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9:55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篇1

【关键词】客家山歌;音乐特征;演唱方法;传承

中图分类号:J64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03-01

客家山歌是我国音乐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它继承了《诗经》中的现实主义风格,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主题与极具乡土气息的地方文化相结合,形成了风格独特的音乐形式,在客家民谣中对客家山歌有这样的描述:“唱歌无论好喉咙,条条唱出解忧愁,一日三餐歌送饭,夜夜睡觉歌贴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客家人而言,山歌的价值同衣食住行一样重要,而这既说明了客家山歌的起源,同时也呈现出客家山歌的艺术生命力。

一、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

(一)语言特征。语言是音乐的基础,我国地域广阔,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不同的方言土语,在客家山歌中,客家人将其独特的方言发音融入了音乐。在歌唱时,多用舌、齿、唇发力;在气音方面,普通话中一些不带送气音的爆破发音,在客家方言中几乎都发成了气音,如b变成了p;d变成了t。此外还有一些前后鼻音上的不同。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φ庑⒁艚行特殊的标注与记忆。

(二)节奏特征。节奏是体现音乐情感的主要元素。不同的音乐,由于节奏的速度与力量的不同,而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内涵。在客家山歌中,其主要音乐特点为节奏变化性强,这种自由流畅的节奏变化也体现了客家山歌的即兴性。人们在创作客家山歌的过程中,会根据情感的自然起伏而改变节拍,这种节拍交替变化的情况,也为客家山歌增添了无尽的艺术魅力。

(三)音调特征。从音阶上看,客家山歌多为四声音阶、五声音阶、六声音阶,比较少见的是七声音阶和二声音阶;从调式上看,其基本具备了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其中徵调较多,商、角两种调式比较少。由于不同地区的客家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其在调式运用上也有所差别,如闽、赣、湘、黔等地的客家山歌以徵为主;台湾地区的客家山歌则运用了角调。

(四)结构特征。上述提到客家山歌传承了《诗经》的精髓,即客家山歌利用二句、三句、四句等不同的句型结构,将同一事物进行反复吟唱,例如客家山歌《有好山歌溜来等》,就是将“有好山歌溜来等”这一句嵌在上下两个乐句中,从而在演唱中呈现既有重复,又有变化的演唱乐体。

二、客家山歌的演唱方法

(一)唱准客家语言。所谓“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客家人由于所处的地域环境有差异,在语言上必然有区别,因此,我们在演唱时一定要深入研究客家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区别,以及不同客家方言之间的区别,并按照严格的客家方言标准,进行发音练习,尽量做到语音准确、吐字清晰,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演唱时做好拖腔和润腔,以实现字正腔圆。

(二)把握客家山歌的腔调。客家山歌的腔调是客家人情感的具体体现。在客家山歌的演唱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其腔调进行灵活把握。客家山歌中,习惯运用衬词、虚词来填充音节,润色结构,例如在《长潭行出公王陂》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个”“啊”“哟呵”“价”等虚词,因此在演唱时,也应该重视对虚词的运用,以保证客家山歌的韵味。此外,我们在演唱中还应该注意装饰音的使用,以确保旋律的柔和婉转。

(三)理解客家山歌的情感。客家山歌与客家人的生活情感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在演唱之前,应该先对山歌的情感内涵进行深入理解,如《客家山歌特出名》中包含着客家人对山歌的热爱,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种自豪之情,因此我们在演唱过程中,要通过对方言的学习、腔调的把握,融入到客家山歌的情感中来,将自身情感与客家山歌产生共鸣,达到“歌里含情”“以歌传情”的目的。

(四)掌握基本的演唱技巧。在传统演唱中,我们通常认为山歌的唱法朴素、豪放,多以情动人,并不需要演唱技巧。然而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客家山歌要想实现传承与发展,就必须利用一定的演唱技巧对其进行加工,如演唱者利用正确的发音、吐字以及气息运用等技巧提高演唱效果,进而推动客家山歌的不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客家山歌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下,呈现出区别于其他传统音乐形式的音乐内涵,因此,我们在传承客家山歌的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通过对演唱方法的研究、探索,丰富客家山歌的情感内涵,进而为客家山歌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叶柳华.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及演唱方法分析[J].戏剧之家,2015,(9):102.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篇2

[论文关键词]客家民居门楼民俗与艺术文化特征

[论文摘要]门楼是客家民居中最为人注意的突出部位之一。由于受特殊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客家民居门楼充满着浓郁的客乡风情,其外在的艺术表现形式往往内在地蕴涵着深刻的客乡文化,体现了客家人的生活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及审美观念。

客家民居建筑主要有围楼、走马楼、五凤楼、四点金、殿堂式、围龙屋和中西混合式等,围龙屋是其中最普遍也是最具特色的。它与北方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民间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形式,被誉为“中国古建筑的奇葩”,“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客家民居不但在外型上具有独特的“客”味,在具体的细节中也能突出地反映“客”的文化特征。门楼乃客家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蕴含着浓郁的“客家”文化底蕴。客家民居建筑的独特外形及其浓郁的客家文化特征早已受到了中外客家学研究者的重视,①然而,客家民居门楼却似乎被忽略,在对客家民居建筑的研究中几乎未作探讨。本文旨在对此作一初步的探讨,从客家民居门楼的设置及其装饰艺术,揭示其设计中的民俗与文化内涵。

一、客家门楼的类型及影响门楼安置的因素

门楼是一栋大型建筑物的最主要甚至是整栋建筑物的通道口,是人和物进出的主要通道。客家民居的门楼通常包括大门、侧门、斗门三大类。大门是整个民居的中心,其位置与造型、装饰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安全、交通、分隔、采光、保温等功能,还具有风水、象征功能。围龙屋、五凤楼、土楼等所有的客家民居都必有大门。门的造型和色彩对客家民居的整体装饰效果影响很大,因此,一般都将其纳入建筑总设计的重中之重。围龙屋的大门两旁,设方形石座,有的设石狮。大门进去则是下厅,过天井之后则是上厅。

侧门是围龙屋、五凤楼等府第式客家民居特有的门类,是堂屋两侧横屋的外大门,呈对称在大门两边。小的民居有一对,大的民居有三对,根据两边的横屋排数而定。

有些客家民居正大门前有禾坪,其周围有高高的墙,在墙的两端各开一个大门,叫“斗门”。门楼的功能有如现代住宅小区的出口和保卫室。客家民居通过房屋的外墙和围墙把整座民居、门坪、池塘等围成相对独立、而紧骤的一个区域。一般来说,整座民居里居住的都是叔伯、妯哩等近亲,传统的近亲意识比较浓郁。

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因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等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带有鲜明的、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文化。客家民居门楼的安置与客家人的生活与生产以及具体的生产生活方式、环境息息相关,也与客家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心理有关,贯穿着独特的理念。

1.百年开基观念

在客家人看来,客家民居的修建将是百年立基的开始,而客家门楼的安置则是整个建筑中的关键事项,甚至被认定将影响整个家族未来发展是否兴盛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它的朝向、它的安置时刻、它的大小规格甚至于它细微局部的装饰如色调设计等,所有这些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性。

敬祖是中国传统家族制度的一个核心。客家人的敬祖思想表现得更显著更强烈,他们对祖宗的崇敬在客家民居中得到充分的表现,不管是土楼、五凤楼,还是围龙屋,祖堂总是处在中轴线上,是整座民居的中心,祖堂正对大门人口,开间比环周的房间显著加宽,一进民居大门,一眼就能看见它显要突出的地位。

2.家族、宗族观念的影响

客家人有着强烈的家族聚居观念。客家地处山岭重叠的山区,往往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其间溪流密布,山水之间大小不一的盆地便成为客家先民南迁时~村一族聚居的好地方。光绪《嘉应州志》说:粤东“无平原广陌,其田多在山谷间,高者恒苦旱,下者恒苦涝。”严酷的生存环境也往往要求他们共同开发耕作。为适应当时当地的环境,客家人的民居建筑也形成了典型的集群居住特征,通廊式方楼、圆楼突出地显示出了家族宗族的群体性。居于中心的祖祠显示着宗族的尊严,而防盗、防火、饲养、加工储藏等各种生活设施综合在一起,血缘近亲聚居在一个屋顶之下,连为一体,达到在生活和生产中互助合作的目的。这种建筑形式显然有利于家族宗族的安居乐业和兴旺发达。而所有这些观念则都使整个建筑处于一个宏观的整体之中,使门楼往往成为整个建筑的核心出口,维系着整个家族的大统一。

3.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影响

客家生活除去出外谋生的外,留下者多以农业为主,因此,农业生活对房屋布置也起着很大的影响。为了从事农业生产方便及就近看守农作物,住宅常常建于所垦种的田野中,造成住宅各个分散,并不紧密排列的布局。为了要解决农务上打谷、晒谷、扬谷及其它杂粮整理的需要,一般住宅大门外就都有禾坪的设置。再外筑围墙、池塘和斗门,使之显得相对独立与安全。

4.门楼突出的防护功能

客家民居的外墙很厚,围龙屋除中间大门及横屋前端的小门外,很少再设其他门户出入。土围楼就只有一个大门出入。整座民居窗户开得少而且狭小,具有特别强的防御性。一方面则是因为客家人所有的“家当”都集中在楼内,必须给予很好的保护,另一方面是对“敌人”或者“外人”的防范。客家住宅大都建于平地山坡交界的地方,前置禾坪、后设堂楼、左右夹峙横屋以及“围龙”、炮楼、枪眼,既可以护卫自己,又可以居高临下,击退敌人。为了避免敌人的侵入,所有民居在房屋内部的门却开得极多窗也很大,可以畅行无阻。这既使敌人难于攻入,而自己却能迅速调配力量。此外,春房、磨房、鸡舍、猪圈、牛栏、柴房、谷仓、水井等设于宅内,在必要时可作为老弱妇孺及贵重财物的避难场所。

5.地理环境和风水观念

客家民居非常注重地理环境,包含龙脉(山神地理走势)风水等,特别是其中的风水观念,门楼则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客家先民热衷于祈求自己住宅的安全与族人的平安。汉族本来就有信赖风水先生的习俗,而客家人显得尤为热心。所谓风水,是以相看墓地、家宅的防卫和形状来判断凶吉的迷信;所谓风水先生就是鉴定风水的人。迷信风水与客家住宅的兴建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讲究风水,必须慎重地观测研究其来龙去脉,选择优良的位置。因此往往找到的位置不一定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而必须以高价购买,所以对客家人来讲,要盖房子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不但是选择地形注重风水,就是选择吉日良辰兴工,又必须与全家的出生时辰相配合房子的高矮大小式样,除财力因素外,基地的高低房屋的方向及建筑的结构都决定于“地理风水”的要求。因此,尽管同在一个地方,有些是圆楼,有些是方楼,主要是依靠风水先生鉴定的结果而修筑的根据古老的传说,面向正南,可以人丁兴旺,所以建筑大都采取朝南的方向。但在客家山区民居的方向依山形而定的多,理想的座北朝南并不多见。因而有些在地理环境上不能向南的,也都尽可能使大门单独朝向南方,使一些住宅出现大门与住宅本身方向不一致。此外,受门前有水可以“聚积财富”、“有财有势”的观念的影响,如果建筑附近有河的,大门都面向河流上游,以示财势源源而来。没有河流的,则在禾坪前面砌筑鱼塘来象征它,希望取得吉利的兆头。当然,造夯土墙需大量的泥土,挖塘的泥土起到重要作用。

二、客家民居门楼装饰的社会文化与审美特征

建筑装饰是附加于建筑构件上的一种艺术处理,如柱梁的雕饰、屋面脊饰、外檐装饰,大门入口装饰等。其艺术特征是充分利用材料的质感和工艺特点进行艺术加工,恰当地选择我国传统的绘画、雕刻、书法、色彩、图案等多种艺术特点,相互结合,灵活应用,从而达到建筑风格和美感的协调和统一在客家传统的民居建筑中,所有这些装饰的目的除了美化建筑物外,也有着严肃的心理和文化意义,尽管它们在生活中不一定会影响建筑本身的实用价值。

1.客家民居门楼装饰的一般社会意义

在我国传统封建等级社会中,民居建筑的装饰是显示户主地位和财富的标志。据史料记载,民宅使用装饰装修的制度规定极严。宋制规定“非官室寺观,毋得彩画棱宇及朱黑漆梁柱窗雕。”明制规定,“庶民所居房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及彩色装饰”。直到清代,有关民居建筑装饰的制度限制才被放宽,南北各地民宅装饰有了很大发展,不但在木材上施以雕饰,而且充分运用了传统的石雕、砖雕等优秀工艺,各地各民族结合和发挥各地区的传统技艺和特点,创造了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装饰。

在客家民居的门楼装饰中,也深刻地体现表现门第贫富贵贱观念。门楼装饰中的各种木雕、石雕绘画装饰,其目的是把装饰部位显示出来为人们观赏,也是表现门第贫富贵贱的一个重要部位,故户主都不惜花费资财,从用料、式样、题材到色彩、装饰等各方面,竭其能力而为之。有些在海外的客家华侨不惜花重金从海外运来材料,耗时多年建一客家民居。客家民居主大门是客家礼仪、礼俗的重要场所和必经之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地说,客家礼仪活动,如敬祖、嫁娶、做寿、乔迁、回乡等都首先要进大门。而平时则无所谓大门侧门,只要方便即可。因此,大门的装饰大都尽可能用木雕、石雕装饰梁柱,图画装饰墙面。这足以说明大门的地位以及风俗特点。

2.客家民居门楼装饰与表达祈望心理的文化特征

现存的较完整的传统客家民居主要是清中期和清晚期时的建筑,典型的如粤东大埔县黄塘乡张弼士故居“光禄第”、大埔百侯的“通尔第”、黄砂乡的“进士第”、梅县松口铜琶村谢姓“荣禄第”等。这些建筑外型堂皇美观,布局严谨,多采用我国民族传统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结构,且其用料讲究,多采用三合土或青砖为墙,雕梁画栋,工艺精美。清晚期,客家华侨将传统的客家房屋结构结合西洋的建筑艺术,在故乡修建了一些中西混合式民居,典型的有梅县白宫的“联芳楼”、程江乡的“万秋楼”等,其外观上吸收了西洋的艺术装饰,内部则仍然是道地的客家民居传统结构。

从现存完整的客家民居看,门楼装饰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意匠特征。它的表现充分运用了我国传统的象征寓意和祈望的手法,将客家人的哲理、伦理等思想和审美意识结合起来。门楼装饰的象征性,通常是形声或形象来表达。如用狮、麒麟表示吉祥、瑞庆、权势,牡丹有富贵之意义,用莲花托大斗(斗与升同形),斗中置三层,意为连升三级等。这些图案花纹大多反映了客家民众的吉祥愿望,幸福追求,欣赏趣味,美学观念以及风俗习惯等。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门楼的楹联、匾额是极有特色的建筑装饰,也是民族精神和文化在建筑上的一种体现。这个传统随着客家人的南迁也带进了坐落在偏僻山区的民居中,并生根发展。门楼上首先是楼名。在客家民居中,几乎每一座楼都要取一个楼名。楼名大多用吉祥文字组合,讨吉利祥和的兆头如梅州梁姓人的承德楼、梅县桥溪的继善楼、大埔百侯的通尔第等。其次是楹联,很多以楼名作藏头嵌字联,作为大门的对联,进一步阐明涵义、催人奋进构成传统族训的核心。如大埔的方形石楼泰安楼泰然一室,安住层楼;怀永第:怀远于德,永享其隆维新楼:维系循良世泽,新绳教友家风;等等。客家民居内各户房门都张贴对联,可以说是有门必有对联。客家门楼的对联往往是无声的教诲,它对恪守封建伦理与家族规范持续不断地起着灌输、训诫、警策的作用,教育子孙后代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奋斗、如何成才,从而形成客家民居内部独特的文化氛围,体现了客家人的价值观念与审美理想,是客家人重教思想在民居建筑中的一个很有特色的表现。

此外,客家人在新屋建成,进住之前要“出煞”是为着净宅而进行的赶鬼驱邪仪式。新迁的第一日,当日凌晨,正厅放大桌一张,桌上有白米一斗,干谷二斗,泥刀、油尺、墨斗、大红包等。厅堂正中放八仙桌数张,摆到大门前,桌上用白棉布数丈,直铺到门口,风水先生头裹红巾,身穿素衣,左手抓雄鸡,右手握七星宝剑,口中念咒,把鸡杀死,鸡血洒在白布上,直出大门,把鸡丢在大门外,泥水匠、木匠用红木棒大力打布,齐出大门,随即鸣炮、打锣鼓,大闹助威送出大门。“出煞”完毕后,早上吉时进新屋,进屋时,请本族有名望有多子多孙的老人夫妇“开大门”,男左女右,站于大门,等待外面祭门神完毕,由老夫妇开门,开门时,说吉利话:“左开门,财丁来”“右开门,富贵来”。合说:“财丁富贵一齐来”。主家即掌灯入门,家具随进。此俗,如今的客家乡村依然流行着。新迁时,大门的装点最隆重,一般要贴乔迁对联,在大门上方还要挂大块红布,以镇凶避邪。

3.客家民居门楼装饰的审美情趣

客家民居门楼装饰的目的,首先是为了使门楼建筑物美观悦目,并不是随意使用装饰就能表达出来的。因而也是客家民居外观装饰最重点部位,无论在装饰题材,用料工艺、色彩,甚至尺度处理上都是最突出和隆重的。客家民居门楼外观属比较庄重朴实的屋檐式。较富裕的住家常对大门两侧墙面进行装饰,墙裙、墙基、门楣用麻石雕饰。檐下梁枋用木雕,木雕装饰结合实用功能在建筑构件上进行装饰,增加了建筑的精巧与美观,大门上方的梁柱木雕通常采用通雕或空雕法,外观表现简朴粗犷,适合于远视。门屏等雕饰则用浅浮雕、工艺精致,适合于近观。门楼装饰中的收口部位,通常进行雕饰处理,既藏拙又美观。如大门梁架的桃尖粮头,有的地方称为楚尾或倒吊莲花。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篇3

【论文关键词】仓储;服务特征;全球服务营销战略

1引言

随着服务全球化的发展,物流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而仓储业是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仓储作为物流与供应链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和调控中心,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促进世界经济流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仓储企业也面i临着“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和合作的机遇与挑战。然而,对于还未真正走出国门的中国仓储企业而言,不但对服务全球化的关注还远远不够,而且对仓储服务的基本特征尚缺乏深刻的认识,更谈不上设计出适合自身服务特征的全球服务营销战略了。因此,为了解决中国仓储企业所面i临的这些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将对中国仓储企业的服务特征进行实证研究,在明晰中国仓储企业服务特征的基础上,找出制约中国仓储企业全球营销的瓶颈因素,进而制定出符合中国仓储企业特点和需要的全球服务营销战略模式。

2中国仓储企业服务特征的实证研究

由于仓储企业属于典型的服务行业,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其服务特征,本文将采用实证的方法对中国仓储企业的服务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2.1服务特征内涵的理论界定

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如zeithaml等(1985,2008),lovelock(2001)、fitzsimmons(1998)和bouquet(2oo4)等的研究,本文归纳出了服务所具有的七个本质特征,现将其内涵及表现总结如下。

(1)无形性。服务是无形的活动。尽管服务经常包括有形的因素(如在旅馆的床上睡觉,在医诊所清洗牙齿,或者修理坏的设备),但是服务活动本身基本上是无形的。因为服务是一种行为表现而不是事物,它们不能像有形产品那样被看见,感受到,品尝到或是触摸到。由于这种特性,顾客风险的感知会增加,对服务质量难以评估目。由于无形性,服务不能受到专利权的保护,不易于展示或传达,并且很难定价翻。

(2)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离性在于大多数服务中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这种不可分离性是区分许多服务和实物产品的重要特征。由于服务通常是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的,因而不易进行大规模生产。

(3)异质性。服务的异质性是指没有两种服务是完全一样的,其原因在于服务基本上是由人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而人的素质与技能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人提供的服务其服务质量和效果难以完全相同。进一步讲,即使是同一个人提供同样的服务,但因时间、地点、环境与心态不同,服务质量和效果也会有所不同。服务的这种异质性使服务的投入和产出更难

(4)易逝性。易逝性的意思是通常服务在生产出来的同时必须被消费,否则将会失去。例如,飞机上的空座位、医院或旅馆里的空房间等,如不使用将会永远失去。因为服务是一种服务或操作,而不是顾客可以持有的一种有形物品,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服务在生产结束后就已经被消费或逝去了,不能被储存。

(5)顾客参与服务过程。顾客参与服务过程是指在许多服务中,顾客必须或者希望参加服务的生产。顾客可以采用自我服务的形式参与服务过程,如从atm机上提款,在某些环境中也可以采用和服务人员合作的方式参与服务过程,如在理发店、旅馆、大学或医院等。

(6)劳动密集性。bouquet等(2004)认为许多服务是劳动密集性或以人为中心的。erramilli和rao(1993)指出,典型服务的生产和传递依赖于劳动或人员的高密集性,即依赖于公司员工的技能,才干和知识,而这些是不易被移植到不同的组织或社会群体中去的。fitzsimmons等(1998)也指出对大多数服务组织而言,劳动是决定组织效力的关键资源,因为员工的技能,教育或专门知识的显著差异会使服务的绩效显著不同。

(7)分销渠道可电子化。lovelock(2001)指出服务有与实物产品不同的分销渠道‘;服务的无形性使得服务公司可以利用电子分销渠道进行服务传递(如广播或电子转账)。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使任何基于信息的服务要素都具有即时向世界各地传送的潜力。

通过以上阐述,可以看出,服务的这七个本质特征分别从服务的内涵、服务的质量、服务生产、服务传递和分销渠道等方面阐释了服务营销与有形产品营销的不同之处,它们是对服务特征较为全面的总结和概括。下面本文将发展出测度这七个特征的量表,并以中国仓储企业为样本,来进行实证研究,以期获得对中国仓储企业服务特征的深刻认识。

2.2研究设计

(1)问卷设计和量表开发。本研究的目的是测度中国仓储企业在服务七个特征上的表现程度。在问项设计上,本研究首先根据前人的研究文献来初步设计问卷的测量指标。其中,无形性的问项主要借用lievens等(2oo0)、cloninger(2004)和sung—euicho(2003)等学者的研究,异质性的问项主要来源于lievens等(20oo)、cunningham等(2002)的研究,易逝性的问项主要采用了lievens等(20oo)的指标,劳动密集性的问项是根据silvestro等(1992)的定义开发出来的,分销渠道可电子化的问项来源于sung—euicho(2003,2005)的研究设计制作而成,生产和消费不可分离性的问项借鉴了lievens等(2000)、er—ramilli(2003)和clbouquet等(2oo4)的研究,顾客参与服务过程的问项主要基于stell等(1996)和cunninghaln等(2002)的研究。

本研究对量表中借鉴自英文文献的问项,均进行了双向翻译检验,即首先将问项翻译成中文,然后再回译成英文,以确保其语义的一致性,对语义有分歧的问项,则由相关学者、专家进行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在参考他人研究中的量表进行问项设计时,并没有机械照搬,而是结合本研究背景、目的,并通过专家访谈法征询相关学者的意见,同时考虑到文化背景差异,对相关问项进行了修改。然后,为了确保问项能为调查对象所正确理解,在量表设计时还征求了部分调研对象的意见。最终形成的量表共包括7个变量,52个问项。问卷中所有问项均采用里克特7分量表,…1’表示“完全反对”,“7”表示“完全同意”。

(2)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方法。由于本研究是为中国仓储企业设计全球服务营销战略,因此我们选择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以及从权威名录机构购买的《中国大中型外资企业名录》中的仓储企业作为基本抽样框,因为在中国的外资仓储企业更能兼具中国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双重特点,有利于我们对全球服务营销战略的研究。我们将营业收入行业排行前50名的企业确定为调查对象。

为了保证调研质量,在正式调研之前,我们对调研人员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熟悉问卷内容、调研礼仪、调研技巧等。为了提高问卷回收率,我们采用邮寄调研、email调研和电话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向调研对象邮寄附有回程邮票的调查问卷,15天之后采用电话的方式进行提醒,对没有收到问卷的调研对象补寄问卷,或补发email调查问卷,对不愿意邮寄回程问卷或email回复的调研对象,则在征得对方同意后采用电话调研方式。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6份。

2.3数据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

本研究数据分析的步骤:(1)用统计软件spss15.0对l6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编码和录入形成最初的spss数据文件;(2)用统计软件spss15.0对七个服务特征及其观测变量(各问项)进行信度检验,剔除信度较低的问项,形成新的数据文件。(3)用统计软件spss15.0计算样本企业七个服务特征的均值、标准差和方差。

(1)信度检验。我们首先对问卷中各变量进行信度检验,即计算其cronbach’sa系数。对同时满足下列两项条件的问项剔除:与总体的相关系数小于0.4;剔除后cronbach’sa系数显著增加。经检验,除劳动密集性之外其他各项指标的cron—bach’sot系数均大于0.7,信度较好。根据spss15.0软件的统计结果,我们对各变量的问项进行调整。具体的调整如下,涉及4个问项。①异质性中服务人员决策权限问项的相关系数为0.21,其值较小,将此问项删去,删去后异质性的cronbach’sa系数增加到0.898。②劳动密集性的cronbach’s-0.606,其值较小,根据软件分析结果,原因是信息技术依赖程度相关系数较低为0.05,故将此问项删去,删去此项目后,劳动密集性的cronbach’sd=o.706>0.7。③顾客参与服务过程中的服务需要频率,服务产生的物质享受两问项的相关系数较低分别为0.121,0.176,所以删去,删去后经计算cronbach’sd=o.886。通过上述调整,各指标信度都达到要求,即cronbachsot系数全部大于0.7,量表信度很好。调整后各变量的cronbach’s系数见表1。

(2)服务特征数据分析。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仓储企业在服务特征的表现上有以下六个特点:

①仓储服务的无形性程度中等。原因主要有:第一,企业提供的仓储服务首先需要有仓储的空间,如库房、容器、场地等,其次,仓储作业需要借助运输、装卸和分拣设备,如液压叉车、起重机、分拣线、货架、搬运车辆和托盘等。因此,就这方面来讲,其服务的有形性成分较高。第二,企业对客户货物摆放位置的设计,货物存放信息记录和处理,存储货物温度湿度的控制,货物取放线路的安排,货物出入库时间和顺序的计划,分拣作业设计以及客户所存储货物的信息查询和数据交换等为客户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又具有较高的无形性特征。所以,综合来看,仓储企业提供的服务既有有形的成分也有无形性的内容,其整体无形性水平中等。

②仓储服务是易逝。其原因是显然的,如果一个仓库或仓库中的一个货位空置一天,没有货物储存,那么这个仓储企业一个仓库或一个货位上当天的服务能力就浪费掉了。目前,中国仓储设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闲置问题。根据有关方面统计,国内物流园区平均空置率已达60%左右,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继续把物流园区的建设作为发展物流产业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国有300多家物流园区正在规划和建设中。

③劳动密集性较高。从数据来看,仓储服务是较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这主要是由仓储作业的特点决定的。仓储作业主要包括装卸、搬运、出入库手续办理,货物养护,打码、包装及分拣等环节,因此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目前,我国仓储物流企业多数是由传统的储运企业发展起来的,大部分仓库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机械化作业程度低,不少仍处在人工作业为主的原始状态,人抬肩扛,工作效率低。调查显示:目前90%的仓储运输型物流企业物还是处在人力运作为主,工具还多为叉车、平板拖车等。

④服务分销渠道可电子化程度低。这是由仓储服务的基本特征决定的。因为仓储企业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主要是货物的储存、保管、中转、养护、包装和简单的加工等,因此这种服务必然涉及许多实体因素,如库房、场地、容器、车辆等设施和工具。这就使仓储服务的核心服务不能电子化或数字化,也使实体交易场所成为必需的。

⑤服务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离性程度较低。换句话说,是可分离性较高。其原因主要在于仓储企业主要的服务作业对象是客户的货物,因此,仓储企业在进行服务作业和生产时,并没有与顾客直接接触,顾客的消费也只是在货物出库后。在一般情况下,仓储企业可以对类似的货物进行集中存放和养护等服务作业,这样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另外,随着仓储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顾客可以通过网络对货物的存储情况和中转等信息进行查询,而不必进行实地考察。

⑥服务过程中顾客的参与程度较低。这也主要是由仓储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客户的货物决定的。首先,仓储企业除了与顾客签订合同和办理货物的交接手续之外,与顾客进行面对面接触的时间和次数极少,在进行仓储服务作业时,顾客基本上被排除在外,因此顾客对仓储服务过程的影响程度也是很低的。其次,对于特定的货物而言,仓储服务的内容和作业程序都是有标准的和既定的,并且对顾客而言仓储货物是经常要进行的活动,许多手续都是熟悉和例行的,因此,顾客对服务内容和质量的考虑不会很多,关注度也不会很高。

3中国仓储企业的全球化潜力分析

中国仓储企业所具有的六个显著特征必然会对其全球化潜力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第一,仓储服务无形性程度中等、劳动密集性较高、易逝性较高和分销渠道可电子化程度低的特点会使仓储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时受到较大的限制。具体来讲,仓储企业要进行跨国经营首先要投入大量资金来购置土地、建设仓库、添置各种必须的设备,其次要雇佣大量的服务人员,这就对该类型的服务企业的投融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势必大大增加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同时,由于这类企业的服务基本上不能进行在线传递,这就大大限制了企业服务设施所能服务的市场范围,因此该类企业必须把服务设施建设在接近用户的地方。为了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就必须建立更多的服务设施,这将进一步增加企业的投人和成本。另外,由于仓储服务是易逝的,企业难以平衡服务需求和供应的关系,往往会使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出现闲置的情况,这将形成服务资源浪费,降低其盈利能力,增加跨国经营的风险。

第二,仓储服务不可分离性和顾客参与程度较低的特点会对其全球化产生正面的积极影响。首先服务生产和消费不可分离性较低,即可分离性较高有利于企业进行集中化生产,提高服务生产效率,降低单位服务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顾客参与服务过程的程度较低可以提高企业对服务质量的控制程度,增加所提供服务的一致性,提高其感知服务质量,从而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质量管理成本,还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全球统一的品牌形象.获取更大的全球市场份额。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积极影响是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经营为前提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晰了中国仓储企业的服务特征和全球化潜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设计出中国仓储企业的全球服务营销战略模式。

4中国仓储企业全球服务营销战略模式设计

我们设计中国仓储企业全球服务营销战略模式的基本指导原则是:(1)全球服务营销观念和思维视角先行的原则,即我国仓储企业要先树立起在全球化环境下思考和处理营销问题的理念。(2)渐进式稳步推进的原则,一方面基于全球化是一个渐进式发展过程的考虑,另一方面基于我国仓储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实的考虑,我国仓储企业不可能一步就达到国外跨国公司现在的全球服务营销战略水平,需要先实现个别职能和营销组合部分要素的全球化和标准化,然后才能考虑实现所有职能、营销组合所有要素及营销管理过程的全球化和标准化。

(1)树立全球服务营销观念和思维视角。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种趋势和背景下,中国仓储企业不可能独善其身,必须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竞争和挑战。因此,虽未走出国门,但中国仓储企业必须要用全球化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必须要树立起全球服务营销观念,否则就无法面对全球化竞争,难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2)采用合资的国外市场进入模式。这主要是基于中国仓储企业规模偏小,资金缺乏,没有跨国经营经验的现实,和仓储企业需要较高的前期投人的要求的考虑。通过合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的好处有以下几点:第一,可以解决中国仓储企业资金缺乏的问题,降低进入门槛。第二,中国仓储企业可以学习国外合作伙伴先进的管理模式、仓储技术,快速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第三,中国仓储企业可以利用国外合作伙伴的营销渠道,分享其客户资源,从而能迅速打开市场。第四,中国仓储企业可以借机培养自己的跨国经营人才。第五,通过合资可以有效地分担跨国经营的风险。

(3)选择跟随客户的目标市场战略。即跟随客户发展走向国外市场,客户到哪里企业就跟到哪里。这是中国仓储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首先中国仓储企业与国外全球化的跨国企业相比,无论在资金实力、国际经验、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上,都不具备任何竞争优势,无法在同一水平上竞技;其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他行业如制造业、高科技行业的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实现了走出去的目标,其中有一部分企业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大型跨国公司如海尔、华为等,这些企业许多是中国仓储企业在国内的老客户,与国外仓储企业相比中国仓储企业更了解这些客户的需求,而且在文化上和人际关系上具有国外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中国仓储企业应基于与这些客户建立的长期的、良好的关系,进一步深入了解客户的新需求,跟随它们到国外市场上发展,满足它们在国外市场的仓储需求,从而实现自己走出去并能在国际市场上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目的。

(4)实现部分营销组合要素的标准化。就目前中国仓储企业发展的现状而言,要实现营销组合要素的全面标准化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根据样本企业的服务特征,结合中国仓储企业要首先实现的走出去的目标,本研究建议中国仓储企业当前应重点实现两个营销组合要素的标准化。一是实现仓储服务产品的标准化。仓储服务产品的标准化,主要涉及仓储服务基础设施和仓储作业流程两个方面的标准化。目前我国实行的《通用仓库等级》、《仓储服务质量要求》两项国家标准会对仓储企业服务产品标准化工作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应该看到,这两项标准仅涉及了服务产品标准化的部分内容,离全面实现服务产品的标准化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如《通用仓库等级》中没有对危险品,钢材,水泥等生产资料储运的专业仓储等级评定的标准,特别是这两项标准中没形成对仓储服务作业流程的标准体系。因此,建立健全仓储业标准体系并使之与国际水准接轨,是实现仓储服务产品标准化工作的当务之急。二是实现仓储服务人员的标准化。首先要依据《仓储从业人员职业资质》国家标准,对仓储职业经理人与仓管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全面提高仓储从业人员的素质。其次,要依据《仓储服务质量要求》制定实施细则,对仓储从业人员进行考核,全面提高仓储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提高仓储服务的一致性。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大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化经验和能力的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实现仓储企业人才的国际化。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篇4

摘要:贵州省由于独特的地貌特征和多民族的构成,使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对到贵州旅游的国内游客人口特征及旅游消费后的评价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贵州旅游的发展及主要客源构成,并通过对游客的消费评价,发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贵州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关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贵州;国内游客;旅游;消费评价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3-0112-03

贵州省地处祖国西南,位于云贵高原的东部。由于独特的地貌特征和多民族的构成,使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贵州旅游资源主要表现为: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全省共有12个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部级自然保护区、4个部级地质公园。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6度,为四季皆宜的观光、旅游、休闲、考察、探险之地。尤其在夏季,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的避暑胜地。特别是2007年贵州省贵阳市获得中国气象学会颁发的“中国避暑之都”的称号。丰富的水资源。境内河流纵横、瀑布众多,非常适合观光和漂流开发。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这里世居着汉族及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贵州红色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已开发红色旅游景点60多处,《在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贵州省被列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发展区。突出的白色旅游资源。以茅台酒为代表的贵州酒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而以此形成的酒文化及工业旅游资源又增加了旅游消费者的消费内容。随着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不断宣传、投入,贵州旅游业发展正逐步成为贵州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一、国内游客人口特征分析

人口学特征分析是旅游市场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是研究游客旅游消费行为的基础。游客的个人特征主要包括游客的省份、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个人月收入、家庭结构以及身体状况等,这些因素对游客的旅游消费及对消费评价都有较大影响。因此,对这些因素的研究成为旅游消费行为研究的标志。本次研究基本情况如表1。

从人口统计特征的分析可以发现,贵州主要的客源市场是在华东和中南地区,符合国内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的空间距离分布;东北、华北、西北游客构成比较少,且主要集中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省份;西南地区由于自主进入贵州比较方便,多以自助游形式入贵州,调查统计数据较少,这与本次调查以旅行社调查为主有关。客源个体特征构成主要为机关工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主要表现为多是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这也与统计分析的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以及工作年限分布一致。客源特征的单一反映了贵州旅游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广大游客对贵州旅游资源特点还不很了解,旅游形象、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不强,游客多以工作或职务之便进行旅游;大量潜在游客缺乏对贵州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特点、旅游服务情况的了解;同时,需要高端旅游休闲、有充足旅游时间的老年游客,以及爱好新奇探险的青年游客还未发现他们喜好的旅游产品,未积极投入到贵州的旅游过程中。

二、来黔国内游客消费评价分析

消费后评价是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一部分。旅游者在完成实际消费行为之后,一般会体验到三种感觉:满意、不满意和疑虑。每种体验都会有特定的购买行为。在本阶段,旅游者根据所期望的产品并对产品做出评价。如果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质量与实际质量相符,旅游者会感到满意,那么下一次他还会倾向于购买该产品和服务,并且常常会向其相关群体传播该产品和服务的信息,这对其相关群体的购买决策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与实际不符合,旅游者就会感到不满意,就倾向于不再购买该产品和服务,而且可能会当场向旅游企业、旅游管理机构及旅游行业协会提出投诉,也会倾向于在相关群体及他人面前批评该产品和服务或传播该产品的消极信息,对这些人的购买决策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当旅游者体验不到满意感,又没有对产品出现明显不满时,他在旅游后就会出现购买后疑虑。这种情况下,旅游者一般会继续选择性地接触与本次购买相关的有利信息,或尽量找理由说服自己或鼓励相关群体成员和他人也去购买该产品和服务,以证实自己本次旅游确实是不虚此行。消费后的满意与否,可以导致消费者的重复购买与忠诚,也可以导致消费者对其他的旅游消费者的影响。

旅游消费的评价一般从“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反映。本文针对六个方面的内容,主要考察了旅游消费者在消费后对贵州旅游的总体感觉,吃、住消费感觉,总体消费价格,以及对消费中的意见和满意不满意项目或商品。

1.吃:在贵州、四川、湖南三地的饮食特点中,素有这样一句话;湖南“不怕辣”、四川“辣不怕”,贵州“怕不辣”。这充分说明了其饮食特点,对旅游者而言可能造成不好的评价。但调查结果显示,从消费者在贵州旅游中对用餐过程的总体感觉来看,以好为最高,占54%;其次为没感觉,占22.4%;第三为差,占11.3%;非常好占9.7%;很差占1.8%。

2.住:消费者在贵州旅游中对住宿条件的总体感觉,从调查数据分布来看,以好为最高,占58.1%;其次为没感觉,占22.8%;第三为非常好,占12.3%;差占5.0%;非常差占0.5%。

3.行:在外地游客眼里,贵州素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说法。随着国家西部开发对交通的投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贵州的旅游交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从调查数据来看,仍有39.6%的游客感到不满意。

4.游:该项目主要调查游客整个游览过程对游览、具体景区景点的评价,在贵州旅游期间,51.3%的人对游览过程最满意,44.1%人认为游览过程最值得花费。

5.购:对于在贵州旅游过程中旅游消费的价格,从调查统计分析来看,47.9%的消费者认为偏高,44.7%的消费者认为合理,4.2%的消费者认为偏低。

6.娱:对消费者在贵州旅游中喜欢的旅游娱乐项目,从调查结果来看,以民族歌舞比例为最高,占34.8%;其次为漂流,占31.9%;第三为民族仪式,占15%;选择民族体育项目的占5.6%;选择其他的为7.2%;不感兴趣的占2.2%。

在对贵州旅游总体评价中,游客对是否愿意再次到贵州旅游,69.5%表示愿意,4.0%的表示不愿意,26.5%未明确表示意见。游客认为,影响贵州旅游业发展的负面因素按其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交通的便捷性39.6%、整体环境26.4%、服务质量18.4%和资源吸引力14.9%。

三、贵州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抓住机遇,促进基础设施完善

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投入,为贵州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我们应充分利用这次机会,积极改善交通条件,加快高等级公路的建设,特别是通往各旅游景区景点的交通;同时,抓好旅游区配套设施建设,包括旅游接待、住宿、餐饮、通讯、厕所等设施的配套“创造方便舒适,安全卫生的环境,树立贵州旅游的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客人,让游客慕名而来,尽兴而归。

(二)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改善整体环境

旅游业是综合性的“行业窗口”,是集“吃、住、行、娱、游、购”为一体的行业。即使硬件建设上去了,没有规范的服务,给游客留下遗憾,让游客不满意,这无疑对我们的前期工作也是一个否定。同时,我们也看到,游客对贵州旅游发展的意见中也提到希望改善旅游服务质量和整体环境。因此,不仅政府必须加强行业管理,纠正不正之风,旅游行业也要加强自身管理,旅游从业人员也要加强自率,规范服务水平。特别是作为窗口行业的窗口的导游服务人员,应该转变“接待员”、“讲解员”、“促销员”的角色,通过不断的行业规范、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逐步成为游客旅游过程中的朋友、对旅游地自然文化资源产生好奇心的启发者、游客再次旅游的发起人。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需要从细节入手,从游客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满足未来旅游发展的需要。

(三)进行适当的旅游消费教育

旅游最突出的两个特征就是异地性和暂时性,因而往往诱发旅游消费行为表现出一些非理性的特征,开展旅游消费教育是引导旅游消费行为的有效途径。消费教育在发达国家已十分普及。通过消费教育,可以使消费者更清楚认识消费的产品及特点,掌握有关消费知识从而影响消费决策提高消费满意度。贵州旅游消费教育可以从引导旅游消费者认清旅游产品特点及旅游区相关情况入手,引导旅游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寻求适合自己的产品,满足自己的个性消费,不盲目追随旅游潮流,而是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旅游产品。通过介绍本地旅游资源特色,自然以及人文知识方面入手,使游客在享受旅游乐趣的同时,间接地认识、掌握一些感兴趣的东西,在丰富阅历的同时,丰富自己的相关知识。

(四)加强旅游回头客的市场开发

对游客的调查显示,70%的游客是第一次到贵州旅游,其中有69.5%的国内游客明确表明他们愿意再次到贵州旅游,还有26.5%的人未表明意见。由此可以看,出贵州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回头客市场的潜力。吸引回头客不但可以降低营销成本,还可以提高贵州的旅游形象。有调查显示,吸引一个新游客所支出的费用是保留一个回头客的6倍。贵州旅游资源类型丰富,资源品位高的不在少数,因此对吸引回头客有很大的潜力。做好资源特点宣传、解释,使消费者更加了解产品状况,对今后的选择提供有效的依据。如制作一些质量和品质较高的贵州旅游景点或旅游产品宣传片,在游客乘车途中播放本次旅游未涉及的产品宣传片,以引起游客的注意,从而形成记忆,来开发和培养回头客市场。

(五)促进新的旅游产品、商品开发和旅游购物环境的改善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篇5

[关键词]住宅;用户;满意度;测量;实证研究

住房是人的一种基本权利,是一种基本的社会保障。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直接决定人们基本需求和发展需要的实现程度。对多数人而言,住房是他们生活中最大的消费支出,住宅不仅为人们提供栖身之所,也是人们休息、学习、从事其他消费活动的重要场所。住宅用户需求和欲望的满足程度不仅为学者们而且也为开发商和城市规划者所关注。为每一个家庭提供适合的住房环境是国家住房目标的组成部分。在住房规划中,应针对不同的住宅用户群体,通过测量其满意度来评估住房规划成功与否。住宅用户对住宅状况及邻里关系的主观评价决定了住宅用户对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并由此形成公众选择的基础。如果用户对住宅状况及邻里关系不满意,他们会考虑迁移。研究住宅用户满意度,对于理解公众对住宅的选择至关重要。

一、住宅用户满意度测量的理论基础

住宅用户满意度是一个很复杂的认知概念,尽管不同领域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理论基础是非常相似的。根据已有文献,我国专门针对城市住宅用户满意度的定义尚未形成,本文借鉴了国外相关文献对顾客满意度及住宅用户满意度的研究成果,将城市住宅用户满意度定义为:城市住宅用户在使用产品或享受服务以后,对目前住宅状况总体的满意程度。

为便于进行实证分析,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我国住宅市场实际情况,提出感知价格、建筑特征、邻里关系和区位特征与城市住宅用户满意度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关系包括建筑特征、邻里关系、区位特征和感知价格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分别与城市住宅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构、住宅用户满意度与用户迁移之间的关系结构。

1.建筑特征与城市住宅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建筑特征的具体因素包括采光、通风、住宅面积和内部建筑的其他特征,是住宅用户考虑的重要因素。相对于城市特征或环境而言,住房可用的空间对居民居住的满意度有积极的影响,个人的住房条件和住宅质量问题常常对住宅用户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

2.邻里特征与城市住宅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邻里特征的具体因素包括绿化、社区密度和配套设施如学校、银行、商店、邮局和公园等,它是决定用户是否改变居住地点的重要因素。物业管理的质量也是解释城市住宅用户满意度的重要变量。在评价住宅用户满意度方面,邻里特征要比建筑特征更重要。低收入群体对安全性更为关注。邻里特征是城市住宅用户考虑的重要因素。邻里关系好,住宅用户对邻里特征的满意度就高。由此可见,邻里特征的质量决定城市住宅用户满意度的高低。

3.区位特征与城市住宅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住宅的区位因素在人们选择住宅时越来越受到关注。区位特征是影响城市住宅用户满意度主要因素,对区位偏好会影响城市住宅用户满意度的高低。如果到市中心的时间距离越短,或者说相应的交通设施越完善,居民对其综合评价也就越高,区位的经济价值也就越高。

4.建筑特征与感知价格之间的关系

建筑特征与城市住宅满意度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如果一套住宅拥有更多的令人满意的建筑特征,那么对这些特征而言,住宅在市场上所能获得的价格就高。外部结构、地板、窗户等质量特征跟房间数目、浴室数目、宗地大小一样对住宅价格有重要的影响。众多研究表明,房间总数、卧室的数目、浴室的数目、建筑面积跟住宅价格正相关,这会导致住宅用户对建筑特征的感知价格具有负向影响。

5.邻里特征与感知价格之间的关系

外部性变量是邻里因素中研究最多的。自20世纪70年代初起,经济学家不断研究外部性对城市房价影响的问题。在外部性变量中,废物处理设施(如垃圾站等)、宜人性与非宜人性、交通噪声以及景观等对城市房价的影响研究最多。由于居民害怕健康受到损害,并希望自己的房地产不受潜在的负面设施影响,有关有毒垃圾站对城市房价的影响问题特别重视。一些学者研究了附属设施(如会所、游泳池、花园、健身房、运动设施等)对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由于附属设施具有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功能,因此,这些附属公用设施对城市房价有正的影响,这也会导致住宅用户对邻里特征的感知价格具有负向影响。

6.区位特征与感知价格之间的关系

对于购房的居民而言,在购房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房屋的价格,而房价主要取决于房屋的结构和面积,以及与区位条件有直接关系的地价。当房屋的结构和面积一定时,房屋所处的区位条件就成为决定房价的一个重要因素。位于城市内不同区位的房屋,其价格相差很大。按照传统的区位观点,可达性通过到CBD的距离进行量化。无论何种形式的可达性测量,都对住宅价格有一定的影响。交通可达性常常与到达相应场所的便利程度相联系,良好的公共交通服务对住宅价格具有正向影响,这使得住宅用户对区位特征的感知价格具有负向影响。

7.感知价格与城市住宅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人们从直觉上可以推断价格和顾客满意度负相关,但这只是针对客观价格而言,即较高的价格会导致较低的顾客满意度。在本研究中,对于价格的定义并非指的是客观价格,而是采用感知价格。它和顾客满意度之间应该存在正向的直接影响,即顾客对于商品或服务的感知价格越有利,他从中所获得的满意度就越高。

8.城市住宅用户满意度与用户迁移之间的关系

如果住宅用户目前的居住能满足需要,住宅用户就对住宅和邻里关系拥有高满意度。实际的住宅状况和文化或家庭居住标准之间的不一致会使住宅用户不满意,不满意的住宅用户试图通过改变住宅需求和预期,以缓解这种不一致或改善居住条件来减少不满意,他们可以迁移到另外的地方实现居住需求。住宅用户满意度的确对迁移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住宅用户满意度的测量方法

测量项目的确定是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本研究是在借鉴中外文献相关测量项目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应用范围和适应性进行了调整改进而形成的量表。在提出的测量变量中,住宅用户满意度采用了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和欧洲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中一些成熟的量表。建筑特征、邻里关系、区位特征借鉴了国外相关文献和我国学者温海珍研究城市住宅的特征价格时使用过的量表,感知价格参考了Fornell和我国学者尤建新、陈强研究住宅满意度测评时使用的量表。上述测量项目均根据本研究的具体应用范围——城市住宅的特点作了相应调整。

1.城市住宅用户满意度

城市住宅用户满意度从对目前住房总体上的满意程度、与预期相比对住房的满意程度二个方面计量。

2.建筑特征

建筑特征从现有住宅居住面积、住宅厨卫面积及位置、现有住宅户型结构、住宅采光通风条件、住宅朝向、水电等配套设施(水、电、燃气、网络等)、住宅建筑类型、住宅私密性(隔音、避免户间“对视”等)、住宅建筑外观、住宅施工质量、住宅防水防潮、车位、房间数、楼层等十四个方面计量。

3.邻里特征

邻里特征从小区环境卫生、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小区物业管理收费情况、小区安全性、区内配套(会所、游泳池等)情况、小区绿化水平、小区空气质量、小区环境噪声、小区空间感受(高度、密度)、小区居民素质、周边单位、小区社交活动(联欢等文体活动)、活动场所、居住地点周边的教育配套(初中及以下)、附近医疗服务水平及便利性、周边餐饮服务配套、周边文化娱乐设施、购物条件、小区的规模、小区的档次等二十个方面计量。

4.区位特征

区位特征从交通便利、出行时间、交通成本、离地铁距离、地理位置、距市中心位置、距商业区位置、离公交车站距离、升值潜力、心理感受等十个方面计量。

5.感知价格

本文中感知价格主要是指人们对住宅价格水平的一种接受程度。对于感知价格的测度包括和价格相比的质量评判以及与质量相比的价格评判。此外,本研究还设计了住宅价格合理性与可接受性来测评感知价格。

6.迁移

用户迁移是通过迁移意愿、迁移计划两个方面计量。

上述测量项目共同构成城市住宅用户满意度指标评价体系。将测量变量展开为调查问卷上的问题,利用用户对问题的回答,可得到测量变量的数值。这涉及到如何用数值反映顾客对测量对象的态度,量表是态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本论文对城市住宅用户满意度的测评采用七级李克特(Likert)量表,态度等级分别是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一般、较不满意、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对应的值分别为7、6、5、4、3、2、1。

三、住宅用户满意度测量实证研究

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我们通过整群抽样调查和随机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市普通住宅用户进行正式研究的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回问卷391份,经初步分析有效问卷为336份,有效率为85.9%。问卷结合国内外对于住宅满意度研究成果,设置了4个二级测量指标、47个三级指标对于北京市住宅用户满意度进行描述。为研究个体特征对于住宅用户满意度的影响,问卷同时还对被访者的个体特征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研主要面对的是20-50岁的在职已婚工薪阶层,其中家庭处于满巢期的为186人,占55.4%,新婚期青年为82人,占24.4%,两者合计为268人,占全部样本容量的79.8%,绝大多数样本为成年人。

从被调查者的家庭收入上看,93个样本的家庭月收入为4001-6000元,占总样本的27.68%,其他收入情况较为平均地分布在4001-8000元之间,基本上保证了本次调查对象为普通住宅用户的初衷。

在学历方面,本、专科院校毕业的样本共计77.39%,样本的学历差别不大。从业人员多为在民营或私营企业工作的一般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1.问卷总体情况

问卷结果用SpSS13.0进行统计后,样本总体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0.971,表明各测量指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问卷的信度较好。

从各指标的平均值来看,各样本对应的项目平均值差异不大。因此,本文拟用平均值计算得到本次研究的北京市住宅用户满意度指数为4.218,换算成百分制为53.63分,说明北京市住宅用户满意水平不高,目前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在具体指标上,平均满意度低于4(即百分制50分)的有8个,它们分别是私密性a8、车位数a12、小区安全性B4、活动场所B5、噪声B8、社交活动B12、教育配套B13、文化娱乐B17,其中最低的是社交活动B12为3.49;平均满意度在4-4.6(即百分制的60分)的有34个;满意程度较高(4.6以上,百分制60分以上)的指标是朝向a5、水电等配套a6、地理位置C1、离公交车站距离C8、升值潜力C10(见表3)。

2.住宅用户满意度主要指标的筛选

本文运用SpSS13.0对47个满意度测评指标进行数据缩减,结合陡坡图和特征值大于1下的主成分情况,选定了4个主成分的前提下,47个指标解释了满意度整体47个指标的61.57%信息量,说明指标可以进行缩减,对这4个主成分下的各分指标进行解释量在70%左右的缩减后,保留了表4中的如下指标。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表征住宅用户满意度的指标可以缩减为26个,这26个指标主要从房屋质量、感知价格、小区环境、物业管理水平、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配套设施等方面来测量住宅用户满意度。

3.个体特征对住宅用户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相关文献,住宅用户满意度与用户特征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而本次研究中问卷设计中也针对用户特征设置了相关指标。因此,有必要根据偏相关分析来验证住宅用户满意度与用户特征的相关性。问卷中涉及到用户特征的指标主要有性别p1、年龄p2、教育程度p3、职务p41、就职企业类型p42、家庭月收入p5、家庭生命周期p9,收回的有效问卷基本上都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正面回答。

运用SpSS13.0对得到的数据分别进行了个体特征与47个满意度观测指标的偏相关分析,发现7个个体特征指标中只有就职企业类型p42、家庭月收入p5在0.01水平下与47个指标中的绝大多数或全部呈显著相关,说明不同就业企业、家庭收入水平是影响住宅用户满意度的主要个体特征。

四、结论

住宅用户满意度反映了住宅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本研究设计了城市住宅用户满意度测量变量量表,验证了城市住宅用户满意度测量变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用户群体对城市住宅满意度存在差异。

本论文仅对北京市普通住宅用户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和实证研究,由于对部分调研对象采用整群抽样,为此样本选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房地产市场区域性特点非常强,所以,本研究的结论在其他城市可能会有所差异,其广泛适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未来的研究可以根据市场营销的相关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进展,进一步改进城市住宅用户满意度测量变量的量表,以对相关概念进行更为准确可靠的测量。

参考文献:

[1]洪楠,吴伟健.SpSSforwindows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Kaplan,R.natureatthedoorstep:Residentialsatis-factionandthenearbyenvironment.JournalofarchitecturalandplanningResearch,1985,2,115-127.

[3]nathan,V.Residents'satisfactionwiththesitesandservicesapproachinaffordablehousing.HousingandSociety,1995,22(3):53-78.

[4]Gomez-Jacinto,L.&Hombrados-mendieta,i.multipleeffectsofcommunityandhouseholdcrowding.Journalofenvironmentalpsychology,2002,22,233-246.

[5]Zeithaml,V.a.Consumerperceptionsofprice,qualityandvalue:ameans-endmodelandsynthesitofevidence,Journalofmarkrting,1988,Vol.52,July:2-22.

[6][美]尼尔·卡恩,约瑟夫·拉宾斯基,罗纳德·兰卡斯特,莫里·塞尔丁.房地产市场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7]中国指数研究院.中国房地产顾客满意度指数系统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8]ClaesFornll,刘金兰.顾客满意度与aCSi[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篇6

【关键词】民族村寨旅游;旅游景观体系;西江千户苗寨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旅游业高速发展。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旅游活动从观光层次向文化体验等较高层次发展。权威人士预测上山、下乡、飞天、入海、观文化、走沙漠、游森林、进工厂为新世纪的旅游热点。由此可见,“文化性”、“体验性”等高层次的旅游产品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民族旅游作为一种文化体验程度较高的旅游产品拥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如果这些旅游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旅游消费,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旅游产品开发与游客的旅游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矛盾。一方面,很多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产品的民族特色不明显,村寨之间相互模仿,同质化现象严重,不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奇等心理需求。村寨的民族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缺少基于游客视角的需求研究和探索。另一方面,很多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产品种类较少,产品结构单一,不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增加游客在少数民族村寨的逗留时间。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缺少全面系统的产品体系研究和讨论。

因此,本文将以西江千户苗寨这个全国最大、民族旅游发展较为典型的苗寨为例,通过大量实地调研来分析游客的民族旅游需求,并构建基于游客视角的民族旅游景观体系,以期对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发展有所指导。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笔者3月9日到3月27日和4月12日到4月19日两次到西江做现场调查。第一次调研期间通过获取的大量第一手资料数据,对案例地的景观系统进行解构,透视案例地所有的旅游景观,并以此为基础设计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此期间发放调查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0份。通过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构建民族旅游景观体系。第二次调研笔者深入访谈当地居民、经营者、专家和游客,深入了解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所构建的民族旅游景观体系的指导下提出西江千户苗寨进一步开发和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三、民族村寨旅游景观体系构建

(一)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文用SpSS对问卷进行a系数信度检验和结构效度分析,本研究中问卷的a系数值为0.926,远远高于0.800,说明本研究中所采用问卷的可信度较高。另外,本文所采用问卷的变量中共同度值最低值为0.493,远大于0.20,说明依据指标准则所有变量都是有效的。另外,本文以特征值大于1提取六个因子时,得到公共因子解释总变量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4.923%,说明所提取的公共因子解释量表变量的有效性较高。因此,本文的问卷满足了有效性的要求。

(二)基于游客的民族旅游景观要素提取

1、考察旅游景观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首先,本文采用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检验原有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3427.805,相应的概率p-值接近0。如果显著性水平a为0.05,由于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a,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同时,Kmo值为0.886,大于0.5且非常接近0.9,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民族旅游景观因子提取

确定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之后,本文将用特征值准则和碎石检验准则进一步确定因子变量,并用因子载荷矩阵分析因子的重要性:

表1是特征根为1时因子分析的初始解,显示了所有变量的共同度数据。可以看到:歌舞表演、特色服饰、节日庆典、蜡染作坊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可被解释(70%以上),这些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活动参与、博物馆等变量丢失信息较多,但是也少于50%,所以此时所有变量的共同度是较高的。因此,本次因子提取的总体效果很理想。

上表也说明因子提取总体效果是很理想的。如表:第一列是因子编号,以后三列组成一组,每组中数据项的含义依次是特征根值、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

第一组数据项(第二列~第四列)描述了初始因子解的情况。可以看到:第一个因子的特征根为9.410,解释原有27个变量总方差的34.850%(即9.410/27*100%),累计方差贡献率为34.850%;第二个因子的特征根为2.498,解释原有27个变量总方差的9.251%,累计方差贡献率为44.101%。其余数据含义类似。在初始解中由于提取了六个因子,因此原有变量的总方差均被解释掉,特征值1时的初始解的表中的第二列也说明了这点。

第二组数据项(第五列~第七列)描述了因子解的情况。可以看到:在特征根为1时,提取六个因子,六个因子共解释了原有变量方差的64.923%。总体上,原有变量信息大部分被解释,信息丢失较少,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

第三组数据项(第八列~第十列)描述了经过旋转后最终因子解的情况。可以看到:因子旋转后,累计方差比没有改变,即是说没有影响原有变量的共同度,但是却重新分配了各个因子解释原有变量的方差,改变了各因子的方差贡献,是的因子更容易解释。

在上图中,横坐标为因子数目,纵坐标为特征根。可以看到:第一个因子的特征根值很高,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最大;后面的因子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以此减小;第六个以后的因子特征根值都较小,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很小,已经成为可被忽略的“高山脚下的碎石”,所以提取六个因子是合适的。

3、民族旅游景观因子的命名解释

这里,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正交旋转以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指定按第一因子载荷降序的顺序输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并输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图可知:蜡染作坊、银饰制作、刺绣技艺、博物馆、苗族语言、商品购买、活动参与在第一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一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可解释为民族特色工艺景观;苗族生活生产方式、苗族习俗、和神话传说在第二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二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可解释为生产生活与宗教景观;歌舞表演、特色服饰、节日庆典在第三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三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可解释为民族活动体验景观;西江夜景、夜间娱乐活动、特色小吃、苗族饮食、热情村民在第四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四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可解释为饮食文化与夜间娱乐景观;小桥流水、田园风光、森林枫树、山水景观在第五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五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可解释为自然生态景观;村落景观、吊脚楼建筑、民族特色古街道在第六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六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可解释为特色构筑与建筑景观;可见,与旋转前相比,因子含义较清晰了。

4、基于游客的民族旅游景观体系构建

通过以上的因子分析,可以提取出能够较大解释原有所有民族旅游景观要素的综合指标要素如下表:

从表3可知,基于游客视角的民族旅游景观体系主要包含六大要素,按重要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特色构筑与建筑景观、饮食文化与夜间旅游景观、自然生态景观、民族活动体验景观、生产生活与宗教景观和特色工艺景观。

四、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笔者基于本文所构建的民族村寨旅游景观体系和西江千户苗寨旅游景观的具体问题,提出下列可供西江旅游进一步发展时可参考的策略和建议:

(一)特色构筑与建筑景观:

1、西江在整体空间布局上应该保持依山傍水而建的格局,避免向谷地和梯田的大规模扩张,破坏农业用地和整体村落的和谐,也不符合西江传统的风水理念。从所构建的体系中可看出,游客对西江整体村落景观及其历史文化的期待是最高的,一旦西江的整体格局被破坏,游客到西江旅游的动机将会受到影响。

2、在建筑形态和体态上应该一致采用吊脚楼形式,从形态上说,访谈发现一些游客已经表现出对西江寨门的不满意,认为“以前来的时候寨门是吊脚楼风格的,简单和谐,现在换成了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牌坊,就是有点奇怪”。从体态上,几位游客认为大型的建筑给人商业化、城市化的感觉,也会破坏景区的和谐。另外,改变建筑形式也不利于传统的吊脚楼建造技术的传承,这是不利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

3、在建筑外观上应该一致保持青瓦红墙的风格,笔者访谈中发现西江千户苗寨已经有几栋钢筋水泥的房屋建筑,应该采用一定手段对其外观进行改造,让其与其它建筑和谐相融。

(二)饮食文化与夜间旅游景观:

1、要开发品种丰富的苗家风味小吃、苗家特色菜肴和土特产等。

2、要设计多种可供游客参与的饮食文化活动,如让游客到苗家田园中自己抓鱼回农家做酸汤鱼,让游客学习苗家最具特色的酸汤鱼的制作方法,让游客体验苗家特制木盆木槌打糯米糍粑等。

3、要全面详实地搜集关于苗族饮食文化资源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风土人情等资料,让游客边听(听故事)、边看(看原料、工序)、边尝(尝味道)、边思(思意蕴),从而使游客吃在其中、乐在其中、受益其中。

4、要开发一定的夜间旅游产品,西江目前的夜间旅游比较单调,主要是在观景台看灯光夜景,应该配套一些其他产品吸引游客逗留西江并增加消费,如设计夜间歌舞表演活动和开发夜市让游客品尝西江或是贵州的各种风味小吃等,不过要限制夜市时间和杜绝过度商业化和喧嚣繁闹的酒吧等。

(三)从景观体系中可以看出,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都是游客非常期待的旅游产品,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浪漫景观更是其中之最,所以自然生态景观方面西江要充分利用白水河和西江西南侧的大片梯田:

1、开发农业劳作体验项目、农业观赏景观。

2、在白水河中放入水车,沿白水河两岸种植可观赏植物。

3、当地村民可将关在吊脚楼底层的鸡、鸭、鹅等牲畜放出来,让其与西江的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形成自然与人文交错的复合型景观,这种真实的日常生活场景对游客的吸引力也是相当大的。

4、西江目前还有些村民使用材火,要严格禁止砍伐森林等行为,应该保护好现有的森林植被,尽可能种植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人工林。尤其是西江自然崇拜中的枫树、松树等。

(四)一个民族的节日庆典是综合展示其民族文化,体现其民族个性的重要形式。西江苗族传统节庆活动、时令节俗很多,可利用节庆活动(包括民间传统节日和现代富有民俗特色的节日)向游客展示独特的苗族文化,让其领略不同的少数民族风情,使游客切身的体验西江苗族的奇风异俗[1]:

1、西江苗族几乎月月有节,要把这些节日办好,避免为了迎合游客而改变原始活动等行为。

2、要通过博物馆或家庭博物馆或苗家人自身等方式展示苗族特色服饰,通过刺绣作坊蜡染作坊等展示苗族服饰制作工艺。

3、可将苗家工艺结合现代化设计生产游客在平时生活中方便穿着的特色服饰商品。

4、景区除了专门为游客进行歌舞表演外,还可设置一个专门传授游客苗族舞蹈的场所,让游客不仅可以看还可以学,满足游客的求知欲。

5、还可以用影视的方式展示歌舞文化,或出售VCD等形式传扬苗族歌舞。

(五)在苗族生产生活及宗教景观方面,从所建体系中可看出西江进一步的开发中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要开发游客能参与的生产生活活动,如让游客与当地苗族同胞一起罩鱼、打核耙、使用水车等。

2、要提高当地居民的自身素质和服务水平等,让他们以热情的态度欢迎游客的加入。

3、可以通过绘画等方式再现以前的生活生产场景,或者在博物馆、家庭博物馆向游客展示久远的生产生活工具等帮助他们了解苗家人的生活。

4、可通过开发建设宗教建筑如图腾柱,或者直接向游客展示宗教场所如祭拜的岩洞、桥梁、古树等开展宗教旅游。

5、还可以通过展演一些宗教活动或者在博物馆中图示的方式介绍苗族的。

(六)民族特色工艺景观:

1、要加强苗族文化的研究,将苗族的特色文化融入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思路中,只有抓住了旅游商品设计的“特色”,才能抓住旅游购物发展的“生命”[2]。

2、部分游客表明“专门过来购买或打制银饰”,由此看出,西江的银饰制作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应该在此基础上加强品牌意识。培养扶持西江千户苗寨有发展潜力的旅游纪念品生产商,引导西江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增加其旅游纪念品的附加值。

3、也有部分游客来到西江后发现喜欢的工艺品引发其购买动机,所以,应该挖掘当地文化和浓郁的地方风俗,生产多样性、风格化的旅游商品以吸引游客。

4、要为苗族特色的各种工艺寻找传承人,培养新的设计人员。并加强与高校或现代化设计人员的合作,鼓励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工作人员加入到西江的旅游纪念品设计中,为苗族特色旅游商品注入新鲜时尚的血液。

参考文献:

[1]孟志刚.贵州省雷山县苗族民俗旅游的开发研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09:54.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篇7

有意思的是,萨林斯并没有认为实践的客观性决定着实践的主观性,相反他认为文化的意义决定着人的社会实践。从客观性的角度看,“狗”和“蛇”都具有成为人们的饮食对象进而成为饮食实践的客观性,但西方文化系统中的食品工业和食品消费拒绝这样的实践,而东方文化则完全相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不同的文化系统所产生的意义和象征。人的独特本性在于他必须生存在现实的环境中。然而却能够根据自己设定的“意义图式”来生产行动,以文化象征的方式定义自身的实践并生产自身的实践,从而实现了对现实的超越,不断丰富和扩展文化的象征系统。而联结实践理性和文化象征的核心概念则是“神经腱”,它既是一种实践理性的独特标识,又是一种文化意义的典型象征。

研读江苏基础教育名家的实践和思想,我深刻体验着萨林斯思想的独特性和解释力,也为我理解和发现江苏基础教育名家的教育实践的意义和价值,提供了颇有新意并饶有趣味的理论分析框架。我尝试着用这样一种方式去理解和发现江苏基础教育名家的重要实践。

新中国的六十年,江苏基础教育界涌现了一批名家。他们以其有效的教育行动生产着卓越的教育实践,并超越了相同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教育实践。从教育实践的客观性角度分析,教育名家的教育实践具有以下鲜明的共性特征。

一是具有开端性。教育名家的教育实践具有明显的“开端性”。开端具有“诞生”的意义,相当于婴儿的出生,新生命的诞生。哲学意义上的“出生”或“诞生”,意味着一种新的开端,意味着超越现实的新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开端”的实质就是创造,一种新的实践探索。无论是斯霞的“童心母爱”,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或教育”,邱学华的“尝试教学”,胡百良的“分层教学”。蔡林森的“先学后教”、姚止平提出的“精致教育”,洪宗礼的母语教材比较研究等,均具有这样的开端性或原创性或创新性。人的行为的开端性也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吴天石是江苏省教育厅原厅长,又是“”中第一个不屈不挠、含冤而逝的教育厅厅长。从而成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以悲剧的方式镌刻在我们的集体记忆中。正是这样一种“开端性”,使教育名家的教育实践具有了不同于一般实践的重大价值。

二是具有原生性。教育名家的教育实践是一种立足本土、基于现实的教育行动和教育创造,是在现实所给定的条件下生长、形成和创造出来的产物,因而它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和具体的时代特征。历史具有空间性,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教育情境,提供了不同的教育生产手段与教育生产关系,他们只能在适应的前提下进行特定的实践,并由此打上了鲜明的本土特点,如同样是名校校长的胡百良、姚止平和蔡林森就各具地域的或本土的特色。从时代特征的角度看。历史具有时间性,不同的历史阶段提供了不同的历史条件。他们只能在给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事教育实践,并由此烙上鲜明的时代特点,如同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斯霞和李吉林就因为教育实践的时代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正是因为具有原生的本土性,才使他们的实践具有了扎根现实的生命力;正因为具有原生的时代性,才能够形成基于特定条件下的丰富的、多样化的教育实践,构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本土特色相结合的教育历史文化风景。-

三是具有普适性。教育名家的教育实践之所以是有效而卓越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它符合教育的本义,从而具有了一定程度的普适性。普适性体现了教育的规律性,而教育的首要前提是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适应学生发展的方式促进和引领学生发展,由此建构教育教学的目标、原则、过程和操作。普适性与开放性紧密相关:邱学华的尝试教学借鉴和引进了西方心理学的“尝试错误”,胡百良的“分层教学”借鉴了美国的能力教学,李吉林的情境教育借鉴了英语教学的“情境”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情于景”相结合,而据课程论和教学论专家称,蔡林森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暗合现代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基本原理。普适性寓于特殊性和具体性,但它超越了具体条件和情境,甚至超越了创造者本人,具有了客观性的品质。使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能够基于自身的实践进行学习、模仿和创造。教育名家的教育实践之所以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不仅在于他们个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魅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教育实践具有超越性。产生了能够使人信服的回归教育规律和本义的普遍性。

教育实践的影响力本质上源于教育实践的普适性。只有充分体现了教育规律和教育本义的教育实践,才能对教育教学实践产生广泛影响、长远影响和深刻影响。

江苏教育名家的教育实践,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纯粹客观的教育行动,一种完全受制于历史给定的“生产手段和生产关系”的教育实践。江苏教育名家的教育实践,体现着作为人所具有的鲜明个性特色,体现着一种人的独特本性:既融入给定的教育现实环境中,又超越着教育的现实环境,以自己所设定的“意义图式”来理解教育和建构教育实践,体现了充分而鲜明的实践理性。从教育实践的主观性角度分析,这样一种实践理性突出而鲜明地体现在“实践自觉”四个字上。

什么是实践自觉?我们或许可以进行全面而周延的理论建构。但我以为:江苏教育名家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比任何理论都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上个世纪50年代末的史绍熙校长,敢于提出并坚持“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的思想,并在江苏省常州中学实施“一、二、九”方案,向当时的副总理、部长陆定一直抒己见,受到陆定一的充分肯定并被表扬为“中教专家”。这让我们获得深刻的启示:如果说教育的本义和规律是一种外在于人的普遍客观的话,那么自觉地遵循和努力实践教育的本义和规律则是一种实践自觉。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基础教育已经开始出现较为普遍的应试教育的环境和压力,然而胡百良校长始终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南师附中每天一节体育课或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为高中学生提供了一百多门的选修课。首创中国本土式的“分层次教学”,建构适应学生发展的独特的学校课程,从而进一步确立了南师附中教育教学的“大气”的特色。这让我们获得深刻的启示:如果说教育的环境和背景是一种外在于人并对每一个人形成制约甚至“压迫”的普遍客观的话,那么超越现实赋予教育实践一种理想和追求则是一种实践自觉。

以杨瑞清、姚止平为典型代表的一批乡村教育家,以一种献身精神、宗教情怀、艰辛努力,长期致力于中国乡村的平民教育,彻底改变了农村学校的面貌,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农村教育的习惯性的认识,取得了常人不可能取得的非常的成就,从而也造就了自己。这让我们获得深刻的启示:如果说当下的教育风气、习俗和惯习是一种普通客观的话(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等),

那么在普遍从众的环境下能够坚守自己、坚守信念,具有博爱情怀和献身精神则是一种实践自觉。

实践自觉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更是一种情感的力量和意志的力量,并在情感和意志的基础上逐步概括、提升和凝结为信念和信仰,最终成为信念的自觉和信仰的自觉。教育信念和信仰,能够在变化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教育行动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长久性,成为指导实践、引领实践和创造实践的重要支撑力量。实践自觉与实践意志相辅相成。

然而,实践自觉不是一种迂腐、愚蠢的顽强和固执,而是一种基于教育实践的开放变化所形成的批判性、生成性和融通性,这就是实践智慧。我们可以从江苏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中,读出一种不对现实妥协的强烈针对性和批判性,看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而不断生成的创造性,更可以看到包容多种知识、多种文化、多样性世界(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融通性和圆润性。从这样一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实践自觉就是实践智慧,是一种基于实践智慧的自觉,是一种环绕和弥散在自觉四周,积淀和凝结在自觉深处的大智慧和大气度。

我们可以从江苏基础教育名家的身上发现这种实践智慧的普遍品质:从小学数学专家邱学华到中学语文专家洪宗礼,从最前沿、最西式的课程实践专家胡百良,到最本土、最乡村的教学理论发明家蔡林森,而将实践自觉和实践智慧结合和统一起来所达到的最高峰,是小学语文教师李吉林,她以小学教师的身份达到了实践智慧可能达到的最高度:撰写了八卷本的《李吉林文集》。成为中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在江苏教育名家的实践自觉影响下,追求教育的实践智慧已成为所有优秀教师的一种专业能力、精神气质和文化品位,不断培育和造就着一批又一批学者型、研究型的中小学教师。

从教育的实践理性与教育文化的象征意义相联结的角度,我以为斯霞老师的“童心母爱”的教育理念,具有萨林斯所提出的“神经腱”功能,它不仅标识出斯霞老师的个体教育实践的基本特征,同时又从本体的角度提供了教育文化的象征意义,重新开启我们对教育本质、教育价值、教育规律的新认识、新理解和新视野,从而决定着并影响着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教育实践。

从教育实践的客观维度看,斯霞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上。上世纪50年代,斯霞创造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小学语文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大面积、高效率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她的学生在两年内就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读了174篇课文,在当时国内小学教育界首届一指,被专家概括为“以语文教学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的斯霞语文教学法,在全国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结束后,斯霞重新回到教学岗位,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精心培育青年教师。退休后。她一如既往地每天到学校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学校、学生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她为新中国的小学教育贡献了全部的生命。

从教育实践的主观维度看,斯霞的教育实践具有非常鲜明的个人特色,她以“童心母爱”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她的全部教育实践。在教育教学中,她对学生充满慈母般的温情:她的床学生们睡过,她的衣服学生们穿过,她背着学生过学校的池塘,每一个学生的温饱冷暖无不牵挂在她的心上。斯霞撒下了爱的种子,学生们也都把她看成母亲一样爱戴她、尊敬她。毕业离校了,学生们还保持着和她的密切联系和亲密关系。新华社1963年播发的通讯《斯霞和孩子》,报道了她的成功教育实践和贯穿于这种实践中的基本精神品格“童心母爱”。

“童心母爱”的教育实践,超越了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范畴,直抵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情感、精神和心灵的双向建构和双向影响,并标识出教育伦理和教师道德可能达到的真、善、美的高度。将童心与母爱联系在一起,不仅具有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而且具有一种教育的本体价值:教育必须基于人、为了人、成就人,教育、教学、管理必须目中有人和心中有人,从而深刻揭示了教育职业和教育专业的伦理规范和准则:教育爱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平等的爱,是一种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博大的爱,是着眼于学生终身成长的深刻而持久的爱。

斯霞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及“童心母爱”的理念,成为新中国新教育的意义象征和文化标识。她的“童心母爱”是中国本土版的《爱的教育》,是实践版本的《爱的教育》,其影响完全超出了小学教育,她的名字成为教育本身,提起斯霞就让人想起教育。“童心母爱”的现代教育意义与“师道尊严”的传统教育意义,构成一对充满空间与时间张力的教育文化范畴,成为区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实践的文化座标。“童心母爱”由此而具有了文化“神经腱”的功能和作用:将当代教育的实践理性和文化象征联结和贯通起来。它不仅在当时触动了每一个教师的精神和心灵,而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教师为爱而教、由教而爱、教而成爱。我们可以从今天每一个优秀教师身上看到“童心母爱”的不同表现和现实创造。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篇8

一、在体现客家文化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统一中展示客家文化的人文精神

客家文化是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统一。一方面,客家是汉民族的一支,在一千年多来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在融合各地域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地传播和扩散,使得客家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从古代客家的发端,到近现代的流变,成为构建当代客家文化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客家人的迁徙遍布地域广泛,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和人文历史的影响,形成了颇具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这些地域性质的客家文化既蕴涵着客家文化的历史内涵,又具有与其自身的历史地理环境相融合的地域文化特征;还有一方面,客家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播遍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而没有被中断阻隔中华文明形态,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客家文化的与时俱进与开放包容。前工业时代,客家人缘自中原河洛文化,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稳定发展,靠的是以“和合”为核心价值的中华传统文化。近代以来的工业革命、产业革命、科技革命时代,客家人遍布于世界各地,善于学习和大胆吸纳西方科学技术文明和先进文化。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客家人重新认识世界,客家文化将为人类贡献具有普遍人文价值的智慧。正如费孝通先生概括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瑐瑣唯有如此,才能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多样共存、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当下,在建设中国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我们正是十分需要在体现客家文化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统一中来展示客家文化的人文价值,以开放的胸怀,呼唤“文化自觉”,积极吸纳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挖掘、整理和阐扬客家文化的人文精神,作为推进客家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源。客家人文精神的重要特征。“人文精神”的提出由来已久,它是对人类文明这个基本价值诉求的具体阐发和规定。客家民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客家人文精神是世代客家人的灵魂和血脉,是客家文化生息和发展的根本,进一步提炼和传承客家人文精神,不仅能够发扬光大客家文化,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牵引客家文化的灵魂,沿着客家文化的悠久历史脉络,延续独特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加速推进客家地区的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促进客家地区经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研究表明,有文化并不代表有人文,因为文化是可以造出来的,但人文就不能,人文需要沉淀和积累。文化是由精英创造出来的,人文则是由一帮人将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共融而固定下来,形成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的特有人文。客家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沉淀、改造和创新,逐渐形成了以“知识为本、诚信为道、家国为魂、四海为商”的客家人文精神,成为支撑客家人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知识为本。知识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诸葛亮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智无以成学。”宋代朱熹曰:“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只有获取知识,人生才能不断充实和成熟。客家人素有热爱读书、广博知识、崇文好学、温文尔雅的文化传统。客家文化崇文和重教优良传统的延续,使得客家地域具有群星闪耀的知识人才优势,成为推动客家地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持续发展的辉煌。诚信为道。客家人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从商之要,富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历史渊源和人文特征。正是注重“讲诚信”,才造就了客家商业的繁华历史,客商精神与广东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一道,共同促成了中国民族工业兴起和资本主义萌芽。客商精神是近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显著表征。从客家历史人文资源中体现出来的客商精神来看,表明近现代以来客家历史社会生活的领先性,其中所蕴含着的交换意识、平等意识、规则意识、诚信意识、法制意识,都有助于推动客家人文精神的全面确立和发展成熟。客家人文精神体现的是精进务实、温柔敦厚、勤劳精巧,其精髓是卧薪尝胆、坚忍不拔。从农业的精耕细作、商业的精打细算再到传统手工艺的精雕细刻,客家人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一种精益求精的追求,用“精进”两个字来概括这种特点是最恰如其分的。客家人文精神历来提倡务实,不爱空谈,崇尚实业,稳健实干,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壮大自己。这种诚信为道的客家人文精神品性也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诚信已是客家人的美德,诚信为道的民风是客家人文生态的重要内涵之一。家国为魂。客家民系是特别热爱国家和热爱母亲的。客家文化在经历南迁几个时期的发展演变后,与中原文化、岭南文化、台湾文化等长期碰撞、交流、吸收、融合,为多元统一的中华文化形成、巩固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客家民系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成员,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这种血脉情感流淌的客家文化,在认同和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历史作用,迄今仍然是我们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中华民族团结统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社会根基之一。研究表明,“客家人普遍存在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是由于客家民系是在迁徙流移中形成和壮大起来的,客家先民饱受战乱和压迫带来的痛苦,因此客家人对家园的安定,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崛起有着强烈的渴望。我们可以从众多史籍史料中窥见,古代中国社会进入诸侯割据和异族入侵的混乱时期,由于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谓的‘河洛’、‘中原’被地域化、专名化、神圣化,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桑梓’、‘帝宅’和‘神乡’”。瑐瑤在中国历史上,避居异乡的客家先人,既有“寄人国土,心常怀惭”瑐瑥,又为“顾影中原,愤气云踊”瑐瑦。“客家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原乡的象征,成为他们表达爱国情感的主要对象,这对于今天中华民族大力增强民族凝聚力而言,是非常值得珍视的精神资源。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众多的客家后裔和港澳台客属同胞,或纷纷在家乡投资建厂,或慷慨出资赞助家乡的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体现出游子的爱国爱乡情怀,为振兴国家和家乡的经济建设,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做出了诸多重大贡献。客家文化生态内含的中华民族的共同信念、内聚凝合的情感心理,深深地融入客家子民的血液,成为民族归属、民族认同、民族团结的精神基础。”瑐瑧历史和现实都反复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客家文化对于维护祖国的团结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四海为商。客家文化自宋代之后取得长足发展后,近代以来又受到海外文化的浸润滋养,由此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性格。随着中国南方沿海地区遭遇异质文化的渗透和冲击,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萌芽,以及历史上多次中原人口大迁徙,包括中原古音、习俗在内的传统文化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得以保留和传承。在广东地区的中西文化率先实现了碰撞、交融,造就了客家文化的包容、接受力强,易变通的地域特性。客家人的吃苦、勤奋、智慧,无论在农耕精细劳作,还是商业经营、贸易交往所表现“和为贵”的气质,轻声柔语的谦让品德,赢得了良好人缘和商机。客家文化显示“乎和淡泊”、“谦和”风范、柔和谦让的品德更使“知识为本、诚信为道、家国为魂、四海为商”的客家人文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繁衍出万象千态纷呈的精神叶片,竞相开放的精神花朵和精神果实。客家人文精神是昨天客家的背影,今天客家的品牌,明天客家的动力。

二、在全球文化创意时代推进客家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篇9

”简而言之,表现艺术是以表现设计师感受、情感、思想、意趣、审美等主观意识为核心,按照设计师的主观意图通过变形、抽象处理的方式进行对象的设计,比如建筑、工艺、家具等等;而再现艺术则是按照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象将设计对象呈现在公众的眼前,既符合其传统的主观理念,同时也能加深其对设计师设计与造型思想的认同,比如雕塑、绘画等等。因此,前者是直接或者间接地表现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其成熟和繁荣与人类主体观念、精神思想、审美情趣的觉醒有关;后者是形象、具体、真实地展现客观物象,使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意念隐藏其后。两种设计思想在长期的应用设计过程中具有各自鲜明的呈现方式、应用领域。然而,正如上文所说,立足于产品包装与造型设计的应用性的艺术设计活动是对设计师主体思想的表现和对产品客体对象再现的一种统一。也即是说,在进行艺术设计创作过程中,既要能够按照艺术家对客观主体的认识经过一系列艺术加工之后而再现客体,同时也必须依赖于设计师本人的审美意识、设计理念与价值追求等等。因此,在部分艺术设计活动中,表现艺术与再现艺术也时常是交叉渗透的。尤其是诸多表现艺术设计作品,虽然不以再现设计客体为核心目的,但也会通过再现设计的方式传达出特殊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目的。比如蜗牛式展览馆的设计,便是通过模仿动植物的形象设计出符合当前审美思想、功能需求的设计样式。除此之外,在部分雕塑、产品造型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除了会大量地体现自身的主观臆想,同时也会打破人们对特定产品或者是设计对象的传统认识,通过抽象、变形的方式进行对象的设计与规划。事实上,以上情况只是在特殊的设计对象中出现,仅仅可以作为一般中的特殊来分析和认识,并不能由此否认“表现艺术与再现艺术”在传统艺术设计过程中的类别划分。在此基础上,设计师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核心思想、主导趋势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与审美追求等等,把握丰富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自身的文化修养、生活经验、设计理念、审美追求等来见仁见智地补足和充实形象,进行形式语言或者是设计语言的“再创造

“,使主观的情感体验、客观的直接形象与设计对象的应用功能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合二为一,完成审美、应用层面的升华。二、艺术设计在现时代环境中的表现特征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一方面物质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人们的物质消费早已从基本的功能需求转向了对产品造型、包装设计的重视;另一方面,在进入数码时代之后,以电脑、互联网络为基础的媒体形式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因此,当前的艺术设计在坚持“表现艺术与再现艺术”基本设计理念的同时,其在应用方式与表现特征呈现出微妙的变化。

1、生态平衡与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社会工业化的成本是空气不再清新、水不再清洁、天空不再蔚蓝以及其它的各种资源也不再丰富,甚至出现严重短缺的现象。这与资源的大量消耗、浪费以及由此带来的工业垃圾有关,因此,基于生态平衡与绿色环保的绿色设计理念便应时而生。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想使自己的产品或者是自己的设计作品得到国家审核部门的检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就必须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放在首位,在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采用独特的设计方法和新颖的设计材料,来达到生态平衡与绿色环保的目的。

以环境保护、生态和谐、资源节约为核心目标的艺术设计活动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实施多年。比如美国工业艺术设计师协会每年都会将环境保护、生态和谐、资源节约作为评选卓越产品设计奖的重要条件。另外,德国工业艺术设计界一直都把生态保护、资源节约视为艺术设计师的美德,并从产品美学的高度审视在环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an. Com保、生态理念指导下的作品。为此,德国专门颁布相关的“工业设计法”,一方面要求设计师尽量延长设计作品的生命周期,提高重复使用的次数;另一方面,设计师还必须充分考虑到节约使用原材料和能源,加强处理各种废料和废气,回收工业垃圾等等。在生态平衡与绿色环保艺术设计理念的指导下,不少知名公司为此获得了高额利润。比如世界上最大的商用地毯公司采用低尼龙含量的材料进行地毯的制作。其强烈的环保意识吸引了诸多客户,从而为企业创下了新的销售记录。另外,索诺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包装公司之一,在1990年便提出“我们既制造了它,我们就要回收它”的承诺,并在随后的设计活动中坚守这一承诺,由此实现了当前三分之二的原材料来自于回收的材料。其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获得了诸多客户的亲睐,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该企业的收益业绩。除此之外,康柏电脑公司重新设计个人电脑,以节省所需要的材料和能源;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口号的提出,并且在场馆设计和材料选用方面的努力等等,获得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一致好评。

2、个性化的艺术设计特征在当前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之后,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的精神需求以及对特定产品的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等等,尤其是伴随着互动性极强的网络媒体的发展,更是为消费者和企业之间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沟通、互动与相互了解的平台,因此,发挥设计师在产品包装与造型设计方面的创造性与想象力,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成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德国的产品包装与造型设计之所以能够闻名全球,首先就在于其独特个性的产品设计周期,从而以多样化的风格供应给不同喜好的消费者。比如2011年获得德国包装竞赛大奖以及最新世界之星包装总统大奖的“制冷桶”,除了具有自然的物理制冷系统的功能特征之外,还便于携带,尤其是华丽、优雅的动物、植物、水果设计图像体现出使用者别具一格的审美特征和消费习惯。该产品满足了小众群体独特的功能需求特征和审美习惯,以个性化、差异化的方式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同和青睐,从而在众多设计产品中脱颖而出。

3、人性化的艺术设计特征正如上文所说,在当前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之后,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的精神需求,因此,当前的艺术设计活动还承载着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功能,从而呈现出鲜明的人性化艺术设计特征。正如纽约市

Cooper-Hewitt国家设计博物馆馆长苏珊所说的:“设计师对消费者或者是欣赏者的关注,使艺术设计活动从传统的单纯功能满足转化为对人的精神、情感、心理的关怀,由此使现代艺术设计活动呈现出鲜明的人性化特征。

”除此之外,从企业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说,据相关调查显示:

62.5%的人都是漫无目的地进行超市购物;而其中

54.9%的人则有瞬间购物的习惯,因此,一个充满人文主义色彩、传递真情实意的人性化关怀的产品更能促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为此,企业也将

“人性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an. Com化”的艺术设计视为市场竞争的手段之一。美国强生公司设计的“独立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篇10

【关键词】:主题公园;消费心理;行为分析

1955年,世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迪斯尼乐园诞生以后,主题公园这种新的旅游目的地形式已经逐步被许多国家所接受。主题公园已被国际旅游业视为旅游业发展的主体内容和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在过去几年中,大大小小的主题公园陆续在沈阳出现,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竞争激烈,因此通过对主题公园旅游客流属性特征的分析,可以明确主题公园市场营销的方向和重点区域,更好的指导主题公园经营和管理实践,促进沈阳休闲娱乐业运行体系的完善。

一、沈阳主题公园的吸引模式

(一)主题公园的基本概念

主题公园是一种以娱乐为目标的拟态环境塑造,或称为模拟的景观呈现;最大特点是赋予游乐形式以某种主题,围绕既定主题来营造有了的内容与形式,园内所有的色彩、造型、植被等都为主题服务,共同构成游客容易辨认的特质和游园的线索。

(二)主题公园的类型及特点

本研究将沈阳地区主题公园分为四大类型:生物景观类、历史文化类、产业文化类、娱乐运动类。生物景观类满足了游客的接近自然,了解自然的需求,适宜家庭为单位群体出游。历史文化类建设依托于各类遗址、遗迹、通过恢复、再现手法表现古代历史风貌。产业文化类涵盖多种主题,也包括了近年较流行的农业观光类。娱乐类主要以园内的游乐项目来吸引游客。

二、沈阳主题公园旅游者心理学特征

(一)旅游动机

此次调查问卷设计了五项旅游动机,让游客选择其三并按重要性进行排序。由调查可知,沈阳方特欢乐世界的游客旅游动机主要为“寻求刺激”、“休闲娱乐”、“好奇”。从热高乐园游客的旅游动机,按重要性排序依次是“开阔眼界”、“休闲娱乐”、“带小孩”为主。旅游者的内动力是促成旅游的主要动机,而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则不是主要因素,可知目前我国主题公园旅游产品在营销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景观评价

本文针对主题公园的景观感知特征,设置了刺激性、休闲性、知识性、趣味性、美感度五个选择,让游客按重要性排序。调查显示沈阳方特欢乐世界景观感知在刺激性、休闲性与刺激性方面感受最为强烈;沈阳乐高乐园在休闲性与知识性感受最为强烈。

三、沈阳主题公园的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一)年龄与旅游消费

从年龄来看“90后”人群消费能力最强,更易于接受主题公园这种全新的旅游体验方式,勇于尝试景区内新、奇、异的事物,对价格的变化不敏感,只注重体验和感觉,是方特欢乐世界旅游消费的主要力量。其次是31-45岁,热高乐园这个年龄段的游客人数较多,但是他们除门票之外的人均消费还不足50元,这部分人群大都有稳定的收入,带小孩占了旅游动机的很高比例,是热高乐园的主要消费力量,在景区内配套产品的开发上要多考虑小孩的消费需求;这两个主题公园中61岁以上老年游客的消费都比较低,原因是主题公园这种特殊的体验旅游方式,还没有被国内的老年人群所接受。开发老年人喜爱的有形实物产品刺激老年群体的消费。总之,整体旅游供给应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需求,并针对不同的年龄段推出不同的旅游产品。

(二)职业类型与旅游消费

根据调查,方特欢乐世界公司职员和学生的消费较高,学生依靠家庭的经济基础,是个不容忽视的旅游群体。热高乐园教师和公务员的消费较高,有稳定的收入和对微缩景观主题公园模式知识性的认可。热高乐园游客中,有20%以上的工人和农民群体,消费水平却不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可以设计造型美观但价格实惠的旅游纪念品,以较低的利润迅速扩大市场需求。

(三)收入水平与旅游消费

此次调查显示,沈阳主题公园提供的旅游产品,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和旅游者的收入水平并没有存在直接的关联。产品的层次和服务并没有完全拉开档次,以方特欢乐世界为例,中等收入水平的旅游者消费水平最高,其他四个层次的旅游者的消费并无明显差异,丰富园内大众旅游产品的内涵,以较低的价格吸引目前占游客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群体。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沈阳两大主题公园旅游客流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游客以中青年、较高学历、中低收入为主要特征,主要由年龄、收入水平、职业和受教育程度来体现。通过研究发现,沈阳主题公园旅游客流与传统旅游地的旅游客流年龄特征、职业构成不同,同时消费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收入水平并非完全相关,主题公园的吸引模式对这些特征影响较大。

(2)游客的旅游动机和对景观的感知随着吸引模式发生变化。沈阳方特欢乐世界的游客旅游动机主要为寻求刺激、休闲娱乐、好奇,热高乐园游客的旅游动机主要是开阔眼界、休闲娱乐、照看幼儿等。调查得出方特欢乐世界的刺激性、趣味性、休闲性较强,热高乐园的知识性和休闲性较强,同时这两个主题公园的美感度较弱。

(3)旅游客流有着独特的时间变化特征。时间特征表现得更为敏感,受自然季节的影响,还受社会季节的影响。由于主题公园生命周期普遍较短,因此年际变化较大,热高乐园表现的非常明显,从开园之后第二年达到峰值,然后便开始逐年下降、季节变化主要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周内变化受双休日的影响、日内变化与停留时间和节目表演有关。

作者简介:张泽康,男,(1994.10-),沈阳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荆福全,男,(1975-),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景观规划与设计

参考文献

[1]李幼瑶.主题公园消费体验、体验价值和行为意向关系的研究,2007

[2]刘娇彤.我国主题公园的发展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城市旅游规划,2014(4)

[3]周向频.主题公园建设与文化精致原则[J].城市规划会刊。1995(4):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