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十篇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十篇

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0:06

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篇1

[关键词]:无机化学;发展前沿

化学是一种广泛运用于人们生活与工作中的自然科学,是一种基于原子、分子层次,进而对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的科学。而无机化学作为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二级学科及分支,细致研究了无机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和相关化学。例如:碳氧化物、硫化物、碳酸及碳酸盐都属于无机化学的研究范围。

由于当前科研工作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多个领域的研究都出现相互渗透并且相辅相成的现象。目前,无机化学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偏向新型的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以及对新研究领域的不断探索,并对其进行持之以恒的开辟和建立。

例如,生物无机化学是生物学和无机化学相互渗透的边缘学科;固体无机化学是21世纪大热的新型研究方向。

1、无机化学的发展进程

早期的人类在发展中逐渐学会了使用闪电击打木头致燃烧而产生的火到后来的“钻木取火”也就是使用一定的技术使化学元素充分地为人类所用,当然那时的技术还是较为低级的,不够成熟的。再到后来的古代中国煅烧陶瓷,锻造青铜器,直到这时,人类才真正地开始使用“高级”的技术,运用化学原理和知识技术将某些元素转变为性质不同,用法不同的物质。由于最初的化学研究多为无机物,所以近代无机化学的开始也标志着近代化学的开端。

近代化学始于英国的玻意耳、法国的拉瓦锡以及英国的道尔顿。玻意耳对化学基础做了许多基本研究,比如氢气、磷的制备,金属酸的反应以及燃烧反应等。他着重强调了元素和与合物间差别所在,为化学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拉瓦锡再使用天平测量之后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这也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同时,他确定了物质燃烧是基于氧化作用,了持续百年之久的“燃素说”,以此促进了化学的发展。而英国的道尔顿则提出了原子学说,说明一切元素都是由不能再分割的原子所组成。由此,化学这门科学正式宣告成立。

19世纪30年代时,化学领域已知的元素已达60多种,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对这些元素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从而发现了元素周期律。随后,他将已知的元素按性质进行分类,并绘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对以后化学的人工合成新元素以及各元素之间的性质类比、寻找替代元素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元素周期表也对无机化学的现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理论支柱。无机化学的研究重点在于解决材料、能源、生命、信息和环境等领域中的科学问题。在1945年核弹,计算机等相关技术的成熟后,原子能技术、计算机、通信等技术大大地推动了无机化学的发展。

现代无机化学的发展同样运用到了大量物理方法和数学定量计算,正在由一个单一学科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迅猛发展。例如:二茂铁的合成是这一时代的重要特征,二茂铁是最早被发现的夹心配合物,二茂铁的合成打破了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界限从而开始复兴无机化学。由此,无机化学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同其他化学学科分支一样,从描述性科学向推理性科学过渡、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从宏观向微观深人。

2、无机化学的研究及运用方向

2.1生物无机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是现今无机化学学科中一门运用较广泛的分支学科,它是生物学与无机化学的交叉产物。其研究对象多为生物体内的金属(和少数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之广,从分子颗粒大小来说,其涵盖了从生物小分子到生物大分子;从研究的系统来看,它又囊括了从单独的生物分子到整体生物体系。而近年来,研究者们又开始了对细胞层次的研究,并且逐年扩大对其的研究规模与研究力度。

而我国对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稀土元素生物无机化学、药物中的金属及抗癌活性配合物的作用机理、金属离子与细胞的作用、生物矿化,环境保护等方面。其中,在研究金属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作用、生物大分子与金属配合物的相互作用、生物矿化、金属离子生物效应的化学基础以及无机药物化学等方面都具有了相对成熟的研究团队与相对固定的研究方向,并且,研究队伍也趋于年轻化。

对生命过程的研究是生物无机化学中最重要的研究之一。生命过程的核心之一是能量的转换,而能量转换的中心过程是电子的传递,因而生物电传递成为近年来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包括以微生物培养基为电解液的生物原电池研究以及对生物电的利用。

我国的生物无机化学是在国际学术潮流引领之下,初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光中,在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不仅得到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且涌现一大批愿为科学献身的年轻人才。而从长远来看,我国生物无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将趋向于生物大分子更深层次的研究,并且逐步在国际无机化学领域展露头角。

2.2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使用一定的化学技术从源头彻底治理或减少现代工业和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对大自然有明显危害作用的副产物,而不是先污染再治理。

近年来,研究开发无毒、无害的原料代替有毒、有害的原料来生产所需要的化工产品等等已经成为绿色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比如对新型制冷剂的研究,当人们已经意识到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效果明显的氟利昂对环境有着极大的伤害,例如,氟利昂会破坏生物赖以生存的臭氧层,加剧温室效应等等。就开始了对新型制冷剂的研究。比如碳氢化合物特别是丙烷已经在石化工业大型制冷装置中应用多年。因为丙烷具有优良的热力性能,相对分子质量比氨大,但不及氟利昂中的CFC、HCFC、HCF的效果显著。除此之外,还有能够防止白色污染的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及应用等。因此,绿色化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2.3固体无机化学

固体无机化学是一门由固体物理、无机化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固体无机化学趋向于研究无机化学材料的性质、组成、结构、制备、功能等一系列相关领域,属于现今无机化学领域中研究较为热门,运用较为广泛的学科。

在该领域,研究人员们不断发现了许多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合物,如:C60、纳米材料、火箭助燃剂n2H4等等。同时,研究人员们也在原电池,电解池等方面广泛应用了固体无机化学方面的知识,并获得了较为重大突破,可以使化学物质在电流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能量以及物质充分地为人类所用。而在对盐类水解的相关研究中,研究人员们发现便于找到元素内在的性质和微观数据的方法,从而引导人们制造出更加精密的测量仪器和材料,在无机化学中起到了不容小视的作用。在固态物体中,有着比液态和气态更复杂的结构,所以对固体无机化学研究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

3.结束语

面对不断加快的生活脚步、面对不断提高到人民生活需求与对自然改造的要求、面对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的高速崛起、快速发展的挑战,化学作为“前辈”学科也在不断地进步出新,努力设计出新型品种来满足国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使人类的生活方式更加简单。当然,对化学的研究最终的目的是造福国家,造福人类,尽管人们也已经发现了许多,但是,大自然是无穷无尽的,还有更多的未知世界等待我们的探索。虽然这很困难,但是我相信,我们在国家和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克服种种困难完成我们的任务,推动国家的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杨频,我国生物无机化学的发展,化学通报,1999,12

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篇2

研究生新生学习动机有效激发研究生一年级通常是学习动机最为弱化的阶段,有些学生因为考研长期的刻苦学习而产生学习疲劳感,有些学生因为被调剂到非理想学校或专业而产生心理困惑进而自我怀疑甚至厌学。因此,如何调动研究生新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研究生新生学习的自主性,是本文阐述的重点内容。笔者将从明确学习需要、坚定学习目标、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意志、加强学习交流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明确研究生新生的学习需要

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的产生基础,是激发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内部激活动力。学习需要是学生追求学业成就的心理倾向,需要的程度越强烈,学习动机就会越强,学业成就感才会得到满足。每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需要,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活动需要、归属需要、发展需要、实现理想需要。作为研究生新生,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就是自己到底为什么要读研?是为了满足自我的物质需求,还是想在精神上获得更大的满足?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已不再是过去就业的“宠儿”,研究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甚至有的就业情况还不如本科生,这让刚刚走进研究生生活的学生们感到困惑与迷茫。但残酷的现实并不是逃避学习压力的借口,机会永远是给准备好的人的。所以对刚刚走进研究生生活的同学来讲,首先,要摆正学习心态;其次,是明确自己所需,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自我激发,才会有获取成功的机会;反之,如果只是终日沉浸在对现实的抱怨当中,对自己的现状视而不见,最后也必定一无所获。

二、坚定研究生新生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习动机的发展方向。学习目标是指学习活动所追求的预想结果,具有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对研究生新生来讲,在明确自我学习需求之后,接下来就是明确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目标,并坚定不移的为自己的选择做出努力。例如,有的学生很喜欢搞学术研究,那么毕业后是想继续考博、出国深造,还是选择进入科研机构工作,都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考虑,总目标一旦确立,就要马上付出实际行动。学习动机有了指引的方向,便会产生强大的动力。但有很多同学都是“三分钟热血”,尤其是入学的新生,对“研究”没有明确的概念,研一时不懂得规划,到了研二、研三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想研究什么,便为时晚矣。因此,每位新生都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和主导需求确立学习目标,并踏踏实实的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最终目标才会实现。否则,方向有误,再强大的学习动机也无法促使个人完成理想的学习目标。

三、培养研究生新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关键基点。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带有兴趣地接受间接经验远比被动的接受要来得快。因此,兴趣的培养是激发研究生新生学习动机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对于进入理想院校专业的研究生新生来讲,因为他们有一定的专业兴趣,才会选择攻读。但当他们深入研究并发觉有很多内容跟自己期望不符时,便会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此时的关键是要重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重新认知自我需求并找出问题所在。如果因为学业难度增大而使学习动机减弱,那么就应该调整学习方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如果只是暂时遭受挫折而丧失学习兴趣,就要鼓励其加强意志品质。对于调剂到非理想院校或专业的研究生新生来讲,很多因为“不喜欢”而产生内心抵触感。但既然选择了调剂,就应该调整好心态,多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对自己的综合发展只会利大于弊,并且研究生期间自我学习的时间非常充分,完全可以自我弥补。兴趣是可以培养的,针对这种新生情况就应该从激发他们的内部学习动机着手。例如,面对一个陌生的专业可以首先了解它的就业前景,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利用学科优势激发自己的学习欲望;知识可延伸和扩展的领域是无限的,新生也可以结合自己以前专业的内容,探寻不同专业知识的结合点,发现创新元素,并将其应用到自己从事的学术研究当中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四、增强研究生新生的学习意志

学习意志是学习动机的坚强后盾。学习意志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按照既定的目的,自觉克服困难,主动调节内外活动,以达到预定学习目的的心理品质。学习决心、学习信心、学习恒心是学习意志在学习者的心理过程中的三个表现阶段。虽然每个人都能够拥有强大的学习动机,但是能否维持这种强烈的状态就要取决于个体的学习意志。研究生新生在经历了一年考研辛苦备考后,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上都会产生学习疲倦感,“不想再碰一下书本”是很多研究生新生的真实写照。这时除了要靠外部动力的激发,关键在于个人的意志品质。研究生阶段的大部分学习内容都要靠个人努力完成的,能否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坚持不懈的,自觉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抱怨、不气馁才是保持强大学习动机的关键。只有不断鼓励增强新生的学习意志,促使其下定学习的决心、树立学习的信心、保持学习的恒心,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五、加强研究生新生的学习交流

学习交流是学习动机的新鲜血液。众所周知,导师是研究生生涯中最重要的影响人物,所谓“严师出高徒”,导师的严格要求会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以严谨的态度面对学术研究和日常工作。导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水平可以由内而外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内部学习动机也需要外界刺激的强化,也就是说要不断的和导师交流,才能及时汲取新的能量,从导师提供的研究方向、思维方法中寻找的灵感,激发自我学习兴趣。但是大部分德高望重的导师都是“身兼数职,日理万机”,有的新生因为畏于导师的“职务”,不敢主动联系导师,因此新生应该克服羞涩的心理,主动加强与导师的沟通交流,在学业上有什么困难应该即时向导师汇报,相信没有哪位老师会拒绝帮助一位好学的学生。美国一所著名大学的校长曾说过,学生学习过程中有80%的知识是从同学中学得的。除了和导师交流之外,研究生新生还应当多与同学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课堂讨论中,不同的学习观点、态度和方法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所以说,学习交流是增强学习动机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不断地交流才会强化学习动机,让新生时刻保持一种新鲜的学习状态,激发其求知欲望。

参考文献:

[1]林毓奇.大学学习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1999.

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篇3

关键词:意识;认知科学;范式

abstract:inthecurrentcampaignofscientizingconsciousnessstudy,cognitivescienceisregardedasthefrontierofthe21st?centuryintelligentrevolution,whichhasbecomethemainorientationofconsciousnesspsychologystudy.consciousnessstudyasthepatternofcognitivesciencehasencouragedmanyissuesinbasictheoryandleadingadvancementsinresearchmeansandtechnology,graduallyremovingthestateof“nothingness”and“obscurity”oftraditionalconsciousnessstudy.thecurrentviolenttransformationandsteadyreorganizationofthetheoreticalpatternofconsciousnesssciencemightofferagenerativeopportunityfortheoreticalinnovationinconsciousnesspsychology,andmeanwhilefaceadilemmaofnewadvancement.

keywords:consciousness;cognitivescience;pattern

从认知心理学转向认知科学,是当代心理科学研究的又一次新的战略转移。认知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前沿交叉学科,不仅对新世纪的心理科学研究本身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在当代人文社会科学、计算科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也发挥了思想先导与技术支撑的重要作用。它已经被称作21世纪智力革命的前沿,成为当前西方国家科学发展战略计划中的“四大前沿技术组成部分”。[1]在近10年来世界范围内所爆发的攻克意识难题的“文艺复兴”运动中,认知科学也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认知科学先进的研究范式及其理论建树,不仅使人类对意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也提供了知识技术和工程化的模拟支持。意识研究的认知科学化,认知科学的意识研究化,已成为以自然科学途径研究意识问题的一个重要趋势。进入新千年以来,认知科学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急剧变革和不断重组的新阶段。当前,认知理论正处于分裂、重组和更新换代之中,出现了第二代和第三代的“认知科学研究形态”,这必将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过去50年里,心理学的发展就是在外部影响下不断更新的历史。信息加工理论、乔姆斯基语言学、生态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理论等,都为人的思维提供了新颖的理论模型。”[2]因此,研究总结当代认知科学意识研究的积极成果及其面临的问题,对于提升意识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创新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

一、基于科学范式的意识研究:从认知心理学到认知科学

在当今意识研究的自然科学化运动取向中,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研究范式,已汇成为意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进路。认知科学是现代心理学、信息科学、神经科学、数学、语言学、人类学乃至自然哲学等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这门科学是关于智能实体与他们的环境相互作用原理的跨界硬科学和技术研究,以“发现心智的表征和计算能力以及它们在人脑中的结合和功能的表示”[3],即研究广义认知问题的新科学领域。认知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对以人类为中心的认知和智能活动的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根本上讲,意识问题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边缘地位进入理论研究核心,并逐步奠定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认知科学研究范式侧重从科学的观点重新探讨意识问题,这在学术研究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意识问题在近现代经历了十分曲折的研究历程。马克思说过,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4]。在康德、黑格尔奠定的近代西方新哲学体系中,人类意识特别是理性意识具有至高无上性。但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总是有许多人在贬低人类的意识现象,而且这种事件在多次重复上演”[5]。近代自然科学在经典物理学的影响之下很容易地否定了人的意识心理问题。如赫胥黎所说,意识是虚构、毫无用处的生物机能,真正的科学工作者不会理睬这种“完全没有任何能力影响工作”的生物功能。“科学家如今正处在一种陌生的环境中:一方面,他们面对着自己意识的存在,另一方面,又绝对无法解释它。”??[6]同时,在物质科学技术世界面前,精神和人的意识世界更显得脆弱和无能为力。而一向以研究意识为己任的哲学和心理学长期以来又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现代西方哲学为摆脱笛卡尔身心二元分裂难题和黑格尔的自我封闭的绝对意识理念困境,出现了一场终结意识的运动。心理学界有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驱逐意识,以维护自身的科学形象。当然应该指出的是,学术界贬低意识现象的历史悲剧的一再上演,也不是偶然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客观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的主观意识现象,因而导致了哲学和心理学界关于意识研究的通病——虚无化和含糊化,自然也就削弱了意识研究的独特性,进而使人类对自身意识的科学理解最终陷入了自我解体的困境。随着20世纪中后期计算机科学和认知心理学运动的兴起,特别是现代社会发展危机对人类意识的内在矛盾冲突问题,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意识在科学中的地位作用。近10年来,自然科学的主流研究已经明显地发生了调整和转变,即对于意识问题已经“不再‘是否’而是‘怎样’解决这个美妙而又有吸引力的问题,‘是否应该研究意识的年代已经过去’”[7]。因此,对人的心智意识问题的再发现研究,更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认知科学探讨的新焦点。

关于认知科学的发展,莱可夫等人在《体验哲学》(2002)一书中将之划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这样两个演变阶段,认为第一代认知科学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第二代认知科学发轫于70年代。近年来又有人提出了“第三代认知科学”这一概念。[8]崛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认知心理学被视为认知科学发展的早期阶段,或第一代认知科学。西方许多学者将认知心理学的出现,称之为“认知革命”运动兴起的标志性事件,而著名生理心理学家斯佩里则将认知革命称之为“意识革命”。因为认知革命的兴起,间接或直接地推动了对意识问题研究的重新回归。但是,认知心理学对意识的研究走过了一条间接、迂回的道路。早期认知心理学研究者很少直接研究意识,有学者分析认为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实证主义的方法论预设;二是研究领域的零散性;三是计算功能主义的影响;四是非本质主义的观点和副现象论假设的干扰,认为意识只不过是一种自动操作和自动控制而已。[9]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认知心理学或第一代认知科学只是“走近意识”论域,而第二代的认知科学才可以说“走进意识”研究。

第二代认知科学研究运动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核心标志是联结主义理论范式的出现。虽然学术界公认“认知科学”这一概念最早由鲍布罗和柯林斯(1975)提出,而1975年美国著名的斯隆基金会率先对认知科学给予资助和1977年《认知科学》杂志的创立,则被视为认知科学这门学科正式诞生的制度化标志。1979年在加里福尼亚大学召开了第一届认知科学会议。此后美国许多大学相继将认知科学列入研究生的高级学位课程培养计划之中。这一时期的认知科学研究主要有联结主义、生态主义、知识化工程主义和行为进化主义这四条途径。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直接将意识纳入自己的研究范畴中,如在第一届认知科学会议上,著名计算机专家诺曼提出了“认知科学的12个课题”——信念系统、意识、发展、感情、相互作用、语言、学习、记忆、知觉、性能、熟巧和思维。在阐述意识问题的研究时,诺曼指出,“这个问题最早是威廉•詹姆斯于1890年就提倡了的。具体地向注意、认知的控制或意图的建立等问题方面展开。最近进一步根据我们犯错误和意识的关系来分析人类的过失,作为认知科学的现实题目,这点是引人注目的。无论如何,意识问题未解决的部分是很多的,作为课题各方面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少。就这点说它是具有魅力的问题”??[9]。巴尔斯也指出,联结主义范式的出现为意识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路线。“神经网络非常出色地模拟了某些意识现象,但对意识现象的大规模体系结构特性还没有反映出来。前景应该是将神经网络与剧场模型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杂交式的结构体系。”[10]第三代认知科学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根据哈娃德的观点,第三代认知科学的主要特征是采用高科技脑成像技术和计算机神经模拟技术,阐释人的认知活动、心智能力与脑神经的复杂关系,主要有神经影像学技术路线、心智主义路线、神经模块化主义和认知动力主义路线,而认知动力主义汇成了新的研究潮流。早在90年代初期,老一辈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和奈瑟等人便开始提出,应该反思如何重建和恢复认知革命的原貌问题。布鲁纳提出要将认知革命复归于“意义建构”。在1992年,认知科学界曾掀起了一场物理符号论与环境作用论的争论。一批年轻学者向老一辈人工智能大师挑战,他们一方面试图保留认知主义的成果,另一方面又希望超越物理符号系统范式,强调认知决定于环境,发生在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而不是简单地发生于每个人的头脑中,需要将符号系统放到意义世界中,这对于说明心理状态是关键性的概念。新近出现的认知动力主义者也认为,认知信息加工的物理符号论和联结主义,揭示的都是“计算的心灵”,而目前则要研究“经验的心灵”。为此,福德等人指出,计算的心灵与经验的心灵,是人的完整认知的两个方面。对于人来说,处于主导系统的是调节系统,认知系统则服务于调节系统。只有把认知系统与人的本性、生存和发展联系起来,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人的认知是“具体化的活动”。心智的本源来自身体的经验。在他们看来,目前认知科学的研究重点是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并且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11]这种具身化的认知动力主义观点已成为目前认知科学研究新的理论进路。

当前认知科学范式的不断转换及持续创新,不仅提高了人类对自己意识的理解和认识水平,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推进了意识问题研究力度。长期以来,如何以客观的科学方法研究主观意识现象,一直是困扰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难题。意识研究中最为核心的是寻找客观感觉如何转化为主观知觉、意识问题,这就要求从研究方法上探索出一种操作性的概念,以超越“意识是大脑活动的产物”这一含糊的概念。在许多认知科学研究者看来,目前有三条途径可以完成对意识问题的科学说明:一是使意识联系到脑活动过程;二是意识能够以信息加工的概念加以描述;三是将意识作为一种实验变量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完全可以从意识的“觉知性”这一特点开展实证研究。因为人在清醒时,绝大多数心理活动自己能够“觉知到”。实验心理学的分离技术研究也表明,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来控制意识与无意识的污染与分离问题。为了进一步确立意识科学研究的地位,避免犯过去的低级错误,认知科学家塞尔指出,需要建立一种新实在论的“意识的本体论定位”和新科学观。“今天,科学发现不能再轻易地忽视意识的存在了,科学正处在范式的转型阶段,即争取把目前的范式进行延伸,以吸收那些反常现象。”[12]进而有可能为意识这一极为困难的问题研究,建立起一种新的理论范式。

二、成就:认知科学对意识研究的实质性进展

当前认知科学研究者对意识问题探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从零散性研究逐步走向系统化探讨、从“自上而下”的经验分析转向“自下而上”的实证研究。以认知神经科学为主要代表的主流研究范式,试图在一个已经开拓过的研究框架中开展具体的精细研究,以便更为精确地回答人“怎样意识”的活动过程。近10年来,认知科学对意识的许多重要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其中比较突出的实质性进展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对意识概念的发展

在意识的概念问题上,认知科学研究者提出了新的理解方式。早期的认知科学研究者认为,意识仅是一种认识作用,它不代表心理活动的全部,只代表“知”的一方面。意识涉及知觉、注意、记忆、表征、思维、语言等高级认知过程,其核心是“觉知,觉知性是意识的最基本的特征”。觉知也是意识中最容易进行实验研究的对象。研究证明,无意识与情绪有关,意识与认识有关。而第二三代的认知科学家们除了重视意识的认知系统功能之外,更强调意识的意向性特质,提出对某物的意识就是意识的本质所在。“意识和意向性有一种本质的联系:我们只有通过意识才能理解意向性。”[13]理解人类行为的关键是意向性的概念。意向性是意识朝向某一目标的指向,正是由于自我意识的这种意向性,才使得杂乱无章的经验纯化。如果说意向性是意识的“指示器”,那么认知和觉知则是“显示器”。意识状态中绝大部分重要的特征是“意向性”。

在意识研究的理论建设中,对意识的结构与机制的研究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问题,这有助于推进意识科学研究的纵深发展。在意识的结构问题上,罗兰德斯等人认为,意识的独特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二元性结构,即意识具有对象(客观)和意动(活动)这样两种经验。意识既是认识的合成物,同时也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意识具有混合性结构特征。可能是一种“大现象”或“机体的心灵”。夏龙也提出,从现象性的结构特征看,意识主要的现象性特征是:(1)主观取向与客观取向;(2)身体与精神;(3)焦点意识与边缘意识;(4)稳定与变化;(5)表征与直觉;(6)行为与中介。人的意识的主观现象具有重复性、一致性和结构的稳定性。其虽然没有形式化的结构,但也可以从功能上划分为感觉存在、心理觉察、反思或元认知这样一些子系统。

关于意识与无意识的相互作用机制问题,一些学者提出意识与无意识分属两个不同的认知子系统,它们遵循着各自不同的加工模式,有着特定的神经机制与行为指标。从内隐记忆到外显记忆之间的随机独立性和功能独立性特征中,也可以体现出这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的存在证据。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是一种因果关系,就像白天与黑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一样,而有可能是一种“伴随性”关系。同时,人的意识不可能一次完成,人的意识世界实际上正是这两个方面不停地相互作用形成的。意识是通向巨大的无意识心理的通路,其中交织了“意识—无意识—意识”三位一体的心理流活动。

2?意识理论模型的建构

意识科学研究最为值得关注的一个趋势是许多理论建模热潮的出现。有论者提出,“科学中的模型主题再一次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中心。理论模型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模型研究能够使得理论假设和实验设计获得一种比较稳定而严密的认识框架。认知科学的模型方法对于从另一个侧面为从实验上彻底解决心身问题提供了可贵的参数。”[14]目前在西方涌现出的意识理论模型中,主要有单因素模型、认知多重表征模型和心灵剧场模型等“理想型”与“类比型”这样两种。

单因素模型是建立在认知神经科学的基础上的一种有影响的意识理论。沙赫特等人根据临床上“盲视症”等患者表现出认知功能上的分离症状,提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模块化与一体化性质。也就是说,在人脑中不存在具有两个分开的意识系统,人的意识无法同时进行许多不同的思考。对于正常人而言,体验到的只能是一个单独的意识,虽然意识可以模糊地觉知许多事情,但是,在任何一个时刻只能集中于一件特定的事。“进化已经给予我们一个单轨的心理,同时有许多无意识事件发生,但是只能有一个意识流在进行。”[15]这一模型的优点在于比较好地揭示了人类认知资源的有限合理。因为真正的意识经验就是一种使人类认识到自身有限性的经验。同时,将有限性概念引入意识研究中也有积极的意义。有限的容量便可以进行度量或测量,可以建立模型,即可以进行实证研究。

认知多重表征模型强调了意识的综合作用机制。表征是传统认知心理学的一大核心概念。现代认知科学建立的意识表征理论模型,经历了一个从计算表征、语言表征到知识表征、意识表征和神经表征这样的演进过程。杰克多夫等学者的意识多重表征理论则综合了这些内容。认为意识水平有三个层次:一是最初阶的表征,属于前意识性的,由神经生物系统的同步激活来支配;二是中阶表征层次,属于意识的层次,由人的认知觉察按照现实主义的原则来操作;第三是最抽象的表征层次,涉及倾向主义和高阶觉察的内容,按照语义主义的规则来运行。中阶水平的表征所体现出意识的状态最为明显,而在初阶和高阶的表征层次有意识的成分比较少。

“心灵统一场说”是近年来西方最为盛行的意识模型,也即意识与无意识工作的统一场分布模型。这一模型由巴尔斯提出。他认为,对于解释人的意识经验为什么如此丰富多彩,而任一时刻的某一具体经历为什么又相对简单?就必须假设大脑需要有某种“综合空间”,这类似于信息交换台,它可以使神经系统中专门化了的无意识处理器彼此进行相互作用,就像它与剧场的舞台,或者教室里的黑板或电视屏幕一样。人类的意识活动是一个容量有限的舞台,其中共有5个认知子系统活跃在这一中央执行控制台上:工作记忆、意识体验、注意、有意识和自动化的执行控制操作系统。[16]

当前,西方意识理论模型研究仍处于不断的创新之中,这标志着认知科学在实证研究方面积累许多新科学资料的同时,迈向了一个将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新阶段。

3?意识与无意识的神经机制研究

第三代认知科学最大的贡献是对意识和无意识神经机制的研究。关于“无意识如何向意识转化,意识如何向无意识转化,这些转化潜在的脑机制是如何发生的?其中包括脑的解剖和功能结构、神经网络联结及其突触活动基础。认知神经科学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意识与脑结构和神经网络的关系上”[17]。根据克里克等人的研究,意识是大脑整体活动与特异区域的产物。通过神经影像技术研究发现,人在意识活动发生时,会产生250-300ms并持续发放40hz的高频振荡波。因此,他们把40hz的高频振荡波视为意识状态发生的信号,或者说是“意识突现的神经相关物(ncc)”。爱德尔曼等人提出,意识活动的生物机制是脑皮质向低层皮质及皮下层结构的再输入过程,其导致海马、丘脑联合皮层和感觉皮层之间产生特定部位相互捆绑的40hz现象,这是意识产生的中心环节。而认知神经科学家邱恰兰德认为,意识活动不依赖于感觉输入,而与个人的内在经验有关。意识活动主要体现在以网状结构为神经基础的注意机制之上。只有注意到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的意识,许多非注意的刺激没能达到意识水平就不会被意识到。有学者认为,无意识与意识有着不同的生理基础和运行机制,大量的无意识是并行处理的过程,而意识活动是串行处理的过程。无意识也是一种整体活动,其背后隐藏着一个专门特殊的处理器,这种专门的处理器的特征十分类似于认知神经心理学上所讲的“模块”,其功能是统一的或者是模块化的。

对无意识地位及力量的实证研究,是当前认知科学研究最为引人注目的成果之一。研究发现,人们日常活动大多数属于无意识性质的,不论是内隐认知还是自我认知,以及内隐社会活动,“人们仅在5%左右的认知活动中是有意识的,因此,我们大多数的决定、行动、情绪和行为都取于超出意识之外的那95%的大脑活动”[18]。同时,无意识活动也需要消耗许多人脑活动能量,例如静息状态便需要有40%的代谢能量消耗。国内有学者从内隐记忆、内隐学习的角度研究了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贡献水平,结果表明,无意识的内隐学习具有“高选择力、高潜力、高效性”这样的“三高特性”[19]。在校学生普遍以无意识内隐的学习方式为主。这一发现,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教育界来说,对无意识的深入了解,意义都是极为深远的。

三、趋势:当前认知科学研究意识的新焦点

进入新千年以来,西方认知科学研究又迈进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2000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商务部共同推出了“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四大聚合技术研究计划,其中提出:“最高优先权被给予‘人类认知计划组’,即通过多学科的努力,去理解人类心智的结构、功能,并增进人类的心智。其他优先的领域还有:人性化的传感装置界面、通过人性化技术丰富交际、学习如何学习、改进认知工具以提高创造力”。[20]欧洲许多国家也推出了“人类认知科学行动计划”。2007年著名的《科学》杂志又发表了10名科学家的倡议:开展“心智的十年”计划。我国近年来也兴起了一股认知科学的研究热潮,已有10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将认知科学及其相关研究列入“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也于去年联合启动了“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计划,认知科学被列为师范院校的优势学科之一。随着国内外认知科学运动的空前高涨,认知科学范式的意识研究重心焦点也发生了一系列新的转向及变化:

1?从认知功能性研究到意义世界和意向性的探讨模拟

从意识的认知功能性的研究证明,发展到对人类心智意义的探讨,是当前认知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变化趋势。尤其是意向性概念的活跃可以说是对人的心理本质活动的又一次新的思想认识。第三代认知科学研究者认为,心理活动机制不需要像计算机那样按照精确的符号逻辑表征方式来运行,人的意识活动可以根据对象性意义世界的支持,自主地调节个人的活动。为了更深入地研究人的意义世界,许多认知科学家从人工智能领域对意识的“意向性活动”这一著名的布伦塔诺难题发起了挑战。“布伦塔诺难题”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机制主要是依靠“对象世界的内容和意义”来进行的。“心理现象”不同于物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实际上是指“意识的意向内容”或“意向体验”。所谓意向性问题,即人的意识内容对外部世界的指向性即意识的对象性、自主性和体验性问题。目前认知科学界出现了意向实在论和意向工具论这样两种不同的主张。意向性实在论者提出,意识表征具有能够表达特定命题的功能。人的情感、态度、意向性、信念等也是一种表征,也是一种实在的存在形态。人的心理意向性具有宽与窄的内容。所谓窄的意向性内容是指单纯由意向状态持有者头脑中的状态和性质所决定的内容;而宽的意向性内容是指意向状态持有者与所处环境相关的内容。这些不同属性的意向性状态都具有因果性、功能性和一致性,能够反映出知识论的真值性质,最终会成为影响人的意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意向工具论者则强调,心理状态、意向性、信念与行为活动也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意识状态与物理机制具有相似性和可塑性,甚至是机械严谨性。一些认知科学家基于布伦塔诺的意向性立场,将人的心理活动划分为两种不同的基础性内容:“子个体认知系统”和“意向性状态系统”。而意向性状态系统是一种具有自身经验现象的物理虚拟意识系统,通过对意向性的表征进行新的建模,进而制造出具有自主性的新一代计算机。这一新的意向性理论成为当前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重要思想资源。

2?从心脑关系到身心关系

西方认知科学研究意识问题的另一个新进路是从心脑关系到身心关系的转向。这一问题已成为当代心理科学与神经科学的交汇点。新一代的认知科学研究者试图在对产生人的意识物质基础的可靠性分析中,进一步审视身心问题、心物关系问题以及意识与大脑的关系问题,进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的心智和意识的工作机能。传统的认知心理学十分重视认知活动脑物质机制的研究,也就是探讨意识与大脑的关系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莫洛夫所指出的那样:“心理和意识作为客观现实的反映,至少需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映与被反映之间的关系,即主体知觉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二是反映与基质(大脑)之间的关系;三是反映与机体行为之间的关系,反映与调节功能。一切心理活动都具有相应的神经生理机制,心理精神现象通过神经系统的中介与外界囊括具有对应的关系。这样理解人类认知机制,必须研究整个机体与大脑所反映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21]因而,“心理与大脑的关系”问题也变成了“身心关系”的问题。这自然涉及对身心关系这一笛卡尔难题的重新研究运动。当前认知科学十分关注人类认知活动的身体基础、身体在认知活动中的首要作用问题。以莱可夫等人为代表的“具身心智观”提出了一种“通过身体认知世界”的新观点。在他们看来,人脑、身体、周围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视为一个动态系统,其原理与其他物理系统相同。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将身体划归于客体一侧,把人的身体视为无生命的机器。实际上,人的心智是脑、身体和环境彼此相互作用的动力突现的具体结果。具身的心智不仅仅存在于脑中,而是体现在整个身体中,即整个中枢。心智是脑、身体和环境彼此相互作用的动力突现的结果。而心智的意向性也发展到了身体的意向性。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个由物理机器认知向自然生理认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即为了更好地模拟人的心理,使不灵活的机器灵活起来,迫切需要揭示“人类的智能实体与他们的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问题,以更好地推进对人心智的模拟研究。

3?从意识的理论模型建构到认知科学的行动研究

长期以来,认知心理学研究在基础理论方面研究比较深入,而实践应用则显得比较薄弱。建构主义者波特曾经指出,认知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它通过强调认知过程和实体,而使研究者脱离人们彼此所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他批评目前的认知科学研究仍然没有将人的实践行动活动概念化,未能认识实践的行动定向和协同建构功能,也未能说明实践如何通过人的分类、公式化及定向等活动获得意义。波特提出,“要超越认知主义则需要强调在自然情境中实现和认知的‘文本’的产生过程,这种文本又是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22]。然而近年来认知科学范式的意识研究在实践应用方面有了明显的改观,出现了从意识模型建构到认知行动研究的新景象。认知科学研究者认为,如果现有理论和范式难以解释变异情况时,超出了传统观念和范式,当这些变化发生在实践领域时,就引发行动研究。目前认知科学中涌现出的比较成熟的行动研究范式是计算仿真模拟路线。这一认知科学的行动实践路线主要由四个步骤组成:步骤一是确定模型,即为了实现行动计划,需要建立一个综合而又灵活的分类系统,并把有关现象秩序化。步骤二是确定有意义的行动模式。要研究必须对已经选择作为有关主题的认知实践执行进行分析、分类和计算编程等这样的行动。认知活动是符号的并由规则、惯例和习俗来控制,因而这一阶段需要建立产生正确性和适当性的任务的相关标准。步骤三是人工智能的模拟操作化,对认知任务的知识和运行工具之间的假说建立必需的桥梁。即模拟仿真路径,既可以作为文化规则系统的抽象表达,又作为关于脑结构和实现过程的假定。制造出具有人工智能的类似“记忆机”和“意识机”一类的智能产品。步骤四为评价与校正阶段。对理论模型建构关键是经过验证、检验。认知科学的行动研究不仅强调“大思想”与实践的对接,还特别重视“小思想式”的实践行动。这一发展方向最终是要对人类主体意识能动性的形成机制提出新的方案,这必将会使当代的意识问题研究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综上可见,当前认知科学持续创新的思想力度之大,超过了我们许多人的想象。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主要是由“思想驱动”与“数据驱动”这样两种互为联系的内生性知识资源推动的结果。认知科学的意识研究在“思想驱动”方面给人的印象极为深刻,其中不仅有“大思想”的突破,更有“小思想”的积累。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三代认知科学研究队伍群体精英辈出,人才济济,其中既有以布鲁纳、西蒙、爱德尔曼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大思想家”,也有无数“小思想家”们汲汲于各科认知科技发明创新。罗默说过,在科学世界里,“发现大思想与发现上百万个小思想结合在一起,才可能保持经济增长。思想指导我们将有限的物理资源组合在一起,进行配置使变得更有价值”。[23]只有思想知识资源才具有不可限量的增长潜力。相形之下,我国学术界的许多领域往往难以持续地深入研究下去。长期以来,我们不仅缺少突破性“大思想”的创新,而且也缺乏一个个有生命力的小思想的积累。我们大多数人不可能成为“大思想家”,但却可以成为“小思想家”。目前国内的认知科学大都沿用西方相对成熟的实验范式或因循其理论框架,普遍关注从硬件设施方面推动学科建设。而“硬件设施方面相信可以很快与国外缩小差距,但在研究思想创新和理论发展方面,我国学者的学术研究如果要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恐怕是更难达到的目标”。[24]这是我们中国任何一个力争上游的科学研究者面临的艰巨挑战。

四、问题与前景:认知科学意识研究面临的难题

目前认知科学的意识研究固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其中面临着许多发展难题,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解决。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为理论思想设计依托的限制与研究技术方法的局限两方面的问题。

1?理论思想设计依托的限制

当前,认知科学范式的意识研究大多属于切片性、平面式的成果,整体性的理论建树还不多见。近20年来,西方意识研究的复兴主要是依托于当代科学发展中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生命科学、脑神经科学和计算科学的研究进展。从理论上讲,生命科学与计算科学是21世纪最有发展活力和前景的带头学科。只有不断融合当前生命科学和计算科学研究的新概念、新规范、新技术,才能为揭示人脑产生意识奥秘这一人类重大理论问题提供更为精确的回答,并且在深层次上开辟意识研究的新模式。但问题在于,目前生命科学与计算科学的发展前景尚难预测。如脑科学的进展并不令人乐观,近10年来世界各国在脑科学领域投入了巨额的研究经费,可是真正具有重要突破意义的成果几近空白。美国推行的“脑的十年”计划除了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舆论宣传之外,事实上在基础研究方面并没有显著成效。以致一些哲学家提出,意识的神经生理学研究纯粹是浪费时间。认知神经科学的模块化主张实际上不过是建构起了一个个先天获得装置式的“乔姆斯基王国”。[25]而新一代的计算机只是在运算速度上有了突破,但模拟人的心智的人工智能研究则停滞不前。人工智能的重要创始人明斯基曾说,以计算理论解释认知和智力的数十年努力均失败了。这也加重了计算主义意识研究的悲观情绪,使得今后认知科学范式的意识研究,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当认知科学赖以发展的基础性前提仍处于“争论”的不可靠情况下,要寻求意识研究自身的实体性理论的突破,其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2?研究方法论的局限性

意识研究认知科学进路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研究方法论的局限性和不可靠性。近年来意识研究已开始向实验科学靠拢,这是目前这一领域中最为令人满意的变化。但对意识和无意识的实证研究几乎都是以“是什么的”相关分析为推测依据,而无法进行“为什么的”因果关系的解释性揭示。在研究方法上,“相关是一种很容易的科学研究,理论解释的差距则更大”[26]。特别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引以为自豪的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神经影像学技术还属于宏观性质的研究,包括40赫兹在内的神经相关物研究仍然属于一种宏观性质的成果,是一种“尚未完成体”,其仅仅注意了局部的神经生理特性,而且神经生理学家们也还并不清楚如何寻找ncc。正如查默尔斯所批评的那样,对脑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应该保持适度的期待。这一研究技术不仅难以寻求意识现象的因果解释,更无法揭示人的意识活动的丰富特异性。另外,实验研究只能进行“是什么”的现象描述,而无法进行“应如何”的价值探讨。如目前一些认知神经科学的意识研究发现“95%的行为是无意识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就属于一种现象层次的描述性研究,实际上这一结论并不利于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

关于意识研究的未来前景,英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约瑟夫逊预测,在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尚未取得实质性的重大突破的情境下,目前需要提倡多学科间的意识研究,以超越现在的认知科学。“意识研究需要受惠于各种学科所能提供的营养”[27]。我们认为,未来认知科学能否给人的意识带来新的解释的关键是确立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在意识的人工模拟领域寻求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战略发展研究小组.认知科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3):168-171.

[2]mackayn.psychotherapyandtheideaofmeaning[j].theory&psychology,2007(3).

[3]孟伟.emdodiment、认知科学以及传统意义理论的发展[j].心智与计算,2007(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5]塞尔.心灵的再发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

[6]齐振海,等.第三代认知科学下的语言研究[j].中国外语,2007(2).

[7]rowlandsm.thenatureofconsciousness[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158.

[8]lakoffg.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basicbooks,1999:497.

[9]baarsj.theconsciousnessaccesshypothesis[j].trendsincognitivescience,2005(1).

[10]slbyg.embodiedtargets,ortheoriginsofmind-tools[j].philosophiclpsychology,2006(1).

[11]gigerenzerg.gutfeelings:theintelligenceofunconscious[j].viking,newyork,2007:216.

[12]searlej.therediscoveryofmind[m].mitpress,2004:6.

[13]李恒威,等.“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认知观[j].哲学研究,2006(6):92-99.

[14]mmchamerp.neuroscienceandtheoreticalpsychology[j].theory&psychology,2007(2).

[15]mihailc.convergingtechnologiesforimprovinghumanperformance[m].klweyacademicpublishers,2002:102.

[16]巴尔斯.心灵剧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7.

[17]leeuwenc.synchrony,binding,andconsciousness[j].theory&psychology,2007(6).

[18]唐孝威,等.脑与心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317.

[19]杨治良,社会认知具有更强的内隐性[j].心理学报,1998(1):1-9

[20]蔡曙山.认知科学:世界的和中国的[j].学术界,2007(4):7-19.

[21]洛莫夫.认知科学与身心关系[j].国外社会科学,1989(2):89-100..

[22]potterj.post-cognitivepsychology[j].theory&psychology,2000(1).

[23]romerp.increasingreturnsandlong-rungrowth[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6(5).

[24]张卫东,等.认知神经科学对心理学的研究贡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46-55.

[25]哈瑞.认知科学哲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207-209.

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篇4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产学研;创新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59-02

产学研是指将社会生产、教育和科研在其优势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手段和方法相结合的一种合作形式。它不仅仅是这三种方式的拼接组合,同时也是这三种方式集成化的技术创新。产学研三者相统一形成了产业链形态的系统运行模式,它是主要以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依据,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紧密联系,从而形成的一种供给合作关系。

一、利益相关者的主要内涵和理论解读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最早是基于管理学理论研究所提出的,它的广义定义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组织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受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从企业管理学上讲,利益相关者是指在企业发展运营中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本,承担着企业风险的个体或群体。总之,利益相关者必定是投入了大量有形或无形资本的人或团体,他们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而在高等教育中的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划分。[1]首先,在高校中处于最核心地位的利益相关者为主要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而财政拨款和企业资助则处于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地位。间接的利益相关者与产学研合作者有关。处于最边缘地位的利益相关者主要为社会公众。其次在产学研合作和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利益相关者为企业、学校和科研单位。这类利益相关者在其运营之中,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和资本,因此相应的也就承担了重大的责任和风险。处于普通地位的利益相关者主要为产学研相关机构中的工作人员。这类利益相关者通过相应的方法和形式,输出了大量资本,对相关机构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利益相关者概念的界定在不同方向和角度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在产学研结合创新机制进行研究时,要重点把握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以科学理念为核心的研究方法。

二、对产学研结合创新机制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研究

目前,中国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主要从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封闭式培养方式,逐渐向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转变。这就需要高校加强产学研的紧密结合,通过协同关系实现与各方之间的联系。产学研结合创新机制的研究,主要需要各个利益主体通过合理路径和方法打开合作大门,使联合协作发挥出重大的促进作用。要实现产学研创新机制的研究,就需要将市场化的企业需求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技术优势进行合理搭接,最终完成技术创新和市场产业链之间的有效循环。

(一)处于中国高校环境下的利益相关者关系研究

对中国高校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研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产业单位和高校之间的利益关系。产业单位和高校之间的利益关系主要表现在,一方提供资金和培训支持,而另一方提供技术支持,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以用户为需求的产业链形式,这种形式的发展为高校实现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科学技术型生产力发展打下了基础。高校所提供的技术支持和企业所需求的技术形式的衔接,能够为市场高效率的运行起到推动作用。[2]对于高校来说,能够实现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训练和指导;对于企业来说,能够培养企业所欠缺的技术型人才,双方通过合作同时完成了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第二是高校和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政府机构通过政策下达、拨款资助等等形式对高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公立高校来说,政府机构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机构对于高校的未来发展更多起到的是一种指导作用,它通过对科研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传达中央对高校科研发展的方向,使得高校的科研走向能够与国家和社会所倡导的主导责任相适应。政府与高校进行密切联系和沟通能够实现对高校管理模式进行合理化改革的目的,而高校与政府充分互动则能够保证高校坚持政府制定的教育方针不动摇,从而有利于科研人才目标的培养与教育方针相一致。

(二)对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产学研结合创新机制存在的问题探究

虽然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产学研结合创新机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其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这种新形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首先,对企业而言,还没有制定出一套完备的产学研组织系统,在与高校进行合作时就易缺乏动力和创新意识,使得产学研只浮于表面化,而没有真正实现相融合的状态。其次,国家还未明确出台与产学研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3]这使得规范和制约机制在产学研中还未发展出一条合适的路径。因此,当出现利益纠纷时就无法利用合理准确的标准进行判定。由于产学研各方认识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使得各方容易在合作中出现矛盾和冲突。相互信任的纽带就无法发挥作用,无法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再者,利益上的分配不均也是造成产学研无法有机结合的重要因素。利益分配不均,容易产生管理上的意见分歧,这对合作双方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影响。最后,产学研管理方式的落后陈旧,使得产学研发展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也无法更好地共享科技所带来的优势成果。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产学研结合创新机制的具体构建形式

(一)产学研与创新机制相结合的构建设计研究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创新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产学研而言,只有与创新相结合才能发挥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实现兼顾各方利益,达到产学研战略性发展的目的。[4]产学研结合创新机制的研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要创新产学研的技术合作方式,建立有效的运行平台,提高产学研在技术交流和管理方面的水平。同时,产学研创新机制的建立要以利益相关者为主导和前提。其次,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做到充分与企业进行交流合作,以高校为主体,其他利益相关者为辅助,结合市场和法律规范,进行产学研创新机制的构建。要实现产学研创新机制的建立离不开教育界和各企业间的相互配合,并且在政府的引导下,才能使产学研的优势作用得以发挥。

(二)从产学研创新机制的内容出发实现创新机制的构建

产学研创新机制的内容包括动力机制、管理机制、协同机制和利益机制等。只有在这些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发挥产学研结合创新机制的优越性。从动力机制出发建立产学研创新机制,首先要构建合理的产学研创新平台,提高产学研各方利益主体的参与度。对于企业来说,要积极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在完善自身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对科技人才的引进。[5]从管理机制的创新出发,企业需不断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对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创新。对于科研机构的管理创新而言,要建立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关的科研项目组,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对科研项目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协同机制是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产学研结合创新机制构建的中心环节,因此在进行产学研结合创新机制的构建时,要把握好产学研三方的关系,在平衡三方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化改进。例如,构建以高校为主,校企相结合的研究形式,这样就可以利用高校的知识和人才资源优势,结合企业的实践平台和资金优势,共同创建新型的技术研究院以达到创新发展的目的。

(三)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产学研结合创新机制的构建

政府是实现产学研结合创新制度构建的主体。因为政府对产学研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在进行创新机制的构建时,不能忽视政府的战略性决策作用。例如,建立相应的科技园区实现对产学研的政策支持,在政府的科技指导下可以将产学研紧密结合起来,更加拉近产学研之间的关系。[6]产学研结合创新机制的构建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创新之路上有正确的方向保障。以政府为主导的技术产业园区的建立,能够带动产学研各方利益主体在合作创新上的积极性。在开展产学研结合创新机制的构建时,同样不能忽视了政府在利益相关者合作制度和利益获取制度上的建设,使其在合作和创新中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利益成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产学研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我国高校在教育上的变革,使传统象牙塔式的理论教育转而走向了以直接实践为主的教育。因此,探讨在利益关系基础上的产学研合作,找出在合作中存在的矛盾性和联系性,对进一步进行产学研合作并进行创新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产学研结合创新机制的构建上,要充分平衡三者的关系,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樊霞,赵丹萍,何悦.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12,(02):33-39.

[2]陈涛,曾良才,孙伟,等.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341-344.

[3]杨晓宏,杨方琦.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11):9-15,45.

[4]姚艳虹,周惠平.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创造系统动力学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04):110-117.

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篇5

论文关键词:技术创新 资金投入 活动主体 成果转化

1导言

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选择了外延式的经济增长道路。然而,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国退民进政策导致的所有制结构变化,给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科技体制一贯采取的科技体制,严重的阻碍和影响了企业和高校自发技术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对我国当前及以往占主导地位的两种技术创新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产、学、研传统的技术创新体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是实时同步的,而是脱节的,由此产生的信息传输滞后问题,以及相关科研单位对市场反应的冷漠问题,一方面造成高校大量科研成果由于没有实际用途而搁置,另一方面使得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创新部门而不能及时的将市场信息反馈、生产成具创新性和市场性的产品。因此当前技术创新模式亟待改进。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退民进政策的提出,中小企业被全面放开,其中大部分全面转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民营经济通过自身不断调整和发展壮大,逐渐进入新的领域和部门。这赋予了企业很大程度的自,使得企业自身独立研发成为可能。而国家对于创新的观念,由以往并不十分强调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到现在提倡所有制变化、股份制股权多元化、以及深化科研机构转制,都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对于创新不关心或者少参与的状态,企业有了进行自主研发的激励动因。同时,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我国对自主创新的日益重视,都使得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成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面对新环境、新要求,必须找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新模式。

2两种传统技术创新主导模式分析

2。1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模式

以高校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方式,表现为高校在日常教学科研中,发现并研制出科研成果后,主动联系企业,寻求企业科技资金的投入,以期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以下问题。

(1)资金缺口较大。高校自主研发资金有限,大部分是通过国家拨款而来,在有限的经费下,很难进行大规模、高质量的研究,高校必定会对各种可行项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产出进行取舍。由于科研成果才是高校的创新目标,故某些真正有实际利用价值的创新成果只是作为这些深、难、僻研究成果的副产品而出现,并不是高校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

这些副产品出现的概率本身并不大,即便是出现了,也很可能因为经费的不足而不能继续研究下去。此时,高校会寻求企业的参与与支持。因缺乏对市场的了解,高校所产出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就是企业想要的。即便研究路子没错,但最终的成果也不一定是企业最满意的需求。因此,企业对这些科研项目的投资是极为挑剔且苛刻的,如果在成果形成之时再把已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所研究出来的成果拿回去进行“回炉”,无疑是对资源的极大耗费。因此,在研究之初就应该对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进行评估,并由企业对研究成果进行逐一筛选和准确定位,只有真正符合企业要求的科研成果,企业才愿意对此项成果进行投资。最后,待企业生产试制完成,新产品打入市场的时候,才有可能经受得住严峻的考验,不合市场需求的成果与产品,仍会被无情地弃除。由此可见,高校自行研发,将技术成果进行转让的技术创新方式,不仅是及其被动的,而且常常是无效的。

(2)信息沟通渠道不畅。以高校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模式

信息传递渠道如图1所示。在图1中,由于高校与市场的分隔,科研之初高校对市场的实际需要知之甚少,由此产生大量不具备实际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经过一步步筛选,最终真正达到市场要求的极为有限。而即便成果顺利打入市场,也决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市场还要对这些成果进行进一步的考验与测试。其间出现的应用问题,先反馈到企业,然后再由企业将信息传递到应用研究及中试机构,而后再通过它们向下传递给高校和科研院所,这样经过层层传递的信息,不仅容易失真,而且也易遗失。如图1所示,可将在科研活动中高校与市场之间信息的流通渠道看成是一个循环系统——高校(科研院所)作为科学技术和知识的主要发源地和集散地,源源不断的向上输送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再经过层层考验,最终到达市场的只有很少量的部分,这些成果要真正创收,进行资本的循环,就类似一个降雨的过程。由于从市场反馈信息的层层传递和阻隔,最终到达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从高校(科研院所)输送出去的资源多,而回收来的信息少,久而久之,这种信息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最终造成资源大量的浪费,研究无法顺利进行。

2.2企业内部集成式技术创新模式

该模式是企业应对当今激烈市场竞争环境而采取的一种以企业自身为主导地位传统技术创新方式。随着企业竞争战略由“红海”向“蓝海”的演化,企业越来越重视创新的重要性。在技术改造的过程中,企业受到双重动力的推进,一是盈利动力,满足市场、顾客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开发出独特创新的产品,继续赢取利润;二是危机动力,企业面临不创新即死亡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开始主动寻求与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技术促进方之间的合作。运用企业的资金、场地、信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知识等资源,进行互助式的合作。图2是以企业为主导的传统技术创新模式。

在图2中,企业接受来自于市场的信息,并从中总结提炼对自身有益的部分。在这些市场传递来的信息中,有可能转化成为技术创新成果的并不少,但是,由于企业自身科研水平及科技实力有限,与外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纽带较为松散,与学界联合时谈判费用较高,以及交易成本及沟通成本等的考量,企业一般并不会把每一个对它来说值得研究并且有益的市场信息转化为研究对象。由此,这一部分从市场输入进来又被企业所获取的宝贵信息资源,首先经过企业自身的选择性吸收,一部分被企业抛弃转而为其他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吸收,另一部分则被白白空置、浪费掉了。真正能够进入企业,被企业实际考虑的市场信息,已经大大减少。企业确立研究项目后,自己有能力的,一般都会自主研究,有时会咨询相关高校或者科研单位,寻求一定帮助。只有对于那些企业无能为力的部分,它才会转给处于市场边缘的高校或者科研机构来立项研究。整个过程中,企业对高校的信任度并不高,而且由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实体,双方沟通速度和效果都不是很高。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所反馈的信息,企业也不能随时与研究机构分享,由此易造成成果利用价值不高和研究的延误。

2.3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进行传统技术创新合作的目标及动力分析

传统的产学研技术创新合作以委托开发、项目咨询、合作课题等方式实现。这种合作的形式多以项目为纽带,三方仅投入自身部分或少量资源,联系方式松散,经常项目结束的同时三方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宣告终止。由于这种结合形式的松散性,没有明确的主体,出现问题容易相互推诿,而实现盈利时各参与方间又纷纷抢功,缺少一套科学的、相对合理的利益分配及风险分担机制。同时,由于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渠道不畅,三方追求的目标,以及各自对风险的感知判断均不相同,这种形式的技术创新往往进行得不够理想。下面以图3来说明。

在图3中,分别从学术成果、目标利润、市场风险,以及技术风险等四个维度对与科技创新成果有关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定位,如图中坐标系所示。对于高校来说,它的目标是追求学术成果的先进性和复杂性,而对项目最终的利润很少注意,高校对项目的技术风险采取积极回避的态度,而对于项目投产后的市场风险如何却漠不关心。因此,在图3中,高校的定位为图示1区。具体表现为,对于所研究项目与高校研究质量和水平密切相关的学术成果要求高,技术风险要求低。对于项目投产和运营后所取得的利润要求很少,因此项目的市场风险可以很高。对于科研机构来说,它和高校类似,但是由于科研机构的建立一般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市场进行了一定的交流,因此,科研机构对于市场风险的回避性要比高校强,对于目标利润的追求也比高校略大。它的定位主要在图示1、2区。而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它是完全的利润导向型实体,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的天性,因此显而易见,企业对于目标利润追求高,对于市场风险回避大。由此,也不可避免的使得它对于高校和科研单位在技术研发过程中的风险和学术成果产出的目标不那么在意。甚至,这些与它自身的目标还是相冲突的。在图2技术创新三方形成的矢量三角形中,由于三方的动机不同,“力”不朝同一方向,甚至有些“力”还是相互抵消的,因此三者的合力不大,三角形也不稳定。技术创新的优势不能够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在传统的松散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结合的形态下,由于三者的目标与定位差别很大,这种结合方式,并未达到最佳合作效果。此时,急待一种新的产学研技术创新模式的出现。

3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新要求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资金投入方、研发活动方,及成果转化方是最为关键的三个参与要素。以往,企业被定位成资金投入的主体,而研发活动以及成果转化,则被认为与其他参与方关系更大。由此形成一个企业投入,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政府转化的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然而,这样的模式,由于三方之间的交流不畅、目标不同以及职责、利益分配不完善,三方的合力很难形成。

新的技术创新模式,要求各参与方以企业为中心,向企业研发内核输入自身优势资源,在企业内部实现资源的集成。

3.1以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体系的资源集成模式

图4描述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模式中各类资源的集合方式。可见,所有的资源均围绕企业这个轴心进行整合,高校由以往单纯的向企业输入研究成果,转向为向企业输入人才、知识、成果并存;科研院所由以往向企业输入已研制的技术成果,转向为向企业输入技术、知识,和经验;同时,中介机构开始发展,成熟,提供给企业信息和服务支持;市场给企业源源不断的提出新的要求与方向,为技术创新的开展提供导向;与此同时,企业也会不断吸取和借鉴市场中其他企业的先进理念和模式,了解业界最新动态。这样,经过各个不同主体的各类优势资源的导人,这些资源在企业内部开始相互作用,化合协整,企业自身的技术研发内核不断成长,形成企业自身新的科技优势,最终形成科技成果产出,这些产出又向外辐射给各类资源投入实体,形成一个相对稳固的资源转移闭合回路,使得各投入方又可以将资源转化,继续实现对企业内核的投入。

3.2以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体系的合作方式

传统的技术创新,产、学、研三方是以项目为联结的松散的结合方式,彼此之间间隔较远,三方之间的交流大多只限于在研项目,项目结束,合作即解散。这种结合方式类似于“黑箱”:不论是企业委托高校或科研院所做的技术项目,还是高校和科研院向企业转移的科研成果,合作方彼此之间不知道对方研究的内容及机理,他们关心的仅是最后结果。因此,这样的松散式、任务式的结合方式往往导致合作方相互之间并不关心,对项目的责任感不强,动力不明显。另外,由于合作方彼此之间经过了层层连接,资源传输很慢,信息渠道也不通畅,如图5所示。

图5中,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技术的提供方,其研究成果的转化有两种方式:其一是高校或科研院所先独立研究出科研成果,遇到资金问题,再寻求企业的资金支持,由企业对其成果进行转化;其二是接受政府指派的研究任务,由政府划拨资金,最终的研究成果交由政府。对于第一种方式,由于是对企业直接展示成果,企业对高校成果之前的研究几乎一无所知。企业将成果转化,推向市场,接受市场检验,当成果在检验和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则市场将问题信息反馈给企业,再由企业传递给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动力机制与高校类似,在此就不赘述。对于第二种方式,由于受到政府科研任务的指派,高校和科研院所不用担心资金的来源及成果的转化问题,因此研发的主动性和紧迫感较弱。对于企业而言,它置身于变化的市场环境之中,通过对市场信息的甄别,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项目,以此项目为节点,向知识的技术方——高校或相关科研院所寻求智力支持。在图5中也可以看到,企业和学界的需求往来是不平行的,表现为双向箭线的扭折。这样的模式,显然在信息传导及动力链条上耗费过多,不适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展开。同时,在资源的集合与利用方面,这类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表现为大学向企业的技术转移以成果转移为主、大学与企业之问的科技合作以委托研发为主、企业的研发集成以技术集成为主,因此各类资源之间存在明显界限和主体差异,不利于资源的协同优化。基于此,现提出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新模式,如图6所示。

在新的技术创新体系中,产、学、研三方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松散,而是通过资本的纽带结合紧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组成类似于等边三角的稳固联盟,相互合作建立技术创新实体,彼此之间以资本为纽带进行合作。在这个新模式中,高校、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向系统提供自身的优势资源,共同构建强大的企业技术创新内核。它们的结合不再是“黑匣子”的方式,而是“通透式”的,各自技术互补,知识共享,共同研究,合力开发。由图还可以看到,产、学、研三方位于联盟外的边界是封闭的,但是在联盟内部,它们的边界却逐渐稀释淡化,甚而融为一体(见图中合作区域内虚线部分,代表合作方相互之间的融合)。三者融合交集,是技术创新最活跃、最有效的区域,因为它集中了合作中产业界和学界的联盟可能提供的所有优势资源。因此该区域也最易产生技术创新成果。这样的模式,使得合作方相互之间信息传递、知识共享、合作稳定,较之于之前的传统模式,均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

4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途径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就必须改变过去将企业仅仅看成是技术创新参与者的看法,协同其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关系,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先进技术知识和学术水平,真正把企业当作创新活动的执行者和受益者,同时明确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尽可能的将高校和相关科研院所的人才、知识和技术资源向企业转化,使其能与企业进行有效长久的配合。

4.1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扶持力度

政府应通过财税、金融、贸易等多方面的支持措施,对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进行扶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交流,实现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知识、技术向企业顺利、平稳流动,也使得企业能将其所获得的市场信息及时反馈给其智力支持机构。政府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创立良好的法律环境。通过政府平台、配套措施的支持,密切企业和高校的联系,为产业界和学界的联合打好基础。

4.2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摊机制

对于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要给予有力的保护,激励企业对自主研发的支持和投入,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应当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对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防范,进一步确立和完善高校、科研院所对企业研发的支持地位,对于它们所做的贡献,要通过利益共享机制进行激励。

4.3完善人才交流机制,完成高校、科研院所智力资源与企业的对接

建立健全企业和高校的人才联系纽带,将高校的人才引向企业,实现高科技人才对市场的了解以及其与企业间高新知识的转移,高校应定期为合作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深人企业进行合作交流,配合企业知识转移计划的实现,建立新的、有效的产学研人才交流与合作以及知识共享制度,使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人才驻留于企业,完成大学高级职称专业教师有相当比例的时问在企业驻留的制度创新。完善以项目为纽带的人才交流制度;建立产学研人才流动的保障制度(如社保续接、产权安排、合同规范等)拓展和完善企业博士后体系;建立产学研访问学者制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建设;建立产学研开放式创新团队制度、导师制度、讲师制度;等等。

4.4建立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技术创新资金的来源充足

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篇6

铁电材料是现代信息存储、微电子、遥感、激光等关乎国民经济及国防的一类不可或缺的智能型重要材料,并且由于其特殊的偶极排列结构和集光、电、磁、热、力等于一体的特性使其具有任何材料都不可代替的特殊应用前景。分子基铁电晶体属于铁电化合物的一支,兼具无机和有机铁电体的特点。虽然以Batio3(Bto)为代表的钙钛矿结构(aBo3)的陶瓷铁电材料的发现揭开了铁电历史上里程碑式的时期[1,2],但是最早发现的铁电体罗息盐、KDp和后来研究比较多的tGS(三甘氨酸硫酸盐)其实都属于分子基铁电体。含铅铁电陶瓷是目前研究最多、性能好、使用最广泛的铁电材料,比如pb(Zr1-xtix)o3(pZt)。pZt的优良铁电性使之取代Ba-tio3成为应用最广的铁电功能材料,但是pZt的烧结温度达600—900℃,制备过程中有剧毒物pbo挥发,废弃物回收难,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危害。其潜在替代品钽酸锶铋(Sr1-xBi2+xta2o9)(SBt)等最大的优点是没有疲劳退化的问题,且不含铅;可它的缺点是工艺温度更高、制备能耗高、剩余极化较小。因此,关于铁电材料的选择是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迫切问题。铁电陶瓷和分子基铁电体虽说均属于铁电体物理学研究范畴,可其微观结构和极化机制是不同的,尤其是近期发展起来的构筑模式较为复杂的分子基铁电体体系。一方面,分子基铁电体是由不同的有机和无机构筑块通过超分子堆积的相互作用构筑而成的,具有较高的结构调控性。另一方面,铁电体物理学本身就是与结构和结晶学密切相关的学科,而分子基铁电体的晶体结构恰好是可以通过单晶结构分析准确获得的,这比铁电陶瓷的粉末衍射分析更准确直观。引入朗道的对称性破缺理论,并分析复杂的分子基铁电体结构的铁电—顺电相变关系,进而总结结构变化中偶极变化与铁电性和非线性的关系,由此即可进一步发展结构结晶学在铁电体物理学中的运用。我们以分子基铁电材料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了分子基铁电材料所具备的设计合成可控、环保、轻柔等优良特性以及无铅无重金属环保节能,易于与有机及无机材料整合等突出优点。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分子铁电材料与陶瓷铁电材料进行对比,并借鉴相关研究的新发现、相关理论与重要方法,通过晶体工程进行结构性能调控设计,借助化学、物理和材料学合成与性能分析手段实现对新型分子基铁电材料设计调控与制备的突破,最终合成新型分子铁电材料。分子铁电材料属于软铁电体,分子柔性好,可做成可折叠的柔性存储器件,且矫顽场比无机铁电体小得多,这就有利于制成小型化器件,节省能耗。这类有机-无机杂化的铁电材料从组成上讲就是无机酸或金属离子与有机基团结合的产物,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比如结构可控,兼具铁电、传导性、磁性、非线性、压电性、离子交换等许多物理化学性质。有机分子构筑块的可剪裁性和不对称性,确保了化合物结晶在手性特别是极性的点群中,合成的物质具有靶向可控性。

1小分子铵盐铁电体(二异丙胺卤素盐)

小分子铵盐铁电体主要是二异丙胺卤酸盐高温铁电体的发现(以溴盐和盐酸盐为典型),它们是性能接近或超过经典Bto的不含金属的高性能环保铁电材料。二异丙胺溴盐有两个晶型共三个相(p21,p212121,p21/m),高温相均为p21/m。变温下的倍频效应(SHG)进一步证实了空间群的准确性。铁电相到顺电相转变的居里温度高达426K。我们在研究中通过程序控温悬挂法解决了大尺寸单晶难以制备的困难。溴盐的不同相之间存在非常有趣的转变关系。首先,可以得到正交相,其中正交相可以结晶出大尺寸单晶,然后再通过热致相转变得到空间群为p21的单斜铁电相大单晶。经过定向切割打磨得到的沿极性面的大面积超薄单晶电极,可用于铁电和热释电特性的观察测量与进一步研究。二异丙胺盐酸盐与溴盐类似,居里温度高达440K,是目前已知居里温度最高的分子基铁电材料。此外,用变温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二异丙胺系列铁电晶体相变前后的结构解析,发现在顺电相正电荷中心沿极轴二重无序,总的偶极为零;并且随着外电场的反向而反向,产生固有偶极,表现出铁电和热释电特性。对实验所得到的大块单晶进行晶轴定向,制备成电容,测量其介电铁电性质。实验发现,变温非线性与极性结构相变密切相关。通过不断改进测试技术和方法,我们已经能够测量二异丙胺系列分子铁电材料的光电性能。此外,介电分析表明变温变频介电各向异性非常明显,居里温度附近介电异样非常大。大的介电常数不仅表明其结构具有大的极性变化,同时还可用于制作大容量电容器件。因此,我们从分子铁电的机理出发,设计了正负电荷中心可以沿极轴分离的二异丙胺系列化合物,实验测得盐酸盐和溴盐的饱和极化值均达到近一个数量级的提高。高温铁电体二异丙胺溴盐具有非常高的热释电效应,在铁电相其饱和极化值达到23μC/cm2,已经非常接近钛酸钡的饱和极化值26μC/cm2,也是目前已知的热释电效应最高的分子铁电材料。

2冠醚类的转子—定子型铁电体(4-甲氧基苯胺,Dipa)

分子转子—定子型铁电体实际上是一个分子马达(molecularmotor),它包括一个分子或依靠非价键作用力(如氢键等)而组装的超分子体系。当外界输入一定能量时会发生类似马达的运动,而且这样的运动有较大的变化幅度,能够被检测和识别。我们在研究中设计了一类冠醚超分子体系,其中有机胺(以4-甲氧基苯胺为例)阳离子通过氢原子与冠醚中的氧原子形成的氢键固定,充当分子马达中的定子,而转子是由苯环上的甲氧基作类似流星锤的转动或摆动。当分子处在高温相时(顺电相),分子快速转动,表现为各向同性。这种转动可形象地比喻为陀螺的旋转。若在陀螺的表面标注红黄蓝三种色彩,当陀螺高速旋转时,是无法区别其表面颜色组成的,但当其旋转缓慢,低到一定转速时,颜色即可区分。这样当分子转子降到临界温度(铁电相)以下时,转动变缓至冻结,表现分子各向异性,从而出现极性,铁电性产生。随着新型的低温分子转子—定子型冠醚铁电体应运而生,我们在近期研究中又发现了一类新的有机胺[2,6-二异丙基胺](Dipa)作为分子转子的铁电体,它与冠醚及高氯酸盐一同构筑了可产生有序-无序低温铁电的主—客体型包合物。从结构上看两种冠醚类的转子—定子型铁电体很相似。DSC、Cp、介电分析和p-e电滞回线测量结果表明,在居里温度tc时发生的中心对称—非中心对称转变是一种顺电—铁电相变。变温下的倍频效应(SHG)及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空间群的准确性及分子体系中对称性破缺的发生。这种通过温度依赖的二阶非线性系数(χ2))来确定顺电相的空间群,为研究分子铁电体的对称性破缺提供了一个可靠且灵敏的手段。多数铁电体在发生结构相变时,伴随从中心对称到非中心对称结构的转变。利用χ2)-t曲线,能直观反映非中心对称结构的产生和消失,确定结构相变的特点,以及判断对称性破缺发生与否。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此铁电机理的产生源于高氯酸根平衡离子的线性运动伴随18-冠-6和Clo4-离子的有序—无序相变。室温下,Dipa阳离子的分子间镜面恰好与晶体学镜面重叠,该包合物因18-冠-6分子骨架与Dipa阳离子中的两个异丙基之间的空间位阻作用而形成船式结构。除了排序现象,itp(中温相)晶体结构与Rtp(室温相)晶体结构相似。而Ltp的离子间二次轴并不像itp一样与晶体学二次轴重叠,且沿b轴的晶体学二次轴发生了对称性破缺。由此可见,18-冠-6主体分子和Clo4-平衡离子的有序—无序相变在此低温相变的产生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与已知的其他主—客体型铁电材料的阳离子摆动/转动诱导相变的机制不同。从长远来看,这为探索和设计新型分子基铁电化合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途径。

3多稳态分子铁电体(咪唑高氯酸盐、咪唑高碘酸盐)

多稳态是指材料的物理性质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处于两种或多种稳定状态,且能在热、电、磁、光、压力等外界微扰条件下完成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它们在分子开关、传感器材料、信息存储和记忆材料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3]。铁电材料是探索具有多重双稳态性质的材料的理想对象,因为其自发极化值可对外部刺激作出反应并产生丰富的宏观物理性质,如压电、热释电及倍频效应(SHG)等。吡啶及咪唑类铵盐因其独特的铁电机制而变得极为有趣,即通过在平面内重新取向及高于室温的居里温度tc产生铁电性。咪唑高氯酸分子铁电材料具有大的自发极化、高的相变温度和优良的压电响应特性。以咪唑高氯酸为原料生长具有大面积相同取向的薄膜。其压电响应特性可与无机铁电薄膜媲美。采用简单易行的制备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分子铁电薄膜的取向控制生长,为分子铁电薄膜材料在电声、水声和超声换能器件、以及其他传感器和驱动器件方面的应用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为分子铁电薄膜的基础物性研究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的研究在探索多稳态分子铁电体的过程中发现了世界首例五重双稳态分子铁电体材料,这是不合常规的分子基铁电体,即咪唑高碘酸盐(ipi)。该小分子盐不仅具有铁电双稳态,而且随着温度变化在介电、压电、二阶非线性和电—机械耦合等物理特性方面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双稳态特征。咪唑高碘酸盐(ipi)的多稳态特性与结构相变有关。高温相(Htp)的咪唑阳离子位于反转中心,表现出极为强烈的动力学无序现象[22,23]。这种相变类型让人联想到三甘氨酸硫酸盐tGS[22]典型的顺电—铁电相变,即空间群由p21/m变为p21。根据居里对称原理,p21就是p21/m的一个子群。倒反中心和镜面对称性的缺失原因可能是阳离子的有序-无序变化或阴离子的倾斜摆动,鉴于结构中阳离子的结构变化更为明显,推断该相变应属于有序—无序型相变。阳离子动力学状态的显著变化导致可逆相变中两个显著不同的介电态。通过对其介电常数的测量发现介电常数值表现出明显的温度不相关性和频率相关性,表明发生了介电弛豫现象,这一结果与阳离子的动力学特性相一致[26]。介电响应是可逆的,且加热和冷却过程的曲线围成一个类似窗户的矩形回线,这与其他已知的双稳态材料特性相似。介电分析表明这是一个一级的不合常规的铁电-顺电相变。尽管在很多分子体系中都观察到了双稳态磁化系数,但介电常数的双稳态依然很罕见[27—29]。压电系数对温度的相关性表明ipi同时在压电性质上表现出了双稳态特征,这是与压电激发态和稳定态相对应的。而且该分子体系中的电—机械耦合双稳态特征也是空前的。我们通过此次研究,成功实现了对分子铁电薄膜的取向生长调控,为分子铁电薄膜材料在分子铁电电子器件,以及其他传感器和驱动器方面的应用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具有重要意义。

4小结

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篇7

神经系统的跨学科“联席授课”,除了将组织学、解剖学、生理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机地整合讲授外,联席授课过程中还注重病例的讨论。以与课程密切相关的病例为主线,贯穿3门学科的内容,既可以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思维的碰撞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让学生们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假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神经肌接头时讨论了重症肌无力的案例。从形态上讲,神经肌接头是运动终板,有突触前膜、后膜、突触小泡;从功能上讲,它以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为递质实现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定向转换。如果机体出现自身免疫疾病,产生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acetylcholinereceptor,achR)的自身抗体,便会出现重症肌无力症状,眼睑下垂,朝轻暮重。在病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提出很多未曾研究过的问题,也会根据已有知识提出一些治疗方案的假设。现阶段针对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主要是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增加突触间隙乙酰胆碱的含量,设想是否可以通过抑制自身抗体活性减少对achR的攻击,或是调控achR表达的关键步骤使achR表达上调。使无论这些问题在实验中能否实现,无论这些方案是否可行,这种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假设的精神是最可贵的,这无疑对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将所学理论知识随即应用于临床病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转化式的思维方式。当代医学非常重视转化医学的发展,只有将基础研究的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才能真正实现研究结果的价值。

在课上的互动和课下的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其他人理解自己的想法。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与学习记忆这一知识内化程序相延续,是转化的起点。病例讨论则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应用。学生们运用知识合理解释各种症状发生的机制、解释各种疗法发挥作用的途径和靶点;随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提出更多的治疗设想,进行更高层次的方法创新。通过病例讨论,学生们的思维向转化式学习转变,将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工作中闪现与众不同的思路,成为未来转化医学的主力军。

2激发学生对神经科学的兴趣,关注科研新动向

通过课堂上自由活跃的病例讨论和老师们提纲挈领的讲解,神经科学的神秘面纱被一层层揭开,展现给学生一个个有趣的现象,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术思想,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也更加愿意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学生们在准备讨论时,经常会查阅一些相关的最新科研动向;课堂上也经常与大家分享一些国内外神经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经过主动的知识拓展学习,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眼光也紧随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保持了学生的先进思维。

3合理设定课堂讨论频率,及时引导讨论中发现的新问题

病例的讨论需要在课前做大量功课,除仔细学习教材的相关内容外,还要查阅大量拓展资料,以便对病例情景进行透彻的理解。如果病例讨论安排过密,课前准备工作不足,可能会导致理解不深入、讨论不清晰,导致讨论效果不理想。因此,合理设定课堂讨论频率,以每星期1~2次讨论为宜,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每一个案例,提高讨论的效率。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还会经常提出一些比较新奇的问题,可能与课内知识点相关性不大,也可能涉及到现在机理尚不明确的内容。针对这些问题,教员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引导,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课下自己查阅资料进行探索,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现更广阔的联席

在神经系统跨学科联席授课的同时,其他系统仍然以传统模式开展教学:先学体形态和组织学结构,一个学期以后再学习生理功能;而临床应用则会陆续渗透在此后长达几个学期的课程中。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周期较长,相关知识前学后忘,很难搭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更无法实现形态与功能的学科间联系;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的学习完全割裂开来,知识转化也变得更加困难,学习效果大大降低。期待着能够开展更多系统的跨学科联席授课,能够在更广阔的领域实现全方位的学习。在病例讨论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超出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研究范围的问题,需要用到生物化学、遗传学、免疫学等更多课程的相关知识,因此,有一些案例相关问题在授课过程中无法完全解决。而其他课程的老师又因对案例涉及的非本学科知识以及案例本身不熟悉,在请教他们时也不能得到完整的答案。希望能够开展更多学科间的“联席授课”,将一个知识点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阐述,一次性讲清讲透。如此一来,既解决了学科间交叉部分覆盖不全的问题,也避免了同一内容在不同课程中反复讲述,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当然,更多学科交叉设计的联席教学对授课老师来说是一个更大的挑战。联席授课将基础知识、临床实践、科研前沿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的授课模式要求教员不仅对知识了如指掌,更要熟悉它的应用实践,能将基础与临床生动的结合;不仅局限于本学科的钻研,更要了解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能无死角的覆盖整个知识体系;知识储备要广,能满足学员对超出当堂课教学内容的要求。为了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和转化学习能力,教员还要在某个知识点上发挥科研方面的特长,为学员介绍科研前沿动向,引导学员对某些重要知识的深入探索。教学团队的每一名教师虽然以某一方面为侧重,但均要具备涉及形态、功能、病理、药理、基础和临床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进一步践行转化式学习,将设想落实

在活跃的案例讨论中,学生们经常会进行更高层次的方法创新,提出许多相关的治疗设想、机理假设等。然而在现有条件下,这些设想也仅仅停留在口头阶段。真正实现转化式学习,还需要将创新落实到实践当中。如果能够将课堂上思维的火花整理成清晰的实验思路,设计实验验证其可行性、探明其具体机制,为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切实可行的机理、方法,将基础研究和药物开发及医学实践三者有机整合,才算是真正完成了转化的过程。也希望学校和老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多进行这方面的引导,创造良好的条件,搭建广阔的研究平台,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及时指出学员在科研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传授有效的科研方法,让学生少走错路、走弯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完成转化式学习的全过程,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转化医学研究意识、多学科基础医学知识、临床研究操作技能的临床研究型医生。

6小结

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篇8

科学把握高校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定位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国有两个基本国情:一是高等学校具有明显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科技优势和资源优势;二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而要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尚需时日。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高等学校既要担任培养创新人才和知识创新主力军的角色,又要担当技术创新的重要角色。

而在技术创新这个角色中,一方面是直接从事技术创新,尤其是高新技术、前沿技术、共性技术、社会公益技术的研发创新。另一方面是急国家之所需,积极帮助和支持企业尽快真正确立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与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撑起我国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厦。

这就需要高等学校自觉承担起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努力克服崇尚学术而轻视技术,崇尚知识创新而轻视技术创新,崇尚技术研究而轻视技术扩散和转移的陈旧观念,努力纠正固守于象牙塔、封闭于单一的学科或技术领域、埋头子书斋、游离于生机勃勃的技术创新体系之外搞所谓纯学术研究的做法。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实实在在地与市场需求对接,真心诚意地与企业合作,积极主动地参与技术创新体系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省份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在服务与贡献中增强高校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水平,创新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即使在中国的企业牢固确立了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以后,高等学校的这种使命也不应该改变。

但是,无论是在思想认识层面和政策导向层面,还是在实施操作层面,都要防止一种倾向,就是迫于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的现状,要求高等学校担当技术创新的主角,替代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甚至去解决不应由高校解决、高校也无法解决的技术创新有关环节问题,比如技术创新供求信息对称、风险投资、市场开拓、成果产业化等问题。那样,就有悖于国家创新体系设计的本意,于高校全面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社会功能不利,于企业加快“健身强体”、尽快成长为技术创新主体也不利。

最有效的管理是有序的管理。在我国的国情下,要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还需要更为明晰的顶层设计,以建立起与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主导,经济、科技、教育、金融等产学研主管部门与行业分工协调的体制框架;还需要更为科学的制度安排,以使产学研各方按照各自的社会分工,形成密切合作、优势互补的“战略联盟”,开辟和完善更多的有效合作途径;还需要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产学研各创新要素具有合作的内在积极性和持久动力,形成积极互动、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在此过程中,教育作为体制框架的一个方面,高校作为“战略联盟”和“利益共同体”的成员,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做到自觉到位不缺位,避免错位和越位。

大力实行需求导向的应用研发模式

这里,借用经济学的两个基本概念:一是需求,二是供给。过去我们往往比较熟悉和习惯的一种应用研发模式是“供给主导模式”,就是高校科技人员出于自己的兴趣特长,或者根据有限的需求信息,对已有一定研究基础的课题进行研发,取得成果后,再去找市场推广,找企业应用。这就必然导致了那些市场本来不需要的成果转化难、产业化更难,而且不可避免地导致那些需求信息不对称、市场调研不充分的研发成果技术集成度不高、成熟度不高,同样存在转化难、产业化更难的问题。事实上,只要采用这种应用研发模式,成果转化难、产业化更难的问题总是存在。

需求决定供给,最需要的创新是适应需求的、有用的创新。因此,要积极推进高校应用研发模式创新,实行需求导向的应用研发模式。所谓需求导向的应用研发模式,就是高校直接从行业、企业和其他技术成果需求者那里获得课题,按照合同要求进行研发,将取得的研发成果交给需求主体去进行转化和产业化。如果需要,高校也可以以多种方式继续参加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后续工作。需求导向模式与供给主导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产学研合作以技术成果需求者为主体,产学研合作前移到研发起点上,贯穿于研发全过程。近几年来,江苏省不断加大力度,推进高校实行需求导向的应用研发模式,取得了明显效果。2006年召开的全省高校科技创新大会特别提出:在进一步确立和强化高校科技源头创新地位,积极培育自主创新成果源的同时,要瞄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大力加强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建立需求导向的应用研发模式,实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协调推进。省教育厅立项支持的重大应用研发项目,只有与企业合作的高校才能申报,只有产学研合作的项目才予以支持。江苏省面向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放性地设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全省高校面对激烈竞争,积极实行需求导向的应用研发模式,与企业进行实质性、紧密型合作,承担了188项中的69项,且该项目的承担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积极调整各类“指挥棒”指向

管理者自身的改变是最重要的改变。推进高校科技工作产学研合作,应积极调整管理者手中各类“指挥棒”的指向。积极调整政府和社会对高校“指挥棒”的指向

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篇9

随着制度的发展与演变,新制度经济学中对人的研究有了创新,重新解释了人的行为特征,在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有了发展,把人的行为特征总结为三点。

1.人不仅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也追求精神利益最大化传统经济学认为人都是最大限度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的,这也是“经济人”最基本的特点,认为是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才促进了社会利益的发展,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实际上,人对利益的追求远比传统经济学认为的要复杂的多。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具有复杂性,他们不仅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也追求精神利益的最大化,具有双重动机,新制度经济学对人性的分析更加全面。

2.人的理性并不是无限的传统经济学认为人的理性是无限的,绝对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理性不是无限的,是有限的。这一理论了传统经济学中人的理性无限的理论。针对人的理性是有限还是无限,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也进行过分析,但是没有明确提出有限性观点。赫伯特#西蒙明确提出了人理性的有限性观点,他认为人是想要无限理性的,但是这种愿望不能实现,有一定的限制,人只能在有限的理性中追求最满意的经济目标,而不是最大的经济目标,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现象实际中并不存在。西蒙的观点突破了传统经济学对“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新制度经济学的人有限理性是在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导致人理性的有限性有多方面原因,比如人认识能力的有限、环境的有限、信息的有限等等。

3.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由于人的理性具有有限性,在信息堵塞或者不对称的情况下,人就具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机会主义是指狡诈的追求利润的利己主义,人总是愿意为自己追求最大的利益,在追求最大利益的过程中,人往往会使用一些隐蔽的手段,甚至是狡黠的手段来达到实现自己利益的目的。人之所以具有机会主义倾向,是由于人对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因此机会主义倾向是人的本性。由于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市场交易的复杂性提高了,交易的成本不宜估计。机会主义倾向研究是对“经济人”研究的补充。

二、管理学中的人性研究

管理学中人性研究主要应用于人性化管理中,通过对人的正确认识、实际、人性特点等研究,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对人性提出了四种假设。1.“经济人”理论泰勒基于对传统经济学中“经济人”的研究,提出了管理学中“经济人”的观点。在当时企业管理体系不完善与管理方法落后的背景下,泰勒“经济人”观点的提出为管理的科学化提供了理论基础。泰勒并不赞同传统“经济人”观点,只是把传统观点作为理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管理制度,拟定管理方法,“经济人”理论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它以悲观的观点来看待人,认为人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利益,主张对人的严格管理。

2.“社会人”理论人际关系学说代表梅奥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对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为行为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为管理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经济人”假设受到的质疑越来越多,社会需要一个更符合人性的管理理论,“社会人”理论应运而生,引起了很多心理学家的加入。“社会人”理论的进步之处在于不仅认识到人具有追求物质的需求,还有追求尊重的社会心理需求。管理者只有从人的内心需求出发,才能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美国管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性支配的,“社会人”理论有利于对人本性的正确认识,促使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逐渐以人为中心。

3.“自我实现人”理论“自我实现人”理论是对人性认识的重要发展,起源于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的理论,与麦格雷戈的“Y”理论相对应。“社会人”理论提出了人不仅具有物质需要,也有社会需求。“自我实现人”理论在此基础上认识到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都想通过自身能力与技术的发展实现独立,能够进行自我控制,该理论认识到人在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更加促使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

4.“复杂人”理论埃德加#薛恩在研究“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复杂人”的理论,他认为人具有个性差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面对不同的事情,处理方法与管理手段都是不同的,因此对人的管理手段不能局限于一种,而是应该因人而异。“复杂人”理论是对“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理论的总结,认识到了人性实现的多元化,促进了权变管理理论的发展,使管理理论更加丰富。

三、经济学与管理学中人性研究的比较

(一)研究内容存在差异传统经济学一直把“经济人”理论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基础理论,虽然“经济人”理论不断受到质疑,内涵也不断扩大,但它一直是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对“经济人”理论的修正是为了对人的实际行动与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因此传统经济学中的人性理论具有统一性特点。新制度经济学丰富了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理论,增强了“经济人”理论与现实的联系性,解释力也更强,提高了经济学的解释力,对制度问题的分析、修正对人性的假设等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对人性问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性。管理学本身就是研究对人的管理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决定了它要从人的实际问题出发,重视对人的社会属性的研究,并根据人的差异性来确定管理方式,因此管理学关于人性问题的研究具有多维性。

(二)研究范式存在差异传统经济学中“经济人”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经济人”理论的提出是为让经济学家对经济学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所以“经济人”理论的研究越简单越好,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理论概括了所有对人性的研究,这就是把问题简单化的一种表现,这种研究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却脱离了现实。新制度经济学是从人的实际出发来对人进行研究,认识到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希望通过对人的研究来分析影响工作效率的原因,解释交易费用理论。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有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发生的频率、资产的专用性,涉及到人的就有两个因素。因此,要想研究交易费用就要研究人,具有一定的被迫性,但也是为了纠正传统经济学的弊端。管理学对人的研究具有主动性。管理学研究的内容本来就包括对人的研究,管理的目的本身就是对人的管理,管理学的核心始终是人,管理学理论中的线索之一就是对人性的探索,从基本的人性角度出发,来创新和发展对人性的研究。

(三)与现实的贴近程度存在差异传统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理论与现实的贴近程度比较差,它认为人的理性是无限的,绝对的,完全自利的。实际上,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也不是完全自利的,人不仅有自利性,也存在利他性,人的理性也不是无限的,还会受到信息、环境、人自身的认识能力等因素的局限。虽然传统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理论脱离了现实,但还是对经济学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人们分析“经济人”的依据。新制度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理论,与传统经济学相比更贴近现实。现实中的人本身就具有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倾向与双重行为目标。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对人进行研究,研究人们如何改变现实的世界,开始关注人与经济制度、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

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篇10

关键词: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组织文化路径;科研管理机构;角色转变

一、组织文化及其功能

组织文化的奠基人沙因(Schein)认为“组织文化表现为组织中的人们的行为、规则、标准、赞同的主要价值、融洽相处的游戏规则、在组织中传导的感情或氛围。”从其构成要素来看,包括实物层次,即与组织相关的外显物质层面;制度层次,包括正式制度(以具体条文形式作出的硬性规定,如规章制度等)和非正式制度(不成文的、但被成员所理解、认同甚至潜意识中接纳的隐性规定,如习俗、惯例等);精神层次,即组织所奉行的价值观念和基本信念。组织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一经形成,就以观念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组织成员的日常行为、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它能使组织成员产生一种同一感,特别是组织文化中的价值观,是“通过有目的地促成群体中一起工作的人们的思想和意志的统一性”来协调组织行为的重要途径,是组织发展的原动力。

组织文化对内具有导向、约束、凝聚和激励功能,对外则具有辐射和协调功能。在组织内部行为中,组织价值观起着无形的引导作用,组织成员想什么、做什么都受组织价值观的无形支配。组织的约束功能是通过组织规范实现的,一方面,通过正式的规章制度等明确责、权、利关系,这种外部控制是“硬”约束,带有强制性和支配性;另一方面,通过积极进取的理念和精神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组织的价值观,这种内部自我控制是“软”约束,它能养成组织成员的免疫力,使其自觉拒绝、摒弃那些不良行为。组织文化还是一种黏合剂,能从思想上、感情上把组织成员团结起来。在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中,来自各个层面、具有不同的知识和技能的组织成员,加强了联系,沟通了感情,形成组织尊重信任成员,成员对组织产生强烈归属感的局面,促使成员个人的目标、行为同组织目标相统一。优良的组织文化还能激发组织成员的潜在智慧,使其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奋发向上的价值观、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先进人物的示范,将增强全体成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将更好地得到贯彻和实现。在与其他组织的交往中,组织文化还发挥着协调和沟通作用,并向整个社会辐射、发散,展示组织的文化力和形象力。在这个过程中,组织成员良好的精神面貌会带动其他组织竞相仿效,有助于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二、协同创新对高校组织文化的要求

协同创新是没有直接隶属关系的多个独立组织,以共同的目标、互补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结构、彼此配合的组织运作、实现收益共享的创新模式。协同创新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内部协同创新的主体是组织本身,其实现依赖于组织内在要素之间的互动;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组织与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可见,协同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可通过营造文化氛围,优化资源配置,培育领军人才与团队,推动高校的内、外部协同创新。这就要求高校确立学术至上和知识共享的价值观,建立鼓励创新与促进合作的制度规范,搭建促进交流学习的组织结构。

1.学术至上和知识共享的价值观

从知识论的视角看,协同创新是以互补的知识彼此配合实现创新,这就要求高校具备学术至上和知识共享的组织价值观。学术至上就是要把学术价值作为高校的基本价值取向,减少行政干预,鼓励和尊重学者对学术的追求。高校教师应该对学术职业有着的深刻认同,不仅在工作中发扬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而且将学术精神、学术追求内化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把学术研究当做自己的生活方式,发自内心地热爱学术、献身于学术,在研究和思考中获得充实感和愉悦感,在学术活动中获得精神需求的最大满足和个人价值的最大实现。知识具有交换性和共享增值性的特点,不同领域之间只有通过知识的共享与重组,才能克服学科分野的局限,推动协同创新。知识的交流和转移以相互信任为基础,但高校组织的知识-权力机制使其成员不愿分享知识,这就需要变过去高校成员间的等级式上下关系为彼此平等、信任、坦率、合作的关系,实现知识在组织内的自由流动和使用,促进协同创新。

2.鼓励创新与促进合作的制度规范

从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看,不同主体间的利益整合是关键,这就要求高校建立和完善鼓励创新与促进合作的组织制度,为协同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应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使每人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方法和标准,可以自我检查、自我督促,产生紧迫感和压力感,从而激起强烈的创新意识。同时应本着公平原则,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与测评方法的绩效评估系统,使每个人都能按其贡献的大小得到合理的报酬与奖励。应制定相关的科研行为准则,对学术失范行为,一经查实即视情况给予相应处罚,如撤销立项、行政处分等。应建立学术交流制度,使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学校与社会之间相互沟通,为新的学科生长点或新领域的产生提供土壤。如建立学术例会制度,每月或每季度以相近学科群(或研究所)为单位,组织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及相关科研骨干(如博士/硕士)就学科前沿问题进行通报与探讨。挑选学术骨干组成攻关团队,就有基础且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集中定向研究,资助相关学术成果,并在学校的学报上开辟相关专栏,定期总结、积淀科研成果。这样,制度的正面激励与反面抑制就能实现对创新与合作的引导,从而推动高校的协同创新。

3.促进交流学习的组织结构

从协同创新实现的途径看,无论是内部协同还是外部协同,都需要相关创新要素的无障碍流动与组合,这就要求高校的组织结构由传统金字塔式的集权组织转向平面网络式的自由联合组织。这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确认了每个个体不可替代性,实现了知识工作者彼此的平等对话与自由交流,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与持续创新。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这种平面网络式的组织结构下,信息交换、深度会谈和讨论将成为主要的交流学习方式,通过大范围的信息流动、畅所欲言和观点碰撞,可以及时交流学术信息、学术观点等,促进学术灵感的迸发,激发群体的智慧和创造力,不断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可以设立超越院系限制的学术研究组,或利用现代网络和信息化技术,建立与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的虚拟协同创新组织,形成跨边界、远边界的组织,最大限度地整合各个创新主体的资源和条件,推动高校协同创新。

三、地方高校文科科研管理机构的角色转变

在建设组织文化,推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将发挥重要作用。这里笔者仅探讨地方高校文科科研管理机构的角色变化。

1.由政策者到愿景建构者

管理学大师彼德·圣吉认为组织成员的共同信念来源于共同愿景。而传统的高校科研管理机构主要是作为政策者,下达国家、省、市、校的科研规划、发展方向等相关政策,较少考虑教师的实际要求,结果导致规划沦为“官方愿景”,难以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认同,自然也就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尤其是文科科研起步晚,基础弱的地方高校,更需建构一个为广大教师认同的共同愿景,更好地推进协同创新。因此,科研管理部门应从政策者转变为共同愿景的建构者,把规划制定的过程,看做是学习、思考、转变观念、发动群众凝聚人心的过程,以建构共同愿景,营造信任、理解、沟通的氛围。通过自下而上、反复酝酿、不断提炼,让教师充分参与,使愿景在组织内得到充分的探讨和检验,增强其科学性、可行性和感召力,这当中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个人愿景和组织愿景的有机融合。共同愿景应建立在个人愿景基础之上,这才能得到教师的认同,并努力实现这种愿景。如在建立文科基地和省级研究会等学术活动中,我们通过深入学院与普通教师沟通、与学科专家研讨、发放文科科研规划问卷等形式,使广大教师成为活动的主体和决策的主要参与者。这样,制订的方案来自基层,共同愿景是个人愿景的提升,其实现自然也就有了热情与能力的保障。

2.由管理者到服务者

有了共同愿景之后,管理部门还要从管理者角色转变为服务者,突出研究工作者的主体地位,主动深入到研究人员之中,为研究工作做好信息服务和中介服务。应发挥科研管理部门自身所处的研究信息中心位置的优势,及时收集各级各类研究部门的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进程和成果等信息,并反馈和介绍给本校的有关研究团队和教师,避免重复研究和低水平研究,增强研究工作的实效性。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系统实现信息公开和共享,提供各类数据、文字资料和统计图表的查阅、传递和下载,方便研究人员的分析研究。同时,科研管理部门还应努力做本校研究团队与政府、企业和其他高校研究组织间的桥梁和纽带,设立专职机构与人员,加强与相关研究组织的联系,做好联络、沟通、协调工作,为教师积极争取接触社会、观察社会的机会和条件,实现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有效组合,改变以往“各立门户”、“单打独斗”的局面,促进外部协同创新。

3.由旁观者到引导者

由于历史、体制和习惯等多种原因,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普遍存在着“单兵作战”现象。这不仅影响研究的创新力,还导致研究的低水平重复。这就需要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从过去的研究工作旁观者转变为引领和指导者,通过研究指导和政策引领推动协同创新。科研管理人员既要有一定的业务能力,熟悉各级各类研究项目的特点、针对性等;更要有较强的学术敏感性和科研能力,了解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架构、学科一般问题及前沿动态;不仅能对研究人员的申请予以加工、修改、润色,使之更加符合各有关项目的要求和规定,提高立项比率、资助力度及增强项目研究的针对性;而且能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指导相关人员组成预研单位,适当超前地介入研究,缩减研究的探索期,提升研究的层次和质量。同时,科研管理部门还应利用定向资助等各种科研制度,引导研究人员走出书斋,跳出自我,面向政府和企业需要,认真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实现研究由纯理论型向社会问题型的转换。此外,通过建立学术沙龙、跨学科研究组,定期出版“学术交流简报”等,引导研究人员养成对话、切磋和研习之风,鼓励跨学科、跨部门、跨国界合作,推动协同创新。

参考文献

[1]竹立家.国外组织理论精选[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330,42.

[2]张钢,陈劲,许庆瑞.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7(2):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