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监督的必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0:37

内部监督的必要性篇1

关键词检察权内部监督内部制约

作者简介:张红霞,湖北省枣阳市人民检察院政研室。

一、检察权内部监督和内部制约的含义

(一)检察权内部监督的含义

检察权内部监督的含义,是指以内部执法机构或部门、个人的执法办案活动作为对象,接受检察机关内部设定主体的审查和过错责任追究,主动自行纠正或被监督纠正执法行为结果。其内容包括上级检察机关对下级检察机关的监督、检察长对本检察院的监督、检察委员会对本检察院的监督、内设机构专项监督。

(二)检察权内部制约的含义

检察权内部制约的含义,是指检察机关内部,诸如侦查、批捕、起诉等各项职权配置不能由一个内设机构行使,或同一检察官不能同时享有几项权责于一身,各内设机构应在执法办案中相互审查,并通过本部门的执法行为直接制约或纠正对方的执法行为。其内容包括控申环节的制约、审查批捕环节的制约、公诉环节的制约、反贪反渎环节的制约等各部门之间的双向制约。

二、检察权内部监督与制约工作分离的必要性

(一)权力起源方面:授权与分权

从检察机关的内部权力起源上看,我国检察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而作为权力的被授予者,在接受权力的同时,则必须接受授权者的监督,以保证在授权范围内行使权力,即监督是授权的应有之义。具体而言,由“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但在我国,检察权只被宪法授权给检察机关作为整体来行使,而具体行使检察职能的检察官却没有得到宪法上的授权。在实践运行中,则是由检察长将抽象的检察权具体化到检察机关承担的每项检察职能,并细化授权给具体承办的检察官个体。因此,被授权的检察官依授权开展工作时必须要对检察长负责,并受检察长的监督,检察长对承办检察官的监督是保证授权目的实现的必然结果。

而检察机关的内部制约从权力起源上看,则是源自于检察权的具体分权行使,体现司法公正的“权力制衡”精神。在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拥有职务犯罪侦查权、批准逮捕权、立案监督权、审判监督权、刑罚执行监督权等于一身,这种多角色职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检察机关内部,必须建立起各内设机构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实现检察机关内部各项权力的分离与制衡。

(二)程序启动方面:或然性与必然性

在检察权内部监督中,无论是上级院对下级院的监督,检察长、检委会对本院的监督,还是监察部门等内部专项监督,都是一种事后监督,在事后作为和发挥作用,通过事后监察进行责任追究,而不必然启动监督程序。如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监督,无论是对口部门的监督还是交叉部门的监督,都是对下级院可能存在错误的案件或有当事人申诉的案件进行审查或复查;而不是针对全部案件进行审查或复查监督。检察委员会的监督,主要针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重大问题的争议处理及与检察长在重大问题上存在分歧时进行监督,且监督工作多以会议形式开展,是事后监督,不具有监督的经常性和时效性。而监察部门的监督启动,只在发现办案人员存在违法违纪、发生错案时才启动监督程序,予以整改、查办或追究责任。

检察权的内部制约是在检察机关内部,主要基于检察业务工作流程、检察职权的分别行使所形成的制约模式,在客观上实现了权力划分、事有所属。如由案管部门统一管理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及其他情报信息并负责交办,而对于案件线索的初查、立案、侦查,则只能由反贪、反渎等具有侦查或初查职责的部门负责办理,在案件侦查终结后是否需要批捕、提起公诉则必须由批捕部门和公诉部门办理,案件判决后当事人申诉由控申部门受理,是否抗诉由诉讼监督部门办理,作不诉处理的由检察委员会研究决定。正是这种部门分设、职能分离、分权制衡的内部制约机制,使得案件一旦进入诉讼程序,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各个流程,内部制约机制就必然启动。

(三)运行方式方面:纵向与横向、统一与分散

检察权的内部监督中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领导和监督,主要是通过下级检察院定期的工作报告、报备及述职制度,上级院对下级院的不定期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上级院对下级院的请示答复制度,上级院对下级院开展经常性的调查研究、下达和执行各种业务规定等方式运行,客观上形成了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一种纵向监督机制。检察长依法统一行使对行政事务及检察事务的领导和监督权,检察委员会通过民主集中制,集体决策统一行使对本院的重大疑难复杂事务及案件的监督权,二者依法奉行检察一体化原则,统一行使对本级院的监督权。而监察部门等开展专项监督的内设机构,其成立的目的就在于由该部门统一对检察机关内部各部门及各个检察人员职权的行使进行监督,以改变多头监督的局面,强化监督效果。

检察权的内部制约是检察机关在检察活动中,由于侦查权、批捕权、公诉权等权力的具体性质、职能不同,在行使时所形成的一种横向制约机制。它的横向性表现在各项具体的检察权能依据案件流程实行部门分设、权力制衡,从受案、立案、侦查、批捕、起诉等每个环节分设不同的部门承担,从而形成内部程序和实体的相互制约。同时,这种部门分设、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的机制,目的是要打破执法办案权力过于集中而导致的执法专断,以分工分权来获得执法公正,使得检察权的内部制约在运行机制上也比较分散。(四)关注重点方面:出罪与入罪

检察权内部监督具有“司法”属性和“掌管”性质,监督对象指向的是,检察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是否能做到依法守法、正确履职,关注的重点主要针对出罪的终结诉讼情形,防止将有罪的人过渡为无罪,将重罪者过渡为轻罪。上级检察机关对下级检察机关的监督,通过及时审查,重点监督下级检察机关作出的不予逮捕、不予起诉及捕后不诉或捕后轻判等案件。检察委员会对终结诉讼的监督,主要体现在,对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以及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的不诉案件,以及比较重大作不捕处理的案件进行监督把关。专项机构监督,主要是检察院内部纪检检务督察,通过对检察机关内部各个办案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监督,依据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和检察人员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因程序违法。

检察权内部制约是业务部门执法行为权限的分工和组合,是通过打破执法办案权力过于集中而导致的执法专断、权力滥用行为,以分工制约求得执法公正。重在管事,关注的是进入制约程序的案件是否入罪,入罪之后的诉讼延续情形。如举报中心对自侦部门的制约,关注举报线索是否被查处,是否能立案;批捕部门对自侦部门的制约,关注的是是否符合逮捕条件;公诉部门对批捕部门和自侦部门的制约,关注的是案件是否构罪起诉;案管中心对各业务部门的制约,具体通过审查案件管辖权、移送案件材料规范性、证据的完备性、犯罪嫌疑人强制措施情况等,保证受理案件质量,关注的是案件是否入罪,入罪的案件办案流程是否规范和合法,避免不应立案、批捕、起诉的而立案、批捕、起诉。

(五)时间限制方面:不限时与限时

检察权内部监督强调的是一种纵向的、单向的权力制衡,是上位对下位、外部对内部、权威者对非权威者的监督,主要关注的是公权力的运行,一般发生在事后,是一种典型的事后监督,具有滞后性和救济性的特征,是对刑事诉讼中的违法行为开展监督,是以违法行为得到纠正而得以解决,不能从结果发生前进行监督。而内部监督关注的重点是出罪问题,出罪案件大部分嫌疑人均处于非羁押状态。因此,内部监督在时间限制方面比较灵活,不受具体诉讼期限的约束,是在伴随违法行为发生后的监督运作。

检察权内部制约强调的是横向的、相互的权力牵制,是没有隶属关系但有牵连关系的两个主体甚至多个主体之间的相互制衡,一般发生在事前或事中,具有同步性、及时性和实效性的特点。内部制约主要表现为一个程序结束向另一个程序转换时两个诉讼程序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它所关注的是入罪问题,一旦入罪就要严格受案件办理期限的约束和流程的延续,互相制约关系也伴随着诉讼程序的推移而自行得以解决。因此,检察权的内部制约在时间限制方面,受制于各个诉讼程序的期限限制,程序结束时制约关系也结束。

(六)质量控制方面:终结性与延续性

办案质量的好坏是衡量检察工作好坏的一个主要标准。但检察权内部监督和制约在对办案质量的控制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对质量控制的效果方面,内部监督方式对质量的控制效果具有终结性特点,而内部制约对质量控制的效果具有延续性特点。

内部监督的必要性篇2

一、邓小平党内监督思想为党风廉政建设做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邓小平关于党内监督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邓小平强调共产党也要接受监督

“党要受监督,党员要受监督”,这是邓小平关于党内监督思想一个基本出发点。1957年4月,他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的报告中,深刻分析了加强党的监督的重要意义和监督的基本方式,其中包括:

1.只有进行有效监督,才能使党的决策更加科学,才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邓小平从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占据的特殊地位,来研究分析党的监督的重要意义。他在党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执政的党,已经在全部国家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多数党员都在各级国家机关、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中担负一定的工作。”他语重心长地说:“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各项事业中,由于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工作做得好坏,关系着国家前途和社会事业的成败。”他认为,在党执政的条件下,党发生失误和错误的可能性始终是存在的,如果一旦出现错误必然会对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和损失。他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的报告中,更直接地指出:“在中国来说,谁有资格犯大错误?就是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影响也最大。因此,我们党应该特别警惕。”历史事实证明,他的担忧和预言是有充分理由和根据的。

2.只有对共产党进行有效监督,才能防止和克服党内不良风气和腐败现象的发生。有效遏制党内不良风气和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是执政党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邓小平始终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后党内问题“堆积如山、积重难返“的状况,1983年10月,他在《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一文中指出:“党内有三种人,严重的经济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分子,、严重损害党和群众关系的人,长期在政治上不同中央保持一致或表面上保持一致,实际上另搞一套的人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党内的危险因素。腐败因素是党内思想不纯、组织不纯的表现。”对此,邓小平深感忧虑。为解决这些问题,他多次阐述了关于监督制度,防范和克服不良风气以及腐败现象的思想。他认为,监督是一种基本的、能经常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具有防患于未然的作用。要通过监督,切实维护党的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发现和揭露不良风气和腐败现象,使之得到必要的惩治和纠正。

(二)邓小平特别强调共产党要加强党内监督,并提出加强党内监督的具体主张

1.邓小平强调共产党要努力形成一个从上而下,从党内到党外的监督网络,使党组织和党员始终处在多层次、多角度的有效监督之下。他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一文中指出:“所谓监督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党的监督,对于共产党而言,党的监督是最直接的,要求党的生活严一些。第二是群众的监督,要扩大群众对党的监督,对党员的监督。第三是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要扩大他们对共产党的监督,对共产党员的监督。”他在谈到监督及党内生活的关系时说:“严格党的支部生活极端重要,没有支部生活就没有战斗力,党员一定要过支部生活,过小组生活,在这里面检查工作,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在谈到党的组织制度和监督的关系时说:“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这也是一种监督,还有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党的监督制度的监督,组织部门对干部实现鉴定制度的监督。”邓小平认为,只有把这些方方面面的监督形式有机结合,形成网络,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才能是全面的、经常的和有效的。

2.邓小平强调共产党必须发扬民主,为监督奠定坚实的民主基础。他说:“无论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其关键在于发展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使党和政府的下级组织有充分的便利和保证,可以及时地无顾忌地批评上级机关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使党和国家的各种会议,特别是党的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成为充分反映群众意见,开展批评和争论的论坛。”他认为,监督是民主的一种存在方式,是民主的一部分,可以推动民主的发展,而民主的发展又为监督在更高层次上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环境和基础条件。他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得到充分发挥的情况下,才能畅通党内监督的渠道,才能调动党员和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才能取得监督实效。

3.邓小平强调要把对共产党的监督纳入制度化轨道。他认为,要进行有效监督,就必须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使监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是加强党内监督的一条重要原则。他一贯认为,监督就是党内生活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制度本身应具有的功能。他多次强调,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需要,及时地和有针对性地建立一些必要的制度和规定,“以便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

(三)邓小平强调共产党要有铁面无私的专门监督机构,对党风进行监督检查

他多次强调党内监督机构在整个监督制度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其原因,一是只有建立和强化专门的监督机构,才有可能掌握和运用相对完整的监督权力和监督手段,有效地揭露和查处较为复杂和重大违法违纪问题。二是只有建立和强化专门的监督机构,才能从客观上把握监督的发展趋势和总体需要,适时制定监督的条例和法规,并保证其有效地执行。三是只有建立和强化专门的监督机构,才能加强同人民群众及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形成强有力的制约关系,使有关部门和个人在行使权力时,态度更加谨慎,过程更加规范。事实表明,党的专门机构的监督是联系、协调所有监督活动的枢纽和关键。

邓小平关于加强党内监督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生动的创造性和具体的实践性的特点。2004年2月党中央正式颁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是我们党第一部党内监督法规,它的颁布与实施,是对邓小平党内监督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经过长期精心砥砺,总结历史经验的宝贵结晶,是党走向制度化监督的里程碑,也是依法治党、从严治党的具体体现,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和实施。

二、以邓小平党内监督思想为指导,从严治党,遏制“”

(一)强化党内监督,就要把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作为监督的重点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领导干部的行为代表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是凝聚人心,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巨大力量,所以,我们党历来重视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但是从近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犯罪案件不断上升。邓小平生前就提出“书记只有一票”的权力,在一些地方尚未解决好。各级“一把手”由于身居领导地位,必然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而权力作为支配他人的力量,具有扩张性和蜕变性,在监督乏力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滥用而导致腐败。权力为领导干部提供了政治舞台,也为其不断施展政治抱负和有所作为创造了前提条件,但一切权力都是公共权力,只能为党的政治任务和人民服务。由于权力的本质具有双重性,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必须“把权力装在制度的笼子里”,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克服权力行使过程中的随意性、主观性和隐蔽性,防止权力异化和滋生腐败。我们这里强调把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作为重点,实质就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这是遏制“”和腐败现象的关键所在。

(二)强化党内监督,就要抓住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明确了,但监督的重点是什么?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要靠领导干部严格自律、制度约束、法律制裁来解决,这也是党内监督的重点。然而,当前还有一些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也应列入党内监督的重点。如:对决策不民主造成决策失误的问题;对关系人民生命安全的一些事故问题;对有些国家公职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对个别领导干部为追逐个人政绩而弄虚作假、虚报成绩的问题,以及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家庭圈、娱乐圈以及涉及“”方面的种种问题等,都应在党内监督的视野之内。

(三)强化党内监督,就要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坚持标本兼治,从严治党

为加强党内监督,一是必须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和民主生活制度。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也是实现党内监督的基础。党内在政治上的民主性,是共产党所以成为先进组织的一个本质的规定性,是搞好党的建设的制度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正如邓小平所说:“民主的局面,首先要从党内造成,如果党内不造成,国家也造不成。”因此,凡属方针政策的大事,凡属全局性的问题,凡属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命和奖惩,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做出决定。而未经集体讨论,也未征求其他成员意见,由个人和少数人决定的,都应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二是必须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制度建设。领导干部都应坚持参加双重民主生活会制度;建立定期述职报告制度和家属子女从业及家庭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把审计结果作为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应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建立干部任用和重大事项的问责制。被推荐或被提名的领导干部,发生严重失职或犯罪的,原推荐或提名者应承担一定责任,如果是由买官卖官造成的恶果,则需一并追究其相应责任;建立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凡辞职者不能异地安排使用。

三是必须充分发挥各种监督机构的作用。应改革党的纪检检查体制,完善纪委派驻机关统一管理,强化机关和队伍建设,尽快从“同体监督”走向“异体监督”。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和新闻媒体在监督方面的积极作用,把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的网络和合力,做到各方监督都尽职尽责,保证监督到位,真正“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使其在正确的轨迹上运行。

内部监督的必要性篇3

一、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概述

会计监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会计监督包括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本文所述的会计监督是狭义的会计监督,即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根据国家相关经济政策与会计法律法规,在会计核算过程对企业经济活动中所提供的会计事项和会计行为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合理性予以全面监督的企业内部活动。加强会计监督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可以从源头上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增加也具有重要意义。会计控制指企业管理者利用会计部门的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对企业资金运动进行全面控制,以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策略的及时反馈和调整,并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经济效益的增加的控制活动。会计控制活动涉及到以会计部门为中心的企业各个机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全面系统原则和及时性原则。加强会计控制是会计履行其基本职能的需要,也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和经济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

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既相互关联,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虽然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具有密切的联系,但是二者还是存在一定差异和区别的。会计监督是对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会计事项和会计行为的全面监督,其实施主体是会计机构。而会计控制是利用会计机构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企业资金运动的系统控制,其实施主体主要是企业管理层。此外,在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以会计监督为中心形成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开放式的,同时对企业内部运行和与企业经营状况有密切联系的债权人及其他外部相关利益者提供会计信息。而以会计控制为控制为主导形成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封闭式的,其对经济活动和财务信息进行控制形成的会计信息和经营策略的反馈与调整服务于企业内部。另一方面,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在企业财务运作的实际操作中的界限往往是模糊的,二者存在密切的联系,具有一定的共性。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的焦点问题。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资产安全,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共同的目标。此外,通过会计监督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来调控企业经济活动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以会计信息为中心,统一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与实践的具体过程。

二、加强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的有效策略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和财务管理混乱。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也无法对企业内部会计行为和会计事项形成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因此,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企业应针对其在人员素质和监督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机制。

(一)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为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和实现特定经营目标,根据特定的经营战略以制度化的形式实现企业的自我调整、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是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和做好会计控制的重要前提。为加强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必须根据企业会计工作和经营管理特点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企业必须健全全面预算控制制度,必须对企业经营投资和财务活动做出预算安排,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工作制度,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管理,明确预算考核及奖惩机制。另一方面,企业必须加强对会计机构内部稽核制度的控制,根据法律法规相关规定明确稽核工作的组织性、具体分工和具体职责权限,并对审核会计凭证和复核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方法予以具体规定,为会计稽核工作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依据。

(二)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企业会计监督功能的发挥和会计控制的具体效果,对于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保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加强会计监督和会计控制,必须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为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必须实行会计职业管理的社会化。会计人员从业前必须通过通过财政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并取得相应的任职资格证书。会计人员在从业中也要受到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纪律的严格限制与约束,并需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另一方面,为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必须组织相关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企业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以深化会计人员对先进的会计处理、法律法规和计算机技术等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建设素质够高和能力过硬的会计人员队伍。

(三)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机制

在企业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中,企业内部监督是会计监督工作的源头,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夯实会计监督系统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想健全会计监督机制,首先必须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等完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企业内部监督系统。其次,为保证会计效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力量,建立反舞弊机制和设置举报专线,明确举报投诉处理程序、办理时限和办结要求,完善会计的社会监督机制。最后,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税务部门、政府审计部门和司法监督部门也应对企业经济活动和会计行为予以必要的监督与控制,为企业运行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监督环境,促使企业会计监督职能正常运转。

内部监督的必要性篇4

一、公安行政执法监督的内涵

公安执法监督是指宪法规定的各执法监督主体对公安机关执法活动的监督,包括公安行政执法监督和公安刑事执法监督两个方面。公安执法监督工作的首要原则是依法监督,依法监督的前提是有法可依,有一个统一、完整、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督法律体系可依。其基本特征为:

1.监督主体的广泛性。目前,我国形成了公安机关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公安行政执法监督体系,监督的主体主要有公安机关内部监督部门、上级主管部门、人大、纪委、检察、监察、人民群众及社会媒体等,形成了广泛的监督体系。

2.监督对象的特定性。公安行政执法监督的对象是公安机关的行政行为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及其遵守党纪的情况。

3.监督过程的程序性。监督主体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监督,不得随意进行监督,以确保公安行政执法的权威性。

4.监督形式的多样性。各监督主体通过检查、审查、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公安行政执法进行监督

二、我国公安行政执法监督的现状及建议

(一)公安行政执法监督的现状

目前,我国建立起了一套监督主体广泛性、监督形式多样性、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的公安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监督机制的确立与运行,对于及时发现并纠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改进公安行政执法工作,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公安监督制约机制的建设、监督力量的整合、监督队伍自身建设与肩负的使命、承担的责任相比很不适应。仍然存在各监督部门职责划分不清,工作配合与衔接不够,整体监督合力还未形成,监督工作的力度不够大,一些地方还不适应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客观需要等等问题。

(二)当前我国公安行政执法监督不到位的原因及建议

1.执法监督体制不尽合理,执法监督制度不够健全。应完善公安行政执法国家机关监督,形成完整的监督体系。国家机关监督作为公安行政执法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国家机关监督存在着监督部门过多,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监督的实效。唯有通过精简机构,明确分工,清晰全责才能有效解决。具体来说,首先从监督主体上,规定监察、纪委、检察机关为法定的监督机关,确保监督到位。其次明确监察、纪委、检察机关的职责,对三监督机关以分工,监察机关主要对公安行政执法过程中不合理的行为予以监督纠正,纪委则对公安行政执法过程中违纪行为进行监督纠正,检察机关则对公安行政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纠正。再次对三监督机关的监督程序予以明确规定,成立一个联合执法监督小组,对公安行政执法违法违纪行为统一受理,接受群众举报,进行初查,形成报告,然后根据分工移送相关职能部门查处处理。最后,规定监督责任,对监督主体不作为,徇私舞弊等违法乱纪行为加以规定,确保有权必有责,违法必究。

内部监督的必要性篇5

关键词:党内监督条例党内监督

2003年12月31日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监督条例》),是加强党内监督,强化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关键环节。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监督条例》,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我们有必要对《监督条例》在贯彻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认真分析,明确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贯彻落实《监督条例》的制约因素探析

监督的实质是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问题。如果权力高度集中,就必然会造成监督难的问题。权力配置不够科学,权力高度集中,党内民主不够充分,党员干部监督权力没有充分保障,导致党内监督动力不足,是今天我们贯彻《监督条例》,加强党内监督的难点所在。

(一)权力授受意识倒置,权力配置不够科学,这是贯彻落实《监督条例》的难点所在。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中看,源自权力授受关系的监督制约是最有力的。因为权力的授予者一旦发现权力的领受者行使权力时有违自己的意愿就会毫不客气地收回权力另授他人,受权人要想持续保有权力就必须注意使自己的行为令授权人满意。在民主法制社会,政府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现代政党的领导机关的权力是广大党员授予的,人民群众和广大党员干部对党政领导机关及其领导人的监督首先应该是通过权力授受过程来进行。但在我国目前的体制下,很多人的权力授受意识实际上是倒置的,虽然我们讲“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事实上各级领导干部基本上认为决定权在上级机关甚至上级的某些个人。现在的权力授受意识方面的转变尚未到位,无疑会使《监督条例》的许多内容落实起来有非常大的难度。

对进行科学配置是加强党内监督的根本前提。但是,一方面,由于我党实行的是“议行合一”的党委领导模式,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党委既是决策机关又是执行机关,监督机关又是在其领导之下,集三权于一体的党委,成了一级党组织中的唯一领导机关。如此,党内权利实在难于平衡,党内监督实在难于进行,这就容易使民主集中制异化为权利集中制和个人专制,成为个人高度集权的人治型体制,这样处于弱势地位的监督机关去监督处于强势地位的党委机关及其领导人,其监督效果可想而知,出现大面积监督失效也就在所难免了。另一方面,按照规定,党代会和党委会是党的领导机关。《监督条例》也突出了党委会和党委委员的作用,但现行的配置结构无疑又对此形成了限制。一是代行权力问题,党代会闭会期间,由党委会行使党代会职权,党委会闭会期间,由常委会行使党委会职权。职权代行必然会形成书记办公会代替常委会,常委会代替党委会,党委会形同虚设的现象。二是《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规定:书记主持召开常委会,确定常委会议题,常委会主持召开党委会,确定党委会议题,如此,一把手从照章办事到独断专行只是一蹭一滑的事,而党委委员如要监督书记也只有“上访”一途。三是上级可以随时调整下级组织负责人,这就不能不使下级在对上级进行监督时有极大的顾虑。

(二)党内民主不够充分,党员干部监督权利没有充分保障,导致党内监督动力不足。应该说与党内监督相配套的制度很多,但保障党员民利方面的制度是其主体和基础。因为对权力监督最主要的是人民群众的监督,在党内就是党员群众的监督,即以权利制约权力。然而,只有当党员对党内重大事务有了真正的决定权和监督权时,党员才能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党内民主的体制性主人而非仅仅道义上的主人,才有自豪感,才能享有应有的权利履行应尽的义务。当前,确保党内民主的基础性制度,比如党内选举制度等还不够完善等,造成党员群众的民利难于保障。虽然《监督条例》突出了各级党代表的监督职责,但党代会还未实行常任制,党代表选举又欠规范,党员的民利尤其是监督权实现程度并不高。据有关部门对湘、津、辽、蒙四省市、区的调查显示:“99.32%的党员认为应该保障党员权利,而认为权利实现程度较好的只占28.28%,大多数党员及基层干部认为当前侵犯党员权利的主要是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占74.42%”①。由于党员的民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实际上人民对党代表的认可程度并不高,必然制约着党代表作用的发挥。本来党员群众是党内最广泛最充分的最有力的监督资源,但是据中纪委研究室《1996—1999年党风廉政建设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大多数党员和职工对腐败现象有斗争的要求,也有行使监督权利的愿望,愿意举报的在1999年就已经达到51.99%,但由于制度安排不到位,党员群众向检察机关举报过自己所知道的违法违纪问题的只占5.07%,没有举报过的占93.36%,从举报方式看,认为将采取署名举报的仅占30.86%,将匿名举报的占63.51%,将以别人的名义举报的占2.14%。在举报过程中,多数认为“怕打击报复”占57.43%,有的担心纪检机关泄密占29.05%,有的不愿暴露身份占25.17①。”其实“担心纪检机关泄密”还是“不愿暴露身份”都是因为担心泄密而招致打击报复,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监督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如果广大党员特别是基层干部对党内监督呈如此心态,党内监督资源必将进一步流失。同样,缺少党员支持和积极参与的党内监督情况也是可想而知了。

(三)《监督条例》的贯彻落实与当前的社会环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弱化了党内监督的实际效果。受封建主义政治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在党员教育方面也是强调履行义务多,强调行使权利少。民众中崇拜权威、盲目服从、权利意识淡漠,和“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官本位”、家长制、特权意识都十分严重。一方面,很多党员干部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处世哲学,不愿意积极主动地行使监督权利;另一方面,一些党员领导钟情于“唯我独尊”的感觉,缺少责任意识,不愿意接受监督。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员干部队伍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不浓,势必对其在党内监督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形成严重障碍。从历史来看,我们社会历来就有重制度建设轻制度落实的“毛病”,对违反制度现象存在“过分容忍、息事宁人”的做法。根据调查显示:认为普通党员和党的干部在党的纪律面前“不一样”,或对“干部失之于宽”、对“党员失之于软”的高达75.23%②。从权力运行机制来看,一些部门一些领导的权力过于集中过于强大,制度的落实容易受到有形无形的阻碍。从监督客体来看其重点对象是握有实权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其内心难免的抵触更有碍于制度的运行。实际情况也是大致如此,对一省会城市党校157名在校学习的科处级干部的问卷调查显示,认同《监督条例》的出台“能够”较好地解决党内腐败问题的只占3.42%,认为“不能够”的占19.66%,认为“能够起一定作用”占67.52%“说不清楚”的占9.40%③。另外,《监督条例》中一些制度规定存在缺陷,突出表现为:一是许多制度“刚性”不足、“柔性”有余,“一般”、“应当”、“原则上”等模糊词用得多。如第三章“监督制度”、第四章“监督保障”里都大量使用了“应当”这个柔性词,而从“从严治党”的要求出发,无疑应该用“必须”。二是制度规定本身存在活动余地。如关于“上级党组织在必要时可以调整下级组织负责人”的规定就没明确什么是“必要”。制度本身如果不够严密就难免会导致在监督过程中对某些情况难以把握。

二、贯彻落实《监督条例》强化党内监督的对策

贯彻落实《监督条例》是加强党内监督,强化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关键环节。要通过强化党内民主意识,完善监督制度、保障党员权利,合理配置,为贯彻党内监督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

(一)科学配置,合理分权,是保证党内监督的根本举措。

对进行科学配置、合理分解、明确界定是提高党内监督的前提,也是党内纪检体制改革和确保《监督条例》贯彻落实的基础。贯彻执行《监督条例》,要以发展党内民主为主线,对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优化机构,这才是治本之策。要处理好党内“党代会、常委会、纪委会”党内“三会”关系,可以在党内尝试建立“三权分设”的权力结构模式,党代会是党内最高权力机关,常委会行使执行权,纪委会行使监督权。三权分设,互相制约。这样才能确保党内监督真正到位,从根本上解决监督大面积失效的问题。实行党内三权分设的基础和前提是党代会常任制的正常运行。所以,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发展党内民主的重点,现在党代会常任制尚处于试点阶段,所以目前就要强化党的委员会的地位和作用。凡是应由党委会决定的事情就召开党委会来讨论决定已具有完全的现实可行性。如此,配置上就可以党委会为权力机关,常委会为执行机关,党委常委会,纪委常委会可以提出议题,一定人数的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也可提出议题。常委内部的分歧首先要提到党委会讨论决定,定不了再交上级党委。实行党委常委会、纪委常委会共同对党委会负责的权力格局,解决代行职权问题。要进一步扩大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机构,真正使合理有序地运行。

(二)优化配套制度,确保党员的民利、强化广大党员干部作为监督主体的基础作用。

要提高党内监督的质量,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是治本之策。一是要从制度上保障党员监督主体地位,最主要的是改革党内选举制度;党内基础性的制度有很多,其中最基础的最重要的是选举选拔制度,这是确保正确运行的前提,也是确保党内干部权力合法性的基础。党内民主最基本的形式就是广大党员充分地行使自己的选举权,把自己信任的同志选进党的领导机关。党员充分行使选举权是理顺授受关系的关键,是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最有力的监督。如前所述,党代表被认可的程度并不高,势必影响党代会及其选举的权威性,进而影响选拔工作的严肃性,故规范党代表的选举尤其重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在党内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选举建立理性的代谢机制势在必行,必须尽快出台《党内选举条例》。在理顺党内选拔类干部的权力授受关系,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弹劾罢免制度,惟有如此,方能确保党内干部权力具有坚实的合法性基础,并为《监督条例》的贯彻落实奠定制度基础,使广大党员干部的基础作用得到发挥。二是优化配套制度,确保党员民利。随着社会发展,党员对权利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只有充分保障党员的民利,以权利制约权力,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因此,修改《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落实《控告申诉工作条例》、严格执行党的纪律、逐步推行党务公开制度、改革党内决策制度、出台其他相关配套制度以确保党员权利已经势在必行。同时还需要为党员群众构建一个参与反腐败斗争的安全平台和科学的合理的激励机制并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

(三)加强教育,强化监督意识,增强党员干部党内监督的自觉性。

广大党员干部是贯彻《监督条例》的主体,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监督意识,调动起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实施《监督条例》的基础性工作。要打好这个基础。一是要深入开展《监督条例》的学习活动。吴官正同志在学习贯彻《监督条例》的讲话中提出了要求:领导干部要精通,全党要熟悉,全社会要了解。这是根据领导干部、全体党员、人民群众的职责差别提出来的。领导干部既是监督的重点对象,也是监督的重要主体,所以首先要学深学透,增强贯彻《监督条例》的自觉性。全党同志熟悉《监督条例》,才能积极主动地、更好地行使监督权利。全社会都了解《监督条例》,就能在一个更广的范围内形成贯彻《监督条例》的有利环境。二是要强化监督意识,解决监督工作中的“三种不良心态”,努力营造自觉监督的良好氛围。1、克服“不能监督,怕权力受损”的心态,提高监督客体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要充分认识那种反感监督,认为监督是不信任、找岔子,逃避和拒绝监督心态的错误性和危害性。真正把来自组织的监督、群众的监督、舆论的监督,看作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奠定自觉接受监督、从严规范行为的思想基础。2、克服“不敢监督,不必监督”的心态,增强监督主体履行监督职责的主动性。在实际工作中,“不敢监督,不必监督”的思想障碍依然存在。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赋予监督主体开展工作所必须的权限,变“虚权”为“实权”,变“软权”为“硬权”,使监督主体敢抓敢管,敢于碰硬。要明确监督责任,使监督主体充分认识到加强党内监督既是职权,又是职责,从而不断增强各监督主体履行职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3、克服“难以监督、监督不了”的心态,营造民主健康、扶正祛邪的良好社会氛围。对监督缺乏信心和畏难情绪是当前监督乏力、用人上不正之风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民监督意识,创造一种勇于监督、监督光荣的良好氛围。(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监狱)

内部监督的必要性篇6

加强新形势下党内监督,必须从时代高度,深刻理解新形势下党内监督的时代要求,正确把握新形势下党内监督的时代坐标、时代使命、时代特点、时代格局,推动党内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前进。

〔关键词〕

十八届六中全会;党内监督;全面从严治党;

〔中图分类号〕D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7)01-0040-06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站在时展的制高点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的历史经验,科学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和任务,既坚持了过去行之有效的制度和规定,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提出新观点新举措,制定了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和加强党内监督的条例,确定了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化标准、内容、方法,明确了加强党内监督的方向、目标、原则、任务、举措,体现了时代性、创造性。为了更好地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必须把握时代大势,回应实践要求,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新形势下党内监督的时代性,推动党内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前进。

一、自觉认知党内监督在发展大势中的时代坐标

党内监督是管党治党、从严治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既是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内生引擎,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领导,使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政治保障。“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规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必须首先明确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党内监督的时代性和创造性,自觉认知党内监督在时展大势中的时代坐标,找准在时展大走势大格局中的历史方位和角色定位。

综观当今世界的时代大势,目前正处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大潮中,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时代潮流正在涌起。一方面,世界呈现出交流交融、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发展大势,新机遇新挑战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世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竞争异常激烈,意识形态的交锋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西方价值观通过多种渠道渗入思想领域,图谋动摇我们的理想信念,挑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敌对势力妄图用多种方式扼制我国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当今世界的时代大势这个维度看,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执政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新形势下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是中国共产党把握时代大势和发展新特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而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抉择。我们党对世界发展的时代大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准确把握,深刻地认识到党领导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责任,同时,也深刻认识到通过规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把党内监督摆到应有的位置上,才能使我们党在时代风云变幻中固本强体,坚定方向,保持政治定力,保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综观当代中国的时代大势,目前正进行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严惩腐败分子,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深得党心民心。但仍然存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等问题。

从当今中国的时代大势这个维度看,民族复兴的潮流不可阻挡,党的领导不可动摇,但是,忧患、暗流也不可小觑。消除危险、经受考验的关键,在于管党治党,从严治党,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无论从何种维度看,党内监督在时展的大格局大坐标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党内监督是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础和手段。唯有加强党内监督,才能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保证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抓党内监督,抓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和要害,体现了创新性、规律性、时代性。

二、深刻理解新形势下党内监督的时代使命

新形势下党内监督承载着新时代赋予新的使命。在纪念孙中山诞生15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今天,我们要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局面,就必须冷静审视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形势,全面把握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进行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什么时候都不要想象可以敲锣打鼓、顺顺当当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把责任扛在肩上,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以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勇气,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锐气,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推向前进。”〔1〕新形势下党内监督是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召唤,把时代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

首先,党内监督必须把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责任和使命扛在肩上,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证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了党的正确指引,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现在,我们面临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战胜新的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必须依靠党的领导。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党和国家的命脉所在,是人民的幸福所系。因此,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新形势下党内监督的首要时代使命。党内监督首先将在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上聚焦、聚力、聚神,重点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的问题,同一切弱化党的领导的问题作斗争,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全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紧紧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其次,党内监督必须把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责任和使命扛在肩上,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生命和力量所在。但是,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极少数高级领导干部违背民主集中制,搞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他手中的权力不受任何制约和监督,导致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现象滋生蔓延,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在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严重破坏了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伤害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新形势下党内监督必须针对这些党内存在的严重问题进行监督和检查,聚焦党内政治生活中的薄弱环节,着重解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理想信念动摇、对党不忠诚老实、漠视政治纪律,违反民主集中制,搞阳奉阴违,滥用权力,谋取私利,搞团团伙伙的小圈子等问题,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着力维护党中央权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再次,党内监督必须把维护权威、坚持依规治党的责任和使命扛在肩上,确保党员民利和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准则》《条例》),是以为根本依据,把关于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的要求具体化,是依照和其他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从严治党的新举措。

新形势下党内监督有一个重要的时代使命和责任,就是维护权威,坚持依规治党,从根本上解决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确保党员民利和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严格执行,无视组织原则,不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利。新形势下党内监督,必须尊崇,依规治党,既要遵照,强调“四个服从”,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又要遵照,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利,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确保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

三、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党内监督的时代特点

“法与时转则治,法与世宜则有功。”新形势下开展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既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基本规范,又要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重大举措,实现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届六中通过的《准则》和《条例》,实现了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结合”:

一是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既补精神之“钙”,又扎紧制度“笼子”。

同志在党十八届六中全会上的《说明》指出:“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存在的薄弱环节,着力围绕理论、思想、制度构建体系,围绕权力、责任、担当设计制度,推动解决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S意化、平淡化和党内监督制度不健全、覆盖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执行不力等问题。”〔2〕《准则》和《条例》都是党内法规制度,但它不是纯粹地制度条文,而是从理论、思想开篇。《准则》和《条例》,从阐述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和重大作用、存在的突出问题、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切入,把势在必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下摆在全体党员面前。紧接着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围绕党内监督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而展开。

《准则》和《条例》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思想贯穿始终,给思想“补钙”,为精神“加油”,给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立规矩建制度,一种时代感和紧迫感自然地扑面而来,唤起我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理想信念和制度规矩转化自觉行动,化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力量。

二是坚持以为根本与“底线”明细相结合,推进党内监督具体化、系统化。

坚持尊崇,依规治党,是新形势下党内监督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管党治党的根本大法,是党内监督的根本遵循。无论是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还是党内监督条例,都是贯彻、维护的具体化,是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出台的重要文件和党内法规有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的规定系统化。

《准则》和《条例》明确了监督的任务、内容、责任、程序,把党的纪律挺在前面,特别是把政治纪律的底线明确划出来,例如《准则》明文规定: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不准以任何理由和名义纵容、唆使、暗示或强迫下级说假话;党内不准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任何人都不准把党的干部当作私有财产,党内不准搞人身依附关系;对h及违纪违法行为的举报,对党员反映的问题,任何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不准隐瞒不报、拖延不办;涉及所反映的领导干部应该回避不准干预或插手组织调查。这一系列的“不准”,对规定的具体化、刚性化,很有针对性和警示力,有助于推动党内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三是坚持贯彻和捍卫党的基本路线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结合,打开党内监督的新视野、新境界。

《准则》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作出明确规定。《条例》在指导思想上明确提出,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尊崇,依规治党,把新形势下党内监督提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的时代高度,打开党内监督的新视野、新境界。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正常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的根本保证。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毫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偏离和动摇。全党必须坚决捍卫党的基本路线,对否定党的领导、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改革开放的言行,对歪曲、丑化、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行,对歪曲、丑化、否定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人民军队历史的言行,对歪曲、丑化、否定党的领袖和英雄模范的言行,对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基本路线的言行,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关于贯彻和捍卫党的基本路线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相关规定,不仅为新形势下党内监督明确了方向、原则和特点,而且也为加强新形势下党内监督打开了思维空间,增强了工作刚性和力度。

四是坚持突出“关键少数”与全覆盖相结合,提高党内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是对全党提出的要求,也是全党的共同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实现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达到无无死角。但是,必须强调以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为重点,把实现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与突出“关键少数”的这个重点结合起来,提高党内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新形势下党内监督的又一鲜明的时代特点。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应盯住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批评、纠正、处理。不掩盖问题、护短遮丑,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无数事实证明,领导干部,特别高级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的关键。如果这个“关键少数”抓好了,作了表率,事情就好办多了。如果在某个地方某个单位的“一把手”违法违纪,最容易产生一种催化和连锁反应,甚至造成区域性、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十以来,高度重视破解这个重点和难点,取得了反腐败的重大成果。把突出“关键少数”与覆盖全体党员相结合,提高党内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的经验总结,也是需要继续把握的一个重要特点。我们应掌握全面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的这一规律和特点,把所有党的各级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及其全部行为纳入监督视野,形成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的明确导向和制度安排。

五是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与鼓励忠诚干净担当相结合,调动全党加强党内监督、经住新考验、推动新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是为了用铁的纪律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为了使党员干部特别领导干部,真正经受住新考验,成为忠诚干净担当的领导者,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所以,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与鼓励忠诚干净担当相结合,调动全党加强党内监督、推动新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新形势下党内监督的一大时代持点。

《准则》和《条例》明确了若干“不准”“不能”“禁止”,对党员干部的行为规划定了“底线”“红线”,尺度更严,标准更高,这是约c,也是激励,体现了把纪律挺在前面与鼓励忠诚干净担当相结合的时代特点。

无论是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还是党内监督条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纪律挺在前面,把规矩亮出来,让党员干部对照和这些纪律规定,加强自我约c,鼓励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同时,运用纪律监督的“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把信任鼓励与严格监督结合起来,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

四、开启新形势下党内监督多主体全方位的时代格局

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党内监督要贯彻民主集中制,依规依纪进行,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这就构成了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同级相互监督三个维度,由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等五个方面的党内监督体系,开启了党内监督多主体、全方位的新格局。

首先,坚持以主体责任的落实来带动和促进责任主体的到位,形成多主体参与、齐抓共管的党内监督体系。

《条例》明确规定,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和党委委员在职责范围履行监督职责。落实主体责任,是带动和形成新形势下党内监督多主体全方位时代格局的关键。各级党委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书记,一定要强化管党治党的责任担当,把监督责任牢牢地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抓早、抓小、抓常,切实履行责任主体与主体责任的职责,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党委(党组)这个责任主体是党内监督中的主帅,到位履行主体责任,必然就会指挥和带动纪律检查机关、党的工作部门、党的基层组织、党员群众这四大责任主体,进入角色,进入状态,同向发力。只有把条条、块块都抓起来,都动起来,才能织牢织密党内监督之网,真正形成新形势下党内监督多主体全方位的时代格局。

其次,坚持以党内监督带动党外监督的良性互动,真正形成新形势下党内监督时代格局的强大合力。

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监督。如果党内监督缺位乏力,其他监督必然失灵。党内监督的加强,为其他监督发挥效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把党内监督与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实施的政权监督结合起来,把党内监督与人民政协依章程实施的政协监督、审计机关依法进行的审计监督、各派履行的党派监督以及舆论监督结合起来,进行良性联动与互动,就会释放强大的正能量,产生强大的合力,就能解决监督“松散软”的问题。

再次,运用“互联网+党内监督”,打开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的新空间。

当今时代,互联网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而且对我们党治国理政和党的自身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互联网具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功能。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借助论坛、QQ、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与网民群众可以平等、自由、快捷地交流沟通,架起一座党群干群相通相联的桥梁。在互联网时代,借用网络信息技术是构建和支撑党内监督多主体全方位时代格局,促进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良好互动、凝聚合力的有效措施,也是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新渠道。与传统监督方式相比,网络监督更直接,更及时,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参与民主监督提供了新的方式。网民通过网络快速检举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有利于加强党内监督,有利于我们党自我净化。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综合施策,打好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内监督的“组合拳”,就一定能够开启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内部监督的必要性篇7

市场经济的规范运作需要有相应的手段加以控制,公共财政体制作用的体现也需要有相应的制约机制来维护。因此,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性的要求以及更好地适应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出发,加强财政监督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财政监督工作的水平和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对财政监督研究有利于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

近年来,我国在整顿经济秩序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财经纪律松弛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主要表现为会计信息失真、税收流失严重、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低下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严重地影响了我国财税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了政府宏观调控功能的发挥,不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财政监督研究有利于财政职能的实现

从促进财政职能实现的角度讲,财政监督的作用非常重要,通过财政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可以促进各业务部门在经济工作中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因而必然会有利于财政职能的实现。而这种监督远远超出了对于具体的财政收支活动监督的意义和作用。这种财政监督机制主要是从评价财政政策的效果出发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提高,因此需要将其有效性作为研究财政监督问题过程中的一个发展方向。

二、财政监督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共财政是效率财政,也是民主财政。我国公共财政的建设,迫切需要一个与之配套的现代化的财政监督体系与法律体系。然而,我国的财政监督体系还不完善,多头行政的问题还很严重,表现在财政监督工作方面,主要是:

(一)监督职能划分不明确造成效率低下

目前,承担财政监督任务的部门较多,如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税务部门的稽查、定期与不定期的财政大检查、财政部派出机构专员办的监察、国务院纠风办的监察工作以及党委部门的监察工作以及相关监督部门委托社会中介组织进行的审计监督等等。多头监督,监察领域缺乏明确分工,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缺乏制度化的界定与配合,往往造成监督工作走形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一哄而起的监督检查工作,往往缺乏深度,一些应当深刻揭露的问题和暴露的矛盾不可能真正触及,因而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二)财政监管手段过于单一,不重科学

由于多头监督格局的存在,各监督部门存在争夺部门利益的倾向,内耗很大,也使丰富多样的监督形式简单趋同,变成对基层企事业单位的“管、卡、压”。监管手段单一,只重惩罚,不重科学的监督与激励,无法从源头上实施监督,最后只能争取“秋后算账”式的事后监督,使监督的全过程―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出现缺位和无系统性。

(三)财政监督的法制保障建设落后

就目前财政监督法制建设的实际情况看,虽然财政法律体系框架己经初步形成,但从整体上看,财政立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仍不相适应。尽管《预算法》、《会计法》、《税收征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重要法律法规,为财政监督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性的法律依据,但这些法律法规都有其本身独特的调整对象,对财政监督只做了原则性的规定。由于迄今为止尚无一部完整的、具有权威性的对财政监督职能、内容和手段等方面做出专门规定的法律,因而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对财政监督进行依法操作。

三、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机制的几点建议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财政监督机制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工作的制度创新。针对我国财政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的财政监督经验,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要求,建立新型财政监督机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财政监督的法规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

财政监督是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我国财政监督立法工作滞后,应尽快建立和健全财政监督法规体系,强化财政监督执法力度。一要规范和完善各项财政、预算、税收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同时要加快财政法规的立法进程。坚持财政监督,健全财政职能,确保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就必须加强财政法制建设。依法理财氛围越好,财政监督职能越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国务院出台《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财政监督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易于操作并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以规范财政管理行为和经济工作行为,保证财政监督的公允性、规范性和客观性,特别是要加快《财政法》等法规的立法步伐。二要建立和健全财政监督的自身法律体系,进一步研究制定《财政监督法》,明确财政监督的地位、执法主体、法律依据、程序、内容和手段,规范财政监督检查行为,把财政监督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使财政监督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监督,切实推进依法理财和依法行政。

(二)创建我国财政监督管理的新机制

围绕公共财政管理的目标要求,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财政监督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财政收入监督机制、财政支出监督机制、财政内部监督机制和会计监督机制。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保障财政宏观调控职能的正常发挥,逐步建立起涵盖财政收支、体现财政管理特色的事前参与预警、事中跟踪防范、事后审核问效的多层次全方位财政监督运行机制,对财政运行进行监测、预警、分析、保障、规范。一是事前参与预警。对项目立项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在财政资金使用中,项目前期准备不足的现象大量存在:有的项目工程概预算与实际资金需要差别很大,资金缺口无从解决;有些地方反映拿到资金感到措手不及,来了钱不知道是干什么,来了钱不知道是给谁的。因此,财政监督机构要参与项目立项工作,对项目的论证过程的可行性提出合理化建议。二是对项目借款的偿还能力进行论证。财政监督部门要落实还贷资金是否有可靠来源,督促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对还贷资金做出具体规划,测算各方面的财力和资金来源,制订出具体的还贷计划。二是事中跟踪防范。财政工作要一手抓好分钱,一手抓好管钱,两手都不能软。财政部门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着不可推卸的监督职责,必须睁大监督的眼睛,监督跟着资金走,财政资金分配到什么地方,财政就必须监督到什么地方,建立跟踪监督机制,随时掌握预算单位资金增减变动情况,对资金的去向和使用实行有效的监督检查。财政监督要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范违规违纪与损失浪费的屏障,以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与高效使用。三是事后审核问效。建立资金使用效果或效益评价制度,以利于调整政策,改进工作。

(三)完善我国的会计监督制度

首先,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会计监督不力,问题就在于未意识到内部监督的重要性,对内部监督还存在着很多误解,因此监督能力弱化,会计信息不真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各单位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而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就是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这就使一个人或一个部的工作必须与另一个人或另一个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者相联系,进行连续不断的检查和监督,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其次,发挥外部监督作用。在会计监督中单纯强调内部监督是不够的,必须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也就是加强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社会审计监督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根据有关规定,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依法公开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目前很多注册会计师就没有确实履行其监督职能,对现有准则的执行存在重大疏忽。因此,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是提高会计监督力度的外部基础之一。政府监督主要是指财政部门对单位会计工作监督。我国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督、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实施会计监督检查。这样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础上,规定单位外部监督层次,将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使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配合协调一致,为会计人员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科学的基础。

(四)全面加强财政监督队伍建设

能否使财政监督工作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财政工作的总体规划,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财政监督队伍的工作质量。如没有一支过硬的财政监督队伍,就无法保证财政监督工作的总体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财政监督队伍建设,全面加强财政队伍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作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努力造就一支熟悉国家方针政策、懂得经营管理和法律知识、精通会计和财政业务知识的专业队伍。一是把好人员配备关。将财政系统内部政策水平高、业务技能强、工作作风扎实、德才兼备的同志充实到财政监督的队伍中,优化财政监管人员和专业结构,提高财政监督的效率,提升监督检查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强化财政监督职能,提高财政监督工作质量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制定教育计划,建立监督干部业务培训制度。运用以会代训,以老带新,现场练兵等形式提高财政监督队伍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工作能力。三是建立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监督干部考核机制,建立财政监督工作目标岗位责任制,以此规范财政监督干部的言行,树立财政监督干部的良好形象。

四、结束语

内部监督的必要性篇8

一、机关党组织监督的特点及优势

机关党组织是设在各级党政机关中的党的基层组织,处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决策指挥机构中。因此,它的监督职能与企业事业单位党组织所发挥的职能相比,具有其特殊性。

1、监督的对象不同。党政机关是社会组织结构中的重要部门,有不同的决策、指挥和管理权力,既是为基层服务的,又是某种层次的领导中心。在党政机关中,党员领导干部高度集中,他们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又是具体的实践者、参与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骨干作用。他们的表现如何,能否经受住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直接关系到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水平和党的执政水平。由于构成机关党组织成员的特殊性,机关党组织的监督对象是党员干部、党员领导干部,重点是掌握一定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这一对象具有“两高一多”特点。“两高”即:党员领导的素质高、职务高。“一多”是掌握一定人、财、物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多。机关“两高一多”的状况,决定了机关党组织与企业基层党组织的监督对象有着明显的不同。

2、监督的内容不同。机关党组织主要是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联系群众以及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监督,协助行政领导改进工作,提高效率,克服,并把了解到的机关工作缺点和问题及时通知行政负责人或报告上级党组织。因此,就监督内容而讲,机关党组织监督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和较强的政治性。机关党组织的监督内容与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监督内容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如企业单位党组织着重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社会主义方向,企业生产计划的完成,职工享受民力,正确执行党的干部人事政策等实行监督。

3、监督的方式不同。由于机关党组织不领导行政工作,因此,机关党组织对党员、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是靠领导权威的力量,而是靠党组织的力量,靠党组织内部党员之间、组织与党员之间、上下级之间开展认真、积极的思想斗争来实现。具体来讲,机关党组织主要是通过党的组织生活会、党内民主生活会、向上级党组织反映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民主评议党员、进行纪律检查等方式和途径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而企业单位党组织则采取对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直接作出决议、决定等方式进行监督。

机关党组织监督党员领导干部,具有较大的优势。机关党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属于自下而上的内部监督。这种监督的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监督过程全面,由于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和机关党组织成员及其党员长期在一起工作,所以机关党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有较为充分的了解,能全面地全过程地实施动态监督;其次是监督力量雄厚,党员数量多,素质高,就人数而言,这种监督是多数党员监督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的格局;再次是监督渠道多样,既可以在工作中,也可以在组织生活会上,对领导干部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实施监督。所以,机关党内监督大有作为,应该坚定信心,发挥优势,卓有成效地开展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工作。

二、机关党内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调查表明,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各级机关党组织在发挥机关党组织对领导干部监督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监督意识都很淡薄,缺乏自觉性。相当一部分党员对机关党组织监督领导干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不要监督。有的领导干部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党内监督,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差,只想行使行政权力,不想接受监督,甚至个别领导干部还有一种反感情绪,认为监督是“跟自己过不去,挑毛病”。有些同志反映现在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都是“特殊党员”,谁也管不了,谁也不想管,谁也不愿管。二是不敢监督。下级对上级监督怕打击报复,怕“穿小鞋”;上级对下级监督怕得罪人,怕丢选票;同级之间,怕伤情面,影响关系。一些同志认为,一般干部监督“一把手”更差,因为“一把手”职务最高,大家都尊重他,没有要监督他的意识,即使他有违反组织原则的行为,也容易谅解他;同级间要维护“一把手”的威信和班子团结,有意见也不愿说。因此,采取明保身、但求无过,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自由主义态度,处处当老好人。此外,担负监督职责的机关党组织负责人,也有不少同志对领导干部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不愿监督。三是不懂监督。目前机关的新党员、年轻干部缺乏党内生活锻炼,有的只知道自己应接受监督,而不知道自己还有在党内监督中发挥作用的义务,更不知道如何发挥监督作用;有的则认为“有了纪检委就足够了,无须其它的监督”等等。

(二)对监督内容认识过窄,缺乏针对性。一种认识是把廉政建设当成是机关党内监督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内容,所以一谈监督,往往强调是纪律惩处,忽视机关党组织对包括行政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行使权力,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等方面内容的监督。另一种是重视党员领导干部的个人品质,特别是生活作风等方面的问题,轻视党员领导干部勤政为民方面的问题。由于对监督内容的认识过窄,机关党组织没有更好地发挥经常性、直接的监督效能,使机关党组织监督缺乏针对性。

(三)监督制度不健全,缺乏约束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党员领导干部监督机制还有待健全完善。一方面应建立的一些监督制度尚未普遍建立起来,有关的配套性制度也不完备,另一方面,有的制度缺少质的要求和量的规定,原则性的要求多,具体的量化要求少。因而在监督过程中就难免会出现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同时,对已定的监督制度落实不够。如,党员领导干部不能按规定过双重组织生活,特别是参加所在支部的生活会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由于执行制度不严,使党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无法落实。

(四)监督体制有弊端,缺乏权威性。由于机关党组织、纪检组织在机构中独立性不强,其自身的编制、经费、干部的配备和任免都由行政领导决定,同时,机关党组织的监督与干部管理相脱节,这样就决定了机关党组织履行监督职能的手段与途径、监督结果的处置都不够有力,处在一种无权的监督有权的、权力小的监督权力大的、下级监督上级、被领导者监督领导者的窘况,机关党组织监督工作难以到位。目前机关党组织监督的手段相当软弱,中央文件已明文规定的参与权到现在没有真正得到落实,青海省57个被调查单位统计,不让机关党组织负责人列席部门、单位党组、党委研究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部署重要行政业务工作会议的,占所调查部门、单位的10.42%;任免、调动、奖惩本机关干部不听取机关党组织意见的,占27.86%。

(五)党内民主空气不浓,监督渠道不顺畅。机关党组织中的一些党员民主意识淡薄,党内民主空气不浓,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内民主的重要性、必要性缺乏认识,对党内民主的内涵缺乏了解,由此导致对党员的民利不够尊重。比如,某单位党员领导干部得知党员向上级党组织反映他工作中一些不妥作法时,竟说出“简直没有王法了”的话来。二是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虽然多数单位能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但很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的民主生活会变成评功摆好会或者读报学习会,很少触及思想深处问题。三是对领导干部的意见包括检举揭发性意见,往往不能从正常渠道听到,即使是从正常渠道来的,又主要是一些匿名的、只言片语的电话或举报,很难弄清事实、判断是非。

机关党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监督存在的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形势下,一些部门和单位不能处理好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治党不严,放松了对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也忽视了自己的党性锻炼。特别是近年来,不少党员领导干部沉湎于日常事务,放松政治理论的学习,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记得自己是位领导,而忘记自己首先是一名共产党员、党的干部,是党组织委托来担负领导工作的,因而不能按照《》要求“自觉接受监督”,而是自然而然地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只要权力,不要监督。

2、忽视“硬约束”。现行机关党内监督偏重思想道德的“软约束”,而忽视强化权力制约的“硬约束”。一旦出现党内滥用权力等腐败现象,往往归咎于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问题,这些认识是不全面的。加强党内监督,应该坚持软约束与硬约束并举,形成约束网络。所谓“硬约束”,主要是指通过制度、法规等来制约权力。它与软约束相比,更具客观性、直接性、强制性的特点。然而。由于受“软约束”的思想支配,在实施党内监督的过程中,重视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性的提高,轻视靠制度去规范和约束党员领导干部言行的倾向比较明显。虽然在党内监督方面也制订了一些规章制度,但由于没有抓住强化权力制约这个关键,所制定出的制度弹性大,制约作用差,不能不说这是造成党内监督制度不健全、针对性不强、缺乏约束力的重要原因。

3、轻视“监督权”。监督的实质是制约权力,对权力的监督也必须依靠权力作后盾。以权力制约权力是监督工作的普遍法则。实现权力制衡,必须相应赋予监督者以必要的监督权。监督权并不等于同于领导权,赋予监督权并不意味着争地位争权力。对权力制约的目的,在于推动和保障多项权力的正常有序进行。从目前机关党内监督的体制看,监督权刚性不够,未能形成对权力制约的运行机制。没有权力的监督必然是无效的监督。尽管部门党组或行政领导班子与机关党组织在理论上是指导关系,但在实际上却成为事实上的领导关系。许多同志反映,无权的监督有权的,权小的监督权大的,就好比小孩子监督大人一样,大人自觉性强一些,有些事还能做,否则,监督只是皮毛。

4、监督环境不优。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悠久的国家,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权本位的特权思想、等级观念根深蒂固,潜移默化地影响监督工作,有的以领导自居,自视高人一等,认为不受监督是天经地义,有的习惯于服从“人治”,放弃监督权利;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少数领导干部消极地接受了市场经济开放性、自主性原则的负面效应,错误地认为“开放”就是“放开”,“自主”就是“自由”,可以不要纪律,拒绝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当前,社会上好人主义盛行,部门保护主义、小团体主义仍然存在,关系网,说情风也未根本好转。在问题的查处上,常常出现人情与原则的碰撞,权力与党纪的抗衡,以及本位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如此这些,给机关党内监督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三、发挥机关党组织对领导干部监督作用的若干对策

(一)强化监督意识,把机关党组织对领导干部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机关党组织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首先是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进一步增强监督意识。加强机关党内监督特别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是机关党组织的重要职能。在党内,党组织的监督是最高最严的监督,机关党组织是党内监督的一支重要力量,必须担负起对本机关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实行严格监督的职责。要教育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内监督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教育,使党员领导干部明确:党内监督是双向性的,党员和党组织既是监督的主体,又是监督的对象,既有监督他人的权力,又有接受党组织和他人监督的义务,共同担负着维护纪律权威的责任和行使正当民力的义务,党员不接受监督是违纪的行为,党员不监督他人,则是党性不强的表现,而党组织不对党员进行监督,就是失职。这个道理必须在党内经常讲、反复讲,使所有的党员都能印在脑子里,主动把自己摆在被监督的位置上,置于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监督之中,理解、欢迎、支持来自各方面的监督。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对所属干部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督责任。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有责任监督同级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领导班子成员有责任监督自己分管部门的领导干部,要一级管好一级,层层负责,发挥最有效的上级监督下级的作用。机关党组织更要注意了解和掌握领导干部的思想、工作情况,发现问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向党组(党委)领导报告,配合搞好监督。对下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教育,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及时查处违纪案件。党组(党委)要支持所在单位机关党委履行监督职责,切实保障广大党员行使监督权利。

(二)健全和完善机关党内各项监督制度,逐步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党内监督仅靠自觉性是不够的,还要有强制性手段作为补充,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既是约束党组织、党员和干部的行为规范,又是实施监督的准绳和依据。只有通过制定和执行一整套科学、严密、可行的制度,才能形成党内良好的秩序,遏制党内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党组织已逐步探索和建立了不少好的监督制度,如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请示汇报和检查监督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制度、“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党风党纪检查制度、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制度等等。实践证明,这些制度都是行之有效的。但是,总的来讲,这些制度多属于党内监督这个大范畴。作为机关党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监督这一特定的内涵而言,尽快制定出一套专门适用于机关党组织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机关党组织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度应该具备三个特点:一是完整性,就是制度必须严密、系统、配套,既要有监督客体的行为规范,也要有监督主体必须遵循的实施准则,包括监督的对象、标准、方式、程序以及惩处和保护措施等,都要作出明确的规定。二是要有超前性,就是既要有事后监督,更要有事前防范和事中约束。三是可操作性,就是制定的制度要尽量做到准确、具体,便于掌握和操作,不能过于原则,减少弹性。

当前,在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方面,首先要突出和细化现有制度中的某些关键环节,提出具有约束力的要求。如支部要求党员做到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先做到;支部召开生活会,要提前通过领导干部,做好准备,党内外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意见,要如实转告。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组织观念,按时参加党的生活会,如实汇报自己的思想,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其次,要有配套措施,明确违反制度规定的处理办法。如多次或长期不参加支部生活的领导干部,党组织应找他谈话,提出批评,或在一定范围内通报,甚至给予党内处分。机关党组织每年定期和如实地将领导干部过组织生活的情况向本部门党组和机关工委报告。第三,要着眼于防范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行为,把制度贯穿于用权行为的全过程,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约束,逐步建立和健全能对权力行使形成强有力制约的规章制度。如严格和完善领导干部个人财产收入申报制度,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个人生活重要事项报告制度,严格规定礼品登记和上交的制度,建立和健全领导干部任职和离任期间权力运行结果审查鉴定制度等等,使领导干部有可能滥用权力的行为能够得到及时的有效的预防和制止。

(三)针对党政机关的职能特点,进一步明确机关党组织监督的重要内容。

机关党组织应针对党政机关的职能特点,重点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监督。

第一,对党员领导干部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的情况实行监督,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各项政策,保证党员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和维护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每一个党员都要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要坚决反对口是心非,阳奉阴违、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行为,坚持反对自由主义,传播谣言和小道消息、破坏党的团结行为。不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都要摆正自己在党内生活中的位置。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不准个人或少数人专断。绝不允许自视特殊,违章。这些都是要进行监督的,特别是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机关党组织有权也有义务向这些领导同志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反映广大党员的意见和要求。

第二,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进行监督,保证党员领导干部正确运用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必须以党的事业,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无论什么时候都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绝不允许、假公济私、化公为私,以自己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带领大家为各族人民服务。对于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上的问题,对群众反映的意见,机关党组织要及时提供给领导,提醒他们注意,并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为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而不懈地努力。

第三,对党员领导干部在选拔任用干部方面进行监督,保证党员领导干部正确贯彻党的干部政策。党员领导干部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要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严格把好选人用人关。机关党组织平时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干部的情况,加强同本部门、本单位人事部门的联系,及时沟通情况。机关党组织和纪检组织发现党员领导干部有违反《条例》规定的问题时,要及时提醒纠正或向党组织汇报。

第四,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情况进行监督,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树立良好的形象。各级党政机关能否保持廉洁,关系到人心向背和改革的成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因此,保持廉洁是从严治党的首要问题,是始终需要高度重视,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的重大问题,也是新形势下机关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机关党组织对领导干部廉政情况的监督,应着重抓好三件事,一是加强廉政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二是搞好经常性的廉政制度建设,狠抓制度的落实。三是坚决查处违纪案件,有一件查一件,以取信于民。

(四)要赋予机关党组织一定的监督权限,树立起机关党组织实施监督的权威。

监督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约束力量。要强化机关党内监督,就必须树立机关党组织实施监督的权威。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要确保机关党组织的重要地位。机关党组织是整个机关肌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不是隶属行政体系的一个业务职能部门,而是一个直接受上级党组织领导,相对独立的政治组织。本单位党组只能对其实施指导。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同志把机关党组织看成一个业务部门,使机关党组织处于“从属”地位,这给机关党组织实施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带来了困难。因此,要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监督作用,就应保证机关党组织能够独立负责,有职有权地开展党的工作。

第二,要确保机关党组织对本单位党政大事的参与权。机关党组应参与研究讨论本部门重大问题,党组织负责人要列席本部门党组织和行政重要会议。这样,一方面可使机关党组织了解情况,掌握全局,有针对性地对领导干部实施监督,使机关党组织的监督工作始终能处于主动的地位;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从而使党组织监督真正落到实处。但目前仍有许多部门尚未做到这一点。现在党员干部违法乱纪,往往是在业务工作中产生的,如果党组织对部门业务工作和重大活动不了解,只靠发生问题后查处,就很难起到事前、事中监督的作用。

第三,要确保机关党组织对党员干部任免的建议权和质询权。各部门党组(党委)应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的规定确定机关党组织有对本单位干部调整、任用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权力,最好在干部任免表上设“所在党组织意见”栏,没有所在党组织的意见,不能提交党组讨论。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一些领导干部不愿意接受机关党组织监督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决机关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存在的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好监督的问题,以推动和强化机关党内监督工作。

(五)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拓宽党内监督的渠道。

监督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民主问题。党内监督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组织、党员和干部在党内生活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这种积极性、主动性又是和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紧密相联,党内监督是党内民主的重要体现和保障,很多监督方式本身就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而党内民主则是党内监督的基础,党内民主的状况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着党内监督的状况。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无论是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其关键都在于发展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发扬我们党的传统作风。党内民主不充分,党内监督必然受到影响,监督的效果就不会好。为了使党内监督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必须逐步地和实际地扩大党内民主。

机关党组织要依靠党员群众搞好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就必须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切实保障党员的各项民利,提高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一要坚持党内监督地位人人平等,每个党员和干部既有监督他人的权利,又有被监督的义务。不允许有不受监督、不受约束的“特殊”党员,不应该有不受批评和监督的。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无论职务高低、党龄长短、功劳大小都应依照党规党法进行严格监督,不能让其游离于党的纪律之外。二是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监督权利。党员的监督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基础,要使监督有效,必须保护党员的民主监督权利,充分发挥党员的监督作用,真正做到党员有权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向党的各级组织直至中央负责地揭发、检举党员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的事实,有权要求处分违法违纪的党员领导干部,有权要求党的组织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党员领导干部的职务。三是实行公开监督。监督的最有效办法是公开办事制度、程序结果,增加用权行为的透明度。无产阶级政党没有自己的私利,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向群众隐瞒,目前一些部门实行的公开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的“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应当继续坚持并加以完善。

(六)机关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起党内监督的责任,卓有成效地开展监督工作。

权威的形成一方面来自客观,但更主要的是主观的作用,是靠党组织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取得的。机关党组织是党内监督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本着对党和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努力提高监督本领,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接受指导与实施监督的关系。接受指导与实施监督,两者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作为监督者,要诚心诚意接受指导,在接受指导中实施监督,使监督寓于接受指导之中;作为被监督者,要真心实意的在接受监督中行使指导,使领导者置于监督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监督者和被监督者设身处地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心心相印。

二是做好协助与实施监督的关系。协助和监督的目的都是为了使领导干部把本单位、本部门领导得更好,两者相互联系,互为依存。协助离开监督,就会降低协助的力度和质量。监督离开协助,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就会受影响。因此,要把实施监督与做好协助结合起来,使监督体现在协助之中。在领导决定重要工作时,积极提出意见供参考;工作中遇到难题时,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做好了同他们一道总结经验,提高推广,工作失误了和他们一道总结教训,从而使监督和协助成为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内部监督的必要性篇9

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对企业的活动和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监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和探讨公司治理框架下的会计监督,充分发挥其在现代企业制度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公司治理框架下的会计信息是企业向外界传递其经营、情况的重要信息,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到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等的决策正确与否。

因此,在公司治理框架下加强会计监督有利于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减少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企业内部的相互制衡,促进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会计监督的削弱不仅造成当前公司治理失效,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也损害了所有者的利益。

公司治理框架下的会计监督必须与公司治理相结合,在内部成为股东大会、董事会等对经理人进行监督和控制的重要工具,在外部成为政府、公众等监督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和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1.会计监督主体的广泛性。在公司治理框架下,在企业内部由于两权分离,相互制衡,股东必然会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等行使自己的权利,加强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的会计监督。在企业外部,债权人为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也非常关注企业的会计监督;政府为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必然加强宏观会计监督。同时,还由于所有者自身素质或专业知识的限制,委托注册会计师代其进行会计监督,从而使公司治理框架下的会计监督拥有了更为广泛的会计监督主体。

2.会计监督目的的普遍适用性。在公司治理框架下,会计监督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它不仅适用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而且能更多的适用于广大股东、债权人、社会公众、投资者等进行各种决策。因而,在公司治理框架下,会计监督的服务对象变得更为广泛,会计监督的目的具有了普遍的适用性。

3.会计监督的复杂性。在公司治理框架下的会计监督,为适应新的公司治理环境,必将形成以所有者为主体的微观会计监督与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会计监督相结合的新的会计监督体系,充分地发挥微观会计监督在经济建设的作用,尤其是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同时为满足股东、债权人、投资者、政府、社会公众等多方面的不同要求,会计监督的变得更为广泛、深入、细致;会计监督的形式也将更为化、系统化、专业化。

4.会计监督的独立性。在公司治理框架下,宏观上政企分开,微观上两权分离,使得会计监督的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达到真正的独立。而且为保证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满足各方的需求,会计监督工作必须做到独立、客观、公正。尤其是注册会计师的出现,独立性更成为他们工作的灵魂。

在公司治理框架下的会计监督,其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针对目前“外部会计监督不力,内部会计监督缺失”,笔者提出从两个方面来加强和完善公司治理框架下的会计监督,即宏观方面(外部会计监督)和微观方面(内部会计监督)的一些设想:

1.外部监督是通过和手段对总资金的运动和的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和控制,监督主体主要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公众。加强外部会计监督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有关的会计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①依据《会计法》、《证券法》、《审计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加快对证券市场、产品市场和经理人市场的培育,健全公司治理的外部治理机制,并且通过法律法规的健全,确保社会审计的独立性;②制定和颁布《会计监督条例》等法规,为会计监督的实施提供完整可靠的法律依据,并保证会计监督人员的合法权益;③大力宣传、和贯彻执行《会计法》,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2)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框架下的会计监督模式。合理协调国家各有关职能部门(财政、审计、税务、等)的监督职能,避免重复监督而又监督不力。注重发挥注册会计师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3)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尤其是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作用。在公司治理框架下,企业的会计信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社会信息,对社会的各方面都会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它也是社会了解企业的重要渠道,必然要受到社会的关注和监督。

2.强化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是对具体的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进行的监督。

(1)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相结合,建立严密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实现其内部会计监督的基本保障。在公司治理框架下,企业应根据《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法律法规,不断深化企业的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充分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确保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另一方面,为会计人员实施内部会计监督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需要注意:①合法性。应以国家的财经法规为准绳,制定合法而有效的企业会计监督管理制度。②严密性。监督管理制度应周全严密,不应出现控制或监督的空白。③适应性。符合本企业实际需要,并且随着企业和社会的,不断健全企业的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使其能够不断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始终如一地发挥最大作用。

(2)设置合理的企业会计及会计监督机构。在实行公司治理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设置合理而运行良好的会计监督机构是进行会计监督工作的基础。就我国公司治理框架下的企业,董事会应下设审计委员会或财务总监,由独立董事组成或担任,其主要职责是确保企业如实编制会计报表,披露会计信息。

内部监督的必要性篇10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财政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对财政监督认识、立法、执法手段、考核标准、管理水平等问题一一阐述,并针对一系列问题提出明确建议,使新时期财政监督工作更具体化纵身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D9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财政监督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思路、提升层次,是新时期推动财政监督工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财政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财政监督的认识滞后,财政监督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一方面,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往往认为财政监督是财政部门内的监督行为,是对违反财政规章制度的人和行为进行事后的惩戒,而没有充分认识到财政违法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和人民正常生活秩序,应该由多种执法主体齐抓共管,共同治理;另一方面,一些人片面地将财政监督理解为对财政违法行为的惩罚和惩治,忽视了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造成财政监督的客体对象对监督行为产生对立和抵触情绪,致使财政监督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理解。

(二)财政监督工作立法滞后,影响我市财政监督执法行为的规范行使

财政监督作为一种行政执法行为,必须有法可依。目前我国财政监督使用《预算法》、《审计法》、《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行政处罚法》、《人大常委院会监督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法律。但这些法律法规比较分散,对财政监督这一特有的行政执法行为目前尚未专门立法。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相关法律的缺失和不完善,也给财政监督执法带来诸多困难,制约了财政监督执法工作的有序开展,影响了财政监督工作的权威性、严肃性和有效性。

(三)监督执法手段陈旧,处罚手段单一,与法律赋予的职权不相称

财政监督没有建立一套对财政分配和经济运行全程进行有效监督的科学的检查处理手段和方法,财政监督的调节和保障作用还远远没有得到体现,在社会上没有起到应有的威慑作用。具体表现在:对财政分配的最终结果检查多,对全方位监控及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少;对外部的监督较多,对财政部门内部的监督较少;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少;集中性和事后监督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督少;在违纪案件的处理上失之于宽,以罚代处,很少追究责任人的经济、行政、党纪和法律责任。

(四)财政绩效监督的程序和考核指标不够完善

既然财政监督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就有一个效率的问题,即投入产出比。“有效”是指监督结果的社会影响,能改进被检单位的管理就有效果,屡查屡犯就无效果;能够规范扩展到被检单位以外,就是更优的效果。因此,对财政绩效监督机构的考核指标不能以组织收入为主,也就是以入库额多少为评价指标,这样造成了现行财政监督存在着重检查,轻整改,重罚缴,轻堵漏,监督检查与规范管理相脱离。通过严格的监督检查,提高被监督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可信度,这是监督的最佳绩效。纵观目前财政绩效监督工作实施情况,可以发现,其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绩效监督意识不强,整体监督成效不显著。

二是监督机构认为处罚数额越大,监督成效就越突出,从而把查处违纪行为作为财政监督唯一的工作内容。

三是当前部门预算的粗放型管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绩效监督工作的进行。

四是财政绩效监督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财政局各业务科室在需要了解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时往往通过委托专业的中介机构进行绩效评价来获取信息,鲜有明确授权监督局开展财政资金的绩效监督工作。

(五)制度缺失,低水平管理影响我市财政监督职能的发挥

制度的缺失反映在财政监督机构和业务机构两个方面。一方面,财政监督机构在财政内部监督过程中的执法主体地位和检查权限、检查范围、处理权利等方面没有在制度上加以明确,受财政内部行政分管权利的约束,内部监督往往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财政业务机构在综合财政体制改革中集中了越来越多的管理权限,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会计集中核算和政府集中采购等新的财政运行机制,都要求在内部机构中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分离的相互制约机制,形成财政大监督的格局,但实际工作中,受落后的思想认识和传统的业务流程影响,没有把日常监督职责设计到岗位责任和管理制度中去,内部考评制度中也很少有监督问责方面的内容。

二、强化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建议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四种意识,提高对财政监督工作的认识

一是强化大局意识。“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财政监督要紧紧围绕“促进科学发展、服务和谐社会”的中心开展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思考定位,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既要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纠偏、制裁的基本职能和为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更要不断提升财政监督层次,进一步发挥其预警、监控、评价、反馈职能,为构建和谐和谐社会出谋划策。

二是强化法制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财政监督检查作为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将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财政监督机构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切实规范执法行为,严格履行执法程序,这既是维护财经秩序、严肃财经纪律的要求,也是规范财政监督检查行为、保护财政监督干部、防范财政监督风险的有效保证。

三是强化创新意识。财政监督必须紧紧围绕各项财政改革措施的推行和落实,跳出传统监督模式的窠臼,努力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财政监督的滞后性,实现从观念、理论到制度、方式方法的一系列创新和转变。由“零打碎敲”检查为主向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监督转变,由事后监督为主向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检查相结合转变,由单一低效的手工检查方式向信息化监督转变,实现全过程式、全方位、多层次监督,全面促进财政管理水平提高,推动财政监督事业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

四是强化服务意识。做好财政监督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服务理念,辩证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把监督寓于服务之中,将服务贯穿于监督的始终。

(二)确定财政监督的法律地位,加快财政监督立法,完善财政监督法律体系

一方面,财政监督需要通过立法来明确其依法监督的法律地位,需要通过立法来统一和规范工作行为,提供工作保障;另一方面,对监督者和被监督者行为及造成的效果的评判、处理也要置于一定的法律规范约束之中。当前我国财政监督的法律、法规极不健全,还不能适应新时期财政监督工作需要。因此需要尽快出台《财政监督法》来进一步确立财政监督在财政活动中的法律地位,明确财政监督程序性法律法规,使财政监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三)完善财政监督职能,更新监督手段

一是建立大监督格局。各监督主体在财政运行过程中,把各有侧重的财政监督工作作为财政管理的必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纳入制度安排和程序设计,真正形成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紧密融合,逐步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监控。

二是紧紧围绕财政收支的全过程开展监督工作。由检查监督型向检查控制型转变,从一般监督向绩效监督转变,重点关注财政资金运行和财政管理状况,强化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有效性的评价,加大查处力度,落实纠正与整改措施,提高检查处罚透明度。

三是加大舆论宣传,扩大财政监督影响。要广泛利用新闻媒体等选产手段,提高社会对财政监督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公开透明的监督管理方式,打造阳光监督,使财政监督做到家喻户晓。

(四)突出财政部门对财政监督的主题执法地位,建立和完

善科学、高效的财政部门财政监督机制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出台,明确了财政部门执法主体地位;扩宽了财政部门财政监督工作的监督对象和范围;确定了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提供了对相关责任人员的行政处分依据;保障了财政部门的监督权,并是长期困扰财政部门的一些问题,如监督检查执法权、处罚处分权、执法手段不硬等问题得到了解决。要大力加强财政部门内设的、有独立执法权的财政监督机构建设;要运用财政监督这一有力手段,调解分配,监督分配,促进我市经济的健康发展;财政内部监督部门要以财政部门内部各业务机构为依托,以对财政资金收支全过程监督、对社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各项专项检查为重点工作内容,以社会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为补充,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监督工作,构建一个完整有效的财政部门财政监督机制。

(五)统筹资源,建立内部协作机制

一是创新内部监督方式,确保内部监督质量。要建立内部稽核员制度,各科室、单位设立一名内部稽核员,对本科室、单位的财政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事前监督,从源头上保证财政财务活动的合法、合规。另外,内部核实和外部延伸相结合,在对外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内部管理问题,对内部相关科室、直属单位进行内部核实检查,对在内部监督检查中查出的问题,如有必要也可以进行延伸检查,实行派驻制度。

二是加强信息共享。以“金财工程”为依托,实现财政监督与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各个子系统的对接,通过对分散的各种财政业务信息进行提炼整合和综合分析,确定监督重点,开展动态监控,使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紧密融合,在进行业务管理的同时加强日常监督。

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协作。加强专职监督机构与业务管理机构在检查过程中的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从检查前的制定方案、业务培训、检查中的业务咨询、政策把握,到检查后的结论反馈、案件审理、处理处罚等各个环节,实现专职监督与业务监督的协同作战,形成监管合力。

(六)建立科学、完善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标准体系,重视绩效监督成果利用

首先,要以绩效观点来评价财政监督工作,从绩效的角度看财政监督业绩,提出如下指标一是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率指标。二是检查率指标。应检查单位与年度内实际检查单位的比例。三是检查质量指标。如检查是否全面,被查处的问题是否属实,结论是否客观、公正,处理是否及时、得当。四是检查效果指标。如检查结果的公示率,被检查者的改正率,对其他单位的影响等。五是个案成本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