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十篇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十篇

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0:05

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篇1

【关键词】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漏电故障

尽管相关规范标准明确规定煤矿供电系统中配电和用电设备在防爆性能、绝缘性能、以及综合保护等功能方面必须达到煤矿矿井工作环境实际要求,但由于矿井供电系统供用电设备自身制造工艺、制造质量、用电习惯、以及管理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漏电故障依然是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最为常见的故障,尤其是采掘工作面上的移动类用电设备,最易出现漏电故障[1]。

1、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漏电原因

从大量煤矿井下供电运行维护经验可知,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发生漏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多个方面:

1.1供用电设备自身质量问题

供用电设备制造质量、制造工艺、以及所采取的技术规范标准不合理,造成其自身存在质量问题。另外井下供用电设备、电缆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被机械设备砸压挤等伤害、挪动过程中过分弯曲使电缆绝缘层被破坏出现裂隙、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电缆盘被圈成“8”字圈,导致电缆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发热热量积聚,绝缘出现老化,绝缘性能大大降低。井下供电系统中供配电设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其绝缘材料老化、绝缘性能降低,不到服务年限就出现老化断裂或脱落破损等不利情况,是导致供电系统发生漏电的主要原因。

1.2人为误操作造成漏电

在进行电缆与电缆连接时,由于疏忽误将火线与地线对接,或将电缆与供用电设备相接时,发生火线和零线压线误操作,造成短路故障,引起电缆绝缘性能下降或烧损出现漏电故障;电缆接头违反安全用电规定联接,进而造成漏电故障;橡套电缆吊接方法违反规定操作要求,采用铁丝或铜丝直接进行吊挂,在机电设备使用过程中剧烈振动或扭拉作用使铁丝或铜丝嵌入到电缆绝缘层中进而产生漏电故障;电气设备内部接线错误,或设备内部接线头松脱碰到外壳造成漏电。

1.3井下安全用电管理力度不强

井下安全用电管理不严,电线电缆被埋压或脱落浸泡到水沟中,使电缆绝缘发生老化或受潮进而引起漏电;用电负荷过大,造成线缆或用电设备长期运行在超负荷运行工况,引起接头剧烈发热,烧损绝缘,引发漏电故障;开关设备检修后,没有认真清理开关内部的线头、金属碎片等杂物,造成运行过程中发生漏电故障。

2、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漏电危害

2.1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当煤矿井下供用电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等引起外壳带电时,如果用电工作人员或作业人员没有注意到漏电问题,而又直接接触这些供电点设备外壳接触,就可能引起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当工作人员或作业人员触及到刺破橡套电缆外护套而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电缆芯线时,将会引起更加严重的人员触电事故,此时,入地电流的绝大部分会流经人体,进而给工作人员和作业人员带来巨大的伤害。

2.2引起沼气及煤尘发生爆炸事故

由于煤矿井下存在大量煤尘和沼气等易燃易爆成分,加上大多数煤矿井下通风系统设计不完善,通风性能不优越,一旦有点火源时,就可能引起沼气和煤尘等发生爆炸事故[2]。

2.3烧损井下供配电电气设备

当井下供配电电气设备或电线电缆长期存在的漏电电流时,就会在电气设备或电线电缆绝缘损坏处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绝缘遭受到进一步损坏,严重时,还会由于可燃性材料着火引起严重火灾事故。

2.4严重影响煤矿井下作业面的安全生产

按照相关安全用户规程要求,一旦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发生漏电故障,就必须采取停电处理,直到漏电故障排除后方能继续进行生产。在漏电故障排除过程中,势必会严重影响矿井的政策生产,降低煤矿企业煤矿开采经营的经济效益。漏电故障的排除少则数小时,多则会到达几个班次,不仅会影响煤矿井下作业面正常安全作业生产,降低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同时停电检修过程中,井下局部风扇或通风系统会停止运行,通风恶化,煤尘或沼气会在短时间内部大量积聚,反过来又会威胁到矿井的安全。

3、预防漏电技术措施

3.1加强井下供用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维护力度

根据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和供用电电气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可靠的检修维护和管理措施,定期或不定期对井下供用电电气设备的综合性能进行详细检查和测试分析,对于安全性能技术指标达不到安全用电要求的电气设备,应立即采取停电检修或更换措施。在手持式电动工具等常用电动工具把手或操作柄上加一层绝缘外套,形成双重绝缘保护,有效提高这些用电设备的绝缘性能,确保用电安全。

3.2严格井下井下供电系统规划设计

煤矿进行供用电电气设备应设计完善的保护接地,以确保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另外,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中相关技术标准规定,在井下低压馈电回路首端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装置或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装置,以便控制保护装置能够快速准确的自动切断漏电馈电线路,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同时,确保其它非故障回路进行正常供电,提供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

3.3提高煤矿井下用电人员综合技能素质水平

通过相关培训有效提高煤矿井下用电人员综合技能素质水平,减少或避免人为误操作或习惯性违章操作行为发生。用电人员在维修电气设备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相关操作技能规范规程进行,严禁将工具和材料等导体遗留在电气设备内部,不得在电气设备内部增加额外部件,对于特殊改造设备,必须遵守相关技能规范,同时报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备案。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将电缆、电气设备等直接浸泡在水中,对于机械设备经常移动的区域应采取穿管保护等防护措施,提高电缆运行环境安全性能。导线连接要规范,要牢固,无毛刺。同时,要合理进行井下电气设备用电规划,严禁电气设备及电线电缆长期处于过负荷运行工况。

4、结束语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发生漏电故障,不仅会给工作人员和电气设备带来巨大危害,同时还会影响矿井安全正常生产,降低煤矿煤炭开采经营经济效益。因此,对于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发生的漏电故障,应掌握科学的故障排除和处理技术措施方法,及时进行漏电故障排除处理,确保煤矿井下用电安全,有效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篇2

[关键词]矿井机械设备使用维护

中图分类号:tD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274-01

煤矿井下作业,阴暗潮湿,战线长,矿用设备分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新换代快,致使部分矿井设备处于“马拉松”赛和超负荷的“服役”状态。在这种背景下的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设备的技术状况,关系到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而且与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有关密切的关系。

1煤矿矿井机械操作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受资金和技术的影响,很多矿井机械都处于超负荷运作的状态,设备老旧现象普遍,很多设备都是带着故障运行,机械设备缺少缓冲装置,制动系统和电控系统保护不全,井筒装备没有定期的防腐,装置锈蚀严重。很多矿井为了提高生产量,主副井3个小时的停产检修时间都不能保证,压力表、真空表、电压表、安全阀和电流表等固定设备不能定期的校验,矿井生产过程中电气设备失爆的现象并不少见。

矿井机械操作方面的问题。矿井机械设备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操作,很多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较为淡薄,煤矿生产过程中没有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的现象普遍,采煤机司机、刮板输送机司机、支架工、皮带机工等工种及临时转岗的各个工种的技术培训不能定期开展。很多操作人员对技术安全操作知识不能及时熟练地掌握,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矿井机械人员安排方面存在的问题。煤矿矿井地下操作的技术性较强,很多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都是经过专门技术培训的,培训人员只有取得操作合格证之后才能上岗,操作人员的工种不能随意的变更。但是很多领导随意的变更工作人员的工种,一些不专业的人员进入了设备操作岗,安全生产没有得到及时的落实,这对煤矿生产的安全性留下了隐患。

2煤矿矿井机械的正确操作

2.1设备的正确合理使用。

首先,煤矿生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要按照工艺特点、生产过程和安全要求来合理地安置和配置生产设备,把好入井关,确保机械设备使用条件和煤矿生产设备的适应。其次,矿井机械设备应该有合格的岗位工进行操作,操作者在经过培训之后要胜任设备的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定期对矿井机械操作者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操作培训,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再次,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影响着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煤矿生产组织者要采取必要的防潮、防震和防尘措施,提高照明和通讯条件,促进井下设备环境建设。矿井机械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设备使用工艺和使用程序,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落实岗位责任,提高设备生产工效,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2.2矿井机械设备操作的各项纪律

煤矿机械设备操作不仅要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还要在机械设备使用的过程中贯彻各种制度和纪律。首先,五项纪律。机械设备操作要严格按照定人定机,操作人员只有培训合格之后才能凭借操作证来操作设备。矿井机械设备要保持整洁,按照规定对设备进行加油和换油,确保机械设备使用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对各种附件和工具进行有效的管理,避免附件的丢失,在设备发现故障之后要及时的停机检查,请专门的值班检修人员进行矿井机械的维修,避免自己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其次,矿井生产的四会制度。煤矿生产操作人员要确保会使用、会检查、会保养和会排除机械故障,在正确使用机械设备的基础上对设备进行良好的维修和管理。再次,三好制度。煤矿生产的工作量较大,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要管好、用好和修好设备,减少机械故障的产生。

2.3严格交接班制度

煤矿矿井机械设备一般是实行的三八制运转,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要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交接班制度,交接班人员在交接的过程中要将机械设备的运转和运行情况以及故障的维护情况交代清楚,对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记录,机械设备接班者在接班之前要自己的检查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和设备状态,为设备的状态管理以及维修提供详细的信息。

3煤矿矿井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方法

3.1矿井机械提升检测技术

矿井机械是煤矿生产的主要设备,机械设备维修人员要及时的发现机械设备的故障,采取合适的维修措施,减少各种影响。矿井辅助运输车辆是维持矿井正常生产的先决条件,检修维修人员要做好煤矿辅助运输车辆的检测工作,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确保辅助运输车辆的安全和安稳运行,确保矿井的整体运行。

3.2加大资金投入,采用信息处理技术进行监测

煤矿生产组织者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对老旧的设备进行更新,在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的基础上提升煤矿生产效益。煤矿生产要加大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对现场采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对设备的压力、振动和温度参数进行诊断,明确故障发生原因和故障位置,针对故障原因采取主动及时的设备修复,确保设备的及时稳定运行。

3.3煤矿矿井机械的维护方法

矿井机械设备的维护可以分为定期维护和日常维护,按照设备维修方式的不同还可以将设备的维护分为一般维护、重点维护和区域维护。设备维护人员要在启动机械设备之前要对设备的、连接以及传动装置进行严密的检查,检查合格之后再开动机械设备,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对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和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设备操作人员在下班之前要按照清洁、整齐、安全和以及安全等要求对设备进行检查,矿井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要做到制度化和经常化,维修人员要有计划地对设备的重点部位进行检查和拆卸,消除设备的隐患。负责矿井机械设备区域维护的人员要按照矿井生产区域机械设备的数量进行维护,确保各个区域内的设备操作人员能够合理正确的使用和操作机械设备,通过点检掌握矿井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对有问题的机械设备采取及时的维修工作,将故障停机率和设备完好率等考核指标落到实处。煤矿生产要集中技术力量来加大区域维修的力度,逐步加强设备维修管理,确保机械设备的运行满足煤矿生产的要求,提高设备保养质量。因此,煤矿生产企业要严格落实各种生产措施和设备维修措施,矿井机械操作人员要坚持持证上岗,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

结语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煤矿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但是矿井战线长和阴暗潮湿的作业环境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改观,很多矿井机械设备处于超负荷服役的状态。矿井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要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对矿井机械设备进行定期和分区的维护,消除设备的故障,确保煤矿矿井机械的正常使用和矿井的安全生产,发挥煤矿设备的正常功用。

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篇3

关键词:煤矿供电;安全;技术管理

煤炭资源是支承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基石,改革开放40多年来,煤矿企业伴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步得到了壮大。尤其是2005年到2015年的十年间,煤矿经过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在产能方面得到了扩展、壮大,生产装备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作为煤炭生产动力来源的煤矿电力系统,是实现煤矿供电安全及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条件。因此,加强煤矿企业供电电网、变电站(所)系统及井下采区生产供电安全管理,是煤矿实现正常生产与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的坚实基础。

1煤矿供电系统运行管理现状分析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煤矿电力输送和供电安全管理逐步得到了加强,国有大型煤矿的电力输送和井下供电基本达到了国家相关规定要求。本世纪初,2005年开始的10a里,由于煤矿大力开展兼并重组,不少个体和私有体制的煤矿被国有煤矿兼并,一方面重组后国有煤矿产能得到了扩展,另一方面这类煤矿在电力输送和井下供电上又显示出诸多缺陷和问题[1-5]。1)兼并重组煤矿供电电源、线路的设计不尽合理。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无论煤矿设计产能多大,都必须实行两回路电源线路供电。部分兼并重组煤矿由于与另一个供电电源线路较远,存在采用同一电源线路供电问题;或者虽然是两回路电源线路供电,但是备用电源供电能力不能按照规定满足相应产能的负荷要求。2)设备性能落后安装水平跟不上要求。要保证井下供电安全必须采用技术性能好的供电装备,目前部分重组煤矿的井下供电设备技术落后,跟不上日新月异的技术更新要求,必须从设备购置和安装的源头抓起,才可能防止后期发生供电事故。3)井下安全供电管理制度存在缺失。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煤炭需求的有增无减,煤矿井下供电系统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煤矿供电管理仍采用常规的本矿、本系统内的监督管理制度,很多影响安全供电的问题容易因见惯不怪而处理的不彻底,显然从制度上讲跟不上当前供电技术管理发展的要求。4)供电系统调峰、限电存在作业不规范问题。个别煤矿供电系统调峰、限电时,在凭票作业环节仍存在执行不严格问题,工作票“谁签字谁负责、谁操作谁负责”的规定执行的不严格。5)井下供电系统从业人员技能素质较低。要保障供电系统运行安全,作业人员的技能素质是关键。由于某些煤矿供电系统从业人员的人机配合能力相对较差,技能素质没有随着装备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操作、驾驭新装备的技能存在欠缺,加之供电系统属于二线岗位工资收入较一线低,因此人员流动性大、高技能人才留岗少,造成技能较高、操作熟练的人才不够用。

2提高煤矿供电系统运行管理水平的对策

国有大型煤矿历来是我国煤炭生产的支柱,也是煤炭行业实现安全生产的表率,解决兼并重组煤矿当前存在的电力输送和井下供电方面的缺陷和问题,必须从抓好供电设备的购置、安装及管理,提高作业人员的技能培养,严格执行电气工作票制度,做好管理变电站(所)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入手,才能提高重组煤矿的供电装备与管理水平,进而保障重组煤矿实现安全生产。1)从源头调整供电电源、线路的设计。在供电系统电网结构设计时,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认真做好电源的选择与电路的设计,无论矿井的设计产能多大,都要依据生产实际确定备用电源的负荷,采用两回路电源线路传输电力,确保煤矿生产的供电安全。同时备用电源要按照规定满足相应产能的负荷要求,并保证在十分钟以内能可靠地启动。2)从源头抓好供电设备购置和安装管理。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供电系统技术装备也不断进入技术更新阶段。为了防止正常生产过程中发生供电事故,一是要采用自动化程度高且具有本安性能的新装备,从源头起抓好设备购置和安装工作;二是要培养一支高技能的设备安装队伍及操作人才,才能高水平地保障煤矿井下的供电安全。3)健全供电管理体外(矿外)监督制度。除保持本矿、本系统内的监督管理制度外,行业安全监察部门和煤矿的上级技术主管部门,应该建立井下安全供电监督机制和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地对井下现场供电安全进行检查与整改督察,要盯住“五定问题”的整改不放,促进井下供电系统安全问题的有效整改。4)严格执行电气工作票制度。供电系统调峰、限电时凭票作业不严格,容易造成触电事故,因此工作票应由带班负责人亲自把关受理,一是要保证停电任务和执行范围完全一致;二是要按照安全措施的规定断开相应的开关设备,保证停电检修设备的电源能可靠地断开;三是要确保所装设的接地线合格有效,保证工作地点操作人员免受意外供电的侵害。5)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留住技能人才。待遇是每个煤矿职工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出于养家糊口的原因职工总是想选择工资相对高的岗位从业,这是现行工资分配制度造成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还必须从改革分配制度入手,一是根据井下供电系统从业人员服务场所位置,比照采掘队组划分一二线岗位,用提高岗位津贴来稳定队伍。二是吐故纳新,吸纳具有较高学历的年青大学毕业生从业,用制度化的人才晋升机制吸引和稳定队伍。

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篇4

1.1加强员工的安全岗前培训教育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井下作业是相对而言比较危险的工作区域,因此在职工下井作业前,要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在他们下井作业前,应该通过岗前动员或者岗前讲解,向他们讲解井下作业的危险性,并督促他们认真学习井下作业的安全规范和安全要领,使他们在下井前明确哪类动作具有危险性,哪类动作不具有危险性。在岗前培训环节,除了说明危险因素外,还应该让煤矿职工明确,一旦遇上矿井坍塌或者地下水倒灌等危险时,如何通过团队来紧急避险,让煤矿职工明确井下的避险路线等。在岗前培训环节,还应该通过激励法来提升煤矿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通过物质奖励的原则来促进员工的安全责任心,通过相关处罚来警醒广大职工按照规范作业,避免危险动作。

1.2落实安全教育课程除了加强煤矿职工的岗前培训外,还应该严格落实安全教育课程,将安全教育课程系统化、规范化,确保安全教育课程的周期性和普遍性。安全教育课程要落到实处,可每周举办一两次,将未下井作业的职工组织起来,由专门的安全教育老师来给职工上课,课程内容可以是国内外的煤矿安全事故思考或者一些数据,尽可能地使安全教育课程生动形象,吸引广大职工的注意力。在安全教育课程上,还可以组织老员工来通过自身经验或经历,向新职工讲解井下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和紧急避险的一些方法。职工在经过安全教育课程后,需要进行汇报总结,安全教育老师根据职工的总结内容进行评定,并与绩效等挂钩,提升职工对安全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

2落实安全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

2.1井下挖掘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在煤矿生产中,井下挖掘是最危险的区域,也是人员比较密集的区域,因此抓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首先应该从抓好井下挖掘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始。

2.1.1一线工人的安全操作。在煤矿企业井下挖掘作业前,应该根据前期科学的测定和相关经验方法,编制合理的挖掘作业流程,确定挖掘方式方法,并根据挖掘面积及挖掘手段,制定适宜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正式挖掘前,应该就挖掘方法与一线工人、领班、技术骨干等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所有下井挖掘的人都了解挖掘面积、挖掘流程。虽然挖掘流程是事先制定好的,但在实际的井下作业过程中,可以随时根据井下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调整挖掘进度和挖掘方法。在井下作业时,一旦发现有工人违规操作,要及时停止作业,做好整顿教育工作。

2.1.2做好测绘测量工作。在煤矿生产前,应该做好科学的测绘测量工作,督促测绘测量人员严格执行测量测绘方法,深入井下,仔细排查,科学测量,为挖掘工人提供准确的技术参数和地质资料。

2.1.3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在煤矿企业下井挖掘作业时,要严格落实安全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安全员应该明确挖掘流程、挖掘技术方法等,在一线工人挖掘作业时,如果安全员发现有工人存在违规操作或者不按照挖掘流程作业时,应予以制止。同时在遇到比较困难的挖掘作业时,安全员还应该协助一线工人,共同处理。

2.1.4做好瓦斯检查工作。在井下作业的过程中,瓦斯检测员的工作非常重要。瓦斯检测员要做好作业面瓦斯监测和检测工作,确保井下环境的安全。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出现瓦斯超标或者存在其他危险气体,要及时通知工人撤离,同时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瓦斯检测员还应该做好通风口的管理工作,定期定时为作业面通风。

2.2严格落实煤矿生产的机电运输管理工作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确保机电设备的良性运转,确保煤矿输送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来说,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2.2.1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的机电运行安全,有必要加强对井下作业面及井上等所有机电设备的安全检修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安全巡检,一旦发现机电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解决,避免机电设备损毁。同时做好机电设备的安全保养工作,对于有可能影响煤矿生产效率的机电设备要及时进行淘汰。

2.2.2加强煤矿的运输管理工作。保证煤矿运输环节的安全是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加强对煤矿运输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定期检查煤矿传输带、运输车辆等运输设备是否处在良性运转的状态下,防止掉轨、翻车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斜井提升则要做到钢丝绳、矿车碰头、三环链、绞车、钩头等提升设备的检查工作。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运输设备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排查及时检修,并将容易出现问题的运输设备登记在案,在后期的跟踪检查中,重点做好安全检修工作。

3合理划分安全责任区域和签署

安全责任书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将安全责任化整为零,合理划分安全责任区域,确定安全责任范围。

3.1划分安全责任区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级别、不同领域、不同作业面,要合理划分安全责任区域,在该区域内由指定负责人做好区域安全管理工作,同时由煤矿企业的安全总负责人做好区域安全的统筹管理工作。这样可以将安全责任明确到个人头上,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更有利于安全制度和安全技术等的落实和推进。

3.2签署安全责任书为了将区域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区域安全管理过程中,有必要由区域安全负责人签署各自的安全责任书。在责任书上要明确区域安全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并明确出现安全事故后的处罚条例,通过安全责任书,能够提升区域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4做好灾害预警管理工作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除了容易造成作业面坍塌、瓦斯爆炸等危害性比较大的事故外,还容易引发水灾、火灾等灾害,因此有必要做好煤矿生产的灾害预警工作。

4.1做好火灾防范措施火灾对于煤矿井下作业面来说,其危害是致命性的。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做好火灾防范措施。禁止明火进入作业面,严禁煤矿职工在作业面及出矿口等附近抽烟、在井下使用明火需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在井下作业面要做好消防器具的设置和摆放,以便在发生火灾后能第一时间进行消防扑救。

4.2做好水灾的预防在矿井周围要做好对当地水文的调查,根据降水量来判断地表流向和水流量,并做好地面积水的排泄工作。在矿井里要做好排水工作和封堵水工作,以防止水淹没作业面。

5结语

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篇5

【关键词】供电设备;瓦斯爆炸;对策

引言: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和井下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现在随着煤矿井下采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生产工作面不断向前延伸、扩大,给煤矿井下安全供电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目前我国煤矿井下常见的供电电压按《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技术规定》,高压有10kV和6kV,一般采用6kV,有10kV矿用变配电设备时,若经济、技术合理,可采用10kV供电;低压有1140V、660V和380V,就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而言,若工作面供电电源引自采区变电所6000分段母线上,则工作面就存在6000V,3300V,1140V和660V等4个电压等级。

1什么是矿井供电系统

由矿井各级变电所(地面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的变压器、配电装置、供电线路及用电负荷,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连接起来的一个整体,称为矿井供电系统。

2矿井供电系统安全管理的目的

矿井供电系统安全管理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点:

(1)保证电气设备运转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为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性工作做保障。矿井供电系统安全管理包括三个特点:

供电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该系统由“软件”和“硬件及“人”三部分组成。

1)“软件”:不仅仅是指各种各样设备管理、安全用电检修相关的规章制度,还包括《煤矿安全规程》里面规定的

准则。

2)“硬件”:主要是指用于保障矿井不出现安全事故的仪器、仪表、各种各样的保安工具和不同类的保护器具。仪器和仪表可以从各个方面检测进入矿井的电气设备的安全和性能;保安工具能够用于安装、维修电气设备。

3)“人”:是整个系统进行之中最重要的因素,由于系统中的各个部件和程序的操作都不能离开人来控制和使用,通常情况之下,人为因素才是造成管理系统崩溃、安全事故多次发生的关键性因素。

3矿井供电的基本要求

既然供电安全的管理对煤炭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矿井供电提出了五点基本要求:

(1)供电的可靠性。供电的可靠性是指供电系统不间断供电的可靠程度。对于煤矿,供电一旦中断,不仅影响生产,而且可能使设备损坏,甚至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严重时会造成整个矿井的毁坏。为了保证煤矿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有的矿井都务必要使用两回路电源线路,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其中一回路出现问题导致断电的情况下另一回路能够承担起矿井的所有负荷。在一般情况下,两回路中一回路运行的话,另一回路就务必要保持有电,随时做替补。这样才能确保井下生产进行之中不会出现断电的情况。

(2)供电的安全性。安全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人身触电事故和因电气故障而引起的爆炸,火灾等重大事故。电能的特点就在于,要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故障的话常常会引起人身触电和电火灾等安全事故。煤矿的环境局限在地下,如果有故障出现的话就会造成比地面还强很多倍的不利影响。不但是造成人员伤亡和电火灾的几率大大增加,同时还会产生瓦斯、煤尘爆炸等比较重大的安全事故。所以说,保证煤矿供电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务必要认真的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做出的相关规定进行矿区的操作。

(3)保证供电质量达标。矿区供电的质量所允许的变动范围就是指供电频率和供电电压偏离额定值的幅度。只有保证了供电的质量是电气设备正常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反之就会造成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持续下降,在严重的时候还会造成设备的破坏。

(4)有足够的供电能力。确保供电的能力需要在电力系统或发电厂给煤矿提供需要的电量之外还要矿井供电系统的各项供电设备拥有相应的供电能力。

(5)供电的经济性。尽可能的使供电系统不要过于复杂、操作方法简单可行、降低基本建设成本和运行维护经费。

3矿井供电安全技术措施

因为矿井环境条件复杂和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各不相同,导致井下电气设备和电缆线路极易被损坏。

当下主要的矿井供电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1)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2)经由地面架空线路引入井下供电线路,必须在入井处装设避雷装置;由地面直接入井的轨道,露天架空引入(出)的管路,必须在井口附近将金属体进行至少两处的良好的集中接地;通信线路必须在入井处装设熔断器和避雷装置。避雷装置及保护装置必须每两年进行一次检验。

(3)电气设备不应超过额定值运行。使用和技术改造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变更额定值时只有通过国家授权的矿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检验达标之后才能够投入运行。

(4)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

(5)电缆与电气设备连接,必须用与电气设备性能相符的接线盒。电缆线芯,必须使用齿形压线板(卡爪)或线鼻子与电气设备进行连接。

(6)井下供电系统必须采取漏电保护、过流保护和接地保护。

(7)井下电缆必须悬挂,悬挂点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3米,电缆不应悬挂在风筒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穿墙敷设必须加装套管。

(8)严格落实煤矿供用电应急措施。煤矿企业务必要制定和完善供用电出现故障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数控系统中建立健全一个应急联动的协调机制,做好各种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的联合演练;煤矿企业要将断电情况下采取的措施落到实处,要是出现断电的情况就要立即将工作人员撤离现场,依据相应的规定对相关设备和程序进行检查和修缮,在排放瓦斯达标之后才能够正常供电。

(9)矿井必须备有井上、下配电系统图,井下电气设备布置示意图和电力、电话、信号、电机车等线路平面辐射示意图,并随着情况变化定期填绘。

5结论

安全是煤矿生产的重中之中,有安全才会有效益。怎样处理矿井供电的安全问题是一个既耗时又耗力的工作,需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探索过程才能将这个比较繁杂的系统工程完善好。

煤矿企业务必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煤矿安全意识和供电保护意识,采取各种措施确保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加设备投入,严格管理制度,消除事故隐患。另外,应该研究和实行一些新方法、新技术,以加强对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义编[译].国外煤矿井下配电系统与设备[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1.

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篇6

煤矿的机电技术是煤矿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机电技术相当于煤矿生产中的连接线,确保各个环节的正常运作和有效连接。只有生产设备正常、高效的运行才能确保采煤作业的效率和整体的工作进度。近年来,我国的煤矿开采技术不断提高,煤矿产业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从而对煤矿的机电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矿企业必须做好机电设备的有效管理,以此来促进煤矿产业的整体发展。

1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概述

煤矿机电技术是整个采矿工程中的基础性项目。机电技术影响着采矿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对最终的采矿质量也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煤矿机电技术还会对煤矿井下安全产生造成极大的影响。煤矿的开采设备复杂多变,要做好煤矿机电技术的有效控制并不容易。此外,机电技术涉及到的技术范围也十分广泛,对控制手段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因此,要做好煤矿的机电技术管理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为保证。我国当前的机电技术管理模式还需要很大的调整和规范,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煤矿生产需求。

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机电设备生产负荷重且设备老化现象严重

我国的经济建设对能源的需求量进一步扩大,而煤矿作为我国的传统能源,其产业规模和开采量也在进一步扩大。许多煤矿企业为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经常使采矿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中,而忽视了对设备的日常护理和维修,从而导致设备老化情况严重,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事实上,对于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设备必须做到定期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尽管有些设备本身安装了一定的防爆装置、风扇和超负荷断电装置,但当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这些装置的功能和有效性将会明显下降,在故障发生时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从而导致设备的运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1]。

2.2机电设备隐患较多

机电设备属于大功率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本身就容易受到磨损,再加上一些煤矿企业没有对设备做好日常的养护,导致机电设备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给操作人员带来了一定的生命危险,同时还会影响采矿工作的正常进行。根据相关调查和总结,机电设备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有以下几点:第一,系统缺乏应有的缓冲装置和保护装置。大多数设备的制动系统中没有相应的保护系统,导致事故发生时难以做到缓冲,从而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第二,装置的腐蚀现象严重。由于设备的使用操作不当导致设备出现腐蚀现象,而对这些现象没有进行及时处理会导致腐蚀问题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第三,设备的超负荷运行。有些煤矿企业为了赶进度,经常使设备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导致设备的损坏情况严重。第四,没有及时进行电表的检查和校正。煤矿开采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电表对相关数据进行检测,若电表的读数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采矿工作的质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第五是电气试验操作的不规范。许多矿井中的电气实验都没有按照标准和规范来操作,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第六,综合保护系统的不完善。煤矿的综合保护系统一般由照明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瓦斯闭锁系统、漏电保护系统等共同组成。综合保护系统若存在漏洞,将导致整个矿井的安全系数明显降低。第七,连线问题。许多矿井中的连线也不符合行业的规范要求,在材料和连线方式的选择上没有进行合理的考虑,从而导致线缆间存在严重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干扰问题。

2.3机电技术落后

煤矿的机电设备操作、使用等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但在许多煤矿企业中,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在技术的应用上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一些煤矿企业尽管进行了机电技术的设计,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没有对这些技术进行合理有效的应用,对于施工现场的状况也没有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装置并没有落实到位。许多矿井中的设备都已经严重老化,但相关管理人员仍没有进行更换和维修,给煤矿的开采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和安全隐患。

2.4煤矿的深度开采增加了煤矿机电管理难度

在煤矿的深度开采过程中,随着开采的深度增加,矿井内部所承受的压力和温度都在不断升高,这将会对矿井内部的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巷道、电缆的变形。一些管道受到了挤压或高温的作用,将会发生泄露的问题,给煤矿的机电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2.5人员素质较低

煤矿的机电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和复杂性都较高的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及素质才能有效应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但在实际中,许多煤矿企业的机电管理人员缺乏应有的专业素质,文化水平也较低,因此在学习能力上明显不足,不能及时接受想、吸收新的技术手段。为了扩大产业规模,一些企业还聘请了一些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机电管理人员,造成了严重的操作事故。一些企业尽管组织机电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但在培训方式上缺乏针对性,培训的效果并不明显,管理人员的实际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反而浪费了时间和资金[2]。

3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建议

3.1严把三关

所谓三关是指检修关、验收关和入井关。首先在检修上,煤矿企业必须制定定期定量的机电设备检修计划,对设备各部件和功能进行全面的检查。一旦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就应当对故障部位进行及时的检修和更换。在检修完成后还需进行设备质量验收。机电设备的验收应当根据相应的标准来进行。此外还需要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并保存好数据。煤矿企业还应严格入井的检查和规范,只有当人员具有入井证件时才能下井,严禁无关人员在矿井周围逗留。

3.2加强现场管理和检查

煤矿企业应当设置专门的现场检查人员对施工现场的电器、设备、电缆等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的频率应当保证每周至少2次。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给检修部门,并做好故障情况的记录[3]。

3.3提高设备的安全保障性能

提高设备的安全保障性能可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需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的调试,最好每月都能调试一次。其次,对设备中的开关也要进行全面检查,并对其安全性做出一定评估。最后,对启动器内部的保护装置要进行合理的选择,限定值的设定不应过大也不能过小。煤矿机电设备的具体管理系统如图1.3.4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许多矿井中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而引起的。为了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必须做好相关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使他们树立起良好的安全操作的意识,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4结语

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篇7

【关键词】煤矿;井下低压供电;安全性

煤矿供电系统是煤炭企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来源,矿井的大部分设备都直接或间接地以电力为动力,一旦电力中断,生产将被迫停止。煤矿供电与其他企业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主要特点是高压、低压都高于地面工厂企业,换句话说,地面供电的电压等级煤矿可用,但煤矿供电电压等级工厂都不用,有交流电同时还有直流电,有普通电器也有隔爆式电器,井上井下系统比较复杂。井下供电不仅是井下变电所和配电点分散,供电距离长,又受巷道窄矮环境限制,电气设备和供电电缆随时都可能遭受挤、压、砸、水浸的自然恶劣环境的威胁,由于矿井湿度达90%以上,使电气设备绝缘容易受潮发生接地漏电短路、人身触电等事故。万一隔爆电气设备失爆,又容易引起矿井瓦斯和煤尘爆炸事故,其危害之大,后果之严重都是无法预计的。为此要加强矿井供电安全管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的身心健康不受到伤害,促进矿井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此,本文将对煤矿低压供电的安全管理加以探讨。

1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中的安全隐患

低压供电系统为煤矿井下开采提供主要动力源,将电能转换成其它煤炭采掘机械能源。低压防爆电气设备是煤矿安全可靠开采必需的供电设备和继电保护控制设备,其工作性能水平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能否高效可靠正常供电,同时还影响到采掘工作面上的所有生产设备是否具有良好的工作效率。因此,如何结合先进的技术装备,解决矿井低压供电系统的电气防火防爆安全问题,保障井下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已成为煤矿供电运行管理人员的一种重要工作内容。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采用防爆型及增安型电器设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低压供电系统的安全水平,但是由于大多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存在负荷分配不均、谐波污染严重、设备型号不匹配等问题,给井下安全用电埋下了许多安全隐患,现结合自我工作经验,对煤矿低压供电系统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1.1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开关设备

随着井下用电设备、控制设备等电气设备的增多,其对供电安全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已经明令淘汰一批防爆性能较差的空气开关设备,以提高矿井安全性能水平。但有些煤矿由于改造资金缺乏或企业法人不重视等因素存在,依然在矿井中大量使用已淘汰的空气开关设备,直接影响到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能。

1.2主变压器过负荷运行

随着煤炭产量的逐年提高,特别是在市场竞争经济环境下,有些煤矿的生产量远远超过原设计能力,采掘运输设备能力也必然大幅度提高。大量大功率机械设备被广泛应用到井下煤矿开采过程中以满足矿井生产量的需求,但同时也给安全供电带来了问题。在没有对煤矿供电系统进行整体改造的基础上,就在井下低压供电系统中增加大量大功率机械设备,从而导致中央变电所中的主变压器容量满足不了井下用电负荷增加的要求,使变压器长期运行在过负荷工况下,导致变压器出现过热、绝缘老化严重、供电性能水平降低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变压器烧损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事故,给煤炭开采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1.3井下供电系统在线监测水平较低

有些矿井在进行低压供电系统设计和技术改造时,没有配置相关实时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供电系统在线监测水平较低,导致地面电力运行管理人员,无法实时掌握井下供电系统及相关设备的实际运行工况数据信息,对所发生的故障情况无法及时作出整改和补救决策,从而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大大降低了煤矿供电安全性能。

1.4低压供电系统谐波污染严重

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进一步发展,各种先进的煤炭开采动力和控制设备在煤矿矿井中得到广泛推广使用,有效提高了我国煤矿电气综合自动化水平。但大量以半导体器件为主的电气设备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其正常运行时所产生的谐波分量会直接反馈到矿井低压供电系统中,造成电网被严重污染,供电电压发生严重畸变,不仅造成各类控制开关设备的继电保护系统出现误动、拒动等现象。

1.5电工违章操作或误操作

为了提高煤炭生产量,矿井中经常出现多工种同时作业的情况,这就给安全用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受现有技术装备条件和工人操作技能素质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加上井下安全用电制度的不完善,井下电工误操作或违章作业时有发生,习惯性违章操作已成为井下工作人员人身财产安全的重大威胁,不仅会造成了人身发生触电伤害,同时习惯性不规范操作会使设备出现带电作业,其产生的电火花很容易引燃井下的可燃气体,造成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

2提高煤矿井下低压供电安全性的措施

2.1优化低压供电电网结构

合理可靠的低压供电电网结构是低压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节能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基础。对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而言,不但要求整个馈电网络精干、高效,而且还要求馈电电源具有高效稳定等特性,在进行设计和技术改造时要采用双电源、双回路等供电模式,有效提高矿井低压供电系统安全可靠性。

2.2配置先进的电力在线监测系统

井下采掘工作面上的电气设备应随市场采掘设备的更新而及时淘汰,应结合《煤矿安全规程》为矿井供电系统配置先进电力在线监测系统。对于供电系统中存在的高隐患非安全型或高耗能型设备应予淘汰并重新规划选型。要下大力气加大资金投入,以提高低压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能,保证井下煤炭开采工作高效经济进行。

2.3选用新型无功补偿及消谐装置

在对煤矿矿井低压供电系统进行规划建设和技术改造过程中,选用新型动态无功补偿及消谐装置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矿井低压供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水平,为煤矿电气供电系统提供功率因数和供电质量均良好的电能资源。同时还可以有效抑制供电系统中的高次谐波分量,减少非线性负载在运行过程中对供电系统的冲击,保证各类用电设备高效稳定的运行,提高其综合使用寿命。

2.4构筑完善的低压供电系统继电保护措施

在低压供电系统继电保护设计和技术改造时,应充分结合分级闭锁和选择性断电技术,保证各电气设备高效稳定运行,为矿井低压供电系统安全供电提供较为良好的技术保障。在低压供电系统中按照分级闭锁和选择性断电原则,构筑完善的继电保护措施,可以有效杜绝工人习惯性违章带电操作引发触电伤亡和瓦斯爆炸事故发生,从而有效提高矿井低压供电系统防火防爆的安全性能水平。

3结束语

煤矿供电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矿井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矿井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煤矿供电安全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工作,也是一个十分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认识到煤矿安全、可靠供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时增加设备投入,加强职工的供电保护意识,改善供电设备的维护管理,严格执行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张志中.提高煤矿供电系统可靠性的保障措施[J].中州煤炭,2007(06).

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篇8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原因分析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economyandsciencetechnology,electromechanicalequipmentiswidelyusedinproductionandlife.electromechanicalequipmentapplicationgreatlyimprovestheefficiencyandsafetyofproduction,butalargenumberofapplicationsofelectromechanicalequipmentwillmakeselectromechanicalaccidentandtheinducedaccidentswillincrease,toproducenewharmsanddangerous.theresearchmethodofsafetysystemengineeringisappliedtoanalyzethecauseofcoalminemechanicalandelectricalequipmentaccident,mainlythroughthefouraspectsofman、machine、environmentandmanagementareanalyzed,andputsforwardthecorrespondingmeasures.

【Keywords】Coalmine;electromechanicalaccident;Causeanalysis

0引言

煤矿机电设备事故一般是指在从事煤矿建设和生产中,由机电设备(设施)直接导致的事故,包括机械和电气设备在安装、调试、运行操作、检修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根据近年来全国煤矿事故分析的统计,煤矿机电事故是继顶板事故、瓦斯事故、运输事故、放炮事故之后,排第五,属于煤矿多发事故。若发生机电事故不立即采取得当有效的措施,还有可能引发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矿井火灾等事故。其中由电气火花引发的瓦斯爆炸事故占瓦斯爆炸事故总数的40%~45%。例如2012年8月29日17时38分,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正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肖家湾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8人死亡、5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80万元。其直接原因,肖家湾煤矿非法违法开采区域的10号煤层提升下山采掘作业点和+1220米平巷下部8号、9号煤层部分采掘作业点无风微风作业,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10号煤层提升下山采掘作业点提升绞车信号装置失爆,操作时产生电火花、引爆瓦斯。这次事故给煤矿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研究分析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对于煤矿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1]。

1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分析[2-6]

1.1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进行生产操作时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有可能直接导致事故的行为。根据我国某煤矿近五年的事故(包括未遂事故)统计资料(表1、图1)可知,在总的32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中,因人的不安全行为12起,占总事故起数的37.5%;因物的不安全状态8起,占25%;因环境因素3起,占9.4%;因防护措施不到位4起,占12.5%;其他5起,占15.6%。由统计可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首要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为误操作、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造成安全装置失灵;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操作;攀、坐不安全位置;不安全装束等。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人的安全意识薄弱。例如,某煤矿采煤工作面,瓦斯检测仪报警――瓦斯超限,但采煤工作面工人嫌报警太吵,用编织袋把瓦斯监测仪探头包裹上,不再报警提示,最后引发瓦斯突出事故。其次,误操作很大程度上是煤矿从业人员缺乏对设备操作技能和必要的检查、检修技能。工作面机电设备在长时间高效运行后,必须仔细的检查和维护以此消除机电事故的源头。但很多操作人员由于文化素质和安全意识较差,对于机电设备的检查维护不及时、不到位,或者由于缺乏必要的操作技术,操作不当等引发煤矿机电事故。

1.2机电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是煤矿高效安全生产的保障。然而,煤矿机电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一直有存在,主要表现为设备设计不合理;设备质量和匹配度差;设备非正常运行;相应的安全设备设施欠缺等。其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煤矿机电设备投入严重不足。煤矿设备必须成套、成系统的投入,而且各设备互相之间要配套,但这样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数目非常大。机电设备投入不足,导致煤矿机电设备更新换代速度慢,设备陈旧老化严重,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的服务年限,国家标准明确淘汰的煤矿设备没有完全淘汰,尤其是小煤矿。比如提升系统缺少缓冲装置和托罐装置,电控系统、制动系统不全,井筒装备锈蚀严重,未能定期防腐或更换。很多煤矿中存在一定数量老的防爆高压开关、未更换的非阻燃胶带、主提升机单线制动、高压开关保护不全和主扇满足不了矿井风量负压的要求等,存在隐患很多,加之这些年对设备的技术测定不及时,测试手段落后,对存在的问题难以发现,事故隐患不少。另一方面,我国煤炭行业的设备制造业欠发达和不规范。由于工艺设计、新材料、加工制造及检测手段等水平有限,加之涉及的电子、液压及机械零配件等行业不相匹配,导致煤炭行业整体装备相对落后。我国生产煤矿设备配件的企业结构小而散,配件的尺寸、规格、材料、性能没有统一标准,更有一些小厂家为了自身利益,偷工减料、降低成本,将严重不合格的产品投入市场,无法为机电提供必要的后期技术维护与服务等,这也给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检修带来了一定影响。

1.3环境复杂

众所周知,煤矿井下的环境是所有行业从业环境中最恶劣的环境之一,主要包括空气湿度高、空气杂质浓度高、腐蚀性气体含量较高,工作场所狭小,光线差等。一方面,由于从业人员的认识不足,下列事件时常发生。例如,机电设备在井下运输、安装、运行过程中,若不注意封存,采取防尘、防冒顶、防潮等措施,就会造成设备的腐蚀和损坏;再例如,电器绝缘等保护措施不到位,或者从业人员在没有仔细检查设备的情况下,就直接操作而发生事故等。另一方面,煤炭行业本身具有的工作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危险程度大等问题,容易对从业人员的生理、心理状态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在井下作业时,容易出现力不从心和精力不集中等问题,这些问题都能够导致机电事故的发生。

1.4管理缺失

在每一份事故报告中,我们不难发现都有管理缺失的原因,所以管理不善是引起事故的重大原因之一。由于企业领导对设备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我国煤矿经常出现设备设施设计不合理,采购质量把关不严,不按规定安装、验收疏忽,运行监护不到位,维护维修不及时,没按时报废等问题致使机电设备各项管理制度不能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因此,煤矿的正常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其次,从业人员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国煤矿对从业人员的管理理念滞后,制度不完善,导致从业人员素质低,操作技能差,纪律性差等问题。此外,安全检查不到位,整改不及时,整改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人员工作过程中相互推诿,过于形式化等都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突出的管理问题。此外,重要机电设备的操作步骤没有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相关人员执行不到位。相关岗位领导对于事故处理不及时,事故救援指挥不当,没有认真总结经验并借此教育员工,对有些责任人采取包庇或者处理不当等问题严重存在。以上管理问题都是造成煤矿机电事故的主要原因,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2煤矿机电事故的预防措施

2.1提高机电队伍的整体素质

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主要原因是从业人员专业技术素质不过硬。只有掌握先进技术知识的人才,才能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才能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机电职工素质的提高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地加快设备操作、检查、管理人员的培训,充分利用好每周学习时间,组织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讲课,并将培训学习考试成绩与工资奖金挂钩。更要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厂方人员针对矿生产使用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进行培训,使设备操作、检查、管理人员同样做到三懂(懂操作规程、懂设备性能、懂设备原理)、四会(会操作、会保养、会维修、会判断和处理故障)。其次是建立良好的工作心态。树立主人翁的意识,在日常工作中人人要有责任意识,克服应付、马虎的消极思想,积极主动,想方设法消除工作中的缺陷。只有这样才可以减少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

2.2消除或减少机电设备不安全状态

要时刻做到消除或减少设备的不安全状态。首先应该加强在设备的采购管理,必须采购与矿井实际生产相匹配的机电产品,必须采购正规厂家合格的产品,必须有后续的产品服务,包括教会正确的使用、及时维修等;对采购产品的厂家进行备案、核实信息,加强与设备厂家的沟通和交流,随时了解产品的性能及运行情况,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出预防措施。其次,加强对设备的检查和检修力度,整改责任到部门或个人,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安全,保证各设备都在正常运行中,各个安全设备设施及措施正常有效,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设备或工具禁止进入井下,淘汰的设备及器件要及时运出井下。

2.3矿井环境智能化

矿井环境智能化就是应用现代监控检测技术对影响矿井环境的因素做到早检测、实时监测、定期预测评估、报警提示。对井下湿度、温度、粉尘浓度、可能出现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等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实时检监测、记录。做到对作业环境各项指标的任何动态都可以实时查询和预测,尽最大可能的改善井下环境,减少环境对设备和人员的影响,为机电设备的运行和人员操作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2.4管理制度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管理制度化才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才可以减少成本扩大收益。要做到管理制度化,必须做到设备管理制度化,人员管理制度化,检查、整改制度化,加强各部门之间沟通交流和协作。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设计、采购、安装、试运行、验收、设备安全操作、设备运行监护、故障、维护维修、报废、等管理制度;从业人员管理制度化包括人员招聘、入场培训、班前会议、班中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检修、作业票、奖惩等制度等;设备和人员制度的实施情况必须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及检验,是否完全落实,是否需要改进等问题;再有,要实现整改必须指定部门或个人,限时整改完毕,并且有相关的文件记录,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只要做到各制度完善、有效执行、有效监督、有效沟通、正确完善改进,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必定更上一层楼。

3结语

随着机电设备的不断发展,生产和生活趋向于更加高效和安全,但新的设备必定会产生新的危险和危害。只有我们不断地发现和预测新问题,及早的做出有效的措施才可以减少和控制我国煤矿的机电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张阿根,荣万中.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分析[J].科技资讯,2008(33):98-100.

[2]艾井石.煤矿机电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2):311-313.

[3]董晓钧.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促进矿井安全生产[J].装备制造技术,2008(05):106-107.

[4]王娟.浅析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和对应的措施[J].科技信息,2008(26):318.

[5]俞佳.煤矿机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煤炭,2004(08):57-58.

[6]邢进忠.煤矿机电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J].机电信息,2012(03):135-136.

[7]张恩成.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的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06):71.

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篇9

【关键词】煤矿供电;安全;措施

引言

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与“一通三防”相比,供电安全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然而,根据多年供电安全保护的经验可知,供电安全在煤矿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应引起我们大家的高度重视。因此供电安全保护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现有的某些煤矿,不管是国企、地方性企业还是乡镇企业都普遍存在着重采煤、轻机电的观念倾向,普遍存在着供电设施陈旧、技术落后、、管理不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少等问题。以上这些因素,必然会对煤矿的安全生造成不利影响。那么消除不利因素,变不利为有利,搞好煤矿供电安全,更好地为煤炭事业的发展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1、煤矿供电安全的重要性

(1)煤炭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决定了煤矿供电安全的重要地位。煤炭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建立在供电的优质、安全可靠基础上,因此煤炭企业必须对煤矿供电高度重视。

(2)煤矿供电安全的重要性是电本身的特点决定的。电不像其它工业产品,一时不用可以先存起来,电的发、供、配、用是在同一瞬间完成的。因此,作为一个系统,它的装机容量要与用电负荷相称,在发、供、配、用每一环节上都不容出错。这就要求电力用户不能随便增容,对电网出现的故障要自动排除;必须对所有电气设施进行周期性检查和预防性试验,做到少出故障。

(3)煤矿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供电安全的重要地位。煤矿井下生产条件恶劣,恶性事故多发。某国有煤矿因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性能不好,产生电火花引起瓦期爆炸;某矿区因电缆老化,引起越级跳闸,再加上该矿区自调整保护整定值,致使故障处连越两三级才跳闸,造成大面积停电。

2、煤矿供电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煤矿发生多次因供电可靠性不高而导致的各种事故,综合分析这些事故,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对煤矿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和重要性重视不够,对煤矿发展估计不足,导致在矿井设计初期及其施工和运行中存在各种安全隐患。

(1)供电电源不合理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矿井主要通风机、主排水泵、升降人员的立井提升机等负荷属于一类负荷,要求供电必须安全可靠,因此,《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矿井应当保证双回路电源线路供电。“每一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是指应有2个或2个以上的分别来自电力网中不同的的电源线路,而我们很多矿井在实际设计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这一规定执行,特别是一些建有矿区发电厂的矿井,为了节省电费,提高运行的经济效益,经常是两回路引自同一区域变电所或发电厂,在这种情况下,两回线路即使是引自不同的母线段,有时也存在双电源同时失电的危险。

(2)井下长距离输电导致的安全隐患随着煤矿生产规模的扩大,煤矿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随之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巷道的走向长度不断增加,而为之提供动力源的供电线路必然要加长。造成井下瓦斯、煤尘爆炸、火灾、电气设备烧坏和故障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种由采掘规模变化而引起的低压“超长”距离供电,它不仅给煤矿井下安全生产带来重大隐患,也给矿井经济效益带来极大损失。主要表现在,首先传统的馈电设备无法适应煤矿大功率负荷的要求,造成低压“超长”距离供电不安全。其次,电缆截面选择不合理。电缆截面选择过小,导致电缆发热、绝缘受损以及线损过大,这通常会引起触电事故,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电机不能正常启动和运行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煤矿生产的安全和正常进行。

3、提高煤矿供电安全的措施

(1)搞好煤矿供电,要转变观念。煤矿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独特的工作,其复杂性在于供电系统复杂,供电对象复杂。一旦中断供电,小则影响煤炭生产的正常进行,大则危及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和矿井巨额财产的损失。供电系统如发生短路、过载、接地、漏电等故障,都有可能引发人身和设备事故,甚至引起火灾、煤尘、瓦斯爆炸等重大事故。其独特性在于煤矿井下环境恶劣,采、掘、运巷道狭窄,工作面面内空间狭小,冒顶、片帮、淋水、积水等现象时有发生且难以预测,有时还有瓦斯、煤尘积聚、有害气体增加等。这就加大了煤矿供电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安全生产的高度,对煤矿供电给予足够的重视。确实地转变观念,不能只重采煤,不重机电。

(2)搞好供电,应强化管理。供电管理分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管理,二是物的管理,二者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人的管理,要完善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管理和技术人员队伍配备充足,特殊工种及各种岗位操作人员都经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使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该怎样干,干到什么程度,坚决杜绝有章不循的现象。对物的管理也就是对供电系统、供电设施、设备的管理,同样需要建立各种相应的规章制度。

(3)完善保护装置完善继电保护方案,改善保护设施,提高故障情况下动作的可靠性。①井下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②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③必须用两相短路电流校验保护装置的可靠动作系数,保护装置必须保证配电网路中最大容量的电气设备或同时工作成组的电气设备能够启动。煤矿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继电保护方案的设计,同时将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应用于煤矿生产实际中,减少故障影响范围,同时提高故障排除速度。

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篇10

1.1井下挖掘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

1.1.1一线工人的安全操作。在煤矿企业井下挖掘作业前,应该根据前期科学的测定和相关经验方法,编制合理的挖掘作业流程,确定挖掘方式方法,并根据挖掘面积及挖掘手段,制定适宜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正式挖掘前,应该就挖掘方法与一线工人、领班、技术骨干等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所有下井挖掘的人都了解挖掘面积、挖掘流程。虽然挖掘流程是事先制定好的,但在实际的井下作业过程中,可以随时根据井下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调整挖掘进度和挖掘方法。在井下作业时,一旦发现有工人违规操作,要及时停止作业,做好整顿教育工作。

1.1.2做好测绘测量工作。在煤矿生产前,应该做好科学的测绘测量工作,督促测绘测量人员严格执行测量测绘方法,深入井下,仔细排查,科学测量,为挖掘工人提供准确的技术参数和地质资料。

1.1.3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在煤矿企业下井挖掘作业时,要严格落实安全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安全员应该明确挖掘流程、挖掘技术方法等,在一线工人挖掘作业时,如果安全员发现有工人存在违规操作或者不按照挖掘流程作业时,应予以制止。同时在遇到比较困难的挖掘作业时,安全员还应该协助一线工人,共同处理。

1.1.4做好瓦斯检查工作。在井下作业的过程中,瓦斯检测员的工作非常重要。瓦斯检测员要做好作业面瓦斯监测和检测工作,确保井下环境的安全。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出现瓦斯超标或者存在其他危险气体,要及时通知工人撤离,同时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瓦斯检测员还应该做好通风口的管理工作,定期定时为作业面通风。

1.2严格落实煤矿生产的机电运输管理工作

1.2.1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的机电运行安全,有必要加强对井下作业面及井上等所有机电设备的安全检修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安全巡检,一旦发现机电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解决,避免机电设备损毁。同时做好机电设备的安全保养工作,对于有可能影响煤矿生产效率的机电设备要及时进行淘汰。

1.2.2加强煤矿的运输管理工作。保证煤矿运输环节的安全是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加强对煤矿运输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定期检查煤矿传输带、运输车辆等运输设备是否处在良性运转的状态下,防止掉轨、翻车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斜井提升则要做到钢丝绳、矿车碰头、三环链、绞车、钩头等提升设备的检查工作。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运输设备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排查及时检修,并将容易出现问题的运输设备登记在案,在后期的跟踪检查中,重点做好安全检修工作。

2合理划分安全责任区域和签署安全责任书

2.1划分安全责任区域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级别、不同领域、不同作业面,要合理划分安全责任区域,在该区域内由指定负责人做好区域安全管理工作,同时由煤矿企业的安全总负责人做好区域安全的统筹管理工作。这样可以将安全责任明确到个人头上,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更有利于安全制度和安全技术等的落实和推进。

2.2签署安全责任书

为了将区域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区域安全管理过程中,有必要由区域安全负责人签署各自的安全责任书。在责任书上要明确区域安全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并明确出现安全事故后的处罚条例,通过安全责任书,能够提升区域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3做好灾害预警管理工作

3.1做好火灾防范措施

火灾对于煤矿井下作业面来说,其危害是致命性的。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做好火灾防范措施。禁止明火进入作业面,严禁煤矿职工在作业面及出矿口等附近抽烟、在井下使用明火需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在井下作业面要做好消防器具的设置和摆放,以便在发生火灾后能第一时间进行消防扑救。

3.2做好水灾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