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理论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6:46

供应链管理理论概念篇1

供应链的概念是在80年代末提出的,它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实际上,供应链是一个系统,是客观存在的,在供应链中,有非常清晰的过程:原材料的生产、产品形成、销售等一系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需方”和“供方”的对应关系,就形成首尾相连的供应链[1]。在没有对供应链有明确的认识时,大都认为供应链是企业中的内部过程,是通过生产的转换和销售等过程传递的,美国的史迪文斯曾经认为:“供应链是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流中所产生的长链”,现阶段,大部分人对供应链的认识停留在了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上,中国的马士华教授说:供应链是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该条链主要是围绕着企业的核心环节进行,并对企业中的物流、资金流等进行控制,按照生产顺序将产品送到供应商、分销商等手中的一个结构。这条链的结构非常简单,都是按照第一、第二、第三进行排列的。

2物资管理的概念

物资管理的概念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分别是传统的物资管理概念和现代的物资管理概念,其中传统的物资管理概念是指企业所需要各种物资的使用和利用等的总称。物资供应计划的编制、物资储备量的控制以及综合利用的管理等。而现代的物资管理概念则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2]。

3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在当下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供应链管理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实际上,在国际上有一些企业已经将供应链管理应用在企业的物资管理之中,并且取得显著的效果,比如DeLL公司、iBm公司以及宝洁公司等,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将管理链管理作出了重新的定义,主要包括:原材料、制造与装配、订单管理及最终交付用户,这些都可以说成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

4供应链管理与物资管理的关系

供应链管理与物资管理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可以说,物资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物资管理仅仅是应用在企业内部,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将供应链管理与物资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将原料供应、生产、销售等形成一个整体的供应链,这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优化供应链管理,还能提升市场竞争力。而供应链管理则是对供应链中所触及到的信息流、价值流、资金流等的管理,它主要是以internet作为依托[3],并且以同步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供应、实施的,主要包括: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供应链的设计、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品设计和制造管理、反向物流管理、供应链实施的原则和步骤以及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物流管理等,可以说,供应链管理注重的是物流成本和用户服务水平的关系,所以,要想使供应链企业群体获取利益,就需要将供应链中涉及到的各个部门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将力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5基于供应链理论的物资管理特点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它涵盖的是由供应商到消费者的全过程,强调的是战略管理,由于“供应”在供应链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进行供应链管理的时候,应该加强核心企业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双赢。事实上,供应链管理具有更高的目标,它不仅仅是完成市场目标,更是一种服务。供应链管理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采用集成的方法对供应链进行控制。要知道,物资采购是企业的起点,也是企业核心业务流程的开始,从某种程度上说,物资采购并不是购买原材料,而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联系,将沟通生产与物资供应联系在一起,在二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进而促进了供应链系统的发展,提高了供应链上企业的运作效率。将供应链理论应用在企业物资管理中,主要表现在:

第一,为订单而采购,采购模式简单,降低了库存成本,提高了物流的速度。

第二,重视外部资源管理,传统的采购模式,使得供应商不能够及时地了解采购部门的业务流程,给供应商带来了缺陷。

第三,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以往的采购模式中,基于战略伙伴关系的采购方式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库存问题、风险问题、降低采购成本问题。其中风险问题主要是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或是产品质量的风险,库存问题主要是由于以往的采购模式不能够使供应链中各个环节共享信息,使得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得不到提高,进而减少了需求信息的失真现象。第四,信息集成共享,要想保证供应链得到共享,就要协调企业之间的产品流、信息流,并且及时的掌握供应链上的信息,以此提升供应链的性能,进而保证供应链能够真正的做到信息共享。

6结束语

供应链管理理论概念篇2

一、现代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目前广大人民常会接触的顺丰、圆通、申通、韵达等快递就属于物流。但是,物流又不仅仅是能够用快递来解释的,尤其是物流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要加以科学界定,才能做好现代物流的管理工作。早在1984年,美国的物流管理协会就对“物流管理”进行了概念的界定:供应链流程的一个内容,其是一种将相关产品和信息高效率、高效益地从产地到目的正反向流动以及存储,这个过程包括了计划、实施以及控制。可见,物流管理是企业供应链条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进行科学管理,才能为企业发展创造优势。放在我国企业发展的大环境下,与美国协会的定义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因为考虑到中国物流的实际情况,物流应该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一个流动过程,而物流管理是在此过程中以流动的对象为主要目标,对其进行的计划、组织以及控制等行为,可以说,这种管理是有计划的、科学合理的、与时俱进的,并且以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基本目标。很多文献中提出,物流管理存在着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在运输状态中对于物品的管理,另一种是物品处于存贮地点的静态管理。本文涉及到的与供应链管理相对应的是在企业中产生的物品的存储和运输管理,是实体物流管理。

二、供应链管理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将“物流管理”定义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环节,可见,供应链管理是一个整体,是在企业管理中比较宏观的管理范畴,需要调度的环节比较多。供应链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概念,因为它在整个企业管理范畴中至关重要,供应链是一个网状结构,不仅包括从供应地到目的地的物流,同时也包括与企业和客户都息息相关的服务流、信息流,而且供应链不仅是一个流动的结构,同时也包含着回流。供应链管理包含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等几个社会上的较大群体,所以无论是生产、运输、配货,还是信息、服务,都是需要进行严格管理的。供应链管理是在供应链的概念之上进行界定的,因为供应链是各个企业、各个环节共同组成的整体链条,所以供应链管理也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其中包含物流管理这个子集。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不同于传统的生产销售,也不是某一个企业的供应链,而是将不同的企业集合起来,负责各自的部分,从而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供应链的科学管理包括计划、合作、控制,高效率地完成从供应商到消费者之间的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并且注重提高服务水平、降低交易成本,将一个链条上的企业集合起来,实现目标的平衡,并且关注物品在供应链上的流动过程。

三、现代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1.现代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区别。

1.1基础与管理模式的区别。前文已经提到,很多概念的界定将物流管理定义为供应链管理的子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对于企业来讲,物流管理是一个企业、一个环节上的管理,物流可以理解为物品的流动,管理的是这个流动过程,其基础和前提是存在着流动的物品。而供应链则不同,它以信任和承诺为前提,将负责不同工作的企业紧密联合起来,是对这整个过程的管理,不仅要有流动的物品,还要求从生产到消费者购买都有管理过程参与其中,涉及的企业和个人要比物流管理更加程序化、复杂化。

1.2导向目标的区别。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导向目标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现代物流管理相对简单,仅仅以降低一个企业的成本并提高服务质量为导向目标,可以说,物流管理的服务以一家企业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科学管理即可。而供应链管理的导向目标则复杂得多,物流管理的导向目标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供应链管理需要考虑的导向目标则是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服务质量,并将涉及到的所有企业囊括在内,使得所有企业同时完成科学管理,从而达到使客户满意的目标,并且在科学管理的过程中也提升供应链所涉及企业的竞争优势。

1.3管理层次的区别。物流管理的层次是单一的,虽然要考虑到物品的运输和存储,但是只需要一个企业进行管理,将运输、存储的过程完成科学协调和管理,即是实现了物流层次上的管理。而供应链管理是多层次的管理,不仅要考虑物流环节,还要考虑生产、加工、信息、服务、售卖等其他重要环节的管理。并且,供应链的管理层次还包括企业、人员的管理,需要将一些列的环节统一起来实现管理,并注意对关键业务流程进行设计、重构以及整合。

1.4管理方法的区别。管理方法上,两种管理也是存着较大差异的。物流管理是以技术为主要方法,利用行政指令和战术策略实现科学管理。而供应链管理则是以信用和承诺作为主要的管理方法,将涉及到的企业发展成为合作伙伴,再引入科学技术,实现对供应链的科学规划、科学管理,而物流管理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2.现代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联系。现代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子集,二者存在着紧密的相关性。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共同点都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物流管理是对物品从供应地点到收取地点的科学管理,通过严密的计划、合理的控制,实现在运输和储存两个环节的管理;而供应链管理也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但是过程更长,从物品的生产过程就开始了管理,一直到客户收货后的售后服务,需要对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管理。可见,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存在共同点的,虽然管理范畴不同,但是管理目的的一致性使得现代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存在必然的联系。作为供应链管理的子集,物流管理在管理内容方面与供应链管理存在相关性。供应链中包含着物流管理,它们之间是从属关系,所以在管理内容方面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四、结语

供应链管理理论概念篇3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问题思考;创新设想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10)03-0023-04

一、供应链金融的概念界定

关于供应链金融的概念,理论界和实务界目前尚未有一致的意见。随着供应链金融研究和创新实践的不断深入,对供应链金融概念与范围有必要进行相应的界定和厘清。

(一)供应链金融概念定义的归纳

目前比较流行和具代表性的供应链金融概念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认为供应链金融是物流与金融业务的集成、协作和风险共担的有机结合服务,是一种物流金融。它为商品流通的全过程提供服务,服务对象是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等。

第二类,认为供应链金融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一个产业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集成。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一供一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畅顺,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的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第三类,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基于供应链商业交易的融资解决方案。国际知名的金融顾问咨询公司towerGroup关于供应链金融的定义是:供应链金融是以发生在供应链上的商业交易值为基础,设计一系列的为供应商提供流动资本融资和现金流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管理目标实现的优化方案。供应链金融就是将金融引入优化目标,在现有供应链优化模型中直接加入资金流的测度,从而来制定优化策略,然后再将模型推广到更为复杂的库存结构乃至与生产、运输等问题进行联合优化。

(二)供应链金融概念的界定

笔者认为,以上对供应链金融概念的定义仅仅描述了供应链金融的实践过程,尚未对供应链金融的概念作完整、全面的实质界定,并且在脱离供应链整体、以孤立的业务概念来研究讨论供应链金融,这样往往就会造成供应链金融概念扩大化或缩小化。实际上,供应链金融的产生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市场需求的,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服务产业发展的一种必然形式。论及供应链金融必须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形成产生开始。

现代意义上的供应链金融概念,发端于20世纪的80年代,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世界级企业巨头寻求成本最小化冲动下的全球性业务外包,由此衍生出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到20世纪末,企业家和学者们发现,全球性外包活动导致的供应链整体融资成本问题,以及部分节点资金流瓶颈带来的“木桶短边”效应,实际上部分抵消了分工带来的效率优势和接包企业劳动力“成本洼地”所带来的最终成本节约。由此,供应链核心企业开始了对财务供应链管理的价值发现过程,国际银行业也开展了相应的业务创新,以适应这一需求。供应链金融随之渐次浮出水面,成为一项令人瞩目的金融创新。

笔者认为。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应该界定为在整个供应链的范畴之内,即就是围绕供应链管理中资金管理进行设计的一整套解决供应链资金问题的管理方案。其结果是让供应链的管理更加完善和高效,以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而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从中得到业务的创新与拓展,取得相应的利益。因此,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应该界定为,从整个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提供综合的财务金融服务,把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定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创新解决方案。

二、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基础

如上所述,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种财务或融资创新解决方案。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在理论上是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并由于这些解释而成为其发展创新的依据。

(一)供应链金融形成的理论解释

实际经济活动中,往往形成“有网没链”的情况,供应链管理就是形成连接各个网络之间的管理链条,把各个网络通过相关的利益连接起来,然后对连接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管理上有机结合,实现生产、流通和资金资本的资源分配帕累托最优改进(paretooptimality)。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成员通过与上游、下游成员的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商务流的网络连接(linkage)而组成的网络结构。在供应链管理中,可以通过探求因果关系的管理问题,建立相应的因果关系管理模型来寻找管理环节上存在的薄弱管理问题,这种因果关系的建模可以建立在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求证找出影响管理环节的主要问题。

(二)供应链金融创新的理论依据

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的理论依据就是在供应链管理中,强化金融服务的作用,通过金融服务的创新,实现供应链管理中的最优管理效果,推动经济效率的提高。供应链金融就是以最有效率的方案解决供应链管理环节中的资金约束的问题。

国内学者陈祥锋、朱道立对供应链金融创新的理论依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供应链金融创新的依据就是解决企业的资金约束问题,把包含资金约束企业所组成的供应链称之为资金约束供应链。在资金约束供应链中,企业由于受到资金限制,可能无法实现其最优的运营决策,这将会影响到供应链中各个企业及整体的效益。然而,如资金不足的企业能够获得融资服务,并实现其最优的运营决策,那么融资服务可能为资金不足供应链创造新的价值。经过他们的研究推导发现:第一,由于信息不对称,传统以银行为核心的所谓1+n或n+1+n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不能为资金约束供应链创造价值,而在以银行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的结构和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控制结构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服务模式中,融资服务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将为资金约束供应链创造新的价值。第二,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控制优于以银行为核心或通过的控制。笔者认为,供应链金融创新的理论依据就在此,即从供应链管理的链条上赋予更优的金融创新。因此供应链金融创新就是作为一种最优的资金约束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本身的改变或者创新。

三、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实践

(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

在我国,对供应链金融创新的研究探索与实践,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物流银行”的设想,到“融通仓”概念的提出;第二个阶段,从“仓单

质押”业务的尝试,到“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第三个阶段,从“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到供应链金融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在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实践发展上形成了两条业务发展的主线模式:

其一,是基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结合生产贸易企业的业务特点和实际需求,由商业银行创新业务而提供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该业务模式通过货权质押、信托收据、保险及公证、货物监管、提货通知、货物回购、资金专户管理、期货保值等一系列结构化设计来掌握货权、监控资金,为其提供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个性化的组合贸易融资方式。

其二,是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创新出来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融通仓等供应链融资模式。这种业务融资模式比结构性贸易融资模式更创新了一步,它是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思想,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专注于对企业本着信用风险的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的评估,这样既真正评估了业务的真实风险,同时也使更多的企业能够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

(二)供应链金融的创新问题

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供应链金融在创新中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进行思考,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方案:

第一,业务创新的后劲不足。实施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求的制约。目前以银行为主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基于所谓的核心大企业的信用替代而成立的,这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表现得很突出。即需要银行融资的中小企业必须和一家值得银行信赖的大企业发生业务往来,从而得到“某种资格的认定”或者借用大企业的信用,使其达到银行认可的资信水平,实际上是中小企业利用大企业的良好信誉与实力以及和银行稳固的信贷关系来为其提供间接的信用担保,从而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虽然在发展中,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了诸如“1+n”或者“n+1+n”这样的业务关系。但是,能够具备这种关系的中小企业是有限的。这种供应链金融虽然纳入了中小企业的内容,但仍然没有把它同大企业业务区别开来,而只是把它作为业务的一个链条,没有提供定制化的融资服务和针对性的融资解决方案,显然没有起到优化供应链管理的整体效能。这样业务创新明显出现了后劲不足的问题。

第二,模式创新的动力不足。在我国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主要是基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和基于供应链管理中银行通过和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合作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虽然这两种创新模式解决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但是现在这两类模式也显现出发展创新动力不足的态势。在目前的融资中。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就需要了解企业抵质押物的规格、型号、质量、原价和净值、销售市场和销售对象以及承销商等等,还要查看各种权利凭证的原件、辨别真伪。这些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大大超出了银行的日常业务与专业范畴。即便是银行和第三方物流企业(3pL)的合作,按照目前的合作模式,也很难让银行省时省力。另外,目前流行的供应链融资服务模式虽然可以解决供应链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创造新的价值,但是其最高的收益不会超过传统银行的盈利模式,加上银行在供应链金融服务中的费时费力。因此,以银行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创新动力是不足的,很难成为银行的主流业务,这样的业务模式创新发展也是有限的。

第三,技术创新亟待解决。目前供应链金融仅仅停留在银行和企业的层面上,供应链管理所依赖的网络信息技术目前在两个领域很难同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落后会造成信息不完整准确、业务衔接不顺利流畅,往往还会引致风险的发生,供应链金融信息技术基础的创新亟待得到解决。由于供应链管理数据库对于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和产、供、存、销、资金具有实时监控的功能,需要具备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和满足多方面查询的要求。因此,技术创新问题的解决是供应链金融创新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

第四,组织创新急待突破。目前的供应链融资仅仅局限作为银行对传统业务的一种创新与补充。实践证明,在供应链金融组织中,银行为主体的融资组织形式是有极大局限性的,由于供应链融资比传统的贸易融资具有更大的风险。传统的贸易融资强调的往往只是特定交易环节供需双方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贸易的真实背景;而供应链融资不但要强调这一点,而且更加强调整个供应链风险的监控与防范,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潜在的风险都要加以识别与控制,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并且从目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来看,供应链融资中的存货大部分是中间产品,具有很强的专用性,不易通过市场来评估其价值,也不易在市场上变现。因此,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更加复杂、所需要的措施也更加全面。同时,目前这种融资组织管理方式的效果是使更多的金融资源向那些核心集团性企业归集,通常会将核心企业的信用放大,用以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更大的授信来支持该业务的创新开发,风险的聚集扩散效应会扩大。据了解,在实践中,由于供应链资金管理的不善,已造成了国内几家大公司的经营困难,有的甚至破产重组。事实证明,一旦核心企业集团资金链断裂,必然会殃及整个供应链金融,形成系统性的风险。国内以银行为主体的供应链金融组织创新形式已遭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必须进行有效的突破。

第五,制度创新需要加强。组织形式的突破必须有制度上的保障,目前供应链金融在创新发展上存在制度的约束。从银行方面来说,我国的银行受到严格的分业经营管制,不可能从整体上为供应链管理提供财务融资的服务,加上业务的运作与管理必然存在盲区和不易控制的环节。这样以银行为主体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仅能围绕大企业开展业务,难以满足发展中的融资、结算和风险分散等方面供应链集成管理的服务需求,更难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要求。从企业方来说,虽然银行在供应链融资中引入了诸如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联合推动业务的创新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限于我国目前金融制度和法律的规定,非金融机构不得从事金融业务活动,物流公司不能以其自有资金为企业垫付款项融通资金。因此,我国的金融体制必须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改革创新,改变不适应发展的制度法律的约束,使制度能够正确引导供应链金融实现全面的创新。

(三)供应链金融的创新设想

基于以上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中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供应链金融创新已到了必须解决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阶段。为此,提出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基本设想如下:

第一,在技术上,通过物联网的技术创新(即传感器加互联网),建立我国产、供、销的完整供应链信息系统。通过传感器的技术创新,将互联网运用到基础产业和服务产业,建立起不同行业、产品的基础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为供应链金融实现技术的整体管理创造条件。

供应链管理理论概念篇4

[关键词]供应链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合作关系

生产技术变革促使单个企业的产能不断扩大,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而且产品多样化、生命周期缩短、竞争强度增加的特征日益明显,因此,为保持企业盈利必须在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与功能的要求下,降低产品成本。由于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单纯的作业成本法、以及过去狭义的以单个企业为对象的目标成本管理均不能有效的达到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目标,故而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成本管理方式,使得对供应链的成本管理更加准确、合理。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它结合了目标成本管理和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思想,能够更有效的降低整个供应链上的产品成本。

一、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

由于传统的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已不能满足供应链成本管理的要求,许多学者从其研究领域的某一个角度重新阐述了成本管理,并从其特定的研究背景出发进行分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观点如下:

1.价值管理理论。它认为价值是衡量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最佳指标,价值增值应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价值有两个层次:一是企业整体价值,即企业未来收益的资本化。二是指企业的价值活动,企业的每一项作业都产生一定的价值,扣除各种成本后,各项作业最终累计为企业价值的增值。www.133229.Com价值管理理论明确了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目的,供应链本身应是体现价值增值的价值链而供应链上的各种作业则是支持价值链上价值增值的“成本链”,因此,供应链成本管理应该是保证价值增值与成本合理配置,而不是简单地降低成本。

2.战略成本管理理论。目前广泛接受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是johnk.shank模式和robincooper模式。johnk.shank认为战略成本管理就是在战略管理的一个或者多个阶段对成本信息的管理性应用,企业应关注成本驱动因素,通过价值链分析明确成本管理的战略功能定位,其包含战略价值链、战略定位和成本动因分析三个关键的概念。而robincooper提倡通过提供关于自身、对手等的准确的成本核算资料使企业管理者和全体员工认识到自身工作与企业战略地位的联系,以达到降低成本的同时加强公司战略竞争地位的目的。虽然战略成本管理强调了成本在企业价值链增值中的重要意义,但是它对成本动因的分配还局限于总体层面上,缺乏具体的实际操作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战略成本管理赋予了供应链成本管理新的高度,即,供应链成本管理需要关注对外部环境的分析;从供应链的长期经营角度考虑成本问题;从全局出发考虑供应链整体的目标。

3.交易成本管理。该理论由科斯提出,它将经济学中组织理论引入到供应链,将成本管理的焦点转移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成本。它不受单个企业的控制而受供应链上所有伙伴的影响,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则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管理理论虽然阐述了供应链成本管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但是由于难以区分交易成本和直接成本而难以具有实践操作性,目前多停留在定性分析的阶段。

4.跨组织成本管理(inter-organizationalcostmanagement,iocm)。它是研究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结构性方法,强调通过采购商和供应商的紧密合作来缩减整个供应网络的成本。robincooper和slagumulder将供应链上的产品层次、功能层次和零部件层次的成本整合进市场驱动型的目标成本中,形成了供应链上目标成本核算的流程。stefansecuring将生产,作业和交易三个层次的成本整合进目标成本法,并考虑三个层次之间的成本悖反关系,以寻找实现目标成本的最佳方式。随后,他又将三个层次的成本引入“产品-关系”的二维分析框架中,形成一个三维分析模型,即供应链成本核算的概念框架,并以该框架为基础,通过整合“产品-关系”矩阵的决策区域和三个成本层次的关系将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包含到成本缩减机会的探索中。跨组织成本管理有助于降低供应链上三个方面的成本: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层次的成本、产品的直接生产成本,以及作业成本。该理论融入了目标成本管理的思想,但是又高于传统的目标成本管理思想,该成本管理理论,为未来在供应链上进行成本核算提供了理论指导。

除上述各理论外,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还包括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约束理论、供应链契约理论以及博弈论等等,在未来进行供应链成本研究的过程中,各种理论将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以为成本管理提供指导,本文将基于以上这些成本管理理论,重点讨论目标成本法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以梳理这二者是如何结合以服务于成本管理的。

二、目标成本管理的理论内涵

目标成本管理思想的产生,最早源于外部经济资源、制造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不得不转换成本管理的思维,将原来的以自身资源和能力为出发点的传统成本管理方式转变为以客户(消费者)的需求和外部市场环境为出发点的成本管理方法,即目标成本法。

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是从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出发,根据产品的规格进行产品设计,以及预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将耗费的资源和能力作为产品成本,然后在产品成本的基础上采用成本加成的方法确定预计将可能实现的利润,从而最终确定产品的销售价格。

目标成本法的产品定价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成本加成定价方式,它先确定产品售价,再确定相关的预期利润,最后才是由倒推出产品成本(此即为目标成本)。而有关目标成本法的定义,各家说法除掌握前述的基本观念外,也附带其他结合产品开发程序的相关概念,使得目标成本法的概念在实务上是一种具有整合性与程序性的活动。cooper认为目标成本法是一种包含目标市场选择的产品成本计算方式。此法首先应确定产品所欲满足的顾客群,然后计算开发、生产新产品所需的整体目标成本,并将此整体成本分摊到各个产品零件上,形成各零件的目标成本;最后由产品开发部门就目标成本与现有生产条件下实际产品成本进行比较,寻求降低二者之间的差异。

三、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述评

供应链的发展使得企业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对目标成本法的探讨已经不再像原先一样局限于单个企业内部,未来目标成本管理思想将会被放到供应链(甚至更大的环境)中,需要考虑的成本因素也更加丰富了。理论界开始探讨将目标成本管理应用于供应链成本管理的过程。早期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四个主要贡献:

seidenschwaz和niemand展示了如何将目标成本法应用于供应商管理。目标成本法将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转嫁给供应商。零部件对整个产品越重要,供应商就会越早被纳入产品的开发流程。于是,供应商的成本工程师就需要采用项目导向型管理方法,一步步降低成本,直到满足设定的目标成本为止。

ansari和bell阐述了目标成本法在扩展型企业中的应用。他们强调,目标成本法不是要转嫁市场压力,而是要与所有的供应链伙伴进行协调,强调了建立长期供应商关系的重要性,从而使每个企业都能保持自己的盈利性。

cooper和slagmulder引入了链式目标成本法的概念。在这一概念中,目标成本法是用于保证供应商实现共同设定的产品功能、质量和价格目标的一种约束机制。权力在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分配问题是一个基本问题。在配送方面,可能会受到拥有权力较少的客户的约束;在供应商方面,可能会受到不受目标成本压力影响的供应商的限制。

lokamy和smith所提出的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认为不仅要保证供应链每一层次的成本都不超过市场价格,而且要保证供应链的每一成员都能分享产生的利润。

这些理论研究主要从定性的角度去研究供应链的目标成本管理。但是,由于人的认识的差异、企业间沟通的障碍、企业倾向性的不同等等因素的存在,使得从这些角度的分析存在一些难以在实践中准确把握的因素。作者认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将会更倾向于从定量的角度去研究目标成本管理和供应链成本管理思想的结合应用。

四、目标成本管理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1.目标成本管理与供应链成本管理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无论是从成本管理实务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理论研究角度考虑,将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扩展到供应链上都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

首先,虽然基于单个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在实现企业利润目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通常注重企业内部制造成本的缩减,而事实上,据估计制造企业的材料成本约占企业总成本70%左右,而这些成本的形成却是由供应商控制,可见企业成本降低优势的来源已经扩展到整个供应链范围。

其次,目标成本管理具有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与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相同。目标成本管理根据企业的经营规划和市场的客户需求,确定目标利润和市场价格,并提出目标成本作为企业努力的方向。它把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市场竞争机制有机结合,既体现了市场的导向,又反映了企业的战略要求。

而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用系统的管理思想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进入市场的成本,获得最大利润,同时使用户的价值最大化和用户成本最小化。因此,根据供应链成本管理强调面向顾客和顾客价值增值这一思想,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目标成本管理就成为比较理想的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方法。

2.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程序

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是,首先,根据目标市场的客户需求信息和供应链的战略利润目标构筑产品概念、确定目标成本,其次,运用价值工程等工具,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考虑产品功能、质量与价值来设计产品价值最大化方案;然后在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和客户成员之间进行目标成本分解,沿着价值增值链条的各个环节将目标成本分解至每个成员企业,对降低总成本而带来的超额收益再由参与企业共享。

3.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的保障机制——成员企业间合作关系

前文讲到相关理论时有提到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会对整个供应链的成本缩减提供机会。事实上,供应链成员间的关系和协调机制是影响在整个供应链上实现目标成本管理的重要因素。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之间具有委托关系,其中上游企业扮演人角色,下游企业扮演委托人角色。委托人和人之间可以形成非合作关系或者合作关系。在非合作关系框架下,由于所有企业都试图转嫁责任和压力给供应商,损害了供应商的利益,妨碍了整个供应链目标成本节约潜力的开发。在合作关系下,委托人设定共同的目标成本,并为所有供应链上的合作企业制定激励措施,所有的分歧和问题都在供应链中进行协商和解决。委托人和人共同负担责任,整个关系是建立在合作和信任基础上的,彼此采用双赢的措施,追求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供应链整体收益的最大化。

因此,只有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处于合作关系下,目标成本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才一致,拥有激励和信任等协调机制的合作关系是保障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实施效果的重要保障机制。本文所研究的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都是基于在合作关系下进行的。

五、启示

尽管对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的研究大部分仍停留在定性的成员关系、合作机制、悖反关系的研究上,但是通过结合相关理论,分析目标成本管理和供应链成本管理结合的可能性、实施程序以及保障机制,作者认为未来对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的研究将更倾向于两个方面:一,探讨如何将供应链上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核算和管理;其二,如何去确保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以保障有效管理整个供应链成本。

参考文献:

供应链管理理论概念篇5

关键词:Bto供应链;动态能力;运营能力;动态运营能力。

中文图书分类号:C9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由于受到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使得Bto供应链越来越得到产业界的重视,成为21世纪企业竞争的优先战略和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1]。但是,目前有关的研究文献大部分都是采用传统的管理科学和运筹学的方法,在战略层面上解决Bto供应链的构建与协调问题[2-6],较少涉及对Bto供应链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如何实施问题的研究。在当前动荡的经济环境下,如何实施Bto供应链是很多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对该问题做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Bto供应链的核心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最精益的方式实现对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快速响应,这就要求Bto供应链应该具有一种很强的能力[1]。只有Bto供应链有了足够的能力,能够对用户订单实时响应,才能够做到实时构建,能够实时感知内外环境的变化,管理供应链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企业要实施Bto供应链,需要具有设计、配置、协同和运营动态供应链的能力[7]。动态能力理论和运营能力理论都是为解决企业如何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提高自身能力的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企业管理理论。这两种理论提出的背景与Bto供应链战略提出的背景是一致的。因此,以动态能力理论和运营能力理论为指导,以动态供应链运营范式和其它新型供应链的理念为参照,探索Bto供应链的能力和运营实施问题是可行的。文章的目的是为解决Bto供应链在企业生产实践中难以实施的问题,探索有效的途径。主要贡献有三个方面:(1)提出了Bto供应链的动态运营能力的概念和类型,为实施Bto供应链指明了方向;(2)为Bto供应链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运营管理功能和框架;(3)为今后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Bto供应链的动态运营能力问题奠定了基础。

1研究方法

文章拟采用如图1所示的框架作为研究方法论。首先通过鉴别Bto供应链的概念和特点、借鉴动态供应链的运营范式[8]和新型供应链的战略思想[9-11],提出Bto供应链应该具有的新特征。其次将动态能力理论[12-16]和运营能力理论[17-18]扩展到Bto供应链的运营管理中,探讨Bto供应链应该具备的能力,提出动态运营能力的概念。最后,根据运营能力与流程相关联的思想[17],提出Bto供应链的运营管理功能和实施框架。

2Bto供应链的概念及其特征扩展

文献[1]定义Bto供应链为:“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为满足单个客户或一组客户的需求,制造高品质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链”。“Bto供应链的目标是在整个价值链上能够以较短的时间、最低的库存和生产成本,满足个性化的用户需求”或定义Bto供应链为“针对变化的市场或用户需求,以最有效的方式最大程度地提升供应链中的柔性和响应速度的能力与规范化的构建”。通过总结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归纳出Bto供应链与传统的供应链有明显的不同[1]:

(1)传统的供应链实施推式销售;Bto供应链面向订单的定制,实施拉式销售;(2)传统的供应链是稳定的生产计划,固定的生产顺序;Bto供应链是满足用户需求的柔性计划,灵活的生产顺序;(3)传统供应链的物料供应是大批量的;Bto供应链要求是快速按需定制的、带有准确时间窗的;(4)传统的供应链是以经销商为核心的;Bto供应链是跨企业共享用户需求信息,建立与用户更为紧密的关系。(5)面对需求的不确定性,传统的供应链是依赖于增加产成品库存;Bto供应链是增加一定的关键性零件库存和加强需求信息管理;(6)传统的供应链是保持较高的产成品安全库存量;Bto供应链可以有效降低经销商的库存量;(7)传统的供应链有较长的产品提前期;Bto供应链是通过协同/响应模式来缩减产品的提前期。

自文献[1]提出的Bto供应链的概念和特点后,全球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当前供应链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新的变革机遇。挑战就是全球的经济环境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激烈动荡之中,对供应链的运营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机遇就是新兴it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供应链的实时可视化提供了技术条件。为此,已经有数位学者提出了一些新型供应链概念。例如,“供应链2.0”的概念[10],实施灵活的供应链战略[11]。未来的供应链应该是可视化的、极高柔性的、更加贴近客户的、面向全球整合的智慧化的供应链[9]。文献[7]提出用动态供应链的运营理念实施Bto供应链。动态供应链的核心就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供应链的实时动态构建和协同,最大程度地提高供应链的柔性[8]。因此,未来的Bto供应链应该具有以下新的特性:

(1)Bto供应链是完全可视化的,成员之间实时共享履行用户订单的各种信息;(2)Bto供应链是一个智慧化的供应链,能够实时自主地选择最佳的运营策略;(3)能够检测感知由于内外环境因素所引起的供应链异常事件;(4)Bto供应链的网络能够实时动态构建(或重构),使其具有高度的柔性;(5)在履行订单的过程中,能够实施灵活的精益协同策略来降低供应链成本;(6)在履行订单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识别成员之间的目标冲突;(7)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对关键性零部件供应商能够实施主动补货策略;

3Bto供应链的动态运营能力

3.1动态能力及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扩展

在激烈变化的动荡环境下,把组织获得新的竞争优势的能力称为“动态能力”。文献[12-13]定义动态能力为:“企业针对快速变化的环境,整合、建造和重构内外优势的能力”。文献[14]定义动态能力概念为:“动态能力为企业的一种持续的整合、重构、更新和重建它的资源与能力的行为取向,最为重要的是针对变化的环境,为保持持续竞争优势,需要更新和重构它的核心能力”。

最好的组织是拥有一项或多项与其他多个组织协作,创建和维护竞争优势的能力[16]。动态能力作为柔性和敏捷性的一种无形资源,它能够使得供应链成员共享和利用其它企业资源,快速地对动荡的经济环境变化做出响应和实时调整[16]。在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供应链环境下,供应链的动态能力不仅取决于供应链中的每个成员的动态能力,而且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能力,即动态协同能力[15]。文献[19]为研究协同对服务业创新的影响,把企业家预警、协同的灵活性、顾客参与、协同创新能力和协同组织学习作为高级动态能力的组成部分,提出了提升服务产品品质的动态能力框架。综合相关文献的研究,可以把供应链的动态协同能力分为:

(1)协同感知能力:供应链的成员之间通过协同,识别、解释和追踪环境变化的能力;(2)协同学习与创新能力:供应链的成员之间通过协同,吸收新知识并将其用于提升已经存在的运营能力的能力;(3)协同整合能力:供应链的成员之间通过协同,消除成员之间的信息和资源共享的障碍与冲突的能力;(4)协同重构能力:在供应链的成员之间的协同,重新配置供应链资源,并重构供应链网络的能力。

有上述可见:动态能力的概念及其在供应链管理上扩展出的动态协同能力概念与我们提出的Bto供应链的特征是相近的。然而,仅有成员之间的动态协同还不能足以使得整个Bto供应链适应于动荡的经济环境变化而保持其竞争优势,还需要供应链中的成员也必须具有足够的动态能力和由动态能力产生的企业运营能力。

3.2企业的运营能力

从运营战略的视角,文献[18]把运营能力看成是具有广义结构的组织能力,定义运营能力为:“运营能力是在运营管理系统内发展起来的,企业特有的技术、流程和惯例的集合。通常是在通过配置其运营资源解决企业问题的过程中用到它们”。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管理控制、各种与质量相关的技术、流程和惯例的更新等都是运营能力的范畴。从动态能力与运营能力的关系视角,文献[20]认为:运营能力就是执行日常活动的能力,而动态能力是“帮助一个单位扩展、修改和重构已经存在的运营能力,使之成为与变化的环境产生最佳匹配的新的运营能力”

综合上述两种观点,理解企业运营能力的关键要点为:(1)企业已经存在的运营能力是通过企业动态能力对其进行扩展、修改和重构,并产生新的运营能力;(2)企业的运营能力是企业的特有的技术、流程和惯例的集合;(3)企业的运营能力是配置运营管理系统的资源工具。动态能力与运营能力最大的区别在于:动态能力是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时,应该具有的能力,是属于战略层次上能力,而运营能力更体现在企业在运营层次上所具备的能力。可以把运营能力分为:运营持续改进能力、运营创新能力、运营定制能力、运营协同能力和运营响应能力和运营重构能力[18]。

3.3Bto供应链的动态运营能力

由上述可见,Bto供应链要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得到成功实施,就必须具有足够的能力。我们称为这种能力就是由供应链的动态协同能力和成员运营能力相集成的动态运营能力。下面定义Bto供应链的动态运营能力如下:

“利用新兴it技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约束条件,以取得最佳的绩效为目标,通过各种动态协同技术、流程和惯例组成的差异化集合,整合Bto供应链伙伴的运营能力,使得Bto供应链具有:智慧化的自主决策、实时动态重构、动态精益协同、协同事件检测、消除冲突和主动补货能力”。据此,可以把Bto供应链的动态运营能力划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智能化的自主决策能:Bto供应链为实时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就必须实时调整其运营策略,而运营策略的选择与评价是一项时效性要求非常高的复杂决策过程。只有赋予Bto供应链具有智慧化的自主决策能力,才会能够做到实时调整运营实施策略,

(2)动态构建能力:当Bto供应链不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时或成本急剧增加时,则需要面向全球进行资源重新整合构建新的Bto供应链网络。一个健壮的Bto供应链要具有这种动态重构其网络的能力,否则就会导致供应链绩效下降甚至崩溃。动态构建能力是Bto供应链动态构建与用户需求相匹配的供应链网络的运营技术、流程和惯例的差异化结合。

(3)动态精益协同能力: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情况下,实现精益是Bto供应链的一种主要运营策略。实现精益的过程实际上是需要供应链成员之间动态协同合作,持续不断改进的过程,并在改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精益的效果。动态精益协同运营能力是Bto供应链在履行订单的动态协同过程中,降低Bto供应链浪费、改进Bto供应链精益程度的技术、流程和惯例的差异化集合。

(4)动态协同事件的感知能力:Bto供应链自身只有在动态协同过程中,实时感知引起供应链动态波动的不稳定事件,才能够捕捉Bto供应链适应环境变化的机会,改进、重构或整合供应链的运营系统。因此,动态协同事件的感知能力是指Bto供应链在履行订单的动态协同过程中,识别、解释和追踪内外环境变化引起的供应链系统事件的技术、流程和惯例的差异化集合。

(5)动态协同冲突检测能力:在Bto供应链运营中,能否实时消除成员之间的目标冲突体现了供应链的协同整合能力的强弱。实时消除目标冲突的前提就是要实时检测出目标可能出现的冲突。因此,Bto供应链就必须具有对动态协同中的冲突进行检测的能力。动态协同冲突检测能力是Bto供应链在履行订单的动态协同过程中,检测其可能出现的目标冲突的技术、流程和惯例的差异化集合。

(6)动态协同中的主动补货能力:通过采用物联网等it技术对物流实现实时自动跟踪,可以使得上游供应商能够实时掌握物料需求信息,采取随机主动补货策略,从而可以提高Bto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有效地降低成本。因此,主动补货能力就是Bto供应链利用新兴it技术,通过监测物料消耗和需求信息,随机主动补充库存的技术、流程和惯例的差异化集合。

“差异化”是指不同的Bto供应链之间实现动态运营能力的过程是不同的,即使生产类似的产品,其管理运营战略都是不同的,实施的是“差异化”战略。

4Bto供应链的运营实施框架

4.1动态运营能力与运营流程的关系

由上述对动态运营能力的定义可见,动态运营能力是通过“运营的技术、流程和惯例”实现的。因此,Bto供应链的动态运营能力是与它的运营流程捆绑在一起的。正如文献[17]把运营能力定义完成特定任务的一组相关联的例程的力量或效用,而例程是利用组织资源取得所希望的输出结果的组织过程[12]。能力并不是驻留在单个的一组流程中,而是出现在多组相关联的例程协同交互作用中[17]。这意味着需要在识别、开发和整合多组例程的过程中,通过协调一致的决策选择来建造能力。能力与例程的关系可以简单地通过图2说明。

文献[17]特别指出:由于超越单个企业的竞争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未来的研究应该通过供应链的基础例程来研究供应链的能力,特别是通过研究跨企业边界的整合资源和优势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例程,研究供应链的能力。在此,可以把图2看成是Bto供应链的动态运营能力与其流程的关系。上述的每种动态运营能力都是通过Bto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动态协同多组运营流程中体现出来的。

4.2Bto供应链的运营管理功能与实施框架

由前述Bto供应链的概念特点可见:Bto供应链在多个方面具有与传统供应链截然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Bto供应链的运营实施过程就是一个随着动态变化的经济环境和用户需求变化而变化的动态运营过程。其运营实施过程就是在Bto供应链成员之间进行动态协同多组运营流程的过程,从而表现出具有的动态运营能力。因此,Bto供应链应该具有不同于传统供应链的运营管理功能。这些管理功能包括:(1)智能自主决策功能;(2)动态构建功能;(3)动态精益协同功能;(4)动态协同过程中的事件检测功能;(5)动态协同过程中的目标冲突检测功能;(6)动态协同过程中的主动补货功能。

据此,提出Bto供应链的运营实施框架如图3所示。框架的核心是通过开发和实施Bto供应链专用的运营管理系统,实现Bto供应链的各项运营管理功能。

5结论与展望

通过上述分析论述,可以归纳出如下结论:在动荡的环境下,要求Bto供应链应该具有足够高的动态协同能力,同时要求其成员也要具有足够高的运营能力;只有通过动态协同能力将其成员的运营能力有机协同整合,产生强大的动态运营能力,才能使得整个Bto供应链应对动荡的环境变化,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其目标。相应地,Bto供应链要具有体现其动态运营能力的运营管理功能,才能够使得Bto供应链在企业实践中得到有效实施。

这篇文章是为作者下一步采用实证的方法对Bto供应链动态运营能力的存在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奠定基础。因此,继续开展的研究工作应该包括:(1)采用实证方法研究Bto供应链的动态运营能力及其相关因素;(2)Bto供应链的运营管理功能的仿真分析;(3)Bto供应链的运营管理系统的建模方法。

参考文献

[1]Gunasekarana,ngaiew.t.Build-to-ordersupplychainmanagement:aliteraturereviewandframeworkfordevelopment.Journalofoperationsmanagement.2005,23:423-451.

[2]Gunasekarana,ngaiew.t.modelingandanalysisofbuild-to-ordersupplychains.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09,195:319-334.

[3]XiaotJ,Choi,t-m.CompetitiveCapacityandpriceDecisionsfortwoBuild-to-ordermanufacturersFacingtime-DependentDemands.ieeetRanSaCtionSonSYStemS,man,anDCYBeRnetiCS—paRta:SYStemSanDHUmanS.2010,43,3:583-595.

[4]LinC-C,wangt-H.Build-to-ordersupplychainnetworkdesignundersupplyanddemanduncertainties.transportationResearchpartB.2011,45:1162-1176.

[5]engelhardt-nowitzkiC.improvingvaluechainflexibilityandadaptabilityinbuild-to-orderenvironments.internationalJournalofphysicalDistribution&Logisticsmanagement.2012,42,4:318-337.

[6]mansouriSa,GallearD,H.askariazadm.Decisionsupportforbuild-to-ordersupplychainmanagementthroughmultiobjectiveoptimization.int.J.productioneconomics.2012,135:24-36.

[7]molinaaVm,Galeanon.Virtualenterprisebrokerage:astructure-drivenstrategytoachievebuildtoordersupplychains.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Research.2007,45,17:3853-3880.

[8]wadhwaS,Saxenaa,ChanF.t.S.Frameworkforflexibilityindynamicsupplychainmanagement.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Research.2008,46,6:1373-1404.

[9]ButnerK.thesmartersupplychainofthefuture.Strategy&Leadership.2010,38,1:22-31.

[10]Christopherm,Holwegm."SupplyChain2.0":managingsupplychainsintheeraofturbulence.int.J.ofphysicalDistribution&Logisticsmanagement.2011,41,1:63-82.

[11]Kristalmm,HuangX,RothaV.theeffectofanambidextroussupplychainstrategyoncombinativecompetitivecapabilitiesandbusinessperformance.Journalofoperationsmanagement.2010,28:415-429.

[12]teeceJD,pisanoG,Shuena.DynamicCapabilitiesandstrategicmanagement.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7,18,7,509-533.

[13]teeceJD.explicatingdynamiccapabilities:thenatureandmicrofoundationsof(sustainable)enterpriseperformance.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7,28:1319-1350.

[14]wangCL,ahmedpK.Dynamiccapabilities:areviewandresearchagenda.internationalJournalofmanagementReviews.2007,9,1:31-51.

[15]allredChadR,etal.aDynamicCollaborationCapabilityasaSourceofCompetitiveadvantage.DecisionSciences.Feruary2011,42,1:129-161.

[16]DefeeCC,FugateSB.Changingperspectiveofcapabilitiesinthedynamicsupplychainera.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Logisticsmanagement.2010,2,2:180-206.

[17]pengDX,SchroederRG,ShahR.Linkingroutinestooperationscapabilities:anewperspective.Journalofoperationsmanagement.2008,26:730-748.

[18]wu,SJ,melnykSa,FlynnBB.operationalCapabilities:theSecretingredient.DecisionSciences.2010,41,4:721-754.

供应链管理理论概念篇6

关键词:物流;基本概念;问题;建议

自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引入物流概念以来,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物流事业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大江南北出现,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商界、政府、传媒及公众不约而同地对物流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但是,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新的物流理念的不断引入以及入世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无论在术语和概念的接口上,还是在对现实物流业发展的指导上,我国的物流概念正日益显露出其“捉襟见肘”的窘境,以致在物流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今天,许多人却对物流的基本内涵产生了困惑与迷茫:“物流到底是什么?”

一、“物流”一词的由来

追根溯源,物流概念的发源地在美国。1915年美国市场营销学者阿奇·肖(archw.Show)在一本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名为“SomeproblemsinmarketingDistribution”的书中指出,在市场营销中存在两类活动:一类叫做创造需求,一类叫做物资实体分配(physicaldistributionofgoods)。其中提到的“physicaldistribution”就是最早的物流概念,其实质是“分销物流”。1929年,著名营销学家Frede·Clark在他所著的《市场营销的原则》一书中,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因商品所有权转移所发生的包含物流在内的各种活动,从而将流通机能划分为“交换机能”、“物流机能”和“辅助机能”三部分,将物流活动真正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研究和分析。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正式使用了“physicaldistribution”这一术语,进一步阐述了物流的概念。二战后,“pD”(physicalDistribution)的概念在西方更加系统化、普遍化。

1956年,日本生产省派出了一个由12名专家学者组成的“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赴美考察,在回国后的考察报告中,直接引用了“pD”。1958年该团又对国内的物流状况进行了调查,大大推动了日本对物流的研究。1964年,日通综合研究所所长金谷璋在《输送展望》杂志上刊登了“物的流通新动向”,正式用“物的流通”概念取代pD。1965年“物的流通”已为理论界和产业界所普遍接受,20世纪70年代初简称为“物流”。

1979年6月,我国物资工作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一次引用了“物流”这一术语。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物流专家王之泰教授在《物资经济研究通讯》发表了“物流浅谈”一文,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物流的概念、物流的结构、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等内容。从此在国内的报刊、杂志、词典以及论著中,开始出现物流一词。1983年成立了中国物流研究会,朱镕基为研究会顾问,当时的物资部长柳随年任会长。

二、我国物流概念面临的问题

《中国物流标准术语》(GB/t18354-2001)对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归结起来,我国的物流概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与国外概念接口的“冲突”

当前,我国物流概念在与国外接口时处于“一对多”的状态。一面要对应英语的“physicalDistribution”和“Logisticsmanagement”(后勤管理,或Logistics);另一面还要与日语汉字的“物的流通”、“供应物流”和1985年以后片假名的“Logistics”相对应。此外,还要对应英语“Logisticsmanagement”概念在后来20多年中一系列内涵和外延的变化和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来的“physicalDistribution”已不能很确切的描述物流了。因为它只能描述分销物流,而实际的物流不仅包含分销,还包括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再生物流等,应该是一个循环的全过程,与后勤管理即“Logistics”的内涵比较接近。于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汉语虽然还叫“物流”没有变,但是翻译成英文时一般都用“Logistics”,很少再用“physicalDistribution”。

众所周知,Logistics在汉语里的意思是“后勤”或“后勤学”,这是一种具有明确的战略战术目标的资源组织管理活动。根据汉语的思维方式和组词原则,用汉语的“物流”去对应“Logistics”总有些概念错位和关系不顺的感觉。其实,英语的“materialsFlow”或“GoodsFlow”对应的汉语意思却是不折不扣的“物流”(物品的流动)。当然,这只是一种外在现象或状态的描述,没有揭示物流的实质。

(二)我国物流概念本身存在的问题

细究起来,我国物流概念本身很值得推敲。

1、我国物流概念中的“物”到底指何物?“物流”中的“物”应当是抽象为一般的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那么,这个物资资料的范畴究竟如何界定呢?长期以来,我国不同部门对物质资料存在着不同习惯的叫法:商业部门经营的生活资料,称之为“商品”;物资部门经营的生产资料称之为“物资”,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生产部门把生产出来的产品称之为“产品”,而把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外购件、协作件以及生产过程的废旧物,统称为“物料”;在交通运输部门,又把经营的对象称之为“货物”等。

《中国物流标准术语》将物流定义成“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这里的“物品”究竟包含哪一些,没有指示明确,令人费解。其实,“物品”是我国生产、办工、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名词。在生产领域中,一般指不直接参加生产过程,不进入产品实体,而仅在管理等过程使用的与生产相关的或有时完全无关的物质实体,物流中所指之“物”,显然不止这一些。

此外,我国物流概念中的“物”显然没有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服务及信息等要素包含进去。而从国外最新理念来看,这些也应属于物质范畴。所以我国物流概念中的“物”指向不明,内涵不深。

2、怎样理解我国物流概念中的“流”?从一般意义上来讲,物流中的“流”应是上述物质资料的一种物理性运动形式。这种运动由一系列的环节所组成,如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这种“流”应该广泛存在于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包括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生产领域的“流”是与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相适应的,除了对机器设备进行直接操作外,其它相当一部分活动,诸如装卸搬运、半成品和制成品在车间的存储等都属于物流活动;流通领域的“流”是指为了实现物质资料(商品)从供应者(包括供应商、生产商)所在地向消费者(包括生产消费、生活消费)所在地的转移所发生的空间位移过程。除了商品交易活动,还有诸如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等许多物流活动;在消费领域里,生产消费中的物流活动属于生产物流,生活消费中,尤其是社会集团的消费中,物流活动也广泛存在。

从《中国物流标准术语》给物流所作的定义来看,汉语物流概念对“流”的阐释无疑还是局限于流通领域。另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汉语物流概念只是重点阐述了正向物流,即物质资料从供应者向接收者的实体流动,而忽视了现代物流活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逆向物流。在现代生活中,“逆向物流”正越来越多的受到各

类企业的重视。其实它不但影响着物流服务的水平,还牵涉到资源的合理利用、环保等重大社会问题。

转贴于

三、应该怎样认识“物流”

面对物流理念不断丰富发展,物流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况,对于“物流到底是什么”,许多人发出了“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慨。当前,人们对于物流的困惑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物流定义的不同版本的阐述;二是各种物流理念的相互区别和联系。因此,要想比较清楚的认识物流,应该首先区分以下几组概念:

(一)物流的“形”与“神”

这里的“形”指的是“物流活动”,“神”指的是“物流管理”。从物流的发展历程来看,是先有物流活动的出现,后有人们对这些活动的管理进行的思考与研究。所以说,是先有“形”,后有“神”。人们研究物流,就是要透过现代生产、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物流活动的“形”去揭示、探讨隐藏在其背后的物流管理的“神”,以其更好地指导物流活动的开展,不断创造更好的物流效益。多数关于物流的定义都是从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界定的。也有将二者合而为一的,如中文的定义。虽然,由于语言习惯,人们常把“物流”当作“物流管理”的简称,但是物流活动与物流管理是两回事,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

(二)“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传统”和“现代”并不代表两种物流概念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是以在物流概念发展的不同时期,两种概念先后占据主导地位,被社会广为接受和应用的情状来区分的:在“physicalDistribution”占主导的时期,称作“传统物流”,而在“Logistics”占主导的时候,则称之为“现代物流”。其实,在20世纪初到50年代的物流概念的孕育和提出阶段,已经出现了两种物流概念的雏形。

从20世纪中期到80年代中期,“physicalDistribution”的概念得到发展而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从美国走向了全世界,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物流概念,今天称之为“传统物流”。“传统物流”主要从实物分销出发,将物流看成是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加工(包含生产加工和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各种物流活动的总和,主要研究这些物流活动在分销领域的优化问题。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现代物流”概念开始得到重视与发展。“现代物流”将企业内部存货管理与在制品的流通,企业与企业的供需联络,乃至整个流通过程中物质资料的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都整合起来,从降低成本、加快流通速度、提高整体效率和效益角度处理各种物流问题。原意是后勤学的“Logistics”包含了企业产、供、销全范围的物流活动管理问题,比较切合现代物流的实际情况。这个时候的物流概念和最初的军事后勤学上的物流概念虽然字面相同,但是意义已经不尽相同了:第一阶段军事后勤学上的“Logistics”概念主要是指军队物资供应调度上的问题,而新时期的“Logistics”概念则是在各个专业物流全面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研究企业供、产、销等全范围、全方位的物流问题,其广度和深度都非最早的军事后勤的物流概念所比拟。正因如此,现在的“Logistics”一般不能译为后勤学,更不能译为军事后勤学,而应当译为现代物流。

(三)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

宏观物流是从整个社会再生产的总体角度来认识和研究物流活动的。它的参与者是大产业和大集团。其活动的空间相当广泛。平常所称社会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等应属于宏观物流范畴。

生产者、消费者和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它包含了在整个物流活动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的物流活动、针对某一具体产品所进行的物流活动以及在一小块地域空间范围内发生的具体的物流活动等。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生活物流等经济生活中经常涉及的许多物流活动都属于微观物流。与宏观物流相比,微观物流的主要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

(四)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tpL或3pL)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欧美提出的。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第一方”(物流劳务的原供应方)和“第二方”(物流劳务的原需求方)而言的。它指的是由物流劳务的原供应方、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的专业企业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整合了一个以上的物流功能;本身不拥有货物;运输设备、仓库等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控制,但却不一定被其所拥有;按需提供全部的物流服务;按客户要求提供特殊服务,如存货管理、生产准备、组装/集运等。

第四方物流(4pL)的概念是由安德森顾问公司(andersonConsulting)提出并注册的,该公司指出:所谓第四方物流是指一个供需链的整合者及协调者,它通过组织与管理企业本身与其它具有互补性服务的供应商之间的所有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来提供综合的供需链解决方案。

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三方物流侧重于实际的物流运作以及面对具体客户需求的一系列信息化服务,通过将每一环节的信息进行比较与整合,力求达到跟踪满足客户需求的目标。而第四方物流则侧重于从宏观上对供需链进行优化管理,其目标在于将一定区域内甚至全球范围内的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局部来看,第三方物流是高效的,但易导致各自为政,从而影响了整个供需链系统效能的发挥,反过来又会对单个成员的效能产生不良影响。由于能够在整体范围内高效率的整合资源,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它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了独特而广泛的供需链解决方案,使得第四方物流形成了区别于第三方物流的独特优势。

(五)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指“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物流术语》GB/t18354—2001)。

从供应链所涉及的业务内容来讲,供应链涉及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显然物流包含于供应链之中。但供应链不只是对物流概念进行简单的拓展,它与企业间业务集成息息相关,着重体现在供应链中成员企业之间无缝衔接的供应链管理上。

由于物流是增值性经济活动,但同时也是成本增加、环境负担增加的经济活动,这种双重特性使得物流管理就是要在提供物流服务与降低成本之间寻找最佳的综合平衡。而供应链管理则是以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目标,对特定企业内部跨职能部门边界的运作和在供应链成员中跨企业边界的运作进行组织与管理。

四、对物流新概念建立的几点建议

(一)新概念的建立要避免两个极端

一是将“物流”神秘化,越说越复杂,越说越玄乎,不能被广大群众所掌握,须知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在实践中产生巨大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更好发展,理论工作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服务于实践;二是将“物流”阐述得过于简单,未能揭示出其最为本质的要义。如“物流就是物品的实体流动过程”之类的表述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判。

(二)新概念要能体现“形”“神”结合,更重于“神”

如前所述,这里的“形”指的是“物流活动”,“神”指的是“物流管理”。对物流的定义主要是从“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两个方面加以阐释,未来新概念的建立应能很好地把两者融合在一起,并对物流的“神”的揭示要更为科学和确切。因为人们现在对物流活动已不陌生了,而这些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物流活动如何进行高效的管理则一直是相关各界共同关心和探讨的话题。

(三)新概念要能跟上国际最新理念并有所超越

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的物流研究起步较晚,物流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说是“先天不足”。从20多年的发展来看,我国的物流理论一直处于向国外学习和引进,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境况。几乎没有我国的专家学者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思想在国际上流行。正是由于理论发展的滞后,我国物流在全球物流产业大链条中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我国的物流企业往往也只能在某个或某几个操作环节上扮演着为那些拥有了物流先进管理理论话语权的跨国公司“打工”的角色。

(四)充分调动相关各方的积极性

新概念的建立要充分调动相关各方(物流理论工作者、物流从业人员及机构、政府、媒体等)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新概念的建立和论证,并由一个全国性的权威机构组织与协调,统一调研与宣传。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新概念的科学性,又防止出现“百家争鸣”,各执己见,最终难以形成全国统一认识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槐林,刘明菲.物流管理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陈文安,胡焕绩等.新编物流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3、王佐.物流管理新概念(上)[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16).

4、郝渊晓.现代物流管理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供应链管理理论概念篇7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供应链物流系统

在21世纪,企业面临着一个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和个性化的要求增加,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产品周期缩短,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要赢得竞争优势,提升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必须改善企业的物流管理。近年来,随着物流的深入发展,供应链管理成为管理领域的热门词汇,受到学术界的大量关注,企业也越来越意识到引入供应链,整合上下游企业的优势,共同赢得市场,创造价值的重要意义。

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概念

(一)物流管理的概念

根据《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修订版(2006)的物流管理的定义是:为以合适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正向的及反向的物流过程及相关信息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也就是说,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的流动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和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效益。可以看出,物流管理和其他管理一样具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职能。

(二)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供应链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把从企业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再传递到零售商和用户的一个过程。传统的供应链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面上,注重企业自身的资源利用。随着供应链观念的发展,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也就是说,供应链的概念拓展到注意企业与其他企业乃至于供应链环境的联系。可以看出,供应链成为一个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

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的《物流术语》对供应链的定义是:生产,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组织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供应链管理的提出只有不到30年的时间,学者对于供应链的理解有所不同,给出的定义也有差异。综合国内外的众多观点,本文认为供应链管理是对从最终用户到原始供应商的关键业务流程的集成,它为客户和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增值的产品、服务和信息。供应链管理反映的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成功的供应链管理强烈依赖于企业之间的协同战略关系。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于:一方面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也要降低总的交易成本。也就是说,供应链管理既要满足服务水平需要的同时,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整合,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的,也要努力使整个物流系统成本最小。

供应链管理下物流管理的应用

目前,物流管理处于供应链整合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表现出四个重要特征: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成为支持物流过程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因素。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的应用,即无纸贸易得到了最广泛应用并展示了巨大效益。电子商务改变商务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企业商务模式的影响不可估量,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互联网进行业务操作的趋势,将来还将有全新的供应链模式出现。物流管理能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物流管理已经变成许多大公司非常重要的战略环节。例如,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已经将物流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管理成为关注的重点。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管理已经从最初的被动支持其他业务活动的职能发展演变成为影响战略决策思维的中心。

学术界曾讨论过供应链管理和传统物流管理的区别。供应链管理本来就源于物流管理,其发展过程就经历了从传统物流管理到供应链管理的演化过程。物流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物流管理跨越组织间的界限,寻求综合的物流控制和管理;狭义的物流管理仅限于企业内部的库存、运输等管理。实际上,广义的物流管理等同于供应链管理。Copper等学者就认为供应链是物流管理范畴的拓展,它除了包含与物品实际相关的各种活动外,还包括组织间的协调活动和业务流程的整合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成为供应链管理。可以看出,物流管理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功能整合,而供应链管理将供应链中的所有节点企业看作是一个整体,强调企业间的合作性与协调性。因此,将供应链应用于物流不但优化了传统的物流系统,更使物流系统向前后延伸,拓展了物流的链长,提高了价值链整体协调性,使供应链管理发挥最佳效果。

我国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总量庞大但物流产业竞争力不强

从物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来看,我国仍然不是物流强国。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观念滞后,体制落后等原因,我们至今还缺少规模化的富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我国物流作业企业从网络、功能、管理、服务、业绩等方面综合评估,真正实力超群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屈指可数。“小”(经营规模小)、“少”(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弱”(竞争力、融资能力弱)、“散”(货源不稳定且结构单一,缺乏网络或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是对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物流作业企业的最好写照。

(二)物流成本上升且企业兼并重组的压力加大

供应链管理理论概念篇8

论文摘要:供应链管理水平已成为衡量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之一。它是企业对其赖以生存的基础——产品质量最重要的保证体现。“三鹿奶粉事件”再一次暴露出某些企业甚至大型企业缺乏产品质量意识、缺乏最起码的社会责任。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对企业供应链有效管理。重新审视公司的供应链状况、提升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是企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

关键词三鹿事件供应链管理质量

一、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含义及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一)供应链的基本概念美国供应链协会对供应链的概念作了如下解释:供应链涉及到生产与交付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一切活动,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在供应链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沿着两个方向在不同环节间流动。因此,供应链是动态的。一个典型的供应链涉及许多环节,包括原材料和配件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履行不同职责,并与其他环节相互作用。事实上,一个制造商可能从几个供应商那里采购原材料,并给各级分销商供货。因此,大多数供应链实际上是一个网络结构,或者叫做供应网络更为准确。供应链不仅是一个连接供应商到消费者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同步、协调运行,达到共赢效果。

(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伊文斯(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菲利浦(phillip)则认为供应链管理不是供应商管理的别称,而是一种新的管理策略,它把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无论哪种观点,供应链管理强调各个环节的战略伙伴关系,目的是最大化供应链的总体效益。归结到一点就是:对供应链的所有参与者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通过贸易伙伴间的密切合作,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价值和最好的服务,从而提高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收益,并通过一定的分配机制使供应链上所有贸易伙伴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三)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作用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都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各企业之间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它们各自都有不同的利益和观念,因此相互间必然存在利益冲突。供应链管理的实质就是要弥合企业间的矛盾和冲突,协调好参与者的个人利益与供应链的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使链上各个贸易伙伴从以前单纯的竞争关系发展到“竞争——合作——协调”关系。实践表明,在构建供应链的过程中,总有一个企业(可以是制造商、供应商或零售商企业)充当发起者,成为供应链的核心。因此可以说,供应链是围绕着核心企业建立起来的,是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一切向前的关系,以及核心企业与分销商、分销商的分销商及一切向后的关系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但是应当看到,在竞争性行业中一般存在多条供应链,各供应链之间是一个单纯的竞争关系,整体效率低的供应链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因此,任何一条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都必须认真考虑本链上其它成员的利益,并与它们携手同盟,共同去击败真正的竞争者——其它供应链。所以,协调合作才是供应链的关键。供应链运作的好坏以及整个供应链竞争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协调能力。核心企业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的信息交换中心。来自下游(分销商)的需求信息和来自上游(供应商)的供给信息都将汇总到核心企业。核心企业经过处理生成各类信息再传送到供应链的相关节点,于是,核心企业就成了供应链上的信息交换中心。由于供应链的运作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链上的信息交换质量,要想通过信息共享达到物流顺畅、产品增值的目的,就必须提高供应链上的信息传递质量,在这方面,核心企业至关重要。

第二,核心企业是供应链上物流集散的“调度中心”。供应物流从各个供应商流向核心企业,销售物流从核心企业流向各个用户,这就形成了以核心企业为集散中心的物料流。在这里,核心企业扮演了对物流集散、配送进行“调度”的角色,以保证各个节点都能在正确的时间得到正确品种和正确数量的产品,既不造成缺货,又不造成库存积压,把供应链的总成本减至最低限度。

二、乳制品核心企业——三鹿集团应用供应链管理的分析

①生产基地附近的奶农

③其他元材料供应商及包装企业

④生产设备制造商

⑥一级销售商

生产设备

其他材料+包装

鲜奶

⑦二级销售商

⑧零售商

②鲜奶收购站农

鲜奶奶

⑨消费者

图1三鹿集团主要供应链结构图1是三鹿集团生产的主要供应链结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决定三鹿奶粉质量好坏的关键环节是①②③④⑤五个环节。①②两个环节是奶源供应环节,关键原材料供应环节,也是三鹿集团在收购奶源时第一个要检验的重点环节。奶源的好坏直接关系奶粉的质量。③是外包装提供环节。虽然不是主要环节,但是由于包装直接接触产品,所以包装材料的好坏也影响奶粉的质量,因为也有被外污染的可能性。④是生产设备提供环节。生产设备决定着制造工艺的精密性,随之决定产品的档次高低。⑤是成品奶粉的制造环节。这个环节完全有管理水平和理念来决定奶粉的质量。

三、供应链中哪些环节可能导致“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

“三鹿奶粉事件”是由于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严重超标。那到底在哪些环节可以加入这种化学物质呢?上面①②③④⑤五个环节中,可以排除③④两个环节。那么本人根据有关数据做一些假设。假设一,生产环节中加入三聚氰胺。如果有人往样品中偷加含氮的其他物质,就可以骗过凯氏定氮法获得虚假的蛋白质高含量,用兑水牛奶冒充原奶。而且在制造奶粉过程中加入三聚氰胺不受溶解度限制,想加多少都可以。假设二,奶农添加三聚氰胺。这个可能性也不小,想当初的瘦肉精不就是养猪户先用的,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有时候也让人目瞪口呆。假设三,收购点添加三聚氰胺,这个完全可能,操作起来和奶农添加基本一致,利润率也差不多,不多分析。综上所述,无论是哪个环节都有可能因利益驱使加入三聚氰胺。这就需要我们的质量检验部门严谨职守了。三鹿集团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Gmp审核,十大基础体系、百项实验检验、1100道质量控制工序,为何检验不出三聚氰胺超标?现在可以肯定,那就是三鹿的质量检验形同虚设。

四、“三鹿奶粉事件”对供应链管理的启示

(一)牢固树立自上而下的产品质量意识。一个企业,特别是食品企业,从董事长、总经理到车间每个员工都应该树立产品质量意识,永远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放在第一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企业的成长壮大离不开千千万万的消费大众,但是如果做有害人民的举动,那将是自掘坟墓的行为。所以企业要不间断地做强化员工质量意识教育,不要停留在口头上,要深入每位员工的实际工作中去。

(二)供应链管理精细化。原料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精细化,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身上。对某个供应链环节出现错误应及时纠正并严惩责任人。从精细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企业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节点进行精细化管理,以达到效果、效益、效率的三效合一!

(三)原材料生产及产品生产严格标准化。三鹿奶粉以及整个奶粉行业所反映出的问题,正是企业忽略了标准化管理、忽略执行标准的监督、忽略标准化人员的作用——总而言之,是忽略企业技术业标准战略的重要性,所带来的后果。企业在做到产品生产标准化的同时,往往忽略生产原材料标准化。三鹿正是因为收购零散奶农的原料才让有些不法奶农有机可乘。如果改零散收购为规模收购,即生产原材料也规模化也许会增加违法操作的风险性,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不法分子的行为。

(四)封闭式供应链管理。封闭供应链的概念由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于2006年率先提出,其背景是为了提高我国从事农产品加工、生产和出口企业抗击和应对国际贸易中技术贸易壁垒的能力,由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组织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提出了建立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设想,绿色农产品供应链是指对供应链的成员企业实行严格的准入管理制度,具有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可以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跟踪,具有可追溯性的供应链系统,封闭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关系相对稳定,实行统一标准化的物流运作。“三鹿事件”就是企业在供应链运行环节上出现了多处致命的漏洞(如质检技术与管理、成员加入供应链门槛、成员信用监督、成员之间协调与串某的规避、成员质量运行标准等漏洞),导致了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

(五)生产标准国际化,及时更新最新产品合格标准,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三鹿奶粉曾被质监部门授予“国家免检产品”,这本应该是一个企业的光荣,企业应以此对自己的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三鹿却以此为幌子,以次品来实现低价产品倾销!殊不知,在2007年我国一家出口美国猫狗食物的公司在宠物食品事件导致中美关系轩然大波,其元凶是三聚氰胺!所以质监部门应该及时更新质检标准,防患于未然。

(六)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充分重视并解决每位顾客的反馈意见。松下幸之助曾经说:“客户的抱怨,经常是我们反败为胜的良机。”每处理好一次客户投诉和抱怨,实际上为促进优化服务质量提供数据,也是巩固客户关系的好机会。三鹿集团“轻松”面对客户投诉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因为早在2008年年初三鹿已经接到用户投诉,但没有认真展开调查,他们却在努力找办法掩饰存在的问题。试想,如果三鹿能及时解决顾客投诉,并彻查质量问题就不可能形成今天致命错误。

参考文献:

[1]马士华.论核心企业对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形成的影响[J].工业工程与管理月刀)2000(1)24一27.

[2]张晨义涉农供应链浅析[J].物流技术,2003

(3):36-39.[3]张敏.基于核心企业的农产品供应链分析[J].供应链管理滋2004(5):91-94

供应链管理理论概念篇9

关键词:供应链理论;海事治理;现代化;启示

中图分类号:U6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16)06-0022-02

供应链作为一个从制造业界诞生后,被迅速推广至各行各业的新兴管理模式,因其高效快速反应、成本最低化、全过程系统设计等特点,经过较长时间实践检验和理论研究,科学实用价值已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对推进海事治理现代化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供应链理论概述

供应链这一概念从扩大的生产概念发展而来,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末被提出,同世纪90年代被引人中国,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的出现,在制造业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目前并无完全统一的定义。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供应链定义为:“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现代管理教育对供应链的定义为:“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如图1)

无论各种定义如何描述,供应链都是围绕最终顾客的需求或时尚的引导进行快速反应,用系统的观点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并围绕买卖双方间实施信息共享和经营协调,进而调整产品内容与形式来满足市场需求,以实现稳定、高效、柔性的供需关系,使供应链中的成员获得相应利益的一种管理理念。供应链的核心目标就是增加供应链成员的销售利润(或降低成本)、增强其获利能力与竞争优势、提高运作效率、服务水平以及响应能力。

2.海事治理现代化内涵分析

国家治理中所强调的治理概念并不玄奥,早已有之。现代学者一般认为治理是相对于管理的一个概念,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管理一般是指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单向管理、垂直管理;治理则是更高层次的管理,既包括各方面的科学管理,也包括法治、德治、共治等内涵,具有双边、互动等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提出治国理政、民族区域自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治党治国治军等相关概念,形成了一套与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提出:“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是在邓小平同志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包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一方面,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形成的基础,治理能力的提升有赖于治理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治理能力彰显治理体系的功能,治理能力强大是治理体系完备的表现,只有不断提升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治理体系的效能。

海事治理作为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一个基层单元,也毫不例外地应包含海事治理体系和海事治理能力两部分内容。海事治理体系涵指与海事发展有关的制度体系,包括党建创建、政风廉政、政务管理、行政执法、海事管理体系等各相关领域的体制机制,甚至是与海事相关的法律法规。海事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制度体系履行海事监管职责、展现海事服务能力,包括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域清洁、维护国家海上等方面的能力。推进海事治理现代化,一方面要不断适应时代变化、政府人民要求,加强海事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使各项海事工作制度更加科学完善,确保有法可依、有制度可遵循;另一方面则要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建立良好的运行管理体系,善于运用制度、法律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把各方面的规范优势转化为管理效能,实现以最少成本达至最大效率。

3.供应链理论对海事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供应链理论为如何推进海事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一种全新视野。在供应链理论基础上,如果将各级海事机构视作企业或卖家、将相对人视作客户或买家、将海事监管服务视作物流、信息流等产品,一条清晰的海事监管服务供应链自然呈现在面前。笔者将海事监管服务供应链定义为:“各级海事机构在国家法律法规授权内,按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海事业务办理需求变化,系统规划、改善海事监管服务设施、体制和队伍素质,主动将更加优质的监管服务公平提供给相对人所形成的链网结构。”

(1)海事治理理念方面。供应链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对最终顾客的需求或时尚的引导给予快速反应,及时调整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与中央在现代治理理念阐述中所反复强调的“适应时代变化”从根本上是一致的。推进海事治理现代化必须首先树立现代治理理念,推动海事监管服务模式从被动适应向主动供应转变,时刻保持对海事监管服务供应链内外的敏感度:一是要实现从传统的自发式制度变迁向自觉式制度建设的转变,着力避免传统自下而上式的“摸着石头过河”,更加强调自上而下式的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主动跟踪研究和把握监管服务规律及需求变化,系统规划和改善海事管理体制、设施和队伍素质;二是要实现从简单的制度模仿者向制度创新者的转变,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谋划海事工作,时刻关注国际海事最新发展动向,加强与国外知名检验机构、航运公司和海事机构的交流合作,在综合履约、海上安保等方面做出更好成绩,进一步提升在国家外事活动中的影响力和国际海事活动中的话语权,力争在更大空间、更高层次上寻求发展。

供应链管理理论概念篇10

一、国外研究综述

价值链会计是由我国学者率先提出的,国外会计理论并没有明确的提出这一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外会计理论没有涉及这一领域。

1985年,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价值链概念。他认为:价值活动是企业从事的在经济上和技术上有明确界限的各项活动,它们是创造对买方有价值的产品的基础,这些相互联系的价值活动共同作用为企业创造利润,从而形成企业的价值链。

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杰夫里·雷波特(jeffereyf·rayport)和约翰·思维尔克莱特(johnj·sviokla)在1995年提出了虚拟价值链的观点,认为当今每个企业都具有两条价值链:由物质世界构成的实体价值链与由信息构成的虚拟价值链。在虚拟价值链中,信息技术是价值的源泉,而不只是产生价值的辅助因素。虚拟价值链的任何阶段包含5项活动:收集、组织、选择、合成和分配信息,通过这些活动收集的原始信息来增加价值。

国外对价值链会计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作业管理上。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降低消耗可以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因此,管理者必须考虑如何降低各作业链的作业成本,形成"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activity-basedmanagement,abm)或简称"作业管理"(activitymanagement,am)。通过对价值链上各节点作业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实现整个链条上成本的最低,从而实现价值链链条上价值的最大。对作业基础成本法给予系统解释的是哈佛大学的学者罗宾·库珀(robincooper)和罗伯特·卡普兰(robertkaplan)。在1987~1989年间,库珀先后发表了四篇文章,并与卡普兰合作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正确计算成本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一文,详细阐述了有关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原理。这些文章基本奠定了作业基础成本法的理论基础。

此外,国外学者对于平衡计分卡的研究与应用为价值链会http://计的实务提供了启示。平衡计分卡是将传统的财务评价与非财务方面的经营评价结合起来,从与企业经营成功关键因素相关联的方面建立绩效评价指标的一种综合管理控制系统和方法。它可以平衡企业内部、外部、财务、非财务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从战略的高度去审视一个企业。

二、国内研究综述

在国外学者对价值链会计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我国会计界先辈阎达五教授首先提出了价值链会计的概念,他在2003年《中国财经报》上发表文章《建立"价值链会计"的新思考》指出:所谓价值链会计就是对企业价值信息及其背后深层次关系的研究,具体可表述为:是收集、加工、存储、提供并利用价值信息,实施对企业价值链的控制和管理,保证企业的价值链能够合规、高效、有序运转,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和分配的一种管理活动。之后,价值链会计进入了会计界的研究领域。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新领域专业委员会于2004年先后在海南大学和人民大学举办了"价值链管理和价值链会计"研讨会,戴德明教授在第一次会上指出,价值链会计的研究起点是会计管理活动论。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人们从事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工作是一种经营管理工作,会计部门是企业的一个经营管理部门,主张使用"会计管理"概念,会计管理的内容被抽象为价值管理。正是因为会计具有管理功能,会计才能进入价值链管理体系,基于价值链管理的价值链会计才成为可能。

从2003年价值链会计概念的提出到现在,会计界很多学者在理论和实务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

2004年阎达五发表的《价值链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开创性的指出以强化价值管理为主线,分别沿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重构会计管理框架。在空间维度上,把原来的以单一企业形式存在的会计核算主体扩展为以价值链联盟形式存在的会计管理主体,把原来的以货币为计量手段的各会计核算对象扩展为以价值链形式存在的一切可以量化的会计管理对象。在时间维度上,按照"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要求,以会计实时控制为核心,以管理过程的时间序列为依据,分别以事前管理的统筹规划、事中管理的实时控制和事后管理的分析考评为内容广泛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会计管理。

2004年綦好东、杨志强在《价值链会计的目标确定与职能定位》中指出价值链会计的目标是提供价值创造的动态信息,借以制定协调和优化价值链、实现价值增值的决策,并进行相应的管理控制;价值链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实时评价与反映;价值链会计的核心职能是多维立体控制。张瑞君、邹立《从价值链管理的视角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核算模式》中剖析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存在的问题,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核算模式,详细阐述其实现机理,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财务业务一体化核算模式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该文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it环境下的价值管理与价值链会计"(项目批准号为2037206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于富生、张敏在2005年《会计研究》上发表《论价值链会计管理框架》分析了一个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会计管理框架,该框架以时间序列为基础,并结合了不同价值链的特点,具体包括事前的预测、决策和预算,事中的实时管理与控制,事后的分析与考评。与已有文献不同的是,本文对该框架的分析深入到了具体的组成部分与运行机制。2005年张林、于富生在《关于价值链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中以价值链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构建了由价值链会计目标、假设、概念、原则所组成的价值链会计理论结构基本框架。2006年10月28日在重庆举办"会计新领域和新问题"专题研讨会上,东北财经大学秦志敏、尹学亭主张围绕强化价值链管理这一主线,通过收集、加工、存储、提供以及利用价值信息,对公司的价值链进行规划、控制和评价。2005年周辉、杨小庆在《基于价值链整合的价值链会计探析》中认为价值链会计的管理活动主要从价值信息管理和增值活动管理等方面具体实施;价值链会计应对现行财务报告体系进行修正,反映企业的非货币及非财务信息,全面实施企业综合业绩报告体系。

2006年羊艳发表的《价值链会计的计量及主要内容探析》,认为价值链会计的核心是增值链,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价值链会计的计量和主要内容。其中,计量主要包括四种方法:作业成本法、价值工程法、经济增加值法、平衡记分卡法。

2007年程宏伟、张永海、李想在《会计研究》上发表《基于模块化的价值链会计研究》,指出不同于以往以线性价值链为基础的价值链会计研究,而是以模块化为基础建立网络状价值链会计研究体系。通过划分虚拟会计主体与实体会计主体、通用信息与专用信息,以价值模块为载体构建了价值链会计的运行机制,以解释模块化时代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