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的重点章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5:17

教育学的重点章节篇1

我国的环境教育经过30多年的实践,仍存在诸多的不足,对环境教育的“本土化”研究相对较弱;对环境课程资源认识不够充分;未形成系统的环境教育课程网络。本文以成都第七中学和南充高级中学两所部级重点中学的环境教育为研究对象,并对两所学校3个年级12个班进行问卷调查,以探索在四川省重点中学如何建立环境教育课程网络体系,为中学环境教育的实施与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环境教育教材及课程

据调查,两所重点中学以及省内多数学校均使用人教版教材,涉及的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程主要有生物学、地理学和化学。经过整理,教材中的具体章节内容见表1(地理学和化学章节略)。针对生物学科渗透式教育存在的不足,现对环境教育教材从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内容、品德教育三类内容出发,再结合国内其他环境教育教材,尝试设计适合中学生的环境教育选修教材,具体章节设计见表2。第1章主要是概述人类与环境的重要关系;第2章设计为环境教育中最为基础的生态系统方面,试图建立一个全面的环境观;第3~7章涉及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全球热点环境问题,扩展学生视野;第8章是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保护环境、保护自己的长远发展之路,以学生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对全球的环境问题进行总结。此外,根据每一个章节环境教育的内容,侧重点也不同。如第2章“生物和生物圈”一节主要是让学生意识到人类对地球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人类是依赖于地球而生存,生态环境需要大家爱护;第3章“我们周围的大气”中由于大气污染是学生较为了解的,因此重点放在相关的生活常识上;第8章“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的重点则放在培养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上,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价值观等。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结合环境教育课程内容,开展各种环境实践活动,本文以2所部级重点中学为例,进行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构建,对教材内容配备环境实践活动进行初步构想(表3):环境教育课程的实践活动,应根据当地的现有资源并结合每一章节的主题内容进行实施。同时,可联合当地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科技馆、环保局、国土资源局等开展多方位立体的环境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丰富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对有效促进知识的吸收与理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多形式教学活动

课堂中应摈弃“课程即教材”的观念,避免造成课堂枯燥乏味,内容苍白,形式单一,应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强化环境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应善于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途径开展多形式教学活动。(1)指导学生通过收集、阅读环保资料以及实地调查等活动,广泛收集相关材料来为教学服务。如第3章“我们身边的大气”一节,可让学生利用BBS或其他媒介收集国内最近的几次大型大气污染事件,并根据教材上的知识原理,分析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应用2014年春节前后四川成都、南充等地空气达到重度污染的典型例子,让学生认识到大气污染的严重性,产生危机感,让学生掌握环境知识,培养环境意识,同时增强参与意识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决心和能力。(2)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环保长廊”、班级黑板报、环保报刊等环境教育宣传阵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及时更新典型或最新环境污染事件,尤其是“本土化”环境事件。可增强学生的全局意识,培养他们关注周围问题及主人翁意识。(3)积极开展环保系列讲座或科普活动。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地专家资源,开展一系列环保讲座或科普活动,如南充市高级中学可以定期请环保局、监测站、污水处理厂专业人员或当地高校教师进行环保知识讲座,在中学校园内进行普及环保知识。

4环境教育课程评价

教育学的重点章节篇2

以《小学德育纲要》为依据,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同志的“三个代表”、胡总书记的”八荣八耻”和教育法规为指导,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环保教育为中心,以养成教育为基本内容,在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加强“三结合”教育,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二、工作要点

(一)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1、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勤奋学习。

2、继续深入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通过传统节日、国旗下讲话、歌曲传唱等形式,大力开展国情教育和民族历史教育。在小学五年级中大力开展“民族精神章”活动。

(二)加强养成教育

1、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要抓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礼仪常规要求》的学习,开创我校的德育特色。

2、继续深入开展雏鹰争章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少先队员中开展“我在争章活动中的点滴进步”征文比赛。

3、养成教育融于队活动中,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有计划地组织好每周一次的班会课和主题队,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养成教育的系列活动,提高队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4、抓好少先队自身建设,健全少先队组织,培养少先队干部。大队部抓好大队委的培养,中队抓好中队干部的培养,同时设立各种实践岗位,让不同层次的队员在力所能级的岗位中得到发展。

5、认真执行区少先队工作考核意见。认真做好少先队的常规工作,定期召开大、中、小队干部例会,并做好会议记录,每年度对队干部至少培训三次,中小队活动每月至少一次。

(三)抓好阵地建设

1、进一步抓好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注重实效,改革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的形式和内容,本学期每月分别以“尊师重教”“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力求做到内容详实,针对性强,有感而发

2、充分利用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校园文明佳事,尤其是校园环保方面的,树立榜样。建立一支学生小记者队伍,及时采集学生间的好人好事,加大宣传力度。

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如图书角、学生作品展示角等,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开展“优美教室”评比活动。

4、加强少先队鼓号队的建设,努力创造条件,组建一支训练有素的少先队鼓号队,不断加强鼓号队的训练、管理,规范少先队鼓号队队伍的建设。

5、加强值周工作,通过“红领巾值岗”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学期初要对值周教师和值周生进行岗前培训,力争通过值周教师和值周生的共同努力,对我们校园的卫生、课间秩序、路队纪律等方面的良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四)抓好本学期大队部重点工作

1、爱国主义教育

2、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做到“杂物不乱扔,讲话低声调,下课不打闹,人人有礼貌“的一日常规。

三、具体每月工作安排

九月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启动争民族精神章

2、各中队制定中队活动计划

3、庆祝教师节活动:举行一次《我爱您—敬爱的老师》为主题的中队活动,出一期庆祝教师节的专题黑板报,送一句祝福老师的话语,争尊师章

4、针对校园中的随手乱垃圾现象,以“弯弯腰拾贝壳,我们的校园更清洁”为口号,号召少先队员人人争当校园美容师,为创建和谐校园出一份力,添一份彩,开展“红领巾拾贝壳”实践活动,争清洁章,成立“拾贝壳环卫队”

5、以“中秋的来历、中秋的习俗、中秋的故事、中秋的物理现象”为内容开展“中秋节”主题教育

十月

1、庆祝国庆(各中队举行“美丽的祖国,可爱的家乡”主题班会)争民族精神章。

2、重阳节敬老活动(号召每位少先队员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做一件事)争敬老章3、一年级新生入队前教育,争入队章

4、组织建队日活动。

5、鼓号队训练。

十一月

1、“环保在我心中”绘画、征文大赛争环保章

2、11月9日中国消防宣传日(消防节),宣传学习消防知识争安全章

3、11月第四个星期四感恩节,各中队围绕“感恩节”开展活动争爱心章

4、优美教室评比。

5、鼓号队训练。

十二月

1、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开展回顾“屈辱的历史”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拾贝壳环卫队”优秀队员评比,争清洁章

3、“我在争章活动中的点滴进步”征文比赛争小作家章

4、宣传2008年“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争奥运章

5、庆祝元旦活动。

6、鼓号队训练。

一月份:

1.期末班队工作总结,上交各类记载本。

教育学的重点章节篇3

关键词:体操;普修课;教材;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82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7-0101-04

GymnasticstextbookReformofUniversityphysicaleducationsincethefoundingofpRC

LiChunhua1,wanGBohua2

(1.Departmentofphysicaleducation,wenzhouUniversity,wenzhou325035,ZhejiangChina;2.physicaleducationDepartmentof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00,ZhejiangChina)

abstract:inordertostrengthenthecollegegymnasticsteachingreform,thepaperreviewsthecontentandchangeofsevendifferentversionsofgymnasticstextbooks(compulsorycourse)andexplainstheimpactofthehistoricalbackgroundonthecontentandsystemofgymnastictextbooks.itproposesthatthecontentdesignofthetextbookshouldbeinlinewiththegoalofthecourse,basedontheactualconditioninmiddleandprimaryschoolsandteachertrainingoriented.theselectionofthecontextshouldreflectthedevelopmentofthetimeandmeettheneedofthestudentsinjobhunting.thegymnasticteachingsystemfocusedonfitnessshouldbebuilt.

Keywords:gymnastics;compulsorycourse;materials;reform;research

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体操课程作为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它被列为9门主干课程之一,与其它课程一起担负着培养合格体育师资的重任。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以及对建国以来7部国家统编体操教材研究发现,体操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已经重新构建,教学时数持续削减,如何从丰富多彩的体操运动中选择并设置教材内容,突出适应性、健身性、科学性的教材特点,使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我国普通高校课程改革的热点课题。为了建设更加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培养目标的需要,进一步设置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材体系,通过对体操课程目标的认识,构建符合当前学校体育教学实际、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体育教育发展需要的体育专业体操教材。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研究对象主要是建国以来高等体育院校和普通高校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使用的7种不同版本的《体操》(普修)教材。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研究法查阅并研究我国建国以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不同时期和不同版本体操教材、体育史、学校体育学以及体育教材改革与发展等有关文献书籍,深入了解本课题研究现状,并针对本课题现状进行研究。

1.2.2比较分析法对1961-2005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7部全国统编体操教材在章节结构及其内容变更上进行比较分析。

1.2.2专家咨询法论文的选题、研究设计、实施过程中向体操界部分知名专家、学校体育方面的专家教授咨询,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

2结果与分析

2.1体操教材内容变更的主要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共出版了7部本科体操统编教材(1961年版、1979年版、1985年版、1987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2005年版)。通过对各部教材的结构和章节内容设置进行分析,可将其内容的变更初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1.1起步构建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中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体育事业开始得到稳定的发展,学校体育教材也逐步开始构建。高教部于1961年编订并颁布了全国统一使用的《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同时编写了《高等学校男/女生普通体育课教学参考书》。根据这一大纲及参考书,人民体育出版社于同年出版了建国第一本体育系通用体操讲义教材。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这本全国性的《体操》教材一直沿用了18年,它的内容设置上注

投稿日期:2009-03-18

作者简介:李春华,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社会学。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丰富竞赛组织与裁判评分知识,符合我国体操教材起步阶段的国情和高校体育专业的实际,是一本针对性强、跨时代具有开拓意义的教材。而且成为以后体操教材修订和编写的重要基础。

2.1.2恢复、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这阶段共出版了三本全国性体操本科教材,1979年版体育院系通用体操教材从总体上来讲有较大的突破,在教材编写中适当的注重了教材的先进性,但很大程度的存在着以技术为中心的现象;1985年版体育院系通用体操教材是1979年版的扩充和完善;1987年版全国高等学校试用《体操》(第一版)教材诞生,标志着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长期以来单一采用体育学院教材的历史宣告结束。教材的内容更具针对性与系统性,结构设置,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2.1.3改革完善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1995年版教材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精神及必修(普修)体操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编写,首次明确体操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修教材。因此,该教材首次打破了以往教材的内容体系,删除了训练、科研方法等章节,大量削减与体操教学联系不强的内容,贯彻学以致用原则,侧重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以及中学实际需要的内容;2000年版高等学校《体操》(第三版)教材、2005年版高等学校《体操》教材增加了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先进教育理念,丰富并主导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高等院校的教材更新较快,基本跟上了课程改革的步伐。相对而言体育院校的教材却较滞后,一直未有新教材问世,这一阶段高等院校体育专业体操教材改革力度空前加大,教材品种多样化趋势进一步加深,无论从内容还是体系上都有了重大突破。尤其是2005年版高等学校教材较好的满足了课程改革的要求。可见教材的设置正处于逐渐完善的过程中。

2.2体操教材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由于各种不同版本在章名、章节以及相同内容所归属的章节有较大变化,我们根据章节数、章节内容将这两大部分分开进行对比分析

2.2.1体操理论方面对比分析选取建国以来我国7种版本全国统编高校体育专业本科《体操》普修教材进行研究(表1)。

表17种版本体操教材章节数的变化

1961年版1979年版1985年版1987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2005年版体育院系体育院系体育系高等学校高等学校高等学校高等学校本科讲义通用教材通用教材试用教材教材教材教材20章18章21章12章9章9章7章从表1中可看出,从1987年版《体操》教材开始理论部分章节数减少幅度较大,1984年版《体操》教材从21章锐减到12章,几乎减少了一半。造成这种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1961年版本虽设立21个章节,但内容比较简单。1979年版本删除部分并合并了几个章节,增加了基本体操以及科研方法等内容,教学与训练方面内容更加系统、更加科学。1985年版是1979年版的充实与完善,增设了体操教学工作方面的计划与考核章节,并将基本体操内容扩充为章节专门论述。这时的体操教材(普修)与专修课的教材一致,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象,避免教学上混乱,按照教育部1985年组织审定的体操教学大纲编写的要求,1987版《体操》教材将普修与专修这两门课程分开,分别有了《体操》普修教材与《体操》专修教材,像体操科研与训练这些章节就专门编入专修课程的教材中。2)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986年国家教委相关部门将体操、球类、田径3门课时数多的时数大幅度下调,体操课从以前的342学时降低到210学时,1991年后又降低到170学时,到1997年国家教委印发的新课程方案仅剩下90学时。为了适应我国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总体改革的需要,1995年版《体操》教材精简了体操课的教学内容,删除了体操训练、科研方法,大幅减少了体操技术动作与技术分析内容。③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一些新型的热门内容:如基本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以及体育舞蹈等逐渐从体操课程中分离出来形成各自专门的课程,相关章节内容自然也从原来教材中分离出去。通过对7种不同版本体操教材理论部分的比较发现,无论《体操》教材如何发展变化,不同版本的教材都包含如下内容:体操概述(论)、体操术语、基本体操(或徒手体操)、队列队形、保护与帮助、体操教学、体操竞赛的组织与欣赏等。从7种版本体操教材对比可以看出,以上几个章节内容是体操课程的核心部分,相对比较稳定成熟,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动态地更新补充以上章节的具体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2.2.2体操教材技术动作对比分析对比分析7种版本教材的技术部分发现,除了基本体操(或徒手体操)与队列队形变化不大外,其他的动作教材则变化很大,同时动作难度要求普遍降低。1995年版《体操》教材中取消了男子鞍马、吊环、女子高低杠和平衡木这四个项目,只是放在最后一章进行简介;2000年版教材在1995年版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更新,首次将体操与健身单列一章进行阐述,增强和突出了体操的实用价值;2005年版对教材类别的构建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对每个动作的教学辅助练习、规格以及动作要领进行了阐述,进一步增强和突出了体操的实用价值,有助与人们更加全面认识体操和体操功能的发挥。同时保留下来的单杠、双杠、技巧、跳跃项目的数量有所减少,动作难度也明显降低。长期以来我国《体操》教材实践部分受原苏联模式的影响,以训练角度进行考虑以竞技体操为基本框架。随着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不断发展以及体育院系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个框架与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不相符合,造成学生不需要的技能硬要学生掌握,而学生十分需要掌握的技能却无法得到较好的掌握。在体操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依据,是教师从事“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的材料,同时,教材还是检查教学质量的客观标准,也是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条件,因此无论是对高等教育还是体操运动发展来说,编写一本好的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体操运动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而编写一本好的教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通过调查访问和对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的结果表明,影响体育院系体操教材设计与编写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的变化、体育院系培养目标和任务、学校体育发展趋势、编写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体操教学规律和原则、教学对象的特点、体操运动的发展趋势等。

2.3确定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目标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以前受前苏联课程体系的影响以竞技项目和运动技术为主线编排,突显了教材的竞技性成份,难以反映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性质,有悖于现代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质量标准。培养目标是动态的,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培养目标也要相应地更新。2003年国家教育部体育与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颁布的《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并适应中小学体育教学,对“合格师资”又增加了新的内涵,这就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向中小学输送的毕业生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无疑,这些变化必将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或课程体系改革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1]。如今体操课程目标是根据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体操运动的自身特点而制定的,体操教材内容的选择、安排只有符合体操教学目标,并能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贡献,体操教材才是有用之材[2]。为了更加科学和深入研究体操教材内容体系,现将体操课程总目标分为若干子目标。具体方法:以体操课程总目标为基础,对照2003年国家教育部体育与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颁布的《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根据新形势下中小学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师的要求,通过走访学校体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同时向体操教学理论与实践领域的权威专家发放问卷,最终确定将体操课程目标分为6个子目标(表2)。在子目标中蕴含了对学生掌握体操理论知识、技术、教学技能、竞赛欣赏、教学方法与运用以及生存技能的掌握等,注重学生对体操基本理论,基本技术、竞赛欣赏、教学技能的理解和运用。通过专家对6项子目标的权重分配调查,对子目标重新排序01(0.28),02(0.18),03(0.14),04(0.18),05(0.15),06(0.07)由此可以看到,子目标中突出了体操课程培养学生的教学与组织能力、指导体操练习方法、培养学生健身指导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符合当前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形势,与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思路相吻合,反映出体操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改变过去重技术、轻能力,重传承、轻创造的教学模式,为体操教材内容的选择和框架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3]。

表2体操课程目标

课程总目标课程子目标代号内容权重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合格中小学校体育教师所必备的体操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并能运用体操手段在全民健身中指导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生活与生存技能,使之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与生存需要。0(1)

0(2)

0(3)

0(4)

0(5)

0(6)培养学生具有合格的学校体育

教师所必备体操教学与组织能力

掌握体操练习方法,培养

学生进行健身指导能力

掌握基本体操比赛和欣赏

体操比赛,策划组织基本体操比赛能力

掌握体操基本理论,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掌握体操基本技术,培养

学生健全的心理和审美能力

掌握一些实用类体操提高学生

的生活与生存技能。0.28

0.18

0.14

0.18

0.15

0.072.4确定体操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价值取向

2.4.1体操教学自身特点回顾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教学历程,20世纪50~60年代,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目标受前苏联学校体操教学思想的影响,以体操基本动作的学习为基础,以提高竞技体操技术为主要目标,强调课程内容结构的严谨性与系统性。到70~80年代重视体质教育思想,我们的体操教学多是围绕着技术教学进行,教学模式引用运动训练体系,强调的是对人的生物学改造。但是,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人们逐渐认识到以往竞技化的体操课程内容设置对培养宽口径的人才不利,不符合培养体育师资的基本方向,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教学存在着许多有待于着力改革的地方。人们逐步开始思考体操课程在文化、教育、健身与娱乐等方面的功能开发,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让体操教材内容的编写更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我们通过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去认识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教学目标,不难发现体操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体操学习让学生掌握体操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达到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学校体育管理者、社会体育指导等所应具备的能力。而以前的体操教学强调对技术数量和难度的掌握,从技术教学层面提高了体操课程目标,学生就业后所学内容在学校体育教学与社区指导中学了用不上,而该学的基本技能反而没学好,使人们对体操教学的认识出现一些偏离。了解体操教学的本质与内涵,有利于在构建体操教材内容体系的中把握教材重点。因此在编写体操教材内容时要注重两个方面考虑:第一,体操教材内容方面应选择与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体操课程目标一致,注重加强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所需的基本技能,如指挥队列队形练习、课堂组织教学方面的指导、体操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以及在教学中保护与帮助等等;第二,选择体操教材的具体内容方面应淡化技术动作教学,选择富有趣味性、形式多样、简单易行以及健身性的身体基本练习和方法,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另外在内容的选择方面,适当吸收竞技体操的文化内涵(包括名词、术语),充实体操教学的内容。

2.4.2适应社会发展社会的价值取向强调课程要注重现实社会问题,并认为社会价值赋予课程发展的现实性标准及变革的直接动力。如果说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构成了各类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总体指导思想和依据,那么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需求则不仅构成了学生身心发展具体内容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构成了课程选择与发展的客观制约因素。课程内容选择必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与完善,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课程内容选择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大众体育文化传播的繁荣为新时期学校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于是出现了形体性体操、娱乐表演性体操、体能型体操、健身性体操、灵巧型体操等内容的改革研究。如何将它们纳入到体操课程内容设置的整体构架体系之中,还是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

2.4.3学生的求职需要2003年国家教育部体育与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颁布的《课程方案》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毕业生适宜到中等学校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从事学校体育管理以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近年来,随着学校体育对人才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已有大量的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加入到小学体育教学工作队伍,而且这种态势呈上升趋势。因此,在编写体操教材内容时,应把中小学的体育大纲作为主要依据。2001年开始实施教育部颁布的体育《课程标准》、中学《体育与健康》大纲中,从小学到高中的各个年级,都把体操教学作为重点并安排了大量的体操内容。在编写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材内容时,应把它作为主要依据,同时在它的基础上适当补充提高;另外在体操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增加一些体操比赛与欣赏,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审美能力,介绍一些群众健身所需的体操练习方法,如一些实用类体操,以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3结论与建议

1)体操教材从无到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教材内容与设置均反映了当时的教材发展。教材的设置正处于逐渐完善的过程中。

2)体操教材内容的编写应与体操课程目标为指导,符合体操教学自身特点适应社会发展,顺应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和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

3)教材改革应注意突出师范性,让学生掌握体操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体操教学指导能力、健身指导能力等。

4)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掌握一些实用性体操以提高学生的生活与生存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1997年国家教委印发的新课程方案仅剩下90学时,为了适应这种改革变化,教材编写应注意精简教材突出重点,教学方法应重视改革,突出重点,提高效益。另外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充分利用课外练习弥补教学时数的不足。

6)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及时、适时地更新教材,通过跟踪调查建立信息反馈系统掌握师生对教材的反馈情况。尽可能吸取先进的体操理论知识和科研成果,对原有的知识内容进行必要的淘汰更新,使之符合当今社会的需要。

7)电子教材的选编将使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体操教材更科学合理、实用。

参考文献:

[1]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3):51-57.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3]吴维铭.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体操》教材整体框架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811-813.

[4]陈显松.体操必修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4,12(10):926.

[5]王伯华.关于建国以来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教材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349-351.

[6]《体操》编选小组.体育学院体操讲义.体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61.

[7]《体操》编写组.体育系通用教材.体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9.

[8]《体操》编写组.体育系通用教材.体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

[9]体操教材编写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10]柳光植,李德孝,等.高等学校教材.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1]黄炎.高等学校教材.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教育学的重点章节篇4

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所以需要迅速完成从普通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这要求高职学生必须尽快明确和内化职业素质,使自己符合未来岗位要求。为实现上述目标,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开设了“民航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在课程目标、单元设置、教学方法、评价等方面都充分考虑了民航行业文化和民航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一)民航职业素质教育的课程目标紧扣民航业核心文化要求民航的行业核心文化是持续安全和优质服务,民航类高职院校作为民航类教育机构,承担为民航业培养人才的任务,所以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过程中也要紧紧把握持续安全和优质服务这两点不放松,以期能为民航业输送合格的人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民航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将民航持续安全和优质服务的文化理念深入渗透到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1)认知方面。学生能够说出并理解民航职业素质的内涵、本校教育体系、分项素质板块及其对应的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2)情感方面。学生喜欢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和活动形式,强化学生对持续安全、高质量服务要求的认同。(3)行为方面。学生能主动投入到校内外各类职业素质教育教学活动中去,部分学生能独立制定、组织一定类别和规模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

(二)纵横向系统设计教学章节内容课程内容方面,根据民航职业素质模块划分基本章节,教学章节依据职业素质在行业文化中的重要程度进行有重点的纵、横向设计。

1.课程教学章节设计在纵向上的结构体现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模块式、阶梯层进式、素质板块式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特点。(1)专业模块式:该体系以学校的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民航运输专业等九大专业(群)为职业素质培养群体;(2)阶梯层进式:以年级为时间维度划分不同年级学生的重点职业素质培养任务;(3)素质板块式:将民航职业素质细分为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职业心理素质、科技与人文素质五大素质板块。“民航职业素质教育”中的章节则根据学习时间节点、专业的不同,深入解读五大素质板块。

2.课程单个教学单元的横向结构依据“认识—比较—感受—实践”的设计原则。在每个教学章节中包含知识点探讨、民航特色活动分享、团队或个体的职业素质实践计划与反思。例如在《民航职业交往》教学章节中,包含民航职业交往的概念和理解、与其他职业交往的异同、训练职业交往的常规方法、学校训练民航职业交往的形式。同时结合观摩在第一课堂(课程)、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第三课堂(校内外社会实践)中训练职业交往素质的品牌活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观摩后讨论,提升学生的职业交往能力。

(三)教法上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式教学法”民航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教学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内容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例如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视频论坛、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和过程的理解。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着重体现以下四个特色:(1)参与性。具体教学的热身活动、连接方式、评价讨论都让全体学生参与。(2)体验性。由于学生缺乏实际工作体验,纯理论讲述不能达到教学效果,所以在课程中展示相关人物故事的案例视频,组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类教学活动。(3)开放性。在课程讲授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与需求,在课堂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不同情感认知给予正面引导,允许多种结果和评价。(4)主动性。在课程主题结构和规则之下,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发言、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各种教学活动。

(四)广泛收集民航类岗位优秀员工案例作为教学素材民航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教材使用的是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自编教材《民航职业素质教程》,该教材收集、整理了大量民航行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资料、民航企业文化资料、国内外相关民航影视视频资料、各专业岗位优秀员工资料及成长案例分析资料等,立体、形象地为学生展示民航业的风采和要求,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标杆。

(五)立体式民航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教学评价民航职业素质教育课程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追踪,在每个教学知识点上综合运用学生自我与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以形成对学生的整体评价。该课程的学习结果最终以学生个人职业素质分析报告、职业素质训练方案、个人职业素质养成计划书、训练活动策划等形式呈现,放入学生电子档案并进行规范管理。

二、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几个关键点

要全面提升职业素质教育主导课程质量,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能力,除了领导重视、思想统一外,在具体的课程建设方面有以下关键点需要重视:

(一)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建设要与行业需求相结合高职院校本身就是依托相应行业所生存的,所以高职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内容往往要符合行业需求。民航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在开设和建设前期对民航业的空管、机场、航空公司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关于新入职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现状和素质弱项的调查,取得行业的需求分析。同时在与行业联系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还收集大量的企业文化、岗位工作要求等资料,形成课程的背景资料库。

(二)职业素质教育主导课程建设要与具体职业技能发展相适应不同的职业具有不同的职业素质要求,所以在建设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时要以具体的职业技能群为维度,具体讲解其特有的职业素质。在设计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时要及时掌握专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及时将最新的职业技能发展方向与对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联系起来。因此,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就需要做好针对岗位职业群的调研和行业信息变化的跟踪工作,同时引领学生关注行业动态,养成关注行业发展、关注岗位新技能要求的职业习惯。

(三)与其他职业素质教育类相关课程有效协调职业素质教育的许多素质板块与部分公共课程方向相近,应该注意基础的协调性、统一性,但课程重点不同,设计和教授的要求也应该有所区别。在“民航职业素质教育”中有民航职业形象的章节,但它所讲授的民航职业形象内容应与“沟通礼仪”课程中的具体职业形象设计有不同侧重。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职业形象教育是要在公共形象要求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具有行业特色形象的历史背景、旅客服务要求等要素对自身职业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角色代入感。与“沟通礼仪”相比,“民航职业素质教育”中的民航职业形象应该更具有行业及岗位针对性,做到将公共类科目具体化。

三、结语

教育学的重点章节篇5

一、指导思想|||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德育工作计划和少先队工作计划为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德育活动,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创设良好的班级风貌。|||二、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9人。通过四年级的学习,本班已初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生初步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热爱学校生活,能及时完成作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学习习惯差的近14人,行为差的也有5、6个。全班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习作选材能力弱、乱用标点符号现象严重、阅读理解能力弱等。针对班级的情况,本学期的德育工作重点是文明言行教育。智育方面的重点是学习习惯的再养成教育。|||三、工作目标|||1.进一步加强养成教育,狠抓日常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尤其抓课堂纪律,以提高班级学生的各科学习成绩。|||2.加强德育,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主动学习,继续创建“刻苦、好问、善思、博学”的班集体。|||四、工作要点及措施|||1、德育工作|||①修改完善班规:|||在四年级制定的班规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对班规进行修改完善,让班规切实成为约束学生言行的“武器”,形成良好班风。具体思路:分组对原来的班规进行讨论,去掉不合理的内容,加上符合班级实际的内容,最后由班委商讨,全班同学通过,形成新的班规。|||②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为指导,结合少先队活动,开展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的行为规范教育活动,通过活动,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具体思路:以班委为中心,学习“五个一”精神,在日常生活中逐条落实“五个一”,结合新的奖罚措施,对做得不好的同学进行惩罚教育,对行为标兵进行奖励。|||③加强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每周利用一次晨间谈话时间,向学生宣传法律法规,使学生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动态、身体状况,尤其是对班级中特殊学生的心理沟通,工作更是要做到耐心细致。具体思路:尽量做到与班级中每一位学生谈心一次,对特殊学生要随时关注他的思想动态。|||2、少先队工作|||本学期,班级工作仍以少先队工作为主,积极主动开展少先队的各类活动。|||①开展“我们的主题活动”,利用各种节庆日的教育庆祝活动,进行爱国、尊师等教育。利用重大节日,进行主题教育。在班级内宣传各个节日,开展与节日有关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感染,受到启发,培育民族精神。|||具体思路:以少先队活动为重点,开展活动。|||②雏鹰争章,促言行文明。本学期响应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每月继续开展“文明课间”“文明校外”“文明用膳”“文明进出”等系列行为规范争章活动,促进学生养成文明言行的习惯。|||具体思路:利用晨间谈话时间,向学生明确争章活动的内容,提出争章的要求;在班级里设立文明监督员,在平时留意同学的言行;一月一章,每月底进行三级评定争章。对争到章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对未争到章的同学建立“一帮一”互帮机制。在期末,班级根据四枚奖章的获得情况推荐评选“甬山文明之星”。|||③继续开展传承红帮文化的活动。具体思路:学习红帮吃苦耐劳的精神,内化红帮精神;在班级中征集“红帮校园文化金点子”活动;开展“诚实守信”系列活动。|||2、智育工作:|||①遵循语文学习规律,认真做好教学五认真,准确把握学情,因材施教,在重点难点上下工夫,以促进全班成绩的平稳、扎实地上升。|||②及时向各课任老师了解学情,配合课任老师对学生做好课堂纪律教育。积极配合体卫艺任课老师的教学工作,教育学生上好这些课程,全面发展学生素质。|||③认真组织,积极参加学校的学科竞赛,力争好的成绩。|||3.班干部队伍建设|||采用班干部竞选上岗的策略,改选班干部,成立新的班委。工作思路:首先宣布工作岗位,然后竞选演讲,接着同学选举,产生新的班委。|||①召开第一次班干部会议,明确班干部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②在平时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教给他们工作方法,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③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4.其他工作:|||①利用校讯通、家校本、家访等形式,紧密联系家长。家校结合,做好教育工作。|||②健全卫生制度,抓好三项竞赛。本学期的值日安排也进行了微调,明确值日生的工作,实行包干制。值日组长和卫生委员负责检查工作,切实搞好班级卫生工作。|||③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抓两头,促中间,使全班形成一盘棋,真正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④建立班级图书角,完善班级借书制度,在班级中形成浓郁的读书氛围。|||⑤认真组织、积极参加各类体卫艺小型竞赛,发挥学生才能。||||||五.分月活动安排|||九月:|||1、暑假活动小结,暑假作品评比展示。|||2、班规修订。|||3、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4、班级图书馆开始工作。|||5、出第一期“庆祝教师节”主题黑板报。|||6、体艺活动,准备运动会。|||十月:|||1、开展“文明课间章”争章活动。|||2、重阳节敬老爱老活动。|||3、出第二期“敬老爱幼”主题黑板报|||4、搜集红帮诚信重诺小故事和诚信格言,共建廉洁校园。|||5、体艺活动|||6、五年级军体拳训练。|||十一月:|||1、开展“文明校外章”争章活动。|||2、出好第三期“诚实守信”的主题黑板报3、|||3、组织开展秋游野餐活动;|||4、红帮校园文化建设创意金点子赛;|||5、动手制作诚信廉洁格言小卡片,并互相赠阅。|||十二月:|||1、开展“文明用膳章”争章活动。|||2、出第四期“廉政文化”主题黑板报|||3、召开街道“诚信为本,建设廉洁校园”主题队会|||4、举行迎元旦红帮诚信廉洁故事赛、演讲赛,共建廉洁文化;|||5、《奉化日报》《宁波晚报》小记者重组——登记、收款、领证。|||一月份:|||1、开展“文明进出章”争章活动。|||2、评选班级“甬山文明之星”。

教育学的重点章节篇6

一、踏实抓好校园文化建设,促使自身建设上新台阶。 

就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我们低处着眼、小处着手。先后在学生中间开展了多种教育活动:

常规活动:

1、坚持规范的升旗仪式。每周一全体师生肃立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聆听着国旗下讲话,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风气,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师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

2、规范“红领巾值岗”。本学期对红领巾值岗队员进行重新配备,并进行全员上岗培训。

3、坚持“红领巾检查”的评比制度,每天检查,每周评比,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红领巾值岗队员的一言一行,检查校园的清洁美丽,使校园“文明之花”常开。 

4、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班级黑板报等开展一系列活动,既起到了宣传教育作用,又增长了队员才干。

5、开展主题队会,拓展思想教育主题队会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各中队辅导员能够针对学校大队部的要求,利用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题材,精心设计主题队会,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文明习惯,热爱祖国等方面的教育。大队部组织的专题大队活动,不但丰富了队员们的校园生活,更使广大队员在活动中愉悦身心、受到教育、得到进步。

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进行教育,发展队员才干。除了每年学期的常规活动,如每学期初的班级布置的检查、全校性的卫生大扫除、隆重的开学典礼、家长会、每天常规抽查等活动,我们还开展主题教育,内容贴近学生,形式丰富多彩,教育效果显著。

特色活动:

1、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学校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对队员进行思想教育,并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学校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建队节、重阳节、感恩节、消防宣传日等有利契机,通过举行中队活动、板报宣传栏、亲子小报制作、合唱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国旗下的讲话、红领巾广播等形式在教育中突出主题,培养少先队员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良好的思想品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安全重于泰山,加强法制安全教育。为保证学生的人生安全,确实提高安全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的能力,我校举行安全教育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如消防教育活动,如何避震防震及交通安全教育,预防H1n1甲流疾病的知识讲座等等,把创建平安校园活动继续延伸和扩大,把安全责任意识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确保校园的一方平安

3、“雏鹰争章”争出特色,融入少队活动的每一天。

本学期,我少先大队将“雏鹰争章”活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开学初,我校少先大队就认真建立了“雏鹰争章”活动体系,积极开展整章活动。对每周所争的雏鹰章以表格的形式下发到各中队,让每个队员对所争的章做到心中有数,并积极的努力去争取。少先大队利用每周五周工作总结的时间对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颁章。以班级评章和大队部评章的不同形式先后推出“礼仪章”、“环保章”、“友爱章”、“自护章”、“孝敬章”、“手工章”、“电脑章”、“自护章”、“英语章”、“种植章”、“才艺章”等多种奖章,而且我少先大队根据德育教育的重点将“礼仪章”、“环保章”的颁发贯穿始终。每周每班都有三名学生得到雏鹰章,一学期来,每班都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走上了雏鹰章的领奖台。不能小看这小小的一枚印章,他在学生中间所产生的影响、作用却是深远的。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给更多的学生走向领奖台的机会,让孩子们看到自身的长处和亮点,激励每一个孩子全面发展。

4、“好人好事”活动真实、有效。本学期我们在学校德育部门的领导监督之下,对各班每周的好人好事以班级上报、大队核实的方式整理汇总并重点表扬。在此项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校园拾金不昧的好孩子、爱护公物的好少年、乐于助人的活雷锋,一年级小朋友的书包、校服失而复得,至今大队部仍保管着学生上交的十几元钱、钢笔、文具盒、红领巾、书等物品。这些物品、这些事情都告诉我们我校的孩子不仅成绩在逐步提高、思想素质进步更快。他们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四小赢得荣誉,为四小的建设添砖加瓦。

5、“变废为宝、争创绿色校园”活动初见成效。开学初从治理学校的环境卫生出发,在各班开展了“变废为宝”活动。号召各中队建立“垃圾回收角”,首先回收利用学校的电脑纸箱作为小小回收站,孩子们将饮料瓶、废纸等分类回收。然后将回收的垃圾集中变卖所得资金作为班级活动经费。这一活动开展后不仅孩子们随手扔垃圾的现象大有改观,而且还有一些学生会将校园里的垃圾捡回自己的教室。孩子们学会了关注环境、保护环境、为校园的绿化、美化奉献微薄的力量。

6、根据“书香校园”的活动要求,积极创建了书香校园。制定了有效可行的实施方案,扎实开展了各项活动,结合“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在校园里掀起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活动,做到班班有诗文诵读,生生遇诗文就读,校园里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人人做到“熏陶感情,背诵精华,保护好奇,引导个性”,使“书香校园”这一活动更加引向深入,让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在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的同时,得到熏陶,得到感染。十月份学校参加了市教育局举办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并获得三等奖。

教育学的重点章节篇7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标志着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改革逐渐落实到课程的层面。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及实施的基本理念

教师教育类课程在广义上主要包括教师教育机构为了培养和培训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

狭义的教师教育课程特指教育类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有三。其一,育人为本。课程标准指出:“……引导未来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生观、教师观和教育观,掌握必备的教育知识和能力,参与教育实践,丰富专业体验……”其二,实践取向。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其三,终身学习。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同期,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和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其中,关于“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意见指导如下:把教学改革作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实到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全面提高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师范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学科思想的感悟。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现场教学、模拟课堂、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师范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着力提高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这样的背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及教学的改革已是迫在眉睫。

二、目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及教学中最明显的问题是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1.教师教育课程的理论课教学呈现空泛、抽象化,远离师范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也不切合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状况。

2.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体系缺乏有质量的安排与指导,并与理论学习脱节,太过薄弱。

3.许多师范院校对教师教育类课程早已开始了一些改革,主要目的是为了打破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老三科现象。因此增加多门教师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为学生更广泛学习教师教育课程提供机会。然而开设的很多课程结构繁杂臃肿,内容交叉重复,导致学生得到的知识零碎和片段化,理论学习负担更重,实践的机会更少。最后的问题是教育类课程改革虽如火如荼,但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其效果却不尽人意。很多教师不愿进行教学改革,仍满足于上课就着教材讲理论,考试就着考纲考理论,简单熟练地进行着知识的位移工作。很难想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能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

三、“学案导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2014年,我校被列为湖北省首批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的试点院校。根据其要求,所有被列入其中的学校都必须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此我院在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及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其中主要包括教学论课程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改革,面向所有师范生的“课间五分钟自由表达”、“十分钟故事课堂”的微实践等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文章主要就教学论课程教学中进行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范式,重点在于鼓励师范生开展大量的自主学习活动,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来培养师范生搜集、分析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以教师设计的学案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学习的主要方式,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来达成教学目标,完成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先由任课教师设计出某教学内容的学案,和学生沟通后,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阅读教材,也可阅读相关参考资料,然后根据教师要求完成相应的作业。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无法独立完成的作业或是不能理解的知识点带入课堂,由教师进行点播讲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诸多改变,不仅是讲解知识传授知识的教师,更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与促进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与学生一同成长。尤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传递给师范生一个信念,那就是:相信儿童是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能动地学习的。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能力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在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改革具体分为五个步骤,分别是:教师预先指明学习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自学、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进行讨论与交流、教师对重难点进行精讲释疑、课后指导学生反思并迁移等。

1.教师提出要求。此处的“要求”,具体分解为课程学习的总要求、每章节与每课时的学习要求等,这些要求都表征为学习的目标。关于总的学习目标,设定为“学以致用、先学后用、先用后结”等,每一章的目标结合具体章节内容而定。开课之初,教师向学生讲述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与措施,具体介绍教学论这门课程的学习特点与要求,并且带领学生跟随教师对教材的目录做系统全面的了解,理解每一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先行了解课程学习的重难点和要阅读的参考资料等,使得学生第一时间对教学论这门课程有一个初步的概览性认识。具体到每章的学案设计,力求做到紧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争取每课时设计一个学案,把握学生学习活动的范畴,指明学习要达到的目的,最大限度来提升教学效率。如在“教学过程”一章中关于教学三要素和七要素中“教师的作用”的相关内容,教师事先要求学生回顾最喜欢与最不喜欢的教师,然后分析喜欢和不喜欢的原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学习材料做展示与分享,最后一起来总结好教师应具备哪些特质,学生最需要教师具备的品质有哪些。这些都是学生在课前思考探讨过的,到了课堂上,学生之间有了非常热烈的讨论,达成了共识。

2.教师的教学应重在启发。教师在课前应针对教材里可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难点进行暗示或作一些提示,并提供给学生可以去参考的文献资料,使学生能独立、主动地开展自学活动。在学习“课程改革”时,教师要求学生提前阅读教师上传的世界各国最近一次课程改革的资料,需要大家在阅读中解答提出的问题,并在掌握了大量信息后,对比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与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学习大量国内关于课程改革的学术论文,并要求学生详细阅读,了解观点与理论背景并思考。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此类教学改革的重点。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指明自主学习的要求,并给予一定的学法指导。在提学习要求时,告之资料阅读的方法,如略读与精读之处,注意知识的衔接关系,从而初步理解教材内容。在预习过程中注意重点与难点,带着相关问题进入课堂,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微课堂”交流与讨论。此部分是关键的环节。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感受与经验,更要重视学生遇到的难题与困惑。教师应组织学生对自主学习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并力求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可留至下一环节。课堂十分钟“学生微课”就设计在此。在“教学环境”部分,学生分享了一个关于教师环境布置的小资料,大家初步对教室环境必须具有“教育”的功能达成共识。有学生提出问题引起大家思考:“对于不同年龄儿童的学习环境布置应该具体考虑到哪些因素呢?”这个问题在教材里是没有解释的。学生自由讨论。由于已先修了儿童心理学课程,所以对不同年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有了了解,很快就得到了此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还有学生对一些家教学生家里的环境布置提出一些质疑和解决方案。

4.精讲释疑环节。这个部分的特点是教师根据学案设计的要求和针对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活动或是课堂讨论活动中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来进行讲解。此时的讲解应有一定的深度,还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当然,在讲解的过程中不要全盘托出,而应注意留有悬念,激发学生继续思考,如能有学生解决,还应留给学生解决,最大限度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育学的重点章节篇8

新学期,我们五中队工作要在学校少先队大队工作计划和街道教育办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健康、效能、和谐力”为主题,以实际行动迎接、庆祝党的十七大召开。按照“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的总体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打造活动品牌,服务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不断开创我中队少先队工作的新局面。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

1、积极参加XX年全国大、中队辅导员远程培训。学习《少先队辅导员管理办法(试行)和第五次少代会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及师风师德教育,重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2、开展“少先队员和辅导员光荣感和责任感教育”活动。开展以“增强队组织观念、伴随良好行为习惯快乐成长”为重点的争做好队员、以“发挥队委会作用,创建快乐中队集体”为重点的争创好集体和以“认真贯彻落实《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做队员的最亲密朋友和指导者”为重点的争做好辅导员活动。

3、加强少先队理论研究和信息交流。多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少年儿童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撰写论文,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投入少先队工作。

4、重视发挥少先队队室、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网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

1、广泛开展“好习惯伴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即兴式的形式,与班主任共同配合,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心理素质。

2、继续深化“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

3、开展多彩的纪念日活动。我中队以教师节、国庆节、建队纪念日等节假日,结合实际,开展队员喜闻乐见的庆祝纪念活动,如,排练小高甲《四郎探母》参加教师节系列活动;以“10·13”建队日这一契机,进行队史教育,做好中队干部换届选举、新队员入队等工作。

4、继续深化“手拉手”活动。本学期,我中队要根据〈关于开展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儿童书信写作比赛晋江市选拔赛的通知〉的精神,广泛开展与外校进行“手拉手”书信活动。

5、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利用兴班队课加大服务力度。

6、继续深化“雏鹰争章“活动,本学期我中队将继续开展雏鹰争章活动,在原有基础章的设制,增设有地方特色的小高甲艺术章:“民乐章”、“戏曲章”、“表演章”丰富队员的业余生活,使队员在争章的过程中对高甲戏有更深的理解。努力争创“星级队员“、“星级中队”。

新学期,我中队在继续深化品牌活动的同时,更要不断丰富活动内涵,体现时代精神,让十七大的春风吹进校园,让队员们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工作要点:

九月份:

1、各中队制定活动计划。

2、常规教育——“礼仪规范、队容队貌”。

3、布置教室,迎接新学期。

4、纪念推普周,开展““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主题活动。

5、教师节“尊师重教”主题活动,出好一期黑板报。

6、继续学习教育部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7、排练高甲戏《四郎探母》参加街道教师节系列活动。

8、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教育活动

9、月末开展“庆祝国庆节”活动(出好国庆专刊板报等)。

十月份:

1、“经典中中国,辉煌成就”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

2、建队日新生入队仪式及大队干部竞选活动。

3、开展“假日小队”。

4、运动员训练。

5、参加校器乐独奏选拔赛。

十一月份:

1、组织学生到科技馆进行参观活动。

2、组织学生到学校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参观活动。

3、年团队报刊征订。

十二月份:

1、“12"9”爱国运动系列纪念活动

2、“快乐争章伴我成长”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

3、参加学校少先队组织雏膺争章现场汇报会。

元月份:

1、参加街道奥运知识竞赛

教育学的重点章节篇9

关键词:自育自学;“引导自学型”;组织管理

对于安徽省教育学会副会长何炳章先生的“自育自学”相关理论其实很多教育同仁们已经不陌生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学,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落到实处是当今所有教育同仁们探讨和研究的课题。现就如何更有效地践行“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略谈几点看法。

一、明确自学重点

以条款形式用大屏幕出示一课学习重点是“引导自学型”课堂的首要环节。这些教学重点的设计直接决定着本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重点不仅要求教师在授课前了如指掌,而且还要求学生将学习重点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在这我想强调的是教学重点设计不能过于繁杂,条条框框需要精辟易懂、一目了然,正如何老先生所说:“既然是重点,就要少而精,多了就谈不上重点了。”

二、围绕重点自学

“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的灵魂是将教师的“讲堂”转变为学生自学的“学堂”,学生每节课的自学时间不少于课堂时间的80%,这就意味着围绕重点自学环节的落实到位与否直接决定了一堂“引导自学型”课堂的成败与否。在接到自己为践行“引导自学型”课堂课题研究实验教师的通知时,我就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

在尝试型的教学实践中,此环节设计上我摸索出些许注意要点:首先在自学前视具体自学重点难易程度,在全班学生面前宣布自学时间,确定好自学时间学生才会马不停蹄、心中有数地直奔自学要点,进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环节;其次提倡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对照自学重点,学生自己所学的成果在哪以及还有哪些疑难困惑都可以建议他们在课文中画一画、圈一圈,甚至可以注上眉批、旁批。

三、交流自学情况

交流自学情况形式有两种:一是小组讨论交流,二是全班面前交流。若说上一环节安排充分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理念中“自主”学习精神,那么这一环节安排就充分体现出语文新课标理念中的“合作、探究”学习精神了。

1.在小组讨论学习中要清晰明了并严格贯彻何老先生就讨论常规提出的“十要”“十不要”建议

以前没有很好地把握小组讨论环节时,我的“引导自学型”课堂常出现师有令生不行、师有禁生不止的现象,从而偶有课堂失控尴尬境地。自从亲耳聆听何老先生关于自育自学方面的多场报告讲座后,我似乎找到了宏观调控自学型课堂的法宝,例如,在一个实验班级内所有实验的任课教师都要有个统一的禁止信号或手势,让学生有所适从。另外,小组讨论时成员要“约法若干章”:小声交流、认真倾听、抓住关键发言等。

2.充分培训和发挥小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精心发挥“领头羊”小组的模范榜样作用

榜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在践行“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的开始阶段,教师慎重选择讨论小组长和精心培养指导一个优秀讨论小组对后来进行交流自学情况环节显得十分重要。小组长不仅需要具备统筹权衡能力,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号召管理能力。愉悦、有序的探讨学习会让组员们个个参与进来,特别是后进生也会跃跃欲试,点燃了其探究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点拨自学得失

在引导自学实践后,我切实地感受到了在学生所有自学工作快要结束时教师的“点拨自学得失”环节可谓是“自育自学蓝图”中画龙点睛之一笔。在此我也很乐意分享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的良好经验。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在围绕重点自学、交流自学情况环节中所表现出的好现象及不良现象进行客观地表扬与批判,如,在识字教学中,学生学会旁批有“拜:偏旁?”“扫墓?”等,我就大力表扬了这些学生自学时的认真用心与投入,又如,全班交流时有学生重复发言前面学生所提出的教学困惑时,我就批评这种不良现象,以儆效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充分扮演了一位引导者的角色,“引导”的“经”与“自学”的“纬”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五、巩固自学成果

虽然课堂临近尾声的“巩固自学成果”环节在40分钟的课堂中仅占有几分钟时间,但有效地组织好这一环节也给整堂“引导自学型”课画上圆满句号的标志。

1.提倡多样化巩固自学成果形式

在一个实验班级内肯定会面临着不止一堂两堂的“引导自学型”课,为避免学生腻烦,教师这时就应该如一位用心的母亲给自己的孩儿变着花样做饭菜一样,及时更换不同的巩固自学成果形式。例如,在二(下)针对识字这样简单点的课文,我就让学生看着自学重点口述出本堂课所学成果,针对《古诗两首》《蚕姑娘》这样理解起来难度稍大点的文章,我就多媒体出示相关填空形式,引

导学生巩固自学成果。

2.关注后进生的自学收获与成功体验

其实,如何保证后进生在自育自学中得到真正的学习与收获成功的喜悦是我们这些实验教师一直在孜孜研讨的问题之一。我目前所摸索出的有效途径就是在巡视时充分关注他们自学,适当提供帮助,在巩固自学成果时由浅入深、步步为营地启发其巩固所学新知,再者就是善于发挥“肯定”与“表扬”的魅力,激发其成功学习后的快乐体验。

当然,上述五大环节的实施过程中不一定拘泥于一种呈现形式,根据具体教学情境还可以做适当变通,在此不再做赘述。通过几个月不为成熟地在自己班级的践行,我深深地感受到“引导自学”既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又是自学态度、习惯、精神的培养;既引导了学生当下在校时自主学习,又将引导他们以后在社会上终身自主学习。在践行如此具有魅力的课型方面,前方的路充满着诱惑与挑战,我将带领我的学生昂首阔步,不断探索,为撑起学生头顶那片更为宽广的蓝天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何炳章.何炳章教育文选.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10.

教育学的重点章节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091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引导学生读文章,更是一个帮助学生理解某种语言、汲取有效知识、拓展知识储备、掌握语文阅读方法、丰富思想感情和精神世界、提升思维能力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初始阶段,小学语文阅读能力作为提高其Z文能力的重要环节,这项能力的发展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生的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处理知识的能力。新的课标要求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的书。”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质和量等方面来设计教学,那么,教师该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呢?在此,本人根据这几年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经验,及对相关学术材料的分析总结,就该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意见。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由被动转为主动地投入学习,兴趣的培育非一时、一日之功,是需要教师通过每次的课堂导入、活跃气氛、营造课堂环境来实现的。

在正式行课前,教师要进行一定的课堂导入,就语文阅读教学而言,以美文作为开课的铺垫再好不过,教师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奇心强的性格特点,再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和学生普遍较为关心的事物,为学生提供有趣、新鲜、较易理解的美文;又或是先用一些小学生较为感兴趣的童话故事、科幻故事等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打开学生的阅读思路,为正式行课做一个预热。

除了用文章开场,教师还可以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例如,教师为学生准备的当堂课的阅读教学文章为《春天的脚步》,那么,在教师正式向学生呈现出文章之前,可以先向学生们问问,他们心中的春天是怎样的?或是鼓励学生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之景,最后,邀请几位学生向大家展示和分享他们心里的春天或画中的春天。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展开教学,也能有效地达到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的作用,并奠定下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明确教学目标,分年级层次进行教学

任何教师对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盲目的,都要以课标为标准,以教学目标为指导,针对不同年级阶段的小学生,教师应根据其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做出不同的判断,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

对于一、二年级的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以认字、诵读能力的培育为重点。识字是阅读的前提和基础,低年级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技能就是要学会认字,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加强这一方面的教学,通过听写、默写等方式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也不容小觑,低年级的学生发音还不够健全,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就是很好的培育学生语言能力的机会,教师要尽可能多的给学生示范朗读,多给学生自主朗读的时间。

对于三、四年级的中年级的学生,教师在强调认字、写字的教学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向词语和句子的教学行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勾画重点词句、体会词句;除了词句,对段落上的训练也要开展,对段落的训练重点在对段落进行赏析,发现段落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重点,学会多种表达方式。

对于五、六年级的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就要重视起对学生自学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了,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自我判断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大胆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和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在加强对学生的段落鉴赏的训练的基础上,还要使学生们更加整体的把握文章的要义、情感等,并鼓励学生从文章中获取资源和写作方法等,更深层次的培育学生阅读能力。

三、明确阅读教学流程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在阅读教学上,教师一定要先明确自己教学的流程,再向学生传授阅读流程,以达到课堂的高效。

首先,教师要对阅读课堂进行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堂导入,采用多种小游戏、美文分享、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等方式,拉近师生的距离,营造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为正式行课做铺垫;接着,教师要带领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初步的阅读与交流,以达到整体感知文章的作用。这个过程需要注意以下环节:一是让学生齐读课文或默读课文,又或是教师自己朗读课文,从阅读过程中发现和解决生字词,排除阅读障碍;二是使学生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更加流利、顺畅、带有一定感情地再次阅读文章,对文章有一个更进一步的了解;三是教师就文章提出问题,请学生们思考和回答,或是请学生们大胆起来谈论自己的收获和想法;紧接着,初步阅读结束后,教师就要带领学生们进入文章精读的环节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善于和勤于采用合作探究型的教学模式,在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能力,在精读的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在掌握了文章基本要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文章的思想感情,并围绕文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教师通过将学生逐一分组的形式,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作用;最后,教师要带领学生们一起对阅读文章做一个总结和评价,教师可先鼓励学生发言,谈论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心得,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延伸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此形成一个完整、丰富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