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概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9:34

产业链概述篇1

关键词:汪清林业局;产销监管链认证;做法;成效

中图分类号:F203文献标识码:a

森林认证是由独立的第三方按照一定的绩效标准和规定的程序,对某一森林经营单位的森林(或林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总体评价,以验证经营单位的森林经营或林产品加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提出改进意见和颁发证书的过程[1]。产销监管链认证是对木材加工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包括从原木的运输、加工到流通整个链条进行鉴定,以确保最终产品源自于经过认证的经营良好的森林。通过认证后,企业有权在其产品上标明认证体系的名称和商标,即林产品认证的标签[2]。

1CoC认证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保护森林资源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中国推行CoC认证是一项推动森林健康发展,从而为森林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的系统工程,也是整个木制品行业面临的艰巨任务。企业通过CoC认证,能够树立社会责任、健康、环保的企业形象,提高产品信誉度、认知度和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加快国际化进程,更对于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开展认证基础条件

本文介绍的商联佳维木业有限公司和森宝木业有限公司,是吉林省汪清林业局下游的两个木材加工企业,原材料均来自于汪清林业局。该局森林管理基础比较好,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实现森林资源长大于消,于2012年4月获得森林经营认证证书(ZtFC-Fm-000009),产品源头上有着可靠的保证。汪清林业局的原材料供应与两个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过程形成了一个可追溯源头的生产链条,为顺利开展认证奠定了良好基础。两个企业具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质量管理体系,生产的产品质量高、效益好。于2013年4月份别获得了CoC认证证书。

3主要做法

3.1体系管理方面

制定了专门的管理手册,明确了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各部门的岗位职责;针对CoC认证管理手册提到的重要工作,制定了详细的控制程序文件,各项工作按程序执行;制定了企业内部定期自查自检的制度,不符合CoC认证的内容限期整改,并根据整改报告进行核实;严格要求涉及CoC的所有文件、记录和报告至少保存5a,避免了工作中的纰漏和失误,也保证了各项工作有据可查。

3.2原料管理方面

采购原料时,要求采购人员要熟练掌握认证、非认证、完全认证、混合认证、可控原料的概念,并且能够明确的区分。同时,采购认证原料要查阅认证证书及相关证明文件,并保存认证证书复印件、运输文件和相关的销售单据。

3.3生产控制与记录方面

为所有工作人员配备了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要求工作期间必须佩戴;对企业的管理层和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急救、生产各道工序的操作技术规程等;原料、半成品、成品之间要明确区分,不得相互混淆。

3.4标志及使用要求方面

对中国森林认证标志的使用进行了统一管理,要求今后实际生产认证产品时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未获得认证证书不得滥用中国森林认证标志。

3.5产品销售单据和记录方面

销售时对认证产品和非认证产品进行区分,不得以非认证产品充当认证产品进行销售;销售单据上要注明购买者名称、日期、认证类型、数量等相关信息。

4CoC认证取得的成效

4.1加强对外交流

在两个企业通过了认证后,很多企业纷纷前来了解、交流和学习,使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合作伙伴,赢得更多的合作机会。

4.2提高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

经认证的人造板和地板等产品来源可靠,生产操作规范,是符合环保要求的,得到更多消费者的信任,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形象。

4.3加强企业管理

认证的过程也是引进先进管理体系的过程,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在CoC认证的过程中,补充了企业运营的相关文件,领导层明确了各自的职责范畴,职工熟练地掌握了岗位操作技术规程,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4.4保证和开拓市场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公众对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对绿色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CoC认证成为保证和开拓国外环境敏感市场的重要工具。

4.5保障职工权益

由于加强了对女职工权益的保护,加大了对困难职工、特殊职工的帮扶力度,并对有贡献职工进行奖励,职工权益得到了保障,企业上下更加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效益不断攀升。

5展望

森林认证以市场机制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针对国际市场的压力,企业也开始注重产品的环境性能,CoC认证成为林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汪清林业局积极开展并通过了CoC认证,不仅获得了很多效益,而且进一步促进了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可以预料,CoC认证在中国将会得到更广阔的市场。

参考文献

[1]于玲,颜帅,谢家禄.森林认证体系的内涵与基本特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48-52.

产业链概述篇2

abstract:theaimofallthenodeenterprisestojointhesupplychainsofagriculturalproductsprocessingindustryistogenerateovertheinterestsofthesupplychain.overthedistributionofbenefitsbecomeahotresearch.thepaperanalyzestheproblemofbenefitsdistributionaboutsupplychainsofagriculturalproductsprocessingindustrythroughevolutionarygameandconstructsanevolutionarygamemodel,ultimatelydeterminesthedistributionbenefitsformulaofcoefficientλ.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利益分配;演化博弈

Keywords:theprocessingindustryofagriculturalproducts;supplychains;profitdistribution;evolutionarygame

中图分类号:F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034-02

0引言

在传统的博弈理论中,认为参与人是完全理性的,并且参与人是在完全信息的条件下进行博弈的,但是现实经济生活中,参与人的这种完全理性与完全信息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演化博弈论认为参与人是有限理性的,作为有限理性的参与人不可能完全正确地对博弈信息进行分析,要通过反复地模仿、学校、突变等动态过程,最终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演化博弈理论概念的重要组成是“演化稳定策略”(evolutionarilyStableStrategy,eSS)和复制动态模型(ReplicateDynamic,RD)[1]。

1演化博弈论在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利益分配中的优势

在一定程度上,演化博弈论对传统博弈理论关于理性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设的问题进行了补充和修正。与传统的博弈论相比,在对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利益均衡分配问题的研究上,演化博弈理论具有如下的优势:

1.1强调参与人是有限理性的传统博弈理论对参与人的假设是具有完全理性[2],在整个的博弈过程中,参与人至始至终都是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无论是在确定还是在非确定环境下,做出的决策以及判断都是正确的,都能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在农产品加工业供应中,各个节点企业与演化博弈中的参与者一样是具有有限理性的,他们的多数决策都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做出的,很难做到完全理性,并且对于博弈信息的掌握也是有限,参与人最后的博弈结果很难达到均衡的状态。演化博弈论放弃了完全理性这一假设,认为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具有有限理性,这种有限理性是由参与人的知识水平、判断能力以及对博弈信息收集分析能力的有限性所决定的,由于参与人的有限理性决定了其决策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调整过程,通过不断的调整,最终得到均衡的博弈结果。所以,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利益分配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各个节点企业间的不断博弈,最终得到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利益均衡分配的方法。

1.2强调博弈的动态过程传统博弈理论与演化博弈理论中都有动态博弈的概念,但是两者之间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传统博弈理论中的动态博弈是由于参与人在进行策略选择时有先后次序之分所产生的,它是用来检验作为完全理性的参与人对于信息传递的处理能力的。而演化博弈理论中的动态博弈指的是博弈的调整过程,这种调整过程实质上是在各种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一个动态系统达到均衡的过程,并认为这个均衡可以用一个函数来表示,这个函数是均衡过程的函数,可以将与均衡有关的各种影响因素都引入到该函数中,即演化博弈模型[3]。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具有很强的动态性,在利益分配问题上,各个节点企业之间通过反复地学习、模拟、协商谈判等动态调整过程而最终达成一致。而演化博弈理论强调的正是这种动态调整过程,所以,比传统博弈理论更适合描述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的利益分配过程。

1.3提出了演化稳定策略这一均衡概念传统博弈理论的均衡概念主要讨论的是博弈均衡,研究的主要是纳什均衡及其精炼纳什均衡。而那是均衡点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指的是系统中的一个fixedpoint,这个不动点不能用来描述系统的动态性。而演化博弈理论中的演化稳定策略,是指群体达到一种能够消除任何小的突变的状态时群体所选择的策略[1]。从演化稳定策略的概念来看,它也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但是它可以用来描述动态系统中的一些动态性质,更准确地预测参与人的策略。运用演化稳定策略,可以更好地描述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的稳定状态,从而确定其利益分配的均衡方案。

2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利益均衡分配博弈模型

2.1模型建立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上农户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商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在整条供应链上的利益分配问题是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的,由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主导的,考虑到在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上的农户组织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的供应关系与销售商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供应关系是相似的,所以在这里只对农户组织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进行研究,而销售商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用类似的方法解决就可以了。

假设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中有一群农户组织(或销售商,本文以农户组织为例)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双方面临着两种策略选择,合作与不合作,合作主要是指农户组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进行纵向合作,农产品加工企业出对农产品生产资料进行加工外,还向农户组织提供优良的种子,化肥、农药、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等支持,通过这些合作能够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最终提高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超额利益。而不合作主要是指农户组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各自选择独立运营,互不干涉,双方严格按照交易合同之间交易。双方在考虑自身群体的因素和其他成员的策略选择情况的基础上,对其策略进行选择和调整。所以,农户组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的博弈属于两种群的演化博弈。

各假设信息如下:

v1,v2分别为农户组织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合作时单位产品所获得的利润,v1、v2>0;

Q表示农户提供给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材料销售量,Q>0;

C1,C2分别为农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选择合作时所投入的初始成本;

ΔV为为农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选择合作时所创造的超额收益;

λ为农户组织获得的合作产生的超额收益的分配系数,0

博弈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组织,且双方具有有限理性;

策略:农户组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策略集均为(合作,不合作);

策略的采用比例:农户组织群体中采取合作的概率为x(0?燮x?燮1),不合作的概率为1-x;农产品加工企业采取合作的概率为y(0?燮y?燮1),不合作的概率为1-y。

因此,农户组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的博弈矩阵如表1。

综上所述可得,农户组织选择合作策略的期望支付为:

e=yλΔV+vQ-C

农户组织选择不合作的期望支付为:

e=vQ

因此,农户组织的平均期望支付为:

=xe+(1-x)e=λΔVxy-Cx+vQ

同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平均期望支付为:

=ye+(1-y)e=(1-λ)ΔVxy-Cy+vQ

由以上各式可得,农户群体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对x、y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xe-=x(1-x)λΔVy-C=ye-=y(1-y)(1-λ)ΔVx-C

2.2模型分析令=0,=0,得到:在区域{(x,y);0?燮x,y?燮1}中,存在a(0,0),B(0,1),C(1,0),D(1,1),e,5个均衡点。根据Friedman提出的方法[4],仅有(0,0)和(0,1)是稳定的,是进化稳定策略(eSS),分别对应于农户与农产品加工企业间(合作,合作)和(不合作,不合作)两种策略。

农户组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博弈的动态演化过程可以用图1进行描述[5]。其中,折线BeC表示系统收敛于不同状态的临界线,在折线上方(CDBe部分)系统向(合作,合作)方向进行演化,收敛于(合作,合作),农户组织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了完全合作的关系;在折线下方(aCeB部分)系统向(不合作,不合作)方向进行演化,收敛于(不合作,不合作),农户组织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各自完全独立运营。

2.3分配系数λ取值的分析根据以上分析,农户组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演化博弈的长期均衡结果是完全合作还是完全不合作,取决于区域CDBe和区域aCeB的面积。当SCDBe>SaCeB时,农户组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的概率大于不合作的概率,系统将沿着路径eD向完全合作的方向演化;当SCDBe

农户组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入供应链的直接目的就是获得超额利益,而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超额利益的分配是否公平合理是影响整体供应链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在这里我们用λ表示农户组织获得的超额利益的分配系数,λ的取值可以直接反应利益分配的合理性问题。下面讨论分析λ的取值。

根据图1,得出区域aCeB的面积为

S=•x+•y=+

S对λ求导有:

=+

进一步求导得:

=+

可见>0,所以S有极小值,则S有极大值,即农户组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完全合作的概率有极大值。

令=0,得到:

=

求得:

λ=,

λ=

可见,利益分配系数λ的取值与农户组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时投入的初始成本有关,具体是取λ还是λ视具体情况而定,λ的取值范围为0

4结论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力增长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的利益分配问题是影响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如何公平、合理地对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的利益进行分配成为学者们的研究重点。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中农户组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的博弈进行了演化分析,建立了农户组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动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分配系数的取值,实现了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利益的均衡分配。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范如国,韩民春.博弈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4-5.

[3]周F.产业集群供应链及其演化博弈分析[D].2008:48.

产业链概述篇3

关键词:供应链协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企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7.005

[HJ0.7mm]

1引言

自中国加入wto经济走向全球化以来,我国企业不断受到国外企业的冲击,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原来企业依靠的资源以及低成本的优势越来越弱,创新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供应链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使得任何单一的供应链企业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都无法从自身获得企业生产所需的全部的资源。供应链企业必须通过实施供应链协同创新来获取外部有效的资源,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新产品的生产成本,完善供应链体系,让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

2文献综述

2.1协同创新理论

哈佛大学教授Schumpeter(1912)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对“创新”一词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指出创新主要作用是把新的生产要素组合引入到之前的生产体系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peterGloor首次对协同创新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协同创新就是由一些具有共同目标的人组成的组织借助网络平台,交流思想和交换信息,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这一活动。而后学者VeronicaSerrano对协同创新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他指出协同创新就是不同的组织或者个人在共同的组织目标下合作进行创新。2003年美国Chesbrough教授首次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模式。不同于国外学者对协同创新的认识,我国学者陈劲、阳银娟(2012)提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他们从协同创造和开放式创新来个方面对协同创新进行了阐述。何郁冰(2012)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协同三个层次设计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陈光(2008)从创新的要素互动和能力两方面,探讨了企业在协同创新中演进的过程和变化规律,并从我国企业自身发展现状的角度出发,建立适合国情的企业发展的协同创新理论与管理模式,为我国的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思路。

2.2供应链协同创新理论

在供应链协同创新理论研究中,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了探索和论证。

Sawhney提出了从构建互联网平台的角度,促进顾客参与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新产品开发不同阶段的协同创新,并且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调整顾客的参与度。wynstra提出在供应商的企业战略中强调创新产生的作用时,整个供应链的协同创新绩效更好。amara和Landry从企业的历史与过去的经验角度来论证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因此供应链伙伴间协作的持续性对于协同创新的成功非常重要。Samaddar和Kadiyala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了知识分享决策对供应链协同创新的影响。我国学者吴冰(2007)以知识创新对供应链生存和发展重要性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价值链理论以及供应链中知识创新的基本概念。何勇(2007)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由单供应商和单销售商组成的简单供应链模式,进一步说明供应链协作的重要性。周水银(2015)从供应链协同、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构建了相关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龙勇和周晶(2015)从供应链协同技术创新中的协作能力及其影响的角度分析了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并且论证了环境动态性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

3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

Freeman(1982)从新工艺技术和产品设备的相关技术、设计、制造、管理和商业活动五个方面对技术创新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它包括了产品创新、过程创新、扩散这三个方面。RosannaGarcia和RogerCalantone根据创新强度的不同将创新分为根本型创新、适度创新和渐进型创新。我国学者何传启将创新分为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和革命性创新三类。周水银(2015)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过程创新三个方面论证了供应链协同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本文从以下几个因素给出分析:(1)技术创新;(2)产品创新;(3)管理创新。

3.1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在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技术创新在企业绩效中起着关键决定因素。Bayus等(2003)提出了技术创新可以给企业提升竞争力,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收入以及获得更高的利润率。Cho和pucik(2005)通过对《财富声誉调查》企业的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企业自身成长和企业利润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Hult(2004)等从对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美国工业企业研究中发现,技术创新对企业利润的提升、销售额的增长以及市场份额的提高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周水银(2015)指出技术创新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企业自身的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自身利润率和营销收入,最终使得企业能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基于此本文提出:

假设1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产业链概述篇4

【关键词】信用等级具有吸收状态的马氏链破产概率递推公式

一、引言

在保险精算学科中,破产理论已经成为了长期研究中的热点领域。显然,破产理论与金融工程中的违约风险有着紧密的联系。信用风险和信用衍生品是金融界兴趣的焦点。J.p.morgan的“信用风险度量简介”对这方面进行了综述,另外Das(1995),Dasandtufano(1996),Duffie(1998)等也对这方面进行了研究。Jarrowetal.(1997)在公司信用等级的转移服从马氏链的假设前提下对其违约概率进行了研究,KijimaandKomoribayashi(1998)和Yang(杨海亮,2003)对该模型的前提进行了进一步拓展。arvanitisetal.(1999)则建立信用溢价模型,马氏链状态间的转移代表了动态的信用等级的变动。在国内,对此的研究才刚刚开始。魏跃(2008)专门对保险企业的破产概率进行了研究,更早的研究则主要是假设泊松(poisson)分布的条件下对企业破产进行研究,比如:王楚和孔繁超(2007),蔡高玉和耿显民(2007)。

本文中我们将信用风险理论和破产概率理论结合起来,在离散时间框架下,对存在信用等级转移公司的有限时间破产概率问题进行研究。与Jarrowetal.(1997),KijimaandKomoribayashi(1998)和Yang(2003)相类似,我们假设公司信用等级的转移服从马氏链,但与其假设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将违约状态考虑进来,也即我们将马氏链的假设拓展为带有吸收状态的马氏链。从穆迪(moody)公司的特别报告(SpecialReport,1992)中可以看到,这一模型针对投资等级债券较之于投机等级债券更加合理。通过迭代方法,我们可以计算出有限时间破产概率的递推公式,同时为了使问题的说明更加明晰,我们给出了一个数值算例。

本文的组织结构如下:第二部分给出了数理公式与模型。第三部分我们将在考虑信用等级转移的情况下,对公司破产后赤字的分布给出递推公式。为使问题的阐述更加清晰,第四部分则给出破产后赤字分布的数值算例。

二、模型

本文假设公司资产服从如下方程

(1)

其中u表示公司初始资产(或是企业可承受的最大化损失),为第n个时间区间内当公司信用等级为i时其资产的损益。该模型指出,在每一段区间的初期,评级机构将提供一个信用评级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偿付潜在的要求,也就是说在一家保险公司案例中考察其偿债能力)。我们运用具有吸收态的马尔可夫链来模拟企业信用评级的动态过程,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模型中,评级机构定义的违约信用等级将会在我们的考察范围中,这样将使我们的理论研究更贴近于现实。

本文我们假设it遵循状态空间为n={1,2,…,k}的具有吸收态的齐次马氏链,其中状态1表示最高的信用等级,状态k代表最低的投资信用等级。状态k+1为金融企业遭遇严重的经营问题时的状态。在k+1状态下,绝对不能投资于该企业,因为它的负债有很高的违约概率。而且也很难从该种状态下走出。这样,我们有了第一个假设:

假设1:违约等级k+1是可吸收马氏链中的吸收态。就是说一旦企业落入这一等级,将不会再重新评入其他等级。

在穆迪的评级体系中,情形1被定义为aaa,情形k被定义为Caa而情形k+1被定义为违约情形。相对应的是,在标普评级体系中,情形1被定义为aaa,情形k被定义为CCC,而情形k+1被定义为违约情形。有

假设2:资产组合在第n区间的变化仅仅依赖于第n期的信用评级。

假设3:对于任何固定的i=1,…,k,(m=1,2,…)都独立同分布。

假设4:如果一个企业被评为违约等级,它将不会转移到别的等级而且将被视为破产。因此当我们认定在第n期发生破产时,就暗示出要么或是其落入了违约等级。

使t=inf{n;(Un≤0)∪(in=k+1)}为破产时间。在时期n或n之前的破产概率可被定义为:

(4)

三、破产概率的递推公式

在风险理论中,精算人员热衷于某些精算变量,尤其是破产后企业赤字的研究,从而确定出企业风险。本文中,我们将在考虑信用等级转移的情况下对公司破产后赤字的分布给出递推公式。这里我们使用

(5)

来描述破产赤字的分布。考虑到破产问题的复杂性,我们必须作一些准备。破产的条件有两个,然后我们要将破产概率分解为包含于两个命题中的两部分。这里我们仍然运用递推程序。通过运用如下递推公式可获得这一分布:

命题3.1用

其中i0=1,…,k。值得注意的是,因为Hni(u+x,y)≤1和F(x)为分布函数,所以其总体集中度非常明显。

最后,我们得出破产赤字分布的递推公式。

因此,类似于前一部分,破产赤字的分布能够通过以上可连接的Volterra积分方程组获得。

四、数值算例

这里,我们给出一个数值算例。在文献中,通常假设资产损益分布服从正态分布,但实际上,这并不总是适合于任意一家公司。在本文中,我们选取了较多重尾分布的模型来描述资产组合的改变。假设资产损益在每个时间间隔的分布服从转移t分布,即,为转移参数(即)为转移t分布的自由度。在这个例子中,我们设定=9,=2;=17,=1.5;=15,=1;=13,=0.5;=11,=0;=9,=0.5;=7,=1。通过这些参数,容易看出服从自由度为9的转移t分布,因此其分布呈现出正偏和轻尾的特征,取负值的概率较小;服从自由度为7的转移t分布,因此分布负偏呈重尾特征,取负值的概率较高。

表1给出了运用递推公式(5)和(6)计算出的破产概率的数值算例。从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一个公司的信用等级为1(如穆迪公司评级中的最高等级aaa或标准普尔公司评级中的最高等级aaa),公司在接下来10年中的违约概率几乎为0。当信用等级下降时,违约概率就会上升。如果公司的信用等级为7(如穆迪公司评级中的最低等级Caa或标准普尔公司评级中的最低等级CCC),其将有超过20%的概率破产。

参考文献

[1]蔡高玉,耿显民.带干扰的双复合poisson风险模型[J].大学数学,2007,23(1).

[2]王楚,孔繁超.带干扰的双复合poisson模型的破产概率[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3(2).

产业链概述篇5

一、背景及现状

一方面,美国的appLe公司,利用工业设计将大量的成熟技术集成到设计当中,推出一系列创新产品,取得了举世注目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中国专利的年授权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日本,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却很低。诚如中科院院士王志珍所说: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相距甚远。可见,在我国工业设计作为应用创新的主体没有发挥好桥梁的作用,与市场错位、脱节的现象依然非常严重。本文从价值链角度,对工业设计的价值形成和作用关系进行探索研究,旨在提升工业设计的价值。本文所指工业设计是狭义概念上的理解,以产品设计为主体。

二、工业设计价值未能充分发挥的原因

导致工业设计在我国经济建设实践中,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的根源,除了思想上对工业设计的作用和价值存在认识上的欠缺和不对称以外,在操作上也存在着脱节现象。

首先是我国工业设计发展还面临着“认识片面、机制不畅和政府缺位”三大主要问题。不少企业对创新和竞争力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局限,对设计创新的认识停留在低层次阶段,未能进行系统全面的思考,将创新简单地与科技创新相关联,片面追求单项技术指标的优化和突破。经营决策者缺少系统集成创新意识和对产品终极价值的深度思考,没有利用工业设计手段来打通以丰富的高品质商品去满足消费者多层次需求之间的阻隔。

其次是对工业设计概念理解上的错位。在学院的教学中,往往较多地从概念形成和方案表达的层面来理解工业设计。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基本上以产品的造型设计为主,包含有限的概念设计内容,而工程设计方面的知识严重欠缺,直接导致工业设计师在工程设计方面的整合协调能力跟不上,实践中只能为企业提供有限的解决方案;而企业则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理解工业设计,认为工业设计就是产品创新工作的承担者(或组织者)。工业设计要帮企业解决包括市场环节、使用环节、技术环节、生产工艺环节以及销售环节遇到的各种问题。理解的差异直接造成企业和设计师之间的互认错位,导致实践中的对接不畅。

再有就是实际操作上的脱节。我国的绝大部分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设计部门,在具体实施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将产品的概念设计、造型设计和工程设计这三者割裂开来。正如乔布斯所说:设计师完成了一个精彩的产品创意,而工程师负责工程设计却说:“这不可能,我们做不出这个,根本没有可能。”方案修改后,制造部门的人又说:“我们造不出来这个。”要求再修改设计方案。结果是“概念、造型和工程”之间形成了一种制约关系,事实造成工业设计的价值不能充分发挥。

三、工业设计价值链的构成要素及分析

为了深度剖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必要从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中来整体看待工业设计的定位,从工业设计价值链的角度,来理清其价值链的要素构成、要素的作用以及性质等关系,进一步认识工业设计。

1、工业设计价值链的构成要素

工业设计包含概念设计、造型设计到工程设计三个组成部分。“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工业设计的价值由价值链上各相关要素共同作用而构成,其价值的大小与其在价值链上成功获取要素信息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概念是对一个产品的形态、功能和特性的描述。概念设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产品生命周期的起始,概念设计的质量和成效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成败。支撑概念设计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市场研究、生活文化研究、用户体验研究、使用环境研究和产品的功能规划等内容;产品造型设计就是对产品的形态、材料、结构、色彩、肌理等进行美的加工,利用科学性和艺术性来处理这些造型要素,以其得到完美的产品造型。支撑造型设计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功能设计、形态设计、色彩规划、界面设计和方案效果表达等内容;产品工程设计是为产品生产加工而进行的工程技术方面的设计工作。支撑工程设计的主要构成要素是:技术实力、设备与工装、加工工艺、材料应用、生产制造以及品质控制等内容。这些要素就是构成工业设计价值链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它们的研究和价值挖掘是提升工业设计价值的关键所在。

2、工业设计实力的构成基础分析概念设计、造型设计和工程设计是构成工业设计实力的基础,依据它们在设计价值链上所起作用的差异,称其为“隐性软实力”、“显性软实力”和“制造硬实力”。“隐性软实力”主要作用于产品的概念设计方面,主导产品的功能和目标定位。“显性软实力”主要作用于产品的造型设计方面,负责完成产品具体的结构、形态等内容的具体化。“制造硬实力”主要作用于产品的工程设计方面,为产品的最终实现和整体品质提供保障。三者的共同有效作用,是工业设计实力彰显的有力保障。片面强调单一或两种实力的作用,都会导致工业设计整体实力的不充分发挥。

单纯依赖“硬实力”支持的产品是不完善的产品;而仅有“软实力”支撑的产品,虽然有好的概念和好的效果,但缺少“硬实力”的有效支持,往往导致“软实力”不能充分发挥,事实上造成工业设计的价值不能得到完全体现;

只有全面理解工业设计,建立在“隐性软实力”、“显性软实力”和“制造硬实力”三种力量有效支撑基础上,工业设计的价值才可能实现最大化。这就要求对工业设计的理解回归本位,工业设计要能够从市场和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来重新定义产品概念,围绕着概念的实现来统领全局,整合“软实力”和“硬实力”资源,以设计来引领技术创新,实现在设计价值链上的有效延伸。

3、工业设计价值链要素的价值属性分析

依据可见和增值方式,价值可以分为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两大类。从工业设计价值分析图(如图3)中可以看出,而各要素所形成价值的属性是不同的。“隐性软实力”和“显性软实力”所对应的要素部分,以感性的形式存在,属于“隐性价值”。而“制造硬实力”所对应的要素部分,以客观的形式存在,是产品价值形成的物质载体,属于“显性价值”。

从企业的角度看,“隐性价值”的形成过程受人为因素的影响非常明显,也很难进行简单的量化处理,操作上不易驾驭,容易被企业所时忽略;而“显性价值”部分直接作用于产品的生产加工环节,其形成过程比较理性,可以清晰地进行成本、价格的量化处理,操作起来立竿见影,往往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

四、促进工业设计价值提升的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遵循价值链脉络,处理好工业设计“软、硬实力”之间的关系,使价值链各要素协同一致,促成“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的有效发挥,是提升工业设计总体价值的关键所在。具体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确立工业设计在企业经营中的战略地位

appLe品牌的成功,是因为史蒂夫,乔布斯有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天才式先验性用户体验的创新思想,能清晰地提出产品的概念;也是因为他非常重视工业设计,并将其摆在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来认真对待,用工业设计来统筹产品的创新工作;更是因为他使appLe的“硬实力”成为了设计“软实力”在产品创新中得到不折不扣体现的有力保障。

我们的企业经营者要向乔布斯学习,将工业设计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真对待,树立设计引领创新的指导思想。要摒弃片面强调“硬实力”,简单依赖设备的投入,规模的扩大以及单项技术指标的突破来建立竞争优势的做法,走出“低成本——低价格——高占有率”幻想独霸市场再利润的误区。从实质上重视设计创新“软实力”,围绕产品整体价值提升和用户体验的优化,主动对“硬实力”资源系统进行整合,促成设计创新目标的实现,为消费者创造长远的价值和优质的服务。走“高品质——高附加值——高利润”良性发展之路。

2、正确认识“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的不同作用

工业设计最终凝结在产品中的价值是由产品用户的切身感受所决定的。从企业的角度看,“显性价值”是显而易见的部分。而消费者正好站在另一面来理解设计的价值,“隐性价值”恰恰是消费者对产品价值感知的主体部分,“显性价值”则反而是藏在背后不易看见的部分。在“隐性价值”上的用力可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迁就“显性价值”而制约“隐性价值”,实际上就消减了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总体认同量,得不偿失。真正理解并重视“隐性价值”的作用,花力气做好价值链上前期要素的研究,让概念设计和造型设计充分发挥优势,是提升工业设计价值的关键。恰当处理“隐性价值”与“显性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工业设计价值获得成功延伸的保障基础。

3、整合设计“软、硬实力”资源实现工业设计价值的提升

创新可以多种多样,基于设计引领的创新,其价值才会落实到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上来。要树立“设计引领创新”的观念,清醒地认识到“软实力”和“硬实力”在价值创造中的不同作用,“软硬兼顾”良性互动,取得消费者的最大认同,才能使设计创新的价值得到更充分地体现。

工业设计师的核心能力体现为,在设计价值链上以设计为主导,创新为主体的综合资源整合(协调)能力——设计引领创新的能力。如果工业设计师只能在价值链的一个点上实现局部突破,或者虽然“软实力”表现充分,设计很精彩,但受制于“硬实力”,使得创新“被瘦身”,那么设计创新的价值也就“被贬值”了。工业设计师自身不能仅仅停留在造型设计的简单状态,要实质性夯实设计创新的“软实力”基础,在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和用户体验分析工作的基础上,要敢于重新定义产品概念,依此完成产品的造型设计工作,尽量寻求设计“隐性价值”的最大化;设计实施的过程中要懂得尊重“硬实力”的客观作用,学会整合或协调相关资源驾驭并彰显“显性价值”,以设计来引领技术(或工艺)创新,使“硬实力”为“软实力”服务。实现在设计价值链上的有效延伸,成功实现产品价值的高增值。工业设计的价值也就能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和更广泛的认同。

产业链概述篇6

[关键词]供应链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合作关系

生产技术变革促使单个企业的产能不断扩大,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而且产品多样化、生命周期缩短、竞争强度增加的特征日益明显,因此,为保持企业盈利必须在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与功能的要求下,降低产品成本。由于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单纯的作业成本法、以及过去狭义的以单个企业为对象的目标成本管理均不能有效的达到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目标,故而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成本管理方式,使得对供应链的成本管理更加准确、合理。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它结合了目标成本管理和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思想,能够更有效的降低整个供应链上的产品成本。

一、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

由于传统的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已不能满足供应链成本管理的要求,许多学者从其研究领域的某一个角度重新阐述了成本管理,并从其特定的研究背景出发进行分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观点如下:

1.价值管理理论。它认为价值是衡量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最佳指标,价值增值应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价值有两个层次:一是企业整体价值,即企业未来收益的资本化。二是指企业的价值活动,企业的每一项作业都产生一定的价值,扣除各种成本后,各项作业最终累计为企业价值的增值。www.133229.Com价值管理理论明确了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目的,供应链本身应是体现价值增值的价值链而供应链上的各种作业则是支持价值链上价值增值的“成本链”,因此,供应链成本管理应该是保证价值增值与成本合理配置,而不是简单地降低成本。

2.战略成本管理理论。目前广泛接受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是johnk.shank模式和robincooper模式。johnk.shank认为战略成本管理就是在战略管理的一个或者多个阶段对成本信息的管理性应用,企业应关注成本驱动因素,通过价值链分析明确成本管理的战略功能定位,其包含战略价值链、战略定位和成本动因分析三个关键的概念。而robincooper提倡通过提供关于自身、对手等的准确的成本核算资料使企业管理者和全体员工认识到自身工作与企业战略地位的联系,以达到降低成本的同时加强公司战略竞争地位的目的。虽然战略成本管理强调了成本在企业价值链增值中的重要意义,但是它对成本动因的分配还局限于总体层面上,缺乏具体的实际操作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战略成本管理赋予了供应链成本管理新的高度,即,供应链成本管理需要关注对外部环境的分析;从供应链的长期经营角度考虑成本问题;从全局出发考虑供应链整体的目标。

3.交易成本管理。该理论由科斯提出,它将经济学中组织理论引入到供应链,将成本管理的焦点转移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成本。它不受单个企业的控制而受供应链上所有伙伴的影响,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则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管理理论虽然阐述了供应链成本管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但是由于难以区分交易成本和直接成本而难以具有实践操作性,目前多停留在定性分析的阶段。

4.跨组织成本管理(inter-organizationalcostmanagement,iocm)。它是研究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结构性方法,强调通过采购商和供应商的紧密合作来缩减整个供应网络的成本。robincooper和slagumulder将供应链上的产品层次、功能层次和零部件层次的成本整合进市场驱动型的目标成本中,形成了供应链上目标成本核算的流程。stefansecuring将生产,作业和交易三个层次的成本整合进目标成本法,并考虑三个层次之间的成本悖反关系,以寻找实现目标成本的最佳方式。随后,他又将三个层次的成本引入“产品-关系”的二维分析框架中,形成一个三维分析模型,即供应链成本核算的概念框架,并以该框架为基础,通过整合“产品-关系”矩阵的决策区域和三个成本层次的关系将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包含到成本缩减机会的探索中。跨组织成本管理有助于降低供应链上三个方面的成本: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层次的成本、产品的直接生产成本,以及作业成本。该理论融入了目标成本管理的思想,但是又高于传统的目标成本管理思想,该成本管理理论,为未来在供应链上进行成本核算提供了理论指导。

除上述各理论外,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还包括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约束理论、供应链契约理论以及博弈论等等,在未来进行供应链成本研究的过程中,各种理论将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以为成本管理提供指导,本文将基于以上这些成本管理理论,重点讨论目标成本法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以梳理这二者是如何结合以服务于成本管理的。

二、目标成本管理的理论内涵

目标成本管理思想的产生,最早源于外部经济资源、制造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不得不转换成本管理的思维,将原来的以自身资源和能力为出发点的传统成本管理方式转变为以客户(消费者)的需求和外部市场环境为出发点的成本管理方法,即目标成本法。

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是从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出发,根据产品的规格进行产品设计,以及预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将耗费的资源和能力作为产品成本,然后在产品成本的基础上采用成本加成的方法确定预计将可能实现的利润,从而最终确定产品的销售价格。

目标成本法的产品定价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成本加成定价方式,它先确定产品售价,再确定相关的预期利润,最后才是由倒推出产品成本(此即为目标成本)。而有关目标成本法的定义,各家说法除掌握前述的基本观念外,也附带其他结合产品开发程序的相关概念,使得目标成本法的概念在实务上是一种具有整合性与程序性的活动。cooper认为目标成本法是一种包含目标市场选择的产品成本计算方式。此法首先应确定产品所欲满足的顾客群,然后计算开发、生产新产品所需的整体目标成本,并将此整体成本分摊到各个产品零件上,形成各零件的目标成本;最后由产品开发部门就目标成本与现有生产条件下实际产品成本进行比较,寻求降低二者之间的差异。

三、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述评

供应链的发展使得企业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对目标成本法的探讨已经不再像原先一样局限于单个企业内部,未来目标成本管理思想将会被放到供应链(甚至更大的环境)中,需要考虑的成本因素也更加丰富了。理论界开始探讨将目标成本管理应用于供应链成本管理的过程。早期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四个主要贡献:

seidenschwaz和niemand展示了如何将目标成本法应用于供应商管理。目标成本法将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转嫁给供应商。零部件对整个产品越重要,供应商就会越早被纳入产品的开发流程。于是,供应商的成本工程师就需要采用项目导向型管理方法,一步步降低成本,直到满足设定的目标成本为止。

ansari和bell阐述了目标成本法在扩展型企业中的应用。他们强调,目标成本法不是要转嫁市场压力,而是要与所有的供应链伙伴进行协调,强调了建立长期供应商关系的重要性,从而使每个企业都能保持自己的盈利性。

cooper和slagmulder引入了链式目标成本法的概念。在这一概念中,目标成本法是用于保证供应商实现共同设定的产品功能、质量和价格目标的一种约束机制。权力在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分配问题是一个基本问题。在配送方面,可能会受到拥有权力较少的客户的约束;在供应商方面,可能会受到不受目标成本压力影响的供应商的限制。

lokamy和smith所提出的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认为不仅要保证供应链每一层次的成本都不超过市场价格,而且要保证供应链的每一成员都能分享产生的利润。

这些理论研究主要从定性的角度去研究供应链的目标成本管理。但是,由于人的认识的差异、企业间沟通的障碍、企业倾向性的不同等等因素的存在,使得从这些角度的分析存在一些难以在实践中准确把握的因素。作者认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将会更倾向于从定量的角度去研究目标成本管理和供应链成本管理思想的结合应用。

四、目标成本管理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1.目标成本管理与供应链成本管理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无论是从成本管理实务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理论研究角度考虑,将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扩展到供应链上都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

首先,虽然基于单个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在实现企业利润目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通常注重企业内部制造成本的缩减,而事实上,据估计制造企业的材料成本约占企业总成本70%左右,而这些成本的形成却是由供应商控制,可见企业成本降低优势的来源已经扩展到整个供应链范围。

其次,目标成本管理具有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与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相同。目标成本管理根据企业的经营规划和市场的客户需求,确定目标利润和市场价格,并提出目标成本作为企业努力的方向。它把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市场竞争机制有机结合,既体现了市场的导向,又反映了企业的战略要求。

而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用系统的管理思想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进入市场的成本,获得最大利润,同时使用户的价值最大化和用户成本最小化。因此,根据供应链成本管理强调面向顾客和顾客价值增值这一思想,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目标成本管理就成为比较理想的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方法。

2.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程序

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是,首先,根据目标市场的客户需求信息和供应链的战略利润目标构筑产品概念、确定目标成本,其次,运用价值工程等工具,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考虑产品功能、质量与价值来设计产品价值最大化方案;然后在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和客户成员之间进行目标成本分解,沿着价值增值链条的各个环节将目标成本分解至每个成员企业,对降低总成本而带来的超额收益再由参与企业共享。

3.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的保障机制——成员企业间合作关系

前文讲到相关理论时有提到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会对整个供应链的成本缩减提供机会。事实上,供应链成员间的关系和协调机制是影响在整个供应链上实现目标成本管理的重要因素。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之间具有委托关系,其中上游企业扮演人角色,下游企业扮演委托人角色。委托人和人之间可以形成非合作关系或者合作关系。在非合作关系框架下,由于所有企业都试图转嫁责任和压力给供应商,损害了供应商的利益,妨碍了整个供应链目标成本节约潜力的开发。在合作关系下,委托人设定共同的目标成本,并为所有供应链上的合作企业制定激励措施,所有的分歧和问题都在供应链中进行协商和解决。委托人和人共同负担责任,整个关系是建立在合作和信任基础上的,彼此采用双赢的措施,追求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供应链整体收益的最大化。

因此,只有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处于合作关系下,目标成本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才一致,拥有激励和信任等协调机制的合作关系是保障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实施效果的重要保障机制。本文所研究的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都是基于在合作关系下进行的。

五、启示

尽管对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的研究大部分仍停留在定性的成员关系、合作机制、悖反关系的研究上,但是通过结合相关理论,分析目标成本管理和供应链成本管理结合的可能性、实施程序以及保障机制,作者认为未来对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的研究将更倾向于两个方面:一,探讨如何将供应链上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核算和管理;其二,如何去确保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以保障有效管理整个供应链成本。

参考文献:

产业链概述篇7

关键词:物流;基本概念;问题;建议

自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引入物流概念以来,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物流事业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大江南北出现,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商界、政府、传媒及公众不约而同地对物流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但是,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新的物流理念的不断引入以及入世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无论在术语和概念的接口上,还是在对现实物流业发展的指导上,我国的物流概念正日益显露出其“捉襟见肘”的窘境,以致在物流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今天,许多人却对物流的基本内涵产生了困惑与迷茫:“物流到底是什么?”

一、“物流”一词的由来

追根溯源,物流概念的发源地在美国。1915年美国市场营销学者阿奇·肖(archw.Show)在一本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名为“SomeproblemsinmarketingDistribution”的书中指出,在市场营销中存在两类活动:一类叫做创造需求,一类叫做物资实体分配(physicaldistributionofgoods)。其中提到的“physicaldistribution”就是最早的物流概念,其实质是“分销物流”。1929年,著名营销学家Frede·Clark在他所著的《市场营销的原则》一书中,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因商品所有权转移所发生的包含物流在内的各种活动,从而将流通机能划分为“交换机能”、“物流机能”和“辅助机能”三部分,将物流活动真正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研究和分析。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正式使用了“physicaldistribution”这一术语,进一步阐述了物流的概念。二战后,“pD”(physicalDistribution)的概念在西方更加系统化、普遍化。

1956年,日本生产省派出了一个由12名专家学者组成的“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赴美考察,在回国后的考察报告中,直接引用了“pD”。1958年该团又对国内的物流状况进行了调查,大大推动了日本对物流的研究。1964年,日通综合研究所所长金谷璋在《输送展望》杂志上刊登了“物的流通新动向”,正式用“物的流通”概念取代pD。1965年“物的流通”已为理论界和产业界所普遍接受,20世纪70年代初简称为“物流”。

1979年6月,我国物资工作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一次引用了“物流”这一术语。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物流专家王之泰教授在《物资经济研究通讯》发表了“物流浅谈”一文,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物流的概念、物流的结构、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等内容。从此在国内的报刊、杂志、词典以及论著中,开始出现物流一词。1983年成立了中国物流研究会,朱镕基为研究会顾问,当时的物资部长柳随年任会长。

二、我国物流概念面临的问题

《中国物流标准术语》(GB/t18354-2001)对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归结起来,我国的物流概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与国外概念接口的“冲突”

当前,我国物流概念在与国外接口时处于“一对多”的状态。一面要对应英语的“physicalDistribution”和“Logisticsmanagement”(后勤管理,或Logistics);另一面还要与日语汉字的“物的流通”、“供应物流”和1985年以后片假名的“Logistics”相对应。此外,还要对应英语“Logisticsmanagement”概念在后来20多年中一系列内涵和外延的变化和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来的“physicalDistribution”已不能很确切的描述物流了。因为它只能描述分销物流,而实际的物流不仅包含分销,还包括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再生物流等,应该是一个循环的全过程,与后勤管理即“Logistics”的内涵比较接近。于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汉语虽然还叫“物流”没有变,但是翻译成英文时一般都用“Logistics”,很少再用“physicalDistribution”。

众所周知,Logistics在汉语里的意思是“后勤”或“后勤学”,这是一种具有明确的战略战术目标的资源组织管理活动。根据汉语的思维方式和组词原则,用汉语的“物流”去对应“Logistics”总有些概念错位和关系不顺的感觉。其实,英语的“materialsFlow”或“GoodsFlow”对应的汉语意思却是不折不扣的“物流”(物品的流动)。当然,这只是一种外在现象或状态的描述,没有揭示物流的实质。

(二)我国物流概念本身存在的问题

细究起来,我国物流概念本身很值得推敲。

1、我国物流概念中的“物”到底指何物?“物流”中的“物”应当是抽象为一般的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那么,这个物资资料的范畴究竟如何界定呢?长期以来,我国不同部门对物质资料存在着不同习惯的叫法:商业部门经营的生活资料,称之为“商品”;物资部门经营的生产资料称之为“物资”,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生产部门把生产出来的产品称之为“产品”,而把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外购件、协作件以及生产过程的废旧物,统称为“物料”;在交通运输部门,又把经营的对象称之为“货物”等。

《中国物流标准术语》将物流定义成“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这里的“物品”究竟包含哪一些,没有指示明确,令人费解。其实,“物品”是我国生产、办工、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名词。在生产领域中,一般指不直接参加生产过程,不进入产品实体,而仅在管理等过程使用的与生产相关的或有时完全无关的物质实体,物流中所指之“物”,显然不止这一些。

此外,我国物流概念中的“物”显然没有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服务及信息等要素包含进去。而从国外最新理念来看,这些也应属于物质范畴。所以我国物流概念中的“物”指向不明,内涵不深。

2、怎样理解我国物流概念中的“流”?从一般意义上来讲,物流中的“流”应是上述物质资料的一种物理性运动形式。这种运动由一系列的环节所组成,如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这种“流”应该广泛存在于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包括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生产领域的“流”是与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相适应的,除了对机器设备进行直接操作外,其它相当一部分活动,诸如装卸搬运、半成品和制成品在车间的存储等都属于物流活动;流通领域的“流”是指为了实现物质资料(商品)从供应者(包括供应商、生产商)所在地向消费者(包括生产消费、生活消费)所在地的转移所发生的空间位移过程。除了商品交易活动,还有诸如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等许多物流活动;在消费领域里,生产消费中的物流活动属于生产物流,生活消费中,尤其是社会集团的消费中,物流活动也广泛存在。

从《中国物流标准术语》给物流所作的定义来看,汉语物流概念对“流”的阐释无疑还是局限于流通领域。另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汉语物流概念只是重点阐述了正向物流,即物质资料从供应者向接收者的实体流动,而忽视了现代物流活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逆向物流。在现代生活中,“逆向物流”正越来越多的受到各

类企业的重视。其实它不但影响着物流服务的水平,还牵涉到资源的合理利用、环保等重大社会问题。

转贴于

三、应该怎样认识“物流”

面对物流理念不断丰富发展,物流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况,对于“物流到底是什么”,许多人发出了“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慨。当前,人们对于物流的困惑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物流定义的不同版本的阐述;二是各种物流理念的相互区别和联系。因此,要想比较清楚的认识物流,应该首先区分以下几组概念:

(一)物流的“形”与“神”

这里的“形”指的是“物流活动”,“神”指的是“物流管理”。从物流的发展历程来看,是先有物流活动的出现,后有人们对这些活动的管理进行的思考与研究。所以说,是先有“形”,后有“神”。人们研究物流,就是要透过现代生产、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物流活动的“形”去揭示、探讨隐藏在其背后的物流管理的“神”,以其更好地指导物流活动的开展,不断创造更好的物流效益。多数关于物流的定义都是从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界定的。也有将二者合而为一的,如中文的定义。虽然,由于语言习惯,人们常把“物流”当作“物流管理”的简称,但是物流活动与物流管理是两回事,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

(二)“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传统”和“现代”并不代表两种物流概念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是以在物流概念发展的不同时期,两种概念先后占据主导地位,被社会广为接受和应用的情状来区分的:在“physicalDistribution”占主导的时期,称作“传统物流”,而在“Logistics”占主导的时候,则称之为“现代物流”。其实,在20世纪初到50年代的物流概念的孕育和提出阶段,已经出现了两种物流概念的雏形。

从20世纪中期到80年代中期,“physicalDistribution”的概念得到发展而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从美国走向了全世界,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物流概念,今天称之为“传统物流”。“传统物流”主要从实物分销出发,将物流看成是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加工(包含生产加工和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各种物流活动的总和,主要研究这些物流活动在分销领域的优化问题。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现代物流”概念开始得到重视与发展。“现代物流”将企业内部存货管理与在制品的流通,企业与企业的供需联络,乃至整个流通过程中物质资料的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都整合起来,从降低成本、加快流通速度、提高整体效率和效益角度处理各种物流问题。原意是后勤学的“Logistics”包含了企业产、供、销全范围的物流活动管理问题,比较切合现代物流的实际情况。这个时候的物流概念和最初的军事后勤学上的物流概念虽然字面相同,但是意义已经不尽相同了:第一阶段军事后勤学上的“Logistics”概念主要是指军队物资供应调度上的问题,而新时期的“Logistics”概念则是在各个专业物流全面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研究企业供、产、销等全范围、全方位的物流问题,其广度和深度都非最早的军事后勤的物流概念所比拟。正因如此,现在的“Logistics”一般不能译为后勤学,更不能译为军事后勤学,而应当译为现代物流。

(三)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

宏观物流是从整个社会再生产的总体角度来认识和研究物流活动的。它的参与者是大产业和大集团。其活动的空间相当广泛。平常所称社会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等应属于宏观物流范畴。

生产者、消费者和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它包含了在整个物流活动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的物流活动、针对某一具体产品所进行的物流活动以及在一小块地域空间范围内发生的具体的物流活动等。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生活物流等经济生活中经常涉及的许多物流活动都属于微观物流。与宏观物流相比,微观物流的主要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

(四)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tpL或3pL)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欧美提出的。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第一方”(物流劳务的原供应方)和“第二方”(物流劳务的原需求方)而言的。它指的是由物流劳务的原供应方、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的专业企业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整合了一个以上的物流功能;本身不拥有货物;运输设备、仓库等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控制,但却不一定被其所拥有;按需提供全部的物流服务;按客户要求提供特殊服务,如存货管理、生产准备、组装/集运等。

第四方物流(4pL)的概念是由安德森顾问公司(andersonConsulting)提出并注册的,该公司指出:所谓第四方物流是指一个供需链的整合者及协调者,它通过组织与管理企业本身与其它具有互补性服务的供应商之间的所有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来提供综合的供需链解决方案。

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三方物流侧重于实际的物流运作以及面对具体客户需求的一系列信息化服务,通过将每一环节的信息进行比较与整合,力求达到跟踪满足客户需求的目标。而第四方物流则侧重于从宏观上对供需链进行优化管理,其目标在于将一定区域内甚至全球范围内的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局部来看,第三方物流是高效的,但易导致各自为政,从而影响了整个供需链系统效能的发挥,反过来又会对单个成员的效能产生不良影响。由于能够在整体范围内高效率的整合资源,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它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了独特而广泛的供需链解决方案,使得第四方物流形成了区别于第三方物流的独特优势。

(五)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指“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物流术语》GB/t18354—2001)。

从供应链所涉及的业务内容来讲,供应链涉及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显然物流包含于供应链之中。但供应链不只是对物流概念进行简单的拓展,它与企业间业务集成息息相关,着重体现在供应链中成员企业之间无缝衔接的供应链管理上。

由于物流是增值性经济活动,但同时也是成本增加、环境负担增加的经济活动,这种双重特性使得物流管理就是要在提供物流服务与降低成本之间寻找最佳的综合平衡。而供应链管理则是以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目标,对特定企业内部跨职能部门边界的运作和在供应链成员中跨企业边界的运作进行组织与管理。

四、对物流新概念建立的几点建议

(一)新概念的建立要避免两个极端

一是将“物流”神秘化,越说越复杂,越说越玄乎,不能被广大群众所掌握,须知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在实践中产生巨大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更好发展,理论工作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服务于实践;二是将“物流”阐述得过于简单,未能揭示出其最为本质的要义。如“物流就是物品的实体流动过程”之类的表述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判。

(二)新概念要能体现“形”“神”结合,更重于“神”

如前所述,这里的“形”指的是“物流活动”,“神”指的是“物流管理”。对物流的定义主要是从“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两个方面加以阐释,未来新概念的建立应能很好地把两者融合在一起,并对物流的“神”的揭示要更为科学和确切。因为人们现在对物流活动已不陌生了,而这些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物流活动如何进行高效的管理则一直是相关各界共同关心和探讨的话题。

(三)新概念要能跟上国际最新理念并有所超越

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的物流研究起步较晚,物流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说是“先天不足”。从20多年的发展来看,我国的物流理论一直处于向国外学习和引进,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境况。几乎没有我国的专家学者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思想在国际上流行。正是由于理论发展的滞后,我国物流在全球物流产业大链条中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我国的物流企业往往也只能在某个或某几个操作环节上扮演着为那些拥有了物流先进管理理论话语权的跨国公司“打工”的角色。

(四)充分调动相关各方的积极性

新概念的建立要充分调动相关各方(物流理论工作者、物流从业人员及机构、政府、媒体等)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新概念的建立和论证,并由一个全国性的权威机构组织与协调,统一调研与宣传。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新概念的科学性,又防止出现“百家争鸣”,各执己见,最终难以形成全国统一认识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槐林,刘明菲.物流管理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陈文安,胡焕绩等.新编物流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3、王佐.物流管理新概念(上)[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16).

4、郝渊晓.现代物流管理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产业链概述篇8

关键词:价值链;电视传媒企业;商业模式

电视传媒企业概念的提出主要来源于2006年的《电视产业价值链理论与个案》一书中。以湖南芒果传媒有效公司、上海东方传媒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电视传媒企业将传统的电视传媒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进行分离,引入市场机制,为社会提供市场服务需求。但是,由于电视传媒企业对价值链的理解不足,当前我国电视传媒企业在商业模式的设置上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导致电视传媒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因此新形势下必须要从价值链视角出发,对电视传媒企业商业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调整。

1.电视传媒企业商业模式概述

就当代社会而言,企业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产品上,还体现在商业模式上,因此,电视传媒企业商业模式的创建对于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对于电视传媒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文献较少,因此国内对电视传媒企业的商业模式还没有确切的定义描述,只能概括说明,商业模式存在于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包括企业的市场表现、企业的营销体系、生产制造以及研究发展模式等。而从外国学者研究的结果来看,美国学者克里斯托弗・L图斯(ChristopherL.tucci)(2001)和艾伦・阿伏(allanafuah)认为商业模式指的就是对企业如何获得商业利润以及企业如何进行后续发展规划的说明,保罗・缇莫斯(paultimmers)认为商业模式是对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信息流、资金流以及产品流的运作机制,认为商业模式涉及的重点是商业模式能够产生的实际价值、企业能够获得的最终利益以及活动参与者的角色。R.S.罗森布鲁姆和H.切斯布罗格则认为商业模式对企业多方面的整合,包括企业文化、产品以及业务等。综合以上对商业模式的概述,我们可以总结出:商业模式包括资本模式、运营模式以及销售模式三大块。资本模式指的是电视传媒企业的盈利模式。运营模式指的是电视传媒企业内部运行方式,包括对电视节目的运营和对电视台本身的运营。而销售模式则指的是观众的收视情况以及广告招标情况。

2.价值链视角下电视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研究

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三网联通模式的形成给我国电视传媒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策和技术支持,为我国电视传媒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募壑盗唇嵌壬侠纯矗电视传媒企业内部各种价值活动的结合共同组成了电视传媒企业价值链,企业需要找到电视传媒企业内部有价值的经济活动,然后进行这些经济活动的整合,实现价值链各个环节的衔接,这样就可以使电视传媒企业的价值和利益最大化,推动电视传媒企业的更好发展。电视传媒企业价值链主要包括横向拓展价值链、纵向拓展价值链以及基本价值链三种。所谓的电视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实际上指的就是对电视传媒企业价值链进行重组,让企业能够利用所有可能为企业增值的活动、资源和条件等,实现各相关要素和资源的整合,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3.价值链视角下电视传媒企业商业模式策略

3.1电视传媒企业基本价值链模式

要实现电视传媒企业价值链商业模式创新必须要求企业能够找到电视传媒企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电视传媒企业的基本价值链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受众反馈、广告经营、传播渠道、营销推广以及创意生产等方面,这些资源的整合可以实现电视传媒企业商业利益的增加,提升电视传媒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电视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应该要重视对广告业务的重视,手机多方面信息、加强内容策略,整合全部资源和信息,通过多种营销渠道,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电视传媒产品。这样电视传媒企业就可以利用广告的盈利而获得新的资金流,形成盈利模式,推动企业的更好发展。

3.2电视传媒企业延伸价值链模式

电视传媒企业延伸价值链模式指的是企业在基本价值链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价值链延伸,如顾客价值链、渠道价值链、供应商价值链等。顾客价值链指的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要从顾客的实际需求和品味出发,做好客户的定位,了解客户对于电视节目的观看需求,并利用广告效益获得更多的客户,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以获得更多的盈利。渠道价值链则指的是企业应该要拓宽传播渠道,如网络传播渠道、大众传播渠道等,做好组织和推广活动。供应商价值链的利用可以帮助扩大企业的经济收益和收视情况,有助于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从跨媒体和跨区域两个方面进行电视传媒企业价值链的延伸,实现电视传媒企业的增值,创新电视传媒企业商业模式,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3.3电视传媒企业拓展价值链模式

电视传媒企业的市场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要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要求能够打造属于企业自己的品牌,进一步拓展企业的价值链。以湖南传媒有限公司为例,该电视传媒企业打造了具有鲜明特征的“综艺”品牌优势,创建了自己的品牌,收获了众多年轻的观众,因此获得了稳定的发展。其他电视传媒企业也可以从这方面着手,打响自己的品牌,同时,企业还可以在品牌运行的基础上开发新的业务,如旅游行业、酒店行业、房产行业等,进一步推动本企业的更好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产业链概述篇9

【关键词】 出版物流 出版供应链 “产学研”结合“十二五”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03-0072-04

近年来,我国出版物流和供应链实践与理论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出版产业化的发展和连锁经营改革推动了出版物流基地(中心)的快速建设,国内大多数省市的出版发行集团物流进行了一定区域内的整合和重组,少数出版发行集团的出版物流甚至实施了跨区域的联合和扩张。出版物流的规模化和集中化发展产生的物流成本、服务和管理等问题使出版供应链管理顺势而生,出版供应链理论逐步应用到出版业物流实践中,促进了出版物生产和物流供应流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而推进出版产业整体的健康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出版物流和供应链发展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出版发行集团的整合和重组力度不大导致出版供应链的规模化效应不明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网点发展不足带来供应链的基层服务不完善,网络和数字环境下出版供应链发展选择的方向和出路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是国家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及的重点内容,而分析、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出版物流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突破口。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我国近五年来的出版物流与供应链实践与理论发展进行梳理和概述,以期为今后出版物流和供应链实践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方向。

1 出版物流和供应链相关理论问题研究

出版物流进入供应链管理阶段是出版产业化不断发展的必然选择。与之相适应,出版供应链研究成为主要研究方向。从概念方面而言,出版物流从原来的图书储运到图书批销再到出版物流阶段,对于出版物流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已基本为出版业界认同。而出版供应链则体现出版物流新的发展内容和阶段,因此,下文将重点对出版供应链理论进行述评。

供应链管理(SCm)旨在使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所有企业相互构筑成一个整体,以整体效率的提高带来个体效益的增加。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供应链管理已经从一种单纯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逐渐演变为一种能适应急剧变化和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需要的、具有全局性和高度柔性化的战略管理思想。出版物流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有实践上的必然性,也有理论上的科学性。

依据供应链的基本内涵,刘益、梁娟认为,出版行业供应链是由内容及传播载体供应、编辑加工、发行、仓储运输等环节组成,向读者提供出版物的一条功能结构网链。由此指出出版供应链具有三个特点:它不再是传统的线性结构,而是复杂的网链结构:它属于拉式和推式相结合的混合型供应链:它兼具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目标Ⅲ。这一论述基本上界定了出版供应链包含的内容和特点,但在结合出版具体实际角度,揭示供应链的产业特征方面尚需深入。

针对出版业市场变化日新月异,图书消费结构日益分众化差异化特点,张美娟提出出版敏捷供应链这一概念。敏捷供应链是指以核心企业为驱动中心,通过对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最终消费者用户整合为一个集成性的功能网络链,其主要特征有市场敏感性、过程集成性和网络分布性。这一观点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和方法,揭示出版供应链敏捷应变的特性,有利于出版企业加强重视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分析与认识,从出版市场的快速变化特性出发,不断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

出版业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图书退货方面的逆向物流问题,张岩解释闭环供应链这一概念,它是指在循环经济的思想下,将物流过程看作一个封闭的环,物质在其中多次循环运动,以减少环境污染、原料和能源消耗,由正向和逆向物流两部分组成。由此看出,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是供应链同时存在的两个过程,两者同等重要,这将有助于改变出版物流仅仅重视正向物流这一固有观念。

网络和数字出版的发展为出版供应链理论带来全新的挑战。何国军指出,数字出版供应链是以数字网络为载体,以数字信息为内容构成的一条从著作权人到内容生产商、内容运营商及技术提供商,最终到图书消费者的供应链网络。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一个由著作权人一内容提供商一数字出版商一技术提供商一终端设备提供商一网络运营商一电信运营商一金融服务提供商一网络传播者及读者构成的数字供应链。

通过对上述主要出版供应链概念的梳理,可以看出,结合出版实际问题的供应链理论更有现实意义,它是产业发展所要时刻面对的问题,如运用敏捷供应链理论,建立出版业的图书市场快速反应机制,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生产经营模式。这也给理论研究一个启示,要结合出版产业的实际现象进行供应链理论不断发掘和生发,以找到更先进理论应用于出版实践。再者,网络和数字化大潮已浸入到出版产业方方面面,出版数字供应链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数字出版供应链研究尚待深化。

2 出版物流和供应链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事实上,我国出版产业离成熟的市场形态还很远,而出版物流与供应链和出版产业整体发展进程息息相关。不完全的出版市场环境也带来了种种出版物流与供应链各个层面的问题,如出版供应链的信息共享方面、出版物流的区域化和出版社物流社会化等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将有利于为出版物流和供应链发展找出症结,指引方向。

从供应链整体集成和信息共享以实现柔性与稳定的供需关系而言,张美娟认为信息流是产业链中上、中、下游业务和产品得以高效流转的重要基石。出版业供应链上的信息不能有效传递和共享,使目前一些出版企业间的供应链“形同虚设”也是其不能发挥应有的规模效益和集成效应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对于出版供应链信息共享问题要特别重视,这也是体现供应链管理优于传统企业管理之所在。当然,信息共享机制的最终建立将取决于我国出版业的信息化和物流标准化建设和发展程度。

出版物流整合和重组问题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焦点,早已被多位专家学者论述。马军也指出,我国现有出版物流体系中还存在物流设施重复性建设且利用率低、缺乏大型物流中心进行统一调配、出版业物流系统建设布局缺乏整体规划、信息化及标准化水平低等问题。因此,需要及时对这种低效的出版物流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和整合,以打造集约化全方位的出版业供应链体系。

出版社物流社会化和外包是中小型出版社遇到的实践性问题。王海云、付海燕通过对北京地区30

多家出版社进行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其调查表明,中小型出版社的物流外包是一种趋势,但第三方物流目前很难提供及时、准确的物流服务作业。因此,将出版社的物流服务整合和重组,纳入出版发行集团整体的物流体系中,这也是建立出版供应链的一体化集约化发展的选择形式。

综上所述,出版物流和供应链问题与出版产业的实际发展密不可分,是出版供应链在具体发展中必须应对和解决的。而其中物流整合这一个屡被提及的话题也需要有突破性推进举措,这也是国家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中出版业改革的重点内容。而从现实层面分析,由国家出版行政部门推动和市场力量相结合来实施物流整合与重组,这一解决路径更具可行性。

3 出版物流和供应链发展策略研究

面对出版物流和供应链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综合分析和努力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策略,逐步应用于出版产业实际,将促进出版供应链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推动出版产业化发展进程。

从整个出版供应链角度提出发展策略方面,尹章池论述出版供应链发展的具体路径:消除对供应链管理思想上的误区,正确理解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实质;建立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多元产权结构机制,改变现代物流中心的单一产权结构;实施选题策划和库存的监控预警机制,实时监控出版市场;加强信息标准化和信息的采集共享机制,实现供书与退书多方的信息对接和对称。同时,他也从出版物流的技术和制度方面人手,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在诊断我国出版供应链存在的典型问题后,刘灿姣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构建核心企业型书业供应链;实现供应链信息共享;建立上中下游共建和谐产业链;优化库存管理。

另一方面则是从具体问题层面提出对策,张美娟、周瑜提出基于市场一体化环境下的出版供应链信息交流模式创新方法:一是基于互联网的出版信息公共平台;二是基于网络社群的即时交流模式。尹章池、田道全提出出版业逆向物流的解决对策:建立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多元产权物流企业;实施选题策划和库存的监控警报制;实现供书与退书多方的信息对接和对称;规范和推广电子化退书流程;积极推广应用网络出版技术;减少中间环节和库存。

总的来说,出版物流与供应链发展策略主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宏观层面主要从政策和制度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推进出版物流外部环境的不断改进;微观层面则从具体实践问题出发,针对性强,有一定的操作性。由此,国家出版行政部门和出版发行企业如果能实施和应用某些相适应的发展策略,这将检验这些具体对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同时,也继续为改进和完善发展策略提供实践的空间,从而真正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

4 网络和数字环境下的出版物流和供应链研究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出版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出版供应链发展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供应链和数字出版供应链。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出版供应链具有出版这一实物形式,但网络是流通的重要环节。鞠海燕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电子商务环境下出版物流的问题,分析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提出具体发展对策。袁超在其硕士论文中以Swot法剖析电子商务环境下出版物流的现状,探讨相应的发展策略。相比较而言,基于网络环境的出版供应链主要是以网络书店为主体进行论述,其中某一方面着重论及物流环节的研究比较普遍。刘永红分析比较中外网上书店的流通技术,对比中外网上书店的物流及配送方式的不同。

产业链概述篇10

近年来供应链成本管理引起了广泛关注,主要基于整个供应链间的竞争日益取代企业间的竞争(lisam.ellram,1994);对成本进行http://优化的潜力只能通过在整个供应链上进行成本管理来实现(josephl.cavinato,1992)。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学术界对供应链成本管理做了一系列较为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将对未来的成本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产生深远影响。

一、供应链成本管理概念研究述评

cavinato(1992)采用作业成本法来研究供应链的整体成本,并提出通过整合物流过程来实现全面降低作业成本。但其研究局限于实践层面,并未明确提出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定义。carter及ferrin(1995)则针对“买方——运输商——卖方”的供应链模式,指出可以降低的供应链成本包括三方面:卖方成本;买方成本;运输商成本。beamon(1998)把对供应链管理进行的分析研究分为四种模式,且这四种模式均以成本为量化的衡量因子;lalonde(1999)等人则把作业成本法和所有权总成本法(totalcostofownership,tco)来整合整个供应链上的相关成本。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如何降低作业成本的角度来管理供应链成本。最早明确提出供应链成本的含义的是handfield,r.b.,niehols,e.l.(1999),他们认为供应链成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品和相关物资的采购成本以及获取信息的成本,二是管理供应链上成员企业之间相互关系的成本。此定义不仅首次强调供应链上成员企业间的相互关系,而且隐含了某些供应链成本可以量化的性质。kajuter等(2000)则构建了一个前瞻式的综合成本管理理论框架,认为作为一个成本导向型的系统,前瞻式成本管理进行成本管理的主要工具是(链式)目标成本法,同时辅助以其他有助于创造更加具体的成本缩减理念的方法,如标杆管理、逆向工程、价值分析及价值工程等。stefansecuring(2001)和goldbach,m.(2002)认为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定义为:对供应链上发生的所有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的方法和概念。包括三个层次:直接成本、作业成本和交易成本。该定义产生于供应链成本核算。供应链成本核算包括两个概念:供应链作业成本法和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法。他们还分析框架中引入理论研究了这两种方法所需要的组织设置,并强调对成员之间关系的管理。hines,r.,silvi,r.,bartolini,m.和raschi,a.(2002)提出一种新的整合模式——供应链的精益转型,包括减少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浪费以及建立根据最终客户的真实需求而灵活调整的供应链两个方面。将该整合模式应用到简单的内部供应链进行研究,并预言未来的研究会将精益管理会计应用到更加复杂的供应链环境,如双极供应链,线型供应链和网络组织等。krueger,r.(2002)和stefanseuring(2002)认为供应链管理面临着全球化成本管理的挑战,故应进行整合式供应链管理。整合式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成本核算的三个层次的成本和目标成本法进行整合,并提出若想完全发掘供应链中的成本管理潜力,需将成本管理的其他发展整合进供应链管理。其总目标是降低成本、缩短投放市场的时间及提高产品质量及灵活性,从而使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tim,milena和yuan(2002)从合作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将供应链的成本分为两大类:供应链系统上各企业的总成本和成员企业间合作的机会成本。kulmala(2002)则从经济学中交易费用的角度考虑了供应链环境中各企业间的成本及其管理问题,并分析了企业间关系对成本管理的影响。varungrover,manojk.malhotra(2003)认为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关系、信任水平以及信息技术和成员间的信息共享等因素都对交易成本产生影响,从而在对供应链成本进行管理过程中应该关注如何降低交易成本。stefansecuring(2004)将直接成本、作业成本和交易成本三个层次的成本引入“产品——关系”的二维框架中进行分析,形成一个三维的分析模型,即供应链成本核算的概念框架。同时,他还以此概念框架为基础,通过对三个层次的成本和“产品——关系”矩阵的各个决策区域进行整合,在探索供应链成本缩减机会的过程中考虑各成员企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将成本管理拓展到供应链组织的边界之外指明了道路。cooper,takeoyoshikawa,slagmulder等人(1994、2002、2004)在总结了前人的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日本的一些供应链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将供应链成本管理划分为产品和关系两个维度,并根据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思想把每个维度分别划分为构建和运营两个阶段,从而形成了四个决策区域:产品和网络的结构、供应链产品设计、生产网络的构建和供应链流程优化。同时,他们首次明确提出了跨组织成本管理(inter-organizationalcostmanagement,iocm)的概念,认为跨组织成本管理是研究供应链成本管理的一种结构性方法,需要通过让供应商和采购商进行紧密的合作来实现降低整个供应网络的成本。martinchristopher和johngattorna(2005)将战

转贴于http://

略联盟的思想引入对供应链成本的管理中,指出应该供应商应该与客户结成供应链联盟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并认为对供应链联盟进行市场分割的最佳方法就是以买方行为为依据。由于供应链提供了最好的成本降低和价值提高的可能性,因而对其所处网络组织的连接点处的管理就变得非常关键。marilynm.helms(2005)等人认为,在iocm中供应商成本不是主要要考虑的因素,应更多的关注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http://选择,即更强调成员关系对实现目标成本的影响。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应考虑其可靠性、合作性、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所雇用的工程师和设计专家的数量,以及其在业界的声誉和可靠性等因素。文章指出应通过签订长期合同/协议与合格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lisam.ellram(2006)将自己多年来对供应链上企业成员关系的研究引入对iocm的目标成本管理的研究中,并强调人们经常忽略成功的目标成本管理中的买方职能。她认为买方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可以获得定价及其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大量杠杆作用。

以上关于供应链成本管理概念的研究都将两个主流观点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作业成本法中所采用的流程的观点,通过成本管理目标可将它们系统的组织起来;另一个则是目标成本法,着眼于如何设定和实现目标。企业首先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而后又要回到市场满足客户需求,而在各种流程中都要消耗资源。

二、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研究述评

早在1998年美国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cooper和slagmolder曾对供应链成本管理作如下界定:供应链成本管理指企业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实现降低成本及加强战略位置的目标。cavinato(1992)、cooper,r和slagmulder,r.(1995)首先采用作业成本法来研究供应链上的整体成本。他们提出通过整合物流过程来实现全面降低作业成本,并按作业成本法的原理把与客户相关的成本分摊到对应的客户身上,从而更为准确地明确客户的盈利性。cooper&kaplan(1998)认为采用所有权总成本着眼于对供应商的选择及优化,有助于分析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相互关系。所有权总成本是获得材料所需要的总成本,包括购买价格以及与购买相关的其他作业成本,如材料订购过程中发生的相关成本、产品生产设计过程中的相关成本以及支付材料货款过程中发生相关成本。lalonde(1999)等人以作业成本法(abc)和所有权总成本法(tco)来整合整个供应链上的相关成本。messaoudmehafdi(2000)认为转移定价系统应成为供应链管理分析的焦点,企业内部的供应链关系是理解整个供应链成本管理的一个必要条件。处理转移定价这一问题的一个方法是将其整合进战略规划,包括:确定和检查整个转移定价供应链,在管理转让者-受让者关系时采用“内部客户”观念,并采用以价值为基础的绩效评价标准(如平衡积分卡)和激励计划来支持这一观念。tobiasteich等人(2001)介绍了非层级化地区性生产网络的模型及其运作模式,并将拓展性价值链管理(extendedvaluechainmanagement,evcm)概念作为成本核算系统的基础进行探讨,且根据网络成本核算系统的要求提出了成本设计和利润分配的方法。robincooper,regineslagmulder(2001)认为透彻的系统的成本管理应出现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确定了设计阶段和生产阶段中可以避免的成本。以此评估供应链成本的优势主要在于,在进行生命周期评估的同时评估成本,可以以最少的精力去辨别供应链成本的动因。此外,生命周期分析的流程和产品导向型系统可以识别独立于公司部门的成本,从而可以改善成本在产品中的分摊。larsstemmler(2002)探讨了财务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角色,认为:成功的供应链财务管理范畴应当整合了产品流程、信息共享和创新的财务结构三个方面。khurrums.bhutta等人(2002)考察了围绕有效客户反映(efficient-customer-response,ecr)所进行的关键创新举措,探讨了一个将ecr创新举措(电子数据交换,edi)整合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观念的框架,通过作业成本法来实现降低成本,进而提高为客户服务的质量。cooper和slagumulder(1999)将供应链上产品层次,功能层次和零部件三个层次的成本整合进市场驱动型的成本核算,从而形成了目标成本法的基本流程。stefansecuring(2002)、cooper和slagmulder(2004)将生产成本、作业成本和交易成本三个层次的成本跟目标成本法进行整合来实现目标成本。他们还提出了进行跨组织成本管理(iocm)的具体分析方法:一是在产品设计阶段主要解决目标成本的设计与分解,主要工具包括价格-质量-功能悖反(price-quality-functiontrade-off,pqf)、跨组织成本调查(interorganizationalcostinvestigation,ici)、并行成本管理(concurrentcostmanagement,ccm)等;二是在产品制造阶段的主要成本管理方法是改善成本法,主要工具是价值分析。marilynm./

纵观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的发展历史有以下特点:第一,多种成本因素的整合,作业成本、交易成本概念的引入使得整个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不得不考虑其与原来成本因素进行整合。各种因素相互交错、相互融合,贯穿于整个供应链系统中,对供应链成本产生影响。第二,多种成本管理方法的整合,其目的在于使得各成本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以利于对供应链成本进行系统、全面的管理。虽然由于研究目的不同,看似各文献中成本http://整合的方法有所差别,但是它们均不同程度的涉及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这两种最基本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第三,供应链上各个成员企业之间已经不再是独立的经济个体,而是整个供应链系统中的一员。成本管理的立足点已经不再是原先的在单个企业内部实现成本最低,而是要获得整个供应链成本的最优化,进而获得整个供应的战略竞争优势。因此,必须以战略的观点去考虑供应链上成员企业间的关系对供应链成本系统产生的影响。第四,最近几年由于供应链的拓展,对供应链的研究逐步趋向对网络组织关系的多角度研究,而供应链上的成本管理也逐渐转向网络组织关系中的成本管理。如前述的目标成本法及其在跨组织的成本管理框架下的具体应用,已经属于跨企业边界的网络组织上的成本管理,这很可能成为未来供应链成本管理的一个研究方向(整个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一批研究在网络组织中进行成本管理的新理论,这些理论都不同程度的强调对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的整合。限于此问题非本文研究的重心,本文不再赘述)。而实际上跨组织的形式有几种,供应链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最为广泛存在的一种形式。因此,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应用更为普遍,对其进行的研究仍为主流。第五,作者在对供应链成本管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可以将产品成本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直接成本、作业成本和交易成本。其中,直接成本即产品的直接生产成本;作业成本,指与企业整个生产相关的间接成本,主要存在于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等科目之中;交易成本,则包括获取交易信息、进行交易谈判、激励行为、对履约情况进行监督、变更交易等的费用。其中,对直接成本的核算,主要通过直接分摊的方法进行;而对供应链上的各成员企业内部发生的间接作业成本以及供应链上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则均采用作业成本法来进行核算。但是,由于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单纯的作业成本法均不能有效的实现将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的目标,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更加合理、准确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方式。在供应链上应用目标成本法就是这样一种方法。该方法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并站在整个供应链的角度考虑成本。

三、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理论述评

由于外部经济资源以及制造环境的变化,企业被迫转换成本管理的思维,将过去的从自身资源和能力出发的成本管理方式转变为从外部市场环境及客户(消费者)的需求出发的目标成本管理,这就是目标成本管理的产生。另外,由于企业间的关系随着供应链的发展而日益紧密,对目标成本法的探讨不再被拘囿于单个企业内部,未来目标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将会被置于供应链(甚至更大的)环境中,而需考虑的成本因素除其各成员企业内部的直接成本及作业成本外,还将涉及成员企业间的相关成本,如获得信息的成本及交易协调成本(此二者均属于stefanseuring所说的交易成本)等。故而,学术界开始探讨如何将目标成本法应用于供应链的成本管理。早期的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将目标成本法整合进对供应商的研究中,主要贡献有以下四个方面:seidenschwaz和niemand在其研究中揭示了供应商管理的过程中如何应用目标成本法。首先,在目标成本下,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被转嫁给供应商。对整个产品而言,零部件越重要,供应商将越早被纳入对产品进行开发的流程中。于是,供应商就需要采用项目导向型成本管理方法,逐渐降低成本,直到实现设定的目标成本。ansari和bell则阐述了在扩展型企业中如何应用目标成本法。他们强调建立长期供应商关系的重要性,认为目标成本法并非要转嫁市场压力,而是要与所有的供应链伙伴进行协调,从而使各企业均能保持自己的盈利特性。cooper和slagmulder引入链式目标成本法的概念,认为目标成本法是一种用于保证供应商实现共同设定的产品功能、质量和价格目标的约束机制,即所谓的“功能—价格—质量”悖反的观点。该观点认为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权力在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分配问题是个基本问题。具体而言,在供应商方面,可能会受到来自不受目标成本压力影响的供应商的限制;在配送方面,又有可能会受到拥有权力较少的客户的约束。lokamy和smith提出的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将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客户需求两个市场变量结合在一起研究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策略。认为目标成本管理不仅要保证供应链上产品每个层次的成本均不超过市场价格,而且要保证供应链的每个成员均能合理的分享利润。转贴于http://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以上理论研究基本还是从供应链上成员间的关系、成员间的利益分享、产品的价格—功能—质量间的悖反关系以及供应链与市场或客户之间的关系等定性的角度去研究供应链的目标成本管理。但是,在探讨这些关系的同时,由于存在个体认识的差异、企业间在沟通中存在的障碍、在进行悖反的过程中企业倾向性的不同等多种因素,使得从这些角度进行分析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很难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因此,http://在实践中若要实现对供应链成本进行真正有效的管理,必须建立在对客观事实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处理之后,以找到降低供应链成本的最佳方式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