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公权力与农民私权之间的利益博弈。为避免这一博弈过程中所造成的风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化解城镇化风险的根本途径。城镇化进程带来的是系统化社会变迁与体制改革,是非常复杂的一个复合过程,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有很多风险。城镇化要规避的最大风险是避免造成新的二元结构,出现人与人的对立,或者说,是避免造成不同阶层的对立,不同群体的对立。所以,考虑城镇化的问题,最终是落到人的问题上来。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保持城镇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相互统一,才能化解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

新型城镇化必须以保障农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持续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将为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更高水平的生活创造新空间。”城市化的普遍趋势是农民为了获得更高收入而向城市的主动转移。城镇化的直接作用是富裕农民、造福人民。真正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一定要符合参与城镇化的广大老百姓的意愿,也就是要让农民在实现城镇化的过程中“得利”而不是“失利”,只有这样农民才会主动参与城镇化,城镇化才会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二、新型城镇化中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分析

很多农民对未来生活的设想,就是过上和城里人一样好的日子。城镇化战略的实施让城镇的大门对农民敞开,农民可以进城了,但许多人宁愿继续过着候鸟式的生活,也不愿迁到城市中去,不愿出村,造成了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不足。一方面是政府积极推进新城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农民对推动城镇化的热情或动力不足,出现这一矛盾的原因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从农民的立场来考虑、分析问题或许可以找到症结所在。因此,分析当下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是破解这一矛盾的根本路径。

关于土地征收问题。城镇化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就是土地问题,长期以来,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缺乏话语权,往往“被代表”或“被同意”。在耕地征用之后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分配中,农民处于明显劣势,从而引发了很多的矛盾和冲突。在土地问题上农民反映最突出的问题集中在:征地的补偿费太低、不尊重农民的意见强行征地、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以及土地征收后没有一技之长,未来生活没有保障、家庭收入会减少、很难找到合适的新工作等。

关于城镇住房问题。对城镇住房问题关注的焦点因不同的农民群体而有所不同,但是综合起来,主要集中在城镇房价过高导致了当下购房压力大以及对未来负担子女住房的担忧;旧居改造所涉及的新旧住房差价过大、还建房的质量、小区环境和管理费用等方面。

关于劳动就业问题。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在城镇就业上没有任何优势,他们所熟悉的农业劳动技能突然失效,实际上就意味着他们与城镇原居民比较处于技术、技能、文化上的劣势地位。对此问题的反映集中在,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多举办一些免费的技能培训。

关于社会福利保障问题。对农民而言,一方面,城镇化让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失去了土地的依赖;另一方面,各种生活保障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变,享受的仍然是农村的医疗、和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没有及时兑现,造成部分居民生活困难。对于已经生活在城市中的农业转移人口来说,由于目前我国户籍制度不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失衡,农民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大部分参与调查的农民表示,迁居城市后最希望的是能够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这说明广大农民最关注的还是迁居城市后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三、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保障农民利益的几点思考

尽管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在农民利益保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在城镇化建设中突出了现代城镇、现代产业和民生保障“三大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机制,农民在城镇化中普遍得到了实惠。但是,也必须看到,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个别地方还是土地财政,将城镇化当成了考核的目标来完成,为了完成城镇化率的计划目标而不顾城镇化的原则要求,违背农民意愿、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地方由于过度追求城区面积的扩容而导致资源利用粗放、公共服务跟不上、农民处于“半市民化”状态,等等。解决矛盾的关键必然是回归到城镇化的逻辑起点上来,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为民”是新型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目的在于服务于人民的安居乐业。我们必须牢记城镇化的根本出发点,从维护农民利益、激发农民参与城镇化的主动性出发来改变工作思路、完善相关的工作体制机制。

(一)推进相关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农民所关注的问题

目前的城镇化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农民主动城镇化动力不足,被动城镇化矛盾凸显。如果只是政府有动力,老百姓没有动力,这样的城镇化必定困难重重。而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将城镇化的目标确立为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总理多次反复强调: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就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就是将城乡居民的利益置于首要位置的城镇化,必须切实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成果的普遍惠及作为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和指向。

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就必须实实在在解决农民在城镇化中所关注的问题,所面临的难题,切实保障他们的利益。让农民分享城镇化带来的现代文明成果,使城镇化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要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规定。土地补偿是失地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获得的最直接的经济利益,也是最容易引发征地矛盾的焦点。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把一次性补偿和长远补偿相结合,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关键。

要建立健全农民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解决农民工由“乡”到“城”的彻底转变,必须重点推进和完善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使广大农民工群体在医疗、教育、养老、失业、救助等社会保护方面与城镇人口享受平等权利。其次,要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应至少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三个方面的制度。

要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就业。农民在城镇化中关注的未来生活保障问题,除了社会保障以外,另一个就是就业问题。失地农民就业难,其主要原因是农民文化素质和知识技能较低,缺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难以适应城市的用工要求。政府应针对市场的需求,实施就业培训工程,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他们市场竞争能力。

要进一步完善新型社区建设,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要进一步健全城镇住房制度,要保证市场平稳,要保证房价与消费者的支付能力相平衡;要针对不同的收入层次,有针对性地推进各种保障性住房建设。在旧村改造的新型社区建设时应注重农民的需求,按照农民的意愿来规划、设计住房,切实对当地的情况加强调研,切不可让新居建设成为当地农民的负担,在住房建设中要加强监管,保证住房建设的高标准。

(二)进一步优化政府公共经济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是市场与农民主导下的城镇化,而不是政府全面主导的城镇化。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更加注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尊重市场规律,以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城镇化进程中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政府必须将提供制度性公共产品放在优先位置,进一步创新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土地制度,优化财税制度,织就社会保障制度。切忌违背农民意愿,把城镇化搞成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盲目推进。

(三)把产业支撑放在城镇化的首要位置,着力抓产业带动

产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动力和强大支撑,是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农民利益的根本抓手,只有拥有强大产业支撑,农民才可能有充分就业的机会,政府才会拥有提供公共服务的强大财力,这样的城镇化才是可持续的。在发展特色产业体系的同时,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与城市建设的有机衔接,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实施“两区同建”的发展战略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必须进一步做大做强。

(四)进一步加强生态宜居环境建设,增强城镇吸引力

在城镇化过程中,有的地方过度追求土地的城镇化,造成用地粗放。有的地方绿色空间不足,雾霾等大气污染影响较大。同时,有的新建城区医疗、文化、商业等设施不配套,市民生活便利化程度不高;部分进城农民不能充分享受城镇公共服务,没有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处于“半市民化”状态。这些必然造成城镇的吸引力减退,影响农民主动城镇化的愿望,所以,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摒弃一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搞好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进节能减排,强化大气污染治理,实施绿色建设,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五)进一步推进农民的社会融入,破解城乡“双二元结构”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篇9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干部教育培训;学员论坛;会议综述

中图分类号:c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973(2013)03-0090-06

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1]陕西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三强一富一美”新陕西的目标,[2]并将新型城镇化作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2013年3月20日,陕西省行政学院2013年春季县级政府领导干部培训班学员论坛在学员研讨室举行,本次研讨以“积极稳妥推进陕西城镇化建设”为主题。受省政府常务副省长江泽林委派,省政府副秘书长、长期研究我省城镇化的知名专家张光进亲临论坛会场,与学员一起进行讨论;省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刘培仓、副院长张贵孝等参与论坛。大家围绕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陕西城镇化在各地的实践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进一步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对策与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激烈的讨论。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什么是新型城镇化?“新型”的含义是什么?这是讨论的焦点。学员们一致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张光进指出,城镇化在中国的进程是随着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而持续推进的,出现了一些成功的典型,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作为2013年经济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开启了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3]

学员们形成了一致共识,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即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宁陕县副县长孙坤认为,新型城镇化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西安市新城区副区长吴繁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政策创新,不仅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和城区生态环境改善这些硬件建设,更涉及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等,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也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杨凌区副区长周梅青强调了李克强总理对城镇化的指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其目的是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并特别强调要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新型城镇化绝不是旧式城镇化的升级版和“鬼城”的初级版,其核心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黄陵县副县长张俊峰认为,城镇化说到底是进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就是要真正解决进城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使农村转移人口不仅能在城镇就业和定居,还能实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身份待遇,尤其是

要改革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各项政策、资源、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以及政治权利,让进城农民在城镇拥有归属感和认同感,逐步改变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切实融入城镇生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

二、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新型城镇化与以往的城镇化相比,内涵更加丰富,对城镇化的质量要求也更高。张贵孝教授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产业支持的城镇化,是资源节约的城镇化,是生态良好的城镇化,是统筹城乡的城镇化。在此基础上,学员们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拓展到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就新型城镇化的特征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一)新型城镇化是“四化”协同发展的城镇化

张贵孝教授重申了十八大报告对“四化”协同发展的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1]旬邑县副县长王永刚认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民以食为天”,新型城镇化首先要解决的是农民进城和粮食生产的矛盾,所以农业必须现代化;另一方面,农业的现代化也需要工业和城镇的反哺、辐射和带动,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物质、技术、资金和市场支持;带动工业的发展,需要信息化的支撑。因此,工业化、城镇化不发展,农业现代化就缺乏动力;农业现代化跟不上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就会导致工业化、城镇化陷入停滞和不可持续的状态。四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良性互动,是互为支撑的有机统一。 (二)新型城镇化是集约发展的城镇化

城镇的集约发展,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铜川市王益区副区长李云耀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注重城镇的内涵式发展,在城镇化进程中就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粗放占用土地,靠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过去铜川市的发展主要依靠“黑色产业”——煤带动,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在新型城镇化的号召下,王益区转变发展理念以“绿色产业”引领发展,主要从事现代陶瓷、食品加工等污染少、消耗低的工业。他认为,新型城镇化要摒弃过去轻视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的发展思路,防止透支环境红利,走资源集约、节约发展的道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合理调整空间结构、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不仅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更要为下代人、世代人、为中华民族的世代繁衍发展留有空间,增强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新型城镇化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强调公共服务均等化,突出城乡发展一体化。西安市新城区副区长吴繁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目标是要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直至消失,实现城乡融合,从根本上淡化城乡之间的界限,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实现城镇化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没有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农民的富裕,就不可能有城镇的繁荣与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就是要转变过去“重城轻乡”、“城乡分治”的治理思路,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走促进城乡互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互惠,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四)新型城镇化是多元形态和特色发展的城镇化

城镇发展的多元形态,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彬县副县长杨小平认为,我省关中、陕北、陕南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分布不均衡,未来城市发展承载能力不同,人口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在发展新型城镇化时不能强调一致性和同步性,只能因地制宜、分类引导,坚持多元形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互协调和多样化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强调特色立镇、特色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的发展。

三、陕西城镇化建设的探索与经验

西部大

开发实施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迅速,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十一五”期间,陕西经济增速和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位居全国前列。2012年,陕西省城镇化率达到50.02%,比2011年提高2.72%,提升速度全国领先。陕西不仅城镇化的速度明显加快,而且城镇化的质量也在提升,各地在加快建设新区、改造老区、整合镇域社区等方面成效显著。陕北陕南的扶贫移民和避灾搬迁工程有序推进,与之相应的就业、医疗和社保体系也在进一步完善。

(一)城乡一体,规划引镇

学员们一致认为,城镇化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旬邑县副县长王永刚介绍了旬邑县的经验。旬邑县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注重发挥规划的指引作用,按照“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原则和“全域旬邑”的理念,编制了《旬邑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经济发展、交通设施、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生态建设、社会事业等6个城乡一体化发展专项规划,形成了城乡一体、配套衔接的“全域旬邑”的规划体系,保证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序推进。旬邑县围绕构建以“县城—乡镇驻地—中心村”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形成全覆盖的现代化、网络型城镇村体系,促使小村向中心村集中、中心村向社区转化、社区向城镇发展。旬邑重视中心镇的规划和发展,调整城镇建设规划,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有利于整合利用现有公共资源的原则,将原有的17个乡镇合并为11个镇、3个社区。开展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旬邑城乡一体化的经验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二)因地制宜,特色兴镇

陕西省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禀赋不同、历史传统也各有千秋,各县从实际出发,挖掘所在地区的发展资源,开拓各具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凤翔县副县长戴慧萍介绍,凤翔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思路,实施紫荆山新城工业主导型、柳林镇中心城镇带动型、城关镇三产服务带动型、横水镇龙头企业带动型的“一城三镇”率先突破战略。近三年,全县农民进城落户人数达到25800人。宁陕县副县长孙坤分享了“皇冠模式”。皇冠镇是一个距离县城80多公里的小集镇,近年来皇冠镇以立足资源招商为突破,借助企业发展乡镇,并且围绕旅游业发展第三产业。通过产权置换,企业把居住在深山的农民引进集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5倍。几年间,镇域建设面积增长2.5倍,集镇人口增长了4倍多。

(三)公共服务,民生稳镇

新型城镇化扭转了过去重物不重人的思想,最终是要实现人的城镇化,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陕西各县牢牢把握住这一根本目标,在进城人口的就业、教育、医疗和社保方面都做了有益探索。近年来,陕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进入全国百强县的神木县和府谷县在民生建设方面尤为突出。府谷县副县长杨培林介绍了府谷在民生建设方面的成果。近年来府谷围绕打造“幸福府谷”的目标,已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共26200套,可容纳7.2万人。在医改方面,推行“双补双管四结合”的模式,不仅建成了覆盖全县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还启动了对困难患者的二次救助工作,解决了城乡居民看病困难的问题。宁陕县副县长孙坤介绍,2012年宁陕县全县实现15年免费教育,这对于地处秦巴山区、县财政收入只有5300万的县城是大胆的举措,也是向新型城镇化迈进的关键一步。 (四)招商引资,产业强镇

学员们一致认为,产业兴镇、产业强镇,镇域发展最终如何,关键之一在于产业的支撑。榆林市榆阳区副区长薛建文提到:“产业兴、镇域强。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结构层次,壮大城镇产业实力,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增加与城镇增容的良性互动、持续发展。”榆阳区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树立用工业化理念经营小城镇的理念,以产业聚集带动城镇发展壮大,以市场经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在榆阳区南部建成以镇川、鱼河为中心的商贸物流型城镇;北部建成以牛家梁、金鸡滩为中心的能源化工型城镇,西部建成以巴拉素、红石桥为中心的煤化学工业型城镇及以芹河、小纪汗为中心的三产服务型城镇和能源化工后勤保障基地;西北部建成以马合为中心的农畜产品加工贸易型城镇;东部建成以麻黄梁为中心的农畜产品和载能工业区保障供应型城镇。

四、陕西城镇化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国际经验,当

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率处于30%-70%之间时,城镇化速度相对比较快。据此可以判断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城镇化率还将快速提高。如何才能更好地确保我国城镇化的质量?这就需要对城镇化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敢于面对,深入研究,注重顶层设计,激励创新,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及时纠偏,走一条更符合全国人民期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张光进指出:在充分肯定快速城镇化成效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如:每年转移的大量农村劳动力,仍然游离于农村和城镇;很多城镇建设比较粗放,占用土地过多,集约化程度不高;形成的城镇化体系极不合理,大型城市和一线城市的“城市病”越来越突出,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经济发展乏力;部分城镇过分注重经营城市,公共服务意识比较淡薄,城镇功能十分不健全等。学员们根据所在县市区的实际,各抒己见,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型城镇规划体系尚不健全

大部分学员反映,城镇化的总体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不完善,规划审批、许可随意性大,规划审批后期管理不到位,行政执法力度不够,乱建乱占滥开发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城镇整体建设水平及规划落实。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要求,如何解决规划的过渡和衔接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安康市汉阴县副县长王昭指出,目前,不少地方对推进城镇化所涉及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布局、节约集约型城镇建设、农民工“半城镇化”等问题,缺乏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这些都是导致一些地方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紫阳县副县长任红艳认为,在城镇的发展规划中,通常由市级规划院来实施,但是由于规划院本身的规模有限,加上各地城镇化浪潮蜂拥而至,导致规划院产出远远跟不上规划的需求,造成规划项目雷同以及规划与当地情况不符的现象。一些地方甚至由镇长书记自己规划,城镇规划严重缺乏科学性。蒲城县副县长赵晓军表示,部分地区还存在不按照规划,盲目开发建设的现象。目前,部分地区虽然有推进城镇化的专门的规划,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与规划相去甚远,随意改变规划;另一些地方,则由于领导换届,导致规划的实施缺乏连续性,不仅造成城镇建设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严重影响城镇化进程。

(二)城镇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目前,相当数量的城镇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受县域经济发展所限,城镇功能分区不明显,产业发展较慢,作为城镇化主要动力来源的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基础薄弱。商州区副区长明道煜认为,部分地区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的道路、楼宇等基础设施已经完善,但现有城镇中实力雄厚且辐射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少,中小企业发展落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尚未形成,对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产业带动和就业牵引能力不强。多数小城镇立足地方资源的特色优势产业尚未形成,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缺乏吸引力,导致农民“被城镇化”的现象时有发生。紫阳县副县长任红艳认为,新型城镇化要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发展,良性互动。但部分地区的工业发展远远滞后于城镇化,尤其对陕南地区来说,移民避灾工程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举措,但是在实践中,由于缺乏产业支撑,无法解决搬迁移民生计就业问题,造成政府的安置房已经建成,但农民搬迁意愿不强烈,因此形成空城、睡城。

(三)城镇吸聚和承载能力不强

总体上,我省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功能弱,镇区商贸流通、休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方面的保障能力明显不足。城镇发展较农村没有明显优势,所以农民不愿意进城落户,这影响了城镇化的速度。另一方面,大量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无法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也无法取得城市户籍,同时,农民工容易受到经济波动影响而失业,加上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和原有经济基础的薄弱,会使农民工重新陷入贫困。华县副县长张旭认为,我省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镇区道路、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小城镇的承载能力和吸聚能力差,特别是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城镇化建设需要大批具备学习、创新和变革能力的城市管理和规划人才。在实际中,由于城镇的生活条件与城市存在差距,及城镇化发展中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倾斜力度不足,导致发展小城镇的高层次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

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但由于文化程度和就业技能水平较低,就业竞争能力较弱而无法在城市立足。

(四)发展小城镇的体制障碍较多

土地政策和户籍制度是制约新型城镇化的两道关键门槛。杨凌区副区长周梅青认为,目前一系列制度安排把“人”和“地”割裂开,导致在土地资源普遍稀缺的情况下,部分城镇人均建成区面积过大、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现象,这种模式虽然能推动城镇建设,但却造成了农村、农业和农民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的带动和补偿,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城乡二元的结构。此外,部分地区的土地指标审批困难,城镇建设用地不足,导致城镇发展有项目没土地的矛盾很突出。兴平市副市长安建礼认为,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问题仍然是新型城镇化的现实障碍。现有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及就业制度仍然带有城乡二元结构的痕迹,进城农民无法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各项社会福利,造成部分农民工返乡返贫的局面,也阻碍了农民进城的脚步。

五、陕西实现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探讨

新型城镇化最终就是要转变传统小农经济的落后生产方式,转变农民固守农业生产的单一就业途径,缩小城乡在收入和消费上的差别,最终是把原来的“村”转变为新型的“城”或“镇”,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顶层设计和在产业、政策等方面的落实,逐步完成城乡空间一体化——城乡市场和产业结构一体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

一个良好的分层次发展的规划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以“全域规划”引领新型城镇化。杨凌区副区长周梅青认为,要使城镇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周梅青提出全省统一规划的建议,以全省新型城镇化的规划指导各地区(县),修订完善地方城镇化一体化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西安市雁塔区副区长张秦提出,科学的规划还包括规划城镇内部的结构,使城镇内部的生活区、工作区、生态区等主要功能分区布局合理,方便居民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要创新城镇化的“经营”理念。把经营城市作为加快城市建设的战略举措和关键环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思路,坚持“以城养城”,全面激发城镇发展活力。阎良区副区长权利军认为,要用“经营”的理念编制规划,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撬动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多渠道投资小城镇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用事业,逐步走上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小城镇的轨道。增加县级转移支付非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赋予城镇一级政府较完善的财政权限,增强镇办财政投入积极性。要发挥城投公司的作用,逐步建立“政府主导、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法制化管理”的城建融资体制。

(二)强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

推进城镇化,必须强化其产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前提,必须统筹好城镇化和产业发展。山阳县副县长赵水利认为,城镇化建设首先要立足自身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同时不断提速、提质、提量、提效,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近年来,山阳县按照“盘活钒业、做强药业、开发镁金、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积极探索新能源”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佳县副调研员雷文耀以工业园区带动城镇发展的榆佳工业园模式为例,提出要走“园区化、集聚化”产业发展道路。礼泉县副县长蒋萍介绍了美国等国小城镇发展的历程,认为对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明显,具备承接产业转移条件的地区,要加强招商引资,积极与发达地区对接,引进大企业的产业转移,让大企业参与城镇的建设。乾县副县长师虎认为,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现代农业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农业为城镇化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稳定的农产业,也是城镇工业品的消费市场。宁陕县副县长孙坤介绍了宁陕农业专业化的做法:以秦南食用菌、龙泉大鲵等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路子,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同时,宁陕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加快以凯迪生物质能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以抗肿瘤原药生产项目为龙头的新医药产业,以县域工业园区为龙头的健康食品产业等新型工业建设,促进工业经济

持续增长,反哺农业。铜川市印台区副区长付高峰认为,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相互联系,会形成大量的服务需求。城镇化建设要顺应这一趋势,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推进产业融合,充分发挥服务业这个最大就业“容纳器”的作用,增强就业创业的活力。

(三)完善城镇自身功能,实现人的城镇化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城镇内在质量的集中体现。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只有吸引更多的人到城镇生活、工作,能够留得下、过得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兴平市副市长安建礼认为,首先应加快保障房建设。住房是满足人基本生存所必需的条件之一,是满足人们到城镇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要加快形成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另外要将保障房建设与棚户区的改造相结合,提升城镇承载力。黄陵县副县长张俊峰认为,除了城镇内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之外,要通过大力改善农村公路的状况,加速城镇与乡村之间的资源要素流动速度。合阳县副县长郭宁安认为,新型城镇是适宜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有必要加强对人生存环境的改造。一是要抓好绿化建设。把城镇真正建成绿树成荫、花草茂密的适宜人居的城镇和乡村社区;二是建设老城区垃圾填埋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三是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建设城镇排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工程。

(四)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江泽林同志在2012年8月举办的“全省市县领导干部生态城市建设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中指出:“面对城镇化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方式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必须创新城镇管理模式,理顺管理机制,整合各类管理资源,实施精细化管理。各市县要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推进数字化管理的实施。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要求,逐步将数字化网格终端延伸到街道、社区,实现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使城市管理精细化达到更高水平。”[4]洛南县副县长吴爱武提出通过城区“日巡、周查、月比”和集镇“旬治、月查、季比”管理机制,下大力气改善城镇环境面貌,努力提升城镇品位。蒲城县副县长赵晓军提出,要加强对城镇化中新型社区的管理。新社区可设立综合服务中心,采取“政府主导+社区自治”的管理模式,对社区居民进行管理和服务。渭南市澄城县副县长薛颖指出,精细化管理尤其要注重对人的管理,对于进城农民可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针对不同的群体应该采取不同的政策,教育、养老、就业、学习要区别对待,增强进城农民对城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西安市莲湖区副区长李岁会认为,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大量“城中村”,但由于身份和职业的差别,导致村民和城镇居民在心理上存在巨大差异。要培育城市居民开放包容的心态,在舆论宣传上积极传递平等、关爱和尊重的现代城市文明,真正使进城农民对城镇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其在心理上融入城镇生活。

六、促进陕西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城镇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任何社会形态都无法逾越。新型城镇化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陕西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从改革和创新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民工进城的就业服务体系以及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着手,解决新型城镇化的制度障碍。[5]

(一)改革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就是让农民获得与城镇居民均等的社会身份。淳化县副县长赵威建议逐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建立起按就业地进行登记的户籍制度,实现农民工自由迁徙的权利。赵威还进一步提出,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西安市临潼区副区长邹林指出,推动新型城镇化必须启动户籍改革,制定户籍制度改革的长远目标,统一政策导向,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剥离附加于户籍上的福利待遇,回归户籍的人口登记功能。

(二)改革农村土地制度

土地权是农民最关键最核心的权利所在。革命是因为土地,改革开放发端于土地,中国的城镇化问题更离不开土地。土地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明确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和经营权。

西乡县副县长陈敏提出,农村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保障,但目前的土地征用办法,可能会导致进城农民工失去土地这个基本保障。政府的重点在于通过产权的有效分割和清晰界定,赋予农民包括排他的使用权、独享的收益权和自由的转让权在内的完整的土地权利。他还提出对于进城民工的补偿可以实行“一次补偿”或“细水长流”,由农民自由选择。这样的好处在于,农民可以“带资进城”,有创业的起步资金,以创业带动就业;也解决了部分农民年老回到农村的养老问题。同时,还可以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比如实行“宅基地换房”,引导农民迁入城镇居住。宜川县副县长秦延辉指出,改革土地制度的同时也要规范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和村庄整理,节约建设用地。在优先满足农村建设用地的前提下,将部分指标调剂给城镇使用。

(三)建立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

在城镇化过程中高技能劳动力短缺和农村劳动力剩余的矛盾一直比较突出,而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是解决这一劳动力市场供需错位的关键。紫阳县副县长任红艳建议,根据对农民工家庭成员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市场和服务体系是促进农民市民化的重要因素。县区政府要重视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一方面要搭建信息平台,让用工企业和农民工建立起有效的对话。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进城民工的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意愿,也大大提高了农民工进城的稳定性。

(四)构建服务型政府,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之一在于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绥德县副县长马飞云认为,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是构建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要调整地方财政支出的结构,将更多财政收入投入到公共服务方面,才能不断满足城镇化过程中转移人员的公共服务需求,以尽快构建“普惠、均等、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赋予农民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佛坪县副县长王骁伟提出,在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尤其要格外注意“均等化”并非平均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因地制宜地提供公共服务,切实保障进城农民工及其家属的权益与利益。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11-08.

[2]赵乐际.推动科学发展富裕三秦百姓为全面建设西部强省而努力奋斗[r].在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05-07.

[3]中共中央.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r].2012-12-17.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篇10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金融困境;突破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城镇化发展是现代化的象征,也是经济发展强大的动力。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城镇化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占有十重要的地位。金融作为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命脉,一旦出现资源配置不合理、供给不足的现象,必然会严重影响城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新型城镇建设的进程。目前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上存在诸多的金融困境,我们要想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就必须突破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困境,即需要对城镇化经济有本质的认识,准确识别新型城镇化投资领域,以金融体制创新释放新型城镇化发展红利,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创新融资模式。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困境现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命脉,在城镇化发展中,必须充分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但是,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一系列金融困境――金融供需矛盾,现将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困境具体表现例举如下:

1.新型城镇化致使金融服务需求增加

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必然会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继而带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多元化。比如:金融需求主体从传统的农民扩大到农村中小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种养殖大户等现代农业主体;其次,需要金融支持的项目增多,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这些主体和项目对金融服务需求存在较大差异,需要金融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多元的金融服务。因而,将催生大量的金融服务需求。

2.农村现有的金融供给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的金融需求

金融资源是经济发展的血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城镇金融则是城镇经济的命脉,资源配置不合理,供给不足,势必严重影响新城镇建设的进程。近年来,,随着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也不断加大,但与城镇化建设的金融供给要求相比较,农村金融发展、服务水平仍然相对较低,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建设中金融的供需要求。再加上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结构的单一,网点覆盖率的低下,致使基层银行网点撤并导致了乡镇民营企业和当地居民的存取款和结算业务困难等问题日夜尖锐。并且农村金融机构还很落后,银联卡甚至不能在多数农村乡镇使用,致使人们资金结算困难,难以实现“一汇通”,根本无法与现代信息技术一日千里,电子信息化办公的大中城市比较。可见,农村地区的金融资源供给远远无法满足新型城镇的发展需求。

二、金融困境的成因分析

1.金融资金制度的不合理

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目的是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向现代经济方向发展,缩短城乡差距,这就要求金融机构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但是显然,我国目前的金融制度并没有真正实现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因为它不但没有实现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而且还产生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再加上它如今只是从单一的农业银行到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并存的局面,根本就无法具备合作金融的基本特征。可见,在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中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对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信贷支持严重不足。故而,金融资源配置的失衡、有效性的缺失已成为当前我国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效能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2.金融生态环境的亚健康

成长于健康生态环境的金融体系必定会促进金融在城镇化高速发展中的效能。由行政环境、社会诚信、公民权利和义务等组成的生态环境要素中的任意一项的缺失都将会导致金融体系处于亚健康状态,进而影响金融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个还未建立起完善健康的城镇化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中国来说,金融环境的亚健康造成的伤害无疑是致命的。因为相比与大中城市,我国乡镇的金融环境仍处于一个半传统、半封闭的状态,以及地方政府思想的保守,行政方式的落后,诚信意识的淡薄,致使合同违约,民间借贷纠纷等情形屡见不鲜,从而限制了城镇金融组织的高效运行。综上所述,城镇化建设金融的生态环境中存在的诸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都在严重影响着城镇化金融体系的建构和完善。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破解金融困境的措施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困境的根源,在于当前缺乏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宜的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制度创新。就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金融困境及问题成因,本文提出以下改善措施,来确定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

1.正确认识城镇化经济本质

纵观我国城镇化发展历史可知,由于城镇化被认为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故而导致一些政府官员把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看作是地方经济的发展目标,往往只一味地追求城镇化率的快速提高,而忽视自身的经济支撑能力。这些错误的认知与做法,导致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城乡面貌同化问题逐渐严重,使得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障碍重重。因此,在大力发展城镇化建设之前,应该正确认识城镇化,主要措施有:广为宣传城镇化发展的正确思路,使全民对城镇化发展树立正确的认识;认真学习国家关于城镇化发展的各项政策方针,明确城镇化不等于单纯的城市化;走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的新型城镇化路线,让关注人们的生活品质的思想来取代单纯的追求城镇化的速度的想法;结合区域工业化的进程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积极引入市场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准确识别新型城镇化关键投资领域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将成为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的源泉,因此需准确识别新型城镇化关键投资领域。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投资领域主要包括:第一,环保领域。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与环境污染扩散与加剧,环境知识在全社会更加普及,环境质量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幸福感和满意度的重要指改善自身所处环境的迫切需要作为不可标。因此,环保领域必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资热点;第二,健康领域。目前,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加快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生活压力的加大催生了人们对健康保健的诉求,同时,环境红利的逐步消失使得环境污染对于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国内居民患多种疾病及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趋势逐步显现,且这种趋势还将伴随着城镇化的建设而继续强化,因此,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健康领域也将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黄金投资市场。

3.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创新金融模式

新型城镇化中的金融困境,根源在于当前缺乏与新型城镇化相匹配的金融制度。尤其是目前,在我国金融体制尚不能充分满足城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调配需求,仍需地方政府负担城镇化建设资金投入的情况下,急需一种能够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吸纳更多外部资金的金融模式。具体做法为:建立新的金融合约,把新型城镇化创造出的未来收入(城镇化形成的农业休闲旅游收入、人口集聚使土地升值带来的大量土地出让金、现代农业经济创造的各种收入)通过金融合约,将其予以折现,使其成为新型城镇化资金的重要来源;在新型城镇化的历史趋势下,探索具体的融资创新工序,合理开展土地模式,设置城乡基础设施企业债券,积极引入公私合作伙伴等措施来创新融资方式,推进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

结语

作为一个靠农业发家致富的人口大国,我国的城镇化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但由于长期固守传统的融资体制,金融问题正成为城镇化发展制约因素,比如:、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资源承载能力与城市空间布局不相匹配等问题层出不穷。金融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支撑资源之一,将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准确认识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把握国家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机遇,完善城镇化金融服务体系,及时化解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金融困境,促进我国快速走向集约、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王修华,邱兆祥.农村金融排斥:现实困境与破解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0).

[2伍艳.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金融抑制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2005,(2).

[3]阮小莉.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4]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