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康复训练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0:09

耳石症康复训练方法篇1

【关键词】中风失语;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分类治疗

中风失语又称“语言不利”、“暴难言”、“中风不语”、“舌强言蹇”等,是中风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交流沟通及中风其他病症的治疗。据国内文献报道,中风病人56%-69%出现言语障碍[1],临床发病率、致残率高,目前关于中风失语的研究十分有限,且临床治疗效果一般,是当前攻关的热点问题。李燕梅教授长期从事中风失语的研究,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师从李燕梅教授,从中习得一二,获益匪浅。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

中风失语的病因多为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侵袭等触发,引起脏腑功能失调,风、火、痰、瘀阻滞心肾经络,上扰神明,阻闭舌窍,致舌强不语,病位在心脑,涉及肝、脾、肾等脏。李燕梅教授[2]认为中风失语总的病机特点为痰湿瘀阻,窍络不通,廉泉枢机不利。但在不同分期、不同分类,其特点各异,急性期以风、火、痰阻滞于经脉,气血不能上承于脑窍,病机为邪阻舌窍,开闭失常;恢复期以肝、脾、肾三脏亏虚,痰、瘀蒙蔽清窍,阻滞脉络,导致阴阳失调,脑神失养,病机为痰湿瘀阻、窍络不通;后遗症期以肝肾亏损、湿浊内蕴,阻于窍络,而出现失语。

2辨证论治

2.1急性期中风失语急性期为发病2周以内的患者,中脏腑者可延长至一个月,临床多分为风痰阻络、肝阳扰窍、痰热阻窍、痰浊闭窍四个证型:

2.1.1风痰阻络证舌强语謇或不语,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脉弦滑。

治法:祛风化痰,开窍通络。

代表方:化痰解语汤加减。常用药:胆南星、半夏、橘红、枳壳、川芎、红花、远志、石菖蒲、薄荷、炙甘草。

2.1.2肝阳扰窍证舌强语謇或不语,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或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红或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泻火,开窍通络。

代表方:清肝解语汤加减。常用药:羌活、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当归、辛夷、柴胡、石菖蒲、远志、生甘草。

2.1.3痰热阻窍证舌强语謇或不语,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或口舌歪斜,痰多而粘,伴腹胀、便秘。舌质红绛,舌苔黄腻或干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代表方:清热化痰开窍汤加减。常用药:胆南星、全瓜蒌、大黄、厚朴、枳实、薄荷、芒硝、石菖蒲、炙甘草。

2.1.4痰浊闭窍证舌强语謇或不语,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面白唇暗,痰涎壅盛。舌质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治法:化痰降浊,开窍醒神。

代表方:涤痰解语汤加减。常用药:茯苓、石菖蒲、辛夷、胆南星、半夏、竹如、枳实、甘草。

2.2恢复期中风失语恢复期为发病两周至半年之内,主要为痰湿阻窍、痰气郁窍、气虚血瘀、肾虚精亏四个证型:

2.2.1痰湿阻窍证舌强语蹇,肢体麻木,口舌歪斜,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自,脉浮。

治法:祛痰化湿、宣窍通络。

代表方:菖蒲解语汤加减。常用药:石菖蒲、天麻、全蝎、胆南星、天竺黄、远志、郁金、木香。

2.2.2痰气郁窍证舌强语謇或不语,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或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红或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祛痰开窍。

代表方:痰清气顺解语汤加减。常用药:天麻、栀子、黄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川牛膝、钩藤、石决明、菖蒲、郁金、胆南星、天竺黄。

2.2.3气虚血瘀证言语謇涩或不语,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自或白腻,脉沉细或细涩。

治法:益气活血,养血开窍。

代表方:益气活血解语汤加减。常用药:生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石菖蒲、远志、天竺黄、甘草。

2.2.4肾虚精亏证舌强语謇或失语,心悸气短,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耳鸣,烦躁失眠。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弦或弦细数。

治法:益气补肾,滋阴利窍。

代表方:滋阴解语汤加减。常用药:熟地、山茱萸、石斛、肉苁蓉、五昧子、白茯苓、麦门冬、石菖蒲、远志、薄荷、杏仁、桔梗、生姜、大枣。

2.3后遗症期中风失语后遗症期为发病半年以上,病情已稳定,主要有痰瘀阻窍、肝肾亏虚、肾阳虚弱三个证型:

2.3.1痰瘀阻窍证舌强语蹇或言语不利,肢体活动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头晕头痛,气短乏力。舌质暗淡,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沉弦。

治法:祛痰化浊,化瘀开窍。

代表方:涤痰化瘀解语汤加减。常用药:茯苓、人参、石菖蒲、橘红、胆星、半夏、竹如、枳实、远志、天竺黄、甘草。

2.3.2肝肾亏虚证言语謇涩或不语,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眩晕,耳鸣,烦躁失眠,大便偏干。舌质暗红,少苔或无苔,脉弦或弦细数。

治法:培补肝肾,开窍利音。

代表方:补肝肾解语汤加减。常用药:地黄、麦冬、五昧子、肉苁蓉、桂枝、石菖蒲、远志、茯苓、薄荷、甘草。

2.3.3肾阳虚弱证言语謇涩或不语,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乏力,头晕,面色咣白,怕冷,大便偏稀。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脉滑。

治法: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代表方:温阳解语汤加减。常用药: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石菖蒲、远志、天麻、当归、甘草。

2.4分类治疗

2.4.1运动性失语中药:根据中风失语分期辨证用药。针灸:金津、玉液放血,点刺廉泉;头皮针取言语Ⅰ区,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采用中等强度刺激手法;体针取合谷、通里、哑门、内关、人中、百会,同时可根据其他症状辨证取穴,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平补平泻手法。语言康复训练:语言表达技能训练:可从韵母、声母开始,最后到组成句子;自发语言训练:可先进行简单的数数练习,逐渐增加;命名训练:简单的物品或图片开始,由简单到复杂;描述训练:从简单的手势训练再到情景图片训练。

2.4.2感觉性失语中药:根据中风失语分期辨证用药。针灸:金津、玉液放血,点刺廉泉;头皮针取言语Ⅲ区,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采用中等强度刺激手法;体针取合谷、通里、哑门、内关、人中、百会,同时可根据其他症状辨证取穴,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平补平泻手法。语言康复训练:一对一训练,视听结合再学习辨认、记忆语言和词的语言训练,直到具备一定听理解的能力,开始进行复述训练,先从韵母、声母开始,再到单词,也可采用唱歌方式进行训练。

2.4.3命名性失语中药:根据中风失语分期辨证用药。针灸:金津、玉液放血,点刺廉泉;头皮针取言语命名区,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采用中等强度刺激手法;体针取合谷、通里、哑门、内关、人中、百会,同时可根据其他症状辨证取穴,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平补平泻手法。语言康复训练:先从简单的图片、物品命名开始,再到能够完成句子,进行反应性命名。

2.4.4传导性失语中药:根据中风失语分期辨证用药。针灸:金津、玉液放血,点刺廉泉;头皮针取言语Ⅰ区、言语Ⅲ区,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采用中等强度刺激手法;体针取合谷、通里、哑门、内关、人中、百会,同时可根据其他症状辨证取穴,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平补平泻手法。语言康复训练:先从韵母、声母复述开始,再到单词、句子,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增加难度。

2.4.5完全性失语中药:根据中风失语分期辨证用药。针灸:金津、玉液放血,点刺廉泉;头皮针取言语Ⅰ区、言语Ⅱ区、言语Ⅲ区,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采用中等强度刺激手法;体针取合谷、通里、哑门、内关、人中、百会,同时可根据其他症状辨证取穴,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平补平泻手法。

语言康复训练参考感觉性失语。

此外分水岭区失语综合征及皮质下失语综合征可参考以上五种失语进行治疗。

病案举例

冯××,女,58岁,发病日期:2013年12月2日,住院号:20285085,主诉:语言不利伴右侧肢体瘫痪10天。入院症见:语言不利,右侧肢体瘫痪,饮食正常,失眠,大便干,小便黄,质暗淡,舌苔薄白,脉弦滑。西医诊断:脑梗死;中医诊断:中风失语(风痰入络证)。失语类型诊断:运动性失语。失语症waB入院评分:自发性语言:7分;听语理解:110分;复述:40分;命名:60分;阅读:45分;书写:40分。

诊疗计划

①西医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等治疗及对症处理。

②中药:胆南星15g、半夏9g、橘红log、枳壳log、川芎log、红花log、远志log、石菖蒲log、薄荷6g、炙甘草3g。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③针刺:点刺廉泉;针刺百合、四神聪、合谷、通里、哑门、内关、人中,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平补平泻手法;言语Ⅰ区,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

④语言康复训练:语言表达技能训练:可从韵母、声母开始,最后到组成句子;自发语言训练:可先进行简单的数数练习,逐渐增加;命名训练:简单的物品或图片开始,由简单到复杂;描述训练:从简单的手势训练再到情景图片训练。阅读训练包括词(语句)-图匹配,治疗师与患者共同朗读选词,填空,阅读短文后复述;书写训练包括从抄写字、词、填词、短文书写,进而看图写、听写及自发写。

治疗4周后,失语类型诊断:运动性失语;waB评分:自发性语言:14分;听语理解:170分;复述:75分;命名:80分;阅读:65分;书写:60分。语言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提高,肢体功能也有很大恢复。

3个人体会

中风失语症是一种获得性语言障碍,其表达、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等方面都有不同缺陷,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失语症的治疗除了对于基础疾病的治疗外,应根据不同分期、不同分类进行辩证治疗,并将言语训练贯穿中风失语治疗的始终。同时,失语症的恢复,可有利于中风病的整体康复;言为心声,语言的康复是中风患者回归社会最重要的环节,不容忽视,所以中风失语症应在中风的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参考文献

耳石症康复训练方法篇2

关键词:耳石症;手法复位;眩晕;中西医结合疗法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1]。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眩晕,眩晕的时间一般较短。这种症状的出现常与位置变化有关,故现阵发,这就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法、复位手法及手术治疗。许多学者推荐复位手法。目的是使粘附于嵴顶的结石或游离飘浮于半规管长臂管腔内淋巴中的细小致密颗粒,通过头位有顺序的变动,使之从顶帽脱落或从半规管长臂管腔中经总脚或水平半规管脚进入椭圆囊,从而使半规管壶腹嵴顶及半规管腔内淋巴恢复正常的运动,消除了致病因素,症状获得缓解[2]。随着发患者数的逐渐增多,近6年来我科对治疗耳石症的各种方法进行疗效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2014年共计60例BppV,男性20例,女性40例;年龄46~82岁,平均(64.2±6.3)岁;病程3h~6月,平均28d。年龄46~82岁,平均(64.2±6.3)岁;病程3h~6月。Dix-Hall-pike试验诱发出眼震49例,伴恶心呕吐42例。既往有头部外伤史1例,中耳炎3例,伴有高血压病24例,偏头痛4例,美尼尔氏综合征10例。实验按随机分为3组各30名患者。

1.2诊断依据全部入组60名患者依据临床表现和Dix-Hallpike诱发试验阳性明确诊断。临床主要表现为躺下、坐起、或床上翻身时突然发生的眩晕,也可表现为快速低头或过度抬头时发生眩晕,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min。Dix-Hallpike试验方法为:受试者坐于检查床上,头向一侧转45°(注视检查者),检查者手持患者头韶迅速将受试者由坐位变成平卧位,头超出床沿并下垂30°(也可向对侧迅速旋转90°),如果经过短暂潜伏期(1~5s),患者出现眩晕和旋转向地或旋转向上性眼震即为阳性如果头向右侧转45°。时出现明显眩晕和眼展,则为右侧病变,如果头向左侧转45°时出现明显眩晕和眼展为左侧病变如果向两侧转头时均有明显的眩晕和眼震,则诊断为双侧病变。符合以上诊断标准者,最好经头部Ct或mRi、颈椎mRi等有关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1.3方法

1.3.1患者均先行改良epley复位法[3]治疗。具体操作步骤:①患者平坐于检查床,头部转向患侧45°;②将患者快速向后仰卧(肩下垫枕头),使头与水平面呈30°夹角;③将患者头缓慢转向正位,并继续向健侧转45°;④头位保持不动,身体由仰卧缓慢转向健侧卧位;⑤待眩晕消失后缓慢坐起,保持头正位前倾30°。双侧同时患病则一侧复位后休息15min再行另一侧复位。复位时每个保持至少30~60s,或待眩晕消失后再进行下一个。复位后48h内避免头部剧烈运动,夜间睡眠时采用高枕平卧位。复位前准备好必要的抢救药品和设配。耳石手法复位术后眩晕完全消失者无需进行药物治疗;眩晕症状改善或复位前后眩晕改善不明显的患者进一步接受治疗。

1.3.2单纯药物治疗,在BppV之发作期及间歇期应用血管扩张剂改善内耳微循环,常用药有培他定、银杏叶制剂等药;也可选用川芎嗪、胞磷胆碱、复方丹参、血栓通静脉滴注。急性发作可服西比灵或敏使朗。谷维素20mg口服,3次/d,连续治疗1w。

1.3.3在药物治疗期间可以重复耳石手法复位治疗,每侧不超过3次。

1.4疗效评估标准根据parnes等提出的疗效标准评定,患者在完成治疗后2~4wk复查。i级为治愈;ii-iii为有效。i级:眩晕消失,Dix-Hallpike试验(-);ii级:无性眩晕,但有头昏,不平衡感,Dix-Hallpike试验(+)或(-);iii级:性眩晕症状改善;Dix-Hallpike(+);iV级:BppV无效变成加重。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耳石症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别称,是一种常见的内耳自限性疾病,其起病急骤,眩晕与头位改变有密切关系,持续时间极短,一般为数秒至数十秒,改变与眩晕症状之间有一个数秒钟的潜伏期,有易疲劳性。epley[4]提出半规管耳石症(canal-ithiasis),认为变性耳石颗粒并非粘附于后半规管壶腹嵴,而是悬浮于半规管长臂的内淋巴中,当头部处于诱发时,内淋巴中稠密物运动引起内淋巴流动而使壶腹嵴受牵引而偏移,出现症状。目前对BppV的治疗基本建立在上述2种假说的基础上。虽然BppV是自愈率很高的疾病,有些人愈后不再复发,有些人则发作频繁,间歇期可达数年,现在通过各种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降低复发率。急性发作期恶心、呕吐严重时不宜多移动患者,可注射东蓖若碱或阿托品副交感神经抑制剂或前庭神经镇静剂。间歇期针对病因服用血管扩张剂及神经营养剂,老年人以内耳缺血所致BppV最常见,本文介绍的常用改善内耳微循环之药物有:①胞磷胆碱:本品为核苷衍生物,作用比较广泛。为脑代谢激活剂,能够促进脑细胞呼吸,改善脑功能,增强上行网状结构激活系统的功能,促进苏醒,降低脑血管阻力。②培他定:组胺类药,有血管扩张作用,改善内耳微循环,有抗过敏作用,对眩晕、耳聋、耳鸣有一定疗效。③西比灵:为第四类Ca+拮抗剂抑制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耳蜗辐射小动脉血流量,改善前庭器之微循环。④银杏叶制剂: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脂质过度氧化反应;调节神经递质释放,增强神经元突触可塑性;降低血粘稠度。⑤敏使朗:是一种主治梅尼埃病、梅尼埃综合症、眩晕症引起的头晕/眩晕症状。对于不同的耳石症,应采用不同的复位方法,对于半规管耳石症采用epley手法复位对于壶腹峭帽耳石症,采用Semont手法复位治疗.对有严重颈椎病或严重心脏病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要慎重。治疗前要向患者详细介绍复位过程,解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情绪.三组患者经对比药物加手法复位治愈好转率高达96.7%,采用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能够明显缩短病程,大部分立即有效,疗效显著,且简单安全。

4结论

经过三组对比,手法复位结合中西药制剂治疗耳石症不但安全有效,而且起效特别快复发率低,可以立竿见影地减轻患者痛苦,风险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m]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55(3):163-164.学.2008,2(11):1046-1050.

耳石症康复训练方法篇3

【关键词】针刺;吞咽障碍;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63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34-02

目前,据相关报道证明脑卒中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癌症),多发于中老年人,是并发症较多的疾病之一,其中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约占30-45%[1]。吞咽障碍的发生常常导致患者营养摄入不足、吸入性肺炎、心理障碍,甚至有窒息的可能。因此,如何更加积极、有效地治疗该病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共同的难题,西医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有一般常规内科支持治疗、康复训练、物理及放置鼻胃管、鼻空肠管、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J)等吞咽替代治疗[2],其治疗效果尚不确切。祖国医学中,将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归属于“中风舌本病”“喑痱”“喉痹”等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关窍不利,以“通关利窍”为治疗大法,对其治疗显示出了独特的疗效,笔者总结了近十年有关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进展,现综述如下。

1体针治疗

石江伟、于涛[3]等将181例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对照组、假针刺组。针刺组予以针灸治疗,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结合经皮电刺激治疗,假针刺组以假针刺结合经皮电刺激观察。针刺主穴:风池,完骨,翳风,上廉泉,人迎。配穴:舌体运动障碍加内大迎;唇闭合不全,咀嚼运动受限加太阳、下关、地仓、颊车;咽反射迟钝或消失,点刺咽后壁6次。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口咽效能针刺组较对照组及假针刺组明显改善,对照组和假针刺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白晶[4]等观察了111例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廉泉单针浅刺法(a1组)、廉泉单针深刺法(a2组)和廉泉加旁廉泉多针深刺法(B组),结果发现B组疗效明显优于a1组和a2组(p

2舌针治疗

李勇[8]等采用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组选穴:心穴(位于舌尖部)、脾穴(沿舌面前后正中线向后1寸,旁开04寸)、肾穴(沿舌面前后正中线向后16寸,旁开04寸),针刺前先给予1:5000高锰酸钾液漱口,以清洁口腔,让患者自然伸舌出口外(如舌不能伸出者,可由医者左手垫纱布敷料固定舌体于口外),常规消毒舌面各穴选用28号1-15寸毫针快速进针,进针1-2min,拇指向右大弧度捻转12次,最好出现舌体抽动,不留针,治疗组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为常规针刺治疗,总有效率6667%。

3头针治疗

王悦[9]随机将70例卒中后合并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头针结合体针配合吞咽训练的治疗方案:①头针治疗:取双侧运动区及感觉区下1/5区域,30号15寸毫针,与头皮呈30°进针,首尾相接透刺进入至帽状键膜下,然后快速捻转每分钟约200次,1-2min,留针30min,其间行针1次,出针前行针后再起针;②体针治疗:风池、完骨、翳风均针向喉结,进针25寸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每穴施手法1min;廉泉针向舌根15-2寸,用提插泻法lmin。每日1次,20天为一疗程。吞咽训练:①基础训练:即吞咽功能训练: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屏气一发声运动;喉抬高训练;②摄食训练:经过基础训练后,开始摄食训练:患者取躯干30°仰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采用柔软且密度均一,有适当的黏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及食道时容易变形,不易在黏膜上残留;一般先以少量试之(3-4ml),然后酌情增加至20ml,以上训练每日2次,每次20min。对照组仅采用体针结合吞咽训练。通过上述不同治疗方案,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低(p

4耳穴治疗

刘礼梅、张庆萍[10]等运用耳穴压丸配合项针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治疗组采取针刺、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吞咽障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5穴位注射

薛文雄[11]等将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病情稳定后,予以双侧风池穴位注射,具体操作如下:生理盐水35m1和甲钴胺05ml配制成混合液。双风池穴常规消毒,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上述混合液,进针适当深度,针刺向喉结,提插得气后回抽无血,再缓慢注入药液,每穴2ml。出针后用无菌干棉签按压针孔,以防出血。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对照组仅采用神经内科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上述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6电针结合放血疗法

相永梅[12]观察电针配合放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取穴:廉泉(双)、风池(双)、翳风(双)、金津、玉液。配穴:内关、三阴交、丰隆。操作:针刺廉泉时将针尖朝向舌根部,捻转行针时,病人感到较强针感至舌根部。针风池、翳风穴针尖向咽喉方向刺入15寸,施以小幅度低频率捻转补法、针感以酸胀为度。以上3穴均连接电针,选择连续波,以患者能耐受最大强度为输出电流强度,配穴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时间为20-30min,出针后嘱患者进行吞咽及发音练习。金津、玉液两穴用舌钳夹住舌上体或令患者自行舌上翻,暴露出两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放血量约2-3ml,刺后盐水漱口,隔日或3日1次。治疗组有效率达到100%。

7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

林飞燕、李慧敏[13]等采用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35例,治疗组主穴取风池、风府、哑门、完骨、翳明、廉泉,配穴根据辨证取穴,结合早期口腔功能训练(如缩唇,抿唇,舌尖上抬,伸缩舌,侧方位主动运动等口颜面肌肉训练,或用冰棉棒刺激舌、软腭、咽部,发声训练等);病情好转后进行阶段性摄食训练(一般先用胶冻样食物,逐渐过渡到糊状、固体食物)。治疗组总有效率942%,对照组采用单纯吞咽训练,其总有效率为566%。

8针药并用

宋学燕[14]采用针刺天突、廉泉、丰隆三个穴位,结合口服逐瘀祛痰汤(桑寄生、鸡血藤各20g,茯苓15g,天南星、天麻、天竺黄、天虫、炒杜仲、炙甘草各10g,全虫、蜈蚣各3g,水煎服,一日一剂)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4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9结语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不仅会造成患者饮水呛咳、营养不良、误吸等生理问题,而且会使患者心理上产生抵抗情绪,其抑郁症的发生明显高于普通人群。通过上述大量的临床研究报告,我们知道针灸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案多元化、不局限、治疗效果较好,在西医临床对本病疗效欠佳的情况下,针灸不失为一种极佳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尽管如此,就笔者收集的相关文献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①大部分文献以医者治疗经验及临床观察为主,缺乏高质量的大样本、多中心、系统的实验研究,缺乏科学的统计学意义。②对于针灸治疗吞咽障碍的经络理论依据少,分型不明确,对疗效评价尚无统一标准,不能客观证明其治疗效果,大大降低了其可信度。诚然,针灸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确有显著疗效,然而如何提高针灸的可信性及推广范围,我认为首先应该得到相关的医学权威机构的认可,由他们组织发起相关权威临床试验研究,拟定统一的治疗方案及标准。该类问题的解决更利于针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及推广,希望通过广大中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让针灸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发挥更大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朱镛连神经康复学神经疾病吞咽障碍的康复[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547

[2]赵桂英,毛琳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J]浙江临床医学,2012,12(8):898

[3]石江伟,于涛,等针刺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口咽效能59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8,40(7):57

[4]白晶,李宝栋,王志勇,等不同刺法调整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作用观察[J]中国针灸,2007,27(1):35-37

[5]司书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吞咽障碍60例[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7):138

[6]卞金玲,张春红,等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后重度吞咽障碍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5,25(5):307-308

[7]刘远声,吴远刚,等调任通督针法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2):5-6

[8]李勇,李滋平,符文彬舌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障碍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5,2l(8):7-8

[9]王悦,柴学森,胡广东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9):22-23

[10]刘礼梅,张庆萍,等耳穴压丸配合项针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1):49-50

[11]薛文雄,吴秋义,汤文达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1):37-38

[12]相永梅电针配合放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66

耳石症康复训练方法篇4

鼻饲营养支持对于吞咽困难患者是一种重要的替代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脑卒中后引起的吞咽困难由于患者呕吐呛咳剧烈,常难置鼻胃管。反复操作而增加患者痛苦。现改进方法,对患者咽喉部喷1%地卡因,进行表面麻醉,可增加置管成功率。通过鼻饲饮食,保证患者的营养,提高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

急性脑卒中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和吞咽困难,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脱水等不良事件,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1]。因此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对于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鼻饲营养支持作为一种替代治疗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做好吞咽困难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本科收治一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于2010年6月23日以“左侧肢体活动受限2小时”为主诉入院,诊断为脑梗塞。患者神志清楚、伸舌右偏、双侧咽反射消失、饮水呛咳、流涎。经过3天治疗,患者吞咽困难未缓解,给予鼻饲。经过3周吞咽困难的康复训练,患者顺利拔管,恢复自主饮食。

2置管

2.1方法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吞咽困难的原因及鼻饲的必要性,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配合。选用硅胶鼻胃管,保留期≤45天。鼻饲前协助患者半卧位,清洁鼻腔,测量胃管插入长度。成人45-55cm,即鼻尖到耳垂再从耳垂到剑突的距离。做好标记,用液体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进行插管。由于患者流涎较多,插入咽部时应激反应强烈,剧烈呛咳导致置管失败。吸取教训重新置管。先安抚患者,使之情绪稳定。用喷壶向患者舌跟软腭咽喉部喷1%地卡因2-3次,每次间隔1-2分钟。地卡因进行表面麻醉使局部神经反射暂时减弱或消失,减轻置胃管时对咽喉部的机械刺激,减轻患者咳嗽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降低应激反应,提高置管成功率。喷雾结束后3分钟,由两人配合,一人经口腔给患者吸痰,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同时另一人置胃管,快速通过会厌部,顺利达到胃内。

2.2检查胃管是在胃内三种方法一种是将胃管末端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另一种是用注射器从胃管末端注入10ml空气,置听诊器于胃部,可以听见气过水声;第三种方法是将胃管末端放入水中,无气体逸出[2]。判断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多人多种方法多次判断,以确保胃管在胃内。

2.3鼻饲管的固定用绷带在胃管近鼻孔处打双套结,再交叉打结。绷紧然后系带两端绕双耳后在下颌处交叉打结固定。此法固定可减少患者鼻饲管的滑脱,减少患者痛苦,但同时要注意观察耳后皮肤血运情况,防止压疮发生。

2.4鼻饲法每次鼻饲前应先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确认无误后方可灌食。鼻饲时尽量抬高床头成30°—60°角,鼻饲后30分钟不要翻动和搬运患者。鼻饲每2-3小时灌注1次,每次不超过200ml,主食4-5次/日,副食2-3次/日,晚10pm后不要进食,以减轻胃部负担。用药时应将药片研碎溶解后灌入,用药前后灌少许温水。鼻饲开始时应从少到多,从稀到稠,逐渐根据个人情况增加,以防止出现消化不良或应激性反应。鼻饲液38℃-40℃,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3护理

3.1操作前后要洗手,鼻饲液要新鲜,灌注前后要用温水冲洗胃管,以免食物在胃管内腐败变质。

3.2患者不能经口进食应注意口腔卫生,给予口腔护理2次∕日,并密切观察口腔黏膜情况。

3.3胃管护理胃管应妥善固定,胃管末端用无菌纱布包裹固定。患者如有躁动应保护性约束,以防患者自行拔管。

3.4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3.4.1腹泻是最常见并发症,多为消化不良及灌注器污染。应做到少量多餐,食物现配现用,注意卫生消毒以避免发生。

3.4.2便秘患者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食物精细缺乏纤维素造成。因此适当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定时给予缓泻剂或早晚空腹食用香油2勺约10ml,增加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发生。

3.4.3应激性溃疡脑卒中时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影响迷走神经对胃运动的调节,使胃黏膜缺血缺氧,从而导致胃溃疡出血。鼻饲前抽胃液若抽出咖啡色液体应暂停鼻饲,抽取胃液送检并给予胃保护药和8﹪正肾冰盐水灌注。

4康复训练

进行与摄食-吞咽有关器官功能训练[3]。如舌肌的伸展运动训练、软腭的冷刺激疗法、咀嚼肌的空咀嚼和吞咽训练等。同时配合针刺治疗,从而改善吞咽功能障碍。调整进食方法及食物形态,调整患者心态,得到家属密切配合,将有助于康复。

5结果

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营养不良,液体出入量保持平衡。住院第18天顺利拔除胃管,经口进食。第21天出院。

6讨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和吞咽功能障碍,常导致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下降。通过鼻饲饮食有利于提供机体全面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贾建平,崔丽英,王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71.

耳石症康复训练方法篇5

[关键词]心血管康复;老年;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2-156-04

冠心病是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由于脂质等在冠状动脉的沉积,导致冠状动脉管径缩小,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同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而危及患者的生命。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介入治疗等改善心肌供血,延缓病情的进展。近年来,随着康复理念的不断发展,康复治疗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证实,康复治疗技术可显著提高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探讨心血管康复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男18例,女24例,平均年龄(68.8±5.9)岁,平均病程(4.14±0.73)年,nYHa分级Ⅱ级的有22例,Ⅲ级的有20例,17例有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病的有25例,合并糖尿病的有18例,合并高脂血症的有16例;对照组男20例,女22例,平均年龄(68.2±6.2)岁,平均病程(4.09±0.81)年,nYHa分级Ⅱ级的有24例,Ⅲ级的有18例,18例有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病的有24例,合并糖尿病的有17例,合并高脂血症的有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参照《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等辅助检查,明确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同时排除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其他心脏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排除合并恶性肿瘤、呼吸衰竭、脑卒中等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排除合并严重骨关节病、急性心血管事件等具有康复训练禁忌证的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以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包括调整血压、血糖、血脂的水平,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H10940039)改善心肌供血,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J20080078)抗血小板聚集,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H32025391)减少心肌耗氧等。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心血管康复治疗。首先根据患者存在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计划,包括戒烟、戒酒,根据患者血压、血糖和血脂情况指导其调整膳食结构并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参加重体力劳动以及调节心理状态,尽量避免情绪出现剧烈的波动。由我院心血管医师和康复科医师各1名负责采用6min步行试验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评估。以评估结果的75%~85%为基础运动量制定康复训练方案。训练1周后,逐渐将每次平地步行距离增加到500m,每天训练2次。如果训练过程患者出现胸痛、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应马上中止训练并立即给予吸氧、心电图检查等,保证康复治疗的安全。由护理人员通过口头宣教、发放健康宣传材料等方式,为其介绍冠心病的相关知识,主要治疗药物、作用及其服用方法。介绍冠心病的常见危险因素,指导患者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控制危险因素,避免病情的加重。告知患者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以及应对措施。同时,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并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6min步行试验结果;对比治疗前后血清B型脑钠肽(Bnp)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心血管康复治疗12个月内的因冠心病再次住院率和心源性死亡率。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in步行试验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6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

耳石症康复训练方法篇6

尴尬症状尿失禁

医学解说

压力性尿失禁的病因多为分娩时,胎儿先露部分对盆底肌肉过度压迫,使用产钳助产造成盆底组织松弛损伤引起。但是,绝经期妇女因雌激素缺乏,导致尿道闭合降低,引发的压力性尿失禁也越来越多。究其原因,除了老妈当年产伤和如今的雌激素减退之外,衰老盆底肌肉组织松弛也是原因之一。压力性尿失禁使得老妈因咳嗽、打喷嚏、上公交车等动作,使腹压突然增高,尿液流出,极为尴尬不便。

预防计划:提肛肌锻炼

由于压力性尿失禁病人的盆底肌群、特别是提肛肌松弛萎缩,加强提肛肌的收缩练习,可以促进肌肉张力的恢复。建议每日3~5次,每次收缩提肛肌10~30下,每次坚持至少3秒钟,适于较轻的尿失禁者。

老人虚弱的身子骨肾虚尿频

尴尬症状尿频、尿无力

医学解说

肾虚是中医的概念,指体弱,人体的生理功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失眠,精神疲乏、倦怠,头晕耳鸣,腰酸、健忘,减退,肢冷畏寒,夜尿频、多,脉细无力等。

预防计划:参茸滋补

患者应该加强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加体育锻炼,治疗慢性疾病。你可以买些参茸给老人服用。

雌激素的道别语慢性膀胱炎

尴尬症状尿频、尿急

医学解说

母亲隔一会儿就想要尿尿,尿也尿不了多少,有尿就得急着尿,不尿就憋不住,这很可能是膀胱炎。要知道,雌激素对保持膀胱黏膜和尿道黏膜的完整性非常重要,雌激素缺乏会引起萎缩性膀胱炎,老年女性因年龄增大,雌激素降低,常常出现尿频、尿急和尿失禁。最麻烦的是经常反复,好好坏坏。

预防计划:服用抗生素

这样的情况若急性发作可用一些抗生素,如氟哌酸、复方新诺明等口服,一般3〜7天大多可以治愈。若膀胱炎反复发作,则应先做尿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根据检查结果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选择抗生素。

不易觉察的状态糖尿病

尴尬症状尿频、尿量大

医学解说

老年糖尿病绝大多数为Ⅱ型糖尿病。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Ⅱ型糖尿病发病率随年龄而上升,至五六十岁呈现加速上升趋势。据国外报告:Ⅱ型糖尿病约占65岁以上人群的20%。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而年轻糖尿病人常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无力等典型症状,这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出现较晚,容易被忽视。

预防计划:确诊糖尿病

子女每年都应该督促父母健康体检,尤其当父母出现闭门不出迹象时,要仔细询问原因,若确实因为尿频、尿量多引起时,一定要坚持陪伴父母去医院检查,不要被父母因患前列腺病,或服利尿剂造成的惯性解释所左右。

大佬爸爸衰老的信号前列腺疾病

尴尬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滴沥、夜尿多、尿潴留

医学解说

男性的前列腺很像一枚板栗,将尿道包裹在中间。男性进入老年,随着男性激素的改变,很多人的前列腺逐渐增大,压迫紧紧包着的尿道,造成排尿困难,导致尿频、尿滴沥、夜尿多、尿潴留,可为前列腺增生。

而前列腺炎本是男性青壮年人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滴白,、阴囊坠痛,小腹和腰部疼痛等,伴随年龄带入老年。而老年人因易患前列腺增生,导致排尿不畅,不通则痛,又促使前列腺炎发生。

预防计划:不要久坐不动

前列腺炎比较难治,需采用综合疗法。首先克服对疾病的恐惧和紧张心理,其次要在生活中注意预防:做到防止受寒、受凉、不坐凉地,防止感冒,避免长途骑自行车,不吸烟、不酗酒、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久坐不动,既不、也不禁欲,防止过于疲劳。早期可口服花粉制剂舍尼通,效果不错,后期常需手术治疗。

老人像孩子容易紧张精神性尿频症

尴尬症状尿频

医学解说

搭乘长途汽车之前,不断地上厕所排尿。上床睡不着觉,反复起床排尿。老人这种由于精神紧张所造成的尿频,发展到后来,不但会频频引起尿意,而且一有尿意必须立即去厕所,不管有没有尿都必须排一次,这就是精神性尿频症,也是老人身体渐衰,缺乏安全感、渴望身边有人照顾的一种表现。

预防计划:规律排尿时间

可以选择需要全神贯注的体育锻炼,如打乒乓球,使排尿的注意力得到充分转移。同时进行自我排尿训练,方法为,选定固定的排尿间隔时间,到点即尿,未到则忍。关键是:你的陪伴永远是他们最舒心的特效药。

不喜欢喝水的爸妈尿路结石

尴尬症状尿频、尿痛、肾绞痛

医学解说

白天在行走或者运动中出现尿频,并伴有排尿疼痛,首先要考虑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可因尿道里的小石头将尿道不完全阻塞,引起尿频和尿分叉,多伴有腰痛。

预防计划:少喝果汁

国人的泌尿系结石多为草酸钙结石,因此,不喝或者少喝果汁饮料可减少草酸摄入,防止补钙过量都是必要的。此外,养成喝白开水或者清茶水的习惯,对预防结石非常有益。若遇晚上突发肾绞痛,子女用手握拳,轻轻各敲击一下老人的后腰两侧,疼痛立即明显加重的话,那么,大多可以得出输尿管结石症的基本诊断。

最束手无策的尴尬中风

尴尬症状遗尿,偏瘫

医学解说

中风,即脑血管意外,为老年人的多发病。当发生多发性脑血栓时,累及两侧的大脑半球,则会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语言不清,流口水,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预防计划:进行排尿训练

一方面积极治疗脑血栓,努力康复锻炼;另一方面进行排尿训练,鼓励老人定时排尿,亲切耐心,持之以恒。

药物施与的魔法心脏病

尴尬症状尿频、多尿

医学解说

有些心脏病,如心衰引起的人体内水潴留,需服用利尿剂治疗。有些心脏病,像高血压性心脏病也需服用利尿剂治疗。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老人尿多、尿频,其实这是利尿药的作用引起的。

预防计划:调换药物

为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可陪老人去医院,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尝试请医生调换药物。

tips

耳石症康复训练方法篇7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外科,辽宁沈阳110023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对面瘫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运用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36例面瘫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比较不同护理阶段的效果。结果运用综合康复护理前,面瘫老年患者的眼睑闭合困难程度、口角歪斜程度、耳部疼痛和心情焦虑水平评分均为重度(80~100分);护理1周后,眼睑闭合困难程度和口角歪斜程度为中度(60~80分),耳部疼痛和心情焦虑水平为轻度(40~60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瘫老年患者运用综合康复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http://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面瘫老年患者;效果调查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3(b)-0160-03

[作者简介]李洪艳(1978-),女,吉林磐石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内科护理工作。

面瘫老年患者[1]临床症状主要体现在眼口歪斜、面部肌肉活动灵活性差,同时容易出现心情焦虑等心理问题。面瘫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患者面部神经受到刺激后面部基本功能丧失,不仅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容易导致心理压力增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该院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康复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调查研究收集的病例均为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面瘫老年患者,共136例,年龄49~73岁,平均(54.2±2.5)岁,其中120例为突发性患者,128例属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30例患者静态时出现眼裂、口角不对称、额纹增加,动态时面部表情具有表达性障碍,30例患者同时伴有耳根麻木或疼痛症状,39例患者味觉明显减退,20例患者听觉过敏。

1.2护理方法

对这138例患者运用综合康复护理方式,具体策略如下:①针刺护理[2]。在治疗过程中,首先协助患者选择适宜的体位,选穴数量要从少到多,针刺之前先清洁用品,防止出现感染,针刺过程中患者如有不适要灵活处理,加强机体保暖工作。②艾灸护理[3]。艾灸可以辅助疏通面部经络,提高面肌适应性,艾灸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患者被艾绒灰烫伤。③心理护理。消极心理因素将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效果,针对面瘫患者的具体情况,要采取温和的语气和耐心的开导以帮助患者提高康复的信心,消除不良情绪。④功能锻炼。面部肌肉锻炼有规律地抬眉、闭眼、鼓腮等,根据病情的需要,科学指导患者进行自我锻炼,促进临床康复效果。⑤饮食与起居护理。科学合理的膳食与规律的作息是提高痊愈率的重要保证,指导患者进行清淡且营养丰富的饮食,切忌吃过多刺激性食物。

1.3评价指标

患者住院护理期间,在不同时间段详细记录其眼睑闭合困难度、口角歪斜程度、耳部疼痛、心情焦虑水平,采用100分制评价标准,分为重度(80~100)、中度(60~80)、轻度(40~60)、偶尔(20~40)、痊愈(0~20)5个级别,分数越高,症状越明显。

1.4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比较进行χ2检验。

2结果

患者在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前,各项观察指标均处于重度评分级别,护理后7d焦虑情绪显著降低,耳部疼痛感亦明显下降,说明心理护理带来的效果较为理想,4周后眼睑闭合困难程度和口角歪斜程度均得到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面瘫老年患者的发病率比较高,这与年老体衰、人体正气不足以及受风受寒密切相关[4],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水平处于下降趋势,多数患者还伴有其他病症,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都比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和影响,神经功能受到阻碍后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自我修复过程。导致面瘫的原因包括受到感染性病变的作用、耳病引起的面部神经痉挛、肿瘤引起、面部受到外部创伤、长期与毒性物质接触导致慢性中毒、糖尿病等[5]。老年患者群体容易罹患多种慢性病和感染性病变,心血管功能运动水平缓慢,面部神经在病症的影响下产生麻痹也是常有的,面瘫包括中枢型与周围型神经麻痹两种,临床治疗上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采用最为适宜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该院总结实践经验,并经过不断研究,针对老年患者群体的特殊性,运用综合康复护理方式,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艾灸可以最大限度改善面部肌肉运动水平。艾灸将中医穴位针刺疗法纳入其中,以促进患者面部血液循环、神经功能的逐渐恢复为主,疏通患者的面部经络,并根据人体气血运行的特点,辅以艾草调理人体经气活动的特点,来促进患者的新陈代谢[6]。艾灸时可对患者面部产生温热的刺激,加快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达到缓解疲劳、消除平滑肌痉挛问题,对炎症的消除、渗出物的清理、血肿块的消除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以减小神经系统出现的兴奋程度,具有镇静患者情绪、止疼镇痛的效用。

心理护理是综合康复护理的重要内容,对增强患者康复信心与保健意识意义重大[7]。不良的心理情绪将会严重影响到康复护理质量,积极的心态是患者痊愈的基础。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及时并耐心开导患者,帮助其梳理各种消极情绪,提高康复主动性。运用综合康复护理前,面瘫老年患者的眼睑闭合困难程度、口角歪斜程度、耳部疼痛和心情焦虑水平评分均为重度(80~100分);护理1周后,眼睑闭合困难程度和口角歪斜程度为中度(60~80分),耳部疼痛和心情焦虑水平为轻度(40~60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发现,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肌体疼痛感,并能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随着疗程的增加,前后的变化较为明显。

另有研究者采用面部按摩方式来帮助患者恢复面部神经功能,其实质与针灸类似,皆在疏通面部经络的基础上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可以作为针刺疗法的辅助手段[8]。

综上所述,运用艾灸针刺疗法配合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显著增强患者配合医疗服务人员的积极性,让患者重拾对疾病治愈的信心,对舒缓各种不良情绪作用突出,值得大范围推广。

http://

参考文献

[1]钟钊洪.康复训练与电针理疗综合治疗早期周围性面瘫[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48-50.

[2]朱俊燕.面瘫的综合康复治疗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4,4(5):127-128.

[3]蔡南哨,于海波,马晓明.以疏肝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5):769-770.

[4]刘巍,崔琳.银针埋穴配合药物外敷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1):134-135.

[5]洪小燕.高压氧治疗周围性面瘫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1,24(5中旬刊):1824.

[6]梁艳.电针结合刮痧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4):63.

[7]孙汉臻.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治疗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351-352.

[8]田玉伟.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并发症危险因素及细菌感染的特点及耐药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1.

耳石症康复训练方法篇8

我78岁,男性。6年前体检时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开始服用降糖药,血糖控制得还可以;3年前开始出现身体消瘦、浑身乏力、舌苔干燥等情况,到医院做了全面检查,除2型糖尿病外未发现其他异常。医生建议服中药调理,但效果不明显,且症状越来越严重,但血糖值正常。

我这种病症应该怎样治疗?是否可以推荐一些疗效较好的中药处方或中成药?平时饮食方面还应该注意什么?

江西方读者

方读者:

糖尿病是因为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过高的终身性疾病。我国糖尿病患居世界首位,达6000多万人,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一般说来,2型糖尿病患者较胖,但您却逐渐消瘦,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害怕血糖过高而过度控制饮食或饮食营养不均衡引起的;二是由于随着年纪增大,老年人的身体逐渐消瘦是正常的;三是有些疾病没有能及时够发现,使身体日渐消瘦,如肿瘤、结核等。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由于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致使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发为“消渴”,以至肝肾阴虚。

在治疗上,一是用中药进行调理,我在临床上曾用一消渴方(组成:山茱萸、玉竹、生地、知母、石斛、玄参、益智仁、怀山药、桑椹、茯苓、补骨脂、枸杞子,每日1剂,有滋阴补肾之效)。方中这些药可以较长期服用,无副作用,无需节食,无需特别忌口,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止并发症发生。二是用单方:①长期用蜂蜜调服天花粉(蜂蜜不宜太多);②苦瓜榨汁喝,隔日1次。③药膳治疗:淮山薏米粥。取淮山药50克,薏米30克,粳米100克,共煮粥服食,1天1次。

在饮食和生活方面要注意:戒烟酒、禁糖和含糖的食品、忌用激素和激素食品,另外高油脂、油炸煎炒食品要少吃;平时宜吃含糖量低的水果,如:梨、草莓、樱桃、葡萄、桃子、柚子等;主食尽量多吃含有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不吃低纤维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如:水芹菜、冬瓜、苦瓜、西红柿、豆角、菠菜、白菜、海带等;少吃盐、油;忌食辛辣、剌激性食物,如:胡椒、花椒、桂皮、辣椒等。真正做到4低1高,即高纤维、低糖、低热量、低盐、低油。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周祖贻

怎样治疗过敏性鼻炎

我今年45岁,女性。患上鼻炎之后,经常出现鼻漏、耳朵痒、上腭痒、听力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我的生活和工作。医生检查后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引起颚窦、蝶窦、筛窦都有炎症。在医院经氧氟沙星、菌必清等抗感染治疗后,无明显好转,加用脱敏治疗(肌肉注射斯奇康)、酮替芬继续治疗。因为生活中的过敏源防不胜防,所以发病以来,我的病情也是时好时坏,无法彻底治愈。

我想请教专家:1.怎样治疗过敏性鼻炎?2.过敏缓解时还需要用药吗?

广西郑读者

郑读者:

过敏性鼻炎又叫变应性鼻炎,主要有阵发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和鼻塞、鼻痒等症状。因为过敏性鼻炎与结膜炎、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和鼻息肉的发病关系密切,因此有些患者会出现眼、耳痒或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另外在临床上它与支气管哮喘关系密切。除传统分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外,从实际治疗需要出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新的方法,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程度也有轻、中、重度等。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原则是尽量避免过敏原,正确使用抗组织胺药和糖皮质激素,如有条件可行特异性免疫疗法。其根本方法是避免接触已经明确的且可以避免的过敏原:如经过变应原(过敏原)检查知道自己为花粉症患者,那么在春季等花粉播散季节就应该尽量减少外出,对真菌、尘螨过敏者应保持室内通风干爽等。

但因为生活中常见的过敏原较多,患者无从知晓或无法避免,临床控制较为困难。所以药物治疗由于使用简便,效果较明确,是治疗的首选。首要的是鼻用激素,常用的有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此外还有抗组胺药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对变应性鼻炎的阶梯治疗方案,是从轻度间歇性鼻炎到中-重度持续性鼻炎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此外,系统的脱敏治疗也是较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最低炎症持续状态的存在,在治疗过程中,即使症状缓解或消失,一般都不主张自行停药,仍需按医嘱继续使用。具体方法建议您可以到医院检查咨询。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

耳鼻喉科博士钟诚

脑缺血灶该怎样治疗

我69岁,女性。20年前开始出现头痛,近年来头痛加重,有时疼痛持续时间达八九个小时。既往入院做血液流变学检查正常,Ct提示右侧颞叶脑梗死,血生化检查钾低。最近一次入院做核磁共振,结果为:1.右侧颞叶软化灶,伴胶质增生。2.双侧额叶、半卵圆中心及侧脑室体旁多发缺血灶及腔梗灶。3.侧脑室旁脑白质脱髓鞘改变;脑萎缩。4.部分空蝶鞍。5.双侧下鼻甲肥大,双侧筛黏膜增厚。我想请教专家:脑缺血灶及腔梗灶该怎样治疗?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重庆曾读者

曾读者:

从来信提供的资料判断,您患的疾病应该是:1.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2.脑萎缩(具体程度如何从信中无法判断);3.侧脑室旁白质脱髓鞘;4.副鼻窦炎。但不知您是否有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是否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疾病等。单从上述资料分析您的影像学改变,包括您的临床症状,符合脑血管疾病所致,而且比较符合一种比较少见的脑血管病――“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该病主要见于中老年人,多有高血压或家族史。一般患者呈慢性渐渐加重,表现为头昏、头晕、肢体麻木或不灵活、记忆力减退,严重者出现痴呆。

对该病的治疗首先是去除或减少病因,延缓疾病的发展。首先要做到:1.生活要有规律,多食新鲜果蔬,食物要保持多样化;2.保持良好的心态,多参加集体和室外活动;3.平稳控制血压,调整好血糖、血脂水平;4.坚持长期服用改善脑血管循环和脑细胞营养代谢药物。这方面药物很多,建议到当地正规医院神经科就诊咨询。

山东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教授许继平

混合型颈椎病

怎样诊断和治疗

我今年76岁,男性。6年前没明显诱发因素出现头晕,以后每年都会发病2~3次,时愈时犯。曾在医院做Ct检查诊断为颈椎退行性变。在医院服用颈复康、敷贴理疗等进行治疗未见明显效果。现在我的头晕病逐年加重,还伴有耳鸣,并出现行走发飘、步态不稳、两下肢酸痛等症状;血压基本正常(130/90毫米汞柱左右);在医院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各椎体前后角不同程度骨质增生,C3-6椎间盘变性突出,压迫硬膜囊。我想请教专家:我的颈椎病该怎样治疗?中医药治疗有什么方法?

黑龙江陈读者

陈读者:

根据您提供的资料,您可能患的是混合型颈椎病,既有椎动脉型颈椎病所致的头晕、耳鸣等症状,又有脊髓型颈椎病所致的行走发飘、步态不稳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因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间盘突出所致。虽然您做过颈椎核磁共振检查,但不知您所提供的结果是否全面,必要时请您做颈椎核磁共振增强扫描,以便确诊后及时对症治疗。

确诊后,如果您不愿意手术治疗,可以到正规医院进行针灸、推拿、中药内服、康复训练等保守治疗。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切忌任何粗暴的手法治疗。一旦疗效不佳或病情加重(如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继而双侧上肢发麻,握力减弱,并伴见排尿困难与尿潴留或尿失禁、卧床不起等症状时)应及早手术,以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由于您的病程较长,又属于高龄患者,如伴有主要器官(肝、心、肾等)的功能不佳,采取手术可能有一定风险,因此对选择手术治疗应持慎重态度。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治疗,要认真听取经治医生的意见,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病情相应处理。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

主任中医师郭剑华

脑发育迟缓综合征

如何治疗

我家小孙子今年7岁,男孩。半岁时曾出现过嘴唇发紫、眼睛上翻的现象,2~3分钟后症状便消失了,但每天要发3~4次。做过脑电图,检查诊断为脑发育迟缓、症状性癫痫。后经治疗并服用活脑素、天麻胶囊、γ-氨络酸片,一直到5岁时,以上的症状都没有再发作,表现跟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于是我们便将药停了。但2009年初,到医院检查发现,脑发育迟缓还是和以前一样。医生又开了一些药(益智康脑丸、复方苯硝那敏片)并嘱咐要吃1年。我想请教专家,儿童脑发育迟缓是否能够治愈?如果需要治愈,吃什么药比较好,需要吃多长时间?

新疆邱读者

邱读者:

脑发育迟缓综合征是对孩子危害极大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智力发育障碍、听力障碍、发育迟缓,轻者智力接近正常或低下,多言多语或沉默寡言、多动或呆滞、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不稳、易冲动;重者痴呆、流涎、失语、偏瘫、全瘫、大小便失禁等。

引起脑发育迟缓患儿可能有以下病史:父母为近亲婚配;母亲怀孕年龄在16岁以下或40岁以上;母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母亲在怀孕早期有病毒感染史;母亲有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史;生产过程为早产、急产、引产、剖腹产小儿;出生后有新生儿窒息、缺氧、核黄疸等病史。

因为脑发育迟缓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各有不同,所以治疗方法也不同。患儿若具运动障碍宜尽早进行恰当的康复治疗,采用以运动康复为主的综合措施;并根据生物力学及运动学原理以及神经生理学的原理和神经发育规律,改变肌张力及运动模式异常,促进肌肉、关节自主运动。若有肢体痉挛,可选用推拿按摩疗法,对痉挛肢体进行治疗,降低肌张力,促进运动功能。还可以进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增加肌力和肌肉耐力的训练、恢复平衡能力的训练、恢复步行能力的训练等。

中医方面,可选用一些具有益气活血、健髓益智作用的中药治疗,有效地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促进大脑的供血、供氧、激活受损的脑神经细胞,有利于康复,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为脑萎缩、痴呆症等。

值得一提的是,脑发育迟缓综合征康复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一定要参与治疗,持之以恒,绝不可半途而废。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儿科主任医师、教授郁晓维

直肠癌手术化疗后

如何进行中医药调理

我今年34岁,女性。去年因间断便血去医院检查,肠镜结果提示:直肠距4厘米处,见菜花样生长肿物,表面糜烂,质硬。病理标本和免疫组化提示:直肠中低分化黏液腺癌,浸润肠壁肌层。被诊断为:1.直肠癌;2.结肠炎;3.乙状结肠息肉;4.内痔。在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行FoLFoX(奥沙利铂、亚叶酸、5-Fu方案)方案化疗。

我想请专家提出一些对病情有所帮助的建议,什么时候进行中医治疗比较合适?

山西杜读者

杜读者:

您虽然年纪比较轻,但是患腺癌,并已浸润到肠壁,病情还是比较严重的。术后进行FoLFoX(奥沙利铂、亚叶酸、5-Fu方案)治疗,这是目前一种比较好的一线用药方案。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抗癌药,临床实验证明,其对多种肿瘤细胞特别是对直肠癌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5-Fu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5-Fu也是目前治疗癌症最重要的药物,单独使用,其有效率达20%以上;与亚叶酸钙联合作用,能显著提高疗效,且对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比较少。所以我建议您仍使用这一方案治疗。

其次,由于便血,估计体质亏虚,中药应迅速跟上。建议采用气血双补、扶正固本的方法,加强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可使用党参、当归、黄芪、熟地、茯苓、白术、红枣、陈皮等。待体质调整后,可加入抗癌中草药,如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半枝莲、七叶一枝花、生南星、葵树子和灵芝,这些药物有行气活血、软坚散结、解毒祛淤的作用。其中,灵芝含有灵芝多糖、灵芝多肽、氨基酸、蛋白质、甘露醇和多种微量元素,有滋补强壮、扶正祛邪和双向调节作用。也可以用前面4种中草药泡水当茶喝。有些中成药也可以使用,如:复方斑蝥胶囊、贞芪扶正胶囊、升血调元汤等,能扶正固本,改善术后免疫功能,保护正常细胞功能,提高远期治疗效果。

另外,由于癌症是一种消耗性非常强的疾病,所以饮食要注意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易于消化的食物;少食或不食生、冷、未熟和油腻食物,有渣子产生的食物;不能沾酒类;少吃产气食物,如洋葱、红薯、豆类、萝卜、虾子、葡萄干、干果、核桃及油煎炸食物。每餐不能过饱,保持清洁。保持心情愉快,去除恐惧、焦虑、烦躁的心理障碍。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老年病科主任医师徐新献

肾功能衰竭该如何用药

我今年82岁,男性,患有高血压、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曾服用苯溴马隆治疗,但听说此药对中至重度肾病患者忌服,目前肾功能损害较重、尿酸高,不知如何用药,请专家指点。

广西杨读者

杨读者:

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场所,因此,肾功能不全患者血尿酸水平增高是不可避免的。增高的血尿酸水平,对老年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压和肾功能存在不利影响。应予以下治疗:

一般治疗(1)饮食方面采取“一限三低”的原则,即限制嘌呤(如动物内脏、沙丁鱼、肉汁等),低热量、低脂肪、低蛋白质饮食;多食用碱性食物;并采取戒酒等措施。(2)同时治疗血脂异常;保持理想体重,肥胖者要逐渐减肥;(3)多饮水,维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可选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4)禁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利尿剂:利尿酸、速尿、双氢克尿塞和氨苯蝶啶或安体舒通;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等)。

药物治疗(1)肾功能不全者,均需别嘌呤醇治疗。因肾功能下降后,排尿酸药已无排尿酸的作用,当内生肌酐清除率(Ccr)<30ml/min就不考虑用苯溴马隆。同时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调整别嘌呤醇每日用量,严重肾衰者可用半量或1/3~1/4正常量。根据您的肾功能,可2~3天服100毫克即可。(2)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选择既能降低血压又能降低血尿酸的药物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非常重要,多项研究证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厄贝沙坦(安博维)150毫克和氯沙坦50毫克,每日1次,既能降压又能明显地降低血尿酸。(3)爱西特(药用炭)可吸附肌酐、尿酸等代谢产物,降低血尿酸。您可考虑同时用爱西特(每日2次,每次6~8粒,不可与任何药同时服用,以防其他药物被吸附而失去作用)。(4)中药:补肾、健脾、利湿、通络方药;有报道,中成药痛风定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可治疗痛风及降血尿酸,可以试用。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降低是肾功能损害的结果,应尽量保持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不再继续降低,目的是尽量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保护肾功能。主要措施是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避免过劳、感染、腹泻及血容量减少、使用肾毒性药物;坚持戒烟、酒,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蛋白摄入量一般限制为每天每千克体重0.6~0.8克,有条件者加用氨基酸及α-酮酸治疗,同时应给予足够的热能。优质蛋白亦即为动物蛋白质如:以鸡蛋、牛奶、动物的瘦肉以及鸡、鸭、鱼。同时应继续治疗冠心病,改善缺血状态,有利于保护肾功能。

耳石症康复训练方法篇9

脑梗死具有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目前世界公认卒中单元、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对其有肯定的疗效。未来的脑梗死治疗不应寄托在一个具体的疗法上,而应该寄希望于一个协作的医疗系统的建立。中医辨证、康复治疗在治疗脑梗死上已有许多成熟的经验。近年来,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脑梗死5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106例均为我院2005年7月~2009年7月住院病人,均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经头颅Ct、mRi确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中,男性25例,女性30例;年龄45~79岁,平均63.5±8.2岁。对照组51例中,男性22例,女性29例;年龄41~78岁,平均51.2±12.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既往史评分、伴发疾病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予脑梗死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神经保护、控制血压、必要时降颅压及对症支持治疗。

2.2 治疗组:按照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运行模式处理。

2.2.1 脑梗死西医常规治疗:同对照组。

2.2.2 中医辨证施治:急性期以风、火、痰、瘀为主,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以本虚或虚实夹杂为主,表现气虚、阴虚等。①肝肾阴虚、风阳上扰:症见平时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腰酸腿软或头重脚轻、突发口角歪斜、舌强语謇或手足沉滞甚至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薄腻,脉弦细数。治拟滋阴潜阳,镇肝熄风。镇肝熄风汤加减:代赭石(先煎)、生牡蛎(先煎)、怀牛膝各30g,生龙骨(先煎)、龟甲(先煎)、生白芍、天冬、玄参各15g,茵陈、麦芽、川楝子、甘草各6g。若痰盛者去龟甲、天冬,加胆南星9g,天竺黄5g;心中烦热者加黄芩12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后下)10g。②气虚血瘀、脉络闭阻: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眺白、气短乏力、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黯淡、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治拟益气活血。补阳还五汤:生黄芪30g,全当归、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地龙各10g。若偏瘫日久不愈者加全蝎、乌梢蛇各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10天。

2.2.3 早期康复:康复训练应遵循系统化、个体化、分阶段连续化的原则,运动功能康复由专业康复治疗师以Bobath训练法为核心,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语言、心理、运动康复计划。

2.3 观察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aDL)Barthel指数积分分段人数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u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积分进行统计,算出各组各分段内的人数,x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中医证候体征评价比较:证候积分指数一[(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基本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

3.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积分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

3.3 两组日常生活活动(aDL)Barthel指数积分分段人数比较:治疗前两组积分分段人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积分分段人数有显著性差异(p

4 体会

脑梗死属中医学“中风”范畴,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病性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以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本,风火相煽、痰湿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为标。脑梗死急性期标实症状突出。

本研究在急性期以平肝熄风为主要法则,以镇肝熄风汤为基础方,或佐以清化热痰,或化痰通腑,或醒神开窍。在恢复期,治宜扶正祛邪,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加减。从本次观察可知,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脑梗死,与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5 参考文献

耳石症康复训练方法篇10

关键词:关节置换术;结核;二次手术;切口愈合;护理

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合并结核患者病程长,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本院对10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合并结核患者进行二次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4例,女6例;年龄33~76岁,平均53岁,病程3年~6年,平均4.5年。主要表现为关节部持续性疼痛,食欲减退,消瘦和潮热,盗汗。病变部位髋关节7例,膝关节3例,所有的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学和术后病理检查确诊。

1.2治疗方法10例患者术前均给予应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或链霉素(HReZ或S)联合化疗2-3周,待患者结核中毒症状改善、血红蛋白大于100g/L,血浆蛋白量正常,血沉有明显下降趋势或小于40mm/h后,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

1.3结果10例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结核有一定的传染性,结核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活动受限、等表现,并且关节置换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加之对二次手术预后的未知,患者及家属心理压力较大,病人常常感到恐惧不安。赵岳等[1]认为,有效的手术前心理教育能够起到促进病人术后恢复和预防并发症的作用,因此,必须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术前我们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建立良好的医、护、患互信关系,对病人给予耐心的解释及说明,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该手术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向患者介绍治疗效果显著的病例,使其对手术的危险有深入的理解,尽量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手术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饮食护理因一次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加之合并结核,二次术前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高维生素饮食,如乳类、蛋类及蔬菜和水果等,增加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对手术的耐受力。有贫血者先纠正贫血(将血红蛋白提高到100g/L以上)。必要时输人血白蛋白、氨基酸等。长期过度紧张的病人可因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增加导致病人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下降,可给予维生素B或D[2]。

2.3训练指导

2.3.1呼吸训练指导患者深呼吸及增加肺活量训练,以利术后尽早进行锻炼,促使肺复张,减少相关并发症[3]。深呼吸每天2次,每次30~40下;增加肺活量训练:准备5~10只不同颜色的气球,先深吸气,然后含住气球,尽力把肺内气体吹进气球内,直到吹不出气体为止。

2.3.2训练教会患者正确翻身、侧身起床的方法,便于术后正确翻身及起床,减少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2.3.3对大小便能自控的病人,指导床上排便、排尿,为手术后长时间卧床作适应性准备。

3术后护理

3.1病情观察术后床边心电监护48~72h,每15~30min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直至拔除胸腔引流管;注意患者面色及有无恶心、打哈欠、头晕等血容量不足的早期征象;观察创面有无渗血、出血;记录尿量,观察有无颈静脉怒张,评估出入量是否平衡;观察手术下肢感觉、运动,注意原有的感觉、运动缺损区是否减少,每1~2h记录1次,如发现感觉及运动缺损增加或平面上升,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2引流管护理术后为预防创口或胸腔内积血,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或胸腔闭式引流管。妥然固定引流管,不可扭曲,每30~60min挤压1次;准确记录引流液性状、颜色及量,注意引流管不可高于切口,防止引流出血液倒流引起逆行感染。

3.3胃肠道护理术后禁食6小时,在排气后循序给予流质、半流质过渡到普食;指导和协助患者按摩腹部,有利肠蠕动恢复,促进排气、排便,必要时放置胃肠减压管;禁食时间较长者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定时监测电解质变化;对有明显腹胀者,腹部热敷,必要时灌肠或利用药物如口服吗叮啉、肌肉注射新斯的明等措施。对便秘者,可沿结肠走向按摩腹部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或按医嘱给予口服果导片,使用开塞露,甚至清洁灌肠。

3.4基础护理为预防压疮要定时翻身、按摩(1次/2h),在翻身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正确的翻身动作,即关节面水平直线位,保持肩、胸、腰、髋在同一平面上,防止扭转造成植入的股骨头松动或移位;两腿之间垫软枕防止挤压手术区域。

3.5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3.5.1肺部感染术后去枕平卧6h后,指导患者做轴向翻身或将床头摇高30b,交替改变,尽量使膈肌下降,减少对肺、心脏的挤压,以利呼吸[4];术后及早床上锻炼,鼓励患者咳嗽,咳嗽前为患者拍背,嘱患者做深呼吸5~6次,按术前呼吸训练方法,每2h指导患者做深呼吸10~15次,用术前购置的气球练习吹气球,促进肺复张,预防肺部感染。

3.5.2下肢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易引起血液回流缓慢,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观察下肢温度、颜色、肿胀情况及有无感觉异常、被动牵拉足趾痛;为有效加快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嘱患者主动或协助患者作踝、膝关节屈伸活动。

3.5.3泌尿道感染为预防泌尿道感染,每日用新洁尔灭擦洗尿道口2次;术后6h定时夹放导尿管,以训练膀胱功能;引流袋放置低于膀胱水平;能进食患者嘱多饮水,以利于冲出尿中沉渣,预防尿路结石及尿路感染。

4出院指导

嘱患者注意营养与休息,避免疲劳过度。结核病灶治疗有复发的可能,因此术后须坚持抗痨治疗1年,向患者家属讲解抗结核药物的剂量、用法及保存方法、不良反应等。用药过程中出现耳鸣、听力异常应立即停药,同时警惕肝功能受损及发生多发性神经炎。治疗期间每2~3个月复查1次,包括X线摄片、肝肾功能及听力。

5体会

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合并结核患者二次手术前均重点施行心理护理、抗结核治疗、加强营养支持和进行床上咳嗽及大小便训练,术后做好病情观察、保持引流管通畅及舒适的,预防各种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和给予出院健康指导,此为保证手术成功及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田武昌.胸椎结核并截瘫手术治疗的进展.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1,1:2.

[2]赵岳,王跃.浅谈外科患者手术前心理应激与护理.天津护理杂志,1999,7(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