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经济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3:25

食品安全与经济篇1

【摘要】食品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证,是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必需品。食品安全在全球范围来说都是非常突出的民生问题,尤其近年来发生了一系列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破坏了人类身体健康,也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各项经济指数也平稳增长,国力明显增强,但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食品安全法律职业道德标准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奉行“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就显得尤其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数亿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严重者会危及人民生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保证食品的安全问题,对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健康性和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面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的问题,相关部门以及基层群众都应重视起来,完善我国食品管理相关体系,让大众吃的放心。

一、食品安全现状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从养殖或种植到加工到运输直至消费等全部环节的安全,我国目前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大多是源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不完善

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尚不健全,系统性缺乏,法律完整性较差,各条款都规定的比较笼统,细节上不够严谨,这就导致相关人员在监督执法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耗费较多地时间,延误了有利时机,使操作性变差。另外,法律在食品安全上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不大,没有足够的震慑力,往往使违法人员产生侥幸心理。

(二)支撑食品安全的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检测管理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必须要先进可靠,技术水平要跟得上时展,一旦出现食安问题,预警系统要及时启动,食安信用体系要不断成熟,在处理食品安全问题时信息要及时迅捷。我们需要清楚的认识到,以上的这些条件,我们距离实现还有很长的距离。

(三)监督食安的相关执法人员不够尽责

执法人员在食品安全的整个监督经营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维护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但由于观念问题或者其他的原因,有些执法人员在监督食安问题上表现得差强人意,没有尽职尽责,这也导致了食品安全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四)食品安全标准较为落后

我的食品产业经过了多年的标准化工作建设,尤其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之后,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初步形成了中国自己的体系,但万万不可因此而产生懈怠,实际上,我国在标准化上的发展水平依然落后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依然十分落后。

(五)经营食品产业的企业素质低下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食品企业都如此,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经营者无视法律政策,完全忽视职业道德,缺乏与其地位相对的社会责任感。在进行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只顾追求最大化利益收入,为了赚钱无视食品安全隐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非常严重的干扰。

(六)群众自身安全意识相对不高

中国有一句不健康的俗语:“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有些食品给人体带来的伤害并不是急性的,但是一天一天的积累,就会让人的身体被病毒蚀穿,最终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

二、食品安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食品产业在国民经济构成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食品是人类生存生活必备基础,只有吃的安全而放心,才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得到改善解决,在保证了“量”的前提下,“质”的安全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食品产业作为农业的延伸,是相关产业最全面的行业之一。食品产业的茁壮发展,不仅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包装材料、养殖业及畜牧业农业等,还会为大众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有效缓解现在的就业压力,食品业不论在哪里,都是毫无疑问的支柱产业。

食品产业如此重要,如果不能保证食品安全,将造成各种直接损失,导致人们食物中毒或染上其他通过食物传播的疾病,严重损害人民身体健康,使国民生产力水平急遽下降,创造的经济效益也会相对降低。为了治疗引起的各种中毒和疾病,大众的医疗费用不断增加,国家财政需要额外支出更多在医疗系统上。以上这些,都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阻碍经济持续飞速发展。

食品安全不仅会对国内各行业造成影响,还会影响我国食品产业对外出口业务。国与国之间在食品方面能互通往来,主要是建立在食品安全的前提下,一旦食品安全出现问题,两国也会直接引起严重的贸易纠纷,毕竟食品安全在哪个国家都是非常受到重视的。食品安全得到保证之后,出口国增加了外贸出口收入,进口国缓解了社会压力,同时既保护了国民健康,也有利于两国之间友好往来。

三、积极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毫无疑问是必须要重视的,那么,面对我国目前出现的各种食安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样有效手段来防范呢?

首先,要完善法律制度,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就必须要有完备的法律法规,还要有足够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如产品质量法、卫生法等,各地方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台与本地居民关系紧密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法律法规,从而更好的保证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要加强道德建设,培养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意识。不管是执法人员,还是普通群众,都要正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务必遵守职业道德,恪守人文道德,消费者要学会选择健康的产品,企业及个人也要对自己的产品用上心思,把产品质量放到第一位。

当然,对食品安全的标准也要及时与国际接轨,制定合理的安全标准,生产标准及其他标准。对于建立起来的安全标准,要始终贯彻执行,大力发展,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与政府共同努力,才能保证食品安全更加可靠放心。

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并非几天就能得到完善,也不是单靠几个人就能完成的。它需要社会的各界人士,包括各执法部门、各食品产业相关人士以及我们广大消费者密切配合,高度重视,对已经颁布的法规政策要认真落实,一起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经济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食品安全与经济篇2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食品科学是一个跨多个学科门类的交叉学科。例如,(1)研究与食品有关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道德规范、道德教育和修养等内容,属于哲学范畴;(2)研究食品的需求与供给、价格与成本、组织与结构、规划与布局、发展与管理等内容,属于经济学范畴;(3)研究食品的立法、公共政策、行政管理等内容,属于法学范畴;(4)研究食品知识普及、食品政策与法规宣传等内容,属于教育学范畴;(5)研究食品发展史、食品文化考究等内容,属于历史学范畴;(6)研究食品的物理化学特征、安全与营养、分析与检测等内容,属于理学范畴;(7)研究食品工业生产中所用加工方法、过程和装置等内容,属于工学范畴;(8)研究食用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营养、种植制度、遗传育种等内容,属于农学范畴;(9)研究食品卫生与免疫、营养与健康等内容,属于医学范畴;(10)研究食品生产与流通、采购与营销、安全与危机等内容,属于管理学范畴。由此可见,食品科学研究的内容不可能完全隶属于某一个学科,需要多个学科交叉研究才能解决食品科学问题。例如,研究食品安全问题,不仅需要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知识,还需要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哲学等知识。可以进一步将食品科学涉及的10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划分为相互交叉的3个方面(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文化与伦理、食品经济管理)。

1.“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以研究食品属性和食品工业所依托的科学理论问题、工程技术级装备的实现问题为基本内涵的学科。它融合了理学、农学、医学、工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食品(及其原料)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食品加工过程、贮运与保鲜及其生物学基础等,形成了食品生物化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风味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物性学、食品原料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检验学、食品加工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品质学、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学等分支学科。

2.“食品政治、文化与伦理”研究领域。食品文化与伦理是以研究食品系统中的文化现象和道德现象为基本内涵的学科。它融合了法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工学、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食品立法、食品公共政策、食品行政管理、食品文化现象与规律,食品伦理现象与规范(如污染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动物福利、转基因食品等)等,形成了食品政治学、食品文化学、食品伦理学等分支学科。

3.“食品经济管理”研究领域。食品经济管理学科在国内刚刚起步,学科体系尚未形成,国内外在食品经济管理学科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部分学者对食品经济管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构成和研究框架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郑锦荣认为,食品经济管理是对食品系统进行全方位研究的一门交叉学科,既要考虑到食品的自然属性,即食品的经济性,又要考虑食品的社会属性,即食品的安全性,其知识体系由食品经济管理的独有知识(食品溯源性、食品安全管理等)、管理学与经济学知识(系统科学、行为科学、宏微观经济学等)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知识(食品加工、包装、食品营养学等)等交叉而成,可以根据食品生命周期的阶段将其划分为食品的整体管理、食品的生产管理、食品的流通管理、食品的营销管理、食品的采购管理、食品的服务管理、食品的质量管理、食品的危机管理、食品的安全管理9大知识领域。[2]

相子国在从产业经济、企业管理和社会管理三个视角解读我国《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食品经济管理研究结构图,涉及国家和地方政府、食品加工与流通企业、食品上游个人与企业、食品消费者、食品行业组织、中介服务机构、信息化服务提供商等组织的分工与协作。他认为,食品经济管理研究的背景是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研究的重点是食品企业创新能力,研究的目标是提升食品核心竞争力,主要研究方向可以概括以下五个方面:食品质量安全研究、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研究、食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食品工业“两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融合研究、食品核心竞争力研究。[3]

在今天的“大食品产业”时代背景下,[4]食品工业已发展为一个涵盖“从农田到餐桌”及其赖以生存的制度、政策和技术革新等环境在内的有机系统。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建设食品经济管理学科进行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郑锦荣提出的食品经济管理的9大知识领域仅集中在食品产业链(FoodChain)上,过分强调了“管理”问题,而忽视了食品系统(FoodSystem)的其它有机组成部分(如制度、政策等环境因素)和“经济”现象;相子国将政府文件作为食品经济管理研究框架的逻辑起点,没有注意到政府文件的时效性与学科建设的规律性之间的矛盾。本文拟在食品系统框架下,以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重新构建食品经济管理研究框架,并提出当前食品经济管理研究的重点内容。

二、食品经济管理的学科属性与研究框架

(一)食品经济管理的学科属性

在设计食品经济管理的研究框架之前,首先有必要讨论其学科属性。食品经济管理(managementofFoodeconomy)虽然是一门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理学、工学等基本理论的交叉学科,但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要求,在食品生产及其相关部门中合理地组织生产力,正确地处理生产关系,适时地调整上层建筑,以便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合理地组织生产、供应和销售,妥善地处理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调动广大从业者的积极性,提高食品生产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食品的需要。主要内容包括:在科学预测基础上,正确制定食品工业发展战略,编制食品工业发展规划和计划;在食品工业区划基础上,进行食品工业地区布局,优化食品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物质技术资源和财力资源;建立合理的食品经济管理体制,确定食品生产经营中各方面的责、权、利关系以及分配中的积累与消费关系;正确地组织食品流通;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食品工业经济活动;全面评价食品工业经济效益等。因此,就学科性质而言,食品经济管理属于管理学门类,可以从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中独立为二级学科。

(二)食品经济管理研究框架

根据上述食品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内容,本文以“理论基础———研究方向———应用实践”为框架,构建食品经济管理研究框架。1.食品经济理论与政策。主要研究内容是,以促进食品产业发展为核心,跟踪食品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动态与前沿,为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食品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理论指导,为食品产业政策评估提供方法,解读食品产业最新政策,为食品企业等相关主体决策提供咨询和帮助。2.食品产业结构与布局。主要研究内容是,食品产业结构的形成与演变、食品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及其联系方式、食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食品战略产业选择及转换、食品产业空间布局等。主要研究方法包括静态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和产业关联分析方法等。3.食品资源与环境。主要研究内容是,探索食品经济发展和资源耗竭、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食品资源价值和环境价值,制定食品资源与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促进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经济评价方法主要有直接市场评价法、揭示偏好法(替代市场法)、陈述偏好法(假想市场法)和生命价值评估。4.食品技术经济与管理。主要研究内容是,对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食品生产过程中即将采用的各种“技术性”措施和“技术性”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论证分析和风险评估,为政府、食品企业及相关部门的投资规划与资源利用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主要研究方法有决定型分析评价法、经济型分析评价法、不确定型分析评价法、比较型分析评价法、系统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可行性分析法等。5.食品物流管理。主要研究内容是,食品物流的基本概念、食品物流的主要作业管理活动、食品物流的战略管理、食品物流系统的规划、食品供应链管理等。6.食品企业管理。主要研究内容是,食品企业组织管理和信息管理、食品企业经营决策与计划、食品企业生产管理、食品企业营销管理、食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食品企业财务管理、食品企业质量管理、食品企业技术创新等。7.食品产业组织与管理。主要研究内容是,生产同一类食品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食品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食品市场绩效及食品产业组织政策。主要研究方法是SCp分析范式和博弈论。8.食品国际贸易。主要研究内容是食品国际贸易政策与法规、食品国际贸易管理体系、食品国际贸易与安全、中国食品国际竞争力等。9.食品质量安全。主要研究内容是,食品质量安全的经济学性质与原因、食品质量控制体系、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食品质量风险评估与安全预警、食品质量诚信体系、安全食品消费等。主要研究方法有收益-成本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层次分析、模糊评估、神经网络评估、计算机仿真、声誉机制模型、Lo-gistic回归等。

三、开展食品经济管理相关研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小题大做”

“小题大做”是所有科学研究的一致要求。这里所说的“小题大做”可以理解为:研究对象的选取要“小”、研究内容要“大”。食品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涉及的行业很多,不同行业之间、同一行业的不同食品之间具有不同的产品特征、企业规模、行业发展规律,需要分别进行研究。一个研究方向甚至一个研究基地能将一种或少数几种食品研究透彻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相子国教授认为,关系国计民生而且产业链较长的食品才有研究价值。山东省高校“十二五”人文社科研究基础———食品经济管理研究基地选取的研究对象有:白酒、功能糖、调味品等。

(二)时代性

不同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特征、存在的问题与主要发展任务不同。例如,“十二五”期间,食品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强化食品质量安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装备研制水平、加快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大力推进两化融合。涉及的重点行业包括:粮食加工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业、肉类加工业(畜禽加工业)、乳制品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果蔬加工业、饮料工业、制糖工业、方便食品制造业、发酵工业、酿酒工业、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工业、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食品经济管理相关研究应紧密围绕当前食品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行业展开。如“食品质量安全”研究方向“十二五”期间应重点研究食品市场准入、政府监管、企业诚信、健康消费等问题。

(三)实践性

食品安全与经济篇3

关键词:餐饮食品;安全监管;

中图分类号:R15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当前现代经济的不断晋升,人们对于生活上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主要表现在生活条件的有效改善,生活环境的良好改善,生活饮用食品质量的提高,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个庞大的经济发展整体,由于经营不善以及经营不全面等主客观因素,内部的经营管理出现一些问题,许多市场小贩窥探到市场经济发展的空洞,在其中参与餐饮食品的倒卖,用低质、低量的劣质食品便卖给现在经营生活的家庭主妇,这给现代食品安全的监管和管理提出难题,需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有效监管,在实践开端抓起,杜绝倒卖贩卖等不良行为,严把安全监管关,落实食品安全有效管理,实现现代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落实,保证现代经济及沈国的高效运行。

一、餐饮食品安全监督遗漏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餐饮经营的道德主义的遗失。由于现代市场经济这一庞大经济体内部管理和运行的不完善,许多内部个体经营者自身餐饮经营的道德主义遗失,对于自身经营的餐饮食品卫生、质量、健康等等安全因素的不重视,出现餐具清洁不干净、餐饮食品不卫生、食品监管不安全等等问题,使餐饮食品面临严重的食品安全风波,由于这种经营管理个体自身道德主义的遗失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是现代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做到完善和处理的内容之一。

(二)安全监管不完善。现代市场经济层面上食品的种类和样式各种各样,人们对于食品的需求也是供不应求,许多餐饮食品安全的经营管理商为了做到对需求者的需求的满足,在食品内部添加一些不符合安全监管标准的材料或添加剂,极其容易使人们食用出现问题,这就很容易让人们增生许多不必要的疾病,不利于人们正常的活动和工作,安全监管的不完善这是安全监管部门需要予以注意的内容。

(三)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手段相对落后。在现代市场经济的不断运行过程中,内部经营不善者为了从中窃取,在经济市场应用各类不符合安全监管要求的手段和方法,在一方面躲避监管安全检查的同时,将劣质产品运输到市场经济市面上销售给消费者,由于餐饮食品监管的不完善,内部手段落实的不彻底,让许多经营者成为漏网之鱼,在现代经济市场上肆意横行,在市场运行中危害正常的经济运行,这样的安全监管现状必须做到抑制和杜绝。

(四)消费者个人意识的淡薄。现在许多餐饮食品的主要消费者之一是广大家庭主妇,讨价还价是一个家庭主妇在市场消费常用的买卖手段,许多家庭主妇往往看中食品种类多、价格便宜的消费品,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在这其中往往有许多不卫生、不安全的食品隐患,这是消费者自身个人安全意识的浅薄造成的,是餐饮食品监管需要思考和考虑完善的重点之一。

二、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落实的有效策略及解决方案

(一)完善安全监管结构,大力构建安全监管制度

餐饮食品的内部安全关系到人们自身的安全和健康,需要安全监管部门真正予以重视和关注,在其内部监管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餐饮食品的安全监管机构,保证食品餐饮的真正安全,让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真正落到实处,大力构建安全监管制度,完善内部安全体系,实现现代安全管理的高效,真正落实安全管理科和监督,实现对食品和人们生活的真正负责,对推动现展经济有效良好发展负责。

(二)保证内部资金充裕,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有效落实

在餐饮食品的监管和安全监督上,一定程度上在监督和安全技术以及方法落实上需要有一定的资金运转,才能有效保证内部安全监督手段的有效完善和更新,才能真正落实到现代市场经济内部运转和经营上,有效保证内部餐饮及食品的真正安全和健康。有了资金的有效管理和投资,让餐饮食品监管安全工作做到有效落实,让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保证人们健康、安全的生活状况,真正实现现代经济的高效发展和进步。

(三)利用安全监管手段和方法,提高餐饮食品经营的内部质量。现在许多餐饮食品监管的不严谨,很容易出现食品质量的不合格等等安全隐患,在餐饮食品的真正实践落实当中,监管部门可以加大对于餐饮食品经营部门或个人的监督和管理,让餐饮食品的经营者真正遵守监管安全制度,做出严格的惩罚和奖励态度,让参与经营者对于自身行为做到真正负责和领悟,实现对于食品安全的有效保证,真正实现现代生活质量的有效提高以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四)保证安全监管普及化,让安全隐患意识深入人心。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意识与现展不同步,对于安全隐患的存在人们对其也没有太多的思考和想法,许多经营不善的商贩正是利用这一点,使许多消费者上当受骗,不知所以,因此,要想真正有效的保证餐饮食品的安全和有效监管,需要从消费者入手,让消费者自身增强安全意识,在消费以及购物的实际餐饮过程当中,真正细心的参与和做到自身意识的有效养成,实现现代餐饮食品安全监督的有效落实。

(五)创设良好、健康的餐饮环境,做好餐饮食品安全工作的有效落实。良好的环境能够给予人们警醒的作用,落实到现代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真正实践当中,监管人员需要不断创设良好的安全环境,大力做到安全健康的有效宣讲,实现现代餐饮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和监督,真正保证内部食品的安全和健康,让人们在真正健康良好的环境当中做到餐饮食品的有效安全和健康。创设良好、健康的餐饮环境,做好餐饮食品安全工作的有效落实,真正实现现代生活质量的高效高质。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不断提高,无论是安全还是质量上,其要求都是严格和仔细的,餐饮食品内部有效监管和安全保证,是现代社会对于人们的保证,是现代不断追求和倡导的安全、健康理念之一。

参考文献:

[1]何宏.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HaCCp计划[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6)

食品安全与经济篇4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职能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foodsafety)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食品安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量的安全(foodsecurity),即一个国家或社会的食物供应保障是否充足;二是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即(foodsafety)食品质的安全。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食品贸易的持续增长,食品安全越来越为广大民众所关注。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食品安全是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安定和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重大问题。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我国今天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参与全球社会的一个副产品。于是,市场经济下政府监管有必要成为构筑食品安全体系的一种手段。

二、政府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职能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看,食品具有“经验品”和“信用品”的特性,这就导致流通过程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简单地说,就是存在使交往或交易当事人的一方拥有与交往或交易密切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则没有,从而造成交往或交易的结果可能会由于拥有信息一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而明显不利于缺乏信息一方的局面①。作为经验品,消费者在购买前无法正确评价;作为信用品,消费者使用后也无法正确检查和评价其特征。这就需要由足以令消费者信任的第三方介入市场并通过超经济的强制力量来规范,有效地将信用品转换成经验品,来保证生产者向外界传达信息的真实、准确,建立起供求双方间的信任关系,以完成商品交易。鉴于食品安全的特性,除依靠市场外,还需要各级政府的参与。食品安全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公共管理事务,正如欧文・休斯所认为那样,每一个政府的核心使命都包括确定法律基础、保持经济的稳定、向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保护弱势群体及保护环境等基本责任②。因此,如何从自己的角色和实际出发,认清管理职能,履行好管理工作,是政府做好食品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

三、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因素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食品安全工作,针对食品安全的实际,不断地进行监管体制的调整,以进一步适应监管工作的需要。但是,由于我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品供给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各个环节尚难以满足实际监管工作的需要。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监管制度

政府通过制定完善食品安全标准、构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建立检验检测体系、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等一系列手段,对食品安全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管,对保障促进食品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监管制度是食品安全监管系统的根本保障。但是,法律体系漏洞与落后,使政府在行使监管职能时乏力,为执法带来很大困难。而法律的惩罚效力弱,对违法者起不到震慑作用,就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此外,由于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是为了对食品安全实施全过程控制而建立的,涉及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各环节及其控制和管理的技术标准亦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环节间的标准沟通及兼容性尚未上升到具体法律条文的相关标准也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如果缺乏相关的标准,食品市场就无法正常良性运行。

(二)监管体制

表面上看,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很重视,事实上却是各自为政。各部门在各自不同环节行使各自的权利,看似分工明确,扯皮现象却时有发生。目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并存使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食品行业的特殊性注定了无法单纯依靠行业自律,必须走市场主导的道路。而政府在行使市场监管职能的过程中,尚无对食品安全统一的收集、整理、储存、等有效的管理机制,没有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决策的支持作用,亟待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同时,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公众信息反馈收集和处理机制,相关的职能部门之间也没有信息沟通机制,还存在信息通道不畅的问题,政府部门上下难以协调统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此外,由于主要监管部门或实行垂直管理或实行分级管理,各部门自成体系,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可能更多关注自己本系统或本地区利益而不是国家规定,以至于地方各级监管机构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形成协调统一的行动。

四、对策建议

(一)加快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建设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政府的职能只有通过严格执法才能体现,才能更好地实现替代作用。因此,加强立法,健全法律、法规是我国食品安全有效监管的前提和关键。要理顺食品安全管理关系,规范生产流通,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良性的法制管理环境。要从法律上明确食品经销实体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责任,通过经销实体的自律和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杜绝食品安全隐患。

(二)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有效监管的前提条件。对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分工,对交叉和重叠之处进行重新分工,做到一个环节只有一个部门监管。初步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和服务系统,不断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逐步满足社会对食品安全信用服务的需求。建立食品安全信用运行机制,全面发挥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对于食品安全工作的规范、引导、督促功能。■

参考文献:

①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一版).杭州: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2)

食品安全与经济篇5

关键词:食品安全;利益博弈;信任关系;政府监管

一、引言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而且影响也越来越大。食品安全不仅是一个生物、化学、技术和管理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其本质是食品原料生产者、食品加工企业、食品营销者、食品物流企业、政府监管部门及食品消费者等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其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制衡、信任管理和风险监管体系等并不是孤立的,而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有机整体。但是,目前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经济学研究和系统管理理论研究严重不足。事实上,近5年我国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并不是我国的基础技术落后,主要是因为食品安全的外部监管、服务体系缺失造成的。当前我国食品不安全因素贯穿于食品供应的全过程,各大类食品均存在安全隐患,食品安全管理体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检测体系、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等方面均存在着严重问题,同时,食品安全的诸多环节的监管不到位、利益博弈不均衡、信任缺失、法规条文不统一,导致食品链条成本和系统风险大幅增加,食品行业道德水平大幅下降,国民对政府和食品行业的信任度急剧下降,食品消费者时时处于担忧和恐惧环境中。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合理有效的解决,整个社会就无法和谐,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制约。目前国内学诸多学着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将目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信任关系和食品安全问题的系统管理等三个方面研究进行了回顾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

二、食品安全的利益演化博弈研究

利益是社会主体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外部条件约束和保障下进行存续、发展、实现自我的一种必要追求,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核心。“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对利益追求和动机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人们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能源消耗和编织全球经济共同体蓝图的根本动力。可以说,没有人们对利益的需求和追逐,就没有了社会的一切。正是利益的存在,导致了利益问题的研究成为社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它反映着人与其周围世界中对其发展有意义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积极关系,赋予了人们行为的目的性和内在动力。而也恰恰是利益,导致了社会各类事物之间具有着复杂性、统一性和矛盾性等特征。

在整个食品安全问题中,利益始终占据着绝对的主要地位和作用,它是整个食品链条的剂,也是整个食品链条发展和延续的源泉,更是各类问题和矛盾的聚集体。各种利益主体在谋利活动中,都会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并运用各种手段尽可能地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强弱双方会不断为各自的利益博弈,在这种利益博弈中,经济冲突和矛盾行为就产生了。有学者认为在这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中,消费者处于信息弱势地位,且对食品需求弹性小,总体上只能属于被动接受者,其对食品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而王虎、李长健认为这种看法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他们认为整个食品供应链的终端,对食品安全存在天然的利益动力,对食品安全的关切度最为强烈。在食品安全领域中存在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对立和冲突,由此产生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监管者与生产者、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利益博弈现象。但是,由于整个市场信息和个人信息的不对等性和非完全性、政府监管不到位及行政和链条中间环节信任的缺失等,在利益需求的实现过程中,不同的社会群体和利益相关集团或个人会存在着具有差别性的动机和实现路径。在其路径的实现过程中,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机会主义等行为应运而生。根据akerlof和arrow的研究结果,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食品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安全性差的食品把安全性好的食品驱逐出市场和“道德风险”——生产者隐藏或歪曲和误导食品安全信息等机会主义行为问题。在市场信息模糊不透明和市场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食品链条中的各方的逆向选择、不道德行为和投机行为会随着各方追逐利益预期的增加而增加,最终会导致市场失灵、监管部门失信、国民恐慌和社会动荡。事实上,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中的人为因素实质就是利益追逐的结果,生产者明知是有毒有害物质,却为了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仍用于食品生产。回顾近几年来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绝大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道德风险严重。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自然因素引起。因此,对于食品链条中的利益分配和行为监控等急需监管部门予以重视。王虎、李长健认为食品安全中存在的复杂的利益矛盾运动态势主要表现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生产者与监管者之间、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为了实现食品领域的利益均衡与和谐局面必须重视对食品领域利益矛盾运动的分析并有效构建该领域的利益冲突与制衡机制、利益产生与分配机制、利益代表与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与利益保障机制,实现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向政府、第三部门、法庭与私人多元共同参与的变迁。食品链条上的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制衡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影响着食品安全中利益矛盾运动态势和市场均衡的变迁,影响着食品链条的有序性和可持续性。食品安全领域的利益追求不应该只是单个个体或群体一方利益的最大化,而是整个食品链条中所有群体和个人集体的利益最大化,这种利益的需求虽无法使个别个体或群体的利益最优,但能保障整个食品链条利益最优,使得食品链条的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食品安全问题的发展状况如何,主要取决于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结果。食品安全问题中的利益博弈及其路径选择,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反映了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道德水平和政府对国民生命安全的关注程度和对人民的热爱程度。食品安全中的利益博弈及其演化路径、方向选择和监控机制关系着食品行业的未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因此,对于食品安全的利益关系分析及其机制设计至关重要,既能为降低食品链条的各种成本和交易费用提供指导,也能为国家行政监管提供理论借鉴。

三、食品安全的群体信任关系研究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消费者、食品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一个重要问题。信任是食品安全链条中的关键影响因素,食品安全中的信任关系会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关于信任,不同的学者对其定义不同,尼克拉斯·卢曼把信任理解为“对产生风险的外部条件的一种纯粹的内心估价”,他认为信任是一种简化机制,是一个对未来的期望,通过信任机制能降低特定情况下的复杂性,最重要的信任因素是个人已取得的正向经验、在获取正向经验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以及作为人际关系桥梁的沟通因素。Doney和Cannon在综合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市场营销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信任发展的五大认知过程:计算过程、预测过程、能力过程、动机过程、传递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信任的感知和认可程度将影响着信任关系演化的方向、路径和演变结果。信任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认知过程,它是双方合作的基础。组织间信任是组织间成功合作的不可缺少的前提,这种关系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

在人与人之间利益获取的过程中,个体的信任感知将左右个体的认知或感知结果,影响个体行为和双方合作的可持续性。信任不仅能带来双方的利益分享和价值实现,也能带来资源的最优整合,促进整体利益和资源价值最大化。良好的信任关系,将会节省利益相关主体的时间和交易成本、降低心理风险,进而增加双方的合作意愿,获取更大的利益价值。

四、食品安全的系统管理规制与模式

国内外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食品安全影响因素研究;食品安全管制的必要性及政府管制行为研究;食品生产者(供应商)行为研究;消费者食品安全行为研究;食品安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研究;食品安全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比较研究等等,但对食品安全的系统管理和模式探索研究较少。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市场信息不对称、外部不经济以及公共产品的特性,因此,需要政府来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需要政府介入建立有效的信息制度和监管机制。alanStone认为管制是“政府通过法律的威慑来限制个体和组织的自由选择”,其目的在于限制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企业食品安全行为、消费者食品安全行为与政府监管关系密切,政府监管法律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是基于对企业和消费者等微观主体行为的有效认知。研究表明,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应采取的监管方式主要有:诉讼;消费者安全教育和信息提供;发放各类生产许可证;行政法规和命令;进行处罚和奖励。我国国内对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经验的介绍和比较方面。朱允卫介绍了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管理3种模式——美国模式、英国模式和加拿大模式,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体系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提出了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体系的构想。韩俊分析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国际现状,按照wHo的分类方法,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大体可以分为多机构食品监管体系、单一机构食品监管体系、综合食品监管体系三种类型。分析了分散管理模式和集中管理模式的利弊,结论指出:就中国而言,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宜少不宜多,应尽快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行整合。当前实行的“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造成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效率低下,资源浪费、职责难以分清以致监管重复和监管空白均有表现的原因之一。当前国内外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体制研究文献较多,但对于其系统管理方法和模式的研究文献较少。我国的实践证明,食品安全管理需要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当前我国分部门和分级管理导致不同部门之间的规则和文件条款冲突,利益矛盾严重,往往各个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削弱了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当前我国急需对食品安全管理进行统一,管理方法和模式需要系统化,法律法规需要高度的一致性。

食品安全与经济篇6

关键词:食品安全经济转型

我国当前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改善民生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于如何保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正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国每年因食品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并不多,根据表1数据可见自2006年以来死亡人数从596人大幅度降低值2011年的137人,国务院为什么仍然要在2010年2月6日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因为自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以来,每年都有牵涉到全行业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引起了民众的高度关注和恐慌焦虑。因此,食品安全不仅是公共卫生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是影响到社会安定团结的重大问题,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充分重视,下大力气予以解决。

一、经济转型背景下的食品安全现状

首先,根据表1数据,自2006年以来,根据农业部对兽药残留、蔬菜农残、水产品、生猪瘦肉精抽查合格率数据可以发现各项指标合格水平逐年上升。而卫生部统计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中毒后死亡人数则逐步递减,这说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我国食品安全部门一直在努力,也取得了较大程度的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逐步向好。

数据来源:根据农业部监测数据、卫生统计年鉴整理

其次,从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来看,近年来也取得一定进步。一是食品安全标准清理整合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已公布了269项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内容涵盖从原料到产品中涉及健康危害的各种卫生安全指标。修订公布了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规定了2314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二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稳步推进。全国已设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1196个,覆盖了100%的省份、73%的地市和25%的县(区)。建设了食品中非法添加物、真菌毒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8个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国家参比实验室。三是法律体系初步完善,2009年2月28日审议通过了《食品安全法》,为了配合《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又先后通过了《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但是,另一方面来看,期间重大食品事故仍然频发,并呈行业性爆发特点,民众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成效产生质疑。2006年多宝鱼禁用鱼药残留事件,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10年3月专家透露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2011年双汇瘦肉精事件,2012年的皮鞋酸奶和毒胶囊事件,每次事件可以说都对公众食品安全信心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2》的调查结果表明,70.02%的受访者认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会影响他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关于受访者对未来食品安全状况改善的信心,有23.71%表示难以改善或者肯定没有好转,30.85%的受访者对食品安全改善信心表示态度模糊,因此总体来看54.56%的民众还是对食品安全改善缺乏信心。因此,一旦有食品安全的重大事件发生,在当前网络自媒体发达的背景之下,食品安全问题有可能引爆强烈的社会不满,进而对政府的监管能力表示怀疑,产生较大的负面效应。

二、经济转型背景下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

近年来每年都有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发生,说明食品安全监管确实还存在较大问题和缺陷,仍然需要进一步建设和改革。但在食品安全体系及基础设施都已基本健全的情况下,这些问题难以解决的根源已经不是缺乏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问题,而是在当前中国所处的经济转型阶段,如何才能让已有的食品安全支撑体系充分发挥监管效能,促使食品生产和流通企业自觉生产出安全可靠的食品。

笔者拟从如下四方面来分析经济转型背景下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现行食品标准还需进一步清理与整合

标准是企业决定如何生产产品的依据。在《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有多套国家食品标准的国家,同一产品多套标准导致企业无所适从,食品监管过程中矛盾丛生,2009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规定今后只有一套部级强制性的食品安全标准,质量的指标不再纳入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计划在2015年以前基本完成相关标准的清理、整合工作。

当前整顿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清理整顿过程中,各部门、各专家之间因利益或观点不同导致看法不一,常产生分歧、难以达成一致;其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否要与国际接轨也经常产生争议,因为有些指标我们目前比国际水平还高,与国际接轨的调整引起公众指责标准倒退,有些低于国际标准则是企业或者专家认为应有中国特色,符合生产生活实际,如何选择亦经常存在分歧。其三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模式是列举式,导致每一个产品就要相应编制一套标准,标准数量繁多且适用困难。

因此,在经济转型期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清理应符合国情和食品产业发展实际,操作性与科学性兼顾,同时要积极借鉴相关国际标准和管理经验。另外我国标准制定应从纵向产品标准转向采用横向通用标准为主,减少单个产品专用标准的制定,将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集中在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添加剂、微生物限量等通用标准方面。

2.现行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导致管制效率不佳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当前主要是由卫生部、农业部、质监部门、工商部门和食监部门5个部门负责,其中卫生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其他四个部门分别负责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食品流通和食品消费环节的安全管制。好处是体现了食品安全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管制理念,缺点是监管职能分散,权力配置不清晰,部门间监管职能存在交叉,降低管制效率,管制成本大幅增加。整体来看,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持续改善,但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虽然调动了5部门力量来齐抓共管,但实质上也没有哪个部门真正对食品安全最终结果负责,这就导致权力被分散,无法形成绝对的权威管理,食品安全监管事故仍然频发。

因此,今后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应通过立法上从源头上确定不同监管部门的职权划分,以便快捷高效地实现监管职能;其次我国当前的管制模式是综合管制模型,如果要提高管制效率就必须要有专门机构来集中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管制,应设立国家和地方的各级食品安全统筹协调机构来作为常设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这需要相关行政法规做出规定并赋予该机构以法定地位。

3.对农村食品安全问题重视不足

以往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重心放在城市,对农村食品安全问题重视严重不足。按照目前监管体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只设到县一级,人员也很少,监管能力普遍不足,缺乏检测技术和设备,至于广大农村则更是处于食品安全监管的真空和空白,加上农村由于教育和经济原因严重缺乏食品安全意识,致使不法商贩专门盯上了农村,把大量三无、过期甚至危害健康的问题食用品流向农村,对广大农民造成侵害。而在经济转型时期,要构建完整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农村是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不能抓紧了城市的监管,却疏于对农村食品安全设防。其次农业生产活动是所有食品原料的源头,不解决农村的食品安全问题,最终会影响到城市食品安全。我国农村严重缺乏食品安全意识和相关知识,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可以说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终极根源。

解决之道是,首先从观念上加强对农民的食品安全宣传和教育,政府提供经费和信息支持,通过教育培训转变他们的食品安全观念、农业生产理念。其二,农村的生产方式转变离不开规模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规模化经营、农产品的标准化,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必然选择。当然,实现解决农业集约化经营有个前提,就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流转,土地经营权集中到种田大户或者农业企业手中,规模化才能实现。其三,农村生产方式转变还需要有一个亟待解决的瓶颈,就是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尽快解决,近年来“镉大米”的出现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国家应当在财政中尽快安排一部分用以建设农村清洁和垃圾处理系统,以及加强对乡镇企业环境污染行为的整治。消除了污染,才可能实现环保可持续的生产,提供高质安全的食品原料。

4.食品安全执法力度不够

2012日年9月,雀巢大中华区总裁狄可在达沃斯论坛发言提到;中国的食品安全法是世界上最严厉的,尽管很少有人知道。中国的食品安全法比美国更为严厉,但遗憾的是没有被很好地执行,存在问题的食品企业没有依照法律受到惩处。导致了目前的堪忧的食品安全现状。可谓一针见血,道出了国内食品安全现状堪忧的症结所在。因为企业的道德底线不是自动产生的,企业逐利的本性决定他们是通过违法成本是否值得来决定要不要遵纪守法。

例如,沃尔玛连锁店销售假“绿色猪肉”案,罚款269万元,在国内已算罚款大单。但比较一下国外,2009年9月,辉瑞制药因非法推销药物被美国司法部罚款23亿美元。269万和23亿美元相比较,谁的执法威慑力更大、更能产生警示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接下来的十二五期间,只有对典型案例、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保证严厉执法,令违法企业倾家荡产还要承担刑事责任,真正重典治乱,提高违法成本,才能有效震慑后来者知法犯法的牟利企图。

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尽快在全国范围建立食品信息追溯系统和安全信用体系。通过追溯对食品企业进行有效监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可以通过追溯系统对产品进行强有力的召回,并根据相关信息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厉惩处。同时,还应全面落实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严格责任,建立健全明确清晰的监管责任体系,对渎职者最高可判刑10年。

如能对以上四方面问题加以重视和解决,相信在十二五期间食品安全监管效率会进一步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2[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2-136..

[2]邹小南,谭红,李占彬,何锦林.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问题与对策[J].食品工程,2009,01:37-39.

[3]吴才毓.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2009,09:146-147.

[4]陶跃华,张晓峰.从“三鹿奶粉事件”浅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0,04:362-365.

[5]康莉莹.美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的创新及借鉴[J].企业经济,2013,03:189-192.

食品安全与经济篇7

一、由单一监管主体向单一监管主体与多元治理主体相结合的转变

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是政府一统的独立监管,即“政府主导型”模式,或者叫政府唱独角戏的模式。这与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一脉相承,但己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市场主体由生产经营者、消费者、政府及中介组织构成,那么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也应该由构成市场主体的政府、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从而食品安全监管也应该由政府监管与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及市场化中介组织相结合,建立起主体多元化的相互制约的社会公共食品安全监管治理机制。

食品安全监管主体单一化与治理主体多元化相结合,意味着食品安全监管格局的根本转变。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生命健康,说比天大一点也不为过。这样大的事情政府当然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地要监管好,关键不是政府愿不愿意,而是有没有这个能力来全部承担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现行“政府唱独角戏型”的监管模式,是以“理性政府”为假定条件的,这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或者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其优势非常明显,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弊端也越来越凸现出来。因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食品安全监管从微观上看是属于市场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宏观上而言应属于社会管理格局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与党委有关,又与政府有关;既与生产经营者有关,又与消费者有关;既与行业协会有关,又与中介组织有关;既涉及到每一个人的健康,又涉及到每一个家庭的安全;既涉及到每个社区的和谐,又涉及到全社会的稳定。我们是因穷而开始改革开放,解决吃不饱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对食品“监管”的要求更高。在一次次的清理取缔中,面对反复出现的管理对象,难免产生厌恶心理,“暴力执法”屡有发生。这就极易引起,影响社会稳定,这已成为困扰执法部门的一个社会难题。我们应当认识到,只有合理的社会联动机制的正常运行,才能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在一个社会里,只有各方利益、特别是生存的权利都得到合理的保护,才能减少“暴力执法”、“暴力抗法”的发生。这些主体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对于处在政府有关部门监管视野边际的无照经营食品的小商小贩,已经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这些主体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决定了政府有关部门监管很难到位,但涉及到待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社会问题,而这些地区的党委、政府的基层组织是比较健全的,各类自治组织也发展和壮大起来,对所在地区的情况最为熟悉,最具有管理的话语权。为此,充分发挥社区、村镇地方党委、政府职能机构和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作用,发挥好城乡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才能形成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监管与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相结合的整体合力。社区组织、食品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民间团体等组织各自联系着一部分社会成员,是公民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一种重要途径。这些组织贴近百姓,了解民情,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动态都会在其视野之内,他们的话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众的消费决策,也影响着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行为,只要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乐意将一些事务交由这些组织来参与处理,这是解决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资源有限的有效举措,不仅能够为政府节约大量行政开支,还能大大鼓励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和壮大。这种良性互动,就会使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的治理,在填补政府监管食品安全的“空白”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在重视社区、村镇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强社区、村镇组织在食品安全治理方面的社会功能,真正使社区、村镇成为整个食品安全链中行政执法监管与多元治理主体相结合模式的重要环节。

二、由单一行政监管手段向多重治理手段转变

随着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多元化,食品安全的监管手段已将由平面化向立体复合化转变,由单一监管转向多重的治理手段,主要包括:

其一,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治理食品安全的主要手段。用法律手段治理食品安全,关键在于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是要在巩固发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主要解决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和销售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以及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和经营行为,落实经营者自律,努力确保食品市场消费安全。二是要加大对食品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切实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适用法律准确、处罚适当、程序合法。三是要严格把好食品经营主体和食品质量准入关,依法清理和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落实食品质量市场人市、监测、警示、退市等监管制度。

其二,经济手段。利用经济手段是食品安全治理手段之一。当前利用经济手段进行食品安全治理的重点。一是加大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监测机制的财政投入,深入推进监管部门的改革,提高食品监测的科技含量,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电子网络,把现代化的监管手段用在食品市场的规范管理上。赣州有着800多万人口,管辖着19个县(市、区),现有13万多家个体工商户,近万家私营企业,而基层工商分局(所)的执法人员还不到1200人。该市工商部门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全面实现了市、县、乡三级联网,市场主体及相关信息全部录入数据库,执法装备也大为改善,执法效能大为提高。二是逐步引导农村食品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示范店,对合格的示范店实行财政奖励制度,重点是改善

食品的储存工具和卫生条件。三是积极推行举报奖励制度,扩大揭露违法经营食品行为的范围和规模,最大程度的减少假冒伪劣食品对消费者的危害。四是在大中型食品批发市场建立起涵盖食品储存、运输、检测、退出、销毁、公示、补偿等全过程、多层次的安全执行监督体系,强化责任监督。

其三,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体现政府权力的一种方式。食品安全监管中利用行政手段要立足于服务和监督,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维护食品市场秩序,构建行政监管、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长效监管体系。一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社会监督体系。通过建立与消费者协会、食品行业组织沟通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消协组织的社会监督和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宣传引导作用;聘请食品安全监督员,把食品安全义务落实到具体的食品消费者身上,及时发现违法行为,遏制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产生和扩大,鼓励引导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努力营造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氛围。二是推行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积极推进食品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体系建设。重点是依据食品经营者诚信守法情况,将食品经营主体划分为a、B、C、D四个类别,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失信、严重失信食品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重点监管。对食品经营企业的基本情况、优良记录、不良记录、产品信用等信息进行连续、全面地记录,并在网上公示。

三、由临时无备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向建立健全快速预警体系转变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突发事件对人类的生存和环境造成预料不到的灾难性后果和危害。这种非常态、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等。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这是对新时期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的预警、决策分析和应急机制,以正确把握食品安全发展动向,未雨绸缪,临危不乱。

必须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机制、预案和工作准备,以形成一种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食品安全应对系统,增强预警、防范、应变和处置能力,提高应对食品突发事件和风险的本领。这里的关键是把握时机做出正确的决策,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有句名言: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危机决策中瞬间的果断,除了决策者的个人素质准备外,同时也包含了机制的准备、力量的准备和预案的准备。没有这些因素的相互叠加,果断就会成为莽撞的代名词。

其次,健全完善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组织体制。

要注意把实践中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成功做法转化为经常性方法、把有效的临时措施转化为长效的组织体制。建立延伸至基层、具有区域和行业代表性的、真实高效的重大事件和复杂市场情报传递与预警体制,实行纵向领导;同时,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市场情报分析预测,确保信息与决策及时上通下达。这里的关键是明确权限,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事关重大,明确权限不是层层分权,而是突出两头:高层的决策权和前沿的机动权。可以说没有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就没有高效的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危机中最可贵的就是积极行动,最可怕的就是消极不动。而一线执法人员审时度势的机断专行,往往成为成功处理的关键要素。权力向下分散,责任向上集中,这是高效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危机的核心。既要必须清晰准确地说明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目标,又要明确各级行使机动权时的范围和条件;既要向下属授权,又要做到虽“授权”但“留责”。只有随时准备为下属承担责任,才能真正调动第一线的主动性,否则将大大扼杀第一线主动行动的积极性。从而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置中,若没有与高层决策权威相结合的前方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会陷全局于被动。

再次,建立完备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管理制度。

一是要建立健全信息采集和自动汇总、网络应急指挥、资源动员、行政执法保障等制度。二是要设立应急经费制度,把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障平时和突发事件时期的经费投入。三是要建立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卫生、质检、农业、工商等政府职能部门得横向联合及救济等方面的制度,建立畅通的信息通报网络体系,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使食品安全监管格局在应对食品突发事件中发挥出巨大的整合能力。

食品安全与经济篇8

关键词:食品安全;伦理道德;绿色营销;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F416.82;D92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3-0046-07

从福寿螺致病事件到肯德基苏丹红事件,从安徽埠阳的大头婴儿事件到2008年吵得沸沸扬扬的“三聚氰胺”事件,食品安全的丑闻层出不穷。面对如此危机四伏的食品行业,消费者对其忧心忡忡乃至缺失信心。不容否认,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普遍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基于现实,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也显得更为紧迫。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有所裨益。

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食品安全内涵的科学界定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首要任务是正确把握食品安全的科学内涵,它是一切工作的源头和出发点,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作了不同研究。刘宏伟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对食品安全的内涵进行了阐述:狭义的食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对供人们直接食用的各种食品的营养、质量卫生、检验、价格、市场供应等诸多方面能否满足社会运转和消费者正常生活需要程度的衡量;广义是指一个国家对可供人们直接食用的食品和各种原料性食品的生产、储存、加工、保鲜、营养、质量、检疫、卫生、价格、库存、市场等诸多方面能保证社会正常运转和消费者需求程度的衡量[1]。李晓安、钱星则通过举例说明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是不一样的,比如吃一样的食物,表面有细菌导致人体生病和食物本身有毒导致人体生病,最终寻求的依据是不一样的;由此得出:食品安全是指包括食品的原料、添加剂以及与食品生产过程相关的用具的安全;而食品卫生仅指食品中的细菌标准是否达到相关法律的要求[2]。

由此可见,在科学界定食品安全内涵时,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是两个最为接近并容易混淆的概念,不能科学界定食品安全的范畴就容易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泛化及其解决措施的不力乃至无效。

(二)食品安全研究的意义探究

从文献分析得出,食品安全的研究意义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的:

一是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按照许辉的说法,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社区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由此可见,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而食品的安全、卫生和必要营养是食品的基本要求,食品安全自然成为了关系人体身体健康和国民昌盛的头等大事。

二是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性。王中亮认为其危害主要有四点,即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制约食品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影响我国外贸出口[4]。葛晓春则从其危害中直接提出了食品危机的概念,所谓食品危机是指因食品数量和质量对人群、组织、社会和国家产生的重大危害事件。同时,葛晓春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将其分为不可预知的食品危机和人为食品危机;根据其存在形态,将其分为显性食品危机和隐性食品危机;根据其种类,将其分为物理性质食品危机、化学性食品危机和生物性食品危机:根据其危害程度,将其分为四级,即: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Ⅳ级(一般),并指出其具有突发性、群体性、非线性、敏感性等特征[5]。

三是关于食品安全的相关性。王志振从经济角度出发,认为食品安全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大计[6];刘宏伟则从政治、经济、社会多个角度阐释食品安全的相关性,认为其既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又关系到我国外贸的发展以及农产品的国际声誉等[1]。

不难看出,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系统问题,其重要性、危害性以及相关性等特征的演变都直接维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以及民生安定,探究食品安全问题本身不是一个学科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三)食品安全现状的概况描述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存在各种复杂现象,因此不同学者对其描述呈现纷繁芜杂的局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雷方华从六个方面比较全面准确地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概括起来主要有:产业起点较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从农田到餐桌食物链污染严重、重金属和水污染日趋严重、食品企业违规生产加工食品、少数不法分子参加制假以及无证食品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同时指出,我国当前传统工艺制作食品也暴露了不少问题[7]。许辉则在和雷方华有重合的基础上,揭示了食品安全存在的另外两个问题:病原微生物控制不当、新出现的生物技术产品以及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险[3]。

(四)食品安全隐患的现实根源

对于食品安全的隐患问题,众多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而这些研究中以政府角度出发的居多。李晓安、钱星认为,我国目前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的症结所在是法制建设存在着突出问题:第一,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够完整,食品安全保障制度还存有空白,现有法律法规难以概括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第二,管理监测职责不够清晰,管理监测主体过多且混乱;第三,现行法律对相应违法行为所规定的行政处罚缺乏相应的力度,法律救济制度运行成本过高[2]。王中亮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凸现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不足和缺乏,反映了监管体系目前存在的诸多弊端,主要有: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多头监管,无法形成合力;处罚不力,难以根治违法之本[4];肖平辉、阎志刚同样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出在行政管理上,认为其主因是食品监管部门多而杂造成的[8]。周杰红、姜励卿则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全面分析和探讨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态度、知识和行为的特征以及这三者之间的互动联系,研究影响消费者态度、行为等决定因素[9]。

总体而言,上述研究从不同层面给食品安全的隐患带来了一定的解决方案,但并未引起食品安全全新的变革。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上述研究多半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未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生活中缺乏针对性与操作性;另一方面是上述研究的视角比较单一,而且侧重于对政府的政策研究而忽略对消费者行为、企业行为、公众行为乃至媒体行为的研究。事实上,消费者对于食品的安全意识、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公众与媒体的危机公关非常重要,只有将政府、企业、消费者和媒体四者相结合,使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作用于食品安全,才能从根本上促使食品安全有一个根本的改观。

(五)食品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

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是本研究的重中之重,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王中亮主张,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应科学构建并完善五大体系,即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和监测体系、创建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健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以及构建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和监测、预警体系[4]。李晓安、钱星主张,防范食品安全隐患应建立政府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社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相结合的机制[2]。雷方华建议建立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综合保障能力[7];刘宏伟主张建立健全市场准入体系[1];许建军、周若兰则从美国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的研究中得出对我国食品安全的启示,并对我国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若干参考性意见[10]。

不难看出,以上策略的提出均是从政府角度出发的,这体现了政府作为执法部门和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宏观调控作用。同样,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食品安全上也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江应松认为,食品安全问题频现的原因是由于企业经营管理层不成熟、食品安全管理人才匮乏造成的,因此对食品行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11];任渝婉则认为应加强食品行业者的伦理道德建设[12]。事实上,食品安全管理绝不仅仅是食品供应者或者政府相关机构的职责,食品消费者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邱重直、杨焱通过对食品安全的消费行为分析,将消费者分为漠然形、实惠型、理智型和鉴定型四种类型,并提倡注重媒体信息对消费者的教育和引导,推动科学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的形成[13]。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有学者指出,在强化政府、企业、消费者三者相结合的同时,加强食品安全的重点是:要完善一部法律,即《食品安全法》;把好两个关口,即生产加工关和市场准入关;增强三个意识,即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诚信意识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4]。

二、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研究的展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绿色壁垒愈演愈烈,同时食品危机的频频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下乃至今后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有关食品安全的研究在逐步增强。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今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研究的重点应放在以下七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构建;加大对企业伦理道德的研究;深入探讨消费者行为研究;加大食品安全危机公关研究;加强食品安全绿色物流与绿色供应链的研究;深化国际绿色营销研究以及探讨中国特色的绿色营销道路。

(一)加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构建的研究

纵观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现状,由《食品卫生法》为主导,《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等数部单行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以及诸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中有关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构成的集合法群形态,是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框架的现状[3]。不得不承认,其缺少科学性与合理性,存在着诸如“角色不清”、“权限不清”、“定义不清”等众多弊病。因此,要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构建。

李晓安、钱星认为,要完善这一体系,必须在《食品安全法》的基本法律框架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规章等的配套,建立若干具体完整的法律制度,且这些制度应着力于食品安全监督、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信息,食品安全服务(检测、鉴定)等方面[2]。王中亮主张重新制定一部《食品安全法》,对包括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食用消费各环节,即从农用到餐桌整个过程实施调节和规范;并且以这部法律为核心,建设多层次分门类的各种法律的法规配套组合,囊括立法、执法、监管、行政处罚以及刑罚的综合性法律体系[4]。雷方华主张以统一性和完整性为立法原则,本着降低执法成本和守法成本、加大违法成本的要求,进行科学理性的基本制度的设计,构建覆盖和规范整个食品链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7]。刘宏伟则从国际出发,认为我国需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外食品安全法制标准的研究,消化、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多层次法律体系,探索和发展既和国际接轨,又符合国情的理论、方法和体系[1]。综上所述,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的任务,其必将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加大对企业伦理道德的研究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其重要原因在于部分企业利欲熏心,一味追求短期、微观的经济效益,忽视市场需求的变化及企业的发展前景。茅于轼先生在《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中提出应该构建一种“自利但不损人”、“诚实、敬业、守信”的市场经济道德底线,在“民以食为天”这个中国传统饮食观念下,我们更应该发挥道德规范作用,构筑坚强的道德支撑,将“利己但不损人”作为道德准则来限制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14]123。陈杰认为,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观,坚持自律和生态伦理原则;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全面性,包括对健康安全、无害产品的需求,对美好生存环境的需求,对安全、无害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的需求以及对和谐社会关系的需求[15]。袁武林认为,企业应将绿色文化作为其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在绿色文化的建设中,企业目标与环境目标相融合,企业营销理念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同时,更要在企业内部培养员工的绿色理念,建立绿色管理制度,形成人人具有绿色理念,人人宣传绿色理念的绿色文化氛围[16]。王奇、秦效宏则认为,政府应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承担起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职责,通过法律法规的建设、行政机构的管理、奖惩机制的设置等多项措施促使企业树立绿色营销理念,保证食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17]。综述而言,目前对于此领域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深入,尤其是在现代文化的大力冲击下,更应该加强对于伦理道德的研究,并且应更多地从可持续发展观、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等多角度进行研究。

(三)深入探讨消费者心理行为的研究

浙江大学周洁洪、江励卿认为,消费者是食品安全管理过程的最终目标指向,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所体现的态度与消费者倾向会对政府和食品行业的行为选择产生深刻影响,而消费者自身的食品安全态度也决定着食品安全的效用程度[9]美国食品市场研究机构在1996年的消费者调查结果表明,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态度处于变化之中,且男性消费者比女性消费者更容易采取风险行为,其风险偏好随着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而增加。Brewer等研究表明,有六种主要因素影响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化学因素(例如乳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健康因素(营养平衡性等)、污染因素(微生物污染)、政策因素(食品检验和标签管理)等。

但是,国内在食品安全消费行为方面的研究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王向阳将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分为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阶段,并对此作了相应的营销策略分析[18]。周静、周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消费者选择绿色食品的原因各不相同:出于“营养价值高于普通食品”考虑的占11%;出于“保护环境”的占19%;出于“性价比”的占11%;出于“其他原因”的占6%;其中最高的是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占54%[19]。黎建新通过研究发现影响消费者绿色购买的因素有:价值观、环保态度、环境生态知识、人口统计变量、生活方式等,并得出了开发绿色产品的启示[20]。邱重植、杨焱的研究表明,食品信息对称是影响食品安全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消费者对于安全食品的价格支付意愿往往会根据自身情况全面衡量效用最大化[13]。而戴春山则从博弈论角度出发,通过建立消费者策略与企业生产策略模型,研究消费者购买欲对企业生产产生的理想状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1]。由此观之,关于食品安全领域中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今后应多加强对某种具体食品的实证研究;加强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绿色食品的需求研究;加强消费者风险意识研究以及其支付意愿的研究。另外,在研究方法上要学会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及思路,例如结合分析法、假设评价法和实验拍卖法等,并将其与中国具体国情与实践相结合。

(四)深化食品安全危机公关的研究

近年来,从苏丹红一号、劣质奶粉、有毒大米、孔雀石绿到毒豆奶、毒饺子、毒奶粉事件,我国食品安全危机不断。因此,食品安全亟需加大对公关危机的研究。

关于危机管理的具体程序,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模型,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是三阶段模型、芬克的四阶段模型和米特若夫的五阶段模型。其中,三阶段模型将危机管理分为危机前、危机中、危机后三个阶段,要求从危机发展的各个生命周期去深刻把握危机事件的本身,并采取相应的策略达到有效管理危机的目的。葛晓春结合三阶段模型,从三鹿奶粉事件的危机管理过失中得出针对食品安全的危机管理公关研究方法:首先,在食品安全危机爆发前,对危机的风险进行分析;其次,在危机爆发时,首先在专家领导的带领下,迅速识别危机类型,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理工作,并做好危机沟通;再次,在危机结束后,对已经破坏的秩序进行恢复性工作,对在危机处理过程中的相关人员进行奖惩,并在最后对原先不完善的预案进行彻底的修改和补充。同时,该论者提出了加强中国食品安全危机公关管理的具体措施,即:建立行之有效的食品危机预防机制、快速应急机制、国际合作机制,加强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增强消费者食品危机意识以及妥善处理食品危机善后工作[5]。另外,有学者指出,危机公关应遵循五大原则:速度第一原则、权威证实原则、系统运行或系统工程原则、承担责任原则和真诚沟通的原则。冠生园能成功应对其食品安全危机公关,主要便是因为坚持了危机公关的五大原则。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加强食品安全危机公关的研究,还应重视媒体和公众的公关效应[12]。

(五)强化对绿色物流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绿色供应链研究是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环境负责制造项目组”在1996年提出来的,但目前我国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不很成熟,很少有企业真正将其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并取得卓越效果。徐学军、樊奇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以供应链管理技术和绿色制造技术为基础,以资源最优配置、实现与环境相荣为目标,综合考虑产品的原材料获取、设计、加工、包装销售、运输、使用、报废、处理及再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最终促使社会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2]。一般说来,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物流、绿色营销以及产品报废处理。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中,尤其缺乏对于绿色物流的研究,而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很大一部分是在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环节中造成的。因此,极其需要在大量生产与大量消费之间建立一条绿色通道,搭建沟通买卖双方的经济桥梁,绿色物流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对此,蒋智毅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探讨了绿色物流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即认知价值论、外部经济理论与效益统一理论[23]。丁淑平对绿色物流的内涵、必要性、实施障碍等进行了研究,并预测描述了我国今后的绿色物流之路。综述而言,关于绿色供应链与绿色物流的研究,今后应引入国外先进的预警技术和方法,发展我国风险评估技术,建立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对食品供应链从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到销售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溯源,实现真正意义上从“农田到餐桌”的绿色安全链条[24]。

(六)扩展国际绿色营销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掀起了一场空前壮阔的绿色革命——不仅要求产品对人体无害,而且要求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无害。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国际市场消费需求出现新变化,绿色营销的概念逐渐被关注。而某些发达国家为了摆脱经济竞争,利用逐渐高涨的绿色浪潮,构筑起非关税的“绿色壁垒”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的进口,以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导致我国出口产品(尤其以食品居多)频遭“绿色壁垒”的狙击。不得不承认,“绿色壁垒”已成为我国企业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面对国际“绿色壁垒”的不合理化,反思如何走国际化的绿色营销道路以突破“绿色壁垒”的限制显得十分重要。

彭朝林指出,推动国际绿色营销应包含四大因素:全球绿色消费;全球环保运动的呼唤;绿色壁垒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25]。魏锋、李炼通过对绿色壁垒的正确认识,提出如何通过增强非价格竞争优势,走国际绿色营销道路;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新策略,即树立绿色国际营销观念与开发绿色产品、重视国际标准和产品认证工作、实施绿色投资、实行企业绿色营销稽核与审查策略[26]。柴世民、苏佩兰等人则深入研究了国际市场的发展状况,积极探索国际绿色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寻找开拓国际绿色产品市场的突破口[27]。李树则认为,应对绿色国际营销除了按照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加强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明晰产权关系外,还应建立一系列促进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化的环境资源制度(如增收环境费制度、生态税收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以降低绿色产业运作的交易成本,提高绿色经济的运行效率[28]。综上所述,只要我国企业不断加强该领域研究,我国的国际绿色营销道路前景一片广阔。

(七)深入中国特色绿色营销道路的探讨

当前部分企业为谋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科学要求,从而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因此,促使绿色营销的研究从理论转化为实践,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绿色营销道路是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最终的落脚点。

绿色营销是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营销策略。王奇分析了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现状及存在问题[29]。袁武林指出了绿色营销的特点及实施意义[16]。胡秀忠以绿色食品为例,对绿色营销做了政府职能分析[30]。陈杰[15]、喻文德[31]等从伦理角度分析了绿色营销的核心理念。对于实施绿色营销的策略,国内学者看法基本一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树立绿色营销观念;收集绿色信息;开发绿色产品;强化产品的绿色包装;制定绿色价格;选择绿色销售渠道;开展绿色促销;加强绿色销售服务;推行绿色管理;积极参加并取得绿色认证标志等。总而言之,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绿色营销道路须注意几点:首先,在借鉴国外先进的营销经验的同时,进行营销创新,创建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营销模型;其次,对绿色营销渠道的选择应尽可能地建立短渠道、宽渠道,减少渠道资源消耗,降低渠道费用和绿色成本;再次,在营销策略的选择上应注重多种策略的结合,如肖创林提出的4p与4C的结合[32];其三,应将政府、企业消费者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实施绿色营销密不可分的三边效益模型,使其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最后,应将理论研究落到实处,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最终走出中国特色绿色营销道路。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相关研究成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绿色营销观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愈来愈多研究者的加入,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内容将更加丰富,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应用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宏伟.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6):127-128.

[2]李晓安,钱星.论建立与完善食品安全二级检验体系[J].河北法学,2005(7):25-28.

[3]许辉.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浅析[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7(12):24-25.

[4]王中亮.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7(11):14-17.

[5]葛晓春.从三鹿奶粉事件浅析中国食品危机管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65-67.

[6]王志振.食品安全:谁来为我们把关[J].法制与经济,2006(12):44-45.

[7]雷方华.浅谈如何为食品安全把关[J].中国食品,2008(6):28-30.

[8]肖平辉,阎志刚.中国食品安全行政管理体系初探[J].太平洋学报,2007(2):74-84.

[9]周洁红,姜励卿.食品安全中消费行为的研究与进展[J].世界农业,2004(10):43-44.

[10]周若兰,许建军.美国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8(3):47-49.

[11]江应松.食品安全呼唤相关人才[J].中国人才,2006(6):23-24.

[12]任渝婉.如何完善食品安全的道德准则与法律规制[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技术学校学报,2008(3):50-51.

[13]邱重值,杨焱.基于食品安全的消费行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8):3432-3433.

[14]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15]陈杰.企业绿色营销的伦理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7):108-110.

[16]袁武林.企业绿色营销策略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12):114-115.

[17]王奇,秦效宏.我国企业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2008(2):88-89.

[18]王向阳.绿色消费的心理分析及对绿色营销沟通的启示[J].市场营销学,1999(1):204.

[19]周静,周虹.绿色食品消费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现代化,2007(1):75-77.

[20]黎建新.绿色购买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启示[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70-74.

[21]戴春山.生产企业在实施绿色营销中的博弈分析[J].新西部,2007(18):39-41.

[22]徐学军,樊奇.对我国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8(3):47-48.

[23]蒋智毅.绿色物流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3):26-28.

[24]丁淑平.我国中小企业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管理[J].中国市场,2007(7):28-29.

[25]彭朝林.中国企业实施国际绿色营销的“六部曲”[J].现代商贸工业,2004(9):56-58.

[26]魏锋,李炼.实施企业绿色营销创新增强非价格竞争优势[J].经济问题探索,2006(6):95-98.

[27]柴世民,苏佩兰,原红兵.入世后我国企业应如何应对国际绿色壁垒[J].生产力研究,2002(3):280-281.

[28]李树.绿色壁垒下我国经济的绿色化战略[J].探索,2002(5):57-61.

[29]王奇,秦效宏.我国企业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综合版,2008(3):87-88.

[30]胡秀忠.我国绿色食品营销问题及政府职能分析[J].科技咨询,2008(31):185-186.

食品安全与经济篇9

一、国外食品安全规制模式研究现状

对于食品安全特性的研究一直是国外食品安全研究的重点。由于食品质量安全特性不同于其他产品质量特性,食品市场买卖双方都可能面临对安全食品信息了解的不完全性,美国学者antle(1995)据此将食品信息分为不对称不完全信息和对称不完全信息。尼尔逊则按消费者获得商品信息的途径,将商品分为三类:搜寻品、经验品和信用品。对于经验品,格罗斯曼Grossman(1981)认为,虽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缺乏良好的质量信息,但可通过信誉机制形成一个独特的高质量高价格市场均衡,同样可以取得与市场信息充分状态下一样的结果,而不需要通过政府来解决食品的质量安全。沙皮罗Shapiro(1983)认为如果能够确保维持高质量而带来的未来收益,企业就不愿意榨取其声誉。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市场机制下食品安全管理政策效能的高低关键取决于合适的信息制度。

食品安全相关利益主体的研究,食品安全的消费者行为研究。食品安全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国外研究以tiglitz(1989)为代表。他认为在具有完全信息的竞争市场和不完全信息但企业非常信用的市场,市场能为知识性消费者提供高效安全的产品。而且,在不同消费者风险意愿情况下,即使一部分消费者缺乏知识,但市场仍然是高效的,因为知识性消费者完全能断定产品的安全。美国的SwinnenJ.F.m.等人则主要分析了信息市场的结构与含义,阐述了安全食品与新闻媒体和信息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食品安全的生产者行为研究,代表性的观点有:不同企业不同产品提供安全特性的成本是不同的,安全特性成本对市场均衡结果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企业对安全产品供给动机的研究:Shavell(1987)认为企业对安全产品的供给动机会受到其规模、组织及其市场结构的影响;annandale(2000)认为,企业对安全产品的供给动机受企业管理、战略的影响。食品安全政府规制主体行为研究,19世纪中叶以前,美英等西方国家主要通过法庭诉讼来解决食品市场失灵问题,19世纪末期以后,规制取代法庭诉讼成为西方国家校正市场的主要方式。对于这种变革,哈佛大学教授艾德华,L.格莱泽和安德烈,施莱弗认为:诉讼和规制之间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它们在面对潜在违法者进行破坏时所表现得易受影响性。由于诉讼体制需要投入很多而有效几率较小,所以这类体制较引入监管更易受到事后破坏的攻击,尤其是在那些缺少法律和秩序的国家。在此情势下,引入规制比事后诉讼更有效。当然,由于监管也存在失灵,故要防止政府被俘获的可能。食品安全监管便是在政府监管的大框架下展开的。

学者从各个角度对食品安全规制进行研究。供给需求理论认为消费者在购买食品前无法判断它是否安全,在消费后引起生病时,成本从消费者本人延伸到社会,社会也希望消费者投入更多的资源来保证食品是安全的,以避免额外的社会成本。而市场本身无法提供完整数量的食品安全,监管是增加市场提供食品安全的一种努力。社会均衡理论则基于“社会均衡”这一概念展开,即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的变化在于食品安全水平上是相等时就达到社会均衡。成本与效益理论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末由德姆塞提出,80年代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兴起改进监管的效率、效果和透明度的趋势。这种趋势逐渐发展成为公共决策方面的法规效果评估(Ria)。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食品市场买卖双方面临食品安全信息的不完全性,食品市场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市场供应的食品水平只能限于消费者观察到的而不是所需要的。市场在提供有效的食品安全信息的失败,将导致减少某类食品销售,从而造成产业的萎缩。anfle(1996)和Caswell(1996)等认为市场机制条件下市场监管效能的高低取决于合适的信息制度。

国外学者对食品安全规制的研究是在西方政府干预理论的大框架进行的,其前提是完善发达的市场经济,较强的企业自律。但是学者又表现出对监管的忧虑,因为监管者存在被俘获,寻找不同于监管的方式已经表现出来,比如对增强教育培训和克服信息不对称的尝试。

二、国内食品安全规制模式研究现状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食品安全研究起步较晚,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基础性研究也比较薄弱,我国在20世纪的80-90年代,才开始有极少数人在做这方面的探索性研究,研究经费和手段也极为有限,国家较大规模投入资金和人力开展相应的研究还是近几年的事情,特别是2002年以来连续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后。引起政府和专家的高度重视。从已有的学术成果来看,对食品安全监管纯理论研究较少。

食品是维持人体生命存在的基础,对于消费者而言,保证食品的安全是最重要的,由于食品的特殊性普通消费者难以从外观上判断其质量,这时需要政府出面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管制。支持政府对食品市场进行管制的理论则为食品及食品业的特殊性、公共利益理论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政府管制是克服食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和非均衡性以及市场缺位等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手段,通过政府管制来调整配置食品市场的资源配置。林闽钢从规制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社会转型期我国由于市场机制的缺陷和制度的不完善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政府规制失灵所加剧的食品安全问题,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成功的政府规制,提出了重构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政府规制的对策建议。有学者认为食品安全法律规制应该在比较政府主导型规制模式、社会主体型规制模式和市场基础型模式的基础上,建立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相应的制度性保障机制、社会性约束机制、经济性激励机制和国家化协调机制,并且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张涛认为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研究要从不同的学科视角透视。从经济学上看,食品安全是一种公共产品,存在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性;从政治学上看,食品安全影响消费者的利益保护,关系到人权保障,食品安全问题能否得到有效监管影响到一国执政能力,经济安全,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其他理论还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福利、动物伦理、生态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在确立政府作为最重要的监管主体后,学者们又对如何监管作出研究。史贤明是我国较早关注食品安全的专家,他认为,目前我国的迫切任务是要借用国际一流的管理与控制模式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与控制体系,用现代的理论和技术装备我国的食品安全科技与管理队伍。周德翼等人认为,食物危险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在不对称信息辩护下食品经营管理者“有法不依”,食品安全保证是在政府管理制度的激励与约束下企业加强管理的结果,政府的监管是食品质量安全保证的关键。秦富等人认为,应该发挥政府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在食品安全中占据重要位置和起到关键作用,政府是管理者,代表国家来执行立法和监督管理。而且政府管理部门要明确责任和分工。按照国家授权的原则。监督生产和市场,也就是说,从生产到流通,直至消费的整个过程中的产品安全,都要有政府部门来管理。政府必须在立法方面具有科学性、完整性、全面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依法保证食品安全。政府还要就消费者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培训、食品安全的设施建设,执法标准,国际合作与协调,质量投诉机制及其风险沟通等问题上发挥应有作用。唐晓纯从多视角分析了逻辑预警、系统科学预警、风险分析预警和信号预警。分析了系统工程预警的思想、系统的耗散和协调预警的理念以及信号控制预警方法,并结合实际应用对理论进行了实证研究,初步形成了食品安全预警的理论体系。

三、我国食品安全规制模式研究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界对食品安全规制的研究很多,为我国食品安全的规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总结。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食品安全研究往往停留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很难为我国食品安全规制理念、价值、机制、制度和模式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目前,关于食品安全的国内研究,主要是应用性研究,缺乏理论基础的探讨和基础理论的探索,形成的“科研成果”也往往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为食品安全规制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其实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梳理和探索,力求找出食品安全规制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和政治学理论与技术体系在理论上契合点和支撑点,为其持续有效规制提供理论保障。

第二,学科视角比较单一。研究主要集中在工程、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缺乏对食品安全规制研究的多学科视角;尤其是在社会科学基础理沦方面,研究的缺陷更为突出,因为食品安全的研究难度很大,要具有食品安全技术知识,又要有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结构,所以导致食品安全的研究缺乏理念、价值、理论的支撑。甚至很多人认为食品安全只是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这些人有学界的、也有政府机构的,而从2003年席卷全球的“非典”事件到2008年震惊世界的“三聚氰胺”事件,都说明了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经济问题,还是严重、严肃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法律问题,涉及到消费者和每个公民个基本人权,还很可能危机社会稳定以及执政党的声誉。

第三,规制主体缺失。食品安全规制所调整的对象是食品安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其一是国家(政府)进行食品安全宏观规制所产生的国家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关系;其二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的食品安全管理关系;其三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之间的食品安全协作关系;其四是食品企业行会与食品生产者、食品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其五是政府与食品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食品安全监管机关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之间的食品安全监管关系。由于利益形成纵横交错、上下互动、内外结合多维度、多向度的利益关系、结构与格局,促使利益关系突破了传统民法对市场经济主体的法律规范,出现了国家主体、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与消费者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过程的多元规制关系,形成食品安全经济法规制的理论支点。而全国现在的研究往往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强调政府在食品安全规制中的责任,没有重视社会中间主体、市场主体在食品安全规制中的作用,更没有意识到公众参与对食品安全规制的社会性意义,所以,我们倡导在全国特殊的国情下。要建立行政性规制模式、经济性规制模式和社会性规制模式,强化政府、市场、行会组织、消费者和社会媒体的综合监督。

第四,缺乏对地区差异的考量。研究的参照系多是依据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规制模式,导致研究结论的模式化太强,研究结论不具有可操作性。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幅员辽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甚至在饮食文化存在很多差异和特色。比如,在城市上,我国有上海、北京等国际化大都市,有东南沿海率先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也有中西部一些中小城市;在区域上,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差异;更突出和严重的是城乡差异。城市与农村在食品安全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农村又可以分为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以农为主的传统农村社区和城郊农村社区,他们都在食品安全防控上有着特殊的需求和特点。更不要说我国饮食文化南北、东中西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当前的研究,面上的研究较多,点上的研究较少。常规性的研究较多,特色化的研究不足的情况。所以,我们的研究希望能够凸显我国区域、城乡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的研究,提高食品安全规制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四、我国食品安全多元规制模式研究的创新

我国食品安全多元规制模式是一种整合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以多元主体为载体,形成了行政性规制模式、经济性规制模式和社会性规制模式的多元规制模式,它是以政府规制为主导,第三部门规制为基础,市场规制为主体,合理配置食品安全规制的权力,建构功能互补、力量互动和机制协调的食品安全多元规制模式。该模式在研究上突出主体创新、价值创新、方法创新和观点创新,力求使研究突破食品安全规制一维价值、一元主体,考量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社会主体多元的基础上,整合政府、社会第三部门组织、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公众的参与,形成多元主体的互动共促。

第一。主体创新。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社会利益格局、利益结构和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使得社会结构、制度建构和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转变,为新的食品安全规制模式构建提出了要求和赋予了可能。市场失灵为现代政府管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食品这种典型的经验性消费品,解决市场失灵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制定相关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等法律手段,增加食品卫生等有关信息的透明度,尽可能降低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那么,究竟是由市场还是由政府来提供食品安全管制?相对于市场来说,政府提供食品安全管制的成本更低,尽管可能受到

政府失灵的制约。政府规制主体重在行使制度设计、标准制定、法律体系的架构、市场管理、法律责任追究等宏观和中观的权力行为。

社会中间层是为政府干预市场,市场影响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起中介作用的主体,具有辅助政府管理的作用。在食品安全规制中社会中间层发挥协管功能,重在为政府规制提供服务、干预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协调市场主体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冲突等中观和微观权利行为。食品安全事关社会中的每个人,政府与社会中间层履行的规制职责以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而依据的制定是公共意志的体现,具有公共理性,因此消费者有权利监督政府行为和社会中间层行为,在其权益受到侵害之后可以通过投诉或诉讼等方式启动公力救济,配合国家机关的规制,社会舆论也可以通过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使得食品生产过程“阳光化”。我们知道无论是政府、社会中间层还是社会公众都无法成为食品安全规制单独的、单一的力量。只有通过政府的主导、社会中间层的整合、市场主体的自律、社会公众参与以及社会媒体的监督,构建“政府-企业-社会中间层-公众-社会媒体”五位一体的食品安全多元规制模式。

第二,价值创新。法律的安全价值是指法律能为主体提供一定的法律秩序,应对主体的行为有预先确定的模式,并应对行为法律后果加以明确宣示。使人们在行为之前即可预见法律对自己行为的态度,避免招致不测风险,从而使行为状况稳定化,并尽可能地延续下去。法律安全价值特征为预见性、确定性和稳定性。安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对安全的渴望是人们的一种本能反映,人们要求在生命、身体、财产和自由等方面得到保护,而且这种需要会在他的整个一生中一直以某种形式伴随着他。

从安全价值的主体来看,安全价值包括微观安全、中观安全和宏观安全。微观安全是指社会成员的人身、财产、健康、生命等免于受到外界侵害的现实可能:中观安全则是指社会组织能够保持健康、持续、协调的运行,而不受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的干扰和影响;宏观安全指国家体系中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系统不受来自外界压力而发生畸形或崩溃。食品安全对于个人、组织和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就微观而言,食品安全与个人的生命与健康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前我国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给消费者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食品对于消费者的健康有着潜伏性、累积性和突发性的影响。就中观而言,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如果食品生产企业不能保证其产品的质量安全。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会给企业自身带来安全风险即企业将不能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显然这一点并非每一个企业都能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就宏观而言,食品作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生存资料,和整个社会系统的运行密不可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食品安全对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家形象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食品安全小而言之对经济发展造成冲击,大而言之则可影响到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从安全价值的内容来看,安全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环境安全、军事安全、食品安全等。食品安全是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军事安全等安全的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在重视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的同时忽视了食品安全,主要因为食品安全没有前者的表现那么突出和明显。但近年来不仅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在一国范围之内所发生的食品安全给世人敲响了警钟,食品安全不仅重要,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比前者更具有深远影响,食品安全的价值取向由一维价值发展为公共安全、经济发展、政治合法与社会和谐的多维价值取向。

第三,方法创新。因为食品安全的复杂性,我们综合运用了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的分析方法,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

其一,凸显了社会学的方法,主要体现社会结构与功能理论与社会流动理论的结合。传统社会契约论基础上构建的“政治国家――市民社会”的两元社会结构下出现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现象,社会呼唤新的社会组织、力量和主体参与对食品安全的规制。动态社会契约论构建了从政府、个人的二元社会主体结构到政府、第三种力量、个人三元社会主体结构,并且形成了三元互动协调结构下多元权利形态社会动态理论的确立,从自然法、契约论的角度论证了第三种力量作为我国食品安全社会性规制主体存在的理论基础,而社会流动理论更凸显了食品安全规制的重要性。

其二,综合了经济学的方法。经济人假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可以用来分析人类行为的基本方面。食品安全规制过程中的主体,不可避免的受到经济人假设的影响,规制者在监管的过程中,自利性决定了其必定是追求自认为是最大的价值目标。受规制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可能穷尽一切办法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可能出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还可能出现消费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来判断决策或行动的效率与效益。采用成本与收益方法的分析规制模式中各主体的利益得失,衡量规制模式的最优选择和建构。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双方拥有的相关信息不对称,其中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信息,而且双方都知道这种不对称信息的分布状况。所谓的“柠檬市场”,这种现象在食品市场上的表现就是消费者对食品的不信任和劣质食品通过低价行为驱逐合格食品,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容易产生搭便车问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只能南政府承担。

其三,强化了法学的方法。法学的分析方法除了规范分析,更重要的是运用权利义务――权力责任的范式进行分析。食品安全规制就是对消费者权利、利益的保护,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对企业责任的追究,并上升到对消费者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保护。生存权作为法律概念不仅指每一个生命得以延续的权利,即人作为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保障的权利,也指人的生命不受非法剥夺的权利以及人有尊严地活着的权利。发展权的基本要求在于在满足生存的基础上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平等、自由、充分的开发自己的能力和发展自己的个性。但就发展权而言,我国城乡、区域之间的公民发展尚未达到公平、自由和充分,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差距悬殊。不同个人不同群体之间因经济条件、生存环境、制度政策等差异而在食品消费上有所不同。在食品结构和质量上,强势群体所消费的食品结构多样,质量上乘,食品安全相对高于弱势群体。在我国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严重于城市,强势群体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

要低于弱势群体。食品安全监管应立足于保障个人生存权基础之上,以促进发展权的实现为取向。

第四,观点创新。根据我国食品安全规制存在的问题,基于动态社会契约论的理论支撑和社会管理模式的变迁发展,食品安全规制的主体也由两元主体向三元主体变迁发展。由政府、个人的二元社会主体结构发展为政府、第三部门、个人三元社会主体结构,并形成了三元互动结构下权利(权力)形态,于是我们提出构建我国食品安全多元规制模式。我国食品安全多元规制模式是一种整合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的多元规制模式,它是以行政性规制为主导,第三部门规制为基础,市场规制为主体,合理配置食品安全规制的权力,建构功能互补、力量互动和机制协调的食品安全多元规制模式。

基于政府、第三部门、市场主体、消费者多元主体形成的行政性规制模式、社会性规制模式和经济性规制模式。行政性规制模式是指政府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法律和行政管理手段来对食品安全进行规制的机制、体制和模式的总称,主要通过制定行政规制体制、颁布规制法律、法规和执行法律法规并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制裁。经济性规制模式主要是指食品市场的利益相关者、生产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等通过市场经济手段来实现对食品安全的规制,它主要通过市场价格、信誉、信用、产权、信息和消费者购买指数等经济手段进行规制,具有规制的动力强、规制的效果持久、规制成本低等特点。社会性规制模式是指通过食品中介组织、行业协会、自治组织等第三部门组织来促进食品安全制度形成时的利益参与、制度创新、社会约束,建构社会力量实现对食品安全的社会性规制,它具有规制成本低、规制效力强和规制方式灵活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林闽钢、许金梁,中国转型期食品安全问题的政府规制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8(10)。

[2]张涛,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研究,[博士论文],重庆: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2005。

[3]唐晓纯,多视角下的食品安全预警体系[J]中国软科学,2008(6)。

[4]张锋,论我国食品安全的社会性规制[J]社会科学辑刊,2007(5)。

[5](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译本)[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6]郑杭生、洪大用,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安全隐患与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

[7]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m]朱绍文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食品安全与经济篇10

我国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职能的历史转换

我国政府在食品卫生与安全监管中的职能转变可以从相关立法的演化中看出来。从1965年8月国务院批转的《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到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其立法过程表明:我国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立法不仅在立法层级上经历了一个从规章到行政法规再上升到法律的过程,而且在立法功能和立法结构上也实现了从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到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整体转型。具体而言,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政府对食品卫生实施内部全面管理的阶段

对食品卫生实施内部全面管理的阶段主要是从建国后至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出台之前。该阶段对食品卫生监管的主要特点是:政企不分,政府作为食品行业的主要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对食品卫生实施内部的全面管理。这种内部全面管理的政府职能定位不但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而且是适应当时食品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实际需要的。这一阶段主要相关的法律文件包括1965年8月国务院批转的《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和1979年国务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这种内部全面管理的特点在上述两个文件中得到集中的体现。例如,根据1965年《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第二三四五六条的规定,在具体管理职责分配上,将食品卫生管理作为生产行为或经营行为的一个环节加以要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是食品卫生管理的主要承担者,而卫生部门只是处于监督和技术指导的协助地位。197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一切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包括集体食堂)所生产,经营的以及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准许上市的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包装材料,在生产、加工、收购、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的卫生状况,都属于本条例管理的范围。显然该条款将一些私营企业的食品卫生也纳入了调整的范围,这是一个较大的进步,但从其第四章第16条依然可以看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主管部门依然是食品卫生管理的主要承担者。

政府对食品卫生实施外部监督管理为主的阶段

政府对食品卫生实施国家外部监督管理为主的阶段主要是从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通过至2004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这一阶段主要的法律文件包括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和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政企逐渐分开,食品的生产者、经营者不再是国家食品卫生管理部门的组成部分,而是逐渐成为依法承担义务和责任的市场主体,其主管部门对食品卫生的管理角色也逐渐被弱化。相应地,国家实行食品卫生外部监督制度,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中成为国家管理的主体。在对食品卫生实施内部全面管理的阶段,政企不分,食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及其主管部门就是食品卫生的主要管理者,作为与生产经营要素相对较远的卫生行政部门只是处于一个协助的地位。而到了国家对食品卫生实施外部监督管理为主的阶段,强调食品生产者,经营者市场主体的情况下,卫生行政部门在国家卫生监督管理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国家作为食品卫生外部监督者的功能和手段随之得到进一步强化。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第六章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主管部门负责本系统的食品卫生工作,但法律责任部分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管部门的具体权力和责任规定较少,只是对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主要做了规定。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继续实行食品卫生国家监督制度,但不再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管部门的职责进行规定,而是在继续强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职权的同时,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的食品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卫生管理工作”。

国家对食品安全实施动态监控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自2004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开始至今现行的法律文件主要包括200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此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市场经济机制建立并日益健全,食品卫生只是保障食品安全其中的一个环节,保障食品安全才是政府监管的目标,食品生产流通体制促使政府必须对食品安全实施动态监控。在上述两个阶段,政府将食品卫生作为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以及食品加工工艺的不断转变,包括食品卫生在内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政府监管的目标。当前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基础在于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市场,帮助消费者如何选择安全的食品。这就给政府监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政府在对食品安全实施动态监控的同时,还要成为食品安全方面的技术专家,尽快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性政府的转变。

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影响政府职能历史转换的因素

我国政府对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经历了从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内部全面管理到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动态监控的职能转型。影响这种历史转型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政府职能的总体定位和食品安全的现状。

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职能的总体定位

对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的监管只是政府管理社会一个具体方面,除此之外。政府还需要对社会治安等其它社会问题进行行政管理。因此,政府在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职能定位必然受制于政府职能的总体定位。基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发展历程,政府职能的总体定位也在不断地转型。从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型政府,无限型政府和政策型政府向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服务型政府、有限性政府和法治型政府逐步转变。

为此,我国在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政府职能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转换。从对食品卫生实行内部全面管理到对食品卫生实行国家监督为主,再到对食品安全实施政府动态监控,体现出政府对食品行业的监管逐渐从内部向外部,从形式向实质的管理职能的演化。在当前政府监管职能定位下,政府对食品安全承担的是一种外部监管责任,而没有了在全面监管阶段政府作为食品生产经营者因食品违法而需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这种鲜明的对照体现了当前法治政府的显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