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拿失业保险的要求和条件十篇拿失业保险的要求和条件十篇

拿失业保险的要求和条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0:34

拿失业保险的要求和条件篇1

关键词:就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就业保障;加拿大

中图分类号:F840.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6)03008007

2008年德国劳动市场学者Schmid[1]明确提出了“就业与失业相互间过渡的风险”理论,主张建构“规范的社会风险政策体系”,也就是“从失业保险到就业保险”的制度转向。国际劳工大会《促进就业和失业保护公约》与建议书也一反此前的相关立法重在强调为失业者提供生活保障的理念,倡导把失业保护与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可以说是失业保险国际立法的一个分水岭。200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依法确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实现就业”,即失业保险制度不仅要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而且要促进失业人员实现就业。近年来,劳动力市场供求两方面的压力使加强失业保险就业促进功能的呼声在中国越来越高[2],然而正如2008年人力资源部官员在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的功能发挥不够,参见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中国―欧盟社会保障合作项目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特别是当《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相继出台以后,失业保险制度如何做出配套改革,如何积极地解决各种失业危机与就业挑战,成为当务之急。在《失业保险条例》酝酿修改之际[3],需要立足中国现实,而加拿大的相关制度经历了从失业保险制度到就业保障法的变革,其处理失业保险与就业保障关系的经验被推崇为制度实践的典范之一[4],考察和分析其法治发展的思路与经验,对避免中国失业保险制度未来修法的积重难返或矫枉过正或都具有重要的启示。鉴于此,本文带着中国问题,考察加拿大的制度经验。

一、加拿大从失业保险到就业保险制度沿革

加拿大现行就业保险制度的前身是失业保险制度,为适应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演变,失业保险制度经历了连续的改革,并最终发展成为今天适用的就业保险制度[5]。其间的历史沿革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失业保险制度基本框架确立时期(1935―1969年)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失业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失业保险计划应运而生:1935年联邦政府通过《就业和社会保险法》。该法因涉嫌违反《英属北美法案》关于联邦政府权限划分,当年就被废止。

加拿大是联邦制国家,实行联邦、省/地区和市三级政府制度,全国共划分为10个省和3个地区,各省和各地区政府都具有相对独立的立法权和行政管辖权。加拿大三级政府在劳动就业方面的职责和作用各有侧重。联邦政府的职责是负责制订劳动保障、工作条件、职业卫生和安全等方面的法规;省政府则负责制订最低工资、工伤补偿、休假、加班等劳工标准方面的法规。1940年7月,《英属北美法案》修正案明确了失业保险立法与管理属于联邦政府的权力范围。同年8月,加拿大联邦政府通过了《失业保险制度》,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制度得以正式确立[6]。

(二)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调整时期(1971―1995年)

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联邦政府于1970年了《20世纪70年代的失业保险》白皮书,反思失业保险制度的定位与未来发展,建议实行更慷慨的失业保险给付,同时为劳动者提供更广泛的服务,帮助劳动者应对劳动市场的变化[6]。白皮书的推动了1971年新的《失业保险制度》的通过,新法极大地促进了失业保险在领取资格和给付待遇上的变化,使其从结构到性质都焕然一新[5]。1971年该法案通过后,联邦政府又不断调整失业保险的结构,在1975―1994年间,共出台了八个失业保险制度的修正案。其中显著的变化包括失业保险工资替代率的下降,以及资格条件的收紧[6]。1976年的BillC-69把因无正当理由失业、自愿失业等缘故导致被取消失业保险资格的期限从3周增加到6周,把投保最高年龄从70岁降低到65岁,把重复申领失业保险待遇者的所得替代率从75%降低到66.67%,1977年的BillC-27确立了以变动性区域失业率作为计算给付额度的依据,1979年的BillC-14在保险资格中规定一周最低工作时数不得少于15个小时,把所得替代率降到60%、对初入职场者与再就业者的领取申请进行限制、针对高收入者回收其部分失业给付,1990年的BillC-21把惩罚期(因无正当理由失业、不当行为被解雇或拒绝接受合适工作导致失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暂时被取消期间)从6周延长到12周,而1993年的BillC-113,则取消了无正当理由失业者的失业保险资格、进一步把所得替代率降低到57%,1994年的BillC-17根据申领者的收入状况区别决定所得替代率,一般申领者所得替代率降至55%,低收入者则升到60%[7]。

(三)就业保险制度代替失业保险制度并逐步完善时期(1996年至今)

1996年起加拿大失业保险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以就业保险制度取代之,其价值理念与具体制度也发生了实质性地改变,由消极性的失业保障转向积极的就业保障。随后的2000―2009年间,加拿大不断调整和完善就业保险制度的具体规定,较为突出的是:2002年的BillC-49修改了有关获得生育给付、怀孕给付、疾病给付和同情照顾给付等特别给付待遇的规定,对被保险人因遭遇特殊情形而中断工作时进行协助;2006年修改了初就业者和再就业领取失业保险的资格条件(从已投保工作910小时降低到840小时),同时规定加拿大就业保险委员会可以根据收支平衡等情况动态调整就业保险税率;2008年创建了加拿大就业保险融资局来管理就业保险账户,确保就业保险基金收入。2009年自雇者平等法案将就业保险中的特殊给付(产假、育儿假、疾病和同情保健福利)延伸到自雇者。

二、加拿大从失业保险到就业保险变革动因、内容与成效

(一)变革的动因

加拿大由失业保险制度向就业保险制度转变,不仅仅是适应剧烈变化的外部经济和政治环境等“外生因素”的需要而产生的,而且也是理论发展和制度文化等“内生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国际上,二战后的经济繁荣在20世纪70年代陷入“停滞性通货膨胀”,使凯恩斯式福利国家充分就业的根本预设开始走向瓦解,失业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问题[8]。理论界主张由凯恩斯福利国家转向熊彼特工作福利体制的呼声高涨[9]。福利国家纷纷开始采取积极性政策积极性政策包含着许多不同的政策与方案类型,其主要类型包括:积极性劳动市场政策(activeLabourmarketpolicy)、工作福利(workfare)与福利促进工作(welfaretowork)等三大类型。来面对与处理新兴的社会问题,试图通过改善失业者等群体所面对的社会经济环境,增强其就业能力与其它社会参与能力,以使其能尽可能成为可以自给自足的社会成员[9]。在加拿大国内,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经济表现急剧恶化,平均失业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6.7%上升到9.3%[10],90年代经济陷入滞涨,失业状况进一步剧增,1996年失业率高达9.7%[7]。加之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跨国资本纷纷流向低成本的第三世界,原本不景气的经济雪上加霜,工作机会减少。同时在失业保险实施中,部分失业者存在着失业“福利依赖”,雇主也不易雇用到员工,且有重复领取给付的现象,失业保险基金账户产生赤字[6]。多重因素和多重压力的“挤压”,使加拿大认识到创造就业不再是经济政策的副产品,而是宏观经济战略和国家政策的总目标,因此考虑改变传统的单纯向失业者提供失业给付的消极做法,探讨通过积极提供就业训练、就业补贴、就业介绍,以及创造就业岗位等方式,使失业者能够重回劳动市场取得劳动报酬。在此背景下,加拿大于1996年实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以就业保险制度取而代之。

(二)变革的主要内容

虽然新的就业保险制度没有改变之前的失业保险制度为失业者提供临时失业保障的功能,就业保险基金也像失业保险基金那样仍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分别按照劳动者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但还是发生了以下主要变化:

1.失业待遇与就业支持方案的协调共进

就业保险制度除了规定传统的失业保险给付项目,还规定了就业保障给付与支持性措施。就业保险制度第一章为失业给付,包括一般给付(即失业给付)、特别给付(包括疾病给付、怀孕给付、生育给付与同情照顾给付)与工作分担,

当用人单位面临经营不佳状况,超出其可控制范围时,若劳动者愿意在此期间自愿减少工作时数或周数,减少之时数或周数可领取就业保险给付。给付额度与一般给付相同,工作分担期间为6―26周,若情形严重最高可延长至38周。此方案目的是为协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避免暂时性解雇,当雇主营运恢复正常时可保留原有劳动者,并节省其再招募及训练费用。第二章为就业给付及就业服务,主要规范就业给付与支持就业措施。欲申请就业保障给付,必须与就业保险咨询员面谈协商个人的就业与参加职业培训的计划,以得到相关的辅助。同时,为了鼓励劳工积极寻找工作、改善生活状况,即使给付期间有工作收入,只要不超过一定金额且诚实申报,并不受罚亦不影响领取给付的资格与金额,鼓励主动寻找工作,打消消极被动的心态,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就业保险基金盈余都有好处[11]。同时,为了鼓励失业者再就业,根据申请人以前领取就业保险金的频率来决定就业保险金的数额,之前领取就业保险金的期限长短与下次领取保险金的数额大小成反比(每领20周就业保险金,相应的下次的就业给付就降低1%,直到最低工资的50%为止)[12]。这类措施的目的是为增进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协助其维持就业。

2.给付资格上突出就业期和缴费期

以工作时数基准取代工作周数基准,施行区域性灵活准入要求。就业保险制度规定自过去52周或上次领取失业给付迄今,必须累积工作一定的投保工作时数,且此时数因个体的就业经历与所在地区的失业率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失业率为13.1%以上的地区,最低累积投保时数为420小时,而失业率低于6%的地区,则为700小时。初入职者与再就业者则需在领取失业给付前52周工作910小时以上。即失业率越高,就业期要求就越低,初入职者与再就业者就业期要求也越高。以上规定,一是为了督促失业率低的地区多保持就业状态,二是鼓励失业者尽快找到工作[5];三是对初入职者与再就业者申领一般失业给付规定相对较高的资格标准,是为了鼓励其多停留于就业市场,避免依赖保险福利给付[13];四是有利于促进就业保险制度的灵活性,以方便日益增多的以季节性劳动者为主的灵活就业者享受失业保险给付待遇,因为以小时为基准更有利于他们累积投保工作时间。

3.变革就业保险管理机构以方便失业治理与就业保障

为了适应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就业保险制度综合性就业保障功能的发展,联邦政府把之前的加拿大就业中心扩大为加拿大人力资源中心,后又扩充为加拿大人力资源和技能发展部)拓展政府就业服务等人力资源政策相关服务,同时由隶属于加拿大人力资源和技能发展部的加拿大就业保险委员会负责执行与评估就业保险制度相关行政业务,2008年又成立了就业保险融资局,就业保险相关的保费收入、罚款、利息或回收的给付金额等皆纳入统一收益基金。

4.失业保险覆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加拿大就业保险适用对象上包括警察、军人、公务人员、教职人员、大学员工以及渔民等创业者。传统的兼职工、临时工和季节性劳动者纳入失业保险的保障范围是其就业保险的一大特色[11]。

5.变革给付期限与给付待遇以降低失业福利依赖

就业保险制度确立后,针对此前失业给付待遇过高和给付期过长的情况,重新设计失业保险所得给付,降低了失业津贴给付标准和期限,保险给付采用弹性给付级距制:一般来说,失业待遇发放金额为离职前26周平均投保薪资的55%,但对低家庭收入的给付替代率较高,为60%,以方便其更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并达到所得分配的效果,而且失业给付发放周数亦采用弹性制(依据经济区域失业率及累计投保时数不同从14―45周不等),对于失业给付申请人于求职期间提供暂时性所得援助,重新修正给付规定以强调工作价值,并将部分工时劳动者纳入保障范围。同时配合再就业给付与支援措施(如失业保险基金用于职业培训),促进失业者再就业。

6.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失业治理与就业保障上的权限与责任

鉴于联邦制下各省和各地区政府都具有相对独立的立法权和行政管辖权,许多失业治理与就业保障措施必须通过联邦和省级政府的积极合作或者下放到下级政府来具体实施。因此为了实施就业保险制度,联邦政府和省级政府签订了劳动市场开发协定。联邦政府将劳动市场训练的责任下放到省、市政府并提供大量经费及就业机会给省、市就业服务中心,同时协助各中心帮助劳工与用人单位[12],联邦政府仍需负责管理全加拿大的保险事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加拿大就业保险制度相对于失业保险制度的改变,每一个规范设计都有自己的调整目标和预期影响群体;同时,各个制度变迁之间互相影响,紧密结合。新的就业保险制度没有改变之前的失业保险制度为失业者提供临时经济资助的功能,但总体来看,就业保险制度有着新的目的:一是鼓励就业,促进劳动者与就业市场的密切链接,努力实现就业。二是避免依赖和反复使用失业救济、陷入失业陷阱[13]。因此,就业保险制度超越了消极的失业救济理念,采取积极的鼓励就业的措施。

(三)变革的成效

从1996年开始的就业保险制度改革,被认为是加拿大失业保险制度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转折点[14],失业保险法律制度具有两个基本功能: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和促进就业。然而在制度实践中,由于资源有限性约束造成的立法角度的偏重或具体实施上的偏差,失业保险的两个基本功能往往难以同时等量实现,使之表现出不同的定位和取向,或者是生活保障导向型或者是就业导向型。前者经常被认为是消极的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的表现,后者则被认为是积极的劳动市场策略的一部分。加拿大以往解决失业问题的做法,像很多西方国家那样,采用失业给付、失业救助等消极性措施来协助失业者度过失业过渡期,相当程度减轻其经济风险。新的就业保险制度从“被动”的失业福利依赖转向积极的就业保障,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等类似的措施,法制变革的双重目标是鼓励摆脱失业陷阱,通过培训和技能提升,促进更多的劳动参与[14],从而将职业训练、就业服务、失业给付等原来各自为政、支离破碎的就业保障工作整合到一起,体现出制度同步、政策协调、定变结合、功能互补、体系多元的特色,因此新的就业保险制度与失业保险制度相比,是一种更具有预防性和积极性的劳动市场政策。

加拿大开始由失业保险制度向就业保险制度转变以后,就业工作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1997―1998年期间,改革初见成效,申请补贴的人数降低了14%,失业率从1996年的9.6%降到1998年6.8%,而2000年失业率下降至6.7%,就业工作的不断推进刺激失业率连年下降,2005年失业率则降至6.5%[13]。至2008年2月,总人口约有3300万人,劳动人口约2670万人,其中约有1810万人属于劳动力,劳动力参与率为67.8%;劳动力中就业者约有1710万人,就业率为63.9%,失业者约有105万人,失业率为5.8%[13]。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加拿大就业率不断攀升,年年屡创新高。加拿大从失业保险到就业保险变革的成效,也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支持者称誉这项改革是1971年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以来最彻底的改革[15],从传统的“消极性”失业保障政策转向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与欧洲国家倡导的积极性劳动市场改革不谋而合;然而,批评者谴责这项改革受新保守主义驱动,以减少联邦政府预算赤字为目的[16]。毫无疑问,改革的目的是二者兼而有之,而且事实上相当明确。近年来,为应对政治压力和就业保险制度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加拿大对就业保险制度也做出了一系列具体细微的调整和修改,但1996年改革的核心与要领仍未改变。加拿大人力资源和技能开发部也积极审核各种方案变化的影响和成效,总体来说,其改革的积极作用是明显的,也多次被经合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作为改革的范例。尽管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与争议,但很少有人否认加拿大从单纯的失业给付扩展到失业救济与就业保障措施相结合的制度整合,对回应就业市场的挑战所作出的积极贡献。

三、加拿大就业保险制度与中国相关制度比较和启示

失业问题是一个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破解这个问题不仅需要各种制度和政策的配合与协调,还需要有可操作性的制度及经验性的反馈。在中国,无论未来的劳动力市场如何发展,失业与就业作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将成为一个长期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如何发展、完善和加强失业保障法,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并帮助其真正有效地找到合适的工作,也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长期要求。尽管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失业保险制度体系,我们也不能简单复制加拿大的制度范例,但通过中加制度的对比,对反思中国的制度定位以及立法技术都不乏启示意义。

(一)从中加制度对比看中国制度不足

中国实质意义上的失业保险制度开始于1986年,建立之初是为了适应下岗分流的需要,因此,以“保障下岗人员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可以说其在就业保障功能上“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最初的定位偏颇,先天不足,削弱了保障就业的制度功能;后续实践中,时有发生的挪用、滥用保险金现象,使《失业保险条例》对保险基金对就业保障的支出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就业保障功能难尽人意。我们不妨以表格形式来具体对比中加失业(就业)保险制度的核心要素,以反思失业保险制度,如表1所示。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中国失业制度预防就业功能不足、再就业功能发挥乏力、覆盖范围狭窄、制度惠及面太小。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就业保障功能尚任重道远。

(二)加拿大制度变革对中国的启示

1.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定位反思

加拿大在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动的情况下,从单纯的事后救助转向失业福利法与劳动就业法相结合的就业导向模式,是其制度设计的一大突破。中国长期以来的失业治理重心是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从加拿大和西方国家由来已久的实施失业保险制度的经验来看,虽然所得中断是失业者面临的最大困境,也是相关政策的首要攻克要点之一,但过去所采用的消极性措施因欠缺强化失业者工作动力和缺乏提升劳动者品质的机制,久而久之,出现严重的福利依赖问题[18]。就业是个性系统工程,除了就业机会与职业技能的兼备,更离不开社会支持与社会技能,因此失业治理与劳动政策、产业政策及人力政策息息相关,从长计议,必须把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与促进产业发展、扩大就业机会的制度机制相结合,方能根本解决失业问题。因此,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应该向失业救济与就业保障机制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以促进就业为法制目标,而不再只是着重所得的维持。相应地,未来失业保险制度的定位不仅局限于失业救济,还要注重降低失业人数,更要注重改善就业品质以及促进就业的可持续性。因此,要把失业给付与稳定就业、加强职业训练和就业服务的机制相结合,失业保险制度就业保障的功能不仅仅在于促进再就业,而且要有利于稳定就业、抑制失业、扩大新增就业,形成失业治理与就业保障的一体化、全流域治理。

2.失业保险制度就业保障功能的创新和改善

第一,反思失业保险资格条件,扩大保障范围和制度惠及面。加拿大就业保险制度以保障所有有工作收入的劳动者为目标,契合了国际劳工大会《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公约》“尽可能广覆盖”的原则。

《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公约》规定凡是有能力参加经济活动,可以工作、并且确实在寻找工作而未能得到适当工作,以致没有任何工资收入、生活无着落的劳动者均属于失业者,理应受到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亟待拓宽保障范围以惠及更多劳动者,当务之急是真正将失业保障的福祉惠及各种灵活就业劳动者以及新增就业劳动力(如大学毕业生)。这就需要秉持不同对象,分类施保的原则进行制度再设计来消除“制度排斥”:对第一类主体,在鼓励自愿参保的前提下,本人可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合适比例缴费,由就业服务机构补贴用人单位应缴纳的比例,不足部分由财政解决。对第二类主体的可适用性存在争议,缴纳主体和缴纳方式难题待解。可以设想通过失业保险金结余奖励积极雇佣新增劳动力,同时把就业培训工作扩展到他们,这就回避了缴纳主体和缴纳方式的难题。

第二,调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并扩大比例、量化规定。可根据《就业促进法》规定的原则和项目来设定相应的制度细节,明确扩大失业保险就业保障的支出范围:可补贴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介绍等,也可用于补贴就业贷款利息和劳动市场运行费等;稳定就业的范围可包括安置富余人员、补贴裁员少的企业以及补贴转岗和在职培训等[19]。同时扩大就业保障支出比例并明确量化规定。

第三,改进基金支出方式和支出期限以保障就业。吸收加拿大经验,采用动态给付:一是实行给付标准动态制,以不挫伤其就业积极性和保障基本生活为前提,综合考虑其失业前的工资水平、缴纳保险金的期限与数额、家庭状况、储蓄额以及当地经济状况等,合理确定给付标准。二是递减给付待遇,将失业给付待遇与领取期限挂钩并逐步递减,以促使其重新就业。三是把统一期限和加算期限相结合,即根据基本情况规定统一给付期,且规定当经济严重不景气、参加职业训练或生育等法定情形时可以适当延长。

第四,严格给付条件。加拿大失业给付获得的前提条件是积极寻找工作,领取失业给付前须在职业介绍所进行登记;同时必须证明非自愿失业,且愿意接受新的就业机会;失业待遇享有期间须定期到有关部门报告求职情况;并定期按预先约定去当地失业保险申领机构报告或面试。中国也应进一步细化规定,强化失业给付与工作给付之间的联系。

第五,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基金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的机制,并注重对就业弱势群体的倾斜性保护。可以借鉴加拿大利用失业保险基金的制度经验,从稳定就业和扩大机会的目的出发,建立雇用调整奖助金、继续雇用稳定奖助金、雇用开发奖助金。

第六,调整费率机制。中国目前实行单一费率机制,无论行业和单位均是单一保险费率,失业率较低的用人单位亦须承担较高的部分责任,可能间接鼓励用人单位不愿提供更多工作机会。近年来加拿大学界[20]呼吁学习美国“经验税率”制度:企业按各自的就业稳定记录交费,解雇的人越多,缴纳的保险费率越高,从而发挥稳定就业的功能,值得我们学习。可以考虑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相结合:根据企业失业率征收不同比例的失业保险费,避免“鞭打快牛”;同时为间接抑制解雇,可根据经济景气状况及企业解雇数量来浮动失业保险费率。

四、结语

加拿大从失业保险制度到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顺应了优化配置劳动力,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全球发展趋势。全球化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产业重整与经济波动频繁,未来的失业保险制度设计不应是消极的失业救济,而应整合失业保险、职业训练、就业服务的就业保障措施,向改善劳动者就业素质与实施失业救济结合的方向转变,妥善把握失业保险制度的预见性、全局观和权变性,准确处理失业保险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以提升劳动者素质、扩大就业机会为最终目的,实现合理的制度预期。

参考文献:

[1]Schmid,V.Vonderarbeitslosen-zurBeschftigungsversicherung.wegezueinerneuenBalanceindividuellerVerantwortungundSolidarittdurcheinelebenslauforientiertearbeitsmarktpolitik[J].GutachtenfürdieFriedrich-ebert-Stiftung,2008,7(4):9.

[2]谭金可,王全兴.论失业保险法的就业保障目标扩展[J].中州学刊,2012,(1):71.

[3]林生.《失业保险条例》将修订[J].就业与保障,2008,(2):67.

[4]nancy,F.movingfromUnemploymenttoemploymentinsurance:theCaseofCanada,employability:Fromtheorytopractice[m].newBrunswick,n.J:transactionpublishers,2007.178.

[5]audenrode,m.V.employmentinsuranceinCanadaandinternationalComparisons[R].HumanResearchpaperofResourcesandSkillsDevelopmentCanada,2005.

[6]Leslie,a.p.CanadianUnemploymentinsuranceandpublicpolicy[m].montreal:mcGill-Queen’sUniversitypress,1988.7-11.

[7]Lin,Z.X.employmentinsuranceinCanada:policyChanges[R].StatisticsCanada,1998.

[8]Jessop,B.towardaSchumpeterismworkfareState[J].Studiesinpoliticaleconomy,1993,40(3):7-39.

[9]吕朝贤.“新贫”的意义、政策及其限制[J].社区发展季刊,2007,(12):23-26.

[10]Card,D.,Craig,parativeanalysisofUnemploymentinCanadaandtheUnitedStates[m].Boston:nationalBureauofeconomicResearchinc,1993.149-190.

[11]林苑婷.我国就业保险制度之研究[D].台北:政治大学劳工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42.

[12]makarenko,J.employmentinsuranceinCanada:History,Structureandissues[DB/oL].http:///features/employment-insurancecanada-history-structureand-issues.2014-12-02.

[13]黄婉玲.加拿大失业保障与就业促进制度之探讨[J].政大劳动学报,2009,(1):31-33.

[14]Sherri,t.employmentinsurance:SmallBangforBigBucks[DB/oL].http:///publications/Detail/?iD=155.2013-01-03.

[15]David,G.employmentinsurance:whatReformDelivered[n].C.D.HoweinstituteResearch,2004-04-01.

[16]Van,D.B.,axel,R.,Claus,H.V.,parent,D.FromUnemploymenttoemploymentinsurance:towardstransitionalLabormarketsinCanada[DB/oL].http://www.siswo.uva.nl.2013-01-03.

[17]冯奇,丁勇.论中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及国际经验借鉴[J].经济问题探讨,2o04,(10):21-23.

[18]林昭祯.失业率与“救失业”的对话――“充分就业”政策的反思[n].台湾“中央”日报,2009-02-08.

拿失业保险的要求和条件篇2

美国、加拿大对保险业监管模式的转变体现在:1.从分业监管模式向混业监管模式转变。1999年美国出台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取消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之间的界限,美国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时代结束,金融监管也开始向混业监管转变。加拿大的保险业监管也走上了综合化的道路。2.从市场行为监管向偿付能力监管转变。传统的保险监管主要是市场行为监管,也就是对市场行为的合规性监管,重点是对市场行为准入、业务行为、保单设计等经营实务的监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加两国开始从市场行为监管转向偿付能力监管,以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为监管的目的。3.从严格监管向松散监管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逐步放松了对保险业的监管,从严格走向松散。传统的严格监管以稳定作为保险监管的唯一目标,但现在金融混业经营趋势明显,市场竞争激烈,业务扩张和效率提升成为保险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保险监管的单一稳定性目标受到挑战,开始向多维目标,即稳定性目标、效率目标和扩张性目标转变。

三、美国、加拿大保险业的发展趋势

美国、加拿大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未来世界保险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美国、加拿大保险业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偿付能力监管。美国将偿付能力作为保险业监管的主要任务。通过综合性的实际评估,判断保险机构实际偿付债务的能力,从根本上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2.加强保险业信息化建设。美国、加拿大保险业都拥有十分先进和发达的保险信息系统和庞大的数据库。美国保险信息化系统主要由市场信息系统和监管信息系统两大系统组成。市场信息系统主要对保险公司的市场数据进行收集、转送和处理以及保险市场的监测,为保险监管提供必要信息。监管信息系统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为保险监管机构提供有关保险机构偿付能力等方面的依据。3.金融混业经营发展趋势明显。美国于1999年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公司混业经营。金融混业经营正在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但美国、加拿大在金融混业经营的监管机构上存在差异:美国设置的是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双重的监管机构,而加拿大成立了单一的联邦政府监管机构。尽管如此,但他们都履行混业经营条件下的金融监管职责。

四、动态财务分析在美国、加拿大保险监管中的应用

动态财务分析在美国、加拿大保险监管中不仅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1.动态财务分析在美国保险监管中的应用。自1995年,美国财产和意外险精算协会(CaS)了《动态财务分析手册》,鼓励财产和意外险公司进行动态财务分析。这一手册为指导性质,不具有法律强制性。但考虑到动态财务分析的前瞻性和全面性以及保险监管动态化趋势,全美保险监督官协会(naiC)也正在考虑要求保险公司实施动态财务分析。

2.动态财务分析在加拿大保险监管中的应用。加拿大精算协会(Canadianinstituteofactuaries)率先提出寿险公司的动态偿付能力测试指导文件。1992年的保险公司法要求各保险公司以动态偿付能力测试的结果为基础编制保险公司的财务前景报告。1998年,加拿大金融监管机构要求所有保险公司从1999年开始按照加拿大精算协会的《动态资本充足测试手册》进行动态资本充足性测试,将动态财务分析的应用扩展到非寿险公司。

五、美国、加拿大保险业的发展对中国保险业的启示

通过对美国、加拿大保险业的比较,可以看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市场经济越是发展,就越需要保险业有相适应的发展。目前,中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保险业对支持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改革和稳定有着极大的作用空间。但现阶段中国的保险业还处在初级阶段,整体规模小、发展水平低,无法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为国家和人民分忧解难。因此,中国的保险业应立足于国情,吸收和借鉴美国和加拿大保险业发展的经验,尽快将保险业做大做强,为建设和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加强中国保险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开放金融市场,意味着中国保险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应该与国际惯例接轨,使中国保险市场向规范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2.注重发展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全面发展和谐社会服务。美国社会保障体系由政府保障、雇主保障和雇员保障三个支柱共同构成。政府通过税收优惠和提供担保等方式支持第二和第三支柱的快速发展,避免了由政府承担社会保障负担过重的问题。随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推进,需要构筑多层次、立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商业保险完全可以在健康、医疗和长寿险等方面为公众提供更高层次的保险保障。加快研究商业保险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进程中的角色定位。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保障、医疗保险政策措施,发挥保险业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发挥保险业在应对社会突发性事件中的作用,使保险业成为社会稳定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加拿大对重大灾害事故的经济补偿主要是由商业保险提供,保险业支付的赔款与灾害造成损失的比例为:1∶5;在中国该比率为:1∶100,其重大灾害的损失基本是由政府财政来承担,保险业在分担政府社会管理责任和减轻财政负担方面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应加快研究将商业保险纳入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中,建立起洪水、地震等巨灾保险制度,从制度和机制中推动保险业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4.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稳定健康发展。根据美国、加拿大的经验,它们都是根据本国发展经验和具体国情来确立各自的监管模式,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目前,中国的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分业监管模式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和金融业发展的水平。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监管机构间的交流合作与协调,对金融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信息交流与政策沟通,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推进中国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

5.政府给予保险业必要的政策支持,促进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美国保险业的发展经验表明,保险业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在其发展初期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是必要的。中国现阶段国民的保险意识不强,保险业基础薄弱,在保险业发展初期,政府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更显得尤为重要。

6.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解决保险费收入快速增长与保险资金不能有效利用的矛盾。美国、加拿大保险业的资金运用较为宽松,保险业的经营主要通过资本市场来分摊其经营风险。保险公司以投资收益弥补承保业务的亏损,进而实现国内公司的盈利。目前,中国保险业出现保险费收入快速增长与保险资金不能有效利用的矛盾,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利于化解和防范保险公司存在的经营风险。建议考虑在遵循《保险法》的前提下,有序放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允许保险资金参与国家重点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放开保险资金的外汇交易和投资渠道,以活跃外汇市场,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7.重视信息技术在保险业的运用,提高保险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美国、加拿大保险监管的信息化程度很高,通过市场信息系统和监管信息系统,将整个保险市场的运行情况快速地反映在监管信息系统平台上,并将保险公司运行、被保险人信用状况等数据信息及时公布,促进了保险公司与监管机构之间的互动和协调,提高了保险信息的透明度、偿付能力和监管效率。目前,中国保险业信息化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保险数据传递和分析的通用平台、健全网络,保险信息透明度不高,缺乏保险信用体系和相关的制度建设。因此,建议中国保险业应积极致力于统一保险业信息化平台,完善保险业信息披露机制,健全保险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建设,努力提高保险业监管的信息化水平,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促进保险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8.建立偿付能力监管机制。无论是从国际还是国内的保险业发展趋势来看,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保险监管是保险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所谓偿付能力就是指保险公司对所承担的保险责任的经济补偿能力。由于保险双方权利义务在时间上存在不对称性,倘若保险公司丧失偿付能力甚至破产,而保险合同尚未到期,被保险人将失去保险保障,蒙受经济损失,那么保险监管的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利益的目标就不能实现。因此,必须强调偿付能力监管,这已经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和行为标准,当今许多国家都将偿付能力作为其监管的目标和理念。中国保险监管也应遵循国际原则,适应世界潮流,确立偿付能力监管的新理念,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9.完善市场行为监管。在强调偿付能力监管的同时,需要完善市场行为监管。虽然中国的保险事业在最近20多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毕竟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较大差距。在现阶段完全放弃市场行为监管是不现实的,必然会造成保险市场的混乱,导致无序竞争。因此,还应该完善市场行为监管,但要转换思想,应着力整顿市场秩序,规范市场竞争机制,建立信息传导机制,逐步放开对保险费率和条款的管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允许民族资本进入保险市场,为保险监管从严格监管向松散监管创造条件。

10.加强中国保险监管委员会、证监会和银监会的合作。混业监管是国际金融业监管的大趋势。中国在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的情况下,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是必要的。但目前证券、银行和保险之间联系紧密,相互之间有资金流动,这就要求三家监管机构进行协调与合作,共同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11.重视行业自律,起到监管辅助作用。国际上十分重视行业自律,这是保险监管的重要辅助力量。中国虽然已经成立了保险行业协会,但是自律机制尚不健全,还没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如制定行业规章、经验交流等,使其更好地起到监管辅助的作用。

12.中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对接。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美国国会通过《1999年金融服务法案》,世界上经历时间最长的分业模式被解除了。而我们看到,在其法案通过之前,美国国内的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还是相当紧密的,资本市场成为银行、货币市场及保险市场的核心和在一定管制约束下的联结纽带,其分业经营仅指金融机构的分业。美国金融业管理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完全可以成为中国金融深化改革的借鉴。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潮流下,美国在21世纪来临之前采取了顺应潮流、增强本国金融竞争力和改善客户服务的金融混业模式。而在中国加入世界经济金融大竞争、大循环之际,增强本国金融业的竞争及服务能力、培育强大的资本市场也成为当前金融改革的重要任务。由于中国实行的是较美国更全面的分业经营,不仅是金融机构分业经营,而且是金融市场分割而治。因此,中国金融要深化改革,先应逐步打通金融市场间隔的现状,建立起一体化的金融市场,然后再建立起综合金融服务的混业模式是切合国际及中国金融发展需要的。

13.进行监管制度的创新,把更多的监管力量放在监控保险业的风险上。引进最低偿付能力标准制度,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实行预先警戒。借鉴银行业风险资本管理方式,对保险市场实行风险基础监管(RBa),以适应一体化的金融监管形势。各国都在进行监管制度的创新:美国采用了风险资本金(RBC)、保险监管信息系统(iRiS)、财务分析偿付能力跟踪系统(FaSt)及现金流量测试等手段,加大对保险市场的监控。加拿大开发出一套以风险评估、分级对待的动态监管体系。

14.完善保险业监管财务报告报送制度。财务报表是监管部门对保险业实施监管的信息基础,通过提高财务报表的分析质量,利用设计科学的报表指标体系,对保险业进行全面的及时的风险监管。要达到利用财务报表实施监管的目的,必须做到:(1)培养专业的分析人才,适时、有效地设计评估指标体系,并对保险业财务报表进行评估。(2)充分利用网络和it技术,开发财务报告评估系统,对报表进行适时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将风险抑制在萌芽时期。

[摘要]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保险业将面临来自全球的竞争,传统的以市场行为合规性为核心的严格监管模式已经不适应形势的需要,偿付能力的监管则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美国、加拿大是保险业市场高度发达的国家,研究和借鉴美国、加拿大保险业发展中的可取之处,有利于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国际化进程,同时对加速中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对接和中国保险业监管模式的改革也有所启示。

[关键词]美国、加拿大保险业;发展;启示

参考文献:

[1]trieschmannCustavson.Riskmanagementandinsur-ance,South-westernCollegepublishing,tenthedition,1998.

[2]林宝清,施建祥.论西方保险监管模式变革与我国保险监管模式选择[J].金融研究,2003,(6).

[3]朱楚珠,严建红.中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对接的系统设计及其影响研究[J].金融研究,2001,(5).

拿失业保险的要求和条件篇3

投资移民必须在移民前向所申请国投一笔资金,申请人应该综合考虑投资移民的成本、所承担的风险以及移民成功后获得的收益和生活质量等各方面的因素。

加拿大欢迎具备一定资产和工商业经营管理经验的商业人士投资加拿大,为加拿大的经济和文化事业作贡献。加拿大投资移民计划允许投资者简单的通过投资加拿大移民基金而获得移民签证。只要投资至少40万加元于由加拿大联邦政府监管之基金,投资期限为5年;(可以申请银行垡,投资人最少只需支付12万加元),无风险且有政府担保。)该投资有政府担保,而且在加拿大面试通过后才投资,确保无风险。

在移民成功后,您便可以享受和体验加拿大的生活和工作,体验加拿大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宜人的气候,高质量的生活;还有发达活力的经济,民主的政治制度,失业与养老保险等社会福利。

投资方式

a.全额投资

投资方法是:面试成功后,向加拿大政府投资40万加元,由政府担保,五年以后加拿大政府将这笔钱归还给您,但是没有利息,即零风险、零利息。

B.贷款投资――您只用投资12万加元

投资方法是:您面试成功后,向加拿大政府投资12万加元,加拿大政府指定的金融机构帮助您贷款28万加元。五年后,您投资的12万加元作为您贷款的28万加元的五年利息还给了这家金融机构。通俗的理解,您拿出了12万加元购买了全家的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a方式还是B方式,可等到面试成功后决定,所以投资风险为零;加元和人民币的参考比价大约为1∶6。

申请条件

―人须成功地经营、控制或领导一家企业,具备三年以上的全面经营管理经验;

―依靠个人努力,合法累积的个人资产(包括银行存款、公司资产、房产、股票、有价证券等)最低金额达到80万能胶加元以上(约折合人民币480万元);

―面试成功后需要向加拿大政府认可的银行或投资公司按加国政府规定的金额投资。

优越性

―加拿大投资移民在所有国家的投资移民中,最为直接,一步到位,成功率最高;

―申请加拿大投资移民所获得的签证,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投资移民的义务仅限于其做出的投资,在加拿大落地后,投资移民有权选择在加拿大做或不做生产;

拿失业保险的要求和条件篇4

借鉴美国

加拿大存款保险制度采取政府主导运作和管理的模式,这是由于加拿大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的许多成功经验和做法。从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的实际运作效果来看,它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促进金融业竞争和保护存款人利益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基本上实现了建立之初的预定目标。

截止到1982年,加拿大从未发生过一家投保金融机构破产的事故。但从1983年起,由于金融创新和金融业混合经营的不断发展,存款保险基金支出逐渐增加,使存款保险基金出现赤字。

针对这种状况,加拿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授予CDiC对成员机构更大的监督与管理权限、提高保险费率、改革原来的单一保险费率等,力图为存款提供部分或全部的保护,并增强参保成员金融机构业务稳健经营能力,不断提高加拿大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在转变中不断完善

加拿大存款保险制度历经三十余年的变化和发展,CDiC的职能也不断得到加强与完善。

目前,CDiC主要的监督管理职能有:首先,强制性地要求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成为其成员,但成员机构的加入也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其次,与金融机构总监局一道对成员机构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严格的监督检察,并提出建议甚至警告,要求投保的金融机构定期向上呈报有关经营状况的财务、收益等方面的统计报告,并要对此进行核实;第三,对危机中的金融机构进行处理。

处理危机金融机构,在以往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政府和CDiC却倾向于100%的全额赔偿,于是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和后果,比如自身出现的巨额财政赤字以及成员机构的依赖性和冒险经营的做法等。而出资盘活风险太大,成本过高,加上CDiC的干预常有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的弱点,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故希望由CDiC向困难中的成员机构提供贷款以求使其摆脱危机的做法,也并不可行。

拿失业保险的要求和条件篇5

美国和加拿大是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国家。为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两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金融监管体系。

(一)美国金融监管体系。

美国的金融监督体系是由货币监理署、联邦储备体系、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三个联邦监管机构及州政府金融监管机构组成。

1.货币监理署(oCC)。1963年依据《国民银行法》创建,是美国最早的联邦级银行管理机构,也是国民银行的管理机构。货币监理署隶属于财政部,但对财政部保持相当大的独立性,直接对国会报告。货币监理署总监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任期5年。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在全国设有6个办事处。货币监理署经费来源不靠财政拨款,直接向国民银行收取管理费解决。

货币监理署的主要职责是:审批国民银行注册和分支行的设置,审核银行合并,宣布国民银行的清理;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和法规,并组织贯彻,加强银行条例的执行;检查国民银行的资本营运、贷款结构和数量,以及存款安全、存贷利率水平等经营风险管理政策情况;对经营管理混乱或违反金融法规要求的,有权命令其停业进行整顿,直至吊销营业执照;有权接管国民银行的资产或指派专人经营,或者将国民银行置于管制状态;有权撤换、免除国民银行正、副行长等高级负责人职务或使其停职;有权对国民银行及其某些负责人、董事、雇员或其他相关团体处以罚款等。

2.联邦储备体系(FeD)。根据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美国设立了联邦储备系统。该系统由联邦储备理事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联邦储备银行、会员银行以及四个顾员委员会组成。其中,联邦储备理事会是联邦储备系统的最高决策机构,由7名理事组成。理事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任期14年。联邦储备体系下设12个联邦储备银行,25个分行。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由总统任命,任期4年。

联邦储备体系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其首要任务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同时也对会员银行进行管理。根据美国法律规定,所有联邦注册银行必须加邦储备系统,成为会员银行;州注册的银行,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会员条件,也可申请为会员银行。

3.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为恢复存款人对银行系统的信任,美国在大危机后的1934年,根据《1933年银行法》建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由理事会负责管理,理事会成员内5人组成,其成员包括货币监理署总监、储蓄管理办公室主任以及总统任命的其他3名理事(含理事会主席)。

美国法律要求国民银行、联邦储备体系会员银行必须参加存款保险,不是联邦储备体系成员的州立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自愿参加保险。目前,新成立的银行都必须投保。实际上,美国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参加了保险。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每个账户的保险金额最高为10万美元。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资本来源于向投保银行收取的保险费。1999年以前保费按固定比例收取,现改按差别比例收取。收取比例确定的依据是,先按资本充足情况将投保银行分为上、中、下三组,再按监管情况分为a、B、C三组,然后分别确定不同档次的保费收取比例。保费收取比例最高为27/10000;最低为0。同时法律授权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在紧急情况下,有权向美国财政部借款300亿美元。

4.联邦金融机构监管委员会。在多头管理的条件下,为统一金融监管政策和标准,根据1978年的《金融机构管理和利率控制法》,美国建立了联邦金融机构监管委员会,作为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该委员会由货币监理署总监、联储理事会成员、储蓄管理办公室主任、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总裁和全国信用社管理局局长组成。主要任务和职责是,为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定统一的原则、标准以及报告形式;协助维护、鉴别经营管理不善机构标准的一致性和涉及国家利益贷款的分类与相关机构分组的大额信用贷款分类的一致性。

5.州政府管理机构。美国50个州均有自己的金融管理机构,负责监督州立银行和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具体监管职责是:批准发放银行执照、审批开设分支行、银行合并或关闭申请,以及控股公司在州内的业务范围;审核本州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统计账册;实施银行活动检查;颁布本州银行管理条例,制定本州金融管理政策和规章制度,并组织监督执行等。

州立银行必须遵守州的有关法规和条例,如果州立银行获得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保险或者联邦储备系统会员银行的资格,还必须遵守有关的联邦条例,同时接收有关联邦监管机构的监管。

(二)加拿大金融监管体系。

加拿大金融监管体系由加拿大财政部、加拿大银行、金融监管局,存款保险公司四家联邦监管机构和省级金融管理机构组成。

1.加拿大财政部。加拿大财政部作为联邦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主要负责公共预算管理和执行。在金融管理方面,主要负责制订金融政策和金融立法,具体的金融监管职能,由其下属的金融监管局承担。

2.加拿大金融监管局(oSFi)。根据《金融监管局法》,创立于1987年,隶属于财政部,负责联邦注册金融机构的监管,包括所有银行、联邦注册的保险公司、信托和贷款公司、合作社协会以及联邦退休金计划等。金融监管局是从经营安全稳妥并且守法的角度进行监管,而不监管金融机构的市场行为、支付系统以及中央银行的活动,也不制订金融政策。金融监管局的经费不由政府拨款,从被监管的金融机构中收取。

3.加拿大银行。加拿大银行建立于1935年,作为加拿大的中央银行,主要职责是负责货币政策制订和执行,支持系统的运作,以及作为最终贷款人。加拿大银行对金融机构主要从控制信用的角度进行管理,而不直接对金融机构进行具体的监管。

4.加拿大存款保险公司。根据《存款保险公司法》,加拿大于1967年建立了存款保险公司。存款保险公司的会员限定为银行和联邦或省注册的信托公司和贷款公司。最高保险限额为6万加元存款本息。存款保险的范围仅限于加元存款,美元存款不是保险范围。

每年4月30日投保金融机构向存款保险公司缴纳保费。1999年以前按固定比例缴纳,现改为差别比例缴纳。根据对金融机构评分结果把缴费比例分为4档,分别为1/2400、1/1200、1/600、1/300。同时,法律授权存款保险公司可从市场或政府融资60亿加元。

5.联邦协调机制。为协调金融监管政策,加拿大建立三个金融监管协调机构。一是金融机构监管委员会(FiSC)。该委员会根据《金融监管局法》设立,由金融监管用局长任主席,成员为财政部副部长、存款保险公司总裁、加拿大银行总裁。委员会至少每季度开一次会,着重研究金融监管问题。二是高级顾问委员会(SaC)。该委会由财政部副部长任主席,成员为金融监管局局长、存款保险公司总裁、加拿大银行总裁。高级顾问委员会着重研究影响金融机构的政府政策问题。三是存款保险公司董事会。由存款保险公司总裁任主席,成员有金融监管局局长、财政部副部长、加拿大银行总裁。存款保险公司董事会重点是研究存款保险问题。

6.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加拿大各省级地方政府都设立金融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对证券公司(包括交易商、共同基金和投资顾问)、信用社、省注册的信托、贷款和保险公司,以及所有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市场行为进行监管。

二、美国、加拿大金融监管体系的主要经验

通过对美国和加拿大金融监管体系的考察和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如下主要经验:

(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职能的分离是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前提。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物价水平,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美国和加拿大的经验表明,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职能分离是重要的前提条件。

从加拿大的经验来看,加拿大中央银行只负责制订和执行贷币政策,不具备金融监管的职能。《加拿大银行法》明确规定,加拿大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经济生活的最高利益管理信用和货币,控制和维持国家货币单位的对外价值,在货币行动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其影响平抑生产、贸易、价格及就业总水平的波动,进而总体上增进自治领域的经济和金融福利”。在加拿大,金融监管全部由金融监管局承担,金融立法由财政部承担。从实际效果来看,既有利于中央银行独立地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避免货币政策受金融机构经营状况等其他因素影响;又有利于金融监管机构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使金融机构的问题能及早得到暴露,提高金融监管效率。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主要职责也是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尽管美联储也有金融监管的职能,但是其监管的范围和影响力相对于货币监理署来说要小得多。而且美国金融界普遍不赞成美联储监管银行,但美国国会出于竞争的考虑,仍继续让美联储承担部分金融监管的职能。美联储对银行的监管与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银行监管的依据、手段和标准相同,而且其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制订和执行是独立进行的,彼此不受影响。

(二)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是金融体系健康运行的基础。

依法经营和依法监管是法制社会对金融体系运作的基本要求。美国和加拿大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得益于两国都建立了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

美国金融法规包括三个层次:一是金融监管大法。如1863年《国民银行法》、1913年《联邦储备法》、1933~1935年《银行法》、1978年《国际银行法》、1980年《放松存款机构管理与货币控制法》、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与实施法》、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善法》、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等。二是专项性法律。如1956年《银行持股公司法》、1966年《银行合并法》、1968年《消费贷款保护法》、1975年《住宅抵押贷款信息公布法》、1978年《金融机构管理和利息控制法》、1982年《嘉恩——圣高曼存款机构法》、1983年《国际货款监督法》等。三是金融法规条例。美国金融监管机构为管制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在不同时期制定了若干规则与条例。如关于会员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最高额规定的Q条例,关于银行从事消费信用规定的w条例等。

加拿大金融监管法也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法律。加拿大金融监管法律主要有《银行法》、《信托和贷款公司法》、《保险公司法》、《合作信用协会法》、《退休金受益标准法》等,这些法律每5年修改一次。二是规章。规章是对法律作更详细规定的条款,具有法律的效力。三是指引。通常制订管理金融业活动和行为的标准,如贷款会计、最低资本要求等。加拿大金融监管法律和规定由财政部制订,指引由金管局商行业制定。

三)分工明确和相互协作的金融监管机构是金融体系稳定的保证。

美国和加拿大金融监管涉及的机构较多,但这些机构之间分工非常明确,而且还建立了有效协调机制,从而对金融体系实施了有效的监管,确保了两国金融体系的稳定。

在加拿大,联邦金融监管机构与省级金融管理机构以及各联邦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具有明确的分工和协作关系。联邦金融监管机构负责所有银行、联邦注册的保险公司、信托和贷款公司、合作社协会以及联邦退休金计划的监管,地方金融监管机构负责证券公司(包括交易商、共同基金和投资顾问)、信用社、地方省注册的信托、贷款和保险公司,以及所有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市场行为的监管。在联邦一级,财政部负责立法,金融监管局负责具体监管,加拿大银行负责贷币政策,存款保险公司负责存款保险,金融机构监管委员会、高级顾问委员会和存款保险公司董事会负责各联邦监管机构之间的政策协调。

在美国,各联邦监管机构及地方管理机构也有明确的分工和合作关系。在联邦注册的所有国民银行由货币监理署管理。在各州注册的银行由各州管理机构管理,同时还接受美联储或存款保险公司监管。至于具体是由美联储还是由存款保险公司监管,由银行自己选择。这样有利于两家监管机构问开展竞争,以改善服务,提高监管效率。

(四)存款保险制度是完善的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经营失败和倒闭是不可避免的。由于金融机构倒闭会涉及众多储户的利益,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政府需要制订适当的政策,在金融机构倒闭时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因而各国先后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30年代的经济和金融大危机,促进美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存款保险制度,其目标是增强对金融体系的信心,减少因银行倒闭对金融体系的震荡,防止银行倒闭和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身兼二任,既是保险公司,又是金融监管机构,把业务职能与监管职能紧密结合,对稳定美国金融体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加拿大也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与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相比,加拿大存款保险公司只开展存款保险业务,没有具体的金融监管职能。加拿大存款保险公司是加拿大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拿大金融体系稳定不可缺少的力量。

(五)谨慎的监管原则和会计原则是金融体系稳健必不可少的条件。

谨慎原则既是金融监管的原则,又是重要的会计原则。为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健,美国和加拿大对金融机构采用了谨慎的监管原则。如在资本充足方面,美国建立了资本监管预警系统,根据资本风险资产比率情况,将银行分为资本良好、资本充足、资本不足、资本严重不足、资本致命不足几种类型。监管当局对不同资本类型的银行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其中,对资本不充足的银行采取较为严厉的监管措施。在流动性管理方面,美国尽管法律上没有具体的标准,但却是金融监管机构检查的重要内容。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存款的构成及其稳定性,对利率敏感性资金的依赖程度及借入资金的频率和数量;负债结构;资产变现能力;融资能力等。加拿大对流动性也没有具体的标准,但在常规的金融检查过程中,要求各银行保持充足的本币现金储备,其中活期存款10%,通知存款和定期存款一般为3%。在贷款集中管理方面,美国规定银行向任何自然人、合伙人组织、社团或公司的放款总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自有资本和盈余的1.5%。如果有足价适销的抵押品作把保,可放宽至25%。加拿大规定单个客户或有关联的客户集团的贷款不得超过银行全部资本的25%,但特殊情况下,如考虑抵押因素等,可以将限制放宽至50%。

美国和加拿大对金融机构执行谨慎的财务会计政策。如在应收利息核算方面,美国规定本金或利息逾期3个月以上的贷款利息不计入收入、3个月以内的应收利息,当年发生的直接冲减当年利息收入,上年发牛的直接从呆账准备中核销。在呆账准备金提取方面,美国将贷款分为8个等级,特优、优秀、良好、适当、特别关注资产、不合规资产、有问题资产和损失资产。对1~4级资产提取一般风险准备,对4~8级资产提取特别风险准备。提取比例按照“谨慎和保守但不过量”的原则,由金融机构自己确定。银行提取的任何呆账准备金都不能从税前扣除,银行实际核销呆账时可从税前列支。

美国和加拿大的金融监管经验表明,由于采用的谨慎的监管原则和会计原则,使金融机构的坏账得到了及时处理,因而资产质量普遍较高,资本比较充足,资产流动性较好,金融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三、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议

为应对中国加入wto后金融业面临的挑战,根据美国和加拿大金融监管体系的经验,现就如何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我国金融法律和法规体系。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如《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二是国务院颁布的有关行政法规,如《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外汇管理条例》等;三是财政部、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等制订的具体的管理办法和规定,如《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贷款通则》、《商业银行授权授信暂行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尽管我国已初步建立了金融监管法规体系,但还很不完善,不能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法规,抓紧制定有关金融行业和金融业务领域的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分离人民银行金融监管职能和货币政策职能。长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既是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机关,又是金融监管机构。实践证明,人民银行一身二任既不利于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也难以对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的监管。我们认为,目前银行业普遍存在的资产质量等问题与人民银行一身二任的体制有关。因为在这种体制下,银行的问题被人民银行通过货币发行所掩盖,使问题积累得越来越严重。为适应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需要,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监管已转移到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监管从人民银行转移出来后,监管得到了加强,同时由于两家监管机构没有资金供应渠道,对有问题的机构只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重组,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目前人民银行只对银行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为提高货币政策效果和金融监管的效率,建议分离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职能,设立金融监管局,负责银行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同时,由财政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局、证监会、保监会组成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协调金融监管政策。

(三)实行谨慎的金融监管政策和金融财务会计政策。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和金融财务政策不符合谨慎原则的要求。主要问题有:金融机构普遍存在资本充足率不足,不能满足巴赛尔协议的要求;资产结构单一,流动性差;营业税税率过高,税负过重;呆账准备不足,没有及时核销呆账等。今后,我们必须实行谨慎的金融监管政策和金融财务政策。一是采取多种途径充实银行的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满足巴赛尔协议规定8%的要求。目前在国家财力没有能力拨补资本的情况下,可考虑发行长期次级债券。二是放宽银行资金使用范围,实现资产多样化分散资产风险;增加国债的持有比例,改善资产的流动性。三是逐步调抵营业税税率,同时调整应收利息核算办法,应收利息计收入从半年缩短到90天,超过90天的应收利息不计收入,90天以内收入冲减当年利息收入,从而减轻金融机构的税收负担。四是改革呆帐核销和呆账准备金提取办法。呆账核销不受准备金限制,金融监管机构要督促银行核销全部符合条件的呆账。为保证银行必要的储备,要求银行必须保持不少于放款1%的一般准备金余额,同时还要根据贷款质量提取特别呆账准备。根据美国现行做法和国际发展趋势,提取呆账准备在计算应缴纳所得税时不予以扣除,实际核销呆账时从税前列支。

(四)加快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设。目前我国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在金融关闭过程中,为维护社会稳定,对个人储蓄存款采取人民银行或地方财政注资的办法解决。人民银行注资影响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地方财政注资影响地方财政的正常开支和地方公共事业的发展。因此,我国需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保证金融机构关闭时个人储蓄的支付。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可按如下框架设计:一是存款保险机构执行双重职能,即除承担存款保险职能外,还可承担部分金融监管职能,包括倒闭金融机构业务接管、安排合并和资产转让、提供资金援助等。二是采取自愿和强制相结合投保方式。对地方性、区域性的中小银行实行强制保险。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以暂不强制参加存款保险。三是保险的存款种类限定为个人人民币储蓄存款,具体包括活期存款账户、整存整取定期存款账户、零存整取定期存款账户、存本取息和整取零取定期存款账户等。四是考虑到目前我国对银行业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评级制度,初期按单一费率收取保险费,以后逐步向差别费率过渡。五是考虑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和家庭财产现状,最高保险限额设定为10万元人民币。

拿失业保险的要求和条件篇6

[论文摘要]从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保险不信任的现状出发,分析了长期以来这种想法产生的原因,有些是机制问题,有些是从业人员素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人管理和理赔外包的两种方案。

一、公民对保险不信任的现状

长久以来,保险似乎成了一个讳莫如深的词语,只要有一个人说“我是卖保险的”,人们首先就会先入为主地对这个人产生一种不信任和排斥的想法,对他唯恐避之不及。人们的这种观念,有些是因为曾经买过保险产品而没有享受到良好的服务,有些是因为曾经被某些人纠缠得不胜其烦,而有些则是因为其他人口耳相传保险的种种不是,从而产生这种不信任感。“保险都是骗人的”“保险都是收钱的时候给你笑脸,理赔的时候给你坐冷板凳”“有责任免除当初也不和我说清楚,人也不知道换了多少个”。这些负面的评论,经常充斥我们的耳朵,就难免会对保险产生怀疑。

我们知道,保险产品是一种诚信产品,保险公司向客户承诺:当发生保险事故的时候,保险人在合同范围内给予理赔,帮助投保人度过难关。这种产品和其他企业卖的产品不同,在刚开始的时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购买保险产品凭的是对于保险公司的信任。所以信任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关系着保险公司的生死存亡。但是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对于保险的不信任,使得保险销售人员展业时经常感觉碰到一面摸不见的墙,保险销售异常艰难。

二、公民对保险不信任的原因分析

人们对于保险不信任的原因有很多,也可能产生于不同时期,按照人们接触保险的过程,我们分别从展业期,保险生效期,理赔期三个时间进行分析。在这三个期间,都可能产生不同的不诚信现象,导致人们的不信任。

1·展业期。展业期是人们接触保险的第一步,保险展业就是保险公司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即向客户提供保险商品和服务。在这个期间,保险营销人员(主要是保险人)给客户推销所卖产品的公司,介绍保险产品,促成保险交易。根据以往案例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会导致人们的不信任:

(1)保险人没有详细解释保险合同条款。从客观原因分析是因为保险合同条款非常专业,内容冗长复杂、术语连篇累牍、措辞生僻难懂,一般人很难看懂,即使是保险业内人士也会有不理解的时候,另一方面,保险的专业词汇有的时候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有很大的出入,如果保险人本身业务不精,对合同条款包括合同中最关键的保险责任、责任免除、赔偿方法及比例、特别约定、承保和理赔时的一些限制条件等内容不熟悉,也没能认真研究,无法和客户解释清楚,严重的会导致客户的误解。比如某意外伤害保险,这种保险只承保伤残风险,对于一般的意外伤害保险公司是不予赔偿的,由于老百姓一般的意外伤害概念,经常包含了磕伤,碰伤等一般性伤害。所以,许多人买意外伤害保险时,如果人没有解释清楚,就会被意外伤害保险的名称误导了。

(2)某些保险人道德素质不高。存在着误导客户的行为,有的避重就轻,过分夸大产品功能,私自承诺不能实现的投资回报,以虚夸回报为诱饵;有的只谈收益,不讲风险,对一些重要事实刻意隐瞒;有的为了多拿手续费,不是从客户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是只卖贵的,不卖对的,一味向客户推销保费高却不一定适用的险种;有的在保险业务中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比如最常见的也最容易引起纠纷的是退保时关于退保费的问题,很多客户在退保的时候才发现退回来的钱远远低于自己所交纳的保险费,而有些险种如果第一年退保,甚至有可能一分钱也拿不到。这些客户在签订合同前对此并不知情,主要原因是他们的保险人没有和他们说清楚。因为人主要靠业务提成获得收入的,如果把这个事实告诉客户,可能会使客户打消买保险的念头,从而导致交易不能完成,人也因此不能得到佣金,所以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会做出故意隐瞒的行为。

(3)人引导客户填写虚假资料。在客户同意买保险后,人一般会让客户填写一份投保书,里面的资料都要求客户如实告知。这些内容关系到这个客户是否符合投保条件,是否能够承保。如果保险公司的核保①部门审核这个客户不符合承保条件,不予承保,那么人前面的努力就都会白费。为了获得佣金,有些人会让客户把一些重要事实隐瞒或者写上虚假的资料。业务承保后,一旦发生了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就会以投保人投保时没有如实告知为由,拒绝赔付。即使是走上法庭,投保人一般也不能拿出人当初误导自己的证据,最后往往是客户不仅拿不到赔偿,还白白支付了保险费。在很多人心中,人就代表了保险公司,所以就会有“当初骗我买保险,有事情时推得一干二净”这种想法,从而给保险公司带来负面影响。

此外,人过于纠缠。即使是在客户明确表示不想购买保险的情况下,人还是坚持要说服客户购买,甚至扰乱他人的正常生活,引起客户反感。

2·保险生效期。人身保险除短期险种外,保险期间一般都很长,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投保人的生活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涉及到保险合同的需要及时对合同进行变更,比如变更家庭地址或者联系电话等,可是很多投保人都不知道这些内容需要通知保险公司。一旦因为疏忽忘记续交保费,而保险公司又因为联系方式失效而通知不到头保人,则可能会引起保单的失效。如果人和投保人保持联系,一旦发生变动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则可避免这种情况。可实际上,保险人的淘汰率非常高,而剩下的这些人又在各保险公司之间跳动频繁,他们经手签订的这些保单都成了“孤儿保单②”。业务员频频跳槽,保单长时间无人问津,即使保险公司安排了其他人接管这些保单,但因为这些人拿到的佣金是后续佣金(首期保费的5%~10%,且逐年递减),远低于新保单所得到的佣金(首期保费的20%~35%),所以他们往往会把精力放在开拓新保单上,而忽视对旧保单的维护。据上海保监局统计,目前上海各寿险公司中,除少数经营时间较短者之外,“孤儿保单”在保单中所占比例大致在10%~50%之间,极大地损害了客户的利益。

3·理赔时。理赔是最容易发生纠纷的环节。保险公司从自身角度出发,肯定是希望理赔支出是越少越好,所以各保险公司一般都会有一个激励机制,来促使理赔部门尽量减少理赔金额。如某保险公司是这样规定的:理赔部门员工的奖金和拒赔的金额相关连的,拒赔的金额越高,拿的奖金也会越多。这个规定有积极的一面:可以更好地避免因骗保导致的理赔支付,从而在大范围内保证所有投保人的公平;但也有其消极的一面:理赔人员可能会让那些本应该得到理赔的案件以拒赔结束。在人寿健康险种中,保险公司拒绝理赔最常用的条款是———“没有如实告知既往病史”。在这样的案例中,如果单纯由保险公司理赔部门判定是否赔偿,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必然作出有失公平的判定。

另一个客户抱怨很多的是理赔程序麻烦的问题。因为客户一般不是保险业内人士,所以对索赔时的流程,需要准备的材料等等都不熟悉,这个时候就需要人协助办理。而人流失严重这么一个现象使得很多客户得不到帮助,和人当初的承诺相去甚远,索赔可能大费周折,再加上理赔时间长,这就难免给客户“保险公司索赔难”的印象。

三、针对不信任的解决办法

目前,社会对保险业满意程度褒贬不一,消费者的投诉时常存在,为了提升客户满意度,也为了保险业能够发展得更好,我们有必要对目前保险业不够完善的地方加以改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对保险人的管理。

首先,要提高人的持证上岗率,持证人员应具备基本的保险知识,能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提高持证率也就是提高人的业务水平。第二,加强人信用体制建设。应建立保险人信用数据库,客户通过访问这个数据库,就可以很容易地了解人以往的奖惩情况。同时,行业自律组织也要发挥相应的作用,充分实现信息共享,完善行业“黑名单”制度,对违规违纪人员不仅要列入黑名单,而且严重的要将其驱逐出保险业,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信用公开的制度,既有利于客户选择优秀的人,又可以起到惩罚职业道德差的人、约束违规行为的作用。第三,提高人职业道德素质。中资寿险公司过去给人的培训几乎全是灌输销售技巧,是以如何卖保单为主的,对于人的道德教育却不多,人职业道德良莠不齐。提高人职业道德,除了公司要把好增员质量关,即把那些思想素质比较好、业务能力较强、富有敬业精神的人吸引到保险销售人员队伍中来以外,还要完善公司内部的培训系统,通过新的学习,来协调人职业与利益的关系,以达到职业和事业的平衡。第四,明确人的法律地位。现行的营销模式决定了人不是保险公司的员工,不能享受员工的待遇和福利,所以很多人没有把保险作为终身的事业,缺乏长期创业的意识,很容易出现各种短视的行为。要解决这个问题,保险公司首先应对人队伍进行精简,将素质低的、职业道德差的人清出保险市场,然后对剩下的人进行分流,一部分人留在保险公司成为公司员工,保险公司自己管理,一部分人转换到保险公司工作,成为公司的合法员工。第五,改革佣金制度。首期佣金高而后续佣金低的现象使得人只顾开发新保单而忽视旧保单的维护,造成服务质量低下。保险公司应降低首期和前几年的佣金支付比例,提高后续佣金支付比例,延长后续佣金的发放年限。在后续佣金的发放上,应综合考察人的退保率、投诉率等指标,根据不同的成绩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增加人的违约成本。这样才能强化人的长期服务意识,促使人主动关注业务质量和自身的信用建设。

2·理赔环节外包。

在发生保险索赔的时候,不论是保险人还是投保人,都有各自的立场。对于是否赔偿和赔偿多少的问题如果全部由保险公司说了算,显然是有失公平。把判决的权力交给与合同无任何瓜葛的第三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公平现象,降低客户的投诉率。虽然保险中介市场上有中立的保险公估人,但大部分的业务都集中在了产险市场上,对于人身保险介入甚少,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太多的精力处理这些小的案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保险公司不愿意公估人的介入。各保险公司应该把理赔业务分出去,因为第三方的判决保人比较信服,比较不会引起很大的纠纷,这样保险公司可以从一堆的理赔纠纷中抽身出来,更好地设计自己的产品,提高对保户的服务,从而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注

释]

①指保险公司通过对保险标的风险进行评估,决定是否接受保户的投保以及以什么条件来接受投保的过程。②保险业内的一种通俗说法,通常是指与公司终止关系的保险人以前所销售的有效保单。由于这些保单的客户往往难以得到良好的后续服务,因此被称为“孤儿保单”。

[参考文献]

[1]马莉娜·信用查询倒逼保险人诚信[eb/ol]·

[2]吴益仙·保险营销中的伦理缺陷与对策[eb/ol]·

拿失业保险的要求和条件篇7

【关键词】石棉;健康;Gatt

一、背景

石棉纤维柔软,具备绝缘、绝热、耐高温等特性,因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但石棉纤维可以分裂成细小的纤维,释放以后可长时间浮游于空气中,而后被吸入人体内。被吸入的石棉纤维可多年积聚在人身体内,附着并沉积在肺部,造成肺部疾病。1906年,第一起与石棉有关的死亡案例在英国被正式记入档案。

世界上所用的石棉95%左右为温石棉。加拿大是世界第二大温石棉生产国,并且是温石棉的最大出口国。加拿大所有的矿山都位于魁北克省,年产量达到2.25亿加元。1997年温石棉矿业为魁北克提供了1300个直接就业机会与同等数量的间接就业机会。从下表可以看到,1996年之前加拿大对法国出口石棉达到2万至4万吨,超过法国总进口量的2/3。然而,1997年法国石棉禁令生效后,类似的出口全年仅有21吨,这对加拿大采矿业以及其相关产业的影响很大。

二、争端经过

1996年12月24日,法国政府通过了《第96-1133号法令》,法令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禁止所有种类的石棉纤维的生产、进口、销售、运输等,无论其是否包含在材料、产品或设备中。石棉禁令的颁布造成了加拿大巨大的经济损失,1998年,加拿大将石棉争端正式提交wto,直到2011年该争端才落下帷幕。

加拿大请求专家组对于法令规定的措施是否制造了不必要的贸易障碍和其是否违反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等进行调查。欧共体则指出其并未违反相关条款,并请求专家组裁定Gatt1994第20条(b)适用于该法令,即该法令规定的措施是为保护人类的健康或生命所必需的。

专家组裁定:法令的禁止部分不属于tBt协议范畴;温石棉纤维和其他替代纤维属于同类产品;法令违反Gatt1994第3条第4款,但由于Gatt1994第20条(b)的适用,可以合理规避对第3条第4款的违反;加拿大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法国违反Gatt1994第23条第1款(b)。加拿大与欧共体对此都提出了上诉,上诉机构判定加拿大没能提供足够证据证明温石棉纤维与替代纤维是同类产品,并维持专家组关于Gatt1994第20条(b)的裁定。

三、案件分析

欧共体利用了保护人类健康这个重要的砝码,援用一般例外条款成功维护了法国保护本国国民公共健康的权利。本案是Gatt/wto争端解决历史上成功援用第20条(b)的第一例,因此本案中专家组与上诉机构对于第20条(b)适用性的判定值得探究。

Gatt1994第20条(b)的相关部分规定如下:本协议的规定不得解释为禁止缔约方采用或加强以下措施,但对情况相同的各国,实施的措施不得构成任意的或不合理的歧视,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b)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第20条(b)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和(g)一起被称为环境例外条款。根据以往的案例,要成功援用Gatt第20条(b)来证明有关措施的正当性,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有关措施是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命或健康;(2)有关措施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必需的。此外,还应证明有关措施符合前言部分的规定。

最开始,欧共体证明了石棉对于人类健康的威胁,指出早在1977年石棉就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认定为第一类致癌物,并且inSeRm调查显示1996年法国因接触石棉而死亡的人数靠近2000。专家组基于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调查结果以及相关科学专家的意见,肯定了石棉对法国国民公共健康的危险性,认定石棉禁令的确是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在此基础上,专家组开始对该措施的必需性进行审查。

在必需性的认定上,专家组首先是界定了法国对于国民公共健康所追求的目标,接着在此基础上考虑了是否存在可替换措施。通过调查,专家组认为法国所追求的是零风险的健康目标,是对国民公共健康最高级别的保护。法国采取了最为严厉的石棉禁令,旨在停止石棉造成的健康风险的扩散,尤其是要保护那些有时会接触石棉,但却毫不知情的人。由于成员国有权利自主选择所要追求的健康标准,所以法国选择了最高标准的保护措施这一点不应受到质疑。

加拿大则认为现实中存在着能合理获得的可替换措施,即控制使用石棉。欧共体提出证据表明控制使用石棉既没有有效的结果,又不容易实现。比如该方法就很难应用到建筑业中,DiY爱好者就更不用说了。专家组基于法国所追求的健康目标以及欧共体提供的证据,判定控制使用石棉不能作为禁用石棉的可替换措施。

加拿大就专家组对必需性的判定提出了上诉,认为专家组应该对风险评估作出量的判断。上诉机构认为,风险评估并没有规定一定要从量的角度入手,因而可以是质的评估,也可以是量的评估。专家组根据科学证据,认为并不存在最低的临界值可以使人类避免石棉带来的危险,而且石棉的致癌性属于很严重的风险,其评估可以说是考虑到了危险的本质和特征,因而上诉机构支持专家组的裁定。加拿大进一步提出,专家组对于可替换措施的审查过于严苛。上诉机构对此作出了解释,认为在考虑替换措施是否可合理获得时,要考虑其实施起来的困难以及对于所需目标能起何种程度的作用。上诉机构还指出,公共利益或价值越重要,相关措施就越容易被视为必需的。鉴于法国追求的是公共健康的零风险,而控制使用石棉,不仅实施不便,对于公共健康的保护程度也低于法国所追求的水平,因而上诉机构支持专家组裁定,认为该方法不是一种合理可获得的替代措施。

关于前言部分,专家组以美国石油案中上诉机构的审查标准为基础,认定该法令不存在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首先,该法令规定的措施于1996年由官方公布,并于1997年生效,并不是私下进行的。其次,该法令明确适用于国际贸易,因为它同时禁止了石棉的出口与进口。再者,该法令可能的确有利于国内替代纤维产业,但这是禁止一项产品自然而然会导致的结果,未损害到第三国生产者的利益,并不构成贸易保护主义。

与之前的案例相比,本案中专家组与上诉机构对Gatt第20条(b)的适用性的判定有所改变,尤其是对必需性作了许多突破性的解释。对必需性的解释实际上触及了Gatt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如何处理Gatt作为一个整体所追求的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和保障成员国内部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这里即为成员国追求国民公共健康保护这一政策目标。

Gatt最初的宗旨是减少对国际贸易的限制,往往把贸易自由化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这显著影响到专家组对Gatt1994第20条(b)中必需性的解释。对必需性的审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存不存在合理可获得的替代措施,而且该措施符合Gatt或是最低限度违反Gatt其他的规定。大多数情况下,总是能够设想出一种既与Gatt相符或更少不一致、又能达到相关政策目标的替代措施,因此几乎没有贸易限制措施能通过必需性审查,这也是之前类似案例很难成功援用该条款的一个原因。

从本案的审查标准来看,专家组与上诉机构不再像过去那样强调有关措施必须在最低限度违反Gatt的其他规定或者符合所谓最低贸易限制的要求,而只是强调该措施必须是实现它本身的目标所必需的。石棉案的最终结果使环境例外条款具有了实质性意义,它表明多边贸易体制对贸易与环境关系的态度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环境措施在多边贸易体制中获得了更多的合法空间。

四、启示

随着国际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wto对贸易中的环境措施也日益重视起来。贸易与环境存在一定的关联,但由于以环境为由的贸易措施会影响市场准入问题以及不同国家的利益,所以贸易与环境之间会出现争端和矛盾,环境措施是否构成变相的保护主义这一问题也被提上了议程。石棉案可以说是一个先例,在公共健康和贸易自由的权衡中,wto的天平开始偏向必需的环境措施。

环境例外条款允许成员国为环保目的而暂停履行wto义务,援用该条款可以说是“低成本”甚至是“无成本”的,因而很可能为贸易保护主义滥用。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其有关环境措施的出发点可能是多方面的,也可能是单纯去保护生态环境及人民身体健康,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对环境例外条款的研究,以便更好地识别贸易保护主义。另外,我国应该建立起预警机制,不仅要了解国际环保的最新动态,还应建立起绿色贸易壁垒数据库,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企业,从而能够快速应对贸易壁垒,规避风险。

我国在为了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而制定相关环保措施时,也应当选择符合最低贸易限制要求的措施。如果必须进行贸易限制,就要特别注意环境例外条款的适用条件,力求使贸易限制措施在实施前就符合该条款。当然,从本案中可以看出,要符合该条款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有关措施是必需的,而且所行措施与所追求的目标要保持高度一致,而不能以环保为名实施贸易保护之实。

总之,如果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真的是对立的,作为公共目标的环境保护应该比自由贸易更为重要。我国应在遵守wto义务的前提下,合法、有效地运用wto环境例外条款,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加入wto的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wirthDavida.europeanCommunities-measuresaffectingasbestosandasbestos-Containingproducts[J].theamericanJournalofinternationalLaw.2002,96(2):435-439.

[2]陈卫东.从争端解决的实践看wto体制下国内的公共健康政策的实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27(11):72-75.

[3]关晴天.wto体制下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协调[D].中国政法大学,2003.

[4]苏隆科.wto一般例外条款适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

[5]苏鲁滨.Gatt/wHo下的环保例外条款适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

[6]王蔓亭.论wto协议中的绿色条款[D].中国政法大学,2003.

拿失业保险的要求和条件篇8

我有医保,还需要购买商业医疗保险产品么?

不少读者朋友常提出这样的疑问。

社会医保“保而不包”

虽然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参保人群范围正在不断拓宽,但社会医疗统筹基金的保障采用的是“保而不包”的原则,也就是所谓“高覆盖范围、低保障水平”。

专家们认为,以我国目前的客观条件,能够达到目前这样的医疗保障水平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但必须承认,在这样的医疗保障体系下,无论是费用报销的比例,还是保障的范围,都存在较大的风险缺口。

多手段弥补社会医保风险缺口

弥补这些费用缺口的主要途径有:自我财富积累、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

当今的时代,金融、保险行业已经非常发达,疾病带来的风险缺口完全可以通过一些金融工具来化解,自我财富积累的方法已不足取,这里不再详谈。

对于不少城镇职工来说,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弥补国家医保体系缺口的重要方法,这也是我国现阶段对国家医疗保障体系最重要的补充。不过,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也有其必然的局限性。首先,这种补充属于团体保障性质,形式不可能做到个性化;更重要的是,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保障与员工是否在职密切相关,只要员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便不再享受这部分保障,这也导致这部分保障不够稳定。

所以,个人借助商业医疗保险,去完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缺口,就显得很必要、很有益了。

健康医疗险可助力

商业保险中,能对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缺口进行补充的产品,主要有重大疾病保险、费用补偿保险和住院津贴保险等健康医疗类产品。

以重大疾病发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疾病保险,一般称为重大疾病保险。即只要被保险人确认罹患了保险条款中列出的某种大病,无论是否已经发生医疗费用,也不管一共发生了多少费用,都可获得保险公司的约定额度的补偿。这种保险不需要被保险人提供相应的费用发票。

在被保险人在接受医疗服务发生费用后,由保险公司按照约定的比例和限额进行费用补偿的,最常见的是(住院)医疗费用报销型保险,又称医疗费用补偿保险。

这类费用型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根据合同中规定的比例,按照投保人在医疗中的所有费用单据上的总额来进行赔付,如果有一部分已经通过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或者工作单位报销,那么保险公司就只能按照保险补偿原则,补足所耗费用的差额;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在保险公司报销后,社保也只能补足费用差额。此外,由于费用型保险肯定要投保者提供费用发生的有效票据,在理赔时需要将发票上交给保险机构,因此如果你在多家保险公司投了多份同类保险,最后也不可能有额外的获益。

当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疾病,使工作能力丧失或降低时,由保险公司按照约定的标准补偿其收入损失的一种保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住院津贴(补贴)型保险。

这类补贴型保险,又称定额给付型保险,与实际医疗费用无关,理赔时无须提供发票,保险公司按照合同规定的补贴标准,对投保人进行赔付。无论他在治疗中花多少钱,得了什么病,赔付标准按约定进行。比如买的是100元一天的住院补贴保险,那时住院以后就是每天可以拿到100元,而不论你治病花多少钱,是否已经在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账户中报销了多少费用,也不考虑误工损失费严重与否等各种因素。

津贴型医疗险性价比高

北京大学社保专家傅凡先生认为,对于已经参加了社会医保的人士而言,因此费用报销型保险“用武之地”稍显弱了点,比较容易与社会医保的报销待遇产生冲突,除非是选择“专供已参加医保者”的产品,避免重复。

而重大疾病险的投入成本可能会稍高。要看个人保费预算而去选择。

住院津贴型保险则是这三类产品中最灵活的,费率也是比较低的。

至于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住院津贴保险,傅凡建议从住院津贴型保险产品本身的几个要素入手。

住院津贴保险包含的要素主要包括:保障范围、保障期间、给付天数、免赔天数、保费是否返还等,接下来就从这几个方面探讨住院津贴保险比较理想的形式。

保障范围在很多保险产品中,保险责任都会因风险事故发生的原因有所不同。引发住院的原因主要包括意外导致和疾病导致,这两种住院原因在住院津贴保险的保险责任中都要包括,否则这款住院津贴对风险的覆盖就不够全面。

保障期 很多住院津贴保险的保障期限较短,一般是一年左右,满期后提供续保。而往往在莱一次出险理赔之后,保险公司便不再提供续保服务,这也让被保险人的持续长期保障难以实现。在这方面,如果预算充足,建议可选择保障期限较长或者可以保证续保的产品,毕竟我们的医疗风险缺口是需要保障到老的。

给付天数和免赔天数 一般来说,住院津贴保险的给付天数都有上限,而免赔天数则有多有少。对于被保险人来说,当然是给付天数越多越好,免赔天数越少越好。这一点也应该货比三家。

保险费是否返还 现在市场上住院津贴型产品有消费型和返还型。消费型产品的优势是费用低廉,纯保障;返还型产品则是结合了传统的住院津贴功能外,附加一些资金返还的功能。到底选哪种,则要看个人偏好、预算等。

美国绿卡轻松拿

随着高考来临以及加拿大投资移民涨价呼声的不断升温,人们逐渐将移民的目光转向了美国。

上海美国投资移民的资深专家藏慧敏指出,美国其实是一个移民大国,每年有十几万人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绿卡,可惜透过投资方式获得绿卡的却是凤毛麟角。以中国为例,尽管申请人数不断提升,而总计通过投资获得绿卡的申请人数还不及加拿大一年的申请总人数,很多人都不知此种移民方式。美国投资移民对申请人没有语言、学历、年龄和经商背景的要求,只要证明投资款(50万美元投资5年归还本金)来源是通过合法渠道即可,包括了一般的商业经营所得、股票基金资本投资所得、房屋买卖获利所得等,甚至房屋抵押贷款和他人赠予均被接受。同时,移民身份获取后,申请人完全无需在美国居住,只要半年入境一次即可,对入境天数并没有要求,完全不用影响国内正常的生活和商业行为,非常适合中国的投资人。

拿失业保险的要求和条件篇9

关键词:建筑企业;经营;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业有了快速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其支柱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统计显示:建筑业国内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19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7071亿元,2000年以来,建筑业国内产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在5%以上,2008年达到5.7%,2008年建筑业对GDp的贡献率为6.47%,对GDp增长拉动1.09%。2009年建筑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3.57%,对GDp的拉动1.14%。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建筑企业已处于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一方面,建筑企业之间的经营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建筑企业也面临着资本市场的无形竞争。相对于同属第二产业的工业企业,建筑企业呈现出负债高和利润低的特征,如2008年建筑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66%,产值利润率和产值利税率分别为3.5%和7.2%,而同属第二产业的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9%,企业产值利润率和产值利税率分别为6.02%和9.51%。及时识别建筑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的检测,对于增强企业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能力以及在激烈竞争中求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投标阶段的风险控制

投标阶段的风险主要来自投标报价的准确性,报价准确与否不仅关系到投标的成败,同时直接影响施工阶段的经济效益。投标报价时什么工程定价应高,什么工程定价可低或在一个工程中总价无多大出入的情况下,哪些分项工程单价宜订的高些,哪些分项工程单价宜订的低些,这对今后施工过程中减小财务压力和因分项工程分包不明而带来的经济损失都有直接的关系,但要注意报价畸高畸低时而导致废标。

①对施工条件差的工程,造价低的小型工程,自己施工上有专长的工程以及由于某些原因自己不想干的工程,报价可高一些,结构比较简单而工程量又较大的工程(如住宅小区和大量土方工程等),短期能突击完成的工程,企业急需拿到任务以及投标竞争对手较多时,报价可低些。②特殊构筑物等工程报价可高,一般房屋土建工程则报价可低。③对能先拿到钱的项目(如开办费、土方、基础等)可定得高一些,有利于资金周转。④估计到以后会增加工程量的项目单价可提高。工程量会减少的项目单价可降低(如装饰工程和安装工程很可能被甲方分包出去的工程)。⑤图纸不明确或有错误的,估计今后会修改的项目(如地面工程和门窗工程、屋面工程有很大可能被甲方变更的工程)单价可报低些。⑥没有工程量,只填单价的项目(如土方中的挖淤泥、岩石等备用单价)其单价宜高,因为它不在投标总价之内。这样做既不影响投标总价,以后发生时又可获利。⑦暂定金额的估计,分析发生的可能性,可能性大的可定高些,不一定发生的可定低些。投标时要求投标人提交的投标保证金,有现金、银行保函、保兑支票、银行汇票或现金支票等几种形式,投标人应尽量选用银行保函和保兑支票。

二、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控制

合同是约束甲乙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性文件,详细分析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并通过合同条文进行约束,以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

①合同中应在专用条款内约定业主派驻施工现场的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职责,以便明确日常文件资料往来签字的法律效力。因为业主对有关增加费用的洽商文件比较敏感,往往是故意拖延不签,从而给施工过程中签证工作带来难度,然而通过会议纪要的形式把洽商内容写入会议记录、与会人员都要签字。②关于款项支付方式的条款。工程合同的付款一般分四个阶段进行,即预付款、工程进度款、最终付款和退还保留金。在合同谈判中应争取较多的预付款,但有时业主在给付承包单位预付款的同时要求承包方提交同等数额的履约担保,承包方可以银行保函的形式向业主提交履约担保。这样既有利于资金周转,同时可以预防业主在预付款阶段内的违约行为。③合同工期条款中有以下原因可能造成工期延误,需在合同谈判中加以明确:a.发包人不能按专用条款的约定提供开工条件;b.发包人不能按约定日期拨付工程预付款、进度款,致使施工不能正常进行;c.工程师未按合同约定提供所需指令、批准、图纸等,致使施工不能正常进行;d.设计变更和工程量增加;e.不可抗力;f.一周内非承包人原困停水、停电、停气造成累计超过8h;g.开槽后不可预见的地质基础异常情况。④建设工期较长的工程项目,受货币贬值或通货膨胀的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建设工程实践中,价格向上调整的机会远远大于价格下调,有时最终价格调整金额会高达合同总价的10%甚至15%以上。因此,企业在投标过程中,尤其是在合同谈判阶段务必对合同的价格调整条款予以充分的重视。⑤不可抗力的条款内容,一般合同通用条款不可抗力条款的内容包括战争、暴乱、毒气污染、地震、台风、灾害性气候等,但以下四种情况也可能发生,在签订合同时应加以明确:a.业主把未交工的工程提供给其它分包高作为临建使用,造成成品保护费用增加;b.由业主使用或占用合同规定提供给他的以外的任何永久工程的区段或部分造成的损失;c.由于发生重大疫情而造成的禁运,从而发生原材料价格上涨,而造成的损失;d.业主提供设计不当造成的损失。三、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1.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和协调。2.施工中技术管理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图纸会审学习弄清以下几个问题以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①总平面图与施工平面图的几何尺寸、平面位置、标高等是否一致。专业之间平、立、剖面图之间是否有矛盾,标高是否有遗漏。②建筑结构与各专业图纸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结构图与建筑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一致;建筑图与结构图的表示方法是否清楚,是否符合制图标准。③建筑材料来源是否有保证,图中所要求条件和能力是否有保证。④地基处理方法是否合理,建筑与结构构造是否存在不能施工、不便于施工,容易导致质量、安全或经费等方面的问题。⑤工艺管道、电气线路、运输道路与建筑物之间有无矛盾,管线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四、维修期内的风险管理承包人应力争以维修保函来代替发包人扣留的保留金,维修保函对承包人有利,主要是因为可提前取回被扣留的现金。而且保函是有时效的,期满将自动作废。同时,它对发包人并无风险,真正发生维修费用,发包人可凭保函向银行索回款项。因此比较公平。维修期满后应及时从发包人处撤回保函。结语综上所述,风险控制工作涉及到市场开发、预算、财务、生产等诸多部门,单靠某一部门和在某个阶段进行风险控制工作都是片面的,因而相关职责部门之间,应有良好的信息沟通交流,建立各相关职责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程序,并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以达到经营过程中各种风险能够得到较好控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成木.论施工企业财务支付风险的防范.科技经济市场[J],2006,(4)

拿失业保险的要求和条件篇10

要解决风险,首先要弄清风险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经营不善。生意不好,货款迟迟不予结算,长期拖欠,企业催款也无可奈何,最后导致呆账、死账等。造成这种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初在选择终端标准、资格审查上不能严格把关和业务员对工作不认真,对欠账问题不能做出及时的处理而造成的。

合作双方矛盾。矛盾产生来自双方在合作上缺少沟通造成,有时终端常要求企业这怎么做或那怎么做,而企业有时做的却令终端不满意,这样便会产生一些小矛盾,这些小矛盾如果得不到解决,终端就会拖欠账款,企业要是再不合作,就撤你的产品,所欠款也让你拿不到一分。

习惯性拖欠款。终端销售企业都知道想现货现款是不可能的,也正是如此才导致终端养成习惯性拖欠企业的货款。只要货款有拖欠就一定会带来风险,这种风险在终端营销中占有很大比例,但这种风险是可以减少和控制的。关键在于企业如何去运作和管理。

业务员的流失。如一个业务员管理20家终端,由于该业务员对企业领导的不满,一气之下拿着货款,不打招呼就走了人,结果几天后企业才知道业务员不干啦,这样不仅损失了货款,而且其所负责的终端再让其他业务员接管时也比较困难。

业务员不负责任。不对终端及时回访,有时一些终端转让、倒闭、关门了,业务员还不知道,等知道了终端所欠的货款也“跑”了。

终端自身管理造成。这一风险主要表现在终端财务管理上,有些终端,企业送货容易,结货款时比较困难了,就必须找大老板、前厅经理、财务经理、采购等人员签字,若少一人不签,你就别想拿到货款。由于终端的这种管理环节多、关卡多等因素造成企业的货款难结,造成积压,从而导致终端营销风险的产生。

企业自身管理不善。由于企业在终端营销方面缺少管理经验,无从下手,尤其在终端业务管理、业务员管理、促销管理等方面缺少周密的计划和部署,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多数是瞎子趟水――摸索着来。

那么如何预防呢?

注意终端选择。在做终端营销时,必须重视终端选择的标准。首先要了解终端的经营状况、性质、规模、客源、有何特色等;第二要调查终端的信用如何;再次进行终端的等级划分,建立终端a、B、C客户档案,对终端进行分类管理。

勤于沟通和回访。沟通和回访是预防终端营销风险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沟通能使双方更好的合作,与终端沟通的越深越久,双方就能达成一定的默契,这样在结款时就比较顺利;回访能有效了解终端经营的动态、动向等,回访越勤、越多就能有效监督终端的一举一动,如终端转让、倒闭等都能很快了解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风险的产生。

及时清账,不给终端留有欠款机会。预防终端营销风险的最好办法是不欠、赊账。但不欠、赊账在目前而言是不可能。那么,及时清账便是预防终端营销风险有效办法,及时清账不给终端留有欠款的借口,这是每个做终端营销业务员必须坚持的原则。当然,这在终端营销时就必须和终端协商好结算的时间,到结算时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货款结清,决不能给终端留有借口,不能让终端养成欠账、积压账款的习惯。

加强终端业务员的管理。终端营销风险的控制主要在于业务员,因此,对业务员管理就显得极其重要,不容忽视。做终端必须有一支稳定的销售队伍,要建立一支稳定的销售队伍,关键在于对终端业务员管理,使终端业务员乐意干、干的值,只有这样业务员才能会尽力、尽责去做,终端营销的风险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在终端培养“内线”人员。在终端培养内线工作人员是指在终端内部服务员中培养内线促销员,名义是终端的员工,实际上也在为企业服务,内线人员除了做促销,还要了解和观察终端内部的情况并及时汇报。这样就能有效降低终端营销中的转让、跑户、顶户等原因造成的风险。

服务及时,承诺兑现。企业在做终端营销时要尽可能多为终端做好服务,及时服务,尽量减少与终端冲突。承诺兑现是企业在做终端营销时必须注意的问题,向终端承诺要实事求是,不要光说不做,光承诺不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