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十篇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十篇

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7:00

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篇1

关键词:中医药旅游产业中国特色中医药资源

一、中医药旅游产业的内涵

众所周知,我们祖国拥有独特的中医药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发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中医药旅游产业,它是以具有药用作用的动植物及中医药文化景观为旅游对象,让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中医药药物知识和体验中医药医疗文化的专项旅游活动[1],并且其作为医疗旅游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我国已经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蒸蒸日上。

二、我国有特色的中医药旅游产业发展Swot分析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鉴于我国目前中医药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各种条件,对我国的中医药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充分发挥资源环境优势,弥补相关不足,借助旅游产业的平台,将中医药资源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创新发展模式,引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药旅游产业逐渐发展成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图表:我国中医药旅游的Swot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ot)

内部资源分析(Sw)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1.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消费需求的增加

2.中医药逐渐走向世界,为更多世人所熟知了解接受,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3.我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大力扶持中医药国际贸易1.泰国、日本等国家对中医药的学习开发利用日益频繁

2.一些国家实施霸权主义,阻碍中医药产品流向其国家和地区

优势(Strength)优势机会策略(So)优势威胁策略(St)

1.丰富而各具特色的中医药旅游资源

2.日益增多的中医药国际人才1.整合规范中医药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价格优势

2.国家重视中医药文化资源的保护,有利于中医药资源文化融入到旅游的各个环节1.政府对企业走出国门要放宽政策,注重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

2.国内中医药企业要注重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保护

劣势(weakness)劣势机会策略(wo)劣势威胁策略(wt)

1.中医药旅游起步晚,发展不成熟

2.中医药旅游没有形成品牌效应1.国家及地方政府应统筹规范,制定配套管理体制

2.创新中医药旅游产品,走中国特色旅游品牌之路

3.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旅游人才,提高服务的专业性优质性1.政府出台法律法规,规范整合中医药率市场,促进中医药旅游健康发展

2.学习国外成功经验,打造中国特色的中医药旅游产品

通过Swot分析可知,我国中医药旅游发展具备着优越的内外部环境优势和巨大的机会空间,尤其是日益增多的中医药人才和不断提高的居民收入水平(见附表),为中医药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大空间,但也存在一定的威胁,因此,我们应实事求是,充分挖掘祖国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大化,打造出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药生态旅游产品。

附表一:2002年-2010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留学生毕业(结业)情况

表12002-2010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留学生毕(结)业情况(人)

洲名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合计

亚洲921640758695594855898116312147738

非洲16247764121674

欧洲31128676026701562011481267

北美洲127606211856569011258739

南美洲6924876591147213

澳洲1361751019242424142

总计14577389121093700101212311523150710173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做资料整理)

附表二:我国2007年-2012年人均GDp状况

年份人均GDp(本币)人均GDp(美元)人均GDp增长率(%)

200720,1692,65213.6

200823,7083,4149.1

200925,6053,7488.6

201029,7484,3949

201135,0835,43210.1

201238,3546,1009.4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资料整理)

三、中医药旅游产业开发的模式探讨

分析了目前国内发展中医药旅游的条件之后,接下来我们针对以上条件以及中医药资源的特性,并借鉴国外养生旅游的成功经验,从分时分地举办中医药会展、中医药文化交流学习、中医药养生保健会馆三个方面,对中医药对中医药旅游产业开发模式进行全新的探讨。

3.1分时分地中草药会展:

孙思邈亦云:“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工,卒无裨益。”因此,我们只有注意中草药的采收时间才能发挥利用其药效,根据全国不同地区药材采收的季节性,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循环性的中医药会展时间表,在全国开展时令性的中医药展览,例如,春末夏初可采集黄柏、厚朴、秦皮,秋冬适宜采收关木通、大血藤等,就可以在适宜的地区城市开展春夏或秋冬中草药会展,这样既可以避免中医季节性的缺陷,充分发挥中草药药效,又可以满足人们不同季节的需求,在保护中草药的基础上,体现中医药旅游的地域性、时令性,让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在一年四季的旅途中都能感受中医药的带来的福祉。

3.2综合文化交流和体验

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中医药传统文化为载体,在全国各地建立中医药文化馆,定期举办一些具有纪念和发扬传统文化价值的的文化节,如纪念针灸之祖黄帝文化节、脉学介导者的扁鹊文化节,同时也可以在景区定期举办中医药文化趣味赛、开展中医药文化普及日、召开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中医药义诊及讲座等,进一步普及中医药传统文化,为中医药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3养生保健旅游会馆

如今,越来越大的人开始注重养生之道,基本都与中医药有密切关系,可以针对不同的市场人群,建立中医药养生保健庄园,开设女性追捧的中医药美容美体馆、建立中老年热衷的中医药养生药膳、以及中医药抗衰老食疗,同时,也可以建立中医药娱乐健身房,主要开展中医气功、太极拳和五禽戏等一系列中医药保健运动项目,让游客在户外游玩的同时享受高质量的健康生活,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疗效,促进中医药旅游的蓬勃发展。

四、在中医药旅游开发中相关建议

俗话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显然,国内中医药旅游已经具备了有利条件,但由于中国中医药旅游还存在种种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其发展存在问题提出抛砖引玉的建议。

4.1立足中医药文化特色,注重整体战略规划

由于中医药资源的地域性、时令性、生态性,同时鉴于我国中医药旅游发展起步较晚,无论是国家旅游长期规划,还是地方旅游规划,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配套体系,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必须立足国内中医药旅游发展的大局,结合地方中医药资源现状和区域差异,逐渐建立起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医药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体系。

4.2创新中医药旅游产品,打造国际化养生旅郡

传统的中医药养生旅游还仅仅局限在食疗、药膳、文化节等,没有形成品牌效应,而国外很多国家和地区则注重旅游产品的创新,形成了高端的国际化旅居产品,例如泰国,其产品包括多种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如健康疗养、修身养性、海滩与岛屿、历史古迹等特色旅游项目的设计能有效满足病人的多样化需求,使其在环境优美、心情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治疗,有助于病人更快地康复[2]。因此,中国可以借鉴国际领先经验,开发利用中医药资源,创新中医药产品,吸引全球旅客的目光,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中医药旅游品牌,打造国际化养生旅郡。

4.3发展中医药生态旅游,促进资源利用最大化

近几年来,“回归自然”潮流的兴起,使人们对天然植物药的需求越来越大,给中医药自然环境和资源造成巨大压力和破坏,许多中药材产区逐渐缩小,产量也逐渐下降,因此,为了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也是为了保护脆弱地生态环境,更是为了挽救我国的中药材资源,发展中医药生态旅游,对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名贵中药材资源、实现目的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

五、结论

中医药旅游产业是未来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也是中医药资源开发和中国特色医疗产业发展的新领域,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创新发展模式,对我国更好的发扬传统中医文化和促进中医药旅游产业的区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希望更多学者人士对其给予更多关注和研究,打造出中国特色的中医药旅游品牌,推动中医药旅游产业的健康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群.中医药旅游的产品开发[J].江苏商论,2007(1):80-85.

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篇2

【关键词】民族医药文化资源;旅游;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070-2

四川民族地区土地面积占全省62.9%,是我国第二大藏区,著名的“南派藏医”发源地,也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1],以藏医药、羌医药、彝医药为主的民族医药资源独具特色。民族医药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淀和丰富多元的表现形式,在保护、挖掘和传承的基础上,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四川省也是国内旅游的黄金区域,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文化于一体,在中国目前已经获得批准的可接触类世界遗产中,四川省就占有4项,位居全国前列。开展四川民族医药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可以战略性地为开发四川特色旅游资源、提升四川旅游形象提供建设性的服务,促进四川的旅游经济发展。

1四川民族医药文化资源优势

1.1民族药历史文化厚重,资源富集,开发潜力巨大

藏医药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县。位于甘孜州的德格县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南派藏医”的发源地。羌医药主要分布在岷江上游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理县和松潘县镇江关、黑水县西尔以及绵阳市的北川县等地。彝医药在四川的分布主要在在彝族聚居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乐山和攀枝花的彝族自治县。各民族医药文化积淀厚重,资源富集,极具旅游开发优势。见表1

1.2川产道地药材与濒危珍稀中药材资源得天独厚

四川有药用植物约5000余种(植物药4000多种、动物药300多种、矿物药30多种),中药材蕴藏量居全国第一,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道地药材种类居全国第一[5]。尤其民族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很多名贵动植物药材和濒危珍稀药材均集中产于此,藏、羌、彝族药材资源也比较丰富。据统计,四川名贵中药材有2/3产于少数民族地区,同时还有藏药1000多种,彝族药物1000余种,羌药600余种。

1.3民族地区人文景观与自然生态景点众多

四川民族地区的人文景观与绿色生态资源丰富,这些是开展民族医药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如:历史悠久的寺庙、印经院,绚丽的建筑民居,各具特色文化宗教仪式、庆典和民俗,同时,雪山草原相映成辉,冰川温泉遥相呼应,森林湖泊熠熠生辉,绿色生态,风景秀丽,环境逸人。不仅吸引着大量的观光、休闲、度假游客,也是开展民族医药文化旅游的重要基地。

1.4民族医药机构

目前,我省民族医药机构共有39所,其中独立民族医疗结构21所、民族医药科研所7所、民族医药教育机构11个,从事民族医药工作人员达1387人。拥有大量的民族医药专家和传统民族药制备技术,是传承和发扬民族医药的中坚力量,在民族地区乃至全省、全国享有较高的声誉。

2四川民族医药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综合上述资源优势,结合当前日益高涨的文化旅游热潮,甘孜州应该大力开展南派藏医药的文化旅游开发,我们提出了四川民族医药文化旅游的概念。根据四川各民族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四川的民族医药文化旅游模式应该是将人文和自然资源按照一定的空间层序体系,以名山、名水、名医、名药、名城等为结点,采取点轴模式,形成由点带线,由线成圈的构建格局,通过点、线、轴、区域的有机结合,形成民族医药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布局。通过构建“以民族的核心分布区和一级旅游中心城市及王牌景区景点为依托,以交通干线为引导”的空间架构格局,形成区域医药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2.1一个中心:以成都为中心,整合环全川民族医药文化与健康文化旅游资源,逐步形成以大成都为核心的民族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集散地。

2.2三大区域:即以甘孜州为主的“南派藏医药文化与健康体验区”、以阿坝州为主的“羌族医药文化与健康体验区”、以凉山州为主的“彝族医药文化与健康体验区”。形成可相互串联的三条民族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精品线路,即:“阿坝藏羌医药文化与健康探寻”旅游产品线路;“甘孜藏医药文化与健康探寻”旅游产品线路;“攀西彝族、摩梭医药文化与健康探寻”旅游产品线路。

2.3四大板块:是四川民族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从功能上所表现出来的四大板块。即:以“甘阿凉”三州民族医药为特色的民族医药文化结合生态环境旅游板块;以“藏羌彝”为核心的民族医药健康旅游板块;以道地珍稀民族药资源科考为主的民族药资源科考旅游板块;以民族医药医、教、研与产业文化旅游板块。

2.4五大内容:民族医药文化辐射圈的自然风光、民族医药赖以产生和传承的人文环境、民族医药传统特色展示、民族医药健康保健体验、民族医药资源的科学考察。

3四川民族医药文化旅游的构建

3.1成都―中华民族医药文化博物馆

3.1.1民族医药传统文化博物馆。以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为核心,高规格建设中华民族医药传统文化博物馆,充分展示民族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3.1.2民族医药现代产业文化。以现代民族医药企业为重点,开发现代中医药产业文化,展现中医药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的完美结合。

3.1.3民族医药文化一条街。在西南民族大学或成都中医药大学周边建设民族医药保健品、旅游商品一条街,逐步形成民族医药文化、理疗、药膳及保健品展示中心。

3.2“甘孜藏医药文化与健康探寻”线路规划

3.2.1川产道地濒危珍稀濒危中药材、特色动/植物药(Gap)基地。利用甘孜州独特的旅游资源及川产道地濒危珍稀中药材、特色动/植物药丰富的特点,结合现有稀有中药材Gap基地,合理规划科考线路,展示川产道地濒危珍稀中药材、特色动/植物药的神奇,开展特色药材认购游等项目。规划建设康定药材集散市场,重现当年汉藏药材贸易场景。

3.2.2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围绕“南派藏医的摇篮”这个主题,充分利用德格印经院等资源,规划建设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发掘南派藏医药的独特文化以及功效和诊疗特色。弘扬藏医药文化,提升旅游价值目标。

3.2.3藏医药养生中心。在海螺沟、康定温泉周边,规划建设藏医特色康复保健理疗中心,让游客体验藏医药六季养生法。

3.2.4南派藏医特色诊疗与理疗。依托甘孜州藏医院、德格藏医院等藏医医疗机构,开发医疗保健康产品。主要包括名医诊疗体验、藏医特色诊疗体验,藏药保健药膳、药蒸、药浴体验,传统藏药制作体验,藏医康体养生研修等。合理建设藏医保健场所,进行规范管理。

3.3“阿坝藏羌医药文化与健康探寻”线路

3.3.1川产道地濒危珍稀中药材、特色动/植物药(Gap)种植基地。利用阿坝州独特的旅游资源及道地濒危珍稀中药材、特色动/植物药丰富的特点,结合现有珍稀中药材Gap基地,合理规划科考线路,展示川产道地濒危珍稀中药材、民族药物、特色动/植物药的神奇,开展特色药材认购游等项目。

3.3.2中国羌医药博物馆。利用汶川羌医药的特色,以及汶川大地震所引发的世界观注度,高规格建设“中国羌医羌药博物馆”,在对羌医药进行发掘和整理的基础上,展示羌医药的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为开展羌医药体验游活动提供条件。

3.3.3民族医药保健养生连锁品牌店。可以在汶川、桃坪羌寨、茂县规划建设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提供技术支撑与品牌的民族医药膳食疗中心、康复保健理疗中心等。

3.4“攀西彝族、摩梭医药文化与健康养生探寻”线路规划

3.4.1攀西阳光康体冬令营。在攀枝花/西昌规划建设中医药健康疗养冬令营(基地),开展阳光康体活动,融入中医保健康、养生系列产品。

3.4.2中国彝族、摩梭民族医药博物馆。在整理彝族、摩梭医药文化的基础上,在西昌建立中国彝族、摩梭民族医药博物馆,展示彝族与摩梭族独特而神秘的民族医药文化。

3.4.3民族医药特色康疗中心。在攀枝花、西昌、泸沽湖等地规划建设彝族、摩梭特色康复保健理疗中心,彝族、摩梭特色药膳食疗中心,凸显民族医药的保健功能。

3.4.4阳光度假村群落。依托攀西地区地处中国西部阳光地带,气候条件优越,自然景观丰富、人文资源独特、温泉水域众多、四季瓜果飘香的特点,整合当地的彝医、摩梭医药、普格温泉等资源,体现的地域气候与养生有机结合的中医“天人相应”思想。在二滩水库、邛海附近高规格建设以阳光、生态为基础的阳光度假村落群。

人类在追求高度物质文明之后,愈益趋向文化精神价值的满足,这是文化旅游兴起的重要原因[6]。民族医药本质上属于医学范畴,但具有较多的人文因素,它既有自然文化,又有人文文化;既有物质文化,有又非物质文化;还有非物质文化寓于物质文化之中难以分割的双重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资源是旅游业产生吸引力的源泉[7]。旅游业的发展,将会促进民族医药文化的弘扬;而民族医药文化的普及,也必将推动旅游业的繁荣。因此,合理开发四川民族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开创民族医药文化与旅游、经济相融合的全新境界,不仅可以保护和支持民族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还可以促进民族医药文化弘扬光大、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共赢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何耀军.四川少数民族古籍研究述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2):73-75.

[2]胡尚钦,黄璐琳,杨晓,江怀仲.南派藏医药的起源与发展[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5(12):1241-1242.

[3]包希福.羌族医药的历史及现状简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S1):23-24.

[4]赵熙,汤晓云.彝族医药的特点[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5,(17):23-24.

[5]辜萍,莫凡.四川中药事业发展刍议[J].软科学,1999,(4):30-32.

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篇3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中医药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今年1月,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刘延东副总理会前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张伯礼院士指出,我国医改进入深水区,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都离不开中医药学的贡献和支撑,而中医药事业发展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呼吁通过立法保障和促进中医药的健康发展,并建议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尽快开展第四次全国中医药资源普查。

国际竞争和挑战已形成

“倒逼”态势

张伯礼院士表示,面对国外传统医药的立法与管理形势及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倒逼”态势,加快中医药立法已迫在眉睫。他说,据wHo统计,目前世界上有54个国家制定了传统医学相关法案,92个国家颁布了草药相关法案,对传统医药单独立法管理,保护本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特别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有使用传统医药历史的发展中国家,较早地开展了对传统医药的立法管理,韩国于2003年颁布了《发展韩医药法案》,印度制定、颁布了关于印度医学和顺势疗法的两部传统医药法律。近些年,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重视中医药在卫生保健方面的作用,通过立法承认其法律地位并进行规范管理,如澳大利亚、加拿大都有中医药的法案。面对国际传统医药发展形势,保持中医药在世界传统医药中的领先地位,迫切需要我国制定一部中医药专门的法律。

同时,目前国际社会对以中医药代表的传统医药的认识也发生了积极变化,中医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这也使中医药发展面临新的竞争和挑战,特别是一些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中医药进行研发和为我所用,以占据中医药技术制高点,争夺中医药知识产权和主导权,对我国中医药形成“倒逼”态势。张伯礼院士说,据他了解,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力图通过立法、制定标准等手段,将中医药的理论知识和诊疗技术方法据为己有。面对这种形势,我们要从国家利益和战略高度来考虑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要完善现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

张伯礼院士认为,面对中医药继承不足、创新不够的现状,加快建立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迫在眉睫。他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门医药科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其理论思维、学术体系、发展规律、传承模式等均不同于现代医学,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的规律来管理和发展中医药已成为共识。但现行涉及中医药的法律法规没有充分体现中医药发展规律和自身特点,没有充分考虑中医药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在客观上制约了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因此,加快中医药立法进程,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十分必要和紧迫。

“同时,中医医疗机构面临着特色淡化的现状,加快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投入补偿机制同样迫在眉睫。”张伯礼院士介绍说,中医药具有的简便、价廉的特点,在服务群众、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作为医疗机构营利手段方面,却存在明显的劣势。一些中医医院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增加现代诊疗手段,忽视了对中医临床科室的建设和中医特色诊疗项目的应用,中医药特色淡化,具有优势的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服务滞后,得不到充分发挥,一些中医药独特、有效的诊疗技术和方法未能很好地得到传承,有的濒临失传。因此,亟需加快中医药立法进程,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投入补偿机制、价格形成机制。

“当前,中药材资源日益短缺,紧缺濒危品种日渐增多,应加快建立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制度!”张伯礼院士认为,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保护不仅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的健康利益。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监管,乱采、乱挖现象十分严重,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严峻挑战。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处于濒危状态的近3000种野生植物中,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占60%~70%;400余种常用中药材每年有20%出现短缺。因此,应尽快通过立法,在法律层面建立中药材资源保护机制,处理好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期待《中医药法》早日出台

在采访中,张伯礼院士指出,加快中医药立法,有利于建立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有利于发挥我国自主创新优势领域的作用,促进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中医药更广泛地走向世界。

他分析说,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政对医疗卫生的负担能力有限,人民群众的筹资能力有限,难以承担高额的医药费用,我国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必须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药卫生制度”,必须构建低成本、高效率、政府承受得了、群众负担得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模式,必须发挥中医药这一重要医疗卫生资源疗效确切、费用相对低廉的优势。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自主创新优势的重要领域,加快中医药立法,创新发展中医药理论、技术、产品,将中医药的原始创新潜力转化为自主创新能力,将中医药的资源优势和知识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发展中医药相关健康产业,是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可以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机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中医药学以以人为本、大医精诚作为行为准则,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加快中医药立法,继承发展中医药,深入挖掘中医药的文化价值,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神,加强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对于促进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伯礼院士建议加快中医药立法进程,依法保障中医药发展。他建议妥善解决“争议”,部分民族地区希望以“传统医药”为名立法。并认为“中医药”和“传统医药”名称之争并不是关键问题,要从国家战略高度,以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处理争议;求大同存小异,学术问题放到学术层面去争鸣研讨。民族医药已包括在“大中医”之中,《中医药法(草案)》中已有体现。我国中医药、民族医药的主管部门名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并非以“传统医药管理局”命名。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以“传统医药”为口号,团结各国传统医学共同发展;而到20世纪末,中医药快速发展,并向世界推广普及,中医药已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和国家软实力的代表,以中医药为名立法,不仅有利于中医药学引领世界传统医药发展,也避免一些国家不当行为侵占中医药宝库。张伯礼院士还表示,希望国务院相关立法研究部门加快对《中医药法》的审议工作,及早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法》立法工作的指导和督促,促进《中医药法》早日出台。

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

中医药传统知识既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珍贵的原创知识产权资源。作为中医药科研原始创新的源泉,蕴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随着对传统知识价值认识的深入,传统知识保护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讨论的热点问题。

张伯礼院士表示,中医药传统知识面临诸多问题。一些有价值的传统知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被严重边缘化,受到现代科学不公平的质疑,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承认,传承面临断代,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对传统知识本身缺乏应有的尊重和珍惜,人们往往会以一种狭隘的视角来看待传统知识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因此可能会忽略对其真实价值的认识,导致传统知识的变异或流失。

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挖掘”开发传统知识,并利用他们推行的知识产权制度“正当”地获得利益保障;由于当前在国际上尚未形成保护传统知识的有约束力的制度,同时,一些传统知识持有国缺乏保护经验和相应的制度,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面临资源流失、传统失落的尴尬境地。中华民族作为传统医药资源的提供者,因不当占有和不当使用中医药传统知识的行为大量存在。

在采访中,张伯礼院士还认为,现行知识产权制度能够促进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医药,并对产生的技术成果申请专利保护。然而,我国中医药产业在技术创新竞争中处于劣势,国外企业对中医药商业性开发不断增多,不公平现象日益突出。更突出的问题是,现行制度只能基于对传统知识利用而产生的新成果的下游部分保护,“顾尾不顾首”,而作为现行的传统知识的上游部分,即源头,没有得到保护。因此,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应是知识全部,需要“从头至尾”的整体保护,才能从根本上阻断对中医药传统知识形形的“不当占有”,否则中医药传统知识将会遭到滥用、破坏,最后会源头枯竭,成为无源之水。

张伯礼院士介绍说,以上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已经将保护传统知识的问题纳入议事日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设立政府间委员会,自2000年成立至今已连续召开了23次会议,专门讨论传统知识保护问题,目前已初步达成的共识:一是传统知识保护的政策目标和核心原则是承认价值、促进尊重、制止不正当和不公正利用、促进公正利益分享等;二是可以在现行知识产权框架中增加披露来源和利益分享的原则。

张伯礼院士指出,国际上的这种共识,符合我国的利益。但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坚持认为没有必要单独设立国际条约,最好使用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来解决问题,并以要求国内首先立法为借口拖延时间。因此,保护传统知识在国际上短时期内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近年来,发展中国家通过国内立法建立了传统知识的专门保护制度来保护本国的传统知识,以对抗发达国家对这些战略资源的掠夺和盗用。我国在传统知识保护上还相对滞后,与我国传统知识保有大国的地位不相符。现阶段在战略性利用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同时,依据国际有关传统知识谈判的初步共识,结合我国现状,探索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保护制度已迫在眉睫。

基于以上原因,鉴于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的需求,张伯礼院士提出了一些可行性较强的建议。他认为,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制度可以达到四个目的:一是以法律形式承认中医药传统知识是智力成果;二是尊重并体现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价值;三是完整保存;四是在合理利用中行使知情、参与和同意的权利。“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作为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保护制度的核心,对中医药传统知识实施法律保护以制止对中医药的不当占有和滥用,为实现对传统知识的尊重、保存、承认价值与获益分享提供保障。“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应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衔接,整合《中药品种保护条例》《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形成与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及其他保护措施互为补充、协调配合的综合法律保护体系。

张伯礼院士还建议尽快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建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近期尽快完善“关于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的通知”。建议尽快设立中医药传统知识管理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中心和分中心机构,形成一支致力于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专业人才队伍,为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构筑起长效机制。建立中医药进出口商品的海关编码制度、中药材和特定技术的出口审核登记制度,建立传统医药特有标志和符号的目录,规范外商在华投资设立中药企业的审批和监管制度,设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发展基金。

应尽快开展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张伯礼院士表示,当前开展全国范围中药资源普查的条件已经成熟,建议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专项,启动实施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

张伯礼院士介绍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分别于1960~1962年、1969~1973年、1983~1987年组织开展了三次全国范围的中药资源普查。历次中药资源普查获得的数据资料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和中药产业发展规划的制订提供了重要依据。

张伯礼院士进一步介绍说,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医疗、保健等方面用药需求量剧增,中药工业产值快速增长。据统计,2002~2012年间,中药工业产值以指数增长,其中2002年中药工业产值为500亿元,2005年中药工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2009年中药工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2010年中药工业产值超过3000亿元,2012年中药工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根据中国中药协会的统计,我国中药产业发展势态良好,2012年中药产业产值已经超过医药产业总产值的1/3,与化学药、生物药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在当今中国的经济领域,中医药产业无疑是公认的“朝阳产业”。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和欢迎。中药资源除了药品消耗外,同时也是其他行业发展的原料来源,许多制药企业布局大健康产业,凉茶、日化品、保健食品等均开始添加中药成分,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药资源的需求量。中国的崛起使得国际市场对中药资源的需求增加,各种形式的中药出口增长迅速,中医药国际贸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因此,准确掌握中药资源的实际蕴藏量,对中药行业的整体决策意义重大。

从2011年开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了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试点范围已覆盖31个省份。通过试点工作,已经积累了现代科技条件下在全国范围开展中药资源普查的组织管理经验,同时培养了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为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组织实施、技术方法、人员队伍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伯礼院士建议设立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专项,落实普查专项经费。以中药资源普查为切入点,加强中药材基地及条件建设,以中药资源普查为依托,建立中药资源科研和服务体系。加强中药资源普查与中药资源保护、开发和评估等工作的结合,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张伯礼院士认为,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范围广、涉及部门多、工作任务重,需要国务院统一领导,各部委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因此他建议由国务院领导牵头,成立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发改委和财政部等部门,设立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专项,落实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专项经费。

张伯礼院士分析说,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种质资源库是保护、保存中药种质资源、为中药材生产提供优良种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平台。在中药资源普查中,有大量获得的中药材种子种苗需要保护、保存。结合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鼓励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根据建设标准在中药材的道地产区或主产区建设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逐步建成国家名贵道地、大宗常用,以及稀缺濒危药材种子种苗规模化、规范化的繁育基地,保证中药材的品质优良和有效供给。

张伯礼院士还认为,通过中药资源普查可对区域内中药资源相关信息的收集和监测,分析中药资源动态变化趋势,提供中药材主要产区的产量、流通量、质量和价格等信息,开展与中药资源相关的检测检验等技术服务,逐步形成由中心平台、监测站和监测点组成的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原料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以解决产业发展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服务中药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在国家一次性的公益性投入后,引入市场机制以保障该体系的长效运行。

张伯礼院士建议以中药资源普查试点技术支撑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为依托,筹备建立国家中药资源中心,构建部级中药资源科研平台;通过与各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动,形成稳定的科研组织架构和共建共享的合作与成果分享机制,对口合作,加强科研成果向中药材生产一线的转化应用。借鉴农业技术体系模式,建立中药资源研究的领域科学家、品种科学家及专业岗位科学家,加强基层中药资源技术人才的培养,逐步建成覆盖全国,比较系统、结构合理、由不同层次构成的中药资源科研和服务体系。

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篇4

摘要:地方医药高校要搜集并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遵循民间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及特点,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争取政府、社会多方支持,因地制宜、稳步发展,建设民族地区医药文献体系,保护民间生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保护人民健康,促进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图分类号:G2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12-0074-03

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来,全国各古籍收藏单位的首要任务便是进行古籍普查登记,摸清古籍家底。2013年12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发起筹备成立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并获文化部批复,后经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复同意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筹备成立。该协会是行业与政府以及社会各方的沟通渠道,是促进古籍保护的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联系、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同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古籍普查登记审校工作。2015年1月23日,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协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章程》《协会会费标准的管理办法》和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决议。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是由全国古籍收藏、保护修改、整理出版研究等有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相关机构及个人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行业权益、促进行业发展的民间行业组织。该协会将在文化部的领导下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支持下,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和民间力量,积极参与古籍保护工作,促进古籍保护事业协同发展。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的成立是深入贯彻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建立并完善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古籍保护体系的必然要求,对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互动关系,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古籍保护,促进古籍保护事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地方文献包含该地区长期积淀的丰富的、极其珍贵的地区医药史料,是一个地区风俗、民情、生药及基本用药状况的综合反映。地处武陵山区域内的怀化市周边山区所辖侗族、苗族、瑶族、土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其山高林茂,生药资源丰富。2007年12月18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民委、卫生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等11个部委局联合制定了《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发展民族医药事业的纲领性文件,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1地方医药文献的搜集范围和重点

1.1搜集范围

怀化周边少数民族远古先民对自然界万物生成的认识,可追溯到苗族古神

话“开天劈地”的时代,从此时开始生成的少数民族民间有关口碑文献资料及各种载体的文献资料都应在搜集之列。

1.1.1空间范围。怀化毗邻西部开发第一站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多达33个,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总人口为426.6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344.01万人,占总人口的81.87%。该地区不仅具有原生态的民俗风情,而且还有极其丰富的民族药源基地以及独特的民族医药资源。笔者认为,在搜集医药文献时,应充分考虑其地理、民族、语言、历史等因素而形成的自然区域划分。

1.1.2内容范围。地方医药文献是该地区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现象相关知识的载体,是对万物生成观点的认识。笔者通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得知,苗族和侗族医药起源较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和清朝咸丰年间就已有专职行医的苗族医生和侗族医生(在当时侗家人叫“药匠”)。内容搜集范围可分为:①民族医生中出现的家传,或以师带徒,通过口传、耳授、山中教认草药,治病中传诊疗技术,用药中传药方,炮制中传加工技艺等资料。②民族医药研究所(较早的民族医药研究机构)及专病专科的民族医药特色,为挖掘整理、继承、开发和研究的民族医药文献资料等。

1.2搜集重点

①民族民间医药有综合性方面的,也有专科性方面的。综合性记录的是疑难杂症,专科性记述的是某一病种的秘方、单方。搜集过程中不但要注意搜集古旧方剂,更要注意搜集新编医药书稿。②民族医药研究所(机构)研究成果。这些民族医药研究机构及专病专科的开发与研究突出了民族医药特色。

2民族民间医药文献搜集的途径

2.1民间诊所

民间诊所特点为临床率高,临床疗效明显。实践证明,民间诊所的民族医药真正体现了简便实用、疗效好、经济价廉,故临床就诊率高。民间诊所能直接掌握众多不同性别、民族、职业、年龄、发病时间、发病部位及预后等方面的统计分析。

刘英:武陵山少数民族民间医药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2.2专科医院

专科医院凸显民族医药特色。如:由龙运光主任医师坐诊的侗医专科,侗医杨灿中医生主诊的蜂针医学疗法专科,张东海坐诊的龙山县湘西民族骨伤科医院,苗医第五代传承人杨忠华医生坐诊的锦屏县苗医接骨专科,任阶廷医师主诊的骨髓炎专科在周边地区均享有较高声誉,深受当地百姓的好评,还吸引了不少外地患者慕名前来就医。

2.3研究所(机构)

民族医药工作者经过调查搜集,并就搜集的苗族、侗族等医学史进行专门整理研究,已经编辑出版了《苗族药物集》《侗族医学》《侗医吴定元小儿推拿经验》及《苗族医学》等民族医药专著及数百篇民族医药论文,它不仅将苗族、侗族医药的基本理论及临床经验初步展现出来,而且结束了苗族、侗族医药无文字记载的历史,为深入研究和发展苗族、侗族等民族医药理论及民族医药文化提拱了史料,为开发研制民族医药新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侗族药物方剂学》《侗族常用药物图鉴》《苗族常用药物图鉴》现已出版发行,《侗医吴定元――书稿整理研究》《仫佬族单验方集》《侗医诊断学》等药学书稿已整理,等待出版发行。

3少数民族民间医药文献征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3.1遇到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武陵山贫困片区怀化周边医药文献工作已基本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即利用有关科学方法对山区基本用药进行一系列搜集、整理、开发与研究,但在整理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很多。

3.1.1文献保存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历史上诸多因素限制,尤其在文化落后、经济不发达、交通闭塞的少数民族区域,民族民间医药得不到必要的重视和扶持,发展步伐缓慢,都处于艰难生存、自生自灭的境地。因而文献收藏条件普遍较差,没有做到有效的防潮、防蛀等保护,文献破损严重。另外,许多民间医药文献都是祖传秘方,不愿意贡献出来,故难以进行统一的普查、搜集和整理。

3.1.2资金紧缺,专业队伍难以发展。目前,由于受某些政策的限制,武陵山贫困片区怀化周边民族医药发展资金基本没有保障来源。据笔者所熟知的怀化民族民间医药研究协会的资金主要靠收取微薄的会费勉强支撑,与会者都是社会兼职人员,工作开展起来困难重重。例如:在人员业务培训、外出学习、调研、馆舍建设、文献保护等方面,工作的开展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窘境,民族民间医药队伍得不到发展,民族医药事业得不到振兴。

3.2对策

3.2.1政府重视是发展民族医药文献事业的关键。2007年1月18日,黔东南自治州人民政府召开全州民族民间医药工作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县政府分管领导、科技局、卫生局、发改委和州属各部门负责人、民族民间医生代表共300多人。会议由州政府副秘书长何昌富主持,州委常委、州政府常务副州长龚绍涛亲自到会并讲话,会议表彰了全州100多位民族民间医药优秀工作者。这次会议对全州民族民间医药给予了肯定,对全州民间医生给予了很大鼓舞,与此同时,对全州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新希望。州卫生局专题向州人民政府汇报,提出对全州各地区确有专长的民族民间医生进行培训考试,对考试合格者允许在户籍所在地设置民族医疗诊所。这次会议使民族医生工作有了信心,加强了医疗责任心,依法行医意识也增强了,对振兴民族民间医药的热情十分高涨。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仅行之有效,而且对继承、弘扬和发展民族医药事业十分有益,值得借鉴。

3.2.2要具有历史责任感及高度的工作热情。要做好民族医药工作,必须要有民族感情,要时常接触山地居民。他们在与山做伴中学会了养身保健,在劳动中学会了保养身心,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保养经验,还在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养生文化。民族民间保养内涵丰富,保养方法独特,保养效果明显,民族养生文化是中国养身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保养文化源于民族医药基础,民族医药基本理论突出“三元学说”,即大自然的“天、地、水”与人体“气、血、精”的依存关系。民族药学理论突出“三大性能”,即“冷、热、平”三大药性与人体“气、血、精”变化时对应用药的关系。民族保养论突出“三大”保养原则,即“养精、养气血、养神”。民族保养与医学的“三元”、药学的“三性”紧密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保养文化。民族保养文华同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少数民族是注重养生保健的民族,其先民为了长寿,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寻找“长生不老药”。由于少数民族是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其文化多由世代“口碑”传承。因此,在搜集整理原生态珍贵的文化遗产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具有传统医药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及高度的工作热情,做好民族民间医药研究工作。

3.2.3建立民族民间医药文献资源保护中心。长期以来,少数民族都是注重养生的山地少数民族,因而,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养生保健经验,在与大自然做斗争中学会了自我保护、自我保健,形成了以“养精、养气血、养神”为核心思想的保养体系。他们认为:养精、养气血、养神可以调节和维持机体平衡、抗御疾病、强体健身。民族医疗工作者认为精、气血、神是人体活动的根本,是保养强身、长寿的核心。人的生命起源于“精”,生命的动力是“气血”,生命的体现是“神”的活力,精、气血、神之间是相互滋生的,其关系密不可分,只有保养好精、气血与神,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民族保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丰富了民族传统医学体系,是民族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针对民族医药生存艰难、自生自灭的现状,笔者认为,必须建立民族民间医药文献资源保护中心,才能有效地保护民族医药的珍贵文献。

4结语

民族民间古籍是民族民间医药重要的文献,是中华民族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宝库中的一份子,更是民间医药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此,作为武陵山贫困片区唯一一所独立的医学本科院校,湖南医药学院应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及民间力量,积极参与民族民间医药古籍保护工作,促进古籍保护事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铭宇.贯彻落实党中央政策扶持民族医药事业发展:11部委局联合制定《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J].健康大视野,2008(1):16-21.

[2]蔡景峰.论“民族医学”的界定和民族医药文献的整理[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9(4):1-3.

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篇5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保定;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2001202 

文化产业属于绿色产业的一种,具有较低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有着较高的附加值和较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保护和扶植的力度的增加,和人们对于中医药价值认识的提高,中医药文化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1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保定市中医药文化产业Swot分析 

1.1竞争优势(Strength) 

1.1.1资源优势 

保定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000多年历史。保定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医药方面,由保定市代管的安国市,古称祁州,在明清时期就已是国内北方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中药集散地,素以“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驰名中外。近年来,作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被称为全国中药行业的价格“晴雨表”。此外,安国还具有悠久的药文化历史,安国药市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药戏文化业也是独一无二。在安国市发现的1914年木刻本《药绘图》是迄今为止全国首部完整的药戏剧本。此外,世界文化名人、元代著名戏剧家关汉卿就诞生于此。安国良好的中医药产业优势和悠久的药市文化都为当地大力发展与中医药相关的文化产业,特别是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将安国中医药文化列为保定休闲文化聚集区的重点发展内容,强调药依托医药文化资源,重点发展养生保健、旅游休闲等产业。 

保定不仅拥有丰富的药产资源,历代医家大家层出不尽,在中医学的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刘完素,字守真,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因其“寒凉派”理论而被冠以“金元四大家”之首。为了继承和发扬“金元四大家”之首的刘守真的学术思想,挖掘祖国医药文化宝藏,2006年,保定市刘守真祠被命名为全国中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1.1.2区位和交通优势 

保定,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河北省中部,自古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北邻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和沧州市,南与石家庄市和衡水市相连,西部与山西省接壤。京昆高速公路、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等使保定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京广铁路、京广高铁和正在建设中的津保城际铁路将实现到北京30分钟和到天津40分钟的公交化联系,使保定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港。 

1.2发展机遇(opportunity) 

1.2.1京津冀协同发展 

当前,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之后,京津冀地区正逐渐形成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特别是2014年2月,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强调要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自此,京津冀协同发展被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三地产业转接对接工作正式启动。在文化方面,2014年10月,北京市房山区文委与保定市文广新局在房山签署了《北京市房山区文化委员会与河北省保定市文广新居文化合作协议书》,协议内容涵盖文艺交流、文物保护等领域。 

1.2.2各级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的出台 

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2011年,河北省人民政府也了《关于振兴中医药事业的决定》,其中提到,我省是中医药的发祥地之一,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中药材资源丰富,拥有一批知名现代中药生产企业和著名的安国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全国有影响的中医药大省。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其中,更是用了一节,详细阐述了培育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 

1.3竞争劣势(weaknesses) 

1.3.1特色不够突出、品牌不够鲜明 

前面,我们谈到了,中医药文化产业可以分为两大类产品:第一,中医药文化产品;第二,中医文化服务,如:生态养生旅游乐园、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文化会展等。尽管近几年来,我市加大了对中医药文化产业的重视,但目前我市的中医药文化产业无论是从文化产品还是文化服务角度来看,均存在着对我市的中医药文化挖掘不够深入,产品比较、粗放,整体品牌不够鲜明等现象。尽管我市广播电视系统中,也出现了一些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医药养生相关的节目和栏目,但是相比其他省市,如北京台的《养生堂》等栏目,我市尚未形成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节目或者栏目。另外,就中医药文化服务而言,截止到2014年,我市已建成保定刘守贞祠、安国药王庙景区和安国养生休闲游等中医药文化旅游线路,但数量相对较少,整个旅游业效益仍旧偏低。 

1.3.2中医药文化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在与中医药相关的文化产业中,中医药文化旅游是产业附加值较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拉动就业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手段。一定数量的高档服务接待设施时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但是目前,我市主要的中医药文化聚集区内,高档的接待宾馆数量偏少,高档次接待设施不足,此外,随着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之后,中医药文化越来越受到海外游客的关注,但目前,我市虽有大量的中医药文化遗产和遗迹,但很多中医药文化保护单位的都没有外文介绍,或者只有非常简单的介绍,这极大地妨碍了我市开拓高端的客源市场,特别是海外市场。

1.4面临的挑战(threats) 

1.4.1来自国内其它中医药大省的竞争 

旅游与中医药的历史文化背景都很悠远,史册中记述的有关旅游与中医药旅游的名人轶事也很多,两者相互映衬的文化元素延续至今,逐步形成颇具发展空间的中医药旅游文化产业。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时,文化消费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因此从2012年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猛。据《中国旅游报》和国家旅游局网站显示,近来,广东省实施《广东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推进旅游与中医药融合发展,着力发展与中医药相关的文化产业,2011年广东省旅游局、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已评选出首批19家“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其中包括广东省中医药博物馆、罗浮山部级风景名胜区、聚龙湾天然温泉度假村等。 

1.4.2来自周边省市的竞争 

如上所述,尽管近几年来,我市加大了对于中医药文化产业的重视,一方面与国内其它中医药文化产业起步较早的省市相比,还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上升的空间还很大;另一方面,我市也面临着来自于周边省市的巨大竞争压力,如北京市等。北京,这些年来,结合本地的实际,着力发展中医药旅游文化产业。北京市旅游委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联合推出了7条中医养生文化旅游路线,分别为:北京中医养生文化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四日游各1条,五日游3条,包含同仁堂、北京药用植物园、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等地点。此外,北京还着力打造首批“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的京郊怀柔响水湖养生谷等景区。 

2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保定市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建议 

2.1科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 

文化在京津冀协调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保定市有着十分丰富的农村传统文化资源,如中医传统文化等,还有很多传统文化年代较远濒临消失;因此,就需要归类总结传统文化,将原有传统文化给继承下去的基础上,大力创新,将传统文化的潜在价值给充分发掘出来。 

2.2大力培养人才,促进产业发展 

针对人才短缺的问题,在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培养和吸纳人才,构建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人才队伍;首先,要对中医药文化产业经营人才大力培养,并且有机对接高校和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其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提升其开拓思维能力之外,还需要保证其能够深入了解国内外文化市场,既有文化创意,又懂中医药。京津冀协调发展是一个重要优势,因为天津和北京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等措施推动保定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 

2.3结合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发展 

如今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保定中医药文化产业与养生贴近,还有很多内容是历史、民族等方面的,可以帮助缓解都市人群紧张疲惫状态。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结合农村生产生活休闲体系和特色民俗,大力创新文化创意产业,突出自身特色。这样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也起到了有利的促进作用。 

2.4积极运用媒体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媒体影像有着越来越真实的视觉效果,还能够与受众积极的活动。因此,在发展中医药文化时,就可以有效结合各种媒体,让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进来,同时结合大数据等对大众意见进行分析,提炼和传播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打造精品项目,将保定地域特色凸现出来,促进经济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保定在京津冀商业圈中处于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并且中医药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对于保定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非常有利,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打造特色品牌,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篇6

关键词:大中药产业;发展思路;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42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045-03

传统中药产业一般指药材种植加工和中药制药。进入新的世纪,中药产业链大幅度延伸,逐步发展成为涵盖中药工业、中药农业、中药商业、中药科研、中药衍生品生产的跨部门、跨层次的现代产业体系。中药产业的发展变化赋予了中药产业新的内涵,凡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服务健康为目的的所有生产经营环节,都纳入到中药产业领域,呈现出明显的大产业化特征。针对中药产业内涵发生的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泊溪提出,现代中药产业是“以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枢纽、中药知识经济产业为动力的大中药产业”[1]。其后,张伯礼院士把“大中药产业”界定为“以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商业为枢纽、中药知识经济产业为动力的新型产业”[2]。传统中药产业发展成为“大中药产业”,产业范围拓宽,产业规模增大,技术含量提升,产业对于社会生活以及国民经济的影响明显强化。

河南省中药产业以制药和药材种植为主要部分,中药科研产品、中药衍生产品、中药创意产品等生产环节薄弱,产业范围明显狭窄。尽管业界认为中药工业和中药农业在现代大中药产业中仍然处于主体和基础的地位,但中药工业不仅仅是制药,还包括市场正在快速扩张的中药衍生产品生产;中药农业也不再等同于以往的药材种植加工,而是各种高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被广泛使用的现代中药农业。把中药产业发展成为河南省的支柱产业,是该省中医药界的多年夙愿。在大中药产业时代,这一夙愿的实现,亟须以大中药产业理念谋划中药产业发展。

(一)河南省发展大中药产业的优势

河南省中药生产在我国具有重要地位,发展中药产业具有明显的历史优势、资源优势、科技人才优势和区位市场优势。

1.河南省中药生产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

以河南省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是中医药的发祥地。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石制药臼、药杵,佐证商代河南已经出现了中药加工业。唐代河南开始人工种植药材,宋代栽培药用植物已经盛行。宋代开封开设了中国最早的官办药厂――“修合药所”。明末清初,禹州、百泉、马口山、归德四大药材集散地已经形成,至今仍在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3]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深厚的历史积淀基础之上,借助现代技术和公有制的力量,河南省中药产业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基地化生产的中药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的中药制药生产体系、现代化的中药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形成。河南省生产的宛西牌六味地黄丸、太龙牌双黄连口服液、羚锐牌通络祛痛膏等中成药名优产品,有着较好的声誉和良好的形象,在医药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深厚的产业发展历史积淀,为大中药时代的中药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河南省中药资源较为丰富

河南省地处南北交接之处,气候兼南北之长,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境内药材资源丰富。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显示,河南拥有中药材品种总数2302种[4],品种数量和储存量均处于全国前列,是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悠久的中医药历史,给河南省留下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世代相传的中医药创制的传说,发生在河南省境内的河洛地区。标志着中医药理论形成的三部经典著作主要是在中原地区完成的。这片土地上名医荟萃,史传中有籍可考的全国5000多位名医中,河南省就有912人[5]。洛阳平乐郭氏正骨、焦作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辉县市百泉药会、禹州药会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阳医圣祠被确定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6]。河南省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是一片发展中医药的肥沃土壤。河南省中医药文化资源是独一无二的,不仅具有“根”的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科研、教育价值。

3.具有配套的科研资源和充足的人才资源

河南省从事中药研发工作的机构有20余家,用于中药研究开发的重点实验室、检测技术平台、研究中心30多个,其中达到国内同类先进水平的7个[7],可为中药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早在“十一五”期间,全省就拥有中医从业人员7万人以上,居全国前列[8]。河南省注重中医药教育,既有河南中医药大学等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专门院校,也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围绕中药及其产业化设置的相应专业,为中药产业发展培养需要的各类人才。

4.河南省地理位置优越,中药商业发达,在全国享有较高地位

河南省地处中原,无论交通还是贸易,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河南省自古就是中药材和中药产品的集散地,禹州、百泉是国内知名的传统中药交易市场,有“药不到百泉不全,药不过禹州不香”之说[9]。禹州中药材市场已发展成为全国17家标准化、规范化的部级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位居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第三位。近十几年来,河南省物流业飞速发展,间接支持了河南省中药商业的发展。目前,河南省基本建立起中药现代化信息服务网络,形成了现代化的中药市场服务体系。

(二)河南省发展大中药产业的制约因素

1.地方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施中药产业现代化工程以来,国家层面直接针对中药产业制定的政策性文件就有6个,涉及到中医药产业的政策性文件更多,反映了国家对于中药产业发展的重视与支持。与国家层面中药产业政策暖风不断相比,河南省除了应对国家中药产业发展战略而制定出一些政策性文件外,还没有独立制定过专门针对中药产业的发展规划,也没有主动出台过支持中药产业的重大政策。

2.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中药产业的重要特征就是产业链长,关联农业、工业、商业、教育、科研、服务等多产业领域,按照归口管理方式,事实上是一个多头管理的体制。管理主体多元化容易造成管理主体不明,在具体问题上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考虑局部不考虑整体,不利于中药产业的总体规划,难以制定和落实长期发展战略。

3.产品缺少大品种、大品牌

河南省中药产品数量众多,但总体上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附加值低,竞争力弱。从当今中药产业发展的经验看,要彰显一个地方中药产业发展实力,还要靠信誉好的“大品种”、“大品牌”。河南省不缺好药材、好产品,但缺少大品种、大品牌,产品影响力不足。

4.科研力量分散,创新能力不足

中药产业最根本的还是靠不断能开发出疗效显著、质量可靠的产品,这就要充分发挥科研的作用。河南省中医药科研实力不弱,但20世纪90年代推出过一些有影响的产品后,有分量的中药新品种已经沉寂多时。究其原因,除了“研发的思路和方法存在偏差”外[10],主要是中医药科研力量分散,各科研单位各自为战,优势力量没有充分集中在一起,形成合力。

(一)以健康为主线,升华河南省中药产业内涵,拓宽中药产业发展空间

大中药产业的灵魂是中医药文化,主题是健康,所有的产业内容都是围绕文化和健康展开的。河南省大中药产业发展以健康为主线,实现中医药文化、健康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升华中药产业内涵。在巩固和壮大传统中药产业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实现中药产业空间的拓展:一方面,利用健康需求强劲和国家重视健康服务业的有利时机,开发中药养生保健产品,培育中药健康服务业;另一方面,利用河南省丰厚的中医药文化资源,打造中医药文化产品,发展会展、创意、旅游、影视、教育、科研等产业。通过创新驱动、市场拉动、政府与社会推动,实现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健康产业、旅游产业、食品工业、相关服务业以及文化事业、健康事业的有机整合,构建涵盖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科研、中药文化、中药教育、中药健康等领域的完整现代产业体系。

(二)综合考量资源、技术、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布局大中药产业发展

依据优势资源和优势技术,培育重点产品,扶持重点企业,构建“价值点”。然后连点成线,形成产业链式发展。重点规划产业基础厚实的地区,由线到面,促进产业规模集群。重视拓展以天然资源为原料的原料药、植物提取物、药物中间体、保健品、特殊化妆品、生物材料等大中药产业产品,积极探索与旅游休闲相结合的康复保健产业新业态,构筑大健康产业立体产业链群。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辅助机构的多方作用,推动河南省大中药产业整体健康发展。

在具体产业布局上,巩固具有优势地位的中药农业,壮大作为中药产业主力军的中药工业,拓展中药健康产品新领域,完善大中药产业链。具体思路有以下方面。

第一,以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为中药农业重点发展区域,以四大怀药、丹参、山茱萸、白芷、白术、金银花、连翘、桔梗、柴胡、辛夷、杜仲、猫爪草等道地药材为重点品种,逐步实现药材生产基地化、饮片生产数字化,巩固河南省中药农业优势地位。

第二,以中药制药基础较好的郑州、周口、南阳、信阳地区作为河南省中药制药工业重点区域,建设产业聚集区。开发现代中药,培育年产值上10亿以上的大品种;培育中药龙头企业,发挥龙头带动和辐射作用,提升河南省中药工业水平。

第三,利用区位优势,建立中药物流中心,拓宽药品流通渠道。把禹州、辉县打造成规模大、辐射广、吸引力强的医药配送中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完善中药材供求信息网络,扩大网上交易规模,增强竞争力。

第四,在中药产业进入成熟期,传统产品市场日趋稳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正在增长扩大之中的中药衍生产品市场,应该成为重点布局的投资领域。同时,开发中医药文化产品,如建立和开发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中医药文化园、中医药博物馆;举办中医药文化节;开办中医药电视节目;出版中医药题材出版物、影视作品,发展中药文化创意产业。

(一)通过培育新的中药产业增长点,带动大中药产业链体系的构建

大中药产业是由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中药知识产业,包括以中药为原料的保健食品、日用品、化妆品、食品添加剂、中药兽药、农药、饲料添加剂,以及由中药文化衍生的会展、创意、旅游、影视、教育等产业构建的系统完整的产业链体系。规划大中药产业,是顺应中药产业发展趋势,适应市场需要的自然选择,其中关键是要通过更新发展理念,拓宽发展空间。发展大中药产业,绝对不能为“大产业”而去做“大产业”。提出大中药产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发展机会,开启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发展河南大中药产业,在策略上应通过在大产业链各个节点上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完善大中药产业链体系。

(二)开发中药“大品种”,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本课题组在河南省中药企业调研时,企业界在回答什么核心竞争力问题时,一致认为是“产品”。查阅媒体相关报道资料发现,依靠“大品种”已经是医药产业界的共识。因此,把中药做成大产业,需要在开发“大品种”上下工夫。

目前,开发中药大品种主要集中在中成药这一块,包括名优产品的二次开发和组分中药两个方向。其实,基于大中药产业理念,着眼产业链条新的环节,更容易培育出大品种。

(三)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聚集和资源优化配置

2015年“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数据查询系统显示,河南省以中药材生产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药制药、中西兼制、饮片加工、保健品、功能食品等加工企业1400余家,其中宛西制药、羚锐制药、太龙制药等已经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中成药知名企业,但还没有一家算得上真正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资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强,是衡量一个地区中药产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河南省中药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力量分散、产品重复、资源配置效率低、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不强。河南省应采取“大企业上规模,小企业重特色”的总方针,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两股力量的作用,培育大型中药龙头企业,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四)打造“豫药”品牌,塑造河南省大中药产业良好形象,拓展“豫药”产品市场规模

实现市场规模扩大,是大中药产业发展成败的关键。消费者印象是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因素。河南省做强中药产业,必须塑造企业和产品良好形象。河南中药产品需要发挥河南省中药资源优势,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以管理创新为手段,培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中药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打造“豫药体系”和“豫药知名品牌”,加强和深入品牌印象。“豫药”品牌不同于单个企业或单个产品品牌,它是河南省中药产业领域众多企业和产品共同形成的行业形象。通过塑造“豫药”品牌,提升河南省中药产业整体质量,实现传统中药产业向现代大中药产业的拓展。

参考文献:

[1]李泊溪.论现代中药产业推进战略的任务[J].世界科学技术,2001,(6):7-10.

[2]张伯礼.扶持和促进大中药产业健康发展[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0,(5):8-9.

[3]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志医药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4]施建勇.中药产业经济与发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1.

[5]樊丹.中医中药中国行走进中原大地[n].中国中医药报,2009-10-26(001).

[6]田文敬,牛国顺.非遗保护语境下的河南传统中医药[J].中医研究,2013,(12):1-5.

[7]尹江勇.科技创新支撑“豫药”崛起[n].河南日报,2009-09-08(005)

[8]梁晓.我省中医从业者数量居全国首位[n].郑州晚报,2010-02-01(002).

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篇7

论文文章摘要:绿色营稍就是要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青海省藏医药产业,若想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中取得竟争优势,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制定和实施有力的措施,确立绿色营梢观念,实行绿色营梢策略。

随着各国经济贸易往来的密切发展以及人类健康观念的转变,最具特色的藏医药,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新的挑战。青海省的藏医药的独特魅力在于,所用药物大多采自高海拔、大温差、强日光、没污染的高原地带,其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大大高于其他同类药物,不会产生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据悉,青藏高原共有二千多种植物、一百五十九种动物和八十余种矿物可以人药,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医药都难以比拟的。但营销观念的落后是制约青海省藏药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藏药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市场的认同程度。因此藏医药产业要抓住契机,积极落实绿色营销观念。

一、青海省藏医药产业现状及发展制约因素

青海省藏医药产业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传统优势,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在医疗、教育、科研、生产、学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保障全省各族人民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多因素制约,藏医药产业化发展仍相对缓慢。省藏医药的发展与国际上更高程度的现代化、产业化相比还具有一定距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藏医医疗机构大多基础设施较差,自身发展举步维艰。很多医疗机构地处偏远地区,发展中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藏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低、学科带头人匾乏等问题,使得藏医药材质量控制、传统制剂工艺研究、民族资源保护等技术标准研究等问题存在很大的难度,藏医药挖掘继承与藏医药标准化建设工作亟待开展。

其次,藏药生产重复建设严重,无法形成规模优势。我省藏医药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起点较低,多数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而且多为低水平重复建设,藏药生产管理较为混乱。许多企业急功近利,在无资金、技术、设施,更无品牌确切疗效品种保证的前提下,一哄而起,低水平重复建设。

再次,藏医药营销手段落后,缺乏市场优势。许多企业营销网络都不健全,由于其规模小,单品种产值不高,效益差,所以无法有效的进行产品宣传和营销管理,使得产品知名度不高。个别大企业,在产品营销上则抱着“药好不怕巷道深”的经营观念,不重视现代营销手段的运用,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不强。

第四,医药企业理念落后,医药资源面临威胁。藏医药企业受利益驱动的影响互相抢夺药材资源,生产药品雷同,既无法监控质量和形成规模优势,也造成资源和市场混乱,企业经营理念的落后使得其对医药资源保护不力,对野生藏药材资源普遍存在重复开发利用,轻保护和建设,乱采、滥挖现象严重,医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威胁。

二、青海省藏医药产业与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是指以保护环境和回归自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绿色营销活动,是指企业在健康、环保观念的主导下,为满足绿色消费需求,从健康安全、保护生态、充分利用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出发,在经营战略制定、目标市场细分与选择,产品定产销过程中实施绿色措施,向消费者提供无污染或少污染的产品和服务,引导并满足消费者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身心健康的需求,最终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绿色营销与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在人类对自然环境进行破坏,自然环境状况正在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情况下形成的。绿色营销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包容的统一体,它们的共同目标就是要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也给青海藏医药企业的发展给予了诸多启示。

青海省藏医药产业需要确立绿色市场营销战略,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对我们的藏医药出口提出了更高的贸易要求,绿色壁垒层出不穷,这就要求藏医药企业要树立绿色营销的文化理念,能够将这种理念充分灌输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中,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绿色营销观念的确立,可以帮助藏医药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藏医药产业进行绿色营销就要求企业把绿色营销一贯穿始末,从选择生产技术到产品设计、选择原材料、包装方式直至产品消费的全过程,都必须注意对人们身体健康、环境的影响以及藏医药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开发绿色产品,加强绿色营销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中药Gap法规以及Gmp,GSp质量管理标准。采用科学栽培、生产工艺技术,注重提高药材的品质和产量,能最终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的绿色产品,使绿色消费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倡导绿色的藏医药消费理念、二实行绿色营销策略,三加强对藏医药企业绿色文化的培养,使绿色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中心内容,使企业经营理念、营销理念与绿色生态理念相融合。

三、青海省藏医药产业的绿色营销战略对策

随着藏医药的市场开发,“安全、方便、廉价、无污染”为特点青海省的藏药产品被消费者所接受,藏医药产业正悄悄敲开国内外市场的大门。但由于过度开发:藏药资源“亮起红灯”,随着藏医药市场化步伐加快和对藏药材乱采乱挖,藏医药产业发展面临藏药材短缺,甚至无药材可用的危险,这些因素正影响着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与此同时,青海藏医药产业缺少龙头企业和市场名牌。因此藏医药企业应将注意力从单纯追求利润,转变为在营销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实行绿色营销策略,采用更加人性化、健康化的绿色营销新模式。

(一)培养企业绿色文化

树立绿色营销战略观念,就要注重培育绿色企业文化,企业需要改变传统的营销效率观,树立绿色观念,制订绿色制度,培育绿色文化,把绿色理念植根于企业文化中。传统观念认为人类所需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导致不少企业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效益。而绿色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文化中融人了环保理念,把环保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融为一体,在满足消费者绿色需求的基础上谋求企业的盈利。作为高原特有的藏药,因其资源有限,各个小型企业为了自{身经济利益,任其自由发展,既浪费了资一源,还破坏了生态,所以应该在经营中树立绿色文化,通过企业兼并或重组的形式,形成藏医药的产业规模化,使藏药资源和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二)倡导绿色的藏医药消费理念

藏医药产业应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利用青藏高原藏医药纯洁无污染的特点,选择绿色资源,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绿色生产体系,在组织绿色生产过程中实施绿色质量管理,加强绿色监督和控制,使得青海省的藏医药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势。对消费者大力进行绿色宣传,培养公众参与绿色消费的意识,积极传播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知识,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将眼界由自身扩展到自然生态环境及整个社会范围,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三)绿色营销策略

绿色产品策略。选择青藏高原特有的绿色藏药资源大力开发绿色藏药产品。并且在现有的基础上,利用新兴科技,综合开发新的藏药资源。采用无污染的生产技术与设备,使用符合药用要求和保障人体健康标准的包装材料和技术。同时,研发出绿色品质高的过硬新产品,减少对人体健康的负作用。设计绿色营销名称、包装,和鲜明的“绿色标记”,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获得有关部门的理解、支持及公众的认可,扩大知名度。绿色名称和绿色包装塑造产品形象、提高商品档次,是提高藏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方法。

绿色渠道策略,首要保证选择无污染的运输工具,合理设置供应和配送中心,减少储运过程的资源耗费和货损量。并通过“绿色药店”、“绿色药品专柜”或绿色信誉高、绿色形象好的商、批发商品、零售商分销商品,既有利于塑造企业自己的绿色形象,又可借助绿色分销商的信誉、形象推出绿色产品。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样化的营销网点,扩充医院、专业批发商营销渠道,大力开发非处方药市场。

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篇8

关键词:医药物流;发展趋势;探析

中图分类号:F252;F426.7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一、经营管理网络化

网络化是物流行业一体化发展的趋势。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尤其针剂药品在物流中的高要求保障,使得医药物流形成管理一体化,运营集约化,最终成为一个具有极强规模经济的行业。近几年,我国医药商业发展得到政府重视,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同时,随着我国wto保护协定的失效,外国医药企业对我国医药市场的冲击,使得市场要求不断提高,迫使医药企业管理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那些管理差、不规范发展的医药企业逐渐退出市场竞争,一些优秀的大型医药企业通过体制改革,形成符合现代市场竞争特点新型医药企业。物流最为企业第三利润源,更是得到重视和发展。发展现代化医药物流系统是医药企业打造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现代化医药物流系统是集各个大型所有制医药物流企业与一体,共享物流信息,共享物流设备设施,共同配送,现代化集约管理的网络化医药物流园区。从近几年市场结构的发展态势看,我国医药物流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正逐步增加,集约网络化发展方趋势正在开始演变。

二、医药物流供应链发展

在发达国家,与第三方合作已经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增强医药企业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国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零售也逐步走与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合作,使本企业能够抽出力量专研打造自己擅长的领域,把握发展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紧密合作的供应链网络。并根据医药产品的特殊性对企业供应链网络进行科学准确的市场定位,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加强企业间的战略合作联盟,实现规模化经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竞争力。与医药企业合作的第三物流企业是拥有专业从事医药物流设施设备,有效物流管理手段,精准的物流网络设计,先进信息技术及高端的专业人才的企业,它能有效管理医药品的流通,帮助医药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医药企业供应链是从原材料源头企业开始到医药核心生产企业,到零售商,再到消费者,及末端过期药品回收形成的一个网络。医药流通领域是从原材料开始到过期药品的回收处理,它需要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利用信息技术做到准确、及时、完整的信息传递,来降低不必要的浪费,减低成本,以优质的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提高供应链上所有合作企业效益。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医药物流技术发展标准化

标准化是衡量企业发展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物流行业发展规范性重点体现就是行业标准化的出台。先进技术是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标志之一。企业拥有的技术包含管理技术、研发技术、生产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等。信息技术作为物流七大功能之一,在信息化飞速发展时代,信息技术是医药流通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供应链上企业合作的重要技术保障,医药物流企业必须建立信息化管理。合作企业通过信息共享,建立现代化的与GSp规范要求相符的信息管理系统,缩短信息交流时间、降低差错,提高作业效率,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形成自动化、高效化物流的现代化管理。

统一医药物流标准是医药物流走向规范化、高效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依据,标准的统一化非常重要。医药物流必须严格执行统一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医药企业根据医药物流标准打造组建物流运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等。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快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的推进尽快出台适合我国医药行业特点,并与国际接轨的医药物流技术标准,促进我国医药物流运作效率提高。

四、第三方医药物流崛起

我国物流业源于传统运输和仓储,或者来源大型企业运输或存储部门。改革开放以后,许多医药企业仍然拥有自己的物流部门。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要求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作为医药企业不擅长物流的运作操作和管理,为了降低物流成本,第三方物流兴起,第三方医药物流也正在迅速崛起,医药企业合作第三物流,使医药企业从复杂的物流业务中解放出来,专心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了。第三方物流是联结医药企业原材料供应商、医药制造企业,和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桥梁,通过对供应链统一管理,统一信息交换,进行专业化物流业务,加强了供应链统一成本降低,服务质量提高,增加供应链市场竞争能力。

五、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篇9

论文摘要:中医药教育不仅是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国民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50多年来我国中医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面向未来,中医药教育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完善中医药教育发展体系,把握中医药教育的战略重点,促进中医药教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中医药教育不仅是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国民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我国整体卫生保健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关系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50多年来我国中医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现有独立设置的高等中医药院校25所,民族医学院3所,中等中医药学校51所,58所医学院校和非医学院校设置中医药专业川,已经基本建立起适应国情和社会需要以及中医药自身特点的中医药院校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疾病谱的变化,社会保健意识的提高,中医药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春节团拜会上说:"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新的机遇,勇于应对各种困难和新的挑战。他还要求大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坚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一是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二是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此,中医药教育发展也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医药教育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笔者将自己对未来十到十五年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趋势、发展目标及重点的几点思考求教于大家,以期抛砖引玉。

一、中医药教育发展概况与趋势

为发展中医药教育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曾做过三次大的规划。

第一次,1982年全国中医药教育会议。为拨乱反正,整顿恢复“文革”期间被破坏了的中医药教育,1980年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了《加强高等中医教育工作的意见》。为贯彻执行这一文件精神,1982年,卫生部在衡阳组织召开了“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会上通过了《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办好中医学院》会议文件,明确了未来十年中医学院在布局、规模、专业设置、学制、师资、基地等方面的建设。第二次,1988年全国中医教育工作会议。在该次会议上,通过了《1988-2000年中医教育事业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多种办学形式并存、规模适度、专业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有特色的中医药教育体系。第三次,1997年全国中医药教育工作座谈会。会上通过的《关于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中医药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中医药教育工作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各级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一与办学效益,建设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医药学科和课程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为实现中医药全面发展服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以上三次大的规划,再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教育的发展之路,即由建立健全办学机构、体制,到建设有特色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再到深化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这样一条由外而内、由点及面、逐步深化的发展趋向。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与卫生服务体系、疾病控制体系改革,对中医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3年10月1日,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正式实施,进一步明确了中医医疗、教育、科研和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在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同时,中医药教育在发展中医药事业中的基础性地位进一步凸显,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为此,回顾过去,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依据社会发展的环境和需求,依据中医药教育发展的规律与客观地位,未来十至十五年的时间内,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在现有中医药教育基本框架的基础上,中医药教育以政府为办学主渠道,多种办学主体并存;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加贴近社会经济的发展;结构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各种类型和层次的中医药教育丰富多样;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中医药科学合理内核,自主创新和变革的要求和能力显著增强;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前瞻性和基础性作用将得到凸显和巩固。

二、中医药教育发展目标

所谓发展目标就是发展主体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关于全局发展的奋斗目标。中医药教育经过5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教育已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教育规模逐步扩大,结构和布局渐趋合理,办学形式实现多样化。但是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的不足和弊端也渐渐呈现出来,如培养的人才中医药特色淡化,中医药理论功底不够扎实,中医临床能力不够强等。本着回顾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宗旨,未来十到十五年中医药教育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建立和完善四个体系。

1.健全中医药教育政策法规体系。中医药学是承载了浓重传统文化气息并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是中医药教育发展的指南与保障,只有将中医药教育的发展纳入到法制轨道,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服务,才能确保中医药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50多年来,中医药政策法规建设有了长足发展,1982年“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写人宪法,确立了我国传统医药的法律地位;2003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为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规依据,创造了良好的振兴中医的社会环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医药教育政策法规的建设仍落后于中医药教育发展的需要要,落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健全中医药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培育中医药教育发展良好的社会氛围,势在必行。中医药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应包括:教育行政体制设置(公办教育、私立教育、师承教育等);教育投资(教育经费的筹集、使用);教育过程(培养目标、人学条件、修业年限,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教职员的责任、权力、利益、资格、进修、待遇、考核等);教育监督(教育质量的管理与保证)以及中医药保护性立法等。2.完善中医药教育发展体系。中医药教育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为此,应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医药教育发展,以先进教育理念为先导,以人为本,实现比较优势可持续性发展。中医教育教学发展体系应包括:适度的办学规模(与社会发展同步),完善的教育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类型),较高的办学水平(条件、质量、效益),资源配置合理、经费投人持续增长、支撑体系健全。

3建立中医药教育传承与创新体系。中医药攀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历经数一千年文化积淀,已积累了丰厚的医药学典籍,形成独特的整体观诊疗思维与方法,以及“大医精诚”的医德风貌。为此,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承教育平台,加强中医药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培养中医药人才,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在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同时,以创新精神促进中医药教育发展。建立中医教育创新平台,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支学风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竟争力的教师队伍,加大中医药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优化教育结构和科技组织结构,健全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建立有利于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运行机制,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开展前沿探索和战略性研究,实现中医药教育现代化。

4.加强中医药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树立质量是教育生命线的意识,建立中医药教育质量标准,构建中医药教育质星管理体系、质量监督体系和质量反馈体系。加强学科—专业—课程的综合质量管理,实现人才培养素质、知识与技能的平衡发展。

三、中医药教育发展重点

i.有效整合学校资源,形成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格局。中医药教育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立了多形式、多层次的甲医药教育体系,但在一些方面还仍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审视国家、区域、地方社会发展,建立节约性中医药发展思路,力戒浮躁,力戒盲目进行学校升格、扩大办学规模及单纯进行一专业拓展,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有效整合学校内部资源,走规模、质星、效益协调发展的道路。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科学的医、校、研、产结合的办学机制。学校的发展,决不能仅仅立足于本身,而是要充分利用区域内外的社会资源,建立完善的教学联合体,根据人才培养的阶段性口标,建立起立体性的教学网络。利用综合性院校的教育资源,避免中医院校的封闭发展,在保持中医的特殊性和独立性的前提下,提高中医院校的综合教育水平。利用教学基地资源,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促进教师的临床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利用教学基地资源,联合建设教研基地、科研基地,形成双从局面。

3.探索长学制的人才培养目标、方法与模式,培养学科交叉、墓础厚实的复合型人才。长学期不是简单的等同于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而进行,是一种独立的学制教育组织形式,符合了医学本身的学科特点,意味着整个高等中医药教育的知识结构和学术体系将会得到重大的改变,其规模的扩大将会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分化与重组。为此,应牢固树立本科教学的主体意识,深人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创新意识,扩大学生的临床视野、提高临床能力,探素长学制的人才培养目标、方法与模式

4.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建立和完善中医教育质量管理和评价体系。山干中医药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医药教育模式,仍将是争论焦点之一。为此,这就需要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以指导中医药教育的发展。

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篇10

1中医学的发展与科研

  科学是以特定的客观实在为其研究对象的分科之学。在自然、社会、生命、思维这四大范畴里,一切针对特定的客观实在而具有确切知识体系的分科之学都是科学。科学研究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科学研究使分散的经验事实互相联系起来,构成理论体系的基本公理和原则,是整个科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进人新世纪之后,中医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家对中医药科技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尤其是近年来,强调中医药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潜力行业,因此对中医药科技的投入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名为中医科学院,标志着国家对中医科学性的极大肯定以及对中医药产业化发展的极大关注。然而,探索适合中医学科发展的研究方法仍然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和中医药传承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科学研究都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中医学的科研亦如此,无论以哪种形式进行科研工作都必须建立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通过文献的形式保存下来,所以查阅研究文献,掌握前人的研究资料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就中医学而言,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大量的方药知识和丰富的辨证论治经验,无不记录在历代中医文献之中,如果不学习中医文献,不研究中医古籍,不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内涵和研究水平,便不可能提出有价值的科研课题,制定不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也不可能取得有助于中医学发展的研究成果。中医药文献整理是中医药各项工作的基础,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前提;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仍然是中医药文献研究的基本方法,版本的讲求、校勘的加人、注文的撰写和文字的处理更是文献整理中的核心问题;计算机手段是中医药文献整理研究上规模、成系统的必要保障,但应注意在使用该手段时与传统文献研究方法的结合。

2文献研究与继承发展

文献研究的目的是应用,是为临床、科研、教学、生产提供指导,要想充分发挥文献研究的导向作用,就必须将回顾性研究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对文献进行深加工,对学科、专业、专题领域提出新的理论方法或发展预测。传统的文献研究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传统的文献研究方法是指校勘、训诂、注释、辨伪、题录、索引等,现代科技方法包括视听资料、建立数据库、计算机阅读、卫星通信及激光存取等新技术。现代科技方法以其存贮容量大、分析整理和传播速度快、提取利用简便等特点,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传统文献研究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文献研究的速度和精度,提高研究成果的水平。中医文献的研究整理,既是对中医学术的继承,又是对中医学术的发展;既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又可对后人运用给以启示;既是对前代文献的整理,又是对前人文献的提高;既可丰富基础理论,又可指导临床实践;既有历史的意义,又有现实的意义。总之,中医文献整理研究的过程是对中医学术继承发扬的过程,是整个中医工作的重要方面,是研究中医学术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工程。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已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资源。中医药古代文献作为一种古老的信息资源,其存在形式与传播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信息获取的需求,所以,必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实现中医药古代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彻底改变其存储与传播方式,使大量沉积的文献信息展现出时代风貌,使中医药古代文献中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以此来激活中医药文献资源,使其成为中医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源泉。数学被称为“科学之皇后”,是基础学科基础之基础,中医学对数学的应用是薄弱环节,也是其发展滞后的重要表现之一。基于数理基础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全息论、协同论、突变论,中医学科曾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深人,但是作为研究方向仍是十分重要的。现代数学中的模糊数学、逻辑分析、统计学、聚类分析等都为中医学分析复杂问题提供了一些好的方法。在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工作上,以文献整理研究为基础,坚持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基础与临床研究,以提高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和实践能力,提高临床疗效为科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其中临床实践是中医药科学研究的源泉,也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根本途径,要组织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既要积极运用传统的研究方法,也要引进适于中医药研究的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积极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3中医学发展之机遇

近年,国家对中医药科技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医药关键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研究领域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中医理论自主创新,在提高中医防病治病能力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中医普及程度与国际化程度等。胡锦涛主席曾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其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同时“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也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的大事,这些都为中医药学全面创新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医工作者应抓住机遇,加强文献研究工作,从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中吸取知识,探索、揭示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服务于临床、应用于临床,充分运用中医药科技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王传博/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安徽合肥23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