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6:33

心理干预的方法篇1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危机;心理健康

人际关系、学业压力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调查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4.5%的初中生有严重的心理危机,20.5%的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中学生心理干预和互助的方法与策略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初中生心理干预的意义

1.初中生心理危机干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网络、金钱、色情等诱惑影响着初中生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初中生心理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心理干预和互助有助于培养中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预防青少年犯罪,建造民主和谐的社会。

2.初中生心理危机干预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需要

学校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有心理偏差的初中生,教师采用疏导、同学互助、家长支持配合等方式尽早纠正初中生的心理偏差,健全人格,塑造健康、优良的心理品质,为营造和谐、平安校园奠定基础。

当然,除了上述两点之外,初中生心理危机干预还是班级管理的需要,是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家庭教育的需要。这些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意义所在。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

1.认知法

采取阅读、听故事、多媒体演示、有效说服、暗示等方法,依靠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达到干预目的。

2.操作法

运用游戏、实践活动、心理测验、演讲、绘画、唱歌等活动,通过学生言语和动作的操作活动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

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的方法有:哑剧表演、空椅子表演、角色互换、改变自我、魔术商店。

4.行为改变法

依据行为主义关于行为强化的学习理论,通过奖惩等强化手段建立新的良好行为,消除不良行为。运用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惩罚法、自我控制法、系统脱敏法等促进学生改变不良行为。

5.集体讨论法

通过专题讨论、辩论、脑力激荡、小组讨论、意见箱等形式集思广益,沟通思想和感情解决心理问题。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

1.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开设以讲授为主和以活动为主的心理健康课程,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改善学生情绪,转变态度,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施加积极的影响,增强自我调控力。

2.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心理学老师主讲,班主任配合,在全校或特定范围内开展系列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调控心理和行为。

3.心理咨询

心理辅导员和课题组老师在平等、理解、尊重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通过对话、视听、心理游戏等方式,给咨询对象以启发和指导。

4.心理辅导融入团体活动

学生的学习、生活离不开集体,融入集体是个人成长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对他们的情绪有很大影响,有归属感的学生心态相对积极健康,乐观开朗,反之则消极沉默,悲伤孤僻。

5.学科渗透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几乎所有学科都包含适用于心理辅导内容的素材,教学过程中还经常会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学情境,这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全方位展开。

6.个别辅导

(1)疏导安抚,消除对立情绪

学生不和谐的家庭环境是滋生逆反心理的土壤,学校与家长取得联系,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建议创造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和孩子多沟通,交朋友,充分肯定优点,恳切提出希望,合理对待需求,使其感受到亲人的关心,理解父母的用心,消除对立情绪。

(2)以人为本,持之以恒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理解和认可,希望他人尊重自己,学生的社会性心理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疏导教育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和可信赖,亲其师而信其道。逆反心理的消除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持之以恒。

7.全员辅导,防微杜渐

为了预防满足学生的社会性需求,学校、班级可以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如主题班会、辩论赛、演讲比赛、才艺表演、知识竞赛等,都有利于引导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也有助于学生在健康、宽松的环境中遵守社会生活规范,预防心理危机。

8.追踪关注,巩固效果

心理干预的方法篇2

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矛盾心理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英语学习的紧迫性和英语学习的被动性的矛盾;英语语言的认知渴望心理和难以摆脱母语影响的矛盾;英语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表达和思维转换的矛盾;等等。

针对这些高校学生在英语学习和使用过程的矛盾,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地自然而然的英语学习心理疏导和干预,可以做好以下的工作。

一、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问题分析。大学新生在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基本是都是英语基础知识教育,重点是在学生的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训练,比如,语法,词汇,考试训练,阅读和写作,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但是,对英语语言的文化认知心理和英语使用的情感认知心理还相对缺乏,对英语学习使用和阅读欣赏都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很多学生为了学英语而学英语,学英语的目的就是过四六级给自己的毕业考核和就业增加更大的筹码,英语学习的动机仅仅局限于考个好分数,学生往往把自己变成被动学习的工具而不是能动的积极的学习主体,英语学习变成了一种机械的记忆和训练导致缺乏长期有效的学习兴趣和心理动力,英语学习的心理认知培养几乎被忽略,缺乏心理认知或者认同的英语学习必然导致知识的大量机械输入,而在英语语言知识的自觉使用过程中没有强有力的英语运用的心理干预而导致英语交际的困难。同时,受母语文化背景的深刻干预和影响下,学生对英语学习和运用难以形成有效的自然的心理和情感的认知。学生在英语学习和使用过程中缺少英语文化背景的熏陶,比如英语文化中深层次的文化心理,情感认知,宗教认同,价值观,风土人情等,这些东西的天然缺失,必然导致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缺乏有效的文化心理认知从而导致英语交际运用的心理认知困难,母语也往往成为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行为心理进行分析、疏导和干预是有必要的。

二、对英语教学的动机心理进行疏导和干预。

动机心理学是强调了内部动机一需要的作用,亨利·默里需要理论以及亚博拉罕·马斯洛的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一致认为需要是推动学习的真正动力,这一理论较好地揭示了高校学生英语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阐明了学习的发生、发展、意义建构、概念形成及理想的学习环境。从动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英语学习的最主要的心理因素是动机。需要是“动机的内部来源,它能激活并指引行为朝向环境中的对象,以缓解剥夺状态。”英语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最主要的学习动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个中介的作用,或者是催化剂或者助燃剂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发生偏差,教师必须加以疏导和干预。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启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很多是急功近利型的,其目的就是拿个英语四六级证书,很多学生根本不关注自己的英语交际水平是否得到重视和提高,这完全背离了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交际,而不是考试。动机不同就会导致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侧重点不同。以通过考试为目的而对英语缺乏兴趣的学习,在学习心理上是被动的消极的,学习的侧重点是基础知识的机械积累和对试题的强化训练,其后果是英语学习失去了交际意义,变得无果而终;以交际为目的和动机的英语学习,侧重的是英语学习的全面学习,对英语文化的基础知识、文化背景、社会心理、人文宗教、英语的交际运用等进行全方位的融汇贯通,从而对英语语言的运用和交际能够达到水到渠成的理想效果。所以,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心理加以疏导和干预,明确高校英语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英语的交际运用,而不是机械的学习和考试过程,必须唤醒学生的正确的学习动机,调节学生的学习心理,平衡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从而是学生的英语学习形成一种以交际运用为目的的健康有效、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学习心理机制。

三、对高校英语教学进行行为心理的疏导和干预。

外语学习是自觉的外语思维形成的过程。外语思维的行为心理是人的内部语言心理自觉使用外语语言的情感认同。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的有效途径是全方位地让学生进行外语的听、说、读、写等英语语言交际活动。这些听、说、读、写的活动具有共同性,也就是应该不经于母语的转化和翻译使英语表达与思维建立直接的心理联系。这种不自觉的运用英语表达人的心理和行为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和干预。行为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环境刺激、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和行为反应,人的行为包含,而并不排斥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最终决定人的行为,因而,人的行为不是,也不应是那种简单的、仅做机械的生理因素的分析、仅用刺激与反应的字眼就能“客观地”加以描述的、与动物等同的行为。只有受行为环境调节的行为,我们才将之称作为行为。

人的行为,总是发生在某一特定的行为环境中的行为。正是处在某一特定的行为环境之中,人的行为,才最终得以发生。人的一切的行为,就其发生的方式而言,毫无例外地,都是反射。所谓反射,是指人的机体借助于人的心理的活动,来实现的对于环境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行为反应。在这里,环境刺激又叫“刺激作用”,是指作用于人的机体并引起有机体感应的环境因素,也就是“刺激物”,施加于有机体之上的影响。所有的反射,都是由于环境刺激所引起。

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高校学生对英语交际运用的这种行为是一种“反射”,这种反射和环境相关。高校学生的内部英语学习心理和行为,是受英语教学的环境影响的。有效的英语学习行为,既受人的内部心理的影响,也受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心理疏导,上面已经做了分析和说明。对高校英语教学进行行为心理的疏导,离不开对教学环境的建设和设计。以交际为目的的高校英语教学,显然离不开对教学环境的全方位地营造和建设。高校应创造条件,积极为英语学习和教学提供感知语言材料(包括模仿),培养观察能力,以及理解语言材料(包括识别),培养思维能力,还有巩固语言材料(包括重视),培养记忆能力,还有应用语言材料,培养运用能力,让学生活用语言材料,培养创造能力。因此,在学习环境方面,高校在硬件设施和配套服务上要全方位的为学生的听说读写用提供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学习环境,现代图书馆、多媒体、网络、网站、校园英语广播等的建设为英语学习创造了无限的高校的学习资源,形成了立体化的英语学习和交际运用环境,同时举办各种形式的英文竞赛、丰富多彩的英语互动活动,都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反射”,有效地干预和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心理和“行为”,使学生形成一种自觉的英语思维和运用心理及行为。同时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变成一个可以影响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文化认知心理的小“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受到全方位的英语环境的“刺激作用”和“反射”,从而形成英语学习和交际的“心理”和“行为”机制。这种教学行为心理的疏导和干预,以学习环境设计的精确性,来解释学生学习的学习心理和行为;以学习环境建设的合理性,来预测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行为;以学习环境监督的有效性,来控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行为;以学习环境考核的科学性来检验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行为。

综上所述,以英语交际为最终教学目的的高校英语教学,要培养出合格的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高端人才,必须注重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心理疏导和干预,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目的,形成自然和自觉的学习心理和行为,同时要加强学习环境的科学设计和建设,以科学的主动学生参与的良好的学习英语学习环境,来影响学生的自主自觉地学习心理行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运用中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心理,

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和运用的意识和水平,从而最终实现高校英语教学的任务和使命。

参考文献:

[1]《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郭德俊,2005-10-01,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干预的方法篇3

        1  心理干预方法及必要性

        预防接种注射对大多数幼儿来说是痛苦的体验,预防接种的主要对象是婴幼儿。经常持久的疼痛刺激对婴幼儿的神经系统是有害的。刺激和疼痛能导致应激反应,如果缺乏应激适应能力就会导致生理失调。预防接种作为一种必要的伤害性刺激,如何减轻幼儿预防接种注射疼痛行为的反应,经实践认为,预防接种注射时针对性进行心理干预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心理干预方法:①松弛法。大多数儿童看见“针”或由于对注射的误解,在进行预防注射时,产生反抗行为,表现为紧张、害怕、痛苦表情、哭闹、肢体紧张扭曲、躁动等,护士应以热情的态度亲切称呼幼儿,用手轻轻抚触幼儿的头和手,使之产生亲切感,告诉幼儿露出上臂,暂时不动并深呼吸,使之精神和肌肉放松并配合注射。②分散注意力法。在预防注射时有意询问幼儿一些与生活学习有关的问题,使之在思考与回答中分散对注射的注意力。③积极性强化法。注射时不失时机的对较配合的幼儿进行鼓励和表扬,如:小朋友真乖,真勇敢,让幼儿感受到被表扬的愉快而更加积极配合。③榜样法。在注射时,先给较勇敢的幼儿注射,并请其现身说法,树立良好榜样,请精神高度紧张的幼儿在旁观看从而模仿配合。⑤渐进式劝导法。对极度恐惧、哭闹、拒绝较强烈的幼儿,采取缓和处理,待幼儿稍平静时,慢慢说服,并限制一定时间考虑,既不强迫,也不迁就,以表示尊重。⑥间接干预法。通过对家长耐心解释,争取家长支持,使之以良好的情绪、信任的表情和态度感染儿童。我们在给幼儿预防注射时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运用心理沟通技能灵活掌握和控制幼儿情绪,协助调整自我感觉,使幼儿在预防注射中表现出自信、勇敢、合作。

幼儿自控能力、认知能力水平较低,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稳定性差、发展性变化的特点,表现为高兴则笑、不高兴则哭闹。在预防注射时会有愤怒、不安的心理,行为表现为哭闹、扭动、抵抗等。应采取劝导、说明、启发等交流方式帮助幼儿认识问题,改善心境,应用松弛法、分散注意力法消除紧张、顾虑、恐惧,降低幼儿对疼痛的敏感性。幼儿有好奇心、模仿性强的特点,他们易学表面生动的举动,由于好奇心,别人做他也试着做,不自觉的模仿周围人的言谈举止,因此,用榜样法心理干预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正确掌握和处理好儿童的心理问题及特点,才能使儿童在预防注射过程中合作。

        2  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可提高预防接种效果

        各种疫苗对人体来讲都是异物,它刺激机体后,既会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也会伴随发生一些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一般不会引起组织器官损伤或功能障碍,也不会有后遗症。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不一,有必要把这些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原因向家长阐明,减少家长焦虑、疑惑或不安的情绪。在门诊病人多、人流量大、时间少的情况下,可利用候诊厅张贴宣传画,办卫生墙报宣传相关知识(如疫苗接种的次数、间隔时间、初免年龄、接种途径等),并把禁忌症及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一般性处理方法印在宣传单上,对初次接种者定向散发。让家长了解禁忌症的范围,可减少疫苗接种时的偶发病,防止加重病情。对不良反应宣传的结果是:一方面可减少对接种效果的影响,有的儿童在进行预防接种后,引起全身反应(如发热、烦燥不安、腹泻等)易使家长误作感冒及肠炎等疾病,而使用抗生素,导致疫苗接种失败;另一方面,在宣传后,许多家长针对儿童接种后局部出现的红、肿、热、痛,以及附近淋巴结肿大等现象就不会出现错误判断,知道是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而不会误为接种人员操作不严引起的感染。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2]。正是由于在预防接种中开展了健康教育,使家长了解预防接种知识,主动带小孩接种,从而提高儿童接种率,提高了疫苗接种效果。同时,健康教育在降低预防接种一般不良反应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已被卫生工作人员认识。现在,医院逐步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中心,医院接种门诊的预防接种工作也越来越离不开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对保障和加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心理干预的方法篇4



论文摘要:大力加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帮助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度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文件精神,院校要大力加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帮助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度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 

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危机者从心理上解除迫在眉睫的危机,使其症状得到立刻缓解和持久消失,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和领导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有关部门或单位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做出决策。学生工作处为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心理咨询中心为具体负责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专职机构。 

各系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由系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书记)负责,各系指定一名思政辅导员为系心理健康教育联络员。全体教职员工均有责任和义务。系全体学生工作干部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联络员应积极协助系学生工作负责人抓好系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各系要积极组建、大力扶持心理健康协会系分会,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协会社团骨干、班级心理委员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二、关注心理危机对象 

 

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 

情绪低落抑郁者(超过半个月);过去有过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者;存在诸如失恋、学业失败、身体疾病、家庭变故、人际冲突等明显的动机冲突或突遭重挫者;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性格有明显缺陷者;长期有睡眠障碍者;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者;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 

 

三、心理危机的重点对象应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 

 

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的念头者;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述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者;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恐惧,易感情冲动,或情绪异常低落,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或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等。应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 

(一)预防教育。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学生工作处与各系部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应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应对学生进行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机,人们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同学们的哪些言行是自杀的前兆,对出现自杀预兆的同学如何进行帮助和干预。 

各系应在学生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念,应针对学生中广泛存在的环境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与性的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等开展教育;应通过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系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应通过主办主题鲜明的特色班会,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早期预警。 

目标: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应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信息畅通,快速反应,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 

1、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制度。心理咨询中心每年对全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根据测评结果筛选出心理危机高危个体,与系心理健康教育联络员一起对这些学生做好危机的预防与转化工作。 

各系每年对五类重点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排查:①对大三不能毕业学生的排查;②对大一第一次不及格学生的排查;③对大二学生多门不及格学生的排查;④对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排查⑤对失恋学生的重点排查。排查结束后各系要把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名单交到心理咨询中心。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为掌握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发展,随时掌握高危个体的心理状况,学校要建立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 

班级心理委员要随时掌握全班同学的心理状况,对班上学生的心理状况每周一次向心理健康协会系分会汇报,并填写《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上交系部。发现同学有明显的心理异常情况要及时向所在系部心理健康教育联络员或学生工作分管领导汇报, 

辅导员要深入学生之中并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成员、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学生骨干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要及时、全面了解全系学生心理健康变化情况。系部每周填写一次《系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交学生工作处。 

系部发现有学生心理问题迅速恶化或新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将该生的情况迅速以电话的形式上报,并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学生工作处报告。 

对学生中存在的严重的心理危机、发生的心理危机事故及其处理情况,学生工作处应及时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3 、建立心理咨询老师学生心理危机报告制度。心理咨询老师在心理咨询室值班期间发现学生存在心理危机,应在24小时内将相关信息以书面的形式报告给学生工作处与所在系部。 

4、 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录入制度。心理咨询中心要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将全校有心理危机倾向及需要进行危机干预的学生信息录入其中,实行动态管理。 

5、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反馈制度。心理咨询中心及时将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中的学生名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和排查结果、系部上报的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的心理评估结果和通过其它途径获取的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名单及其心理评估结果等相关信息反馈给系部。

(三) 危机干预。 

1、建立支持系统。系部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应在学生中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人际氛围。全体教师尤其是学生辅导员应该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与学生交心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党员、学生骨干对有心理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及时周到的帮助,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系部应动员有心理困难学生的家长、朋友对学生多一些关爱与支持,必要时应要求学生亲人来校陪伴学生。 

2、 建立治疗系统。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应进行及时的治疗。对症状表现较轻危机程度不高者,以在校接受心理咨询或专业机构接受心理治疗为主,可辅以药物治疗。对症状表现较重者必须在医院等专业机构接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在校或在相应的专业机构接受心理咨询。对症状表现严重、危机程度很高者,必须立即通知其家长并送专业精神医院治疗。

3、 建立阻控系统。对于学校可调控的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人事或情景等刺激物,系部应协调有关部门及时阻断,消除对危机个体的持续不良刺激。对于危机个体遭遇刺激后引起紧张性反应可能攻击的对象,系部应采取保护或回避措施。心理咨询老师在接待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来访时,在其危机尚未解除的情况下,应不让学生离开,并立即报告给学生工作处及学生所在系部。 

4、 建立监护系统。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监护。对心理危机程度较轻,能在学校正常学习者,学院应成立以学生干部、心理健康协会骨干为负责人及同室同学为主的不少于三人的学生监护小组,以及时了解该生的心理与行为状况,对该生进行安全监护。监护小组应及时向系部汇报该生的情况。 

对于危机程度较高但能在校坚持学习并接受治疗者,系部应将其家长请来学校,向家长说明情况,家长如愿意将其接回家治疗则让学生休学回家治疗,如家长不愿意接其回家则在与家长签定书面协议后由家长陪伴监护。 

经医院或心理健康专家评估与确认有严重心理危机者,系部应通知学生家长立即来校,并对学生作休学处理,让家长将学生接回家或送医院治疗。在系部与学生家长作安全责任移交之前,系部应对该生作24小时特别监护。对心理危机特别严重者,系部应派人协助保卫人员进行24小时特别监护,或在有监护的情况下送医院治疗。对于出现危机事故的学生在医院接受救治期间,系部亦应指派学生协助保卫处人员根据医院要求在病房进行24小时特别监护。 

(四)后期跟踪。 

1、因心理危机而休学的学生申请复学时,除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办理外,还应向所在系部出具学校认可的心理疾病康复证明。 

2、学生复学后,系部应对其学习生活进行妥善安排,帮助该生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引导同学避免与其发生激烈冲突。应安排班级心理委员对其密切关注,了解其心理变化情况。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联络员每周与其谈心一次,并通过周围其他同学随时了解其心理状况,在每周填写一次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里向学生工作部报告该生的心理状况。 

3、 心理咨询中心要根据系部提供的情况,组织心理咨询老师和专家定期以预约咨询或随访咨询的形式,对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鉴定,并将鉴定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所在的系部。 

4、 对于因有强烈的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休学而复学的学生,系部还应对他们给予特别的关心,应安排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干部、心理健康协会骨干、该生室友对其密切监护,制定可能发生危机的防备预案,随时防止该生心理状况的恶化。心理咨询中心应对他们保持密切的关注,组织心理咨询老师和专家对其进行定期跟踪咨询及风险评估。 

 

四、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 

总之,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应建立以下几项制度。 

(一)培训制度。学校对心理咨询的老师、全体学生工作干部、心理委员、心理健康协会骨干实行定期培训。 

(二)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制度。 

(三)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为掌握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发展,随时掌握高危个体的心理状况,学校建立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 

(四)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反馈制度。 

(五)建立危机干预制度。 

(六)备案制度。学生因心理问题需退学、休学、转学、复学的,系部应将其详细材料报学工处与心理咨询中心。 

(七)鉴定制度。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后复学的,应经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对其恢复状况进行鉴定,或到由心理咨询中心指定的专业医院进行鉴定。 

(八)保密制度。参与危机干预工作的人员应对工作中所涉及干预对象的各种信息严格保密。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 

[3]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4] 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 

[5] 嘉兴学院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 

心理干预的方法篇5

[关键词]应急管理;心理干预;政府角色

[中图分类号]D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13)02-0036-04

近年来国内外突发事件接连发生,其频率之高已远远超出大众的预期,社会各界对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作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主体,各级政府在着力提高救灾水平的同时,也认识到心理干预的重要性,投入了大量公共资源。政府在应急管理中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帮助民众恢复身心平衡,减少因恐慌而引发社会危机的风险,同时加快应急管理进程,尽快化解危机。

一、我国应急管理中心理干预的起源与发展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政府开始将心理干预纳入应急管理工作中。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大火事件后的心理干预是我国在该领域做出的首次正规尝试。[1]当地医院发现部分幸存者和死难者家属在灾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随即派出一支专家队伍前往灾区实施了为期两个月的心理干预。此后,1998年长江流域洪灾、张北地震、2000年洛阳火灾都有心理干预者参与其中。由于2002年大连“5·7”空难的心理干预效果显著,突发事件心理干预引起业界高度重视。2002年4月,卫生部同民政部等相关机构联合下发《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0年)》,其中明确指出要逐步将心理救援纳入灾后重建和救灾防病工作中,并通过建立试点,到2010年实现重大灾害后受灾人群中50%获得心理救助服务的目标。这一规划标志着我国应急管理心理干预已从民间的自发行为转向政府的官方行动。

随着应急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以“一案三制”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心理干预的概念也开始出现在各类政府条文中。2004年由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写道,“卫生、财政、民政、公安等部门要联合成立灾难应急与危机干预组织,将精神卫生救援纳入应急预案,在组织、人员和措施上提供保证,降低灾后精神疾病发病率。积极开展受灾人群心理干预工作,评估其精神卫生需求,确定灾后心理干预的重点人群,提供电话咨询、门诊治疗等各种必要的心理干预服务。”2008年5月15日,卫生部为指导各地科学开展汶川地震后的心理干预工作,印发《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并制定《灾后不同人群心理卫生服务技术指导原则》,针对灾区群众、救援者、伤员和儿童四类人群进行专门指导。

应急管理中心理干预的实施最终需要借助基层组织的力量,地方各级政府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探索灾后心理干预的有效途径。2000年5月,“杭州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获批成立,在突发事件后负责组织专业人员,协调各相关机构做好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工作,成为国内首家“由政府牵头、社会力量参与、统一指挥协调、科学全面实施”的心理干预结构。2006年,广东精神卫生研究所作为全省首家试点单位,对突发事件中的受害者进行心理疏导、电话咨询和筛查治疗。2007年,由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社会学专家发起,公立医院、精神卫生机构、民间心理咨询中心、高等院校、新闻媒体组成干预网络的广东心理危机干预联盟成立,牵头拟定了《广东省灾后精神卫生干预预案》。此外,上海、南京、深圳等地也纷纷建立心理干预中心,并通过理论研究、公益宣传、专业培训和临床治疗向公众提供各项心理干预服务。

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心理干预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最初尝试到积极实践,经历了一个由自发无序到组织有序的过程。已有的制度规范和各类科研院所的成立,将为今后步入应急管理研究大力发展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政府尚未从国家层面建立起应急管理心理干预体系,缺乏科学系统的心理干预机制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另外,心理干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防灾教育培训不到位,难以满足救援需要。这都导致了我国应急管理中的心理干预工作仍处于较低层次且发展缓慢。

二、政府应急管理中心理干预缺位的表现

(一)心理干预机制尚未建立。面对层出不穷的突发事件,政府有必要建立起一套常态机制,将心理干预纳入应急管理的整体规划中,在突发事件发展演变的各个时期做好预防、干预和心理重建工作。目前政府还未将心理干预列入国家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在现有预案中仅有个别章节提及要对突发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实施心理援助。这就导致了应急管理中心理干预工作缺乏宏观指导与协调,极易陷入混乱。科学健全的心理干预机制应是贯穿应急管理工作始终的,但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心理干预的宣传与培训体系尚未建立,专业人才队伍的组建和维护缺乏制度支持;在危机来临时,紧急心理救援没有规范的流程作为参考,社会资源的动员和整合机制仍不健全;事件平息后,长期心理干预平台建设与资金筹措机制并不完善。心理干预机制的缺失严重影响着我国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是造成心理干预实践中众多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心理干预的相关法律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应急管理中的心理干预存在着法律缺失。1995年由卫生部颁布的《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2003年由国务院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以及2007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都未对应急管理中的心理干预事项做出明确规定。虽然广东、浙江等地分别出台了《广东省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实施意见(2009-2015)》、《浙江省精神卫生工作规划》等相关规划和制度,国家在汶川地震时也紧急编写过《紧急心理卫生干预指导原则》、《灾后临床常见精神问题处置原则》等指导性文件,但都仅凭行政命令执行实施,缺乏法律效力。我国至今仍未出台精神卫生方面特别是紧急状态下心理干预的相关法律。对危机干预者来讲,其所从事的心理干预依据的是职业道德而不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从法律层面规定管理者的职责和权限十分必要。

(三)心理干预未能得到足够重视。突发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首先会将注意力集中在物质救灾,想方设法挽救生命、抢救财产。但是,突发事件在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会给公众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使其产生心理障碍甚至罹患精神疾病。由于应急管理中的心理干预在我国起步较晚,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未能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理解和重视。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一项医学调查显示,48%的灾民存在明显心理问题,且近八成的人十分缺乏心理危机的防治知识。[2]同时,心理干预是一项持续时间长、成果见效慢的工作,很难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当政府官员为突如其来的灾难忙的焦头烂额时,对心理干预常常采取回避或抵触态度。2000年洛阳火灾事件后,有一批科研人员愿意自费开展心理干预,竟遭到当地政府的拒绝。政府和公众的认识不足和种种误解造成了当前心理干预推行缓慢、成果甚微。

(四)心理干预的支持系统欠缺。心理干预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工作,而政府尚未搭建起长期干预平台。随着灾后重建的开始,救援人员陆续撤离,人们对灾区的关注度逐渐降低,心理危机往往会在此时全面爆发。来自医院、高校的专业人员在紧急心理救助后,会回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来自民间组织和社区的社会支持力量也难以在心理创伤愈合阶段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据心理危机发展演变的规律,重大灾害造成的心理创伤恢复至少需要20年。因此,将短期心理救援和长期心理救助相结合才是最为科学有效的办法,否则一切心理干预行为将变成一场徒劳的做秀。此外,政府对民间组织及志愿者队伍缺乏统一管理,各组织间的协调配合行动较少,造成混乱无序的心理干预现状。全国大部分地区仍缺乏负责组织协调、规划指导心理干预的专门机构,心理干预者只能被动参与或是单兵作战,未能发挥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整合优势。

(五)心理干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心理干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由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组织实施,否则很有可能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给灾民带来二次创伤。目前,心理干预方面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远不能满足灾后心理援助的需求。据悉,我国现有精神医师1万人,其中近一半人接受过正规训练;正在执业的心理医生不足2000人,平均每百万人只有24个心理工作者。[3]在人员组成与培训方面,没有形成一支常态化的应急心理干预队伍,使得从业者数量严重不足,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影响心理干预目标的实现。我国对应急管理中心理干预的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科研力量较为薄弱,政府对此投入的资源尚不能满足研究需要,缺少一批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且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周期较长,用以指导和提升心理干预队伍整体素质的研究基础较为薄弱。

三、国外政府在应急管理心理干预中的作用

国外政府作为应急管理的主导者,以其强大的政府形象和强有力的实际行动,在灾后心理干预工作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一)政府为心理干预提供立法保障。为明确规定灾后心理危机的判断标准和干预措施,发达国家纷纷出台精神卫生方面的相关法律。世界上第一部《精神卫生法》于1938年诞生于法国,至今已有100多个国家颁布了《精神卫生法》。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对《罗伯特斯坦福灾难救济和突发事件援助法》进行修改,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将心理干预纳入突发事件援助体系中。[4]该法案明确规定国家将资助灾后心理危机的筛查、诊断和咨询服务,并通过公共信息资源的提供和社会网络的支持满足公众对灾难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同时规定,由政府提供的专项补助金不得用于药物滥用、精神疾病等非突发事件造成的心理危机干预,这些法律法规为应急管理中的心理干预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二)政府构建国家应急管理心理干预体系。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将心理干预组织列为政府应急管理的常备组织,美、英等发达国家均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心理干预体系。美国官方灾难心理卫生服务始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心理卫生服务中心紧急服务及灾难救援项目组负责,与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心理干预系统相关的主要有三个部门:联邦应急管理局、卫生与公共服务部以及退伍军人事务部。纵向的联邦政府管理部门与横向的各州心理卫生服务机构共同组成了整体有序的灾难心理服务网络。[5]经历过“卡特里娜”飓风等多次自然灾害以及“9·11”恐怖袭击等人为灾难后,美国的国家灾难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已日趋成熟。欧洲的44个国家或地区中几乎都已建立起职能完善的突发事件心理干预机构,并且形成区域性支持网络,灾难发生后,临近地区将伸出援手,提供必要的帮助。亚洲国家新加坡于1994年由卫生部和内务部联合组建了国家应急行为管理系统,在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对幸存者进行心理疏导,从情感上支持受灾者,同时为媒体的危机信息管理工作提供建议。

(三)政府指挥、协调心理干预的实施。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政府十分注重灾后心理干预的组织工作,马尔代夫在社区举办了许多为受灾群众提供心理支持的活动,同时向掌握当地方言和文化习惯的土著居民提供培训,并雇佣他们在周边岛屿进行心理干预,使受到灾难影响的人们至少能够得到最基本的心理干预服务。斯里兰卡的总统将“在社区提供心理支持”列为应急管理的首要任务之一,同时成立国家心理和精神健康委员会,对灾后心理干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6]印度的中央政府承担着协调应急资源的责任,灾难发生后政府会最大限度地调用该地区的一切资源,召集专业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及时参与心理干预,并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和必要的技术指导。位于新德里的国家灾害管理学会推出了针对灾难社会心理和精神卫生服务的在线培训课程,以提高普通民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日本政府则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短信安抚灾民,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避免出现群体慌乱。

(四)政府储备、培养心理干预专业人才。美国对心理干预者的选拔标准有着详细的规定,包括:具备心理咨询执业资格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如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对灾区恶劣环境的承受能力等;需要接受过红十字会组织提供的突发事件心理干预实务技能培训,并能够独立为幸存者、志愿者及社区进行危机心理咨询;在接受任务后须立即到岗并连续提供10日以上的服务。[7]符合条件的人员将在国家重大灾难心理干预系统的人力资源子系统备案,由政府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并提供充足的科研资金,资助其对应急管理中的心理干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对于各项科研成果,政府会努力创造条件,加快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速度,并结合实施情况及时进行修正和完善。

四、中国应急管理心理干预中的政府角色

(一)心理干预体系的构建者。首先,建立政府应急管理心理干预的组织体系。加快应急心理干预机构建设,在国家层面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地方各级政府下设应急管理心理干预协调小组,由卫生局及交通、教育、民政、铁路等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组成,其常设办公室在各级政府应急办,负责日常事物及相关协调工作,进而形成全国性的指挥管理体系,在突发事件来临时迅速响应,对心理干预实行统一部署、规划和协调。其次,建立应急管理心理干预的预案体系。制定省、市、区(县市)三级行动方案,明确分级实施的条件、领导机构及职责、心理干预工作机制、保障体系、公众参与途径、奖惩措施等,进一步规范紧急心理干预流程、完善社会资源动员机制、设立长期心理援助平台,形成“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局面,将应急管理心理干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心理干预法律的确立者。我国应急管理中心理干预的相关法律制度的确立进程一直比较缓慢,《精神卫生法》的立法调研和起草工作,从1985年起已历时22年,至今仍未出台,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未立此法的国家之一。与国家精神卫生立法进程相比,北京、上海、杭州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自2002年起就陆续出台了地方精神卫生条例,尽管条例中大多规定应将心理干预列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规定相关部门要根据服务对象,配合心理干预工作,但这仅是少数地区的个别行为,且法律效力较弱。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是为心理干预立法,将突发事件心理干预纳入国家法律体系,从法律上明确其重要性,规定应急心理干预的组织机构、权利义务、职能责任、运作方式、资金来源、人员构成等,使其成为一项合法化、制度化的活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各界对心理干预引起足够重视,促使普通民众转变观念,主动寻求救助;心理专业人员不辱自身使命,全力抚平创伤;政府组织提高认识,充分履行职责。

(三)应急管理心理干预知识的普及者。面对频繁反复的突发事件,实现从“反应政府”到“预防政府”的转变已成为大势所趋。政府作为应急管理主体,肩负着普及危机教育、增强民众心理免疫力的责任。所有的危机教育都应围绕树立危机意识和增强应对能力进行。这就需要利用好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介,通过公益广告、科普栏目、专题讲座等形式普及危机应对知识,使人们了解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自我保护,遇到心理问题应向哪些机构求助,逐步引导公众掌握自我调节方法,提高对压力环境的承受能力。基层组织在应急管理中具有贴近群众的优势,要发挥好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在社区层面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宣传措施,如设立专门的宣传栏、印发心理健康科普手册、组织志愿者登门讲解等,将心理干预融入群众生活中,进一步强化其主动应对危机的意识。另外,组织心理干预应急演练,通过模拟演习,提高民众的事件处理能力,帮助其从容不迫地面对危机。

(四)心理干预平台的搭建者。为了保证突发事件心理干预的持续性,同时科学引导社会各界有序参与,政府有必要作为应急管理中心理干预平台的搭建者,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国外的救援经验表明,设立区域性灾后心理干预站是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过灾区心理干预站或社区心理服务中心,为灾民提供稳定的援助场所,保证最佳救援效果的达成。此外,心理干预站还肩负着吸纳、协调、督导社会力量的职责,通过召集和调动专业人员及志愿者服务组织,发挥社区的支持作用,加强同国际组织间的交流合作,将心理干预由点及面地扩散开来,最终建立起责任共担、合作互动的长效机制。除了实体平台的搭建,还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在线咨询等通讯工具拓展心理干预空间,借助其方便快捷、及时节约、保密性强、服务面广等优势,对心理干预站的援助活动进行有效补充。

(五)心理干预人才的培养者。当前,缺乏专业、规范的人才队伍已成为我国心理干预工作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分层分类地储备人才资源。首先,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在高校中增设相关课程,广泛开展短期培训班,促进心理干预者对专业实务的掌握;实行心理咨询人员资格审查和认证制度,进一步规范心理干预人才的准入机制;提供心理干预者的岗前培训和岗后督导,避免因不恰当的行为而带来二次伤害。其次,建立较为完备的专业人才储备库。按照不同层次,将心理干预人才划分为专家储备库和专业人员储备库。前者由心理学专家、精神卫生研究员组成,主要参与心理干预的方案制定和重大决策。后者包括具备一定心理干预知识、能够进行紧急心理救援的专业人员,如果力量不足,还可将接受过相关培训的志愿者列入其中。再次,加大科研投入,积蓄后备力量。加强科研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给予财政专项拨款,从资金和资源上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支持与保障。鼓励科研人员深入突发事件现场,从受灾民众的实际需要出发,细致观察、开阔视角,借助科学工具,获得详实可靠的资料和真实鲜活的案例。

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在应急管理中政府无疑是第一责任主体,面对突发事件心理干预这一全新领域,从制度构建到指挥协调是各级政府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随着应急管理工作的不断拓展,公众对各项应急服务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在这样的形势下,政府从公共利益出发,找准自身角色定位,合理使用公共权力,在组织建设、法制保障、宣传教育、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积极尝试,为实现民众身心健康、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包晓.应急心理干预机制建设探析[J].经济师,2009(11).

BaoXiao.onConstructionofemergency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mechanism.economist,2009(11).

[2]刘大唯.突发事件中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中国应急救援,2010(3).

LiuDawei.ResearchonpsychologicalCrisisinterventionofemergencies.emergencyRescueofChina,2010(3).

[3][7]孟艳,钱玲,陈国永.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人力资源现状[J].中国健康教育,2010(1).

mengYan,QianLing,ChenGuoyong.overseasandDomesticResearchStatusofpublicemergencypsychologicalCrisisinterventioninHumanResources.HealtheducationinChina,2010(1).

[4]Robertt.Stafford.DisasterReliefandemergencyassistanceact.publicLaw,Section416:pp93-288.

心理干预的方法篇6

关键词:肿瘤疼痛;心理干预;疼痛强度;临床效果

肿瘤患者在患病期间由于肿瘤会压迫患者器官组织或神经而使得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疼痛,而强烈的疼痛对患者生活和舒适度造成了很大影响,同时也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因而有必要采取一定的镇痛措施对患者疼痛进行缓解治疗。本文主要对心理干预镇痛在缓解患者肿瘤疼痛方面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0年4月~2012年8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肿瘤患者共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为34~71岁,平均为(52.5±18.5)岁;其中胃癌患者有11例,肝癌15例,肺癌13例,乳腺癌12例,胰腺癌1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3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癌症类型以及疼痛程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肿瘤治疗和护理,包括药物治疗、药物镇痛、基础护理以及放射治疗护理等。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①与患者建立良好信任关系,在实施干预前首先要对患者的病情、个性以及疼痛所引起的不良心理状况进行掌握,并通过护患沟通和人文关怀等措施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并向患者详细讲解整个心理干预的过程和步骤,以取得患者对心理干预的配合;②实施干预,主要对患者进行认知干预和行为干预,其中认知干预是通过改变患者对疼痛的认知来提高患者对疼痛的阈限,以达到减轻患者疼痛的目的。具体操作是:①向患者详细讲解社会因素对疼痛的影响,包括情绪、个人性格以及等都会对患者的疼痛认知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患者对疼痛的感受阈限,因而患者应该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认知,正确对待疼痛,使对疼痛的阈限得到提升。②向患者介绍肿瘤镇痛的几种方法,并对药物镇痛、心理镇痛等方法的利弊进行比较,让患者意识到心理干预镇痛能够减少镇痛药物的摄入,从而改善患者的生理状况,增强治疗效果。③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自己对疼痛进行评价,通过患者自己对疼痛进行口述表达,一方面能够缓解因疼痛带来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另一方面也能够让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的疼痛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镇痛措施。而行为干预则主要是让患者学会应用放松方法来缓解疼痛,护理人员要将放松治疗方法教给患者,以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同时行为干预还可通过让患者养成运动锻炼习惯和培养兴趣爱好等,让患者从过度担心肿瘤疾病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调整患者消极悲观的心理状态,让患者能够以积极平静的心态来接受肿瘤治疗。

1.3效果评价采用nRS疼痛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强度进行评分,其中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变化对比。

1.4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强度数据进行SpSS11.0统计分析,并通过t检验对两组数据间的差异显著性进行检验,其中p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疼痛强度分别是:常规组患者nRS平均得分为(6.1±0.4)分,干预组患者nRS平均得分为(5.9±0.6)分。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nRS得分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后,常规组患者的nRS平均得分为(4.7±0.2)分,干预组患者nRS平均得分为(3.3±0.6)分。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和常规组患者的疼痛强度均明显下降,p

3讨论

肿瘤患者的疼痛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肿瘤本身对周围器官和神经的影响以及压迫造成疼痛,以及肿瘤疾病所引起的其他并发症而带来的疼痛,而另一方面是治疗肿瘤过程中的疼痛,包括手术切口疼痛,化疗、放疗等带来的疼痛[1]。肿瘤疼痛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巨大影响,从而影响患者的疾病恢复和治疗效果,使病程延长,生存质量下降,因而必须采取一定镇痛措施对肿瘤患者的疼痛进行控制。常见的镇痛措施主要有药物镇痛、物理镇痛以及心理镇痛等。本文主要对心理干预措施在缓解肿瘤疼痛方面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之后其疼痛强度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接受心理干预的患者疼痛强度的下降幅度比常规组更明显,这说明通过常规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强度,而这其中主要是由于为患者使用了镇痛药物进行镇痛,使得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疼痛强度降低,而干预组与常规组在干预后疼痛强度比较上具有明显差异,这说明心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强度,缓解肿瘤疾病和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疼痛。

心理干预措施通过让患者认识到心理因素对疼痛的影响,而减少了心因性疼痛的出现。其中心理因素对疼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会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感受阈限[2],扩大患者对疼痛的感受性,增强疼痛敏感性。在肿瘤疼痛中有很多患者是心因性疼痛,因而心理干预措施也是从心理因素入手,对患者的认知进行干预,让患者形成对疼痛的正确认识[3]。同时,通过心理干预还能够将患者从肿瘤癌症的消极悲观状态中解放出来,将患者对自身疼痛的关注转移到其他方面,从而提高患者对疼痛的感受阈限,以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且在认知干预方面,通过让患者按照疼痛强度对自身的疼痛感受进行主述,能够逐渐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消除或缓解身心症状。同时,通过行为干预,不仅能够让患者掌握减轻疼痛的放松方法,而且通过加强锻炼和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能够调整患者的身心状态,有利于巩固癌症治疗的效果,减少放射治疗的次数,从而减少了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在本次研究中,干预组患者在疼痛强度在干预后平均降到4分以下,这说明心理干预在治疗肿瘤疼痛方面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肿瘤患者的疼痛强度,缓解和减轻癌症带来的疼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树青.俱乐部形式心理干预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肿瘤术前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2,34(10):1574-1575.

心理干预的方法篇7

【中图分类号】R179R395.6

【文章编号】1000-9817(2007)09-0826-02

【关键词】干预性研究;精神卫生;评价研究;学生

护理专业是为病人服务的行业,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护理服务质量。了解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重视护理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是摆在护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某卫生学校192名护理专业女生进行了综合干预,现对其效果分析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法,以某卫生学校2003级5年制护理专业4个班的女生共192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21岁,平均(19.36±0.73)岁。在入学时采取随机化方式进行分班,每班均为48人。课题研究时,选定2个班96人为干预组,另2个班96人为对照组。

1.2方法对照组只做心理调查分析,干预组是在心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进行测试,该量表共90个问题,分为10个因子,分别测查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10个方面,用5级评分法,1~5分别表示“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统一指导语,分别于2004年9月开学后的1周内和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的2005年6月的第1周内,由课题组的心理卫生专业医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

1.3综合干预时间及措施在2学期中利用6个月的时间,运用学校心理干预技术等措施对干预组的学生进行综合干预[2]。实施干预遵循整体互动、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原则,以三级综合整体干预模式来完善综合干预措施[3]。初级预防适用于学生刚入校时,如向学生介绍学校的物理及人文环境,强化护理专业理念教育,将护理礼仪教育贯穿于专业学习的始终。二级预防适用于经过科学方法评估得出学生个体心理状态及学习能力,针对有心理问题及学习困难的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针对有心理问题个体侧重于心理干预,由心理教师对其进行心理咨询,方法主要是倾听和诉说,每次咨询时间为45min。干预组综合干预措施包括:(1)集体心理咨询,主要讲解心理学知识、角色扮演、心理卫生知识问答等,每次45min;(2)人文素质的培养,进行护理美学、护理礼仪、护患人际沟通技巧、同理心的建立等讲座[4];(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护理专业特点进行学法指导[5];(4)针对护理课程的特殊要求,进行护理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出护理活动课程的概念[6]。三级预防适用于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防止遗留问题的发生。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由2名专业人员同时输入计算机,并对资料进行核对,确保资料的可靠性。数据处理采用SpSS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干预组、对照组分别进行自身配对t检验,根据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结果

2.1干预前卫校女生SCL-90名因子及总分阳性检出情况干预前卫校女生SCL-90总分阳性率为29.69%(57/192)。各个因子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强迫症状40.63%(78/192)、人际关系敏感39.06%(75/192)、敌对31.25%(60/192)、偏执25.00%(48/192)、恐怖18.75%(36/192)、抑郁17.19%(33/192)、焦虑16.15%(31/192)、精神病性13.02%(25/192)、躯体化8.85%(17/192)。干预前卫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2.2干预组学生干预前后SCL-90各因子阳性率比较由表1可见,干预组女生各因子的阳性率均有所下降,经χ2检验,躯体化、精神病性因子分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各因子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提示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卫校学生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方面均有所改善,但干预措施对躯体化、精神病性症状改善不明显。

2.3干预组学生干预前后SCL-90各因子分及总均分比较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干预组学生SCL-90各因子分,除躯体化、精神病性、其他等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值均>0.05),其余各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说明干预后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所改善,与干预前后各因子阳性率比较结果一致。见表2。

2.4对照组学生干预前后SCL-90各因子分及总均分比较对照组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未实施综合干预措施的卫校女生的心理状况前后无明显变化。见表3。

3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卫校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尽如人意,心理压力较大,时常感到失望、焦虑、担心,时有自暴自弃的念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工作。实施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改善卫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综合干预措施体现综合整体性,即有针对性的个体干预和群体预防干预相结合。这种整体性可通过三级整体综合干预模式来完成。新生依赖性强,缺乏独立生活的心理准备和自理能力,从走读学习方式转变为卫校的住校学习,对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不能很快适应,且又缺乏家庭支持和情感慰藉[7]。初级预防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校环境及护理专业要求的适应能力。二级预防有效围绕护理专业特点,在护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素质的培养。将护理礼仪教育渗透于护理专业女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之中,有助于激发卫校女生的自信心,唤起学习兴趣[8],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培养友爱心与责任心。针对护理专业女生生活和护理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开放式讨论,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学生为患者服务的综合素质[9]。三级预防是在初级预防、二级预防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以提高卫校女生心理素质的整体水平,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

4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108.

[2]岑同桢,李正云.学校心理干预的技术与应用.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248.

[3]陈锦治.社区预防与保健.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9.

[4]李惠玲,郎黎薇,沈利敏,等.护生在临床安宁照护情境中的体验.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395-398.

[5]崔晓萍.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卫生职业教育,2006,24(3):42-43.

[6]季诚,俞杰,姜琴,等.活动课程在培养护生知识迁移能力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教育,2006,3(3):108-109.

[7]戚林,韦红,彭辉.卫校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分析.中等医学教育,2000,18(8):10-11.

[8]季诚.卫校社交礼仪课程教学的思考.护理学杂志,2005,20(7):12-14.

[9]季诚.成功教育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尝试.中华护理教育,2006,3(4):170-171.

心理干预的方法篇8

关键词:糖尿病足;高危因素;干预

糖尿病足为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沉重的身心负担,在美国以及欧洲,糖尿病足是导致患者出现非创伤性下肢截肢的最常见潜在原因[1],虽然目前对糖尿病足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糖尿病足的预防则十分有效[2]。为了提高糖尿病足高危患者的预防能力,遵从医疗方案主动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其进展为糖尿病足的可能性,我们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于我科存在糖尿病足高危因素的患者实施了综合干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于我科存在糖尿病足高危因素的患者80例做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49.5±7.8)岁。所有入选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高危因素等方面的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综合干预。干预方法和内容主要包括:①血糖监测与药物干预。②心理干预。③足部护理干预。④饮食干预。⑤教育干预。

1.3评价指标①于干预后24个月时评价两组患者中出现糖尿病足患者占总人数的比例。②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24个月时对患者的遵医率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24个月后出现糖尿病足患者比例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干预后遵医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将增至3亿多[3]。糖尿病患者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足溃疡,其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最终致残、致死的重要因素,因而探讨糖尿病足的有效预防措施,减少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机率,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研究主要对试验组实施了包括血糖监测与药物干预、心理干预、足部护理干预、饮食干预、教育干预等内容的综合干预措施。

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血糖监测与药物干预是糖尿病足防治的重要手段。通过高质量的血糖监测,掌握患者的血糖实时变化,有利于医师对患者血糖异常状态的及时干预,帮助患者尽可能地维持血糖在适宜水平。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药物干预方案,防止出现不良后果。

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疾病。糖尿病患者具有病程长,住院次数多,经济负担大等特点,因而易出现悲观、焦虑、消极等多种负性情绪,影响患者的疾病控制。医务人员应对此加强干预,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援助,帮助患者建立起正确的疾病应对方式。

足部护理干预是糖尿病足患者的干预重点。医务工作者应每日检查患者的足部情况,注意观察患者足及足趾间有无小伤口、水泡、干裂、肤色发暗等情况,以便进行早期干预。足部护理干预的另一个方面是对患者足部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正确的足部检查、清洁、按摩、运动、保护的方法,使患者有能力对糖尿病足进行主动预防。

饮食疗法是糖尿病足的防治基础,在进行饮食干预时,应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积极性,与其共同实施合理饮食方案的制订,以便在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患者对饮食的偏好,严格控制总热量,合理分配饮食摄入,巩固药效。

教育干预是糖尿病足防治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让糖尿病足高危患者掌握糖尿病足的临床症状,高危因素,血糖监测方法,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健康生活方式,坚持定期复诊。

4结论

本研究表明,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实施包括血糖监测与药物干预、心理干预、足部护理干预、饮食干预、教育干预等内容的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足高危患者的遵医率,降低其进一步发展为糖尿病足的可能性,具有重要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BoultonaJ,VileikyteL,Ragnarson-tennvallG,etal.theGlobalBurdenofDiabeticFootDisease[J].Lancet,2005,3669498:1719-1724.

心理干预的方法篇9

关键词精神卫生干预性对照实验心理亚健康大学生高职高专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140

据媒体报道,全国高职院校已达1200多所,其招生与毕业人数已占普通高校50%。高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亚健康状况更具特殊性。有研究显示:高职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水平比国内普通人群高,心理障碍检出率17.8%,并有继续发展趋势。又有研究显示,有13%的高职学生存在各种明显心理问题。本研究针对高职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选取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亚健康大学生,采用3种干预方案,进行为期8周干预,研究不同干预方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改善情况,为高职院校心理亚健康大学生的优化、转轨提供一定参考。

资料与方法

用有关筛查方法从河南省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档案中选出心理亚健康大学生约80人[1],通过专业精神科医生逐一进行精神科结构性面谈,排除重大精神疾病、神经症及相关心理疾病,征得自愿参与本实验75人,并随机分为4组,平均年龄18.1±0.93岁,其中女38人,男37人。

方法:⑴太极拳训练干预组(简称太极拳组)15人,采用24式太极拳,集体组织在学校同一教室,由专业太极拳教练带领锻炼。具体要求:①每周固定时间、固定教师2名,安排固定场所锻炼。②锻炼强度基本控制在中等水平。③本干预8周,每周2次,每次时间60分钟,计16次。④累计缺席4次作为无效干预,不做统计学处理。⑵认知行为互动取向团体治疗干预组(简称团体治疗组)17人。干预要求:①由专职2名心理治疗师以认知行为团体训练为主,采用杨眉[2]、张新凯等治疗模式[3]。②本干预8周,每周2次,每次90分钟,计16次。③累计缺席4次,做无效干预,不做统计学处理。⑶综合干预组(简称综合组)17人,即进行太极拳训练同时结合认知行为互动方向团体治疗。干预要求:①结合以上两项干预要求,固定老师,固定心理治疗师,固定时间,即每周太极拳训练2次,60分/次,8周16次。每周错开时间认知行为互动方向团体治疗2次,90分/次,8周16次,合计综合干预32次。②累计缺席4次做无效干预,不作统计学处理。空白对照组(简称对照组)26人,不作任何干预,但与干预组同时进行测评。

评估方法:干预前后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干预前后测评。此量表在干预开始前1周完成第1次测评,干预8周结束后实施第2次测评,干预3个月实施第3次测评。据干预后第2次测评结果评价干预效果。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100%。

结果

各组干预前后自身测评太极拳组除抑郁因子外,团体治疗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综合干预组干预后Scl-90总均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躯体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3个月后测评,综合组Scl-90各因子分与综合组干预后各因子分大致相同,说明其远期疗效较显著。见表1。

讨论

太极拳组训练干预效果:调查显示太极拳组干预后Scl-90总均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提示太极拳训练对改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整体效果好,对改善焦虑、恐怖、人际关系敏感等症状效果明显。在本训练中,太极拳重要特点“体松心静”。这是一种很好的放松训练的独特方法,带领人进入放松自然身心状态。通过反复有意识练习形成固定的随意习得行为,使放松成为生活中习惯反应模式,可迅速改善症状,降低肌紧张,减轻焦虑。刘笃涛研究认为[4],太极拳独特运动形式对大学生心理具有很好调节作用,练习年限越长,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团体治疗干预效果:经过8周团体干预,团体治疗组干预后Scl-90总均分、强迫、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提示团体治疗对改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有其独特作用。团体所创设的社会心理条件一旦与个体心理问题产生的条件相一致或类似时,个体自我在一种全新的、深刻认识加上领导者的引导及团体成员互相接纳与支持,团体可提供“浸润式”治疗氛围。足以说明团体旨在改善人的认知,而不是简单注意“症状”。团体活动中引导各成员自我探索、自我暴露、协助成员更深入认识自己,在团体互动中挖掘个人潜能,经过比较整合,接纳更自信,体验到彼此不同,进行接纳、尊重别人,针对其非理性认识加以澄清,建立正确人际理念,用良好积极的认知获得个人成长及发展动力。由于其简便易行,在高职院校中易于推广并易被广大学生接受。

综合干预组:即两种干预方案的综合,研究结果提示,综合干预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整体转化有显著效果,对焦虑、抑郁等情绪改善效果十分明显,对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等改善效果非常显著。表现在Scl-90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因子得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合干预中,太极拳组从行为治疗角度进行干预,团体治疗主要从心里支持、自我接纳、不合理理念暴露积极的多层次认知改变进行干预,综合干预是二者有机体,效果优于单一干预组。3个月后再测Scl-90各因子分显示综合干预组远期疗效明显且优于各单一干预组。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中应大力提倡通过设计实施团体训练与有氧运动相结合方案,提高高职院校心理亚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利于更好走出校门,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裴雯.不同放松训练方法对改善研究生心理亚健康状况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杨眉.大学生社交焦虑集体心理治疗[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4:247-248.3张新凯,吴文源,张明园.社交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集体治疗初步结果[J].上海精神医学,2005,3:129-130.

心理干预的方法篇10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4.167

调查研究表明[1],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治疗恢复到康复期时,病情比较稳定,意识清楚。然而精神分裂症患者此时处于比较脆弱的状态,由于害怕被嘲笑、讥讽,担心被家庭和社会抛弃,心态并不稳定,是抑郁、焦虑、退缩等不良情绪出现的高发期[2]。鉴于此,本文为了探究应用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可靠护理干预措施和方法,以便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选取了2013年3月~2015年12月本院临床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给予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2月本院临床收治的88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男68例,女20例,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43.45±10.38)岁;学历初中以上38例,初中以下患者50例。根据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的精神疾病护理措施和方法,并且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个体的差异情况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3]。

1.2.2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医护人员需要制定护理干预方案,并按计划实施[4],具体包括:①制定心理干预方案,需要全面掌握每例患者的测评结果、患病史以及相关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情况等,分析影响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和行为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使患者自觉配合护理人员,建立起合作性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患者认识情绪对自身疾病的影响。如果患者具有某方面的才能,可根据患者兴趣爱好督促其参加各种康复活动,放松心情。现阶段患者的实际情况要告知患者,鼓励患者积极面对,保持良好的心态。患者由于心态紧张,容易产生曲解认知状况,对比需要护理人员通过合理的引导,帮助患者转换思维方式,建立正确的认知模式,摒弃消极的思维,鼓励患者建立自信,客观对待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抗压能力,对于外界的不良刺激,能够辨别形势,期望值仍处于合理位置。②开展健康知识培训,使患者了解防止疾病再次复发的有效方法,掌握必要的治疗知识,帮助患者合理安排休息、饮食、劳动等时间分配,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尽量去做,尽快适应社会生活。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和SDS评分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结果比较干预前,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评分结果比较干预前,两组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统计结果表明[5],接近九成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恢复期仍然存在不良情绪,主要是由于患者担心家庭及社会可能排斥他,具体表现为抑郁、焦虑、退缩等,程度略有不同。事实上,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急性期治疗以后,恢复期的病情已经比较稳定,对自己的患病情况和后期用药等知识也十分清楚,治疗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控制负面情绪。

人的行为反应是内心情感得到表达的结果,而认知是行为反应和情感的桥梁,很多时候事件本身并不会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的激烈变化,主要是受到对事件的解释影响,也就是认知,因此认知、情感和行为三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可以相互影响。认知理论指出,患者的认知水准决定了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如果对患者施以恰当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其情绪和行为也会随之改变[6-9]。本研究以患者的患病特征为出发点,通过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实施护理干预,调整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并使患者掌握自行控制、调节情绪和行为的方法,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