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素养十篇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素养十篇

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0:07

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素养篇1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一、引言

基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高校在培养小学数学教师方面也应该顺应新课改要求,提升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教学能力,以满足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需求。

二、制定统一的培养标准

当前阶段,我国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缺乏系统性,随意性和经验性特点突出,这种形势影响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获取和素质提升,使职前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教学素质不能达到课改要求。基于此,设置相关专业的高校应该制定统一的职前教师培养标准,提升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组织相关的数学家、数学教育研究者以及小学数学一线教师等多方力量,在核心素养框架的指导下,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教学所需的数学知识等理论,梳理出小学数学教师所需的数学核心素养,并在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有关标准的基础上,形成适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标准,为各师范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提供一定的方向与依据。在制定培养标准时需要考虑其可操作性,方便教师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具体实践。

三、适当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目标的合理发展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驱动下,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能够顺应形势发展,调整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在高校的职前教师培养中,也应该积极转变以往的专业教学方式,依据教育发展形势不断进行专业教学目标的调整。具体实施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基础课程,也就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要对这些课程进行校本化设计,围绕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进行二次开发;第二,设置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以走班的形式参加学习;第三,课程活动化,比如早操,可以组织管乐团的学生吹响集合号,其他学生迅速到操场集合,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等通过呼号深入头脑,最后在校歌声中走步调整。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仅是在进行身体锻炼,还包括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另外,鼓励适当利用科技媒体,协助学生由“知道”的层次,进入“理解”及“体验”的层次。提供体验与探索课程,使教学兼顾“知识能力”与“方法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与数学类课程的内容联系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展专业中数学专业课主要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初等数论、概率统计、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数学专业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提升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指导和研究能力,因此强化数学课程和学科体系构建之间的联系是十分有必要的,直接关乎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要求下,高校也应该进行小学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安排调整,小学教育新数学课程与原课程相比有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例如,离散数学、高等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规划、数学文化、数学史、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另一方面对原有内容采取了新的处理方式。这些变化对高效小学教育专业数学类课程内容及体系建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高校在构建小学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结合专业教学需求,不断进行数学专业课程比重的有机调整,为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提供契机。

五、构建具有反思性、合作性的实践课程

要培养高质量的小学数学教师,仅教授一些显性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提供教育实践以帮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反思。因而,对于实践课程的设置,不仅要重视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还需要加强其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可以将实践课程的实施与数学类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之后,走入小学数学课堂,通过观察或是亲身实践,并在与指导教师的交流中对所学内容进行体会反思,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于教学一般程序、基本策略的掌握,而且有助于他们能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逐步形成教学的智慧。在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中,可开设有关数学教学设计、数学课堂观察、数学概念教学等主题实践类讨论课程,将职前小学数学教师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相互合作,一同梳理教学内容的关键属性、探讨某个主题的教学设计、学习观察学生的技巧等,并且通过这个交流的平台,分享教育实践中自己的想法、经验以及观点,这不仅有助于其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也能够促使他们在毕业后较快地融入教师教研活动之中,并在与优秀教师的交流讨论中获得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开展知识经验,在提高自身数学核心素养的同时,不断推进以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

六、结语

总之,新的教育形势下,高校的小学数学教育专业也应该顺应形式进行专业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调整。数学核心素养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价值和本质,是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最核心的问题。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能一味地只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建立过程当中,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奎,马丽君.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建构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04):36-39. 

[2]管云霞.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确立[J].学周刊,2017,(11):8-9. 

[3]徐国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7):42-45. 

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素养篇2

【关键词】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高等教育

1.前沿

国家重视素质教育,2010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定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了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的本质要求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2014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随后给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该总体框架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问题具体化和细化,为落实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和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奠定了基础。目前,高等工程教学是高等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高等工程教学尤其需要重要学生核心素养教育质量。目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评估手段。因此,本文基于工程教学专业认证理念,构建层次分明学生核心素养实践操作体系,健全具有高等工程教育特点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体系。

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内容详实和具体,最新2015版通用标准包括7个大指标、37个小指标组成及专业补充标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遵循三个基本理念: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这些理念有利于引导和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落实在培养目标制定和评估、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及质量监控机制的全过程中,采用学生学习效果、能力提升作为标准来评价教育质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并重视教育质量提高,使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以立德为根本任务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相同的教育理念,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能够适合于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实践。

3.学生核心素养实践操作

为了有效地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核心思想,有效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实践操作体系。(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培养目标要求能够反应专业定位,学生达到能力及具有的综合素质。依据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制定面向社会公开、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符合学校定位的培养目标,同时培养目标需要涵盖学生核心素养的3大方面内容。同时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后预期取得的成就。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学生核心素养理念,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在国家工业制造业领域从事专业相关技术或管理工作岗位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类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通过5年左右的社会和职业领域实践具有解决生产或管理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能力、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健康生活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能够通过自学途径拓展知识,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结构,适应自身发展,学会学习。(2)毕业要求。毕业要求的制定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专业需要制定明确的、公开的毕业要求,并且毕业要求能够支撑培养目标达成。为了达成专业制定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需要依据培养目标的标准落实学生的培养,并依据毕业要求来表达和具体化学生核心素养所需的能力。为了有效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结合学生核心素养内涵,依据最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需要制定12条毕业要求,并且毕业要求覆盖以下内容: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专业知识、工程问题分析及表述、方案设计、复杂工程问题表达、现代技术工具使用、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社会责任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团队合作、终身学习。具体包括知识运用能力,复杂工程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健康生活能力,学习能力。明确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后,为了达成相关标准内容,需要设置课程体系,支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定量化分析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效果。结论目前,工程教育认证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它基于学生产出的能力培养,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能够适合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随着培养体系的有效落实必然能够提升我国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春华.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学科组建设[J].教育视界,2016,9:22-25.

[2]苏继红.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教育改革之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7:88-90.

[3]一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34:1-1.

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素养篇3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 职业 能力素质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高校各专业都在积极探讨的问题。小学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被纳入到高等教育体系中,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还要具有开放、合作、灵活多变的适应性,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人才培养目标就应该由过去中师重外显的技能培养提升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型”。这三者的内在关系是: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和载体,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内容。能力是驾驭知识、运用知识服务现实的力量体现。素质是由知识和能力升华内化而形成的体现人的品格、潜质、底蕴和境界的深层属性,代表了人才质量要素的更高层次,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践性、创造性、应用性的要求。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处于同一教育过程中,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近十年的人才培养实践中,我们把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定位于以培养小学一线的教师为主,强调职业导向和职业技能,强调实践应用,强调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和通用性。这样就有人怀疑其专业水准,因为人们往往以教育学专业或者某学科类专业的标准来衡量它,认为这一专业不仅在教育类课程的开设上达不到教育学的要求,也谈不上学科水平。但近年来我们的学生在求职竟聘中的高取胜率、入职从教后表现出来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能,表明跳出思维定势,充分认识小学教育的专业业特点和对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改变以教育学专业或学科专业为蓝本来设计和评判小学教育专业的做法,建立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评判标准是十分重要的。

一、确定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基本原则

1、专业性原则是指要围绕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坚持面向小学,既重视1994年3月国家教委师范制定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中高师各专业通用的四项基本技能(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还根据小学教育专业自身特点构建美术应用能力、音乐应用能力、舞蹈应用能力的训练与考核。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进入小学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实用化对于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基础性原则就是针对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小学教育教学,注重实际能力,强化基础训练,以适应毕业生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3、时代性原则是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构成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要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要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相符合。如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和各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通用的一种手段,信息应用能力应成为基本能力之一。根据“说课”已成为小学教学研究的常用方式和小学招聘人才时的主要考核手段,我们在课程教学能力大项中增加了“说课”这一分项。

4、科学性原则就是从实际出发,既讲究全面发展、一专多能,又考虑个性特长、突出重点。从整体说,要考虑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全面性和多样性;从个体说,在合格的要求的前提下,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各有所长。故此,设置的考核项目分必考项目和特长项目,必考项目是所有学生必须参加考试且获得合格成绩,特长项目是学生自己根据个人兴趣及学习情况任意选择其中一项进行考核。

二、小学教育的专业特质和人才特征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该确立什么样人培养目标?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应怎样的培养规格?应采取怎样的模式进行培养等等问题,不仅是我们开办这个专业之初尚没有完全思考成熟的问题,就算是在全国也没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为小学教育领域人才的培养从百年中师到本科培养,跨度大、时间短,从1998年教育部师范司正式启动“面向21世纪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专业建设项目”至今也不过12年的时间。而要办好这个专业,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小学教师,

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质在于“定性在教育、定格在本科、定向在小学”。“定性在教育”决定了我们是以培养教师为目标的。“定格在本科”决定了我们不能完全沿用中师培养模式。“定向在小学”决定了我们也不能照搬高校历来培养中学教师的培养模式。为此我们广泛进行理论探讨、借鉴南京师大、首都师大、上海师大等率先开办这一专业的学校的实践经验、并深入小学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内容、过程及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确定了我们培养的必须是“富有‘三心’、全面发展、学有所专、技能过硬”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三心”是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有童心他才能走进儿童的情感世界,才能读懂儿童,才能以成人的智慧引领儿童成长。有爱心,才能使他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责任心才会使他在小学教育这一神圣而又平凡清苦的岗位上,站在人生的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和国家的未来培养“完整的人”。

“全面发展”是指知识结构完整,自然科学素质、人文科学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整体水平较高。

“学有所专”是区别于中师人才的重要方面,要求在语言文学、数学、艺术、科技、体育等方面有一技之长。如果说全面发展是“广积粮”的话,那学有所专就是“深挖洞”。二者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的知识呈“t”型,“—”表示知识的广度,“︱”表示知识的深度,同时知识间应该有交叉点和结合部。

“技能过硬”体现在具体操作上,表现在会做事上。是需要通过严格练习才能获得的能够熟练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动作系统。包括语言技能、演示技能等等。

三、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具体内容

围绕这四大特点我们已建立一套小学教育专业的能力素质体系,具体包括:

一个核心:以专业情感培养为核心,培养“富有‘三心’”的人。

两种水平:本科层次的学识水平和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表现出它是定格在本科层次,应有高等教育各专业的一般特征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学识水平是本科层次的、具有能游刃有余地满足小学教育各学科教学需要的知识体系。达到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标准,表现出它是定向于小学、定性在教育的。

六项公共能力:是指各类从业人员通用的、基础的能力,包括观察判断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应用能力、主动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

两项专业基础能力:保障学生顺利就业,适应小学教师岗位最常规的、基础性工作——学科课程教学、班队管理两个方面的能力水平。

三项专业发展能力: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入职就业后的,为工作更上一台阶、成为骨干教师、学者型教师、学科带头人、管理工作者而需要的潜在的发展后劲,包括——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

“六能六会”实用基本技能: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其思维水平和性格特征使他们对教学活动的外在表现比内在内容更感兴趣,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比中学教师、大学教师有更特殊的要求,为此,我们确定了作为小学教师必需的实用基本技能包括“能说会听、能写会画、能弹会唱、能编会演、能想会做、能问会导”,作为学生能力素质中外显的、可以考核测量的组成要素。“能说”是指能说标准的普通话和日常简单的英语、掌握说课的技巧,能用说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教学设想、进行教学研究;“会听”是指懂得倾听是交流沟通基础,能从倾听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并进行决策。“能写”是指能用三笔字规范书写常用汉字,并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会画”是指具有美术应用的能力,包括画简笔画、出黑板报等。“能弹会唱”是指具有音乐应用能力(,包括歌曲演唱、视唱、儿童歌曲弹唱等。“能编会演”是指具有舞蹈应用能力,包括舞蹈基本技能、儿童舞蹈编排等。“能想会做”是指能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并能把自己想法转变成现实可见的物质形态,包括能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具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等。“能问会导”是指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在教育教学中编拟有针对性的问题,会能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邓银城,刘尚辉,江国杰.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与培养模式[j],孝感学院学报,2007,(7):69-73

[2]罗雅萍.关于高师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9):49-53

[3]陈威.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思考与实践[j],黑

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3):74-75

[4]关文信.小学教师专业特点及小学教师培养思路研究[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38-141

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素养篇4

(一)职业核心能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差异

我国教育部2011年编制的《全国职业核心能力测试大纲》规定“: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也就是说,职业核心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适性、促进性或可迁移性的能力,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报告指出,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八项核心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治、道德、心理几方面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主要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政治观教育,法治观教育,可续发展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同基因

1.相同的价值目标。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全面发展的人”描述为能够“把不同社会职能当做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可见,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高职思政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两者都是培养使人终身受益的能力,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二者的最终落脚点都在培养人才,致力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证和人才支撑。

2.重合的教育内容。职业核心能力从结构上划分的三大板块与高职思政教育内容高度重合:一是职业共性素质板块,主要包括法纪观念、政策理论、思想素质等,与思政课教育、国防教育、法纪安全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思政课堂教育内容基本一致。二是职业能力素质板块,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口才写作、外语应用、就业与创业等,往往在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三是职业行为养成模块,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礼仪、职业文化等,在思政教育的社会实践方面有所涉及。

3.相似的教育方法。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都要求“入心见行”,通过丰富教学手段来增强教育实效性,实现“理论—认知—行为—素质—能力”的步步提升。与理论灌输相比,社会实践是更重要的教育方法,在实践中训练、检验和巩固要求除了在显性的课堂教育,还要通过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和校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掘隐性思政教育的辅助功能,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还要求师者躬身示范,以增强说服力。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现实需求

(一)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表现不足与用人单位的高标准形成反差

2012年11月,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某课题组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素质情况,向30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有两点调查结果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第一,在“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素质要求排序”的调查中,受访单位认为“非常重要”的依次是“动手能力(61.25%)、创新能力(53.63%)、表达能力(53.29%)、专业对口(31.15%)、学习成绩(14.88%)”,说明用人单位关注高职生的重点在由理论向实践、专业特定能力逐渐向职业核心能力转移。第二,在“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评价”的调查中,近1/3的受访单位对高职毕业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一般或较差”,1/3以上的受访单位对“英语水平”“独立工作及应变能力”“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的评价“一般或较差”。说明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实际水平与用人单位的高要求形成了明显反差。虽然该调查受地域局限性和取样有限性的影响,未必完全反映高职生的真实水平,但其结果却与笔者近年来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体会基本吻合。

(二)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表现不足折射出高职思政教育培养工作的不足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尚未构建成熟的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思政教育实际上已成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主渠道。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不够高,其外因在于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存在不足。

1.思想认识不到位。多数高职院校既没有广泛开展职业核心能力知识的宣传活动,也没有开设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专门课程。高职院校师生普遍缺乏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科学认知,没有给予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应有的重视,表现在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主要关注专业教育和改革。

2.顶层设计缺失。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处于“三无”状态,即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工作无领导机构、无工作机制、无实施方案。顶层设计的缺失导致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无章可循”,具体工作难落实、人力财力保障难到位、校园内有效教育资源难整合,没有发挥出“大思政”教育的优势,没有形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效应叠加。

3.师资水平待提高。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整体疲软的大环境下,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积极性难以被有效激发,导致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知识、职业核心能力的手段匮乏。加之,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几乎都属于非专业教师,不可能完全了解企业对高职生的期望和要求,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难免缺乏针对性。

4.分类教育需加强。第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虽然经历了多年的改革,但其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仍未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同步。第二,不少高职院校在“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方面,呈现出百花齐放、成绩突出的良好局面,但是在活动中往往没有深入挖掘潜藏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机会,培养效果大打折扣。第三,社会实践有利于职业核心能力的锻炼和巩固,但往往因为缺乏思政教育任务驱动,加上出于安全考虑,各校常常控制活动规模,最终导致活动效果不明显。

三、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思政教育策略

(一)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高度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行为从观念来,观念从学习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顺利推进,必须在全校师生中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重要理论的学习宣传,一是在全校教职工中,通过党政联席会、部门工作会、思政工作会议、教研活动等开展自上而下的专题学习,发放自学资料,督促全体教职工熟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理论。二是开设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专门课程,将其作为必修课,覆盖全院学生,利用入学教育和毕业实习动员等机会,召开主题班会、印发宣传手册等,激励学生提高职业核心能力认知水平。三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站、报刊、宣传栏等舆论平台,开展知识普及、理论研究、事迹报道等活动,营造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育的浓厚氛围。

(二)科学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工作框架

1.成立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高职院校“一把手”担任组长,党委宣传部、思政教学部、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就业指导办公室、系(部)等负责人担任成员,保证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部门协同和联动,实现校内资源的有效整合。

2.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领导小组下设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挂靠思政部,遴选思政教师、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等思政教育工作者,开发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专门课程,与思政课、选修课组合,形成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系列课程,并积极开展理论教学、实践探索和课题研究。

3.科学拟定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总方案,构建思政教育工作框架。统筹规划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总方案,将思政教育作为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要明确以下几点内容:一是目标任务要以职业共性素质教育为主、以职业能力素质锻炼为辅,进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二是教育内容和方式要实现分类推进:直接开展课堂理论教育;开发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的职业核心培养能力训练途径;校外实践中附加职业核心培养能力锻炼任务。三是教育实施和考评要通过任务分解明确相关部门权责划分,并对其工作进行年度考评。四是依据政策,为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思政教育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资金保障、物质保障。

(三)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能力

1.开辟思政教育工作者接触行业企业的通道。组织思政教育工作者参与就业指导、回访用人单位、参观学生实习基地等,鼓励他们旁听专业建设会、专家论坛等,熟悉职业环境、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使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

2.安排思政教育工作者兼职一线学生管理工作。安排非辅导员岗位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兼任班级导师或班主任,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贯穿于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并在学生的三年学习期里全程跟踪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状况,加强工作的渗透性和持久性。

3.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职业优势。一是要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多承担英语、语文、口才写作、法律、礼仪、心理等选修课的授课工作;二是鼓励他们积极承担学生社团、学生大型活动、比赛竞赛的指导教师及评委;三是鼓励他们获取专业领域的职业资质,争做“双师”,例如考取心理咨询师、律师、翻译、注册会计师、职业指导师等,通过提高自身职业化程度,进而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等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四)扎实推进分类教育,确保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实效

1.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强化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导向。在目标定位上,要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列入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同时提高。在教学内容上,运用专题教学等方式,结合高职学生和地方行业实际情况,整合教学内容、突出职业导向。在教学方式上,通过综合运用理论渗透、任务驱动、行为导向、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评价方式上,探索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过程全程化、考核指标多样化,以便更有效地考核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2.精心设计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深入挖掘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隐性教育途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寓于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不为受教育者焦点关注(甚或不为受教育者明确感知)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类型。”课外的科技艺术节、宿舍文化建设、党团组织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网络信息建设、各类比赛竞赛等都是隐性思政教育的具体形式。这种形式具有内隐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学生的接受度更高,不会产生排斥心理。开发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会使思政教育的效果更明显,例如,安排建筑类学生参与校园设施建设,安排文管类学生参与学院对外接待,综合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礼仪;通过科技周、艺术节作品展示、体育比赛获奖队伍与学生交流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尚美情操、团队精神、创新意识;通过学生社团公开招募等活动,训练参与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激发关注群体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素养篇5

关键词:小教大专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核心技能

一、规划专业建设,指明发展方向

“小教大专”英语教育专业如何以市场来构建专业优势,为基础教育培养熟悉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及管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动口+动手优势的实用型人才。以培养师范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构建实用性小教英语课程体系为主旨,以双语教学为主导教学模式,应该是小教大专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选择。“分科培养,注重综合,强化实践,发展专长”是我们在综合分析师范生培养特点确立的十六字方针,依据学生英语水平和知识素养及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把小教大专英语教育专业定位在“英语语言能力+小学教学与管理能力+综合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上,其中突出“英语+小教”核心技能,构筑“厚英语基础、通小教技能、重实践操作”的专业设置与目标,并将其作为小教大专师范生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核心竞争力,为基础教育教学培养“下得去、拿得起、生喜欢、校想用”的优秀小教英语人才。[1]

二、创新教学内容和手段,构筑科学课程体系

1.课程设置

紧紧围绕小教大专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当前小教英语现状,优化整合传统的专业课程,确立三个模块结构,即(1)基本素质与能力模块;(2)专业基本能力(语言技能)模块;(3)小学英语教学技能模块组成的课程群,依据模块划分出专业主修和辅修两类,再将辅修分为限选自选两种,进而依据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规律,更新课程内容,实现学生对知识和能力掌握的渐进式发展。五年来,通过对外语系各届见习、实习及在岗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在人才培养中突出的问题表现在:1)在校所学英语知识实践中运用率低;2)掌控、管理教学的能力不足;3)研究教育教学规律能力低下等。据此,我们确立“重理论、够专业、强技能”的思路,调整对外语理论课的比例,提高其理论素养、拓宽其眼界,训练其钻研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大实训、实践课的比例。除开设《小学英语教学法及研究》课程外,加开《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及《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等选修课程,旨在强化学生的教学和操作技能,并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点定时操练,提高其实践能力。[2]

2.教学内容

重心放在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上。依据《小学英语课标》对教师素质的标准与要求,变知识教育为辅技能培养为主,强化毕业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求学科知识的系统、完整和严密,以“够用”为度。专业教学内容要体现“实用性”,使学生在学到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的同时,逐步形成“大学小教”观念,即知识和文化上注重大学的“大”,在能力和素质上突出小学的“小”。教师授课背景介绍、文化渗透、知识讲解做到“大背景、大文化、大范围、大容量”,而技能训练、实战操作要做到“小游戏、小技巧、小手段、小目标”。在理论与感性认识上,真实地确立:学生素质上综合性与生活性的知识架构;技能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教学过程构建;真实性和实践性相配合的课堂教学研究;情感性和人文性相协调的人格培养;以及“童真性”的教学思维养成。这些都应成为小教大专英语人才培养必备的教师素质。精品课程建设。依据专业定位,确定适合本专业的精品课程项目《大学英语精读》和《小学英语教法及研究》,确定课程建设带头人,一人牵头,小组合作,整体配合,做好课程电子教案,搜集教学资源,创设试题库、视听资源库,以及课标、教材审定等各项指标。[3]

3.教材建设

教材选用必须遵循如下原则:1)所选教材必须与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相吻合,符合专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专业办学特点及使用学生的实际情况;2)优先选用部级、省部级“十一五”规划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重点建设教材,以及知名出版社的教材等;3)要结合学科发展和专业特点,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通过对我省高职高专院校和我校外语系学生的专业教材及各专业学生公共英语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将部分相对老化、适用性不强、不适应时代和大专建设要求,不能广开途径,兼收并蓄的教材更换掉,采用近几年出版的高职高专诸多鲜活、新奇的教材,既能体现大专学生学力、具有小教大专特色、又能适合3+2大专生和三制大专生发展,教师和学生还能从中学习到当今社会焦点、热点、亮点知识,以及他们关注的热词、靓词等。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会逐步走上正规,愈趋科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最为合理、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三、强化实践教学,完善实教体系

实践教学是小教大专英语专业的突出特点,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要加大对实践教学的研究,构建符合高校教育特点、区别于普通专科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师范性。转变思路,树立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教学指导思想;修订培养方案,加大学生的实践教学时数,扩大专业技能课的比例;在课程体系上逐步采取以小教研究和技能操作能力为核心的组合方式;建立利用好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完善实践教学资源库;强化实践教学管理监督与考核;规范教师深入小学听评课、教科研的数量和质量;规范学生考核标准,条例和证书相结合。[4]

结语:

“小教大专”英语教育专业承担着为小学培养英语教师的重任。在师范院校综合化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背景下,我们“小教大专”因培养目标、学制、生源等与本科院校的较大差异,决定了专业建设必须具有时代特征和自身特色。小教大专英语教育专业应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变革和创新,形成自身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崔岭.大学英语教学的新理念、新系统、新模式、新方法[J].外语界,2005(1).

[2]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李丹.社会就业导向与高职“实用英语”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5(14).

[4]黄晓彤.论模块式课程设置在高职英语专业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素养篇6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技能;创新能力;小学教育

1引言

教师技能训练是提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综合素养的重要保证,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教师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对教师职业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技能训练中仍然存在技能训练内容陈旧、探究意识淡薄、训练模式单一等问题[1,2],应进一步探索教师技能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与途径,逐步形成符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际的教师技能训练模式,提升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创新能力。

2教师技能训练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教师技能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必备的职业能力,是其发挥内在素质和完成教学设计的最基本保证。教师技能内容主要包括通用教学技能、学科教学技能和教学研究技能,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此基础上应该具有内化、自我塑造与适应技能,能够在其教学生涯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十一世纪以来,创新能力培养是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技能训练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课程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对教育教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行为、创新人格以及创新技能,将教育过程看成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反思、变化更新的创新过程。教师技能训练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手段,是提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突破口。改革教师技能训练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实施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将技能训练与创新活动融于一体,在培训形式、资源建设、队伍保障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充分体现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鼓励学生去观察、思考和分析,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创新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3教师技能训练中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3.1技能训练内容陈旧。当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技能实训案例陈旧、训练方法单一,并且实训深度和广度长期保持不变,忽略软环境开发,对以前的中等师范和专科师范的训练模式和训练内容缺乏突破意识。一些地方师范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主要重视传统教学中的“三笔一话”等内容,而对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较少,与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改革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学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具有鲜明的复合性、整体性,应根据现代信息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教育实际对传统教师技能训练内容进行广度和深度拓展,使训练内容更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3.2科学探究意识淡薄。当前的教师技能训练仅将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和培养,致使部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探究意识淡薄,个性化自由追求的环境缺失,不能独立思考,缺乏批判性思维及创新激情。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探究者,应发挥个体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将技能训练内容作为交流的载体与手段,促进他们问题意识的发展,大力倡导结合技能训练进行探究性思考,通过启发式的方式促进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积极参与技能训练,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3.3技能训练模式单一。当前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技能训练模式比较单一,主要将传统的讲练手段和现代教育工具相结合,侧重于教学方法和技能的传授,缺乏教师职业理想和情感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导致部分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应将教师技能训练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理论基础与实践训练”的多元化训练模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技能的提高。3.4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师技能训练评价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评价的一部分,是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训练规范性的保证,通过合理的评价能有效促进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能力发展。当前,大多数学校对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训练项目没有完善的管理与评价制度,评价范围不全面、评价手段缺乏灵活性、评价指标操作性不强,忽视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无法恰当的对技能训练做出合理的评价,评价的促进作用难以发挥,不能够有效调动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参加教师技能训练的积极性。

4教师技能训练中创新能力培养措施

4.1设计合理的创新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等文件要求,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和完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整体规划和设计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技能训练的创新内容[3,4]。学校将创新能力内容明确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认知技能训练和创新行为塑造相结合的全方位技能训练体系,促进理想信念素养、学科知识素养、专业技能素养等核心素养的养成。训练过程中要发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主体性,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规范化、系统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4.2积极组织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竞赛是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技能培养的一种路径选择,丰富了教师技能培养的方式和手段,正逐渐被师范院校认可。教师技能训练的特殊性决定了训练方式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践,应该开发更加广阔的培养领域和手段。为了切实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高等院校每学期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师技能竞赛活动,如经典诗歌朗诵、汉字书写大赛、教育辩论大赛等系列活动,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搭建技能展示和交流的舞台。除了校内的各种竞赛外,还应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各种技能竞赛。通过丰富多彩的职业竞赛活动,强化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技能教育意识和创新意识。4.3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师范院校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进行教师技能训练时,应适应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坚持全面发展的方针,做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都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的目标,个性发展是以全面发展为前提的。个性发展的目的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动力。注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立性、独特性和自我意识,以问题为中心实现合作探究,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进行拓展训练。学校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营造宽容、理解的文化氛围。4.4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技能训练指导教师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践行者,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起着良好的示范作用,学校要高度重视技能指导教师队伍的培养,打造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勇于探索的高素质导师队伍。师范院校要聘任中小学有经验的老师为兼职教师,形成高校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机制,高校教师与校外导师根据自己的专长从不同的角度共同指导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确保教师技能训练的时间和质量。在学生的技能训练中充分发挥双导师制的作用,创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和勇于创新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4.5注重小学教育专业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也称为“21世纪素养”,是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素养”,具有时代性、综合性、跨领域性与复杂性的特点。教师核心素养是新世纪教师必备的关键技巧,注重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小学本科专业教师技能训练中必须面对的新命题[5]。对于教师技能训练要强调健全和完善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将创新思想渗透在教师技能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素养、终身学习的知识素养和实践创新的能力素养。小学教师专业核心素养的养成是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结果,是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教育技能训练中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

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素养篇7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发生变化。以前,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标准是资历和学历。而现在,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员工的职业核心能力,尤其是毕业生自我学习能力、与人合作及创新能力。从近年来用人单位反馈情况来看,具有良好职业核心能力、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很受企业欢迎。因此,如何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毕业生,如何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就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本文以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为例,探讨了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及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

一、职业核心能力简述

职业核心能力,即职业关键能力。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在职业生涯中可迁移、可携带,能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这一概念最早是1974年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的D・梅腾斯(D・mertens)提出的,该概念从提出就受到了各国的关注,成为很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和指导思想。此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陆续开展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对于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我国职业教育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关注较晚。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开发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体系,并组织专家开发“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外语应用”等8项核心能力培训课程资源。到2007年底,在基本完成《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的基础上,国家相关机构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职业核心能力师资培训。在2010年5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向正式向全国发文,推出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培训项目(CVCC),开展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自我管理、信息处理、创新创业6大核心能力培训模块,并成立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办公室进行教材开发、测评体系建立、考试题库建设和市场推广等工作。

二、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职业核心能力是应用某种技术方法去做事的能力,其目的不是知识的获得,而是行为的改变,需通过在长期的工作学习和社会实践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进行。因此,核心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多渠道、多角度渗透式进入所有课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据此,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从整体出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突出岗位群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情景构建课程体系。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标准,以“理实融合,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为指引,搭建以职业核心能力、专业基本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四大平台”为核心的能力本位化“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该课程体系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改革“老三段式”课程体系,设置职业核心能力、专业基本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四个课程平台,对应每个学期设置课程、确定实训项目。

2.将“公共基础课程”调整为“职业核心能力平台课程”,把职业核心能力平台提高到首要位置,根据教育部职业核心能力框架,将最为基本的能力要素分离出来,开设对应的能力培养课程。同时,将职业核心能力基本能力培养模块融入到专业基础课程中,通过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技能实训达到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机结合。

此外,还引入教育部全国职业核心能力等级测试(CVCC),在学院内设立测评点,并开展2010和2011两届学生的测评试点工作,效果理想,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也展现出我院在深化高职教育能力本位化的“全程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认证工作方面形成良好发展势头。

3.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全程能力培养考核和职业核心能力测评方案,兼顾了硬能力和软能力的考核。制定每学期拟达到的能力指标,全程实践训练、测评能力或考取相应岗位证书,实行“知识和能力考核并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三、职业核心能力在教学环节中的具体培养途径

(一)加强素质教育,夯实职业核心能力的基石

职业核心能力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没有适应未来发展的厚实够用的专业基础知识,没有较为广博的人文社会知识,没有高品位的人格素养,而仅仅注意培养职业专门技能,学生在未来长远的就业道路上就很难厚积薄发,展现适应社会发展、适应事业发展的基本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道德素质和人格修养,是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基础。

1.在第一课堂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开设职业核心能力平台课程以外,还应开设必要的选修课程平台,拓展专业以外的人文知识和适应社会的必要知识,比如创业与职业生涯设计、交际礼仪、文学鉴赏、艺术欣赏等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文化熏陶,打好文化基础。并且在课堂教学及实践实训环节,严格管理,培养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通过习惯养成把职业规范内化为自身道德素养,渗透到思想中去,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

2.在第二课堂中推进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特性是活动导向,这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特性很契合。所以,核心能力的培养要实施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素质教育培养模式,要在注重第一课堂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在课外活动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通过创建校园文化、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等渠道,可以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增加社会经验,锻炼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交流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在学科及技能竞赛中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素养。通过科技文化节、学科竞赛、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体育比赛、素质拓展等体验,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配合协商、调整控制等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全程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1.采用仿真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利用学校已有的发电厂仿真实训中心,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调试、运行等工作,使学生提前进入工作角色,适应工作岗位要求。

学生可从设计前期的调研以及文献查阅培养信息处理能力;通过解决设计过程以及设备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处理值班运行过程中的异常和事故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独立完成各项工作过程中加强情绪管理教育、时间管理教育和压力管理教育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2.采用项目教学,培养综合素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宗旨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必须通过职业活动(或模拟职业活动)过程的教学,通过以任务驱动学习为主的实践过程,在一定的知识和理论指导下,获得现实职业工作场所需要的实践能力。

对于有条件开展“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将课程内容融入到实际工作的工作任务中,形成一个项目下发给学生,学生自愿组成项目小组,制定小组的项目研究计划,确定分工和职责,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协同完成任务。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完成,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参与指导。

教学目标是一个行为活动或需要通过行为活动才能实现的结果,学生必须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去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三)优化考核评价,促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就是考核的办法,它决不能采取“一张期末考试试卷”的传统考核方法,而是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基本思路是以提升综合素质为目的,建立开放式、全程化的考核办法。建立职业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并纳入到过程评价体系中,体现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而不仅仅关注专业能力的掌握程度。

四、结束语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适应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适应职业现场对人才需求规格的形式要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作为学院的重点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高质量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宇.走向世界技能强国[m].北京:长城出版社,2001.

[2]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8,6(3):24-32.

[3]周静.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实训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75-76.

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素养篇8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

一、引言

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着向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职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多年来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始终围绕着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明显不够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普遍较差,表现为协调合作、吃苦耐劳、责任感和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较为欠缺,这是值得职业教育工作者反思的主要问题。

2002年,时任劳动社会保障部张小建副部长在《必须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源》一文中指出:“将开发核心能力作为提高劳动者技术技能的新基础。在培训劳动者学会一种具体的职业技能的同时,必须突出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使他们掌握这些作为发展基础的最重要能力,掌握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终身受益。”这里的核心能力指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在中职学校开展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职业核心能力的定义

1998年9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对人的职业能力做出三个层面的划分,即专业特定能力、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专业特定能力对应具体的职业、岗位和工作能力,适应面较窄;通用能力指某一行业或者一组存在共性的相近工作领域的能力,适应范围相对较宽;职业核心能力指从事任何工作岗位都离不开的能力,即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是伴随人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8项,称为“8项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

职业核心能力虽然与任何一个具体工种、具体行业无关,但对人的职业生涯,甚至日常生活影响深远。职业核心能力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是其他能力形成的手段和发挥作用的条件。自我学习、信息处理等是形成职业核心能力的方法能力,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解决问题和外语能力等是职业核心能力的社会能力。

三、中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尽管职业学校认识到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中职职业教育整体而言,重专业培养,轻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

1.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具有多元化特点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专业知识的培养完全不同,专业知识的培养主要通过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每一门课程、每一个实践环节中实现;而职业核心能力是一种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做事情的能力,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通过一门课程可以实现的,要多方面培养。学校开设的课程、实习车间、实验室、校园环境、教师行为、学生管理和就餐秩序等都是职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关键。

2.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设计

目前中职学校通过入学教育的军训、专业教育、安全教育,开设公共礼仪、就业指导等专门课程,聘请专家举办讲座,组织兴趣小组或社团,开展各种技能大赛等活动,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远远不够,因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渠道是多方面的。学生的日常管理、课堂管理、校园文化和教师素质等都是很重要的部分,如果不进行系统、综合的设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实际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法和途径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学,其教学目标不在于掌握核心能力的理论知识,而在于培养具备核心能力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学生要学会认知、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沟通、合作、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日臻完善,掌握自己命运,健全人格。

笔者认为,要加强中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系统设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案

将职业核心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制订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案,重点理清什么能力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什么能力通过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实现,什么能力通过校园文化熏陶。

2.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

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掌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才有可能使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教师的个人素质、行为习惯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影响很大。对教师进行职业核心能力课程集中培训,通过少数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总结,以及全面推广吸纳他人的成功经验等措施,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3.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日常教学中

教学活动要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必须改革教学方案,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和教学形式;必须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中融入职业核心考核内容,如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团队合作、自我学习、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等考核内容;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企业环境的课堂,引入企业管理制度。

4.创建适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校园环境

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职业核心能力,必须认真创建校园环境,无论是食堂、公厕、实验室、草坪,还是运动场、教师的行为规、学生的行为规范等都要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元素,使学生在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结语

职业核心能力对中职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影响深远,加强对中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自我完善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社会生存能力,是中职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素养篇9

论文摘要:高师美术教育是美术专业的师范职业教育,以师范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是高师美术教育的定位和特色体现,也是高师美术教育的功能与职责所在。在注重提高学术性的同时,应突出师范性,充分重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研究,探究、更新师范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实现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化奠定基础。

    高师美术教育作为师范教育其师范职业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任务是培养一专多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师资。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未来教师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等有了全新定位,其中体现教师素质核心的师范职业素质极其重要。师范职业素质蕴涵以教师职业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教学技能、教学素质等,其能力提升是教师职业素质形成的根本手段与价值观体现,是搞好教师专业化的前提和基础。高师美术院校的教育教学应定位在师范教育为主的师范特色上,凸显其美术教育功能;能力的培养重点应放在教师技能和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上;应以师范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努力探究高师美术教育师范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为实现美术师范教育专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一、以师范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是高师美术教育的定位和特色体现

    高师美术教育是依托美术学科教育学理论的美术专业教育,从属于美术专业教育的师范职业性教育,在教育性质上更加具备美术专业性与学科教育性,具有区别于其他教育学科的根本属性,具体体现在师范职业教育和美术学科专业教育的双重特性上。其培养目标是中小学美术教师,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具备较高艺术素养和审美素质的教育人才而非艺术家,这个定位是师范教育意义下的高师美术教育特色的体现。

    从教育实践过程看,高师美术教育是师范职业性专业教育,这种专业特性是由受教育者未来的教育实践所决定的。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方针,以师范教育为目的,突出师范职业能力培养,是高师美术教育的功能体现和职责所在。高师美术教育针对受教育者的教育实践,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估等方面形成了适应性、教育性、专业性相统一的教学格局:适应性规定了高师美术教育必须以基础教育为对象进行研究和教学,否则怎样培养中小学美术教育师资无从谈起;教育性确立了高师美术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专业性则是高师美术教育特有的面向基础教育素质培养需要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以师范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是充分体现师范教育为主的教育实践,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是专业美术教育向教育性专业美术教育的改变和美术学科教育性功能的全面凸显。

二、师范职业能力培养是高师美术师范生掌握教育技术的根本手段

    师范教育是专门培养学校教师的专业教育,其社会功能、素质要求、职业劳动特点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演变和发展。进人现代社会以来,随着教育的普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丰富与发展,教师工作逐渐成为一种专门的、科学的职业,并逐步形成专业化的特征。为了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解决高师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问题,原国家教委曾经先后颁发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及《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稿)。其中规定将教学表达能力(普通话和三笔字)、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列为高师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必修课程。但是,我国的师范教育特别是师范美术教育,由于受过去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和管理体制的影响,加上缺乏与之配套的管理措施和目标体系,在贯彻这些要求时,教师职业技能教学计划无法完全实施,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未步人正轨,严重影响了学生师范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高师美术教育格局要应对社会发展需求,努力与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不断更新学生师范职业技能培养。在有限的三四年学习时间里,高师美术教育的学生不但要与综合性大学的学生一样学习丰厚的专业知识,提高人文素质,更要具有综合性大学不要求学生掌握的从师任教之职业技能。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术性的同时,应突出师范性,充分重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研究,依据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通过练习完成并掌握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需的、比较稳定而系统的教师教育技术。随着竞争的加剧,学生就业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而学生的就业率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高师美术教育只有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加大力度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才能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和范围,才能有力地促进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实现美术师范教育专业化发展目标。

三、高师美术教育学生师范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析

    (一)开展“教育性教学”,构建高师美术教育师范职业训练课程体系

    高师美术教育是师范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适应基础美术教育的高级人才,需要学生在教育技术方面有所把握,首先是师范教育方面的培养,然后是美术知识、技能的培养。因此,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理解是以教师为取向的美术教育,是建构在美术专业教育下的师范职业教育,要把美术与教育真正结合起来,让学科教育功能伴随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标是构成课程任务的核心,高师美术教育课程应穷出师范特色,强化师范性课程中的职业技能训练心理学、教育学、美术教育学是体现高师美术教育师范性的课程,其课程培养目标就是教育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学生不仅要学习教育理论知识,还应进行教师素质与技能的历练。因此,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科教育功能,挖掘心理学、教育学、美术教育学这三门课程中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因素,制定完备的、可操作的训练方案,突出每一门课的训练重点。心理学课重在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锻炼学生的勇气,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能坦然登上讲台。教育学课程以基本教学技能训练为核心,以课堂教学环节训练为重点,让学生依据教学规律,掌握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培养学生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结果反馈的能力。美术教学法则侧重于专业技能教学的训练,结合中小学美术教学实际,通过说课、微格教学、模拟试教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教材分析能力、完整进行一堂美术课的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能力,为学生的教育实习奠定基础。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增设专门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大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能否系统掌握cai课件制作技术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关系着学生能否适应未来的教学工作。教学计划设置上应以必修课形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并进行严格考核,实施合格证书制度,以教师职业技能必备的硬件指标来要求学生。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不仅要渗透于各科教育课程,同时还应结合专业美术学科教学应在每一门专业课中都渗透美术教法的内容,以使学生在掌握该门学科技能、理论的同时了解该门学科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画”,还要教会学生“教画”,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学生向教师角色逐步转化。以“教育性”教学观念来开展高师美术教学工作,才有助于学生师范职业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多渠道开辟教师职业技能培训途径,全方位培养学生师范职业素质

    树立大教师职业技能观,构建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大教师职业技能包括作为显性技能的教师口语、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学科专业素质、现代教育技术,还包括作为隐性技能的教师心理素质、教学基本技能、教学研究能力和专业学科教学技能。为了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师范职业素质,我校在师范生中实施了“四个一”工程(一份标准文档教案、一个电子课件制作、一段5分钟说课录像、一个体现自身素质的才艺展示),并设立了素质专项学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加,确保一定的锻炼时间和机会,以充分重视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和研究,突出师范性,达到促进师范教育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之目的。

构建多元化教育内容与开放式教育实践模式,全面提升学生师范职业素质要求统筹安排教学计划,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学环境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教学能力和素质。教学内容多元化包括:教师职业价值观教育、就业竟聘常识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操作技能教育、教育实习指导教育。在具体的组织形式上采用开放式教育实践模式,以优秀教师报告会、就业竞聘讲座、案例教学、微格教学、教学实习等方式进行。另外,开发、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聘请中小学美术教育界特别是本校毕业生中的优秀教师、教研员为客座教师,与地方美术教研机构建立信息沟通渠道。教师可根据地方教研活动计划随时调整教学计划,适当参与一些教学教研讲座、现场教学观摩、少儿美术作品展览等;鼓励、推荐师范生业余参与社会美术教育实践活动。

    加强教育实习基地建设,重视美术教育实习环节教师教育具有典型的应用性与实践指向性,强化高师学生的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能力培养,不仅要强调教育理论的指导,更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传统的高师美术教育重专业学科教学轻师范教育,而师范教育又重教育理论轻教育实践。临毕业才开展教育实习的传统做法已不适应基础教育的新形势。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高师美术教育可从一年级就开始教育见习,教育见习与实习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形式。学校要加强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投人,把教育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放在一起建设。大力加强美术教育实验、实践教学改革,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从根本上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注重高师美术教育与基拙教育双边“对话’,活动,实施‘。双实”、“双比”、“双进”工程一是成立实践教学中心,把实践课教学与教育实习结合起来,让高师美术教育实践与基础教育实际切实融合;二是开展美术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和学生教学技能比武的“双比”活动,比出成绩、比出差距,对“双比”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修正和补训。三是进行“中小学名师进大学讲堂,大学教师进中小学课堂”为主要内容的“双进”活动,实施名师互聘、科研互动、资源互通。“双实”、“双比”、“双进”工程的实施,能使高师美术教育师生在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双边“对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他们的从教能力。

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素养篇10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1-0020-03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国家十三五年规划纲要》强调:“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如何适应时代要求,根据现代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是我们每个职教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认清当前职业院校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

(一)职业素养教育认识存在偏差。是能力首位还是素养首位,一直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明确的问题。近年来,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的助推下,有些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过于强调技能训练,重技能、轻素养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一是没有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教学上缺乏统筹安排;二是没有列入必修课程,多数停留在第二课堂活动层面;三是没有教与学的考核评价,实施的深度和力度不够。

(二)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开设缺乏统一规范。一是课程内容单一,一些仅将教育部规定的德育课程作为职业素养教育内容;二是德育课程开设不齐,教育部规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四门中职德育必修课,大多数学校只开前两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开课不足;三是开课内容不尽一致,在心理健康、礼仪修养、企业文化、艺术修养等课程中,各校只选择开设其中的一些课程。

(三)职业素养教育的师资良莠不齐。从整体上看,职业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师资少、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尚不能完全满足职业素养教育工作的需要。目前在开设职业素养教育课程的职业学校中,从事职业素养教育的教师一般为三类,一类是德育和职业指导课教师,一类是音体美等艺体课教师,一类是语文等文化课教师,这三类老师不但缺乏企业工作经历,更缺乏职业素养实践经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单一,或是照本宣科或是纸上谈兵,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无法激发学生的职业素养热情。

(四)职业素养教育人文环境建设滞后。从目前职业院校建设来看,除少数企业行业办学的职业院校比较注重人文环境建设外,其他职业学校人文环境建设相对滞后,校园文化建设远不能与行业、企业接轨。表现在:一是有校园无文化的现象十分普遍,一味追求建筑物的高大上,环境育人的意识不强,缺少文化内涵;二是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没有将专业文化、企业文化和创业文化有效地融入学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是形式简单,品位不高。

(五)职业素养教育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当前职业院学校职业素养评价滞后,实施职业素养教育的广度、深度、力度不够。一是考核方式单一,仅有湘潭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抽考;二是评价的主体单一,仅限教育内部,没有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参与。

二、明确现代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需求

(一)正确理解职业素养的基本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二)全面认识职业素养的基本构成

根据“冰山理论”,职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上的1/8,它代表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而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7/8,它代表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了职业素养的全部。由此可见,占职业素养绝大部分的隐性职业素养决定和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因此,职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以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

(三)了解现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

目前一些毕业生职校学生就业稳定率不高,有的是因无法适应企业的要求而离职,有的则不能吃苦而频频跳槽,造成学校、家庭、企业三方面资源的浪费。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企业用人要求普遍存在较大差距。那么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有什么要求呢?

世界著名首富沃伦・巴菲特先生说:“在寻找可以雇用的人时,你要寻找这三种品质:诚实、智慧和精力”。蒙牛集团的用人原则很经典:“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著名的职业化培训师陈馨贤女士在企业用人方面也很有研究:一个具有职业化素养的员工,一定是一个有敬业精神,有责任感,有学习观念,有团队合作意识,有坚定执行力,能积极主动、自动自发做事,对待本职工作充满无比热忱的人。综上所述,现代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是有责任、有能力、有素质、能思考、忠诚度高的人。

三、切实加强职业院校职业素养教育

“供给侧改革”要求职业院校坚定不移走内涵发展之路,确保人才的高质有效供给,不但要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更要重视人才的职业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精准发力。

(一)找准素养教育短板,实现精准培养

1.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广大职业学校必须牢固树立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转变过于注重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等显性素养的培养,忽视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理想等深层次职业素养的功利化观念,高度重视职业素养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将职业素养教育列入教学计划,贯穿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要增强职业素养教育的责任感。德育课教师发挥要主力军作用,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文化课、艺体课教师要着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专业课教师要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实习实训每一个环节,着力培养学生操作规范、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团队意识等。

3.要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针对职业院校教师自身对企业文化了解不深和实践运用甚少的现状,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进企业实践制度。认真落实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和公共课教师社会实践计划,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公共课教师每年有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学校承担全部经费,推动教师教师实践和培训常态化。广大教师要主动争取到企业学习锻炼,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体验和领悟企业文化和职业规范要求,自觉提升职业素养教育基本功。

4.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公共文化基础课程科目广而泛,内容宽而散,专业课程以技能训练为主以及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职业素养课时量难以保证的现状。建议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根据现代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需求,整合心理健康、礼仪修养、企业文化、艺术修养等课程内容,组织开发集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于一体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素养教育读本》。

(二)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实现高质培养

1.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市级抽考统考制度。拓宽德育课考试范围,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部纳入考试内容,实行考试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及时反馈成绩,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和改进德育教学提供科学指导。

2.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教学视导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的“要坚持和完善巡课和听课制度,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管理。”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视导制度,针对不同学校的实际,分校制订视导方案,提高视导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3.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议省教育厅按照省级统筹、市州实施的原则,结合开展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省级抽查,尽快启动人文素质省级抽查,形成省、市、校三级质量监控体系。

(三)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实现高效培养

1.建设校企互融的人文校园。建设一批能够反映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文化内涵丰富、造型别致、做工精美的人文作品,如校训、校徽等;将学校主通道建成校企文化长廊,设立优秀企业家及名人名言宣传灯箱,摆置合作企业标识,展示企业理想追求,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对学校宣传窗进行统一规划,开设企业专栏,融入企业元素,进行校企文化对接成果展示,促进校企文化有效融合。

2.打造特色鲜明的专业文化。将各系部的“工作理念”“系部精神”“专业定位”呈现在教学楼上;将各专业名师、各系骨干教师的“导师寄语”呈现在走道两边;将一幅幅立志乐业的标语呈现在实训楼内。

3.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将基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为核心内容的企业先进的现场管理理念融入到学校食堂、学生宿舍、教室、实习实训车间以及办公场所中来,制订严格的工作纪律、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安全和卫生规范等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素养。

4.丰富社团文化活动。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个人爱好,同时对接全国中职“文明风采”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内容,成立若干兴趣小组。如:对接全国青年学生室内设计竞赛项目,成立以室内装饰设计专业学生为主体的室内设计兴趣小组;对接摄影类竞赛项目,成立以文化艺术专业学生为主体的摄影兴趣小组;对接“中华才艺”表演竞赛项目,成立以旅游服务类学生为主体的茶艺兴趣小组;对接动漫设计类竞赛项目,成立以信息技术类学生为主体的动漫设计兴趣小组;对接征文类和演讲竞赛项目,成立以文秘、幼儿、旅游专业学生为主体的文学兴趣小组等。

参考文献:

[1]郝永贞.职校生职业精神培育的生命意蕴及模式建构[J].职教论坛,2015,(20):19-22.