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十篇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十篇

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2:24

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篇1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风格心理健康

学生是未来建设国家的栋梁,其整体发展水平直接关系着我国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健康发展。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无论是身心、性格或是人生观都受其影响。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整体领导者,其办事作风直接为学生共睹,管理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

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很多,从大方面来讲无外乎三点。家庭、学校、社会。众所周知,家庭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极为重大,不健康的家庭环境极容易造成青少年的心理产生异常。例如,父母不和、管理粗暴、溺爱娇惯等等。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比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或者教育方式等等,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再者社会,诸如不健康的社会风气,例如近年来盛行的“非主流”思想,青少年社会阅历肤浅,没有社会经验,很容易迷失在一些错误的社会潮流之中。

二、班主任管理风格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班主任的管理风格是其个人对班级管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风格和方式,较为常见的为严格型管理。其主要管理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必须服从,依靠严厉的处罚来对学生进行限制与管教。这样的管理方式初期或许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长此以往学生便不再畏惧,并会产生叛逆思想与教师对抗,这种现象一旦发生很难截止,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坏的影响。再者是威信型,通过严厉与民主结合的方式来管制学生。在适当的事件中听取学生的意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善于同学生进行师生沟通,能理解学生更能加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此种管理风格一旦成功便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但若被某些差生利用民主方式,将很难再进行转变,后果是直接造成班级管理失调。上述两种方式为当前班主任管理方式中最为普遍的,各有利弊,但对班主任管理工作来说,这两种都不适合进行专一的使用。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有效方式,通过对上述现象的分析,个人的意见是因材施教。根据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班主任的管理风格不是趋向大众化的,而是根据所管理学生的特点建立起来的。个人管理风格固然重要,但如果将班级特色与管理结合起来,想必表现出来的管理精神与风貌必将独具一格。而且由于针对性较强的原因,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极为有效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朝忠.对影响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分析探讨[J].当代教育,2008(12).

[2]许博文.浅析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以及对策[J].成才之路.2009(7).

作者简介:伍加旭,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中学,专职地理教师。曾先后担任初中、高中的地理教学工作,在地理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同时,工作多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工作中以爱心博得了广大学生的爱戴,曾多次荣获优秀班主任称号,获得了广大师生和众多家长的赞誉。

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篇2

一、目前远程教育在学员管理方式上存在的不足

目前远程教育在学员管理方式上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重教学管理,轻构建人文环境。目前各远程教育高校在学员管理上都重点关注对现行学员的教学、教务管理,忽略对现行学员潜在需求的管理,忽视全方位、系统化地构建与学员的关系,学生对远程教育高校本身的认同性正逐步缺失,忠诚度下降。二是重标准化管理,轻个性化需求。远程教育学员年龄、学历层次、学习兴趣、学习目标等个体差异大,学校大多仍采用标准化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管理流程作用于每个学生,而未采取有效手段对学员的类别和需求进行细化分类和有效分析,学员管理难以满足类别繁多的学员个性化服务需求,导致学员对远程教育高校的满意度降低。三是重软件平台搭建,轻个性化服务功能的完善。远程教育高校在学员管理方面都开发了各类远程软件平台,但相应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数量与质量、网络技术支持服务等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同时学员准分离状态下学习孤独感的消除、个性化学习满足的程度、学员协作学习的条件、学员咨询与反馈的速度等其它学习支持服务功能也不尽理想,造成学员对学校的满意度下降,进而也影响学员对学校的忠诚度,辍学率增高。

二、CRm理念应用在远程教育学员管理的核心要素

(一)CRm理念

CRm理念最早来源于GartnerGroup,伴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大潮进入中国。其理念可以概括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企业,以客户价值来判定市场需求,不断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对客户实施关怀,进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实现客户想要的购买价值。【i】CRm管理理念的提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管理视角,并且赋予企业更完善的客户交流能力,帮助企业实现从“产品中心”向“客户中心”的战略过渡并最终达到企业客户收益率的最大化。CRm管理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是在关系营销、业务流程重组等基础上发展而成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策略;第二层次是工具,通过CRm理念的指导作用,进一步开发CRm软件,通过CRm软件和数据的支持,增强对客户的管理水平;第三个层次是结合CRm理念与CRm软件,构建CRm管理系统,最终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

(二)基于CRm的远程教育学员管理核心要素

基于CRm的远程教育学员管理的核心在于建立与完善以学员为中心的联系与反馈。具体来说就是把学员作为远程教育高校的客户群体,运用CRm理念有效吸引学员群体、提升学员满意度、提高学员忠诚度,使学员价值最大化,在学员与学校间构建一种长期、良好的客户关系并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学员与学校双赢。这种良好双赢关系的建立一是要完善学员信息库,除了学员姓名、地址、身份证、手机号码等基本信息外,学员的QQ号及微博号、学员的兴趣爱好、需求建议、工作学习能力、自我定位、人生规划等都尽可能列入信息库并及时更新,既可方便与学员的沟通又能及时了解学员动态、个性化需求。二要建立与学员长久、定期交流的制度,包括学习期间定期的课程辅导、网上交流、答疑等,其中生日问候等提供日常生活的关心交流也很重要;同时学生毕业后,学校仍要通过校友活动、传媒访谈、信件联络等方式保持与已毕业学员的联系。三要及时征询学员对学校的意见,本着学员就是上帝的思想,重视对学员反馈意见的收集并用于改进管理,及时向学员反馈处理情况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建立与完善以学员为中心的联系与反馈,让学员感受远程教育中的人情味。

三、基于CRm远程教育学员管理应关注的问题

(一)传统学员管理观念的转变虽然远程教育高校常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但目前真正实施远远不足,真正实施基于CRm的远程教育学员管理首先要从传统学员管理观念的转变入手。第一,将学员与远程教育高校的关系视为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每个学员都是学校的一个客户,以学员(客户)对学校(企业)的最终满意为目标,通过与每个学员互动,掌握每个学员的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为学员量身订制和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及时联系征求反馈意见,真正使学员成为“顾客是上帝”的受益者,使学员由衷产生对学校的满意度。第二,全面宣传基于CRm指导思想的学员管理理念。通过正强化来激励全体教职员工,让其真正认识CRm管理理念的意义并从思想观念上发生根本转变,使其从思想上重视每一个学员,树立以学员为中心,学员就是上帝的工作理念,才能真正改变过去被动的管理思维,根本性转变工作方法、工作态度。第三,树立与学员建立持久良好关系的观念。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赢得学员和维持学员,并与学员一对一地建立持久、长远的良好关系,同时以此关系为基础吸引更多的潜在学员与学校间建立新关系,形成学员与学校间的良性循环关系。实现学员价值的最大化及学员、学校间的双赢。

(二)管理质量与服务水平的提升根据CRm的客户关系管理的“服务利润链”可知,企业赢利主要是由客户忠诚度决定的,而客户忠诚度是由客户满意度决定的。远程教育的学员满意度是由学校提供的教学等服务的价值大小决定的,远程教育高校要充分认识远程教育管理质量与服务水平的提升是使学员真正满意的关键所在,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质量与服务水平以提升学员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实现学校的赢利。首先,CRm理念下的远程教育学员管理要不断地关注学员的需求,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及时与学员间进行有效沟通,熟练解答、及时反馈学员的有关疑问,并在不断沟通过程中树立学校的权威性,通过这样的权威作用,维护学员的忠诚度,减少辍学率。其次,要把CRm理念具体运用到学员管理的日常教学、教务及其它工作中,加强以学员为中心,为学员服务的意识,对学员实行全方位跟踪和主动服务,如建立远程接待服务呼叫中心,重视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加强学习资源建设、网上交流平台和答疑系统的运作等,提高学员的满意度,并最终减少学员的流失。此外,还要完善教务、教学管理之外的服务理念,如通过教育质量的提高与成本的控制,建立灵活的学习机制,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管理与服务来提高学员的满意度、忠诚度,从而与学员建立起稳定、持久的关系。

(三)不断完善与CRm理念相适应的软件管理细节

目前各远程教育高校的学员管理软件都存在种类多、使用繁杂、更新滞后的问题,使学员对管理软件产生厌烦情绪,影响了学员与学校的关系。远程教育高校要不断完善与CRm理念相适应的学员软件管理细节,在软件功能上体现不同类别学员的需求,努力实行“一对一”的管理方式,实现学员差异化对待;在时效上及时更新系统数据改进教务管理系统,提高教务管理系统的运作效率,保证学员在登录教学系统后,能及时看到最新的学习信息;在操作上要符合学员的使用习惯,让学员对所有的学习情况有个直观的了解;在语言上更具人性化与亲和力,可以使用“亲”等网络体用语拉近与学员的距离。四、基于CRm的远程教育学员管理改革根据CRm理念及其核心要义,结合远程教育学员管理问题,笔者尝试探讨基于CRm的远程教育学员管理方面的改革。(一)用CRm理念构建远程教育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在远程教育高校与学生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环境影响作用。一方面,学生通过学校的校园文化来认识和选择学校,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校园文化的魅力。嘲在远程教育中重视对学员的人文关怀,以学员的满意为最终目标,构建“以学员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定时组织校友活动以加强远程教育的社会效应,形成并树立“与学员保持持久良好关系”的校园文化氛围,将CRm理念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逐步构建并形成基于CRm理念的远程教育校园文化,最大程度地发展学员与学校的关系,实现学员价值的最大化,从而促进学校效益的最大化,最终实现学员与学校的合作双赢。

(二)改革远程教育学员管理方式与流程

一方面,远程教育高校可以在管理方式上进行部分基于CRm理念的改革。如建立学员信息的及时反馈交流渠道,建立必要的学生网上学习小组,力争使远程教育的学员在学分互认上取得突破,及时在网上表彰先进学员及学习经验介绍等。另一方面,从操作的层面来分析,CRm是一个充分利用客户的反馈信息,充分了解客户行为和各种资料的过程。因此,在管理技巧的运用上要求我们对每个学员管理的全过程都要以保持沟通为基础,并及时记录沟通交流的数据,从数据中分析出学员的需求,进而展开下一步的管理行动。然后通过行动的反馈效果,计划下一步的管理行动。整个CRm的管理过程中实习学员的学习、分析、行动、反馈、再分析的过程,增强学员的学习效果。翻在这个管理过程中,所有的管理流程以及操作实施都是以学员为中心的调整过程,针对根据处理的结果对学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提高学员的满意度,最终使得学校在竞争中保持相对的优势。

(三)CRm理念对部门管理工作的挑战与提升

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篇3

组织行为学强调人的因素在管理环境中的作用,主要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对管理活动的影响,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管理课程,所以是各类管理类专业培养管理人才的专业主干课和必修课。 

什么是中国化管理?很多学者指出,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中国人的信仰、价值观变得多元化了,但是中国人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中国人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思维模式,这些模式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所以,用别人的管理观念、管理模式来管理中国人有很多尴尬,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些组织反而是因此变得更加混乱了。所以,管中国人就要用中国化的管理。总结一些学者的观点,本人认为中国化管理就是尊重并理解中国独特的国民性格、思维模式、文化观念,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的基础上,保留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文化主体性,以中国的管理思想与管理哲学作为指导,配合西方、日本等先进国家的成熟管理方式方法,中西结合,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管理。 

组织行为学起源于西方,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其教学至今,都基本沿用西方的体系。但东西方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环境、民族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使得我们在教学中照搬西方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对我国的管理人才进行培养是基本背离现实的,他们所学的东西不能很好地解决中国各类组织中所面临的诸多复杂问题。尤其是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不同于任何其他国家的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着许多不同于西方管理发展中的特殊问题,这就更需要有中国化的组织行为学教学来满足培养应用性、实践性管理人才的目标。所以,对组织行为学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之更加中国化,具有很强的改革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化管理研究取得的成果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有很多学者从事中国管理、东方管理的研究,从中国古代的著作中寻找、挖掘我国的传统优秀管理思想,并融合西方优秀管理文化,出版了诸多著作与论文,积累了大量成果。复旦大学东方管理创始人苏东水教授的东方管理学研究,以“学、为、治、行、和”五字经为纲,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但东方管理学派并不只是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同时融合了西方管理学以及华商管理思想,出版了一系列的东方管理相关著作与论文,如《中国管理通鉴》(四卷),《中国式管理研究》、《东方管理学》、《管理心理学》;被称为中国管理之父的曾仕强教授,研究中国式管理30多年,出版《人性管理》、《超世纪大易管理》、《中国式管理》、《中国管理哲学的现代化应用》、《胡雪岩的经营管理》等著作,并致力于中国式管理的推广,进行了大量的培训,出版了大量的音像资料;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徐联仓教授,把自己的本土化心理学研究应用到管理实际中,并出版了著作《走出丛林的管理心理学》,里面有大量中国化的管理研究成果;另外,朱永新主编的《中华管理智慧: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研究》,于江山、王颖、许亚涛编写的《中国化管理》,黄涛编写的《归零:论中国化管理思想》等。还有上千篇关于古圣贤管理思想的论文,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基于中国化管理的组织行为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提供了指导思想与改革方向。 

三、基于中国化管理的组织行为学教学体系与内容改革的一些看法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看法 

1.教学目标:培养能深刻认识中国人心理与行为规律、科学管理中国组织的管理者。 

2.构建课程体系的原则:①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要用辩证唯物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历史人物和每一个观点,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古为今用的原则:学习古代组织行为学思想,就是为了给我国现行管理提供历史上有价值的思想和成功的范例,使我们在管理中少走弯路。③中西方双重管理文化结合的原则,把我国传统文化精粹中蕴含的大量珍贵的管理文化遗产同现代的管理文明相结合。④双重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内容体系时,既要为教学服务,又要为建立我国组织行为学学科体系服务。⑤双重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组织行为学思想的发展与管理实践的变化,有时是同步的,有时又是不同步的。因此,思想的发展与实践的变化要有机地结合起来。⑥核心概念与术语沿用现有的原则。经过几十年的教学,一些概念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同并被熟悉,沿用现有的核心概念与专业术语便于沟通与传播。 

3.课程体系的构想 

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化管理的组织行为学课程体系应从10个方面内容来构建。经营心理与管理、人性与管理、激励与管理、人际关系与管理、选才心理与管理、用才心理与管理、领导与管理、决策与管理、群体与管理、组织变革与管理。 

(二)主要教学内容 

经营心理与管理主要对著名历史人物有关经营心理学思想进行探讨、分析,并对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经营思维、管理思维进行比较。人性与管理集中分析我国不同时期的人性观对管理的影响。激励与管理集中对我国古代在管理中如何根据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进行阐述。人际关系与管理集中分析、探讨我国古代管理者如何根据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协调人际关系。选才与管理部分对历史上各个时期成功的选才思想进行探讨。用才与管理集中分析、探讨古代管理者使用人才的心理与管理效果的关系。领导与管理集中分析、探讨不同历史时期著名历史人物的领导心理学思想。决策管理着重探讨历史著名人物的决策心理学思想。群体与管理主要介绍美国在群体管理中的相关研究成果组织变革与管理主要介绍我国和西方主要的组织变革技术,并分析组织发展与变革中人的心理与行为变化。 

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篇4

关键词:管理自我管理心理需要育人育心

案例:

杨扬在初中一年级时对数学很感兴趣,成绩优良。可是升入初二后数学成绩急转而下,找他谈话他说:“我讨厌数学课”。原来他不喜欢新的数学老师,一上数学课就不愉快。

为什么?经过我一再询问他诉说出他不喜欢数学课的原因,原来在一次数学课当数学老师讲解时杨扬情不自禁的插了嘴。引的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同时班里的调皮男生也插科打诨的说了几句,数学老师批评他,杨扬说:“我又不是故意的,再说说话的又不是我一个,为什么单批评我”。数学老师当下就火了:“就没见过你这样的学生,做错事情还挺有理,这样的态度以后的数学课就别上”。杨扬一扭脖说:“不上就不上,有什么了不起”。我虽然事后做了不少协调工作,但杨扬后来上数学课一直打不起精神来。由此对数学课失去兴趣。

案例分析:

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管”学生,如何进行纪律管理,如何处理偶发事件,如何处理师生关系,……下面我们从课堂教学管理的结构及基本原则两方面谈一下课堂教学管理。

一、课堂教学管理的结构分析

(一)教师的自我管理

许多老师认为,课堂上主要是教师管理学生。其实,搞好课堂教学管理的第一要素是教师的自我管理。

教师在课堂上的自我管理水平制约着整个课堂教学管理水平,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清醒自觉的进行自我管理,就不可能管理好学生。

(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具体的心态特点和教育科学理论,组织好对学生的行为管理,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控教学过程,组织互动合作学习,维护课堂纪律,处理偶发事件等,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行为表现的特点,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三)学生的自我管理

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启发、引导、组织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培养他们自我控制、调节的能力。教师管理学生,要通过学生的内因,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没有自我教育,也就根本不可能有正常的教育。”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要善于将学生个体的自我管理与集体的自我管理结合起来,通过学生集体的自我管理去加强学生的个体自我管理。

(四)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积极配合。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容易重视“教”,而忽视学生的“学”。

其实,教的过程是为了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有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有效的改进教学,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课堂上无意教和学的东西,很可能长期保持在学生的头脑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真正在学习什么,学到了什么,从而将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有机统一起来。

(五)教学环境管理

即使同一课堂上的学生,同一教师上课时,他所感受到的人际关系环境、心理环境也可能有所不同,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受表扬,另一学生受训斥,他俩所感受到的心理环境是有所不同的。差生和优生在课堂上的心理环境往往不同,他们实际受教育的机会往往是不均等的,他们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大不相同。

二、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课堂管理要以育人育心为重

传统的课堂管理强调管学生的行为,重视强制性管理,对学生进行“管、卡、压”,往往忽视学生的“心”一个学生破坏了课堂纪律,简单的行为控制、说教与惩罚,不仅很难真正奏效,而且可能引起逆反心理、对立情绪。因为学生的纪律表现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涉及认识、情感态度、意志行为、需要、动机等各种心理因素。因此,课堂上,既要管学生的行,更要重视其心。课堂管理要以育人育心为重。只有当严格管理和尊重学生人格、研究学生心理相结合时,才能成为有效的管理。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

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源泉。通过关心学生的需要,能够了解学生的行为。研究与实践表明,学生的消极违规行为,往往是学生的心理需要没有得到关心满足的反应,学生的需要若能得到满足,便会行为得当,学习有效。

合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是营造健康课堂的前提。”“忽视或贬低这些需求,整个课堂体系将出现紊乱、无理要求、报复、放弃、反抗、恐惧和自我怀疑等”“经验丰富的教师会时时关注所有学生的基本要求。”学生需要得不到合理的满足,是学生不良表现的重要原因,任何忽视学生需要的教学必定要失败。

(三)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指出,教育是教师与学生活生生的人际关系。“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误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人际关系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有以下重要作用:

首先,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良好心理环境与激励因素;恶劣的人际关系环境则会使教学活动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其次,人际关系和谐,课堂上才会出现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关系紧张,在教师压力训斥下,课堂上就会出现对立、不安、压制的心理气氛,影响学生的理智活动,机械、重复、混乱反应增多。

再次,课堂生活是学生情感生活的重要部分。课堂上人际关系的性质与水平,会对学生的精神面貌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制定课堂规则管理学生

制订并实施课堂规则,既是课堂管理中的基础工作,又是课堂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教师必须用课堂规则去管理学生。课堂规则一经制定,教师也必须遵守执行。

课堂规则应由师生共同讨论制订。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见,规则经过学生充分讨论,师生共同认可。制定与实施课堂规则,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促进学生乐于接受和自觉遵守。在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外部行为遵守的“纪律”,内化为主动遵守的“自律”,当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遵守时,良好的班风便会逐渐形成。

作为一个教学工作者我们要科学有效的组织与改进课堂教学管理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充分发挥教学育人的功效,

促进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学心理学》陈安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育人三部曲》B.a苏霍姆林斯基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3、《高中心理教育指导》陈家麟郭亨捷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教与学的心理学》邵瑞珍等译江西教育出版社

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篇5

管理心理学从管理出发,将心理学的原理和成果与其他相关的学科成果应用到管理活动中,分析和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的具体活动的规律性。它包括丰富的内容,涉及组织管理中的各种心理问题,探索激励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技巧,提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协调与建立组织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注意不断满足人的心理需要,进而发挥组织成员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组织效能为目的的学科⋯。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是各门科学独立的标志,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也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心理学是建立在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心理学、系统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基础之上,并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方法研究管理中的心理现象的一门学科,因而也是一门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边缘性学科,是一门应用心理学科j。概括地说,管理心理学要义是以组织中的人作为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学问。

2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特色与应用价值

(1)学科特色

任何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任何组织又都是离不开管理的,管理是追求效能的,管理的主体是人,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是组织管理活动中个体、群体、领导、组织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发展。这就表现出这一学科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涵盖性、维度和宽广的应用空间。管理心理学重视组织中个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重视组织中群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重视领导心理与管理的关系,重视组织心理与管理的关系。可以说,它的发展是所有组织成员的需要,所有管理者的需要。现代化的组织处于社会这个开放的复杂系统中,无时不在与其他组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管理心理学注重与外部组织的联系,注重与外部组织人的联系,使组织在社会复杂系统中达到自适应。一个理论如果没有特色,就没有地位;没有基础,就没有水平;没有应用,就没有发展。管理心理学可以说具备了特色、基础和应用几方面的特征,尤其是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点,正是对“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这一认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系列个体、群体、组织等亟须解决的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呼唤新的研究成果为之服务。需要是理论发展的动力。管理心理学发展和应用空间广阔,特色和魅力彰显。

(2)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

人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德裔美籍思想家,著名的精神分析医生e.弗洛姆(e.fromm)曾指出:“心理学的进步并不在于把称之为‘自然”’的领域和称之为‘精神“的领域相区分,而是从‘物质一精神’的整体上把握人。”‘‘人,认识你自己”这句名言,成为历代心理学家为之奋斗的目标。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有巨大的潜能,这种潜能需要开发。对于每个人来说,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是创造积极人生、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创造力是人类巨大潜能的表现。据研究表明,用来进行心理活动的大脑容量有100亿个比特,可以装下全世界图书馆的藏书内容。《美国心理学会年度报告》载,任何一个大脑健康的人与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的差别是用脑程度和方式的不同,而这个鸿沟不但可以填平,甚至可以超越,因为从理论上讲,人脑的潜能几乎是无限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行为管理学》中得出如下的结论:按时计酬的员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到充分激励的员工其能力可发挥至8o%~9o%。可见,调动人的积极性是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在现代组织管理中,应用心理学研究成果,会有效地发现和开发员工的替能,提升员工的创造力,进而使组织中的人往和合作达到1+1>2的效能。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管理,为开发组织中人的潜能,进而提高组织的管理效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3)提升管理现代化效应。顺应经济全球化

现代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现代化的管理,科学的管理,它同单凭个人主观臆断的管理、经验主义的管理,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的管理是不同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复杂,生产的社会化已超越了国界,分工协作也从组织内部、国内组织之间向跨国之间发展。跨国公司作为与现代化生产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在全球经济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跨文化交流在全球经济化过程中是必须面对的。了解民族差异的管理者在与其他国家的人共同工作时,可以适时地调整管理风格,使组织中的人为实现组织目标和自身目标而努力工作。例如,他们知道英国人很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所以会避免问英国人个人问题;而希腊人对个人问题却是可以接受的,这表明你对他感兴趣。管理心理学在发展中关注了这些新课题。在经济学教科书中,人被抽象为劳动力,并被作为与资本、土地地位等同的生产要素;而在管理心理学中,人性假设理论是基础儿n叭。美国管理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克雷戈认为,在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都必须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的假定。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心理学强调推行“顺乎人性“的管理,强调尊重员工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增进与组织员工的感情联系;强调各种激励机制,满足职工的各种合理需要去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强调根据人的个性差异有效配置人力资源,人尽其才;强调民主管理,提倡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强调管理是种服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于顺应全球经济化,提升各类组织的管理现代化效应,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都是彰显的。

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管理心理学研究新视野

我们正处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从2o世纪9o年代苏联解体,到计算机网络风靡全球,从亚洲经济危机和复苏,到欧洲统一货币,跨国集团、跨国组织的跨国经营,促使全球经济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流动和配置的加速是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主要表现形式为跨国经营模式。一个大的企业公司往往在其他国家、地区开设子公司,如可口可乐要在4o多个国家和地区行销。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跨文化交流。民族文化是有差异的。跨国组织中的跨文化差异对组织中个体、群体及组织自身正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学科研究要为时展服务。管理心理学在这场变革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并呈现出新的研究特点。我国学者凌文辁、郑晓明等撰文概括了近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特点和发展趋势: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从个体理论向整体组织理论扩展;在理论发展上,重视吸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学科体系上,更强调组织的动力学和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在研究领域方面,突破了传统的框架,管理培训与发展、工作业绩评估、管理决策、组织文化、跨文化研究已成为热门领域,并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出现新的研究视野:

其一,重视精神和物质激励有机结合的研究。激励问题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自管理心理学诞生以来研究最多的领域,曾产生了内容学派、过程学派及行为学派等诸多理论。进入2o世纪8o年代以后,虽然很少有新的激励理论提出,但在前人的基础上,越来越重视激励研究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新型的激励是赋予员工更多的权利和责任,使员工意识到自己也是组织管理者,进而发挥自己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首创性,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其自身的人生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正如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未来的激荡》一书中所说,“人类正从一种饱肚子的经济走向心理经济。”当代管理思想家、英国商学院教授韩迪(c.handy)特别提出“企业会员(membership)的概念,强调建立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心理契约。他认为,如果员工被视为企业的“工具”,无论再怎么赋予员工活力,充其量只能增进效率,而无法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更进一步的贡献。只有将员工看成企业的会员,给予他们决定企业未来的权利,他们才会将自己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连在一起。正如美国学者马斯洛等认为的那样,追求需要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追求各种需要的满足,是人类的天性。员工进入组织工作,为的就是组织能够提供机会满足需要。人,都是需要被激励的。唯有受到激励,人才有干劲,尽其所能,甚至于不眠不休。员工在组织所受到的激励,大致可分为两类,即外附激励与内滋激励。外附激励如公司的政策和公司的管理以及待遇、工作保障等;内滋激励如工作的认可、工作的成就、工作本身是否符合个人的能力与兴趣和发展等j。提供外附激励与内滋激励,也即是物质激励一精神激励相结合。管理心理学的新发展更加重视人在组织中的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双需求。

其二,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研究。组织文化是组织的个性,是组织的核心价值。培育充满创新精神的组织文化离不开组织人员能力的培养和发挥。为了有利于创建一个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应该尽一切努力确保新聘用的管理人员和员工具备更多的能力。传统的企业一般只重视规章制度建设,而新型管理还同时强调组织文化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有自己的企业精神,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来熏陶全体员工。独特的组织文化和学习型组织建设,正在全面影响着现代组织各项管理职能的实现和组织效能的发挥。在跨文化和本土化的组织文化中,全球经济化带来的组织管理中的人际交往和文化摩擦等问题,已引起学者的广泛注意。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知识的积累和创新,使现代组织更加重视对知识和人才的管理,终身学习的理念已蔚然成风。在管理心理学的新视野中,把现代组织看成是学习型组织,要求员工不断获取新知,发挥知识或团队的整合效能。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组织成员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高度柔性、符合人性发展的组织。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把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看作是学习型组织的技能。传统组织把人看作是管理的客体,对人的假设是“经济人”;学习型组织则把人既看作是管理的主体,又看作是管理的客体,对人的假设是“学习人”。美国排名前25家的企业中,几乎全部是按照学习型组织的模式改造的。

其三,重视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相渗透的领导方式转型研究。传统工业管理,往往“管理过度”而忽视对人的关注。现代组织管理需要领导方式转型,关注组织中人的发展,让每个成员都有参与管理的机会。美国学者布莱克和穆顿在《管理方格理论》中描述了对人的关心程度和对生产的关心程度五种风格,证明对人的关心程度和对生产的关心程度最高的9.9型管理方式,是现代组织管理最有效的。现代组织与个人之间、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呼唤一种心理默契。这种心理默契,无疑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相渗透的领导方式转型的基础之上的。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乃管理行为之本质,文化激荡、管理创新、激励行为,乃世界进化之动力¨。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应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相互尊重和认同。人是有情感的,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人文关怀是对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敬重。无论是领导给员工过生日,送蛋糕,还是节假日到员工家中慰问;无论是领导的一句夸奖,还是领导轻拍一下员工的肩膀,都会给员工一种情感上的慰籍。对员工表示私下的人文关怀,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专程去医院探望生病的公司推销员的妻子的案例,已被收人多本教科书。

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篇6

管理心理学从管理出发,将心理学的原理和成果与其他相关的学科成果应用到管理活动中,分析和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的具体活动的规律性。它包括丰富的内容,涉及组织管理中的各种心理问题,探索激励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技巧,提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协调与建立组织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注意不断满足人的心理需要,进而发挥组织成员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组织效能为目的的学科⋯ 。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是各门科学独立的标志,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也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心理学是建立在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心理学、系统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基础之上,并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方法研究管理中的心理现象的一门学科,因而也是一门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边缘性学科,是一门应用心理学科 j。概括地说,管理心理学要义是以组织中的人作为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学问。

2 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特色与应用价值

(1)学科特色

任何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任何组织又都是离不开管理的,管理是追求效能的,管理的主体是人,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是组织管理活动中个体、群体、领导、组织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发展。这就表现出这一学科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涵盖性、维度和宽广的应用空间。管理心理学重视组织中个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重视组织中群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重视领导心理与管理的关系,重视组织心理与管理的关系。可以说,它的发展是所有组织成员的需要,所有管理者的需要。现代化的组织处于社会这个开放的复杂系统中,无时不在与其他组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管理心理学注重与外部组织的联系,注重与外部组织人的联系,使组织在社会复杂系统中达到自适应。一个理论如果没有特色,就没有地位;没有基础,就没有水平;没有应用,就没有发展。管理心理学可以说具备了特色、基础和应用几方面的特征,尤其是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点,正是对“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这一认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系列个体、群体、组织等亟须解决的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呼唤新的研究成果为之服务。需要是理论发展的动力。管理心理学发展和应用空间广阔,特色和魅力彰显。

(2)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

人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德裔美籍思想家,著名的精神分析医生e.弗洛姆(e.fromm)曾指出:“心理学的进步并不在于把称之为‘自然”’的领域和称之为‘精神“的领域相区分,而是从‘物质一精神’的整体上把握人。”‘‘人,认识你自己”这句名言,成为历代心理学家为之奋斗的目标。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有巨大的潜能,这种潜能需要开发。对于每个人来说,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是创造积极人生、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创造力是人类巨大潜能的表现。据研究表明,用来进行心理活动的大脑容量有100亿个比特,可以装下全世界图书馆的藏书内容 。《美国心理学会年度报告》载,任何一个大脑健康的人与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的差别是用脑程度和方式的不同,而这个鸿沟不但可以填平,甚至可以超越,因为从理论上讲,人脑的潜能几乎是无限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行为管理学》中得出如下的结论:按时计酬的员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 ~30% ,而受到充分激励的员工其能力可发挥至8o% ~9o% 。可见,调动人的积极性是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在现代组织管理中,应用心理学研究成果,会有效地发现和开发员工的替能,提升员工的创造力,进而使组织中的人群交往和合作达到1+1>2的效能。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管理,为开发组织中人的潜能,进而提高组织的管理效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3)提升管理现代化效应。顺应经济全球化

现代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现代化的管理,科学的管理,它同单凭个人主观臆断的管理、经验主义的管理,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的管理是不同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复杂,生产的社会化已超越了国界,分工协作也从组织内部、国内组织之间向跨国之间发展。跨国公司作为与现代化生产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在全球经济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跨文化交流在全球经济化过程中是必须面对的。了解民族差异的管理者在与其他国家的人共同工作时,可以适时地调整管理风格,使组织中的人为实现组织目标和自身目标而努力工作。例如,他们知道英国人很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所以会避免问英国人个人问题;而希腊人对个人问题却是可以接受的,这表明你对他感兴趣。管理心理学在发展中关注了这些新课题。在经济学教科书中,人被抽象为劳动力,并被作为与资本、土地地位等同的生产要素;而在管理心理学中,人性假设理论是基础儿n叭。美国管理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克雷戈认为,在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都必须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定。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心理学强调推行“顺乎人性“的管理,强调尊重员工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增进与组织员工的感情联系;强调各种激励机制,满足职工的各种合理需要去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强调根据人的个性差异有效配置人力资源,人尽其才;强调民主管理,提倡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强调管理是种服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于顺应全球经济化,提升各类组织的管理现代化效应,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都是彰显的。

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管理心理学研究新视野

我们正处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从2o世纪9o年代苏联解体,到计算机网络风靡全球,从亚洲经济危机和复苏,到欧洲统一货币,跨国集团、跨国组织的跨国经营,促使全球经济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流动和配置的加速是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主要表现形式为跨国经营模式。一个大的企业公司往往在其他国家、地区开设子公司,如可口可乐要在4o多个国家和地区行销。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跨文化交流。民族文化是有差异的。跨国组织中的跨文化差异对组织中个体、群体及组织自身正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学科研究要为时展服务。管理心理学在这场变革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并呈现出新的研究特点。我国学者凌文辁、郑晓明等撰文概括了近2o年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特点和发展趋势: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从个体理论向整体组织理论扩展;在理论发展上,重视吸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学科体系上,更强调组织的动力学和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在研究领域方面,突破了传统的框架,管理培训与发展、工作业绩评估、管理决策、组织文化、跨文化研究已成为热门领域,并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出现新的研究视野:

其一,重视精神和物质激励有机结合的研究。激励问题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自管理心理学诞生以来研究最多的领域,曾产生了内容学派、过程学派及行为学派等诸多理论。进入2o世纪8o年代以后,虽然很少有新的激励理论提出,但在前人的基础上,越来越重视激励研究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新型的激励是赋予员工更多的权利和责任,使员工意识到自己也是组织管理者,进而发挥自己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首创性,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其自身的人生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正如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未来的激荡》一书中所说,“人类正从一种饱肚子的经济走向心理经济。”当代管理思想家、英国商学院教授韩迪(c.handy)特别提出“企业会员(membership)的概念,强调建立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心理契约。他认为,如果员工被视为企业的“工具”,无论再怎么赋予员工活力,充其量只能增进效率,而无法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更进一步的贡献。只有将员工看成企业的会员,给予他们决定企业未来的权利,他们才会将自己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连在一起。正如美国学者马斯洛等认为的那样,追求需要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追求各种需要的满足,是人类的天性。员工进入组织工作,为的就是组织能够提供机会满足需要。人,都是需要被激励的。唯有受到激励,人才有干劲,尽其所能,甚至于不眠不休。员工在组织所受到的激励,大致可分为两类,即外附激励与内滋激励。外附激励如公司的政策和公司的管理以及待遇、工作保障等;内滋激励如工作的认可、工作的成就、工作本身是否符合个人的能力与兴趣和发展等j。提供外附激励与内滋激励,也即是物质激励一精神激励相结合。管理心理学的新发展更加重视人在组织中的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双需求。

其二,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研究。组织文化是组织的个性,是组织的核心价值。培育充满创新精神的组织文化离不开组织人员能力的培养和发挥。为了有利于创建一个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应该尽一切努力确保新聘用的管理人员和员工具备更多的能力。传统的企业一般只重视规章制度建设,而新型管理还同时强调组织文化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有自己的企业精神,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来熏陶全体员工。独特的组织文化和学习型组织建设,正在全面影响着现代组织各项管理职能的实现和组织效能的发挥。在跨文化和本土化的组织文化中,全球经济化带来的组织管理中的人际交往和文化摩擦等问题,已引起学者的广泛注意。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知识的积累和创新,使现代组织更加重视对知识和人才的管理,终身学习的理念已蔚然成风。在管理心理学的新视野中,把现代组织看成是学习型组织,要求员工不断获取新知,发挥知识或团队的整合效能。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组织成员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高度柔性、符合人性发展的组织。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把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看作是学习型组织的技能。传统组织把人看作是管理的客体,对人的假设是“经济人”;学习型组织则把人既看作是管理的主体,又看作是管理的客体,对人的假设是“学习人”。美国排名前25家的企业中,几乎全部是按照学习型组织的模式改造的。

其三,重视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相渗透的领导方式转型研究。传统工业管理,往往“管理过度”而忽视对人的关注。现代组织管理需要领导方式转型,关注组织中人的发展,让每个成员都有参与管理的机会。美国学者布莱克和穆顿在《管理方格理论》中描述了对人的关心程度和对生产的关心程度五种风格,证明对人的关心程度和对生产的关心程度最高的9.9型管理方式,是现代组织管理最有效的。现代组织与个人之间、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呼唤一种心理默契。这种心理默契,无疑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相渗透的领导方式转型的基础之上的。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乃管理行为之本质,文化激荡、管理创新、激励行为,乃世界进化之动力¨。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应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相互尊重和认同。人是有情感的,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人文关怀是对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敬重。无论是领导给员工过生日,送蛋糕,还是节假日到员工家中慰问;无论是领导的一句夸奖,还是领导轻拍一下员工的肩膀,都会给员工一种情感上的慰籍。对员工表示私下的人文关怀,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专程去医院探望生病的公司推销员的妻子的案例,已被收人多本教科书。

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篇7

关键词心理契约师资管理模式循环

近年来,教师放弃工作岗位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影响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针对这一问题,相关学者也进行了调研与剖析,综合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教师自我定位的不明、期望值过高、进取心不强、角色转变不快等。这其中,自我定位和角色转变尤为突出。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在校很多教师仅仅是将教师工作作为自己一种谋生的手段,没有从心底将其看做是自己的事业。我们深知学校的发展不能脱离教师的发展,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对于学校的持续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为此,如何提高学校师资队伍管理的有效性,使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已经是当下教育领域中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虽然教师聘用制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教师的工作态度,但效果并不理想。聘用合同可以说是一种显性的契约,虽受法律保护但对教师的管理而言收效不佳。这与其不能满足人的内隐的愿望、期盼有很大关系,所以,真正有效的应该是心理上的契约。本文笔者对相关文献中心理契约理论的形成、内涵及核心观点等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学校师资管理提出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建议。

一、心理契约理论

心理契约英文为“psychologicalContract”,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e.H.Schein)所提出,故也称施恩pC理论。该理论强调双方相互(而不是单方的)责任、心理(而不是明确的法律规定)责任,心理契约明显不同于正式的合同,它既包含了对正式合同中书面的、明确条款的心理预期,也包含了对非书面的、隐含条款的心理预期。契约的主体、目的、合意、允诺以及义务与责任等共同组成了契约的要素。施恩pC理论在此基础上更强调的是一种心理上的自主履行。心理契约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相互之间都相信协议的存在,实际上,他或她相信存在一种共同认知,把契约的每一方都捆绑在一系列特定的活动上。心理契约最初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与推广,从1989年的Rousseau的开创性研究开始,雇佣关系心理契约方面的实证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根据Rousseau的观点,心理契约是一种基于相互交换的心理预期。心理契约包括了个人持有的一种信仰,这种信仰是在他或她作为参与方的个人和雇主之间建立的交换协议(Rousseau,1995)。这些信仰随着时间推移而形成,其基础是相对稳定的心理模型或架构形式的承诺。

心理契约是一种管理理论,蕴含了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以及公平理论和认知图示式理论等。其中社会交换理论认为报酬与成本并不限于物质财富,报酬可能是心理财富,如精神上的奖励、享受或安慰等,如果双方得到的是正向的结果,则关系将持续下去,如果双方得到的是负向的结果,则关系将终止或出现其他的问题。契约理论中的公平理论是亚当斯(adams)和沃尔斯特(e.walster)等人提出并加以完善,理论核心突出的观点就是在社会交换的过程中的公平原则。公平理论指出,交换双方很多时追求的是一种相对平衡。认知图式理论把心理契约作为一种现实双边责任义务的“认知――知觉复合体”或“心理编码”,因而可以用来解释心理契约是怎样对人的行为和态度产生影响。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认知图式是高度结构化的、先验性的经验系统,个体可用它来解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并对外部环境产生适当的行为反应。心理契约可以被看做是个体关于在组织内期望发生什么以及期望有什么反应的认知图式。

二、心理契约模式下的教师动态管理策略

通过上述心理契约理论的剖析,本文认为学校师资心理契约管理应该是在管理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手段或者方法引导教师与学校形成一种心理上的默契。其应具有双向性、期望性、动态性和责任性等特点。其心理契约主体是教师自身在学校工作中的心理状态、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和组织的承诺。其中师资的工作满意度是构建师资心理契约管理模式的重要关键点。如何依据心理契约理论对学校教师进行师资队伍管理呢?本文认为以下的几种途径与策略值得借鉴。

1.从心理契约的eaR循环入手

心理契约的eaR循环是指心理契约形成的三个过程,即建立阶段(英文单词是establishing,简称为e)、调整阶段(英文单词是adjusting,简称为a)和实现阶段(英文单词是Realization,简称为R)。这三个阶段间的关系是逐一递进的,同时各阶段也是有着较为鲜明的独立性。其中第一个阶段(e:建立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管理层对被管理者的期望值加以了解,同时向被管理者明确企业或者部门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从而帮助被管理者建立起一个同现实较为相符的心理预期,并为之而努力工作。第二阶段(a:调整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管理层对被管理者的预测与现实形成的心理冲突加以调整,也就是说管理过程中通过与同员进行及时地沟通和交流,使其员工对企业的期望值趋于合理。第三阶段(R:实现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员工期望实现程度考察与处理,例如,员工工作的环境是否如其所愿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员工培训是否如期进行,员工的满意度如何?还有哪些员工的期望以及这些期望实现的如何?什么原因?是企业原因,还是员工的自身原因?通过类似这些问题答案的一一找出,最终形成一个有效的心理契约。

实践中,学校在师资管理的过程中,例如在心理契约的建立阶段,学校为了能够有效地激励教师积极的工作,就必须对教师明确学校的现状以及相应的发展规划,从而在心理上帮助教师建立合理的预期,促进其努力工作。而对于调整阶段,学校所给教师提供的是涉及心理契约建立的重要基础,是对学习发展的未来预测。事实证明,当现实与预测对结果产生偏差时,调整就不可避免。因此,心理契约理论的eaR循环中调整是相对关键的一个过程。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及时掌握新情况,从而进行有效的调整。尤其是当学校状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后导致教师心理发生了剧烈波动时,学校的高层管理者必须要及时对教师进行沟通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教师的心理负担,降低因变化而产生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教师与学校间的心理契约产生与维持主要受控于三个因素,即雇佣前所进行的谈判、实际工作中对于心理契约的再次定义以及对于心理契约公平与动态平衡的保持。

2.从心理契约的需求平衡点入手

“平衡是管理的核心,是组织获得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崔炳辉,组织平衡管理的灵丹妙药――平衡记分卡,《人力资源管理》,2012年06期)依据个体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又将心理契约分成关系型和交易型两种。其中,交易型心理契约特征是物质经济交换式的短期性结构,而关系型心理契约的特征是更加关注双方良好的情感以及长远的发展。在学校与教师之间也存在上述的两种心理契约,其交易型心理契约管理主要体现在学校与教师在报酬激励中所形成的基本责任与义务上的认知。具体内容上包括:学校提供的薪酬高低、工作环境与福利的良好程度。而关系型心理契约主要指学校与教师基于情感、成就激励而产生的对双方长期责任和义务的认知。具体内容上主要包括:学校对教师价值的认可,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在此种心理契约促使下教师对学校形成较为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有利于促进教师心理的忠诚度。可以说关系型和交易型两种心理契约揭示了学校师资管理的平衡点。在教师众多需要当中,安全性需要排在第一位。对于学校而言,变革永远是发展的主旋律,然而“安全”与“发展”间必然存在相互抵触的矛盾,解决好这些矛盾就是最好的心理契约平衡点。

从心理契约理论剖析,教师与学校在二者责任上都存在三个维度。教师对学校责任的三个维度分别是岗位责任、人际责任以及发展责任。其中,岗位责任中教师要遵守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圆满地完成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全身心地维护学校的相关利益。人际责任方面主要包括教师与同事、领导等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责任内容主要有教师要关心学校的各项发展,积极地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并且自觉主动地进行相关业务学习,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承担学校分配的各项临时性工作。学校对教师责任上的三个维度分别为经济责任、人际责任以及发展责任。经济责任指学校依照相关办学规范要求,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优越的工作条件,并竭尽全力地提供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人际责任维度上学校要给教师提供能够满足人际交往的环境与氛围,在管理中要能够尊重教师的劳动,关心教师的生活,让教师能够心情舒畅地工作。发展责任维度上学校给教师提供继续学习与业务培训的机会,充分地发挥教师所蕴含的潜能,帮助教师在专业水平上有效地提高,促进教师专业上的持续发展。

3.从有形契约向无形契约的转换入手

依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对教师需要的特点加以剖析,教师的需要特点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物质需要的简朴性。物质需要是人类的基础性需要。对于知识型、文化型的教师而言,其物质上需要如一般人一样,也包括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劳动环境及生活环境等。教师的物质需要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自己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第二,发展需要的稳定性。教师发展需要的稳定性与其在高校接受师范训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发展学生先要发展自己的观点深入教师心中。教育实践的不断强化,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都直接迫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第三,自尊需要的迫切性。教师职业发展至今,社会地位已经得到了质的飞跃。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非常关注所付出的劳动能否得到学生的认可,是否能得到学校有关领导的尊重、体谅及理解。第四,成就需要的强烈性。教师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具有追求事业成功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群体。就现行教育体制,虽然学校采取聘用契约方式对二者间的权利与义务加以约束,但这种管理模式已经暴露出不少的弊端。这种书面式契约仅是从经济关系层面上加以约束,而不能有效地适应教师行业特点。因此,学校在师资管理中一定要从分析不同教师的心理需求,在动态发展条件下与教师保持良好关系,使教师能更快地由个体发展融合到学校整体发展,实现有形契约管理向无形契约转换。

4.从预防心理契约的违背处入手

从理论的视角加以分析,任何一种契约都需缔约双方遵守契约中所有的规定,履行契约当中的所有责任与义务,这样能够使缔约双方都能感觉到所付出与收获上的公平,达到双方效益最大化。同样,心理契约也是需要双方认真地履行各自义务,满足双方期望与要求,最大化地实现双方受益平衡。但是,心理契约不同于经济契约之处是没有固定的内容与条款,也没有严格的规定与表现形式,结构内容上可能会随时间与条件上的变化而改变。那么,何时心理契约的违背会发生呢,这是值得管理者认真思考与研究的关键。研究认为,对于学校管理而言,当教师和学校在互动中受到了不利于心理契约构建的因素影响,或者教师觉得自己满足了组织要求、尽到了自我责任之后,而自己的心理期望、承诺等方面没有得到学校的满足或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满足时,教师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对二者间关系感到不满意,最终导致心理契约违背问题的出现。

来自美国的心理学家亚当斯曾经有这样一个绩效公平理论,核心的意思是在分配过程中要能让员工产生一定的公平之感,原因是公平感能够让员工心情变得舒畅有利于更加地努力工作。反之,就易产生怨气、牢骚,严重者会影响员工工作任务的完成。为了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学者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了“绩效管理”。管理学领域上“绩效”的基本涵义为“成绩与效果”。绩效就是结果、是收获、是进展情况,投入了要素之后的产出及付出了成本之后的收益。绩效具有多因性、多维性和动态性等特点。绩效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达成目标、挖掘问题、分配利益和促进成长等四个方面上。为此,通过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促进教师与学校间心理契约的形成是当下师资管理的重要途径与策略之一。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进行心理契约激励的基础,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巩固心理契约的保障,有效的沟通是满足学校与教师需求的平衡点。

参考文献

[1]李静.教师管理中的心理契约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3)

[2]陈加洲,凌文轻,方俐洛.心理契约的内容、维度和类型闭[J].心理科学进展,2003(4).

[3]李原.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概念理论及实证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盖玉山.交易契约、关系契约与心理契约持续期[J].东岳论丛,2014(3).

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篇8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不断发展,理论知识也不断更新与创新,体现在财会学科方面,表现为财会学科核心课程的分解与整合。财会学科核心课程分别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在财务课程的不断改革创新过程中,每门学科的专业性变弱,取之的是综合性,其外延不断的扩大,使得四门学科之间的交叉部分越来越多,其内涵不断被调整。实践而言,财会工作也在其学科分解整合的大背景下走向趋同。因此,研究财会学科核心课程之间的分解与整合,不仅对研究财会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财会实践工作也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鉴于此,本文浅析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四门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的关系和实践整合。

二、财会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

从产生与发展历程分析,财会理论与学科的发展受到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委托理论的直接影响。比如理论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理论影响着财务会计的发展,各种数学模型、组织理论与计算机技术则对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造成影响。财务管理则与数理经济学和应用数学关系密切。

三、财会学科核心课程之间的区别及联系

(一)财会学科核心课程的独立性

财会学科核心课程相互联系,但从定义及各学科侧重点而言,四者之间是有所区别的:

从定义而论,财务会计作为现代企业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侧重于企业的资金运动的核算与监督,通过一系列的会计程序,为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相关人士,如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财务会计侧重于会计的核算方面,通过基础的会计工作来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管理会计成为“内部报告会计”,

管理会计的演进是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进行的,与财务会计不同,管理会计是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侧重于管理决策这一方面。相比财务会计,其内涵进一步被扩大。

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一部分,笔者认为,成本会计应该是管理会计中侧重于财务会计的一部分,是比较微观的学科,侧重点十分明细,专指企业经营成本的核算,成本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目标是帮助建立有利的成本控制方法,能够估算、降低成本与改良品质,跟踪和控制产品和服务成本。

我国会计学科设置中,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是并列在管理学中的工商管理学科下,可以理解为财务管理学与会计学并列在同一学科层次。会计学是一门经济信息的计量、确认和报告的学科,会计所从事的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汇总报告,它的目的是向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据以作出投资决策的信息;财务管理学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直接对企业价值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所行使管理,主要涉及投资预算、资本结构、股利政策的决策管理,两者息息相关,不可分离。

四、四门课程的有效整合

鉴于上述关于会计课程四门核心课程的关系,四门课程的有效整合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当前对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协调关键之处在于理清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系统的角度强调四门课程的区别及互补性。

首先是关于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效整合。成本会计应该是侧重于成本的计算方法,至于关于成本控制与分析应该由管理会计课程来完成。笔者认为,成本会计应该与管理会计相分离,明确两者之间的区别。其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区别也是明显的,但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不管是从内容、标准还是功能方面都应该以成本会计为基础。因此,关于成本的计算或者说是成本构成的核算方法,应该通过成本会计课程去学习,而关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未来成本的预算应该通过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来学习。标准成本制度作为成本控制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预算管理的必要手段,所以这是必要的重复,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有必要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详述,而财务管理对此简单提及即可。

比如产品成本计算中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主要为财务会计编制损益表,其结果也会制约资产负债表的结果。而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主要是作为管理会计的内部报表的基础。当然变动成本、标准成本、作业成本最好要与财务会计的成本数据分离,同时还要关注它们的衔接。在同一资料库中可以生成多种成本数据资料是成本会计的主要任务之一。

其次,在协调处理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关系方面,应该考虑两者的性质,财务管理性质在于宏观决策,重在对会计技术方法的应用,而管理会计侧重于对会计技术方法和基本原则的介绍。比如货币时间价值原理、资本预算的方法(如净现值法、内涵报酬率法)、本量利分析基本原理和存货控制模型这类知识应该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财务管理会计应该是在这些管理和方法基础上,主要阐述证券股价、价值分析、资本预算的具体决策、财务风险分析和存货管理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财务管理课程主要讲授这些方法在财务上的应用。

在具体协调方面,协调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交叉内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具体划分如下:经济批量、短期决策、销售预测、利润预测、经营预算、经营杠杆、预计利润表划归管理会计。而将资金时间价值、投资决策、现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现金流量表、专门决策预算、经营杠杆以及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划归财务管理。

再次,在协调处理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方面,笔者认为,财务管理应将重点放在对这种方法的讲解上,成本会计则应把重点放在如何使用这种方法对成本进行分析上。成本分析属于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一个重复点,比如因素分析法。生产成本的计算及会计处理在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中都有讲述,笔者认为财务会计应将重点放在会计处理上,而成本会计则应将重点放在成本的归集与分配等计算工作上。

五、结论

最后,关于会计学科四门核心学科的有效整合切忌创造一个新系统,用这个新系统来囊括这各门课程的全部内容。在考虑成本会计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时,不能只以静态的眼光看待问题,还应从动态的角度加以考虑。各门学科都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教w内容也应不断更新,将成本会计课程简单合并无法使学科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教学的角度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内容的衔接,要贯彻成本会计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思想。

参考文献:

[1]牛彦秀.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问题的探讨.会计研究,2016.

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篇9

关键词高等院校学生心理特征档案

新的历史时期,在校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影响院校教育管理质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的一项紧迫问题。落实以人为本要求、紧贴时展步伐、贯彻安全发展理念、顺应学生成长规律、塑造合格有用人才、全面与社会需求对接等方面,都迫切需要在高等院校逐步推行把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

1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现实意义

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动青年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有效方法;是加强院校德育建设,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引领科学人文思潮的有效平台;是创新推动院校教育管理质量,实现安全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对接社会岗位要求、拉近供需之间距离,整合各方力量的一个链接条、一个数据库、一个参考源。因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解决青年学生对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不多,对自己性格特征定性、把握不准的问题;解决青年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缓解思想压力等方面思想意识不自觉、不主动,方法手段不经常、不科学等系列问题。

(2)解决青年学生与同学朋友之间、解决管理人员与教学人员之间、解决一线教学和管理人员与院校机关职能部门之间,对青年学生在性格特征、心理状态、思想压力内容、应对压力能力,以及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相关基本问题上的诸多个“不统一”:标准不统一、看法不统一、办法不统一、缓解和解决的步伐不统一、外在因素和内在关系的结合不统一等等方面的矛盾。

(3)解决学科设置、不同专业任课教师之间,在青年学生心理特征问题上,条块分割、重视程度迥异的问题;解决当前专业课授课与心理学基础知识灌输联系不紧、涉及不够,以及运用心理学来提高授课质量办法相对单一的问题;解决师资力量偏重专业课、看重试卷得分,相对忽视对青年学生在人格修养、人格锤炼、心理健康、提升缓解思想压力的能力等方面,教育引导不够的问题。

(4)解决单一偏重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听招呼、守纪律、刻苦发奋,相对忽视于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保持良好的处世心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感知正确的人生责任,把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学生心理状态的引导,效果和目的上看成“单打一”的问题。

(5)解决对青年学生初、高中时期的心理特征了解不够、掌握不准的问题;解决管理、教育、授课、机关等方面因人员调整等因素,造成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了解与掌握脱节、教育与引导脱节的现象。

(6)解决院校全面了解学生渠道较少,特别是了解其从小到大的心理状态、性格变化规律不够的问题;解决了解其学习情况多、渠道办法多,而在了解其为人处事、思想意识、立身做人等方面,载体、渠道相对较少的问题。

(7)解决院校与社会在学生心理状态上关注层次不一、心理测试方法不同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当前就业单位了解学生一贯地、系统地心理状态资料很少的问题;解决院校在推荐学生就业、评定学生全面素质等环节,心理素质方面依据不充分、方法不完善、操作欠科学的问题。

(8)解决院校了解学生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籍贯地域传统性格特征等方面,办法单一的问题;解决了解掌握学生家庭、亲属、社会主要关系的心理学基本要素不便于操作的问题,特别是解决难以了解其是否有精神病遗传史、家庭重大变故史、反常行为表现史等问题。

(9)解决因当前院校对学生整体心理状态,评估体系不健全、资料不具备、底数不清楚,在实施心理干预、心理教育疏导、预防自杀事故案件等实现安全发展上,效果和招法亟待提高与亟待科学的问题。

2高等院校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基本含义

高等院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主要是指:在大、中专以上院校,对在校学生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离校,逐步进行心理学学科数据采集与管理、分析与预测、教育与控制、研究与开发等内容的系统工作。是按照《档案法》、《教育法》和心理工作科学体系,对在校学生的人格种类、性格特征、心理基础、心理状态、心理病症等情况,进行统一的采集、管理、研发、实践等方面的系统工作,为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全面了解自己,提升院校教育管理效益,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事故案件概率,实现安全、和谐发展等方面提供心理学技术支持;也是更加科学地、全面地掌握学生底数,给社会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参考的一项辅工作。

3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

(1)个体上建立学生个人心理特征数据库。主要收集学生心理测试结果、家庭成员心理状态调查函、每学期心理状态、人格种类、性格特征、人际关系、心理压力、调适手段、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等内容。

(2)整体上建立各个班级、科系、专业的学生心理特征状态库。主要收集各个班级、科系和不同专业的重要心理数据与特征;显示各个层次、各种管理教育方法、各个学习阶段之中,对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等。

(3)体系上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操作办法。主要建立各项数据采集制度、采集时间、衡量和评估机制、保密和使用范围等内容;建立研究和总结成果向教学管理一线进行实践的办法、尺度等;明确各级在校学生心理状态、心理特征档案工作上的职权划分、纪律要求等。

(4)方向上重点整合院校心理工作方面的软硬件资源,引导改进院校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探索依靠心理学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办校质量的新路子,研究促进院校和谐氛围、德育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的新举措,拉动培育各级为学生当前与今后、能力与人格、智力与心理等全方位负责的新思维。

(5)核心上重点整理分析各个阶段、各个时期院校学生心理问题上的新变化、新动向、新特征,为院校的教学工作、研究工作、管理工作、安全工作等提供有力的客观分析、理论依据和办法建议;为用人单位、学生家庭积极反馈意见建议、参考依据。

(6)环节上大力突破一般档案工作难于大张旗鼓、难于引领实际工作的瓶颈问题,不断开创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新局面。在坚持保密原则、心理学固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开办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学基础知识辅导、心理问题帮扶活动等,引导学生面对各种压力时自觉在心理问题上找办法;在交友、婚恋、和谐关系、挫折、就业等方面主动调整良好的心态,塑造良好的人格,锤炼良好的品格。4开展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

在高等院校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是一项新的实践与探索,既是原有档案工作领域的新拓展,又是院校教学与管理、功能与效能的新尝试。为了确保正确展开,达到兴利除弊,发挥最大效益,必须重视该项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

(1)心理特征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的本质属性,是档案学基础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关系到档案的定义及档案学科的内涵问题。因此,心理特征档案应有的本质属性,必须合乎原本档案工作的本质属性。同时,作为一种“新型档案”,也必须允许保留与其较为匹配的内涵和特征。应当界定的属性内涵为:必须坚持它的原始纪录性,同时发展“结构说”、“备以查考性”以及电子档案的理论属性,最大化地保持“原本化”与“异化”相结合的属性。

(2)心理特征档案的价值与作用。心理特征档案的价值与作用应该是具有本源性、潜在性、多元性、增殖性、时效性和相对性,其价值实现规律应当是主导律、扩充律和衰减律占主要成分,扩散律实现不大。其作用主要存在于“院校本位化服务”和“社会用人单位的信息资源服务”两个方面,主要在于“资政学生全面发展”。

(3)心理特征档案的功能与模式。心理特征档案的功能可以抽象地概括为“资治”、“存史”、防范和教育。虽然具有有限性,但基本保持了“社会化服务”的功能。院校本位看,最大的功能在于它的“休闲功能”。运行模式上基本上属于电子、虚拟和数字化。

5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把在校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显然是一项新举措、新探索,类似当前院校的档案工作,又区别于传统的档案工作;既关联着一般意义上的档案人员,又关联着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人员与体制。因此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实际困难与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勇于尝试、科学运作。

5.1面临的实际困难与问题

(1)传统档案工作的制度上要有新逾越。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数据采集制度与环节等方面,当前与心理学学科所要求的制度还不匹配。比如需要管理、保密的范围就不接轨,哪些该录、哪些不该录等问题,距离较大。

(2)各级思想认识上要有新高度。心理特征档案工作从某些方面看,属于院校心理工作、全面建设的奠基工程。从当前的情况看,各级认识上还不够统一,具体步骤上方法各异;比如有的院校仅限于管理范围,有的院校局限于德育教育范围,有的把其看作第二课堂。

(3)院校之间资源共享上要有新突破。此项档案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资源共享、服务多方”,但当前的情况明显存在着“各自为政”。比如一所大学难以获取到某个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心理状态、不良心理反常表现。初中、高中、大学分别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势必牵扯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难于收集到系统的数据与情况。

(4)各级认定标准上要有科学统一的尺度。不能一个班级、一个科系、一个院校,都规定一个自己感到便于衡量、便于操作的尺度。应当在既遵守一般档案管理科学、又坚持心理学特有要求的框架内,研究确定出统一的政策与尺度,颁布执行。

(5)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要全面。既熟悉原则意义上档案学科的原则、制度、要求,又要全面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原则与要求。

5.2应突出把握的几个问题

(1)加强教育引导,特别是加强对学生心理特征建档工作重要意义的教育。应当在思想认识深处,确实把此项工作当作一项长远、全面的基础工程来看待,上升到影响院校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全面提升办校水平的重大举措来实践。同时,大力对在校学生、学生家庭进行教育,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建档工作的意义和原则,剔除不良观念,积极主动地配合院校开展工作。

(2)讲究科学、把握政策。档案管理也好,心理学自身原则也好,都有着相对独立、严谨周密的操作体系和政策要求,必须坚持科学的精神、法规的尺度,开创性把这一新生的工作想到位、抓到位、负面问题上防范到位。

(3)精心研究、严密组织。此项工作关系着方方面面,要善于针对院校自身的情况,研究分析相关链的前提工作和问题,以严谨的态度周密考察、认真论证、科学计划、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王二平.当前在校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文摘,2005(5)

2张平.解析大学生心理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2006(3)

3伍震华.再论档案的本质属性[J].档案通讯,2006(6)

4黄子林.关于档案属性问题的几点认识[J].档案学研究,1999(4)

5何玲.电子档案原始性的认定[J].中国档案,2001(2)

6张斌.档案价值论.档案学通讯,2003(3)

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篇10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班级管理制度创新

1 问题的提出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7世纪率先倡导班级授课制,20世纪,以班级为基本教学单位的学校教育,即班级授课制出现并得到蓬勃发展,班级组织逐渐在世界各地确立下来,学校逐渐把班级管理视为其管理的核心。班级管理理论一直以来受到科学管理思想的影响,尤其受“泰罗制”与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影响,强调管理的“控制性”。科技化、信息化的现代管理科学为班级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积极探索提供了新的视角,班级管理理论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而心理学则从认识的生理机制、认知过程、思维规律等多方面对传统班级管理的弊端予以了抨击,确立了各种班级管理的新观念,并试图寻找班级管理的心理学基础。因此,心理学的研究为班级管理制度的发展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目前我国有关班级管理的研究成果颇多,一般都是以教育学理论为依据,以德育为主线,论述班主任和班级工作,将班级管理局限于教育学的学科视野中,未免狭隘。因此,如何运用现代科技理念和深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推进班级管理由“控制”到“服务”的转变,建设民主开放的、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潜能、力量的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研究值得重视的方向。

2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发展历程

作为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班级管理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心理学的支持。如,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确立了一种客观的研究精神。以行为主义为代表的心理学通过对行为的强化、消退、模仿观察学习等对人的行为进行科学研究,这一理论研究范式的确立被运用在班级管理中,使班级管理在科学化的轨道上走向深入。并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和人本心理学在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中的突出发展并获得了优势地位,班级管理产生了一种新的范式转换。认知心理学强调从对人的认知的分析人手,试图使学生了解班级管理的一般规范,理解教师班级管理行为的原因与方法,并由此形成积极的师生关系,维持与促进班级秩序。人本主义心理学则从对学生的需要、潜能的分析人手,对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发生机制进行研究,进而将这种研究应用于班级,形成各种各样的行为控制方法和技术。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与研究思路,为班级管理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使班级管理一方面有了其基本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另一方面构成了心理学研究的实际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教育领域也掀起了一场积极教育运动,由赛格利曼提出并倡导的积极心理学日益成为一种主流思潮,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再次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尤其是将我们的视角转向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满足,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充分发挥其潜能。从而增强集体意识,建立一个更加彰显人性和民主开放的班集体。

3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末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发起的。其研究对象是普通人,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它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层面: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质、公民的美德和使个体成为由责任感、正义、有礼貌、宽容和职业道德的社会组织,如健康的家庭,有效能的学校,等等。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其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人性论,导致心理科学对有关人性的管理更科学、更有效,从而促进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的良性发展。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张厚粲高瞻远瞩地指出:“人文关怀是21世纪的主题,在某种程度上说,心理学的繁荣与发展是实现人文关怀的必由之路。”在班级管理科学化的过程中倡导积极心理学不仅是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更是人性的体现、人文的关怀。

4 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制度中的运用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层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组织形式。作为学校实施教学的重要部分,班级管理既包括学校领导通过对教师实施对班级的管理、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对班级的管理,还包括家庭、学生和社会的参与管理,在此过程中涉及一系列的人和物的因素及其关系。下面我们主要从班级管理中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环境因素、班级组织和管理等几个方面谈谈积极心理学的具体运用。

4.1两大主体

综观有关班级管理实践与研究,一贯认为班级教师是管理的主体,学生是管理的客体。随着学生在班级中主体地位的不断提升,班级教师与学生同时构成了班级管理主体的两大要素。教师承担班级教育管理工作,是教育者、指导者和班级工作的组织管理者,在班级管理中居主导地位。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兼有双重角色:一方面是班级管理的对象和客体,履行作为学生的角色权利和义务,遵守班规,另一方面是班级管理的主体,要发挥作为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班级管理目标而献计献策。在班级管理的主体中把教师和学生结合为一股合力,体现了一种全员管理的理念,着力于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特别是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

控制论的提出,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仅被用于机器系统和动物系统中,更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系统中。班级作为一个社会系统,有一定的组织性,存在多种发展的可能性,一定程度的控制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但如果不顾班级社会的特殊性,一味强调控制性,就会使班级管理趋向于控制主义,丧失生机与活力。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控制主义主要表现在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组织和纪律,因此,常常“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班干部,借助一定的规章制度去约束学生,实现对学生思想与行为的控制,导致教师只关注如何矫正学生表现出来的形形的错误行为与利己意识,学生只关注如何表面地、形式地维护规章制度,班长、班委会只从事监视活动,行使的是警察的职能”。现代意义上的班级管理,不再只关注对学生的控制与约束,而将焦点转向对学生的服务,并在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深层挖掘管理本身的教育功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此转变过程中,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支持。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建立一个服务型的班级,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完善。教师关注的不仅是优秀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视学业一般学生,尤其是教师眼中的“差生”的学习进步;不仅关注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更没有忽视情感教育,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着眼于课堂之上。更将视角延伸到课堂之外更广阔的范围,开辟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有发现并发掘潜能的机会,增强成功感和满足感;不仅鼓励学生的发展,更利用班集体这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要加强责任感教育和公民教育。学生应在学习中成长,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4.2教育环境

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提出著名的行为公式B=F(pe)(B代表行为,F为函数,p为个体,e为环境),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的重要意义后,环境成为了班级管理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研究领域。环境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相对于物理环境和制度环境,文化环境是一种软环境,它以底蕴的形式由内而外地弥漫在整个班级环境中,从而形成一种在班级中不成文但又心照不宣的更具人为性与主观性的价值倾向。本文暂不加以论述,着重分析积极心理学思想在前两种环境中的贯彻、体现。

就班级管理中物的因素而言,主要包括学校基础设施的大环境和班级管理的小环境两个方面。如物理条件、班级编制和座次安排。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投入逐步增多。在硬件设施方面越来越能综合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诸如光线、温度、桌椅的高矮等能符合学生的胜利发展规律的,尽量科学化、合理化。而对班级编制的讨论,目前对大班和小班两种上课方式,从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思维特点和个体的特殊差异性等多方面因素出发,应具体分析,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使其在班级环境中得到发展的可能。

班级管理的制度环境研究主要包括结构与规范两个方面。下面以班级结构为例说明。班级结构是以教师为中心形成的学生的地位、角色分配体系。这主要表现为处理好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关系,尤其是多非正式群体的驾驭管理。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是指在班级中自发形成的无正式组织结构、无正式章程的群体,有对抗性的、舆论性的、娱乐性的、老乡等多种形式,主要功能是满足个人在正式群体之外的一些心理需要,和正式群体相比,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更容易发挥组织对个人的影响作用。如果引导不善,非正式群体的发展就具有一定的畸型性,因此,生活在非正式群体中的成员也会畸型发展。学校组织中许多成员价值观念畸变、行为失控、人际关系紧张等都源于学校中非正式群体的影响,是学校教育环境恶化产生的恶果。对待非正式群体,除了认识到他作为一种客观的现象必然存在外,还需要运用一系列政策实施管理,变被动为主动、消极为积极以达到班级管理的目的。如,避免对他们的消极对立情绪;加强对核心人物的思想了解,合理开导;发挥其良好的人际关系;注重采用多种渠道进行信息沟通等等。

4.3班级组织

在科学管理思想引导下,组织机构建设大多采用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层层分解,按管理目标将组织分为各个部门。这是一种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有明确意义的等级和规章制度的组织管理模式。与这种组织结构对应的是一种从上至下命令施放型的管理模式,注重规范管理及制度管理,即人们常说的“刚性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控制性”。在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下,班主任是最高领导者,下设班长,再下一层设学习、生活、体育等各种委员,第三层是小组长,最下一层是普通同学。这样形成的班级组织中。班主任是绝对权威的拥有者,是班级的绝对领导者。班干部的选拔、班级制度及班级事物的处理都由班主任自己决定。班级干部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利,只能执行班主任的指示。在班级活动中,一切独立的个性与个人意志都是与班主任的权威与管理的方式格格不入的。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人格得不到健康发展,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也会被扼杀。这种层级制的班级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时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建议以积极心理的思想为指导,借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司运作模式的优越性,建立一种新的易于沟通的班级管理模式――班级“法人”治理结构。如图1所示,

在这个组织中。班级共同愿望是由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商讨制定的。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与学生是平等的管理主体,但由于学生还未成年,不具有完全的理智与丰富的阅历做班级管理工作最后的决定,因此,在制定及实现班级共同愿望的过程中,班主任应给予一定的督促与指导。如在班集体的组建过程中,可以由学生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定期竞选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确定他们的班干部,而不是由班主任指定,这样产生的班干部更容易使学生信服;制定班规时可以通过学生相互讨论,集体定出,对于学生自己制定的班规,他们更容易遵守;班内的事务可以通过班委会解决;在各项管理活动中,班主任处于辅导者的地位。而不是独裁者。

知识经济时代,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指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一,以“服务学生为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依靠全体同学的参与来共同完成班级管理工作。如果把教师、学生都看成是重要资源的话。班级管理的过程实质上是开发人力资源、挖掘教学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配置,发挥资源的重要作用,最终达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取得最大的效益。现代的班级管理正是在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下,探索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采取人性管理的方式,建立一个自主的、协调的、发展的和谐班集体,让学生在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基础上培养积极品质,真正做到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最终促进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焦春玲,杨海青孙玉洁.现代班级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与管理.2005.3.

[4]周夏禹,徐定仙.论民主开放型班级管理.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002.4.

[5]吴玉莲.论班级管理与非正式群体理论观察,2002.4.

[6]陈文平.略谈学生座位的安排.常州师专学报,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