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十篇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十篇

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9:54

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篇1

关键词:临床药师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pDCa循环法

卵巢良性肿瘤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其症状主要与肿瘤的膨胀性生长有关。随着肿瘤的持续长大,可出现腹胀或盆腔包块,甚至占据盆腹腔,出现尿频、便秘、气急、心悸等压迫症状;同时,易引发月经失调,甚至造成育龄妇女不孕;若肿瘤扭转、破裂、感染,则可出现急腹症症状[1-2]。pDCa(plan、Do、Check、action,简称pDCa)循环法作为单病种临床路径的管理,被很多医疗机构接受和应用。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路径管理,可针对其中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控,包括治疗用药疗效的监护、辅助用药的监控、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3];从而起到规范用药的效果,提高医院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加强临床用药的风险控制。同时,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临床药学工作中,能为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很好的工具。本研究以临床药师为主体,探讨pDCa循环法在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管理中的作用,并且通过pD-Ca循环法持续优化管理,建立完善的临床药师参与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工作模式,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更好地推动我市医疗健康工作的进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妇科收治的符合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4]入组标准的120例卵巢良性肿瘤住院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按照进行的循环周期不同分为观察1组与观察2组,各30例。观察1组进行第1个pDCa循环周期(2018年11月~2019年4月),观察2组进行第2个pDCa循环周期(2019年5~10月)。观察1组中,年龄27~45岁,平均(34.30±9.88)岁;体重48~62kg,平均(51.81±9.01)kg;医保状况:医保24例,自费6例;婚姻状况:已婚25例,未婚5例;生育状况:已育19例,未育11例。观察2组中,年龄25~45岁,平均(34.63±7.45)岁;体重48~65岁,平均(51.22±10.80)岁;医保状况:医保27例,自费3例;婚姻状况:已婚23例,未婚7例;生育状况:已育21例,未育9例。对照组中,年龄26~45岁,平均(34.72±8.13)岁;体重47~62岁,平均(52.58±9.72)岁;医保状况:医保49例,自费11例。婚姻状况:已婚43例,未婚17例;生育状况:已育39例,未育21例。三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第一诊断为卵巢良性肿瘤[5];(2)意识清楚,可沟通;(3)同时合并其他疾病时,需不影响第一诊断且住院期间无需特殊治疗。排除标准:(1)住院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包括手术、麻醉和术后并发症,需要延长住院时间的患者;(2)在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需要转科、出院、转院或改变治疗方案而不得不终止诊疗流程的患者;(3)自行退出的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管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管理,即以原卫生部颁布的良性卵巢肿瘤临床路径标准流程和临床路径表单[4]的内容进行管理。

1.2.2观察1组管理方法

实施临床药师参与的pD-Ca循环法的第1个周期管理,具体如下。(1)临床药师参与路径管理的方法:(1)临床路径审核和修订。临床药师依据信息系统的临床路径模块,针对药品医嘱进行审核,包括药品的品种和用药时机、用药时长,从源头上进行合理用药的管理。(2)对医嘱的适宜性进行审核。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药品特性,审核治疗方案的合理性,止血药、抗菌药物、镇痛药、止吐药等的合理性等。此外,关注辅助用药是否有必要。(3)药学监护。通过药学查房、问诊等方式,监测患者用药情况,留意患者是否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关注患者对用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并将做好的药学监护反馈给管床医师,与医师沟通药物治疗方案是否需进行调整。(4)用药教育。制作宣教材料,于患者初入院时、用药前以及出院前,进行宣教材料发放和口头宣教,并回答患者的用药问题咨询。同时,对患者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运动等指标进行健康指导。(2)利用pDCa循环法进行优化管理:(1)计划。临床药师与医护人员一起组成治疗团队,共同确认我院的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模板。临床药师同时制定患者用药宣教单等。(2)实施。进行临床查房,审核用药医嘱,及时干预用药问题;同时进行药学监护,并对患者进行用药宣教、健康指导,完成用药问题咨询。(3)检查。实施半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评价指标数据并分析。(4)处理。及时发现问题,与管床医师沟通并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进行阶段性总结,修订与完善临床路径及各资料量表等。

1.2.3观察2组管理方法

实施完第一个pDCa循环法管理后继续实施全程有临床药师参与且以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即第2个pDCa循环周期,具体方法同上。

1.3观察指标

监测和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药品费用、辅助用药情况(本研究中的辅助用药多为转化糖注射液、质子泵抑制剂或用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中成药等)及抗菌药使用合理性、术后复诊依从性(依据患者是否遵医嘱按时复诊来判断)等数据。抗菌药使用合理性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6]判定,从预防用抗菌药的使用指征、用药时机、用药时长、品种选择、用法用量等5个方面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品费用的比较

三组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的住院费用低于观察1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与对照组在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品费用方面,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三组患者辅助用药情况的比较

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辅助用药费用和用药品种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2组的辅助用药费用和用药品种数均少于观察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三组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及复诊依从性的比较

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复诊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复诊依从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复诊依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3.1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路径管理加强用药规范化

临床药师作为医疗团队的一员,如何发挥力量、如何保障患者安全用药,一直都是我国临床药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命题;通过全程参与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而建立完善的临床药师工作模式,将是很好的一个途径。本研究在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路径中加入临床药师管理,可看到对药费等经济学指标有明显的监控作用。而辅助用药的监控也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本次病例常用辅助用药有转化糖注射液、益气健脾中成药、益气生血中成药、质子泵抑制剂等,观察组的辅助用药品种和费用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献报道,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路径管理,使得患者药品费用显着低于对照组,辅助用药的用药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大大改善了医药资源浪费的不合理现象[7-8]。因此,该工作模式可改善和优化医药资源配置,更好地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是抗菌药物整治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以临床路径的方式进行管理能有效提高用药合理性[9-11]。本研究中涉及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为缺乏用药指征或品种选择过高或用药时长超过24h,临床药师通过限定临床路径中的药品医嘱品种、实时医嘱审核、发现问题及时与管床医师沟通等方式,大大提高了用药合理性,观察组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可以把该工作模式应用于其他单病种,全面系统地去规范各类药物的合理性应用,保障患者的安全用药,提高医疗质量。

3.2临床药师通过pDCa循环法来完善临床合理用药管理

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持续优化的管理模式,应用于医疗质量管理能起到规范性的作用。本研究进行了两个pDCa循环,第2个循环后住院费用、药品费用、辅助用药费用和用药品种数都有明显的优化,可见持续优化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彭晓凤等[12-14]利用pDCa循环法参与脑梗死患者等的临床路径管理,在提高用药依从性、降低费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朱江华等[15-17]以pDCa循环来改善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有效地提高了使用合理性。pDCa循环中最关键的是检查部分,本研究中在第一个循环的检查阶段发现,患者的用药宣教表缺乏全面性以及通俗性,使患者对临床药师的认知程度以及对用药、复诊的依从性偏低;而在第2个循环周期进行中使用优化改进后的宣教表,以卡通动画、图表和数字的方式进行用药介绍,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对医药人员的认知以及依从性。因此,通过pDCa循环管理,能规范工作模式,保证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医疗质量。

综上所述,以pDCa循环法来持续优化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管理,能更好地规范临床用药,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参考文献

[1]李敏.妇产科卵巢良性肿瘤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1):79-80.

[2]mohamedaa,al-HussainitK,Fathallamm,etal.theimpactofexcisionofbenignnonendometrioticovariancystsonovarianreserve:asystematicreview[J].amJobstetGynecol,2016,215(2):169-176.

[3]邓杨林,吴晖,普鑫,等.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路径药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1):83-86.

[4]卫生部医政司.妇科临床路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11.

[5]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2-91.

[6]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11):10-11.

[7]韩凤昭,李振知,杨文华.临床药师参与骨科临床路径中抗凝治疗的探索与思考[J].中南药学,2017,15(8):1164-1167.

[8]张莉,胡淼,王义俊.临床药师参与子宫肌瘤手术临床路径药学服务的方法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39(23):2441-2444.

[9]魏丽娟,郑平,王静.精细化临床路径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抗菌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9):842-846.

[10]章考飞,凌艺兰,汪峰,等.浅谈药剂科对医院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J].安徽医药,2019,23(2):390-394.

[11]亓志刚,贺晴,陆一,等.某院泌尿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控模式的建立及成效[J].中国药房,2019,30(15):2022-2026.

[12]彭晓凤,冯力,王玉,李斌.临床药师利用pDCa法参与脑梗死临床路径效果评价[J].重庆医学,2018,47(17):2303-2305,2308.

[13]张磊,刘凯,徐丹,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基于pDCa的临床路径入径率管理实践[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8,18(9):87-92.

[14]王飞,张春燕,席辉,等.pDCa循环在提高临床路径覆盖率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3):1-2.

[15]朱江华,李玲,汤卓红,等.pDCa循环在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中的应用[J].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19,35(4):561-564,568.

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篇2

关键词:医院;药患沟通;药事服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R951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medicine,pharmaceuticalserviceofhospitalhasbeentransferredintothepatient-centeredmode,andithasbeenavitaltaskforhospitalstocontinuouslyimprovethepharmaceuticalservicelevel.Strengtheningthecommunicationbetweenhospitalpharmacistsandpatientswasprovedtobeanacceleratorforensuringsafemedication,adaptingthechangeofmedicalmodelandimprovingpatientcomplianceaswellasenhancingtheself-educationandself-managementconsciousnessofhospitalpharmacists,whichisaeffectivemethodtoenhancethehospitalpharmacyservicelevel.medicalinstitutionsshouldstrengthenthecultivationofcommunicationskillsofhospitalpharmacistsaccordingtothespecificrequirementstopromotethecontinuousimprovementofhospitalpharmacyservicelevel.

Keywords:Hospital;Communicationbetweenpharmacistsandpatients;pharmaceuticalservices;Strategy

医院药事服务是在临床药学的基础上,药师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直接的、有效的、与药物使用相关的一项特定服务,是公众在获取医疗服务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当前,医院药事工作已逐步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服务模式转变[1]。近年来频发的药事服务领域的纠纷案例也提示我们,加强医院药师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提升药事服务水平,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当前医疗机构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2]。

1药患沟通的概念及内容界定

药师是受过系统高等药学教育或在医疗预防机构、药事机构和制药企业长期从事药品调剂、制备、检定、生产等工作并经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高级药学技术人员。患者在狭义上是指患者和家属亲友及相关利益人,广义上是指除医务人员以外的社会公众。通常,药患沟通是指医院药师与患者及相关人员所进行的指导患者安全、有效、经济、规范地使用药品的服务过程,是提供优质药事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药患关系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用药指导、信息咨询、药学教育等相关活动。

药患沟通的主要内容是实现药学信息的有效传递。广义的药学信息是指药学领域内所有的知识和数据,既包括与药品直接相关的信息,如药物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妊娠用药危险度、药物经济学等,也包括与药品间接相关的信息,如疾病变化、耐药性、生理及病理状态、健康保健等信息。狭义的药学信息是药品的自然属性,是指借助于药品这个有型载体所传递的、与药品直接相关的知识和讯息。实现药学信息的有效传递是药患沟通成败与效果的关键所在[3]。

2加强药患沟通对提升药事服务水平的意义

2.1有利于确保用药安全,维护患者根本利益生命健康权是人类最根本的人身权利。用药安全事关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是药患关系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药品使用方法是否正确。药患沟通是药师向患者传递合理用药知识的重要途径,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强有力支持。加强药患沟通有利于药师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尤其在查对处方、患者、药品信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的药患沟通能够促进药师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调剂药品,对确保患者用药安全,预防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持续改进药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篇3

李孟阳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药理学教育教学的需要。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需要

探索适应新时期药理学教学的新模式。探索出药理学教学改革的新步伐,以便进一步提高药理学的教学实效性。文章从当前药理学教

学现状入手,来分析药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并提出适应新形势的药理学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传统模式下的药理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形

式。当前,国家正在加大力度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留得

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当前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药理学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基础学科,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

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

必须要改革传统的药理学教学模式,以便提升药理学课堂教学的

有效性。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药理学教学现状探讨

药理学是医学类的基础学科,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兴趣低

下。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

期药理学教学改革的需求。传统教学模式下药理学教学呈现出如

下特点: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药理学教学有效性较差。

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对难懂的药学理论学习具

有抵触情绪,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药理学预期教学效果没有得到

保证。

(二)传统教学模式下药理学实验教学有效性较差

当前,社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我们的教育要为社会培养

能够“留得住,用得上”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药理学实验教学的

开展就是为了适应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

求。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积极开展药理学实验教学,让学

生学有所用,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由于药理学实验教学

的要求比较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开展,

因此为了更好的开展药理学实验教学,保证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实

效性,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药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推进药理学教育

教学改革

当前,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加强人才的全面培养是我们教育改

革的总体目标。药理学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基础学科,为了适应教

育形式的需要,也需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除了改革教学内容之外,

教学模式改革对于推动药理学教育教学改革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于提升药理学教育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

老师,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药理学教育教学有效性无法保证。药

理学教学模式的转变可以改变以往教学模式弊端,提升学生学习

药理学的兴趣,进而提高药理学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三、药理学教学模式研究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随着药理学教学模式

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推动了药理学的

教学模式改革。

(一)多媒体教学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愈加完善。将多媒体技术

和药理学教育教学相结合形成了药理学多媒体教学模式。这种教

学模式已经被许多教学工作者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运用对于

提升药理学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增加药理学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

识面。多媒体技术的通过图片、影像资料的传递,能够充分的扩

充药理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增强药理学的教学容量,拓宽学生的

知识面。

2.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药理学教

学的有效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抽象难懂的药学理论转变成更

加直观具体的知识,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学生的学习变得容

易了,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就上去了。对于提升药理学的教学有效

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模式是当前药理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教

学模式,其具有易操作、易接受的特点。案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

针对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将学生引入设定的教学情境中,

通过其自身的思考和参与,自己将所学知识消化理解吸收。案例

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

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需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案例选择要有针对性。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的过程中,一定

要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最具有针对性的案例,这样才能成功的

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当中,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2.合理规划教学过程。教学规划的合理性对于案例教学的效

果也有一定的影响。教学一定要合理规划教学过程,把握好重难

点,抓好主次,这样才能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药理学是一个和多个学科相互交叉的学科,因此药理学教学完

全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模式。所

谓行动导向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教师设定的

教学任务,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来实践,教师在一旁起监督指导

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学

习兴趣。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运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任务设定的针对性。一个教学任务的设计要串联起多

个所要学习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有效

性。

2.教学评价一定要科学。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

开展行动导向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四)pBL教学模式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近几年兴

起的一新的教学方法,为适应当前医学模式转变的新趋势,以及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该方法引起了医药类院校的

广泛兴趣。药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学好

药理学对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及将来的职业生涯都非常重要。以往

的研究表明pBL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

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论和实验成绩,但在药理学的有些章节

并不适合用pBL模式教学,如抗菌药、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等。本

研究采用了结合综合讨论的pBL模式,对药理学理论课教学进行

探讨,并与单纯的pBL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进行比较,为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供理论和实验

依据。

参考文献:

[1]沈建新,王海燕,王海平.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国外

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2(2):36-38.

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篇4

1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是一种认知理论,其哲学基础可以追溯至18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哲学家、人文主义者詹巴帝斯塔•维柯,然而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直接的贡献是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形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的内部动机,包括好奇心、进步的需要和同伴间相互驱动的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强调学生主动的意义建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而不是主体,一切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而每一个环节的落实又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常见的教学方法有抛锚式、支架式、交互式和随机访问式教学法。

2教学目标设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商品学教学目标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中药商品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对于各论中每味药的来源、药材产地、采制、商品特征、化学成分、质量要求、鉴别与检查、性味功能和用法用量这些知识层面的目标一般设置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明确指出哪些药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然而学生仅仅掌握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即便学生全部掌握了书中中药商品学的知识,并且工作后也没有遗忘,但如果不能利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仍然是不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的,更谈不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了。因此,我们还应培养学生利用中药商品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是简单明了的,通常利用已有的知识还是不能或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所以,除了教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授方法,掌握了方法可以不断获取新知识并解决不同的新问题,最终实现培养目标。为了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学目标,中药商品学教学中总论内容的教学尤为重要。张贵君教授主编的《中药商品学》教材中总论部分着重介绍中药商品学的概念、中药商品的经营与管理、中药商品的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中药商品的包装贮藏和中药商品的特征鉴定。如在总论的中药商品特征鉴定的学习中,将掌握中药商品特征的主要内容设为知识目标,通过知识学习要求学生总结中药商品特征的描述方法,进而将此方法应用于中药商品的等级区分,培养学生利用中药商品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各论内容,培养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和中药商品学总论中的知识去构建新的知识,并鼓励学生在药材市场实践和饮片厂实践中发现问题,利用已有专业知识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暂时不能解决,还需进一步引导学生建构新知识、寻找新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3教学环节设计

针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深入研究,目前提出了抛锚式教学和支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为了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学环节是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笔者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商品学教学环节做了初步探索。

3.1设置冲突,温故知新中药商品学的特点之一就是相关学科多,因为它是建立在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学、中药鉴定学等学科基础上的一门综合应用学科。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又特别强调学生原有经验的运用以及与新知识的交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作用中,学生构建掌握了新的知识。这与中国传统的温故而知新的教学理论不谋而合。在教学中,首先简单和学生一起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将复习的内容集中在中药商品学中需要应用的知识。受课时的限制,一般在本次课结束提出下节课需要复习的内容,由学生课后自行复习。需要强调的是,在“温故”的同时教师需要适时、适度和适量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将不同规格等级的三七样品及部分伪品给学生,让其辨认分等级。学生利用药用植物学知识知道正品三七来源于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茎;利用中药化学知识了解到三七主要含有皂苷类成分;利用中药学知识知道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利用中药鉴定学知识知道三七的鉴别特征。但利用已有知识还无法辨别三七头子、剪口、筋条的商品特征,对于三七的市场行情也不熟悉,也不知道三七不同商品等级是否存在化学成分和功效的差别,更不了解为什么要对三七如此分等级。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问题后,也能够想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对不同三七商品进行成分分析,找出化学成分的区别,利用中药鉴定学知识对不同三七商品进行鉴别特征描述等。但应用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教师提出的所有问题,形成了认知冲突,自然感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同时也感到已掌握的知识对一些问题的解决的确有帮助作用,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认知的需要。

3.2创设情境,引导自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改变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教师的责任不是‘教给孩子们行为准绳’,而是帮助他们去‘发现这些准绳’。”这与我国的教育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中心意思不谋而合,都是讲教学应变成助学和帮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创设学生学习活动的情境,包括学习活动的组织、学生心态的分析、课堂文化的建设等。在创设学习情境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应以达到学习目标为主导,但并不直接告知学生学习的目标,而是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自主找到学习目标。在中药商品学的教学中,可根据学生人数和教学条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提前将本节课的问题布置给学生,方便他们课前查找相关材料,让每个学习小组制作自学课件,这是学习活动的前期组织和准备,为学生创造了必要的学习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药材标本,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件展示和讲解。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自然而然引出问题,也可根据生活真实情境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课堂文化的建设和学生心态的观察。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小组中,利用已有的材料分析解决问题时,教师不应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和权威的身份对待学生,而应以普通组员的身份参加,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观点提出质疑,努力营造平等、互动和积极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应注意观察不同学生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给予鼓励,争取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如有的小组中个别学生总是很少发言,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就应注意观察,找出原因,并“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在整个情境创设中,教师应始终把握好学习目标,做好引导,切不可离题,否则难以完成教学目标。

3.3归纳总结,构建新知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不管教师如何出色,都代替不了学生学习,教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知识的灌输者和传授者。当学习情境完备、学习目标明确后,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可借助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材料自主进行新知识的构建。如学生对不同商品规格三七的商品特征描述是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性状鉴别方法,通过观察标本、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自我构建的新知识。通过资料查找、与师生的讨论,掌握了三七不同商品规格的价格,明确了以质论价的意义。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了新知识。学生在展示制作的自学课件后,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对课前设置的认知冲突进行梳理,对新构建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示学生寻找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如对于三七分等级的依据,还能应用于哪些根及根茎类药物?含有皂苷的药物还有哪些?如何控制其质量?在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提高了其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4学习效果评价

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篇5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高血压家庭医生工作室药学服务管理

当前慢性病在社区中备受重视,家庭医生具有重要服务价值。社区中慢性疾病患者较多,其社区家庭医生工作室服务仍不能全面满足社区人群的需求。慢性病属于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是指病程长、发病因素较多、病情隐匿、长时间治疗未明显好转、无相关传染性证据的疾病称为慢性病[1]。临床上主要包含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以往社区用药指导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社区人群对疾病知识和用药知识的认知度较低,现在社区实施家庭医生工作室方式进行药学服务管理,使社区人群合理用药,将病情控制在正常范围内[2]。

资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8月社区慢性病高血压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男30例,女35例;年龄50~74岁,平均(67.21±2.08)岁;病程1~10年,平均(5.66±1.36)年。干预组男32例,女33例;年龄51~75岁,平均(67.13±2.11)岁;病程1~11年,平均(5.67±1.3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对照组以家庭医生为主,实施高血压防治工作,主要将家庭医生作为主导,实施高血压防治工作,对社区慢性病高血压患者实施相关疾病知识、治疗方法、药物服用方式和剂量等宣教[3]。⑵干预组实施家庭医生工作室和药学服务管理措施。(1)从治疗角度出发,将发病原理、预防工作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将健康知识向患者和家属进行普及。(2)依照患者实际情况,由专职药师进行管理,制定相关健康方案,对患者的合理用药情况予以记录。(3)将药物的种类、使用方法、剂量、时间等予以讲述,进而充分掌握用药情况,防止发生用药不合理情况,审查治疗方案,如发生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及时调整。以社区家庭医生和护理人员为工作中心,实施高血压防治工作。在社区全部人群中实施慢性病知识宣教,帮助社区人群建立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从根本上预防慢性病发生。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定期随访干预,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和用药指导,重视运动训练,如跑步、散步、打太极、健身操等运动方式,帮助患者减重,为疾病恢复鉴定基础[4]。主要依据不同高血压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相应的合理、科学饮食干预,将食物的主要成分和作用详细告知患者,将不可摄入的食物予以告知,且将相关食物对应的不良反应进行讲述。尽最大能力获得患者和家属的支持与理解,针对使用降血压、降血糖药物治疗的患者,由家庭医生和护理人员将药物的基础知识告知患者,并告知正确用药方法,对其用药剂量进行严格控制,针对多种不良反应予以重视,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并实施治疗[5]。定期举办慢性病用药知识讲座,将慢性病相关发生因素和用药方法予以讲解,重点讲述用药注意事项。讲座结束后,可让患者之间进行交流,分享治疗方法和经验,由家庭医生对其进行指导,将用药错误情况予以纠正,保证社区慢性病患者用药安全性,进而提高预后效果。明确全科医护分工情况,根据医生排班,有计划地对患者进行预约,保证接受随访工作,主动指导患者在空闲时间进行就诊,将就诊的随机性和盲目性减少,将主动预约工作予以完善。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度、高血压复发情况、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使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69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使用SF-36量表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高血压疾病认知度、高血压复发情况比较:干预组高血压疾病认知度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高血压疾病认知度、高血压复发情况比较[n(%)]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干预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808,p=0.0024,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管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管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讨论在社区中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属于政府给予社区居民温暖关怀的方式,现今此项工作逐渐开展,多种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逐渐进入社区,充分使用黑板报、宣传栏、公开信等方式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在社区外设置便民点,为社区居民免费测量血糖、血压、体检等,帮助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对居民的健康情况和需求予以信息记录,为社区居民提供零距离服务。

家庭医生为社区人员提供健康管理服务,针对公众而言具有较高价值,维持稳定关系。社区首诊可将防治效果强化,使家庭医生对社区人员的健康管理水平提升。家庭医生工作室主要以家庭医生作为载体实施相关管理。据相关研究显示,社区人群对家庭医生缺少信任和了解,而当前社区人群对家庭医师的依从性逐渐提升,使高血压健康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以往主要以医生为中心,对社区居民实施相关健康管理和相应服务,方便居民,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但仅以医生为主导实施服务,具有相关局限性。而实施家庭医生工作室方式药学服务管理后不仅让患者充分认知自身疾病和相关治疗方法,并重视患者的用药情况,帮助患者认知药物种类,将药物使用方式和相应剂量告知患者,同时将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使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进而使药学服务管理水平提升。

综上所述,对社区慢性病高血压患者实施常规管理措施较为单一,且存在局限性,实施家庭医生工作室方式药学服务管理后可使患者用药情况得到改善,使社区慢性病的控制率提升,进而保证了社区居民的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陆萍,朱杰,金敏洁,等.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构建与成效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8):3430-3435.

[2]张玲.社区慢性病患者用药常识与依从性现况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7):9.

[3]万晓峰.全程化药学服务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用药的影响作用分析[J].海峡药学,2020,32(2):169-170.

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篇6

【关键词】中医方剂;知识量表化;近似推理方法

中医方剂学是个复杂的知识系统,在其走向现代化的研究中,寻求适合其量化表达的数学方法是中医学基础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首先在方剂功效定性定量研究方面取得成果,这一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炼方剂功效相关因子间的关系

简单的一张处方,围绕其功效,究竟存在着哪些关系呢?依据中医方剂学理论,与方剂功效相关的主要因子有药物(本文中所有“药物”的概念均指中药而言)、药量、药效、适应证候等,研究发现这些因子之间存在着“量效关系”、“药效关系”、“证效关系”、“候效关系”等,从数学上看,这些都是带有不确定性的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对这些关系进行研究,笔者提出了方剂功效量化的算法模型。

量效关系,即指方剂药物剂量和方剂功效的关系。这一关系要研究的是药物剂量对方剂功效的贡献度。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基于方剂药物的剂量不能直接进行比较的缘故,即相同剂量的方剂药物,由于受到药物特性(物理的、化学的)的影响,所发挥的作用力度是不同的。

药效关系,即指方剂中不同药物和方剂功效的关系。这一关系要研究的是由方剂药物带来的不同药效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其强度。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基于方剂功效不等于药物之药效简单叠加的事实。方剂由多种药物组成,每种药物有几种到十几种药效不等,在一个方剂中起码会有几十种药效,而方剂功效是集合了这些药效的相互作用后而产生的。

证效关系,即指“证”(中医诊断学概念,是病的不同类型,往往随病程的不同时期而出现,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常见有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情况)对方剂功效的需求关系。这一关系要研究的是“证”和“效”(方剂功效)之间的一致性,即认为一个有效的方剂,其功效和临床所见的“证”应该是对应的。如“气虚血瘀证”,依据中医治疗学理论,需要用“益气活血”(效)的方法来治疗,于是我们建立了“证效关系”的知识表,并采用规则法进行表达。

候效关系,即指“候”(临床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和方剂功效的关系。这一关系要研究的是“候”对方剂中诸多药效的选择性,且这种选择性直接影响所用方剂的功效性质(定性)。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基于一个方剂中的几十种药效在治疗某种证候时并不是全部都在发挥作用这样一个事实。

除了上述这些关系之外,影响方剂功效的还有其它一些关系存在,例如“构效关系”(方剂的配伍结构和方剂功效的关系)等,本研究初步表明,在这一关系中存在着更加丰富的知识,有待我们深入地进行研究。

2方剂功效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

2.1计算相对药量

计算方法:注:m.最小药量(常用药量的下限);n.最大药量(常用药量的上限);

x.实际药量;f.相对药量(无纲量)。

原理:把操作数据(药物和剂量)转化为信息数据(药物和贡献度),基本原理在于求出药物剂量在其历史用药范围中的权重。

意义:计算的结果可以对每种药物在方剂中的贡献度进行比较,并对该药物的所有药效的强度进行量化表达。例如“桂枝汤”中“桂枝”的贡献度是108,那么暂定它所具有的散寒、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平冲、降逆的药效强度均为108。

结果:以“桂枝汤”的药物组成为例(见表1)。表1“桂枝汤”的药物组成(略)

结论:计算的量化结果符合中医方剂学对“桂枝汤”药物贡献度的认识(桂枝为主药,生姜协助桂枝,芍药配和桂枝,大枣协助芍药,炙甘草调和诸药)。

2.2计算功效强度

计算方法:注:fi.甲药某一项被计算前的功效值;fi’.甲药某一项被计算后台阶的功效值;fjk.乙药第k项的功效值(数值上等于乙药作用量);n.乙药功效总数目;r=1——药效相同(此种情况下fj’=0);r=2——乙药效对甲药效单向协同;r=3——甲乙药效双向协同;r=4——甲乙药弱抑制;r=5——甲乙药效强抑制;r=0——无关系。

原理:方剂功效定性、定量的计算取决于药效的强度及相互作用的关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归纳为6种:无关系,相同关系,协同关系(单向协同、双向协同),抑制关系(强抑制、弱抑制),这些关系用矩阵知识表进行表达。

意义:计算出方剂功效的性质和强度(定性、定量),其计算的结果是预测该方剂适应证的重要依据。

结果:以“桂枝汤”的功效分析为例(见表2)。表2“桂枝汤”的主要功效分析(略)

结论:从以上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从最高值的“解表”(权重246)到其半衰值的“平冲”(权重123),基本涵盖了中医方剂学及其它传统文献对“桂枝汤”的分析和认识。即“桂枝汤”主要功效为:解表散寒(治疗外感);降逆平冲(治疗奔豚症);温经通脉(现代临床用桂枝汤治疗冠心病)。以下的补血、益气、止呕等功效,符合《金匮要略方论》文献中用“桂枝汤”治疗妊娠呕吐的认识。

2.3计算贴近度

计算方法:注:α.贴近度;ai.甲药第i种性味归经,真为1,假为0;Bi.乙药第i种性味归经,真为1,假为0;n.两种药所具有的不同性味归经总数量。原理:按照药物的性(寒热温凉等)、味(酸苦甘辛咸等)、归经(十二经)等数据,对2种药物的近似程度用函数进行计算,函数夹角的大小与贴近度的值成反比。

意义:药物的贴近度,主要参与不同药效相互作用(6种方式)的计算。贴近度小,相互作用的强度弱;贴近度大,相互作用的强度强。

结果:参见上例。

结论:参见上例。

2.4方剂功效聚焦方案

从上面对“桂枝汤”功效的分析结论可以看出,一个方剂往往会有诸多功效,根据在临床上的实际情况,怎样计算出方剂的哪些功效是在实时发挥作用呢?我们依据中医方剂学“方证(症)相应”的理论[1],采用排除法,利用“候效关系”的选择性对方剂功效进行排除,被排除的功效不参加当前的计算,于是便得到了更适合当前临床表现的功效,我们暂且将此方案称作“方剂功效聚焦方案”。

结果:以《伤寒论》第12条的“桂枝汤”功效分析为例(参考文献: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结果见表3。表3方剂主要功效聚焦方案(略)

结论:此“桂枝汤”功效结论,完全适应中医《伤寒论》讲义“风寒外束肌表”、“外邪干胃,胃气上逆”的病机分析。

3方剂功效量化研究的意义

3.1量化方法突破了频次统计的局限

长久以来,中医学量化研究的方法除了实验科学之外,就是计算科学了。众所周知,实验科学的量化研究是分解的、局部的,距离研究人的经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计算科学多年来在中医学的量化研究方面多是基于频次的计算[2],而对中医学这个复杂的知识系统来说,仅限于频次统计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

转贴于

笔者应用近似推理技术提出的方剂相对药量、药物贴近度概念,并建立药效相互作用关系的知识表,是中医方剂学研究中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尚未见国内外文献中有类似的报道,此研究具有原创性的意义。

3.2方剂功效的量化使主治证的预测成为可能

在类似的研究中,多数研究习惯于正向推理的研究,即把医生自己的评述和结论作为切入点,并完全按照医者的思路进行模拟来完成“重复”(经验重复)的目的。我们认为这样的研究受到主观因素的局限,使研究的客观性受到质疑。

本研究是从处方入手,且研究过程中强调回避医生的主观评述和结论,尽量使研究在客观的数据中进行。中医学认为“药不离方,方不离证”,因此从方剂药物切入,对方剂功效的定性和定量计算,推导出其所适应的病证以及临床表现的主次序列成为可能,这是一个由结果到原因的逆向推理。

3.3量化的分析使人的经验变得直观

有经验的中医医生都相信“灵感”,甚至有人称中医的“辨证论治”是门“艺术”,这些都表明中医的思维方式是形象与逻辑的水乳交融,具有直观理性思维的特征和方法论,伴随中医学这一特点的是缺乏定量化的知识结构[3]。这种思维方式使中医治疗经验具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特点,往往要求学习者具有很高的悟性,这给中医学的继承带来了巨大的障碍,为中医学的传播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中医学的发展也由此受到了制约。

我们在逆向思维指导下的方剂功效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不仅基本做到了符合专家的认识(机器学习),而且为解读专家经验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数据(知识发现),更重要的是完成了对专家知识的量化表达,使人的经验变得直观,容易理解,便于学习,还可以做到重复性操作。

3.4量化的数据为新技术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近似推理理论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也遇到了难以提高的台阶,原因就是它依赖先验知识的局限,为了突破这个局限,我们必须把眼光放在新技术的寻求方面。近年来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支持向量机(SVm)方法,成为我们研究的首选,由于它具有支持高维样本、非线性建模、适用于小样本等特点,特别是能够给出所建模型泛化能力的界的特点[4],可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SVm归纳学习方法完全基于数据,不确定性推理方法可以较好地体现先验知识,在理论上,两者能在一定条件下而优势互补,但在实际研究案例中并未见报道。我们将在中医方剂功效的量化和分类研究中首次实践两者的结合,尝试SVm学习与不确定性推理方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以方剂功效为主题的方剂分类学习,并对其遣药组方规律进行有效的归纳与描述。这其中定量计算将为这一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3.5研究结果引发的中医评价技术

中医的评价问题是中医学现代化进程中的瓶颈问题,对这一问题这里不进行任何深入的讨论,只想从我们研究的结果提出一个见解:通过计算技术对方剂功效的定性和定量化处理,可在中医学理论的框架内,以方、证为中心,对临床的诊疗方案提供具有评价意义的技术。这种评价技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方证一致性评价;②效法一致性评价;③候性一致性评价;④处方药效释放率评价。

4小结

以上研究是对我们20多年对中医学信息研究的延续、自然发展和深化,围绕方剂功效相关因子的各种关系(量效关系、药效关系、候效关系、证效关系)的量化计算,提出有效的数学表达方法,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方剂功效进行分析,并实现量化的表达,是我们在中医方剂学理论的数学建模方面进行的尝试,为研究把人的经验转化为可形式化描述的知识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探讨,这不仅对中医学术和经验的传承具有原创的意义,而且对复杂系统的描述理论和计算机学习等技术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谢鸣.“方证相关”逻辑命题及其意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2):11-12.

[2]何前锋,崔蒙,吴朝晖.方剂中配伍知识的发现[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7):655-658.

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篇7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训练;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7)03(b)-0123-04

effectofdrugself-disposaltrainingonmedicationcomplianceandsocialfunctioninschizophrenicpatients

wanGXiangyangXionGYunzhenLonGJieXinJingli

Departmentofearlyintervention,thirdpeople'sHospitalofZhongshanCity,Guangdongprovince,Zhongshan528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drugself-disposaltrainingonmedicationcompliance,symptomsandsocialfunctioninschizophrenicpatients.methodsfromJuly2014toJune2015,inthirdpeople'sHospitalofZhongshanCity,84schizophrenicpatientsinsteadyphasehospitalizedwereselected,randomlydividedintotheexperimenta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accordingtotherandomnumbertablemethod,with42caseswereineachgroup.Bothgroupsreceiveddrugtherapyandroutinerehabilitationtrainingfor8weeks,inaddition,theexperimentaiongroupreceiveddrugself-disposaltrainingfor8weeks.thesepatientswerefollowed-upforoneyearafterdischarging.medicationcompliance,relapserateandsocialfunctionwereassessedbymedicationcomplianceratingscale,BriefpsychiatricRatingScale(BpRS)andSocialDisabilityScreeningSchedule(SDSS)ineverythreemonths.Resultsthedifferencebetweentwogroupsinmedicationcompliancewas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atbaseline(p>0.05);themedicationcomplianceintwogroupswereimprovedafterrehabilitationtraining,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butthemedicationcomplianceinexperimentaiongroupwas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medicationcomplianceoftheexperimentaiongroupafter6,9,12monthswas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recurrencerateoftheexperimentaiongroupwas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the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BpRSscoresoftheexperimentaiongroupafter6,9,12monthswerelow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p<0.05).theSDSSscoresoftheexperimentaiongroupafter6,9,12monthswere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p<0.05).theBpRSscoresandSDSSscoresoftheexperimentaiongroupwerenotalteredobviouslyafterdischarge(p>0.05).theBpRSscoresofthecontrolgroupwerehigherafterdischarge(p<0.05),andtheSDSSscoresofthecontrolgroupafter6,9,12monthswerehigherafterdischarge(p<0.05).Conclusionthedrugself-disposaltrainingcaneffectivelyimprovethemedicationcomplianceinschizophrenicpatientsafterdischarge,maintainthestabilityofthesymptoms,reducetherelapserateandpreventthesocialfunctiondeterioration.

[Keywords]Schizophrenia;Drugself-disposaltraining;medicationcompliance;Socialfunction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患病率、复发率、致残率高,疾病负担较重的慢性迁延性疾病。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抗精神病药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复发因素是停用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疾病的早期阶段。emsley等[1]对3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研究,维持治疗为24个月,停药1年后复发率为79%,2年后为94%,3年后为97%,提示停药后若追踪足够的时间,大多数患者将复发。因此,让精神分裂症患者较早认识到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十分关键。相关研究也认为,坚持服药是预防复发的最重要因素[2]。在精神分裂症病因至今未明的情况下,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是降低其复发的有力措施之一[3]。相关研究[4-5]显示对患者进行药物依从性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而且可以改善他们的社会功能。朱颖[6]强调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训练应是精神分裂症全病程治疗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对病情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药物自我处置训练并随访1年,探讨其对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预防复发及改善社会功能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实验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19~53岁,平均(31.32±7.21)岁;病程1~5年,平均(2.76±1.45)年;受教育年限9~16年,平均(11.24±2.03)年;已婚15例,未婚27例。对照组患者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22~54岁,平均(32.12±7.02)岁;病程1~6年,平均(2.35±1.32)年;受教育年限9~16年,平均(11.64±2.13)年;已婚17例,未婚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和/或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符合《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tenthedition,iCD-10》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7];②年龄15~60岁;③初中以上文化程度;④至少有1名家属与患者共同居住;⑤经过急性期治疗病情稳定的患者,临床总体印象表(CGi)严重程度评分≤5分;⑥经主管医生初步评估,具备基本的理解力、判断力和模仿力,能够在1h的训练中集中注意力。

排除标准:①智力障碍;②有严重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疾病;③在8周的康复期病情复发而不能继续进行康复者。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常规康复训练+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训练;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常规康复训练。药物自我处置程式选自翁永振教授编写《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操作手册》[8]中的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练程式,包括4部分技能:获得抗精神病药作用的有关知识;学会自我管理和评价药物作用的正_方法;识别和处置药物的副反应;与医务人员商讨药物治疗有关的问题。由2名经培训的护师对实验组患者进行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训练,训练采用7人一组,每周3次,每次60min,共8周。两组患者均经过8周的院内康复后出院。出院后每月随访一次,共随访1年。

1.3评定指标

①服药依从性评定:本研究采用家属及患者的报告作为测量依从性的方法,采用目前国内通用的三级评定法[9]将依从性划分为:完全依从(1分),即自愿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查;部分依从(2分),即2个月内出现3次及以上的不按时服药、或者随意加减药量或需督促、或者劝说服药和复查等;完全不依从(3分),即2个月内出现3次及以上的不愿或拒绝服药、或者拒绝复查。②病情评定:采用简明精神量表(briefpsychiatricratingscale,BpRS)[10]患者的病情进行评定,以BpRS中的精神分裂症核心症状(第4、7、11、12、15项)判定是否复发,其中任何1项评分超过5分和/或任何2项每项评分超过4分,则确诊为病情复发。③社会功能评定: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ocialdisabilityscreeningschedule,SDSS)[11]进行评估,该量表共10个项目,按0~2级评分,得分越低,表明社会功能越好。以上指标分别在入组时,出院时,出院后每3个月进行评估。

1.4评定方法

采用盲法评定,即评定者不知道评定对象的分组情况,也不能询问患者在住院期间康复的情况。评定人员是由4名经过统一培训的精神科医生组成,其一致性检验Kappa值≥0.82。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服药依从性在入组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服药依从性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3、6、9、12个月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6、9、12个月的依从性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6、9、12个月的依从性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复况比较

实验组在出院后6个月内复发1例,9个月内复发4例,12个月内复发7例,复发率为16.67%。对照组在出院后3个月内复发2例,6个月内复发5例,9个月内复发8例,12个月内复发13例,复发率为30.95%。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BpRS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在第6、9、12个月时的BpR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院后的BpRS总分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pRS总分在随访3、6、9、12个月时高于出院时Bp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两组SDS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入组时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6、9、12个月时的SDS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各个时期的SD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DSS总分在随访6、9、12个月高于出院时SD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发率高的疾病,服药依从性为复发率的保护性因素,依从性越高,复发率越低[12]。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依从性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经过8周的康复训练后服药依从性均有提高,但实验组患者经过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训练后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这与陈丁玲等[13]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训练的效果一致。樊献丽等[14]对出院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访半年,发现采用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训练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训练组(p<0.05),这与本研究的随访结果一致。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方面,药物副反应、服药态度和医患关系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家。本研究通过对实验组患者进行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训练,使患者掌握抗精神病药作用的有关知识,了解正确的自我服药的方法并对其评价,识e药物的副反应,与医务人员商讨治疗问题,这与何夏君等[15]采用的“知、会、能”三步服药训练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的方法类似。也可能与患者药物副反应的减轻,医患关系的改善及服药态度的改善有关。此外,实验组患者自出院后6个月开始服药依从性较出院时下降,提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训练对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的效果会逐渐降低。在实验组患者依从性改善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病情与服药依从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这与既往的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16-2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在急性症状控制以后常遗留社会功能缺陷,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在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社会功能没有明显改变,对照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较出院时有所下降。这与葛茂宏等[21]的研究显示药物自我处置能够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的结果不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与他们增加了症状监测这项措施有关。项玉涛等[22]对有关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与其精神症状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和其精神Y状密切相关,精神症状越丰富,社会功能受损越严重。在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病情较出院时有所加重,这可能与其社会功能的下降有关。而实验组患者病情在出院后保持相对稳定,社会功能也无明显变化,同时也提示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训练并不能改变患者的社会功能,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需要进一步行社会技能训练等措施。

综上所述,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病情的稳定,降低疾病复发率,防止患者社会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参考文献]

[1]emsleyR,oosthuizenpp,KoenL,etal.Symptomrecurrencefollowingintermittenttreatmentinfirstepisodeschizo?鄄phreniasuccessfullytreatedfor2years:a3-yeaopen-labelclinicalstudy[J].JClinpsychiatry,2012,73(4):541-547.

[2]Caseiroo,perez-iglesiasR,matai,etal.predictingrelapseafterafirstepisodeofnon-affectivepsychosis:athree-yearfollow-upstudy[J].JpsychiatryResearch,2012,46(8):1099-1105.

[3]LibermanRp.HandbookofpsychiatricRehabilitation[m].newYork:macmillan,1992.

[4]王国宁,王志英,刘国莲.药物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14,36(,9):801-802.

[5]刘朝玉,侯丽华,黄海峰.药物管理训练式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BpRS及SDSS评分的影响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9):2625-2627.

[6]朱颖.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训练[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20(6):129-130.

[7]范肖冬,汪向东,于欣,等.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8]翁永振.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56-215.

[9]江开达,李淑春,罗星光,等.精神分裂症病人维持治疗中的依从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7,30(3):167-170.

[10]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7:233-237.

[11]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3-166.

[12]宓为峰,u连勇,李梓萌,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复况的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2,45(1):25-28.

[13]陈丁玲,肖南,陈志明.自我药物管理对社区康复患者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4(8):150-154.

[14]樊献丽,武克文,赵强,等.药物自我处置技能程式训练在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0):3192-3195.

[15]何夏君,丁寒琴,崔虹,等.“知、会、能”三步服药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2):708-710.

[16]向应强,翁永振,侯也之,等.药物自我处置和症状自我监控技能训练对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作用初探[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3):153-156.

[17]张玲,何芬兰,张进祥,等.药物自我处置程式对精神分裂症依从性、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10):603-606.

[18]王敏超,蔡进伟.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7):142-145.

[19]张玲,何芬兰,张进祥,等.药物自我处置程式对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1):603-606.

[20]杨杨,胡昌清,陈静等.精神科门诊服药依从性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3):165-169.

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篇8

关键词:药效学;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微泵给药

项目名称: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wFY018

重症监护室(iCU)内的各专科危重患者,其免疫功能大多低下,尤其在合并敏感菌感染时,及时、合理的选择对病原菌有效的抗生素和选择最为有效的给药方式,成为治疗成败的关键[13]。抗生素药效学的基础研究认为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的给药方式比传统的分次给药方式能更有效的控制致病菌感染[2],如果本临床研究及临床循证医学能证实常规剂量的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持续微泵给药能更为有效的控制致病菌感染,就能满足社会对提高医疗质量、减低医疗成本的要求。

资料与方法

1.研究的目的

药物持续泵入治疗在临床较多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抗生素的使用方法仍以静脉分次注射为主要途径,抗生素持续静脉泵入的临床可行性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抗生素药效学的基础研究支持该途径的治疗效果,但仍缺乏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研究,本课题主要初步探讨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静脉持续泵入抗生素的可行性,并与传统静脉分次输注抗生素进行疗效的对比观察,以期为抗生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在临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

入选对象:病例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月间入住我院综合iCU中下呼吸道感染且致病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敏感的患者120例,男78例,女42例,年龄37~72岁,中位年龄54岁,体重64~80kg。原有基础疾病:CopD28例,颅脑外伤手术后23例、高血压20例,冠心病14例,气管切开术12例;脑梗死8例、糖尿病6例,慢性酒精中毒性肝病3例,贫血3例,急性肾衰和/或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胸部X线表现:病变局限在叶内37例,病灶累及二叶肺或呈双肺多叶渗出病变18例。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第七版《内科学》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入选患者肝、肾功能均正常。

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患者;2)既往有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3)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史的患者;4)复杂性感染需几种抗菌药物联合治疗者;5)既往有慢性疾病长期使用抗生素或者糖皮质激素的患者;6)入组后发现不符合入选标准者;7)依从性差,不能按试验方案完成试验者;8)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化验值明显异常,不宜继续用药者;9)用药72h后病情无改善或有加重者。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性别、病情程度、疗程及伴随疾病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本项临床试验的试验条件与病例分配符合试验方案要求和统计分析要求。两组性别、平均年龄、基础疾患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相仿,参数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显示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见表l)

3.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的设计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持续静脉泵入抗生素,对照组:分次静脉输注抗生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治疗后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

给药方法:试验组:特治星4.5g:首剂给予4.5克负荷量后用生理盐水200ml溶解9克稀释后持续静脉泵入,10毫升/小时,24小时总剂量13.5克。

对照组:特治星4.5g用生理盐水100ml溶解稀释静脉点滴,每8小时一次,24小时总剂量13.5克。

4.观察指标

观察给药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及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给药前,及治疗后第3,7天各查一次pao2(Kp)、CRp(mg/L)、t(℃)血常规、肝肾功能、痰培养+药敏试验。同时进行临床疗效判断、病原学评定及不良反应评价。

5.疗效评定标准

(1)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根据1993年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标准》[13]按痊愈、显效、进步、无效四级评定,痊愈与显效合计为有效,计算有效率。

(2)病原学评定标准:按清除、未清除、替换、三级评定,计算细菌清除率。

(3)不良反应评价:观察皮疹、肝肾功能损害、粒细胞减少、胃肠道不适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分析与试验药物之间的关系,按有关、很可能

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无关五级评定,前三者为不良反应。

6.研究用药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星),静脉粉针剂,每瓶4.5g:是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组成的复合制剂,血浆半衰期0.7~1.2小时,且不随给药浓度和时间有所变化。其中他唑巴坦是最新一代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与β-内酰胺酶自杀性结合,能有效抑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活性;另外,其与哌拉西林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相似,可避免哌拉西林遭受酶的破坏,从而增强了哌拉西林的抗菌活性[1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星)配置成溶液后性质较为稳定,在室温条件下可保持效能24小时,便于长时间静脉泵入。符合本研究用药条件。

7.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试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或频数表示,受试对象在年龄、体重、病程、疗程及平均住院天数的数据采用t检验;在性别、伴随疾病、用药前发热例数、白细胞升高例数及细菌培养阳性例数、细菌清除率的数据采用x2检验;受试对象在wBC、GR和pao2等指标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内的重复测量数据采用方差分析F检验,先用mauchly’stest来判断球对称性,如对称采用Sphericityassumed法,如不对称采用Greenhouse-Geisser法;受试对象治疗后临床疗效(痊愈、显效、进步及无效)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0.05。

8.结果

1.实验室指标及体温的比较

表2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及体温

观察指标wBC(×109):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比较:F=58.314,p=0.000,两组间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3天、治疗后7天组内比较:F=1430.19,p=0.000,不同治疗时间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指标GR(%):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比较:F=40.781,p=0.000,两组间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3天、治疗后7天组内比较:F=251.258,p=0.000,不同治疗时间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指标pao2(Kp):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比较:F=78.236,p=0.000,两组间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3天、治疗后7天组内比较:F=733.009,p=0.000,不同治疗时间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指标CRp(mg/L):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比较:F=34.672,p=0.000,两组间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3天、治疗后7天组内比较:F=1540.89,p=0.000,不同治疗时间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指标t(℃):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比较:F=0.179,p=0.681,两组间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3天、治疗后7天组内比较:F=213.891,p=0.000,不同治疗时间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临床疗效评价

表32组患者治疗后3天临床疗效比较

Z=-3.656p=0.000

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Z=-3.656p=0.000,由表3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治疗3天后和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临床疗效(痊愈、显效、进步、无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总有效率85%,而对照组为60%。

表42组患者治疗后7天临床疗效比较

Z=-3.329p=0.001

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Z=-3.329p=0.001,由表4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治疗7天后和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临床疗效(痊愈、显效、进步、无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总有效率95%,而对照组为86%。

3.细菌学疗效评价

本次临床试验共分离出致病菌98株,试验组51株,对照组49株,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85.0%(51/60)和81.6%(49/60)。试验组有2株未清除,对照组有10株未清除,故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0%(49/51)和79.4%(39/49),采用chisquaretest,χ2=6.656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5、表6。

表5治疗7天后2组患者细菌学清除率[例(%)]

χ2=6.656p<0.05

表6治疗7天后2组患者细菌培养及清除结果

4.疗程及住院天数对比

表72组患者疗程及住院天数比较(X+S)

采用independent-samplesttest,由表7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和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留住iCU天数减少,(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社会效益理想。

5.安全性分析

表8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对比

由表8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两组不良反应均主要为胃肠道不适,患者均可耐受,无需特殊处理即可。两组患者在试验期间和试验结束后的随访期内均未主诉不良事件。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一例轻度肾功能异常,血清肌酐短暂轻微偏高,未经特殊处理停药后恢复正常,列为可能有关,试验组一例用药后24小时肝功能轻度异常,48小时后未经特殊处理即恢复正常,列为可能有关,对照组两例治疗7天后痰液培养为白色念珠菌,菌群失调,列为有关。

9.讨论

抗菌药物的选择和安排合理的给药方案致关重要,是影响严重感染患者预后的关键性因素[4]。感染程度越重,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和给药方案越显重要,对预后影响亦特别明显。Valles的前瞻性研究显示若早期抗菌药物使用不恰当,严重感染的病死率高达63%。而使用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则病死率可显著降低到31%。恰当的抗菌药物使用,对严重感染预后的影响如此明显,以至于超过了糖皮质激素、早期目标性复苏治疗和活化蛋白C等治疗措施对严重感染预后的影响。探索规范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手段,探讨不同抗生素给药方法,为目前的当务之急。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菌药物,仅仅是正确应用抗菌药物的第一步。结合本次研究提示:持续泵入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在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改善上优于传统的静脉分次给药,且疗程较短,患者在iCU的留驻天数也有较为明显的缩短,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增加了社会经济效益,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均较少,主要为胃肠道不适,无需特殊治疗。由此可知正确的抗菌药物剂量和应用方法有赖于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应了解抗菌药物的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以保证感染部位有足够的抗菌药物组织浓度,同时减少耐药的发生。

10.小结

研究表明,作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杀菌效应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高于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问。给药方法不当,可导致治疗失败,或影响药物杀菌作用的充分发挥,或导致耐药变异菌生长。合理的给药方案是尽可能延长血药浓度高于miC的时间。最佳给药方法是小剂量均匀分次给药、甚至持续给药。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各项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持续静脉泵入的方法延长了给药时间,充分发挥了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的杀菌效应,并可减少抗生素的用量,接受持续静脉泵入治疗的患者在疗程及平均iCU留住天数也小于对照组,大大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可取得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由此我们认为可以改进传统的时间依赖性抗生素临床用药方法,使用微泵持续静脉泵入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可获得较好的生物学效应、临床疗效及社会经济效益效应。

参考文献:

[1]王东浩,王伟,王勇强,等.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细菌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2):151-153.

[2])张锡明,朱荣贤,郭淑霞,等.抗生素应用与医院感染的关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4,4(4):246-248.

[3]Craigwa.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parameters:Rationaleforantibacte-rialdosingofmiceandmen[J].ClininfectDis1997,26:1

[4]wHo.improvingthecontainmentofantimicrobialresistance[S].58thwHa,2005

[5]mosdellDm,morrisDm,Voltunaa,etal.antibiotictreatmentforsurgicalperitonitis[J].annSURG,1991,214(5):543-549

[6]peraltaG,SanchezmB,GaridoJC,etal.impactofantibioticresistanceandofadequateempiricalantibiotictreatmentintheprognosisofpatientswithescherichiacolibacteraemia[J].JantimicrobChemother,2007,60(4):855-863

[7]mandellLa,wunderinkRG,anzuetoa,etal.infectiousDiseasesSocietyofamerica/americanthoracicSocietyconsensusguidelinesonthemanagementof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inadults[J]..ClininfectDis,2007,44(2):S27-72

[8]KoLLeFmH,ShermanG,wardS,etal.inadequateantimicrobialtreatmentofinfections:ariskfactorforhospitalmortalityamongcriticallyillpatients[J].Chest,1999,115(2):462-474.

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篇9

【关键词】2型糖尿病;访谈;用药指导;血糖波动;药剂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interviewmedicationguidefor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indexinfluencingthebloodsugar.method:theclinicaldataofdiagnosisandtreatmentof200t2DmpatientswereretrospectiveanalyzedfromJanuary2013toDecember2014inourhospital,and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accordingthemethodofrandomnumbertable,100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receivedroutinemedicationguidance,theobservationgroupwasgiveninterviewmedicationguidancemeasures,thebloodsugarlevelstatisticaloftwogroupswerecompared.

Result:Beforetheintervention,thedifferenceoftwogroupshad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1monthaftertheintervention,theobservationgroupindexwere(5.82±0.42)mmol/L,(7.41±0.66)mmol/Land(5.38±0.32)%,thecontrolgroupwere(7.85±0.72)mmol/L,(9.63±10.64)mmol/Land(7.21±0.56)%,bloodglucoseindex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withthatbeforetheinterventionsignificantlyimproved,thepatientsin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improveddegree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interventionoftwogroupsaftermedicationknowledgeratethanbeforetheinterventionsignificantlyimproved,respectively96%and80%,theimprovmentthesituationof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type2diabetesmellitus;interview;Druginstruction;Bloodglucosefluctuation;pharmacy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0%左右[1]。随着对高血糖研究的深入,高血糖与降糖药物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用药不合理是导致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及增加并发症的风险[2]。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与用药指导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访谈型用药指导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用药指导方式,着眼于改变患者的治疗动机,以达到改变其生活习惯的目的[3]。在访谈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主要是通过发现与妥善处理患者行为改变过程中的不良用药习惯,进而达到增强患者用药行为改变的内在动机,其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4]。本文探讨了访谈型用药指导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旨在为糖尿病的用药指导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t2Dm诊断符合wHo相关诊断标准,随机分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男67例,女33例;年龄50~87岁,平均(73.29±10.22)岁;病程6~27年,平均(17.07±8.94)年;体质指数(Bmi):23.4~27.5kg/m2,平均(24.8±2.83)kg/m2。对照组男66例,女34例;年龄48~86岁,平均(70.37±9.31)岁;病程3~22年,平均(16.05±8.75)年;体质指数(Bmi):23.57~27.24kg/m2,平均(24.64±2.75)kg/m2。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与用药指导,观察组给予访谈型用药指导措施,药剂师主动与患者交流,主要是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述有关糖尿病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认识糖尿病的常用药物等,通过了解积极的参与治疗,增强遵医嘱行为,养成健康的用药习惯。告知患者要根据糖尿病的病因选择降糖药。如果胰岛素缺乏宜选用磺酰脲类和对乙基苯甲酸。磺酰脲类是使用历史最久并非常有效的一种降糖药,但是它能引发低血糖和体重减轻,对磺胺药物过敏或者有肾脏疾患者不能服用[5]。乙基苯甲酸(瑞格列奈)餐前服用,因此当你未进食时就不用服药,非常方便。有肾脏病变患者也可以服用对乙基苯甲酸,但是可能会引起体重减轻。噻唑类(格列酮类)和双胍类(二甲双胍)能促进细胞利用葡萄糖。格列酮类只需要服用1次/d,并能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但是会引起体重减轻。二甲双胍不会引起体重减轻或低血糖症,还能改善血脂,但是有恶心、呕吐、腹泻的副作用,有肾脏、心脏或肝脏病变者或过度饮酒者都不能服用[6]。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阻断肠道吸收糖类,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它没有减轻体重的副作用,但是能引起胃肠胀气,排气增多和腹泻。患者须咨询医生与药师确定哪种药物最适合自己[7]。

1.3观察指标检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及治疗1个月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自行设计2型糖尿病用药知识掌握情况表,调查患者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分为完全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掌握率=(完全掌握+部分掌握)/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血糖控制效果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BG、2hBG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的血糖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用药知识掌握率干预前两组的用药知识掌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用药知识掌握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之而来,人们的疾病谱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其中糖尿病是人们由于糖代谢紊乱导致的疾病[8]。糖尿病目前已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普遍流行,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iDF),2000年全球有1.51亿糖尿病患者,而目前糖尿病患者已达到2.85亿,按目前的增长速度,估计到2010年全球将有5亿人患糖尿病[9]。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生物学作用障碍所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病因不是很明确,但是目前已经知道是胰岛素这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是胰岛素的分泌减少,也可能是胰岛素功能减弱,或者两者兼而有之[10]。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患者在医院就诊人群中占有较大比例,糖尿病一旦确诊,一般需要终生服药,因此合理用药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的控制及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2]。初期糖尿病以药物控制为主,药物控制不佳的情况下,建议配合胰岛素治疗,降糖药物临床分类较多,基于此,临床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用药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访谈型用药指导是临床最新用药指导方法,对于访谈者的药剂师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底蕴,除了专业糖尿病患者教育知识以外,药剂师的药物知识储备非常重要,访谈者会遇到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进行沟通访谈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的患者进行沟通知识的转换,因材施教[11]。访谈前要详细查阅患者的详细情况,以便在访谈过程中能够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用药措施,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糖尿病患者遵医治疗的依从性,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12]。

在访谈过程中,要重点向患者介绍药物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比如双胍类降糖药的禁忌证有:肝肾功能损害、慢性胃肠病、消瘦、黄疸;严重心血管病,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明显的晚期合并症,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服药后严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严重营养不良者[13]。另外对于药物的副作用也要提前告知患者,比如,双胍类药的副作用与其剂量有关的消化道副作用,如苯乙双胍可在65%的患者中发生,主要表现为口内有金属味、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部不适、腹泻,二甲双胍在20%的患者中有轻度暂时性胃肠道反应。乳酸酸中毒:苯乙双胍>100mg/d,老年患者或肝、肾、肺慢性疾病患者,贫血、肾功能不良患者易发生乳酸酸中毒,二甲双胍少见,仅为苯乙双胍的1/50。

在用药指导过程中,很多患者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是感觉降糖效果不好就随意更换药物,这是错误的用药习惯,任何一种药物起效都需要一定时间。不同类型的降糖药需要的起效时间也不同[14]。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药,包括磺酰脲类和对乙基苯甲酸,在1周内才会达到全效[15]。阻断肠道吸收糖类的药起效迅速,适用于每餐。增强胰岛素效能的药,即“胰岛素增敏剂”,包括双胍类和噻唑类。二甲双胍(目前唯一被批准的双胍类)在1周内达到全效[16]。噻唑类药物几乎3周内都不会起效,并可能在10~12周内都不会达到全效。患者应在家监测药物对血糖的作用,在开始用新的治疗药物或考虑改变药物剂量时,应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17]。

通过本研究可见,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BG、2hBG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用药知识掌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类同,可以进一步进行临床干预研究。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指标分别为(5.82±0.42)mmol/L、

(7.41±0.66)mmol/L、(5.38±0.32)%,对照组分别为(7.85±0.72)mmol/L、(9.63±0.64)mmol/L、(7.21±0.56)%,两组的血糖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对糖尿病用药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导,用药依从性不甚满意。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加强用药指导,以一种患者能够轻松接受的方式接受治疗,访谈型用药指导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提高患者的合理用药知晓率,是一种积极有效的用药指导方式,由于本研究纳入对象较少,观察时间相对较短,仍需要大规模临床推广应用[18]。

参考文献

[1]淮盼盼,陆萍静,王霞,等.糖尿病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11):3720-3722.

[2]胡秀萍.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7):70-71.

[3]邓琼,冯琼华,王薇,等.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行为特征对健康教育影响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8):6-8.

[4]黄金鑫,吕肖锋,李娟,等.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早期血糖波动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3):200-203.

[5]龙艳,苏珂,彭鹰,等.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2(5):147-150.

[6]王敏,苏晓飞,马建华,等.门冬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和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4,40(4):430-432.

[7]闫文亮.加强药房管理塑造药剂科窗口服务形象[J].中国医学创新,2010,7(4):169-170.

[8]邓雪梅,刘君海,骆建梅,等.健康教育路径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85-87.

[9]康青松.定期健康体检对中老年人的重要性及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154-156.

[10]滕爱林.糖尿病患者认知与遵医行为相关因素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8):1487-1488.

[11]孙雪莲,石永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管理之我见[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8):115-116.

[12]洛佩,程千鹏,武晋晓,等.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准确性评估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9(11):954-958.

[13]张洁,董闪闪,康岩,等.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9):3410-3413.

[14]蒋娟,徐灵莉,高丽,等.糖尿病病人自护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4,28(1):282-285.

[15]李菁,李峥,marienolan,等.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2):207-211.

[16]何筱莹,李梅忠,阮佩珊,等.互动模式健康教育在改善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3):1450-1452.

[17]pateln,mishraV,patelp,etal.astudyoftheuseofcarbamazepine,pregabalinandalphalipoicacidinpatientsofdiabeticneuropathy[J].JDiabetesmetabDisord,2014,13(24):62-66.

药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篇10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药理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7-1576-02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如学生应怎样去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有什么关系,复习有哪些好的方法,等等。教育心理学在19世纪末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历史上的许多教育家已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根据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地说明了学习的概念,这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的标志,也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及精神病学的发展都对教育心理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使它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传统教育中,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其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在现代教育中,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学习,这些特点在《药理学》教学中表现的较为突出。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的基本学科之一,是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为基础,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为指导临床各科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的桥梁学科。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药理学一方面研究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研究药物本身在体内的过程。它与主要研究药物本身的药学科学,如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制药学等学科有明显的区别。

因此,药理学的教学既要求清晰明确的讲述药理学的理论知识,将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药理学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又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药理学的内容与临床用药的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药理学》教学中合理应用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些理论方法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是笔者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尝试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促进教学、提高效果的一些体会。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等很多方面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如果能够合理应用,对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观的应用 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的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比较可靠的一种解释、假设,它不是绝对的、唯一正确的答案,也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因此,在《药理学》教学中,要充分启发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不能将书本上的内容与结论教条化。例如,在讲授《抗心绞痛药物》这一章节时,除了要讲授药物可通过舒张冠状动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或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而增加冠状动脉供血;药物也可通过舒张静脉,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前负荷;舒张外周小动脉、降低血压,减轻后负荷;降低室壁肌张力;减慢心率及降低收缩性等作用而降低心肌对氧的需求等作用机理以及具体的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类,肾上腺素B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等药物以外,为开拓学生视野,最好还能够提到除了外源性的药物,机体自身也会产生诸如sp、CGRp等许多内源性的心肌缺血保护物质。而且其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抗心肌缺血药物开发的研究热点。这样就将学生的视野引向书本之外,强调新的思维方向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与浓厚的求知欲。

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观的应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他们原有的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因此,教学应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即注重“先行组织者”的重要学习意义。先行组织者是指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涉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用学习者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清晰地将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结构和新的学习任务联系起来,这种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引导性材料就是先行组织者。

在《药理学》教学中,内容涉及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基础学科,甚至还会涉及一些临床学科的内容,这就要特别重视“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利尿药》这一章节时,涉及一对辩证的矛盾关系:即使用利尿药时,一方面可以使肾的稀释功能降低;另一方面可以使肾的浓缩功能也降低,从而排出大量渗透压较正常尿为低的尿液,表现为强大的利尿作用。肾脏既有浓缩尿液的功能也有稀释尿液的功能,是理解利尿药药理作用的关键,但如果直接讲授这一部分内容则比较抽象并具有一定的“自相矛盾”性,因而比较难以理解。因此,充分讲授清楚肾脏泌尿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等相关内容,将其作为理解利尿药具体作用部位和作用机理的“先行组织者”内容,就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理解这一难点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也证明了这一点。

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观的应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双向建构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在《药理学》的实验教学中,经常需要应用各种给药技术,在讲解“皮内注射”这一方法时,语言描述是不能让学生直观地明确进针的手法与进针深度的。但如果告诉学生“皮内注射”其实就是医院门诊中护士给就诊患者作皮肤试敏的注射方法,那些有此经历的学生往往能够很好的掌握这一给药技术。这一点充分说明了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只有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经历更多更好地结合,才能顺利地转化为学生自身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更好的为学生所接受,也就是知识为学生所“建构”。

2 教育心理学感知规律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照感知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来组织教学,突出教学内容的特点,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感知规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强度律 是指教学刺激信号的相对强度要恰到好处。在教学中,要求教师上课前例行检测调整多媒体语音系统的

音量,讲课的音量要适中,太高太低都可能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ppt字迹、背景色彩都要细心设计。《药理学》的内容涉及解剖、组肝、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基础学科,学生的普遍感觉是“内容较杂”,因此,更应注意多媒体课件主色调对人的情绪影响,一般来讲,由于蓝色是一种冷色调,具有使人的情绪稳定,思维集中的心理作用特点。因此《药理学》课件的背景色彩多以淡蓝等冷色调为主。

2.2 差异律 即对象与背景之间差别的知觉规律,差别越大,越易使对象从背景中区别出来,从而使得感知对象能被学生清晰地感知,因此,在《药理学》教学中,应力求使讲述的重点与难点,在颜调、声音强度、形状大小、线条粗细、材料内容和性质等方面与其它的内容具备明显的差异,以利于学生感知。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一章中,与很多药物不同,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一个重点内容,因此,在板书或多媒体课件中,要将该部分内容以特殊的字体或颜色标出,以示差别。

2.3 活动律 活动的对象更容易被我们感知,因此在教学中,应多采用活动教具、活动模型及现代化的视听传媒,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这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抗心律失常药物》一章中,关于冲动传导障碍与折返激动的形成这一部分的内容,如果单纯用语言来描述,往往不宜理解,但使用十几秒钟的Flas,则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全面、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很容易理解。

2.4 组合律 感知对象时空上接近、形态上的相似都容易被知觉为一组对象,从而利于理解与记忆。在教学过程中,直观材料和教学内容应力求在时间、空间上组成有意义的或有规律的系统,以便于学生整体感知。因此,在《药理学》教学中,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应力求布局合理、顺序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同时,注意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以促进学生整体感知与理解。在讲授《有机磷酸酯类的毒理与胆碱酯酶复活药》这一章节时,充分利用美国电视系列片《Dr.House》中的情节让学生生动形象地了解了有机磷酸酯中毒的病理特点、生化改变、临床表现与治疗用药和疾病转归,使药学专业的学生对有机磷酸酯的发病机理与临床用药过程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药理学》课程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形象地体会到了“药理学是为指导临床各科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的桥梁学科”这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